课堂教学的问题范文

时间:2023-05-25 10:42:54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课堂教学的问题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课堂教学的问题

篇1

1 教材分析

人教版选修三“胚胎工程的应用及前景”这一节,集中讲述了胚胎移植、胚胎分割、胚胎干细胞的分离和培养这三种胚胎工程技术,而第一课时主要讲述胚胎移植方面的内容。

关于胚胎移植,教材首先从胚胎移植的概念导入,通过概念的学习使学生知道胚胎移植的含义及在胚胎工程中的地位,即体外受精、核移植、胚胎分割等任何一项胚胎工程技术所生产的胚胎,都必须经过胚胎移植技术才能获得后代,胚胎移植是胚胎工程的最后一道“工序”。关于胚胎移植的现状和意义,教材先用数字简述了胚胎移植的现状,以引起学生的重视,再用图解的方式,从加速育种工作和品种改良、大量节省购买种畜费用、一胎多产、保存品种资源和保护濒危物种等几方面,阐述了胚胎移植在充分发挥雌性优良个体繁殖潜力方面的意义。关于胚胎移植的基本程序,教材是在讲述胚胎移植的生理学基础之上,以图代文的方式进行讲述,用形象的流程图来讲解生物技术的基本程序,可使学生更深入、更直观地理解所学的内容。

2 学情分析

学习本节内容前,学生已学习了胚胎工程专题中的体内受精和早期胚胎发育、体外受精和早期胚胎的培养等内容。除此之外,学生通过报刊、电视等媒体对“试管动物”、“借腹怀胎”、胚胎移植等有关知识也有一定的了解。这些都是学生学习本专题的基础。

3 教学目标及其重难点

3.1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简述胚胎移植的概念;理解胚胎移植的生理学基础;说出胚胎移植的基本程序;了解胚胎移植的现状和意义。(2)能力目标:解读概念时能抓住关键词;能对胚胎移植是否能成功实现提出自己心中的疑问,增强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能通过阅读教材,画出胚胎移植流程图,提高概括知识的能力;能搜集胚胎移植现状和意义的资料,增强收集信息、提取有用信息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认同胚胎移植在胚胎工程中的地位;了解胚胎移植的现状和意义,关注它的最新进展。

3.2 教学重、难点

胚胎移植的生理基础和基本程序。

4 教学过程

4.1 设置情景,通过问题导入新课

教师的组织和引导:教师向学生展示世界上第一例试管婴儿的图片,图片上这个试管婴儿的到来给这个家庭带来了天伦之乐(暗示着该技术的现实意义)。教师提问:说起试管婴儿,人们很容易想起“试管”和“婴儿”,以为婴儿就是从试管中培育出来的,是不是呢?(不是)。继续追问:试管婴儿(动物)的培育哪些过程是在体外进行的呢?(受精和早期胚胎的培养在体外进行)进一步追问:早期胚胎如何才能发育成幼体?(进行胚胎移植)至此,引入本课课题,并用幻灯片展示课时学习目标。

学生的活动:通过思考回答问题;在教师的引导下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预期目标:通过隋景的设置和问题的思考,让学生认识到自己所学知识的现实价值,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同时阶梯式的问题又让学生将上节课的内容与本节课内容有机地联系起来,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4.2 自主阅读,解读“胚胎移植”概念中的关键词

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什么叫胚胎移植呢?请学生阅读教材“胚胎移植”这部分内容,并解读以下三个关键词的含义(课件展示):受体条件、早期胚胎的获得途径、地位。教师在学生阅读汇报的基础上进行点评,并且帮助学生辨析以下两点:(1)同种的“种”是什么含义?(2)核移植和体外受精得来的胚胎有何区别?

学生的活动:学生阅读教材,在重点部分做上记号,然后汇报阅读成果。在教师进行点评后讨论、质疑两个辨析题。

预期目标:让学生通过阅读学会分析、解读概念的关键词,同时在师生共同的讨论质疑中进一步提升对概念的理解。

4.3 分组讨论,质疑胚胎移植,理解其生理学基础

教师的组织和引导:幻灯片展示牛胚胎移植示意图,简述其过程。提问:从供体内收集的胚胎移植到受体体内,这个胚胎转移的过程中会不会碰到一些困难呢?你对它的成功实现抱有什么疑虑?在学生讨论质疑的过程中教师巡视。接下来在学生汇报的基础上点评、肯定学生的问题,提炼出有价值的问题进行展示:

(1)准备移植的胚胎,移植到任何一头母牛的子宫内都能发育吗?

(2)从供体内收集胚胎会不会对供体和胚胎产生伤害呢?

(3)受体对移入子宫的外来胚胎会不会发生免疫排斥反应?

(4)移植到受体的胚胎能保留供体双亲的遗传特性吗?

之后教师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教材“胚胎移植的生理学基础”这部分内容。阅读后让学生以自我检测的形式检验阅读成果。幻灯片演示自我检测题:

在学生理解了生理学基础的前提下,教师用幻灯片展示思维拓展题:

(1)在胚胎移植操作中,怎样才能使胚胎在移植前后供、受体所处的生理环境保持一致。

(2)供体胚胎移入受体子宫的位置,应与在供体内的位置相同或相似吗?胚胎移植实质上是早期胚胎在相同生理环境条件下空间位置的转移。你认为这样的概括正确吗?

(3)为什么供体的胚胎移植到受体后,孕育成的后代其遗传性状仍与供体相同?

学生的活动:学生通过分组讨论,提出对胚胎移植能否实现的疑问;并带着这些疑问阅读教材,寻找答案;当堂对照自我检测题进行检测;在理解了胚胎移植生理学基础的前提下,思考教师提出的思维拓展题。通过这几步的自主学习,学生理解、巩固了胚胎移植的生理学基础这部分知识。

预期目标:让学生在相互合作中提出问题,在问题地强烈驱动下去寻找答案,明确胚胎移植的生理学基础,突破本课时的难点。通过自我检测,学生当堂学的内容当堂巩固,从而获得课堂的高效率。通过思维拓展题的思考,使学生加深对生理学基础的理解,同时拓宽知识面,加强前后知识的联系。

4.4 图文解读,完善胚胎移植流程图

教师的组织和引导:那么,胚胎工程技术人员是如何进行胚胎移植的呢?引入胚胎移植基本程序的学习。教师请学生阅读教材胚胎移植的基本程序,完成下列胚胎移植的流程图(图1),并思考右侧相关问题。

教师对学生的回答做适当点评,并用幻灯片展示思维拓展题:

(1)如果上述过程是为了培养世界上产奶量最高的奶牛品种之一――荷斯坦奶牛,产下的牛犊的性别怎样?如何对移植前的胚胎性别进行鉴定,以培养

出更多的母牛?

(2)若要让不同的受体母牛生下基因型完全相同的牛犊,应在胚胎移植前对胚胎做怎样的处理?

学生的活动:学生自主阅读教材,在学案上完成填图,并思考有关问题。然后两位学生分别到讲台前汇报自学成果,其他学生补充、修正。了解了胚胎移植的基本程序后,思考思维拓展题。

预期目标:自学能力是学生获取知识的最重要的能力,通过这个环节的学习,学生这方面的能力得到加强,同时通过汇报自学成果,提升了语言表达能力。思维拓展题的思考加深了对胚胎移植程序的理解,拓宽了知识面,加强了前后知识的联系,其中第二个问题又为第二课时的学习打下了伏笔。

4.5 搜集资料,了解胚胎移植的现状和意义

教师的组织和引导:教师提供课前学生搜集的有关材料,结合教材上关于“胚胎移植的现状和意义”部分内容,请学生阅读,了解胚胎移植的现状,总结胚胎移植的意义。阅读后师生共同总结出5点意义:

(1)加速育种工作和品种改良。(2)胚胎移植不受时间和地域的限制,大量节省购买种畜的费用。(3)一胎多产。(4)保存品种资源和濒危物种。(5)可充分发挥雌性优良个体的繁殖潜能。

教师在总结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2个问题:

(1)胚胎移植不受时间和地域的限制,保存品种资源和濒危物种等需要什么技术来支持它?

(2)为什么说胚胎移植能充分发挥雌性优良个体的繁殖潜能?

