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经济管理专业范文

时间:2023-05-26 08:55:34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能源经济管理专业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能源经济管理专业

篇1

职业判断能力是经营活动参与者根据国家法律、法规,结合企业自身的特点,运用其掌握的专业知识和工作经验,对企业发生的经济业务活动进行合理、合法的判断并作出选择的能力。对于经管类非会计专业在校大学生来说,未来可能成长为企业经营管理者,在参与市场竞争过程中应具备较强的职业判断能力。会计信息是对企业发生的以货币反映的经济活动的综合反映,是信息使用者的决策依据,职业判断能力对管理者掌握必要的会计知识有新的要求。

一、强调会计职业判断能力培养的必要性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所处的生存环境更加复杂化、多样化、网络信息化,企业面临不确定的经济事项越来越多。管理者在进行经营管理决策时,更多地需要依赖自身专业知识及个人经验对结果不确定的交易或事项做出恰当的判断。由于会计信息的重要性,管理者如何选择准确适当的会计信息对于经营管理决策有决定性意义。很多管理人员虽然有过会计学习经历,但在学习过程中并没有有意识地去学习如何选择和运用会计信息,不能识别会计估计、会计政策、会计方法等,没有形成对会计信息的职业判断的意识和能力,经常出现滥用会计信息的现象,严重影响决策的质量。

对于大多数大学生来说,大学教育属于入职前职业教育阶段,其教育定位决定了大学生职业判断能力培养的重要地位。经管类非会计专业学生作为公司未来潜在的经营管理人员,如何识别和运用会计信息对于提高综合管理能力、作出准确决策显得尤为重要。《会计原理》课程是经管类非会计专业学生学习会计知识的入门课程,实践教学环节是提高学生学习会计知识兴趣和会计课程教学质量重要环节,会计职业判断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应该是《会计原理》实践教学体系中的重要内容。

二、经管类非会计专业《会计原理》实践教学中职业判断能力培养现状

通过对长沙开设经管类专业的4所应用型本科院校的针对性调查,涉及非会计专业《会计原理》实践教学及职业判断能力培养的调查情况汇总如表1表2。

通过调查发现,各高校所制订的经管类非会计专业《会计原理》课程教学目标并不明确,很多高校并未明确经管类非会计专业学习该课程意义所在;部分高校即使制订了教学目标,在课堂上也没有准确传递与职业判断能力相应的信息,实践教学实施过程还停留在会计核算基本原理的介绍和会计信息的生成上,非会计专业学生很难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课堂上学生也没有太多独立思考的时间,往往没有进入学习状态实践教学过程就已经结束,更不要说通过实践对他们进行职业判断能力的培养。

此外还发现,各高校决策者对于非会计专业实践教学重视不够,投入的时间和经费稀缺;学生认为会计教师虽具备丰富的讲课经验和较高的理论基础,但缺乏相应的实践经验,不能很好地将现实与理论结合;有的高校,实践教学环节即使涉及教学内容和考核方式也是流于形式。

由此可见,经管类非会计专业职业判断能力的培养目前几乎是一个空白。

三、在会计实践教学中提高职业判断能力培养的措施

职业判断的形成取决于多个方面,个人的专业素质是主要因素,良好的职业判断能力必须具备坚实的专业基础。经管类非会计专业专业素质包括会计、财政、税收、贸易、金融、法律等方面的知识。会计信息是会计主体综合性最强的信息,会计信息的选择与运用应作为经管类非会计专业《会计原理》课程培养的重心。在课程实践教学环节应该侧重于告诉学生在实践中如何根据所学的会计理论获取有用的会计信息,并能利用所获取的信息为单位经管管理决策提供准确依据。在大学学习阶段,职业判断能力培养措施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制定明确的实践教学目标。目标是行动的纲领,制订的目标必须跟上经济社会的发展,换句话说,学生对于会计教育所需的知识和技能结构的正确认识将提高会计教学的有效性。在经管类非会计专业《会计原理》实践教学目标中确定不同的子目标,同时明确强调职业判断能力的培养应作为一个主要目标。对于非会计专业的学生来说,实践教学的重点不在于如何进行会计操作生成会计信息,而是能够依据所学的会计核算原理,针对既定的会计信息进行识别与判断,并分析提炼出对企业经营决策能够产生促进作用的信息。

(二)合理安排实践教学的时间。对于经管类非会计专业学生来说,在教学时间比较紧张的情况下,《会计原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时间应该各占一半左右,理论教学着重介绍基本原理,其他基础知识要求学生加强自学和自我理解;通过实践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把凭证、账簿、报表知识教学贯穿于实践教学过程。在实践教学中安排三分之二左右的时间训练学生如何针对复杂的会计信息形成敏锐的职业判断能力。

(三)编制恰当的教学资源。非会计专业会计职业判断能力培养的重心是在针对特定会计信息进行分析、选择、决策过程中如何获取与运用会计信息,因而,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应该设计恰当的教学资源为职业判断能力培养提供辅助条件。恰当体现在一方面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提升学生的参与热情,另一方面能够在实践教学过程中真正促进学生提高职业判断能力。

具体设计实践课程资源过程中,总的原则应该要强调实践教学资源的仿真性、可操作性、综合性,同时要强调法律在职业判断中的约束作用。

1.编写恰当的教材和教案。经管类非会计专业版《会计原理》实践教材应聘请具有丰富经验的企业管理人员、对会计教育钻研较深的一线教师联合编写,所编写的教材应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和通用性。前瞻性体现在对未来新的经济环境中可能出现的新的业务、处理方法进行预计;通用性体现在经管类非会计专业不同专业都能够从教材中获取有用的信息。这样既可以做到专业课程体系的统一性,又可以节省人力、物力编出精品资源,还可以兼顾各高校的特色。教案在教学中应起到主导作用,成为教学当中的主要教学工具,在编制教案资源过程中,要建立高校之间、教师之间的交换机制,以便相互借鉴、取长补短,同时各高校教师可以结合本校及专业特色在案的基础上而有所发挥。

2.准备恰当的会计模拟核算工具、教学版会计软件、ERP软件、教学录像等。结合非会计专业特色,这些教学资料各高校可根据教学需要自行编制或收集,为学生提供仿真的工作环境。对这些资料可以提供必要的文字解释说明,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通过自学为实践教学提供必要的专业基础。通过良好学习平台,引导学生在仿真工作环境中选择和运用会计信息。条件较好的高校,针对国外类似的教学工具也可引进编译,并形成此类教学工具库。

3.根据专业设置,收集会计信息资料。针对各高校所设置的专业及就业主要方向,可以有针对性选择相关行业的典型企业的会计资料及该企业发生的相关大事备忘,主要有企业会计核算原始资料、财税法规、经贸报刊杂志、企业财务报告、企业经营活动案例分析等。

(四)选择以培养职业判断能力为中心的实践教学方式。《会计原理》实践教学应是以职业判断为核心,将各种教学方法根据其特点和教学目的的组合选用,通过边学边练习,消除书本与实践的断层。创新实践教学方式的原则是注意所选择新方法的实质效果而非表面现象,同时要考虑实践教学的成本效益和时间限制。

选择实践教学方式的基本思路应能够培养学生形成高度的敏感性和较强的洞察力。首先通过模拟真实的工作情境,营造实践教学气氛,在较短的时间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根据所选择的实践资料,设计会计信息与各专业相关的趣味问题,在互动过程中穿插对职业判断的认识、引导;再次选择恰当的教学实施方式,如演示导入、小组讨论、项目设计、调查分析、沙盘体验、模拟决策、团队竞争、总结分析,在小组竞争过程中提倡批判性、谨慎性思考,强化对职业判断能力和执行能力的认识。

此外,在实践教学实施过程中可邀请对会计职业判断有成功实践经验的企业管理人员作专题讲座、带领兴趣浓厚的学生参观校外专业实践教学基地等,通过这些实践性教学方式可以大大提高大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职业适应能力,达到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

(五)改革考核方式与内容,优化考评环节。恰当的考核方式是职业判断能力培养效果的保证。职业判断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在训练过程中,这种能力是分阶段通过不同小的实验和项目来实现的,因而这种能力的检验不能完全通过闭卷考试实现。对于经管类非会计专业而言,实践环节的考核应根据专业特色,设计会计信息的选择与专业特色相结合的经营管理决策综合案例,考核的时间可以课外用一周左右来完成,通过综合案例评价检测学生的判断能力。

(六)培养一支经验丰富的师资队伍。具有敏锐职业判断能力的师资队伍是确保实践教学质量的必要条件。各高校应制订相关政策,建立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充分调动教师参与实践教学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培养一支素质高、结构合理的实践教师队伍。

首先,应强化终身教育理念。一方面学校加大投入,对教师进行定期培训,加强现代教育理论学习,提高理论水平,同时加强校际会计教育交流,拓宽教师视野;另一方面要求教师自身加强业务知识学习,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其次,各高校可通过轮换的方式安排会计教师用一年或半年的时间深入到企业里从事经营管理工作,提高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利用会计信息决策的能力。最后,聘请经验丰富的执业者、企业的高级财务人员作为兼职教师向学生讲述在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如何选择和运用会计信息。这样做,一方面可以弥补学校实践教师的不足,保证教学上较高的专业水平,另一方面又加强了学校与社会的联系,保持了学校师资结构的灵活性,也提高了师资队伍的综合素质。

优秀的职业判断能力是管理人员常识、经验、能力和道德水平的综合反映。会计信息是企业经营活动最全面的反映,恰当的职业判断建立在对会计信息准确把握上面。在目前高校扩招、就业压力增大的形势下,在经管类非会计专业《会计原理》实践教学过程中逐步使学生树立职业判断意识,养成进行会计职业判断的思维方式,是提高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和各大高校生存与发展的保障。因此,应为经管类非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提供必要的制度保障,对实践环节在资金、时间、资源、师资上予以足够重视。J

参考文献:

篇2

二、研究领域

焦建玲教授自2002年起一直从事资源经济与环境管理等方面的研究工作,研究领域涉及能源—经济—环境复杂系统建模、能源与环境政策分析、金融工程、风险管理、物流供应链管理等。

三、研究成果

焦建玲教授近年来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主持国家“十一五”科技攻关项目专题1项,联合主持科技部创新方法专项1项,联合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应急项目1项,主持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其他省部级项目多项。作为主要完成者参与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项目、中国工程院重大咨询项目、发改委委托项目等多项。发表学术论文50多篇,其中被SCI/SSCI检索论文5篇,EI检索论文9篇,以及国内知名期刊,如《管理科学学报》、《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中国管理科学》等论文多篇。

四、主要论著

1、基于VECM的汽柴油价格不对称性分析,中国管理科学,2006年第3期。

2、基于Zipf的汽油价格行为研究,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6年第10期。

3、石油价格理论与实证(专著),科学出版社,2008年。

4、石油储备价值研究:基于供应链视角,管理科学学报,2011年第2期。

5、油价冲击 货币政策调整与产出波动——基于中国的经验证据,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2年第7期。

6、中国石油依赖经济成本的Monte Carlo模拟,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2013年第4期。

7、能源经济学(教材,第2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年。

8、高级能源经济学(教材),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年。

9、石油价格风险管理(专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14年(印刷中)。

10、Analysis of the co-movement between Chinese and international crude oil price,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lobal Energy Issue,2007年第27期。EI收录。

11、Energy Structure,Marginal Efficiency and Substitution Rate:an empirical study in China,Energy,2007年第32期。SCI收录。

12、Relationships between oil price shocks and stock market: An empirical analysis from China,Energy Policy,2008年第36期。SCI/SSCI收录。

13、The structural break and elasticity of coal demand in China:empirical findings from 1980—2006,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lobal Energy Issue,2009年第31期。EI收录。

14、Impact analysis of China’s coal-electricity price linkage mechanism:Results from a game model,Journal of Policy Modeling,2010年第32期。SSCI收录。

篇3

学校拥有会计学等7个省级重点学科,有国家级特色专业2个,会计学等省级特色专业8个,国家级精品课程2门,省级精品课程33门,会计学专业等省级教学团队7个,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0%以上。2013年学校获批自筹建设“山东省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立项建设单位”,学校牵头的“山东能源经济协同创新中心”获批自主培育建设“山东省高等学校协同创新中心”。

会计学院始建于1985年,拥有会计学学术硕士和会计专业硕士(MPAcc)学位授予权;现有教职工56人,设有会计学、财务管理、审计学、资产评估4个本科专业。目前拥有省级精品课程11门,省级特色专业1个,校级品牌专业1个,省级教学团队1个,校级特色专业1个。近年来,在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60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及教材24部;获批国家“两金”、教育部人文社科、山东省“两金”及各部委项目40余项;获省部级科研奖励10余项。

