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开发设计范文

时间:2023-05-30 08:36:25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博物馆开发设计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博物馆开发设计

篇1

一、博物馆旅游纪念品

旅游纪念品是旅游者在旅游中购买的,具有旅游目的地“地方特色”的商品。它是旅游商品的核心组成部分,包括旅游工艺品、土特产和旅游印刷品等。旅游纪念品区别于一般的商品,它是目的地特色的物质载体,能反映当地的民族风情,能够承载旅游者某段旅游记忆。

从旅游纪念品的定义可以衍生出,博物馆旅游纪念品是和博物馆业相关联,具有与博物馆的展览、藏品以及历史文化特征相关的一系列带有旅游纪念意义的商品。应具备艺术价值、实用价值、纪念收藏价值、礼品价值等基本价值,可以全方位展现各博物馆的文化底蕴和艺术品位。

二、国内外博物馆纪念品的开发现状

(一)国外博物馆纪念品的开发现状

博物馆纪念品是旅游商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一大特色。在欧美国家,博物馆大都设有销售纪念品的礼品商店,纪念品的价位从高到低,带着纪念品离开博物馆已经成为游客的习惯。国外的一些博物馆开发的旅游纪念品之所以比较成功,第一,开发的纪念品立足于本馆独具特色的收藏品,特立独行具有“排他性”。第二,注重产品品质,制作工艺精美,实用性强。第三,种类齐全丰富且有不同档次的商品,可以满足各个层次的游客需求。第四,运用“强强联合”的策略,知名博物馆实现了旅游纪念品的开发与经营产业化。第五,美国博物馆协会还建有专门的博物馆商品销售网络。

著名的美国大都会博物馆、大英博物馆、法国卢浮宫博物馆都非常注重纪念品的开发,并为它们带来了丰厚的经济利润。以西半球最大的艺术博物馆美国大都会博物馆为例:馆内有五千多平米的营业厅,并在纽约的一些大商场和其他城市设立销售点。馆内销售的书有六千多种,商店销售的商品近2万种,其营业额高达上亿元。此外,美国大都会博物馆也是最早把博物馆商品与高档珠宝首饰结合的博物馆之一。与施华洛世奇公司共同合作开发蜻蜓胸针商品并限量发行,不仅为其带来了可观的收入,而且通过这次的合作,把施华洛世奇的消费者转变成了自己的消费者或潜在消费群体。

(二)国内博物馆纪念品的开发现状

随着国外博物馆纪念品的发展取得了成功,我国博物馆逐渐意识到了纪念品在博物馆中的重要性。各地的博物馆都相继开发纪念品,但整体水平不高,开发能力不足,仍然停留在盲目效仿或者是整套照搬和复制他馆的创意、产品的阶段,没有考虑自身博物馆的特色,导致博物馆纪念品市场上产品同质化严重,缺乏特色,不能反映各个博物馆的文化底蕴和艺术品味,与西方国家的博物馆纪念品开发相比,差距很大。

近几年来,我国的首都博物馆、北京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越来越重视博物馆文化创意纪念品的开发。特别是上海博物馆还设立相关部门,专门从事文化创意纪念品的开发和销售,他们设计的具有本馆文化特色的领带、丝巾、便签等十分畅销,有的还远销海外,文化产品销售额远远超过了门票的收入。虽然现在很多博物馆意识到文化创意纪念品开发的重要性及其巨大的市场潜力,但还没有形成产业化经营,因此在今后的经营管理中应向产业化经营发展。

三、博物馆纪念品的设计与开发

(一)根植馆藏文化并与时代相结合开发

坚持馆藏特色是博物馆纪念品开发的根本,博物馆纪念品的文化定位一定要和博物馆藏品有紧密关系。博物馆纪念品的设计应该选择博物馆最具代表性的藏品,找准自身的文化内涵,创造出有“灵魂”的独具馆藏特色的纪念品。

同时,博物馆纪念品的开发,不论造型、内涵,都不能停留在老祖宗的“创意水平”上,应符合这一时代人的需求和文化特征。随着人的社会生活环境的变化,人们的思想和社会心理特征也随之发生变化,这些都会对那一时期产品的风格产生一定的影响。现代的生活,个性十足、夸张幽默,因而在设计开发时应挖掘符合现代人审美情趣的博物馆纪念品。

博物馆纪念品只有在吸收和借鉴传统文化内涵的基础上,创造出与时代观念同步的新形式,才能被消费者所广泛接受。因此博物馆纪念品的开发必须根植馆藏文化并与时代相结合。

(二)主题性和系列化相结合的开发

博物馆纪念品是文化创意商品,是专属博物馆的特殊商品。我们在对博物馆纪念品开发的同时要构思一个明确的主题,好的主题应该是博物馆最具代表性藏品的精髓。特色是纪念品的生命,而主题的选择和运用是博物馆纪念品得以长期存在的关键。提供不断创新的文化主题,紧跟市场潮流,加强市场调研,增强文化产品对游客的持续影响力。博物馆类型很多,藏品不同,展出方式不同,所吸引的特定观众群也有所不同,因此不同的博物馆要针对特定博物馆观众来构思出一个富有创意的主题,这对于让观众获得难忘回忆是至关重要的一个步骤。

博物馆文化产品的开发还应系列化。系列化是原型设计的衍生化,是在开发的纪念品原型基础上,通过功能、材料、色彩、形态变化等方式,衍生出多品种、设计元素高度统一的系列化产品。针对一个题材的博物馆文化创意纪念品,拥有多种不同的表现形式,这个题材会引发观众的关注和兴趣。如博物院人气最高的文物“翠玉白菜”衍生出200多种小商品,如白菜U盘,白菜铅笔,钢笔,勺子、挂件……这些纪念品设计元素高度统一、主题表达明确,受到了消费者的热烈追捧,为台北博物院带来了稳定的持续收益。

系列产品的开发不仅需要对设计主题元素的高度提取和巧妙运用,还需要整体性的设计规划和统筹。将创意的主题与系列化的产品整体连贯,突出产品的差异性、独特性,满足游客对产品不同层面的需求,从而形成主题产品的核心竞争力。

(三)建立产学研销的开发模式

目前,很多地方博物馆的纪念品采取转手承包、代销等方式,商品设计与市场脱节,生产环节与销售环节脱节,市场信息反馈渠道不畅,这些都严重地阻碍了博物馆纪念品的开发[3]。博物馆纪念品的开发应形成产学研销链条,形成良性循环。

借鉴国外博物馆与一些知名的大品牌、设计师和手工艺人合作,运用“强强联合”经营的成功策略,寻找有力并契合的商品开发合作伙伴,形成一种动态的设计联盟,丰富商品结构,适应多变的市场需求。国内有小部分博物馆已经开始与公司联手合作,比如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他们的纪念品专卖采取公司化运作,研发设计、生产与营销为一体,其设计的纪念品品种丰富,时尚实用,深受游客的喜爱,收入也是可观的。

四、博物馆纪念品营销模式

开发设计具有馆藏文化特色的纪念品是关键,同样营销模式对于纪念品至关重要。博物馆纪念品的营销应充分依托陈列展览;同时要对市场进行细分,根据不同的目标市场设计产品,使产品在规格、档次、款式上有所区别。在细分出的多个子市场中只选其中一个或多个作为自己的目标市场,集中进行营销活动。

实现博物馆纪念品销售唯一性,旅游者仅在博物馆及其专卖店才能买到某种与博物馆相关纪念品的同时,应积极开拓博物馆纪念品销售渠道的多样化。一方面应继续采用传统模式,在博物馆内区域和出口专设专卖销售。让旅游者参观完后,能购买具有特色的纪念品收藏纪念或者是馈赠亲友。同时,建立连锁化零售平台,树立博物馆品牌。让旅游者不仅仅只能在博物馆买到具有博物馆文化特色的纪念品。美国大都会博物馆在纽约一些大商场和其他城市设立销售点,实现了纪念品企业化经营。另一方面,利用新媒体平台,搭建符合现代人喜好的网络销售平台,多渠道实现销量的增长,从而增加博物馆的收入。

篇2

近年来国家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博物馆作为重要的文化部门,定期、不定期推出各种丰富展览活动,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大众文化消费意识的凸显和消费者多层次的需求,为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开辟了新的市场。对于博物馆来说,文化创意产品是实现教育功能和文化传播功能的重要媒介,更是自身永续经营不可或缺的要素之一。我国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设计起步较晚,尚处在学习借鉴阶段,设计形式趋于雷同,产品设计现状与优质丰富的馆藏资源不相匹配,与市场需求之间也存在着严重的不平衡。当下国内博物馆所面临的重要问题是如何就现存的问题制定一系列设计策略,合理有效地开展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的设计与研发。

一、建立多元的文化体验

文化体验是体验式经济时代消费者对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的最新需求。传统意义的文化创意产品关注博物馆文化的单方面输出,在设计过程中通过产品的造型、色彩、功能等基本构成因素结合来输出文化。而文化体验下的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则是以消费者的体验为中心,使消费者与产品互动的体验过程中产生文化认知和情感体验,最终将实现博物馆文创产品的教育和文化传播功能。

1、建立多感官文化体验

多感官文化体验是经由消费者的视觉、触觉、听觉、味觉和嗅觉等对文化产生感知,设计师在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设计过程中通过相应的设计手法实现产品多感官表达,最终建立消费者对博物馆文创产品的多感官文化体验。通过感官刺激使消费者从多方面接受产品信息并感受博物馆文化,进而产生文化认同,最终实现情感的满足。

丹麦未来学家罗尔夫・詹森(Rolf Jensen)说:“当我们在购物时,事实上是在商品内寻找故事、友情、关怀、生活方式与品性,我们其实是在购买情感。”①建立博物馆文创产品多感官文化体验,目的是通过多感官刺激满足消费者情感需求。例如纽约大都会博物馆服装研究所根据馆藏的一双二十世纪的粉红色缎子花边高跟鞋设计的“Pink Shoe Bookmark”书签(见图1),做工精致、造型新颖。设计师打破鞋子的原有功能,通过材料肌理表现高跟鞋表面的珠片,实现其独特的质感和触感。通过高跟鞋侧面轮廓的重塑还原藏品本来的面貌,同时又赋予它书签的实用功能,产品材料与同类产品的反差打破了消费者既定的思维模式。

2、建立互动式文化体验

互动式文化体验是指消费者通过参与文创产品创造的过程,接受博物馆文化,进而实现精神需求的满足。在文化创意产品设计过程中设计师不再是设计的决策者,而是以消费者的参与为中心,通过建立消费者与文创产品的互动关系,传递设计理念,让消费者参与到产品设计中。消费者的关注重心从产品外形、功能等静止状态,转向与产品互动过程中产生的文化感知。在文化中发现自我,最终引发心理上的响应。

“互动的终极目标不仅仅是一个单一物质化的媒体界面,更多的是创造一个‘空间’,让人在其中感知、接受并且交流。”②这种交流过程就是消费者感受博物馆文化内涵并且塑造自我的过程。文化创意产品设计过程中通过可塑性材料(如陶泥、纸张、木头等)和特殊结构(如纸型结构、桦卯结构等)的结合,给消费者提供固定形态的产品模块并附文物介绍和产品说明,引导互动过程的展开。文化的互动体验让消费者的身份从产品的被动接受者转为主动创造者。通过互动形式接受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传递的信息将使消费者产生更加深刻的情感记忆。手脑结合的互动方式于消费者而言拓宽了自己的思考空间,于博物馆而言达到了“寓教于乐”的目的,于博物馆文创产品本身而言不再是一个静态的纪念品而是一段产生共鸣的创造过程。

经过文化互动完成的产品是消费者调动自己积极性和热情参与的产物,作品的制作过程是消费者“自我实现”的过程,作品完成后会产生精神层面的满足感。同时,消费者根据设计师提供的线索制作完成的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在作为礼物馈赠亲友时附加了消费者的创造价值,更真切地表达了赠送者的情感。

