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管理体系建设范文

时间:2023-05-26 08:55:36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科技管理体系建设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科技管理体系建设

篇1

中图分类号:F224 文章编号:1009-2374(2016)28-0185-02 DOI:10.13535/ki.11-4406/n.2016.28.092

黄河水电光伏产业技术有限公司成立于2013年9月,公司创立伊始,依托黄河上游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两个生产单位(中电投西安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青海黄河上游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新能源分公司),面向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合作开展前瞻性的科学研究,致力于太阳能发电产业链各环节的技术研究,在已经部分具备“太阳能发电技术研发中心”基础上,努力打造集团公司光伏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技术支持平台和创新驱动引擎。近年来,黄河水电光伏产业技术有限公司高度重视科技研发工作,积极探索研究科研管理新方法,根据科研项目管理实际,分析研究当前科研项目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逐步建立了创新管理的原则和创新管理的制度体系,促进了科研项目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激发了科技人员的创造积极性,取得了显著的科研成果。

1 国有科技型企业科研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企业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通过科研项目的研发与科技的创新才能使企业取得更多的成功,如何提高科学研究效率,成为科研项目管理中十分关注的问题。

当前科研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既有运行机制方面的问题,又有项目管理人员方面的问题。在运行机制方面存在如下五个主要问题:(1)层次管理的作用发挥得不够充分;(2)还没有形成很好的目标管理机制;(3)项目经费拨款落后于计划;(4)科研项目责任制管理中的责、权、利结合还不紧密,三者有些脱节;(5)评估、考核机制还不够合理。

在项目管理人员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有:(1)部分人员安于现状,缺乏开拓创新的精神,不愿打破常规管理的模式;(2)管理人员与科研人员、上级管理人员与下级管理人员缺少有效的交流与沟通;(3)一些科研管理人员对相关技术发展了解不够全面,知识面太窄;(4)高素质科研管理人员比较缺乏。

2 科研项目管理制度体系建设的原则

2.1 责任制原则

所谓科研项目责任制是指:由具体的职能部室负责科研项目管理,针对具体的科研项目成立科研项目组,设立项目组负责人,由项目组负责人负责整个项目和项目成员的管理工作;项目组在项目实施初期制定项目研究的具体内容和步骤、研究时间,并根据项目组成员的自身特点配置工作量,并将其责任制化,做到研究工作谁承担,质量、时间、进度、经费谁负责的机制,并根据个人的具体工作量,分享项目成功实施后的相关奖励,实现“活、我负责、我收获”的管理体制。

科研项目责任制管理方法使项目成员在日常工作中均承担一部分责任,从而增强了员工的责任心,同时该方法不同于常规科研项目管理方法的单一性和教条性的局限,该方法将项目组效益与员工工作量相结合,促使员工在工作之初即开始从管理方法、专业技术以及资源运用等多个方面集思广益,将现代化管理方法应用到项目研究之中确保了项目的实施效果。

2.2 责、权、利平衡配置原则

责、权、利是否平衡,直接影响到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科研项目目标的实现程度、技术创新的程度。重责任、轻权利,很难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技术创新也会受到限制。重权利、轻责任,会使部分科研人员对科研项目目标能否实现满不在乎,可能难以实现预定目标。因此在科研项目的管理中,必须强调责、权、利的平衡配置,给相应的权利,必须要承担相应的责任,与此同时,赋予相应的责任,必须要给予恰当的权利,合理的配置才会产生激励

作用。

3 科研项目管理制度体系结构设计

科研项目管理制度体系应由科研项目全过程管理机制、考评机制、激励机制组成,并建立行政决策、职能部门执行、项目组实施的三位一体管理模式。

3.1 科研项目全过程闭环管理机制

实行科研项目的全过程管理,有利于科研项目的绩效评价,有利于整体技术能力的提高,有利于总体目标的实现。

科研项目全过程管理机制:战略研究综合论证立项申请专家论证立项实施与检查阶段评审目标调整成果验收结题,从十个环节对科研项目进行全过程闭环管理。

3.2 考评机制

对科研人员进行合理、公正、有效的绩效考核评价,是调动科技人员积极性、创造性的首要条件。对科研人员的绩效考核评价是否公正、合理,将直接影响其积极性的发挥。在制定考核评价要素和各要素的权重等标准时,应提交科研人员充分掌握需要考核评价的标准,使其在工作中按照考核评价的标准去努力。

3.3 激励机制

激励机制是促进人力资源作用发挥的重要因素,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能充分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首先要建立激励的原则;其次是激励要与考核评价结果相一致;最后是要建立激励的基金制度。

4 科研项目管理采取的主要措施与实践

4.1 建立完善的科研项目管理规章体系

黄河水电光伏产业技术公司在科研项目管理中制定了《科研项目责任制管理办法》《科研项目经费管理细则》《科研项目对标管理细则》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及考核指标。考核指标主要包括日常管理指标(报表、关键业绩指标等)、进度控制、经费使用情况、报表报送情况以及协作情况、《专业部室关键业绩指标百分制考核办法》《专业部室日常管理考核管理办法》《科研项目经费管理细则》《科研项目对标管理细则》等制度配套执行,考核按100分制执行,在实际考核中科研项目的完成率占60%权重,日常管理占40%权重。

科研人员――除执行项目责任制考核奖励外,根据科研项目和一般技术工作比重,考核结果占个人绩效考核的50%~100%,并与年终绩效工资挂钩。

项目组成员――根据项目责任制考核情况享受相应奖励。

专业部室――执行关键业绩考核指标与组织承担科研项目责任制考核的综合考核。

4.2 建立科研奖励基金和奖励标准

建立科研奖励基金,对在科研一线做出突出成绩、科研工作有重大创新的科研人员进行有效激励,促进科研创新能力的提高。黄河水电光伏产业技术有限公司设立了奖励激励基金,基金来源主要是上级奖励和政府奖励,其中80%将用于科研项目组奖励。

科技成果应用转化是科研项目关键业绩考核指标之一,科技成果应用于生产与工程实践时,根据其产生的价值提取效益奖励,并对专利、论文等科技成果进行一定奖励。

4.3 建立有效的科研管理人才培养机制

科研管理人才队伍培养是科研管理的重要环节,一支高素质的科研管理队伍能够有效提高科研工作的效率。建立有效的培养机制:(1)建立科研管理人才队伍定期培养制度,使科研管理人员定期进行知识更新,了解相关技术发展信息;(2)着力形成一支相对稳定的科研管理队伍;(3)要给科研人员压担子,使其感到工作中有压力,使压力变为工作的动力,迫使其不断改进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水平;(4)将科研管理效益与科研人员利益挂钩,激励科研人员的积极性。

5 取得的成绩及下一步努力的方向

公司组建以来,通过科研项目管理制度体系建设理论探索与实践,承担黄河公司委托科研项目29项;承担政府、集团公司科研项目9项;配合生产单位完成科技项目5项;完成集团公司《光伏产品技术标准编制》7项,《高纯多晶硅清洁生产标准编制》5项,产业类标准4项,行业类标准4项;完成科技成果认定3项,申报国家专利36项,其中10项已授权,26项已受理,发表科技论文24篇,产生经济效益2703.36万元。

今后,光伏产业技术公司将依托黄河公司全产业链优势,发挥光伏发电系统实证科研平台、光伏产业技术中心科研平台作用,着力开展新技术创新、开发、储备、应用,有效提升光伏产业链各环节的科技水平和整体竞争优势,努力在光伏产业发挥示范带动效应。

参考文献

[1] 张玉志,康力平,钱成文,等.国有大型企业科研管理体系探讨与实践[J].科技管理研究,2013,(2).

[2] 王宝峰.论企业科研项目的管理[J].项目管理技术,2014,(1).

[3] 卜文杰.论企业科研管理体制的创新与发展[J].湖南有色金属,2010,(5).

篇2

中图分类号:G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4)01-0001-04

0 引言

在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的今天,对国际化财务管理人才的需求激增。在全球化视角下,培养“具备国际化意识和国际化框架的知识结构,具有国际交际能力和国际竞争力,通晓国际规则,能适应经济全球化、全球市场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并能从容应对国际化市场化带来的各种机遇与挑战”的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将成为我国高校财务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而培养具备国际竞争力的人才,有赖于高校的国际教育水准,以及国际化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施。

1 国际化课程体系的含义及特征

课程国际化是在经济全球化和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背景下应运而生,它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被公认为是实现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关键维度和实现培养具有国际化人才的重要途径。

1.1 国际化课程体系的含义 课程国际化是从知识全球化的角度出发,全面设计本国的高等教育课程体系,从而使所培养的人才能解决不同文化群体之间交流合作和发展中所遇到的障碍、隔阂和差异,并通过分析比较、鉴别与筛选将他国文化、社会、科技和管理精髓融入本国文化中。

迄今为止,课程国际化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①开设一些国际课程,讲授国外科学文化成果,如设立国际经济、国际法、国际金融等课程;或在传统的课程中融入国际化内容,如增加国际背景、国际案例、外国文化等;②开设用外语(主要是英语)讲授的课程。③将国外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技术手段应用到课程的实施中,进一步加深课程的国际化程度。目前,除了世界一流大学以外,大部分国家高校的课程国际化程度处于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

1.2 国际化课程体系的特征 课程国际化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①吸收国外先进科学文化成果,与本国传统课程相融合,建构自己的国际化课程体系,并参与到世界高校课程体系之中;②把本国优秀科学文化成果向世界推广,让外国人认识和理解本国的优秀科学文化成果。

一个国际化的课程体系应具有如下特征:①开放性,即该课程体系向世界开放,能迅速反映现代科技、文化、社会和市场发展的需要,并不断调整、优化。②共享性,即实现课程资源在世界范围内的共享,包括设立开放性课程、跨国选修课程、优秀教材的共享、先进教学方法手段的交流等。③通用性,即通过国际上认可的高等教育质量评估体系和标准,使本国的课程、学分得到世界的认可。

2 财务管理专业国际化课程体系的现状及发展的障碍

经过十多年的专业建设,我国高校财务管理的课程体系不断优化。目前,财务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可以用“2+2”模式来概括,其中第一个“2”代表两个平台,即通识教育平台和专业教育平台;第二个“2”代表两个模块,即理论模块和实践模块。专业教育平台上理论模块分别由专业基础课、专业课(或核心课、主干课)和专业选修课构成,包括经济类(含金融、贸易、法律)、管理类和财务会计类课程;实践模块由各类实训、实习、专业技能大赛、专业资格考试、毕业论文设计等构成。各高校大多数财务管理专业在2个平台上开设的基础课和必修课大致相同,选修课和实践模块因各校办学条件、优势特长不同而差异较大。

2.1 财务管理专业国际化课程体系的现状 我国高校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在国际化建设方面取得了如下的成绩:

