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化体系建设范文

时间:2023-05-28 08:18:30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现代化体系建设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现代化体系建设

篇1

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现代化都将是我国高等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高等教育现代化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化工程,除了涉及到教育理念、人才培养目标、教学管理过程等方面的现代化,还包括体制改革、办学能力的现代化,而教育治理体系的建设则对高等教育的现代化发展起到关键性的支持和引导作用。因此,高校领导层应高度重视教育治理现代化体系的建设工作,确定明确的改革思路并积极采取相应的措施,全面促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朝着现代化的发展方向蓬勃发展。

一、高等教育治理体系的基本概念和要求

所谓的教育治理体系是指由国家教育部门制定并大力推行的一种教育制度,在高等教育现代化发展进程不断加快的今天,唯有不断完善当前的政策制度和教育治理体系,才能充分保障高等教育事业健康可持续的发展。总的来说,高等教育现代化发展对教育治理体系建设提出的要求主要如下:第一,全面完整性。高等教育事业并非孤立发展的,而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化工程。因此,要想促进高等教育改革的稳定发展,仅仅靠制定一些政策制度是远远不够的,还应对整个治理体系和制度系统进行全面完整的规划,既要有总管全面的长期文件,也要有针对教育事业具体发展方向的专门文件。第二,重点突出性。高等教育管理内容繁杂,涉及面极广,因此,国家有关部门应以突出重难点为基本逻辑来开展教育治理现代化体系的建设工作。就目前而言,高等教育现代化发展中亟需解决的重点问题主要包括政策文件的规格、效力以及传承三个方面,在合理范围内,有关部门应力求制定并更高规格的政策文件以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促进相关资源的优化整合工作。第三,具有鲜明的方向和特色。我国高等教育治理现代化体系的建设工作一定程度上借鉴了国外先进的发展经验,同时也应具有本国特色,能够反映出我国高等教育的基本实情。高校应以社会主义为最终方向办学,培养出符合社会经济发展实际需求的高素质人才。第四,开放创新性。要想促进高等教育的深化改革,不断优化当前的教育制度是必然。随着时间的发展,任何一项政策决定都会失去其原有的效应,因此,有关部门应以开放性的思想对这些政策文件进行及时的修改与创新,确保高等教育现代化建设的总目标得以顺利实现。

二、高等教育治理现代化体系建设的基本思路

现阶段,从宏观角度来看,高等教育治理现代化体系的建设工作可以从以下几点出发来确定基本的工作思路:第一,从法律层面赋予高校一定的自,详细列入具体的权利清单,同时还要明确界定政府等相关职能部门的权限;第二,加强有关资源分配的立法与监督管理,将高校各个职能部门进行有效归拢,改善因不同部门资源配置方式不同、手段随意等引发的混乱现象;第三,将法律法规中已明确规定的自深入贯彻落实到各项教学管理工作当中,使其充分发挥应有的法律效应,而不仅仅是一种象征性的政策文件;第四,促进政府角色的转变,使其由管制型逐渐向服务型过渡,建立并健全信息公开系统,为高校教育现代化发展提供更为便捷的服务。需要注意的是,实行权利下放的最终目的并不代表让高校拥有绝对的自,而是为了充分激发其面向市场和面向社会的办学活力,同时使其更加明白自身的职责所在。此外,要想实现高等教育治理现代化体系的建设,仅仅依靠宏观的制度安排或政府部门是远远不够的,高校自身还应从自身出发,结合教学管理的实际情况和人才培养目标,制订一系列更为成熟的内部教育治理体系以确保高等教育现代化的科学全面发展。

三、加强高等教育治理现代化体系建设的具体策略

教育治理现代化体系的建设主要集中体现在政策制度的建设方面,要想切实推进我国教育治理体系现代化进程的发展,有必要根据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特点设立与之相适应的政策制度,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治理现代化体系,具体可以采取以下几点策略:

(一)将教育政策转化为实际行动力

教育部门在设计好教育政策制度后,关键步骤在于将其落实到教育管理的实际工作当中,使其彻底转化为执行力。高校可以适当地开展宣传学习活动,帮助广大师生更好地理解政策文件精神,夯实教育思想基础,进而确保教育政策制度的全面落实。要想加强高等教育治理现代化体系的建设,一方面要加强下级执行机构对教育政策文件的宣讲能力,认真学习的讲话精神,理清各级各层面的政策安排与整体教育政策制度之间的关系,避免出现断章取义、一知半解、生搬硬套的现象,充分考虑每一项政策环节之间的内在联系,做好衔接工作,在立足于长期政策的基础上落实每一项阶段性政策。需要注意的是,在执行过程中既不能以偏概全,也不能以整体发展取代局部发展,既不能因为过于灵活而破坏教育政策制度的原则性,也不能用原则去束缚实际执行方案。另一方面,政府部门应采取积极措施支持和引导教育政策文件的贯彻落实,防止基层机构只是简单地传达文件通过,以会议的方式来执行相关要求。对于部分基层单位急功近利、持消极观望态度的现象,有关部门应及时予以相应的督促和指导,不断强化他们的责任意识,使其全身心地投入到高等教育治理现代化体系的建设工作当中,狠抓落实政策文件要求。

(二)将社会资源转化为教育治理现代化的正能量

要想推动中国高等教育治理体系现代化进程的发展,必须拥有足够宽阔的视野和灵活的工作思路。前面也曾提过,教育并非是一项独立发展的事业,它涉及到全社会人民的利益,因此,教育治理现代化体系的建设工作需要社会外界的共同参与。推进教育治理体系的现代化实际上就是要与国家治理体系的建设工作相适应,教育部门应根据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客观规律和社会经济发展对教育现代化提出的实际需求,以构建学校、政府、社会之间的新型关系为核心任务,以政府角色和职能转变为重要突破口,逐步建立起一个系统化的,能够科学规范运行的教育治理体系,最终形成政府宏观监控,学校享有一定的自主办学权利,社会各界广泛参与并支持的教育治理新格局,充分调动中央和地方政府的积极性,最大程度地将社会资源转化为教育治理现代化体系建设的正能量,进而有效激发各个高校的办学活力,使其能够更好地履行培养高素质人才的社会职责。对于地方政府而言,当务之急是加快自身角色和职能的转变,由以往的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过渡转变,适当下放权力,不断创新自身的工作方式,积极引导并全力支持高等教育治理体系的现代化建设工作。

(三)构建高水平的良性互动政策环境

高等教育事业的现代化发展离不开教育治理体系的现代化,而高等教育治理现代化体系的建设则与良好的政策环境密切相关,只有提升了外界教育政策的环境水平,教育治理体系才会充分发挥出应用的作用,彰显教育政策的价值。加强教育治理体系建设的过程实际上也是对其可行性进行实践检验。教育治理现代化体系中对于高等教育现代化发展有利的一些政策因素将会在新一轮建设工作中再次得到强化,而正向作用不明显的因素则会被弱化甚至消除,通过这种方式不断加强教育治理现代化体系建设,最大程度地促进高等教育的现代化发展。构建高水平的政策环境,一方面需要各级政府简政放权,履行自身权力掌控范围的职责,对于高等教育治理体系的建设工作实施宏观管理,做到不越位、不缺位;另一方面,学校也应以办学主体为基本出发点,明确各职能部门间的权利责任,不断加强自身的教学管理工作,充分行使自主办学的权利,努力提高学校的办学水平。除此之外,社会外界也应积极参与到教育治理现代化体系的建设工作当中,例如评价学校的教学质量、监督政府教育决策、检验教学成果等等,实现管、办、评教育权责的落实到位,最终构建起一个高水平的良性互动政策环境,共同推动高等教育治理体系的现代化建设。

【参考文献】

[1]别敦荣.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与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关系[J].中国高教研究,2015(1)

篇2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农业现代化越发展,农业综合服务体系越健全。加强农业服务体系建设,是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农村发展、推动我国现代化农村建设的必要保障。

一、农业综合服务体系现状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农业现代化越发展,农业综合服务体系就越健全。

1.产前供应不足。如今,农村的年轻人大都选择外出打工挣钱,家里只剩下劳动力不足的老人和小孩,并且很多人认为农业没有出路,挣不到钱,因此出现土地荒废等问题。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减少,势必加重农业服务功能不全面和服务质量差的问题,很多地区都是单一农业,并且因为农业知识缺乏,只能耕种一些简单的、价格低廉的农作物,没有形成农业生产链条,缺乏市场竞争力,这些在生产中存在的短板使得农业服务发展的综合性难以提高。

