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道德经的感悟范文

时间:2023-05-25 10:43:08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学道德经的感悟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学道德经的感悟

篇1

一、数学教学情境创设的方法

1、用故事导入,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创设教学情境要具有启发意义,要产生愤悱的心理,使学生处于欲罢不能跃跃欲试的最佳学习状态之中。小学低年级到中年级的学生更多地关注“有趣、好玩、新奇”的事物。因此,学习素材的选取与呈现以及学习活动的安排都应当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生活背景和趣味性,使他们感觉到学习数学是一件非常有意思的快乐的事情,从而愿意接近数学。例如一年级的“统计”一课,教材安排是让学生统计各种花的数量,再是统计喜欢吃水果的人数。我们把这些教学环节编成一个故事:今天大象过生日,小动物们来祝贺,他们给大象送来的礼物是各种颜色的鲜花,大象招待小动物的是各种好吃的水果。通过统计花、吃水果的人数不仅让全体学生都参与,还让学生在小组中交流讨论,整节课自始至终学生兴趣浓厚。创设趣味情境就是一条非常适合低年级孩子的路子。这样的教学既能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又能够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

2、用角色扮演,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学生年龄小,在课堂上易于疲劳,注意力容易分散。利用儿童的这种心理,用游戏这种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可以调节他们的精神,唤起学习兴趣,使他们左右脑部处于兴奋的同步状态,保持旺盛的求知欲望,这样可取得最佳学习效果。例如在教一年级较大数组成时设计小白兔分萝卜,白兔妈妈拔了7个大萝卜,准备放在两个篮子里,想一想白兔妈妈怎样分。首先让每个小朋友做白兔妈妈,用已经准备好的7个萝卜形的纸片分。让学生到黑板前戴小白兔的头饰做白兔妈妈,把7个萝卜插在两个篮子里,看谁分的种类多。在学生刚学加减法时利用扑克牌为道具,从中抽取一张让学生用手中的牌利用加减得出规定的数字。这样使题目既具有培养儿童智力的作用,又富有儿童活动情趣,儿童的学习兴趣大增,智力得到发展。把知识的学习和巩固寓于愉快的活动中,这样,学生就不会感到“负担过重”,而又学得扎实和灵活。

3、模拟生活环境,创设情境教学活动。

小学数学的教学内容绝大多数可以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找准每一节教材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的“切入点”可让学生产生一种熟悉感、亲切感。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例如:学习统计时,让学生对你周围最感兴趣的一件事情进行调查,比如:学生喜欢喝什么牌的牛奶;好又多自选商场的商品销售量;班上同学最喜欢的兴趣小组。请你根据调查情况,制作统计表,从你制作的统计图中,你可以得出那些结论?请作出解释,说说你的理由。从这个过程中,学生参与调查的兴致很高。学生的观察力、比较的能力和独立创新思维能力得到了显著地提高。为了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初步接触和逐渐掌握数的思想,不断增强数学意识,就必须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加强实践活动,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生活和生产实践中的数学问题,认识现实中的问题和数学问题之间的联系与区别。这样,让学生自己发现的问题富有魅力,对于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和增强学生的积极性都十分的重要。由此可见,生活离不开数学,我们必须将数学教给所有的人,而情境教学能让所有的学生参与教学,并从实践中获取知识。这样联系学生生活实例进行教学就会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进而喜欢数学。

4、借用教学设备,创设欣赏性情境

通过录像或多媒体课件,展示学生欣赏熟悉的、感兴趣的生活素材,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的数学美,从而引发学生用数学的眼光从生活中捕捉数学问题,分析思考数学知识的发生过程。例如在教学“轴对称图形”时,创设欣赏性的情境就更有必要了,课件展示翩翩起的蝴蝶、校园里的绿叶、香山的红叶、充满喜气的花朵等等,那学生初步感受对称美,在欣赏的同时就有学生喊着还有对称的,学生说了很多,我便问他们:“你们是怎样判断的呢?”这就很自然的引到对称的特征探讨中去。

二、创设问题情境应注意的问题

课堂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的根本目的是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学习动机,调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情境应具有启发价值.

学生有效的学习应该是在能激起他的兴趣的情境中进行的,学生的学习是积极思维,主动获取知识的过程。因此,创设问题情境时,要能引起学生认知“失衡”,造成学生心理上的悬念,唤起学生获取新知识的强烈愿望。问题情境创设时,要求教师应该充分了解学生的已有的知识水平,掌握化学科的特点,和教材的内容。让问题和学生的已有知识相联系,建立在“新旧知识的结合点”上。

2、情境应具有可接受性

情境的设计要考虑学生能不能接受,要设计好合适的“路径”和“台阶”,便于学生将学过的知识和技能迁移到情境中来解决问题。由于知识和技能的迁移总是受到个人能力以及情境因素的影响。所以,教师提供的情境,一定要精心地选择和设计,由近及远,由浅入深,由表及里,使之能适合于学生,才能被学生理解和接受,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在这样的情境中学习,才能使学生学会知识与技能的迁移,才可能使学生解决具体问题的经验和策略日趋丰富,在新情境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造能力逐步提高。

篇2

1 目标明确,简单明了

合乎道,至于德。那么什么样的课堂符合道德课堂的标准。怎样把细化标准、解读课标落实在课堂教学之中。在第一阶段我们紧紧把握三点:本节课中,(1)你要把学生带到哪里去?教师要回答的是学生的课堂学习目标问题:学什么?学到什么程度?(2)你怎样把学生带到哪里?教师要回答的是学习策略和学习过程问题。(3)你如何确信你已经把学生带到了那里?教师要回答的是学习效果的评价问题。回答不好这三个问题,一定不是一节好课。

教师在讲课的过程中不要眉毛胡子一把抓,让老师明确这堂课的目标、任务以及完成任务的手段。学校领导走上讲台,为全体教师上一节示范课,组织教师对示范课进行讲评。我们还通过推门听课,各个讲评。邀请外国语小学业务校长王娟老师和骨干教师对我校老师的课堂教学进行观课评课。让专业引领走进课堂,走进每一个教室,每一位教师,都能成为观课评课的受益者。

2 对照量规,先学后教

一年来,我校教导处经常深入课堂教学常态下道德课堂教学指导。通过“常态观课定向议课查看学情检测效果”的方法,采取听、看、评、议、研等多种形式,对教师常态下对道德课堂驾驭能力和教学效果作出科学合适的评价。让老师对照道德课堂诊断观察表评价量规,查出不足,安排有效的课堂教学,使教无定法的课堂班的井然有序,有依可循。

在四年级的靳沛娟数学课上,老师以简短而又明了的导课引入后,学生开始从口算题中探究积的变化规律,课堂上学生学习激情高涨,师生互动解决问题后,成功经历知识历程的学生发出了会心的微笑。在二(二)班赵银娥老师的《欢庆》一课,引领学生自读课文,结合十月一日祖国妈妈的生日,让学生体会诗句所表达的真挚感情。在听课过程中,通过参与学生讨论、检测学生学习效果,以观测真实状态下的道德课堂教学效果。

听课结束,围绕道德课堂教学“以生为本体验生活合作交流真实高效”,笔者带领教研组、任课教师针对所听的课进行了常态道德课堂教研评课。充分肯定了道德课堂的成功之处,认为教师在课堂上注重了学习方法的指导,找准道德课堂教学的切入点,引导学生挖掘每一分钟的学习潜力,努力构建“师德学德,课有所得,一课一得”的高效道德课堂。同时举行道德课堂观摩活动,选出优秀教师参加新郑市教研室举行的比赛活动。赵沛、白晓燕和李娜等老师在新郑市小学优质课比赛中荣获一等奖。

3 妙趣自然,蛙声一片

篇3

[中图分类号]R56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7210(2008)05(c)-176-02

自抗生素在临床上应用以来,如何合理选择抗生素,制定安全、高效、广谱,经济合理和适当的治疗方案,以减少有限的资源浪费就成为医药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问题。而药物经济学的诞生为抗生素的科学合理使用提供了科学理论依据。目前临床上常用于治疗下呼吸道细菌性感染的有氟喹诺酮、头孢菌素及氨基糖苷三类药物,但有关这三类药物治疗上述疾病的药物经济学评价尚未见报道。因此,本文采用左氧氟沙星静脉-口服序贯法[1]和左氧氟沙星静脉滴注治疗90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对比两种方案临床疗效,并运用药物经济学的原理进行成本-效果分析,为临床经济合理、有效用药提供参考。

1资料与方案

1.1一般资料

90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均为住院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胸部X片均符合下呼吸道感染,体温≥38℃,且入院前48 h未接受抗菌药物治疗,排除喹诺酮类药物过敏和严重心、肝、肾等合并症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各45例。A组:男20例,女25例,平均(42±13)岁;B组:男24例,女21例,平均(43±14)岁。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种、病情严重程度等方面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案

A组:给予左氧氟沙星注射液0.4 g/d,分2次静脉滴注,连续使用5 d,5 d后改为左氧氟沙星片0.4 g/d,分2次口服,连续5 d;B组:给予左氧氟沙星注射液0.4 g/d,分2次静脉滴注,连用10 d。

1.3 实验方法

1.3.1经济学分析方法成本-效用分析是在结合考虑用药者意愿、偏好、生活质量的基础上比较不同治疗方案的经济合理性[2]。在医疗资源比较紧张的我国现阶段,成本-效用分析有利于医疗资源的合理分配。

1.3.2费用的确定本文只统计每组患者1个疗程的药品费用和给药费用。所有费用均按2007年招标采购药品价格及物价收费标准规定执行。左氧氟沙星针100 ml:每支0.2 g,零售价每支17元,左氧氟沙星片零售价每盒26.6元,每盒12片,每片0.1 g,每片2.22元,静脉滴注费(包括一次性输液器),每次9元。

1.3.3疗效判断标准根据卫生部抗感染药物判定指标的内容分为4级:痊愈、显效、有效、无效。痊愈:临床症状消失,痰细菌培养转阴,肺部X片病灶全部吸收;显效:病情明显好转,痰细菌培养转阴;有效:病情有所好转,但不明显;无效:用药72 h后,病情无好转或有所加重。以痊愈和显效病例计算有效率。

2 结果

A组痊愈19例(44.4%),显效21例(48.9%),总有效率(E)为88.9%;B组痊愈18例(40.0%),显效21例(46.7%),总有效率为86.7%。两组痊愈率和总有效率差别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

统计左氧氟沙星静脉-口服序贯法和左氧氟沙星静脉滴注2种治疗下呼吸道感染方案的基本资料,以痊愈和显效为系数,药品费用即患者在住院期间使用的该方案抗生素的药品总费用。住院总费用即患者在住院治疗期间与该方案有关的检查、治疗、护理、药品等的费用总和,但与本疾病无关的检查费用不包括在总费用中(表1)。

3讨论

用药物经济学原理对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2种治疗方案进行分析,左氧氟沙星静脉-口服序贯法和左氧氟沙星静脉滴注2组的疗效无显著性差异,但治疗费用差异显著。平均每治疗1例患者,A组比B组节约药品费用1 023.6元,住院总费用1 123.4元。

虽然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方法较多,但达到相同临床效果时所花费的成本往往不同[3,4]。序贯疗法实质可认为是应用抗菌药物治疗严重感染给药途径的一种变革,本研究结果显示,A组与B组治疗下呼吸道感染总有效率无显著差异(P>0.05),但A组成本小于B组,说明序贯疗法具有能降低医疗费用,患者易于接受的优点,同时也克服了连续静脉注射疗法的许多缺点,如避免了刺激性静脉炎的发生,以及输液中微粒对人体的危害等,说明左氧氟沙星静脉-口服序贯疗法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疗效确切,成本效果好,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徐燮渊.肿瘤综合治疗学:新理论、新观点、新技术[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1.540.

