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思想感悟范文

时间:2023-05-30 08:36:39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教师思想感悟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教师思想感悟

篇1

教育观念、教学方法、专业知识、业务能力都必需紧随时代车轮,教师必需做到与时俱进。太阳每天都是新的时代的日新月异就是面临的第一挑战。不时地更新、拓展、空虚、提高。要勇敢地抛弃旧事物,勇敢地接受新事物。要敏锐地了解新思想,认真地研究新理论,迫切地学习新技术,不时地提升自身素质。大浪淘沙,真金百炼,去除外在约束之后,更需要的心灵的准绳,这种准绳,对于不同的时代、不同的职责而言,不能一概而论,但我认为,无论时代如何发展,有一点是不变的那就是只有将个人的发展与国家、社会、党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树立民族意识、社会意识、责任意识,这样个人才不会迷失方向。而今天,要认真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解和掌握其深刻内涵,并贯彻到教学工作中去。为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信而有做出自己的贡献,其先进性的具体体现和要求

如何做一名合格的教师,随着时代的发展。这是值得我用一生去思考的问题。合格的教师不是终身的过去是不进则退”现在慢进则退”不进将会很快被淘汰,昨天的合格教师,今天不一定合格。只有与时俱进,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不时的学习、探索,才干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

加强师德修养。电大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基地,教师必需做到爱岗敬业。学生只有具备完善的人格,勇于面对压力,才干成为适应社会需求的合格人才。这就要求电大教师不只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还应具备良好的道德修养。由于教师所从事的职业特殊,教育人、塑造人的事业,因此教师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甚至一言一行,都会通过这样或那样的方式,对学生的各个方面发生影响。因此,时刻注意自身道德情操的修养,通过言传身教,教授知识的同时渗透做人的道理,协助学生完善人格。

教师博学多才,教师必需做到博学多才。教师是学生心目中的偶像。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所以教师必需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表示在精通与知新的方面。精通,就是对所教学科,要掌握其基本理论,解学科的历史、现状、发展趋势和社会作用,掌握重点、难点。不只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抓住要领,举一反三,举一反三,运用自如,Ji发学生学习兴趣。知新,就是要学习新知识,讲课要有新意。当代科学知识分化急剧,新陈代谢迅速,应用期越来越短,知识的创新性越来越鲜明,这就要求教师要吸取新信息、新知识、新理论,不时空虚自己,完善知识结构。专业知识的精通与知新,要求教师自觉坚持接受继续教育,始终站在知识的前沿。

就是要真正找到学生身上的可爱之处,教师必需拉近与学生心灵的距离。爱生是教师的天性。教师爱自己的学生。这样的爱才会是发自内心,耐久的基于这一点,教师更应该不时缩短与学生的情感距离,以满腔的热情关爱学生。教师的教育对象是人,人是有情感的需要教师的爱和关心,需要教师像父母一样在生活上关怀备至。当然,爱生不仅仅是一种情感,而是一种活动。党员教师要善于了解学生的心理变化,要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体谅他难处与痛苦。党员教师首先应与学生交朋友,建立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拉近与学生的心灵距离。其次党员教师要以心换心,与他沟通情感,成为他好朋友。

篇2

感悟式教学就是让学生在一个开放的环境中感悟“生活”、感悟创新、感悟成功,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情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充分感受到蕴藏于这种教学活动中的欢乐,有助于促进学生自主发展、全面发展。

一、感悟式教学的特征

(一)学生主体化,情境生活化

感悟式教学强调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创设生活情景,让学生亲身经历,切身思考,从被动接受知识到主动探究知识,从而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

(二)感悟多样化,课堂动态化

多样化和动态化是感悟式教学的内在特征。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过程应该是师生间、生生间共振多赢的动态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理论不是结论,结论只能是而且应该是师生间、生生间互动探讨的产物。教师必须尊重学生的不同体验,这里没有唯一,只有真实与合理,并且允许每位同学都能表达自己多样化的情感感悟,人人都有话语权。在这样开放的教学氛围中,师生间思想、情感在互动碰撞中被理解和吸收,进入更高的认知层次。

(三)角色多元化,知识实用化

在感悟式教学中,教师要扮演多种角色,并且要做到及时转变角色,活跃课堂气氛。首先,老师作为知识的传授者,要传道、授业、解惑。其次,作为情景模拟的设计者,要为学生设计不同场景,提供不同的交流环境,让学生在亲身经历中感受情感、获得认识和感悟。第三,老师作为引导者,要在课堂讨论中适时的加以引导。教师在把社会典型或社会热点浓缩成短剧引进课堂的同时,也可以把学生带出课堂,进入社会,使之切身体验、感悟、思考,寻找理论与实践的连接,使知识更加丰富更加实用。

二、感悟式教学的运用策略

1.多种渠道创设情境,创造感悟的氛围

在思想品德课中,教师可以根据特定的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创设情境,使学生进入所创设的特定氛围中,激起情感体验,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触动自己的情感之弦。

比如在讲授《好习惯受用一生》中的《习惯对人的影响》一节时,很多学生难以理解习惯影响着人的思维发展。我设计了小品《小琳的一天》,学生根据情境进行表演后分小组进行讨论,对小琳的上述习惯进行分类,哪些是好习惯,哪些是不良习惯,讨论过程中同学们感慨最深的是,小琳没有做到劳逸结合以及不合理的饮食等影响到了她的思维发展。通过模拟真实场景或通过播放影音作品,再现当时的情景,让学生在身临其境中感悟,一个恰当的情境创设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使他们迫不及待地去学习教材的内容,更重要的是激发了他们的爱心和责任心。

2.积极营造轻松环境,激发感悟的热情

在课堂上我们营造一种轻松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亲切的、无拘无束的教学情境中放松心理,主动参与感验。

讲授《悦纳自己》时,将课堂设置成一场座谈会。上课开始时,老师扮演主持人的角色,向大家介绍同龄人《小明的烦心事》,然后伴随着轻柔音乐引出“有人说,我们都是被上帝咬了一口的苹果。有的人缺点多一点,是因为上帝特别喜爱他的芬芳。那么我们都来找找自己有哪些地方被上帝咬了一口?”有了这样的情境铺设,学生回答问题也就无拘无束,觉得道出自己的不足也不是一件不光彩的事。在这节课上,教师既是座谈会的主持人,同时也是平等中的首席,学生毫无拘束地道出内心的真实情感和体验。此刻,在这种聊天式的课堂氛围中,师生关系融洽了,学生的情感体验也更深刻了,教学目标也就在“聊天”中轻松实现了。所以营造一种轻松的课堂环境,才能激发起学生感悟的热情。

3.引导学生主动设疑,拓展感悟的深度

让学生自己从教材中寻找问题,设计提问,比教师在课堂上直接告诉学生“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什么、理解什么、掌握什么”要好得多。关键的一点就是教师教育理念的转变、教学方式的创新要付诸于实践。我在教学实践中认识到:学生自己设计的问题,自己解答,具有较高的主动性,是主动者;教师设计的问题学生作答,学生就是被动者,两者效果显然不同。所以,思想品德课教学中,让学生自己设问作答,更有利于拓展学生感悟的深度,有利于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4.适时共享探究成果,实现感悟的价值