2.产中加工不足。因为农业科学教育的缺失,目前我国农村的生产加工大多停留在手工或简单的机械加工层次,经过简单加工的半成品只能以低价售出。如一般的国产猕猴桃,刚从树上摘下的硬鲜果在田里直接批发销售只能卖到每斤1.5元左右;农民经过大小好坏筛选将它拿到集市上可以卖到每斤3.5元左右;如果加上塑料袋包装,摆在超市货架上,便可卖到每斤5元左右;如果运送到上海、北京等一线城市,价位可以上升到每个4元左右;如果将水果切片制成果脯,则可卖到每斤15元左右,加上礼盒包装则价位更高;水果还可以制成水果汁、水果酒等。由此可见,随着加工复杂程度的增加,农产品的价位不断上升。如今物价不断攀升,农药、种子、化肥、农膜等生产资料的价格不断攀升,不过不能有效加工农产品,低廉的销售价格只会让农民觉得农业生产是出力不讨好的差事,从而形成外出人员增多、留守人员农业生产情况差的恶性循环。

3.产后销售不足。农民生产出来的农作物大多都是卖给收购站或者加工工厂,这种被动的销售方式风险极大,一旦市场变动,农作物就有卖不出去的危险。并且在这种销售方式中,价格都是由买方制定的,农民没有价位的客观感知和谈价的主动权,只能任人宰割。

二、完善农业综合服务体系建设的对策

1.加强农业科技化的普及。农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农业科技化是兴农的关键,是农业发展的根本出路。在农村进行国家政策措施宣传,让农民知道目前国家对农业发展的到额投入和关注程度,让他们知道国家不仅没有放弃农业,还一直依赖农业。

2.加大农业建设投入,完善农业加工体系。农业“毛料”注定卖不出好价格,并且单一的作物形式难以应对多变的市场经济,因此国家必须加大对农业建设的投入力度,加强种子种苗基地建设,发展茶叶、蔬菜、中药材、渔业等新型农业,使得农业加工成为链条服务,丰富农作物品种,“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建设农作物加工储藏工厂,使得农作物可以直接投入市场销售,主导市场消费走向,面对突如其来的市场风波,可以及时储存农产品,等待风波平息,避免低价销售导致的生产亏损。

3.发展信息农业。所谓信息农业,就是指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和信息系统为农业产供销售及相关管理和服务提供有效的信息支持。目前网络发展迅速,农村可以培养一批网络人才,并且利用网络开通自己的销售链条,与各地方的销售渠道,如超市、饭店等联系沟通,并且随时根据市场需求,改变加工方式,使农产品多样化,再不用担心市场经济变化带来的影响。农产品出口是农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渠道,农民可以利用网络与国外商家联系,将自己的产品贴上出口的标签。农民还可以利用网络学习新的农作技术,通过网络向专家学习,及时解决在农业生产中遇到的问题,将生产风险降到最低。

参考文献:

[1]杜华章,蒋植宝.论新形势下我国的农技推广[J].农业科技管理,1999(12):14-17.

[2]杜华章.试论农业信息产业化[J].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1997,13(1):77.

篇3

③王沪宁:《行政生态学》,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270页。

④郑言,李猛:“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4年第2期,第5~12页。

篇4

长期以来,由于缺乏与行业发展规划相配套的政策和资金扶持,社会化服务业一直存在行业定位不准、效率较低和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同时由于资金投入不足和畜牧业生产成本上升等原因,很难形成有效的服务手段与服务范围。服务范围常常仅限于统一饲料供应、技术服务和疫病防治等几个方面,满足不了畜牧业再生产过程中各环节的需要。

2、服务组织分散,服务功能有待提高

不能有效地组织生产领域里的各项服务,畜牧业生产领域组织化程度较低,直接影响了畜牧业生产水平的提高。在服务方向选择上,比较注重产前、产中服务,忽视产后服务,而市场经济条件下产后服务才是核心内容;在组织结构上,技术、物资、供销等服务部门基本是沿着计划经济时各自独立的系统与畜牧生产领域发生联系,缺乏同其他服务组织的联系和为农民服务的主动性,从而影响了服务的整体效益和规模效益。

3、从业人员文化水平和业务素质偏低

一方面,高技能性人才比重太低,另一方面,畜牧兽医工作者大都只限于单一诊疗、和动物疫病防治工作,而忽视畜牧业生产和社会化服务工作。

4、流通体系不健全

一方面国有商业、供销、外贸部门在畜产品流通中地位弱化,以非公有制为主体的畜产品流通主渠道还没有成长起来,没有形成主流。另一方面缺乏联络省内各大畜产品市场的专业信息网络,更没有连接国内各大畜产品市场的专业信息网络。

二、完善畜牧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对策

1、加快推进畜禽繁育体系建设

应清醒地认识到畜禽繁育体系建设的重要性,要兼顾宝塔式种畜禽繁育结构体系、人工授精体系、支撑及组织管理体系。严格按照“祖代场-扩繁场-商品场”繁育体系的要求,建立层次分明、衔接紧密、比例合理的结构关系,特别要加强祖代(纯种)场的管理,严格审批。深入研究良种繁育体系的现代化管理、生产工艺、繁育新技术、质量监测体系和信息网络建设,完善财政扶持和金融机构贷款政策,将祖代场场内性能测定、扩繁制种场良种引进、人工授精站良种补贴、商品场标准化圈舍改造作为投入的关键环节。建立和完善祖代场、扩繁制种场、人工授精站等建设标准,明确其业务范围和职责要求,加强种畜禽质量检验监督,保证供种质量。积极支持种畜禽生产性能测定、遗传评估和良种登记项目的实施,努力推广选育新技术。

2、全面推进动物疫病防控工作

准确把握疫病防治机构的职责职能。要加快推进监测预警机制建设,着力提高疫情监测能力、分析评估能力、信息化应用能力和测报体系工作能力。要加快开展省级兽医实验室考核验收,建立和完善实验室内部质量管理体系,加强各级实验室人员技术培训,加快推进实验室能力建设。要加快科技创新能力建设,无规定疫病区和生物安全隔离区建设、法规制度建设和兽医信息化建设。

3、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

要引导、鼓励并推动龙头企业一边发展精深加工,增强竞争力和带动力,一边参与基地建设,尤其是畜产品出口加工企业,更要参与到标准化养殖小区建设中,建立优质安全稳定的出口备案小区。要强化合作组织的机制创新,特别是功能创新。不断深化完善,促进其提升发展。在“龙头企业+养殖小区+适度规模养殖农户”的发展模式中,要强化专业合作社的联结功能;在“六方合作+保险”机制运转中,要强化专业合作社的纽带作用、促进各方发展的重要作用;在畜牧业生产方式转变中,要强化专业合作社的组织功能,推进畜牧业向现代化生产方式转变;在化解市场风险时,要强化专业合作社的载体功能,增强畜牧产业化抗御市场风险能力。

4、树立全新市场观念

搞活畜产品流通,发展市场畜牧业,是关系到农民致富、农村经济繁荣的一件大事,是一项极为复杂的系统工程。在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转变的新阶段,要在指导思想、生产安排、畜产品促销等方面做出相应转变,用新观念认识市场。要优化畜禽产品结构、畜牧业内部结构和畜牧产业结构,凭新结构适应市场。要积极参与市场开发与经营,逐步建立和完善信息网络,经常性地开展跟踪调查,以优秀的产品质量和出色的营销措施开拓市场。要靠提高资源利用率和持续发展能力提高物资的综合利用率,获取更大效益。

5、加强畜牧经济信息网络

建设信息的不对称和不透明长期以来制约着四川省畜牧业的发展。四川作为西部畜牧业大省,应狠抓省、市、县、乡(镇)、村五级畜牧信息机构建设,构建全省畜牧经济信息化体系主体网络。搭建互联网络、农民热线、政府决策“三个平台”,提高畜牧经济信息化体系建设水平。着力构建畜牧经济综合数据分析、畜牧电子政务、畜产品价格动态监测、畜牧专家咨询、畜牧地理信息、重大疫(病)情预警监测和畜牧应急情况指挥和畜牧电子商务等“七个系统”,强力推进四川畜牧经济信息化体系建设步伐,整合畜牧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着力构建西部地区多层次、全方位的畜牧经济信息化体系,大力提高畜牧优势产业的综合竞争力。

6、加大畜牧业社会化服务的资金投入

(1)加强财政支持。引导各级政府在省级投入的基础上,积极筹措资金,把服务体系建设资金列入年度专项计划,确保资金及时、足额到位。

(2)重视信贷支持。在各级财政支持下实行低息贷款甚至是无息贷款,尽可能降低服务组织的建设成本。4.6.3增加基建投资,增加直接用于服务体系的大中型基础设施建设。制定多元化投资兴办服务组织的优惠政策。鼓励大型龙头企业、大专院校、科研院所、中介组织等多种投资主体创办服务组织,合理吸收和运用社会资金。

