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的重点范文

时间:2023-05-30 08:36:29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护理的重点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护理的重点

篇1

我院因门诊患者较多,工作量大,护士忙于繁忙工作,而忽略了护理质量安全管理。为保证患者安全,综合分析门诊在护理质量安全管理中所存在的一些缺陷,以便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护理安全是护理管理的重要内容,是指护士在对患者提供护理的整个过程中,患者不出现法律及法定规章制度所允许范围之外的机体结构、心理或功能上的障碍、缺陷、损伤或死亡[1]。护理安全是医院面向社会、面向大众的窗口,是医院发展的牢固基础[2]。在医疗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患者选择就医最直接、最重要的标准就是安全质量问题。门诊是医院的关键部分之一,是医疗工作的第一门户。由于门诊就诊患者集中、流量大、病种复杂、患者有各种不同的需求,且护理服务需求量广,而门诊部分护理人员责任及护理服务意识不强,质量环节容易出现护理问题,是医疗纠纷的敏感部门。因此,必须加强门诊护理质量安全管理,良好的护理安全同时也是提高护理质量的重要基础。在临床工作当中,如何有效的提高门诊护理安全管理一直成为医院门诊所面临的新课题。本文针对我院门诊护理安全管理的难点和重点采取了探讨研究,并制定了相应对策,严格管理层层把关,使护理风险和护理纠纷的发生率大大的降低了,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 门诊护理安全管理难点

1.1就诊患者方面 门诊就诊患者流动性大、人数集中、环境混杂、候诊时间长、病情复杂多样等特点[3]。因患者对疾病症状了解不足,就诊时无法准确向医生描述,造成医生误诊。就诊后患者存在自认病情与医药费价格不符,引起心理不满等情况都会成为引起护理纠纷的发生的危险因素。

1.2门诊护理人员方面

1.2.1门诊就诊患者多,年轻护士流动性大,且操作技术单一,部分高龄护士身体素质差,缺乏进取心,工作中有一定的守旧性,导致业务水平参差不齐。压力大,容易忽略门诊护理工作中的细节问题。护理人员业务水平参差不齐,专业知识不牢固,出现危机状况缺乏应急能力,往往对患者疾病不能做出迅速而准确的判断。

1.2.2安全意识与社会经验缺乏,认知程度缺乏,护理人员的法律、安全意识淡薄,大部分护理人员对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认识不到位,缺乏相关知识的教育,不能从法律的角度去思考护理方面的问题,对传统的护理行为较为习惯,单一的只顾为患者解决病痛,却忽略了护理活动本身就拥有法律效力。不注意保护患者的隐私,极易发生护理纠纷。不能认识到事故隐患的重要程度,甚至对其视而不见,马虎从事,极易引发不安全事件。对突发状况的应急分析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较低。责任心不强,不能按值班制度严格要求自己坚守工作岗位,无辜离岗而影响对急诊患者的抢救。有些护理人员对工作分配、工作时间、工资福利等存在抵触情绪,造成工作不认真、粗心大意、消极怠工,从而导致护理差错的发生。

1.3医护人员和患者之间沟通不及时,护理人员缺乏主动服务意识,未考虑患者的实际需求和情绪变化,只重视治疗,将医疗主体扩大化,高高在上,使患者的自尊心受到了极大的伤害,激化矛盾,引起患者及家属的反感,缺乏语言技巧,护患不能有效的进行沟通,不能对患者的提问进行耐心讲解,缺乏文明礼貌用语的使用,服务态度生硬。主动服务意识缺乏,以致发生医患纠纷,从而给患者带来不安全因素或不安全后果。

1.4门诊管理方面 门诊就诊环节多,秩序较为混乱,患者到医院后要挂号、就诊、缴费、检查、化验、取药和治疗等,要经过多个环节才能完成所需项目,而且就诊高峰时段必然会出现每个环节都要排队现象,让患者感到不方便,秩序乱、拥挤、效率低。同时拥挤的环境不法分子提供了可趁机会,给患者及家属带来了人身安全和财产损失。这样常常使患者及家属产生烦躁情绪,容易引起患者及家属与护理人员之间的冲突,就诊流程不够完善,制度不健全、部门之间协调差,管理监督不力等影响护理质量安全。管理因素是对患者安全的最大威胁。

2 门诊护理安全管理重点

2.1加强门诊护理人员对安全教育的重视 正确认识医护人员对安全教育重视程度的提高是避免不安全护理发生的重要前提[4]。医院积极组织护理安全知识讲座、专业知识培训等活动。护理人员应主动学习护理相关安全管理条例、医疗事故应急预案与处理条例等法律知识,及时掌握护理方面最新安全信息,努力将接受、维护护理安全管理的过程从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学习。重视护理人员安全教育,围绕患者和护理人员两方面,分析护理不安全因素,及时找出护理安全隐患,积极防范。调动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使护理安全工作常抓不懈。

2.2优化就诊流程,实现动态化管理 为改善患者就诊高峰人员流动大,工作压力大的局面,医院使用了一卡通,优化就诊流程,实现动态化管理,为患者提供直接方便的服务。简化就诊流程,实现网络管理,分诊护士根据患者先后和病情缓急,按系统和专科安排就诊,维持就诊秩序。

提供预约挂号服务:医院在现场、网上、电话等开通专门预约挂号服务,以便有效的分散患者就诊时间、减少候诊时间,患者可以依据自己恰当的时间进行预约,预约挂号缓解了就诊压力。

2.3合理分工,层层把关 在门诊和护理的高峰期,来就诊的患者较多,对护理的质量要求较高,医院应合理的进行人力资源配置。重视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依据患者的需求、不同阶段护理人数统计的基础,实行弹性排班制度[5],确保护理人员在就诊高峰期充足,不但能缓解护理人员的工作压力,而且又能提高护理安全质量;规范管理门诊护理工作中的消毒、输液、抢救等关键环节,做到层层把关,确保工作中的各个环节质量安全。

2.4建立门诊护理质量安全管理制度 建立并完善护理质量安全管理制度,注重前馈控制。护士长要组织全科护理人员学习,使人人做到按章依法从事。设立护理质控小组,成员由科室专门指定,行使安全巡视检查与教育指导职能,定期或不定期对门诊护理质量进行考核,检查各项制度及操作流程的执行情况。对考核结果进行分析,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将各种不安全因素消灭在萌芽状态。每周科室要进行一次护理质量点评,不断改进护理工作,减少护理不安全因素,防止护理差错的发生。进一步加强对细节工作的管理,如对患者存在的心理疑虑和心理障碍进行积极交流和耐心指导等。

2.5加强在职教育,提高护理技术

2.5.1鼓励护士参加多种形式的继续教育,拓展护士的知识面,获得国内外的护理新知识、新动态、新观念。

2.5.2我院坚持系统内学分制的继续教育,护理部及科室制定不同层级护理人员的在职培训,进行护理"三基"训练,开展并参与各种形式的护理技能比武,提高护理业务素质。

2.5.3要求护理人员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把好临床第一线的最后一道关口。要求护理人员以非常谨慎的态度从事护理技术操作,为安全护理提供保障,防止差错事故发生。

2.6重视护患沟通,加强主动服务意识 有效沟通是门诊避免护患纠纷激化的主要措施,管理者应对护理人员进行沟通技巧的培训,提供她们的沟通技巧和涵养,让其理解和换位思考,提高主动服务意识。要求护理人员做到:尊重患者、理解患者、同情患者和关心患者。医护人员要增强窗口意识,"请"字当头,"谢谢"回答,主动迎接,微笑服务,咨询答疑,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

维护门诊护理环境的安全管理,完善就医环境,提高安保工作。门诊要做到随时确保就诊区干净、有序、舒适、方便;服务台人员的服务态度亲切,耐心、迅速准确进行分诊,指导患者就医。为了保证医院和患者的安全,保安人员要持续巡查。总之,护理人员要对工作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高度重视,调整护理行为,并提出有效的门诊护理安全对策,使门诊护理工作中不安全因素降到最低程度。因此,健全护理安全机制,规范护理行为,使法制观念和安全意识不断强化,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不断的增强,这是防止护理纠纷发生的最有效措施。

21纪世是一个安全服务质量的世纪,也是医疗安全质量竞争的世纪,为了使门诊护理工作更安全、快捷、有效,为患者提供优质、多层次服务,满足不同患者的需求,要认清形势、转变观念,自主学习法律、法规,不断提高服务竞争意识和法律意识;完善诊疗环境,合理安排患者,提升管理水平和业务水平;强化质量管理意识,提高护士自身素质;适应新的管理理念和医疗模式,以患者需求为导向,提高门诊护理质量;成立护理质量检查小组,建立质量督查管理体系。

几年来的门诊工作实践证明,建立健全科室规章制度,加强护理安全防范措施及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加强护理人员风险事件的防范意识和护理技能的培训,主动观察就诊患者的动态信息,及时发现护理安全隐患,能有效避免和减少护理职业风险提高门诊护理质量,保证患者就医安全。

参考文献:

[1]罗炳翠.沟通在门诊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9,26(8):528.

[2]徐红.医院护理管理安全隐患因素及管理对策[J].中华护理学杂志,2009,5(5):15.

