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30 08:36:26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股票投资理论与实践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投资是为了获利,股票投资作为一种高风险、高回报的投资在兴起以来就受到了人们的关注,特别是近年来炒股的人越来越多,一夜暴富与瞬间一贫如洗都有可能出现。股票投资有风险,股票市场其实是一个巨大的随机系统,在这个系统当中出现的许多现象都具有极大的随机性,所以对股票投资进行概率分析是可行的。概率论对不确定性或者随机性进行研究的科学,是通过对大量的现象的分析,科学的判断某类现象出现的可能性大小。数理统计是概率论的发展和深化研究,这两种理论在股票投资中的运用都对股票投资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下面先讲一讲概率论在股票投资中的运用。
一、概率论在股票投资中的运用
股票投资是一个过程,从股票的选择到最后获得股票收益都存在一定的风险,股票投资就是一种风险投资,在投资的过程当中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分析研究,可以降低风险,概率论就是这样一种方法。
(一)概率论的内涵
概率论是对大量随机现象进行理性分析,从而对某一个现象出现的可能性大小做出科学判断。对这些得出的结果进行研究,比较这些可能性的大小,研究这些可能性之间的联系,预测可能会出现的问题是概率论的理论方法。概率论因其对随机现象的科学、客观分析被大量的运用到各个行业领域当中,并且产生了一系列的其他理论。特别是在风险投资当中,概率论更是体现了它的优越性。股票市场看是无规律可循,其中的现象也是随机现象,概率论就是研究这些随机现象,并且在这些随机现象当中找到规律性的一种研究方法。概率论的运用在股票投资中直接关系着股票投资的各方面。
(二)概率论与股票选择
股票投资具有很大的风险,股市也是一个随时在变化的系统,不存在绝对或肯定的真理,具体我们可以这么理解,就是在股市中不存在完全的肯定的走好的股票曲线,同时也不存在完全否定的不走好的股票曲线。股票选择是进行股票投资最为重要的一步,股票风险的大小也和这一步有密切的联系。选择一支好股票是股票投资者的期望,这不仅可以获得较好的收益,也可以规避股票的固有风险。股票的价格波动幅度相较于其他投资方式来说比较大,要在股市当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要谨慎的选择投资对象。股票市场上任何一个股票曲线其走势都不是绝对的,走好的情况不是绝对的,走坏的情况也不是绝对的,具有较大的随机性,所以对这类曲线不能深信不疑。运用概率论对这随机性曲线进行研究,计算出相应的走好或者走坏的概率有多少,哪种情况的概率较大,哪种较小,研究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可以对股票的投资选择提供可靠的参考。但是这种研究结果在实际的选择上也只能作为一种不错的参考,具体的情况还要结合实际情况和经验教训做出选择。
在具体的股票投资中,如果能够很好的运用这些概率数据分析,就会将投资的利润率最大可能地提高
1.概率论与具体炒作尺度
如果股票的一类图形走好的概率是90%,就说明10支股票中存在9支是走势较好的,就可以选择大胆地满仓操作;如果股票的一类图形走好的概率是70%,就说明10支股票中存在7支是走势较好的,就可以选择在1/2以上的仓位进行操作;如果股票的一类图形走好的概率是50%或者是以下,就要慎重进行投资了,一旦投资失利,就会造成亏损,所以最好不要进行投资。但是也不是说所有的图形都是适用的,这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例如有的图形其中有1只股票涨得非常好,但同类的其它图形涨势都不好,仔细分析可以发现这种图形说明的是赚钱的概率微乎其微,如果能够赚钱也完全是运气好,因此最好慎重投资,或尽量不要投资。
2.概率论与创新高存在不准确理论
