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工作管理规范范文

时间:2023-05-25 10:43:03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财务工作管理规范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财务工作管理规范

篇1

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我国的各项经济法律法规逐步建立和完善,对财务工作人员的规范化管理和合理化管理要求越来越高。要求企业财务人员必须根据《会计法》和《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对企业财务工作进行合理正确的处理,并结合企业实际现有情况,选择最符合企业的财务处理方法进行账务处理,保证企业财务数据和财务凭证的合理化、规范化。本文就财务管理工作中不规范的成因及其解决办法做简要分析。

2 财务工作不规范的成因

在实际财务工作中,会计的账务处理和采用何种记账原则等都是财务工作规范的重要因素,下面就影响财务工作规范化的几个原因做简单说明。

2-1 缺乏对财务规范化管理的重视度

财务工作的规范化是企业生产经营成果的重要保障,只有合理的规范的财务管理工作,才能保证企业真实经济业务的记录,根据《企业会计制度》和《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并出具符合企业实际情况的财务报表,给企业管理层提供准确的财务数据,因此在财务工作中规范化地对财务原始数据进行账务处理是很有必要的,不容忽视。尤其是财务工作管理者,更应时时刻刻牢记会计法律法规的规定,并及时运用到实际财务工作中。财务工作的规范化要求不仅是企业内部管理的要求,更是财务决策的重要依据,财务人员必须根据企业健全的财务制度进行账务处理,加强对财务工作规范化的重视程度,更好地为企业服务,实现决策科学化。

2-2 财务人员素质整体不高

企业在进行财务人员招聘时,要求较低,具有会计上岗证即可,但在实际账务处理中,这一水平的财务人员已经适应不了企业对财务的需求,加上平时很少看书、学习,一些会计准则和制度的变更都没有及时掌握,对企业的账务处理依据停留在旧有的会计准则上,造成财务报表上数据不真实。同时,在财务工作中,一些财务人员素质低下,禁不住利益的驱使,违背《税法》和《会计法》的规定,做假账以骗取国家税款,损害国家利益,职业道德水平有待提高。在实际账务处理上,理不清应收账款和预收账款,应付账款和预付账款,导致账面混乱,无法提供准确的财务数据,素质不高是财务管理不规范的重要因素。

2-3 财务规范化工作落实不到位

企业出纳在进行费用报销时,对原始凭证的审核不严谨和实际业务的不熟悉,对报销流程不严谨,有时票据不齐全,金额对不上,就签字审核过关,造成企业虚假的费用增加,资金损失严重;企业会计在手工记账时,原始凭证不齐全,金额计算错误,记账凭证装订不规范,进行手工会计账簿的登记时,时间和方法都没有加以审核,依旧为完成任务进行登账,没有做到账实相符,严重违背相关会计法律法规的规定,导致财务部门的威信丧失,无法对其他部门提出要求配合财务部开展相应的工作。整个财务内部混乱,工作效率低下,工作质量得不到保证,久而久之会严重影响企业管理层作出有效合理的财务规划,阻碍企业的发展,无法正确指出企业内部存在的问题,如应收账款回款率和存货周转率以及资产负债率的准确计算和企业的年度预算工作,都不能很好地进行。

2-4 财务决策采用经验主义和本本主义

由于企业决策者在进行财务决策时,大多本着经验主义和本本主义,没有切实考虑到企业实际情况,导致错误决策的执行。比如在实际工作中,企业的决策人员对公司的应收账款采用经验主义,没有结合财务数据里关于这家企业的往来情况,依旧按照往常的惯例,认为企业会在与以往相同的日期回款,在此基础上作出决策,要求将企业的大部分资金投入到股票投资中,但到具体日期时,发现其并未回款,导致企业在购买材料和扩大规模上,出现资金的严重短缺,给企业的生产经营带来巨大风险,这就是决策的不规范性导致企业承担一定的财务风险。财务工作的不规范导致应收账款压力的加大和存货积压,严重影响企业正常的生产运营。

3 改善财务管理规范化的措施

在整个企业财务工作中,不规范的问题越来越多,要想企业未来发展目标更切实可行就必须解决这些不规范的问题,具体措施如下。

3-1 建立健全企业财务管理制度

建立健全企业财务管理体系是提高财务管理工作规范化的重要保障。在进行人才招聘时,要聘用专业技能强、执业资质高的财务管理人员,为企业制定切实可行的财务管理制度,设置高效的财务管理机构,定期对财务人员的专业技能进行考核。建立合理合法的组织架构,保证钱账由不同的人员进行分管,做到有效的监督和控制,避免小金库和坐支现金的不规范现象出现。每月对财务人员的工作进行抽查,并设立绩效考核制度,来规范财务人员工作态度和工作技能。

3-2 提升财务人员的专业素质

企业在实际工作中,可以实行定期轮岗制度,建立合理的监督机制,约束每位财务人员的违法行为。要求财务人员每年参加会计继续教育,多学习税法中更新变化的部分,增强财务人员的法制观念,为企业更好地提供服务。对出纳在进行审核报销时,要加强职业道德素质的培养,让其有原则性,不能徇私舞弊,损害企业利益,一切以企业为中心,不要怕得罪任何人,发票必须完整,不符合规定的及时退回,予以说明,并让其改正,做到真正的心系企业、心系员工,为企业办事、为员工服务。

3-3 规范化管理从实际工作做起

定期对财务人员的专业技能进行培训,聘用专业机构老师给企业会计和出纳进行讲解和说明,要求财务人员及时参加继续教育,了解和领会财务工作的规范处理,对企业经济业务作出正确的账务处理,加强基础财务知识的学习,在符合《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会计制度》的前提下,采用恰当的固定资产折旧法和存货成本的计价法,真正从根本上改善财务管理的规范性工作。

3-4 提高决策的正确性和谨慎性

篇2

近年来,高校财务管理工作的效率不断得到加强,这种趋势对指导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建设越来越有促进作用。会计基础工作不规范,必然会影响会计工作秩序的正常运行和会计职能的有效发挥,会计信息真实性和公正性就无法得到保证,其经济信息和经济工作决策的质量必受影响,这将严重影响高校财务管理效率的提高。因此,高校实现会计规范化建设是会计工作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也是财务管理工作顺利进行的前提条件和首要保障。

一、加强会计规范化建设的必要性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对会计工作的要求会越来越高,因此高校有必要将会计规范化建设工作落实到实处,把规范会计基础工作与改善学校财务管理结合起来。

1、加强会计规范化建设是稳定会计工作秩序的需要

正常有序的会计工作,应当是以规范的会计基础工作为保证的。近年来,国家非常重视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随着多渠道筹资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心高校的会计报表,要求得到高校真实可靠的财务数据,以求为各领导层的决策和社会经济活动提供真实可信的依据,这在客观上也要求会计工作要符合《会计基础工作规范》。

2、高校会计业务复杂化要求会计工作的规范化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高等教育进入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时期,高校的会计业务比以往更加复杂,如各项收费及票据管理业务、非税收入上缴业务、国库集中支付业务、税收代扣代缴业务、新校区建设中贷款和债务化解等会计业务,校办产业的企业改制等会计业务,后勤社会化发展中的会计业务,独立学院发展中的会计业务,教育发展基金会各类捐赠等会计业务等等,这些在高校快速发展过程中新出现的会计业务增加了高校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的难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校会计工作的规范化建设。

3、高校财务部门领导较大的债务压力激发会计规范化建设

在我国,除少数省份对高校的债务进行了部分化解之外,大多数高校目前仍没有走出债务的困境,迫于债务压力,高校财务负责人往往将较多的精力用于筹集资金、运作银行贷款等方面,这种困境更激发了会计工作的规范化建设。

规范高校会计工作行为,是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和强化财务管理的重要保障,是稳定高校经济秩序、有效配置资源的需要,也是提高会计人员工作水平和综合素质的需要。因此,规范会计基础工作行为,对于高校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二、当前高校会计规范性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探析

1、高校会计规范性建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对会计基础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管理有所放松。部分高校领导对会计规范性建设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致使有些高校会计人员也对自己的工作不重视,日常工作得过且过,领导怎么说就怎么做,不必自找麻烦,导致有关财经法律法规在工作中无法得到有效贯彻落实,财务管理漏洞不断显现。这种认识的直接后果是会计规范性建设工作的不断弱化,进而影响整个会计工作水平和财务管理水平的提高,甚至影响高校管理水平。

(2)会计资料所记载内容不完整,会计档案管理不规范,导致会计规范性建设工作出现重大缺失。一些高校不重视会计基础工作,内部管理松弛,管理水平不高,主要表现为记账凭证附件张数不填写或填写不准确,部分记账凭证缺乏真实有效的原始凭证支撑,原始凭证粘贴、整理不规范;记账凭证摘要描述不准确,不能清楚的描述出业务的真实内容;有的记账凭证漏盖复核、出纳人员的印鉴;没有按照有关规定设置会计账簿,账簿启用表填写不全,总分类账与明细分类账不平;有的会计凭证装订不及时,容易造成丢失;有的会计凭证装订后,封皮填写不全;有的高校没有明确专人负责保管工作,没有专门的会计档案借阅审批程序;对于会计人员发生变更的,没有会计档案的交接手续。

2、高校会计规范性建设工作存在问题的原因探析

针对上述高校在会计规范性建设工作中常常出现的问题,笔者结合自己在会计实务中的工作经验,对这些问题的出现进行了分析,并总结了几点原因。

首先,高校领导不够重视会计规范性建设工作。高校的领导多是教学领域的业务骨干,对会计方面的知识了解不多,他们通常把主要精力放在提高教学质量上,制定政策时也是向着教学部门倾斜,对会计工作和会计人员关注不够,看不到会计规范性建设工作的重要性,不重视会计规范性建设工作,不重视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和业务知识的培训,以为会计工作只是简单的记账,甚至利用会计作为其谋利的工具,这影响了会计人员积极性的发挥,影响了高校会计规范性建设工作水平的提高。

其次,会计人员素质低,基础工作自觉性和责任感淡化,缺乏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目前高校中财务人员的素质还不是很高,半路出家的人员还很多,有的甚至没有会计证,工作中对会计准则和财务制度的一些要求一知半解,不能按规定的账务处理方法办理业务,只知道按照领导的意思办事,导致记账随意,手续不清,账目混乱,数据失真;有的会计人员在日常工作中缺乏责任感,在国家 社会公众利益与单位利益、个人利益发生冲突时,不能够坚持原则,甚至为违法违纪行为出谋划策,直接参与伪造变造虚假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

三、加强会计规范性建设工作,提高高校财务管理工作的效率

1、提高对会计规范性建设工作对高校财务管理工作效率的重要性认识。高校领导要充分认识到会计规范性工作的重要性,要清醒地看到会计规范性建设工作的薄弱会给学校财务管理工作带来潜在的风险,加强对会计规范性建设工作的领导,促进会计工作规范化。会计规范性建设涉及到高校的人、财、物管理,要充分认识其在财务管理中的积极作用和重要意义,把这项工作列入议事日程,尽力采取有效措施,组织和监督会计人员不断加强和改善会计规范性建设工作,从而推动高校财务管理水平和会计信息质量。

