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31 08:35:46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全护理老人的护理流程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本文把南充卫生学校附属医院老年护理院护理安全策略改进前一年(2013年1月――2013年12月)和改进后一年(2014年1月-2014年12月)发生的护理安全事件统计出来,进行分析总结,现汇报如下。
1.临床资料
2013年1月-2013年12月南充卫生学校附属医院护理院在院老人平均28人/月,其中完全自理的2人,部分自理的4人,不能自理的22人。2014年1月-2014年12月南充卫生学校附属医院护理院在院老人平均43人/月,其中完全自理的2人,部分自理的6人,不能自理的37人。发生的护理安全事件如下表所示。
2.讨论
通过表1看出,护理安全问题改进前南充卫生学校老年护理院共发生护理安全事件20人次,发生率从高到低依次是为压疮、尿路感染、跌倒、走失、肺部感染、噎食、烫伤。由此得出压疮和感染是护理院老人发生护理安全的高风险事件。改进后共发生护理安全事件3人次,其中压疮2人次,尿路感染1人次。说明改进措施效果显著。讨论如下。
2.1 与护士有关的影响护理安全的因素
2.1.1工作责任心不强
护理院工作繁琐、生活护理多,个别护士为了方便省事不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表现在以下几方面:①不按时巡视,病情观察不仔细。没能及时发现问题与隐患。(例如梁**因为受凉导致的肺部感染、徐**家属为老人洗脚导致的烫伤)。②不认真执行分级护理制度、查对制度、交接班制度等护理核心制度。当班该做的事落到下一班做的现象时有发生。③基础护理不到位,出现护理并发症。(例如雍**的压疮)④护理记录书写不及时,有漏记、记录不实或专业术语不准确的现象,使老人病情照顾的连续性得不到保证。
2.1.2专业素质和能力欠缺
我校护理院0-3年资质的护士占77%,专业技术不够熟练,缺乏敏锐的观察力,三基不够扎实,经验不足,加之不熟悉服务对象的身体情况,对老人已经出现或可能出现的危险状况不能及时发现,缺乏应急、应变能力。(如赵**的跌倒事件、袁**的跌倒事件)。不能及时识别疾病的先兆、对疾病的发展及并发症预见能力不够。(例如雍**的癫痫发作)。
2.1.3组织构架及管理因素
我校护理院成立仅一年多,由于“全护理”的养护机构属于新兴产业,可以借鉴的成熟的东西较少。所以各种规章制度、工作流程、岗位职责、质量标准等不健全,培训学习也不够,存在监督、调控等不足。故护理管理的各个方面还需要大力提升。
2.2与护工有关的影响护理安全的因素
办好护理院需要有一批有爱心、责任心、吃苦耐劳、懂护理技巧的护工队伍。我国护理界存在护工队伍培训难、管理难、用人难、留人难的问题。我校护理院也不例外。
2.2.1 素质不高、缺乏爱心
护工主要来自农村,年纪多在50岁以上,普遍是小学学历,没有一技之长,无法在其他行业谋求职位的弱势群体。存在专业培训少,流动性大、小农思想严重、无集体观念,不会团结协作、缺乏自主服务意识、贪图个人小利等特点。聘用后需费心进行培训。由于护工待遇不高,加之服务观念未转变,人们普遍认为伺候人的工作下贱、低人一等,导致招人不易留人也很难。
2.2.2缺乏必要的护理技术与技巧
我校护理院90%以上都是全护理的老人。绝大多数长期卧床、意识不清、吞咽困难、大小便失禁,生活护理难度大;而且入住的老人以中风偏瘫、植物人状态、老年痴呆、帕金森、癌症晚期等多见,且同时存在多种疾病,护理问题多,由于护工没有专业护理知识,加之流动性大,没有培训熟练就上岗,对老人的具体情况不熟悉,这些都是影响护理安全的因素。
2.3影响护理安全的老人自身因素
老人大多各种慢性疾病共存,而且不服老、不想麻烦别人;或者疾病原因(比如老年痴呆症),造成危险因素增加。如病情突变、跌倒、压疮、误吸、误食、走失、烫伤等。
2.4 影响护理安全的病区环境因素
居住环境对老年人的安全问题尤其重要,如灯光、地面或病床、坐椅、轮椅刹车、扶手等等因素,都可能存在安全隐患。我校护理院的硬件条件稍显薄弱,对于安全隐患的控制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3. 护理策略
3.1关于护士
3.1.1加强护士教育
对护士进行相关法律法规的知识培训,强化护理安全意识,使每位护士都能自觉遵守医德规范,严格执行岗位责任制和护理操作规范、疾病护理常规及工作流程,切实提高护理服务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并利用各种会议、查房、讲座、晨交班等进行安全教育,将安全意识渗透于整个护理工作中。
3.1.2提高护士的专业素质
加强护士“三基三严”的规范化培训,进行各种护理安全隐患演练及工作情景模拟演练,提高护士应急、应变能力。鼓励护士参加多种形式的继续教育学习,拓宽知识面,分层次对护理人员进行专业技术操作考核和理论考试,提高自身的整体素质。
3.1.3加强质量控制
护士长组织护理组长、办公室护士、总务护士每周召开一次工作会议,进行上周的工作总结及评价,解决护士工作的问题,了解护士的心理状况及工作情况,布置本周的工作任务和重点,有针对性的具体指导基层护理管理人员,效果良好。
3.2关于护工
职业护工作为一种新型的职业应运而生,加强培训及管理护工的工作势在必行[2]。
3.2.1招聘能相对固定、文化水平初中以上,年龄45岁以内,身体健康、仪表端庄,有爱心有责任心的人员担任护工。
3.2.2制定护工工作质量标准、岗位职责、服务项目、质量要求、工作流程、规章制度等,并编写成册,按手册内容进行培训理论及操作,考核合格后上岗。每月进行工作质量检查,每周召开一次工作会议,对上一周的工作考核、评价、总结以提高服务质量。
3.2.3确定工作范围,加强业务培训。护工的工作范围主要包括患者的生活护理,如擦身、拍背、洗头、洗脸、喂食、协助大小便、洗澡、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协助患者功能锻炼等。定期组织相关知识培训,如法制宣传教育,安全教育、沟通技巧培训、医院感染培训、消毒隔离知识培训等。使护工的安全防护意识加强,避免交叉感染。同时要求护工与老人及家属建立良好的关系,并养成及时报告的工作习惯。
3.2.4加强质量控制。建立护工工作评价表,每位护工的工作表现都由当班质控护士评价,根据护工的工作质量、劳动纪律及评价内容等手段,实施奖惩。护士长每周召开一次护工的工作短会,进行上周的工作总结,解决护工之间的矛盾,了解护工的心理状况及工作情况,效果良好。
3.2.5人性化管理。要处理好制度化和人性化管理的关系。既要关心护工工作,又要关心他(她)们的生活及健康,理解他(她)们的难处,使他(她)们能轻松、愉快地工作和生活,不想离开,从而稳定护工队伍。
3.3关于组织架构、规章制度
3.3.1不断补充完善岗位职责和护士工作能力、标准要求、基础护理和护理技术服务规范内容的内涵要求及各项制度等,使护理院护士工作有章可循。
3.3.2建立护理安全的组织机构,安排每天的质控护士,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进行检查,督导,评价,分析及改进。
3.3.3制定完善的护理安全风险控制制度及预防压疮、跌倒、烫伤等护理风险的评估标准、护理措施及工作流程。
3.3.4外出参观学习,上网查阅相关资料,购买相关书籍,在学习中进步和提升。
3.4具体护理安全事件的预防措施
3.4.1压疮的预防
压疮的预防措施主要在于压疮发生的原因:要求做到五勤:即翻身勤、擦洗勤、按摩勤、整理勤、更换勤。① 避免长期局部受压:更换卧位,保护骨隆突使用石膏甲板时注意保护皮肤,松紧适宜。②避免潮湿摩擦及排泄物的刺激。长期卧床病人的床褥柔软、透气性高、吸水性好。 ③避免摩擦力和剪力,防止患者滑动,护士在为患者更换床单位时要避免拖、拉、拽,以防皮肤受到磨损。④增进局部血液循环,温水擦洗、全身及局部按摩。⑤加强营养: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热量饮食,保证正氮平衡。
3.4.2肺部感染的预防
应做好以下几方面:① 每日开窗通风2次,每次30分钟,并调节室温20-22°C,湿度50%-60%。② 进食后保持半卧位30-60分钟后再恢复。每餐进食量在300-400ml;速度不宜过快,时间控制在20-30分钟; 温度40°C左右,避免冷、热剌激而致胃痊孪造成呕吐误吸;进食后,常规为老人清洗口腔,特别要注意对口腔内瘫痪侧颊粘膜的清洁,以免食物残渣存留发生口腔感染后继发支气管或肺部感染。有假牙的老人睡前一定要取下,清洗干净后放在盛有凉开水的容器内。③保证充足的摄水量,2000ml/天左右,以降低分泌物的粘稠度。每天上午、下午定时喂水。④保持呼吸道通畅,以伸展肺的不活动部分能最好地预防呼吸道感染,鼓励老人咳嗽咳痰。⑤对于意识障碍、长期卧床老人,要多取侧卧位,每天2次取半卧位,每2小时翻身、叩背,以避免坠积性肺炎的发生。
3.4.3尿路感染的预防
男老人常因前列腺肥大、尿储留继发细菌感染;女老人由于尿道短、局部抵抗力降低,也易发生尿路感染;糖尿病老人常因尿中有糖,易反复发生尿路感染;长时间卧床的老人,大小便失禁,因污染而发生尿路感染;留置尿管的老人更易发生尿路感染。由于老年人各种功能下降,疾病表现反应差,尿路感染往往不容易被发现。措施如下:①多饮水,每日摄入量在2000ml左右,勤排尿(2~3小时排尿1次),以促进细菌和炎性物质的排出;②进食清淡,富含水分食物;③注意个人卫生,每日2次清洗会,勤换内裤;④失禁老人每次处理完大小便都要清洗会,并保持床单元的清洁、干净、整齐。
3.4.4跌倒的预防
措施如下:①提高老人自身的警觉性及对预防跌倒的重视度。②保持适当的体育锻炼,延缓中枢神经系统和骨骼肌肉系统的衰老。③定期体检,排除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④避免单独活动。⑤改善居住环境,规则摆放物品,增加室内照明,在容易滑倒的厨房、洗手间等处保持地面干燥或铺防滑垫。⑥调整床、座椅、马桶的高度,加装扶手,便于老年人使用。⑦穿着宽松舒适的服装,保证鞋底防滑,避免穿拖鞋行走。
3.4.6走失的预防
①制作一张身份卡或腕带,上面写清楚老人的姓名、住址及联系电话,放在老人的衣袋内或是戴在老人手腕上;也可将标有身份信息的布片缝在老人外套上。②老人外出时,必须由家人或护工陪同,避免让其离开工作人员的视线范围。③加强门卫管理工作,对于爱走动老年痴呆老人进出锁门。
3.5加强安全环境管理
病区地面应保持干燥、防滑,病房整洁,通道通畅,卫生间、走廊等安装扶手、呼叫设施等,病室光源避免过强或昏暗。意识障碍患者使用保护具避免坠床或撞伤,各种安全提示卡规范使用,做好告知及知情签字存档。当然,还需要对护理院居住的硬件进行改造和建设。
3.6设立护理安全隐患、缺点登记本
鼓励护士主动报告护理缺陷并提出合理化建议,各班护士间积极“补台”,把安全隐患、护理缺点消灭在萌芽状态,人人参与护理安全管理,把单一的护士长管理变为全员参与的安全质量管理,充分树立护士“安全老人”、“安全自我”的责任意识。
4、体会
护理是小事、琐事;护理安全却是大事、要事。通过积极的根因分析,有效的护理计划的制定、护理措施的执行;严格遵守工作流程、操作流程;严密组织管理, 质量控制等手段,将老年护理院的护理安全事件降到最低是可能的。
2009年10月20日,陈女士的母亲谢老太由于治疗“右髋部疼痛”,被家人送入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住院,入住骨外科病房。2009年11月12日,医院对谢老太施行髋关节置换手术。至2009年11月24日,谢老太身体恢复良好。中山二院由于骨外科床位较紧张,医院方面要求谢老太转入神经内科进一步调理身体,并按医嘱进行二级护理。
陈女士向医院提出了要一对一24小时护理服务的要求。当晚,由中山二院指定的南职护理服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南职公司)派遣了护工罗嫂来对谢老太进行护理。一个月时间里,陈女士共向护工支付了3000元。
至12月16日,谢老太已经大致恢复,神志清晰、胃口良好。主治医师通知陈女士18日来办理母亲出院手续。
12月18日早晨,陈女士突然接到医院紧急电话,称谢老太因喂食阻塞窒息,已无心跳和呼吸,正在抢救。陈女士一家赶到医院时,医生正在对谢老太展开抢救,但病危通知书已发出。陈女士在现场看到,护士手里拿着的玻璃容器里盛满了从老人口腔和咽喉里吸取出来的面条和青菜,连谢老太的头发和衣服也沾满了食物。在病房门外,护工罗嫂一看见她便说:“很对不起,都是护士催着我,才发生这种事情的。”
经过三次抢救,谢老太最终在12月27日晚上10时,因吸入性肺炎导致呼吸循环衰竭,离开人世。
陈女士做梦也没想到,自己请来的护工竟然成了杀害母亲的“凶手”。这个罗嫂是南职公司的护工。他们公司在医院有办公室,科室的服务台上就放着他们的宣传材料,病房里的护工都穿着绣有“南职公司”的工作服。南职的人听说陈女士要请24小时的陪护,就非常热情地推荐了罗嫂。陈女士、罗嫂、公司当时在病房就签了三方协议。
医院、护理公司均说无责
不甘母亲含恨离世,陈女士先后到广州市卫生局和第二医院投诉,都没有得到帮助。2010年7月,无奈之下,陈女士把南职公司和医院分别作为第一、第二被告告上法庭,状告“南职公司不遵守护理操作规程,强行进行野蛮喂食,导致老人呛食后严重窒息,造成呼吸循环及肾脏衰竭,其应对老人的死亡承担全部责任。而医院作为病房和护工的管理者,未尽审查义务,未尽监督管理义务,导致护工野蛮喂食的发生,对老人的死亡应承担连带赔偿责任”,要求赔偿近26万元。9月,越秀区法院受理此案。
2011年7月16日,此案第一次开庭。法庭上,原被告双方围绕“护理公司是否应承担责任”、“死因是否因喂食太快引起吸入性肺炎导致”进行辩论。另外,医院和南职公司都力图从人事上撇清关系。医院称自己与南职公司没有任何关系。南职公司则称,罗嫂不是他们公司的员工,双方没有劳动合同,公司只起到一个推荐的作用,不必为此事负责。
陈女士出示了在医院办公室拍的证明公司和医院存在业务合作关系的照片。照片上有两块牌子,一块写着“广州南职公司 陪人收费处”,另一块写着“办理 沙滩椅 陪人证 IC卡”。但医院对此矢口否认。
陈女士认为,南职公司的话更可笑,“罗嫂穿着南职公司的工作服,公司竟说不是他们的员工,这不是睁着眼说瞎话吗”?
