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30 08:36:22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环卫市场研究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一、环卫保洁市场化运作发展和现状
1.市场化运作沿革
城市环卫保洁作业多年来一直由事业单位性质的环卫部门负责,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原有的环卫作业机制已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为深化环卫行业改革,加快环卫事业发展,按照“养事不养人”、“政府花钱买服务”的原则,2003年徐州市开始在淮海路、中山路两条主干道上试点进行市场化保洁,以委托的方式将保洁权交由民营物业公司;2005年以公开拍卖的形式扩展到5条道路的清扫保洁;2007年首次采用政府采购公开招标的方式,由市政府采购中心将市区15条道路保洁向社会公开招标;2008年8月,将公开招标范围扩展到区管道路;2009年,对市区200座公厕的保洁服务向社会公开招标,公厕保洁推向市场。2010年,进一步将原来由交通部门管理的三环路及城市出入口道路、交巡警部门管理的交通护栏、园林部门管理的道路绿化分隔带纳入了城区环卫保洁管理范围,统一由政府采购中心向社会公开招标,基本实现了保洁市场化、一体化全覆盖。
2.环卫市场化保洁现状
2.1场化保洁基本情况:截至2010年底,徐州市主城区实行市场化保洁的主次干道234条、计1336.54万平方米,街巷439条、计147.06万平方米,道路绿化带256.75万平方米,交通护栏6.3万米,公共厕所200座。
2.2机械化作业:市场化保洁作业单位投入各种专用车辆38台,其中扫路车24台,高压清洗车7台,洒水车5台,除雪机2台,道路机械清扫率为53%。
2.3作业公司的类型:目前参与环卫市场化保洁的作业单位共有10家,按照作业单位类型划分,实行企业化管理事业单位1家,国有企业1家,私营企业8家。
2.4经费投入和来源渠道:环卫保洁市场化运作后,主次干道保洁经费年投入约5200万元,其中主干道保洁由市财政全额承担,次干道由市、区财政两级财政各按照50%的比例分担。免费开放公厕保洁年投入经费约850万元,市、区财政两级财政各按照50%的比例分担。
2.5监管和考核:实行市、区两级监管,依据作业合同和质量标准对作业质量进行检查考核,对机械清扫保洁作业和冲洗洒水作业实行GPS监控,考核结果和作业经费的拨付挂钩,市、区两级考核权重各占50%。
二、市场化运作产生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1.提升了环卫保洁质量
长期以来,环卫行业一直归类于事业单位之列,由于体制的原因极易造成“吃大锅饭”、“人浮于事”、效率低下的格局,保洁质量不高,服务质量差,通过市场化运作,实现了政府花钱买服务,在市场竞争的压力下,服务质量得到明显提升,市区道路和公厕保洁整体水平明显提高。
2.提高了财政资金使用效率
未实行市场化保洁以前,环卫经费核算按人头核算,资金主要用于人员开支,事业单位工资普遍高于企业平均水平,使得资金利用率较低。通过市场化运作以后,经费按照作业量核算,在保洁质量不降低的前提下,节省了资金,提高了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
3.激发了市场的竞争活力
由于民营资本的进入,原国有企事业单位面临着激烈的竞争的压力,这种压力,有力的推动了环卫改革的进程。鼓楼、云龙两城区的环卫部门面对市场竞争,主动实行企业化管理,参与市场竞争,市场竞争的局面初步形成,竞争产生效率的现象已经出现。
4.促进了环卫部门职能的快速转变
通过政府购买服务,从原来的“以费养人”改为现在的“以费养事”,环卫管理部门的职能更加明确,对于保洁人员的管理由保洁作业单位进行,环卫管理部门不再向原来一样既要管事又要管人,现在可以专心管事,主要精力用于决策和监管,工作效率明显提高。
促进了就业、再就业工作。
在当前就业压力较大的形势下,在环卫保洁领域为进城务工农民、城市下岗工人等提供了较多的就业岗位。目前环卫保洁从业人员近5000人,主要是下岗失业人员和失地农民,减轻了社会就业负担,促进了社会稳定。
三、市场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财政资金投入水平偏低,投入机制不完善
环卫作业财政资金投入总体水平仍然偏低,而且经费投入还没有形成完善的机制。由于种种原因,长期以来形成了市、区两级环境卫生管理财权、事权职责不清,市、区两级对于环卫资金投入机制没有明确,区级对环卫事业财政投入没有保障和制约机制,形成了各区环卫部门“等、靠、要”的思想。
