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智能化设计范文

时间:2023-05-28 08:18:19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家庭智能化设计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家庭智能化设计

篇1

 

1. 引言

智能化小区建设要使住户不仅仅体验到传统意义上的住宅功能,更能享受到快速上网、便捷通讯、安全保障、丰富娱乐生活、优质物业管理等智能化小区特有的生活方式,是生活的物质水平和文化内涵都产生质的飞跃。。

在小区智能化的建设中,家庭智能化系统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家庭是小区与社会的组成细胞,同时又是小区与社会的主体和服务对象,要实现智能化小区,必须使小区内的每个家庭智能化[1]。家庭智能化系统的硬件和软件应具有先进性、避免短期内因技术陈旧造成整个系统性能不高或过早淘汰。。同时,应立足于用户对整个系统的具体要求,具有实用性。

无论是系统设备、软件还是网络拓扑结构,都应具有良好的开放性。网络化的目的要实现设备资源和信息资源的共享。因此,计算机网络本身应具有开放性、并应提供标准接口。用户可根据需要,对系统进行拓展或升级。目前比较成熟的实施方法就是采用:“以数码家庭为基本单位,智能物业管理中心为中心节点,局域网为数据传输媒介”的模式。。局域网以其优秀的拓扑结构(星型)、快速的传输速度和低廉的成本越来越成为传输媒介的首选[2]。基于以上观点,建议采用以局域网为传输媒介的家庭智能化系统。计算机网络选择和相关产品的选择以及系统软件设计要以先进性和实用性为基础、同时考虑兼容性。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住宅小区物业管理智能化系统的规模、自动化程度会不断扩大和提供、用户的需求会不断变化。因此,系统的硬件和软件应充分考虑未来可升级性。小区智能化系统建成后,应操作方便,适应不同层次住户及物业公司人员的素质,同时系统应具有很高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家庭安全防范系统是家庭智能化系统的子集。当发生盗窃、火灾、煤气泄漏等时,通过电话线路或互联网传送到报警中心或拨打户主手机;当遇到意外情况发生时,通过报警按钮向小区物业管理中心进行紧急呼救。

2.家庭智能化系统的组成

家庭智能化系统由如下几个部分组成:

图1 家庭智能化系统的组成示意图

(1) 信息采集部分主要包括以下几类信息的采集:第一是针对报警探测器输出的开关量信号进行采集;第二是对户内水、电、气三表远程抄送系统中脉冲表具的信号采集;第三是对温度、湿度、电流、电压等模拟信号进行采集。

(2) 信息传输部分是指采用相关的通信协议进行信号的传输。一般分为有线和无线两大类,有线包括双绞线传输、电力载波传输、电话线传输等;无线包括无线电播传输、红外传输等。

(3) 信息查询、显示及智能化处理部分是家庭智能化处理的关键,通称家庭智能控制器。包括信息显示、信息输入、信息处理与(可编程)控制、信息记录和查询等。特别对于家庭别墅, 自动化设备可以大大提高设备运行效率, 减少设备的故障概率和维修经费, 同时可节省人力和物力。

(4) 反馈控制处理部分主要是对采集的信息进行控制输出, 用以驱动或控制家庭灯光、煤气开关电磁阀或各种家电设备等。

3.家庭智能化系统的实现方式

家庭智能化系统的各部分功能应在统一的系统工作平台上实现集成管理,并实现系统资源共享和互操作。简言之,整个家庭智能化系统是由一个程序来集中、综合管理。由于家庭智能控制器的生产厂商在研发产品时有不同的侧重点,实现技术有所不同,因此,实现方式也各有差异[3]。

(1) 按处理方式可以采用集中处理和分布式处理两种实现方式。集中处理实现方式是将信息采集、输入、处理和显示、记录、反馈信息等所有功能全部集中在家庭智能控制器中,集中统一管理。目前,许多厂商推出的产品大多采用该方式。其优点在于设备规格统一、简单。存在的问题是,产品的可扩展性和伸缩性较差。另外,该方式在布线、安装等方面给工程施工也带来不便。分布式处理方式以家庭智能控制器为核心,以家庭总线(Home Bus)[5]为基础,以各种家庭功能控制模块为节点,组成家庭网,以先进的网络分布方式取代传统的集中式处理。这样,整个系统的形态组合上具有很强的灵活性、可扩展性,控制器到控制模块之间通过总线方式连接,具体的探测器到控制模块之间采用多线方式连接,系统的工程施工也给出方便。

(2) 按组网方式可以划分为电话公网组网、现场总线组网和小区局域网组网等集中组网方式。电话线连网通信是一项传统的、利用电信公网组网的方式。其突出优点就是系统组网费用低且区域跨度大,但系统使用费用高且通信速度也不十分理想。现场总线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现场的微处理机智能测量控制系统,具有网络管理方便、通信速度快、对现场环境适应性强、系统可靠性高等优点,但因神经元芯片及开发工具的专利费用,系统造价偏高。小区局域网已经不可避免地称为智能化住宅小区发展的一个重要部分内容。楼内的中心主机、服务器、各楼层的局域网以及共享的办公设备如激光打印机等通过主干网互连, 构成智能建筑的计算机网络系统。利用智能化小区内部已经建成的以太网来组网具有住户费用少、通信速度快等显著优点。

4.结语

家庭智能是以住宅为平台,利用综合布线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安全防范技术、自动控制技术、音视频技术将家居生活有关的设施集成,构建高效的住宅设施与家庭日程事务的管理系统,提升家居安全性、便利性、舒适性、艺术性,并实现环保节能的居住环境。本文提出家庭智能化系统的结构与实现方案,作为智能楼宇的基本单元,集楼宇家居单元信号采集、控制、管理以及网络通信于一体,具有构成灵活方便、通用性强、成本较低廉易于实现的特点。随着嵌入式系统和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智能楼宇会更加成熟,实现形式更加多样化,必将对传统的家居模式带来革命性的变化。

参考文献

[1] 沈瑞珠. 楼宇智能化技术[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2] 王鸣,张国友,李正. 基于嵌入式系统的楼宇智能化管理器的设计与实现[J]. 工业仪表与自动化装置,2006,(06):46-49.

[3] 丁龙刚. 实用的智能化楼宇系统结构和网络解决方案研究[J]. 办公自动化杂志,2008,(02):40-43.

[4] 王鸣,张国友. BRIM-1楼宇远程智能化管理器的设计与应用[J].计算机应用, 2007,(02): 78-80 +87.

篇2

智能家居简述

信息化智能家居系统是以住宅为平台,兼备建筑、网络通信、信息家电、设备自动化,集系统、结构、服务、管理于一体的高效、舒适、安全、便利的居住环境。将各种与信息相关的住宅设备通过家庭内网络连接起来,并保持这些设备与住宅的协调,有效地实现住户与外界的沟通和联系,支持即插即用的多种接入,包括电话、传真、高速数据网络、xDSL接入等,可实现在远方用电话控制家电设备;自动传送水电煤气的读数,智能安保系统遇火灾及偷盗紧急情况时会自动向主人和物业管理单位报警。

智能家居系统利用先进的信号传送和微处理器技术,来集成或控制家中的电子电器产品或系统,例如计算机、照明系统、厨房设备、保安系统、暖气及冷气系统、通讯系统、视频及音响系统等,使家庭更为舒适、安全、高效和节能。一方面,系统会自动参考来自各个传感器中的信号做出相应的一系列操作,另一方面主人可以通过键盘、触摸屏、计算机、手持遥控器等人机接口来控制家中的电子电器产品。

智能家居系统设计原则

瀚德智能家居系统设计符合以下原则:

1.可行性和适应性,系统保证技术上的可行性和适应性。

2.实用性和经济性,系统建设始终贯彻面向应用,注重实效方针,坚持实用、经济的原则。

3.先进性和成熟性,系统设计既采用先进的概念、技术和方法,又注意结构、设备、工具相对成熟。能反映当今的技术先进水平,而且具有发展潜力。

4.开放性和标准性,系统功能不断扩展,追求系统的开放性和标准性。

5.可靠性和稳定性,考虑技术先进的同时,还从设备性能技术支持及维修能力等方面着手,确保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6.可扩展性和易维护性,为了适应系统变化的要求,必须充分考虑以最简单的方法,最低的投入,实现系统的维护和扩展。

智能家居系统组成

瀚德智能家居系统是以信息化为平台,将数字娱乐中心、背景音乐、智能家电(灯光、窗帘、空调、热水器等)控制系统、防盗报警、可视对讲等系统进行统一管理,室内通过遥控器任意控制,室外可通过手机或电脑进行远程控制,对家里的情况了如指掌。

系统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综合布线系统

数字客厅系统

AV视频交换系统

智能家电(灯光、窗帘、门禁、电器等)控制系统

家无忧监控报警一体化系统

背景音乐系统

1.综合布线系统

随着科技地不断发展,人们对家居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家居的弱电系统也越来越多,如何合理的管理这些弱电的线缆,清楚地掌握各个系统的工作状态,出现故障能够及时的发现及尽快的解决问题。多媒体信息箱系统彻底解决了家庭弱电线路多、杂、乱及维护的问题。

设备选择:别墅型多媒体信息箱(HD-01C05)

智能多媒体弱电信息箱采用暗埋箱体加上多功能模块条的方式,统一把家居所需要的弱电系统:计算机网络系统、电话语音系统、楼宇对讲系统、音频系统、视频系统等合理地整合到了一个箱子。使得家居的弱电系统能够进行统一的管理,合理的应用。

路由器模块条解决了家庭多台电脑同时上网的问题;电话交换模块让家里的电话能够像办公室一样采用分机管理;视频交换模块让有线视频信号放大后再分配到各个房间;弱电接头模块让楼宇对讲及其它弱电接线能够统一的分配及管理。

2.数字客厅系统

瀚德智能数字家庭娱乐中心,给家庭带来了一种颠覆传统的全新现代化数字娱乐生活方式。系统可以把家里的电脑、宽带、电视融为一体:超大的画面带给用户极大的享受和震撼!现在,科幻电影的镜头,在你家中就能实现。

设备选择:数字家庭娱乐中心系统1分2型(HD-04USBPSW)

通过1根VGA线+1根音频线将书房电脑的另一路VGA信号和音频信号直接传输到客厅的及各个卧室的电视上;并将电脑USB信号通过1根网线延长至其他房间以便远距离使用电脑。

功能:最多可实现4个房间的电视变电脑。

3.AV视频共享系统

瀚德AV视频共享器不仅能够解决多台电视共用一台机顶合的难题,还能把DVD、卫星接收机、电脑等多路信号源根据客户需求共享到每一个房间的电视,音响上,真正的成为家庭影视的交换中心。一台设备让所有房间都能共享客厅的多种视听设备。

设备选择:AV视频共享器

4.智能灯光控制系统

本系统采用电力线载波控制协议,控制器只需要接在220V电源线上即可无需另行布线。本次项目主要控制以下几个部分:灯光、窗帘、门禁、及一些常用的家电。

灯光照明设备主要由日光灯、吊灯、壁灯、射灯、落地灯和台灯等组成,除日光灯外,其它所有灯均可作亮度调节,以满足不同的需要。

智能灯光系统是由灯光控制模块(或面板)组成,模块与房间内照明设备对接后,即可实现强大的灯光场景效果,像晚餐模式、起床模式、就寝模式,具有记忆功能;电器控制系统由电器控制模块组成,与房间内相应的设备对接后即可实现相应的控制功能。如通过手机、遥控器、电脑软件可随时的打开热水器、空调、电动窗帘、TV、灯光等设备。

主要设备:场景遥控器、开关面板、随意贴面板遥控器、一路随意插座、电话远程控制器、 信号增强器、电动窗帘机、三键窗帘面板

5.家无忧监控报警系统

家无忧系列产品为远程(电话、手机、网络)监控+无线报警+彩信报警一体的家居安全防护系统。远程/本地监控、远程/本地即时录像、即时截图、夜视功能、支持多人远程IE浏览,远程可控制全方位云台转动。6组电话报警,远程监听现场、外接警号、报警发送短信、远程布撤防、手机逆向索取任意防区的现场图片、SD卡录像储存功能等。多种功能配置提供选择。

远程/本地监控、远程/本地即时录像、即时截图、夜视功能、支持多人远程IE浏览,远程可控制全方位云台转动。6组电话报警,远程监听现场、外接警号、报警发送短信、远程布撤防、手机逆向索取任意防区的现场图片、SD卡录像储存功能等。优点:CDMA邮件视频,不接网线也可以直接通过CDMA无线网络视频。

设备:报警主机、烟雾感应器、门磁、煤气探测器、红外探测器、无线红外对射探头

6.背景音乐系统

背景音乐系统是艺术的享受,品位的追求。当您告别市井的喧嚣,拖着疲惫的身躯泡进温暖的浴缸时,当您舒服地躺在宽大的软床上,闭目养神时,当您在展示您的橱艺,在盘碟间烹煮煎炸时,隐隐的传来蔡琴的《被遗忘的时光》,腾格尔的《天堂》。轻轻的,柔柔的,穿梭于您的思维,徘徊在您的心海,让您感受到身心的洗礼,享受到音乐的抚慰,这就是家庭背景音乐系统给您带来的全新体验。背景音乐如看不见的潜流,轻轻流淌,无处不在。给宾客以美妙享受的同时,也显示着主人的高雅与修养。

