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市场发展范文

时间:2023-05-28 08:18:20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制造业市场发展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制造业市场发展

篇1

为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促进装备制造业平稳发展,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推动产业升级,国务院于2009年5月下发了《装备制造业调整和振兴规划》,规划期为两年。规划的具体内容传递落实到基层企业需要较长的时间,希望国家有关部门继续推进,使之更有可操作性,例如,牵头制定和推出鼓励使用国产首台(套)有关具体政策措施;对新技术装备给予适当减免税收的周期,促进高技术复杂产品的开发和技术改造。

二、加强反垄断管理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最统一的市场,企业和产品一旦占据市场优势,就可以获得丰厚的收入和稳定的发展。为了促进中国企业成长和提升产品竞争能力,在一个时期内政府对许多行业都采用了“择优扶强”政策,迅速打造国家一流企业,取得了巨大的成效。但是,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矛盾在不断地运动和转化之中,政府管理也要应时而变。要看到政府拉动、推动发展模式的副作用逐渐扩大而成为病垢,现实中有些一流企业把功夫用在仰仗政府支持上,利用这种支持垄断市场,导致创新能力退化;没有被扶持的企业受到压制,产品难以通过政府主持的行政许可或认可进入市场,生存艰难,造成市场竞争中的不公平。有些领先企业几乎是引进成瘾,国内没有的、引进了做旧的,就到国外找引进、再引进;有些大企业养成重视和投入精力花费在维系政府和客户关系上,少有真正的技术产品创新。欧美国家都有很完善的反垄断法,他们总是把矛头对准市场中最大、领先的企业,美国洛克菲勒石油大王被肢解成为几个公司,微软公司最兴盛时,政府要用反垄断法对微软罚款;后来,美国有了“苹果”,又有了“谷歌”、“安卓”等,总是有二流、三流企业和产品后来领先,以新产品创造需求和市场,也带动着经济的发展。在现实社会中,往往是二、三流和新企业最具创新能力,由于生存的需要,他们不得不寻找竞争差异点、开发新产品。因此,政府一定要树立反垄断、保护或支持二三流及不入流企业的管理思想和方法,才能不断地有后起之秀的繁荣发展。

三、加强反低价恶性竞争

低价恶性竞争是装备制造业中的恶魔。特别是政府在基础设施建设重大技术装备采购中不顾及生产企业的制造成本、产品开发和技术改造投入、员工收入等生产要素市场价格,在要求产品高技术、高质量、高责任追究赔偿的同时,极力压低采购价格,使装备制造企业经营困难,自然也造成整个行业市场中产品定价过低。一方面,装备制造企业员工收入低,缺乏忠于企业又能终生致力于专业的高技能人才,导致企业持续创新和经营发展十分艰难;另一方面,采购企业在运用装备时也无法得到良好的售后服务和长期的技术支持。目前我们国家的铁路、轨道交通等基础设施重大技术装备,都是政府直接管理和运营的行业,虽然通过各种公司进行采购,但实质上技术方案、设备规格、价格的决定权都在政府管理的机构手中,低价恶性竞争尤为突出。这也是制约中国高技术装备发展引进、落后、再引进、再落后恶性循环的重要原因之一。

参照国外的经验,一是企业要严格自律,把通过压低员工收入、压低企业更新改造投入的低价竞争作为不道德的管理行为予以摒弃。二是政府应担当起反恶性竞争、维护市场和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管理责任,特别是政府管理人员,要有尊重企业劳动者、尊重创新劳动的道德和职业操守,带头反对恶性竞争。三是在政府基础设施采购中发挥示范作用,在招标报价时,要确定投标人报价的规范和必备成本及费用科目,承认必要的产品开发费、技术改造购买设备费,同时人工成本不应低于社会或行业平均工资,使采购运用方和制造商共同良性发展。

四、打破国产化创新产品入市歧视

对市场必须的、使用量小、技术复杂的技术装备,国内暂时没有或产品正在成熟期中,使用单位都优先选用国外产品。歧视国产化创新产品入市,惯用的手法是在招标书中设定投标企业必须有相应产品的销售业绩或运用范例,把中国自主设计生产的产品排除在外。例如城市地铁轨道用打磨车辆,虽然中国城市地铁发展很快,但每年采购量也不足十几台,用户优先选用进口产品,都被欧美国家产品垄断着。因此,建议政府采用强有力的措施,在国内招标采购中,必须坚决地、毫无保留地废除“产品必须要有使用经验”或“要具有销售业绩”之类的歧视性条件。

篇2

一、引言

在经济发展新常态的背景下,我们国家提出了"一带一路"的新发展鹇缘缆罚并明确了中国制造业经济转型升级和未来发展的方向。在"经济"新常态下,服务业和制造业融合发展已成为必然的选择。提高生产业在价值链中的地位,有利于经济结构的转型、实现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现代劳动分工中,服务业与制造业的联系日益密切。随着全球产业结构软化和工业服务的发展,服务投资在制造业中间投入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服务业在制造业的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和制造业价值链中起着主导作用,产业链的渗透和一体化效应增强。中国产业发展已经进入新阶段,服务业和制造业,面临从共生互动向一体化的转变,而服务行业的发展与发达国家、地区之间还有很大的差距,生产服务业的发展也面临着服务业国际化的两种基本形式。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生产服务业和制造业之间的相互作用是制造业竞争力快速提升的一重要因素。在新的国际竞争环境下,我国需要经济快速发展、产业转型和竞争力的提升,因此研究生产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动因与模式选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生产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的动因

传统制造企业以“产品”为核心,以生产和制造环节为中心,以产品的最终销售为过程。经济“新常态”下,制造业发生了三个重大转变。第一,市场从产品短缺转向产品过剩,从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制造企业为了加强市场的竞争力,从加强企业自身的战略为出发点,把重点放在消费者上,强调产品的质量和功能,并逐步延伸到相关的服务上。例如,产品服务升级、定制服务、交易服务、咨询服务、运输服务、保险服务、维修服务、回收服务等,提升了产品的整体价值,更好地满足了消费者对产品的高层次要求。第二,制造业通过详细的分工来提高生产效率,形成一个不断延伸的制造产业链。制造业企业之间的竞争正从产品的竞争转向整个产业链的竞争。制造业为满足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必须扩大研发设计和销售服务,或向外拓展服务业。第三,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大大降低了交易成本,为制造业产业链环节的分离、第二和第三产业的产业一体化和全球布局奠定了基础。制造型企业要迎合从以“产品”为核心到以“消费者”为核心,从“生产”到“产品+服务”或“服务”的新趋势。

(一)技术创新是产业融合的内在驱动力

技术创新改变了原有工业产品的服务和技术路线,从而改变了原有生产行业的功能。不同行业的技术相互整合,逐渐形成了一个共同的技术基础,但不同的行业之间的界限往往是模糊的,这导致了产业融合的产生。信息技术在各产业融合发展,每个行业在客户、生产、财务、仓储、运输管理等方面推广在线信息处理系统,这样客户就可以立即得到他们所需要的信息,从而逐渐使得行业之间的界限趋于模糊。20世纪90年代以来,通信和信息技术的日益成熟和完善使得产业融合成为了全球产业发展的浪潮。

(二)在竞争环境中对利润的追求是产业融合的企业动因

企业在需要在不断变化的竞争环境中思考如何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保持长期的竞争优势以实现利润的持续增长,在竞争下寻求企业的发展和壮大。随着技术的发展,企业能够提供的产品也越来越多样,而为了有区别于其他企业的竞争优势,企业必须在原基础上进行一些创新,实现一定程度的融合。

利润最大化,成本最低化是企业永恒的追求。产业融合的发展可以加强行业之间的合作,降低进入壁垒,降低成本,提高生产力和竞争力,最终形成比较优势。企业间的竞争合作关系、企业对利润的追求是产业融合兴起的一个重要原因。

不同行业的企业都有多元化,多样化的产品,他们追求经济效益,他们通过技术集成和创新改变了成本结构,降低了生产成本,通过业务整合形成了差异化的产品和服务。通过引导客户的消费习惯和消费内容来实现市场整合,最终促进行业间的整合。

(三)跨国公司的发展成为产业融合的巨大推动力

一般来说,只有巨大的国际的直接投资,才具有支撑跨国生产经营的实力和能力, 因此,每个跨国公司的出现和发展,实际上都是国际金融资本整合的结果。在国际一体化运行中,工业部门转变为工业一体化,“国民生产”产品转变为“生产”, 可以说,促进工业一体化的主要载体就是跨国公司。

三、生产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的模式

(一)结合型融合发展模式。结合型融合模式就是把生产业的价值链融入到制造业的价值链之中。在为客户提供解决方案时,企业需要将实物产品和生产结合出售来满足客户的不同需要。在这种模式下,生产业和制造业是相关的,但生产的产品和服务并没有单独销售,而是通过资源、技术、管理和市场的互补融合进行组合销售,从而产生1+1>2的效用。因此,我们可以利用生产业和制造业的不同优势,占有不同的市场,即生产业的服务通过非替代性、低交易成本等优势来,促进产品的销售,生产的产品也可以通过它的优势,如品牌和渠道来扩大生产的需求。

(二)绑定型融合发展模式。绑定型融合模式是指基于同一价值链的服务业与制造业的整合。换句话说,就是基于同样的价值创造,即将实际产品和服务绑在一起出售来满足客户的需求。生产业与制造业有着紧密的联系,只有通过这种整合,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两者的效用。在这种融合模式下,产品与生产有很强的相互依存性,产品以“产品+服务”的形式销售,为客户提交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三)延伸型融合发展模式。延伸型融合模式是制造业产业链的延伸,在同一价值链上衍生出与生产产品相关的融合性产品。对制造业的产品特性进行分析,从研发到整个价值链的售后服务都需要寻找新的生产,从而挖掘出新的利润增长点,即通过产业链的延伸,制造产品源于新的“用户导向”和“产品扩张”的服务需求,不仅要开拓新的制造业市场,而且还要促进生产的发展。在这两个不断整合的过程中,生产业为了提高自身的服务和外包能力,将更加细化分工,向R祷和集聚化发展。

四、生产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基于结合型融合发展模式下的对策建议。在结合型融合模式下生产业和制造业表现为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互补性关系。企业通过转型升级将充分发挥生产业和制造业各自的优势,从而占据更大的市场份额,提高自身的竞争力。由于转型战略多为大型品牌企业所用,而中小型企业易拘泥于陈旧体制,故管理和理念的创新是战略转型升级的前提和关键。我国的企业没有高程度的服务外包水平,应积极引导企业改变大而全、小而全的现状,向专业化发展。建立结合互补发展的理念,创建高效的执行团队,推进生产业和制造业的结合式融合发展。

(二)基于绑定型融合发展模式下的对策建议。在绑定型融合模式下生产业和制造业表现为相互依赖的捆绑性关系。其中制造业和生产业在某种程度上紧密相连、不可分离,两者唯有搭配在一起才能发挥自己应有的价值。在该模式下,我国企业应通过紧密合作来实现产品和生产的捆绑销售,但不能盲目选择合作伙伴,应针对自身产品或是生产综合考虑对方的信用、交易费用以及行业背景等因素,从而达到双方利益最大化。

与此同时,产品创新也是一大策略。投入一定的技术和资源对生产产品进行创新以开拓新的市场,在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的同时带动生产的发展,又因两者的捆绑性而互相促进从而形成良性互动,促进两者绑定型融合发展。我国应基于现有的产业优势,不断创新,积极适应产业结构的调整,促进制造业和生产业共同发展。

(三)基于延伸型融合发展模式下的对策建议。在延伸型融合模式中,服务是由制造过程中的资源需求和客户对多样化的产品的需求产生的。生产是产品价值增长的主要驱动力,也是形成产品与价格自主竞争的重要举措。在产品的完整产业链中制造只占了一小部分,研发、采购、销售、售后等生产才是产业产业链的主要组成部分。对服务的创新有利于缩短产业链的周期,为产品创造更高的附加值。通过改良后的产品、服务以及各种营销手段,结合口碑效应,能够提高企业的品牌价值。在这种模式下,生产业将集中发展,所以应致力于建设综合性的从设计、研发、采购、制造加工到产品销售、完善的售后服务的一个产业集聚区,并合理规划布局,通过政府相关政策引导,促进具有共同区位指向的服务业企业向集聚区聚集,切实做到布局集中、土地密集、产业集聚,通过产业链的延伸在一定程度上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五、结论

生产业和制造业在本质上彼此相互依存,但由于制造业的水平不足且生产业存在一定的滞后性,两者未能形成良性的互动机制,因而针对这方面存在的一系列问题,通过结合型、绑定型和延伸型三种融合模式推动生产业和制造业的互动发展,最终实现产业竞争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樊琦.新常态下我国制造业与生产业融合发展研究

[J].商场现代化,2016(5):246-247.

[2]陈柳钦.产业融合的动因及其效应分析[J].西南金融,

2007(4):10-11.

[3]杨仁发,刘纯彬.生产业与制造业融合背景的产业

升级[J].改革,2011(01):40-46.

[4]刘鹏,刘宇翔.基于产业价值链的生产业与制造业

的融合[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8,18(17):113-115.

[5]童洁,张旭梅,但斌.制造业与生产业融合发展的模

式与策略研究[J].软科学,2010(02):75-78.

