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未来规划范文

时间:2023-05-28 08:18:31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公司未来规划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公司未来规划

篇1

一、继续完善现有信息系统:

   对各类信息系统的电子数据(包括电子文档、公司发文、规章制度、数字视频影音、工程图纸等)的存储、归档、查询、借阅进行精细化管理,并对数据安全和权限进行严格把控。

二、正版软件推广方面:

1. 继续大力推广三维在公司各部门的使用,BIM是工业4.0在建筑行业的重要应用与体现。

2. 继续大力促进公司正版软件采购,包括办公软件、专业软件和工具软件。

三、信息系统建设方面:

1. 对现有的几套业务系统、网络架构进行安全性、健壮性进行评估并对不足做整改。

2. 利用好现有的虚拟机和服务器资源,将不是关键的业务系统迁移到虚拟机环境。

3. 建议部署一套知识体系平台,记录日常发生的各种开发、管理、运维故障的解决办法和指导建议,一方面促进碰到类似问题的处理把饭,另一方面提升其他人处理此类问题的效率,也可促进开发、运维之间互通岗位的的相互学习,避免信息孤岛。

4. 趋于5G发展技术,充分利用移动应用技术,继续提升移动工作流审批、移动打卡签到、移动项目监控以及公司内部通讯录等技术,更有效利用碎片化时间办公以及出差期间手机办公,提高工作效率。

四、涉密项目方面:

1. 加强信息部门涉密管理对涉密项目工作的指导建议工作。

2. 强化涉密工作流程化、制度化、模板化。

五、网络安全方面:

1. 编写服务器安全设置手册,对新购服务器进行统一设置,做到有据可查。

篇2

Creative Strategies总裁

1981年我加入Creative Strategies时,苹果电脑是市场上惟一的电脑。那时候,它被看作是爱好者专用的产品,直到一个叫做VisiCalc的应用软件出现后,人们才从另一种角度审视这种“玩具”。不久之后,Mac出现了,我作为外部调研人员研究Mac的市场营销问题。可以说,我一路看着Mac发展成了多媒体计算系统,看着苹果公司的兴衰荣辱。

正是因为多年来与苹果公司的渊源,所以在对待史蒂夫?乔布斯回归这个问题上,我有着不同于大多数人的视角――苹果发烧友和持股人可能很希望乔布斯重掌帅印,日夜不分地投身到公司的管理工作中,但我认为这不大可能。

事实上,他和他的团队所面临的情况已经与过去有很大不同。一方面是因为乔布斯的病可能随时危及生命,他可能已经意识到,他现在最重要的任务是制定一个规划,而这个计划的执行期是未来的几十年,而不仅仅是下一个产品周期。

我们都知道,乔布斯是迪士尼公司的董事会成员,与迪士尼的关系密切。沃尔特?迪士尼在第一家迪士尼乐园落成并取得成功之后,就制定了远景目标。事实上,在距离他去世很早的时候,他就已经规划了福罗里达州的迪士尼乐园,也制定了要让迪士尼乐园落户世界各地的宏伟规划。在他的一生中,他一直与由管理者、艺术家和“想象家”组成的团队密切合作,给他们灌输迪士尼价值观、原则和他对公司的规划。

沃尔特晚年时也身体也不是很好,更多的时候都是和他的兄弟,以及精挑细选的高管们在一起,以确保他们能正确执行他的规划。一位迪士尼高管就告诉过我,即便是沃尔特死后,他们无论在运营项目还是在投资之时,都会问:“沃尔特会怎么做?”而这就是他们在决定迪士尼未来时的路标。

综合乔布斯和苹果的关系,以及乔布斯所受的“迪士尼式”影响,他在回归苹果后的作用,会与沃尔特对迪士尼公司的长期规划式指导非常相似。

篇3

Abstract:Electric power planning as a systematic project, which has large scale and factors affecting uncertainty and many special and departments involved, planning scheme, so to speak good or bad will affect the final run is reliable or not.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planning theory and method in the market economy, and from the power grid planning and distribution planning and its internal each part briefly discusses the power system planning and reliability,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pocketed by.

Key words: Electric powerSystem planningsolutionreliability

中图分类号:TM73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市场经济下进行电力系统规划,需加强电力市场调研,分析电力体制改革、经济结构优化、电力市场开拓等影响因素,收集各行业信息,研究判断好本地用电量和负荷历史数据及其发展趋势。在综合考虑人类生存环境、资源开发利用、社会经济等基础上,综合权衡规划方案,确定社会、经济和环境这三大效益整体最好的方案,做到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以优化资源配置为重点、符合电力实际的电力系统规划。

一、市场经济下规划理论与方法

1、规划工作新定位

市场经济改革中,电力工业要打破计划经济下发、输、配、供一体化垄断经营,建立开放、竞争的电力市场。市场机制起决定作用,规划重点要把握好市场和面向市场:①以电力市场作为规划基础;②规划重点从确保供应和项目规划转移到开拓需求和市场规划上,引导用电市场;③以企业经济和社会效益作为电力工业发展速度依据。

2、规划工作新思路及评价新准则

电力短缺时,规划“以产定销”,根据发电能力安排电力资源分配;但供需基本平衡后,要先确定市场需求,再安排电力项目建设。编制电力系统规划需从市场角度出发,结合市场需求并加以引导。按市场经济下电力系统规划思路,改进以前规划工作方法和内容。改进判断规划好坏标准:①依市场规则来调节、配置资源;②加强规划适应性,避免规划预见性和前瞻性不足;③加强规划创新性;④加强规划未来竞争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增大未来竞争能力在规划评价中的权重。

二、电力系统资源的组合方法

1、同时法

将供应侧与需求侧方法作直接比较,进而做出系统成本的恰当估算,评估其运行及其可靠性。此外,也可动态管理需求侧,直接估算需求侧管理规模和时间特性。但是,此法对需求侧信息要求高,用电估算模型耗费时间多,运行成本高。

2、DSM 消去法

DSM 消去法根据边际成本进行需求侧管理,再消去有效成本的需求侧管理,优化组合供应侧资源,满足剩余负荷需求。但在需求侧管理措施中,此法所占新资源比重过大,忽略了对用电需求影响,可能会让系统发生运行能力及可靠性问题。

三、电源规划方案及可靠性

1、发电公司角度转变及企业规划

企业性质的发电公司目标是满足外部环境约束和充分利用内部资源的前提下,使利润最大化,为股东创造良好投资回报。所以,未来电源规划,在考虑市场电价波动、国家政策变化、能源价格及负荷变化等因素的基础上,如新机组(或电厂)位置、类型、容量、投运时间及旧机组和旧电厂退役、停运等,由发电公司决定。

2、分布式电源规划

分布式电源也称嵌入式电源或分散电源,直接连接配电系统,如小风力发电、小太阳能发电、燃料电池等。分布式电源的出现让电力系统也出现很多方面的变化:对电业宏观规划、接入公共电网对电力系统运行、受电质量和用户、电力市场和电力经济等的影响。同时,市场经济中将会允许分布式电源与发电公司以同等地位参与竞争。所以,在考虑对电力系统各方面影响基础上,做好分布式电源规划也就十分重要。

