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热患儿的护理范文

时间:2023-05-28 08:18:29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发热患儿的护理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发热患儿的护理

篇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对我院收治的肺炎和上呼吸道感染的发热患儿60余例在不同发热时期进行合理化护理,取得了满意的效果,大大减少了患儿的并发症,提高了患儿家属的满意度。

1.2 方法:体温开始期。即体温开始上升阶段,这是发热的第一期,体温上升有快有慢,快者可于几十分钟或几小时达到高峰,慢者于数日内体温才达到高峰。此期产热加强而散热减少,皮肤血流减少且汗腺不分泌。患儿皮肤干燥,面色苍白,四肢末梢厥冷,伴有抖动寒颤表现。此期应嘱患儿卧床休息,增添盖被,保持室内安静,避免各种刺激,足部放置热水袋保暖,待体温升高后再拿开,降温措施采取多喂开水,饮食以流食为主,如蛋汤、米汤、绿豆汤,多进蔬菜水果,以减少寒颤等不适。因此不宜用冷敷或酒精擦浴等护理降温措施,以免引起周围循环不良[2]。

高热持续期。当体温达到高峰时,就转入了高热持续期。此期皮肤血管开始扩张散热。体表血流量增加,呼吸及脉搏加速,患儿面色潮红,患儿体温超过38摄氏度,可适当给予退热剂,伴随体温升高,患儿可出现许多精神症状,头痛、嗜睡、不安,高热者可有瞻望、神志不清、幻觉、行为障碍等,有的患儿还可出现抽搐,多数病人虚弱无力、关节酸痛、食欲不振及呕吐恶心[3]。

尽量解除由于高热带来的痛苦,护士应遵医嘱给予病人适当处理,包括采取温水擦浴、酒精擦浴、冷敷头部、冰水灌肠等措施,以降低体温而保护脑、心、肝、肾等重要器官的功能。随着护理模式的转变,护理人员对物理降温护理措施的健康教育有助于指导家长及时处置高热患儿,以减少高热惊厥等并发症的发生。

体温下降期。患儿皮肤血管进一步扩张、出汗,皮肤表面温度增高,体温逐渐下降。由于患儿排汗,应及时更换汗湿的衣服和被褥,防止受热受冷。此时可给予水果和蔬菜以及营养丰富易于消化的食物,已增加营养,提高抵抗力。同时给病人接触大自然的机会,病人在发热时,不得较长时间卧床,否则往往会有幽闭与沉闷的感觉。因此,在热退以后,如果病情允许的话,护士可伴随患儿外出户外活动,呼吸新鲜空气,观赏花草树木,这对康复体力与舒畅胸怀是很有力的。

2 结果

经过一年多的临床实践,满足了不同发热患儿及其家属的需求,患者满意度上升,进一步提高了护理质量,减少了发热并发症,因此充实了发热护理常规,通过临床实践不断改进,形成动态循环。

3 讨论

长期发热会引起糖蛋白分解代谢增加,进而影响大脑功能,由于蛋白质分解代谢增加,引起体内蛋白质缺乏,进而影响损伤组织的修复、抗体的形成、酶的活性以及激素的合成,发热可使中枢神经兴奋性增高,使患儿表现出不安、睡眠障碍、头痛、幻觉和瞻妄等,有的还可出现惊厥。长期发热最终可导致体温调节中枢功能衰竭,意识丧失,呼吸与循环功能衰竭,危及病人生命,故必须给予高度重视。

加强各期护理,寒颤期及时保暖及给热饮料;高热期应注意病情变化及临床表现,如患儿有躁动不安与惊厥时,按医嘱给予镇静药,防止坠床,退热期由于大量出汗,应防止患儿着凉,并要注意皮肤护理,发热患儿应保证充分的休息。室内空气要新鲜,温度要适宜,给患儿一个安静、舒适、优良的环境,以利身体早日康复[4]。

