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28 08:18:22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未来企业发展趋势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经过调查显示,从我国房地产市场兴起至今,全国的房地产企业在数量和规模上都有较大的增长,许多全国知名的房地产开发企业都是在这一时期发展壮大的。经历过快速发展、市场过热等发展时期,房地产市场目前正经历着国家的严密调控,房地产价格也处于稳步回落的态势。但是考虑到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对房地产的现实需求,房地产企业的发展环境可以说是挑战与机遇并存。基于这一政策特点,房地产企业在未来的发展中到底呈现如何走势,我们有必要进行深入探讨。
一、房地产企业发展现状
纵观我国的经济发展历程,房地产企业在经济发展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推动了国民经济持续快速的发展,房地产企业一度成为了经济发展的支柱。但是由于房价上涨过快,多数城市房地产企业过度开发,增加了房地产企业与老百姓的矛盾。为了保证房地产企业能够健康、平稳增长,国家对房地产企业采取了宏观调控政策,并且政策相对严厉。基于这一形势,房地产企业的发展现状呈现以下特点:
1、房地产企业从全面扩张向全面收缩转变
在房地产企业快速发展时期,多数房地企业都采取了全面扩张的发展策略,在各地城市掀起规模巨大的拿地潮,推高了全国各地的房屋销售价格。但是受到国家限购政策以及其他调控政策的限制,多数房地产企业为了保证企业发展质量,均改变了全面扩张的策略,从全面扩张向全面收缩转变,提高了企业的应变能力。目前多数房地产企业已经实施了全面收缩的经营策略,改变了以往大规模扩张的做法,使得企业的投资更加集中。
2、房地产企业更加关注开发质量而不是开发数量
曾经一个阶段,房地产企业的开发规模和开发数量呈现井喷式增长,在某些城市掀起了大规模的造城运动,由此导致了房地产企业的开发战线过长,占用资金过大。随着国家适时的出台了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房地产企业也转变了发展思路,不在对开发数量过于关注,而是朝着提高开发质量做强品牌、提高综合实力的方向发展。越来越多的房地产企业意识到,在未来的竞争中,只有树立了品牌意识,才能在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才能提高核心竞争力。
3、房地产企业的资金链遇到极大的考验
在国家货币从紧的政策下,房地产企业从银行获得的贷款额度越来越小,难度越来越大,房地产企业的资金链面临严峻的考验。在这一形势下,房地产不得不缩小开发规模,同时加大销售力度,加快资金回笼速度,缓解资金链危机。目前在国内房地产企业中,资金问题已经成为困扰房地产企业的主要问题。为了解决资金问题,许多房地产企业已经开始采取积极的销售措施和融资手段,缓解资金危机,保证企业能够维持正常运营。
二、目前国家关于房地产的相关政策分析
经过了解发现,国家对于房地产市场的发展态势是比较清晰的,为此制定了具有较强可操作性的政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切实调整住房供应结构。重点发展中低价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和廉租住房。各地都要制定和实施住房建设规划,对新建住房结构提出具体比例要求。
2、进一步发挥税收、信贷、土地政策的调节作用。严格执行住房开发、销售有关政策,完善住房转让环节税收政策,有区别地适度调整信贷政策,引导和调节住房需求。科学确定房地产开发土地供应规模,加强土地使用监管,制止囤积土地行为。
3、合理控制城市房屋拆迁规模和进度,减缓被动性住房需求过快增长。许多城市的老区改造在规模上已经缩减,在投资倾向上也发生了一定转变,根本目的就是抑制房价过快上涨。
4、进一步整顿和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加强房地产开发建设全过程监管,制止擅自变更项目、违规交易、囤积房源和哄抬房价行为。 政府已经明令禁止囤积房源和地块的行为,对于房地产企业购买地块后2年内不进行商住开发的,规定政府有权收回所拍卖土地。
5、加快城镇廉租住房制度建设,规范发展经济适用住房,积极发展住房二级市场和租赁市场,有步骤地解决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
6、完善房地产统计和信息披露制度,增强房地产市场信息透明度,全面、及时、准确地市场供求信息,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目前多地已经建立了房地产信息联网制度,房地产市场的信息透明度增加,房地产市场的供求信息更加清晰。
7、国家相继国六条、国八条、国十一条等限购措施,实施了全面的限购政策,将一线城市的房地产价格维持在现有水平,形成了对二三线城市的辐射,使房地产价格失去了继续上涨的动力。
通过以上政策可以看出,房地产企业的发展已经得到了国家的高度重视,国家在多个方面采取了相应才举措,为房地产企业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环境,规范了房地产企业的经营行为,保证了房地产企业能够实现业绩的稳定增长。
三、房地产企业的发展动力研究
我国房地产企业之所能够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并且在规模和效益上都能够实现快速增长,其根本原因在于我国房地产企业有着较强的发展动力,其发展动力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为房地产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
受到我国城镇化政策的影响,城市规模在不断扩大,大量的农村人口涌入城市,产生了可观的购房需求。另外由于城市老城区的改造的不断推进,给房地产开发提供了大量的土地。基于这两种因素,房地产企业找到了正确的发展方向,在城镇化发展中,供给了大量的住房,不仅缓解了城市居民居住问题,也为地方财政提供了新的经济增长点,由此给房地产企业带来了较强的发展动力。为此,房地产企业应该对我国的政策进行深入研究,要明确未来企业发展重点,把握我国城镇化政策带来的机遇。
2、我国公分房体制改革,为房地产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客观条件
考虑到我国原有公分房体制的限制,政府积极推动了公分房体制改革,将公分房制度改革为商品房制度。在这一政策的指导下,房地产企业找到了新的发展方向,为社会提供大量优质商品房来缓解公分房体制改革的压力成为了必然选择。为了满足城市商品房改革的需要,房地产企业根据城市发展现状,加大了商品房的供应力度,在商品房的销售中获得了较大的利益。房地产企业要想获得快速发展,就要明确市场环境,需要根据市场的实际需求采取相应的开发策略,充分满足市场需要。
3、我国城镇居民现实的购房需要,推动了房地产企业的增长
随着我国城镇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改善居住环境成为了多数家庭的现实需求,并且由于城市老区改造等原因,许多城镇居民产生了现实的购房需要。在这种形势下,房地产企业顺势而上,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下和城镇居民刚性需求的指引下实现了快速发展。最近十年内,我国城镇住房供应量逐年上升,究其原因,与城镇居民现实的购房需要是分不开的。所以,房地产企业的发展动力一定程度上来自于城镇居民对住房的刚性需求。目前来看,城镇居民对住房的刚性需求是支撑整个房地产的主要动力,房地产企业必须要重视这一点,要根据居民的实际需要开发房地产产品。
四、房地产企业未来发展的总体趋势分析
从目前我国的经济组成来看,房地产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依然很大,房地产经济依然是我国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虽然目前国家对房地产市场采取了相对严厉的调控政策,但是从房地产经济的长远发展来讲是很有必要的。基于这一形势,房地产企业应合理调整经营规模和经营策略,实现自身的健康稳定增长。经过对目前我国房地产市场的整体分析,房地产企业未来发展趋势主要会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房地产企业会面临激烈的竞争与淘汰
由于国家在房地产行业的调控会进一步加强,因而房地产企业间会产生激烈竞争,一些规模较小、楼盘战线过长、楼盘销售业绩较差、资金链紧张的房地产企业会面临被市场淘汰的风险。但是从总体上来看,在激烈的竞争与淘汰压力下,能够生存下来的房地产企业都是相对强势的,在未来的发展中将会占据优势,有利于整个房地产行业的健康发展。
2、房地产企业将会积极转变经营策略和发展思路
为了应对来自房地产行业的激烈竞争,房地产企业会积极转变经营策略,改变过去激进的经营策略,会缩短房地产开发战线,减少银行贷款,增加其他融资渠道,保障资金安全。另外,房地产企业的发展思路会转变为求稳定、保增长,重视楼盘开发质量,树立过硬品牌,依靠品牌闯市场。