四、输配电网规划方案及可靠性

1、电网公司角度转变

市场改革的不断深入,未来继续剥离电网公司的配供电资产,最终在发电领域和配电领域零售业务中引入自由竞争,而输电领域和配电领域网络业务则保持国家自然垄断。由此也就决定了电网公司将作为独立、特殊的市场参与者,受政府和相应机构监管,向市场提供公平、公正和公开的输电服务,并收取一定费用。

2、电网规划面临不确定性因素

(1)未来负荷变化不确定性

由于市场实时电价频繁波动,不同时期电价会有不同变化,考虑用户需求弹性,则负荷水平也会随电价波动而变化。此外,包括由外部刺激和大项目新建所引起的负荷预测不确定性,由于这些项目能否投产、何时投产、投在何地难以预测,受众多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

(2)未来电源规划不确定性

电厂和电网分离,未来电源规划由发电公司根据市场需求自行确定,规划结果不得提前公布,这对电网规划都是不确定因素,给电网规划带来很大困难。

(3)电力市场发展所导致的合作与竞争方面不确定性

市场竞争中,发电公司从自身利益出发,不断调整自己竞价策略,导致市场供需平衡不断变化,价格频繁波动。同时,随着市场对用户侧开放,用户可自选供电商购买电力,用户和电厂的供求关系频繁变化,甚至会有大规模远距离输电交易,这些都造成了系统潮流不确定性,原来电网势必会有新网络拥挤。除了建设新输电线路减少输电瓶颈外,还可通过安装 FACTS.3来调整线路潮流,实现尽可能利用现有电网传输容量。

(4)现有和将来设备使用方面不确定性

电网中有些设备存在先后建设的次序关系,后建设设备选择往往是根据未来实际确定,这就给电网规划的投资和运行总费用带来不确定性。

(5)法规和政策背景不确定性

政策和法规变化给电网规划带来影响最难预测。电网规划要适应这些不确定性因素,使电网具有较好的灵活性和鲁棒性,相对于传统的电网规划来说要困难得多。如何量化这些不确定性因素带来的影响,是市场中输配电网规划的关键问题。

篇4

关键词 十二五 上海 电信运营商

在上海电信运营商历年的发展规划内容中,对外部发展环境的分析都是重要的基础性内容,而环境的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政府及相关部门产业政策的影响,同时,公司的整体和业务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政府及相关部门、行业发展方向的影响,由此来看,各级政府及部门的发展规划和产业规划无疑具有很大的可借鉴和参考性。

一、政府及相关部门“十二五”规划前期内容的发现点

国家“十二五”规划和上海市“十二五”规划主要关注的是宏观的经济社会发展的问题,规划内容的执行和推进会影响产业的发展和企业的经营环境。工业和信息化部“十二五”规划里电信业“十二五”规划是针对电信行业发展制定的规划,是在政府整体规划指导下的分行业整体规划。除了关注政府整体规划里的宏观问题外,电信业“十二五”规划更侧重于关注电信行业自身的健康和持续发展。从前期政府和行业“十二五”规划相关工作和内容的公开情况来看,对上海电信运营商而言,有以下几点需要特别关注:

1.政府“十二五”规划工作启动之初正值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和上海经济产生重大负面影响之时,编制之时则是金融危机影响趋减、国家和地方宏观调控政策效果显现之际,应把政府对宏观经济走向的判断和调控方向及对行业未来发展的设计作为判断行业所处发展环境的重要依据,顺应时势,借势发展。

2.在政府层面“十一五”规划内容和规划期内的历次政府工作报告中,创新都占据重要位置。结合“十二五”规划的前期进展情况来看,“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培育战略性新型产业为重点,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将是“十二五”规划期内的战略性任务。TD-SCDMA和TD-LTE作为国家自主创新技术的典范,在“十二五”规划期内将继续受到政府和相关部门的极大重视并得到政策倾斜,这对建设和运营TD网络的中国移动来说继续是一种政策优势。

3.党的“十七大”提出“五化并举”、“两化融合”。“十二五”规划期将成为“两化融合”推进的重要时期,政府规划中必然有所体现,工业和信息化部的规划中也会有所侧重,城市信息化、农村信息化将会有新的发展。

4.三网融合将是通信信息产业“十二五”规划的重点,也是国务院再次申明的重点。三网融合的主要工作都落在“十二五”规划期内,必然会成为工业和信息化部“十二五”规划的重要内容。上海电信运营商在编制“十二五”规划时,要紧跟工业和信息化部的相关内容,做出合理判断并及早地思考应对方案。

5.在2009年7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的《关于公布中国电信业“十二五”规划前期预研重点研究课题的通告》,首次列入了“现阶段我国对外开放政策及若干重点增值业务开放可行性分析”课题,这意味着在“十二五”规划期内,我国电信业有着对外开放的可能性。上海电信运营商的“十二五”规划中必须考虑这种开放的可能性及开放后对上海电信运营商可能造成的影响并进行提前布局,促进增值业务持续成长。

二、政府及相关部门“十二五”规划内容和编制方法的借鉴

从全国各种类型规划的层级来看,从宏观到中观到微观主要包括三方面的规划:一是国家规划和地方发展规划;二是行业规划,主要是国家各部委及地方行业管理机构针对行业未来发展制定的规划;三是企业发展规划,是企业就自身未来发展制定的规划。

从各层级规划内容之间的指导和影响来看,国家发展规划指导地方发展规划和行业发展规划并影响企业发展规划,行业发展规划指导企业发展规划,地方发展规划影响企业发展规划。国家和地方发展规划会影响企业经营所处的宏观经济和社会环境,行业发展规划会影响企业所处的行业发展环境。企业在进行规划时,必须充分考虑宏观经济和社会环境以及行业发展、技术进步在未来的变化与发展。

在规划的方法上,国家发展规划、地方发展规划和行业发展规划也有一些做法值得企业借鉴:

1.规划编制要有准备。规划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包括制定详细而完备的编制计划、对规划中重大问题的前期调研和研究。

2.规划内容要具前瞻。要加强规划内容的前瞻性,立足企业当前发展情况,把握环境未来发展趋势,制定企业未来的发展之道。

3.规划成果要可操作。规划的目的在于指导未来发展,关键是可以实施、能够操作,因此在规划过程中要摸清楚企业各方面的能力与潜力,以制定出确实有效的措施,同时也要充分听取和融入各方面的意见,以形成对规划的共识,共同推动规划成果的落地和执行。

4.规划实施要重评估。在规划实施的过程中,需要对规划的实际执行情况进行定期评估,适时根据环境的变化和公司发展的情况调整规划的内容,确保公司的可持续发展。

三、对上海电信运营商“十二五”规划的提升设想

目前,国家的宏观经济已经由高速增长期转入结构调整期,中国的电信行业整体也由高速发展阶段转入稳定发展阶段,上海电信运营商应该适时思考与调整未来“十二五”规划的目标导向和结构体系,以提升规划的质量,更好地适应和引领公司未来的发展。