二、开发独特的文创产品

开发独创的博物馆文创产品种类需要通过产品差异化的方式与其他博物馆形成区分,差异化分为垂直差异化和水平差异化。垂直差异化是指设计出比其他博物馆更好的产品;水平差异化是设计出与其他博物馆具有不同特性的产品。在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设计过程中,通过现有产品的设计优化实现垂直差异化,通过其他产品的设计创新实现水平差异化,两种手段交替使用可最大化地实现博物院文化创意产品设计的独创性。

1、基于现有产品的设计优化

由于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已经涵盖了大部分文化商品的种类,所以基于现有产品的设计优化,是在博物馆已开发文创产品基本使用价值不变的前提下,通过产品材料的更新、产品制作工艺的提升以及产品外观的重塑等手段实现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质量的提升。设计优化的对象可主要集中在书签、镜子、U盘、钥匙扣、冰箱贴等常见实用文创产品。例如2014年中国文化创意产业最具人气十大文创产品之一“印象蒙古马头琴”U盘(见图2),外形根据蒙古族代表性乐器马头琴的形状进行艺术加工。U盘整体由琴柄和琴箱两部分构成,琴柄为马头琴琴头侧影,琴箱上绘蒙古族传统纹样。琴柄和琴箱可分离,琴柄下方为U盘USB接口,琴箱为U盘外套盖。这类产品功能固定并且外观可塑性强,通过针对性的设计优化可以使产品与其他博物馆文产品形成区分。

2、开拓其它产品的设计创新

对于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来说,开拓其他产品的设计创新是指依据博物馆文化资源,开发区别于现有产品的文创种类,设计全新的文创产品。新产品的开发要依据消费者市场调查的结果,首先要分析博物馆主要消费群体的新需求,设计开发独具馆藏特色的文化创意产品以稳定一部分市场份额。其次,当前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市场中专门针对老人、儿童等人群设计的文创产品较少,故而对这一类产品的新品开发可以填补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的市场空白。将文物融入日常生活与饮食,全方位、多层次地满足消费者对于文化创意产品的需求,也是博物馆文创产品设计所未达之地。

三、丰富产品的使用功能

博物馆早期的文化创意产品只是单一地实现它的纪念价值,产品的表现形式基本上是对博物馆藏品的不等比复制或者是藏品纹样的简单提取,不涉及产品其它使用功能。而现如今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己经融入消费者日常生活用品和学习用品之中,消费者高标准多层次的消费需求,需要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的功能满足更丰富的精神需求。可开发多功能博物馆文创产品,让产品使用功能更加多样,并在提升博物馆文创产品使用价值的同时,赋予其教育意义和象征意义,最终满足消费者个性化的精神需求。

由于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的意义会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消费者在博物馆文化氛围中购买的文创产品,在生活中的意义会被削弱。多功能博物馆文创产品通过提高产品利用率来延续自身的价值,有助于节约成本并且给消费者提供更多选择的空间,实现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的可持续性。为了确保多功能博物馆文创产品可以具有较高的市场价值和认可度,在设计多功能文创产品之前首先要确立产品的合理性,从而提高文创产品的可用性和实用性。

四、私人订制的可能性

随着个性化市场需求的不断提升,各种私人订制服务相继涌现,文化创意产品的个性化设计和私人化体验方式也将是未来博物馆文创产品设计的一大趋势。

结语

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本身是一个由多学科综合的产物,需要系统全面地研究其开发与创新的策略,探索出一套适合新时代博物馆文创产品的设计方法。站在宏观的角度,结合博物馆特色与消费者日益变更的情感需求,针对性的进行产品设计,才能在众多文创产品中脱颖而出,形成自己的品牌个性与特色。

注释:

①杨淳.系列化在旅游纪念品设计中的应用[J].艺术与设计. 2008 (2)

篇3

“到博物馆参观,想买一个博物馆的符号或相关的一个元素,那就是你对博物馆体验以后产生的认同和收藏。”

博物馆文化产品开发正在开始成为博物馆事业发展新的增长点,正在日益成为博物馆获取社会资源的一条重要渠道。文化产品开发对于博物馆的生存与发展具有多重意义。消费时代,商品的文化传播能力大为增强,而文化产品本身就具有强烈的文化传播趋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文化产品”下了这样的定义:“文化产品一般是指传播思想、符号和生活方式的消费品,它能够提供信息和娱乐,进而形成群体认同并影响文化行为。”

博物馆文化产品必须承载相关的文化信息,这正是它区别于普通旅游产品的特殊之处,也是其魅力所在。是否具备馆藏文物载体元素是一条核心原则。也就是说,一个图案或符号、一种造型或色彩、一段文字说明或解读,都要在该博物馆的馆藏文物、展览内容、建筑形制、研究领域中找到依据和原型。

国内博物馆界一般把除展览和相关教育、服务项目之外的文化产品分为三类:第一类是依托博物馆藏品和展览设计制作的各种材质的创意文化产品和民族手工艺品;第二类是文物藏品的复仿制品;第三类是与博物馆藏品和展览相关的书籍、电子出版物及各种纪念品。

二、成功案例

(一)上海博物馆

上海博物馆是这方面的先行者。1996年,上海博物馆于新馆建成开放之际成立了上海博物馆艺术开发公司。该公司为独立法人单位,实行独立核算、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企业经营模式。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公司现有800多平方米的营业面积,文化商品2万多种,其中自主开发设计的系列文化商品400余种,占总销售额的50%。公司文化产品销售额也从当年的500万元/年,发展到连续两年(2006年、2007年)达到4000万元,自2006年起,其销售额超过了上海博物馆的门票收入。2005年公司在上海时尚文化地标“新天地”太仓路开设了精品分店,成为周边世界500强、office高级白领的时尚首选。2009年,该公司成为大英博物馆长期供货合作伙伴。

上海博物馆艺术开发公司在经营中形成了自主设计、制作和销售的一条龙产业链,其周围聚合了几十家加工制作企业。公司对每件产品实行跟单监管,严把质量关。尽管还没有注册商标,上海博物馆本身就已经具有品牌效应。“我们的每个商品上都有上海博物馆的标志,很多人就是冲着这标志来的。随着后续发展我们肯定要申请商标和知识产权。”

(二)故宫博物院

故宫博物院文化产品开发真正起步于2008年。这一年,为迎“奥运”,故宫举行“天朝衣冠”展览,首次将皇帝、皇后服饰同时展出。为配合展览,故宫设立了一家专卖店,商品的所有元素都从展品中提取。此后,故宫文化产品开发进入长足发展阶段。目前,故宫内设38个销售文化产品的经营点,还在澳门艺术博物馆开设了一个专卖店。这些店内共陈列文化商品1万多个品种,其中46%为故宫自主开发。

作为“奥运”吉祥物核心设计师之一,陈楠参与过奥运特许衍生产品开发工作,他认为博物馆文化产品也应当按照特许衍生产品模式来运作:“博物馆应该对自己的愿景、定位、发展目标和产品等进行系统设计。产品上必须要有博物馆的LOGO,其中包含它的思想和元素,具有知识产权,而且是专门授权研发,生产厂家和营销商家都是指定的,事前要经过严格的审查。”

有的博物馆其实已经借鉴了类似的品牌经营策略。1997年,故宫博物院先后向工商部门申请注册了“故宫”、“紫禁城”商标。2006年,“故宫”、“紫禁城”被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认定为驰名商标,这是全国文博界第一个被认定的驰名商标。2009年故宫博物院向欧盟成员国和马德里成员国进行了国际的注册。今年,为开拓新的经济增长点,故宫还将尝试进行品牌授权运作。在生产经营中,故宫坚持以“我”为主的原则,严格选择合作企业,“我们寻找企业有两条原则:一是公开招投标;二是它在这个领域是领先的、有知名度的。我们一般与企业签订一到两年合同,合同到期后再重新考察选择。”杨晓波介绍说。

(三)湖南省博物馆

博物馆文化产品中已具有品牌效应的还有湖北省博物馆注册的以馆藏国宝“曾侯乙编钟”为主要内容的“曾侯乙编钟乐舞”商标;湖南省博物馆以马王堆养生文化为核心设计开发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马王堆养生枕系列产品等。

三、国内博物馆文化产品开发经营模式

当前国内博物馆文化产品开发经营模式主要有四种:一是场地出租和职工承包经营模式,多为中小型博物馆和西部博物馆采用。二是内部经营模式,如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设立了内部产业经营部门,建立了自己的经营服务网点。三是内部经营和公司运作混合型模式,如故宫博物院成立了文化服务中心等经营机构。四是公司运作模式,如上海博物馆、湖南省博物馆等将产业部分与公益事业部分相剥离,成立隶属于博物馆的独立公司实体。

四、海南省博物馆文化产品开发

台湾林荣泰教授曾提出“4C”文化创意设计观:“Cunltural(文化)、Collective(精选)、Cheerful(愉悦)、Creative(创意)”。从博物院等博物馆成功开发文化产品的经验中可以看出,好的博物馆文化产品不仅具备审美性、功能性等一般商品的属性,更重要的是要拥有更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创意设计。

博物馆是地域文明集中展示的场所,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和文化内涵。博物馆文化产品的文化属性决定了设计必须植根于其文化内涵,精确提取具有代表性的文化符号,才能创造出与众不同且能体现地域特色的文化产品。“把博物馆带回家”,使得博物馆文化产品肩负传播博物馆文化的任务,是真正的将博物馆与公众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纽带。

海南省博物馆的设计人员曾运用传统文化结合现代艺术风格,突出文物重要元素的延伸,对本馆的文化产品开发做了初步的尝试。如海南黎锦堪称中国纺织史上的“活化石”历史已经超过3000年,是中国最早的棉纺织品。2009年海南黎锦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成功,中国纺织艺术的一朵奇葩绽放在世界的舞台上。古语称“黎锦光辉若云”,黎族织锦图案体现了黎族居民审美意识、生活风貌、文化习俗、及艺术风格,其内容主要反映黎族社会生产生活及传说中吉祥美好的事物等等,其中人形纹、动物纹和植物纹是最常用的织锦图案。设计将黎锦特色图案奥雅兄弟、大力神、鱼纹、植物纹等等元素提取出来,与生活常用物品相结合,设计出来的产品色彩亮丽,经济实用。

(一)手环U盘

(二)生活用品

篇4

“博物馆商品”一次来源于英文“Museum Store Product”,其所销售的文化产品不仅是馆藏文物的一个衍生商品,也包括馆外收集的文化产品。业界一般称那些由艺术品原作进行了再创作与设计而区别于原有本身的商品为艺术衍生品。

1 英国博物馆艺术衍生品的缘起

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新博物馆学(New Museolgy)运动开始兴起,欧美博物馆开始塑造一个以“人”为中心的展览环境,更加注重参观者的感受。在这种理念的推动下,博物馆逐渐开始创新艺术衍生品的开发理念,以求推广博物馆的文化教育功能,赢得观众的喜爱。

2 英国博物馆艺术衍生品开发的意义

2.1 艺术衍生品是博物馆教育的一个衍生

国际博物馆学委员会定义博物馆教育是为了促进观者的自我发展,而产生的一系列价值、观念、知识与实践的总和。观众进入博物馆,通过一件件展品以及其介绍,从中体验到获得知识和信息的愉悦,这是对他们的学校教育或者说是正式教育的一种补充。在参观完博物馆后,人们往往还希望了解更多背景内容,这些都可以在博物馆商店得到满足。他们可以购买各种介绍书籍、相关展品的复制品或由展品衍生出来的各种物件。艺术衍生品就可以让他们把博物馆的教育衍生出去,深入社区或者家庭;同时,人们在使用这些产品时,也是对博物馆的一种宣传。