7、强化科技培训和兽医技术推广体系建设

深化畜牧业科技体制改革,培养高层次人才,建立多元化科技投入体制,优化各级畜牧科技资源的配置,稳定和完善畜牧科技推广体系。

(1)加强畜牧科技推广体制改革。将畜牧技术推广经费全额纳入财政预算,保证科技成果转化的资金支持,调动畜牧兽医人员从事科技推广的积极性。

(2)积极鼓励科技人员到生产第一线,拓宽服务领域,不断提高服务水平,提高畜牧业的科技含量,进一步提高畜牧业的经济效益。

(3)加强科技推广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围绕项目产业的需要开展培训,采取省、市、县、乡技术骨干逐级重点培训与“走村进户”战略相结合,切实解决科技成果推广不到位、科学技术入户难的问题,让养殖户真正享受到科技带来的实惠。

8、完善人才激励机制引入

竞争机制和科学管理方式,加快用人制度和分配制度改革,实行竞争上岗,各级政府要将公益人员纳入全额事业编制,工资及经费列入财政预算,以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对村级防疫员除实行竞争激励机制外,县、乡、村还要根据工作量给予适当补贴,以保证村级防疫工作正常开展。对治疗、繁育等服务项目,在予以必要扶持指导的同时,应积极探索市场化运作方式采取各种政策措施鼓励科技人员走向生产一线,采取技术承包、技术入股等办法,把科技直接转化成现实生产力。

篇5

一、确定合适的质量管理目标体系

从理论上说,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水平,应能参照国内外通行的先进水平加以制订。但由于各个企业的发展水平和生产条件差异较大,因此,企业在制订质量管理目标时应该因地制宜,追求质量管理与企业整体的匹配和融合,建立切合企业实际的目标体系。企业在确定企业质量管理的内容和标准时,还必须确定:所明确的质量目标在生产实践中能够转变为现实。

二、建立质量管理责任制度

为保证质量方针、质量目标的落实和各项质量管理工作的顺利实施,企业必须明确规定各个环节应该承担的质量职能和质量责任以及相关的协调、预防和补救措施,以建立一套以质量责任制为主要内容的绩效考核办法和完整严密的管理制度。质量标准、职能和责任以及相应的奖惩制度,也应通过文字形式明确予以表达,印成手册发到每一位企业员工。通过责任制度,保证每一个员工、每一个岗位、每一项程序以及每一个产品,都在质量管理制度的覆盖之下。

三、建立质量管理信息反馈制度

信息是质量管理中的重要依据。质量信息则是进行质量管理、实施质量控制的依据和基础。质量信息包括与产品质量有关的全部活动,即产品质量环的各个阶段中所产生的反映产品质量的有关信息。要使企业质量管理体系正常运转,必须建立一个沟通企业内、外的信息反馈系统,并规定各种信息,特别是质量信息的传递路线、方法和程序,形成有效的信息网,及时地收集企业内、外各种质量信息。

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建设举措

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建设是一个系统过程,应在ISO9000等标准的基础上,对全部的过程进行系统策划,使建立的质量管理体系有助于企业实现预期目的。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有利于控制和降低成本。目前,产品结构日益复杂,顾客对外观、精密度、可靠性要求甚高。因而,为使产品满足顾客需求所支出的质量成本增多,约占总销售额的5-10%。因此,分析质量成本中四类成本的比例关系,寻求质量成本的最佳值,从而进行控制就能最大限度的降低质量成本,达到降低产品成本的目的对质量成本进行分析与计算,有助于推进质量改进计划的实施,通过质量改进可以提高产品的可靠性,预防潜在不合格的发生。通过质量成本计算与分析,企业的管理层能看到各项费用所占的比例,能具体的了解产品质量和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对企业经济效益带来的影响。因此管理层能对企业的质量管理做出决策,也会支持质量推进计划的贯彻实施,并提供充分的资源。

建立企业质量管理体系一般也包括以下几个阶段,即质量管理体系的策划,文件的编制,体系的实施和体系的完善。在实际的建设中,企业需要把握以下几个重点来开展建设工作。

一、确定核心领导者

质量管理体系的核心领导者应担任企业重要岗位领导职务,具备比较丰富的工作经验,熟悉企业实际状况与质量管理工作,同时具有很强的学习能力,对质量管理的理念和思想能够融会贯通。对于企业而言,领导者的能力可能直接关系到推行质量管理体系的成败。

二、合理制定质量目标与指标

质量目标制定要充分考虑目标的合理性、可追求性、可测量性和经济性。中小企业不一定套用和搬用大型企业做法,按层次、按部门制定质量目标,而是结合企业的主要经营指标,结合主要管理者的职能与责任,结合传统的考核指标,比如以年度指标等形式下达并由实际责任者负责执行。

三、建立内部监控机制

篇6

中图分类号 S23-0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09)13-0248-02

党的十七大报告在统筹城乡发展,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时强调指出: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根据这个总体要求,必须坚定不移的发展农业机械化,把发展农业机械化放在一个十分突出的位置,广泛动员全社会力量,努力实现农业机械化的和谐发展。笔者长期在农村基层工作,根据多年工作的切身体会和深入思考,认为要实现农业机械化的和谐发展,应当着力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并不断取得新的突破。

1 构建和谐的农机推广体系

建立全面覆盖的农业机械化生产体系,必须扎实有效地开展好农机推广工作,建立适合地方特点、容易为当地群众所接受的农机推广体系。要结合产业结构调整,围绕主导产业生产需要,抓好主要粮食作物关键生产环节的机械化生产技术的示范推广,充分发挥市场引导、政府扶持、项目带动的有效作用,积极争取政府、农民、企业多元化投入,整合有关农业机械化资金、项目,集中力量,建设农业科技示范园,开展农业机械化综合技术试验示范,促进各类农业机械化技术的配套运用,探索适用的农业机械化发展机制。发挥农机推广机构的公益性职能,优化人员结构,构建多方协作、适应市场需求、充满活力的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体系。要充分调动农机服务组织、农机大户、农机能手、企业的积极性,参与示范园建设,增加资金投入,提高示范园建设标准,扩大示范带动效应,促进生态农业建设和农业可持续发展。

2 构建和谐的农机应用体系

加强农机应用,最大限度地发挥农机在农业生产中的综合效益,是发展和推广农业机械化的根本目的,也是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的重要体现。建立和谐的农机应用体系,不能局限于传统种植业领域,还要立足于大农业,即在农、林、牧、副、渔等农业生产全领域实现全方面发展,不能局限于农业生产的上游环节,还要紧跟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向农产品精深加工的中下游环节延伸。同时,引导农民科学购置农机,既要结合当地的自然地理条件,又要结合未来一段时期内农业机械所要承担的农业生产任务;既要避免购买了农机缺乏实用价值,又要防止能力过剩、机械闲置、资源浪费等现象;积极组建农机合作社、农机协会等合作组织,降低农机购买风险,提高农机利用率,扩大农机作业范围,增加农机应用收益。

3 构建和谐的农机服务体系

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是农业机械化进程中的重要环节,也是构建服务型政府的要求。建立和谐的农机服务体系,主要包括政策服务、技术服务和扶持服务。农机工作涉及到的相关主管和服务部门要制订便民利民服务措施,加强效能建设,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工作效率,为农机用户提供便捷优质的服务。农机使用对象主要是农民,他们普遍缺乏专业知识,遇到技术上的难题往往束手无策,农机专业部门要积极组织开展好技术服务工作,及时为群众排忧解难。一是深化改革,理顺管理体制。进一步理顺乡镇站的工作关系和管理关系,规范乡镇农机站建设,要着力抓好“五有”建设:有固定的办公场所、必备的办公设施和设备、专业队伍、工作经费、规章制度。二是加强功能建设,提高服务能力。高度重视县级农机服务机构建设,通过加大投入、增添设施、整合资源,逐步把县级农机服务机构建成功能齐全、管理规范、综合服务能力强、能满足现代农业发展需要的服务型机构。三是培育服务组织,开拓服务领域。充分利用国家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和其他扶持农机的政策,大力发展实体型农机服务组织;鼓励发展农机合作社、中介服务组织、农机专业协会和专业服务公司等新型农机服务组织,搞活农机服务市场,为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多方位、系列化服务;积极推进农业机械化信息网络建设,做好信息采集、处理和工作。四是加大培训力度,提高人员素质。利用阳光培训工程、农机科技入户工程等项目的实施,结合农机新机具、新技术的推广,加大对农机手的培训力度,提高其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