2、规范会计档案管理。会计档案管理可以提高会计人员的素质,直接反映高校财务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水平。要强化会计档案管理制度,规范会计资料的立档与保管。在装订会计凭证时,一般使用“三孔一线法”,必须使用会计凭证专用装订封皮,要封沾装订线,并在封粘处加盖会计人员印章,会计凭证封皮表面的有关内容必须逐项填写齐全;会计档案要明确专人负责保管工作,要配置专用档案柜及防盗、防霉、防火设施,保证会计档案的安全;对涉及会计人员变更的会计档案,要填写移交手续;要健全会计档案借阅审批制度。

3、全面实现会计电算化,努力提高会计工作水平。普及会计电算化工作,进一步推进会计规范性建设工作。会计电算化的不断推广和普及,使会计规范性建设工作朝着越来越明朗的方向发展。目前,高校的财务处基本上都实现了会计电算化,但高校内部二级核算单位很多还未实现会计电算化。会计电算化有利于会计账、证、表的规范处理和会计档案、固定资产的规范化管理,在防范和制止舞弊,保证会计信息质量的真实、准确和完整方面起着积极的作用。同时减轻会计人员的工作量,使会计人员有时间和精力参加相关业务知识学习,提高业务水平,从而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另外,实现了电算化、网络化,财政和审计监督部门可以从网络上实时了解各个单位的财务会计情况,便于监督和管理。

4、突出财务工作重点,严格内部控制,强化会计监督效能。会计管理的水平高低不仅指记账核算的规范化,只有充分把握重点,严格内部控制,强化内部监督等深层次建设,才能推动会计工作向资源优化配置、分配有序合理、决策科学高效的方向转变。同时做好会计管理规范化工作,必须依靠相关部门积极配合才行。各部门要明确分工、责任落实、做到事有章程、行有规范、控有范围、评有标准、奖有规定、罚有依据,坚决杜绝消极应付、推诿扯皮现象的发生。加强财务管理规范化建设,就是将会计监督贯穿于经济活动的全过程。

参考文献:

[1]张新国.高校会计核算亟待规范的几个问题.事业财会,2000;05

[2]樊正东,杜伟.浅议高校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建设.教育财会研究,2010;03

[3]雷平.高校实现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的思考.中国成人教育,2010;12

篇3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是事业单位基于行使职能的过程中客观存在的财务活动和财务关系而产生的,是事业单位组织财务活动、处理与各方面财务关系的一项经济管理工作,是公共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及事业单位财务运行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要求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既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又能促进各项事业发展。但就目前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来说,仍然存在着一些不能满足事业单位改革发展需要的问题。

1、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1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

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许多问题的症结就在于财务制度不健全或不依规定执行。会计机构、人员岗位设置不合理,兼岗现象严重,不相容职务没有严格分离,不能起到有效的制约作用。内部牵制制度、稽核制度、监督制度形同虚设,起不到应有的监督作用,制约着单位各项事业的积极有序开展。

1.2预算管理意识淡薄

预算管理是事业单位正常运转的保证,但一些单位仍未意识到预算管理在财务管理中的重要性。虽然单位年年编预算,但预算的编制方法落后,有些单位更以未来可能发生的支出来编制预算。在预算执行过程中支出控制不严,随意扩大开支范围,提高开支标准,或在专项经费和项目经费里列支基本支出,随意改变资金用途,没有做到“专款专用”。不少单位在年终决算时与预算脱节,反映不出预算的执行情况,无法体现预算的计划控制作用。

1.3疏于固定资产管理

在固定资产管理过程中普遍存在一个现象,就是重购置,轻管理。没有建立健全资产清查制度,长期未对固定资产进行清理和盘点,一些无偿调入、报废毁损、盘盈、盘亏或重新评估的固定资产没有履行相关手续,未能及时进行账务处理,造成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与实物严重不符,致使国有资产流失。

1.4财务人员综合素质亟待提高

事业单位高层次财务管理人员匮乏,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普遍偏低,跟不上经济发展的需要。财务人员运用财务分析指标进行财务分析意识不强,只单纯地从会计核算的角度作出简单的决算说明,不能运用科学的方法对单位的经济情况做出全面合理的分析评价,使上级部门和单位决策者不能完全了解单位的财务运行情况。在普遍实行电算化核算的情况下,有的财务人员还不能完全胜任当前会计核算的要求,部分单位会计人员对核算内容及会计科目的应用,模模糊糊,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1.5财务软件使用不充分

现在大多事业单位都在用财务软件进行账务处理,对于财务软件提供的诸多账套和功能,多数单位只启用了单一账套进行经费的基本账务处理外,其他账套和功能几乎闲置没用,无形中又造成了资源浪费。

2、解决问题的措施和建议

2.1建立健全财务制度,从根本上杜绝问题的产生

建立健全财务制度,包括岗位设置,人员分工、经费开支审批、固定资产管理等,其中主要是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建立、贯穿与执行。内部会计控制应当涵盖单位内部涉及会计工作的各项经济业务和相关岗位,确保会计岗位的合理设置及其职责权限的合理划分,明确业务处理过程中的基本控制点,使内部控制落实到决策、执行、监督、反馈等各个环节。

2.2提升预算管理意识,合理编制预算,严格执行预算

预算管理是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我们应该加强学习,转变观念,树立全新的预算理念,明确事业单位预算管理是各级事业单位成员的共同职责,需要事业单位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和协调发展。预算编制过程中,应当贯彻厉行节约、勤俭建国的方针,结合近年的收支情况,充分考虑计划年度内可能出现的增减因素,科学、合理、准确的编制预算。预算的编制就是为了被切实执行,因此在预算执行过程中,要加强监督约束机制,强化资金的管理和控制,尤其对事业单位的专项资金要确保专款专用,建立健全单位内部的评价考核机制,不断提升单位资金使用的效益。

2.3加强固定资产管理,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健全固定资产制度建设,明确责权。单位在固定资产调拨时,应认真完善调入、调出手续,做到责任明确,有据可查;设立固定资产明细账,建立物品使用登记表,单位定期或不定期对固定资产进行清查,发现有报废、毁损的固定资产,及时查明原因,并依据相关规定及时处理,确保账实相符、账账相符,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2.4注重业务培训,提高财务人员综合素质

财务人员专业水平是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实践效果的重要保证。因此单位应配备合格的财会人员,加强财务人员培训,提高其综合业务素质水平。首先,财务人员必须持证上岗,督促财务人员自觉加强业务学习,及时更新财会知识,增强财经法纪观念,提高财务分析能力和业务水平;其次,制订培训计划,加强对已有财务人员的后续教育以及新进财务人员的专业水准把关,提升财务人员的专业素养。再次,除培训基本的会计理论知识外,还要根据财政改革的要求,及时培训国库集中支付、政府采购、部门预算改革后财务事项确认和会计核算等相关的最新会计知识,以适应工作的需要。

2.5物尽其用,充分利用财务软件的各项功能

根据事业单位的工作需要,充分利用财务软件的各项功能,以提升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水平。另可利用财务软件建立单位的公积金备抵账,既节省手工记账时间,又能准确及时地反映每位职工账户中的公积金余额,亦可随时与网上数据核对,保护职工利益。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事业单位会计制度.2013.1.1

篇4

关键词 :规范 高校 后勤 财务管理

随着高等院校的办学规模不断扩大,高校在办学过程中出现的经费矛盾更加突出,随着经济活动环境越来越复杂,高等院校财务管理的内涵也不断发生变化,这就对高等院校财务管理工作提出新的标准要求。近年来,随着人才强国理念的不断推行,我国大部分高校在发展过程中办学规模都在不断扩展着,随着高等院校教育体制机制改革发展,高校后勤管理工作内容也在不断变化,使得后勤管理活动面临着全新的发展环境。我国大多数院校后勤管理工作的起步较晚,相应后勤管理制度也就存在诸多问题亟待解决。并随着行政事业单位管理体制机制的不断变化,也为高校后勤管理工作的改革创新提供了契机和参考,使其逐步走向现代化、市场化、科学化发展之路。

一、我国高校后勤财务管理的特点

在高校环境中,财务管理工作与公司一些营利性组织、行政事业的管理工作性质不尽相同,而且差别很大。但其在管理过程中兼备事业单位与企业单位的性质,随着高校体制机制改革不断深入,进一步推动了高校后勤管理工作前行,这也对高校后勤管理工作顺利进行提出全新的标准和要求,我国大部分高校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诸多新的发展特点。

(一)后勤财务管理目标的特殊性

各异的财务管理目标环境下进行的财务管理活动形式、内容也不同。一般情况下,公司的财务管理都是将利润最大化作为其壮大发展最主要内容,追求利润最大化是其财务发展目标。高校后勤管理工作兼具事业单位与企业发展的重要内容,在进行财务管理的时也需兼备这两个方面的内容。不能够将盈利作为其营运的唯一目标,要在利润环境约束下不断为其提供较为良好的后勤管理服务工作。随着高校后后勤工作不断推进,大多数学校在发展过程中都建立相应的后勤服务部,但大多数后勤财务管理工作都将盈利作为其发展的主要目标。但其成立相应后勤管理服务部是属于公共性质的,并不能够一味追求经济利益。所以,高校后勤财务管理目标就是应用最节省的方式有效追求最大化社会价值。

(二)后勤财务管理体制的落后性

很长一段时间,高校财务管理都存在权责不明、产权不清、政企不分明的发展状况,促使高校后勤财务管理工作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在高校环境中,后勤财务管理工作是随着高校扩张进行的,有效推动了财务管理体制的改革发展。但在实际环境中,大多数高校后勤管理部门并没有从高校中分离出来,促使其管理工作存在一定滞后性,主要表现在制度组织、人员机构设置以及权责分配上都存在一些差异;相应的监督机制存在滞后性,主要是将内部监督作为其发展的主要内容,并没有引进相应的审核监督形式。

(三)后勤财务管理体制多元化发展形势

在高校后勤管理中,其主要发展模式大多分为两种情形,一种是企业化后勤集团的发展模式;一种是具备高校职能部门的后勤管理模式。这两种方式在核算形式上存在一定差异,主要是因为核算形式不一样,在高校环境中后勤部门在运营过程中使用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将其作为核算基础。后勤部门运用企业会计准则,将权责发生制作为其主要核算方式;因为核算主体的差异,其在发展过程中后勤部门不会作为独立核算主体为其提供相应的财务管理报告,只将其作为利润核算单位;核算机构存在差异,后勤管理部门大多没有形成独立的会计核算机构,而是由高校财务管理系统对其进行统一账目核算,后勤部门会受到会计法规以及公司法规的约束,这就需要设置较为独立的财务管理机构。

二、高校后勤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高校教育体制不断改革,政府下放管理权利,高校逐步成为具有自我约束力的管理形式,高校依据多种渠道收集发展经费的形式已经逐步形成。但目前大多数高校财务管理工作都存在相应的问题。

(一)财务核算方式不够完善

因为高校经营环境存在一定差异,并且其具备不同行业发展特征,目前并没有统一的财务管理形式对其进行监管,致使财务管理人员并不能够有效解决实际工作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最终形成的核算方式也大不一样。在高校环境中一些财务管理人员之间缺乏交流沟通,并且不重视学习积累,在处理相应问题的时候不能够形成较为统一的意见,继而直接影响了财务核算的真实性与有效性。所以,有效建立适应后勤部门管理的核算形式是非常必要的。

