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28 08:18:33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企业经营思想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1.市场观念。市场观念是企业处理自身与顾客关系之间的关系的经营思想。顾客需求是企业经营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是企业的生存发展之源。企业生产什么、生产多少、什么时候生产以及生产的产品以什么方式去满足顾客的基本需求是市场观念的基本内涵。
2.竞争观念。竞争观念是企业处理自身与竞争对手之间的关系的经营思想。市场竞争是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各企业之间为争夺更有利的生产经营地位,从而获得更多的经济利益的斗争。市场竞争具有客观性,排他性、风险性和公平性。企业对这方面的认识和态度,反映出企业竞争观念的表现方式和强度。
3.效益观念。效益观念是企业处理自身投入与产出之间的关系的经营思想。企业可视为一个资源转换器,以一定的资源投入,经过内部的转移技术,转换出社会和市场所需要的产品。经济效益是产出和投入之比,这个比率越大,经济效益就越高。效益观念的本质就是以较少的投入(资金、人、财、物)带来较大的产出(产量、销售收入和利润)。因此,企业的效益观念涉及到处理好投入、转化和产出的综合平衡,解决好投入、转换的经济、高效和产品的适销对路的产品。
4.创新观念。创新观念是企业处理现状和变革之间的关系的经营思想。创新是企业家抓住市场的潜在机会,对经营要素、经营条件和经营组织的重新组合,以建立效能更强、效率更高的新的经营体系的变革过程。企业的创新观念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技术创新,包括新产品开发、老产品的改造、新技术和新工艺的采用以及新资源的利用;二是市场创新,即向新市场的开拓;三是组织创新,包括变革原有的组织形式,建立新的经营组织。变革是有风险的,然而不变革也是有风险的。对两种风险的认识和态度是创新观念的本质。
一、从市场经济运行机制构成要素看现代企业经营
从所周知,市场经济运行机制中有所谓“看不见的手”之说,即企业个体的自利行为却有如被一只“看不见的手”对其进行引导,从而从“自利”动机出发达到“他利”的目的。
然而“看不见的手”效用的有效发挥,却有赖于另一要素――“守夜人”。所谓“守夜人”其实指的是要有强有力的宏观政府,以完备的法律以及公正的执法精神为手段进行企业自由竞争、平等交易等外部环境构建及维护,进而使得企业个体的自利行为,不至于出现有害于他人的倾向,而始终以效率为惟一目标。然而从市场经济运行的具体实践来看,完备的法律安排这一设想却过于理想。从本质上说,法律制度就是对各种行为主体的利益和责任进行界定和安排,而随着市场活动的多元化、变动性日趋加剧,法律的制定程序总是无法与交易的变化同步,如此就会导致“守夜”法律的不完备,从而使得行为主体的行为缺乏指导标准。此外即使法律是完备的,而其对于经济行为的裁决却要有冗长的程序过程:、取证、诉讼、判决以及执行,这导致其作为交易活动协调者的成本太过高昂,从而降低交易活动的效率,甚至会抑制交易活动的产生。
由此在市场经济运行机制中,除“看不见的手”与“守夜人”两个要素之外,我们还必须找到另外一种机制,以消除因法律不完备或协调高成本而带来的对市场交易活动的阻碍影响。事实上,这种机制就是完备、发达市场经济中较为常见的伦理经营机制,即依赖于对单纯法律外在调节副作用的清楚认知,各交易主体开始重视自身经营的道德和诚信,并逐渐形成内在的经营哲学和观念――一是不做不应该做的事情,二是努力履行自己认为应尽的道德义务,本文将“不应该做的事”称为道德黄线,将“应该做的事”称为道德绿线,因此在市场经济运动机制中,各微观主体的活动已不再是仅有法律红线为底线的区域,而是应为包括法律红线,道德黄线和道德绿线的三线区域,即分别是“不能做的事”、“能做但不应该做的事”、“应该做的事”。一般而言各市场主体为降低交易成本和避免道德压力会在离触犯法律红线较远的道德黄线的水平上活动(不该做的),并且相当企业会逐渐向最上面的道德绿线方向进行经营活动(应该做的),以求满足内心道德原则。既然如此,那么市场经营活动中,法律协调的机会便大大减少,即效率大大提高,从而使得法律协调作用越来越体现为一种红线警戒功能。
综上所述,高效率的市场运动机制结构中有三个关键点:
其一是经营个体平等交易和自由竞争,宏观管理者不宜过于干涉。
其二是前者“看不见的手”效用的发挥必须有全面、完备的制度环境作为支撑。
其三是作为制度协调的补充,企业必须以道德和诚信为信条,进行经营行为的自律,从而避免制度他律而导致的低效率。
以上分析的视角是整个经济活动,然而从企业经营的微观环境看,企业内部运作也大体如此,首先是企业经营绩效有赖各级员工自觉地发挥其智慧,其二是要激发员工的自觉性则必须要有良好的内部制度安排,其三是为弥补制度的高成本缺陷,企业管理者必须依赖诸如“正身以正人”以及团体合作等伦理信念以在精神上激发员工的自觉意识和协作精神。
依赖他人自觉协作,重视各项制度建设及改造以及强化企业内在价值同盟和集体精神,这些能极大提升企业效率的经营思路均能从我国传统管理思想中汲取营养:这正是“道”家思想中的“为无为”, 法家思想“赏罚二柄派”以及儒家的“修、齐、治、平”等思想
二、我国相关传统管理思想介绍
1.道家管理思想。道家以“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以起点,将“道”即客观规律作为万物周行不贻的根本,据此提出顺应客观规律道法自然的“无为”思想,也就是顺性而动,顺势而为,无为无不为的经营方略。同时道家还强调“离一切相,能生万法”,即只有不断摆脱纷扰的具体事物,才能超越“小我”达到整体思维、抽象思维的经营境界。从这个意义上说,道家思想追求通过对现存事物之间外在联系的解构,以求得对其内在规律的全面、深入把握。
2.法家管理思想。与道家的“无为”以及解构思路不同,法家以“人必自利”为假设前提,并以“赏罚敬信”为原则,进行厚赏重罚,以图通过对被管理者的物质利益调整而引导其出现管理者期望的目标导向行为。同时,法家管理思想重视“明法,一法、常法”,也即制度必须开诚布公,必须执法严明,所谓“法不阿贵”以避免朝令夕改,使人无可适从。此外,法家思想也强调“法与时转则治,法与世宜则有功”以及“因任而受官,循名以责实”等制度改良以应环境之变的思想。
3.儒家思想。如果说道家思想是试图解构现存事物的外在物联系而达“生万物法”,那么儒家思想则类似于法家思想――试图加强现存事物之间的联系以维护整体的稳定性,也就是说,儒、法两家在此点上,均是通过构建、加强事物联系作为管理目的,不同的是法家以自利为起点,以法律为手段,追求赏罚“赏罚二柄派”,而儒则以性善为起点,追求个体通过内省,以达“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自律境界。儒家管理思想以“仁、义、礼、智、信”为行为规范,以“修己”为起点,达到“安人”的目的,即通过自身的道德修养,推之及人,从而感化他人,使组织内人人从“自利”完成到“他利”的转变,从“他律”完成到“自律”的飞跃,并最终形成融洽的内部工作氛围。
三、市场经济环境下,我国传统管理思想在企业经营中的应用启示
如前分析可知,我国传统管理思想中道家的“无为”,法家的“赏罚二柄派”以及儒家的“修齐治平”,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对于我国企业经营均有相当的启示作用。无为应对“看不见的手”,而“赏罚二柄论”则应对企业制度的规范化、标准化,“修己安人”则应对管理者与员工在经营哲学、价值观等方面的磨合和统一。由此可见从转统管理思想中汲取养分有助于企业的效率的提高,竞争力的增强。具体而言传统管理想具体应用思路如下:
1.道家“无为”思想的应用――企业经营哲学、经营境界的提升和提炼