篇3

引言

几年前一些经济比较发达的国家提出了“智能住宅”的概念,住宅智能化是智能家居先导,智能家居是住宅智能化的核心。那么达到一个什么样的标准才 可以称之为智能化家庭呢? 智能化家庭与智能大厦的概念与定义一样,至今尚没有取得一致的认同。美国电子工业协会于1988年 编制了第一个适用于家庭住宅的电气设计标准,即:《家庭自动化系统与通讯标准》,也有称之为家庭总线系统标准(HBS);我国也从1997年初开始制定 《小康住宅电气设计(标准)导则》(讨论稿)。在“导则”中规定了小康住宅小区电气设计总体上应满足以下的要求:高度的安全性;舒适的生活环境;便利的通 讯方式;综合的信息服务;家庭智能化系统。同时也 对小康住宅与小区建设在安全防范、家庭设备自动化和通讯与网络配置等方面提出了各方面的设计标准。最近国家建设部住宅产业化办公室提出了关于住宅小区智能化的基本概念,即:“住宅小区智能化是利用4C(即计算机、通讯与网络、自控、IC卡) 技术,通过有效的传输网络,将多元信息服务与管理、物业管理与安防、住宅智能化系统集成,为住宅小区的服务与管理提供高技术的智能化手段,以期实现快捷高 效的超值服务与管理,提供安全舒适的家居环境”。

一、智能化住宅的概念及内涵

到底什么样的住宅才是智能化住宅(Smart Home)?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将智能化住宅界定为具有适应性、预测性的智能服务系统,其实现目标是将家庭中各种与信息有关的通讯设备、家用电器和家庭保安装置通过家庭总线技术连接到一个家庭智能化系统上,进行集中的或异地的监视、控制和家庭事务管理,并保持这些家庭设施与住宅环境的和谐与协调。其具体内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安全设施

从2003年10月开始实施的《北京市住宅区及住宅安全防范设施建设和使用管理办法》规定,今后新建、改建、扩建住宅区及居民住宅,均应将安全技术防范设施建设纳入整体规划及设计之中,新建、改建、扩建住宅区及住宅工程竣工后,配套建设的安全防范设施工程经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家庭中的安全防范系统除入侵报警外,还有电视监控装置,但因使用者水平差异较大,故一般不宜太复杂,也可自行设计组装,以符合自己的个性需求。

2、家庭网关

家庭网关具备两个主要功能:一是作为外部接入网连接到家庭内部、同时将家庭内部网络连接到外部的一种物理接口;二是使住宅内用户可以获得各种家庭服务的平台。家庭网关能使有不同网络协定的设备互相沟通,因此家庭网关可以汇总外部各种不同渠道传来的信息,转换之后再连接到家中的PC机,未来还可连接到电视机。家庭网络的通信功能主要在物理层和链路层进行,除此之外,它还需要操作系统来解释信息并与应用程序接口。

3、宽带接入—网络的延伸

宽带接入网指的是本地交换机与用户端设备之间的传输系统,它可以部分或全部代替传统的用户本地线路网。宽带接入网包含有用户线传输系统、复用设备、数字交叉连接设备和用户/网络接口设备。为了能在网络中传输图像和多媒体,则需要更高的带宽。宽带接入网实现方案目前主要有用ADSL直接入户、有线电视系统光纤进入小区等。待未来条件许可时,最终可像日本和德国一样,实现光纤直接到户FTTH。

4、阳光体系

也称为被动式太阳能住宅,其保温层厚度达到30cm以上,设有热存储器,设计有多功能的太阳能利用体系,被动地接收阳光的照射,获得的热量存于屋顶、地板和墙中,能加热或冷却室内空气、温暖地面,还能提供热水。这种被动式的太阳能系统与整个住宅合为一体,可以提供全年的室内气候调节,从而能得到最佳效益使用方便,有益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5、健康环保

用健康的价值观来建设健康舒适的居住环境,要重新审视自己的住宅行为,健康的住宅不仅追求山、水、土、石、绿地、阳光、空气等自然要素,还要满足居住者生理和心理的需求。

6、数字娱乐中心

数字电视和数字机顶盒的推出将使人们能够欣赏到丰富多彩的高清晰画质节目,除了在传统模拟电视机上加装机顶盒可以收看数字电视节目外,更可取的是使用液晶和等离子等高清晰数字电视装置。使用硬盘录放像机可直接将节目内容存入硬盘之中,在播放时也是直接从硬盘读取资料,近期还推出了带刻录盘功能的硬盘录放像机,可以用作备份或保存。如果在家中安装一台多媒体服务器,只要在该多媒体服务器上播放,就可以在家中任何有电视机或PC机的地方收看,既可看同一节目,也可看不同的内容,既可在这个房间看DVD,也可在另一个房间听音乐,各随其便,互不干涉并实现让大人和小孩都高兴的游戏功能,一台机器就能符合家庭中每个成员的需要。

二、中国现代智能化住宅在现阶段应急需解决的问题

智能建筑和智能家居两大技术发展日趋成熟,为我国实现住宅智能化奠定了结实和强有力的基础。然而智能化住宅的信息传输系统却成为智能化住宅发展的瓶颈问题。所谓智能化住宅的信息传输系统一般指小区的直控机,房到各住户之间信息通道和住宅室内的信息传输系统。目前一般采用布线、借用电力、电话等铜质导体传输或使用无线传输方式。

1、网络布线方面尚未优化。

电话网目前由电话局负责布线到户,但技术上采用超5类线信道会更方便、规范;有线电视网采用同轴电缆传输;小区计算机网络一般采用以太网。三网信号进入业主住宅后一般先集中到总控房或总控机箱,然后用星形方式到墙上或地上各面板点控制机箱。如果将上述三种网络综合在一起,通过光纤分配网传输到小区或小区中的楼,然后通过铜缆进入每户家庭,构成一个综合的业务网,实现双向交互式操作。它能给住户提供计算机数据通信,与互联网相连,达到信息资源共享。但这种方式,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处于停滞不前状态,这里固然有些是技术上的原因,但主要的还是由于不同的管理部门的行政干预。

2、接口和协议没有统一

从技术角度,智能住宅并没有太多难题。但近几年之内在标准化接口和通讯协议(协议问题,即诸多家电和网络能够彼此相容)等方面,不同的技术标准还难以统一。不同技术标准的存在,为智能化住宅的迅速普及留下了很大的障碍。随着智能化住宅标准化进程的不断推动,智能化住宅方可得以迅速发展。

3、宽带接入的的具体问题。

宽带的主要优点就是高速、持续、稳定、廉价的互联网接入。家庭宽带接入后,拓展了家庭生活对智能家居的需求,这可以用网络家庭一词来概括。网络家庭可以方便使用互联网与了解信息及外界沟通(浏览、电子邮件);利用宽带网与小区物业管理中心连接,享受智能小区的全方位服务;目前国内城市住宅小区宽带接入技术有多种:XDSL、HFC、光纤以太网、LMDS、宽带卫星专线接入,每一种都有其特点。虽然,目前及今后一段时间内,几种互联网接入方式还会并存;但我们可以看到,宽带到户接入技术正以其先进性和经济性而形成的巨大优势扫荡其它窄带接入技术。当然,采用何种宽带接入方式,还应该因地制宜。

三、中国现代智能化住宅在发展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居住条件的要求有了明显的变化。20世纪70年代人们关心有无住房,80年代人们关心住房大小,90年代人们关心住房装修,而21世纪人们关心的是住房智能化问题。中国现代智能化住宅在发展中应当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市场定位问题

“智能化住宅”提供的是商品化住宅产品,是面向社会的个人家庭销售。智能化住宅与智能大厦相比,其市场化特征更为突出。因此,在项目开发规划设计之初,市场定位必须准确,向哪些人提供什么档次的住宅?进而确定提供哪些智能化功能?否则不是功能过剩、就是功能不到位。

篇4

中图分类号:TU767 文献标识码: A

一.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对家居环境舒适度要求越来越高,家庭装修成为建筑业主普遍关注的重要话题。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的深入发展,智能化开始进入到建筑装修过程中,家庭智能化装修引领建筑装修业迈入现代化行业。

二.智能化装修概述

建筑智能化装修将现代信息技术纳入到装修过程中,促使家庭装修实现信息化、功能化。在智能化装修中,包括多方面内容:

第一方面是智能化仪表的应用。传统装修过程中使用的煤气表、电能表及水表等从各自独立开始转变为中央集中控制,可以节约查表、缴费的时间。

第二方面是计算机中央控制技术的应用。利用计算机控制家庭网络中的电器、仪表,采用无线或有限通讯技术实现异地控制。

第三方面是智能化材料的应用。利用某些材料可以随着环境温度变化而发生物理变化的特点,应用到装修过程中,从而达到预期效果。

第四方面是智能化网络布线技术的应用。同预埋电话线、网络线、电线一样,为了实现计算机中央控制及确保计算机的信息通讯,在装修初期预先埋设好网络线路。

智能装修与普通装修最大的区别,就是在装饰装修过程中溶入了现代高科技元素,被定义为一个过程或者一个系统,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网络通讯技术和综合布线技术,与国际互联网连接,将与居住、办公等有关的各种子系统有机结合起来,通过信息技术、统筹管理,给建筑提供更多发展空间,让生活工作更加舒适、安全、有效。

家居智能化装修还项目包括:家庭网络布线,家庭AV共享,家庭背景音乐,家庭智能遥控系统、家庭电动窗帘,家庭智能照明及家庭智能安防家庭宽带网络系统、家庭电话系统、家庭电视视频系统等。智能家居系统中,包括对家用电器的监视和控制,对热能表、燃气表、水表、电表的数据采集、计量和传送,对照明设备、窗帘的监视、调节和控制,火灾自动报警、可燃气体泄漏报警、防盗报警,通风、除尘、加湿系统的操控。随着现代通信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自动控制技术等高科技的发展及其在建筑领域的广泛应用,商品房的智能化系统从简单的楼宇对讲系统逐步发展到综合布线,从单一的系统发展到多个智能化系统。如通过开关控制系统,可以对灯光照明进行自动调节和开关遥控;三表(电、水、气)的远程抄送;通过自动监控系统,对火警、煤气泄漏等家居安全监控。

三.国内智能化装修的前沿及发展性

1.智能化装修的三大特征

(1)精确。智能化装修要求一切用数字和标准说话,对设计、预算、施工、验收等有关行业标准的贯彻执行更加严格到位,排除了一些家装设计师和施工工人习惯凭感觉和经验作判断,从而导致尺寸出入等问题。

(2)高效。装修是一个大系统,涉及到对装修业务、装修材料、装修流程和装修工人的复杂管理,智能化装修模式的导入,如人力资源和物力资源采用电脑网络统一调配等等,可以明显提高工作效率,压缩装修成本。

(3)智能。智能化装修与传统装修相比,最明显的差别就是前者紧扣家居科技发展的脉搏,充分运用智能保安系统(如指纹锁、红外线监控、自动报警等)、空气置换系统、中央吸尘系统、紧急呼叫系统、远程遥控家电等高科技产品,使家居生活的品质带来前所未有的提升,业主的生活将会更加便利、更加丰富、更有安全感和舒适感。

2.国内智能化装修的发展前沿

智能化装修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在欧美兴起,在90年代末进入我国。历经多年发展,伴随着房地产行业的快速进步,智能化装修已经在家庭装修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

(1)装饰行业不规范。我国现阶段对固定资产的投入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高层建筑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每年的产值都在2000亿人民币左右。在如此巨大的消费刺激下,智能化装修公司也多如牛毛。在智能化装修行业的众多公司中,其专业水平良莠不齐,优秀企业不多,行业管理不够规范,全国各地发展不平衡,无序从业多于规范从业,设计人员“鱼目混珠”,这些直接导致行业的恶性竞争。

(2)智能化装修与其他项目设计分散。在欧美发达国家,一名优秀的建筑师,同时也是一名优秀的室内设计师;一名优秀的室内设计师同时也是一名智能化装修设计师;而一名家具设计师很有可能是一名能工巧匠,其专业领域的联系性非常强。而中国相关专业领域的人才培养却是分离的,院校的专业设置是将建筑设计、室内设计、工业设计分门别类,这种人才培养机制造成了割裂几个联系非常强的整理提供专业领域连贯性。建筑师完成土建结构设计后就将建筑毛胚甩给室内设计师,而室内设计师在室内设计家具时多半只能选购市场成品,这种关系结构不利于内外一体化的优秀室内建筑作品的问世,同时也阻碍智能化装修的快速发展。

3.国内智能化装修的可持续发展性

智能家居是住宅智能化的核心部分,目前我国的智能化装修市场有三个特点:一是市场潜力大,现在的房地产业在全国的发展都很火爆,作为其下游产业,智能化装修市场前景非常乐观。第二点就是产品多,厂家多,大部分集中在上海、北京、深圳、广州等地。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家形成规模化。第三,就是目前国家对智能家居行业还没有实施统一的行业标准,使得很多中小企业各自为政,按自己对市场的理解来开发产品,相互间的产品不具备兼容性,这种局面有诸侯争霸的感觉。

整体而言,目前互联网对家装行业的改造才刚刚开始,行业生态环境尚未建立,市场空间巨大。互联网时代,家装借助电商模式快速集聚大量客户(流量)成为可能:去中介化将带来家装成本的显著下降;而线上功能的丰富使得某个家装产品或家装品牌的跨区域扩张速度大大加快;而用户体验的提升也大大提升了流量的转化率。互联网基因在家装行业的移植,使打破传统家装的价格迷雾、区域壁垒以及消费者的不信任感成为可能。

因此,今后几年智能化装修市场会进入一个行业整合阶段,最终可能会出现几家规模比较大,品牌影响力好的厂家。从产品角度来讲,以后的智能家居产品会朝着实用化、傻瓜化(操作简单)、模块化的方向发展,所谓模块化就是产品开发商把智能家居产品做成模块化的,可以根据用户的实际需求任意搭配。这样不仅可满足不同层次用户的需要,而且可以节约成本,也可以节约不必要的端口模块的浪费。

投资者可以把握的是,家装价值链延伸空间巨大,家装涉及的产业链很长,在硬装过后,还有两个万亿级的市场(软装、家电和智能家居)对应同一个消费群体,因此,家装企业一旦能够快速聚集大量流量,则成为后续消费的入口的可能。家装作为集成“家”的各项硬件功能的系统工程,未来有望通过对智能家居的集成以及与智能社区的互联互通,实现对家庭生活的改造升级,而家装企业有望在这一过程中实现向“家庭服务商”的转变。

四.结束语

智能化装修是未来家装发展趋势,随着智能化家居设备的逐渐增多,家居智能化、装修智能化必将更加成熟,能够为住户提高舒适、安全的生活环境。

参考文献:

[1]王磊.家装新概念:智能化装修[J].家庭育儿,2001,(1):19.