所谓的概率论与创新高存在不准确理论就是说不一定创新高的股票就是好股票,因为好股票的图形就是要走好,必然90%要创新高,不创新高,就不能产生很高的价差。相反,创新高后的股票并不一定都能够继续走好,因为在大盘走势好的情况下,创新高后能够继续上涨,才是真的突破,若大势不好,创新高后绝大多数的股票都不能走好,就不能实现真的突破。
3.概率论与股评
股票投资者在进行股票选择的时候往往会参考其他股票投资者的股票推荐,这种股票推荐是建立在一定的实践验证基础之上的。股票投资无论到最后是赚或者是赔都具有一定的随机性,所以可以运用概率论进行风险研究。有的股票推荐者倒是推荐了一大堆股票,赚钱的股票也不少,但是只占推荐当中的极少一部分,在宣传的时候隐去其他不说,大肆宣扬那几支赚钱的,这种推荐不是一种有效的参考。运用概率论对股票进行这种赚赔的计算,哪些股票赚的几率大,哪些赔的几率大,可以为股票投资者提供选择的参考。
二、数理统计在股票投资中的运用
(一)数理统计的内涵
数理统计是随着概率论而发展起来的,它研究如何收集、整理以及分析研究受随机因素影响的数据,并据此对所关注的问题作出预测,从而为采取或者作出决策提供有效可靠的依据。二十世纪以后数理统计的假设检验、回归分析等等理论广泛的运用到各个理论,特别是近年来计算机技术的普遍运用,使数理统计不断发展。
(二)回归分析与股票投资
作为数理统计方法之一的回归分析是一种研究一个随机变量对另一个随机变量的依存关系的研究方法。这种数理统计方法可以按照研究变量的多少,自变量和因变量间的关系分为一元线性回归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运用到股票投资当中可以起到一个有效的预测作用,具体的操作方法是利用若干个既定的样本值得出关于这些样本值的曲线,再根据这个样本值来预测下一个可能会出现的值。回归分析法不仅可以风险预测某一支股票的收益也可以预测它的收益可能会出现的下跌情况。对于股票投资来说这种方法对某一支股票接下来的可能走向的预测,从而为股票投资者提供决策建议。但是回归分析是以一定合理的定性分析为基础的,没有这种基础,那么所得出了结论就不一定可靠。下面以一元线性回归分析为例对股票投资收入进行了分析,具体如下:
假定观察值样本为:n,得出样本回归线,再通过它估算第n+1个值。某证券公司的投资收入见表1。
表1 某证券公司投资收入表
年度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股票投资
/千万 120 160 190 270 320 400 450
通过表中的数据可以预测该证券公司在2012年、2013年的股票投资收益状况。通过作散点图分析,可用一元线性回归进行预测。为了使计算起来更加方便,可设X1=-3,X2 =-2,X3=-1,X4 =0,X5=1,X6=2,X7=3,那么2012年、2013年则分别为X8=4、X9=5。Y1=120;Y2-:160;Y3-=190;Y4-=270;Y5-=320;Y6-=400;Y7-=450;因为ΣXi=0,所以可将其带入公式中得到参数a0、a1。
=1910/7=272.86
=1460/28=52.14
所以得样本回归线为272.86+52.14X,由此回归线,2012年、2013年的投资收益的预测值可计算如下:
Y2012=272.86+52.14×4=481.42 (千万元)
Y2013=272.86+52.14×5=533.56(千万元)
三、总结
股票的投资风险是存在的,不能消除,只能规避,所以采取有效的措施可以降低风险。概率论和数理统计都在股票投资当中扮演者十分重要的角色,它们可以减少股票投资风险,为投资决策提供比较可靠的建议,获得投资效益。无论是概率论还是数理统计都是建立在对大量随机现象的分析之上,以这种方法来对股票投资进行决策指导是有用的,对于投资者来说,也是一种理性的选择。
参考文献
[1]侯新华.概率论在股票投资中的运用[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01).
[2]徐丙臣,吴玉华.股票投资的风险规避[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2(02).
