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29 08:56:30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人事档案日常管理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人事档案工作是人事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作为一名人事档案员,拟用最近两个人事政策实施的实例,从人事档案与档案馆藏文书档案的关系、人事档案的管理环节这两个日常档案管理的角度,表达对提升档案服务能力问题的认识。
先介绍档案服务成功的实例。由于注重提升档案服务能力,顺利地完成了省赋予的“解决未参保高龄职工老年生活保障和特殊困难人员基本医疗保险”的政策实施。2013年3月15日福建省财政厅等两部门下发《福建省解决未参保高龄职工老年生活保障和特殊困难人员基本医疗保险的实施办法》。县级转发,并对年龄认定、劳动关系认定等档案材料的要求作了细化。其中,属于人事档案材料的有本人招工(干)登记表、履历表、工资表等十份左右原始档案。属于文书档案的有调动表、职工花名册、工资名册等。历史原因,部分本应归人事档案的材料竟移位到文书档案(档案馆)。以教育系统为例,我们考虑到上述实际,把操作步骤具体定为:先到县教育局人事档案室查找个人原始档案,再到县档案馆查找补充。全县本系统第一轮百余人报名,确定上报省部门审核23人,仅获批3人。县报送严格依照原始档案,省审批也准确、完整地依据县送原始档案(复印件)并及时反馈,故档案服务水准不容置疑,档案服务能力倍受尊重。求助档案服务、努力补充查找原始档案,成为社会共识。当事人对上级人事政策理解不深、有关部门操作经验不足,似乎与档案服务能力没有关系。但“至善乃止”。如果档案员主动学透相关人事政策文件精神,提升档案服务主导能力,引导其完整地查找档案材料,而不是依其要求被动提供材料,档案服务能力精益求精,该项人事政策必落实透彻。启示一:档案员要加强学习,甚至要了解一些非档案专业的知识(如人事政策的某些要求),只要有利于档案服务能力的提高,相关知识都可以学习。启示二:亡羊补牢,尤未晚矣――人事档案员带领其前往县档案馆补充查找,档案馆档案员更热情地协助该补充查找,促使其尽快补办成功。无形之中,档案员的档案服务能力得到了提高。
再介绍一个档案服务不尽如人意的实例。是有关“清退的公办、民办、代课教师”的统计、待遇问题,由于各种原因导致档案服务能力拖累人事政策实施的情况。2011年之后,教育部、省教育厅先后下发了关于解决上述人员待遇的文件,市教育局下发了补充通知,不可谓不重视。统计时间跨度大,节点是1962年前后、1979年前后、1998年前后,对原始档案的需求相当严格和浩大。县(区)教育部门进行了实际操作。但是,两年、三年眼看过去,相应人员的统计、待遇仍未尘埃落定。一个重要的原因,是部分基层单位档案缺失严重,无法准确摸底统计。档案服务能力的弱化引发了相关人员及其家属的强烈不满,也给上级及时决策造成了困难。据悉,有的学校仅保有1990年之后的档案材料,档案缺失程度令人咋舌;大部分学校档案材料从改革开放起源。县一中建有专门的校史馆大楼、档案材料可以追溯到解放前,这类单位少之又少。人事档案、文书档案性质的材料都呈稀缺状态。档案如此缺失,怎么能指望相关人事政策顺利实施、有关人员待遇政策及时落实?
