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灾害的预防措施范文

时间:2023-05-28 08:18:37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地质灾害的预防措施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地质灾害的预防措施

篇1

[中图分类号] P694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5)-9-325-1

0引言

中国是世界煤炭生产和消费大国。但是煤炭这种资源属于不可再生能源,如果只注重经济效益,而忽视了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问题及环境问题的话,加上煤矿地质灾害具有群发性、衍生性、区域性、滞后性等特点,导致煤炭开采过程中发生一些地质灾害,对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极大的威胁。因此我们必须先了解其特征,这样才能做到有效预防。

1诱发煤矿地质灾害的因素

诱发煤矿地质灾害的因素多种多样,它不像水利水电工程建设那样,可以根据地质情况针对灾害可能多发地段,采取避让原则进行事前预防,在大多数情况下不得不在明知条件不好的情况下进行煤矿开采工作,所以易于产生并加剧煤矿地质灾害。

1.1地面塌陷

地面塌陷是煤矿开采后经常出现的一种地质灾害。煤矿在开采过程中,由于破坏了矿体周围的原始应力,使应力重新分配,以达到新的平衡,在这个过程中,岩层和地表产生连续的移动、变形及开裂等现象。

1.2滑坡

煤矿开采产生的矸石堆积于地表,破坏了斜坡的原始平衡,以致产生滑坡、崩塌灾害。

资料显示,我国发生滑坡、崩塌等灾害每年接近3万起,平均每年近800人因灾害失去生命,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超过40亿元人民币。

1.3矿井突水

矿井突水在煤矿生产过程中也较为常见,它直接影响煤矿的生产、效益和安全,具有来势凶猛、瞬间涌水量大、造成损失严重等特点,也成为目前煤矿安全生产的重大灾害之一。

例如:“1・30朱仙庄煤矿突水事件”由于淮北矿业集团及朱仙庄煤矿对水害预防的复杂性认识不足,导致该事故造成7人死亡,7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1253.34万元;早在1984年开滦范各庄煤矿发生特大型“突水”淹井事故,最大水量高达12318m3/h,直接经济损失高达5亿元以上。

2煤矿地质灾害的预防措施

2.1提高认识,着力抓好煤矿安全生产工作

各级都要从思想上重视煤矿安全生产,要从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及国家改革发展的大局出发,坚持以人为本,正确处理安全、生产、效益的关系;落实主体责任,改进煤矿安全生产工作,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建立安全生产的长效机制。

2.2开展矿区地质情况调查

矿区地质情况是发生各类地质灾害的地质背景,由于开采活动导致灾害加速,导致灾害程度增加。

所以要充分调查矿区内地形地貌、构造特点,了解地质灾害点的分布规律并采取措施,最大限度防患于未然,减少地质灾害的发生。

2.3滑坡、地面塌陷地质灾害的预防措施

滑坡、地面塌陷地质灾害是煤矿重要的地质灾害之一,不容忽视。

因此,针对可能发生的滑坡地质灾害,我们可以构建抗滑工程,利用挡墙、抗滑桩等措施进行预防;同时也要注意排水工程的建设,由于水是形成滑坡及崩塌的重要作用因素,在进行地表排水时,主要以拦截和旁引为主,用截、排水沟将地表水引入天然沟谷。

此外,还要加强地表监测,做好矿区内一些不稳定斜坡的动态监测工作,建立并完善监测制度,切实做好滑坡的预测预报工作,减少滑坡带来的损失。

地面塌陷地质灾害的预防可以说是一项极为复杂的系统工程,一种人为的地质灾害,所涉及的因素很多。所以我们要因地制宜,根据矿区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开采方案和防治方案,通过加强预测预报、采用先进的采煤技术、开展预防地质灾害知识的培训及矿区环境综合治理等,来预防地面塌陷地质灾害的发生。

2.4矿井突水的预防措施

矿井水的主要补给来源是大气降水,必须查清矿区及附近地表水的汇水、渗漏、疏水情况,掌握当地历年的降雨量对矿井充水的影响。

当井口附近或塌陷区内的地表水可能渗入井下时,必须采取措施填堵裂缝和陷坑,以减少地表水渗入井下。

在矿井边界必须留设防隔水煤柱;巷道靠近断层时,要加强观测,坚持“超前探水、边探边掘”,在断层两侧留足断层隔水煤柱;开采到钻孔附近时,应制订预防钻孔通水的措施。

3结束语

煤炭资源对我国经济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煤矿在开采过程中,会产生众多类型的地质灾害,对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极大的威胁。

所以,我们要加强对煤矿地质灾害的预防,在制定预防措施时,应遵循经济合理的原则,做到预防与治理相结合,制定一套完善的、科学的制度,采用先进的开采技术是必不可少的。

参考文献

[1]高新民,赵生茂,余子彤.立足煤炭资源 发展循环经济[J]. 陕西煤炭. 2006(02) .

[2]赵淑英.煤炭过度开采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及防治措施[J]. 陕西煤炭. 2004(01).

[3]武强,王龙,魏学勇,傅耀军,沈智慧.榆神府矿区大柳塔井田煤层群采地面沉陷可视化数值模拟[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2003(06).

[4]张春山,吴满路,张业成.地质灾害风险评价方法及展望[J]. 自然灾害学报. 2003(01) .

[5]朱良峰,殷坤龙,张梁,李闽.GIS支持下的地质灾害风险分析[J]. 长江科学院院报. 2002(05) .

篇2

中图分类号:TP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5(c)-0043-02

随着土地资源日趋紧张,大城市开发利用地下空间已成为必然趋势,地下车库、地下商城、地下通道、地下铁路、各种地下设施将会越来越多,地基处理问题也会非常突出,处理不当容易产生地质环境问题,引发突发性的地质灾害。2004年3月1日起施行的《地质灾害防治条例》明确指出,地质灾害是指自然因素或者人为活动引发的危害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与地质作用有关的灾害。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应当坚持预防为主、避让与治理相结合和全面规划、突出重点的原则。因工程建设等人为活动引发的地质灾害的治理费用,按照谁引发、谁治理的原则由责任单位承担。

1 特殊地质构造列举

我国地域辽阔,从东到西距离约5200 km,从南到北约5500 km;最高的高原是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000多米;最低的盆地是新疆东部天山脚下的吐鲁番盆地,面积约5万平方公里,其中低于海平面的陆地和水面就有4050平方公里,位于“盆底”的艾丁湖,湖面低于海平面154 m。在全国约960万平方公里的陆地面积中,山地占33%,高原26%,盆地19%,平原12%,丘陵10%。地理位置的差异不但造成气候变化悬殊,而且地质构造千差万别,因此,在地下工程建设遇到地质问题时,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稍有不慎可能导致严重后果。

例如,上海市地处长江三角洲东缘,系江、河、湖、海动力作用条件下形成的堆积平原,上海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主要集中在地表以下50 m的范围内,该区段内地层主要是软弱的黏性土和饱和的砂性土,这种特殊的地质条件在工程建设中易引发地面沉降、砂土液化、边坡失稳、地下水引起的基坑突涌及软土地基变形等地质灾害。

再如,位于四川盆地西部的成都平原,是中国西南地区最大平原和河网稠密地区之一。成都平原发育在东北—西南向的向斜构造基础上,由发源于川西北高原的岷江、沱江(绵远河、石亭江、湔江)及其支流等八条主要河流所堆积形成的洪积、冲积扇联合而成。平原上地势低洼的古河道地区,地下水位高,土壤冷湿,土层中多存在淤泥、淤泥质土和冲填土等饱和黏性土等软弱下卧层,常见的地质灾害大体上分为滑坡、崩塌、地面塌陷、地面沉降等。

再如,西安市位于黄河流域中游,关中平原中部,其地貌南起秦岭北至渭河主要划分为五个分区:秦岭山地、山前洪积平原区、黄土塬区、洪积湖积台地区和渭河阶地区。主城区主要位于洪积湖积台地区,其地质主要存在三方面的问题:地裂缝、饱和软黄土和黄土湿陷。地裂缝是过量开采承压水,产生不均匀地面沉降条件,在地表形成的破裂。饱和软黄土也是西安城区内的一个主要工程地质问题,主要发生在西安市东郊附近,由于兴庆湖渗漏潜水位上升使第四系上更新统风积黄土侵入水中形成的,其工程性质很差。综上,西安市的地质灾害类型主要为地面塌陷、地裂缝等,地面塌陷的成因为地下水位下降、黄土湿陷等。

2 地质灾害的形成原因

地质灾害都是在一定的动力诱发下发生的,诱发动力有自然的,也有人为的,有时是二者协同作用的结果。因此,地质灾害在成因上具备自然演化和人为诱发的双重性,它既是自然灾害的组成部分,同时也属于人为灾害的范畴。由气温、降雨、融雪、雷电、风暴、火山、地震等因素诱发的称为自然地质灾害;由工程开挖、堆载、爆破、弃土、毁山造田、毁坏植被、过量开采地下水等引发的称为人为地质灾害。自然地质灾害是因地质作用而形成,发生的时间、地点、规模,不受或基本不受人类活动的控制;人为地质灾害是因工程建设和其他人类活动引发的,其发生、发展是可以预防和控制的。据统计人为因素引发的地质灾害占到全部地质灾害的50%以上,因此,要认真研究,并加以控制。

3 基础工程引发的地基灾害的预防

基础工程引发的地基灾害属于认为地基灾害,常见表现形式为边坡失稳、地面沉降、砂土液化等。因此,要从地基处理、基坑开挖入手做好每一步工作。

3.1 常见的软土地基处理方法及适用条件

(1)换填垫层法。用足够厚度的垫层置换可能发生剪切破坏的软土层,以使垫层下部的软弱下卧层满足承载力要求。垫层材料通常为:砂石、粉质粘土、灰土、无害工业废渣等,小型建筑和构筑物也可采用粉煤灰和矿渣作为垫层材料。适用于浅层软弱地基及不均匀地基的处理。

(2)预压法。在建筑物建造前在场地先行加载预压,使土体中的空隙水排出,逐渐固结,地基发生沉降,同时强度逐步提高的方法。包括砂井堆载预压法、天然地基堆载预压法和真空预压法等,适用于处理淤泥、淤泥质土和冲填土等饱和黏性土地基。

(3)强夯法。在极短时间内对地基体施加一个巨大的冲击能量,这种突然释放的巨大能量使土体发生一系列的物理变化,使一定范围内土体空隙挤密,地基强度提高。适合处理碎石、砂土、低饱和度的粉土与黏性土、湿陷性黄土、素填土和杂填土等地基。

(4)强夯置换法。利用强夯能将碎石、矿渣等物理力学性能较好的粗料强行夯入地基中,在地基中形成碎石墩,由碎石墩、墩间土和碎石垫层形成复合地基,以提高承载力、减少沉降。适于处理人工填土、砂土、黏性土、黄土和淤泥及淤泥质土等地基。

(5)挤密法。利用成孔时的侧向挤压作用,使桩间土得以挤密,随后将桩孔用填料分层夯填密实。包括灰土挤密桩法、土挤密桩法、砂石挤密桩法等。灰土(土)挤密桩法适应于处理地下水位以上的湿陷性黄土、素填土和杂填土等地基;砂石桩用于处理松散砂土、粉土、黏性土、素填土及杂填土地基。

(6)水泥粉煤灰碎石桩法(简称CFG桩)。由碎石、石屑、粉煤灰掺适量水泥加水拌和,用成桩机具制成的高黏结强度桩。适用于处理黏土、粉土、砂土和正常固结的素填土等地基,对承载力较高但变形不能满足要求的地基,也可采用水泥粉煤灰碎石桩法以减少地基变形。

(7)高压喷射注浆法。利用钻机将带有喷嘴的注浆管送入预定土层深度,通过高压设备使浆液以高压流从喷嘴中射出,高压流冲击破坏土体,使浆液与土体搅拌混合,待浆液凝固后便在土中形成固结体。喷射注浆的主要材料为水泥,水泥浆的水灰比通常取1.0。用于处理淤泥、淤泥质土、流塑、软塑或可塑黏性土、粉土、砂土、黄土、素填土和碎石土等地基效果良好。

地基处理通常采用建筑场地所在地区常用的且技术成熟的处理方法,新方法用于无工程经验的地区时,必须通过现场试验确定其适用性。

3.2 基坑支护方法及开挖主要事项

(1)基坑支护方法及适用条件。

1)排桩。排桩是以某种桩型按队列式布置组成的基坑支护结构。最常用的桩型是灌注桩、预制桩、板桩等类型,此外还有工字钢桩或H型钢桩。排桩支护结构具有结构刚度大,抗弯强度高、变形相对较小,安全度好,设备简单,施工方便,需要工作场地不大,施工噪声低、振动小等优点,但一次性投资较大,采用灌注桩,预制桩作支护,不能回收利用。