找个好护工就像撞大运
陈女士的不幸遭遇引起社会的关注,随着事件的调查,不难发现护工市场的混乱。谢老太的死因更多是来源于一种并不完善的模式:医院――公司――护工。
详细来说,这个模式首先是护理公司竞标取得医院业务,向医院交纳管理费,在医院设立办公处。然后,由公司收编医院原有的护工,招聘新护工。收取护工数百元押金,给护工发放工作服、工作证,对护工进行体检和培训。病人可以直接在护理公司的办公处办理聘请护工手续,也可以在病房通过护士长给公司打电话,公司再通知护工来。
从病房管理的角度来看,医院是这种模式最大的支持者。一位医护人员表示:没有引进护理公司之前,有很多护工在各楼层、各科室窜来窜去揽生意,使得病房里人多又杂,又吵。引进公司之后,护工经营也变得有秩序多了,病房也清静了很多。而且,公司指派的护工也比外面不知来历的让人放心。
但从护工角度讲,对公司的态度却是“爱恨交织”:一方面,公司提供了就业机会,另一方面,却怨恨公司只“抽成”,无保障。因此,有许多“散兵游勇”式的护工拒绝被公司收编。一位叫吴爱菊的护工说:公司就像是黑社会,每天收保护费。
近年来,医患关系不断恶化,医疗纠纷不绝于耳,患者及其家属与护工之间的冲突也越来越频繁。这令护理公司觉得,只有不签订正规的劳动合同,才是对公司正常运营的最好保护。从法律角度讲,公司向医院派遣劳务,护工付出劳动并获得公司的工资,可视为事实上的劳动关系,但还是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从患者的角度来看,由于他们处于产业链的最下端,因此,也承担了最大的风险。不少病患家属抱怨:现在请护工,就要等公司指派,护工水平良莠不齐,找个好护工,就像撞大运。
护工市场亟待整治
调查中发现,虽然护理公司宣称自己对护工进行过培训和资质认证,但由于没有国家规定,也没有统一标准,使有关部门对其无法进行有效监管。
面对护工市场混乱现象,医患双方呼吁加大整治力度,规范护工准入和服务流程,提高服务质量,让医患双方放心。
护工上岗必须具备劳动部门颁发的职业资格证、卫生部门出具的健康证、培训机构培训合格的上岗证等,还应提供个人身份证,具备这些基本资质才能上岗。
1. 社区养老照顾涉及千家万户,关乎亿万家庭的幸福,但一些人认为社区养老照顾不是必然趋势。对此,谈谈你的看法。
2.B市一政协委员对社区养老照顾关注了很长时间,拟提一份关于发展社区养老照顾的提案,请你草拟这份提案。
3.B市兴星社区的孝老中心在为一老人提供服务时,不慎将老人摔倒,老人家属找到社区理论。如果让你处理此事,你如何才能做到既让老人家属满意,又不损伤孝老中心工作的积极性。
随着人口老年化和代际分离,中国的空巢家庭急剧增加,而经济条件的好转和生活方式的改变,老年病、慢性病的发生率及死亡率呈逐年上升趋势[1]。我国城市老年人中生活能够完全自理的占85.4%,部分自理的占9.6%,完全不能自理的占5.0%。高龄老人的健康状况最差,完全自理的比例只有54.3%,部分自理和完全不能自理的比例分别为26.8%和18.9%[2]。1994年WHO提出“健康新视野的战略框架”,其中健康保护和健康促进是2个核心概念[3]。探究自理理论在老年患者的家庭护理中的影响,以提高他们的日常生活能力,减轻家庭和社会经济负担,获得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09年3月~12月家庭病房60名患者,年龄60~95岁,平均68.3岁,其中女32例,男28例。根据随机抽样的原则,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间年龄、性别、文化程度、诱发因数、经济条件等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评估患者的自理能力和自理需要:老年人从领导岗位或工作单位退休后,生活方式发生了改变,一旦生病,心理负担重,影响着生活质量。护理人员根据健康档案资料,登门发放心理调查表,包括:患者的一般资料,身体状况,心理状态,社会支持,生存质量,掌握患者的心态。依据奥伦自理学说提出的自理需要,评估患者普遍性的自理需要,发展性的自理需要,健康偏离性的自理需要,有针对性地实施心理护理,让他们正确看待进入老年期的社区环境和家庭环境的变化,正确认识生老病死的自然规律以及学会在病理状态生活的重要性,从整体护理的角度把人看作是一个完整的人,从身心各方面考虑人的健康状况。
1.2.2设计恰当的护理系统:老年患者平均年龄偏高,记忆力较差,病重复杂,根据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应用自理缺陷结构,在全补偿系统、部分补偿系统和支持教育系统中,选择一个恰当的护理系统并结合患者治疗性的自理需要的内容,寻找干扰或影响实现自理能力的阻力,制定详细的可行性的护理计划,以满足自理需要的目的。
1.2.3干预措施
1.2.3.1健康宣传:通过定期家庭访视选取患者需求度最高的健康问题,通过观察、面对面的交流,选择有效的、具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并执行。如通过发放健康教育卡进行护患沟通,利用简明形象、生动的文字,通过患者及家属阅读达到宣传的目的,介绍饮食、休息等方面的注意事项,告知药物的名称、用途、服药时间、次数,有利于患者提高治疗的依从性,自觉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根据季节变化更换宣传内容,帮助患者增强季节性保健意识,随时了解患者的掌握情况,提高患者的主观能动性,增强自我护理的意识。对需要特殊护理的患者,按护理程序绘制简单、易懂的流程表并向患者及家属反复演示直到会操作为止,达到自理的目的,以提高生活质量。
1.2.3.2电话回访:是一种随着医学模式转变而出现的开放式健康教育的良好方式,使护理教育从医院走向社区,把封闭式服务转变为开放式社会化服务[4]。开设电话咨询的作用,对患者提出的用药及护理知识,物质代谢的特征,深入浅出地进行讲解,并向患者询问护理计划的执行情况,自理能力的提高程度,及时给予适当鼓励,增强其自信心。
2结果
两组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和生活满意度量表(SWLS)比较:试验组较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两组ADL和SWLS比较()
项目
干预前
干预后
t值
P值
ADL
25.32±4.72
30.89±3.56
6.93
<0.05
SWLS
68.08±19.61
92.88±8.48
2.313
<0.05
3讨论
3.1自理理论有其应用的必要性。卫生服务的全球战略目标是人人享有卫生保健。随着我国老龄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加,子女工作负担重、生活节奏快,不能过多的照顾老人。奥伦自理模式给医护人员提供了理论指导,根据社区老人的具体情况进行护理,帮助老年人正确掌握生活自理知识,使其沿着强健—疾病的正方向发展,发挥出最高健康潜能。
3.2自理理论有其应用的广泛性。国内的调查表明,家庭照顾者希望通过专业人员的帮助,掌握家庭照顾技巧及疾病的护理方法[5]。社区医护人员为不同人群、不同层面的人们提供各种疾病的护理饮食指导、用药指导、精神指导、语言治疗和健康访问,缓解疼痛以及生活照顾等多项服务内容,奥伦自理模式有其应用的广泛性,能较好地提高其自理能力,有利于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水平,改善心理状态,促进躯体功能恢复,还可改变家属和照顾者的精神负担,达到共同恢复和促进健康,身心和谐的最佳状态。
3.3自理理论拓展了护士的知识面。多元文化护理要求护士按照不同护理对象的世界观、价值观、、生活习惯等采取不同的护理方式,满足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健康护理需求[6]。社区护理与许多学科之间有着交叉及渗透,这就对护士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不仅要精通本学科的专业知识,还应具备广博的心理学、社会学、老年学等学科的独立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针对每个患者“量体裁衣”制订出相应的护理措施,并不断修订护理措施,维护和促进患者的健康。
4参考文献
[1]李继坪.社区护理[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102.
[2]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我国城市居家养老服务研究报告[R].2008:1.
[3]殷磊.护理学基础[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58.
【中图分类号】R362【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005-0515(2010)012-0140-02
1 首先做好体检前准备工作
1.1 告知体检前注意事项:
1.1.1 常规通知体检者体检前3天,清淡饮食,不饮酒,停服对肝肾有损害的药物,避免情绪激动,保证睡眠充足。
1.1.2 患有高血压、冠心病需要长期服药者,可在体检前一天晚上睡前或晨起服用常规药品,以防止意外发生。
1.1.3 通知老人按时到指定地点候车,体检车上要备有医护人员及抢救器材和药品。
2 营造一个舒适和谐的体检环境
2.1 宽敞、舒适、明亮的体检大厅布置要恰当,如:座椅放置要整齐,有明显路标及各科室布局图,白色墙壁上挂有健康知识及常见病防治图文宣传栏等。
2.2 营造人性化的体检环境。考虑的高龄老人大多数反应缓慢,腿脚不利索等特点,为防止意外伤害,保证安全,整个大厅地面铺上地毯,所有厕所地面都铺上防滑垫,除洗手池和小便池以外墙体都装上扶手栏,使用座便。确实做到尊重,爱护和体贴老人,把人性化服务的宗旨“以人为本,以老人的安全和满意为本”落实到实际工作之中。
2.3 大厅内设有饮水设施及配备轮椅护士,使老人体检时有如到家的温馨感受。
3 强化导医素质
3.1 导医选择:挑选年轻、热情、有爱心及责任心、知识全面、沟通能力强的护士担当。
3.2 导医岗前培训一个月:培训导医流程、熟悉工作环境 、工作范围、强化注意事项、服务标准,导医礼仪等,经考核合格方能上岗。
3.3 导医实行一站式服务模式 老年人属于弱势人群,无人陪护,身边需要他人帮助,尽量减少走动、离开座位,防止走失和意外发生。
3.3.1 按导医人数平均分配每个导医体检人数,由始至终带队有序进行体检。
3.3.2 各组导医先做自我介绍,使体检者认识和了解本组导医,有利于沟通和联系。
3.3.3 各组导医依据体检者自身条件以弱者优先的原则依次编号,按编号顺序体检,各组体检者检完一个项目后交替轮换下一个体检项目,直至体检项目全部检查完为止。这样做到有秩有序、无声、不乱的高效良性体检。既要缩短体检停留时间又要保证工作效率。
3.3.4 体检完后导医代表清点体检人数到餐厅用餐。
4 确保体检中安全
考虑到体检者均为75岁以上老人,体检者中存在行动不便、反应迟钝等特点,把“安全第一”作为护理工作首要任务。
4.1 严格 “三查四对” 体检前、中、后查对编号、姓名、性别、人数,确保无体检者走失或检查项目漏项。
4.2 每天固定体检时间及人数,早7:30~9:30,每天体检60人左右,一来防止老年人因空腹时间过长而引起低血糖;其次,大热天时,可防止天气太热而造成一些应激反应如血压升高、心绞痛等发作,所以每天体检时间不宜过长,大约2小时左右,相对固定人数。保证体检质量和安全。
4.3 开通绿色通道。
4.3.1 体检中发现有潜在危险时,要及时报告医生并告知体检者。如血糖过高或过低、血、尿常规中异常结果立即报告,当场处理,如果体检者已离开要千方百计通知本人及家属,以免耽误病情,贻误及时治疗良机。
4.3.2 体检中如有体检者血压心率过高或过低,护士应立即与医生沟通,给予相应处理,暂停体检;引导体检者到指定地点休息,待血压心率平稳后再继续体检其他项目,避免病情恶化,保证安全。
4.3.3 体检中心要设有急诊抢救室,成立抢救小组,开设绿色通道。一旦意外发生迅速启动绿色通道,使患者能迅速得到应急处理。
5 体检后的工作
中图分类号:R248.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349(2009)12―0081―02
高龄老人由于骨质疏松,骨脆性增加,在轻微外力作用下很容易发生股骨颈骨折。因其愈合能力差,股骨头坏死的发生率高,全髋关节置换术是较理想的治疗方法,可达到解除髋关节疼痛,改善髋关节功能的目的,可以让患者早日下床活动,减少并发症。本院2007年1月~2008年12月共收治44例高龄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现将手术护理配合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患者44例,男7例,女10例;年龄70岁~85岁。均因为摔倒致股骨颈骨折。高血压、心功能不全、糖尿病、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都在术前将症状控制在稳定的状态。均在硬膜外麻醉下进行单侧全髋关节置换术,人工髋关节采用混合型固定,即髋臼假体采用非骨水泥固定,股骨假体采用骨水泥固定,手术时间1~2h,无1例发生手术并发症。
2 手术前的护理
2.1 工作人员的准备 高龄患者体质差,常合并有慢性病或多器官功能异常,手术中易发生麻醉意外和并发症。因此,手术护士必须经过专门的培训,有熟练的手术配合技巧,应变能力强,有高度的责任心和敏锐的观察力,及时处理紧急情况。根据高龄患者的情况,制订详细的手术护理计划,术前作好充分的准备。
