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园林建筑设计范文

时间:2023-05-29 08:56:16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风景园林建筑设计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风景园林建筑设计

篇1

关键词:

风景园林建筑设计;植物景观配置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进程的不断加快,人们对生产生活环境的生态性需求越来越大,这就给风景园林的开发建设带来了新的契机。然而,由于我国对风景园林建筑设计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晚,这就使其应用各方面资源的经验和数据较少。因此,相关建设人员从地形、植物以及水体资源方面入手,提出了具体应用的方式方法。这是推动城市进行生态建设的重要科学项目,研究人员应将其重视起来,并将理论作用于实际。

1地形在风景园林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风景园林建筑设计中的地形因素,可按影响程度分为大地形、小地形和微地形。其中大地形主要包括:高山、山谷、丘陵、平原以及草原等;小地形是指:台地、土丘、平地、斜坡以及因坡道或是台阶引起的水平位移变化等;而微地形就是指起伏较小的地形。相关研究表明,地形是风景园林建筑进行室外活动设计的基础,设计人员要充分考虑其功能性要素和美观性要素。此外,地形还与众多环境因素存在着直接联系,这就使其还影响着区域风景园林建筑的美学特征。具体影响的内容包括:建筑空间的构成和相关的空间感受。对于景观方面的内容包括:排水系统、土地使用以及小气候等。由此可见,地形是连接风景园林建筑景观所有因素和空间的主线。例如,对于一些平坦的位置,地形的设计作用是协调和统一;对于一些崎岖的位置,地形的设计作用则是层次和分割[1]。在具体设计应用过程中,风景园林建筑设计人员要以协调和美观作为设计原则,这是实现建筑整体观赏效果的关键。因此,设计人员可通过制定环境的整体形态以及顺序,来进行优化设计。以某风景园林建筑的设计过程为例,在评估园林建筑地址时,设计人员要对基址进行阶段性的分析,以确定不同地形类型的结构内容。这样一来,设计人员就可将园林建筑中的用地、空间及其其他因素结合起来,进而实现地形与园址的统一性建设目标。值得注意的是,对于那些起伏较大且地势不平的地形问题,设计人员可通过设置亭台楼阁或是其他人工建筑,使其与园林建筑的主题风格融合起来。

2植物在风景园林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2.1植物种类

在风景园林的建筑设计中,植物的应用主要集中在草本、木本、观叶以及观果以及装饰用的花卉等。其中可供选择的草本植物有:草皮植物、草花(金盏菊、矮牵牛、百合、芍药、唐富蒲、水仙)等。可供选择的木本植物有:针叶灌木(松、柏)、针叶乔木(金钱松、雪松、南洋杉等)、阔叶灌木(榆叶梅、连翘、夹竹桃、马樱丹)、阔叶藤木(爬山虎、叶子花、龟背竹、紫藤、凌霄花等)以及阔叶乔木(广玉兰、榕树)等。此外,还包括水生类植物、蔗类、食虫类以及仙人掌多浆等,用于风景园林的建筑设计。其中水生类植物包括:凤眼莲、宽叶香蒲、莲藕、水芹菜、西洋菜、水浮莲、水风信子以及水葱等。

2.2植物配置

风景园林建筑设计中的植物,需要通过植物配置来保证园林工程建设的质量和功能性。因此,相关设计人员在设计植物配置时,不仅要遵循其应用的科学性,还要控制其艺术合理性。这样一来,风景园林的建筑才能实现建设要求的景观效果,从而使社会、经济以及生态得到充分结合。要想设计好植物配置的相关应用,设计人员要遵循不同植物自身的生长规律和环境要求。即根据植物的喜阳耐阴、喜湿耐旱等,进行针对性配置,从而保证植物景观设计的科学合理性。据统计,地被、灌木、攀援、岩生、乔木、水生以及落叶、常绿和草本等植物,可能进行共生共存。设计人员可根据这一规律,来规划配置景观植物。其次,还要根据园林建筑项目的所在地情况,将植物材料的生长特点以及环境优势充分利用起来,从而实现风景园林景观建设使用的耐久性。最后,风景园林植物的配置要遵循美学原理的基础上,将实际的景观功能重视起来,这是实现景观建设效果的关键。

