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热患者的护理措施范文

时间:2023-05-31 08:35:48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发热患者的护理措施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发热患者的护理措施

篇1

选择2014年1~7月本院收治的外感发热患者60例,所有患者均符合外感发热的诊断标准,所有患者中女性患者均排除妊娠期和经期,所有患者均排除患有严重原发病及退热剂对体温的影响。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中男20例,女10例;年龄15~65岁,平均年龄(48.0±6.1)岁;病程3~42h,平均病程(18.0±8.0)h。观察组中男12例,女18例;年龄20~59岁,平均年龄(45.0±4.2)岁;病程5~48h,平均病程(22.0±8.7)h。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中医护理措施。常规护理主要包括:为患者定时测量体温,采用物理降温,如用温水擦洗汗液、酒精擦拭退热等,告知患者应多饮水,以清淡流质饮食为主。对于持续高温患者加强观察,遵医嘱做退热处理。中医护理措施:刮痧、拔罐、耳穴压豆、放血疗法等。

1.3评价指标

两组患者行护理措施1h后测量腋温,与入院时的体温比较,护理后1h体温下降>1.5℃为显效,0.5~1.5℃为有效,<0.5℃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持续退热效果通过护理后的1、2h患者下降的腋温评价,腋温与入院时的体温比较。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退热效果比较

护理后1h观察组的退热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2.2两组患者持续退热效果比较

对照组患者1h后的体温下降了(0.21±0.01)℃,2h后下降了(0.32±0.30)℃;观察组患者1h后的体温下降了(0..62±0.36)℃,2h后下降了(1.16±0.75)℃,观察组的持续退热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篇2

【关键词】 艾滋病;高热;护理

艾滋病又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中国艾滋病流行已进入快速增长期,发病从高危人群向普通人群转换,艾滋病高热的护理,已给医务人员带来了严重的挑战。2005年1月至2007年3月,我科收治艾滋病高热患者32例。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32例,男性27例,女性5例,年龄最大73岁,最小12岁;感染途径:经静脉吸毒感染22例占69%,经性行为感染6例占18.72%,感染途径不祥4例占12.5%;文化程度:小学8例,初中17例,高中5例,大学2例。

1.2 高热的临床特征

1.2.1 临床表现

规律发热10例;不规则发热12例;24小时持续高热10例。体温持续39~40℃ 20例;体温大于40℃12例。其热型多见于:稽留热10/32,占31.25%;驰张热15/32,占46.87 %;间歇热 7/32,占21.88%。

1.2.2 32例AIDS患者的特征可分为如下三步曲

(1)发热初期:体温为中高度热38-39℃,此期多为驰张热和间歇热,对口服降温药及一般的抗感染药有效。(2)再次发热期:体温正常后15~30天患者再次发热。体温为高热39~40℃,对口服降温药及一般抗菌素治疗无效,所以常用静脉给药降温和物理降温。75%可以获得降温效果。(3)顽固发热期:此时病人往往是半个月左右为体温正常期。当再次发热时,体温常常呈超高热>41℃,此时病人极度难受,并有心、脑、肺、肝、肾、胃肠功能障碍,这时发热多为稽留热。此时对所有降温药无效的情况下,呈为临终关怀期。

2 护 理

2.1 高热护理

发热是艾滋病发病的主要症状,其机理可能为机体免疫力低下,机会性感染存在,全身多脏器功能受损有关。患者由于持续高热,增加了耗氧量,导致脑细胞缺氧,加之多源性感染,毒素对脑的刺激,患者常出现惊恐不安、谵妄、嗜睡、昏迷。在高热情况下迷走神经兴奋兴减弱,消化液生成和分泌减少,影响消化系统的吸收功能。同时,高热分解代谢增加,蛋白质、维生素、碳水化合物等物质大量消耗,水电失衡。由于高热新陈代谢增快、消耗增多、进食减少、体质虚弱,因此高热的护理极为重要。我们采取了如下的措施:(1)物理降温:头置冰袋,四肢大血管处置冰袋,酒精擦浴,以及降低室内温度。(2)静脉输液:在超高热的情况下,静滴4℃冰液体,直接降低血循环温度。(3)冰盐水灌肠:用4℃冰盐水250ml,保留灌肠。(4)亚低温治疗仪:将控温毛毯置于患者背下,冰帽带于患者头部,根据发热的程度调整相应的温度,达到降温的目的 。(5)药物降温:以上降温措施不理想,应遵医嘱药物降温,一般先用口服降温药(如扑热息痛、消炎痛),口服降温药不理想,应改静脉滴注(赖氨匹林)。同时注意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的变化。

