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产业发展范文

时间:2023-05-30 08:36:28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经济产业发展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经济产业发展

篇1

(一)发展阶段和发展水平的总体判断从全区情况看,近年来广西文化产业有一定发展。根据统计部门完成的广西文化产业发展统计数字,2010年广西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180.21亿元(按国家统一口径调整,含法人单位、产业活动单位和个体户等),比2009年增长26.89%,其中全区文化产业法人单位增加值为159.21亿元,占广西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68%,比2009年提高0.05个百分点,比2009年增长28.28%。文化产业的不断发展不仅提高了人民的文化生活质量,也推进了和谐广西建设。但从总量来看,2010年广西文化产业法人单位增加值的增速低于全国3.29个百分点,文化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低于全国1.07个百分点。文化产业增加值总量、占全国GDP的比重和占全国文化产业增加值的比重均落后于广西经济总量在全国的位置[9],文化产业发展亟待发力。就广西北部湾经济区而言,地区差异明显是广西文化产业发展的另一个现状。在全区14个市中,2010年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在50亿元以上的只有南宁市(59.29亿元),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其余三市均尚未突破10亿元大关,防城港、钦州两市各只有2亿多元。法人单位增加值占本地区GDP比重高于全区平均水平的有南宁(3.29%)、北海(2.32%)2个市,防城港市、钦州市的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不到1%。基于2010年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各市文化产业增加值情况,有学者将广西主要城市文化产业竞争力进行排名[11]。从排名结果看,南宁、北海、防城港、钦州四市分别排广西14个市的第一、第五、第六、第七名。南宁市的综合得分远远高于其他城市,这与实际相符,作为广西的首府和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核心城市,其无论是在产业化发展的基础条件、市场化程度,还是在相关产业支持条件等方面都高于其他城市。而北海市、防城港市、钦州市的文化产业发展水平较低,基础因子和发展潜力因子对文化产业竞争力的提高作用不大,文化产业还没有形成一定的发展模式。总体说来,目前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文化产业还处于粗放型、初期到中期的起步发展阶段。(二)四市文化产业各有优势,互相补充,共同发展。从单个市来看,其对各自文化资源、文化发展目标还比较清晰。但从区域文化产业发展来看,各市自成体系,未能实现区域合作共赢与有效整合。(三)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区域文化产业发展的突出问题与思考目前,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文化产业存在规模偏小,产业链不完整、发展不均衡、结构松散、产出效益低、区域辐射能力较差等问题。但从区域文化产业视角分析,其主要存在以下的问题:1.资源未能有效整合。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内四市虽然有各自的规划,但就经济区整体而言,尚没有以经济区为一体的文化产业总体规划出台,没有形成贯通的产业链条,也未能在政策、社会氛围和资源整合上形成合力。四市文化产业发展缺乏互动与合作,交流联合少,未形成集约化和产业化开发的主体模式,一体化程度低。各市产业布局差异性不够,在产业政策、项目设置、发展目标、龙头企业设定方面趋同;区域特色资源的强势聚集与优化配置方面转化率和利用率低。其区域文化产业资源开发发展缺乏长期、规范、稳定、深入的联系,合作潜力有待进一步挖掘。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区域文化产业发展具有多种优势叠加的特点。比如,特殊的区位优势,经济区开放开发的优势,在广西相对的经济基础优势,国际区域经济合作优势等。综合优势未能有效发挥,因此如何用好用足优势是其发展的关键。2.创新理念认识不足。根据波特产业竞争力四阶段①,虽然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文化产业存在优势并取得一定的成效,但与发达地区文化产业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其仍处于起步、探索、培育时期,即要素驱动向投资驱动发展的阶段。要在2015年实现支柱性产业的目标,按照文化产业发展的跳跃性程度,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文化产业发展应该走跳跃式区域文化产业发展模式②。而其应如何创造条件,跳过工业主导阶段,直接步入文化产业快速发展期,走出一条西部后发展地区文化产业发展创新驱动的新路径,目前在学理层面缺乏探讨。如何以区域文化产业理论为指导,将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作为一个区位文化产业整体进行分析、论证,特别是在广西文化产业发展的大背景下以及面向作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桥头堡的战略地位来思考经济区文化产业发展,尚待分析探讨。3.区域文化产业特色不鲜明。评价区域文化产业发展的标准是区域文化产业竞争力,大而全并不是一个区域文化产业发展良好的必备条件。区域文化产业发展应该有所取舍,突出特色。从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四市文化产业规划来看,出现“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现象,市与市之间文化产业出现同质重构现象。从整个经济区而言,未能体现出作为区域文化产业的特色。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作为后发展地区,其文化产业发展更应该思考特色发展和错位发展战略。

篇2

中图分类号:F12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5194(2007)04-0152-05

21世纪的两个最重要的特点是经济的全球化和城市化,城市竞争趋势明显加强。在这样的时代大背景之下,作为城市化、工业化的产物――总部经济就成为提升城市竞争力和国际化水平的重要途径。

总部经济是中心城市一种新的区域经济形态,是在区域之间存在资源禀赋差异条件下,市场对区域间资源进行再配置的表现形式,是高级形态的产业集群。总部经济已成为区域经济增长和地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强劲引擎。

一、重庆发展总部经济的优势

重庆是中国西部地区打造总部经济的最佳场所,是西部对企业总部最有吸引力的中心城市。据来自国际知名的房地产调查、服务及投资管理公司仲量联行2005年对200家500强企业在中国投资战略以及扩张时间表的调查结果表明,在未来两年内,重庆市场对世界500强的吸引力将位居西部第一,在全国的排名甚至将会超过深圳与广州,仅次于北京和上海而居第三位。重庆有这么大的吸引力,是基于如下优势。

(一)区位优势

区位优势是最大、最本质的优势,其他优势都是派生的优势。重庆位于长江与嘉陵江的交汇处,地处中国的中西部结合部,承东启西。正足这种区位优势,是西方国家在19世纪选择重庆作为通商口岸的根本原因,也是重庆成为长江上游经济中心的根本性条件,从而成为总部氽业高度聚集的最有利条件。

重庆直辖后,中央为了发挥重庆的区位优势、推进长江上游经济中心建设,加大了重庆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数任市领导均把大兴交通作为振兴重庆的切入点,数次修订重庆交通规划,1997年规划到2020年实现“一环四射”,2000年改为到2020年实现“二环八射”,到2003年又改为到2010年实现“二环八射”,使公路交通建设不断提速。同时,黄镇东同志仟市委书记后,又十分强调重庆的水运优势,提出到2010年建成长江上游的航运中心的目标,为此实施了长江干线、嘉陵江、乌江支线的“一干两支”航道骨架的建设,及重庆主城、万州两个上枢纽港和涪陵、江津、奉节、合川、彭水5个重要港口的建设等,尤其是以寸滩港为龙头的集装箱港口建设。

交通建设的提速,提高了晕庆交通的便捷性、通达性,使重庆区位优势所积蓄的市场潜力进发出来。

(二)直辖优势

1.西南大区的撤销成就成都成为西部地区总部高度聚集地。1954年,西南大区撤销,重庆由四大中央直辖市变为四川省辖市。成都在成为四川行政中心的同时,也接过了重庆直辖时在西南地区所承担的经济调控职能,原设在重庆的西南地区的管理、调控机构如电管局、民航重庆处(西南管理局)等陆续迁往成都,设在重庆的大区银行的撤销增强了成都的金融调控权,设在成都的商业采购、批发机构层级均高于重庆;由四川行政中心地位所决定,各省政府驻川办事处理所当然设在成都,外省企业办事处也主要设在成都。由此奠定的良好基础,使得改革开放后成都继续受益,在相当长的时期,外商投资企业西南地区总部首选成都。使得成都成为西南地区总部高度聚集地。

2.直辖市确立了重庆在西部最高的政治经济地位。1997年,重庆再次成为中西部唯一的中央直辖市,确立了在西部的最高政治地位。重庆除了承担中央交办的三峡移民、国企改革等四件大事外,还要承担建设长江上游经济中心的重担,成为撬动西部大开发的支点。重庆这种地位的确立,将构成重庆成为西部地区总部高度聚集地的政治经济基础,增强对外地或外资企业地区总部迁移或设立的吸引力。

(三)市场优势

依托自身特殊的区位优势,重庆有着以川、滇、黔、陕甘南部等长江上游流域地区为主要辐射区的纵深的市场腹地。随着交通条件的改善,区位优势逐步转化为市场优势,展现出强大的市场聚集辐射力。

重庆有西部领先的步行商业街群,创造了全国闻名的重庆模式。解放碑步行街为全国第一条商业步行街、西部第一街,2005年商圈以101.45亿元的社会零售总额在西部遥居第一;观音桥步行商业街是全国有名的“公园+广场+步行街”三位一体的生态商业街,2005年观音桥商圈社会零售总额42.92亿元,也超过成都第一商圈春熙路(36亿元);三峡广场商业步行街是全国步行商业街中有名的文化休闲商业广场。

拥有西部最大的商业批发企业及零售企业。即最大的批发商――重庆商社;最大的零售商――重庆百大楼股份有限公司;最大的零售超市家乐福;全国医药行业最大的零售连锁企业――和平药房。

市场优势及形成强大的的聚散力,加快推进着重庆长江上游商贸中心、金融中心的建设,是相关企业总部聚集重庆的有利基础。

(四)开放文化优势

开放文化具有海纳百川的包容性,吸收、融合异质文化的先进性,从而构成吸纳总部入住的有利文化基础。

1.大江大山造就了重庆开放的文化基础。两条大江交汇于重庆主城,水的灵动及人的亲水性赋予重庆文化永不停息、兼收并蓄的特质;群山包围着重庆主城,山的厚实赋予重庆文化包容力极强的品格。这都是开放的文化特质。正因此,重庆历来站在西部开放的潮头。

2.八年抗战成功进行了“海纳百川”的演绎。八年抗战期间,随着东部地区的沦陷,政府迁都重庆及抗日联盟的结成,工商各业、社会各界、各种党派、各色人种齐聚重庆,使重庆成为大后方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带来东西方文化的大碰撞,国内齐鲁文化、关陇文化、三晋文化、吴越文化、荆楚文化、岭南文化、客家文化与巴蜀文化的大交融。尽管时间仅八年,但影响是深远的。

3.长江上游经济中心的建立将再现开放文化优势。重庆直辖,重新确立了长江上游经济中心的定位。经济中心的实质是区域内外各种商品及要素高度聚散之地,各种文化的汇集之地。开放的城市文化使多种文化能够相互碰撞、交流与融合,产生新思想、新技术、新理念。

4.完善的配套体系。(1)形成了良好的产业聚集平台。以重庆两个国际高新技术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北部新区、西永工业园区、长寿化工园及 30个特色工业园区为载体,搭建了高水平的制造业聚集平台,形成了汽车摩托产业、天然气化工、铝加工等优势产业链,正在加快形成电子信息制造业、家电业等完整产业链。(2)形成了与总部经济相适应的专业化服务支撑体系。国际化程度高、对公司总部吸引力强的城市,服务业在其GDP中所占比重都很高。在重庆城市的发展及产业升级的过程中,主城已基本形成了围绕总部的专业服务支撑体系与总部经济相适应的专业化服务支撑体系,覆盖了金融、保险、会展、商务、物流、电子信息网络等诸多领域。第三产业比重不断提高,都市发达经济圈2005年达51.82%,特别是渝中区达88.48%。

二、发展总部经济的意义及对产业升级的影响

(一)实现城市功能与经济发展协调统一的现实途径

发展总部经济符合城市资源特点,能够有效地发挥中心城区高级人才、科技、信息、市场等高端资源的优势,规避土地、水等自然资源短缺及一般劳动力成本较高的常规资源劣势,在实现城市功能定位要求的前提下,推进经济发展。

(二)提高税收贡献、增强政府调控力的需要

在总部经济模式下,总部经济对区域税收的贡献,不仅包括总部企业自身创造的直接税收,而且还包括其带动的相关产业创造的间接税收。

总部企业对所在区域贡献的主要税种包括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企业所得税(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房产税、契税、资源税、土地使用税、车船使用税和印花税等。其中,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等税种税源具有不确定性和流动性。与总部企业地域上形成分离的子公司、分公司贡献的税收可以通过一定的方式转移到企业总部,形成总部企业对其所在区域的税收贡献;总部企业可以通过资金的控制权、转移定价等方式,将总部企业自身创造的税收。从总部企业转移至其他地区的子公司、分公司。但不管哪种方式,从总体上讲,这些税收大量会留在总部企业所在区域。

总部企业给本区所带来的巨大税收贡献,无疑会大大提高地方政府的经济调控能力,更多用于公共服务设施的完善,进一步增强城市的吸引力。

(三)实现产业结构升级的有效举措

1.有利于优化制造业存量资源。由于受土地的制约,中心城区制造业企业开始纷纷向周边成本相对较低的区域转移。总部经济为这些企业的战略调整提供了新的思路,在将企业的“生产基地”从中心城区向周边区域迁移的同时可以把企业总部,包括管理、销售、售后、技术等总部职能依然留在中心城区。

2.带米第三产业与第一、第二产业的高效链接与融合,使第三产业得以大力发展。总部经济就可以实现产业集聚效应,不仅表现在某一产业对GDP的贡献,更表现在产业集聚的乘数效应对GDP的贡献。随着总部经济的发展,会带来第三产业与第一、第二产业的高效链接与融合,使第三产业得以大力发展,同时,第三产业的内部结构也会得到调整,新兴第三产业在第三产业中将居于主导地位。总部经济通过促进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促进中心城市产业结构由制造业重心转向服务业,从而推进城市产业结构向高度化方向演进。

3.对合理配套半径之内的生产制造提出需求,带动川边现代制造业的发展,反过来提升城市的中心地位及产业层次。总部经济有利于中心城区与周边区域之间构建“总部一加工基地”产业链条,从而进一步增强中心城市制造业竞争力。以重庆为例,可以住渝巾区、江北区为总部企业聚集区,强化研发、设计、营销和管理控制等方面的总部功能,以北部新区、九龙坡区等为制造基地;从更大区域看,以城市中心为总部聚集地,以北部新区、渝北区、长寿、涪陵、北碚等市内区县乃至四川省达州、广安等市外地区为制造基地。在带动这些地区制造业发展的同时,也提升了重庆的中心地位及产业层次。

4.有利拉动消费、增加就业。总部经济拉动消费主要体现在:一是总部的商务活动、研发活动以及保障商务活动和研发活动所必需的各种配套消费;二是总部高级白领的个人生活消费,包括住宅、交通、子女教育、健身、旅游、购物等,这种消费对于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总部经济的发展本身会充分利用该区域的智力人才优势,带来大量高智力就业岗位。同时,通过产业乘数效应,带动第三产业,包括知识型服务和一般型服务业的发展,提供相关就业岗位。

三、重庆发展总部经济,提升产业层次的战略举措

(一)总部经济发展的依据

根据区位特征、资源条件、发展水平等因素不同,总部经济的发展态势也应有所差异。重庆制定总部经济发展政策应依据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重庆城市的等级。一定层级的城市应吸引相应等级的企业总部。

二是重庆的比较优势。包括交通优势、人文优势、资源优势、资金优势、劳动力素质优势、信息优势、创新优势以及体制优势、特殊政策优势等。要瞄准产业对象,根据城市的比较优势制定总部经济促进政策。

