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教学研究论文范文

时间:2022-10-05 03:19:09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小学教育教学研究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小学教育教学研究论文

篇1

语文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只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使之内化为学生的语文素养,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将来就能自觉地去学习,去适应社会,去服务于社会。因此,如何通过语文教学与训练,使学生掌握创造性思维的策略,以发展其创造性思维呢?

1.小学语文教学出现的问题

1.1 为活动而活动。不少课堂搞得很热闹,各种活动频频"闪亮登台"。然而,一些活动与教学明显无关,在教师认为,好像不开展活动就不能突出"学生为中心"。于是,在课堂上,教师为了开展活动而活动,很少考虑该项活动究竟与该课的教学有多大的关系,而在强调学生参与的同时,却忽视了教师的参与作用。

1.2 以本为本。长期以来,我们的教学一向忠于教材,坚持并坚信"以本为本",因而导致一些教师在课改中,依然把教材作为"权威",视教材为"圣旨",小心翼翼地按教材的要求去教,唯恐出错。

1.3 评价的廉价与单一。新课标强调对学生的评价,但是课堂上,我发现评价少,形式也单一,通常是教师简单地对学生作一模糊性的、随意性的评价,学生参与评价的很少很少。

1.4 忽视学习习惯的培养。许多教师的课设计得很好,可一上起课来却不那么得心应手,效果差不说,还常常完不成任务。究其原因,学生的学习习惯差当属"罪魁祸首"。学生上课太自由化了,坐没有坐相,站没有站相,想看就看,想读就读,想说就说,甚至想闹就闹……有的教师说,这是为了尊重学生,体现"学生为中心",体现"自主"。我想,规矩还是要要的,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也是不容忽视的,这不仅仅是课堂教学的需要,更重要的是学生的发展,以及继续学习和终身学习所不可缺少的。

1.5 教师知识匮乏。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积极鼓励学生质疑,这一点非常好。不过,有时候学生提出的一些问题把老师给难住了,暴露出我们教师知识面的相对狭窄与匮乏,知识内容的陈旧,知识运用的僵化。长期以来,教师的知识结构存在着明显的缺陷,其中相对固定的较多,与其它学科知识的有机联系欠缺。因此,教师当务之急是不断更新专业知识结构。

当然,新课程课堂教学中的问题远不止以上这几点。

2.小学出现的问题解决策略

为了达到《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的目标,我在识字、写字教学中,恰当运用趣味性的语言,不仅活跃课堂气氛,融洽了师生关系,还促进了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让每位学生都喜欢学习汉字。笔顺规则是低年级识字、写字教学中的一大难点。教学中,我抓住低年级学生直观形象的思维特征,恰当发挥趣味语言这一剂的作用,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1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低年级的课文短小精悍,在阅读教学中,我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感,学生在朗读的同时也在接受美的熏陶,让说话训练与朗读训练紧密相连。如,我在教《小小的船》时,作了如下设计:(配乐,师描述并贴"夜空图";生闭上眼睛根据描述做动作,想象)让我们一起飞向蓝天,坐到月亮上。看,蓝蓝的天上有许许多多星星一闪一闪,在向我们眨眼。弯弯的月亮多像一只小船,让我们飞吧,飞吧!飞上蓝天,坐到月亮上。(贴上小女孩)师问:小姑娘只看见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你坐在月亮上还看到了什么?在这样富有童趣的情境中读读练练;诵读感受语言美,学生读得美美的,并很快悟出其中之意;说话时想象意境美,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展开说话:东方明珠、长城、流星、外星人等一一闪现在他们眼前。扎实培养了学生的语感,学生学习兴趣盎然。

2.2 唤起学生学习欲望。作业的设计可写、可读、可看、可操作、可玩耍,让每项活动增加目的性,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听、说、读、写与演、唱、画、做等多种形式相结合,让学生动手、动脑、动口,符合他们好奇、爱动、形象思维占优势的特点,把语文技能的培养与活动相贯穿,让学生对作业充满兴趣。因此,我设计作业尽量使作业灵活新颖,富有情趣,吸引学生。如,很多学生喜欢绘画,学习古诗《鹅》,我让学生根据诗文画一只"美丽的大白鹅",把鹅在水中游的动作、神态用画展示出来;学习问句,我让学生做打电话游戏题,让学生扮演打电话人、听电话人互相问候,理解问句的语气;很多学生喜欢写模仿文,学了《四季》,我让学生也当诗人写一首《四季之歌》。这样的作业唤起了学生的学习欲望,更乐意学习语文。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不用老师多讲,学生也会主动积极地学习语文,这样对学生一生发展受益无穷。

总之,鼓励学生自主学习。中年级的学生可以增强学生独立、自主的意识,这对学生创造力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要发展学生的创造力,要有良好的环境,同时学生要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能够独立自主的进行学习。作为教师也要努力学习,接受新的教育思想,做一个有利于学生创造性发挥的教师,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教学中的有利因素,创设条件,设置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能力。

结束语

有人说,儿童的心田是块神奇的土地,你播种了一种思想,便会有行为的收获;播种了行为,便会有习惯的收获;播种了习惯,便会有品德的收获;播种了品德,便会有命运的收获。也有人说,行为养成习惯,习惯造就性格,性格决定命运。可见良好习惯的养成对人生的重要,我们相信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肯定会让学生在语文学习方面受益匪浅,乃至会影响学生的一生。

参考文献

篇2

近30年来,语文教学一直遭遇人们“高耗低效”的责难。语文教学的“高耗低效”源于1978年吕叔湘先生对当时语文教学状况提出批评:“十年时间,2700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1]应该承认,当年吕叔湘先生是针对“”给语文教学所造成的极大破坏这一事实而言,其提出的目的是摆脱语文教学的“高耗低效”,这一思想在当时是非常有必要的,同时也反映了当时人们对语文教学的普遍心声。正是因为此,吕叔湘先生的这一指责在当时被誉为语文教育的“一声春雷”。然而,值得我们深思的是,近30年来,人们一直在引用吕叔湘先生的这一观点,认为语文教学仍是“高耗低效”。世纪之交的语文教育大批评更是直指语文教学的“低效”,认为语文教学简直一无是处,甚至“误尽苍生”。但是,我们无法漠视的是,近30年来,语文界已有不少人在殚尽竭虑地改进“高耗低效”,同时在客观上也取得了大家公认的成就。这使人产生了如下疑问:我们的语文教学到底怎么了?为什么语文教学一直都摆脱不了人们所谓的“高耗低效”的困境?我们进一步需要去辨明的问题是:语文教学是否“高耗”?语文教学是否“低效”?

一、追问之一:语文教学是否“高耗”

吕叔湘先生依据当时的《全日制十年制中小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计算出学生在中小学共10年的时间,上课总时数是9160课时,语文是2749课时,占总课时的30%。从所占课时量的比例这一角度来看,我们的确可以说语文教学耗时很多。但是,吕先生的这一判断是基于当时学校的教学实际条件、背景和学生的生存环境基础之上,也就是说,它是存在一定前提和背景的。然而,多少年来,人们却不顾近30年来学生语文学习的学校、社会和家庭环境已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这一客观事实,一直在简单地套用吕先生的以上标准,仅仅只看到语文课时量的比例高便断定语文课“高耗”。

当前判断语文教学是否“高耗”,不应仅仅立足于课堂这一较狭隘的视野,而应立足于学生的整个学习环境和生存状态。若立足于后者来考察,其结果恐怕是另外一回事。在当前,不管哪一门学科,学生的学了课堂之外,至少存在着以下几条途径:一为科任老师利用自习课或其他课来教学本门学科;二为学生在家里的自学;三为学生参加的各种学习辅导班等,包括校内组织的以及校外组织的;第四是大家都容易忽视的,就是学生是否在课堂上按要求学习该学的学科,如上语文课时学生是在学习语文还是学习其他学科。若依据以上几点来考察如今的语文课,至少我们可以提出以下几个问题:在平常自习课语文老师补课的次数有多少?占多大的比例?有多少学生在家里主动、自觉地学习语文?有多少课外的语文辅导班?在语文课上有多少学生真正在学习语文?

针对以上几个问题,笔者对不同地区的一些学校、教师和学生进行了观察和访谈,结果表明:对于以上几个问题绝大多数老师和学生都持不太乐观的态度,语文老师利用其他时间为学生补课的次数远低于数学、英语、物理等学科;在家自觉学习语文的学生不多(只是完成教师所布置的家庭作业),课外的语文辅导班基本没有(只有极个别学生请某个教师辅导应考作文);在语文课上许多学生在学习其他学科,而在其他学科的课上主动学习语文者基本没有。这种趋势随着年级的增长愈发明显。这也就意味着,学生真正花在语文课上的时间实际上并不多,尤其与其他学科如数学、外语等相比而言。有研究者对北京市初中学生的阅读情况进行调查,发现“有9.7%的学生不读书,23.2%的学生一学期只读一本书,32.3%的学生一学期读三本书,34.8%的学生一学期读五本以上的书”[2]。也有学者的调查显示:当前,中学生的阅读状况不容乐观,其阅读量严重不足,用于课外阅读的时间极其有限。以初二年级为例,新的《语文课程标准》附录的“课外读物建议”中列有14本具体书目,阅读过其中的五本及以上的学生的比率分别是:城市重点中学54%、城市普通中学32%、农村中学13%。再以高二年级为例,通读过《三三国演义》的学生的比例分别是:城市重点中学43%,城市普通中学21%,农村中学19%;通读过《红楼梦》的学生的比例分别是:城市重点中学32%,城市普通中学9%,农村中学4%。[3]引以上虽仅涉及到课外阅读,但众所周知,阅读是整个语文学习中的主渠道,不读书而成天从事写作或其他语文活动,对于中小学生而言是难以想象的。

此外,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是,在进入新世纪课程改革以来,语文课的课时已被大幅削减:现在是高中每周4课时,初中5课时,小学7课时;中小学平均约占总课时的16%,小学约占20%;个别地方,小学语文每周只有5节课,仅占15%。当前语文教学的课时量已不是吕叔湘先生当年所称的占全部总课时的30%之多。

综合考察以上各因素,与其他主要学科相比,立足学生的整个学习和生存环境,语文课并不是通常被人所理解的所谓“高耗”。相反,在某种意义上语文所占的时间是非常少的,难怪近来不断有人呼吁应增加语文的课时量。笔者澄清这点并不是在为语文课中的种种不尽如人意的现象开脱,人们长期不加区别地视语文教学为“高耗”,进而把“高耗”与“低效”联系在一起对语文课和语文教师甚至整个教育横加指责,的确是有失公允的。

二、追问之二:语文教学是否“低效”

不管对语文教学的“低效”理解为效果低、效益低、还是效率低,也不管对语文教学的有效性是从教师“教”的角度,还是学生“学”的角度,其实都必然涉及到其背后的价值取向问题。人们正是依据语文教学的价值取向,认为语文教学应该达到以及是否达到某一目标,来判定语文教学是“低效”或者高效与否。