2.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不健全,市场竞争不规范
道路清扫保洁作业相对于其他比较成熟的公共服务来说,尚未形成规范的市场主体,环卫作业企业的注册资本、专业技术人员、技术装备和作业业绩等条件良莠不齐,缺少竞争与淘汰机制,市场活力不强。环卫保洁服务招投标制度不健全,市场存在低价竞争和恶意压价的现象。
3.市场监管制度不完善,措施不到位
道路保洁作业市场化运作后,监管制度还不完善,市场监管仍沿袭传统模式,市、区两级市容环卫部门的市场监管职能不明晰,职责界面不清,相关的法规和规范不完善,还没有建立完善的监管制度体系。由于环卫作业具有分散性、流动性、时效性特点,面对市场化运作的新格局,管理部门缺少管理经验,缺乏监管手段,监管人员队伍的素质没有跟上市场化进程的需要。监管队伍的构成不够合理,缺乏经济、技术、法律、经营等方面的专业技术,缺乏成本意识,缺乏提高效率的有效途径〔1〕。
4.企业信用缺失严重,市场秩序不规范
参与环卫市场化作业的保洁公司多为中小型服务企业,缺乏诚信经营的理念,为追求利益最大化,在作业中采用减少保洁人员数量,降低保洁时间,克扣保洁工人工资,不按规定配备工具和材料,不按照规范进行作业的行为时有发生,致使环卫保洁质量受到影响。
5.各项改革配套措施不完善,制约了市场化发展
环卫作业市场化是伴随着环卫改革而发展的,环卫市场还是一个相对不是很成熟的市场,需要相关的培育、扶持措施,但是相关的改革配套措施没有跟上,虽然有关法规规定了对从事市容环卫作业服务的企业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在减免税等方面给予扶持,但是在具体操作过程中缺乏具体的实施细则,操作起来有一定的困难。
6.城管执法配合不到位,影响保洁质量进一步提高
城管执法的责任主体是区和街道办事处两级城管部门,市场化运作后,保洁工作交由作业企业负责,城管执法配合不到位,出店经营,占道摊点产生的垃圾给道路保洁带来很大的难度。部分街道办事处为了自身经济利益,甚至实行“放水养鱼”,对占道摊点收取“卫生费”,但是产生的垃圾都由作业企业来清理,往往是前面扫,后面扔。市容环卫责任区制度仅仅是制度上墙,没有落实到实际管理工作中去。这些都制约了道路保洁质量的稳定和提高。
7.作业企业管理水平不高,从业人员素质较低
作业企业整体管理水平不高,普遍没有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员工教育培训工作重视不够,从业人员综合素质较低,主要表现为年龄大、劳动技能低、缺乏正规的专业培训。
四、对策和建议
1.提高资金投入,稳定渠道来源
按照部、省劳动定额标准和环卫专业规划,结合市容环卫工作实际,继续加大环卫投入,实施环卫保洁提档升级,促进环境卫生质量断提高。对道路保洁经费,财政部门、劳动部门、市容部门共同协商进行科学核算。
进一步明确市、区、街道各级的责、权关系,坚持“两级政府两级管理,两级政府两级投入”原则,建立市区两级公共财政投入机制,充分调动市、区两级积极性,按照财权和事权对等的原则,明确责任。
2.健全和完善准入和退出机制,扶持市场竞争主体
建立公开的市场准入制度和科学公正的行政许可制度。原建设部《城市生活垃圾管理办法》对从事生活垃圾经营性清扫的条件及行政许可的管理作了明确的规定〔2〕,建议依据该办法,出台相应的地方法规和地方政府规章,建立可操作的环卫作业服务的政府采购制度、市场作业任务的招投标制度、资本进入的市场准入制度、环卫企业的市场准入制度、行业内的中介制度。
建立末位淘汰制度和退出机制,对每年度考核评分排名最后1位的环卫作业单位,取消作业资格,形成奖勤罚懒、优胜劣汰的竞争激励机制,培育环卫作业产业,调动各环卫作业单位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作业效能。
3.完善措施,加强市场监管
推行环卫作业监理制度,加强环卫作业过程管理。可以借鉴建设工程监理的做法,引入专业的监管,向社会公开招标监理公司,对环卫作业单位的人员配置、环卫作业时限及落实清扫保洁制度等作业过程进行监督检查并落实奖惩。并将媒体、公众、反映的环境卫生问题纳入对各清洁服务企业的考核体系。
4.建立健全信用体系,加强诚信监管
加强对环卫作业服务企业的信用监管,加强企业的诚信教育,提高企业法人和管理人员的信用素质,出台环卫保洁企业信用管理办法,将其服务质量与资质信誉挂钩,纳入招投标评标内容。对于环境卫生质量优良、遵守劳动用工和行业规范等规定的企业实行加分制度;对于环境卫生质量差,违反劳动用工和行业规范等规定的企业,列入不良信誉记录,依照有关规定予以处罚,直至取消环卫作业行政许可,引导企业树立诚信经营理念引导企业诚信经营。
