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管理的关键点范文

时间:2023-05-26 08:55:29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合同管理的关键点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合同管理的关键点

篇1

根据公司领导和审计整改要求,综合部会同财务部对公司合同管理提出了几点要求。从本邮件发送之日起,财务部和综合部会对法审系统从严审核,希望大家在以后的工作中务必高度重视。如遇问题,请提前与法务和财务人员沟通。

1、法律系统审核的范围包括公司的合同、协议、要约、承诺书、订货通知单、授权使用书、授权委托书、广包宣材料等需要用印文件,但不包括劳动合同的管理、行政性内部文件、应政府主管部门要求出具的不涉及中茶生活具体权利义务关系变化的公文函件和以财务、业务及其他事实情况为主要内容,不涉及法律权利义务等的函件。请大家仔细审核自己的用印文件,按规定流程执行用印程序。如将属于法审系统的用印文件变为纸质版用印审批单,综合部将不予用印;

2、倒签合同(比如说业务发生在1月5号,实际签约盖章在2月10号)法审系统将不予审核。年度合同续签请提前提交法审系统;

3、请将WORD版的合同提交法审系统,以后将不再审核PDF格式的合同和对方已经盖完章的合同;

4、如提交订货通知单,请将年度采购合同作为附件一并上传,年度采购合同必须是已经用印完毕且带有公章的版本。如无年度采购合同,法审系统将不予审核;

5、合同必须有签订日期,建议将签订日期写在合同的最后一栏。如无日期合同,法审系统将不予审核;

篇2

中图分类号: E986文献标识码:A

0 引言

近些年以来,由于我国在电力通信网络方面有着迅猛的发展,而在传输的主要结构方式上,一方面是光纤通信,另一方面是以微波通信,并且还有多种的通信方式。同时,在网络通信的业务方面,主要包括了调度的交换网络、行政的交换网络传输网、调度的数据网络以及综合数据网络等一些系统。在近些年的发展当中,由于电力的通信网络已经逐渐成为了分布地域较广、网络环节较多以及设备种类较多的网络,因此所带来的问题就是在通信网络的管理方面相对较为繁杂等问题,由此可见,因网络技术随着不断的发展与进步,就必须要加强建设通信网的监控管理措施,从而确保各项业务得以良好的进行。

1 通信网络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

1.1 管理日志报表的功能 其功能主要涵盖了:对于报表内容的生成以及修改、统计报表数据、制作报表的主要工具、打印报表以及远程召唤等内容。通常是根据经过采集到的报表数据,以汇成表格,再通过各种不同的表格形式以及图形进行存储和呈现,再按照规定的时间和报表的类型,查询数据以及导出等实施。这种系统主要是提供了通信调度的管理人员在日常管理当中所搭建的应用平台,同时,这种系统所生成的日志是可以进行自动填写,并可以作为交接班的日常管理,以及统计报表等工作。所生成的日志报表内容主要包括在:出现故障、发生告警、故障的统计、调度的指令、重要参量报表以及在环境和天气等方面的主要数据。同时,这种模块的应用也提供了较为完整的一套对电力通信网络和设备的维护管理的建设。

1.2 具有实时监测的主要功能 对于实时监测的主要功能一般指的就是被测的对象、数据以及子系统和被测设备在它运行过程当中的状态进行的监测,同时也监测了其性能的参数,设备的控制功能等方面。主要包括在几个方面:①遥控的功能。它主要是对被测的电路,以及被测的设备和主备电源等一些辅助设备和端站的图像监测是否启闭等方面进行遥控操作。同时也提供了图像化的界面遥控,可以把相同一个方向或者是相同一端站的遥控量均放到同一个界面里,这样可以方便同时对多个量进行操作遥控。另一方面,也可以把操作遥控的时间、操作人员以及控制对象等主要信息均进行存储,方便查阅。②遥测的功能。它主要是指通过采集不同的被测电源以及被测的设备和机房里主要的电压、电平以及温度等的信号。③具有告警的功能。由于告警所显示的画面便可任意的放大或是缩小,所以当大幅的画面是可以通过滚动的形式进行显示,另一方面也可以进行窗口设定,并在屏幕上进行滚动、刷新处理当前的告警。

1.3 通信资源的主要管理功能 对于通信资源的管理系统主要包括在接入网、传输网和交换网,其一般包括了交换资源、管线资源、传输资源以及动力资源等信息资源,同时,它也实现了在通信网络中对其不同种类信息资源的数据整合,从而在相互之间建立了必要的有机联系,这也是对在监控管理的主要系统中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数据,也为了不同层次以及不同部门进行服务。在其系统中对于有一定权限的管理人员方便进行查询所需要的一定信息,并可以较为全面的了解信息资源。

1.4 具有光缆监测的主要功能 通过这种功能可以远程进行实时的监测运行情况,主要包括在异常的测试、定期测试、点名测试以及障碍告警等方面,同时,它也结合了以前的数据自动的进行判断和分析,并及时发现存在的隐患。如果在被监测的光纤出现故障的时候,它可以及时进行告警并准确快速的找到出现故障的所在位置,也就构成了通信网在监控和管理系统中重要的一部分。

2 通信网络管理系统的主要原则

由于电力通信网络的管理系统主要包括了网络管理与实时监控方面的综合管理系统,其也主要涉及到了在通信网络、采集的数据、计算机和数据库等方面的很多领域,因此,对于通信网络的管理系统在设计方面,必须要从诸多方面来考虑:

2.1 应具有一定的兼容性 对于通信网络的监控系统必须要实现共享数据以及互联性。它主要包括了几个原则性①先进性。在先进性原则中包括了网络先进和功能先进。所谓网络先进主要就是应用了计算机的网络先进技术,同时可以应用网络IP的延伸方式,再经路由器式的网桥可以直接延伸至通信站,再管理到网元,把视频数据以及监控同时进入网络接到服务器上,这也就实现了进行监视、管理以及监控的系统建设。所谓功能先进主要就是指在网络和软、硬件设备上,再利用数据的采集功能和规约的转换建设一套双路监控系统,并研究出一套以实时应用、通信网络监测以及综合应用等方面的先进功能。②实用性。这种原则主要是应用了较为先进的模块化软件以及分布式的硬件结构从而确保系统具有扩容性,扩容系统,同时也增加了软件的一些模块。而这种系统的开发主要就是应用了现有的网络通信资源而进行研究的。③可靠性。在软件设计方面可靠性上主要就是体现在开发软件时应按照一定的工程方式,把所设计的软件都必须要进行全面的测试,以确保程序的可靠稳定性。在硬件设备在可靠性方面主要就是包括在:局部网络控制中心站的服务器以及工作站和各站计算机设备、通信设备、数据采集器以及不同种类的附属设备等,这些都具有一定的质量保证。

2.2 应具有全面性 从系统监控再到系统的管理,都必须要从通信网以及通信的设备和通信资源等方面,再到系统的运行和维护等方面进行统一的管理,并且要设计严谨,不要出现纰漏。

2.3 应具有实用性 要符合实际情况,再进行针对性的系统开发,对于在电力通信网的实际管理要求中建设具有实用、方便的管理系统并符合管理要求。

3 组建监控管理系统主要方式和相应配置

电力通信综合监控系统主要是由中心站和分站两者组成的,这也是相对较为灵活的方式。中心站的主要结构是指,一般中心站的管理系统主要是为一个服务器方式、以及网络交换机而构成的单机双网,并由监控系统和管理系统二者组成的。而在监控系统上其主要的目的就是要通过多种类的通信设备、一些辅助设备以及在设备的所处环境当中采集的数据,以达到集中监测的目的,同时也可以对部分环境和设备进行遥视以及遥控。对于管理系统的主要目的就是要建立不同数据库以达到管理通信网的要求,并且也要建立相对完善的网络系统、通信设备、和运行数据等系统的管理。而分站的主要结构是,由于监控子站在通信设备上比较多,也具备智能的通信设备,所以对于采集机房的环境必须要配置视频监控系统。所以,由二者组成的灵活组网主要就是通过中心站服务器的终端,直接到中心站的通信机房,但是,在分站内如果有智能的通信设备,可以通过在本地的分站进行单元接入,同时把数据传送给中心站,并且在中心统一进行转换接入。如果分站的配置功能较为强大,可以通过internet的网关,同时,也要根据系统工程的具体要求进行配置直流电流变送器以及交流电压变送器、数据的采集、温湿度变送器和烟感变送器等,在数据采集单元中可以把所采集的遥测量和遥信以及环境量等接入网关,然后统一向中心站发送。

4 结论

总而言之,全面应用电力通信网络的监控管理系统,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增强管理工作人员的效率,同时也可以全面的提高完善工作管理模式等方面,并且,作为通信系统的管理人员一方面代表的是维护者,而另一方面代表的是使用者,所以在管理的过程当中就必须要制订一套完善的管理系统方法,并设置相应的权限分类。同时,作为网络系统的管理人员也应对系统做好数据的备份工作,加强系统的防护安全管理,提高日常维护系统等一些主要管理措施,以保证系统在工作时的稳定性。作为系统的管理人员也应必须要加强提高对于设备的管理,规范系统建设,从而才可以更好的提高完善通信网的监控管理措施。

参考文献:

[1]程晓荣,高会生.现代电力通信网综合监控管理系统[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2001(1).