在吕叔湘先生看来,语文教学的“低效”主要指的是学生学习成绩差。“中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很差,中学毕业生语文水平低,大家都知道,但是对于少、慢、差、费的严重程度,恐怕还认识不足……这个问题是不是应该引起大家的重视?是不是应该研究如何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用较少的时间取得较好的成绩?”吕叔湘先生的这一指责主要是针对“”结束初期学生语文学业成绩太低而言,就当时的时代背景而言,这种指责是十分有必要的。若以学生的学习成绩来判断语文教学是低效还是高效,当前的语文教学似乎在很大程度上已摆脱了“低效”的困境。正如当前不少研究者所强调的那样,改革开放以来,语文教学取得了很大的成就,现在的学生语文成绩比以前提高了,作文写得也比以前好了。然而,随着教育全球化趋势的加剧以及国人对国外教育先进理念的不断吸纳,随着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思潮从分裂逐渐走向融合,随着20世纪末对语文教育大批评的深刻反省,人们早已不再局限于用30年前的学习成绩来衡量当前的语文教学。21世纪初的语文课程改革更是明确将“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作为课程总目标,这就意味着,当前人们判定语文教学的依据已是依照“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而定义的语文素养(这比较以往已大大拓宽了)。正是依据“语文素养”,时下人们发出感慨:学生的书写能力太差,语言使用不规范、语言实际运用能力差,语言运用缺乏个性、对母语缺乏必要的情感,等等。这些都可以证明当前的语文教学在整体上仍未完全摆脱“低效”之困境。

当前语文学科的价值取向已不同,这势必导致当前语文教学的“低效”与吕叔湘先生在30年前所说的“低效”在内涵上的明显差异,可是不少人们却未认清这一点,生硬地套用吕叔湘先生的观点来审视当前的语文课堂,不加前提地批判语文教学的“低效”,甚至对整个语文教学进行否定,这显然是不合理的。我们认清这一点的重要意义在于:第一,语文教学的“低效”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它是随着社会、文化的发展而处于不断动态变化之中的,所以语文教学的“低效”远非一个事实判断,更是一个价值判断。改观语文教学的低效也绝非一个简单的技艺问题,它首先是一个价值取向的明辨澄清问题。第二,语文教学的“低效”必然具有长期性,同时也异常艰难,其原因正是在于人们总是随着时代主题的演变向语文教学提出愈发丰富的要求(其中有合理与不合理之分)。第三,也正是因为人们总是随着时代主题的演变向语文教学提出不同的愈发丰富的要求(其中加杂着一些非语文的成分),与此同时又用这些要求来评判语文教学的高效与“低效”与否,这便使得语文教学的“低效”问题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难以避免的,人们也只能在主观上将其减至到最低或者说合理的限度。三、追问之三:当前如何才可能改变语文教学的“低效”

改变语文教学的“低效”绝不限于停留在语文教学的某一或某些技巧技术之上,而必须立足于整个课堂教学生态。随着当前教学论的研究主题由“工具论”向“发展论”的转换,课堂教学价值取向正实现“从‘学会生存’‘学会关心’到‘学会发展’的跨世纪超越”[4]。改变语文教学的“低效”的问题已随着时展演变成“学生发展”的问题。通过促进学生在语文课堂上实现其真实的、真正的发展,语文教学才可能从根本上摆脱“低效”的遭遇。总体上说,“学生发展”的问题具体表现为“发展什么”与“如何发展”这两个方面。

“发展什么”的问题实则是语文教学的价值取向问题。鉴于当前语文教学在价值取向上的混乱与纷争,语文教学在价值取向上应首先进行“语文”与“非语文”的清算。这也就意味着,我们应重新澄清学生在语文学科之内究竟应获得怎样的发展。语文学科因其以母语为教学内容,这便被打上了文化的烙印;而始于2000年《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教学大纲》(修订本)并沿袭至《语文课程标准》的“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使语文学科与文化纠缠不分。中国社会转型带来的多元文化背景下,语文教学很自然地在经典的选文问题上、传统的诵读问题上、语言技能的训练问题上、系统语法知识的传授问题上、文本的多元解读问题上、作文的真实表达问题上陷入各种纷争。这些纷争集中表征为工具性与人文性学科性质之争。语文新课程标准的“语文素养”无非是在面临民族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之间冲突时的一个有意或是无奈的平衡。立足于语文素养的“面”上的整体把握就会忽视、掩盖其在“点”上的必要区分。《语文课程标准》在语文素养的主次倚重上未作出明确的厘定,这为人们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把握语文与非语文之上预埋了一个极大隐患。这样,语文教学便时常陷入如下的尴尬境遇:自己到底要干什么,什么是自己该干的,什么是自己不该干的?所以就语文教学目前的问题来看,在语文与非语文之上的适当分野,在语文教学的主观性价值目标和其客观之间的必要澄清,是当前语文教学在价值取向上最为紧迫的任务。总体思路是立足社会转型这一时代背景积极实现语文教学从传统向现代的真正转型,在现代教学论的视野下构建现代语文教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命题,以此为基点合理把握语文教学的“语文味”和“语文意识”,而不是简单地由汉语言的特点直接推演出语文教学该如何实施。

如何发展的问题可以表征为语文课堂中学生的发展机制问题。解决这一问题必须置于语文课堂教学这一特定语境之下、把握语文教学的基本矛盾(人与语言之间的矛盾)和汉语言的本质特点,必须立足于语文课堂学习的基本特征、基本规律和基本进程以及学生言语能力发展的基本规律。我们要在以上基础之上着力思考:个体言语学习的独特性及其言语能力的差异性发展,个体经验基础上言语理解和表达,学生言语技能的有效训练,语言的“社会化”与“个性化”特色与言语学习,言语互动的学习机制、对话交往与学生言语能力的生成,不同的语文学习方式与教学策略的实效性,学生生活实践中言语学习的积累与领悟,课堂教学情境与学生言语能力的发展,学生生存状态与学生言语能力的发展,等等。

以上“发展什么”的问题侧重于“是什么”与“为什么”层面的哲学思维;“如何发展”侧重“怎么样”层面的科学思维。正是围绕学生发展这一教学论主题,并依据“发展什么”与“如何发展”这两个问题的统整,语文教学才有可能走出长期的“低效”之困境。

[参考文献]

[1]吕叔湘,语文教学中两个迫切问题[N],人民日报,1978—03—16(3)

篇3

二、对体育教学六项因素的分析

教师、学生、教材、教学手段、评估和环境是直接影响体育教学的六项因素,下面具体分析如下:(1)教师。教师既是教育者,又是管理者,既要制订具体教学目标和计划,又要安排学习条件,提供教学信息,选择课堂教学内容及传输手段和方法,同时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还要负责协调各种关系,了解、激励、教导和影响学生。不难看出,只有教师才能具体决定教什么和怎样教,对学生的影响是直接的、全面的,甚至是永恒的。(2)学生。学生是被教育者,是教学信息的接受者。只有当他们能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从智力、非智力和体力上全面投入,积极协同配合并充分发挥其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才能取得最佳教学效果。(3)体育教材。体育教材是教学的基本内容和增强体质的重要手段,它包含了向学生传授的知识和技能的具体内容,指导思想和观念,同时集中反映了学校教育目标的基本要求和标准。因而,教材的建设与执行对学生的现在和未来发展有着深刻而长远的影响。(4)教学手段。教学手段包括讲课、讲解、示范、教具、模型演示、电视技术、讨论、辅导、答疑、练习、游戏、比赛以及体育场地器材设施等,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用来直接或间接地向学生传递知识技能、思想情感和刺激学生学习活动的各种交流形式或工具。其主要职能是传递信息,促进学生学习。(5)评估。评估指评价与估算,包括总结性评估和形式性评估。通过评估,揭示体育教学过程及其结果的有效程度,既为教师和学生提供教学活动中学生所取得的成绩,做出鉴定、区分等级、预示其未来发展;又为有关教学策略、手段和方法提供资料,以指导调整具体教学目标计划、实施教学手段,确保体育教学沿着正确的目标方向发展。(6)环境。环境为体育教学活动提供保证和教学条件,它的内容包括学校所处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校园风气或学生集体环境、教师集体环境、师生群体环境以及具体的课堂环境。它支撑着教学的整个过程,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活动及其结果。

三、树立整体观念追求最佳教学效果

体育教学过程及其效果至少受到以上六个方面因素的作用与制约,这些因素又都处在不断变化发展中,且每一因素的变化都会引起其它因素的变化和整体的变化;而整体目标的变化发展,又会要求各个因素发生相应的变化。这就说明体育教学过程至少必须思考两个层次方面的问题。其一,从微观上看,在具体教学工作中,就要根据各因素所构成的千变万化的教学情境,实现动态对应协调。有经验的教师总是以每一具体教学情境的独特性为依据,确定具体的教学内容、目标、手段方法及标准,不时运用反馈调节其教学行为,以增强体育教学过程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并在各因素的互相变化中为此创造和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对此,我认为这是因为教师既是教育者、组织者、管理者,又是具体操作者,对体育教学过程及其效果负全面责任,起着决定性、关键性作用。其二,从宏观上看,就要树立整体观念,提高体育教学最佳效果。这因为体育教学过程是一个由多种因素构成的十分复杂的动态过程,且几十年体育教学实践表明,尽管广大体育教师不辞辛劳地工作,可体育教学的整体效果仍然很不理想,显示原因决非单方面的。当前体育教学的现实状况,也的确存在包括学校领导在内的不少薄弱因素和因素的薄弱环节,这就要求我们首先下决心改善薄弱因素,使各因素同步发展,并逐步完善其功能指标体系。只有各个因素的个体功能好,其整体功能也才可能好,才能实现体育教学的最佳效果。进而言之,体育教学过程的功能效果,并非各相关因素功能简单相加,也不是无原则的追求单个因素创优可以获得的。例如,体育场地器材设施好,全部竞技化、标准化,而学生不愿投入或投入不积极,或根本不适应班级授课需要;教师好,而“英雄无用武之地”,场地小设施差,学习感到枯燥;学生积极性高,班主任不支持或学校不予重视,以及根本就不创造环境、条件等,都不会产生好的教学效果。因此,必须在追求各因素同步发展的同时,努力促进其协同配合,优化组合,使之在实现体育教学目标前提下,充分发挥其个体功能,才能获得较为理想的最佳教学效果。

篇4

一、小学教育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创新改革现状

第一,共同探讨小学学生的心理问题和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问题。第二,结合传统灌输式来管理学生及班级学生的自身行为体现学生为主体地位效果。第三,师生互学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是学生奠定基础的起航阶段,需要班主任耐心的指导并引发学生对事物的认识能力及思维创新能力。

二、小学班主任工作实践中发挥德育教育活动的作用及意义

首先,小学这个时期的班主任德育教育和素质教育工作,要比学生学习成绩更为重要。其次,通过一系列安排,从而调动教学长工作的积极性,明确工作任务和要求,对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时向政教处汇报并协调后勤整效果。再次,小学生的成长教育阶段来说,德育起着非常重要的人生正确观的启蒙作用。