【关键词】行为金融 个体股票投资者 投资决策
行为金融学研究对于金融理论的发展、资本市场政策法规的制定、市场监管、上市公司投资者关系管理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中国股票市场属于新兴的股票市场,在政府监管、市场微观结构、股权结构及投资者构成等方面都有自己的特点。因此,通过对中国股票市场构成主体的个体投资者行为特征的研究,对丰富、验证行为金融理论,对于中国股票市场的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行为金融学相关理论及其启示
行为金融就是将心理学尤其是行为科学的理论融入到金融学之中。它从微观个体行为以及产生这种行为的心理等动因来解释、研究和预测金融市场的发展。这一研究视角通过分析金融市场主体在市场行为中的偏差和反常,来寻求不同市场主体在不同环境下的经营理念及决策行为特征,力求建立一种能正确反映市场主体实际决策行为和市场运行状况的描述性模型。
行为金融学的主要理论观点包括:有限理性理论、前景理论、价值理论、羊群效应、有限套利理论、投资者认知有限理论等。
这些理论给我们的启示是:股票投资者在进行投资决策时,受到各种客观的和主观因素的影响,并且存在一定偏好。通过研究投资者的行为,我们总结出投资者行为的偏好及主要影响因素。个体可以了解自己决策偏好,有意识地对投资策略进行适度调整,尽可能避免因决策错误造成不必要的损失。政府和股票市场监督管理机构可以根据这些主要影响因素预测、分析、判断股票投资者的行为,必要时进行有效引导,以维护股票市场的正常秩序,使我国股市稳健发展。
二、研究方法与角度
本文以行为金融学为理论指导,采用文献综述和问卷调查法,以608名有投资经验的社会个体投资者为样本,从行为金融的角度入手,对影响他们投资决策的因素的进行调查,从投资者的基本财务状况、外部环境对投资者行为的影响、信息披露情况调查、上市公司影响因素以及投资者本身的认知偏差五个方面对股票投资者的决策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三、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通过本次调查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我国个体股票投资者在证券投资决策时更倾向于购买蓝筹股、低价大盘股和科技股。而选择购买这几种类型股票的主要原因是它们的市盈率低,并且业绩好。
个体投资者在买卖股票时主要受到外界宏观环境和个体生活的社交环境,以及个体主观因素三方面信息的影响。
外界环境的信息,如国家宏观政治、股市法律法规及政策信息、上市公司披露的信息、行情走热的专家分析,以及个股或专家的小道消息等因素中,国家宏观政治的变更是被45.3%的投资者认为是投资决策的首要影响因素。而且72.4%的人在不同程度上相信经济发展能够支持股市上升。这也说明了宏观经济因素对股民的股市预期颇具参考价值。
由于人不是孤立存在于社会的个体,所以在决策时难免会接收到来自社交圈里他人给的建议或意见,此时有28.9%的股票投资者会听从他人意见、放弃自己的想法,27.6%的股票投资者会综合考虑他人建议进行决策,还有43.4%的人不理会他人意见,坚持自己的想法。可见,超过一半的股票投资者会在一定程度上会采纳他人意见。
当然,除了外界因素的作用以外,投资者自身的技术知识、认知习惯和个性,也会对股票买卖行为带来影响。个体知识和获取的市场信息是有限的(例如调查中我们也发现,并不是所有投资者都能读懂并利用到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他们就不可能从公司详细的财务状况这方面对股票进行评估),加上自身的对损失的厌恶、害怕后悔,以及把一部分希望寄托于政府行为的偏好,致使股票投资者的决策难免带有主观判断。
(二)建议
根据上述特征,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股票个体投资者提出建议:
一、标准投资理论:利率水平与股票投资需求成反比
