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热患儿的护理范文

时间:2023-05-28 08:18:29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发热患儿的护理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发热患儿的护理

篇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对我院收治的肺炎和上呼吸道感染的发热患儿60余例在不同发热时期进行合理化护理,取得了满意的效果,大大减少了患儿的并发症,提高了患儿家属的满意度。

1.2 方法:体温开始期。即体温开始上升阶段,这是发热的第一期,体温上升有快有慢,快者可于几十分钟或几小时达到高峰,慢者于数日内体温才达到高峰。此期产热加强而散热减少,皮肤血流减少且汗腺不分泌。患儿皮肤干燥,面色苍白,四肢末梢厥冷,伴有抖动寒颤表现。此期应嘱患儿卧床休息,增添盖被,保持室内安静,避免各种刺激,足部放置热水袋保暖,待体温升高后再拿开,降温措施采取多喂开水,饮食以流食为主,如蛋汤、米汤、绿豆汤,多进蔬菜水果,以减少寒颤等不适。因此不宜用冷敷或酒精擦浴等护理降温措施,以免引起周围循环不良[2]。

高热持续期。当体温达到高峰时,就转入了高热持续期。此期皮肤血管开始扩张散热。体表血流量增加,呼吸及脉搏加速,患儿面色潮红,患儿体温超过38摄氏度,可适当给予退热剂,伴随体温升高,患儿可出现许多精神症状,头痛、嗜睡、不安,高热者可有瞻望、神志不清、幻觉、行为障碍等,有的患儿还可出现抽搐,多数病人虚弱无力、关节酸痛、食欲不振及呕吐恶心[3]。

尽量解除由于高热带来的痛苦,护士应遵医嘱给予病人适当处理,包括采取温水擦浴、酒精擦浴、冷敷头部、冰水灌肠等措施,以降低体温而保护脑、心、肝、肾等重要器官的功能。随着护理模式的转变,护理人员对物理降温护理措施的健康教育有助于指导家长及时处置高热患儿,以减少高热惊厥等并发症的发生。

体温下降期。患儿皮肤血管进一步扩张、出汗,皮肤表面温度增高,体温逐渐下降。由于患儿排汗,应及时更换汗湿的衣服和被褥,防止受热受冷。此时可给予水果和蔬菜以及营养丰富易于消化的食物,已增加营养,提高抵抗力。同时给病人接触大自然的机会,病人在发热时,不得较长时间卧床,否则往往会有幽闭与沉闷的感觉。因此,在热退以后,如果病情允许的话,护士可伴随患儿外出户外活动,呼吸新鲜空气,观赏花草树木,这对康复体力与舒畅胸怀是很有力的。

2 结果

经过一年多的临床实践,满足了不同发热患儿及其家属的需求,患者满意度上升,进一步提高了护理质量,减少了发热并发症,因此充实了发热护理常规,通过临床实践不断改进,形成动态循环。

3 讨论

长期发热会引起糖蛋白分解代谢增加,进而影响大脑功能,由于蛋白质分解代谢增加,引起体内蛋白质缺乏,进而影响损伤组织的修复、抗体的形成、酶的活性以及激素的合成,发热可使中枢神经兴奋性增高,使患儿表现出不安、睡眠障碍、头痛、幻觉和瞻妄等,有的还可出现惊厥。长期发热最终可导致体温调节中枢功能衰竭,意识丧失,呼吸与循环功能衰竭,危及病人生命,故必须给予高度重视。

加强各期护理,寒颤期及时保暖及给热饮料;高热期应注意病情变化及临床表现,如患儿有躁动不安与惊厥时,按医嘱给予镇静药,防止坠床,退热期由于大量出汗,应防止患儿着凉,并要注意皮肤护理,发热患儿应保证充分的休息。室内空气要新鲜,温度要适宜,给患儿一个安静、舒适、优良的环境,以利身体早日康复[4]。

参考文献

[1] 陈梅,李海珠,周开江.发热过程的心理表现及护理策略[J].黑龙江医药科学,2003,26(6):88

篇2

1.1临床资料我院自2011年1月――2013年10月共收治的120例患儿中,男67例,女53例,年龄3-13岁,平均5.7岁,其中上呼吸道感染69例,肺炎18例,肺结核2例,消化系统疾病17例,外伤感染发热10例,荨麻疹4例,见表1。对患儿发热进行评估,低热(37.2℃-38℃),中热(38.1℃-39℃),高热(39.1℃-41℃),超高热(高于41℃)。入选患儿均排除恶性肿瘤、严重肝肾功能衰竭、精神疾病及遗传性疾病。

1.3护理方法患儿发热主要分前驱期、体温上升期、高温持续期及体温下降期,对发热患儿发热各时期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具体为:

1.3.1发热前驱期护理在小儿发热的前驱期,患儿常出现全身不适症状,四肢疼痛、食欲差、烦躁不安,体温一般在38℃以下(即低热),在此阶段,必须通过与患儿家长的充分沟通,了解患儿发热的一般情况及诱因,并对患儿身体情况进行评估,配合临床医师针对性的使用药物或物理方法对患儿体温进行控制,并尽量取得患儿的理解,使其配合体温测量及治疗,如遇到特殊情况,应及时与临床医师沟通。

1.3.2发热体温上升期护理在体温上升期,患儿体温一般均超过38℃,严重时可出现惊厥,在此阶段,患儿多出现皮肤苍白、干燥等,同时,患儿家长多出现焦急、焦虑等心理变化,有些家长甚至出现大的情绪波动,若不积极与患儿家长沟通,常耽误患儿的治疗,因此,必须积极与患儿家长沟通,向患儿家长说明患儿病情及治疗方法,稳定患儿家长激动的情绪,并严禁患儿家长自行在院外购买退烧药物自行服用(部分患儿住院期间,发现有部分家长过于焦急,在未经医师同意的情况下,在院外药店自行购买儿童不宜使用的非甾体类抗炎药物),以免对患儿造成不良影响,同时,应密切观察患儿病情变化(密切监测患儿体温变化),并实时与临床医师沟通。

1.3.3发热高温持续期护理在高温持续期,患儿高温持续,皮肤潮红,呼吸加快,出汗较多,即表现为机体散热的不断加强,在此期间,应继续安抚患儿家长激动的情绪,并配合临床医师针对性使用药物,并采取物理降温措施对患儿进行体温控制,应注意对患儿及时、充分补充体液,以防患儿脱水。

1.3.4发热体温下降期护理在体温下降期,患儿体温逐渐下降,散热机制达到顶峰时期,部分患儿则出现体温骤降,此时应对患儿家长说明体温下降期的注意事项,告知患儿家长相关预防措施,同时告知患儿家长注意为患儿补充营养,尽量避免并发症的出现。

1.3.5基础性护理措施在患儿住院期间,保持病室温度在20℃左右,空气湿度保持在55%左右,定时开窗通风,鼓励患儿多饮水,尽量少吃或不吃难消化的食物,同时要保证患儿正常休息。

2结果

通过对患儿发热各时期的精心护理,所有患儿发热均得到了很好的控制,住院期间仅有2例患儿出现超高热,4例患儿出现惊厥,有17例患儿出现轻度电解质紊乱,所有患儿均未出现严重的肝肾功能衰竭等严重并发症,患儿家长对护理的满意度较高,达96.67%,见表2。

篇3

人体受到细菌、病毒等感染时,机体会与病菌进行抗争,在致热原的作用下使体温调定点上移,引起体温的调节性升高,就是我们常说的发热。在日常生活我们经常会见到婴幼儿生病发烧,但成年人却较为少见,这是因为婴幼儿自身的保护屏障尚未完全建立,所以更容易受到病菌的侵袭,加之自身体温调节功能差 ,体温调节中枢不稳定 ,因此婴幼儿较成年人更易产生发热、高热的情况。如果一旦治疗不当、不及时 ,很可能会影响到婴幼儿的生长发育,甚至危及生命。所以,加强对小儿发热的常见病因的了解和护理就显得尤为重要。