[2]弓伟才.电力通信网监控系统方案[J].中国科技博览,2009(32).

篇3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07-000-02

一、传统合同台账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数据安全性较差

传统合同台账是用Excel表格来记录和管理的,维护数据时需对整张表格进行查找、粘贴、复制和手工录入等操作,在这些过程极易污染其他数据,造成数据的篡改或丢失,从而影响合同的正常履行和结算。

2.合同信息不共享

传统合同台账管理无法实现合同信息的实时更新,且无法实现多人同时操作,合同信息不能有效互通,不利于合同信息的汇总分析。

3.工作效率低下

电网物资采购货款由预付款、到货款、投运款和质保金4个部分组成,传统合同管理模式下,所有数据(如签订日期、发票金额、单据收取时间、操作人等)需人工录入,支付金额需手工计算和核对,工作量大却难以保证数据的准确性。

4.风险管控力度较弱

传统合同台账只有单纯的数据记录功能,对错误录入的数据缺少必要的提醒或限制功能,无法校验支付金额的准确性,存在较大管理风险。

二、物资合同台账管理主要内容

1.合同签约管理

物资合同签约是指依据中标结果,应用统一合同文本,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合同签订工作。及时、规范、高效地完成合同签约工作是确保招标采购结果的刚性执行,规范公司各单位和供应商的履约行为,防范法律风险和商业风险的基础和前提。

2.合同结算管理

物资合同结算是指按照合同约定和实施进度开展合同物资的资金预算申报及支付工作。电网物资合同结算严格按照 “三单”(验收单、投运单、质保单)管理方式,统一合同结算单据,加强物资到货、设备投运、产品质保关键阶段单据管理,加快结算单据验审和流转,准确编制资金预算计划,严格按照合同规定审核资金支付,准确支付合同资金。

三、物资合同台账管理系统主要功能模块

1.中标结果导入模块

中标结果下达后,按照预设的Excel模板将结果集中导入到系统,以此为基础开展后续合同签订、履约及结算工作。导入模板对字段的类型、是否必填项以及字段间的逻辑关系等都做了明确规定,同时保留系统上线前在执行合同的导入功能,确保录入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2.合同审核签订模块

合同基础数据导入后,组织供应商进行线下纸质合同的签订,将纸质合同关键信息与系统数据进行比对,审核无误后,勾选对应的合同完成线上审核,系统自动记录下合同签订日期和审核人信息;对于协议库存匹配单,只有对应的协议库存合同完成签订后,才可进行合同签订。审核过的合同进入合同履约结算流程。

3.单据交接管理模块

合同履约完毕后,供应商提交结算单据至供应商服务大厅,大厅人员初审无问题后,在单据交接模块进行登记并打印交接单,双方现场办理单据交接。在本模块大厅人员只需点击操作即可完成单据交接,发票金额、交接日期等交接单内容由系统自动带出,提高了单据交接效率;对于不符合付款条件的则无法登记(如合同未签订、质保期未到和供应商受处罚暂停付款等),从源头上保证了合同结算业务的规范性。

4.合同结算管理模块

合同经办人员对结算单据复核无误后,录入发票校验号,修改发票金额、到货数量等信息(系统默认与合同内容一致,可根据实际情况修改),支付金额由系统根据合同支付方式以及已支付资金情况自动计算,合同经办人只需点击操作即可进行支付申请,保证了合同结算业务的准确性同时减轻了员工工作强度。

图1 单据登记及合同结算业务流程

月度预算提报前,系统自动汇总各合同经办人已申请资金的采购订单,按照预付款、到货款、投运款和质保金四个部分一键生成下月预算;次月中旬根据预算批复结果,点击自动生成支付计划,财务按照支付计划进行支付,资金预算和支付计划都可导出Excel表格并打印,完成线下审核流程。单据登记及结算业务流程详见图1。

5.合同信息查询模块

物资部门作为业务支撑部门,需不定期对物资合同的签订情况、项目类型、资金划分类型等重点数据以及合同应支付情况、实际支付情况、未支付原因等相关信息进行统计和分析。因此系统要具备从项目名称、项目单位、项目性质等多维度进行查询的功能,方便数据的汇总分析。

6.基础信息设置模块

包括角色管理、用户管理、日志管理和供应商管理等内容。角色管理可对不同角色的权限进行设置和调整;用户管理可对用户进行增加、删除、冻结、以及密码修改等操作;日志管理可记录和查询每个用户在系统中的操作痕迹;供应商管理则可对供应商进行冻结\解冻,以及名称、账号、联系人信息修改等操作。

四、角色及权限分类

根据业务需要,系统将用户区分为供应商服务中心工作人员、系统管理员和合同经办人等三类,具体角色定位及权限设置描述如下:

1.大厅工作人员

供应商服务中心工作人员主要负责各类结算单据的登记和交接工作,同时为供应商提供相关合同信息的查询服务。该角色主要权限包括:合同信息查询、供应商信息查询和单据登记交接及打印等。

2.系统管理员

系统管理员主要负责合同基础数据的导入、资金预算及支付计划生成以及供应商、日志等系统基础数据的维护工作,一般为1~2人,主要权限有:合同导入模块、合同信息查询模块、单据交接查询、基础信息设置以及合同结算模块的预算和支付计划生成权限等。

3.合同经办人

合同经办人主要负责合同的签订、单据复核以及结算流程的发起等工作,一般为多人,仅能对其分管的合同进行操作,主要权限包括:合同签订模块、单据交接模块、合同结算模块、合同信息查询、供应商信息修改及查询等。

另,系统保留超级管理员角色,拥有最大权限,系统将权限设置细化到了具体操作层面(如选择、查询、删除、导入和导出等),除超级管理员外,上述三种角色的权限可根据实际需要随时调整。

五、系统建设主要步骤

1.开发前业务梳理及需求确认

调研了解物资合同台账管理现状,梳理主要业务流程,确定主要功能模块,完成系统框架的初步搭建;与业务人员深入讨论和分析对系统的功能需求,进一步细化系统设计方案。

2.系统开发过程

根据前期制定的系统设计方案,实施系统功能建设工作;在系统开发周期每个模块结束之前,对该模块的锁定成果进行严格的里程碑式技术审查,通过用户参与,及时得到反馈信息,验证该模块的成果并及时纠正错误;编写用户操作手册,开展系统操作培训。

3.系统运行阶段

组织系统评审验收,系统正式上线;加强系统的应用,不断总结经验,做好系统运行情况反馈,根据运行结果对系统做必要的修改和完善。

六、结语

物资合同台账管理系统建设以实际业务为蓝本,科学设置功能模块,合理设计业务流程,人机界面友好,实际运行安全稳定。该系统重点加强了物资合同签约、单据交接、预算管理、合同支付以及供应商管理等业务管理,与国网公司ERP和ECP系统相补充,实现了物资合同全流程管控,大大提高了公司合同管理水平和效率,取得了良好效果。

参考文献:

篇4

0 引言

近年来,随着电力电子装置、电弧炉等非线性负荷的广泛使用,干扰性负荷已经成为电力系统负荷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对电力系统的影响日益严重,导致电能质量问题日益突出;而大量基于计算机的控制设备和电子设备对电能质量非常敏感,对电能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电能质量的短时变化也可能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所有这些都使电能质量问题成为人们日趋关注的问题。

1 干扰性负荷管理体系的构建

1.1 干扰性负荷管理机构的职责

1.1.1 省级公司电网谐波技术监督管理的职责

1)贯彻执行国家、部颁有关谐波监督的方针、政策、法规、标准、规程、制度。

2)掌握电网内谐波技术监督实施细则的执行情况,督促、检查和指导全省电力系统谐波技术监督工作。

3)组织制订省网谐波监督的制度、实施细则、技术措施等。

4)组织协调省网谐波技术监督中的重大问题和落实改善电网谐波水平的措施。

5)组织有关单位和部门对新建、扩建和改建工程中影响谐波水平、设备设计、选型审查及技术进行全过程监督。

6)组织制定省网谐波技术监督工作的规划与年度计划。

7)组织召开省网谐波技术监督会议,总结和交流工作经验,并确定下年度工作重点。

1.1.2 省级电科院职责

1)负责组织省网谐波状况的分析、整改措施的研究。

2)确定电网谐波监测点,每年按要求汇总谐波监测点的测量数据,提出分析报告,报省级公司谐波技术监督管理领导小组。

3)进行网内重大谐波事故或谐波引起的异常现象的调查分析。

4)参与大型谐波源和谐波治理工程及大型电容器组工程的评审,以及相应的谐波监测工作,并签发谐波测试报告或鉴定书。

5)每年对省级公司所属各单位的谐波分析仪进行对比性校验。对本网内的电能质量检测设备进行入网检测。

6)建立全网谐波、闪变、暂降数据库及有关的技术档案。

7)组织谐波学术交流和培训工作,推广先进经验和技术。

1.1.3 各供电分公司,发电厂的职责

1)贯彻执行上级有关谐波监督的实施细则、规定、规程、标准等。

2)组织制定、审查本单位谐波监督制度和各类规程,并检查、督促执行情况。

3)监督本单位完成上级下达的谐波监督指标情况。

4)召开本地区电网谐波状况分析例会,分析存在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5)行使对本地区并网用户的谐波监督职权并进行谐波监测,保证工程建设项目中的谐波等电能质量指标符合要求。