(二)成本管理意识薄弱

在现代财务管理中实施成本管理是其中较为重要的方式,并且这也是有效提升组织效益的方式。就高校后勤管路单位来说,其成本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高校后勤单位不同的组成部分都能够依据其经济发展特征将其划分为利润部分以及费用部分,这其中费用部门并不会直接产生利润,这就使得成本管理成为其创设利润的唯一方式。尽管利润部门能够直接获取经济效益,但其在价格约束条件下仅能通过成本控制提升效益,但目前大多数高校后勤部门并不重视成本控制工作,成本管理意识较为淡薄,缺少相应的成本控制方式,造成大量浪费情况出现,成本控制机制不够健全还表现在资金应用随意性大、采购程序出现漏洞等。

(三)财务分析观念较为落后

现阶段,大多数高校后勤财务管理在工作过程中,是应用会计核算方式进行工作的,并不重视会计信息的应用。并且财务分析大多是建立在财务管理与会计信息之上的,使用财务分析就能够有效将会计语言转换为管理信息,这就为后勤管理人员的工作提供有效决策基础。但是,大多数高校后勤管理人员都缺乏正确财务分析,并且分析观念较为落后,并没有意识到财务信息对财务管理的重要性。相应财务工作仍旧停留在会计核算的基础之上,后勤财务人员也没有定期对财务报表进行分析,没有实时监控后勤部门的财务发展状况。

(四)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有待提升

因为高校后勤财务管理队伍的整体素质偏低,专业能力不强。他们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存在较大随意性,法治观念不强,促使财务管理工作与核算工作不能够有效完成。

三、强化高校后勤财务管理的方式方法

(一)引进现代管理理念,建立适应高校后勤管理的模式的会计核算系统

1.收付实现制与权责发生制并行。实现收付与权责发生制并行,是做好后勤会计核算管理工作的重要基础,并且这也是适应后勤管理体制的重要的方式。依照《事业单位会计准则》以及《高等院校财务管理体制》的方式对其进行会计核算,想要有效实现企业化经营管理实体,这就需要按照会计制度以及财务规则要求对其进行会计核算,有效划分资本性支出与收益性支出之间的差距,继而将各个时期的收入以及相关费用划入正常比重,希望能够有效实现收入与支出之间的平衡。

2.深化会计核算方式,积极改革。积极应用现代化会计核算形式,这样不仅能够有效反映出其经营服务的主要业务,还能够有效核算出其经营管理的成果。引进吸收正确的会计核算形式是有效改革落后会计核算方式的主要途径,目前大多数会计核算形式都是非常有效的,这些内容都为高校后勤会计核算工作提供了借鉴与应用。

(二)加强成本管理

加强成本管理是后勤工作部门提升绩效的主要方式。高校后勤成本管理工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内容着手。首先,要应用标准成本法以及作业成本法作为其发展基础,联合高校后勤业务发展的实际状况建立相应的成本管理机制;其次,按照成本管理制度的标准要求对其进行成本核算,为其提供较为可靠的发展数据;再次,依照成本核算结果之间的差异,对成本内容进行分析,发展其中存在的差异,找出影响因素并解决他们;最后,有效规范相应业务流程,减少资源成本的浪费、消耗。

(三)转变财务分析管理观念

随着高校后勤部门改革,后勤财务管理工作发生了根本改变,只有不断转变思想、坚持与时俱进的工作方式,才能够有效面对高校后勤管理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具体内容如下:首先,依照现代化财务管理要求标准,形成企业化管理形式,完善财务管理体系;其次,依照市场规律要求标准,形成市场化管理理念;再次,按照法律法规要求标准,形成法制化管理理念;最后,依照市场形势发展变化,创新管理思路,形成创新化管理理念,促使财务工作能够不断适应改革发展的需求。

(四)强化财务管理队伍建设

因为内部控制设计以及运行是受到成本与效益限制的,一般内部控制的设计仅针对一些常规业务活动,并且会因为一些具体发展状况受到限制,比如执行人员判断失误、以权谋私等。针对这样的发展状况,加强财务管理人员建设工作,提升他们的职业道德水准,增强会计从业人员对政策的理解能力显得十分重要。财务管理人员应该自觉遵守相应法律法规,加强法律意识,这样就能够大大增强组织的控制意识,有利于良好内部环境的建设,保障制度的落实,真正达到内部控制的有效目的。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高校后勤管理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着高校的生存发展。可以说高校财务管理工作的是高校后勤管理工作的核心内容。因此,相应的后勤管理工作人员一定要重视后勤管理中存在的各项问题,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有效的解决措施,有效完善健全相应的制度,不断强化财务管理方式。提升高校后勤管理效率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只有把握正确的发展方向,并以学生作为发展主体,才能够不断满足教学活动的需求,提升资金资源的利用效率,获得较好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促使高校后勤管理工作能够更好地进行下去,促进高校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黄海蓉.浅议高校后勤财务管理工作及改进措施[J].?经营管理者,2010,13:286.?

篇5

二、规范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中发现的问题

1.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

行政事业单位在发展中一味地向财政大手笔地要钱,却忽视了自身编制预算工作的开展与自身预算编制评价不够重视等问题的存在,这导致大量资金无法物尽其用,使资金管理变得没有效率。由于行政单位财务审批制度落后,相关领导经常设立各种奖项为员工发放工资,并私自挪用单位资金使用;不仅如此,在对预算资金的使用中行政单位未能对资金的流向以及使用过程进行跟踪、分析,致使一纸报告敷衍了事成为常态化,使效益考核成为笑柄。对于专项转款的使用更是随意挥霍,导致其大多无法取得预期的社会经济效益。

2.资金的管理比较混乱

行政事业单位在进行财务管理的过程中往往会设立大量的会计、出纳、财务管理等未能进行职责有效划分的岗位,导致在财务资金的管理使用中出现巨大的漏洞,让部分有心之人钻了资金管理的漏洞,为资金管理埋下了巨大的安全隐患。不仅如此,在进行大额资金支出的过程中,往往是一纸白条充填财库,让公款私用的状况在单位内部大肆盛行。其次,单位内部对收费、处罚等方面的收益资金据不入账,往往虚设支出项目;然后在进行行政单位内部的固定资产存量及流量的监管中,往往是重视构建、轻视管理,在对固定资产的使用、处置、出租、报废审批等方面存在严重的管理不规范现象,致使固定资产使用效果堪忧,使固定资产的价值得不到有效的发挥。

3.现行财务管理不完善

行政事业单位在进行财务管理中首先不能够严格地管理资源,资金的使用范围较大,内部缺乏有效的管理制度,缺乏财务管理、遵守法律法规的观念,不能够严格地按照财务管理制度行事,经常随性支出资金;其次,在票据的认购、领用、审核方面存在监管漏洞,让票据管理工作流于形式;然后是各行政单位之间存在较多的呆死账目没有得到有效处理;最后是财务管理部门不能够及时地清算本年度账务,使财务账目出现沉积。

三、规范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对策

1.做好预算管理工作

首先行政事业单位应做好预算的科学编制,将预算编制工作作为财务管理工作的重点,对资金的分配、使用等进行合理的调度管理。财务工作人员应经常与领导进行沟通,编制预算应坚持以收定支、收支平衡、统筹兼顾、保证重点的原则,考虑到积累与发展的关系;其次应对预算草案进行严格落实,相关预算案已经批准就不得随便改动,在执行中应强化预算的管理以及经费结构比例调整工作。应定时在财务部门的内部进行考核与分析,对当前单位内部的经费使用状况、经费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研究分析,找出相关原因制定针对性解决对策,确保预算得到有效的管理,保证预算支出的合理安排;最后应做好预算的监控管理工作,完善国家审计、社会审计、单位内部审计三位一体的审计监督模式,确保财务预算执行的所有环节处于监控管理范围之内,以保证流动资金使用的安全性,确保资金达到了预期的使用目的,从而促进行政事业单位项目工作的实施,提高资金使用的安全规范性与科学有效性。

2.对国有资产的管理应逐步强化

国有资产管理工作中的重要一环就是行政事业单位对国有资产的管理。所以积极地为管理人员树立正确的管理观念,摒弃重视资金使用、忽视物品管理的理念,为人们树立全新的资产管理理念就变得十分重要。所以在领导及管理人员的政绩考核中应添加资产管理项目,从而提高各级领导对国有资产管理的重视力度;在国有资产管理部门指导下,结合实际,制定完善、适合本单位资产购置、使用、保管、调拨、转让、处置、报废等各个环节的管理制度,逐步使资产管理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要以法律的形式明确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产权,做好固定资产的登记与管理,引导其主动办理产权登记手续;建立并完善绩效考核制度,采用绩效成绩与薪资挂钩的方式提高资产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与主动性,从而提高行政事业单位对固定资产的管理能力与管理水平,避免资产不明原因流失现象的发生。

3.现行财务管理制度应进行完善

财务管理制度的制定过程中应基于行政事业单位的发展实际情况出发,根据单位内部财务管理实际状况、资金流动情况等进行合理的完善调整。在制度的制定中应做好与配套制度的研究,避免相互间产生矛盾。在制度完善的过程中首先应通过强化经费管理等方式建立健全财务综合管理制度;其次应通过做好车辆管理等制度的建立,完善相关性管理制度的制定。基于此,在行政单位的内部逐步建立起约束机制,确保相关资金的调用与流动必须严格按照规章制度进行操作;然后通过考核指标的制定,让单位内部的资金流动与使用得到最大效益的发挥。

4.对财务人员队伍的建设工作进行强化

篇6

【中图分类号】F830.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158(2012)08—0148-01

一、引言

随着新会计准则的应用,商业银行当前最紧迫的需求是什么?为尽快适应社会经济体制改革的要求,作为面向社会大众的基层商业银行的首要任务是:必须尽快转变经营观念、调整经营模式、改革管理体制、健全治理机制,真正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按现代企业模式进行经营与管理。财务会计管理作为银行经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尽快转变观念,调整服务方向,实行规范化管理,在银行转变过程中切实发挥职能作用。

二、当前财会规范化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财会数据真实性差强人意。传统的银行财会工作素有铁账、铁款、铁制度的“三铁”美誉,但深入分析基层商业银行当前财会工作却发现,其对负债的会计管理确实很规范、要求很高,而对债权的会计管理就要销逊一筹,贷款本息会计核算不够规范的问题并非罕见,如有的行贷款系统与前端会计系统通过外挂来实现对接,要求必须定期由人工来进行核对,如果记账时间不同步或漏记、错记等,对账人员责任心又不强,则造成两个系统数据不符,会计核算出现错误,而且如果在此环节监控不力的话,则存在着较大的风险隐患。

(二)基层商业银行会计人员素质参差不齐,难以适应财会工作规范化管理的需要。

我国金融企业正处于改革进程中,冗员过多,从业年龄偏大,知识面较低,对已做了较大改革的现代财会制度适应不了,对于新的知识更新缓慢,既不能从事柜面业务,又不能做基层管理,而又事事摆资格、讲资历,放不下架子从事简单劳动,妨碍了整体员工素质的提高;同时因为这冗员不事劳动,在分配上又要求过高,因而影响了其他人员的积极性。

(三)“大锅饭”的分配体制影响了会计人员工作积极性。

虽然国有商业银行已加快了改革的步伐,建立了薪酬制度,但分配制度还不尽完善,绩效考核评价等人力资源管理还处于摸索阶段,在银行高层与基层管理、前台操作与后台管理、专业技术序列技术与经营管理等人员,服务的贡献度与职位配置、薪酬高低并不匹配,基层银行员工薪酬同区域内其它行业相比增长缓慢,而风险及劳动强度相对较大,这些不合理现象打击了员工的工作热情,严重制约了基层行财会工作规范化水平的提高。