利率被誉为宏观经济的“晴雨表”,而股票市场是宏观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利率的调整对股票市场具有某种程度的影响力。货币当局调控经济的政策手段必然会对股市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而在各种货币政策工具中,利率的调整对股票市场的影响最为显著(Bemanke,1992)。我国自1990年12月19日至2008年5月20日,共实施38次利率调整,其中22次加息,16次降息。按照标准金融理论,股票作为一种虚拟资产,其价格波动有自己独特的运行方式,但在―个理性的市场中,股票的价格还是以股票价值为基础的,根据股利贴现模型,股票价值与股息和贴现率的函数表达式如下所示:
函数表达式中的V为股票内在价值,Dt是股票第t期支付的股息和红利;r是贴现率。该式表明有两大因素直接影响股票内在价值,一是未来的股息和红利,股息和红利与股票价值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利率提高不但会增加企业财务成本,减少企业的盈利,而且利率提高会抑制宏观经济投资,从而减缓经济增长,两者都会使股票预期的股息和红利减少,股票价格会下降。二是贴现率,它与股票价值存在负相关关系。利率上涨诱发贴现率的上升,将导致股票价值的降低,从而也会使股票价格相应下降。
此外,从资金供求关系角度看,由于资产组合替代效应的存在,利率变动会影响存款收益率,投资者就会在股票、银行存款与债券之间进行资产选择,以期达到资本保值与增值的目标。资产的新组合使资金流向发生变化,从而导致股市存量资金的变化,最终影响到股票市场的资金供给和股票价格。利率上涨使一部分资金从股市转而流向银行储蓄或债券市场,减少了股票市场存量资金,造成股票需求减少与股票价格下降;反之,利率下降,股票市场存量资金增加,股票价格将上升。
综上所述,按照标准金融理论的分析,利率水平与股票需求成反比关系,利率提高会降低股票需求,造成股价下跌。
二、实践表现:利率上调,股价不降反升
本文选取了2004年10月至2007年12月的9次利率调整(都是加息)及加息后股市第一个交易日作为研究对象,其原因是:截至2004年10月,中国股市经过了近14年的发展,已经逐渐趋于稳定,市场的反应是投资者投资决策的真实反应;此外,投资者经过14年的股市沉浮,经历了多轮牛市和熊市,逐渐趋于理智,对诸如利率调整这样的系统性风险采取的是自我认知型的投资策略。
由上表可以看出:面对9次加息,上证指数与深圳指数仅有1次下降,其余8次股指不降反升,其中6次升幅超过1%,特别是2007年7月21日的加息,首个交易日市场更是以少有的暴升而作为结局。这种因投资者非理性投资决策而导致的市场“违反常理”的异象,不得不使人们对标准金融理论的有效市场假说及理性人假设表示质疑。
三、理论和实践背离的解析:交易价值驱动的非理性投资行为
以理性人假设和有效市场假说两大基石构筑起来的标准金融理论认为:投资者的决策是建立在理性预期、风险回避、效用最大化以及相机抉择等假设基础之上的。其中,有效市场假说的理论基础由三个逐渐弱化的三个假设构成:第一,假设投资者是理性的,可以理性评估资产价值;第二,即使某些投资者不是理性的,但由于其交易具有随机性,可以相互抵消,不至于影响资产价格;第三,即使投资者的非理并非随机而具有相关性,市场中的理性套利者也可以通过无风险套利消除这种影响(安德瑞、史莱弗,2003)。但在证券市场的现实运行中,市场本身是否是一个可以理性评估的以价值投资为基础的要素市场,市场的参与主体是否具有理性的决策个性,这两方面因素会直接影响到上述三个假设条件的成立。
(一)关于股票价值构成的重新思考
对于依据标准金融理论假设下形成的传统证券投资理论,早期的经济学家欧文・费雪、凯恩斯及证券投资大师格雷厄姆等人对此就存有异议。凯恩斯曾指出,无人能确切地了解未来的收益的前景与股息支付,因而“多数人主要关心的不是对一笔在其投资期间的可能收益做出准确的长期预测,而是抢在公众之前预见到惯用的估价依据的变化”(凯恩斯,1936)。并且,由于人是有限理性的,即人们由于精力、能力和信息获取、处理等方面的有限性,在面临决策时,不可能对各种选择方案进行全面、详尽的计算和评估,其所做出的行为是一种理f生和感性的搀杂物。因此,股票市场并不是一个能精确衡量价值的“称重器”,它的表现就如一个“投票机”(吴彤,2000)。
在关于股票投资理论的研究中,价值投资理论是比较受重视且被市场普遍认可的理论,但是,股票的价值究竟是什么?对此一直没有形成共识。格雷厄姆认为,股票的价值“是指一种有事实――比如资产、收益、股息、明确的前景――作为根据的价值,它有别于受到人为操纵和心理因素干扰的市场价格”(格雷厄姆,1999)。从格雷厄姆的这一定义上看,尽管他不完全认可标准金融理论的假设,但也仍然没脱离传统的价值投资理论框架。关于股票投资价值,目前大多数学者较一致的认识是:
股票投资价值:股票内在价值+投资风险价值
公式1
笔者认为,公式1投资价值模型存在两个重要缺陷:一是基于投资风险不确定,投资风险价值是很难度量的,这样,股票投资价值的测算公式也就缺乏应用价值;二是这里的风险更多地是考虑不确定的企业收益前景与股息支付政策,仍然围绕企业进行评估,且视野仍专注于一级市场。事实上,股票投资价值不仅体现在虚拟资产的隐含价值上,还体现在股票的可变现性,即二级市场流通的价值之上。如果将股票流通价值考虑在内,股票投资价值计算公式应扩展为:
股票投资价值=股票内在价值+投资风险价值
+股票流通价值 公式2
考虑到股票的投资风险既有来自于企业本身的,也有来自于股票交易过程之中的,来自于企业内部的风险可以直接修正企业内在价值,而来自于流通过程之中的风险可以直接修正交易价值,因此,公式2可以简化为:
股票投资价值=股票内在价值+股票交易价值
公式3
公式3中,股票内在价值是同企业的经营绩效及股利政策密切相关的,而股票交易价值主要受二级市场股票的流动性、供求状况、投资者投资心理以及政策
和监管环境等因素的影响。
公式3的引入可以揭示这样的事实:股票投资成败受到两大因素的影响,一是发行主体,主要是上市公司的影响;二是流通主体与流通环境,主要是投资群体及投资环境的影响。而在资本市场发展的不同阶段和不同地区,两大影响因素都可能成为影响市场投资行为的主要因素。
综上所述,利率上调,股票价格不降反升,就可由公式3中的交易价值驱动得到合理解释。
(二)中国股票市场交易价值驱动的表征
中国证券市场是一个新兴市场,虽然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与欧美等国成熟的市场比较还有很大的差距,在股票投资的价值追求上,还属于典型的以股票交易价值为主要目标的市场。也正基于此,在交易机会比较充分的情况下,加息也就很难改变股市原有的运行轨迹。
1、股市运行与宏观经济的弱相关性
在一个以股票内在价值为投资基础的市场中,股票市场与本国的宏观经济、甚至世界经济的发展都有高度相关性,股价指数是当之无愧的宏观经济运行的“晴雨表”。但在一个以交易价值为基本目标的证券交易市场中,市场的交易机会才是投资者关注的首要因素。尽管宏观经济对这些交易机会的产生也有着重要的影响,但投资者更偏向于股票的短期价格波动。长期以来中国股票市场运行的宏观经济“晴雨表”功能并不明显,也有学者认为是中国股票市场规模较小、发展尚欠规范等原因所致,但笔者认为,以追求市场交易价值为目标才是问题的本质。
2、内在价值投资通道不畅
在美国等成熟资本市场,投资者股票投资的价值基础是股票的内在价值,在这种投资目标中,投资者看重的并不是股价波动所形成的差价,纯粹依靠差价来获得收益的投资者并不是真正的投资者,而是所谓的投机者。对于大多数美国投资者来说,上市公司持续稳定的现金分红是他们所期望的投资回报。而我国股票市场运行的一个重要功能是融资,也正是因为这样的原因,相当数量的上市公司重融资、轻回报的行为倾向严重。以2007年为例,2007年是上市公司利润大幅度增加的一年,但即使是在这一年,股东的分红收益率也仅为0.99%(李静、周俊,2008)。这意味着以此标准进行股票投资,若以追求现金分红回报为目标,投资者大约需要100年才能收回投资本金。上市公司的这种回报模式也促使大多数投资者,忽略股票的内在价值而转向追求交易价值。
3、流动性决定市场整体运行趋势
中国股市始自于2005年6月的牛市与流动息相关。由于人民币升值的预期,境外资金也通过各种渠道流入中国资本市场,“流动性泛滥”成了2006、2007年中国资本市场中出现频率较高的词汇,正是在这种充足的流动性支撑下,股票交易有了足够的资金保障,交易机会频现,而国内城乡居民的储蓄存款持续流入股市,更加剧了股市的流动性。因此,在这一时间段的加息,甚至是多次提高银行存款准备金率,都没能减少市场流动性,也就未能动摇股市上涨的基础。相反进入2008年后,随着美国次贷危机的扩散,境外流动性的抽回,国内股市资金回流银行,股市的流动性急剧萎缩,恰恰又成了以交易价值为目标的中国股市快速下跌的缘由。
4、过度交易明显
投资者频繁交易和高换手率是一个以交易价值驱动的股票市场的显著特征。中国的股票市场自成立以来,年度平均换手率一直居于世界主要证券市场的前列,详见表2。
