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沟通机制范文

时间:2023-05-28 08:18:36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交流沟通机制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交流沟通机制

篇1

[中图分类号] R446.8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73-9701(2009)23-121-02

免疫组化是目前病理诊断方面广泛应用的新技术,在病理诊断鉴别肿瘤中起重要作用,也是指导临床肿瘤治疗和判断肿瘤预后的重要依据[1]。免疫组化发展较快,染色结果受多种复杂因素影响以及病理诊断和病理技术二者均充满个性化,颇具经验型,难以标准化,造成目前免疫组化质量难以令人满意[2],免疫组化结果的可靠性,准确性引起了业内极大的关注。因此,强化病理实验室免疫组化质控成为当前病理学科发展的迫切要求[3] 。

1 质控中医技人员沟通交流的重要性

1.1 对免疫组化质控的正确理解是基础

免疫组化染色结果受制片因素、染色方法、染色流程、试剂质量、实验室条件等综合因素影响。同一种抗原可以在多种肿瘤或组织中表达,没有一种完全针对某一肿瘤或组织的特异性抗体,也给免疫组化染色结果的正确判断带来困难和一定局限性。免疫组化结果判断的正确性和可靠性体现病理医技人员综合水平[4]。免疫组化具有非常强的技术性和实验性特性决定了要做好免疫组化确实不易。强化免疫组化质控,使免疫组化操作逐步规范化、标准化、正规化,对切实提高免疫组化染色质量,同时促进和提高病理实验室质量管理水平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1.2 沟通交流是做好免疫组化质控的现实需要

目前,欧美发达国家免疫组化质控有一套比较先进的方法和程序,国内免疫组化质控方法正处于摸索之中,免疫组化质量尚未形成一个权威性标准。在免疫组化标准化欠缺足够重视、免疫组化质量参差不齐的状况下,面对多种复杂因素影响的免疫组化染色结果,要做好免疫组化质控工作必须依靠病理医技人员通力合作。病理医生和技术人员历来关系微妙,如果都站在各自立场上,很难客观正确解读清楚免疫组化染色结果现象如染色结果表达与不表达,该不该表达的真正意义和原因,免疫组化染色结果可靠性将会受到影响。因此,在免疫组化室内质控和室间质控中非常需要加强彼此之间沟通交流,发挥诊断医生主导作用,改变诊断医生只关心染色结果、技术人员只管技术操作的现状[5],实事求是综合分析判断整个免疫组化制片过程、染色过程、正确评估染色结果,从而促进免疫组化规范化和标准化,提高免疫组化病理诊断的质量和水平,和谐病理医技人员关系。

2 做好医技人员沟通交流的关键

2.1 相互理解和尊重

一般情况下,病理医生关注的只是免疫组化染色结果,对染色结果判断体现医生业务水平。技术人员是免疫组化实际操作者,理论水平不足,操作受各种技术条件因素影响较大。医技人员相互之间应该尊重,不要各自从专业技术解读染色结果,应该站在对方角度理解各自专业的能力和局限。大家要充分认识到:做好免疫组化质控,提高免疫组化质量对病理医技人员都必须有一个认识过程和经验积累过程,正确解读免疫组化染色结果也需要有一个不断认识过程,并且这是一个相互促进的过程。一些单位开展免疫组化质控但效果不明显,很大程度上是医技人员之间的理解和尊重问题以及出现问题后双方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交流。医技人员之间相互理解和尊重应该是做好免疫组化质控的最关键因素,相互之间有效沟通交流是做好免疫组化的现实基础。

2.2 提高专业水平

专业水平不高,难以沟通。免疫组化发展较快,试剂种类增多、染色方法改进、操作流程更新,理论观念变化都需要病理医技人员加强学习。专业素质提高了,对染色结果原因有了客观理解和正确评估,更有利于病理医技人员做好免疫组化质控,提高免疫组化质量,认识免疫组化机制,有效发挥免疫组化在病理诊断和指导临床肿瘤治疗中的积极作用,共同推动免疫组化的不断进步和发展。