[2]丁静生.现代家庭装修流行趋势探析[J].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9,31(3):139-141.

[3]李莉,柴绍光.智能化在建筑装饰装修施工管理中的应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20).

[4]方敬浩.建筑智能装修技术浅析[J].科技致富向导,2011,(19):265,390.

[5]林清雄.建筑智能装修中应注意的问题[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21).

篇5

我国智能建筑专家、清华大学张瑞武教授在1997年6月厦门市建委主办的“首届智能建筑研讨会”上,提出了以下比较完整的定义:智能建筑是指利用系统集成方法,将智能型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控制技术、多媒体技术和现代建筑艺术有机结合,通过对设备的自动监控,对信息资源的管理,对使用者的信息服务及其建筑环境的优化组合,所获得的投资合理,适合信息技术需要并且具有安全、高效、舒适、便利和灵活特点的现代化建筑物。这是目前我国智能化研究的理论界所公认的最权威的定义。

二、智能建筑的特点

1、节约能源。2、节省设备运行维护费用。3、提供安全、舒适和高效便捷的环境。4、广泛采用了“3C”高新技术(3C高新技术是指现代计算机技术、现代通信技术和现代控制技术)。5、系统集成。

三、现阶段智能建筑存在的问题

1、电气施工图设计不完善。建筑工程项目在方案设计阶段时,往往重视建筑设计本身的平、立、剖,而对其他专业,特别是设备工程,包括水、电、暖等有所忽视,只要写一个简单的说明即可,而对智能化系统建设则未被列入内容,有的甚至不考虑。在设计方案评审时,有关主管部门提出或设计单位询问建筑单位关于智能化设计时,项目已进入初步设计阶段,建筑单位才认识到需要这方面的设计,设计单位也才被要求做智能化系统总体方案设计。智能建筑中涉及到的办公自动化系统、通信自动化系统与楼宇自动化系统都是当前世界的先进技术,设计单位难以完全掌握,设计单位对选用的系统不熟悉,施工图设计困难,对各系统应包括内容有分歧。

2、智能化系统总体方案设计与建筑设计不同步。正当智能化系统总体方案设计进行时,由于工期紧迫,建筑设计已进入施工图阶段,设计迫在眉睫,智能化系统总体方案甚至未经评审就进入施工图设计。部分工程项目在进入施工后才发现缺少智能化系统的设计施工图,于是重新找施工单位进行智能化系统设计。

3、系统集成商在准备进入项目实施时,发现没有弱电井和弱电配电间,要不就是土建已超前,管路预埋已成空话,或虽有管路但冗余不够等。介入时发现电话、电视等已有人实施,许多管路和信息出口的安装位置,设备的安装位置已被占用。诸如此类,使原方案必须重新修订,系统指标和工程预算发生较大变化。

4、缺少国产化系统集成产品。目前我国还没有开发出一套智能建筑系统集成产品,国外如美国江森自控、I BM、朗讯科技等公司产品占据国内智能建筑市场。国外楼宇自动化系统的供货都是从敏感元件、执行机构、阀门、变送器、现场控制站、子站、网络服务器及所有软件成套供货,产品质量有保证,但现场调试、人员培训、后期服务等方面不完善,在与甲方及施工单位配合上有难度。自身的技术力量薄弱。在施工过程中,接线、安装等低级错误引起设备损坏的现象时有发生,对国外产品不熟悉和技术壁垒给智能建筑的正常运行带来隐患。

四、智能建筑未来的发展趋势

1、智能大楼。是指将单栋办公大楼建成综合智能化大楼。智能大楼的基本框架是将BA、CA、OA三个子系统结合成一个完整的整体,发展趋势则是向系统集成化、管理综合化和多元化以及智能城市化的方向发展,真正实现智能大楼作为现代化办公和生活的场所。

2、智能广场。智能大楼从单幢大楼变为成片开发,形成一个位置相对集中的建筑群体,称之为智能广场。智能建筑不再局限于办公大楼,逐步向公寓、商场、医院、学校等建筑领域扩展。智能广场除具备智能大楼的所有功能外,还具有系统更大、结构更复杂的特点,一般应具有智能建筑集成管理系统IBMS,能对智能广场中所有楼宇进行全面和综合的管理。

3、智能化住宅。智能化住宅的发展分为三个层次:首先是家庭电子化(HE),其次是住宅自动化(HA),最后是住宅智能化,美国称其为智慧屋(WH),欧洲称为时髦屋(SH)。

智能化住宅是指通过家庭总线(HDS)把家庭内的各种与信息相关的通信设备、家用电器和家庭保安装置都并入到网络之中,进行集中或异地的监视控制和家庭事务性管理,并保持这些家庭设施与住宅环境的协调,提供工作、学习、娱乐等各项服务,营造出具有多功能的信息化居住空间。

4、智能化小区。是对有一定智能程度的住宅小区的统称。智能化小区是具有居家生活信息化、小区物业管理智能化、IC卡通用化的小区。小区智能化是一个过程,它伴随着智能化技术的发展及人们需求的增长而不断完善,表明了可持续发展是小区智能化的重要特性。

篇6

1住宅小区和家庭智能化的内涵与范畴概述

近年来,经济发达国家不断提出智能住宅的理论与概念。而该项目的主要目标就是要保证在家庭内部同信息相关的通讯设备、家庭保安装置以及家用电器,利用家庭总线技术,与家庭智能化系统相连接,进而实现对家庭事务予以集中或者是异地控制、监视和管理,同时,应实现家庭设备同住宅环境的有机融合,更协调更和谐地发展[1]。在我国的智能住宅研究领域中,自1997年开始便制定《小康住宅电气设计导则》,而在导则的内容当中,同样对小康住宅小区的电气设计提出了总体要求,即较高的安全性;生活环境应舒适;通讯方式需要相对便利;具备综合性的信息服务;实现家庭智能化系统。在此基础上,对于小康住宅和小区建设方面也同样提出了设计标准,具体表现在安全防范、通讯网络配置以及家庭设备的自动化等方面。而设计标准包括三个级别:其一,理想目标;其二,普及目标;其三,最低目标。另外,于1998年的新加坡亚洲家庭电气与电子消费品的国际展览会当中,在场内构建了虚拟的未来之家,并且推出了新加坡模式的家庭智能化系统,同时,在新加坡的新闻媒体当中也刊登了与未来之家相关的信息资料。其中,未来之家的主要内容就是,在清晨起床的时间,卧室内的音响设备会自动地播放出主人喜爱的起床音乐,将卧室主人唤醒。与此同时,卧房和浴室点灯也同样会在熟人梳洗的时候自动点亮,厨房的咖啡器会同时煮水,在主人梳洗完毕,咖啡煮好。另外,主人仅需要按动具备综合功能的遥控器便能够进入到家庭影院系统当中,观看电视节目或者是VOD点播等等,同时还可以上网查询邮件以及相对重要的新闻,还可以进行多媒体游戏。在主人走出房门以后,家庭智能化系统就会自动地开启安全保卫系统,如果有陌生人非法进入到住宅或者是住宅发生事故,系统会立即自动拨电并及时通知主人等。而主人在接收到报警信号以后,可以回拨住宅的家庭智能化系统,进而开启数码电话机特殊的对讲器。在主人下班回到住宅之前,可以使用通讯设备来遥控空调机,使其调节到适宜温度,还可以对家中的电器设备进行遥控。当下,智能化技术已经从大厦转向小区,并且进入到了独立家庭当中,那么,在达到何种标准或者是模式才能够成为智能化的住宅小区呢?即便在几年前经济发达国家已经提出了智能住宅概念,并且我国也开始制定了小康住宅电气设计标准,然而,该概念同标准与智能大厦概念定义同样没有得到一致认同[2]。然而,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小康住宅小区智能化最终就是在小区内部实现家庭多元信息技术的运用,进而保证信息和监控同时进行。由此可见,智能化的住宅小区一定要在物理与逻辑层面中提供多元信息源、技术以及设备的大力支持。对于住宅小区智能化的发展情况与实践经验,应科学合理地制定出住宅小区智能化发展的原则与功能目标等。而我国住宅小区的智能化发展原则与功能目标可以分为三部分:住宅智能化、小区物业管理智能化、信息服务与通信网络的智能化。

2智能小区的物业管理功能目标分析

要想保证住宅小区的智能化得到有效地实现,最重要的就是物业管理工作,所以,实现高效合理的物业管理也同样具备相应的发展原则。首先,物业管理工作需要依靠小区的现代化设施与自动化系统;其次,应该积极地采取高效并且完善与节能管理方法与手段;最后,应建立并健全科学并且先进的管理模式,进而更好地为住宅小区内部的家庭提供服务,最终有效地实现住宅小区智能化的物业管理工作目标[3]。其中,住宅小区智能化物业管理功能目标可以分为以下三点:第一,具备相对完善的综合物业管理系统。其中,需要在小区物业和房产管理、房屋的维修保养管理以及收费管理等方面建立综合物业管理系统。比如,计量计费系统。该系统能够自动的抄录居民的电表、水表和煤气表等,在没有普及自动抄表技术之前,抄表人员需要进行挨家挨户的人工抄表,而且会受到较多因素的干扰。在正式普及自动抄表技术之后,系统可以自动的开展电、水、煤气管理,并且相应的实现扣费、计费和计量工作,方便了居民的缴费。再比如,车辆管理服务。作为一种非触摸式车辆管理系统,该系统能够由卡片完成终端硬件的关闭或者开启等工作,在整个过程中人员很少参与进来,但是却能够更好地进行车辆的管理。紧密地结合计算机系统视频监控系统、安全系统、车辆管理系统等,能够实现对车辆的立体化监控,最终使车辆的安全性得到全面的保障。与此同时,基础设施的智能化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通过电气智能化系统可以更好地管理供电设备和供水设备,因此在现代住宅小区智能化中基础设施的智能化属于一个非常重要的功能。现在已经逐步的推广和应用了自动化的供电、供水系统,以此为基础,可以在智能化的管理网络中纳入供电系统和供水系统,能够实现智能化、远程化的电闸和水泵控制,同时还可以在智能化地管理网络中统一的纳入路灯、电梯、水位、水泵等各种系统,最终能够在统一的平台上对这些系统实施全面协调的管理。第二,在住宅小区内部建立起安全防范综合管理体制。确保住宅小区周围的防卫,在小区的围墙之上应安装红外对射的报警探测器,一旦出现非法闯入的情况,可以进行及时报警。同时,在住宅小区大门外侧、主干道、停车场入口和公寓楼的入口门厅等位置均应安装CCTV摄像机,进而实现全天安全防范的监视以及报警系统联动,最终实现录像记录的功能。另外,住宅小区各个主要出入口的通道与公寓楼的入口处需要设置具体的巡更点,不断加强保安执勤工作人员的防盗工作,增强工作人员安全巡视责任感,还需要为执勤巡查的保安工作人员提供人身安全措施。在此基础上,在各公寓入口的地方应安装好可视对讲系统,访客需要经过主人的确认才能够进入到公寓当中。除此之外,还应实现家庭内部防盗和紧急求助报警信息的联网状态。一旦家庭内部出现盗警或者是安全报警的时候,报警信息就会及时传送至小区的物业管理中心。第三,综合信息服务和接入网功能目标。智能化的住宅小区要想在短时间内实现综合信息服务和网络发展,需要遵循以下几点原则:始终依赖公共通讯接入网,并且建立HFC综合性的通讯接入网平台,最终有效地实现平台功能。应积极构建小区内部的综合信息服务数据库,进而为小区居民提供查询、购物以及娱乐等服务内容,另外,应在住宅小区内部建立Web服务器,积极提供HFC综合接入网平台,保证发挥其电话服务与交互式的电视服务等。

3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人们对于生活质量与水平的要求也逐渐提高,尤其是住宅环境。因此,人们对于智能化的住宅小区产生了兴趣,并给予了一定的重视和关注。文章对智能化住宅小区与家庭智能化的内涵与范畴进行了详细地分析,并提出了智能小区物业管理的具体功能目标,最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与水平,积极促进我国智能化住宅小区理念的进一步创新和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海东.住宅小区建筑电气与智能化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研究[J].低碳世界,2015(22):219-220.