[2]吴卫锋.抗生素序贯疗法治疗细菌感染的药物经济学研究[J].广东药学院学报,2000,16(1):55.

[3]廖林.治疗下呼吸道感染两种方案的成本-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07,4(21):60-61.

篇4

古诗教学是重在情还是重在理,这一直是语文课堂教学比较有争议的话题。就《观书有感》而言,景物为情理所在,也是理趣的根基,为此我抓住情理,学用结合,进行了巧妙的引导和设计。

“一疑”:巧悟内涵,学用结合

疑问是求知的钥匙,也是根本。在诗中,诗人朱熹的一句发问,开启了思考之旅。如何让学生理解这经典的句子所蕴含的哲理?我先从学生的疑问讲起。

师:你有什么疑问?

生:我想知道题目明明是《观书有感》,但是为什么没有写到读书?

围绕“观书”这一个可感的行为,我让学生思考:活水流入方塘与读书有没有共通之处?使池水清澈与读书使人变得聪明有没有相通之处?请举出相关的例子。

通过具体的事例,学生发现,诗人朱熹的思维角度新颖有趣,将池水的清澈与读书结合起来,实在是妙不可言。读书代表将活水引入池塘,不断更新,而池水之清澈则代表将人从愚蠢变为明智的过程,这是一个知识积累的过程,需要努力。

学生根据同学学习的故事,讲述同学在学习中获得的收获及发生的心智变化。也有的学生根据自己读过的书,讲述自己的知识积累过程,感受到读书带给自己的好处。这些都是直观可感的,学生由此也从“为有源头活水来”中感受到诗句的精妙。

《观书有感》是一首情与理相融合的诗,其借景寓理的手法令人赞叹。学生从诗作中领悟到读书的妙处,并且能够从中感悟诗作的哲理。学生在后来模仿了这种写法,并将这种写法应用到自己的作文中,这也是我这节课的收获。

“二谈”:巧引作者,知人论诗

古诗教学中,因为隔着时代背景,要让学生透彻地理解古代诗歌的内涵,就要从作者入手,让作者从诗歌文本中走出来,让学生了解作者。为此我分了两步来谈朱熹,先从朱熹的诗引入,谈朱熹的成就及学养。“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这句诗是什么意思呢?学生从字面上很快就理解,这是劝诫人们珍惜时间。那么此诗是何人所做呢?是朱熹。根据课前收集的材料,学生对朱熹有了一定的了解。接着,我从朱熹的故事讲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将课题串联起来:朱熹是个非常喜欢思考的人,很爱问“为什么”,为了找到问题的答案,他勤学苦读,读了很多书。有天休息时,他来到一个小池塘边,看到了清澈的池水,他猛然觉悟,写下了这首诗。

学生对朱熹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并能从故事中了解诗的背景,同时激发出探究诗歌文本的兴趣。

“三读”:巧问诗眼,理趣尽显

古诗贵在读,读为学习的精髓。进入诗歌正文的课堂探究环节,我采用了句句读通透的读书方法,一读准,二读懂,三读好。

在阅读指导中,教师要明确目标,体现阅读教学的层次性。如在初读时,我要求学生将生字新词读准确。

师:刚拿到一首诗,先要怎么学?

生1:读好这首诗。

师:不错。现在请大家一起来读。

我指名学生读,根据学生读的情况进行初读的指导。有学生误读“半亩方塘一鉴开”的“鉴”字和“为有源头活水来”的“为”字,这些都需要教师正音,让学生理解字义。

师:“为”怎么读?

生1:“为”(二声声调)。

师:它是什么意思?

生2:“为”是“因为”的意思,所以读“为”的音调。

学生通过初读,了解了字义并能够读准诗歌,其中包括韵脚“ɑi”(“开、徊、来”)。

师:朱熹信步走到池塘边,他看到了什么?

生3:他见到了方塘、天光、云影。

生4:池水清澈宁静,天上的云彩倒影其中。

师:这样的景色,可用什么词来表示?

生5:宁静悠远。

篇5

 

1引言

中华民族创造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中华民族在提升自己在国际上经济地位的同时,更要提高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道德经》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在西行的过程中,受到越来越多翻译家的重视,尤其是在崇尚世界和平的今天,西方学者也在汲取的它的精髓。可是,由于文化的差异性,对《道德经》原文的理解对于外国人来说是有难度的,因此就对《道德经》的翻译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解决这种文化的差异性,关联理论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尤其是在它翻译实践中所起的指导作用。本文拟从关联理论出发,探究如何更好的翻译《道德经》,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尽微薄之力。

2 关联理论

关联理论是西方语言学家Sperber 和 Wilson 基于Grice 的关联准则在合著的《关联性:交际与认知》(1986)中提出的认知语用学理论。他们认为,语言的交际是一个明示—推理过程,即说话者提供关联性的最大信息,明白无误地或含蓄地示意, 听话者则挑出关联性最大的假设做出合理的逻辑推理,从而理解说话者的真实意图。[1](69-73) 关联理论关注的核心问题是交际与认知,从认知语言学角度提出语言交际是按某种思维规律进行推理的认知活动。关联理论认为,人的认知以最大关联(maximalrelevance)为准则,而语言交际则以最佳关联(optimalrelevance)为取向。因此,关联理论的核心原则就是最佳关联原则。

关联理论的翻译观认为最佳关联,翻译是两种语言之间进行的一种特殊形式的言语交际行为,是与大脑机制密切联系的认知推理过程,它不仅涉及语码,更重要的是根据动态的语境进行动态的推理,推理所依据的就是关联性。[2](P124)

关联性取决于两个因素:处理努力与语境效果。译者处理努力越小,关联性越强;语境效果越大,关联性越强。但是,读者想要得到的不是最大的关联性(即以最小的努力得到最大语境效果),而是最佳关联性杂志网。[3](7)正如格特在他的著作《翻译与关联》( Translation and Relevance)书中所解释的:“关联论的主要观点是人类交际关键在于创造一种对于最佳关联性的企望,即听者企望他试图进行的解释能以最低的加工成本产生足够的语境效果。”也就是说,听者不用花费不必要的努力便可以得到足够的语境效果,[4](30)因此,最佳关联性不仅是译者力争达到的目标,也是翻译研究的原则标准。

为了实现最佳关联,译者要进行两个明示-推理的过程。在第一个过程中,译者根据原文作者提供的信息及相关语境,在关联原则的指导下,找出原文暗含的意图,得出原文与语境之间的最佳关联。在第二个过程中,译者在关联理论的制约下,充分估计读者的企望,并把原作的意图传达给读者。[5](203)只有这样,译者才能在译文中保持原文的最佳关联性,让读者能够不用花费不必要的努力得到足够的语境效果,充分的理解原文。

诗歌是文学表达的最高形式,它通过最简洁的语言表达最深刻的内涵,中国的古典诗歌尤为如此。《道德经》作为古典诗歌的代表作之一,不仅记录着老子对人生的感悟,而且蕴含着深刻的哲学道理。众所周知,不论是东方的还是西方的诗歌,诗歌的本身都是感情和思想的表达,这也是中西方诗歌的相通之处。因此,为了中西方文化更好的沟通与交流,学者们致力于诗歌的翻译。关联理论也认为诗歌是可译的。

在关联理论的指导下,诗歌的翻译实际上是一种明示-推理的过程。译者首先根据诗歌原文的明示,推断出诗歌暗含的交际意图,再根据语境假设,考虑读者的认知语境最佳关联,为读者提供最充分的语境效果,让读者不费力的理解诗歌。总之,诗歌的翻译要以最佳关联原则核心。下面就以《道德经》之九章为例,阐述关联理论框架下的诗歌翻译。

3关联理论视角下的《道德经》之九章的翻译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下之道。[6](20)

译文一:

Fill your bowl to the brim andit will spill.

Keep sharpening your knife andit will blunt.

Chase after money and securityand your heart will never unclench.

Care about people's approvaland you will be their prisoner.

Do your work, then step back.

The only path to serenity. (Stephen. Mitchell译)

译文二:

It isbetter to leave a vessel unfilled, than to attempt to carry it when it is full.

If youkeep feeling a point that has been sharpened, the point cannot long preserveits sharpness.

Whengold and jade fill the hall, their possessor cannot keep them safe.

Whenwealth and honors lead to arrogance, this brings its evil on itself.

When thework is done, and one‘s name is becoming distinguished,

to withdrawinto obscurity is the way of Heaven.(James Legge译)

译文三:

One should stop indue time rather than fill it to the brim.

When a point iswhittled too sharp, its sharpness cannot remain long.

When a hall isfull of gold and jade, nobody can keep them long;

When a man ofwealth and rank is arrogant, he is looking for a calamity upon himself;

When one succeedsand subsequently retires, he follows the true way of heaven.

(辜正坤译)

之所以选取《道德经》第九章主要是两个原因,第一,在这段话中有很多脍炙人口的短语,可以让中国读者重温中国古老文化的魅力,第二,只从字面来看,《道德经》之九章的原文有些地方的表面含义是不太容易理解的,所以译者只有经过明示-推理的过程,让译文符合读者的期盼,即译文能够很好地把最佳关联性再现给读者才能让读者明白其精髓。

《道德经》第九章主要阐述了当一旦得到的东西已经很丰富了,就不要贪得无厌,不如停下来,你所占有的金钱地位多了,别人就会眼红,终究是不能“长保” 的。人一旦发富发贵,往往会骄傲自大,这样反给自己栽下祸根。人一旦有所成功,就得知足。懂得功成身退,就把握了自然的法则。

明白了原文的含义,再来分析这三特点鲜明译文版本。译文一使用了五个英语中的祈使句和一个名词短语,语言是最简练的,从这个角度来说最忠实原文。可是他把“富贵而骄,自遗其咎”翻译为Care about people's approvaland you will be their prisoner,即在意别人的赞扬,终将会成为别人的俘虏,与原文的含义有点远,而且“富贵”也没有翻译出来,再看他最后一句“功遂身退,天下之道”的翻译,他译为“先做事业最佳关联,再后退,这是通往宁静、安详的唯一之路杂志网。”把“道“意译为宁静,安详,显然与原作者的暗含的意图有出入。尽管译文一的译者付出很大的努力,可是在由于他在第一个明示-推理的过程中,并没有完全从文字的表面找出原作者暗含的意图,没有实现原文与语境之间的最佳关联,也就无法在译文中呈现出最佳关联性,因此影响了读者对原文的理解。译文二和译文三其实看起来有几分相似之处,他们都把原文按照英语的语法规则还原成了完整的句子,这样的处理显然更符合外国人的阅读习惯,因为英文诗歌几乎都是完整的句子,从这点看来,译文二和三是更符合译文读者认知语境,这是他们的共同点,其实他们也是有不同之处的。译文二的句子要比译文三的句子更复杂一些,换句话说,就是译者的处理努力有点大,处理的努力越大,关联性就越弱。同样来分析他对最后一句的翻译,他把它译为一个人事业完成,享有盛名了,再回到默默无闻就是天道。他的翻译显然比译文一更好的把握了原文的含义,而且读者理解起来会容易一些,满足了读者的企望,实现了最佳关联性。和四在处理努力上明显比译文一要小,从这点上来说,关联性显然增强了。译文三的特点是可读性很强。首先,译文四忠实原文,这得益于译者处理努力小,自然关联性就强。其次,译者用了相对容易理解的词汇,例如说在对最后一句的翻译上,他是这样翻译的,当一个人成功之后,退休,他遵循的是天道。很清楚,这样的翻译不仅忠实原文最佳关联,而且易于读者理解。最后,译者使用了四个带when…, …结构的排比句,结构更加紧凑,读起来不仅朗朗上口,而且译者又选择了符合读者认知环境的词汇,让不同层次的读者不太费力就理解了原作者的意图,实现了译文与读者之间的最佳关联,达到了翻译作品交流和传播文化的要求。所以,译文三是最通俗易懂的版本,这也是包括耶鲁大学在内的很多美国大学选择这个版本的《道德经》为参考书的原因。

4 结语

翻译是原文、译者和译文读者三元之间的交流活动,在关联理论指导下的翻译,如果能够处理好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即译者根据原文的明示信息推断出原作者的暗含的意图,再评估出读者的认知环境,提供充分的语境效果,实现最佳关联,让读者轻松的理解原文,翻译活动就是成功的。在翻译《道德经》这样的中国古典名著时,只要在译文中能够再现最佳关联性,翻译的效果就达到了,从而推动中华文化走向国际,形成与我国国际地位相对称的文化软实力,提高了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参考文献:

[1]何自然,冉永平.关联理论——认知语用学基础[J].现代外语,1998,(3).