(二)总部经济发展目标

立足重庆、影响中国西部,西部总部经济的高度聚集区。到2010年,构成西部总部企业密集度最高的西部最大总部经济基地。

(三)重点吸引的总部层级

1.跨国公司区域总部。跨国公司在西部或两南地区的制造业企业总部及研发中心、物流采购和分销中心,商业、金融及咨询等服务企业总部。

2.东中部地区企业区域总部。着力开拓西部市场的东中部制造企业和服务企业的区域总部或其营销总部、研发总部、行政总部。

3.以西部为主要市场的东中部地区企业总部。随着东部产业升级及西部市场潜力的逐渐挖掘,部分东中部企业会逐渐把业务重心放到西部。为了更好地开展业务,这类企业有可能将总部也迁移到西部。

4.西部地区企业总部。总部与制造基地的分离已成为普遍的分工模式。正如全国各地企业总部向上海、北京迁移一样,西部一些企业尤其是一些小地方的企业也会发生外迁。但是总部与制造基地有合理的配套半径,跨度太大不利于有效进行调控和配套。重庆优越的区位及完善的配套服务体系。是吸引西部企业进驻的有利条件。

5.市内大企业总部。

(四)总部经济的空间布局

以企业总部对城市区位及服务配套需求为依据,主要依托老城区,重点建设解放碑CBD、江北CBD、北部新区、观音桥商圈、九龙园A、B区。建成以商务写字楼、微型总部园、总部园(商务花园)为载体的各具特色的总部聚集区。

从国内外实践看,微型总部园土地占有不多(几十亩即可),一般处于市中心繁华地带,周边有良好的商务设施和便利的交通,由若干栋低层建筑组成,以独栋出售的形式吸引总部进驻。

总部园占用土地要求相对较多,一般在数百亩甚至上千亩,坐落在城乡结合部,要求交通方便、土 地成本相对较低,周边能够提供充足、廉价的劳动力,生态环境也较好;发展方式上,一般在原有高科技园区发展成熟的基础上建立,周边已有产业集聚和设施配套;资源配套上,要求软件平台和硬件设施并重,区域必须要有过相应的金融、证券、保险业、房地产业、广告业、市场调查、咨询业、会计、法律服务、信息服务业、交通配套,也应该具备完善的人居环境,要形成围绕总部服务的专业化服务支撑体系;建筑形态上,遵循商务花园的理念,注重生态,环境优美,以低密度、低容积率、高绿化率的低层办公楼群,周围环绕优美的园林环境为特征;租售形式上,采用独栋出售、出租或出租土地自建总部大楼的形式,突出个性化和品牌效应。

四、发展总部经济的保障措施

(一)完善软环境,提供高效的政府服务

树立务实高效的政府形象,为总部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软环境。政府精简高效与廉政务实的形象对于总部环境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在重庆总部经济的发展中,政府应加快职能转变,提高政府办事效率,树立清正廉洁的政府形象,减少政府行政性审批,实行差别化的税收优惠政策。加强法规制度环境建设,为跨国公司的入驻营造公平合理的市场软环境。

(二)调整有关政策,促进总部经济和区域发展的良性互动

一些小地方出了大企业,总部或者一部分总部的功能迁移,按照现行的政策,税源也要跟着走,这方面政策应该有一些调整和协调,在走和不走的部分之间应该有一个合理的收益分配。作为引入区,对总部迁移进来所可能得到的税收,不要有过高的期望和要求,要协调处理好总部转移过程中的利益关系,这样才能对企业发展有好处,对各个相关地区都有好处,使各个地区的优势得到充分的发挥。

(三)进一步加强围绕公司总部服务的专业化服务体系建设

现代化的金融网络,专业化的咨询、会计、法律、研发、金融、营销、物流等知识和技术含量比较高的组织等,是企业总部进行有效的战略价值活动的有力支撑,也是满足总部人员对高质量生活环境的要求。

(四)加强总部聚集区与制造业基地的功能合作

加强重庆总部聚集区与港城工业园、北部新区经开园及高新园及其他周边乃至远郊区工业园区等制造业基地的功能合作,形成总部经济发展强有力的产业依托。

(五)全力推进城市建设,打造体现新重庆城市形象的增大企业总部集聚引力

1.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塑造便利重庆。加快交通设施建设。要着力建设便利通达重要交通枢纽如寸滩港、龙头寺客车站、太平冲编组站的城市道路等。

2.体现多元化的城市建筑风格,塑造靓丽重庆。通过别具特色商贸楼、酒店式公寓楼、星级酒店、写字楼、文化类博物馆、商业文化广场,充分展现重庆现代滨江都市新形象。将重庆中央商务区打造成现代都市和历史遗存风貌的集中展示区,通过别具特色的建筑设计,既要展示现代都市风貌,又要保留古城古迹与历史遗存,发掘历史文化内涵并体现在建筑设计上。重庆五大商圈建筑设计风格,要充分体现现代都市的繁荣。滨江路设计要体现动感风情特色,要通过建设公园、广场、亲水及观景平台、绿地、绿色步行通道等空间场所,通过可“古”可“今”、可“洋”可“土”的建筑风格,体现动感风情特色。各种专业特色街,要因名、因经营范围来体现自己的建筑风格。

3.搞好生态环境建设,塑造生态宜居重庆。搞好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大力实施“绿、净”工程,塑造环境优美、空气清新的重庆新形象。

首先要搞好生态建设,建设山水园林城区。积极推进铁山坪生态区、鸿恩寺森林公园建设;增加城市绿地,注重城市中心区、滨江路的绿化建设,除在道路两侧绿化外,还要适当建设新的公园。其次,推进城区净化工程。加大创卫力度,注意市容卫生,建设一批垃圾处理场,建设卫生城市。控制水、空气污染,建设更大能力的污水处理厂。第三,规划建设生态产业园,成为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载体。

五、依托总部经济,支撑产业发展升级

(一)产业功能定位

在实现城市功能转换基础上,逐步实现制造业经济向服务业经济的转换。

(二)产业空间布局

1.以总部经济为引擎,全力打造重庆商务中心、重庆北部商贸中心。重庆市商贸业的发展,一定要对解放碑商圈、观音桥商圈、江北城中央商务区、北滨路做到高起点建设、高档次定位,以总部经济为引擎,以商贸为突破,建设重庆“北部商贸中心”。

主要从四个方面来进行空间布局:第一,中央商务区。在由江北城、解放碑和弹子石滨江地带“两点一线”构成的重庆中央商务区中,江北城定位是商务中心区。重点发展金融保险、信息服务、会计、律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商务办公、文化、体育等现代服务业。第二,观音桥商圈。观音桥商圈是多业态、多¨类综合性商贸、商务中心,要进一步完善布局、提升档次,并与解放碑商圈形成错位竞争。第三,专业性批发市场和专业特色街。扶持观音桥农贸市场,将其打造成全国一流的综合农副产品物流中心,经营规模向第一冲刺。精心打造各类专业特色街,包括花卉专业街、休闲娱乐美食街、建材专业街等,做足特色、做大规模、做优品牌。

2.以一港一站为依托,三园为载体,打造重庆的现代物流中心、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立足重庆寸滩港、太平冲货运编组站,打造寸滩物流园,着力引进跨国物流企业及国内大型企业参与建设和运营,形成以仓储、运输、货代及相关服务业为一体的中国西部物流中心。

以港城工业园及拓展区为主要载体,打造重庆重要的制造业基地。港城工业园重点发展点培育以汽车、电子电器和物流、装备制造为龙头的产业集群,积极发展日化、医药、新型材料等产业,引进欲挺进西部的国际或东部大型电器、装备制造企业。

综上所述,目前重庆缺乏具有高端品牌和国际竞争力的集团公司支撑,总体规模偏小,产业集聚度不高。需要组成专门课题组进行攻关,认真研究重庆产业发展的资源、环境和条件,深入跟踪世界500强等跨国公司的战略布局动态,积极寻求合作机会,力争在“十一五”期间,各再打造一个新的支柱产业。

篇3

冯飞:2009年,中国经济稳步回升,呈现V型趋势。众所周知,消费、出口、投资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外贸出口受阻,而外需的恢复性增长是取决于世界经济的恢复过程,但是这一过程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因此,中央制定了一系列拉动内需的政策措施。这一轮经济增长的阶段性特点非常明显,我认为消费结构升级、城镇化进程加速是中国经济内生增长机制的两个重要方面。第一,中国的内需特别是居民的消费需求偏低,居民消费倾向很强,而且消费弹性很高,消费结构升级导致消费需求的增加;第二,我国城镇化正以每年0.9个百分点的速度快速增长,在加速发展过程中,城市化带动对基础原材料、相关设备需求的增加等,这些都对重化工业产品产生了巨大的需求。

从经济周期性发展过程来看,产业的高增长拉动了经济的高增长。其中,汽车和房地产在2009年产业发展过程中表现最为突出,是2009年产业发展的亮点。汽车产业2009年增幅为46%,增幅出乎意料;房地产的增长更加突出。这两个产业的突出特点是对相关产业的拉动作用强,汽车及其拉动的相关产业(包括钢铁、石化、玻璃、化工、有色金属等)占GDP的比例在4.5%左右。但是另一方面,由于汽车和房地产的快速增长,也造成了如城市交通堵塞、尾气排放、一些城市房地产市场价格上涨过快、存在资产泡沫等问题。

《经济》:培育新兴产业是继“四万亿”投资和十大产业振兴规划之后中央出台的又一刺激经济增长的重大举措,您是如何理解这七大新兴产业的?比如说上下游产业链的机会,或是产业空间布局过程中的配套资源,它们具有哪些共性?

冯飞:“十一五”期间,中国经济高速增长还是靠重化工业拉动,但目前重化产品已经告别了短缺,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明显在减弱,必须要有新的产业来接替。提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问题,我认为是考虑到新一轮的经济增长需要新兴产业来带动。中国的自主创新较弱,在产业国际分工中处于低端位置。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对于保持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带动产业结构的调整、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和占领全球产业经济结构调整的制高点可以起到引领性作用,对可持续发展具有战略意义。从七大产业所具有的共性来看,我认为:一是对经济总量的带动大,二是对结构调整的贡献大,三是对技术创新的能力提升作用强,具有良好经济技术效益,四是最重要的,就是有市场需求,而且是巨大的市场需求。

《经济》:在培育新兴产业过程中,我们遇到过重复建设和产能过剩的问题,对于这次培育的七大战略新型产业,我们应该怎么去平衡营造环境和产能过剩两者之间的关系?除此之外,我们还应该避免哪些问题?

冯飞:针对营造新兴产业环境和抑制产能过剩的问题,前提是看国内的消费能力。2009年颁布的抑制六大行业重复建设和产能过剩的文件涉及到多晶硅和风电,它们均属于新能源的范围。为什么新能源产业也会出现产能过剩的问题?我认为产能过剩是阶段性的产物,而并非“洪水猛兽”,真正充分竞争的市场,产能绝不会像计划经济时代一样完全等于需求。在有效竞争的市场结构下,必然出现供大于求,许多市场经济国家其产能利用率平均在80%左右,消费者的选择范围也大大拓宽。现在,我们需要考虑的应该是如何避免技术风险问题,鼓励自主创新,对于新兴产业要区别于传统产业的管理方式,要形成有利于创新的体制机制。

《经济》:公布的七大产业,除了新能源和新材料外,其他五个产业在此前都没有放到战略性的高度来谈。这次把其他的产业提上来,这七个产业基本上就是平起平坐的。从长期看,难以评判孰轻孰重,但就投入产出时间表来说,则可以有相应的序列。在您心目中,投入产出的序列是?

冯飞:此次提出的七大战略新兴产业,从投入产出方面,确定一个排序为时尚早,只能从产业基础、产业发展态势和局部性突破技术来分析。新能源和信息网络产业具有较好的产业发展基础,生物医药、生物农业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仅以新能源汽车为例,我国在发展新能源汽车方面具有三大优势,一是中国有多元化市场需求,对一些新能源、新产品、新概念的容纳性好;二是我们取得了技术上的进展,电池工业全球最大,研发产品层次高,产业化优势明显;三是资源优势,中国是世界第三大资源国,锂、锰等稀缺金属资源丰富。数据表明,1.4万亿的投资规模,每年增幅可达到15%,5年后增幅将达到一倍。发展新能源汽车既是解决能源环境制约的重要途径,也是提升我国汽车产业竞争力的制高点。其关键在于既要抓住全球汽车产业面临技术革命的历史机遇,下大力量发展新能源汽车,实现跨越式发展,同时要注重过渡期的技术选择,解决现实问题,如我国的整车企业技术过度依赖国外,技术研发基础不牢固,基础设施不足等问题。

总体来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面临着技术创新能力不足和高端创新人才短缺这两大瓶颈。新兴产业的发展,必须要有新的发展思路,以及有利于创新的体制机制,不能走传统产业的发展路子。追求发展速度和规模的方式,不是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题中之义。要突出创新特别是原始创新能力的培育,不能走重复引进的老路。而培育原始创新能力,就需要有新的组织形式、新的做法,要高度重视发展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实现产学研用的紧密结合。

篇4

地质勘查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我国许多行业的生产都离不开地质勘查。近年来,受到市场经济的影响,我国地质勘查产业受到了一定的影响。经济时代的到来,是时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地质勘查产业必然要经历的过程,地质勘查产业需要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中,积极的做出调整,适应时代的发展,提升地质勘查产业经济。

一、经济发展新常态对地质勘查产业产生的影响

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给地质勘查产业带来了一定的影响,这种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阻碍了地质勘查产业的发展当前的时代背景给我国的地质勘查产业带来了一定的阻力。在2013年以后,矿产资源价格非常不稳定,给矿产行业带来了很大的影响,许多的矿产企业都出现了亏损的情况,特别是一些中小型矿产企业出现了倒闭的情况。由于矿产行业的不景气,地质勘查产业的业务量也在持续下降,业务量的降低带来的是地质勘查产业收益的降低。虽然地质勘查产业的收益降低,但是支出却没有降低,这种情况给地质勘查产业的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二)为现代企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经济发展新常态给地质勘查产业带来的影响是双面的,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地质勘查产业受到了很大的压力,迫使地质勘查产业做出积极地调整,在这样的情况,给地质勘查产业也带来了新的生机。许多的地方勘查单位利用事业单位改革的机会,在事业单位内部建设了企业管理制度。这种制度上的改变,是时代压力作用的结果,同时,这种改变会给地质勘查产业带来新的发展动力,对地质勘查产业的发展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所以,从这一点上看,经济发展新常态也给地质勘查产业带来了许多的发展机遇,具有非常明显的两面性。

二、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地质勘查产业的发展建议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地质勘查产业必须要积极的做出调整,改变发展思路,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改革。

(一)加强自身的风险意识在过去一些年中,由于时代的需要,地质勘查产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发展势头非常迅猛,在短短几年中,已经跻身为我国的重点行列,地质勘查产业获得的成绩,给行业带来了很强的成就感。但是随着新时代的到来,这种黄金时代一去不复返,矿产行业业务量的下降,给地质勘查产业带来了很强的冲击。在这样的情况下,地质勘查产业必须要认清当前的形势,认识到这种情况是时展的必然方向,要接受这个严峻的事实。地质勘查产业要提升自己的风险意识,做好经济持续下跌的打算。地质勘查产业要放弃一些分散式的产权,提升自己的抗风险能力,降低新时代给地质勘查产业带来的不良影响,保证地质勘查产业可以更好地立足于当前社会。

(二)做好顶层规划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市场出现了更多的变数,各种风险明显的增加,为了可以更好地抵御这些风险,保证地质勘查产业可以稳定的发展,各级管理部门根据当前的实际状况,对地质勘查产业的发展路径进行合理的规划,并且要做好顶层设计工作。尤其是政府部门,更是要充分地发挥出自己的职能作用,对当前的市场形态进行合理的预测,给予地质勘查产业更多的意见和建议,为地质勘查产业的发展提供一定的保障。国家政府部门要在合理的范围内,一些优惠政策,给地质勘查产业创造更加有力的发展条件,地质勘查产业自身也要认清当前的形势,抓住这来之不易的机遇,加速地质勘查产业内部的调整和改革,由传统的产业形式逐渐地向现代企业靠拢。地质勘查产业要积极地把各种先进的发展理念融入自己的产业结构中,比如绿色理念、生态理念等,利用产业结构的调整,来提升地质勘查产业的发展速度,重新焕发生机。