篇7

1 我国智能化居住小区的现状及应解决的关键技术 1.1 我国智能化居住小区的现状

我国居住小区,特别是新建小区的智能化系统建设是近几年才兴起来的。小区智能化系统的建设总体上是以需求为导向的,而且带动和培育了一个产业的发展。1999年,只有少量房地产开发商在建设楼盘时规划设计了智能化系统,2000年,在部分商品楼盘都不同程度地开始建设了智能化系统,甚至存在某些“炒作”或“广告不实”的现象。不少开发商往往十分看重智能化系统对楼盘销售带来的好处,而对居住小区建成后,智能化系统的运行与维护,以及所需的运行费用则很少考虑,存在着盲目建设“过火”了,开发商头脑“发热”了,应该让政府出面压一压,这种担忧完全是多余的。因为小区智能化系统的建设基本上是市场行为,不应该用过去计划经济时期的眼光来看待。事实上到2001年这种具有“盲目性”的建设逐渐“冷”下来,开始转为“理性”。

目前,全国新建的居住区几乎都不同程度地建设智能化系统,特别受到青睐的是安防装置与宽带接入网。在直辖市、省会城市以及经济较为发达沿海城市等已建设了不少高水平的智能化系统。随着时间推移对智能化系统运营与维护、物业管理公司动作等方面全社会都给予了高度重视,暴露了不少管理、运行机制方面一些深层次问题,它涉及到建设、公安、电信、广电、供水、燃气、电业等行业管理,也涉及到开发商、业主,甚至于政府等,但总的民展趋势是健康的。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智能化居住小区的建设将会逐渐扩展,甚至将智能化小区扩大为社区或城市。

1.2 制定“居住区智能化系统建设要求与技术导则”必要性

总结这几年来居住小区智能化系统建设的经验及教训,2003年建设部住宅产业化促进中心及时地经修订的《居住小区智能化系统建设要点与技术导则》(以下简称《导则》)是非常必要的。

(1) 可以规范居住小区智能化系统的建设,提高居住小区的性能,使其适应高科技,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发展,满足信户较长期的需求。《导则》要求居住小区智能化系统建设与居住小区建设同步进行,衽统一规划、设计、施工、检测调试与验收。智能化系统建设应采用总体设计,分步实施的原则。要求智能化系统的室内外管网布线纳入居住小区的综合管网布线设计中,满足居住小区平面规划的要求以及房屋结构对预埋管路的地求。并要求按现有标准规范设计与施工。

(2) 《导则》的实施,规范了智能化系统的功能,促进了土建设计与智能化系统建设的紧密结合。在近几年建设的智能化系统不少是由系统集成商设计的,他们往住把智能建筑设计理念及方法用于居住小区智能化系统的建设中,造成了系统建设内容过多,功能过于复杂,物业管理公司不愿用等问题。事实上智能建筑与居住小区智能化系统建设有很大的区别。把居住小区智能化系统建设简单地纳入智能建筑范畴是不对的。首先,智能建筑往往是写字楼或单位办公楼,对楼宇自控、安防系统、网络系统等建设要求远比居住小区智能化系统更高、复杂。而居住小区智能化系统面向老百姓,系统简单易学、可操作等方面则比智能建筑的要求高。而在土建设计方面居住小区智能化系统比智能建筑地理范围更广,产品安装难度往往较大。

(3) 通过《导则》实施,规范居住小区智能化系统总体规划设计和施工图设计。今后应将这部分内容作为设计单位的一个专业,全面提高智能化系统的水平。

(4) 《导则》的实施可以引导国内智能化系统产品的研发。近几年来,国内围绕小区智能化系统的产品开发迅速增加,特别是IP家庭智能终端、家庭智能化布线箱、数字硬盘录像、物业管理网站等,不少大公司也进入这市场。智能建筑中应用系统与产品大部分为国外产品,由于智能建筑对系统与产品技术要求较高,国外系统与产品相对成熟,而居住小区智能化系统的产品,如:可视对讲、多表远程计量、家庭智能终端等,国外产品价位太高,因此,绝大部分智能化系统采用国内或合资企业生产的产品。《导则》的实施可促进国内产品开发向实用、先进方面引导。《导则》中支持多网融合技术,IP智能终端、系统集成技术,这些都是目前居住小区智能化系统急需的技术与产品。另外,目前还不能做到不同厂家生产的智能化系统产品,可以相互替换。《导则》的实施力求在产品互换性上起引导和示范作用。

(5) 《导则》的实施可以提高和必进物业管理水平。居住小区智能化系统的建设对物业对物业管理队伍提出了更高地求,盲目建设、物业管理人员素质跟不上将会造成浪费。如何使居住小区的智能化系统科学合理,既能满足住户需求,又能使物业管理公司掌握,运行维护费用合理,这是《导则》中实施内容之一。另外,居住小区智能化系统的建设使物业管理在Internet网上展开成为可能,探索新的物业管理模式也是《导则》实施中的一个内容。

1.3 当前智能化居住小区建设中一些问题

(1) 盲目追求先进

有些业主贪多求全,甚至提出“世界一流”、“十五年不落后”等口号。过分强调了智能化系统的作用,忽视了中国的现实、文化背景和人们的实际生活水平等,超出了业主的功能需求,造成浪费;缺乏对系统和产品深入的了解,盲目追求“”或“A”的数量;需求分析不够,致使投资效果很不理想,投入使用后发现问题太多。在《导则》中,把智能化小区分为一星、二星级和三星组。但并不是说按三星级标准设计,就是最佳方案。星级划分是对不同档次的居住小区而言的。简单地说,一星级适用于经济适用型居住小区,二星级适用于舒适型居住小区,三星级适用于豪华型居住小区。选择某类星级,取决于楼盘的定位也就是业主的实际需求、对小区智能化系统的正确定位,科学合理地选择功能及产品是建设成功的关键因素。

有些盲目追求技术先进,对智能小区建设及系统集成存在理解误区。除了相互攀比,追求不切合实际的高标准和技术先进性,还有的片面强调系统集成概念,在小区内盲目推行三网合一方案。既不考虑是否有需求,也不考虑物业管理人员素质。智能化系统是高新技术的高度综合,这些高新技术本身敢在迅速地发展和更新换代。智能化系统的建成中是一切的开始,在投入运行的几十年时间里,除了需要正确地管理和有效地维护外,还要不断通过实际使用来发现各类系统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从而对系统内的部分硬件和软件进行更新与长级,使其达到最佳运行状态。一般来说,智能化系统产品与设备的生命周期在10~15年,综合布线与现场总线等的使用寿命在15~20年。这就涉及到业主利益与维修基金的使用等方面的问题。当前有关部门应研究这方面的体制与政策措施,使之能适时地提长技术与更新设备。

(2) 重建设轻管理

许多方案在总体规划阶段,就没有考虑系统建成以后所需要的物业管理人员、运用费用等问题。甚至有的只为楼盘促销而建,也就是说重建设轻管理,从而导致由于物业管理费偏低或物业管理人员素质差,造成某些系统关闭、停机现象。

(3) 规划、设计与施工方面存在问题

没有总体集成和系统更新与扩展的考虑,仓促上马,甚至边招标、边设计、边施工、边修改,造成了返工,浪费严重。有些智能化系统集成商对现场安装与施工组织了解不多,不能很好地组织指挥。设计部门对智能化产品和智能设计方法还很不熟悉,尤其在系统集成方面较弱,还需要产品厂家和系统集成商的支持和通力合作。目前对智能建筑设计的注意重点大都集中在智能化系统上,面建筑方面注意不够。建筑结构的灵活性、适应性欠佳,对智能化系统设备的安装空间、管线、路由等考虑不周。施工组织与管理不够健全、形面指挥不灵、协调不力,施工中相互扯皮,施工效率低。现场工程督导人员、施工队伍素质差,缺乏经过正规训练、有经验的施工人员,造成安装质量不高。另外,对施工的全面质量管理重视不够。

(4) 小区局域网与宽带接入网重复建设

开民商自已建设小区局域网,要求该小区有较大的规模(最好在1000户以上,对别墅区可减少),且住户上网率较高;物业管理公司中有通信运营的。前一种方案小区对信息化的需求较高,投资较大,另外对网络的安全方面要下更大的功夫,有一定的风险;后一种方案投资少、风险小,但今后物业管理公司要开展网上增值服务需支付一些费用。目前有少量的小区智能化系统建设这两种方案都用,这是没有必要的。

(5) 多表远程计量系统运行管理方面问题

多表远程计量系统计费没有与有关部门沟通,会造成许多管理问题。有的建成后长期无法工作,造成浪费,有的选用一些价格低、质量差、性能不稳定的产品,造成系统不能正常运行;或系统的误差很大,结果形同虚设,仍需人员每月入户抄表,完全失去远传和集中检测的作用。水、电、气等业务部门的经营管理方式很不相同,有的在推行(或局部推行)预付费的IC卡经营方式;有些计量由小区物业公司管理,物业公司向水、电、气等业务部门用预售方式交费,使用中常出现较大差。个别小区还将公共环境的浇花清洁用水、路灯照明和办公用电等摊到住户身上,常常由此引发纠纷。

(6) 系统配置与控制室建设不合理

这一误区会造成系统运行效果不佳。部分小区安装安防系统只是为门面,实际上作用不大;也有些小区安防系统设计过多,不切合实际。例如有一个只有二个多层住宅楼的院,为了防止非法放侵,从一层至顶层每套住宅内都安装了窗磁、红外幕墙,由于选用产品性能不佳,再加上使用不当,造成报率高,应用效果极差。另外,根据众多物业管理公司和系统集成商反映,许多小区的中心控制室非常狭小并且偏隅一角,甚至在地下二层,致使智能化系统投入运行后效果不理想。为了物业人员能及时出警响应,迅速赶到现场,中心控制室位置首迁在小区中间。为便于系统维护和检修,机房面积应恰当。开发商应选择有系统设计和施工经验,并能规范施工的集成商来完成智能化系统项目。应严格按规范要求进行施工,否则待隐蔽工程结束后便无法更改了,由此成的损失将是十分巨大的。如智能化系统中涉及的弱电系统较多,应尽量将弱电系统管线统一到一条(个)综合管道(井)中,每个子系统对接地都有一定的要求,应根据不同的子系统确定不同接地方案,接地与防雷应分别考虑、统一施工。

由于智能化系统在国内隶属于建设、公安、邮电、广电、电业等行业管理,目前管理混乱,加强对小区智能化管理势在必行。

1.4 我国智能化居住小区应解决的关键技术

目前居住沤智能化系统是由安全防范系统、管理与监控系统和通信网络系统组成,总共十五个功能模块。

安全防范系统由以下五个功能模块组成:居住报警装置、访客对讲装置、周边防越报警装置、闭路电视监控装置、电子巡更装置。

管理与监控系统由以下五个功能模块组成:自动抄表装置、车辆出入与停车管理装置、紧急广播与背景音乐、物业管理计算机系统、设备监控装置。

通信网络系统由以下五个功能模块组成:电话网、有线电视网、宽带接入网、控制网、家庭网。

总结以上三个系统,共十五个功能模块在个国各地小区中的应用情况,排除其管理、产品质量与用户使用等因素外,从技术层面来看应解决以下关键技术:

(1) 产品互换性

目前居住小区智能化系统中不少产品是不可替换的,如小区可视对讲系统,如果客户终端机坏了只能换同一型号的产品。这对系统长期运行存在着很大隐患,因为谁也不能保证这些产品的生产厂家不会出现变迁。解决产品的互换性问题,需要制定一毓的待业标准规范,通过市场竞争,使其逐步形成占据垄断地位的厂家联盟及它的品牌。这里的关键技术是制定一系列的行业标准,这需要时间,也需要政府、社会各个方面大力支持,来检同攻关。

(2) 改进自动抄表装置的原理

从已经建成自动抄表装置的运行情况来看,效果普遍不佳,除了水、电、燃气的管理部门不予配合原因外,自动抄表装置的工作原理存在着严重缺陷,自动抄表装置一般都是采用将原表具中机械转动变换为电脉冲,以累计电脉冲数得到计量值。虽然目前采用抗干扰、UPS、信号传输过程自动纠错等方法,仍免不了出错。因此研究开发《可直读表具计量值》的自动抄表装置已是当务之急,目前已经有了这类产品,但还不普遍采用。

(3) 简化布线

目前一套居住区智能化系统布几十根线的现象普遍存在,线多给施工造成困难,且今后维护也十分麻烦。因此如何使布线简化且规范,形成整套智能化系统布线施工规范,也是需各方共同攻关来解决。

2 大力发展基于Internet网家庭智能化系统 美国、欧洲等经济发达国家提出了“Smart Home”或称为“Wise House”,实际上与我们“智能化住宅”概念差不多,其实质内容是:将住宅中与信息技术相关的各种通信装置、家电和家庭安防装置等通过家庭总线技术(HBS)连接到家庭智能终端上,对这类装置或设备实现集中式的控制和管理,也可以异地监视与控制。异地功能的实现主要依赖于Internet网。换句话说,家庭智能终端是指完成住宅内各种数据采集、控制及通信传输的设备(或设备组合),一般具有家庭安全防范、设备监控及信息通讯的功能。