适用条件:①适于基坑侧壁安全等级一、二、三级;②悬臂式结构在软土场地中不宜大于5 m;③当地下水位高于基坑底面时,宜采用降水、排桩加截水帷幕。

2)地下连续墙。地下连续墙是用机械施工方法成槽浇灌钢筋混凝土形成的地下墙体,用于支承建筑物荷载、截水防渗或挡土支护。地下连续墙施工振动小、噪声低,对周围地基扰动小;墙体刚度大 耐久性好,防渗性能好。但工程造价高,在城市施工废泥浆处理麻烦,易造成新的污染。

适用条件:①适于基坑侧壁安全等级一、二、三级;②适于各种土层,但最适合软弱地基或沙土地基;③基坑深度大于10 m;④周围有密集建筑物或重要地下管线,对周围地面沉降和建筑物沉降要求需严格控制时宜采用;⑤可作为主体结构或结构基础的一部分,对抗渗有较严格要求时宜采用;⑥采用逆作法施工,地上和地下同步施工时宜采用。

3)水泥土桩墙。水泥土桩墙是用水泥土桩相互搭接形成的格栅状、壁状等形式的重力式结构。水泥土墙有深层搅拌水泥土桩墙、高压旋喷桩墙等类型。水泥土桩墙造价低、挡水性好、对周围建筑及地下管线影响小,施工振动小、噪声低,对土体扰动小、无排污。

适用条件:①基坑侧壁安全等级宜为二、三级;②水泥土桩施工范围内地基土承载力不宜大于150 kPa;③基坑深度不宜大于6 m。

4)土钉墙。土钉墙是由土钉群、被加固的原位土体、钢筋网混凝土面层等构成的基坑支护体系。土钉是通过钻孔、插筋、注浆来设置的,一般称砂浆锚杆,也可以直接打入角钢、粗钢筋形成土钉。土钉墙的做法与矿山加固坑道用的喷锚网加固岩体的做法类似,故也称为喷锚网加固边坡或喷锚网挡墙。土钉墙墙面坡度不宜大于1∶0.2。

适用条件:①基坑侧壁安全等级宜为二、三级的非软土场地;②基坑深度不宜大于12 m;③当地下水位高于基坑底面时,应采取降水或截水措施。

5)逆作拱墙。逆作拱墙结构是将基坑开挖成圆形、椭圆形等弧形平面,并沿基坑侧壁分层逆作钢筋混凝土拱墙,利用拱的作用将垂直于墙体的土压力转化为拱墙内的切向力,以充分利用墙体混凝土的受压强度。

适用条件:①基坑侧壁安全等级宜为三级;②淤泥和淤泥质土场地不宜采用;③拱墙轴线的矢跨比不宜小于1/8;④基坑深度不宜大于12 m;⑤地下水位高于基坑底面时,应采取降水或截水措施。

6)放坡开挖。通过选择并确定安全合理的基坑边坡坡度,使基坑开挖后的土体在无加固及无支撑的条件下,依靠土体自身的强度获得稳定的边坡并维持基坑的稳定状态。放坡开挖放坡开挖是基坑开挖常用的一种形式,适用于硬质、可塑性黏土和良好的砂性土,周围场地开阔,并且无重要建筑物。

适用条件:①基坑侧壁安全等级宜为三级;②施工现场应满足放坡条件;③当地下水位高与坡脚时,应采取降水措施。

(2)基坑开挖注意事项。

①基坑开挖应根据支护结构设计、降排水要求,确定开挖方案。支撑结构的施工与拆除顺序,应与支护结构的设计工况相一致,必须遵循先撑后挖的原则,应尽量缩短基坑无支撑暴露时间。

开挖深度不超过3 m的基坑且当场地条件允许,并经验算能保证土坡稳定性时,可采用放坡开挖;开挖深度超过3 m的基坑,有条件采用放坡开挖时设置多级平台分层开挖,每级平台的宽度不宜小于1.5 m;

②基坑边界周围地面应设排水沟,且应避免漏水、渗水进入坑内;放坡开挖时,应对坡顶、坡面、坡脚采取降排水措施。

③基坑土方开挖应严格按设计要求进行,不得超挖。土方开挖完成后应立即施工垫层,对基坑进行封闭,防止水浸和暴露,并应及时进行地下结构施工。采用机械挖土,坑底应保留200~300 mm厚基土,用人工平整,并防止坑底土体扰动。

④基坑周边堆载不得超过设计规定。

⑤软土基坑必须分层均衡开挖,层高不宜超过1m。

⑥基坑开挖过程中,应采取措施防止挖土机械碰撞支护结构、井点管、工程桩或扰动基底原状土。除设计允许外,挖土机械和车辆不得直接在支撑上行走操作。

⑦发生异常情况时,应立即停止挖土,查清原因并采取措施后,方能继续挖土。

⑧对面积较大的一级基坑,土方宜采用分块、分区对称开挖和分区安装支撑的施工方法。

⑨基坑中有局部加深的电梯井、水池等,土方开挖前应对其边坡做必要的加固处理。

⑩地下结构工程施工过程中应及时进行夯实回填土施工。

4 结语

工程建筑引发的地质灾害主要有坑壁崩塌、边坡失稳、坑道突水突泥、地面塌陷等,具有突发性特点,由于突发性地质灾害发生突然,前兆现象一般不明显,常使人猝不及防,造成严重的破坏,因此,预防就显得特别重要。必须建立风险管理机制,把勘察、设计、施工、监测一体化管理作为防灾的主要措施。

篇3

地质灾害,就是在自然因素或人为因素作用下发生的地质性的灾害,在地质灾害发生的时候就会对人们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还有环境等造成严重的破坏。从当前情况看,滑坡以及泥石流还有地面沉降是最为常见的地质灾害[1]。一般来说,人们对环境问题的不重视,在施工过程中对环境的破坏是导致地质灾害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对于建筑工程来说,若是遇到地质灾害,那么造成的经济损失以及社会损失是很严重的。我国的地理环境是很复杂的,地质结构具有多样性,各种因素都会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在我国,地质灾害的发生几率也在提升。另外,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比较低,在灾害发生的时候没有比较好的处理能力,如果发生了地质灾害,经常会导致大范围内的破坏,造成极大的影响。对于地质灾害来说,其主要表现包括了滑坡以及泥石流还有崩塌和地面沉降等。造成地质灾害发生的主要原因包括:第一,自然因素,地质环境变化造成地质灾害,这种因素是不能人为控制的。第二,人为因素,这种因素也会造成地质灾害,由于社会经济不断发展,这种灾害的发生几率也会逐渐提升。从地质灾害在近些年来发生的原因来看,由于行为不当造成的地质灾害占到总体的50%还要多,而工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是造成灾害的一个重要原因。

2 预防措施

地质灾害对于建筑工程的影响是巨大的,为了减少地质灾害的发生,要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

2.1 做好相关防治设计工作

对于建筑工程来说,是具有一定的特殊性的,不可避免地需要破坏环境。当前,地质灾害发生的频率在逐渐提升,一定要针对地质灾害做好防治设计工作[2]。比如,某项建筑工程结合勘察设计相关规范以及技术标准和资料分析开展建设工作。地质灾害的相关防治设计工作对当地地形进行了分析,对滑坡以及泥石流等的成因机制以及形成模式还有易发性等进行了考虑,科学制定了灾害防治目标。对地质灾害进行防治设计,能够把工程施工中可能发生的地质灾害考虑进去,切实做好预防措施,从而使建筑具有良好的抗灾能力,防止损失的发生。

2.2 做好相关制度的建设工作

对于地质灾害相关防治工作来说,要坚持统一管理以及分工协作等原则,做好相关制度建设工作,构建良好的防范机制,使全员都参与到防灾工作中来,并对权力和责任进行明确,使每个人都尽好自己的责任,全力做好防治地质灾害的相关工作。在防治工作中,要将预防工作作为主要的措施,坚持预防和治理相结合的方针,将符合工程实际情况的防治方案制定下来,对防灾责任进行落实,对防治灾害的措施进行完善,从而降低灾害发生几率,保证人们的生命安全以及财产安全。

2.3 采取避让措施

首先,在雨天要采取避让措施。在施工的过程中遇到暴雨天气,要临时避让。如果施工场地所在地区的变形山坡很多,容易导致泥石流发生,需要提前预防,在下雨之前要进行搬迁,及时进行躲避,从最大程度上降低损失。其次,采取避让的措施。有的地区极易发生地质灾害,且地质灾害发生后造成的后果很是严重,治理的费用比搬迁费用要高或者是已经采取了防治措施但是造成的损害还是很大或者是再建房屋后还是受到地质灾害较大影响的,需要采取搬迁避让的方式,从而避开容易发生地质灾害的地区,尽可能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

2.4 通过绿化的方式进行防治

对于建筑工程来说,在其周边要种植合适的植物,构成植物林,从而对环境进行改善,确保生态平衡,这就是绿化防治措施。当前,我国建筑工程不断发展,在空气以及水还有土壤等方面造成的破坏也在逐渐严重,当前我国要求发展绿色经济,为了响应可持续发展的要求,需要采取有效措施科学保护施工场地周边环境,合理利用土地,降低对于地表环境质量造成的破坏。

2.5 在施工过程中对地质灾害做好监测工作

对于建筑工程来说,在施工的过程中,要构建监测和预警系统,采取有效的手段对地质灾害进行监测。一般来说,主要采用的监测方法包括:在宏观方面,可以通过遥感技术加以监测;在实地,要通过变量测量的手段加以监测;对于危险地质体,要对其力学特性加以监测;对于三相物质,要通过综合特性加以监测。另外,在开展监测工作以前,需要构建数据库,只有这样,才能正确做出预警,并对信息进行捕捉和分析,将灾害预警系统构建起来,结合工程的具体地质状况,将预警系统功效发挥出来,并做出正确的决策。

2.6 在雨季施工时要做好预防措施

(1)要结合施工现场的具体平面布置图,对排水设施进行完善,对于进场道路以及施工现场中的施工通道还有生产场地和材料堆场周边的排水沟,一定要确保其畅通。(2)要保证交通道路是完好的,安排专门人员对道路边和路口的积水进行排除,确保在下雨之后能够及时将场地中的积水排除掉,对于施工生产场地还有材料堆场要利用碎石对其进行碾平压实。在场地的周边要对截水沟以及排水沟进行设置,尽可能沿着堆场周边的排水系统,同时还要对其进行整修和疏导,确保场地排水的畅通性。(3)在基坑周边位置要对排水沟和截水沟进行设置,对于边坡要做好防水措施,避免雨水的冲刷导致塌方,如果有必要,还要打上钢管支撑对其进行支护。(4)对于材料堆场,要在下雨之前,对周边的排水沟以及截水沟进行认真检查,发现问题要及时进行修缮,确保完好无损,避免积水对材料堆场的影响。第五,对于排洪沟挖出的土方,要及时进行转运和分散平整,避免由于大雨导致的水土流失问题,防止对周边农用耕地造成的影响[3]。

2.7 在施工过程中,要尽可能多地利用科学技术

篇4

1.岩土工程与地质灾害的内涵

地质灾害是指由于自然因素或者人为活动引发的危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或使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资源发生严重破坏的地质现象。《地质灾害防治条例》规定,地质灾害包括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灾害。

在我国,大多数地质灾害现象都是人为因素引发的,据有关资料统计,近年来我国每年因地质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约占各种自然灾害的1/4至1/5,因此,减少或制止破坏生态环境行为、及时采取地质灾害预防和防治措施,是我国当前减少损失的首要途径。

2.我国地质灾害的特征与危害

由于我国地理位置独特,地质构造复杂,地球生态环境多变,加之人口众多的农业大国,经济较落后,承灾能力弱,所有这些叠加在一起,形成灾害类型多、分布广、频度高、强度大、影响面宽、损失严重的格局。

据资料统计分析,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面沉降、地裂缝等种类的地质灾害在我国十分发育。其中崩塌、滑坡、泥石流的分布范围约占国土面积的50%,其中以西南、西北地区最为严重。

地质灾害可分两大类:第一类主要是由自然因素引起的地质环境问题,又称第一环境问题,属自然地质灾害;这些灾害不以人类历史的发展为转移;第二类主要是由人为活动引发的地质灾害,称第二环境问题,属人为地质灾害。这些灾害常随社会经济的发展而日益增加,据地质灾害成因分析,全国50%以上的地质灾害发生的主要原因是人类行为,尤其是人类不合理地大量挖掘能源所造成的。

2.1 滑坡

滑坡是指斜坡上的土体或岩体,受河流冲刷、地下水活动、地震、人工切坡等因素的影响,沿着一定的软弱面或软弱带,整体地或分散地顺坡向下滑动的自然现象。

滑坡的诱因:

(1)地震;(2)降雨和融雪;(3)地表水的冲刷、浸泡;(4)河流等地表水体对斜坡坡脚的不断冲刷;(5)开挖坡脚;(6)蓄水排水;(7)堆填加载;(8)劈山放炮,乱砍乱伐。

滑坡发生的规律:

下列地带是滑坡的易发和多发地区:(1)江、河、湖(水库)、沟的岸坡地带,地形高差大的峡谷地区,山区铁路、公路、工程建筑物的边坡等。(2)地质构造带之中,如断裂带、地震带等。(3)易滑(坡)岩、土分布区。(4)暴雨多发区及异常的强降雨区。