4 构建和谐的农机安全体系

农业机械是先进的农业生产工具,农机安全生产涉及到千家万户。因此,加强农机安全管理网络建设,建立健全农机安全管理机制,预防和减少农机事故的发生,解决农村农机安全生产问题显得十分重要和必要。一是强化县级农机安全监理机构建设。县农机安全监理机构是国家在基层的农机安全监督管理组织,负责贯彻执行国家有关农业机械化和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制定农机安全管理措施;负责农业机械的安全监督管理工作,包括农机安全技术检验、年检、核发牌证;负责农机驾驶操作人员的培训、考核、年审、核发证照以及对其违章行为进行纠正处理;负责道路外农机事故的勘察处理以及农机事故的统计分析和报表工作;开展农机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工作。二是加强乡(镇)农机安全管理机构的建设。在稳定乡(镇)农机站机构的同时,还必须建立一支政治和业务素质高、精通农机业务的乡(镇)农机化工作队伍。三是构建农机安全村,聘任农机安全管理员。利用村委会和农机安全管理员熟识基层农机安全生产情况,实行有针对性的农机安全生产治理,对减少农机事故的发生、缓解农村农机安全监管压力有着积极的作用。通过建立农机安全村和落实村农机安全管理员,使农机安全生产工作在基层有人抓,有人管,以加强源头管理,确保农机安全生产。

5 构建和谐的农机质量体系

篇7

新型城镇化是当前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城镇化水平在相当一部分程度上决定了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强弱。而现代产业体系的出现则是城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趋势, 现代产业体系建设与新型城镇化之间存在着较大的互动关系。当前,世界各国及地区城镇化水平参差不齐,但是以新经济为基础的经济全球化趋势日趋明显,而现代产业体系则正是其重要的载体。湖南省的城镇化起步较晚、发展快,极大地促进了省域经济迅猛提升,在充当“中部崛起”领跑者的同时,又迎来了“两型社会”建设的伟大契机,加速现代产业体系建设与新型城镇化动态匹配已经成为经济发展必然,对二者藕合机理研究迫在眉睫。

一、现代产业体系建设与新型城镇化动态匹配的机理分析

现代产业体系建设与新型城镇化是经济发展模式和路径的重大转换,二者动态匹配可以实现速度与质量、结构、效益相统一,经济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一)目标匹配

新型城镇化要求坚持以人为本,以新型工业化为动力,以统筹兼顾为原则,推动城市现代化、城市集群化、城市生态化、农村城镇化,全面提升城镇化质量和水平。当前,虽然全球经济己经进入一体化的快速发展时期,而竞争的核心就是产业体系发展水平,而产业体系的发展往往是在国内几个区域内形成有竞争力的产业集群。推进产业体系建设,提升区域社会经济综合水平已成为地区之间相互竞争的必然趋势,而我国实施新型城镇化为此提供了良好的宏观经济环境,并为中国的现代产业体系建设指明了发展的方向和相应的数量标识。

(二)结构匹配

在产业结构方面,旧有的产业发展模式越来越难以适应经济发展和新型城镇化的要求,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迫在眉睫,而在这些过程中现代产业体系也必将发挥更大的作用。以前我国实行优先发展国防工业和作为其基础的重工业的战略,注重以产量和产值为中心的经济发展,经济发展主要靠高积累和高投资。随着城市化的进一步深入,第三产业快速增长,在国民经济总额中比重持续上升,对于提高物质生产领域的效率,增加社会就业机会有着重要意义。在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的过程中,我国的产业集群开始迅速发展起来。可以说,新型城镇化的实施加快了产业结构的优化和调整。

(三)制度匹配

市场经济制度基础上的政府宏观调控是现代产业体系建设与新型城镇化动态匹配的调控体系。政府政策对现代产业体系建设与新型城镇化动态匹配系统的干预往往会收到市场机制难以达到的效果。政府通过制定经济发展战略、出台社会和经济改革措施及干预政策等,在不同程度上实现政府经济发展战略和政策对某些市场调节过程的有效替代,可以加快现代产业体系建设与新型城镇化联动发展。

二、湖南现代产业体系建设与新型城镇化动态匹配的制约因素分析

现代产业体系建设与新型城镇化动态匹配可以实现区域经济利益、竞争力、创新力等的涌现,实现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手段。从整体上讲,目前两者匹配发展仍处于较低水平,主要存在以下几大制约因素:

(一)原有工业基础、城镇化水平参差不齐

工业发展现状是现代产业体系建设与新型城镇化动态匹配发展的物质基础,较好的工业基础可以加速二者的匹配发展。湖南是一个农业大省,工业起步晚,发展基础总体薄弱,各市(州)工业基础、城镇化水平发展不一。 近年来,我省城镇化水平和质量有了显著提升,城镇化率从2007年的40.45%提高到2012年的46.65%。2012年底,全省城镇人口为3097.06万人。但长株潭城市群与环长株潭城市群聚集了全省30%和65%的城镇人口,创造了约42.4%和78.5%的地区生产总值,其他市(州)差距明显,这些地区极低的工业基础水平加大了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难度,更制约了现代产业体系建设与新型城镇化动态匹配发展。

(二)城乡分割的制度障碍

城乡分割的制度障碍是导致湖南省新型城镇化滞后的最主要的社会原因。随着湖南省新型城镇化的建立和发展,要求城乡劳动者、资金、技术、物资等能按照市场原则进行合理配置和使用,但城乡二元户籍管理制度既严重阻碍着城乡一体化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和发展,又严重阻碍着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合理流动和公民基本权利、义务的实现。

(三)区位和交通设施制约

韦伯在其1909年就提出的工业区位论中指出:原料、燃料费;劳动成本;运费三个因素是影响工业分布的一般区位因子。湖南省地处我国中南部,南接两广,北连湖北,西临川贵渝,东毗江西,是一个典型的内陆省份;东南西三面环山,山地和丘陵面积为16.88万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79.7%。封闭区位限制了交通发展,交通又制约了经济发展,湖南成为了“中部塌陷”的六个省份之一,远落后于东部沿海省市。

三、湖南省产业集群与新型工业化匹配发展的对策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现代产业体系作为一种社会化大生产的组织模式,己经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旋律,这为我国实现新型城镇化提供了较好的战略思路和发展模式。根据湖南省产业集群与新型工业化匹配发展情况,我们把湖南省区域划分为以下级别:一级区域(长沙)――高水平匹配;二级区域(株洲、湘潭)――磨合发展;三级区域(衡阳、岳阳)――颉颃发展;四级区域(郴州、常德、娄底)――低水平发展;五级区域(湘西、永州、益阳、怀化、邵阳、张家界)――萌芽地区。

(一)一、二级区域构建核心增长级

核心增长极的构建是新型城镇化与现代产业体系动态匹配的关键。增长极是围绕推进性的主导工业部门而组织的有活力的高度联合的一组产业,它不仅能迅速增长,而且能通过乘数效应推动其他部门的增长,从而促进各地区经济的全面发展。抓长株潭经济一体化,推进集群基地建设把握“中部崛起”机遇,加快结构调整和产业整合步伐;推动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构建产业聚集基础平台;加强三市的协调,优势互补,形成培育发展产业集群的合力,构建产业延伸、产业关联、产业集群的现代产业体系。

(二)三、四级区域改造和升级原有产业

改造和升级原有产业是新型城镇化与现代产业体系动态匹配的基础。三、四级区域积极开展对接招商,改造和升级原有产业。衡阳、岳阳、常德、娄底、郴州五市产业集群发展已具规模,新型工业化的发展也步入了快车道。五市在今后的发展中必需积极开展对接招商,用信息化和高科技来改造和升级原有产业,以进一步扩大产业规模、增加市场份额、巩固自身的经济实力,并实现现代产业体系和新型城镇化的藕合联动发展。

(三)五级区域积极承接产业转移

承接产业转移是新型城镇化与现代产业体系动态匹配的必要措施。五级区域充分发挥自身特色,积极承接产业转移。湘西、永州、益阳、怀化、邵阳、张家界六市(州)的经济发展较为落后。一是抓好基础设施、信息服务等公共要素的建设;二是依托劳动力资源和综合成本优势,积极承接劳动密集型产业;三是依托矿产、农副产品等资源优势,积极承接资源精深加工产业,发展下游产品,拉长产业链,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变资源优势为产业优势。

参考文献:

[1]金虎斌.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实证研究[J].创新,2012,(5).

[2]王贝.中国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关系实证研究[J].城市问题,2011,(9).

[3]张万春.湖南省产业集群与新型工业化耦合发展研究.硕士学位论文,2009,(5).