2.2 患者准备 巡回护士于术前1天到病房进行术前访视。详细阅读病历,了解医生的手术计划和患者的病情。特别要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高龄患者心理依赖性强,怕痛,担心自己是否能承受手术,害怕给亲人带来负担,对手术恐惧。耐心向患者介绍手术和麻醉的必要性及手术室的环境、手术的流程、手术和麻醉的配合,术前的注意事项,主动向患者介绍医院的先进技术和设备,介绍成功的经验,使患者增强信心,以取得其积极配合,保证手术顺利进行。高龄患者骨质钙化,身体协调能力差,加上骨折疼痛、伤肢牵引,不能变换,为了使患者能够适应手术和麻醉时的侧卧,指导家属按摩患者的肢体和关节,做健侧膝关节、髋关节的屈伸运动及颈部的前屈、后仰、旋转运动。按摩时动作轻柔,活动时动作缓慢。幅度由小到大,逐步进行。
2.3 特殊物品准备 本院使用由器械商提供的全髋置换器械,要求提前一天送到手术室。由器械护士负责接收和清点,严格检查假体配套器械的性能和质量,型号是否齐全,重新清洗后送高压灭菌。手术使用的吸引器、高频电刀、电钻、电锯等调试好,电池充好电备用,确保使用时功能良好。
3 术中护理
3.1 巡回护士
3.1.1 热情接待患者 把高龄患者当作自己的长辈,关心安慰患者,耐心回答患者的提问,对患者的要求尽可能满足,以减轻患者对手术的恐惧。
3.1.2 做好保温措施 高龄患者体温调节功能较差,抵抗力降低,容易着凉,易导致术后并发感染。应提前调节好手术间的温度,保持在24℃~28℃,湿度保持在50%~60%,切口周围盖好被服,做好保暖工作。
3.1.3 安置舒适的麻醉及手术 在安置硬膜外麻醉时,取健侧卧位。翻身,需与医生配合进行,一人牵引患者的患肢并随着患者身体的转动慢慢转动患肢,另一人轻轻托起患者的身体慢慢侧转。老年入骨骼疏松,软组织钙化,脊柱缩短和后凸,给麻醉穿刺带来一定困难,应协助病人摆好麻醉。护士可用双手抱着患者的头及屈曲的腿部,稍用力向内弯,使背部突出,便于麻醉。高龄患者皮肤弹性差,容易形成褥疮。故对其皮肤易受压部位进行特别的护理,安置手术侧卧位在患者的骶尾部和前方耻骨联合部位用软枕垫好,再用固定器固定,使骨盆在手术中不发生任何摇动。骨隆突处、着力点的部位均用软枕垫起,高度合适,固定不能太紧,以免发生骨折或韧带损伤,并注意保护会消毒时不让碘酒流入灼伤病人,在医生植入髋臼假体时认真核对手术床的位置是否放正,以保证假体正确无误植入到位。
3.1.4 做好静脉穿刺 高龄患者皮肤弹性差,血管硬化,静脉穿刺有一定困难,这就要求护士要有过硬的技术,常规使用静脉留置针,静脉穿刺部位尽量选择在未受压的上肢,血流充沛,弹性好,容易固定的血管。预防术中输液不畅影响液体的进入。
3.1.5 密切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 老年患者常合并高血压及心功能不全,代谢率差,对品敏感性高,少量物就可使血管扩张,血压下降,心理紧张患者,加上刺激,又可使血压升高,术中易并发心脑血管意外。所以术中必须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情况,如体温、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表情及出入量等,特别是麻醉用药后、磨削髋臼和扩大髓腔时,放入骨水泥后等关键时刻。术中应及时评估手术的出血量多少,注入骨水泥前吸入高浓度氧,以提高吸入氧气的氧分压,并要补足血容量,经常询问患者的感觉,告知如有不适应及时告诉医务人员。如果发现患者有不适反应,及时采取措施,因为高龄患者对手术、创伤应激反应特点是适应能力降低,对剧烈的刺激作出不相称的低水平的应答,病情变化快,稍一迟疑就可能造成难以设想的后果。
3.2 器械护士配合要点
3.2.1 熟悉手术器械和手术步骤 准备两个无菌台。将全髋手术器械与骨科常用手术器械分开放置,全髋器械按手术步骤的先后、型号大小有序排好,方便传递,注意观察手术步骤,正确、迅速传递器械。
3.2.2 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 巡回、洗手护士要严格遵守及监督手术中的各项无菌操作,尽量减少人员的走动。铺手术巾时注意封闭会阴,在进行患肢复位时注意提醒医生不要移位手术铺巾及碰触周围物品,以免破坏手术的无菌区域。发现手术巾浸湿后,及时覆盖干燥的无菌手术巾。
1 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与特点
人口老龄化是指总人口中因年轻人口数量减少、年长人口数量增加而导致的老年人口比例相应增长的动态。国际上通常把60岁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达到10%,或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7%作为国家或地区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标准。我国于2000年第5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已进入老龄社会,2010年,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占13.26%,比2000年人口普查上升2.93个百分点,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占8.87%,比2000年人口普查上升1.91个百分点[1]。
根据全国老龄办的《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中指出,我国老龄化进入快速发展期,且地区发展不均衡,老龄化超前于现代化,预计到2050年,老龄人口将达到4亿。
2 老龄人群对健康需求的特点
2.1多元化 健康教育、急症救治、慢病防控、疾病康复、临终关怀、心理干预等,形成了老年人对健康的需求的多样化。健康教育内容需求中,生活方式指导、药物指导最受欢迎,分别占总人次的37.6%和30.3%。调查显示,老年人对健康服务的客观需求方面有慢性病系统管理、康复指导、照顾者培训、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等,主观需求方面有上门服务、慢性病管理、保健指导、健康档案、饮食指导、照顾者培训、专科护理、康复指导、技术性护理操作及家庭病床等。
2.2保健知识缺失 医疗保健知识的欠缺是国家教育体系的一块短板,而老年人获得医疗保健知识的途径则更为有限。需求的首位是多发病的有关知识,其次是心理卫生保健知识、饮食与运动指导[2]。老年患者最喜欢阅读和听讲座两种形式获取知识,采取老年人喜闻乐见和容易接受的方法,能使老年人更加乐意接受各种增强身心健康的方法,并且与相关健康工作者多交流,进一步促进相关知识的传授。
2.3治疗周期长 全国卫生服务调查表明,老年人群中60%~70%有慢性病史,人均患有2~3种疾病,疾病的治疗周期长,费用高,如加上治疗好转后的康复时间,平均住院日远高于普通患者。
2.4盲从性 看病难、看病贵,以及保健知识的欠缺,直接或间接地导致了老年人对健康需求的盲从性,医院内出现的"医托"、街边的各种"治疗体验馆"的存在,客观地表明老年人求医问药盲目性及从众心理。而老年人的盲从使本已不规范的医疗保健市场变得更加混乱。
2.5医疗费用高,支付能力有限 与总人口相比,老年人具有高患病率、高伤残率、高医疗利用率的特点,而目前缺乏为老年人制定的专门政策措施。目前,疾病谱正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发生根本性变化,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等慢性病已取代传染病成为我国居民疾病中的头号杀手。慢性病是一种长期累积性疾病,主要侵袭对象就是老人。据统计,一个60岁以上的老年人的医药费用将占用其一生医药费的80%以上,老年人住院费是平均费用的1.44倍[3]。与高支出相对应的是老年人较低的支付能力,绝大多数老年人已经退出劳动领域,收入大幅减少,经济状况较差。
3 老年人群健康保障体系现状
3.1政府各部门协作问题 国家对老龄化问题给予了高度重视,成立了老龄工作委员会等专门管理协调机构,另外,民政、劳动保障、卫生计生委等部门都在智力于做好老年人健康保障工作,且在养老、医疗保障方面已取得了初步成效,但现阶段的健康保障机制仍存在弊端。政府各部门虽然各有分工,但缺少必要的协作与沟通,例如:民政部门主抓养老机构的体系建设中,养老院很难为老人们提供快捷便利的医疗需求,也未建立与医疗机构相关的联运机制;国家卫生计生委近年推出的居民健康卡是一项重大的惠民举措,具有前瞻性,为实现资源共享、异地就医打下了基础,但与劳动保障部门实施的"医保卡"是何种关系,能否合二为一,真正方便患者使用?
3.2老年医疗服务体系有待完善 目前,国家并未有一套针对老年病医疗机构的评价体系,许多综合医院认识到老年患者的特殊性,纷纷成立了老年病房,也出现了各种体制的老年病医院,但多是从供需角度、自身利益出发,很少体现公益性,更缺乏适合老人的就医和转诊流程。
3.3医院服务内涵建设不能适应老龄化社会的需求 "三好一满意"活动的开展,是"以患者中心"医疗服务宗旨的延伸,医院虽采取了很多举措来提高服务质量,延长门诊时间、建设绿色通道、提倡优质护理服务等等,但候诊时间长、诊查时间短、住院时间短是大型综合性医院在现行体制下无法改变或不愿改变的事实。
4 老年医院服务模式建立的意义
医院服务模式的发展变化,是适应老年社会化的需求,也是完善我国医疗服务体系建设的重点。老年人的健康保障问题已经是现今健康服务业需解决的重要内容之一[4],老年专科医院的建立是老年医疗服务体系的必要补充,是体系的核心,只有完善的老年医疗体系才会使老年人真正享有质优、价廉、安全、适宜、方便、有效的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老年健康服务需求,才能有利于提高老年人的健康期望寿命与生活质量。
5 转变医疗服务模式,适应老年化社会发展
5.1倡导建立老年专科医院 建立老年病专科医院的评价体系,作为完善医疗机构评价体系的必要补充,是适应我国医疗保障现状的必然,老年专科医院应有其特定的专科地位、鲜明的老年专科医院办院宗旨,注重老年人群的健康需求,将老年病整体治疗康复能力作为评价重心,突出老年病服务特色。老年病专科医院的功能定位、管理经营评价考核指标都应区别于综合性医院。更应侧重社会效益、人民群众的满意度,同时强调患者安全、医疗质量、服务效率的考核因素。
5.2以老年专科医疗为核心,逐步建立完善的老年医疗服务体系 应推进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等加强合作,在养老服务中充分融入健康理念,加强医疗卫生服务支撑。建立健全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之间的业务协作机制,明确功能定位,鼓励开通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的预约就诊绿色通道,协同做好老年人慢性病管理和康复护理。增强老年医疗机构为老年人提供便捷、优先优惠医疗服务的能力。应统筹医疗服务与养老服务资源,合理布局养老机构与老年病医院、老年护理院、康复疗养机构等,形成规模适宜、功能互补、安全便捷的健康养老服务网络。
5.3建立老年医疗的服务模式 老年医疗服务模式应从单一的疾病治疗转向健康教育、预防、保健、心理干预、康复为一体的整体服务模式[5],目前的综合性医院很难实现这一模式转变,老年病专科医院的建设应围绕这一模式,强化医护人员职责,强调社会心理干预、功能康复、舒缓治疗和生命关怀,对老年患者进行综合评估,全面分析,维持老年患者的功能完整性和提高生活质量。老年专科医院及综合医院老年病房可依托现有医疗平台,探索开设无陪护老年病房,积极开展"医养结合"医疗护理,将老年无陪护病房发展成集医疗、护理、养老和康复为一体的病房模式。无陪护病区采取健康教育、医疗、护理、心理干预、康复、托老、临终关怀等多位一体的运行模式。无陪护老年病房的运营理念重点是将护理时间还给护士,将护士还给患者,让患者及其家属真正得实惠、享便利,所提供的人性化、专业化的优质服务让人印象深刻。老年病房可结合不同患者的自理情况,分为自理型、半自理型、全护理型、临终关怀等类型,并根据收治对象的不同需求确定不同服务内容;根据患者和家属的要求,设置"无陪护全程托护病房",接受医护人员全天候的精心治疗和护理;为老年患者提供保健和活动场所,为老年患者提供丰富多样的无陪护服务,满足老人们的各种需要。
5.4制订行业标准,规范医疗行为 行业标准的缺失,使老年医疗服务整体质量不高,规范性差,医护团队的配备、查房的标准、护理的范畴、环境建设、服务流程均应建立统一评价标准,严格落实老人们的安全目标,形成标准的老年慢性病治疗病房、长期护理病房、康复病房及临终关怀病房。老年专科医院应充分重视老年医疗照料的连续性,诊疗及护理需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技术操作规范,并逐步向老年医疗服务体系的其他机构推广,使老年医疗服务进入一种规范化管理状态。
5.5重视老年人心理干预 了解老年的心身特征,针对老年期常见的心身疾病和防治方法,解决老年人常见的心理卫生问题,加强老年人的心身保健。每位老年人的具体心理状况不同,针对性别和年龄的差异,对不同个体实施具体化的干预方法。采用认知重建、心理应付、问题解决等技术进行心理辅导和治疗,使有心理问题的老年人重建健康的方法和态度,产生健康的心理与适应性的行为。采取综合干预方法,耐心和患者进行交流,讲解相关心理知识,解答老年人的心理疑问。目前,精神疾病的早期防治和健康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R].2011.
[2]张冉,高玉霞.国内社区老年人心理健康需求及干预现状研究进展[J].老年医学杂志,2011,31(14):2797-2799.