2.3建筑与植物的应用协调

风景园林建筑设计除了要保证自身形象的色彩、轮廓以及线条外,还要注重与自然环境的协调融合。换句话说,就是使植物的配置与风景园林建筑物主体融合在一起。这样一来,建筑物的景观效果将更具韵味,构景的主题也可以由花卉自身所携带的含义所突显。由此可见,植物是融汇自然空间与建筑空间最为灵活、生动的手段。具体来说,可在建筑空间与山水空间普遍种植花草树木,从而把整个园林景象统一在花红柳绿的植物空间当中。

3水体在风景园林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3.1水体特点应用

相关研究表明,水体具有调节风景园林建筑中小气候的作用。这就意味着其不但能够增添园林建筑的景观效果,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城市小范围的生态环境。水体自身具有增加空气湿度、降温的特点,当其被设计作用于风景园林建筑,将充分发挥水体涉及面积大的特点,从而改善建筑以及建筑周边的圣塔环境。

3.2水体的应用效果分析

在目前的风景园林建筑设计中,用于造景的水体有两种,分别是:人工水体以及自然水体。其中人工水体的应用效果主要体现在:对水岸的改造;而自然水体,即池塘、湖泊以及溪流等,其应用效果的体现主要表现在:在城市景观中多作为基底或对其他景观的衬托作用。由此可见,风景园林的水体应用,应充分利用水的各种表现形式,即静水、流水、落水等,来创造出各种不同的水体景观[4]。

3.3传统园林的水体应用借鉴

水体与周边植物的相互配合,可追溯到我国古代。据统计,我国传统的风景园林建筑是以山、石、水的相互配合为主。中国传统园林的基本形式就是山水虱“一池三山,山水相依”等都成为中国山水园的基本规律。以颐和园中的昆明湖设计建设为例,以万寿山相依,小到“一勺之园”也必有岩石相衬托。由此可见,这与当前风景园林建筑的建设理念相一致。相关设计人员应通过有效的借鉴,在达到园林景观建设目标的同时,还传承了我国古代园林的设计思想。

4结束语

总而言之,风景园林建筑的设计离不开地形、植物以及水体的协调搭配。相关设计人员在明确地形、植物以及水体各自的存在特点情况下,找出与建筑物融合的关键点,进而实现风景园林建筑设计的景观效果。事实证明,风景园林建筑设计只有将各类资源综合起来,才能起到优化社会、生态以及经济环境的作用。

作者:吴慎留 单位:铜仁市建筑勘察设计院

参考文献

[1]高宗翔.地形、植物、水体在风景园林建筑设计中的应用[J].科技资讯,2012,33:64.

篇2

中图分类号:TU98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09-0223-01

在设计园林的景观时,主要会用到两种材料,分别是硬质和软质的材料。其中硬质的部分包含一些山石、建筑等,软质的主要就是植物。这些植被除了可以装饰环境之外,还能表现四季的变更,这就使得园林的景色“活”起来了,人们面对“活”的园林景色会更有情趣。

一、风景园林学的定义

从字面上就可以很好地理解其含义,它就是对园林中的风景进行设计、建筑的学科。它在各学科的基础上,结合合理的布局,有时候还需要体现美学、精神艺术,指导园林的设计。它不仅仅是视觉方面的,它还是历史、民俗的传承。

