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范文

时间:2023-05-26 08:55:26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

篇1

1998年召开的世界高等教育大会发表的会议宣言中指出:“为方便毕业生就业,高等教育应主要培养创业技能与主动精神;毕业生将愈来愈不再仅仅是求职者,而首先将成为工作岗位的创造者。”二十一世纪是以创造、创新、创业为特征的世纪。大学生创业是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一种新趋势,它对现行的教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也预示着未来中国教育必将发生深刻变革。对大学生进行创业能力培养与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史上一种新的教育理念,是知识经济时代培养大学生创业精神和创造能力的需要,是社会和经济结构调整时期人才需求变化的需要,是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一、培养大学生创业能力的重要意义

(一)是社会需求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十一世纪是以现代高科技为主导的知识经济时代,这一发展特点,要求掌握了现代科学技术的富有创新精神的年轻大学生担负起创业的历史责任。大学毕业生在高校的培养下,可以说都已掌握了一定的专业知识技能,具备了从事某一职业的基本能力,是社会上素质最高的一个群体,是最重要的人力资源。很显然,高校若能加强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毕业生就能在就业过程中更快更好更准地挑到自己心仪的职业,就能更加理性地采用一种独立的更加成熟的自我就业方式。

(二)是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

对于高等教育实行收费的国家来讲,如果大学生接受了高等教育以后而无法找到工作,高等教育的个人受益无法得到补偿,就会在社会上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还可能造成社会的不稳定。那么,高等教育大众化也将失去意义,因此,高等教育应切实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

(三)是缓解我国就业压力的需要。

劳动力相对过剩,就业难在我国是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当前的就业形势要求更多有条件并具备一定创业能力的大学毕业生选择创业之路。这样既可以为自己寻找出路,又可以为社会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带动社会劳动力就业。从长期来看,这对于缓解国家就业压力不失为一条道路。

二、大学生创业的特点

大学生就业之难,失业人数之多,已经成为无法改变的现实。但是,进入社会的大学生,大多要靠自己来养活自己,在不断进行的创业实践中,我国大学生创业形成了自己的特点:

(一)积极性高,但实际创业比例低。

自从大学生接触并了解大学生创业以来,我国大学生的创业激情逐渐增长,创业的速度、人数增加迅速。我国大学生创业欲望强烈,但实际参与创业的比例还是很低的。

(二)科技转化率低。

在国内创业学生中,有很大一部分学生是从事家教、零售、服务业等技术含量低的行业,即使涉及网络的创业者也都集中于一些不必进行产品设计、开发、生产的网站维护。

(三)创业的社会文化基础薄弱。

大学生创业没有赢得社会、家庭、学校的完全认可和支持,明确鼓励大学生创业的高校、家长并不多。无论是向社会宣传创业的大学生还是向高校宣传创业的企业家都比较少,使得创业的舆论氛围不浓厚。

客观上讲,大学生创业的道路有开创性、现实性、多样性、艰巨性和风险性等特点。

三、培养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对策

(一)学校要转变教育思想,培养目标要面向市场。

我国高等教育中存在着许多矛盾和问题,最主要的是学校培养的人才不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因此,要培养适应二十一世纪需要的能自主创业的创新型人才,首先必须转变教育思想,深化教育改革。在培养目标上,要从以传授知识为中心的传统教育转变到着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现代教育上来。

(二)改革管理制度,营造创业环境。

高校现行的考试制度和方式,许多地方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死读书者不会创造,不会创造就难谈创业。因此,学校应尽快在教学、科研和学生管理环节上让学生多参与,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提供有利于年轻教师和学生发展个人兴趣、特长和脱颖而出的土壤;营造鼓励学生冒险、当领头雁,崇尚知识、追求真知的氛围,为学生的禀赋和潜能的充分开发创造一种宽松的环境。

(三)大力开展对大学生的创业教育,充实创业指导队伍。

创业教育是指培养学生创业意识、创业素质、创业技能的教育活动,即培养学生如何适应社会生存、提高能力及进行自我创业的方法和途径。作为高等教育发展史上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它是知识经济时代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培养,是社会和经济结构调整时期人才需求变化的要求,是素质教育新的突破口,是解决当前及今后大学生就业、提高大学生创业的有效方法。教师在各类课程尤其是人文课程讲授过程中,注意创业思想的渗透,在创业专门课程讲授中更应结合实际,突出学生的能力及素质培养。有条件的高等院校应建立专门的创业指导队伍。

(四)与学生的社会实践相结合。

许多学校都安排有假期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入社会进行模拟创业实践活动。可以让学生参观、考察各种类型的小企业,做社会调查,写调查报告,提出自己的创业计划等,同时可以请一些创业成功者讲自己的奋斗史、创业史。让学生撰写创业纪实,既体验创业的艰辛,又感到创业的乐趣。

(五)政府和社会要扶持大学生进行自主创业。

很多高等院校设立了创业风险基金,用来帮助和解决学生开展自主创业初期的资金问题。但对于广大的学生来说,学校创业基金能得到的面太狭窄了,这就需要政府或社会出台一套完善的帮扶学生创业的政策。依法为他们个体经营或创办企业予以税费减免、降低准入门槛、提供小额贷款,提供人事档案托管、职称评定,等等,这些工作都有着非常实际的作用和意义,能吸引更多的高职学生加入到自主创业的行列。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创业是就业之母。要扩大就业岗位就要大力鼓励创业。大学生自主创业,一方面可减轻就业压力,另一方面可促进经济繁荣和经济活力的保持。加强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是高校适应时展要求的必然选择。

参考文献:

篇2

2014年12月10日教育部就2015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进行部署。要求各高校全面推进自主创业工作和创新创业教育,加大大学生自主创业的资金支持力度,同时高校学制应更加富有弹性,允许在校学生休学创业。面对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自主创业有助于缓解就业压力,是当代大学生重要的就业方式之一!

一、大学生的创业意识现状

创业意识是个体根据自身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而引发的创业意愿,是进行创业行动的出发点和内驱力。创业意识包涵四个要素,即创业需要、创业动机、创业兴趣和创业理想。大学生很容易产生创业的需要:一方面他们渴望独立,尤其是经济上的独立,希望自己可以作为社会成员负担起经济方面的开支,另一方面,创业行动本身有助于大学生自我综合素质的提高,希望通过创业锻炼自己各方面的能力。这既是创业需要也是创业动机的体现。从高校开展的创业指导活动时大学生的参与情况来看,他们中大多数都积极踊跃地报名参加,并能有针对性地提出创业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与情况,极大地彰显了当代大学生的创业兴趣。由于大学生目前主要的任务是完成在校期间的知识储备与能力提升,大学生的创业理想偏向于个人化与近期化。创业理想还处于比较稚嫩的阶段,没有具体的实施步骤和完成标准,一切只是依照个人感觉。大学生们有创业理想,但还不够完善、不够成熟。以上就是当代大学生创业意识的现状。

二、大学生的创业能力现状

创业能力分为硬件和软件。硬件就是人力、财力和物力;软件就是创业者的个人能力,包括创业素质和专业技能。大学生的创业能力现状与大学生的成长过程息息相关。就目前的表现来看大学生创业能力的硬件方面普遍比较缺乏:大学生的主要接触对象是学生,与创业需要接触到的对象相比过于简单。大学生的主要经济来源是父母的资助,用途是生活开支,很难有多余的财力与物力来支持其创业实践。大学生创业能力的软件方面也不太乐观,大学生的个人能力还在锻炼阶段,繁重的学业任务使大部分的大学生没有机会去进行创业实践,有些大学生在初次创业中遭遇失败便不再愿意继续尝试与努力,缺乏坚韧的创业意志,创业素质有待提升。各高校有开展各种各样的以创业为主题的培训或讲座,大学生可以在这些场合学习到一些创业知识,但创业对于大学生来讲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仅靠这些举措的大学生很难掌握充足的专业技能,直接导致大部分初次创业的大学生会遭遇到创业失败,这都是创业软件方面不足的体现。

三、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

个人能力是完成一项任务或目标时所表出来的素质,不同的人在完成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有所不同,但个人能力都是可以通过实践得以培养与提高的。

1.强化大学生的创业意识

从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至1996年,大学生毕业后在就业方面都可享受国家的“包分配”制度,这让大学生群体形成了大学毕业后就是要进入传统工作岗位的潜在意识。即使到了今天,这依然是大学生的最主要的就业方式。然而,当今社会就业压力极大,就业市场供过于求,大学生的自主创业必然成为就业趋势,了解这一现实有助于强化大学生的创业意识。

2.加强对大学生的创业指导

大学生在创业方面普遍缺乏理论与实践,家庭、学校、国家应加强对大学生进行创业指导。家长可在长期的生活中观察大学生的在创业方面特点、特长,知其足亦知其不足,充分运用家庭亲属关系,为大学生提供创业前期的实践锻炼。学校也要加强对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力度,定期开展相关培训课程。目前国家已为大学生创业提供的相应的资金扶持方式,但还应增强学生创业的政策支持力度,以此来加强对大学生的创业指导。

3.拓宽大学生的创业途径

目前大学生创业的途径主要依靠自己生活所见所闻得以确定,但也有一些高校设立了创业孵化基地,这是大学生创业的又一新兴途径。为大学生创业实践提供了良好的阵地。大学生具有很强的创新能力,这些创新能力是大型企业或公司的发展动力,国家应鼓励或促进大型公司或企业与大学生创业的合作。一方面大学生创业有了雄厚的财力支持,另一方面为企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实现双赢。

篇3

[4] 黄敬宝.我国大学创业状况调查分析[J].经济纵横,2010(6):68-71.