道家“离一切相,生万物法”的思想,可以帮助企业建立一种对外部经营环境变化的预测与把握更为透彻的经营哲学和经营境界,即从具体入微的企业与其他利益主体之间的关系变化中超脱,牢牢抓住关系变化背后的原因,并将各方面变化的内在原因进行系统地梳理和抽象,以谋求对经营环境客观规律的全面把握,然后据此开展企业的经营活动。此外道家“为无为”的思想同样对于企业而言大有捭益:“无为”不是不为,而是不妄为、不强为,换而言之,它是指企业经营者首先必须深知其自身必定“有所不知”,即只有自己知其不知,才能放手营造一种宽松的氛围,让其下属各显其能,从而达到企业无所不能,这也就是所谓的“知不知,为无为”。事实上,企业管理的实质是通过依靠他人完成个人所不能完成的工作,即其中本来就包括了“无为而为”的道理。事实上,企业管理者通过氛围营造、机制安排和激励协调的确可以做到不但是“避己短,用人长”,而且是“避人短,用人长”,进而构建一个发挥每个下属长处、避免每人短处的新的巨型“木桶”,此“木桶”相比完全依赖自己,而自己各方面能力又必然是有长有短的传统单个“木桶”而言,其容量、创造力不言而喻。
以上观点,可以由老子的“治大国者,如烹小鲜”一言蔽之――知其不知,方能依赖他人为已不能为者。这种道家的经营境界还可以指导企业打破其固有边界,与其他相关企业协力抓住市场机会,共同应对市场竞争,这也和当前较为盛行的虚拟组织,供应链理论以及竞合观念不谋而合。
2.法家“赏罚敬信,一法,常法、变法”思想的应用――规范的企业制度建设。市场经济以交易实现价值,因而现代企业以逐利为其目的之一,这是毋庸置疑的。不但如此,企业内部员工,也以“自利”为工作动机之一,这就使得在企业中贯彻法家思想有了自然前提,即以“明法,一法,常法”为手段,进行内部利益的科学、合理分配与调整以激励员工的工作热情;以合理的权、责分配,科学的工作流程以及巧妙的人员任用和权力制衡等诸如此类的制度安排与建设,来进行企业员工行为的规范化、标准化导向。事实上,科学、合理的各项制度和机制的构建,也正是“无为”经营思想发挥作用的前提――只有因事设职,因才器用,权责利对等,下属才能为管理者所用,才能“无为而无不为”。同时,法家思想所倡导的“法与时转则治,法与世宜则有功”的变革思想,也对企业制度的及时改造有重要影响。此外,用制度进行利益分配,权责委授,决策流程安排也可以使企业运作建立在理性、科学的基础上,从而避免经营行为的随意化,使得企业才可能达到长治久安。
3.儒家“仁义礼信,修己安人”思想的应用――先进的企业文化建设。以企业制度作为权责利分配和协调的依据,虽然有助于解决公平和效率的难题,但是仅有制度的协调却不能彻底解决问题。行为科学流派观点认为:人不但是“经济人”,而且还是“社会人”。这也就是说制度对物质利益的合理分配可以激励员工的工作热情,但其作用却是有限的:仅重视员工的物质利益而忽视了其“社会人”欲望。其实后者也能迸发强大的激励作用,就其机理而言,可以认为员工“社会人”欲望的追求可构成企业进步的另一台发动机――企业文化力。和以经济利益为发动机不同,企业员工共同接受的价值观、行为规范以及在协作生产中形成的团队精神能使员工自觉团结,自觉互相补合,并以维护共同精神的物质载体――企业的存在及其进一步发展为工作的目标。于是企业的生命力更为旺盛,凝聚力、感召力更为强烈。而仅有物质利益的刺激则不同,一方面,企业为刺激员工动力,成本高昂;另一方面,过于强调条物质的刺激也有可能使得员工退化成“经济人”即唯利是图,从而加速企业价值同盟的瓦解。应用“仁义礼信”,以“修己”为始,达到“安人”目的,正是本着以对现存制度进行伦理分析和伦理改造为契机,谋求情法相融,并进而使员工自律遵循,从而降低制度外在调节必不可少的成本支出。
营造和谐经营氛围,凡事仁义礼信当先,形成基于共同信念的信仰同盟,诸如此类的儒家思想在企业经营中的应用,恰恰是现代企业中企业文化的建设过程。作为企业制度作用的补充,同时也作为企业制度的伦理基础,企业文化对于企业成员的柔性管理效用,在当代企业经营实践中体现的越来越突出。
四、结束语
作为市场经济活动的微观主体,企业的经营活动必然受到市场规律的要求的影响。然而无论是“无为而为”、制度协调,还是团体自律,这些均可以在中国传统的管理思想中汲取营养。由此也形成了市场环境下,中国式企业经营管理之道:“无为”以赖众人之智,“赏罚”以驱众人之力,“仁义”以聚众人之心。
参考文献:
[1]王方华 高 松:道家_儒家_法家思想对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的启示[J].上海管理科学,2004. 5
[2]顾文涛 李东红 王以华:中国传统管理思想的逻辑层次[J].经济管理 2008.7
二、构建基于精益思想的煤炭企业管理模式
管理模式是在管理实践活动中产生。简单来说,管理模式就是在一定的思想基础上结合实际情况形成的管理体系。实际管理情况包含着公司实行的战略、公司的文化背景、社会经济发展、公司技术含量以及公司所在行业的特征等。在整个管理模式随着管理所在的环境的改变以及管理理论指导而变化,模式就是一系列的模块结合行动整体协作运行形成整体,完成组织目标。
(一)精益思想下的管理团队。在煤炭企业日常管理活动中要确立将人放在第一位的思想,只有在企业中企业员工形成一个完善的精益思想,才可以保证公司在实行企业政策的时候通过精益思想的指导完成企业的目标,发挥员工的潜能激发员工在工作上的积极性,使员工能过发挥自己的价值,将这种管理模式融入到精益思想的管理实践中使得煤炭企业管理活动的进行更顺利。在精益思想的指导下进行管理活动的时候要把人作为第一位的思想融入到企业的日常管理,为了将企业的思想在企业得到实施必须在企业的日常管理要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根据员工的特点尊重员工加强与员工的交流,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使员工得到归属感,减少公司员工流失,保证公司生产效益。煤炭企业是人员相对要求严格的企业,对于企业管理来说具有严格要求,人员需求也是很高的要求,因此需要我们将人员发挥到最佳的状态,保证企业的正常运营。
(二)煤炭企业精益思想核心。精益管理活动是一个渐渐向上的活动,而在现如今的煤炭行业中精益思想指导下的过程确是存在着几个问题,物流运行不通畅、煤炭工业在施工过程中存在着浪费的现象、在煤炭企业中的组织机构员工臃肿等浪费现象。由此我们需要减少活动中可以避免的失误。其中的关键就是使煤炭企业在价值的利用上加以控制,对于生产线的管理上适当的加长,一个生产过程的完成之后需对精益思想下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分析研究,如何将精益思想融入到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并且及时探讨成功失败的经验,为煤炭企业以后的行为管理方式上做改进。
(三)精益思想在企业中条件。公司员工的素质在企业中有很重要的作用,对于煤炭企业来说实施精益生产要求公司职工能够做到一下几点,将企业在施工现场作为中心地区,危机观念时刻保持在心中,遵守职业道德规范,对于企业职工来说保持良好的素质是非常重要的,对于细节上要加强把握,提高公司职工的工作能力与基本素质,培养维护良好的周围环境。还需要日常管理做到精益,对于企业的日常活动日常会议规范化标准化,加强精益模式在煤炭企业中的建立。
三、精益思想在煤炭企业的实际应用
煤炭企业与普通的流水作业有很多的不同之处,在矿井中环境多变,公司员工整体素质不高,而且在经济体制下有很大的约束,在管理中存在着严重的不足之处,在这种情况下煤炭企业实施精益思想是很重要的,在经过精益思想之后,才可以将煤炭企业提高到一个档次,才可以提高煤炭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促进企业的发展。通过减少成本实现和整体可靠性在煤炭企业中的实施,推广此研究成果会给行业带来好处,由于在煤炭企业中推行精益思想使得煤炭的生产经营管理安全等方面都取得了巨大成就,为煤炭企业以后的管理提供了很多经验,根据煤炭企业的不同发展出于本企业相适应的拥有本企业特点的精益模式。可是,能够在煤炭企业中通用的完成的精益管理模式框架没有形成,如今的精益管理模式没有深层次的结合煤炭行业的基本特点,在一些方法的研究上与企业没有得到融会贯通需要更加深入的改进。在煤炭行业中现场应用中如果能够将精益思想融入到管理活动中会极大地减少企业在可节约成本上的浪费。
煤炭企业成立管理小组根据精益思想建立体制标准以及考核准则。在组织领导下,根据精益模式,将工作根据不同岗位定义不同标准,并且根据岗位不同、员工素质不同、绩效考核不同、作业标准不同等等建立一个不断完善不断改进的企业生产管理模式,将煤矿生产、煤矿技术标准、人员绩效考核相互结合形成一个框架结合体,保障企业生产经营可持续发展。
