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范文

时间:2023-05-26 08:55:26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

篇1

1998年召开的世界高等教育大会发表的会议宣言中指出:“为方便毕业生就业,高等教育应主要培养创业技能与主动精神;毕业生将愈来愈不再仅仅是求职者,而首先将成为工作岗位的创造者。”二十一世纪是以创造、创新、创业为特征的世纪。大学生创业是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一种新趋势,它对现行的教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也预示着未来中国教育必将发生深刻变革。对大学生进行创业能力培养与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史上一种新的教育理念,是知识经济时代培养大学生创业精神和创造能力的需要,是社会和经济结构调整时期人才需求变化的需要,是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一、培养大学生创业能力的重要意义

(一)是社会需求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十一世纪是以现代高科技为主导的知识经济时代,这一发展特点,要求掌握了现代科学技术的富有创新精神的年轻大学生担负起创业的历史责任。大学毕业生在高校的培养下,可以说都已掌握了一定的专业知识技能,具备了从事某一职业的基本能力,是社会上素质最高的一个群体,是最重要的人力资源。很显然,高校若能加强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毕业生就能在就业过程中更快更好更准地挑到自己心仪的职业,就能更加理性地采用一种独立的更加成熟的自我就业方式。

(二)是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

对于高等教育实行收费的国家来讲,如果大学生接受了高等教育以后而无法找到工作,高等教育的个人受益无法得到补偿,就会在社会上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还可能造成社会的不稳定。那么,高等教育大众化也将失去意义,因此,高等教育应切实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

(三)是缓解我国就业压力的需要。

劳动力相对过剩,就业难在我国是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当前的就业形势要求更多有条件并具备一定创业能力的大学毕业生选择创业之路。这样既可以为自己寻找出路,又可以为社会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带动社会劳动力就业。从长期来看,这对于缓解国家就业压力不失为一条道路。

二、大学生创业的特点

大学生就业之难,失业人数之多,已经成为无法改变的现实。但是,进入社会的大学生,大多要靠自己来养活自己,在不断进行的创业实践中,我国大学生创业形成了自己的特点:

(一)积极性高,但实际创业比例低。

自从大学生接触并了解大学生创业以来,我国大学生的创业激情逐渐增长,创业的速度、人数增加迅速。我国大学生创业欲望强烈,但实际参与创业的比例还是很低的。

(二)科技转化率低。

在国内创业学生中,有很大一部分学生是从事家教、零售、服务业等技术含量低的行业,即使涉及网络的创业者也都集中于一些不必进行产品设计、开发、生产的网站维护。

(三)创业的社会文化基础薄弱。

大学生创业没有赢得社会、家庭、学校的完全认可和支持,明确鼓励大学生创业的高校、家长并不多。无论是向社会宣传创业的大学生还是向高校宣传创业的企业家都比较少,使得创业的舆论氛围不浓厚。

客观上讲,大学生创业的道路有开创性、现实性、多样性、艰巨性和风险性等特点。

三、培养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对策

(一)学校要转变教育思想,培养目标要面向市场。

我国高等教育中存在着许多矛盾和问题,最主要的是学校培养的人才不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因此,要培养适应二十一世纪需要的能自主创业的创新型人才,首先必须转变教育思想,深化教育改革。在培养目标上,要从以传授知识为中心的传统教育转变到着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现代教育上来。

(二)改革管理制度,营造创业环境。

高校现行的考试制度和方式,许多地方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死读书者不会创造,不会创造就难谈创业。因此,学校应尽快在教学、科研和学生管理环节上让学生多参与,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提供有利于年轻教师和学生发展个人兴趣、特长和脱颖而出的土壤;营造鼓励学生冒险、当领头雁,崇尚知识、追求真知的氛围,为学生的禀赋和潜能的充分开发创造一种宽松的环境。

(三)大力开展对大学生的创业教育,充实创业指导队伍。

创业教育是指培养学生创业意识、创业素质、创业技能的教育活动,即培养学生如何适应社会生存、提高能力及进行自我创业的方法和途径。作为高等教育发展史上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它是知识经济时代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培养,是社会和经济结构调整时期人才需求变化的要求,是素质教育新的突破口,是解决当前及今后大学生就业、提高大学生创业的有效方法。教师在各类课程尤其是人文课程讲授过程中,注意创业思想的渗透,在创业专门课程讲授中更应结合实际,突出学生的能力及素质培养。有条件的高等院校应建立专门的创业指导队伍。