5.出善配套措施,促进市场发展
落实国家有关政策,地方政府应积极协调税务、财政部门,出台环卫保洁企业税收、行政事业收费的减免和优惠办法。对于用水、用电、燃油等费用,给予相关的政策补贴。
6.加大城管执法力度,保障环卫保洁质量巩固
环卫保洁质量的提高和巩固,不能仅靠环卫保洁企业的努力,必要要有城市管理执法的密切配合,使市容环卫责任区制度真正的落到实处。加大环卫专项执法的力度,对于严重影响环卫保洁的占道摊点、乱倒垃圾、渣土洒漏、野广告等违法行为,要严罚,要把环卫执法的查处数量和质量列入执法考核目标。
7.加强业务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综合素质
根据环卫作业队伍人员情况,加强业务培训,对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进行两个层次的培训,联合总工会、劳动和社会保障等部门开展保洁员技能培训,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工作,推行管理、作业人员执证上岗制度,执证上岗率将作为企业资质等级升级考核条件之一。
2市场经济环境下图书馆合理定位条件的缺失
2.1管理人员整体素质亟待提高
长时间受到管理和经营体制的影响,图书馆长久以来都没有自主用人的权力,造成了具有专业技术的管理人员不能进来,而专业管理水平较差的人却占这编制。因为图书馆在部分领导的概念中是一个工作相对较为清闲,而且待遇稳定而有保障的工作,而且部分事业单位对图书馆事业的长期发展不重视,导致图书馆成为关系照顾的重点单位,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图书馆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合理定位的能力;其次,因为专业建设和发展结构的不合理,加之部分人进入图书馆是通过关系进入的,形成了学非所用的局面,图书馆管理所急需的图书馆学、计算机和英语专业人才不能进入,导致整个图书馆的专业结构不合理,在信息资源分析、书刊分类标引以及文献编辑等方面的能力较弱。所以,图书馆经营管理过程中要做好合理定位工作,首先要提高图书馆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
2.2图书馆的硬件设施相对较差,文献量不足
该问题主要是受到当地的经济环境以及发展水平所决定的。其中,硬件差表现在:①馆舍面积较小;②网络条件较差;③藏书、文献资料以及文献更新速度较慢等,这些是当前图书馆合理定位条件缺失的一个重要方面。因为受到经费的制约和限制,图书馆的文献建设及发展速度较慢,投资金额不足造成图书馆藏书陈旧新书量较少,各方面指标都不能达到评估标准。
2.3图书馆信息服务功能缺失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图书馆的信息化程度成为图书馆软实力提升的重要方面。因为部分图书馆硬件方面的不足,导致当前图书馆的信息服务功能缺失,与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对图书馆信息服务要求不相符,存在较为明显的供需冲突。其中,信息服务功能的缺失主要表现在这样几个方面:其一,图书馆主要以提供纸质文献资料为主;其二,大部分图书馆在信息编译、课题查新以及咨询参考等深层次的服务基本没有涉猎;其三,在电子文献查询与获取、打印、扫描、馆际协作等服务方面基本没有开展。这些问题都是造成图书馆管理定位障碍的另一个重要问题。
3市场经济环境下图书馆的合理定位策略
3.1确立合理的定位原则
当前,图书馆合理定位的一个基本原则是“以服务社会为基本原则,兼顾经济建设的目标”。当前,社会建设的两大主要任务是:①建设并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②构建和谐社会。两者之间通过相辅相成的关系形成内在的和谐统一。部分学者甚至认为,应该将市场鲸鱼与和谐社会作为一个整体。而在这个过程中,图书馆都是精神文化服务的源头,承担着面向社会的教育责任和义务。因此,加强图书馆的管理建设必须拓展其服务社会的基本职能,从而为社会经济的建设提供更加完善的学习与经济环境,为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更加良好的精神食粮。因此,在当前市场经济环境条件下,图书馆必须努力使自身走向社会,依然要坚持以服务社会为基本职能,同时将经济建设目标作为一个辅助手段,通过合理把握两者之间的关系,保证在不违背基本原则的基础上,不过分追求短期的经济效益。只有这样,图书馆才能够获得长久的发展,为社会提供更加完善的知识和精神服务。