篇5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08-0036-02

一、文化创意产业概述

(一)文化创意产业的定义

创意产业的概念最早出现在1998年出台的《英国创意产业路径文件》中,该文件明确提出,“创意产业,就是指那些从个人的创造力、技能和天分中获取发展动力的企业,以及那些通过对知识产权的开发可创造潜在财富和就业机会的活动。”经济学家厉无畏认为,创意产业是在世界经济进入知识经济时代这一背景下发展起来的一种推崇创新、推崇个人创造力、强调文化艺术对经济的支持与推动的新兴产业。文化创意产业是一种源于文化元素的创意和创新,经过人们智慧的凝聚或艺术的设计形成的以创造力为核心的具有高文化、高环保、高效益的市场潜力巨大的新兴产业模式,强调一种主体文化或文化因素依靠个人(团队)通过技术、创意和产业化的方式开发、营销知识产权的行业。文化创意产业主要包括广播影视、动漫、音像、传媒、视觉艺术、表演艺术、工艺与设计、雕塑、环境艺术、广告装潢、服装设计、软件和计算机服务等方面的产业。

(二)文化创意产业的内涵及其特点

文化创意产业以产业化理论、人力资本理论、创新理论、消费理论为理论基础,以创新为理论核心,瞄准文化高新技术发展前沿,为形成高文化、高环保、高效益的产业提供有力支撑,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与传统产业相比较文化创意产业具有如下特征。

1.文化创意产业是通过创意思维经营的产业。文化创意产业是建立在现代产业的基础上,把文化艺术、产业技术,以及市场需求有机地链接起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文化产业,它不仅继承传统产业的精华,而且重视文化艺术、现代科学技术和科技成果的应用,强调创意思维、多业互补、提高综合协作能力,注重文化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

2.文化创意产业强调推广应用不同的文化和科技。文化创意产业增强文化产业发展后劲;强调开放性与特色性有机统一, 要求打破传统的封闭式产业生产模式,建设开放的生产体系,开放利用产业资源,实现人力资源等各类市场要素的最优化利用。

3.文化创意产业在运作机制上具有市场化特征,在生产经营上具有文化性、智慧性、创意性特征,在产品供给上具有特色化、品牌化特征。

二、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经济学透视

大量研究表明,文化创意产业的出现不是偶然的,是建立在一定的动力机制基础之上的,具有自身发展的经济学基础。

(一) 文化创意产业迅速涌现的经济学背景理论

1.资源禀赋变化的诱致性变迁理论。特定资源的数量总是有限的,人口的增长会引起人均资源禀赋的减少。人均资源禀赋的下降,会使已选择的资源利用方式发生从适宜到不适宜的变化。当资源利用方式难以维系下去时,人类会进行技术和制度创新,以提高特定资源禀赋的承载力,使资源禀赋、资源利用方式和社会发展三者继续保持协调。人均资源禀赋变化得越快,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的频率越高。从某种意义上讲,社会发展的过程,就是在人均自然资源禀赋变化的诱导下,通过知识融入、技术和制度创新,以相对丰富的要素资源替代相对稀缺的要素资源的过程。

2.边际收益理论。边际收益递减规律是现代经济学理论的基石之一,是由大卫・李嘉图首先提出的,即生产要素的增加达到一定限度时,增加的价值和产量将会逐渐递减,甚至没有增长或衰减。但是对于文化创意产业来说,传统经济学的这一定律却失去了它的解释力,因为文化创意产业显示的是边际收益递增规律。美国经济学家罗默在其“新增长理论”中提出,知识或者是创新科技这种新型要素作为要素投入其他生产要素中时,对其投入应用和改进越多,这个要素所创造的价值就越大,产品的核心价值越高,则市场价格就越高。文化创意产业之所以能够带来边际收益递增,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依赖的不再是稀缺的有形资源,而是无形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人类智慧和创新思想,在文化创意产品生产与销售过程中成本与价格之间往往没有关联,价格竞争已不再扮演决定性的角色,市场需求成为创意产品价格的主要推动力。

3.可持续发展理论。可持续发展是指能够满足当今的需要而又不牺牲子孙后代满足自身需要能力的发展。产业可持续发展就是从协调资源、环境和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出发,运用创意学思维、文化艺术学、生态学、美学和旅游学等学科知识,增强产业资源的再生产能力;通过各种创意要素的植入,使产业资源得到“二次开发”,促使产业系统产出和增值功能不断增强,从而促进产业及文化事业的综合协调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可持续发展主要体现在文化性、持续性、和谐性、协调性和生产模式的创意性方面。

(二)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经济学理论

1.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利益主体。文化创意产业不同于其他产业类型的显著特征是他的利润目标与福利目标可以相容,文化创意产业不仅能为企业和农户提供经济效益,而且能向外部提供社会效益。其中,经济效益通过它所具有的市场竞争力来实现,社会效益通过它所具有的消除或化解负外部性、增加正外部性供给的能力来实现。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过程,是以生产效率更高的产业生产模式替代生产效率相对较低的产业生产模式的过程。文化创意产业的产品富有创意、附加值高,所以企业和农民是文化创意产业的直接受益者;文化创意产业不仅能提高经济效益还能兼顾社会效益,所以社会也是文化创意产业的受益者。但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企业和农民始终追求的是经济效益,而政府则要兼顾经济效益、社会效益。

2.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产业化理论。产业产业化的基本内涵:按照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以提高产业经济效益为中心,在横向上实行文化、资金、技术、劳动等产业生产要素的集约化;在纵向上以市场为导向,以产业创意组织和协会为依托,以广大农民为基础,以文化知识和科技服务为手段,通过将产业再生产过程的产前、产中、产后诸环节联结为一个完整的产业系统,实现产供销、农工商一体化经营,是引导分散的农户小生产转变为社会化大生产的组织形式,系统内“非市场安排”与系统外的市场机制相结合的资源配置方式,是以各参与者主体共同利益为基础的经济共同体的运作。从产业产业化的内涵来看,它的核心是经营一体化,关键是“龙头”带动,基础是农民参与,本质是由有关各方组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经济共同体,使各个组成主体都能获得整个产业链的利润分配。产业产业化是市场经济发展和知识信息大发展的产物,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产业发展内在动力推动和引致的自发性体制创新。该体制创新之所以发生,是因为它能够引导分散的农户进入社会化大市场,降低交易成本,生成规模优势。

3.人力资本理论。知识和创新代替自然资源和有形的劳动生产率成为财富创造和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R.Florida, 2005)。文化创意产业选择配置在某个村域的原因不仅仅在于该地区的市场和供给网络,更重要的是希望从当地受过良好教育、高质量的人力资本中获得生产力提高的收益。因此,政府与其为了吸引企业投资而实行各种减税政策,不如投入一些资金用于产业便利性的建设,从而吸引创新人才、创意人才,因为他们才是推动产业发展的决定力量。

现代产业发展到一定阶段都面临资源紧缺、生态环境压力加大的现实,当产业投入要素成本上升,要素边际收益递减、边际成本递增时,就必须努力寻找产品附加值高、资源消耗少、环境污染小的新型产业模式,来代替上述落后产业模式。文化创意产业因其文化特性正好适应这样的要求:克服要素报酬递减和要素成本递增的压力,从而成为产业中的“新宠”。

从经济学的角度,创意也是一种资本形式――创意资本,而且它是比人力资本对文化创意产业更有意义的资本形式。当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经济发展、产业建设和社会文化生活中到处都弥漫着创意的氛围,帕累托最优就更容易实现了。经济学家很早就提出不同类型的资本:物质资本(原材料、土地)、金融资本(金融资产)、人力资本(受过教育的人)和社会资本(通力协作的人群)。与当今主流的经济学家依据人们的受教育水平来计算人力资本不同的是,那些能够建构新理念、新技术、新商业模式、新文化形式和新产业的人才才是真正的“创意资本”。

4.创新理论与文化创意产业。经济学家熊彼特很早就指出,现代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不是资本和劳动力,而是创新,而创新的关键是知识和信息的生产、传播和使用(1934)。斯坦福大学经济学家保罗・罗默也认为,人类伟大的进步都是来源于思想,新的科技创新和文化创意。然而思想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它们来自于人的大脑,设计产品的人、开办企业的人、创作音乐和绘画的人等都通过他们的创造性活动而提高劳动生产率、改善我们的生活。“也许创意经济时代最不可思议的地方在于,它不仅能够带来经济增长和繁荣,更能使人类的整体潜能得到更为充分的发挥。”哈佛大学教授J.S.Nye (1996)认为,在信息经济时代,资本、自然资源、甚至土地不见得是财富。今天投资驱动型经济已经走到了尽头,我们需要创新驱动型经济与知识驱动型经济的领域,需要新创意、新知识来推动。罗默还指出(1986),新创意会衍生出无穷的新产品、新市场和财富创造的新机会,所以新创意才是推动一国经济成长的原动力。阿特金森和科特(Atkinson & Court, 1998)明确解释了美国新经济的本质就是以知识、创新和创意为本质的经济。

继产业经济以土地、工业经济以资本和矿藏为最重要资源之后,创意经济使技术创新和文化创意、知识生产和人才资源作为经济资源获得了空前的战略地位,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开始认识到在创意经济时代,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不再是技术或信息,而是创新或创意。

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创新主要是指:(1)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模式的创新。与传统产业相比较,文化创意产业与“三生”资源(生产、生活、生态)的关系具有和谐、交融的特性,资源配置具有复合、循环的特性,生产的产品都具有文化、艺术的创意特性,属于智慧型产业。(2)生产过程和产品的创新。文化创意产业运用创意的思维范式,赋予产品文化内涵和审美价值,是文化与生产、产品相互交融、集成创新的创意性产物,能够给人以超越物质的精神享受。(3)经营机制的创新。文化创意产业要求产业生产、创意设计、市场需求相互衔接,所以文化创意产业的经营机制必然要求与传统产业的经营机制有很大区别。

5.产业集聚理论与文化创意产业。产业集群的兴起是产业发展适应经济全球化和竞争日益激烈的新趋势,是为了创造竞争优势而形成的一种产业空间组织形式,它具有的集体竞争优势和集聚发展的规模效益是其他组织形式难以相比的。文化创意产业因其自身发展的特性(创新性、经济外部性和知识密集性等)更倾向于在空间上集群或集聚,使得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不仅仅是从业者和单个企业的行为,而是需要集体的互动和企业的集聚。文化创意产业聚集多源于知识网络和创意场效应。从理论上讲,文化创意产业集群是产业集群家族的新成员,与其他产业活动一样,需要为发挥创意的潜能提供完善的内外部条件,如专业化的创意教育培训和灵活的人才市场、多样化的市场需求和相关产业支持以及频繁的信息交流。文化创意产业集群的特征是生活中的文化和产业结合、产品生产和消费结合、有多样化的宽松的环境、有独特的本地特征。

参考文献:

[1] R.Florida, The Rise of the Creative Class, 2002.

篇6

中图分类号:F124;G12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176X(2016)05004806

一、引言

文化产业发展能够推动竞争、促进结构调整、扩大就业机会和提升国家软实力。20世纪90年代,发达国家纷纷通过相关政策支持本国文化产业发展。英国政府选定了13个文化产业在财税方面进行支持,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文化产业已经在英国经济居于举足轻重的地位,创造的国内生产总值仅次于金融业,吸引了百万计的从业人员。美国政府支持文化产业的主要政策手段是提供宽松的创作环境,文化产业的从业人员在创作方面享有高度自由。目前美国文化产业约占其经济总量的一成,电影票房收入占世界票房收入的一半多,文化强国成为美国经济强国的重要元素。20世纪90年代以后,中国文化产业开始迅猛发展并保持了较高的增长速度,不仅高于同期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还高于同期电子信息等高新技术产业的增长速度。进入21世纪以后,中国文化产业开始从自发、无序状态向自觉、有序状态转变。目前中国正处在经济增长速度换档期和经济发展转型期,正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文化产业在转型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基于此,本文主要关注以下问题:中国文化产业发展对经济增长是否具有显著的直接推动作用?文化产业通过什么方式推动经济增长?

国外已有许多学者关注到文化产业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大部分支持文化产业发展能够推动经济增长的观点。Kibbe等[1]较早注意到文化产业的外溢性,认为文化产业发展能够正向影响人力资本水平,其对经济增长的间接拉动作用远远大于直接拉动作用。Beyers [2]发现美国家庭消费模式已经出现显著变化,即在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上的支出明显增加,而这与可支配收入的增加、闲暇时间的增加和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有关。基于1980―1996年OECD国家样本的实证研究,Beyers发现OECD国家文化产业发展对经济增长的正面影响是显著的,因而认为文化产业发展能够推动经济增长。Power[3]采用产业系统的方法界定文化产业的口径,然后将其运用到瑞典文化产业统计中,与其他行业相比,瑞典文化产业的就业人数和公司数量增长较快,瑞典文化产业发展对瑞典经济增长和劳动市场稳定发挥了积极作用。Scott[4]观察到很多国家文化产业发展所带来的收入增加和就业增加占很大份额,因而对于政策制定者而言,文化产业为区域经济振兴提供了一个重要机会。对于中等收入和低收入国家而言,参与发达国家主导的“新文化经济”是发挥后发优势的重要途径。

国内研究基本支持文化产业发展能够推动经济增长的观点。陈湘舸和江胜玉[5]认为文化产业不仅能够提供精神消费,还能够带来经济效益和提供工作机会。童泽望和郭建平[6]认为文化集群有利于提高文化产业的竞争力,从而有利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李玲玲[7]研究了长沙市文化产业与城市经济发展的关系,认为城市经济发展能够促进文化产业的成熟和壮大,文化产业发展也能够影响城市经济结构和城市产业升级,进而影响到城市本身的竞争力。李怀亮等[8]认为文化产业发展对产业结构升级具有重要意义,因为文化产业处于产业链的中后端,属于新兴的朝阳产业,而产业中心向下游移动是世界经济发展的规律。杜传忠等[9]使用2001―2011年中国31个省份文化产业的数据,分析文化产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认为固定资产投资和人力资本投资是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但文化产业的作用已经开始显现。刘立云和雷宏振[10]使用ISM模型分析了文化产业集聚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发现文化产业有较强的关联效应和波及效应,其影响力在三大产业中最高,对整体经济的拉动作用也较大。

已有研究多采用单方程分析方法,没有考察文化产业发展与其他要素的相互作用,因而估计结果的可靠性不足。为此,本文基于2000―2009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的数据缺失),采用面板数据模型和联立方程模型检验文化产业发展的影响因素以及文化产业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二、模型与方法

本文主要从人力、财力和市场三方面分析文化产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在分析方法上,本文使用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进行回归分析。

假设文化产品的生产函数为:

C=AKαLβMγ(1)

其中,C为文化产业产出,A为技术进步,L为人力资本要素,K为物质资本要素,M为市场要素。对式(1)两边取对数得到:

lnC=lnA+αlnK+βlnL+γlnM(2)

其中,α、β和γ分别为物质资本要素、人力资本要素和市场要素对文化产业发展的贡献。为考察文化产业发展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设定如下生产函数:

Y=BCωKψLθ (3)

其中,B为技术进步,同样对式(3)两边取对数得到:

lnY=lnB+ωlnC+ψlnK+θlnL(4)