6)对所辖范围内可能由谐波引起的事故的有关信息(如录波、事故追忆等)进行收集整理,报省级电科院。

7)完成上级谐波监督管理部门布置的工作,做好阶段性总结和年度报告。

8)各供电分公司设谐波管理工作专责人。

1.2 干扰性负荷技术规约的制定

(1)各级谐波监督机构及专业人员应认真学习和执行各项有关谐波监督的规程、制度、规定。

(2)各级谐波监督机构,应建立和完善谐波监测、统计、考核和奖惩制度。

(3)省级公司谐波监督职能部门应在谐波监督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定期召开谐波技术监督工作会议,传达布置上级有关谐波监督工作的指示,进行工作总结,交流经验等,对在监督工作中做出贡献的部门和个人给予表扬和奖励。

(4)谐波技术监督应建立监督报告制度,按规定时间报出谐波等电能质量指标和改善这些指标的计划及措施的完成情况,重要问题要进行专题报告。

(5)应制订谐波技术监督人员的培训计划,并按要求进行考核。

(6)应采取监督和服务相结合的工作方法,既要坚持原则,又要为谐波管理服务。

2 干扰性负荷管理其他相关政策研究

2.1 规划、设计、基建监督

(1)在配置无功补偿设备时,对配置地点应预先进行谐波计算与测试,以防所配置的无功补偿设备引起谐波放大或谐振。

(2)在电网及谐波源用户电容器组的施工验收时,应有项目的谐波评估、测试报告。任何组数电容器投入时,实测谐波电压放大率应不大于1.5倍(如投运后谐波电压低于标准的50%,则放大率可以适当放宽)。否则应采取措施,改进后才允许投运。

(3)因电网变更或电容器组接入引起的谐波放大或谐振问题,应由设备所属单位负责解决,如解决有困难可请省级电科院协助解决。

(4)电网中使用的大型变压器(电压110kV及以上,容量31.5 MVA及以上)的型式试验,应有谐波检验项目并合格。

(5)各级电网管理部门应鼓励并推广采用新技术,以降低谐波污染。

2.2 电网运行、用电监督

(1)电网电压母线的电压正弦波形畸变率、电压波动值和闪变值、三相电压不平衡度应符合国家标准《电能质量公用电网谐波》(GB/T14549-93)、《电能质量允许波动和闪变》(GB12326-2000)和《电能质量三相电压允许不平衡度》(GB/T15543-1995)的限值规定。

(2)根据谐波源的分布,在各级电压电网(包括低压网)设置一定数量的谐波监测点,谐波监测点一般选择在主要发电厂、枢纽变电站及接有大谐波源负荷或电容器组的220kV及以下电压等级的母线上,也可选择母线谐波电压畸变率达国标限制值的75%以上者。谐波监测点应随着电网的发展作及时调整。

(3)谐波的日常监测:对于谐波监测点的谐波电压和主要谐波源用户的谐波电流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连续或定时监测。

(4)谐波的定期普查:为了全面掌握电网的谐波水平和负荷的谐波特性,每1-2年对所辖的电网进行一次谐波普查测试。普查的范围和内容应根据电网的特点和谐波源分布情况确定,普查结果应提出专门的报告。

(5)当大容量的谐波源设备、电容器(或滤波器)组等接入电网前后,均应进行专门的谐波测试,以确定电网背景谐波状况,谐波源的谐波发生量、电容器(或滤波器)组对谐波的影响等,以决定其能否正式接网运行。

(6)新建或扩容的非线性用户在规划设计、申请用电时应向市场营销部门提供有关设备的参数;用电管理部门在研究确定对用户供电方案时与谐波管理小组一起根据用户提供的设备参数进行谐波审查、评估,必要时应要求用户补充消谐装置的设计;双方在《供用电协议》中对谐波管理应达成明确的规定;在用户接电前,其消谐装置须经谐波监测站检验认可后方可供电。在接电后,仍须进行测试复核,不合格者不允许接入电网正式运行。

(7)谐波源设备容量在4000kVA及以上者,谐波测试及设计审核应由省电网谐波监测中心认可,并核发审核和测试鉴定书;容量在 4000kVA以下者,应由省电网谐波监测中心根据具体情况委托各地区供电分公司谐波监测管理小组负责审核及测试,并将结果报省谐波监测中心,领取鉴定书。只有鉴定合格者,市场营销部门方允许其正式接网运行。

(8)现有非线性负荷用户应向市场营销部门提供设备的参数和运行特点,应由谐波监测站建立健全有关非线性用户设备的技术档案,并每两年核查一次。

(9)当谐波源的谐波水平超过标准时,应按就地治理的原则,由谐波监测中心、各地(市)供电公司谐波监督管理小组督促用户制定消谐措施,签订供用电合同或协议,限期解决。

(10)电能质量在线监测系统的管理。

3 结束语

总之,谐波技术监督工作是电能质量监督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谐波技术监督要从规划、设计、基建、运行及用电管理等多方面全过程进行监督,以保证目标的实现。

篇5

一、合同管理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重要性。

第一,合同管理是合同目标实现的前提。在市场经济中,通过合同管理,承包商可以实现工程价格成本、质量和工期等目标。合同管理贯穿于工程施工的全过程和各个方面,对整个项目的实施起着控制和保证作用。在现代工程中,合同管理更是工程项目成败的关键,是承包商在市场竞争中立足的基本条件。合同中明确了项目质量、成本、进度目标,在合同实施过程中,应依照相应的条款,认真做好合同的管理工作,以确保建设项目健康、有序、顺利地实施,为日后的工程结算打下良好的基础。

第二,合同管理是项目管理的核心。项目管理以“三控制、二管理、一协调”为主线。“三控制”为质量目标控制、进度目标控制、成本目标控制;“二管理”为合同管理、信息管理;“一协调”为协调内、外关系。其中合同管理是工程项目管理的核心,它贯穿于整个工程项目的始终。合同管理的成功与否对企业能否盈利将产生较大的影响。作为项目管理人,应结合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做好施工项目的合同管理,从而对工程项目进行全面、及时、准确、有效的管理。

第三、加强合同管理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措施。一方面,市场经济本身就是法制经济,而合同则是承包商与业主之间相互承诺的权利与义务的统一,具有法律的权威和强制性,违者必然受到法律和经济的制裁;另一方面,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承包商在履行合同的过程中,必然要尽全力地去追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而合同是其在追求利益最大化的过程中要时时遵守的法律依据,必然要受到承包商的重视,把加强合同的有效管理作为争取经济效益的最佳途径。同时,市场经济激烈的竞争性和工程招投标管理的规范化,也促使企业认识到,在工程管理中自觉地加强合同管理并圆满地履行合同,这是维护企业良好形象和声誉的重要基础,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保证。

第四,加强合同管理是工程管理国际化发展的必然要求。目前,工程管理国际化已是大势所趋。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形势不仅使我国许多公路施工企业走向国际市场到国外去承包工程,而且国外的许多承包商也将纷纷进入国内市场,抢占建筑工程的市场份额。严格的合同管理

是国际工程的惯例,也是工程监理制度的特点。因此,在国际工程承包中,都需要按国际惯例进行管理,使用FIDIC合同条件,实行工程监理制度。

二、现阶段合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合同文本不规范。

国家工商局和建设部为规范建筑市场的合同管理,制定了建设工程相关的合同示范文本,以全面体现双方的责任、权利和风险。有些建设项目在签订合同时为了回避业主义务,不采用标准的合同文本,而通过自制的、笼统的、含糊的文本条件,避重就轻,转嫁工程风险。有的甚至采用口头委托和政府命令的方式下达任务,待工程完工后,在补签合同,这样的合同根本起不到任何约束作用。

(二)合同索赔问题难以解决。

索赔是合同和法律赋予受损失者的权利,对于承包商来讲是一种保护自己、维护正当权益、避免损失、增加利润的手段。而建筑市场的过度竞争,不平等合同条件等问题,给索赔工作造成了许多干扰因素,再加上承包商自我保护意识淡薄,导致合同索赔难以进行,受损害者往往是承包商。