三、分析小学班级融入德育发展的现状原因

(一)小学班级创新管理教育现状因素

小学班主任的主要职责是管理班上的学生能够遵守学校的纪律、努力完成各种学习任务并得良好的教育学习环境。

(二)优化小学班主任教师专业课程的新颖结构

以小学教师就业为向导,依据小学班级教学计划按部就班的进行系统科学化的培训及培养模式。

(三)小学班主任融入德育教育的现状问题

小学班主任在开展德育班级管理中,究其主要现状问题有:一是小学班主任德育培养班级管理目标不鲜明,使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没有得到学生精神层次的收获;二是小学班主任德育机制落后,而且要有实施的制度机制管理;三是师生互动交流环节少。

(四)科学管理小学班级差异性实践活动

首先,提升小学班主任的管理水平,必须采取科学的管理措施。其次,因地制宜地兼顾不同学生的小学班级,要定期开展有针对性的活动,从管理实践活动教育上,班主任还应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为主体。

四、小学班主任融合德育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措施研究

(一)强化意识理论创新课堂吸收班主任德育教学实践经验

首先,小学教学开拓了创新的教学模式应用,通过微课视频制作课程教学的应用实践,以不同形式的微课、慕课、多媒体教学课堂等在线学习方式,结合微课设计教学模式提升小学生认知课程的重点掌握部分内容的方法。

其次,通过小学教育学科的深入专业道德素质品质教育管理目标的充分实现,使小学班级的管理工作具有有效的专业素质能力及班干部管理水平。

再次,应用微课教学课程中的软件学习,不断提升小学生整体应用能力的技巧学习方法。

(二)科学合理的小学班主任德育管理

首先,小学教师结合实际工作培养表达能力标准,鉴于在小学生教育实践工作中,培养小学教育学生的表达技能课程,提高小学教师表达能力的表现形式,认真努力地完成班集体的综合教育实践任务。

其次,通过问卷调查分析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的语言基础。对于小学或高中的语文学习情况也是各有不同,将幼师专业学生在入校阶段就系统分析出不同类型的学生个别差异性,使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生达到全面达标普通话测试的标准水平。

再次,小学班主任必须优化创新德育管理,制定科学合理的德育管理机制,因地制宜地兼顾不同学生的差异性,小学班主任要定期开展有针对性的德育活动。

(三)小学班主任具备德育创造能力

第一,优化创新小学生德育实践活动方法,小学班主任应换位思考站在学生的角色去分析、去解决德育中存在的种种问题。

第二,科学有效地解决学生间产生的不同矛盾及心理问题,从而规范了学生的素质教育培养实践方法,优化创新德育实践活动方法。

第三,发挥教师引导能力,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在班级讲授理论课程的同时,编排添加完成小学课程教学内容拓展理论教材,同时也熏陶了小学生的爱国主义德育情怀。

第四,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在实践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为学生今后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奠定坚实的基础。

第五,在小学学生成长阶段的实践教育过程中,班主任针对班集体的管理效应常出现的工作问题进行了经验总结,充分发挥小学班级学生管理的帮扶、团结、集中思想教育管理的价值作用。

总之,分析了小学生成长过程中存在的相关问题,运用多元化实践探索思维去创新激发小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班主任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直接关系到班集体的全面教育发展。

浅析小学班主任融合德育教育工作的措施研究

【摘要】小学阶段对于小学生青少年发展的时期,是孩子非常重要的性格和素质成长时期,班主任工作则是小学教学中极其关键的特殊教师群体,除了日常要担负起孩子们的主科(语文或数学、英语)教学以外,还要对班级进行全面管理和学生德育培养负责。树立良好的德育素养是小学生整体教育的基础目标,是小学班主任日常管理工作的重要工作内容。通过班级管理探讨分析出小学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总结出德育培养的策略与方法,不断创新建立健全有效完善的教学管理规章制度,天天按照规章制度逐一进行管理并指导和检查,凭借多年的任劳任怨工作,风风雨雨也无法阻挡的对班主任工作的执着与热爱。将班主任教学管理工作由学校制定了学生教学财产管理制度、学生教学设施维修管理等重要的安全大事,确保学校学生班主任管理工作始终朝着健康、积极的方向发展,努力工作争取做一名优秀的小学班主任管理兼小学教学教师。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德育;重要意义

一、小学教育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创新改革现状

分析小学班主任在班级管理过程中易出现的常见问题并提出相应解决问题的对策,使小学生养成善于学习的强化措施意识,充分发挥小学班主任的引导教育学生思想观念改进的班主任管理工作方法,不断提升小学班主任工作管理学生学习的效率。本文结合班主任德育管理工作培养小学生树立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人生价值观等,班主任仔细观察学生的身心健康情况,采用因地制宜地班级管理教育方法理念,不断创新开展小学生的思想德育和人文关怀的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

第一,共同探讨小学学生的心理问题和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问题,班主任要经常鼓励小学班学生开展班集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及德育实践教育活动,培养小学学生在团结协作的良好氛围中完成在校期间的学习任务。小学生管理工作应采取科学合理方法管理班级日常教学质量为基本前提。

第二,结合传统灌输式来管理学生及班级学生的自身行为体现学生为主体地位效果,认真思考学生、家长、班主任老师之间的沟通缺少交流现象,班主任应按照学生个性差异及想法制定班级管理工作任务,认真考虑到学生心声及真实想法,从源头改善师生之间缺乏沟通的主要原因问题对策。小学生即将面临高考的压力学习,班主任在管理过程中以学生的表现作为重要管理目标,对于学生的成长要采用创新科学的管理方法积极调整班级管理策略,确保小学生保持积极乐观的学习态度与服从班级管理意识,从而促进学生适应新时代的教育教学发展,使学生不断提升身心健康素质,班主任教师应高度重视现阶段的学生思想教育工作,合理管理促进学生成绩的提升,兼顾不同差异化的学生应采取不同优势的管理方法特点,小学班主任应采取有效措施引导学生适应管理、服从管理。

第三,师生互学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是学生奠定基础的起航阶段,需要班主任耐心的指导并引发学生对事物的认识能力及思维创新能力。开展教学模式引导过程,班主任引导和鼓励学生自主学习知识,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精进小学教学知识的基本理论教学方法、方式,激发学生正能量精神,构建开放式新理念教学新范式。不断开拓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强化学生利用多媒体技术、网络计算机技术进行实践教学操作,在小学各学科教学中渗透微课、翻转课堂、慕课等,逐步完善小学教学水平的创新思想理念方法以及教学质量,增强学生主动学习能力意识,从而完成小学教学的学习任务。

二、小学班主任发挥德育教育的作用及意义

首先,小学这个时期的班主任德育教育和素质教育工作,要比学生学习成绩更为重要,首先小学教师要身正为范教会学生如何学做高尚的人,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和世界观等,才能坚定正确选择学习方法的目的和途径,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才从人格标准行为上都是优秀的,品学兼优的。但是小学这一阶段的学生性格特别不容易掌握和控制,这就需要班主任老师灵活掌握班级里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优缺点,因地制宜地开展个性差别的单独辅导和管理,从而使班集体学生整体素质及德育表现达到优秀的水平。

其次,通过一系列安排,从而调动教学长工作的积极性,明确工作任务和要求,依照校委会及政教处的安排,负责分管的领导一周内除日常督查外,至少要对男女生教学进行一次不定期的检查,并及时签阅教学管理人员上交的各种表册,包括“男女生教学检查情况记载表”、“教学通风情况记载表”、“教学室内地面、桌面消毒记载表”、“教学内外空气消毒记载表”、“教学室内外安全检查情况记载表”、“教学监控情况记载表”等,对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时向政教处汇报并协调后勤整效果。

再次,小学生的成长教育阶段来说,德育起着非常重要的人生正确观的启蒙作用。国内有很多学校都非常重视对小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究其是把德育教育工作变成日常工作融入到班集体管理中,在实践过程中总结效果的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时找到具体的解决办法,进而加强了班主任对小学生进行德育工作的实践教育对策及作用。依据小学德育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培养计划要求,采取因地制宜的培养计划开展小学生的教学目标实施。小学班主任在德育活动中通过规范小学生行为习惯的“教”与“学”为目的进行整体教育目标的德育工作基础。

总之,针对班级里不同的学生特征制定出具体实施的德育计划,有步骤有计划地实施小学生德育主题班会,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潜移默化地促进了小学生的德育品质,大大增强了班集体的班风凝聚力与学习氛围。小学班主任在班级管理的实践中,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充分做好小学班主任的引导作用,积极引导小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综合教育性,从而对小学生的德育工作做出最大的贡献。

三、小学班级融入德育发展的现状原因

对于小学生的不同因素环境的影响,小学班主任通过观察学生的不同差异,抓住学生最佳的德育时机,规范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因此,小学班主任要全面、客观地分析学生学习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解决遇到的学习和生活的种种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德育实效性。

(一)小学班级创新管理教育现状因素

随着高等职业类院校的教育改革发展,研究小学班级教学存在的理论问题及对策。近几年在社会需求的角度下发现,前提是小学教师专业的基本功一定要过硬,要想小学班级毕业的学生专业技能加强,随着职业院校教学理论和实践的教育改革,在通过课程内容和教学任务进行实践实习操作演习等形式进行专业技能方面的检验。小学生正走向成熟阶段,学生的自我意识得到了充分的觉醒。他们渴望教师更加公正地对待自己,尊重他们的选择。因此,班主任必须加深对学生的理解与尊重,贴近学生及时进行思想沟通,确保班主任管理方法能够得到运用。既能满足了学生的期望,而且还能有效地履行了自己班主任管理班级、学生的职责任务。小学班主任的主要职责是管理班上的学生能够遵守学校的纪律、努力完成各种学习任务并得良好的教育学习环境。

(二)优化小学班主任教师专业课程的新颖结构

以小学教师就业为向导,依据小学班级教学计划按部就班的进行系统科学化的培训及培养模式,完善学生、师生考评和管理制度体系,对小学班级的技能实用性与学生就业选择标准进行直接挂钩,使小学班级毕业的学生从理论上达到标准,实践教学提高学生专业技能水平的教学过程,打好小学基础理论知识及实践活动的基本功基础。全面熟悉小学教育教材的课本知识,进行操作性的创新小学生教育教学方法模式,准备好实习前的所有工作。小学班级的学生应以学习为榜样,以技能高超的学生为典范,共同探讨小学生心理问题及突发事件的处理情况,班主任或辅导员要时刻激励小学班级的学生进行班级集体教育精神,让小学班级的学生在校期间养成团结协作共同完成任务的好风气。

(三)小学班主任融入德育教育的现状问题

小学班主任在开展德育班级管理中,究其主要现状问题有:一是小学班主任德育培养班级管理目标不鲜明,使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没有得到学生精神层次的收获;二是小学班主任德育机制落后,而且要有实施的制度机制管理,小学班主任在开展活动时,及时端正学生的身心健康的心理素质,帮助小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及崇高的理想和信仰;三是师生互动交流环节少。小学班主任在实践活动中启发学生教与学认同感和德育的教育目的。