3 医技人员有效沟通交流的方法和技巧

3.1 建立免疫组化工作单加强室内质控

免疫组化工作要标准化,需要有严格的质量控制。病理医技人员要根据自己实验室具体情况共同讨论制定免疫组化工作单内容,将制片程序[6]、试剂类型、染色方法、操作程序、适合的质控对照和实验条件细化列入室内质控免疫组化工作单,每次操作中都认真实时记录,客观反映免疫组化染色全过程,给医技人员正确判断染色结果,分析结果原因和总结经验提供客观依据和方向,为尽快找到一种较好的、标准化的免疫组化染色方法,摸索出一种适合本实验室免疫组化质量控制的方法[7]打开思路。避免医技人员之间对染色结果缺乏依据猜测引发误解,营造科室宽松的学术氛围和正常和谐的专业技术反馈机制。在做好免疫组化室内质控中,摸索最佳抗体和染色流程、最佳实验室条件以及结果正确分析和问题原因查找更需要医技双方坦诚交换意见和建议。

3.2 参加全国免疫组化质控网活动搞好室间质控[8]

全国免疫组化质控网通过病理专家和试剂公司技术专家对统一分发切片的染色效果按照免疫组化质控标准测评,找出普遍存在问题,提出改进意见,推荐最佳抗体和染色流程,为免疫组化染色规范化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参加的单位都得到较大提高。争取参与其中室间质控活动,了解专家对本单位免疫组化染色结果的评估,分析本单位与优秀实验室的质量差异,病理医技人员可以明确知道本单位免疫组化染色结果真实情况,找到准确解读染色结果的方法,在较高技术层次对比中找差距,分析原因,学习和借鉴国内外好方法好经验,不断改进操作提高免疫组化质量。这些无论对诊断医生还是技术人员在免疫组化规范化学习方面都是最便捷、提高最快、效果最明显的好方法。

病理医技人员之间相互沟通交流是打开免疫组化质控的一扇窗户,效果取决于病理医技人员共同努力,效应体现在免疫组化质量上。

[参考文献]

[1] 陈磊. 分子肿瘤病理学的新进展[J]. 癌症杂志,2007,26(1):106- 112.

[2] 刘复生,刘骅,吕福东,等. 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在肿瘤病理诊断中的应用及其存在的问题[J]. 癌症进展杂志,2007,5(4):355-361.

[3] 陈杰,郑杰,霍临明. 重视免疫组织化学的质量控制和标准化[J]. 中华病理学杂志,2005,34(2):65-66.

[4] 马大烈,白辰光. 免疫组织化学阳性标记结果的观察和判断[J].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2003,19(5):557-559.

[5] 周小鸽. 重视病理医生在免疫组织化学应用中的主导作用[J]. 中华病理学杂志,2004,33(6):77-79.

[6] 梁英杰. 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制片的规范和质量控制[J]. 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 2004,13(2):262-264.

篇2

2、每一个人都需要有人和他开诚布公地谈心。一个人尽管可以十分英勇,但他也可能十分孤独。——海明威

3、有效的沟通取决於沟通者对话题的充分掌握,而非措词的甜美---葛洛夫

4、恰当地用字极具威力,每当我们用对了字眼,我们的精神和肉体都会有很大的转变,就在电光石火之间。——马克·吐温

5、推心置腹的谈话就是心灵的展示。——温·卡维林

6、倾听对方的任何一种意见或议论就是尊重,因为这说明我们认为对方有卓见、口才和聪明机智,反之,打瞌睡、走开或乱扯就是轻视。——霍布斯(英)

7、寻找自我,保持本色。——戴尔·卡耐基

8、在太空时代,最重要的空间是存在于耳朵与耳朵之间。——汤玛斯J·巴楼

9、有时你必须保持沉默,以便令人听到你的话语。——史丹尼斯罗J.列克(1909——1966)