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集本院收治的190例入院患儿病例,进行调查、分析、对比,并从中总结了一些小儿发热的常见病因及护理对策。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190例患儿入院时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热,(小儿采用腋下测量,低热:腋温37.3℃~38.0℃,中等度热:腋温38.1℃~39.0℃,高热:腋温39.1℃~41℃,超高热:腋温41℃以上)其中低热62例,中等度热71例,高热41例,超高热16例;男童98例,女童92例;年龄在3个月~6岁间。

1.2方法 患儿入院时建立患儿情况登记表,同时建立患儿档案,追踪了解和观察患儿发热情况和治疗情况,并向患儿家属详细了解病程,向医生了解患儿的发热原因,如支气管炎、肺炎、麻疹、肠炎、胃炎、流脑等,并分类统计。

1.3发热原因总结 经过统计,登记的190例患儿中:上呼吸道感染78例,占41.1%,,肺炎54例,占28.4%,急性肠胃炎32例,占16.8%,肺结核15例,占7.8%,麻疹8例,占4.2%,乙脑1例,占0.5%,其它2例,占1.2%。

通过数据分析:小儿发热常见的病因主要为上呼吸道感染、肺炎及急性肠胃炎、麻疹等,占引起小儿发热病因的大多数。在患儿的治疗过程中,掌握患儿发热的病因后进行治疗和护理,对患儿的康复具有促进作用。

2 发热护理建议

由于婴幼儿的生活认知和自理能力有限,所以在发热时更需要科学、细致、耐心的护理,在婴幼儿发热护理时一般需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2.1病情观察 密切观察发热患儿的病情,定时测量和精确记录患儿体温,一般每4 h进行一次体温测量并记录。这有助于详细了解患儿的体温变化。但进行体温测量时要注意避免在患儿进食、哭闹、运动或过度保暖时测量,这些情况下会患儿体温会升高,造成测量不准确。一般应尽可能选择在患儿休息30 min后,饭后1 h后,患儿安静时为宜;如果患儿出现超高热或有高热惊厥趋势时则需加强体温检测,应每1~2 h测量 1 次。患儿在进行了退热处置后的1 h内需重复测量体温,并密切观察观察患儿热型、热度、尿量及有无体温骤降、大量出汗等情况,如有虚脱、昏迷、腹痛、腹泻、结膜充血、出血、关节痛、皮疹等表现时,应及时给予处置。

2.2饮食护理 发热时,人体的新陈代谢会加快,身体的消耗会大大增加,体内水分也会明显减少。所以,当患儿发热时,要注意及时补充水份,多给患儿饮用温开水,促进其多排汗、排尿,通过体液的排出使身体降温排泄毒素。注意不要给患儿饮用冷开水,因为患儿发热时经常伴随有胃肠不适和咳嗽,饮用冷开水会加重这些症状。

发热时,体内的消化液分泌会减少,胃肠蠕动也会减慢,消化功能减弱,因此在患儿的饮食护理上要以易消化、清淡的流质食物为主,不宜食用油腻或辛辣的食物,同时注意平衡营养膳食,多添加一些营养丰富的蔬菜和水果如芹菜、青菜、西蓝花、南瓜、西瓜、西红柿等,这些食物富含维生素和水份,有利于患儿身体恢复。

临床上常见有些孩子爱吃肉类、零食、奶制品等食物,而对蔬菜望而远之,这类小儿较容易发生上呼吸道感染、咳嗽、扁桃体炎或化脓。所以在小儿的日常生活中,家长也要注意不要一味的追求高营养,而应该注意营养均衡。

2.3身体护理 如果患儿的发热时间长,温度过高会使体内的营养物质及氧的消耗大大增加,影响神经系统功能。所以,患儿发热时要注意让患儿多休息,最好卧床休息。

高热的退热过程中患儿会大量排汗,护理时要及时的擦干汗液,更换衣物,保持患儿的清洁和舒适,衣服和被褥都不可过厚。可以用温毛巾擦试患儿皮肤,使皮肤的血管扩张,以利散热,但在擦拭过程中要注意保暖,避免对流风。

发热时由于口腔唾液分泌的减少,患儿口腔粘膜会较干燥,口腔内的食物残渣容易发酵,口腔细菌大量繁殖,可能会引起舌炎、牙龈炎等。所以,为保证患儿口腔的清洁,最好每日早晚和每次进食后都用盐水漱口。

2.4环境护理 患儿所处室内环境保持干净和整洁,注意室内通风,定时开窗换气,保持空气清新,可早晚各一次开窗30 min进行通风,尽量将室温维持在 18℃~22℃左右,让患儿感觉舒适为宜。

3 讨论

婴幼儿由于生长发育快,各个器官的功能及皮肤粘膜屏障功能发育不成熟,特别是6个月以后的婴幼儿以及人工喂养的婴幼儿,由于缺乏母体的IgG抗体,所以极易感染病菌引起发热。近年来,随着独生子女比率得提高,家庭成员对婴幼儿极为娇惯和宠爱,所以许多家长对儿童发热特别是高热都普遍存在着恐惧、焦急的心理,希望医护人员能尽快给孩子降温,如退热不及时还会引发医患纠纷,造成盲目使用退热药物问题;还有很多家长因为害怕小儿疼痛哭闹等原因,不愿意采集患儿血样进行血常规化验,殊不知这样做只会影响医生对患儿病因的判断,影响患儿的康复。针对这些情况,医护人员在小儿发热后,既要充分理解患儿家长的心情,更要向家长进行耐心细致的解释,让患儿家长配合医护人员依据患儿的病情采取正确的处理方法,让患儿家长明白发热是一种防御疾病和适应内外环境的代偿反应,并非所有的发热都要给予降温,大多数发热是否给退热药处理应根据病情而定,一般只有在高热对机体造成损害时才给予降温处理,如5 岁以下有发热惊厥史或有严重肺部、心血管等疾病的患儿。

本研究结果表明,儿科门诊以发热为主要症状的疾病中,病因以上呼吸道感染、腹泻、肺炎等最为常见,了解小儿发热的病因,采取合理的治疗和护理措施,能有效防止盲目用药和不当护理对小儿机体的损害,促进患儿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陈文斌.诊断学[M]. 第6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9.

[2]张玉玲.小儿发热的健康教育[J].医学创新研究,2007,10(4):116

篇4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2)3-176-0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0年8月至2011年8月就诊治疗患儿共100例,患儿年龄3个月~8岁,平均年龄3.7岁,男性61例,女性39例。纳入标准:初诊为发热性惊厥的患儿,有惊厥时间长、有反复发作表现、患后并发意识障碍或其他精神状况表现之一,诊断为发热性惊厥并发其他疾病但不影响发热性惊厥病情且不需要特殊处理者。患儿之间的除护理方式外,其他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临床护理路径:预先有参与治疗的各个科室,共同制订临床护理路径,包括就医指导初诊、检查化验、治疗和临床护理、出院指导等内容。将患儿随机分成2组,随机平均分为使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的实验组50例,使用传统护理方式进行护理患儿对照组50例。临床护理路径:将参加发热性惊厥治疗的相关各科室经验集中,由各科室主任、主治医师、护士长及其他各主要负责人监督,共同制订针对发热性惊厥的临床护理路径,包括各项预期目标、观察项目、检查、护理、治疗、健康教育等内容。观察记录患儿住院时间、家长对护理的满意度、家长发热性惊厥知识掌握度、出现特殊情况例数、复发次数。家长发热性惊厥知识掌握度评价:出院日抽查家长发热性惊厥下列知识掌握情况:诱因、家庭急救知识、惊厥急救措施、临床表现、治疗原则、预防原则等;特殊情况包括:口唇舌咬伤、意外撞击刮擦伤及窒息。