1.规划目标从收入导向转向收入、利润双导向。在电信行业新的发展阶段,相比于收入来讲,利润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因此,上海电信运营商在编制“十二五”规划时,要从原来单纯的收入目标导向转向收入、利润双目标导向,重构发展模型和发展路径,才能确保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2.规划结构体系从全面的结构体系转向重点突出的结构体系。在行业进入稳定发展时期后,企业的发展更需要重点突出、任务明确。因此,“十二五”规划需要调整原先“大而全”的规划结构体系,在明确未来的发展目标和方向后,突出公司未来几年持续发展所需完成的各项重点工作内容,并进行有侧重和针对性的资源保障,确保发展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篇5

中小企业人力资源规划一般要经过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公司战略澄清

战略澄清简单讲就是要人力资源主管要搞清楚公司未来的行业定位,经营策略,经营规模,产值目标等。什么的行业定位决定了选择什么样的人才,经营策略决定了选择什么类型的人才,经营规模和产值目标决定了人才的成本。只有在公司战略清晰的前提下,人力资源规划才能有的放矢,而不是空中楼阁。

第二阶段:内部人力资源现状分析

在对公司的发展战略作了澄清后,接下来人力资源部应对公司目前的人员质量、数量做一个详细的分析。具体程序包括:详细分析目前在职人员的学历、能力特长、综合素质情况;对公司人员进行归类,分清哪些是绩优股、哪些是潜力股、哪些是大盘股、哪些是垃圾股等;

第三阶段:各部门岗位定编状况和需求分析

结合公司的人力资源状况分析,人力资源部配合各部门经理对各部门的岗位定编情况进行分析,以确定定岗情况和未来的需求,列出公司的岗位需求表,并和部门经理、公司高层管理者一起进行确认。

第四阶段:制定公司1-3年人力资源规划

根据上三个阶段的综合信息的整理,经和公司上层领导反复论证后,整理成完整的人力资源规划文档,对公司未来的人力资源需求进行质量、数量的明确规划,同时大致说明具体的培训方法、招聘渠道、费用计划等实施措施思路。

篇6

当今世界汽车工业的竞争已经全面围绕信息化展开,各大汽车公司己把主攻方向从实施精益生产、提高规模效益转向利用微电子技术和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对汽车工业的开发、生产、销售、服务和回收的全过程进行研发。

HL公司从过去10年至今,经历了高速发展的阶段。从原本位于上海的本地公司,逐渐成长为在国内多个城市拥有分公司、厂的企业。在企业销售额屡创新高的表象下,也隐藏着多个危机:(1)虽然销售额继续走高,但市场份额有所下降;(2)利润率有所下降;(3)在某几个传统优势产品上,竞争对手也取得了不俗战绩;(4)某大型集团已在广州投资了一个生产类似产品的公司。可以预见,从整个行业态势来看,HL公司的市场份额已经或将要被蚕食,其行业地位也受到多方的威胁,如果不通过有效措施进行调整,拉开与竞争对手的距离,HL公司的市场份额或行业地位将有可能被竞争对手或后起之秀所取代。

针对以上问题,HL公司决定实施信息化管理战略,彻底改革公司现有的信息管理系统。

1.企业信息化战略理论和方法简述

信息化战略是指为实现企业经营战略目标,由企业管理层、IT技术专家、企业典型用户代表,根据企业经营战略的要求,对企业信息系统的发展目标和方向所制定的基本策略。是企业IT建设在一定时期内应遵循的依据,是企业整体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如图1-1所示,企业首先根据企业外部经营环境和内部管理要求,确定自己的经营战略,其次才考虑如何利用IT/IS战略确保企业长期经营战略的实现。IT/IS战略规划根据企业的长期经营战略对IT的需求,提供相应的IS和IT/IS管理战略,根据IS的规划和IT/IS管理战略,构建IT体系结构,完成企业的IT战略规划。

2.HL公司信息化战略分析

根据HL公司的所处的行业竞争环境,分析出波特五力的组合可参见图2-1。

3.HL公司信息化建设现状和需求分析

HL公司未来发展方向中明确提出了增强综合技术能力、提升产品竞争力,优化产品质量、降低运营成本,提升财务监控水平、提高内部管理效率等要求。这些战略方向和要求是HL公司IT规划以及未来信息化建设的基本出发点和最终目标。

3.1 主要业务需求

如图3-1所示,HL公司未来的业务需求分为二个方面:一是业务流程包括客户分析与开发、新产品开发管理、销售管理、提品与服务、售后服务;二是管理与支持流程包括财务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

3.2 需求与现状的差距分析

1)客户分析与开发方面,目前客户信息基本停留在人工管理,数据的及时性和准确性难以保证。部分客户数据分散在不同的系统中,存在信息不全和不一致现象;系统间缺乏互连,客户信息无法共享。数据分析仅停留在简单的市场数据分析,缺乏有效的信息整理、索引、存放,对已有数据无法充分利用。

2)新产品开发管理方面,现在以项目为中心进行管理,项目的各种信息处理已进行初步的划分,但缺乏对各种数据信息进行统一有效管理。信息录入与方式,基本依靠手工,与其它部门间缺乏信息共享平台。

3)销售管理方面,销售合同管理由于对信息的管理没有电子化,所以查询、统计非常麻烦,而且非常慢;销售计划由于没有系统支持,计划没有与制造集成,信息收集滞后,计划的预测没有太多的数据参考,所以对销售预测有一定的难度;销售产品交付,不清楚销售产品从订单一直到交付到客户仓库的状态;销售考核只能用EXCEL表的形式,半手工方式完成统计。

4)提品与服务方面,供应商的管理目前都是人工干预,供应商的评价管理体系还未建立,难以从产品质量、技术能力、资金实力、信用度、交货时间等全面评价供应商。现在MIS系统三地相对独立运行,目前大部分的物料、成品都由第三方物流公司管理,无法及时准确的了解三地仓库库存情况。制造计划全是由手工作做,并且作好后再下发到各个工厂/分公司,工厂/分公司人员再做相应修改,当计划变更时内部传递速度慢,不能有效的根据销售计划来合理的安排生产计划。

5)财务管理方面,成本管理目前成本涉及到采购、车间、库存等各个方面,但是却没能与这些系统相互集成,从而使成本数据不够准确、及时,核算的难度加大。预算的管理目前不能做到自动预计功能,预算的工作量相当的大。现在的月末会计核算结账周期要6~8天左右,希望把这个时间缩短至1~2天。

4.HL公司IT系统的整体架构预想

如图4-1所示,是HL公司未来的信息系统整体架构预想,它以操作系统、数据库系统、网络基础架构、网络管理、安全管理等作为系统建设的基础架构;以企业外部信息门户作为HL公司统一对外形象,组织和管理内部信息内部信息门户,并以OA办公和工作流管理作集成,成为贯穿HL公司的业务处理平台;支持HL公司各项业务运作的专用和通用系统。

5.现有系统迁移建议

根据未来系统建设的整体时间表,对现有的应用系统建议采取以下的迁移步骤:

(1)K/3系统在ERP系统实施完成前继续使用。未来ERP系统的财务、库存、销售模块在公司总部和各分公司实施完成后,由目前的K/3系统切换到未来的ERP系统。

(2)MIS系统在ERP系统实施完成前继续,未来ERP系统的生产制造和库存模块在公司实施完成后,由目前的MIS系统切换到未来的ERP系统。

(3)HRS系统在ERP系统实施完成前继续,未来ERP系统的HR模块在公司实施完成后,由目前的HRS系统切换到未来的ERP系统。

(4)CRM系统实施完成前继续使用目前的MIS售后服务管理。未来的CRM系统实施完成后,由目前的MIS的售后服务模块切换到未来的CRM系统。

(5)保留目前的PDM/CAD/CAM/CAPP并继续使用。在未来建设CPC时,需要将PDM/CAD/CAM/CAPP与CPC进行整合使用。

6.结束语

篇7

中图分类号:TM7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05-0073-01

电力事业是我国基础经济的支持,近几年,电力事业的发展速度非常快,致力于满足生产、生活的用电,社会用电的压力与日俱增,促使电力行业面临巨大的供电压力,电力行业必须通过电力规划,才能保障电力事业的稳定发展。电力行业规划电力项目时,深化了负荷预测,利用负荷预测,保障电力规划的科学与合理,在负荷预测的基础上,提高电力规划的可靠性。

一、电力规划中的负荷预测

电力行业在电力规划中,需要收集各项电力资料,根据当地电网的供电情况,预测一段时间内负荷的变化情况[1]。负荷变化的周期不定,以当地电网公司的时间规划为主,一般为5年、10年、20年为间隔段。负荷预测的目的是协助电力规划,保障电力规划负荷电网的实际情况,针对电力规划中的负荷预测进行如下分析:

1、负荷预测的方法

电网公司以当地用电实况为基础,预测负荷变化。比较常见的负荷预测方法主要有四种,分析如:(1)神经网络预测,该方法在电网系统内,利用计算机找出负荷之间的映射关系,再按照神经网络预测的方式,实现一定程度的学习,细化分析负荷的映射,由此得出未来负荷的变化情况,预测出负荷的动态情况;(2)专家系统,此方法偏重于历史负荷,电网系统内的负荷以历史记录的方式存储,专家系统通过分析历史负荷,结合影响负荷变化的因素,按照专家的思维方式,分析历史负荷的变化规律,推理并预测未来负荷;(3)灰色数学方法,充分利用数学概念中的序列理论,利用序列变化的方式,转化负荷的变化状态,促使其具有规律性,规律负荷可以生成灰色数学建模,而模型中反馈的未知负荷,可以表达出符合预测的变化状态;(4)模糊控制,其利用模糊理论和数学理论,有针对性的进行负荷预测,准确的控制具有数学理念的负荷变化,促使整个负荷预测的过程都处于控制状态,得出负荷预测的结论。

2、负荷预测的评价

负荷预测能够判断电力行业的需求,按照行业本身的需求进行电力规划,评价负荷预测的价值[2]。例如:某电网公司预测负荷的年平均增长率,找出用电过程中的规律变化,进而制定电力规划的方案,该电网公司参考整个地区往年的用电量,着重分析用电的增长规律,通过以往的数据预测未来对电荷的需求量,完善电力规划的内容,该电网公司负荷预测的数据为,地区年用电量较往年增长8%,前年与上年比较出现了6.83%的负增长,而去年与前年相比又达到了19.62%的反弹增量,因此,该电网公司深化负荷预测,制定未来5年的用电计划,合理规划电力分配,将电力规划与该地区的经济效益、产生发展直接挂钩,利用电力规划推进企业生产,最大程度的创造经济效益。

除了年平均增长率的预测方式外,部分电网公司还会采取产值单耗预测,协助电力规划,为生产、生活提供合理的规划用电。地区产生的产值单耗,存在明显的负荷浮动,电网公司根据产值单耗的浮动变化,为电力规划提供基础的保障信息,稳定地区产业的用电发展,利用负荷预测制定电力分配的计划,加强电力行业的经济建设。

二、基于负荷预测的电力规划

根据负荷预测的结果,提高电力规划的水平,重点分析电网系统内的电源规划和电力规划,体现负荷预测在电力规划中的应用效果。

1、电源规划

电力规划在负荷预测的协助下,需要实行多电源供电,防止用电地区出现大规模的停电。一般情况下,电网公司电力规划中,设计两个直供电源,分别是110kv和220kv,满足城市变电的需求,电网公司规划电源时,需要与多个设计部门进行协商,既要商讨电源规划的占地面积,又要完善最终的勘测设计。例如:某城市电网公司经符合预测后发现,原本电力规划与城市用电存在严重的矛盾,该城市的城东地区经常发生停电事故,所以该电网公司将城东的电源规划改为两回10kv供电,分担原有电源的压力,实现多项电源供电,优化电力规划中的电源分配。

2、电力规划

电力规划是城市用电的基础,如何利用负荷预测做好电力规划,成为电网公司重点考虑的问题。电力规划时,需要全面分析负荷预测的内容,更重要的是收集基础资料,辅助电网系统的规划与建设[3]。电力规划对负荷预测的需求比较大,负荷预测中包含电力规划所需的基础用电资源,例举电力规划的基本资料,如:(1)5年中电网公司内统计的用电信息,如供电、线损等,汇总用电信息中的最大值和最小值;(2)5年内电网公司的电力分配信息,统计城市地区不同行业的用电量,掌握各个企业的用电规模;(3)10年内电网公司统计的负荷数据,包括负荷预测的历史资料;(4)电网系统的结构图,提供根本性的结构分布;(5)明确电网系统内的等级电压,准确的标注出各个等级的电量;(6)以5年、10年为期限,制定负荷变化的预测图,辅助电力规划。

三、电力负荷预测的规划设计

电力规划及负荷预测是电网系统的重要部分,有利于提高电力行业的发展水平,按照电力行业的需求,分析电力负荷预测的规划设计,降低负荷预测的难度,同时为电力规划提供准确的预测服务。

电力负荷预测规划设计的核心是负荷预测模块,电网公司根据电力规划,设定负荷预测的目标,可以将负荷预测模块分为三部分[4]。第一部分是负荷预测的方案,根据电力规划的实际需要,选择单耗法配合模糊回归和灰色预测,为电网公司提供准确的预测方法,保障负荷预测的准确性;第二部分与电力规划的目标相关,包括历史电力负荷数据、经济发展指标、工业发展指标、其它产业发展指标四项因素,指示负荷预测的方向,最终负荷预测的结果会根据不同的因素划分;第三部分是负荷预测模块的结论部分,电网公司按照负荷预测的结论,评估电力行业的供电能力,结合当前容载比,设计电力规划的布点,稳定负荷预测及电力规划。电力负荷预测规划设计是电力规划与负荷预测的综合表现,一方面掌握电力规划的需求,另一方面提供负荷预测的数据信息。

结束语

负荷预测为电力规划提供根本性的数据资料,辅助电力行业实行电力规划,以此来确保电力规划的准确性和稳定度,促使电力规划负荷社会用电的实际需要。电力行业在电力规划中,非常注重负荷预测的应用,而且负荷预测反应了电网系统的真实情况,推进电力行业的发展,体现出电力规划及负荷预测在电力行业中的重要价值。

参考文献

[1] 邹汝杰.眉山电力负荷预测的规划布点管理系统设计[D].电子科技大学,2012.