参考文献

[1] 陈梅,李海珠,周开江.发热过程的心理表现及护理策略[J].黑龙江医药科学,2003,26(6):88

篇2

1.1临床资料我院自2011年1月――2013年10月共收治的120例患儿中,男67例,女53例,年龄3-13岁,平均5.7岁,其中上呼吸道感染69例,肺炎18例,肺结核2例,消化系统疾病17例,外伤感染发热10例,荨麻疹4例,见表1。对患儿发热进行评估,低热(37.2℃-38℃),中热(38.1℃-39℃),高热(39.1℃-41℃),超高热(高于41℃)。入选患儿均排除恶性肿瘤、严重肝肾功能衰竭、精神疾病及遗传性疾病。

1.3护理方法患儿发热主要分前驱期、体温上升期、高温持续期及体温下降期,对发热患儿发热各时期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具体为:

1.3.1发热前驱期护理在小儿发热的前驱期,患儿常出现全身不适症状,四肢疼痛、食欲差、烦躁不安,体温一般在38℃以下(即低热),在此阶段,必须通过与患儿家长的充分沟通,了解患儿发热的一般情况及诱因,并对患儿身体情况进行评估,配合临床医师针对性的使用药物或物理方法对患儿体温进行控制,并尽量取得患儿的理解,使其配合体温测量及治疗,如遇到特殊情况,应及时与临床医师沟通。

1.3.2发热体温上升期护理在体温上升期,患儿体温一般均超过38℃,严重时可出现惊厥,在此阶段,患儿多出现皮肤苍白、干燥等,同时,患儿家长多出现焦急、焦虑等心理变化,有些家长甚至出现大的情绪波动,若不积极与患儿家长沟通,常耽误患儿的治疗,因此,必须积极与患儿家长沟通,向患儿家长说明患儿病情及治疗方法,稳定患儿家长激动的情绪,并严禁患儿家长自行在院外购买退烧药物自行服用(部分患儿住院期间,发现有部分家长过于焦急,在未经医师同意的情况下,在院外药店自行购买儿童不宜使用的非甾体类抗炎药物),以免对患儿造成不良影响,同时,应密切观察患儿病情变化(密切监测患儿体温变化),并实时与临床医师沟通。

1.3.3发热高温持续期护理在高温持续期,患儿高温持续,皮肤潮红,呼吸加快,出汗较多,即表现为机体散热的不断加强,在此期间,应继续安抚患儿家长激动的情绪,并配合临床医师针对性使用药物,并采取物理降温措施对患儿进行体温控制,应注意对患儿及时、充分补充体液,以防患儿脱水。

1.3.4发热体温下降期护理在体温下降期,患儿体温逐渐下降,散热机制达到顶峰时期,部分患儿则出现体温骤降,此时应对患儿家长说明体温下降期的注意事项,告知患儿家长相关预防措施,同时告知患儿家长注意为患儿补充营养,尽量避免并发症的出现。

1.3.5基础性护理措施在患儿住院期间,保持病室温度在20℃左右,空气湿度保持在55%左右,定时开窗通风,鼓励患儿多饮水,尽量少吃或不吃难消化的食物,同时要保证患儿正常休息。

2结果

通过对患儿发热各时期的精心护理,所有患儿发热均得到了很好的控制,住院期间仅有2例患儿出现超高热,4例患儿出现惊厥,有17例患儿出现轻度电解质紊乱,所有患儿均未出现严重的肝肾功能衰竭等严重并发症,患儿家长对护理的满意度较高,达96.67%,见表2。

篇3

人体受到细菌、病毒等感染时,机体会与病菌进行抗争,在致热原的作用下使体温调定点上移,引起体温的调节性升高,就是我们常说的发热。在日常生活我们经常会见到婴幼儿生病发烧,但成年人却较为少见,这是因为婴幼儿自身的保护屏障尚未完全建立,所以更容易受到病菌的侵袭,加之自身体温调节功能差 ,体温调节中枢不稳定 ,因此婴幼儿较成年人更易产生发热、高热的情况。如果一旦治疗不当、不及时 ,很可能会影响到婴幼儿的生长发育,甚至危及生命。所以,加强对小儿发热的常见病因的了解和护理就显得尤为重要。