2.1.1 树立了课程国际化的理念 新形势下,我国许多高校将国际化作为财务管理本科人才培养的目标之一,如北大光华管理学院财务管理人才培养目标为“亚洲一流,国际知名”,东北财经大学会计学院将“国际化”确立为财务管理本科办学特色,大连民族学院提出要培养“有较强外语能力和沟通能力,通晓国际规则的国际化、高素质、应用型的复合型财务管理人才”。为实现这一目标,这些高校树立了“课程国际化”的理念,逐步构建和优化国际化的课程体系。

2.1.2 多种方式构建国际化的课程体系 ①开设专门的国际化课程。许多高校财务管理专业普遍重视国际化趋势以及国际交流与合作,许多高校专门开设了国际化课程,如国际关系学、国际问题研究、国际政治、国际法、国际经济、国际金融、国际贸易、国际文化研究、国际史、国际财务管理、国际会计等,这些课程反映了国际社会、政治、历史、法律、文化、经济、贸易、金融等方面的发展状况,使学生能接受全方位的国际化教育。②增加课程的国际化内容。许多高校财务管理专业教师在传统课程中增加了国际化内容,加入外国知识和国际观点,加大比较文化和跨文化理解的比重;及时把将国外最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和科技成果补充到教学内容之中。例如,在传统的会计类课程中增加国际会计准则、国际审计准则、跨国公司业绩评价、比较会计制度、管理信息系统和控制等国际化内容;在传统的财务管理类课程中增加比较财务管理、西方财务理论、金融工程、期货与期权等国际化内容。③实现跨国选修课程。通过开设国际财务管理专业、与国外高校联合开办学位课程以及学生互派的交流项目等形式,实现跨国选修课程,推动课程的国际化。随着国际化认识的提升,一些高校设置了国际财务管理专业或财务管理国际班,如西南财经大学开设了财务管理双语实验班(国际化方向)。此外,一些高校积极与国外高校合作办学、联合培养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如东北财经大学与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国王大学学院合作举办财务管理专业本科教育项目。④其他方式促进课程的国际化。通过邀请国外学者讲学、派出教师到国外游学进修、鼓励教师参加国际学术交流、联合科研等方式,建设一支国际化的师资队伍,从而保障国际化课程体系的实施。

2.1.3 开设双语课程,使用国外原版教材或引进教材 近年来,随着师资队伍的国际化,我国高校均开设了一定比例的双语课程,使用国外原版教材,中文讲授或中英文交替讲授,一些重点高校还开设了全英文课程。此外,许多高校大力引进国外优秀的财经类教材,各出版机构翻译出版了一批具有较高质量的国外财经类教材,高校在教学中选用国外翻译教材甚至原版教材的比例大大提高。

2.1.4 采用科学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和方式 许多高校财务管理教师不断提高教学手段的现代化程度,采用多样化的现代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一般高校都具备了多媒体教学条件,一些高校还开办了网上教学、财务金融实验室。部分高校推广案例教学,通过对各类案例(尤其是最新国外财经案例)分析与讲解,加深学生对理论的理解。一些高校通过开设各类财务管理实务课程,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操作水平。

2.2 财务管理专业国际化课程体系发展的障碍

2.2.1 国际化课程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高校财务管理专业在国际化课程体系建设方面还存在这样那样一些问题:

第一,处于初级阶段,国际化程度有待提高。我国大多数高校财务管理专业的国际化课程体系建设还处于第一或第二阶段,缺乏国际化建设的经验,对课程国际化的深刻内涵理解较肤浅。具体表现为:对国际化人才的培养局限于目标和专业的设计上、或与国外大学合作培养上,未将国际化的实质内容渗透到财务管理本科人才的培养、课程体系的构建和实施中,未反映到国际化课程的改革中。

第二,国际化课程尚未形成一个科学完整的体系。对财务管理课程的国际化,一些高校缺乏科学而系统的规划和管理,将双语授课、使用外文原版教材或海外资格证书的培训课认定为国际化,生搬硬套国外课程和教学内容,忽略本国特色和文化。在通识教育平台的课程设计上,那些能够体现学科发展前沿动态和介绍新兴学科的课程较少,反映学科交叉和综合发展内容的通识教育课程严重不足;此外,各通识课程之间缺乏内在的逻辑联系和必然的递进关系。

第三,课程国际化的实施效果不佳。一些高校财务管理专业课程国际化的实施手段单一、效果欠佳。例如,在人才培养时更多地注重知识和技能的培养,忽视跨文化沟通、理解、学习和研究能力的培养;在教学内容上,国际化教学材料的使用较少,跨文化案例和素材的应用更少,跨文化比较及批判性思维严重缺乏;在创建多元文化的学习环境上,许多高校以输出学生为主,输入的留学生较少,难以形成国际化的学习环境。

第四,双语教学比例较低,国际化教材的使用效果亟待加强。我国高校财务管理专业的双语教学比例不够,教学层次较低,大多为半外语型(使用外文原版教材、中文授课)或混合式(中英文交替授课)教学方式。全外语型(沉浸式)双语教学方式使用比例极低,据统计,目前我国高校中985高校全英语课程比例不到10%,211高校不到2%,而大部分其他层次高校都是零。大部分高校使用引进的原版教材进行双语教学,由于原版教材在课时设计、内容编排、知识广度深度等方面不太符合我国国情,再加上广大教师和学生的英语水平均未达到要求,使用效果大打折扣。

第五,国际先进的技术手段和教学方式需大力推广。以“学生”为中心的自主性学习、国际化远程教育、网络教学、课堂案例教学、讨论教学、模拟教学等先进教学方式和技术手段在一些高校财务管理专业的教学中尚处于尝试阶段,推广和普及尚需时日。许多高校财务管理专业教师仍沿用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被动教学模式,未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2.2 建设国际化课程体系的主要障碍 尽管不同高校财务管理专业课程的国际化程度不一,实施效果不同,造成实施效果差异的原因不同,但概况来说,大部分高校财务管理专业国际化课程体系建设的主要障碍有:

第一,受制于经济驱动下的大学商业化动机。在经济利益和市场需求驱动下的高校国际化,必然会偏离高等教育培养国际化人才的初衷,造成大学国际化的原有价值如理解、尊重、交流和合作等元素让位于长驱直入的贸易本质。在这种动机下构建的国际化课程体系,难以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国际化财务管理人才的培养规律,国际化人才培养计划只能流于形式。

第二,受制于大学国际化改革的模式。尽管我国高校普遍重视自身的国际化发展,但是大部分高校国际化改革采取自上而下的推进模式,并未充分调动课程国际化的主要参与者—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事实上,许多高校教师并未对课程国际化持正确的态度,认为双语教学或全英文教学可有可无,更别说主动参与到课程的国际化建设中。此外,承担国际化课程的教师虽然比其他教师付出更多努力,但由于种种原因造成实际上课效果不理想、教学评价不佳,再加上没有差别的待遇,严重打击教师参与国际化课程的积极性。学生的情况类似,一些学生出于就业和考研等目的,不愿在国际化课程上花过多的时间和精力;加上担心双语课程“太难”或“听不懂”,放弃选择双语课程。

第三,受制于师资队伍的国际化水平。教师作为国际化课程的开发者和实施者,他们的态度和观念直接影响着国际化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施,他们的知识和方法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国际化课程的效果及国际化人才培养的质量。参与国际化课程体系建设的教师需要具备如下的知识和能力:①强烈的国际化动机,丰富的国际化专业知识和跨文化的一般性知识,并能将这些融入到课程开发和教学中,以批判和比较的视角来看待跨文化的学术问题。②与国际学术圈保持紧密的联系,不断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领域。③国际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财务管理专业国际化课程的教师必须摆脱传统教学模式的禁锢,采取“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和评价手段,关注学生的个性需求,灵活运用研究性学习、讨论式学习等先进教学方法。④熟练地应用英语进行授课的能力。事实上,能达到上述要求的国际化财务管理专业教师在我国高校是非常缺乏的。

第四,受制于学生的英语水平。参与国际化课程的学生需要同时兼顾外来语言和专业内容,尤其是要花相当一部分精力来应对语言问题,因此,学生的英语水平高低直接关系到国际化课程效果。如果学生的外语基础不扎实,势必会影响其对专业内容的掌握和国际化课程的教学效果。从一些高校双语授课的实践反馈来看,参加双语教学的学生中能听懂三分之一以上内容的学生数占到学生总数的三分之二左右,而三分之一左右的学生基本听不懂。这样使得英语基础薄弱的学生在获取专业知识的前面又多了个障碍,违背了双语教学的初衷。

3 加强我国高校财务管理课程体系国际化的对策

3.1 整体规划,形成合力推动课程的国际化建设 高校应将课程国际化纳入学校的总体规划和人才培养目标中,研究实施课程国际化的政策机制,对国际化师资的引进、国际化教材的选用、国际化教学方法的推广、教学奖励等方面制定具体政策。组成校级团队在全校各院系实施和推广课程国际化,定期召开课程国际化研讨会、双语教学经验交流会和教学观摩等等,营造课程国际化的校园氛围。

3.2 不断优化国际化的课程体系 首先,针对经济社会发展和财务管理专业的发展需要,设置跨人文与自然科学、人文与社会科学等综合性通识教育类课程。例如增设历史分析和社会分析、文学艺术、外国文化、道德伦理、自然科学等方面的课程。其次,强化公共英语教学,提高学生英语听说能力。建议在保证大学英语总学时不变的前提下,增加英语强化训练课程,如英语听说(第1学期)、商务英语听说(第2学期)、商务英语读写(第3-4学期)。同时开设跨文化交流与比较的课程,例如《东西方文化比较》、《外国历史》、《西方思想史》、《西方经济史》等,为双语教学与国际化意识的培养打下良好基础。

在专业课中增加双语教学的比重,适应国内、国外、国际三种环境变换的全球财务的视野,提高对外进行交流的外语能力。从第1门专业课开始,循序渐进地进行双语教学:管理学和微观经济学(第1学期,部分双语),初级会计学和宏观经济学(第2学期,部分双语),财务会计和金融学(第3学期、双语),国际金融和财务管理(第4学期、双语),管理会计(第5学期,双语),投资学和国际财务管理(第6学期,双语),国际财务管理(第7学期,双语)。

3.3 加强双语教学,推动教材和教辅的国际化 双语教学和全英文教学是培养国际化财务管理人才的重要方式。建议对国际化程度高的课程采用双语教学,如金融学、管理学、财务管理、市场营销、金融市场、公司理财等课程。对专业性较强、难度较大的选修课程则可以选用翻译的国外教材或国内优秀教材,中文授课。在双语教学层次上,建议先从低层次的双语教学模式开始,随着学生英语水平的提高和专业知识的积累,逐步过渡到较高层次的双语教学模式。在条件成熟时,可在高年级开设的课程中选择几门(核心或选修课程)进行全外语型双语授课。通过这种循序渐进、稳步推进的方式,使学生从心理、能力和英语思维上逐步适应双语教学模式。此外,在具体的双语教学实践中,建议分班教学,即根据学生英语水平高低将英语水平大致相当的学生分在一个班里,接受最适合的双语教学模式。