2 结果

实验组患儿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48例患儿家长对护理的满意,43例患儿家长对疾病知识掌握获得护士认同,仅有1例患儿出现特殊情况,患儿复发次数明显较对照组少;对照组患儿住院时间长,42例患儿家长对护理的满意,29例患儿家长对疾病知识掌握获得护士认同,7例患儿出现特殊情况,患儿复发多。两组上述五项指标均有明显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详细数据对比见下表1:

表1

3 讨论

本次报告中可见,实验组患儿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特殊情况少其原因与临床护理路径的系统性、科学性密切相关。护士在工作中节省大量时间,提高了效率与准确程度对患儿康复同样起到重要作用。此外,由于患儿家长对治疗流程了解熟悉,医患之间信任增多。在本次报告中可见患儿家长对护理的满意度较高,患儿家长对疾病知识掌握较多,表现出患儿家长对护理工作的认同及配合态度良好。

3.1 就医指导和初诊 护士主要熟悉发热性惊厥的发病特点:即初发患儿多为6周岁以下儿童、体温骤升38度以上突然出现惊厥、没有无热惊厥史或颅内感染等疾病。对于有惊厥史者,应对家长进行健康教育,教授其及时观察体温上升期的表现:幼龄患儿多为哭闹、淡漠或易睡 年龄较大者多为烦躁不安或易怒等情绪表现。便于及时发现病情,起到二级预防的作用,减少惊厥的复发。此外,护士熟悉上述知识可以及早发现病情、防止误诊。

3.2 检查化验 护士主要是掌握发热性惊厥的必要检查,即血常规、肝肾功能、尿常规、大便常规、电解质、血糖检测、脑电图检查,可对怀疑颅内感染者进行脑脊液检查。护理在此可以起到合理安排时间、查缺补漏和防止不必要检查项目的作用,减少患儿经济负担和误诊风险,熟悉各年龄段、性别患儿对上述检测时的心理变化如焦虑、恐惧等情绪变化。

3.3 治疗和临床护理 (1)惊厥发作前期:此时对患儿护理主要应注意四肢保暖,防止末梢微循环障碍发生。在保障四肢温度之后,对处于高热但无寒战表现的患儿,可以在医师指导下酌情进行物理降温。此时的患儿易发生焦虑恐惧心理,家长、护士在此时的交流和非语言交流对患儿克服心理焦虑恐惧有重要意义。(2)惊厥发作期:此期患儿发作时表现出眼球上翻或斜视、意识障碍、呼吸障碍、肌肉阵挛性或强直性收缩。此时,护理人员主要观察患儿病情变化,有学者指出严密观察有效护理是发热性惊厥急救关键环节[1],因此发作期护理观察尤其重要。发作期护理 首先应对患儿采取急救措施,保持患儿平卧、头颈偏向侧面,保持呼吸道无外力压迫,清理患儿呼吸道及上消化道异物,检测呼吸心跳。惊厥患儿常用急救器械包括:压舌板、吸痰器、开口器、气管插管等。对于并发低氧血症者,遵医嘱给予1~3 L/min流量的饱和湿化氧疗,使血氧饱和度保持于85%一95%,至患儿面色正常转为1 L/min以下低流量。(3)基础护理:护理操作时注重准确短暂轻柔和时间相对集中,由于患儿惊厥阈值低[2] 应该格外注意避免突然刺激性因素导致惊厥发生,保持病房安静整洁。发热性惊厥发作时,患儿应禁水,待惊厥过后在酌情进食流质性饮食,但若患儿处于退热期易并发低钠血症,应额外注意水、盐的补充。18月龄前首发热性惊厥且复发次数多,家族史有阳性者应该特别注重转为无热性惊厥[3]。

3.4 出院指导 患儿出院时,护士应该使家长明白发热性惊厥的诱发因素、复发的危险、预防的必要及治疗的原则,知道患儿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特别注重预防感染。饮食起居指导。使用体温计注意观察患儿体温变化和平时的情绪表情,及时发现判断患儿病情,正确降温准确用药。

参考文献

篇5

发热是临床上常见症状之一,体温升高有利于发挥免疫系统的防御功能,但持续高热使机体代谢增加,心率加快,使大脑皮质过度兴奋,产生烦躁、惊厥,影响消化吸收,出现食欲不振,腹胀便秘等现象[1]还会增加心脏负担和机体耗氧量,致脑缺氧、脑水肿和神经细胞的坏死[2]。因此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减缓病情,减少重要器官损伤,促使疾病康复,乃至挽救生命。

1临床资料

选择住院病人从从2010年1月――2011年1月100例儿科发热病人,其中男56例,女44例,年龄3月-9岁,其中急性上呼吸道感染30例,支气管肺炎30例,腹泻病15例,腮腺炎10例,手足口病20例,体温在37.8-40℃之间。

2护理观察

2.1一般护理注意休息,减少活动,做好呼吸道隔离、床边隔离,不同患儿分室居住,保持室内空气新鲜,但应避免空气对流。

2.2促进舒适舒适护理是优质护理服务中的一种整体化、个性化、具有创造性的临床有效护理模式,通过舒适护理的开展使住院患儿在心理上处于一个良好的状态[3],减轻患儿心理问题,提高患儿舒适度。因此保持室内温度18-22℃,湿度50-60%,室内空气新鲜,通风良好,可在地面洒水、多拖地,以降低室内温度。婴幼儿高热时,不可包裹过紧,应该松解衣服以免阻碍散热。注意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及衣服宽松,提高舒适感。

2.3保证充足的营养和水分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清淡、多水分、易消化的食物,宜少量多餐,因发热、呼吸增快而增加水分消耗,患儿退热时大量出汗,注意观察脱水情况,经常喂水,并遵医嘱静脉补液。

2.4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注意观察患儿的面色、呼吸、脉搏、心理变化,注意询问患儿的病情变化,重点体温情况,每4h测量一次体温,高热时1-2h测量一次,并观察退热时出汗情况及有无体温骤降,发热时观察有无惊厥情况及神智改变。发现问题及时告诉医生及时处理。

2.5口腔护理因为发热时唾液分泌减少,细菌在口腔内容易繁殖,易发生口腔炎,所以每天口腔护理2次,用生理盐水清洗,并观察口腔黏膜情况,保持口腔清洁,增加食欲。

2.6皮肤护理降温过程中,患儿出现多汗,容易感冒及出现其他并发症,应及时为患儿擦干汗液,更换湿衣服及被服防止受凉,保持皮肤清洁,保持床整、干燥。

2.7用药的护理使用解热剂后应多饮水,以免大量出汗引起虚脱;高热惊厥的患儿使用镇静剂时,应注意观察止惊的效果及药物的不良反应;使用青霉素等抗生素时,应注意观察有无过敏反应的发生。

综上所述,儿科发热患儿一般起病急,变化快,病情发展重,护理人员要多观察,密切注意病情变化,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及时处理,同时与患儿及家属建立和谐关系,将人文关怀贯穿整个护理过程,充分体现护理工作在整个治疗、康复过程中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4]。护理人员也应有高度的责任感和同情心,为患儿的健康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参考文献

[1]王素琴,陈娟,刘家社.发热患儿应用物理降温的护理体会.工企医刊,2003,16(2):81.