[2][4]Ernst - Augus Gutt. Translation and Relevance: Cognition andContext[M]. Oxford: Blackwell,1991.

[3]林克难.关联翻译理论简介[J].中国翻译,1994(4).

[5]王晓晓.关联视角下的翻译[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4).

篇6

一、医学道德教育的根基在生活

1.医学的特点决定的。医学作为人学,是人类探索生命的理性活动,以人类的生命和健康为起点,是一种爱人之学和人道之学,同时,它与伦理学同源[2]。对于生活,经典作家这样理解:生活是属人的,生活是人的生活,人是生活的主体。我们的世界不可能脱离人的日常生活而超乎其外,人则是实实在在地生活在其中。医学的特点和生活的本质的共通性,决定了医学道德教育要植根于生活。

2.医学生成长的需要。从医学生成长为医学人才需要一个漫长的积累过程,医学生的道德教育要充分体现“德”,就必须植根于现实生活。在长期医学实践过程中,人人是患者,人人皆医生,这是医学的哲学关系。在医学生的成长中,教育者要使得他们的认知基础、情感反应和行为习惯都趋向真、善、美。成长中的道德追求是教育者的目标,更是医学生的学习过程。教育家陶行知曾说过:医生要“医学操术精”“宅心仁”“持行廉”,这些都要回归生活。

3.医学教育实践的目的。医学教育是终身教育,它横跨教育和卫生。医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医学生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塑造,与医学生的生活是紧密相连的,我们培养医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人文精神下的人文能力,最终目的都是使医学生在成长为医生的路上拥有一种人文自觉和文化自觉。最终实现解除病人痛苦的医学目的。

二、医学生道德教育要重视医学生的主体意识

1.主体性德育是重要的教育观。任何教育教学都是由教师和学生共同组成的一项系统工程。传统教育教学中以教师为侧重,忽略了学生主体地位,学生处于被动和不得不服从的教育境地,将会对教育产生制约和阻碍。对医学生的道德教育,要以学生为本,重视他们的反应和需求,聚集他们的能量。重视医学生的主体意识在于改变一味灌输的教育方式,更加关注医学生成长过程中的思想实际和情感需求,在教育主导的基础上,让不同学习阶段的医学生充分体现自身的特征和气质。不断关注他们的价值取向,利益诉求,有针对性地循序渐进地引导他们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只有重视医学生作为一个人的内在道德需求,医学人文行为的规范才能落地生根,才会培养出有知识、有人文情怀的医学生群体。重视医学生主体性意识,在医学生中实现医学宗旨:关爱病人和解除病人痛苦的过程中,才能呈现出求善、求美,主动关注患者的情感和关注人性、体现生命价值和彰显人之为人的切身感受。医学生道德教育的核心问题在于主体性德育观,在于认识和尊重医学生主体意识。

2.主体性德育是重要的方法论。重视医学生主体意识在于重视调动和挖掘医学生主观能动性。通过教育教学模式的改变,诸如启发式、互动式地激发医学生自觉地参与到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诚信、友善、法治等的思想认识和价值判断问题的讨论和思考中。当医学生的自我能动效应不断凸显,师生的情感交流更多、更广、更自然,那么德育的认知认同的教育才能得到提升。医学生道德教育的重要目标是医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知识的传递是容易做到的,不容易做到的是传递的知识能抵达学生的内心,触动其心灵。朱小曼教授认为,教育过程不仅仅是知识的、认知的,感受到什么、体验到什么才是更重要的[3]。教和学的过程中,认知和体验是相互整合、相互支持的教育,这个完整的教育必须通过教育生活化来实现。对于医学规范价值、医学伦理基础,只有调动并挖掘出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他们在接收后才会细心体会和认真琢磨,才会避免看到“我说你听”的独角戏。在医学生道德教育实践过程中,就业思想为导向的教育模式、注重专业、外语学习的氛围、缺少关怀患者心理、社会因素的生物医学诊疗过程,被分解的科学整体、人文服务理念淡薄、人文教化作用缺乏等等,都体现着德育指导的缺位。

3.主体性德育重在实践。主体性德育实践,是生活教育的要求。对医学生而言,一方面,自由环境是实现“主体德育”的前提条件。对医学生的道德教育要建立在“信任”的基础上,在参与医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见习、实习的实践活动中,善于发现医学生的道德力量。日常生活的言行是检验教育的战场,更是培养道德的阵地。另一方面,开放教育是实现“主体德育”的基本保证。医学生的道德教育如果仅仅局限在课堂、讲坛、座谈等理论的追求和评价上,坐而论道地进行,而没有延伸到复杂多变、多样而平凡的日常活动中,那么日常言行的观察、道德行为、人文素质的评价和矫正就会缺位。与人沟通、待人处世、参与集体活动、临床实验、见习和实习阶段、志愿服务、就业等多个过程,都是医学生道德教育的阵地。医学生在摄取人文知识的同时,还要在实践中磨炼和检验人文知识的吸收,这是一个需要不断经过反思和调适的过程。因此医学生道德教育应该向社会衍生,将各种社会场所都扩展为德育的场所和范围。医学生要在自由的环境、开放的空间中,一方面获取医学人文的观念,另一方面获得医学道德实践的方式。

三、医学生道德教育要挖掘生活化德育的模式

1.创设生活情境,追求德育生活化。医学生道德教育培养生活化,要从创设生活情境开始。可以从医学生的全部生活出发,寻找其中可能包含医学道德教育的因素和方面,注重引导创造和设置情境,开展生活德育,指导医学生把人文素质的培养回归到生活的世界,引导医学生“真用”“用心用”“习惯用”。

篇7

一、让道德讲堂成为践行师德价值观的好形式

身教重于言传。师德水平与幼儿文明礼仪教育成果息息相关。介于此,我园以师德培育为基础,结合“文明在我心中,礼仪伴我成长”幼儿文明礼仪特色教育活动,在教师队伍中设立了“道德讲堂”,并使之制度化、常态化、规范化,让“道德讲堂”成为我园践行师德价值观的有效形式。

一是组织上有保障。确立了“组织引导、点面结合、有序推进、务求实效”的原则,成立活动领导小组,制定活动方案,明确了开设“道德讲堂”的现实意义,将“道德讲堂”作为广大教师开展经常性思想道德教育的阵地,精心策划内容和形式,建立活动档案,撰写心得体会,将教师参与“道德讲堂”活动情况作为年终推优评先的重要条件,营造了师德建设的浓厚氛围。

二是实施中有标准。按照“四有”标准,不断推动“道德讲堂”规范化、持续化运行。有阵地:设立专用教室,配备电教设施,布置讲堂环境,确保了硬件到位。有制度:建立细致的管理标准,分阶段制定实施方案和学习目标,明确了课时安排和学习守则。有队伍:注重内部挖掘,对内推选各级优秀教师组建道德理论宣讲队伍,对外聘请市委宣传部、文明办、妇联以及幼儿家长等外部专家担任宣讲嘉宾,确保了宣讲队伍素质过硬。有活动:与日常教学活动相结合,合理安排“道德讲堂”的活动计划,每季度至少开展一次集中活动并做好记录。

三是创新活动流程。明确“唱、学、诵、讲、悟、送”,道德讲堂“六个一”特色流程,即唱一首道德歌曲,学一名道德模范,诵一段道德经典,讲一个道德故事,悟一次道德真理,送一份吉祥祝福。通过“理论说教+行为实践”的形式,带动广大教师品悟道德力量,升华自身境界,提高价值观念。

二、让道德讲堂成为汇聚师德正能量的好载体

“身边人讲身边事,身边人讲自己事,身边事教身边人”是“道德讲堂”的主要形式。去年以来,我园共举办了4期不同主题的“道德讲堂”活动,参与教师超过百人,已经成为全园提升教师素质、汇聚师德正能量的有效载体。

一是唱响了好人好事。全员发动评议身边人、推选身边事,凡是孝亲爱老、助人为乐、敬业爱岗等事迹突出的人,均可作为“道德宣讲员”走进“道德讲堂”讲述自己的感人故事,在全园弘扬了“学好人、讲好话、走好路、做好事”的正气。

二是践行了道德承诺。广大教师经过唱道德歌曲、学道德模范、听道德故事、颂道德经典、送吉祥祝福等环节后,心灵都会有所触动,坚定了“做一名师德高尚幼儿教师”的崇高信念,主动制定道德承诺,自觉接受同事和家长的监督,达到了自我教育、自我警醒的理想效果。

三是带动了行为意识。“道德讲堂”不仅在理论上升华,而且带动了教师爱园、爱岗、爱孩子的行为意识。通过活动,我们发现园内的公共卫生整洁了,走廊文化丰富了,班级环境创新了,幼儿素质提升了……广大教师和家长纷纷感叹,无论是教学环境,还是教学质量都发生了巨大变化。

四是提升了文明素质。“道德讲堂”使我园教职员工文明素质得到了显著提升,广大教师主动“知礼”、善于“讲礼”、相互“劝礼”、定期“巡礼”已历练成一种习惯,同事间和谐互助、家园间相互尊重、师生间互敬互爱已固化为一种模式,文明礼仪之花已在幼儿园的每一个角落生根发芽。

三、让道德讲堂成为引领师德新风尚的好平台

在活动开展中,我们注重激发教师队伍的道德潜能,大力倡导“以学立德、以德修教、以教立业”,将“道德讲堂”的内涵延伸到幼儿园建设的方方面面,尚德、修德、守德之美在教师队伍中蔚然成风,广大教师在潜移默化中不断接受道德文化的熏陶,逐步形成了特有的园本文化体系。

一是师德建设氛围愈见浓厚。结合幼儿教师的工作特性,兼顾幼儿具体形象的思维特征,在大班级部设立了主题突出、内容丰富、通俗易懂的“文明礼仪长廊”,通过漫画看板、故事墙等形式生动地阐述文明道德内涵,以直观、轻松的方式让广大师生接受道德教育,学习礼仪行为。