10、向随便什么人征求意见,叙述自己的痛苦,这会是一种幸福,可以跟穿越炎热沙漠的不幸者,从天上接到一滴凉水时的幸福相比。——司汤达

11、如果你要使别人喜欢你,如果你想他人对你产生兴趣,你注意的一点是:谈论别人感兴趣的事情。——戴尔·卡耐基

12、善长于沟通的管理者,也可能善长于掩饰真正的问题。——柯利斯·阿格利斯

13、当你劝告别人时,若不顾及别人的自尊心,那么再好的言语都没有用的。

14、如果希望成为一个善于谈话的人,那就先做一个致意倾听的人。——戴尔·卡耐基

15、管理者的最基本功能是发展与维系一个畅通的沟通管道。---巴纳德

16、最理想的朋友,是气质上互相倾慕,心灵上互相沟通,世界观上互相合拍,事业上目标一致的人。——周汉晖

17、为一件过失辩解,往往使这过失显得格外重大,正像用布块缝补一个小小的窟窿眼儿,反而欲盖弥彰一样。——莎士比亚

18、不愿说理是固执;不会说理是傻瓜;不敢说理是奴隶。——德拉蒙德

19、上天赋予人类一根舌头与两只耳朵,以便让我们从别人那儿听到的话可以两倍于我们说出的话。——叶庇克梯塔斯

20、有许多隐藏在心中的秘密都是通过眼睛被泄露出来的,而不是通过嘴巴。——爱默生

21、当你思考准备说什么的时候,就做出一副彬彬有礼的样子,因为这样可以赢得时间。——卡罗尔(英)

22、鼓励自己最好的办法,就是鼓励别人。——马克·吐温(美)

23、与人交谈一次,往往比多年闭门劳作更能启发心智。思想必定是在与人交往中产生,而在孤独中进行加工和表达。——列夫·托尔斯泰

24、一场争论可能是两个心灵之间的捷径。——哈·纪伯伦

25、将自己的热忱与经验融入谈话中,是打动人的速简方法,也是必然要件。如果你对自己的话不感兴趣,怎能期望他人感动。——戴尔·卡内基

26、【辩才】是一种将真理转化为语言的能力,而所使用的语言又能让聆听者完全理解。——艾默生

27、我们沟通得很好,并非决定于我们对事情述说得很好,而是决定于我们被了解得有多好。——安得鲁S.葛洛夫

28、一个人必须知道该说什么,一个人必须知道什么时候说,一个人必须知道对谁说,一个人必须知道怎么说。——现代管理之父德鲁克

29、做一个好听众,鼓励别人说说他们自己。——戴尔·卡耐基

30、愈坏的消息,应该用愈多的气力沟通它。——安德鲁S.葛洛夫

31、每一个人都知道,聆听对沟通来说是重要的。……但是极少组织会小心聆听它们的员工以及它们的顾客的心声。——威廉·尼可尔斯

32、打断蠢人的话头,让他闭口,是失礼的,而让他说下去,却是残忍的。——富兰克林(美)

33、现实生活中有些人之所以会出现交际的障碍,就是因为他们不懂的忘记一个重要的原则:让他人感到自己重要。——戴尔·卡耐基

34、许多东西都因不发问而丧失。——英国

35、要小心提防让你一直发言的人。——法朗克·马金尼·哈巴德(1968——1930)

36、沉默是一种处世哲学,用得好时,又是一种艺术。——朱自清

37、讲话犹如演奏竖琴:既需要拨弄琴弦奏出音乐,也需要用手按住琴弦不让其出声。——霍姆斯

38、要根据一个人的发问来判断这个人,而不要根据他的答复来判断他。——法朗史瓦·马利·伏尔泰(1694——1778)

39、谈话,和作文一样,有主题,有腹稿,有层次,有头尾,不可语无伦次。——梁实秋

40、发问只会造成片刻的尴尬。不发问将导致你一生的尴尬。——日本、对别人述说自己,这是一种天性;因此,认真对待别人向你述说的他自己的事,这是一种教养。——歌德(德)

41、如果你是对的,就要试着温和地、技巧地让对方同意你;如果你错了,就要迅速而热诚地承认。这要比为自己争辩有效和有趣得多。——卡耐基(美)