篇6

发热是许多疾病所共有的病理过程,是机体对致病因子的一种防御反映,历来被视为诊断疾病的重要依据,但高热可引起机体代谢障碍和各系统功能紊乱,需要及时采取降温措施,来避免机体的过度消耗和重要器官的损害[1]。本文就将怎样正确护理发热患儿谈几点体会,与同行共鹤。

1.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共100例,年龄1-6岁,体温38.5℃―39℃,在院外自行给予药物退热或进行头部冷敷、酒精擦浴,但部分患儿仍体温持续不退并呈上升趋势,甚至一些患儿出现惊厥、抽搐、双眼凝视、上翻、颈项强直,严重的患儿出现脉搏微弱、呼吸暂停等症状。

2.发热患儿的护理

2.1一般护理:观察体温变化,由于高热病人代谢增快、消耗多,同时由于迷走神经兴奋性减低,使胃肠蠕动减弱,消化液生成和分泌减少而影响消化和吸收,故体质虚弱,应卧床休息,同时进行营养及液体的补充。

2.2降温:体温上升时四肢冰凉,皮肤苍白,干燥无汗,“鸡皮疙瘩”及寒战。由于体温调节中枢兴奋性发生改变,使患儿体表皮肤血管收缩,排汗少,散热也少。应注意保温,若此时物理降温,往往效果不好,并加速上升速度,待四肢稍转暖后再行降温常能得到较好的效果,对于体温超过39℃时可选用退热药:小儿清热灵、对乙酰氨基酚栓、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等,药物降温直接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神经,使全身血管扩张及增加代谢活力,血容量增加,随着血液的输送,带来氧气、代谢产物、微血管的通透性增加,增加吞噬细胞的作用,能消除微生物与其它异物,增加血液循环,从而加速代谢与感染炎物的清除,这时大量的体热被蒸发散热带出体外,退热药的用量不宜过大,要慎用,以免引起大量出汗,体温骤降,导致虚脱。用退热药时体温高,四肢温凉,应注意适当保暖及多饮热水。

高热期患儿体表皮肤血管由痉挛转为扩张,汗腺分泌增多,皮肤潮红且灼热,呼吸加快和出汗。高热的持续时间可因病情及治疗效果而已,可为数小时,数天甚至数周不等,此时可用物理降温,用30-50%酒精擦浴(温度32℃),或用32℃-34℃的温水擦浴,擦浴时应将冰袋置于前额上或立于头顶(放冰袋于头部以助降温,并防止擦浴时表皮血管收缩,血液集中到头部引起充血),热水袋放于足心处(使病人舒适并加速擦浴的反映)。体温降至39℃以下,可取下冰袋及热水袋。擦浴时禁擦胸前区、腹部、后项,脚心、手心部,这些部位对冷的刺激较敏感,冷刺激可引起反射性的心率减慢、腹泻等不良反应。[2]

2.3口腔护理唾液中含有溶菌酶,具有杀菌作用。高热时,唾液分泌减少,舌、口腔粘膜干燥,这时口腔内食物残渣发酵,有利于细菌繁殖,而引起舌炎、齿龈炎等。因此,必须做好口腔护理。

2.4皮肤的护理高热患儿,在退热过程中,大量出汗,应及时擦干汗液和更换衣被,以防着凉。

2.5观察在用物理或药物降温后,要密切观察患儿面色,半小时测体温、呼吸一次,如有异常,应立即报告医生。

3.体会

正确的治疗和护理在患儿体温恢复中起关键作用。如在用降温药物的同时盲目的冷敷,则会导致许多不良后果。降温药的生理效应前以述,而冷敷时由于皮肤冷敏神经元比热敏神经元多,皮肤对冷刺激敏感使冷敏神经兴奋性增高而抑制散热,同时由于皮肤受冷后收缩与降低代谢活性,微血管通透性减少,甚至出现立毛反应及寒战,这样是散热障碍,与药物降温恰好相反,因此,必须注意正确的使用降温药物及温热敷,更好的护理好发热患儿,达到减轻患儿发热的护理效果。

篇7

Child Burn Fever after the Observation and Nursing Experience

WANG Xue

(Affiliated Hospital of Luzhou Medical College,Luzhou 646000, Sichuan,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outcome of designated monitoring and nursing over severely febrile children after burn injury. Methods 346 cases of febrile children, 4 months to 7 years in age, who had suffered burns or scald injury and been hospitalized in 2013 were included in the retrospective study. Results Complication occurrence during varies burns treatment phases were significantly reduced after applying the designated febrile phase nursing, oral intake and IV strategies adjustments. Conclusion Timely and effective children nursing procedures for dealing with symptomatic fever and treating burns result in overall improvement of clinical efficacy, thus better quality rehabilitation is achieved.

Key words:Children with burn injury;Febrile;Nursing

小儿在烧、烫伤后由于各种原因,通常都会引起发热,高热是机体对致病因子的一种防御反应,但持续高热不仅会加剧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而且以增加热能消耗的形式损害心、肝、肾等重要脏器,最终导致多种并发症,甚至威胁患儿生命[1],如不及时治疗及护理,控制体温,轻者使患儿体质下降,影响烧、烫伤创面愈合,重者可产生高热惊厥,甚至死亡。因此及时做好发热时的治疗和护理,可提高患儿的治愈率。

我院2013年1~12月共收治小儿烧、烫伤346例,其中男189例,女157例,年龄4个月~7岁。烧伤面积2%~70%,烧伤深度Ⅱ°~Ⅲ°(Ⅱ度266例占76.9%,Ⅲ°80例占23.1%)。346例患儿均有不同程度发热,现将小儿烧、烫伤后合并发热的护理措施总结如下:

1 烧、烫伤发热机理、发热类型及发热原因

1.1 发热机理 由于小儿生理特点及各器官发育尚未成熟,一旦烧、烫伤很容易引起发热, 据国外报道,小儿烧伤发生率为33.3%,14岁以下儿童烧伤发生率为36.77%[2]。小儿正处于生长发育时期,由于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善,皮下中枢兴奋性较高,自身调节功能差,体温调节中枢活动过程很不稳定,易受各种因素刺激而发生高热[3],特别是在烧、烫伤情况下,机体的防御机能降低,轻微的烧伤和感染也可引起高热反应[4],尤其是小儿突发的高热,容易发生惊厥等严重并发症[5]。因此,对烧、烫伤发热患儿进行及时、正确的护理非常重要。

1.2 发热类型 发热可分为:低热(37.5~38℃),中等热(38.1~39℃),高热(39.1~40℃),超高热(40℃以上),以间歇热型为主,体温高低不一,体温可突然增高,持续几小时后又突然下降,而后又隔数小时或1~2h突然升高,持续几小时后又突然下降,周而复始。

1.3 发热原因

1.3.1 创面感染发热 烧、烫伤后表皮破损,大量液体外渗,这些坏死物质成为细菌繁殖的良好环境,表现为局部创面潮湿、积脓伴恶臭味,这是引起发热的主要原因。同时,烧、烫伤后肠道细菌越过肠粘膜屏障迁居至肠外组织器官或播放至全身,也可引起局部或全身感染[6],引起发热。

1.3.2 渗出液的吸收热 在烧、烫伤早期,表皮破损,毛细血管张力和通透性增加大量组织内液体外渗,患者出现创面肿胀,但在烧伤48h后毛细血管张力和通透性逐惭恢复,渗出于组织间的液体的电解质开始回吸收,同时部分毒素也被回吸收,而产生吸收热。

1.3.3 换药热 在烧、烫伤的情况下,在换药的过程中由于坏死物质分解产生内源性致热源和疼痛、寒冷的刺激均直接作用于皮肤神经末梢,增加了较强的疼痛刺激[7]。均可导致高热。此种高热多为一过性,持续时间3~5h。

1.3.4 肺部感染 儿童烧、烫伤后抵抗力低,免疫力差,易发生肺部感染,特别是合并有呼吸道烧伤的患儿,更易发生肺部感染,产生高热。

1.3.5 水电解质紊乱 烧、烫伤后大量体液渗出,患儿因口渴饮入大量不含钠液体,或短时间输入过多水分,造成稀释性低钠血症及脑细胞水肿而出现高热。

1.3.6 环境温度、湿度的影响 患儿本身由于创面的原因存在一定程度的发热,在干燥炎热的环境,持续大型红外线照射保暖,极易出现发热现象。这种现象在2岁以下的婴幼儿身上表现尤为突出。