一、研究生招生

会计学院招收会计学专业学术型研究生与会计硕士专业学位(MPAcc)研究生。

?筅招生计划

每年招收学术型硕士15名左右;会计专业硕士40名左右。

?筅享受待遇

(1)国家助学金。所有学生10 000元/生・学年。(2)学业奖学金。一等奖学金12 000元/生・学年,覆盖面为20%;二等奖学金6 000元/生・学年,覆盖面为30%。(3)三助岗位。学校每年设立一定数量的助研、助教、助管岗位。担任学校兼职辅导员,提供800元/月岗位津贴(一年按10个月发放)。另外,自入学后第三个学期开始,研究生导师为每位研究生发放科研补贴不低于150元/月。

篇4

1 录井在国内的市场变化的特点

为了了解录井技术在国内市场的变化,我们可以采用外出调查、网上搜索以及电话回访等等很多种调查方式,同时也和国内外的录井软件的专业人士和用户进行着密切的接触,这样可以对路径软件市场做了一个全面的初步了解。并且还可以通过开发商、用户或者企业一起回顾录井软件研发的全过程,通过分析录井技术软件的现状以及研究录井的发展趋势。我国录井软件变化主要有以下特点:

针对不同的工程,每个录井公司都有不同的技术要求。其中最小的是图版解释,最大的可以达到资料处理系统等。因为有些是自己研发自己使用的录井软件,因此到目前为止,大部分的录井软件没有达到市场上的品牌,也没有注册商标,更谈不上申请知识产权了。因为世界能源的经济发展,录井技术可能会在将来的不久成为世界上推动新经济的快速发展的重要武器。但是开发商在研究比较专业的录井软件之后的有着不断优胜的劣汰趋势,再加上他们主要开发的是PC型号的综合录井软件,因此过去影响比较大的录井软件已经推出了的录井软件的开发市场。

无论是在综合录井软件还是地化录井软件都是与前机的研发软件,如果离开录井技术系统就不能运转,并且还需要能够担当综合性录井软件的综合处理系统,但这种录井软件尚未研究出来,有的企业处于正在研发之中,但是想要达到商业化的要求还需要一段时间。且现场使用的录井软件升级周期比较长,一般情况下是五年到十年的时间,而且价格也比较昂贵,一套软件少在3万,多达十万。目前,国内大小的录井软件开发商主要是在优化钻井的服务。但是只是在计划,实际上仍然按兵不动。其实在工作站中的综合型的录井仪器,都是一套仪器一套软件的。

2 录井的新技术的研发趋势

因为世界能源经济的快速发展,录井行业不久就会成为世界上推动新经济的快速发展的新技术。但在该形势下,从录井软件产品研制一直到销售上需要发生很大的变化,但是录井软件能否能适应这种变化取决与录井软件的开发商是否能成为市场的赢家。

2.1 用户需求的趋势

在国内“用户就是上帝”这个口号贯彻中国人头脑已经很多年了,在录井研制方面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录井技术设计的一切都是根据不同用户不同需求而设计的。但是因为信息和录井技术的发展比较快,因此录井软件也会跟不上时代快速发展,所以成了落后的、被淘汰的产品了。项目组靠着局部费用的支持坚持到现在,但是一旦录井项目完成不了,经费就不能给予供应,从而项目解散。但是从用户的角度出发,录井软件的开发商想要有固定的软件开发基地,就必须有稳定的研究队伍与基地。但是因为民营制度,售后的人员越来越少,这样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录井技术的发展。总而言之,只有用户最能信任的录井开发商开才会成为在市场上最后的赢家。

因此,在未来的发展趋势中,想要在录井市场中打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不仅需要有超前的技术含量,还需要具有全面提高市场的售后服务能力。

2.2 录井软件售后的发展趋势

在过去的时间里,因为经济的束缚导致了绝大多数的录井软件开发商成了被动的形势。就是说只要是生产人员提出来就会立项开发,大部分开发软件的人员都是毕业于大专院校或者是在科研单位请过来的计算机专业设计人员。目前,我国录井产品主要是自产自销的模式,因此是否能推向市场已经显得不是那么重要了。录井技术的专业人员也是通过搞方法进行研究解决的,专业的录井人员在搞程序设计时,设计出来的录井软件基本上都能良好地解决当时的录井需求。但是因为信息和录井技术同步发展比较快,因此设计的录井软件使用不到两三年的时间就跟不上时代的发展了,所以将会成为落后甚至被淘汰的产品。随着经济不断地大的不断发展,录井软件的开发已经不再属于被动的研制开发了,而是开发商及时根据技术发展的需要来主动地开发出录井技术含量比较高的软件产品,甚至还有可能是上门推销。根据初步的统计,目前的录井软件销售仍然主要以让用户找上门为主,但是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已经成为了主要的宣传技术手段。

3 结语

随着SDL-9000型号的综合录井仪器逐渐实现国产化之后,很多企业的公司在推广程序中不断地提高了很多。如果推广应用被逐步的扩大,市场的占有率就会越来越高。并且在十五期间,录井软件的产品在研发时将会随着用户综合素质的提高而进行全面的提高,因此录井仪器将会以气测地化的模式来综合录井为主要的录井软件开发为主。因此在工作站的综合录井仪器就会占有越来越大的比重,PC工作站也将会朝着一种低成本的录井仪器制造的方向发展。因为只有在一个潜在比较大的市场上才会发现有远见的软件开发商和风险投资者,才会在综合录井研制市场得到领先的一步。因此,录井技术的研制与发展对一个企业来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曹建民,王金霞.针对录井技术软件的现状进行分析以及对发展趋势进行探讨 [J];自然资源学报,2008,(06)

[2] 胡水根.我国录井技术的应用以及快速发展的重要作用探讨;中国煤炭学会矿井地质专业委员会、中国煤炭工业劳动保护科学技术学会水害防治专业委员会2005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5

篇5

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北京市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期,由曾经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向着集约经济加速转换。从我国和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情况来看,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大都会呈现出在不同的经济时段所主导的产业也不同,因此在不同的经济时段存在着产业结构调整的重大问题。根据我国十二五的规划纲领之一就是:“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构建扩大内需长效机制,促进经济增长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加强农业基础地位,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服务业,促进经济增长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统筹城乡发展,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区域良性互动、协调发展”。

总体来说,北京市的产业结构调整不应该仅仅局限在适应性的调整,应该朝着战略性的产业结构调整方向迈进。我认为这个层次的结构调整应以投入产出分析为基础来分析北京市三次产业之间的发展状况,以优化产业结构达到资源的有效配置。

1.北京三次产业发展现状

伴随着改革开放,北京市的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果,进入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后,北京市每年的经济增长速度都保持着两位数的增长幅度,1978年北京市国内生产总值为108.8亿元,三次产业的比重分别为5.6、77.4和25.8亿元,第二产业的生产总值占总生产总值的比重为71.14%。可以说第二产业在北京市经济增长中一直起着决定性作用,伴随着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生产总值的不断增长,这种现象一直持续到1994年,第三产业生产总值首次超过第二产业的生产总值,1994年北京市生产总值为1145.3亿元,其中第三产业为560.2亿元,占总产值的48.91%,第二产业为517.6亿元,占总产值的45.19%,从1994年开始第三产业在北京市经济增长中的作用也越来越明显。到2010年,第三产业的生产总值占总的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了75.11%,而第二产业的比重则下降到了24%。另外三次产业增加值也是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表1中显示了2001年-2010年北京三次产业贡献率(产业贡献率指各产业增加值增量与GDP增量之比),从表1中可以看到各第三产业的增加值增长最显著,次之的是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产业贡献率也是一直处于主导地位,这种趋势也会在未来继续持续下去。但从表(表1)中也可以看到第二、三产业的产业贡献率并不稳定,说明北京市未来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方面还有很大的空间。而在保证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如何实现经济结构优化升级,成为解决怎样保持又好又快发展问题的关键

2.投入产出系数分析

投入产出分析是研究经济系统各个部分(作为生产单位或消费单位的产业部门、行业、产品等)间表现为投入与产出的相互依存关系的经济数量分析方法,一方面它可以反映出各生产部门的生产情况,另一方面还可以清晰的显示出国民经济中存在的各种结构和比例关系。本文利用2007年北京市42部门投入产出表经过整理合并得出的相关数据,来分析北京三次产业之间的发展状况,并对北京市未来的经济发展提出相应的建议。

2.1直接消耗系数

直接消耗系数,是指在生产流通过程中,参与整个国民经济的各个产业部门其中的某一个产品部门,每生产单位本部门产品需要直接消耗各个产业部门的产品或服务的数量。计算直接消耗系数的方法是根据投入产出表中的各个部门的经济数据,用j产品部门的总投入去除该部门生产经营中所直接耗的第i产品部门的产品或服务的数量xij。其计算公式为:

Aij= (1)

其中(i,j=1,2,…,n),其中Aij表示第j部门生产单位产品需要消耗第i部门生产单位产品的直接消耗量。

根据公式(1),可以得到北京市三次产业中各产业的直接消耗系数,计算结果见表2。从表2中可以直接的看到北京市三次产业之间各产业生产单位产品时的直接消耗关系。对于第一产业,从表中可以看到,每生产单位的产品需消耗本部门产品为0.3427个单位的产品,需要消耗第二产业生产的0.1838个单位的产品,需要消耗第三产业生产的0.1005个单位的产品。从表2中可以看出,直接消耗系数最高的产业是第二产业,第二产业不仅仅为三次产业生产消耗提供了更多的产品,同时第三产业在生产本部门产品时消耗本部门生产的产品也要相比其他产业要多。比如,第二产业生产本部门单位产品需要消耗本部门生产产品1.2682个单位,要远远高于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在生产本部门产品时消耗本部门的产品量。这也说明了了三次产业对于第二产业的直接依赖性很大。

2.2完全消耗系数

完全消耗系数是指参与生产经营的各个产业部门的某一产业部门,每向整个经济系统提供一个单位的最终产品时,需要直接消耗和间接消耗其他各产业部门的产品或服务的数量。完全消耗系数全部直接消耗系数和全部间接消耗系数之和。完全消耗系数不仅完整的揭示了各个产业部门之间存在的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同时也清晰的反映了各个产业部门之间相互依存的经济数量关系。完全消耗系数的公式为:

B=(I-A)-I (2)

其中A为直接消耗系数,I为单位矩阵,B为完全消耗系数矩阵。根据公式2可以计算出北京市的完全消耗系数。计算结果见表3

从表3中可以看到第一产业每提供一个单位的最终产品使用时需要完全消耗0.5454个单位的本部门生产的产品,需要完全消耗第二产业1.0066个单位的产品和需要消耗第三产业0.3177个单位的产品。从表中可以看出三次产业每提供一个单位的最终产品使用时完全消耗最多的是第二产业提供的最终产品,从而进一步说明了三次产业中第一、第三产业对第二产业的依赖度较大。另外从完全消耗系数上看,第二产业的完全消耗系数要远远大于第一、三两个产业,说明第二产业间接消耗较大,这再次说明了第二产业和其他两个产业之间的联系非常的紧密。

2.3 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

影响力系数,是指国民经济中的各个产业部门之间,当某一产业部门向整个经济系统每增加一个单位的最产品产出时,其他各个产业部门受到该产业部门的影响,而产生的生产需求波及程度,影响力系数体现的是一种拉动作用,具体表现为影响力系数越大,该部门对其他部门的拉动作用也越大;感应度系数是指国民经济中的各个产业部门每增加使用一个单位的最终产品时,而使得某一产业部门收到各产业部门的影响,而产生的需求感应。它反映了该部门要为其他各个产业部门的生产活动提供的最终产品的产品数量。感应度系数表示的是部门对经济发展的需求感应程度的强弱,某一产业部门的感应度系数越大,说明该产产业部门的需求感应程度强,反之,需求感应程度弱。通过影响力系数分析不同部门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和通过感应度系数分析某个部门被其他部门的推动力,可以很好的确定本地区的重点扶持行业和确立支柱产业。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公式如下:

影响力系数用Yj表示,公式如下:

Yj=bb (3)

感应度系数用Gj表示,公式如下:

Gj=hh (4)

根据公式(3)和公式(4)可以计算出北京市三次产业之间的感应度系数和影响力系数,计算结果见表4。从表4中我们可以看到三次产业中,第一和第三产业的感应度系数和影响力系数均小于1,而第二产业的感应度系数和影响力系数都是大于1的。这说明第二产业部门对其他产业的依赖程度和其他产业对第二产业部门的依赖程度都非常大。彼此相互依赖相互影响。

3.结论

通过对北京市三次产业的投入产出分析,我们可以知道北京市三次产业之间的关系是相互影响相互依赖的。其中第二产业对其他产业部门的依赖程度和其他产业对第二产业的依赖程度都很大,因此北京市应该对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升级。目前北京市的第三产业已经发展成为经济发展的主体,改变了传统的“二、三、一”模式,但是第二产业的比重相比发达国家还是处于较高的比重,第二产业依然在北京市经济增长中有很大的推动作用,因此要继续调整三次产业的结构关系, 即巩固和加强第一产业, 提高和改造第二产业,继续积极发展第三产业,促进经济增长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这就要求北京市应该一方面大力加强和发展农业、能源、原材料等基础产业,以逐步改善供给和增强经济发展的后劲;另一方面要把第三产业的发展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继续增加本市第三产业的比重。