2.2 基础护理

2.2.1 口腔护理

高热时会引起口腔粘膜破溃,易造成真菌感染。所以每日保持口腔清洁,用0.02%呋喃西林含漱半小时,4次/日。

2.2.2 皮肤护理

注意保持床单清洁、干燥,汗湿的衣裤应及时更换,使用温水擦浴,保持皮肤清洁。

2.2.3 休息及饮食指导

艾滋病患者高热应绝对卧床休息,减少体力、能量的消耗,因HIV感染引起食欲下降和消耗综合征,导致AIDS患者严重营养不良[1]明显消瘦,因此鼓励患者高热期应给予易消化、营养丰富的无渣流质软食。恢复期,易消化软食,逐渐至正常营养丰富的饮食,以改善消化道的障碍。

2.3 同时注重消毒隔离、心理护理、健康教育等综合护理措施。

3 护理体会

3.1 体温正常出院22例占69%;体温不降、经济困难而自动出院8例占25%;死亡 2例占6%。从2例死亡的原因看,都是高热不降,导致心、脑、肝、肾、胃肠功能衰竭而死亡。

3.2 艾滋病高热患者目前仍无特殊治疗方法,有效地采取降温等护理措施是降低病死率的主要关键。患者的心理疏导及健康教育是做好AIDS患者高热护理的前提。严格消毒隔离制度,防止医源性感染,是实现医疗护理安全的保证。

3.3 注重降温方法的选用,使体温降低而不伤身,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篇3

doi:10.3969/j.issn.1006-1959.2010.09.204文章编号:1006-1959(2010)-09-2468-01

甲型H1N1流感是一种新型传染病,人体没有特异免疫力,通过近距离飞沫传播,该病传染性强,致死率低,临床上以发热、咽痛、咳嗽为主要症状,重症病人可合并肺炎。自2009年9月至2010年1月,我院发热门诊共确诊并隔离治疗了14例甲型H1N1流感患者,平均住院时间6天,治愈出院14例,占100%,无死亡病例。针对确诊病例在进行及时报告、分开隔离、有效治疗同时并给予系统化整体护理,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确诊并留观治疗的甲型H1N1流感病例14例,其中男14例,女0例,最小20岁,最大34岁,平均年龄25岁,体温>39℃的占50%,发热持续1-7天,白细胞总数正常或低于正常。

1.2评估患者体温:高热病人及时给予药物退热或物理降温,呼吸重点评估呼吸次数、频率,观察有无胸闷、气促、呼吸困难;心理方面:主动与患者沟通,给予患者更多的关心和爱护,减少因社会因素及隔离环境对其造成的不良影响;营养方面: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饮食,必要时静脉补充。

1.3护理评估:根据甲型H1N1流感患者症状、体征、临床特点进行评估,并采用相应的护理措施,及时评价所取得的护理效果。

1.4临床症状和心理问题。

表114例甲型H1N1流感患者临床症状与心理问题统计

由(上表)可得,发热是甲型H1N1流感患者的主要症状,全部14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发热;约有90%的患者表现为咽痛、咳嗽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在精神心理方面有35.7%患者出现恐惧、焦虑。

2.护理问题分析及措施

2.1体温过高。护理目标:体温降至正常范围,患者不适症状消失。

护理措施:①密切观察患者体温变化,监测各项生命体征:体温>39℃的患者,每30分钟测一次体温;体温在38-39℃之间,每1小时测一次体温,并详细记录。②降温处理:体温>38.5℃患者,遵医嘱给予解热镇痛药物降温处理,体温过高患者,如不适症状明显或应用解热镇痛药物体温未能降至正常时适当给予糖皮质激素;体温