[5] 姚冠新,杨道建.大学生创业能力提升的模式研究[J].江苏高教,2012(3):104-106.

[6] 叶映华.大学生创业意向影响因素研究[J].教育研究,2009(4):73-77.

[7] 卫冰婕.大学生自主创业分析——以浙江师范大学为例[J]. 现代商贸工业,2013(2):138-139.

[8] 席升阳.我国大学创业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湖北:华中科技大学,2007.

篇4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6)07(a)-0166-02

创业,是一个发现和捕获机会并由此创造出新颖的产品、服务或实现其潜在价值的商业过程,是科技和风险投资浪潮兴起的产物。微信平台参照Shane的创业概念模型,它给出创业的机遇,展开创业的经历,它重点是在磨练学生在创业中的意志和技巧。学生通过了解创业模式,总结创业经验,掌握创业的具体方法[1]。在培训的过程中,该平台致力于培养学生精神层次的创新思维,力求在理论和实践中使学生掌握更多技巧。在培训的过程中,学生会加入到真实的情境之中,感受真实的创业模式,了解真正的创业过程。

1 基于微信平台的大学生自主创业能力培养模式

为什么那么多的鼓励政策、引导培训、奖励补贴对于大学生来说宛如天方夜谭?难道大学生创业真的举步维艰吗?对于自主创业的大学生来说,最重要的就是要创业的项目、公司的运营模式以及创业团队。创业面临的问题多种多样,每一个问题都将成为他们创业路上的绊脚石,这其中法律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缺乏机会经验的他们不免感慨“敢问路在何方”。创新型创业正是为大学生提供了这样一种平台,而微信创业平台正是为大学生提供了这样一种便利。

一直以来,微信平台都以“紧扣创业基础、突出创业本质、引用真实情景、追求创业平衡”为主线,并将“自主灵活”和“体验式”的运营模式作为平台设计理念,以进一步将创业培训工作奠基在微信平台基础上,并将其分为“创业前期准备”“创业能力塑造”“创立我的企业”“经营我的企业”4个部分,以此反映出大学生创新创业的优势,向社会展示出基于微信平台大学生创业的整个过程。它的理论与实践将大学生带到了一个得以施展手脚的平台,让学生在这里学对于创业更加全面的技巧。

2 基于微信平台培养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必要性

通过对2011年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网创部、腾讯网教育频道、中国传媒大学的调查统计,抽取了4 000多个样本,对大学生在创新创业方面的人才培养模式、课程设置、专业素质、创新能力、思想状况、家庭支持及资金来源渠道进行全面调查。在调查中,可以了解到了以下几方面问题。

2.1 创业能力培养缺失以及创业课程的不完善

根据调查结果,仅有不到10%的人参加过创业培训课程或创业大赛,超过90%的人没有参加过培训课程或创业大赛。没有创业能力的培养,大学生创业能力缺失成为了必然。将近60%的人希望能够获得“与人交流技巧”的培训,而剩下40%的在校大学生则希望参加“与自己专业相关的创业比赛活动”,还有将近50%的正在创业的人则希望能够加入创新型创业的培训。各个阶段的大学生对创业的概念都不尽相同,无论是开设何种形式的创业课程或比赛都应该科学合理对应到每个大学生。而在创业服务方面,各个大学的大学生更倾向于服务的培训、服务经验的交流以及社会对大学生创业的关注等等[2]。综上,未来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应该从创业活动的积极创办上入手,而创业课程的设置上,则应该从创业服务方面着手,将正确的服务理念融入到大学生创业核心理念当中去。

2.2 大学生缺乏创业认真的态度,缺乏综合素质

当今大学生对于创业一知半解,了解不深,存在投机取巧,急于求成的心理。对创业前景过于乐观,幻想一步登天,一旦遭受挫折,就会一蹶不振,陷入苦恼,有些人难以自拔,心理负担加重。其实他们中的大多数所见到的案例都是成功的案例,却从未见到更多失败的例子。只有对大学生进行创新型创业的培养,让他们了解到创业背后的不易,才能在日后的创业中更加努力。

对大学生创业来讲,其业务的专业水平和职业素养非常重要,但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才是决定创业成功与否的关键。目前很大一部分大学生在校园的生活学习中掌握了不少扎实的专业基础,但是却缺乏专业的企业运营管理,导致他们很多人一下子难以胜任经理人位置。基于微信平台的大学生创业能力培训可以非常好地通过学习创新创业的知识和实践,让学生了解一个企业如何运营,了解一个企业的创办模式,不断地学习经营才能成为合格的职业经理人,为未来的创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2.3 政策上一知半解,急于求成

目前,政府为了尽可能地降低社会就业压力,已经逐渐认识到大学生自主创业的重要性,并为大学生创业出台了很多在税收、创业资金上的补助政策。但是尽管如此,真正读得懂与了解这些政策的人少之又少,即便是了解,大多数人也不明白如何合理的运用这些政策。然而,微信确实我们大学生平时接触最多的软件,通过微信平台,大学生所实现梦想的路径更加多样化,算得上是一条便捷的道路,同时,让大学生在学习期间了解更多的政策,将他们培训成一批善于通过政策创业的人才也是非常必要的[3]。

3 微信应用于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所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微信平台的大力推广解决了大学生在未来的创业中所面临的诸多困惑,为学生在未来的创业过程中排忧解难。但是在实际中也会遇到很多问题,这些问题也亟待解决。

3.1 缺少相应场地及资金的不足

大学校园其实有很多商机,如各种生活用品、小吃美食、办公设备、电子用品等;当然,很多有能力的学生需要施展抱负,但由于受到资金和场地的限制,很多人在未付诸实践之前计划就濒临流产。微信平台可以合理地为学生提供了运营平台,但还是需要学校和社会为大学生提供一些必要的场地和设备,以进一步支持学生的创业发展,并促进各大高校相互构建合作关系。

3.2 学校创业实践与学生学业的矛盾

如果学生把过多的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到创业中,那么势必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业,甚至导致更加恶劣的后果。当然,有个别学生也会因为忙于创业而留级。所以,如何处理学业和创业之间的关系,也是当务之急。当然,微信平台可以更加合理、人性化,适时地为学生提出意见,合理地为学生规划分配他们的时间。完善良好的学习―创业两不误的机制。

3.3 学生的经营状况需要管理和监督

根据学生的经营状况,合理地提出规划和建议,同时也要保证质量问题和人身安全。不能一味地支持创业而忽略了学生创业中所带来的为题。当然,对于学生在创业中面临的创业危机,就需要要引导学生走出危机。企业要做好监督,而学校也要合理管理。

曾经在2009年中央卫视的经济节目中,上海复星科技集团董事长郭广昌对青年创业者有一句创业箴言:“鼓励创业,但要做好准备!”[4]现在,高校对于学生的创业培养不能止步于知识和理论上,更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他们的意志力精神力。学生创业将会是未来国家企业的重中之重,好的平台将会帮助他们得到有力发展。微信平台所带来的活力远不止于此。大学生在今后的创业道路上必将一往无前。

参考文献

[1] 康庄.高校《就业创业学》教材编写的探讨[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2):113-116.