(四)规范化管理考核标准不够合理。

目前各行的规范化考核标准仍实行差错扣分的办法,没有考虑业务量的因素,对风险管理和基础管理扣分标准也没有拉开,个别行片面强调工作业绩,在管理上重视程度不够,相对滞后,所以,考核结果不一定能够准确反映经营支行及网点真实的规范化管理水平。

三、改进和加强财会规范化管理的思路

(一)切实提高财会数据的真实性。

真实、准确、全面、完整的财会数据是加强财会管理、促进决策层决策的重要基础。因此,当前必须把财会数据的拨乱反正作为财会管理的头等大事,甚至是整个银行经营管理十分重要的工作来抓,采取有效措施,尽快摸清家低,切实提高财会数据的真卖性。

在这方面,一要充分认识财会数据真实性的重要性,认识到计划指标超额完成或完不成都是可能的,关键是要对完成或没完成计划的主客观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准确评价完成或没完成计划的合理性。只有如实反映并作深入分析才能发现问题,改进计划工作,准确评价计划执行者的业绩。简单地强调指标管理只能是掩盖问题、推卸责任,对改进工作、加强管理是非常不利的。实际上,弄虚作假比不严格执行计划或突破控制指标危害更加严重。二要组织力量认真做好各级行的真实性检查,尽快掌握真实情况。其中包括:1、对固定资产,包括营业办公用房、职工宿舍、电脑设备、各种车辆等,不论账内、账外全面进行核查登记,彻底弄清单位实际占有或使用的固定资产面积、投资规模、资金来源、产权关系、使用状况等,并进而分析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为今后加强固定资产管理打下坚实基础。2、对各项收入和支出核算的准确性进行全面深入的核查,认真清理虚增、虚减收入,乱摊乱挤费用或费用挂账的情况,保证损益结果的准确性。三要将真实性检查制度化、常规化,明确检查的要求和工作纪律,加强检查人员队伍建设,加大违规违纪、弄虚作假问题的查处力度,准确考核各级行经营管理者的业绩,从而为今后保持财会数据的真实性提供保证。

(二)加大财会人员的更新的培训力度,提高员工的业务技能和业务素质。首先,改善财会人员队伍的年龄和知识结构,试行“内部退养制”,使年龄偏大、知识不适应财会工作规范化管理需要的,从现有岗位退下来,同时,安排优秀员工到财会岗位。其次,加大财会人员岗前和专业培训力度,在人员相对充足的前提下,实行技能达标上岗,优胜劣汰,增加财会人员的忧患意识和竞争意识,使会计业务规范化操作成为职工的自觉行动。

(三)应积极推进分配制度改革,充分发挥财会人员工作能动性,激发其积极性。应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基本原则,在考虑出错率的同时应兼顾业务量大小,同时将员工工资分为基础工资、岗位工资和绩效工资三大部分。基础工资可以保证职工基本生活;岗位工资按职务、岗位技能要求难度、风险度以及工作量适当拉开收入档次;绩效工资主要同职工的业绩考核挂钩,可实行管理行和基层行分层考核的办法,现在有的商业银行在薪酬改革中由其高管机构或人员占绝大部分财务指标,而只有其中的20-30%分配给各下级分支机构,中层以上管理者工资本身在岗位工资中已有所体现,在绩效工资中再与普通员工档次拉开很大,则会造成员工不满程度提高,薪酬改革没有达到预期效果,我个人认为政策应倾斜基层管理者,以激励基层行管理者的责任意识,并调动其主观能动性,使每位员工有以行为家的归宿感,以壮大银行为己任。

(四)上级行应调整规范化管理考核标准的计分方法。

篇7

(一)缺乏健全的财务管理机制

目前,我国的乡镇卫生院大部分是属于集体事业单位,这就使得卫生院在经营管理过程中不会受到太多外部压力和竞争的干扰,导致乡镇卫生院在财务管理方面缺乏必要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造成财务管理工作的懈怠,从而造成一些卫生资源的浪费。

(二)缺乏高素质的财务人员

目前,我国大部分乡镇卫生院的财务部门存在财务人员配备不到位,财会人员岗位设置不严密,财务人员分工不明确,财务管理职责不清等问题。例如,有些会计人员的专业水平较低,甚至有一些不具备专业知识的医护人员兼职;财务会计人员兼职档案保管、管材料库保管、器材医药库保管以及负责做材料账等;有些乡镇卫生院则没有对财务人员进行相关业务培训的安排。这些都导致乡镇卫生院财务人员的素质水平低下,进而影响到财务管理工作的水平和质量。

(三)缺乏健全的会计内控制度

乡镇卫生院由于规模较小、科室和人员较少,导致大部分没有实施会计内部控制和管理,或是会计内控管理制度不完善、不全面,导致对财务会计工作的监督管理不到位,造成财务会计工作流程不规范、会计账实不符、违规等问题的发生。

(四)缺乏有效的资金利用

目前,我国的乡镇卫生院在财务管理过程中普遍存在资金利用不合理、资金使用率不高等问题。其中,比较突出的是资金浪费问题。例如,目前,我国的乡镇卫生院所采用的医院管理系统软件完全受政府相关部门的干预,由于软件系统的频繁更换,不仅导致软件系统的完善度不足,也造成了不必要的资金浪费以及财务系统监管的缺失。

(五)基层卫生院的绩效考核引发的负效应

政府人员经费拨款多年未增,实行绩效考核分配制度势必拉开职工收入差距,造成大部分员工薪资下跌,巧媳妇难为无米之炊,薪酬管理成为财务管理的一道难题。

二、强化乡镇卫生院财务管理的改进措施

(一)建立完善财务管理制度体系

各地基层政府机关以及乡镇卫生院要在新农村建设以及新医改政策的指导下,根据自身建设情况,结合当地的医疗卫生需求,建立和乡镇卫生院在财务管理方面的规章制度体系。不断完善和改进乡镇卫生院在财务管理整体以及具体细节方面的制度规定,明确乡镇卫生院财务管理工作的具体内容、标准、方法等,确保财务管理工作在执行落实时的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同时,加强激励机制和奖惩机制的落实和执行,完善相关的管理配套工作。此外,还要引导和鼓励乡镇卫生院“走出去”,逐渐的适应和参与到医疗市场的竞争当中去,将乡镇卫生院的财务活动同我国整体医疗行业市场挂钩,从而更好的提高财务管理工作的效率和水平,达到资金优化配置和利用的目的。

(二)提高财务人员的素质水平

乡镇卫生院必须要加强对在职财务管理人员在业务素质、职业技能、道德修养等方面的强化提高,通过对他们进行定期的、专业的教育培训,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财务知识储备、业务素质、技术能力以及实践经验等方面的水平,及时认识和掌握当前医院财务管理的新理念、新知识、新制度、新方法,强化他们的业务素质水平和成本核算能力,从而打造一支业务水平高、综合能力强的高素质财务管理人才队伍。

(三)加强财政补偿政策的落实

目前,我国现行的医疗卫生政策在对基层卫生事业的相关投入政策方面已经有了诸多的规定和标准,但这些规定大部分属于指导性的意见,在实际的落实执行工作中缺乏有效的强制性保障,从而导致政府的财政补偿政策无法真正的落实到乡镇卫生院的财务管理工作中来。因此,各地政府必须要加强对财政补偿政策的落实工作,改善和优化政府的资金投入方向,加强对乡镇卫生院在“硬件”和“软件”方面的全面投入,从而不断的提高政府资金投入的使用效益,提高乡镇卫生院的财务管理水平和质量,进而更好的促进和保障我国农村医疗卫生事业的高效、长久、良性发展。

(四)构建完善的绩效管理指标体系

篇8

为了弄清工会经费的内在涵义,合理界定使用范围,在机关党政领导、工会领导牵头下,全体工会职工会员认真学习领会新《工会会计制度》,从回归工会的组织职能上破除了如下陈旧的、不适当的观念:

一、淡忘义务,执着权利,把工会组当作“福利组织”

一贯而言,职工会员一提到工会,就想到得到些实惠,才算是为“为职工办实事”,过时过节,不由自主地想起工会能组织些什么,能发点钱或者几袋米、几壶油,最好加上几条香烟什么的,搞好节日后勤,为此,工会肯定会得到广大会员职工热情洋溢的赞扬。这样根深蒂固、坚固不催的福利观,扣准了工会经费福利性用途,工会就是给职工发钱、发物、搞福利的后勤组织。事实上,是《工会会计制度》第三十九条第四款规定的错误理解,该条所规定的“后勤保障”,是工会组织自身的后勤保障,而不能曲解成会员个人的生活后勤保障。即使在新《工会会计制度》中有关于“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的支出,但这也只是几大类支出科目其中“行政支出”科目所包含的一项,其意义也不能与福利等同。

二、狭解工会法定职能,把“工会”当作“活动组织”

工会每年都开展几次文体、娱乐活动,来活跃一下集体气氛,也是无可厚非的。但是如果频繁的文娱活动,势必增大工会专项支出,或造成比重过大,容易阻碍工会其他法定职能的行使,不但会员会误解工会组织性质与职能,社会上也会习惯地认识工会主要工作就是组织职工搞些文体活动什么的,甚至让领导在集体活动的活跃气氛中倍感凝聚力,默认了地满足、满足多数职工的欲望和热情要求,这么有意义的活动、备受欢迎的活动,每年要搞几次,开展、开展工作,聚聚餐什么的,花点儿活动经费列支、列支是顺理成章的事。然而,工会开展各类文娱活动,仅仅只是工会工作的一小部分,不能代表工会工作的大局。虽然,在新《工会会计制度》中有“文体活动费”支出科目,但维权、参与、建设都是工会工作的社会职能、都需要支出,把工会经费主要用于每年组织几场球赛、歌咏、舞蹈之类的活动,其实,这样做狭解了工会的职能,偏离了工会的社会维护功能。

三、像民政抚恤似地,把工会当作“慰问社团”

诚然,用点工会的经费看望、看望病号或孕产妇什么的,工会牵头去慰问、慰问,显示、显示集体对个体或家庭的关心,在工会会员内部也送送温暖,是人之常情的事情,但万事皆有度。事实上,根据《工会法》第四十二条规定:“工会经费主要用于为职工服务和工会活动。经费使用的具体办法由中华全国总工会制定。”基层工会经费的使用范围包括:组织会员开展集体活动及会员特殊困难补助;开展职工教育、文体、宣传活动以及其他活动;为职工举办政治、科技、业务、再就业等各种知识培训;职工集体福利事业补助;工会自身建设;培训工会干部和工会积极分子;召开工会会员(代表)大会;工会建家活动;工会为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开展的法律服务和劳动争议调解工作;慰问困难职工;基层工会办公费和差旅费;设备、设施维修;工会管理的为职工服务的文化、体育、生活服务等附属事业的相关费用以及对所属事业单位的必要补助。另外,基层工会在保证正常工作生活且经费有结余的前提下,依照法定程序,可用部分结余经费或实物开办为职工服务的“三产”或做投资经营。 所以慰问活动必须统筹兼顾为前提,慰问的、被慰问的,双方都要以工会职能的全面发挥为核心,才能把工会内部职工和谐与工会外部社会和谐相结合,把工会建成对内外负责的好组织。

规范运作工会财务管理的实践性做法

在县国土资源系统中,工会经费的预算趋于合理科学,能与工会职能相对应,有所侧重,为了规范有序的财务收支指明了方向,那么在日常财务运行中是怎么样合理正确地使用好工会经费的呢、怎么样规范财务管理的呢?笔者认为值得评价如下几点:

一、做好工会经费收管工作、开源与节流并重

工会财务主要由两个方面构成:收好工会经费、管好工会经费。“收好”就是要及时收足会费和及时接受行政拨交的属于工会的活动经费。“管好”就是要根据有关规定,建立健全工会财务管理体制,实行民主监督,防止违反财经纪律的现象发生,按照“量职为出,统筹兼顾,开源节流,发扬民主”的原则,合理分配和使用经费。收好、管好是互相联系、相互促进、互为条件和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县国土资源系统工会的财务实现了自主管理、单独开户、单独建帐模式,明确了每一笔资金的使用用途及审批手续,严格按规支出。

二、主管机关党政领导阶层重视工会财务管理工作

工会的工作是在国土主管局机关领导下开展工作的,工会每年的工作计划、工会财务预算方案等都经过党政联席会议讨论并向会员职工通报,在工会日常工作中也不断强调依法收好、管好工会经费的重要性。领导做到身体力行,并从人力、物力和财力上积极支持工会工作,保障了工会顺利开展工作、全面发挥工会职能。

三、完善工会财务管理制度,使“收”“管”合规有据

工会专门制定了工会的财务监督机制,以加强财务管理。对于工会经费的使用,重点安排在维护职工利益,开展职工教育和职工活动方面,坚持“统筹兼顾,保证重点,量事为出,收支平衡”的原则,努力实现收支平衡。根据工会财务制度,经党政负责人和工会委员联合会讨论决定收支方案,每年底统一向广大会员职工收缴年度工会费,统一收缴时间、统一工资比例份额,保证了会员会费的足额公平地、依法合规地收缴,同时有根有据地积极争取上级补助、政府补助等,为工会发挥职能作用提供必要的物质保障。在使用时,强化工会财务监督,帐目笔笔都有明细,财务公开,接受会员监督、接受上级监督、接受主管机关监督、接受社会监督。

四、把为会员职工办事实与全面发挥工会职能相结合

篇9

1、抓贯彻、定目标,出台县级、基层工会《工会财务会计管理规范考核办法》。

福州市总工会在认真做好本级工会财务会计管理规范化自查自纠工作后,根据省总工会的最新规定和指示,结合福州市实际,先后制定并下发了《福州市县级工会财务会计管理规范考核办法》(榕工〔2011〕34号)及《福州市基层工会财务会计管理规范考核办法》(榕工办〔2012〕48号),积极组织各级工会开展财务会计管理自查自纠工作,通过开展座谈会讨论、互审互评的方式评选出财务管理规范化合格单位,并予以表彰。

2、找差距、重整改,切实解决县级工会财务会计工作的薄弱环节和难点。

福州市总工会召开规范化建设部署会议,组织县级工会认真学习、领会精神、把握要点,要求县级工会、市级产业工会要充分认识开展工会财务会计管理规范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切实加强对财务工作的领导,把开展工会财务会计管理规范化建设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工会财务工作的重要内容抓紧抓实。要按照《工会财务会计管理规范考核办法》的要求,对本单位财务会计工作进行认真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全面提高工会财务会计管理水平。

3、抓示范、树典型,推进规范化建设见成效。

为推动县级工会开展规范化建设,福州市总工会选择了永泰、福清作为规范化建设的试点单位,先后在福清市、永泰县召开现场推进会,这两个试点单位在会上分别交流了规范化做法和体会,与会人员现场观摩了永泰县工会财务管理规范工作材料。会议同时通报了全市工会财务会计管理规范工作开展情况。市总工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郑湘国参加会议,要求各县(市)区总工会、市级各产业工会,要认真推进工会财务会计管理规范工作,健全制度、对照标准,逐条落实;要抓住机遇,重点落实机关事业单位工会经费等财务工作重难点问题;要加强学习,提高财务会计服务基层、服务职工、服务工会重点工作的水平。经过这两年来各级工会财务人员的共同努力,县以上工会财务会计管理规范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财会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全市工会财务机构进一步健全、财务人员素质进一步提高、会计基础工作进一步夯实、财务制度进一步完善、财务管理进一步规范、工会资产管理实现保值增值。

二、福州市基层工会财务会计管理规范化建设的现状

近两年来,县级以上工会在不断提升自身工会财务会计管理规范水平的基础上,积极推进基层工会财务管理规范化建设。为了深入了解目前福州市基层企业工会财务管理规范化建设情况,2013年末至2014年初,福州市总工会组织专门人员成立调研小组,通过召开座谈会、发放调查问卷等方式,对全市基层企业工会财务管理规范化建设情况进行了调研。本项调研共召开座谈会5次,发放调查问卷500份,回收有效问卷425份。其中,国有企业、私营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职工所占比例分别为10.8%、69.3%和19.9%;行政人员、财务人员、工会主席和其他人员分别占28.5%、53.1%、17.4%和1.0%。从问卷显示结果来看,福州市基层工会财务管理规范化建设整体情况仍较为薄弱,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工会经费、会费收缴工作不足额、不及时。在调查中发现,72.94%(310家)的基层工会存在着拨缴经费标准过低、缴交经费不及时的现象。工会经费按规定及时、足额拨缴的单位只有115家,占27.06%。未能体现公平税负。同时,调查中还发现,有259家基层工会从未向会员收取会费,占60.94%;在有向会员收取会费的166家基层工会中,有47家基层工会半年才向会员收取会费一次,占样本总量的11.06%。大部分基层工会未能按规定及时、足额向会员收取会费。二是财务人员配备不到位、总体水平不高。在受调查的425家基层工会中,专职工会财务人员37人,占8.47%;兼职财务人员388人,占91.53%。而且,调查问卷显示,基层工会会计人员职称水平总体不高且参差不齐,其中中级以上会计技术职称的有69人,占16.24%;初级职称有158人,占37.18%;会计员有184人,占43.29%;还有3.29%(14人)无会计从业上岗证。三是工会经费独立核算的比例有待提高。调查问卷显示,在受调查的425家基层工会中,开立银行账户的基层工会仅208家,占48.94%。在问及未开立银行账户的原因时,部分基层工会认为工会经费总量少、设立独立银行账户手续繁琐且没必要,工会经费仍在行政账户开支。这种现象间接导致了行政支出挤占了工会经费。有43家基层工会虽然独立设置账目核算,却没有执行“一支笔”审批制度,工会一切经济业务开支仍由企业老板审批,这种现象主要集中在小型私营企业。四是预算管理不规范,执行不到位。在受调查的425家基层工会中,有228家基层工会未执行预决算管理制度,占样本总数的53.65%;在有执行预决算管理的197家基层工会中,13.88%(59家)基层工会日常活动经费开支随意性大,有超预算现象;11.06%(47家)基层工会预算编制程序不够规范。五是基层工会活动经费不足。根据调查问卷显示,超过半数的基层工会反映,基层工会活动经费有限,行政未能给予工会一定的经费补助,不足以满足工会日常开展活动需要。

三、探讨影响基层企业工会财务管理规范化建设的主要因素

根据调查发现的工会经费收缴不足额、财务人员配备不到位、未实行工会经费独立核算、预算管理不规范、基层工会活动经费不足等现象,究其原因,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一)企业主对工会工作不重视,对工会经费收缴认识度不高。

首先,部分企业主本身对缴交工会经费存在着理解上的偏差,对工会组织存在心理抵触。从企业方来说,企业追求的最大利益是成本最小化,从而实现利润效益最大化。企业方认为缴纳工会经费减少了企业利润,直接造成了企业的负担,因此采取了虚报、少报企业人数,以最低工资标准计征工会经费,甚至不交工会经费的方式来规避支出。再次,部分企业领导认为:企业的一切开支必须由自己掌管,工会主席也是受命于企业领导,不能与企业领导平起平坐,工会开支不能任由工会主席审批。必须尽量减少开支,没必要多成立账户,财务人员直接由行政方财务部人员兼任即可。这种心理直接或间接造成工会活动难以开展、无法执行工会主席“一支笔”审批、专用账户难以建立、财务人员配备不完善、工会活动经费不足的现象。

(二)工会经费地税代征的作用和成效有待提高。

福州市2007年开始推行工会经费地税代征工作,从总体来看,工会经费收缴实现了稳步快速增长,收缴总量和水平不断提高,收缴成效显著。但是还是存在着经费拨缴率偏低的现象,未能做到应收尽收。从2013年工会经费收缴数据分析来看,全市有15700家独立基层企业,缴费单位数13735家,拨缴面达到87.48%。人均应拨缴经费258元,实际拨缴率只有39%,人均月缴费工资标准1043元,仅是2013福州市最低工资标准。笔者认为主要原因有三点:一是工会经费委托地税部门代收,但地税部门只增任务不增人。为保证税收任务的完成,地税部门有时难免顾此失彼,直接导致一些企业钻空子,每月仅缴交地税部门允许通过的最低标准的工会经费就敷衍了事。二是缺乏有效的制约手段。由于税务征收和工会经费征收是两套运行系统,地税部门征收工会经费的前置条件是企业必须实行工会信息登记,企业必须在录入工会经费征收系统后才能申报缴交,如果部分投产一年以上的企业不组建工会、不主动登记、申报,逃避缴纳工会经费,而地税和工会两个部门对欠缴、拒缴的企业未采取及时有效的手段进行约束,就无法对这些企业形成有效的制约。三是地税部门税务征收的平台优势尚未能完全为工会所用,征收信息传递不畅、信息共享脱节。

(三)财务人员专业素质有待提高。

一是财务人员受“双重”身份的限制。由于大部分行政财务人员兼管行政和工会的财务核算,财务人员的身份具有“双重性”,先是行政财务人员,其次才是工会财务。这种身份造成了财务人员的意识直接受企业领导的限制,一切工会活动要从企业行政出发,企业资金不足的时候就少交,甚至不交工会经费;企业领导认为没必要的工作就不需要开展,譬如预决算管理工作。同时,由于财务人员身兼数职,当企业行政财务工作量大时,工会财务管理工作必然得不到保证。二是财务人员专业素质不高。部分财务人员专业水平较低,主要是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人们普遍认为基层工会组织日常经济业务活动简单,不需要配备专业素质高的财务人员。这种现象也是导致基层工会财务规范化建设水平难以提高的重要因素。

四、推动基层企业工会财务管理创新发展的若干思考

(一)从广泛宣传工会政策法规入手,提高企业领导对工会财务工作的重视。

要推动基层工会财务工作的规范运行,必须要取得企业主的支持。第一,要通过立法,使企业正视工会组织的存在和作用。立法部门应加强相关法律的修订,在法律中加入强制性约束条款。通过法律的强制性和保护措施,提升工会组织的地位,使企业认识到工会组织应该是独立于企业而存在的,而不是依附于企业管理下的一个分支机构。通过法律,强化工会组织的职能,使企业认识到工会组织的主要职能不仅仅是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更是联系企业与职工的桥梁,是劳资双方利益的维护者,是劳资矛盾的“油”、“灭火器”,真正的理解工会组织,理解工运事业,尊重工会干部。第二,加大工会政策法规的宣传力度。各级工会组织要在全市范围内广泛宣传工会政策法规及各项工会发动的惠民活动、措施,提高工会组织在社会上的地位和影响力。同时发挥多方联动作用,结合政府其他相关执法部门,形成合力,深入到企业中去,送政策送制度上门,广泛宣传工会财务工作的重要性,组织引导行政领导、工会干部和财务人员学习《工会法》、《新工会会计制度》《基层工会经费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文件,增强其依法拨缴工会经费的自觉性。第三,上级工会应尽可能的多给予基层工会活动经费补助,以满足基层工会开展活动的需要,使企业行政领导认识到工会经费是开展工会工作和各项活动的物质基础,加强工会财务规范化建设对企业健康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为基层工会财务规范化建设塑造一个良好的氛围。