引导学生交流学习成果,共享获得成果的喜悦,这样就会提升学生的成就感、价值感,使之成为今后主动学习的潜在动力。让学生把学习成果进行交流、展示,是课堂教学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我感悟的深化,是培养学生合作分享精神的一种途径,是学生自我风采的展示。一旦引导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那么在今后的学习中可以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受到学习其实是一件非常快乐而富有意义的事。

总之,思想品德课的最终目标是使学生能感悟和理解社会的思想道德价值要求,逐步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和良好的行为习惯。通过感悟式教学,引导学生认识自我,认识社会,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这样思想品德课教学才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王淑珍.《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教师读本》,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篇3

    一、构建思想品德 “感悟----导行”教学模式的理论探索

    (一)现代教学论、儿童心理学的启示

    现代活动教学的理论认为:人的发展依赖于人的活动的发展。而活动的过程,必须体现个体知情合一的 “感悟”、体验过程。它的根本目的是试图对现行的认知本位、教师中心和以灌输为主要特征的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改造、使教学过程真正建立在学生自主活动、主动探索的基础上,通过学生全面、多样的主体实践活动,感受到生命的律动、生命的成长,促进他们主体精神、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等多方面素质的整体发展。

    儿童心理学理论也十分强调认知、情感、意志、行为的相互协同、相互转化和共同发展,特别强调知情结合过程的感性认知作用,如通过营造富有激情的学习情景或氛围,学生会感受到学习的迫切性,产生主动学习的愿望和行为;通过展现情境、再现情境、感染情境、表演情境、描绘情境等,学生在强烈的感受中会产生 “触景生情”、“融情入景”的感悟。

    人本主义理论也十分强调学生人格的发展,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尤其通过 “感悟”的基本模式,促进学生知情意行协同发展,更符合人本主义的精神。“感悟----导行”的过程十分强调从具体形象人手,创设具体情境引导学生“感悟”,这是符合儿童发展阶段理论中关于小学生的思维以具体形象为主要特征的认识规律的,这样教学更具有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

    (二)人格精神培养的目标导向新的《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指出:“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强调:初步形成健全的人格。自信、自律、团结、合作,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至关重要的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具有积极健康的人格,思想品德课更有它特殊的使命。我们期望通过思想品德课程的教学活动,在小学生的人格培养上达到这样的目标:使学生通过经常性的自我评价和目标选择活动,形成开朗乐观的个性,培养善良的情感和良好的交往能力;使学生在认识并且参与接触社会和自然的合作性活动中,形成对祖国、对集体的热爱和责任感,形成捕捉信息的能力和探索事物规律的兴趣,具有关心和保护人类环境的意识和行为,初步形成健全的人格。

    健康的人格是整合的。整合意味着个体内部各方面的融合,既表现在各方面活动的本质关联,又表现在内在需要和行为表现的一致,从人格结构角度看,即意识和潜意识活动的吻合,所谓意识和潜意识的吻合,正是体现在知、倩、意、行的一致性上。思想品德课教学过程,是在教师的主导的作用下,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通过提高道德认识,内化为道德情感,形成道德观念,进而把道德认识,道德观念转化为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的过程。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通过优化 “晓理、动情、炼意、导行”让学生进入理想的知、情、意、行融合的良好状态并逐步养成积极健康的人格。

    (三)思想品德课“体验性“的特征

    思想品德课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强调学生的 “主动体验”。学习主体在学习中通过对具体事物的感知、感染和体验,来领悟道德知识,认同道德观念。我们要提高思想品德课的实效性,就必须引导学生实现道德的内化。所谓内化,就是把课堂上所传授的道理和所激发阶情感转变为学生自身的道德观念和道德情感,形成道德信念,让内心产生履行道德准则的自觉性,形成道德需求,通过学生自身的体验以至感悟,就易于实现“内化”。

    二、思想品德课 “感悟----导行”教学模式的实践

    通过对思想品德课 “感悟----导行”教学模式的理论探索,我们更清楚地认识其构建的主要基础。在模式的实施中必须要从改革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策略、师生角色观、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以及评价等方面进行实验探索。

    (一)改革教学目标

    “知、情、意、行谙要素的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相互转化,是思想品德课教学过程固有的特殊规律。”遵循这一规律构建思想品德课教学优化的标志:晓理、动情、炼意、导行。我们所构建的“感悟----导行”教学模式,首先突出学生学习目标的落实。即:自我定标、自作、自我调控、自我评价。“自我定标”,即教师所制定的教学目标要以人为本,要及时转化为学生的自我认同、自我要求的学习目标。“自作”,即教师的“导”是为了引导学生的“思”,学生的演练、应用与体验。“自我激励”,即课堂上教师创设多种互动式的学习情景,引发学生“触景生情”,“情景相生”,导致情感升华,并在动情中体会成功的喜悦,从中激励别人,也激励自己不断走向自我完善。“自我评价”,启发学生从评价别人的过程中找到差距,在评价自己的过程中找到动力,并得到及时的情绪调控,从中学会自我发展,逐步形成健康的人格。

    (二)改革教学内容

    根据思想品德课程人格培养的目标及思想品德课体验性的教学的特征,我们要让学生通过课堂与社会相沟通,让学生感受时代的脉搏,使思想品德课真正成为引导学生发展,培养学生人格的一门课程。因此,这门课程必须具有特定的实践指导性,必须与动态发展的社会紧密相关。固定的教学内容、不变的教学计划是与思想品德课程的目标与特征互不相容的。必须注意教学内容与生活内容的拓展。教学内容既重视继承性与针对性,又注意时代性与发展性。尤其注重教学内容与学生学习、生活的贴近与拓展。

    (三)“感悟----导行”教学模式的操作

    为了实践 “感悟----导行”教学模式的功效,我们对思想品德课的教学结构进行了重新构建,形成了操作性较强的教学程序。这个程序突出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强调动情导行为主线,其教学环节既紧凑又层层递进,适宜低、中、高年级各类课文的教学。

    l.“感悟----导行”教学模式结构图

    2.“感悟----导行”教学程序的操作环节

    ①“激情揭题,诱发兴趣”----创设新颖,富有感染力的情景,引发激情,揭示课题,诱发求知兴趣,把教学目标巧妙地转化为学生自觉追求的学习目标。

    ② “自主学习,发现观点”----让学生在自主学习课文中感知、理解、认同教学要点,让学生在个体与小组合作活动中,通过师生、生生互动发现观点,晓理、动情,使道德认识与道德情感交融,明确行为要求。

    ③“拓展深化,感悟体验”----丰富教材内容,拓宽和加深学生对教学要点的理解,促进学生内心体验,使学生的情感在熏陶感染中不断升华,成为具有理性的情感,并学会把自我内化的需求运用到现实生活中。