中图分类号:TU246.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1-0275-02
香港与深圳在地缘上比邻而居,有着相似的文化传统。虽然两个城市的意识形态不同,但因为深圳是特区,是改革开放的排头兵,一切有利于深圳乃至全国经济、政治和文化形式发展的模式都可以借鉴和学习。深圳市经济的不断发展,逐渐缩小了与香港在经济领域的差距。因此,借鉴香港社会养老服务的优势,为提高深圳市社会养老服务水平具有重要价值,本文主要从香港养老服务机构护理员的角度进行阐述和分析,以期对深圳养老护理员方面的改革发展提供参考。
一、深圳养老护理员现状
深圳是一座移民城市,有着特殊的人口结构,据深圳市民政局的数据显示,目前深圳60周岁以上户籍老人有15.4万,占户籍人口的6.1%,常住老人约有42万人,占常住人口的4.1%。专家预测,到2015年深圳市老年人口将达到48万人,到2020年,老年人口将达到65万人。如此庞大的老年人口规模同全市仅有养老机构29家的数据是不相称的。政府也关注到了这一问题,在会议上讲到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是今后5~10年重点推进的工作,目前正在加紧建设市一级的养老活动中心,到“十二五”期间将增加2000多张床位,还将整合街道养老院为社会服务,于是,未来将出现很多养老护理员的缺口,不光是机构养老缺乏护理员,目前主推的居家养老,也急需养老服务机构人员上门服务。通过对深圳市养老服务中心相关管理人员的调研,目前深圳有2000多家家政公司,但大部分主要以月嫂、保姆等为主。因此,大力培养具有专业技术能力的社会工作者是解决养老服务人员素质较低、专业水平不高的重要途径,也是解决当前内地养老服务水平较低的一个重要途径。
二、香港养老服务机构护理员现状及特点
截至2010年,香港总人口达706.8万人,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例为12.2%。由于香港的强制性公积金制度是2000年12月1日开始在全香港推行,所以现在的多数老年人并没有国家保障的养老金。因此,香港社会在养老保障问题上的解决更多依赖于服务保障,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日益加深,香港养老服务体系日趋完善,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服务体系。其中服务水平的专业化是特别重要的一方面。
1.香港高度重视养老服务专业人才的选拔和培养。在香港,社会福利署对于老年服务机构的各类专业人员,包括社会工作者、医务人员、护士、护理人员、心理专家、康复以及理疗师等的使用安排都有比较明确的规定。在不同的养老服务机构配备各专业人员的比例不同,其中以护理人员为主,并对各种专业服务都明确规定了要求,实现了服务队伍专业化。同时,在社会福利署内部,对专业人员的要求也非常严格。在社会工作的教育培训方面,香港大学早在20世纪50年代初就开始了社会工作教育,发展至今,香港已经拥有了非常完善的社会工作教育及培训制度,各个高校每年为社会输送了大量的专业社工。由于香港社会对社会工作者需求较大,并且要求有较高的专业服务技能,因此,社会工作者在香港社会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有较好的社会地位与收入,所以香港社会工作者队伍较内地更加成熟和稳定,相应的制度安排也更加完善。社会工作者上岗以前,不仅要在高校接受全日制教育并获得社会工作学位,还要有实践经验,即获得社区服务的专业培训;即使上岗后,也要根据社区服务的新要求,不断接受再培训,以达到适应社会发展的新要求。
2.要求严格化。社会福利署自2000年11月起,开始推行“安老服务统一评估机制”,是由认可评估员(均为专业人士,如社会工作者、护士、职业治疗师和物理治疗师等)采用一套国际认可的评估工具,评估委员会就申请人的自我照顾能力、身体机能、记忆及沟通能力等方面做全面的评估,从而识别申请人的长期护理需要,并编配合适的长期护理服务。统一评估机制的推行极大地增加了安老服务编配的合理性,成为香港安老服务的一大特色。
三、香港养老服务机构护理员的实施对深圳市的启示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香港的养老服务已走过50多年历程,其水平可与世界许多经济发达国家媲美,虽然香港与内地体制不同,但其老年社会福利服务的宝贵经验无疑值得我们学习,其作为一个发展比较成熟的老年社会福利模式,对于内地来说有很多值得借鉴的地方,其回应人口老龄化压力的种种理念和措施很多是可以直接用于内地的养老事业的。人员素质是养老保障机构管理和服务的关键。这里的人员不仅包括普通的护理人员,还包括管理人员,即从事养老保障服务行业的所有人员。要提供高质量、人性化、专业化的养老服务,做好对养老机构的人员培训十分重要。这个培训的目的不仅仅要让管理人员和服务人员树立良好的为老年人服务的意识和“服务出效益”的思想,做到熟悉和掌握本职工作中基本的医疗救护、日常生活照料、房间环境布置,还要做到能认真与老人谈心、聆听老人的倾诉、排遣老人心中的苦闷、帮助老年人开心以及对老年人进行正确的心理引导。第一,专业人员的教育与培训。福利社会化和老年服务行业刚刚兴起,这个领域的专业人才和职业人员极为短缺。老年服务是一个需要专业技术和热情、耐心、爱心的行业,所有从事老年服务工作的人都需要接受全流程以及分类服务的专业培训。第二,建立老年保障与服务的教育机制。老年保障与服务是各个国家都必须认真对待和从事的一项长期工作和任务,在全球老龄化的形势下更显得紧迫和必要。但是要真正做好这项长效的工作,首先要建立科学的教育机制,把养老保障的理论和科学知识的教育与专业化的培训结合起来,让政府和社会共同参与实施。做好养老保障与服务上游的老年保障的理论研究和专业及技能教育,中游的老年社会保障的机构建设及各类人员培训及其下游的老年保障与服务的实践和完善等各环节的规划和实施。第三,开设老年保障的专业课程。从产业的角度看,要做好养老保障服务工作,培养合格的人才是关键。深圳地方政府组织与有关大学和科研机构联合,研究开设《老年保障学》、《老年心理学》、《老年护理学》和《老年经济学》等课程和其他与之有关的具体的专业课程,为养老保障服务培养高质量的合格的管理人员和专业人才。第四,做好养老保障服务人员的专门技能培训。对于从事养老保障服务必需的知识和技能,养老保障和服务的主管部门要制定相应的政策规定,并对现在养老机构和社区从事养老工作的管理人员和服务人员进行一次梳理,要求他们定期参加必要的知识和职业技能培训,并对其进行严格的上岗考核。
养老是社会问题,也是一项产业,更是一项事业,如何为老年人提供优质服务,让他们健康安享晚年,是近年来社会、政府关心的问题,同时也是社会文明程度的标志。我们看到许多发达国家在对老年人的服务方面的确做得很好。深圳的养老服务虽然起步较晚,但是优势明显,邻居香港已经很完善,我们可以向它学习,相信深圳的养老服务一定会取得较好的成绩。
一、相关概念的阐述
(一)人口老龄化。
顾名思义,即社会中老年人口所占比重达到了一定数值,并持续增高。国际上通用的标准是,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10%,或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7%,即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处于老龄化社会。而数据显示,早在2000年,我国就已经进入到老龄化社会。
(二)养老模式。
对于笼统的养老模式概念,并没有统一标准,有文章指出,“养老模式是由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及与此相适应的社会经济制度、思想观念和社会习俗决定的有关养老的内在规定性及其运行原则的理论概括。”1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开始重视养老模式的创新与完善。
二、曹宅镇概况及人口现状
(一)曹宅镇概况。
曹宅镇隶属于浙江省金华市金东区,地处金义经济走廊的中心位置,素有“柑橘之乡”、“建材基地”之称,资源丰富,经济繁荣,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是原金华县四大重镇之一。近年来,工业以乳制品、酿造、仿红木家具、建材等为主导行业的特色更加明显,农业以柑桔、葡萄、特种养殖为特色的产业布局更加合理。在此基础上,经济有了更为显著的发展,其所实行的养老模式也较有代表性。
(二)曹宅镇人口现状。
曹宅镇现有人口4.3万,老年人口8041人,占总人口的18.7%。根据国际上通用标?剩?无疑已经进入老龄化阶段。2013年以来,曹宅镇以“保基本、全覆盖、可持续”为主要思路,积极探索老龄化时代背景下农村社会养老新模式,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基本实现了全覆盖,初步形成了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支撑”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一定程度上来说,曹宅镇在应对老龄化问题的过程中,已发展出一套有地方特色的养老模式。
三、浅析四种主要养老模式
(一)留守养老模式。
1.留守养老模式概况及其特点。
“留守”一词对我们来说并不算陌生。本文所指的“留守养老”,即不接受社区的实质,仅接受国家的基础养老金以及村委会所提供的65元到80元不等的补贴,孤身一人居住在家庭中,老人自己负责日常生活的养老方式。
2.实行留守养老模式的原因。
第一,老人自身原因。受传统文化影响,他们选择自己在家颐养天年,不愿意外出。或是认为自己仍然有独自生活的能力,能够照顾自己的饮食起居。
第二,子女问题。一是子女都不愿意赡养老人,老人自然而然必须得一个人生活;二是家庭中的子女长期外出务工、求学,由于客观原因无法在家中照顾老人;三是老人原本未生育子女或是子女已经去世,老人膝下无子无女。
3.实行留守养老模式的利弊。
这种养老模式,一定程度上尊重了老人故土难离、落叶归根的归属感。在这种模式下生活的老人,大多性情孤僻,不愿与外界交流。同时,大部分老人的居住地条件不良,家中摆设简陋、环境较差。此外,老人的存在感较弱,假如发生了意外,外人发现并给予帮助的可能性较小。
(二)居家养老模式。
居家养老模式不同于留守养老模式。留守养老模式下的老人是自己照顾自己的饮食起居,有种“自生自灭”的意味。而在居家养老模式下,老人的日常生活都有其他人的帮助,老人并不需要自己负责衣食住行等。
1.居家式外出养老模式。
(1)居家式外出养老概况及其特点。
居家式外出养老和外出式居家养老是同一个概念。其核心是“居家”。但是这里的“家”并不是老人自己所居住的地方,而是老人养老所居住的家庭。包括赡养老人的子女居住地,或是有偿照顾老人的家政服务人员的居住地。这也意味着老人并不是在自己的家中终老。
(2)实行居家式外出养老模式的原因。
实行居家式外出养老模式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第一,父母抚养子女,子女赡养老人几乎是中华文化传统,也是法律规定的义务;第二,老人由于自身观念原因,不愿意在养老院居住,在家中养老无疑是最好的选择;第三,无论是子女还是家政服务人员,在照顾老人起居方面,相对于老人独自生活时方便。
(3)实行居家式外出养老模式的利弊。
老人与子女生活在一起,无疑传承了子女应尽“孝道”的传统,是数千年中华文化所提倡的美德,很大程度上弘扬了社会公德。同时,老人不论是与子女还是家政服务人员生活在一起,内心的孤独感会得到不同程度的削弱,共享天伦之乐。而老人自身的健康和安全也会受到重视,降低意外发生的概率。此外,也会减轻政府的财政负担,将一部分财政支出转移到了子女身上。
随着上世纪末计划生育的严格执行,“四二一”的家庭结构模式成为了社会中的主流,由子女负担赡养老人的义务,会加重中青年的生活负担。同时,子女与老人的生活方式存在一定的差异,在长久的相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矛盾,不利于家庭的和睦。
2.居家式社区养老模式。
居家式社区养老与居家式外出养老存在明显的区别。居家式外出养老更多地把对供养老人的负担转移到老人子女身上,而居家式社区养老强调了家庭照料和社区服务的结合。这种模式得到了范围越来越大的推广。
(1)居家式社区养老模式概况及其特点。
近年来,居家式社区养老模式得到了极大推广,越来越多的民政部门倾向于发展此种模式。居家式社区养老是在传统居家养老的基础上,与社区服务相结合,由民政部门负责组织建设农村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社区或村委进行辅助,雇佣专业人员对老人的生活起居予以照顾的养老模式。它结合了居家养老和机构养老的优点,是一种比较有综合优势的养老模式。数据显示,曹宅镇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伙食费仅2元至4元。
(2)实行居家式社区养老模式的原因。
可以说,居家式社区养老模式是在居家养老和机构养老的不断磨合中产生的。首先,传统的居家养老给老人的子女带来了极大的负担,在工作之余照顾老人起居显得力不从心。其次,机构养老所需费用极大,对于一般家庭而言,每个月的养老支出会是一笔巨大的开销,许多家庭都负担不起。在这种情况下,避免了两种模式缺点的居家式社区养老模式便应运而生了。
(3)实行居家式社区养老模式的利弊。
不难看出,居家式社区养老模式在目前所实行的养老模式中具有优势地位。它既避免了留守养老的老人独自生活的孤独感,又避免了子女因经济支出过大的压力,还在很大程度上削减了政府对养老机构建设的财政支出,减轻了财政负担。
但是,这种模式的实行也是有其缺点的。根据曹宅镇居家养老中心各季度就餐人员名单显示,2014年底,曹宅镇就餐老人为991人。但是到了2015底,就餐人数反而减少至931人。有不少老人表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所提供的饭菜并不是很合口味。同时,也有部分老人子女对社区养老存在顾虑。
(三)机构养老模式。
机构养老模式明显不同于居家养老模式。此种模式强调的是将老人集中起来一起生活,提供生活帮助,以满足老人们的日常生活需求。但是在此种养老模式下,养老机构并不是无偿照顾老人,需要老人自己或是老人的监护人支付一定费用。
1.机构(公办)养老模式。
(1)机构(公办)养老模式概况及其特点。
机构(公办)养老模式即集中养老模式,由有关部门负责建设、维护敬老院基础设施。而曹宅镇所属的金东区,下辖的每个乡镇或街道都建有一所敬老院。曹宅镇敬老院位于?蛭鞔澹?内设有老人宿舍、食堂、开水房以及浴室,基本能满足日常生活需求。
(2)实行机构(公办)养老模式的原因。
根据对曹宅镇敬老院的实地调查,大部分居住在这的老人,都是无子无女,仅靠国家补贴和村委补助,或者退休工资维持日常生活。少部分由于子女长期在外,或是由于工作繁忙无暇照顾老人,家庭情况也不是很富裕。此外,民政局对特困的“五保”老人的集中供养也是将其安置在敬老院。
(3)实行机构(公办)养老模式的利弊。
相对于留守养老的老人,居住在敬老院的老人情绪状态明显开朗很多。有许多老人在日常生活中结伴出游,身心得到舒展。
在实行公办的机构养老模式中,有关部门既要负责敬老院的基础设施建设,维护日常安全,又要注意老人的健康状况,大大加重了政府财政的负担。对投入经济建设有一定的影响。
2.机构(民办)养老模式。
(1)机构(民办)养老模式概况及其特点。
机构养老模式中,民办与公办存在一定差别。机构(民办)养老模式,即民间资本参与社会养老服务工作,利用民间资本、社会力量投资兴办养老机构。由于民间资本的投入具有回报性,在服务水平更高的同时,费用相对于公办养老机构也高很多。
(2)实行机构(民办)养老模式的原因。
伴随着社会工业化发展,农村空巢老人数量居高不下。曹宅镇敬老院已达到饱和状态,在进行扩建之前显然不能容纳更多的老年人。而敬老院的扩建,意味着政府需要负担更繁重的财政支出。同时,一些富裕家庭子女无暇照顾老人,又对公办敬老院的服务水平存在一定顾虑。民办养老机构的兴起无疑能解决燃眉之急。
(3)实行机构(民办)养老模式的利弊。