[6]高健.加快浙江生产业发展的思考[J].企业经济,

篇3

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背景下,中国要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关键是要形成创新的中国要素,而创新的中国要素则离不开中国巨大的本土市场规模。不同于以往的“市场换技术”道路,基于本土市场规模的创新模式主要是利用市场扩大带来的规模效应和竞争效应来驱动企业寻求技术创新。因此,包括中国在内的广大发展中国家,在鼓励企业创新时不应该忽视本土市场的作用。“以市场促创新”应成为中国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和实现产业升级的新动力。

从现有文献来看,国外学者对市场规模与技术创新(或生产率)之间关系的研究较多,如Davis and Weinstein(2002)对日本的研究表明,区域市场规模每增加一倍都会使该地区生产率提高3.5%。 Acemoglu and Linn(2004)提出了潜在市场规模与创新之间的理论假说,即一种产品的市场规模越大,其通过销售刺激创新的可能性也越大。Klaus and Stephen(2010)从需求弹性的角度提出了一种新的机制,即规模大的市场更容易提高企业竞争力,并进行生产工艺的创新。国内学者中,徐康宁和冯伟(2010)通过构建理论模型与案例分析,提出了基于本土市场规模效应的技术创新的第三条道路。张国胜(2011)也借助案例分析,认为本土市场规模能够影响企业技术能力与产品市场需求。但总体来看,目前针对中国的经验研究仍比较缺乏。

在过去的30多年里,中国巨大的经济规模和人口规模推动了本土市场规模的持续扩张。对于一个市场需求高速增长的经济体来说,可以通过本土市场的需求规模和容量所内含的对企业创新研发动力的激发,内在地培育出本国的自主创新发展能力,这被称之为“需求所引致的创新”(Zweimuller,Brunner。2005)。因此,中国制造业能否借助本土市场规模来推动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以摆脱长期被锁定在全球价值链低端环节的现状,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和探讨的问题。

二、理论基础

Krugman(1980)在提出本土市场效应(Home Market Effects)理论时指出,在存在规模报酬递增和贸易成本的基础上,当两个国家进行不同质产品贸易时,拥有相对较大国内市场需求的国家会产生大规模生产和高效率,并使本国在满足本土市场需求之外还能增加出口。本文所涉及的本土市场规模概念在一定程度上源于但又有别于Krugman(1980)的思想,主要指一个国家(地区)内部的市场容量,突出本土市场规模的扩大能够为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提供足够的激励,并不包括外部市场规模或出口规模。

本文的理论基础之一是“市场范围”假说理论。随着市场规模的扩大,分工与专业化程度不断提高,而由此也提高了人力资本,促进了技术创新。斯密(1776)在《国富论》中提出“分工起因于交换能力,分工的程度,因此总要受交换能力大小的限制,换言之,要受市场广狭的限制”,这就是著名的“市场范围”假说。市场范围的大小决定了社会分工的精细程度;社会分工越精细,规模经济就越显著、生产率也越高。随着研究的深入,这一假说也得到了众多经验研究的支持,如Ades and Glaeser(1999)等。Ossa(2011)以新贸易理论为分析框架,通过模型推导,发现市场规模的扩大使得专业化组织间的劳动分工更加深入,而分工深化与贸易自由化是企业生产率提高的重要源泉。从一个更为广泛的角度来看,Ossa(2011)一文也被认为是斯密“市场范围”假说的一个形式化表现。

本文的理论基础之二是市场需求引致技术创新理论。企业创新行为归根到底是一种市场行为,会受到市场供给与市场需求的双重影响。当市场规模逐步扩大时,市场需求也随之提高,企业出于对利润的追求也会自觉或不自觉地进行技术创新。因此,只要市场规模达到一定程度,继而产生足够的市场需求,企业即有足够的激励和意愿增加要素投入,并进行技术创新。早在1912年,熊彼特在提出创新理论时就指出,在创新与需求的关系中,创新是主导的,是创新企业的市场努力使消费者改变了需求偏好。Schmookle(1966)认为专利活动或发明活动,与其他经济活动一样,基本上是追求利润的经济活动,是受市场需求引导和制约的。他认为市场需求对创新和技术进步有着重要的影响,是市场需求牵动了技术创新,并由此提出了“需求引致创新”的理论。Mowery and Rosenberg(1979)提出的“技术创新与需求互动”理论则进一步认为市场需求与创新是以一种双向互动的方式在技术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20世纪80年代以来,内生增长理论在提出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的同时,还强调了市场规模在知识扩散、人力资本积累和R&D中的重要作用(Romer,1986; Lucas,1988)。Romer(1990)还指出新技术的产生主要是在市场利益驱动下,是追求新技术并最终盈利的结果,新技术的生产量是由新技术的市场供给和市场需求共同决定的,这一思想也是其内生技术变迁研究的重要理论前提。由此可见,作为一种市场行为,市场需求推动技术创新同样也会受到市场理论与市场规律的影响。

在理论研究不断深入的基础上,有关本土市场规模对技术创新影响的作用机制或途径的问题也逐步得到了回答。Combes et al.(2007)认为,规模大的市场的生产率优势主要来源于集聚效应(Agglomeration Effect)和企业选择效应(Firm Seleciton Effect),集聚容易增强企业之间的互动,而企业选择效应则是通过竞争使得更有效率或生产率更高的企业得以生存。可见,本土市场规模的作用机制主要可以归纳为两大类:集聚效应和竞争效应。一方面,市场规模越大的行业,越容易吸引资本、劳动力、技术等要素的集聚,而集聚又会产生“集聚租”,如规模经济、技术溢出等,这将会对行业生产率增长及行业内企业的创新行为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市场规模效应有助于强化产业的竞争力,并诱导企业大量投资大规模的生产设备、发展技术、提高生产率(波特,2007)。另一方面,随着市场规模的扩大,企业数量和产品种类也会不断增加。企业数量的增加使得企业之间为了生存而不得不进行激烈的市场竞争,这也会“逼迫”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同时,企业为了保持原有的技术优势,也必须要不断地进行创新。Melitz and Ottaviano(2005)研究发现更大规模的市场导致了更为激烈的市场竞争,由此带来了更低的市场价格和更高的生产率,无论是在封闭的经济模型中还是在开放的经济模型中,都得到了这一结论。Klaus and Stephen(2010)认为,在规模大的市场中,随着需求价格弹性的变化,激烈的市场竞争不仅会驱使企业进行技术创新,而且还使得企业更便于吸收先进的技术。规模更大的市场中的企业与工人具有更高的生产率,这主要得益于集聚经济的作用,集聚经济的影响是通过一个多样化的机制产生的(Duranton and Puga,2003)。同样,竞争效应也可以通过一个多样化的渠道发挥作用。这主要是因为,市场规模的扩大促进了各类要素的流动与整合,而这一过程对技术创新或生产率增长的影响是多样化的。

三、模型设定与变量说明

测度全要素生产率的方法有多种,其中传统的方法是索罗余值法,这一方法实际上暗含了100%技术效率水平的前提假设,但经济决策单元(DMU)在现实中可能并没有达到其生产可能性的前沿边界,使得生产率的变化不仅可能源自技术进步,也可能来自效率的改进。因此,为了避免人为设定生产函数及其相关参数带来的估计误差,我们采用了基于产出视角的数据包络分析法(DEA)来计算反映生产率增长的Malmquist指数,并将其进一步分解为效率改进指数(EFFCH)和技术进步指数(TECH)。

1.计量模型

本文使用2001—2010年中国制造业分行业数据,实证分析本土市场规模与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分解指标之间的关系。根据相关理论及研究目的,我们设定了如下基本计量模型:

其中,下标i和t分别表示第i个制造业行业和第t年。被解释变量TFP代表生产率增长指数、 EFFCH代表效率改进指数、TECH代表技术进步指数。解释变量HMS表示本土市场规模,Control为控制变量(具体见下文变量说明),c为常数项,α、β为相关变量所对应的系数,ε为随机误差项,ln为自然对数符号。

2.变量说明

(1)被解释变量: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及其分解。根据前文所述,我们采用DEA方法计算全要素生产率。DEA方法的基本思路是以非参数方法构造出最佳生产前沿面,所有观测点都位于这个前沿面之上或之下,然后将决策单元的生产组合与最佳前沿面进行比较,进而得到各决策单元效率改进和技术进步的相关指标。

总产出、资本投入与劳动投入是DEA分析必不可少的三个变量。本文的总产出数据以各行业的增加值表示,为了消除不同年份间的价格差异,我们采用各行业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对行业增加值进行平减,最终折算为以2001年不变价格计算的数值。劳动投入以各行业全部从业人员年均人数表示。关于资本投入,大多数文献都是以固定资本来衡量,但如果仅以固定资本表示,可能会使固定资本依赖性强的行业产出率偏低,所以还应该考虑流动资本的投入(钱学锋等,2011)。因此,我们最终以固定资本加流动资本作为资本投入的原始数据。在计算的过程中,流动资本使用统计资料中的流动资本净值平均余额表示。为了计算固定资本,首先需要确定固定资产价格指数。目前我国固定资产价格指数分为建筑安装工程价格指数、设备价格指数和其他费用指数。参考李小平、朱钟棣(2005)和钱学锋等(2011)的做法,我们将行业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设置为:

(2)核心解释变量:本土市场规模(HMS)。目前,有关本土市场规模的衡量方法主要有几种:一是以总产值减去出口额加上进口额表示(Weder,2003);二是以工业企业固定资产净值占工业固定资产总额的比重表示(杨汝岱,2008);三是以行业销售产值减去行业出货值来表示(邱斌,尹威,2010)。考虑到分行业研究的特征,我们最终采用邱斌和尹威(2010)的方法来衡量本土市场规模。

(3)控制变量包括资本密度(K)、研发密度(RD)、人力资本(H)、对外开放度(Open)。各变量具体衡量方法及数据来源详见表1。

本文的研究样本为制造业分行业数据,时间跨度为2001—2010年。由于2004年中国制造业行业分类发生了变动,为了保持统计口径的连续性,我们剔除了发生变化的“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和“废弃资源与废旧材料回收加工业”,最终选择剩余的28个行业。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所有统计资料中均未公布2004年及2008—2010年各行业的增加值数据,我们通过其他方法寻求替代数据。其中,2004年各行业增加值数据来源于郭克莎(2007),2008—2010年数据是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各行业增加值增速计算而得。

四、计量结果及分析

由于模型可能存在自相关和异方差问题,在选择计量方法时,如果直接采用OLS进行估计很可能得到有偏误的结果。通过对模型进行White检验和D.W.检验,我们并没有发现非常严重的自相关问题,但异方差现象较为明显。考虑到有些指标跨行业的变化程度较小,不宜采用固定效应模型(杨汝岱,2008)。我们最终采用了广义最小二乘法(GLS)对模型进行估计,以此克服模型中存在的异方差问题。

1.整体估计

表2给出了模型(1)、(2)、(3)的整体估计结果。其中,第1、2列为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指数的估计结果。未加入其他控制变量时,本土市场规模变量(HMS)的系数为0.017,并在1%水平上与TFP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但这不足以表明两者之间就呈现稳定的正向关系,需要加入其他控制变量来作进一步分析。根据表2第2列的估计结果,我们发现在控制了资本密度、研发密度、人力资本、对外开放度后,HMS的系数依然显著为正(0.021),但系数显著性有所降低。表2第3、4列是针对效率改进指数的估计结果。在未加入控制变量时,HMS的系数显著为正(0.042)。加入控制变量之后, HMS系数仍显著为正(0.023)。这一结果说明随着本土市场规模的扩大,效率改进指数也呈现上升的趋势。表2第5、6列为技术进步指数的估计结果,可以看出,在未加入控制变量时,本土市场规模与技术进步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0.022)。加入控制变量后,HMS系数同样十分显著(0.018),但作用力已相对减弱,且显著性也有所降低。总体来看,整体估计结果表明,以“市场促创新”或“以市场规模驱动创新”的假说是成立的。本土市场规模每增加1%,将会促进生产率指数增长0.021%、效率改进指数增长0.023%、技术进步指数增长0.018%。总体来看,本土市场规模对效率改进的作用最为明显。

在控制变量中,资本密度(K)对生产率指数、效率改进指数和技术进步指数的影响均显著为正,表明资本深化促进了生产率的增长,这与李小平和朱钟棣(2005)的研究结果是一致的,他们发现资本形成是1998年后中国工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重要原因。

研发密度(RD)对效率改进指数和技术进步指数的影响均不显著,总体上对生产率增长的影响也不显著。研发投入没有明显地促进生产率的增长在很多文献中都得到了印证,究其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研发投入本身存在的时滞效应;二是行业研发的使用效率和投入结构等存在一定的问题①。由于这些原因的存在,当期增加研发投入不仅不会迅速发挥作用,反而会因占用更多资金而无法显著地推动生产率的增长。

人力资本(H)对效率改进指数和技术进步指数的影响均显著为正,总体上对生产率指数的影响也显著为正,这充分说明提高人力资本对生产率增长有着强有力的推动作用。

对外开放度(Open)对效率改进指数和技术进步指数的影响一正一负,且分别在5%和10%的水平下通过显著性检验,总体上对生产率指数的影响也显著为负。由于在中国出口贸易中,加工贸易占有很大的比重。随着产品内分工的发展及全球生产网络的形成,生产过程切片化、生产流程组装化的分工形式更进一步强化了这一加工贸易模式。这种面向全球生产网络的生产流程,对生产效率要求颇高,这必然会推动企业提升效率,但同时由于产业链短、生产过程模块化、可供技术学习的机会和空间却极为有限,因而可能产生在低端价值链和低技术水平上的锁定(邵军,徐康宁,2011)。尽管随着对外开放度的提高,有越来越多的FDI流入中国,但邱斌等(2012)发现FDI大多流入了低端的加工制造环节,FDI进入这一制造业环节主要是利用中国廉价的劳动力,不利于中国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攀升。