篇2

【中图分类号】R25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7526(2012)06-0194-01

1前言

随着人们对健康要求和安全意识的提高以及服务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在妇科中,服务对象均为女性,妇科疾病多牵涉到生殖系统,由于传统道德思想的影响,患者难免会产生羞愧恐惧的心理负担[1],这不仅会影响妇科疾病的检查也会影响医生对患者疾病的治疗,这些均不利于患者疾病的康复。这种情况下护士良好的护理沟通能力就显得至关重要,妇科护理的专业实践性均很强,而当前的护理当中又存在着较多的不足。因此加强护理人员对妇科护理的认识和法制护理的认识就显得十分必要。本文旨在对妇科护理中相关的重点注意事项给予简述。

2对象和方法

要求我院妇科护士对自己的护理工作的心得体会注意事项以及护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保持良好的记录习惯。对我院妇科护士开展每周一次的例会,对每周的工作记录进行交流总结,对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提出探讨,完善我院妇科护理工作,加强医务工作者对法制护理的认识。

3结果

首先最基本的工作作风上的重点注意事项是:我们必须强化工作人员的素质教育,加强工作人员对职责的认识,规范护士的行为举止,严格执行操作规则,严谨工作作风,强化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加强安全管理,促进高尚职业道德的培养。

妇科护理技能上妇科护理的过程整体包括术前、术中、术后三个方面的护理过程,因而我们从这三个方面对妇科护理技能的重点注意事项总结,得出的结果如下:

2.1术前护理:术前护理对于消除患者的恐惧压抑以及焦躁心理是十分必要的,应当充分尊重患者的隐私权,取得信任[2]。当患者消除这些心理以后保持一个良好平和的心态,以最好的心理和生理状态配合,这不仅有助于各种妇科检查项目的开展,增加检查的可信度,还直接影响疾病确诊后的诊疗成功率[2]。护士应该先熟悉的了解患者的疾病详情,与患者及其家人有充分的交流,加强患者对手术目的和必要性的了解,了解他们对手术的期许,对他们对手术存在的疑问予以针对性的解答和指导。同时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简单的医疗卫生教育,尤其是家属的细想工作应该做好,家属的关心体贴和照顾鼓励会收到优于医护人员的效果[3]。讲解一些必要的配合,积极传导一些护理措施预防并发症,比如注重皮肤护理的重要性,预防压疮的发生,室内空气应该保持通风状态,指导有效咳嗽预防坠积性肺炎的发生等等.

2.2术中护理:手术过程中对待病人尽量温柔体贴,在各种护理工作中做到既准又稳且轻。协助患者摆好手术,尽量避免暴露患者身体的隐私部位,如手术必须暴露则尽量减少隐私部位的暴露,减少患者难堪。随时关注患者的举动和表情,对患者表现出焦虑和不解时应当向患者简单讲明目的,解除患者的不适和不安。术中的护理交流可以使患者镇静、肌肉平缓[4]。对于截石位的患者,两腿分开角度应适宜,一般以100到110度较好。对下肢的各支撑点垫好棉垫避免压伤,手术中应该注意检查受压部位,在允许的情况下更换受压位置。手术结束后患者身上的血渍污秽物应该清理干净,安全送回病房。

2.3术后护理:指导家属将病人搬运至病床,安置好各种管道,保持各管道的畅通,指导各管道的护理。使用不同麻醉手段的患者护理要求各有不同,对于全麻的病人来说要求去枕平卧,头偏一侧护理至患者清醒;硬膜外或腰麻患者,同样去枕平卧,6h,观察生命体征,至平稳即可,注意手术切口,注意有无渗血和内出血等异常。对于患者而言,清醒后最想知道的就是手术效果,患者普遍存在紧张焦虑的心理[5],这不仅需要护士的悉心护理更需要家人的支持和关心。家人的帮助和关怀,能够很大程度的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促进康复。多年的护理经验表明早日的离床活动对患者的恢复是有益的,因此尽量鼓励患者下床活动。指导饮食的合理搭配,以合理的营养搭配促进身体的康复。

3讨论

妇科护理是一门极其复杂不易的护理专科,不仅整体性极强且涉及范围也很广。在临床护理过程中,我们的工作人员即使是已经有数年工作经验的人员也会在工作中遇到各种各样的困惑和冲突。在实际的临床工作中,医务人员必须具备专业所需的妇科护理知识和技能,能够减轻患者痛苦,促进康复。当然,这些都是医务人员所必须具备的。在我们的护理工作中,我们不断总结工作经验,加强对专业术能的培养,抓住重点,不断的巩固强化,分别从术前、术中、术后三个方面总结妇科护理过程中的重点注意事项,完善我们的工作。但是作为以建设创新型国家为国家发展战略核心的创新型国家,我们需要在工作中的不断创新。这种创新重点不仅在于工作技能的创新,还在于妇科护理的安全意识的创新。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医疗纠纷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为了避免纠纷的发生,我们首先需要注重的是提高自身的医疗技能,降低医疗护理差错的发生。另一方面又要注重法制护理的提高。法律是人们行为规范的准则,对医疗护理工作同样适行,医疗护理人员应该积极主动的运用法律手段维护医患双方的合法利益和维护医院的正当利益。严格执行护理工作中的各种规章制度,加强危机意识和应急措施。同样在护理过程中加强医患的交流和沟通也是避免医疗纠纷的有效措施。

作为一名护士要在医生和患者中起到良好的沟通作用。在工作中把理论和实际联系起来,把所学落于实处。加强护理技能的培养,维护患者的权益,用优良的服务态度丰富的理论知识,严谨的工作态度为病人服务,适应现代妇科护理的发展,最大可能的保证病人安全。

参考文献

[1]丘祥兴.医学伦理学[M].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93

[2] 刘海玲,池金凤,王秀云,等.手术患者术前访试与术后随访问卷分析[J].齐鲁护理杂志,2000,6(6):27

篇3

1 无创通气的认识

无创通气泛指无需建立人工气道而进行机械通气的呼吸支持模式。传统呼吸支持需要进行气管内插管或气管切开以建立人工气道,创伤大,并发症多。而无创正压通气是一种通过鼻罩或面罩将病人与呼吸机连接,在上呼吸道加以正压来改善肺泡通气的机械通气方法[5]。

2 无创通气的优点[6,7]

2.1 使用方便,无创伤 由于不需气管插管,加之操作简单,在使用过程中能及时开始,随时撤离。

2.2 并发症少 由于保持了上呼吸道的防御功能,减少了误吸的危险以及因气管插管带来的院内感染及黏膜损伤造成的并发症。

2.3 患者舒适度好 非侵入性(无创性)方式患者容易接受且感觉舒适,可定期取下,不影响说话、咳嗽、进食。

2.4 减少了护理工作量 保持了生理性的加温加湿功能,减少了护理工作量,降低了医疗费用。

3 无创通气的禁忌证[8,9]

由于无创通气需患者自主呼吸触发,且需要患 者有良好的咳嗽反射,故呼吸心跳停止、自主呼吸微弱、昏迷、上呼吸道梗阻、咳嗽无力,无法自行清除气道分泌物者,不宜采用无创通气;同时无创通气需要面罩或鼻罩和患者面部紧密结合,故面部创伤或术后畸形者不能采用。

4 无创通气的并发症

无创通气的并发症较有创通气少而轻微,一般认为,常见的并发症主要有局部疼痛或不适、鼻腔干燥、眼部刺激、睡眠困难、面罩漏气、胃扩张[5],另有专家[10]认为,无创通气的不良反应还包括幽闭恐惧症、胃肠胀气等。

5 护理重点及对策

5.1 重视心理护理 由于患者对无创通气缺乏了解,且有严重呼吸困难,加上需要面罩紧扣口鼻,有窒息感,易出现恐惧、焦虑心理,而导致幽闭恐惧症的发生。有学者[11]通过实验研究发现,护士在治疗前3~5min给患者讲解无创通气的作用、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及其预防方法,同时让患者适应面罩和气流;在患者接受无创通气治疗后的30min内在床旁指导患者配合呼吸机呼吸;当出现面罩漏气明显时给予及时调整;在治疗过程中指导患者排痰技巧、手势交流等方法;在陪伴和巡视中观察患者情绪、表情,及时给患者鼓励,可明显降低患者的幽闭恐惧感。

5.2 目前临床上在呼吸机通气时患者多采取平卧位,然而有学者[12]通过对比研究发现,平卧位时VAP的发生时间早于半卧位,而氧合指数低于半卧位,易引起误吸,且重症哮喘患者伴严重呼吸困难,不能平卧,故可采取床头支架抬高30°~60°,摇高床尾支架15°~20°,足部顶枕以防下滑的半坐卧位或坐位,并保持头、颈、肩在同一平面上,头稍向后仰,以有效开放气道, 利于呼吸通气,预防肺不张,且能明显减少VAP发生率。

5.3 气道的管理

5.3.1 选择合适的面罩 面罩的常见类型有口鼻面罩、鼻罩、头罩。根据患者脸型选择舒适、密封良好的面罩,面罩的气囊充气以手感有弹性即可,固定后密闭扣压于患者口鼻区[6]。周小玲[10]通过60例患者鼻罩、口鼻面罩的对比研究发现:使用鼻罩患者的缺氧纠正略低于使用面罩组,但舒适度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较面罩组好。张文梅等[13]用头罩代替鼻面罩进行无创通气,也减少了呼吸肌做功,改善了气体交换,同时明显减轻皮肤损伤,且更利于医护人员与患者的交流,但在CO2的排出方面较面罩差。故在临床使用过程中,应根据现有材料及患者的状况选择合适的面罩,以达到最好氧合时的最大舒适度。

5.3.2 保持管道的密闭性 调整面罩的位置及固定带的松紧度,以防漏气;各输气管道连接紧密,防止脱落;设置好低压、低潮气量报警,出现报警时应仔细检查各回路密闭情况,确保呼吸机正常运转[6]。蔺景双[14]对21例呼吸肌尚有力的患者,开放面罩盖侧孔达到人为面罩漏气,消除了面罩及管道内的重复呼吸,升高PaO2,降低PaCO2,纠正低氧血症及高碳酸血症效果显著。

5.3.3 保持呼吸道通畅 鼓励患者咳嗽,加强翻身拍背,定时应用雾化吸入帮助排痰。邵闳等[15]通过对63例重症哮喘的研究发现,经口鼻面罩给予患者BiPAP并定时气道给予祛痰剂及支气管扩张剂,可迅速缓解患者的症状,改善低氧血症,降低PaCO2,同时起到了纠正呼吸性酸中毒,改善肺功能,缩短患者住院时间的作用。

