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30 08:36:29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国内电商研究现状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电子商务网站作为买卖双方在线交易的平台,在电子商务模式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美国可用性专家Nielsen认为,“可用性是电子商务成功的先决条件……如果人们不能在你的网站上找到那些产品或是在付款过程中遇上了阻塞,你的产品不管有多么便宜也没有用”围绕电子商务网站可用性,国内外众多专家学者、组织机构进行了深入研究。
一、电子商务网站可用性的内涵
1.可用性
根据国际标准化组织(ISO)1997年在ISO/DIS 9241-11标准中的定义,“可用性(usability)是产品在特定使用环境下为特定用户用于特定用途时所具有的有效性(effectiveness)、效率(efficiency)和用户主观满意度(satisfaction)”。
可用性研究的先驱和领导者Jakob Nielsen认为可用性包括以下5个要素:(1)易学性:产品是否易于用户学习?(2)交互效率:用户使用产品完成具体任务的效率如何?(3)易记性:将产品放置一段时间后用户再次使用是否仍然记得如何操作?(4)出错频率和严重性;操作时出现的频率高低及严重程度如何?(5)用户满意度:用户对产品的满意程度如何?产品在每个要素上都达到很好的水平,才具有高可用性。
2.电子商务网站的可用性
网站可用性指的是网站的设计是否符合用户的需求,能协助用户快速而有效率地达到他们的目标,即可以理解为用户使用网站过程中,对其质量体验的一种描述。因而具有良好可用性的网站能够协助用户寻找他们需要的信息,帮助他们高效、方便地完成任务。
根据ISO定义的演绎,电子商务网站可用性可以理解为电子商务网站用户在网络环境下,利用电子商务网站完成商品交易时所达到的有效性、效率和满意度。在网络环境下,有效性是指用户在电子商务网站上完成商品交易的任务和达到商品交易的目标时所具有的正确性和完整程度;效率是指用户在电子商务网站上完成商品交易任务的正确性和完整程度与所使用资源之间的比率;满意度是指用户与电子商务站点交互过程中具有的主观满意和接受程度。除这三项内容外,电子商务网站可用性的内容还包括:易学性(Learnability)、可记忆性(Memorability)和错误管理(Error Management)。
二、电子商务网站可用性研究进展
1.国外电子商务网站可用性研究进展
在国外,IBM在1970年就引入了可用性测试,微软公司的Windows操作系统和其他软件产品在推向市场前就经过了大量的可用性测试4。
20世纪90年代,由于网站可用性研究的深入开展,出现了为数众多的可用性原则。美国的德里克・斯托里(Derrick Story)认为网站设计应当解决网站“是不是高效的、是不是直观的、能不能支持用户任务、是不是吸引人的”这四个基本的可用性问题,为此网站开发者在网站设计时应当遵循10个可用性原则;计算科学工程西北联盟(NACES)从网站设计、网页设计、导航帮助三个方面制订了通用的网站可用性指南;波多黎各大学计算机研究与发展中心的何塞・阿・布吉(José A・Borge),伊斯雷尔・莫拉雷斯(Israel Morales),内斯特尔・罗德里格斯(Néstor J・Rodríguez)提出了设计网页的16条可用性原则,并且通过实验证明了其有效性。
与此同时,由于巨大经济利益的驱动,在电子商务网站可用性方面的研究成就更是首屈一指。美国可用性大师Nielsen从理论、方法、实践等各方面对网站可用性进行了深入研究,认为网站可用性是由遵循一系列协议所获得的系统状态,并且网站的可用性缺陷可以很容易的被发现,他认为执行仅仅五项用户测试就可以发现85%的问题。他和同事测试了二十个B2C电子商务网站,获得了创建更好的电子商务用户体验的207条可用性设计指导规则(后来被称为“Nielsen”法则)及一系列B2C电子商务网站可用性的评估报告。这些指导规则涵盖了大范围的主题,包括销售策略,信任感,分类页面,搜索,产品页面,检验与注册,以及国际性用户。“Nielsen”法则对如何提高和评价电子商务网站可用性具有指导性意义,推动了电子商务网站的可用性建设。2002年,Jared Spool在对一些可用性指导规则测试后提出,可用性不可能建立规则,他提倡一种开放式的,相对来说不受约束的可用性测试,以找出站点潜在的可用性问题。