2.2恐惧、焦虑症状。护理目标:患者恐惧、焦虑症状消失,心理压力缓解。

护理措施:①针对确诊并需要隔离治疗的患者,护理时需要主动与患者交流和沟通,因隔离治疗,做好解释工作,尽可能满足患者的合理要求,使患者能够积极配合护理及治疗。②认真做好宣教工作,详细讲解甲型H1N1流感的相关知识,特别是该病是可防可控并能够治愈的疾病,消除患者的恐惧、焦虑心理,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2.3营养支持。护理目标:患者体重未下降或增加。

护理措施:①患病早期多伴有发热、纳差,护理时饮食方面多给予软食或半流食为主,鼓励患者多进食。②恢复期鼓励患者多进食新鲜的水果及蔬菜,补充足够的维生素,增强患者体质,促进疾病的恢复。③考虑到患者需隔离治疗,不能随便外出,同时没有家人陪护,护理人员要做好临时家属这份工作,满足患者饮食方面额为的正当要求[2]。

3.讨论

通过这阶段的护理工作,我科护理水平有所提高,同时我们对护理工作有了更新的认识,针对甲型H1N1流感这种特殊疾病,与普通疾病有很大的区别,在护理工作中不但要重视疾病的护理,同时要关注该病患者的心理问题,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及心理变化,及时发现护理工作中的不足,进一步完善护理措施,调整护理方案,使患者的身心得到整体的护理,身体能够早日康复。

篇4

在我国SARS、H1N1-甲型流感病毒流行期间,临床医护工作者及住院患者群体感染率在总发病患者中所占相当大比例,使医院工作效率下降,亦使医院声誉乃至我国医疗体制都遭受了巨大损失,故采取有效的手段,提高护理工作者防范意识,并落实于日常各项医疗护理操作中,是护理管理部门的职责所在,亦是重要使命。本文从如下5点总结医院感染控制过程中的护理管理体会。

对全院护士做好感染知识培训

对全院护士尤其是新上岗护士认真做好医院感染防控知识的培训,具体包括传染病防控制度法规、常见呼吸道传染病知识、传染病就诊流程、消毒隔离防护技术、传染病应急预案等,并定期进行考核。使全院护士在思想上认识到医院感染防控工作的重要性,在行动中认真执行医院感染防控的规章制度和诊疗操作规范。

通过导诊护士规范发热患者就诊流程管理

发热是许多呼吸道传染病共同的早期症状之一,因而通过导诊护士优化发热患者的预诊分诊,可以有效地减少病菌的传播。①明确标识:应在门诊大厅内外张贴标识和路线指示,指引发热(体温≥37.5℃)并伴有呼吸道症状的患者前往发热门诊就诊。②明确就诊流程:年龄>14周岁发热患者先到发热门诊就诊,年龄≤14周岁发热患者可到儿科急诊就诊,门诊大厅导诊台、各科室分诊台及挂号处导诊护士应及时引导发热患者到上述科室就诊。先将患者安排在隔离诊室,通过医生的诊察,如发热并非由传染所致,则使患者到专科就诊,如发热确由传染所致,则就地隔离,并请传染科医师会诊[1]。

完善消毒管理

病区消毒:①空气消毒:开窗通风,定时喷洒空气清洁消毒液;在无人病区,可使用紫外线照射和药物熏蒸方式。②物体表面、地面消毒:使用有效氯为300mg/L的含氯消毒液擦拭污染物体表面,使用1000ppm浓度的漂白粉精片溶液或0.2%过氯乙酸对地面进行均匀喷洒消毒,20~30ml/m2,1次/日。③医疗用具消毒:对病房内的体温计、血压计、听诊器、止血带可用75%乙醇擦拭2遍消毒,对患者使用的被褥、衣服、口罩等,先用含氯消毒剂浸泡30分钟,然后清洗、高压灭菌后使用。④终末消毒:当危重传染病患者转院或死亡后,要及时对其病室进行消毒处理,选用2%过氧乙酸熏蒸消毒空气,而当一般传染病患者治愈出院后,选用紫外线照射消毒,时间60分钟以上。

医疗污物处置:隔离病区及护士工作区装备密闭污物箱及锐器盒,病室内所有废物和垃圾均由专人收集,规范处理。保证污水处理消毒剂余氯含量>6.5ml/L。患者的排泄物、分泌物由专门清洁工清理,放入双层医用垃圾袋中进行包装,外喷消毒液,然后运送至指定地方,焚烧处理。