(三)合同意识淡薄,违约现象屡屡发生。

有 些 工 程 合 同的 签约双方都不认真履行合同,随意修改合同,或违背合同规定,合同违约现象时有发生。

(四)乏完善的规章制度。

目前,大多数建筑企业尚未制订出一套科学合理的合同管理工作程序,合同管理缺乏严格的规章制度,合同文档管理混乱。

(五)合同管理人员专业水平偏低。

现阶段,我国缺乏合同管理专业人才已成为实行专业化合同管理的主要障碍。大多建筑企业对合同管理人员的培养不够重视,专业人员水平不高,严重影响了合同管理的水平。

三、加强合同管理的几点建议。

(一)严格规范合同范本。

采用或参考合同示范文本来订立合同。另外,要做好以下三点:首先,要分析合同的合法性,因为合法性是合同成立的基础,也是双方能得到法律保护的依据。合法性主要着重于当事人是否具备相应资格;项目是否已具备招标投标、签订和实施合同的一切条件;招标投标过程是否符合法定的程序;合同内容是否符合合同法和其他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等。其次,要分析合同的完备性。因为合同内容完备能有效避免合同争执和纠纷。完备性主要包括构成合同的种种文件是否齐全;合同条款是否齐全,对各种问题的规定有没有遗漏;合同用词是否准确,有无模棱两可或含义不清的表达;双方工程责任界限是否明确;对工程中可能出现的不利情况是否有足够的预见性等。最后还要分析合同的公正性。因为建筑市场竞争十分激烈,承包人经常处于被动状态,而合同往往由业主提供,这样的条款往往很难达到公平公正的程度,所以作为承包人应逐条分析合同条款是否公平公正,这包括合同条款是否体现双方平等互利,即责任和权利、工程和报酬之间的平衡等。

(二)完善健全企业合同管理制度。

企业的的合同管理制度,一是指企业就承包项目合同管理全过程的每个 环节,如 图 纸 批 准 程 序、工 程变更程序、分包商的账单审查程序、材料、设备、隐蔽工程、已完工程的检查验收程序、工程进度付款账单的审查批准程序等,建立和健全具体可操作的制度,使合同管理有章可循,保障管理流程的顺利实施;二是指企业及承包项目个层次都应有自己的合同管理制度,可以供合同管理人员在工作中参照执行,将合同管理工作落实到实处。

(三)加强对工程项目实行合同管理的宣传教育,使大家提高合同意识、法规意识。

企业必须加强合同意识,重视合同管理,从思想上真正意识到合同的重要性。意识的形成是个长期的工作,企业应该通过各种形式,比如讲座、学习班等,来增强企业员工的合同管理意识。重要部门更应该将对合同的认识纳入考核的范畴。只有加强了合同意识,才能进一步健全企业的合同管理制度,提高企业履约的能力。

(四)依靠现代信息技术,加强合同管理的科学性。

篇6

一、合同签订前应重视的问题

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有《通用文本》和《专用条款》之分。《通用文本》的内容基本是固定的,涉及建设施工合同法的一些内容,因此调整的内容很少或者说基本不能调整。但合同《专用条款》是建设方和承包方根据特指工程签订的具有针对特指工程的专用合同条款。一个特指的工程,发包方和承包方在《专用条款》中约定双方的具体责任和义务、应当完成的工程范围、工程质量标准、工程款结算方式、工程质保期等在专用条款中进行约定。如何更好的签订《专用条款》,防止合同签订存在的漏洞,避免双方发生合同纠纷,应当重点做好以下几点:

(一)研读招标文件,全面掌握招标文件中的所有内容。

发包人在工程招标书时,在招标文件中约定了合同的主要条款。合同的主要条款是指工程付款方式(进度百分比付款、月度付款、完成一次性支付等)、工程款的结算方式(如何审计等)、违约责任、图纸、工期、以及投标保证金等事项。潜在投标人将根据自己的资金情况、公司目前现状和发展情况依据招标文件中的内容进行评估建设的风险和核算利润,然后做出是否参与投标的决策。研读招标文件是是否投标或者投标成功的关键性因素。有些潜在投标人,往往忽视对招标文件或者招标文件过程中的补遗文件的研读,只是简单的看看主要的条款,而不详细研读其他辅条款,造成投标失败或者中标后又发现工程风险太大,没有考虑的因素太多,这时会造成重大的损失。比如,招标人约定,施工用的临时供电由现场临时变压器供电,已经接到规划红线范围内,但是可能需要做高压供电线路的防护,该项目不单独列项,由投标人自行考虑。潜在投标人如果不仔细研读招标文件,可能会造成报价遗漏。所以,仔细研读招标文件是成功参与投标的关键性一步。

(二)重点条款的理解与谈判注意事项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一书中,指出“招标人和中标人可就招标文件中的某些具体工作内容进行讨论、修改、明确或细化,从而确定工程承包的具体内容和范围”。潜在投标人应当引起重视的是,如果招标文件中约定的重要条款诸如付款方式、价格调整、工期、质量标准以及维修期在招标文件中有明确规定的,潜在投标人应当知道,在签订合同时修改或调整的可能性会很小。原因是潜在投标人在投标前,招标文件中约定的主要条款是对所有潜在投标人是公平公开的,所有潜在投标人是站在同一起跑上线参与投标的。潜在投标人根据招标文件约定的主要条款,依据公司资金和其它情况综合测算后,决策是否参与投标。不具备或者不完全具备参与该项工程的投标条件的潜在投标人,由于利益的驱动,幻想着在中标以后调整招标文件约定的主要条款内容来弥补自己资金不足或者施工工期,冒险参与投标。一旦中标,在签订合同时,招标人将依据招标文约定的内容不予调整主要条款(这样也是对所有潜在投标人的公正性的体现),此时,中标人由于资金不足或者工期内完不成会造成重大的损失。

这里发包人也应当注意,如果招标文件已经约定了合同主要条款不予调整的限制性条款,那么在签订合同时,这些已经约定的条款将不能再行调整。如果在签订合同时,发包人在中标人的请求下进行了调整,那将是无效的,也是对未中标的潜在投标的不公正的待遇。发包人也违反了招投标法的公正的原则。

(三)注重合同签订的流程问题

在建设者的心目中,签订合同那是领导的事情或者是合同管理部门的事情,往往忽视了签订合同前一些工程专业技术人员的意见。有些专业技术性很强的工程诸如电气工程、机电安装工程、玻璃幕工程等,这样的工程与一般常见的土建工程往往存在一些特殊的差别。合同起订者应当根据工程性质,积极征求专业技术人员的意见,让专业技术人员参与合同的签订工作;工程预算人员除了出具本工程预算投资情况外,还要协助公司领导知情合同中工程预算的作用及其他相关要求;法律部门也应当参与合同的签订过程,提出法律方面的意见。综合这些专业技术人员和各专业部门意见后,进行合同的最后修订和整改,这样,避免了在合同实施过程中的个别条款的不适应和错误条款等问题,也有利于保证双方的经济利益不受损失。合同的流程就是要解决这个问题,发包人和承包人应当各自成立专门的组织机构,指定签订合同的主管部门和其他相关部门,建立合同签订流程图。形成规章制度后,由合同主管部门综合其他部门意见后,形成较为合理适用的工程合同。

二、合同的管理

篇7

中图分类号:C93文献标识码: A

建设工程合同也称建设工程承发包合同,是指由承包人进行工程建设,发包人支付价款的合同。通常包括建设工程勘察、设计、施工合同。建设工程合同是甲乙双方在实施合同中的一切活动的主要依据,双方根据合同中约定的责任、义务进行工程建设、目标控制,进而达到质量目标、进度目标、投资或费用目标,确保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一个建设项目需要签订多份合同,工程合同管理就是对工程项目中相关合同的策划、签订、履行、变更、索赔和争议解决的管理,涉及到建设工程全过程,合同管理做的好,可以避免施工过程中的合同纠纷,提高工程的经济效益,降低工程造价,对建设工程项目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建设工程合同管理的重要性

1、合同管理有利于工程建设的科学管理。建设工程项目活动投资大,涉及面广,要求要有一种科学的管理体系。合同管理充分地反映了这种管理的科学性。合同管理规定,工程施工过程中合同各方办事要有依据,验收要有数据,变更要有指令,支付要有凭证,即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工程师各方都必须工作扎扎实实,以科学的态度,按客观规律办事,搞好工程项目的建设。

2、合同管理具有规范各方行为的意义。建设工程项目施工合同本身就是项目建设单位或其人与项目承包人或供应人为完成确定的施工项目所指向的目标或规定的内容,明确相互的权利义务关系而达成的协议。

3、合同解决纠纷的法律证据。建设工程项目由于建设周期长、合同金额大、参建单位众多和项目之间接口复杂等特点,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建设单位与承包商之间、不同承包商之间、承包商与分包商之间以及建设单位与材料供应商之间不可避免地产生各种纠纷。

二、当前建设工程合同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1、对合同认识及重视不够。现阶段,各施工单位基本上都是按合同管理的要求认真进行合同的标前及标后的评审,对合同的履约进行检查,力求通过严格的组织程序、严密的合同评审,把自己能否按期履约、建设单位的能力及不稳定状态消灭在萌芽状态。但在工程施工时如何有效地把合同贯彻执行下去,有的单位执行的不够。另外,有些施工单位领导对合同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没有建立完善的合同管理机构。施工单位领导对合同风险缺乏防范意识,没有认识到合同管理是施工单位管理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机构设置、人员配备和经费等方面支持不够。