2 护理

2.1 护理措施 对体温在39.0℃以下的患儿一般不主张药物降温,适当给予物理降温,常采取温水擦浴,因高热初期多伴有寒战,不宜使用冰水降温,而采取温水擦浴,寒战消失后可采取冰袋放置在大血管和额头处冷敷。一般不采取酒精擦浴,因酒精气味比较浓,对孩子刺激性大,小儿难以接受。

对体温超过39℃以上的患儿,可采取药物降温,高热患儿较多见于高渗性脱水、酸中毒等。对体质较弱的患儿用药一定慎重,以免出汗过多引起虚脱,主要选择口服药物如:布洛芬口服给药,对体质较强的患儿,常采用赖安匹林常用量静脉输入。同时加强饮食护理,给予清淡高蛋白饮食如:果汁、牛奶、鱼汤等,鼓励患者多饮水。

2.2补充液体量 小儿烧、烫伤后失液量较成人相对多,特别是发热期,高热加上创面渗出,水分丢失的比较多,在保证血容量的同时,可适当增加输液量[8]。输液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输液速度,争取既能合理补液,又不给患儿心、脑、肺等器官造成太大负担,维持水、电解质平衡,避免酸碱失衡及水中毒等。

2.3加强创面处理 加强创面处理是控制烧、烫伤患儿发热的根本措施。保持创面清洁,干燥,定时给患儿翻身,避免受压创面潮湿或腐烂,对大面积烧伤或痂下积脓患儿尽早去除坏死焦痂和脓性分泌物,清创应在血容量得以补充,休克纠正之后进行,且清创给予适量的镇静剂。换药动作要轻柔,尽量缩短清创或换药时间。这样,可以避免创面毒素入血,引起换药热。

2.4 生命体征观察 对发生惊厥者,要注意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注意脉博是否规则,观察速率和强度有无其它伴随症状,特别是神志情况;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呕吐物阻塞气道引起窒息,并给予低流量氧气吸入。

2.5 监测水电能质平衡 患儿因烧、烫伤发热,食欲下降,注意补入液体的速度和质的分布十分重要,尤其要避免在短时间内过分集中地输注葡萄糖液,以免引起小儿的低钠血症,导致组织细胞、脑细胞水肿及惊厥。因此应及时抽取血标本进行血生化检测。

2.6 正确使用抗菌药物 抗生素要遵医嘱按时现配现用,并准确按照保证有效血药浓度,为了合理应用抗生素及避免引起二重感染,可行创面培养或血培养选用敏感抗生素,控制感染。

2.7 保护性隔离 特重烧、烫伤患儿住单间隔离病房,保持房间的空气清新,安静。开窗通风1~2次/d,15~20min/次,臭氧消毒机消毒2次/d,不低于30min/次,室温控制在28~32℃,湿度控制在50%~60%,每班用消毒液湿抹地板台面,医护人员进入病房接触患儿前应严格洗手,穿隔离衣,戴口罩,手套,换专用鞋,防止发生创面感染,限制探视人员。

2.8 加强饮食护理 能口服尽量鼓励患儿经口进食,可给予高热量、高蛋白、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9],如:牛奶、鱼汤、鸡蛋羹等,少食多餐,同时注意水、电解质,维生素等的及时补充。每日需要量,可根据烧伤程度不同进行计算[10],合理给予补充,有利于提高患儿机体抵抗力,促进创面愈合。

2.9 生活护理 保持床单位清洁干燥, 患儿出汗较多应及时擦干汗液及更换清洁衣服,避免汗液刺激皮肤,保持皮肤清洁。烧伤患儿大、小便时应注意避免污染创面,大、小便完毕注意擦洗干净,避免引起感染而发生高热。高热患儿进行降温时应注意监测体温,观察体温下降情况,防止发生高热惊厥。

2.10 健康教育 大多数家长对孩子发热有过度的恐惧和焦虑现象[11],且在患儿出现寒颤,自述发冷时,家属就为其加强保暖,殊不知发热是由于产热与散热失衡,散热减少,导致患儿体温快速上升,引起过高热,甚至热惊厥。因此护理人员应做好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让家属了解发热的原因、过程及预后,减轻家长的恐惧和焦虑心理。指导其正确对待患儿的畏寒症状,适当保暖,减轻患儿不适,但不可过多加盖衣被,防止过高热惊厥的发生。

3讨论

3.1 首先与婴幼儿神经发育不完善,特别是婴幼儿,中枢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皮下中枢兴奋性较高,易引起高热。特别是婴幼儿皮下脂肪少,角质层薄,表皮与真皮之间的基底膜不完善[12],汗腺功能不健全,体温易受周围环境温度的影响,气温较高或包扎面积过大易引起高热甚至抽搐,对疼痛反应较敏感,可因疼痛刺激而导致或加重休克引起发烧。一旦处理不当或处理不及时创面可加深,真皮层薄而血管丰富,很容易因药物吸收过多而中毒。

3.2 其次烧、烫伤后早期体温升高常因皮肤组织坏死、组织蛋白的分解、吸收引起的无菌性炎症所致小儿免疫力低下、抵抗力低,创面易因感染而加深,引起高热。所以,处理小儿烧伤一定要慎重,包扎松紧适宜,敷料不宜过厚,动作轻柔,减少疼痛,缩短发热期,有利于创面早期愈合。

婴幼儿烧、烫伤后发热,不论是哪种原因引起的发热,应根据婴幼儿发育的特点,综合多方面的情况如临床表现、创面分泌物培养、血培养、血常规等,判断其发热原因,实行一系列有效的降温措施兼细致的护理及耐心的呵护照料,降低了因高热以引发的并发症。不应认为高热就是感染表现,而应用抗菌素,以至引发不良后果。

参考文献:

[1] 刘凤侠,孙动梅,张 艳.3~12岁儿童烧伤并发高热的原因及护理[J].中国校医,2007,21(5):581.

[2] 方之杨.吴中立.高学书,等.烧伤理论与实践[M].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571.

[3] 黎 鳌.烧伤治疗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441.

[4]李时济,周一平,周和平.小儿烧伤[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96.

[4] 周 芳,龚海兰,雷 萌,等.小儿烧伤并发高热的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干预[J].护士进修杂志,2006,21(10):951.

[6] 黎 鳌.烧伤治疗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2:79-80.

[7] 陈建珍,何惠兰,钟巧艺,等.小儿烧伤发热的原因分析及其护理[J].热带医学杂志2004,4(5):643.

[8] 陈 岩,于秀梅.烧伤清创后引起小儿高热惊厥的护理[J].护理杂志,2000,17(2):27.

[9] 盛志勇,郭振荣.危重烧伤治疗与康复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324-329.