(四)科学管理小学班级差异性实践活动

首先,提升小学班主任的管理水平,必须采取科学的管理措施。班主任要加强与学生的交流,在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过程中,班主任应采取有效的艺术交流技巧语言,无论是暗示性语言、批判性语言还是鼓励性语言因结合学生实际个性特征采取有针对性的班级管理对策措施。

其次,因地制宜地兼顾不同学生的小学班级,要定期开展有针对性的活动,从管理实践活动教育上,班主任还应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为主体,进而提高自身的各方面技能,小学班级作为班级的核心人物,率先为范为学生做好师德榜样,抓住学生最佳的时机,通过安全、诚信、挫折感、情绪管理、意志等多方面主题实践活动,客观地分析学生学习中因地制宜地开展个性差别区别式分层疏导的培养目标工作。

四、小学班主任融合德育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措施研究

(一)创新课堂吸收班主任德育教学实践经验

首先,小学教学开拓了创新的教学模式应用,通过微课视频制作课程教学的应用实践,以不同形式的微课、慕课、多媒体教学课堂等在线学习方式,解决小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通过教师行动导向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公式及的应用领域,充分发挥学生主动运用微课的新颖特点,提高和展现辅助教学课程的全方位角度应用能力,结合微课设计教学模式提升小学生认知课程的重点掌握部分内容的方法。

其次,通过小学教育学科的深入专业道德素质品质教育管理目标的充分实现,使小学班级的管理工作具有有效的专业素质能力及班干部管理水平。在小学班主任的带动鼓励下,结合本班级同学的实际情况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践活动,充分发挥以学生为主进行教育实践活动的体验效果来提升小学师生共同提高素质品质修养的实效性,从而提升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的教育实践高效目标。

再次,应用微课教学课程中的软件学习,不断提升小学生整体应用能力的技巧学习方法。随着微课的形式步入教学研究的现状下,在小学各学科教学中渗透着“微课”的教学理念,从而逐步促进了小学教学水平的质量。引领小学教育教学课程运用先进的“微课”教学平台达到小学教学的创新模式。将“微课”教学方法通过网络教学模式引入到教学课堂观摩中,有助于小学生学习教学的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动手的能力和创新课程设计的意识,从而达到小学教学的高效效果。

(二)科学合理的小学班主任德育管理

首先,小学教师结合实际工作培养表达能力标准,鉴于在小学生教育实践工作中,培养小学教育学生的表达技能课程,提高小学教师表达能力的表现形式,完成普通话水平培训及测验达到国家测试水平二级甲等水平以上,针对招收的个地区的学生而言,结合工作实际采用科学有效地教学手段才能使语言培训得以提高。在小学班级集中管理学生的学习、生活、情绪、思想等行为自觉约束。小学班主任通过探讨学生的心理和突发事件的处理问题时,积极发现并鼓励小学学生开展课堂实践活动学习,让小学学生积极参与集体活动促进同学们团结协作的良好氛围,认真努力地完成班集体的综合教育实践任务。

其次,通过问卷调查分析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的语言基础。对于小学或高中的语文学习情况也是各有不同,高职院校结合了当地方言实际矫正的教学方法,将幼师专业学生在入校阶段就系统分析出不同类型的学生个别差异性,分析总结出培养小学教师实际表达表现能力提高的具体教学方法,结合各地区的学生进行矫正表达基础练习,使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生达到全面达标普通话测试的标准水平。

再次,小学班主任必须优化创新德育管理,制定科学合理的德育管理机制,因地制宜地兼顾不同学生的差异性,小学班主任要定期开展有针对性的德育活动,从德育管理实践活动教育上,班主任还应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为主体,进而提高自身的各方面技能,小学班主任作为班级的核心人物,率先为范为学生做好师德榜样,通过安全、诚信、挫折感、情绪管理、意志等多方面主题德育实践活动,因地制宜地开展个性差别区别式分层德育疏导的德育培养目标工作。

总之,针对小学班级的班风建设进行系统化的培养与建设,班主任通过小学教育及学生道德素质培养,在班主任实践工作中全面体现系统化的教育学习管理目标计划模式,最后通过成绩和班级管理效果来检验小学班主任培养学生及班集体的教育管理实效。

(三)小学班主任具备德育创造能力

第一,优化创新小学生德育实践活动方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教育的整体核心目标,通过耐心的德育工作疏导,将德育工作真正落到到日常工作、学习、实践活动中,搭建良好的师生互动沟通,小学班主任应换位思考站在学生的角色去分析、去解决德育中存在的种种问题。

第二,科学有效地解决学生间产生的不同矛盾及心理问题,从而规范了学生的素质教育培养实践方法,优化创新德育实践活动方法,多采用互动类型的德育交流形式,要多了解、关心班级中每位学生,通过沟通理解帮助,充分发挥以学生自身学习为主体的作用,主动地参与到德育实践活动中,促使学生在信任和依赖班主任的同时,将德育思想融入到学生的脑海当中。

第三,发挥教师引导能力,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在班级讲授理论课程的同时,编排添加完成小学课程教学内容拓展理论教材,只有搭配课下精心设计符合本教学内容的学习内容,才能在课上讲授并指导、指引解决问题使学生在短短的一堂课中就牢牢记住了所学的知识内容,打破了教师只讲而忽视了学生听不懂的灌输式教学方法,将灵活的教学方法搬进课堂,搬进家庭养成终身自学、主动思考解决问题的良好学习习惯,同时也熏陶了小学生的爱国主义德育情怀。

第四,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在实践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提高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发现、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应变能力,为学生今后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奠定坚实的基础。

第五,在小学学生成长阶段的实践教育过程中,班主任针对班集体的管理效应常出现的工作问题进行了经验总结,其培养目标是兼顾小学学生的个性差异特点采用不同的因材施教的教育计划安排,结合小学学生的不同特点制定因地制宜的多元化综合性的班级管理实施计划,该计划是结合不同的学生而度身订造,以适应不同层次的小学学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培养思想政治及道德素养品质,从而提升和注重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的实践活动有效性。班主任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充分发挥小学班级学生管理的帮扶、团结、集中思想教育管理的价值作用。

总之,分析了小学生成长过程中存在的相关问题,运用多元化实践探索思维去创新激发小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鉴于小学阶段是小学生青少年发展的重要阶段时期,班主任则是小学教学中起到关键作用的特殊教师群体,班主任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直接关系到班集体的全面教育发展。

注重德育班级管理应与时俱进、不断优化创新,为学生树立良好的德育理念,小学班主任应把德育班级管理放在教育工作的首要位置,使小学整体教育工作推进提高了学生的素质教育理念,进而提高学生的德育实效性。分析小学班主任在德育理念与德育实施过程中不断创新与挑战的国家教育改革发展需求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刘玉会,薛克听.浅谈小学语文教学和班主任管理的有效结合[J].中国校外教育,2016,18:57+40.

[2]薄杨毅.谈小学语文教师作为班主任的管理策略[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6,20:26-28.

[3]黄颖娟.浅谈班主任德育工作.西部皮革.2017(10):162页.

篇5

1相关概述

1.1小学语文

小学是教育的基础性阶段,该阶段的学生大都年龄小、接受能力有限,所以小学语文的教学内容主要是教会小学生能够掌握最基本的拼音、识字、写字、阅读、口语交际、写话等。

1.2时代背景

提高小学语文教育课堂的有效性是时展的要求。在国外有效教学的理念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上半叶的教学科学化运动,而发展至今学者普遍认为教育亦是科学,有方法可求,所以不少教育工作者都开始关注课堂上如何用观察、实验等方式来研究教学问题。国内关于提高小学语文教育课堂的有效性这块的研究也随着时间的演变而愈渐活跃,例如崔允教授的研究成果《有效教学:理念与策略》,而当研究成为教育界内的趋势,新课程改革也大受其影响,要求让学生学习能产生实质性的变化,强调实际性的作用,提倡一种自主、探索与合作的新型学习方式。科学是第一生产力,而科学含量的提高则依赖教育,此外教育可以塑造人格,完善人的发展,所以课堂的有效性研究是极为必要的。

2我国小学语文教育现状分析

2.1传统教育观念根深蒂固

笔者根据自身实践经验发现,当前我国小学语文教育中,传统观念还是占据主导地位,不少教师依然以自我为中心,强调自身的中心地位,这就与新型的师生关系要求相悖,他们采用的诸如填鸭式、灌输式及题海战术都不合时宜。

2.2有效性贯彻力度还不够

课堂是教育的主要阵地,所以教师应该把握好在课堂的实践,充分加以利用。关于课堂教育的有效性,个人认为贯彻力度还是远远不够。众所周知,我国的发展存在南北差异,经济发达的地区,教育理念的更新速度快,硬件设施好,可以为课堂有效性提供较好的环境与保障。而落后地区则各方面都相较落后。小组学习的方式可以有效贯彻合作、探索,让学生自主学习,寻求学习的快乐,经济条件好的教育机构可以很好落实,而落后地区则只能维持较短时间,很快就又变回原样。

3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性策略

3.1转变观念,紧随时代

针对上文中所提及的问题,个人认为应该转变小学的观念,从根本上改变,且需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增添新的内涵,更好地做到与时俱进。对于传统的师生关系的变化,虽然得到不少教育工作者的认识和拥护,但不可忽视的是传统师生关系仍然存在,例如之前借助互联网爆出来的新闻,就有关于学生学习任务重、老师体罚学生等。学习任务重,即表明目前仍有学生深受灌输式、填鸭式的荼毒。体罚学生一方面是教师的自身素养问题,更多的还是反映了当前学生与老师之间并未真正民主。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应该更务实地塑造个人人格,教师应该用自身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而不是体罚等手段。小学生的接受能力有限,就应该多加耐心,而不是填鸭与灌输知识。基于小学生的年龄,个人认为学习次要,而乐趣才是最重要的,在课堂有效性的探索中,可以通过游戏等手段,一方面保障其身心健康发展,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掌握学习知识;另一方面国外学者表示,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下接受能力更强。所以转变观念并增添新的教育观念是极为重要的,可以为课堂有效性的提高发挥实质作用。科技的发展,在带来一系列教育需求的同时,不可否认的是也提供了不少物资方面的保障,例如计算机互联网技术的繁荣。首先计算机具有速度快、成本低的优点,又符合小学生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此外课件的形式还能将课堂变得生动。例如传统的纸质课文,是不具备声音、图像特质的,投影仪的使用就可以很好地做到这点。以写话为例,传统的课件只能为学生提供一张图片或是一段对话,而新的课件则可以用视频来加以反映,结合时代特征而赋予新的活力,让小学生更有兴趣自主学习。

3.2综合管理,贯彻落实

小学是教育的初始阶段,就从事该阶段教育工作者的整体实力来看,相比较于更高阶段的教师,其储备能力还是有限,所以要对课堂有效性提高,纯粹凭骨干和先锋是远远不够的,个人认为只有加强对教师的录用管理,才能较好地从源头进行革新。对此可以选择科班出身的人员优先录之,一方面接受专业教育的人,专业素养还是普遍过硬,且经过系统的学习,对新观念的接收能力是得天独厚的优势;另一方面这样可以更好地对课堂有效性加以贯彻。就上文中所提及的问题而言,落后地区存在部分小学老师专业素养不够,所以他们沿用传统方式。对教师的管理,还应该有一定的综合考核,例如对教师的各方面成绩进行评定,再确定要不要让其再继续担任重要的职务,对上级部门的要求,也要做到在综合考量下坚定落实。

4结语

总而言之,教育历来是国之大计,做好教育工作,人民的文化水平和国家科技实力才有望得到质的飞跃,而现阶段我国经济正快速发展,对文化和科技的需求也与日俱增,所以如何加强课堂有效性是有现实意义可言的。结合时代的发展,新型的教育方式应该要求以学生为主。构建自主、探索与合作的新型学习方式,教师也应该与时俱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作者:俞英 单位:江西省上饶市广丰区五都镇中心小学

参考文献:

[1]余文森.有效性是课堂教学的“命脉”[J].江西教育,2007,(Z1).