2.2 艺术衍生品是博物馆收入的主要来源

到2000年底,英国最好的国家博物馆和美术馆都是向所有人免费开放。在没有了门票收入后,博物馆所能获得的来自政府财政支持的资金只能占其总收入的30%,剩下的资金需要博物馆自行解决,博物馆商品的收入成为了其主要收入之一。在泰特美术馆的年度收益上,商业收入成为继艺术作品捐赠和政府资助之后的最大收入,可见泰特的商业收益在其总收益中占据了重要的位置。除了在场馆内的展览画册、衍生品,其在官方网站上还开通了在线购物的功能。正是由于这些丰富而细致的商业服务,为泰特美术馆的发展提供了支撑。

3 英国博物馆艺术衍生品开发的特点

3.1 针对不同消费群体,满足多种需要

受到人们的学历、社会阅历、个人爱好等等的影响,每个参观者都会对艺术品有着不同的喜好。在英国博物馆的艺术衍生品的开发顾及到了不同的层面。有针对儿童的各种绘本图书、玩具、智力开发品,能提高其艺术欣赏能力及动手能力。有针对大量游客的纪念品,此类产品大多价格便宜,但是有着纪念意义,常常代表了博物馆的品牌形象,是作为观光记忆的诞生,包括各种徽章、明信片、书签等等。对于那些要通过博物馆的馆藏资源经行研究的科研人员,有大量品质精良、学术性强的专著、图录和画册提供。对于一些艺术爱好者,则会有精美的艺术品来满足他们的需求,在英国国家美术馆的官网上还可以根据需要的尺寸来定做各种艺术版画。

3.2 与博物馆自身特点相结合

在英国,不同的博物馆本身就有着不同的侧重,如大英博物馆以面向全世界的博物馆自居,馆藏的中国、古埃及、古希腊的文物甚多;维多利亚与艾尔伯特博物馆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设计史博物馆,其各种门类的工艺品和服装收藏颇丰;泰特现代美术馆收藏20世纪以来的现代艺术;国家美术馆则收藏13~19世纪的绘画作品。所以他们的衍生产品的开发也都根据自己的定位有所区别。在大英博物馆中他们针对馆藏的几件重点文物来进行开发,如罗塞塔石碑、埃及雕塑、日本的浮世绘等,其产品包括U盘、钥匙链、钱包、雨伞、围巾、笔等。

3.3 多种营销手段

在英国的博物馆中,艺术品商店一般都会设在进入大门的显眼位置。在大英博物馆等大型场馆中,会有好几处的博物馆商店,随时满足人们的需要。随着互联网的日益发达,英国博物馆、美术馆的在线商店又是一个原有购物场地的延伸,在线交易也成为博物馆商店的另一个方向。在网站的设计上也各有特色,在维多利亚与艾尔伯特博物馆的在线购物商城中,首先页面设计得非常有设计感,欧洲的传统图案加以装饰,图片与文字的搭配也很现代。其次商品的分类很清晰,页面上方有大的分类,之后再有二级分类,购买者可以很快进入要购买的页面,各种新品推荐都在首页中滚动播放;定期举行在线购物的优惠活动,如圣诞节的贺卡两张的价格可以挑选3张,20英镑可以购买四块茶巾等。

3.4 围绕某个特定展览为主题

在英国的博物馆中,都会在不同时间推出一系列的特展,在展览的同时,相应的衍生产品也开始售卖,如在2013年大英博物馆的特展《庞贝和赫库拉内恩的生与死》。在公元79年,维苏威火山爆发掩埋了两个文明古城――庞贝和赫库拉内恩,这使得它们完好地保存了1700年。展览展示了遗址中发掘的日常生活用品,以日常生活为主题,营造出当时的家庭氛围。同时在展厅边可以看到大量的壁画复制品、当时的饰品的复制品、文具、手表、装饰品、城市模型、书籍等几大门类的100多样的商品出售。在维多利亚与艾尔伯特博物馆的大卫・鲍伊特展中,展出了这位摇滚歌手的信件、日记、演唱视频、手稿和演出服装等内容。在展览的同时举办艺术跳蚤市场,参观者可以购买各种相关的书籍、装饰品、首饰、服装等,艺术家和设计师参与到T恤的创作,把艺术家的创作、其个人的品牌效应和商业价值紧密地联系了起来。

4 我国博物馆衍生品的现状及发展方向

2012年全国文物局长会议上公布,国有博物馆有3054家,民办博物馆535家,全国一级博物馆达到100个,并且其规模还在逐年扩大,好的博物馆已经成为一个城市的象征或者是地标性的建筑。目前,我国国内的博物馆在经历了单纯的展示、教育功能后,也纷纷在开发自己的博物馆产品,但相较于国外成熟的市场而言,我们的博物馆艺术衍生品往往缺乏本博物馆的特色,与一般旅游景点中的纪念品没有区别,质量不高。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就指出:“目前,我国博物馆文化产品开发经营还处于起步、探索、培育、发展的初级阶段,整体水平不高,基础比较薄弱,与博物馆文化产品开发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很大。”在此,我们可以借鉴以上提出的英国博物馆衍生产品的经验,和相关的设计公司或设计学院来合作,提升我们的开发水平。衍生品也可以延伸到服装、玩具、家庭装饰、音像书籍、网络游戏、食品饮料等各种人们日常生活的领域。随着我国的文博机构开始向公众免费开放,人们的艺术审美的培养也在逐步加强,艺术衍生品也将迎来一个新的发展契机。

参考文献:

[1] 马琳.博物馆艺术衍生品开发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

篇5

文化创意产业是以创造力为核心的朝阳产业,“它以高于传统产业24倍的速度增长,已经成为众多发达国家或地区的支柱性产业”①。文化创意产品的开发设计是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重要环节。

一、文化创意产品开发设计现状

近年来,国家大力扶持文化产业发展,出台了一系列规章制度及政策文件,比如《文化部关于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等。博物馆丰富的文化资源,使其具有发展文化产业的独特优势和基本条件,大中型博物馆开始日益重视文化创意产品的开发与设计,也逐渐涌现出一批文化创意产品的知名品牌,延伸拓展了博物馆的文化传播功能。然而,在取得可喜成绩的同时,仍然存在诸多问题。

(一)产品形式雷同

囿于文化创意人才缺乏、理念滞后等因素,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目前同质化问题比较严重,存在“千馆一面”的现象。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以典藏复仿品和创意纪念品居多。典藏复仿品是高精度复制、仿制馆藏文物的艺术品,因须忠于馆藏文物原貌,所以较好保留了各馆特色。创意纪念品是提取馆藏文物元素进行适当的创意、衍化与加工,然后运用在各类产品上。目前,不同博物馆之间,创意纪念品的体现形式往往大同小异,甚至存在众多博物馆委托同一家公司制作同类同款产品的现象,因此,除了LOGO有所区别,功能、形状、颜色、材质等几乎没有变化,缺乏独创性,无法体现不同博物馆的地域差异和文化特色。

(二)产品档次分化

不同的观众往往具有不同的文化素养、消费水平和购物偏好,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应注意满足不同层次观众的购物需求。目前,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存在低价位产品和高价位产品两极分化严重的现象。低价位产品因成本受限,做工不够精致,种类不够丰富,个别博物馆的低价位产品混同于普通旅游纪念品,除印有馆徽和馆名外,没有引入馆藏文物元素,影响观众的购买积极性,同时给博物馆的形象也带来负面效应。高价位产品通常是高精度复制、仿制馆藏文物的典藏复仿品,制作精细,价格昂贵,更适用于单位之间作为外事礼品相互馈赠,难以面向普通大众市场。

(三)产品难成系列

虽然近年来一些大中型博物馆日益重视文化创意产品,但大部分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开发设计的整体规划意识依然较弱,产品和产品之间缺乏协同关联,产品和展览之间也缺乏统筹策划,较少配合陈列展览研发设计与展览主题吻合的文化创意产品。单个产品居多,系列产品较少,无法吸引二度消费,也不利于推广宣传,更难以将产品的主题元素进行深度与广度的挖掘。

二、文化创意产品开发设计思路

2016年4月27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了推动文化文物单位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的措施,并指出,深度挖掘文化文物单位馆藏资源,推动文化创意产品开发,对弘扬优秀文化,传承中华文明,推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国家的高度重视,对于博物馆文化创意产业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更需要我们不断思考和优化文化创意产品开发设计的基本思路和实现路径。

(一)深度挖掘藏品内涵,提升文化创意产品的文化性

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的文化属性决定了“以文化为根”是文化创意产品开发设计的首要原则,只有具有了基于馆藏文物和本馆特色的文化内涵,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才能拥有真正的生命力,这是博物馆创意产品与一般创意产品的区别,也是各个博物馆产品之间的差异所在。深度挖掘馆藏文物的文化内涵,才能系统梳理馆藏优秀文化资源,并合理利用于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开发设计,有效提升文化创意产品的文化性。同时,博物馆具有收藏、保护并向公众展示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的见证物的职能,每一所博物馆收藏、保护、展示的历史遗存都具有相对独立的特征,是特定时期、特定区域、特定人群在政治、军事、生活、礼制、民俗等方面的综合反映。因此,不同博物馆馆藏文物的器形、纹饰等都各具特征。深入挖掘藏品内涵,并基于不同藏品研发设计文化创意产品,才可以真正从根源上避免“千馆一面”的现象。

(二)广泛调研公众需求,注重文化创意产品的实用性

国家文物局在《关于贯彻执行〈博物馆条例〉的实施意见》中强调,“博物馆文化产品开发应立足藏品的生动元素,更加注重实用性,更多体现生活气息。”实用功能是产品最基本的功能,博物馆应注重对文化创意产品进行定位分析规划,以消费者的需求和体验为导向,开发设计兼具文化性与实用性的文化创意产品,才能真正得到市场与顾客的认同。同时要注重开发设计以同一个或同一组文物元素为设计基础的系列产品,通过产品之间的关联性,实现文化创意产品实用性能的整体效应与连锁效应。甘肃省博物馆蓝莲系列文化创意产品的开发设计思路值得推广和借鉴。该系列文化创意产品是根据甘肃省馆藏国宝级文物元代莲花玻璃托盏衍生创作的,产品设计师与藏品研究专家共同商讨后提取文物元素,经过巧妙设计,应用于项链、戒指、丝巾、手包、雨伞、眼罩、杯垫、挂件、摆件、行李牌、钥匙扣、手机壳等一系列日常生活用品中,综合考虑了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价位等要素,功能多样,受众多元。而且,该系列文化创意产品的风格、色彩、包装均统一设计、整体规划,在第九届杭州文博会上展出时赢得强烈反响,进入市场后销量也极为可观。

(三)着力增强创新意识,突出文化创意产品的趣味性

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作为藏品与展品的衍生品,兼具藏品特征与创意特点,较之于严肃的藏品本身,更易于加深普通公众对藏品的了解和理解,是将馆藏文物的价值最大化延伸的方式,可起到向公众传播文化、传承历史的作用。开发设计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时应注重将传承与创新有机结合,将藏品中提炼的具有代表性的元素,通过巧妙的构思,运用到各色各样的文创产品上,比单纯将文物器型放大或缩小的典藏复仿品更具趣味性和时尚性,更能激发公众把博物馆带回家的愿望和热情。故宫博物院近年来逐步加大博物馆文化产品的研发力度,深度挖掘丰富的明清皇家文化元素,在文化创意产品的趣味性方面做了很多尝试。截至2015年底,故宫博物院共计研发文化创意产品8683种,例如以“萌”为设计理念,充满故宫元素的“宫廷娃娃”家族系列产品,以及以紫禁城内生活的流浪猫为创意的“故宫猫”系列产品,一经推出就受到了观众的青睐①。这些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都以更妙趣、更亲切的方式,将馆藏内容展现给公众,优化公众的参观与选购体验,愉悦、长效地保留了对博物馆的记忆。