    ④“互动探究,情感升华”----运用辨析题、多向选择题、导行检测----游戏及师生表演等师生互动活动引导学生进行发散思维,促进学生情感的升华,激发学生内心的情感体验,指导学生学会选择,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思想和行为中存在的相关问题。

    ⑤“实践创新,导行延伸”----让学生在合作性的创造活动中明确教学要点,具体地指导行为实践。并通过总结把活动延伸到学校、家庭、社区的相关活动中,使学生真正达到知行统一。

    3.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

    在 “感悟----导行”教学模式的实践中,我们深感现代教育技术介入可以更有效地达到模式所设定的目标。

    ①应用丰富的音频、视频材料,可以更有效地“激情揭题,诱发兴趣。”例如原教材《爱心温暖着小明》一课教学中,把小明受伤前的活泼可爱形象、受伤过程等制成动画故事,通过多媒体计算机软件展示,学生观看,迅速达到激情揭题,诱发兴趣的效果。

    ②把课文内容配音或制作成动画配音的帜I软件,让学生看软件,学课文,找出使自己最感动的情节汇报并说说为什么?通过人机互动,师生、生生互动,使学生感受到多重感官刺激,产生乐学的愿望,感受到教师的积极期望,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③应用CAI软件丰富课文内容的故事、法规、图文并茂或动画的辨析题、套餐式的多向选择题、导行游戏,更利于学生对观点的拓展深化,补充认识,使学生在人机互动中,在合作性的创造活动中体验情景,互动探究,实践创新,总结延伸。

篇4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058(2016)160075

初中思想品德课是德育教育的前沿阵地,学生可以从教材内容中受到社会公德方面的教育。如果教师依然是基本知识的传授讲解,犹如班主任训话一般,是收不到良好效果的。只有让学生自主阅读教材,获取教材传递的信息,在讨论中向纵深处挖掘,才可以有更多的收获。教师要对学生的探究实施宏观调控,组织学生自主讨论,鼓励学生归纳总结问题结论,并为学生提供展示的平台,完善结论信息。

一、引导启发,调控学生探究方向

教师课堂教学的主要任务是教会学生“学”,所以在组织学生自主探究时,教师要发挥引导作用,并调控好学生的探究方向,及时纠正偏离主题的讨论。教师可以设计适合学生探究的问题,为学生提供探究的方向,不断向教学目标靠近。学生可以自己解决的问题,教师不必参与。教师设置的问题要有探究的价值,最好给学生提供具有分歧性的问题,让学生在思辨中明白学习的意义。

如《热爱生命》的单元教学,在引导学生讨论“生命只有一次”时,教师运用了学生身边的真实事例。“上周六,附近小区的一名高二女生因考试没考好,产生厌学情绪,回到家与父母发生口角后跳楼自杀了。这个女生平时的学习成绩非常好,在班里名列前茅,只是小小的失误造成了成绩的下降。对于这个事件,你怎么看?”学生从生命的独特性、生命的价值、父母养育的艰辛等方面进行了生命话题的探讨。有的学生则针对“责任心”的问题,对这个女生进行抨击,教师在调研时及时为学生调整方向。课堂讨论不能就事论事,要提升道德标准,重点是学习了本节内容以后,我们将如何对待我们独特的“生命”。

二、合作探究,初步得出问题结论

教师的引导只能为学生提供方向,具体工作还需要学生认真对待。教师为学生分好学习小组,在小组讨论探究时要注意激发每个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小组长有义务带领本组学生讨论问题,并分配任务。学生轮流做记录,每个学生在讨论中都要发言,初步得出问题的结论。学生讨论时要筛选出有疑问或者有分歧的地方,咨询教师。自主探究在课堂上的安排,主要针对的是教材重难点,教师还可以为学生适当拓展与教材内容相关的生活事件,让学生在课余时间通过多种途径查找信息,自主探究问题内涵,并组织出比较流畅的答案。初中思想品德教材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紧密,需要学生及时联系课外生活实际,让学生在实践中提升认识。

例如《长大的感觉》一课,教师运用沙画视频《人的成长》导入教学,让学生认识到人成长的必然性。然后开展小组合作探究,让学生说说自己在成长过程中的喜悦和烦恼。初中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期,自我意识迅速发展,他们在讨论中也表现出对家长的诸多不理解,感觉自己长大了,但是家长却是一万个“不放心”。学生讨论后可以得出初步的结论。通过教材学习,学生了解到“成长”中的各种现象都是正常的,需要家长和孩子进行有效沟通,才可以平稳度过青春叛逆期。通过学习,学生要认识到自己在青春期应该如何控制情绪,如何与父母相处。

三、成果展示,评价完善结论信息

篇5

一、思想品德教师的素质要自觉提高

“打铁先要自身硬”;实施素质教育,首先要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教师的素质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自身的专业知识要扎实、要更新,业务能力要提高;二是教师的言行修养、道德觉悟要提高。这是素质教育的基础,也是推行素质教育的先决条件。要提高教师素质,必须扎扎实实地做到下面几点。

1.坚持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随着深化改革的发展,政治理论也在不断地丰富和发展。作为政治教师不能满足于学历达标和原有的知识,必须不断学习,不断更新知识,使自己的认识适应发展的需要。

2.勇于实践,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教师有渊博、深厚的学科知识,还需勇于实践,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这就要求教师积极参与教学研究,结合实际、因材施教、勇于实践、善于总结,不断探索和掌握学科教学的好方法,有效地推行素质教育。

3.为人师表,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觉悟水平。正人先正己,教师必须以高尚的师德为学生的楷模,用高尚的言行举止带动学生修心立品。这就需要教师做到:(1)在言论上,要对国家对社会对学生负责,对社会有不同看法,也不能在学生中大发言论,误导学生。(2)在举止上,要时时处处为人师表,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首先做到。教师要热心做善事,让社会主义道德、风尚在校园里、在学生中传扬。

二、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初中思想品德课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仍然是课堂教学,根据《中学德育大纲》中规定:“思想品德课是向学生较系统地进行社会主义思想品德和政治教育的课程”。学生要较好地掌握社会主义建设基础理论知识,必须坚持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改进教法,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在教学中,运用“读、议、讲、练”的教学方法是最有效的教学方法。“读”是学生主动学习,掌握知识的基础。教师要指导学生读,提高读的质量。结合实际,把握好重难点,提出读的提纲,同时要精读,读懂,掌握基础知识;“议”是发展学生思维的有效方式,也是学生互相学习,自我教育的过程,教师要把握好主题,明确议题,开拓思维,适时引导,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激发学生探讨问题的兴趣,有效地培训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讲”是教师对关键问题的点拨。教师对重点知识给予精讲,及时对学生纠编,解疑;“练”是知识巩固、培养能力的重要环节。对教学及时反馈,及时补缺,使学生基础知识得到巩固,形成知识树。