篇3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8-0227-02

我国高等教育已迅速进入大众化阶段,高校从规模扩张向内涵式发展。提升办学质量是高等院校生存的首要之举。中央明确提出,今后一个时期高等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坚持科学发展,相对稳定规模,努力促进公平,加强规范管理,切实提高质量。当前,提高质量已成为高等教育发展建设的首要任务。人才培养模式和教育教学质量还不完全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不够鲜明,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有待提高。这就要求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实际情况,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从教学内容、教学手段与方法等方面进行教学模式探究;在“师”与“生”、“教”与“学”的关系上,改革“教师为主体”的传统模式,创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模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职业标准下的《物流系统规划设计》课程研究性教学模式的开发与应用,是指以国家劳动与社会保障部颁布的国家物流师职业标准和物流从业人员的实际要求为依据,在物流管理专业标准和课程标准的指导下,为实现物流管理专业的教学目标,按照一定的操作程序,从教师与学生、教学内容、教学手段与方法、适用范围等方面出发所形成的相对稳定的教学模式。

一、《物流系统规划设计》课程研究性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及指导思想分析

1.理论基础。①建构主义。建构主义最早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数学教育领域。其认为:学习是建构的心理表征过程,是以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通过与外部环境的相互作用来获得新知识的过程;认为“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或四大属性。②参与理论。参与理论是由现代远程教育的新秀格雷格・柯瑟林于1998年针对基于技术的学习环境提出的一种学习理论。核心思想是:创建协作小组,让学习者以小组为单位,相互协作完成真实的、有意义的项目。③多元智能理论。加德纳在《智力的结构》中提出,人类的智能是多元化而非单一的,由言语―语言、逻辑―数理、视觉―空间、身体/运动、音乐/节奏、人际交往、自我认知、自然认知八种智能组成。每个人都拥有不同的智能优势组合,只是其表现程度不同或组合方式不同。

2.教学模式的指导思想。《物流系统规划设计》教学模式的指导思想,就是要从当前教育的需要和实际出发,运用现代教育理念,深入研究网络教育和传统教育的教学模式,发挥优势,克服弊端,整合教学模式;在课程培养目标、课程标准基础上,依托行业,面向市场,对教学模式进行全面改革与创新,培养具有创新思维和能力的高素质物流管理人才。

二、研究性教学模式下教学目标的设计

教学目标的设计应紧密结合职业标准及职业能力的要求。经调研,涉及物流系统规划、设计领域的岗位及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实践中应紧密围绕职业能力设置课程的教学目标,如下表所示。

三、职业标准下的《物流系统规划设计》教学模式的构建原则

1.开放性原则。课程内容、课程体系结构、教学活动过程均是开放的。这可以及时吸收本学科最新的科技成果、学术动态和相关的社会生活经验;并且对于同一知识点或同一问题,能提供不同角度的解释和描述,让学生在不同看法中进行交叉思考,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让学生随时随地登录网络课堂,参与学习活动,完成学习任务。

2.整合性原则。进行教学观、目标观和信息技术观等观念整合;变单一的课堂讲授模式为个别化自主学习式、问题探究式、主题研究式、协作学习式等多种教学模式;使教学信息资源的选择更能体现科学性和教育性,以便有效利用;在统一技术标准下,信息资源的描述和保存更为标准和规范,以便共享。

3.“双主”性原则。研究性教学是一种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双主”教学模式。教师的主导性体现在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信息资源的导航、学习情境的创设、学习过程的解惑和学生活动的引导等方面;学生的主体活动则体现在利用网络资源进行自主学习、讨论、探究、创作和主题研究等方面。

4.交互性原则。交互性原则应用于在线讨论、网上论坛、在线作业、答疑信箱等师生互动模块上;要建立多种互动机制,既有同步互动(如教学实况直播、BBS、在线讨论等),又有异步交流(如教学论坛等);既有人―机互动,又有师生互动和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多向互动。辅导答疑要及时,在线作业既要及时评价又要有效果分析,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情况有尽可能客观、正确的评估。