二是道德文明观念常抓常新。推行“家园共建”机制,发起了《幼儿园文明教师公约》《幼儿园文明家长公约》和《幼儿园文明小标兵公约》,配套完善由教师、家长、幼儿共同参与的监督评价体系,做到道德文明建设有制度、有监督、有评价。定期组织教师重温《幼儿园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促进教师的道德观念逐步提升。

篇8

DOI:

10.16657/ki.issn1673-9132.2016.01.146

中华民族文化源远流长,浩如烟海。国学经典作为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是中华文化的集中体现。它在一代又一代人中传颂着,见证了民族灵魂的薪火相传,滋润着华夏儿女的心田。《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指出:“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发扬和光大革命精神,回溯源头,传承命脉,‘国学’是民族精神的源头活水。”可见,让广大学生从小接受中华经典美文熏陶,不仅可以使学生从中感悟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同时也是对学生语文素养的一种提升。

在教学实践中(以小学低学段为例),我

尝试通过多媒体运用到国学诵读中,进一步促进和提升学生的语言积累能力、阅读观察能力、创造性思维以及文化素养。

一、借用歌曲,古诗新唱的方法积累语言

根据课本教学内容和意境,利用多媒体播放适当的音乐,能为课堂注入无限的艺术魅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此外,给古诗词配上节奏,即兴来一段说唱,或在优美的音乐声中深情吟唱,都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学习经典文化的同时受到音乐的感染。

如《静夜思》教学中,当学生听到“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缠绵的歌声时,学生会真切地体会到远方游子对故乡的深切思念的场景。又如,在学习杜甫的《绝句》时,随着轻快的节奏和悠扬的歌声,学生可以从诗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中情真意切地感受到诗人面对一派生机的春景时心情特别舒畅……借用歌曲,让学生随着音乐节奏产生心灵的共鸣,引发审美愉悦,可使枯燥的学习变得生动活泼起来。由此可见,古诗新唱的方法无疑给诗文的背诵带来了一缕新的春风。由于课堂时间有限,教师可以结合学生喜欢的流行歌曲特点,把古诗词的学习延伸到课外,让学生把诗词配上自己喜欢的旋律,定期以歌唱比赛的形式展示自己的诗文积累。

二、巧借多媒体图画,提升学生阅读观察的能力

古人有云:“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画是有形诗,诗是无形画,自古诗画同源。由于图画具有直观性和形象性的特点,因此将古诗词语形体化,这样直观、形象、色彩鲜明的事物更容易引起学生的注意,使学生能够清晰理解诗意,深刻领悟意境。

古诗所选配的插图,每一幅都是诗情浓郁,气质浪漫,真可谓“诗情画意,相得益彰”。我们可以通过多媒体把这些插图展示出来,以此增添教学过程的生动性,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如在教学杜牧的《山行》时,教师可先出示幻灯片让学生观察所配插图:整个画面以红色为主调,展现山路、人家、白云和苍劲的树,停车观赏枫林的诗人。学生在欣赏完这幅动人的山林秋色图之后,反复朗读、体味,就会理解诗人所要表现的“霜叶红于二月花”的主题。

三、通过多媒体感悟意境,提升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通过多媒体的演奏情境,激发学生的联想与想象,从而进入诗歌中所描述的场景,表达诗歌的境界。如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的古诗《村居》中就有这样的诗句:“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如此生机盎然的景象,单就字面的感知理解是不够的。教师可让学生通过配乐朗读、听录音、看图画等方法,结合自己的生活,展开联想,想象诗中各种景物所描绘出的画面:早春二月的村庄周围,绿草如茵,黄莺飞舞,微风的吹拂下,河堤两岸的杨柳轻轻摇摆。放学归来的孩子们在这美丽的春色中快乐地放起风筝。形态各异的风筝在空中翩翩起舞……就这样,在悠扬的音乐中,教师通过多媒体创设意境,唤起学生的情感,把学生带入情境,反复吟咏。相信,学生早已被诗中的美景所陶醉,再次拉近了与诗人的情感距离,并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提升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四、通过多媒体播放视频,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国学经典蕴含着强大的道德能量。古人云:“腹有诗书气自华。”许多经典的诗文立意深刻,学生通过反复诵读,文化底蕴和优雅情怀将得到不断提升。《语文课程标准》还指出:“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用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资源充实学生,就是给学生开启了一扇与历史名人对话的大门,与圣贤为师为友,帮助他们更好地塑造人格。

诵读经典古诗文,可以帮助学生明白做人的道理、准则和方法,使人性格温和,举止文雅,修养得以提高。如在教学《三字经》中“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时,我会结合讲解内容插入“孔融让梨,黄香温席”的动画视频。学生在欣赏视频的同时会静静思考、慢慢体会这些故事所告诉他们的从小就应该知道孝敬父母这个做人的准则。此外,我还会适时地播放一些关于传统文化的视频,如二十四孝的视频、感动中国人物的视频,还会播放孝亲歌曲的视频,如《感恩的心》《烛光里的妈妈》等。

学生在这些国学经典的浸染下,会潜移默化地用圣人的言行举止来规范自己,心地向善,进一步提高修养,真正做到“读千年美文,做少年君子”。

总之,在多媒体这双斑斓的翅膀下,“诵读国学经典”犹如一道亮丽的风景,它用自己的独特魅力唤起了学生创造的灵性,奏响了学生心中诗文的琴弦,提高了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化底蕴。语文课堂也从此更加充满灵动和生机。

参考文献:

[1]熊春锦.国学道德经典导读[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

[2]彭雪卿.经典诗文诵读策略研究与实践[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7.

篇9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摘 要】国学经典承载了古代圣贤的思想与智慧,蕴含了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近年来,我国的小学刮起了阵阵国学经典阅读的风潮。本研究在调查与实践的基础上,对小学国学经典阅读课程的开发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国学经典 小学语文 实证研究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5)21-0087-02

何谓“国学”?对于国学的定义可谓是众说纷纭,但目前学界比较认同的一个说法是:国学是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与学术的总称。①所谓“国学经典”也就是说国学中最精华的、具有典范性的著作。国学经典承载了古代圣贤的思想与智慧,蕴含了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对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起着重要的作用。

首先阅读国学经典可以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我国的国学经典经过几千年的历史沉淀,蕴含着宝贵的精神财富和文化资源。从小学就引导学生进行国学经典的阅读,不仅可以让小学生认同我国的传统文化,感受其独特的魅力,还可以使小学生从中获取历史、人文知识,提高个人的修养,丰富自身的文化底蕴。其次阅读国学经典可以使小学生从小修身养德,立身做人。培养“人”是我国教育的根本目的,而国学经典在教育层面上体现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修身做人上。如孔子的仁爱思想、老子的敬畏自然、孟子的“鱼与熊掌不可得兼”等圣贤的思想一直流传至今,它们不仅仅是我们为人处世的基本道德,也是我国宝贵的精神财富。

近年来,我国的中小学掀起了一阵阵“国学热”,诸多学校针对阅读国学经典开设了校本课程、创立国学经典阅读角等等。然而纵观“国学热”的背后,我们却不得不思考一个问题,国学经典阅读的数量增加了,可是小学生的语文能力在本质上得到提高了吗?小学生在阅读能力、阅读方法、阅读文本的选择上都存在着一些局限,学校应思考如何在本质上提高小学生的国学素养和语文素养。而作为教育者到底应该如何有效地帮助小学生阅读国学经典?本研究认为应将国学经典同小学教学有机地融合,从选择国学经典中合适的阅读内容、明确国学经典阅读课程的教学目标、改进国学经典阅读的阅读方式、明确国学经典阅读课程的实施办法这四个方面去努力。

一 选择国学经典中合适的阅读内容

2015年3月,本研究对小学生、学生家长以及小学教师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小学生不清楚何为国学经典,在阅读书目的选择方式上有63%的小学生表示“根据封面选择”。近三分之一的家长表示只是根据网上的推荐来给孩子挑选阅读书目。在针对老师的问卷中有一道开放式问题――“在开展国学经典阅读的教学中有碰到何种困难”,有很多老师提到国学经典博大精深、浩如烟海,如何选择和筛选合适的阅读书目很令他们苦恼。因此要想使小学生充分地、深入地了解国学经典的内涵,必须从选择合适小学生阅读的经典篇目开始。

选择合适的阅读内容首先要考虑到小学生所处的认知阶段、阅读能力以及语言学习水平,在繁多的国学经典中,最精华最具有价值的却不一定是最适合小学生读的。因此在篇目的选择上应该根据人的身心发展规律来编订,由浅及深、循序渐进。本研究在长期实践的基础上,针对不同学段的小学生制定了不同的国学经典阅读篇目,并提出相应的教学要求。低段一二年级的学生以阅读经典蒙书为主,例如《三字经》和《弟子规》等,它们兼具朗朗上口,易于诵读的特点。在教学中应配以富有童趣的解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中段学生可以选择《论语》《千字文》和《孟子》。高年级段可选择《大学》《中庸》,引导他们将经典同实际相结合,感悟其中蕴含的思想与道理。

二 明确国学经典阅读课程的教学目标

调查研究发现,针对“学校是否有具体的国学经典阅读课程的实施方法或方案”这个问题,大部分教师的回答是否定的。对于课程的基本目标、基本理念、教学

模式等,大部分教师都表示不清楚。“我也不清楚如何系统地教授学生阅读国学经典,自己在国学上面的素养也十分有限,所以课上也只是安排学生自己阅读。”教师对于国学课程的展开是迷茫的,因此要使国学经典阅读课程真正地发挥作用,在解决教学内容的同时必须制定一套可行的、有效的实施方案,而第一步就是明确阅读课程的教学目标。低段年级学习内容是蒙学经典,低年级段学生的文字理解、阅读能力处于初级阶段,因此在这个阶段教学目标应该以诵读和识字为主,文化感悟、文义理解可作为其他教学目标。中段的小学生学习内容为《论语》《千字文》和《孟子》,处于这个年级段的小学生有了一定的文字基础和阅读能力,在文义的理解上也有了一定的发展。因此国学经典阅读的教学目标应在诵读、识字的基础上增设知识积累、理解文义和感悟文化。识字在这个阶段不再需要教师亲自教学,而由学生自行完成。文义理解应该是教学重点,但也不要求逐字逐句的深入剖析,而是重在理解文章大意。感悟国学经典中的文化应由学生在诵读和理解文义的基础上自主进行,而非教师刻意的行为。高年级段的学生通过积累在大脑中已经形成了一定的知识结构,识字和诵读已经不需要再加强调。在此基础上国学经典的教学应该注重文义理解和文化感悟,教学中注重两者的有机结合,深入挖掘文章背后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

三 改进国学经典阅读的阅读方式

调查发现多数教师在指导小学生阅读国学经典时方法都比较呆板和形式。“我认为他们阅读国学经典之后会背诵就算完成目标了,至于其他的目标我认为无法去衡量。”是的,国学经典的学习离不开背诵,但是过于强调“背诵”反而会使阅读变得呆板、枯燥,降低学生的阅读兴趣。

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采用各种方法来激发学生对国学经典的兴趣,经典的阅读要深入浅出,寓教于乐。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教师可以把《三字经》编成有旋律的儿歌,还可以结合多媒体动画来讲授经典内容,也可以通过角色扮演等方式演绎国学中的一些经典故事等。对于一些晦涩难懂的国学经典,教师更不应该只强调学生的背诵,“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应该在学生阅读的时候加以点拨和引导,让学生透过文字捕捉到国学经典作品中的情感魅力。