篇6

一、文创产品开发对晋国博物馆发展的促进作用

(一)促进文化传播

博物馆中形式多样的馆藏文物是博物馆的文化资源,博物馆文创产品开发是基于特色馆藏资源的设计研发。

晋国博物馆以宣扬晋文化为主题,是目前全国唯一一座可以完整展示晋文化的平台。馆藏文物多为出自晋侯墓地的精品器物,针对出土器物进行创意衍生品开发,是对文物与艺术品价值的重新发掘和文化的二次传播,借此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晋国博物馆,使晋文化深入人们的生活。晋国博物馆场馆内、展厅中、版面上等多处都有篆体“晋”字图案的展示,观众在进入展厅后很快就能沉浸在浓厚的晋文化的氛围中,时时处处都能够领悟到“晋”字的涵义――晋者,进也。研读晋国历史,深入了解六百年间晋国尚法求变的革新思想、勇担大任的浩然气魄、坚韧不拔的进取精神、礼法兼施的治国理念、和战相济的外交方略;感受团结奋进、兼容并蓄、开拓进取的晋国精神。 如果能针对“晋”字开发出文创产品,通过这些产品体现、传播晋文化的独特魅力和精神特质,将晋文化的元素带出晋国博物馆,促进晋文化传播。

(二)拓展教育功能

晋国博物馆馆藏文物及晋侯墓地拥有近3000年的悠久历史和丰富的文化价值,针对晋侯墓地出土器物开发的文创产品作为晋文化的载体,在很大程度上承载、延伸和普及着晋文化。如果其能兼具有实用性、多样性和可流通性,就可为广大观众带来充实而现实的文化消费满足感,反过来更大化地激发观众的参观兴趣和热情。2016年4月晋国博物馆开展“你好,博物馆”寒食节主题活动,由专业老师带领孩子们动手剪“鸟尊”、“晋”字,通过有趣的剪纸游戏,让孩子们更直接的认识“鸟尊”,让孩子们体验到博物馆的乐趣,也从中获取了知识。晋国博物馆借此契机以“鸟尊”为原型,开发出了书签、钥匙扣、纪念币、仿真小鸟尊等一系列文创产品,这些可以带回家欣赏和使用的文创产品,增加了观众对博物馆文化和博物馆品牌接触的紧密度和时长,因此文化消费必然能够拓展博物馆教育功能的深度和广度。

(三)改善资金运营

人们在博物馆中通过展览陈列直观学习历史与科技知识,感受文化熏陶,但文化知识的传播价值不仅仅产生于观赏现场,文创产品与展品的相连性,会使观众产生购买纪念品或者将文物复仿制品带回家作为纪念、送礼、装饰的欲望,即是参观后购买的“现场感”,也是文创产品发挥了其效能的体现。晋国博物馆新近开发出的仿真小鸟尊就深受观众的喜爱。这种针对观众消费群体需求而研发的文创产品,不仅是对博物馆资源的宣传和推广,还能创造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这样不仅能够减少对政府的依赖,而且能达到博物馆及其文创产业运营的良性循环。这一方面,博物院一直做在最前面,据统计,博物院近年推出的文创产品达到2400多种,仅2013年的销售收入就接近9亿新台币,接近当年的门票收入。

二、当前文创产品开发面临的问题

(一)文创研发人员数量不足,整体水平不高

博物馆文创产品出现的时间不长,行业内缺少文化创意的专业人才和处理文创成果的经营类人才,晋国博物馆也面临同样的问题。上海博物馆拥有自己的设计团队,但这在全国博物馆中是个例,值得所有的博物馆学习。

(二)创意陈旧

创意是文创产品的精髓,目前大多数博物馆的文创产品存在一个共有的问题,就是机械地将一些藏品抽象成符号复制叠加在商品上,没有进行创造与再提炼,这样造成文创产品缺乏一定的历史文化内涵,导致文化价值和纪念意义不高,自然很难吸引观众的目光。

很多博物馆参考国内外成熟的产品模式进行延续性开发,模仿市场上比较受欢迎的文创产品,增添自身文化元素进行简单设计,比如:冰箱贴、钥匙链、丝巾、瓷器、U盘等产品,当然还有模仿出土器物制作的复制品等,这种开发模式风险小,易完成,但晋国博物馆是一座新博物馆,文创产品开发才刚刚起步,因为自身知名度不高,加上观众少、消费低,要有良好的市场效果还寻求新的发展思路。

(三)管理机制有待改进

作为国家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博物馆的财政管理制度是“收支两条线”一方面博物馆各项运营经费由财政全额拨款,国家经费不能用于经营开发与投资;另一方面博物馆所有收入都要上交。这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博物馆主动开发文创产品的积极性。对博物馆文创产品经营如何进行管理与规范,在管理机制上有待于进一步探讨和研究。

三、文创产品开发的新思路

商品与文化商品的区别在于:前者注重实用价值,后者更注重文化艺术价值。因此,博物馆开发具有特殊性质的文创产品,既要充分考虑消费者的审美标准和购物倾向,又要注重突出文化性、纪念性、独特性和时尚性。

(一)打造有自身特色的文创产品

博物馆文创产品是以传播博物馆文化为目的的产品,所以必须赋予产品深厚的文化内涵、地方特色和艺术品位。近年来,一些有实力的大馆逐渐将馆藏文物的文化元素融入到商品之中,设计制作出文创产品,在创意上把握文物蕴含的文化内涵,在设计上充分展现出文物的艺术感,逐步形成了属于自己的特色。重视文化创新与文化传播相结合。这一点值得晋国博物馆借鉴,文创产品的开发不应仅仅局限于对文物造型的复制,应截取其中有特色的部分,比如从纹饰等细节部分拓展,做出有晋国博物馆特色的文创产品。

(二)加强对外合作

文创产品的开发是一个专业性很强的工作,仅依靠博物馆目前的人才储备是不够的,培养专业的文创团队也不能一蹴而就。现在许多博物馆也认识到了这一点,开始将文创产品的开发交由专业的团队来完成。将博物馆得天独厚的文物资源优势和有资金的企业结合,既开拓了市场、减少了风险,又形成了双方特有的品牌文化,实现合作共赢的目的。笔者多次考察各类博物馆,发现陕西省做的很出色,陕西历史博物馆有自己合作的研发公司,同时还与省内的宝鸡青铜博物馆、秦始皇陵兵马俑博物馆、大雁塔景区等联合进行销售。产品独具特色、市场面广、共同促进、协同发展,可谓是各大博物馆文创产品开发的方向。

(三)文创产品开发与青少年教育相结合

博物馆文创产品的研究与发展具有十分深远的重要意义,不仅使博物馆不再仅仅收纳或者展示展品,逐步成为社会公众文化休闲与消费的综合场所,还不断丰富青少年的日常生活并默默影响着青少年价值体系的形成;另外,充分了解青少年群体的价值观,晋国博物馆可以更准确的以馆藏资源为设计元素,开发一系列蕴涵着独特文化思想的文创产品,满足青少年观众的需求,更长远的发展文创产品事业。

(四)多样的销售方式

现在各个博物馆基本都设立文创商品销售中心,也有一些在馆外设立有文创商品商店。传统营销方式不能摒弃,在信息化发达的今天,网站、微信、微博等平台也可以成为文创产品的展示中心、销售渠道。新媒体营销是对传统营销的重要补充,主要优势体现在:首先节约了实体店运行中场地租赁、人员雇佣的经费,让销售成本更低;其次,受众范围广泛,互联网使用者都是网络营销的潜在客户。网络消除了因空间、时间、消费习惯等造成的市场障碍,形成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社区消费环境,让博物馆文创产品的销售范围扩大至世界各地。

篇7

一、理论教学――“掌上博物馆APP”开发设计的基础

理论教学是实践教学的基础,也是完善本科生专业知识体系的根本。“掌上博物馆APP”的教学设计离不开理论教学。首先,需要让学生们掌握基本的文物与博物馆学知识,先修课程主要有《文物学概论》《博物馆学概论》,授课过程中,任课教师应该以某一个博物馆为例,从文物学、博物馆学的角度对该博物馆进行深入剖析,并结合市场营销学、计算机科学、设计学等专业知识进行理论充实,依据“掌上博物馆APP”开发设计的基本思路实施教学。理论突破是“掌上博物馆APP”教学设计的首要环节,不能存在理论盲区,授课过程中教师可以介绍国内外现已成熟的博物馆APP,启发学生模拟设计博物馆APP,然而“掌上博物馆APP”应用软件的设计开发涉及到计算机领域,因此任课教师可以请教计算机专业教师协助教学,或邀请计算机专业学生参与课堂学习,协助文博专业学生完成软件开发与设计。

二、技能教学――“掌上博物馆APP”开发设计的保障

应用技能型人才已经成为当下社会的主要需求。培养应用技能型人才是高校各专业教育的使命,只有不断提升本科生的专业技能,使其具备一技之长,才能适应未来社会的需要。博物馆与新媒体的结合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意思维、编辑设计能力,注重培养学生根据博物馆的相关信息,编辑文档资料,借助APP向广大公众传递博物馆信息,把原本只能远观的珍贵文物通过技术手段实现近距离“赏玩”。课堂讲授阶段,教师可以训练学生掌握图片采集、文字编撰等技能。

三、实践教学――“掌上博物馆APP”开发设计的核心

(一)搜索指引设计。每次打开软件以后,会根据用户需要,进行详细的步骤索引,省市范围筛选,找到用户想去或是想了解的具体博物馆名称,并且可以提前对其感兴趣或认为必要的部分进行免费下载,从而方便用户更好地参观博物馆。

(二)博物馆简介。“掌上博物馆APP”平台可以为用户提供博物馆的具体地址、开馆时间、娱乐活动等一系列服务,让用户在参观之前对博物馆相关信息有初步的了解。同时,用户还可以通该平台了解博物馆的建馆时间、面积规模、馆藏文物等基本情况,提升用户的参观兴趣。

(三)文字导览。该模块主要是为博物馆观众提供更加详细的文物信息介绍,使观众通过“掌上博物馆APP”平台获取完整的文物信息,从而弥补没有讲解员服务的遗憾。

(四)语音导览。根据博物馆不同的文物展区为用户带来真实的语音讲解,用户只要带上耳机,就可以开启全程的博物馆之旅,该模块同样提供双语版语音介绍。

(五)镇馆之宝。这是一个介绍博物馆经典藏品的模块,让游客了解博物馆中的镇馆之宝,有针对性和选择性地进行参观。同时,也是对重要文物的介绍和普及,使文物得到更好和更全面地保护。

(六)博物馆地图。打开该模块和手机中的GPS定位系统,用户可以无忧无虑地畅游博物馆,博物馆的完整地图就在用户的手中,同时博物馆的每个展厅、标志性文物、卫生间以及紧急出口等都将在地图上做出明显标记。

(七)工艺品在线。“掌上博物馆APP”是一个包含展示和代卖博物馆工艺品及衍生品的网络平台,可以为用户提供精美的工艺品以及博物馆衍生品的在线代卖,与物联网技术相结合,提供最优质的产品,最低廉的价格和最值得信赖的品牌。

(八)人工服务。当用户在博物馆遇到问题或是突况时可以打开人工服务模块,这样就会有服务人员及时来解决问题。用户关注的博物馆也会通过这个平台每天推送新的文物信息和博物馆的活动信息。同时,用户也可以通过该模块反馈意见。

(九)藏友交流。这是一个多元化开放的互动交流平台。用户可以在平台上讨论与文物收藏相关的问题,相互学习交流“鉴宝”经验,通过照片和文字的形式发表自己的所见所感,营造良好的氛围。