四、职业标准下的《物流系统规划设计》研究性教学模式的构建方式

1.充分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及网络共享资源。教师将整个学期的研究主题和每次课程要研究的重点问题都提前在教学平台上,以便学生课前搜集资料、自主学习,带着问题进入课内学习。

2.由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课内教学增加学生的讨论时间和思考时间。课堂上简单易懂的内容,适当减少讲授时间,多引入案例讨论来理解和消化。主要形式体现为在课堂上安排更多的案例课程,由学生独立阅读与思考,提出方案,并在课堂上进行交流与讨论。为了保障学生的参与兴趣,教师可以将课上讨论纳入平时考核,激励学生参与课堂互动。

3.课内教学模式与课外学生自主学习模式的有机结合。课内教学以教师引导、课堂讲授为主,结合讲授章节灵活采用案例分析、座谈和交流的方式进行,还可采用网上教学、网上答疑、网上模拟操作、模拟软件应用等形式完成学习内容;课外学生自主学习模式可采用课外研究小组组织形式,利用网络环境进行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与团队意识,包括登录网络模拟平台建立虚拟企业模拟实训、网上查询资料、网上提交作业、网上论坛等。

4.由学习教材向学习学科转变。教师除了要求学生学习教材外,推荐学生阅读物流系统规划设计的相关书籍,期刊与其他前沿资料及网络共享资源;课后安排与本次课程相关的任务,要求学生结合所学章节内容独立搜集资料和独立分析,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

总之,研究性教学模式的探讨有助于探索符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高等教育信息化需要的教学新模式,建立一支符合新世纪要求的、熟悉网络环境教育的优秀教师队伍,培养大批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创新人才,促进教育资源的共享和现代教育技术的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篇4

城市物流介于宏观物流和微观物流之间,属于社会物流的范畴,是一个复杂具系统,涉及城市物资运输、仓储、装卸、包装、流通加工、信息处理等多个领域,深刻影响着工农业生产、居民生活和城市正常运行。建立城市物流的评价指标体系并进行科学评价,对于正确认识城市物流效率实际水平、优化城市物流系统、提升城市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现有关于城市物流效率评价方面的研究成果较少,从研究思路及内容看基本没有脱离企业物流研究的范式,未能从物流与其他行业及城市可持续发展关系角度进行系统研究;虽有部分学者李孟涛、史秀萍及袁亮、钱志洪提到过物流对环境和资源的影响问题,但是并未给出具体评价指标也没有系统的研究。而笔者认为既然城市物流属社会物流范畴,对其效率研究就必须基于系统整体效率考虑,将物流与城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相联系,任何牺牲一个产业或部分社会利益而扶持某产业快速发展的做法都是违背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初衷,因此应将物流纳入到城市社会发展体系中系统研究、全面评价。本文以此为出发点,基于物流-经济-社会三元结构系统角度探讨了城市物流效率的概念、内容和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架构,以期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一、 城市物流的概念

Taniguchietal(1999)把城市物流定义为在市场经济中,考虑城市交通环境、交通堵塞和能源消耗的同时,由私人企业来实现的使物流和运输活动总体最优的过程。Taniguchi Evan DerHeijden R.E.CM(2000)认为城市物流是通过综合考虑城市货物流通对社会、环境、经济、金融和能源等影响,使城市物流活动达到整体最优的过程。城市物流对于宏观物流的接续和延伸、微观物流的高效集散、城市规划尤其是交通建设及经济、环境和社会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国学者刘南、陈远高也持相同态度。综合以上,笔者认为城市物流是为满足城市人们生活及经济活动需要而进行的城市内及城市与外界之间的物流活动,同时也是为了降低这一物流活动所带来的城市交通堵塞、环境污染等负面影响而进行的物流优化活动。现代城市物流的研究主要解决3个方面的问题,即城市物流活动方面的问题、现代城市物流运行所带来的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