作者简介:

篇8

积极构建完善的现代职教体系是这次全省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的重要任务。职业教育要实现服务需求的目标,为产业发展培养各种类型各个层次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必须建立完善的体系,按类型教育特点来进行总体规划和设计,系统构建从中职、专科、本科到专业学位研究生各个层次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办好各个层次的职业院校,打通职业教育纵向的人才培养通道,同时,既要重视学历职业教育,也要加强短期技能培训,并在普通教育中渗透职业技能教育,培养树立广大学生的劳动和技能意识,打通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横向衔接的通道。

一是积极推进中高职衔接。要努力构建职业学校学生升学成才的立交桥,积极探索以专业对口为基础的技能型高考,实行中、高职相衔接的招生制度。目前我们多年实行的统一文化课招生考试制度,有利于学术型、研究型人才的选拔,但是不利于技能型、应用型人才选拔和培养。按照技术技能人才成长规律要求,建立从初级到高级,从中职到专科、本科、专业硕士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建立以专业对口为原则、课程体系衔接为基础的高等职业院校自主招生、技能拔尖人才免试等制度,完善职业教育人才多样化成长渠道,打通职业教育学历提升通道,是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关键。省教育厅从去年开始进行中高职院校对接培养试点工作,第一批有21所高职院校和55所中职学校参与试点工作,今年又有一批高职院校和中职学校参与试点。2015年开始,我们要支持本科职业院校招收专业对口的专科和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专科职业院校招收专业对口的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开展3年中职教育与4年本科教育、2年专科教育以及3年高职教育与2年本科教育对口贯通分段培养招生试点工作,并逐步扩大招生比例。

二是积极推进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相衔接。市、县政府要统筹考虑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的科学规划和协调发展。在高中阶段,要始终坚持中等职业学校与普通高中办学规模大体相当的要求。普通高中招生要严格实行“三限”政策,要更多地鼓励、引导学生就读职业学校。各级政府要切实改变对教育工作的评价主要与高考升学率挂钩的做法。不能只关注考取了几个北大、清华,一本、二本的学生,必须关注全体学生,为所有的学生成才创造良好的条件和环境。普通教育学生要加强劳动教育,进行基础技能的训练和培养,在普通中学开设技能课程,组织普通中学学生到当地的职业学校或公共实训中心进行一些基本技能训练,使他们在训练中找到劳动的乐趣,形成尊重劳动、崇尚技能的良好品质。现在从小学到中学、大学,都存在以知识、分数代替能力、品德的现象,我们必须改变这种现状。高等学校要实现转型发展,今后我省相当部分高校都要办成技术型、应用型大学,少办研究型、综合型大学。而这当中,特别是独立学院转设为独立设置高校时,都应该定位为应用技术类型高等学校。

三是坚持学历职业教育与非学历职业教育并举。建立完善的职教体系,要高度重视加强各类短期技能培训,建立终身学习制度。要充分利用职业院校的良好资源,面向在职职工、未升学初高中毕业生、残疾人、失业人员广泛开展职前培训、职后培训、转岗培训等各种形式的培训。要有针对性地开发培训课程,实施“培训包”式的培训服务,提高培训效率和办学效益。在县一级,要重点加强县级中等职业学校建设,拓展县级中等职业学校的服务功能。县级政府要统筹各种政策性培训任务,利用职业学校的资源优势来统一承担这些培训任务,使县级中等职业学校在完成学历教育任务的同时,成为本地的实用技能培训中心、就业转移培训中心和普通中小学生劳动技能教育的训练基地。

二、着力推进中等职业学校达标建设

按照省政府的工作部署,省教育厅已启动达标中职学校建设工程,印发了《江西省达标中等职业学校基本标准》,并审核确定了一批达标职业学校,安排了专项资金支持。今后几年全省上下要加大工作力度,推进中等职业学校达标建设。

第一,必须坚持“一县一所”的布局要求。除了少数不举办高中阶段教育的城区,其他县、市、区必须办好一所达标中职学校。这既是《职业教育法》对县级政府的要求,也是县级职业学校承担的任务具有其他学校不可替代性所决定的。各县要根据本地的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统筹推进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教育协调发展。要改变重普教、轻职教的现象。要强化教育督导的作用,加强对县级政府履行职业教育发展责任的督导,对没有办好一所达标中职学校的县(市、区),不能评为教育工作先进县。

第二,市、县政府切实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省政府《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明确规定,要建立与办学规模和培养要求相适应的财政投入制度,改善职业院校基本办学条件。要制定职业院校生均经费标准或公用经费标准,并根据事权与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原则,制定以同级财政投入为主的资金分担办法。明确规定,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费用于职业教育的比例不低于30%。这为加大职业学校基础能力建设提供了经费政策保障,各级政府必须落实到位。各市、县要根据本地的产业发展需要和职业学校实际情况,加大对经费的统筹力度,认真做好达标学校建设规划,出台政策激励、推动本地达标学校建设。

第三,必须统筹推进达标学校建设与资源整合工作。据统计,全省现有534所中等职业学校,但多数学校基本办学条件不具备,实习实训设施缺乏,专业师资不足,办学规模很小,办学效益低下,办学水平不高。根据本次全省职业教育工作会议要求和省政府《实施意见》文件精神,各市、县(区)要加大统筹力度,对没有达到中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的学校,实行“关、停、并、转”,鼓励优质学校采取兼并、托管、合作办学等形式,充分调动行业企业和社会各方面的办学积极性,整合办学资源,推进达标学校建设。按照“布局合理、规模适度、结构优化、特色鲜明”的总体思路,加大中等职业教育资源优化整合,通过努力,使全省保留300所左右的达标中职学校,使其办学条件和规模保持与普通高中大体相当。

第四,要高度重视加强职业学校专业标准化建设。专业标准化建设是达标学校建设的重要内容。各设区市要根据地方产业发展需求和职业学校办学条件,合理规划专业设置,避免专业设置重复。要科学制定职业学校的专业建设标准,明确专业建设的培养目标、专业课程设置、实训室装备标准、专业师资配备数量等,保证专业教学质量和水平。省教育厅将实施职业教育质量提升工程,重点推动一批专业标准建设,大力建设一批高水平的职业院校和专业,大幅提升我省职业教育的办学水平和服务水平。

三、着力建立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办学机制

建立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办学机制是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必然要求。2008年以来,我省提出“坚持三个立足,建立四项机制,实行九个对接”的职业教育办学思路,并围绕这个思路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推动校企合作,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但是我们要看到,目前校企合作普遍存在学校积极性高、企业积极性不高的问题。下一步,我们要在建立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上下功夫,真正做到“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实现校企实现深度融合。当前有几项工作必须加快推进。

一是加紧研究制定推进校企合作的意见。要通过制定规范性文件来确定校企合作的内容、合作的方式,规定企业在技能性人才培养方面应承担的责任,以及承担培养任务后应享受的相应权利和优惠政策,使校企合作规范化和长效化。

二是要建立企业经营管理和技术人员与学校领导、骨干教师双向挂职交流制度,建立校企合作长效机制。推动职业院校与行业企业共建技术工艺和产品开发中心、实验实训平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职业教育研究所、技能大师工作室等。建立企业和职业院校之间实行订单式的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制度。

三是要积极推进现代学徒制改革。在地方政府或行业主管部门的统筹下,在职业院校和企业开展现代学徒制改革试点,培养高技能人才。制定现代学徒制相关政策、制度、标准。建立与现代学徒制相适应的报酬制度,鼓励企业建立对学徒制学生给予一定劳动报酬等相关政策,对学徒制“师傅”“教师”给予一定报酬的制度,等等。

四、着力加强“双师型”专业教师队伍建设

专业教师缺乏是我省职业院校办学的一个瓶颈。很多职业学校办不好,不是没有设备,而是缺少一批“双师型”“师傅型”的专业教师。据统计,全省职业学校生师比是28∶1,而国家要求是12.5∶1,全省专业教师缺额很大。因此,要采取有效措施,努力扩大职业院校专业教师队伍规模,优化师资结构,提高专业素质,加快解决生师比过高、“双师型”专业教师和兼职教师比例偏低、教师实践教学能力不足的问题。

一是要建立和完善职业院校专业教师培养培训体系。我省县级职业学校大部分是普通中学改办而成的,大多数是文化课教师,不能适应职业学校教学要求,必须对他们实施转岗培训,使之成为合格的专业教师。对完全不能适应职业学校教学要求的,要采取措施调离或安排其他岗位。各地要制订职业学校教师队伍素质提升计划,提升教师现代职业教育教学能力、专业建设能力、信息化应用能力、科学研究能力。要建立专业教师、学校管理人员定期到对口企业实践制度,强化职业院校专业教师技能培训,完善教师年度教学质量考核机制。

二是要建立多元化的专业教师来源渠道。各地要落实扩大职业院校教师自主招聘权和办学自的各项政策,允许学校招聘未取得教师资格证书,但在专业对口企业有丰富工作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高技能人才到学校任教。地方政府要统筹当地人才资源,从企事业单位聘请在职、离职或退休的专业技术人员、高技能人才,到职业学校担任专业教师。