篇8

博物馆文创产品开发是文创产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发具有一定收藏、欣赏和实用价值的文创产品,既满足了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又能提高博物馆的经济收入,缓解资金不足,有利于博物馆实现“以文养文”的目标。但是当代博物馆文创产品开发存在若干问题,制约着文创产业的发展,本文从这些问题出发,提出了具体的解决对策,以期促进博物馆的可持续发展。

一、博物馆文创产品开发的基本原则

博物馆的公益性与社会性决定了其文创开发的社会效益第一性,而文创的发展又有赖于产品和服务对社会消费需求的满足。这两点都是博物馆文创开发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1.以社会效益为前提,强调文化价值的嵌入性

2015年3月20日正式实施的《博物馆条例》指出:“鼓励博物馆挖掘藏品内涵,与文化创意、旅游等产业相结合,开发衍生产品,增强博物馆发展能力。”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博物馆长期以来文创产品开发经营“名不正言不顺”的尴尬处境,也为博物馆发展文创提供了法律和制度保障。而《条例》对博物馆在不违背其非营利属性、不脱离其宗旨使命的前提下,可以从事商业经营活动的明确,也进一步强调了博物馆文创发展要以社会效益为前提。

2.以消费需求为导向,强化产品服务的创意性

在符号经济时代,随着消费者文化素养和审美品位的不断提高,各种个性化、差异化和多样化的需求日益增多,消费者对于选择与消费文化产品的标准更为严苛,更加注重产品所传达文化符号及意义对个人文化价值的契合与认同。因此,博物馆的文创发展要以消费需求为导向,认真分析人们文化消费的途径与方式,针对性地对独特文化元素进行挖掘、提炼以及从内容、工艺、包装等方面强化创意的融入,打造暗合消费者文化诉求和价值认同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

二、对博物馆文创产品的研究价值

文创产品充分展示博物馆科技、文创发展的新业态,展现文博科技的创新性和对于未来文博行业发展的重要性。对地域历史文化具有发展及传承作用。具体来说,其价值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分析:

1.有助于博物馆资金问题的解决

扩大博物馆商店经营领域,实现"以文养文"是当前博物馆商业经营的新理念,也是博物馆经营的重要目标。博物馆文创产品在一定程度上具备可盈利性,这就使得博物馆具备了可观的收益。博物馆的运行和维持除了借助国家拨款,通过文创产品的销售也能够减轻经济负担。使得博物馆在宣传、科研以及保护各类文物具备足够的财政支持,有助于博物馆的长期发展。

2.延伸博物馆教育功能

博物^具有多项功能,教育就是其中之一,博物馆通过对文创产品进行开发,参观者能够更好地得到更深层的信息,这样教育的效果也更好。博物馆人员首先要保证对馆内藏品有足够的了解,立足于内涵对产品形态进行合理选择,对对应合适的教学内容进行开发。所以,将相关于博物馆的各类知识借助文创产品这一特殊形式进行传播,有助于延伸博物馆教育功能。

3.促进博物馆形象的提升,展示为社会服务的内涵

当前人们生活水平及质量得到了显著提升,人们开始追求物质之外的精神以及文化需求,这也慢慢改变了人们的文化消费理念。人们来博物馆参观已经不仅仅为了观看展览,也希望能得到与博物馆藏品或文化相关的纪念品。所以,博物馆的形象可以通过文创产品设计的创意以及质量得到体现,这些文创产品对于博物馆形象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各类藏品也可以视作一个生命的延续,是普通民众与馆藏品间的重要纽带,另外,博物馆服务社会的功能也能通过文创产品的提供有效的展现出来。

三、捉住时代脉搏,走中国特色博物馆文创产品路线

1.完善相关的政策法规

进行宏观体制改革为促进文创产业产业化、规模化的持续快速发展,国家需出台更加明确的宏观政策及详细的法律条文,具体包含出资问题、人才培养问题、利润分配问题、企业合作问题、税收减免问题等。

2.建立有效的开发模式

缩短周期,提高效率文创产品的开发是一项冗长、繁杂的工作,从产品定位开始到提出设计思想到正式投入生产直到销售,整个过程会经历很多阶段,持续时间长、涉及面较广,因此必须按照一定的流程来开展工作,具体包括调查研究、确定开发品种、提出设计思想、初级打样试制、进一步调整、确认生产、投入销售,只有这些环节相互促进、相互制约,才能顺利、协调的开展文创产品开发工作。

3.借助微博营销

微博是人们自由的对信息进行获取、展示、传播、分享的平台,是当前应用最广的沟通媒介。微博作为一个平台提供商,主要进行的是信息内容的服务,其本身的经营活动组成了网络文化产业的一部分;而且,对于博物馆网络营销而言,微博通过其媒介以及平台的角色提供了新的营销通道,有助于博物馆文化产业的稳定发展。

4.加强网络营销的宣传

必须做好宣传工作,博物馆应该充分利用互联网,在网站、论坛以及各个平台上推广文创产品。也可以在博物馆中的导览图以及其他免费发放的东西上印上官方网站的二维码,人们只要扫描就能够下载客户端,对博物馆进行关注。

四、总结

综上,文创产品是博物馆的一项重要业务工作,也是与社会大众沟通的重要方式与渠道,文创产品的开发与博物馆的陈列展览、藏品研究、社会教育关系密切,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因此应该大力开发博物馆文创产品,大力发展博物馆文化创意产业。

参考文献:

[1]柯林.博物馆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理论与实践[D].华侨大学,2013.

篇9

作为中国第一座公共博物馆,南通博物苑的建立是中国博物馆事业发展史上的里程碑,集聚着南通作为中国博物馆事业发祥地的骄傲与荣光。然而,在新形势下,博物馆的传统优势逐渐式微,如何在固本守元的基础上,增强博物馆的文创能力,是当前诸多博物馆谋求自身发展和抢占文化建设高地过程中亟需思考的问题。

一、博物馆文创开发的基本原则

博物馆的公益性与社会性决定了其文创开发的社会效益第一性,而文创的发展又有赖于产品和服务对社会消费需求的满足。这两点都是博物馆文创开发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一)以社会效益为前提,强调文化价值的嵌入性

2015年3月20日正式实施的《博物馆条例》指出:“鼓励博物馆挖掘藏品内涵,与文化创意、旅游等产业相结合,开发衍生产品,增强博物馆发展能力。”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博物馆长期以来文创产品开发经营“名不正言不顺”的尴尬处境,也为博物馆发展文创提供了法律和制度保障。而《条例》对博物馆在不违背其非营利属性、不脱离其宗旨使命的前提下,可以从事商业经营活动的明确,也进一步强调了博物馆文创发展要以社会效益为前提。

一方面,博物馆文创发展的社会效益第一性,决定了文创产品和服务中所嵌入文化元素不仅要能最大限度承载、延伸和普及博物馆的文化与理念,始终以“把博物馆带回家”和“推广地方文化”为根本宗旨,而且要充分嵌入当前的社会文化语境,符合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和维护国家安全与民族团结、普及科学知识、传播优秀文化、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的要求。另一方面,博物馆文创发展的社会效益第一性,也决定了文创作为博物馆发展的新契机,不仅应是进一步拓宽博物馆教育传播渠道的有效方式,而且是进一步以经营性收入反哺博物馆事业的重要手段,通过推进博物馆传统文化资源向文化资本的有效转化,强化其文化经济造血功能,能够为博物馆的发展和历史文化的传承提供持续有效的动力支持。

(二)以消费需求为导向,强化产品服务的创意性

在符号经济时代,随着消费者文化素养和审美品位的不断提高,各种个性化、差异化和多样化的需求日益增多,消费者对于选择与消费文化产品的标准更为严苛,①更加注重产品所传达文化符号及意义对个人文化价值的契合与认同。因此,博物馆的文创发展要以消费需求为导向,认真分析人们文化消费的途径与方式,针对性地对独特文化元素进行挖掘、提炼以及从内容、工艺、包装等方面强化创意的融入,打造暗合消费者文化诉求和价值认同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

同时,我们也注意到在博物馆文创产品中那些单纯只注重历史性、知识性的产品或简单满足消费者吃、穿、戴、用功能性需求的产品越来越缺乏吸引力,文创产品与服务的创意性越来越为受众所看重。而这种创意性不仅表现在对所嵌入文化元素现代表达方式的探索,还表现在产品价值的多元呈现,这就要求文创产品既要融合文化元素、现代设计和生活需求,还要兼具历史性、艺术性、趣味性等。

二、博物馆文创开发的基本思路

曾在不同场合多次指出:“要系统梳理传统文化资源,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这在一定程度上为博物馆提供了文创开发的基本思路。

(一)以藏品为根基,挖掘文化内涵

藏品是博物馆的根基,博物馆文创开发首先应立足馆藏优势,挖掘具有独特文化艺术价值和审美教化功能的文化元素,通过设计、加工与再造,生产具有特定文化内涵、实用性强的特色文化产品,不断拓展自主知识产权产品品类,以满足受众层次、角度不同的文化需求。

当前南通博物苑以藏品为基础的文创开发主要分为三类:一是根据馆藏文物的尺寸、造型、色彩制作高仿复制品,主要侧重于书画作品、刺绣作品以及文物器型的复制,如《华簧枭千手观音像》《罗聘设色观音像》等为代表的观音像系列复制品;二是保持文物原有造型及外观特质,采用不同材质或规格制作的工艺纪念品,如以葫芦式印香炉外观为创意元素,设计钥匙扣、书签、U盘、便签夹、吊坠等十余款方圆物语文具套装,以“圆又不圆,方又不方,个中造型,规矩两忘”传递出对青年学生群体“不为圆滑、方正、规矩所累,活出自我”的美好祝福;三是提炼文物的部分艺术表现特征进行创意再造,如以张秀绣《奉天牧羊图》的图案为元素,通过图案的概念化,设计平板电脑包、麻布单肩包、鼠标垫、团扇等多款生活日用品,以“羊肥水美”表达对生活祥和、无忧的美好祝愿。

(二)以非遗为载体,传承传统文化

南通江海文化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丰富多样的内容式样,为博物馆文创的发展提供了有效的材料来源,而蓝印花布、木板年画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因其独特多变的表现形态,更是成为文创产品的有效载体,拓宽了文创的表现形式。

从地方传统文化中采撷菁华,开发具有明显地域特征和江海文化特色的文创产品和文化体验服务,让受众充分感受南通江海文化的独特魅力。如选取博物苑南馆建筑造型、謇《家诫》与《营博物苑》诗的书法等元素,融入蓝印花布艺术特点,设计花型布料、桌布等地方特色浓厚、实用性强的蓝印花布文创产品。

(三)以史料为基础,突出发展脉络

一个多世纪前,为实现实业救国、教育救国的理想,张謇在家乡南通创办了实业、教育、慈善等一系列事业,并留下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和实物资料。如张謇为创办各项事业起草的文稿和信函手迹,由张謇创办的学校为学生颁发的毕业证书,张謇创办的企业、学校、慈善机构的内外景历史照片,这些史料也见证了早期南通城市的发展脉络。

根据这些史料以及对其书法作品的征集与收藏,南通博物苑开发《张謇》《张謇创业基地探源》《笔正文心》等系列图书,并围绕张謇清末状元身份,开发羊毫、狼毫等不同材质的状元笔,以及酸枝木镇纸等状元文房系列产品近十种。同时,结合张謇创办大生纱厂的经历与南通中国纺织之乡的称号,与南府轻工合作开发系列纺织产品。

此外,与临时展览、社会教育活动相结合,突显文化服务,也是博物馆文创产品开发的方向之一,特别是社会教育活动有充实的活动内容、生动的表现形式以及愉悦的参与体验,为文创产品的开发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也是博物馆进行文创开发需要重点考虑的方向。