通过了解国外网站可用性方面的研究,我们发现国外在这方面已经处于比较成熟的阶段,其成果值得我们借鉴,但并不是说国外的研究成果就是公理就是不可更改的法则。正如Jared Spool所认为的,网站可用性是一个过程,需要不断测试不断完善不断提高,不同的时期不同的阶段,人们对网站可用性的要求也可能会不同。其次,由于用户在不同社会文化背景下的消费心理与消费行为的不同,国外电子商务网站可用性的法则并不具有完全的通用性,例如当把英文界面翻译成中文时,对中国用户来说未必具有可用性了。再次,从社会文化标准和认知方式来说,由一种文化衍生的行为规则不能转化为另一种文化的规则。更为重要的是,电子商务网站比一般的网站要复杂得多,想用一套通用的可用性评价标准来提高所有电子商务网站模式的可用性几乎是不可能的。
2.国内电子商务网站可用性研究进展
中国内地最早对可用性进行研究报导的国内组织机构是大连海事大学中国欧盟可用性研究中心,它由欧盟第五框架计划、中国政府中欧科技合作计划以及欧盟Asia-ITC计划提供支持,是欧盟可用性支持网络UsabilityNet的成员单位,致力于在中国推广可用性理念和可用性工程实践,围着着可用性产生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
国内学者也对电子商务网站的可用性进行了零星的探索性研究,并初步取得了相关研究成果。常金玲、夏国平认为网站可用性是评价公司电子商务质量的一个关键要素,并且以Microsoft公司的可用性指南(MUG)作为评价的基础,选择了5家国内公司的B2C电子商务网站,通过350名评估者以消费者的身份评估了MUG指标的相对重要性,分析出了各网站的优势环节和薄弱环节,以及消费者对可用性评价指标的评价,这是大陆学者对电子商务网站的可用性做的比较成功的实证研究。车元媛认为分析网站可用性是电子商务网站成功的一个最重要因素,也是研究电子商务网站及网页可用性设计的原则和方法,介绍了电子商务网站可用性的重要地位,并且对电子商务网站和网页的可用性进行了一个简单的设计。 陈惠清,袁丹洪认为商务网站的可使用性强能激发用户需求和提高网站的访问量,介绍了测试和评价网站可用性的一些实用准则及测试步骤。李东辉,吕争从可用性规划、研究方法、研究过程和研究结果等四个阶段全面介绍了可用性工程方法在某商务网站界面设计中的应用,指出用这种方法设计的界面具有易用性和愉悦性。
从国内关于网站可用性的研究现状可知,国内对电子商务网站可用性的研究成果相对较少,与国外同类研究相比还存在着很大的差别。我国对电子商务网站的可用性研究还停留在比较初级的阶段,实证性的研究凤毛麟角,可用性评价指标体系不全,尚不能对电子商务网站的可用性做出客观全面的评价,电子商务网站可用性的研究还有待于深化。
3.电子商务网站可用性研究展望
(1)由于可用性面对的是用户,用户体验是电子商务网站成功的关键所在,用户对电子商务网站的可用性最有发言权。因此,研究可用性,我们有必要对电子商务网站用户对于可用性的需求进行调查确认。
(2)虽然网站具有同质性,但由于网站可用性与所面对用户群的民族、语言、社会文化标准、认知方式、消费心理、消费行为具有一定的相关性,所以国外关于电子商务网站可用性建设方面的经验并一定完全适合我国电子商务网站。这一点我们从淘宝的成功,e-bay的落寞可以看出,具有本土化元素的网站更容易取得成功。所以我们在考虑电子商务网站可用性时应该更多地考虑“中国元素”。
(3)由于电子商务网站属于软件产品,不能直接对其进行定量分析,而且电子商务网站分为不同的类型,不同类型的网站由于所面向的用户群不一样,因而在网站的可用性方面的要求也会有不同的侧重点,我们有必要设计一套细致的可用性评价指标体系从各个角度对各种不同的电子商务网站的可用性指数进行评估。
(4)在设计可用性指标体系时,可采用德尔菲法征求专家的意见,选择比较熟悉电子商务网站的不同专业的专家来出谋划策,集专家意见之大成以确立最终的指标体系,以保证指标体系的科学性和权威性。
(5)由于电子商务网站用户层次较多,因为涉及的评价指标也会比较多,为了简化评估工作量,提高评价的效率,有必要设计一个专门的可用性辅助分析系统,利用这个辅助系统对电子商务网站的可用性指数进行计算,以验证是否可用性指数高的电子商务网站其网站的质量就高。
参考文献:
[1]Nielsen Norman Group.E-Commerce User Experience High-Level Strategy.,2006~11~01
[4]刘 浩:软件的可用性发展及其方法.省略/Technique/2005/4/23980.htm,2006~12~09
[5]徐海霞:我国高校图书馆网站可用性分析研究与辅助分析系统设计――以西南地区10个高校图书馆网站为分析对象.西南大学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硕士学位论文,2006~5
[6]Nielsen等:省略/.2006~12~03