2.2 崩塌

陡坡上被直立裂缝分割的岩土体,因根部空虚,折断压碎或局部移滑,失去稳定,突然脱离母体向下倾倒、翻滚,堆积在坡脚(或沟谷)的地质现象称为崩塌。

崩塌的诱因:

(1)采掘矿产资源;(2)道路工程开挖边坡;(3)水库蓄水与渠道渗漏;(4)堆(弃)渣填土;(5)强烈振动。

2.3 泥石流

泥石流是由于降水(暴雨、冰川、积雪融化水)产生在沟谷或山坡上的一种挟带大量泥砂、石块和巨砾等固体物质的特殊洪流,是高浓度的固体和液体的混合颗粒流。

泥石流的诱因:

(1)不合理开挖;(2)不合理的弃土、弃渣、弃石;(3)滥伐乱垦。

地面塌陷是指地表岩、土体在自然或人为因素作用下向下陷落,并在地面形成塌陷坑(洞)的一种动力地质现象。

2.4 地面变形

地面变形包括地面沉降、地面塌陷与地裂缝。目前中国发生地面沉降活动的城镇有70多个,明显成灾的有30余个,最大沉降量已将近3m。这些城市有的孤立存在,有的密集成群相连形成广阔的地面沉降带(区)。造成中国城镇地面塌陷原因有三:一是不合理地大量开采地下矿产资源引起的塌陷;二是表面岩溶活动引起的塌陷;三是大量抽取地下水引起地面下沉。

地面塌陷发生的规律:

(1)岩溶强烈发育的纯可溶岩分布地带或沿其与非可溶岩的接触地带;(2)沿可溶岩中的断裂带或主要裂隙交汇破碎带,岩层剧烈转折、破碎的地带;(3)松散盖层较薄且以砂石为主,其底部粘性土层缺失或甚薄(一般不足1-2米)的“天窗”地段;(4)岩溶地下水的主迳流带或岩溶管道上;(5)具有潜水和岩溶水双层含水层分布地带;(6)岩溶地下水的排泄区;(7)岩沉吟地下水位在基岩面上下频繁波动的地带,或受排水影响强烈的降落漏斗中心及近侧地段;(8)临近河、湖、塘地表水体的近岸地带;(9)岩溶地下水位埋藏较浅的低洼地带。

3.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的主要施工技术标准及防治措施

3.1 主要的施工技术标准总结

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的最大特点是隐蔽性(如抗滑桩)、复杂性(如抗滑桩+锚拉+挡板+冠梁)和多样性(防治滑坡可采用桩,亦可采用挡土墙),以地下工程施工为工艺特点,因此与地基与基础工程和岩土工程具有十分相近或相同的工艺流程、施工工序和施工工法。涉及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施工的技术规范和标准主要有:

(1)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现行施工技术标准和规范,如《滑坡防治工程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DZ/T0218-2006);

(2)各类工业与民用和市政工程建设项目的地基与基础、深基坑、高切坡、地基处理、基础病害工程防治等所涉及的技术规范和标准均可参考使用,如《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3)各类水利水电工程的土石方、地基与基础和岩土工程所涉及的技术规范和标准均可参考使用,如《水电水利工程预应力锚索施工规范》(DL/T5083-2004);

(4)各类交通建设中所涉及的边坡、滑坡、危岩、塌陷和沉降等工程防治的相关技术标准和规范,如《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J042-94)。

3.2 地质灾害防治工程防治措施

3.2.1 做好防治工程设计

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设计,必须根据崩塌、滑坡、不稳定斜坡的成因机制、运动模式、易发性及防治目标制定。

(1)根据致灾的成因确定主要防治途径;

(2)根据灾害的易发程度、防治目标确定防治工程的强度和工程量。

3.2.2 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的主要工程措施

根据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勘查设计现行行业规范,《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等技术标准及资料分析,国内防治地质灾害的主要工程类型有:排(截)水工程、支(拦)挡工程、加固工程、护坡工程、减载与压脚工程及搬迁和避让等。

3.2.3 地质灾害防治措施

(l)工程防治措施

工程防治措施是防治地质灾害的重要组成部分,工程防治措施的适用条件及方式:大多数房后切坡造成的小型土质滑坡,选用滑坡后缘地表排水、前缘支挡或削方减载护坡等工程措施较为适应;对于中型以上滑坡,应根据工程地质勘察资料选择工程防治措施。

(2)生物防治措施

生物防治措施是指植树造林,种草护坡及合理耕牧。它具有应用范围广、投资省,能促进生态平衡,改善自然环境条件,防治作用持续时间长的特点,需较长时间才能发挥其效益。

根据调查区地质灾害特点和自然经济条件,泥石流区,地面塌陷区及水土流失区应采取封山育林,退耕还林等防治措施,减少地质灾害的发生和经济损失。

(3)避让措施

①雨天避让措施。对灾害隐患点和变形斜坡,采取雨天临时避让措施,各镇在防灾预案的基础上编制安全转移预案,雨天对受威胁户一一作转移地点安排。应根据就近原则、转移地(接受户)不受地质灾害或其它灾害威胁的原则进行操作。

篇5

煤矿安全生产是推动煤炭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动力,特别是在煤炭开采条件的约束下,对于煤矿现场围岩-支护关系的分析与认识,借助于巷道围岩的变形规律,加强对巷道支护技术的论证,从支护方式、支护手段上来提高煤矿安全生产的稳定性与可靠性。针对煤矿顶底板事故发生率的增长,从矿井生产工艺技术实际来重新分析矿井灾害的原因,采取必要的采场、巷道围护技术与监测方法,探讨矿井顶底板灾害的主要形式与发生规律,从而提出有针对性的防范措施,确保生产安全的有序与有效。

一 文家坝二矿矿井条件

本文所选矿井为水城矿业(集团)文家坝二矿,矿井地处黔西高原向黔中丘原的过渡地带,海拔标高大部份在+1400m以上,井田呈北东-南西向分布,北部以F28(AF4)断层与文家坝一矿相接,南部以SF4断层与碾子边井田相邻。可采、和大部可采煤层有6#、7#、16#、23#、27#、30#,局部可采煤层为2#煤层。可采和局部可采煤层煤类均为无烟煤,其中23#煤为光亮型,7#、30#煤为半亮型,16#、27#煤为光亮型,2#煤为半暗~半亮型,6#煤多为半亮型,以粉状、鳞片状为主。

1.1 地质构造

井田地处阿弓向斜中段,矿区内地质构造复杂程度为中等类型,含煤地层主要是二迭系龙潭组(P2l),含煤24~44层,一般30~33层。本井田煤层埋藏较浅,阿弓向斜两翼煤层倾角差别较大,南东翼煤层赋存绝大部分平缓,一般在3~12°左右,北西翼煤层较陡,倾角在20~40°,大断层不发育,落差(或地层断距)大于20m的仅9条,其中除F2030-2逆断层位于井田中部外,其余8条都位于井田边部,或其本身就是井田边界断层(如AF4、AF7、SF4、F61等),对井田内的煤层破坏不大;小断层则较发育。

1.2 顶底板地质条件

本矿区可采和局部可采煤层直接顶板多为泥岩、粉砂岩、粉砂质泥岩、石灰岩,底板多为泥岩、“根土岩”,因此抗压强度低,遇水易软化。此外,顶、底板岩层中发育有多组裂隙,岩体结合力差,岩层稳固性差,底板遇水易膨胀。矿井开采煤层瓦斯含量高,均具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各煤层无煤尘爆炸危险性,煤层具有自然发火倾向[1]。

1.3 巷道布置层位特征

可采煤层分为上下二组,上煤组包括6#、7#煤层,下煤组为16#、23#、27#和30#煤层。采用分组联合布置,主平硐按91°方位、7‰坡度布置至浅部家顺和核桃坝小矿井边界,1310水平大巷沿浅部小井边界布置,待越过小井边界后1310水平大巷穿层布置至一分区井田中部,然后布置一分区轨道石门及一分区1310车场,主平硐布置在茅口灰岩中,+1310水平大巷及1310轨道石门及车场均穿层布置,受场地条件限制,一分区进风排矸斜井和回风斜井布置在一分区北西翼的大土,井筒按314°方位角、25°倾角掘至一水平通过轨道石门与1310大巷连接。在距7#煤层底板约30m的细砂岩中布置采区轨道,运输和回风上山,该层为胶结细粒硬砂岩,平均厚度14.5m,层位稳定,三条上山通过一分区轨道斜巷与轨道石门连接。为了加快施工进度和减短建井工期,在工业场地西面直线距离约2.6km处的田坝寨布置措施井。

1.4 支护方式选择

主平硐基岩段采用锚喷支护;顶底板岩性稳定(如灰岩段)采用喷浆支护,穿过煤系地层或断层带时,如岩性较差,可采用锚网喷+锚索+注浆或联合支护[2],井颈段采用钢筋混凝土支护。一分区排矸进风斜井、一分区回风斜井基岩段采用锚喷支护,岩性较差段采用锚网喷+锚索+注浆或联合支护,井颈段采用钢筋混凝土支护[3]。+1310水平大巷、井底车场、11采区运输上山、11采区回风上山、11采区轨道上山及底板瓦斯抽放巷等岩层巷道,一般采用锚喷支护,如岩性较差,可采用锚网喷+锚索+注浆或联合支护。井下消防材料库、爆破材料发放硐室、等候硐室、采区变电所及躲避硐采用锚喷支护。煤仓、矸石仓、溜煤眼、溜矸眼、引风道及安全出口采用钢筋混凝土碹支护;工作面开切眼采用单体液压支柱支护[4]。

二 文家坝二矿顶底板灾害因素分析

2.1 主采煤层顶、底板岩性及稳定性分析

根据文家坝二矿地质报告来看,主要可采煤层6#煤层顶板主要为粉砂岩、粉砂质泥岩、砂质泥岩、细砂岩,加之各处受断层影响程度、节理发育程度、层理胶结强度各异,其稳定性具有复杂多变性[5]。6#煤层直接顶综合厚度与采高的比值K为0.8~2.67,其值介于周期来压强烈和无周期来压之间,在一分区统计的122个钻孔中有12个点为石灰岩,占9.8%,一般厚度为0.45~4.14m,平均厚度为1.92m;对7#煤层直接顶、底板岩性分析,煤层K值为0.21~5.78,在一分区统计的76个钻孔中有18个点为石灰岩,占23.68%,一般厚度为0.5~2.21m,平均厚度为1.33m,说明6#、7#煤层为周期来压强烈顶板,需要采取强制放顶措施来增强工作面支护安全。

2.2 对来自矿井地质因素的灾害分析

2.2.1 地质断层条件下对工作面的影响

由于受到地质挤压、拉伸,以及剪切力的影响,对于地质断层的出现所引起的局部采煤工作面的危害是十分复杂的,当断层与工作面的夹角越小时,其造成的顶板冒顶的危险更大,尤其是倾斜断层[6]。本矿井区域断层发育较高,结合勘探中的三围地震法、地质雷达、地质构造超前探测仪等仪器的使用,以最大化的了解地质特征,避免诱发冒顶事故。

2.2.2 地质褶曲与挤压对工作面的影响

从煤矿生产实践来看,对于大褶曲构造,往往影响煤层的倾角,而对于工作面压力的影响不是太大,相反,对于小褶曲,当褶曲倾向与工作面一致时,对于采空区出现的垮落岩石的影响,则很容易使得矿井顶板发生局部冒顶[7]。同时,挤压作用导致的对顶板岩层形成离层或破断,极易引起顶板短时急剧下沉现象,从而增加了冒顶的危险性。

2.2.3 节理、裂隙对工作面的影响

从对矿井中出现的节理与裂隙分析可知,人字形与草帽型节理裂隙较为常见,由于顶板受到来自裂隙长轴推进方向的作用力,如直立裂隙对直接顶的切割,从而造成顶板的下沉或水平移动,很容易诱发岩层水,使工作面出现掉碴或淋水;同时,直立裂隙还能够改变直接顶的垮落步距,造成老顶的大面积垮落。而对于斜裂隙,对于采空区造成片帮,对于煤层则造成伞檐或探头煤,给顶板管理增加困难[8]。

2.2.4 层理与破碎带对工作面的影响

层理是由于地质岩层的沉积而形成的岩层分界面,极易对于煤矿采动过程产生离层裂隙,其对工作面支架产生横向推力,容易引起支架的歪斜和倾倒,导致冒顶。而破碎带主要因地质原因而形成的工作面岩石或煤层破碎的现象,也给顶板管理带来困难。

2.2.5 采动裂隙对工作面的影响

采动裂隙主要与煤壁的支承压力有关,对于与工作面平行的煤壁裂隙,很容易在压力裂隙与节理裂隙相互作用下造成楔形岩块,从而诱发局部冒顶,而当工作面与节理方向一致时,容易加大裂隙的宽度,从而诱发大面积冒顶。

2.2.6 顶、底板岩石的物理性质的影响

从顶底板围岩的物理力学性质来看,岩石的厚度、硬度、层理、裂隙等因素是造成顶底板危害的重要原因,特别是对于老顶岩层坚硬,大面积开采所形成的悬露,一旦达到强度极限,极易造成岩层断裂而形成周期来压。