三、博物馆文创发展的趋势

(一)突出现代技术运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提高,数字化和网络化的营销渠道和手段已经为广大消费者所接受,人们生活方式和消费行为习惯也随之发生极大改变。这就要求博物馆一方面要顺应技术改变生活、改变文化的潮流,充分借助物联网、3D打印等新技术和APP等各种渠道,使得文化产品、文化服务的生产、营销方式更符合受众对于文化产品内容和文化消费方式的多层次需求。另一方面,也要注重借助技术催生形式多样的新的文化生产和消费方式,培育出新的消费人群及文化需求,引导和强化消费者对新的文化形式和内容的精神文化诉求。

(二)推进馆际互助合作

文创的发展,单靠不同博物馆自身的单打独斗是行不通的,特别是对于中小馆而言,要将众多小舢板打造成文化产业的航空母舰,推进馆际互助合作非常重要。馆际互助合作更多强调资源的整合,包括文化、人才、资本等诸多方面资源的整合,明确各馆优势资源,优化资源配置,并根据博物馆的不同定位,确定具有自身特色的文创思路。对于具有通识性、普遍性的地方文化资源,则可以通过属地不同博物馆间的合作广集创意,以量产来缩减产品成本,获得价格竞争优势,也有利于推动地方博物馆文化产业向规模化、集约化的发展。

(三)强化知识产权保护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于2007年公布的《博物馆知识产权管理指南》,提出博物^的知识产权包括版权、商标权、专利与商业秘密等五个类型。博物馆文创产业作为以知识产权为核心的文化产业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有赖于创意的保护和文化的积累,透过知识产权的创造与运用,完成其所欲传达的文化特色和所欲达成的社会教育宗旨。②因此,随着博物馆文创产业的遍地开花,对博物馆文创的知识产权保护与风险规避显得愈发重要。这就要求文创工作人员首先要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意识,在文创产品的创作设计阶段,要有意识地保留产品设计底稿、图纸等权属的相关证据,在作品完成后要对相关文创产品进行版权登记确认;对于计划长期发展的产品形象、品牌标志等内容申请注册商标和外观专利,增大保护力度;对于委托作品、职务作品,应及时与设计人签订协议,明确权利归属,以减少权利纠纷发生的可能性;在图像授权、合作开发和出版物授权等合作中,要规范博物馆的知识产权授权与运营,对商品设计、审查、营销等环节,要注重订立严谨的合同条款和规范合同的审批流程,保护和监管博物馆文创的授权使用。

[注释]

①陈东、杨泽林、昝胜锋:《文化暗合的原理及启示》,《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1期,第108页。

②张惠瑶、贺鸣:《博物馆文创衍生品开发与知识产权保护问题研究》,《法制与经济》,2016年第4期,第29页。

[参考文献]

篇10

一、博物馆文化产品与文化创意产品

1、博物馆文化产品的概念。通俗意义上讲,博物馆文化产品是在博物馆展销的与该馆藏品(或展览)以及该馆文化特性有关的带有文化性、纪念性的特有商品;它是博物馆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与博物馆主题相关的历史、文化信息,同时被赋予了文化内涵、地方特色和艺术品味。

2、博物馆文化产品的分类。国内博物馆一般把除展览和相关教育、服务项目之外的文化产品分为三类:第一类是依托博物馆藏品和展览设计制作的各种材质的创意文化产品和民族手工艺品;第二类是文物藏品的复仿制品;第三类是与博物馆藏品和展览相关的书籍、电子出版物及各种纪念品。结合国内对博物馆文化产品的分类方法以及参考台湾成功大学陈政国的设计理念,可将现有博物馆文化产品分为以下几类:第一,出版类。主要是博物馆馆藏的部分学术资料、相关书籍刊物、开发报告、研究报告等,利用博物馆独有的文化资源,设计制作成博物馆导游手册、画册、卡片等,旨在宣传博物馆自身的经营理念以及其学术研究成果。例如宁波天一阁博物馆出版的《麻将历史与文化》一书,在馆内的展示区出售。第二,典藏复制类。主要是针对博物馆馆藏的精品文物或临时展出的精品进行的仿制品设计制作。这种复制品一般是较为高档的商品或礼品,目的是满足一些有经济实力的藏友把馆藏“文物”带回家。第三,文化创意类。创意灵感来源于博物馆自身丰富的藏品,主要是通过文化展品本身所蕴含的深厚历史文化底蕴,以文化、创意为核心,进行元素的提取、分析,将概念转化为产品实物,并找到一种使文化视觉符号与现代人生活状态相吻合的形式,从而探寻受众在商品使用中精神层面的满足。第四,体验类。主要是让游客在欣赏博物馆精美的展品之外,还能亲自参与并体验文物的挖掘、探寻等活动。例如在日本横滨的“泡面博物馆”,除了在展示区域有全球各种珍奇泡面外,博物馆还在馆内开辟体验专区,让参观的游客DIY制作专属于自己的泡面。

二、天子驾六博物馆文化产品设计

(一)博物馆主题文化元素的提取。天子驾六是古代礼制的一种行为。天子所御驾六,其余副车皆驾四。逸礼《王度记》曰:“天子驾六,诸侯驾五,卿驾四,大夫三,士二,庶人一”。天子驾六博物馆是一座以原址保护展示的东周时期大型车马坑为主体,辅展以东周王城概况、近年来王陵考古的新发现及部分东周时期珍贵文物的“王城、王陵、王器”专题博物馆。

在对博物馆文化元素的初期整理阶段,首先对天子驾六博物馆以及洛阳相关博物馆的文物展品、文化元素外在的视觉识别符号进行梳理归纳,结合该历史时期的政治、艺术、文字、礼制、祭祀等方面的元素进行深入研究,并挖掘展品的内在涵义,从而得出一个丰富而独具特色的文化现象缩影。

文化元素的提取首要考虑和分析的是受众的需求,根据博物馆自身的目标群体提炼博物馆文化中的相关数据。在此基础上,分类对博物馆展品的外在轮廓、内部装饰、纹理、材质、功能、工艺等信息加以整合和评估,初步提取一些能代表博物馆韵味和地域文化的视觉符号。例如,博物馆书画、三彩人物、古钱币、陶瓷器、玉器;青铜器纹样(饕餮纹、夔龙纹、窃曲纹、回纹、风鸟纹等)、织物图案、建筑装饰、瓷器、壁画等。此外,鉴于洛阳“牡丹花都”的城市特点,及每年一届的牡丹文化节,“牡丹”也就成为产品设计开发的重点元素之一。2012年初,在历时3个多月的层层筛选和多次修改完善之后,笔者合作设计的洛阳“牡丹花都”城市标志成功中标,这个标志的开发和设计,更加深了笔者对牡丹元素的理解和应用。

(二)设计展开阶段。在完成博物馆的文化元素的初步整理归纳后,将获取的文化元素进行概念化的构思和转化,并同时开始文化创意产品的展开阶段。根据博物馆受众的心理特征、需求、习惯、情感等因素,归纳并对产品设计提出可行性建议,全面进行相关的市场调研,包括当前博物馆所有文化信息的整理、分析,提炼出相关的文化符号,产品对象定位分析等工作。结合现代设计理念创作出富有民族文化特色的元素,因为民族元素是本土文化的代表和浓缩,是民俗习惯、文化传承的产物,将其应用于产品设计中可以辅助表现博物馆的文化背景。其次,民族元素对内具有根基性,可以激发消费者的文化归属感和亲切感;对外具有新颖性,可以提升博物馆的吸引力。

根据前一阶段文化元素符号的分析结果,综合各种因素开始进行方案构思,最终确定使用周代的一种重要装饰纹样——窃曲纹。这种纹样由两端回钩的或“S”形的线条构成扁长形图案,中间填以目形纹,是中国古代青铜器纹饰之一,始见于西周,盛行于西周中、后期。《吕氏春秋·适威》有记载:“周鼎有窃曲,状甚长,上下皆曲,以见极之败也”。

鉴于博物馆的开放性、公共性和展示性等特殊属性,建筑往往别具一格,是一方文化性地标。其本身也往往具有特殊的意义,结合我国悠久的传统文化,博物馆建筑中的很多细节和形式往往都蕴含了丰富的概念和 象征。天子驾六是在原地原址修建的遗址型博物馆,在文化元素的设计上依托和融合博物馆展示特色外观形象进行设计。对产品的定位,包括产品材质、色彩、外观、价格、包装以及受众心理分析等,进行草图方案的绘制。

(三)设计实施阶段

1、标志设计。标志是博物馆文化视觉识别设计的核心,也是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的灵魂。一个优秀的博物馆标志,能够充分体现博物馆所在领域的文化氛围、主要特征、经营理念和内涵;能够进行流畅的系统延展性应用,辅助整合博物馆体系彰显品牌特征。

鉴于天子驾六博物馆“王城、王陵、王器”的特点,标志主体采用了象征帝王的色彩——金色(CMYK :C=5 M=20 Y=90 K=0)。金色高雅、华贵、辉煌,是财富和美好的象征,充满了浓浓的历史感,代表着深厚的民族文化积淀。金色与纯正的黑色搭配使得标志彰显高贵与神秘的感觉。并依托和融合博物馆特色外观形象和古代书法中“车”的元素,这符合博物馆的气质与内涵。

篇11

一、引言

近年来,我国博物馆建设事业有了长足的发展,博物馆数量大幅增长,社会功能日益显著,成为公众文化休闲与假期旅游的主要去处之一。但是,相对于其他类型的旅游活动,国内的博物馆在旅游产品开发上缺乏科学合理的发展策略,与世界发达国家博物馆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对于博物馆旅游的研究,国外学者起步较早,主要集中在博物馆功能演变与开发、博物馆游客心理与行为分析、博物馆文化旅游产业等方面;国内学者则主要集中在博物馆与旅游的关系、博物馆功能及经营管理、博物馆游客行为及需求、博物馆旅游开发现状与发展趋势等方面。具体针对博物馆旅游产品的开发,国内外的研究还不多。本文就当前国内博物馆旅游产品的开发状况进行分析,以探讨其相应的发展策略。

“狭义的博物馆旅游产品,是指博物馆经营者依靠博物馆藏品、设施、服务等,为博物馆参观者提供的满足其参观活动的服务的总和。广义的博物馆旅游产品,是指博物馆通过各种展示方式和手段,使旅游者参观或接触博物馆藏品或其复制品,从而获得的博物馆文化的体验。”[1]

博物馆旅游产品主要由核心、外形及延伸三个部分构成。其中,核心部分是能够满足游客精神文化需求的所有馆内藏品。藏品文化价值的高低,直接决定了博物馆作为文化旅游资源的价值高低。产品的外形部分,主要包括针对馆内各类藏品所进行的具体展览方式和展品解说,以及博物馆所配套的基础服务设施和服务程序。而产品的延伸部分,则涵括了游客在参观博物馆的过程当中所获得的各种附加服务和收益,例如博物馆向游客提供参观指导手册、馆内特色藏品介绍卡片以及精美纪念品等等。

二、相关研究综述

孔旭红,孙宏实(2003)分析了国内博物馆旅游产品存在的问题,阐述了博物馆旅游产品的创新举措。他们认为博物馆不仅要努力转变自身形象,广泛开展关系营销,还应努力完善旅游产品结构,重视核心产品及附加产品的开发,避免旅游产品层次不全、日趋老化的现象发生[2]。

李瑛(2004)分析了国内博物馆旅游产品的开发状况,阐述了国外博物馆的发展趋势,并对我国博物馆旅游产品的发展策略进行了研究。她认为,不重视公众需求、产品宣传促销以及办展内容形式等是导致国内博物馆门庭冷落、经济效益差的主要原因。国内博物馆应转变经营理念,重视社会大众需求,积极开发独具特色的旅游产品,并联合当地旅游业充分发挥出博物馆的各项功能[3]。