然后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做适当点评。

学生的活动:阅读课外搜集的材料和课本上介绍的材料,了解胚胎移植的现状,总结胚胎移植的意义。在此基础上再思考2个问题,使学生对胚胎移植意义的理解更上一个层次。

预期目标:学生通过搜集胚胎移植现状和意义的资料,增强收集信息的能力。通过阅读资料概括出胚胎移植的意义,增强了提炼、获取有用信息的能力。这部分知识的学习能引领学生进一步认识科学、技术、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

4.6 及时反馈,巩固所学知识,发现存在问题

教师的组织和引导:课前精心准好合适的练习题。

学生的活动:在学案上思考解答,然后相互批改,暴露存在问题。

篇2

1.教学形式单一“,一刀切”化小学美术教学一直以单一的课本教程为主要模式,老师与学生之间只有教与一味死板的模仿,“依葫芦画瓢”的模式过于死板,学生的个性和创造力难以发挥出来。显而易见,很多课堂上老师在看到学生不会“模仿”时,就迫不及待地跑过去手把手教学。这样的模式虽然能直接教孩子学会一些,但有时反而会磨灭他们绘画的信心,使得学生觉得自己不管怎么画都不对,所以就频繁地用橡皮擦,导致时间不够用,而且作品显得很脏乱。

2.课堂模式呆板,“悄无声息”化现在小学美术课堂上大多由老师口述和简单板书,难以得到学生真正的共鸣。这种形式大大抑制孩子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不利于美术课程长远推进和孩子的发展。例如课堂上教授的是一个规矩的方形,可学生却画出了圆形或其他之类的形状,这样的学生往往不能受到老师的表扬和赏识。可往往这样的学生才真正地在动脑筋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此时教师必须要有一双慧眼,应启发学生“:同学们,你们知道方形是如何变成圆形的吗?看老师来变个魔术吧……”相信这样的美术课堂就会有非常活跃的气氛。过分规规矩矩只会显得我们的美术课堂死气沉沉。

3.素材偏离生活,不够贴近学生大家都知道,艺术来源于生活,更离不开生活。雕塑家罗丹说:“对于我们来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贴近学生生活,接受学生情感是“生活化”美术教学的指导思想,你让孩子画一个指南针,不如让他们画一个手上戴着的手表。孩子的生活经验虽然不是很丰富,但他们热爱生活,喜欢观察模仿,喜欢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自己周围的事物。因此,在平时的美术课堂教学中,我们应善于发掘学生有限的生活经验,通过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把学生带进一个自己熟悉的、亲切的生活情境中去感受和创作,这样他们才能更好地展现生活中最真实、最美丽的精彩。

二、提高小学美术有效性教学策略美术课堂改革的重心是让师生互动,让他们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发挥自身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达到美术课堂教学的互应生辉。而“导入—教授—实践(辅导)—评价—总结(延伸)”是我自己总结的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由学生间接的理论感知到切身实践,再到最后将一系列的知识运用到自己的作品中去,这样既保证老师与学生的互动,还要求学生与学生之间的通力合作,在学习美术的同时,培养了孩子的创造性思维,培养了他们关注生活的热情,更符合素质教育的一点是,这种模式不仅教给了孩子专业技能知识,还无形中培养了孩子的团队精神以及同学之间的沟通交流能力。

1.导入

导入主要有两个目的:一是引起学生的注意。就是要求教师通过导入将学生的思绪从其他地方迅速转移到教学任务上来。我们一般可以利用学生的无意注意为主进行教学。如:通过美丽的画面、动听的音乐、强烈的色彩、可爱的玩具、奇妙的魔术等因素,引起学生的无意注意,并使之产生思考,从而将注意力集中到教学内容上来。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激发动机是课堂导入的重要任务,只有激起了学生的求知欲,教学任务才能在学生自觉主动的学习过程中完成。

2.教授

美术是一门专业的技能,教授直接关系到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美术知识的掌握,以及创造能力、审美情操、思想品德的培养。

(1)在上课之前老师必须充分备课,例如,在每节课之前就准备好必备的教具,像一些生动的模型、样板、多媒体等。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订科学精确的教学目标,要有效灵动地设计教学过程,让学生真正在课堂上学到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

(2)在课堂教授中,教师要始终注意启迪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在整个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是引导者,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因此,教师在讲课的时候应该注意去引导学生思考问题,留给学生想象的空间,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张扬自己的个性,形成自己独有的审美观念。

(3)教师大胆的范画会使整堂课得到一个“教”的升华,在教师和学生交流的过程中,教师通过自己的语言和范画,将原本枯燥乏味的知识变得生动有趣。教师在语言讲解的同时,配上一张自己当场而作的范画,这对小学美术课堂来说显得尤为重要和珍贵,学生可以在教师的讲解和示范中掌握美术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的绘画技能、技巧。

3.实践

美术知识技能的掌握不同于语文、数学知识的掌握,老师一定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练习,只有在练习的过程中,学生才能真切地体会、感悟到这些美术知识,同时自己的个性才能得到张扬,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创造能力才能得到提高。要想让学生真正地沉浸在实践这一环节中,以下两点是最为重要的:

(1)教师必须为学生设计好实践环节的环境。例如教《画汗衫》这一课,学生都喜欢穿个性的衣服,特别是自己设计绘画的衣服,让他们给自己或最好的朋友设计一件汗衫应该是一件高兴的事儿。设计制作要做到有变化、有创意,敢于创新。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运用身边能找到的工具、材料进行创作。如收集家里的碎花布剪贴设计服装,用废旧材料,如毛线等贴或缝在汗衫的图案中。学生对汗衫了解,自然也就对本课很感兴趣了。教师要做到多让学生在适合的空间里进行实践,这样更能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2)教师的辅导是学生实践成功与否的关键。在学生绘画或者制作的过程中,一些老师常常是巡而不视,视而不导,美其名曰“让学生自由发挥”,久而久之必将导致学生对美术技能操作的“低幼化现象”。因此,我们必须重视辅导。素质教育要求美术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学生个体之间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别,教师必须走近学生,进行个别辅导或引导,让每一位学生的美术水平有所提高,同时使学生的自信心得到提高。#p#分页标题#e#

4.评价

评价其实是一种更好的激励。无论是自评、互评还是师评,都要充分肯定学生的进步和发展,同时要让学生明确需要克服的弱点或者是发展的方向。所以教师在教学评价中不仅要十分重视评价对教学的作用,尤其要重视从多方位进行评价,教师要用自己的一双慧眼去发现学生的作品个性,从而使得教师的评价发挥多方面的作用。

篇3

(1)如果我们在吸引力大小不同的两块磁铁中间,放置一枚小铁钉,铁钉会被吸引力强的还是吸引力弱的磁铁吸引过去呢?

(2)两个强盗都欲抢某个姑娘做压寨夫人,是力量势力大的还是力量小的能得手呢?

不言而喻,第一种启发用日常生活中的常见现象作类比,准确生动地描述了这两种离子,哪一种吸引质子的能力越强就越先反应;而第二种虽说也表达了相同的意思,但却显得粗俗不堪,将历史上丑陋的社会现象毫无顾忌地展现在孩子们的眼前,课堂教学品位明显低下。

对于品位低下的课堂教学,总给人不登大雅之堂之感;而高品位的课堂教学总给人赏心悦目之感。而长年累月浸在其中的价值观尚未最终形成的孩子们,也必然会受到负面的或正向的感染。

当然课堂教学的品位高低是一个相对的概念,至于如何才能构建起高品位的课堂也难以有一个定量的评价标准。不过只要教师始终对“走上讲台”这四个字保持一种敬畏感,对在课堂上的一言一行始终保持求真、求善、求美的心态进行设计,并努力提升自己的个人修养,努力使自己的课堂中洋溢着智慧的灵光,那么课堂教学的品位必然会得到有效的提升。

1 高品位的课堂必然是追求“真”的课堂

无论是韩非子的“巧诈不如拙诚”,还是陶行知的“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都体现了“真”这种品格的可贵。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保持对“真”的执着追求,无疑会为课堂教学添彩增色,而一切的遮掩、粉饰的“巧诈”必然会降低课堂的品位。

前不久看了一个关于“盐类水解”公开课的教学片断[1]:

[教师提问]酸的溶液显酸性,碱的溶液显碱性,那么盐溶液是否一定显中性呢?

[学生实验]用pH试纸测定氯化钠、氯化铵、醋酸钠等溶液的pH。

[结果汇报]大部分学生汇报氯化钠溶液pH为6,也有学生回答是7。

由于是公开课,听学生说氯化钠溶液pH为6,执教者当时面露难色,就暗示学生说“氯化钠溶液是强酸强碱盐”,声调充满嗔怨,那些测得氯化钠溶液pH为6的学生于是心领神会,不再讲话。

上述教学片断,处处充塞着“假”:教师罔顾事实的“假”、学生迎合教师的“假”、学生讳莫如深的“假”等等,结果是不仅整个探究盐溶液酸碱性的过程变得毫无意义,而且还给予了学生这样的负面暗示:科学探究原来也可以这样不实事求是!