篇6

创客,英译为“Maker”或“Hacker”,主要指不以盈利为目的,能将新奇有趣的创意变为现实的人,两者都包含“创新、实践”。创客教育是指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教育。创客教育根本的理念是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造力开发,使学生从知识的消费变成知识的创造者。

1现代教育技术教学常见的问题

现代教育技术是注重实际操作的一门学科,但是目前的现代教育技术教学普遍采用讲授演示法、讲练结合法等教学方法。单纯的讲授演示与讲练结合更适合基础知识、简单技能掌握的教学,有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却不能给学生提供充分的创造空间,很难促使学生创新能力的形成。信息化社会,要求学习者不仅要掌握基本的知识技能,也要具备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2创客教育理念对现代教育技术教学的意义

将创客教育理念融合到现代教育技术教学中去,就是让教学回归到关注实践操作和创新的本位上。通过实践反馈理论教学,让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得到锻炼。通过将创新融入到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现代教育技术教学中,借助于创客教育理念,让学生主动参与,引导他们把自己的创意变成最终的成果,这样的创新教育能够有效促进了现代教育技术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能够进一步拓展学生视野,使学生成为真正的“创造者”。

3创客教育理念下现代教育技术教学的研究

传统教学中,注重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会让学生在一个“真空”的环境中,使所掌握的知识和问题脱离。为改造现代教育技术教学,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和创造性思维能力,本文融合创客教育理念,构建出更加完善的适合现代教育技术课程的教学流程,如下图所示:本文以现代教育技术课程中的PowerPoint课件制作为例,设计了创客教育理念下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的实施流程。PowerPoint课件制作实践性很强,学生在课堂上学到了知识和技能,但是在解决实际问题的时候往往不知道该怎样去用,在反复的探索过程中,本人发现把创客理念融入教学中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

3.1情境创设

要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新精神,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来解决问题,就要为学生创设一个真实的情境来引导学生一步步将解决问题的过程展示出来,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教学活动开始,为了使学生对PowerPoint课件的结构、内容、制作思路有个总体认识,为后面的扩展任务做铺垫。本人首先给学生呈现两份课件,一份是未经过加工修饰的,一份是已加工修饰的,通过提问:这两份PowerPoint课件比较,(可以从观赏性、结构性、实用性等方面考虑)有什么不同?学生积极比较和分析作品结构、内容、制作思路,课堂上踊跃发言,学习积极性高涨,对新知识的学习表现出极大的学习兴趣。

3.2要点讲解

通过观看这两个PowerPoint课件,学生有很多疑问,也会思考其中道理,“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此时教师需要根据汇总起来的学生疑惑进行新知识讲解。创客教育理念下知识的学习不同于传统课堂,知识点的讲解并不是完全传授给学习者,教师只是把一些主要的知识进行讲解。例如学习知识点“设置幻灯片背景”时,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讲解,学生机械地去练习,很多学生学习过后,方法虽已掌握,但是幻灯片背景设置效果却不好,主要原因是不能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其中去,虽然掌握了一个知识点,他们的创新能力却得不到学习和提高。如果学生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完全可以设计出很多好看的背景样式。在创客教育理念下,我只给学生讲授了其中的纯色填充,然后让他们自主探究其它的一些背景填充效果,为了及时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发展,本人通过展示部分学生的作品,然后让其他同学充分发挥想象力进行评价。

3.3综合实践

通过知识点讲解,学生对制作技能并不陌生,但是掌握技能,如何把这些单一的技能灵活运用到实践中去,还有很大的差距。本人认为,在已具备一定的知识基础的前提下,应让学生通过探究、协作等完成一定的综合性实践任务,在完成任务过程中,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这样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才能得到质的提高。实践任务要求学生制作“信息技术对××专业学习促进作用”的PowerPoint课件,而不是单个知识点的练习,在学生了解制作课件所需相关元素后,为了让学生设计的作品更美观以及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发散性思维,我给学生提供了一些好的作品的网址,让学生欣赏借鉴,以期学生在此基础上更好地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通过对相关任务的观看模仿,对演示文稿的内容、结构、制作思路有了一定的认识,创客教育理念认为,只有将想法做出来,才算是达到目标,接下来需要学生通过小组协作,在教师提供的材料下实现想法向作品的转化。

3.4协作交流

协作过程通过互相交流,有助于发现新问题,激发新灵感。对于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有很大帮助,是创客教育理念下,现代教育技术教学的重要一环。作为这一研究过程的指导者,教师要积极参与到学生小组的学习之中。通过教师指导和学生之间的交流讨论,他们总结出PowerPoint课件制作主要包括内容选择、表现形式设计、修饰和美化等步骤,每个小组按照这样的流程进行分工,他们各司其职,但是当思维受阻时,又相互帮助,充分发挥各自的想象力。

3.5成果分享

创客教育理念下的教学注重成果分享,为了让学生都能分享成功的喜悦和帮助他们取得更大的成功,主要从以下四方面来进行:(1)作品欣赏;(2)作品设计思路及主要成果介绍;(3)学生评议(说出优点,提出建议);(4)老师评价。这样,通过作品的及时评价,不仅让学生分享更多的学习成果,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自信心,还能培养学生的交流能力、表现力,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使学生的智力和技能发展从一个水平提高到另一个更高水平。

结束语

本文从全新的解度重构了现代教育技术教学过程,在创客教育理念下将知识的学习融入到作品的制作过程中,通过“做中学”,“快乐学习”,“协作学习”来掌握基本知识和技能,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对现代教育技术教学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篇7

医学是一门实践性特别强的学科,实验教学所占的比重较大。学生利用一定的仪器设别进行独立或小组作业,通过观察事物的变化而获取医学知识,这一教学方法是学生获取和验证医学知识的主要手段,是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以及严谨的科学态度的重要途径。但是,在以往的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很多,如实验多是单纯验证性的,实验基本上采取照方抓药、依样画葫芦的方法,没有确保每个学生都有充分动手的机会,没有很好地对学生实验课成绩进行评定等问题,这不利于激发学生对实验课的兴趣,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不利于培养和训练学生的试验设计和初步科研能力的培养,不利于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作风。为此,我们对实验课教学进行了以下改革:①改变实验内容以验证理论为主的状况,逐步增加能力培养的比重,将比较单纯的验证理论的实验改在课堂讲授中穿插安排演示或多媒体教学完成。②在学生获得实验技能基本训练的基础上,为学生全天候开放实验室,让学生参加实验设计、方法选择、仪器设备和试剂准备,让学生动手操作、处理和记录数据,写出完整的实验报告,全面培养和训练学生的实验能力。③改革评价方法,要全面评价学生的致使应用、技能操作和良好态度,注重现场观察能力,应根据不同实验课的各个环节制定不同的评价方法,实行致使、机能和态度的综合考试和评分方法,以综合地评价学生的观察问题、思维方法、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多媒体教学法

篇8

关键词﹕

师范专科;数学教育;课程设置

1995年,国家教委师范司颁布了《高等师范专科教育二、三年制教学方案(试行)》(简称《教学方案》),由此,全国师专教育界如火如荼的开展了关于有关师范专科课程改革的大讨论。之后,师范司又于1997年8月了《高等师范专科教育二、三年制八个专业学科必修课程方案与说明》(简称《课程方案》)。这一《课程方案》为师专课程设置提供了指导性意见。但两个《方案》颁布以来,绝大多数师专的教育改革还远未达到《教学方案》的要求,课程改革也未与《课程方案》相契合。尤其2012年2月国家颁布了《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对小学教师提出了明确的要求,然而目前,我国师专的课程设置还存在着太多问题,与国家对小学教师的专业要求及社会需求相差甚远。所以,本文就师范专科学校数学专业课程设置展开几点讨论。

一、师专数学教育课程设置现状

1.课程设置没有结合培养目标彰显专科特点

从角色定位来看,师范专科与师范本科是有本质区别的,如果说本科是重理论的话,那么专科更应重实践。每个教育层次都应该有它非常鲜明的特点。然而,就数学教育课程设置这一方面来说,师范专科和本科之间的区别变得模糊不清。多数师范专科学校课程仿效本科院校课程设置。不仅设有数门专业必修课,还要开设专业选修课,就目前来看,师范专科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基本上是面向农村的合格的小学数学教师,能够“下得去,留得住,干得好”,那么作为小学数学教师更多的需要是什么?如果师范专科学校一味仿效本科课程设置,确实有点“东施效颦”的味道了,既不能像本科生那样掌握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又不具备专科生本该有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这样的“夹生饭”符合谁的需要呢?所以,就课程设置这一方面来讲,师范专科如果不能建立自己特有的鲜明的特点是很难立足于社会的。

2.专业课程开设的纷繁复杂

有人说师范教育是双专业教育,既要学习学科专业知识,又要学习教师教育理论,我认为仅仅是这两方面知识已经满足不了现在社会需求。年国家教委颁布的《教育方案》中明确要求师范专科学校所开设的课程应包含六个模块,即基础课程、专业课程、教育课程、特设课程、实践课程和活动课程。这体现了现代师范教育的培养方向是综合素质。并非单纯的“学术性”或是单纯的“师范性”,这一改革措施是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所以,对于师范专科学校来讲,所开设的课程要找到各类课程比重的最佳结合点,不能顾此失彼。但是,就目前来看,很多师范专科学校还是把数学专业课所占的比重过大,不仅有专业必修课,还要开设专业选修课,不说师范专科学校的师资条件有限,就学生方面来说,对选修课的重视度也不像必修课那样,况且数学学科相对来说比较枯燥,这样数学选修课的开设未免显得流于形式。我认为学科专业只是代表一个方向,并不一定就是要占绝对的比重。