2、合同执行力度不够。合同作为维系双方当事人的纽带,任何一方均须按合同办事。但由于双方均没有按合同办事,且又不进行及时、必要的经济技术签证,造成双方均违约。工期不能按期交工,工程款不能按时拨付,致使合同管理流于形式。

3、招标监督机构和合同管理机构缺乏权威性。招标监督机构在审核、编制招标文件的过程中,明明知道有的条款是不平等的,甚至是不合法的,但实际上还是按照建设单位的意图办理。例如在招标时降低工程的取费类别、施工单位优惠条件的承诺、工程质量标准的提高、工期的缩短等不合理条款,他们都无意进行修改。当然也有受投资者、权力者和周围环境的干扰而改变中标结果的。合同管理机构不仅应有监督职能、仲裁职能,而且对不合理的条款应有纠正职能。

4、合同管理制度不健全,权责不分明。有些施工单位没有规定严谨统一的合同管理制度。由于缺乏统一的依据,各部门权责不分明,意见很难统一,造成权力大家争、责任大家推的局面。这是施工单位管理之大忌,最终将给施工单位带来重大的隐患。

5、合同管理人员素质不高。一部分施工单位合同管理人员思想品德不过硬,文化水平不高,业务不精通,没有受过正规的法律,缺乏系统的法律知识,无法对合同涉及的各项法律问题做出正确判断,无法对合同进行有效的管理。

三、建设工程合同管理和解决风险的相关措施

1、建设工程合同的文本规定和研究

在制定建设工程合同文本的时候要采用规范化的形式,在进行建设工程合同签订的时候,一定要使用建设部门专用的合同示范文本,并且进行仔细的填写。据有关调查研究表明,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因为合同形式不同而产生的纠纷案件有很多。在进行合同签订的时候,要明确的规定好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在进行合同制定的同时,合同制定人员要根据建设工程的实际情况来进行制定和研究,使得在制定合同的时候能够有一定的预见性,从而防止在拟定合同的时候出现矛盾。在进行合同的拟定时,还有几个方面需要多加注意:对于合同签订的时间和顺序进行确定;对于建设工程的工程量的清单时间进行比对;对于建设工程合同中专用条目中的文件顺序进行确定,对于索赔方面的内容要进行加强。建设工程在进行合同拟定的时候,对于开始的文稿要进行全面和系统化的研究;确定好建设工程双方的利益和权益;确定好建设工程的项目是否具有实施资格和条件;在进行招标的时候要严格按照国家的相关法律来制定;检查合同是否具有法律效益,从而检查合同中的文件和内容是否完整。

2、健全和完善建筑工程合同管理制度

在对建设工程合同进行管理的时候,其中的步骤比较繁杂,要想更好的完善合同管理工作,就需要具有专业素质的合同管理人才和一套完善的建设工程合同管理制度,从而使得合同管理工作能够有序的进行。在进行合同管理的时候要把建设工程的相关责任制度(比如交底制度、责任分解制度、工程进度款审查的批准制度和每天工作的保送制度等制度)更好的融合到合同管理中来。在签订合同的时候,首先要让建设工程合同管理人员对于现在手中的项目向各个项目管理人员进行解释和交底,并且做出详尽的解释和说明,更好的完善合同交底制度。合同管理人员要把责任落实到个人,确定好工作的责任和范围,对于合同任务进行很好的分层,把责任落实到每个部门,使其各个部门能够相互合作。在每天工作的保送制度一定要要求每个部门及时积极的进行上交,保送到合同管理部门,以便合同管理部门的人员能够及时的掌握工程建设的有关消息,从而更好的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

3、在合同管理中采用动态管理的办法

3.1建立索赔制度,在建设工程中,进行相应的索赔是法律给予损失者正当的权利和义务,利用法规和合同的方式,对于索赔的相关制度进行明确的规定。

3.2加强监督工作,在进行资金的支付的时候,要避免太早或是过量的签证,尤其是发生变更的时候,要根据合同的条款来进行分析,发挥合同的制约效用。

3.3对于建设工程中的有关文件要进行积极的整理、分析和收集,对于变更部分进行审查,如果出现停工现象要根据合同的相关内容进行记录,并且及时处理因停工而造成的损失。

3.4在合同结束时,要对建设工程材料进行整理、存档以及清点等工作,使得合同管理更加的规范化,提升企业效益。

结束语

总之,工程项目的参建各方面要在高度重视建设工程项目的合同管理、深刻了解其重要地位的基础上,在实践中探索及归纳建设工程项目合同管理的技巧,寻找新方法,解决新问题,促使参建各方自觉履行合同约定的条款,从而降低建设市场风险,切实维护建设市场的秩序,确保建设工程项目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袁宏川;建设工程合同管理绩效评价与分析[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05)

篇8

中图分类号:TM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3) 12-0000-01

电力设备的状态检修工作是保证电力设备工作性能,减低电力设备发生故障频率和延长使用寿命的必要措施。它可以针对某一特定的设备进行判断,还可以提早预警,预防事故扩大化。而电力设备管理系统具有低成本,先进性和降低复杂性等优势,能够检测出设备当前的状态,评估出设备当前的价值,合理作出更新或维护的新决策。

一、电力设备状态检修策略

(一)检查电力设备的初始状态

首先电力设备在运行前要保证设备是健康的状态,即初始状态要健康无误。因此设备使用权,我们要对电力设备的出厂实验数据、特殊实验数据、施工记录

等进行了解,还要了解设备各部件的出厂试验数据以及交接实验数据等信息。

(二)记录电力设备状态并进行统计

在对设备状态检修工作的过程中,我们要对电力设备进行检测,目前可利用在线离线检测装置和技术,如利用红外线成像技术等。要保证电力设备和系统的安全,及时准确的掌握设备的状态,就要应用新的监测和检验技术对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统计和分析。另外,对电力设备进行适度的维修,就要对维修周期进行合理的调整,这要视设备运行的具体状况而定。

(三)评估电力设备的状态

只有不断改变检修和管理电力设备人员对检修工作的不正确认识,积极评估电力设备的状态,使得在企业中电力设备状态检修工作更好的推广使用。可以指定可行的电力设备状态评估规章制度,并制定电力设备状态检修工作体系,着重培养一批专业的状态检修管理员,不断的促进电力设备检修技术的发展。

(四)设备检修的可行性分析

电力设备出现一些故障后,要对设备的健康状况和使用情况做可行性分析。首先我们应该分析出电力设备维修的必要性。如果只是一些小的设备磨损和损伤,就应该及时进行维修。对于完全无法使用的设备构件应该及时的更换。然后要对维修的成本进行分析,选择设备维修投入的经济成本最低的方案。

二、电力设备管理系统的构建

(一)电力设备管理系统的功能需求分析

电力设备管理系统中主要包括电力设备的档案信息和缺陷管理,还涉及设备维修,决策支持等内容。设备缺陷管理功能,主要包括设备处理情况的填报,设备有关缺陷状况和缺陷查询、决策等。此功能所提供的数据主要是方便运行点位进行查询和检修,并支持检修决策。

设备管理系统中档案管理的功能主要是录入电力设备名称,规格,材质等基础信息以及出厂、使用日期等信息。此外,有关设备大小检修的信息也被详细的记录在里面。通过档案管理模块对其设计科学的档案信息,为电力设备的查询和使用、管理提供依据,还有利于对各项设备检修等技术工作进行监督。

设备缺陷管理的工作是由设备运行单位来负责的。运行单位要担负起设备缺陷情况、处理情况、处理结果等各方面的记录工作。这样,既可方面设备管理人员了解和查询设备的工作情况,也可以把这些数据提供给提供给设备检修部门。此外还必须做到缺陷及时发现与上报,封闭管理设备缺陷,有专业人员负责审核重大缺陷的发现工作,实现缺陷查询、缺陷统计与有关人员的考核工作的动态管理。

设备的检修管理是指详细地的记录有关设备保养情况,大修小修情况、设备故障、运作时间等的信息,并参考统计分析的数据来制定最佳维修方案。这种信息记录,是在网上进行操作的,登记管理检修中发生的配件、材料信息等,对物资设备实现从库存到使用再到维护的全过程动态管理。企业的财务部门可以同构检修管理系统提供的数据进行成本核算,为企业节约资金,实现科学化管理。

许多时候,设备维修的决定可能是盲目的。设备维修管理系统中的决策支持就能有效减少盲目维修的概率,还可以有效解决临时突击性维修管理工作的难点。电力设备管理系统可以判断出设备的异动情况,对设备在运行状态信息和监视信息要及时掌握,对设备故障提早预测,并为维修方案提供决策支持,不断提高企业设备管理的水平。

(二)电力设备管理系统的主要设计模块

对于电力设备基础档案信息的维护可以设置在设备台账管理模块中。这一功能模块可以进行台账的查询,增删,修改等操作,操作内容主要包括所属单位、班组,生产厂家,安装部位,设备名称、编码、材质、型号或规范,出厂日期,投运日期,使用寿命,保修期等基本信息。

还有一个主要的模块为缺陷管理。它是电力设备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辅助,指导电厂的消缺工作。缺陷管理的基本工作流程为发现缺陷、录入缺陷、处理缺陷、设备遗留和重大缺陷确认、设备缺陷型直升机确认和设备缺陷查询。首先,检修人员和管理人员可以在设备缺陷录入设备中查询设备缺陷情况,这些缺陷信息是由运行单位录入的。而所谓的设备遗留缺陷确认是指还未完成消缺工作的缺陷。这些遗留缺陷由检修单位的领导来认定。对于已确认为遗留缺陷的,可以再查询画面中查到信息。重大疑难缺陷同设备遗留缺陷一样由检修单位领导来认定,也是在设备缺陷查询画面上查询。

三、结语

电力设备的状态检修工作是保证供电质量和延长电力设备使用寿命的重要措施。而管理系统是对整个电力设备的各方面基础信息、设备缺陷、维修决策等进行管理的网络信息系统,这对企业电力检修的工作效率的提高和成本节约都是有利的策略。因此,我们应该不断的提高设备状态检修的技术水平,还要不断完善管理信息系统,从而保证电力设备的供电质量和较低的经济陈本。

参考文献:

[1]梅小彬.电力设备管理系统的构建[J].科教创新,2010,03.