篇8

我国电力深化改革是市场经济的产物,同时,通过近些年的逐步深入与发展变革,已经对传统电网进行了体制机制上的改良,电厂和电网实现了所有制的分离,在电力生产与销售过程中,通过独立发电公司和具有垄断实力的电网公司分别开展,发电公司只负责电力的生产与传输,在技术层面上进行拓展,电网公司控制着电力系统运营权,是电力的输电资产所有者,在市场机制下,职能较为多样,不但肩负电力平衡运营、输电服务,同时,也需要在输电设施维护上进行全方位管理与投入,多重职能与责任使电公司在市场体制下不断走向完善,市场的需求就是电力部门的职责,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电力市场对电力的需求量不断增加,这就导致了传统电网的不适应,为了适应市场需要,就要不断提高业务能力,对电网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通过符合市场导向的调整,确保用电供电安全稳定,电网规划要求越来越高,市场变化是电网调整的节点,只有符合市场的规划,才能满足需求,形成良好的可持续循环供电用电效能。

1 电力市场下电网规划现状

我国传统电网规划主要是紧紧围绕电源进行的,对市场需求因素考虑并不多。现代市场发展,传统规划任务已经无法满足市场情况,合理的规划需要重点在研究负荷增长上下功夫,只有这样才能在电源规划方案基础上,形成更加合理的规划效果。市场对电力的需求量增长,使原来电力供应无法满足发展需求,只有确定最科学、最合理的电网发展计划,才能满足供应并最大限度的减少电网建设投入,降低用电使用费用。通过调研形成的电力规划,对传统发电厂和输电网做了全面划分,使电力规划出现了较大的波动,电源与电网的规划形成了两种概念,不再统一进行,在规划中实现了发电公司和电网公司各自职能效应,这种发行方式,不但能够最大限度提高企业利益收益,形成良好的社会效益,同时,也给电网投资者带来了投资方向的转变,电网运行成为关键问题。在电网规划中,最直接最有效的电网规划目标是降低投入与使用成本,通过将成本降至最低的方式,最小化剩余输电容量,不论规划,根本目标均是力求在保证系统安全及可靠性的条件下,不断满足市场所需,实现安全可靠的输配电运行。市场机制以用户为中心,消费者希望用电费用最少化,那么市场竞争中,就出现了降低用电费用的方式,以此提高竞争力,扩大社会影响力,我国电力市场形成了多元化的竞争格局,这就要求电力部门要根据市场变化不断调整规划思路,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总体目标。

2 输配电网规划所面临的不确定性因素

2.1 法规和政策背景的不确定性

政策的不确定,使市场更加不稳定,不同的社会环境会带来不同的行业影响,那么,对不确定的未来社会环境变化,电网规划则是不稳定的,这种不确定性,对电力发民是不利因素,国家政策与法规时刻发生着变化,这种变化将会极大影响到电网整体规划与发展,政策和变化难以预测,直接带来的后果是电网规划的短期行为。

2.2 现有和将来设备使用的不确定性

当前设备不断升级改造,电网中某些电力设备间存在现实建设与运用的次序关系,后期投入的设备多是较为先进的,是充分考虑到后续建设的,在设备性能与使用上会出现一些超前设计,对当前实际用电无关紧要,这种根据未来实际用电情况来确定的设备,在容量、技术、性能上更加优良,电网整体规划投资总费用就不能准确测定。

2.3 未来电源规划的不确定性

电力机制改革,使传统的统一形成分离,电厂和电网形成了各自的职能,未来电源规划主要决定权在于市场,主要是通过发电公司按照市场整体变化进行调整与自行确定,未来的发展变化莫测,规划结果是不确定的。

2.4 未来负荷变化不确定性

经济发展决定用电量多少,一个区域用电的不平衡性,使市场出现较多的变化,随着我国电力体制机制的创新发展,电力市场已经向用户侧开放,用户是市场需求的导向与风向标,市场会根据变化不断随时调动电价,使电价形成波动价格,这种调整会不断增多,越来越频繁,这就是用户需求弹性决定了市场,为了满足用户变化的电量,在区域电力负荷水平上也需要有所调整,根据电价波动不断进行变化,对地区经济发展有影响的是外资的注入,那样会无形中增大区域电力负荷,产生不确定因素。

2.5 市场合作与竞争不确定性

市场以赢利为目的,各电力公司为了自身利益与发展,在市场交易中形成以强强联合为主的合作模式,将利益高低当成调整竞价策略的首要根据,市场使用与竞争的变化,使市场供需平衡点出现不稳定的频繁变动,这就导致了市场电价不断波动。用户自由选择供电商,使用户和电厂供求关系出现巨大变化,使系统潮流产生不确定性。

3 配电网规划新思路与方法

为了满足市场供需平衡,就要在电力配电网规划是不断研究探索,通过良好的层级转换,把输电网总电力进行合理科学的分配,通过各供电公司具体情况,由公司建设的配电网再转供给用户,通过这种层级转换,实现用户与电力公司市场交易,从而实现电网建设和运行的利益最大化。

3.1 综合考虑未来不确定因素

电网规划需要有一个长远性和持久性,但是在电力市场发展中,往往会出现施工新变化,使电网负荷产生不确定性,电力市场变化难以估计,在负荷预测时,就需要续传实际,充分考虑到未来的发展与变化,综合性进行因素影响分析,通过技术改良,实现数据可控,挖掘市场潜力,合理规划电力物理空间。

3.2 充分考虑分布式电源影响

分布式电源直接和配电系统连接,要充分考虑到分布式电源用量,为了保证用电供电可靠性,就需要在规划中全面考虑到配电系统设计、控制及运行情况,确保传统配电网规划方法更加合理稳定。

3.3 规划模型出现改变

电力的发展,使电力市场需求侧管理得到发展与推广,为了更加有效的实现经济目的,配电网规划概念与模型有了全面提升,通过可靠性成本预算,实现配给最优化、效益最大化可靠性模型在电网规划中起到了直接的影响,被广泛用于电网规划建设中。

3.4 提高电力市场需求预测能力

调研市场情况,全面掌握数据,做好市场需求量分析,通过指标研究,确定需求预测模型,做好混合需求模型负荷预测。电网规划期结束前,对预测水平和结果做调整,提高预测精准度。

4 结束语

电力市场影响着电网规划结果,只有全面了解市场,避开不确定因素,才能不断改善电网规划不足,通过综合运用模型分析,实现未来电网负荷变化数据,确保电网规划更加科学合理。

篇9

一、个人与组织职业生涯管理概述

从企业的战略角度出发,职业生涯管理是将企业的目标与员工个人职业需求和生涯管理相结合,通过职位描述,设计,持续的培训等方式,帮助员工进行职业选择,让每一个员工发挥自己的强项,同时发挥已有的潜能,施展才华的事业空间。

个人职业生涯管理是根据自身的条件和能力,通过对外部的客观环境进行分析以及把握,对自己要从事的职业进行设计和规划,管理,并为实现自己的职业目标,积累知识,以及增强技能,最大化自我实现的过程。