严格手卫生:在门诊、病室、护士站、医生办公室等洗手池旁安放速干消毒洗手液及肥皂液,张贴洗手标识,宣传正确洗手法,在诊疗、接触传染病患者后要立即洗手消毒,防止交叉感染。

加强感染防护

为保障护理人员自身健康、尽量降低感染风险,采取正确的防护措施必不可少。为避免因接触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而被感染,护理人员应戴好手套。当可能发生喷溅时,应戴口罩、护目镜,穿隔离衣。应根据感染风险的大小,采用分级防护措施,包括基本防护、加强防护、严密防护。发热患者应佩戴外科口罩,这样可以有效避免患者将病毒传染给他人[2]。

加强感染监管

医院感染管理科负责督促全院职工认真执行与感染相关的制度法规,监查医护人员是否严格按照感染防控的规范进行操作,检查医院感染防控工作是否有不足和缺陷存在,及时反映给医院领导并制定相应措施。密切关注医院呼吸道传染病的发病情况,如有必要,及时向所属主管卫生部门报告疫情[3]。

医院感染防控工作涉及面广、难度大,需要全院各个部门人员的全力配合,制定相应的医院感染防控制度和法规并确保其贯彻执行,对全院员工进行传染病知识培训,明确各科室各部门的职责分工,都是感染管理至关重要的举措,而护理质量水平直接影响着医院感染控制的水平,通过以上护理管理措施的实施,在传染病防控上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果,感染率从10年的5.4%降低到目前的3.1%,得到了患者及各领导部门的一致好评。

参考文献

篇5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4)2-0462-02

发热(fever),是指机体在致热源的作用下或者各种原因引起的体温调节中枢出现功能障碍时,调定点上移引起调节性体温升高超过正常范围,腋下温度〉37℃、口腔温度〉37.5℃定义为发热,其中,37.5~37.9℃为低热,38.0~38.9℃为中热,39.0~41℃为高热,〉41℃为过高热[1]。发热不是独立的疾病,而是多种疾病的重要病理过程和临床表现,也是疾病发生的重要信号[2]。持续发热可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并损害心、肝、肾等重要器官,因此在不影响病情观察诊断的基础上,对病人进行有效的退热降温成为发热病人的首要任务。本文通过我校120例发热病例的回顾,总结和分析了有效降温措施,与大家共同探讨。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09年9月至2013年7月我校医务室处置的120例发热病例,均为在校中学生,其中男性63例,女性57例,年龄在17~19岁;病史0.5~2天;体温37.5~40℃;主要表现:乏力、头疼头痛、肌肉酸痛、呕吐、咳嗽、鼻塞、流涕、咽喉肿痛。经检测,均未感染H1N1、H7N9流感病毒。

1.2护理措施

1.2.1降低体温:实施的有效降温措施有:①物理降温 措施(一)用30%~50%酒精擦拭病人身体,特别是窝、肘窝、腋窝等大动脉流经处,促进患者体表蒸发散热。措施(二)用冷毛巾或冰袋放在病人头部,有效保护脑细胞,不至于因高热而引起谵妄等中枢神经系统功能改变,同时在腋窝、腹股沟等大动脉流经处放置冰袋,促进机体散热。措施(三)协助病人洗温水澡,促进表面皮肤蒸发,从而散热。②药物降温 措施(一)口服扑热息痛0.25~0.5g,每日三次。措施(二)遵医嘱给予病人复方氨基比林2ml肌肉注射或遵医嘱采用其他药物降温。措施(三),遵医嘱给予清热解毒中草药。上述措施逐条实施,选其一实施,30分钟后重新测量体温,并密切观察病人反应。若体温未降,则根据情况进一步采取措施,直至体温下降,并加强观察。

1.2.2 病情观察:发热分为三个时期:体温上升期、高热期、体温下降期。

1,若病人脸色苍白,畏寒,寒战,说明病人处于体温上升期。2,病人脸色潮红,出汗,呼吸快,说明处于高热期。3,病人大汗,皮肤潮湿,说明处于体温下降期。不同时期,给予不同的护理,上升期注意保暖,高热期注意散热,下降期注意更换衣物防治二次着凉。4小时测量一次体温,同时观察脉搏、血压、呼吸灯变化,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1.2.3 饮食护理:体温升高时物质代谢加快。一般认为,体温没升高1℃,基础代谢率提高13%,所以发热病人的物质消耗明显增多。如果持久发热,营养物质没有得到相应的补充,病人就会消耗自身的物质,导致消瘦和体重下降[3]。护理过程鼓励病人多饮水,每天达3000ml,进食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饮食。