本文得到“ 北京市人才强校计划项目—能源效率评价与创新学术团队” (PHR201007136)专项经费资助。

参考文献:

[1]刘起运,陈璋,苏汝劼.投入产出分析[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2]张静.河南省三次产业之间关联度的投入产出分析[J].经济研究.2010(4).65~66

篇6

这种“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模式,起源于美国20世纪50年代中期的医学教育领域,更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使学生自主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的教学模式。

从数学专业出身转向了研究博弈论和实验经济学,让张成科真正名声大噪的是用博弈论研究金融工程领域的期权定价问题,张成科与他的团队在这个课题上不断深化,还多次拿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张成科认为,科研和教学是相辅相成的,一名大学教授必须有自己的科研成果,而科研又能够让自己更好地实现教学的目的――让学生真正有自我学习的能力。

引入PBL教学模式

“国美和苏宁是竞争双方,他们在制定市场规范和营销策略时,要考虑市场的情况,还要预见竞争者一方的行为和策略。如何在这种竞争环境中制定自己的最优竞争策略以及策略的实施形式与方法,就是我们所说的博弈论。”

张成科的博弈论是很多学生头痛却又心向往之的课堂。张成科主要从事运筹学、博弈论等科目的教学工作,承担各类与博弈论有关的科研项目。他与博弈论有着难以割舍的联系。

博弈论很复杂,环环相扣,张成科发现即使自己讲得再卖力,仍有同学听不懂,如果前面几节课听不懂,那后面的内容就更难掌握。大家都调侃这些课程一听课就晕,一考试就愁。

在访学丹麦时,PBL教学方法让他眼前一亮,给他很大的启发。

Problem-Based Learning(PBL) ――“基于问题的学习”是把学习设置于复杂的、有意义的问题情境中,将学生置于积极的问题解决者的角度,直接去面对反映真实世界情境的劣构问题,通过解决复杂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求解策略,从而形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同时发展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这种教学模式以小组的形式开展教学活动,由教师提供获取学习资源的途径和学习方法的适当指导,让学习者解决模拟真实情境中的问题。

对于学生而言,基于问题的学习能够帮助他们建立起主动的思维模式,学会主动学习。作为教师而言,要摆脱传统的教学模式,努力建立问题探究式课堂,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思考和解决问题,从而学习隐含在问题背后的知识,形成解决问题的技能和自主、合作学习的能力,从而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

张成科说,PBL的精髓在于发挥问题对整个学习过程的引导作用。“问题”是PBL教学模式的核心,问题设计是否成功将会影响学生学习的动机,以及学生对学习的热情,问题的设计在整个教学设计中显得尤为重要。

2009年,张成科把这种方法投入自己的课程之中,从最初的案例启发式慢慢转变成PBL教学方法,还形成了课程“问题/项目”库。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的课程用书,就是张成科及其团队编著的《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PBL教程》,这一改变,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习从被动变成主动。

如今,在张成科的课堂上,讲课时间通常只占学时的三分之一。他还向学校申请,把教室改造成了探讨式的一个个小课室,每个小组独立在一个小课室里面进行讨论。他设置好开放性的问题,剩下的时间留给学生分组讨论,自己则作为“点评嘉宾”指导他们。

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他的课程用答辩取代了闭卷考试,学生分组合作,组成课题组完成对“问题或者项目”的研究报告,然后逐个回答问题。张成科心里清楚:“总有人浑水摸鱼蒙混过关,但我会根据他们现场答辩的表现打分,所以他们至少要分工合作、互相讨论。这种考核方式让学生觉得新颖,他们反映说自己有了更多的存在感。”

“一个班里通常有几个学生很活跃,他们有许多问题要问。一到教室,我神经就会紧绷,随时准备迎接高难度的挑战。”张成科说。

用博弈论研究金融工程领域

1964年出生的张成科,已经是广东工业大学经济贸易学院院长。而他的主要方向就是从事博弈理论及其应用研究,他还兼任中国博弈论与实验经济学学会常务理事。

张成科的大学本科学的是数学。1986年,没能考上研究生的张成科,当了大学老师。受学术泰斗张钟俊院士的学术影响,张成科将自己的研究方向定为了经济控制论方面。

张钟俊院士是经济控制论的创始人之一,张成科说:“学数学肯定就是要用的。”他说,经济管理是一个过程,用数学的方法去做,是最有帮助的。从硕士、博士开始,张成科就开始了自己的经济博弈论研究。

张成科认为,自己作为以培养人才为主的大学老师,做好自己的教学是最根本的职责所在。但与此同时,他也始终觉得,一名大学教授,必须要有自己的学术研究、科研历练,否则对学生的开拓性思维的培养是不够的。

张成科励志要做一个“有一定研究、会上好课堂教学的教师”。

1999年,张成科博士毕业。2007年,经过多年努力及申请,张成科终于获得了国家科学基金项目,而他研究的课题,正是用博弈论研究金融衍生品定价问题。这个课题,得到了同行与专家的认可。如今,张成科已经主持过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张成科说,因为自己是“用数学的方法在做经济方面的研究”,所以项目必须是与现实的经济热点问题结合起来,才能得到专家认可,拿到国家级项目。“我当时思考了很久,慢慢凝炼成经济学方面关于金融衍生债券的定价问题。凝炼出来的课题必须即有理论的价值,又要有实际的应用,这是我在研究过程中的最大体会。”

事实上,作为数学专业出身的学者,张成科的科研道路并非没有曲折。他说,自己曾经“痛苦和纠结过”。

让张成科痛苦与纠结的是,自己的计算机编程能力不强。而用博弈论研究金融工程问题,这种学术研究,首先在理论上要有一个框架,设计出计算方法,而且要用计算机仿真模拟来验证自己的理论。他说,正是这个过程,让他最为纠结。

模拟过程中,因为不是计算机专业出身,张成科曾遭遇了多次失败,也多次无法模拟出结果来。到最后终于模拟出来结果时,张成科说,很兴奋,验证了自己的想法是可行的。

用博弈论研究金融工程的课题取得了一定的成功,张成科说,后面两次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都是在原有这个课题上的深化。

截止至今,张成科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以及广东省教育厅人文社科规划项目各1项,与广东省合作的横向课题一项。主持省级精品课程“信息经济学”项目,用博弈论来解读信息经济学。他还主持了省级特色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项目。

近十年以来,张成科和他的团队一直研究随机动态系统的微分博弈理论、广义系统与时滞系统的非合作微分博弈理论、鲁棒控制理论、经济系统建模以及系统理论在经济管理科学中的应用。

通过前辈学者们的指导、同行的帮助以及团队成员的不断努力,张成科和团队分别在不完全信息广义线性Markov跳跃系统的非合作博弈理论、随机双线性系统的非合作博弈理论、广义系统与时滞系统的微分博弈理论与鲁棒控制理论、动态经济系统分析与金融工程理论和方法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相应的的成果,为同行提供新的研究视角和新的研究工具。

如何让科研为产业服务

张成科还经常带领学生参与各种与博弈论有关的企业项目的研究,带学生去开拓自己的思维。在带自己的博士生团队时,经常会遇到困难,也经常要开展“头脑风暴”,有时工作到凌晨两三点。

当学生遭遇挫折,张成科总会鼓励他们耐住性子,不要着急,一点点地去解决。“我觉得导师就应该是这样,不一定会手把手教导你每一个细节,但是整体的科研方向他能够给与你一个宏观上的指导。”

“老师带着我们做研究是静下心来做的,几个月、几年做一个项目,老师告诉我们,做研究的过程很重要。”张成科团队的一名学生告诉记者。

在张成科团队的研究项目中,除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外,他还在广东、广西两地区做了很多针对区域产业的研究和规划。比如受广东省交通厅委托所做的,关于高速公路养护、快修和运营管理方面问题的研究。

在做“基于博弈论分析的东莞市高速公路收费、养护以及交通安全技术研究”课题时,张成科自己开车带同学们奔波于一条条高速公路进行调研。他们结合现场情景建立出行博弈模型,运用调研得到车流量数据进行仿真计算分析,为解决堵车、公路快速修补、隧道应急危机管理和应急逃生计划问题提供决策依据。除此之外,他也在研究逃费博弈管理,为收费站优化设置收费人员、排班等提供有效信息。

与此同时,张成科还指导自己的学生参与国家、省级各种比赛项目并获奖。2011年,在时任广东省委书记提出了“双转移”战略之后,他就从中发现,很多企业从珠三角经济发达地市转移到其他地方的过程中,产业的引进、转移就是一种博弈过程,作为经济研究者可以从中设计一种方案。

篇7

中图分类号:F41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5)08-071-03

一、引言

融资租赁作为一种新兴的融资方式,它的特点在于不仅具有传统租赁和信用租赁的优势,而且对于一些非消耗的高价值设备具有较强的应用价值。就目前来说,煤炭是一个逐渐从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和技术密集型转型的行业,在许多基础设备设施建设方面,尤其是煤矿核心生产设备,煤炭企业急需大量的资金来支撑企业的正常运转。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尽管在经济领域我国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但是在融资的手段方面我国的金融市场与发达国家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还保留着一些传统的方式,如信用、证券,对于煤炭企业来说是远远不够的。

采煤机、掘进机、液压支架及刮板输送机等大型的煤矿核心生产机械设备,由于其高昂的售价、与煤矿安全生产的高度相关性等特点,煤炭企业不得不在经营的过程中不断对其进行更新和重新采购。随着近几年煤炭市场的不景气,传统的分期付款方式使得对设备进行不断更新,由此带来的采购负担也逐渐成为煤炭企业关注的问题。当前,煤炭企业除了要维持最基本的生产活动,还要面临生产价格持续上涨的多重压力,资金极度短缺。与此同时,我国的煤矿生产设备的技术水平与发达国家还存在着不小的差距,设备更新要求高,如果仅仅通过传统的融资方式,已经不能很好地满足煤矿安全生产的融资要求。

煤矿设备融资租赁,是指融资租赁公司根据煤矿企业的需求,即煤矿企业对煤矿设备和厂商的选定,与煤矿企业签订相关融资租赁合同,为煤矿企业融通资金购买该设备,并交付煤矿企业使用, 煤矿企业定期向融资租赁公司支付租金。一方面,煤矿设备融资租赁专业化程度较高,涉及业务较宽;另一方面,煤矿设备融资租赁交易金额巨大、交易周期较长、风险因素较复杂,使得在煤矿设备融资租赁的过程中可能会存在诸多的风险因素,如果无法管控这些风险因素,就会导致不可估量的损失,因此对煤矿设备融资租赁进行评价研究、提高融资租赁企业的风险管理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煤矿设备融资租赁风险评价模型

(一)确定评价指标体系

在调研和专家咨询以及结合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影响煤矿设备租赁各种因素的前提下,按照各指标相关性、高凝聚、低耦合、可操作等原则,确定承租企业资质风险、财务风险、项目因素风险、煤炭市场风险为煤矿设备融资租赁风险评价的一级指标,在此基础上再划分二级指标。根据这些涉及指标的要求,设计煤矿设备融资租赁风险评价指标体系见图1。

(二)熵权法确定权重

在信息论中,熵值反映了信息的无序化程度,用来度量信息量的大小。故可以熵权法度量指标权重结果中所饱含的差异信息,客观、合理地反映指标权重的结果。熵权法确定的指标权重,可以最大程度地排除人为干扰,实现指标权重的科学化和准确化。

首先计算第j个指标的熵值ej:

ej=-yij i n yij

得到熵值向量E=(e1 e2 L en)T。

由指标的熵值,计算第j个指标的熵权fj:

fj=

(三)模糊确定综合评价矩阵

通过专家调查法,咨询从事煤矿设备融资租赁风险评价方向的专家,对煤矿企业设备融资租赁风险所涉及的二级指标进行综合分析,采用百分制给评语集V=(v1、v2、v3、v4、v5)=(高、较好、中等、较差、差),赋予不同分值,

PT=(95,85,75,65,45),

运用概率统计方法,确定出模糊综合评价矩阵。

设100位风险评价专家对指标的投票结果是:10人认为较好,30人认为中等,40人认为较差,20人认为差,则该指标的模糊评价向量为(0.0、0.1、0.3、0.4、0.2)。以此类推确定出各指标的评价矩阵R1、R2、R3、R4。

通过合成算子:

Yi=FiRi

其中,“”称为模糊合成运算符,合成相应的各因素评价矩阵后,归一化建立总评价矩阵Y=[Y1、Y2、Y3、Y4]。

(四)确定煤矿设备融资租赁风险等级

煤矿设备融资租赁风险评价矩阵为:

Z=FY

然后,确定煤矿设备融资租赁风险评价综合得分,即

W=Z×PT

其中W为风险评价总得分;PT为评语集的赋值,将综合得分与风险评价等级表(表1)比照,就可得到煤矿设备融资租赁风险的风险状况。

三、算例分析

以一家融资租赁公司的视角,对某煤矿企业进行煤矿设备融资租赁的风险评价。首先根据煤矿企业提供的材料以及自身的尽职调查,对评价风险的指标进行详细地调查。其中调查的重点包括煤矿企业近年来的财务报表数据、担保人的信用情况、租赁资产抵押情况、煤矿企业对于租赁的煤矿设备是否配备完善的技术团队、相关文件是否合法合规等都是尽职调查的内容,得到风险评价的初始数据,对该项目的各个风险指标进行风险评定,并运用熵值和模糊综合评价模型进行风险评价。

(一)熵值赋权

根据前文设定的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对该煤矿设备融资租赁项目进行初步分析,结合该煤矿企业历史资信情况、财务运营实际的风险,结构分析及煤炭市场的判断等,将该项目的各个指标进行量化,根据所评价的目标,分别邀请4位风险分析专家,同时对各层指标的相对重要性进行打分,分值范围为1-10分,运用熵权法求出各个指标的权重值。运用熵值理论对各个评价指标赋权重。对一级指标的相对重要性打分,形成原始数据阵列如下:

X=8 7 6 77 8 5 56 5 4 58 8 6 7

根据原始数据阵列结合熵权法经过计算得到因素层对目标层的权重集合为:F=(F1,F2,F3,F4)=(0.254,0.247,0.250,0.249),同理,因子层对因素层的权重集合分别为:

F1=(0.29,0.15,0.27,0.13,0.16);F2=(0.32,0.34,0.24,0.10)

F3=(0.34,0.21,0.31,0.24);F4=(0.31,0.38,0.13,0.18)

(二)构建模糊评价矩阵

对二级指标进行模糊综合评判得:

R1=0.0 0.2 0.4 0.3 0.10.1 0.3 0.4 0.2 0.00.0 0.1 0.2 0.4 0.30.0 0.2 0.3 0.4 0.10.3 0.4 0.2 0.1 0.0

R2=0.1 0.2 0.4 0.2 0.00.0 0.1 0.2 0.5 0.20.1 0.2 0.2 0.4 0.10.0 0.1 0.4 0.3 0.2

R3=0.3 0.4 0.2 0.1 0.00.2 0.3 0.3 0.2 0.10.1 0.3 0.3 0.3 0.10.4 0.3 0.2 0.1 0.0

R4=0.0 0.1 0.2 0.4 0.30.0 0.2 0.3 0.4 0.10.1 0.3 0.2 0.3 0.00.1 0.2 0.3 0.2 0.2

则企业资质风险对煤矿设备融资租赁风险评价的评价矩阵为

Y1=F1R1=(0.063,0.220,0.301,0.293,0.123)

同理可得,Y2=(0.056,0.156,0.284,0.360,0.112)

Y3=(0.271,0.364,0.272,0.193,0.052)

Y4=(0.031,0.182,0.256,0.351,0.131)

归一化以后建立总评价矩阵:Y=[Y1、Y2、Y3、Y4]T,即:

Y=0.063 0.220 0.301 0.293 0.1230.056 0.156 0.284 0.360 0.1120.271 0.364 0.272 0.193 0.0520.031 0.182 0.256 0.351 0.131

(三)确定该煤矿设备融资租赁风险评价等级

对于煤矿设备融资租赁风险评价矩阵:

Z=FY=(0.1053、0.2307、0.2783、0.2990、0.1045)

按照评语集的不同赋值,可得煤矿设备融资租赁风险评价总得分为:

W=Z×PT=0.1053×95+0.2307×85+0.2783×75+0.2990×65+0.1045×45=74.623。

将总得分对照风险评价等级表(见表1),可得该租赁公司的煤矿设备融资租赁风险等级属“较高”。

四、结论

煤矿设备融资租赁周期较长,涉及金额较大,存在复杂多变的风险环境,因此需要对风险进行定性和定量的综合分析。本文以模糊数学为基础的模糊综合评价法,根据其模糊关系合成的原理,对一些模糊因素进行定量化处理,来进行综合评价的一种方法是可行的。本文通过煤矿设备融资租赁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运用熵权和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煤矿设备融资租赁风险进行评价,通过算例分析来验证模型的实用性,所得出煤矿设备融资租赁的风险等级评价结果是可靠的。

参考文献:

[1] 龚云雷.关于设备融资租赁的实例分析[J].中国卫生经济,2005(12)

[2] 叶良,杨建辉.大型煤炭采掘设备融资租赁决策分析[J].煤炭经济研究,2009(4)

[3] 黄生权,赵巍.工程机械企业融资租赁风险分析与评价[J].价值工程,2008(1)

[4] 康健.煤矿核心生产设备融资租赁模式与探讨[J].现代经济信息,2014(16)

[5] 章连标,马连锋.飞机融资租赁风险模糊综合评价模型[J].中国民用航空,2007(1)

[6] 黄舒婷,陈江.我国医疗设备融资租赁风险分析及对策探讨[J].广西医学,2014(8)

[7] 王浩.医疗设备融资租赁风险评价体系的研究[D].合肥:安徽财经大学,2014

[8] 刘西东.船舶融资租赁风险评价研究[D].大连:大连海事大学,2013

[9] 胡远龙.融资租赁项目风险评价模型的构建与应用[D].合肥:安徽大学,2013

[10] 余帅雷,张永恒.基于熵权模糊综合的煤矿瓦斯爆炸危险性评价[J].现代矿业,2011(8)

[11] 蔡文飞,王汉斌.基于层次分析―模糊综合评价的煤矿应急管理风险评价[J].科技管理研究,2013(16)

[12] 范合余,朱耿建,朱景玉.煤矿设备租赁的发展状况及前景展望[J].山东煤炭科技,2010(1)

[13] 刘燕芳.煤炭企业开展设备集中融资租赁的探讨[J].中国设备工程,2014(12)

篇8

中图分类号:F2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22-0051-03

一、构建河南省碳排放权交易体系的思路

河南省作为重要能源和工业大省,应根据本省实际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国家“十三五”规划的总体部署,以供给侧改革与经济结构调整为契机,构建河南省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发挥市场机制的主体作用,发挥政策的引导作用,形成以企业为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主体、政府作为交易市场规则的制定与监督者,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加快河南省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

通过对国内外碳排放权交易体系的对比分析,我们认为,河南省应该积极探索建立强制性配额交易市场。具体为:用完善的制度构建交易市场,通过立法构建碳排放的各类要素,赋予利益相关方权利和义务,提高市场参与主体的积极性。根据国家发改委要求,科学设置碳排放总量和配额分配机制,加强制度保障,完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各项要素,充分发挥银行、证券、期货、保险在碳排放权交易体系中的作用,提高企业积极性,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公众节能减排意识。

二、构建河南省碳排放权交易体系的措施

1.科学确定排放总量。由于历史的原因,河南省资源消耗型产业比例偏高,经济增长方式主要依靠高投入、高消耗的粗放型经济发展,碳排放总量在全国名列前茅,环境质量堪忧,与国家标准相比有较大差距。随着国家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推进,资源消耗、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仍将持续增加,这个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河南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降低碳排放总量,不仅是完成约束性指标的任务,更是破解资源环境瓶颈制约,提高环境质量,探索科学发展道路的重要途径。因此,河南省必须根据河南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合理确定碳排放总量,使碳排放权交易体系建设具有现实性与可行性。

因此,应根据河南省工业大省与能源大省的特点和产业结构实际,发挥市场机制的重要作用,降低构建碳排放权交易体系的各项要素成本。不同区域在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技术水平、能耗和碳排放强度、能源资源禀赋等方面差异明显,使它们在减排成本和参与动力方面有所不同,各个企业接受相同的碳排放约束,会降低碳排放权交易体系的被接受程度及可操作性。

2.做好碳排放权配额的初始分配。碳排放权初始分配的主要方式有三种:政府无偿分配、固定价格出售和拍卖等。在碳排放总量限制的前提下,应根据河南省情制定初始分配方式。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转型期,成本上升和外部竞争加剧是企业面临的主要挑战,外部制度环境的改变对企业影响较大。拍卖排放权会增加企业成本,免费分配方式则可以顺利实现排放权交易制度和现存排放收费制度的对接。因此,河南省碳排放权初始分配方式宜采用“三步走”策略。第一,根据国家政策,对现有的企业免费分配排放权,对新进入的企业给予适当的有偿分配激励政策;第二,对所有排放者分配初始排放权实行固定价格出售方式;第三,公开拍卖初始排放权,这样可以兼顾企业利益与制度衔接。

3.加强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基础能力建设。同广东、上海等试点省市相比较,河南省在碳排放的政策法规完善方面还相对滞后,缺乏碳排放交易制度、碳交易试点与交易市场等配套运行的相关政策规范。按照国家发改委统一要求,河南省在2016年应提出拟纳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体系的企业名单。名单将涵盖石化、化工、建材、钢铁、有色、造纸、电力、航空等重点排放行业,其2013―2015年中任意一年综合能源消费总量达到1万吨标准煤以上(含)的企业法人单位或独立核算企业单位。作为确定纳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企业的参考依据。对拟纳入企业的历史碳排放进行核算、报告与核查。围绕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各个环节,深入开展能力建设,针对不同的对象,制订系统的培训计划。对行政管理部门,着重加强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顶层设计、运行管理、注册登记系统应用与管理、市场监管等方面的培训;对参与企业,着重开展碳排放权交易基础知识、碳排放核算与报告、注册登记系统使用、市场交易、碳资产管理等方面培训;对第三方核查机构,重点开展数据报告与核查方面的培训;对交易机构,主要进行市场风险防控、交易系统与注册登记系统对接等方面的培训。

4.在构建碳排放权交易体系中发挥金融服务业的作用。金融服务业是市场经济的血液与核心,构建碳排放权交易体系不能离开金融,技术创新和金融创新是碳金融发展的有力手段。河南省建立碳排放权交易体系,应创新和发展多样化的碳金融工具,建立完善的环境风险管理体系。金融服务业要把培养一批深入理解我国建立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政策、掌握环境风险控制手段、适合发展碳金融需要的人才放在首位。河南省构建碳排放权交易体系,第一,要充分利用原有期货、期权交易的设施,利用交易结算系统的整体性与互补性,从事碳排放金融衍生品的交易,从而有效降低交易成本,提高交易的开放性和流动性,提高交易效率,产生规模效应;第二,加强银行、保险对碳金融衍生品交易的支持,建立碳排放权交易投资基金,开发针对绿色、低碳节能和环保、可再生能源、新能源汽车等项目的信贷产品和保险业务;第三,通过银行、保险,证券以及期货等机构投资者协同努力,创新碳证券、碳期货交易等碳金融衍生产品,使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蓬勃发展。

5.完善相关制度保障。构建碳排放权交易体系需要强有力的政策、法律保障,完善的政策与法律制度是碳排放权交易体系建设的基础。河南省应根据国家关于建立全国统一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要求,结合实际,制定具体的碳排放权制度规范和技术标准。对接国家建立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节点、步骤,制定和出台河南省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重点排放单位温室气体排放报告管理细则、碳排放配额分配和管理细则、碳排放核查工作规范、监督管理细则等办法和细则,逐步完善全省碳市场建设的政策管理体系。规范碳排放核算基础数据的监测、采集和记录管理,制订并实施监测计划,确保重点排放单位按照国家要求监测、核算和报告碳排放量,鼓励有条件的单位开展温室气体排放在线监测。建立节能监察举报、投诉受理制度,向社会公布受理举报、投诉的电话和电子邮箱。

6.提高企业交易积极性。建立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是控制碳排放的一种市场化手段,应充分发挥政策引导作用,提高企业主动参与碳排放权交易的积极性。应创造构建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有利条件,为企业进行碳排放权交易提供便利。河南省要加快省内碳排放权交易平台建设,保障建立全国统一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顺利进行;扎扎实实做好碳排放的监测、核查及认证。加强报纸、电视与网络等媒体宣传,使公众了解有关碳排放权交易的知识,提高公众对碳排放权交易的认知度。

应引导企业建立对未来强制碳减排的预期。这样,对未来强制碳减排的预期越强烈,目前自愿进行碳减放交易的积极性就会越高。因此,在政策引导的同时,既要加快推进省(市)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也要加大力度宣传国家节能减排政策,特别是宣传国家对建设碳排放权交易体系的政策,增强企业主动参与碳排放权交易的动力,使参与碳排放交易企业塑造良好的品牌与社会形象。

7.建立健全碳排放金融交易中介机构。把有关碳金融交易中介机构的培养和发展作为河南省构建碳排放权交易体系的基础,大力扶持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碳金融交易中介机构,使其成为行业品牌。中介机构本身要苦练内功,加强与国内外碳金融交易中介机构的合作,深入学习研究国内外碳金融交易市场的先进理念与经验,积极为国内碳排放项目提供诸如项目开发、交易服务,主动参与到建立全国统一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建设中来。政府要发挥政策引导作用,通过政府、企业、机构三方的共同努力,提升河南省碳排放金融交易中介机构的整体实力,为参与全国统一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奠定坚实基础。