(二)从加强税务、工会、企业三者沟通协调关系入手,不断提高工会经费拨缴率。

要打破工会经费收缴的“瓶颈”,税务部门是关键。一是工会和税务部门双方要定期进行交流沟通、加强协作,及时反馈工会经费代收工作存在的新问题、新情况,积极探索工会经费收缴工作的新方法、新路子,工会要充分利用税务部门在企业中的影响力,如地税部门在开展税收稽查工作时,把工会经费征收工作纳入其中,大力宣传工会经费收缴工作的重要性,使企业深入了解工会事业的重大意义,消除对缴纳工会经费的抵触心理,树立法制观念,自觉依法申报、依法收缴。二是要加强双方的信息交流,尽早实现网络互联,保证地税征收系统与工会经费地税代征系统实现信息共享,实现两个系统“三同步”,即时间同步、信息同步、措施同步,使工会能第一时间了解企业信息及工会经费代征工作中遇到的新情况,以便采取及时有效的措施保证工会经费的收缴工作。三是要促使税务部门加大对不守法企业的处罚力度,对经费不缴、漏缴的单位,要及时采取有效的制约手段,从源头上保证工会经费收缴的足额到位,保护诚信企业的合法权益,实现社会公平效益。

(三)从塑造典型入手,不断扩大基层工会财务规范化建设的步伐。

要在全市基层工会中推进财务规范化工作,关键是要以“点”带“面”,稳步推进,切忌一蹴而就。工会组织要精心选取一些财务管理较为规范的基层工会,并组织专业人员深入到基层中去,以引导激励为主,积极帮助基层工会发现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不断完善财务管理水平。通过这种方法挖掘出一些先进典型,并在全市基层工会中进行广泛宣传并表彰为示范单位,以其先进的经验和做法激励并带动基层工会财务规范化建设的整体协调发展。

(四)从提升会计人员素质入手,提高基层工会财务管理水平。

根据分级管理的原则,县市区总工会、产业工会要加强对下级工会财务工作的指导,定期组织基层工会财务人员进行工会财务、经审方面知识的培训,帮助工会财务人员熟练掌握应用新的工会财务知识,可以邀请财政、审计等政府部门有经验的专家对规范化建设标准进行讲解及指导。并且不断创新财务工作方式,定期组织基层工会财务、经审工作竞赛,促使基层工会财务在比赛中增进知识与沟通,加强基层工会财务工作交流,从而进一步带动基层工会财务规范化建设的发展。

篇10

福州市总工会在认真做好本级工会财务会计管理规范化自查自纠工作后,根据省总工会的最新规定和指示,结合福州市实际,先后制定并下发了《福州市县级工会财务会计管理规范考核办法》(榕工〔2011〕34号)及《福州市基层工会财务会计管理规范考核办法》(榕工办〔2012〕48号),积极组织各级工会开展财务会计管理自查自纠工作,通过开展座谈会讨论、互审互评的方式评选出财务管理规范化合格单位,并予以表彰。

2、找差距、重整改,切实解决县级工会财务会计工作的薄弱环节和难点。

福州市总工会召开规范化建设部署会议,组织县级工会认真学习、领会精神、把握要点,要求县级工会、市级产业工会要充分认识开展工会财务会计管理规范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切实加强对财务工作的领导,把开展工会财务会计管理规范化建设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工会财务工作的重要内容抓紧抓实。要按照《工会财务会计管理规范考核办法》的要求,对本单位财务会计工作进行认真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全面提高工会财务会计管理水平。

3、抓示范、树典型,推进规范化建设见成效。

为推动县级工会开展规范化建设,福州市总工会选择了永泰、福清作为规范化建设的试点单位,先后在福清市、永泰县召开现场推进会,这两个试点单位在会上分别交流了规范化做法和体会,与会人员现场观摩了永泰县工会财务管理规范工作材料。会议同时通报了全市工会财务会计管理规范工作开展情况。市总工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郑湘国参加会议,要求各县(市)区总工会、市级各产业工会,要认真推进工会财务会计管理规范工作,健全制度、对照标准,逐条落实;要抓住机遇,重点落实机关事业单位工会经费等财务工作重难点问题;要加强学习,提高财务会计服务基层、服务职工、服务工会重点工作的水平。经过这两年来各级工会财务人员的共同努力,县以上工会财务会计管理规范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财会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全市工会财务机构进一步健全、财务人员素质进一步提高、会计基础工作进一步夯实、财务制度进一步完善、财务管理进一步规范、工会资产管理实现保值增值。

二、福州市基层工会财务会计管理规范化建设的现状

近两年来,县级以上工会在不断提升自身工会财务会计管理规范水平的基础上,积极推进基层工会财务管理规范化建设。为了深入了解目前福州市基层企业工会财务管理规范化建设情况,2013年末至2014年初,福州市总工会组织专门人员成立调研小组,通过召开座谈会、发放调查问卷等方式,对全市基层企业工会财务管理规范化建设情况进行了调研。本项调研共召开座谈会5次,发放调查问卷500份,回收有效问卷425份。其中,国有企业、私营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职工所占比例分别为10.8%、69.3%和19.9%;行政人员、财务人员、工会主席和其他人员分别占28.5%、53.1%、17.4%和1.0%。从问卷显示结果来看,福州市基层工会财务管理规范化建设整体情况仍较为薄弱,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工会经费、会费收缴工作不足额、不及时。在调查中发现,72.94%(310家)的基层工会存在着拨缴经费标准过低、缴交经费不及时的现象。工会经费按规定及时、足额拨缴的单位只有115家,占27.06%。未能体现公平税负。同时,调查中还发现,有259家基层工会从未向会员收取会费,占60.94%;在有向会员收取会费的166家基层工会中,有47家基层工会半年才向会员收取会费一次,占样本总量的11.06%。大部分基层工会未能按规定及时、足额向会员收取会费。二是财务人员配备不到位、总体水平不高。在受调查的425家基层工会中,专职工会财务人员37人,占8.47%;兼职财务人员388人,占91.53%。而且,调查问卷显示,基层工会会计人员职称水平总体不高且参差不齐,其中中级以上会计技术职称的有69人,占16.24%;初级职称有158人,占37.18%;会计员有184人,占43.29%;还有3.29%(14人)无会计从业上岗证。三是工会经费独立核算的比例有待提高。调查问卷显示,在受调查的425家基层工会中,开立银行账户的基层工会仅208家,占48.94%。在问及未开立银行账户的原因时,部分基层工会认为工会经费总量少、设立独立银行账户手续繁琐且没必要,工会经费仍在行政账户开支。这种现象间接导致了行政支出挤占了工会经费。有43家基层工会虽然独立设置账目核算,却没有执行“一支笔”审批制度,工会一切经济业务开支仍由企业老板审批,这种现象主要集中在小型私营企业。四是预算管理不规范,执行不到位。在受调查的425家基层工会中,有228家基层工会未执行预决算管理制度,占样本总数的53.65%;在有执行预决算管理的197家基层工会中,13.88%(59家)基层工会日常活动经费开支随意性大,有超预算现象;11.06%(47家)基层工会预算编制程序不够规范。五是基层工会活动经费不足。根据调查问卷显示,超过半数的基层工会反映,基层工会活动经费有限,行政未能给予工会一定的经费补助,不足以满足工会日常开展活动需要。

三、探讨影响基层企业工会财务管理规范化建设的主要因素

根据调查发现的工会经费收缴不足额、财务人员配备不到位、未实行工会经费独立核算、预算管理不规范、基层工会活动经费不足等现象,究其原因,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一)企业主对工会工作不重视,对工会经费收缴认识度不高。

首先,部分企业主本身对缴交工会经费存在着理解上的偏差,对工会组织存在心理抵触。从企业方来说,企业追求的最大利益是成本最小化,从而实现利润效益最大化。企业方认为缴纳工会经费减少了企业利润,直接造成了企业的负担,因此采取了虚报、少报企业人数,以最低工资标准计征工会经费,甚至不交工会经费的方式来规避支出。再次,部分企业领导认为:企业的一切开支必须由自己掌管,工会主席也是受命于企业领导,不能与企业领导平起平坐,工会开支不能任由工会主席审批。必须尽量减少开支,没必要多成立账户,财务人员直接由行政方财务部人员兼任即可。这种心理直接或间接造成工会活动难以开展、无法执行工会主席“一支笔”审批、专用账户难以建立、财务人员配备不完善、工会活动经费不足的现象。

(二)工会经费地税代征的作用和成效有待提高。

福州市2007年开始推行工会经费地税代征工作,从总体来看,工会经费收缴实现了稳步快速增长,收缴总量和水平不断提高,收缴成效显著。但是还是存在着经费拨缴率偏低的现象,未能做到应收尽收。从2013年工会经费收缴数据分析来看,全市有15700家独立基层企业,缴费单位数13735家,拨缴面达到87.48%。人均应拨缴经费258元,实际拨缴率只有39%,人均月缴费工资标准1043元,仅是2013福州市最低工资标准。笔者认为主要原因有三点:一是工会经费委托地税部门代收,但地税部门只增任务不增人。为保证税收任务的完成,地税部门有时难免顾此失彼,直接导致一些企业钻空子,每月仅缴交地税部门允许通过的最低标准的工会经费就敷衍了事。二是缺乏有效的制约手段。由于税务征收和工会经费征收是两套运行系统,地税部门征收工会经费的前置条件是企业必须实行工会信息登记,企业必须在录入工会经费征收系统后才能申报缴交,如果部分投产一年以上的企业不组建工会、不主动登记、申报,逃避缴纳工会经费,而地税和工会两个部门对欠缴、拒缴的企业未采取及时有效的手段进行约束,就无法对这些企业形成有效的制约。三是地税部门税务征收的平台优势尚未能完全为工会所用,征收信息传递不畅、信息共享脱节。

(三)财务人员专业素质有待提高。

一是财务人员受“双重”身份的限制。由于大部分行政财务人员兼管行政和工会的财务核算,财务人员的身份具有“双重性”,先是行政财务人员,其次才是工会财务。这种身份造成了财务人员的意识直接受企业领导的限制,一切工会活动要从企业行政出发,企业资金不足的时候就少交,甚至不交工会经费;企业领导认为没必要的工作就不需要开展,譬如预决算管理工作。同时,由于财务人员身兼数职,当企业行政财务工作量大时,工会财务管理工作必然得不到保证。二是财务人员专业素质不高。部分财务人员专业水平较低,主要是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人们普遍认为基层工会组织日常经济业务活动简单,不需要配备专业素质高的财务人员。这种现象也是导致基层工会财务规范化建设水平难以提高的重要因素。