二、风景园林学的分类

它以空间的利用为中心,包含以下两种类别。

1、风景园林学规划理论

风景园林学规划理论包括表述模型、评价模型、过程模型、变化模型、决策模型和影响模型等,是风景园林建筑设计的进行施工前的参照基础。

2、风景园林学设计理论

风景园林学设计理论包括:范围和目标的确定、数据的收集和分析、经济文化背景分析、完成调研报告、概念设计和施工设计等,是风景园林建筑设计的基础。

三、风景园林学在风景园林建筑中的应用

1、对风景园林建筑进行规划与设计

通过对园林建筑地的分析,进行功能整合,对相关的社会经济文化因素进行研究,对园林景观进行整体性设计。

2、在园林中对植物的应用

研究城市园林植物的多样性,对城市园林树种进行规划,实现园林植物是配置和设计。

四、风景园林建筑设计中山石的运用

山石作为园林建设当中的一个重要因素,相当于人体机构的骨架。在园林的设计和建设当中如果加入了山石,会体现某些风景的意境,具有特殊的建造风格。比如刘姥姥进大观园的时候,所描绘的进入大门之后的那个假山的运用。除此之外,我国许多的名胜古迹当中也运用到了山石的摆放,山石和景观的自然搭配,使得整个园林更加的有生气。无论山石在整个园林的构建中是衬托物还是主要景观,都对园林的建构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1、山石在风景园林中的布置

俗话说:艺术来源于生活,所以山石的摆放设计也应该在自然的基础之上,适应需求进行合理的安排。山石的不同材质和造型,会体现出不同的风格,应该根据山石自身的特质进行安置,以达到山石和所在环境的自然融合。否则再好看的山石,如果摆放不当,不仅不能够美化环境,反而变得突兀,影响园林的景观。因此,需要根据园林中的环境、景物来对山石进行艺术建构。

2、山石景观的分类

风景园林景观的建筑设计中,对山石景观的构造分为:自然地貌式山石景观、艺术造型式山石景观、意境式山石景观和抽象式山石景观。风景园林自然地貌山石景观的构造,应该根据岩性和地质构造不同,进行景观构造,使观众感受自然的美好;对自然山石景观进行概括和重组,通过夸张和变形等艺术手段对山石景观进行处理,体现山石景观的艺术性;用抽象的意境进行山石景观的构造,引发观者的联想;运用抽象的艺术表现手法,山水造型进行抽象处理和构造,表现风景区园林景观建筑设计的内在意境。

3、进行山石构造的方法

(1)提高对景观园林学的应用:置石与山石景观是园林重要的构造组成部分,体现风景园林学的艺术理论,对成功的风景园林景观进行借鉴,发挥山石构造在园林景观建筑中的作用,融入园林环境。

(2)建设现代化山石园林景观体系:对风景园林景观山石的构造,建立置石和山石景观的现代化理论体系,实现风景园林山石景观的艺术创作。

(3)创新风景园林山石构造的方式:对风景园林景观的置石和山石景观艺术创造形式,进行创新,丰富山石景观构造的内容。

五、风景园林建筑设计中植物的运用

先前说道:山石是一个人的骨架,那么植被就是人的“血肉”,没有了血肉的填充,再好的景物都是死物。植被的作用虽然很重要,但是它的应用也不是特别随意的,是要讲究技法的。植被的应用可以遵照以下几个原则,结合科学的方法,让植物在景观中得到适宜地运用,以便发挥其“血肉”的作用。

1、植物的配置原则

大自然当中的很多植被都可以运用到园林的建设中去,但是首先要让该植被“合理”。具体来说就是在运用的过程中,要考虑气候、地理环境、风土民情等的因素,符合人们的审美观,否则再高昂的植被都是多余的。比如在很多南方的园林中经常见到修剪过的小叶榕,也很受大家喜欢,但是它并不适宜在北方园林中出现。所以在选择植物的时候需要考虑这一因素,否则会起到反作用。

2、植物的配置方法

由上文可知,植物的巧妙运用对于风景园林景观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进行风景园林设计时,必须考虑到植物的类别、种类、颜色等因素,结合景观的本身风格,选择合适的植物。例如,颜色的选择有红、橙、蓝、绿、紫等,不同的颜色搭配会呈现不同的效果。在进行植物的配置使用时,要根据想要的效果M行颜色的搭配。