3、房地产企业将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实现缓慢稳定增长
由于房地产价格受到国家的宏观调控,并且受到限购令的限制,房地产的销量受到了抑制,房地产价格快速增长甚至“暴利”时代已经过去,房地产价格受到多方因素的制约,已经回归到合理的价位,并且增速明显放缓。在这种局面下,房地产企业的发展速度也会逐渐减缓,实现缓慢稳定的增长。
五、结论
通过本文的分析可知,在目前的形势下,我国房地产企业机遇与风险并存,房地产价格快速增长时期已经成为了过去,房地产企业要想实现稳定有序增长,就要在国家政策的指导下,努力提高房屋质量、做强房地产企业品牌、拓展融资渠道,从根本上改变困扰房地产企业发展的瓶颈问题。
参考文献:
0 引言
然而,2008年以来,尤其是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我国金融行业、外贸行业、与出口相关的制造业受到巨大冲击。我国4600多万中小企业的发展也深受影响:生产成本激增、融资困难加剧、外贸出口受阻。在我国传统的外向型经济地区广东和浙江等地,由于外需的萎缩,很多企业已经十分艰难,有些中小企业只好裁员以应对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有一些企业甚至面临倒闭的困境。中小企业的大量倒闭使原本由他们提供的就业岗位化为乌有。于是,大批农民工因此失业,提前反乡,也使今年毕业的大学生就业面临更大的困难。
那么,作为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推动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力量的中小企业,为什么会纷纷倒闭的呢?笔者认为,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 规模小,抵御风险的能力弱
中小企业不能实现大规模生产带来的低成本,这会增加产品的成本,给企业带来压力。其次,中小企业由于规模较小,资源有限,一般没有能力实现管理职能的专门化,管理工作不少是由企业所有者自己兼任,或者是把各种管理职能尽可能地加以简化合并后集中于少数几个人手中。由于管理者缺乏专门的专业化训练,管理水平较低,管理方式表现为简单化和集权化,往往造成企业内劳资关系紧张,人员流动频繁,严重影响中小企业的经营绩效。同时大多数中小企业缺乏战略管理能力、组织创新能力,使中小企业的管理风险加大。再者,我国中小企业普遍资产负债率偏高,其中中小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平均高于大型企业7个百分点,而流动比率偏低,中小工业企业流动比率低于大型企业10个百分点。这说明我国中小企业偿债能力不足,财务风险较高。
2 缺乏技术创新的必要条件
中小企业比大企业更难吸引到创新所需要的人才,从而造成中小企业技术开发能力弱、创新管理模式陈旧,因此技术创新成功率较低。我国大多数中小企业(除高科技企业外)都依附于大型企业,为大型企业配套服务,因此在技术发展和产品发展方面更多地表现为被动适应,再加上缺乏创新人才和资金,使中小企业自身经济实力和技术实力薄弱,因此很难吸引到高校和科研院所与其进行“产学研”合作,导致中小企业既缺乏信息又缺乏稳定的技术源。
3 融资困难
首先,政府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不够。长期以来,国家在政策、资金、技术、人员等诸多方面对大型企业特别关注并大力支持,而对中小企业的发展不够重视。因此,大多数金融机构包括众多中小金融机构都将主要精力放在了大型企业项目上。由于我国现行的金融体制存在缺陷,中小企业在资本市场上很难获得融资。其次,银行惜贷。因贷款交易和监控成本高等原因,银行不愿意对中小企业放贷。同时,中小企业因产权制度不明晰;财务制度不健全,财务账目透明度不高;财务数据失真,银行与中小企业信息不对称;固定资产数额较少等,银行出于自身风险的考虑,对中小企业贷款要求提供担保,而我国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担保不足,导致中小企业贷款困难重重。
4 人民币升值的影响
东部沿海地区的中小企业大多是出口型企业,对外依存度较高。出口额是以美元计价的。近一两年来美元贬值,人民币升值。大多数中小企业的产品原本附加值就低,利润很薄,扣掉人民币升值的部分,实际上实物量的出口是负增长。
5 劳动力成本的提高
沿海地区的中小企业大多从事的是劳动密集型的产业、传统的制造业或者是传统的服务业,比如纺织业、服装业、餐饮业、小商业等。以前。大部分中小企业红红火火地发展,得益于我国劳动力成本的相对低下。随着我国经济连续数年的快速增长,各行各业从业人员的收入和待遇都有一定程度的提高,工人的工资和待遇相应地也要求提高。因此,中小企业的劳动力成本随之增加,打破了中小企业原来的低成本战略。
6 原材料价格的上涨
二、短时期内国际银行业的经营发展将趋向于去复杂化、去杠杆化和多样化
五大投资银行破产或被收购的反面教材,使国际大银行意识到激进的金融产品和单一结构的金融模式在面对风险时选择余地过小、所受冲击巨大的缺陷,危机后,金融创新的监管更加严密,市场对更简单、透明和规范化的资产证券产品的需求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并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一方面,次贷危机发生后,高杠杆率所伴随的高风险使其成为国际银行业不得不忍痛抛弃的经营方式,并开始将重心转向传统的零售、企贷及存贷款业务。以欧美为首的国际大银行正在进行业务结构性的改革:减少曾经迅猛发展的表外业务的规模,大规模地减持、压缩信贷投放;出售部分资产、裁员以及业务收缩手段已成为很多大银行剥离非核心资产业务的方式。这些措施以及对银行资本监管的要求提高,共同促成了国际大银行资产规模的减少。另一方面,银行业的经营方式也趋向于多样化。1933年,美国出台了《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旨在建立监管屏障,并利用分类管理的方式对银行进行监管。这种“分类管理”的方式一直延续到2008年。与在2008年金融危机中倒闭的五大投资银行相比,瑞士银行、汇丰银行等综合型银行则表现出很强的抵御危机的能力。相对于美国各大投资银行而言,欧洲的银行在危机后受到的影响要小,这与欧洲的银行大多为综合型、全能型银行这一实际情况不无关系。
三、证券业务合理化及资产逆周期经营
次贷危机爆发前,美国监管机构将主要重点放在风险转移和分散上,房贷产品的证券化被无限制地滥用,CDO(担保债券凭证)的多次方产品在市场大行其道,出发点是分散某一银行的风险,但它作为广泛性金融产品反而将风险放大和扩散了。危机发生后,证券化的方式在资本市场中仍然活跃,但在监管作用下其相关信息的披露更加透明化,资产证券化过程中的债权与债务关系审查变得更加谨慎,整体行业公司的业务结构与风险控制也更趋向于合理化。危机前,几乎所有的银行都采取顺周期的发展模式,即在国际经济发展周期内将信贷范围及规模不断扩大,降低信贷准入门槛,降低贷款利率并积极占领市场。这种发展方式忽视了经济周期变化时银行应对风险的能力,一旦危机发生,银行极难保持经营的稳定性。伴随着危机的进一步扩散,银行以保持现金持有率、减少房贷的方式保护自身利益。最终会导致整体金融市场信心的丧失。危机后,国际大银行逐步放弃高额的短期利益,更倾向于经营具有稳定利益的长期金融业务。
四、金融产品创新将适度推进
金融产品创新是金融业发展的动力,它使资本市场的资源得到更有效的配置,形成金融业新的核心竞争力。但是,没有节制的金融创新会带来相当大的金融风险。以美国为例,长期以来,美国的金融监管是“后置”的,即先出现金融产品,然后才出现相应的监管方式。这种金融监管机制相对于产品创新过快的监管滞后性成为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的根源之一。鉴于此,金融创新将被各国政府进行有效地监管、规范和节制。金融创新的主体将由专业的投资银行向全能型、综合型的商业银行转变。在金融衍生产品的交易方面也将更加审慎,信用体系更加健全。
五、启示
(一)向综合化经营方式的转变
银行的综合化经营是一种国际发展趋势。我国也应该顺应国际形势,使银行的经营特点由分业向综合化方向发展,提高综合化服务水平,不仅满足人们的金融服务需求,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保护消费者权益。综合性、全能型银行得以充分发展,可以保证银行收入来源的多样化,这样也可以规避各种市场风险。
(二)提高银行业资本质量
我国银行业应按照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的要求,提高核心资本充足率,加强逆周期资本监管,以提高资本的使用效率。同时,提高银行的拨备覆盖率,减少资产证券化存在一定风险的业务,增强银行抵御金融风险与金融危机的能力。
[DOI]10.13939/ki.zgsc.2016.03.061
1 换热器的概述
换热器,是将热流体的部分热量传递给冷流体的设备,又称热交换器。换热器在化工、石油、动力、食品及其他许多工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在化工生产中,换热器可作为加热器、冷却器、冷凝器、蒸发器和再沸器等,应用十分广泛。换热器是一种在不同温度的两种或两种以上流体间实现物料之间热量传递的节能设备,可使热量由温度较高的流体传递给温度较低的流体,使流体温度达到流程规定的指标,以满足工艺条件的需要,是提高能源利用率的主要设备之一。