人事档案与文书档案的关系,笔者概括为:互相补充,各有长短。保管期限、管档单位不同:人事档案全部是在专门的人事档案室永久保管,不用担心材料到期、销毁;文书档案,有永久、三十年、十年等不同的保管期限,依法移交档案馆之前多由各职能办公室附带保管,有时会出现难以查找甚至已遭销毁的情况。人事档案较单纯(以个人为立卷单元,更稳定,易查找),由《干部人事档案管理细则》规范;文书档案较综合(比较包罗万象、材料丰富,但可能较难查找),由文书档案管理法规规范。
可见,要做好人事政策等工作,就要提升档案服务能力;要提升档案服务能力,就要努力提高档案查找(检索)的能力;要提高查档能力,就要求档案员充分认识和发挥人事档案室和档案馆各自特有的长处,弥补各自的不足。如,部分人士因身份问题、历史问题,其人事档案散失,就只好到档案馆查找线索;上级人事政策文件要求提供多种档案材料时,也可能要求人事档案室、档案馆共同提供档案服务。上文所述补充材料的例证,即人事档案室保管的材料没有其工资信息,人事档案员就必须引导其另行到县档案馆查找文书档案。人事档案员的积极引导,文书档案员的热情再接待,该同志如愿以偿找到了工资材料原件。这里体现的是:人事档案与文书档案的互补互助,人事档案员与文书档案员的通力合作,档案员对提升档案服务能力的自觉性。通过实际工作中对档案服务对象的积极引导、热情接待,潜移默化,档案员的档案服务能力得到了提升。
以上两个事例,也一定程度上回答了日常档案管理中“如何提高档案服务能力”的问题。
一是:要加强身心修养,增强体魄,提高道德水准。上述两例,都是时间性较强的中心工作,要求在规定期限内完成大量查档工作,保障人事政策的按时实施。这就要求档案员有在短时间内进行高强度劳动的强健身体和道德勇气,同时不能收取加班费。档案员面对这种政策性、应急性的档案服务,必须多一点义务思想、雷锋精神,不斤斤计较经济待遇,以高质量完成档案服务为唯一追求。这是提升档案服务能力的主体保证。
二是:要重视协调人际关系,包括与领导的关系,与其他部门的关系。基层人事档案室无法配备多名专职档案员,比如笔者所在的人事档案室,就长期只有一名专职档案员。新颁布的人事政策往往对档案服务要求甚为紧迫。怎么办?除主动加班加点,就只好请局领导临时安排协助查档人员。档案服务过关,紧接着是干部、财务部门的流水作业,这就要与这些部门协调时间安排。良好的协调能力,是提升档案服务能力的剂。
三是:要引进现代化管理手段。本室正在进行的非在职人员基本情况电子材料录入取得初步成果,加快了检索速度。利器在手,何愁服务能力不提升?
一正一反,两个档案服务的例子,体现了提高档案服务能力的必要性及部分实现途径。追本溯源,提高档案服务能力,不是空中楼阁,要从平时抓起、从档案的管理环节抓起。
人事档案的管理有收集、鉴别、整理、保管、检索、利用等八个环节,每一个环节都关系到档案服务能力的提高。这里试析人事档案的收集能力、整理能力、利用能力,以及它们与档案服务能力的关系。
收集能力。笔者平时注重主动出击,养成定时专项通知催收材料的习惯,各种登记表格也力求完善,便于到时即刻准确再次催收。所有通知、表格都收藏在U盘。常年专项催收通知分别与录用人员材料、转正人员材料、年度考核材料等常规材料有关。每年的相应时间即通过宽带教育网专线发出专项通知,收集进度全部登记在专门表格,期限到达立即以手机短信催欠,保持相对高压。这样,档案收集的能力就比较强势,基本能保证档案材料不“欠收”,为档案服务能力的提升打下了物质基础。
1.引言
随着市场化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化,各单位为适应新形势下社会发展的需要,不断创新管理制度,提高管理效率。人事档案是记录和反映职工的学习经历、思想品德、工作经历、日常表现等内容的记录档案,是各单位日常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在当今社会人才流动频繁、流动量大的背景下,人事档案管理制度的科学性和高效性显得更加重要,探索一条适应社会发展的人事档案管理制度势在必行。
2.我国人事档案管理制度的现状