民间资本参与社会养老服务工作,能够满足社会养老多样性、多层性需求,一定程度上能缓解政府财政负担,提高老人服务水平,打消老人子女顾虑。是社会发展的新型养老模式。
民办养老机构以私人经营为主,服务人员层次不一,特别是近年来媒体曝光的“毒保姆”事件,给老人的安全造成了隐患。此外,高额的费用也使一些家庭望而却步。
四、实行养老模式过程中的主要问题
(一)留守养老方面。
一是留守老人数量庞大,民政部门和村委无法将关心落实到每位老人身上。二是留守老人居住地较为分散,管理工作较为困难。三是留守老人与外界沟通较少,突发状况频繁发生且不可避免。
(二)居家式外出养老方面。
一是存在子女之间互相推诿的现象,老人无法受到良好的照顾。二是老人外出居住并未告知有关部门,对有关部门的管理工作加大了难度。
(三)居家式社区养老方面。
由于养老服务照料中心量大面广,村情不一,运行过程中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少数村干部不够重视,存在重建轻管现象;二是炊事员队伍不稳定,调整面过大;三是少数村资金管理不规范,不按规定向服务对象收取费用,运行成本过高,集体经济压力较大;四是部分老人难沟通、难管理。同时,居家式社区养老服务种类较少,注重老人的衣食住行,偏重于对老人日常生活的护理,却对老人的心理状态疏于关心。
(四)机构(公办)养老方面。
一是历史遗留问题较多,由于历史原因,敬老院建设用地手续不规范,土地权证和房产证明无法办理。二是功能不完善,敬老院以居养型为主,护理功能缺乏,不能满足特困老人多样性多层次的养老服务需求。三是管理服务人员专业化水平不高,现有的管理人员基本上是退居二线的村干部担任,服务人员普遍年龄偏大、文化程度偏低,并没有经过专门的系统培训,管理和服务水平不高。四是专业护理人员招聘难,受职业观念、工作环境及工资待遇等因素的影响,招聘从大专院校毕业、具有专业职称的护理人员难度很大。
(五)机构(民办)养老方面。
一是民间资本新建养老机构建设用地落实难,虽然对民办养老机构的用地政策,各级政府的政策规定及《浙江省养老服务促进条例》都有明确的规定,但受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用地指标的影响,新建养老机构用地难落实。二是民间资本利用企业厂房、商业设施和其他可利用的社会资源进行整合改造,兴办养老机构政策法规上都是明确鼓励支持的,但在具体落实上,相关部门操作规程不明确、效率不高,存在“事难办”的现象。三是民间资本兴办养老机构投资大、风险高、回报期长、政策扶持力度不够大,投资者问得多、落实少,投资比较谨慎。
五、现行养老模式的完善
(一)健全完善长效管理机制,巩固居家养老服务建设成果。
在居家养老服务工作基本实现城乡社区全覆盖的基础上,加强指导、规范管理,保障和规范居家养老服务的长效运行,发挥居家养老服务保障城乡居民基本养老的需求作用。通过督查考核、强化管理,适当提高财政补助标准,开展标准化建设等方法保障规范运行,提升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综合服务水平。
(二)加强管理,完善设施,充分发挥敬老院的托底作用。
敬老院要协调好相关部门,妥善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同时加大整改力度,消除消防安全隐患,保障安全运行。通过改造设施,提升功能,优化服务,促进乡镇敬老院转型升级。探索通过与卫生部门的资源融合、引入专业的管理服务团队等路径,把乡镇敬老院转型升级为区域性综合社会养老服务机构,在承担好特困供养、兜底作用的同时,发挥更好的社会养老服务。
(三)优化服务,加快民?k养老机构项目落地。
加强政策宣传引导,做好工作衔接、协调,对于已经名称预登记的申办单位,做好全程跟踪服务,争取项目早落地,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养老工作。同时进一步拓宽资金来源渠道,鼓励社会企业为养老服务机构投资。
2021护理质控个人工作总结范文1我院为加强护理质量管理,保障医疗护理安全,提高社会及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于20__年成立护理质量控制委员会,对全院各科室护理质量进行统一标准、定期或不定期检查、督导,解决护理管理工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现将20__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如下:
1、健全护理质量管理组织,实行院、科二级质控,各质控组织定期活动,每月组织一次质控分析、总结会议,加强护理质量管理,促进护理质量持续改进。
2、制度管理,进一步完善护理工作制度、护理人员职责、护理质量标准等,并组织实施,重点抓好落实工作。
3、护理管理人员及各级质控组织认真履行职责,抓好管辖部门护理质控工作。
4、科二级质控组织定期开展活动,护理部组织院质控小组每月进行全院护理质量检查一次,并把质控情况进行反馈,针对存在问题进行原因分析,提出整改措施,复查整改效果。
5、质控组织每月进行一次自查自评,护士长平时随机抽查,对存在问题进行原因分析,提出整改措施,复查整改效果,达到质量管理成效。
6、薄弱环节、危重病人管理,坚持护士长夜查房制度,检查、指导、协助夜班护士工作,检查督促危重病人护理措施的落实。
7、强化护理人员质量意识,提高护理人员自我质量控制的自觉性,严格执行护理工作规章制度及护理技术操作规程,从思想上重视医疗护理安全,严格执行查对制度。
护理工作中存在的不良事件和安全隐患要求科室积极上报,每月科室。
组织召开护理不良事件分析会;查找工作中的不安全因素,提出整改措施,消除安全隐患,上半年来无重大护理安全事件发生。
8、规范病区管理,对临床科室病区随时进行检查,发现脏乱差现象立即要求整改,并进一步规范。
9、护理文书书写,力求做到准确、客观及连续。
护理文书即法律文书,是总协定医疗纠纷的客观依据,书写过程中要认真斟酌,能客观、真实、准确、及时、完整的反映病人病情变化,不断强化护理文书规范书写的重要意义,使每个护士能端正书写态度,同时加强监督检查力度,要求科内护士长、质控人员定期、不定期进行检查,护理部每月不定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措施,并继续监控。
10、院感方面,按医院感染管理标准,质控人员兼职监控院感,各科室护士基本能认真履行自身职责,虽然其中有一些缺陷,但总体使院感指标达到质量标准。
11、但工作中仍存在一些不足:
①基础护理不到位,新入院病人入院宣教及处置不及时、到位。
②病房管理有待提高,病人自带物品过多,物品摆放凌乱。
③为病人主动服务意识不强,解释欠耐心,满意度调查时有投诉护士服务态度差。
④学习风气不够浓,各科室均不组织科室内业务学习。
⑤护理文书书写有漏项、漏记,内容缺乏连续性,内涵质量不高等缺陷。
⑥各护理人员“慎独”精神差,在护士长不在时或值班期间,不严格执行各项护理规章制度及操作规程。
我们护理工作是漫长而又艰辛的,每天将面临各种不同的挑战,让我们携起手来,为了医院更好的发展,克服困难扬长避短,再创辉煌。
2021护理质控个人工作总结范文2护理安全与患者的生命息息相关,护理服务面对的是需要救治和帮助的群体,在工作中出现任何失误,都可能给患者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甚至承担法律后果。这就要求我们护理工作做到防范于未然。
一年来,我社区狠抓各个护理工作环节,提高护理质量安全,使差错事故发生率降低至最低点,患者满意度不断提高。现将总结如下。
一、社区由科主任、护士长与具备资质的人员组成医疗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负责本科室医疗护理质量和安全管理。
社区医疗护理质量安全管理小组:
组 长:__
副组长:___
委 员:__ __ ___
1、完善医疗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工作职责,工作计划和工作记录。
2、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岗位职责和相关技术规范,操作流程。
3、进行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培训与教育。
4、护理质量安全小组要定期对社区护理安全进行自查、评估、分析和整改。
二、确保门诊静脉输液的安全管理,按照要求巡视病房。
1、静脉输液袋上贴有患者床号、姓名、药物名称、剂量、用法、时间及配药护士姓名的标签,输液巡视卡护士认真、及时填写。
2、静点室内有输液患者时,注射室护士不得离开治疗室。
保证及时有效的观察静点患者,以确保静点患者的安全。护士能够坚守岗位,发现3例患者输液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及时进行了相应的处理。确保了静脉输液患者的安全。
3、落实操作细节,认真执行每一项工作操作标准
严格执行医嘱制度。坚决杜绝执行口头医嘱,静点护士在为患者静脉输液时,要将患者的药品与医嘱认真核对后方可执行,每日进行日间小查对。
4、门诊静脉输液护士严格执行有证上岗
社区门诊静点护士配备多年资深护士。现社区门诊护士配备3名都具有中级以上职称,临床工作__年以上。具有丰富的临床知识,及各种重症的独立抢救工作经验.能够独立完成各项突发应急事件。
5、落实查对制度
门诊静点时候要求操作前反复查对,静脉输液要求夜班写瓶护士及第二天静点护士两人核对,互相把关。现经两人把关今年已发现16人次的写瓶错误,将错误防范在萌芽状态中。操作中查对要做到细节查对,包括患者静脉输液的液体、用药、姓名,患者清楚应答后方可进行操作。
三、严格执行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制度和安全管理制度,杜绝不安全隐患。
1、实行惩罚性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制度和安全管理制度。
有护理人员主动报告的激励机制,护理安全(不良)事件有原因分析和讨论。并不断完善工作流程、落实培训。
2、社区建立护理差错事故防范及处理管理制度,有差错事故的处理、分析、讨论、整改、上报等工作流程。
3、社区建立护理安全公布制度,每季度公布一次并记录。
4、完善风险管理,建立转院交接程序,制定专项护理质量管理制度,如抢救、静脉输液、查对制度等。
5、严格执行“查对制度”,至少同时使用姓名、年龄两项核对患者身份,确保对正确的患者实施正确的操作。
6、科室有设施、仪器、药品、氧气的安全操作、管理措施及交接记录。
7、充分发挥专项安全管理小组作用。
输液安全管理小组等,严格落实防范管理措施并有记录。
8、执行临床护理技术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指南,落实护理技术操作培训计划,熟练掌握静脉输液、各种注射、过敏性休克等常见技术操作及并发症预防措施和处理流程。
四、提高用药安全,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强调两次核对,药品管理实行专人负责制,严格规范护理行为。
1、门诊药品的存放、使用规范管理,每月常规检查一次,按制度规定认真执行和落实。
(1)社区门诊抢救车、抢救箱、常备药品统一规范管理,统一清单格式,保障抢救时及时获取。
(2)办公室护士__专人负责管理急救药品,并在使用后及时补充,损坏或近有效期药品及时报损或更换。抢救车、箱现已更换及补充药品132支。
(3)近期失效药品(三个月失效)用红色标签识别,提示先行使用,高危药品要有醒目标识,定位放置。
2、办公室护士每个月对药品进行自查,社区安全管理小组每个月对抢救车(箱)药品、常备药品进行检查。
3、严格规定除紧急抢救重症患者外不得执行口头医嘱,对科室首次使用的新药,使用前要查阅使用说明书,正确实施给药,同时认真落实每日小查对。
4、操作过程中严格按照药品查对制度查对。
经过护士严格查对,查对出因包装不合格3批次的药品。如塑料软包装的静脉输液液体、瓶塞质量不过关的甲硝唑等。
五、增强护理人员法律意识,明确岗位工作权利和业务
加大普法宣传教育的力度和引导护理人员进行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权益同时规范自己的行为,履行护理职责。利用多种形式对护理人员进行法律法规基本知识的学习,用法规规范护士的行为,提高其自律性。组织护理人员学习《护士条例》《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传染病防治法》等使每一个护士都熟知自己的权利和义务。让护士认识到护理工作与法律的密切关系。把安全管理措施贯穿于整个护理工作中,做到防患于未然。
六、加强护理业务知识培训、提高业务技术水平
参加医院护理部组织的业务培训外,根据社区工作特点组织护理人员学习常见药品的不良反应、输液过敏反应的急救、药物引起的过敏性休克、静脉输液反应的急救措施。社区护士护理理论以社区居民常见病、多发病及国家要求的需要进行慢性病管理要求的专科护理常规、护理质量标准、各项工作制度、护士岗位职责、工作流程、“三基”护理知识,应急预案等。同时注意针对社区专科特点开展目标明确的业务培训,强化护理学习效果。
2021护理质控个人工作总结范文3我院护理部认真抓好护理质量管理工作,努力提高护理质量,现总结如下:
1、建立健全护理质量管理组织,实行院、科二级质控,各质控组织定期活动,加强护理质量管理,促进护理质量持续改进。
2、加强制度管理,进一步完善护理工作制度、护理人员职责、护理质量标准等,并组织实施,重点抓好落实工作。
3、制订护理质量管理方案和护理质控计划,并组织实施。
4、制订护理质量管理目标及护理质量评价标准,并组织实施。
5、各级护理管理人员及各级质控组织认真履行职责,抓好管辖部门护理质控工作。
6、院、科二级质控组织定期开展活动,护理部组织院质控小组每月进行全院护理质量检查一次,并把质控情况进行反馈,针对存在问题进行原因分析,提出整改措施,复查整改效果。
7、科室质控组织每月进行一次自查自评,护士长平时随机抽查,对存在问题进行原因分析,提出整改措施,复查整改效果,达到质量管理成效。
8、加强全院护理质量监控工作,院质控组织每季召开质控专题会议,进行护理质量评价、分析,总结、交流经验,达到互相促进,共同提高的目的。
9、加强薄弱环节、危重病人管理,坚持护士长夜查房制度,检查、指导、协助夜班护士工作,检查督促危重病人护理措施的落实。
10、强化护理人员质量意识,提高护理人员自我质量控制的自觉性,严格执行护理工作规章制度及护理技术操作规程。
从思想上重视医疗护理安全,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无重大护理差错事故发生。
11、护理质量控制指标达标情况:
(1)基础护理合格率100%。
(2)特、一级护理合格率100%。
(3)护理文件书写合格率100%。
(4)急救物品完好率100%。
(5)医疗器械消毒灭菌合格率100%。
(6)一人一针一管一用一灭菌执行率100%。
(7)病区管理工作质量合格率100%。
(8)消毒隔离工作质量合格率100%。
(9)一次性注射器、输液(血)器用后毁形率100%。
(10)压褥发生次数为“0”。
(11)严重护理差错事故发生次数为“0”。
2021护理质控个人工作总结范文4回顾半年来的工作,护理部在医院党政领导班子的领导和关心下,围绕“医院管理年”活动的工作目标和重点要求及医院创建“二甲”的中心工作,结合护理部的工作计划和目标,积极开展工作。现将主要工作总结如下:
一、积极完成医院的各项指令性任务
护理部作为职能部门,能较好地做好上情下达、下情上递工作。围绕医院的中心工作,较好地完成医院布置的各项任务。动员全院护理人员利用休息时间,参加肠道门诊工作,确保了肠道门诊顺利进行。参加卫生局中心血站献血服务10人次,干部体检数百余人次,外出公益服务15余人次,
二、围绕创建“二甲”医院的工作重心,积极开展工作
1.为落实“二甲”评审的各项准备工作,护理部按照“二甲”护理管理评审标准,就相关各项工作进行分解安排,要求各部门在完成日常工作的前提下,确保质量地按照日程安排完成各项工作。
护理定期对各科室的准备情况进行检查和考核,并对存在的问题作相应的指导。