早期家庭智能终端采用星型结构,每个探测器和家庭智能终端之间都必须单独布线缆,造成了在面积不大的一套住宅内要敷设几十根线缆,给建筑设计、施工和用户的装潢带来很多困难。家庭总线技术的推出改变了以往家庭智能终端星型结构的布线方式。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家庭智能化系统家庭总线的带宽要求将会逐步提高,对家庭宽带总线开始有了需求。其实家庭中的不少低速设备,对带宽的要求不高。考虑造价因素,将会形成低速总线和高速总线在同一住宅中并存的局面,两者之间通过网关连接。由于这一方案成本较低,将会维持较长一段时间。

1988年美国电子工业协会组织编制了《家庭自动化系统与通讯标准》。在美国约有4万户家庭安装了“Smart Home”系统,在新加坡也有许多社区采用了这一类家庭智能化系统。从居住环境而言,欧美以单体别墅的居住模式为主。家庭智能化系统是与市镇相关系统直接相连,美国目前仍盛行ADSL 、Cable Modem等宽带接入方式,因此欧美的智能家居多数是自行独立安装,自成体系。

我国城镇大多选择建设密集型的居住小区,这是符合我国国情的。但对家庭智能化系统而言,房地产开发商不应该将其所有内容划入小区智能化系统中。而应该将家庭智能化系统设计成业主完全可以自行选择的系统,业主可以根据需要选择相应产品和功能、可以自选升级。房地产开发商应该为业主自行安装家庭智能化系统提供环境、建筑结构与技术上的支持,如管线、设备或装置的安装空间等。

家庭智能化系统可以成为智能小区的一部份,也可以每个家庭独立安装基于Internet网家庭智能化系统,由于后一种工作模式将很大部分增值服务由物业管理部门转向于社会,克服了信息服务由物业管理部门一家包打天下的不实际的做法。从发展来看家庭自行安装其于Internet网家庭智能化系统将是一个发展方向,这一类产品将会有很大的市场。

3 研究开发用于绿色建筑的智能产品是今后的发展重点 建筑活动是人类对自然资源、环境影响最大的活动之一。我国正处于经济快速发展阶段,年建筑量世界排名第一,作为大量消耗能源和资源的建筑业,如何承担起可持续发展的社会责任已迫在眉睫。发展绿色建筑是改变传统建筑的高消耗、高污染模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

绿色建筑是指为人们提供健康、安全、舒适和适应21世纪信息社会的居住、工作和活动的空间(简称为舒适空间),同时实现自然资源、节约资源(节能、节材、节水、节地)及最大限度的减少对环境污染的建筑物。绿色建筑涵盖了智能建筑、智能化居住区、节能建筑、健康住宅和生态住宅等内容。在建筑全生命周期内(规划、设计、施工、运营、拆除/再利用),绿色建筑通过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的集成应用,降低资源和能源的消耗,减少废弃物的产生和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最终实现与自然共生。

我国在经济增长方式方面,还存在着“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不协调、难循环、低效率”的问题,并且在建筑业还相当突出。建筑物在建造和运行过程需消耗大量的自然资源和能源,并对环境产生重要影响。建筑产品成本的2/3属于材料费。据统计,建筑业消耗的物质占全国物质消耗的总量的15%左右。2001年,全国建筑业主要建筑材料消耗为:钢材7810.1万吨,木材4519.3万M³ ,水泥41399.8万吨。每年房屋建筑的材料消耗量占全国消耗量的比例约为:钢材占25%、木材占40%、水泥占70%、玻璃占70%、运输量占8%,建筑材料消耗的矿产资源约50亿吨/年,生产能耗约1.6亿吨标煤/年,占全国能源生产的13%,建筑能耗约占全国能耗的28%,建筑活动造成的污染约占全部污染的34%。同时建筑占据土地资源和自然空间,影响自然水文状态、大气质量,对生产环境产生重大的影响。绿色建筑可以拉动相关产业发展和扩大内需。绿色建筑对于建筑理念、发展模式和消费方式是一次深刻的革命,它集成了建筑节能、建筑智能化和绿色建材等一系列高新技术,为城市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提高行业科技含量。据统计,发展绿色建筑可带动新型节能墙体、节能门窗、新能源利用等30多个待业的发菜,市场发展潜力达164亿元。智能技术应用以智能技术为支撑、提高绿色建筑性能的系统与技术、发展集中空调节能控制技术、建筑室内环境综合控制、空调新风量与热量交换控制技术、高效的防噪声系统、水循环再生系统、给排水集成控制系统等。采用高技术的智能新产品,如:太阳能发电产品、智能采光照明产品、隐蔽式外窗遮阳百叶等。

智能化居住区是指配备有智能化系统的居住区,达到建筑结构与智能化有机结合,并能通过高效的管理与服务,为住户提供一个安全、舒适与便利的居住环境。居住小区智能化系统的概念是从智能建筑发展而来的,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及Internet网等的迅速发展,反这些领域中技术、产品、应用环境引入到居住小区中已成为居住小区建设中的发展趋势。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居住小区的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可以说居住小区的智能化系统建设是现代高科技的结晶,也是建筑结构与信息技术完美结合的产物。从这一观点出发,居住区智能化系统应用范围应扩大,应用于节、生态、环保和可持续发展方面。这些领域的应用发达国家已有大量成功案例。例如英国INTEGR组织建造完成的智能型住宅,座落在WATFORD市的INTEGER建筑研究开发中心。这座建筑包括了许多特色:环保、节能和智能控制。北美不少住宅,为了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外墙安装了通风器,设计了热交换装置,利用余热达到节能的目的;加拿大CMHC公司在温哥华的试验住宅,利用坡面安装了太阳能光电板:美国Scottsdale的DcRanch超大型智能住宅区,综合布线造价就达二千万美元以上;美国比尔.盖茨智能化的家;英国为残疾人设计建设在BARNSLEY的“默特尔”的智能公寓。

篇8

智能化住宅建筑的定义

1.智能住宅建筑的定义

智能住宅是实现人、设施和建筑的相互协调,人们平时的生活和生产中需要进行大量信息的传递,这就需要一定的设施,方便人们在有限的时间内大量进行的传递,智能住宅中的电话、网络通信技术和计算机等设备实现了信息的及时传递,并且在信息传递过程中打破了时空的界限,方便了人们的生活。智能住宅是具有预测性和舒适性的智能管理和服务系统的住宅,其设计理念是运用信息技术将家庭中的各种通讯设备、家用器材连接到一个总线上,方便人们进行集中的监控和管理,以便能够提供更好的服务,实现智能设备和居住环境的协调。

2.住宅智能化的定义

住宅智能化是指运用信息技术,通过家庭的管理系统将与家庭生活相关的各种设备连接起来,使家庭中的各种设备高效地发挥其功能,住宅的安全问题、住宅的设备和设施的管理和检测都是住宅智能化的体现。

智能化居住模式的内容

1.智能化住宅要满足居住安全性

智能化住宅首先要确保人们的居住安全性,要注意居室内的防火、防盗设施的设计。

2.智能化住宅要满足居住的高效性

智能化住宅在为人们提供舒适的居住环境的同时,还提高了居民的生活效率,智能化住宅中配以网络通讯技术和信息服务系统,通过智能化设备,人们可以提高对资源的利用率,在网上进行缴费,节省了人们的时间,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效率。

3.智能化住宅要满足居住的舒适性

智能化建筑为人们提供了自动化的日常设备,方便了人们的生活,为人们提供了良好和舒适的居住环境。

4.智能化住宅要实现居住的便利性

智能化住宅要利用信息技术,为人们提供方便的设施,人们在使用智能设施时,提高生活和工作效率,节约时间。

智能化设计在住宅建筑中的应用

1.网络通讯的智能化设计

网络通讯技术应用于智能住宅中,其是智能住宅的核心,将住宅区内的各个系统连接在一起,并与网络连接,这样就实现了居民与外界的沟通,物业可以及时地为居民提供良好的服务和管理。网络通讯系统实现了住宅区内各个用户的电话线连接、有线电视连接、计算机网络的连接,为居民提供了方便。

2.报警系统实现智能化

灾情自动报警系统、安全防盗系统和紧急呼救系统构成了智能住宅的报警系统。

(1)灾情自动报警系统

灾情自动报警系统包括火灾报警系统,其实现了在楼道内、电梯口处和客厅内安装火灾探测器,火灾探测器与住宅区的防盗报警系统连接,一旦发生火灾后,报警系统就会启动,及时通知物业管理部门进行灭火措施。灾情自动报警系统还可以预防天然气的泄露,在厨房内安装天然气泄露报警设备,当住宅户的天然气发生泄露时,通过声光报警,及时地通知物业部门进行安全防护。

(2)安全防盗系统

安全防盗系统是采用门禁设备,在住户的门框上安装门磁设施,这时,住户可以用钥匙开门,如果有人撬门,设备就会发出警报,警报会及时地传到住宅区的保安那里,保安可以及时地到达现场进行处理。安全防盗系统还体现在对讲设备的安装和使用上,在每一户都安装了对讲机,如果有人来访,必须先通过对讲机进行对话,待住宅户确定来访的人是熟悉的人,才可以让来访的人进门。闭路电视的装备也是防盗系统的主要设施,其主要在住宅区的入口和出口处、停车场和道路上安装摄像头,住宅区的保安室内可以观察到在这些路段上的人们的行为,这样就可以有效地防止盗窃行为。

篇9

一、前言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同时借助于相关技术和规范标准的日益丰富完善,智能化小区的规划设计与建设在很多地区已渐成热点,开发商们纷纷把它作为开发新项目的重要卖点之一。智能住宅和智能小区通过开发商和众多媒体的宣传,描绘了梦幻般的未来生活:通过住户家中的内部网络和外部通讯网络,人们足不出户就可以实现购物、教育、娱乐、医疗、沟通交流等等一切生活需求,并且保证住宅环境舒适、安全、最大限度节能等等。然而,1999年中国首次网络生存测试的结果,表明了当今中国的现实:我们憧憬的、国内外媒体宣传的,并不一定是我们真正需要的,也不是靠简单搭建几个所谓智能系统就能轻易实现的;即使技术上能做到,外部大环境的制约和种种客观条件的不具备也是无法绕开和回避的现实。目前的购房者对住宅的“智能”并未给与足够的热情和关注,他们首先还是考虑价格和住宅最基本的硬件条件,如:户型、环境、交通等等。有些智能小区的先行者花了很大力气开发了网上信息服务,结果少人问津。不过国内也有很多智能小区的建设者从实际应用出发,通过扎实的努力,从完善相关的配套服务入手,不断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和从业人员素质,让使用者真正感受到了“智能化”给生活带来的方便、舒适和安全。这些现象都说明智能技术应用到家庭是不可能一蹴而就的,更不应该追求不切实际的“大而全”。但新技术的不断发展应用,并最终更好地服务于人们的生活是历史发展的大趋势。本人希望将自己在从事小区智能化技术研究和规划设计过程中的一些想法陈述如下,供同业者参考,更希望得到业内专家的指正。

二、现代住宅小区功能需求分析

住宅是人类最基本的生存空间,是人们逗留时间最多的地方。随着社会的发展,住宅的功能范围亦在发展变化,其中信息的快速传递与获取是一个重要方面。但现代人对住宅小区的功能要求是综合性的,并不仅限于信息技术方面,更何况人们对新技术的接受和应用还需要一个过程,这不仅受认识局限,还受到经济发展以及外部环境条件的限制。我们在实践中感到:在从事住宅小区智能化系统的规划设计和建设时,一定要首先了解居住者对住宅、小区的功能需求,才能更加适当地选择智能化系统的功能和服务标准。一个现代化的住宅小区必然是以居住的舒适、安全、便利为首要标准,一般应满足如下要求:

1、舒适性:它包括平面空间尺度、视野、登高(高层楼的交通)、采光、通风、日照、噪音、内部装修、温湿度等等。

2、可持续发展性:从小区来讲,小区应与环境共生,保护资源,获得能源效益。对住宅而言,除核心部位外,其余空间作为卧室、餐厅等可以灵活再分隔。其他还包括: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的再处理、再应用,以不破坏自然生态为目标;住宅内环境质量:厨卫设备布置紧凑,管线隐蔽,废油、气、烟排除畅通,建材的有害物质的防护等等。

3、节能、降耗:实质上是可持续性发展的社会性的一面,多层住宅合理的体量与围护结构,能源及设备的合理有效使用,可再生能源(风力、太阳能)和新型材料的应用等。

4、安全性:必须是人与技术措施相结合。

防盗要求:多层次防范,从边界防范、区内电视监控到住宅内的防盗。

紧急事件的防护措施。

灾变(火灾、风灾、地震)的应急措施。

5、方便性

交通:住宅或小区所处位置,小区内部道路布局和区域标识。

各种配套设施。

小区内部商店、文娱等服务设施。周边的商店、医院、餐厅、学校等等。

通信:电话、电视、计算机通信。

由此看来,智能化系统是满足现代住宅小区功能需求不可缺少的。它是现代住宅小区提高居住质量的手段之一,并将成为现代住宅小区的基本配套设施。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不断完善的今天,它的重要作用不可低估。因此,我们认为高档次的住宅小区应尽可能选择功能全面、技术水平高的智能化系统,并可适度超前;而低档次的住宅小区也应根据自身实际和投资情况选择造价低廉、功能适用的智能化系统。

三、智能住宅小区技术的形成和发展状况

智能住宅、小区在国外历经了80年代初的住宅电子化、80年代中的住宅自动化到90年代美国的“智慧屋”(WISEHOME)、欧洲的“聪明屋”(SMARTHOME)的住宅智能化这样三个阶段。这三个发展阶段,表明了智能住宅与智能大楼由于服务对象的不同而形成了不同的发展道路。