2.3 对来自矿井生产作业的灾害分析

2.3.1 开采深度的影响

开采深度直接影响原岩压力大小,造成巷道或工作面周围岩层内支承压力发生变化,从而对矿山压力影响明显。本矿井开采标高范围为+1900~+1100m。开采深度800m。首采工作面回风水平标高+1479.1m,但随着采深增加,采面或巷道支承压力必然增加,随着深度的增加,巷道围岩的“挤、压、膨”现象更为严重,从而导致煤壁片帮及底板鼓起的机率增加,由此也可能导致支架载荷增加[9]。

2.3.2 采高与控顶距的影响

对于于顶底板移近量的计算与采高与控顶距密切相关,采高越大,采出的空间越大,必然导致上覆岩层破坏严重,就单一煤层开采时的冒落带与导水裂隙带的总厚度与采高基本上成正比关系。如公式所示:SL=η×M×L(其中,SL表示岩层与顶板下沉量;L表示控顶距;M表示采高;η表示下沉系数,一般取0.025~0.05)。通常来说,对于最大控顶距与放顶宽度来说,放顶距小,顶板放不下来,会增加压力,放顶宽度太大,采空区垮落面积太大,容易撞倒支架,引起冒顶[10]。

2.3.3 生产工序和工作面推进速度的影响

推进速度快意味着回采工作面停滞时间短,顶板岩层下沉量小,一般来说,顶板压力也较小,反之,推进速度慢,工作面顶板下沉量大,顶板压力也会增大。结合矿压实测资料来看,落煤与放顶是工作面顶底板移近速度影响最大的工序,因此,缩短循环时间,加快工作面推进速度是有效改善工作面顶板管理的重点。

2.3.4 上部煤层残留煤柱及支护方式的影响

对于来自上部煤层的残留煤柱所形成的压力集中,很容易对巷道掘进与维护带来影响,同时,不同初撑力支架对于防范直接顶离层冒落具有不同的效果,如初撑力小的支架容易造成动压强烈而形成顶板破碎;不同特征、不同特性的支架应避免混合使用。

三 文家坝二矿顶底板灾害管理与防治措施

3.1 对顶板冒落灾害的防治措施

局部冒顶事故虽然范围较小,但由于随机因素较为复杂,往往比大型冒顶事故危害更大,因此需要从采、支等环节加大防范措施,以减少局部冒顶的发生率。对于镶嵌型顶板局部冒顶事故来说,因其与地质结构有关,多发生在放炮后,因此需要加大地质勘探力度,制定完善的支护方式与支护作业规程,严格避免无支护区冒险作业。对于局部出现的空顶、空洞现象,从支护方法上采取超前支护,先掏梁窝,先挂顶梁,对漏顶问题必须封堵,如打撞楔、泡漠塑料、木材封堵等。对于隐地质断裂而形成的带层带冒顶事故,要结合断层面与煤层的夹角来判定易冒顶区,如对于正斜逆断层形成的“煤沟”与“煤尖”,一种方法是开采“板尖”,丢弃底部煤,另一种是开采“底尖”,拖住“煤沟”;对于正斜正断层形成的易冒顶区,以打下盘的煤,挑上盘的顶,加固下盘易冒顶区为好。在加强断层带冒顶事故的预防措施上,重点加大关键部位的锚固,防止沿断层面离层滑移的现象产生,增强抗拉、抗弯和抗剪强度,如采用局部用木锚杆锚固并全段使用混凝土锚固剂或树脂锚固剂,锚杆间距300~400mm。

对端头冒顶事故的分析,从防治措施上,需要采用单体液压支柱方式来提高端头支架的稳定性,同时,增加支护密度,引入特殊支架如木垛等,针对顶板离层滑移问题,可以对上出口以下3~8m范围内也用锚杆锚固,减少端头冒顶的可能性。对于巷道冒顶事故的发生,从矿山压力影响的主要因素出发,就开采深度、岩体初始应力状态,巷道断面与支护上,来分析围岩变形的承载力与内粘结力[11]。在防治措施上,加强对地质条件的动态监测,确定巷道围岩的不稳定地段与运动时间,分析与总结不同类型的事故原因,充分利用巷道断面,设计采取椭圆+圆形设计,煤仓断面采用喷浆、砼锚网喷支护,底板瓦斯抽放巷、材料斜巷、轨道斜巷、采区变电所联络巷采用直墙半圆拱断面,采用全断面锚网喷支护。

3.2 对坚硬顶板垮落灾害的防治措施

对顶板活动规律进行全面观测是有效控制顶板垮落灾害的有效途径,如搞清初次来压步距、初次冒落层次和厚度、周期来压步距等,从而选用科学的支护设计,确保初撑力要求,对于由坚硬岩石组成的直接顶,当达到人工强制放顶要求时,为减少威胁,必须加强人工强制放顶。

3.3 对开采中冲击地压的防治措施

从冲击地压的产生原因来看,不仅与地质因素有关,如采深越大,岩体的应力越高,所形成的变形和弹性潜能也越大,同时,对于地质褶曲、断裂,以及煤层倾角与厚度的变化,也容易促发冲击地压的产生[12]。因此在防治上,尽量选择无冲击地压或弱冲击地压的煤层进行开采,对于未受保护的煤层,必须采取放顶卸压、煤层注水、打卸压钻孔、超前松动煤体等措施;在对巷道进行支护时严禁使用混凝土等刚性材料;对于严重冲击地压煤层的开采,所有巷道应布置在应力集中圈,对于双巷掘进时,平行巷道间距不得小于8m,联络巷道应与平行巷道垂直;加强巷道冲击地压的预测预报工作,制定专门的安全技术防范措施,确保矿井安全生产。

4 结语

煤矿灾害的预防和防治是一套系统的工程,通过对贵州文家坝二矿影响顶底板安全性与稳定性的灾害因素进行分析,特别是针对“锚网喷注一体化”巷道支护技术的应用,从支护方式与手段上来强化采场、巷道的围护有效性,并依据不同顶底板条件,及早发现失稳征兆与隐患,切实减少因岩体及支护因素而造成的变形、破坏、塌落等顶底板事故。

[参考文献]

[1] 徐风. 深部软岩巷道支护设计优化与应用[J]. 煤炭科技. 2011(02)

[2] 潘永刚. 锚网喷结构中新型复合材料网性能试验[J]. 煤炭科技. 2012(04)

[3] 李苏龙,侯玮,李新明,潘越,平建明. 整合矿井采空区内掘进巷道围岩加固支护技术[J]. 煤炭科学技术. 2012(11)

[4] 孙冰. 不同围岩中锚杆锚固系统的低应变动力响应分析[D]. 中南大学 2010

[5] 李林.综放工作面坚硬顶板处理技术应用分析[J].中州煤炭.2012(07)

[6] 黄存捍.采动断层突水机理研究[D]. 中南大学 2010

[7] 朱术云,曹丁涛,岳尊彩,姜振泉,赵连涛,于旭磊. 特厚煤层综放采动底板变形破坏规律的综合实测[J]. 岩土工程学报. 2012(10)

[8] 王超.基于未确知测度理论的冲击地压危险性综合评价模型及应用研究[D]. 中国矿业大学 2011

[9] 徐学锋.煤层巷道底板冲击机理及其控制研究[D]. 中国矿业大学 2011

篇6

中图分类号S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09)11-0160-03

海门市地处中纬地带,属北亚热带南部湿润季风气候,季风环流是支配境内气候的主要因素。在太阳辐射、大气环流和海门特定的地理位置的共同作用下,海门市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水充沛、雨量集中、雨热同季、冬冷夏热、春温多变、秋高气爽、光能充足、热量富余。年平均气温15.2℃,自1960年有记录以来,极端最高气温为38.0℃,出现在1966年8月7日和1992年7月31日,极端最低气温为-9.3℃,出现在1977年1月31日;年均日照时数2 122.5h,年最多日照时数2 529h(1967年),年最少日照时数1 821h(1988年);年平均降水量1 033.3mm,年最大降水量1 500.7mm(1975年),年最小降水量654.6mm(1978年);年均蒸发量1 278.3 mm,年最大蒸发量1 466.3mm,年最少蒸发量1 127.2mm;年平均相对湿度80%,月际变化呈夏半年高于冬半年,最大月平均相对湿度为85%(8月),最小月平均相对湿度为75%(12月)。

1海门地区主要农业气象灾害

海门市优越的气候资源为当地农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但由于地处中纬度地带,是海陆相和气候的过渡带,是典型气象灾害的频发区。常见的气象灾害有暴雨、洪涝、干旱、连阴雨、热带气旋(台风)、高温、冰雹与龙卷、雷暴、寒潮、低温、大雾、大(暴)雪等,其中对海门地区农业生产(种植业)常年造成一定损失的农业气象灾害主要有常发性的旱灾、涝灾、连阴雨、台风、寒潮(冻害),另外,冰雹、龙卷、雪灾等则属于偶发性或间歇性灾害性天气。据农业受灾记录资料不完全统计显示,1960年至今,海门地区常发性灾害造成农作物受灾面积累计达到了2.30万公顷,农作物成灾面积累计7 793.12hm2,农作物绝收面积累计59.19 hm2,农业经济损失5.77亿万元。

2主要灾害性气候对种植业的影响

2.1旱灾

旱灾指由干旱性气候引起种植业在田作物因为缺乏必需的水分而产生生理性破坏,对农作物产质量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干旱以降水距平百分率为标准划分成偏旱、大旱及特旱,依此划分,海门地区1960~2008年大旱年份有1年(1978年),偏旱年份有13年。资料显示,海门地区一年四季均有干旱性天气出现,从发生时间上可以分为春旱、伏旱、秋旱和干冬4种类型。

2.1.1春旱。春旱主要发生在3月下旬至5月上旬,影响春玉米播种与出苗,设施瓜蔬作物的开花、坐果以及油菜、蚕豆、马铃薯等生长。1960~2008年历年气象资料显示:春旱年发生率25%,其中最严重年份为2005年。

2.1.2伏旱。伏旱一般发生于盛夏7~8月,资料显示,海门历史上伏旱最严重的为1967年、1978年及2005年。1967年7月23日至9月20日,历时60d总雨量仅20.3mm;1978年出现空梅现象,初夏干旱连伏旱,6月1日至7月12日,只有6月24日下雨18mm;2005年也出现空梅,春旱连着伏旱,自5月1日至7月4日,历时65d降雨量仅25.6mm。伏旱对种植业影响较大,主要影响夏茬玉米、棉花、水稻、花生、大豆、瓜果、蔬菜的生长,造成受害作物萎蔫、产量减少、品质降低,并且伏旱能导致棉花等作物红蜘蛛大发生。

2.1.3秋旱。秋旱发生在秋季9~11月,一般在海门地区发生较为普遍,主要影响棉花结铃与吐絮,水稻灌溉,油菜育秧及移栽活棵,蚕豆、三麦和部分秋露地蔬菜播种与培管。尽管如此,秋旱有时也利于棉花铃裂吐絮,并且对秋季作物成熟收获也较为有利。

2.1.4干冬。干冬指发生在冬季的旱象,一般以12月至翌年2月为主,如2008年12月至2009年2月遍布中国北部区域的干旱就是典型的干冬,造成农田浅土层土壤湿度下降,如再遇冷空气侵袭,则易使油菜、小麦等越冬作物遭受冻害致死。海门地区对越冬农作物威胁最大的农业气象灾害就是干冬。

2.2涝灾

涝灾主要是由于短时降雨量超过一定程度使得农田积水被淹,作物根系土壤郁闭程度加大,致使在田农作物根系吸收营养物质受抑制,大大削弱作物长势,出现叶片枯黄、落花、落铃落荚甚至作物植株萎蔫死亡,形成严重的产质量损失。暴雨或者持续大雨是涝灾的成因,而暴雨是主要诱发因子,暴雨依据划分标准分为暴雨、大暴雨以及特大暴雨3种。海门地区由于滨江临海且地势平坦,地表平均海拔高度仅4.96m,最低处仅3.8m,频降暴雨时江海出现位,积水难以排泄,极易造成洪涝灾害。据海门历年气象资料显示,出现大涝年份均为暴雨较多年份,如1991年7月1~2日,受台风倒槽影响,出现连续暴雨甚至大暴雨,造成海门境内河水水位急速上涨,85%以上农田被淹,造成巨大的农业经济损失。从涝灾发生时间看,海门地区暴雨量与频次月际变化表现为6~7月暴雨全年最多,至10月暴雨日显著减少。因此,涝灾主要发生于6~10月。

2.3连阴雨

与暴雨造成涝灾不同,连阴雨(连续性降雨)对农作物造成的负面影响不是急速的,而是迟缓发生的。根据连阴雨划分标准,7d以上连续阴雨过程且日雨量≥0.1mm的天数达到或超过70%,若含无雨日,则该日日照时数少于5h视为连阴雨;此外,一次过程的总雨量在10mm以上,连续5~10d为短连阴雨,连续11~15d为中连阴雨,连续16d以上则为长连阴雨。当连续3d无0.1mm或者以上降水则视为连阴雨结束。按照发生时间连阴雨又可以分为春季连阴雨、初夏连阴雨及秋季连阴雨。