5.3.4 做好气道的湿化 无创通气虽然保持了气道的生理湿化功能,但较正常作用明显减弱。而且由于重症哮喘患者发作时大汗淋漓,张口呼吸,呼吸道黏膜干燥,使痰液粘稠,导致支气管管腔狭窄,甚至痰栓形成,使小气道堵塞,更增加了通气障碍。故除了保证足够的液体摄入外,气道的湿化非常重要。有专家[16]认为,无创呼吸机连接湿化器,不用通电即可达到有效湿化。也有专家[17]指出,对使用无创通气的病人,除使用呼吸机佩带的湿化罐外,还要使用一次性的雾化装置,每次加水10ml,使用20min左右,才能达到较好的湿化效果。徐爱琴[18]通过实验研究后发现, 采用自制复合方巾温水湿润后覆盖口部,也能达到较好的湿化呼吸道作用。在临床使用过程中,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湿化方式,防止痰痂形成。

5.4 病情观察 在重症哮喘的无创通气过程中,病情观察至关重要,关系到病人的安全及无创通气的成败。

5.4.1 观察患者的神志、生命体征及患者呼吸与呼吸机的匹配情况,防止人机对抗 上呼吸机前护士向患者详细介绍面罩辅助通气治疗的优越性、安全性和必要性,上呼吸机后专人守护,指导患者保持呼吸与呼吸机同步,减少人机对抗[19]。同时鼓励患者咳嗽咳痰,保持呼吸道的通畅,维持患者最佳的舒适度。王贵臣[20]在无创通气的同时应用硫酸镁治疗, 一方面可使因缺氧发生痉挛的毛细血管及小动脉扩张,改善呼吸功能;另一方面气道平滑肌的松弛也减少了人机对抗。

5.4.2 观察患者腹部情况,有无胃肠胀气 协助患者取合适,嘱其闭嘴,尽量用鼻呼吸,减少吞咽动作。吴巧媚等[21]通过使用加味大承气汤保留灌肠而显著减少了无创通气腹胀的发生率,也有学者[18]通过采用改进自制复合方巾温水湿润后覆盖口部,有效阻止患者张口呼吸时大量气体进入胃肠道内,也可减少腹胀的发生率。对出现腹胀的患者,采用芒硝饼腹部外敷[19],或热敷腹部、胃肠减压、肛管排气、加用促进胃肠动力药等[22]均可有效解除。

5.4.3 观察有无鼻部及眼部不适 有研究[6]显示,每隔2h取下面罩,按摩鼻、两颧骨部, 或在鼻梁上及两颧骨处用纱布或海绵衬垫,可避免局部产生红肿、疼痛甚至溃疡。有专家[23]采用莱卡棉质材料制作成呼吸机鼻罩、面罩通用头带,使皮肤受压发生率显著降低。另有专家[17]通过采用先调漏气报警参数后固定鼻面罩,松紧度容纳1~2指,也避免了压迫伤的发生。由于气流刺激眼角可导致眼部不适及角膜炎,故应保持面罩密闭,严防鼻梁根部漏气,如不慎出现角膜炎可用抗生素眼药水滴眼[22]。

5.4.5 观察呼吸机的参数情况 无创呼吸机用于重症哮喘患者时,其常用模式为S/T,备用频率为16次/min,吸气压力(IPAP)8~20cmH2O,呼气压力(EPAP)3~5cmH2O。鼻(面)罩内供氧流量为5~10L/min[17]。由于EPAP的设置,在使用中应注意观察患者有无气压伤的发生,两种压力设置均应从低水平开始,据病人的耐受性及治疗反应逐渐增加到合适水平。如患者突然出现呼吸困难加重、意识障碍、血氧饱和度下降或在无漏气的情况下潮气量下降时,要注意观察胸廓双侧呼吸运动是否对称,皮下有无捻发感, 及时发现气压伤并通知医生处理[24]。

5.4.6 观察无创通气的效果 患者在无创通气后,呼吸气促改善、辅助呼吸肌运动减轻、呼吸频率减慢、SaO2增高、心率减慢、PaCO2下降>16%、pH>7.3、PaO2>40mmHg,提示有效[25]。如果患者出现BiPAP治疗后2h PaCO2改善率40次/min,心率>140次/min[27],或伴气道分泌物多且有排痰障碍,严重CO2潴留[28],及时通知医生,准备气管插管用物, 当机立断行有创机械通气。

6 展望

对于重症哮喘患者,无创通气作为一种创伤小的治疗手段,其优点得到临床的认可。然而由于重症哮喘病情复杂,对其的无创通气护理尚缺乏循证依据,对无创通气各项指标的监测及成败预测时间等方面尚有争议,对不良反应的预防处理缺乏大量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为保证临床使用的科学安全性,需要对重症哮喘的无创通气治疗护理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建立有针对性的操作规范,为临床提供科学依据和安全保障,同时降低重症哮喘患者的死亡率及治疗费用。

参考文献

1 殷凯生.应重视特殊支气管哮喘的处理.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9,29(4):293.

2 张红艳,马正海.基层哮喘防治中存在问题分析及对策.当代医学,2009,15(22):64-65.

3 武红莉,潘藩,田瑞雪. 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重症哮喘患者的临床研究. 国际呼吸杂志,2007,27(15):1125-1127.

4 陆启光,姜轶飞. BiPAP无创辅助通气在重症哮喘患者中的应用.临床医学,2008,28(2):98-99.

5 范志毅.一种新的机械通气模式无创通气.当代医学,9(5):36-37.

6 孟瑞芹,张秀峰,姜文英,等.无创正压通气治疗重症哮喘护理观察与临床分析. 临床肺科杂志,2008, 13(8): 1076.

7 李红梅,朱桂芳,张咏岚,等. BIPAP Vision呼吸机临床应用及护理.中外医疗,2008,35:116.

8 张秋爱.无创正压通气在重症哮喘中应用.中国医疗前沿,2009,4(1):73.

9 赵学英,阙呈立.无创通气在临床中的应用及护理.护士进修杂志,2004,19(5):436-437.

10 周小玲,易晓毛. 鼻罩和口鼻面罩在CABG术后无创通气中的应用比较. 护理实践与研究,2008,5(7):34-35.

11 张会芝,郑修霞,吴金艳,等.无创通气患者常见不良反应护理干预效果分析.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08, 14(12):1374-1375.

12 吴邯,魏敏,王静.两种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影响. 中华全科医学,2009,7(2):148-149.

13 张文梅,沈策. 头罩式呼吸机临床应用进展. 国际呼吸杂志,2007,27(19):1501-1503.

14 蔺景双.改良式无创机械通气治疗重症哮喘21例临床观察. 山东医药,2006,46(28):58.

15 邵闳,鲍俊晰,杨会英,等.无创正压通气加气道给药治疗重症哮喘的临床研究.疑难病杂志,2007,6(9):524-526.

16 郑坤,金福顺. 64例患者无创通气的应用及护理.吉林医学,2007,28(14):1568-1569.

17 单秀莲.无创通气病人并发症的分析与护理对策. 护士进修杂志,2005,20(7):658-659.

18 徐爱琴. 减轻无创正压通气所致腹胀的临床观察. 护士进修杂志,2007,22(6):559-560.

19 严莉,张继英.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重症哮喘的护理. 护理与康复,2009,8(1):34-35.

20 王贵臣,王英杰.无创正压通气与硫酸镁联合治疗9例重症哮喘. 西部医学,2008,20(4):770.

21 吴巧媚,阮文乐.中药保留灌肠防治无创通气致腹胀的疗效观察.江西中医药,2006,37(278):35.

22 徐玉花.无创通气治疗重症哮喘的护理研究.临床护理杂志,2008,7(3):20-22.

23 程焰宁,陈军华,黄菊九. 呼吸机鼻面罩通用头带的设计及临床应用. 护理学杂志,2004,19(21):17-18.

24 何佳莉,洪蝶玫,张立佳,等. 重症哮喘患者无创正压通气效果观察及护理. 护理学报,2006,13(8):1-4.

25 王嘉,孙武装,于卫芳.无创正压通气在危重症支气管哮喘治疗中的应用价值研究进展. 国际呼吸杂志,2007,27(11): 862-865.