篇5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9(b)-0002-01

1 ERP沙盘教学简介

ERP沙盘教学起源于西方,本世纪初引入中国。现在是各大高校开展实践教学的一种方式。在教学组织上,学生分成6~8组,分别代表一家企业,每组5~6人,分别企业的CEO、财务总监、物流总监、市场总监、营销总监等角色,进行企业6个会计年度的经营。通过课程的开展,使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市场营销、会计、财务管理、物流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多门学科的知识,达到多学科知识融通与应用的目的。目前,越来越多的学校将ERP沙盘教学作为开展创业教育的载体来应用,并得到了学生的认可。

2 大学生创业教育的问题

我国高校的创业教育处于起步阶段,还没有形成理论体系,甚至有些高校还没有开设创业教育课程,开设创业教育课程的高校也主要以选修课为主。目前高校的创业教育具有明显的功利性,就是解决学生就业问题,基本等同于社会上已解决生存问题为目的的就业培训或企业家速成教育,导致对创业教育理解的偏差。

另一方面,创业教育方面的师资不足。在高校讲授创业教育课的教师多是经管类专业的教师或从事就业指导工作的教师,这些教师大多没有创业经历,对创业教育的讲授仅仅停留在纸面上,是名副其实的“纸上谈兵”,学生根本没有应用、实践的机会,这样的创业教育并不能对大学生的创业起到实质的指导作用,更不要说对创业能力的培养了。

3 ERP沙盘教学对大学生创业素质的培养

创业对大学生的要求是很高,不仅仅创业的需要的知识技能,更多要求大学生具有较强的综合素质。ERP沙盘教学能够多方面对大学生的创业素质进行训练与培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 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大学生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大多没有实际应用的机会,实训课程的形式也多以校内实训为主,设置了很多限制条件,与现实差距较大。即便是进入企业实习,对学生的锻炼也是不全面的,大多数知识不能得到实践的检验。ERP沙盘实训过程中涉及到战略规划、财务管理、市场营销、企业生产、物流采购、税收等知识,学生要进行市场分析、战略制定、营销策划、生产组织、财务管理等一系列知识活用过程,这是在任何一家企业实习都不可能做到的。传统的教学让知识停留在纸面上,而ERP沙盘模拟让这些知识变得看得见、摸得着,整个企业经营过程全部展现在眼前,所有决策过程亲身参与、制定,达到理论与实践的无缝结合。

3.2 将理论知识综合应用的能力

大学生创业需要对企业管理的战略制定、财务规划、生产、采购人力资源管理、营销策划、团队管理、法律知识等都有所了解。大学生所学的课程中包括了其中的几乎全部知识,但这些知识都是自成体系的,大学生很难将这些知识联系在一起,更不要说综合应用了。ERP沙盘教学为大学生提供了这样一个综合应用这些知识的平台。大学生在企业模拟经营的过程中会遇到真实企业会遇到的现实问题,这些问题更具有普遍性和代表性,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学生调动所学习的多门课程的知识才能解决。在ERP沙盘模拟实训中,各门课程不在是独立的课程,而是相互联系、相互支撑的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在ERP沙盘模拟实训中,营销、生产、采购、财务,环环紧扣,息息相关。企业在做市场营销的时候不仅需要考虑市场因素,即市场预测,还要考虑生产,即销售受到产能的制约。生产什么要看市场需要什么,所以生产和营销的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在确定了生产什么之后,就要制定采购计划,采购计划为生产计划服务的,同时受到资金的约束。在财务方面,不仅要进行账目和现金的管理,还要考虑贷款的方式、贷款的时间、贴现的使用,而这一切都由企业的经营活动决定。企业经营活动的结果,即盈利与否由直接影响企业的财务状况,比如融资的额度。所有这些都需要全盘考虑,不能忽视任何一个细节。由此,培养学生全面思考问题,综合应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3.3 决策的能力

怀揣创业梦想的大学生往往充满激情,对未来的事业充满期待,总是迫不及待的开始着手行动,但殊不知创业有风险,行动需谨慎。

在ERP沙盘模拟中,每个团队模拟的企业需要与另外五家企业一同竞争。这就要求这些企业的管理者要在了解自己的同时,要深入研究市场预测、研究竞争对手。在模拟经营的过程中,企业管理者要抓住一切机会搜集情报,做出对形式的正确判断。在认清形式的前提下制定企业的营销战略、融资战略、生产战略、采购战略等。这些战略的制定必须建立在对数据的准确分析基础上,不允许有一点差错,哪怕一个数字计算失误,都会造成满盘皆输的恶果。整个过程要求学生既要胆大,又要心细。通过模拟经营让培养学生搜集信息、整理信息、利用信息进行决策的能力。

3.4 团队协作的能力

ERP沙盘实训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各有分工,必须每一个人履行好自己的职责并通力合作才能取得经营的好业绩。这样的环境也与学生就业后的工作环境相似,每个人,无论在什么岗位都需要将自己置身于一个团队之中才能完成组织的目标,实现自己的价值。通过这样的实训让学生深刻体会五个优秀的个人不一定能组成一个优秀的团队,五个普通的人,如果在团队中都发挥了自己的优势并配合默契才能成为优秀的团队。从而让学生在实训的过程中,认清团队协作的重要性,同时学习团队协作的技巧,锻炼团队协作的能力。

4 结语

ERP沙盘教学是一种体验式、参与式教学,能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只是起到辅助、辅导的作用,这种教学方式使学生在游戏般的学习过程中更深刻的体会所学的知识是如何在企业经营中得到应用的。ERP沙盘教学是一种对抗式教学,但整个过程有倡导团队内部的团结协作,团队之间的互惠共赢,使学生能够亲身体会到社会上企业竞争的激烈,既树立竞争意识,又树立协作意识。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创新创业能力;创业训练; 创业教育;工科类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 G811 文献标识码: A

Keywords: innovative ability and entrepreneurial skills;Entrepreneurship training;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Engineering students

引言

党的十七大提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的发展战略。教育部(2010)3号文件《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是落实这一战略,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创业带动就业,促进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服务于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大战略举措。在新形势下,加强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培养是高校人才培养的战略性问题,是关系到高等教育培养的人才是否具有创新创业能力、能否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能否承担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中国梦的重要课题。因此,扎实有效地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使更多的大学生把自主创业作为实现人生价值的优先选择,强化学生创新精神培养与创业能力训练,以主动适应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积极应对未来的挑战,越来越成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面临的重要任务。同时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是在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高等教育改革的新出路,更是促进科技创新、繁荣经济、扩大就业的重要途径。

一、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1.1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是缓解社会就业压力的需要

本世纪初,我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只有107万,今年则接近700万。国家教育部学生司司长林蕙青早在2004年就指出,虽然毕业生数量增幅较大,但社会整体就业岗位没有明显增加。在毕业生数量大幅度增长的同时,毕业生待业现象开始出现,数量逐年上升。有关统计显示,2001年大学本科毕业生的待业人数是34万,2012年则突破了100万。

面对日趋严峻的就业形势,在大学生中开展创业教育,使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和择业观念,开发创造性思维,提高综合素质和创业能力,对于大学生参与社会竞争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高校毕业生处在人生的重大转折和突变时期,有很大的可塑性,同时他们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是开发潜力、发展创造力的最佳时期。

1.2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是推动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需要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城乡产业结构依据市场的变化在不断地调整。这就要求劳动者应具备新技术、新工艺的实施以及新产品的开发和创造能力,即劳动者不仅要具备从业能力,还需具备创新创业能力。因此,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正是适应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人才的诸多要求,同时也能促进高等教育自身的改革与发展[1]。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21世纪的竞争是经济和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到底是高素质人才的竞争。高校是人才培养的摇篮,培养和造就基础宽厚、富有创新精神、能够应对未来社会发展和挑战的人才,是高校在教育创新中担负的首要任务,也是落实建设创新型国家发展战略的必然要求。大力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是建立高校创新体系的关键性环节和基础性内容,它能有效地支持和推动国家创新体系的建立,对建设创新型国家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1.3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是适应世界高等教育发展趋势的需要

创新和创业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旋律,创业型社会的出现或许是历史上一个重要转折点。与此同时,世纪之交兴起的世界高等教育改革运动中,发达国家都不约而同地把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作为改革的主要目标之一,其中美国尤为典型。上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经济的强劲增长和旺盛活力,关键在于整个社会旺盛不衰的创新精神和千百万家小型企业生生不息的创业活动。创业精神加创新思想是美国经济繁荣的基础并成为美国最为重要的战略优势。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以哈佛大学为首的多所美国大学不断进行教育创新,并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在创业教育方面,麻省理工学院的毕业生已经创办了几千家公司,这些公司创造了2320亿美元的销售额,对当地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硅谷60%—70%的企业是斯坦福大学的学生和教师创办的,硅谷总收入中,至少有一半是由斯坦福大学师生创办的企业创造的。闻名遐迩的微软、雅虎、戴尔、Google等最初都是由在校大学生创办的公司。未来学家约翰·奈斯彼特认为:创业是美国经济持续繁荣的基础。创业型就业是美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是美国就业政策成功的核心[2]。