如果这位老师专业知识较为丰富,即使出现这种意外,也很快会联想到正常雨水的pH约为5.6、配制NaOH标准溶液时需将蒸馏水煮沸以赶走其中的二氧化碳等知识,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案――将该溶液煮沸、冷却后再测定;即使这一刻无法找到真正原因和解决方法,也不应故意避开NaCl溶液pH约为6的实验事实不顾,而是正视事实,提出“为什么NaCl溶液pH约为6?”这样一个研究性学习的问题,留待课后与学生一起探讨。

当然在课堂教学中,不仅对待这些始料未及的情况需要“真”,而且在课堂每个细微处,如讲解的逻辑、课堂的情感等诸多方面都要怀揣这份“真”,才能使我们的课堂教学不沦为下品。

2 高品位的课堂必然是追求“善”的课堂

提到课堂教学中的“善”,立即令人想到的是善待学生。的确我们必须善待每个学生、善待学生的每个错误、善待学生的每个观点。即使回答是错误的,还得从其中挖掘出正确的信息,以呵护着孩子脆弱的心灵。比如在一节课上,有学生将二氧化硫与氯化铁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写成:

2Fe3++SO2=2Fe2++SO3

应该说这个方程式完成得不好,但教师讲解时,还是得先作肯定的评价:这位同学对Fe3+的性质掌握不错,SO2被氧化后硫元素变成了+6价也知道得很清楚,并且注意到用电子守恒来配平这个方程式。然后才能再跟这位同学一起去完善这个方程式,如提出SO3在水溶液里能否存在、配平过程中氧原子的多少应该怎么处理等问题。

不过,课堂教学中的“善”也绝对不唯学生。我们还得善待我们所接触到的那些科学的先贤们。在原子的结构这段内容的教学中,经常遇到这样的习题:

英国科学家道尔顿最先确立了原子学说,他的中心论点主要有:①原子是不能再分的粒子;②原子是微小的实心球;③同种元素的原子,其性质和质量都相同。你认为道尔顿的三个论点中不正确的是哪些?

也许从现代人们对原子结构的认识来看,道尔顿的原子学说确实还有不太完善的地方,但用“道尔顿的三个论点中不正确的是哪些”这样的字眼缺少了对这些科学先驱的敬畏之情,容易引起学生对这些先贤的偏见,并形成对人过于苛责的评价习惯,不利于学生形成健康的人格。

另外“善”还包含在课堂教学的每个细节中,如对每一种仪器“呵护”,防止其被打碎;对取用药品近乎“吝啬”,让人感受到获得这些药品的不易;甚至对掉在地上的一张废纸,也要轻轻捡起来,并叠好放到垃圾箱,而不是随手一扔,甚至将它撕得粉碎等等。

有人说,为人师者,当导人向善。也有人说,为人师者,必先正其身。前者描述了教育的目标,后者描述的是达成目标的途径。只要教师对内提升自己涵养,对外保持“善”的仪态,“善”的品性就会如春雨点点,滋润着学生的心田,使其中“善”的种子得到萌发和生长。

3 高品位的课堂必然是追求“美”的课堂

西方有谚云:凡是美的确实都是合理的。任何一节课,都是一件作品,类似一首诗或是一幅画作。条理清晰的板书、美轮美奂的演示文稿、流畅熟练的实验操作以及教师得体的言谈举止等都能给人以美的享受,而它强烈的感染力是那些缺乏美感的课堂所不能比拟的。

比如在高中化学中,对金属钠与滴有酚酞的蒸馏水发生反应的现象总结,教师可谓费尽心机,目前大多数资料和教师所采用的总结是:(1)浮、球、游、动、红。不过笔者通常这样总结:(2)亮球浮动,有声有色。

这两种总结都极其简明地把握了这个反应现象的特点,字字句句都可以倒推出金属钠的某种性质。应该说从达成教学目标这个角度上来讲,难分伯仲。不过从教学实践上来看,第(2)种却更受学生喜欢,甚至成为学生高中阶段化学学习最为鲜明的记忆。总结(1)语言支离破碎,缺乏系统性,后一种却形成了一个小的故事情节,简洁生动,有很好的语言张力。这就是课堂教学中语言的“美”带来的差异。

另外本文开头提到的第二种启发方式为什么令人反感,其实主要原因也在于其语言的丑陋,影响了人们“美”的感觉。

4 高品位的课堂必然是充满“智慧”的课堂

课堂教学中的智慧,是高品位的课堂最为灵动飘逸的表现形式,它常常显现在对意外情况的处理中。曾有一节涉及胶体性质的公开课,有同学突然问老师:“是否所有的胶体都可以发生丁达尔现象呢?”教材和参考资料中都只是说“可以用丁达尔现象来区别胶体和真溶液”。这种逆向思考的问题,也问在了老师知识结构的“空白区域”中,不过这位老师却很理性,他与学生一起分析:

分析1:丁达尔现象是光的散射引起的;有没有胶粒不能散射光呢?

分析2:除非这些粒子能够完全吸收入射光,有没有能够完全吸收光线的粒子呢?

结论:如果胶粒是黑色的,就不可能发生丁达尔现象,比如黑墨水。

验证:找来一瓶黑墨水(当时还没有黑墨水,是从一位喜欢书法的老师那取来的墨汁稀释后代替的,用激光笔做实验)。

结果:黑墨水确实没有发生丁达尔现象,教室里一片欢腾。

引申:如果是无色透明的溶胶,能否发生丁达尔现象呢?

课后探究:蛋白质溶胶能否发生丁达尔现象?

这些探究完全是课前预设之外而随机生成的,却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这就是教学智慧的魅力。

充满智慧的课堂总是给人灵动潇洒的感觉,即使是在晦涩难懂之处,也能被举重若轻地用一些巧妙的类比给予学生启迪[2]。

篇4

数学的问题是数学发展的动力,没有问题就没有创造。在 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设问题情境,重视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不断唤起学生的好奇心,质疑、批判和探究的意识,提出一些他们想解决而未解决的、富有挑战性、趣味性的问题,使学生产生释疑的强烈愿望,用自己的头脑去发现解决问题的办法,亲历知识发生、发展、变化的过程,并从中发现问题,激发兴趣,培养能力。

问题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生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思维能力的提高,创新意识的培养,思想方法的运用以及身心的健康发展。本文结合“三探一测双分管理” 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研究的实践,谈谈数学课堂教学中问题设计的原则和方法。

一、课堂教学中问题设计一般要遵循以下原则

1、针对性原则。紧紧围绕教学目标,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材的重点、难点来进行设计,设计的问题题意清楚,条理分明,语言精练,有助于学生理解概念,辨析疑难,纠正错误,完善认知结构。切忌不能把问题设计的不着边际。

2、基础性原则。基础性包括两方面的涵义:一是设计的问题要体现学生发展的需要,使学生学有所得;二是要以学生已有的经验为基础,学生有能力解决。设计的问题不仅要让学生“努力跳一跳,才能摸得到”,有发展的空间;而且要让学生“只有跳一跳,就能摸得到”,有成功的可能。

3、科学性原则[2]。首先要求设计的问题从情景素材到具体内容都是真实可信的,不违背科学规律,并且具有设计的问题融入科学方法的要素,使学生学习模型、理想化、假说等方法,还要使设计的问题注重体现科学思想和科学价值观,体现新形势对学生发展的要求。

4、启发性原则。设计的问题过于简单,不用思考就能回答,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简单的一问一答,只会使学生懒惰,长期如此还会对学生的思维品质造成损害。教师应抓住教学的内在矛盾,把握时机,在新旧知识的结合点设计问题,使学生达到心求通而不解,口欲言而不能的“愤”、“悱”状态,从而激发学生积极地进行思维活动。

5、开放求异性原则。开放和发散的问题可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求异思维。因此教师设计问题的过程中,既要注意基本知识点的中心性,又要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进行发散思维,深刻领会那些与中心知识点有密切联系的知识。从而使学生对知识深化理解,在解答过程中,可以设置诸如“还有其它方式么?”等问题。