在如今激烈的煤炭行业中,实施精益管理模式是一个很大的优势也成为在煤炭企业中能有成为领军企业的重要途径。
企业家成长环境影响因素
教育与培训环境教育与培训环境对企业家成长具有重要的作用,一是培训体系,完善的教育培训体系是企业家接受教育和培训的基础,对提升企业家受教育的质量和水平非常重要,我国企业家教育培训体系还有待健全,培训投入偏低。二是培训方式,当前有国外培训、国内培训或者两者相结合的方式,国内培训可以聘请国外的专家,并引进先进国家的教材、教学方法来对企业家进行培训;国外培训可选派高层管理人员到国外一些着名企业管理培训机构或者跨国公司进行培训。三是培训内容,主要是企业管理理论知识及其实践,这有利于企业管理理论知识的完善和企业管理决策水平的提高,也对企业创新管理方式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对企业家的培训内容,要加大管理实践培训的力度和强度,以提高企业家的概念技能。(四)法律与其他环境法律及其他环境是企业家成长的重要保障,一是法制环境,包括静态意义上的法律制度和动态意义上的立法、执法、司法和对法律实施的监督等活动和过程,健全、合理法制环境,对于企业家的成长至关重要。二是政策环境,一个国家、一个政府的政策体系,往往会对该国企业家的成长产生重要影响,政策环境对企业家成长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于商贸及创新活动的总体评价与认识、政府对商业活动的管制方式和财税政策方面。三是社会保障环境,社会保障制度是在政府的管理之下,以国家为主体,依据一定的法律和规定,通过国民收入的再分配,以社会保障基金为依托,用以保障居民的最基本的生活需要,逐步增进全体社会成员的物质和文化福利。四是企业人事管理制度对企业家成长的影响,通常体现在企业家选拔机制、激励机制与约束机制三个方面,良好的选拔机制和有效的激励及约束机制对企业家的成长尤为重要,优化企业人士管理环境,要重点从这三个方面来加以突破。
夏季达沃斯对国内企业家成长环境的影响
(一)改进企业管理和科技创新环境一是可以提高企业家经营管理水平,通过给企业家交流学习,有利于与会企业家们进行经营管理理论探讨,也可以分享企业家们企业管理实践方面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促进企业经营管理理论的发展和企业家管理实践水平的提升。二是帮助企业家制定企业发展战略,夏季达沃斯论坛为企业家产业发展环境产生了积极影响,如第四届和第五届世界经济论坛新领军者年会更加突出了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和增长质量的重要性,并根据当前的国际发展环境和态势,分析了产业调整的方向和发展趋势,并提出了未来产业发展的重点和方向,这为企业家发展战略制定尤其是帮助企业家确定企业发展的重点和方向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三是引领企业家进行科技创新,夏季达沃斯论坛针对当前的国际发展环境和发展趋势,提出了经济发展的风向标,为企业家们明确了经济复苏和振兴的重要驱动因素,为企业发展指明了新的方向,也为各个经济产业领域的科技创新确定了重点,为我国企业家科技创新环境的优化起了良好的推动作用。(二)增强企业家地位和社会责任意识一是提高企业家社会地位,夏季达沃斯论坛进一步强调了企业家在推进全球经济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方面的价值和作用,企业家领导的企业,是转变全球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经济结构调整的践行者和承载者。二是增强企业家的成就感,夏季达沃斯论坛通过设立各项应对金融危机如“可持续增长”、“低碳发展”、“绿色发展”、“科技创新”等相关议题,组织与会企业家来共同制定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的各项发展对策和建议,充分发挥了企业家的聪明才智,也大大提升了企业家的成就感,提高了企业家们参与解决全球性经济、社会、政治等问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三是增强企业家社会责任感,夏季达沃斯论坛的召开,明确了当前经济发展的形式和动态,分析了当前全球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各种困难和新问题,并组织企业家制定了破解各种难题的发展对策和建议,进一步增强了企业家的社会责任感,在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保障就业和增加人民收入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四是健全完善企业家精神体系,夏季达沃斯论坛为企业家们的创新、合作、学习等方面建立了良好的平台,为企业家精神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如第三届夏季达沃斯论坛着重强调了企业家精神、创新与技术将会如何长期推动经济转型性复苏,进一步突出了企业家精神的作用,也为企业家精神的发展和完善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三)丰富企业家决策实践和管理知识一是增强企业家决策实践,在各界夏季达沃斯论坛上,与会的企业家参与应对全球金融危机各方面对策和建议的制定。通过参与这些解决全球经济社会方面的重大问题的分析,大大提高了对重大问题的界定、分析和解决能力,主要体现在环境综合分析、经济发展决策以及战略制定和选择的能力。二是增强企业家管理创新能力,夏季达沃斯论坛为与会企业家、政府高层官员搭建了直接对话交流的平台,各行各业的企业家们介绍了企业发展的一些经验和不足,给其他企业提供了重要借鉴,同时就企业发展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一起探讨,找出企业管理问题产生的根源,提出相应的提高管理水平、增强管理绩效等方面的解决对策。三是丰富完善企业家知识理论体系,与会企业家通过参与解决全球经济发展方面问题的决策和企业间的交流学习,增加了自身决策和企业管理及创新管理方面的知识理论。(四)完善企业法律和制度保障体系一是健全法规体系,借助夏季达沃斯论坛搭建的交流平台,深入了解国外发达国家有关企业发展的法规体系建设情况,并借鉴先进的经验和做法,来健全完善我国有关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发展的法规体系建设,来保障我国中小企业健康快速有序发展。二是完善任命制度,借鉴国外大企业集团和中小企业的任命方式及制度建设,结合我国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推广我国大企业集团领导的董事会任命制度,完善我国中小企业家的任命制度,以更好地促进我国企业健康发展。三是健全考评体系,借鉴世界着名企业人力资源尤其是高层管理者考评管理办法,结合企业自身和行业发展特点,来建立健全企业考评体系,重点完善企业家激励和约束机制,推进提升企业家经营管理水平。
一、引言
精益生产的观念现在已经在各个行业,特别是制造业中得到了广泛的接收和应用。它所关注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识别和消除整个运营过程中的非增值步骤。精益生产的概念最初是以丰田汽车的生产系统为基础建立起来的,但其体系发展到现在,“识别和消除浪费”这个理念实际上已经被应用到了企业运营的整个过程中,包括前期的设计开发、中间的生产制造以及后端的市场销售等等各个环节,无论是制造型的企业还是服务型的企业都是如此。美国管理协会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就已经提出,对于非制造流程来说,完成业务流程所需的时间是衡量其实施质量的指标,也即要求我们来识别这些流程中的非增值步骤并予以剔除。
