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证医学临床实践范文

时间:2023-05-26 08:55:21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循证医学临床实践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循证医学临床实践

篇1

2学习循证医学的意义

2.1掌握临床科学证据的重要性只有临床医生熟知和应用新的质量高的临床科学证据,才会对疾病诊治产生有利的影响。例如:以前对孕妇应用苯巴比妥以降低早产儿颅内出血(in-tracranialhemorrhage,ICH)发病率,但多数临床试验结果显示,产前应用苯巴比妥没有减少ICH的发生,不值得继续推荐在临床上使用[3]。循证医学的系统评价将同类的随机对照试验进行综合分析,其结论更为科学可靠。随着临床医学的发展,面临的问题主要不单是要提供新的科学证据,也应该非常重视将已有的许多最好的证据如何及时有效地用于临床第一线。

2.2获取临床科学证据的及时性虽然临床实践不断需要新的证据,但往往由于时间有限、教科书知识过旧以及所需杂志种类数量有限,临床医生常难以及时得到自己所需的、最可靠的临床证据。在防治性研究中,常用的最好临床证据来源于Cochrane协作网的系统评价。系统评价是一种临床研究方法,它采用全新的文献综述形式,比传统的文献综述更系统、科学。其基本过程是系统、全面地收集全世界所有已发表或未发表的临床研究,采用临床流行病学严格评价文献的原则和方法,筛选出符合质量标准的研究,必要时进行定量合成的统计学处理即Meta分析,得出综合可靠的结论。而Cochrane协作网的系统评价在全面收集资料的基础上完成,包括了发表和未发表的研究,经过严格的质量评价,同时依照新的同类研究结果随时更新,因此可使医生在短时间内获得最新的所需临床研究信息。

2.3更新临床知识的必要性医生的临床专业知识逐渐过时,有研究显示医生掌握关于高血压的最新知识水平与从医学院毕业的年限之间呈负相关。因此临床医生如不注意获得临床医学研究的新证据,其部分临床知识将过时而不能适应临床决策的需要,从而将影响医疗质量。

3循证医学在儿科临床实践中的应用

篇2

1循证医学的概述

循证医学(EBM)又称实证医学或证据医学,本意是指遵循证据的医学,其核心思想为在现有的、科学的临床研究证据及个人临床经验的基础上对临床疾病进行决策。在20世纪70年代,英国研究者首次对循证医学进行了阐述,提出制定临床诊疗措施应依据大量的随机对照试验,对不同地区的研究结果进行综合评价,进而指导临床实践。其后加拿大研究者对循证医学概念进行了概括,循证医学是指慎重、明智、准确的应用现有的最好的临床研究数据,在充分结合医生的专业技能及临床经验,以及患者的个人价值和愿望的基础上为患者制定临床诊疗方案[3]。循证医学与传统医学具有较大区别,传统医学在诊治患者时更加注重临床资料、临床经验及相关的临床知识,而循证医学是在其基础上强调科学研究证据的重要性,其更加科学、规范及合理。随着循证医学概念的不断发展,其已在临床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2循证医学在外科临床实践中的作用

在传统临床医学教育中,医生在诊治患者时更加注重个人的临床经验,并在教科书、研究文献及高年资医师的指导下对患者进行处理,导致了某些真正行之有效的方法不能被普及。循证医学是对传统医学教育模式的改革,它要求医生以临床最新科学证据为指导,在充分结合患者意愿及医师经验的基础上,谨慎、科学、明智的为患者制定临床诊疗方案。要想真正将循证医学应用到外科临床实践中,应注意遵循以下几点原则:①通过详细、全面的检查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及确立问题。②为了解决确定的问题,对相关证据进行搜集及系统性评价。③依据收集的循证医学证据,对制定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措施进行不断调整。④充分运用现有的循证医学证据及新的临床诊疗方案对临床实践进行指导。目前,在疾病的临床治疗方面,大样本随机对照试验(RCT)及系统性评价方法已成为循证医学判定某种治疗方法有效的原则,根据大样本观察、对照组设立、随机双盲试验等要求严格进行临床研究,从而获得科学、可靠、客观的临床结果。