(四)与学生的社会实践相结合。

许多学校都安排有假期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入社会进行模拟创业实践活动。可以让学生参观、考察各种类型的小企业,做社会调查,写调查报告,提出自己的创业计划等,同时可以请一些创业成功者讲自己的奋斗史、创业史。让学生撰写创业纪实,既体验创业的艰辛,又感到创业的乐趣。

(五)政府和社会要扶持大学生进行自主创业。

很多高等院校设立了创业风险基金,用来帮助和解决学生开展自主创业初期的资金问题。但对于广大的学生来说,学校创业基金能得到的面太狭窄了,这就需要政府或社会出台一套完善的帮扶学生创业的政策。依法为他们个体经营或创办企业予以税费减免、降低准入门槛、提供小额贷款,提供人事档案托管、职称评定,等等,这些工作都有着非常实际的作用和意义,能吸引更多的高职学生加入到自主创业的行列。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创业是就业之母。要扩大就业岗位就要大力鼓励创业。大学生自主创业,一方面可减轻就业压力,另一方面可促进经济繁荣和经济活力的保持。加强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是高校适应时展要求的必然选择。

参考文献:

篇2

2014年12月10日教育部就2015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进行部署。要求各高校全面推进自主创业工作和创新创业教育,加大大学生自主创业的资金支持力度,同时高校学制应更加富有弹性,允许在校学生休学创业。面对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自主创业有助于缓解就业压力,是当代大学生重要的就业方式之一!

一、大学生的创业意识现状

创业意识是个体根据自身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而引发的创业意愿,是进行创业行动的出发点和内驱力。创业意识包涵四个要素,即创业需要、创业动机、创业兴趣和创业理想。大学生很容易产生创业的需要:一方面他们渴望独立,尤其是经济上的独立,希望自己可以作为社会成员负担起经济方面的开支,另一方面,创业行动本身有助于大学生自我综合素质的提高,希望通过创业锻炼自己各方面的能力。这既是创业需要也是创业动机的体现。从高校开展的创业指导活动时大学生的参与情况来看,他们中大多数都积极踊跃地报名参加,并能有针对性地提出创业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与情况,极大地彰显了当代大学生的创业兴趣。由于大学生目前主要的任务是完成在校期间的知识储备与能力提升,大学生的创业理想偏向于个人化与近期化。创业理想还处于比较稚嫩的阶段,没有具体的实施步骤和完成标准,一切只是依照个人感觉。大学生们有创业理想,但还不够完善、不够成熟。以上就是当代大学生创业意识的现状。

二、大学生的创业能力现状

创业能力分为硬件和软件。硬件就是人力、财力和物力;软件就是创业者的个人能力,包括创业素质和专业技能。大学生的创业能力现状与大学生的成长过程息息相关。就目前的表现来看大学生创业能力的硬件方面普遍比较缺乏:大学生的主要接触对象是学生,与创业需要接触到的对象相比过于简单。大学生的主要经济来源是父母的资助,用途是生活开支,很难有多余的财力与物力来支持其创业实践。大学生创业能力的软件方面也不太乐观,大学生的个人能力还在锻炼阶段,繁重的学业任务使大部分的大学生没有机会去进行创业实践,有些大学生在初次创业中遭遇失败便不再愿意继续尝试与努力,缺乏坚韧的创业意志,创业素质有待提升。各高校有开展各种各样的以创业为主题的培训或讲座,大学生可以在这些场合学习到一些创业知识,但创业对于大学生来讲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仅靠这些举措的大学生很难掌握充足的专业技能,直接导致大部分初次创业的大学生会遭遇到创业失败,这都是创业软件方面不足的体现。

三、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

个人能力是完成一项任务或目标时所表出来的素质,不同的人在完成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有所不同,但个人能力都是可以通过实践得以培养与提高的。

1.强化大学生的创业意识

从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至1996年,大学生毕业后在就业方面都可享受国家的“包分配”制度,这让大学生群体形成了大学毕业后就是要进入传统工作岗位的潜在意识。即使到了今天,这依然是大学生的最主要的就业方式。然而,当今社会就业压力极大,就业市场供过于求,大学生的自主创业必然成为就业趋势,了解这一现实有助于强化大学生的创业意识。