2.分行业估计

考虑到制造业28个行业存在一定的异质性,有必要在整体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考察本土市场规模对生产率的影响在不同行业间是否存在差异。参考谢建国(2003)的方法,我们按照要素密集程度将28个行业分为三类,即劳动密集型行业、资本密集型行业和技术密集型行业②。表3报告了分行业的估计结果。

表3第1—3列是针对生产率指数的分行业估计结果。其中,本土市场规模变量(HMS)在劳动密集型行业虽系数为正(0.005),但统计上并不显著。可见在劳动密集型行业中,本土市场规模的扩大并没有明显地促进生产率的增长。但在资本密集型行业和技术密集型行业,HMS的系数均显著为正。表3第4—6列为是针对效率改进指数的回归结果。从中可以看出,在三类不同行业中,本土市场规模与效率改进指数都表现为显著的正向关系。表3第7—9列是针对技术进步指数的回归结果。在劳动密集型行业中,HMS的系数非显著为正。在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行业中,HMS的系数均在1%水平上显著为正。

表3的回归结果表明本土市场规模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在不同行业存在一定的差异。其中,在劳动密集型行业,本土市场规模的扩大显著地促进了效率的改进,但对技术进步和生产率增长的影响却并不明显。在资本密集型行业和技术密集型行业,本土市场规模的扩大均显著地促进了生产率增长、效率改进以及技术进步。从系数绝对值大小来看,本土市场规模对生产率增长的促进作用在技术密集型行业中最强,在劳动密集型行业最弱。由此可见,本土市场规模作用的发挥更依赖于行业的技术密集程度与资本密集程度,而对行业的劳动力密集程度则并不敏感。

技术密集型行业聚集了大量的科技资源,整体上科技水平较高、创新能力较强。当本土市场规模扩大时,巨大的市场需求在技术密集型行业更容易激发创新,这更有利于生产率的增长。此外,本土市场规模的扩大会加剧企业之间的竞争,由于对技术依赖程度较高,企业必须不断地进行创新才能赢得市场竞争。如IT行业中著名的“摩尔定律”(每18个月产品的性能提高一倍),说明技术密集型行业的技术更新十分频繁,如果不注重通过创新来提高生产率,将会被市场所淘汰。劳动密集型行业尽管拥有广阔的市场,但由于对劳动力本身较为敏感,而科技水平却普遍较低,创新意愿也普遍不足。在缺乏自主品牌和高附加值产品的情形下,劳动密集型行业依然走着一条“粗放”的发展道路,也容易产生创新“惰性”。但为了能赢得市场竞争,引进先进的设备、培训熟练的工人,并在此基础上提高生产效率是必要的。中国走出国门、参与国际分工的企业大多数集中于劳动密集型行业,而始终处于价值链低端的事实也证明劳动密集型行业无法很好地获得技术的外溢和创新的激励,但跨国公司更青睐于生产效率较高的代工企业。劳动密集型行业生产效率的提高并不意味着技术水平的提高和生产率的增长,一味地依靠劳动力资源丰裕的比较优势是无法很好地提高行业的技术创新水平的,加快技术创新才是实现产业升级的根本出路。资本密集型行业是一个国家(地区)由工业化初期向工业化中期过渡所需大力发展的行业。在此类行业中,资本的大量投入不再是为追逐廉价的劳动力,而开始注重对技术的追求。尽管资本密集型行业的技术基础和创新能力整体上不如技术密集型行业,但市场规模的扩大对技术创新的驱动也不会像劳动密集型行业那样存在明显的“惰性”。此外,随着市场规模的扩大,资本密集型行业中的关键要素——资本的投入会显著增加,而由此形成的规模经济也会驱动企业进行创新。朱钟棣、李小平(2005)通过对中国制造业分行业全要素生产率进行估算,同样发现行业之间创新的差异导致了行业之间生产率增长的差异。

在控制变量中,资本密度(K)对生产率的影响在不同行业间存在着差异。在劳动密集型行业中,资本密度对效率改进起到了明显的促进作用,但与技术进步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总体上对生产率的影响也显著为负。我们在前文提及,生产效率是劳动密集型行业参与市场竞争的重要砝码。

--------- 随着资本投入的增加,企业愿意采取各种方法改进效率。但由于技术水平低、创新激励不足,随着市场规模的扩大,劳动密集型行业往往会将本应用于研发提高科技水平和创新能力的资金用来继续扩大低端的生产线和生产能力,这很容易形成创新“惰性”,并陷入技术创新的“死胡同”。而在资本密集型行业和技术密集型行业,资本密度对三个指数的影响均显著为正,这与整体估计结果是一致的。

研发密度(RD)对生产率增长的影响在三类行业间差异较大。在劳动密集型行业,研发密度对效率改进的影响显著为正,但对技术进步与生产率增长的影响却非显著为负。在资本密集型行业,研发密度对效率改进、技术进步与生产率增长的正向作用均未通过至少10%水平的显著性检验。在技术密集型行业,研发密度对效率改进、技术进步和生产率增长的影响均显著为正。之所以出现这种差异,很可能与各行业的科技水平以及研发投入的使用效率有关。如技术密集型行业科技实力比较强,研发效率相对较高,增强研发投入会迅速发挥作用。

人力资本(H)与对外开放度(Open)在三类行业中表现相同,与整体估计结果也是一致。其中,人力资本在劳动密集型行业中的作用最为明显,尽管作用程度不如技术密集型行业,但这也充分表明人力资本在促进低技术行业生产率增长过程中的积极作用。

Young(1998)认为,他人可以通过两个方向(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的创新活动而“偷去”创新者的创新利润流,即不仅可以通过产品的质量创新而且可以通过产品模仿来分割创新的垄断利润。经济规模愈大,参与分割创新收益的人也就愈多,这样“偷生意效应”(Business Stealing Effect)也会大大增强。而且,如果“偷生意效应”主要通过生产模仿产品来分割原有垄断利益时,将会出现负的规模效应。因此,Young建议政府不应更多地激励产品的模仿,而应制定政策立足于产品的质量创新,并根据R&D研究的深度实行重点资助或配额资助。

当前中国市场上充斥着大量的所谓“山寨”商品,这正是一些企业通过产品模仿来分割创新利润的典型表现,而这些商品又主要集中于技术水平较低的行业。产品模仿由于其成本较低,很容易进入并占领市场,但产品模仿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创新,因为核心技术始终掌握在别人手中。当这些低技术行业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时,企业往往更愿意进行模仿,并生产更多的“山寨”产品,而不愿意进行真正的技术创新。长此以往,必将陷入一个恶性循环,中国企业的创新能力即使在本土市场规模持续扩大的前提下也得不到提高。我们分行业的估计结果印证了这一现实,尤其是在劳动密集型行业。

一般来讲,当本土市场规模足够大时(假设不存在垄断),企业为了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就必须进行技术创新或升级,以便长期保持一种优势。但如果自身技术水平较低,企业往往会被锁定在价值链的低端环节,且时常处于被跨国公司“俘获”的地位,很难真正分享因市场规模扩大而带来的规模递增效应,这在劳动密集型行业中得到了印证。而对于资本密集型行业和技术密集型行业,虽然行业技术水平相对较高,但整体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依然明显,所以还应借助本土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带来的优势,依靠市场来驱动创新。

五、本土市场规模影响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机制分析

实证研究表明,总体上通过不断扩大本土市场规模来促进全要素生产率增长这一假说是成立的。那么本土市场规模又是如何促进生产率增长的?其作用途径或机制是什么?这些作用途径的影响程度如何?则需要作进一步的探讨与分析。

1.作用机制影响程度计算

根据表2的结果,我们发现在控制了资本密度、研发密度、人力资本、对外开放度等变量之后,本土市场规模变量的系数及显著性程度与未加入控制变量之前相比均发生了变化,这表明本土市场规模主要通过上述几个因素对全要素生产率产生了影响,换句话说,资本密度、研发密度、人力资本、对外开放度是本土市场规模影响全要素生产率的重要作用途径。为此,我们根据表2的估计结果,建立如下回归模型,分别考察各个成为作用途径的变量与本土市场规模之间的关联情况,并在此基础进一步计算各作用途径的影响程度。

式(5)中,作用途径Ζ包括模型(1)—(3)中的控制变量,即资本密度(K)、研发密度(RD)、人力资本(H)和对外开放度(Open),c为常数项,γ为相关变量所对应的系数,这也是我们所需要获得的数值。

表4给出了本土市场规模作用途径的估计结果,其中资本密度、研发密度、人力资本、对外开放度与本土市场规模都呈正相关关系,并且都在1%水平上通过显著性检验,说明本土市场规模扩大可以带动固定资本投资、增加研发投入、增强人力资本水平以及提高对外开放度。但这些作用途径对生产率指数影响如何?还需要对表2和表4中相关变量的系数值进行计算才能得到各作用途径的影响程度,最终的结果具体见表5。

针对生产率增长指数的计算结果中,资本密度、研发密度和人力资本的影响均为正,对外开放度的影响为负。可见,本土市场规模扩大通过提高资本密度、研发密度和人力资本对生产率增长产生了正向作用,而通过对外开放度则产生了负面的影响。在所有的正向作用中,人力资本贡献了47.06%,资本密度贡献了29.41%,研发投入贡献了23.53%。

在针对效率改进的计算结果中,资本密度、研发密度、人力资本和对外开放度的影响均为正,这说明本土市场规模的扩大通过提高资本密度、研发密度、人力资本以及对外开放度对效率改进产生了正向作用。在所有的正向作用中,人力资本贡献最大,为47.83%;其次是资本密度,贡献了30.43%;第三是对外开放度,贡献了13.04%;研发投入贡献最小,仅为8.70%。

在针对技术进步的计算结果中,资本密度、研发密度和人力资本的影响同样均为正,但对外开放度的影响为负,这与针对生产率增长的计算结果一致。在所有的正向作用中,人力资本贡献了47.37%;资本密度贡献了34.21%;研发投入贡献了18.42%。

总体来看,本土市场规模对生产率增长和技术进步的正向作用主要通过资本密度、研发密度与人力资本等途径传递。本土市场规模对效率改进的正向影响主要通过资本密度、研发密度、人力资本以及对外开放度等途径传递。在所有的作用途径中,人力资本的作用最大,对三大指数的贡献均接近50%。

2.作用机制影响分析

20世纪80年展起来的内生增长理论在将技术进步内生化的过程中,就突出了知识和人力资本的溢出效应对各国经济发展的影响。Lucas(1988)指出全经济范围内的外部性是由人力资本的溢出造成的,人力资本的外部效应有助于提高所有生产要素的生产率。而人力资本作为影响生产率增长的关键性因素也不断地得到证实。在本文的所有作用机制中,人力资本对生产率增长的贡献是最大的,主要是得益于人力资本对全要素生产率影响的两个关键性作用:一是人力资本决定了一国的技术创新能力(Romer,1990);二是人力资本对技术模仿和技术扩散的速度产生了重要影响(Nelson and Phelps,1966)。中国作为一个非技术前沿的国家,技术进步主要依赖于对世界先进技术的吸收和模仿,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力资本则是吸收和模仿的主要实行者(彭国华,2007)。从这一点来看,人力资本的积累还有利于提高本国的技术吸收能力。此外,人力资本对生产率增长的贡献最大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人力资本具有“同化器”的作用,如许和连等(2006)研究发现贸易开放度主要是通过影响人力资本的积累水平而影响全要素生产率。

尽管学术界关于资本投入对生产率增长的影响仍存在争论,但资本作为推动经济增长和技术创新的基础性要素是不可或缺的。因为从发达国家的历史经验来看,技术进步是一个长期投资并不断积累的过程。技术进步也并不是独立于资本之外,投资的过程往往也是物化技术得到应用的过程,因而投资规模的扩大有助于促进技术的进步(邵军,徐康宁,2011)。李小平等(2008)也认为,由于资本品内含一定的技术水平,更新的资本品也代表着更高的技术水平。因此,资本深化也是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重要原因,一般认为资本密集度越高的行业,其技术含量也越高,技术进步也越快。但盲目过度的投资往往会导致资本的边际效益递减,这应当值得关注,而在中国劳动密集型行业中已经出现了这样的情况。

研发投入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贡献整体上并不高,而且这一作用在统计上也并不明显,这表明可能存在一些因素制约了研发投入作用的发挥。李小平和朱钟棣(2006)、李小平等(2008)的研究均发现研发投入对生产率增长和效率改进不仅没有产生正向的作用,反而产生了负面的影响。他们就此认为中国工业行业研发的使用效率和投入结构存在一定的问题。我们认为研发投入的使用效率与结构不仅与中国固有的体制环境有关,还与行业本身的技术基础和创新能力密切相关,而分行业研究也说明了这一问题。

对外开放度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影响是复杂的,它阻碍了生产率增长和技术进步,但却促进了效率的改进。李小平等(2008)认为中国出口贸易主要是由劳动力、土地、优惠政策等优势所致,这不仅不能提升工业行业的效率水平和生产率增长,反而会使工业行业缺乏创新的动力和压力,从而阻碍生产率的增长。但参与国际分工就必须要适应全球生产网络的流程,加上迫于跨国公司的代工要求与压力,参与出口的中国企业只有不断提高生产效率才能赢得更多的订单。比如,苹果公司为什么将很大一部分产品交由富士康公司生产,除了成本低廉外,主要看中了富士康的高效率③。