其次是增加生产制造的灵活性。尽可能使用通用型的设备而非专用设备来进行生产,以增强生产线的柔性,希望以尽可能低的投资来实现产能的扩充;包括在产品在更新换代时能够最大程度地降低所需的设备投资、更新,以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其实这个概念同样不仅仅只适用于生产现场。在产品设计阶段就考虑到产品的可制造性以及投入生产后生产现场所能实现的灵活性业已成为许多公司对于设计开发团队的要求。
最后,建立连续流或拉动体系并按需生产。按照精益生产的理念,理想的生产进度应该是按照客户的需求节拍进行安排,而在生产现场,库存和生产进度信息传递则是通过看板系统来完成,在整个生产系统中追求实现单件流和物料的连续不停顿的流动。
二、实施精益生产中面临的主要实际问题
但是,在企业的具体实施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一些实际的问题,其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问题包括:
1.客户需求信息的获得及其准确性
要实现物料的连续流动的一个重要前提是明确知晓客户需求的节拍时间(TAKT Time),但在元器件制造行业,特别是目前市场需求变化瞬息变化的情况下,很难获得准确的需求信息。大多数产品需求预测的准确性甚至低于30%,因此很难计算节拍时间,而只能根据实际获得的订单来安排生产。
2.生产员工的流动性
要实现生产系统的柔性,设备和工装夹具的通用性是一方面,但另一个更重要的前提是生产员工的多技能及其稳定性。其实,麦沃克教授在在《改变世界的机器》一书中提出精益生产这个概念的时候,已经提到过当时丰田汽车公司发展出其独特的生产系统是基于当时的一些特殊条件,包括资金匮乏以及操作员工的熟练程度等若干方面。但目前国内制造企业的实际情况是,在劳动密集型企业中一线员工的年流动率可能超过50%,因此要进行员工的多技能培训就比较困难。企业所担心的是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在培训上,但付出和获得可能得不到有效的平衡。
3.企业人员的观念
在企业内部成功推行精益生产的必要前提是全员参与,但在实际中可能面临的最大问题也是员工对于精益生产的观念的接受。这可能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因素:
首先,做法流于形式。譬如对于5S来说,其精髓在于提高效率,但在实际操作中会更多地关注表面的整洁光鲜,反而花费了更多的时间在打扫卫生上,得不偿失。现场人员必须认识到清洁只是5S的一个方面,但整理、整顿等要素也同样重要。大家如果没有看到效果,自然也就会失去信心,反而可能不利于今后工作的开展。
其次,虽说精益生产的目的是提高生产效率,但人总有惰性,推行新的理念和做法总会改变员工的现有状态,甚至对其利益产生或多或少的影响,因此较难获得所有员工的支持。
三、解决方案的讨论
针对上述这些情况,笔者认为可以通过几个方面来提高精益生产的实施效果:
对于需求信息的不清晰准确,我们可以通过以下两个措施来加以改善。一是工具的灵活运用,针对于很难对成品进行预测的生产工厂而言,可以把“看板”或者“超市”等工具应用到原材料或者半成品上。即使成品的需求起伏很大,可以检察是否大多数成品所需的原材料是相同的,并且这些主要原材料的需求是相对稳定的。这同样也适用于半成品,通过提前准备等措施来减少交货周期。另外,我们必须认识到精益生产不单单是运营单位的责任,它同时也要求销售或其他部门的参与。位于信息流上游的销售部门的责任不应该只是简单地把产品推销给客户,他们也有责任与运营单位沟通客户或市场的需求信息。没有销售部门的需求信息,生产节拍也无从谈起。
对于生产一线员工的高流动性的问题,首先我们必须认识到这是客观的事实存在,而且在目前的市场竞争环境下,公司通过提高薪资待遇来达到降低流动率的做法也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通过有针对性地重点培养生产一线管理人员(例如线长、班长、生产主管等),甚至可以把优秀的生产员工转换为专职的精益工作者等方法来加以解决。相对办公室人员而言,他们的教育程度可能不算很高,在高端人才市场的竞争力相对较弱,因此一般会在现有职位工作较长时间。而他们对生产现场又非常熟悉,容易产生切合实际的改进方案,且能够有效带动一线员工进行改善项目的开展。所以对这些人员的培养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企业内部进行精益观念的灌输并形成文化的改变是成功实施精益生产的必要且最重要的前提。首先,推行精益生产必须获得到生产现场高层领导真正的理解和绝对的支持。许多集团公司推行精益生产,但在具体到每一个工厂实施的时候,政策的贯彻会受到工厂高级管理层的个人因素的影响而产生差异。同时,由于精益生产要求在全厂范围内跨越各个职能部门的实施,因此每个企业的中层领导的支持参与也是不可或缺的。如果没有管理层的真正的理解、支持和参与,精益生产最终可能会流于形式。在有些工厂里,所谓的精益生产就是无论是否有利于生产线的平衡、生产节奏的控制或质量的改进,就把所有的报表都张贴出来;或者只是使用精益管搭建工作台面,简单地把生产线布局由直线型改变成U字形,而所有的这些工作没有经过事先认真仔细的分析。这些工作可能可以应付走马观花式的参观,但对于生产现场基本没有什么改善意义。因此,对于工厂的领导层的培训是必须的,而且最好能够进行定期的重复培训和交流,进行理念的灌输,培养纪律,甚至可以要求每个部门经理定期亲自领导改善项目。只有他们真正接受精益生产的理念并积极参与,才能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使精益生产能够真正在企业得到推行实施。
其次,推行精益生产可以由生产现场外部的人员和内部人员共同推行。一般来说,由产生现场外部的人员来进行的话会较少考虑到生产效率以外的因素,有利于克服人的惰性,适用于相对较大的突破型项目。而现场内部人员可以开展一些较小的“改善”的项目,同时负责大规模更新后的维持,保证改善的效果得以维持并持续改进。
最后,形成全员参与的文化环境也是绝对必须的。这可以通过几个方面来提高。一是培训,让员工真正了解精益生产的理念和目的;二是增加沟通,使员工更逐渐适应变革的环境,并能够参与到其中;三是建立合理的奖惩措施,包括对进行改善项目的团队进行评比并给予适当的奖励,也包括提高多技能员工的薪资水平以激励员工乐意进行个方面的提高,同时降低员工的流动率。
四、结论
我们必须认识到精益生产在制造企业中的推广和实施并非一蹴而就的事,在这一过程中,关键要做到所有的职能部门都理解并围绕统一的目标展开工作,通过培训改变员工观念,选择合适的人员担当推行的主力并保证全员参与,另外,有效的激励机制以及领导层的全力支持也是不可或缺的因素。相信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我们可以对精益生产本身的实施进行“改善”。
参考文献:
[1] 詹姆斯•P•沃麦克:改变世界的机器,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11,54-82
企业经营:企业的经营有赖于对两个原则的深刻把握:因果率和反馈机制。经营是因,业绩是果,要想有好结果,先要在因上下工夫。要找到因果之间的规律,反馈机制是必不可少的,但企业经营的反馈不可能是实时的,关键是要找到能知道经营结果的超前指标,而光看财务指标是危险的,因为财务指标是滞后指标。
需求:用户的需求是永恒的,科技无非是人类需求的延伸。提出全球脑思想的彼得・罗素说,电报、电话、电视这三个词汇的英文原意分别是远距离书写、远距离听和远距离看。能更好地满足人类需求的必然壮大,不能更好满足的必然灭亡。满足用户需求是个无止境的过程,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苹果不断推出的新产品就是最好的例证。
需求发掘:满足现有需求的市场往往是红海,发掘需求产生的市场才是蓝海,但发现蓝海靠的是以丰富的市场历练找到规律、看清未来,以及勇敢改变自己的决心。蓝海不是战略,因为能同时具备上述两者的企业凤毛麟角。发掘需求者不能迷信用户调研,在苹果公司iPod时,有记者问乔布斯是否做过用户调研,回答是:“达芬奇在创作‘蒙娜丽莎’时做过市场调研吗?”