三是要重点加强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培养,造就一大批在全省、全国有影响的名师。专业教师的水平决定了职业院校的办学质量和办学水平。我省职业教育发展水平,也取决于是否有一支在全省、全国有影响的专业教师。各地各校要高度重视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培养。要完善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职称)评聘办法,将专业经验、技能水平、教学实绩、技术开发能力、信息技术能力、职业资格等作为专业教师职务评聘、晋升、评优的重要依据。职务(职称)评聘、工资待遇要向一线专业教师倾斜,要为专业教师成长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五、着力加强职业院校管理

在努力改善职业院校办学条件的同时,要创新职业教育管理,提升职业院校管理水平。

一要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实现职业教育现代化,职业教育管理要率先现代化,关键是要处理好政府、学校、社会的关系。要进一步简政放权,转变职业教育管理方式,减少部门职责交叉重复,减少对学校教育教学具体事务的干预。政府主要通过总体规划、政策引导等手段,以及税收金融、财政转移支付等杠杆,加强对职业教育的宏观管理、统筹协调和分类指导,扩大职业学校在专业设置和调整、人事管理、教师评聘、收入分配等方面的办学自。

二要抓制度建设,完善学校管理基本制度和办学标准。要努力建立具有职教特点的现代学校制度,从改善治理结构入手提高学校的管理水平,同时积极完善学校的各项内部管理制度,包括教学制度、实习制度、学生制度、后勤制度、财务制度。要针对办学需要和我省省情,研究制定职业院校的各项办学标准,如学校设置标准、专业建设标准、课程建设标准、教育教学标准、实习实训标准、条件装备标准、信息化建设标准等等,通过完善标准体系来促进职业院校的规范化建设和管理。

篇9

基础设施一直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瓶颈。突出表示在三个方面:交通基础设施落后;乡村基础设施滞后;农业产业化基础条件差。因为这些瓶颈因素的巨大制约,作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落后、地理位置偏远的山区。多年来,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等提升经济社会发展活力的要素流动不畅,增长动力缺乏,经济社会虽然也在稳步发展,但是与发达地区的发展速度、发展质量、发展效果相比,差别却在进一步拉大,因此,全州各级各部门、广大干部群众必需鼓足干劲,抓住“十二五”黄金机遇期,打基础,破瓶颈,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为我科学发展夯实基础。

破瓶颈,打基础。交通要先行。便当的交通,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第一位的硬件条件。当前,建6条高速公路,随着铁路、铁路州内段扩能改造、机场扩建、沅江千吨级深水码头等重大交通项目的加快推进,十二五”期间,交通枢纽地位将进一步得到强化,完全改变交通落后的面貌。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是西部大开发的优先领域之一,要积极贯彻落实西部大开发政策,努力向国家、省争取更多交通建设政策、资金、项目上的支持,加大投入;要加强组织领导,强化部门职责,抓好工作落实,加快交通建设;要加大宣传力度,落实相关政策,营造社会各界支持交通建设的良好氛围。

改善乡村的生产经营和民众生活的基础设施条件,乡村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平台。积聚乡村人气,提升经济社会发展活力的肯定要求。乡村化程度低,州府吉首以及7个县城现代物流、工业园区建设、信息传达平台等服务于经济发展的基础条件滞后,乡村建设管理水平、乡村环境品质有待提高,对资金、技术、人才的吸纳能力缺乏。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必需把改善乡村基础设施条件摆上重要的位置。要抓住“十二五”机遇期,把改善州府吉首的基础设施条件作为重中之重,加大力度推进州市共建共管,力争5年时间让州府吉首的基础设施条件迈上一个新的台阶,充分发挥好州府的聚集和辐射功能。要高度重视工业园区和现代物流平台的建设,力求在工业园区能源保证项目、乡村物流中心项目上有新突破,增强经济承载容量;把打造友好的乡村人居环境作为改善乡村基础设施条件的根本方向,以上佳的乡村生活品质吸纳人流、物流、资金流,提升区域经济发展活力。

必需下大力气改善农业产业化基础设施条件。经过近几年的不懈努力,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柑橘、烟叶、茶叶、反季蔬菜等特色农产品的规模逐年扩大,但是农业产业化基础条件差,农村水利、农村电网、农村路网、农业机械化等临时处于落后状态,农业生产效率并没有得到大的提高。农产品量的增长因为没有生产效率的支撑,造成农业产业经济效益不高。特色农产品的产业化生产和加工,推进农村脱贫致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一道绕不过的课题。要整合国土、水利、农业等各方资源,以项目为抓手,成块连片改善农产品基地的基础设施条件;要把农村电网改造、农村水利工程等基础设施建设当成民生事业,思想上重视,措施上得力,加快推进,让我农村生产生活基础条件达到一个新的高度,逐步提高我农业现代化水平。

提出了全力推进优势产业建设、基础设施建设、新型城镇建设、生态环境建设、民生事业建设“五大建设”发展战略,州委九届七次全会立足我实际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并作出了推进湘西加快发展、转型发展、科学发展,实现富民强州,要“坚持基础先行”科学论断。全州广大干部群众要高度统一思想,积极支持基础设施建设,全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新的5年里,全面提升基础设施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保证能力,为我科学发展插上翅膀。

篇10

一、旅游形式与现代旅游城市类型概述

(一)现代城市的旅游形式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现代旅游完成了从单一化旅游形式到多元化旅游形式的过渡。最初的城市旅游形式往往是单一的观光旅游,而现代城市旅游形式呈现出多元化、自助化、生态化的发展趋势。自助化旅游是现代旅游的新形式之一,自助化旅游不必受到传统的旅行社统一安排包揽,旅游者可以参与到旅游路线设计、旅游内容安排,这种“自助餐”模式的旅游能够提供旅游者更多的旅游乐趣。所谓的生态化,这是国家旅游产业所倡导旅游理念之一。典型的旅游形式有观光揽胜式旅游、休闲度假式旅游、公务差旅式旅游、考察探险式旅游等。

(二)现代旅游城市类型

现代旅游城市是拥有良好旅游资源,在国际国内旅游产业中占有重要地位的城市。现代旅游城市不仅仅局限于从前的自然风光旅游体系建设,而更加重视在自然风光中渗透城市的人文风光(历史文化、城市格局等)。现代旅游城市广泛利用自身的历史文化资源、交通区位资源以及商业经济资源等不断发展城市旅游产业,逐渐形成了多元化的现代旅游城市类型。其中比较典型的有自然资源型,例如“山水甲天下”的桂林、“四季如春”的昆明、“人间天堂”的杭州等;历史文化型,例如首都北京、避暑地承德、古都西安等;政治经济型,例如经济发达的上海、香港等。

二、现代旅游城市旅游规划体系建设探究

现代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使得旅游城市逐渐增多,为了保持旅游城市旅游产业的稳定发展态势,需要城市旅游规划部门围绕着各地游客的旅游需求,结合到城市自身的特点,立足于旅游城市发展的战略角度,制定出一套科学完备的现代城市旅游规划体系以促进城市旅游产业进一步发展。

(一)现代旅游城市旅游规划建设理论

旅游规划建设理论是制定旅游规划体系的重要基础,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旅游城市发展旅游产业的发展方向。现代旅游城市旅游规划建设理论主要有以下几类。

1.经济发展论

现代城市发展旅游产业的目标之一则是通过旅游产业推动城市经济进一步发展,因此,发展经济是现代旅游城市旅游规划体系建设所需要考虑的要素之一。基于经济发展论的现代城市旅游规划建设体系的优势在于三个方面,第一是增加直接经济收入和创汇能力。从1978年到1997年,我国旅游城市接待海外游客从76万上升到2376万,其带来的外汇收入从2.6亿美元上升到120.7亿美元;第二是增加大量工作岗位,城市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间接提供了更多的工作岗位;第三是推动相关经济产业协同发展,在旅游产业高度发达的城市,其商业、农业、建筑业以及交通行业等都得到了不同程度地发展。

2.闲暇游憩论

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使得人们承担了一定的学习、生活、工作压力,旅游可以很好地帮助人们放松心情、减缓压力,闲暇游憩论由此发展而来。从闲暇游憩论的观点看来,现代旅游城市应当增设游乐设施和一些人文设施以满足游客的不同需求,例如建设主题公园、游乐场、自然人文博物馆、电影院等等。

3.城市资源论

城市旅游和乡村旅游不同,其具有独特的商业优势。从历史发展角度看来,城市是时空的集合体,是人类文明的结晶。城市所积淀的历史文化和现代文化,城市所蕴含的人们精神等都是宝贵的城市资源。城市具备的广泛商业资源能够吸引各类公务旅游,城市拥有的社会人文资源可以发展各种展览、体育活动等。