建议引进国外优质的教育资源,加快教材和教辅资料的国际化建设。由于国外出版的教材质量良莠不齐,在引进国外教材时要特别注意甄别教材的质量。在使用原版教材教学时,教师要注意结合本土化的内容,切忌照本宣科、生搬硬套。

3.4 大力推广国际先进的技术手段和教学方式 首先,改变传统的课堂讲授方式,将导学式、互动式、案例式、研讨式教学法应用到课堂教学中,通过“课堂圆桌会议”、“课程论文”和“小组作业”等方式形成“学生自学体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和钻研精神。其次,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优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水平,例如建立网络教学平台,为师生提供一个教学互动、教学资源、管理和沟通传播方式的数字化教学环境,为学生开展探究式、自主式和全天候学习创造条件。

3.5 推进师资队伍的国际化建设 培养一支英语水平高、学科知识强、适应双语教学的师资队伍是课程国际化建设成功的重要保证。打造国际化的师资队伍,一方面要大力吸引国际师资的加盟,在全球范围内招聘财务管理专职教师、课程教授或客座教授;另一方面是建立完善的双语教学师资队伍培养机制,定期选派财务管理教师到英语国家进行强化训练,回国后尽快开出双语教学课程,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提高教师国际化课程的授课质量;选拔一批有长期出国经历的教师组成了双语教学的核心团队,通过“传、帮、带”等方式扩大双语教学师资队伍,让更多的专业教师加入到课程国际化建设之中。

参考文献:

[1]高玉蓉.对我国高校课程国际化的思考[J].教育探索,2010(11):37-38.

[2]蒋玉梅,孙志凤,张红霞.教师视野中的高校课程国际化——基于对中英大学教师的调查[J].开放教育研究,2013(08):74-83.

[3]林琳.应用型本科院校财务管理专业双语教学问卷调查研究[J].山东纺织经济,2013(03):86-88.

[4]马春爱.财务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3(06):264-265.

篇3

关键词:管理学 实践教学 体系设计

中图分类号:C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6)09(c)-0066-03

高校《管理学》课程的开设是使学生了解管理的思想、掌握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并能够具备运用管理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具备基层管理者的素养,为将来从事相关管理工作打下基础。因此在教学中,不仅要注重课堂上理论知识的讲解和传授,而且还要想方设法培养学生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就需要增设实践教学环节,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另一方面也为培养和提高学生运用管理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搭建一个平台。文章总结实践教学经验,并进行文献调研[1-3],设计了高校《管理学》课程实践的教学体系。

1 管理学课程实践的地位和作用

(1)实践地位:管理学课程实践是一座桥,桥的一端是课堂学习的理论知识,桥的另一端是待解决的实际问题。学生仅仅在课堂上学习和掌握管理学的理论知识是不够的,还必须培养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于是课程实践应运而生。

(2)实践作用:第一,可以激发学生对管理学课程的兴趣,因为管理学本身理论性强,比较枯燥,课程实践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第二,可以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第三,可以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管理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管理学课程实践的教学目标

选用的教材是《管理学――原理与方法》(第六版),周三多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依据教材,制定了课程实践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管理学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以及四大管理职能。

(2)能力目标:①制定计划、编制计划书的能力;②绘制组织结构、编写职务说明书的能力;③有效激励下属的能力;④控制会议时间和进度的能力;⑤解决实战问题的能力。

(3)素质目标: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责任意识、人际沟通能力,以及具备基层管理者应有的素养。

3 管理学课程实践的教学对象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管理学课程设置在大学一年级第一学期,经过多年的观察发现,这些学生求知欲比较强,但是自主学习能力比较弱,而且该专业招收学生中往往是女生较多男生较少,所以班级整体比较内敛、课堂上不喜欢主动回答问题。

基于上述教学对象分析,采取了针对措施。第一,实践内容的设计要尽可能地贴近学生日常生活,这样可以很容易激发他们的兴趣。第二,实践小组的划分要综合考虑性别和性格因素,每个小组5~6人,必须男女搭配,而且每个小组至少1~2人性格开朗,积极活跃,这样可以带动小组成员的积极性。第三,采取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热情。

4 管理学课程实践的内容

选用的教材是《管理学――原理与方法》(第六版),周三多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教学重点是管理的四大职能,即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因为实践学时有限,所以针对这四大职能,贴近学生日常生活,分别设计实践项目,最后设计了一个综合项目,共有5个实践项目。

(1)策划一台班级晚会,制定计划书。(划能力)

晚会对于学生并不陌生,如2周一次的团日活动、元旦晚会等,所以这个实践项目对于大一学生非常适合。

(2)调查本校组织结构,绘制组织结构图,编写职务说明书。(组织能力)

社会调研有一定难度,而调研本校相对简单,学生可以通过上网、实地职能部门咨询访谈,来完成这个任务。

(3)如果我是班长――为班级制定激励计划。(激励能力)

这个实践项目最贴近学生生活,结合所学知识,为班级献计献策。

(4)某研究所周五下午例行会议的控制。(控制能力)

这个实践项目主要是对会议时间和进度的控制,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如何把会议精简又能处理所有在会议上提出的问题,是学生需要解决的。

(5)实战分析――视频案例:黄女士的蜂蜜事业。(综合能力)

这是个视频案例,选自赢在中国第一季,这个案例非常经典,学生通过这个案例的解决,可以调用所有的知识,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 管理学课程实践的教学方法

针对上文设计的5个实践项目,分别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1)实例演示法。第一个实践项目是晚会的策划和计划书的制定。先给学生演示一个足球比赛策划书,讲解其中的要点,比如计划书的框架组成、5W1H的体现等,给各小组制定晚会计划书提供必要的参照和借鉴。

(2)调查访问法。第二个实践项目是对本校组织结构进行调研,并编制职务说明书。给学生讲解调查访问法一些要点,然后各小组可以用互联网搜索、实地调研等方法,完成任务。

(3)头脑风暴法。第三个实践项目是以班长的角度,为激励班集体提出建议。鼓励学生在完全不受约束的环境中,敞开思路,畅所欲言,应用所学知识,放开思路,大胆分析,提出自己的见解与解决方案。

(4)启发引导法。第四个实践项目是对会议出现时间拖沓问题的解决。引领学生回顾管理中控制的类型和含义,以此启发各小组如何使用恰当的控制策略解决问题。

(5)视频案例法。第五个实践项目是一个视频案例,视频能声情并茂地展现问题,吸引学生,激发最大的热情和兴趣。

6 管理学课程实践的教学学时

根据所在高校情况,制定实践课时为12学时,具体分配见表1。

7 管理学课程实践的教学组织

7.1 实践的教学组织流程

上文设计的5个实践项目,在学生分好小组之后,每一个项目的教学组织流程如图1所示,有6个环节。

第一步,布置实践项目。首先把实践项目布置给学生,并在课堂上讲解和分析,使学生能够清晰地理解该项目的内容和要求。

第二步,搜集资料。学生理解项目的内涵和要求之后,各小组就要搜集材料,可以去图书馆,可以借助互联网资源,等等,搜集到尽可能多的有用资源。

第三步,小组讨论。在搜集资料后,各成员带着自己搜集的材料,在自己小组里面进行讨论,最后形成一致的意见,并撰写项目报告书。

第四步,成果汇报。在撰写报告书后,各小组选出一名发言人,以课件的形式进行成果汇报。

第五步,教师点评。各小组汇报完毕后,教师进行点评,对优点进行表扬,指出尚待解决的不足和问题。

第六步,成果完善。各小组在听取教师的点评后,修改和完善报告书。之后开始第二个实践项目,以此循环。

7.2 小组成员角色分工

根据学生人数,5~6人为一组。每个小组的角色应有:组长、资料搜集员、记录员、撰稿人、发言人。

组长主要负责主持大局和对组员进行合理分工,由各小组成员选举产生。在小组讨论中,难免会有不同的意见和冲突,组长就需要对小组成员进行指导、激励和协调。

资料搜集员必须是全体小组成员,组长对需要搜集的材料进行合理分工,避免对资源的重复搜集。

记录员应该有1~2人,负责记录和汇总小组讨论中所有成员的发言。因为小组讨论时可能比较激烈,出现的意见比较多,所以组长应该任命本组中文字工整、具备速记能力的人担任此角色。

撰稿人负责对汇总后的发言再提炼总结,撰写成果报告书。因为信息量较大,需要撰写出结构清晰、辑缜密的报告书,所以组长应该任命本组中思维逻辑强的人担任此角色。

发言人负责在全体班级成员面前,用课件的形式汇报本组成果。因此组长应该任命思维敏捷、口齿伶俐、善于课件制作、不惧怕三尺讲台的人担任此角色。

8 管理学课程实践的教学评价

采用综合考评的策略对各小组成果进行评价,实践成绩由成果考核和过程考核两部分组成,即“实践成绩=成果考核成绩(70%)+过程考核成绩(30%)”。

其中,成果考核方法见表2,过程考核方法见表3。

9 结语

文章设计的高校《管理学》课程实践教学体系具有较好的实用性,在多年教学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篇4

近年来,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和现代教育技术的迅猛发展,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也非常迅速,这也给我们的教育观念、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带来了深远的影响。目前,多媒体教学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已成为教学改革的热点。因此,《ERP管理系统》作为信息管理学科课程的重要内容也就必然要对其进行一定的教学改革,通过采用多媒体技术,使其抽象的理论课程成为学生容易接受的现代多媒体教学内容之一。

1《ERP管理系统》课程的教学现状

《ERP管理系统》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ERP管理系统难学、难教是相关专业学生和老师的普遍反映。ERP管理系统课程难学也难教,枯燥而繁杂的理论,往往又不能真正应用于ERP管理系统的现实中,教与学两方面都觉乏味。目前,ERP管理系统课程的教学质量并不十分理想,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传统教育模式存在一些弊端:首先,忘了学生,教师采取“满堂灌”的方式,而学生则处在被动的位置上,教师与学生之间很难形成互动。其次,忽视了现代教育媒体的应用,使得ERP管理系统课程的教与学的质量很难得到提高。

2)ERP管理系统教师教学方法单一:大部分ERP管理系统课程教师认为讲授ERP管理系统不可能做到像讲授基础课那样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有的教师甚至是在讲台上重复教材的内容。其实,这种状况是源于教师对教学改革并未真正地实施,也可能是由于教师所能利用的教学方法和工具缺乏等原因。再有可能是所授的知识没有包含本课程最新的进展,这必然会引起有的学生的厌学情绪,从而影响ERP管理系统课程的教学质量。

3)ERP管理系统课程本身的特点:传统的ERP管理系统教材大多是以抽象的理论叙述为主,理论往往与实际应用融通不够,使得学生学完ERP管理系统课程后,无法把所学知识与目前常用ERP管理系统联系起来,更无从实现ERP管理系统的功能了。ERP管理系统教与学两方面都觉乏味。