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集本院收治的190例入院患儿病例,进行调查、分析、对比,并从中总结了一些小儿发热的常见病因及护理对策。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190例患儿入院时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热,(小儿采用腋下测量,低热:腋温37.3℃~38.0℃,中等度热:腋温38.1℃~39.0℃,高热:腋温39.1℃~41℃,超高热:腋温41℃以上)其中低热62例,中等度热71例,高热41例,超高热16例;男童98例,女童92例;年龄在3个月~6岁间。

1.2方法 患儿入院时建立患儿情况登记表,同时建立患儿档案,追踪了解和观察患儿发热情况和治疗情况,并向患儿家属详细了解病程,向医生了解患儿的发热原因,如支气管炎、肺炎、麻疹、肠炎、胃炎、流脑等,并分类统计。

1.3发热原因总结 经过统计,登记的190例患儿中:上呼吸道感染78例,占41.1%,,肺炎54例,占28.4%,急性肠胃炎32例,占16.8%,肺结核15例,占7.8%,麻疹8例,占4.2%,乙脑1例,占0.5%,其它2例,占1.2%。

通过数据分析:小儿发热常见的病因主要为上呼吸道感染、肺炎及急性肠胃炎、麻疹等,占引起小儿发热病因的大多数。在患儿的治疗过程中,掌握患儿发热的病因后进行治疗和护理,对患儿的康复具有促进作用。

2 发热护理建议

由于婴幼儿的生活认知和自理能力有限,所以在发热时更需要科学、细致、耐心的护理,在婴幼儿发热护理时一般需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2.1病情观察 密切观察发热患儿的病情,定时测量和精确记录患儿体温,一般每4 h进行一次体温测量并记录。这有助于详细了解患儿的体温变化。但进行体温测量时要注意避免在患儿进食、哭闹、运动或过度保暖时测量,这些情况下会患儿体温会升高,造成测量不准确。一般应尽可能选择在患儿休息30 min后,饭后1 h后,患儿安静时为宜;如果患儿出现超高热或有高热惊厥趋势时则需加强体温检测,应每1~2 h测量 1 次。患儿在进行了退热处置后的1 h内需重复测量体温,并密切观察观察患儿热型、热度、尿量及有无体温骤降、大量出汗等情况,如有虚脱、昏迷、腹痛、腹泻、结膜充血、出血、关节痛、皮疹等表现时,应及时给予处置。

2.2饮食护理 发热时,人体的新陈代谢会加快,身体的消耗会大大增加,体内水分也会明显减少。所以,当患儿发热时,要注意及时补充水份,多给患儿饮用温开水,促进其多排汗、排尿,通过体液的排出使身体降温排泄毒素。注意不要给患儿饮用冷开水,因为患儿发热时经常伴随有胃肠不适和咳嗽,饮用冷开水会加重这些症状。

发热时,体内的消化液分泌会减少,胃肠蠕动也会减慢,消化功能减弱,因此在患儿的饮食护理上要以易消化、清淡的流质食物为主,不宜食用油腻或辛辣的食物,同时注意平衡营养膳食,多添加一些营养丰富的蔬菜和水果如芹菜、青菜、西蓝花、南瓜、西瓜、西红柿等,这些食物富含维生素和水份,有利于患儿身体恢复。

临床上常见有些孩子爱吃肉类、零食、奶制品等食物,而对蔬菜望而远之,这类小儿较容易发生上呼吸道感染、咳嗽、扁桃体炎或化脓。所以在小儿的日常生活中,家长也要注意不要一味的追求高营养,而应该注意营养均衡。

2.3身体护理 如果患儿的发热时间长,温度过高会使体内的营养物质及氧的消耗大大增加,影响神经系统功能。所以,患儿发热时要注意让患儿多休息,最好卧床休息。

高热的退热过程中患儿会大量排汗,护理时要及时的擦干汗液,更换衣物,保持患儿的清洁和舒适,衣服和被褥都不可过厚。可以用温毛巾擦试患儿皮肤,使皮肤的血管扩张,以利散热,但在擦拭过程中要注意保暖,避免对流风。