四 明确国学经典阅读课程的实施办法

调查发现有许多学校在实施国学经典阅读课程的时候,并没有一套系统的实施办法。“学校没有硬性规定什么时候开设课程,课业紧张的时候几乎不会想到要去监督小学生进行阅读,主要还是看他们的兴趣和自觉性。”没有系统的实施办法会使得课程开展效率低下。首先课程必须定时,苏悦在其研究中曾提到“逐日咀嚼法”,学生最好能每天都阅读国学经典,在潜移默化中对其背后的意义、文化有更进一步的理解。因此,学校必须安排每周一节阅读课程,结合语文课和晨读进行名句诵读赏析等活动。总之,每天保证有大约半小时时间来学习国学经典。每周一节的固定课,可以用来复习或者举行经典阅读活动。其次,必须要规定每个学习阶段的学习任务。本研究在小学实践的过程中,根据小学生的现实情况制定了每日任务卡、每周任务清单以及学期反馈表(由家长填写)。

特别需要强调的是,教师的个人素养是国学经典阅读课程实施效果的决定性因素,教师要想使国学经典阅读课程真正发挥其陶冶情操、提升文学修养、提高语文综合能力的作用,首先教师本人必须具有较高的国学专业知识素养,这是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根本前提。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同学生的相互交流,了解学生在国学经典阅读中的需求及困难,实现师生之间的双向对话。除此之外,国学经典中本就包含许多道德要求以及为人处世的基本原则,教师的为人师表能成为学生国学学习的“助推器”。因此学校必须定时举行针对教师的培训会,提高教师自身的国学素养,探讨国学经典阅读课程在实施中遇到的问题,会上也可以请专业人员指导教师开展国学经典阅读课程等。

篇10

[作者简介] 杨小勤,北京科林安吉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企业发展总监,博士,北京101100

[中图分类号]F270;C9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11)08-0095-09

技能培训是提升员工能力和企业绩效的重要措施,可是,近年来许多企业不断增加培训投入,却无法获得明显绩效。现代管理理论在传统管理基础上,逐渐从“激励管理”转向“内心管理”,管理重心从满足物质需要逐步过渡到全面满足内心需要,研究方向从绩效效果趋向于绩效潜态。已有的研究表明:员工素质是驱动员工产生高绩效的关键因素;提高内心和谐程度是提高企业绩效的根本措施;管理创新需要综合性管理模式。可是,研究内心和谐与绩效相关性的文献并不多见,尤其定量研究不足。本文尝试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探索研究内心和谐、睡眠质量与工作绩效的相关性。

一、内心和谐管理变量描述

内心和谐管理是管理者调控自己和他人的思想行为符合客观实际,以实现管理效益和社会幸福最大化的人力资源管理。内心和谐是主观符合客观,是人们调控主观思想行为符合客观实际的人生管理能力。这里的“主观”是指思想意识,动机行为;“客观”是客观实在,客观规律、大势力量。“符合”就是顺应、适应、合适。

从管理学意义上说,内心和谐是指管理者为了实现管理效益和社会幸福最大化,不断调控自己和他人的思想行为符合客观实际的人生管理能力。其可分为思想能力和行为能力。

思想能力是指个体建立在主观对客观的认识基础上并在精神层面体现的内心和谐能力。包括知智能力和情志能力。知智能力是指主要由智力因素(如感觉、知觉、记忆、思维、谋划、智慧等)产生的思想能力;情志能力是指主要由非智力因素(如爱、想、理念、愿望、兴趣、爱好、情绪、情感、信心、意志、志气、决心、价值观、人生观等)产生的思想能力。

行为能力是指个体在思想意识支配下,通过行为表现和行为结果体现的内心和谐能力。包括效率能力和效益能力。效率能力通过单位时间完成的工作绩效体现;效益能力则是通过权力、金钱、财物、名誉和感情等形式体现。

从内心和谐概念可以看出,内心和谐不是简单的心态,而是一个系统化概念。该概念的内涵是多方面的:一是内心和谐的本质是能力,是人生管理能力,包括调控自己和他人的思想认识和行为结果符合客观实际的人生管理能力,由管理效益和社会幸福来检验;二是概念外延分为思想能力和行为能力;三是和谐的核心是主观符合客观;四是内心和谐的主体既是管理者又是被管理者;五是内心和谐的客体是客观实际,包括人、物、时空条件及客观规律等。表明要自我和谐,与他人他物,与时空环境和发展规律和谐;六是内心和谐超越认识心态,不仅要求知道怎样合适,而且知道合适程度,还要知道在什么时空条件下用什么方式方法才能做到合适程度,更是在现实上做到了合适程度。表明内心和谐是认识与行为的统一,是思想与结果的统一,是内心知道与现实做到的统一;七是内心和谐的根本要求是与大势和谐。大势是客观规律的力量,从社会角度来说,是人心民意的力量,从利益方面来说,是社会利益最大化。要求管理者不仅站在个人和企业立场,实现个人和企业效益最大化,更要站在社会和国家立场,通过实现国家利益最大化和社会幸福最大化实现个人团体利益和幸福最大化;八是内心和谐超越时空局限――贯穿于计划、组织、决策、协调、控制等管理活动当中,体现在各个工作环节和生活层面;九是融合各种管理理论一以传统管理理论为基础,根据实际灵活运用各种理论解决问题。

内心和谐的结构模型由5项指标构成:身体和谐、欲望和谐、心态和谐、处事和谐、与人和谐。身体和谐指个体调控认识行为避免病痛,保持健康活力的身体管理能力,包括工作能力、病痛程度、健康水平3方面内容;欲望和谐指管理者认识和调控主观符合客观的心理管理能力;包括对岗位工作、社会现状、目前收入、愿望实现程度4方面满意度内容;心态和谐指管理者认识和调控自己和他人的思想态度和情绪行为等心理特征处于良好状态的心理管理能力。包括对烦恼、不安、内疚、敌对、沮丧5方面管理内容;处事和谐指个体恰当处理各种事情的方法能力,包括对失望时沮丧、遇到麻烦时急躁、如愿时激动程度3方面内容;与人和谐指管理者认识和调控自已和他人的思想行为相互协调符合现实的人际管理能力,包括与家人、同事、朋友的和睦程度3方面内容。

内心和谐有5方面特征:

一是客观性――强调主观符合客观,一切思想行为符合实际需要。具体内容包括对象合适――知道合适的组合对象,如谁与谁配合,谁与何物组合,何物与何物组合;方法合适――知道用什么方法实现合适程度;功效合适――知道达到什么功效合适;实现合适――现实上实现了合适程度。具体细分,“和”的含义有4个方面:为何要和――和的目的;和的合适程度――和的本质;与谁(何物)配合――和的对象;怎样合适――和的方法。“谐”的含义也有4个方面:和到什么程度合适――如何实现目的;做到了合适程度――实现了目的;用什么方法最佳――方法选择;实现了各自功效愿望――各方满意。因此,内心和谐不仅是心态和谐,而且是结果和谐。

二是主观性――源于心,归于心。心是人的主宰,一切方法行为皆出于心,所有成败福祸都是内心所生,主观思想行为是否符合客观实际,往往凭主观评价。所有行为结果,不论善恶,不论好坏,皆要问责于心。只有从心找原因,才能找到问题根源;只有从内心解决问题,才能抓住问题根本。

三是整体性――一是个体的意识、欲望、方法、行为和结果等是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如果认识正确,就会采取合适方法实现期望;如果认识不当,就会产生不和谐行为。二是个体与他人、个体与自然环境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整体,个体内心和谐有利于促进他人和谐,他人和谐会促进社会和谐,社会和谐会促进个体和谐;相反,社会不和谐会影响甚至会破坏个体内心和谐,个体内心不和谐的蔓延会导致社会不和谐。主张提高绩效,构建和谐社会应从个人开始,从内心开始,从认识开始。应强调个人内心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前提,社会和谐是实现个体内心和谐的外部条件。

四是动态性――个人内心和谐水平随时空条件和对象因素的改变而改变,内心和谐水平经过教育实践不断提高。后天努力可以弥补先天不足,不

断努力可以实现最大幸福。

五是相对性――大自然整体趋势是和谐的,不和谐的现象只是局部和阶段性的,人们会从不和谐的惩罚教训中醒悟走向和谐;完全做到内心和谐是不可能的,人们能做的只是不断缩小不和谐的差距范围。

二、内心和谐管理的研究方法和验证结果

(一) 总结前人研究延伸内心和谐

1.综览文献引出内心和谐。内心和谐问题,国内早有研究。比如,刘英等人的“关注员工内心和谐”,总理指出内心和谐就是主观与客观和谐。文献还提出内心和谐概念和实现内心和谐的途径。西方通过情绪智力和心灵智力研究内心和谐,比如Salovey&Mayer在1997年认为“情绪智力是知觉和表达情绪、促进思维、理解和分析情绪以及调控自己与他人情绪的能力”,王佳玲引用De Beauport&Diaz的研究,认为心灵智力由“心智智力”、“情绪智力”和“行为智力”三部分组成。本研究把内心和谐定义为主观符合客观,参考了情绪智力的概念内涵,由“心灵智力”引申为内心和谐,并把“心智智力”和“情绪智力”合称为思想能力,把行为智力称为行为能力,从而把内心和谐分为两部分――思想能力和行为能力。

2.总结传统管理引申内心和谐。一是“管理”定义蕴藏内心和谐管理思想。因为管理就是管人,就是通过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职能协调他人共同完成目标任务,本质就是如何做到主观符合客观;二是管理发展趋向内心和谐。传统管理理论的发展,不论古代管理或是西方现代管理、不论是科学管理或是学习型组织,无不说明管理的发展就是不断使主观接近客观的历程;三是各种传统管理都涉及内心管理。不论人性假说理论、动机理论、知觉理论,或是科学管理和行为科学理论,不论激励理论或是现代激励理论的整合,都要求主观符合客观。主观符合客观,就是内心和谐。

3.内心和谐管理有传统理论支持。一是古代管理思想,如《易经》和《道德经》的阴阳学说,告诫人们阴阳共用,抓住对立面才能抓住事物本质。二是管理哲学,比如意识指导行为,行为创造绩效,绩效是意识产物。西方柏拉图早就指出,只有管理哲学家才能成为最高统治者和最好管理者。三是心学理论,比如王阳明的“心即理”、“心理合一”,“惟变所适”“致良知”,才是实现内心和谐的根本方法。四是中医理论,比如“外象内藏”,“扶正祛邪”,“治病求本,祛病除根”,强调从对立面解决问题;还有各种管理理论,比如,科学管理、行为科学、需要理论,双因理论等,无不强调主观符合客观。

4.基于文献研究提出研究假说。既然内心和谐源于传统管理,有理论基础,又有研究成例,如果定量验证有效提升工作绩效,就说明内心和谐管理是科学的。因此提出验证假说:假说1――内心和谐与工作绩效正相关;假说2――内心和谐与睡眠质量正相关;假说3――睡眠质量是中介变量,在内心和谐与工作绩效关系当中起到部分或完全中介作用。如果验证成立,就证明内心和谐管理是对传统管理理论的深化和发展。