篇6

【中图分类号】G6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25-00-01

教学反思与教学感悟在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教师培养过程中必须充分发挥教学反思及教学感悟的作用,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成长水平。下面,我结合教学实践,就如何进行教学反思及教学感悟进行探讨。

一、教学反思与感悟对教师专业发展的作用

所谓教学反思就是对自己或别人的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进行思考、剖析,查找原因,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并将想到的方法在今后的实践中加以运用,再进行反思。这就是课前反思、课中反思和课后反思的过程。所谓教学感悟就是通过教学实践,对一些认为比较成功的地方进行总结归纳,并升华为自己的教学理念,从而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教学风格。

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常常会遇到很多问题和困惑,对于这些问题与困惑进行反思,从中就能够发现存在的不足,从而让教师去思考探寻如何改进教学方式方法,也就能够让教师在反思中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教师在上课或听别人上课的过程中,只要认真分析,都会受到一定的启示,获得一定的感悟。教师将这种感悟慢慢地积累下,就能够变成经验,最后由经验升华到理论的高度。再来指导教学实践。由此可见,教学反思能够不断弥补自己教学的不足,教学感悟则能够让自己不断积累教学经验和教学效率。

二、进行教学反思与感悟的有效途径

(一)在新课标学习中进行反思与感悟

1.是避免走入新课标精神下新误区。从当前新课标实施以后的现象来看,教学观念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教学行为得到了初步改变,如讲解少了,让学生自主探究的多了;合作交流多了,被动接受少了。考试评价更加注重关注对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及综合素养的考查,更加注重思想政治知识在实践中的运用。但是,笔者认为,在新课标精神实施的过程中,教师也要避免防止出现以下几种倾向:神化学生主体,忽视教师主导;张扬自主个性,忽视习惯养成;盲从“独特感受”,缺乏“价值引导”;倾情“随意生成”,忽视“精心预设”;片面创造教材,忽视正确运用;倚重“学科综合”,淡化“学科特点”。

2.是要对有关理论与实际进行联系,不能生搬硬套,而要深入反思,灵活处理。以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为例,在引导学生学习时,更加注重与学生实际的联系。例如我在教学《爱在屋檐下》一文时,为了让学生理解难点:子女与父母的关系不可选择。教材中的理由父母子女关系只倾向于血缘关系,生命是父母给予的。我并不是直接给学生讲解这个道理,而是先让学生联系自己的家庭实际,有的学生是单亲家庭,有的学生是父母再婚后组合家庭,很多同学都能结合自己的实际进行理解。当有的学生不太理解随父母再婚的组合家庭时,老师又通过讲解生活中感人的实例,学生终于明白:父母对我们有生育和养育之恩,这种关系是不能够选择,只有孝敬父母,才能够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二)在钻研教材中进行反思与感悟

钻研教材是备课的重要环节,是确保上课成功的关键所在。《怎样用好用活教科书》指出:“有了好的教科书,不等于就能搞好教学。实际上,教科书只能是教学的工具,教学的质量高低主要取决于教师对思想品德教材的理解、运用和发挥,取决于如何通过教材去引导和促进学生的学习活动。这就需要反思”:怎样.紧密联系社会生活实际,选择具体教学素材。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在认真分析教材内容所要实现的课程目标的基础上,要紧密联系当时的社会实践和学生的生活经验,选择具体的教学素材,对教学内容进行必要的调整;如何.深入分析和挖掘教材内容的多重价值;怎样.根据学生的实际合理调整教材体系。不能否定,现行的教材都能较好的根据课程目标,综合考虑学科知识的逻辑顺序、学生的认知顺序和心里发展顺序而进行编写的。但是,还应该明确,编者考虑的往往是学生群体共同发展的规律,而且是从编者视角出发的学生群体的共同发展规律。因此,教材难于充分体现特定群体和个体在认识和心里发展上的差异。基于这一事实,教学时,思想品德教师应根据自己学生的特点,在深入理解和全面把握教材编写体系的基础上,合理调整教材体系和内容顺序,形成自己的教学思路,促进学生积极主动的建构知识体系。

(三)在教学中进行反思与感悟

教学过程是最值得反思与感悟的环节。在教学过程中,如何确保合作探究的有效性,这是值得我们深入反思的地方,笔者对此也深有感悟,并认为:要确保合作探究的实效性,就必须给学生的独立思考留下足够的时间。首先是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应该让学生先预习,熟悉政治教材的基本内容,并针对文中内容提出自己的质疑,进行充分地思考。其次是根据学生的预习情况,对于重点难点问题,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探讨,要求学生应该联系所学的思品知识,并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进行思考,相互启发,让学生在小组内相互交流,让小组成员之间进行评价。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反思分组是否科学,是不同层次学生的优化组合、优势互补,还是按学生的座位编号前后桌分组。前者有助于学生相互促进,后者便于开展小组活动,不同的分组会有不同的效果。再次是待学生进行充分地讨论之后,还需再在全班进行汇报交流。因为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比较充分,所以在合作探究交流时,大多学生都能够准确地理解教学内容。最后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根据学生反馈的内容及时进行反思,如果发现存在的不足和偏差,应该及时地调整教学进度和内容。对于是属于教师自身出现错误的地方,应该向学生坦诚。教师在教学结束后,一定要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和总结,将有关教学感悟写下来,养成勤于积累的好习惯,在不断的积累中,教师的教学经验就会越来越丰富,自身的教学能力也能够得到明显地提高。

三、结语

综上所述,教学反思与教学感悟是教师对教学过程中做得不到位的地方进行反思,对于做得好的地方进行总结,在不断的反思与感悟中,就能够有效地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因此,我们应该高度重视教学反思与教学感悟探究,在课标学习、备课和教学后等环节进行反思,及时写下教学中的感悟,从而促使自身专业水平的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篇7

一、“经历过程”需要“边走边说”,感悟归纳思想

学生在课堂上的说话、回答、发言等“课堂之说”,既反映学生对知识形成过程中的理解深度,也反映出学生对知识建构过程中所表露出来的思维水平,更是学生对数学概念、数学现象以及数学规律的一种数学归纳。因而,不能忽略学生在课堂上的“说”,更不能抑制学生课堂上的“说”。尤其是低年级学生,课堂控制能力差,课堂上每一句“即时话语”的迸发,均是学生内心深处真实的想法。如此的真实想法,在暗示教师教学时,要放手让学生说,并要有意营造轻松和谐的环境与空间引领学生说,促使学生在说的过程中感悟归纳思想。

例如,教学二年级“认识乘法”。教师出示:

一共有多少条毛毛虫?学生观察思考并完成填空:++++=;( )个( )相加得( )。在学生填出方框和括号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写出2×5。教师则认为教学目标已达成。这样“一走而过”地教学既不利于学生对“乘法意义”的理解与建立,更忽略了学生对数学思想的感悟。因此,教学时需要把数学思想渗透到知识的形成过程中进行设计并引导学生:(1)一共有多少条毛毛虫?你是怎么知道的?是一条一条加的吗?(2)你为什么要2个2个加呢?怎么想的?(3)这儿的连加算式你能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它的含义吗?(4)说一说5个2相加是什么意思?你能用算式表示出来吗?(5)5个2相加与5和2相加相同吗?说说自己的想法。如此的追问引导学生说,学生就会从加法到乘法的意义建构过程中,初步归纳得出:“几个几相加可以写成乘法,乘法就表示几个几相加”的数学结论。继而在建构“乘法意义”的数学概念的同时,感悟了归纳的数学思想。

二、“经历过程”需要“边走边动”,感悟分类思想

分类数学思想在小学数学教材中,更多的是安排在“统计”单元中,从一年级的“分一分、数一数”教学活动中,就开始初步向学生渗透分类的数学思想。其实,在“统计与概率”之外的其他数学领域依然可以向学生渗透初步的分类思想。教学时教师要能抓住事物本质特征,关注数学知识的联系与区别,通过动手实践操作,引领学生在建构与理解数学知识的过程中,感悟分类的数学思想。

例如,三年级学生在探索长方形周长计算方法时,由于学生还未涉及混合运算中综合算式的计算方法,教师无法向学生提供“(长+宽)×2”公式法的计算思路与方法,只能引领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从长方形的周长定义出发,展开思考:长方形的周长是指什么?引导学生说出“围成长方形四条边长的总和”。在此基础上,教师要求学生列式求长方形的周长。课堂上教师出了一道又一道的周长练习题,学生都是用“长加长,宽加宽,然后把两次和相加”的三步计算方法,很少看到学生用“长加宽,然后再乘2”的两步计算方法。如果教学到此,教师不进一步引导学生探究两步计算的方法,会影响学生对长方形周长意义的深度理解,也不利于学生对后续长方形及其他平面图形周长公式化计算方法的探索与研究。

因此,此时不能再凭学生的直观观察让学生说说长方形的周长是指什么?因为学生头脑中的直观思维只会把同类的边长相加,即长加长,宽加宽,很难想到把长与宽相加。此时教师应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在实践中展开数学思考,从而弥补学生“凭空思考”的不足。首先让学生用四根小棒摆出长方形,然后引导学生思考你所摆出长方形的周长是指哪些小棒的总长?学生立即应答这四根小棒的总长。教师在此基础上追问:如何计算这四根小棒的总长呢?是直接一根一根依次加起来吗?你会先分一分再计算吗?课堂上学生立刻动手进行分类,并很快分出“长长、宽宽”和“长宽、长宽”两类。此时教师提出在你分类的基础上列式解答长方形的周长。这样学生就很自然地掌握“长加长,宽加宽,然后把两次和相加”和“长加宽,然后再乘2”的两种不同的求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在探索长方形周长计算方法的过程中如此引领学生“边走边动”,既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感悟了分类的数学思想,也使学生体会到在分类数学思想的指引下探索数学方法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使数学思想与数学方法相互融合,相互支撑。

三、“经历过程”需要“边走边看”,感悟推理思想

小学数学课堂里向学生渗透推理数学思想,虽然没有或很少出现那种“层层推进、环环相扣”的逻辑紧密的证明推理过程,但当教师向学生揭示某一数学原理、数学规律抑或数学现象等数学结论时,必须要给学生明确数学结论下定义时的合理条件或使学生信服的理由。而引导学生经历在合理条件或信服理由背景下得出的数学结论时所表现出来的数学方法这一思维过程,就是一种数学推理的渗透过程,学生就会初步感悟推理的数学思想。因此教师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要善于从数学知识本质内涵出发,使学生在常态的数学课堂中,时常用“推理型”的思维展开数学思考,从而不断感悟推理的数学思想。

例如,教学“认识年月日”。一线教师均会出示当年的年历,并引导学生观察得出大月、小月以及二月(俗称平月)的天数,然后及时总结得出大月有31天,小月有30天,接着又出示近几年的年历,引导学生观察二月的天数,使学生发现二月有时28天,有时29天。最后,引导学生加强记忆一年中大月、小月以及二月的月份数及天数。细细品味这“大众化”的教学过程及思路,是完全基于教师成人的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上的教学设计,教者根本没有关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因为就凭当年的一份年历就迫使学生得出大月有31天,小月有30天,不具备普遍性和说服力。同时无论是大月、小月还是平月,对于学生来说都是未知的三个新的知识点,均需要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观察思考,最后发现规律得出结论。而教师只引领学生观察近几年二月份的天数是远远不够的,那是基于教师心中已经知道“每年大月、小月的天数不会变化,只有二月份的天数不确定而且是每四年变化一次”这一已有知识经验展开教学的,并没有关注学生的学习现实和思维现实,扼杀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推理意识。

因此,教学中教师需要不断地依次出示近几年来或任意某年的年历,让学生通过仔细观察并展开数学思考。引领学生在“边走边看”中发现任意一年的一、三、五、七、八、十、十二等7个月的天数均为31天,四、六、九、十一等4个月的天数均为30天,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推理得出:天数有31天的月份称为大月,天数有30天的月份称为小月,二月既不是大月也不是小月等数学概念与结论。如此引出和揭示数学概念与结论,学得信服,理解才会扎实,内化才会深刻。学生也一定会在经历探索大月、小月以及平月的数学知识中感悟推理的数学思想。

四、“经历过程”需要“边走边想”,感悟抽象思想

儿童思维虽然主要以直观形象思维占主导,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捕捉数学知识形成过程中的“抽象过程”,引领学生经历直观形象的图形、文字、符号等感性材料的认知逐步向理性思考过渡,使学生的数学思考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充满理性思维,由直观形象思维发展为抽象逻辑思维。这样既使学生经历了知识的形成过程,又使学生在建立数学概念过程中,感悟了抽象的数学思想,提升了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思维素养。

例如,教学“用字母表示数”。教师教学时一般会以表格的形式引导学生观察摆三角形所需小棒的根数。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逐步出示如表1:

当教师借助表格引导之后,一般都会直接问:像这样用小棒摆三角形如果摆n个三角形需要几根小棒?引导学生说出(n×3)根。如此直接揭示了抽象的结果而忽视了引领学生经历“抽象化”的数学过程,学生不但未能感悟抽象数学思想,而且对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关系的构成及含义感到困惑和茫然,从而抑制了学生对新知的建构与内化。

因而,教师需从“用字母表示数”的本质内涵出发,引领学生在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中“边走边想”:三角形的根数都是怎么算出来的?生:三角形的个数×3。师:这个数量关系式太长了,你能缩短一些表达吗?生:三角形×3。师:能再缩一缩吗?生:个数×3。师:你能用数学的方法更简洁一些吗?生:a×3。其它学生自发插话:b×3,c×3,m×3……从学生的一步步应答中可以进一步明晰: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与引导之下,头脑中始终在思考如何能够更简洁却又能表达出小棒根数计算的方法,这就促使学生主动抓住数量关系式中的变量与不变量,展开数学思考,而这一思维过程正是引领学生从直观的文字表达向含有字母的式子进行逐步抽象的过程,使学生在脑海深处印记了只有三角形的个数是一个变量,可以用字母来表示,而所乘的“3”是由三角形特征所决定的不变量,无需用字母表示。因此,数学知识的建构过程就是学生感悟数学思想的过程。在感悟数学思想的过程中,使学生进一步体会了抽象的数学知识,经过“抽象化”过程后,其结果才会得到直观化、形象化,助推了学生对数学概念的建构与理解。