在我国,由于受社会、历史和文化传统的影响,高等学校普遍对创新创业教育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培养的学生缺乏创新能力和创业意识,与国外发达国家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差距巨大。这就要求高等学校要按照国家的要求,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大力加强创新创业教育,以适应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缩小与发达国家高等教育的差距。

二、培养工科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对策建议

2.1以创业训练为载体,使学生亲临工程实际,提高实践能力

教育部在全国高校开展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可以提高校园创业文化的感召力和影响力,带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创业热情,增强学生自主创业的自信心,对营造大学生创业的校园文化氛围、推动学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都有很大促进作用。

为扎实有效地开展创新创业训练,高等学校应当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大力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尽快转变教育理念,在教学组织结构、专业和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方法等方面进行创新,引导教师开展理论和案例研究,并提高结合专业教育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意识和能力,从而使“创新+创业”成为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鼓励教师参与行业、企业的创新创业实践。聘请企业家、创业成功人士等作为兼职教师,建立一支专兼结合的高素质创新创业教育教师队伍[3]。

(2)组建不同专业(如会计、法学、工商管理、国际贸易以及工科专业)教师组成的创业指导团队,搭建学生创业支撑平台,为学生在工商注册、财务、法律咨询、企业管理运营、专利等方面提供帮助和服务。支持学生积极申请和充分利用政府有关部门鼓励大学生创业的激励政策和资金支持,如税费减免、工商注册优惠、政策扶持、项目推荐、开业指导、融资服务、小额贴息贷款、跟踪扶持等。

成立多个学生模拟创业团队,团队中的学生分别负责模拟企业的一部分工作,以提高学生参与的热情和积极性,增强责任感。结合所学专业和企业生产实际确定创业方向,在创业过程中,指导教师带领学生到企业真实感受企业运行管理的全过程,体验生产实际环境,全方位培养学生的企业运营与管理能力,树立工程意识,提高工程能力[4]。

(3)加强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把创新创业教育纳入专业教育和文化素质教育教学计划体系。突出专业特色,实现创新创业类课程设置与专业课程体系的有机融合,创新创业实践活动与专业实践教学的有效衔接。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加强创新创业教育教材建设。通过第一课堂教学主渠道推进“专业教育+创业教育”的教学改革;通过第二课堂开展创业计划大赛、创业交流、创业教育讲座等活动,采用“网络教学”、“实地考察”、“企业家论坛”、“创业计划(设计)”等形式拓宽学生学习范围和视野。

(4)在调研企业岗位需要的基础上,专业教师应与企业人员一道确定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及实训计划、实训大纲,确定实习实训的项目、内容和要求,并共同撰写实训教材,制定考核标准。

借助于行业企业的优势,带领学生亲临生产现场,了解生产具体过程,学习相关技术规范和要求,并熟悉企业运营管理情况。在校内实训基地让学生掌握生产过程的工艺流程、关键设备的工作原理、结构及相关要求,提高其实践能力和创业意识。

聘请企业兼职教师讲授生产工艺流程、关键设备设计、制造、检修、安装方法,尤其是新工具、新技术的应用。通过多种渠道将企业中闲置或报废的典型设备搬迁至校内建设实训装置。开设岗位需要的课程以及生产实际类毕业设计题目,聘请企业兼职教师讲授和指导。

通过以上措施,既可以使教师转变教育理念,增强创新创业意识、工程实践经验,又可以使学生了解创业知识、熟悉企业运作过程、体验实际生产环境、提高工程能力,以适应社会和企业的需要。

2.2多种方式并行,全面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2.2.1提高学生对创新创业的认知度,增强创新意识与创业精神

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是形成和推动创业行为的内在驱动力,是产生创业行为的前提和基础,但目前大学生对创新创业能力普遍缺乏认识和了解。因此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的培养是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重点,要使学生认识到,为适应经济、社会的需要,必须强化自身的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通过大力宣传自主创业先进典型,引导大学生增强创新、创业的信心和勇气,鼓励和扶植更多具备自主创业条件的大学生脱颖而出。为此,高校应通过讲座、创业社团、大学生创业沙龙等方式引导大学生全面理解自主创业的深刻内涵,营造浓厚的科技创新氛围,激发学生兴趣,从根本上增强学生创新意识与创业精神。

2.2.2加强校内外创业孵化基地建设,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创业条件

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有教育、研发创新、企业孵化、创业人才培养等重要功能,对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十分重要。创业教育的落脚点在社会实践,因此高校应建立多种形式的校内外创业基地,以此为载体组织学生参加创业实践[5]。一方面通过实习环节开展创业实践,把校内外实习基地办成创业教育示范基地,让学生在其中边学习、边实践、边创业。另一方面,创业基地与社会要建立广泛的外部联系网络,包括各种孵化器和科技园、风险投资机构、创业培训机构、创业资质评定机构、小企业开发中心、创业者校友联合会、创业者协会等等,形成高校、社区、企业良性互动式发展的创业教育生态系统,有效地开发和整合社会各类创业资源,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创业环境,为将来走向创业道路打下坚实的基础。

2.2.3政府应加强资金和政策支持,使创新创业教育顺利开展

目前国家和各地方政府在税费减免、工商注册、政策扶持、项目推荐、融资服务、小额贴息贷款等方面出台了许多鼓励大学生创业的激励政策和资金支持,但在校大学生对此知之甚少,了解不够,因此相关部门和机构应加大宣传力度,以激发大学生的创业激情。此外国家应参照国外的成功做法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明确高校、企业以及社会相关机构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责任和义务,并在政策、资金、创业训练基地用地、设施设备和师资培训等方面给予重点扶持和保障。

结语:

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为此高等学校应从办学理念上确定创业教育的重要地位,并把它体现在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里,着力打造一支专兼结合的高素质创新创业教育教师队伍,精心组织教学内容,优化实践教学模式,营造适宜的教学环境和氛围,使学生养成面向工程实际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具备创新创业所要求的素质和意识。

创新精神与创业能力是民族进步的灵魂、经济竞争的核心。针对工科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不足的情况,应该在国家相关政策的大力支持下,积极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实行“以创业训练为载体,多种方式并行”的模式,以有效提高工科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参考文献:

[1] 郁义鸿,李志能,罗博特·D·希斯瑞克(Robert D·Hisrich).创业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

[2] 陈雪松、梁洪卫等.工科类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初探[J].科技向导,2012,(27):10、28.

篇7

一、了解创业教育的内涵及其三方面的关系

所谓创业教育,就是在日常的教学管理生活中,充分开发大学生的创业潜能,帮助他们培养大学生创业中具备的基本素质,培养和提升综合创业能力的教育。定义很好分析,真正操作起来,却有相应的难度。因为,创业教育的目的,就是要让大学生具备完成的创业素质,提高良好的竞争意识和创业意识,培养一批适应力较强的独立人格。等学生走出大学校园的时候,能够具备独立生存的能力,能够在社会上生存、发展,有所作为。并将大学校园中所学到的东西学以致用,真正对学习、对生活有所帮助。

通过多年的教育教学管理,笔者发现,要想做好大学生的创业教育,就应该想方设法把提高大学生的自我就业能力为基本目的,特别是要注重培养他们自主创业的精神,不依赖,不等待,不抛弃,不放弃。等到走出校园的那一天,也是他们利用在学校所学到的知识,大展身手的那一天。

在谈创业教育的同时,首先要搞清楚几个最基本的概念――什么是创造、创新、创业。创造一词,英文是creation;创新用英文说是innovation;创业用英文说enterprise。不要轻视创造、创新和创业这三个基本的概念,他们之间存在着偶然和必然的联系,而且在含义上还有相应的区别。我们不能混为一谈。首先,创造应该算一个从无到有、白手起家的过程;而创新是一个与时俱进、对现有事务就行更新换代、升级改造的过程;而创业就是开创某些事业,按照自己的经营理念和思路,从事某种商业或者事业等活动。

创造、创新和创业放在一起,会给我们一种全新的感觉,在认识主体上都会让我们耳目一新。三个词,都有创的成分,正是这个成分,强调了其中必须具备的原创性。不能抄袭,不能剽窃,更不能旧瓶子装新酒。创造主要是强调事情的原创性,在于独树一帜,在于推陈出新;而创业在于从事一个新的领域,把创造和创新的东西,运用所掌握的知识,演变成现实,开创一个崭新的事业。