市场:市场是个丛林,可食用的东西千差万别,但通吃策略的结果通常是什么都吃不到。多问问自己什么是自己最擅长的,如果没有就不要创业。千万别说自己什么都擅长,因为那是撒谎。看看身边伟大的公司,他们的伟大不是因为今天什么都做,而是因为昨天在单一领域里做到最好,甚至垄断,比如微软、比如谷歌、比如腾讯……
竞争:“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是市场的永恒法则,当你抱怨强者不给你公平竞争的机会时请记住两点:一、自然中再强大的食肉兽都是以偷袭的方式发起进攻的,毫无公平可言;二、自然环境恶化时,最强大者往往最先灭亡。所以,永远不要抱怨环境恶劣,恶劣的环境才是新来者真正的机会。
1前言
对于供应链,目前比较系统的定义为:其是一个通过多家企业、多个过程实现材料与产品转换并涉及顾客的过程。由这个概念可知,供应链中的企业具有一致的目标,转换过程具有完整性特征。物流管理是企业管理的关键一环,直接与企业效益相关。因此,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有必要对物流管理模式进行创新,积极应用精益思想,实行精益管理。
2供应链环境下企业物流管理中的精益思想
2.1体现形式
精益思想最早形成于日本,至今已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应用。精益思想适用于诸多领域,其在物流管理领域的应用就体现在精益物流上。该思想在20世纪80年代传入中国后迅速传播,因此,精益物流这个概念对于我国企业来讲并不陌生,甚至已经有部分企业率先进行了应用实践。
从本质上来讲,精益物流就是物流领域中精益思想的表现形式,其基本要求是减少非必要浪费。精益物流的要素包括:
(1)顾客化。对于精益物流来讲,顾客是一个十分关键的要素,为价值流提供了动力。在供应链模式下,顾客是外部客户以及内部客户的统称。外部客户不难理解,内部客户则相对复杂一些,其中囊括了下道工序、人员以及部门等。尽管上游顾客并未在推动价值流流动方面做出太大贡献,但下游顾客却是其主要拉动力,因而,无论如何顾客都是最关键的参与者之一。所以,精益物流的基本要求之一就是做好顾客管理。同时,对于精益物流来讲,顾客化是其主要目标之一。
(2)准时化。速度是影响精益物流的又一要素。速度过慢对企业发展不利,但结合实际来讲,速度过快也未必就是好事。首先,速度过快将增大环境判断错误的几率;其次,速度过快有可能造成成本过高(运输要求过快使得库存量以及运费明显增加)。所以,其速度应以可满足顾客需求为基准,保持合理。对于精益物流而言,准时化属于衡量尺度。
(3)合作共赢。以往的市场竞争中,企业之间大多为竞争关系,利益是对立的。但在供应链环境下,不同企业的目标可以是一致的,因此,他们的关系也是比较特殊的。精益物流要求企业在发展中注重与其他企业的合作,这一点实际上也是物流职能存在的基础。精益物流的实现需以各部门的协调、配合为支撑,所以,精益物流在某种程度上有助于企业的合作共赢。同时,合作共赢也是精益物流运行的最基本准则之一。
(4)供应链一体化集成。这一点涉及企业内部、企业外部、动态联盟三项内容,其中,内部集成可以帮助企业提高管理效率、优化资源配置;外部集成可以借助战略关系管理实现伙伴间的信息共享,有助于强化目标的一致性;动态联盟指的是企业能够借助技术集成达到满足顾客要求的目的。因此,供应链一体化集成是精益物流实现的基础。
2.2应用要点
供应链环境下,精益思想在企业物流管理中的应用集中反映在精益物流中。所以,精益思想的应用要点就是精益物流的运行要点。对于精益物流来讲,其实施原则包括:(1)以顾客视角看待价值问题,而不是以企业视角、职能部门视角去探讨价值的产生根源。(2)生产活动中的必要步骤确定应以价值流为依据。(3)应尽可能的创造无等待和绕道、回流的增值活动流。(4)应抓住时机创造顾客拉动价值。(5)尽可能的杜绝浪费,不断完善。
就目标来讲,精益物流的实施是为了优化服务、减少浪费。常见的物流浪费包括由需求不足导致的产品积压、由数量过多造成的多余库存、无法令人满意的服务、非必要加工程序和物流移动等,这些浪费严重影响企业效益和正常经营。精益思想在企业物流管理中的应用,需要以解决上述问题为目标。
3结语
中图分类号:F27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848-2007(06)-0045-07
所有权结构对公司治理和经营业绩有重要影响(short,1994;Shleifer and Vishny,1997)。策略管理文献认为,所有权结构与经营业绩方面有关(Oswaldand Jahera,1991)。Jensen and Meckling(1976)的研究结果发现,分离的所有权与控制权促使经理人采取多样化策略,而这种策略很可能会降低公司价值。另一方面,公司大股东有动力监督并激励经理人,提高公司经营业绩。
目前国内针对所有权结构与公司经营业绩之间的研究,均是以全部沪深A股(或沪A股、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很少单独研究某一性质的股东对控股的上市公司经营业绩的影响。笔者认为,直接把依据整体样本得出的结论套用于特定性质所有者。很可能使预测结果出现偏差。因此,有必要把具有共同特征的所有者作为独立样本单列出来分析。
本文将通过定性的理论阐述和数量模型,分析中央企业持股比例对该控股上市公司的影响。全文共分四个部分:一、所有权结构与公司经营业绩的理论分析;二、样本选取和数据特征;三、中央企业持股比例对其控股上市公司经营业绩影响的实证分析;四、全文总结和需要改进之处。
一、所有权结构与公司经营业绩的理论分析
(一)所有权结构与公司业绩
公司治理方面的研究大多是围绕人理论展开的。Shleifer和Vishny(1997)的文章从理论上分析了委托人(所有者)与人(经理)的关系。经典的解释是委托人(所有者)要求公司价值最大化(同时文献中假设所有者除了利润最大化以外就没有其它目标了),而经理有其它的目标(高额补偿、豪华办公条件等等),从而产生委托一问题。人理论还研究了所有者与经理之间行为冲突的结果,并且指出公司所有者控制机制(如监督系统、经理人所有制、债务压力、产品市场竞争等)将引导经理实现公司价值最大化。
所有权结构通常称为“股权结构”。它在公司治理中具有基础性的地位。公司所有权结构分为两个层次:一是持股比例(或称为股权集中度),一般分为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前三、五、十大股东持股比例、中小投资者持股比例等等;二是持股股东性质,如政府、机构投资者、银行持股等等。不同的所有权结构对公司经营业绩产生不同的影响。
(二)文献综述
国内已经有诸多文献研究所有权结构与上市公司业绩的关系,部分研究结果如表1所示。由于本文将深入探讨中央企业持股比例对其控股上市公司经营业绩的影响,所以表1中就分别列出公司持有国有股比例、股权集中度与公司经营业绩的关系。
国有股是国有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多数文献认为,由于多级关系的存在,股权所有者不能对企业实行有效的控制与监督,相较于私人企业,国家股股东在公司治理中处于更加不利的地位。同时,政府过多地参与企业经营,从而形成了中国特有的政府干预下的股东治理模式。这种治理模式不能激励公司按照市场化运作,阻碍了公司业绩的提高。不过,从实证结果看来,公司的国有股比例与公司业绩的关系是不确定的(见表1第三列):多数研究结果支持了公司的国有股比例与公司业绩的负相关关系;不少研究结果也表明二者呈U型,即当国有股比例较小或较大时,有利于提升公司业绩。
文献定性地说明了股权集中度与公司业绩的不确定关系。一方面,大股东可以依靠控股股东的地位,损害到公司及中小股东的利益;另一方面,中小投资者更趋向于做“搭便车者”。而大股东(尤其是控股股东)则更有动机和能力去监督经理人。事实上,由于公司的自然属性各不相同,加之公司经营活动的复杂性,大股东对其的监督成本和监督效果也不相同。国内外的实证研究也反映了这一点。Bede和Means(1932)认为所有权集中度与会计利润之间的正相关关系。Demsets和Lehnl(1985)发现,当控制某些变量时,所有权集中度与会计利润之间的关系不显著。Thomsen和Dedersen(2000)的研究则认为公司的经营业绩是公司最大股东份额的呈倒U形状的函数(即先递增,后递减)。同样,国内文献也显示出这种不确定性(见表1第四列)。
笔者认为,已有的所有权结构研究成果对专门分析国有股比例对公司业绩的影响存在其天然的缺陷:第一,2006年以前,国内A股市场划分为流通股和非流通股,这样计算出来的第一大股东比例不准确;第二,多数文献并未细分出行业影响因素,即使有的文献分离出行业因素,也把上市公司按行业分类,并把它们分开讨论。在这样的样本中,照搬已有的研究结果分析第一大股东比例持股对上市公司的影响,甚至讨论第一大股东的最优持股比例,显然会产生系统性的偏差。
二、样本选取和数据特征
(一)样本的选择
本文选择中央企业在国内A股市场交易的控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基于以下两个原因:一是中央企业控股股权为国有资产,这部分股权在股权分置改革以前均为国有股性质,使得文章的实证结果可以与文献研究结果相比较。二是这些上市公司有相似的背景。一方面它们的控股股东均为中央企业,受到相似的政策因素的影响。比如中央企业建立经营负责人制度,外部董事制度也会对其控股公司产生影响。虽然这种影响效应大小不同,相较于非中央企业控股公司,∞样本公司具有很大的相似性。另一方面,这部分上市公司在生产、销售方面存在着利用集团优势的可能性,从而降低成本、提高利润,进而提升企业价值。
(二)中央企业控股上市公司的所有者结构变量的选择及数据特征
1.所有权结构变量的选择
本文样本均为中央企业所控制的上市公司,也就是说持股股东性质为国有企业持股。明确了持股股东性质以后,对所有权结构的研究演变为股东持股比例的研究。因此,本文选择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为变量。样本数据是样本2006年报所示的第一大股东比例。选择这个变量及数据的原因有二:一是本文仅把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作为所有者结构的变量是由研究对象所决定的。中央企业作为这些上市公司的第一大股东,也是它们的实际控制人,对公司的经营业绩更加关心,更加有动力去监督这些上市企业的经理人。虽然持股比例包含许多方面的内容,如把前三大股东、前五大股东作为变量,鉴于本文研究对象的第一大股东对上市公司的战略决
策、发展方向等影响较为明显(甚至有决定性作用),其它股东的影响则较小。相反,如果不顾样本的实际情况,按部就班地仿效以往的研究,选取其它前三、前五大股东为变量,降低了本文的针对性。二是到2006年年末,我国上市公司基本完成股权分置改革,非流通股通过一定的对价方式转变为流通股,使国内A股市场的证券实现全流通。通过股权分置改革以后,文章获得的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的数据也比较准确。