[7]Jared M.Spool.Evolution Trumps Usability Guidelines.省略/articles/evolution_trumps_usability/,2007~12~08
关键词:跨境电商;出口转型;路径
跨境电商正成为外贸增长的新引擎,根据商务部的预测,2016年我国跨境电商交易额将达6.5万亿元人民币,将会达到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的20%。因此,在传统贸易模式受阻,大批中小企业面临发展瓶颈的内忧外患形势下,通过跨境电子商务提升外贸转型将是我国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重要路径。
一、文献回顾
1.关于跨境电商的研究
跨境电商与传统的外贸电商是不同的,传统外贸电商主要是指通过互联网平台展示商品信息,真正的交易和支付环节并不在线上完成,如阿里巴巴B2B、环球资源、中国制造等;跨境电商是指位于不同关境的外贸主体,通过跨境电商平成商品展示、交易达成、货款结算,并通过跨境物流完成运输的外贸形式。
杨兆(2002)指出电子商务会通过变换外贸交易手段、改变外贸成本结构等途径影响国际贸易的发展。VanHoose(2003)通过绝对优势和比较优势原理研究了电子商务和国际贸易的关系。Terzia(2011)认为跨境电商会给所有国家带来收益,短期内,这种收益主要集中在发达国家,但长期来看,发展中国家受益程度更大。赵志田等(2012)构建了进口、出口与电商发展水平等因子之间的动态面板计量模型。刘娟(2012)指出通关、跨境物流、跨境支付仍是跨境电子商务交易的最大壁垒。吴哲等(2013)认为,跨境电商将彻底颠覆传统的贸易模式,重塑中小企业贸易价值链。温裙、王健(2013)指出跨境电商给政府相关部门的监管如海关监管、外汇监管、税费征收、消费者权益保护等带来一定挑战。
2.关于外贸转型的研究
Amsden(1994)通过对日本和韩国产业转移升级的研究中指出,外贸企业升级的路径可以从委托代工制造(OEM)、研发设计(ODM),到形成自主品牌(OBM)。Humphrey和Schmitz(2002)从全球价值链的角度出发,指出企业从低级到高级演变的四个层次:过程升级,产品升级,功能升级和产业链升级。刘志彪(2007)指出在由被领导关系所反映的价值链中,中国本土企业经历了快速的工艺和产品的升级。毛蕴诗(2009)利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国内九个不同类型行业转型升级路径论证OEM―ODM―OBM的升级路径。徐洪涛、周辰(2011)以无锡市外贸企业为例分析了转型和升级的不同途径。辜胜阻(2011)提出外贸企业应注重品牌质量和创新、推进差异化、实施“归核化”和集约化发展等战略。
二、珠海外贸及跨境电商发展现状
1.珠海外贸发展现状
珠海市位于珠江口伶仃洋西侧,南临南海,东与深圳、香港隔海相望,西与台山、新会毗邻,北与中山接壤,南与澳门陆地相连。1980年成立经济特区,辖香洲、金湾、斗门三个行政区以及珠海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珠海保税区、万山海洋经济开发试验区、横琴经济开发区和珠海临港工业区五个经济功能区。
2011年,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516.39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8.8 %,其中出口239.87亿美元,同比增长15.0%;进口276.52亿美元,同比增长22.3%。
2012年,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456.69亿美元,同比下降11.56%,其中出口216.31亿美元,同比下降9.82%,进口240.38亿美元,同比下降13.07%。
2013年,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541.69亿美元,增长18.58%,其中出口266.06亿美元,增长22.97%,进口275.63亿美元,增长14.64%。进出口、出口、进口增幅在珠三角九市中分列第1位、第2位和第3位。
2014年,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550亿美元,同比增长1.3%,高于全省平均2.7%,其中出口增长9.3%,高于全国、全省平均3.3%、7.7%。
2015年,实现外贸进出口总值2962.2亿元人民币,与2014年比下降12.2%。其中出口1794.9亿元,增长0.7%;进口1167.3亿元,下降26.7%。目前,珠海正大力加强外贸转型升级示范基地建设,以提升出口产品质量、品牌影响和附加值。