五、“经历过程”需要“边走边议”,感悟模型思想

基于“生活数学”的教学理念,培养小学生的模型思想,可以从两个角度加以思考:一是从生活原型中逐步抽象出数学模型,继而建构新的数学知识;二是解决生活实际问题时要让学生用数学模型中的思想方法去解释生活现象。因此,新知的学习需从生活原型中建立数学模型,而知识的应用则需要用数学模型思想方法去解释生活现象,继而达到巧妙解决生活问题的目的。

例如,“图形覆盖问题”的教学。出示:有6个人排成一排拍照,AB两个人坐在一起拍照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坐法?

1.从生活原型出发,建构数学模型。引领学生“边走边议”经历如下过程:(1)请画图表示题中的含义。(2)AB两人要坐在一起,可能会坐在哪儿?你能有序地描述AB两人坐的位子吗?(3)你们所描述的现象能用以前学过的知识进行概括吗?课堂上利用教具平移AB的位置,学生通过自主讨论后很容易观察发现得到规律:总人数-AB两个人+1=不同坐法的种数。

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出模型问题:如果每次框出两个数,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和?学生自主得出:总个数-框里的个数+1=不同和的个数。这一过程使学生亲身经历了从生活原型到数学模型的建立,再到数学方法的形成,最终发现了图形覆盖问题的数学规律,建构了图形覆盖问题的解决方法,使学生在感悟数学模型思想方法的同时,进一步内化了新的数学知识。

篇8

教师要指导学生感悟生活,写出富有真情实感的作文,就必须走近学生,了解学生生活;理解学生,做学生的知心朋友。教师不能用成人的眼光来审视学生的童真世界,因为成人世界与童真世界是存在“隔墙”的。教师要俯下身子,倾听学生的心声,深入学生的心里,用一颗不泯的童心和学生一道体验生活、感悟生活,进而把中学生的作文引向广阔的社会生活,引向对自然、人生的思考感悟。教师不能逼着学生写下违心的不真实的话语。这样会导致学生在作文中产生话语表达的分裂,说出迎合成人心理和审美趣味的套话,让“假”“大”“空”的话语充斥于作文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以孩子的眼光去发掘生活中的真、善、美与假、恶、丑,以富有中学生个性的笔触去进行讴歌与鞭笞。

作文教学的生活之“源”应该是学生的童真世界。贴近学生生活,倾听学生的心声,要求教师不要把成人的生活“嫁接”到学生的生活中,让学生无所适从,无话可说。在平日的课堂教学或与学生相处交流的过程中,教师要通过文本阅读或谈心的方式向学生传达国学中的传统道德。如“乐善好施”“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博爱思想,“积极向上”“自强不息”的进取品格,以及“天下为公”的集体主义精神等。引导学生以此为标尺来做人处事,来观察生活中的各种现象,并指导学生在感悟生活的过程中,紧扣时代脉搏,踩着时代鼓点,写出富有时代气息和真情实感的佳作。

二、引领学生留心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

认真观察、勤于思考,这是感悟之基础。引导学生留心生活,就是要求他们用心观察生活中的一切。留心生活、观察生活,对于学生作文来说意义重大。观察,会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鲁迅先生告诉我们:“如要创作,第一需观察。”教师要给予学生观察方式、与方法的指导,要让学生明白观察不是走马观花,泛泛地看看而已,而是要用心加以审视,透过现象看本质,由表及里,层层深入,捕捉最能触动自己心灵之弦、能够掀起情感波澜的人物和事件的细枝末节。观察什么、怎样观察,这些问题教师应该向学生交代清楚。观察生活,不单纯是观察学生周围的社会,还应该包括生活中的自然环境。学生身边的人和事可以观察、记录,身边的花草树木也可以驻足欣赏、品味。至于观察的方法,当然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整体感知,也可以分解描述,还可以比较分析,找出异同。

一叶落而知秋,一滴水可以折射出太阳的光辉。教师引导学生观察事物可以运用以小见大的方法,于平凡处挖掘出不平凡的本质,让普通人物的形象栩栩如生、熠熠生辉;于生活琐事中揭示深刻的哲理,振聋发聩、给人深刻启迪。观察事物,既要学会横向观察,如事物的概况、位置、特点等,又要学会纵向观察,如人物的前后变化、事情的来龙去脉等。当然观察还要细致,要对事物的各个方面、对事情的各个环节、对人物的各种神态表情,都要观察到位,不能放过每一个细微的地方。

三、指导学生感悟生活,提升感悟能力

(1)引导学生善于触发感悟。所谓“触发”,即以感知到的人、事、物、现象为前提和基础,寻找到表达的独特视角。学生常常感到捉襟见肘,无话可说,就是因为自己没有什么感想,对身边发生的一切听而不闻、视而不见、熟视无睹。教师可以告诉学生,现实生活中人物的一言一行、思想动机、事件的发生发展或细节特点等都可以触发感想。这个触发的感想可以在文章中开门见山地点明,以统领全篇;也可以在文末画龙点睛,启人深思;也可以时隐时现地流露于字里行间,成为文章的一条情感轴线。

感悟,要把握好一个“度”。首先要有信度,即要感悟得真实,能让读者产生心理上的共鸣,无矫揉造作之嫌;其次,要有坡度,即要感悟得自然,体现在写作过程中要有一个呈现的过程,注意铺垫与蓄势;第三,还要有深度,要感悟得深刻,抓住事物的本质,挖掘其中的意蕴。教师指导学生作文时,写人叙事要善于指导学生从小处着眼、小处落笔,以小见大,抒发自己对生活的顿悟。写景状物,可以景物的某一特征为触发点,抓住其形、色及其变化的某一过程来作为触感点,引发自己对于自然或人类社会的思考。关于作文中的感悟,教师要强调进行真实而准确地描写与抒发,要防止学生进入误区,出现感悟不清、漫无目的或感悟不当、失之偏颇的现象。

篇9

当前,学生对作文普遍存在着畏惧情绪,视作文为畏途。在作文教学中,许多教师在作文技巧上下功夫。教师不厌其烦地讲述作文的谋篇布局、遣词造句的技巧,并将这些写作知识和技巧公式一样样地抛给学生,让他们死记硬背,套用现成的模式和材料。学生写作文时想得多的不是写什么内容,而是琢磨如何去写才能把文章写得别具一格,才能让老师读了耳目一新。近年来,市场上除了大量的写作辅导书外,又增添了所谓的“作文软件”之类的宝典,传授各种写作技巧。这种过高地强调布局谋篇的完美,模式化的僵化训练,忽视了中学生对社会及生活的洞察能力与兴趣的培养,结果必然窒息他们自主思考的能力,导致他们丢掉了开启心灵的钥匙,没有了自己的思想,失去了自我。