2.数据特征
实际上,中央企业并非直接持股,而是通过下属的二级、三级公司持股。也就是说,上市公司名义上的第一大股东是这些二级、三级公司。不过,本文在计算第一大股东比例时,直接把中央企业认定为最终持有人。样本上市公司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的分布如下表2所示。样本共有196个上市公司,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平均值为42.1%,最小值为8.7%,最大值为79.73%,标准差为14.95。
与2000-2005年样本上市公司的股东持股相比较,部分公司的第一大股东的名称及持股比例略有一些变化。第一大股东的调整主要源于国有企业改革,国资委的成立,使国有企业的归属发生改变;同时我国证券市场的股权分置改革使得其持股比例发生变化。除此以外,样本的第一大股东及其持股比例基本没有大的改变。
(三)中央企业控股公司的经营业绩变量(被解释变量)的选择
公司经营业绩一般采用三个指标来表示:托宾Q值、资本回报率(ROA)、销售增长率。但本文不采用托宾Q值指标。虽然托宾Q值被国内外文献广泛使用,但本文不采用托宾Q值指标。一方面,虽然上市公司的股权分置改革基本结束,但非流通股份在市场上流通还存在限售条件,证券市场真正交易的比例不高,因此,上市公司的股票价格难以反映其市场价值。另一方面,公司资产的重置价值也难以估算。在这种情况下,托宾Q值并不能真正反映公司的绩效。
本文采用上市公司的利润表指标总资产报酬率(ROA)、核心业务总资产收益率(CROA)、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率(sAL_GIRTH)三个指标来衡量公司的经营绩效。总资产报酬率(ROA)是息税前利润与平均资产总额的百分比,由于各公司不同的资本结构和税收政策对净利润的影响程度不同,用净利润计算的收益率指标可比性较差,而采用息税前利润则克服了这个问题。息税前利润计算资产收益率也能够更好地体现财务匹配原则,分母是权益人和债权人的总投入,分子是可供权益人和债权人分配的总利润。公司核心业务总资产收益率(CROA)指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ROA指标被公司通过非核心业务(即不可持续的、投机项目等)进行利润操纵的缺陷,也称为“主营业务资产回报率”。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率(SAL_GRTH)是指定报告期主营业务收入相对上年同期的增长百分比。
(四)其它控制变量的选择
1.行业控制变量
样本企业处于不同的行业中,企业经营业绩好坏与其所在行业发展状况密切相关,如行业本身发展的进程或行业景气因素。因此,讨论所有权结构对经营业绩的影响时,需要剔除行业差异因素。首先应该按照一定的标准划分行业,然后把样本企业划入不同的行业中。本文把样本按Wind行业三级行业进行分类(见附录),并选择Wind行业三级行业指数作为行业控制变量。Wind行业分类分为四级行业。一级、二级行业所分的行业过粗,难以体现出企业所属行业,如二级行业中把冲核科技(000777),航天动力(600343)、火箭股份(600879)、中国卫星(600118)、航天晨光(600501)、航天电器(002025)、西飞国际(000768)等等都归于“资本货物”;而在三级行业中,中核科技、航天动力、航天晨光归属于“机械”,火箭股份、中国卫星、西飞国际归属于“航天航空与国防”,航天电器归属于“电气设备”。Wind行业四级行业则把企业所属行业过于细分,这样使行业指数中包含的样本数过少,难以体现行业的整体发展趋势。
Wind三级行业共分55个行业,样本中的行业并未涉及全部行业,仅分布在35个行业,其主要集中在电力、电子设备、航运、国防、石油化工、机械、矿场、汽车。这些行业指数大多以1999年12月30日1000点为起始点,航空货运与物流、燃气、多元电信服务等几个行业从其它时间开始计算。样本数据以2006年公司年报为准,因此行业解释变量以2006年12月31日当天行业的收盘指数计算。
2.资产负债率控制变量
三个衡量公司经营业绩的被解释变量(ROA、CROA、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率)运用的是总资产的概念。因此,上市公司的所有者权益、负债比率与公司的经营业绩高度相关。比如当公司过多的使用负债进行经营时,在短期内可能提高企业的盈利水平,从而提高被解释变量的数值,但从长期看来,高负债的运作模式很可能损害公司的内在价值。因此,本文选取资产负债率作为控制变量之一。
三、中央企业控股公司的所有权结构 与公司经营业绩的实证分析
(一)实证模型及假设检验
1.样本进一步筛选和模型
为了使回归结果尽可能反映一般的正常运行企业的情况,避免经济意义上已经破产的企业对结果的影响,还需要对研究样本进一步筛选。需要剔除具有以下特征的样本上市公司:一是被特殊对待(st)的上市企业;二是非人民币交易的上市公司(国内B股及中央企业海外上市公司);三是正在进行企业改革的上市公司。因此,实际回归的样本共196个中央企业控股的上市公司,其均为正常运行的企业。
本文使用普通最小二乘法(Ordinary LeastSquare,OLS)方法进行回归。模型是,其中y为被解释变量,x为解释变量,v为随机变量。y是表示公司的经营业绩,由于本文采用了三种表示经营业绩的指标,所以在实证分析中将分三个模型进行回归分析。
2.解释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
解释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如表4所示。从表中的数据可知,三个解释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较小,最大值相关系数为0.1145,因此可以认为变量之间基本不相关,即变量之间的相互影响较小。
3.假设检验
β1原假设H0:β1≥0;被择假设H1:β1
β1是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fstown)的系数,本文认为第一大股东更有动力和能力监督控股上市公司的经营行为,并激励经理人提高公司经营业绩。同时,中央企业对这部分以股权形式存在的国有经营性资产有增值任务。这样看来,fstown的系数应该是正数。
β2原假设H0:β2≥0;被择假设H1:β2
β2是行业因素(ind)的系数,表示当行业越景气,该行业的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也就越好。因此,
原假设为正数。
β3原假设H0:β3≤0;被择假设H1:β3>0
β3是资产负债率(adrate)的系数,adrate在0和1之间,其越接近1,表示该公司的负债越多。虽然公司通过负债的方式,可以扩大经营规模,在短期内提升公司经营业绩。但本文认为,从长期看来,过高的负债增加了公司的运营风险,将有害于企业内在价值。因此,原假设为负数。
(二)实证结果
本文选择2006年12月31日为横截面数据,使用最小二乘法(OLS)进行回归,回归结果如下表5所示。
实证分析选择了3个被解释变量表示公司经营业绩,用三个模型进行回归。从表5中的实证结果知道,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率(SAL_GRTH)作为公司经营业绩的被解释变量,其回归结果未通过F检验。总资产报酬率(ROA)和核心业务总资产收益率(CROA)作为被解释变量的回归结果显著。总资产报酬率和核心业务总资产收益率的解释变量的符号相同,且回归系数显著。
(三)回归系数分析
1.第一大股东的持股比例(fstown)系数
第一大股东的持股比例(fstown)系数显著,且拟和系数为正。从回归的数据来看,第一大股东对ROA的贡献更大一些,每提高l%的持股比例,ROA则可以平均提高0.0662,而CROA可以平均提高00575。这说明中央企业对其上市公司增加持股有利于该上市公司业绩的提高。
2.行业(ind)系数
行业因素对公司经营业绩的影响为正,且显著。这说明行业越景气,对公司经营业绩越有帮助。行业(ind)系数对解释变量(ROA、CROA)的影响大致相同。行业指数每提高1点,ROA则可以平均提高0.0022,而CROA可以平均提高0.0225。行业指数对核心业务的影响会更大一些。这也符合预期,因为行业系数本身就是按照该公司的主营业务来计算的。
3.资产负债率(adrate)系数
资产负债率(adrate)拟和系数为负,且显著。这表明公司的负债对公司的价值有负面影响。资产负债率每增加1%,ROA将减少-0.0643,而CROA将减少-0.058。CROA比ROA受到的影响小。这说明金融机构或经营关联单位更愿意贷款给这些公司,让它们有更宽松的环境发展核心业务。实际上,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率的资产负债率的拟和系数为正,虽然其t值稍小,也并不显著,但也能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以下事实:较高的负债有可能在短期内提升公司的经营业绩,但在长期内并不能提高公司的价值。
企业经营困难时期思想政治工作最大的特点就是难度更大了。企业经营困难时期最终的目标就是摆脱当前困难经营形式带来更好的经济价值和收益扭转经营困难局面,企业高层势必从整体上调整转变经营策略,然而受传统计划经济的影响,特别是年龄较大的员工等靠要思想尚未转变,应对企业经营风险的团队意识较差,另外产权制度的改革使部分员工的利益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导致员工对改革的不理解不支持,甚至对市场竞争持抵触情绪,义愤填膺、怨声载道已成为工作和生活的主题;因此思想政治工作的价值趋向更明确了,就是要通过强有力地思想政治工作对把道理讲通、问题讲清,使员工支持企业调整转型发展,提高员工对企业的忠诚意识,增强员工与企业风雨同舟的情感,以此带动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的提升。
二、企业经营困难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点