2 Authorware的简介与特点

2.1 Authorware简介

Macromedia公司推出的多媒体制作软件Authorware是不可多得的开发工具之一。该软件操作简单,程序流程明了,开发效率高,并且能够结合其他多种开发工具,共同实现开发多媒体软件的功能。Authorware采用面向对象的设计思想,是一种基于图标(Icon)和流线(Line)的多媒体开发工具。它把众多的多媒体素材交给其他软件处理,本身则主要承担多媒体素材的集成和组织工作。

2.2 Authorware的特点

1)面向对象的可视化编程

这是Authorware区别其他软件的一大特色,它提供直观的图标流程控制界面,利用对各种图标逻辑结构的布局,来实现整个应用系统的制作。它一改传统的编程方式,采用鼠标对图标的拖放来替代复杂的编程语言。

2)丰富的人机交互方式

提供11种内置的用户交互和响应方式及相关的函数、变量。人机交互是评估课件优劣的重要尺度。

3)丰富的媒体素材的使用方法

A

uthorware具有一定的绘图功能,能方便地编辑各种图形,能多样化地处理文字。Authorware为多媒体作品制作提供了集成环境,能直接使用其他软件制作的文字、图形、图像、声音和数字电影等多媒体信息。

4)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

利用系统提供的丰富的函数和变量来实现对用户的响应,允许用户自己定义变量和函数。

3 Authorware开发多媒体课件的主要阶段

在制作课件之前,我们有必要为课件制作写一份企划书。通常多媒体课件的开发流程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撰写脚本

当我们选定了某一个教学内容之后,首先需要为教学内容撰写教案。然后再根据教案写出辅助课件的脚本。课件脚本我们有时候也称多媒体教案。

2) 素材制备

素材在多媒体课件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同时也是多媒体开发过程中最花时间的一项繁重工作,如文字信息的收集,音乐与声音的录制,动画和视频的编辑等等。

3)课件整合

根据脚本将准备的多媒体素材整合成一个教学系统。

4)完善课件

有时候一个课件经过教师的使用,会发现一些问题,这时候就必须对课件进行修改,使课件能更好地为教学服务。如果是积件系统,则应对积件库进行不断地完善和充实。

  所以,利用Authorware开发一个多媒体课件需经过以上几个步骤。将文本、图形、图像、动画、音频和视频等媒体信息恰当地组织起来,并实现了课件系统的模块化结构和完备的导航系统,构成一个完备的多媒体课件系统。

4 多媒体课件辅助《ERP管理系统》课程教学的优势

ERP管理系统多媒体教学易于优化教学过程实现教育效果最优化。它对传统的ERP管理系统教学技术起着补充和辅助作用,从而达到了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具体、化艰涩为通俗的效果。通过采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模式,ERP管理系统课程的教学可以有自学模式、讨论模式、讲授模式和远程模式等模式,并且具有以下优点:

1) 课堂教学直观,便于学生理解,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

《ERP管理系统》课程理论性很强,靠老师在课堂上讲授是很难让学生接受的,而多媒体课件通过影像或图像同时辅以文字对ERP管理系统的难点进行展示,这样可以减少理论的抽象性,加深理解、增强记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2)交互式教学,学习效果提高,同时也有利于因材施教。

ERP管理系统的教学现状不理想的原因之一就是教师和学生之间很难实现良好的沟通,教师难以掌握学生学习ERP管理系统的能力。通过ERP管理系统多媒体课件的使用,不仅可以实现学生与计算机之间的交互,还能实现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多向交流。

3)优化教学结构,提高教学质量。

利用计算机提供的丰富多彩的教学信息,增加ERP管理系统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给教学活动提供方便条件,有声、有 色、有趣味的教学内容。这就可以解决ERP管理系统内容抽象、枯燥难懂,学生积极性不高的问题,从而提高ERP管理系统的教学质量。

4)大量信息存储,突出教材难点,提高教学效率。

由于计算机可以存储大量信息,教师可以从多媒体教材库中检索出所需要的图片、录音、教案、习题和模拟实验等,合理地处理教材。ERP管理系统的抽象理论可以通过ERP管理系统多媒体课件形象地表现出来,以解决教材内容的重点和难点。运用ERP管理系统多媒体课件教学,可以减少教师教学准备的重复性,同时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的结合,使信息检索更加快捷,为教师的备课和研究提供极大的便利,明显提高教学效率。

5 结束语

该文以Authorware为开发平台,运用多媒体的处理技术,通过丰富多彩的媒体信息将抽象的概念、原理等直观地展现出来,以大量视听信息、现代科技手段将教学内容表现的丰富多彩、形象生动,让学生通过多个感觉器官来获取相关信息,提高教学信息传播效率,增强教学的积极性、生动性和创造性,可以有效提高《ERP管理系统》课程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篇5

中图分类号:C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0前言

在现代的各个行业单位的管理中,信息化是一个重要的组成,其宗旨就是提高单位之间和行业内部的信息利用效率,在最短的时间内达到最大的工作效率。科研院是一个特殊的单位,信息化在科研院管理中应用具有特殊的意义,在进行相关研究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到检测单位的工作特殊性,找到更为合适的结合方法。

1科研院中信息化管理的特殊定位

1.1科研院的特殊工作性质定位

贵州中建建筑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是一家从事建筑科研、勘察、设计、监理、检测、咨询、鉴定及工程质量问题处理整治的科技型企业,在55年的发展过程中,贵州中建建筑科研设计院已逐步成长为专业门类齐全、科技力量雄厚的省内知名建筑科学研究院。

作为贵州省建筑工程检测机构的排头兵,我院开展了信息化建设的工作。在具体的工作中操作人员通过计算机和互联网进行密切联系。首先互联网是一个十分广阔和便捷的知识平台,我院员工可以通过网络进行相关知识的学习。其次随着技术工艺的不断进步,检测人员的具体工作内容划分的越来越详细,往往一项检测工作需要各个相关部门的协同配合,这种工作成果的组合往往是利用计算机来进行的,由此可见,科研院在管理上进行信息化的建设是十分必要并且需要管理者进行细致探索的。

1.2科研院的检测工作组合

检测工作主要是有两大步骤完成:一个是操作性步骤。这主要指的是检测人员根据国标或其他标准对送检的材料(非现场检测)进行试验得到相关的数据。另一个类别就是计算性步骤。检测人员在对材料进行试验过后,通过相应的计算公式算出材料的判定值,从而根据标准以判定材料是否符合标准的要求,通常比较繁琐。通过网络以及相关软件的应用可以帮助检测人员更为方便进行重复的数据统计,节省了大量时间。科研院的信息化管理可以帮助企业获得更为方便的软件功能管理,进行各个功能板块的升级维护。

1.3科研人员的工作态度

与传统的工作形式不同,检测的工作质量主要依靠检查人员的自觉性完成。当单位管理者通过信息管理系统的建立形成方便快捷的流程后,就加强了整个检测工程的衔接,从而使检查人员能够更为自觉主动的完成分内的检测工作。

2科研院管理工作的信息化建设方法

2.1单位内部信息传输渠道的建立

信息化建立的根本宗旨就是通过网络平台进行信息的传输和吸收,通常包括软件、硬件以及相关维护升级的人才队伍三个方面的建立。

2.1.1信息化过程中硬件设施的建立

传统的信息化硬件包括立足于网络应用的各种终端设备,通常分为两大部分:一个是单位内部的中枢设备,其次是各个部门和检测人员可以应用的终端分支设备。这两大部分通俗的来讲就是服务器、个人的电脑和整体的机房。硬件设备是整个科研院管理信息化的建立基础,院领导安排总工办和科管部负责统筹安排。具体的负责人首先要对单位的实际需求进行分析,找到重点建设领域和可以先进行简单建立、方便后续升级的领域,研究妥当之后进行资金的预估,形成可行性报告,由科研院的决策层进行研究,如果通过就要开始具体的落实工作。在硬件的施工过程中,负责部门要对施工过程进行监督,确保建设好的硬件设施可以满足本单位的需求。相关负责人要充分考虑到信息化建设的复杂性和与时俱进性,任何先进的设备都有可能在后续的应用过程中逐渐落伍,进行后期的维护。由此带来的成本往往是不固定的,建设负责人要和决策层以及财政部门进行充分沟通,为后续的维护升级奠定基础,避免出现由于维护不当而导致设备失常的现象。

2.1.2信息化过程中软件设施的建立

如果说硬件是信息化建设系统的骨骼,那么软件就是维持身体正常机能的血液。软件是信息化建设的应用平台,相关负责人在进行选择时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考虑:首先是软件的实用性;其次是资金预期。前期的硬件设施的建立往往会耗费大量的资金,因此在软件建设时要充分考虑单位内部的资金规划。相比较硬件而言,软件的维护周期更短,许多性能良好的软件都需要不断的在使用过程中进行维护,在选择时建设负责部门要和软件公司和网络公司做好后续维护升级的协定,防止后续成本的增加。和硬件一样,负责部门也要做好和单位内部各个部门之间的沟通工作,使其能够充分理解软件后期维护带来的繁琐。除此之外,在进行软件建设时相关人员一定要对软件性能进行考评,使得软件的实用功能可以和科研院的工作内容能够更为完美的配合。总而言之,无论硬件还是软件,在进行相关的信息化建设时都要以科研院的工作内容作为最根本的出发点,达到功能的最大化开发。

2.1.3信息化人才队伍的建立

许多软件公司,尤其是外企软件公司,在进行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其后续的维护收费累计起来要高于软件本身的价格,这对于科研院的效益是十分不利的。科研院一旦开始尝试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就要立刻建设一批技术过硬的信息化人才队伍。这些人才首先可以自行解决整个信息化系统中出现的小问题,避免由于不懂得相关的专业知识造成整个单位的业务影响。其次在后期的维护中专业人才可以帮助单位省去大量的成本。经过软件公司和网络公司的短期培训之后,这些专业性人才就能够掌握软件的维护办法,根据企业在不同时期的不同应用需求进行软件的升级或是改进。

3信息化的组织管理平台

3.1科研院内部员工的工作平台

在科研院中,协同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这种工作方式的一个重点就是让企业的员工实时的了解到其他相关部门的动态,以及对于工作内容的变更需求。信息化的管理模式可以帮助科研院解决这种沟通需求。员工可以通过单一窗口的沟通渠道获得最大量的信息采集。OA系统是目前的科研设计院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信息化管理系统。通过这种系统提供的信息交流平台,员工可以进行邮件的互发,文件的告知等等各个工作步骤,与此同时,系统内还提供了各个层级的信息平台,管理者、相关的职能部门可以对工作的需求和要求进行信息的,这种信息会主动弹出,员工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了解单位的内部动态,为后续的协同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3.2科研院内部员工的信息资源共享