二、关于师范专科数学专业课程设置的一些构想

1.结合培养目标,定位角色

明确我们的培养目标是合格的小学教师,不是学术性人才,而是应该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教学人才,所以要有区别于本科的课程设置,不是简单的把本科院校的课程删减了几门就是专科学校课程了,作为师范专科学校,课程设置要有自己的特色和侧重点,结合《教学方案》中课程要求的六大模块,来建设自己的课程特色。对于“特设课程”这一块,我个人认为不宜做统一要求,应根据本地和本校的实际情况,师范专科数学专业的特设课程未必一定是有关数学学科的课程,如重庆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数学专业课程,根据现代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学校自身在艺体课程方面的优势以及重庆周边山区农村小学在某些方面的薄弱现状,所以在特设课程这一块开设了文学、历史、音乐、舞蹈、钢琴、手工、美术、体操等课程。音乐、舞蹈、钢琴、手工、美术等课程的开设不但能够很好的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这些课程也是符合本地需求和小学教师教育教学要求。

2.专业课程设置不必过于追求形式

篇9

一、充分利用实物游戏,调动学生积极性。

Guessing游戏对于小学生来说具有神奇的吸引力,这一游戏对于复习、巩固单词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教学文具这一单元,课前我把所有学过的文具收到一书包中,课堂上我让一生上前逐一取出文具,放到身后问:“What''''sthis?”然后让其他学生猜:“Isitapencil?”如猜中,全体学生说:“Yes,itisapencil.”猜中的学生可换下,自己出迷让别人猜。如此反复,学生学习兴趣浓厚,学习积极性高,在反复猜的活动中,学生自然记住了单词。还有一种方法就是令全体学生把手放到背后,教师拿出eraserpencilsharpener......等实物,一件一件给他们看,这是eraser,这是ruler,......等等。再令他们全体闭眼,拿出一种物品,送到任何一学生手中,然后问:“Whohasaruler?”由学生猜,没有的学生猜“Johnhasaruler.”或者“Maryhasaruler.”等等。如果John手里有一尺子,他就站起来说“Yes,Ihavearuler.”如果他没有也立即回答:“No,Ihavenoruler.”教师也可以同时对学生说:“DoesJohnhasaruler?”他们回答:“Yes,hehasaruler.”教师可用多种方法变更问语,让学生有更多的练习机会。

二、合理利用角色游戏,增强学生主动性。

篇10

教育部提出,小学英语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用语言进行交流的能力,应做到听、说、读、写、玩、演、视全面综合训练,重点是听、说。而在整个英语学习的过程中,“听”作为信息的输入,又是说的基础,是读、写、唱、对话的前提。学生具有良好的听力理解能力,才能更快更多地获得准确的信息,才能通过“听”拥有更广阔的英语学习途径。由此可见“听”在整个英语学习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它是首当其冲的,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具有重要意义。“听”是获得信息的主要手段,是理解和获取口头信息交际能力的体现,是英语后继学习的基础和保证。

近年来,随着小学英语课程改革的推进,各地的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呈现出一派如火如荼的景象,英语课越来越受小学生们欢迎了。然而通过广泛的资料查阅和在小学的实际教学、听课过程中,我发现,听力训练在当前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仍然是一个薄弱环节,学生的“听”的技能普遍较弱,从而不同程度地影响了他们的说、读、写能力的综合发展,给小学英语教学的可持续发展埋下了隐患。

一、小学英语教学中听力训练的现状

纵观当前小学英语教学的整个过程,经过实际的听课、调查,并结合自身的英语教学,我对小学英语教学的现状有了一定的了解。就目前来说,听力训练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还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学生的“听”的技能没有得到很好的训练和发展。通过分析和总结,我发现制约小学生听力发展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语音教学存在缺失

语音是语言存在的物质基础。语音教学是整个英语教学发展的起点,在语音阶段不打下扎实的基础,单词的读音就有问题。单词不会读或读不准,直接影响到单词的记忆和积累,同时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也会受到相应的阻碍。因为学生在听的过程中,即使信息中的单词已经学过,也会因为单词不会读或与自己的发音有差异而对单词感到陌生,从而造成理解上的困难。

经过调查研究,我发现当前小学英语教学中在语音方面普遍存在缺失,主要是教师们对语音教学重视不够,具体表现为:

1.对发音的到位与否把关不严,如浊辅音发成清辅音(如nose读成[n?us])、单元音发成双元音(如wit读成[weit])等。

2.对连读和不完全爆破等朗读技巧缺乏训练和指导,如小学英语四年级上册Unit5中的重点句是这样的:Whatwouldyoulikefordinner?这里的wouldyou需要连读,而我在小学听课过程中发现,很多小学生在读该句的时候,都是把wouldyou分开来读的,而教师也没有及时发现或给予相关的训练和指导。

3.对字母音和拼读规则的渗透不够。

上述这些问题不利于学生在读单词时进行音、形结合,影响其听力理解能力的发展。

(二)听觉刺激手段单一性和缺乏实效性

传统的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作为接收信息的“听”方面,形式单一。绝大部分同学停留在听老师讲课和听课文录音这个层面,这固然重要,但是课堂教学的时间与获得良好的听力理解能力所需的时间相差甚远。学生仅靠课堂上有限的时间来进行学习和训练,那是远远不够的。

再者,以听课文录音为主要的听觉刺激手段缺乏实效性。传统的听说教学方法是让学生听课文录音,然后教师根据课文内容提出问题让学生回答。从实质上来看,这种教学方法只局限于对课文进行细节性和事实性的听力理解训练。学生一旦对课文内容有了大概的了解,不听录音一般也能回答教师所提出的问题;从教学的动机与效果相统一的角度来看,这种教学方法对于提高学生听力理解能力来说还不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三)听力训练材料少,时间安排不合理

目前,适合小学生进行英语听力训练的既有意义,又有趣味性的语料还很少见。由于小学生的英语语言知识和词汇量十分有限,直接照搬英语原文作为听力语料往往是不可能的,这也就给小学英语听力教学带来了一定的难度。此外,当前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听力训练在时间安排上也有不合理之处,学生很少有专门的听力训练时间,而且时间短,一般不超过10分钟,时间长度不够,刺激就不充分,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就很难得到训练和提高。

(四)听力训练枯燥乏味,学生主动性不高

目前,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采用的最多的听力训练方式就是教师让学生先听录音,然后回答问题,这种训练方式是比较枯燥乏味的。小学生年龄小、好奇心强、注意力容易转换,这样的方式显然不适合小学生的学习,而且容易造成大脑疲劳,很难引起小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小学生本来就对学习意义的认识不是很深刻,在学习上没有强烈的需要,难免会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消极的情绪,学习的主动性不是很高。如果再辅以这样单一、枯燥的训练方式,那么听力训练的效果就不言而喻了。

听力训练是英语教学的基础,而在实际的小学英语教学中又忽视了这一点,影响了整个小学英语教学,怎么办呢?我认为,首先应该重视起来,然后开展多种形式的训练,以达到小学英语听力教学的最优化,切实提高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

二、科学有效的听力训练策略

(一)加强语音教学,促进听力理解能力的提高

教师在英语学习的入门阶段要加强语音教学,注意区分和模仿正确的语音、语调。英语中有很多单词的读音是很相似的,如tail[teil]和tell[tel],但是它们的意义完全不同,前者是一个名词,指“尾巴”,而后者是一个动词,是“告诉”的意思,两者之间根本没有联系,因此需要教师在进行语音教学时严格把关。英语中还有一些单词的读音是完全相同的,如meet和meat,两个单词都读作[mi:t],但是意义也截然不同,这就要求学生牢固地掌握这两个单词的意义,根据具体的语境来加以区分,辨别听力材料中涉及到的究竟是哪一个单词,才能获得准确的信息。

“模仿是英语学习成功的钥匙之一,语言学习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听准教师的发音,取决于模仿教师或教学语音材料的技能。”①教师在语音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积极模仿的英语学习习惯。既要模仿单词的读音,也要模仿句子的朗读。不同语境中要有不同的语调,加强对连读和不完全爆破等朗读技巧的训练和指导,让学生在语音阶段打下扎实的基础,以确保学生在听力训练的过程中能够听清每一个单词,从而提高听力理解能力。

(二)听觉刺激手段多样化,多渠道培养学生的听力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尽可能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刺激学生的听觉。教师根据教学需要,选择既有知识性,又富趣味性的图片、音像资料辅助教学,创造与重视语言客观环境,如通过听一些欢快的儿童英语歌曲或者观看一些益智的英语动画片,视听结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听觉刺激效果。教师还要指导学生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学会倾听,既要认真听老师讲课,还要注意倾听英语课上同学们的发言,并给予恰当的回答;在业余时间也要多渠道培养自己的听力理解能力,在家时多听录音磁带、英语广播节目,接触地道的英语,利用影视、网络等媒体进行听力训练。要让他们养成在听的过程中思维不断活动,进行或跟踪、预测,或判断、归纳和整理的习惯,使他们做到当语流在句子中中断,也可以对说者表达的话进行推测,通过多种渠道提高自己的听力素养。

(三)科学设计听力训练

1.听力材料的挑选

听力材料的挑选必须遵循以下两个原则:①听力材料要具有知识性、连贯性;②要适合小学生的听力水平。但是,目前符合这两条原则的听力材料还比较少。因此,需要教师根据教学实际情况自编听力材料。教师在自编材料的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听力发展水平,循序渐进,难度不宜过大,逐步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

2.听力训练的方式

①泛听与精听相结合:泛听时注意力集中在整个内容的大意,如:Whatisthestoryabout?训练学生特别注意文章开头和结尾的句子,培养捕捉问题的能力。精听时注意力集中在语言材料的细节,如:Wherearethey?培养学生识别关键词(what、when、where、who、why等)的能力。

②听与模仿和写(复现)相结合:如教师读一个句子、一个段落或者在放一节录音之后,可作短暂的停顿,让学生集体口头重述所听到的内容。然后按此做法继续下去,直至听说活动的结束。也可让学生听写句子,并让学生之间对听写的材料互相修改、订正,最后再放一次录音作为最终订正的标准。该法有利于将听力训练与其他技能训练相结合,使学生增强信心,有利于学生发展用外语思维的能力。

③及时反馈,运用鼓励性评价

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听力训练的过程中,还要注意及时反馈。听力训练的情况进行得如何,要靠反馈来表现。反馈有时表现得不那么显著,具有一定的弹性,往往容易被人忽略,因此需要教师有意识地观察掌握,加强对学生听力训练过程的跟踪记载,以便及时调整听力训练策略。反馈形式可以多样化,如问答形式、填空形式、是非判断形式、听写或记录形式等。同时,在反馈过程中,教师要适时运用鼓励性评价,对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加以肯定,并激励他们更努力地去学习。

3.听力训练的时间安排

小学生英语听力的培养和提高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它是不能靠短期强化、突击训练取得较好效果的。因此,听力训练需要学生循序渐进、持之以恒。每天安排一段时间进行听力训练,时间不宜过长,坚持在30分钟左右,这主要是提供一次给耳朵和大脑接收有声语言输入的刺激过程。听力训练需要思想高度集中,时间安排在每天精神最佳时候为宜。

(四)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教育,经常和学生讨论学好英语的重要性,英语在当今世界上的广泛应用等,让他们意识到英语在未来工作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从而产生英语学习的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听力理解能力,为以后用英语交际打下扎实的基础,真正强化自己的主体意识。