但是,创造并不是一步到位的,它有待进步,有待更新,只有运用创新的思维,才能让自己变得尽善尽美。只有通过创业,通过努力,才能使创造和创新真正落到实处。因此,创造、创新和创业他们既不能混为一谈,又息息相关。他们的紧密配合,是推动人类社会和谐发展、不断攀登的永恒动力。一个伟大的民族,前进的动力,发展的方向,离不开创造精神,离不开创新精神,更离不开创业精神。

综上所述,作为高校的教育教学工作者,要想做好高等教育,就必须以大学生创业教育为根本目标,努力培养一批具有创造精神、创新精神、创业精神的人才,让他们成为社会长足进步的探索者和接班人。

二、开展创业教育的必要性

对大学生开展创业教育,是适应国际环境发展的客观要求。当前,世界各国都在迎接日益严峻的发展趋势,掀起了一拨又一拨比拼赶超的竞争热潮。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在不遗余力的加大科技创新能力和教育产业的投入,由此来不断提升综合国力的竞争,在国际舞台站稳脚跟,拥有立足之地。因此,大力开展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以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为重点的素质教育,已经成为我国确立的教育方针,我们应当坚定不移的去实施。只有这样,才能在各国的综合国力竞争中争取主动,同时,也是实现国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决策。

1.对大学生开展创业教育,是针对我国现行教育制度的转变的需求。所谓创业教育,就是在日常进行普通文化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的基础上,对大学生提出新的更高的教育要求。结合学习的内容,提出更高的教育要求,并添加新的内容。通过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并结合大学生实践活动的途径,可以培养一批具有实际操作能力,既能动手,又能动脑,同时具备开创精神和创业能力的全面人才。

2.对大学生开展创业教育,对深化教育改革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在普通文化教育的基础上,所开展的创业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往里面添加了新的教育内容,通过不断的整合,探索新的结合实践活动的途径,能够培养大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同时锻炼学生的开创精神和创业能力。等到教育综合改革的目标上升到一个新的层次的时候,就教导学生开创新的领域。通过综合对比,对大学生开展创业教育,对深化教育改革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

3.对大学生开展创业教育,从源头适应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人才培养的剧本需要。当前,我国正在沿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模式,这个模式具有一定的开放性、自主性、创新性和竞争性。为了适应这些特点,就要求教育工作者善于捕捉信息,拥有独立开阔的视野,具备果断立行的能力,同时,教育学生利用对社会的接触和交往,能够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恰当的处理周围的人际关系。能够做到这些,就给大学生的创业教育找准了支撑点。

4.要想解决当前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是一条有效的途径。因为,与传统的就业教育相比,对大学生开展创业教育,避免了等待、依赖和惰性的产生,能够给大学生寻找更多的工作岗位。当前,很多西方国家和个别发展中国家,都对大学生的就业教育进行了摸索,并且得到了当地政府的大力扶持。

三、如何实施大学生创业教育

1.要调整高校的办学指导思想

对大学生开展创业教育和对教育思想的探索,是对教育模式的改革。要想做好大学生的创业教育,关键要树立正确的教育指导思想,把握好教育的主要方法,重点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探索。只有从思想上高度认知了,才能相应的提高大学生的创业能力、应变能力和择业能力。同时,学校应该坚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让人才培养目标成为开展一切工作的重要依据,成为相关部门考核教育工作的参考,最主要的是让它们成为大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的理想和渴求。

2.努力营造良好创业教育环境

要想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就必须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和环境。首先要大力提倡创业精神,努力提高师生员工对创业者社会价值的认识。其次要推进校企结合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同时,我们还应从长远来说,要建立相应的大学生创业基金,创建大学生创业园区,营造宽松的就业环境,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帮助大学生增长创业能力。

3.加强创业品质的培养

要想加强大学生的创业教育,就要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上进行相应的改革。我们要把工作重点放在大学生创业教育课程的设计与开发上,更好的发挥第一课堂在大学生创业教育中的主旋律作用。针对职业教育的各门课程,特别是专业课,都应包括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内容,让大学生获得更加专业的知识。作为成功的创业者,必须具有过硬的心理素质、敏捷的思维方式、独立的行为特征等。所以,开展好大学生创业教育,必须在内容上加强大学生的创业品质锻炼。

4.让大学生体验创业实践

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重点在于培养创业品质和创业能力。为此,高校必须建立大学生创业教育实践基地,认真组织大学生开展创业实践活动。通过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切实增强大学生的创业意识,磨砺大学生的创业意志,提升大学生的创业能力,让大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劳动的艰辛,品尝自己劳动的收获,学到在课本以外的知识。

5.构建就业指导工作服务体系

当前,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教育工作者要更新观念,拓宽学校就业指导中心的功能,使之集管理、服务、教育、指导为一体。为了培养学生的技能,高校必须要建立一支专兼结合的就业指导队伍。招生就业处、学工部和教学的工作人员以及班主任都要学习就业指导知识。此外,特别注意要引进和培养一支具备相应学科背景、掌握不同行业或职业特点、掌控不同行业的发展趋势,并具有一定的咨询和指导能力的专职就业指导队伍。

参考文献:

[1]赵中建.全球教育发展的研究热点――90年代来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报告[R].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422.

篇8

1创业型经济视角下的医学院校大学生创业现状

11创业环境的局限性

在国家鼓励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号召下,医学院校的学生也在谋划自己的创业计划,想通过创业来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但是放眼望去,很多医学生所选择的创业项目都与自己所学专业知识无关,主要原因就是,首先,医学的专业性比较强,对医学生自身专业知识要求比较高,如果不能熟练掌握医学的专业知识,将无法利用医学专业进行创业,学习医学专业就是为了救死扶伤,如果不能熟练掌握专业知识,将会危害患者的生命。其次,国家对于医疗卫生领域的创业项目审批比较严格,如果没有一定的资历,是无法在医药卫生领域进行创业的,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医学生利用本专业进行创业的机会。

12创业能力的缺失

很多医学生不能在自己所学的专业领域进行创业,也是因为自身能力的缺失,主要包括专业能力和创业能力,首先,要想在医药卫生领域进行创业,必须具有过硬的专业知识,因为医学专业主要就是研究人的生老病死的学科,所以医学专业创业都与人们的生命息息相关,如果稍有差错,不仅会导致创业失败,还会伤害消费者,所以很多医学生不能利用医学专业进行创业,主要还是自己不具备高超的专业技能。其次,医学生不能在自己所学的专业领域进行创业,最主要的还是不具备创业能力,由于医学专业的课程设置,医学生要学习的专业知识非常多,课程安排得比较紧密,很多医学生很少有时间与外界接触,多数时间都是在学习和实验,很少有时间锻炼自己的创业能力,也缺乏积累创业经验的机会,这也就导致很多医学生没有创业的能力,无法成功地创业。

2医学院校大学生缺乏创业能力的表现

21缺乏?Υ匆档娜鲜?

在广大医学生中对创业的认识存在着两个极端:有的医学生不能对创业进行合理的定位,把创业看成一件很神圣很困难的事情,认为创业只能在高科技领域和热门领域进行,如果自己不掌握高新技术就无法创业;还有的人认为,创业就是不爱学习的人才做的事情,学生应该以学业为重,只有学习好专业知识才是王道,创业就是一种不学习的表现,只有学习不好的人才会去想创业,这两种想法都歪曲了创业的真实目的,也正是因为这两种思想,严重影响了广大医学生的创业积极性,降低了医学生创业的成功率。

22缺乏自我认知

在当今大学生的创业浪潮中,有一最普遍的现象,就是很多大学生对市场和自己的创业项目缺乏合理的分析和正确的判断,创业就是为了追赶潮流,效仿名人,成为一名成功的企业家,一方面,很多医学生看到自己身边有很多成功的创业模范,认为自己也应该进行创业,盲目地效仿别人,忽视了自己是否适合创业,或者是自己是否具备成熟的创业条件;另一方面,有一部分医学生为了急于创业,并没有对自己的创业计划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更加没有进行社会市场调查,只是一味地追求结果,最终导致自己创业失败,严重影响了自己创业的积极性。