二、 基于三元结构的城市物流效率

1. 概念及界定。传统物流效率是物流要素投入与产出之比,我们称之为一元结构的物流效率或者纯物流效率;依投入要素涵盖的范围,一元结构的物流效率评价基本上可分为单因素投入的效率评价(如衡量劳动、资本或技术投入在物流行为改善中所起作用的评估)及多因素效率评价包括所需全部劳动、物资、设备、能量与其它投入。根据徐寿波院士的大物流理论,物流活动不仅是为了人民生活,更重要的是为了发展经济,提高物流效率其深层内涵是物流与经济之间的关系,这就是二元结构的物流效率,我们称之为物流经济效率,实际上就是把物流活动(投入)和经济发展(产出)结合起来,物流效率工程的目的就是为了用比较少的物流量取得比较多的经济效益。

现代城市物流在飞快发展的同时不仅带动或促进经济发展,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如交通堵塞、能源消耗、空气质量恶化、噪音污染、交通及其他物流事故等;如果把这些社会产出考虑在内的话,就形成了三元结构的城市物流效率,也称物流社会效率,其实质是把物流活动(投入)和社会发展(产出)相结合,目的就是为了用比较少的物流量取得比较多的社会效益。如果这个效率提高了说明城市物流、经济和社会环境的发展更加协调,城市处于可持续发展状态。

2. 内容及关系。根据本研究对城市物流内涵及研究内容的界定,笔者认为城市物流效率的研究应该包含三个方面内容:城市物流相对于物流能力(资源)的效率研究、城市物流相对于城市经济发展的效率以及城市物流相对于社会发展的效率研究;其中物流能力效率是基础和根本,物流经济效率是过程和手段,物流社会效率是最终目标,三者是递进关系。从投入产出的角度讲是基于城市物流投入最小前提下的物流产出最高,而物流产出不仅包括物流带来正面产出(物流产值和由此带动的经济增长)还应该包括负面产出如能源、交通、环保、社会安全等问题。

三、 三元结构的城市物流效率指标架构

根据以上研究,本文在考虑城市物流研究内容以及借鉴各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改进城市物流系统的效率、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寻求城市物流的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从城市物流活动效率、城市物流经济效率和城市物流社会效率3个方面架构城市物流效率的评价指标,具体见图1。

其中,城市物流活动效率也称城市物流能力效率指标,主要指城市物流活动所必需的基本要素、基础设施等的运转效率,即城市物流活动在其物流能力一定前提下的物流产出效率。城市物流经济效率主要指城市物流对城市经济的拉动情况以及对城市间投资和贸易竞争的影响,即物流投入与其经济产出之比。城市物流社会效率主要指城市物流运转过程中能源消耗情况及所带来的社会产出效率,如交通拥挤、环境污染、能源消耗、社会安全等,即物流投入与其社会产出之比(廖伟,2008)。

四、 三元结构的城市物流效率指标选取

1. 物流活动(能力)效率指标。谭清美、王子龙认为物流能力指物流供给主体提供物流服务的能力。物流能力的度量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在理论上至今尚无综合反映城市物流能力的统一指标,城市是区域物流网络的结点,是区域物流的枢纽,因此可以把客货周转速度和客货流量看作衡量城市物流能力的综合指标。城市区域内,货流和客流(劳动力流)两者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对立统一于同一系统之中。因此,可用物流通量概念使货流量和客流量统一为一个指标,综合反映城市物流能力。在具体指标选取上,本文认为物流能力指标主要包含两部分,一是物流基本要素和设施,二是物流活动的直接产出。前者主要指城市物流的基础设施、物流装备等,用运输线路、汽车、船舶、人员投入、固定资产投资等指标衡量,后者主要用客货周转量和邮电业务量进行衡量,具体指标见表1。

2. 城市物流经济效率指标。根据田源、徐寿波的观点,物流效率研究最终回归到物流与经济的关系研究,笔者也认为城市物流只有在物流活动有效运转的同时拉动经济快速增长才是真正的高效率,为此物流投入弹性系数和物流经济效果系数就成为衡量城市物流经济效率的最重要指标,其计算公式如下:

物流经济效果弹性系数γ=经济增长速度α经/物流量增长速度α物,物流投入弹性系数β=1/γ,这两个系数反映了在一定的经济增长速度下,物流量增长速度即物流业的发展是超前、同步还是滞后,能否为经济发展提供支撑,它们从物流与经济两者增长速度之比来反映物流与经济之间的相互关系。在具体测度时可用以下指标体系衡量,见表2。