胡静锋(2007)对博物馆旅游产品的定位、开发以及SWOT进行了分析。他分别从博物馆的非赢利制度、开发商的角度和市场学的角度对博物馆旅游产品的特性进行了阐述,认为产品的开发应包括文物保护措施设计、展前市场调查、展览设计与信息反馈、试销、服务优化和商品化六个方面;只有以游客为中心,结合自身特点积极开发旅游产品,博物馆才能得以发展[4]。

罗美娟、郑向敏(2008)阐述了澳门博物馆的数量、类型、展品内容与类型、展示手段,分析了澳门博物馆旅游产品的开发现状,认为“馆间亲密合作”、“全球化营销战略”、“政府与民间的支持”以及“传统与现代功能的结合”是影响澳门博物馆旅游发展的四项关键因素[5]。

李雪峰(2010)以上海民间博物馆为例,分析了博物馆的吸引力和开发现状。他将民间博物馆旅游产品划分为三种:博物馆内部集合型、文化内集合型和文化外集合型。认为民间博物馆的发展应该遵循“大视野、强互动、多形式和高品位”的理念,在注重游客需求的同时,定期进行市场调研,从而推进文化产品向旅游产品的转变,形成多样化的民间博物馆旅游产品[6]。

段若鹏,李秋硕(2012)阐述了博物馆体验型旅游产品理论及其设计方法,并以杭州运河博物馆群为例,通过问卷调查、数据统计以及ASEB栅格分析,总结出针对博物馆体验型旅游产品开发的对策,并认为现代博物馆应及时了解游客需求,在展览陈列中采用高科技手段,为游客提供有价值的体验型服务产品[7]。

三、国内博物馆旅游产品的开发现状

近些年,我国旅游业发展持续升温,公众休闲活动逐渐成为我国假日经济的主体。然而,国内的大部分博物馆并未结合自身特点去积极研发新的旅游产品,以致参观游客日益减少,未能体现其功能价值,究其现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博物馆数量持续增长,但办馆质量参差不齐

建国以来,博物馆建设发展迅速。1952年国内博物馆机构数仅为35个,而到2010年,博物馆机构数已增至2435个,见表1,从整体上看,自1952年以来,国内博物馆机构数量呈逐年递增的趋势。

然而,国内博物馆的办馆质量却参差不齐。特别是那些类型单一、不注重旅游产品开发的地市博物馆和民办博物馆,馆内展品不够丰富,珍品稀少,加之办展质量不高,缺乏自身特色,于是经营不善、门庭冷落。而那些展品丰富、颇具特色的综合型博物馆,如故宫博物院、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等等,参观人数居高不下。以历史悠久、文化浓厚的故宫博物院为例,作为国内最大的古代文化艺术博物馆,其恢弘大气的明清两代宫殿建筑,加之清代宫内旧藏的大量珍贵藏品,自然而然吸引着大量游客慕名参观。2012年故宫博物院单日最高客流量达到18万人次,这是国内大部分博物馆难以达到的。

(二)展品陈列方式单一且手段落后,缺少体验型旅游产品

与世界发达国家的博物馆相比,国内的博物馆在办馆规模、经营管理、文物收藏、展览陈列和科研项目上都存在一定的差距。目前,国内称得上现代化博物馆的还不多,仅有少数规模较大的综合型博物馆做到与时俱进,尝试体验型旅游产品的开发。大部分博物馆仍然没有转变发展理念,“闭门造展”的现象还普遍存在。一些博物馆,展示内容数年不变,与现实生活脱节,跟不上市场发展形势,难以满足游客需求;展室布局与观展路线设置不合理,展示手段依然沿袭传统的平面、静态式展览陈列,难以引起游客兴趣。而随着现代体验型声光技术的开发与应用,以往那种“隔着玻璃看、耳旁别人讲”的固定模式愈来愈显得单调乏味,无法满足游客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现如今,特别是年轻的游客,渴望博物馆采用参与体验型和交互作用型的展示方式,更多地提供具备参与性和自主性的体验型旅游产品。

(三)不注重开展博物馆旅游产品的宣传和促销活动

大部分博物馆因受经营理念和运营经费的约束,忽视了对自身旅游产品的宣传。一些博物馆未能充分利用大众传媒工具,以至于异地游客甚至是当地居民都不知道它们的存在,渐渐失去自身的社会价值。另外,大部分博物馆不注重开展产品促销活动,很多规模不大的博物馆甚至不能提供给游客馆内相关展品的介绍资料,更没有反映自身主题特色的精美纪念品。

(四)博物馆从业人员日益增多,专业型人才相对较少

2000年全国共有博物馆从业人员34199人,2011年升至62181人,见表2,尽管博物馆从业人数逐年递增,但领导型人才和服务型人才所占比例较多,专业型人才相对较少。博物馆的日常运营与维护,靠的是专业队伍的密切合作,但大部分博物馆在高素质专业人才的引进和队伍建设上还不够健全,缺少像考古学、博物馆学、文物保护与修复这类对口专业的人才。人才缺失,不利于博物馆的长期运营,同时还使博物馆在旅游产品的开发与维护上面临极大的挑战。

(五)经费支出限制了博物馆旅游产品的开发

经费,是现代博物馆发展过程中不可回避的难题。2000年国内博物馆经费支出总计144543万元,2007年经费支出总计472082万元,2011年则增至1171131万元,见表3,从整体上看,国内博物馆经费支出呈逐年递增趋势。

作为保护与宣传展示我国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机构,公立博物馆主要依靠国家财政,由其所属的上级部门进行拨款,渠道单一、资金不多。而民办博物馆的经费则相对紧张,除了向当地政府申请财政补助,主要还是通过自筹资金来满足运营需要。目前已登记注册的民办博物馆有四百多座,若将未正式注册的也统计在内,数量则达千余座,但能像建川博物馆那样稳定运营的实在不多。

当前,国内博物馆旅游业远不如世界发达国家那样发达,因此,旅游为博物馆带来的收入远远比不上运营经费。虽然国内部分博物馆设有专门的产品服务部门,通过向游客提供语音讲解、纪念品销售等服务来获得少量的经营收入,一些博物馆甚至还通过接受社会捐赠、实行会员制来解决日益增长的经费问题,但相对于高额的博物馆运营费用和修缮费用,见表4,这些收入所占的比例还很小。

四、博物馆旅游产品的发展策略

从当前国内经济形势来看,旅游业发展潜力巨大,博物馆旅游仍然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只有及时把握时代的发展机遇,适时转变发展理念,积极与旅游业联合,开发出更多具有特色的旅游产品,才能充分发挥出博物馆的各项功能,造福社会大众。

(一)树立正确的博物馆旅游产品开发理念

科学合理的开发博物馆旅游产品,首先要注重产品的文化理念。博物馆作为一种文化传播的载体,其旅游产品本身也是一种文化产品,而这种产品的价值就在于让游客体验文化享受。博物馆经营者应在传承与保护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打破单一的旅游产品开发模式,重视任何能够传播博物馆文化的产品开发理念。

其次,是休闲理念。休闲活动的知识化是社会进步的必然要求,尝试开发体闲娱乐型文化产品,是博物馆文化走进大众日常生活的一个重要途径。加强文化氛围建设,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进行相关的博物馆文化宣传教育,从而提升旅游产品的休闲层次,为公众的体闲活动提供更多具有“知识景观”。

第三,是体验理念。之所以出现各地博物馆人气冷热不均的尴尬局面,主要原因在于大部分博物馆的游客体验参与性不足。“博物馆旅游增加体验性项目,在藏品的呈现形式、游客感知环境以及服务设施的运用等方面进行参与性设计,能够拓展经营渠道,增加营业收入;能够丰富旅游者旅游经历,提高对博物馆旅游过程的评价。”[8]

另外,打造品牌文化也是一项重要的经营理念。品牌作为博物馆的一种无形的资产,对于引导博物馆走向市场、寻求市场发展有着相当重要途径。博物馆在经营过程中,应该适时打造出自己的精品项目,凸显自身的文化特色,以高质量、深内涵的文化产品以及贴心周到的各项服务来赢得观众。

(二)定期进行市场调查,及时接收信息反馈

制定科学实效的产品开发策略前,经营者必须进行客观严谨的调查研究,且调查研究要由始自终贯穿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通常我们采用的市场调查方法主要有:文案调查法、访问调查法、网络调查法、观察法和实验法。在确定待展藏品的特点以及所适合的目标市场后,博物馆经营者要进行相应的市场调查,分析市场形势和游客消费需求,对比自身与周边文化旅游资源的差异与优劣,然后以馆内藏品为基础制定自己的产品开发战略,开发出独具特色的博物馆旅游产品以同其他旅游产品竞争。

推陈出新是产品保持生命活力的根本。除了进行市场调查外,博物馆经营者还要及时收集、分析游客的反馈信息,以便适时做出相应的产品调整。

(三)转变博物馆经营者的观念,将现代企业营销学引入经营中

转变观念,即由传统的“等客上门”转变为“积极引导游客养成消费观展的习惯”,让更多的游客认识到“观展本应是日常生活中的一个重要部分”。要做到这一点,需要处理好有两项前提工作:一是必须有明确的市场定位,二是要研究目标顾客的需求。结合市场和顾客的需求,提前规划好展览事项与活动,通过大量的前期宣传并结合特色的促销活动,来吸引更多游客的注意力。既要跟上现代科技展的步伐,满足游客视觉、听觉上的各种体验需求,还要积极引导与协助游客边观展、边动手,让游客充分参与进展览的活动当中。

(四)改进展览形式,增加服务项目,提高博物馆综合效益

许多博物馆自建馆以来其馆内展品内容及陈列形式、解说内容及方式就很少有变化,有的博物馆甚至一处展览几年不变。游客参观博物馆是基于自身对知识的一种需求,单调乏味的展览很难吸引到大量游客,不能与时俱进的博物馆更是容易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被淘汰。因此,博物馆旅游产品的开发应当考虑到游客的诉求,积极改进展览形式,既要依靠讲解员科学有趣的解说维持生动的展览形式,还要根据实际情况引进现代体验型声光设备,加强高科技软硬件设施的建设,使展览形式得以创新。以金沙遗址博物馆为例,在其两大主体建筑之一的陈列馆内建立了定时播放4D电影《梦回金沙》的四维特效影院,通过借助最新的高科技新视听技术,让游客更好地体验到金沙文化、古蜀文明的风采。

与此同时,博物馆还应注重观众的休闲体验,根据实际情况增加适当的服务项目。博物馆可以尝试为游客提供富有文化特色的娱乐表演,既增强了博物馆旅游产品的趣味性,还提升了自身的品牌形象,加深了游客的体验印象。以四川省博物院为例,馆内除了根据展品内容和类型分别设置主题展区外,在游客视角的明显区域还设置有商品区、休息区、咖啡厅、表演厅、书店、蜀绣工艺品区、饮水处以及洗手间等,并且白天定时向游客提供娱乐表演节目,通过提供这些服务项目延长观众的停留时间,从而提高博物馆的综合效益。

(五)积极引进与培养专业人才,建立志愿者服务机制

人才,是博物馆建设与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优势资源。近几年,开设考古学专业的院校相对较少,但开设博物馆学和旅游管理专业的院校越来越多。博物馆应充分利用高校这一教育资源,积极开展馆校合作,择优招录高校毕业生,或与高校联合定向培养专业人才,从而充实馆内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加快博物馆旅游产品的创新开发。

另外,博物馆旅游产品的服务队伍也离不开博物馆志愿者。在国外,博物馆招募的志愿者来源广泛,他们往往承担博物馆宣传、参观指导、馆内讲解以及后勤服务与维护等工作。国内的博物馆亦可效仿建立志愿者服务机制,与高校青年志愿者协会建立合作关系,或者直接在社会上招募志愿者,组织他们接受相关学习与培训后,鼓励他们参与进博物馆各个工作岗位,而不仅仅是馆内讲解的工作。这样,既可以为广大游客提供更多更好的产品服务,同时也可以节约经费。

(六)多方筹集资金,鼓励社会力量办馆

当前,国内博物馆普遍存在经费短缺的现象。在欧美等发达国家,企业或个人资助社会公益活动所投入的资金是能够抵税的,因此通过企业或者私人资助建设和维护博物馆在西方国家是非常普遍的做法。同样,国内也可鉴此经验,政府通过减免税收的配套政策,鼓励企业或私人投入资金于博物馆事业中。博物馆运营资金充足,才能充分发挥我国现有的博物馆资源,吸引更多的游客走进博物馆,从而真正实现博物馆非营利的社会化功用。

五、结语

博物馆是一个国家历史与民族文化的浓缩体现,既是一种文化传播载体,也是一种特殊的旅游资源。然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以及消费观念的转变,加之其它旅游业的竞争与冲击,使得博物馆的生存与发展面临着极大的挑战。当前形势下,唯有及时转变发展理念,认真分析产品开发状况,正确认识博物馆自身存在的问题,提出科学合理的发展策略,才能促进我国博物馆建设事业平稳较快发展,进而发挥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功能,达到传承历史、推动社会发展与进步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韩爱霞.我国博物馆旅游创新开发模式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9:7-8.