2.3.1春季连阴雨。海门地区春季绝大多数年份易出现连阴雨,最多年份出现4次,平均每年出现1.5次,而其中以短连阴雨居多,16d以上的长连阴雨较少,最长1次为1963年4月27日至6月3日累计38d连阴雨。从发生月份看,主要在3~5月,其中4月居多,占57%。春季连阴雨期间田间湿度大、渍害重,造成三麦赤霉病、蚕豆赤斑病、油菜菌核病以及保护地设施瓜蔬灰霉病、菌核病等普遍加重发生,导致露地小麦、油菜等作物大面积倒伏受灾、产量减少、品质降低。

2.3.2初夏连阴雨(梅雨)。初夏连阴雨主要指梅雨期,一般年份均有发生,仅个别年份出现空梅现象。初夏连阴雨或梅雨季节在海门地区主要集中在6月中下旬至7月上旬,此时连续性阴雨天气常常造成在田露地农作物及保护地设施内瓜蔬作物病害加重发生,田间杂草生长旺盛,削弱目标作物的生长优势,同样会造成农产品、瓜蔬的产质量损失。

2.3.3秋季连阴雨。秋季连阴雨一般出现在9~10月,11~12月偶发。海门地区年平均1.5次,最多年份出现5次,并且仅6年未出现连阴雨,在出现的秋季连阴雨中也以短连阴雨为主,占59%;16d以上的长连阴雨较少,最长1次为1968年11月27日至12月20日,累计24d连阴雨。秋季连续阴雨常造成秋季露地种植的西甜瓜、大白菜等感染软腐病菌而出现腐烂症状,在田棉花亦大量出现烂铃烂桃现象,水稻因连续阴雨而易发稻曲病,秋玉米、大豆、花生等发芽霉烂,造成农作物大大减产,品质降低。

2.4台风(热带气旋)

台风是历年来影响农业生产最为频繁的灾害性气候,据历年气象资料显示,影响海门地区的热带气旋主要有登陆北上型、登陆消失型、正面登陆型、近海活动型和南海穿出型五大类型。从台风影响海门时间看,每年5月中旬至11月上旬均有可能出现强度不等、类型不同的热带气旋,但7月上旬至9月中旬相对集中,为其多发期,而8月则为热带气旋影响海门地区最为频繁和严重的月份;从数量上看,影响海门地区的热带气旋年均2.7个,最多年份达到7个(1985年),其中影响时间最早的台风为2006年1号台风珍珠(2006年5月19日),最迟的则为1972年20号台风(1972年11月8日)。台风过境对海门造成影响主要表现为2种类型:一是热带气旋本身环流影响;二是热带气旋和西风带共同影响。影响的天气主要表现为7~9月出现暴雨甚至大暴雨与8级以上大风,常常引发花生等矮型农作物被水淹没、玉米等高秆农作物大量倒伏、保护地大棚等设施被吹垮倒塌,使种植户蒙受巨大的经济损失。

2.5寒潮(低温冻害)

寒潮是冬半年影响海门市的主要灾害性天气之一,当冷空气影响后48h内最低气温降温≥10℃,同时最低气温≤4℃,陆上平均风力5~7级(海区平均风力7级以上)即为1次寒潮过程。寒潮侵袭时不仅有偏北大风、剧烈降温,还常伴有雨雪和冻害,影响海门的寒潮按照季节可以划分为秋季寒潮(10~11月)、冬季寒潮(12月至翌年2月)和春季寒潮(3~4月),其中,春季还常发生倒春寒。寒潮侵袭多以低温冻害形式伤害在田农作物,越冬农作物在遇到0℃以下的低温,使植株体结冰或者丧失一切生理活力,造成作物植株死亡或者部分死亡。伴随寒潮低温的霜冻主要有秋霜冻和春霜冻,其对农作物造成的伤害也十分严重。春霜冻对拔节后的三麦、抽薹的油菜、露地蔬菜表现出极大的杀伤性,原因在于拔节期三麦、抽薹油菜正处于低温敏感期;并且随着近年暖冬现象的出现,越冬三麦及油菜生长势渐强,生育期提前,可以说春寒潮出现越晚对农作物影响越大。而秋霜冻则出现越早对秋季在田作物影响越大,一旦发生秋霜冻,未吐絮的棉桃棉绒变黄,出现烂桃,产量减少,品质下降;山芋等其他喜温作物后期成熟受到抑制,秋玉米易失收,部分露地叶菜类蔬菜也常被冻伤萎蔫枯死。

2.6偶发性农业气象灾害

相对于上述5类主要常发性农业气象灾害,冰雹、龙卷、雪灾等则属于偶发性或者年度间间歇发生的灾害性气候,前两者突发性大、破坏力重,但是影响范围小;而雪灾在海门地区发生概率更小,近年来只有2008年中国南方各省出现的持续冰雪灾害波及海门全境。目前,对海门种植业影响巨大的主要为冰雹与龙卷。冰雹与龙卷均是局地性天气,影响范围都不大,持续时间短,气象观测难以记录,预测预报更有难度,但是一旦小范围发生则对农作物造成毁灭性灾害,对保护地大棚设施、林果树木等造成严重损坏。据海门气象资料显示,自1960年至今海门地区龙卷风(包括飑线)、冰雹记载共有49次,其中4月、5月、9月各4次,占比8.2%;6月为8次,占比16.3%;8月10次,占比20.4%;7月19次,占比38.8%,可见海门地区冰雹、龙卷发生活跃期为6~8月,7月为发生高峰期。而雪灾则主要由于强降雪、持续大雪对农作物造成机械伤害、低温冻害等。海门市年平均降雪日5.2d,平均积雪日3.8d,历史上海门地区冬季最多降雪日为17d(1976~1977年),最多积雪日为14d(1968~1969年),累年平均降雪初日为1月28日,最早初日11月27日,最迟初日3月18日;累年平均降雪终日为3月2日,最早终日1月5日,最迟终日为4月2日。在农业种植业生产中,雪灾造成危害主要集中在3~4月,但是作物越冬期出现持续暴雪或大雪也能造成农作物严重受害。如3~4月正值三麦拔节抽穗、油菜抽薹开花期,耐寒性下降,此时若春雪迟到,加上大雪融化使气温进一步下降,则直接导致夏粮作物减产;而冬季若出现类似持续的强降雪,也同样对种植业生产产生极大的破坏作用。2008年海门地区遭遇了“1月25日夜间至29日”与“2月1日午后至3日”2次大范围强降雪天气,累计持续7d,过程雨雪量近41.9mm,农田最大积雪深度超过23cm,造成油菜出现机械伤口与茎杆裂缝,融雪出现的低温冻害加重油菜的受灾程度,使得当年海门地区油菜生长势与抗逆性削弱;加之种植的油菜品种抗病性普遍较差,最终导致当年油菜菌核病呈现大发生至个别品种局部特大暴发成灾,使广大油菜种植户蒙受了近千万元的经济损失。此外,强降雪还造成众多保护地大棚设施被严重压塌压坏。当然,强降雪后出现的持续冰雪严寒天气冻死了大量农业害虫,尤其使2007年在海门地区达到大发生至局部暴发的外来入侵害虫烟粉虱种群激增与扩散危害态势受到了明显抑制,2008年至2009年入春以来烟粉虱在海门地区的发生都呈现中等偏轻趋势。

3预防措施

3.1在气象上加强预测预报

针对海门地区主要农业气象灾害,在统计分析历年气象观测资料的基础上,抓住常发性农业气象灾害预报着眼点,做好区域性农业气象灾害中长期及短期预测。争取更多的政府资金和科研项目资金支持,开展对当地农业种植业具有现实指导意义的防御农业气象灾害的课题研究,提高预报准确程度;并将准确的气象灾害预测预警信息及时向当地农林种植业部门,以起到事前防备的作用,增强防御农业气象灾害性的主动性。加强对流天气的监测预警,以尽早在龙卷、冰雹出现之前开展好一系列防范工作。

3.2在农业种植业生产上加强防范

3.2.1提高对农业气象灾害的认识程度。农业气象灾害事关农业种植业生产安全,必须得到当地政府与农林部门高度重视,以主动加强与气象部门的信息交流,尽早了解与掌握每一年度、每一季、每一茬作物不同区域范围内可能出现的灾害性气候特征;尽可能做到事前介入防范,启动相应的防御措施,形成政府引导、部门宣传、农民参与的农业气象灾害群防群治运行机制,让规避灾害、防灾减灾的行动成为一种自觉防范行为。

3.2.2各项防范措施运作到位,起到实效。一是应对旱灾防范措施。为了应对春旱在春玉米、马铃薯播种时可以采取地膜覆盖,不仅可以增温、保墒,而且有利于作物提早近10d上市,增产10%;在保护地设施条件下,栽培大棚西甜瓜时使用膜下滴灌,控制水滴流量;喷施叶面肥,提高作物植株的抗旱能力。应对伏旱,在玉米摆果肥、棉花花铃肥上可加大施肥的对水量。应对秋旱,可对秋熟作物施足基肥,特别对棉花、水稻等作物早期施好钾肥,可以大大提高其抗逆性;油菜育苗、三麦播种时,可以采取前天上水,第2天播种,下籽播种时可以适当深播。此外,应对旱灾,可以引进新栽培技术,如西北农大新近研发的保水剂,确保旱期作物根系始终有必需水分吸收。当发生旱情后,必须尽快组织群众采取多种方式抗旱。注意利用早晚抗旱;避免漫灌;加大田间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利用机电抗旱机械设备;对于棉田等作物上由干旱导致的红蜘蛛普遍大发生,要及时选用杀螨剂喷雾防治,以减少次生害虫危害。二是应对涝灾防范措施。应对暴雨等强降雨造成的涝灾,可以事前选择地势较高的田块种植,搞好田间一套沟建设,深挖排水通畅的沟渠,做到能排能灌;在汛期、暴雨来前开闸降低内河水位。当发生涝灾后,及时组织群众排干田间积水,确保在田作物不淹水,对于根系吸收受影响较轻的作物及时喷施叶面肥,增强生长势。三是应对连阴雨防范措施。应对连阴雨,部分作物可以采用高垄栽培,此外要开挖田间一套沟,确保田间与保护地内不积水。对棉花苗床则要抬高床位,防止烂种。当出现连阴雨后,要利用晴好天气及时对玉米等春播作物进行松土、施肥,以提高抗逆性。对于田间由于连阴雨滋生的病害,如小麦赤霉病、油菜菌核病需要及时加以必要防治。尤其在大棚等保护地设施内,瓜蔬类病害防治在阴雨季节应该换用施药方法,改原先喷雾法为棚内烟熏剂熏蒸防治,以免再度增加棚内相对湿度而加重病害发生。四是应对台风防范措施。由于台风来势迅猛,事前对农作物无法进行防范,只能对一些保护地大棚设施进行必要的加固处理。当台风侵袭过后,则要及时扶理倒伏的玉米、棉花等作物,排除田间积水,施好补伤肥,对折断严重的田块则立即改(重)种。五是应对寒潮防范措施。应对春寒(包括倒春寒),对玉米、棉花春播作物采用地膜覆盖;对春播四青作物、瓜蔬则利用小棚、大中棚设施栽培;适当推迟和提前每天早、晚开关棚门时间;对露地作物利用晴好天气松土,以提高作物根系土壤温度。为了应对秋播低温冻害,应严格掌握秋季收青玉米的播种期,最迟不得迟于8月10日;推广早、中熟棉花品种,按照“早增、早发、早收”进行相应培管,以提高优质铃比例;适当提早大棚草莓、越冬蔬菜的地膜及大棚棚膜的覆盖时间。应对冬季寒潮,在寒潮来临之前,对露地越冬蔬菜采用作物秸秆、地膜等覆盖,在冷暖尾头天气搞好露地其他作物的中耕,不断提高地温;对保护地设施蔬菜,及时抓好大棚棚门管理,在大棚内采取多层膜覆盖,夜晚在大棚外加盖草帘御寒;采用电热丝育苗,提早早春瓜蔬作物苗的移栽期,并提高秧苗质量。应对霜冻,在早秋霜冻发生前,及时收获秋熟作物,对越冬作物,特别是瓜蔬秧苗,及时采用地膜覆盖,大棚盖严棚膜;在春霜冻之前,对春玉米、棉花苗及时施好苗肥,提高其抗寒能力,对所有苗床覆盖好地膜;春季霜冻之后对三麦、蚕豆、油菜等夏熟作物迅速喷施好叶面肥,以增强生长势。六是应对偶发性气象灾害防范措施。由于小区域范围内冰雹、龙卷风等偶发性气象灾害(雪灾除外)无法及时准确预测,所以事前的防范工作不能发挥作用,而只有在偶发性气象灾害突发后,第一时间采取抢险补救措施,以最大限度降低和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如发生冰雹、龙卷风之后,应该迅速组织群众扶理倒伏作物,喷施叶面肥,对受害严重作物田块则拔除改种或重种,以减少经济损失。

4参考文献

[1]吴富宁,刘洪伟.气象灾害系统成灾分析及应急管理[J].中国水利,2009(3):45-46.