篇4

脑梗死患者发病时期可分为3个阶段,急性发作阶段、住院急救阶段、出院后回家康复防治阶段。脑梗死每个阶段护理的侧重点各有不同,陪护人员掌握脑梗死不同时期的科学护理方法,对脑梗死患者的康复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1 急性发作阶段的护理

对轻型患者可让其平卧,头高30°左右,无论采取何种运输工具,应将患者尽可能在1~2 h内送至附近的市级医院,避免先到小医院因无相应的检查设备转院而耽误时间。重症患者应拨打120急救电话,在等急救车时如患者已出现意识障碍、呕吐等症状,可将头侧向一边,以免呕吐物误吸入肺。

2 住院急救阶段的护理

2.1 协助护理

脑梗死患者多伴有肥胖、糖尿病,发生偏瘫后,局部神经营养障碍,压迫过久会引起皮肤破溃,形成“褥疮”。一旦发生可因感染发热而加重脑血管病,严重者还可引发败血症而致患者死亡。所以,家属在陪护时应注意定时给予翻身、拍背,用温水将皮肤擦洗干净,并轻轻按摩被压过的部位,尤其是骨骼较突出的部位,如脊柱、骶尾部等。翻身的频率一般2 h左右1次。如果发现已有皮肤破溃要报告医护人员及早处理。有大小便失禁的患者要勤换尿布,每次便后应用温水清洗干净,擦干并扑上爽身粉。

2.2 饮食方面

部分患者由于主管吞咽的肌肉瘫痪而出现吞咽困难。患者在吃饭,尤其是喝水时出现呛咳,甚至食物从口鼻处喷出。此时要注意不能勉强让患者进食水或药物。对轻型患者可让其进食粘稠食物,如稠粥、软饭等。将蔬菜、肉末等副食煮烂切碎拌在饭里,避免过稀过干的食物,这样容易被吞下。口服药物如无禁忌,可研碎后拌在食物里。重症患者则需要鼻饲饮食,即通过鼻孔将一根胶管插入胃内,将米汤、牛奶、菜汁等食物用注射器注入胃中,以保证足够的营养。同样可将口服药物从胃管中注入。注意所注入的食物及药物一定不能有大的颗粒,以免堵塞胃管。鼻饲饮食在一定阶段是保证治疗的必须手段,直接关系到患者抢救的成败。有的患者和家属不愿接受胃管,让患者勉强吞咽,这样很危险,如果食物误吸入呼吸道,轻者引起肺部感染,造成吸入性肺炎;重者可能因窒息而死亡。

2.3 观察病情变化

脑梗死患者起病相对较缓慢,起病时症状较轻,多数不会有意识障碍。但病情可能在几小时或几天内进行性加重。尽管医护人员采取了积极的措施治疗,有时也不能阻止病情进展。如果堵塞的血管较大,脑组织坏死的面积大,脑水肿明显时,患者可能逐渐出现嗜睡,即叫他能醒、不叫立即又入睡,严重者可进入昏迷。家属要注意观察患者瘫痪肢体力量是否逐渐变小甚至完全不能活动,精神状态如何,如发现患者嗜睡、精神萎靡,要立即通知医护人员。同时,对危重患者要记录每天进食进水的量、尿量等,以便医生参考。

2.4 早期帮助患者活动瘫痪肢体

发病第2天如果病情平稳即可开始做肢体的被动运动,即帮助患者瘫痪肢体进行伸屈活动。这样有利于促进瘫痪肢体的血液循环,防止深静脉血栓形成,促进肌力和关节活动度,防止肢体挛缩变形。不活动时应使患者的瘫痪肢体处于抗痉挛,即仰卧时患侧上肢放在一枕头上使之稍呈外展、外旋,肘关节微屈曲,腕关节稍背伸,手握一适当大小的圆柱物体,如手纸卷。垫起背部,使之向前向上;下肢外侧臀部垫起使之髋关节内收,骨盆前挺,膝关节下垫一软枕头使膝关节屈曲,踝关节应保持90°,以防止足下垂,可让患者足顶在床或墙上或自制夹板。仰卧时头高30°为宜,不可过高。侧位时应尽可能采取瘫痪肢体在上的,在胸前及下肢前各放置一枕头,上肢伸展、下肢屈曲放在枕上。

2.5 注意患者的情绪变化

患者从正常人突然丧失活动能力及语言能力,以至丧失生活自理及工作能力,在感情上难以承受,故常出现抑郁、焦虑等情绪变化,喜怒无常,甚至人格改变。家属应积极配合医护人员,安慰鼓励患者配合治疗及康复锻炼。尽量避免让患者情绪激动。

3 患者出院后恢复期的家庭护理

3.1 科学准确用药,预防脑梗死复发

脑梗死属于高复发不可逆性的慢性脑血管意外,患者出院后仍需按医生嘱咐规律服药,控制好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动脉硬化的基础病变,并定期到医院复查[1]。常用治疗脑梗死的有效药物包括抗血小板聚集类药物,如拜阿司匹林;脑保护营养药物,如脑活素片;活血化瘀,芳香开窍,降脂抗凝双效类现代中药。

3.2 尽早、积极地开始康复治疗

如前所述,脑梗死形成后会留下许多后遗症,如单瘫、偏瘫、失语等,药物对这些后遗症的作用是非常有限的,而通过积极、正规的康复治疗,大部分患者可以达到生活自理,有些还可以回到工作岗位。有条件者最好能到正规的康复医院进行系统康复。如因各种原因不能到康复医院治疗者,可购买一些有关方面的书籍和录像带,在家自己进行。康复宜及早进行。病后3~6个月内是康复的最佳时机,半年以后由于已发生肌肉萎缩及关节挛缩,康复的困难较大,但同样也会有一定的帮助。

3.3 日常生活训练

患病后许多以前的生活习惯被打破,除了要尽早而正规地训练患肢,还应注意开发健肢的潜能。左侧偏瘫而平时又习惯使用右手(右利)的患者,此时要训练左手做事。衣服要做得宽松柔软,可根据特殊需要缝制特殊样式,如可以在患肢袖子上装拉锁以便去看病时测量血压。穿衣时先穿瘫痪侧,后穿健侧;脱衣时先脱健侧,后脱患侧。

3.4 后遗症的功能恢复护理

篇5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一2012年12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胃肠外科每月定点连续随机抽样住院患者满意度调查问卷。该问卷选取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胃肠外科住院3d以上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每月分别抽样30例调查住院满意度,该时段内共调查720例患者。2011年1月一12月实施“HIS”护理模式服务前(实施前)共调查360例,其中男158例,女202例;年龄18一84岁,平均(45.38±15.25)岁。2012年1月一12月实施“HIS”护理模式服务后(实施后)共调查360例,其中男149例,女211例;年龄19一82岁,平均(44.71±15.67)岁。两组数据基线一致、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2011年1月1日一12月31日调查的360例患者接受常规胃肠外科围手术期护理,2012年1月1日一12月31日调查的360例患者接受“HIS”护理服务。

1.2.1 常规胃肠外科围手术期护理常规胃肠疾病外科围手术期护理包括术前热情接待、积极完善相关检查,给予胃肠疾病相关知识的健康指导,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变化,给予疼痛的护理,鼓励多活动、早活动,以及胃管、尿管、引流管等各种管道的护理,饮食、疾病康复健康知识等指导。

1.2.2 "HIS”护理服务“HIS”护理服务较常规胃肠外科围手术期护理在以下7个方面有所改进。

①信念(conviction:坚定一切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信念。全程覆盖贴心护理,包括患者人院伊始热情接待、加强术前沟通以及责任护士的快速康复围手术期护理并深人至出院后随访工作,开展诸如针对肠造口患者的华西大讲堂、针对慢性感染伤口患者的出院后伤口换药延续服务。

②合作(cooperation:提倡医护一体化合作。“HIS”护理服务模式中强调医疗和护理共同协作,通过改变晨会交班形式、进行医护共同查房、共同制定患者的分级护理。

③关怀(care):注重关怀患者身心需求。患者住院期间或多或少存在焦虑和恐惧心理,对此,我们开展了责任制整体护理,使得患者与负责护士相对固定。

④沟通(communication:永不断线的沟通。科室护士在工作之余积极动手制作通俗易懂、图文并茂的胃肠疾病健康教育卡和健康教育视频等,以加强患者与主管医护人员的沟通;开设具有胃肠外科特色的医护恳谈区,每周举办2一3次由科室年轻医生、护士共同进行的胃肠道疾病专科互动讲座,将健康知识讲解与患者答疑相结合,解决患者住院期间的问题;此外,每间病房还配有沟通本,方便因工作等原因不能参加恳谈会的家属提问,责任护士和病房护士长在1一2个工作日给予回复。

⑤信任(confidence):用真诚的行动取得患者和家属的信任。胃肠外科定期对护理人员开展取得患者信任的业务学习,提升其专业技术能力和护患沟通技巧,以便在患者住院期间取得信任,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⑥便利(convenience):科学利用资源最大限度的达到医护患三者的便利。开展基于患者舒适的胃肠疾病加速康复外科:不常规安置胃管、术后尽早拔除尿管、术后限制静脉补液量、尽早进食。

⑦满意(contentment:良性循环多方满意。护士们在患者住院体验上根因分析,开展护理服务质量持续改进。

1.3 评价方法

比较并分析“HIS”护理服务实施前后两组患者间住院满意度。满意度调查表为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护理质量控制管理院内自测满意度调查表,设有统一指导语,包括14个条口,每个条口的回答结果分为“满意”“较满意”“较不满意”“不满意”“很不满意(未涉及)”。各条口单项分数计算公式为:满意度=[(满意条口数+较满意条口数x0.8+较不满意条口数x0.6+不满意条口数x0.4+很不满意条口数x0.2)/总条口数一未涉及条口数)x100%,总满意度为第14条口患者住院期间对于病房护理工作的总体评价。分值越高表明患者对护理质量满意度越局。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先检查数据正态性及方差齐性情况,以均数±标准差表示。对资料的比较采用t检验,检验水准a=0.05

2 结果

2011年1月1日一12月31日“HIS”护理服务模式应用之前共调查360例患者,其总满意度为(83.27±5.71)分;2012年1月1日一12月31日“HIS”护理服务模式应用之后共调查360例患者,其总满意度为(97.92±6.23。实施后满意度有所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001,P<0.05。调查表中14个条口的满意度均较优质护理服务实施前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护理质量是医院质量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同时也是衡量医疗服务质量的重要标准之一。如何提高日常护理工作中的服务质量是提升患者住院体验需要改进的迫切问题,护理人员创新性地提出“HIS”护理服务模式,探索胃肠外科临床护理的重点专科建设之路。