1.2.4 基础护理:卧床休息,督促其暂停学习,多睡觉,避免劳累,避免剧烈活动,减少体能消耗,增强对疾病的抵抗力;同时保持皮肤清洁,穿宽松透气衣服,利于散热;注意房间空气对流,加强通风。

1.2.5 心理护理:中学生学习压力大,认为生病耽误学习,出现紧张、抑郁等负性心理。因此,积极对病人进行心理护理工作,疏导其负性情绪敦促他们安心养病。同时,加强健康宣教,详细讲解发热的原理,使其了解发热也是一种机体防御反应,对机体也有积极的一面。

2 结果

经过3~7天的治疗护理,120例病例,体温均恢复到正常,降至37℃以下,一些疾病的症状也消失,疾病痊愈,继续投入到学习生活中。

3 讨论

发热是机体的一种应激反应,往往不是独立的疾病,而是多种疾病的重要病理过程和临床表现[4]。发热可造成机体水电解质代谢紊乱、机体脂肪蛋白等分解过多,不利于学生机体康复。本文搜集的120例在校学生病例,排除了重大疾病的可能性,故可积极采取降温措施,促进了病人的机体愈合。物理降温是利用气体、液体或固体等导热物质,通过蒸发、辐射、对流和传导等物理方法达到人工散热的目的 。物理降温起效快,安全,避免了药物的副作用,且因其舒适度高,中学生病人易于接受。药物解热,包括化学药物水杨酸类、类固醇解热药以及清热解毒中草药,都有很好的解热效果。执行过程中,注意服药注意事项以及肌肉注射时的无痛技术,同时做好心理抚慰,消除病人对药物的恐惧抗拒心理。除了医护人员无微不至地关照,还可动员老师同学多来看完病人,让他们拥有归属感,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和耐心。

本文中120例中学生病例,在有效的抗感染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积极的护理措施,包括物理药物降温、基础护理、心理护理,使患者体温均降至正常范围,临床症状消失,身体得到痊愈,未有一例发生并发症。

综上所述,在校中学生离开父母、独自求学,自我照顾不周、加上升学压力大,易发生以发热为主要表现的感染性疾病。各种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能有效降低患者体温促进机体愈合,使患者恢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

参考文献

[1]尤黎明 . 内科护理学. [M]4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246

篇6

[中图分类号] R473.74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7210(2010)05(a)-255-02

随着肿瘤患者的增加,采用化学药物治疗恶性肿瘤是目前对肿瘤进行治疗的主要方法,但对肿瘤化疗的药物存在较大的毒副作用,骨髓抑制就是主要的毒副作用。不仅直接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且妨碍化疗周期的顺利完成和药物剂量的提高,一定程度上影响治疗效果。为使患者能尽快、安全渡过骨髓抑制期,笔者对108例肿瘤化疗并发骨髓抑制患者,经过我科的护理,效果良好。现将对肿瘤化疗并发骨髓抑制护理体会和措施总结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108例均为我科住院患者。108例肿瘤化疗并发骨髓抑制患者,护理期间出现皮肤感染和皲裂11例,口腔溃疡58例,不同程度的发热64例,齿龈出血18例;经精心治疗及护理未造成严重后果。

1.2护理

1.2.1心理护理由于肿瘤患者对疾病本身就处于一种怀疑、绝望的矛盾情绪中,加上药物化疗引起的骨髓抑制所出现的发热、感染、头昏、乏力、出血等临床症状,使患者的精神和情绪发生巨大波动,担心病情的进展、恶化,使患者出现抵制、恐惧、消极心理,对疾病康复抱有怀疑态度,不配合治疗,护士应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耐心、细致地讲解化疗的副作用,以及临床护理措施,增强肿瘤患者战胜疾病的勇气,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使其积极配合治疗[2]。