人事档案管理制度在我国的发展建立相对于西方发达国家来说相对滞后,虽然最近几年国家加大了档案管理的立法力度,逐渐健全人事档案管理制度,但由于发展时间较短,还存在一些问题。首先,人事档案存在的“弃档”现象严重。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人们对个人档案管理重视程度不足,当个人工作或学习单位发生变化时,并不能及时将档案随本人一起转至新的单位,根据相关部门的统计数据,现在已有70多万份“弃档”。其次,人事档案内容不完善。现阶段我国人事档案中的内容主要包括学习经历、日常表现、工作经历等内容,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这些内容已经无法真实反映一个人在社会活动中的主要内容,如个人诚信、道德素质、特殊技能等方面。第三,人事档案管理机构缺少专业化人才。目前我国人事档案管理机构工作人员的专业化水平较低,很难实现人事档案的科学化和高效化管理,一直处于一种被动的工作状态,档案管理不仅仅是档案的整理和保管,还要进行规范分类、档案修复等工作。所以,在当今社会快速发展,人才流动频繁的新形势下,加快人事档案管理制度创新势在必行。
3.人事档案管理制度与模式的探索
3.1创新人事档案管理制度遵循的原则。人事档案管理制度应该符合现阶段人才市场流动性大的特点,能够对人员流动做出快速的反应,创新人事档案管理制度需要遵循以下几方面:3.1.1人事档案内容要与时俱进,保证完整性。人事档案记录的内容必须要准确、详细、全面,新型人事档案的内容能够真实反映一个人在各个阶段的生活、工作或学习情况,增加个人道德素质、特殊技能等方面的记录内容,这样就能给国家提供一个详细和准确的档案信息。3.1.2人事档案管理标准化。人事档案要依据国家有关档案管理规定进行管理,各地方和单位不得随意违反有关法律法规,保证人事档案规范统一。3.1.3人事档案管理要以服务为原则。人事档案是全面反映一个人的履历资料,是求职者向用人单位证明自己的重要材料,所以人事档案的建立和管理要以服务个人为原则,能够适应市场化需要,对人才的流动管理有很大帮助。3.2创新人事档案管理的措施。针对目前我国人事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今后创新人事档案管理要从以下方面着手。首先,打破现有人事档案管理统一的现状。现在人事档案都是有各单位或政府人事部门进行统一管理,实践证明这种管理模式存在种种弊端,效率低、不科学。人事档案应该是每一个公民都应该具有的,不受职业、身份等因素的限制,而实际社会中只有在正式工作单位工作的人员才有人事档案,而自由职业者、农民等特殊群体没有自己的档案,这对于社会管理来说存在很大的困难。人事档案管理可以根据不同人群进行分类管理,对于事业单位、企业、学校等类别人员的人事档案可以转交给个人所在单位进行管理,组织各单位档案管理员进行专业培训,学习先进的人事档案管理知识。对于像自由职业者、农民等无固定工作单位人员的人事档案可以转交给当地所在居委会或村委会,这类人员的人事档案内容无需像企事业单位人员的档案内容一样详细,只需要体现个人最基本的信息即可,这样降低基层部门对人事档案管理的难度。人事档案分类管理不仅可以提高档案管理效率,而且对于现在人才流动频繁造成档案跟进不及时的问题有很大帮助。其次,人事档案平等性。人事档案管理要遵循平等的原则,我国人事管理制度规定政府工作人员、科研机构研究人员、国有企业员工、高学历人才等特殊人群才能够建立档案。一般情况下,不具备人事档案的人员在享受社会福利、就业、入学等方面会有很大差别。所以,人事档案制度要消除档案身份限定,对全社会公民建立人事档案,由各单位或政府档案管理部门进行管理。最后,建立电子档案管理制度。传统的纸质档案存在管理和携带不方便、容易丢失、不易保存等缺点,而现在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大数据和云存储技术的不断完善,建立电子人事档案是今后人事档案管理模式的发展方向,电子人事档案可以进行快速查找、调用,便于集中管理,更加高效便捷。
人事档案管理制度的创新需要国家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完善我国的人事档案管理制度,坚持以人为本,秉承服务于民的宗旨,结合我国的国情建立一套符合我国现状,顺应社会发展趋势的人事管理制度,促进社会稳定发展。
作者:徐鹏 单位:黑龙江省有色金属地质勘查七O二队
参考文献:
[1]朱传芳.关于创新人事档案管理制度与模式的探索[J].黑龙江史志,2014,(23).