(二)城市旅游规划建设体系

城市旅游规划建设体系一般要从三个方面进行考虑。第一是准确把握城市旅游规划建设体系定位,现代旅游城市一般规划有三个层次的市场结构:一级市场(基本市场)、二级市场(开拓市场)、三级市场(机会市场)。第二是综合城市实际,发展具有城市特色的旅游产业,例如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经济发达城市发展商务旅游、自然景观优美的城市发展风景旅游等。第三是协调城市各产业综合发展,促进城市整体经济发展。

篇11

【摘 要】信息化通过整合和挖掘煤矿企业的各类信息和资源的共享,从而获得大量的新技术研发信息,及时确定技术创新方向,并为管理层决策提供数据依据,实现煤矿企业由粗放型管理向明细化管理的转变。

关键词 矿井信息化;高产高效矿井;资源配置;工作效率;技术创新;资源共享;精细化管理

0 引言

信息化是以现代通信、网络、数据库技术为基础,对所研究对象各要素汇总至数据库,供特定人群生活、工作、学习、辅助决策等和人类息息相关的各种行为相结合的一种技术,使用该技术后,可以极大的提高各种行为的效率,为推动人类社会进步提供极大的技术支持。但煤矿信息化不能认为是信息化在煤矿中的简单应用。煤矿信息化建设,是建立在信息化近年来在全社会各个行业的广泛应用的技术基础上,并且结合了煤矿企业本身的技术特点,将煤矿安全监控检测、安全生产监控系统、安全生产调度系统、安全自动化系统、安全信息管理等各个系统有机的联系在一起的整体信息化建设。

1 煤矿信息化显著

煤炭生产企业所属煤矿的信息化发展就更滞后了,大部分煤矿还没有建立起自己的局域网,即使有的煤矿建成了局域网,但内部的信息资源未能开发,整个网络未能发挥出应有的效益,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

1.1 煤矿信息化的整体水平不高

整体上,我国煤矿行业依然是劳动密集型产业,生产、管理的自动化及信息化水平较低。大中型矿井生产设备老化,小型矿井生产技术装备水平极低。

1.2 “信息孤岛”制约着煤矿信息化的实现

(1)煤矿机电一体化产品虽然实现了设备的自动化,但由于缺乏必要的通信功能而处于“自动化孤岛”状态;(2)煤矿安全监控系统没有统一的通信协议,各系统处于封闭状态,系统之间信息不能共享;(3)煤矿内部管理思想保守,各部门采用封闭的数据格式或软件。煤矿内部“信息孤岛”的存在,不仅制约了整体效益的发挥,也提高了系统的建设和维护运营成本不利于煤矿整体信息化的实现。

1.3 煤矿生产管理的专用IT产品少

由于煤炭生产自身的特点,要求生产自动化系统本身具有高度的可靠性和安全性,通用的erp、MIS等系统难以在煤矿使用。目前,适合煤矿生产特点和需求的IT专用软硬件产品比较缺乏,难以满足煤矿生产和安全的需要。

1.4 注重硬件投资,忽视信息资源的开发

许多煤矿在进行信息建设时,只注重硬件投入,建立起了局域网,而忽视了内部的信息资源的开发,没有本矿的数据库,整个局域网没有信息可传送。

2 信息化建设对煤矿发展的作用

为了实现煤矿高标准现代化的管理,充分发挥现代化装备水平,不断满足矿井安全生产发展的需要,应建立一套完整的、科学的对全矿井生产过程各个环节所有信息流及数据源采集、自动分析和控制的系统,并将所有子系统纳入到全矿安全生产综合信息平台,实现全矿井安全生产调度综合自动化和数字化分析控制,保证安全生产。

1)有利于增强煤矿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适应市场化竞争的要求,也是煤炭企业转型跨越的需要。

2)有利于理顺和提高矿井的安全生产管理,实现矿井生产指挥的井井有条,提高应急指挥能力。

3)可以实现矿井作业场所环境的实时监测监控,实施有毒有害气体超限报警及断电,实时显示有毒有害气体的含量。

4)可以实时监测各生产环节设备的运行,规范操作流程,减少误操作,也可及时发现设备存在的安全隐患。

5)有利于矿井安全生产,预防和减少事故发生,提高矿井的防灾、抗灾能力。

6)有利于实现生产、运输、洗选、外运环节的协调运行,实现集中统一指挥。

7)可以实时准确掌握矿井作业人员的数量、分布状况及活动情况。

8) 可以提高设备的自动化程度,实现泵房及变电所的“无人值守”,提高效率。

9)可以改善矿工的作业环境,有利于为矿工创造安全健康的工作环境。

10)可以实现原煤产量的实时监测,实时为上级部门上传各种数据。

11)可以实现矿井信息的资源共享,实现异地指挥生产。

12)可以加速知识的传播,实现现有知识的及时更新和应用。

3 煤矿信息化建设的原则

3.1 整体规划

根据本矿自身特点,在全面分析本矿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的基础上,制定本矿的信息化建设战略,用以指导本矿在一个时期的信息化建设。强化本矿信息化管理机构的管理职能。煤矿的信息化工作由本矿信息化管理部门统一规划。

3.2 分步实施

在信息化建设战略的总体指导下,煤矿信息化应坚持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由上到下、逐步推进,分步开发各信息系统,最后集成在一起形成覆盖全矿的信息化系统。

3.3 突出重点

就是针对煤炭生产和经营管理中存在的主要矛盾和问题,找准切入点,利用信息化的手段加以解决,为全面实现煤矿信息化奠定基础。

4 煤矿信息化的内容

4.1 安全信息

(1)采集井下工作场所的有毒气体在空气中的含量并自动监测各种风电设备的运行;(2)井下工作场所的视频监控;( 3)井下人员、机车实时跟踪定位,井下被监控站点人员、车辆具体数量及身的确认。

4.2 生产资料、生产过程信息

将地质、生产设计、地测预报、生产过程控制等直接涉及到煤矿生产环节的内容作为信息化建设的一部分,将这些信息通过网络直接传送,使生产指挥人员及时掌握生产过程中各环节的运行情况,为正确决策提供第一手数据资料。

4.3 物流、经营信息

将煤矿的材料、设备的流动过程纳入信息化建设,利用信息技术使管理者可以实时掌握材料消耗和设备使用情况。同时,实现财务部门与其它部门的日清、日结。

4.4 人力资源信息

建立全矿的人员信息数据库,实现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职工三违、考勤等信息的管理水平。

5 煤矿信息化建设实施的步骤

1)根据本矿的技术力量和应用要求,选择主流技术和设备建立本矿的计算机网络,同时选择好的符合自身特点的系统软件。

2)在网络上建立人事、财务、材料、设备等大型的数据库,大力挖掘有用的信息资源,让大量有价值的、有序的信息在网上流动。

3)利用现有的软件技术开发矿井安全监察管理、物料流动管理等基于计算机网络的辅助管理系统。

4)基础网络和数据建立起来后,按信息流的要求对煤矿传统的工作流程进行改造,建立高效的生产管理系统。

煤矿信息化是利用信息化技术集成和控制煤矿管理、安全、生产、经营活动中的所有信息,实现内部信息资源的共享和有效利用,加强煤矿运作控制,进而实现煤矿粗放型管理向明细化管理的转变。

6 煤矿信息化建设的发展趋势

目前,我国煤炭行业进入了难得的历史发展机遇期,能源的市场化对煤炭行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但随着生产规模的逐步扩大,各种安全问题随之而来,国家所提倡建设的“信息化矿井”就是希望通过应用高科技监测、监控、通讯等手段提升煤矿安全生产的水平和管理效率。随着国内外综合自动化发展技术日趋成熟,大规模集中控制系统越来越被广泛应用于煤矿开采,主要用来监测监控现场作业,尤其被用在作业环境比较恶劣的工作地点,代替人力作业,从而使生产效率显著提高,安全生产得到大大改善。而且,只有不断提高煤矿信息化水平,才能在市场经济中占据有利竞争地位。

7 结束语

总之,煤矿企业要参与市场的竞争必须抓住信息化发展的机遇,应用信息技术再造企业管理过程,实现本矿体制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推动煤矿企业生产现代化、安全化、管理科学化,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提高煤矿企业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篇12

[摘要] 门诊信息系统是实现现代化医院管理的重要保障,文章结合医院门诊信息化系统建设及管理实践,阐述了在信息系统依托下如何优化门诊服务流程,提高服务质量,充分体现“以患者为中心”人文精神的门诊系统模式,提高医院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

关键词 ] 门诊信息化;流程;服务质量

[中图分类号] R197.32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2-5654(2014)07(b)-0071-02

门诊是直接接受病人进行诊断、治疗和开展预防保健的场所,是医院和病人接触时间最早、人数最多的部门,是病人进行诊断、治疗的第一线。门诊工作具有环节多而复杂,就诊时间短,技术要求高的特点[1]。随着数字化医院的建设和发展,门诊管理的内涵离不开信息化的支持,加强门诊信息化建设,是提高医院质量管理水平、促进医院内涵科学发展和全面建设的重要保证,也是必由之路[2]。