另外,过早地关注作文的应试价值,也是当前作文教学的通病。苏联教育家赞可夫说:“只有在学生情绪高涨,不断要求向上,想把自己独有的想法表达出来的气氛下,才能产生出使儿童作文丰富多彩的那些思想、感情和词语。”然而,我们的作文教学却过早地关注了考试这根“指挥棒”。许多老师乐于猜题目,根据应考的走向、语文课本的习作题型、参考书上的要求、甚至试卷命题特点,可能会考什么,这段时间就训练什么。至于学生需要什么,对什么感兴趣,想写什么或不愿意写则是次要的。于是,学生感兴趣的或想写的东西没有机会去表达,学生不想写的却三天两头强迫学生去写。为了应付作文,学生就会胡编乱造,抄袭作文“宝典”糊弄老师。作文训练价值何在?我们学生的真情何在?

纵观以上现象,造成学生畏难情绪的根本原因,不是学生没有生活,而是我们的作文教学忽视了学生“积累和感悟”习惯的培养,造成学生的心灵太过粗糙,甚至荒芜。学生对生活缺少细致的观察和应有的感悟,很难在平凡的事物中寻找到应有的意义,很难在简单的生活中品味发现人生的智慧。

笔者认为,要想根本上帮助学生走出写作难的困境,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感悟”的习惯。

所谓“感悟”的习惯,恰如当代作家冯骥才所说:“每个人都有两个自己,一个是外在的,社会的,变形的;一个是内在的,本质的,真实的;真实的自己就是心灵丰富的自我。一旦面对它,你会感到这是一片易感的、深厚的、深情的、灵性而幽阔的世界。”现实的状况恰恰是学生由于缺乏一种直视心灵的“感悟”习惯,使自我丧失了一个真实、内在的自我,失却了一个“易感的、深厚的、深情的、灵性而幽阔的世界”。生活在他们的眼中也就变得狭小、很枯燥、很无聊。缺乏对生活的热爱,面对生活根本无法唤起表达的欲望和激情。

作文教学训练应该注意引导学生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培养学生的“感悟”习惯,让学生的内心世界真正变得丰富起来、敏感起来。学生有了一颗感悟的心,他关注生活的意识就会越来越强烈,发现素材和积累素材的能力也就会越来越强烈,这样学生提笔写作就不再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生只有养成了“感悟生活”的习惯,才会不断将外在的客观事件转化为内心独特的主观感受,学生对生活的感受才会不断丰富起来,而这种主观感受越丰富,表达的欲望就会越强烈,这样学生在写作时才不会觉得无话可说。有了生活这个不竭的源泉,难道还愁学生写不好作文么?

因此教师就要引导学生调动自己的感觉器官去看、去听、去感受生活的五彩缤纷和酸甜苦辣,学生敏锐的感觉会捕捉到许多写作的信息。教师带领学生开展走进社会,走向生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自然而然地映入学生的眼帘,学生一边在观察,一边在用心感受社会环境给他们带来的全新体验。生活中那一幕幕场景,都将成为学生截取的素材片段。

当然,“感悟”不能独立于语言文字之外抽象地进行,没有必要的语言积累,任何思想与情感的表达都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两者是不能割裂开来,对立起来的。若要观察生活中的某个对象,并对此有所感悟,必须具备一些有关对象的知识,否则感悟无从谈起。

篇10

在小学阶段,品德教育活动的开展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促进学生的身心全面发展都有很重要的促进作用,因此,品德教育应该受到学校和教师的高度重视。在品德教育过程中,教师要注意的是,要保证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下接受教育,要引导学生进行积极主动的学习,这样一来,感悟式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感悟式教学最大的特点也是优势之一,就是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这样的前提下,品德教学效率会得到很大的提升。在教学过程中,将品德教育的理论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在一起,能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品德知识,受到品德教育的影响也会随之增加,从这一角度来看,感悟式教学的应用能够使小学品德教学的影响力提高,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良好品质的感染,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下面本文就将对感悟式教学的重要性进行分析,同时对其在小学德育中的应用提出具体的建议。

一、感悟式教学的必要性

感悟式教学是一种比较新颖的教学方法,其在小学阶段应用的范围较广,可以帮助教师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其在小学品德教育中的应用更是能将其作用发挥到最大。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现在一般家庭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很多,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的生活条件逐渐提升,父母给孩子提供的物质生活越来越好,但是素质教育方法却有很多不足,小学生在心理素质上就会出现一些问题。感悟教学在小学品德教育中的应用,能够在充分尊重学生自尊心的情况下对学生的思想品质进行教育,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受到良好品质的感染。因此,感悟式教学是一种对于小学生来说更加容易被接受的教学方法,下面就对这一教学方法的具体应用提出建议。

二、小学品德教育中感悟式教学的应用

1.在实践教学中教会学生感悟

任何教学形式的实施都离不开实践活动的开展,小学的德育也是如此。一般情况下,品德教育中的大部分教学内容都来自于生活,因此,通过实践教学让学生走入生活中去进行感悟,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其实在我们生活周围,很多事情都可以作为品德教育的素材,这就需要教师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挖掘生活中的教学素材,带领学生走出教室,走入实践活动中。例如,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去城市内的敬老院慰问孤寡老人,在这样的活动中学生可以很好地了解公益事业的真正含义,在这样的实践活动中学生可以亲自体验到关爱他人是怎样的一种感受,善良的种子就会在学生的心目中成长。这样的实践教学能够使品德教学更加直观化,让学生了解到只要人与人之间互相关爱、互相帮助,才会使自己与他人的生活更加美好。

2.合作学习中让学生去感悟

教师作为教学活动中最主要的一部分,其对学生的学习效果产生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尤其是在对学生传输知识与思想方面,教师可以说是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但是在小学阶段,教师与学生的年龄差距较大,在思考问题的角度以及对待一些问题的看法上面会有很大的不同,也就是俗称的“代沟”,这样一来,如果在教学过程中仅仅依靠教师的讲述是很难达到预计的教学效果的,对于教师的一些观点以及意见学生会感到很难理解,但是学生之间就不会有这样的问题,学生之间的共同话题有很多,交流起来也更加容易。因此,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适当增加一些合作性学习的活动,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就一些问题进行讨论,或者合作完成一些任务,对提高品德教学效率来说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例如,在小学品德教育过程中,在讲到关于“诚实”这一内容时,教师就可以让每组学生都围绕这一问题进行讨论,说说自己在生活中遇到过哪些诚实的人,与他们交往是什么样的感受。然后,教师让每组派出一个代表发表讨论结果,由教师进行总结,借此来完善“诚实”这一课题的学习,增强学生的感悟能力。这样的合作学习不仅让学生对这种新颖的教学模式感到新奇,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提高学生对品德知识的感悟能力方面也会有很好的促M作用。

总而言之,在小学阶段,品德教学是教学活动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其在促进学生个人素质的提高以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方面具有良好的积极作用。感悟式教学的应用使小学品德教学质量有了明显的提升,因此,教师应该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使其更好地应用在小学品德教育中。

参考文献:

篇11

两位教师教的是《我要的是葫芦》的第二自然段的内容:

“他盯着小葫芦自言自语地说:‘我的小葫芦,快长啊,快长啊,长得赛过大南瓜才好呢!’”