3医学院校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

31医学院校应全面开展创新创业教育

提高医学生的创业能力,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帮助医学生打好创业的基础,在学校就对医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教育,为医学生普及创新创业知识,帮助医学生了解当今社会的创业状况和国家的创业政策,提高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首先,根据医学生对创新创业知识的需求,结合医学专业的特点,制定医学生创新创业教学大纲,让医学生能够通过学习创新创业知识,培养自己创新创业的能力,丰富自身创新创业知识。其次,制定系统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根据医学生专业的特点和成长的需求,制订符合不同年级医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计划,培养医学生创业的兴趣,提高医学生创新创业的能力。

32提高医学生对创业的认识

篇9

一、培养高职院校大学生创业就业能力的意义

1、有利于优化人才资源配置。高职院校不乏有很多的优秀人才,尤其是毕业生,他们是国家培养出来的专业性人才,是未来高素质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必须重视培养他们的创业就业能力,采取相应的策略以帮助他们更好的创业和就业,优化人力资源的配置,使他们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充分发挥自己的才智,为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2、有利于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就业市场的激烈竞争,从表面上看增加了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就业难度,但从长远来看,有利于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通过激烈的竞争和相应的创业就业指导,学生能够提高自己的信息收集能力、社会交往能力、书面与口头表达能力等等,有利于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对就业市场的适应能力。

3、有利于保障社会稳定。就业是每个家庭最为关心,最为重要的问题之一。如果高职院校大学生不能很好的就业,难以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必然会给整个社会带来不稳定因素,影响整个社会的稳定。而培养他们的创业就业能力,有利于促进他们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使他们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有利于家庭和谐和社会稳定。

二、培养高职院校大学生创业就业能力的策略

1、突出办学特色,提高高职教学质量。高职院校在办学的时候,应该妥善处理学校的职业性与学术性的关系,创建重点品牌,建设精品专业,着重提高教学质量,培养专业性的,顶尖的特色人才。在就业形势严峻的今天,高职院校应该明确自己的工作重心,将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放在首要位置,完善提高教育质量的管理机制和工作机制,培养出适合社会需求的人才,为学生的创业和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2、加强学校管理,营造良好教学氛围。注重教学管理队伍建设,加强教师队伍、班主任、辅导员队伍建设,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增强他们的创业就业经验;加强学生的学习教育,重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引导,完善学生考核工作,注重实践技能的培训,增强学生的创业就业意识;高职院校还应该做好宣传教育工作,如,创业就业政策,比较成功的创业就业实例等等,让学生对这些情况有更为全面的了解,营造良好的创业就业氛围,为学生创业就业创造有利条件。

3、深化教学改革,推进职业素质教育。为了使教学和创业就业衔接得更为紧密,贴近生产一线和就业市场的实际需求,高职院校应该深化教学改革,更新教学理念,完善教学内容,采用新的教学方法,探索适合高职院校的教学模式和课程体系,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以提高学生的创业就业能力。此外,还应该积极推进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教育,建立完善的综合职业技能培训体系,注重对学生的实训教育,改进学生的考核评价体系,在注重对学生理论学习评价的同时,也注重对学生实践技能的培训。此外,还应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良好的动手操作技能,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和创新意识,使他们更好的适应就业市场的需求,更好的创业和就业,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4、加强创业就业指导,提高学生的创业就业能力。第一、职业生涯规划。职业生涯规划主要是针对高职院校毕业生而开展的。一些学生在填报志愿的时候对专业设置不是非常了解,感觉所学的知识与自己的兴趣爱好不吻合,这样会对学生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因此,在大一的时候,学校有必要对学生讲解这方面的知识,将职业指导同学生的学习结合起来,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就业指导,帮助学生做好自身的职业生涯规划,提高学生的创业就业技能。第二、个人特征评价。一方面,让高职院校大学生正确评价自身和所从事的职业,树立正确的择业标准。另一方面,对高职院校大学生进行客观、全面的评价,明确他们自身的素质和所具有的优势。在职业指导的过程中,应该引导他们认识自己对职业的适应性,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第三、择业心理咨询。在进行职业指导的时候,需要对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心理状况进行指导,做好心理辅导工作,提高他们的自信心,使他们能够应对创业就业中的压力,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第四、就业思想教育。思想教育主要是针对高职院校大学生进行职业价值观教育,在择业的时候,应该将就业放在首位,有条件的话选择创业,并综合考虑自身的特长、兴趣爱好、社会的需要等情况。引导他们树立起良好的职业道德,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第五、创业就业信息服务。学校应该注重对各类创业就业信息的收集,并向学生及时这些创业就业信息,使他们选择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此外,还应该调动所有的力量,积极拓宽就业渠道,与政府主管部门和社会人才中介机构加强合作与交流,全方位的帮助高职院校大学生收集就业信息,为他们寻找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创造更好的条件。第五、求职技巧指导。主要包括应聘程序、就业程序、自荐方式、应试礼仪、形象设计、交谈技巧等等。加强这方面的指导,能够避免高职院校大学生由于方法不当而带来的求职困难,使他们熟练的掌握相应的技巧,并在求职工作中正确运用,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

参考文献:

[1]丁美丽.高职院校大学生创业就业能力培养新途径初探[J].潍坊高等职业教育,2010(4)

篇10

人们从事创业活动的时候,往往需要强大的内驱动力,就是人们常说的创业意识,它是创业活动中起动力作用的个性倾向,其中创业需要、创业动机、创业兴趣、创业理想、创业信念、创业世界观是它的六大组成部分。正确的创业意识可以有效引导创业者明确创业趋向,激发创业热情,为创业活动奠定良好的基础。语文是一门语言和文化综合的人文社会基础教育学科,其功用在于培养学生立足于社会所需的听、说、读、写等基本能力。尽管,同其他就业创业性课程相比,语文教学在指导创业方面实践性较弱,但它独有人文性、实用性、工具性等特点,这些使得其在培养大学生创业意识方面占据了无可比拟的优势地位。要想实现在语文教学中加强创业意识教育的目的,高校语文教师应在传授基本文学知识的同时,充分利用学科特有性质将创业意识培养纳入日常教学过程。比如,教师可以在讲授课文的时候,深入挖掘材料中蕴含的创业信息或创业指向,借以鼓励学生。梁启超的《敬业与乐业》一文就非常有代表性,教师可在课堂上自然而然的指引学生进行职业这一相关话题的探讨。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联系实际学习创业典型,做好人生规划。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借用本校创业成功的现实例子来鼓舞学生。教师还可以带领学生搜集创业立志的名言警句,指导学生设计创业项目,等等。此外,由于创业意识的关键在于创新思维,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发展创造性思维,而这首先需要高校教师转变教学观念,努力建构现代新型教育理念,把提高学生职业素质、培养学生创业能力两点作为教学目标之一,这就要求教师在实际操作中尝试打破学科之间的固有界线。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把以教材知识传授为主的教学模式转化为增长经验、发展能力的模式,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在实际操作中,教师运用启发式教学法,让学生广泛开展创业问题的讨论,提高思维的变通性,使学生有意识的将所学所长、所见所闻与创业联系起来。总之,教师要学会在语文教学中利用语文的人文熏陶作用,渗透创业意识教育,激发学生创业梦想与动机,使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学会重灵感、抓机遇,拓宽创业思路,提高创业能力。

二、高校语文教学中应加强培养大学生创业心理素质

心理素质是主体在遗传影响下,受教育与环境的双重作用,经过实践训练而形成的性格品质与心理能力的综合表现。其中,自知、自信、自强、自律等品格,承受挫折、调适情绪、人际交往等心理适应能力对个体来说尤为重要。创业心理素质则指创业者在创业活动过程中所必备的心理素质,它有着丰富的意涵,诸如自信敢为、勇于面对、适时应变等行为态度以及坚定执着、不畏艰难、锲而不舍的心理准备等。创业是一项能动的创造性活动,创业者随时需要根据变化多端市场调整思维和应对手段,创业心理素质作为创业者意志情感的反映,有时直接影响创业质量与结果。创业过程充满各种艰难困苦,因此仅仅具有强烈的创业意识明显不够,强大的创业心理素质对创业者来说至关重要,它们是创业成功的必要条件。当前大学生创业者一般具有较高理论知识,对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颇有对传统观念和传统行业挑战的勇气与决心,然而他们普遍缺乏社会经验,常常盲目乐观,更缺少创业实践和商业管理经历,因此他们不能对创业过程中挫折做出很好的估计,也难以把握成功创业者必备的心理品质。为了更好地指导大学生创业,培养其创业能力,教师在高校语文课堂教学中可以利用语文教材的相关文章对大学生进行励志和挫折教育,培养他们面对困难坚强不屈的心理素质。此外,教师还可以采用参观调查等教学方法,带领学生到企业见习,将搜集企业文化资料导入课堂,使学生充分体会创业的艰难。当然,一个成功的创业者所具备的优秀品质并不仅仅局限于能够承受挫折,自信果敢也是他们所共有的品质,由此,高校语文教学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在正式授课前,预留一定时间让学生通过演讲、朗诵、讲故事等方式去展现自我,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参考语文课本中的例子,鼓励学生尝试更多可行方案,用以培养学生的决断力。总的来说,高校语文教师要在教学中有意识、有目的地发掘课文中的隐形因素对学生进行创业心理素质培训,培养学生开朗客观、勇敢坚毅的优秀品质,使学生们学会悦纳自我,对生活充满希望,遭遇压力与挫折时,坚强面对,及时调整应对挑战,为自主创业打下良好的心理基础。