我国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换热、散热及冷却设备的市场,数据显示,现代化学工业中对换热器的投资大约占设备总投资的30%,炼油厂的换热器约占全部工艺设备的40%,而海水淡化工艺装置几乎全部由换热器组成。
换热器按照用途划分,可分为预热器、冷却器、冷凝器、蒸发器等;按温度状况划分:温度工况稳定的热交换器与温度工况不稳定的热交换器;按热流体与冷流体的流动方向可划分为:顺流式、逆流式、错流式、混流式换热器;按传送热量的方法划分:间壁式、混合式、蓄热式换热器三大类,其中间壁式换热器根据传热面的结构不同可分为管式和板面式。
2 换热器的起源与发展
20世纪20年代前,换热器结构主要为管式及管壳式。20世纪20年代,板式换热器出现并应用于食品领域,相比于管式结构,板式换热器具有结构紧凑、传热效果好的特点。20世纪30年代初,瑞典研制并生产出了螺旋板换热器,之后英国采用钎焊法制造出以铜及其合金材料制成的板翅式换热器,用机发动机的散热。20世纪60年代左右,随着空间技术和尖端科学的高速发展,对换热器的类型产生了新的要求,加之冲压、钎焊及密封等技术的发展,推动了高效能、紧凑型板面式换热器的蓬勃发展和广泛应用。20世纪80年代后,大量的强化传热元件进入市场,出现了包括折流杆换热器、新结构高效换热器、高效重沸器、高效冷凝器等的高效换热器。进入21世纪,随着热强化传热技术引入工业装置的生产与制造领域,世界换热器产业得到了进一步快速提升。
3 中国换热器行业发展历史及现状
中国换热器产业起步较晚。1963年抚顺机械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按照美国TEMA标准制造出中国第一台管壳式换热器,1965年兰州石油机械研究所研制出我国第一台板式换热器,苏州新苏化工机械有限公司(原苏州化工机械厂)在20世纪60年代研制出我国第一台螺旋板式换热器。之后,兰州石油机械研究所首次引进德国斯密特(Schmidt)换热器技术,原四平换热器总厂引进法国维卡勃(Vicarb)换热器技术,国内换热器行业在消化吸收国外技术的基础上,开始获得较快发展。
20世纪80年代后,中国出现了自主开发传热技术的新趋势,大量的强化传热元件被推向市场,国内传热技术时期的代表作有折流杆换热器、新结构高效换热器、高效重沸器、高效冷凝器、双壳程换热器、板壳式换热器、表面蒸发式空冷器等一批优良的高效换热器。
进入21世纪后,我国换热器产业在技术水平上获得了快速提升,板式换热器日渐崛起,逐渐被应用于大乙烯项目、钛白粉生产线等领域。与此同时,我国在大型管壳式换热器、大直径螺纹锁紧环高压换热器、高效节能板壳式换热器、大型板式空气预热器方面也获得了较大突破。
虽然板式换热器换热效率高于管壳式换热器,但是板式换热器因为其密封材料及板片结构限制,更适合在低压、低温、干净的工况下工作。而石化生产中所使用的介质一般腐蚀性较大,换热器一般在温度、压力波动较大、杂质含量较高的工况下长时间运转,因此现阶段管壳式换热器仍是石油石化行业所使用的主要换热设备。
数据显示2010年中国换热器产业市场规模在500亿元左右,主要集中于石油、化工、冶金、电力、船舶、集中供暖、制冷空调、机械、食品、制药等领域。其中,石油化工领域仍然是换热器产业最大的市场,其市场规模为150亿元;电力冶金领域换热器市场规模在80亿元左右;船舶工业换热器市场规模在40亿元以上;机械工业换热器市场规模约40亿元;集中供暖行业换热器市场规模超过30亿元,食品工业也有近30亿元的市场。另外,航天飞行器、半导体器件、核电常规岛核岛、风力发电机组、太阳能光伏发电、多晶硅生产等领域都需要大量的专业换热器,合计市场规模约有130亿元。
具体到不同种类的换热器,按产值计算,换热压力容器约占换热器行业总产值的60%,其中的管壳式换热器产值占90%左右;而总产值的40%为非压力容器换热器,其中板式换热器产值约为其70%,空冷式换热器和板翅式换热器各占约15%。从整体来看,当前管壳式换热器的使用总量最大,约占换热器使用总量的54%。
4 未来行业发展趋势
产品的大型化、高效化、节能化将是换热器行业未来的技术发展趋势。国内换热器行业在节能增效、提高传热效率、减少传热面积、降低压降、提高装置热强度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显著成绩。
目前,我国石油石化设备制造行业已经形成较完整的设备制造体系,石油石化设备产品已可以基本满足国内石油石化行业的需求,同时还有部分设备进入国际市场。但是我国石油石化专用换热器设备制造业还面临着技术升级和结构转型的挑战。
当前,世界各国在换热器的理论研究、新技术及产品的开发已进入了较高层次的探索阶段。虽然近年来我国加大了对该领域研发的力度,但在高效换热器领域与发达国家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为了尽快缩小差距并赶超相应发达国家,我国政府出来了一系列的指导及优惠政策,一方面大力促进国内换热器行业的发展,另一方面也引领行业向高效、节能、环保等特点发展。
2011年12月31日,国务院公布的《工业转型升级规划(2011―2015年)》中,将“围绕先进制造、交通、能源、环保与资源综合利用等国民经济重点领域发展需要,集成创新一批以智能化成形和加工成套设备、冶金及石油石化成套设备、自动化物流成套设备、智能化造纸及印刷装备等为代表的流程制造装备和离散型制造装备”作为重点领域发展导向。
2013年1月1日,国务院公布的《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中,指出“着眼于提高安全保障水平、增强应急调节能力,适度超前部署能源生产与供应能力建设,石油对外依存度控制在61%以内;加快常规油气勘探开发,推进原油增储稳产、天然气快速发展;加快海上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坚持储近用远原则,重点提高深水资源勘探开发能力”。
基于石油、化工、电力、冶金、船舶、机械、食品、制药等行业对换热器稳定的需求增长,此外,包括大型乙烯项目、大规模核电站、大型风力发电厂、大型环境保护工程、海水淡化工程的开工与建设,都将对换热器产业产生巨大的需求拉动力。根据机械工业联合会的预测,我国换热器行业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将保持稳定增长,到2020年前,我国换热器产业将保持年均10%~15%左右的速度增长,到2020年我国换热器行业规模有望达到1500亿元。
下游产业广阔的市场对换热器产品有着持续增长的市场需求,换热器产品的种类和功能也趋于多样化。随着国家对节能环保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换热器行业也将发挥出更加重要的作用。此外,我国换热器产业在技术上与国际先进水平仍有较大差距,在产品功能和技术的创新上有较大的潜力。
因此,我国的换热器产业是一个正处于蓬勃成长期的朝阳产业,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中图分类号:TM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11(c)-0189-01
1 电力企业的现状
电力企业管理是指遵循电力生产经营活动的自然规律和客观经济规律,对统一电力系统及其组成部分输变电、发电、用电和配电的生产、消费和流通全过程,进行生产经营活动,实施各项管理的功能,用来实现电力企业的经营目的,满足社会的需要。当前企业面临的环境日趋复杂多变,国家能源战略电力体制改革带来了发展模式的根本改变,国家和社会对电力行业的要求越来越高,电力企业管理是非常必然和迫切的选择。随着电力建设资金投入的不断加大,电力企业可以赶上难得的发展机遇。然而电力企业的管理方式创新落后于电网建设的速度,存在着“重生产、轻管理”的观念,没有正确的树立“大管理、大服务”的观念管理方式粗放,管理观念落后,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电力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所以,创新管理思路、提高管理意识,快速提高经济效益是电力企业正在面临的一个难题。电力企业想要实现经济增长的目标,在电力市场的管理和运作上,必须实现知识管理,创新管理思路,从而才能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
2 电力企业知识管理
电力企业的知识管理是伴随着知识经济到来,知识管理已经成为商界精英、专家学者关注的焦点,日益显示出其重要性。电力企业的知识管理是以数字化、知识化、网络化、信息化为基础,以知识创新为中心的一种新的管理形式。由于知识经济的基础是不断的创新知识,曾经的单纯的表层的差异化和成本降低竞争的时期早已渐渐退去,电力企业在竞争发展过程中要不断的研发生产出具有一定附加值及知识含量的服务和产品才能够保持其长期的竞争优势,而于知识资源的管理,要其发挥出强大的创新力,这成为电力企业面临的新的管理问题,它异于常规的对人力资源的管理和对组织的管理。很多大公司都通过知识管理有效地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为将来发展带来了很好的条件。真正意义的知识管理在我国出现虽然仅仅有十几年的时间,但是在这十几年正是我国经济高速增长,国际化程度越来越高、改革开放力度的不断加大的十几年。在这一过程中,知识管理在中国从理论发芽、借用他山之石起步的阶段,已经转入了实践阶段。