6、有序性原则。每课时学习环节、每块知识结构以及难点问题的设计遵循“由易到难,由特殊到一般再到特殊的认知顺序”。设计的问题要结合教学内容的层次性和系统性,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环环相扣,层层推进,有助于提高课堂的效率,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二、课堂教学问题设计常用的几种有效方式

1.设计悬念型的问题

悬念是一种学习心理机制,它是由学生对所学对象感到疑惑不解而又想解决它时产生的一种心理状态,对大脑皮层有强烈而持续的作用,使你一时既猜不透、想不通,又丢不开、放不下。

2.设计实验型的问题

用动手操作促进大脑思维的发展,是许多教育家的共识。动手操作实验能直接刺激大脑进行积极思维,它不但能帮助学生理解所学的概念,还能让学生通过亲身的实践真切感受到发现的快乐。因此,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我们教师应尽可能为学生提供概念、定理的实际背景,设计定理、公式的发现过程,让学生的思维能够经历一个从模糊到清晰,从具体到抽象,从直觉到逻辑的过程,再由直观、粗糙向严格、精确的上升过程。学生在对公式、定理的发现过程和总结论证中,提高了主动参与的机会,在“做数学”的过程中启迪了思维。

3.设计游戏型的问题

在 数学教学的设计中,结合学生的兴趣激情点及年龄特点,挖掘教材内容,设计一些新异的游戏,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的奇妙性,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措施之一。

4.设计应用型的问题

数学知识源于生活而最终服务于生活,现实生活是数学的源泉,数学问题是现实生活数学化的结果。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灵活利用教材,并从现实生活中挖掘数学现象,经过加工,使它能为课堂服务,使学生真正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5.设计诊断型的问题

上课一听就懂,课后一做就错;每次考试后,也常会听到老师们的抱怨“某某题我已经讲过多少多少遍了,可学生还是做错,真是每办法。”如何防止学生出错是数学教学上的一大难题。由于 生的年龄特征,他们思考问题时常常不够深刻,不够全面。在新课程理念下,学生的错误是一种动态的教学资源,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设计一些诊断性的问题,让学生经历出错、知错、改错、防错的过程,充分暴露其思维过程的缺陷,能较好地提高学生的“免疫”能力。

6、设计类比型问题

类比是在两类不同事物之间进行对比找出若干相同或相似点之后,推测在其他方面也可能存在相同或相似之处的一种思维方式。归纳是对某类事物中的若干特殊情形分析得出一般性结论的方法,其认识依据在于同类事物的各种特殊情形中蕴含的同一性和相似性。由于数学学科知识具有很强的外扩性,而新扩知识总是与扩前知识有很多相似之处。因此,利用设计的类比型问题,引导学生开展各种类比、归纳等丰富多彩的探究活动,鼓励学生进行一般与特殊、无限与有限等的类比,以达到培养和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目的。

篇5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1-0151-02

新课程学习方式特别强调问题情境和问题意识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性。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重点和重心。所谓转变学习方式就要把传统学习方式逐渐转变为现代学习方式,现代化学习方式主要落实发现学习、探究学习、研究性学习,让学习过程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主阵地。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努力创设恰当的问题情境,通过问题启发学生积极的思维活动,以问题为主线来组织和调控课堂教学,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笔者在十几年的教学实践中,总结出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去,在参与思考与思维碰撞的过程后,能带着更多的思考走出课堂,然后再进入新一轮的思考与探索。换言之,以问题意识激活学生的思维,激励学生乐于探究,才能达到增强学生课内、课外独立自主学习的能力。

一、问题意识――自主学习的起跑线

问题意识是指让问题成为学生感知世界和创新思维的对象,从而在学生心里造成一种未解而又必须要解决的求知状态。问题向来就能催生解决问题的认识、方法和知识,从而孕育新思想、新方法、新知识。现代教学论认为,尽管学生学习是需要感知的,但是感知却不是学习产生的根本,产生学习动力的根基在于问题,没有问题就不会诱发和激起学生的学习欲望,没有问题学生就不能直观感知问题,学生更不能完成深入的思考。基于此,学习也就只能是伪装好的美丽的外衣――只能流于形式和表象。传统的“完成式教学”,对于任何形式的问题只要老师能解决的,学生就等着接受即可,以问题完全解决画上一堂课的句号。老师布置作业的目的也只是为了巩固和牢记所学知识,而不是让学生载着困惑去探究、去发现、去实践,完全扼杀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主动思考的动机。因此,作为教师让学生带着一些有思考价值的问题离开课堂是责任,是义务,是为学生特设的起跑线,这样才能激发学生认知的冲动性和思维的活跃性,使其在学习兴趣、学习内驱力和创造思维得以长足的发展。总而言之,问题是开启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起跑线,问题是增强学生思维能力的有效措施。

二、问题意识――交流的契机

新课程强调,教学就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的过程,就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生本之间相互交流、相互启迪、相互质疑、相互互补的过程。在这个相互交织和思维碰撞的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从而达到共同分享,共同提高,共同完善。而问题恰恰责无旁贷地成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师生与教材之间的交流契机和桥梁。师生在生动鲜活的相互提问,相互探讨、相互解决问题过程中,不仅交流了思想,并在探究中生成新的问题。只有这样,课堂才能成为一个长足发展的“学习共同体”,才能真正做到教学相长,教师即学生,学生即教师。使教师由课堂中唱“独角戏者”向“平等中的首席,学生学习中的合作伙伴”顺利转型。

三、问题意识――改变学习方式的基点

现代学习方式以开启学生的自主性为宗旨,以增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为目的,其别强调问题为学习活动中的要义。其一强调问题意识在学生学习中的动力、起点的重要作用;其二强调生成问题、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重要性。因此,问题才能激发学生深入探究,问题才能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愿望,从而使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乐于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从而激发学生勇于探索、勤于创造和大胆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让学生学会提出问题,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这正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意义,是改变学习方式的重要基点。

那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开启心智,打开思维的闸门,用思维的火花形成燎原之势。

1.巧思妙问激活教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以问题为切入点。根据所要学习的教学内容,提出一些能激起学生兴趣、激起探究欲望的问题,或者教师精心创设问题情景,启发学生提出问题,进而唤醒学生勇于解决问题的斗志,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进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硫酸铜晶体中结晶水含量的测定的实验中,为了帮助学生弄清实验原理和实验操作的关键,可引导学生对实验用品和实验步骤进行质疑:

(1)为什么将硫酸铜晶体放入瓷坩埚中加热,而不用蒸发皿?

(2)为什么要对盛有硫酸铜晶体的瓷坩埚慢慢加热?

(3)为什么要把瓷坩埚转移至干燥器中冷却?

(4)为什么要进行称量恒重操作?

(5)确保实验成功的关键是什么?

通过问一问“为什么”,求一求“所以然”,从平常处生疑,向细微处问难,引起学生惊讶,激起思维的浪花。

2.联系生活激发问题。化学是一门自然科学,不是纯理论的学科,因此必须借助于实际的生活体验,让学生的体验升华为自己的知识和能力追求。教师可以通过联系生活,以生动形象的生活场景,调动学生的思维动力,使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积极地进行思考,进而寻找发现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例如在复习“灭火的方法及原理”时,问学生:你有什么方法来熄灭火柴呢?问题一出,学生纷纷亮相・・・・・・这时一位学生说:我上次在实验时试过,可以把火柴换个姿势,让火柴头朝上,很快就熄灭了。这一办法大家都没想到,引起了全班同学的注意。然后大家一起探讨、辩论,得出结论。这样,一堂课就成了问题的发现课、探究课。教师在生活情境中引领学生进入角色,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领会知识,使学生形成善于质疑、乐于探索、勤于思考、努力求知的积极态度。

3.构建问题的“沃土”。教学实践证明,学生假若在校学习和生活过程中,丝毫体验不到成功,学生自然就会产生失败感、挫折感,学生就会因此丧失自信心、乐观的人生态度。鉴于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赏识教育的“沃土”功能,教师尽可能赏识地对待学生的提问,尽可能赏识地看待学生的质疑,尽可能赏识地评价学生的提问。即使对于提错问题的学生,都不要彻底否定,而要及时正确地引导其解决疑问。赏识给学生带来自信和成就感,也能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

总之,问题意识是影响学生学习的重要因素,创设问题情境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一项有效的教学策略。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深入地挖掘教材,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创设恰当的问题情境,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激活学生的思维活动,从而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篇6