我院是一所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日平均挂号人次2000余,2002年开始进行门诊信息化建设,通过对医院门诊信息系统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分模块实施以“患者为中心”的医院门诊信息管理系统,目前对门诊医疗全过程实现了信息化管理,为患者提供文明、高效、快捷的服务。

1门诊信息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1.1门诊建卡系统

建卡系统录入首次就诊病人的基本信息,生成条码号贴于病历本上,条码号作为与病人信息相关的标识之一,可以通过扫描枪扫描在医院门诊各诊疗窗口快速读取病人信息。

1.2门诊挂号收费系统

包括预约挂号、现场窗口挂号、分楼层挂号收费多种形式。

1.3 门诊电子排队叫号系统

患者挂号后信息自动传入医生诊间系统和护士分诊系统,并在各诊室电子显示屏自动显示患者姓名和顺序。

1.4 门诊医生站

是门诊信息系统中心,医生通过门诊医生站对病人采集病史、诊疗信息录入,并与叫号系统、收费系统,药房系统,检验信息系统,影像系统等通过进行信息交互,将知识库和合理用药系统嵌入医生工作站,提高医疗安全。

1.5 LIS系统(检验信息系统)

与门诊医生工作站接口,接收电子检验申请单并且返回检验报告。

1.6 PACS系统(医学影像传输系统)

与门诊医生工作站接口,接收并查阅电子检查申请单,检查报告可以在医生工作站浏览影像。

1.7 药房系统

门诊医生开电子处方时自动取药房系统有关药品的使用信息和库存信息,接受收费系统收费后病人药品信息进行后台摆药。

1.8 自助打印系统

患者只需在自助报告打印机界面直接扫描条码,就可打印出检验检查结果。

1.9 计算机触摸查询系统

门诊大厅设置计算机查询系统,提供有关医院、医师信息、就医指南、预约流程、费用的查询等。

2 门诊信息系统下调整的就诊流程

①根据开诊科室预先计划开诊项目和安排出诊医生、专家门诊的限号人次,在排班系统中预先维护,挂号处根据系统设定的诊室和专家进行挂号;②患者来院首次就诊,在服务分诊台进行分诊并录入患者的基本信息,生成信息条码贴于门诊病历首页,作为在挂号、交费、采样、治疗、查询等就医登记的工具。条码贴于病历上避免了磁条卡在就诊过程中易遗失的缺点;③患者在挂号处直接通过扫条码取病人信息进行挂号到相应的科室,同时挂号信息传到各诊室的分诊台;④各诊区护士在分诊台根据电脑传输的信息指导病人在相应的候诊区等候,门诊医生按照电脑内显示的叫号列表呼叫患者,患者根据候诊区相应的屏幕显示及语音提示,到达诊室;⑤医生对当前患者接诊,在医生工作站中输入病人的诊断、病史,并根据病情开出电子检验申请单、检查申请单、电子药物处方,费用信息传入收费处;⑥患者到收费处,收费员直接扫描病历上条码完成收费。各申请单自动传输到检查科室,患者登记后在检查科室产生等候列表;⑦检验室的采样中心,采样人员刷条码卡或输入发票号码打印出相应的检验条码标签,贴在采样器皿上,进行检验分析。检验报告可自助打印并自动传回门诊医生工作站供医生查看;⑧PACS系统(医学影像传输系统)通过与HIS接口查看门诊医生对患者的病情描述,对患者进行检查后,对检查所见进行描述,形成了带有图像的检查报告;同时将影像回传到门诊医生工作站;⑨医生通过诊查开出电子处方,在患者付费后,药品信息自动分配到发药窗口,患者根据打印有发药窗口标识的发票到候取药处等待,药房打印处方进行后台发药,患者只要根据药房的屏幕显示及语音信息,通过刷条码核对患者,完成发药。

3建立门诊信息系统对医院管理的作用

3.1优化和完善了就诊流程,提高了工作效率

对门诊患者实行条形码标识,避免挂号、收费、检查等部门重复录入信息,而且像超市收费一样快速准确,提高医务人员的工作效率。分诊护士凭借分诊系统科学调度病人的就诊先后顺序,有语音和屏幕提示病人就诊,使就诊秩序井然,减轻了护士的工作负担,减少了门诊患者的隐性投诉需求和护患纠纷,提高护患和谐度[3]。医生不再需要反复书写病人的诊断等信息,减少了由于手工书写可能发生的丢失、字迹模糊等缺陷,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准确性。检查、检验联机系统,缩短了等报告的时间,病人能得到及时诊治。医生每日下班前可全面了解当日自己所诊疗病人的情况,进一步保证病人的安全;也便于门诊部对每日医生出诊情况的分析和管理。另外整合了诊间预约的功能,更多地实现了预约诊疗,进一步减少病人就诊的等候时间;并且预留了接口,为以后进一步并入省网的预约平台打下了基础[4]。

3.2有利于收集保存病人的信息

门诊信息系统为门诊病人建立一套完整的就诊记录,包括挂号、就诊、交费、检验、检查、取药等结果。病人只要持条形码就可以获取以前就诊的相关信息,并且为科研教学储备详实的“第一手”资料。

3.3杜绝医技科室检查漏洞

以往门诊医技科室管理中的突出问题是容易出现人情检查,如熟人不交费等现象,通过HIS收费系统,检查、检验医嘱传到医技科室,医技科室方可返回报告结果,杜绝了跑冒滴漏现象,防止了不规范行为的发生,保证了医院的正常经济收入。

3.4药品管理更严谨、更合理

建立了药品目录和药库的入出库账目,医生录入药物时会提示药物的有无和库存量,使医生及时掌握药品信息,减少病人因药房缺货所造成的往返现象。同时药房管理系统所包含的合理用药监测系统,避免了不合理用药的情况发生,并对各级医师的用药权限进行了设定,规范了各类药品尤其是抗生素和毒麻药品的管理。另外,门诊医生工作站录入医嘱生成处方后,会自动发往收费处和药房,一旦病人完成交费手续,药房会自动打印生成发药处方,在病人到达时,后台药师已为病人摆好药,大大缩短了病人等候取药的时间[5]。

3.5综合统计查询为医院的统一管理和决策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医院综合统计查询功能极大地减少了有关人员的重复手工机械劳动(如手工报账、统计处方等),而且数据真实有效,可信性强,为医院的统一管理和决策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4 门诊信息系统管理的风险防范

4.1信息化下各项制度的制定与实施

由于门诊信息系统的应用,门诊业务的运行也发生了变化,必须制定和完善信息化下的制度和应用信息化的管理模式。建立门诊网络安全规定、各级人员职责,各部门操作规程,门诊信息系统的权限管理等

4.2防止不正当的查询统计

门诊医生可以通过门诊医生站的日志查询当天或一段时间诊治的病人,并且可以查看其处方及发药情况,以便于医生更好的了解病人的诊治情况 。但有人别医生利用计算机简单而迅速查询药物功能进行药品统计,而谋取私利。因此我院除了制定规章制度进行预防外,还利用安装防统方软件进行监控,确保门诊信息化的应用为了提高医疗质量,从而更好以病人为中心服务

4.3 严密的系统应急方案

门诊信息系统实时性强,如果出现供电系统故障、数据库服务器停止响应、主干线路不通、门诊区域交换机故障等情况,致使门诊信息系统不能恢复正常运转,造成门诊不能正常开诊和收费,将直接影响病人疾病的诊治和医院的信誉[6]。为防患于未然,门诊部制定了各个部门科室的应急预案,成立了应急领导小组,准备了两套方案。第一套单机版收费应急预案,应对网络瘫痪的情况,通过单机版系统进行挂号收费发药检查,信息存在本地,待网络恢复后自动上传到系统;第二套方案为全部手工应急方案,应对各种突发事件引起全院范围停电后的网络中断情况,平时对各部门人员定期进行培训,如收费员培训如何手工收费,开具手工发票;门诊医师及护士站保存各类的纸质材料,以备工作站不能运转时能正常开诊,保证病人能及时得到诊治,各医技科室尽可能进行手工操作检查、检验,出具手工检验报告,药房根据处方内容给予发药。

[

参考文献]

[1]陈洁.医院管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3.

[2] 卜晓英,赵广宇,李爱玲,等.以信息系统平台提升医疗质量管理水平[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13,20(6):92-94.

[3]陈静华.优化门诊就诊服务流程对减少护理隐性投诉的效果[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10(23):6-7.

[4]陈晨,赵昶.医院优化门诊服务流程的探讨[J].中国医院管理,2012,32(6):34-35.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