第一,着力提高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素质。在新一届领导集体成立时曾开门见山的强调“打铁还需自身硬”。并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宣传思想工作一定要把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作为基本职责,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找准工作切入点和着力点,做到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因此,思想政治工作者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一系列重要讲话,围绕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充分发挥思想引领、舆论推动、精神激励和文化支撑作用,善于运用各种载体、形式、方法和渠道,发挥优势、突出特色,引导广大职工众志成城、攻坚克难,采用技术创新、节支降耗、发展非煤产业等措施共同度过企业难关,实现企业在经营困难时期世界500强,位次再次前移。
第二,着力加强企业文化及传奇人物正能量的宣传。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加强正面引导,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是宣传思想工作必须遵循的重要方针”。受当前国际国内各种因素的影响,经济复苏缓慢,开滦面临的挑战和困难前所未有,做好正面宣传必须增强主动性、掌握主动权、打好主动仗。只有唱响企业“转型、发展,特别能战斗的”文化主旋律、传播“侯占友、艾有勤、王焕明”等开滦传奇人物的正能量,并把握好时、度、效,增强企业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让广大职工爱听爱看、产生共鸣,才能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鼓舞人、激励人的作用,才能弘扬百年开滦的特别能战斗精神,才能激发全体开滦员工凝聚共识、团结奋进的强大力量。
第三,着力加快思想政治工作方式方法创新。企业经营困难时期做好思想政治工作事关职工的前途命运、社会的和谐稳定,思想政治工作者应在宣传思想政治工作的阵地上积极作为,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古人云:“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企业经营困难时期宣传思想工作创新,必须积极探索有利于破解工作难题的新举措新办法,重点是要抓好理念创新、手段创新、基层工作创新,把创新的重心放在基层一线,渗透到每一个岗位,并充分利用企业飞信、手机党校、新闻早晚报、感动企业人物事迹展等方式,使思想政治工作打“整体战”、出“组合拳”、奏“交响乐”,“发出‘好声音’,宣传‘正能量’”,形成“大宣传”的工作格局,努力以思想认识新飞跃打开工作新局面,推动形成宣传思想工作的强大合力。
中图分类号:F279.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3)01-0089-01
一、引言
企业道德是企业在长期运营过程中逐渐积累和沉淀的,企业及其员工共同认可的一套善恶标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道德问题愈发成为国内外政府、学术界、工商界和各大媒体广泛关注的焦点。道德经营,必然会付出相应成本,那么企业的道德经营会对企业绩效产生怎样的影响?
强生公司董事长詹姆斯·贝克曾说过:“与我们合作的企业必须是诚实可靠、值得信任和道德的,有良好道德行为的企业比其他企业更容易取得成功”。[1]艾兰·斯提纳指出:“道德经营的付出是一种长期的投资,道德优势可转化为竞争优势”。[2]有些学者提出综合的观点:“企业在追求利润的同时,在利润和道德之间寻找均衡点,使利润水平和道德水平达到最优均衡”。[3]
国家电网公司是第一个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中央企业之一,在履行社会责任方面一直起着领头羊的作用。论文从企业道德经营和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这一争议点为突破口,以国家电网公司道德经营为研究对象,研究道德经营对企业绩效的影响。
二、理论模型与研究假设
三、实证分析
(一)样本收集与数据情况
(二)信度检验与效度检验
(三)数据分析
本研究采用 SPSS13.0的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来验证变量之间的相关性。对假设进行检验前,先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对各变量进行相关分析,从表3可看出,道德经营的度量指标之间具有相关性,但其相关性并未达到显著相关水平。这说明,管理者道德素质、道德行为、消费者导向能够共同代表道德经营,当并未达到相互替代标准。
(四)结论
四、结语
本文的研究结论将为企业道德经营提供理论和现实的依据。国家电网公司作为履行社会责任的带头央企,企业的道德身份可以实现社会赋予企业做一个好的企业公民的期望,从总体上对企业绩效也有着有一定程度的正面积极影响。随着世界经济发展以及公民素质的提高,公民对企业的要求越来越高,道德经营可以为企业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赢得利益相关者的更多支持,企业和社会可实现“双赢”。企业获得了利益相关者的认可后,才能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从而可使整个社会可持续稳步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老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他所著的《老子》(又名《道德经》)不仅是一部哲学巨著,而且涉及到政治学、军事学、管理学等诸多学科,对古今中外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老子》最后一章的最后一句话是“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为而不争”的思想对于现代企业尤其是对于在市场竞争格局中处于弱势的企业而言具有直接的启迪意义。
实力强大的企业,由于在资源、资金、技术、管理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所以在竞争中往往处于领先或优势地位。而弱势企业往往人力资源和资金不足,产品规格少,品种不多,市场关系单一,很难同实力强大的企业进行直接的对抗。因此,对于弱小企业而言,首先要思考的是在人员、资金、技术都不占优势的情况下,靠什么生存和发展。本文论述了老子“为而不争”思想及其对弱势企业市场竞争的启示。
一、“守柔曰强”的战略原则
老子从世间万物强弱转化中看到了柔弱的表象后潜藏的强大的生机。他认识到:“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七十六章),“万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同上),“强梁者不得其死”(四十二章),“兵强则灭,木强则折”(七十六章),“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同上)。因此他主张:“守柔曰强”(五十二章)。
弱势企业要想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提高认识,保持良好的心态。在蒙牛乳业创立初期,面对着众多强大的竞争对手,尤其是声名日上、近在咫尺的内蒙古伊利乳业,蒙牛要成为脱颖而出的黑马谈何容易?但事物总有两面性,伊利既是强大的竞争对手,同时也是蒙牛学习的榜样。于是,“创内蒙古乳业第二品牌”的战略指导思想萌生了。世人皆知内蒙古乳业的第一品牌是伊利,可是内蒙古乳业的第二品牌是谁?没人知道。蒙牛一出世就提出创“第二品牌”,这等于把所有其他竞争对手都甩到了脑后,而且又不至于以卵击石,实在是高明的“守柔曰强”战略。
二、“上善若水,善于示弱”的战略方针
《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八章)老子“上善若水,善于示弱”的思想对弱势企业明确战略重点有很大的启示。弱势企业要有所为有所不为,有所争有所不争,要量力而行,找准定位,集中力量,重点突破。
任何一个企业,无论其实力多么强大,都无法在所有市场和所有产品领域做到尽善尽美,总有其缺陷和不足之处,而这些缺陷和不足恰恰为弱小企业提供了可乘之机。“最好的市场是那些竞争对手尚未涉及的或是准备不充分的市场”。弱小企业要想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必须避免与强大的对手进行正面交锋,针对竞争对手尚未涉及或者是准备不充分的市场盲点,寻找侧面进攻的机会,开发那些与之不同或是被对手所忽略的产品,然后集中所有的资源,打造在这一细分市场上的领先优势,等积聚了足够的实力之后,再向竞争对手进行全面进攻。
20世纪60年代中期,美国超级市场的经理大都坚信“大即是美”的经营哲学,于是竞相建立拥有大面积停车场的大型超级市场。但经营食品零售的7―11店却依靠小批量种类和较长的经营时间与超级市场竞争,迅速发展起来,成为该行业的佼佼者。中国的海尔集团也是上善若水、为而不争的好例子。其创牌之初,一些传统名牌冰箱、洗衣机大企业长期垄断市场,产品供不应求,一般杂牌产品则无人问津,纷纷败北。他们在认真的市场调研之后,决定避开名牌大企业的垄断优势,不和他们搞全面竞争,而是避实就虚,集中人、财、物等资源设计、生产海尔智能型冰箱,以低于名牌冰箱5%左右的渗透价格打开了通向市场的道路,迅速占领一个市场面,形成较大的生产规模,为“海尔”的全面腾飞奠定了基础。
三、“柔弱胜刚强”的战略目标
老子的“为而不争”其实是不争之争,贵柔、守柔为的是“柔弱胜刚强”(三十六章), “天下之至柔,驰骋于天下之至坚。”(四十三章)“柔弱胜刚强”应当是弱势企业的战略目标,即弱势企业应当努力以柔克刚、以弱胜强,战胜自我并战胜竞争对手。
海尔早期提出的成长理念“居危思进”和竞争观念“创名牌”、“争第一”,就体现了弱势企业超越自我、由弱变强,进而超越对手、以弱胜强的思想。2003年10月16日,“神州五号”顺利返回,几小时之后,伴随着“举起你的右手,为中国喝彩!”的口号,蒙牛“航天员专用牛奶”的广告便铺天盖地出现在北京、广州、上海等大城市的路牌和建筑上,全国30多个城市的大街小巷。“神舟五号”载人航天,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对于企业发展来说,这是一次千载难逢的搭载机会,谁占有它,谁就拥有无可比拟的制高点。蒙牛抓住了这个机会,实现了“柔弱胜刚强”的战略目标。