2.珠海跨境电商发展现状
目前,珠海在“一带一路”建设、港珠澳大桥即将通车、横琴自贸试验区运作等多重机遇叠加下,将发展跨境电子商务作为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促进转型升级的新举措,珠海跨境电商企业数量不断增加。2015年,珠海已成立跨境电子商务专责小组,组织编制跨境电子商务发展规划和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试点工作方案,市财政已安排3000万专项资金支持跨境电商企业加快成长。珠海市成功引进阿里巴巴集团“全球货源”项目,成为阿里巴巴发展跨境电商的首批合作城市,重点将建设集“综合服务、统一标准、优化流程、孵化器”于一体的跨境电商集聚园区。同时,珠海电子口岸配合关检双方在全市各口岸实行“三个一”(“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通关模式,可保障数据交换和信息共享。
与广州、深圳、杭州等跨境电商发达城市相比,珠海跨境电商存在着不少问题,一是发展水平不高,领军企业和知名电商平台较少;二是应用领域不广,传统企业线上运营业务有待拓展;三是政策环境不优,物流快递、专业人才、扶持政策等配套服务还不能适应新形势的发展需求。
三、以跨境电商助推珠海外贸出口转型的路径探析
1.跨境电商一体化服务模式
跨境电商一体化贸易服务模式是由跨国物流企业,整合国内外跨境电商企业和客户资源,利用广东自贸区横琴片区、珠海保税区、珠澳跨境工业园区的叠加优势,引入大型跨国物流公司,依托珠澳区域的海空港与陆路接驳物流资源、保税监管服务、通关服务、商检、金融、保险、国际商务服务等全系列配套资源,建设适合跨境电商运作的物流、通关和外贸商务服务平台,吸引和承接国内外跨境电商全产业链相关企业的运营。该模式的关键是将广东自贸区的发展定位、横琴片区发展规划、国内外跨境电商、跨国物流公司、各供应链企业的需求细化和整合,紧密对接全球供应链的最新趋势,联合世界级跨境电商、国际物流供应链企业,会同海关、商检、金融、保险、商务等部门,协同制定珠海跨境电商运营标准,构建具备核心竞争力的珠海跨境电商运营模式。
2015年8月,珠海港集团与大龙网、香港真宝物流(国际)有限公司在珠海签署跨境电商项目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共建珠海跨境电商综合服务平台和复合监管仓,其中前者主要是为中小电商企业和出口外贸企业等提供报关、报检、等增值服务;后者主要是为珠海跨境电商提供口岸清关及产业配套服务。
2.跨境电商自营模式
跨境电商自营模式是指引进国内、国际知名大型跨境电商企业,诸如阿里巴巴、Amazon、eBay、敦煌网、中国制造、环球资源等,给予优惠政策,使之认识到珠海作为珠江口西岸中心城市以及港珠澳大桥通车后的国际物流容量与效率,从而建立其珠海跨境电商运营平台与区域总部,承担粤西、广东省乃至华南各区域的跨境电商网络的运营,依托目前较为成熟的国内电商网络与客户资源、珠海的海空港与陆路接驳物流资源、保税监管服务、报关清关服务、国际商务服务等一系列配套资源,更好地为国内外的外贸企业与个人消费者服务。
2015年5月,珠海保税区与阿里巴巴达成合作协议,将充分发挥和利用好珠海保税区和珠澳跨境区特殊的“境内关外”政策、宽松的贸易管制政策、便利的保税监管政策、自由的外汇政策和优惠的税收政策,共同打通全链路的通道。2016年1月,敦煌网与珠海中电签约联手打造“中电-敦煌”电子商务平台,用三年时间,使该平台成为华南地区乃至全国传统外贸企业和互联网融合的B2B出口示范平台,短短一个月的线上贸易量已达到4000万美金,计划利用三年时间,将该平台打造为华南地区乃至全国的传统外贸企业和互联网融合的B2B出口示范平台。
3.跨境电商创业模式
这种模式是利用现有珠海创业园、横琴创意谷等资源或新建跨境电商创业园,通过吸引目前的国内外中小微跨境电商企业、以及拓展跨境电商业务的国内外中小微外贸企业入园开展创业孵化,可以依托目前较为成熟的外贸货源与市场渠道、珠海的海空港与陆路接驳物流资源、保税监管服务、报关清关服务、跨境供应链管理服务等一系列配套资源,通过B2B、B2C、F2C等模式将国内外贸型制造企业的商品销售给境外消费者。这种模式的关键是珠海市政府跨境电商创业政策的持续支持,以及重点建设跨境电商创业园以及跨境创业孵化基地,促进跨境电商产业集聚,吸引更多大学生跨境电商创业项目以及青年跨境电商创业项目。
四、对策建议
1.政府层面