住宅电子化使采用大量电子技术的产品进入家庭;住宅自动化使家用电器、通信设备与安保防灾等设备在家庭中的功能综合一体化;而住宅智能化使家庭中的家电、安保防灾和各种通信(语音、数据、图像)设备通过总线技术进行监视、控制和管理。其中,家庭总线技术是住宅智能化技术的核心。目前美国、欧洲和日本都有了各自的家庭总线标准。美国、日本、新加坡都有根据这些标准建立的智能住宅和小区的示范工程。

中国智能住宅小区的发展与国外有所不同,是借助于智能建筑技术的引进和发展并借鉴国外家庭总线技术。趁住宅产业蓬勃发展之机而兴起的。1997年,我国在《小康住宅电气设计(标准)导则》的编制中对小康住宅小区电气设计提出了如下要求:高度的安全性、舒适的生活环境;便利的通讯方式;综合的信息服务;家庭智能化系统。同时也对小康住宅与小区建设在安全防范、家庭设备自动化以及通讯与网络配置等方面提出了理想目标、普及目标和最低目标等三级设计标准,这标志着我国智能小区的规划设计开始朝着标准化、规范化的方向发展。这一期间,全国许多大城市纷纷将房地产业与IT产业结合起来,开发具有一定智能化特征的住宅,成为房地产业的一大热点。1999年底,建设部信息产业中心颁布了《全国智能化住宅小区系统示范工程建设要点与技术导则》(试行稿),导则规定了智能化住宅小区建设中的目标和原则,并拟从2000年起,用5年左右的时间,组织实施全国智能化住宅小区系统示范工程,以此带动和促进我国智能化住宅小区建设。其总体目标是:通过采用现代信息传输技术、网络技术和信息集成技术,进行精密设计、优化集成、精心建设和工程示范,提高住宅高新技术的含量和居住环境水平,以适应21世纪现代居住生活的需要。这项导则的颁布有力地推进了智能化住宅小区在我国的普及和建设。2000年上半年,国家信息产业部负责编制了《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T50311-2000)以及《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GB/T50312-2000),结束了多年来中国智能建筑设计无章可循、无标准可依的状况,这无疑为我国智能建筑健康有序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同年8月,国家经贸委又组织四川长虹电子集团公司、青岛海尔集团公司、清华同方股份有限公司等全国11家在家用电器和相关产品领域有影响和知名度的企业和单位成立了家庭信息网络的联合体,重点研究家庭网络的技术标准、基本框架和终端产品的开发与研究。这一举措使得我国的家庭网络技术研究得到了空前发展,为智能化小区发展提供了可靠的网络技术保障。2001年底,国家建设部住宅产业中心又着手对《全国智能化住宅小区系统示范工程建设要点与技术导则》进行了修改。一系列法律性文件的制定与修订,为智能化小区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充足的法律依据和保障,推动了智能化小区在我国的进一步发展。目前智能化住宅小区示范工程遍布全国;用于住宅、小区的智能化产品的研究和开发也方兴未艾。

纵观目前国内外智能化小区的设计和建设,都具有如下共同的功能特征:

1、住宅内部具备综合安防、防灾措施,与小区和社会之间具有一定的信息交互能力。

2、小区内部具备比较完善的安防措施、公用设施监控管理和信息化社区服务管理。

3、小区内住户可以享受多种信息服务。

一个完整的小区智能化系统如图所示。

总的来讲,住宅小区智能化系统是智能小区实现的必要条件,只有实施了智能化系统工程,并真正发挥出智能化系统功能和效用的住宅小区才是成功的智能小区四、小区智能化技术实际应用思考

1、以人为本,注重实际

现代住宅小区的建设应以人为本。住宅小区智能化系统的建设和应用也应如此。智能化系统是高科技的系统,我们不能因此而使以人为本的目标有所减弱,即必须明确技术为人服务这一准则。也唯如此,技术才有市场。小区内千家万户,男女老少,各人的职业特点、教育程度、业余爱好、生活习惯均不相同,他们对于智能化系统提供的功能和服务内容的需求也有很大差别。因此,小区智能化的规划设计和建设者应首先对小区内住户做必要的统计分析和归类,再确定智能化系统的具体功能和相应系统的设计实施,一般可分为如下三类:

A、属于智能化系统的基本要求、技术条件成熟且性能价格比合适的,应列入实施的必选项目,一般有:防盗报警、紧急求助、出入口控制、煤气防泄漏、语音通信、有线电视、三表远程计量、公共场所监控、边界防范、保安巡更管理。

B、技术条件成熟,但费用较贵,操作也较复杂,有相当部分住户不愿使用或短期内不具备使用条件的,作为可选项目,一般有:对家电的远程控制、网上炒股、视频点播(VOD)、Internet服务等。

C、技术条件复杂或不成熟者,或外界环境尚不具备者,或投资成本太高者,则暂不实施。如:远程急救诊疗,这在我国涉及法律责任和社会环境条件目前尚不具备。又如:网上购物、网上教育,国内大多数地区社会大环境上不具备。又如:集中空调系统,涉及投资太高,冷量分摊计费复杂和住户的观念等问题。

据此情况,小区智能化系统的规划设计与实施必须首先满足住户基本和可选项目的要求,并考虑今后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外界大环境的改善,逐步将暂不实施的以及可能出现的新项目予以实施。以前,许多房地产开发商虽考虑智能化的技术较多,但忽视了住户需求而交了不少学费,而今就应较周到考虑,使住户享受到信息技术带来的真实的物超所值的智能化服务,自身也可以获得相应的利益回报。

2、标准规范、统一管理

目前,国际、国内种种关于智能化技术的标准纷繁复杂,各行其道,有些甚至互不兼容。这种状况已经成为智能化小区规划建设健康发展的一大障碍。与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智能化小区标准规范的制定还处于起步阶段,技术的规范化、标准化是智能化小区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只有建立了统一的、可行的标准规范,才能使智能化小区发挥出更大的综合效益。政府有关部门可以在国家信息标准的指导下,本着“科学性、全面性、系统性、兼容性和扩充性”的原则,建立小区智能化系统和相关技术产品的标准规范,解决标准化接口和通讯协议等方面的难题,实现智能化小区技术产品的规范统一和良好的兼容扩充性。同时,也要不断细化、及时修订智能化小区在设计、施工和监理等各个环节的标准规范,为智能化小区建设提供良好的技术和法律保障,从而推动我国智能化小区建设健康、有序的发展。

智能化小区的规划设计和建设是一项涉及范围广,跨部门、跨行业的综合性系统工程。为了保障智能化小区的顺利实施,应该建立相应的组织机构,包括领导机构、专家咨询机构和技术创新机构,统一负责编撰和修订各种相关标准规范,制定全面的远景规划和近期目标,协调相关部门和相关行业的关系,管理规范行业内部的行为。使智能化小区的规划和建设真正走上有章可循,规范发展的轨道。

3、人才培养,专业服务

在这一点上,笔者认为:要保证智能化小区良好的规划、设计、实施以及建成后的可靠、有效运行,必须要有熟练掌握智能化技术理论与使用维护知识的专业人才,而且也需要大量懂管理、跨学科的复合型人才。只有培养和造就一支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应用知识的高素质人才队伍,才能支撑起智能化小区的建设和发展。

小区智能化的实施是一个系统集成的过程,在这个集成过程中,有关的技术、设备、材料最终构成了具体的符合住宅小区需要的智能化系统,人在集成过程中起着组织者、管理、设计者和执行者的重大作用。由于小区智能化技术在我国的发展历史很短,大多数人都缺乏理论和实践经验,更缺乏设计实施智能化工程的人才。因此在实践中培养和锻炼人才就显得十分重要;而且,不仅要培养规划设计人才,更重要的是培养施工组织和管理人才,具体实施和安装调试人才以及未来的运行维护人才。建筑行业向来是劳动密集型行业,高科技性的工种是弱项;系统集成商也是近几年才出现的,并且很多都是有集成之名,却缺乏规划设计、施工组织管理和工程实践的各方面经验;而许多物业管理公司由于人员素质、思想观念等方面限制,要他们有效的使用和维护好智能化系统也确实存在困难,专业从事社区服务的智能化公司可能是解决智能小区良好运行的一个途径,但他们也同样受到专业技术人才短缺的困扰。

智能化人才的获得主要可以通过两种手段:一是靠教育培养。既可以从高校培养,相关高等院校应密切跟踪信息产业和智能化技术的发展,适应社会需求,及时调整和优化课程设置,以满足国内智能化小区建设发展的要求,为社会培养大批的可用专才;也可以给高新技术人才提供到国外学习、培训的机会,学习和掌握国外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手段,更好地为国内智能化小区的建设和发展服务。二是靠引进。国家可以制定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吸引在外留学或国外信息技术领域的规划设计和组织管理人才。此外,可以采取举办各种专业技术培训班的方式,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锻炼培养所需的专业技术人才

五、结束语

本文实际分析了智能化小区建设在我国持续健康发展的基础,希望以往“智能小区”只见技术、只见设备的覆辙不要重蹈,更希望未来智能小区的开发、设计、建设和管理者们能把系统做好,用出效益——在给住户带来现代信息技术享受的同时,获得技术上和经济上的双重收益,为推动我国的国家信息化建设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住宅小区智能化系统设计与工程实施》程大章同济大学出版社

《智能建筑技术与思考》温伯银出自《建筑电气》

篇10

一、前 言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同时借助于相关技术和规范标准的日益丰富完善,智能化小区的规划设计与建设在很多地区已渐成热点,开发商们纷纷把它作为开发新项目的重要卖点之一。智能住宅和智能小区通过开发商和众多媒体的宣传,描绘了梦幻般的未来生活:通过住户家中的内部网络和外部通讯网络,人们足不出户就可以实现购物、教育、娱乐、医疗、沟通交流等等一切生活需求,并且保证住宅环境舒适、安全、最大限度节能等等。然而,1999年中国首次网络生存测试的结果,表明了当今中国的现实:我们憧憬的、国内外媒体宣传的,并不一定是我们真正需要的,也不是靠简单搭建几个所谓智能系统就能轻易实现的;即使技术上能做到,外部大环境的制约和种种客观条件的不具备也是无法绕开和回避的现实。目前的购房者对住宅的“智能”并未给与足够的热情和关注,他们首先还是考虑价格和住宅最基本的硬件条件,如:户型、环境、交通等等。有些智能小区的先行者花了很大力气开发了网上信息服务,结果少人问津。不过国内也有很多智能小区的建设者从实际应用出发,通过扎实的努力,从完善相关的配套服务入手,不断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和从业人员素质,让使用者真正感受到了“智能化”给生活带来的方便、舒适和安全。这些现象都说明智能技术应用到家庭是不可能一蹴而就的,更不应该追求不切实际的“大而全”。但新技术的不断发展应用,并最终更好地服务于人们的生活是历史发展的大趋势。本人希望将自己在从事小区智能化技术研究和规划设计过程中的一些想法陈述如下,供同业者参考,更希望得到业内专家的指正。

二、现代住宅小区功能需求分析

住宅是人类最基本的生存空间,是人们逗留时间最多的地方。随着社会的发展,住宅的功能范围亦在发展变化,其中信息的快速传递与获取是一个重要方面。但现代人对住宅小区的功能要求是综合性的,并不仅限于信息技术方面,更何况人们对新技术的接受和应用还需要一个过程,这不仅受认识局限,还受到经济发展以及外部环境条件的限制。我们在实践中感到:在从事住宅小区智能化系统的规划设计和建设时,一定要首先了解居住者对住宅、小区的功能需求,才能更加适当地选择智能化系统的功能和服务标准。一个现代化的住宅小区必然是以居住的舒适、安全、便利为首要标准,一般应满足如下要求:

1、舒适性:它包括平面空间尺度、视野、登高(高层楼的交通)、采光、通风、日照、噪音、内部装修、温湿度等等。

2、可持续发展性:从小区来讲,小区应与环境共生,保护资源,获得能源效益。对住宅而言,除核心部位外,其余空间作为卧室、餐厅等可以灵活再分隔。其他还包括: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的再处理、再应用,以不破坏自然生态为目标;住宅内环境质量:厨卫设备布置紧凑,管线隐蔽,废油、气、烟排除畅通,建材的有害物质的防护等等。

3、节能、降耗:实质上是可持续性发展的社会性的一面,多层住宅合理的体量与围护结构,能源及设备的合理有效使用,可再生能源(风力、太阳能)和新型材料的应用等。

4、安全性:必须是人与技术措施相结合。

防盗要求:多层次防范,从边界防范、区内电视监控到住宅内的防盗。

紧急事件的防护措施。

灾变(火灾、风灾、地震)的应急措施。

5、方便性

交通:住宅或小区所处位置,小区内部道路布局和区域标识。

各种配套设施。

小区内部商店、文娱等服务设施。周边的商店、医院、餐厅、学校等等。

通信:电话、电视、计算机通信。

由此看来,智能化系统是满足现代住宅小区功能需求不可缺少的。它是现代住宅小区提高居住质量的手段之一,并将成为现代住宅小区的基本配套设施。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不断完善的今天,它的重要作用不可低估。因此,我们认为高档次的住宅小区应尽可能选择功能全面、技术水平高的智能化系统,并可适度超前;而低档次的住宅小区也应根据自身实际和投资情况选择造价低廉、功能适用的智能化系统。