文化是一种特殊要素,主要通过和其他生产要素结合共同影响经济增长,因而本文设定如下模型:

lnY=lnB+ψln(K×C)+θln(L×C) (5)

在面板数据的具体估计过程中,需要设定计量经济模型,为了控制固定效应,本文设定如下计量经济模型:

y=Xβ+(τTIN)η+(INτT)μ+ε(6)

其中,y为NT维的文化产业产出列向量,X为NT×3维的解释变量矩阵,列分别包括人力资本要素、物质资本要素和市场要素,η为各省份的截面固定效应(或个体异质性),μ为时间固定效应,τT为长度为T、元素为1的列向量,IN为N×N维的单位矩阵。在面板数据模型的估计过程中,如果固定效应η或μ与解释变量X相关,若未加控制导致其进入随机误差项,那么随机误差项将与解释变量相关,从而出现缺失变量偏误。在这种情况下,为了控制固定效应,有两种估计策略可以选择:一是将η或μ直接作为哑变量进行估计,称之为最小二乘哑变量估计(LSDV);二是首先将数据去均值化,然后再使用最小二乘估计,称之为固定效应估计(FE)。如果固定效应与解释变量X正交,那么固定效应η或μ可以进入随机误差项,估计过程中需要对方差―协方差矩阵做出假设,相应的估计方法被称为随机效应估计(RE)。固定效应估计更稳健,但有效性不够,随机效应估计有效性好,但稳健性不够。究竟采用哪一种估计结果,一般基于Hausman检验这一统计检验方法[11]进行判断。具体做法是比较固定效应和随机效应在统计上是否接近,如果足够接近,取随机效应的估计结果,如果相差太远,则取固定效应的估计结果。

本文采用联立方程模型进行估计,首先考虑方程的识别问题。在式(2)和式(5)构成的联立方程中,每个方程都包含一个其他方程所不包含的变量,因而方程是可识别的。识别问题解决后,需要考虑估计方法的选择。常用方法是二阶段最小二乘法和三阶段最小二乘法。二阶段最小二乘法是单方程估计方法,没有考虑扰动项之间的协方差,当两个方程的扰动项之间不相关时,二阶段最小二乘法比较合适。三阶段最小二乘法考虑到扰动项之间的协方差,一般说来也更有效,三阶段最小二乘法的原理是二阶段最小二乘法和广义最小二乘法的结合:首先用两阶段最小二乘法估计联立方程中的每一个方程,获得方差―协方差矩阵的估计。其次基于方差―协方差矩阵使用广义最小二乘法估计整个模型系统。在已有面板数据联立方程的文献中,大部分采用固定效应估计来控制个体效应,做法是先对数据取均值,然后作为截面数据采用联立方程的估计方法,既避免了随机效应中对协方差矩阵的设定,估计结果又能够满足一致性,本文也采用这一做法。

三、变量与数据

1文化产业产出

本文使用文化产业增加值表示文化产业产出,数据来自历年《中国文化文物统计年鉴》。2009年之后我国不再公布各省份的文化产业增加值,除了增加值又找不到其他更好的替代指标(工业总产值也不再公布),因而只能使用2000―2009年的数据。为了剔除通货膨胀因素,本文使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进行平减。为了控制不同省份人口规模的影响,本文将这一指标除以当地人口数,得到人均文化产业增加值。

2人力资本存量

人力资本存量使用各地六岁以上人口的人均受教育年限表示,《中国统计年鉴》按照受教育程度提供了各省份六岁以上人口的分类,将小学受教育年限赋值为6,初中受教育年限赋值为9,高中受教育年限赋值为12,大专以上受教育年限赋值为16。采用分段函数将受教育年限乘以相应的人口数得到总人口受教育年限,再除以六岁以上人口数得到人均受教育年限。

3物质资本存量

官方公开的统计资料中找不到这一数据,可以找到历年的固定资产投资额,如果有基期的物质资本存量数据,就可以以此为基础递推各年的物质资本存量,但基期的物质资本存量也无法获得。本文使用如下方法匡算基期的物质资本存量,假设物质资本存量是从无穷远期到0期的新增固定资产投资之和,其中固定资产投资以不变的速度增长,那么0期的物质资本存量K(0)可以表示如下:

K(0)=∫0-∞I(0)×ertdt=I(0)r(7)

其中,I(0)为0期的固定资产投资额,r为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速度,它们无法通过观察得到。但I(0)和r可以进行如下计算,因为t期的投资为I(t)=I(0)ert,对两边取对数得到:

lnI(t)=lnI(0)+r×t(8)

对式(8)进行回归可以得到I(0)和r。代入式(7)可以计算出基期的物质资本存量K(0)。采用历年《中国统计年鉴》提供的固定资产投资额,取折旧率为03,使用永续盘存法可以计算各期物质资本存量。对于固定资产投资数据,本文使用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进行平减,将其调整为2000年不变价格。与文化产业增加值类似,本文也将这一指标除以当地人口数,得到人均物质资本存量。

4市场潜力

市场潜力是新经济地理理论中的一个关键变量,由Harris[12]首次提出。Harris将地区市场潜力定义为周边地区购买力的加权平均,用于衡量美国各地区的市场可进入性。遵循已有研究基础,本文将市场潜力分为内部潜力和外部潜力,内部潜力是各省级行政区域的购买力,外部潜力是临近省份的购买力。对于外部潜力,本文用运输成本进行加权,省份i的市场潜力为:

MPi=Gi+∑nj=1Gjdij(9)

其中,Gi为本省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j为临近省份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dij为本省和临近省份行政中心间的距离。

5区域经济增长

本文使用区域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表示区域经济增长。历年《中国统计年鉴》公布了各省份不变价格计算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指数,使用这一指数可以方便地计算各地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如表1所示。

四、估计结果

1文化产业发展的影响因素

在估计文化产业发展的影响因素时,由于联立方程估计结果和单方程估计结果一致,所以本文没有采用联立方程。表2是固定效应估计结果。由表2可知,人力资本存量的系数为负,但不显著。物质资本存量的系数为正,符合预期,但勉强通过显著性检验,弹性系数的估计值较小,物质资本存量增加1%,文化产业增加值仅增加024%;市场潜力的系数为正,符合预期,并且在1%的水平上显著,弹性系数的估计值较大,市场潜力增加1%,文化产业增加值增加116%。物质资本存量的影响大于人力资本存量的影响,市场潜力的影响大于物质资本存量的影响。

表3是随机效应估计结果。由表3可知,人力资本存量的系数为负,说明人力资本存量较高地区的文化产业增加值反而较低,结果与常理和预期相反,但这一变量不显著。物质资本存量的系数为正,并且在1%的水平上显著,说明物质资本存量能够正向影响文化产业增加值。市场潜力的系数为正,也在1%的水平上显著,说明市场潜力能够正向影响文化产业增加值。市场潜力的影响大于物质资本存量和人力资本存量的影响。由此计算得到的Hausman统计量较小,说明随机效应估计的结果充分接近固定效应估计的结果。如果更强调有效性的话,可以接受随机效应的估计结果。

2文化产业与经济增长

在估计之前首先需要解决识别问题,式(2)和式(4)构成了一个嵌套模型,根据联立方程识别法则,这样的方程是可识别的 [13]。表4中方程(1)为截面固定效应的三阶段最小二乘估计,在文化产业发展的影响因素方程中,系数的估计值与表2基本一致,这是因为方程右边不包含被解释变量,方程本身不存在内生性,而不存在内生性也就无需借助其他变量作为工具变量,或者说工具变量集合与方程本身的解释变量集合一致。但系数的显著性水平发生变化,如物质资本存量的显著性水平有所下降,由原来的在10%的水平上显著变为在5%的水平上显著,类似的现象也出现在常数项。这是由于对方差―协方差矩阵的假设不同所导致,在三阶段最小二乘估计的第三个阶段,引入了方差―协方差矩阵,即利用第二阶段的残差来估计方差―协方差矩阵,然后采用广义最小二乘法GLS重新估计模型。这一估计结果中,物质资本要素仍然是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人力资本要素依然不显著,市场要素也是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并且在1%的水平上显著。

在文化产业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的估计结果中,没有发现文化产业发展能够直接推动经济增长的证据,文化产业增加值的系数为负,但不显著。物质资本存量的系数为正,并且在5%的水平上显著,物质资本存量增加1%,经济增长025%。物质资本要素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影响因素,可见无论是文化产业发展,还是区域经济增长,倚重的仍然是物质资本要素。表4中方程(2)控制了时间固定效应,仍然采用三阶段最小二乘估计,也没有发现文化产业发展能够直接推动经济增长的证据。

为了捕捉文化产业与其他要素的交互效果,本文将文化产业变量和资本变量等相乘,纳入到方程中重新估计。为了便于解释,本文将文化产业增加值由连续变量变为离散变量,如果文化产业增加值高于平均水平,取值为1,反之,取值为0。表5是纳入交互项的方程估计结果。表5中方程(1)控制了个体效应,在文化产业发展的影响因素方程中,物质资本存量和人力资本存量的系数估计值与表2基本一致,物质资本要素仍然是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市场要素也是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人力资本要素依然不显著。在文化产业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的估计方程中,物质资本存量的系数仍然为正,并且在1%的水平上显著;人力资本存量依然不显著;物质资本存量和文化产业发展的交互项的系数为正,并且在1%的水平上显著,表明文化产业发展得越快,越会促进物质资本要素发挥作用;人力资本存量与文化产业发展的交互项的系数为正,并且在1%的水平上显著,说明文化产业与人力资本要素交互影响经济增长,文化产业发展会增强人力资本要素的作用。这一发现与Kibbe等[1]的实证分析结果一致,说明文化产业与人力资本要素、物质资本要素之间能够实现优势互补。表5中方程(2)为控制时间固定效应的联立模型估计,变量的符号和显著性水平基本没有变化。

五、结论与政策建议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是物质资本要素和市场要素,人力资本要素对文化产业发展的影响不大。没有发现文化产业发展能够直接推动经济增长的证据,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依然是物质资本要素。现阶段中国文化产业本身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有限,主要原因可能是中国文化产业的整体规模小、实力弱,占GDP的比重低,不足以作为骨干产业支撑经济。但纳入交互项的联立方程估计结果显示,中国文化产业可以通过与其他生产要素结合,即文化产业与人力资本要素、物质资本要素之间能够实现优势互补,生产要素与文化产业之间可以相互渗透、相互促进,共同推动经济增长。基于上述分析结果,笔者提出以下政策建议:

第一,加大对文化产业的政策支持。中国政府早在“十五”发展规划中就提到要高度重视和大力提倡文化产业,2004出台了《文化产业及其相关分类》,2009年出台了《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在资金投入方面,自2011年以来中央财政累计安排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资金三十多亿元。但目前中国文化产业产值的占比仍然较低,一个重要原因是文化产品缺乏创意,产品模仿成分大于原创成分,不能有效激发消费群体的消费欲望。因此,要实现文化产业的跨越式发展,政策扶持和保障必不可少。文化产业是一个投入大、周期长的产业,成功的文化创意需要持续的人力和物力投入。这就要求政府在产业发展初期进行政策“输血”,在中期进行政策“保健”,在成熟期政策扶持才能退出。

第二,加大对文化产业的资金支持。中国政府预算中包括文化财政支出资金,对于已有的文化财政支出资金,除了需要扩大规模外,还应注重效率,发挥资金的杠杆效应。政府资金支持方式主要包括政府补贴、税收减免和直接购买文化产品。对文化企业的政府补贴是一种激励措施,政府可以挑选某些文化骨干企业,为其产品研发和市场推广提供补贴,从而调动其积极性和激活文化消费市场。税收减免也可以起到与补贴相同的作用,如果财政资金安排不足,可以减免文化企业的各项税费。直接购买文化产品既可以对文化产业起到扶持作用,又可以对文化产业的发展方向进行调控。如政府可以根据内容采购电影播放权,向低收入群体免费提供电影票,一方面促进了电影业的发展,激励电影企业创造更好的产品,另一方面满足了公共文化需求。

第三,推动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政府应积极推动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的物质资本要素、人力资本要素的融合,文化产业与传统产业的融合可以催生很多新的交叉产业。与传统产业相比,这些新兴产业有利于改变人们的消费观念和习惯。同时,新兴产业还会带来新的生产方式,有利于经济结构转型和优化,改变经济增长模式,缓解经济发展与能源、环境之间的紧张关系。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的关键是创新,一方面推动文化产业本身的科技创新,延伸文化产业的产业链,另一方面推动文化产业与相关产业交叉部分的技术创新,寻求和探索融合点和融合链。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也离不开宽松的制度环境,政府应为产业融合发展创造宽松的制度环境,适当放松产业规制,废除约束产业融合发展的制度,构建顺应产业融合发展的新规制。文化产业只有与传统产业实现深度融合,才能打造出富有吸引力的文化创意产品。

参考文献:

[1]Kibbe,BD,Waskin,LS,Conklin,WTCreative Workers,Cultural Industries and Technology in the United States[A]Place and Role of Cultural Industries in the Cultural Development of Societies[C]Montreal: United Nations Educational,Scientific and Cultural Organization,1980

[2]Beyers,WBCulture,Services and Regional Development [J]Service Industries Journal,2002,22(1): 4-34

[3]Power,D‘Cultural Industries’ in Sweden: An Assessment of Their Place in the Swedish Economy[J]Economic Geography,2002,78(2): 103-127

[4]Scott,AJCultural-Products Industries and Urban Economic Development Prospects for Growth and Market Contestation in Global Context [J]Urban Affairs Review,2004,39(4): 461-490

[5]陈湘舸,江胜玉文化产业与文化经济 [J]湖南经济,2003,(6): 16-17

[6]童泽望,郭建平文化产业集群竞争力的提升路径研究 [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11): 91-93

[7]李玲玲文化产业与城市经济发展关系实证研究――以长沙市为例 [J]热带地理,2007,(5): 441-445

[8]李怀亮,方英,王锦慧文化产业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理论研究 [J]经济问题,2010,(2): 26-29

[9]杜传忠,王元明,王飞中国文化产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及其机理分析――基于 2001 年―2011 年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J]现代管理科学,2014,(1): 12-14

[10]刘立云,雷宏振产业集群视角下的文化产业与区域经济增长 [J]东岳论丛,2012,(3): 143-148

篇7

中图分类号:F0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3)02-163-001

低碳经济是近年以来,党和国家确定的我国经济的主要发展方向,也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所谓低碳经济就是在科学发展观理念指导下,通过开展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和开发新型能源等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的消耗,不断的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以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模式。而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于文化产业的定义,文化产业就是按照工业标准,生产、再生产、储存以及分配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一系列活动。党的十提出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有必要深入探讨文化产业与低碳经济的关系,以按照低碳经济的要求,大力推进我国的文化产业发展。

一、发展文化产业就是发展低碳经济

文化产业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脑力劳动,脑力劳动的特点使得文化创意产业具有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特征,文化产业的这一特征与低碳经济的发展要求正好是一致的。这样也是说发展文化产业就是发展低碳经济。现在我国在经济发展方面积极要求发展低碳经济,同时又要求积极推进文化产业的发展,这些政策的提出,就为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我们应该按照低碳经济的发展要求,积极推进文化产业的发展。

二、推动文化产业进一步发展的重要举措

结合低碳经济的发展要求,要在低碳经济的视角下推进文化产业的发展,就要采取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

1.积极用好低碳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支持和税收支持

在国家明确提出发展低碳经济的要求之后,我国财政部财科所课题组了《中国开征碳税问题研究》报告,据报告称,可以考虑在未来五年内开征碳税,并具体提出了我国碳税制度的实施框架。同时,国务院及有关部委还提出了对于按照低碳经济要求发展的产业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和税收优惠的政策。对此我国文化产业必须要按照低碳经济的发展要求进行发展,通过按照要求发展,保证自己可以获得相关的政策支持和税收优惠。并且利用这些政策支持和税收优惠来推动自身获得较快的发展。相信这些政策的支持与原来的我国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各项优惠政策协作起来,一定可以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注入强大的发展动力,推动我国文化产业的腾飞。