3、植物的作用

任何一个风景园林景观中,都不会存在没有植物的情况。相反,任何一个风景园林景观,各式各样的植物的存在才是其创造美感的精髓。在风景园林的建筑设计中,植物一般不是单一的,它必须能适应四季变化的特点,衬托风景园林景观。这些植物可以作为观赏之用,也可与其他植物相搭配,呈现出别致的景观。总之,植物对于风景园林景观是十分重要的,在使用植物时,务必遵循其配置原则,达到与风景园林景观的美好配合。

4、植物配置应具有一定的季节性

①对植物进行配置时,应以“三季有花、四季有绿”为设计准则,根据季节的变化情况,初春可选榆叶梅、桃花、丁香、迎春等,晚春可选棣棠、玫瑰等;初夏可选朱槿及各种野草花等;秋天是落叶的季节,可选海棠、山里红、枫树、银杏等;冬季可选柏树等。②对数目进行配置设计时,通常选择枝叶比较繁茂的数目,根据树种的搭配,通常把灌木和乔木进行搭配,根据树叶大小,通常选择阔叶树,此外通常配置草坪,并选择多个品种进行植物种植。需注意的是,为了颜色的协调性,通常把常绿树种的比例控制在1/3~1/4。

总结

作为风景园林建筑设计中的重要组成元索,山石和植物两者在其种的运用缺一不可,同时,因其山石和植物的多样性,结合风景园林景观的风格特点,使用山石和植物时,必须以风景园林学的理论知识为指导,必须遵循山石和植物的配置原则,充分利用山石和杭物本身的特点,达到科学与艺术的统一,符合风景园林的风格,符合人们对美学、生态的需要,创造出美的意境,实现其与自然的协调。

参考文献

[1] 关于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及植物配置的探究[J].樊佳奇.现代装饰(理论).2016(01).

[2] 风景园林建筑的功能与作用[J].武建勇.江西农业.2016(07).

篇3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5)03-0130-02

园林建筑设计是风景园林专业的必修课,作为一门基础课在不同学科背景的院校中均必须开设。建筑是园林构成的四大要素之一,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因此,在进行景观设计时要求设计师必须掌握建筑设计原理、建筑构造及房屋结构的相关知识。[1]

一、园林建筑设计课程的设置及教学目标

根据我院的《风景园林专业培养方案》,园林建筑设计这门课程的教学时间安排在第二个学期进行,在此之前学生将学习建筑绘画、景观设计初步、建筑工程制图和工程测量等基础课程,为设计课程作准备。本课程一共64个学时,每周8个课时,教学时间共历时8周近两个月。其中包括了两周的园林建筑抄绘,两周的一次草图构思及设计模型构公开讨论,一周的两次草图定稿,两周的正式成果图绘制及一周的正式模型制作。

该课程重点研究处于园林环境中的建筑空间组织、功能布局、环境整合及生态保护等内容,结合景观专业自身的发展方向,使教学内容不仅能满足对初学建筑设计的学生的要求,同时也初步涉及文化和生态方面的知识,体现园林建筑设计的生态性、地域性、环境整体性,并适当借助生态技术和工程技术的帮助,使课程紧跟学科发展前沿,与市场需求相结合,与实践相结合。

因此,该课程的教学目标为通过对园林建筑设计的学习,掌握小型园林建筑设计的基本理论,了解工程实践知识,对后续景观设计、景观详细规划设计的课程学习提供基本支持和前期指导,符合培养复合型风景园林专业人才的基本要求。

二、园林建筑设计的课题选择及教学内容特色

选择郊外自然风景环境良好的独栋小别墅设计作为题目,拟定一地块内建独栋别墅,供一个家庭长期使用。本项目总用地面积约为20公顷,总建筑面积约为250平方米,四周环境幽静,树木成林。地块北部有一小区内部道路经过;南面为一自然湖泊,湖岸平缓可亲近水面;东西两面为景观绿化;地块内部有一古树,需要设计者保留,并合理利用。