第一位教师的教学过程是:

师:看见叶子上爬着一些蚜虫,“那个人”是怎么做的?怎么说的?再读课文。

(生读课文)

师:“盯”是什么意思?从这个词可以看出“那个人”看得怎么样?

生:“盯”的意思是“集中视力看”。从这个词可以看出“那个人”看葫芦很专心。

师:“自言自语”是什么意思?“那个人”说话时是什么心情?

生:“自言自语”的意思是“自己对自己说话”。

生:“那个人”说话时心里很高兴。

师:我们读“那个人”说的话要读出感情来,怎样才能读好呢?下面听清老师的要求:“那个人”是“自言自语地说”,读时声音要低一些,速度要慢一些。“那个人”说话时心理很高兴,“盯”、“自言自语”、“快长啊”和“大南瓜”这些词语要读重一点。大家拿起笔,在这些读重音的词句下面加上点儿。同学们请按以上的要求认真练读,看谁能读出感情。

练读后,几位学生试读,大都是把几处要求读重音的词语作了过分强调,其余地方基本是音量相等,速度均衡,显得十分呆板、生硬、做作。接着,学生又反复地进行练读、试读,但总是读不出真情实感来。最后,教师只好找一位朗读水平高的学生试读作结。

另一位教师的教学过程是:

师:看见叶子上爬着一些蚜虫,“那个人”说了些什么?是怎样说的?

(生读“那个人”说的话)

生:“那个人”是“自言自语地说”。

师:“自言自语”是什么意思?

生:自己对自己说话。

师:咱们平时大都“自言自语”过,同学们把“那个人”说的话读一读,体会体会,然后说一说怎样读才算是“自言自语”。

(学生练读)

生:声音不能高。

生:速度要慢一些。

师:说得好!“自言自语”是自己对自己说话,当然声音要低一些,速度要慢一些。另外,读时还要注意“那个人”说话时是一种什么心情。大家练一练,看谁既能读出“那个人”自言自语的语气,还能读出他的心情。

(学生练读)

师:好!你能读出“那个人”自言自语的语气。老师想请你给同学们说说:为什么你把“快长啊”读成重音?

生:我觉得这样读,能表达出“那个人”的高兴心情。

师:不简单!你能一边读,一边体会课文中的感情,让我们为他鼓掌(师生鼓掌)。不过,老师想补充一点,“那个人”说的话,其中有两个感叹号,表示他心里特别高兴。这位同学还没充分地把他这种心情读出来,同学们先看看68页的插图,再听老师是怎样读的。

教师范读后,学生练读。开始试读时,感情还不太到位。通过反复训练,最后,绝大多数学生能读出感情,有的读得有声有色。

两位教师在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训练中,所教内容相同,为何教学效果各异?这主要是在处理“自读感悟”与指导“朗读技巧”之间的关系上,他们采取的方法不同而造成的。

究竟这两个方面的关系如何处理?笔者认为,应以“自读感悟”为主,因为朗读,特别是“有感情地朗读”是一种具有很强个体性的活动。再则,学生所读课文大都是现代汉语。毫不夸张地说,在教师的点拨下,只要学生将全部心智投入,通过反复地“自读”实践,就完全可以“感悟”文中语言文字所蕴含的思想感情。诚然,为了提高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的质量,让学生掌握一些有声语言的“表现技巧”是十分必要的,但应该明确,这仅仅是学生“自读感悟”的一种辅助手段,是第二位的,绝不能本末倒置。

篇12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22-069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在教学中,教师应提供必要的素材,帮助学生理解知识、感悟情感,提升他们的语文素养。下面以《天游峰的扫路人》一文教学为例,具体谈谈如何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感悟能力。

一、在经历中感悟“累”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语文课堂是阅读的课堂,更是学生体验感悟的课堂。很多的感受,不是仅凭文字与教师的介绍学生就能够体会的,这就需要学生本身的经历来帮助体验。学生对天游峰来回扫那1800多级台阶只是数字上的感受,对于天游峰的险与峻,游客的气喘吁吁与大汗淋漓,老人的累等没有切肤的体验。于是,课前我组织学生爬学校五层楼比赛。有的学生爬得大气直喘,有的女生甚至没能坚持到最后。有了这样的经历,学生对课文中“累”的体验与感悟也就水到渠成了。

师:老人每天来回扫1800多级台阶,你说累吗?

生:我觉得很累,上次比赛我们才爬五楼,有的人当场就累了,我到现在腿还有点疼。

师:生活中,70岁的老人已经退休,在家安度晚年了。可是,这位老人每天还要在高而险的天游峰上爬上爬下,扫那1800多级台阶。这究竟是怎样的一位老人呢?

师:我们体会到的老人的品质都与天游峰有关,看来作者在文章中描写天游峰的高和险并不是闲来之笔,目的是什么?

生:我觉得是反映出老人的品质与山一样坚韧,不怕苦、勤劳。

师:是呀,通过写山的险与台阶的长来衬托出老人的品质,在写作上叫做“反衬”。

教师通过课前比赛爬楼梯,让学生体会到累。教学时,进行类比感悟,学生自然能体会到老人的累。这样,学生的思想情感不是教师强加的,是学生以身体之,以心悟之,更能体会老人的精神品质。

二、在细读中感悟“身累心不累”

细读文本,就是层层解剖言语内在的组织结构,全力开掘言语多侧面的内涵。细读要善于抓住文本解读的关键处,所谓“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叶圣陶)。只有细读,才能走进文本,才能与作者进行对话,才能悟到作者写作的意图。通过课文学习,学生知道老人其实很累,但老人却说不累,产生了矛盾。如何让学生通过这一矛盾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呢?

师:老人的工作很累,但老人又是如何说呢?我们读一读老人的话。(学生读)

师:刚才同学们读得很好。你从哪几方面读出了老人的不累?

生:“不累,不累……再把好山好水看一程。”他说得轻轻松松,自在悠闲。老人轻松自如,很悠闲,所以老人不觉得累。

师:老人已经70高龄,为什么还在天游峰扫路呢?为什么舍不得离开呢?

生:老人把这里的山与水融入自己的精神世界。这里是他的一切。

师:是啊,他爱这里的山,爱这里的水,爱这里的空气,爱这里的花草,爱这里的生活,他已经和武夷山天游峰融为一体了。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