资本密度、研发密度、人力资本、对外开放等可以说是本土市场规模影响全要素生产率的主要作用途径,这些作用途径可以进一步归纳为集聚效应和竞争效应。随着本土市场规模的扩大,大量的资本、人才、技术等会加速集聚,主要表现为资本投入的增加、研发费用的增长、人力资本数量的增加以及对外开放度的提高,等等。另一方面,本土市场规模的扩大也会加剧市场内部的企业为了生存而引发的竞争,这也会促使企业增加资本投入、增强研发能力、提高人力资本的质量等。而行业集聚程度、市场竞争程度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增强本土市场规模的规模递增效应和专业化分工效应,从而促进了行业生产率的提高。同时,企业间集聚与竞争行为也加剧了本土市场的竞争程度,而竞争的存在客观上也驱动着企业为了生存而创新。

六、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本文利用2001—2010年中国制造业分行业数据,分析了本土市场规模与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以“市场促创新”或“以市场规模驱动创新”的假说整体上是成立的。本土市场规模每增加1%,将会促进生产率指数增长0.021%、效率改进指数增长0.023%、技术进步指数增长0.018%。此外,资本密度、人力资本对生产率增长、效率改进和技术进步的影响均显著为正。研发密度对效率改进、技术进步及生产率增长的影响均不显著。对外开放度对效率改进和技术进步的影响一正一负,总体上对生产率指数的影响也显著为负。分行业估计结果表明,本土市场规模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在不同行业存在一定的差异。本土市场规模作用的发挥更依赖于行业的技术密集程度与资本密集程度,而对行业的劳动力密集程度则并不敏感。

篇4

伴随人口结构的变化,非织造卫生用品的发展模式也发生了变化,市场潜力与日俱增。特别是2009年下半年,亚洲新兴市场如中国、印度通过的一系列经济刺激政策不但促使本国经济复苏,同时也使各自的非织造布卫生用品市场获得了快速增长。

全球非织造布卫生用品市场将走出经济萧条的阴影。2009年全球非织造布卫生用品市场销售额达 680 亿美元,2010年估计突破 700 亿美元,其中婴儿纸尿裤位居第一,全球占比超过 45%;女性卫生用品次之,占比接近 25%;增速最快的是成人失禁用品,家用擦巾则增长动力不足。按照地域划分,亚太、西欧和北美三大地区的非织造布卫生用品全球占比接近 75%,其中亚太地区占比接近 30%,增长速度也最快,约为 7%。以下重点分析和阐述女性卫生用品、纸尿裤、成人失禁用品及擦巾的市场发展现状。

1主要非织造卫生用品的市场发展现状

1.1女性卫生用品

女性卫生用品主要包括妇女卫生巾、卫生护垫和卫生棉条。2009年妇女卫生巾市场销售额达 160 亿,约占整个女性卫生用品市场的 70%,成为拉动整个市场发展的主要动力。目前美国宝洁公司在全球女性卫生用品市场的占有率超过 25%,主要品牌为护舒宝(Always/Whisper)和丹碧丝(Tampax);强生和金佰利位居 2、3 位,市场占有率均在 10% 左右。近几年亚洲地区女性卫生用品市场发展迅速,全球十大妇女卫生巾制造商中有三大制造商的基地就在亚洲,他们分别是:日本的尤妮佳(Unicharm)、中国的恒安(Hengan)和日本的花王株式会社(Kao Corp)。欧美女性卫生用品制造商除强生在2009年凭借其在拉丁美洲的Sempre Livre品牌以及西欧的Vania品牌帮助其全球市场份额增加外,其它制造商的市场份额都略有下降。

卫生护垫在2009年增长较快,市场销售额约达 30 亿美元。卫生棉条市场销售额约为 30 亿美元,2009年增长率仅为 1%,预计未来总体将呈现负增长。由于发展中国家消费者使用卫生棉条的意识不足,因此卫生棉条的市场主要集中在欧美国家。目前卫生棉条产品的类别比较单一,仅在外包装设计或材料使用方面有所改进,市场渗透率较低。

卫生保健功能是女性卫生用品未来发展的方向,如中性pH值、抗菌以及添加益生菌等。在攻破关键技术的基础上功能性产品应该能为制造商创造更大的利润空间,并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

1.2纸尿裤

即便在金融危机下,2008年全球纸尿裤市场的销售额仍以超过 7% 的速度增长,至2009年达 310 亿美元。亚太地区的婴儿潮以及中低消费群体生活水平的提高带动了纸尿裤市场的增长。纸尿裤的增长趋势呈现地域的差异,在西欧、北美、澳大利亚、西亚等地区,市场销售额以较低的个位数增长;而在亚太、拉丁美洲、中东等地区则以两位数增长,特别是拉丁美洲,2009年同比增长 16% 以上。亚太、拉丁美洲、北美地区的纸尿裤市场销售额位居全球前 3 位,其在全球市场的占比率均在 20% 左右。

全球纸尿裤市场的竞争主要集中在宝洁和金佰利这两大公司之间。纸尿裤向着更干爽、更薄、更舒适的方向发展,为此拥有强大资金和研发实力的宝洁帮宝适(Pampers)和金佰利好奇(Huggies)品牌不断进行产品的差异化开发和创新,并主导着全球纸尿裤市场的发展。即使在经济萧条及复苏期间,他们都采用大量的产品创新及市场推广策略来巩固其市场地位。2009年宝洁公司约占据了全球纸尿裤市场销售总额的 1/3,而金佰利公司约为 1/4。目前以宝洁和金佰利为代表的全球性品牌(global brand)的竞争对手主要来自于各地区的私家品牌(private label)。这些私家品牌不再甘于成为国际巨头的跟随者,他们立志成为本地市场的引导者,特别是在市场相对成熟的地区,零售商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寻找他们所需的产品,这为私家品牌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在2008及2009年的经济萧条时期,私家品牌依然有很大的增长,至2010年约占据全球市场份额的 8%。

目前大型的纸尿裤制造商基本采取两种策略进驻国内外市场。对于成熟的市场,一般通过增加产品的附加值,提高其利润水平。而对于新兴市场一般采取就近设厂的方式,接近消费群体,如2010年宝洁投资上百万美元在南非和埃及建厂;2010年6月金佰利在俄罗斯投资组建生产线;2010年8月Daio纸业宣布在泰国投资 3 600 万美金建立婴儿纸尿裤工厂等。因此,通过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和提高产品附加值来巩固已占领的市场,努力开拓新兴市场是纸尿裤企业维持长久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

1.3成人失禁用品

2010年成人失禁用品的销售额首次突破 50 亿美元,增长速度同比增加约 8%,其中亚太地区全球成人失禁市场占比超过 30%。全球人口老龄化的加剧是推动该行业快速发展的最直接原因。就民众对成人失禁用品的接受程度而言,中国和日本有很大差距。2010年底,中国 65 岁及以上的人口约 1.2 亿,约占全球同龄人口的 23%,而成人失禁用品的市场占有率仅有 1%;日本则不同,其 65 岁及以上人口在全球的占比约为 5%,成人失禁用品的市场占有率却达 25%,全社会对成人失禁用品的接受程度较高。

目前,爱生雅和金佰利是全球成人失禁用品的最大生产商,这两家公司分别依托自有的添宁(TENA)和得伴(DEPEND)品牌在日本和美国市场占有绝对的优势。2009年,爱生雅和金佰利的销售额均约占全球成人失禁产品市场的 1/4,而日本的尤妮佳约占 1/8。但该类产品市场的集中和垄断使大型企业逐步减少了在技术创新、细分市场和市场营销上的投入。而在成人失禁领域,细分市场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失禁并非老年人的专利,世界范围内有上百万年轻人受到失禁的影响,由于羞于提及,经常被忽略。因此生产商应根据使用者的性别、重量以及运动强度等差异,设计不同类别的产品。目前成人失禁产品朝着更干爽、更舒适、更薄、更贴身的方向发展,而市面现有产品品种少,选择不多,且舒适度、产品结构的设计等都存在一定的问题,因此在细分市场的同时,要进行技术创新,提高产品的质量。

目前世界大部分地区的成人失禁用品市场渗透率较低,仅有美国和日本的市场销售额超过 10 亿美元,法国位列第三,市场销售额超过 2 亿美元。巨大的潜在市场,对还没有进驻成人失禁用品市场的卫生用纺织品制造商来说仍然是一次机会。

1.4擦巾

2009年全球非织造布擦巾市场增长较缓,全球消费量超过 70 万t,市场销售额超过 100 亿美元。从用途来说,擦巾分为个人护理用、家用及工业用,个人护理用擦巾又分为婴儿护理用擦巾和成人护理用擦巾。2009年个人护理用擦巾的市场销售额超过 80 亿美元,其中拉丁美洲、东欧及中东地区的个人护理擦巾在该地区整个擦巾市场中的占比均超过 90%;婴儿护理用擦巾在个人护理擦巾中的比重较大,其中拉丁美洲、中东和西欧的婴儿护理用擦巾在该地区整个个人护理擦巾中的占比均超过 60%。

从类别来看,湿巾的市场销售额超过 70 亿美元。从材料的加工工艺来说,水刺非织造布湿巾的市场销售额超过 50 亿美元,而复合非织造布擦巾目前占比小,但发展空间较大。从区域来说,北美、西欧和亚洲等 3 个地区对全球擦巾市场的总占比超过 90%,其中北美市场销售额约为 45 亿美元,西欧约为 35 亿美元。

2全球非织造布卫生用品的发展方向

随着全球经济的复苏,人口结构的变化以及一次性卫生用品的普及,全球非织造布卫生用品的市场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根据Euromonitor International的统计数据,2014年全球非织造布卫生用品的市场容量预计将达到 820 亿美元,其中女性卫生用品的市场销售量预计达到 2 580 亿片,纸尿裤约为 1 460 亿片。巨大的市场空间促使全球性品牌和私家品牌纷纷扩大产能以提高对市场的占有率,尤其是在中国等新兴市场,新的卫生用品品牌层出不穷,各种品牌的市场渗透率进一步提高,市场竞争持续加剧。在这种情况下,产品创新、对健康的关注和环境保护就成为影响整个卫生用品行业可持续性发展的关键因素。

篇5

先进制造业代表了制造业的发展方向,在现代经济环境下,先进制造业通过运用现代计算机、机械、工艺流程、电子技术等高新技术成果,实现了优质、高效、环保、节能的制造业发展目标,具有与时俱进的产业形态,且呈现出由轻纺制造业到重化制造业,再到装备制造业和智能化、信息化制造业的演变特征。由此可见,先进技术、产业扩容是先进制造业市场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重要条件,因此,在将来制造业发展中,必须探索制造业产业扩容、技术创新及影响结构升级的各个因素,以实现先进制造业持续发展。

一、先进制造业发展现状

大体来说,先进制造业是指将高新技术成果运用到产品研发、生产制造、销售管理等环节中,以实现优质、高效、低耗、清洁、灵活生产,实现高经济效益的制造业。也就是说,先进制造业必须以技术优势为基础,比其他制造业更具竞争优势、具有更强的投资强度、发展速度、研发能力及经济效率。而只有先进制造业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才能有效推动制造业市场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升级。但是,从我国先进制造业发展现状看,仍存在一些问题。

(一)增长速度较慢

近年来我国先进制造业生产规模逐年扩大,且产值规模巨大,但是,与同期制造业总产值增长率相比,却处于劣势,如2011年我国先进制造业年均增幅为15.71%,同期制造业增速为18.48%。且在整个生产业中的比例降低,如2008年为12.93%,2011年为12.05%。

(二)资金支持不足

资金支持是实现技术创新的关键,技术创新是先进制造业发展的基础,因此,要促进先进制造业发展,必须加强资金投入及相关经济性支持。但是,从研发经费投入数量来看,我国先进制造业投入比重较小,仅占制造业投入的1.5%,从研发经费支出结构来看,主要用于技术引入和技术改造,而自主研发经费较少,这直接阻碍了自主创新、自主研发的开展,使得很多企业仍旧依赖于自然资源、劳动力资源等,进而影响了市场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升级。

(三)经济效率偏低

我国先进制造业的利润总额表现出逐年上升趋势,其年均增幅高于同期产值增幅,推动行业总体利润水平由2008年的5.04%上升到2011年的7.02%。但从中应看到,其生产效率仍旧不能实现投资吸纳、流量调整的发展目标。其原因在于,先进制造业的固定资产投资仅占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的9.5%左右,其固定投资年均增长超出了其利润增幅,也就是说,先进制造业的投资利用率不足。

(四)产业资源分散

先进制造业主要包括医学制造业、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医疗设备制造业、航空航天制造业、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等,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先进制造业的生产规模不断扩大,但就其产业资源分布来看,并未形成规模化经营。

(五)内资企业竞争力不足

我国先进制造业虽然数量众多,但是其规模较小,市场份额占据量较小,这造成先进制造业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不足,而外资企业规模巨大,可有效赢得市场竞争力,这加重了内资企业发展压力。

二、影响先进制造业发展的因素

在现代经济环境下,市场是任何行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要实现先进制造业产业结构调整,必须回归到市场因素中。具体来看,现阶段影响先进制造业发展的市场因素主要有:

其一,分散的市场结构是阻碍先进制造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从先进制造业的市场分布集中度上来看,除了飞机、航天器、雷达设备制造业具有一定的垄断性,集中度较高外,其他由内资企业主导的子行业则相对分散,而这种分散的市场结构,直接削弱了整个行业的整体市场竞争力。其二,行业内部差异影响先进制造业发展。从行业内部结构来看,行业内部企业规模差异突出,子行业中,医疗卫生设备、电子通信设备的市场差异较大,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航空航天制造业差异较小,而差异的存在,不利于从利于产业资源的整合。其三,先进制造业自身基础不足。由于我国先进制造业市场结构相对分散,规模较小,且生产经营主要面向主流市场,缺乏专业化和个性化,使得其市场占有率较低。同时,虽然国家给予了政策支持,但是受技术限制,使得一些行业投资效益不高,不利于吸引行业进行投资,影响了先进制造业市场规模的扩大。

三、推动先进制造业发展的策略

党的十就明确指出:要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健康发展。“制造业的持续健康发展仍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而转型升级是主旋律。”这直接说明要实现先进制造业快速、健康发展,必须以资金、科技、人才等资源投入,来实现制造业产业结构升级。

(一)发挥市场的基础作用

市场对行业的经济发展起到基础作用,从市场结构对先进制造业发展的影响来看,主要表现在:其一,市场结构影响研发行为。技术研发是先进制造业得以发展的前提,要实现其结构升级,必须以良好的技术为支撑。理论上讲,松散型的寡头垄断是最有利于技术研发的市场结构,其可以激励研发行为,提升企业的研发热情,促进新产品、新技术的引进、消化和吸收;行业集中度低、规模差异小则是影响技术研发的重要因素。由于行业利润水平低,技术作用强,技术研发存在高风险低收益特征,所以,很多行业不进行技术投入与研发;高行业集中度能够提升行业抵御风险的能力,进而刺激行业联合进行技术研发;企业规模差异使得大企业在市场中获利,为中小企业不得不通过降低成本、进行工艺改进来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其二,市场结构影响产业效率。行业差异是影响行业盈利能力的主要原因,从行业业务利润来看,2011年医药制造为11.65%,电子及通讯设备为6.21%,计算机及办公设备为3.46%,其差异显著。而行业内企业规模差异对行业盈利能力也产生一定影响,其一方面利于提升行业经济绩效,弱化过度竞争,另一方面则刺激行业进行重组,实现行业整合,实现产业扩容,进而促进先进制造业结构升级。

(二)国家进行政策调控

国家的宏观调监控政策是实现先进制造业产业机构升级的有重要保障,在现代市场自发性、盲目性的作用下,发挥政策调控力量尤为重要。其一,加强政策引导。市场集中度高、企业规模差异大的市场结构有利于产业效益的实现,且利于推动技术创新,因此,政府必须以有效的政策引导先进制造业寡占型市场结构演化。首先,充分利用大型企业技术创新和市场开拓作用,促使大型企业健康发展,同时,保持中小企业工艺改进、业务细化及服务专业化,以满足市场需求的同时,实现中小企业发展。其次,选择规模小、市场组织分散的行业进行重组,以扩大行业市场规模,提升行业内部竞争力;通过信贷、供应链等方式,实现强强联合,提升企业的综合竞争优势。最后,通过专项扶持、重点开发,推动行业内部资源优化。其二,为技术创新提供有利条件。政府要充分发挥其组织协调作用,为技术创新、技术研发提供良好的制度环境与政策环境,以促进新进制造业充分利用先进技术,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一些重大科技专项,要以国家专项、产业联合攻关等方式对其进行支撑,并以资金直接介入技术研发;对研发资金要采取事前补贴与事后奖励相结合的方式,以激励行业进行技术研发;对产后技术,尤其是外来技术,政府要适度间接介入,做好信息服务、知识产权保护等工作,为产业创新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其三,充分利用税收手段。以税收来进行利润分配,以推动产业内部结构调整,同时,对品牌行业、新型技术行业进行税收优惠,以推动市场结构优化。

四、结语

先进制造业的发展将引领我国制造业走出一条发展的新路子,对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具有重大作用。在现代市场环境下,要实现先进制造业发展,必须以优质、高效、低耗、清洁、灵活生产为目标,抓好技术创新、产业结构调整、新兴产业发展、创建品牌等工作,充分发挥市场的基础作用,并以国家的相关政策为支撑,来实现先进制造业产业机构升级。

参考文献:

[1]康建中.持续竞争力:公司战略管理的核心[J.安徽大学学报,2011(04)

[2]曾铮,王鹏.产品内分工理论与价值链理论的渗透与耦合[J.财贸经济,2012(03)

[3]李杏.提升中国工业制成品国际竞争力对策分析[J].安徽大学学报,2010(06)

[4]尹翔硕.中国出口制成品结构与制造业生产结构差异的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09(04)

篇6

1.中国制造业发展现状

“中国制造”即“Made in China”的基本内涵,是指所有生产于中国境内的产品,而不只局限于由中国企业生产并拥有自主产权的产品。中国制造的崛起背景要从国内和国际两个方面考虑。国际上,主要是世界制造业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经济全球化的纵深发展促使制造业在全球范围内扩张形式发生了根本变化;制造业呈现出了在优势区域集聚的发展态势;制造业专业化分工日趋全球化及制造业的跨国研发、生产等组织活动都己实现国际化。在国内,市场化改革和对外开放是中国制造崛起的国内背景。对外开放直接促进了东部沿海地区制造业的发展,吸引了大量的外部投资,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共引进了大量外资,学习了先进的管理思想,引入了先进的生产管理模式,促进了中国制造的发展。

中国制造正在世界范围内重新崛起: 1、生产能力飞速增长,诸多产品产量位居世界第一。 2、跨国公司的制造环节以惊人的规模和速度向中国转移。3、工业产品和信息技术产品的出口增长迅速,一些产品出口额己居世界首位。大市场竟争对于我国制造业来说,既存在着机遇,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2.中国制造业面临的机遇

2.1、世界制造业的转移为中国提供了机遇。

20世纪以前,经济发展主要是在一个国家和一个地区内进行,其国家性和地域性明显。进入21世纪由于经济发展极不平衡,国家间、地域间的差距巨大,发达国家市场日趋饱和,这种情况必然导致全球性的从新分工,制造业逐渐从发达国家分离出来,向市场机会更大更多的地域发展。在产业转移过程中,那些最有市场机会的地域是可能获益的。而在发展中国家,我国是最具有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吸纳力和优势的。

2.2、知识经济为制造业发展带来了机遇

在知识经济时代,与研究开发相比,知识获取是最廉价的。统计数据表明,如果以一项科研成果的研究费用为1,发展推广费用则为10,生产费用达100,而知识获取的费用只有0.05 0日本战后20年中,共花费57亿美元引进国外的信息专利和设备,若全由日本自己研制,则需要2000亿美元,还不计将稀缺的科研人员和科研经费投向这些项目后对其它方面带来的间接影响。重复研究既浪费了科技经费和科研人员的时间,也影响了科技发展的整体步伐。随着知识传播速度的加快,知识传播途径的增多,知识获取变得相对容易。

2.3、加入WTO为中国制造业发展创造了机遇

加入WTO意味着中国经济融入世界经济,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接轨,中国的制造业将在一个更大的国际环境中生存和发展。加入WTO后在更加开放和市场化的环境中,将促成中国制造业比较优势更为充分和有效地发挥,在积极、主动地参与经济全球化过程中获得更大利益。激烈的国际市场竟争,将给中国制造业带来强劲的外部压力,促使其加紧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提高出口产品的竟争力;同时,国际市场规则和国际惯例的遵循,将为国际制造业向中国的转移提供有利的市场环境和条件,从而促进中国制造业的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

3.中国制造业发展的战略目标

当前,经济全球化和以信息技术为先导的新兴产业的发展加快了全球经济的区域结构调整,世界产业格局面临重新洗牌。我国经济己经进入平稳发展阶段,需要通过战略性结构调整推动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我国的制造业的战略目标是:力争在不太长的时间内使我国由制造业大国走向世界制造业强国,成为世界制造业中心之一。中国制造业内部和外部存在的根本问题如下:

3.1人的问题。制造业的提高和发展需要各种人才,市场的竟争归根到底也就是人才的竟争,制造业不能长期依靠低成本的劳动力和低廉的价格来维持竟争优势。人力资源的缺乏是发展中国家落后的最主要的原因,目前我国的高层次人才队伍相当乏,同时面临着严重的技工短缺。对此,我们要保留一批以培养各类工程技术人员为主要目标的本专科高、中等学校,大力发展工程技术类职业教育。大力提倡继续教育和终身学习,建立继续工程教育体系。

3.2机制问题。中国多数制造企业的劳动生产率低下,竟争能力不强,在很大程度上就是经营机制的问题。经营机制不顺,管理停留于较低的水平,将会使企业不适应当今世界经济和技术迅猛发展的现实,影响企业国际化经营的水平,抵消了我们在劳动力成本方面具有的比较优势。 因此,我们要建立符合国际规范的经营和管理机制,积极探索和运用现代化管理手段,大力推进制度创新,推进企业内外部资源最大限度地有效整合,由粗放式经营真正转变为集约经营。

3.3观念问题。纠正过去对制造业的夕阳产业和非物质己成为主体的误导,广泛传播对提高和发展我国制造业重要性的认识,正确引导媒体,充分认识制造业在现代化过程中的核心地位和关键作用。 近年来,服务业、金融业的发展速度快于制造业的增长速度,且在发达国家,对经济的贡献己由第二产业(包括制造业)让位于第三产业(主要指服务业)。但我们认为,制造业在经济和人们生活中的地位的重要性是永恒的,没有制造业,服务业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发展制造业是永远不会过时的。

结束语:发达国家进入后工业化时代,发展中国家以制造业为支点,带来经济起飞,这是一种后发优势;同时,全球化不断深化、全球制造业正在重新调整区域布局,这些都为我国制造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我们要高瞻远瞩,开拓创新,加快传统制造业向现代制造业的演进,始终充分发挥比较优势,主动参与全球分工,不断提升综合竟争能力,逐步发展壮大自己。在不久的将来,中国制造业一定能够以强者的姿态屹立于世界市场,由制造业大国走向制造业强国,并成为世界制造业中心之一,从而最终实现新世纪中国制造业的振兴。

参考文献:

篇7

装备制造业作为我国“工业的心脏”和制造业的核心要件,一直是社会物质生产的基本力量,早在2011年我国装备制造业无论是生产规模还是工业产值就已居全球首位。2014年初,总理在两会提到:“中国经济要升级,出口产品也要升级,我们不能总是卖鞋袜、衣帽、玩具,中国装备走出去要在世界市场上接受竞争的检验,提质升级”。所以在这样的政治背景与经济环境下,分析我国装备制造业产业集中度、探索如何提高我国装备制造业市场竞争优势是紧跟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研究命题。

我国大多数学者都是通过2位数产业即大行业的数据进行市场集中度的计算。例如,白文扬和李雨(1994)测算了从1980年至1992年我国工业整体市场集中度水平,以及各不同行业的市场集中度。刘佳等(2006)通过对2002和2003两年装备制造业4企业集中度和8企业集中度的实证分析表明,我国6个装备制造业子行业的CR8都小于20%,从而得出装备制造业属于原子型的市场结构类型。胡静寅(2009)通过对2002到2006年我国装备制造业市场集中度的计算得出,除交通设备制造业外,其他装备制造业子行业的CR4、CR8都分别小于30%、40%,所以得出,装备制造业子行业大多属于低集中竞争型行业或原子型行业。通过2位数产业的数据进行集中度的计算往往造成结果比实际情况偏低,因为由于大行业包含的子行业的产业性质和产业特点往往差异较大,所以从市场和产业的界定来看普遍比较宽泛,由于2位数产业内的产品并不能满足替代性的要求,因此根据2位数产业数据得出的结论在一定程度上会低估装备制造业实际市场集中水平。目前国内学术界只有魏后凯及李绍东计算过4位数产业的市场集中度判定装备制造业市场结构。魏后凯(2002)基于1995年全国工业普查数据库及521个四位数小行业的数据计算中国制造业CR4并根据测算结果将28个制造业分为三大类:CR4加权平均值在15%以下的行业为低集中度行业,共有11个;CR4加权平均值在15%以上,30%以下的行业为中等集中度行业,共有11个;CR4加权平均值在30%以上的行业为较高集中度行业,共有6个。李绍东(2011)通过四位数产业数据考察了2007年我国装备制造业市场集中度,通过实证得出我国装备制造业的市场集中度处于一个较高的水平,整体处于中、高寡占型市场结构。

从总体上看,目前我国关于装备制造业产业集中度的研究仍较为缺乏,所以本文主要根据集中度指标从产业角度、区域角度及纵向角度分析并权衡我国装备制造业产业集中度。

1.产业比较

本文基于样本来源的特殊性,以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为基础,根据行业代码选取装备制造业209个小行业的15多万个企业的原始数据作为市场集中度的计算依据。从表1的计算结果可以看出,我国装备制造业市场集中度水平不高,无论是CR4还是CR8都未超过30%,在七个子行业中市场集中度明显比其他子行业高的是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和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说明大企业具有相对较强的规模优势,在市场竞争中具有竞争优势;最低的是金属制品业,且CR4仅10.77%,说明市场竞争相对激烈,大企业竞争优势不明显。总的来看,第一,七个子行业市场集中度绝大多数偏低,说明前几名企业的规模优势不明显;第二,4位数行业存在CR8等于100%的情况,说明装备制造产业中存在企业数目不足8家的情况,例如,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的潜水及水下救捞装备制造业和其他飞行器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的农林牧渔专用仪器仪表制造业。若按照Bain及植草益市场类型的判断标准来看,无论是装备制造业还是子行业的市场类型都属于竞争型的市场(CR4及CR8都小于50%),说明我国装备制造业市场竞争很激烈。