科研院设立了单位内部部分资料和组织机构的授权访问。管理者可以对本单位进行分析,确定互联网用户的访问权限,将基本的本单位组织应用信息放到网络门户当中,让有需求的人可以进行权限内的访问。在进行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网络沟通平台的建立十分重要,便于企业在最短的时间里发现自身经营的问题所在并进行改正,不断通过加强管理取得更为良好的经济效益。

4小结:

对于科研院来说,进行管理方式的信息化建设已经不再是一项需求,而是自身发展的一个必然条件,不进行信息化的管理模式建设,就必将被市场所淘汰。建设过程中科研院要对自己的业务状况有一个清晰而且长远的定位,使得信息管理系统的建立可以最大化的适应科研院的业务要求,让科研院的效益在信息的快速流通中不断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篇6

DOI:10.16640/ki.37-1222/t.2017.11.195

1 在建核电厂放射源的管理要求

1.1 国家法规对于放射源管理的要求

我国已经建立了一套比较健全的放射源管理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这些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对于放射源销售、运输、使用、贮存、报废、许可、职业照射、人员资质、放射卫生、辐射事故应急等[1],以及探伤机、密封与非密封放射源、放射源贮存库、辐射监测仪表和剂量计等多个方面有明确的规定,国家、地方的环保、公安等多个部门对放射源销售、使用、许可等多个质量活动进行介入、监督和管理,要求相P的企业、个人必须按照国家法律法规执行,发现有违法违规情况将依法进行惩处。

1.2 总包模式下的管理现状

在建核电厂放射源管理主要针对施工现场承包商使用的放射源,大部分为II类探伤源,使用者为分包商,总包模式下需要对分包商放射源管理工作进行监督管理。总包模式下放射源管理工作存在以下情况:

(1)分包商为主要使用放射源的单位,总包方需要对使用分包商放射源的使用、运输、贮存等多个环节进行监督管理;

(2)施工现场往往有多个分包商使用放射源进行探伤作业,放射源运输、使用地点各不相同,总包方需要监督管理多个分包商的放射源管理工作;

(3)根据国内各个核电厂的经验,总包方不涉及放射源的直接使用和管理,往往采用各个分包商自主管理,总包方监督管理的模式进行,总包方往往只配置少量的兼职HSE工程师负责分包商放射源管理工作的监督;

(4)多个分包商放射源管理工作的差异性往往会导致总包方难以统一和集中管理各个分包商,极易出现放射源管理乱象。

2 放射源集中管理的可行性

2.1 放射源集中管理体系的格局

放射源集中管理体系的格局是总包方作为施工现场放射源管理工作的管理层,分包商为执行层,业主和监理公司作为监督层的管理模式。

(1)总包方对施工现场放射源管理和安全工作负主要责任,集中管理施工现场所有放射源的使用、运输、许可、应急等质量活动,总包方采用统一的管理模式,统一的标准要求管理分包商的放射源;

(2)分包商直接执行放射源使用、运输、贮存和管理工作,并接受总包商的统一管理,采用总包方的统一标准进行放射源管理工作,不搞特殊化;

(3)总包模式下各分包商的放射源集中贮存于一处放射源贮存库中,分包商放射源入场后均将放射源贮存于该库内,不得贮存、暂存于其他任何地点。总包方负责放射源库的管理工作,可委派符合要求的一分包商负责执行源库的管理工作;

(4)总包模式下各分包商的放射源使用、运输、应急等质量活动均接受总包方的管理,总包方为管理的主体。

(5)业主、监理公司对总包方集中管理模式的各个环节进行监督,可执行定期检查以验证总包方集中管理是否失效。集中管理模式中的重大质量活动总包方应邀请业主、监理公司作为观察者进行监督指导。

2.2 集中管理体系下的管理工作

2.2.1 放射源管理体系

总包方总体负责建立放射源集中管理文件体系,明确集中管理模式下的职责分工、技术要求、检查要求和不符合项控制等。随后,总包方介入各个分包商的放射源管理体系中,监督分包商是否建立统一、健全的放射源管理体系、文件体系、人员培训授权体系、辐射物资管理体系、辐射事故应急体系等。总包方定期对各个分包商的管理体系进行监督检查,对不符合项组织进行整改,保证集中管理体系的有效运作。

2.2.2 人员资质与培训授权管理

总包方负责监督分包商放射工作人员的人员资质与培训授权工作,其中包括:

(1)总包方对分包商的放射工作人员的人员资质集中审核和归档,对不具备资质的人员禁止其参与放射工作,而对未取得资质参与放射工作的分包商和个人取消授权、惩处甚至清除出场;

(2)总包方主导施工现场辐射安全培训与授权工作,分包商的放射工作人员的培训授权工作应与总包方进行对接,接受总包方的辐射安全培训与授权。

2.2.3 放射性活动安全管理

放射性活动包括放射源贮存、使用、运输、应急等,集中管理模式下放射性活动都必须按照统一管理模式进行监督管理,总包方必须对于放射性活动的各个环节进行严格把关,配置专责工程师负责放射性活动安全监督工作和许可工作。

(1)集中管理模式下放射源集中贮存于放射源库中,各个分包商都必须将放射源放置于库中,总包方总体负责库的环评、安保工作,可委托一符合要求的分包商负责源库管理工作的具体事宜;

(2)总包方对分包商放射源使用、运输等放射性活动的安全负主要责任,各个分包商放射源使用、运输都需总包方许可批准。总包方定期组织对上述环节进行检查,对违规情况执行限期整改、停工整改;

(3)总包方总体负责施工现场放射源应急工作,建立施工现场辐射事故应急体系、应急预案和应急上报流程,组织施工现场辐射事故应急演习等。

3 结论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论证,在建核电厂放射源集中管理体系是可行的。放射源集中管理模式利大于弊,在总包模式下能够建立完整、健全的集中管理体系,因而在建核电厂应大力提倡使用这种集中管理模式。

另外,通过论证在建核电厂集中管理模式亦具有局少数弊端,这主要体现在总包模式下各级管理体系职责分工方面存在弊端,因而在建核电厂如采用放射源集中管理模式的话,应在前期准备工作中考虑总包方总体负责建立集中管理模式。

参考文献:

篇7

为了保证网络多媒体教学课件管理系统设计的科学规范性,教师在网络多媒体教学课件设计过程中可以将其进行合理规划,即在建立网络多媒体教学课件资源信息库的基础上,将教学演示与课堂教学、网络考核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其不仅影响着整个网络多媒体教学课堂的质量,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对网络多媒体教学管理系统的进一步探究非常重要。

一、网络多媒体教学课件管理系统要求

网络多媒体教学课件管理系统主要有教学氛围优化、培养学生多媒体学习习惯及提升学生学习自主性三个方面的要求。[1]其中教学氛围的要求主要是在网络多媒体教学课件管理过程中教师需要注意根据实际教学内容设置合理的教学氛围,提升学生对于所学知识的兴趣,为教学目标的实现打下基础;而培养学生多媒体学习习惯则是因为多媒体教学模式与以往的教学模式有明显的差别,因此为了保证学生可以尽快适应网络多媒体学习模式,教师在网络多媒体教学课件管理系统设计过程中需要将学生学习习惯与网络学习模式良好结合起来,从而不断更加充分的利用网络多媒体教学资源促使教学效率不断提升;在网络多媒体课程教学中学生的主体性被大大强化,因此在多媒体课件设计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兴趣及接受程度的变化不断优化调整,确保多媒体课件可以最大程度的提升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为课堂效率的提升提供保障。

二、网络多媒体教学课件管理系统设计

首先网络考核主要根据课程的区别设计不同的知识点的难度、题量及分值,然后学生可以从相应设备中登录自己的相关信息,如姓名、班级、学号等,然后规定适当的考核时间,到达一定的时间或学生自主选择结束时即结束考核过程,然后相应的设备会依据事先输入的答案对学生的答题情况进行评估、分析、登记、记录,同时可将试题错误分析的情况呈现到相应的学生资料库中,根据教学过程的变化教师可以对网络考核资源库进行适当调整,及时更新优化,从而保证网络考核可以达到良好的效果。

其次教学演示在课堂教学中非常重要,一般来说,教学演示主要有课堂练习、?n堂测评、练习讨论等,如网络讨论可以利用公告报工具为相关师生提供文字交流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可以保持良好的交流、沟通,有利于教师随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而学生也可以通过与教师或其他学生的交流及时解决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从而促使自身学习能力不断提升。

最后网络多媒体教学课件资源库主要包括学生信息管理资源库、网络考核试题库、网络多媒体课件资源库等,[2]网络考核试题库主要是根据学生在日常考核过程中的不同情况将难点、易错点题目进行搜集、整理、分类,然后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详细了解自身学习短板,自主选取相应题目进行测试提升,而教师在随堂测试过程中也可以利用网络考核试题库中的资源进行课堂检测,极大了提升了课堂教学的效率;而网络多媒体课件库主要是不同学科的教师之间过教学过程中的特点进行课件的分类整合,然后为网络多媒体教学课件资源的有效利用提供依据;学生信息管理资源库主要是教师根据学生不同阶段课堂学习程度、网络考核结果等信息为学生编制相应的资源库,从而便于学生更加清晰的了解自身的学习情况。

三、网络多媒体教学课件管理系统实现

网络多媒体教学课件管理系统的实现主要包括脚本设计、动态情况、试题资源库建立维护、开发工具选择、素材收集等。具体措施如下:

1.脚本设计与开发工具选择

脚本设计与开发工具选择是在整个网络多媒体教学课件管理系统实现的基础。教师在进行脚本设计时需要综合考虑音乐背景、结构布局、教学内容、解说词等方面内容,从而为网络多媒体教学课件的顺利进行打下坚实的基础。而现阶段网络多媒体教学课件管理系统开发工具大多是以office办公软件为基础的Microsfot FrontPage网页开发工具,其可以在进行编辑及预览的基础上,实现代码、表格控制等功能,与Microsfot office办公软件实现良好对接,从而充分满足网络多媒体教学课件管理系统的教学需求。

2.试题资源库建立维护

网络多媒体教学课件管理系统主要有课件信息资源库、学生信息管理资源库及网络考核题目资源库等。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各种资源库的建立非常重要,其中学生信息管理资源库主要包括学生兴趣特长、姓名班级、学号等,而课件信息资源库主要是不同课程教学管理资料;网络考核题目资源库则是随堂练习、阶段测试等过程的题目。网络考核题目资源库的维护可以利用记录集分页的方式进行编辑处理,为题目资源的有效利用提供保障。

3.资源收集管理

篇8

中图分类号 G71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2)26-0018-03

中职教育与高职教育的贯通涉及到专业设置、培养目标、学制、课程设置等方面的贯通,其关键与核心是构建一体化的课程体系。本文以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专业(质量控制)为例,对中高职贯通的课程体系一体化设计进行分析。