课程改革的核心思想是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在有限的时间内达到教学的预期目标。当前,高中课堂教学的问题设计已经成了教学的重要课题之一。化学教师应重视问题设计的质量,以问题来激发学生的思维。问题设计只有注重实际性、层次性、延展性和开放性,才能避免抽象化、书面化、形式化的教学形式,从而以问题为导引,带领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一、实际性――问题设计的源泉

化学学科相对于学生而言较为抽象,生活中学生接触的化学问题也较少。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的人格,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课堂教学情景,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应避免抽象化和书面化,尽量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只有在生活经验的指引下,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来。

例如,在学习“原电池原理”时,由于学生在平常生活中基本没有接触过这类问题,理解起来会有一定的困难,如果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一原理,教师就要采取贴近实际生活的教学方法,注重问题设计的质量。在讲解完基本原理、电流方向、电极反应等知识点后,教师可利用多媒体展示几个装置示意图,让学生自行判断它们是否为原电池,同时在认为正确的图中标出电池的正、负极。此时,学生对本节内容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教师便可以提出更为生活化的问题:铜器和铁器等物品处于阴暗潮湿处为什么比干燥环境下更容易生锈?在阴暗潮湿的情况下,为什么活泼金属受到非金属或不活泼金属的影响后会腐蚀更快?教师可以从生活中提取素材,引导学生思考作答。为了巩固学习内容,教师可以从生活中选择一些素材来搭建装置,让学生利用本节课的知识来分析该装置的实验现象,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把知识从抽象的理论中剥离出来,转变成生活化的问题去解决。

二、层次性――问题设计的升华

问题设计要有层次、有梯度、由简到难,逐级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首先,在层次性问题设计过程中,问题设计的逻辑顺序至关重要,教师要把基础概念和规律运用到各知识点中理解,使知识内容间形成一定的逻辑关系,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其次,教师要掌握学生的基本认知水平和认知过程,通过层层深入的教学形式使课堂呈现一个环环相扣的有机整体,把知识点进行逐层拆分,由外及内,依序而问。

层次性问题可以由识记型问题、理解型问题、应用型问题、分析型问题四个方面构成。识记型问题着重于检查学生是否掌握了基本的知识点,这是问题层次中的最低层,如氨基酸、酶、分散系等概念问题的设计;理解型问题是在概念基础上,学生对知识加工后的表述,如学完“化学反应速率”一节内容后,就可以让学生重新阅读教材,并回答“化学反应速率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应用型问题属于情境型问题,学生必须对所学习的知识进行整合,才能解释反应现象,如有关“化学平衡内容”和“化学反应速率”的问题就可以设置应用型问题,教师可以给出反应物与生成物在某时刻的浓度数据,让学生判断正反应速率与反应速率的大小、某物质在一段时间内的反应速率等问题;分析型问题则要求学生深入掌握问题的本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如学生在了解了“为什么铁器会腐蚀”的问题后,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找到防止铁器腐蚀的办法,同时解释为什么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喷油漆、发蓝、电镀等覆盖保护层可以防锈。

通过层次性问题的设计,教师可以突破重点与难点知识的讲授,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强化学生的专业技能,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使不同水平学生的能力都得到发展。

三、延展性――问题设计的技巧

高中化学课堂教学问题的设计,除了要结合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外,还应增强提问的延展性。增强问题设计的延展性主要是为了更好地达到教学设计的预设目标,让学生在情感态度和学习思维上能够跟随教师的思路,从而全面地掌握教材内容。当然,这一过程中教师应对学生的学情进行判断,及时调节教学进度,避免盲目的、随意的教学。

例如,在讲解“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内容时,有关“物质是否能无限量地溶解在一定量的水中”的问题,教师可以把其设置为引导延展问题的主问题。这个主问题又可以分解为两个次问题,即哪些物质能或不能无限量地溶解在一定量的水中。不过通常在教材中这两个次问题都没有涉及,教师可以在后面的知识点提升环节中再进行提问。关于饱和溶液的问题是具备一定延展性的:当饱和溶液无法再继续溶解氯化钠时,它能否继续溶解其他物质?饱和溶液是不是一定是浓溶液呢?不饱和溶液和饱和溶液有没有彼此转化的可能性,如果要转化该如何做?饱和溶液在增加溶剂时会出现什么情况?这些问题是根据饱和溶液的概念而设定的,其要解决的问题是了解溶质的概念、溶剂量和温度的相关规定等知识点。把这些需要学生掌握的概念设计成问题来提问,则有助于学生对问题的探究。接下来就要探讨这四个问题的延展问题,教师要设计具体的问题供学生进一步思考,如“当饱和溶液中已经无法再溶解氯化钠时,再加入高锰酸钾为什么会产生紫色,请说明理由。”上述的四个问题属于抽象性的概念问题,延展问题属于具象问题,使两者有机组合,能够让学生的思维完成从抽象到具象的转变,从而更好地理解知识的内涵。

四、开放性――问题设计的精华

问题设计的开放性意味着教师可以在课堂中更好地发散学生思维,引导学生想象,而不拘泥于限定的答案,这是问题设计有效性的前提之一。开放性问题包含两方面的内涵:其一,教师必须在熟知教材内容后,根据学生的心智结构、学习能力和认知水平,设计具有指引作用的深刻问题,让学生展开想象,对问题进行深入探究,使学生在发散性思维中理解教材、吃透教材。其二,教师在编排问题时应避免过于简单,要和学生多交流、多沟通,研究学情,了解他们的兴趣点,在适当的时候提出开放性问题。同时,开放性问题的设置不宜过多,而要根据课程学习情况而定。

例如,在导入新课时就可设计开放性问题:“最近老师的一个朋友遇到一件烦心事,他原先的门牙掉了,镶了一颗金牙,后来又在金牙的旁边镶了一颗不锈钢牙,结果自己经常会感到失眠、心烦、头痛、乏力、提不起精神,大家能不能帮助他找到原因?能不能结合原电池的相关内容做出分析?”这道问题设置了情境,能够引起学生的极大兴趣,问题也与教材知识相关。师生互相讨论后,学生们纷纷站起来作答。教师对学生的答案进行总结和分析:“人的唾液中有一种电解质,这种电解质和镶嵌的不锈钢牙、金牙构成了原电池,原电池产生的微弱电流对人体的生理机能会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从而让人有失眠、心烦、头痛、乏力、提不起精神等不适应的感觉。如果从原电池的原理上分析,这位朋友可以用一种材质来制作假牙,而不是采用不锈钢牙和金牙的组合形式。”

古语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高中化学教学应如何设置问题,如何激活学生思维,已成为众多教师思考的问题。高中化学中的抽象理论知识通常是学生思考的一个难点,因此教师只有通过技巧教学,设置实际性、层次性、延展性、开放性的问题,才能为学生在已知和未知的知识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从而使学生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再提出问题中不断思索、得出答案,突出“教”与“学”的双向交流。

篇7

推理性问题设计是一种追根溯源的过程,促使学生用学过的知识进行推理,使之回答得有理有据。例如:在教学质数和合数时我出示这样一题:“为什么两个质数相乘的积一定是合数?”学生回答说:“两个质数相乘,这两个质数一定是积的因数,所以它们的积一定是合数。”学生抓住“合数的因数至少有三个”这个实质进行了创造性的回答,既巩固了所学的概念,又培养了归纳总结的能力。

二、选择性问题设计

教师设计出问题并给予两个以上的答案,让学生选择其中正确的。如:分母是6的最简分数有几个?(A.1个、B.3个、C.5个)这样的问题学生要根据真分数和最简分数两个基本定义去分析、判断并加以选择,是叙述题和判断题的综合与延伸。

三、叙述性问题设计

叙述性问题就是唤起学生对法则、概念、公式等的记忆,起到巩固熟练的作用。提出这类问题的一般问法是“……是什么”或“什么是……”这类问题可让思维能力较差的学生靠背诵、记忆来回答。

四、判断性问题设计

即让学生利用所学的概念、性质等去进行分析、推理、判断正误。这类问题的一般问法是“是不是?”“有没有?”等。如“所有偶数都是合数,对不对?”加强判断性问题的训练,能够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归纳、总结以及推理判断等逻辑思维能力。

五、创造性问题设计

通过教师的精心设计,让学生寻找突破常规性解答方法,目的在于激发学生思维的能力。一般问法是:“你能想出办法吗?”“你还有更好的方法吗”等。如教学求圆的面积时,我出示一张没有标明任何数字的圆形纸板,要求求出它的面积。多数学生会认为无法计算;但思维能力强的学生却想出用对折的方法量出半径或在桌面上滚动一周量出轨迹长的方法去求他的面积,这就打破了学生的定势思维。