一是充分利用横琴自贸区、珠海保税区、珠澳跨境工业园区等,聚集从事跨境电子商务企业。珠海横琴自贸片区作为“特区中的特区”,既有紧邻澳门之便,又离港口、机场不远,区位优势非常明显,要充分利用自贸区内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的通关便利,开展跨境贸易电子商务直购出口。
二是要加快出台相关跨境电商优惠政策,加大扶持力度。政府可以通过财政支持、税收优惠、资金补贴等措施,支持和鼓励企业开展跨境电商业务,吸引更多有实力的跨境电商龙头企业进驻珠海开展跨境电商业务。
三是积极转变政府职能,切实做到科学引导、创新服务。政府相关部门要按照跨境电商产业链发展要求,找准存在问题和制约瓶颈,简化办事流程,为跨境电商招商提供便利,探索更便捷的跨境电商运营模式。
四是以高校国际贸易和跨境电商专业为依托,加快跨境电子商务人才的建设。政府要支持建立校企合作实训基地,创新跨境电商人才培养机制,加大跨境电商高端人才和复合人才的引进力度,为珠海跨境电商发展提供坚实人才支撑。
2.企业层面
一是在政府政策引导下,企业要不断提升自身的信息化水平,加强自身应用各类跨境电商平台开拓海外市场的积极性,转变传统外贸经营模式,针对国外客户的消费行为选择合适产品,积极采用目前主流跨境电商平台如阿里巴巴国际站、敦煌网等,打造自己的跨境电商运营团队,快速转型跨境电商转型之路。
二是企业要强化从全球产业链的加工组装环节向研发设计环节转型。珠海的外贸类企业要不断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和研发水平,依托珠海目前正在打造的“三高一特”产业战略,逐步树立自己的品牌,提升自身产品附加值和定价权。
参考文献:
[1]任志新,李婉香.中国跨境电子商务助推外贸转型升级的策略探析[J].对外经贸实务,2014(4).
[2]来有为,王开前.中国跨境电子商务发展形态、障碍性因素及其下一步[J].改革,2014(5).
一、供应商评价体系研究背景
供应商评价是从应用中产生的一个概念,它是一个与应用紧密结合的研究课题。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一直重视供应商选择的研究。1966—1990年Dickson在调查研究了采购管珲联盟中273位典型商和管理人员后,对供应商的选择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并列出了50条独立的准则,作为供应商选择必须考虑的依据。但这些依据在对供应商的要求上是相互矛盾的。1991年查尔斯.韦伯等综述评论了Dickson关于供应商选择的论文,总结分析了供应商选择决策方面的研究,系统的提出了23条准则,并分析了各个准则的战略地位。此外,Lehmann和shaughnessy在供应商选择方面也做了很多重要的工作。但是他们的研究带有一定的局限性。随着时代的发展,当今世界的商业环境己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因此供应商选择准则和权重也得到不断的修改和补充。
国内关于供应商选择与评价的问题研究较晚,而且多集中于评价标准的研究。1994年《商业经济研究》才刊出了国内首篇关于供应商选择问题的研究文献。随着供应链管理研究的深入和供应链管理实践的逐渐展开,国内关于供应商评价选择的研究文献才开始大量涌现。谌述勇、陈荣秋在对神龙汽车有限公司和24家汽车零部件供应商进行调查的基础上,提出对供应商的评价应依据供应商在质量、交货期、批量柔性、交货期与价格批量的权衡、多样性等方面的表现,而不能仅仅依据价格进行评价。从国内学者的研究成果上看,不管从什么角度选择评价指标,质量、成本、交货期永远在供应商的评价标准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二、研究电力公司供应商管理的意义
电网物资的供应是电网建设的重要保障,物资采购是电力企业物资管理的重要环节。由于电力生产具有高度的连续性,生产和消费同时完成,要保证电力企业工程建设稳定、高效进行,促进企业安全生产必须加强工程所需物资采购,而且要保证物资采购做到快、好、足、省。加强电力企业物资管理,稳步提高物资管理水平,对保证电力生产的安全经济运行和基建工程的顺利投产,提高全局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都有着积极的意义。供应商管理是整个物资体系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对供应商进行科学合理评价是做好这一工作的基础和关键。
(一)良好的电力企业物资采购供应商是企业降低物资采购成本的重要途径之一