[2]张强.浅析电力设备状态检修的有效管理策略[J].华东科技,2012,05.

篇9

中图分类号:TM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7)05-0240-01

一、前言

随着我国社会和经济的不断发展,各生产领域都取得了较大进步,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市场和企业对电力资源的需求也变得更加迫切,全国总用电量逐年增涨,为电力系统建设和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为了应对用电量增加给电力系统带来的巨大压力,同时为了防止由于输电线路线损率过高而引起的系统运行障碍,在电力营销中采用电力负荷管理系统可以最大程度的优化和控制电力系统的工作量,同时保证客户生活和生产用电的需求。因此,加强电力营销工作中电力符合管理系统的应用是非常必要的。

二、窃电行为的分类

在电力营销中,窃电行为一直是严重困扰供电企业用电管理的问题之一,窃电行为不仅严重损害供电企业的利益,同时会给电力系统正常运行带来重大的安全隐患,因此反窃电工作尤为重要,必须对窃电行为加强监督,打击违法窃电的恶劣行为。将负荷管理系统应用在反窃电工作中,可以有效的利用现代信息化科技技术,对客户用电信息进行实时采集检测和保持,方便后续查询对比和分析研究,一旦发现数据出现异常情况就可以及时报警处理[1]。

1.供电线路的窃电

在供电线路上私自进行线路拉接并用电的行为即是所谓的供电线路窃电,这是一种无计量电表的窃电方式,一般是在计量装置之前的线路上进行窃电。私自对供电线路进行拉线是一种危险性和危害性都极大的行为,会引起供电公司的输电线路出现大量过度的损耗,而利用私自乱接的电线随意用电的行为会造成输电线路的过载损坏,进而导致整个沿线的供电秩序的紊乱。由于对输电线路造成过载和过度损坏的影响,这种窃电行为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极有可能引起火灾等重大安全事故,威胁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其他窃电行为主要发生在计量装置内部,即通过对计量电表做手脚导致电表的计量速度变慢,从而出现用电的实际情况不能够被如实计量的情况,比如电表计量较少甚至根本不计量,实现窃电行为。通过计量装置窃电的行为根据原理和手段的不同又可以分为以下四类。

2.欠压法的窃电

欠压窃电是一种最为普遍常见的窃电方式,主要通过破坏或改变电能计量装置内的电压回路的正常连线,导致计量电表的电压线圈所受到的电压减小,使电表计量用电量低于真实用电情况。

3.欠流法的窃电

欠流法窃电法是灵一种和欠压窃电法类似的常见的窃电方式。通过对计量电表内电路的接法进行改变,制造计量电流回路的故障,使得流过电表内电压圈的电流减小或丧失。主要表现为电流在回路中的开路、短路及旁路[2]。

4.扩差法的窃电

这种窃电手段需要先将计量电表进行拆除,然后对计量电表内部的结构性能进行改造或者破坏,使得电表显示的用电数据和实际用电量不符。不法分子还可以通过电流或机械力对计量电表的安装环境进行破坏,使得电表无法在正常条件下工作,从而出现计量数据的误差。

5.移相法的窃电

这种窃电方式是通过同时对计量电表的电压和电流回路进行改造,利用变压器和变流器对计量电表内的电流进行操作控制,甚至通过外接电源等手段强行控制计量电表回走[3]。

三、负荷管理系统的功能和特性

1.远程操控

电力负荷系统可以通过计算机来远程控制不同用电客户的电压负荷开关,实现高速远程控制的功能。通过设计区域闭环控制功能,还可以对区域内客户的用电量及负荷实现实时监控功能。当发生异常情况时,会第一时间发起情报。如果l生电压负荷过载超限时可以直接关断用电负荷。

2.遥测采集

负荷管理系统中集成有数据采集功能模块,可以将用电客户的各项用电参数,比如用电电流、功率、开关位置等信息进行采集并记录。采集后的信息将被发送到电力主站的控制系统中,进行全面综合的比较和反洗,从而更准备的了解和掌握用电客户的实际用电情况。这些被采集的信息上传到主站服务器后会被分类保存起来,方便以后随时查阅[4]。

3.远程记录

远程记录功能即远程抄表功能。负荷管理系统的终端本身不具备对所采集数据进行修改的功能,因此通过终端所采集和上传的计量电表数据能够保证其真实性和准确性,即完成了远场抄表的功效。利用负荷管理系统还可以定期对计量电表数据进行冻结处理,分析系统运行中所出现的线路损耗,为以后分析研究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持。

四、利用负荷管理系统进行电力营销反窃电工作

1.利用负荷管理系统收集数据进行分析

利用负荷管理系统,可以采集和计量用电客户长时间的用电数据信息,通过对比客户用电数据和历史数据进行,就可以检测判断客户是否存在窃电嫌疑。通过对客户用电的电功率、用电电压、用电电流、总功率等数据指标进行长时间监测收集,也可以对计量电表本身的功能特性进行判断,及时发现计量电表可能出现的失压、断流等情况。通过对大量真实采集的实际数据综合分析,可以定义出用户的用电负荷曲线,通过分析负荷曲线的大小、行政等属性就可以分析出客户用电的规律。利用此方法检测窃电行为也存在一些不足,如果用电客户是由于转产、停产等原因造成的用电量巨大变化,都会引起负荷曲线的变化,这就会对后续数据分析造成极大的不便,从而引起错误判断[4]。

2.利用负荷管理系统交流采样数据进行对比

这种方法主要是通过负荷管理系统终端内置的电压和电流互感器,将用电客户的电流电压信息转化为低压交流信号,然后对低压交流信号再进行高速采样。终端主板中的程序可以分析采样结果,对用户的电压、电流的瞬间值等参数进行有效计算,最终将这些数据传送回负荷管理系统的数据库中,以方便进行更好的管理。利用交流采样方法对窃电行为进行检测的原理主要分为两种:实时数据比较法和电量比较法。实时数据比较法通过对用户用电数据的实时检测,与所收集的历史数据进行比较,如果出现较大差异变化,则说明可能存在窃电行为。电量比较法是通过交流采样装置在一定时间内收集到的用电量信息与计量电表内脉冲回路采集到的同等时间内的电量数据信息进行对比,检测是否存在较大变化,如果用电量相差较小,说明客户用电正常。如果脉冲回路所采集回来的用电量信息比交流采样装置所采集到的电量数据明显减少,即意味着该用户存在窃电的可能性[6]。

五、结束语

负荷管理系统集数据采集,实时监测、远程操控和数据记录等多种功能于一体,通过对其采集上传的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可以有效的检测判断客户用电信息的异常情况,及时监督和发现用户窃电的违法行为。将电力符合管理系统应用于电力营销的反窃电工作中将有利于电力企业对于电力资源的有效管理和控制,及时发现用电数据的异常,防范窃电行为和电力故障的发生,对现代电力企业的稳定高速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价值。

参考文献

[1]赵政平.分析负荷管理系统在电力营销反窃电工作中的应用[J].大科技,2015(15) :53-54.

[2]刘雷.电力营销反窃电工作中的负荷管理系统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3):155.

[3]贾青柏.电力负荷管理系统在防窃电工作中的应用[J].吉林电力,2014,15(5):47-48.