表1 2011年我国装备制造业市场集中度

数据来源:根据2011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的原始数据计算而得

2.区域比较

以2012年《中国统计年鉴》、《中国工业统计年鉴》有关数据为基础,通过区位熵的集中度指标分析我国省际间装备制造业产业集中度情况。通过计算结果可以看出,2011年我国装备制造业β值超过1的地区只有10个省份,其中东部地区占6个,以上海β值最高(1.7314),其次依次是广东(1.5024)、北京(1.4625)、江苏(1.4417)、天津(1.0893)及浙江(1.0394);东北部地区2个,即吉林(1.1162)和辽宁(1.0093);中部、西部地区都仅有一个省份的β值超过1,分别为安徽(1.023)、重庆(1.5639)。装备制造业β值较高的省份主要集中在科技水平较强的发达地区与沿海经济强省,例如北京、上海、重庆等,以及国家产业扶持政策明显倾斜的地区,如东北老工业基地,欠发达地区β值相对较低,产业没有形成较高的集聚度(如表2所示)。具有较高的装备制造业产业集聚水平的省份与其他省份具有较明显的差异,这也印证了我国政府干预东部、东北部地区产业发展,并给予大量扶持政策与保护壁垒的遗留痕迹。

表2 2011年我国装备制造业地区产业集中度测算结果

3.纵向比较

对我国装备制造业集中度的纵向测度主要是采用空间基尼系数来分析我国装备制造业产业集中度的十余年变化趋势。通过对2001年至2012年《中国统计年鉴》、《中国工业统计年鉴》有关数据的整理与计算来进行比较。通过分析可知,我国装备制造业产业集中度纵向变化历程可分三个阶段,在2000-2001年间,我国装备制造业集聚度呈平缓爬升特点,说明产业集中度较平稳变化;2002-2007年间,集聚度开始出现快速增强,年平均增长率达到22.8%,说明产业集中度水平有了增强趋势;2008-2011年间,集聚度虽然也在增长,但增长幅度较小,甚至在2011年出现负增长,年平均增长率为-0.27%,说明产业集中度出现减弱趋势。总的来看,我国装备制造产业集聚度在2000至2007年间较高,企业有明显的聚集现象,说明由于这段时期产业发展前景良好,各种经济要素不断汇聚,提高了产业专业化分工协作效率,产业发展优势明显,出现这种结果可能是因为在进入21世纪初期,我国为融入世界经济而逐步加快了经济全球化所需要的市场经济体制及其运行机制,为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提供了发展契机与动力,产业扶持政策的相继出台,以及“十一五”规划提出“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发展战略”,都为我国装备制造业提高国内外市场竞争力奠定了基础。自2008年伊始,我国装备制造业集聚程度下降,说明这个产业在我国的分布比较分散,没有形成产业集聚发展,产业发展优势弱化,其造成原因可能是由于2008年的金融危机造成装备制造业众多中小企业退出市场,只有那些资本雄厚或有先进技术保身的大企业仍留在市场中,造成产业整体发展水平明显下降,地方化程度不高造成市场分散而导致装备制造产业发展速度减缓,但是在国家以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目的的一揽子宏观经济政策的积极作用下,推动了我国外贸稳步复苏,从而推动了我国装备制造业在2010的产业集中度达到历史最高(如图1所示)。

图1 我国装备制造业集中度变化趋势

4.主要结论

本文通过集中度指标的三种算法分别从产业角度、区域角度、历年变化三个方面实证测度我国装备制造业市场集中度目前的情况。通过市场集中度指标得出我国装备制造业无论是整体还是子行业的市场集中度普遍都不高,市场类型属于竞争性的市场结构,市场竞争相对激烈,产业内大企业发展优势不明显。通过区位熵指标得出我国装备制造业产业集中度发展不均衡,集中度较高的地区普遍集中在科技水平较强的发达地区或经济强省,以及国家产业扶持政策倾斜的东北工业基地。通过空间基尼系数指标得出十余年间我国装备制造业产业集聚度呈现出三个阶段的发展变化。

参考文献:

[1]张红、王悦.基于CR指标集成的中国房地产产业集中度测算与比较[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5):630

[2]刘佳、李宏林、张舒.中国装备制造业市场结构:理论和实证――基于产业集中度的探讨[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6(2):17-19

[3]胡静寅.市场结构与我国装备制造业的自主创新[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9(12):42-46

篇8

一、 生存环境现状

对于专用设备制造业的生存发展来说,其生存环境是重要的基础和保障。生存环境主要包括专用设备制造业自身的发展情况,例如资源环境要素、技术要素、劳动力要素等,以及对其发展产生影响的各种外部因素,例如市场需求环境等。在很多专用设备制造企业中,劳动生产率的提升较为明显,行业职工的薪资水平也有所提升,说明我国专用设备制造业的劳动生产环境有了较大的提升。在技术投入方面,虽然近年来有所提高,但是数量十分有限,没有超过10%。由此可见,相关的科研人才较为缺乏,科研投入不足,研发能力也十分有限,对于行业的发展较为不利[1]。不过,在资源和环境方面,近年来,相关企业的能耗正在逐渐降低,对生态环境的不良影响也有所减轻,对于专用设备制造业的可持续发展较为有利。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专用设备制造业的产业规模也不断扩大,资产规模也有了很大的提升。此外,多年来专用设备制造企业的产销率基本上能够维持在90%以上,绝大多数专用设备产品能够满足市场的实际需求,行业发展态势较为良好。

二、市场竞争力现状

(一)生产效率较低

对于专用设备制造业经济运行状况的评价和判断当中,生产效率是一项重要的指标,其具体体现在既定成本之下的产出情况,或既定产出之下的投入情况。从相关企业的流动资产周转次数、资产负债率、总资产贡献率等方面能够看出,我国目前专用装备制造业的生产效率较低。在产业成本和利润方面,产本利润率普遍较低,对于专用设备制造业的长期发展较为不利,因此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对生产效率进行提升。

(二)市场竞争力较低

对于专用设备制造业市场竞争力的评价,主要可从贸易竞争力指数、市场集中度等方面来进行分析比较。其中,贸易竞争力指数指的是在国际竞争中,一个国家的进出口额差值在进出口总额中所占的比例,能够反映出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水平,指数越接近1,说明竞争能力越强。市场集中度指的是产业内部市场的集中程度,这一程度越高,产业规模经济效益就越高,说明产业的综合实力越强。就我国当前专用设备制造业的发展现状来看,这两项指标的结果都不够理想,因此该产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仍然有待提高。

三、技术对外依存现状

在专用设备制造业的发展当中,技术创新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它能够位产业的发展提供充足的动力和支持,在产业安全维护、国际竞争力提高等方面,都具有很大的意义。对于专用设备制造业来说,对于技术的要求较高,因此需要良好的技术创新做支持。然而,就我国当前的发展形势来看,相关的技术创新能力较为不足,很多关键技术仍然需要依赖国外引进,具有较高的技术对外依存度,对于专用设备制造业的快速发展较为不利。

根据相关的数据统计资料能够看出,在我国的专用设备制造业当中,依然存在着较高的技术对外依存程度[3]。每年专用设备制造业应用在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以及引进后的理解消化等方面的经费数目十分巨大。相比之下,产业中国内的技术经费指出与之存在着很大的差距。虽然引进先进技术能够推动专用设备制造业的发展,这是一种极为不健康的发展模式。我国专用设备制造业要想真正得到长足的发展,必须加大技术研究创新投入的力度,掌握更多的关键性核心技术,从而打破国外的技术垄断。

四、市场控制力现状

市场控制力值得主要是在产业的国际竞争中,对自身在资源、资本、技术、市场等方面的优势加以利用,从而对产品的共计价格和供给数量产生影响,以获取更为丰厚的利润和收益。在某一个产业当中,如果具有越大的市场控制力,在国外相关产业的发展中,其所受到的不良影响就越小,对于该产业的良好发展十分有利。在专用设备制造业当中,结合当前我国外资企业和国有控股企业的资产在产业总资产中所占的比例,以及相应的利润率,能够看出,我国专用设备制造业当前的市场控制力较低[4]。在市场竞争及合作中,无法掌握较为有利的主动权,因此其利润和效益受到了较大的影响。

专用设备制造业在工业生产领域当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同时也具有较为复杂庞大的体系,涉及到了社会中方方面面的领域。就我国专用设备制造业的经济运行状况来看,仍然存在着很多的问题与不足。但是总体来说,专用设备制造业的发展前景依然十分良好。对此,在未来的发展中,相关领域应当提高对专用设备制造业的重视和关注程度,不断推动技术创新和发展,从而推动专用设备制造业的更高发展。

五、结论

专用设备制造业是我国当前装备生产领域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对社会中很多领域的发展都发挥着重要的支持作用。然而我国当前专用设备制造业的经济发展状况却不容乐观,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对其日后的可持续发展十分不利。对此,应当充分掌握和了解其发展态势,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解决,以确保专用设备制造业的良好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绍东.中国装备制造业先进水平实证研究[D].辽宁大学,2011.

篇9

DOI:10.16640/ki.37-1222/t.2016.03.191

机械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对于推动机械制造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自从机械自动化技术逐步推广与应用以来,机械制造业已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不仅促进机械制造业生产效率的提高,降低了生产成本还促进了机械制造业发展模式的转变,促进机械制造业向集成化、智能化、敏捷化与虚拟化发展,增加了机械制造业的市场竞争力。而机械制造业要想取得更好的发展,应对机械自动化技术的应用进行创新,使机械制造业能拥有更好的发展前景。

1 机械自动化技术在机械制造业中的应用

1.1 集成化的应用模式

随着机械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机械制造业在发展的过程中逐步向集成化方向发展。在具体的自动化技术中,利用先进的微电子及计算机技术与机械制造生产相结合,从而衍生了许多促进机械制造业发展的新技术,使得一些技术能进行整合,出现了计算机的辅助技术、数控加工技术、制造技术、工艺生产、信息管理等,推动了机械制造业向集成化发展。但不同级别的集成制造系统应根据各自的生产特点,有针对性地对这些技术进行整合,使得集成化技术的应用能更适应机械制造业的生产模式。并且应注重信息技术的的应用,对机械制造过程进行优化,利用系统制造工程理论进行指导,推动机械制造向精简化的模式发展,并促进机械制造进行重组,促进机械自动化的新型应用。而自动化技术的应用还贯穿于其他生产过程中,对于数据库系统的应用,使得整个的生产模式更为集中,推动机械制造业向集成化方向迈进。

1.2 柔性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模式

机械制造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只有对用户的需求给予关注,不断创新,满足市场的需求,才能取得长远的发展。因而在市场发展不断变化的当下,要想根据市场的变动开发出更适应市场需求的产品就应注重柔性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使得机械制造业的生产能不断地根据市场的需求,对产品的生产结构及类型进行调整,推动机械制造业向自动灵活化方向发展。柔性自动化技术主要是对人机界面进行优化处理,其中主要包括了自动化设备与一些常用设备,能对信息的变化进行处理。不论是在提升产品质量满足用户需求方面,还是基于市场的变化进行重组分析方面,柔性自动化技术的应用能为机械制造业的市场需求作出了具体的分析,敏锐地觉察市场信息的变化,进而促进机械制造业的发展。

1.3 智能化技术的应用模式

智能化技术的应用能充分地反映机械制造业不再是单纯的机械生产,而是在发展的过程中,调动智能机械的应用,提高操作人员的操作效率,形成人机一体化的智能生产模式。智能化技术主要是对专家智能活动进行模拟,在制造的过程中对人脑活动进行模仿,从而使机械操作能更加自动、灵活、有效。并且智能技术能对生产过程进行检测,在工作的过程中,对参数进行调节,保证机械制造过程的准确性,而一旦出现问题,智能化系统能进行报警处理,提升机械制造的自动有效性。并且能对于机械制造业中各种信息、能量的自动交换与调节进行处理,使得机械制造系统的操作更加便捷,推动机械制造业的智能化发展。

1.4 敏捷化的应用模式

敏捷化指的是机械自动化技术的运用,对于市场需求方面的反应速度与准确性,从而使得机械制造企业在市场上更具竞争力。机械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最大化地利用计算机技术,构建一个虚拟的机械制造平台,从而根据市场的变化,对机械制造的业的生产做出预测,提高机械制造公司对于市场需求的处理能力,优化公司的内部体系,以适应外部的变化与需求。因而在敏捷化的发展应用中,应利用精通计算机人才,对机械自动化技术的敏捷性进行具体的优化与提升,从而使得机械制造能不断地进行升级。

1.5 虚拟化技术的应用模式

虚拟化技术主要涉及计算机图形处理技术、多媒体信息技术、并行工程技术、机械制造工艺等。利用这些技术对机械制造业的产品或用户需求进行匹配,进行虚拟的模拟,使得机械制造业的产品生产能更加具体准确。而这种基于系统建模和仿真技术的应用,对于机械制造的生产流程进行模拟,并对其中潜在的问题进行分析,避免实际操作运行中的失误,减少产品生产周期,提高生产制造的有效性。

2 机械自动化技术的应用要点

机械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在取得长足发展时,应根据我国机械制造业的发展现状,将机械自动化技术与实际的生产相结合,避免在盲目地追求自动化的过程中,忽略了我国机械制造业发展的实际。此外在机械制造业中利用机械自动化技术的过程中应注重节能环保的实现,就是在具体的生产过程中,对自动化、智能化的应用模式进行创新,使得机械生产向高效节能化方向发展。最后应注重全面的机械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在实际生产中不仅要对主机进行自动化升级,还应对各种配套设备进行升级,促进自动化的全面实现。

3 结束语

科技的发展给机械生产带来了巨大的变化,推动了机械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与发展,而这一技术的应用改变了机械制造业粗犷的生产模式,使得机械制造业向精细化方向发展,提高生产的效率与质量。因而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当下,应充分利用机械自动化技术的生产优势,并进行创新,促进机械自动化技术更好地服务于机械制造业。

参考文献:

[1]蔺志丹.机械自动化技术在机械制造业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03):62-62.