(一)面向自然场地环境的建筑设计

在设计任务书的要求别提出了建筑面积可有10%的浮动,鼓励学生设计屋顶平台、屋顶花园、室内外花园及地段内场地环境。将建筑设计放到景观环境中进行设计,做到室内室外贯通融合,建筑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塑造整体空间意识,将建筑设计与场地环境设计两条线同时进行,集中解决功能动线,综合处理空间效果。

(二)注重人文精神挖掘的建筑设计

注重人文精神挖掘的含义即是让学生在设计初必须确立设计主题,并将其设计主题贯穿、统领整个建筑设计的过程中。作为在人文地理学院中的风景园林专业,挖掘人文主题融合到设计思路中是学生的强项,场所精神的主题设置也是该建筑设计课程中的重点内容。因此任务书对该住宅的居住人群没有进行特别的指定,要求学生自我设定居住人群。假定一个“主人”(即一特定家庭),合理分析、探究“主人”的生活方式及生活特点,并把这些分析、探究作为设计的依据。再根据建筑设计的基本原理将使用空间、形体塑造、结构与材料工艺等有机地组合成一栋别墅住宅,为特定的“住宅主人”服务。

(三)强调材料与建构的建筑设计

由于我院对风景园林专业同时开设有园林建筑构造专业理论课程,学生在设计前已对建筑构造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因此在该建筑课程设计中要求学生积极探究空间组织的变化和界面材料的应用;积极尝试有特点的结构与构造做法,并通过手工模型制作体会功能、技术、艺术、经济、环境等诸因素对建筑的作用及它们之间的辩证关系。

(四)鼓励生态技术运用的建筑设计

根据风景园林学科的前沿发展融入新的知识点,根据学生个人的兴趣和技术水平加入部分3D技术、生态技术等工程技术实作理念,加强设计理念与技术实践的融合。鼓励学生运用生态技术和电脑技术解决设计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用科学的严谨态度对所设计的建筑合理性进行有效论证,使得该课程设计全面面向工程实践,注重设计的真实性。

三、园林建筑设计课程的教学方法

(一)相关专业结合的教学模式

由于园林建筑设计的课程实践要求,教学第一周的内容通常安排为现场踏勘及对小型园林建筑进行测绘,培养学生面向实际工程的实践能力。学生首先将完成测绘图的绘制,对建筑设计的制图规范及设计要求进行一定的了解,再结合园林建筑的任务书要求,对适合基地的建筑进行设计,将理论知识与现场实践感知相结合,更好地锻炼学生的空间认知能力和对设计理念的掌握。

(二)师生互动启发教学

采用教师与学生互动的课堂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分析能力、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每周两次的课堂看图讲评,或者学生上台自我汇报的方式,锻炼学生汇报方案的口才能力和胆量,这种方式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能促使其对自己所做、所画、所讲的方案有更清晰的认识,作图也更加规范,增强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快速运用所学到的设计方法,更好地理解设计概念,理清设计逻辑,非常直观、适用。

针对部分与设计内容相关的技术难题,以专题讨论的形式,发动全体学生共同讨论,启发思维,引导并鼓励其找寻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让学生充分利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平时的积累,提出全新的设计方案或思路,学会自己做设计。

(三)多媒体教学及模型辅助设计

由于该设计课程的教学内容比较多,与实际工程项目结合得也比较紧密,需要在教学中大量运用多媒体教学和现代教学手段。电子课件中不仅需要大量使用文字、图片,还需要播放视频及动态解说等多种媒体,更加生动形象地展示现代园林建筑的经典案例,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园林建筑设计的魅力,进一步提高学习兴趣。同时也配合直接板书的细节讲解,使学生清晰地看懂设计细节,了解设计概念。

在教学中鼓励学生通过手工的工作模型直观、真实地模拟环境空间、建筑造型,培养体会空间尺度感,帮助设计理念的表达和创新能力的提高。同时也鼓励学生利用计算机进行建模(如Sketch Up建模软件)、图纸绘制(如CAD制图软件)和剖断面设计,必须建立起尺度标尺:环境要素(如街道、绿化、河流)的尺度、建筑尺度(建筑规模、体量大小)、内部空间尺度(家具、人体尺度的对应关系)等等。