2.按照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积极推动自身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

在我国文化产业一般被区分为文化艺术;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电影;软件、网络及计算机服务;广告会展;艺术品交易;设计服务;旅游、休闲娱乐和其他辅助服务这九类。从文化产业自身发展的角度来讲,这种分类相对来说是比较合理的,但是按照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来说,这种分类对于文化产业的发展是不利的。这种分类与低碳经济对于产业发展的分类情况不相符合。因此为了文化产业的发展符合低碳经济的发展要求,就应该按照能耗量、污染量和排放量这些低碳经济的标准对文化产业进行分类,通过分类实现对于文化产业的合理区分,以推动文化产业中的高能耗、高污染和高排放的行业尽快的达到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要求,对于达不到要求的坚决取缔,实现整个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

3.通过自身发展更好的宣传低碳经济,推动低碳经济的发展

文化产业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本身就具有舆论导向的作用。文化产业对于事物进行正面的积极取向的宣传和引导,对于事物的发展是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的,然而,如果文化产业对于事物进行消极取向的负面的引导,对于事物发展的阻碍作用同样是十分巨大的。因此文化产业在按照低碳经济的要求进行发展的同时,还应该通过自身的实践以及采取正面的积极的舆论导向,做好对于发展低碳经济的宣传工作,积极的从低碳经济视角下发展文化产业,对于推动文化产业繁荣发展的重要意义以及按照低碳经济的要求发展文化产业给文化产业,发展带来巨大的成就;宣传大力发展低碳经济的必要性,并且着重探讨各个行业应该如何因地制宜的发展低碳经济,为各个行业按照低碳经济的发展要求实现自身的发展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的方法指导。通过这些措施,有力的推动低碳经济的发展。

综上所述,发展文化产业就是发展低碳经济,我们应该严格按照低碳经济的发展要求,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同时通过发挥文化产业的带动效应和舆论导向作用,推动低碳经济在我国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篇8

中图分类号:F4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8)03-0184-03

一、引言

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同时进一步指出,发展文化产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

随着内容革命的深入,一场波及全球的信息传输手段的大汇流爆发了,它有一个响亮的名字――传媒汇流。由此,数字技术成为一切信息传媒形态的技术基础,而建立在这一基础上的传媒产业及其运营则为文化产业的成长和发展提供了新的物质条件,并对其产生深刻而复杂的影响。为此,我们必须抓住内容革命这一契机,以信息文化为主导,以信息技术为手段,充分发挥传媒经济运营对文化产业发展的有益引导与推进作用,实现和谐的共振互动,最终实现繁荣中华文化的共同目标。

二、传媒经济运营与文化产业发展

1450年,德国人谷登堡对一台旧的榨油机进行改造,发明了西方历史上的第一台活字印刷机。这一发明对文艺复兴出现和中世纪的终结起到了巨大作用。印刷术使书籍数量的剧增,使西方近代教育兴起并迅速繁荣,从而大大改变了西方文化、以至世界文化的面貌,所以麦克卢汉把现代文明称为“谷登堡的遗产”。500年后,电视机的发明,使得大量的信息被传送到地球的每一个角落,地球开始变成一个越来越小的“村子”。

面对今日互联网技术引发的媒体革命,很难说究竟是印刷术及电视的发明对人类文明进程的贡献大,还是互联网革命的贡献大。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新媒体是一种既超越了电视媒体的广度,又超过了印刷媒体的深度媒体,而且由于其高度的互动性、个人性和感知方式的多样性,它具备了从前任何媒体都不曾具备的力度。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卡莉女士(惠普公司CEO)把眼前这场信息媒体革命称为“数字化文艺复兴”(Digital Renascence)。

信息产业作为21世纪的主导产业和世界经济走向的决定力量,正影响着世界经济的发展,改变着世界经济发展的面貌和发展模式。事实表明:随着世界经济发展,作为信息产业重要组成部分的媒介传播产业的规模在不断壮大,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也日益增加,媒介产品亦成为当代人们消费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传媒产业的发展状况代表着传媒经济的变化规模。从1990年到2000年,我国媒介规模连年增长,媒介产业经济收入由150亿元增加到2031亿元,从占国内国民生产总值的0.9%递增到3.1%。传媒产业已成为我国发展最快的产业之一,成为促进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重要力量。

有人断言,信息产业与文化产业是现代社会的两个“超级产业”。作为信息产业重要组成部分的传媒产业,与文化产业更是有着具有完全超出传统含义的关联性。在当今时代,它们既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传媒产业,也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文化产业,而是现代社会的两个“标志性产业”,彼此相互定义,相互依存,甚至互为表里。所以,文化产业只有成为传媒产业的“内容”,才能焕发新的生机;传媒产业只有成为文化产业的“载体”,才具有真实的价值。

(一)传媒与文化

传媒与文化之间存在着一种内在的互动关系。一言以蔽之,即共栖而存,既冲突又和谐。文化包含了人类生活的各种层面,它提供了了解和引导人类行为的规则。而传播则属于人类行为的一种,文化能够影响传播。无疑,传播本身属于文化范畴,而文化也经由人类的传播行为得以延续传承。

文化的一个特性便是超稳定性,而实现其超稳定性的一个主要手段便是传播的持续和不断扩大。传播与文化之间的关系相当密切,并且相互影响。在现代经济领域,传媒产业已显现出强大的生命力,但传媒产业所获得的较大发展与其所依存的文化资源日益深厚不无关系。

一般来说,多样性的文化要求多样性的表现形式与其相对应,这对于传媒产业的市场细分与定位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和作用。然而,很多时候我们并没有充分发挥文化多样性的优势,而导致了人文资源在现代产业运营中处于边缘化。因此,挖掘传统文化中的丰富资源,构建一种具有现代性的生活理念,营造一种凝聚和激励人的社会氛围,是现代传媒应该承担起的历史使命。

(二)媒体内容可以形成产业

从国际宏观背景看,向内容产业转型已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一般趋势。如前文所述,国际性的文化产业发展以数字化信息技术的出现为标志,划分为传统文化产业和现代文化产业两个时期。在前一时期,文化产业被称为“文化工业”,而在后一时期,则被称为“内容产业”。

所谓“内容产业”,脱胎于通讯、传媒、计算机等诸领域产业融合后的结构转换和升级,是传媒手段革命的必然产物。欧洲人最先认识到,由于传媒汇流导致传媒频道的资源过剩和传媒内容不足,信息社会已经到了需要重新构造“基础设施”的新的发展阶段。然而,这一基础设施不是通过建造更大规模的物理网络与硬件设施完成,而是通过对传统文化资源的整理、通过“文化遗产数字化”和强化“内容原创”而构成。从这个意义上说,内容产业是现代传媒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必然产物。

在这方面,美国人再一次走在最前列。美国没有什么文化遗产,却率先将“内容产业”纳入商业和产业化轨道,通过1997年“北美行业分类系统”的颁布,美国已经向世人宣布了他们将信息内容(特别是文化内容)作为信息产业的主体。我们由此看到,文化遗产作为新经济资源的意义已经凸现,各国文化遗产已经暴露在国际文化传媒巨头的掠夺与竞争压力之下。

我国的文化产业领域正在从纵向分割的行政管理模式,逐渐地向横向分布的产业链模式转变,文化产品的制作与流通正在成为我国现代文化产业的关键性环节,文化遗产的整理和文化资源的开发正在成为新的产业基础。在这个意义上说,内容产业正在成为我国文化产业转型的一个新特征。传媒内容的制作和流通已经成为目前最具市场发展前景和赢利能力的领域。

(三)新媒体与文化产业

熊澄宇认为,新媒体是一个相对性概念,今天的新媒体

是指在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基础之上出现和影响的媒体形态。在以并存、互补、融合、创新为特点的媒体生态环境中,新媒体不断推动着媒介整合与文化产业发展。

相对于旧媒体而言,新媒体的最大特点在于它的消解力量――消解传统媒体(电视、广播、报纸、通信)之间的边界,消解国家与国家之间、社群之间、产业之间的边界,消解信息发送者与接收者之间的边界,等等。但它的最根本的特点不是消解,而是重建。借用熊彼特的话说,新媒体的根本特点是“破坏性创造”。

新媒体发展的过程,也即媒体整合的过程,新媒体的特点决定了新媒体产业与传统媒体产业的巨大差异。在现代经济系统中,新媒体产业已逐步形成产业链条,并在整个文化产业中处于“龙头地位”。新媒体产业强大的集聚与扩张功能在于,通过媒介载体的无限魅力,辐射、渗透到生活的每个环节,呈现一种随处可见的人文景象。

中国传媒蕴涵着巨大的发展机遇。国际最大会计师事务所之一、知名的管理顾问机构普华永道预估,全球娱乐与传媒产业未来五年内将以每年7.2%的速度增长,而中国未来五年传媒产业的成长速度,约是世界增长率的3倍。根据著名的媒体研究机构AC尼尔森公司的调查,中国内地2001年媒体广告总量达112亿美元,在亚太地区列第一,是澳大利亚总广告量的3.7倍,年成长率为15.8%。因此,作为传播介质的前沿,新媒体的出现必将推动社会科学的进步,加速文化产业的发展。

三、完善传媒经济运营,加快文化产业发展

信息时代是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时代。人们将不论地域和种族,友好地相处在一个数字化的地球村里,平等地面对传播媒介带来的机遇和便利。不断更新与发展的传播媒介成为文化传播和文化资源配置的重要渠道。因此,如何抓住机遇,通过传媒经济运营弘扬中华文化、加快文化产业发展、树立文明古国和文化大国的形象,是中国政府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准确确定传媒经营的市场定位

要加快文化产业的发展,需要准确地确定传媒经营的市场定位,即通过文化产品的创造和传播,把先进文化转化为先进生产力。任何时代的文化发展,都反映着当代生产力发展的水平,文化作品代表先进文化,就能推动生产力发展,反之就会成为障碍生产力发展的桎梏。一般说来,一定的生产力水平、消费水平和社会经济体制,既决定着文化产品生产和消费的总量和结构,又决定着其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文化产业的产业规模、发展水平、运营机制、管理方式只有适应生产力发展,宣传代表先进生产力的精神时尚,才能使文化产业健康发展。

(二)努力提高传媒经营的“五化”

加快文化产业的发展,应从提高传媒经营的“五化”入手:

一是提高传媒经营的市场化。对非公益性传媒领域,要进一步打破垄断经营,放宽市场准入,引进竞争机制,增加竞争主体,加快培育多元化经营主体。联合、重组、兼并传媒单位,组建传媒产业集团,要充分考虑各种因素,在条件成熟时再进行运作,切忌依靠行政命令和行政手段整合,避免一哄而起,大起大落。

二是提高传媒经营的国际化。结合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承诺,积极引进传媒资本,引进先进经营管理和服务的理念,引进先进制作技术,提高文化产业的技术含量、知识含量和附加值。

三是提高传媒经营的产业化。要通过合理划分传媒产业中的竞争性行业和公益性行业,实行不同的运营模式和经营管理方式,培育实行产业化经营的市场主体,推动赢利性业务走向产业化经营的道路。

四是提高传媒经营的社会化。建立开放性的创新发展机制,进一步打破市场分割和行业垄断,加快产业内部各行业之间的相互渗透、相互融合和相互支撑,尽快形成社会化的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

五是提高传媒经营的组织化。鼓励实行规模化经营和专业化协作,优化产业结构,积极发展文化产业中的支柱产业,如出版发行、广播电视电影等,形成以资产为纽带的跨地区、跨部门、跨所有制直至跨国经营的传媒集团。

篇9

[中图分类号]F06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7326(2011)03-0083-06

纵观世界各国,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把江河的开发建设放在优先位置考虑,发达的经济走廊和经济重心区几乎都布局在主要江河流域。流域经济区成为许多国家的产业密集带和城市密集带。德国通过对莱茵河的开发,使60%以上的工业集中在莱茵-美茵、莱茵-内卡等流域经济区上。美国密西西比河经过长期的开发,已建成多条工业走廊和产业带。美国与加拿大共享的五大湖及圣劳伦斯河,经两国共同开发成为两国经济最发达的重心区。

我国同样把流域经济区发展作为国家经济建设的重心和主轴,作为统筹区域协调发展、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纵观我国自然地理,黄河、长江、珠江三大河流的流域流向,由北至南划分中国经济地理形成泛环渤海、泛长三角、泛珠三角三大经济带。构建流域经济带,有利于实现自然地理与经济地理的有机结合,有利于流域上下游之间的经济密切协作与产业合理布局,有利于流域生态环境和水资源补偿机制的建立、健全。

鉴于流域经济区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就国内外主要流域经济区产业发展模式进行比较研究,学习借鉴其成功经验,对加快我国流域经济区产业发展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一、美国密西西比河流域产业发展模式

密西西比河发源于美国明尼苏达州的艾塔斯卡湖,向南注入墨西哥湾,全长6262公里,流域面积涵盖美国31个州和加拿大两个省。其中,密西西比河干流长3950公里,由北向南流经美国明尼苏达、维斯康星等10个州,尤其在河流中游右岸汇入最大支流密苏里河、左岸汇入最大支流俄亥俄河,更增添了流域的水量。密西西比河干流及支流各州生产总值约占美国的32%。

1、产业成就于流域工程设施和综合交通的基础保障。

密西西比河在未开发前自然状况并不好,上游水深仅0.3米,中游仅1.4米左右,主要支流密苏里河含沙量大,有“大泥河”之称,俄亥俄河河段浅,有“河宽一英尺、水深一英尺”之说,自然通航条件较差。1928年美国联邦政府启动了“密西西比河及其支流工程计划”,开展大规模综合治理与开发建设,总投资超过300亿美元,使密西西比河上游及其四大主要支流全部实现渠道化;下游则重点浚深航道,建成千支流标准统一的深水航道网,使密西西比河干支流水深2.7-3.7米航道达9180公里,3.7-4.3米航道达1370公里,4.3米以上航道达500公里,海轮可直航距河口近400公里航线。同时,开工建设伊利诺斯运河,沟通了密西西比河与五大湖两大内河水系;建成田纳西一汤姆别卡运河,开辟了密西西比河水系通往墨西哥湾的航道,形成江河湖海联通、四通八达的水运网,从而大大提高了流域运输能力。美国水陆运输中,内河航运占77%,其中,密西西比河航运占60%,每年运输量稳定在4.7-5亿吨,有效推动了流域产业的发展。

2、产业起步于得天独厚的农业条件和丰富的矿产资源。

密西西比河流域得天独厚的农业资源使之成为美国乃至世界性主要农产区,美国92%的谷物产地分布在密西西比河流域。流域北部靠近五大湖区发展成为美国乳酪业最发达区域,中游地区是美国最大的玉米产区,下游及三角洲地区是棉花和水稻主要产区。美国今天能够成为世界上最主要的小麦、玉米、大豆等农作物和肉、奶酪等畜产品的生产国、出口国,主要归功于密西西比河流域的农业产业。另一方面。密西西比河流域储量丰富的矿产资源推动了工业的起步和加快发展。阿巴拉契亚区煤炭地质储量3107亿吨,已探明储量超1000亿吨。自20世纪60年代实施煤炭开发和交通建设以来,已形成铁路运煤能力每年2亿吨以上、内河运煤每年1亿吨以上,密西西比河、俄亥俄河、田纳西河成为煤炭运输重要通道。中上游的肯塔基、伊利诺伊等州高品位的铁矿石资源,造就了以匹兹堡为代表的一批钢铁工业城市:下游储量巨大的石油资源使路易斯安那州成为美国三大石油产地之一。水能资源开发利用使整个流域水电装机容量达1950万千瓦,密西西比河流域水能资源利用程度达70%,支流田纳西河竟达87%。便利的水运交通、低廉的水电价格、丰富的矿产资源,使流域工业产业起步早、形成规模。