三、高校语文教学要注重培养大学生专业技能

专业技能是指创业者掌握和运用一定专业技术知识、技巧和能力去解决创业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类问题的一种能力,它是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所需要的综合能力中最基础的能力。专业技能除了包括传统的专门知识外,还涵盖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技术与能力这一层面。开放共融的社会中,每个成员都要与人交往,语文作为一种重要的交际工具,在实际教学中所涉及的专业技能,主要指学生的表达与沟通能力,攫取与处理信息能力。应该说,语文所培养的这些实用技能是个人创业成功的起点。首先,高校语文教师可以通过课堂教学加大交际训练,培养学生在口语和书面语方面的表达能力。在口语表达方面,教师要勇敢突破传统教学模式,设法将表演、辩论、演讲、讨论等方式转接到语文课堂中,结合不同教学内容,采取合适的教学法,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比如,教师可以以“创业”为主题组织演讲活动,对学生进行口语表达训练。教师还可以创设求职、销售、面试、谈判等不同职业情境,鼓励学生扮演相关角色,并在课堂上演示相关过程,以增强学生口语能力。书面语表达方面,教师尤其需要重视应用文的写作,把创业能力与语文教学有机结合起来。日常生活中,便条、单据、求职信、通告、会议纪要、协议书、合同、说明书、经济活动分析报告书等都与语文密不可分,而大学生提升创业能力就建立在加强语文应用性训练的基础之上。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职场中所能面临的问题,让学生进行模拟训练。比如可以让学生策划酒店、汽车、互联网等不同类型公司的开业典礼,使他们体会语言文字在不同场合的不同表达方式。由于学生扎实的自然态的表达能力可以更容易与他人建立并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为创业提供软保障,因此,教师要始终把传授知识和语言能力培养结合在一起,通过反复训练,使学生掌握基本行文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创业能力。其次,培养学生攫取与处理多种多样信息的能力应该成为高校语文教学内容之一。当前,我国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社会环境对人才提出了更高要求,语文在市场经济中的应用逐步扩展并现实化,人们搜集和处理多种多样信息(如:市场信息,政策信息,金融信息等)的能力成为企业衡量人才的标准之一。尤其是,市场信息已经成为企业生存的关键要素,信息灵,营销顺,消息闭塞,企业难行,此种情势下,无论是创业者还是企业管理者都需要具备收集与处理市场信息的能力。为了满足市场对人才的现实要求,教师要克服学科本位的思想,将语文与其他学科相衔接,在课堂上侧重向学生传递更多的与创业有关的企业、市场等各种各样的信息,使学生对行业信息、市场需求保持高度的敏感性,这将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创业能力。教师还可以通过布置练习题的方式实现培养学生信息处理能力的目的。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自由结组,收集感兴趣方向的市场信息,然后根据搜集的材料撰写市场调查报告,进行经济分析,形成市场决策,进而设计创业计划。总的说来,语文在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上有重要的作用,在具体教学中加大培养学生的表达与沟通能力、信息攫取与处理能力不仅会使语文的实用性和工具性得到很好的体现,还会进一步提升大学生的创业能力。在经济体制改革、社会转型的新时期,大学生自主创业成为实现就业的一条重要途径,从而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如何提高大学生的创业能力成为全社会的一个重要且系统的研究课题,语文作为一门工具性和人文性共存的基础学科,在学生身心发展,情感培养方面占据优势地位,因而在培养大学生创业能力方面具有可能性与可行性。具体而言,高校教师要充分发挥语文在培养大学生创业能力方面作用,在语文教学中把教育教学内容与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紧密结合起来,全面挖掘语文教学中的创业教育因素,以课堂为载体,以多种教学方式为手段,着重培养大学生创业意识、创业心理素质、专业技能等方面的能力,从而实现知识传授与创业能力培养协同并进的目标,为社会输送更多更好的创业型人才。

作者:刘常飞 高银玲 单位:河北民族师范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 河北大学工商学院

参考文献:

[1]汪玉霞.浅谈中职语文教学中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J].池州师专学报,2007(02).

[2]宓小香.在高职语文教学中开展创业创新教育的实践与思考[J].当代职业教育,2014(07).

篇11

[作者简介]钟永淑(1973- ),女,四川夹江人,乐山师范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四川 乐山 614000)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0年四川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西华师范大学四川省教育发展研究中心资助项目“大学生社会育人活动与创新能力培养研究”(项目编号:CJF10034)和乐山师范学院2011年资助项目“大学生团队合作能力培养途径探索――基于‘团队精神的培养与实践’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项目编号:JG11-ZF07)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20-0078-02

创业教育是高校创新教育和素质教育的深化和发展,是知识经济时代高等教育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大学生就业在思想和实践上的升级。大学生创业是社会创业的一种,但比社会性的创业具有更独特的价值和内涵。

一、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内涵

创业是熊彼特创新理论在就业中的深化和应用。创业的过程就是激活人的内在潜力的过程,是人类征服自然的最高形式之一。目前不同的研究者从不同的视角对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内涵进行了概括:贾少华认为,“大学生创业能力,是指大学生将创业设想变为现实的能力,是确保创业活动顺利进行的一系列心理特征的总和”;徐晋、杨燕认为,“大学生创业能力是指大学生把所学的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而创造出具有一定社会价值的产品或服务的能力,包括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邹建芬认为,“大学生创业能力是指大学生在创办实体过程中所具备的企业运营能力,包括创新能力、知识运用能力和综合能力”。可见,大学生创业既是一项大众化的社会活动,也是一项平常化的社会活动,同时又是一项创造客户关系的活动,能够体现大学生的人生价值。在借鉴他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我们认为,大学生创业能力是大学生依托可行的社会条件并充分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和能力而实施的一系列创造性的实践活动,它不同于一般的就业行为,需要高度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具有创新的潜质,是知识经济时代的一种典型的知识能力,是大学生实现自身社会价值的有效形式之一。

二、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策略

近年来,大学生创业能力成为我国教育界研究的热点。贾少华研究了我国大学生创业能力的获取路径,认为“大学生不是不善于创业,而是在创业能力培养方面存在着问题”。徐晋、杨燕提出了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的“方桌”模型,“以创业课程、创业环境、创业孵化和创业者联盟四个支点来构建大学生创业能力体系”。邹建芬认为,“阻碍大学生创业的因素主要有创业意愿不高、教育水平不够、创业能力较低和创业环境欠佳等因素”。这些研究从不同方面探悉了大学生创业的培育策略,对大学生创业实践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作用。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培养地方高校大学生创业能力的五个主要策略:

篇12

[中图分类号] G71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5)02-0078-03

“创业”是创业者依自己的想法及努力工作来开创一个新的企业,包括新公司的创立,组织新单位的成立,以及提供新产品或新服务,以实现创业者的理想职业。[1]大学生创业教育包括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创业品质和创业能力等多方面的培养。创业能力是指影响创业实践活动效率,能够促使创业实践活动顺利进行的主体心理条件;是以智力活动为核心的,具有较强综合性和创造性的心理机能;是与个性心理倾向特征紧密结合,在个性的制约和影响下形成并发挥作用的心理过程;是知识经验技能经过类化概括化后形成的,并在创业实践活动中表现为复杂而协调的创新行为。

为了更好地构建高职在校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体系,提升高职在校大学生的创业能力,本课题组于2013年5月就“高职在校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这一专题对衢州职业技术学院在校大学生进行了调研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以衢州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探讨了高职在校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路径的构建,现报告如下。

一、调研对象与方法

本调研的方法为问卷法。围绕高职在校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体系构建这一目标设计调查问卷,随机抽取衢州职业技术学院4栋学生寝室中的360个学生寝室的学生为调查对象。