电力企业管理现状及存在问题。知识管理在电力企业基本处于起步阶段,实施单位规模小,只有少数单位开展实践活动,没有形成比较完整和系统的理论实践体系,相对集中在设计院等单位、研究院。实施知识管理对电力企业来说既有优势,也面临较大的挑战。发电企业实施知识管理的优势企业高层和员工普遍认为知识资产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并对公司开展知识管理具有强烈的愿望,对知识管理有比较高的认识。电力行业企业内部知识量非常丰富,有比较完善的档案管理,是知识密集型行业,并在许多领域开展科技成果、学术论文、管理创新、典型经验等多种形式的交流活动,特别是企业的技术人员与管理人员积累了很多的技能经验和工作经验。发电企业应该具备良好的信息化基础。电力企业信息化水平位于我国先进行列,为知识的自动共享、积累创造了非常好的条件。电力企业存在的主要挑战。(1)由于电力企业机制体制的原因,员工的竞争意识、危机意识相对薄弱,企业的创新动力不足,,企业缺乏相对竞争力。所以,要建立比较有力的知识管理机制难度很大。知识管理将带来一定的工作流程上和工作习惯上的变革,甚至还要增加工作量,推进工作面临不小的挑战。(2)部分核心知识特别是一些经验知识技能,是员工发展的基本,但是员工对知识的完全共享还存在一定顾忌。(3)知识管理平台要在原来信息化基础上建设,与其他业务系统的对接工作量大,涉及部分技术支持、流程改造等工作,存在一些技术困难。
3 电力企业的管理创新
电力市场是垄断的。市场竞争日益增强的要求增强电力企业的成本管理。电力企业在我国把企业推向市场的改革中,应根据我国电力市场的特点,转变观念,加强营销管理理念,审视市场预测与调查和开拓作好企业经济活动分析与重视各类用电市场的研究。另一方面还要引入竞争机制,大力发展集资办电,积极推行多渠道、多家集资办电的方针,把电力市场搞活。这样才能加快电力企业的经济发展。
加强营销管理创新,同时关注市场。很多电力企业还没有真正地走向市场。所以,电力营销管理无论是从成果的广度和深度上,还是从数量上与其他行业都有相当大的差距。从企业的营销观来看,建立良好的容户关系,对“顾客忠诚”等已经成为营销管理的发展方向。电力企业在改革后最总都将走向市场。因此,加强营销管理研究已经成为重中之重。首先要确实加强研究理,重视营销管,并且提高市场意识。然后是学习借鉴别人的经营理念,其次在服务上下功夫,建立用户的满意度的测评制度和方法,再次是建立并研究新型的电力营销体系,最后注意培养电力品牌与形象等等。
提升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加强战略管理创新。企业战略是企业根据内部资源和外部环境与能力的状况,为企业的发展和生存。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对企业的发展途径、手段和目标等的谋划。加强战略管理,使企业稳步快速发展。因为电力企业的战略管理上还是弱项,实际上不到位,没有好的成果。要加强战略管理,一是要有科学的决策程序和方法,而且注意制度建设;二是要加强调查研究;三是有科学的实施保障措施;四是要分步实施,整体规划,全面推进,突出重点;五是要建立重大决策的相关管理和责任制制度;六是有全局和长远的战略思想。
4 结语
管理既是生产力,也是一个有机的开放的系统,管理作为社会发展重要组成部分,已经越来越引起人们关注。电力企业改革为了与市场经济环境相适应,正向纵深两大方向发展,必须慢慢转变创新管理方法和模式,创造良好的管理环境,探索适应电力企业发展的新的管理方式和方法。
参考文献
全世界天然气储采比很高(70∶1),而且石油和煤炭消费领域里有70%以上都可以用天然气取代。在全球范围内,天然气取代石油的步伐加快,尤其是在东北亚、南亚、东南亚和南美地区,随着其输送管网的建设,天然气在21世纪初期将会有更快的发展。
天然气将是21世纪消费量增长最快的能源,占一次性能源消费的比重将越来越大。预计2010年前后,天然气在全球能源结构中的份额将超过煤炭,2020年前后,将超过石油,成为能源组成中的第一。
(一)世界天然气产业将进入“黄金”发展时期
在下一个世纪里,世界天然气工业将进入一个“黄金时代”。据设在巴黎的国际能源机构预测,从现在起到2020年,全球初级能源需求将增加65%。在这一前景下,世界天然气需求量将以每年2.6%的幅度递增,届时在初级能源消费中所占的比重将由目前的20%上升到30%。
天然气工业的发展得益于多方面的有利条件。首先,储量比较丰富。国际天然气工业联合会提供的数字显示,全球已探明的天然气储量为152万亿立方米,按目前消费水平可供开采65年,而已探明石油的可供开采期为43年。如果从远期来看,世界天然气的最大储量,也就是说在当前技术条件的可开采量,估计达400万亿立方米。
天然气的另一个优势是热能利用率高。在几年以前,燃气电站的天然气热力效率尚不足40%,随着相关技术的进步,在今天已达到60%以上。在一些同时供电和供热的燃气电站,天然气的热能利用率甚至达到90%。因此天然气可以说是一种相当经济的能源。
此外天然气的污染程度也较低。研究表明,生产等量的电能或提供等量的热能,天然气在燃烧过程中排放的二氧化碳比石油低25%,比煤炭低40%,在矿物能源中是最少的。与燃油和燃煤相比,天然气排放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也要少的多。以天然气为能源不仅有利于缓和大气温室效应,也有助于减少酸雨的形成。
(二)世界天然气需求量将年增2.4%
国际能源机构统计的数字显示,全球对天然气的需求量正在以每年2.4%的速度增长,而且这一增长速度有望保持到2030年。
尽管去年液化天然气的需求量有所下降,但有“未来能源”之称的天然气仍然是能源领域里发展速度最快的部分。海湾地区对天然气的需求正以每年14%的速度增长,其主要用途是发电和海水淡化。
海湾地区已探明的天然气储量大约是290万亿立方米,其中卡塔尔的天然气储藏量居第一位,占该地区天然气总储量的49%,沙特阿拉伯和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紧随其后,分列第二和第三位。
二、中国天然气市场发展趋势预测
(一)需求增长加快带来发展机遇
中国天然气利用已有相当悠久的历史,但天然气工业起步较晚,与世界发达国家或地区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全球天然气占总能源消费的24%,而目前中国仅占能源消费结构的3%。
从未来20年中国的能源消费弹性系数看,天然气的消费增长速度最快。天然气市场在全国范围内将得到发展。随着“西气东输”等工程的建设和投入运营,中国对天然气的需求增长将保持在每年15%以上,比2000年提高4―5倍。
从国外天然气价格看,目前相当于人民币1.8元/立方米。中国天然气价格由政府确定,执行的是国家指导价下的双轨制价格,还没有形成市场导向下合理的天然气价格机制,明显低于国际市场,调整空间相当大。
经济全球化带动着天然气的全球化,预计到2010年,全球天然气贸易量为7000亿立方米。天然气销售市场不再局限于取暖锅炉、商业服务和家庭炊事,天然气发电、天然气化工、天然气车用燃料和电池燃料、天然气空调及家庭自动化等方面利用潜力十分巨大。目前,天然气需求量与国内今后潜在的、可生产的天然气产量相比,还有较大的缺口。高速增长的市场自然带来无限的商机。
(二)终端销售市场不断扩大
中图分类号:X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15)11(a)-0172-03
全球范围内正在发生以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气候变化,气候异常、灾害频发,科学技术的发展给全球气候带来的负面的影响,引发了许多极端气候。另一方面,科学技术的发展,会让人类减少对传统能源的消耗,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能够减缓人类发展给自然带来的灾害。只有全球各国在一定的框架协议内,坚持相互协作、相互理解,以生态科技作为主要的发展方式,才能维持世界的可持续发展。
1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际科学界在分析气候变化事实,探究气候变化机理,预估未来气候变化趋势等方面,已取得了明显进展。近百年来全球地表平均温度的总体上升趋势是客观存在的。工业革命以来,煤、石油等化石能源的大规模使用是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持续增加的重要原因。人类活动很可能是1950年以来大部分全球地表平均温度升高的主要原因。[1]
除了全球温度的升高,冰川的融化,全球气候变暖引发了巨大的自然灾害。
国际红十字会与红新月联合会世界灾害报告说,因2004年年底的印度洋海啸吞噬了22.5万人的生命,2004年全球因自然灾害丧生的人数达到25万,是2003年的3倍多,2002年的11倍,也是1994—2003年平均数的3倍。2004年共发生自然灾害719起,是近10年来第三个自然灾害最多的年份,经济损失大约在1000亿美元至1450亿美元之间。
2005年瑞士再保险公司公布的数据,2005年全球自然灾害频发,造成死亡和失踪人数高达95573人,自然灾害数约为360起,造成经济损失1590亿元。
2006年,据联合国网站统计显示,在发生的自然灾害中,包括226次洪水,66次风暴和30次极端气温灾害,丧生人数是21342人,经济损失达190亿美元。
2007年,国际红十字与红新月联合会,全球共发生405次自然灾害,比2006年的423次有所下降,自然灾害导致的死亡人数为10年以来最低。2007年受自然灾害影响的人数比2006年增加了40%,达到2.01亿人,造成的经济损失达635亿美元。