2.一月中旬护理部组织大内科、大外科的护士长到__医院、__医院,学习上级医院先进的管理理念、管理方法,以弥补自己工作中的不足之处,为创建等级医院做准备。
三、继续狠抓护理质量,保障护理安全
1.根据__省等级医院考核标准及__卫生局护理质量控制检查标准及医院实际,护理部在原有的护理质量检查基础上重新制定了新的质量标准,制定了《月护理部目标管理考核标准》、《月护理质量检查表》。
护理部每月一次按照质量标准对各科室进行检查、打分,并将科室的护理质量与绩效工作挂钩,大大的促进了各科的积极性,提高了护理质量。
2.为更好地规范临床护理工作,护理部重新制定了《晨会交__细则》、《床头交__程序》、《治疗班考核要求》等护理制度,并以新制度为准则对临床护士进行考核。
2021护理质控个人工作总结范文5一、根据卫生部和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中医护理工作指南》,参考上级医院的先进经验,制定《中医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程》、《中医护理工作标准》,建立并完善医院中医护理质量评价标准。
二、开展各种形式的学习,提高护理队伍素质。工作之余,进行了为期3个月的中医理论与技能的学习和培训,并邀请了中医内科杨磊医师、颈肩腰腿痛科针推专业硕士研究生姜丽丽医师从基础上提升了大家对中医理论知识及操作技能的了解并取得了一定成果。在20__年9月举行的临沂市中医护理技能大赛中获得团体第三、个人第三(张霞)的好成绩。在“5.12”国际护士节护理技能大赛中,张霞获得了本部医疗区第二名的好成绩。
三、护理体现中医特色,对中医护理技术操作进行培训,做到人人掌握:穴位按摩、拔火罐、中药灌肠、中药雾化、艾灸等技术并应用于临床。护理文件书写运用中医术语,体现中医辨证施护。针对本专业疾病,主要开展了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辨证施护,科室根据收治患者的特点定期开展相应的业务学习。在20__年“山东省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国家十一五重点专科”验收工作中获得了专家的一致肯定。
四、科室质控组织每月进行一次自查自评,护士长平时随机抽查,每月进行一次质控小结,对存在问题进行原因分析,提出整改措施,复查整改效果,达到质量管理成效。各质控组织定期活动,加强护理质量管理,促进护理质量持续改进。
五、强化护理人员质量意识,提高护理人员自我质量控制的自觉性,严格执行护理工作规章制度及护理技术操作规程,从思想上重视医疗护理安全,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无重大护理差错事故发生。
六、护理质量控制指标达标情况:
(1)基础护理合格率≥95%;
(2)护理文件书写合格率100%
(3)急救物品完好率100%
(4)常规器械消毒灭菌合格率100%;
(5)一人一针一管一用一灭菌执行率100%;
(6)消毒隔离工作质量合格率100%;
(7)压疮、跌倒、坠床发生次数为“0”;
(8)不良事件上报率≥20%。
2021护理质控个人工作总结范文6护理质量是体现护理人员的理论知识,技术水平,护理效果,工作责任心的总和。要提高护理质量就必须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因此,我院护理部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着重抓了护理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细化了职业道德标准及要求。进行了护士道德礼仪培训。全体护士从根本上转变了服务理念,改变了服务作风。全年无一例护理事故发生。
二、护士的“三基三严”训练是提高护理人员的理论水平和实践操作技能的基本途径。在工作中,我们分别针对不同科室不同岗位护士进行了每月一次的理论培训。并记录了培训内容及效果。各科室由科护士长负责本科护士的临床实践技能培训,每月一次,护理部分别组织全体护理人员学习了《侵权责任法》,表格式护理文书的书写规范,进行优质护理服务的培训,新分配的护士进行了密闭式静脉操作技能和导尿技术、胃肠减压技术、氧气吸入技术、鼻饲技术和基础理论知识考试,在这样的训练中,我院护理人员的实践技能水平得到了明显提高,能做到静脉穿刺一针见血及各项护理操作规范化.同时提高了全体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护理技术操作合格率达到了95%以上的标准。
三、从20__年开始我们加强了病房管理,开展优质护理示范病房活动,这项服务的开展为患者创造了好的休养环境也提供了良好的护理服务,得到了社会和患者的好评。我院每周进行业务查房和行政查房,及时弥补和改正了工作中出现的不足。病房环境有了明显改善。
四、急诊急救工作得到了有效提高。急救药品、器材处于备用状态,完好率达到100%。在急诊急救工作中护士能在5分钟内药品器材完全到位,抢救成功率达到95%以上。
五、护理人员的无菌观念有所加强。各科室紫外线灯使用能按要求记录、累计时间。物体表面消毒及时,到位,并有记录。一次性输、注液器的使用全年无一个科室出现不规范现象。
六、我院的各项护理工作以优质护理为指导,在日常的护理工作中加入了人文关怀的内容。开展了入院宣教、术前宣教、术后宣教、出院宣教,明确了护理人员承担告知义务的内涵,大大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我院护理工作在院领导的正确领导下,全体护理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指标,在以后的工作当中,在医疗改革的浪潮中,全体护理人员还将继续努力,为护理工作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2021护理质控个人工作总结范文7一、全年各项护理工作量及工作达标情况
1、工作量:
急诊人次。参加抢救人次。配合急诊手术
例。护理留观病人人次。出车车次。处理突发事件次。
2、工作达标情况:
急救物品完好率达。无菌物品合格率。病历书写合格率。护理综合满意度。护理技术操作考核合格率
二、加强护理人员服务意识,提供优质服务
1、强化服务理念
全科护士参加医院组织的优质服务培训班活动,不断进行礼仪行为培训、规范常用礼貌用语及操作过程中的交流用语,并使用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就沟通技巧方面问题进行学习和讨论,培养护理人员对纠纷苗头的预见性,有效处理工作中出现的各种矛盾和分歧,共同构建护患之间互相信任感,全年实现0投诉,综合满意度达99.1%.
2、以人为本,充分满足病人的就诊需求
不断改善输液大厅的环境,安装电视等设施,提供纸巾、水杯、无陪人患者床头一杯水等便民服务。不断优化就诊流程,及时进行分诊,对急危重患者采取使用急诊优先服务卡优先缴费取药等措施,减少候诊取药的时间。并通过环境的卫生督促、护理巡视及健康宣教等工作来提高服务质量。重视三无人员的病情处理、基础护理和三餐饮食、及时了解其情况、帮忙联系家属或救助站,今年救助此类病人达人,通过身份证联系省外家属人。此举措受到了患者家属及其他病人的赞许。对患者的意见及在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讨论整改,不断提高服务形象
三、科学化、制度化的护理管理,重点监督制度落实情况。
1、通过分组区域管理,进行分组连续性排班,减少交接班次数,有效利用人力资源,通过高年资护士的动态质控,减轻年轻护士的工作压力和减少护理隐患,保证各班的护理质量。
2、对质控员进行明确分工,专人负责各区域的物品、工作流程等管理,发现存在问题,及时反馈并讨论修订,保证各区域的护理质量。
切实履行绩效考评制度,如实反馈人员层级能力,使护理质控落实到位。
3、通过一年时间调整,护理队伍结构趋于合理,根据急诊区域划分,基本上按个人工作能力定岗,基本实现护士层级管理,达到人员的合理分配使用。
4、畅通急诊绿色通道,提高了抢救成功率。
对于各种急、危、重症病人就诊时,合理利用绿色通道的措施,为抢救赢得了宝贵时间。
5、不断完善护理工作应急预案包括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
6、制定各区域详细工作指引及各区域工作告知事项,新入科人员工作注意要点等,系统引导新入人员和年轻护士更好地完成护理工作。
四、急诊专业护士岗位培训及继续教育
1.全年科室组织业务学习次,病历讨论次,操作培训项。
2.第二季度组织全科人员按要求完成了急诊岗位技能培训,操作考核人人过关,全科护士业务技能得到进一步提高。
3.全院考核毕业三年内护士急救药品知识,全部合格,达标率为。
新毕业生考核岗位技能操作,全部达标。成绩良好。
4.基本完成全年护士进修培训计划,安排了护士到ICU进修学习危重病人护理,安排年轻护士到儿科注射室进行小儿头皮针穿刺技术,提高小儿头皮穿刺技术水平。
外派多名护士外出短期学习,并将新的护理理念带回科室。全年完成了名轮科护士的急诊培训工作。
5.每季度进行三人、两人配合抢救演练,通过演练不断加强护士的应急应变能力,反复加强急救技能的训练。
6.根据护理部要求进行微型培训,培训年轻护士的技术操作熟练度及急救仪器的使用能力,要求每组人员利用班上空闲时段进行小组病例讨论及护理查房。
效果良好。
7.制定急诊岗位培训小本子,组织人员对科室人员层级能力评定,指定辅导老师,实施一对一辅导教育。
要求每人每季度完成护理病例个案分析一例,通过案例分析培养护士评判性思维,提高护理人员素质,保证护理质量。
五、护理实习生带教
学生带教工作进一步规范,小讲课、操作示范、教学查房、抢救配合演练等教学工作的实施,取得了较好效果,尤其是抢救配合演练的教学方法收到全体实习生的一致好评。今年顺利完成人次的实习带教任务六、配合医疗开展专科发展
调整原办公室建简易监护病房,留观病人逐渐增多,护理方面加强落实留观病人的病历书写、基础护理和健康教育等,同时安排人员到ICU进修危重病人护理,腰穿配合、胸腔闭式引流等管道护理。
__年护理工作方面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不足之处,未能顺利完成护理研究课题,个别人员在培训中存在消极、被动的态度。在为患者服务过程中,个别人员语气较冷淡、生硬容易引起患者的不满情绪等。
2021护理质控个人工作总结范文8一、本季度对照工作计划完成以下工作:
1、按照新标准的要求完善并修订了部分制度、标准、流程、应急预案和护理常规等内容,并开始在科室进行试运行。
2、按照新标准的要求对部分工作加强了督导。
如核心制度的落实、腕带标识制度的管理、关键环节的病人交接、手卫生、关键部门、关键部位消毒隔离执行情况等的督导,加大护理人员严格按照规范的执行力度。
3、完善护理质量检查及责任制整理护理质量细则,并按照要求对全院护理工作进行了每周一次的责任制整体护理工作检查及每月一次的全院性护理质量检查,对存在问题予以质控。
并针对问题及时召开护理缺陷防范分析会,研究讨论已发生缺陷事件的原因及整改措施。使医院护理工作有很大提高。
4、坚持业务学习,落实三基三严,积极培训急救技能。
5、按照年初制定的全院分层次培训计划进行各级培训。
6、其他,按时完成质量控制患者的满意度调查工作,并按照医院的整体部署完成了本部门的相应工作。
二、存在的问题及下一季度工作计划:
1、全院护理人员不注重礼仪方面,下一季度开展礼仪知识培训并在日常工作加强监督。
2、由于护理人力资源不足,责任制整体护理工作中健康教育不到位,护理部将对个别科室进行人员调整,实行弹性排班,加强健康教育。
3、护理文书书写专科护理特点不突出,对此进行了护理文书书写知识培训。
4、新护士由于工作经验不足,对感染知识认识不足,护理部在分层次培训中将加强对新护士的感染知识培训。
2021护理质控个人工作总结范文9半年来,护理部在医院党政领导班子的领导和关心下,围绕“医院管理年”活动的工作目标和重点要求及医院创建“二甲”的中心工作,结合护理部的工作计划和目标,积极开展工作。现将主要工作总结如下:
一、积极完成医院的各项指令性任务。
护理部作为职能部门,能较好地做好上情下达、下情上递工作。围绕医院的中心工作,较好地完成医院布置的各项任务。动员全院护理人员利用休息时间,参加肠道门诊工作,确保了肠道门诊顺利进行。参加卫生局中心血站献血服务10人次,干部体检数百余人次,外出公益服务15余人次。
二、围绕创建“二甲”医院的工作重心,积极开展工作。
1、为落实“二甲”评审的各项准备工作,护理部按照“二甲”护理管理评审标准,就相关各项工作进行分解安排,要求各部门在完成日常工作的前提下,确保质量地按照日程安排完成各项工作。
护理定期对各科室的准备情况进行检查和考核,并对存在的问题作相应的指导。
2、一月中旬护理部组织大内科、大外科的护士长到邵逸夫医院、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学习上级医院先进的管理理念、管理方法,以弥补自己工作中的不足之处,为创建等级医院做准备。
三、继续狠抓护理质量,保障护理安全。
1、根据浙江省等级医院考核标准及__市卫生局护理质量控制检查标准及医院实际,护理部在原有的护理质量检查基础上重新制定了新的质量标准,制定了《月护理部目标管理考核标准》、《月护理质量检查表》。
护理部每月一次按照质量标准对各科室进行检查、打分,并将科室的护理质量与绩效工作挂钩,大大的促进了各科的积极性,提高了护理质量。
2、为更好地规范临床护理工作,护理部重新制定了《晨会交接班细则》、《床头交接班程序》、《治疗班考核要求》等护理制度,并以新制度为准则对临床护士进行考核。
3、半年来组织护士长夜查房及节假日查房共计50余次。
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要求科室及时整改,护理部进行反馈性检查,取得了较理想的成绩。
4、护理部每季度组织召开护理质控及护理安全会议,对检查过程中经常发生的突出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整改措施。
5、护理部有专人负责管理各级护士的培训工作,有计划、有组织地落实护理人员理论和操作培训。
组织全院性业务学习2次,疾病护理查房2次,完成全院护士七项常用护理操作(心肺复苏、静脉输液、无菌操作等)的培训和考核,培训率达93.5%,考核合格率达100%。
四、改进服务流程,改善服务态度,切实做到以病人为中心。
1、积极参与病区服务中心建立。
三月中旬病区一站式服务中心正式成立,护理部抽调了三名护理人员加入该部门。“中心”的成立规范了新病人入院处置、特检病人的护送工作、标本送检工作,减轻了临床护士的工作量,得到临床科室的一致好评。
2、为适应广大患者的要求,改善输液室“窗口”面貌,上半年医院对输液室进行了装修,从硬件设施上改善输液室的面貌,护理部也积极地从软件设施上着手对输液室进行改造。
第一,优化护理人员结构、合理配置护理人员。护理部克服困难,抽调了两名业务素质好的护士补充到输液室护理队伍中去,确保了输液室护理人员的配备。
第二,实行了弹性排班,增加高峰期上班人数,解决了输液高峰期排长队的现象。
第三,划分小儿输液与成人输液区。
第四,美化输液室的环境,为病人营造一个安全、温馨、和谐的场所。
第五,改善服务态度,加强业务素质。
通过一系列的措施,使输液室的面貌得到极大的改观,病人满意度上升达90%以上,在四月份医院“满意窗口,满意职工”评比活动中,输液室被评为“满意窗口”。
2021护理质控个人工作总结范文1020__年,我院护理工作在院领导的关心、支持、重视下,在全院护士的共同努力下,圆满完成了年初下达的护理工作计划,同时,积极投身于“创满”建设活动和“医院管理年”活动,对照标准,逐条逐项抓好各项工作,通过两个活动,有效的促进我院护理管理制度化、规范化,护理质量稳步提高,现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护理人员情况
全院护理人员总数157人,其中正式在编护士149人,合同护士8人,护理员1人。执业资格结构:执业护士137人,注册护士132人。归属护理部业务管理的护理人员129人,占全院卫技人员38%。分布在临床一线126人,其他护理岗20人,非护理岗11人。学历结构:大专39人,占24%,中专113人,无学历5人,大专在读13人,本科在读3人。职称结构:主管护师73人,护师51人,护士33人。年龄结构:全院护士平均年龄36.75岁,临床一线护士平均年龄34.06岁。按计划床位数295计算,床位与病房护士比为1:0.32。聘请临时护士18人。