2.加强对大学生的创业指导

大学生在创业方面普遍缺乏理论与实践,家庭、学校、国家应加强对大学生进行创业指导。家长可在长期的生活中观察大学生的在创业方面特点、特长,知其足亦知其不足,充分运用家庭亲属关系,为大学生提供创业前期的实践锻炼。学校也要加强对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力度,定期开展相关培训课程。目前国家已为大学生创业提供的相应的资金扶持方式,但还应增强学生创业的政策支持力度,以此来加强对大学生的创业指导。

3.拓宽大学生的创业途径

目前大学生创业的途径主要依靠自己生活所见所闻得以确定,但也有一些高校设立了创业孵化基地,这是大学生创业的又一新兴途径。为大学生创业实践提供了良好的阵地。大学生具有很强的创新能力,这些创新能力是大型企业或公司的发展动力,国家应鼓励或促进大型公司或企业与大学生创业的合作。一方面大学生创业有了雄厚的财力支持,另一方面为企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实现双赢。

篇3

[4] 黄敬宝.我国大学创业状况调查分析[J].经济纵横,2010(6):68-71.

[5] 姚冠新,杨道建.大学生创业能力提升的模式研究[J].江苏高教,2012(3):104-106.

[6] 叶映华.大学生创业意向影响因素研究[J].教育研究,2009(4):73-77.

[7] 卫冰婕.大学生自主创业分析——以浙江师范大学为例[J]. 现代商贸工业,2013(2):138-139.

[8] 席升阳.我国大学创业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湖北:华中科技大学,2007.

篇4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6)07(a)-0166-02

创业,是一个发现和捕获机会并由此创造出新颖的产品、服务或实现其潜在价值的商业过程,是科技和风险投资浪潮兴起的产物。微信平台参照Shane的创业概念模型,它给出创业的机遇,展开创业的经历,它重点是在磨练学生在创业中的意志和技巧。学生通过了解创业模式,总结创业经验,掌握创业的具体方法[1]。在培训的过程中,该平台致力于培养学生精神层次的创新思维,力求在理论和实践中使学生掌握更多技巧。在培训的过程中,学生会加入到真实的情境之中,感受真实的创业模式,了解真正的创业过程。

1 基于微信平台的大学生自主创业能力培养模式

为什么那么多的鼓励政策、引导培训、奖励补贴对于大学生来说宛如天方夜谭?难道大学生创业真的举步维艰吗?对于自主创业的大学生来说,最重要的就是要创业的项目、公司的运营模式以及创业团队。创业面临的问题多种多样,每一个问题都将成为他们创业路上的绊脚石,这其中法律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缺乏机会经验的他们不免感慨“敢问路在何方”。创新型创业正是为大学生提供了这样一种平台,而微信创业平台正是为大学生提供了这样一种便利。

一直以来,微信平台都以“紧扣创业基础、突出创业本质、引用真实情景、追求创业平衡”为主线,并将“自主灵活”和“体验式”的运营模式作为平台设计理念,以进一步将创业培训工作奠基在微信平台基础上,并将其分为“创业前期准备”“创业能力塑造”“创立我的企业”“经营我的企业”4个部分,以此反映出大学生创新创业的优势,向社会展示出基于微信平台大学生创业的整个过程。它的理论与实践将大学生带到了一个得以施展手脚的平台,让学生在这里学对于创业更加全面的技巧。

2 基于微信平台培养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必要性

通过对2011年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网创部、腾讯网教育频道、中国传媒大学的调查统计,抽取了4 000多个样本,对大学生在创新创业方面的人才培养模式、课程设置、专业素质、创新能力、思想状况、家庭支持及资金来源渠道进行全面调查。在调查中,可以了解到了以下几方面问题。

2.1 创业能力培养缺失以及创业课程的不完善

根据调查结果,仅有不到10%的人参加过创业培训课程或创业大赛,超过90%的人没有参加过培训课程或创业大赛。没有创业能力的培养,大学生创业能力缺失成为了必然。将近60%的人希望能够获得“与人交流技巧”的培训,而剩下40%的在校大学生则希望参加“与自己专业相关的创业比赛活动”,还有将近50%的正在创业的人则希望能够加入创新型创业的培训。各个阶段的大学生对创业的概念都不尽相同,无论是开设何种形式的创业课程或比赛都应该科学合理对应到每个大学生。而在创业服务方面,各个大学的大学生更倾向于服务的培训、服务经验的交流以及社会对大学生创业的关注等等[2]。综上,未来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应该从创业活动的积极创办上入手,而创业课程的设置上,则应该从创业服务方面着手,将正确的服务理念融入到大学生创业核心理念当中去。