2008年据联合国国际减灾战略(ISDR)秘书处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去年全年全球死于自然灾害的总人数为235816人,从近10年来看仅次于发生印度洋地震海啸的2004年。5月袭击缅甸的强热带风暴造成138366人遇难,同在该月发生的中国四川汶川大地震中有87476人丧生。这两次灾害的死亡人数占到了总数的约95%。此外,2008年自然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1810亿美元,从近20年来看仅次于美国遭遇卡特里娜飓风袭击的2005年和日本阪神大地震的1995年。
2009年,国际减灾战略署(UNInternationalStrategyforDisasterReduction)称,今年共发生245起自然灾害,较2005年的10年内最高纪录434起有明显降低。初步数据显示,在今年发生的所有灾害中,224起与气候有关,灾害共造成总损失为190亿美元。
联合国减灾署报告称2010年全球发生重大自然灾害373起,导致超过2亿人受灾,29.68万人丧生,造成近1090亿美元经济损失。
2011年日本大地震,2011年7月下旬至今,受台风和强降雨的影响,泰国连降暴雨引发洪水,中部地区受灾尤其严重,洪水造成全国数百万人受灾、400多人死亡,1/3省份被淹,多个工厂停产。2011年8月,“艾琳”登录美国,造成21人死亡,百万人失去电力供应,部分地区遭遇洪水灾害,估计损失高达70亿美元。
2012年全球因自然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达1600亿美元,其中保险损失约为650亿美元,仅飓风“桑迪”就造成了大约250亿美元的损失。但总体而言,2012年的经济损失远远低于上年。
2013年全球全年总计经济损失达1250亿美元,其中投保资产310亿美元,分别低于近10年的平均值1840亿美元及560亿美元。虽然去年全球共发生了880多起自然灾害,高于近10年的平均值790起,并造成全球两万多人死亡,但是死亡人数与近10年受自然灾害致死的平均值106000人相比,已大幅下降。
2014年全年共发生自然巨灾事件980件,致7700人丧生,巨灾造成损失1100亿美元,总体而言,2014年全球未发生极端恶劣的自然巨灾,损失总额远低于过去10年总额的平均值。①
科学家们对过去几十年气候变化的分析表明:这些变化发生得比历史水平要更高,且在不断加速。地球已进入一个气候快速变化的阶段,它很可能比过去几千年自然发生的变化还要快。[2]
2科学技术与全球气候变暖的关系
全球气候变暖除了自然的因素之外,人类活动引起温室气体浓度增加,引发的“温室效应”是主要原因之一。
三种主要的温室气体,包括二氧化碳、甲烷和氧化亚氮,在过去的万年期间尺度上的变化情况。自人类工业革命以来,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亚氮三种主要的温室气体浓度明显上升,超过了自然界在过去约100万年以来的最大值,温室气体浓度的升高明显和人类活动特别是化石能源的燃烧所排放的温室气体增加有密切的关系。
科学技术是人类达到理想境界的阶梯,是创造财富和发展社会经济的强大手段。回顾人类的历史,正是科学技术的新突破带来了一次又一次产业革命和人类社会的日益繁荣。
科学技术提高劳动者的素质、改善劳动组织的结构,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率;科学技术提高劳动工具的科技水平和质量,向自动化、智能化发展,提高工具的产出水平,同时科学技术提高劳动对象的质量和范围,开拓经济增长新领域,使废物、贫矿和信息成为新对象。[3]
科学技术提高对人们日常生活方式产生了重大的改变,由于生活质量的提高,“以车代步”“冬暖夏凉”、信息产业的发展、农业的发展对能源的需求量更大。
人们在享受科技带来的巨大好处的同时,也逐渐意识到科学技术的发展是一把“双刃剑”。由科学技术发展推动的西方工业革命,给全球带来了巨大的发展,但与此同时也引起了全球变暖、臭氧层受损、荒漠化加剧、物种灭绝等问题,因此,在利用科学技术造福于社会的同时,一定要慎重地考虑它的负面影响,不能因为过分追求利益而忽视了潜在的巨大危险,应该正确的处理科学技术发展与全球气候变化的矛盾。
3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
然而无论如何,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只有继续向前发展,人类才可能日益进步。如果因为科学的一些负面作用,而放弃对科学的追求,必然会得不偿失。
科学技术的不合理应用确实影响生态失衡,但它不是导致生态危机的根源。相反,科技落后才是导致生态问题的内在机制。科技落后,导致落后的生产方式、生产技术,使资源过度地消耗,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科技落后,资源能源利用率低,排放的废弃物多,它是环境经济决策失误的原因之一。[4]只有大力推进节能减排,新能源和新材料的使用,淘汰落后的高耗能高污染行业或企业,才能在兼顾科学技术发展的同时,维持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1)抑制高耗能、高排放行业过快增长。严格控制高耗能、高排放和产能过剩行业新上项目,进一步提高行业准入门槛,强化节能、环保、土地、安全等指标约束,依法严格节能评估审查、环境影响评价、建设用地审查,严格贷款审批。建立健全项目审批、核准、备案责任制,严肃查处越权审批、分拆审批、未批先建、边批边建等行为,依法追究有关人员责任。严格控制高耗能、高排放产品出口。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必须坚持高标准,严禁污染产业和落后生产能力转入。
(2)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抓紧制定重点行业“十三五”淘汰落后产能实施方案,将任务按年度分解落实到各地区。完善落后产能退出机制,指导、督促淘汰落后产能企业做好职工安置工作。
(3)“互联网+”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过去十几年,互联网的发展很清楚地显示了这一点:“+”媒体产生网络媒体,“+”娱乐产生网络游戏,“+”零售产生电子商务。互联网让金融变得更有效率,更好地为实体经济服务,更符合“普惠金融”的精神。阿里巴巴集团创始人马云认为,包括批发业、广告业和新闻业在内的17种行业,将被互联网颠覆。[5]
(4)调整能源结构。在做好生态保护和移民安置的基础上发展水电,在确保安全的基础上发展核电,加快发展天然气,因地制宜大力发展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
(5)提高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大力支持和推进七大新兴产业的发展,推动新能源汽车、新型环保材料、新型建筑材料等产业的发展。
(6)生态科技。政府应该在迫在眉睫的生态科技难题上迅速推进,如绿色国民经济核算技术系统,如报账人体健康的防污染防止技术,如大面积生态退化的修复技术,如区域污染治理的综合技术,如生态监测预警的科技系统等。[6]
(7)推动现代农业和农业技术发展,实现退耕还林。推动农业技术的革新,争取用更少的土地养活更多的人。加大林业的建设,实现科技造林、护林,实现林业的科学技术的进步。
总之,减缓气候变暖的主要目标是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而科学技术的主要目标是改进现有的技术,推进新的技术,实现绿色环保与可持续发展的完美结合。摒弃传统的用高耗能、高排放和高污染作为发展模式,革新科技发展新思路。
4结语
全球气候变暖已经为不争的事实,科技的发展在全球大部分国家依然依赖会产生大量温室气体的传统能源(煤、石油、天然气)的使用,包括设备、骑车所需要的能源,人类生活所需要的能源,而这些传统能源在燃烧或使用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引发了温室效应,增加了地球的负荷,引来了地球对人类社会的报复。
不需要抱怨是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导致的目前的现状,不应该放弃目前的发展,而是应该进一步的审视目前关于科学技术发展的态度,关于科学技术的推广和合作,合理的调节利益和可持续发展的矛盾,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上升到维持可持续发展上来。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关心新兴产业和农业、林业科学技术的发展,掌握可持续发展的科学技术。
参考文献
[1] 罗勇.关于气候变化关键科学问题的争论与质疑[R].2010中国科协学术报告会,2013-05-17.
[2] 全球气候变化加速 干旱洪涝灾害并存[J].世界环境,2015(4):10-11.
[3] 孙毅霖.现代科学技术革命概论[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20-31.
[4] 王华英.科学的生态价值探析[J].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2004(1):79-84.