3、产业繁荣于先进制造业及其配套的物流业、服务业。

流域丰富的农产品资源、矿产资源、水能资源与综合交通运输方式的结合,使制造业起步之后加快发展。经过200多年的开发建设,密西西比河流域发展成为食品、钢铁、电力、机械、汽车等美国最重要的工业聚集带,并形成沿岸10个州各具区域特色的产业布局。同时,流域工程设施的改善和复合交通方式的发展,大力促进了物流业、旅游业的繁荣。内河运输费用与铁路、公路运费之比大约为1:4:30,并且密西西比河平均货运密度比铁路系统大11倍左右,使流域沿岸城市成为物流中心和商品集散地。明尼阿波利斯是世界上最大的现金谷物交易市场,堪萨斯城是世界上最大的谷物和商品贸易市场之一,圣路易斯是美国最大和最繁忙的内河港口,新奥尔良是美国第二大国际港口。密西西比河流域的自然生态和优美环境使其成为旅游胜地,每年外国游客消费大约26亿美元,提供5.3万个就业岗位,

4、产业得益于政府高效有序的流域组织管理。

密西西比河流域产业发展中政府提供了高效有序的组织管理。早在1879年,美国国会就成立了密西西比河委员会,主要任务是研究密西西比河的开发治理规划,制定河道整治和防洪措施并组织实施,并根据流域区段通航水位、通航船队、航道尺度等实施航道标准化和桥梁净空标准化。美国国会通过的《水土保持法》、《水灾控制法》等,为政府组织高效有序的管理、进行综合治理与开发提供了法律依据。比如,俄亥俄河的最大支流田纳西河,历史上曾是一条“害河”。为综合治理开发田纳西河流域,1833年政府设立了一个既有政府权力,又有私人企业灵活性的公司――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并制定颁布了《田纳西流域管理法》,统一指挥流域内的水电工程、洪水控制、土地保护、植树造林、土地休耕、河流净化和通航等事宜。科学规划和综合治理使田纳西河流域经济发展步入快车道,田纳西这个昔日落后的州如今成为美国南方的工业大州。

5、产业与流域、城市形成“点-轴”经济开发带。

密西西比河纵贯美国南北,而铁路、高速公路则联通美国东西,水路、铁路、公路立体交通带动流域生产要素聚集形成增长极――城市。如俄亥俄河沿岸的匹兹堡,公元1800年时还是一个只有1500多人口的小城镇,随着流域矿产资源开发和制造业的发展,到19世纪20年代已发展成为美国的造船中 心,现进一步发展成为美国的“钢都”和第二大机电工业中心。在密西西比河干流上,新奥尔良发展成美国第二大港口城市,圣路易斯汽车制造业仅次于底特律居美国第二位,是美国最大内河港口城市。据统计,目前美国人口超过10万的150座城市中,有131座位于大江大河边,其中大部分分布在密西西比河水系。密西西比河流域成为发达的“点-轴”经济带和城市密集带。

二、德国莱茵河流域产业发展模式

莱茵河发源于欧洲南部的阿尔卑斯山,全长1320公里,年货运量在3亿吨以上,是目前世界上航运量最大的内陆运河。莱茵河自南向北流经瑞士、列支敦士登、奥地利、德国、法国、荷兰等6个国家,六国面积、人口均占独联体以外欧洲的1/3,生产总值约占全欧洲的1/2。莱茵河德国境内长达865公里,约占全流域的65.5%,流域面积12.2万平方公里,占45.5%。研究德国莱茵河流域产业发展模式具有典型意义。

1、“航运为先”的内河与运河、江河与海洋相互贯通的流域建设模式。

一条河流即使天然条件再好,没有后天的开发建设,其巨大的潜能也不可能充分发挥。作为莱茵河主要流经国的德国,始终确立航运为主、因段制宜、综合开发的方针,持续不断地加大对莱茵河的治理,渠化干流及其支流河道,拓宽航道、提高通航能力。莱茵河开发整治中的一项重要工程就是修建运河,向东把莱茵河与埃姆斯河、易北河等联通起来,向西将莱茵河与塞纳河、罗讷河贯通起来。尤其是1985年开通从莱茵河支流美茵河岸的班贝格到多瑙河岸的凯尔海姆长171公里、宽55米的运河,将莱茵河与多瑙河两大水系贯通;1992年开通莱茵-美茵-多瑙运河,形成从莱茵河口鹿特丹到多瑙河口的欧洲水运大动脉。“航运为先”的建设方针和综合治理的工作力度,使德国形成干流支流通达、河港海港相联、江河海洋直通的内河运输网络,使万吨海轮可上溯至距河口690公里的科隆、5000吨驳船可至路德维希港,杜伊斯堡港成为世界第一大河港。

2、“水运为基”的水路、铁路、公路综合物流产业发展模式。

水运是德国经济发展的强劲动力,德国莱茵河纵横交错、量大价廉的航道网在物流经济发展中担负着重要作用,莱茵河段至今仍承担着全国80%以上的内河运输量。同时,德国加大综合交通设施的建设。1838年在鲁尔区正式开通第一条铁路,19世纪末以来在莱茵河南北建起5条东西走向的铁路干线;德国高速公路总长1.1万多公里,并与铁路、港口相联通形成发达的高速公路网络;除此之外,德国将输油管道、输气管道、电力干线沿莱茵河分别向南北延伸,共同构成德国莱茵河流域经济带的综合运输通道。基于此,德国政府实施“长距离运输以铁路、水路为主,两头衔接和集疏则以公路为主”的物流发展战略,充分发挥每种交通运输方式的优势,在莱茵河沿岸规划建设了50多个货运中心,形成沿岸现代物流体系,推动了沿江产业的长足发展。

3、“产业为本”的以河为轴、以港兴城的“点-轴-面”产业开发模式。

德国沿莱茵河有年吞吐量超过2000万吨的欧洲最大内河港――札伊斯堡港,还有年吞吐量1000万吨以上的路德维希港等一批重要港口。在传统工业时代,鲁尔区丰富的煤炭资源成为最先发展的基础工业:煤炭资源和便利交通带动了钢铁制造,钢铁、煤炭构成莱茵河流域早期的主导工业;在火力发电和水能发电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起煤化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工业及机械工业;通过技术改造和产业升级,又进一步发展以石化、汽车、光学电子等为主导的新兴产业和服务业。现在德国境内由南向北依次布局有莱茵-鲁尔重化工业区、莱茵-美茵石化工业区、莱茵-内卡新兴工业区。德国钢铁集团92个企业中有66个集中在莱茵河畔,其中有欧洲工业心脏、欧洲最大工业中心之称的鲁尔工业区,位于莱茵河的赫尔内河上,生产的煤、生铁、钢分别占全国总量的90%、70%、60%,工业产值占全国的40%。同时,德国杜伊斯堡、埃森、杜塞尔多夫、科隆、波恩、法兰克福、路德维希、曼海姆等著名城市均布局在莱茵河沿岸,形成德国最大、最密集的城市带。这种以港口城市为点、以沿江产业带为轴、以流域经济区为面,形成“点-轴-面”有效开发的产业模式,使德国经济保持着强大活力。

4、“龙头带动”的河海港联运、流域腹地支撑的产业辐射带动模式。

德国莱茵河流域形成经济开发带和城市密集带,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在于充分发挥了鹿特丹作为国际航运中心对莱茵河流域的辐射带动作用,万吨海轮从莱茵河口鹿特丹可上溯至距河口690公里的科隆、5000吨驳船可至路德维希港等。而鹿特丹之所以能够成为欧洲门户和世界第一大港口,关键是其处于世界最繁忙的海上航线与莱茵河内河航线的交接点,是莱茵河沿岸各国的出海口和对外联系的前沿基地,有着无限广阔的内陆腹地和十分充足的货源。鹿特丹国际大港的综合服务功能带动辐射了莱茵河流域经济带的繁荣,莱茵河流域广大腹地的发展又促进支撑了鹿特丹港口城市的兴旺发达,形成龙头带动、相互促进、共同繁荣的港口与腹地产业合作模式。

三、湖北长江经济带产业发展模式

新的历史时期,我国区域发展战略布局由沿海先行进入到沿海、沿江并重发展。长江经济带干流通航里程2713公里,沿江7省2市(沪、苏、浙、皖、赣、鄂、湘、川、渝)横跨我国东、中、西部三大经济带,从空间结构上主要划分为四大经济区,即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经济区、以南京为中心的长江下游经济区、以武汉为中心的长江中游经济区、以重庆为中心的长江上游经济区。湖北长江经济带是长江流域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长江干线湖北段1062公里,占长江干流1/3强。湖北长江经济带沿江7市及所辖24个县(市、区)和恩施州巴东县,以占全省2/5的国土面积提供全省2/3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近年来,湖北省充分利用国务院批准实施武汉市“两型”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的契机,加大规划建设沿江开发力度,形成长江中游湖北特色经济带。

1、“一带两圈”的流域经济区发展战略。

湖北省根据区域生产力优势布局,制定了以武汉为龙头、长江经济带为主轴的武汉城市圈和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一带两圈”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武汉城市圈”以武汉市为中心,由武汉及周边100公里范围内的黄石、鄂州、孝感、黄冈、咸宁、仙桃、天门、潜江9市构成的区域经济联合体。2009年,“武汉城市圈”以占全省31%的国土面积,创造了全省62%的国内生产总值、利用外资占全省的82%,是全省经济发展的核心区域。“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包括位于湖北西部的8个市州,是重要的农产品基地和制造业基地,是集荆楚文化、三国文化、土苗民俗文化、山水文化、宗教文化等为一体的特色文化圈和生态文明圈。而贯穿东西的长江经济带,是全省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轴,是“武汉城市圈”和“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两圈联动的纽带,很好地发挥了肩挑鄂东和鄂西两头的“扁担”功能。实施“一带两圈”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涵盖全省17个市州范围,充分发挥沿江通道集聚优势和各市资源、 产业优势,有效促进湖北长江经济带新一轮开发、开放上新水平。

2、“四基地与四大特色产业带”的流域产业布局。

按照关于把湖北建成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的要求,湖北长江经济带的战略定位是建设“四基地一枢纽”,即中部乃至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优质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现代物流基地和综合交通运输枢纽,努力发展成为长江中游和华中地区的经济中心。根据这一战略地位,在沿江大力发展四大特色产业带,即沿江高新技术产业带、先进制造业产业带、沿江大运量高耗水原材料工业带、优质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带。在沿江产业布局上,长江干流中段主要发展以武汉为中心的高新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长江干流东段主要发展以黄石、鄂州、黄冈、成宁为中心的钢铁和船舶制造业、大运量高耗水原材料工业和优质特色农产品加工业;长江干流西段主要发展以宜昌、荆州为中心的水电、石化、农产品加工业,形成长江干流特色鲜明、布局合理的产业密集带。

3、“一核两副多强”的流域城市空间布局。

与沿海省市形成“双核”城市结构不同,湖北省是武汉“一树独大”,2008年武汉市生产总值约占全省的35%。按照国务院关于武汉市“两型”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的规划,就是要进一步发挥“武汉城市圈”在长江中游地区的龙头带动作用,建设成为与沿海三大城市群相呼应、与周边城市群相对接的区域性经济中心、综合交通运输枢纽。在建设武汉特大城市的同时,大力发展宜昌、襄樊两个副中心城市。宜昌经过多年发展已取代黄石成为仅次于武汉的第二大城市,襄樊则是长江支流汉江流域的中心城市,2008年两市生产总值约占全省的18%。培育壮大这两个副中心城市,既可以带动“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发展,又与武汉相呼应建成湖北西部增长极,更好地完善湖北长江经济带的城市布局结构。在加快发展“一核两副”城市结构的同时,大力培育沿江荆州、鄂州、黄冈、咸宁等一批中等城市及洪湖、石首、武穴等一批小城市,形成“一核两副多强”的流域城市空间布局。

4、“五个一体化”发展的流域经济一体化格局。

湖北长江经济带一体化发展格局着重推进“五个一体化”:水资源开发利用一体化,把发展大运量、高水耗工业与发展灌溉农业相结合,促进沿江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协作与互补;沿江产业布局一体化,根据资源、市场、原有基础等条件,发挥各自优势,发展各市特色主导产业,避免产业趋同化;区域市场要素一体化,完善沿江经济带各类要素市场体系,建立沿江区域市场联合体,使长江经济带商品和要素市场联成一体;环境保护一体化,坚持沿江资源环境的开发利用与保护治理相结合,制定沿江生态建设中长期规划,加强沿江工业污染、生活污染、农业污染的全面治理;沿江区域开放合作一体化,推动长江中游经济区内武汉城市圈与长株潭城市群的开放合作,推动武汉城市圈与长江中下游南京都市圈、皖江城市群、环鄱阳湖城市群的开放合作,利用武(汉)广(州)高速铁路建成通车推动武汉城市圈与珠三角经济区的开放合作,更好地融入珠三角经济圈。

四、西江经济带产业发展模式

西江西接大西南、东联粤港澳,全长2214公里(从云南曲靖马雄山源头至广东珠海磨刀门河口),占珠江全流域的78%、年径流量是黄河的4倍,与长江干线并列为我国高等级航道体系的“两横”之一,流域内有4个省会城市、34个地级市、200个县区、1000多个城镇。

1、沟通大西南与粤港澳的产业纽带。

秦开凿灵渠、沟通湘江与漓江,将长江水系与珠江水系连接起来。两汉时期进一步加强了西江流域的开发。宋明清时期致力于打开云贵经西江的出海通道,构建以珠江四大水系为骨格的航运网络,实现黔、桂、粤三省水路大联通。现代则加强西南出海水运主通道的规划建设。1993年,国务院批转《西南和华南部分省区区域规划纲要》,规划建设的西南出海水运主通道就是以西江航道干线为主,以黔桂铁路、柳(州)-肇(庆)等铁路和南宁-梧州、柳州一梧州等高速公路为辅,由西南经桂东南直下珠三角的东向出海大通道。2007年,国家交通部实施《全国内河航道与港口布局规划》(2006-2020年),在全国内河航道主骨架“两横一纵两网”中,西江航运干线是与长江干线并列的“两横”之一,珠江三角洲高等级航道网是与长江三角洲高等级航道网并列的“两网”之一。据统计,2009年西江水运完成货运量3.7亿吨,主要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2.7亿吨,其中集装箱吞吐量712万标箱,占全国内河集装箱吞吐量的“半壁江山”。每年珠三角66%的进口粮食、50%的进口油气、33%的煤炭等物资都依赖于西江水运。西江是沟通西南与华南地区交通的“大动脉”,是泛珠三角区域产业合作的“金纽带”。

2、资源的优势互补与产业的梯度转移。

篇10

摘 要: 新媒体经济引发文化产业发展问题,鉴于新媒体经济的本质,新媒体产业与知识产权以及权力之间有着复杂的依存关系。为了更好的完善产业链,在新媒体经济发展初期,国家给予适当引导和调控,对于形成规模性的产业市场,是一项重要的举措。但是,面对全球化竞争的压力,政府不仅应当在硬件上提业所需的经济支持,更要从软件上完善相关的制度和法律,以保护本国创意内容的利益,因为内容才是新媒体产业发展的出发点和核心。