3.1 “HIS”护理服务模式的优势

“HIS”护理服务模式强调坚定一切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信念,促进护士更积极主动地思考如何解决患者的问题。全程、贴心的护理服务使得患者住院期间更为舒适放松,增加的延续护理内容更是为有需要的患者提供帮助,想患者之所想,急患者之所急。同时“HIS”护理服务模式还强调医疗和护理共同协作。在临床医疗过程中医疗和护理是密不可分的两个主体,在治疗疾病、维护健康的过程中发挥同等重要的作用。"HIS”护理服务模式充分发挥出团队的优势,以先进、精湛的治疗、护理技术服务患者,提高治疗效果,缩短住院时间,节省医疗费用,降低患者痛苦,同时提升住院体验。针对患者住院期间或多或少存在焦虑和恐惧心理,责任护士不仅对患者的机体进行护理,还对患者的心理、社会关系和家庭生活状况等进行全面了解,配合患者康复需要,给予最佳护理。护患沟通路径化管理能责任到人,敦促护士主动提高服务意识和服务技能,护士依据共同遵循的沟通模式,可以不断对教育内容进行评估、计划、实施、评价、再教育,保证健康教育措施在既定时间内实现并达到预期效果。

在“HIS”护理服务模式实施过程中,患者信任水平的提升有助于医疗服务质量的改善。提高患者信任度能够促进和谐医患关系的达成。此外,新的护理服务模式更加顺应多学科协作发展趋势的发展,加强患者、家属、临床医师、护士、麻醉师等相互合作,利用现有临床手段对围手术期各种常规治疗措施进行改良、优化和组合,可以达到减少或减轻外科手术打击的效果。

3.2 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促进患者满意度提高

随着医学模式的发展和医疗市场化,患者的角色发生了向医疗服务消费者的转化,在护理服务中应尊重患者的需求,体现医疗服务系统人性化。患者需要护士关心、尊重和理解,需要获取有关自己疾病的相关知识,需要寻求健康的生活方式,需要在身心焦虑时得到安慰等,需要护士提供系统的、全方位的身心照顾。需求是否得到满足是影响患者满意与否的重要因素之一。众所周知,满意度可以表达患者对所接受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反映护理质量水平,因而成为现代医院质量管理的金标准。本研究结果显示,“HIS”护理服务模式应用后患者的满意度高于未开展前满意度,说明在胃肠外科重点专科建设中应用“HIS”护理服务模式不仅可以提升临床护理服务质量,还能有效改善患者住院期间感受,提高满意度。

3.3 护理人员参与护理重点专科建设的积极性转变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浪潮赋予了新时代的护理人员更深层次的历史使命,加强自身医德的职业素养,将服务意识渗透到工作中是科室各级护士用实际行动对重点专科建设的最佳支持。这与多项研究中强调的护士参与全过程质量控制,提高护士工作责任心和业务素质,调动全体护士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观点一致。活动开展以来,护士对待工作更加积极主动、认真负责,工作变被动为主动,将科室快速康复流程,伤口治疗、静脉治疗等专科护理范畴的理论与临床实际结合,夯实基础护理,从为患者洗脸、梳头等细微之处着手,耐心细致地维持患者住院期间整洁有尊严的生活;再结合专科知识进行住院流程再造,从减少患者的痛苦,点滴之间着手,缩短了患者的术后恢复时间,提高其外科住院期间的舒适度,将基础护理与专科护理紧密结合,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从而提高住院满意度。

篇6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9-0307-01

随着现在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的普及,基于纸张的医学病历已不能适应现在医学的发展需求[1]。由于医疗信息软件在临床的大量投入使用,传统的病历归档已逐渐成为如今的网络管理所取代。电子护理文书时医院信息系统中护士工作站的的组成部分,随着护理文书信息化管理,电子病历(EMR,Electronic Medical Record)书写具有方便、快捷、经济、实用、规范、记录清晰、随时查阅等优点,现已逐渐被越来越多的医院所用。它大大节省的医护人员书写病历时间,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充分体现了它的先进性[2]。电子病历推广以来,显示了极大的优势,给临床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大大减轻了护理工作的负担。

EMR也叫计算机化的病案系统或称基于计算机的患者记录(CPR,Computer Based Patient Record)。它是用电子设备保存、管理、传输和重现的数字化的患者的医疗记录,取代传统的书写纸张病历,它的内容包括纸张病历的所有信息。将临床护士从繁琐的病历抄写中解脱出来,使其有更多的精力与时间护理病人,将护士的工作时间真正用于护理病人,是以病人为中心的信息集成与相关服务[3],是实施护理电子病历的目标。

1使用电子病历的优点

1.1缩短了护理病历书写时间,提高护士工作质量及效率。根据本科室常见疾病自行维护科室常用模板,录入时可以随意调用常用模板,电子病历书写速度明显提高,将临场护士从繁琐的病历抄写中解脱出来,将更多时间用于临床护理,将护士还给病人,更好的为病人服务。电子病历书写速度明显提高证明电子病历的实施大幅度提高病历书写效率[4]。

1.2护理病历更加规范化、标准化。传统的纸张病历书写由不同护士书写,使用语言随意性大,不统一,通过固定模板,解决了书写字迹潦草、涂改较多、格式不一、内容不全等护理病历书写质量问题;同时网上病历质量监控系统将病历质量终末监控变为网上实时监控[5],护士长及护理部质量控制小组随时从网上查阅病历,发现问题及时修改,确保病历质量。

1.3方便查阅,储存时间长,不易丢失。医务人员可在信息科计算机终端上查找病案资料,省时省力,方便病历保存及查阅。

1.4加快人才培养。计算机是近展的一个新事物,通过计算机工作模式使护士掌握了计算机的基础知识,扩大知识面,掌握新技术,由于计算机是人机对话,必须认真、细致,提高了护理人员的观察能力、写作能力,培养了护士工作认真负责的品质[6]。

2使用电子病历的缺点

2.1法律观念淡薄,缺乏自我保护意识。临床工作中,为了工作方便,随意使用用户名及密码。随着《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实施,对病历书写的要求不再只是医院加强医疗护理质量进行内部监督管理的需要,关键的是病历质量将面对的是来自广大患者及社会的挑剔及法律的约束[7]。

2.2计算机程序不熟练,打字速度慢,经常出现错别字。

2.3护理病历质控不统一。由于电子护理病历使用时间较短,护理病历质控标准不统一。

2.4护理记录不全。病人出现了护理问题,但护理记录单上记录不全。如发热,一般护理记录单上有记录,但缺乏相应体温单记录。

2.5业务水平不高。部分护士专业理论知识及病历书写基本功不扎实,综合分析能力较低,不能熟练运用病历规范书写,对病人重点护理问题缺乏记录。如安装心脏起搏器病人,护理记录单上心率出现前后心率不统一。

手工书写病历难以识别的情况普遍存在,实施电子病历后实现了对临床护理信息采集、传输、加工、保存、维护的网络化管理,使护理工作标准化、规范化,对提高临床护理质量有积极作用,提高了护理人员和护理管理者的综合分析能力及工作效率和质量,实现了护理文件书写信息化管理,必将成为未来临床护理医学发展的主流[8]。

参考文献

[1]虞峥嵘.电子病历临床应用现状及有关问题的探讨[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00,10(9):562-563

[2]伍军姣,杨爱民.护理电子病历常见问题分析及对策[J].吉林医学,2007.28(2):195

[3]王凯戎.电子病历的法律地位及应用的可行性[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5,21(8):554-557

[4]章雅杰,陈君英,钟初雷.护理电子病历书写效率调查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08,3(3):

[5]黄建英,郑宝贞.PDCA循环理论在电子护理病历质控管理中的应用.中国病案,2004,5(4):34-35

篇7

1 点评方法及内容

晨交班后在班护士回办公室集合,护士长对当天晨交班相关内容进行集中点评,时间保持在10-15分钟。

1.1 仪容仪表:晨会礼仪交班是全天工作的开始,规范的礼仪,严谨的作风能够提高患者的信任指数,要求护士交班前5分钟,对镜整理仪容仪表,对当日交班过程中发现的不规范处进行现场纠正。

1.2 对交班护士脱稿交班内容进行点评,力求声音清晰、响亮,用敬语,内容简明扼要,突出新入、危重、抢救、手术、病情变化、下一班处置等重点内容。

1.3 对交接班中漏交接的内容进行暗示提醒后让护士自评,再指出不足,强调病情不清不接、护理不清不接、治疗不清不接、物品不清不接。

1.4 对晨间护理、病房管理及基础护理落实不到位处先请当日责任主管点评,漏点处再进行点评纠正。

2 提问方式及内容

2.1 对当日主班护士进行个别病情、特殊治疗、护理掌握情况提问,检查主班护士是否认真听、接交班内容,以免交接班流于形式,确保主班护士用心交接,做到听清、看清、记录清,全面掌握病人情况,保证交接班的连续性,确保病人安全。

2.2 对在班护士进行当日交接班时发现的在院危重病人特殊情况及护理相关问题了解情况进行提问,引导大家对该患者的目前护理问题及措施进行讨论、补充,并对其正确性、及时性、全面性等进行评价。保证在班护士重点情况重点掌握,使病区每一位护士均能掌握危重患者的病情、为危重患者的抢救、突发事件的处理提供人员储备,保证了患者的安全,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

2.3 提问在班护士专科疾病相关治疗护理小知识掌握情况,不断提高护士的专科理论及技能水平,也可向下级护士或实习护生提问,回答不全时逐级补充,不断提高护士的专病护理水平的同时,亦起到现场临床教学的作用。

3 重点布置及质控

3.1 强调当天护理工作重点内容,对存在护理问题提出前瞻性预见护理措施,把任务具体到各个班次完成,及时发现不安全因素并给予干预,将护理缺陷、护理隐患前移,培养护士循证思维及前瞻性、预见性的工作方法[2]。

3.2 制定奖罚制度,对晨交班中发现的质量问题纳入绩效考核的范畴,奖勤罚懒,奖优罚劣,提高交接班护士的工作责任心,提高护理质量管理水平,达到自检-点评-反馈-质控-提高的目的。

4 效果和体会

4.1 通过强化护士长晨交班后点评这一环节,增强了护士的责任心和对晨交班重要性的认识,使交班内容更加准确、全面、具体[3]。避免了交接不清、漏交漏接现象,提高了交接班质量,是确保护理安全至关重要的一环。