3. 城市物流社会效率指标。Taniguchietal、史秀苹等学者的相关研究都曾指出城市物流对社会、环境、经济、金融和能源都会产生重大影响,城市物流的运转同时产生大量负面影响,其中环境污染问题最为突出,包括相当比重的排放物、水质的污染和噪音污染等。由此,城市物流效率评价必须考虑这些问题,正确有效地评估城市物流的这些影响,不但有助于优化城市交通运输路线和计划,促进智能运输系统的实施,达到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经济效益的目的,同时也有助于解决物流所造成的环境污染、能源短缺、交通堵塞及安全等一系列社会问题。

为此部分学者对此进行了跟进研究。裘炜毅在研究国外社会物流评价指标时指出部分发达国家如美国、澳大利亚、日本、英国等国都将安全目标作为衡量社会物流绩效的重要指标;同时英国、美国、日本将交通拥挤纳入到评价指标体系中。石树新等学者则认为除了大气污染和噪声污染外,城市物流对人文景观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廖伟在构建城市物流评价指标时非常重视城市物流对环境造成的社会影响,并用物流节点有毒气体排放、货车污染物的排放水平和货车噪音水平作为评价指标。

尽管以上学者的观点并不完全一致,但都认可城市物流评价应将对居民和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影响纳入进来。本文借鉴以上研究成果,提出城市物流社会效率指标包括能源消耗、环境保护、交通拥挤和社会安全4个方面,具体见表3所示。

其中,环境质量综合指数可作为环境保护的重要参考指标,包括全年环境空气质量良好天达标率、城市集中式饮用水达标率、城市水域功能区水质达标率和城市环境噪声达标区覆盖率。

五、 结论

要提升城市物流的发展水平和综合竞争力,带动经济的发展、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建议和策略,首先必须对城市物流效率做出科学评价,从这个意义上讲,科学评价城市物流效率是提升物流发展的首要前提。

本文根据城市物流效率的界定,以可持续发展和竞争为出发点、基于物流—经济—社会环境三元结构系统、从投入和产出两个视角构建了城市物流效率的多维评价指标;突破原有评价指标仅考虑物流要素一元结构且忽视物流负面产出的局限,无论对于城市物流效率的横向相对比较还是纵向动态评估都具有较为广泛的适用性。然,城市物流体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涉及诸多要素,学者应根据不同城市发展战略、发展阶段、特定评价目标和具体测度方法对相关指标和权重进行调整,以期获得更为满意的研究效果。

参考文献:

1. 李孟涛.主成分分析在城市物流绩效评价中的应用.科技与管理,2007,(2):28-31.

2. 李孟涛.辽宁省城市物流绩效评价.分析与决策,2007,(1):73-76.

3. 史秀苹,刘志英,关志民.城市物流评价指标体系初探.冶金经济与管理,2004,(4):43-45.

4. 袁亮,钱志洪.基于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的城市物流竞争力研究——基于江苏城市的实证.生态经济(学术版),2009,(2):142-143.

5. 龙江,朱海燕.城市物流系统规划与建设.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04.

6. 郭荣朝.我国城市物流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物流技术,2003,(8):23-25.

7. 王平平,龚国华.江从发.城市物流规划方法探讨.物流技术,2003,(2):28-29.

8. 刘南,陈远高.基于模糊综合评价的城市物流枢纽规划.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11):91-94.

9. 廖伟.城市物流服务体系评价指标及方法.现代物流,2008,(10):1-4.

10. 田源,徐寿波.基于大物流理论的物流效率评价与发展规律研究.生产力研究,2008,(6):54-56.

11. 王之泰.现代物流学.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1995.

12. 谭清美,王子龙.城市物流对经济的拉动作用研究——以江苏南京为例.工业技术经济,2004,2(1):89-91.

13. 裘炜毅.国外社会物流评价指标的比较研究.物流技术,2004,(6):59-62.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