四、“曲全”的战略部署
老子还主张弱者采取以曲求全、以屈求伸的策略,因为“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二十二章)反之,“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九章)因此老子认为要最终成全事业,必须使自己处于虚曲之处,应当和光同尘、以贱为本、以下为基,如此才能“曲则全”,正如“江海所以能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六十六章)
弱势企业面对强大对手时,也应当委曲求全,尽量避免成为对方攻击的对象,若能与对方结成战略联盟就更有积极意义。微软公司初创时只是一家小型企业,为了走上正规发展的道路,比尔・盖茨等人总在想法子成为老牌的IBM公司的合作伙伴,1980年,微软公司与IBM公司签订了协助IBM公司开发软件的合同,从而借助强大的IBM公司的力量实现了迅速起飞。
五、避锋蓄锐,待机而动的战略措施
老子提出了“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六十三章),“合抱之木,生于毫未,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六十四章)。这种谋略往往是为处于弱势的一方设计的,它提示人们常学会在缝隙中求生存,善于避开竞争者的锋芒,静观时局变化,积蓄力量,等待时机,要求管理者要具有“卧薪尝胆”精神,从一点一滴做起,锲而不舍地去达到管理目标。
早在1962年,当美国的许多计算机生产厂家都把研制和生产的重点放在大型计算机上的时候,史蒂夫・乔布斯和斯蒂芬・沃兹尼克瞄准了机会将注意力集中到个人计算机上。乔布斯卖掉了自己的金龟牌汽车,沃兹尼克卖掉了心爱的计算机,才凑了1500美元。这两位年轻人利用业余时间在乔布斯父母的汽车库里辛苦地工作着,直到1976年,终于研制成一台家用电脑,命名为“苹果1号”。当他们将这台电脑拿到俱乐部展示时,结果一下子订出去50台。1977年他们成立了“苹果计算机公司”。到了1981年,苹果计算机公司生产的个人计算机已占据了美国个人电脑市场的41.2%,公司进入世界500强,名列第411位。一年之后,年轻的苹果公司一举跃到了第291位,其速度之快还是有史以来的第一次。苹果计算机公司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一系列谋略策划都契合了老子“贵道柔弱”,避锋蓄锐,待机而动的战略思想。
总之,弱势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与发展,既要有敢于竞争的精神,更要善于选择和确立得当的竞争策略和战术。老子的哲学正是弱者的哲学,他为而不争的思想,为弱者由弱变强、以弱胜强提供了精神和智力支持。
参考文献:
[1]许杭生:老子评传[MJ.桂林: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第29页
[2]李晴华:试析老子的“无为而治”思想及其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应用[J].经济师,2001,(10):135
[3]陈鼓应:老子注译及评介[M].北京:中华书局,1984
一、当前形势下多种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特点
1.传统型向科学型转变
随着改革的深入,特别是传播手段的多样化,员工的思维方式已发生了深刻变化,逐步由静态的、狭隘的、封闭的思维方式向动态的、系统的、开放的思想方式转变。面对这种变化了的新形势、新情况,传统型的“学文件”、“读报纸”、“讲传统”等思想政治工作方法必须向科学型的工作方法转化,多角度、多侧面有效地开展工作。
2.灌输型向沟通型转变
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政治工作必须由灌输型向沟通型方法转变,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和“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的原则。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说教型向多种形式的传播方式转变
现代社会,信息传播方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许多企业在注重思想政治工作软件投入的同时,更注重硬件设施的投入。现在广播电视在社会上已经普及,许多企业还办起了图书馆、阅览室、网络信息中心。同时,企业文件建设,生产经营竞赛活动和企业管理等已成为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形式,一些企业正在探索把三者有机结合起来的管理教育模式,以寻求思想政治工作适应现代企业制度的有效途径。
4.大道理与小道理不统一
不容置疑,思想政治工作必须旗帜鲜明地坚持真理,把大道理讲透。当前,不少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不分对象,不分层次,照本宣科,思想工作不切实际,说教味太浓,大道理成了呆板生硬的说教,导致一些人产生了逆反心理,因此思想政治工作要注重实效。
5.前瞻性与现实性不协调
导向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功能,必须坚持高格调,强调前瞻性。但我们不能脱离现实仅仅强调思想政治工作的前瞻性,必须着眼于现实中员工的思想实际来确定具体的目标、任务、方针、原则和方法。在实践中,我们必须正确处理前瞻性和现实性的关系,把先进性要求同广泛性要求结合起来。
6.主旋律与多样化的不一致
要针对企业不同的对象层次,丰富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与手段,不断改进工作方式方法,做到因人而异,因事而异,因时而异,使思想政治工作更加生动,增强吸引力与亲和力。
二、切实改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形式和方法
1.内容要“实”
第一,要有针对性的对员工开展好思想教育。思想政治工作要改革思想教育的内容和方法,认真研究思想政治工作的规律、分析、批评、纠正有影响的错误倾向,正确有力地回答员工提出的问题,引导他们通过学习、思考和生动活泼的讨论。第二,积极引导员工参加各项活动和有益的社会活动。员工只有在完成生产任务的同时,积极参加各项政治活动,开阔视野,更多地掌握政治理论,了解党的方针、政策,树立事业心,增强责任感,才能树立热爱企业,献身企业发展的信念,逐步锻炼造就一批素质高的有用人才。第三,把思想政治教育与生产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是做好企业员工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根本。要不断引导员工正确认识搞好政治理论学习与完成生产任务的工作关系;在认真学习掌握过硬的技术本领和工作性能的同时,抵制一切消极的东西,摆正理论学习与工作的关系,努力联系企业生产的工作实践,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到各个生产环节中去,解决企业中存在的现实问题,把消极因素变为积极因素,精神变物质,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强化各项生产任务的完成。
2.方法要“活”
长期以来,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是你讲我听,这些做法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容易使工作对象产生逆反心理,如果我们不在思想政治工作的方针方法上有所突破,就很难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威力。要按照继承和发展的原则,对那些适应形势发展要求,至今依然行之有效的好方法应当继承发展,并很好地运用。同时,要善于适用现代化传播工具,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根据不同人员的年龄、文化程度、兴趣爱好等,开展不同活动。通过采取多种多样的方式方法,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实际效果。另外要学会在解决矛盾中体现思想政治工作的作用。正确处理虚与实的矛盾,做到虚功实做。所谓虚于实,也就是认识与实践、主观与客观、眼前与长远,它们是辩证统一体。思想是人们对现实生活的反映,思想政治工作体现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处处都感到它的存在,它的价值。
3.正确处理大与小的矛盾,做到维护大局
大与小的矛盾,也就是整体与局部的矛盾。在现实中,大与小的矛盾,更多地表现为全局与局部、单位与个人之间的矛盾。尤其是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这一矛盾已经大量暴露出来,进而影响到同志的团结、影响到单位的活力,甚至影响到稳定。合格的思想政治工作者并不一味简单地排斥局部利益,把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相结合起来,找出两者利益的共同点,区分不同点,以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
4.感情要“真”
政工干部一定要尊重自己工作对象的情感,思想上不歧视他们,工作上信任支持他们,生活上关心照顾他们,使双方产生情感“对流”,他们的潜能就会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迸发出巨大力量。需要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对其工作对象进行深入的观察、了解和引导。因此,思想政治工作的首要任务就是要通过各种途径,各种方式在解决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上下功夫,这是事半功倍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