8.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与全国大部分省市一样,人才短缺是当前河南省构建碳排放交易体系的瓶颈。在雾霾频发的环境下,控制大气污染已经成为社会的共识,培养具有精通业务和创新能力的碳排放交易人才是当务之急。河南省应着力培养一批视野开阔、专业扎实的碳排放权交易人才,以促进河南省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建立。要聚集证券、期货、保险、能源经济、碳排放核查等专业人才,带动碳排放咨询服务、第三方核查机构专业人才的发展,为河南碳排放权交易体系的建设、赢得加入全国统一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主动权奠定雄厚的人才基础。

9.增强公众低碳环保意识。培养与增强公众低碳环保意识在河南省构建碳排放权交易体系建设中尤为迫切,要继续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环境宣传教育工作重点,科学制定方案并认真组织实施。综合运用电视、广播、网络、报纸、杂志等传统媒体及移动互联网、微信、微博、室外传媒等新媒体,正面引导舆论,围绕国家建立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政策、生态文明建设重大活动及相关要求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将碳排放权交易政策与国家建立统一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作为节能宣传周、全国低碳日、世界环境日等宣传活动的主题进行宣传,提高社会大众的认识与参与程度,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提高社会大众的低碳环保意识和自觉参与保护环境的积极性,为保护生态环境提供强大舆论支持和社会基础。在广大人民群众中广泛宣传构建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益处,了解日常生活中节能减排的小知识,树立起良好的低碳意识,促使人们自觉地关注碳排放,控制碳排放量,培养良好的保护生态环境习惯,自觉养成低碳和环保的生活方式。

三、结语

综上,面对2017年构建全国统一碳排放交易市场的大势,河南作为我国重要能源和工业大省,面临着重大的机遇和挑战。

河南省应根据自己工业大省与能源大省的实际,结合国家建立统一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政策要求,科学确定排放总量,做好碳排放权的初始分配,加强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基础能力建设,充分发挥金融服务业在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中的作用,完善相关制度保障,提高企业交易积极性,建立健全碳排放金融交易中介机构,积极培养碳排放权交易专业人才,增强公众低碳环保意识。鼓励先进产能,促进结构优化,开展重点排放企业监测、报告与核查工作,培育碳排放交易第三方核查机构,积极完善碳排放权交易的法律制度,尤其要对碳排放信息统计监测与考核制度、碳汇制度等方面进行具体规定,使碳排放权交易体系建设行动统一,顺利与全国统一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衔接,使河南省碳排放权交易体系建设走在全国各省市前列,并起引领与示范作用。

参考文献:

[1] 孙瑞.我国碳排放交易体系现状分析及对策[J].当代经济,2016,(7).

[2] 刘昱洋.河南碳金融发展研究[J].区域经济评论,2013,(3).

[3] 刚.中国碳排放权交易体系设计研究[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11.

篇9

一、河西走廊风能资源分布和风电开发及装备制造业的现状

河西走廊是甘肃省乃至全国风能资源较丰富的省区之一,河西走廊北部区域年平均有效风功率密度在150瓦/平方米以上,有效风速时数在6000小时以上,可开发量占全省可开发量的70%以上;境内干旱少雨,相对湿度较低,不含盐雾,冬季极限低温不超过-29℃,适合风力发电机组全年安全稳定运行;区域内未利用土地面积大10万平方公里以上,风能资源丰富地区大都位于广阔平坦的沙漠、戈壁及未利用荒地上,地势平坦开阔,风电场厂址面积大,适合风电连片开发建设;区域内地质构造基本稳定,地基岩土层的物理力学性质较好,可满足风机基础的建设要求,基础持力层埋置深度较浅,可降低工程建设成本;由于兰新铁路、兰新高铁、高速公路及312国道贯穿河西走廊,沿途无须拓宽加固沿途桥涵、公路,交通运输便利有利于风电设备运输。其中河西走廊酒泉市瓜州县被誉为“世界风库”,玉门市、阿克塞县、金塔县和肃北县马鬃山镇等地区风能资源也十分丰富。

河西走廊风能的开发基本是从本世纪初开始的,从2000年河西走廊大型并网风电总装机容量的十几万千瓦猛增至2008年的几百万千瓦,年均增长52%,特别是2006年以来,河西走廊的风能开发随着国家政策对新能源的支持,河西的风能开发迅猛发展。到2007年为止,河西已经成为我国举足轻重的风电基地,其中从增长方面来看,2000-2007年风电累计装机容量年均增长连续翻番,己在河西几个市建成一定规模的风电场。借此河西将向努力打造一批“风电三峡”宏伟目标迈进了重要的一步。目前,酒泉风电基地一期380万千瓦风电场项目已获国家核准,二期已按国家要求进行了安排部署,正在开展500-800万千瓦规划及前期有关工作。有资料显示2010年酒泉风电基地装机容量达到516万千瓦,到2015年将达到1271万千瓦,到2020年达到2000万千瓦。

在风电装备发展方面,河西走廊以酒泉为重点建设了风电装备产业园,并依托兰州电机、天水星火机床、兰州理工大学风力机工程中心等风力发电设备制造企业和研发力量,进一步加强院地、院企合作,推动产学研结合,培育。从2006年至2008年,酒泉市瓜州县陆续引进甘肃科耀电力有限公司、酒钢(集团)瓜州长城电力工程有限公司、瓜州顶松机械设备制造有限公司等5户风机塔筒装备制造企业。随着风电产业的蓬勃发展,瓜州县风电装备制造业也迈入了快速发展的轨道,产品市场供不应求。据统计,2014年全县完成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175.3亿元,新增风电装机200万千瓦、光电装机20兆瓦,风光电装机累计达到617万千瓦,柳沟煤化工产业园一期建成,广汇储煤场搬迁扩建进展顺利,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47家,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5.6亿元,增长16.9%。为全县及河西走廊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强有力的支撑作用。

二、河西走廊风电开发及风电装备制造业融资困难的原因分析

目前,河西走廊风电开发及风电装备制造业发展已度过起步阶段,正在迈入快速发展阶段,急需大量的资金支持。但是,融资难问题一直是制约风电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下,投融资矛盾更为突出。针对河西风电开发及风电装备制造业的融资问题,需要结合理论,深入分析,找到破解此难题的方法。经过调查分析,河西风电及风电装备制造业融资难的原因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

1.风电产业资金壁垒高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资金的壁垒显得格外重要。与传统产业相比,风电产业前期投入大,回收周期长,研究内容大多涉及高科技领域,另一方面,风电的开发周期一般需要8~1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投资额往往过亿。对于河西走廊的当地投资者而言,无论是风电产业前期的研发,还是后期的生产、销售,这么高的资金壁垒都很难逾越。

2.政府保护影响了市场机制的形成

政府是新能源发展的第一推动力。由于风险投资在我国起步较晚,众多企业只能通过政府的直接拨款取得初始的发展资金,应该说政府的保驾护航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会。也正是由于政府的介入,产业发展缺乏市场元素,从而很难形成一个不断创新、公平竞争、监管有效的市场机制,阻碍了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历史实践证明,风险投资是解决产业发展中资金困难的有效途径。风险投资主要针对非上市的中小企业,通常是10年以上的长期投资,投资对象为高风险、高成长和高收益的创新事业或风险投资计划。鉴于高投入、高风险的特点,新能源产业很难从一般融资渠道获得资金,而是新能源产业的不确定性与风险投资的投资理念一致,融资企业更易于从风险投资中获得稳定的资金支持。遗憾的是,河西地区风险资本在新能源领域的投资非常少,很多新能源项目尚处于技术含量低,缺乏创新,而鲜见的优秀项目亦缺乏行之有效的资本运作,从而影响了风电产业的发展。

3.缺乏明确的盈利模式

盈利模式决定企业的命运,缺乏明确的盈利模式是一个世界性难题。作为战略性产业的风电产业目前也面临这样的发展困境,这也导致风电产业难融资。目前,河西民间资本更多的是作为新能源设备的制造商进入新能源领域,而非作为新能源的投资方。但是,民间资本是目前最直接、最清晰的获利方式。一方面他们看好新能源巨大的潜在发展市场,想从中分得一杯羹;另一方面,究竟该如何进入新能源产业,探索一种较为合理的盈利模式,这仍然是困扰他们的问题。当前,河西资本市场尚不成熟,风险投资的赢利模式比较单一。全国而言,通常是先申请上市,然后在二级市场转让股票以获取利益。此外,还可以依靠公司回购、兼并等方式盈利。但是,河西由于新能源项目投资额度少,发展时间短,多数达不到上市的条件。

三、河西走廊风电开发及风电装备制造业融资模式创新

根据上述分析以及融资模式自身所具有的优点和局限性,风电企业融资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根据企业不同发展阶段对资金的需求特点,制定出融资成本低、效率高、风险低的最佳方案,在成本、效率、风险决策中寻找最佳平衡点。由此,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河西走廊风电开发及风电装备制造业进行融资模式创新:

1.尝试采用BOT融资模式

BOT即“建设―经营―转让”,是指政府事先与投资方签订契约,授予投资方(私营企业或外国企业)一定时期内的特别经营权,允许投资方先垫支资金用于建设及经营特许的公共基础设施项目,允许其以向用户出售产品或收取服务费的形式回收垫支的资金并获取一定的利润,等到特许权到期后,基础设施项目收归政府所有。采用BOT融资模式应用于风电项目,具体为“开发风电场一带动整机销售一转让再次获得溢价”,其融资不需要政府为项目承担任何责任,BOT风电项目的建设及运营完全由投资方负责,与其他融资模式相比,BOT模式具有明显优势:一是可以快速筹集到大量资金,满足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需要;二是BOT项目通常是由发达国家或地区颇具实力的私营风险投资机构承担,具有较高的技术含量;三是由于建设速度快、效率高,具有稳定的收益性,能够吸引投资方持续投资;四是BOT风电项目主要是发电站、污水处理厂等环保性较强的公共设施项目,使用时间长,具有较好的社会效益。所以,BOT融资模式是符合风电项目特点的有效融资方式。

2.推行PPP融资模式

PPP即“公共―私营―合伙”,是政府、企业和非营利性机构共同投资某个项目而结成的一种合作关系。它是基于“共赢”的原则,使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之间更广泛地合作和交流,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实现整体利益最大化目标。通常情况下,PPP模式包括特许经营、合伙经营、合伙投资、私营部门投资、合伙公司等几种组织形式。在风电项目中引入PPP模式的主要作用有以下几点:一是借助于私人部门在风电项目管理方面的独特优势,使项目的设计更具有创新性,建设、运营更具有时效性;二是利用私人部门和公共部门之间的新型伙伴关系,充分发挥各自的长处,实现社会效益最大化,彰显风电项目的社会公共产品属性;三是PPP模式下,政府并不是旁观者,而是要与合作各方共担融资风险,以政府的特殊身份为项目勘查、设计、建设打开方便之门,确保项目的成功运营;四是在投资项目的实施过程中,政府先以政府采购的形式与项目公司签订特许合同,然后再以该合同的副本为依据与商业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签订协议,该协议不是用于给项目提供担保,而是向这些金融机构展示政府与项目公司之间的特殊关系,使项目公司能够顺利地获得商业银行的信贷资金。

3.采用项目租赁融资模式

项目租赁是融资租赁在风电项目融资中的应用,它是以杠杆租赁方式代替商业银行贷款的一种新型融资模式。在这一模式下,项目公司以项目自身财产和预期的投资效益为保证与租赁公司签订租赁合同。租赁公司只能对签约项目的财产或收益行使追索权,收取的租金也只能从签约项目的经营净现金流量或预期收益中支付。具体实施时,风电项目公司以承租人的身份将投资项目从实力雄厚的租赁公司手中承租过来,把支付的租金及相关经营费用从项目的经营收入中扣除,其余部分就是项目公司的利润。与其他融资方式相比较,项目租赁模式具有以下优点:一是租赁公司只是资金的提供者,不具体参与项目的管理工作,而项目公司虽然不需要为项目投入原始资本,却能够完全拥有项目的控制权;二是项目公司借助租赁公司的实力实现风电项目的全部融资需求,解决了项目发起人自身资金不足的难题;三是按照现行会计制度及税法的规定,在这种融资方式下,项目公司支付的租金可以直接计入项目的经营成本,从项目公司的税前利润中扣除,可以充分享受税前偿租的好处,减少经营活动的现金流出,提升项目的开发价值。