三、智能住宅小区技术的形成和发展状况

智能住宅、小区在国外历经了80年代初的住宅电子化、80年代中的住宅自动化到90年代美国的“智慧屋”(WISE HOME)、欧洲的“聪明屋”(SMART HOME)的住宅智能化这样三个阶段。这三个发展阶段,表明了智能住宅与智能大楼由于服务对象的不同而形成了不同的发展道路。

住宅电子化使采用大量电子技术的产品进入家庭;住宅自动化使家用电器、通信设备与安保防灾等设备在家庭中的功能综合一体化;而住宅智能化使家庭中的家电、安保防灾和各种通信(语音、数据、图像)设备通过总线技术进行监视、控制和管理。其中,家庭总线技术是住宅智能化技术的核心。目前美国、欧洲和日本都有了各自的家庭总线标准。美国、日本、新加坡都有根据这些标准建立的智能住宅和小区的示范工程。

中国智能住宅小区的发展与国外有所不同,是借助于智能建筑技术的引进和发展并借鉴国外家庭总线技术。趁住宅产业蓬勃发展之机而兴起的。1997年,我国在《小康住宅电气设计(标准)导则》的编制中对小康住宅小区电气设计提出了如下要求:高度的安全性、舒适的生活环境;便利的通讯方式;综合的信息服务;家庭智能化系统。同时也对小康住宅与小区建设在安全防范、家庭设备自动化以及通讯与网络配置等方面提出了理想目标、普及目标和最低目标等三级设计标准,这标志着我国智能小区的规划设计开始朝着标准化、规范化的方向发展。这一期间,全国许多大城市纷纷将房地产业与IT产业结合起来,开发具有一定智能化特征的住宅,成为房地产业的一大热点。1999年底,建设部信息产业中心颁布了《全国智能化住宅小区系统示范工程建设要点与技术导则》(试行稿),导则规定了智能化住宅小区建设中的目标和原则,并拟从2000年起,用5年左右的时间,组织实施全国智能化住宅小区系统示范工程,以此带动和促进我国智能化住宅小区建设。其总体目标是:通过采用现代信息传输技术、网络技术和信息集成技术,进行精密设计、优化集成、精心建设和工程示范,提高住宅高新技术的含量和居住环境水平,以适应21世纪现代居住生活的需要。这项导则的颁布有力地推进了智能化住宅小区在我国的普及和建设。2000年上半年,国家信息产业部负责编制了《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T50311-2000)以及《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GB/T50312-2000),结束了多年来中国智能建筑设计无章可循、无标准可依的状况,这无疑为我国智能建筑健康有序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同年8月,国家经贸委又组织四川长虹电子集团公司、青岛海尔集团公司、清华同方股份有限公司等全国11家在家用电器和相关产品领域有影响和知名度的企业和单位成立了家庭信息网络的联合体,重点研究家庭网络的技术标准、基本框架和终端产品的开发与研究。这一举措使得我国的家庭网络技术研究得到了空前发展,为智能化小区发展提供了可靠的网络技术保障。2001年底,国家建设部住宅产业中心又着手对《全国智能化住宅小区系统示范工程建设要点与技术导则》进行了修改。一系列法律性文件的制定与修订,为智能化小区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充足的法律依据和保障,推动了智能化小区在我国的进一步发展。目前智能化住宅小区示范工程遍布全国;用于住宅、小区的智能化产品的研究和开发也方兴未艾。

纵观目前国内外智能化小区的设计和建设,都具有如下共同的功能特征:

1、住宅内部具备综合安防、防灾措施,与小区和社会之间具有一定的信息交互能力。

2、小区内部具备比较完善的安防措施、公用设施监控管理和信息化社区服务管理。

3、小区内住户可以享受多种信息服务。

一个完整的小区智能化系统如图所示。

总的来讲,住宅小区智能化系统是智能小区实现的必要条件,只有实施了智能化系统工程,并真正发挥出智能化系统功能和效用的住宅小区才是成功的智能小区。

四、小区智能化技术实际应用思考

1、以人为本,注重实际

现代住宅小区的建设应以人为本。住宅小区智能化系统的建设和应用也应如此。智能化系统是高科技的系统,我们不能因此而使以人为本的目标有所减弱,即必须明确技术为人服务这一准则。也唯如此,技术才有市场。小区内千家万户,男女老少,各人的职业特点、教育程度、业余爱好、生活习惯均不相同,他们对于智能化系统提供的功能和服务内容的需求也有很大差别。因此,小区智能化的规划设计和建设者应首先对小区内住户做必要的统计分析和归类,再确定智能化系统的具体功能和相应系统的设计实施,一般可分为如下三类:

A、属于智能化系统的基本要求、技术条件成熟且性能价格比合适的,应列入实施的必选项目,一般有:防盗报警、紧急求助、出入口控制、煤气防泄漏、语音通信、有线电视、三表远程计量、公共场所监控、边界防范、保安巡更管理。

B、技术条件成熟,但费用较贵,操作也较复杂,有相当部分住户不愿使用或短期内不具备使用条件的,作为可选项目,一般有:对家电的远程控制、网上炒股、视频点播(VOD)、Internet服务等。

C、技术条件复杂或不成熟者,或外界环境尚不具备者,或投资成本太高者,则暂不实施。如:远程急救诊疗,这在我国涉及法律责任和社会环境条件目前尚不具备。又如:网上购物、网上教育,国内大多数地区社会大环境上不具备。又如:集中空调系统,涉及投资太高,冷量分摊计费复杂和住户的观念等问题。

据此情况,小区智能化系统的规划设计与实施必须首先满足住户基本和可选项目的要求,并考虑今后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外界大环境的改善,逐步将暂不实施的以及可能出现的新项目予以实施。以前,许多房地产开发商虽考虑智能化的技术较多,但忽视了住户需求而交了不少学费,而今就应较周到考虑,使住户享受到信息技术带来的真实的物超所值的智能化服务,自身也可以获得相应的利益回报。

2、标准规范、统一管理

目前,国际、国内种种关于智能化技术的标准纷繁复杂,各行其道,有些甚至互不兼容。这种状况已经成为智能化小区规划建设健康发展的一大障碍。与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智能化小区标准规范的制定还处于起步阶段,技术的规范化、标准化是智能化小区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只有建立了统一的、可行的标准规范,才能使智能化小区发挥出更大的综合效益。政府有关部门可以在国家信息标准的指导下,本着“科学性、全面性、系统性、兼容性和扩充性”的原则,建立小区智能化系统和相关技术产品的标准规范,解决标准化接口和通讯协议等方面的难题,实现智能化小区技术产品的规范统一和良好的兼容扩充性。同时,也要不断细化、及时修订智能化小区在设计、施工和监理等各个环节的标准规范,为智能化小区建设提供良好的技术和法律保障,从而推动我国智能化小区建设健康、有序的发展。

智能化小区的规划设计和建设是一项涉及范围广,跨部门、跨行业的综合性系统工程。为了保障智能化小区的顺利实施,应该建立相应的组织机构,包括领导机构、专家咨询机构和技术创新机构,统一负责编撰和修订各种相关标准规范,制定全面的远景规划和近期目标,协调相关部门和相关行业的关系,管理规范行业内部的行为。使智能化小区的规划和建设真正走上有章可循,规范发展的轨道。

3、人才培养,专业服务

在这一点上,笔者认为:要保证智能化小区良好的规划、设计、实施以及建成后的可靠、有效运行,必须要有熟练掌握智能化技术理论与使用维护知识的专业人才,而且也需要大量懂管理、跨学科的复合型人才。只有培养和造就一支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应用知识的高素质人才队伍,才能支撑起智能化小区的建设和发展。

小区智能化的实施是一个系统集成的过程,在这个集成过程中,有关的技术、设备、材料最终构成了具体的符合住宅小区需要的智能化系统,人在集成过程中起着组织者、管理、设计者和执行者的重大作用。由于小区智能化技术在我国的发展历史很短,大多数人都缺乏理论和实践经验,更缺乏设计实施智能化工程的人才。因此在实践中培养和锻炼人才就显得十分重要;而且,不仅要培养规划设计人才,更重要的是培养施工组织和管理人才,具体实施和安装调试人才以及未来的运行维护人才。建筑行业向来是劳动密集型行业,高科技性的工种是弱项;系统集成商也是近几年才出现的,并且很多都是有集成之名,却缺乏规划设计、施工组织管理和工程实践的各方面经验;而许多物业管理公司由于人员素质、思想观念等方面限制,要他们有效的使用和维护好智能化系统也确实存在困难,专业从事社区服务的智能化公司可能是解决智能小区良好运行的一个途径,但他们也同样受到专业技术人才短缺的困扰。

智能化人才的获得主要可以通过两种手段:一是靠教育培养。既可以从高校培养,相关高等院校应密切跟踪信息产业和智能化技术的发展,适应社会需求,及时调整和优化课程设置,以满足国内智能化小区建设发展的要求,为社会培养大批的可用专才;也可以给高新技术人才提供到国外学习、培训的机会,学习和掌握国外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手段,更好地为国内智能化小区的建设和发展服务。二是靠引进。国家可以制定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吸引在外留学或国外信息技术领域的规划设计和组织管理人才。此外,可以采取举办各种专业技术培训班的方式,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锻炼培养所需的专业技术人才

五、结 束 语

本文实际分析了智能化小区建设在我国持续健康发展的基础,希望以往“智能小区”只见技术、只见设备的覆辙不要重蹈,更希望未来智能小区的开发、设计、建设和管理者们能把系统做好,用出效益——在给住户带来现代信息技术享受的同时,获得技术上和经济上的双重收益,为推动我国的国家信息化建设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住宅小区智能化系统设计与工程实施》 程大章同济大学出版社

《智能建筑技术与思考》 温伯银出自《建筑电气》

《智能建筑工程设计与实施》 程大章同济大学出版社

篇11

中图分类号:G354.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近几年,智能化住宅和智能小区在中国以至全球得到迅猛发展,这是信息技术发展寻找更广阔的市场空间的必然结果。智能化住宅和智能小区向人们提供了方便快捷的信息服务,安全舒适的居住环境以及高效便利的物业管理。所谓智能化住宅,从原理上讲应该是智能建筑的一种,是将建设、设备、运行服务及管理等要素进行综合优化,使其发挥多功能、高效益和高舒适性的住宅建筑及运营模式。与智能的写字楼、商务中心不同,它是将高科技成果及先进的设备运行模式及住宅建筑(区)集成设计,并以方便、简易、友好的方式呈现给用户的一种居住模式。目前,国内已投入使用的智能建筑中,有的“智能”水平低,智能系统运行不良,业主和用户不满。在形成这一结果的许多原因中,设计是主要原因:对智能建筑的认识与理解存在片面性和误区。过分听信设备供应商,盲目求新、求全,提出大大超过建筑物功能与规模实际的智能化要求;国内有些设计人员不熟悉智能化设备的技术与智能建筑设计的方法,因而不能完备地完成智能建筑的整体设计。

一、住宅智能化的概括

1、住宅智能化的含义:从智能住宅的讨论中,可以看出住宅智能化与办公楼、商务中心智能化不同,它是将高科技成果、先进设备、运行模式,同住宅单体以及居住小区进行集成设计,以一种便捷、“亲切”的途径呈现给住户的居住模式。“住宅智能化”通常被定义为:“综合运用建筑、设备、电脑网络和综合布线技术,通过家庭管理平台将与家居生活有关的各种子系统有机结合的一个系统,使其发挥多功能、高效益和高舒适性的住宅建筑运营模式,其内容主要包括住宅的安全防范、主要设备和配套设施的管理与监控、信息网络系统等。”

2、智能化住宅发展状况:发达国家智能化住宅发展早,技术先进,富有经验,其智能建筑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以节能、环保及业主的回报作为智能建筑发展的前提条件。英国去年推向市场的“聪明星”和注人现代网络技术的“ 网络房屋”,以及丹麦最近推向市场的“ 网络厨房”,都是智能化住宅的代表作。我国智能建筑虽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呈现了巨大的市场潜力,但智能建筑技术应用的整体水平不高,地区发展不平衡,相关技术尚不适应市场需求等许多矛盾有待解决,因此,我们需采取积极的对策,借鉴国外智能建筑的发展经验, 制定符合国情的有关智能建筑的法规、规范,解决当前存在的问题。

二、如何关注住宅智能化的问题

1、要具备整体设计的系统观念和面向未来的超前意识智能化住宅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它涵盖了各个专业,包含了建筑、结构、给排水、暖通空调专业和电气专业,只有密切配合,才能使设计更完善,布局更合理,建筑师在这一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住宅智能化建设还应当有一定程度的前瞻性,以适应社会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要求。

2、在项目设计的开始阶段就注重和各个设备专业的沟通协调,做好智能化配套设计:建筑师要在住宅设计的全过程,尤其是在项目设计的开始阶段就注重和各个设备专业的沟通协调, 做好智能化配套设计,而不是建筑师按照自己的主观愿望闭门造车,在做完方案设计后才去找设备工种“ 配管线”,一个好的设计方案,是建筑师在充分发挥自己建筑创作才能和灵感的基础上,又充分考虑了各设备专业的要求,尤其是智能化系统的要求,并进行了合理的布置。