(四)建立广泛的横向交流平台

设计需要沟通,需要交流,在课程中设置公开评图的环节有助于系内各个专业(如城市规划、人文地理、GIS)的同学进行相互学习,跨专业交流,避免培养模式单一、关注重点的局限,增强师生之间多层次和多环节的互动交流,营造全新的创新型教学环境。

四、课程考核方式及成果验收

本课程实施开放、启发和研讨的教学方法及开放式成果的考核机制。最终成果要求以图纸和手工模型呈现,手工模型按1:100比例制作,需简要表达周边环境,不再另行作理论考试。其图纸设计成果的具体要求为:总平面图(包括总体环境部分)比例1:300,建筑单体各层平面图1:100(重点注意:一层平面需包括室外平台及庭院环境布置,各层房间家具、洁具、厨具必须布置), 建筑主要立面图、剖面图1:100各2个,同时参考一些建筑图解相关的手绘分析图,清楚表达自己的设计理念、功能分配及环境布置的绘图思路,直观抽象地展示建筑的各种构成关系,运用所学的美术手绘技能完成建筑整体透视图,准确表达建筑及周边环境关系的全貌。

文字说明部分字数不少于100字,简洁阐述设计者对设计基本要求的思路和做法,重点为自己的方案特点描述,语言应清晰、准确并与图纸相吻合。此外,必须有该建筑的经济技术指标。对设计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如总用地面积、总建筑面积、建筑覆盖率、绿地率及车位数等)运用建筑工程测量知识进行详细测算和说明。

通过本次进行的教学改革的课程实践发现,这种与专业实践方向相符合的灵活的教学模式在学生中引起广泛好评。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意义是,在园林建筑课程设计中对空间逻辑、功能逻辑、结构逻辑等的训练,对不同材料与建构关系的把握,在系统、科学的建筑设计引导下,均能指向外部环境设计、风景园林设计的核心内容。今天的建筑教育就意味着人类明天的城乡空间环境品质,基于风景园林学科的建筑设计教学,也必须向着学科发展的时代性、建筑教育拓展的自明性、教学体系的创新性和示范引领的普适性方向不断发展与深化。[2]

篇4

在风景园林设计中,通常需要用到两大材料,一种是硬质景观材料,主要包括山石、水体和建筑等;另外一种就是软质景观材料,即植物,园林植物体现了自然属性和因为季节变换产生的时空序列变化的景观表现特征。因为植物和山石在风景园林建筑设计中的应用,用不同的形式表现了园林的美好,吸引了人们的兴趣,满足了人民群众休闲娱乐活动的需要。

一、风景园林学的简介

1.风景园林学的定义

风景园林学是一门专门的学科,是在古典造园和风景造园的基础上,通过科学的方式建立的一门新的学科。从传统的风景造园到现在的风景园林学,经过了从为少数人服务到为人类和生态系统服务;从单一的审美价值取向到生态和文化综合的价值取向;从中微观到全尺度的发展过程。

2.风景园林学科的分类

风景园林学以空间营造理论为核心基础,包括风景园林学规划理论和风景园林学设计理论。

(1)风景园林学规划理论

风景园林学规划理论包括表述模型、评价模型、过程模型、变化模型、决策模型和影响模型等,是风景园林建筑设计的进行施工前的参照基础。

(2)风景园林学设计理论

风景园林学设计理论包括:范围和目标的确定、数据的收集和分析、经济文化背景分析、完成调研报告、概念设计和施工设计等,是风景园林建筑设计的基础。

3.风景园林学在风景园林建筑中的应用

(1)对风景园林建筑进行规划与设计:通过对园林建筑地的分析,进行功能整合,对相关的社会经济文化因素进行研究,对园林景观进行整体性设计。

(2)在园林中对植物的应用:研究城市园林植物的多样性,对城市园林树种进行规划,实现园林植物是配置和设计。

二、植物在风景园林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1.植物在风景园林中的配置原则

风景园林的景观建筑设计必须要有科学性和艺术性,把科学性和艺术性进行高度统一,既满足植物和环境的生态相适应,又要符合艺术构图的原理,把植物的个体和群体美展现给观众,并让观众在欣赏的时候感受到意境美。所以风景园林的植物景观设计也要符合绘画艺术和造园艺术“统一、调和、均衡和韵律”等原则,实行协调对比,体现植物在风景园林设计中的作用。