关键词: 新媒体;知识产权;权力;创意内容

中图分类号:G114文献标识码:A

New Media Economy and the Development of Cultural Industry

KANG Lu

在经济全球化的语境下,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新媒体经济这样一种崭新的经济模式,势不可挡地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人类交流信息的媒介形态,随着科技的发展而产生的深刻变化不容小觑。从口传、文字、印刷到由计算机和互联网催生出的新媒介,在这个过程中发生的绝不仅仅是人与人之间交往方式的变化,更值得注意的是,人类文化的形态在这个过程中也悄然发生着变化。作为新世纪经济增长点的文化产业,在这个时代中需要找到赖以依托的“文化产品”才可以实现经济的持续繁荣,而新媒体从内容和渠道上都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对新媒体经济运营与文化产业发展之间关系的研究,将有助于认清新媒体的本质并对文化产业新的盈利模式产生积极的影响。

一、新媒体经济的形成和特点

学界对于新媒体的界定一直模糊不清,许多问题还在讨论中。在波斯特的理论中,新旧媒体之间没有一条鲜明的分界线,两者“并非彼此相继,而是相互涵盖;并非彼此置换,而是相互补充;并非按历史顺序发生,而是同时代存在”。(注:马克•波斯特(著),范静哗(译)《第二媒介时代》,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9页。)但无可争议的是:推动旧媒体经济向新媒体经济发展的必要因素是互联网的产生和发展。由于互联网对数据的处理突破了传统的数据处理方式,因而改变了人和人的交流方式,进而改变了人类的文化形态。笔者以为,依托于互联网特性的新媒体经济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从设备上说,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大大降低了硬件所需成本,使得新媒体经济的运行成本不断降低,而且这种降低在以指数倍的速度递减。以电影业为例,原先一台35毫米的专业摄像机耗资大约上百万人民币,而现在一架数码摄像机的成本大约只是前者的十分之一左右。尤其是当两者的拍摄效果可以让观众无法分辨的时候,低廉的数码摄像机自然拥有了极大的市场竞争力。

第二,从渠道上说,网络的易操作性,降低了内容的门槛,让所有使用网络的人具有了内容的同等权力,使得内容的传播成本大为降低。以依赖信息生存的网站为例,只要拥有一台电脑和一根网线,一个人便可以实现信息的传播和。这种信息,小到一个人的寻人启示,大到一部电影的宣传。任何物质世界的数据传递和索取在网络世界中都可以很便捷地得以实现。更加令人惊喜的是,这种低廉的设备和传输渠道所依赖的科技支持正在以惊人的速度实现着自身更新,根据计算机晶片目前的发展速度,每隔18到24个月,晶片的速度就会增加1倍,而如果制造商希望维持同样的速度,则价格就会减半。(注:约翰霍金斯(著),洪福庆、孙薇薇、刘茂林(译)《创意经济》,上海三联书店,2006年版,第189页。)

第三,从时间上说,新媒体终端的普及,极大地缩短了信息所需要的时间。人际传播的及时性和互动性,使得讯息成乘积式增多。而讯息的拥有量,决定了受关注度的程度。在注意力经济时代,注意力意味着盈利的可能。

较之于传统媒体,新媒体拥有人际传播的优势。传播者可以是任何人。比如,四川大地震发生后,被国内外传统媒体相继转载的第一个视频就是四川的一名大学生在地震时用手机拍摄的视频录相。从传播者和受传者的关系来说,主客体的身份可以相互调换,互相影响,而且影响层级是呈网状分布的。罗伯特梅特卡夫,是以太网络系统的发明人,也是3COM公司的创立者。他在所谓的“网络定律”中指出:“网络的社群价值会随着节点数平方的增长而增长”。(注:同上,第186页。)比如,最小的网络只包括两个人,那么米特卡菲数值就是4,一旦网络中多加入一个人,则数值变为9,如此网络值便实现了连接性的指数规模。这也就可以解释为什么会产生“人肉搜索”这样的搜索引擎。一个人只需要张贴需要寻找的人的大概模样,大概身份描述,便会有大量的补充信息通过回帖来进一步完善。

第四,从发展模式上说,新媒体促进了跨行业的合作,新的商业模式由此产生,而新的商务模式意味着新的收入流的产生。

新媒体经济是一种整合的经济模式,它不仅指它的“产品”是一种包含了文字、图像、音乐、视频多种功能的内容,而且指它的运营可实现不同产业间的互动合作。当然,这也是由新媒体的特点所决定的。新媒体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透明度”。新媒体的传播数据,可以通过数据进行数字化的考量,具体的表现形式为点击率等等。通过点击率的测算可以获知市场的大小,这对于投身市场的传统产业来说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就拿新媒体和传统的出版业的合作来说,借助了新媒体的传统出版业,完全可以实现先投放网站然后再根据受欢迎的程度进行筛选,最后将最受欢迎的文章结集出版的方式来确保盈利的稳定。目前,新媒体经济还有一种很流行的模式就是传统媒体的新媒体化,即传统媒体建立自己的网站来弥补单向传播的不足,增加传统媒体的亲和度,同时营销衍生成品,完善产业链。比如,CNN会拥有自己的网站,不仅接受观众对节目的意见和建议,同时开设付费项目来提供节目的下载。

总之,新媒体的特点导致了新媒体经济在文化产业的大背景下形成了新的经济增长点。它不仅从设备和渠道方面降低了运营成本,从传播时间和规模方面实现了关注度的指数级增长,而且它的出现带动了跨行业间的合作交流,从而诞生了新的商业模式。所以说,新媒体运营的特点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无限的可能。

二、新媒体的本质和由此引发的对新媒体经济的挑战

文化经济的发展从来都是和政治法律联系在一起的。新媒体经济的本质,从某种程度上是一种注意力经济行为。技术发展所带来的传者和受者身份的异常平等,使得处于垄断地位的主流文化越来越多的受到多元文化的冲击。一些运用于传统媒体经济的思维模式,面临着新的课题和挑战,其中有两对关系对新媒体经济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是新媒体和知识产权的关系。

新媒体的出现所引发的数字化资讯的极大丰富,颠覆了传统媒体与知识产权之间的契约关系。二进制的数字所特有的便于移动、复制、编辑的特性,使得所有者拥有的权力模糊不清。数字化的时代,数据被无限复制并以超越国界的方式在互联网上进行流通,导致“原创”和“复制”所带来的“从属关系”被彻底消解了。复制品从某种程度上和原创品一样,具有的平等的意义。比如一段网络文字很受欢迎,于是其它网站进行转载,那么被转载后的文字和原来的文字对受众的冲击力和意义是完全一样的。那么,谁来保护原创者的利益呢?如何推动数字化时代经济的良性循环?

传统的知识产权无疑遭受着前所未有的考验。一方面,需要根据科技的发展完善知识产权的保护范围,另一方面,需要探讨涉及知识产权的法规的适用性。知识产权最主要的特征就是财产性,即“属于某人的东西”。(注:同上,第33页。)也就是说相对于物品本身的价值而言,其和所属人的法定关系才是保护的对象。但是,正如杰里夫•里夫金在《工作的终结――后市场时代的来临》(注:[美]杰里米•里夫金(著),王寅通等(译)《工作的终结――后市场时代的来临》,上海译文出版社,1998年版,第53页。)中所阐述的那样,当由买卖双方所形成的社会,转变为一个由供应者和使用者所组成的社会的时候,关键问题不在于谁拥有的了什么而在于谁可以接近它,或者谁可以使用它。也就是说,不同于拥有一块地的人可以高枕无忧地确信自己的地可以收到法律保护的所有权,那些拥有数据原创权的人们更大程度上有可能实施的只是类似于授权的行为,他们更多地只能通过知识换取注意力而间接地产生经济效益而无法直接地实现交换。正如更极端的埃瑟•戴森在《2.0版――数字化时代的生活设计》中所论述的那样,“对内容供应商而言,最佳的防御似乎就是免费分配知识产权,这样才能把服务和关系销售出去”。(注:[美]埃瑟•戴森《2.0版――数字化时代的生活设计》,海南出版社,1998年版,第2页。)现在戴森的这种对“知识产权”的放弃以谋求后续服务的利润行为已经在现实中得到了实践。比如对源代码的开放。将处于设计核心地位的源代码免费公开之后,那些原创者只能通过获得精神上的权力,比如地位和名气或者工作的聘用来完成实际的利润收入。

所以,知识产权和新媒体经济之间产生了复杂的依存关系,一方面,知识产权从法律的角度保护新媒体经济中的“产品”的财产合法性以保护内容提供者的经济利益;另一方面,面对新的市场要求,内容提供者可能会主动放弃知识产权来完成新的商业模式的建立,以获得更大的利益。

其次,就是新媒体经济和权力之间的关系。

这里的权力,主要指处于主流地位的传统媒体的权力。新媒体的出现对传统媒体及其依赖的利益集团的权力造成了冲击性的影响,通过虚拟世界的议题设置甚至会迫使物质世界的相关集团做出相应的反应。

经济权力的获得,来源于对信息的处理能力的获得。美国传播学者马克•利维把大众传播媒介比做沙漏,来自社会各个角落的各类信息通过这个沙漏的“漏口”流向社会,而这个“漏口”正是我们通常所言的“把关人”。他们所拥有的这种掌控力,“乃是传媒机构驾驭社会的坚兵利器。”(注:马克•利维《新闻与传播:走向网络空间的时代》,《新闻与传播研究》, 1997年第1期。)所以,谁拥有了编码和解码的能力,谁便拥有了权力。

在传统媒介中,“把关人”角色往往是和“权力集团”联系在一起的,比如政治集团或是商业集团。这些集团的利益诉求使得所相关的传统媒体在意见上形成一定的倾向性,从而影响大众对信息的接受。而在新媒体经济中,信息者身份的模糊以及多元的利益诉求消解了权力的控制。互联网是平面的,每一个节点都平等地享有同样的权力。所以,人们可以更平等、更自由地信息却始终处于隐性的地位。同时,互联网所建构的虚拟世界打破了由现实政治、法律壁垒而产生的区域优势或者区域限制,实现了“无国界”的权力共享。所以,在比较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时候,受者往往认为传统媒体是受利益驱动的,而新媒体却“客观”。当人们更倾向于在网站上收看免费新闻、免费电视的时候,那些电视台和报社等传统媒体不由惊呼“狼来了”。

但是,事实上,新媒体经济在目前仍无法完全颠覆传统媒体经济或者取而代之。一来,因为受利益驱动并有明显观点指向性的传统媒体具有强大的集团支撑,而显得更具有公信力;二来,目前新媒体的发展还需要依赖于传统媒体做内容提供者。无论是新媒体还是传统媒体,它们传播的内容都承载着文化的意义。比如在现实中,网站并不具有采访权,大多数的报道都是转载自传统媒体。当然,这样的转载的成本几乎为零。另外,看似平等的在虚拟世界中实现了“无国界”传播的新媒体受到很多制约,而这些制约往往来自于传统媒体背后的集团。比如,会在网路上设置屏蔽,于是一些国别性的新闻在网路上并非真的“四通八达”。

所以,权力和新媒体经济之间也产生了复杂的依存关系。一方面,新媒体经济的产业链无法摆脱传统媒体,它需要借助传统媒体的权力来完成内容提供的可能性;另一方面,新媒体经济又在动摇传统媒体的权力地位,从传统媒体经济中分流和蚕食经济效益。

总之,新媒体的本质是一种去中心化。从它的发展趋势来说,应当受到鼓励,因为文明的多元发展要求人类文明的交流趋于更加平等、更加自由的状态。但实际,这种去中心化很难实现。

三、中国发展新媒体经济的探索以及需要注意的问题

考虑到新媒体经济的特殊性以及它和政治、法律方面无法自动适应的现实状况,笔者认为,国家的调控和引导在目前新媒体发展的初期是十分重要的。纵观世界,在新媒体经济的冲击下,各国都在积极地进行实践探索,中国也不例外。

实践的基础是对产业链的充分认识。新媒体产业的价值链分为以下几个方面,分别是内容创意、内容制作、生产复制、交易传播四个环节(注:刘刚《我国新媒体产业发展瓶颈及对策》,《国际贸易》,2008年第2期,第41页。)。其中,内容创意和交易传播的贡献率分别占到45%和40%。从新媒体产业的发展来说,这几个环节都需要国家的介入以完成有序的产业发展。

从内容创意环节来说,此环节是整个产业链的开端也是核心。创意产品的诞生意味着版权的诞生,而版权的获得意味着利润的合法性。但是,在新媒体产业发展初期,零散的企业很难把握政策方向,不能深入理解产业政策,因此容易在创意环节导致决策判断失误而蒙受巨大的经济损失。

从内容制作环节来说,一般的企业很难完成成本高昂的内容制作。这里的成本包括硬件和软件的投入。比如,电视节目制作需要有摄影棚及一系列摄影器械;大量的产生和制作人员,需要强大的经济实力做支撑。

生产复制环节,或许是这几个环节中相对贡献率比较小的环节,但是,同样也需要投入相当规模的人力和物力。

从交易传播环节来说,渠道的通畅以及商业环境的维护都需要政策护航。在目前国内市场尚未成熟的情况下,零散的企业仅凭一己之力想要打通渠道或是创建新的商业模式都会受到政策上市场上的重重屏障。

总之,在市场条件不成熟的情况下,投资风险巨大的创意产业不适合由零散企业“分兵作战”。拿动画行业为例,环球数码总经理许翎说,“动画是一个投资很大的行业,它的制作完成一般需要好几年时间,需要强大的经济力量作为支撑;要成功收回投资,又必须有好的商业氛围和好的商业模式。就是说,要使投资的风险是可控的。但在目前国内市场还没有形成或者不成熟的情况下,大量的投资投在动画上,最后可能回收不了,于是,投资人就不投了,动画行业又冷了下来,形成一个恶性循环。这是我们最担心的。”(注:黎平《动画――一个属于未来的黄金产业》,《经理人》,2006年第6期,第76页。)

篇11

1小镇青年定义与消费特征

1.1小镇青年定义

文章中“小镇青年”的定义采用拍拍贷和南方周末联合的《相信不起眼的改变:2018中国小镇青年发展现状白皮书》中对于“小镇青年”的定义——小镇青年指出生在三四线及以下的县城、乡镇,在老家生活工作,或前往大城市及省会周边城市打拼的青年。年龄段主要为18~35岁。

1.2小镇青年消费特征

1.2.1消费热情旺盛,娱乐活动参与度高因为工作相对稳定、压力较小、生活成本相对低,特别是住房的支出相对少,且理财投资观念不强或渠道手段有限,小镇青年拥有旺盛的消费热情与冲动型消费的特征,敢于花钱且决策过程短。随着国民收入的不断增加,小镇青年将有更多的娱乐消费机会,娱乐活动参与度高。2018年8月小镇青年消费研究报告显示,小镇青年的娱乐支出占比高达13.5%,超过一二线青年的12.4%,在各种大众娱乐活动中,小镇青年在手机游戏、网上购物和KTV等消费领域展现出更为强劲的消费潜力。

1.2.2在娱乐产品选择方面具有独特偏好受限于三四线城市的经济水平,小镇青年的收入与一二线城市依然相去甚远,在娱乐产品选择上,小镇青年更加偏好价格低廉、性价比高的轻娱乐产品,文娱消费则更倾向于低内容密度、简单轻松且具有一定知名度的东西。以电影产业为例,小镇青年更喜爱内容简单轻松、画面刺激、主题正能量的电影,众多一二线青年并不看好的喜剧、爱情等国产商业大片,在三四线城市都获得了极高的票房。同时,随着信息的普及,小镇青年在网络活动上的参与度并不亚于一二线青年,他们能及时掌握当前的流行趋向,捕捉新奇事物,并乐享其中,流行元素和新奇事物对小镇青年有着极强的吸引力。