4.引入资产证券化融资模式

资产证券化是指企业将那些流动性较差但在未来能够产生稳定的现金流量的资产通过一定方式集中起来,按照风险、收益相匹配的原则对其进行分类、重组,然后转化为可以在金融市场上出售并流通的证券的过程。在风电能源项目的开发中也可以引入这种融资模式,具体思路是以风电能源项目的资产为基础,以项目资产未来的预期现金流量为保证,通过在资本市场上发行证券的方式募集资金。其具体做法是,项目公司先将各项目的资产集中成一个大的“资产池”,然后再将该资产池转让给一个特设的信托中介。信托中介根据风电项目的预期收益率、运营期限和风险程度等要素,设计不同利率、期限及风险等级的证券,委托专业评估机构对这些证券的信用等级进行评价确认,然后通过金融市场出售给投资者。待证券出售完毕,信托中介将募集到的资金扣除约定的佣金后转交给新能源项目公司,从而实现以投资项目预期未来收益提前变现的形式达到为风电项目筹集资金的目的。风电项目资产证券化融资模式的主要优势在于通过对原有项目资产进行分类、重组,提升了项目公司的信用等级,同时借助资本市场的影响力提高了项目资产的流动性,降低了项目的融资风险。

5.创建风电能源基金

为了进一步加快风电项目的建设步伐,国家和地方政府可以加大直接投入,创建风电能源基金。根据投资项目的特点,风电能源基金可以分为金融投资基金和产业投资基金两种类型。前者主要以吸纳短期投资者的资金为目的,把筹集到的资金交给专业机构参与期权、期货和货币互换等衍生金融工具的投资,最终实现套利。后者是为了方便民间资本和非上市公司进入风电行业而专门设计的一种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集合投资制度,该基金可以采用封闭式基金模式,有效期限不超过15年,发起人为大型风电能源公司及一家注册资本不低于2000万元的非银行金融机构,通过该基金筹集的资金主要用于风电产业的规模扩张,而且借此正确引导民间闲散资金有序进入风电行业。

参考文献

[1]蒋松云,曾铮.能源效率和叮再生能源的发展及金融支持的国际经验[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8(1)

[2]何莽,夏洪胜.新能源经济中风险投资现状及发展对策现状[J].特区经济,2009(1)

[3]李会刚BOT项目融资风险防范发展研究,2003,(3);35-37.

[4]鲁庆成,任润堂PPP融资模式在我国铁路中的应用研究[J].铁道工程学报,2007,108(9):98-101.

[5]李彬.我国f61李彬.我国新能源融资分析[J].理论界,2010,(1):45-46.

[6]闫晓梅.我国风电产业投融资战略选择[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8(3).

[7]吴广庆.中国风力发电公司融资模式探讨[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8(10)

作者简介

篇10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1)27-0189-02

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大学生,是我国进行素质教育的重点,而培养的关键是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实行教师与学生互动式教学。山西财经大学作为一所地方高校,承担着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大学生的重任,而地方高校在创新人才培养方面科学合理的定位,不仅直接关系到地方高校的健康发展,而且直接关系到地方经济的协调发展。但是,目前大多数地方高校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不能很好地满足地方的需求。

1 地方高校开展研究性教学的必要性

20 世纪90 年代以来,世界各国的教育教学改革都把教学与学习方式的转变视为重要内容,研究性教学正成为教育领域里的一个世界性主题。研究性教学是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模式,是美国布鲁纳(发现法)和兰布德、布莱伍德(研究、探索法)为代表的探索型教学模式与保加利亚洛扎洛夫(暗示法)为代表的开放型教学模式在我国教育教学改革中的借鉴与发展。

研究性教学主要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教师的教学以研究性为主,这是研究性教学的一个主体,即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科学研究的思维与科学研究的方法进行教学,达到向学生传授科学知识、传授学习方法和科学研究方法、传授科学观和科学态度的目的。二是学生的学习也以研究性为主,这是研究性教学的另一主体,即学生主动适应教师的研究性教学,在教师的指导下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法进行主动学习,从而获取知识、运用知识、提出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达到培养综合素质、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目的。

研究性学习,无疑是目前地方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较为可行的教学方式。首先,研究性教学富有研究的意蕴,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这种教学方式注重培养学生学习和研究的方法,使学生以研究者的身份主动地思考与探究,从而更好地增强学生的研究意识,提高研究能力。其次,研究性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目前的大学教学导致学生的知识迁移和应用能力差,缺乏创新精神,而研究性教学让学生参与探究,为学生提供运用创新能力的机会,对学生的创新成果达到前所未有的尊重,认同学生的创新价值,因而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再次,研究性教学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研究性教学把教学、科研、实习、生产与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有机地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参与科研及社会实践工作,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使他们获得最直接、最亲切、最生动的实践能力。因而,研究性教学有助于理论联系实践,加速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的步伐,对提升地方高校开展素质教育,培养创新性人才具有极为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2 《管理决策》课程实施研究性教学的必要性

《管理决策》课程是我校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的专业基础课,主要研究管理决策理论、方法和技术的方法论科学,“管理就是决策”――其方法广泛适用于自然、社会、经济等各个领域,因此管理决策是经济管理类专业的核心专业基础课。该课程系统阐述现代决策科学的基础理论和方法。内容包括:决策理论概述、期望效用值理论、确定型决策分析、不确定型决策分析、风险型决策分析及贝叶斯决策、个体决策行为效应和模型、组织决策、多目标决策、多属性决策、群决策、项目管理决策等。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首先,使学生对决策理论的学科体系有一个全面的认识,为学生进一步学习管理学科专业知识奠定学科基础,并使之具有较完备、合理的知识结构和实践能力。其次,使学生能明确理解管理决策这一方法工具的特点、作用;弄懂各种概念、范畴等基本知识;掌握运用各种基本方法。再次,培养学生参与、制定企业经营决策的能力,在今后的实际工作和生活中,能将管理决策的知识贯穿其中。最后,教会学生理论分析,使他们能够分析管理现象的具体事例并能以报告的形式给出分析结果和合理化决策建议。

伴随教学环境的大大改善,《管理决策》理论课程的面授结合多种实验、案例和讨论等形式进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是,在如何更为有效地、深入开展研究性教学方面仍然存在以下几点不足需要改进:①需根据学生的反馈意见,更新课程开展研究性教学的阶段性规划。②教材内容虽然较为全面和新颖,但教材建设仍有不足;实验环节的多种软件没有得到有效整合。③课程目前主要针对管理科学和工程管理专业的本科生,若要其完全适用于其他专业,如企业管理、会计等的本科生。《管理决策》的课程内容和课程体系应继续加以完善,结合具体专业建设面向全校管理学各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或专业选修课。

针对上述问题,深化《管理决策》课程的教学改革,特别是总结分析《管理决策》课程开展研究性教学的实践成果,探索开展研究性教学的多种形式,对促进授课教师的科研向教学转化,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精神以及独立研究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3 《管理决策》课程实施研究性教学的步骤

本项目拟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入手进行改革,制订并分步骤实施《管理决策》开展研究性教学的阶段性规划方案,在总结归纳前期成果的基础上构建并实施“五位一体”的复合型教学模式。

第一,教学方式多样化。主要有:教授课堂授课,小组案例讨论,小组课堂交流,应用教学软件开展决策仿真模拟竞赛,开展管理决策的“沙盘”模拟教学,课后小组大作业。教学手段方面,本课程的教学大纲、教学方案、课件及作业等教学资源可在本专业实验室的局域网上运行。大量的课外学习资料可通过本专业的网络机房从Internet获得。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缩短了授课时间,提高了单位教学效率,增加了信息量,丰富了教学内容,还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第二,建立分层递进式教学规划。建立分层递进式教学规划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第一阶段,对已做工作的总结分析:本阶段开展了课堂讲演比赛,进行了实验环节的改进,针对学生反馈的信息进行总结分析。

第二阶段,在继续第一阶段所做工作的基础上,探索深入开展研究性教学的多种模式:一是开设公共选修课“大学生视角下决策领域诺贝尔奖获得者作品赏析”,扩大受益学生人数。二是由学生选择课程中不同的知识模块组成兴趣小组,撰写课程研究论文,提高学生科学研究水平,使其初步具备一定的科研素质。三是由研究生带队组成不同的案例编写组,组织本科学生编写决策案例库,锻炼学生案例收集及编写能力。四是改进课程讲演比赛的设计要求,根据上一届学生的反馈信息,提高和细化讲演各环节的要求。

第三阶段,多方征求意见,对第二阶段所开展的工作进行全面总结和分析,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逐步将教学规划体制化、制度化。

第三,构建“五位一体”教学模式。对各种教学模式进行资源整合,依托学校校园网络、实验室,构建“五位一体”教学模式:教师在教室理论授课―“企业经营决策与战略”沙盘模拟―“决策天地”计算机仿真对抗比赛―《管理决策》精品课程网站网络教学―QQ群、视频对话实时沟通。

(1)教师实地授课可以实现教师与学生面对面的语言交流,通过肢体动作、课程场景设置、学生教师角色互换等多种媒体形式,可以实现专业知识的快速传递、理解。

(2)沙盘模拟实验室所购置的“企业经营决策与战略”沙盘,通过模拟企业的整体运营过程,让学生分析企业内外部环境,制定战略决策、市场及产品决策、生产决策、营销决策、财务决策,体验企业的经营决策过程,从而掌握制定决策的方法,远离决策陷阱和误区,达到提高学生决策能力的目的。这种教学模式融案例分析、角色扮演和专家诊断于一体,新颖的参与式教学方式,强烈的竞争环境,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兴趣。

(3)“决策天地”网上学习社区,是项目管理实验室所购置的计算机仿真对抗比赛软件,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结合现代仿真原理,基于云计算理念,集现代管理决策理论、系列决策实验系统和决策学术交流论坛于一体,使用一套基于Internet版的智能型、多层次、互动式快速培养现代管理决策人才的创新模式与实践平台:人机对抗现代企业决策仿真系统――Internet版、组队对抗现代企业决策仿真系统――Internet版和群体对抗现代企业决策仿真系统――Internet版,三套软件,既可用于组织学生开展现代企业决策的理论学习与实验学习,又可用于组织学生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现代企业决策仿真大赛与科技活动,使学生在短短的几天时间内就能树立市场竞争意识,培养把握市场机会能力,突出以销定产理念,揭示物料采购影响,了解成本费用形成,整合决策方案全面预算方法,掌握现代企业决策原理,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现代管理决策人才培养的质量、数量和速度。

(4)《管理决策》精品课程网络教学,采用了立体化、虚拟化、动态化的教学方法,延长了课程讲授、学习的时间与空间。本课程所使用的PPT教学手段、视频教学手段、图片教学手段、动画教学手段等使政治经济学教学内容更加立体化。本课程的网络课件为教师备课提供了一个具有数百部视频资料库、数百部(篇)参考文献资料库、数百幅图片资料库和具有特色的动画资料库等,为学生学习提供了包含教学要点、教学案例、参考文献、视频资料、动画解说、在线测试、习题练习、在线疑难咨询等内容的虚拟课堂。本课程网络互动空间、资源共享、相关链接、信息为教师与学生相互交流以及获取课程资源提供了空间平台。

(5)QQ群、视频对话实时沟通。QQ群是腾讯公司推出的多人聊天交流服务,群主在创建群以后,可以邀请朋友或者有共同兴趣爱好的人到一个群里面聊天。在群内除了聊天,腾讯还提供了群空间服务,在群空间中,用户可以使用群BBS、相册、共享文件等多种方式进行交流。视频对话实现了在教师和学生之间面对面的远程交流,方便了教师借助网络实时捕捉学生面部表情,进而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李红.研究性教学视野下的教师角色思考[J].教师教育研究,2007(1).

[2]陈琴英.研究性学习与教师角色的转化[J].高教论坛,2005(1).