篇10

中图分类号:D920.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1)05-0277-01

一、交通事故处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负责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原因:

1、道路安全管理违法查处不力。对无证、无牌(假牌)、无保险车辆、无牌摩托车、无牌农用车和酒后驾驶查处力度不够,这些车辆一旦发生交通事故怕承担高额的赔偿逃逸的多,由于道路监控设施不全和维修不及时,造成交通肇事逃逸案件的破案难度大,破案率不高,放纵了交通肇事犯罪的逃逸行为,造成交通事故频发和交通肇事逃逸恶性循环,也为交通事故案件的处理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2、办案程序不规范。《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四十七条规定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自现场调查之日起十日内制作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交通肇事逃逸案件在查获交通肇事车辆和驾驶人后十日内制作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

(二)医疗卫生部门存在的问题和原因:

1、医院治疗费用不合理。由于卫生部门管理运行机制的原因和利益驱动,医院在对交通事故受害人的治疗中远远超过了治疗的合理性和必要性,增加了不必要的各种检查费用,从而加大了当事人的赔偿数额,这是交通肇事逃逸的主要原因。

2、医疗鉴定结论不客观。医疗鉴定部门在鉴定交通事故受伤人员的伤情、伤残等级时,存在鉴定没有时效的限制、没有严格的标准、没有监督部门的监督、证出多门等问题,几个部门几次鉴定几个结果,影响办案速度和办案质量,给当事人造成诸多不便,鉴定的不客观也给诉讼中的案件带来许多影响。

(三)法院在审理交通事故案件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

1、延长审限的案件多。民法通则规定身体受到伤害要求赔偿从侵权之日起一年内主张权利,但有的受害人在一年内不能治疗终结,还需要继续做手术治疗,为了不超诉讼时效,只好先立案后治疗,有些案件治疗终结后还需要进行鉴定,鉴定时间的不确定性,造成案件在法定六个月的审限内不能终结,甚至有的案件需要延长审限,给当事人带来不便。

2、案件之间的不平衡。交通事故民事审理中,有的案件鉴定人员对伤残等级标准把握不一致造成鉴定结论不客观,有的多次重新鉴定的鉴定结论之间矛盾重重,有的医院治疗费用和住院时间超标准,有关赔偿数额法律法规不统一、执法人员难把握等原因,造成案件之间的不平衡,影响当事人对案件公正性的认知度。

3、审理难度大。交通事故案件的特点是当事人多且当事人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有车主(雇主)、司机、受益人、挂靠单位、租赁公司,送达开庭传票的难度很大。高速路上发生的交通事故外地肇事车辆和多车碰撞的案件更难送达。

(四)保险公司在交通事故理赔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

一是保险公司在交通事故案件理赔的程序上烦琐,案件需要逐级审批,超过5000元或伤人案件要去省里审批,理赔的周期较长,特别是对法院的生效判决不能及时、足额赔付,给当事人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影响保险业务的良性循环。二是对伤人案件的医疗费、伤残赔偿费、误工费、营养费、陪侍费等赔偿费用与当事人的心理预期差距大,各个保险公司执行医疗审批标准也不同,造成当事人对案件满意度不高。

二、几点建议

(一)建立交通事故速处衔接机制。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和《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建立以下衔接机制。

(1)简易程序。对于未造成人身伤亡,仅造成轻微财产损失的,事实清楚的交通事故,自行协商赔偿办法并报保险公司索赔。有争议的交通事故报交警适用简易程序处理,并当场出具事故认定书,当事人请求调解的,交通警察当场对损害赔偿争议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立即结案,当事人选择诉讼等其它救助途径,做出最后赔偿决定到保险公司索赔。

篇11

中图分类号:E827文献标识码:A

前言: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行业的竞争也越发激烈。为了保障水利水电工程的勘察设计质量、有效控制工程造价,勘察设计进度,我们应加强对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管理过程。为了在竞争激烈的水利水电建设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在进行合同谈判时,为了有效保证企业的经济利益就必须掌握优秀的合同谈判技巧,谈判也是一门艺术,通过谈判艺术来为企业获取更大的利益。

一、水利水电勘测设计单位合同谈判总体思路

1.1、合同谈判准备工作。

水利水电勘测设计单位在进行合同谈判之前应做好谈判工作。包括合同谈判小组组建、合同谈判大纲编制、调研考察。特别是调研考察工作,要深入了解行业内的现实情况,掌握类似工程以及设计方原来承担过的项目勘察设计合同情况,了解合同谈判的重点、难点。

1.2、勘察设计合同文本起草包括合同条款、考核管理办法等。收集类似工程勘察设计合同,并结合本工程特点,起草合同条款,理清勘察设计工作范围、内容,制定操作性强的考核办法。

1.3、重点研究勘察设计费,关注费用计取依据、计费范围、基数以及技术类复杂系数等。

1.4、工程勘察设计合同谈判,双方先谈勘察设计工作范围、合同条款,最后再谈勘察设计费; 先谈简单的问题,再沟通有争议的问题,逐个突破,达成一致。

二、水利水电工程的合同谈判技巧。

合同谈判是企业追求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掌握有效的合同谈判技巧能为企业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合同谈判技巧多种多样,谈判过程中应根据谈判对象以及谈判项目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谈判技巧。下面笔者结合多年的工作经验对谈判过程中较为常用、效果显著的几种谈判技巧进行简要的介绍。

2.1、依法造势。

由于勘察设计单位在进行谈判时通常会受到业主方的限制,处于不利地位。只有采用合适的谈判技巧来维护自身企业的合法利益。中标单位可以通过依法造势的谈判手段来维护企业利益。

所谓的依法造势,就是在合同谈判过程中,合同双方依据相关的法律程序来制造合同谈判时的平等地位。因为投标单位在中标之后所占有的地位是平等的,勘察设计单位不必有低于业主方的心态。比如说,谈判过程中业主方谈判代表的态度傲慢,趾高气扬时,勘察设计单位应摆正心态,强调双方的平等地位,强调自身企业的资质一级合法性;谈判时应强调合同签订应当遵循自愿、公平、平等、等价的原则,谈判过程中双方应站在平等的立场上来协商,以先小人后君子的方式进行谈判,保证合同的顺利签订。一旦合同无法签订,按照招投标法的相关规定应该由责任方来承担违约责任。

合同谈判过程中依法造势来反驳业主方的无理要求,使其无从辩驳,并且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使其理解勘察设计方,保证合同的公平、平等的签订,来维护双方的合法利益。

2.2、抓大放小。

顾名思义,抓大放小也就是在谈判过程中,勘察设计单位应该有大的原则,再不触碰大原则的前提下,小的条款是可以协商的。这种谈判方式,可以保证合同的签订结果在保证勘察设计单位经济效益的同时,在勘察设计过程中不存在大的风险因素,不必去承担哪些不合理的合同条款。

2.3、针锋相对。

合同谈判之前,双方都应遵循“求大同存小异”的原则,对于大的原则性问题决不能妥协,不能因为合同的顺利签订背弃大的原则。针对这些重要的原则问题在合同中谈判过程中笔者认为采用针锋相对的谈判技巧较为合适。

所谓的针锋相对指的是应该根据法律规定以及事实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来说服对方,而不是与对方激烈的争吵,争吵并不能解决问题并且会影响合同的进一步谈判。对于重要原则的问题谈判过程中应该利用法律武器进行谈判。

2.4、舍远求近。

为了有效降低企业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在合同谈判过程中应该加强对合同执行对企业成本影响的重视程度。结合多年的合同谈判经验,笔者认为采用舍远求近的谈判方式效果较为显著。

合同谈判过程中,对于工程款的结算问题,由于法律充分业主方一般能够理解。但根据目前的实际情况,无法做到通用条款的规定,但应该作为合同谈判的重要部分进行谈判,尽早收回工程结算款。

2.5、KA合同谈判技巧,

供应商与KA的年度合同谈判是双方进行的一场实力、策略与技巧的大比拼,当然谈判离不开实力,策略与方法,实力会决定谈判对方的强弱,并影响着谈判者的心态,同样,策略将决定谈判的目标,并使谈判工作有的放矢,但在实力与策略之外,我们也要强化我们的谈判战术。

三、合同管理对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管理的重要意义。

3.1、合同管理对水利水电工程造价管理的重要意义。

为了保证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管理的顺利开展,保证水利水电工程造价的有效控制,就需要加强对合同的管理。进行合同管理是为了有效的约束建设单位以及勘察设计单位的行为,将双方的责任和义务进行明确地划分。为了有效的控制工程造价需要对建设项目中对工程造价造成影响的因素进行有效的控制,在合同中做好明确地规定。由于水利水电勘察设计过程中会出现许多可预测以及不可预测的变动,所以应该在合同中对这些变动进行详细的说明,避免之后合同双方出现双扯皮现象。

由于水利水电程勘察设计过程中材料费以及设备费用占工程造价的很大比例,所以在合同管理阶段要加强对设备、材料费用的管理。勘察设计过程中工程进度款的支付是以勘察设计合同为依据。在水利水电勘察设计过程中经常出现设计变更的现象,而合同则是控制合同变更的依据。进行设计变更之后,必须做好签证工作,按照合同规定进行加宽的调整,有效避免竣工阶段出现双扯皮现象。

合同管理是进行工程索赔的依据。在进行过程造价管理的过程性,应该加强索赔的主动性,根据合同条款以及相关规定对费用索赔以及工期索赔进行合理的控制。在进行工期索赔时,应该认证分析是否是关键工序的延误来判断是否进行工期索赔,并分析造成工期延误的原因,来划分双方的责任。竣工过程中根据承包合同、设计变更以及签证、造价相关的会议记录等方面的内容为依据作为竣工阶段索赔的依据。