一、中高职贯通课程体系一体化设计的原则

(一)体现终身教育的原则

中高职贯通的课程体系设计要彻底改革传统的学科课程设置模式,体现使学生获得更加宽广的职业生涯发展空间,提升学生职业发展潜力和为其终身职业生涯发展做好准备的设计理念。

(二)培养职业能力的原则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职业教育要面向人人、面向社会,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最根本的区别是“能力本位”,中高职贯通的课程体系必须彻底改变以“知识”为基础设计课程体系的传统,以“综合职业能力”为基础来设计课程体系,注重学生职业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1]。

(三)贯穿整体设计的原则

确立整体设计的原则,中职与高职两个教学阶段要科学划分教学内容,避免“中职教学计划+高职教学计划”的简单叠加组合。职业技能的形成是一个由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向高级上升的过程。中高职贯通培养的学生年龄跨度大,中职入学学生是初中毕业,应注重学生基础知识的教育,培养学生具备自主学习能力。因此,课程体系设计要充分考虑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既要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又要考虑到职业基本知识素质以及职业技能形成的过程,与教育目标、层次相适应。

二、中高职贯通课程体系一体化设计的条件和依据

(一)人才培养目标的准确定位是科学设计课程体系的首要条件

根据工作性质的不同,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分为行政监督管理和技术监督管理。通过市场调查,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收集有关人才需求信息和材料,进行分析整理,确定本专业培养目标定位:面向食品企业、医药企业中以质量检测为主、质量管理为辅的技术监督管理工作岗位,培养胜任质量检验和质量管理工作,具有职业生涯发展基础的高端技能型人才。

(二)职业岗位要求、职业资格标准是课程体系设计的参照依据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指出,课程建设与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高等职业院校要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大典》的职业分类,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专业(质量控制)学生毕业后的工作领域主要有食品质量分析与检验、食品质量管理、药品质量分析与检验和药品质量管理等,从事的核心岗位有食品检验工、药物检验工,相关岗位有食品药品质量管理体系内审员等。

依据职业标准确定技能型人才的职业能力标准和层次结构,食品检验工、药物检验工共设五个等级,分别为初级(国家职业资格五级)、中级(国家职业资格四级)、高级(国家职业资格三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二级)、高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一级)。取得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核认定的、以高级技能为培养目标的高等职业学校本职业(专业)毕业证书的,具有申报国家职业资格三级的资格。因此,中高职贯通培养技能型人才的目标及其标准必须达到高级工的标准。

三、中高职贯通的课程体系一体化设计

中高职贯通既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和高中后的高职教育,又不同于中职与高职衔接的高职教育,其课程体系一体化设计应以学生自身的知识结构、身心成长规律和职业能力训练规律为依据。依据《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2012年上海中高职教育贯通培养模式试点工作的通知》要求,中高职贯通的学籍管理分两段实施,贯通培养试点方案要一体化设计,不分中高职阶段。中高职贯通的教学实施分别在中职学校和高职学院开展,因此中高职贯通课程体系可以采取“教学平台+课程模块+职业递进”的课程结构模式,即中职学校和高职院校两大教学平台和在两大教学平台上实施的课程模块。利用职业递进的课程内容实施中高职贯通一体化教学,实现人才培养目标[2][3]。

课程设置模块化是在整体设计的基础上完成的,不是简单的中职与高职课程的叠加,这样可以避免教学内容重叠,提高教学效益。同时,教学内容的有机融合,有利于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在对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专业(质量控制)的工作领域、工作任务、职业能力进行分解的基础上,将课程模块设置为文化课程模块、职业素养课程模块、职业核心课程模块、职业技能养成课程模块和职业拓展课程模块。课程内容采取职业递进的方式:遵循职业化人才的成长和培养规律,将课程内容整体分成职业认知、职业认同和职业养成三个阶段,分别对学生进行职业化教育和训练。在具体课程上根据教学目标和要求,参照国家职业标准和职业技能鉴定规范考核要求,分为基础、提高等不同层次。专业知识和技能逐步深化,有利于学生的学习。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专业(质量控制)课程体系结构见图1。

该课程体系具有以下特点:第一,实现基础知识、专业知识、综合技能、人文素养与职业素养的培养整体融合;第二,实现中职与高职、

知识与技能、基础与核心、食品与药品的整体设计;第三,实现专业基础向专业核心、基础技能向核心技能、单项技能向综合技能、中级工知识技能向高级工知识技能的分层递进;第四,在整个课程体系中,实践教学按照学生的认知能力和规律,采取“学习—顶岗实习—学习—顶岗实习”的设计(5131方案),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素质;第五,在每个学期教学中,实践教学按照从单项技能训练到综合技能训练的顺序,实施常规课程与集中实践教学相结合。

参考文献:

[1]刘德军.以职业能力为主线构建五年制高职药类专业课程体系[J].职业技术教育,2010(20):47-49.

[2]童宏祥.上海中高职贯通国际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实证研究[J].职教论坛,2011(18):9-13.

[3]孙睿.关于五年制高职教育课程体系的思考[J].继续教育研究,2006(5):90-91.

Integration Design of the Run-through Curriculum System for “Food and Drug Supervision and Management” Specialty of Secondary and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JIANG Cai-mei1, LU Guo-min2, DING Yong1, TONG Qing1

(1 Shanghai Medical Instrumentation College, Shanghai 200093;

篇9

0 引言

软件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是面向信息与软件产业需求,实现以软件设计、软件开发和信息处理能力为教学目标的关键环节。数据管理课程群的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实施测试实验、获取预期结果、进行实验比较等分析与解释数据能力的基本方法。

数据管理课程群是对软件工程专业教学计划中具有相互影响、有序互动、可构成完整数据管理模块的相关课程,进行综合规划和整合的有机集成单元。在数据管理的范围内,物联网、数据仓库、信息安全和大数据等新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并不断地涌现新的研究方向和成果,使得数据库课程发展成为内容丰富的数据管理课程群。如图1所示,可以看出数据管理课程群在软件工程专业中的地位及与其他课程群之间的关系,即在专业基础课程群的基础上,按照软件工程课程群的工程方法,与程序设计课程群共同实现软件开发和数据管理的基本训练。

1 建设数据管理课程群实践教学体系的基本过程

数据管理课程群的发展需要对相关专业学生的大学学习期间的实践过程进行宏观规划,不仅要求对专业教学实践环境的任务进行必要的评估,并通过一系列制度性措施来保证任务目标的实现;还要在每学年或每学期针对行业的发展状况和企业的需求对具体实践项目的内容进行评估、修改和完善,从而使得本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实现动态性管理,基本步骤如图2所示。而具体内容可以从教学团队建设、实践教学模块设计和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等方面来描述。

1.1 数据管理实践教学团队建设

数据管理课程群的实践教学体系因为信息技术的行业特点而具有动态性。数据管理实践教学团队除了必须具有扎实的数据库技术理论水平、数据库软件操作能力和责任心以外,还需要有足够的学习新技术的能力和协调能力。在团队中除了任课教师和实验教师之外,熟悉软件开发和数据管理的软件企业工程师必不可少,这是直接影响团队的建设质量。可以根据软件行业特点,聘请有一定实践历练的研究生、软件工程师或者在企业工作的校友参与实验、实训的指导,建立由不同类型教师组成的专家平台,以利于学生通过不同的课外途径与教师的进行沟通,利用多种方式保持辅导交流渠道的畅通,将实践教学向更广范围延伸,并与不同课程群的实践要求结合起来。

1.2 数据管理课程群的实践教学模块设计

数据管理课程群的课程实践应该密切结合课程内容,可以分成5个模块,即数据库系统与数据结构、关系模型的基本理论与标准语言SQL、数据库设计与应用、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以及数据库新技术。

从实验内容层次看,可以针对课程内容的相关知识点设置验证性和设计性的实验,主要利用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软件提供的实验环境。从课程设计或实训层次看,实施方案通过实现小型的数据库应用系统,着重培养学生利用数据库的理论和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沟通和团队协作的能力,还要求学生对数据库管理系统的组成和实现技术有一定的理解和掌握。在毕业设计过程中,按照软件工程的方法完成从需求分析、数据库设计、数据库实现到和ODBC/JDBC 编程,完成软件开发的系统性训练,以最终能够开发数据库应用系统。

1.3 建立动态的质量保障体系来确保实践教学质量

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建设首先是强调制度建设的重要性。定期修订实践教学督导制度,企业实践跟踪监控制度,以及学生评教与教师考核制度等,建立全员参与的质量监控评价体系。健全实践教学质量监控和评价机制,尤其是严格考核实践环节。通过建立质量保障体系,还要定期对实践教学的规范、实验内容、环境进行核查,并对生成的模型进行比较和评估,保持一个动态的、相对与企业期望相符合的满意模型。

2 数据管理课程群的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基本过程

计算机行业迅速发展的必然结果决定了教学实践内容的新颖性。对于数据库课程群来说,可以重点选择常用的Oracle 、SQL Server、DB2、MYSQL等数据库管理系统软件中的一种或多种进行课程内容的规划。通过市场调研,预估今后一段时期的生产企业的软件应用情况,在教学网络平台中设计工业生产、商业金融、工商管理和各类教育等不同行业岗位群的数据库示例,创建与实际生产应用相近的数据库和表等数据库对象,让学生体会实际工作中的数据完整性与数据库安全性的关系,以及信息技术对于提高行业竞争力的重要作用。

2.1 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建设

教学设计是课程实践教学的灵魂,是提高实践教学效率的关键环节。首先将专业基础课程的实验内容设计成包括教学演示、实验操作、分组交流和简单设计等形式。

针对数据库课程群依托的软件更新速度快、教材建设周期长的特点,进一步利用网络平台进行教材建设,并向动态化和立体化发展。构筑以实践教学大纲为依据,随着教学软件的版本而实现教学参考书、教学课件、教学视频、教学指导讲义、习题、测试题的动态化更新,并定期修订实践教学大纲、更换网络教学平台的内容。

2.2 数据库课程的实验设计

数据管理领域的实践模块设计主要通过数据库系统原理、数据库维护与编程、数据库综合设计实践、毕业设计等课程的实验项目实现。在数据库编程方面的实施方案要求掌握存储过程和ODBC/JDBC 编程。其目标是强化学生的个人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

设置与数据管理课程群的授课内容相符合验证性和设计性的实验,帮助学生在进行数据库管理系统和熟练掌握SQL语言基本数据库技术操作的基础上,还要学习管理和维护具体的数据库系统,针对课程内容相关知识点,具体包括认识DBMS运行、数据库创建与管理、查询语言、数据操作、数据完整性、数据安全性、触发器和存储过程实验、通过JDBC/ODBC 访问数据库、数据库事务管理和数据库备份与还原实验等。