综合个人和企业的职业生涯管理需要二者有着明确的规划发展和融合。

二、个人和企业的综合职业生涯管理要点

企业要为员工设计职业生涯规划,提供成长中的计划,执行,沟通辅导,再修正式执行,帮助个人在成长中的职业生涯管理,在企业与员工互动过程中营造共同成长的组织氛围,不但清楚地看到自己在组织中的发展道路,对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并且一直有着正确的管理周期进行回顾和提升。

企业建立的个人职业发展规划,为个人设计了一条经过努力可达到个人目标的道路,内容涵盖个人情况、阶段性目标以及为实现目标中的偏差和努力方向,有效地将公司发展和个人目标实现结合起来。具体为:

1.公司与个人能共同成长

公司与个人能共同成长的过程中,第一个步骤是公司所“要求的工作”与个人的“可发挥的能力”能够有所配合。在这之中,个人必须磨练自己的行为和能力,增加工作的成效。个人有积极的上进心,自我能力与工作的成效就会不断地提升,最终能使公司成长。只要能够不断保持向高的目标去挑战,去争取新的职位,公司与个人就会持续不断地成长。

2.公司与个人的定位

为了达成将来的目标,“组织”是实行战略的一个手段。每一个组织都有连接性的使命存在,这个就是组织的最终任务。

正如员工的质与量决定公司的价值一样,为了持续达成任务,让能担起此任务的员工配置到适当的位置是非常重要的。

有才干的员工不是一朝一夕之间就能形成的。必须在日常生活中提升个体的能力,并且本身必须保持充分的动力,对工作充满热诚且能清楚规划自己未来和展望。

思考从公司的角度来说自己的存在意义是什么,这个工作对自己来说是否有兴趣等等。综合的职业生涯管理是每一个人能够清楚的意识这些问题与目标,让自己往更高的职位发展而形成的。

3.公司与个人的对等关系

上司与部下尽量是对等的关系,让公司的未来与个人的未来能够朝同样的方向前进,让每一个人所创造出来的成果以及自我成长同时转化为公司的成果与成长,这个便是综合职业生涯管理的基本思想。

对等关系中个人清楚了解自己现在必须做什么,接下来必须做什么,成为高度自律型人才。因此,必须要保有对等关系,个人能够主导自我,开发自我,能够充分理解人与组织关系,并运用组织平台实现职业生涯目标。

以职业生涯发展目标作基础,让公司与个人能够一起共同追求成长,这就是综合职业生涯管理所追求的目标。

4.个人的自律性成长

个人必须考虑公司与个人的两者关系,在适应工作的实践与变化中,展现自己的阶段性的业绩与成果,并且对将来有明确的目标与规划,清楚了解自己现在做什么,接下来必须做什么,这种自律性的人才才是职业生涯管理中的最佳体现。

5.促进上司与个人的交流沟通互动

个人和组织综合的职业生涯管理是上司与个人共同思考并实现将来目标的过程的一个架构体系。

运用综合职业生涯管理里的对人才的知识,技能等要求,上司通过沟通交流激发个人对工作热诚,重要的是必须以职业发展目标为基准来一起沟通讨论设定现在与未来。

领导层必须协同倾听部下对职业生涯的规划,作深层的了解以后,与部下一起思考后续的实现过程。另外,个人必须将自己的人生观以及自己对人生规划的想法与上司共同分享,并拥有自主性。

6.拥有个人的目标和人生规划

能够明确地描绘自我的未来人生称为个人的长远目标。这里面包含了更具体的生活方式与人生规划,这是职业生涯规划和发展中的个人主导自我发展的基础和同时需要在动态的工作进程中不断调整和修正。

为了将员工所有的潜在能力激发出来,使其能达到最大的发挥,不仅仅只是让员工的工作与生活达到平衡,还必须让其能够清楚了解自我本身的人生观以及对工作的价值观等,确保正确的观点。统合个人的目标与人生规划,不只优先考虑每个人的状况,而是必须要让每一个人所拥有的力量能够发挥到极限。

总之,从个人的规划目标,迎接挑战,根据组织的远景和目标,给与平常工作的支持和鼓励,在对等性的基础上进行公正的评价和回馈,提升自律性,再重复新的一轮目标设定和计划、执行、回顾重复,这是职业生涯管理过程中上下级的互动,更是个人和组织的互动,依据在工作的实际业务中来完成行为偏差的沟通,互动,修正和努力,通过公司对员工的一贯连续性的支持和员工自身的努力来达成最终真正的双赢。

参考文献:

[1]葛玉辉.人力资源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6(第二版).

篇10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04-0035-02

近几年,随着经济全球化、长距离旅行需求的增长,航空运输作为一种现代化快速运输方式得到了快速发展。2010年全行业完成运输总周转量、旅客运输量和货邮运输量达536亿吨公里、2.67亿人和557万吨,与2005年相比分别增长105%、93%和82%。根据相关统计部门预测,未来五年中国民航业投资规模在1.5万亿元以上,“十二五”期末,年旅客运输量达到4.5亿人,运输机场数量达到230个以上。这表明,民航业在国国民经济体系中的作用和服务能力将进一步提升。航空公司作为民航业的主要力量,在民航市场的发展中不断成长,然而面对外航的不断进入、有限的市场需求、铁路提速和高速公路的快速发展,航空市场的竞争也不断加剧。航线网络规划作为航空公司重要的战略决策,是提升竞争力的主要手段。通过规划合理的航线网络,可以使航空公司在满足市场需求、争取发展机会和有效整合内部资源之间进行良好的平衡,对增强自身竞争力和提高运营收益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国内外一些理论学者对航空网络相关问题的研究虽然范围很广,涉及的学科众多,包括运营收益、地理、交通、运筹等,但多数研究主要集中在对航线网络的特征、设计、不同结构的优劣以及产生的经济效益等方面的分析,目前很少有文献从航空公司长期战略角度对航线网络规划的影响因素进行系统的研究。因此,本文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以及对国内航空公司调研总结的基础上,综合分析、归纳了影响公司航线网络规划的内外部环境因素。

一、航线网络规划的含义与作用

1.航线网络规划的含义与主要任务。航线网络规划是航空公司对未来所运营的航线和市场战略布局、航线的组织形式(航线结构)、航线的市场规模和生产经营指标等所作的长期系统规划。