3.2以构建与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综合型图书馆”为最终目标
当前已经进入到以计算机技术、数字技术以及网络通信技术为一体的信息化时代,这对社会生活状况、管理体制等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为图书馆服务社会的职能主要体现在信息搜集、信息储存以及信息传播三个方面,是整个社会知识传播的中心位置,因此极容易受到信息化带来的影响与挑战。现代文献资料是数字化信息与传统纸质文献的集合,这也急需图书馆做出对应的调整,即实施图书馆的信息化。因此,在图书馆的建设和管理过程中应该定位综合型图书馆理念,将传统手工操作图书馆、自动化图书馆以及数字化图书馆结合起来,形成全新的图书馆建设模式。这也是图书馆在未来信息化时代的基本发展方向。综合型图书馆是利用数字化技术将数字化的信息载体与纸质载体结合起来,开展文献信息的搜集、传播以及开发等工作,承担在信息时代信息传播的职责。从当前的发展趋势来看,综合型图书馆建设定位应该集中在几个方面:①普通纸质刊物与电子出版物的合理结合;②纸质文本与虚拟文本的结合;③计算机软件与有形硬件的结合;④馆际间文献资源的共享;⑤图书馆管理人员直接服务与读者自助服务的结合。
供需面临突出问题
我国粮食产量规划目标不断提前完成,但自给率大幅下降。
2007年6月颁布的《全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目标是,粮食产量年均增长0.65%,2010年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定在5亿吨以上。事实上,当年我国粮食产量就超过了5亿吨,“十一五”粮食产量年均增速为2.46%,产量目标提前完成,增速目标远超预期。
2009年11月,我国又颁布了《全国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2009—2020年)》,其主要规划目标是,2020年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达到5.5亿吨。现实情况是,2011年我国粮食产量就达到5.7亿吨,产量目标提前九年实现,粮食生产似乎已高枕无忧。
但是,我国粮食自给率却逐年下滑,2010年已低于90%,远远低于2008年11月《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2008—2020年)》的规划目标,即我国粮食自给率基本保持在95%以上,稻谷、小麦和玉米为100%。
从今年前4个月的海关统计数据来看,我国粮食进口2599万吨,同比增长43.3%,按此进度全年粮食进口大约7800万吨,粮食自给率将再度下降到90%以下,我国粮食安全面临严峻的挑战。
大豆对外依存度过高的负面影响凸显,玉米和小麦存在步大豆后尘的风险。
1995年,我国进口大豆占全国大豆总供应量的比例为5.6%,2000年上升到39.4%,2011年则高达80%,在此背景下,我国既没有干预国际大豆市场价格的能力,也失去了对国内价格的宏观调控能力,国际大豆价格将在国内形成连锁反应。豆价上涨直接影响豆油价格,并带动其他食用油价格上涨;同时,作为重要饲料原料的豆粕价格同样上涨,饲料价格的上涨推动肉类价格上扬,所谓的输入型通胀由此产生。
现实中,大豆对外依存度过高的负面影响已经凸显。值得警惕的是,2010年以来玉米和小麦的这种风险也已经显现,今年前四个月尤为突出。
2008年之前,我国玉米贸易始终保持顺差,2010年逆差激增至144万吨,2011年在国内玉米增产8.2%的基础上还进口了175万吨。今年前四个月,我国玉米进口已经超过176万吨,超过去年全年,按此速度,全年进口将超过500万吨,自给率下降到98%以下。
同玉米一样,小麦同样存在类似问题。今年前四个月我国小麦进口142万吨,同样超过去年全年,按此速度,全年进口将超过420万吨,自给率下降到97%以下。换言之,玉米和小麦自给率已明显低于规划目标。
消费升级增加粮食需求,饲料用粮成为粮食需求增长量的主体。
研究表明,发展中国家由低收入阶段向中等收入阶段转变时,消费结构相应地处于快速升级阶段,突出表现为直接消费用粮食数量停止增长或开始减少,但畜产品消费急剧增加,畜产品生产所需的粮食需求爆发性增长。中等收入国家之所以粮食进口增加很快,主要原因就在于此。
众所周知,我国动物食品以猪肉为主,依赖粮食饲料。发达国家奶制品消费较多,主要的饲料为草。我国耕地紧缺但畜牧业却主要依靠粮食。在农户散养的传统模式下,养猪尚可充分利用各种食物来源,但是,规模化养殖,无论养猪还是养鸡只能完全依赖饲料,耗粮畜牧业造成我国耕地与粮食处于紧平衡状态。
经济结构变化影响粮食生产。