3循证医学在外科临床教学中的作用

循证医学建立的基础为发现、提出及确定问题,其主要目标为解决问题。外科临床教学更应注重对实习医师的启发及指导,使其形成一定的临床思维能力,为日后的临床实践工作奠定良好基础。传统的外科临床教学模式过于单一与枯燥,实习医师积极性不高,对问题的思考及解决能力较差,一味的灌输式教育已经不能适应当前社会对高素质医学人才的要求。外科循证医学的引入,能将问题导向模式进行应用,通过问题的抛出,能激发实习医师的好奇心和兴趣,使其能够针对问题进行积极的思考、研究与讨论,并在教师的逐步引导下,分析、总结相关论点与证据,进而得出最为满意的结果。通过这种教学方式,能转化实习医师的学习模式,使其更加科学、灵巧的掌握知识,并形成自身的、独特的思考模式,为日后的外科临床实践打下夯实基础。大量的临床实践研究结果表明,与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比较,以学生为主导、以患者为中心的外科循证医学教学方法效果更好,学生对外科相关知识的掌握水平从原来的60%以下上升至90%以上,且患者的满意程度从原来的85%上升至98%以上,极大的改善了诊断的可靠性和治疗的有效性。

篇3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9)09-0200-02

一、循证医学的内涵及其产生的背景

什么是循证医学?循证医学(Evidence-Based Medicine,EBM)是20世纪90年代初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型交叉科学,即是遵循证据的临床医学,指慎重、准确和明智地应用当前所能获得的最好研究依据,结合临床医生的个人专业技能与多年临床经验,考虑患者的价值和愿望,完美地将三者结合,制定出适合患者的治疗措施。

1992年,David Sackett及同事们在长期的临床流行病学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循证医学的概念。同时在英国牛津,Iain Chalmer及同事们在十多年准备工作的基础上开始了为循证医学实践提供可靠证据――系统评价(systematic review.SR),包括Nera.分析(Meta analysis荟萃分析)的Cochrane协作网工作。至今短短17年时间,循证医学席卷了整个医学界、整个全世界;美国《华盛顿邮报》将循证医学称为医学史上又一最杰出成就,将彻底改变21世纪医学实践的模式。

由于循证医学具有将最佳研究证据、临床经验和病人的选择三方面恰当结合的特性,医生的诊治决策会使病人获得最佳的临床治疗效果和预后,这对既往传统的临床医疗实践中医生仅根据经验、直觉、基础理论或动物试验结果的推理,或零散的、非系统的人体研究结果诊治病人的方式,予以完善和发展,在医学史上掀开了崭新的一页。

二、循证医学的实践过程

临床医师撰写临床研究论文时,根据要解决的临床问题做好科研设计,根据设计收集病例资料,通过科学的实验方法得出结果,并根据临床实践经验作出合理的解释,这样的结果才能为他人接受和应用。而这些临床实践经验不仅是自己的经验总结,同时更需要借鉴别人的经验,这就需要阅读大量的文献才能掌握某一领域的最新、最可靠的知识。所得出好的科研结果能帮助临床医师正确地回归应用于治疗的病人,并在实践中进一步验证。如何正确评价这些文献并正确应用于病人的治疗过程,便是循证医学实践的过程。

循证医学研究中最佳最新资料主要包括用系统回顾(systemic review)或荟萃分析(Meta analy,sis)方法获得的经过评价和综合的资料。循证指南是通过循证医学方法制定的针对特定疾病在特定地区或人群中应用的指导原则。实施EBM的步骤包括以下四步:(1)从病人存在的情况提出临床要解决的问题;(2)收集有关问题的资料;(3)评价资料的准确性和实用性;(4)在临床上应用这些有用的结果。

三、内分泌学临床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内分泌学科内容繁多、涵盖范围广、疑难问题多、病种表现多样化,进展迅速,许多学生反映难以理解、记忆和掌握。而长期以来,传统的内分泌临床实践模式仍停留在理论知识的掌握与个人临床经验相结合的基础上,临床医生所得到的常常是基础理论或动物试验结果的推理,对临床病例的研究也基于个例报道和分散的病例观察性研究和临床经验总结上。人们辨证能力有限,这种实践模式不免带有个人的主观性,无法从大规模的众多的实验研究中得出总体的结果,难以寻找出规律性的临床研究结果。除了医师临床医疗水平提高受到限制,同时也给学生因需掌握繁杂的知识基础所带来的困难外,老师自身的观点不同也给学生带来更多的疑惑,增加了对内分泌学掌握的难度。如今,内分泌学科知识的更新日新月异,每年至少有数十万篇内分泌学相关医学文献公开发表。鉴此,在内分泌学临床教学工作中,则更应强调学生的循证医学思维的培养,在学习中变被动为主动,在临床实践活动中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具有良好的循证医学思维,提高内分泌学掌握的程度。