3、用新材料、新技术, 创造“ 绿化、高效、舒适、安全” 的居住环境:目前,居民住宅的防盗是一个比较突出的安全问题, 很少有住宅楼不安装防盗栏杆、防盗网,居民就像被关在笼中的小鸟,对住宅的外观和居民生活质量影响很大。在智能住宅中,由于现代化的红外监控设施和远程报警系统的应用, 居住安全问题能得到较好的解决。因此,建筑师在设计中更应当关注住宅的节能环保和舒适性问题,在住宅建筑设计中,要尽量采用新型的结构、墙体材料和构造技术,建造节能、环保的“ 绿色住宅”。

三、住宅智能化设计的综合应用

1、网络通信系统智能化设计:网络通讯系统是住宅智能化设计的神经系统,它将居住小区内各个功能子系统的终端设备和网络管理中心连成网络,并与Internet互联,为住户提供信息传输的通道以及同外界沟通的桥梁,从而为居住者提供完备的物业管理和综合信息服务连接各个住户网络的基本传输介质包括:电话布线、有线电视线、电源布线、计算机网络布线。其中,计算机网络是智能化设计的重点,网络应具有非常好的可扩充性和扩展性,可以为住户提供国际互联网接入、物业管理等服务。

2、防范报警系统智能化设计:(1)灾情自动报警系统:包括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与可燃气泄漏报警系统两部分设计内容。前者即在住宅楼梯间、电梯前室及居室客厅等处设置智能型烟感探测器。智能型烟感探测器与小区管理中心的防盗、防灾监控网络系统相连。当火灾发生时,声光警报启动,通知住户和小区管理中心迅速采取措施;后者则是在住户厨房和浴室内安装煤气泄漏报警器,当有煤气泄漏时,触发报警并自动关闭管道阀门,启动声光警报,同时传送到小区管理中心,通知住户和小区管理中心迅速采取措施。(2)安全防盗系统:包括门禁系统、对讲防盗门系统及闭路电视监控系统。其中,门禁系统是在住户入室门框上边中央位置处安装一对门磁,住户可用钥匙正常开启,如果发生非法撬门,门禁系统会发出报警信号,通过家庭防盗主机将信号传至小区物业管理中心,值班人员即可调度保安人员及时到现场处理;对讲防盗门系统即是指在每个单元入口处安装楼宇安全门对讲系统,每户都设置可控制楼宇安全门的对讲机,来访客人可以通过对讲系统实现与被访住户对话,同时保安人员可以直接与住户对讲以确认访客身份.在高级住宅楼区,常采用可视化楼宇安全门对讲系统;闭路电视监控系统则是在小区的出入口、主要道路、停车场等重要场所安装监控摄像机,将监测区的情况以图像方式实时传送到管理中心,值班人员通过电视墙可以随时了解这些重要场所的情况并存储录像。(3)紧急呼救系统:指在楼道电梯处,或是住户客厅、卧室等地设置紧急呼救按钮,当遇到突发危险时,只要按下该钮,管理中心收到信号即可派人赶赴现场。

3、管理服务系统智能化设计:管理服务系统是住宅智能化设计的核心部分,集中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建筑设计理念。该系统主要包括自动抄表计费系统、IC卡系统,以及楼宇自动控制系统。

四、智能化设计对住宅建筑的影响

对住宅结构选型方面的影响:智能化设计要求在住宅建筑内部以及小区范围内进行综合布线,管线种类多,数量大是住宅智能化的主要特征,因而综合布线会占用较大的建筑内部空间,住宅结构选型方面将受到影响。对住宅建筑构件方面的影响:受到智能化设计的影响,住宅建筑的楼、地层、顶棚、墙面等构件需要采用合理适宜的构造做法,使综合布线达到经济、美观、实用的处理效果。

五、结束语

住宅智能化应实现以下几点目标:(1)提供舒适、安全、宜人的生活空间;(2)信息高速公路家庭化,提供快捷、全面的信息交换功能;(3)提供包括儿童教育、成人教育、家庭保健、远程看护服务在内的多层次家庭服务。规划设计是住宅智能化的核心,设计必须以人为本,技术必须为人服务。智能化不应作为住宅建设的主要目标,智能化只是一种手段,更不能是一句口号。只要全社会包括建筑师、房地产商以及广大住户都来关心智能住宅和智能小区的建设,我国的住宅智能化水平就会在短期内迅速提高。

篇12

关键词:智能化建筑 设计 发展趋势

Abstract: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electronics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modern society, intelligence has become the trend of the times, of intelligent design is even more true. This article on intelligent building to explore the meaning of intelligent design, article summary about the future development trend of intelligent building.

Keywords: intelligent building design trends

[中图分类号] TU2[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

一、智能化内涵

进入2 1世纪,智能化技术从大厦走向小区,迈进千家万户,智能小区的内涵也在不断地丰富和完善。究竟达到一个什么样的标准和模式,才可以称之为住宅小区智能化呢?它是指从人的生活需求出发,综合运用了计算机、信息、通信、控制等科学技术,以家庭智能控制系统、社区信息平台、安防系统、物业管理系统和综合信息服务系统,用高科技手段构造服务平台,为小区住户提供安全、环保、高效、舒适、方便的生活空间。可见,小区智能化是一项集计算机、通信、自动化控制等高新技术于一体的人居环境系统工程,反映了人类社会进步、生产力发展以及知识经济时代的必然需求。智能化住宅小区应该具备安全防范、物业服务与管理、信息网络及布线、家庭智能化4 个方面的基本功能要求。

1.安全防范功能。包括小区出入口管理和周边防范、电子巡更、闭路电视监控、对讲(可视)与门禁控制、住户报警与紧急求救、安防报警(防盗、防火、防燃气泄漏、防溢水等)。

2.物业服务与管理。包括物业管理综合信息服务(包括收费结算)、远程抄收与管理(水、电、气、暖计量与收费)、车辆出入、停放管理、公用设备监控与管理(供水、供电、供暖、电梯、园林管理、垃圾储运、排污等)、区域与公共照明、电子公告与广告栏、背景音乐与广播。

3.信息网络与布线。包括模拟计量数据传送、开关控制量传递、程控数字交换(电话、传真通讯)、视频(公共电视、有线电视、V O D点播)、综合服务信息数据网(因特网、电子商务、远程医疗、远程教育、证券交易、电子银行、网上娱乐等)。

4.家庭智能化。包括家庭办公、室内人工环境调控(温度湿度调节、室内外空气对流调节、室内空气净化等)、家电智能控制。国内首个真正意义上的高科技智能化小区当属曾被深港两地传媒冠以“地王之王”美誉的深圳“红树西岸”项目。“红树西岸”引进的这套智能家居系统,是由全球500 强之一的霍尼韦尔安防集团提供的。霍尼韦尔是目前世界自动化技术的引领者,全球有超过一亿个家庭和五百多万幢大型建筑在使用其楼宇产品和技术,而其中的智能家居系统,更是这家国际大公司居领导地位的核心优势产品。小区给人印象最深刻的要属安防系统。从小区周边的智能探测器到小区内智能警示系统,从大堂智能门禁到能识别业主身份的电梯,从智能门锁到室内层层防护模式设定,这一切,可以完全让业主拥有安全又私密的个人空间。在这里,通过身份确认进入小区后,还必须刷卡才能坐电梯。通过智能卡上的信息,电梯会把你带到自家所在的楼层,别人想去你的楼层是去不了的;在家门口,你可以通过有密码的智能卡或者指纹记录开门,不在家的时候,没人进得了你的家。房子门口处,还有一个小小的方块形液晶显示屏,是家庭的智能终端,可以进行各种家居智能操作。从智能终端上,可以看到“外出、就寝、在家”三种选择状态,灯光场景、窗帘、防盗安全系统等将根据不同的状态选择自行启动或关闭“如果在客厅等处安装摄像头,主人就可以在外通过电脑看到家中儿童、老人的生活状况等,还可以在网上查看有哪些客人到访,长期在外地工作的业主,随时可以看到家中情况。”一句话,无论你身在何处,整个家都在你掌控之中。继“红树西岸”之后,位于杭州钱江新城核心区内的东方润园也成为了高科技智能化小区。

二、建筑智能设计

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技术过程的主要内容有:建筑单位对用户的智能化建筑需求进行可行性评估,对建筑的各项技术指标进行预测,进行系统的选择和设计,工程具体的施工要求的制定等;系统供应商对系统进行设计安装,并对系统提供后续维护工作以及建筑的物业管理。智能化建筑的系统是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将智能建筑的各个部分整合,最大限度的发挥出其能力。智能建筑系统集成技术是借助于楼宇设备自控系统、通信网络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把现有分离的设备、功能、信息等综合集成一个相互关联、统一、协调的系统之中,用于综合建筑物的各个环境。

1.项目策划及建筑智能化设计

1.1首先,设计师在设计时必须充分的考虑好建筑智能化的水平需求,根据建筑智能化的需求,我国的建筑智能化总体水平以及建筑规模去设计。通常认为,建筑面积在2 万m2 以上的建筑配备建筑智能化系统会比较实用。

1.2创造舒适的工作和生活环境是建筑智能化的目标之一。智能建筑内的温度、空气质量、光线、独立而又安全的工作和生活环境、计算机网络、符合人体工学的办公家具、休息空间及建筑物外的景致和适当的隔离等等方面,都应充分体现设计师独具匠心的构思。设计时要保证室内能充分的分享到室外的阳光。外墙可以布置成凹凸状,利用这样的平面做成所谓的corner office。在办公区要适当安排一些带有自然风味的工作人员休息的角落。设计时应避免做固定扇的外窗。

1.3采用合理的结构形式、柱网和层高。采用框架结构、框剪结构可以提供灵活多变的环境,一般9m 的柱网对停车、空间分割及结构设计都比较适宜。由于智能建筑内部要求舒适的环境,所以所有管线均不能暴露,考虑到中央空调的管道、综合布线的要求、空调排水的坡度及架空地面等方面,建筑物的层高应大于3.6m,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办公区域的净空不小于2.6m,走廊里的净空不小于2.3m。

1.4智能建筑物内部合理布线,建筑物内部产生大量热量和噪音,因此要合理的划分职能区域,使生活区和工作区分开互不影响,设置专门的设备维护区域,为了达到智能化建筑的效果最佳,还应该根据外界因素的改变及时改变智能化建筑的运作指标,使得建筑自始至终能发挥出最大的效果。

1.5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还要考虑智能建筑内的变化、发展及新

增项目的可能性。

2.智能建筑的天花板及墙面设计

2.1地面。智能建筑内的地面可采用架空地面、预制线槽的楼板面层及地毯地面等。架空地面设计易于布线,而且很便于线路的管理工作,其弊端是会造成地面的高差。楼板面层预制线槽也很方便布线工作的开展,施工方便没有高差,可布设在面层10cm 内。在方块地毯下布置布线系统,但是在布线时要求线路较少,最好没有交叉点,其弊端是易产生静电。

2.2墙面。智能建筑内的墙体除了做隔断以外,墙面上还可以做出线口,墙内空间还能布置各种传感器和控制设施。

2.3天花板。智能建筑内的天花板需要负责照明、送风、出风、烟感、喷洒等的走线及出口任务。

3.专用机能室的设计

3.1中央控制室。中央控制室的职能是全面监控整个智能化建筑的运行状态,并及时发现问题,是智能化建筑的心脏。

3.2电视会议室中需要考虑音响、光源、照度及配电等的设计。

3.3咨询中心。咨询中心中需要配备电脑、多功能工作站、电子档案、影像设备的输入和输出装置、微缩阅读及闭路电视等。

3.4决策室需要考虑音像、声音、会议、电脑及通信系统的综合设计。另外,接待柜台、电脑机房等机能室都需要给予充分的考虑。

4.屋顶的设计

建筑屋顶直接的敞开接触外界,职能建筑的屋顶会有很多的设备暗转,所以设计者要进行全面的美化外观,还可以充分的利用自然界的风能太阳能等,使得大自然能够为建筑服务,当然也应该设有相应的预防措施,防止自然灾害对建筑的损坏。还要考虑到设备运转时产生的震动、噪音、电磁场等因素,电缆穿过屋面以后如何防止漏水,电线基座的防水、防风及防震的问题。

三、智能建筑的发展趋势

智能建筑结构趋向于开放式因为建筑智能化系统是一个动态的、发展的系统,在智能建筑的生命周期中,建筑结构具有最长的生命周期(约五十年)。一般的硬件和软件设备有五至七年的生命周期,而办公自动化系统只有二至三年的生命周期,如果智能建筑系统做成开放式的系统,它就能不断吸收新的报术,更新旧设备,从而使整个建筑智能化系统运行得更好、更有效。将具有不同功能的智能建筑互联综合在一起,形成智能建筑群、智能街区、以至智能城市等。目前国际互联网(Intemet)的迅速发展为这种趋势奠定了基础。智能建筑形成了一个非常广泛的电讯环境,在这个环境里一个主干网可能与大量的子网交织在一起,而且设备运行参数范围大,这意味着网络协议必须容纳所有这些内容。此外,随着综合业务数字网和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的快速渗入,就有许多外部的网络协议与智能建筑的网络接口。如何定义和处理智能建筑内部的、外部的接口需要,将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四、结束语

智能建筑是人、信息和工作环境的智慧结合,是建立在建筑设计、行为科学、信息科学、环境科学、社会工程学、系统工程学、人类工程学等各类理论学科之上的交叉应用。智能建筑己成为未来时代建筑的标志,中国的智能建筑将面向新的世纪,面对信息时代,做好一切准备迎接更大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夏静.论现代建筑的智能化设计[J].江西冶金,2004.

[2]杨晓晴,孙万志,桂垣.关于我国智能建筑建设的几点看法[J].

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3.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