四、推动基层企业工会财务管理创新发展的若干思考

(一)从广泛宣传工会政策法规入手,提高企业领导对工会财务工作的重视。

要推动基层工会财务工作的规范运行,必须要取得企业主的支持。第一,要通过立法,使企业正视工会组织的存在和作用。立法部门应加强相关法律的修订,在法律中加入强制性约束条款。通过法律的强制性和保护措施,提升工会组织的地位,使企业认识到工会组织应该是独立于企业而存在的,而不是依附于企业管理下的一个分支机构。通过法律,强化工会组织的职能,使企业认识到工会组织的主要职能不仅仅是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更是联系企业与职工的桥梁,是劳资双方利益的维护者,是劳资矛盾的“油”、“灭火器”,真正的理解工会组织,理解工运事业,尊重工会干部。第二,加大工会政策法规的宣传力度。各级工会组织要在全市范围内广泛宣传工会政策法规及各项工会发动的惠民活动、措施,提高工会组织在社会上的地位和影响力。同时发挥多方联动作用,结合政府其他相关执法部门,形成合力,深入到企业中去,送政策送制度上门,广泛宣传工会财务工作的重要性,组织引导行政领导、工会干部和财务人员学习《工会法》、《新工会会计制度》《基层工会经费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文件,增强其依法拨缴工会经费的自觉性。第三,上级工会应尽可能的多给予基层工会活动经费补助,以满足基层工会开展活动的需要,使企业行政领导认识到工会经费是开展工会工作和各项活动的物质基础,加强工会财务规范化建设对企业健康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为基层工会财务规范化建设塑造一个良好的氛围。

(二)从加强税务、工会、企业三者沟通协调关系入手,不断提高工会经费拨缴率。

要打破工会经费收缴的“瓶颈”,税务部门是关键。一是工会和税务部门双方要定期进行交流沟通、加强协作,及时反馈工会经费代收工作存在的新问题、新情况,积极探索工会经费收缴工作的新方法、新路子,工会要充分利用税务部门在企业中的影响力,如地税部门在开展税收稽查工作时,把工会经费征收工作纳入其中,大力宣传工会经费收缴工作的重要性,使企业深入了解工会事业的重大意义,消除对缴纳工会经费的抵触心理,树立法制观念,自觉依法申报、依法收缴。二是要加强双方的信息交流,尽早实现网络互联,保证地税征收系统与工会经费地税代征系统实现信息共享,实现两个系统“三同步”,即时间同步、信息同步、措施同步,使工会能第一时间了解企业信息及工会经费代征工作中遇到的新情况,以便采取及时有效的措施保证工会经费的收缴工作。三是要促使税务部门加大对不守法企业的处罚力度,对经费不缴、漏缴的单位,要及时采取有效的制约手段,从源头上保证工会经费收缴的足额到位,保护诚信企业的合法权益,实现社会公平效益。

(三)从塑造典型入手,不断扩大基层工会财务规范化建设的步伐。

要在全市基层工会中推进财务规范化工作,关键是要以“点”带“面”,稳步推进,切忌一蹴而就。工会组织要精心选取一些财务管理较为规范的基层工会,并组织专业人员深入到基层中去,以引导激励为主,积极帮助基层工会发现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不断完善财务管理水平。通过这种方法挖掘出一些先进典型,并在全市基层工会中进行广泛宣传并表彰为示范单位,以其先进的经验和做法激励并带动基层工会财务规范化建设的整体协调发展。

(四)从提升会计人员素质入手,提高基层工会财务管理水平。

根据分级管理的原则,县市区总工会、产业工会要加强对下级工会财务工作的指导,定期组织基层工会财务人员进行工会财务、经审方面知识的培训,帮助工会财务人员熟练掌握应用新的工会财务知识,可以邀请财政、审计等政府部门有经验的专家对规范化建设标准进行讲解及指导。并且不断创新财务工作方式,定期组织基层工会财务、经审工作竞赛,促使基层工会财务在比赛中增进知识与沟通,加强基层工会财务工作交流,从而进一步带动基层工会财务规范化建设的发展。

篇11

建设规范的工会财务会计管理目的就在于促进各级工会组织切实重视和改进并完善工会的基础会计行为,逐步规范财务会计管理,从而促进各级工会组织管好、用好工会经费,保证资产、资金的安全完整和效益最大化。2013年5月21日,中华全国总工会新修订并颁布实施了《工会财务会计管理规范》。经过三年多的财务会计管理规范化建设,各级工会组织的财务会计管理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制度化、常态化、长期化的长效机制正在逐步形成。同时由于各地工会组织对财务会计管理规范的重视程度不同,管理能力不同,各级工会组织在财务会计管理规范化建设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

一、对工会财务会计管理规范的新思维

关于建设规范化的财务会计管理,绝大多数工会组织把研究重心放在了剖析规范化建设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探寻构建规范化的工会财务会计管理的主要途径等方面,而忽视了对工会财务会计管理规范的内涵以及“道德”“规范”“法律”之间的关系,殊不知这也恰恰会影响到工会财务会计管理规范化建设的实施和成效。(一)何为“规范”规,即尺规;范,乃模具。对于规范的含义,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解释和理解。规范可以是名词,释义是明文的规定或约定俗成的标准,如“管理规范”“道德规范”;还可以作为动词,释义是按照事先规定的标准、要求进行操作,使某一行为或活动达到或超越规定的标准,如“规范管理”“规范操作”。综合多方面资料,结合当前国家对管理规范的有关规定,可以形成这样一种认识:各级工会组织要想实现规范化建设在我国各级工会组织的财务会计管理中落地生根,并将之固化到全体工会组织的财务会计人员心中,最终形成规范化的标准和行为指南,各级工会组织的财务会计管理者必须对“规范”的含义和内容重新认识,重新定位。简单地说,规范就是规矩,就是规则;规范就是责任,就是使命,就是担当。只有实现思想规范化,才能做到行为规范化;只有实现财务规范化,才能实现会计规范化;只有实现顶层设计的规范化,才能实现下级执行的规范化。归根到底,思想的规范化才能引领行为的规范化。而思想的规范化属于意识形态范畴,需要高尚的道德、纯洁的心灵、坚定的信仰(信念)、顽强的意志力、社会舆论的引导与监督等方面共同发力才能真正实现。因此,作为各级工会组织的财务会计管理者,必须树立“规范”问题的新思维。(二)“财务”与“会计”的关系对于“财务”与“会计”关系的认知也会影响到工会财务会计管理规范化建设的组织实施。通俗地说,财务就是资金的收支运动;会计就是主要采用货币为计量单位,借助于一系列会计核算方法,进行连续、系统、综合地核算和监督,提供系统的经济信息,对财务活动或者资金运动实施监督和管理的手段。“财务”与“会计”的关系可以描述为:财务是会计的内容或对象;没有财务活动的发生,就没有会计的存在;会计是对财务的核算与监督,也是对财务的管理服务。基于财务与会计紧密融合的关系,二者组合为“财务会计”。(三)“管理规范”与“规范管理”的关系很多人对“管理规范”与“规范管理”之间的关系认知是错误的,这就必然影响工会财务会计管理规范化建设的组织实施。“规范管理”是动词性短语,“管理规范”是名词性短语,二者有明显区别。“规范管理”是实现“管理规范”的手段、措施、路径;“管理规范”是“规范管理”的目的、结果、标准[1]。(四)“道德”“规范”“法律”的关系除了以上三种关系,还必须辨别清楚“道德”“规范”与“法律”三者之间的关系。“道德”对“管理规范”的作用和效力最强,是人们品质修养达到一定高尚境界、发自内心的一种自我行为约束,是经济社会中规范人类行为的最高行为准则与规范,其最显著特点是高度的自律性。现实中,由于受到社会经济发展的制约,很多人的道德水平尚未达到高度自觉的境界。因此,目前来说,“道德”对“管理规范”的作用和效力尚不能完全显现。“规范”即“规范管理”的简称,也是人们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与规范。“管理规范”的作用和效力介于“道德”和“法律”二者之间,其特点主要体现在行政上的强制性和某种程度上的自律性,但其强制性要略逊于法律,其自律性则远远地逊色于“道德”。“法律”是由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制定的、按照一定法定程序批准和颁布的、人们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必须遵守的最低行为准则与规范,是人人不能触碰的“高压线”,其对“管理规范”的作用和效力主要体现为严酷性和强制性。纵观“道德”“规范”和“法律”三者对“管理规范”的作用、效力及特点,“道德”是温暖的,“规范”是中庸的,而“法律”是冷酷的。在工会财务会计管理规范化进程中,“道德”“规范”和“法律”三者一个都不能少,必须共同作用才能完成。“规范”不能替代“道德”,更不能替代“法律”,但“规范”能吸纳自律性“道德”的大爱和人性的温暖,能适度地抵消强制性“法律”的冷酷无情和负面影响,其作用和效力是“道德”和“法律”无法替代的。工会财务会计的负责人和从业者不仅要培养高尚的会计职业道德,制定并严格遵守各项财务会计管理规范,而且要敬畏财经方面和《刑法》等方面的法律法规。

二、工会财务会计管理规范化建设的实效分析

为了提高对工会财务会计管理规范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有必要对工会财务会计管理规范化建设的实效进行分析,从而构建规范化的财务会计管理规则。(一)实现会计的目标工会财务会计是一项重要的经济管理活动,其目标是通过对工会事业的各项业务进行核算和监督,提供真实有用的会计信息,为改进和加强工运事业服务。一是反映各级工会组织在工会事业中的财务状况、经费收支成果;二是反映各级工会组织对工会会员、上级工会和政府委托的工会经费的收、管、用的效果。会计基础规范是各级工会财务工作的核心工作。规范财务会计管理,必须从基础财务会计工作抓起,要抓住这个“牛鼻子”不放松。从对各级工会的财务会计管理现状调研看,不少基层工会财务工作仍十分薄弱,存在原始凭证随意丢失、不按规则装订和保管、凭证的填制不规范、账目不清等现象。这样的财务会计工作很难做到为工运事业服务的。财务会计基础工作意义十分重大,是整个财务会计管理规范化建设的基础性工程,务必引起所有财务会计管理者的高度重视。规范工会的会计行为,保证会计信息质量,是工会法和工会会计制度等法律法规赋予各级工会组织财务会计管理者的神圣使命和责任。工会经费寄托着各级政府的关怀与支持,关系着职工的生存、发展、改善和提高;工会经费的收缴、管理和使用好坏必须通过工会财务会计提供的真实信息予以反映。因此,只有规范管理工会财务会计工作,才能提供工会经费收、管、用等方面的真实的财务信息[2]。这既是各级政府和工会组织进行工会经费管理决策的需要,也是维护和保障全体工会会员及其家属基本权益的需要。27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二)完成工会的使命《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第6条规定:工会的基本职责是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我国工会组织不同于西方国家的工会组织,不仅严格维护全国职工的合法权益,而且还要肩负着政府和全国所有职工的重大历史使命———维护国家的政治稳定、社会的良好秩序、经济的持续发展。各级工会只有按政策规定及时足额收缴经费,才能保证资金的安全完整;只有按工会法和政府制定的政策以及专项经费的用途用好资金,才能使工会的有限经费充分发挥出最大效益。而这些信息完全可以通过工会财务会计的载体———账、报表等形式予以反映,这些会计行为也要得到有效监管。只有规范管理工会的财务会计行为,才能真实地考评各级工会组织在代表和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方面职责的履行情况,反映经费的收缴、使用和保管情况。为各级工会组织履职尽责提供充分的经费保障,也是保障工会职工合法权利的需要[3]。如果财务会计工作不合规,财经纪律松弛,账目管理混乱,这样的工会组织很难想象能够完成政府和工会职工委托的使命。(三)履行工会财务人员的工作职责工会财务人员在会计工作中应当具备基本的会计职业规范,如高尚的职业道德、良好的敬业精神、严谨的工作作风等;同时,还要严守工作纪律,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圆满完成各级工会组织交办的工作任务。工会财务人员是工会财务会计工作的主要承担者和完成者,会计基础工作是其从事会计工作最直接的对象。要认识到加强会计基础工作,不仅是规范工会财务会计管理的最基础性工程,而且也是提高会计工作水平和会计信息质量的保证;不仅是各单位的内部管理行为,也是社会的管理行为。在对某市工会财务会计管理规范化建设现状的调查中,不少基层工会财务人员均存在不按《会计工作基础规范》和《工会财务会计规范》的规定填制原始凭证和记账、原始凭证随意丢失等现象。因此,要清醒地认识到会计基础薄弱最终必然会导致财务混乱和会计信息失真,这不仅仅会损坏工会财务会计队伍的形象,而且会诱发财务人员犯罪,从而给工会行业的财务工作、甚至国家的利益造成重大损失。对工会财务会计管理的规范化建设坚持制度化,能有力地促使工会财务人员提高个人业务素质和会计工作水平,从而顺利地完成各项财务工作。因此,工会的财务会计人员是规范化建设的最直接受益者。工会财务人员应自觉地学习和领会《工会财务会计管理规范》等法规制度的各项规定和精神,吃透和掌握各项政策方针的真正内涵,正确地熟练处理各种工会业务,把自己的良好品质和精湛的业务技能充分施展在平凡的工会财务会计工作岗位上。