1.2.3群体性消费成为新时尚在三四线城市中,小镇青年的消费往往依托于群体和陪伴,如在朋友聚会后集体陪伴观影或去KTV,辐射带动性消费会为文化产业创造更多的经济增长点。以电影产业为例,在三四线及以下城市,“陪伴观影”是观影的主要动机之一,这也正好解释了“春节贺岁档”票房飞涨的原因。

1.2.4消费品质不断提升在不同行业中均可以发现小镇青年生活品质升级的信号。以食品行业为例,被认为高油高脂的种子类干果单品,在2018年出现了渗透率下降的趋势,而营养、方便、即时的果实类商品消费出现了高速增长。同样,小镇青年对饮料的功能诉求也在提升,消费者会把“酵”和瘦之间画上等号,所有“酵”相关饮料在2018年均出现高速增长。虽然一线品牌在下沉市场的成交额贡献率和普通品牌仍存在一定差距,但一线品牌在大部分品类上的成交额增速远远超过普通品牌。

2三四线城市剧院产业发展困境

近几十年来,电影、电视剧以及网络视频等产业不断崛起,剧院观众大量流失。尽管小镇青年消费能力与品质不断提升,但并没有对三四线城市的剧院产业发展产生很强的助推作用,三四线城市的剧院产业正面临着不温不火的发展困境。

2.1高票价将观众拒之门外

由于剧院产业中演员表演和观众互动具有不可复制的特点,所以剧院产业的整体规模经济效应较弱,这与电影产业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我国大部分电影的制作费用约几千万元人民币,但是制作一份电影拷贝的费用仅有几千元,电影拷贝费用的低廉带来庞大的投放量,使得每张电影票所分摊的成本较低,对应的票价也较低。而剧院产业的每一场演出都具有很强的时效性和特定性,无法复制,因此,戏剧的票价相对较高,少则几百,贵则几千。较高的价格成为戏剧文化传播、产业扩大的重要阻碍。

2.2剧院盈利来源单一

一直以来,剧院盈利来源单一是拓展剧院产业的致命弱点。目前剧院的产业链较短,制作、发行、宣传和周边产业尚未整合到一起,因此剧场只以票价作为主要的盈利方式,流量平台小,远远无法补足剧目创作和设备维修所带来的巨大成本缺口。

2.3剧场数量偏少,且呈不断萎缩的趋势,能够满足大众需求

的现代化剧场供给严重不足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国掀起了演出剧场建设的,然而,剧场建设的主要发生在一二线城市,三四线城市的剧场建设数目较少,总体呈现萎缩趋势。2016年部分正在建设的剧场统计数据显示,单上海一个城市的2016年在建的剧场就有4个,然而三线及以下的小城市在建的剧场却仅有6个。根据实际调研发现,唐山2019年的常住人口为793.6万人,但是承接如此大人口体量的剧场竟然只有一家——唐山大剧院。剧院数量少是阻碍剧院产业发展最主要的原因之一。

2.4缺乏总体规划,没有促进剧场活力的配套政策出台,管理缺乏市场化机制

我国的大多数剧院是从原来的文化事业单位改制之后才实现的企业化管理,但是政府自上而下的计划管理观念仍然根深蒂固,因此等安排、靠指令、要资助的现象普遍存在,自主经营的能动性低,坐地收租的习惯顽固,创作性策划和组织的意识不强,缺乏市场化的运行机制。以河北剧院产业为例,本身自主经营的活力弱,加上政府作为不足,使得剧院产业停滞不前。目前河北尚未针对剧院的建设制订出顶层的设计计划,在政府部门设置方面仍然存在空缺,缺乏相对应的直属部门来管理剧院的建设,加之民营剧院的资金尚且存在扶持缺口,整体的政策建设无法与剧院产业的发展相适应,这体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是针对剧院经营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二是对剧院发展没有与之配套的投融资、财税鼓励等政策。综上所述,规划不到位,导致剧院产业的发展道阻且长。

2.5无法匹配受众的喜好,缺乏定位分析

一直以来,为了顺应政策鼓励文化发展的路径,很多地级政府将“高雅艺术,文化窗口”作为剧院产业发展的方向。以唐山大剧院为例,其每年演出110场,其中北京保利自营演出不低于80场,自营剧目分ABC三类,A类演出指欧美地区演出团体名称中带有国家、皇家、首都城市名称字样的演出团体主演的剧目,国内演出团体中直属文化部等带有中国、中央字样的艺术团体的演出等,B类演出指北京及各省艺术团体获省级以上舞台艺术最高奖项的演出剧目,C类演出指实验话剧及小型艺术表演。并且签定A∶B∶C的演出比例为4∶3∶3,而一般剧院的演出比例为3∶4∶3,即从一开始唐山大剧院便定位国际上的高雅艺术。但是它没有考虑到唐山高雅艺术演出市场尚未发育,高雅艺术的文化消费习惯尚未形成,作为三线城市,市民对于观看文化演出的意识极其薄弱,而对于阳春白雪的理解就更难。定位缺乏与受众群体的一致性,很难持续地吸引观众走进剧场,因此阻碍了剧院的发展。

2.6剧目演出不足,原创剧目数量少、质量不高

大量三四线城市剧院全年的演出场次少于50场,有接近80%的专业剧场全年的演出场次少于30场,年演出场次多于100场的专业剧场只有约2.4%。较低的演出场次体现了三四线城市剧院功能开发的严重不足,优秀剧目排演率低,再加上文艺院团生存艰难,使得剧目创作数量少、质量低,严重挫伤了对当地剧院的剧目供给。综上可见,尽管三四线城市青年的消费潜力逐渐上涨,而其当地的剧院产业发展依旧呈现疲软状态。为使三四线剧院产业发展走出困境,政府和剧院必须齐发力。

3促进三四线城市剧院产业发展的建议

产业的兴盛是消费者和供给者共同作用的综合结果,对于小镇青年旺盛的消费潜力,也只有当与之相适配的消费环境出现时才能将其完全激发。为了使三四线城市剧院产业发展走出困境,激发小镇青年的潜在消费能力,当务之急是多角度地弥补剧院发展漏洞,优化剧院供给,为小镇青年在剧院产业的消费创造一片蓝海。

3.1政府积极有作为,剧院产业才能快见效

3.1.1转变扶持方式,推动更加精准化的资金扶持政府应从固定扶持向长线扶持转变,将一次性按固定资本投入和根据项目进度情况分批次资助相结合实现长线扶持,对项目进行长期跟踪和激励;从项目内核扶持向外延伸至产业下游扶持,除对剧目研发的内核扶持外,还应重视相关宣传渠道及平台的搭建,不断实现对市场氛围的优化,推动激发文化消费终端的潜在活力,从以上三个方面拓展下游扶持;实现差异化分层级扶持,政府需对各剧院的规模、分布、公益演出次数、商演收入、收支概况等情况进行仔细的调查,制定出更具差异化和针对性的扶持措施,以绩效测评作为补贴依据,推动剧院高效运营,激发市场活力。此外,三四线城市剧院可以借鉴北京市艺术优惠卡等方式对公众进行演艺消费的直接票补。由于政府不了解项目运营成本的具体花费,所以无法督导生产,更无法促进消费,而参考边际效用,即每增加一位消费者则对票价和生产进行双向补贴,不仅能降低消费者的消费成本,增加其对剧院演出的消费热情,同时也能激发院团的创作热情和经营热情,致力于创作更加优秀的文化产品来吸引消费者。

3.1.2优化剧院产业的税收制度,加大税收优惠力度近年来,国家相关部委针对剧院产业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税收优惠政策,促进了剧院产业的发展,但是现行的税收优惠政策具有一定的片面性,明显倾向于国有性质的文化类企事业单位,对民营企业扶持不够,而民营企业数量众多,越来越成为推动我国剧院产业发展的“生力军”。所以,针对民营剧院从创业到创意到生产销售周期较长,应适当延长其免征期;针对前期投入成本多,资本积累少,应执行较高的所得税优惠税率;对于积极创造社会效益的小微剧场,如在创业阶段没有盈利的,应考虑允许其将创业阶段的费用抵扣额和纳税减免额结转至盈利年度进行所得税抵扣。

3.2剧院主动谋发展,剧院产业才能快成长

3.2.1明确自身定位,让定位更加“接地气”定位是一种取舍,清晰的定位有助于剧院产业明确自身优劣势,更好地抓住消费群体,稳步发展。对于三四线城市剧院而言,高雅艺术的消费缺乏需求拉动,剧院应将自身过高或者模糊的定位向小镇青年实际文娱消费偏好转变,根据小镇青年对低内容密度和轻松的文娱产品的偏好,让定位更加“接地气”,并根据自身定位,选择合适的演出剧目。整体而言,三四线城市剧院剧目的选择可以从小镇青年最先崭露锋芒的电影产业中汲取经验,一定程度地向爱情类、喜剧类等剧目倾斜。

3.2.2突出戏剧表现形式的独特性,加强剧目创新性为抓住小镇青年这一消费群体,剧院应不断突出戏剧表现形式的独特性,满足小镇青年对精神产品的新奇性的需求。三四线城市在戏剧结构选择中应当更多地关注具备其独有的与观众互动、进行再创作之特征的戏剧结构,例如巴西导演奥古斯特·伯奥和他的拉丁美洲同事一起创造的一系列环境戏剧:论坛戏剧、形象戏剧、即时戏剧以及无形戏剧,打破戏剧的传统框架,甚至可以邀请观众跨过戏剧幻觉的“第四堵墙”,加入到演员和剧作家的行列中一起完成戏剧故事。此外,加强剧目创新性也是突破三四线城市剧院产业发展困境的一条可行之道。以相声剧为例,相声剧作为一种新兴的艺术表演形式,融合了相声和情景剧的特点,以戏剧的形式把相声的精华展示出来,获得了较高的观众反响。

篇12

一、发展林下经济意义

近年来,随着生态经济和绿色经济发展理念的提出,各地区大力发展以林下种植、林下养殖、相关产品采集加工和森林景观利用等为主要内容的林下经济,并取得了积极的成效,在增加农民收入、巩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以及生态建设成果、加快林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推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和繁荣,具有十分巨大的现实意义。林下经济是近几年农业生产领域涌现的新生事物,它是充分利用林下土地资源和林荫优势从事林下种植、养殖等立体复合生产经营,从而使农林牧各业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循环相生、协调发展的生态农业模式。目前林下经济主要围绕种养业开展。在种植业方面,由于林地2~3年后基本郁闭,对林下作物生长有影响。在养殖业方面,由于受禽流感等影响,搞林地养殖风险较大,发展缓慢。因此林下经济发展的选择面较窄。目前林下经济的发展有以下几方面:

(1)林下种植:包括林下种植花卉、中药材、牧草、疏菜、果树、粮食作物、菌类、茶叶等及其产品初级加工。

(2)林下养殖:包括林下养殖家禽(鸡、鸭、鹅)、牲畜(猪、牛、羊、兔等)、蜜蜂、蚯蚓、青蛙、珍贵野生动物(野猪、蛇、鹿等)、其它鸟类等及其产品初级加T。

(3)林下采集:包括野菜、野生菌(磨菇)、野生中药材、竹笋、藤、草、松脂等的采集及其产品初级加工(含藤编、草编)。

(4)林下旅游:包括森林人家、生态休闲旅游、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等衍生的“吃、住、行、游、购、娱”等绿色产业。

林下经济投入少、见效快、易操作、潜力大。发展林下经济,对缩短林业经济周期,增加林业附加值,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开辟农民增收渠道,发展循环经济,巩固生态建设成果,都具有重要意义。可以这么说,发展林下经济,可以让大地增绿、农民增收、企业增效、财政增源。

二、发展林下经济的效益

之所以说发展林下经济是生态林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主要是由其所能产生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决定的,可以说林下经济的应用完美地契合了生态经济发展的要求。

1.生态效益

林下经济的实施,可以有效扩大森林资源,保证森林生态系统的完整性以及生物的多样性,可以充分发挥森林对于气候和生态环境的调节作用,改善农业发展环境,增强区域范围对于自然灾害,如狂风、暴雨、沙尘等的抵抗能力,同时,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调节气候、绿化美化环境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可以促进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

2.社会效益

林下经济的实施,可以对农村的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可以说是实现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大力发展林下经济,还可以促进贮藏、加工、运输、包装及服务等相关第二、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

3.经济效益

以某县的林下经济发展为例,本县共有林地约233333.33hm2,其中生态公益林地102000hm ,在正常的情况下。要加强生态公益林地的管理和保护,禁止采伐林木,林地的收入只有靠政府对生态公益林林地进行补偿20元/667m2,与其它林地相比经济效益是比较低的,为增加生态公益林地的收益,只有经过不断发展扩大林下经济,提高生态公益林地的经济效益。截止到去年年底,全县仅林下经济推广面积达到300Ohm2,经济收益为1500万元,每667m2可多增加收入33.33元,产生的经济效益可以说是十分可观的,从而推动生态效能升级,优化生态环境,并且产生的社会效益是巨大的。

三、推动林下经济发展的措施

十年树木是林业生产的基本特征。相对漫长的林木生产周期,对林业发展以及对林改后农民发家致富是一个重要的制约因素。只有让林地早点下“金蛋”,才能更好地促进林业生态建设及产业发展,才能更好地以良好的经济效益巩固林改成果,在兴林中富民,在富民中兴林。发展林下经济是个系统工程,林草、林药、林牧、林禽,形式多样、内容复杂,因此,需要科学选择具体操作的突破口。

1.政府要高度重视

把林下经济发展列入议事日程,加强部门沟通与合作,注重规划引导。没有合作,单凭林业一家之力,要说发展好林下经济,只能是纸上谈兵;没有规划,要想发展好林下经济,也只能是瞎子摸象。因此,必须将发展林下经济与林业产业化建设、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推进循环经济、扶贫开发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内容融合在一起。

2.创新发展模式,提高经济效益

首先,可以大力发展林下种植。充分利用丰富的林下资源发展种植业,因地制宜开发林果、林草、林花、林菜、林菌、林药等模式。以林花模式为例,现在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大家不仅仅满足于吃,还在追求高品质的生活,对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花卉、园艺、苗木就派上用场了,而且卖价好。台湾花卉产业做得很大,我们国家已经从政府部门的层面加强了与台湾花卉产业的对接。在林下种植耐阴性的花卉和观赏植物,发展前景是很广阔的。其次,可以大力发展林下养殖。充分利用林下空间发展立体养殖,大力发展林禽、林畜、林蜂等模式。然后,可以大力发展森林旅游。特别是丘陵山区,要充分发挥山清水秀、空气清新、生态良好的环境优势,合理利用森林景观、自然环境和林下产品资源,发展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康复疗养等产业,大力发展森林旅游。最后,可以大力发展林下产品经营加工,拉长林下经济产业链,发挥集群作用,提高经济效益。

3.政府部门要促进拓宽融资渠道,加大资金投入

规范森林资源资产评估,建立林权交易中心和林产品专业市场,大力开展林权抵押贷款,推进森林保险,拓宽融资渠道,支持林下经济发展。要按照性质不变、渠道多样、捆绑使用的原则,发展林下经济与农业综合开发、经济结构调整、畜牧养殖、扶贫开发、科技推广等项目,在资金使用上完全可以有机结合起来。

4.政府的相关部门要加强技术服务,提高产品质量

积极搭建企业、农民与高校、科研院所、技术推广单位之间的合作平台;积极引进和推广适宜林间种植、养殖的新品种、新技术,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步伐,建立林下产品产前、产中、产后的技术服务体系;严格实行标准化生产,确保林下经济产品质量。

5.建立销售网络,培育龙头企业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