首先,农业部门在同非农部门竞争中完全处于劣势地位。在非农部门空前繁荣的背景下,农村青壮年劳动力、资金、能源、土地和水资源等生产要素快速从农业部门向非农部门转移,由此导致农业供给相对不足。与此同时,非农部门有能力支付更高的生产要素价格,推动农业生产成本快速上涨,农业尤其是粮食生产利润下滑挫伤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其次,粮食在同非粮食的经济作物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在土地、劳动力等要素成本上升的背景下,农民有较高的动力种植经济作物尤其是小品种作物以及蔬菜等不受国家价格调控的农产品。一方面是较高的价格可以弥补成本的上升;更为重要的是,这些经济作物具有较高的收入弹性,即在收入增长的情况下,相比粮食以及普通的农产品,消费者更多地选择消费这些小品种的农产品。
以美国为例,蔬菜中的莴苣、豌豆以及水果中的柑橘、桃子等具有较高的收入弹性,而土豆这种接近于主食消费的产品收入弹性较低。不难想象,在“无形之手”的作用下,生产将选择收入弹性高、符合消费升级趋势的经济作物。
也正是在这种因素的影响下,以玉米为主食的墨西哥玉米消费严重依赖进口。在我国,原本用于粮食作物的耕地将转变为用于经济作物的种植,这又对粮食总产量的增长形成了制约。这意味着,小品种、符合消费升级趋势的农作物需求更大,涨价能力也更强。
建立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规范财务管理程序,提高监管力度,提升财务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将成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改革的要点。在改革过程中,财务管理环境是需要考虑的重点,只有适应财务管理环境的财务改革,才是有效的改革。影响财务改革的财务管理环境因素可以分为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两个方面,宏观环境是立足于事业单位外部,指政治、法律、社会、教育等客观因素,而微观环境则立足于事业单位内部,主要指事业单位内部的财务管理内容。
一、宏观环境下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环境
事业单位存在于社会体系之中,是社会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与全社会的方方面面都有着不同程度的联系,所谓宏观环境,就是指社会的各个方面,对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活动的影响。
(一)政治环境对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活动的影响
事业单位依托国家和政府发展,一个国家的社会制度、政党性质、政府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与在这些因素下生存发展的事业单位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即便是在同一个国家,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政策方针,而在不同的政策方针之下,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重点也不尽相同。与财务活动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方针,如税法、会计法、预算政策等等,既是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重点,同时也是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改革必须考虑的要素。
(二)经济环境对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活动的影响