自2005年6月创下阶段性的低点后,中国股票市场用两年半左右的时间走了出了喷薄向上的牛市行情。在此期间,投资者过度交易明显,如表3所示,2006年日均成交金额375.39亿元,是2005年日均成交金额的2.87倍;2007年日均成交金额1903.12亿元,是2006年日均成交金额的5.07倍。
Kahneman和Tverskv的研究成果向人们展示了在不确定条件下,决策可以系统性地偏离传统经济学的理性假设。他们主张:人们通常而言,不具备运用经济学和概率论的知识,全面地分析问题和做出判断的能力(Kahneman D&Tversky A.,1988)。有鉴于市场和企业中的金融决策均是由作为经济主体的个人或企业做出,因此金融市场决策均具有自信因素所导致的某些经济特征(桂荷发、蔡明超等,2007)。从2004年10月到2007年12月,中国金融市场的9次加息调整,其中2004年中国股市处于低靡状态,那次加息也是9次加息中唯一使股指下跌的一次,2006年和2007年的8次加息,股指不降反升,同时伴随成交量、成交金额的加速放大,充分说明投资者在中国股市短期向好的预期下,投资者“财富幻觉”和市场“赚钱效应”凸显,投资者非理性心理不再遵循标准金融理论进行决策,而是依赖于一些思维惯性做出直观推断,过分追求交易机会,乃至于发生过度交易。同时,通过交易量和交易金额可以看出,中国证券市场目前这种过度交易并非是个体行为,而是具有较明显的系统性倾向。
5、市场参与者众
市场参与者众是追求市场交易价值目标的又一个表征:随着股指的攀高,投资者人数持续大增,市场深度大幅提高。如表4所示,2007年上半年净增投资者人数达到前三年总和的3.27倍,投资者开户数达到10705.64万户,截至2008年4月底,沪深两市账户总数更是达到了14446万余户。
Kyle和Wang建立了一个双头信息垄断模型,指出非理性投资者可能获得比理性投资者更高的净投资收益,而且,非理性投资者自身发现,他们采取非理性决策能够获得比采取理性决策更高的投资收益(Kyle Albea S.and Wang,F.Albea,1997)。如果说2004年和2005年新增投资者是由于随着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和个人素质的提高,不断有潜在投资者成为现实投资者,那么2006年和2007年投资者增幅之大,特别是2007年,投资者的账户一年增量达到6033.02万户。而此前16年的存量才为7854.00万户,这已非上面原因所能解释。大量的非理性投资者进入证券市场,正是他们的加入,助推了证券市场成交量和成交额的大幅增加。高企的股价并不能阻止他们的涌入,这是无法用传统的企业内在价值追求来解释的。
6、股票价格大幅波动
在投资者投资收益过分依赖二级市场交易差价的情况下,一方面会出现传统投资理论无法解释的脱离企业内在价值的“非理性投资”;另一方面也会引发过度投机,造成证券市场过度波动。
中国股票市场自2005年6月6日上证指数创下998.23点的低位后,到2007年10月19日上涨到6124.04点,涨了5倍多,而后,用不到一年的时间,上证指数又大幅下跌到2000点之下。以理性人假设为前提的标准金融理论从股票预期未来现金流量的折现来定价,无法解释在此期间股票价格的大幅增加和减少。金
融市场中追求交易价值的投资者的行为模式并不是完全理性的,投资者的情绪是资产定价的重要因素(伍燕然、韩立岩,2007)。在股指连续攀高或大幅下跌这样一个阶段性运行过程中,过度自信或过度悲观的投资者在证券市场中充当了流动性提供者的角色,惯性思维定势左右着投资者的决策行为,当趋势力量足够明显时,少数投资者理性的思维并不能改变这种趋势。
四、结论与启示
从交易价值驱动视角分析中国股票市场经9次加息不跌反涨的深层次原因,本文得出以下结论和启示:
(1)资产的价格不仅仅由内在价值所决定,而且还由投资者的非理性因素,诸如心理、情感、情绪等因素决定,这些因素在投资决策的制定和资产定价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特别是在以个体投资者为主体的市场环境下,投资者的非理更为普遍和明显。
(2)中国证券市场还是一个以交易价值为主要追求目标的市场,只要存在正向的交易差价机会,投资者就可以抛开传统的标准金融理论的束缚,忽略宏观经济指标对企业层面的影响,专注于赚取交易差价。流动性支撑、过度交易、市场深度大幅提高、较大的市场波动幅度等市场表征反映了这一事实。