篇8

1.布洛芬用药的选择

1.1 退热剂的使用时机

小儿发热是机体抵御病源微生物的正常反应,一定程度的发热对机体具有保护作用[2]。同小儿布洛芬时,体温高低与患儿体质、营养状况、时间等密切相关,但与病情的严重程度不相关,即并不是体温越高,病情越严重,因此在退热的过程中,我们应积极寻找治疗原发病,不要单纯一味退热。但下列情况应考虑使用退热剂:

(1)当发热的患儿表现出头晕、头痛、等不适,或是烦躁不安、易激惹时;

(2)当家长对患儿发热的问题感到很紧张感或很恐惧的时候,而且患儿肛温≥39.0℃(口温38.5℃,腋温38.2℃)时;

(3)当患儿肛温≥39.0℃(口温38.5℃,腋温38.2℃),又不能有效评估患儿有无不适时,可考虑酌情使用退热药。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建议2个月以下婴儿肛温38.5℃以下时,应首先分析病因并且以物理降温为主,不主张先用退热剂。

1.2 布洛芬的适用条件

主要适用于6月龄以上儿童。布洛芬儿童推荐用量为每6小时一次,每次5-10mg/kg,每24h最多4次。肾脏功能不好及脱水患儿要谨慎使用。常见不良反应为消化道不良反应,同时有诱发哮喘的风险。值得注意的是,G-6-PD缺乏的患儿可使用布洛芬,临床中虽未见明显溶血性贫血危险,但也应注意使用剂量。

2.布洛芬用药过程的护理

针对发热患儿,首先要明确护理诊断,制定护理路径,实施正确的护理措施,达到退热、消除病因的目标。除了定时测体温和查房外,此过程中主要有以下护理问题值得注意:

(1)患儿服用布洛芬后应卧床休息,保持病室的正常温度和湿度,环境安静,通风良好;特别是使用布洛芬出汗后,要保持皮肤清洁,衣物干燥。

(2)患儿服用布洛芬后因为机体需要时间吸收药物,可能并不会马上见效。但发热时,机体温度每升高1℃,心率每分钟平均增加10~15次[3],心率的加快使心输出量增多而加重心脏负担,所以对于有心脏疾患的患儿在使用布洛芬治疗时护理人员应注意观察心率、脉搏等生命体征。此外,5岁以下小儿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很容易诱发高热惊厥,所以有高热惊厥病史的患儿或者有高热惊厥征兆的患儿应及时配合物理降温。

(3)物理降温应该首先解开包被或松开衣服有利于散热;一般发热患儿可以使用35~40℃的温水在大血管分布的地方,如颈部、腋窝、腹股沟及大腿根部进行擦浴,至皮肤微微发红,达到退热的效果。另外必要时可以采取冷盐水灌肠来退热。对于儿童我们不主张使用酒精擦浴,酒精擦浴可引起体温骤降,过敏等同时因为小儿皮肤薄嫩酒精可经皮肤吸收引起中毒。

(4)因为布洛芬退烧作用比较强,退烧过程中可能会导致人体大量出汗,因此使用布洛芬退烧时需时刻注意患儿是否有脱水、入量不足等,必要时可通过静脉补液。护理人员应及时告知家长脱水征兆并定时巡视检查。

(5)因?椴悸宸彝ü?肾脏代谢,所以肾功能不好的患儿应注意谨慎使用布洛芬。同时可能存在的情况是家长并不清楚患儿肾功能,或者家长单方面认为患儿肾功能正常。因此需要护理人员及时告知家长此问题可能会产生的不良影响,并且及时巡视观察患儿体征。

(6)护理人员需要及时告知家长不良反应的症状以及判断方法,最好辅以图片展示,以便一旦发生不良反应患儿可以在第一时间得到处置。观察患儿有无恶心、呕吐、皮疹等不良反应,程度不重时告之家属这属于正常反应,不必紧张,如出现严重反应及时通知医生,给予处理。

(7)发热患儿主要表现为烦躁、哭闹或精神萎靡,进而不配合治疗等。作为护理人员要用温和的语言、温婉的态度和耐心对待患儿,使患儿在护理实施过程中尽量消除因恐惧而产生的不配合。

3.布洛芬用药心理护理

良好的医患关系是一切治疗和护理成功的基本保证,护理人员与患儿家长的关系直接影响到患儿家长心理状况的评估与护理干预的效果。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首先要了解患儿及家长的心理,并及时予以疏导。针对布洛芬用药家长可能会产生如下心理状态:

(1)焦虑,患儿发热尤其发生高热时,家长表现出最多的是焦虑,尤其担心患儿长时间发热,会不会“烧坏脑子”,即影响脑功能,反复询问医护人员。

(2)不信任,一旦患儿表现体温不降,或降温后又持续升高,家长会误认为是医护人员治疗措施不利,从而对医护人员产生不信任感。

篇9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4月至2011年6月,我科室收治患儿150例,其中男孩98例,女孩52例,年龄9个月~7周岁。表现为手部、足部、口唇、口腔黏膜、周围有数量不等直径在1~4mm之间的疱疹或丘疹,周围可有炎症所致红晕,疱内液体少。患儿多伴有发热症状。

1.2一般临床表现:(1)、发热:共有99例患儿有发热表现(66.0%)。无明显发热的患儿51例(34.0%),低热(体温38.5度以下)患儿91例(60.7%),高热(38.5度以上)8例(5.3%),发热时间多持续3~5天。(2)、皮疹:为圆或者椭圆形疱疹或丘疹、直径在1~4mm之间,疱内液体少周围可有炎性红晕。所有患儿手部、脚部有数量不等的疱疹,78例臀周围丘疱疹。(3)、口腔黏膜:患儿口腔黏膜表现出一系列病变,在口腔黏膜上有数量不等分布广泛的水疱,l~2d后破溃,可形成水疱伴发溃疡的现象;有范围较小的充血现象;严重者会影响患儿饮食。

1.3治疗 治疗方法:一般患儿主要为抗病毒和支持对症治疗:抗病毒予利巴韦林口服和阿昔洛韦软膏涂抹,并发感染患儿用头孢曲松钠或阿奇霉素进行抗感染,检测到心肌酶偏高的患儿给予果糖二磷酸钠、肌苷、维生素c支持治疗,口腔溃疡患儿给予口腔炎喷剂治疗,发热时间较长或体温过高给予物理降温、布洛芬缓释片等。

治疗结果:经治疗患儿120例5天内痊愈:体温正常,皮肤疱疹、丘疹干瘪消失,溃疡面愈合,饮食恢复。25例10天后痊愈,5例治疗10天以上。

2.临床表现与相应护理

2.1各主要症状发生率

除上述一般临床表现外,本科室收治患者有以下几种表现:发热:低热患者91人,高热患者8人,66%患者表现出发热症状;神经系统症状6例患儿躁不安、精神不振、头痛、嗜睡、呕吐、乏力表现;心血管系统症状有41例表现出末梢循环不良,皮肤出现花纹,血压不稳的心血管系统症状;呼吸系统症状:4例出现呼吸系统症状,主要表现为咳嗽、咳痰,呼吸浅快,发绀,肺部有湿音或者痰鸣音。

2.2发热的观察与护理 体温每2小时检测1次,体温38.5℃以上者,给予物理及药物降温。物理降温:适宜的室温,以水擦拭或冰敷方式,必要时以酒精擦浴;药物:给予布洛芬缓释片口服,按患者年龄遵医嘱酌情用药;护理要点:患儿的面色、出汗等对患儿影响较大,一旦发现患儿有发热现象,应及时测量体温,给予对症治疗。观察患儿饮水量,及时补水。密切注意重症患儿的精神状态,防止休克发生。

2.3神经系统 本次报告中观察到6例患儿并发神经系统症状,表现:烦躁不安与精神不振多随病情变化,可交替出现;有嗜睡、头痛、呕吐、乏力表现。对高热、病程较长或并发感染的患儿因密切注意神经系统症状,及时报告治疗,防止颅内压的增高、脑水肿发生。

2.4心血管系统 对于表现出持续高热、呕吐、神经系统症状、末梢循环不良、血压不稳的重症患儿酌情给予心电监护,血检心肌酶。患儿心血系统症状表现为末梢循环不良,皮肤出现花纹,血压不稳。本次报告见41例患儿出现心血系统症状,一经发现立即报告。以吸氧(流量lL/min),必要时给予静脉滴注以扩容;应用山莨菪碱或多巴胺等药物;

2.5呼吸系统 呼吸系统症状:咳嗽、咳痰,呼吸浅快,发绀,肺部有湿音或者痰鸣音。较严重的呼吸系统症状患者可出现下列症状:皮肤苍白、患者有湿冷感觉,双肺湿音明显,咳红色泡沫痰,表现出严重缺氧症状,胸部X线摄片大片浸润性阴影。一旦发现,立即上报,行动脉血气分析,吸氧(流量1L/min),必要时机械通气。本次报告可见4例呼吸系统症状,其中1例较严重。