我国加入WTO后,企业面对着纷繁复杂的市场经营环境。如何顺应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更广泛、更深层次地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充分地利用国际与国内两个市场和资源,在国际竞争的大舞台上求得生存与发展,是跨国公司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虽然我国企业跨国经营已经取得了一些成就,但在国际化经营中仍存在着不足,尤其是在全球化加速发展的背景下。面临的问题日趋凸显。因此,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促进我国跨国企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我国跨国公司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我国跨国公司对外投资的现状分析
目前,我国企业的跨国经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在地区分布中,近年来,我国跨国公司主要投资区域为亚洲和非洲,对发达国家和地区投资较少:2.跨国公司投资方式主要为设立子公司和分支机构,联营较少:3.就分布行业和企业类型而言,跨国经营已经在不同的所有制、不同行业展开,行业分布呈现多元化趋势。我国对外投资初期主要集中于贸易,近几年已拓展到制造业、商务服务业、批发零售业、金融业、交通运输和邮政业等多个领域。企业既有中信、中石化、中建等国有企业,又有诸如万向、正泰、美的、华为等一批有实力的民营企业,尽管如此,与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相比,我国企业跨国经营还处于初始阶段,每年对外投资总额远小于当年FDI流入量。仍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1.境外投资企业多,但规模小。我国跨国公司众多,实力及资源禀赋不尽相同,但普遍规模都偏小,还没有具有世界影响力的跨国公司。无论是海外雇员人数还是资产总数,与西方跨国公司相比都是微乎其微的。据统计,我国90%以上的境外投资项目投资金额在300万美元以下,而发达国家对外投资单项平均金额在600万美元左右,发展中国家在450万美元左右。这反映出我国跨国经营的总体水平不高,也同时反映出我国金融市场不健全,使得跨国公司对外融资受约束,企业很难有规模地对外融资。
2.跨国经营动机原始。我国企业对外投资的主要动机是向海外寻求新的市场和资源、获得技术信息,而降低成本、获得较高利润均不是现阶段我国跨国公司海外投资的主要动机。这就表明这类企业到海外投资一般不是利用他们现有的自身优势去谋求利润和其他资源,而是为了弥补劣势去获得竞争中所必需的知识和技术。这与发达国家跨国公司主要是追求效率和发展全球战略相比,还有一定差距。
3.对外投资结构不尽合理。从产业结构来看,对外投资的低技术格局仍未改变,劳动密集型企业和贸易加工类企业多,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兴服务业产业偏少,诸如保险、电信、媒体等新兴服务业偏少。从投资方式来看,直接投资设立子公司及分支机构占绝大多数,这与国际上的跨国直接投资以并购、合资为主形成鲜明对比。
4.缺乏技术优势和创新能力,难以建立国际知名品牌。从总体上看,我国企业的技术优势不足。许多高端产品的核心技术仍然依靠引进国外技术,技术优势缺乏成为制约我国企业跨国经营的长期性因素。此外,我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有知名度的品牌不多,中小企业表现更为明显。缺乏国际性品牌,直接影响了我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二、我国跨国公司的发展对策
我国跨国公司应结合自身实际,考虑以下思路进行调整,以应对日趋激烈的市场化竞争。
(一)产业升级,积极参与产业链上游的国际竞争
这里的产业升级主要是指:1.产业结构升级。一方面指调整一、二、三产业之间比例关系:另一方面是指调整同一个产业内部的比例关系。2.产业素质和产业效率升级。主要是指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如提高管理水平及产品质量、加大科研投入提高产品附加值、提高资源的合理配置。有能力的跨国公司要通过科技研发、技术创新、品牌建设积极参与产业链上游的国际竞争。
(二)主动出击,开展跨国收购
跨国并购有利于提高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我国企业应通过收购、兼并、改造和调整资产结构实现企业重组,以扩大经营规模,形成集团作战的竞争优势,增强企业实力和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实施并购还有以下几方面好处:1.利于获取战略性资源。2.利于扩张与整合市场。企业通过并购一方面可以迅速获得新的市场机会,提高市场占有率:另一方面通过对大量关键原材料和销售渠道的控制,有力地控制竞争对手的活动,并借助对方的品牌,提高企业所在领域的进入壁垒,从而迅速进入东道国市场扩大原有企业市场总份额。3.利于获得实效性较强的研发技术。与通过自主研发去构建企业核心竞争力相比,跨国并购时效强、低成本,特别是当某种知识和资源专属于某一企业时,并购其就成为获取该优势的唯一途径。
(三)重视和加快我国企业跨国经营人才的培养
跨国经营需要具有国际视野、用国际语言思考的复合型人才,跨国公司的管理者更需如此。因此,我国企业要抓紧培养复合型人才。使其具备海外经营、管理、法律、财会、外语方面的知识。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做起:首先,人才培养按照市场需要进行,企业除了在国内引进具备所需知识能力的现有人才,还应面向国际市场招贤纳士,启用东道国的经营管理人才。其次,加强企业内部培训,注重不同文化的结合,提高和更新跨国经营人员的业务知识、外语水平,熟悉当地文化习惯,有较强的公共关系技能及强烈的开拓意识和献身精神。最后,企业要与国内外高校建立培养基地,采用委托培养、联合培养等多种形式,按现代化跨国公司的要求与规范,培养既懂专业知识又懂经营管理的跨国经营人才,
(四)完善政府宏观管理体制,为企业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
1.政府应制定我国跨国公司的总体发展规划,对跨国经营企业给予宏观指导。要把跨国公司的发展放入经济发展的统一规划中,加强对企业跨国经营管理、支持、协调和引导工作,同时从法律上规范企业境外投资行为,为企业国际化经营提供法律保障。
2.大力支持民营企业,建构我国市场经济跨国公司的框架体系。目前,我国民营企业具有良好的成长性,已经出现了一批优秀的企业,他们在跨国经营中取得了成功经验。政府应大力支持那些新能源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民营企业,引导和推动这类民营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并给予相关的优惠政策与扶持措施。
工业设计对于一个国家的发展起着很重要的作用。现在,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与科学技术的进步,工业设计的发展在我国已经让人们看到了曙光。综观工业设计在我国近年的发展,既有令人兴奋鼓舞的一面,又有一些不尽人意的方面。相当多的人开始重视并投身其中,给我国的工业产品带来了新面貌,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们在各方面都还有很大距离,特别是对工业设计的理解认识,及对行业的规范管理。
一、工业设计行业的现状
工业设计在我国是一个新兴的行业,可以说,近年来的发展是相当迅速的,从模式方面来看,第一是政府支持的设计机构模式,比如中国工业设计协会、北京工业设计促进中心等,是专门的从事创意产业发展、承担设计产业政策规划研究、提供企业设计咨询指导和开展交流合作、各项展览会议和专业培训的机构。第二是专业的工业设计公司,如北京旭启工业设计公司、上海广辰工业设计公司等,云集设计高手,专业提供各类创意设计。第三是院校和企业设计部门模式,主要从事本部门的科技转化。从地域方面分析,目前在广东、上海,北京,深圳及浙江地区工业设计行业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其面貌也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并且有向全国各地发展的趋势,从从业人员方面来看,工业设计行业从业人员大多数为近年从个大高校毕业的,数量每年都在巨增,并且呈现出年轻化趋势。人员分布也理所当然的和行业分布呈相辅相成关系,创意设计人才主要分布在华北、华东、华南等经济较发达区域。总体来说,工业设计行业在我国发展还是非常迅速的,这将在很大的程度上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变,促进企业提高自主研发能力,提高我国工业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力。
二、工业设计行业存在的问题
1.外部环境与市场因素。任何一个行业的兴起都是和外部的环境与市场密切相关的,核心技术欠缺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工业设计的发展,大量的代工生产和仿制也使相当一部分企业逐渐丧失创新设计能力。引进外资的过程中,我国相当一部分企业都在循环走引进—模仿—生产的道路,并且有好多核心技术都是从国外购买的,设计水平也和有原始技术的厂家存在一定的差距,所以尽管大多数产品都仿制的比较相似,但含金量是远远不够的。
2.设计人才的缺乏,培训机制不完善。目前我国工业设计从业人员与日俱增,可是真正有较高水平的设计师相当匮乏,当前有相当多的年轻设计师只是掌握产品设计的基本理论,他们缺乏对市场的敏锐洞察力,缺乏对材料加工的相关知识,缺乏应用新技术的技巧和知识。他们都需要进行专业的培训才能从真正意义上胜任工作,可是目前我们缺乏这方面的培训机制,导致部分设计师长期只是停留在很表面的阶段,不能很深入的进行正直的设计。
3.设计公司之间的恶性竞争。有相当多的设计公司在经济较发达地区如雨后春笋般的冒了出来,有一部分设计公司不是专注于提高自身竞争力,不是专注于为客户提供优秀的设计服务,而是大打价格战,进行恶性竞争。项目周期短、资金投入严重短缺、资深设计师缺乏,可想而知将设计出什么样的产品来,并且有部分设计公司夸大其辞,针对部分客户不是很了解产品加工的相关知识,蒙客户骗客户现象严重,这些都将严重制约工业设计整个行业的发展。
三、改革发展探讨
1.加大力度改革设计教育,提高专业设计人才综合素质
产业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特别是设计这类行业,设计人才的培养在整个行业的发展过程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近年来,我国的设计教育工作者已经在这方面进行了大量的探讨与改革,可是这些还并不能完全满足这个行业的快速发展,整个社会和工业设计行业新的发展趋势和国际竞争状况对设计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的设计师不能仅仅要掌握设计的基本的理论,还要掌握加工的相关知识,并且还要有很好的前瞻性和市场洞察力,以及大胆应用新材料新技术的能力。可以说,当前设计教育业的发展关系到将来我们整个设计产业的发展,我们整个社会特别是业界都应当给予关注和支持。
2.大力强化整个设计行业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目前,我们整个工业设计业内部交流远远不足,部分公司之间恶意竞争的状况很不利于整个行业的发展,工业设计公司可以在建立共同遵守的各种行业规范的基础上采取各种联合措施,进行强强联合,相互协作,相互交流,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和发展。并且我们还可以进行和国外资深设计机构和设计师的交流合作,促进我国工业设计行业的发展。
3.采取各种措施,提高自身实力
一是完善管理制度建设。当前我国相当多的工业设计公司都规模比较小,没有完善的管理机制和相关制度,内部管理混乱,这在很大的程度上制约着公司的发展。二是从真正意义上导入设计管理,设计管理者要从战略,从企业角度,去全盘考虑的问题,这是设计管理者必备的素质。此外要考虑部门之间利益的重合点,设计与商业的互动,最终服务的对象是人,只有从人出发,才能真正解决跨学科之间的矛盾、部门与部门之间的矛盾。每个部门的人,每个技术背景的人或者市场背景的人,都要学习另外一个学科领域里一定的东西,拓宽知识面,这样才有利于与不同部门的人去沟通合作。三是建立健全职工培训制度,提高设计师自身素质和水平。
新世纪的舞台上,即将出现在中国的工业设计业的国际竞争,对于中国设计师来说,既是挑战,更是机遇。只要我们奋力迎接挑战,继续面向市场,面向企业,扎实地开展设计实践,在竞争中学习,在竞争中提高,我们就能赢得这场挑战,赢得中国设计业发展新的机遇。中国设计界二十年苦苦等待的设计业的繁荣,将随着经济的发展,在中国设计业积极参与国际竞争的过程中到来。
参考文献:
[1]王文玲.工业设计——制造业的创新之路[J].经济丛刊,2006,(5).