2.航线网络规划的作用。航线网络体现了航空公司的服务范围和经营规模,反映出航空公司的竞争能力、成本收益和服务水平,同时也是航空公司开展其他工作的基础。(1)航线网络规划是影响航空公司生存和发展的战略性决策。一般来说,通过行业内外环境的分析,航空公司的规划部门根据公司发展的需要、公司的市场定位、联盟策略等,会首先对未来公司的航线网络结构进行系统规划,使其符合公司的发展速度,满足未来公司的战略发展目标。只有在航线网络结构明确的基础上,航空公司才能进一步制定机队规划、航班时刻规划、机队维修计划、市场营销、人力资源、财务管理等方面的战略规划。因此航线网络规划对公司的生存和发展有着战略意义。(2)航线网络规划影响到航空公司的经营目标。明确企业的经营目标直接关系到航空公司的资源分配,尤其是航空公司的三大资源:飞机、机组和航班的规划与调配。而航线网络规划是针对航空公司三大资源合理调配的先决条件,没有一个合理的航线网络规划,就不能确定航空公司的主营市场,造成盲目地经营。(3)航线网络规划影响航空公司、航空公司战略联盟的综合竞争力。从世界范围来看,航空业的竞争已从单个航空公司之间的竞争延伸到了航空公司群体与群体之间的竞争,也就是航空联盟之间的竞争。同时,受各国家航权的限制,单个航空公司无法建立遍布全球的航线网络,航空联盟的出现,使得航空公司通过联盟得以调高市场竞争力,从而得以提高进入市场的速度,遏制和鼓励竞争对手,而那些没有结盟的航空公司则面临强大的市场竞争压力。

二、影响航线网络规划的外部环境因素

1.区域宏观经济环境因素。航空公司在考虑市场战略布局和选择时,为保障公司收益增长的持续性和稳定性,会首先依据各区域市场需求规模和增长率的预测,选择市场增长潜力较大的区域作为航线网络布局的重点方向。而各区域宏观经济环境因素与运输市场需求是密切相关的,如国民生产总值、地区人口数量和生产总值、地区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等不仅直接反应出该区域目标旅客的购买力水平,同时也是形成航空市场有效需求的构成要素。

2.航权开放和空域开放。在世界上多数国家和地区,航空公司航线开辟、产品规划在很大程度上依赖空域的开放,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法规、政策以及军事因素都限制了空域的开放,航空公司是依靠天空开展自身的运营的,天空不能开放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航空业的发展,同时也限制了航空公司市场进入机会和航线连接方法,限制了航空公司的生产运营。

3.市场需求水平。航线网络规划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通过合理的优化和开拓航线网络来满足市场的需求。可以说航线网络规划中,对市场需求的掌握是航线网络能够成功的重要影响因素,不仅影响到航线是否有充足的需求保障,同时也影响到产品是否具有可持续的市场竞争力。因此,制定航线网络规划必须充分地对现有的航线市场情况做出评估并对未来需求做出动态的预测,力争最大限度的适应和满足市场需求。

4.市场竞争程度。航空公司在进行航线网络布局之前必须综合评估企业所面对的市场竞争状况,结合自身条件利用航线网络规划塑造差别化竞争优势。一般而言,市场竞争程度取决于两个方面:空运行业内的竞争程度和替代品的竞争水平。目前国内干线普遍存在资源饱和、运力过剩的现象,在现有价格体制不变的情况下,供大于求的局面还要持续一段时间,竞争十分激烈。另外,高速公路的开通、铁路的提速和高铁网络的建设,对航空公司中短途航空运输带来了极大的冲击。目前,一些航空公司为避免国内航空市场日趋激烈的竞争,纷纷计划开辟或加密国际航线,通过优化远程航线和洲际航线,加强枢纽建设,将其短程航线和远程航线相结合,增加中转旅客流量,进而提高经营效益。

5.地方政府的政策。民航运输业作为城市间资源交换的载体,把社会生产、分配、交换与消费各个环节有机地联系起来,在世界范围内吸纳和集聚生产力的各种能量和要素。因此,目前各级地方政府都很重视利用航空运输业的发展,创造一个优越的商务环境,促进当地经济发展与规划。

6.运输机场的保障能力。运输机场是国家综合交通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航最重要的基础设施。机场的地面保障能力(机场地面保障设备、机场容量、空管设施设备等)不仅会影响航线的开辟、机型和时刻的安排,还可能影响区域航线网络覆盖范围,是航线网络发展的约束条件。

三、影响航线网络规划的内部因素

1.航空公司的市场定位及战略目标。每个航空公司都有特定的战略目标,战略方向明确了航空公司的市场定位和顾客群体,这些会直接影响航线网络模式的确定。例如美国西南航空公司成立之初就有清晰的市场定位:服务的目标顾客为旅游休闲旅客和自费的短途商务旅客,将自己定位于低成本运营的地区航空公司。因此,西南航空专门寻找被忽略的国内潜在市场,遵循“中型城市、非中枢机场”基本原则,放弃枢纽辐射式航线布局,航线结构基本以城市为主,并逐步发展成蛛网式网络。

2.航空公司的客户结构。在设计航线网络时,航空公司总是想用较少的飞机或航班来满足市场需求,且希望获得低运行成本、高载客率,以便获得最大利润;而旅客则对高航班频率、多直达航班、少转机时间等高质量服务充满期待。由此可以看出,在航线网络设计时旅客的预期和航空公司的收益之间存在冲突,要设计出合理有效的航线网络必须兼顾航空公司和旅客两方面的利益。同时不同类型的旅客也有不同的需求,比如商务旅客对于航空公司的要求主要是快捷、舒适、准点与高的航班频次,但休闲旅客更多关注的是对机票价格和购票限制条件。合理的分析市场客户结构,正确认识主流旅客群体,准确把握各类型旅客的消费需求,有助于航空公司全面掌握旅客的行为特点,灵活调整航线结构,提高自身竞争力和经营效益。

3.航空公司现有资源条件。航线网络规划力争寻求市场需求与公司资源的有效匹配,经营特定的航线要求航空公司必须具备相关的资源条件(包括现有航线网络、公司各基地的分布、机队规模与结构、机型、飞行和机务人员的数量、时刻资源的可获取水平、资金实力等)。因此航空公司必须以企业自身条件为基础,充分考虑航空公司现有航线网络结构以及规划期内可用的人力、物力、财力等其他各种资源条件,来制定符合航空公司实际的航线网络规划。

4.航空公司市场开发能力。航空公司市场开发能力包括开发航线的能力、培育航线的能力以及如何创造和保持竞争优势的能力等,取决于航空公司高层领导的重视程度、市场主管部门的开发能力以及公司内部各部门的协同水平。当具备一定的技术条件和市场开发能力时,无论开辟一条新航线或是撤出一条老航线,收益的把握都将更大,进而增强了航线网络调整和优化的灵活性和可行性。

5.航空公司重组和联盟策略。对于航线网络规划的影响随着公司的不断扩大,影响越来越大。航空公司通过联合和兼并,不断扩大机队规模,扩大航空公司的网络,以拓展市场提高竞争能力。同时,能够更好的发挥大集团优势,更具规模经济效益和运营效率的枢纽网络结构被大型航空公司普遍采用,替代了原来的城市对或单枢纽航线为主的结构。因此航空公司重组和联盟对航空公司的发展和网络结构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重组或加盟的前提条件就是航线网络规划, 只有航空公司的航线网络结构和规模能够满足联盟伙伴或新公司发展的需要,这种双赢的效果才能够使航空公司在航空业中拥有更强的市场竞争力。2007年12月12日国航正式宣布加入星空联盟,将其丰富的航线网络与星空联盟强大的国际航线相连接,进行全球网络的优化和互补。通过联盟网络国航可以飞往全世界162个国家的975个目的地,网络遍布全世界,使国航航线网络范围延伸到以前市场的空白地区,提高了网络质量,增加了网络收益,同时使联盟收益达到了预期目标。