1、观念上,人事档案在人们心目中一直较为神秘。
档案资料重历史、重政审,轻显示、轻成绩。由于历史原因和习惯势力的影响,档案材料中的个人经历、资历的记载,偏重于政治,且历史结论多,内容多是套话、官话,言之无物,大同小异;而对个人能力及业绩的现实材料却不能及时收集归档。从整体而言,不能全面客观地反映高校干部及教师队伍的最新素质,所以,可利用的价值不大。
2、管理方式上,高校人事档案的管理一直沿袭了传统的管理办法。
由于各项制度不健全,档案人员大多是兼职管理,对档案材料收集重视不够,产生了有失真材料的出现。同时过去高校人事档案管理长期处于一种封闭状态,未能建立健全人事档案收集审核归档制度,加之人员队伍不稳定,只是人事档案长时间没有收集整理也无人问津。在材料方面,有的认识部门也没有审查、核实、严格把关,对送来的材料塞入档案袋了事,使部分材料出现了失实甚至虚假的内容,给今后的工作带来很多的麻烦。不仅破坏了人事档案的有机整体,也大大降低了他的使用价值。
3、档案意识淡漠
由于历史的原因,教职工中普遍存在档案意识淡漠,对档案工作的重要意义和作用认识不足,不知道人事档案的归档范围和归档要求,不懂得人事档案是组织了解和选拔任用自己的重要来源。随着高校不断发展对教职工学历学位要求不断提高,教师外出进修、培训、攻读学位、出国留学的机会不断增多,在此过程中,有的教师不知道要把形成的诸如入学、结业、毕业生登记表等人事档案的材料应及时地交到人事档案管理部门存档,长时间存放在个人身边,久而久之,造成人事档案材料遗失或破损现象,影响了档案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4、材料缺漏严重
随着近几年人事制度的改革和高校的快速发展,对人才的关注成为高校求生存求发展的重心。于是纷纷吸纳了许多高学历、高职称的人才,但在日常管理中发现,引进的这些人当中大部分档案材料缺漏,不是缺入党(团)材料,就是差年度考核表、学历学位材料、专业职务申报表、工资变动表等。究其原因,就是由于近几年机构编制和用人制度的改革,各单位管理档案的人员变动频繁,走的人没来得及跟新来的人交接工作,新来的人还没来得及学习档案业务,造成对档案业务知之不多甚至全然不知,不知道向管档部门或向哪个管档部门报送哪些材料,致使人事档案中材料短缺严重。有的档案材料形成单位诸如职称审批机关、奖励审批机关,不知道将材料移送管档部门,认为应由本单位保管;还有的单位甚至对收集的材料不及时整理,材料多年未归档,致使档案材料形成不及时,内容空泛等是形成档案资料缺漏的重要原因。加上由于人事档案的管理一直是以被动的方式进行收集,即档案管理人员坐等相关职能部门将人事档案送到档案室,由于归档制度的不健全,执行不严格,也是造成档案材料收集不完整原因之一。
5、管理人员业务不熟
由于组织人事干部平时工作繁忙少有时间参加专业知识的学习,造成管理人员业务不熟,对档案的重要性、管档要求、档案材料的收集、整理、归档、装订等业务缺乏了解,造成一些人事档案材料填写不够规范,存在着不该进而进档、该进而不进档,用纸规格和书写工具也不够规范,装订顺序比较混乱,加之人事档案材料收集制度不够健全,致使一些别有用心的人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进行改档或伪造人事档案等,严重影响了档案的真实性,给人才的评价与任用带来诸多困难,使档案失去反映客观情况的价值。
二、加强高校人事档案收集工作的对策
1、加大宣传力度,增强教职工的档案意识
人事档案工作是组织人事部门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同时也是一项与全体教职工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的工作。把人事档案管好,用好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加大档案宣传力度,增强教职工的档案意识,是做好高校档案工作的前提和保障。