篇11

一、低碳经济的诞生和发展

(一)低碳经济的诞生

随着全球气候异常,生态环境遭受严重破坏,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面临着威胁。人们不得不正视环境保护问题,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实现可持续发展。于是世界各国达成了发展低碳经济,进行“低碳革命”的共识。

英国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先驱,工业时代的来临给英国带来了发展的同时也产生了许多无法忽视的问题。资源的稀缺及温室气体的大量排放造成的气候变化问题令英国政府产生了对未来发展的担忧。2003年英国首次以政府文件形式提出了“低碳经济”的概念,此项文件为英国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于是发展低碳经济在英国拉开了帷幕。

(二)低碳经济的发展

英国发展低碳经济时通过了一系列法规和计划,在此次新的能源经济革命中取得了不小的成效,也为世界各国发展低碳经济,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提供了借鉴。2007年12月3日,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印尼巴厘岛举行,“巴厘岛路线图”制定完成,发展全球低碳经济的规划更进一步。2008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确定了以低碳经济为世界环境日主题。2009年的哥本哈根全球气候大会商讨了《京都议定书》一期承诺到期后的后续方案,就未来应对气候变化的全球行动签署新的协议。在2015年末,“巴黎全球气候协议”达成,这是人类历上第一份覆盖全球近两百个国家的减排协议,欧美等国家大力推进高能效、低排放的“低碳革命”。

二、低碳经济视角下浙江家电业国际竞争力现状分析

(一)浙江家业的发展简述

随着社会的发展,消费结构逐渐升级,家电消费成为了一种典型的品质消费,家用电器成为了消费热点,企业纷纷投向了家电业,家电市场兴起。区域总、直营专卖店及家电连锁的出现都象征着家电销售渠道的发展。

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我国家电业走向了更大的舞台,浙江家电业蓬勃发展。浙江作为我国家电工业的重要基地之一,一大批家电企业不断增长。奥克斯、方太、帅康等知名品牌企业不断发展壮大,从区域品牌转型成为全国品牌。浙江家电业不仅在国内市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还着力于发展国外市场,省内一大批家电配件企业也成为了出口大户,在余姚和慈溪该类企业尤为繁多。慈溪作为上海、宁波、杭州三大浙江都市经济金三角的中心,拥有数千家家电配件生产企业与整机制造企业的家电兵团,其庞大的产业链催化了浙江小家电产业的飞速成长。截至2009年,该家电兵团就已创造了高达300亿的产值,但仍缺乏强势的家电驰名品牌[1]。浙江饮水机、电热水壶、电风扇等多种家用电器的出口在国内也位居前列[2]。据海关统计,2015年浙江省的电器出口额就达到了174.8亿人民币,较2014年增长了0.2%。经过多年的发展,浙江家电业产业竞争力明显增强,产业技术的提高和管理模式的升级推动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二)浙江家电业国际竞争力分析

浙江家电业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其规模已经不容小视。2014年,全省家电业工业总产值已经达到1130.7亿元,是2000年的8倍。工业销售产值达到1107.2亿元,比2013年增加了2.6%。浙江省家电业制造的主要家用电器有洗衣机、电冰箱、吸尘器、冷柜、电风扇、空调器、电饭锅、饮水机等。其中洗衣机销售产量居全国首位,冷柜、饮水机等一些主要家电产品量占全国比重居先。

1.浙江家电业发展情况。经初步测算,2010~2014年,电饭锅与空调器的产量增涨幅度较大,2014年产量均为2010年产量的1~2倍。吸尘器产量有较小幅度的增长,反之,洗衣机、电冰箱、冷柜、电风扇的产量不增反降,但洗衣机的产量仍居全国首位,说明浙江家电在全国仍具有生产优势。

2009~2014年出货值占销售收入额度的比重分别为38.67%、37.60%、35.35%、38.15%、37.54%、35.84%。由此可见,浙江省家电的出口比重较大,且发展较为平稳。

2.浙江家电国内市场竞争力情况。2014年浙江家电业的奥克斯集团有限公司进入中国企业500强和中国制造业500强双强。杭州金鱼电器集团有限公司进入制造业企业500强,还进入浙江省百强企业,浙江省制造业百强企业双百强。由此可见,我省家电业在国内市场已拥有了一定的地位,朝着把企业做大做强的目标更进一步,这为我省家电业在国内市场的竞争力奠定了基础。

浙江省电熨斗出口量占全国出口量的70%,饮水机出口占全国出口的54.7%,其他主要家电出口也占全国家电出口的30%左右,近年来,我省在“企业国际化,产品走出去”的道路上坚定不移地走着,在国内市场,浙江省有着明显的出口优势。

3.浙江家电国外市场竞争力情况。产品在国际市场的占有率反映其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占有率与竞争力成正比。国际市场占有率计算公式如下:

MSij=Xij/Xwj

公式中,MSij表示i国j类产品的市场占有率;Xij表示i国j类产品的市场总额;Xwj表示世界j类产品的出口总额。

数据来源:UN Comtrade数据库,《浙江年鉴2011~2014年》及中国商情网数据测算得到。

通过图1呈现的浙江省家电国际市场占有率变化趋势,可以看出浙江家电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占有率较高,且稳步增长。在这五年内,浙江家电国际市场占有率从2011年的2.23%上升为2015年的2.80%,市场占有率提高了0.57个百分点,说明浙江家电的出口在走上坡路。

数据来源:中商情报网。

4.浙江家电主要出口主要地区(国家)结构分析。从图2来看,美国、欧盟、拉丁美洲是浙江出口的前三大市场。2015年,浙江省对这三大市场的家电出口额分别为36.7亿元、29.9亿元和14.3亿元,三大市场合计占同期浙江省家电出口总值的46.3%。同期,浙江家电对东盟的出口额为12.2亿元,对沙特的出口额为9亿元[3]。其中除对美国外的家电出口均为增长,这说明了浙江家电业的商品结构进一步得到了优化,出口市场主要集中在了发达地区,产品的国际知名度有所提高。

5.国际竞争优势分析。⑴资源优势。浙江资源充沛,为家电业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生产要素。以慈溪、余姚为代表的家电业发展较好,零配件的生产规模较大,家电零配件基本做到自给,大大降低了浙江家电业的原材料和配件采购成本[4]。且浙江省处于沿海,港口众多,在产品运输方面拥有着巨大的优势。浙江省经济发达,拥有充足的工业资本,且设有多所高校,其中不乏浙江大学等多名校,拥有丰富的人才资源,为技术创新提供支持。这些都为浙江家电业的发展创造了优势。

⑵价格优势。由于国内资源丰富,浙江家电的基本生产要素很少依赖进口,商品的原材料成本较低,形成了相对于国外电器明显的价格优势。

⑶产品发展日益高端化。随着时代的发展,浙江省的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加强,顺应现代的数字化潮流,推出信息家电,令产品的附加值大大提高。

三、低碳经济视角下浙江家电业国际竞争力影响因素分析

哈佛商学院的迈克尔.波特教授提出的钻石模型体系认为:某一国的特定产业是否具有国际竞争力取决于六大因素:需求状况、要素条件、支持性产业和相关产业、企业战略结构与竞争、政府作用、机会。本文以此对在低碳视角下浙江家电业的国际竞争力进行分析。

(一)低碳经济改变家电消费导向

消费者的消费需求这一需求条件易受低碳经济影响。转向低碳经济的生活方式如今已被广大人们所接受及倡导。人们越来越注重节能减排,“低碳意识”已经深入人心。从而广大消费者的消费方向也转向了低碳商品。消费需求的变化意味着高能耗、高污染的产业即将面临着被淘汰的危机。产业竞争力考虑降低碳排放因素,一国的某一产业在实现降低碳排放的前提下比其他国家的同类产业更容易被消费者和市场所接受[5]。在这一需求下,浙江家电业不得不进行改革,以生产节能、安全、环保的家电产品为目标。能耗高的家电会导致碳排放的增加,浙江家电在这一导向下向绿色制造转型。

(二)低碳经济对浙江家电的价格优势造成压力

低碳经济影响产业资源与要素条件。资源与要素条件分为基本要素和高级要素。前者是企业进行生产活动的基本要素,是一国先天拥有的、不需太大代价就能得到,如:自然环境、地理环境、气候、融资等。后者是需要政府、企业、人的长期持续地投资才能创造的要素,如通讯基础设施、科研基础设施、高级和熟练的劳动力、专业技术知识等[6]。

浙江家电一向拥有低成本、低价格的优势,这是其在国际上的一大竞争力,也是其开辟国外市场的重要砝码。低碳经济的发展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低碳技术创造了清洁能源,降低了产业高碳排放对气候造成的伤害,减轻了环境负担,但也提高了企业的能源成本。企业需贯彻低碳制造这一原则,无论是生产还是产品的使用上都要达到碳标准。这一基本要素的改变使企业的利润空间遭到挤压,削弱了企业生存的优势。在高级要素方面,低碳经济的发展为家电业的运行提供了低碳规制。实行低碳规制,在一定意义上带来能源消耗成本的降低,提高了资源利用率。推进节能减排的科技创新,摒弃落后生产力,提高低碳技术成为了提高产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三)低碳经济影响企业战略、结构与竞争

发展低碳经济要求一国经济结构转型,产业本身要素的密集度发生变化。产业低碳经济竞争力的提高促进资源要素和优化配置的能力,一国能够以更高的效率提供更具附加值的产品和服务,在国际市场上获得优势[7]。在经济转型,产业升级的格局下,外在竞争压力增强,企业需改变自身的战略和结构来应对。这会刺激企业推动科技创新,加强企业管理,提高产品质量,可持续发展战略成为产业的选择。

(四)低碳经济影响政府对产业的政策

政府在发展低碳经济上做到行政、法律、济手段并重。政府出台相应政策应对全球经济低碳化发展,如征收碳税,制定出台产业导入政策,土地使用配套政策,资金配套政策等引导低碳产业的建设,并采用法律手段来规制产业活动。经济上,政府设立低碳产业基金,建立低碳工业园区试点等支持产业低碳化。

低碳经济的发展给产业带来挑战的同时又带来了机遇。低碳经济促进了很多新兴产业的诞生,如风能产业、核能产业、海水氢能源产业等。这种新兴产业从根本上减轻了自然环境的“碳压力”,大大地缓解了人类活动、生产对生态环境的破坏状况。

四、对策和建议

据分析可知,在低碳经济视角下,浙江家电业在国际竞争上存在着一定的优势,但有些方面仍需加强。以下是本文针对该产业发展的一些不利因素所提出的对策和建议:

(一)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促进产业低碳能源要素发展

家电产业跟随时展的步伐逐渐成熟,中国家电业发展了30多年,传统家电业的发展模式已无法满足市场需求。信息发达国家家电企业重点研究家电信息化,积极投入消费电子领域,亚洲发展中国家已经成为了世界性家电工厂的理想转移基地[8]。我国作为世界家电主要制造基地之一,为保持长远家电业竞争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已是维持可持续发展的不二选择。

我国的家电业是以“模仿”起步的,技术专利和商标注册数量远不如发达国家,甚至对于国外技术拥有一定的依赖性。在中国加入WTO后,市场竞争愈发激烈,家电业由原来的国内市场竞争演变为国际市场竞争[9]。浙江若要在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上的激烈竞争中取得胜利,应将自主创新能力作为核心竞争力。低碳经济时代,产业低碳能源要素为各大产业的重点研发目标。在开发低碳清洁能源产品的过程中,低碳技术已然不可或缺,这就需要依靠科技领域的创新来实现了。

(二)培养低碳技术人才,为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虽极力控制,但我国的碳排放量在世界仍居首位。鉴于资源技术等多方面的限制,我国目前的能源结构状况无法轻易改变。浙江作为中国经济最为发达的省市之一,在发展过程中依赖以煤、石油为主的“高碳”能源,在碳竞争这一层面,我省缺乏优势。要做到节能减排,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唯一的出路,然而这些都需要低碳技术的支撑。首先我们知道,技术的载体是人。就中国目前的教育体系来看,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才是可培养的重点目标。低碳经济竞争的实质是人才的竞争,人才问题制约低碳经济的发展[10]。低碳领域的科研技术人才、工程技术人才、经济管理人才都是浙江家电业在发展中不可或缺的。教育部门应将低碳教育引入高校,大学应主动调整学科专业结构,大力培养低碳技术人才,为低碳产业的发展提供人才支持,提高其国际竞争力。

(三)加大企业研发投入,主张绿色科技

如今绿色家电已经成为技术创新的主趋势,在国际市场上,绿色环保问题已经成为中国家电产品出口的主要障碍[11]。

一家新加坡的热电水器企业德尔乐施采用紫铜作为其加热器的材料,消除了生活用水的二次污染;海信在空调的制造上采用离子健康技术,除去空气中的主要气体;威博推出与海尔防电墙技术结盟产品。这些绿色智能产品都吸引了大批消费者。浙江的德意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行业首款全直流变频吸油烟机上市,是2013年浙江家电业一项自主创新的典例。杭州“万胜”牌WK60YV高效节能压缩机被国家科技部、质检总局立项为“国家火炬项目”。绿色科技已是企业自主创新的主流,企业加大对其的研发投入有利于创造品牌优势提高产品出口竞争力。

(四)政府完善鼓励低碳家电生产的政策

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企业进行低碳家电产品仍需政府进行引导。生产绿色家电产品及低碳技术的研发大大提高了生产成本,企业的利润空间受到挤压,面临的压力加剧。部分企业在面对这些不符合自身利益的情况时,缺乏生产绿色产品的动力。政府完善鼓励低碳家电生产政策,对家电企业研发节能创新技术,生产绿色产品进行一定的奖励和补贴,有助于推动企业的生产积极性。同时政府也需对消费者进行引导,令消费者加强环保意识,消费转向绿色家电。

参考文献

[1]温卫娟.行业物流管理[Z].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80.

[2]徐.浙江家电出口贸易问题探讨[J].价格月刊,2011(06):26.

[3]去年浙江省家电出口微增.中商情报网.

[4]魏玉祺.浙江家电业的品牌之痛[J].F代家电,2004(06):57-58.

[5]刘景卿.低碳规制对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影响分析[D].宁波大学,2014:12.

[6]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M].华夏出版社,2001.

[7]何铖.低碳经济视角下我国家电业国际竞争力研究[D].安徽大学,2012:11.