1.2.2病房与环境肿瘤化疗并发骨髓抑制由于粒系抑制,患者的抵抗力低下,容易发生继发感染。房间应用选用单人病房或百级层流病房,实施保护性隔离,限制陪床及探视,严格无菌[3]。对房间应该进行紫外线消毒, 对病房里各种用物进行消毒、擦拭。患者入住前必须洗澡、洗净全身,给患者换上消毒的衣服,佩戴口罩、帽子,对病房进行每天空气消毒紫外线照射2次。严格防止由于医源性造成感染:所有医护人员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原则,操作时进行必要的消毒、洗手、戴口罩、帽子、穿隔离衣方可进入。病房内的温度控制在20~22℃,湿度控制在50%~60%。

1.2.3饮食护理对肿瘤化疗后骨髓抑制患者进行详细评估,根据患者的饮食需要和营养状况,制订详细的合理的膳食计划。由于化疗引起恶心、呕吐,电解质紊乱,患者往往食欲减退,提供高热量、高维生素、高蛋白、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避免过热、过冷或刺激性食物。保证日供应热量为30~60 J/kg,日供应蛋白质的量1.5 g/kg。据患者的需要选择合适的进餐方式和时间。

1.2.4口腔护理肿瘤化疗并发骨髓抑制患者极易出现口腔溃疡和糜烂。应每天对口腔黏膜进行详细的观察,积极做好必要的口腔护理,让患者在饭后用0.05%呋南西林和5%碳酸氢钠漱口,可以采用软牙刷刷牙,并防止食物残渣在口腔残留,以免遗漏食物造成发酵繁殖细菌。如果患者出现口腔溃疡、糜烂时,给予患者生理盐水500 ml+2%利多卡因5 ml+地塞米松10 mg+庆大霉素16万U 进行反复含漱,为了避免加重黏膜的损伤,停用牙刷刷牙,应用棉签沾生理盐水擦拭牙齿, 针对口腔局部溃疡给予锡类散外用,或在溃疡处喷以西瓜霜喷剂3~5次/d。

1.2.5出血的预防与护理对骨髓抑制患者避免创伤,防止磕碰、损伤而致皮下或关节腔出血。刷牙时使用软毛牙刷,禁挖耳朵、鼻子等。发热患者应用退热药物时,避免选用含阿司匹林的药物;血小板≤50×109/L, 有出血的危险,注意皮肤黏膜有无淤点、淤斑等出血倾向,注意大便的性质、颜色,有无消化道出血现象[4]。

1.2.6发热的护理肿瘤化疗后骨髓抑制患者由于种种原因容易导致高热,应注意监测其体温及伴随症状,当体温维持在较高水平时,注意观察患者意识变化。控制体温应以物理降温为主,尽量不用或遵医嘱使用退热剂。鼓励患者多饮水,补充水分,防止虚脱[4]。应协助患者擦净汗液,更换潮湿的衣裤、床单等,防止受凉,保持舒适。

1.2.7皮肤护理骨髓抑制患者出现严重的粒细胞减少时,抵抗力降低,容易出现皮肤黏膜感染,应加强皮肤黏膜护理[5]。床单消毒处理,床铺保持平整和干燥,保持患者皮肤黏膜清洁,口唇用凡士林涂抹,减轻干裂及疼痛。发热出汗后及时更换衣物,患者内衣宜宽松、柔软,每日淋浴或温水擦浴,尤其一些皮肤皱褶处容易出现皮肤损伤感染,皮肤皱褶处应清洁后涂扑爽身粉,骨突受压处给予按摩,局部发生溃疡者可给予无菌换药。

2结果

108例肿瘤化疗并发骨髓抑制患者,出现皮肤感染和皲裂11例,口腔溃疡58例,不同程度的发热64例,齿龈出血18例;经精心治疗及护理未造成严重后果。

3讨论

通过护理人员细心的照顾,周密的计划,细致的观察,认真的对待,能够减少并发症和及时发现疾病的变化,为患者创造一个利于疾病康复的护理流程和计划,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刘兵.癌症化疗患者舒适护理的探讨[J].护理杂志,2003,20(4):58.

[2]韩锐.肿瘤化学预防与药物治疗[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大学联合出版社,1991:708.

[3]汤钊猷.现代肿瘤学[M].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3:373.