[2]孔旭红,孙宏实.从封闭走向开放――博物馆业切入旅游市场的设想[J].经济论坛,2003 (21):30-32.

[3]李瑛.我国博物馆旅游产品的开发现状及发展对策分析[J].人文地理,2004(4):31.

[4]胡静锋.博物馆旅游产品开发及市场营销研究[J].科教文汇(上旬刊),2007(4):153-164.

[5]罗美娟,郑向敏.澳门博物馆旅游发展评介[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8(11):49-52.

篇12

传统博物馆理论将保管、展示、社会教育作为博物馆最基本的三大职能,而现代博物馆理论在这三个职能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休闲娱乐”功能。这必将要求博物馆本身要树立服务观念,从管理者转变为对观众的服务者,将对观众的服务作为博物馆的一项重要业务,大幅度提高服务水平,增强服务能力。

作为一座拥有先进设施的现代化综合性博物馆,首都博物馆不仅是收藏和保护各类文物的研究机构,更是服务公众,向公众推广地域文化和历史知识的重要场所。因此,首都博物馆需要一套全面、便捷的网站系统,支撑和体现博物馆服务公众的功能。

在2005年启动“首都博物馆新馆数字化博物馆项目工程”后,首都博物馆资料信息研究中心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将服务确立为首都博物馆网站建设的宗旨,希望利用IT技术优势,发展文博事业,让博物馆数字化工程成果通过互联网向公众展示,真正发挥网络的宣传效能。

研究服务架构

1. 细分服务对象

网站是首都博物馆在网络空间的宣传媒体,是突破时空限制的数字博物馆,也是为爱好者、研究人员提供学习和研究的信息资源平台。为了有的放矢地设计栏目,先期进行了服务对象定位,采用换位思考的方式,借鉴市场营销学中的“市场细分与目标市场”理论,从观众的角度设想和分析各种需求,设置网站栏目。

首先,根据影响需求差异性的几个因素对访问者群体进行细分,如从观众了解文博知识的深浅程度看,可分为一般游客、文博爱好者、文博研究员(也可称为行业观众); 从观众的年龄差异看,可分为青少年观众、中青年观众、中老年观众等。对不同因素影响下的不同人群进行需求分析,从中找到首都博物馆网站的目标受众。事实上,不同人群的需求存在着很大差异。经过分析,首都博物馆网站最终将重点定位在文博爱好者和青少年观众,并以此为基础规划栏目,设置内容。

2. 设计服务栏目

为吸引观众,首都博物馆网站的栏目设计突破了传统博物馆网站将历史沿革栏目作为必有且突出的栏目设计观念,对所有栏目统筹考虑,以“首博,我的博物馆”为内容范畴,以“我爱我的博物馆”为口号,开始全新的板块化设计理念,最终形成“体验”、“鉴赏”、“研究”、“服务”四大基本板块,另设“快讯”、“少儿版”、“多语版”等版块。

首都博物馆网站运用观众细分理论,以板块化的方式进行构建是一种尝试。从运行实践情况看,在首都博物馆新馆落成初期服务板块流量最多,证明以服务为理念的设计思路是正确的。

3. 满足自身需求

网站建立各具特色的栏目,可以使网站对不同的观众实施不同的服务。而博物馆自身的业务需求是完善博物馆网站栏目的重要途径。

对此,首都博物馆网站改变了过去以信息为重点的服务方式,更注重于提升日常工作效率。比如,人事部以网站为窗口建立人才信息数据库,辅助进行博物馆人事招聘工作,利用信息化的手段使人员招聘工作变得高效、规范; 开放部在网上实行限额免票观众预约。这些应用扩展了网站对内的服务范围,强化了网站对内的服务能力,促进了首都博物馆整体信息化的发展,为更好地整合博物馆资源,优化博物馆服务创造了条件。

实践服务开发

在网站中体现服务理念必须要基于良好的技术开发。首都博物馆网站系统综合考虑了当前技术发展趋势,采用了J2EE、内容管理、XML、多媒体等技术,实现了系统的服务性和实用性,并考虑到了可扩展性。

1. 打造技术架构

在系统结构上首都博物馆网站采用J2EE企业级应用技术,支持多层构架,界面表现层、业务逻辑层、数据访问层分开。多层结构成为应用方案的基础,除了方便开发人员,还有利于把数据处理和界面分离,增加界面的灵活性,同时有利于提高开发效率,降低维护的工作量,而且可以分载负荷,构成强大的计算环境。系统开发完全遵循J2EE标准,使系统不受硬件平台和系统软件平台的限制,方便系统进行移植。

同时,系统支持Web Service。因为考虑到首都博物馆数字化建设包括多媒体采集与存储系统、文化遗产管理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多功能会议厅系统等多个组成部分,各部分间有数据和应用的集成要求。而Web Service技术恰恰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可以实现与其他系统的集成。

另外,由于支持XML技术,不同应用系统数据可交换,提高了系统的开放性及可扩展性。

在后台系统软件方面,应用系统软件主体基于内容管理与技术和全文检索技术,为网站的功能设计和扩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系统采用内容和模板合成的方式,生成网页,以HTML静态页面为主,大大提高了网站访问的响应速度和性能。

后台对网站内容进行采集、加工、组织、存储、管理和,需要强大的后台管理和系统,满足网站策划和设计人员需要。首都博物馆网站管理和系统采用的内容管理技术,将不同类型的内容全部以数字化的方式妥善保存,并利用足够的信息查询手段对所保存的数字内容进行查询、检索、分析处理,使数字内容能够得到充分利用。这里所指的数字内容包括以数字方式展现的文档、出版物、图像、视频、多媒体等。与有形的文字、图片资料一样,这些都是博物馆的宝贵财富,并且随着博物馆信息化系统项目工程的逐步实施以及计算机等技术的进步和普及,这些数字内容会越来越多,价值也将越来越大。

2. 体现服务功能

首都博物馆网站服务功能集中于前台和后台两部分,建立在统一技术支撑平台上,前台主要针对互联网用户服务,后台为网站编辑人员服务。

其中前台根据访问者的个性化需求,对板块内容和表现形式进行了精心安排。倡导视像化,为给访问者带来更多视觉体验,网站在体验栏目提供360度全景影像、文物三维数字化展示、展览活动的视频,使用户身临其境。在少儿网站设计动画、游戏,对较偏僻的汉字加注拼音,寓教于乐。在研究板块提供全文检索功能,方便专家学者对海量资料的利用。为方便访问者浏览内容,在首页增加“快速通道”链接专栏,并特别设计了树形导航栏。除了提供文字、影像等信息外,网站还根据需要提供多种应用服务,如问卷调查、北京文史资料检索、网上商店、留言版、电子杂志下载等。

突出服务特色

首都博物馆网站确定“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就是要成为一个向公众传播知识的平台。因此,网站开展的结构框架设计、栏目搭建及技术开发等一系列工作都紧紧围绕服务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突出服务特色。

1. 网页艺术设计

网站选用首都博物馆馆标和首都博物馆建筑主体部分的深红、米黄、青铜绿和中灰作为主体颜色,分别象征: 皇宫红墙、木构建筑、青铜器、古城墙及四合院。在页面布局设计上,根据大众视觉习惯的研究结果,在首页栏目布局突出了重要信息,包括最新展览、最新活动预告及新闻、首都博物馆的重要公告等,保证用户点击一次就能看到正文内容。同时,为强调布局的简洁清晰和栏目的逻辑关系,网站采用了Windows资源管理器目录树结构作为网站目录。

2. 开设会员功能

首都博物馆网站是国内第一家建立网上会员制的博物馆网站。会员可以建立自己的博物馆,通过登录首都博物馆网站的珍品典藏、网络讲堂、学术论著栏目,从中挑选自己喜爱的文物图片或文字资料,在“我的博物馆”栏目中,依照自己的意愿建立完全个性化的私人博物馆; 可以不定期地收到首都博物馆最新展览及活动的通知通告,使每一个精彩展览都不会错过。通过注册时会员填写的邮件地址或手机号码,网站后台维护人员以电子邮件或手机短信的方式推送展讯及活动信息。

3. 建设少儿网站

自2002年起,首都博物馆少儿网站是国内文博界第一个专门面向中小学生的博物馆网站。少儿网站考虑到符合中小学生的心理特点、阅读习惯,以卡通人物引导的方式,带领浏览者进行探索性的访问,强化了寓教于乐的效果。卡通人物设计新颖,个性鲜明,能够让小朋友在浏览网页时增加亲近感,摆脱了说教式的知识介绍。为符合孩子活泼、好奇心强的天性,网站除了采用图文并茂的方式之外,大量运用Flas、视频节目等展示手段,并增加漫画形式讲述博物馆知识,贴近孩子们的生活。少儿网站宗旨是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教育中小学生爱北京、爱祖国。自开通以来,受到广大中小学生、老师及家长的喜爱,为中小学生提供了一个内容丰富的健康网站。

4. 后台系统方便快捷

首都博物馆网站采用的后台系统支持多站点管理,即一套系统可管理多个独立的站点、子站和频道,各站点之间有严格的权限管理,具有独立的采、编、发流程,互不干扰,却又可以在多个站点间进行资源的共享,实现了多个站点的统一管理,数据的集中存储。因为首都博物馆网站组同时兼顾中国博物馆学会网站和其分支机构博物馆数字化专业委员会的网站建设和管理等工作,因此在一套系统中同时管理首都博物馆网站、中国博物馆学会网站、中国博物馆学会数字化专业委员会网站下衍生的各个频道和专题站点,并在各站点之间进行资源共享,非常方便。

系统采用模板技术,实现了模板可视化编辑,技术人员可以利用Dreamwaver制作模板,并能够直接可视化插入模板组件。通过模板技术实现内容和表现形式分离,便于网站的改版和网站内容的利用。同时,系统提供了基于HMTL的可视化稿件编辑器,不仅可以对稿件内容进行编辑,还可以对稿件的页面显示效果进行编辑,可以在稿件中任意插入图片,并随意变换位置。此外,还支持多媒体文件、表格、音频、视频、Flash、360度全景影像等多媒体信息的; 以手工或自动的方式建立与其他稿件的关联,便于制作专题页面。另外,系统可支持多语种、提供网站访问统计等,避免了因大量复杂操作带来的错误,大大提高了网站内容制作及更新的效率。

首都博物馆网站作为博物馆新媒体,已经在服务社会、服务公众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未来将进一步加大这一领域的研究力度,继续探索网络媒体应用于现实服务的新方法、新领域,不断推动博物馆工作科学发展。

链接

首都博物馆简介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