[2]吴琼.论产品的人性化设计[J].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4).
1 我国机械制造行业发展现状
机械制造业是一个国家最基础的行业,也决定了一个国家制造业的整体水平,起步早,但发展又最令人担忧,比如现在中国的汽车工业相比机械制造业来说无论是产品质量还是生产效率都要高得多,当然这也是因为机械行业的特性起了决定性的因素。
面对越来越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我国机械制造业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我们在技术上已经落后,加上资金不足,资源短缺,以及管理体制和周围环境还存在许多问题,需要改进和完善,这些都给我们迅速赶超世界先进水平带来极大的困难。随着我国改革的不断深入,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为我国机械制造业的振兴和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良好条件。当今,制造业的世界格局已经和正在发生重大的变化,欧、亚、美三分天下的局面已经形成,世界经济重心开始向亚洲转移已出现征兆,制造业的产品结构、生产模式也在迅速变革之中。所有这些又给我们带来了难得的机遇。挑战与机遇并存,我们应该正视现实,面对挑战,抓住机遇,深化改革,以振兴和发展中国的机械制造业为己任,励精图治,奋发图强,以使我国的机械制造业在不太长的时间内赶上世界先进水平。
2 世界机械制造业发展出现的特点
21世纪,世界机械工业进入前所未有的高速发展阶段,对比其他行业,机械工业的发展呈现出以下这些主要特点:
(1)经济规模化。全球化的规模生产已经成为各大跨国公司发展的主流。在不断联合重组,扩张竞争实力的同时,各大企业也纷纷加强对其主干业务的投资与研发,不断提高系统成套能力和个性化,多样化市场适应能力。
(2)地位基础化。发达国家重视装备制造业的发展,不仅在本国工业中所占比重、积累、就业、贡献均占前列,更在于装备制造业为新技术、新产品的开发和生产提供重要的物质基础,是现代化经济不可缺少的战略性产业,即使是迈进“信息化社会”的工业化国家,也无不高度重视机械制造业的发展。
(3)机械制造业跨国并购加剧。现代并购不再一味地强调对抗竞争,强强联合成立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主要手段,这是机械制造业全球化过程中大公司谋求生存发展的一大特点。而且趋饱和的市场,日渐激烈的市场竞争,投资建厂的风险增大,也使得更多企业开始采用联合并购的手段。在建厂的前提下,优化企业产品结构,以达到提高生产能力、扩大市场份额、获取规模效益的目的。以高技术为内涵的行业来自技术创新的威胁,使跨国公司走上了联合之路,以形成强大的技术创新能力。机械制造业大企业间的战略并购,导致了机械工业资源的重新配置。使得世界机械工业的竞争格局出现了协作型的局面。
(4)机械制造业全球化的方式发生了新变化。传统的全球化方式有两种:一是以母国为生产基地,将产品销往其他国家;二是在海外投资建立生产制造基地,在国外制造产品,销售到东道国或其他国家。特点是:自己拥有制造设施与技术,产品完全由自己制造;在资源的利用上,仅限于利用东道国的原材料、人员或资金等。
3 机械制造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
随着信息技术革命,管理思想与方法的根本性变化,企业组织形式也发生了变化,这些变化发生在跨国公司,并将成为新型全球化方式而发展下去。这种变化的主要特征是:广泛利用别国的生产设施与技术力量,在自己可以不拥有生产设施与制造技术所有权的情况下,制造出最终产品,并进行全球销售。机械制造业公司在全球范围建立零部件的加工网络,自己负责产品的总装与营销。原材料调配、零部件采购全球化已成为世界机械制造工业的发展趋势。
机械制造业在未来的发展中,有四种重要趋势将对其产生重大影响。
(1)机械制造业技术的融合。在机械制造业的许多领域,电子控制和软件技术变得同机械工程同等重要。德国格第巴赫机械制造公司是世界最大的为大型玻璃制造厂生产玻璃处理系统的公司,目前该公司的软件控制装置、电子机械装置占据了其产值的1/3。
(2)机械制造业服务性思维。在从电梯到工厂设备等的各个领域,生产厂家的利润增加已不再是因为按固定规格生产产品,而是要求制造厂家能按用户的要求生产产品,以满足用户的个性化特殊的需求。
(3)机械制造业全球产品开发。企业的产品开发,不是闭门造车,而是在面向开放的公共平台和社会资源。如美国最大的家用电器制造商惠而浦公司,对由2000名工程师组成的全球产品开发小组进行改组,以集思广益开发新产品,缩短某些产品的开发时间。
(4)机械制造业更新生产策略。为了进一步适应市场经济,振兴我国机械制造业,把我国的机械产品源源不断地推向国际市场,并牢固地占有国际市场,有必要重新认识机械制造业,认清21世纪初机械制造业发展的总趋势、机械制造工艺装备的特点以及我国机械制造工程师应掌握高新技术的主要方向。
所谓P2P网络借贷,是指个人与个人之间,通过网络平台来完成的小额信贷交易。从2007年到2014年,中国P2P网络借贷发展迅速,但也涌现出诸多问题,基于中国基本国情,利用SWOT分析法帮助中国P2P网贷企业明确自身和行业发展现状,从而探索适合企业未来发展的途径。
(一)优势
现代信息技术提供了快捷的交流平台,网络平台没有时空限制,更有利于业务的开展。P2P网贷企业通过证券交易委员会的分析报道,增加了透明度,从而使更多的出借者愿意通过这个渠道进行投资,而更多的借款人获得更低的借款利率。与传统的金融机构比,P2P网络信贷由于程序简单,从而降低了借款者的借款利率,提高了借贷款的效率。P2P网络信贷交易的快捷、方便使人们获得了更大的心理满足。
(二)劣势
征信系统的不完善。有价值的借贷信息仅限于提供给可信度高的部门如银行和信用管理机构,网贷平台对借款人信息的真实性审核难度大,容易造成贷款人的损失。信息保密性差。个人的私人信息暴露于每个可能的出借人下,这对保护贷款人的隐私是不利的。贷款人信息一旦泄露,被不法分子利用,将会带来无法预测的损失。后期追踪考察力度不够,坏账风险大。网贷公司对于借出款项的使用用途的追踪考察力度不够,一旦有借款人将款项用于炒股等高风险投资,极易造成坏账风险。监管制度不健全。公司外部监管部门监管不善,对于某项业务是否超过了一般网站的经营范围都没有定论。公司内部监管制度不健全,导致了网贷企业高风险投资,出现了诸如携款潜逃等事件的发生。
(三)机会
(1)小额借贷市场需求大。据统计资料显示,在我国,融资需求在100万元以下的小微企业占了76%,相当于4 200万家中小企业群中有将近3 000多万家小微企业,且需求量均在100万元以下,民间借贷是一个未知的而且非常有前景的市场。紧缩的货币政策所引发的中小企业及个人融资难问题,以及通货膨胀导致的个人资产保值难问题等,都为小额借贷造就了大量的市场需求。
(2)国家金融改革政策的支持。2012年,随着温州金融综合改革方案的出台,社会资本政策开始关注小微企业的贷款问题,大环境的放松促成了又一轮P2P小额贷款平台兴起新浪潮。
(四)威胁
(1)中国的P2P小额信贷行业环境混杂。由于门槛低,缺乏监管机构,P2P小额信贷机构的发展速度无人能挡,惊人的发展速度势必会带来行业的混乱,P2P信贷公司服务水平参差不齐,P2P公司资金链断裂,投资者血本无归,欺诈等事情频发。2011年-2014年,P2P网络借贷平台像“哈哈贷”、“优易网"等跑路现象频发的P2P小额信贷新金融模式遭到了人们和媒体的质疑。
(2)竞争激励,与银行机构竞争中缺乏合作。在国内,有马云的阿里系列为代表的互联网企业也在积极向金融业务进取,对P2P信贷企业是不小的冲击。同时,作为银行的竞争对手,中国的P2P小额信贷抢占了银行的一部分客户,同时银行为了应对竞争,也开始建立自己的小额信贷业务,因为银行的征信系统建立较为健全,且把信贷公司的托管拒之门外,这就为中国的P2P小额信贷企业带来压力。
二、中国P2P网贷企业的发展现状
鉴于上述对中国P2P网贷企业的SWOT分析,可以得出在中国现有环境中P2P网络信贷有其发展的必要性和趋势性,但也有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P2P行业混乱,资质良莠不齐;法律法规不健全,监管空缺;信用评级体系不健全,增加了信用风险;信贷双方信息不对称问题;资金无处托管,平台资金缺乏安全保障等问题突显。所以,中国P2P网贷企业要想未来获得健康发展,必须积极采取以下改进措施: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建立监督管理机制;完善个人征信体系,加强P2P信用评价体系建设;加强P2P行业内部自律,规范行业环境;建立P2P借贷资金第三方托管制度等。