篇7

0 引言

软土具有天然含水量高、天然孔隙比大、渗透系数小、压缩性高、强度低等特点 ,同时可呈灵敏性结构。高速公路具有通载车辆多、车速比较高、对路况标准要求高等特点 ,如果在软土地基上修建高速公路 ,则需要对路堤的填筑进行特殊处理 ,否则很容易产生不同程度的坍滑或沉降塌陷。准确认识软土路基危害 ,有针对性地加强对高速公路软土地基的处理 ,是保证软土路段满足高速公路营运的必然选择。

1 软土地基常见危害分析

软土是指强度低、压缩性高的软弱土层 ,分为软粘性土、淤泥质土、淤泥、泥炭质土及泥炭 ,前 3 种总称为软土。软土在我国滨海平原、河口三角洲、湖盆地周围及山涧谷地均有广泛分布 ,其主要工程特性是 :天然含水量高、孔隙比大、透水性差、压缩性高、灵敏度高、抗剪强度低、流变性显著。软土的这些特征对软土路基产生一定的危害 ,分析起来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一方面 ,软土路基强度及稳定性差 ,当软土路基的抗剪强度不足以承受路堤及路面外荷载时 ,软土路基会产生局部或整体剪切破坏 ,造成路堤塌方、失稳及桥台破坏 ;另一方面 ,流变性显著 ,当软土路基在上部荷载及外部荷载作用下产生过大的沉降变形时 ,会影响道路的正常使用。特别是产生过大的不均匀沉降时 ,造成路面开裂破坏 ,结构物与路堤衔接处差异沉降 ,引起桥头跳车 ,涵身、通道凹陷、沉降缝拉宽而漏水 ,路面横坡变缓、积水 ,从而引起路面损坏等 ,甚至会导致整个路基因失去稳定性而遭到破坏 ,出现路面沉陷、桥头跳车等病害 ,直接影响到交工后高速公路的使用。

2 软土地基处理原则标准

2.1软土地基处理原则

对于软土地基处理 ,一般原则是应当以利用堆载预压自然沉降 ,来达到路基稳定。由于我国的独特国情 ,特别是拉动内需政策的实施 ,公路建设立项、审批、进入实质建设阶段的时间一般较短 ,通过自然沉降逐渐达到路基稳定的软土地基处理方法 ,一般较难推广实施。在施工工期较短 ,时间紧迫的情况下 ,对于软土地基处于高危地段的要采用多种手段进行处理 ,非高危地段可以不进行处理 ,利用工期自然沉降逐渐达到路基稳定。

2.2软土地基处理标准

高速公路安全、高效运行 ,确保高速公路建设质量是关键 ,要求高速公路地基必须有足够的强度 ,同时要严格控制路基的沉降变形 ,确保路基的工后沉降值控制在允许范围内。高速公路在软土地基地段进行处理后 ,路堤路基工后沉降量不得超过 30cm,桥台台尾路堤过渡段工后沉降不得超过 10cm。相应地在软土地基地段施工 ,地基加固费用要达到总投资的二成以上 ,在项目设计算时必须要充分考虑到。

2.3软土地基处理程序

在项目立项后 ,要首先准确把握软土地区的地质情况 ,通过勘察与勘探 ,全面了解项目所在地软土地基的特征、强度 ,为工程设计提供科学依据。特别是在工程地质条件复杂的软土地区 ,要对工程地质进行分区 ,并针对不同分区进行个性化处理。这是一个动态过程 ,要进行不断完善和丰富 ,直至全面掌握情况为止。根据获得的软土地区地质数据 ,对软土地基处理选择适宜的设计方案 ,综合选择既合理可行 ,又节约成本的方案组织施工。施工时要严格遵守施工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办事。软土地段要注意控制填土速率 ,避免发生路堤滑移或发生其它意外 ,保证施工质量。同时 ,要加强工程监理 ,并保持全程监理和记录 ,及时纠正施工过程中的违规行为 ,确保软土地基施工质量。

3 高速公路软土地基处理对策

在软土地基上修建高速公路 ,往往需要对天然地基进行地基处理 ,以保证路堤路基的稳定性 ,控制工后沉降和工后沉降差以满足设计要求。

3.1减小路堤荷载

减小路堤荷载可以有效减小作用在地基上的荷载密度。减少地基上的荷载 ,可以相应减少对软土地基的有效压力 ,从而保证地基稳定 ,有效减少软土地基的沉降量。在满足高速公路设计标准的前提下 ,要尽可能降低高速公路路堤标高 ,减少路基规模 ,进而减少路基固定载荷。同时 ,要尽可能采用轻质材料填筑路堤 ,减轻路堤自重 ,减小或加速软土沉降提高土体抗剪强度 ,比如利用粉煤灰、EPS 超轻质填料来填筑路堤等 ,可以有效减少路基固定载荷 ,节约施工成本和土地。

3.2地基处理

在高速公路工程软土地基处理方法很多 ,有预压法、振密挤密法、置换法、灌入固化物和加筋法等。如采用压密注浆碎石桩处理 ,通过在被加固场地的桩位成孔、投碎石 ,然后通过桩中的碎石桩体进行低压注浆 ,等水泥浆液初凝后 ,通过预埋的注浆管向碎石桩体及桩周土体进行中高压注浆 ,使桩体及桩周土体进一步密实 ,由此形成以注浆碎石桩、改性的桩周土体及桩问土构成的复合地基。也可采用排水固结法、强夯法等进行地基处理 ,使地基土体抗剪强度提高 ,压缩性减小 ,从而达到提高地基承载力、减小沉降的目的。

篇8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because of the weather, geological disasters such as landslide, debris flow occurs frequently, especially for the mine geological environment areas should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is article expounds on the main disaster in mine area, and puts forward corresponding preventive measures.

Key words: mine geology; geological disaster; prevention measures

中图分类号:X43 P694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01-0020-02

引言:自从矿产资源的开发流行以来,在日益发展,为国家的经济、人民生活带来巨大利益的同时,也引发了不少的灾难,其中主要就以滑坡、泥石流、斜坡崩塌为主,给社会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自从进入21世纪以来,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显著地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周边环境的质量,因此要加强地质灾害的预防,从而永葆山川的秀美。近年来由于天气的原因,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经常发生,尤其是对于矿山地区的地质环境更应该引起高度的重视,本文就矿山地区的主要灾害进行论述,并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措施。

一、矿山地区的主要地质灾害

1.1滑坡

首先介绍一下滑坡的概念,斜坡上的岩体由于种种原因在重力作用下沿一定的软弱面(或软弱带)整体地向下滑动的现象叫滑坡。主要分布在矿区道路两侧高陡边坡和矿区较陡的天然斜坡部位。在道路两侧高陡边坡部位是由于修路时开挖边坡引起的,而天然的斜坡则是由于地区的地形和地质构造引起的。

1.2泥石流

泥石流大多是由山区的暴雨等水源引起的携带大量石块的特殊洪流。对于矿山中的泥石流,又是另外一番情景,由于矿山资源的开采,矿山中的泥石流有它自己的特点,山上的植被破坏岩石在外,由于水的搬运顺着沟谷流动,很容易在暴雨的引导下发展形成降雨性泥石流,这种泥石流主要有石块、沙砾和粘土组成。水为搬运介质,石块以滚动跃移方式前进,具有强烈的下切作用。据数据统计,近几年发生的最严重的泥石流当属凤县1981年发生的那次,发生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1.3地表塌陷

由于矿山地区主要进行井下开采,会很容易使地表塌陷和大面积的变形。致使矿井附近的村庄进行大规模的搬迁,调查显示,我国华北、华东平原地区,每采万吨煤炭要塌陷土地3亩,这是一个多么巨大的数字;目前每年约塌陷一万亩,预计扫2000年每年要塌陷十八万亩。如果这样的情况持续进行,不加以预防和治理的话,许多村庄可能会完全塌陷,变成无田可耕,无处迁村的局面。

1.4斜坡崩塌

也是先来介绍一下它的概念,崩塌就是岩土体被陡峭的张性破裂面分割的快体脱离母体并以垂直运动为主,翻滚跳跃而下的这一现象。一般进行矿产开采的多位于山区,而山区亦是崩塌容易发生的地带,一旦崩塌发生矿山首当其冲,它可以毁坏厂房、矿山设施和其他地面设施建筑等,同时造成人员伤亡。笔者从事多年的地质勘查工作,大规模的崩塌会引发严重的事故。据不完全统计,大规模的崩塌曾摧毁煤矿通讯井2处、回风巷800米、输巷450米、摧毁10伏高压输电线800米,导致煤矿停产,经济损失113万元。

1.5其他地质灾害

由于进行矿产资源的开采需要一定的抽排水工作,大量作业的积累,容易造成当地的地下水水位下降,如果不加以治理的话就很可能会造成水资源枯竭的现象;除了上述的灾害外,矿山开采由于是运用大型的机械,常常会导致地表开裂;大量的废弃物的丢弃严重影响了当地的环境,甚至一些村民已进行搬迁,水体造成了严重的污染。

二、预防措施

2.1建立相应的预警系统

为了有效地预防地质灾害,应在矿山所在地区建立相应的监测系统,并引进先进的设备,对当地的情况及时地进行监测,并选用知识型人才,对大量的工作进行相关的监测,并及时提出防范的措施,做到事前控制。许多地区由于建立了网络监测系统,对地质灾害的防范取得了很大的效果,就拿长江三峡地区的地质灾害多发区来说,就是设立了监测系统,对地质灾害的发生有了很大掌握,取得了不错的预防效果。再比如,西安地矿研究所已对我国西北矿山地质灾害展开调查,并在分类研究的基础上,开发建设以MAPGIS为平台的西北地区矿山地质环境动态管理系统的数据库,可进行灾害动态监测、即时预报。

2.2在思想上加大宣传力度

这是从另一个角度来预防地质灾害带来的伤害,向当地的居民宣传灾害的主要发生期,讲解相应的防治措施。由于地质灾害是一种专业性质很强的一种灾害,因此要根据其自身的特点进行研究。由于它的专业性强,因此有必要进行地质灾害的宣传工作,通过各种媒体,例如报纸、广告等向广大的人民群众讲解地质灾害发生的原因,预防措施以及必要的应急措施;当地的政府部门更应该以身作则,不断完善相关的法规建设;并且要在一定程度上对宣传工作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可以派遣知识和经验丰富的工作人员进行实地的演练,深入到人民群众当中进行一定的主讲宣传,减少灾害的发生。

2.3注入加大的资金流

地质灾害的预防同其它灾害防治一样,需要一定的资金投入,否则,其防治工作无法实施。因此应该加大资金的投入力度,完善各种检测机制,对灾害的发生进行提前的掌握;对于环境污染的如废水等要引进一些先进的设备进行净化处理,以免威胁村民的水体,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当地政府部门在进行监管的同时,还要鼓励各个产业进行投资,为矿山灾害的治理注入一定的资金,用于地质灾害的预防和治理。使矿山地质灾害的预防和治理得到较大的推动作用。

2.4要进行因地制宜的预防

每个矿山都有其自己的特点,因此要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不一样的预防措施,例如在植被较少的山区要进行大量的种植工作,众所周知,树木有固沙的作用,这样可以有效地减轻矿山地区的水土流失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对于滑坡、危岩体等灾害,则可实施灌浆、锚固等工程措施;而对潜在的地面沉降应及时采取人工回灌等防治措施。综上正如孔子因材施教一样,对于地质灾害的预防与治理也要因地制宜,根据当地发生灾害的不同特点进行相应的布局,以期达到理想的效果。

结语:对于上述的矿山地质灾害以及一些预防措施,应该加快实行。对于在地质灾害发生频繁的今天,我们有义务为了国民经济的命脉、为了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加强重点地质灾害的监测工作,在思想上加大宣传力度,并使政府注入大量的资金,进行因地制宜的预防。预防与治理同时进行,创造和谐社会,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环境与质量并存,让矿山开采事业顺利地进行。

参考文献:

[1]中国矿业学院煤田地质勘探教研室,《煤矿地质学》,煤炭工业出版社,2003年.