四、循证医学与内分泌学临床实践教学相结合

将循证医学思维具体应用到内分泌学临床教学工作中,老师必须掌握循证医学的知识,根据病人具体情况提出临床问题,指导学生检索相关文献,收集证据,并对收集的证据进行真实性与准确性的评判。最后,综合最佳研究证据,得出结论。这样既解决了实际问题,又培养了学生进行循证医学实践的思维,结合实施EBM的步骤,将循证医学与内分泌学临床实践教学完全结合起来。

治疗一例2型糖尿病人,运用循证医学进行内分泌学临床实践教学的全过程:

1 提出临床问题。从病史、体检得到的资料中,正确选择必需的实验室检查和器械检查,确定疾病的原因和诊断,进一步决定采用对病人有效而经济的治疗手段,每一步临床医师每天必须面对并进行抉择,而这些都是需要我们通过循证医学的方法定夺。如下列门诊病例:一位65岁的男性2型糖尿病病人,肥胖,15年前诊断为糖尿病,2年后发现血压升高,血糖和血压在此过程中未得到良好的控制,目前患者出现糖尿病肾病,24小时尿的微量白蛋白增高。提出问题:为延缓2型糖尿病肾病的发生,临床上除了积极控制血糖外,是否需要严格的控制血压?控制多少为宜?

2 收集证据。证据是循证医学的核心问题,如何获得有效的临床证据是实施循证医学的关键。证据的来源可以是研究原著、系统评价报告、实践指南、其他针对治疗指南的综合研究证据或专家意见。收集证据的途径包括期刊、电子光盘检索,及一些未发表的文献,如学术报告、会议论文、毕业论文等。在原著中,前瞻性研究优于回顾性研究;有对照研究优于无对照研究;随机化分组研究优于非随机化分组研究;大样本研究优于小样本研究;当前对照组研究优于历史对照组研究;双盲法研究优于非双盲法研究等。如上例,采用“糖尿病肾病”、“高血压”和“随机对照试验”组合的检索策略对循证医学评述(evidence-based medicine review,EB-MR)进行检索,发现UKPDS报告最有价值。UKP-Ds报告结果UKPDS平均随访8.4年的一项结果提示:严格控制血压(758例,140/82mmHg),死亡率下降32%,大血管病变的危险性降低34%,微血管的并发症下降29%~47%。流行病学观察研究,收缩血压每升高10 mmHg,可使2型糖尿病的相关病死率增加19%,心肌梗死率增加13%,外周血管病变率增加30%,微血管病变率增加10%。提示:糖尿病的目标血压应低于普通高血压人群的血压。提示严格控制血压与严格控制血糖对于延缓糖尿病并发症的发展同样重要,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治疗时,降压治疗应处于高度优先的地位,严格控制血压达到的标准在此后众多的研究试验中证实应在130/80 mmHg以下。

篇4

作为反映新世纪国际医学发展趋势的新生事物,循证医学在国内一经引入便引起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其与中医学的内在联系一直都是众多学者争论的焦点[3,4]。但抛开争论,循证医学作为一种科学的模式或者说一种科学的方法学引入中医临床,为中医现代化服务这一观点已经成为共识[5]。另一方面,在西医作为主流医学的当今社会,中医由于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尚难以用客观、准确、可重复的实验数据说明其疗效,长期被拒于科学体系之外[6]。而循证医学作为一种新的临床思维理念淡化了基本原理的研究,仅对临床疗效作出客观的评价。这对于以疗效著称的中医无疑是一次被世人认可的机遇。