六、发散性问题设计

篇8

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语文教学领域也是异彩纷呈。新的教学模式大量出现,教学理论和观念迅速更新,先进教学手段的综合运用,都给语文教学改革注入了生机和活力,也使来自社会各方面对语文教学批评的声音逐渐沉寂,不少人开始安心于这种热闹的状态,仿佛困扰语文教学的各种疑难杂症在这改革创新的有效治疗之下一扫而光。但是,只要我们深入到课堂里、学生中,我们很快就会发现,语文教学的改革恐怕大都局限在形式的层面,而未能触及根本、触及理论和观念,某些教师的语文课堂与1997年社会对语文“发难”之前并无二致,绝大多数教师还是依靠讲和练两大法宝支撑课堂。但讲不能提要勾玄,启思益智;练不能放开手脚,鼓励探究。学生对语文渐失兴趣,教师疲于完成任务,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仍然任重道远,少慢差费的课堂教学效率依然是语文教学的一大顽症。

2001年教育部试行的新课程标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提出“综合性学习”的要求,强调语文课程的“实践性”特点,重提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问题,应该是与上述形势相呼应的。本文拟从课堂教学目标的拟定,课堂提问及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应用三个方面探讨效率不高的成因,虽不免袭人成说之嫌,但仍不失为提高效率鼓呼之意。

一、课堂教学目标的拟定

布鲁姆目标教学理论的输入对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摆脱无序性、盲目性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一度把语文教学带入崭新的天地。但如果冷静地分析目前语文课堂教学中关于目标的制定这一问题,我们恐怕就难以乐观起来。

首先,是目标和目的混为一谈。教学目标应该是通过短期教学行为能够实现的、可测知的,而且实现目标的手段是容易操作的;教学目的则可能是长期的,或者可以称之为“远期目标”的,是要通过长时间的学习积累逐渐达到的。例如,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操这一命题,是否可以作为某一堂课的教学目标?倘若可以的话,那我们就不妨设问一下:如何才能算是完成了这一教学目标?完成了这一教学目标是否就意味着在今后的课堂上就不用再涉及这方面的问题了?

由此看来,语文教学的一些任务是不可以笼而统之的一概细划为教学目标的,还是称之为教学目的以期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逐渐实现更为妥贴,更符合语文学科的特点。

其次,是教学目标的模糊性,即能力层次内涵的不确定性。大家知道,教学及考试已逐渐由知识主义向能力主义转化。许多教师能尽快自觉地在教学活动中适应这一变化,以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运用语文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在拟定教学目标时,往往在具体的教学内容前,冠以“识记”“理解”“分析综合”等体现能力层次的字眼,应该说这比笼统地提出学习要求要科学得多,准确得多。但如何才能算实现了“识记”“理解”这些能力目标,怎样才能测得学生的学习情况,这些词语本身的内涵是不明确的,尤其在具体不同的内容上,这就又给我们提出一个进一步细划的要求。

我们可不可以将“识记”这一最基本的能力要求,再根据不同的内容和知识对象,具体为诸如“说出”“听写”“默写”“背诵”等一类更为确定的能力要求?这样一方面,学生会对这些词语有亲近感,另一方面便于教师运用恰当手段测控学习效果。同样的“理解”的要求可不可以具体为诸如“复述”“辨析”“比较”“筛选”“提取”等一类确定的要求?“分析综合”“应用”“鉴赏评价”也应该能够提出更为切实可行的具体要求和操作方式。

《课程标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是课程标准四条基本理念之一,如果我们能与学生一道合理恰切地进行教学定向,那么师生的活动就应该能够在一个可以预知的状态下健康有序地进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就不再只是一个愿望。

二、课堂提问

提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于提问的技巧或者说艺术,已有不少专家和研究者作出过精辟的论述。但我们更多的是注意了教师的提问,忽视了学生在自主探究过程中的提问。这种一递一送的打乒乓球似的提问和回答的方式也应该是课堂教学效率不高的又一原因。

仅仅采用是非问的形式进行提问,应该说是最拙劣最不负责的,因为这种形式极大的限制了学生的思维空间,应该马上摒弃。现在我们通常的提问都是在备课之初即已经设计好了的,既注意提问的方式又注意提问的梯度,其最终目的往往是把一些现成的定性的答案传达给学生。这种预先设计的提问方式,甚至连课堂教学实际操作过程中的种种可能性都照顾到了,足以显现出教师驾驭课堂的高度艺术性。在具体的教与学活动中,提问的主动权往往完全掌握在教师的手中,教师更像一位指挥员,指挥着学生的思维方向,控制着学生的思维流程。换一个角度讲,教师就像事先布好了一个口袋,然后想尽千方百计引导学生钻入这个口袋,把学生的思路引入预设的轨道,旁观者(或者就是教师本身)对这种课堂形式会感觉执教者“运筹帷幄”,甚至是“玩弄学生于股掌之上”

面对课堂,我们当然不可能舍弃所有成说,而引导学生自创出一种新的认识、新的结论,但我们至少应该把发问的权力让一部分给学生。因为语文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让学生接受和继承前人的经验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学会探究和创新。没有疑问就不可能有探究。探究的学习方法是让学生学会自己去思考,去寻找答案,尽管有时探究的结果并没有找到答案。但学生通过对问题的探究,培养出的质疑问难的意识和习惯,却是最大的收获。

《课程标准》的“教学建议”中指出,“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的对话过程中进行”。教师不应成为权威或答案的持有者,不应掌握“话语霸权”和“知识霸权”,而应该善于激疑设问,以一问激起千问百问,让学生成为问题的发现者和探究者。

三、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应用

电脑等教学设施的日趋普及,给语文教学又带来了一场革命。电教手段的运用,既丰富了语文教学的信息量,又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使教师和学生兴奋不已,甚至有人以为这是当前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唯一途径。

但我们应该看到的是,电教手段使用不当给语文教学带来了干扰。第一钟错误表现,是将板书内容机械的搬上“银幕”,多媒体展示出来的并非什么新鲜东西,几乎完全是“板书时代”的内容,什么背景介绍、段落大意、中心思想、结构层次、艺术风格等等,为“现代化”起见,给每个幻灯片内容加上些花边,加上些色彩,加上些动画效果。第二种错误,则是用声光电将一堂课全部武装起来,恨不得师生的每一步骤,每一环节,一举手,一投足,都有画面声音来配合。每播出一支曲子,闪现一幅画面,学生都要新奇很长时间。新奇劲尚未过去,新的内容又出现了,而学生本该放在课文本身探究研讨的精力全被牵扯殆尽。倘若设计的音画内容再与课文内容不大相干,那更是徒为花哨而设。结果,花里胡哨成了主角,而本应为主角的语文本身退居二线,语文课的本质消失了。

篇9

一、研在课前的细节问题

1.课前准备充足是教学爱心和细心的体现。

教师提前走进教室是上课前的细节,便于作好课前准备,稳定学生情绪,联络师生情感,为有效提高课堂效率打好基础。语文的古诗文教学是高学段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学生往往觉得枯燥乏味,对于其中意境更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我们可借助播放背景音乐、古诗诵读等引导学生产生兴趣,当铃声响起时,自然地进入文本学习中,为学好文章奠定良好的基础。

2.课前集备集研是走向成功的必由之路。

面对新课程,人们缺乏的不是先进的理念,而是缺少理念与实践有机结合的能力与机智。集体备课,可以引发参与者智慧的碰撞,可以长善救失,补充专业知识的不足。还要以优化语文教学流程和方法,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尤其是教师上课的语言绝对不是简单随意的,每个提问的精准到位都将决定着一个个精彩的课堂瞬间。因此,课前的细节处理是导航仪,必须下足工夫!