针对目前教职工档案意识淡漠的现状,我们必须进一步加大档案宣传力度,可采取一些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宣传,主动把与教职工切身利益相关的档案知识送到他们手中,使他们在无形中接受档案,知道档案在日常的工作、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了解档案的重要价值,提高大家的档案意识和做好高校人事档案工作的自觉性,同时也可以在校内各级部门建立兼职档案员制度,并派专人作为兼职档案员,保持人员的稳定。人事档案部门定期对他们进行有关档案知识的培训,责成他们负责本部门人事档案工作的宣传,把档案工作与教职工个人前途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以唤起教职工们对档案工作的意识,让档案工作为高校教育事业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2、加强档案材料收集力度,保证档案的完整性
收集人事档案材料是人事档案工作的基础。随着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高校人事制度的改革,对教职工的考察、考核、学历、学位、各种培训、聘任、专业技术晋升等需要入档的材料不断增多,给人事档案材料的收集带来新的更高的要求。比如人才流动,档案未随着人员流动转移等,也给收集材料增大了难度。因此,建议档案管理人员在收集档案材料时:一方面应做到内部收集与外部收集相结合,在收到从外单位调入的人员档案时,要认真清理、核实,发现有缺漏材料,要做到口勤、脚勤,千方百计与外单位联系,及时追补和不断补充新的资料。另一方面,档案收集工作应变被动为主动。被动收集往往造成一些档案材料的收集不全,档案管理人员只有主动出击,把收集工作做得更细、更好,做到主动与校内各部门联系,收集各种相关材料,形成人事档案材料收集网,保证归档材料齐全完整。
3、加强人事档案管理人员队伍建设,提高档案管理人员自身素质
为保证人事档案工作能够适应高校的快速发展,就需要建立一支具有高素质的档案管理队伍。首先,要让档案管理人员具有专业知识。在短时间内要提高高校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从各种渠道引进具有档案管理经验的人才从事高校档案管理,有着一定保证作用和积极意义。其次,要加强对现有档案管理人员继续学习的工作。除了要做好日常管理工作,还要加强计算机知识及人事档案管理系统软件知识的学习与掌握。随着人事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的发展,档案管理人员还要加强专业素养,这样才能够使档案管理人员成为既懂专业知识,又可以适应信息化要求的合格档案管理人才,也才能够为高校的档案管理与服务水平的提高提供保证。面对二十一世纪的档案工作,为适应岗位发展的需要,必须拓宽知识面,学习技术,学习相关领域的知识,开阔视野,增长技能,以提高工作能力。在档案员业务培训方面要继续开展岗位培训工作:按照先培训后上岗,先培训后转岗的原则,把培训的着力点放在提高档案人员工作能力和工作技能上;要把岗位培训工作纳入科学化、制度化和规范化发展的轨道。要积极开展档案人员继续教育,继续教育是对在职专业技术人员的知识、技能进行补充、增新、拓宽和提高,是高层次的追加教育,对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的创新能力和专业技术水平有着重要意义。在加强档案员的政治思想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的方面,要求档案员必须真正做到“业务精通,爱档如珍,维护历史,兢兢业业,服务现实”;选配工作有责任心、事业心强的人员来充实学校档案工作岗位;增加智力投资,定期开展培训,加强档案工作人员自身业务建设。一方面学习档案专业知识理论,另一方面学习现代化管理知识和先进技术设备的操作技能,更新知识,提高管理水平,使学校的档案工作跟上办公自动化步伐,使档案工作人员能一心扑在档案工作岗位上,扎扎实实地做好档案工作,为学校教学、科研和其他工作服务。因此,加强档案人员的业务能力培养,提高档案工作者素质,是加速档案科技进步,推动档案事业发展的关键。
4、加大投入,建立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支撑体系。
1、观念上,人事档案在人们心目中一直较为神秘。