发热时由于口腔唾液分泌的减少,患儿口腔粘膜会较干燥,口腔内的食物残渣容易发酵,口腔细菌大量繁殖,可能会引起舌炎、牙龈炎等。所以,为保证患儿口腔的清洁,最好每日早晚和每次进食后都用盐水漱口。

2.4环境护理 患儿所处室内环境保持干净和整洁,注意室内通风,定时开窗换气,保持空气清新,可早晚各一次开窗30 min进行通风,尽量将室温维持在 18℃~22℃左右,让患儿感觉舒适为宜。

3 讨论

婴幼儿由于生长发育快,各个器官的功能及皮肤粘膜屏障功能发育不成熟,特别是6个月以后的婴幼儿以及人工喂养的婴幼儿,由于缺乏母体的IgG抗体,所以极易感染病菌引起发热。近年来,随着独生子女比率得提高,家庭成员对婴幼儿极为娇惯和宠爱,所以许多家长对儿童发热特别是高热都普遍存在着恐惧、焦急的心理,希望医护人员能尽快给孩子降温,如退热不及时还会引发医患纠纷,造成盲目使用退热药物问题;还有很多家长因为害怕小儿疼痛哭闹等原因,不愿意采集患儿血样进行血常规化验,殊不知这样做只会影响医生对患儿病因的判断,影响患儿的康复。针对这些情况,医护人员在小儿发热后,既要充分理解患儿家长的心情,更要向家长进行耐心细致的解释,让患儿家长配合医护人员依据患儿的病情采取正确的处理方法,让患儿家长明白发热是一种防御疾病和适应内外环境的代偿反应,并非所有的发热都要给予降温,大多数发热是否给退热药处理应根据病情而定,一般只有在高热对机体造成损害时才给予降温处理,如5 岁以下有发热惊厥史或有严重肺部、心血管等疾病的患儿。

本研究结果表明,儿科门诊以发热为主要症状的疾病中,病因以上呼吸道感染、腹泻、肺炎等最为常见,了解小儿发热的病因,采取合理的治疗和护理措施,能有效防止盲目用药和不当护理对小儿机体的损害,促进患儿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陈文斌.诊断学[M]. 第6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9.

[2]张玉玲.小儿发热的健康教育[J].医学创新研究,2007,10(4):116

篇4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2)3-176-0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0年8月至2011年8月就诊治疗患儿共100例,患儿年龄3个月~8岁,平均年龄3.7岁,男性61例,女性39例。纳入标准:初诊为发热性惊厥的患儿,有惊厥时间长、有反复发作表现、患后并发意识障碍或其他精神状况表现之一,诊断为发热性惊厥并发其他疾病但不影响发热性惊厥病情且不需要特殊处理者。患儿之间的除护理方式外,其他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临床护理路径:预先有参与治疗的各个科室,共同制订临床护理路径,包括就医指导初诊、检查化验、治疗和临床护理、出院指导等内容。将患儿随机分成2组,随机平均分为使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的实验组50例,使用传统护理方式进行护理患儿对照组50例。临床护理路径:将参加发热性惊厥治疗的相关各科室经验集中,由各科室主任、主治医师、护士长及其他各主要负责人监督,共同制订针对发热性惊厥的临床护理路径,包括各项预期目标、观察项目、检查、护理、治疗、健康教育等内容。观察记录患儿住院时间、家长对护理的满意度、家长发热性惊厥知识掌握度、出现特殊情况例数、复发次数。家长发热性惊厥知识掌握度评价:出院日抽查家长发热性惊厥下列知识掌握情况:诱因、家庭急救知识、惊厥急救措施、临床表现、治疗原则、预防原则等;特殊情况包括:口唇舌咬伤、意外撞击刮擦伤及窒息。