篇9

地质灾害是指由于自然产生和人为诱发的,对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造成危害的地质现象。在我县主要表现为崩塌、崩岸、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现象。从往年的情况来看,我县地质灾害的发生与暴雨、连续降水等诱发因素密切相关。

根据气象部门预测,我县年汛期降水量比往年偏多,但降水时间分布不均,6月份和7月份降水相对集中,因此,做好今年的地质灾害预防工作尤为紧迫。

二、年汛期地质灾害预防监测重点

根据我县地质环境背景条件,结合往年地质灾害发生情况和今年汛期降雨趋势分析,在全县划出以下监测重点地段和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

(一)崩岸、管涌灾害预防监测重点

1、瓦埠湖、高塘湖沿岸庄墓镇、罗塘乡、左店乡重点预防堤坝崩岸、管涌。

2、瓦东干渠、滁河干渠等重点预防滑坡、管涌。

3、中、小型水库在暴雨和连续降雨时重点预防堤坝崩岸、管涌。

(二)不稳定斜坡土体地质灾害预防监测重点

1、淮南铁路线段、合淮公路、朱双公路重点预防路基崩塌、滑坡。

2、砖瓦窑厂取土区重点预防滑坡、崩塌。

3、采石厂重点预防滑坡、崩塌。

三、工作重点

(一)全面摸底,及时制定防灾救灾预案。汛期前,由国土部门组织人员,对我县区域内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调查,核实具体隐患点的位置、类型、规模稳定性及危害情况,督促指导乡镇、矿山责任单位安排好全年尤其是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并根据调查情况编制修定我县地质灾害总体预案。各乡镇要根据全县汛期地质灾害防灾总体预案,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防灾救灾预案,划定重点防治区段和重点地质灾害隐患点。

(二)群防群治,建立健全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体系。由国土部门牵头,县直有关部门和各乡镇、开发区参与,按照群防为主,群治结合的原则,充分依靠社会各方面和广大群众的力量,切实加强地质灾害监测、巡查和预报工作,逐步建立健全我县地质灾害预警体系,及时完善预防措施,落实防治任务,达到防止地质灾害发生和减少灾害损失的目的。

(三)分工负责,加强主要地质灾害隐患点和重点区段监测防护。各乡镇、工程设施所属单位及矿山企业要按照分工负责的要求,落实监测人员,明确监测内容及方法。与工程设施直接有关的地质灾害隐患日常监测,由有关部门、单位负责;铁路沿线日常监测由铁路部门负责;两湖地区日常监测由周边乡镇负责;干渠及中型水库日常监测由水务局和滁河管理分局负责;小型水库日常监测由所在乡镇负责;矿山地质灾害隐患点日常监测由矿山企业负责。国土部门要加强对地质灾害隐患点、重点防御区段的巡查,汛期巡查一般不少于2—3次;重要时段(如特大暴雨、连阴雨时段),要增加巡查次数。如发现重大异常情况要迅速采取预防措施并及时上报。

(四)属地管理,及时做好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险情预报。对可能发生险情的隐患点,由所在乡镇人民政府、开发区管委会及时险情预报。内容主要包括发生时间、发生地点、成灾范围、危害程度等。对确认进入危害阶段的隐患点,根据地质灾害可能发生的规律、地带及危害性等,由乡镇人民政府、开发区管委会及时报请县人民政府预警。

(五)因地制宜,不断完善地质灾害预防应急措施。对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乡镇政府和有关单位要根据“避让和治理相结合”的原则,因地制宜,宜避则避,宜治则治。有条件的地区,可将危险区内受灾对象撤出或及时进行治理,暂时无法搬迁或没有条件治理的地区,应针对可能诱发地质灾害的因素采取必要应急预防措施,以遏制和减缓险情,最大限度的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出现临界险情的,要立即组织灾害影响范围内人员撤离,重要财产要立即转移,并迅速做好抢险临战准备。对难以准确判断是否进入临界险情的,按照临界险情方案运作。

(六)协调配合,全力做好抢险救灾工作。灾情发生后,灾害发生地乡镇、开发区防灾领导小组要立即按照既定方案部署抢险救灾工作,并按照地质灾害速报制的要求,向上级主管部门速报灾情;国土部门要迅速组织技术力量查明灾害类型、活动范围、诱发因素、发展趋势,圈定危险地段,加强现场监测,参与指导安全抢险救灾;各级抢险救援队伍要迅速进入现场,抢救人员;交通、通信、电力等部门要保证抢险救灾工作所需交通通信联络、电力供应的安全畅通,并尽快恢复被破坏的有关基础设施;民政部门要及时做好灾民转移安置抚恤工作;公安部门要维持好灾害发生地的公共秩序。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按照统一指挥,分级负责,以防为主,防治结合,保证重点,兼顾一般的原则,实行各级行政首长负责制,地质灾害监测重点区域所在乡镇(开发区)要成立以政府(管委会)主要领导为组长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负责领导和协调本区域灾害防治工作,并将地质灾害监测重点地段的监测和防治任务落实到具体单位和负责人。县国土部门负责做好地质灾害防灾的业务指导,与地质灾害防治有关的其它部门,要按照统一布置、分工负责的要求,积级做好有关工作。

篇10

Abstract: Jiangkou county because of the special characteristics of geological environment, the landslide, collapse, debris flow and other geological disasters, concerns over a broad area, activity is frequent, serious harm, loss. In order to prevent geological disasters, to ensure that people's lives and property safety, status of the research of geological hazards in the county, and found the solution to problems measures.

Key words: Jiangkou County; geological disaster; existing problem; prevention measures

中图分类号:P6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江口县由于特殊的地质环境特征,易产生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隐患点多面广,活动频繁,危害严重、损失较大。为了预防地质灾害,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笔者对县内地质灾害产生的现状进行了研究,且找到了解决隐患的方法。

一、江口县地质背景

江口县在地史上曾经历了武陵、雪峰、燕山等多期构造运动、褶曲、断裂构造发育,主要构造线呈北东向展布。县内主要褶曲构造有梵净山穹状背斜、老岭穹状背斜、江口向斜等;主要断裂有松桃—江口断裂带、江口—石阡—余庆断裂带等。境内出露地层从老到新有梵净山群、板溪群、震旦系、寒武系、奥陶系、志留系及第四系,其中梵净山群、板溪群分布在梵净山和官和乡境内,岩性为灰色、浅灰色变质—浅变质板岩、凝灰岩夹基性—超基性岩浆岩;震旦系地层主要分布在德旺乡、太平乡、桃映乡、坝盘乡、官和乡境内,岩性为泥岩、页岩、砂岩夹碳酸盐岩;寒武系地层广泛分布境内各乡镇,岩性以碳酸盐岩为主,次为碎屑岩;奥陶系地层主要分布在闵孝镇境内西部地带,岩性主要为碳酸盐岩夹碎屑岩,志留系少量分布于官和乡、德旺乡境内,为碎屑岩夹少量碳酸盐岩。以上地质环境特征,决定了易产生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且具有点多面广,活动频繁,危害严重的特点。

二、地质灾害存在问题

地质灾害的产生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原因除特定的地质条件和自然因素外,另一方面是人类不合理的活动所引发。

1.地质灾害隐患点多,灾害损失较大。

据统计,至目前江口县共有79处地质灾害隐患点,以滑坡、崩塌、不稳定斜坡为主,分布在全县七乡两镇的37个村78个村民组,而以桃映、怒溪、坝盘三个乡受灾威胁较为突出,其隐患点占总数的59.5%。其中对农村居住户存在威胁的隐患点71处,威胁涉及1842户7915人,房产折合人民币1.71亿元;交通道路隐患点8处,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点31处。较多的地质隐患,直接影响到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状况。

2.自然因素引发地质灾害。

调查显示,在江口县河口村两河口存在小型滑坡,威胁13户53人,威胁财产20万元;朝阳屯屋后头小型滑坡,威胁26户143人;梵星村下麻阳溪中型滑坡;威胁35户123人,威胁财产200万元;骆家屯铁一中型滑坡,威胁28户109人,威胁财产400万元;苏家庄中型滑坡,威胁50户144人,威胁财产550万元;太平中学大型滑坡,威胁667人,威胁财产500万元。怒溪村长坪院子存在中型崩塌,威胁7户21人,威胁财产34.5万元;岩落坪中型崩塌,威胁33户136人,威胁财产60万元;白云村蔡家湾中型崩塌,威胁89户374人,威胁财产267万元;桃树坪中型泥石流,威胁20户143人,威胁财产100万元;香沟大型泥石流,威胁6户35人,威胁财产12万元。分析研究表明其诱发因素均为自然、降雨、降雪所导致的地质灾害。

3.人为活动引发灾害现象突出。

地质灾害的发生,与人为活动的影响有着紧密的联系。近年,在江口县的怒溪乡、民和乡、坝盘乡、桃映乡、官和乡容易出现滑坡、泥石流、崩塌等地质灾害,其别是浅层土层滑坡的可能性较大。究其原因,源于地表植被人为活动破坏、居民修建房屋挖屋基、修公路、岩体松散引发崩塌、滑坡。

4.监测体系有待完善,防治资金不足。

江口县地质灾害类型、分布现状、形成规律、发展趋势、危害程度、潜在经济损失等情况需要进一步查清;地质灾害监测体系尚未健全,缺乏基层专业人员,群测群防基础工作开展难度大,防灾减灾应急处置能力较弱;地质灾害防治投资机制需要完善,投资主体未明确,来源渠道未落实,防治资金不足,导致地质灾害防治处于被动状态,主动和有预见性的防灾减灾工作仍处于较低水平,需要进一步提高。

三、地质灾害预防措施

地质灾害要以预防为主,这样可以让灾害的负面影响降低,有利于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城乡经济发展。

1.广泛宣传、正确对待。地质灾害易发区要成立地质灾害联防联控互助组织,对群测群防员配备简便实用的监测预警设备,组织相关部门和专业技术人员加强对群众的防灾知识与技能培训,不断增强其识灾报灾、监测预警和临灾避险应急能力。结合实际,通过多种方式进行有效的宣传:①挂图宣传。将《地质灾害防治》挂图,分别张贴在每个地质灾害隐患点上;②广场宣传。组织县防灾责任单位在江口步行街,利用宣传展板、图片、现场咨询、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深入开展宣传活动;③标语宣传。结合各乡镇工作实际,在显目位置悬挂宣传标语,例如:防治地质灾害人人有责、预防地质灾害,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实行预防为主,避让与治理相结合的地质灾害防治方针、边坡隐患险于明火,防治避让胜于救灾、防治地质灾害,建设美好家园;④媒体宣传。利用媒体在县城步行街和梵净山公园大屏幕滚动播放贵州省地质灾害宣传光碟;⑤主题活动。各乡镇国土资源所要结合防灾减灾宣传日,进入村、组、学校、家庭以及人员密集活动场所,广泛开展以宣传灾害的基本知识、防灾减灾的基本常识和防灾避险、自救互救基本技能为主题内容的讲座和知识培训活动,让大家及时了解天气情况,掌握防灾基本常识,提高防灾意识。

2.落实责任、强化措施。在地质灾害隐患点处,要针对地质灾害险情,采取相应的措施;要及时组织受威胁群众撤离,并做好安置工作。尤其是人口密集区上游易发生滑坡、山洪、泥石流的高山峡谷地带,要部署一些气象、水文、地质灾害的专业监测设备,加强监测预报,确保及时发现险情、及时发出预警;加强同气象部门的联系,互相配合,切实做好当前汛期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工作。乡镇、村分别成立突发性地质灾害事故应急处理及抢险救灾指挥部,并分别设置事故应急处理及抢险救灾组、安全保卫组、医疗组等应急抢灾小组,层层签订地质灾害防治责任状,并将地质灾害的防治工作纳入乡镇、村的安全年终目标考核,实行安全责任一票否决制,强化落实,保障安全。

3.争取资金,积极预防。要进一步加大对地质灾害预防和治理的专项经费投入,对实行汛期24小时值班巡查、密切关注变形山体、塌方危险地段和灾害易发区的监测人员要有一定的酬劳,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使其做好科学推测,搞好比对记录,及时作好临灾预报。一旦发生险情,及时地质灾害预警信息。增加在预警上的设施投入,要因地制宜地利用有线广播、高音喇叭、鸣锣吹哨、逐户通知等方式,将灾害发生前在第一时间传递给受威胁群众,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总之,地质灾害存在问题的预防措施非一日之功可以解决,需要长抓不懈,持之心恒。

参考文献:

[1] 王艳萍;关于进行地质灾害防治的可行性建议[A];突发地质灾害防治与减灾对策研究高级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篇11

关键词:

油田地面工程;滑坡地质灾害;预防措施

在当前进行油田建设过程中,我们需要保证油田建设初期的稳定性,在建设过程中,部分油田会受到相关地质灾害的影响,而如何能够在前期的建设中进行一定的预防措施,选择合适的方法来规避地质灾害是企业需要着重关注的一个问题。下面着重探析造成油田建设初期地质滑坡灾害的因素,以及油田地面工程滑坡自然灾害的预防措施。

1造成油田地面工程建设的地质灾害因素

(1)地质情况

首先就是油田地面工程建设的具体方位位于地质环境比较松软,土质结构强度非常差的地质上,如果在这种软土地质上进行油田地面工程的建设,缺乏一定的防范措施,或者在建设过程中相关建设工艺存在一定的问题,很容易使得地质结构受到较大的破坏,出现滑坡现象,最终严重影响到油田地面工程的建设。当然产生山体滑坡的必需因素是施工环境具有一定的坡度,在具备一定坡度,并且地质情况比较松软的环境下进行油田地面工程的施工建设一定要注意建立防范措施。