二、探在课堂的细节问题

1.教师的激情可以唤起学生学习的欲望。

富有激情的课堂能激起学生渴求知识、努力学习的激情,从而有效调动学生探究问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针对一些社会背景离学生久远的文章,教师的范读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教师的朗读抑扬顿挫,感情真挚,叩击学生的心扉,拨响感情的琴弦,引导着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入情入境。

2.教师的眼睛是与学生心灵对话的窗口。

课堂上,教师的眼睛不是盯在教案上,也不是盯着正前方,而是要和学生进行情感交流。这样做,不仅是为了让学生学得轻松,而且可以在教风上为学生做示范。眼神是一种丰富的无声语言,在教学过程中,有时一个恰当的眼神可胜过许多苦口婆心的长谈,收到“无声胜有声”的效果。在教学《草虫的村落》时,理解“游侠”一词,教师让学生结合在电视和小说中看到的侠客样子体会其意思。这时,教师发现一个学困生的眼中灵光一闪,手刚举到一半又要放下。这时,教师用鼓励并带有期许的眼神望向他,当他看到教师认同的表情时,好像得到了鼓励,大胆地举起了手。所以,我觉得,课上教师的眼睛不要只关注能说出正确答案的好学生,还要细心留意信心不足的后进生,这也是教学细节的体现。

3.教师的站位是引起学生注意力的关键所在。

学生的学习分“有意学习”和“无意学习”两种,“有意学习”的时间与质量很大程度上对学生学习的效果起着决定作用,所以,如何延长学生“有意学习”的时间,成为教师在语文课堂上进行探索的一个重要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我发现,教师的课堂关注度是有局限性的。这一局限性受教师课堂的站位影响。

如,讲授《最后一头战象》一课时,教师请学生观看多媒体动画,理解故事,然后进行延展练习,在观看动画的过程中我在A、B两个平行班采取不同的两种站位方式。

A班:开始播放动画时,我站在讲台中央,面向全体,60%的学生观看课文动画,40%的学生关注教师。动画开始一分钟后,90%的学生被动画吸引,仍有10%的学生不为所动。我将站位缓慢调整到教室后面,30%的学生被我的位置调整吸引,目送我至后方后,回头继续观看动画。之后,20%的学生开始走神。

B班:播放动画的同时,我侧身站在大屏幕的左边,头部面向学生,我观察到这时全体学生的注意力都集中在课文动画上,无走神现象。

由此可知,对于一些概念的总结或重要知识的讲解,教师必须要尽可能使更多的学生将注意力集中于自己身上,所以,通常要站在讲台的中央。当重点内容出示于黑板或多媒体时,教师身体应尽可能接近教学内容,以侧身位站立,头部面向学生,并借助手势,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

4.教师的教育机智是捕捉教学信息的灵魂。

我们的课堂教学不可能完全按照教师想象的那样顺利,常常会有一些意外生成。对于课堂上的突发事件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做出比较合适的处理,并且让这些处理使学生在不经意间继续进行着正常的学习活动,这就需要教师的智慧。

在教授《草船借箭》一课时,我想让学生借助草图来了解课文内容,当我在班里巡视的时候,发现有一个学生并没有在纸上画,而是将图画纸撕下来,用手折出了一只小纸船。作为教师,此时绝不能打消学生的自信心和积极性。我耐心引导学生在折纸上画出草靶,用来借箭,当学生完成的作品非常出色时,我及时给予肯定。由此我发现,教师必须具备善于分析的头脑,将课堂上出现的各种问题给予及时恰当的解决,不能抹杀学生学习和探知的欲望。

三、思在课后的细节问题

我记得有这样一则寓言,一个年轻人问智者:“智慧从哪里来?”智者说:“正确的判断。”“正确的判断从哪里来?”智者说:“经验。”年轻人进一步问:“经验从哪里来?”智者回答:“错误的判断。”这是一个很有哲理的寓言,对教学来说,今天存在的现象不是错误,但对其反思一定可以促进我们更好地发展。

课后的反思应是不可或缺的环节。将设计意图、课堂达成效果以及归因分析进行反思,可促进教学效率再提高。如,在教学《月光曲》时,以往都是从贝多芬为何给盲姑娘弹第一首曲子引入教学,问题琐碎。可这次有的教师在上课时突发奇想从整体入手,在明确了两首曲子中第二首是即兴创作后,让学生找出贝多芬创作第二首曲子的原因,这样以一个问题既引出了教学的重点,又深入了局部,节省了课上的时间,也避免了串讲串问。基于这个教师的反思,我们实践于自己的课堂,效果确实不错。

篇10

二、新课标背景下高中政治课堂教学对策

(一)转变旧观念,树立新观念。在新课标的背景下,要体现政治课程教学“以学生为本”,教材、多媒体等都是以学生为主的学习资源。教师要有针对性的结合教材以及网络信息资源,将一些涉及到政治知识的国内外的重大事件与政治课堂教学进行有效的结合,这样不但会让学生对政治学习产生兴趣,而且还能真正的感觉到学习政治的重要意义。

(二)在高中政治的学习过程中,老师要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式,能放手的就放手,跟时间要效益,提高学生的整体水平。在教学的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主,想方设法的调动他们对这门课程的学习积极性,研究他们心理状况和需求,因地制宜的来实行教学。首先在进行政治课程教学前,我们应该备好教材,要把握政治教学的整体性,重点解读,让学生对教材知识能全部的理解和掌握;其次是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适当的增加难点或者减少难点,根据不同的学生实行不同的教法,这样才能稳步推进,实现学生可持续发展;最后是老师在讲课的过程中,要采取灵活的教学方法,将情感教学融入到教学中来,使学生内心产生共鸣,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三)政治课教学要结合新课程改革的具体要求,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比如说除了正常的教学之外,我们还可以借助图片、录像机、多媒体等相关的教学工具来进行感知教育。此外,我们还可以根据教学的内容,有效地展开课外教学,收集相关的政治信息、开展政治辩论赛等来丰富教学的内容。

(四)采取适当的教学策略。在政治课堂教学中,政治老师要不断地丰富政治教学模式,采取有效地教学策略进行教学。比如说在设计问题的时候,首先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从调动他们的学习的积极性出发,这个问题由问出再到学生的回答这一系列过程的衔接都能充分的调动学生积极性,能让他们集中精力的把这个问题学习透彻,加深记忆。任何一门课程的学习方法都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出于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主要是要结合学生的实际,大胆的创新,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在方法上让他们有效地掌握知识。

篇11

课堂教学是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上以教科书为主要蓝本展开的教与学的活动,它包括学生、教师、教材三个基本要素。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教学的受众,了解学生应该从年龄特征、生活经验、学科基础、内在需要等方面展开。而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学习活动的设计者和学生学习的帮助者应该具备三个“力”:即亲和力、学力和驾驭力。“亲和力”主要指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平等对话,理解与包容等;“学力”主要指教师的学科知识结构及其水平,一个美术教师的“学力”应反映在美术专业知识、人文学科知识、教育科学知识及实践习得知识等方面。“驾驭力”指课堂教学的组织能力与管理能力。因此,作为一个美术教师充实自己、了解学生、熟悉教材是顺利实施教学的前提和保障,在此基础上还要进一步考虑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方法与手段、学习活动等。

二、把握教学目标要体现准确性

教学目标是在教学活动中师生双方预期达到并可以测度的学习结果及具体规格,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依据和导向,在教学过程中具有核心功能﹑激励功能和测度功能。有效的教学目标是进行有效教学的前提和保证,教学目标出现了偏差,就谈不上教学效果,更谈不上教学的有效性和达成度,所有的努力和付出都变得没有意义。如何准确把握教学目标呢?

一是吃准学生: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在课前准备中,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①学生是否具备了新知学习所必需的认知基础?②学生是否已掌握或部分掌握了新知?掌握的人数、内容、程度怎样?③哪些内容需要相互讨论?哪些内容需要教师点拨和引导?只有准确了解了学生的学习现状,才能找准学生的学习起点,从而准确地把握住教学目标。

二是吃准教材:我觉得认真钻研教材是全面把握教学目标的的基础和前提。新教材是课改理念的文本体现,是一个载体,需要我们每一位教师去认真研读、感悟、领会教材,了解教材的基本精神和编写意图,才能体会新教材中蕴含的教学理念,也才能更全面地把握住教学目标。目标的定位不仅要准而且要全面,既要有知识技能的目标,又应有发展性的目标。我们要搞清哪些方面是学生学习的重点、难点,需要在教学中“浓墨重彩”加以突破,哪些方面可作“淡化处理”,只需在学生的自主学习的基础上稍作点拨即可。

三、设计学习方法要注意探究性

美术欣赏教学设计中,导入设计是设计学习方法的第一个环节。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导入的目的是引起学生的兴趣,转移其注意力,快速引入主题,好的导入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现代建筑欣赏》一课中,我带来一棵仙人掌,学生很好奇我怎么拿了一株植物,然后我告诉同学们正是这一株仙人掌,它的外形吸引了设计师的灵感,设计出加拿大蒙哥马利体育馆。同时把图片投射到大屏幕上,又投出一幅帆船的图片,让同学们根据外形联想世界知名建筑,有的同学一下子想到了悉尼歌剧院。于是就很自然的切入主题现代建筑欣赏。另外一个很重要的环节是问题设计。新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改变学习方式,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合作交流的能力。问题设计要有针对性,不宜过大,要让学生明白问的问题是什么。

四、开展教学活动要发挥主体性

高中生有其自身的特点,有自己的判断,具有一定的独立性。美术欣赏课,尽管教师想方设法地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仍旧有部分学生不愿意回答老师提问。针对这个问题,主要原因我认为是学生的主体性没能得到充分发挥。那么如何唤起学生的主动性呢?