三、中国P2P网贷企业的未来发展之路
(一)规模大的P2P平台的发展之路
(1)利用原有资源继续发展。如果我国P2P网贷行业继续现在宽松的政策环境,加上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趋势,可能会发展出几家巨型的线上、线下结合的P2P企业。它们利用现有资源,优化结构,健康发展,淘汰一些经营不善的P2P借贷平台,兼并一些中小型公司,成为行业的领头羊。
(2)与金融机构相结合的模式值得借鉴,并且也有可能是未来发展的一种趋势。P2P公司将会引进和培育一批金融服务机构与之合作,对上下游行业进行有效整合,优化产业链。安心贷是2012年成立的国内第一家有金融服务机构来运作的网贷平台。据最近网贷网站在Alexa上的排名,安心贷以其新颖的经营方式,快速成长发展,已位居第二。
汽车行业是一个国家的支柱性行业,是一个国家工业水平和实力的综合体现,汽车行业的发展牵涉到很多其他行业的发展,不是某个单独产业成长就能够达到的。近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汽车的需求量也随之加大,这意味着对汽车安全、环保和节能的要求也要不断提高。汽车行业推出新品的速度加快,汽车相关产品种类的日益多样化,技术的含量加大,致使整车厂对汽车零部件供应商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汽车零部件制造业便随之出现了一些新的发展趋势。
1 我国汽车零部件制造业发展现状
目前,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一直保持着迅速增长,2010就已成为全球零部件行业盈利水平最高的国家。但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与国际先进水平仍有较大差距,缺乏专利、核心技术,和自主创新的能力。专家评论:中国在高新技术方面跟进国外趋势做得不错,但在原创性方面有很大欠缺。从整体上看中国不算太差,但缺少领军人物和领先的理念。
外国汽车企业之所以能够做强做大,不仅因为其拥有一批强大的整车厂商,还在于他们背后强大的零部件公司,如日本的电装和爱信,韩国的摩比斯,美国的德尔福和伟世通等,德国的博世、西门子等。业内人士表示:国外技术的进入,国内企业规模增长加速却缺少技术含量,使得国内汽车零部件制造业深陷内忧外患之中,极大地阻碍了中国汽车制造业发展的进程。
作为汽车产业的上游产业,汽车零部件制造业与汽车产业的发展休戚相关,荣辱与共。在世界总体经济下滑的形势下,汽车行业的发展情况也发生了较大改变,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汽车生产国和消费市场,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已成为支撑世界汽车工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在未来,中国汽车零部件制造业的发展势必会牵动全球汽车产业的发展,影响着其产业的格局。在当前中国汽车产业战略转型的关键时期,技术的重要性进一步凸显。全球经济一体化使得各国科技成果和智力资源能够共享,中国汽车零部件制造业如何利用这一契机,突出重围,提升核心竞争力;如何调整结构、转型升级,任重道远。
在高端技术领域,中国汽车零部件制造业与世界领先水平的差距并没有随着产业规模的扩大而缩小,虽然现在的产业规模虽然已经能够满足本土年产1800万辆汽车以及80%以上商用车和中高档乘用车的配套需求。中国汽车零部件制造业缺少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关键部件的核心技术被外资企业垄断。由于核心技术的缺失,汽车产业三大关键零部件(发动机、变速箱、底盘)技术几乎全面落后于国际先进水平,几乎全靠进口来维持,进口率高达60%。虽然中国每年都有大批汽车零部件远销海外,但都属于附加值和技术含量双低的劳动密集型产品,仍处于跨国采购链的低端。例如,目前全中国自动变速箱的销量大概有几百万台,本土零部件厂提供的不到2万台,自主研发的自动变速箱基本上是零,液压ABS、传感器、电子芯片等高端核心技术几乎百分之百掌握在外资手里。①
我国很多自主零部件企业仍停留在模仿研发阶段,主要采取照图加工、样品测绘等手段。显然,模仿已成为阻碍我国汽车零部件水平提高的一大痼疾。很少有企业,在面对汽车市场对外资高度开放的大环境下,有耐心投入大量的时间去自主创新。因为,中国汽车市场需求旺盛,模仿投入少、见效快,而自主创新却投资大见效慢,短期内无法看见成效。大多数企业忽视了对研发的投入,把模仿作为主要手段,与外资企业相比,我国汽车零部件企业在研发上的资金注入远远落后。英国劳工部数据显示,博世零部件每年投入26.1亿英镑进行研发,相当于中国的7倍。我国汽车零部件制造业只单纯的引进、升级制造设备的,高端设备生产廉价低端产品的现象普遍存在。
中国汽车零部件制造业在长期以仿制为主的环境下,科技人才极度短缺,技术人才流失严重。导致了这种现象的原因一方面由于企业不重视人才,另一方面则是因为本国的人才更倾向于外资企业。然而汽车制造业是需要大量技术支持的产业,技术问题必须要有懂技术的人才能解决,懂技术的人既需要学校和企业经过常年累月的培养,又需要自身循序渐进踏踏实实的学习,但是现在的汽车零部件企业中,极度缺少踏实肯干,耐住寂寞的工程师,又缺少宽容失败的学术氛围以及激励创新的技术环境,这更将导致人才缺乏和创新缺乏的恶性循环。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的整体环境不利于优秀人才的培养,不重视创新型人才的问题严重,亟待解决。
根据上一年汽车行业配套市场业务营业收入,《美国汽车新闻》(AutomotiveNews)每年将汽车零部件供应商进行排名。最新出炉的2014年全球零部件配套供应商百强榜三甲分别是:罗伯特・博世,电装和麦格纳。2014年全球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百强榜中,日本企业数量最多,占近三成。据不完全统计,我国规模以上汽车零部件企业近8000家,平均每家产值仅为0.8亿元左右,生产规模普遍较小,且实力弱,缺乏规模效应。
在本土市场上,就数量而言,拥有外资背景的汽车零部件厂商占整个行业的75%以上,其中独资企业占55%,合资企业占45%;就收入而言,国产零部件销售收入仅占全行业的20%左右;就市场划分层次来看,外资市场零部件的份额在高科技含量领域竟然高达90%,而国产品牌零部件则主要应用于国内低端品牌汽车市场。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各国汽车企业开始全球性采购零部件。尽管我国汽车零部件产品在海外物美价廉,却在出口贸易中屡遭失败,被以各种贸易保护主义方式拒之门外的主要因为核心竞争力缺失,产品替代性强。
2 我国汽车零部件制造业发展趋势
国家发改委中小企业司相关负责人提出,中国汽车零部件制造业整体水平的提升与行业集群的迅速崛起相互促进,共同进步。一方面,集群中的企业能够以自身优势为突破口,结合其他企业的特点,共同突破产业发展的技术瓶颈,创造全新的集群优势;另一方面,如同美国的底特律、日本丰田汽车城一样,产业集群可以从原材料到联合加工,再到最后组装出厂,形成一条完整的产业链条,大大提高生产效率。我国现有六大零部件的集中区域为东北、华中、京津、长三角、西南、珠三角,拥有各种产业园区1000多个,其中关键的集群区超过100个。
陕西汉德公司向印度AMW汽车公司进行车桥技术出口是中国汽车总成技术的第一次出口,标志着中国在汽车零部件出口方面产品机构发生了改变,自主知识产权零部件的出口比重不断加大。目前,我国出口的零部件产品过于单一,主要为劳动密集性、材料密集型的低端产品,附加值较低。今后,将逐步向资本输出型和技术输出型转变,向附加值高的机电类产品转变。
国家级和省级高新技术企业大量涌现,越来越多的新型零部件制造企业都通过不断地摸索创新,掌握新技术并且提升了核心竞争力,抢占了各自的细分市场。 关键零件部件创新能力的提升也使自主品牌的质量和口碑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市场认可,拥有了更多的市场机会。同时,骨干汽车零部件企业也通过创新能力优势搭建符合自己优势的产业链。整车厂与零部件企业在通用零部件上联合开发,加强生产链的完整性,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将成为我国汽车零部件制造业的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