篇10

一、引言

高技术产业是国民经济的战略性产业,高技术制造业是高技术产业中的重要部分,也是促进了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重要手段。而对整个高技术制造业的市场结构集中程度测量指标的高技术制造业的市场集中度高低,不仅反映了行业的市场结构和市场势力状况,而且对市场行为、经济效益和产业竞争力有着重要的影响,国外学者在这方面的探讨很多。Dallas在研究中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状况时建议应该提高新技术创新能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而且认为中国应借助传统产业,以传统产业为基础,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导向,促进经济发展。Pryor(2001)对美国产业集中度变化的新趋势进行了分析,对可能导致美国产业集中度变化的因素进行了深人的探讨,并对美国一些重要行业产业集中度变化的方向进行了预侧[1]。但就浙江高技术制造业市场集中度的研究来看,国内从量化角度研究市场集中度的文献尚不多见。马建堂(1993)的研究,他通过计算中国39个主要工业行业前4位和前8位企业的集中度和集中度系数,并选取市场机制作用较为明显的消费品行业进行研究[2]。魏后凯(2002)从产业集中度理论角度对中国制造业集中与市场结构的关系进行具体分析,利用521个制造业的统计数据,对产业集中度与利润之间存在的正相关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认为中国绝大多数制造业行业的集中度都非常低,产业组织结构高度分散[3]。徐康宁、韩剑(2006)通过建立相关的模型测算我国钢铁产业集中度和空间布局的变化,发现我国钢铁产业的生产集中度和空间集中度不仅很低,而且自2001年以来还在不断降低[4]。

总的来说,国内对高技术制造业集中度的研究鲜有涉足,而在研究手段上,定性分析的多,定量分析的少;研究方法上,应用规范分析的多,采用实证研究的少。鉴于以上研究的不足,本文在在Sleuwaegen 和Dehandschulter(1986)的研究成果基础上修改了赫芬达尔-赫希曼指数的计算方法,并依据行业层面的数据,对浙江高技术制造业市场集中度进行度量,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市场结构判断标准进行计算结果的分析和比较,并提出了促进浙江高技术制造业市场集中度向最优结构转型的政策建议。

二、测算方法及数据说明

(一)测算方法

市场集中度也叫产业集中度,是衡量特定产业或行业中,卖方或买方相对规模和市场结构的指标。由于市场是由买方和卖方组成的,所以产业集中度也可以分为买方集中度和卖方集中度,卖方集中度是指卖方企业在特定产业或市场上所占市场份额的高低,它反映该产业市场上的规模结构及生产的集中状况;买方集中度是指买方在特定产业市场中所占份额,反映消费者对产业市场的垄断程度。由于消费者人数众多,不易统计,而且不同消费者间的购买规模差异较小,买方集中的现象之出现在某些特殊的行业,因此在讨论产业集中度时,多以对卖方集中度的讨论为主。测度产业集中度的方法有如、洛仑兹曲线、基尼系数、熵指数等,其中赫芬达尔-赫希曼指数(Herfindahl-Hischman Index,以下简称H指数)是最有效的衡量指标。

H指数最初是由A.Hirschman提出,后来经哥伦比亚大学O.Herfin-

dahl修正用于测度美国钢铁产业的市场结构。计算公式为:

H指数是指某特定产业市场上所有企业的市场份额的平方和。其中,X代表产业的市场总规模,代表第i位企业的规模,代表第i个企业的市场占有率,T代表该产业内部的企业数[5]。

根据上述公式计算某个特定产业的H,必须收集到该产业中所有企业的有关市场份额信息。而中国并没有企业员工人数分布的详细统计数据,因此在计算H指数时,无法沿用上述公式。因此本文通过另外的方法对该计算方法进行改进以计算出H指数。

根据斯路威根和德汉兹查特(Sleuwaegen and Dehandschulter,1986)的研究显示,卖方集中比率和H指数之间存在着特定的数学关系,运用两者的关系可以得出H指数的估算方法。

n卖方集中比率是指产业内最大的n个企业的市场份额之和,即:

根据斯路威根和德汉兹查特(Sleuwaegen and Dehandschulter,1986)的研究,对于一个给定的n企业集中比率来说,赫芬达尔指数必然会位于:

和之间。

这样,当时:

它的值随着的平方增大而上升[6]。

根据浙江的实际情况,考虑各市各地区差异。对于某特定的行业,浙江的的产量(或资产总额、产值、销售额、销售量、职工人数、利润等)为X,浙江全省划分为r个地区,每个地区的对应值为,该行业全省的总企业数为T,每个地区的企业数,其中:

那么第i个地区规模最大的企业的对应值可以与下式等值:

所以该行业的卖方集中率为:

那么:

我们可以对取平均,把这值近似的看作是H的值。则有:

如果只有一个企业供应整个市场,则H=1。如果所有N个企业规模相同,则H=1/t,当相同规模的企业数目趋于无穷时,H的下限为0。H值越大,则表明产业集中度越高。H指数包含了所有企业的规模信息,能够反映出行业集中度所无法反映的集中度的差别。例如,我们假设有两个市场,一个由6个企业组成,另一个由9个企业促成,这两个市场规模最大的前四个企业的市场占有率是相同的,这样当我们用4个最大企业规模计算的行业集中度来衡量两个市场的集中度时,就会发现他们的结果是一样的,而如果使用H指数却可以反映这两个市场集中程度的差别。另外,由于“平方和”计算的“放大性”,H指数对规模最大的前几个企业的市场份额的变化放映特别敏感,因此H指数能够真实反映市场中企业之间规模的差距大小。

(二)数据说明

依据《国家高技术产业开发区高技术企业认定条件及办法》(2000)确定的高技术企业技术密集度、R&D密集度和科技人员占全部职工比例的相关标准,结合统计部门使用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GB/T4754-94),一般认为高技术制造业包括医药制造业(C27) 、专用设备制造业(C36)、交通运输制造业(C37)、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C39)、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C40)和仪器仪表及文化设备制造业(C41)四个行业。本文样本数据源于历年《浙江统计年鉴》和《中国工业经济统计年鉴》,研究时段确定为2001-2010年10年。根据产业集中度H指数的计算公式,我们从《浙江统计年鉴》和《中国工业经济统计年鉴》搜集了相关的时间序列数据并进行了整理。本文通过年鉴提供的企业单位数和工业总产值两个指标对赫芬达尔指数进行了测算。

三、估算结果分析与比较

根据上述的赫芬达尔指数的计算公式,计算出的浙江省6个高技术制造业10年内的H指数(2001-2010年)见表1。

图1 浙江省2001-2010年高技术制造业H指数分布图

在浙江省高技术制造业2001-2010年的H指数中,医药制造业的赫芬达尔指数最高,在统计的10个研究年份中,该类高技术制造业的H指数一直雄居榜首,且遥遥领先。其次是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机械制造业和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这三个行业成为高技术制造业市场集中的“领头雁”,其数据大大高于其他行业,说明他们的市场集中度相对较高,且医药制造业的集中程度相比之下异常突出。而专用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和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的赫芬达尔指数较低,其中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的最低,不到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机械制造业的十分之一。

从不同高技术制造业赫芬达尔指数变化来分析,2001-20106年这10年间,浙江省高技术制造业的这6个行业的H指数几乎都呈现下降趋势。其中,只有2005年医药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三个行业比2004年的高,但上升的幅度也不大。2001-2010年之间,医药制造业下降了53.9%,专用设备制造业下降了76.8%,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下降了73.2%,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下降了76.1%,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下降了73.2%,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机械制造业下降了76.6%,专用设备制造业的下降幅度最大,其次是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机械制造业。导致这些出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国家政策的影响。为实现国民经济长期稳定快速发展,国家加大了发展高技术制造业的力度,浙江省也不例外,各项政策制度都激励着高技术制造业的发展,因此各地区高技术制造业的企业数目急剧增加。而我们知道企业数量的多少对产业集中度有着重要的影响。在一个规模相等的市场中,赫芬达尔指数等于企业数的倒数,即H=1/N。因此,若在市场容量相同的条件下,随着进入某一行业企业数的增加,产业集中度将会不断下降。另外,信息技术飞速发展也是导致高技术制造业赫芬达尔指数下降的一个重要原因。技术进步一直是导致市场集中度变化的最重要的原因之一。近年来,作为最重要技术进步的信息技术的发展,几乎对所有行业的产业集中度变化都产生了直接的影响。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高技术制造业企业的采购、处理分析信息的能力迅速提高,成本也大幅降低,企业进入某一行业的壁垒降低,同时小企业获得信息的成本也大大降低,因而行业竞争性就不断增强,使得高技术制造业的市场集中度不断降低。

考虑到浙江省高技术制造业赫芬达尔指数的整体变动趋势,6个高技术制造业的H指数的平均值、中位数和年变化率如表2所示:

从表2可知,2001-2010年浙江省高技术制造业H指数的平均值和中位数整体上呈现不断减小的趋势,2001年的赫芬达尔指数近乎是2010年的两倍。同时高技术制造业平均值的年变化率也是负值,更说明了在这段时期内浙江省高技术制造业的市场集中度不断降低,各企业的竞争程度加剧。

从表1和表2可知,浙江省高技术制造业总体和各行业的赫芬达尔指数都很小。根据国际通用的日本公正交易委员会以H指数为依据进行的市场结构分类方法,即将各类产品的市场结构分为6种类型,高位寡头垄断Ⅰ型(H≥3000)、高位寡头垄断Ⅱ型(1800≤H

四、结论及政策建议

高技术制造业是竞争十分激烈的产业,本文通过修正后的赫芬达尔指数的计算方法对浙江省6个高技术制造业产业2001-2010年的产业集中度进行了测算。计算结果表明,在研究的时段内,浙江省高技术制造业的产业集中度总体保持下降趋势,高技术制造业具体包括的6个行业也分别呈下降趋势。这说明目前浙江省内几乎所有的高技术制造业的产业集中度都非常低,产业组织结构高度分散。

造成浙江省高技术制造业的产业集中度偏低的原因是多方面,其中由于近年来浙江省经济多年来持续快速发展,需求旺盛,许多行业都表现出较高的利润率,诱使许多企业纷纷涌入,重复投资生产,产生了过度竞争。另外,由于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和资本市场不健全提高了退出壁垒,同时企业不容易通过资本市场为其兼并实现规模经济提供足够资金,在企业退出时,也无法利用资本市场实现资本迅速变现,而必须花费大量交易成本,这些都造成了高技术制造业产业集中度偏低。然而高度分散的原子型市场结构不仅会带来规模经济效益的损失和资源配置效率的下降,而且会对消费者福利产生负面影响。而高度集中的市场结构容易产生垄断,垄断将造成社会福利净损失,带来各种弊端。韩国“二战”以后,为提高产业国际竞争能力,曾把扶持大企业发展、提高产业集中度作为主要的政策目标。而大多数国家,尤其是欧美、日本等主要发达国家,由于产业集中程度较高,产业组织政策一般以反垄断为主要目标。因此,在高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浙江省高技术制造业集中度低下,没有占绝对优势的主导企业,且在位企业又缺乏足够市场力量的情况下,我们需要的将是一个有效竞争下的适度集中的高技术制造业市场结构。

从政策取向来看,产业组织政策可分为两类:一是鼓励竞争、限制垄断的竞争促进政策,它着眼于维持正常的市场秩序;另一类是鼓励专业化和规模经济的产业合理化政策,着眼于限制过度竞争。对于浙江省高技术制造业,企业规模小、分散化、产业集中度低是其主要问题。因此为建立一个适度集中的市场组织结构,促进和维护市场的有效竞争,建议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

我们要积极促进规模经济的形成与发展,成立和有效管理高技术制造业行业协会,让行业协会真实反映企业在市场发展中的最新呼声、要求和建议,为决策部门做参谋,同时行业协会应该为产业、企业的长远发展提供了最新的政策、信息和资讯服务,另外行业协会通过行业内各企业信息的收集与分析,引导和促进产业内的并购联合体,进一步做大做强,提高产业集中度;

(二)加快推进产业集聚,大力发展重点产业

要不断引导生产要素向优势区域和主要中心城市的集聚,延伸完善产业链,形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三)鼓励技术进步,提高自主开发能力,形成品牌优势

政府要增加科技投入,加强科技投资管理,加强对高技术开发人才的培养与管理,对进行技术创新的企业在金融税收方面给予优惠,鼓励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创造自己的品牌,这样才能有效地扩大市场份额,提高产业集中度。

(四)发挥政府政策性进入壁垒的作用

通过实行统一的政策,提高进入壁垒,限制规模小的企业盲目进高技术制造业。此外政府还可以适当措施来降低退出壁垒,使规模小、技术能力低、没有市场竞争力的企业能够顺利退出市场,从而提高高技术制造业的产业集中度。

(五)完善法律规章制度,反对垄断防止经济力量过分集中

浙江省高技术制造业所面临的结构调整、提高市场集中度的问题不仅关系到浙江省高技术制造业的健康发展,而且关系到浙江省以高技术带动经济长期稳定快速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在提高高技术制造业产业集中度的同时,我们也要防止垄断现象的出现,因此必须要加快完善法律规章制度,反对垄断,以此真正达到高技术制造业适中产业集中度的目标。

所以,积极培育高技术制造业中的主导企业,促进市场有效竞争,提高高技术制造业的市场集中度,达到适中市场集中度,才能使浙江省高技术制造业更好发展,带动整个浙江经济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Frederic l.Pryor,New Trends in US.Industrial Concentration.Reviews of Industrial Crqanixation,Vol.8,No.2,2001,pp.301-326.