1 临床中医师的循证医学实践

循证医学实践的目的是解决临床问题,包括认识和预防疾病,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应用有效的措施改善并提高患者生存质量,这些都与临床医生紧密相关。但由于受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和多方面条件的制约,中医师在临床实践中仍是依靠经验和推论来进行临床决策的。而各个医生对理论的理解和掌握不尽相同,各自师承和自己形成的经验不尽相同,因此,在临床实践中存在不少弊病[4]。我们在临床常可见到对同一个病人,不同医生的辨证或方药也不尽相同,治疗的效果也就不一样。这样既不利于患者疾病的诊疗,也不利于医生治疗水平的提高。循证医学实践为临床中医师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重要手段。

1.1 掌握循证医学知识,接受循证医学指导 循证医学要求临床医师在工作中不断提出问题并通过严格的检索挑选和评价文献来回答这些问题。因此,中医临床要实践循证医学,首要的条件是作为实践循证医学主体的临床中医师必须摒弃循证医学是西医的事,与中医无关的思想,自觉接受循证医学指导。一是认识循证医学的本质、意义、价值,提高实践循证医学的自觉性;二是熟悉循证医学的基本内容、基本精神和主要步骤;三是掌握实践循证医学的各种知识、技巧,特别是快速、有效地查询相关文献资料,正确阅读、评价医学文献的基本技能,提高实践循证医学的能力[7] 。

1.2 借助循证医学方法,寻找最佳中医证据 按循证医学的定义,临床循证实践应有科学依据,强调按证据办事,而证据是已有的研究结果。目前,中医学的证据有三类[8]。第一类是四大经典,尤其是《黄帝内经》和《伤寒杂病论》,基本上是现在中医学证据当中的最基本也是最重要证据。第二类是四大经典之外的医学著作。这部分证据内容广博,数量繁多,其证据水平也参差不齐。第三类证据是按照现代科学思维方式研究所得到的临床证据。这些文献所报道的证据,从古至今一直指导着中医临床工作,尤其是具有中医特色的病案医话,在更广大的范围内指导着中医临床。临床中医师在循证医学实践中应重视第三类证据的质量和运用,但不能否定和排斥前两种证据。随着中医循证医学体系的建立和研究方法学的改进,今后势必对于已有的中医古籍文献进行评价,以加入到更高级别证据当中去运用。

1.3 尊重患者自我意愿,完善临床诊疗决策 查询文献所获得的结果是所有研究对象的“平均效益”,而我们主管的患者并未在研究中,其特点可能不同于文献中的研究对象。因此,在将临床研究证据应用于具体患者时应结合具体情况进行综合考虑和相应调整[9]。

证据是循证医学的基石。遵循证据是循证医学的本质所在。循证医学在疾病的诊疗过程中主张,将现有最好的研究证据与医生的临床实践和患者的选择三者结合起来综合考虑,选择最佳的治疗方案,为每个具体的患者服务[10]。其核心思想就是谨慎、明确、明智地应用目前最佳医学证据对每个不同健康状况的人作出正确的医疗保健决策,进而对每个不同患者的健康问题提出更为完善合理的解决方案。这样才能体现中医的特点,因时、因地、因人制宜。

2 结 语

中医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瑰宝,它经历了几千年的发展,逐步形成完整的理论及精湛的医疗技术,在世界医学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依然保持着强大的生命力,根本原因就在于中医来源于实践,具有确实可靠的临床疗效。临床中医师在工作中引入循证医学方法,逐步建立和完善中医特色的中医诊断、疗效、治疗方案评价体系,必将为中医临床实践注入新的活力。正如陈可冀院士所断言:“循证医学在中医药研究中广泛应用的时候,也是中医药真正走向世界的时候” [3] 。

【参考文献】

1 Sackert DL,Rosenberg WM,Gray J A,et al.Evidencebased Medicine:what it is and what it isn′t.BMJ,1996,312:7172

2 张鸣明,刘 鸣.循证医学的概念和起源.华西医学,1998,13(3):265

3 罗云波.论中医与循证医学.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06,16(2):4

4 邢 斌,颜乾麟.循证医学时代中医学如何发展.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03,27(2):87

5 胡镜清,谢雁鸣,刘保延,等.循证医学在中医药界及其临床应用认识的初步调查.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04,4(10):737

6 徐厚谦.从循证医学观点思考中医药的发展.甘肃中医学院学报,2004,21(1):47

7 朱方争.临床医学生学习循证医学的作用.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3,20(1):6162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