3.2、合同管理对水利水电工程进度管理的重要意义

为了保证水利水电工程在合同工期内完成,就必须加强合同管理,勘察设计单位要与业主的供货方,勘察设计单位的分包商经常交流,通过签订合同来规范各方的行为,对勘察设计过程中对勘察设计进度产生影响的时间做好记录,分清各方责任,由于业主的责任导致的工期延误,要及时提出索赔。当阶段性工程和隐蔽工程完成时要及时通知业主和监理做好验收工作,避免因为这些工作的不及时导致工程进度的延误;做好经济措施,当完成工程的某个阶段时要及时向业主报告进度计划,做好进度计划,使得关键工序按时或提前完成来确保进度计划,进而保证水利水电工程的进度管理。

四、水利水电勘测设计合同谈判的意义。

工程勘察设计合同签订的最终目的,是让设计方更好服务于工程建设,为此,合同谈判除关注勘察设计费谈判外,对设计的考核管理尤为重要,关系到是否能够真正发挥设计的 “龙头”作用。对设计的考核办法要写进设计合同,包括设计成果质量和现场服务两方面的考核,设置专项的考核基金,对设计方及设计人员实行可操作、有实际意义的奖罚制度,鼓励设计优化,发挥设计人员的主观能动性。

结束语:为了保证水利水电工程的顺利开展,就必须保证合同签订的公平合理,由于勘察设计单位在合同签订过程中处于不利地位,为了保证勘察设计单位的经济利益,在谈判过程中应该采取有效的谈判技巧来达到目的。文章中笔者结合多年的合同谈判经验对水利水电工程常用的谈判技巧进行了探讨。

参考文献:

[1]. 段曹斌;黄婧.谈水利水电工程勘察设计费计算过程中常见问题[J].中国科技信息.2007(24)

篇12

引言

城市地下电力管网是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城市的“生命线”。随着基础设施投资加大,住宅、道路交通建设快速发展,地下电力管线工程的建设和管理任务也越来越重,城市现代化程度越高,对地下电力管线的依赖性越强,地下电力管线的负载也就越重。由于地下电力管线是隐蔽工程,管线深埋地下,如何管理好、应用好电力地下管网就显得尤为重要。

1、现状与问题

1.1电缆敷设后维护少,运行环境复杂。对一些安全隐患缺乏预警和管理手段,安全可靠性无法从根本上得到有效保证。处于一种被动管理模式。

1.2电力地下管网档案资料不齐全。在目前的城市建设中,“重地上工程、轻地下管网”的现象普遍存在,有的以设计图、施工图代替竣工图,有的甚至凭着当事人的记忆作为判断管线位置的依据,归档的管线档案质量参差不齐,信息残缺不全,给地下管线统一管理工作带来极大的隐患。误挖、误伤地下管线的事故时有发生。

1.3地下电力管网的管理未能实现集中式的在线动态管理,造成规划、设计部门掌握的管线资料不全,信息老化,滞后于通道资源管理和建设发展的需要。无法做到故障点的快速、准确定位。

2、系统的总体架构

电力地下管网综合监控与管理系统总体架构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地下管网采集层,监控中心层,指挥调度层。

2.1地下管网采集层。电力地下管网综合监控与管理系统在电力地下管网端主要实现以下监控设备信息的集中采集和相关控制输出,包括:2.1.1防盗安全系统:井盖监控系统:当工井盖在未撤防的情况下被提起,系统立刻会启动声光报警和远程报警,起到震慑作用,如强行进入隧道会启动监控摄像记录。布撤防系统:进入地下管网未撤防会及时报警,并可记录实时影像资料供取证分析。红外监视系统:对每个出入口进行红外监控。2.1.2动力环境监视:光纤测温:分布式光纤可监测空间环境温度,为掌握现场火灾隐患、电缆早期缺陷提供了可靠的判据和技术支持。气体质量、水位监控:包括对氧气、一氧化碳、甲烷、硫化氢等等气体质量及管井水位的监控。2.1.3视频监视与控制:包括红外视频信号采集和控制、灯光控制联动、异常位置联动。2.1.4自动控制输出:包括抽水控制、采暖通风控制、灯光照明控制、防火门控制等。

2.2集控中心层。电力地下管网综合监控与管理系统采用基于多级主站集控的模式,按照不同层次的监控要求,提供灵活的组态模式。系统由通信服务器负责与各段地下管网当地集控系统实现数据通信,汇总各地下管网采集的实时数据和状态,汇总同步各地下管网监控形成的历史运行数据、告警数据、基本配置数据和视频数据,构建基于Web的综合信息服务。

2.3指挥调度层。指挥调度层是一个集中Web信息和服务平台,各集控中心的监控信息进行集中,供各级管理人员监控浏览。指挥调度层将基于地理信息的方式展现基础设施信息,实时与历史数据信息,准实时的生产业务信息。基于这些信息,可以更好的组织应急指挥,生产调度。

3、系统业务功能研究

电力地下管网综合监控与管理系统将城市道路、变电站、仓位、管道、电缆、窨井等电力设备要素数据进行集成、存储、检索、操作和分析,完成信息管理、管网规划、施工审批等功能,从而为电力管网的工程设计和规划、管理决策服务。其业务功能有以下几个方面:

3.1基础资料管理。电力地下管网基础资料内容分成动态资料和静态资料两类,静态资料包括地下管网基建、设备(型号、厂家、保修卡等)、测绘资料、竣工档案等。地下管网动态资料主要记录巡视记录,维修记录、大修记录等日常巡视管理记录。

3.2实时的气体质量监控。地下管网的长度和深度都在不断增长,会造成空气流动的困难,随着电缆线路的老化,也在不断释放有害气体。实时的对气体浓度进行监控,临界报警,自动排风补氧,可杜绝此类安全事故。

3.3及时的环境保障。地下管网内如果长期处在积水或者高度潮湿的环境下,对电力电缆的运行情况,将造成不利的影响。尤其是地下管网的各类精密监测设备,对环境要求高,在潮湿的环境中,正常的工作状态将受到很大的影响,不仅缩短工作寿命,还可能引发误报等状况。综合监控与管理系统,通过把测温测水传感器与排水排风系统进行联动设置,在侦查到非正常环境时,自动排水排风,及时提供最佳的工作环境,保障电力生产的安全运行。

3.4面向生产指挥的生产运行。传统的业务系统依赖周期性计划和周期性巡检,定位在静态数据的维护上,很多时候出现事后补单的方式来补全业务流程。通过实时监控系统与管理系统相结合,从计划驱动业务上升到由实时状态监测驱动业务,由多种状态监控信息诊断出真实的故障信息,由故障信息自动转成工作信息,这种探索,必将改变原来的模式,走出新路子。

3.5可靠的地下管网规划。城市电力地下管网是一个纵横交错的庞大公共网络,是城市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用电负荷的快速增长及用电客户对供电质量要求的日益提高,电网的规划、改造和扩建成为新时期城市建设进程中重要任务之一。研究快速、高效、可靠的电力地下管网规划技术是供电系统适应于现代化城市经济快速发展的必备途径。

4、系统关键技术

4.1物联网技术。物联网技术是系统的核心技术,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将电力地下管网中的设备与网络相关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以实现智能化感知、定位、可靠传递、监控和管理。

4.2信息安全防护技术。由于系统采集信息量巨大、覆盖面广,面临的安全隐患较多,需要针对采集系统各环节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全面实施安全防护体系建设方案。系统主站要部署高速密码机,用于主站侧数据的加解密,主要实现身份认证、密钥协商、密钥更新、关键数据的加解密、消息认证码、计算和数据校验等功能。另外,安全接入平台的推广应用进一步完善了采集终端在各种复杂网络环境下的实时监控、安全接入、数据安全传输与交换、主动防御预警等重要功能。

4.3信息共享与融合技术。目前系统还处于规模化建设阶段,与其他业务系统之间缺乏有效整合,集成化水平较低,信息资源共享和公共服务功能需要进一步完善,在电力地下管网综合监控系统和既有在线监测系统的基础上,通过信息共享模式创新,利用数据采集手段和结果,针对系统的异构性和信息共享实际需求,构建基于面向服务架构的配电设备在线监测系统信息共享与融合技术方案,解决不同系统之间数据共享和应用互操作的难题,为系统业务应用提供多方位、多层次、多渠道的综合信息服务。

5、结束语

电力地下管网是城市电力系统输配电网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确保电网安全、可靠、经济运行的关键设施,通过对电力地下管网的规范、科学管理可以为高压电力电缆安全运行提供良好的环境。电力的发展对电力地下管网的运行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运行工作将依托先进的科技手段,精细化的管理,向着低成本、高效能、全监控、低缺陷的方向而努力。

参考文献

[1]钱彬,莫日宏.物联网技术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J].新材料产业,2010(12):51-53.

[2]张丽敏.物联网在智能电网中的技术应用及安全防护.山西电力 ,2012.4

[3]胡海柯.当前城市地下电力管线的建设问题.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1.12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