由于全球市场的扩展,企业竞争激烈,特别是销售领域,很难得到由于销售市场空间的迅速增加而带来的利润增长,降低企业成本成为各个企业高层必须考虑的战略格局。特别是电力企业,其物资采购品质多,规格杂,合同金额数目大,能否降低企业物资采购成本成为电力企业生产控制的中心环节。做好供应商考核评价,有利于良好供应商的选择,这不仅可以减少企业群球新的合作伙伴的成本,还可以因长期稳定的合作拿到更适合的采购价格。
(二)良好的供应商可以控制时间和质量,实行自动化生产
电力企业的生产必须要求物资及时而准确到位,一旦物资准备不充分,将会给企业和社会带来较大的损失。电力企业自动化生产需要对设计、发送时间安排以及物料质量严格控制。在这样的背景条件下,电力企业必须和供应商建立和保持伙伴关系才能确保企业所需要的物料能以恰当的质量,恰当的数量,在恰当的时间送到恰当的地点。
(三)研究G电力公司供应商评价体系的目的
企业管理向精益化方向转变,要求企业提高管理的成本意识,讲求管理效益,靠管理控成本,向管理要效益,达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当前效益和长远效益的综合最优。G电力公司每年物资采购数十亿元,如何有效规范并优化采购管理各环节,提高采购效率,有效节约采购成本,实现采购效益的提升,是目前物资管理面临的核心问题之一。
供应商评价是供应商监督管理的重要手段,也是投资决策周期性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供应商在质量上的改善和成本上的节约能够通过供应链传递到下游的各个环节,从而提高整个链条的效率,因此供应商的评价与选择是供应商管理的关键环节,优质的供应商对整个供应链带来的竞争优势是相当明显的。通过对G电力公司供应商评价体系的研究和改进达到以下目的:
1、形成一套科学有效的供应商评价指标体系和方法,建立G电力公司完善的供应商评价闭环管理机制,提高供应商的精细化管理水平。
2、建立供应商评价和选择的数学模型,促进供应评价系统的有效落地,实现供应商评价统一、闭环及科学管理;
3、建立供应商评价信息系统,提高评价的科学性及提高工作效率;
4、融合供应商管理体系,为工作人员提供业务流程、信息查询、统计报表、数据表单导入导出及相关辅助信息化支持,促进供应商评价的标准化与规范化;
三、G电力公司供应商评价体系现状分析
G电力公司对供应商管理尚不规范。电力企业的物资采购部门和供应商关系密切,但是对供应商的管理还相对薄弱,没有对供应商进行分类分级管理,同时也没有与供应商建立正式的长期合作伙伴关系,采购过程中价格和货源并不稳定,不利于合理的采购。
G电力公司目前物资采购采取粗放式的采购方式,采购的物资品牌繁杂,质量参差不齐。与国内外先进企业的对比,G电力公司没有建立科学有效的供应商选择手段,供应商准入门槛较低。供应商选择应遵循“Q.C.D.S”基本准则,即质量、成本、交付与服务并重的原则,这就要求采购过程中充分考虑与供应商在合作过程中供应商的表现,即对供应商表现有合理的评价,以指导供应商选择。
经过调查,G电力公司目前的供应商评价模式为:由物资采购部门按周期集中组织全公司各部门进行评价,由评价人员根据标准打分,采购部门汇总并组织评审后得出各供应商综合评分。这种模式存在几个主要问题:
1、历史数据不全,评价主观性较强,评价结果不反映实际情况;
2、各评价部门独立完成,造成重复工作,不同评价部门的评价结果可能相背离;
3、通过人工打分评价导致评价人员工作量大,效率低下;
4、由于评价工作量大,各部门参与性不够,导致评价结果不够合理。
以下以该公司220kV变电站继电保护装置供应商评价为例,说明G电力公司目前供应商评价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数据和图表上看,G电力公司220kV变电站继电保护装置采购了A、B、C、D四家设备供应商的产品,2010与2011年的运行缺陷率各不相同,但在目前的供应商评价机制运作之下,评价标准不够科学,四家供应商的评价得分相同,没有反映出供应商的优劣。各部门对评价的参与度不够,人工评价主观性太大,供应商评价结果信服力不足,评价工作流于形式,对物资招标采购指导性不足。
由于人工凭经验和记忆集中评价,通过人手统计数据,导致评价效率低下,评价结果不够客观,无法有效指导采购工作。因此,应经过充分调研和研究,重新确定供应商评价指标,明确指标收集和分析的责任部门、人员,及供应商评价的周期、频次和实施的关键阶段,建立一套有效可行的供应商评价体系。并且通过科技手段,设计物资供应商评价模型,结合G电力公司实际,开发供应商评价系统,利用信息化手段集成各大系统数据,通过系统程序自动形成供应商评价得分,形成高信息化、智能化的供应商评价系统。
四、G电力公司供应商评价体系改进的设计思路
(一)现状分析:分析G电力公司供应商评价的管理现状,找出目前供应商评价在管理机制和评价标准、方法中的问题,分析在供应商评价实施工作中需要解决的困难。数据清理工作,为了紧密配合供应商评价系统的建设,按照统一、规范的方法清理支持供应商评价的数据。以数据清理工作情况为基础,结合现在分析制定数学评价模型。