(二)护理工作量
从以上两组数字来看,我院护理队伍结构老龄化现象与去年相比有所缓解,但梯队不够合理,影响护理人力的合理使用。护理人员短缺凸显,护士床位比较低,医护比例明显失调,现有护理人员配置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医院护理服务、质量、安全的需要,存在着安全隐患,也制约护理质量的深层次提高。
二、加强了护理管理,努力提高护理管理水平
(一)强化护士长的管理意识,今年二月份,护理部组织举办了一期院内护理管理培训班,培训内容主要是护士长管理理念的更新,管理技巧及护理服务的人本精神的塑造、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同时,安排了半天的讨论,护士长们在回顾上一年工作的同时,展开了新年如何深化人性化服务的讨论,在讨论中进一步理解了”以人为本“护理服务的内涵,达成了共识。
(二)加大了对护士长目标管理的月、年终考评,明确了护士长工作流程及考评标准,确立其在科室质量管理中的关键作用,建立了护士长日三见面三查房制度,护士询意见制度,有效的提高了护士长预测——控制——改进工作的能力。密切了护患关系,减少了病人的投诉率。
(三)悉心指导新上任护士长工作:今年新增护理单元二个,护理部除积极协助组建护理单元的建设外,对新上任护士长采取跟班、指导与交流等形式,帮助新上任护士长尽快转换角色,在较短的时间内承担起科室的护理管理工作。
(四)加强了护理安全管理,保证护理安全
1.强化护理安全超前意识,重视危险信息反馈,今年,建立了三级护理安全监控网,即护理部—护士长—安全监控护士,逐级收集护理危险因素,每月组织护理安全讨论会1-2次,就现存的及潜在的安全问题进行讨论,提出切实可行的防范措施。
今年共查摆护理安全隐患63条,提出安全措施12条。制定出制度、流程改进措施3条。有效的防范了严重护理差错的发生。
2.加强了对护理缺陷、护理投诉的归因分析:建立内部如实登记报告制度,对故意隐瞒不报者追究当事人及护士长的责任。
护理部对每起护理缺陷及投诉,组织讨论,分析发生的原因,应吸取的教训,提出改进措施,对同样问题反复出现的科室及个人责任其深刻认识,限期整改。科室护理问题与科室护士长月、年终考核挂钩。
3.增强了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法律意识,证据意识,强化护理人员遵章守规,今年组织了护理规章制度与相关法律法规的考试,并及时向全院护理人员传递有关护理差错事故的案例警示,同时,进一步规范了医嘱查对流程,药物查对流程,制定了重点环节护理管理程序及应急流程,防范住院病人跌倒制度及各类导管防脱落制度。
有效的保证了全院护理人员有章可循,确保了护理安全。
三、加强护理质量控制,提高了临床护理质量
(一)建立了护理质量检查与考核制度,护理部人员不定期的深入科室检查、督促、考评,每季度组织全院护士长交叉大检查,促进了护士长间及科室间的学习交流,取长补短,有效的促进了全院护理质量的统一和提高。
(二)健全护理质控体系网,注重发挥科室质控小组的质管作用,各科室明确了护理质控小组的职责及工作方法,各质控小组每月进行信息交流,而且质控员都有各自的质控点。此举措较好的促进了护士参与质量管理意识,激励护士的工作积极性,对抓好环节质量控制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三)进一步规范了护理文书书写,从细节上抓起,加强了对每份护理病历采取质控员—护士长—护理部的三级考评制度,每月组织进行护理记录讲评1次,确保不合格的病历不归档。在年终护理文书检查评比中,获得质量前三名的科室是:五官科、儿科、感染性疾病科。
(四)针对“创满”建设活动及“医院管理年”活动要求,今年继续抓好等级护理及健康教育的考评工作,并将这二项工作作为今年护理工作的主线贯穿在每月的护理质量考评中,强化护士开展健康教育的意识,实行责任护士全面负责制。健康教育覆盖率100%,但病人健康知识知晓率不够理想。
(五)护理质量已达标
1、基础护理合格率97.7%;
2、一级护理合格率98%;
3、护士长管理考核合格率96.8%;
4、夜间护理质量检查98.8分;
5、抢救物品管理合格率98.5%;
6、消毒隔离合格率98.7%;
7、护理文书书写合格率98.2%;
8、护理工作满意度94.9%
9、护理人员技术操作合格率95%;
10、护理人员考试合格率100%;
11、常规器械消毒灭菌合格率100%;
12、一人一针一管一灭执行率100%;
13、护理事故发生率0;
14、年褥疮发生率0。
四、采取多渠道提高护理队伍的整体素质
(一)制定了护士教育培训制度,护士考核制度,配套完善了护士规范化培训及护士继续教育实施方案,定周期,定培训计划,尤其是加大了对新护士及低年资护士的规范化培训力度,明确了规范化培训内容及要求,周期内培训考核合格取得规范化培训合格证后方可进入继续教育阶段。
(二)引进了广州总医院护理教育学分管理软件,试行护理教育培训与护士工作考核信息化管理,将护士考核、工作质量、服务态度等以学分的形式进行管理,作为护士晋升、聘任、再次注册的重要依据。
(三)加强了“三基”及专科技能的培训,今年护理部为培养实用型的护士,改变了以往考与做分离的做法,考试更加贴近临床,采取现场考核与现场点评,实物示教与规范演示相结合,组织岗位练兵,在“5.12”护士节期间举行了护理操作比赛,全年共组织理论考试3次,合格率100%,护理技术操作考核2次,合格率95%。但由于部分护士思想上不够重视,基础较薄弱,培训未达到预期目标。
(四)加强了护士的在职教育,护理部组织安排了全院性业务学习12次,内容为新理论、新技术及实用性知识讲座,同时,护理部充分发挥院内局域网的资源优势,及时上传护理讲座演示文稿,丰富了护士的学习内容,深受护士的欢迎。
(五)外出参加短训班及学术交流9人次,外出学习人员回院后向护理部进行了口头或书面的学习情况汇报,并安排科内、院内学习传达6次。但年初的培训计划未完成。
五、教学、科研工作
(一)今年接收乡镇卫生院进修护士4人,接受省、市卫校实习生共24人,并认真做好岗前培训及安排好临床带教工作,各科能组织对护生的出科理论及操作考核。在召开的多次实习生座谈会上,学生反映大部分带教老师关爱学生,责任感强,带教质量较高,根据实习生意见反馈表结果,反映带教氛围较好的的科室有外一科、内科、外二科、妇产科。通过发放带教教师评价表,学生认为较好的带教教师是:___(二)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善于总结经验,立足创新,今年医院护理自选项目___《通过了市科技成果验收,填补了县内无护理科研的空白,儿科开展了新技术项目二项:___,大大提高了救治重症患儿的水平。全院撰写护理论文10篇,发表省级10篇。
六、以“病人为中心”深入开展人性化服务,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益
(一)首先护理部就如何在护理服务上体现“人性化”展开了深入的调查,广泛听取门诊病人的意见,尤其是注重倾听曾到外院就医患者的意见及与住院病人交谈,发放住院病人征求意见表、阅读回访信等途径获取病人对护理服务的需求信息,找出存在的差距,制定相应的人性化服务措施,并在具体细节上进行规范。
(二)其次开展服务理念教育,强化一个转变,即服务理念的转变,倡导多主动换位思考,从病人的衣、食、住、行、治方面提供舒适与安全的照顾。如产科病房为方便产妇哺乳提供靠背凳;责任护士做病人的贴心人,每天利用为病人做治疗后的空闲时间亲切的与病人交谈,为他们传授疾病康复知识,送去亲人般的安慰。护士又如腈雨表,晨间问候时及时告知病人天气冷暖,提醒增减衣服,每逢新年、教师节、建军节、老人节、儿童节,护士都不忘问候病人,有的送贺卡,有的科护士还亲手为病人折叠千纸鹤,表达美好的祝愿。儿科护士在治疗之余,还为小患者讲故事,辅导作业等等,家长深受感动,内科还为出院病人发放连心卡,将亲情服务延伸。正是护士亲切、贴心的话语、周到的服务使病人感到家的温馨,不是亲人胜似亲人。许多病人在征询意见表上留下了发自肺腑的赞誉,急诊科一病人还在护士节期间为全科护士送上一束花表达他对护士的敬意。今年收到表扬护士的表扬信4封,根据民意测验结果统计,被点名表扬的最满意护士达50多人次。经统计病人最满意的科室前三名是:中医科、五官科、妇产科、感染性疾病科(并列)。最满意的护士前十名是:___
(三)爱岗敬业,热心帮助患者,为病人做好事:今年外三科收治了贡江镇敬老院一位孤寡老人因车祸入院,入院时满身污秽,头发蓬乱,生活起居无人照顾,外三科护士长带领护士们为病人擦尽身上的污秽,为病人理发、剃胡须,从家里拿来衣服为病人换上。送水、买饭、喂饭,全成了科室护士们的事。后病人转至外二科,帮助老人的工作又得到了延续,外二科的护士们共为老人捐衣服10多件,关心老人的温饱,照料老人的生活,演绎了感人的爱心之歌。朴实的老人无语落泪,只有竖起大拇指表达对护士的感激之情。
七、积极配合医院做好其他工作
(一)协助做好外三科、内一科的组建工作,从科室建设到组建后的工作指导,建章立制以及护士群体的调适,使两个新成立的科室能在短时间步入正常的运行轨道,确保工作有序、有效、安全的进行。
(二)做好创建省级文明卫生城的健康教育的各项工作。
八、存在的不足
(一)护生带教存在安全隐患,发生一起护生打错针的差错,暴露出实习生带教中老师安全责任不够明确,护生操作时放单飞现象。
(二)午间、傍晚、凌晨只有一名护士值班,在安全管理上有顾此失彼的隐患。
(三)护士沟通交流能力有待提高。
(四)相关部门协调不够,临床护士跑外勤削减了护士有限的直接护理时间。
1护理安全缺陷环节
1.1入院护理时对患者的安全问题评估不足。患者的入院介绍流于形式,对患者疾病程度带来的安全问题评估不足。如喉部肿瘤病人入院评估,忽视肿瘤对患者吞咽的影响,使患者进食团状食物时,出现喉阻塞危象;对青光眼患者的入院评估仅重视眼压高出现的临床表现,而忽视青光眼患者视野小而且陌生环境带来的不安全因素。
1.2术前护理指导存在片面性。术前指导过分强调术前常规的注意事项,忽略病人对手术的心理承受能力,特别是对可能造成生理功能缺失的癌症手术;如全喉切除、颜面部肿瘤、眼球摘除等患者,对其心理护理的效果评价不足,加重患者恐惧和悲观情绪;再如,术前指导忽略病人家属对手术的心理承受能力,形成患者术后家属多,劝阻无效且患者与护理人员工作配合困难,如气管切开病人室内环境整洁度得不到保障,会影响患者康复与治疗。
1.3护理操作过程工作态度不严谨,保护措施不得力。在为患者进行专科护理操作时,工作态度不严谨造成护理缺陷。如为眼科术前病人剪睫毛,用眼膏涂小剪刀时,随手取用,使阿托品眼膏接触患者眼睑皮肤,造成患者瞳孔散大,如果是青光眼手术患者,只能停止手术。操作过程忽视患者安全配合,保护措施不得力。如冲洗泪道时,忽视患者坐姿及安全,造成泪道冲洗过程眼部误伤。如果是眼科视力障碍患者极容易造成食管或气管异物。再如给患者点眼药水时,忽视棉球的无菌状态,可能造成眼部感染。
1.4医疗行为不规范,引发护理环节安全缺陷。医疗用药不规范,频繁更换抗生素,不问过敏史,医嘱常规进行青霉素皮试,若护士机械执行医嘱,就会引发医疗事故。医嘱单书写的药名、剂量与电脑录入中的不符;手术病人术前医嘱没有停,术后重复开出医嘱,如果是糖尿病患者,降糖药出现双倍剂量,若护士责任心不强,同样会引发医疗事故。
2原因分析
2.1护士法律意识、职业风险意识淡薄。护士在校所受的教育缺乏法律知识教育,长期以来医疗思维习惯和视野,形成“在医言医”不问其他。护士只注重解决病人的健康问题,而忽视潜在的法律问题;护理从业人员低龄化,护理经验不足,安全预防意识不强,缺乏预见医疗差错事故发生的能力。
2.2缺乏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以及新技术的运用能力,五官科护理在课堂学习中不是护理学的主课,未能引起学生的足够重视,临床护士专科业务知识较为缺乏,工作经验不足,专科操作技能不娴熟,易导致操作失误;随着专科新技术的开展,护理工作中技术复杂程度、技术要求高的内容越来越多,对护理人员带来较大的工作压力,导致护理工作中技术方面的风险加大,从而影响护理安全。
2.3责任心不强,机械地执行医嘱,不严格落实操作规程,护士的工作是正确执行医嘱并已形成习惯,而没有深究医嘱是否正确及执行医嘱可能出现的问题。如当前医药市场的发展带来一些新的问题,同一种的药品有几种不同的药名;发音相同的药品,其药理作用也许恰恰相反;不同的厂家药品剂量不同;一个医院可以在同一个时间段,有多个厂家药品中标,临床医生用药开医嘱时及电脑录入时常有出错。如果护士责任心不强,只是机械地执行医嘱,必然造成严重后果。
3管理与对策
3.1提高护士职业风险意识,加强法律知识教育。要确保护理安全,必须首先提高护理人员护理风险意识,增强护士的自律行为。除了经常性的学习有关法律法规,进行护理缺陷案例讨论外,护理人员的职业风险意识教育应从学校抓起,加强护生的职业法律意识教育。岗前培训内容中增加与护理有关的法律知识教育,举行医疗护理过失案例和易引起医疗护理纠纷案例的专题讨论,使护理人员对工作中潜在的法律问题有深刻认识,自觉守法,增强法律意识。
3.2重视医疗工作对护理质量的影响。医疗工作与护理工作是不可分的,从整体质量高度加强对医疗护理工作的全面管理。要强调护士首先必须执行正确的医嘱,只有医嘱正确了,才能正确执行,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医疗工作零事故,才能保证医护工作的安全有效。
3.3重视护士专业理论与技能操作的培训。加强护士的专业理论与专业技能的培训,加强考核的力度,我们采取每月一疾病护理专题,从疾病的发生到病人的入院评估、围术期护理、护理过程可能发生的疾病危像及易产生的护理缺陷、疾病各个阶段和护理环节进行学习,充分讨论,来提高护士的专科护理理论和技能,每月末再进行理论和技能考核,有效地提高了护士的专业素质。
3.4护理管理者要重视细节管理。安全是人的基本需要,也是护理工作的基本要求,护理安全应该受到每个护理管理者的高度重视[1]。护士长应当熟悉自己所在病区的专科特点以及专业理论和技能,同时应当明确对病人护理的过程,如患者的特殊点、该疾病阶段或护理环节中易出现的薄弱点,进行细节管理。在日常护理工作制度检查中一旦发现不安全因素,及时提出应对措施,消除隐患,确保患者安全。
比如,位于北京潘家园松西社区的这家“夕阳红驿站”,为周边老人提供的养老服务就是“驿站式”的。
与传统“养老院”不同的是,入住夕阳红驿站的老人可以白天到这里“养老”,晚上还能回家。
在驿站住了7个月的杨金茹老人,今年86岁,家住在离这里不远的南新园社区。在夕阳红驿站,她每天早上6点钟由家属送到在这里,接受专业的康复保健和照料,解决一日三餐,还可以和其他老人一起打麻将、做“手指保健操”,以此锻炼手脑能力,晚餐之后,再由家属接回家。
这种“白天送、晚上接”的“日托”是驿站为老人提供的主要服务之一,类似小孩的“托儿所”。据驿站的负责人王院长介绍,“日托”服务比较受周边百姓欢迎,对老人来说既享受了家庭生活,又可以得到专业的照护。对家属来讲,既减轻了照料负担,但又实现让父母在家养老。
除了“日托”,驿站还能提供“全托”服务。“一些老人做完手术之后需要康复,就可以在驿站接受术后的照料和康复,等养得差不多再接走。或者儿女出差了,家人也不好请阿姨,那就放在咱们这,咱们做一个临时的照料。”全托服务相当于“养老院”,只不过一方面,老人可以短期入住,在时间上比较灵活;另一方面,驿站就在老年人“家门口”,儿女可以经常来这里看望父母。王院长介绍说,全托的老人以周边居民居多,“因为考虑到回家近,儿女看望也近,而近是第一优势。”
除了照料护理,驿站还开展例如“老年小餐桌”、量血压、健康知识讲座、开展文化娱乐活动等服务项目。此外,社区里老人有什么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可以下楼告诉驿站。例如,自己上大医院看病不方便需要陪同,可以由驿站联系相应的服务机构为老人开展“助医”服铡
驿站,就是一个社区老年人身边的养老“据点”,为老年人解决养老问题、提供养老服务。
去年,北京一共建了150家像“夕阳红”这样的养老驿站。今年计划再建200家以上。而按照规划,“十三五”期间,驿站的数量将达到1000家以上,基本上做到老年人比较集中的地区实现全覆盖,为北京的老年人提供到家和到站的养老服务。
养老离家越来越近
为什么要建这么多的社区养老驿站?