(2)自然环境影响

第二个影响就是天气、极端恶劣天气的影响等造成地质结构强度受到较大的损害等,当前来看,大暴雨、地震等极端恶劣天气极容易造成地质强度软化,在进行油田地面工程的建设过程中,出现滑坡自然灾害的情况。因此在出现了此类极端恶劣天气的影响情况下,有关企业在建设过程中要采取一定的紧急措施防止出现人员的伤亡。

2油田地面工程滑坡自然灾害的预防措施

前面我们对当前油田地面工程建设过程中出现的滑坡自然灾害的主要发生原因进行了简单的分析,主要包括地质情况和自然因素两个方面的影响。下面我们具体来分析和探究油田地面工程滑坡自然灾害的预防措施。

(1)前期设计的合理规划布局

首先在油田的前期设计规划过程中,有关技术人员一定要对所进行建设的地区地质情况进行准确的勘探和分析,针对地质的具体情况来制定详细合理的建设计划。如果进行油田地面工程建设的环境地质比较松软,则需要采取一定的预防措施,比如说建立一定的监控体系,地质灾害观测机构等,能够在地质灾害发生的第一时间发现问题。

(2)降低水资源的危害

在油田地面工程建设过程中,出现滑坡自然灾害在很大程度上都是由于水资源的影响,而我们在进行地面工程建设过程中应当采取有效措施来降低水资源的危害。对于地表水来说,在进行油田地面工程的建设过程中,我们可以建设一定的保护结构,比如说建立排水沟、井口护坡等,通过这样的方式,当油田建设现场出现大量水分的情况下,这些水分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排出,降低油田建设出现滑坡现象的概率。同时,在油田地面工程建设过程中,回注水在很大程度上也影响着滑坡自然灾害的发生,油田开采的回注水需要实施合理有效的监控,对地质情况进行分析和探究,使得回注水对地质结构产生的影响最小化,降低出现滑坡灾害的概率。

3对地面工程建设现场进行一定的清理

采油现场地面工程建设过程中,外部的不稳定物质在很大程度上也会提高滑坡自然灾害的产生。而在初期的建设之前,有关工作人员应当进行一定的预处理,将采油现场的施工环境进行清理。从而有效保证油田地面工程建设的稳定性。

4提升坡体的承载力

最后,在进行采油地面工程的建设过程中,加强坡体自身的结构强度提高坡体的承载力能够从根本上降低出现滑坡自然灾害的影响,出现山体滑坡的主要原因就是坡体在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之后,自身的结构强度等产生较大的变化,无法承载表面的土层,最终出现滑坡现象。而针对这种情况,首先我们可以结合一定的力学知识将坡体来进行改造,提升坡体的承载力,对于一些形状比较特殊的坡体,像“头重脚轻型”的坡体来说,可以通过削坡减重的方式来提高坡体的承载力,削坡减重主要是将坡体表面的土层进行移除,使得坡体表面的重量能够有效的降低,同时也改变坡体自身的结构,提高坡体的结构强度,降低出现滑坡自然灾害的影响。除此之外,建立支护措施也能够有效预防滑坡现象的出现,在进行支护结构的建设过程中,建设单位首先应当对建设地面工程的地区地质情况进行勘探,预估出现滑坡之后的土壤总重等问题,从而建立相应强度的支护结构,既保证了企业的经济效益,也有效的对滑坡自然灾害进行了预防。

篇12

Abstract: the rational use of resources, protecting the mine environment, enhancing monitoring and information management, prevent the mine geology disaster, and realiz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mining industry, is a long-term and important work. Therefore, value the type of mine geology hazard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 and has an important meaning. This paper mainly introduces the type of mine geology hazard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 and the related content.

Key words mine; Geological disasters;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 exploration

中图分类号:O741+.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我国是地质灾害的多发国家之一,地质灾害种类多、分布广、影响大、造成损失严重。矿山地质灾害是人类开采矿山而直接诱发的人为地质灾害,是地质灾害研究的一个分支。由于迅猛发展的中小型矿山疏于管理,加之小型矿山的开采方法和选矿工艺落后,大多无环保措施,加剧破坏矿区环境。开采环境明显恶化,矿山地质灾害问题日趋严重,潜在的致灾隐患不断增多,且随时可能发展成灾,造成人员伤亡、设备报废、设施损毁甚至矿井关闭、资源浪费等严重后果,严重制约了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矿山地质灾害的类型及危害分析

矿山地质灾害种类繁多,按成灾与时间的关系,可分为突发性矿山地质灾害(如矿坑突水、瓦斯爆炸、岩爆等)和缓发性矿山地质灾害(如采空区的地面变形、环境污染等)。但最常见的是以灾害的空间分布和成因关系分类。

1.1 岩土体变形灾害

1.1.1 矿山地面和采空区塌陷 地面塌陷主要发生在地下以井巷开采的矿山。在煤矿采空区,保留的支柱,或失去支撑能力受损的支柱,它会导致地面沉降。尤其是那些矿石埋藏浅,相对平坦的矿区发生的机构(如煤),地面沉降现象较为普遍。矿体埋藏比较深的地下挖掘,如果不能采空区回填和放,当它达到一定的规模将有一个大面积倒塌。此外,在喀斯特地区,但也由于矿井排水脱水而导致上述地面塌陷的洞穴。地面塌陷不仅破坏耕地,建筑物,道路被毁,水库,也可以是直接导致一些地下隧道破坏的矿井坍塌,或大气降水和地表水倒入坑内,沿下陷裂缝,导致沉没事故,直到它停止工作停止。

1.1.2 采矿场边坡失稳、滑坡与岩崩 主要原因是不合理开采如采剥失调、边坡角度过陡等造成,这种灾害多发生在露天开采的非金属矿山和建材矿山。

1.1.3 坑内岩爆 坑内岩爆又称矿山冲击,这是因矿坑周边和顶底板围岩,在受到强大的地壳应力作用而被强烈压缩,一旦因采掘挖空出现自由面,即有可能产生岩石地应力的骤然释放,导致岩石大量破裂成碎块,并向坑内大量喷射、爆散,给矿山带来危害和灾难。

1.1.4 采矿诱发地震 因采矿活动而诱发的地震,震源浅、危害大,小震级的地震即可导致井下和地表的严重破环。

1.1.5 场库失稳 场库失稳主要是由于尾矿坝溃决崩塌继而形成泥石流造成的危害。尾矿坝崩坝事故常给矿区居民生命财产带来巨大危害,同时也给环境造成巨大破坏和污染。

1.2 地下水位改变引起的灾害

1.2.1 矿坑突水涌水 这是最常见的矿山灾害,突发性强、规模大,后果严重。生产过程中常因对矿坑涌水量估计不足,采掘过程中打穿老窿,贯穿透水断层,骤遇蓄水溶洞或暗河,导致地下水或地面水大量涌入,造成井巷被淹、人员伤亡灾难。

1.2.2 坑内溃沙涌泥 这是常与矿坑突水相伴而生的灾害。当采掘过程中骤遇蓄水溶洞,常见溶洞中充填的泥沙和岩屑伴随地下水一起涌入,另外一些透水断层和地裂缝也常会使浅部第四纪沉积物随下漏的地表径流涌入坑内。其结果是使坑道被泥沙阻塞,机器、人员被泥沙所埋,严重时甚至会使矿山遭受毁灭性的打击。

1.2.3 环境污染 环境污染是矿山灾害的另一种重要形式。因采矿、选矿产生的“三废”物质,由于未经有效处理就被排放到江河湖海中,造成环境污染公害事件。采矿还会造成水土流失、土地砂化、盐渍化、地下水断流等。

1.3 矿体内因引起的灾害

1.3.1 瓦斯爆炸和矿坑火灾 这种灾害最常见于煤矿。由于通风不良,使瓦斯积聚发生爆炸,造成井下作业人员伤亡,矿井被毁;矿坑火灾除见于煤矿外,也见于一些硫化矿床。因硫化物氧化生热,在热量聚积到一定程度时则发生自燃,引发矿山火灾。矿山火灾的危害极大,而且还严重损耗地下矿产资源,如有的煤矿在地下已燃烧上百年,其资源损耗量十分巨大,使当地气候发生改变,农作物和树木大量死亡,田地荒芜,环境严重恶化。

1.3.2 地热 随着开采深度加大,地热危害不断加剧。我国已有许多矿山开采深度达到800m以下,矿山因含硫量高,开采深度又大,地温非常高。矿山地热灾害导致矿工劳动环境恶劣,严重影响了有关矿山的正常生产。

2、矿山地质灾害的勘查方法

矿山地质灾害发生后,在深海勘探是利用遥感信息技术和物理勘探方法。

2.1地球信息技术方法

当前信息技术是利用遥感收集的“3S”技术,掌握地质灾害的可能分布,位置和地区。这种高风险的精确定位,使用全球定位卫星系统的地质灾害点,并利用遥感卫星覆盖分析,预测的灾难性趋势。

2.2地球物理勘探方法

主要是指应用物理手段来检测岩土圈的相关信息,以确定采空区,断层位移,磁场的变化和与信息相关的其他潜在的灾难,早期的分析和预测地质灾害。地球物理勘探,矿山地质灾害,包括高密度电阻率法,视电阻率法,瞬变电磁法,浅层地震方法。这些方法是预测地质灾害的潜力挖掘的重要技术手段。

2.3环境化学调查方法

矿山地质灾害防治过程中,人们经常使用的地球化学勘探方法。例如,在矿区环境污染监测,化学检测方法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应用此方法可以有效地确定污染因子,预测污染趋势,追溯污染源,分别为污染区和污染控制方案开发和技术支持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3、针对矿山地质灾害的防治措施要点

在划分的基础上矿山地质条件和地形特征和矿山开发和利用,以及控制区的不同层次的灾害点的分布,以便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一般分为上预防和治疗领域,特别关注区和控制区的焦点。

3.1预防和控制区划的控制措施

3.1.1边坡参数的合理设计,加强边坡监测,提出挡土墙坚实的边坡开挖后,裂纹和变形,建议做专业的工程地质调查。

3.1.2对于灾难的原始点,边坡加固和预防工作,尽量消除因采矿引起的灾害的复发的隐患。

3.1.3渣场弃渣严格,使侧面的音量和坡度设计,使挡土墙设计,设置拦渣坝,以防止产生泥石流。充分和合理利用的渣场,禁止破坏(尤其是公路沿线)。

3.1.4隧道在隧道挖掘,必须支持,使矿方支持,以防止危害由于矿井坍塌屋顶边缘,洞穴产生,特别是,在上面住户,以防止造成上部的地面开裂。

3.1.5准备隧道排水设计,防止基坑涌水危害。

3.1.6设立监测点,监测,记录和分析,预防措施,以确保容易灾害地段。

3.1.7统一规划矿区,矿山复垦工作,恢复矿山生态功能的计划结束后,采矿。

3.2在进场道路和矿山建设的主要预防控制措施,在生活区,形成一个斜坡,以及一定数量的破坏,可能会形成一个斜坡不稳定,导致泥石流和山体滑坡以及不合理的破坏可能造成水土流失的,可形成一个斜坡泥石流,有可能是滚石和飞石的伤害。

3.2.1科学和边坡参数和合理的支持和加固设计合理,应设置斜坡以上的排水沟,良好的表面,阻止排水措施。

3.2.2加强现场管理,合理堆放弃土,禁止破坏;拦挡滚石和飞石的区位条件优越设施建设。

3.2.3采矿结束后的弃土场扒平套管,植树林,恢复植被。

3.3一般的预防措施在该地区的控制,没有一个主要的建设和建设项目可能会导致土壤侵蚀,由于表面的岩石破碎。应禁止跨境开采,以减少人为干扰,植被良好的保护和水土保持。

3.4地质环境恢复方案和措施,防止水土流失,恢复植被和景观,矿山矿山复垦工作计划,以恢复矿山生态功能。采矿破坏不要随意堆放,必须统一堆放矿井在开采过程中,破坏采矿边界线以外的场地,有计划回填采空区破坏。弃渣处理后的表土和草种树的沉积。

结束语

矿山地质灾害造成的各种因素,类型,不同类型的采矿和地质灾害有着不同的形成机制和表现。对于矿山地质环境的不同特点,我们应该选择适当的挖掘和积极的方法,把地质灾害消灭在萌芽状态。从当前矿山地质灾害勘探技术方法和预防措施以及矿山地质灾害的特点类型来看,预测灾难的身体变化的发展,提出的控制措施,提出合理建议,从而缓解矿山地质灾害。

参考文献

[1]丁雅丽.唐山市体育场岩溶塌陷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实例[J].西部探矿工程,2002(1).

[2] 黄钊文.露天矿山地质灾害防治浅析[J].勘察、测绘与测试技术.2007,(8).

[3] 闫车杰.矿山地质灾害研究及防治探讨[J].中国地质,2004,13(3):66-68.

[4] 张琦.辽宁省主要矿山地质灾害及防治对策探讨[J].化工矿产地质,2004(1).

[5] 刘会平广东省的地质灾害与防治对策[J].自然灾害学报,2004(2):l0l-105.

[6] 岳 境,邹继兴.露天矿山地质灾害治理方案[J].河北理工学院学报,2007,(2).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