实验教师在初期可以m当的演示一下相关实验具体内容,然后让学生进行验证性操作。验证性实验着眼于通过实验验证课程的基本原理,培养学生的基本实验技能。对于一些较为复杂的实验,要给学生留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空间,实现研究性引导。并针对不同的学生群体的学习基础状况采用有不同的教学设计。

2.3 数据库课程的实训项目设计

数据管理课程群的综合实训机制的建立、完善和规范,是对学生进行理论与实践的交叉培养。学生可以在模拟的生产环境中完成实训任务,掌握综合操作技能,使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得到锻炼。通过实训,学生可以进行实训操作与软件开发、进而参与企业的软件过程改进和产品研发,同时重视学生实训技能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教学过程实现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的结合,学习的内容实现与职业岗位的内容的结合,使项目开发实践贯穿学生整个学习过程,最终帮助学生完成从学习知识到技能向项目经验的转换,提升学生的协作能力和管理能力,提高学生走上工作岗位所必须具备的职业素养。

2.4 实践教学的考核方式改革。

建立动态考核机制,构建与时俱进的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在该评价体系中,要把学生与教师互动的表现、学生日常上机实践情况、实践能力考核等多方面的内容纳入考核内容。从而达到全面检测学生的理论掌握水平和理论运用到实践等方面能力。例如,同一门课程可以在网络环境下实现考核,可以采用学生多次申请、多次考核的方式保证学生的知识要求达到大纲要求。

3 结语

数据管理课程群的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是学院、企业、教师、学生和实践项目内容选择等各方面环环相扣的更复杂的系统工程。专业的实践管理制度建设、教师团队的组建、实践模块的划分、学生的兴趣引导和团队对数据库新技术的掌握程度等,都需要教学团队不间断的做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这也是本课程群实践体系建设的基石。

【参考文献】

[1]周顺平,等.面向卓越计划的软件工程专业课程实践教学模式探索[J].计算机教育,2014(9):37-40.

[2]金梅,等.高校数据库原理课程实践教学改革研究[J].高师理科学刊,2013(1):84-86.

[3]张晓龙.面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软件工程课程改革与实践[J].计算机教育, 2010(5):10-13.

篇10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10—0145—02

一、引言

我校的地籍测绘与土地管理信息技术专业开办于2008年,现已有两届毕业生,通过对两届毕业生的就业单位回访和调查,单位普遍反映我校地籍专业学生基础扎实、上手快,有的已经成果单位的骨干。生产单位对毕业生的认可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校人才培养的质量高,人才培养的质量主要是由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的设置、师资队伍的水平,实习实训条件方面来决定的。地籍测绘与土地管理信息技术专业自2008年以来实施“项目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在构建课程体系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现将具体的做法介绍如下。

二、人才培养模式

地籍测绘与土地管理信息技术专业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职业素质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为目标,以“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为切入点,结合重庆统筹城乡建设和三峡库区建设等工程项目对测绘高端技能型人才的要求,分析测绘职业岗位(群)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将重庆典型测绘工程项目引入人才培养方案中,把每门课程对应的测绘项目贯穿在课程的学习中,让学生参与工程项目的开发与实施,学生100%参与工程项目实践,建立“项目导向、师生参与、实战育人、校企双赢”人才培养机制。为使地籍测绘与土地管理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既达到就业岗位职业要求,又具有可持续职业发展潜力,地籍测绘与土地管理信息技术专业实施“项目导向”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三、课程体系构建

(一)课程体系设计思路

通过市场调研、测绘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论证,结合西部开发、重庆建设和煤炭开采对测绘行业的要求,确定典型的测绘工程项目,将典型的测绘工程项目分解为具体的测绘岗位工作任务。根据完成这些测绘岗位工作任务应具有的岗位能力,构建支撑培养这些岗位能力的课程体系。

(二)课程体系的框架结构

1、地籍测绘与土地管理信息技术专业行动领域归纳

通过市场调研并按照区域测绘行业的特点划分,地籍测绘与土地管理信息技术专业的典型测绘工程项目主要有8个,即“山区地形测量”、“数字测图”、“GPS测量”、“三峡库区滑坡变形监测”、“建筑施工测量”、“道路施工测量”、“水利建设施工测量”和“摄影测量和遥感内业处理”。8个典型工程测绘项目又进一步分解为52个测绘工作任务,将与测绘职业的行动情境相互关联任务的同一类型工作任务归纳为一个行动领域,共有12个行动领域。

2、将专业行动领域转换为学习领域的专业课程

对8大典型测绘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对应的测绘工作任务所需要的岗位职业能力进行分解,确定培养这些能力支撑的学习领域课程。以完成典型测绘工程项目应具有的能力为导向,重构基于工作过程的学习领域专业课程体系。并根据测量生产一线对测量新技术、新标准的信息回馈,及时调整课程设置,形成与测绘工程项目实际联系紧密、互动灵活的理论与实训一体的学习领域课程体系构建机制。

如图1所示,在测绘能力中,学生的山区地形测量能力和数字测图能力主要通过地形测量、计算机与测量绘图、数字测图和地籍调查与测量等课程来培养;GPS测量能力主要通过大地测量和GPS测量技术等课程来培养;变形监测能力主要通过大地测量和工程测量等课程来培养;建筑施工测量能力和道路施工测量能力主要通过工程测量和建筑与道路工程等课程来培养;水利电力测量能力主要通过工程测量、工程地质分析与应用和VB程序设计等课程来培养;摄影测量与遥感内业处理能力主要通过摄影测量、遥感数字图像处理、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应用等课程来培养。

图1 学习领域专业课程体系构建图

四、课程学习情境和教学内容设计

(一)基础学习领域的课程设计

根据地籍测绘与土地管理信息技术专业各学习领域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充分考虑学生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基础课程保持一定的系统性和连续性。专业建设团队的老师与学院基础部的老师一起设计和开发了测量数学、计算机基础与应用、英语(测绘)、体育训练、应用文写作等五门基础课程。选择问题、任务、项目为载体,设计学习情境;在教学内容的编排上,考虑到学生的认知水平,由浅入深的安排工作任务。工作任务的安排整体上采用由浅入深的编排模式。

(二)专业领域课程设计

按照测绘工程项目的工作过程,并遵循教学的认知规律和职业成长规律设计学习领域,与企业专家一起,设计开发了地形测量、程序计算器使用等十余门专业课程,学习领域的专业课程按从易至难进行划分。根据学习领域的专业课程,选择测量对象、工程测量项目、工作任务、测量项目算例、地籍图类型、过程等为载体,设计学习情境;在教学内容的编排上,考虑到学生的认知水平,由浅入深的安排工作任务。工作任务的安排整体上采用由浅入深的编排模式。

(三)专业实践课程的教学设计

根据培养地籍测绘与土地管理信息技术专业学生单项职业能力的要求,系统的设计了十几门专业课程的课内实训项目,同时设计了《地形测量》等九门专业课程对应的专业实践课程。为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设计了单项实训、综合实习、顶岗实习等实践课程。

五、课程体系教学实施的建议

(一)围绕培养学生完成项目的能力组织教学。教学计划围绕培养学生具有完成测绘“8大测绘工程项目”的能力来实施教学,即实施项目导向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学生完成测绘“8大测绘工程项目”的能力主要有两种途径,一是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直接完成生产单位的真实测绘工程项目。通过与川渝两地测绘生产企业合作,引入企业真实测绘工程项目,在教学安排上,实行项目理论教学和项目实践教学相结合,师生共同完成测绘工程项目,使学生在真实的测绘工作环境和明确的工作责任中,以企业“员工”的身份,完成真实测绘产品的生产。二是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按照完成一个测绘工程项目的流程来组织教学。

(二)一体化教学。在课堂教学方法上尽量实施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让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做,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加强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三)实施过程考核。在教学过程中,实施过程考核,建立行之有效的考核机制。考核方式侧重实践动手能力的考核,考核学生完成实际测绘工程项目的能力,从而保证“项目导向”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

(四)学生100%参与测绘工程项目。地籍测绘与土地管理信息技术专业的学生一进校就上专业课程,学生在校学习专业课程的时间长,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和机会参与完成实际测绘工程项目;专业课教学在时间安排上相对集中,不同的专业课程分别集中在上下半学期完成,这样有利于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的实施,一旦有测绘对外技术服务项目,方便临时调整教学计划,实现学生参与完成实际测绘工程项目的比例达100%的目标。

参考文献:

篇11

伴随世界经济一体化的飞速发展,我国成为第一制造大国,电子商务更是空前发展,出于核心竞争力的考虑,越来越多的企业采用物流外包,社会对第三方物流的需求急剧增长。国外物流巨头纷纷进入,国内物流企业亟待壮大,伴随而来的是对第三方物流人才的需求量持续增长。因此,越来越多的应用型本科院校物流管理专业将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第三方物流。而物流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关键是实践教学,因此,必须对物流实践课程体系的建设进行科学论证与规划。

一、应用型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目标

由于物流工作实践性强,物流企业在招聘时几乎无一例外地要求应聘者要具有一定工作经验,少则1-2年,多则5-8 年,对于刚刚跨出校门走向社会的大学生来说,实践经验的缺乏已成为阻碍其就业的最重要因素。

应用型本科的特色就是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其主要目的就是就业与创业。因此,使学生在走出校门前能具备一定符合企业要求的实践经验与能力就成为实践教学的首要目标。

针对我国物流产业人才需求的特点和应用型本科培养中级物流管理人才的目标定位,实践课程体系应有利于培养学生就业与创业的综合能力,它包括职业基本能力,物流专业能力、管理决策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创新竞争能力五种能力。打造的是既具有物流设计,运作,优化的专业能力,又懂得管理、经营,决策,营销,财务,法律等相关知识的复合型人才。

二、应用型物流管理专业实践课程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

应用型物流管理专业以学生就业与创业为导向,以能力与应用为核心,注重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和共同提高,为此,物流实践课程体系建设应遵循以下原则:

1.需求导向原则

实践能力的培养一定要与社会实际需要相符,要避免出现人才结构性失衡。

如香港理工大学开设国际航运课程,香港科技大学开设运输管理课程,完全是从香港转口贸易的优势出发,抓住了航运,运输的需求重点,即便有能力开设其他物流课程,也没有贪大求全。因此,我们要从地区,行业,发展阶段等方面考虑,设置物流急需的实践课程,既满足社会需求,又实现充分就业。

2.能力导向原则

物流实践能力培养应包括基本专业能力和综合管理能力两个层次。基本专业能力的实践课程设置主要针对物流企业操作岗位技能,主要有储存、运输、调配、分装、加工、信息、报关、报检,结算、货运,客户管理等能力。综合管理能力的实践课程设置主要针对物流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主要能力为组织管理,分析决策,人际交往,创新竞争等能力。

3. 素质导向原则

著名国民素质研究专家谢思忠曾指出:大学生就业,自身素质非常重要,可以说“素质决定命运”。很多企业把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放在首位,他们特别欢迎那些事业心强、具有战略眼光及强烈社会责任感的人。除此之外,还要有吃苦耐劳,埋头实干的精神,具有较强动手能力,创业意识和团队精神,以及过硬的心理素质和活跃敏捷的思维。