(二) 内心和谐研究模型和测量方法

内心和谐研究模型见(图1)。其中内心和谐是自变量,为前因变量,工作绩效是因变量,为结果变量,睡眠质量为中介变量。内心和谐用5维度指标测量,睡眠质量用7维度指标测量,工作绩效用任务绩效、周边绩效、创新绩效3个独立变量测量。后经因素分析,把周边绩效分为人际关系促进和工作投入两个构面测量。

内心和谐变量的测量,采用以下方法程序:

第一,“假说树”设计。假说树分为三层设计,第一层:内心和谐与工作绩效正相关;内心和谐与睡眠质量正相关;睡眠质量与内心和谐共同影响工作绩效。第二层:绩效由行为创造,行为能力越大绩效越高;行为源于动机,动机激励越好绩效越高;睡眠环境越好越有利于睡眠;睡眠质量与内心和谐影响绩效越显著,中介作用越大。第三层:内心和谐实现能力最大化;内心和谐实现激励效果最佳化;内心和谐创造良好环境促进睡眠;睡眠质量与内心和谐影响绩效显著。

第二,量表开发。参考西方情绪智力、心灵智力概念模型,根据易经五行――五方面决定本质特征,设计为5维度量表。参照情绪智力的测量内容,增加测量智商(IQ)和行为智力的内容指标,结合内心和谐概念模型,形成量表架构,然后进行操作变量设计、变量属性和尺度设计以及观测设计。

操作变量设计把第三层假设化为名义变量再变操作变量。因为绩效由能力创造,能力是定义变量很难测量。然而,内心和谐能够使人实现能力最大化,测量内心和谐就能测量能力。但是,反映内心和谐的五维度指标是名义变量,不能直接测量,要转化为可供操作,并能间接反映这5个构面指标的观测指标才能测量。因此,设计观测指标由工作精力、健康水平等31项指标构成。

变量属性设计按照以下原则:完备性――变量中每个观测值都可归人其中某个属性;独立性――每个观测值不能相互重叠;一致性――每个观测值的次序方向都是从左到右,由小到大,每个观测值差距均值为1,最小为1,最大为5。

尺度设计采用定序尺度和定距尺度。定序尺度从左到右,由低到高,从1―5。定距尺度分五级,级差为1,幅度在1―5之间。

观测设计即为问卷设计,具体把操作变量转化为内心和谐自评量表。

第三,因素分析。为了检验量表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在正式调查之前进行两次探索性因素分析,先查35人,听取反馈,进行第一次分析;修改问卷,再查270个有效样本,进行第二次分析,删除不合格问项,调整量表。

第四,专家测评。为了确保量表的有效性,成立专家测评小组,三次对量表效度进行测评修正,最后形成正式问卷用于正式调查。问卷设计架构见(图2)。

测量工作绩效,采用西方学者观点,用Tsui,Pearce,Porter,Tripoli(1997)的量表测量任务绩效,用Motowidlo and Van ScoRer(1994)的量表测量周边绩效,采用Scott and Bruce(1994)的量表测量创新绩效。测量睡眠质量使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

(三) 抽样调查和分析方法

采用聚类抽样方法,以问卷形式收集数据。研究总体是中国大陆城市服务行业在职员工,年龄从就业到退休之间,教育程度是在退休前取得的最高学历。由于不能取得总体全部信息,不能进行随机抽样,只能参考李怀祖关于确定样本公式和吴明隆观点――进行相关分析调查的有效样本必须在30人以上,确定样本规模600人以上,有效样本300人以上。

聚类抽样。把全国大陆城市服务行业作为初级抽样单位,从中抽取银行、医院、电信、保险、证券部门企业作为次级抽样单位,再从次级抽样单位抽取职工为终极抽样单位。为了能够在全国省市当中抽取具有代表性的抽样聚类体,在我国大陆地图上以经度108度为y轴,纬度33度为x轴建立坐

标系。每个象限中的省市代表一个区,共分4区。根据各区人口密度及人均GDP状况和地理环境等因素进行研究分析,发现广西和北京两省(区)市代表了全国大陆80%的人口状况,二者属于一南一北、一穷一富、山区和平原、大陆与沿海、大城市与小城市、经济发达与欠发达、汉族与少数民族的搭配,有较强的互补性和代表性,因此选择北京、广西作为抽样聚类体。然后,从广西的钦州中国银行、贺州人民银行、南宁国海证券、南宁电信、广西中医院、北京市的京北医院,精益口腔、光大银行北京分行、等16个单位,抽取样本932个。

问卷调查采用主管与下属捆绑方式。主管测评下属的工作绩效,下属自评睡眠质量和内心和谐。为了提高调查测评的客观有效性,采用双评方法――将一个绩效较好和一个绩效较差的下属分为一组对比评定,规定每个主管只能测评2个或者4个下属。收集问卷后,经过评审,剔除无效问卷,确定有效样本。

统计分析采用计算机软件工具SPSSl3.0。因素分析和信度检验及回归分析采用吴明隆的观点方法。因素分析采用主成分因素分析法和最大变异转轴法,要求取样适切性量数(KMO)在0.6以上,旋转后的因素负荷量绝对值大于0.6,同一变数的跨因素负荷量差距大于0.3,信度系数α值大于0.5。相关性分析采用分项分层分析方法,回归分析采用强迫输入法、分层分项回归分析方法。根据相关系数和显著性检验,综合回归分析决定系数(R2)和变异数(R2),评定相关性的强弱程度。根据回归系数(β)值和变异数(AR2)以及显著性,综合评定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程度和解释力。如果β值和AR2达到显著标准,数值越大,表明自变量对因变量的解释力和影响力就越大,相关程度就越大。

(四) 定量分析和验证结果

1.问卷统计分析结果。发出问卷932套,回收696套,回收率74.68%;有效问卷424套,有效率60.9%。样本构成,男性39.6%,女性60.4%,29岁以下占52.8%;大专以上学历占88.1%;无职务级别的54.9%。说明受访者多为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年轻女性,是以年轻知识型员工为主体的专业性样本。

2.因素分析和信度检验结果。对424个有效样本进行因素分析,内心和谐量表的KMO值为0.882,卡方值为4956.18(p

信度检验结果,内心和谐量表的信度系数在0.508~0.608之间,工作绩效量表的信度系数在0.502~0.738,全部达到0.5的标准,说明量表信度稳定可靠,具有良好的可信度。

3.相关分析结果。相关分析结果见表1。该表显示:内心和谐各构面与工作绩效各变量构面的相关系数在0.17-0.42之间(p

4.回归分析结果。回归分析结果见表2。该表显示:模型2表明,R2值在0.09~0.25(p

采用Baron&Kenny(1986)的观点方法检验睡眠质量的中介作用。从模型3看出,睡眠质量在其中起到完全中介作用的有6项,部分中介作用的有4项。加入睡眠质量以后,R2值在0.13~0.28(p

5.验证结果。综合上述信度分析和相关回归分析结果得出结论:内心和谐与工作绩效正相关,内心和谐与睡眠质量正相关,睡眠质量是中介变量,在内心和谐与工作绩效关系当中起到中介作用,提高睡眠质量与提高内心和谐结合起来,更能提升工作绩效。全部假说验证成立,证明内心和谐管理是对传统管理的深化和发展。

三、内心和谐管理继承和发展了传统管理

(一) 内心和谐管理有三个创新点

1.内心和谐是工作绩效的本质原态。研究结果显示:内心和谐与工作绩效正相关。由此引申:内心和谐是工作绩效的本质原态,只要内心和谐就能提升工作绩效,内心和谐是绩效之本,是提升工作绩效的重要措施。研究结果还显示:内心和谐可解释工作绩效各变量构面总变异量的9%-23%,其余77%~91%的变异量由别的因素引起。表明内心和谐只是工作绩效的本质原态之一。本质原态还有别的因素形态,如遗传因素,客观因素――如别人力量、社会原因,机遇力量,自然环境等。个体主观能力难以控制和改变遗传因素和客观因素,但可通过内心和谐充分利用遗传和客观条件。内心和谐作为连接先天遗传和后天条件的纽带,人们能做的,只有通过内心和谐充分发挥遗传优势利用客观条件创造高绩效,从这一意义上说,内心和谐是工作绩效的本质原态,是创造高绩效的根本措施。传统管理理论虽然能够提升管理绩效,但只在管理方法或侧重方面提升,内心和谐管理深入绩效本质原态,深化和发展了传统管理。

2.内心和谐是提升睡眠质量的关键。研究结果显示:内心和谐与睡眠质量正相关。从而引申:越是内心和谐,睡眠质量就越好,内心和谐是提高睡眠质量的关键所在,是解决睡眠欠佳的“良方妙药”。研究结果还显示,内心和谐可解释睡眠质量变异量的45%,只要内心和谐,就可在45%程度上提高睡眠质量。提高睡眠质量使人精力充沛,减少事故提升绩效。传统管理很少量化内心和谐影响睡眠质量,内心和谐管理延伸和丰富了传统管理,

3.内心和谐是沉睡着的“睡眠经济”。研究结果显示:睡眠质量是中介变量,与内心和谐一起共同影响工作绩效。由此引申:提高睡眠质量和内心和谐并举,是提升工作绩效的重要举措。睡眠经济是通过提高睡眠质量和提升内心和谐结合起来而提升的管理效益。可是在现实当中,管理者忽略了

通过提升员工睡眠质量和内心和谐提升绩效,这种睡眠经济还没开发,还在沉睡当中。从这意义上说,内心和谐与提高睡眠质量结合提升绩效是沉睡着的睡眠经济。

三个创新点表明,内心和谐是绩效之本,睡眠关键,睡眠经济。从而引申:越是内心和谐绩效就越高,越是内心和谐睡眠就越好,内心和谐睡眠好更能促进睡眠经济。内心和谐是提高睡眠质量的关键所在,是加快经济发展的重要措施,更是富民强国的治国韬略。

(二) 内心和谐管理使人改变理念

根据研究结果得出结论:内心和谐管理会使人改变理念。一是转移管理重心――绩效本质原态是内心和谐,内心和谐就能创造高绩效,管理者就会把管理重心从“绩效管理”转到“内心和谐管理”,会把“激励机制”化为“帮助机制”,由“充分调动员工积极性”变为“努力帮助员工实现自我”,通过提高员工内心和谐水平和睡眠质量,使员工实现贡献和财富幸福最大化,成为现代富人,从而实现企业效益最大化。二是重视内心和谐和睡眠质量――内心和谐与睡眠质量正相关,内心和谐与提高睡眠质量并举更能提升绩效,人们因此会重视睡眠管理。三是作为人生目标――内心和谐是绩效原态,绩效显著就是成功胜利,成功胜利就会快乐幸福,快乐幸福首先要内心和谐。内心和谐是幸福源泉,人们可能因此把内心和谐当作人生目标;四是改变心态方法一心态与欲望与内心和谐和睡眠质量以及完成工作任务的相关性最大,管理者因此会把改变心态欲望作为提升内心和谐和睡眠质量的关键,会派心态欲望比较和谐的员工完成重要任务。

四、如何提高内心和谐管理水平

(一) 融入和谐文化正确认识真实,是实现内心和谐的基础前提。在国民心中融入和谐文化,是帮助国民提高认识水平的关键所在。在企业管理当中,融入和谐文化就是通过构建企业和谐文化改变员工意识行为,从而提升管理水平和企业绩效。