二、调研结果

(一)基本情况

本次问卷调查共收到调查问卷1951份,其中有效问卷1867份,调查问卷有效率95.69%。其中男生782人(占41.89%),女生1085人(占58.11%);文科生470人(占25.17%),理科生1397人(占74.83%)。

(二)认为在大学里参加何种活动有益于创业的调查结果

本项调查为多选题。结果显示,选择学校安排的实训实习的学生占29.98%(601 / 2005),选择社会实践活动的学生占21.25%(426 / 2005),选择模拟创业活动的学生占17.50% (351 / 2005),选择勤工俭学的学生占16.61%(333 / 2005),选择学生干部工作的学生占13.37%(268 / 2005),选择其他的学生占1.29%(26 / 2005)。

(三)认为是好的创业教育形式的调查结果

本项调查为多选题。结果显示,选择请成功人士讲授理论知识的学生占34.66%(664 / 1916),选择到创业成功企业参观考察的学生占29.38%(563 / 1916),选择请成功人士介绍经验的学生占23.23%(445 / 1916),选择媒体加强宣传创业成功人士经验的学生占12.73%(244 / 1916)。

(四)是否希望学校开设创业指导课程的调查结果

本项调查为单选题。结果显示,希望学校开设创业指导课程的学生占60.10%(1122 / 1867),不希望开设的占13.87% (259 / 1867),无所谓的占26.03%(487 / 1867)。

(五)希望参加创业培训课程的调查结果

本项调查为多选题。结果显示,选择人际沟通课程的学生占28.39%(546 / 1923),选择财务税收课程的学生占27.61%(531 / 1923),选择市场营销实务课程的学生占24.34% (468 / 1923),选择企业管理课程的学生占16.33%(314 / 1923),选择其他的学生占3.33%(64 / 1923)。

三、分析讨论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99年发表的《2l世纪的高等教育:展望与行动世界宣言》中提出:“必须将创业技能和创业精神作为高等教育的基本目标。”党的十提出:“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做好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就业工作。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提升劳动者就业创业能力。”21世纪是“创业时代”,国与国之间的竞争聚焦在创新与创业水平上,创业活动作为科学技术最终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桥梁[2],对我国综合竞争力的提升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以1997年清华大学研究生发起的首届“清华大学创业计划大赛”为开始标志的大学生创业及创业教育,经过10余年的发展,目前正处在蓬勃发展的阶段。大学生创业意向普遍提高,本调研显示高职在校大学生希望学校开设创业指导课程的占60.10%这一结果就验证了这一观点。另据调查[3] ,我国高校想要创业的大学生比例高达75.22%,但全国大学毕业生每一年真正创业的人数只占1.94%,大学生创业成功率为l%~5.13%。麦可思公司公布的一项调查结果也印证了这一事实:中国示范性高职毕业生的创业比例仅为1.5%,而本科毕业生创业比例还不到l%。

因此,要提高我国在校大学生创业比例和创业成功率,仅仅培养在校大学生创业意识和创业精神是远远不够的。创业能力是创业者进行创业活动的基本素质之一,是一种核心能力、综合能力,是创业成功的重要条件。创业能力通常包括专业技术能力、经营管理能力、沟通协调能力与决策能力。高职在校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路径从以下几方面展开。

(一)专业技术能力的培养

专业技术能力是创业者掌握和运用专业知识进行专业生产的能力。专业技术能力的形成具有很强的实践性。高职院校应在目前广泛开展的“基于工作任务的、项目化的”高职教学改革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改革,大力开展“以市场为导向,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以职业岗位能力为主构建课程体系和进行课程开发的人才培养模式”。[4]本调研结果也显示高职在校大学生认为在大学里参加有益于创业的活动名列前三的分别是学校安排的实训实习(占29.98%),社会实践活动(占21.25%),模拟创业活动(占17.50%)。从这一调查结果可以看出,高职在校大学生认为有益于创业的活动均能有效提升包括职业能力在内的各种能力。

(二)经营管理能力的培养

经营管理能力是指对人员、资金的管理能力。养成经营管理能力要从经营、管理、用人、理财等方面进行培养。从本调研结果也验证了高职在校大学生希望参加的课程主要集中在人际沟通、财务税收、市场营销实务和企业管理这几门课程,这些课程对于提升他们创业能力中的经营管理能力是大有益处的。

(三)沟通协调能力的培养

沟通协调能力是指能够妥善地处理与团队外公众以及团队内各部门成员之间关系的能力。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是顺利开展创业活动的重要保障。本调研结果也显示出高职在校大学生希望参加的课程排在第一位的是人际沟通课程,这表明高职在校大学生对沟通协调能力重要性的认可及提高沟通协调能力的强烈需求。

除了在创业培训中开设人际沟通课程外,让学生在各课程中展开协同学习也有利于沟通协调能力的培养。协同学习是指学习者以小组等学习共同体的形式为获得个体和群体的学习绩效而进行互动、互补的学习方法。协同学习强调学习资源环境与学习小组、学习小组与教师、教师与学生个体以及学习小组与小组之间的多重协同作用的学习组织形式,使得群体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而学习的时候,形成个体间互补、合作的协同效应。[5]通过在各课程中展开协同学习,使学生的沟通协调能力在日常学习中不断得到培养和提升。

(四)决策能力的培养

决策能力是创业者根据主客观条件,因地制宜,正确地确定创业的发展方向、目标、战略以及具体选择实施方案的能力。决策能力必须通过具体的实践活动来加以培养和提升。本文结合调研结果和衢州职业技术学院的相关经验,总结培养、提升高职在校大学生创业能力中的决策能力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建设一支优秀的创业指导教师和相关人员的创业指导师资队伍。创业指导教师必须是创业成功人士,或至少具备相关行业从业经历,否则就是纸上谈兵。本调研结果也显示了高职在校大学生认为好的创业教育形式排名前三的为:请成功人士讲授理论知识(占34.66%,664 / 1916),到创业成功企业参观考察(占29.38%,563 / 1916),请成功人士介绍经验(23.23%,445 / 1916),这三种好的创业教育形式均与创业成功相关。

衢州职业技术学院制定了相关制度,规定职业核心课程教师必须为“双师型”教师,校企合作开发课程的外聘企业兼职教师不得少于50%,出台相关奖励措施鼓励教师、辅导员参加各级各类职业技能大赛等。这些措施保证学校拥有一支合格的创业指导师资队伍。

2.专业核心课程改革试行“教培赛”一体化教学模式。PAC(P:Practice as main method,A:Application as the goal,C:Competence-based Instruction)教学体系是指崭新的“教培赛”一体化教学模式,以职业技能培训和技能比赛为主线,并把“以赛促学”融入课内外教学中,更能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应用应变能力和创新解决问题的能力。[6]该模式的创新点在于把职业技能培训和职业技能比赛内容融入实训项目中,利用课内外活动营造竞赛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新能力。

3.积极开展各级各类竞赛。学院及各二级学院积极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创业计划大赛、大学生科技创新与职业技能竞赛等各类竞赛,并在此基础上选出优胜者参加省级和国家级的竞赛。出台相关奖励措施鼓励教师指导学生参加各类竞赛,并将学生的参赛成绩与指导教师的教学科研考核挂钩。通过这一系列的竞赛,让学生在参与竞赛活动的过程中培养、提高各种创业技能。

4.加快创业基地建设。衢州市大学生创业园创建于2012年7月,由衢州市章鱼网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承办,是一家以电子商务创业为主导的大学生创业园,2013年12月被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评定为首批省级大学生创业示范基地。为了给我校在校大学生提供一个更加便利的创业平台,衢州职业技术学院与衢州市大学生创业园合作,于2013年12月25日在校区设立了“衢州市来料加工电子商务孵化基地”。与此同时,“衢州市农特产品电子商务孵化基地”也在筹建中。加快这些创业基地的建设,更加有利于及时地指导和培养高职在校大学生的创业活动。

四、结语

高职院校的创业教育是全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也是增强我国科技创新,提高我国综合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之一。全社会要高度重视高职院校的创业教育,进一步深化高职院校的创业教育,工作重点要从初期的创业意向、创业精神的教育转向创业能力教育和创业实践活动中来。创业能力教育要在高校全方位、各层面中渗透和展开,提高我国大学生的创业率和成功率。

[ 注 释 ]

[1] 李洁.从美国四所著名大学的创业教育谈创业与创业教育的关系[J].管理与科学,2004(4):60.

[2] 李政,李玉玲.创业型经济的构成元素与发展途径 [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5(10):18-25.

[3] 南开大学创业管理研究中心.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现状堪忧[EB / OL].http://.cn.2010-07-11.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