以上素质的培养是实践课程设置的重要原则。

4. 学生导向原则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过程往往是教师和学生的交互过程。因此,构建实践课程体系必须高度重视“学生因素”,如学生的专业兴趣、动机、需要、能力、情感等,从而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最有效、最投入地学习。

5. 特色导向原则

各个学校都全面开展物流各个环节的研究和教学是不现实的,物流企业岗位群各有区别,需要高等院校结合自身特色,发挥优势,在制定专业培养目标时重点锁定某些岗位群,逐步打造自己的专业品牌和课程优势,培养学有专长、独具特色的毕业生群体。比如交通类院系可注重运输事务方面,管理财经类院系可以侧重管理,营销,成本等方面。

6. 前瞻性导向原则

现阶段的学历教育不可避免地存在一定的滞后性,而现代物流业发展却是日新月异,这就要求物流教育也要不断更新改进,尤其是实践课程,不但要与现实物流发展与时俱进,更要有一定的前瞻性,先进性,以使物流人才的培养符合我国物流产业的现状和未来发展的需要。

三、应用型物流管理专业实践课程体系的构成

应用型物流管理专业应构建以培养目标为依据,以基本原则为指导,以岗位技能为核心、以业务流程模拟为主线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实践课程体系。调动各方资源,培养学生的基本就业能力、岗位专业能力和综合管理能力,适应2l世纪物流人才的要求。

1.培养职业基本技能的实践课程

职业基本技能实践课程是针对现代社会从业所必须的基本能力而设置的通识课程,主要是掌握以计算机应用为中心的办公自动化能力和电子商务能力。

主要课程设置为:(1)计算机操作与维护;包括微机硬件安装与设置方法;WINDOWS 操作系统使用方法;文字编辑,电子表格,演示文稿使用方法;声音,图像编辑处理方法;网络基础和INTERNET网络应用;(2)电子商务应用:包括B2C交易、B2B交易、C2C交易、网络营销、电子合同、网上银行与支付,信息、网上交易、网上支付、网上商务管理等。

2.培养物流岗位专业技能的实践课程

岗位专业技能实训实质是一种单项管理能力的仿真实训,是专门针对第三方物流企业岗位的。课程安排在物流主干课程后,主要目的是以岗位为导向,以任务为驱动,以软件为手段,实现符合岗位需求的目标。

主要课程设置:(1)运输与配送管理实训: 包括业务管理、调配管理、运输管理、路线优化等操作环节;(2)仓储与库存管理实训: 包括系统信息、入库作业、出库作业、储位管理、盘点作业、库存管理等训练内容;(3)货运实训:包括拟订货代合同,处理海运、空运进出口业务,租船订舱、报关与报检,货运保险等内容,(4)供应链管理实训:包括供应链的构建方法与技能,供应链合作伙伴的选择,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生产计划、库存控制、采购与物流管理的方法与技能,供应链的绩效评价等内容。

3.培养综合管理能力与职业素质的实践课程

综合性实践教学是实现应用型物流管理专业培养 “宽口径”,综合型, 应用型复合人才的重要环节。所设实践课程的目的是:在掌握通用基本就业技能基础上,将所学各类物流单项技能融会贯通,综合运用管理,营销,财务,法律等相关知识,培养企业或部门的总体运营能力,实现就业能力与创业能力的综合能力目标,同时培养一定的职业素质。

课程内容以企业生命周期为主线,以物流企业运营为背景,采用模块教学,角色虚拟方法,具体模块有:(1)物流企业管理模块:内容包括企业创立,机构设置,财务管理等;(2)物流企业营销模块:内容包括市场调查与预测,物流服务方案设计,物流企业竞争策略等;(3)物流企业运营模块:以家电,医药,食品,汽车等功能物流为背景开展实训;(4)物流客户管理模块:内容包括客户分析,客户获取,客户维系,客户挽留等。

四、应用型物流管理专业实践课程体系建设的保障

物流实践课程体系搭建了一个实践学习的平台,但如何实现物流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却需要一定的条件为保障。

1.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

“双师型”师资队伍是提高实践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双师型”教师既能按照物流专业的岗位标准指导学生开展实训,增强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同时也能够提供物流典型案例,对于提高教学质量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培养实战型师资队伍,要走外延和内涵双重发展之路。外延发展,就是引进企业职业经理担任相关课程的教学任务,充实师资队伍力量;内涵发展,就是鼓励专任教师参加职业资格证书考试,或到相关企业进行考察学习或顶岗实习,深入了解企业实际运营,掌握应用技能和实践知识。

2.探索与创新物流实践教学法

物流管理课程教学应积极改进教学方法, 广泛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以增强其直观性、可操作性和实践性。除多媒体,案例法等常用教学法外,在物流实践教学环节建议更多的采用以下方法:(1)现场教学法:在实习基地或实训室进行现场教学,边展示、边讲、边做,直观性强,易理解、易掌握,印象深刻;(2)项目教学法:将学生分成项目小组,小组成员分工协作,提交物流设计方案,使不同性格爱好和不同基础的学生在合作的氛围中得到协调能力的提高;(3)模拟实训法 :采用实物模型、ERP模拟沙盘、仿真教学系统等直观性强、动手能力强的实训手段,模拟流程与岗位,加强学生对专业的感性认识,有效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企业适应能力,培养团队精神。

3.搞好物流实验室建设

物流实验室是搭建理论与实践的桥梁,是为学生提供物流实训的平台,是深化学生对现代物流理论的理解,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的重要场所,应用型院校物流实验室建设更是物流人才培养的重要保证。物流实验室建设应基于现代物流的核心理论和核心课程,并结合院校专业特色,全面系统考虑。应包括物流教学系统、物流设备、物流影视及实战推演课件、实训手册、物流实验教学计划、物流操作单据、物流运作案例等整套方案。

4.加大校企合作力度

一方面,为克服课程设置和教育体系本身存在的滞后性和适应物流实践本身的飞速发展,通过校企合作可及时洞察物流人才需求变动与发展趋势,进而明确人才培养定位,有步骤地构建合理的实践课程体系;通过对企业物流岗位职业活动的深入分析,确定物流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进而有针对性地确定课程内容。另一方面,通过与物流企业的合作,建立校外实训基地,实习基地,不但丰富教学内容,灵活教学手段,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在校阶段就接触企业,深入实际,培养职业素质,适应职业环境,有利于将来的就业与创业。

5.将素质教育贯穿整个教学过程

物流运作是是个动态的、连续的流程,物流各岗位人员不但要有全面的综合性知识,而且要有很高的综合素质。实践教学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同时,还要

注重培养学生具有爱岗敬业、吃苦耐劳、团队精神等适应特定职业或职业群需要的必备职业素质。在素质教育推进过程中,应坚持课堂教学与“第二课堂”(含课外活动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结合。

6.鼓励与指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

很多公司在招聘时,都要求“有一定的工作经验”, 希望新进员工能马上胜任工作,这是现在社会的普遍就业准则。而学校的实训课程,模拟再好,也与实际存在差距。因此,大学生在掌握专业技能的同时,一定要多参加社会实践。利用寒暑假期,尤其是毕业实习,多接触实际,多积累经验。通过实践一方面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另一方面,增强适应社会的能力,尽快进入职场角色,这样在毕业之后就有了更多的竞争优势来面对激烈的职场竞争。

作为发展日益专业化,现代化,国际化的各类第三方物流企业,越来越多的需要既掌握物流专业技能,又懂得现代企业管理和信息技术的跨学科复合型人才。以突出实践性、应用性和技术性为特色的应用型本科院校能否担负起培养企业急需的应用型物流管理人才的重任,建立一套符合市场需求,重视能力培养的实践课程体系是一系列人才培养措施的核心与关键。因此,我们要深入探索,总结,修正实践课程体系,使之成为培养应用型物流人才的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篇12

现阶段的交通规划设计以及管理工程的课程设计都会存在一定的不足,比如有关的体系不合理,实践背景不符合要求,或者是不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这样就会很难丰富学生的理论知识以及提高实践能力,当然也需要加大对交通规划设计和管理方向的课程设计体系的改善力度。

(一)课时比较少,实践时间不够,课程安排存在问题

交通规划设计和管理的课程设计的研究时间比较短,有关的安排和设计进行了比较多的变化。最开始主要是学习有关的理论知识,同时也要设计有关的课程,现阶段主要的问题就是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时候很难再进行设计有关的课程,之后直接就变成在大四上学期开始进行设计,不过会出现比较多的问题,比如,学生在实习的时候不具备充分的实践能力,由于这个时候所有的课程设计都在一起进行,这样就没有足够的时间去开展,并且有关的工作比较复杂,进而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

(二)课程设计不具备系统性

现阶段交通规划的课程设计工作主要就是为了更好地使用四阶段模型以及宏观模型,交通设计课程的设计工作主要是为了设计部分路段,当然也是为了设计交叉口这样的情况,交通管理和对课程设计的把控主要是为了匹配有关的交通设计和信号,跟客运有关的交通系统的课程设计涉及的内容比较多,并且没有充分对城市的宏观设计方案进行设计,因此要及时改善现有的教学情况。

(三)课程设计和产学研究联系不够

现阶段的课程设计的案例大多数根据有关的教师情况来开展,每个案例之间没有充分的联系,当然和有关的产学研究的联系并不密切,对于有关的交通工程的情况没有进行充分的了解,这样就很难完善现阶段的教学案例,进而完成课程设计的目标。

(四)教师队伍的实践能力不足

现阶段的课程设计工作没有一个专业的教学队伍来进行保障,所以需要在设计的时候给每个课程增加一个青年教师,现阶段的师资不足,还有就是有关的青年教师不具备充足的实践能力,所以设计的时候就会增加工作的难度。

二、课程体系教改的目的以及思路

交通规划设计和管理主要就是为了分析有关的交通规律和交通系统里面的人、车、路的关系,这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科目,比较重视综合使用的工程技术。所以,课程设计体系主要是为了更好地培养人才,再有就是使学生的理论知识更加系统以及更加条理,这样就会使学生更好地去学习有关的知识,进而跟上课程的进度。

(一)对于课程设计体系的整理和完善

根据有关的设计工作,来开展相关的专业课程,进而确保这项课程所涉及的知识更加全面,再有就是通过有关的工程设计来整合所有课程的设计工作,进而将其整理成一个总体性较强的课程设计工作,这样也就可以制定出更加完整的交通工程专业交通规划以及课程设计方案。

(二)工程实践教育

对课程设计体系的分析就是为了更好地开展工程实践教育,这样可以培养出更多的人才。课程设计里面的工程实践性主要体现在这样几个方面:明确教学实践的需求,明确教学案例和工程实践的关系,明确教学团队的实践背景。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