教师还要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大部分学生的求知欲是建立在兴趣上的,使学生获得持久的兴趣,是促进学生听力理解能力发展的基础条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你只指望靠表面看得见的刺激来激发学生对学习、对课程的兴趣,那就永远也培养不出学生对脑力劳动的真正热爱。要力求使学生亲自去发现兴趣的源泉,使他们在这种发现中感到自己付出了劳动和有进步。这本身就是一个最主要的兴趣源泉。”②从中,可以看出,教师不仅要从外部进行刺激来激发学生的兴趣,更重要的是通过内部刺激,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认识学习的意义,使学生在听力训练过程中获得持久的兴趣,以此激励自己不断努力,提高自己的听力水平。

总之,听力是一种积极的思维过程。只要我们对听力的重要性有了清楚的认识,积极更新教育观念,努力发展听力教学的能力,从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出发,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技巧和方法,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激发学生的主体情感,就能使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得到发展和不断提高,为小学英语教学的可持续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

注释:

①洪子锐,惠幼莲,李升平.小学英语教学法[M].广东人民出版社,2004.第5页

②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M].天津人民出版社,1981.第7页

篇11

关键词: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教学氛围;自主探究;生活情境;信息技术

课堂教学是师生之间知识与情感传递最直接的途径,是发展素质教育的最纯粹的场所。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是对学生人文素养及传统素养的一种传承,是对学生思维、意识、行为、情感的一种调剂。传统的课堂教学,在教学思路、教学方法、教学目标上均呈现出单一趋势,此种形势使学生陷于被动,严重阻碍了学生主体的发展与教学效果的强化。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进行理论与实践的创新探究,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一种解放,是对新课程标准的一种延续,是对学生发展的一种重视。

一、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维系师生之间的和谐关系

课堂教学的效果不只在于教师如何教,也不只在于学生如何学,还取决于一定的教学环境,以及一定的教学氛围。课堂教学氛围,是课堂教学活动中师生综合心理状态的一种现实反映,是课堂教学活动中情感、认知、态度、行为的一种体现特征,是维系师生和谐关系的重要条件。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可以拉近师生之间的远近距离,可以激进低落的情绪,可以焕发师生精神,可以激发师生的内在潜能,可以端正师生的教、学态度,可以使教学活动井然有序。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认清语文教学的本质并非是简单的知识传授,而是以教师的人格、性情等的传递塑造高素质人才。教师要注重自身人格在课堂教学中的直接影响力量,抑制课堂教学中的本我冲动行为,自行监控本体情绪,要以现实原则调节课堂教学矛盾,要以自身高尚的人格品质调控学生的主体意识。教师还要注重课堂教学中语言、行为的修饰,要以幽默的语言和趣味的肢体行为活跃课堂气氛,以此营造轻松的语文课堂教学氛围,增添课堂教学的艺术魅力。

二、创设自主探究的课堂活动,激发学生主体主动求知

新一轮课程改革强调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强调学生主体性的挖掘与培养。所以课堂教学必须立足于学生主体,必须着眼于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培养,就要充分创设自主探究活动,以自主探究方式带动学生各种感官的协同发展,以自主探究形式培养学生独立的人格,挖掘学生的积极本性。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材的知识内容创设自主探究活动,鼓励学生主动发问质疑,鼓励学生自主研究揣摩,鼓励学生在主体意识的支配下个性化地挖掘语文知识,让学生在自主合作、主动探究中了解语文真实的深厚内涵,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达到情感的递增。教师要在学生自主探究的行为基础上给予适当的引导与点评,要以激励性的点评调动学生主体的积极性与能动性,以此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小学语文《小石潭记》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设计这样的自主探究活动:同学们,请你们先自行读一遍《小石潭记》这篇课文,然后请你们告诉我你们喜欢作者描述的这个小石潭么?请你们告诉我你们最喜欢文章的哪一部分或者是哪一句话,并告诉我何故喜欢?等等。通过这样活动的创设,激发学生认真读取文章,引导学生快速进入自主学习状态,以此实现学生主体潜能的有效激发。

三、创设贴切生活的课堂情境,提高学生的知识掌握能力

生活是炼就知识的重要场所,是强化知识掌握的主要阵地,是检验与融合语文知识的力量源泉。在课堂教学中创设贴切生活的教学情境,就要以适宜教学内容与学生发展的生活素材为依据,以学生主体的情感升华为根本,以情境的强化效果为最终目的。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中找取素材,将语文知识的教学与生活实际有机结合为一个整体,将静态的语文知识以动态的现实生活形式展现出来,以生动的生活情境转化枯燥单一的文本内容。例如,在小学语文《失物招领》教学中,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这样的教学情境:同学们,请问大家有没有捡到过他人遗失的物品?大家都捡到过什么呢?对于捡到的物品大家都是怎么处理的呢?请同学们踊跃地谈一下吧。以此生活情境的创设引导学生快速回想,引发学生思维快速运转,激起学生情感与语文知识的共鸣。

四、创设融合科技的现代课堂,拓展小学语文的教学内容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延伸发展,信息技术以辅助支撑的形式走进课堂,以其栩栩如生的图文形式及形象生动的动画形式冲击学生的视觉与听觉,为课堂教学活动增添与众不同的魅力。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将语文知识与信息技术优化整合,以信息技术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合理利用丰富课堂教学形式,以信息技术的可听、可视形态激发学生参与求知的兴趣,以信息技术的直观转化语文知识的抽象化,以信息技术的生动转化语文知识的静态化,以信息技术的丰富资源拓展语文教学的宽度,延伸语文教学的广度,让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更加意趣横生。例如,在小学语文《观潮》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形式向学生展示具体的浪潮景象,并让学生将所观影像与课文词句进行对比,让学生在身临其中感知潮水的奔流勇进,在壮观的景象中感知课文词句描绘的形象与生动。

五、结语

总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创新研究,要建立在新课程改革的标准上,充分挖掘课堂教学中的亮点与关键点,注重学生主体各种能动性的综合培养,以生活与技术拓展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内容、形式和渠道,以综合性、全面性的教学策略达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陈培旺 单位:固原市原州区西关小学

参考文献:

篇12

一、意义与目的

教材教法设计是一定的课程理念的集中体现,其最终基础又直接涉及关于教学过程本质的认识。随着新课程改革理念的倡导和教学过程的变革,教材教法设计也在经历着相应的改变。国家教育部于2001年6月8日颁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在小学1—2年级“品德与生活”的基础上,正式推出了“品德与社会”课程,并以此作为小学3—6年级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品德与社会”是一门融社会知识与品德教育于一体的综合学科,采用核心课程的设计框架和跨学科的编写模式。它反对单纯的或说教式的品德教育,强调从儿童的社会生活出发,使社会学习与品德教育有机结合,让学生在体验或参与社会活动的过程中了解社会环境,理解社会关系,接受公民教育。在此背景下,小学德育教材教法设计的变革势在必行。而《品德与社会》新课程实验教材的推出,就是这方面努力的一个积极尝试。

本文试以此次课程改革之前浙江省使用的《思想品德》(试用)(3—6年级)教科书和课改后浙教版新课标实验教科书《品德与社会》(3—6年级)为探讨对象,通过两套教材所要求的教学法的比较,旨在研究新课标前后小学德育教材教法设计的主要特点并评估其对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可能带来的影响。

二、对象与方法

如上所述,本研究主要以新课改前后浙江使用的《思想品德》(试用)(3—6年级)教科书和新课标实验教科书《品德与社会》(3—6年级)为探讨对象(以下分别简称为“原试用教材”及“新课标实验教材”)。之所以没有把1—2年级的教科书作为研究对象,是因为新课改前浙江省1—2年级思想品德学科与语文学科合二为一,没有单独的《思想品德》教科书,而新课改后1—2年级品德与生活单设,教科书也单独编写,所以为便于比较,在此不作为本文的研究对象。

三、结果与分析

(一)两套教科书的分析比较

面对急剧变化的社会及价值观日趋多元化的状况,我国道德教育的课程教材进行了改革,如果学校的道德教育继续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显然不能适应21世纪教育发展的要求了。近年来,德育改革主张教师应采取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主动参与品德与社会学习实践,在学习过程中积极地对问题进行思考、提问和反思。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达到以道德认知改变道德行为的效果。

综观两套教科书可以发现,两套教科书的教学法呈现出各自的特点。应当说,原试用教材已经在尝试着改革品德教育说教式的弊端,这是在教学法的改革上迈出的有益的一步。但不足之处是,课堂教学基本上还是以教师的讲授为主,较少活动体验,教学活动基本上有着相同的过程:实例引发讨论揭示课题学文明理思考辨析要求践行。这样的教法设计便于学生理解教材与教师讲解,并注意调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也要求践行,但主要解决的仍然是“如何教”的问题,最终难以使学生摆脱被动学习的局面。新课标实验教材编排中也有教师的讲授部分,但学习活动主要是以学生的学为中心,教师的讲授为学生的学习服务。新课标实验教材中,教师提出课题和一定的材料,引导学生进行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一系列活动,最后付诸实践。教学活动大都从学生的需求出发进行设计,吸引学生参与到教学中,使得教与学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主要解决的是“如何学”的问题。以下我们将通过统计比较教学活动的形式来进一步说明两套教材在教学法上的差异,并分析这种转变是否符合新课改的要求。

两套教材中呈现的教学活动形式以及各种活动出现的次数比例

(注:表中空白处表示该教材未出现此种活动形式。)

总的来说,两套教材都出现过的活动形式包括:讨论辨析、实践活动、调查访问、角色扮演、说故事、歌曲欣赏、设计方案、主题班会、展览和案例分析;只在原试用教材中出现的是举例说明、看图说写和自评互评;只在新课标实验教材中出现的是画画、辩论、测试评价、评议、竞赛、演讲和影片欣赏。

在原三年级试用教材中,出现的活动形式有9种,其中所占比重最多的活动形式是旨在道德认知的讨论辨析,出现的次数占到了50%;其次是举例说明,出现的次数占到了16%。在三年级新课标实验教材中,出现的活动形式有13种,其中所占比重最多的是旨在回归生活的调查访问和道德实践活动,分别占20%和21.7%。

在四年级原试用教材中,出现的活动形式有9种,其中所占比重最多的活动形式是讨论辨析,出现的次数占到了51%;其次是举例说明和互评自评,出现的次数都占到了11.8%。在四年级新课标实验教材中,出现的活动形式有15种,其中所占比重最多的是调查访问和实践活动,分别占20.3%。

在五年级原试用教材中,出现的活动形式有6种,其中所占比重最多的活动形式是讨论辨析,出现的次数占到了50%;其次是举例说明,出现的次数占到了31%。在五年级新课标实验教材中,出现的活动形式有13种,其中所占比重最多的是调查访问和实践活动,分别占20%。

在六年级原试用教材中,出现的活动形式有6种,其中所占比重最多的活动形式是讨论辨析,出现的次数占到了57.8%;其次是举例说明,出现的次数占到了20%。在六年级新课标实验教材中,出现的活动形式有12种,其中所占比重最多的是调查访问和实践活动,分别占20.6%和17.6%。