2 结果

实验组患儿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48例患儿家长对护理的满意,43例患儿家长对疾病知识掌握获得护士认同,仅有1例患儿出现特殊情况,患儿复发次数明显较对照组少;对照组患儿住院时间长,42例患儿家长对护理的满意,29例患儿家长对疾病知识掌握获得护士认同,7例患儿出现特殊情况,患儿复发多。两组上述五项指标均有明显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详细数据对比见下表1:

表1

3 讨论

本次报告中可见,实验组患儿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特殊情况少其原因与临床护理路径的系统性、科学性密切相关。护士在工作中节省大量时间,提高了效率与准确程度对患儿康复同样起到重要作用。此外,由于患儿家长对治疗流程了解熟悉,医患之间信任增多。在本次报告中可见患儿家长对护理的满意度较高,患儿家长对疾病知识掌握较多,表现出患儿家长对护理工作的认同及配合态度良好。

3.1 就医指导和初诊 护士主要熟悉发热性惊厥的发病特点:即初发患儿多为6周岁以下儿童、体温骤升38度以上突然出现惊厥、没有无热惊厥史或颅内感染等疾病。对于有惊厥史者,应对家长进行健康教育,教授其及时观察体温上升期的表现:幼龄患儿多为哭闹、淡漠或易睡 年龄较大者多为烦躁不安或易怒等情绪表现。便于及时发现病情,起到二级预防的作用,减少惊厥的复发。此外,护士熟悉上述知识可以及早发现病情、防止误诊。

3.2 检查化验 护士主要是掌握发热性惊厥的必要检查,即血常规、肝肾功能、尿常规、大便常规、电解质、血糖检测、脑电图检查,可对怀疑颅内感染者进行脑脊液检查。护理在此可以起到合理安排时间、查缺补漏和防止不必要检查项目的作用,减少患儿经济负担和误诊风险,熟悉各年龄段、性别患儿对上述检测时的心理变化如焦虑、恐惧等情绪变化。

3.3 治疗和临床护理 (1)惊厥发作前期:此时对患儿护理主要应注意四肢保暖,防止末梢微循环障碍发生。在保障四肢温度之后,对处于高热但无寒战表现的患儿,可以在医师指导下酌情进行物理降温。此时的患儿易发生焦虑恐惧心理,家长、护士在此时的交流和非语言交流对患儿克服心理焦虑恐惧有重要意义。(2)惊厥发作期:此期患儿发作时表现出眼球上翻或斜视、意识障碍、呼吸障碍、肌肉阵挛性或强直性收缩。此时,护理人员主要观察患儿病情变化,有学者指出严密观察有效护理是发热性惊厥急救关键环节[1],因此发作期护理观察尤其重要。发作期护理 首先应对患儿采取急救措施,保持患儿平卧、头颈偏向侧面,保持呼吸道无外力压迫,清理患儿呼吸道及上消化道异物,检测呼吸心跳。惊厥患儿常用急救器械包括:压舌板、吸痰器、开口器、气管插管等。对于并发低氧血症者,遵医嘱给予1~3 L/min流量的饱和湿化氧疗,使血氧饱和度保持于85%一95%,至患儿面色正常转为1 L/min以下低流量。(3)基础护理:护理操作时注重准确短暂轻柔和时间相对集中,由于患儿惊厥阈值低[2] 应该格外注意避免突然刺激性因素导致惊厥发生,保持病房安静整洁。发热性惊厥发作时,患儿应禁水,待惊厥过后在酌情进食流质性饮食,但若患儿处于退热期易并发低钠血症,应额外注意水、盐的补充。18月龄前首发热性惊厥且复发次数多,家族史有阳性者应该特别注重转为无热性惊厥[3]。

3.4 出院指导 患儿出院时,护士应该使家长明白发热性惊厥的诱发因素、复发的危险、预防的必要及治疗的原则,知道患儿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特别注重预防感染。饮食起居指导。使用体温计注意观察患儿体温变化和平时的情绪表情,及时发现判断患儿病情,正确降温准确用药。

参考文献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