参考文献:

篇11

最佳咨询机构奖

纵迪浩博致力于通过全面的企业架构咨询、规划、设计与实施等服务,为客户提供专业的信息化解决方案,其专注的IT基础架构领域咨询服务,帮助客户的IT系统支撑其业务稳健、持续发展。

北京纵迪浩博信息技术咨询有限公司(简称纵迪浩博)从创业至今一直在企业信息化咨询这片蓝海里积极探索,奋勇向前。在对信息化依赖程度越来越高的今天,如何合理规划IT,如何确保规划能够有序、有效落地,已经成为众多企业面临的一大挑战。纵迪浩博致力于通过全面的企业架构咨询、规划、设计与实施等服务,为客户提供专业的信息化解决方案。

纵迪浩博始终秉持“关注客户需求、超越客户期望、提升客户价值”的服务理念。

纵迪浩博的成功源于其敏锐的市场嗅觉、较高的技术水平、良好的服务理念以及不懈的创新精神。

提供全面服务

在企业信息化高速发展的大背景下,纵迪浩博专注于容易被企业所忽视但又十分重要的IT基础架构咨询领域,以TOGAF企业架构为指导,融合Gartner IT基础架构、运营成熟度模型和微软IT基础架构优化模型等方法论,并结合丰富的实践经验,形成了完整的IT基础架构咨询方法论。

创新业务模式

纵迪浩博以多年积累的IT架构实践经验及大量成功案例为基础,以优秀的技术团队为核心,以中立的第三方视角为原则,以自我创新的科学方法论为指导,以项目的质量保证为己任,赢得了客户的认可。公司立志成为国内一流的信息化解决方案提供商。未来,纵迪浩博将以IT基础架构咨询服务为基石,稳步开展企业整体架构的咨询、规划、设计与实施等业务,帮助客户真正实现商业模式创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

纵迪浩博已经形成了独特的企业架构设计方法论、Windows架构设计方法论、网络架构设计方法论、信息安全咨询方法论、IT服务管理咨询方法论等多种IT基础架构咨询相关的方法论,为国内外多家企业提供了IT基础架构、Windows架构、网路架构、移动应用安全架构的规划设计服务、信息安全评估及体系规划服务,以及数据中心的规划设计和运维管理服务。

篇12

煤炭产能快速扩张

预计未来五年公司煤炭产能快速增长,远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2008年,公司累计生产原煤1,180.96万吨,同比增长16.92%,增量主要来自于刘庄煤矿。刘庄煤矿最新核定生产能力为800万吨/年,预计今年产量500万吨(2008年刘庄煤矿累计生产原煤454.56万吨),明年可以达产。公司目前在建的是板集矿井和口孜东矿井,设计生产能力分别为300万吨/年和500万吨/年,前者投产期原为2009年下半年,因副井井筒发生突水事件而延期后者将于2011年投产,公司将公开增发不超过2亿股A股,募集资金净额不超过27亿元,用于该矿矿井和选煤厂项目建设,预计成功增发没有问题。

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淮南新集矿区总体规划的批复》,确立了公司作为全国13个亿吨煤基地的大型煤炭企业之一的战略定位;公司将打造成以“煤炭采选为主、煤电并举”的大型企业。公司将根据国家发改委关于淮南新集矿区总体规划的批复,保证“每年投建一个矿井,投产一个矿井”,在未来5-10年内建成年产3590万吨的生产能力。

公司是国家开发投资公司煤炭类资产的唯一上市公司,后续资产注入值得期待。国投煤炭公司将不再是公司股东。公司积极向下游的电力行业拓展,有利于公司提高抗风险能力。公司与皖能电力集团合作,成立国投新集电力利辛有限公司,公司出资比例为55%。利辛公司是板集矿配套坑口电厂,一期工程规划建设2×60万千瓦的超级临界燃煤发电机组项目,投资总额估算为45亿元,未来规划再建设二期2×60万千瓦的燃煤电厂。依据机组煤耗测算,一期机组年耗煤量将接近300万吨,即板集矿年产能将全部供给坑口电厂;二期耗煤则由杨村、展沟等新建矿井提供。除利辛电厂外,公司拟建设的刘庄矿坑口电厂规模大致也与此相仿。目前以上电厂项目正在政府报批过程中。

除以上筹建项目外,公司还在2008年底投资1亿元受让康源电力持有的国投宣城发电公司24%的股权(另为国投电力持股51%,国电力源电力25%)。国投宣城发电公司规划总容量为320万超临界燃煤发电机组。一期工程为1×60万千瓦已于2008年8月22日正式移交商业运营,目前经营亏损。国投宣城发电公司的燃煤主要来自公司的供应(2009年公司预计供应国投宣城发电公司煤炭110万吨)。公司积极向下游的电力行业拓展,致力于煤电一体化,有利于公司提高抗风险能力与盈利能力。

产品需求旺盛

近几年来,公司借助煤炭市场持续好转,实现了产量和售价的持续性增长,公司总体经济实力大大增强。公司煤炭产品仍将处于供不应求的局面。公司电煤销售实际上有三种价格:一种是省内计划重点合同价格;一种为省外计划重点合同价格;还有一种是省内外计划外煤炭销售价格,在每年年报中公布的电煤价格实际上是以上三种销售方式的加权平均价格。目前公司合同煤约占70%,地销市场煤约占30%。从发展趋势看,合同煤价趋向上涨,与市场煤价并轨。2008年商品煤平均售价(不含税)458.37元/吨,较上年同期提高99.66元/吨。2009年初,安徽省内地销煤含税价格520元/吨左右,目前已经升至580元/吨。我们认为,随着宏观经济的复苏增长,煤价将呈现长期增长的势头。

公司所在区域火电机组将继续大幅增加。火电发电一直是安徽省内主要发电形式,2008年火电装机容量占全省总装机的94%,未来的新增装机也主要以火电为主。根据规划,未来三年省内新增装机约54%,加上皖电东送机组的建设,预计新增装机增速在80%以上。淮南矿业、淮北矿业、国投新集和皖北煤电等四大开采主体产量约占金省煤炭的90%以上,成四足鼎立之势,不存在小煤矿复产对供给面的影响。

财务效益分析

公司近年来主营业务收入整体呈上升趋势,增长的主要原因是煤炭售价的上升、以及煤炭销售量的增长。2009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7.35亿元,同比减少3.6%;净利约5.80亿元,同比下降21%。每股收益0.31元。其中三季度单季实现收入10.93亿元,环比二季度下降17.38%,三季度单季实现净利润0.95亿元,环比下降41.34%,业绩下降的主要原因是煤矿停产检修、生产成本管理费用上升。预计四季度的业绩要明显好于第三季度。

公司具有较强的成本控制能力。2008年商品煤平均售价458,37元/吨(不含税),预计2009年.商品煤销售均价约430元/吨(不含税),2010年有望在此基础上上涨14%左右。公司目前安全费及人工成本低于省内其他同行,存在上涨的可能。但由于公司的煤炭供不应求,上升的成本部分可向下游进行转移。

盈利预测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