4.2 调动了护士不断学习专科知识及技能的积极性、自觉性和主动性,培养了护士语言表达能力、分析、概括、抓住重点及总结能力,保证了交接班内涵质量的不断提高;

4.3 提高了病人的依从性及满意度,在护士长点评要求下,护士们交接班中力求做到细致周到,在交接班中提高了服务意识,完善了与与病人的沟通和交流的技巧,适时给予健康指导,增加了患者对护士的信任指数,密切了护患关系,提高了患者对治疗及护理的依从性及满意度[4] ;

4.4 及时点评当日护理质量问题,纠正护理工作中的偏差与不足,使病人得到完善安全的护理,使护理工作更深入,护理措施落实连续细致,有效避免护理差错和护理事故的发生,确保病人护理安全。

4.5 提高了护士长的分析判断和总结点评能力,护士长晨交班后的点评,是护士长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体现,作为一名护理学科带头人,不断钻研、不断进取,才能有效发挥监督和指导作用,才能不断提高我们的护理质量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 范巧珍,南小平,贾红芳.不同护士交接班模式的应用研究[J].护理研究,2005,19(7A):1200-1201

篇8

婴幼儿是指自出生至满3周岁前,这一时期婴幼儿生理发育不完善,对危险的识别和自我保护能力都有限,加之他们的表达能力有限,因此其输液过程护士更应加倍用心[1]。现今的儿科护士已不仅仅只是为完成繁忙的工作而输液,患儿以最佳心理状态跟儿科护士愉快合作,顺利完成这既重要又极普遍的操作,对治疗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选取2009年1920例0~3岁输液患儿,其中0~1岁962例,1~3岁958例。针对不同特点在静脉输液过程中予以护理干预,现报告如下。

1 护理问题

患儿静脉输液时会表现出恐惧不安、怕痛、反抗、不耐烦等问题。不仅因患儿有疾病引起的不适,同时由熟悉、温暖的家庭进入陌生的医院,外界环境发生了变化,原来的方法解决不了现有的问题。家长担心用药后能否马上退热,对护士的静脉穿刺技术要求较高,希望能一针见血,希望在医务人员处获得患儿喂养及康复治疗中的有关信息。情绪往往会激动,不安无形中会增加患儿的恐惧感。

2 护理重点

2.1  心理:护士要态度和蔼、热情,对较小患儿进行安抚,同时取得患儿家人的支持,以减轻哭闹,对较长儿则极力减轻其紧张感和恐惧感,以表扬和鼓励为主[2]。对家长解释清楚整个输液过程,注意事项,用药的目的等,告知小儿病情治疗需要一个过程,隐藏其不安情绪,给患儿以支持,使其积极配合治疗。护士要保持熟练的穿刺技术和良好的心理状态,不急不躁,操作稳、准、轻,以最好的技术赢得患儿及家长的信任[3]。

2.2 静脉穿刺及固定:选择血管是保证输液成功的第一步,幼儿多选用头皮静脉,不受方向限制,易固定。幼儿多选用四肢静脉,根据病情如患儿输液天数较长,则一定要从远端静脉开始,以保护患儿的血管。宜多用“指压法”,少用“拍打法”,以免增加患儿的恐惧心理。固定针头也很关键,穿刺在头部,需剃去局部毛发,用4~5条胶布固定针柄,将头皮针末端接头处固定在患儿一侧耳朵上,以防患儿头部转动使针头脱出,也可用长胶布绕头1周固定[4]。如穿刺部位在四肢,用3~4条胶布固定,其重点在关节处,如手腕部、踝关节等,但不可固定过紧,以免影响血运。

2.3  输液滴速的管理:根据患儿的年龄、病情和药物调节输液速度,一般为早产儿4~6滴/min,新生儿10~15滴/min,婴幼儿20~30滴/min,年长儿30~40滴/min,有脱水或休克者,可适当增加滴速,但应加强心肺监护,如有异常即减速或停止输液并及时报告医师。有条件的医院尽量使用输液控制泵,特别是对早产儿、病情较重或特殊药物治疗的患儿,以准确控制输液速度,确保静脉输液的治疗效果。但是不管是哪种方式,都应特别注意所用药物的特性,婴幼儿的身体特点决定其对药物的敏感性很高,特别是开始用一种严格控制滴数的药物换到另一种药物继续输液时,不能一下就放快滴速,一定使输液管内的液体也按原来的滴速滴完后才能重新调整滴数。

综上所述,只要在各个环节都用心的进行主动护理,针对婴幼儿的不同心理和生理特点,及时解决家长的担忧,及时沟通患儿的病情。才能真正满足患儿及其家属的需求,切实提高护理的满意度和服务质量。

参考文献:

[1] 杨锡强,易著文.儿科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4.

篇9

【中图分类号】R47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2-01007-02

医疗保健中信息技术的运用需要三大要素:群体、个体、信息系统。医疗保健是一个多变的环境因为信息技术的快速变化。个人态度,个人能力以及信息需求也与信息系统的使用息息相关。最后,电子信息系统在工作过程中的使用以及整合影响医疗保健工作者的工作积极性。[1]本文的目的是描述护理管理者在日常工作中对于电子信息系统的认知理解状况,重点在于宏观的描述信息系统。

背景:

资料和方法

样本的收集采取的是特征群体面谈的原则,于2013年春天采集。一线以及二线的护理管理者参与了此次面谈。8组特征群体分别来自不同的组织机构,访谈时间大约为每组2-3个小时,面谈的信息完整记录。每组面谈至少配置2名研究员,2名研究员中的其中1位负责介绍此次面谈的目的,意义,并且带领每组切入话题,比如劝导参与者分享他们的观点等等,另一名研究员则是负责记录此次面谈。护理管理者应邀参与此次面谈,他们需要满足以下标准,他们需要熟悉人力资源管理,并且对于信息学的知识有所涉猎,自愿参与特征群体面谈。调查个人及单位都采用匿名处理。调查数据分析针对面谈内容采取归纳总结的分析方法。ATLAS分析软件也运用于此次调查中。分析结果表明主要类别为护理管理工作中对于电子信息系统的赞成者和反对者”。其中包含三个子类型:(1)护理管理者对于信息技术的理解;(2)管理信息系统的可用性;(3)个人能力和工作进程的发展。

护理管理者对于信息技术的理解

大部分护理管理者都能赞同计算机一级电子信息系统是日常工作进程中必备的元素之一,他们也提出信息技术在健康护理机构已经上升到了战略高度,因此,护理管理者有机会作为护理代表深入了解IT行业的运用。[2]

护理管理者在信息系统使用的先决条件部分达成共识,即足够的计算机硬件资源,舒适的计算机使用环境,基本的个人使用计算机技能,电子信息系统的了解,恰当的计算机升级服务。护理管理者以及其他护士都很渴望使用计算机资源,以至于护理管理者开始担心电子信息系统变得如此重要,一旦系统崩溃,一切医疗工作都将终止。

护理管理者使用一些电子信息系统来完善他们的护理功能。例如人力资源管理系统,财政管理系统,临床信息系统,交流信息系统等等。

使用信息系统利弊皆有。护理管理者认为使用信息系统加强了他们作为管理者的角色的作用,同时也便于他们的管理有序进行,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信息系统并不是适用于所有的护理管理者,有些护理管理者并没有使用信息系统。即使同一个医疗机构也不是所有的护理管理者都在使用信息系统,这种传统方法和电子信息系统方法管理的不同步浪费了大量的工作时间。[3]

同时,尽管信息系统的便利使得护理管理者从中受益但是信息系统的维护所花费的经济代价有时十分巨大。

管理信息系统的可用性

护理管理者对于信息系统的可用性评价十分严苛。可用性被分为两类,一类为信息内容使用障碍,一类为信息系统使用障碍,虽然护理管理者在日常工作中使用信息系统,但是他们也发现有些信息在信息系统中缺失的现象。当信息系统中只有相关联的信息时,对于护理管理者来使用是十分困难的,因为信息系统的复杂性或者是没有权限等原因。有些数据并没有得到及时更新,所以有些护理管理者会质疑信息的实效性。

信息系统使用障碍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同一系统中存在不同的版本。并且一些系统正处于开发初期或者调试阶段,因此使用起来极为不便,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对于信息系统的长远规划严重不足。

个人能力和工作过程的发展

实施信息系统对于护理管理者是一个挑战,护理管理者从四个方面描述了这种挑战:管理,被管理者,环境,变化的工作过程,护理管理者必须以身作则,使得被管理者以他们为榜样,被管理者的个人能力也是一个重要因素,护理管理者为了能够使得他的团队能够很好的运用信息系统,应该对于团队中被管理者的能力有所认识,创造一个乐观,积极的学习氛围,改变传统的工作过程是管理导向的范畴,使得被管理者能够认同接受新的工作过程。

护理管理者也需要清晰的认识到实施信息系统的普及化会增大他们的工作量,他们必须妥善处理好之间的关系。

讨论

本文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描述护理管理者在日常工作中对电子信息系统的理解运用,通过护理管理者对于信息技术的理解,管理信息系统的可用性,个人能力和工作进程的发展这三个方面阐述。

参考文献:

篇10

1 体现以人为本的管理原则

随着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和现代整体护理模式的不断推进,护理服务的内涵发生了深刻变化。人既是生物的人,又是社会的人,在护理管理中既要重视疾病又要重视心理,既要重视局部又要重视整体。也就是说,既要重视“科学精神”,又要重视 “人文精神”[1]。管理学的首项内容是人的管理,护理管理中所指的人有护士、患者、家属、医生和护士长本人。