三、工会财务会计管理规范化建设的路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工会财务管理规范》等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各级工会组织的实际情况,工会财务会计管理规范化建设的主要路径体现为三项工程。(一)基本工程:摸清家底,理清工作思路,明确具体要求,做好具体工作部署首先,要做好调查研究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包括组建由专家学者、各级工会财务管理人员、政府审计部门的人员、会计师事务所的注册会计师等人员组成的调研队伍和调研组,明确工作任务和职责。其次,要做好调研人员调研前的培训学习和纪律要求,特别要重点强调调研的必要性,不仅要查清工会财务会计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而且要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和改进,从而达到规范的目的。再次,要制定详细的调研方案、具体实施步骤以及各项预案,做到有备无患;最后,要召开市一级的所有工会组织的财务会计管理者的调研前会议,传达调研的目的、要求、纪律和方案的组织实施。(二)核心工程:狠抓学习培训,着力提升工会财务人员的政策水平和业务素质打铁还需自身硬,学习培训是提升财务会计人员业务技能的必经之路。各级工会组织务必要重视学习、常抓不懈。首先要明确学习和培训的内容。建议学习和培训《工会法》《工会财务会计管理规范》《工会会计制度》《会计基础规范》等等。通过学习法规和规范,不仅可以提升从业人员的基本技能和业务素质,更重要的是让其要明白,规范和制度是约束和抑制犯罪欲念的“牢笼”、是不可触碰的“高压线”,只有敬畏才能严格遵守。其次是制定灵活多样、生动有趣、丰富多彩的学习方式。比如组织各个县市工会、基层工会组织等等不同级别的财务人员的知识竞赛和辩论赛;条件允许的,可以利用政府管理的媒体,在全37赵健:工会财务会计管理规范化建设问题探讨市进行工会财务会计管理规范化建设的普及宣传和学习。最后还要对学习和培训的结果进行公示,做好组织验收,实行严明奖罚,并和各级工会组织的下拨经费挂钩,与各级工会组织领导的政绩、业绩甚至经济利益挂钩。只有全员参与、全过程参与、不搞形式、不走过场、脚踏实地、细致入微地抓学习和培训,才能使规范化建设不再是梦想。(三)实质工程:加强财务管理,狠抓责任落实强化财务管理、狠抓责任落实关键在于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1.加强财务会计管理制度建设制度建设包括财务机构和人员的建设、财会制度的建设以及标准业务流程的建设。2.建立科学的考评激励机制用制度约束权利和行为,把权利和行为关进制度的牢笼,才能保证财务会计管理行为的规范化。财务会计管理规范的制度建设实现规范化,要求各级工会组织必须建立适应本级和本地工会组织的考评激励机制的办法,充分调动各级工会组织财务会计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应着重以下三个方面建设:考评范围和标准的建设,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相结合的办法的建设,最后是实行责任追究的建设[4]。各级工会组织在社会经济事业发展中的责任越来越重要,迫切要求加强工会财务会计管理规范化建设,工会财务会计管理规范化建设永远在路上。

作者:赵健 单位:焦作大学

参考文献:

[1]贾永江.关于推进工会财务会计管理规范工作的思考[J].中国工会财会,2011(5):15-16.

篇12

近些年来,社会大众对公共服务的质量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我国事业单位的行政成本不断提升,国家进一步加大了相应的财政资金投入,但由于各种主观、客观因素的影响,财务管理规范性不足的现象在我国大部分事业单位中普遍存在,严重影响着我国事业单位综合管理水平的提升。不断提升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规范化,才能适应社会快速发展的新形势,需要得到事业单位领导的重视。

一、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规范化意识较差

规范化的财务管理工作是确保事业单位各项经济活动顺利进行的重要环节,关系着事业单位是否能够正常运转。现阶段,我国大部分事业单位管理人员的财务管理规范化建设意识较差,财务信息失真、财务监管不力、财务管理制度可行性较差等一系列现象普遍存在,但却没有引起相关领导和责任人的重视,严重影响着事业单位的正常运转。另外,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与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营利性质存在差别,高级财会人才往往会另加倾向于选择企业,一般来说,事业单位的财会管理人才储备严重不足,现有的财会管理团队综合素质相对较低,规范化管理、规范化工作的意识明显较差,为了满足新时期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需求,这种现状急需得到改变。

2.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制度不规范

近些年来,在我国事业单位不断实行深化改革、创新发展的大浪潮下,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制度不断趋于成熟,但还是存在一些不规范现象,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其一,缺乏完善的国有资产管理制度。事业单位的固有资产都儆诠有资产范畴,但现阶段,我国大部分事业单位没有对固有财产进行规范化管理,一方面表现在缺乏严格的日常使用、维修、报废登记制度;另一方面,有部分事业单位的固有资产购入时并未规范化做账,账目不清的现象普遍存在,严重影响着国有资产的规范化管理。其二,缺乏高校的日常财务管理制度。现阶段,我国大部分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制度都较为单一、管理手段都较为僵化,日常的财务管理工作往往缺乏系统性和实效性,国家的各项财务管理政策和要求很难及时落实到位。

3.事业单位财务预算管理机制不健全

现阶段,我国部分事业单位并没有意识到完善的预算管理机制在财务管理工作过程中的重要现实意义,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工作不规范、成效较差的现象普遍存在。一方面,我国部分事业单位的预算执行力度还是较差的,由于缺乏严格的收支审查机制,在实际的经济活动过程中各项经济支出的随意性还是相对较大的,不利于财务预算管理规范化;另一方面,预算管理的本质性目的是降低行政成本、确保行政资金利用率最大化,但现阶段我国事业单位的预算编制随意性还是相对较大的,没有将不必要的公费支出剔除,不利于行政成本最低化目标的达成。

4.事业单位财务监管制度不规范

要想确保财务管理工作能够真正规范、高效地完成,完善的财务监管制度也是不可或缺的,但现阶段我国大部分事业单位的财务监管制度可行性较差、系统性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其一,在我国大部分事业单位中,“重视财务资源分配、忽视财务工作监管”的现象普遍存在,管理人员的财务监管意识不强。另外,我国大部分事业单位基层员工的财务监管意识相对较差,不利于在事业单位内部创设“全员参与、共同监管”的氛围;其二,我国事业单位没有建立完善的内外监管制度,现阶段大部分事业单位的财务监管工作是由财务部门来完成的,没有引入第三方机构的外部审查机制,这样就很难长期确保财务监管体系的纯洁性。

二、促进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规范化的对策

1.提升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规范化建设意识

意识决定行动,提升事业单位相关人员的财务管理规范化建设意识是促进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规范化的首要环节。一方面,国家有关部门应该对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现状进行调研和评估,对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不规范、不合理现象进行列举和总结,并对其带来的严重影响进行分析,并通过会议总结、召开交流会等方式让事业单位管理人员意识到财务管理规范化的重要意义;另一方面,人才是事业单位不断改革与发展的重要推动因素,事业单位应该不断创新财会管理人才储备和选拔制度,为事业单位选择综合素质较高的财会管理人才和财会技术人才,在此基础上构建规范化的财会管理团队,只有财务管理人员和基层财务工作人员共同努力,才能从一线经验出发,解决各种不规范、不合理现象,切实促进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规范化建设。

2.规范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制度

规范化的财务管理制度对于确保各项财务管理工作规范、高效地进行十分重要,规范化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制度势在必行。一方面,事业单位要进一步规范国有资产管理制度。财务管理人员首先要对事业单位的固有资产进行全面地检查,将其基本信息进行分档管理,在此基础上构建系统化的固有资产分录信息系统,其次要构建严格的日常使用、维修、报废登记制度,确保国有资产的相对安全性,最后,事业单位还要加强固有资产购入和出售的审查工作,做好规范化入账登记和审查;另一方面,事业单位要进一步规范日常财务管理制度。事业单位可以利用计算机信息技术等构建专业化的财务管理工作平台,管理人员的各项操作都需要通过该平台来完成,通过计算机技术的实时监控功能可以有效确保事业单位的各项日常财务管理工作规范完成。

3.规范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工作

预算管理机制在财务管理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规范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工作是促进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规范化的重要途径之一。一方面,我国事业单位要规范公费行政收支审查制度,一般来说,要严格执行先申请、再审批、后发放的收支管理制度,但在特殊情况下,允许在未审批情况下使用公费,但在后期一定要将情况详尽地说明,并进行手续的补办,确保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另一方面,我国事业单位要进一步规范预算编制工作,首先要对事业单位各项资源进行全面调查,其次要对事业单位日常事务和收支概况进行全方位了解,在此基础上进行必要的预算编制,确保事业单位的各项资源得到最优化利用。

4.规范事业单位财务监管制度

规范事业单位财务监管制度是确保财务管理体系规范性、纯洁性的有效途径。一方面,事业单位要定期举行财务监管专题会议,通过会议精神传达的方式让各部门管理人员意识到财务监管的必要性。另外,事业单位可以通过宣传口号、文化建设等方式在事业单位内创设一种强烈的财务监管氛围,逐步构建以职能部门为主、全体员工共同参与的财务监管工作体系,这样才能及时发现经济活动中存在的不合理现象,确保财务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另一方面,在完善的内部财务监管制度基础上,还应该构建完善的外部财务监管制度。上级部门要不定期对下级部门的财务管理工作进行审查,检查其财务信息是否真实有效。另外,还可以适当引入第三方审查机构,对事业单位的各项经济活动进行审查。通过完善的内外监管制度,才能真正确保财务监管真正发挥作用。

三、结语

财务管理规范化是提升财务管理水平的有效途径之一,对于确保事业单位资金合理利用十分重要。在新时期的发展背景下,首先要提升事业单位管理人员的财务管理规范化意识,将财务管理规范化建设真正落实到位;其次要不断完善相应的财务管理制度;最后还要加强预算管理的规范性。另外,完善的监督管理体系也是不可或缺的,构建真正可以发挥实效的内外监管体系十分必要。

参考文献: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