(二)确定供应商评价指标:根据供应商评价现状及数据清理情况确定供应商评价指标,选择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法,形成供应商评价指标体系,从而建立数学评价模型。并将各指标的数据收集和分析工作落实到责任部门和岗位,制定供应商评价实施细则,形成供应商评价管理机制。
(三)固化模型,应用系统集成,建立供应商综合评价系统:将G电力公司各大系统数据集成整合,实现与供应商综合评价系统的深度融合;固化数学模型,建立多维度对供应商进行综合评价功能,通过智能信息化将系统数据与专家评分相结合自动形成供应商综合评分,改变目前由人工凭经验和记忆集中评价的现状,减少人工数据统计工作。
(四)系统高级应用:建设系统强大的查询和统计分析功能,内嵌供应商评价常规的分析报表和工具,实现对各个维度的评价信息等的实时查询和统计分析,为各层级供应商管理提供智能决策工具。支持数据、表单的导入导出功能,即可将本系统中数据按固定模板导出,也可将其他应用系统数据按相应形式导入本系统,提高数据交换效率。
五、G电力公司供应商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应用
(一)供应商评价指标体系
为确保和稳定供应商队伍,建立长期互惠供求关系,G电力公司应对物资采购供应商从以下两个方面构建评价指标体系:
1、供应商产品质量评价,产品质量是衡量供应商优劣的重要标准,对于供应商产品质量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核评价:
(1)产品运行情况及缺陷率情况:根据近五年设备运行情况,统计设备因质量问题发生的缺陷次数。具体分为三个分项指标:1)发生重大紧急缺陷次数;2)发生一般缺陷次数;3)出现家族性、系统性缺陷次数。
(2)供货产品出现质量问题的频率:根据出厂试验、验收、到货质量抽检及设备投运前试验情况进行统计。具体分为三个分项指标:1)抽检合格率;2)出厂试验合格率;3)投运前试验合格率。
(3)产品质量导致事故事件(事故障碍)情况:根据产品质量是否造成事故事件(事故障碍)统计。具体分为三个分项指标:1)质量问题造成造成五级及以下事件(二类障碍及以下)次数;2)质量问题造成事故或二级及以上事件(一类障碍及以上)次数;3)质量问题引起的停电次数。
处理故障效率和效果:根据产品供应商处理故障效率和效果评价。
2、供应商履约情况评价,包括交货与服务,对于供应商履约情况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核评价:
(1)供货及时情况,具体分为三个分项指标:1)按时交货比率;2)延迟交货时间;3)足额交货率;4)减少交货周期。
(2)合同签订及结算配合情况,具体分为三个分项指标:1)合同签订及时率;2)发票提供及时率
(3)包装完好程度
(4)配送、卸车、安装配合情况
(5)抢修物资相应及供应
(6)售后服务水平
(二)预期目标
1、形成供应商评价指标体系和管理机制,建立数学评价模型,运用数学分析模型对供应商进行科学有效的评价。
2、系统高级应用,包括对供应商评价按不同维度进行排序,数据、表单导入导出,条件查询信息。为各层级供应商管理提供智能决策工具。
3、建立供应商评价系统,完善各阶段、各业务对供应商的评价信息记录,形成综合评价信息,通过智能信息化将系统数据与专家评分相结合自动形成供应商综合评分,改变目前由人工凭经验和记忆集中评价的现状,减少人工数据统计工作。
(三)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1、供应商评价系统的突出特点就是信息即时共享,电子进行数据统计,节约时间成本,减少冗余工作,提高整体工作效率。
2、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综合评价以及基于数学模型和智能信息系统将保障供应商评价的科学性及有效性。
3、减少人力与资源成本,通过网络信息共享、流程自动流转、自动归档等服务,无纸化办公可以有效节省人力与资源成本。
4、供应商评价系统作为各层级供应商管理提供智能决策工具,能够准确合理选择供应链合作伙伴,减少协调过程中的不确定性、降低沟通成本,使价值链真正增值。
六、G电力公司供应商评价体系的构建工作开展建议
纵观国内外先进企业对供应商管理模式的探索和发展都需经历一个较长的研究与磨合期,为构建数学模型并开发智能信息系统的供应商评价体系,我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各项工作。