为什么在员工心中融入和谐文化就能提高内心和谐水平?因为企业管理的根本是管人,管人的根本是管行为,管行为之本是管思想。企业文化是思想之源,是“精神力量”,是行为动力和行为准则。企业管理,本质就是思想管理、文化管理。如果融入和谐文化就能产生和谐行为,就能创造高绩效。企业文化的本质是员工共同认同和遵守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需要哲学观念和道德观念引导和支撑,哲学道德是企业文化的灵魂,融入和谐文化就相当于在企业文化当中注入灵魂――哲学观念、道德观念、价值观念。只要在思想意识中注入和谐灵魂就能产生和谐行为,就能帮助员工提升内心和谐水平。

1.融入和谐文化的原则,是遵守人类认识规律和行为规律――知觉产生动机,动机推动行为,要改变行为,先改变知觉。故要做到内心和谐,先要认识和谐。具体原则是,一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二要先认同后同化;三要借用工具――尤其哲学、心理学;四要利用效仿和从众心理;五要强化与弱化并举。

2.融入和谐文化的基本方法。一是感悟――通过教育引导,提高认识更新观念;二是奖罚――奖励和谐思想行为,处罚不和谐的个人行为;三是仪式――通过举办具体典礼仪式使和谐文化成为组织风俗习惯;四是树标――树立模范,成为偶像,激发自我和谐与偶像和谐;五是强化――通过各种形式如讲座、交流、研讨、报告、歌舞、体育、娱乐、比赛等形式宣传和强化和谐文化,使人逐渐理解、认识、认同和同化。

3.融入和谐文化的程序。在构建企业文化当中融入和谐文化,就象播种,从植人种子,到种子萌芽、生根、生长、开花、结果,需要若干环节过程。同样道理,融入和谐文化需要遵从科学程序:统一认识一形成制度一实施反馈一总结完善一奖罚巩固一创新发展。

(二) 创新道德教育

创新道德教育,是融入和谐文化的有效措施和基本方法。如果不能创新道德教育,就难以让人理解和认同企业文化,企业文化与和谐文化相融却不能让人认同和遵守,就难以做到内心和谐。因此,创新道德教育对于融入和谐文化非常重要。

篇11

“比兴”概念在先秦就已经被提出,但其萌芽在上古时代。“比兴”概念的生成因素,主要有三方面:哲学文化因素、社会现实因素、文学创作的实践。具体而言,如下所是:

首先,美学思想不可能脱离一定的哲学文化而存在,古今中外的美学思想,都直接或间接地与一个民族的哲学文化有关。中国古代美学范畴“比兴”也不例外。中国传统哲学思想注重“天人合一”的直观整体感悟,讲究类比联想,这是“比兴”范畴形成的根基。

所谓直观整体感悟指中国哲学处处以整体的眼光思考自然和人事,发掘其中蕴含的道理。中国的先哲们往往用整体的观念去探讨天道、人道、文道。儒家孔子就从高处着眼来关照现实问题,肯定了个体和社会的统一,“儒家理想中的社会,是一个按严格等级制组织起来的社会,但又是一个人们彼此相亲相爱的社会。一方面个体处在同他人和谐的关系中,通过社会得到发展;另一方面,社会又因为各个个体的和谐结合而得到发展。” 1在此情况下,孔子用“仁”的思想去关照人的行为,说:“里仁为美”;“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2孔子用仁来衡量人的行为,他处处用整体思维来关照“仁”。道家创始人老子,在《道德经》中讲:“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3他同样从整体入手,既抽象又辨证地阐述了道是万物之母,道可以推演出自然和人事。“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4在老子那里,自然和人事都是“道”的组成部分,这也是用整体思维来考虑自然和人事。由于受整体性思维的影响,谈“比兴”时也带有这种思想的痕迹。如孔子“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5但孔子并未详加解释“兴”的具体内涵。中国传统文论中“比兴”的含义,正如老子的“道”、孔子的“仁”,给后人留下了充分的阐释空间。后来的《周礼》和《毛诗序》又分别提出“六义”、“六诗”,皆指风、赋、比、兴、雅、颂,但都未被加以具体阐释。这不仅说明古典美学家在言“比兴”时受这种整体性思维的影响,也说明了“比兴”的内涵丰富,就像孔子的“仁”一样,已形成了一个框架,有待后人发展补充,以至于对“比兴”的解释,形成了“随时之义不一,诗人之志有二”的现象。

这里的类比联想指借助于生动形象的外在物象来阐释问题。老子就常用类比方法生动阐述他的哲学观,“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a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孔子言论中用生活现象来阐释哲学道理的更是到处可见,“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这些论述都有类比的特点。上古的《周易》一书最能展现类比思维的特点,整部著作都以“象”来推理演绎天地万物和人事百态,用简单的符号来类比自然和人事。最基本的两种符号是“――”类比天、阳、男人、刚强等;“D”类比地、阴、女人、柔弱等。清代的王夫之曾说:“乃盈天下而皆象矣。《诗》之比兴,《书》之政事,《春秋》之名份,《礼》之仪,《乐》之律,莫非象也。而《易》统会其理。”6意思是这些古代典籍在阐释道理时,虽方式有异,但最终皆是用“象”来阐释的,其中能其统摄的是《周易》。很明显,王夫之把“比兴”也纳入了传统的类比思维范围之内。需要指出的是中国的传统思维有程式化和主观任意性特征,这种特征主要指“用以类比的物象和被类比的事理之间的关系是任意的,即意向化的。只要类比者主体认识到他们之间的关系,便可不受拘束,随意类比。”7如老子的刍狗类比,庄子的象罔类比,都具有一定的随意性。“比兴”概念的含义也受传统类比思维特征影响。

“比兴”范畴的形成还与一定的文化背景有密切关系。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思想便是“比兴”范畴形成的文化基础。天人合一主要指自然与人情是相通的,人之性情在自然中孕育而成,自然也势必展现人性情的方方面面。《易经》中说:“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9这是远古先民依据切身的经验对自然与人类关系所作的理解和描述,它无意间昭示出了古代先民特殊的文化取向。人与自然是相互作用的,人之性情受自然因素的影响,人在关照自然时,自然也会有人之性情的烙印。在文学创作中,天与人的关系表现为物与情的关系。

其次,宗教原始文化和风俗活动等现实社会因素是“比兴”形成的外在因素。大量比兴意象蕴含着这种文化基因。

关于比兴与原始宗教的关系,赵沛霖先生的《兴的源起――历史积淀与诗歌艺术》一书,作了论述:“从起源上看,兴在本质上乃是在诗歌艺术从包容着各种意识形态的混沌统一的原始文化中分化出来的一种观念意识物态化活动的标记,是扬弃了原有的宗教观念内容的习惯性联想的规范化的外在表现形式。”9赵先生认为“兴”的产生首先属于内容范畴,代表原始思维方式。赵先生所谓“宗教的”就是图腾、祭祀、神话等的综合,“原始兴象”其实就是比兴意象。再如闻一多先生论述鸟的意象时候所说:“三百篇中,以鸟起兴者,不可胜计。其基本观点,疑亦导源,凡图腾歌谣中称鸟者,在歌者心理最初本只自视为鸟,非假鸟为喻也,但为一种修辞术:自视为鸟,则图腾意识之残余历时愈久,图腾意识愈淡……”。10可见,“兴”的最初发生与原始宗教、图腾有一定关系。

从学理层面看,“兴”总是借助于客观物象将人们主观世界里不好直接陈述的东西传达出来,是出于一种审美心理的需要。但事实上,“兴”出现的年代是不可能具有这种审美意识的,在远古时期,人们生活都成问题,他们顾不得考虑审美的。“人们最初以‘他物’起兴,不是出一种审美动机,也不是出于一种实用动机,而是出于一种宗教原因。”11在原始社会里,初民往往感到神秘的自然界深不可测,因此总企图借助自然界的神秘力量来促进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这种神秘力量外现于自然万物,于是对自然力的崇拜具体为对代表它的各种自然物的崇拜,客观世界被神化了,原始宗教就这样产生。于是,日月星辰、山川河流、草木鸟兽等都被赋予了一定的宗教意义。正如列维・布留尔在《原始思维》中说:“原始人丝毫不像他们那样来感知……不管他们的意识中呈现出的是什么客体,它必定包含着一些与它分不开的神秘属性;当原始人感知这个或那个客体时,它是从来不把客体与这些神秘属性分开来的……。”12原始宗教的逐渐兴盛,使客观物象与观念内容之间的特殊联系在人们心理上越来越稳固。某些物象总是与人们想象的一定的超现实的宗教观念内容相对应,早期的比兴运用自然是如此的。

另外,原始的农事、风俗以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现实因素同样影响着“比兴”的生成。历史资料研究表明,“诗经时代”我国中原地区己进入以农耕为主的文明时期,大量围绕农耕所呈现出来的各种自然物象为艺术创作活动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从产生时代最早的《生民》到《七月》,记载了大量的农作物名称和少量的动物名称,足以证明其时农耕之盛。而文化性最强的风俗活动也在很大范围内伴随着其他宗教形式异常活跃地展开,这些活动迹象都大量地保存在早期的各类典籍中,影响着“比兴”的形成。

最后,“比兴”概念在早期文学创作土壤中逐渐成熟。“比兴”萌芽于先秦典籍《易经》,成熟于“诗经”,繁盛于《楚辞》。

《易经》将符号系统和语言文字结合起来,让人在有限的“象”、“辞”中领略无限的、微妙精深的易理。《易传》上讲:“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13仰观俯察,正是“比兴”的产生过程。《易经》的符号系统是全书之主体,而符号系统多用比兴写成,这种“符号比兴”也是最早的比兴。如最基本的阴(D)阳(――)两个符号,体现了自然界的天地、人类的男女、禽类的雌雄等等,自然界万物无不以这种对立统一的矛盾形式存在着,这两个符号均为有特殊涵义的比象或兴象。以阴(-)阳(――)两个符号为基础,随之就出现了八卦、六十四卦。《易经》的卦爻辞多用比兴写成,如用“比”的有:“困于石,据于蒺藜;入于其宫,不见其妻,凶。”含义是:比喻人的处境依附于险毒之人;喻示人遭受极大的不幸。用“兴”的有:“明夷,垂其翼。君子于行,三日不食。”此小诗,似写行旅之难,飞鸟垂其翼,其原因是受伤或饥饿;君子三日不食,说明旅途不顺畅,从这几句可自然联想到人生路途的困难或挫折。由此可知,《易经》始开《诗经》“比兴”之先河。

《易经》中的“比兴”艺术主要是运用符号媒介来阐释易理的,只是比兴艺术的一种萌芽。比兴艺术成熟运用于中国的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在《诗经》中“兴”开始大量出现,据薛胜男对朱熹《诗集传》的分类情况所作初步统计:“在《诗经》1137章中,兴260章,比70章,赋比兴综合运用的共35章,其余为赋。”14这数字表明,用“兴”的句子在增多,而且在这个时期更加注重的是“兴”的美感,而不是象《易经》那样注重义理了。在结构上,往往是重章迭韵,反复咏唱,不仅能产生韵律美,而且还创造一种抒情氛围。《诗经》中的“比兴”的运用已成熟,如《小雅・苕之华》:“苕之华,芸其黄矣。心之忧矣,维其伤矣!苕之华,其叶青青。知我如此,不如无生!”诗人由黄光灿灿、绿叶青青的凌霄花联想到自己悲苦的命运,物与人形成极大的反差,因而感叹自己不如早些死去,达到了很好的抒情效果。比兴发展至《诗经》时代,由言理进入了抒情,由功利进入了审美,越来越凸现“比兴”的美学特征。