2.2 大学生缺乏创业认真的态度,缺乏综合素质

当今大学生对于创业一知半解,了解不深,存在投机取巧,急于求成的心理。对创业前景过于乐观,幻想一步登天,一旦遭受挫折,就会一蹶不振,陷入苦恼,有些人难以自拔,心理负担加重。其实他们中的大多数所见到的案例都是成功的案例,却从未见到更多失败的例子。只有对大学生进行创新型创业的培养,让他们了解到创业背后的不易,才能在日后的创业中更加努力。

对大学生创业来讲,其业务的专业水平和职业素养非常重要,但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才是决定创业成功与否的关键。目前很大一部分大学生在校园的生活学习中掌握了不少扎实的专业基础,但是却缺乏专业的企业运营管理,导致他们很多人一下子难以胜任经理人位置。基于微信平台的大学生创业能力培训可以非常好地通过学习创新创业的知识和实践,让学生了解一个企业如何运营,了解一个企业的创办模式,不断地学习经营才能成为合格的职业经理人,为未来的创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2.3 政策上一知半解,急于求成

目前,政府为了尽可能地降低社会就业压力,已经逐渐认识到大学生自主创业的重要性,并为大学生创业出台了很多在税收、创业资金上的补助政策。但是尽管如此,真正读得懂与了解这些政策的人少之又少,即便是了解,大多数人也不明白如何合理的运用这些政策。然而,微信确实我们大学生平时接触最多的软件,通过微信平台,大学生所实现梦想的路径更加多样化,算得上是一条便捷的道路,同时,让大学生在学习期间了解更多的政策,将他们培训成一批善于通过政策创业的人才也是非常必要的[3]。

3 微信应用于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所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微信平台的大力推广解决了大学生在未来的创业中所面临的诸多困惑,为学生在未来的创业过程中排忧解难。但是在实际中也会遇到很多问题,这些问题也亟待解决。

3.1 缺少相应场地及资金的不足

大学校园其实有很多商机,如各种生活用品、小吃美食、办公设备、电子用品等;当然,很多有能力的学生需要施展抱负,但由于受到资金和场地的限制,很多人在未付诸实践之前计划就濒临流产。微信平台可以合理地为学生提供了运营平台,但还是需要学校和社会为大学生提供一些必要的场地和设备,以进一步支持学生的创业发展,并促进各大高校相互构建合作关系。

3.2 学校创业实践与学生学业的矛盾

如果学生把过多的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到创业中,那么势必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业,甚至导致更加恶劣的后果。当然,有个别学生也会因为忙于创业而留级。所以,如何处理学业和创业之间的关系,也是当务之急。当然,微信平台可以更加合理、人性化,适时地为学生提出意见,合理地为学生规划分配他们的时间。完善良好的学习―创业两不误的机制。

3.3 学生的经营状况需要管理和监督

根据学生的经营状况,合理地提出规划和建议,同时也要保证质量问题和人身安全。不能一味地支持创业而忽略了学生创业中所带来的为题。当然,对于学生在创业中面临的创业危机,就需要要引导学生走出危机。企业要做好监督,而学校也要合理管理。

曾经在2009年中央卫视的经济节目中,上海复星科技集团董事长郭广昌对青年创业者有一句创业箴言:“鼓励创业,但要做好准备!”[4]现在,高校对于学生的创业培养不能止步于知识和理论上,更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他们的意志力精神力。学生创业将会是未来国家企业的重中之重,好的平台将会帮助他们得到有力发展。微信平台所带来的活力远不止于此。大学生在今后的创业道路上必将一往无前。

参考文献

[1] 康庄.高校《就业创业学》教材编写的探讨[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2):113-116.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内容均来源于本站老师原创或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学习和参考。本站不是任何杂志的官方网站,直投稿件和出版请联系出版社。
友情链接
发表咨询 加急咨询 范文咨询 杂志订阅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