1.1 对待护士工作严要求、生活多体贴、责任勇承担 儿科患者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家长对医护人员往往提出较高的要求,如希望护士多关心自己的孩子,多巡视、多探望。尤其对小儿头皮静脉穿刺的要求更高,如果护士没有做到“一针见血”,常常会遭到指责,甚至漫骂。儿科患者病情变化快,自我表达能力和认知能力差,观察病情较成人有一定难度。作为一名儿科护士不仅要有高度的责任心,还要有精湛的技术水平和敏锐的观察力。这些都给护士的心理造成极大压力,以至于有些护士不愿在儿科工作。作为护士长,在严格要求护士的同时,要与护士定期进行思想沟通,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关心、尊重、理解护士,尽量争取提供晋级、深造、福利待遇上的优惠政策,对工作出色的护士进行表扬和奖励,充分调动护理人员的积极性。在关键问题上勇于为护士承担责任和风险,有错误应在事后单独批评,维护护士的自尊心;如果护士在生活上有什么困难,护士长应尽量创造条件给予帮助,使他们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安心在儿科工作。

1.2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护理过程中最关键、最重要的一项工作是护士对患者的管理,而管理过程的主要问题是护患关系。我科安排2个责任心强、静脉穿刺技术过硬、有沟通技巧的护士做责任护士,专门上白班,负责新入院患儿的接诊、治疗与护理。她们接诊热情、健康宣教全面、治疗护理及时,给家属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对于住院患儿,护士除了进行常规护理之外,还利用一切机会多接触患儿、跟他们玩耍,以消除他们的陌生感与恐惧感。如患者多时护士实行弹性排班,以保证治疗护理工作的质量,减少护患矛盾。

1.4 严格要求自己,树立自身威信

1.4.1 具有良好的品德 道德颓废的人不会有人信任,品行高洁、大公无私、正派公道的护士长才能得到护士的信赖,可见树威之道修德为先。护士长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举止对护理管理的成效、人心的向背都产生重大影响。高尚的思想品德和威望,是无声的命令、无形的力量,是护理人员效法的楷模。

1.4.2 以身作则,身先士卒 护士长对自己要高标准、严要求,要求护士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好;要求护士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身先士卒的同时又不能“一手包揽”,“苦干”式的领导者已被现代管理所淘汰。一个出色的护士长是要合理使用激励机制,调动大家的积极性,让每个护士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1.4.3 有丰富的专业知识、过硬的专业技能、开拓创新的意识 儿科病种繁多,病情变化快,这就要求护士长在认真钻研业务、不断进取、掌握儿科疾病相关知识等方面走在护士的前面。在技术操作方面护士长也要有过硬的本领,护士们懂的,护士长要精;护士们不懂的,护士长应熟;护士头皮静脉穿刺不成功时,护士长能“一针见血”……。只有这样,才能得到护士们的尊重。

2 应用管理策略,加强病房管理

2.1 根据儿科特点创造人性化环境 为了减轻患儿对医院陌生环境的恐惧心理,在病房应创造家庭式的温馨环境。在病房窗户或门玻璃上张贴儿童喜欢的塑料卡通图案;在病房走廊建立“图书角”,挂有色彩鲜艳、图文并茂的健康知识小册子,病房内有各种温馨提示卡。家长可以为患儿自带玩具。

2.2 围绕以患者为中心,推行“首问负责制” “首问负责制”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护士要主动开口问:您找谁,有事吗?需要帮助吗?另一方面,患儿家长有什么疑问,如果问到哪位护士,那位护士马上负责解决,不推给其他护士,即使护士解决不了的医疗问题也必须由护士转达给医生,不可以告诉患者去问某某医生,避免家属认为护士是在有意推脱。

2.3 严格控制交叉感染 儿科是控制交叉感染的重点科室。针对这种情况,采取护士长不定期检查、科室质控小组每周一次检查的方法,强化护士的消毒隔离意识,并利用行政查房的形式,让每位护士熟练掌握无菌操作原则和消毒隔离制度。积极推广一次性物品,一次性物品既方便护士操作,又受到家长的普遍欢迎。对不能一次使用的物品如氧气表、负压表、雾化器、呼吸机管道、吸引器装置等均做严格消毒处理,病房定期用紫外线照射消毒,防止交叉感染的发生。

3 正确对待和处理护理纠纷

3.1 儿科护理纠纷的常见原因 ①穿刺成功率不够高,没有达到家长期望的“一针见血”。②工作不到位,巡视不及时,造成患儿输液液体外渗,局部出现红肿、水泡。③护士忙着抢救重患者或处置新患者而未立即为某位患儿处置。④各种处置、操作未告知家属目的、注意事项。⑤护理文书缺陷,护士的法律意识淡薄;⑥医护记录不一致,医护之间缺乏沟通。

3.2 纠纷的防范措施 ①加强“三基”训练,提高自身技术水平。②经常对护士进行职业道德教育,提高护士素质,增强护士责任心。③根据患者情况(如患儿的多少、轻重等),实行护士弹性排班,根据护理人员年龄大小、技术水平高低、责任心强弱搭配,优势互补。④积极采纳家长提出的合理化建议,真正做到护患双方的理解与沟通,做到互相支持与配合。⑤强化法律意识,加强专业知识和法律知识的学习,认真做好每一项护理操作,如实记录护理文档,加强医护沟通,在保护患儿的同时保护自己。⑥严格查对制度,每瓶液体的输注时间及操作护士都要有记录,责任到人;严格执行告知制度,每项操作和处置都要告知目的和注意事项。

篇11

陈玉芳:女,本科,主管护师

摘要目的:探讨大型健康体检中的难点,有针对性地采取护理管理措施,让体检者得到优质高效的护理服务。方法:通过深层次分析大型健康体检过程中难点产生的原因,实施相应的护理管理对策,重点是提高护士专业素质,重视细节管理,优化工作流程,强化服务理念。结果:通过以上的一系列措施提升了体检中心的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体检者满意度逐年提高,体检人数逐年递增,为单位赢得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结论:有针对性地采取护理管理措施,是顺利完成大型体检任务的关键。

关键词 健康体检;难点;护理管理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5.06.053

健康是人生的第一财富,也是第一生产力[1],若输掉了健康,其余都是零。而通过周期性体检,了解自身健康状况,达到“有病治病,没病防病”的预防保健目的,已成为大家的共识。我单位作为市属、专业权威的综合性体检中心,肩负着全市干部医疗保健的健康体检任务和大型企事业单位的健康体检工作。2014年全年共体检22 898人,均高效、顺利地完成,现将体检中心的工作经验、碰到的难点及相应护理管理措施报道如下。

1大型健康体检过程中的难点与原因

1.1晕针、晕血、低血糖及老年人跌倒的意外事件医疗风险存在于医疗服务的全过程[2],由于体检人数众多,体检人群需求多样,体检过程的突发事件难免发生。

静脉采集血液标本是体检中常规的护理技术操作。有些受检者对血有恐惧感,生怕穿刺不成功或害怕疼痛会出现晕血、晕针现象,以体质虚弱、年轻女性多见。因血标本的检测项目很多要求空腹进行,某些受检者会出现头晕、恶心和手抖的低血糖症状,尤其是有糖尿病史的受检者,还有一种是体检前晚没有正规进食晚餐,或者熬夜工作、娱乐而导致了体检日的疲劳不适,出现临时低血糖症状。年龄与身患多种慢性病是老年人跌倒的显著危险因素,如高血压、冠心病、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均可出现短暂性脑供血不足而发生跌倒。另外,人群密集的拥挤、地面的湿滑、鞋底的光滑也是跌倒的因素之一。

1.2候检时间过长的沮丧与烦躁心理舒适周到的服务、在最短时间内完成体检项目是所有受检者的理想愿望,但因参检人数众多,难以保证和实现。这里面耗时长的检查项目如腹部B超要求空腹,而空腹等待的饥饿,易使受检者心情烦躁。盆腔B超检查要求憋尿,这种膀胱过度充盈的候检者,神情痛苦,忍耐有限,对于长时间的等候更易感到沮丧而诱发矛盾与冲突。

1.3对体检流程不熟悉,导致焦虑与忙乱,延长了体检时间一部分受检者因初次体检对体检流程缺乏了解,对体检前注意事项不清楚,对体检环境不熟悉,不知道可先完成空腹检查项目,早餐后再轻松进行其余体检项目,不必要的忙乱,减少了体检中的愉悦程度。

1.4主动漏检有的受检者只重视医疗器械相关的检查,如B超、抽血化验等,而忽视物理体检项目,如部分眼科、耳鼻喉科、口腔科及内科外科问诊、触诊检查,认为自己反正没有不舒服,检查可有可无。胸部的X线漏检,主要是因为辐射的惧怕心理。还有体检者因隐私问题,害怕一起来的同事知道自己存在的健康隐患,影响自己的人际关系而自动放弃部分检查项目[3]。这些都有可能漏检某些疾病,导致严重后果。

1.5体检中心护士的职业倦怠因体检中心环境的特殊性,工作量大,任务重,甚至双休日也是繁忙的工作状态,加之体检者对护理工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易使护士压力过大,产生职业倦怠,表现为主观能动性不强,工作效率低,对服务对象态度冷淡。

2护理管理措施

护理管理是以健康为中心的全民健康管理[4],健康体检是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重要环节,而护理管理贯彻到整

个健康体检中。

2.1提高护士综合素质,做好意外事件的预防工作

2.1.1除了制定意外事件处理流程,备好常规抢救药物外,选择静脉穿刺技术过硬、工作经验丰富的护士担任体检中心静脉采血工作。采血前评估体检者的心理状态,了解是否存在晕针、晕血及低血糖现象,穿刺时迅速利索,动作柔和,并主动与受检者进行轻松愉快的交谈,以分散其注意力,一次采血成功减少疼痛。如体检者曾有不良反应史,抽血前进行语言安慰,耐心解释晕针与心理的密切相关因素,嘱其放松心情,并特别观察抽血中反应,如发现面色苍白、头晕、虚脱表现,应迅速拔去针头,按相应流程立即处理。对有糖尿病史的受检者优先完成空腹检查,及时进餐,以防低血糖的发生。