《楚辞》中“比兴”艺术继承了《易经》、《诗经》的合理内核,同时又融合了楚文化具有了新的特点。关于这一点,西汉刘安说:“‘国风’好色而不,‘小雅’怨悱而不乱,若《离骚》者,可谓兼之。”王逸也说:“夫《离骚》之文,依托五经以立义焉。”15这清楚地说明《楚辞》与《易经》、《诗经》的承继关系。《楚辞》中“比兴”开始大量融合,构成体系群。《楚辞》更加注重比兴本身的意境美,《诗经》时代虽已注意到了比兴本身的形象美,如以“关关雎鸠”比夫妇之和美,“灼灼桃花”状之艳丽,这些“物象”也有审美意向,但大多数的兴象还是功利性多于审美性的。《楚辞》中,比兴本身是诗人美学理想的物化和外化,是诗人人格美的集中体现。如“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带长铁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鬼,被明月现宝璐”。芳香的草,艳丽的花,闪光的宝剑等这些东西无论是外形和内质,均与美有密切的联系。《楚辞》时代,比兴呈现出五彩缤纷的繁荣景象。

总之,比兴的生成过程是一种十分复杂的文化机体形成过程。“比兴”概念以整体性中国传统哲学观为指导,以“天人合一”的中国传统文化为基础,在《易经》、《诗经》、《楚辞》创作中逐渐的成熟起来了,在这一过程中蕴积了丰富多样的原始文化内涵和审美意义。

注释:

1 李泽厚、刘纲纪《中国美学史》第一卷,第71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

2 杨伯峻《论语译注》,第35页,中华书局,1980年。

34 陈鼓应《老子今注今译》,第73、 233页,商务印书馆,2003年。

5杨伯峻《论语译注》,第185页,中华书局,1980年。

6王夫之《周易外传》卷六,第213页,中华书局,1988年。

7李键《比兴思维研究》,暨南大学优秀博士论文,第12页。

8 黄侃《十三经注疏・周易正义》第20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

9 赵沛霖 《兴的源起――历史积淀与诗歌艺术》,第77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

10 叶维廉译《中国现代文学批评选集》,第26页,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79年。

11 邓玲《谈比兴》,据《钦州学刊》第30页,1998年3期。

12 列维・布留尔《原始思维》(丁由译)第34叶,商务印书馆1981年。

13 黄侃《十三经注疏・周易正义》,第168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

14 薛胜易《〈诗经〉〈楚辞〉比兴艺术之比较》,《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第99页,2004年1期。

篇12

中图分类号:I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1)23-0019-01

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以学道、修道、行道为主,道教的基本信仰是“道”,故称道教。道家的主要人物被道教尊为教主,道教与老庄的思想虽有差异,但也一脉相承。评价《红楼梦》之前,我们有必要了解曹雪芹的生平及思想形成,写作《红楼梦》的原因。

曹雪芹大约生于1715年,卒于1764年。先世原为汉族,明末时加入满洲籍。其先祖随清兵入关,得到宠幸,成为显赫一时的世家。康熙去世,雍正上台后竭力打击康熙亲信,雍正五年,曹\被革职并被抄家。韩隆初年时曹家再次遭受变故,遂彻底衰败。至曹雪芹时,举家过着“蓬牖茅椽,绳床瓦灶”,以粥度日。家境的败落和困顿的生活,使他世态炎凉和人情的冷暖有了深刻的体察,对社会和人生的真谛有了透彻的认识。曹雪芹当年生活的西山(现北京市的香山)是儒、佛、道三教汇集的地方,一些重要的宗教人物经常云集在这里,宣传自家的思想和宗教精神。曹雪芹作为一位生活在封建社会的大家族的人,自然受到正统思想――儒家思想的影响。然而当正统的儒家思想已经不能满足他对世界,对人生的认识的时候,他似乎更趋向于用道家和佛法来救助。

《红楼梦》创作于十八世纪,曹雪芹挥笔“梦”“红楼”,写下了“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的诗句,充分反映了作者在创作《红楼梦》时的矛盾心情。通观一部《红楼梦》,作者在描写宝黛爱情和贾府这些封建家族的腐败时,都让我们看到了宗教对曹雪芹的影响。本文就道教思想对曹雪芹写作产生的三个方面的影响进行分析。

第一,曹雪芹深刻认识到现实社会体系本身存在着不可克服的腐朽性,于是以道家的无为、解脱、自然之道等思想来寻求解脱。但是他对于道教提出的炼丹成仙是抱着怀疑和讽刺态度的。

道教把老子《道德经》、庄子《南华经》等道家著作当成自己的祖经。贾宝玉就研读过《南华经》,对道教有接触了解。宝钗过生日那天,大家一起看戏时,湘云、黛玉开玩笑,惹怒了黛玉,宝玉从中调和,却在黛玉房门前吃了闭门羹。他在门外想到了《南华经》:“细想自己原为他二人,怕生隙恼,方在中调和,不想并未调和成功,反而已落了两处的诽谤。正合着前日所看《南华经》上,有‘巧者劳而智者忧,无能者无所求,饱食而遨游,泛若不系之舟’”。

其次,道家的无为、解脱、超逸等思想也可以在《红楼梦》中找到痕迹。宝玉不读儒家的四书五经,不想参加科举的考试入仕途作官,而情愿呆在大观园和姐妹们作诗饮酒,赏梅咏菊,这种行为和态度本身就体现了他那种无为的思想。在第三十八回中,写大观园姐妹们之间斗诗。请看这几句“萧蔬篱畔科头坐,清冷香中抱膝吟” “短鬓冷沾三径露,葛巾香染九秋霜。高情不入时人眼,拍手凭他笑路旁。”很明显,这几句都带有很浓重的道家的那种超逸和解脱的色彩。当然,这几句诗我们既可以看作是书中的人物所写,也有理由将之看作是曹雪芹的自己的处世态度的写照。

《红楼梦》中涉及到了道教炼丹之事。第二回里冷子兴向贾雨村演说荣国府时,就从侧面提到了贾敬迷恋道教。“子兴叹道:‘……宁公死后,贾代化袭了官,也养了两个儿子:长名贾敷,至八九岁上便死了,只剩了次子贾敬袭了官,如今一味好道,只爱烧丹炼汞,余者一概不在心上。幸而早年留下一子,名唤贾珍,因他父亲一心想作神仙,把官倒让他袭也。他父亲又不肯回原籍来,只在都中城外和道士们胡羼。’” 可见他对于道教提出的炼丹成仙是抱着怀疑和讽刺态度的。

第二,道家、道教却对妇女抱有一种尊崇的态度,老子哲学为道教尊重女性、提升女性意识,提高女性地位,起了理论上的先导作用。道教和道家一致认为“道”是天地万物的最终根源。老子多次论及这一点,如“道者,万物之奥。”“玄牝之门,是为天地根。”北宋道士张伯端也在《悟真篇》中指出:“道自虚无生一气,便从一气生阴阳。”在道家,道教看来,既然包括男女在内的世间万物都是由道而生,那么女人和男人应该没有本质区别,二者具有同等地位。可以看到,虽然老子在其著作中没有正面谈论过男女地位问题,但他屡次用“母”,“雌”等阴性词汇形容“道”,对女性的品质和特质予以赞美,这从侧面反映了老子否定男尊女卑的秩序,主张男女平等的思想。

道家的生命平等观却极大地影响了曹雪芹,成为他为被压迫在男权社会中女性的支柱。曹雪芹在书的一开头就说明了自己的创作宗旨,自云“今风尘碌碌,一事无成,念及当日所有之女子,一一细考校去,觉其行止见识,皆出于我之上,……虽我未学,下笔无文,又何妨用假语村言,敷衍出一段故事来,亦可使闺阁昭传,复可悦世之目,破人愁闷,不亦宜乎?”作者觉得裙钗举止在我须眉之上,立志要“为闺阁作传”。这种新型的男女观其实是对中国封建传统的男尊女卑思想的颠覆和背叛。孔子云“惟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而曹雪芹主张给闺阁作传,这是何等的心胸见识与胆量。曹雪芹的这种反对男尊女卑提倡男女平等的思想对于历史来说是一个很了不起的进步。

他将女性的思想和才学在著作里表现得淋漓尽致。让我们看到了许多可亲可敬可爱的大量女性,他将女子大加颂扬,以极大的热情,成功地塑造了众多女性,生动地描绘了她们的喜怒哀乐,揭示了封建思想对女性的摧残,同时也歌颂她们不满现实的反抗,叛逆和追求自由平等的精神。在他笔下的女子――林黛玉,探春,尤三姐,晴雯,,鸳鸯,湘云……这些女子不仅美丽聪慧,而且有思想有感情,有独立的人格,她们的反抗,她们的言辞都是为了更好的体现女性作为“人”的价值。

中国几千年的黑沉沉的囚禁和虐杀女性的牢狱中,竟然第一次听到一个男子贾宝玉的声音:“我看见了女儿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 他唱的女性的颂歌,其实就是“人”的颂歌。他羡慕完善的“人”,但是现实中的男人让他觉得丑恶,只有美丽的女性才能做他塑造“人”的完美形象的原型。在与林黛玉的爱情之中,贾宝玉显出让人赞扬的一面,他摒弃了纯粹感官的诱惑,只爱与他灵魂相通的一人。当他明白黛玉对自己的感情后,逐渐与其他女性“生分”,最终与黛玉建立了“你好我自好,你失我自失”的关系。

第三,道家自然精神的价值理想是在完全否定和批判现实社会的基础上建立的,这样,它必须忽视和遮掩人生存的种种客观事实,从就具有超越于现实的纯粹理想化的特征。

老子心中有“小国寡民”――“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老子》80 章) 庄子也有“至德之世,其行填填,其视颠颠。当是时也,山无蹊隧,泽无舟梁;万物群生,连属其乡;禽兽成群,草木遂长。是故禽兽可系羁而游,鸟鹊之巢可攀援而窥。夫至德之世,同与禽兽居,族与万物并。恶乎知君子小人哉!”的理想社会。(《庄子・马蹄》) 在这样的描述中,我们感到的是――社会是自然的,安宁又和平;人性是自然的,率真又纯朴;人与生存环境、人与人的关系是自然的,轻松又和谐。

大观园是一个“天上人间诸景备”的世界,也是作者苦心经营的理想世界。因为大观园以外的世界只代表肮脏和堕落,所以读者大多为这片净土所吸引。大观园把女儿们和外面的世界分隔开来,这些贵族小姐们,大多是未嫁过人的,除了一个寡妇和王熙凤。她们在里面饮酒赏梅,结社吟诗,过着无忧无虑极为清净的生活。大观园基本上是一个女孩子的天地,除了宝玉一个人之外,更无其他男人住在里面。在这个世界里没有浊男人的龌龊气味,宝玉希望女儿们永远保持她们的青春,最好不要嫁出去。大观园从这一意义来说,可以说是保护女儿们的壁垒。这里的景观是美丽的,保持着天人合一的精神;人性是自然的,女儿们可以无拘无束地挥洒芳华。道家自然精神所营构的“自然世界”,其基本含义是自然而然,因任自然、无为而治的自然状态。

综上所述,道家的思想对曹雪芹写作《红楼梦》产生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红楼梦》是曹雪芹留给后世一笔宝贵的财富,值得去珍惜和探索。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