[2]马建堂.中国行业集中度与行为绩效[J].管理世界,1993(1).

[3]魏后凯.中国制造业集中状况及其国际比较[J].中国工业经济,2002(1).

篇11

关键词:制造业;竞争力;战略重点;战略支点

1、制造业企业的R&D战略重点

产业竞争力,亦称产业国际竞争力,指某国或某一地区的某个特定产业相对于他国或地区同一产业在生产效率、满足市场需求、持续获利等方面所体现的竞争能力。竞争力实质上是一个比较的概念,因此,产业竞争力内涵涉及两个基本方面的问题:一个是比较的内容,一个是比较的范围。具体来说:产业竞争力比较的内容就是产业竞争优势,而产业竞争优势最终体现于产品、企业及产业的市场实现能力。

制造业是指对制造资源(物料、能源、设备、工具、资金、技术、信息和人力等),按照市场要求,通过制造过程,转化为可供人们使用和利用的工业品与生活消费品的行业。制造业从本质上说,都是围绕着产品这一中心服务的,不同的是其中有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制造业企业最终的产业竞争力优势,也是通过产品这一媒介反映和体现的。因此制造业中产品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制造业国际竞争力是由制造业产品、制造业企业以及制造业产业的市场实现能力综合决定的。由前文可知,制造业投入产出品市场出清的假设使得产业市场实现能力达到最优状态,流程合理化,生产组织合理化的假设让制造业生产同样产品的企业得以同质化,制造业与其他行业产业支撑关系的假设也更加凸显制造业产品在制造业中的重要作用。因此制造业国际竞争力是由制造业产品竞争力决定的。

产品的研发能力,是指企业能否在掌握现有科学技术知识的基础上,把握市场需求,找到问题,确定选题,并组织人力物力,去解决问题,生产出高附加值产品的能力,它是创新资源投入积累的结果。从研究方向看包括:基础研究能力、应用研究能力、开发研究能力。产品的研发能力是将产业的各种资源及生产要素进行优化整合,协调组织产生一种新的技术或工艺的活动的能力,决定着产品的竞争力。这是因为:(1)研发活动是产品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市场经济条件下,竞争是不变的法则,企业要在竞争中生存,首先要生产出有竞争力的产品,而有竞争力的产品则是以产品的优势技术为基础的。通过研究与发展,可以开发出性能高、经济性优异的产品,去开辟新市场,占领并扩大原有市场。同时,研发出的独特的工艺可以保证产品的质量、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要增强产品自身的竞争优势,必须储备不断进行研发的潜力,不失时机地将这些潜力转化为有竞争力的畅销产品与科技成果,而研发工作的一个重点就是创造出这些潜力。研发管理的层次决定着产品开发新产品的生命力、竞争力和收益率。一般说来,新产品开发中研发管理活动的层次越高,新产品的生命力就越强,产品竞争力也越强。产品也可以通过技术引进来获取新技术。但不可否认的是,真正的产品竞争力的形成仍然要靠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二次创新,并取得自主知识产权。产品的生存发展主要是建立在是否拥有有生命力的主导产品上的,而主导产品则是以产品核心技术为基石的。所以,一般说来,产品发展的历史就是产品所拥有的核心技术发展的历史。(2)研发是产品获得核心技术的主要途径。核心技术是指通过开发新产品能为企业带来独特竞争优势而竞争对手难以模仿、市场前景广阔又能获取丰厚利润的技术或工艺手段。产品的核心技术和技术能力取决于企业拥有的人才、设备,掌握的方法、诀窍、经验以及队伍的协同作用等。其中,绝大多数要素主要是在研发管理的实践过程中培育出来的,而不是可以轻易获取的。核心技术会给产品带来竞争优势,而且随着利润的剧增,投入力度的加大,技术人才也会越来越多,新产品会不断出现,继而带来市场的不断扩展和销售额的不断攀升。

综上所述,制造业国际竞争力是由产品竞争力决定的,而产品竞争力又是由产品研发能力决定的。制造业产品的研发能力也是制造业企业的R&D战略重点。战略重点是指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战略任务,它是关系到区域全局性的战略目标能否达到的重大的或薄弱的部门或项目。产品研发是制造业的源头,制造业企业的R&D战略重点也应该放在产品的研发能力上面。在制造业企业生产产品的过程中,产品的研发能力直接决定了产品是否能具有异质性,是否能具有高附加值,是否具有良好的市场发展前景。

2、制造业企业的R&D战略支点

产品研发能力的形成产品竞争力的过程不是一朝一夕的,少不了产品制造过程的参与。产品的制造过程是指从产品的采购、加工、装配、检验、包装到产(成)品交付前的全过程。只有通过产品制造过程的标准化,企业才能降低成本,扩大再生产,实现产品的规模效益。产品制造过程的标准化,是运用标准化的原理和方法,对产品制造过程中的材料、加工工艺和工艺装备,制造检验和贮运包装等环节制定、贯彻实施适宜的标准。在产品制造过程中,决定的因素归结起来就是两点:工艺水平和装备水平。这也是制造业企业R&D战略支点。这里的R&D战略支点指的是实现制造业R&D战略的关键和中心,具体来说,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制造业产业发展关节点,工艺和装备水平是产品研发能力转化为实际竞争力的关键环节,如果缺少就没法对产品赋予高附加值,也就没法使产品具有较强的竞争力;(2)制造业行业发展支撑点,工艺和装备水平作为制造过程的基础部分,支撑着整个制造业行业健康有序的发展,工艺和装备水平的发展也引导了制造业行业产业水平的提高;(3)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竞争焦点,工艺和装备水平是每个国家制造业赖以发展的基础,直接体现了一个国家制造业R&D的竞争水平,也就是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和R&D战略重点相比,战略支点有很大的不同。战略重点主要突出制造业产品间的直接竞争,产品研发能力的竞争是制造业企业的产品之间竞争的主要的也是最根本的决定性的指标,直接体现在产品的异质性上;而战略支点却是制造业产品间的间接竞争,是竞争的支撑要素,工艺和装备水平是以产品研发能力作为前提,在产品制造过程中体现出来的转化为产品竞争力的因素,间接体现在产品的异质性上。

参考文献:

[1] 常中阳,宋敏.技术领先会持续吗?—非择时无溢出R&D竞争研究综述[J].经济研究,2010(12):125-138

[2] 曹桂珍.我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影响因素分析[J].金融与经济,2010(2):52-55

[3] 王美,宋广彬,张学军.对现代机械制造企业工艺技术工作的研究[J].新技术新工艺2011(2)

篇12

伴随国民经济运行中各种不利因素的逐步显现,现阶段我国制造业的国内发展环境开始急速恶化。

首先是国内泡沫经济直接诱导了社会资金抽离制造业,并逐步形成了全社会不愿意投资制造业的局面。近几年来,我国资本市场、尤其是房地产市场,已出现泡沫,并广泛吸收和引导了社会资源的不适当流入,占据了我国广泛的社会资本、金融资本、土地资源和最具竞争力的人力资源。在暴利的诱导下,许多原来专心制造业的企业开始大量涉足房地产,或转向资本投机。一些曾经为我国制造业创造许多奇迹的一些地区,凡具有实力的制造业企业几乎都毫无例外涉足房地产,制造业企业“混搭”房地产企业已成为新的“发展模式”;而在更多的地方,房地产暴利、资本市场的溢价效应也吞噬了许多原本应该流入制造业和中小企业的社会资金,并形成了全社会不愿投资制造业、资本运行严重偏离实体经济的局面。

其次是不断推高的商务成本,日益突出的能源短缺,以及人民币升值,使得依靠成本优势的制造业企业,开始面临无利可图甚至亏损的命运。伴随中国经济发展水平逐步缩短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差距,我国制造业一直享受的“人口红利”正在快速消失,劳动力成本上涨已成为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加之国内土地、原材料、能源等其他生产要素的价格也开始大幅度攀升,我国制造业的成本竞争优势正面临遗失殆尽的危险。随着我国能源形势趋于紧张,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我国制造业聚集地开始面临日益突出的能源短缺。油荒、气荒、煤荒、电荒的轮番来袭,不但大幅度增加制造业企业的成本,而且使得依赖高能耗的制造业面临生死存亡。近年来,人民币对美元的持续升值也给我国制造业企业,尤其是那些利润率只有2%-3%的代工企业,带来了不小的生存压力。

第三是全民环境环保意识提升,使得我国制造业的发展不得不重新审视和承担日益趋严的环境保护责任。长期以来,由于制造业对环境保护的重视相对薄弱,工业企业仍然是我国环境污染的主要源头。然而伴随民众健康意识与环保意识的觉醒,尤其是地区性的自我保护主义的出现,民众开始对污染型制造业说“不”。例如,总投资高达108亿元人民币的厦门PX(二甲苯)项目,就遭到了市民的激烈反对。目前,污染型的制造业企业已难觅栖身之地,环保费用也不能像过去那样能省则省。

二、为我国制造业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我国仍然处于工业化发展阶段,制造业的综合实力还只相当于美国50年代、日本60年代初的水平,任何唱衰制造业的言论都难以对历史负责,我国制造业具有巨大的空间将足以支撑实体经济持续发展。为我国制造业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从而加快制造业的发展,是政府的责任且大有可为。为此,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相应的建议:

1.坚决抑制泡沫经济。泡沫经济繁荣之际,就是实体经济衰退之时。长达十年之久的广义货币高速增长的后果就是导致资本市场的溢价收益大大高于实体经济,其结果就是迫使企业放弃实业。当转入资本投机,必然导致产业资本投资的枯竭。在房地产市场兴盛时,所有大型实体企业全都冲着房地产市场而去;而在资本市场盛行时,许多企业成立了私募股权基金;到矿产资源溢价高时,很多企业又掘煤去了。但这不是从事实体,而是在追求资本市场对矿产资源的高额溢价。事实上,货币泡沫必然导致经济泡沫,经济泡沫必然产生“去实业化”,这种“去实业化”的趋势如果继续蔓延,我国制造业的“失血”,乃至“空心化”就在所难免。从为我国制造业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出发,就是必须通过挤出泡沫,抑制泡沫经济,把转移出来的社会资源,尤其是资金,通过政策措施引导到实体经济领域,坚定不移地发展先进制造业,坚定不移地支持制造业中“中小微”型企业的发展。

2.拓宽制造业的赢利空间。无论是缓解我国制造业的成本上涨,还是推动制造业与泡沫经济的全面竞争,要想从根本上改善我国制造业的发展环境,最关键一点就是要拓宽制造业的盈利空间,让经济行为主体在发展制造业过程中获得实实在在的好处,从而引导全社会的人才和资金重新回归制造业。目前实体企业除了17%的增值税、25%企业所得税,还需要缴纳城市建设税、教育税附加。地方教育发展费、价格调节基金、堤防费、房产税、土地税、印花税、房屋租赁税、工会经费、残疾人基金,再加上各种收费和罚没,企业的实际税负已超30%。因此,降低实体企业的负担,拓展制造业赢利空间刻不容缓。这方面的政策重点包括:进一步放开市场准入,为民间投资者创造进入垄断行业的基础和条件,切实保护企业家发展制造业的积极性,为企业家的“实体致富”提供实实在在的发展空间;通过政策倾斜、资金扶持、税收减免、资源优先配置等综合措施,切实减轻制造业企业的负担,增强发展制造业的吸引力,让制造业的回报不低于社会平均利润水平。

3.营造有利于制造业发展的企业创新环境。技术创新是制造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动力。从趋势看,技术的进步是抵消制造业要素成本趋高的最基本的力量,因此营造企业技术创新环境十分必要。政府有关部门应当制定多元的技术政策对企业不同性质的创新给予支持。对于已经处于技术前沿的企业,政策要支持其进行原创性创新;对于大多数企业,要支持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技术的保护与市场化,需要进一步完善相应的法规和政策。要从企业创新的动力机制和支持体系两方面入手,健全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通过财政扶持的手段,降低企业创新风险,减少企业创新难度,使企业真正成为我国制造业的技术创新主体,尽快改变我国制造业的要素投入结构,增强技术和人力资本对我国制造业产出的贡献程度。

4.营造有利于制造业发展的人才环境。人力资源是影响产业发展的核心生产要素。创造制造业发展的良好环境必须包括良好的人才环境。这方面的政策重点包括:要从根本上改革我国的收入分配制度,通过向劳动者倾斜,让更多的劳动者拥有财产性收入;改革企业退休金制度,改变制造业企业职工“老来穷”的境况;对创新团队的引进政策要落实在实处,改善制造业的创业环境,吸引更多的人才向制造业集聚;要深化广大学生、教师与职业咨询师等对现代制造业的理解与兴趣,广泛储备发展我国制造业所需要的设计、开发和产品等各个环境的工程人才;要通过加大对职业教育的专项资金投入,有重点地扶持有潜力的职业技术教育机构等措施,充分发挥职业技术教育对技能人才的培育作用;要深化我国人事制度改革,完善选人、用人机制,引导制造业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营造进得来、留得住、用得活的人才环境等。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