档案资料重历史、重政审,轻显示、轻成绩。由于历史原因和习惯势力的影响,档案材料中的个人经历、资历的记载,偏重于政治,且历史结论多,内容多是套话、官话,言之无物,大同小异;而对个人能力及业绩的现实材料却不能及时收集归档。从整体而言,不能全面客观地反映高校干部及教师队伍的最新素质,所以,可利用的价值不大。
2、管理方式上,高校人事档案的管理一直沿袭了传统的管理办法。
由于各项制度不健全,档案人员大多是兼职管理,对档案材料收集重视不够,产生了有失真材料的出现。同时过去高校人事档案管理长期处于一种封闭状态,未能建立健全人事档案收集审核归档制度,加之人员队伍不稳定,只是人事档案长时间没有收集整理也无人问津。在材料方面,有的认识部门也没有审查、核实、严格把关,对送来的材料塞入档案袋了事,使部分材料出现了失实甚至虚假的内容,给今后的工作带来很多的麻烦。不仅破坏了人事档案的有机整体,也大大降低了他的使用价值。
3、档案意识淡漠
由于历史的原因,教职工中普遍存在档案意识淡漠,对档案工作的重要意义和作用认识不足,不知道人事档案的归档范围和归档要求,不懂得人事档案是组织了解和选拔任用自己的重要来源。随着高校不断发展对教职工学历学位要求不断提高,教师外出进修、培训、攻读学位、出国留学的机会不断增多,在此过程中,有的教师不知道要把形成的诸如入学、结业、毕业生登记表等人事档案的材料应及时地交到人事档案管理部门存档,长时间存放在个人身边,久而久之,造成人事档案材料遗失或破损现象,影响了档案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4、材料缺漏严重
随着近几年人事制度的改革和高校的快速发展,对人才的关注成为高校求生存求发展的重心。于是纷纷吸纳了许多高学历、高职称的人才,但在日常管理中发现,引进的这些人当中大部分档案材料缺漏,不是缺入党(团)材料,就是差年度考核表、学历学位材料、专业职务申报表、工资变动表等。究其原因,就是由于近几年机构编制和用人制度的改革,各单位管理档案的人员变动频繁,走的人没来得及跟新来的人交接工作,新来的人还没来得及学习档案业务,造成对档案业务知之不多甚至全然不知,不知道向管档部门或向哪个管档部门报送哪些材料,致使人事档案中材料短缺严重。有的档案材料形成单位诸如职称审批机关、奖励审批机关,不知道将材料移送管档部门,认为应由本单位保管;还有的单位甚至对收集的材料不及时整理,材料多年未归档,致使档案材料形成不及时,内容空泛等是形成档案资料缺漏的重要原因。加上由于人事档案的管理一直是以被动的方式进行收集,即档案管理人员坐等相关职能部门将人事档案送到档案室,由于归档制度的不健全,执行不严格,也是造成档案材料收集不完整原因之一。
5、管理人员业务不熟
由于组织人事干部平时工作繁忙少有时间参加专业知识的学习,造成管理人员业务不熟,对档案的重要性、管档要求、档案材料的收集、整理、归档、装订等业务缺乏了解,造成一些人事档案材料填写不够规范,存在着不该进而进档、该进而不进档,用纸规格和书写工具也不够规范,装订顺序比较混乱,加之人事档案材料收集制度不够健全,致使一些别有用心的人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进行改档或伪造人事档案等,严重影响了档案的真实性,给人才的评价与任用带来诸多困难,使档案失去反映客观情况的价值。
二、加强高校人事档案收集工作的对策
1、加大宣传力度,增强教职工的档案意识
人事档案工作是组织人事部门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同时也是一项与全体教职工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的工作。把人事档案管好,用好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加大档案宣传力度,增强教职工的档案意识,是做好高校档案工作的前提和保障。针对目前教职工档案意识淡漠的现状,我们必须进一步加大档案宣传力度,可采取一些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宣传,主动把与教职工切身利益相关的档案知识送到他们手中,使他们在无形中接受档案,知道档案在日常的工作、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了解档案的重要价值,提高大家的档案意识和做好高校人事档案工作的自觉性,同时也可以在校内各级部门建立兼职档案员制度,并派专人作为兼职档案员,保持人员的稳定。