1.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教学中要充分发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作用,要把以“教”为重心逐渐转移到以“学”为重心,把以“研究教法”为重心逐渐转移到以“研究学法”为重心,并做好教与学的最佳结合。以“学”为重心,其基本精神就是使学生爱学习,学会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叶圣陶先生说:“教是为了不需要教。”教师应该改变课堂管理方式,也就是说抓住课堂教学中的最佳时机解决重点,突破难点,给学生以更大的自主活动空间,改变课堂教学的互动方式。教师主要起着激励、组织、点拨,引导的作用,做学生学习的“领路人”。教师教学的重点在学法的指导上,关键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培养学习能力,课堂教学中教师把更多的活动空间留给学生进行小组活动,使学生能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和空间内最大化地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

2.激发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兴趣是推动学习的内在力量,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学习的强大动力。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①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善于运用师生的主观心理因素(情感、兴趣、意志等)和客观环境因素(由教学手段创设形成的自然现象、社会现象等)创设各种情境(自然情境、活动情境、问题情境等),激发学生的求知兴趣和探索欲望,给学生创造自我表现的空间,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

②精心设计主体活动,激发兴趣。

著名的心里学家皮亚杰认为:认识起源于活动,认识是从活动开始的,活动在学生的认识情感和个性行为发展中起到重要的作用。活动是更新教学观念,开创美术教学新局面的一个重要支撑点。课堂教学中主体作用的发挥更是通过学生参与的主体活动实现的,因此要精心设计主体活动。组织开展教学活动时,不仅要有教师与全体学生、与个别学生的交流与反馈,更要多维互动,开展个体与个体、小组与小组、大组与大组之间的交流与反馈,在发挥课堂上教师的主导作用之余, 更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师生活动这一层面,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时积极的情感态度,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五、范例应具典型性

举一反三性是课程的基本特性之一,要做到“反三”,“举一”就很关键,关键在于范例应具有典型性。尤其是美术课,由于其具有很强的直观性特点,所以范例的典型意义尤为重要。所谓范例的典型性,通俗地说就是范例与学习目标能够最好地最直接地挂钩,最能说明问题,即“用它”最能“说话”,并不是越经典就越好。美术课中的范例主要指美术名作、学生习作、教师范画等。不同类型的范例选择应考虑不同的典型意义,有的范例旨在引导学生学习方法步骤;有的范例旨在学生了解形式语言和艺术原理;还有的范例则在于引导学生感受审美特征和人文价值。

综上所述是我对提高美术课堂教学有效性提出的的一些策略,希望自己不断学习,多努力,多研究,真正把有效理论、策略落实到每一节课中,构建高效课堂。

参考文献:

篇12

1引言

在新会计准则的颁发、实行之后,社会各界重新审视了会计人才,而高职院校教师也随之对会计教学课堂进行调整,更加重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与职业素养的培养、训练。高职教育者将极力创新课堂教学,以期为社会输出优秀的会计专业人才。

2刍议高职基础会计课堂教学的现状

2.1重理论、轻实践的高职会计教学体系随着先进教育理论的深入与发展,高职院校各专业也相应地做出一系列的改革、调整。然而由于基础会计课程具有理论性与专业性强的特征,同时大多数教师在教学理念上依然执着于传统。这导致了基础会计教学课程的教学活动没有实践的基石为铺垫,而失去现实意义。当学生面对会计工作之时实际操作技能缺乏,而感到无从下手。纵观当前高职院校,基础会计课堂教学活动仍旧只是在课堂的狭小空间进行,学校没有为学生建立实践训练基地。目前高职院校学生的基础会计知识大部分源于课本理论与教师的讲授,学生对于会计的具体操作流程也只是从教师设计的情景教学中粗略地了解大概。这样的基础会计课堂教学,学生往往达不到新会计准则的水平标准。另外,高职院校的基础会计知识理论性强,需要具体实际操作辅助课堂学习,否则,学生所学的知识也只能是表面上的空谈、没有实际意义。2.2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处于瓶颈期随着先进教学理念的发展,“双师型”作为一种新型高职教师的素质要求,而走进了高职院校的教师管理建设中。所谓双师型教师队伍,目前尚未有一个明确的概念。“双师型”是一种提倡理论结合实际操作技能师资建设理念。但这一种新型的师资理念在当今的高职院校发展状况不容乐观,其仍旧处于雏形阶段。具体而言,大部分会计教师重视教育学理论、会计理论学说,而缺乏会计实际工作的充足经验。再者,会计的实践操作流程与内容,对于基础会计课堂的学习至关重要,而许多教师在这一方面的薄弱造就了课堂的演示与延伸不到位,而学生自然也便无法全面地掌握相关知识。除此之外,学校忽略对教师的行业工作的培训,没有切实为教师提供“实战”的环境与机会。师资建设的不足,以至于高职院校基础会计课堂的教学水平相对较低。2.3信息化教学进行的困难与不足在信息化技术迅猛发展的大背景之下,信息化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形式被广泛运用于高职学府。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空间上更加自由化。这无疑对教师的教学设计、信息技术运用能力的要求更加高。而笔者通过深入调查,却发现有的教师会因为准备工作的不充足,从而导致出现基础会计课堂的信息化教学目的性不明确、课堂秩序紊乱的现象。另一方面,有的会计教师依然沿袭传统的讲授式的教学方法,让基础会计课堂的教学质量大打折扣。

3针对问题,浅析高职院校基础会计课堂的教学对策

3.1优化教材建设新会计准则的出台,预示着社会对会计专业人才有更加高水准的要求。高职院校作为人才输出的重要基地,对此应该给予充分的认识与重视。而基础会计教材,则是基础会计课堂教育活动所围绕的中心内容。鉴于此,高职院校的教育者需要将基础会计教材进行调整,让其内容更加偏向于学生未来会计业务工作实践操作的训练与培养。唯有这样,学生才能够更加了解关于会计行业的职业要求,并且能够初步掌握会计工作的基本情况,为将来步入会计工作行业奠定坚实的基础。再者,高职院校应当提倡教师开展信息化教育,让基础会计课堂的教育信息化,让学生学会利用信息技术的习惯。同时,通过课内外的资源的整合,实现优秀资源共享教学,让学生的知识体系更加完善。除此之外,高职院校需要为学生打造实践教育基地,让学生掌握实践本领。同时,高职院校也可以联系企业,为学生挖掘更多的实习空间与机会。3.2教师需要加强自身的专业素质修养培养教师具备“双师型”素质与专业水准,是先进教理念的要求,是一种新型的教师队伍建设模式。高职院校需要给予重视,切实提升高职会计教师的行业实践操作技能。唯有如此,教师方能在基础会计课堂上更好地诠释基础会计课程的实践技能与基础知识,让课堂教学更具实际意义。除此之外,建设双师型的教师队伍让基础会计理论知识与社会经济相结合,更加符合社会化的发展要求。3.3教师需要丰富教学手段教育,是一项灵活性的活动。教师不能满足原有的教学手段,让基础会计课堂始终保持不变教学模式。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能力范畴与基础会计的理论知识适当地调整课堂教学形式,让多种教学手段兼收并蓄,从而开拓创新出新型基础会计课堂模式。如,教师可以采用案例教学法、任务驱动法、情境教学法、分层教学法、对比教学法等新型教学方法,丰富课堂教学形式。这种教学方式,具有针对性,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基础会计课堂教学更具时效性。总而言之,教师需要积极在基础会计课堂尝试新型的教学模式,真正提升学生的“实战”能力。

4结语

综上所述,当前高职院校基础会计课堂存在的问题有:基础会计教学体系重理论、轻实践;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处于瓶颈期;信息化教学进行的困难与不足。针对问题,笔者总结、归纳基础会计课堂的有效教学策略如下:高职院校需要优化基础会计课程的教材建设;教师需要加强自身的专业素质修养;教师需要丰富教学手段。根据实践的证明,以上教学策略具有实践可操作性与意义性,值得借鉴。

参考文献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