3.感染的预防与隔离

3.1消毒隔离

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注意保持病房内的空气流通,温度保持适宜,注意保温,一方面利于发热患儿降温,另一方面防止患儿体温过低。对专门收治手足口病的病房,进行紫外线定时消毒,对一般物品进行擦拭消毒。严防密切接触传播途径,患儿衣物、洗漱用品等私人用品使用消毒液消毒。有研究表明严格手卫生,可切断手足口病传播途径,有效避免手足口病的感染[1]。医护人员必须在严格双手消毒,保持必要安全距离,防止造成患儿交叉感染。患儿症状完全消失后允许出院,1~3d无复发,方可解除对其隔离。

3.2皮肤口腔

保持患者接触的床单、衣物等整洁、柔软和干燥。在外用阿昔洛韦软膏的基础上,酌情对疱疹破溃并发感染的患儿使用外用抗生素,对易并发感染重症患儿进行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对于足部、臀部有丘疹或疱疹的患者,需要保持患处周围清洁和干燥。避免外界对患处的碰触,防止接触导致破溃感染,使用适当力度和频率对患处进行清洁。口腔保持清洁,常用生理盐水漱口,对口腔出现溃疡的,可用冰硼散涂抹促进愈合。此外,需要给予患者易吸收和营养充足饮食,对于食欲减退或进食困难的患儿可以给予半流质饮食,以防止低营养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导致感染发生。

3.3隔离中的心理护理

本次报告中,可见患儿在进入病房后,由于环境变化和疱疹带来的疼痛,表现出恐惧、紧张、哭闹不止,甚至激烈抗拒治疗。有学者指出,对于隔离患者应该稳定情绪、加强沟通、提高认知[2],对于手足口病中隔离患儿同样适用。但是手足口病患儿护理中表现出,患儿对于护理中的言语技巧不敏感,对治疗缺乏必要了解的特点。一方面加大了护理难度,另一方面增加了患儿疼痛。对于手足口患儿的心理护理除一般儿童心理护理外,应该特别注意患儿有不良情绪对疱疹的触碰造成的影响。以适当的儿童喜爱的物品吸引其注意力,可以对疾病转归有直接的益处。

4.预防宣传

由于该病在我国的发病率高,传染性强,正确的健康教育可以有力控制传染。鉴于本病为肠道病毒感染,易经食物、经飞沫或密切接触而传播,因此指导家长对儿童饭前便后及时洗手,对患儿的玩具、衣物等易接触或含咬的物品及时清洁。对于有含咬物品习惯的儿童,在完全痊愈前后,应禁止与其他儿童共用贴身物品,尤其是奶嘴、奶瓶、餐巾等。由于本病无交叉免疫,因此无论患儿、正常儿童或是否有病史,在疾病爆发期都应尽量避免在患儿进出公共场所。

参考文献:

篇10

手足口病实在夏秋季节高发的急性传染病之一,1岁-5岁的儿童手足口病的高发人群,患儿发病后可能会出现发热和口腔溃疡等症状,严重影响患儿身体健康[1-2],为了探讨小儿手足口病的护理方法与并发症的预防措施,笔者回顾性总结41例手足口病患儿资料,现将总结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资料对象来自于2012年5月-2013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手足口病患儿41例资料,其中包括男性24例,女性17例,年龄范围为10月-8岁,有38例患儿发病时伴随不同程度的持续性发热(发热2天-4天后手部和足部出现皮疹现象)等临床表现,有20例患儿统统是伴随口腔溃疡,8例患儿存在口臭和流涎等临床表现。分组方法:41例资料随机分为两组:选择积极预防并发症并进行有效护理干预的21例为观察组,常规护理的20例为对照组,两组手足口病患儿一般病例资料经统计学检验,结果表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在不同的护理方法后的护理结果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1.2.1常规护理干预

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与护理:一经确诊,立即将患儿及时隔离,安置在空气流通,温湿度适宜的隔离病房。房间每日消毒。患儿的分泌物,排泄物,呕吐物等需经1000mg/L有效氯消毒液浸泡2h后倾倒,患儿的各种用物品应清洗消毒。接触过患儿的医护人员及患儿家长应立即流动水清洗双手或用免洗手液消毒双手。严格将体温恢复正常、皮疹基本消退和水疱结痂脱落作为解除隔离的三个标准。严格执行传染病上报制度。

1.2.2观察组护理方法

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积极预防并发症并进行有效护理干预:一.口腔护理: 手足口患儿有近50%有不同程度的疼痛性口腔炎,表现为口腔内有大小不等的水疱样粘膜疹,边缘充血,可分布在上颚,两颊,口唇,舌体等处2-3天后破溃形成溃疡,溃疡所致疼痛明显,进食困难,易流口水,给予餐前和餐后温水或生理盐水漱口,保持口腔清洁,预防继发感染,每日口腔护理两次。按医嘱给予利巴韦林气雾剂,西瓜霜、思密达等喷涂于口腔患处;以促进溃疡愈合,减轻疼痛。口腔喷药后,嘱病人闭口10min,不可马上漱口及饮水、进食,以保证疗效。二.皮肤护理:患儿穿着衣服被褥应用纯棉材质,衣服宽大柔软,床铺清洁平整干燥,衣物床铺勤更换,已减少对皮肤的刺激。剪短患儿指甲,必要时将患儿双手套成拳状,避免抓破皮肤,引起继发感染。臀部有皮疹时保持臀部肛周清洁干燥,便后用清水清洗,避免皮疹感染。保持皮肤清洁,勿使用肥皂等刺激皮肤。患儿发热期间出汗较多,可用清水擦拭,擦拭时动作轻柔,避免擦破皮疹。三.发热护理:手足口病患儿一般有不同程度的发热。低热或中等度发热一般不需要特殊处理,给予多饮水,温水擦拭等物理降温,如肛温超过39.0 ℃,可遵医嘱予退热剂服用,如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监测体温下降情况。四.饮食护理: 手足口患儿因大都有疼痛性口腔炎,存在进食困难,饮食上应选择清淡可口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如牛奶、豆浆、蒸蛋等,常更换食物品种,少量多餐,略凉为宜。多喂开水及热汤,利于排毒、退热。对于因拒食、拒水而造成脱水、酸中毒的患儿,要给予补液,及时纠正水、电解质平衡紊乱。五..病情观察:监测生命体征的变化,及时发现并发症的发生 。如有头痛、呕吐、易烦躁、甚至抽搐,颈僵直等现象,则警惕无菌性脑膜炎。如出现呼吸浅快,口唇紫绀、咳粉红色泡沫痰,则应考虑肺水肿。心率异常增快与体温不成比例,心慌、心肌酶谱检测出肌酸肌酶同工酶(CK-MB)异常增高,应高度怀疑发生心肌炎的可能。一经发现上述症状,及时报告医生给予及时采取措施,以提高抢救成功率。

1.3统计学方法 选择spss19.0统计学软件包进行分析,平均值资料组间比较方法选择t检验,分类计数资料组间比较方法选择卡方检验。

2结果

3讨论

手足口病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方法,主要以对症治疗和护理为主。孩子一旦发生发热,皮疹等表现应及时就医,及早诊断治疗。重症患儿病情可能会迅速发展而危及患儿生命健康,因此,在护理和治疗方面首先要重视病情,在了解病因的基础上进行积极的并发症预防和治疗。最后,对患儿及其家长做好家庭健康教育工作,帮助其普及手足口病防治知识,总之,由本研究统计结果来看,对手足口病患儿进行积极预防并发症与有效护理干预具有满意的临床效果。