2.1.2体检区域宽敞明亮,随时保持地面清洁干燥,厕所安有扶手、放置防滑垫,潮湿季节楼道铺上防滑垫,放置安全提示牌。为行动不便的老人准备了轮椅,陪其乘坐电梯,避免体检过程中意外事件的发生。

2.2重视细节管理,优化工作流程细节决定成败,体检中心的护理工作是平凡而琐碎的,都是一些细小环节的重复,但是这些细小环节直接影响到体检的质量效果和体检者满意度[5],所以要把细节管理落实到体检的每一处。

2.2.1营造温馨优雅、安全有序的体检环境,使受检者有清新舒适、心情愉悦之感。体检中心布局合理,光线充足,靠墙摆放绿色植物,让人赏心悦目。同时为体检者免费提供品种多样、营养丰富的可口早餐。

2.2.2制定合理、科学、便捷的体检路线。所有检查均在同一楼层进行,实行体检一条龙服务。避免受检人员上下、来回奔波,节约了体检时间。体检楼层各科室标识清楚,墙上悬挂体检流程示意图,通道悬挂方向标识牌,让标识发挥“无声的导医”的作用。确保体检者一目了然,在短时间内轻松有序完成所有检查项目。

2.2.3挑选知识全面、工作能力强的护士担任前台咨询和导诊人员,热心解答、引导体检人员受检。针对不同层次的体检者提出的问题,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耐心细致的回答,当遇到专科性很强的问题时,及时与相应专科医师联系,提供便捷专业的服务。

2.2.4护士长提前两周与体检单位预约,确定预期体检人数并统筹安排相应工作人员。在体检的繁忙时段,护士长需动态观察各体检科室的等待人数,灵活安排,必要时穿行检查,针对不同项目分流疏导,保证体检环节有序进行,缩短体检者排队和等待时间,对年老体弱体检者专设绿色通道,可优先进行体检。并且安排候诊室护士发放健康教育资料,适时做一些健康知识宣传,使受检者不再因等待而烦躁。

2.3注重隐私保护,建立健康电子档案

2.3.1各检查室实行一对一服务,室内设置布艺隔断,对于B超、心电图、外科等检查实行男女分区,女性检查的特殊项目由女医师完成。医护人员注重自己言行,不在医疗区域谈论涉及受检者隐私的体检结果和存在问题[6]。每份体检结果的汇总报告均单独密封,由受检单位统一领取或个人持有效证件领取,以保护体检者隐私权。

2.3.2全程采用电子信息化管理,对体检者电子建档,所有体检结果汇送到总服务台。服务台的护士根据获得的数据,筛选出漏检人员及漏检项目,有针对性的联系,提醒其及时补检。

2.4强化服务理念,提高体检护理工作质量体检中心的服务理念是以体检者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为每一位体检者提供优质周到的服务[7]。工作中护士长主动与护士沟通,引导护士正确对待各种压力,视不同情况及时给予疏导。排班时尽量满足护士生理及心理需求,充分发挥护士的聪明才智,根据护士的能力、性格特点及特长,用人之长,以提高她们工作的积极性。护士长每年牵头组织自费游玩活动,如春天的踏青、爬山、秋游等集体活动,一方面释放了压力,另一方面促进了同事间的和谐关系。指导护士工作中学会换位思考,一方面体检者是我们的衣食父母,另一方面我们通过健康体检中的工作也实现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医学宗旨。增强主动服务意识,融洽护士与体检者关系,为体检者提供精湛的服务。

总之,随着医疗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要想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以优质服务取胜。多年来我们根据工作中遇到的难点问题,把相应护理管理措施运用到实际工作中,总结出了优质的工作流程与方法,使体检工作变得有序和规范,体检者的满意度也逐年提高,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体检人数逐年递增,大批单位和个人纷纷前来我们体检中心进行健康体检,为单位赢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吴英.体检中心实施人性化服务的探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4,30(2):239.

[2]冷肩清,李玉芬,商月娥,等.门诊高危病人就诊过程中的风险管理[J].中华护理杂志,2012,45(11):1006-1008.

[3]贾文美,张楠,秦英.团体健康体检中主动漏检原因分析及对策[J].中国现代医生,2012,46(8):81.

[4]孙昕霙,王培玉.健康教育在健康管理中的应用[J].中华健康管理学杂志,2011,5(3):175-180.

[5]陈荣霞.细节护理在体检中心查体中的应用效果[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4,33(10):2848-2850.

[6]陈雁,史婷奇,安丽.团队健康体检中漏检情况分析与管理对策[J].齐鲁护理杂志,2011,17(28):104-105.

篇12

人是有情感会思维并时刻具有心理活动的高级动物,人的语言、行动、情绪、思维方法等绝大多数是受其心理状态或心理活动影响的,而人的心理状态和心理活动又是受外界因素和自身的个性特点所左右,当人的内在心理因素与外界环境相“匹配”时,表现为“正确”的行为;当人的内在心理因素的某些要素与外部环境的某些要素发生冲突时,其行为表现为“失误”。在工作中这种“失误”就表现为人的不安全行为。因此,分析研究护士的心理行为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思想疏导,化消极情绪为积极态度,从而减少人的不安全因素。

2 护士心理行为特点的不良表现

2.1 心理性疲劳: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护理模式的转变,病人、病人家属、医院的管理者对护理工作的期望越来越高。护理人力资源的欠缺,工作量的增加及所服务群体的特殊性,使护士心理性疲劳的发生机率大大提高,有研究表明,护理工作中诸多负性因素会直接影响护士的心理及行为,严重者出现职业倦怠现象【1】,在工作中表现为心不在焉、注意力分散、感觉没劲等。

2.2 情绪失控:喜、怒、哀、乐;缺乏理智,情绪容易失控,说话办事容易冲动。有的护士遇事容易情绪化,有的因孩子或家人有事,急于下班等产生心理焦躁情绪;有的因病人及家属苛求,管理者的不理解而造成情绪波动。

2.3 习惯性心理:由于长期工作习惯,形成思维定势,导致在特殊情况下不能灵活变通,不分析、不判断,教条式地搬用以往护理经验,去处理各种护理问题。

2.4 侥幸心理【2】:有个别人员偶尔违反操作规程没有被发现或没有造成后果,形成侥幸心理。侥幸心理经过多次会演变为习惯心理和自信心理,使投机行为演变为习惯性行为,最终酿成苦果。

2.5 自信心理:逞强,认为自己经验丰富,不会出问题。过分自信导致个别人员不能理性地分析,从而没有发现最本质最核心的问题,如不考虑病人的心理、社会因素,不考虑疾病发生发展的动态趋势。

2.6 省能心理【2】:花最少的力气、时间,做最多的事,获取最大的回报。有的护士在操作过程中为了省力、省时,简化操作规程。省能心理会逐渐演变为习惯心理、侥幸心理、无所谓心理,致使责任心不强,偷懒,随时都会出现不安全行为。

2.7 逆反心理【2】:因受挫折或与自己的意愿相违背,产生与正常行为相反的叛逆心理。逆反心理必然会引导人的思维和行为偏离规范,引起不安全事故的发生。

3 护士心理行为特点与护理安全的关系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群众的卫生保健需求不断增高,对医疗护理安全提出了 高的要求。护理安全已成为衡量护理服务的重要质量指标,也是患者就医选择的最直接最重要的指标之 【3】,护士是医嘱的具体执行者,承担着疾病护理、病情观察、健康教育等重要职责.

4 护理管理措施

4.1 强化规章制度的约束力:用严格的岗位操作规范和安全管理制度约束护理人员的不良心理行为特点,抓关键制度,查对制度、给药制度、交接班制度、消毒隔离制度、分级护理制度、病区安全管理制度、抢救制度等。

4.2 关注员工特点,及时解决实际问题:护理管理人员对护士的优缺点应了如指掌,继而做到知人善任,人尽其才,才尽其用,要注意观察护士平时在工作中的表现,分析他们在工作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心理行为特点,尤其要关注出现上述不良行为特点人员,分析原因,帮助解决实际困难,促其及时改掉自身存在的缺点,增强安全意识。

4.3 运用心理学知识,对积极的行为实行阳性强化【4】:对安全意识强,具有良好的心理行为特点、善于团结、组织的人员,及时奖励其积极的行为,发挥其榜样的作用【5】,以引起其他人员从事相似的行为。

4.4 根据护士的心理行为特点,科学合理的按排班次,加强分工配合,弥补不足。实行弹性排班,按职称、年限、新老搭配,增加中晚班人数,并设立护理责任制小组,减少护士因工作繁忙而造成的护理纠纷和不良事件发生。

5 结论

5.1提供护士人才培养的心理学指导与咨询,研究并建立人才选拔的心理学标准,提高护士人才培养的成功率、优良率,应用心理学研究结果,促进护士职业心理素质优化[6]。

5.2对护理管理者进行培训,让管理者学会心理咨询的理论与技巧,在工作中预防、辨识和解决护士心理问题的发生【7】,随时掌握大家的愿望和动机,善于观察和分析护士的心理行为特点,对症下药,努力提高安全管理的技巧和水平,把安全管理由被动地事中、事后控制变为主动的事前分析、预测,才能真正规避工作中人的不安全因素。

参考文献:

.J Nurs Admin,2001,31(2):91-96.

[2] 粟继祖.安全心理学[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7.

[3] 左月然.对加强护理安全管理的认识和思考[J].中华护理杂志,2004,39(3):191-192.

[4] 郭念锋.心理咨询师(三级)[M]. 北京:民族出版社,2011:125-127.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