2.植物颜色的配置设计

风景园林在进行景观建筑设计时,对植物也有特殊的要求,例如植物的类别、颜色等,这些都要根据风景园林建筑设计的要求进行选择。大部分植物的颜色都是绿色,因为时间、地点和条件的不同会产生不同的变化和景观效果,所以在进行植物配置设计的时候,要根据植物颜色的不同进行。

一般的植物配置可以根据植物颜色的不同,进行色度的对比,色度级差别大的配置在一起,例如银杏和桧柏颜色对比明显,可以配置在一起;如果色彩比较相近,从颜色配置上来说,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例如大叶黄杨和海桐,颜色相近,而且形状相似,不适合搭配在一起。所以,在进行风景园林建筑设计的时候,应该把植物色彩和不同颜色的背景建筑或者植物进行配置设计,实现最佳的观赏效果。

3.植物在风景园林中的作用

在风景园林建筑设计中,植物一般都具备表现季节变化、可以作为观赏景观和能够衬托其它景观的作用。风景园林景观的建筑设计一定要符合园林植物的配置原则,体现植物的个体美和群体美,充分发挥作为园林景观的观赏特征,吸引观众的兴趣,实现园林建筑的目的。

三、山石在风景园林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1.山石在风景园林中的布置

景石在风景园林中的布置营造,应该遵循“源于自然,而高于自然”的原则。认真进行景石的选材和山石景观的造型,创造山石的意境,体现石材自身自然和个性的优点。在对风景园林建筑设计进行置石和山石景观的艺术创作过程中,保证山石的自然性,注意整体景区的构造,保证山石的自然特征和环境协调关系。根据风景园林的不同建筑要求和景区的不同特征,对山石景观进行不同的艺术构造。

2.山石景观的分类

风景园林景观的建筑设计中,对山石景观的构造分为:自然地貌式山石景观、艺术造型式山石景观、意境式山石景观和抽象式山石景观。风景园林自然地貌山石景观的构造,应该根据岩性和地质构造不同,进行景观构造,使观众感受自然的美好;对自然山石景观进行概括和重组,通过夸张和变形等艺术手段对山石景观进行处理,体现山石景观的艺术性;用抽象的意境进行山石景观的构造,引发观者的联想;运用抽象的艺术表现手法,山水造型进行抽象处理和构造,,表现风景区园林景观建筑设计的内在意境。

3.进行山石构造的方法

(1)提高对景观园林学的应用:置石与山石景观是园林重要的构造组成部分,体现风景园林学的艺术理论,对成功的风景园林景观进行借鉴,发挥山石构造在园林景观建筑中的作用,融入园林环境。

(2)建设现代化山石园林景观体系:对风景园林景观山石的构造,建立置石和山石景观的现代化理论体系,实现风景园林山石景观的艺术创作。

(3)创新风景园林山石构造的方式:对风景园林景观的置石和山石景观艺术创造形式,进行创新,丰富山石景观构造的内容。

四、结语

综上所述,植物和山石经常在我国园林建筑设计中应用,以植物的生命力、怡人的色彩、不同的种类和山石本身的形体、质地、色彩和意境作为欣赏对象。这些植物和山石可以单独欣赏,也可以做成假山园,还可以砌作岸石道路,结合地形,进行造景,是园林建筑设计中必不可少的要素。本文简要介绍风景园林学,浅谈植物和山石在风景园林建筑设计中的运用。

参考文献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