(3)以交易价值支撑的市场更容易产生认知性偏差,特别是当投资者高估自己的认知能力时,他们对事件发生概率的估计就更容易走向极端。过度自信的投资者在面对良好预期的情况下,就会激进地参与股票市场,虽然提高了市场的深度,却因股票价格偏离价值而形成了市场的泡沫。过度追逐交易价值是形成证券市场过多泡沫的直接原因。
现在的社会是市场经济的社会,受社会发展形势的影响,人们的思想也逐步发生转变,尤其是在财富的创造方面,现在的人们不再像以前那样只懂得把钱攥在手里,而是逐渐趋向于投资,用财富去创造财富。
投资是调动产业机构和产品机构、优化资源配置的基本途径,也是投资者实现经济利益的重要手段。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经济市场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投资范围和投资规模将不断扩大,投资主体和投资渠道将逐渐多元化,影响投资的因素也将日益复杂多样。投资渠道和投资方式不同,投资者所承担的风险和所获得的投资收益也将有所不同。投资者只有掌握科学的投资分析理论和分析方法,提高投资决策的科学性,才能降低投资风险,实现最佳投资收益。所以投资分析越来越重要。
股票投资分析顾名思义是指对股票投资方面的分析。要想了解股票投资分析就要先了解什么是股份公司、股票。
股份公司在国外已经有好几百年历史了。而而在中国,也就只有几十年的历史,还有好多人感到生疏。其实我们经常说的一些世界有名的大公司,例如美国的IBM、可口可乐公司、德国的西门子公司、日本的索尼公司、松下公司,无一不是股份公司。国内许多股份公司的产品也早就家喻户晓,比如长虹电视机,春兰空调,嘉**摩托车等等。为什么要采用股份公司的形式那?股份公司有其他企业所没有的优越性一方面他可以筹集到大量的资金,满足社会大生产的需要,另一方面他将风险分散到整个社会极大地增强了企业抵抗风险的能力。
股份公司的股份分别由不同的人持有,每人持有的数量有多有少,而不论多少,凡是持有股份的人就是股东,持有的凭证就是股票。股票的几个特性,无期性、权责性、流通性、风险性。
股票分析包括基本分析和技术分析两部分。基本分析研究影响股票供给和需求关系变化的因素,它的主要内容是分析国家的宏观经济环境、股市政策、上市公司的各种情况以及能够影响股市变化的其它信息,作为股市投资的参考,以帮助投资者研判未来股市发展的总趋势,指导投资者选定入市时机,在众多的股票中,选择确定能够获得较大收益的上市公司进行投资。股票投资技术分析是一种完全根据股市行情变化进行分析的方法,技术分析注重市场本身的活动,其基本假设是:股价有市场上股票的供给和需求决定,供求关系又受许多理性与非理性因素的影响,股价除受市场短期波动影响外,其变化趋势可以持续一段时间,历史会不断重演,即使面对不同情况,不同时期的投资者或许会做出相同的反应。因此投资者可以冲过去的交易资料和股价变化过程所显示出来的有意义的形态和信号的分析中预测股价的变化趋势,选择股票投资时机。
影响股市行情变化的主要因素 ;经济因素、政治因素、公司自身因素、行业因素、市场因素、心理因素。
颜老师通过一系列的案例让我们更深刻的掌握。根据几种典型的股票K线向我们解释了如何抓住投资时机。印象最深的是颜老师给我们总结的投资之术和投资之法。
投资之法是:一、长期价值投资之法,价格是月亮、价值是地球、时间是金钱;价格大大低于价值,买入并持有;价格适度高于价值,开始减持直至减空
二、否极泰来、泰极否来、福祸相依,否时我入地狱、泰时成人之美
投资之术是:一、正常情况,分批买入、分批卖出(一次性判断那是赌博,多次性判断那是智慧),初次买入一般至少在合理估值之下开始
二、正常情况的下跌不止损,实质性利空的下跌止损
三、优秀的股票平常被大家供着高高在上,在非实质性利空下或系统性下跌才有可能被便宜的买到,关注事件性机会
四、平均线理论等技术派理论仅做参考性印证,不做决定性因素
五、股票的选择,大行业大龙头+简单估值+财报分析+网络追踪,简单估值法PE、PB、PEG,估值的简单性经验:牛时PE,熊时PB
六、弱周期股票估值相对稳定,强周期股票估值相对不稳定(如牛末可能PE小反而差,熊末可能PE大反而进入价值区,可使用结合PB、重置法、财报补充、长期年份的追踪等修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