[8]姜淑.家电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0:9.

[9]刘红燕,曹艺.21世纪中国家电业国际化发展战略[J].经济师,2004(5):44.

篇12

中图分类号:F127.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4161(2011)04-0004-04

一、问题的提出

东营市借助地处胜利油田的优势,经过几十年的建设和发展,石油装备产业已形成集研发、制造、服务、内外贸于一体的较为完整的产业体系,石油装备产品涵盖了勘探机械、钻井机械、采油机械等为重点的8个门类50多个系列。2009年4月,国家科技部批准东营市建立东营石油装备特色产业基地,2009年12月,国务院批准了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作为四大支柱产业之一的石油装备制造业面临着巨大的发展契机。

但是,目前东营市石油装备制造业总体上还处于一个无序的初级发展阶段,产业集群化程度不高、产品结构单一等制约因素依然存在,再加上近期国际经济危机和美国反倾销的影响,东营市石油装备制造业发展面临着诸多困难。

东营市石油装备企业如何度过寒冬;东营市政府如何增强石油装备制造业的资源聚集与辐射带动能力;东营市经济发展如何成功转型,摆脱对石油的过分依赖,做大做强石油装备制造业,这一系列问题是东营市石油装备制造业需要破解的难题。

本文基于波特的“钻石”模型,结合我国石油装备制造业的发展状况,全面分析东营市石油装备制造业的发展优势、劣势,结合国内国际形势,提出针对性的建议。

二、石油装备制造业发展模型分析

(一)石油装备制造业的内涵及特征

“装备制造业”概念的正式出现,见诸于1998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的“要大力发展装备制造业”。石油装备制造业是装备制造业的具有石油行业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即为石油工业的发展和石油安全提供技术装备和技术服务的企业的总称。由此可见,石油装备制造业不仅仅提供具体有形的石油装备,同时无形的石油工程服务也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

石油装备制造业是装备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也集成了装备制造业的集群特征:产业链长,对产业关联要求程度高,产业关联紧密度高;技术含量高、科研投入大、科研周期长,要求产业协同研发;技术存在内在关联性,通过产业的集聚来提高产业的技术水平。

(二)石油装备制造业发展模型分析

迈克尔・波特(Michael.E.Porter)在1990年出版的著作《国家竞争优势》中将产业集群定义为:那些既竞争又合作的相互关联的公司、专业化供应商和服务商、相关产业的企业和机构(如大学、行业协会)在特定领域内的地理集中。以此提出了“钻石”模型(见图1)。

模型中有四个主要的基本因素,分别是:生产要素(包括人力资源、天然资源、知识资源、资本资源、基础设施);需求条件(市场的需求);相关产业和支持产业(相关上游产业);企业的战略、结构和同业竞争状况。其中还有两个不确定因素:政府和机会,机会在此不再赘述,其中政府的政策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对整个制造业影响巨大。

依据该模型本文将装备制造企业集群归纳为两种基本模式:以产业链分工为主导的产业集群模式和以竞争互补为主导的产业集群模式。

一是以产业链分工为主导的产业集群模式。产业集群内企业之间有比较明确的专业生产分工,并由此分化出三级成员:直接配套企业、二级以下配套企业、服务企业和最终客户(见图2)。目前东营石油装备制造业在区域内存在层次等级较低的产业链分工。

二是以竞争互补为主导的产业集群模式。在以竞争互补为主导的产业集群中,制造企业之间往往不是上下游链接关系,而表现为“竞争一合作”关系(见图3)。大企业在集群中处于技术能力优势地位,也是集群中重要的技术源泉,其产品主要集中在附加值较高的高端产品领域。

基于“钻石”模型,结合东营市实际下文将对东营市发展石油装备制造业做详细阐述。

三、东营市发展石油装备制造业的优劣势分析

(一)东营市发展石油装备制造业的优势分析

按照波特的“钻石”模型,从机会、政府、生产要素、需求条件、相关产业和支持产业、企业的战略、结构和同业竞争状况等方面,对东营市发展石油装备制造业进行分析。

1 黄河三角洲开发提供发展机遇

“钻石”模型中,机会和政府支持是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2009年东营在黄河三角洲的开发上投资1100亿元,发展石油化工、石油装备制造和现代渔业及畜牧业三大主导产业,2009年11月,黄河三角洲规划得到国务院批复,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中央、山东省必将提供更多的政策和资金支持,而石油装备制造业在规划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东营市重点发展的三大产业支柱之一。石油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恰逢千载难逢的机遇。

2 强大的需求能力是石油装备产业发展的必要条件

胜利油田作为我国第二大油田,连续20多年保持2700万吨以上的产量,胜利油田强有力的需求是东营市石油装备制造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胜利油田素有“地质大观园”之称,复杂的地质构造也为各种石油装备的开发实验提供了便利条件,从而形成了东营市石油装备制造业的特殊竞争优势。

3 石油装备产业链发育完善

相关产业的发展和完善为石油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目前,东营市已初步形成石油装备制造业集群发展的势头,形成了以大型成套钻采设备、钻杆等为重点,涵盖物探、钻井、测井、固井等各领域的完整产业链。初步形成了“钻机N部驱动装置一钻杆一钻铤一泥浆泵一电控装置”、“钢管一油管一抽油机一抽油杆一抽油泵一修井机一控制系统”、“输油(气)管一输油(气)泵一储油罐一压缩机”、“钻井测井仪器一采油测井设备一测井辅助设备”四大产业链条。

4 科研提供有力的发展支撑

销售收入3亿元以上的企业都有自己的研发中心,东营市各石油装备制造企业的科研投入逐年加大,石油行业龙头高校中国石油大学坐落于东营市,石油工程等相关专业在全国居于领先地位,并且聚集了一批石油领域的知名学者和专家,具有很强的科研能力。

胜利油田的地质科学研究院、物探设计研究院、钻井工艺研究院、采油工艺研究院、勘察设计研究院和技术检测中心(简称“五院一中心”)具有很强的科研力量,有一大批多年从事石油装备研究的高级人才,具有很强的研发能力。

(二)东营市发展石油装备制造业的劣势分析

东营市从事石油设备、石油配件、石油助剂制造及技术服务企业230多家,在“钻石”模型中,以产业链分工为主导和以竞争互补为主导的两种产业集群模式均在东营市中得以体现,但是产业链分工层级目前还相对较低,主要表现为初级部件的分工布局,其中以竞争互补为主导的产业集群态势较为明显,大企业与小企业之间存在产品雷同,以价格为主导因素的竞争现象比较严重,加之战略规划、资金投入等方面统筹与控制力不足,甚至引发无序竞争。石油装备制造业企业数量庞大,但一直没有建立起与产业发展相适应的信息交流、资源共享等公共服务平台,没有形成强大的产业链,形成了“集群而不集聚”的产业布局。除在产业布局上存在一系列需要改进的问题外,东营市石油装备制造业还存在以下四个不利因素,其中按照波特模型分析,目前石油装备制造业的劣势主要集中在生产要素方面。

1 人才结构不合理,缺乏高层次人才

波特把人力资源作为重要的生产要素。目前石油装备制造业人才队伍的突出表现为“三少一多”:即骨干人才少、高层次人才少、相关专业人才少,流失的人才多。同时科研人才相对年轻化,科研人员断层比较严重,由于缺少经验丰富的科研人员,致使研发周期长,科研进度无法保障,对原有产品的革新力度不够,新产品研发缓慢,从而导致一些企业陷入了“技术引进一落后一再引进”的怪圈。

2 企业融资途径不畅,应对风险能力差

资本资源是生产要素中重要的一环。对于70%的企业来说,融资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壮大的重大问题。东营市中小企业发展迅速,对资金的需求量大,但是目前东营市金融体系建设还不能满足中小企业的需要。在经济危机的影响下,一些企业由于订单的锐减,导致公司效益急剧下降,由于融资途径不畅,直接影响了公司的现金流,甚至危及公司的生存。

3 区域知名度低,对外交流层次低

交通等基础设施的影响导致了区域对外交流闭塞。东营市现在是中国石油装备制造业最集中的地区之一,无论销售收入,还是产品种类,在全国几个石油装备制造区域中均名列第一,但是缺乏统一策划和对外宣传。再加上交通条件以及其他历史因素的影响,石油装备制造业的对外交流依然处于较低层次,大多以产销形式对外进行交流合作,而技术与经营方式的交流合作还比较少。

4 产品“山寨”严重,企业维权能力有待提高

东营市本身许多企业产品被模仿现象比较严重,无序的恶性竞争致使正当厂家市场份额受到影响,据了解,一些企业还没有充分的利用法律的武器,同这种现象进行斗争。

目前美国对石油管、钻杆高举反倾销大棒,对东营市石油装备企业影响巨大,许多企业维权意识逐步提高,但是由于经验少,国际形势复杂,相关人才匮乏,维权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四、东营市发展石油装备制造业的对策与建议

按照波特的“钻石”模型,影响石油装备制造业的因素包括政府、机会、生产要素、需求条件、相关产业和支持产业、企业。其中政府和企业作为主要的主动变量,政府通过自身优势与企业一起推动相关产业和支持产业的发展,这种一体联动的格局不断优化,又会带来不断扩大的市场。针对东营市发展石油装备制造业的建议,本文重点以政府作为推手。

(一)制定石油装备制造业发展规划

政府要组织人员对东营市石油装备制造业的发展现状进行评估,摸清石油装备制造业的发展优势和不足,以及相关的制约因素,详细弄清哪些因素是东营市未来五年内的优势、十年内的优势;哪些是目前短期的劣势,长期劣势;哪些是企业做得,哪些需要政府来主导,基于市情及波特的“钻石模型”理论,制定“东营市发展石油装备制造业规划”,明确全市重点支持发展的重点领域和重点企业。基本形成以总体规划为总纲,以产业专项规划和区域布局规划为两翼,以行业龙头规划为支撑的石油装备制造业基地建设框架体系。在编制规划中,特别要注意防止和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同时,应该遵循市场规律,采用引导的手段,在市场中实现企业的重组、兼并、整合。培育创新能力突出、带动作用强的现代化大企业集团。

(二)搭建高端科研人才引进平台

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创新,对于石油装备企业来说,只要重视科研,不断创新才能在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建立以政府为引导,企业为主体的研发经费投入体制,政府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对石油装备企业科技创新的扶持引导,企业要积极主动加大研发投入。政府在创新项目上给予财政支持,确保每年有一批重点项目得到政府的支持,每年有一定金额的财政支出。

在科研经费有保障的基础上,搭建高端科研人才引进平台,加快在东营市建设中国石油装备制造行业技术中心,采取政府主导,企业参与的方式,进行石油装备的基础研究,着力攻克产业发展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加强石油装备制造技术与数字化和智能化设计与制造技术、管理集成技术、高性能基础零部件设计制造技术、环境保护与资源综合利用技术、新型材料加工技术等的有机结合。加强与中国石油大学、胜利油田“五院一中心”的合作,在技术中心的基础上,设立石油装备新技术产业化孵化园区,并积极推进科研成果的转化。

(三)设立石油装备发展基金委员会

现有的直接融资主要面向大型企业,中小企业在直接融资中的份额还比较低。大量中小企业,尤其是新经济、新商业模式企业缺乏在资本市场获得直接融资的有效渠道,已成为制约创新企业发展的障碍之一。石油装备产业属于投资密集型产业,固定资产投资资金、流动资金需求较大,一些较大的投资项目和生产订单往往需要较大的资金投入,甚至一家银行的信贷资金不足以满足企业需要。特别是目前东营市石油装备制造业处于快速发展阶段,许多企业还处于创业和成果转化阶段,还不具备大规模盈利的能力。这个阶段企业资金的充裕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发展壮大。

建议由政府主导,金融机构以及大型石油装备制造企业参股的方式,通过市场运作的手段成立石油装备制造业基金委员会,有专门的机构进行管理,对有潜力的中小企业进行资金扶持,同时借助该基金可以有效地推动石油装备产业布局的优化。

(四)建立国际石油装备技术论坛

2009年在东营市举办了高水平的第二届石油装备博览会,吸引了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美孚、壳牌、哈利伯顿、斯仑贝谢、国民油井等国内外著名石油石化企业和石油装备企业参加,极大地促进东营市石油装备制造企业与国际石油石化以及石油装备制造巨头的交流,既提高了东营市的国际知名度,也提高了东营市石油装备制造企业的产品知名度。建议下一步在做强石油装备博览会的基础上,细化博览会分类,适时启动海洋石油装备博览会。

石油装备博览会是一个展销平台,为进一步提升东营的石油装备层次,建议在博览会的基础上,建立国际石油装备技术论坛。定期组织国际技术交流活动,扩大东营与世界联系的范围,借助论坛让东营了解世界石油装备技术,全面介绍东营市石油机械装备制造业的发展盛况和优势,推动东营石油装备技术向高端发展。

(五)建立石油装备制造业维权协会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