人事档案部门定期对他们进行有关档案知识的培训,责成他们负责本部门人事档案工作的宣传,把档案工作与教职工个人前途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以唤起教职工们对档案工作的意识,让档案工作为高校教育事业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2、加强档案材料收集力度,保证档案的完整性
收集人事档案材料是人事档案工作的基础。随着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高校人事制度的改革,对教职工的考察、考核、学历、学位、各种培训、聘任、专业技术晋升等需要入档的材料不断增多,给人事档案材料的收集带来新的更高的要求。比如人才流动,档案未随着人员流动转移等,也给收集材料增大了难度。因此,建议档案管理人员在收集档案材料时:一方面应做到内部收集与外部收集相结合,在收到从外单位调入的人员档案时,要认真清理、核实,发现有缺漏材料,要做到口勤、脚勤,千方百计与外单位联系,及时追补和不断补充新的资料。另一方面,档案收集工作应变被动为主动。被动收集往往造成一些档案材料的收集不全,档案管理人员只有主动出击,把收集工作做得更细、更好,做到主动与校内各部门联系,收集各种相关材料,形成人事档案材料收集网,保证归档材料齐全完整。
3、加强人事档案管理人员队伍建设,提高档案管理人员自身素质
为保证人事档案工作能够适应高校的快速发展,就需要建立一支具有高素质的档案管理队伍。首先,要让档案管理人员具有专业知识。在短时间内要提高高校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从各种渠道引进具有档案管理经验的人才从事高校档案管理,有着一定保证作用和积极意义。其次,要加强对现有档案管理人员继续学习的工作。除了要做好日常管理工作,还要加强计算机知识及人事档案管理系统软件知识的学习与掌握。随着人事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的发展,档案管理人员还要加强专业素养,这样才能够使档案管理人员成为既懂专业知识,又可以适应信息化要求的合格档案管理人才,也才能够为高校的档案管理与服务水平的提高提供保证。面对二十一世纪的档案工作,为适应岗位发展的需要,必须拓宽知识面,学习技术,学习相关领域的知识,开阔视野,增长技能,以提高工作能力。在档案员业务培训方面要继续开展岗位培训工作:按照先培训后上岗,先培训后转岗的原则,把培训的着力点放在提高档案人员工作能力和工作技能上;要把岗位培训工作纳入科学化、制度化和规范化发展的轨道。要积极开展档案人员继续教育,继续教育是对在职专业技术人员的知识、技能进行补充、增新、拓宽和提高,是高层次的追加教育,对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的创新能力和专业技术水平有着重要意义。在加强档案员的政治思想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的方面,要求档案员必须真正做到“业务精通,爱档如珍,维护历史,兢兢业业,服务现实”;选配工作有责任心、事业心强的人员来充实学校档案工作岗位;增加智力投资,定期开展培训,加强档案工作人员自身业务建设。一方面学习档案专业知识理论,另一方面学习现代化管理知识和先进技术设备的操作技能,更新知识,提高管理水平,使学校的档案工作跟上办公自动化步伐,使档案工作人员能一心扑在档案工作岗位上,扎扎实实地做好档案工作,为学校教学、科研和其他工作服务。因此,加强档案人员的业务能力培养,提高档案工作者素质,是加速档案科技进步,推动档案事业发展的关键。
4、加大投入,建立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支撑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