(一)组织领导:加强组织领导,采用矩阵式项目管理模式,由各级相关业务部门人员成立项目小组,在总体物资管理战略部署下制定推行供应商评价管理的发展战略 ,以获得各级部门的强力支持。
(二)组织宣传:组织、宣传供应商评价对于供应链各环节的影响以及对公司经营管理的重要性,解决各级各部门对供应商评价不重视现象,达到“水到渠成”的效果。
(三)相关政策:制定相关的供应商管理办法、实施细则或业务指导书,创造一个实施环境,使执行人员有规可循,有法可依。
(四)数据基础:建立和健全数据资料收集的渠道与手段,准确完善地收集到所需的数据应认真规划和计划。
(五)人员素质要求:供应商评价体系和系统的建设需要长期的研究和不断的完善,因此必须加强人员管理队伍的素质提高,可以依托优秀的管理咨询以及系统开发团队,搭建一个好的平台,全力打造创国际先进水平的供应商评价管理体系。
《2009-2010中国电信业运营支撑系统市场研究报告》,结合行业政策和市场环境,全面介绍了三大运营商全业务运营和3G业务开展状况,总结了2009年中国电信业运营支撑系统市场发展和投资情况。详尽展现了市场竞争格局,对主力集成商、软件厂商和硬件厂商的市场份额和竞争力进行了综合的分析和评价。在此基础上,对三大运营商的运营支撑系统2010年的建设趋势和投资规模,做出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分析预测。(编选 )
报告提纲:
1.报告摘要
2.研究背景与研究方法
2.1研究背景
2.2研究范畴
2.3相关定义
2.3.1中国电信业运营支撑系统
2.3.2系统承建商
2.3.3系统供应商
2.3.4运营指标统计定义
2.3.5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统计定义
2.4研究方法
2.4.1一手资料
2.4.2二手资料
2.5本报告的解释权
3.中国电信业运营支撑系统发展环境
3.1 2009电信业市场环境分析
3.1.1 2009电信业市场运营环境
3.1.2 2009电信业业务发展动态
3.2全业务竞争对运营支撑系统的影响分析
3.3关键技术需求趋势研判
3.4 2009中国运营商投资状况
3.5 2010中国运营商投资预测
4.中国移动运营支撑系统市场研究
4.1业务现状与发展
4.1.1业务发展现状
4.1.2 3G业务进展状况
4.1.3中国移动应用商城(Mobile Market)
4.1.4中国移动Ophone平台
4.2运营支撑系统建设现状与发展趋势
4.2.1运营支撑系统建设现状分析
4.2.2 NGBOSS规划体系和演进方向
4.2.3 2009年运营支撑系统建设重点
4.2.4 2010年运营支撑系统投资方向与投资规模
4.3运营支撑系统(OSS)建设现状与发展趋势
4.4重点省级公司业务支撑系统建设研究
4.4.1广东移动
4.4.2浙江移动
4.4.3江苏移动
4.4.4山东移动
4.4.5河南移动
4.4.6四川移动
4.4.7北京移动
4.4.8上海移动
5.中国电信运营支撑系统市场研究
5.1业务现状与发展
5.1.1业务发展现状
5.1.3 3G业务进展状况
5.2运营支撑系统建设现状与发展趋势
5.2.1业务支撑系统建设现状分析
5.2.2 CTG-MBOSS规划体系和演进方向
5.2.3 2009年运营支撑系统建设重点
5.2.4 2010年运营支撑系统投资方向与投资规模
5.3重点省级公司业务支撑系统建设研究
5.3.1广东电信
5.3.2浙江电信
5.3.3江苏电信
5.3.4四川电信
5.3.5上海电信
5.3.6吉林电信
5.3.7北京电信
6.中国联通运营支撑系统市场研究
6.1业务现状与发展
6.1.1业务发展现状
6.1.2 3G业务进展状况
6.1.3 iphone引入
6.2运营支撑系统建设现状与发展趋势
6.2.1运营支撑系统建设现状分析
6.2.2 NEW-BSS规划体系和演进方向
6.2.3 2009年运营支撑系统建设重点
6.2.4 2010运营支撑系统投资方向与投资规模
6.3重点省级公司运营支撑系统建设研究
6.3.1广东联通
6.3.2浙江联通
6.3.3江苏联通
6.3.4山东联通
6.3.5黑龙江联通
6.3.6四川联通
6.3.7辽宁联通
7.中国电信业运营支撑市场格局及竞争态势
7.1运营支撑市场发展环境
7.2主要厂商及其市场定位
7.2.1咨询服务商
7.2.2系统集成商
7.2.3软件厂商
7.2.4硬件厂商
7.3各类厂商市场格局和竞争态势
7.4重点厂商市场与动态研究
7.4.1亚信联创
7.4.2神州数码思特奇
7.4.3华为软件
7.4.4中兴软创
7.4.5东软
7.4.6 Amdocs
7.4.7 Convergy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