篇11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120例均为我院儿科门诊与住院外感发热患儿,按就诊先后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0例,男34例,女26例;年龄2个月至1岁15例,1~2岁21例,2~7岁24例。对照组60例,男32例,女28例;年龄2个月至1岁13例,1~2岁24例,2~7岁23例。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热、微恶风寒、咽痛口渴、舌质红、苔薄白、脉浮数等症状,病程在48h内,血常规显示:白细胞均高于正常值。2组患儿年龄、性别及病情等基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及护理,治疗组给予银柴解热合剂直肠滴入治疗及个体化干预护理。

1.2.1直肠滴入的药物组成和制法金银花10g,连翘10g,桔梗6g,薄荷9g,竹叶6g,生甘草6g,淡豆豉8g,牛蒡子9g,柴胡9g,荆芥穗6g。以上为1剂用量,经过水煎、过滤、浓缩,制成200ml液体,装袋备用。药液温度为38℃。

1.2.2用量与疗程2个月至1岁20ml,1~2岁20~30ml,2~7岁30~50ml直肠滴入,每日1次,疗程为3日。

1.2.3操作方法具体操作流程按保留灌肠操作标准执行。灌肠前让患儿排空大便,取侧卧位或俯卧位,臀部抬高10cm。操作者将药液加热至38℃后注入无菌瓶内,连接输夜器将肛管(较成人偏细)与输液器相连。然后,用石蜡油肛管前端5~10cm,轻轻插入患儿15~20cm,根据患者的年龄及耐受能力调节药液滴速,以患儿感觉下腹温暖、舒适、无便意为宜,滴注完毕后嘱其尽可能保留1h以上。

1.2.4护理操作前:①同患儿建立良好关系,与患儿家长充分沟通、介绍同类患儿的治愈案例和操作过程,取得患儿及家长的信任和配合。②关闭门窗,注意保暖。③让患儿排空二便,有利于药液吸收。④药液温度适宜。⑤根据患儿的年龄、身高等选择粗细适宜的肛管。操作中:①稍细的肛管插入要深、液量不宜过多、速度要慢以减少局部刺激,延长药液保留时间,利于肠道黏膜吸收。②动作轻柔,通过调整肛管深浅保持药液畅通。③灌肠时间不宜过长,以免患儿不配合。④在操作过程中,要注意观察患儿的病情变化,出现呕吐、哭闹不止、腹泻等症状,要立即减慢速度或停止治疗,并与医生联系。⑤要利用手机、电视等转移患儿注意力,提高其配合度。操作后:①让患儿继续保持臀部抬高10cm,尽可能保持药液1h以上。②交代患儿家长要严密监测患儿的体温,直肠滴入后患儿出现腹泻属正常现象,请不要恐慌,同时要做好患儿肛周的皮肤护理,防止出现红臀。③鼓励患儿少量多餐,多喝水,多食易消化、清淡的食物,如:米粥、面片汤、面条等。

1.3疗效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拟定。痊愈:用药24~48h体温恢复正常,观察72h不再回升,主要症状消失,异常理化指标恢复正常;显效:用药24~48h内体温恢复正常,观察72h不再回升,主要症状大部分消失,异常理化指标接近正常;有效:用药48h体温有所下降或降至正常又有所回升,主要症状部分消失,异常理化指标有所改善;无效:达不到以上指标。

1.4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以率(%)表示,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2组患者疗效对比

篇12

社区门诊是患者就诊的第一站,每天都有大批患者就诊,特别是急诊高热患儿。尽管门诊急诊输液室采取了优化就诊流程,改变就诊环境等一系列举措来缩短病人就诊时间,但患儿多,等候时间长仍是最突出问题,候诊时间有时长达30-60分钟,长时间的等候让患儿家属变得坐立不安,敏感多疑,加上患儿家属又缺乏发热和降温的相关知识,患儿在院内得不到及时的降温,稍有不慎即可触发护患矛盾。如何做好急诊高热患儿侯诊期间的护理干预,最大限度的消除家属的不安和焦虑情绪,创造公平和谐的就医环境,更好地提高患儿治疗效果,减少医患纠纷,我们从侯诊护理干预入手,进行了探讨性的研究,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门诊部急诊输液室2009年06月至2010年08月输液患者160例,其中男85列,女75例,年龄3月—15岁,平均年龄8.2±1.6;观察组80例,男43例,女37例;对照组80例,男42例,女38例。

1.2 方法:

采用类实验性研究法,按照患者挂号顺序,每天取前1-10号发热患儿为观察组,11-20号发热患儿为对照组。

对照组采取采用常规流程就诊,按挂号顺序在急诊室门口侯诊,分诊护士主动接诊,做好生命体征监测后,依次就诊,护士回答患儿及家属提出的问题。

干预组除做好以上工作外,还对侯诊发热患儿主动进行护理干预,及时公布就诊信息;及时采取物理降温措施;发放降温知识宣教单并进行健康教育指导;实施心理护理等。

1.3 统计处理:

利用数据分析软件SPSS13.0对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正态分布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各组组内降温前后临床资料分析采用配对t检验,多组间单因素采用F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多样本间采用多行和多列的计数的检验方法。用P

2结果

2.1 2h后降温效果比较:

从表1可以看出,输液2h后降温方面,观察组显效36例,有效37例,总有效率91.25,与对照线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表1 二组2h后降温效果比较 [n(%)]

2.2 心理侯诊时间及时雨满意度比较

从表2、表3可以看出,观察组与对照组实际侯诊时间比较没有差异性,心理侯诊时间明显缩短;观察组的满意度为91.25%,远高于对照组的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表2 二组患者实际侯诊时间与心理侯诊时间比较[x±s]

3讨论

3.1 护理干预能够缓急病人焦虑情绪,缩短病人心理侯诊时间 林淑端等[1]通过300例专家门诊侯诊患者进行分组实验表明,侯诊时间超过1h后,有52%的患者有程度不同的焦虑,2h后有92.3%的患者有程度不同的焦虑,而在1h内,却只有31.03%的患者处于焦虑状态;Anon[2]据芝加哥郊区Mac Neal医院的调查结果发现,在对776名病人(或病人父母及其监护人)的电话采访中,49.9%的病人过多的估计了侯诊时间,27.8%的病人估计时间少于实际侯诊时间,22.3%的病人估计时间与实际侯诊时间相符,而在生活过得相对舒服的病人中,38.9%的人估算准确,24.5%的人估算偏高,38.9%的人估算偏低。本文的研究结果也证实了这一点。

3.2 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效果 P.Impicciatore[3] 报道意大利米兰“Mario Negri”药理学研究所妇幼卫生研究室对1237名有6个月~6岁儿童的母亲进行问卷调查,34%的母亲在患儿刚发热时没有采取任何行动,分别有8%和2%的母亲把肛温未达到38℃、腋温未达到37.2℃也认为是发热;姜玉娥,熊勇[4]等通过对58例高热惊厥患儿家长的问卷调查,发现只有56%的家长在患儿发热时给予降温措施,不知道正确处理方法的家长占90%;林英[5]研究证实发热患儿父母对发热知识不了解。

3.3 护理干预提高了病人的满意度 通过对急诊输液患儿侯诊过程实施护理干预,将单纯的排号等候转变为护理服务,端庄稳生的职业形象,训练有素的言谈举止,和蔼可亲的服务态度,积极与患者沟通,解难释疑,最大限度地消除了病人的不安和焦虑情绪。本文中,实施侯诊过程护理干预的患者家属满意度达到91.25%,远高于常规护理侯诊流程的对照组,证实患儿家属对侯诊过程护理干预的认同。

总之,社区急诊输液室实施侯诊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地缓解病人及家属的焦虑情绪,缩短心理侯诊时间,提高对医院的满意度,有利于提高治疗效果,有医患关系日益紧张的今天,是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的。参考文献

[1]林淑端,陈丽珍等.侯诊患者焦虑情绪的护理干预[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9,15(16):55

[2] Anon(英).被心理作用夸大了的急诊侯诊时间[J].Am J Nurs,1997,97(2),10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