首先是由于我国所即将面临的“养老考验”。
今年初,国务院印发了国家人口发展规划(2016―2030年),根据预测,到2030年,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比将达到25%左右,其中80岁及以上高龄老年人口总量不断增加。
与此同时,第一代独生子女的父母陆续步入老年,这意味着,越来越多的家庭面临一对夫妇需赡养4位老人的局面。由此,由原先大部分家庭在家就可以解决的养老问题一下子被摆上了台面。
面对人口老龄化,政府积极应对。
“十二五”时期,发展养老服务业的重点是机构养老,即一般概念里的养老院。国家出台的鼓励倡导性政策很多,社会氛围也逐步地形成。但民间资本倾向于在风景好、地理位置比较偏僻的近郊远郊区投建大型高档养老院,这种养老机构的入住率偏低。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唐钧认为,这样的做法不符合中国国情。“一是老百姓住不起,而且养老院不能太大型,否则不好经营。”
“十三五”时期,我国养老政策重新调整思路,对养老机构的定位重新调整,作为居家社区养老的补充,社区和居家养老服务被推到了优先发展的地位。
“养老工作的思路和想法越来越跟老人的需求合上拍了。”朝阳区民政局社区服务中心主任王军认为,老人需要一种归属感、亲切感和认同感,而这种人文关怀可以在社区养老中得到满足。
“老人要一种归属感,特别是中国老人会想:我归谁管?老人退休之后,不再归单位管了,归到社区之后,如果有驿站这种设施就知道找谁;而且在社区里头,老头老太太一起聊天有共同语言,看着儿子下班回来了,孙子放学了,这种感觉和在养老院不一样。”
事实上,社区养老也符合国际趋势。唐钧告诉记者,上世纪70-80年代,国外也有在偏僻之地修建大型养老机构的做法,然而最近几年在老年服务方面的国际趋势是“原址安老(Aging in Place)”。也就是说,让老年人在熟悉的人文环境中度过晚年,而非陌生不熟悉的地方,因为对老人来说,好的人文环境往往比优越的自然环境更重要。
政府布局养老服务
根据北京市民政局、规划委所提出的目标,到2020年,北京市要实现90%的老年人能够居家养老,6%的老年人社区养老,4%的老年人机构养老。
在这其中,驿站是居家社区养老的重要依托点。
比如朝阳区对居家养老的发展目标是“网格化、零距离、驿站式”,通过打造社区驿站这样的小平台,整合服务资源,为居家的老人提供服务;而对于社区养老的定位则是“小规模、多功能、专业化”,由于一个社区老年人不多,所以设置小规模但专业化的驿站提供服务;至于机构养老,“保基本、推普惠、引高端”,其中“保基本”就是对政府要兜底的低收入等群体,建设一些“保基本”的养老机构满足需求。
为了实现这些建设目标,目前,北京从四个层面开展养老体系建设。
市级层面,以市老龄办牵头,对全市的政策、规划、体系研究整体布局;而在区级层面,正在建设养老服务指导中心;街道一级,三年来北京建成了200多个养老照料中心;最后一级就是建在社区的养老服务驿站,将根据老年人的分布密集程度来逐步配置。
有了硬件设施,对老人的服务怎么实现,谁来负责?
这个工作落实在区级层面的养老服务指导中心。
以朝阳区为例,朝阳区养老服务指导中心由政府和民营企业共建,政府是监督指导者,企业是运营者。这个指导中心相当于养老服务的司令部,发挥指挥中心、工作平台和孵化器的作用。
具体的运作方式上,下设有两个体系,一个是行业协会,一个是服务平台。前者集合了养老服务提供商,对外提供服务;后者相当于一个工作平台,发挥指挥、部署和监督作用。
比如,老人有事情可以拨打“96083”朝阳养老服务热线电话,服务平台就会处理老人的需求,反馈给相应的服务提供商,企业上门服务之后,平台再监督回访,由此完成了一个闭环。此外,服务平台还通过信息中心掌握老龄人口“大数据”,作规划部署;通过培训中心进行养老护理培训、运营培训,来孵化和输出养老领域从业人员。
有了发展养老服务的规划和路径之后,接下来就需要在探索过程中不断夯实基础和精细化。“怎么加强设施建设、完善服务标准、提高服务质量,都是未来几年的工作重点。”王军说。
企业经营有苦衷
老人需要,政府引导,还需要企业来参与。
位于丰台区长辛店的康助护养院是街乡一级的照料中心,去年接手了4家驿站的经营。院长于安安在接受采访时向记者透露,接下来,计划未来几年会再开1到2家,未来可能一共运营7到8家驿站。
之所以这么做,是看上了驿站的辐射作用和窗口作用。
“养老照料中心的地理位置是固定的,长辛店地区加上宛平有40多个社区,照料中心很难辐射到最远的社区。当我们要推出某个养老产品的时候,想让辖区内的老人知道和认可,驿站就是特别好的窗口。先提供服务让老百姓信任你,产品推出的时候才能水到渠成。所以中心是孵化点,驿站是窗口。”
不过,目前仅看驿站的运营,盈利存在一定的难度。
于安安向记者算了一笔账:他们运营的一家500平米、包含老年小餐桌的养老驿站,一年的电费、水费、取暖费约7万元,护理人员人工成本一年约23万左右,在那里起火的老年餐桌后厨一年人工成本约48万元,这些还不算上修缮再投入、运营老年餐桌食材等成本费和其他服务人员人工成本的支出。而目前,仅靠驿站的收益远低于这个数字,而且收支相差比较悬殊。
“通过养老照料中心来带动驿站,亏损并不觉得有很大压力,但是有的企业是单独做养老驿站的,单打独斗就很困难。”于安安认为,目前来看社区养老驿站的盈利比较困难。
潘家园的夕阳红驿站也存在盈利的问题,王院长告诉记者,在没有空床位、精打细算的状态下,勉强收支平衡。
此前,中国老龄研究中心副主任党俊武等专家曾表示,原本养老机构就是一项回报周期长、利润微薄的投资项目,而居家养老机构规模小且均价普遍又不能过高,所以社会资本投建、经营养老驿站获利难度就更大。
原因之一是其公益的性质。
目前,驿站的运营方式是公建民营,政府无偿提供场地设施,由运营商运营。根据去年的《社区养老服务驿站O施设计和服务标准(试行)》,驿站在文化娱乐、心理慰藉,以及量血压、健康知识讲座等公益服务项目上,不可以收费;而服务项目收费价格则须低于本区域市场平均价格,高于成本价格。
这意味着,收费项目少、收费标准低。
那么,如果服务商一直低偿、无偿运营,怎么能保证养老驿站的可持续运作呢?
对于这个问题,从企业的角度,于安安提出的建议是:老人一辈子省吃俭用,消费理念造成服务定价不能与市场价位持平,如果希望驿站服务能持续下去,有些服务最好政府能给予一些补贴来开展。“几年扶持之后,市场培育起来了,政府再慢慢淡化角色,让老百姓愿意自己去掏腰包来买单。”
一家“旗舰店”的辐射效应
相对于政府的补贴扶持,驿站需要自我生存,自我发展。唐钧强调,驿站落脚点是市场化。
驿站本身是小规模运营,单纯运营一家驿站不具备规模化效应,成本偏高。要想市场化,首先得解决驿站本身商业模式的问题。
唐钧提出,整体运营“机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能够解决居家社区养老商业模式弊端,而政府需要着力培养这样的企业。
比如夕阳红驿站,其运营商爱侬养老服务股份公司还同时运营了离那里不远一家养老院和一家驿站。此外,居家养老服务是他们的业务之一,可以上门为老人提供助餐、助洁、助浴等“六助”服务,涵盖了机构、社区和居家三个板块的业务。
这样一来,降低了成本。例如供给养老院老人的餐,还可以给驿站配送,为社区驿站和老年小饭桌节省了支出。“一个体系的建设要满足每个层面的需求,这样才能做得起来。比如单独建一个驿站,餐饮怎么解决?没有供应基地。”爱侬公司总经理李洁璐说。
与此同时,居家养老服务的成本也降低了。
单纯做居家养老服务同样存在盈利难点,唐钧就拿家政公司打了个比方。“这一两年家政公司不景气。比如一个家政公司的家政服务员进行上门服务,从公司到A家,再到B家,路上的时间成本和路费都是成本。同时,从事这个行业的大多是外地人,企业得为他们租房子,成本很高。”居家养老也是这个道理,单纯做居家服务的人工成本很高。
他比较认可爱侬的模式,把养老机构作为一个大本营,人员居住的问题就有办法解决,同时带动居家养老服务的时间成本和机会成本都会比较小。
他提出的整体经营“机构-社区-居家”养老的思路是这样的:先做一个专业的老年服务机构,有200―400张床位,服务完全失能的老人,像一个“旗舰店”;然后以机构的专业力量延伸社区,提供日间照料等服务;再次,从社区延伸到居民家庭,为有各种需求的老人做上门的居家服务。当机构服务和社区居家服务这两个方面能够做到功能耦合时,就能发挥出“1+1>2”的整体效应。
除此之外,企业要多开发产品,增加盈利。
比如,康助护养院主打医养结合。在做居家社区服务的时候,一支队伍上门给对老年人集中的社区,比如干休所、老旧小区等,开展术后康复、护理、按摩服务。另一支队伍就到驿站进行助医服务和康复知识的宣讲。
据院长于安安向记者透露,对于居家社区养老,他们看重的是未来推出更有竞争力的产品,让消费者来买单。“我们这五年立足社区,辐射居家,未来会通过这些产品去弥补驿站的损失。”
不过,开发产品的前提还是摸清老人需求。
“因为每个地区的需求不一样,比如有的地方低端业态疏解了,最大的需求是吃饭问题,而CBD出门就是餐厅。根据需求制定产品,产品出了才有人愿意花钱买。但是产品不能单一,比如老年餐桌亏钱了,可以用家政弥补。”于安安说。
养老难题尚待破解
除了盈利,社区驿站还有其他的问题需要考虑如何解决。
一是场地问题。
场地是驿站建设的基本硬件。2015年出台的《北京市居家养老服务条例》要求新建小区要配套养老设施。不过,过去已建成小区或区域是没有特定的养老设施的。而这些地区的老龄化程度往往要比新建小区高。这就需要政府不断下力度去挖掘现有闲置资源。
对此,唐钧提出的建议是:“现在小区里面入学率低的幼儿园、小学,运营不景气的快捷酒店。这些很多都在社区,可以考虑出台一些新的规定把他们盘活。”
其次,目前养老护理员的缺口很大。除了护理员,老年护理机构的医护人员、社工师、机构专业管理人员也有很大的缺口,人才储备不足。
在日本的福祉大学,对护理人员培训的方式是这样的:对下岗失业、年龄偏大、缺少技术的人进行养老护理培训,半天上课,半天在大学里的养老机构里(相当于“实验基地”)顶岗,顶岗的工资可以用来生活和交学费,政府还有部分补助。
也可以让养老机构来运营培训机构,不仅为自家机构培训,还可以面向社会。比如爱侬公司,就在朝阳区养老服务指导中心里运营了一家有资质的定点机构,和爱侬在全国的劳务输入基地以及自身旗下的养老院衔接,能够实现人才的输入、培训和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