社会经济的发展,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政策都是事业单位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然而在当今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情况下,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也面临着新要求。如今产业多样化,国民经济数值巨大,这都对财务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在经济政策中,财政、货币、资金分配、产业、社会保障、就业、外贸等政策,都与财务管理息息相关,甚至是财务管理的主要对象。由于这些政策都是国家经济发展政策中的重中之重,事业单位能否在这些方面做好相关财务工作,不仅影响着政策的实施效果,间接影响国民经济发展,同时也影响着事业单位本身的发展水平。可以说,经济环境在宏观环境中,对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影响最直接,最巨大的因素之一。
(三)文化、技术、教育环境对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活动的影响
随着社会的进步,以及教育的普及,人们的整体教育水平均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工作习惯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而这些变化,直接引起了人们价值观的改变。价值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政治、经济等环境,这两方面的因素对财务活动影响巨大,同时,新的价值观对事业单位提出社会责任的要求,在履行社会责任的过程,严格的财务管理,保证财务清明是最重要的一项。
电子产品的广泛应用,引起了生活、办公放式的巨变,现在手机、电脑代替了过去的纸笔,成为办公的主要工具。这一切变化都是由技术的发展和改进引起的,因此技术环境对财务环境的影响也不可忽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技术对社会经济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影响,而经济因素与财务管理息息相关,可以说,经济是财务管理产生的基础。而计算机、互联网技术的推广应用,信息传输技术的变更,都要求财务管理者需要用新眼光、新技术来优化组织结构,因此技术环境也是财务管理需要面临的新环境。
二、微观环境下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环境
宏观环境指的社会因素,而微观环境则是指事业单位具体的财务环境了。财务管理制度、财务监管、财务管理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等等,都属于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微观环境。
(一)经济形式多元化的形式下,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微观环境也有了相应的变化
事业单位的经费主要来源固然是国家,但在新的经济形式下,经营收入、银行融资、科技成果转让、机构和个人捐款等也成为事业单位经费的来源之一。多元化的筹资渠道,让事业单位的行为具有了经济性和竞争性,这固然缓解了事业单位资金紧张的状况,调动了财务管理的积极性,但资金来源多元化,也增加了核算体系的复杂性,对会计核算的要求更高,无形中增加了财务管理工作的复杂性和困难性,让财务管理工作迎来了新的挑战。
单一的国家拨款对财务管理的要求是收支平衡,但事业单位具胡多元化的资金来源后,对财务管理的要求除了收支平衡外,更要对资金源进行科学管理、优化配置,资金最优分配、资金结构优化和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将成为财务管理工作的重心。
(二)新经济形式下,要求财务管理体系规范化、精细化
飞速发展的经济要求经济体制改革,而改革后的经济体质与落后的财务管理体制之间矛盾重重,这就要求事业单位要尽快完成财务管理改革,使之适应新的经济发展要求。而改革最主要的体现,就是财务管理体系规范化、精细化。在新的财务管理制度下,各项预算、拨款类别,对资金来源、成本费用的分析等等,都要求细分化、程序化,保证每个环节都清晰明了,有据可查,有制度可依。
在新的经济环境下,事业单位的预算要做得更加详细,依据目标,根据事业计划时间的长短来分配预算资金,以量化指标来衡量工作的完成情况,资金的实际应用数值,这种新的预算管理方式称之为绩效预算管理。绩效预算管理的核心价值观是以结果导向预算管理,是一种高效、节约的预算管理方式,能够有效的避免资金浪费,极大的提高资金利用率。
(三)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急待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