显然,新课标实验教材的活动形式更丰富多彩,而且各种活动所占比例也有所不同,在原试用教材中占主要比重的活动形式是师问生答式的讨论辨析,目的是使学生明辨是非,提高认识,比较注重学生认知能力的提高,虽然要求学生把认知转化为行为,但为这种转化提供的实践机会很少。在新课标实验教材中,设计方案、调查访问、实践活动和展览等都是主要的活动形式,即使是讨论,也多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出现,可见这里的教学活动更多的是让学生自由地去说去做,给学生较大的自主空间,教师只是在必要的时候点拨一下。因而,教学更直观,更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学生通过各种各样的亲身活动自主学习,在主动参与中学习知识,提高能力,增强道德体验。可见新课标实验教材在关注作为一个合格公民应有的认知和行为能力,在提高学生道德认知水平的同时注意创设多种情境强化学生的道德和社会实践行为,以形成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学生掌握认识和研究社会问题的多种方法和技能。

(二)基于比较基础上的几点认识

综合比较以上两套教材的教法设计,可以发现现今小学德育教学法正在发生一些转变,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从重知识传授到倡导活动教学

与原试用教材仍偏重知识传授不同,新课标实验教材力求以学生的社会生活为中心组织教学,无论是道德知识的获得还是道德行为的养成都是在各种活动中展开。学生的道德与社会性需要来源于学生的社会生活,学生的道德意识和行为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是在实践活动中能动地实现的。而且,学生的道德实践活动是促进外部的需求内化为学生内在需要的基础。在新课标实验教材的每一课中都有各种类型的活动,比如,在《我是小小安全员》一课中就有家中不慎起火时的小演习;有设计一张“居家安全检查表”,观察家里相关设备的使用情况,并记录结果和改善情形等等。这样的教学过程不是教师简单的教授居家安全知识,而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引导他们多感官地去参与学习活动,真正做到居家安全。

2.从重授受问答到倡导多向对话

原试用教材的教法设计在授受中进行问答式教学,这比传统“洗脑式”教学方法有了很大进步,但还是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比如,在原试用教材《小偷小摸危害大》一课中,要求学生在看完课文内容后集体讨论:这个青年是怎样逐步走上犯罪道路的?从他身上应该吸取什么教训?教学时,教师一般都是边讨论边小结板书,把课文所要讲述的道理呈现给学生。因为这些道理在课文中已写明,只需学生归纳并接受就行,答案是固定的,并不需要深入的思考与讨论,学生的学习效果自然只是非常浅层次的。

但是学校道德教育中有着单向的授受问答难以解决的问题。道德教育的目的,在于最终形成受教育者由知、情、意、行等系统所构成的内在道德自律体系。由于情感、信念和行为的形成远比一般知识传授更为复杂,单向授受最多只能是传授某些知识,而无法解决情感、信念和行为等更为深层的东西。这是单向授受道德教育实效性低的重要原因。

新课标实验教材要求课堂教学尽量避免教师中心,即师问生答、单向授受,强调要师生、生生及人与文本的多向对话互动。教学就其本质而言是交往的过程,是对话活动。对话是学生认识自我、他人与世界的重要途径,师生通过道德对话,在交往与沟通中建构意义。

以师生间的对话为例。新课标实验教材《诚信最可贵》一课中有个评议箱的环节,教材是这样设计的:首先学生阅读一则事件,通过设置事件情景凸显现场化,之后学生独立完成后面的问题;教师从中观察,发现有代表性的、独特的观点;然后学生各抒己见,尤其要澄清理由,在学生发表自己意见的时候,教师恰当的点评引导。显然这里决非是简单的师问生答,不是直接问学生如何做并把答案告诉学生,而是通过信息交流、双向和多向的互动,达到师生共同分享对“讲信用”这一问题所包含的内容的理解。

3.从重间接学习到倡导直接体验

在原试用教材中,贴近儿童社会生活的内容及材料较少,学生更多的是从远离自己生活的课文中间接学习道德知识,由于缺乏直接体验,学生与道德知识之间是有隔阂的,他未必会认同这些道理,即便认同也多半因为这是课文、老师所提倡的,不一定能有效地转化为自己的道德实践。比如在《做一个诚实的人》一课中,课文分别例举了北宋词人晏殊和前苏联一位女英雄卓娅的故事,让学生议一议什么叫诚实?怎样做一个诚实的人?但这些故事学生没有亲身感受,教材与教师告诉学生什么是诚实,学生就只能从书本知识上加以接受,而难以内化成自身知识结构的一部分,转化为相应的道德行为。

新课标实验教材则注重引导学生亲身参与社会活动,在活动中去感受体验道德要求和社会规范。例如在《让我们同行》一课中,虽也有故事的学习,但更多的是体验式学习活动。比如其中有一个活动,要求学生以两人一组为单位,其中一人蒙上眼睛作为被救者,另一人作为救助者;被救者在救助者的帮助下,提着小桶跃过障碍后将小桶里的水倒入大桶内,且不能把水溅出桶外;同时要求救助者只能用单向语言帮助,而被救者不能发出声音。之后,双方再交换角色进行体验。活动结束后,要求学生表达自己的感受“当你得到别人帮助后,你的心情怎样?而你帮助了别人后,你又有什么体会?”这样的活动重在学生主体内在的知情意行的亲历、体会与验证,只有亲历过才会有深刻的认识与感受,进而增进道德知识,学会互帮互助。又如在人教版《美丽的生命》一课中,为了让学生体会什么是没有生命的世界,教材设计了体验活动──生命的对话,让学生分成小组分别扮演动物、植物和人类,以表演的方式介绍自己“家族”的成员给世界带来了什么,以及本“家族”与其他生命“家族”的关系。最后扮演者结束表演后,请其他学生对着空空的表演台,谈一谈如果没有了生命,世界将会怎样。这一活动给学生创设了两个场景:拥有生命的舞台和空空的舞台,通过前后鲜明的对比,使学生对生命有了更深刻的感受和认识。

4.从重课内引导到倡导开放教学

原试用教材的教法设计是以说服和鼓励为基调引导学生道德学习,预设性很强,主要局限于课堂之内,注重循序渐进。如在《敬礼!亲爱的老师》一课中,教学参考书的教学建议如下:课题教学注重激发学生的情感,采用多种激情的办法,如诗朗诵、点红烛等,课文讲解中采用设问方法,之后可以设计一些辨析题进一步导行。教学基本上按照教师预设的进程围绕着课文内容在课内进行。新课标实验教材也有相同主题的一课《园丁赞歌》,在这一课中,新课标实验教材设计了多个活动,包括“知识窗──走进名师心灵”“活动角──抒发师生情谊”“主题讨论──搭建师生心桥”“跟踪采访──一位老师一天的工作和生活并撰写小传”以及“以学习小组的形式设计教师节活动方案”,等等。这是开放的教学活动,能把课内教学与课外活动融为一体,把学生在调查、访问、搜集、观察和亲自操作中所获得的有关自己成长的活生生的信息资源充实整合到教材内容中,让发自学生心灵的体验倾注于教学进程中,课堂表现出多姿多彩的亮点,学生在探索中享受到学习的快乐。

四、几点思考

从上述研究、比较可见,品德与社会这门新课程的教学理念与目标、课程的设计框架与教材的编写模式都与以往明显不同,这势必引起教学法的改革。仔细分析起来,引起教材教法变革的因素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教学理念和教学目标的转变

原试用教材从德育的规范体系出发确定教学目标,将教学目标分为认知、思想情感、行为三个方面,认知目标分认识、理解两级,要求学生初步识记已学知识并能初步运用已学知识辨别是非;思想情感目标分愿意、乐意两级,指学生愿意接受所学的道德观念,不仅在感情上乐于接受,而且能积极参加实践活动;行为目标分学会、初步养成两级,指能按正确的行为方式去做。从以上对目标的解释可发现思想情感目标是实现认知和行为目标的辅助手段。但从原试用教材教法设计效果来看,偏重知识学习,为实现行为目标提供的机会较少,一个教学内容往往无法同时涵盖三个教学目标。

新课标实验教材教法设计的基本理念体现如下: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课程要关注每一个儿童的成长,发展儿童丰富的内心世界和主体人格,从现实生活出发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使得德育活动呈现基础性和有效性。可见新课标实验教材更强调关注学生的道德主体性和人格的发展,让学生在教育者指导下,在学习、生活中通过自己的体验,去思考,去选择,去行动。新课标实验教材的教学目标内涵更为丰富,旨在促进学生形成良好品德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总目标之下列了“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和“知识”三个方面的分目标。这三方面是一个有机结合的统一体,儿童在生活实践中,对某一事物产生兴趣,关注多了,就获得了有关这一事物的知识和能力。这三方面是相互作用、共同提高,作为一个整体影响着个体发展。因而不能单纯地进行知识教学,也不能脱离知识教学和能力培养,抽象地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目标的综合性也表现在新课标实验教材的课程内容部分。内容标准的每一条,几乎都包含了课程分目标的三个方面。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全面把握目标,通过多种教学活动,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适应和参与社会的能力,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从而整体地实现课程目标。

(二)课程设计框架与教材编写模式的转变

原试用教材是注重系统的道德知识传授的学科课程,教材内容以间接经验为主,以道德知识为中心加以组织,有不少课文是远离生活实际的道德故事,抽象道理多,从概念到概念,从书本到书本,使得德育失去了认识的完整性和实践活力,容易造成学习者在道德发展上的局限,对于所学的道德知识缺少深刻的理解和体验,疏忽了引导学习者将道德认识应用于实际生活。

生活是道德的田园,离开了生活,道德只是干瘪、抽象的条文,不可能在学生的心灵中生根。新课标实验教材采用了核心课程的设计框架,核心课程的一个特点就是学科间的综合并构成一个“核心”。新课标实验教材以社会生活为中心来组织课程,因为学生所处的社会充满了许许多多的活动,这些活动并不能以学科加以区分。因而,这套教材的设计思路是面对小学生的社会生活实际,不断扩大学习内容,由近及远地开展有效的学习。教材以社会生活为中心,结合了诸如历史、地理、政治、经济、文化、法律、人口、环境、科技等相关学科或领域的教学,为学生提供了获得更多直接经验的机会。同时,新课标实验教材在编写中尽量选用真实的事例、真实的图片和数据资料,呈现真实的、生活化的社会情景,引导学生从一个个活生生的、具有典型意义的社会生活现象入手,了解社会和进行深入思考。要使这些教学内容发挥最大的教育效应,使学生在自己的经历和体验中获得发展,教学就要由学生自己组织的多种学习活动组成,学生通过学习活动,获得经验,培养兴趣,解决问题,发展能力。显然,新课标实验教材中的学习活动都贯穿着学生主体这一主线,让学生参与教学,让他们在辩论、演说、社会实践和角色扮演等活动中获得道德与社会知识和技能,践行道德与社会,做一个合格的公民。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