篇7

小儿发热抽搐(Children with febrile convulsions)是小儿科常见的症状[1-3],发病突然,持续时间可由数秒至几分钟,持续时间长或发作次数多会引起窒息,容易引起缺氧性脑损伤[4-5],若治疗不及时,会危急生命,在及时正确治疗的同时加强护理至关重要,为探讨小儿发热抽搐的护理措施,提高护理质量,2011年2月~2012年11月对80例小儿发热抽搐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2011年2月~2012年11月收治小儿发热抽搐患者80例,其中男52例(65.0%),女28例(35.0%),男女之比为1.86:1,年龄9个月~3岁,平均2.1岁。首次抽搐发作37例(92.5%),2次以上发作者3例(7.5%),发作时间在数十秒至数分钟,平均1分45秒。主要病因,扁桃体炎6例(7.5%),支气管炎16例(20.0%),上呼吸道感染58例(72.5%)。

急救处理:首先给予患者吸氧,用针刺涌泉、人中、内关、十宣、合谷等穴,留针2~3分,并对患者进行镇静,给予鲁米那钠40mg,肌肉注射;静脉注射安定0.2~0.3mg/kg,安痛定2ml肌肉注射,同时给予物理降温。当用药控制高热惊厥无效时,及时静滴高渗性脱水剂20%甘露醇1~2g/kg。

护理措施:①迅速吸氧,止痉:小儿发热抽搐,会消耗大量的氧气,抽搐时间长时会导致脑缺氧,因此,及时吸氧至关重要,氧流量在1~2L/分,有窒息的患者要及时进行人工呼吸,并给予鲁米那钠8~10mg/kg/次[6],缓慢静推,可迅速止痉。②抓紧降温:高热能加重抽搐,并可加重脑水肿及呼吸障碍,所以应迅速处理。药物降温,如安痛定肌肉注射,口服APC,小儿退热栓塞肛。物理降温,可用50%酒精或温水擦浴,可使大静脉走行处如颈部,两侧腋下、肘窝、腘窝,腹股沟处皮肤发红,有利散热。擦浴时应注意观察患儿的生命体征变化。禁擦前胸、腹部、足心。因其对冷刺激较敏感,可反射性引起心脏冠状动脉收缩而导致不良后果。③保持呼吸通畅:侧卧位,松解衣服领口,清除鼻喉分泌物和呕吐物,头偏向一侧,用吸痰器及时吸出咽喉部分泌物;患儿可用50ml注射器套上细橡皮管吸出痰液,保护呼吸道畅通,以防窒息,并注意做好口腔护理。呼吸不规则时及时应用呼吸兴奋剂。并用纱布包压舌板置于上下齿之间,以免唇舌咬伤,保持安静,避免不良刺激。密切观察患儿面色、呼吸、体温、脉搏、抽搐次数、程度,瞳孔大小及尿量,及时报告医师。④心理护理:患儿家属对婴幼儿发生发热抽搐感到恐惧,心情比较焦急,护理人员在救治后要向患儿家属认真解释导致抽搐的因素,治疗方法和护理措施,消除家属的恐惧感,引导家属积极配合治疗,懂得护理注意事项,了解疾病的疾病知识,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

结 果

80例患儿经过护理,只发生一次发热抽搐74例(92.5%),发作2次2例(2.5%),发作3次4例(5.0%),经过治疗和护理均痊愈出院。

讨 论

高热抽搐是小儿时期的常见病,多见于病毒感染引起的发热,多见于因婴幼儿,发病机制为高热及惊厥引起脑低氧,细胞能量代谢障碍,钠泵功能失调,引起Na+内流,导致低钠血症[7]。脑低氧刺激压力感受器引起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肾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回收水分增加,致稀释性低钠血症从而造成抽搐。

本组通过对80例患儿经过护理,只发生一次发热抽搐74例(92.5%),发作2次2例(2.5%),发作3次4例(5.0%),经过治疗和护理均痊愈出院。

经过本研究观察分析,医护人员必须有高度的责任心,在工作中除了及时准确抢救外,还要耐心解释,并介绍一些常见病的预防及护理知识,尤其是对上呼吸道感染的早期预防,一旦发现高热抽搐,立即进行止痉、降温、保持呼吸道畅通,这是成功救治的关键。

参考文献

1 常静,张颖,毛兵,等.柴葛清热颗粒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风热证的双盲随机对照临床试验[J].中西医结合学报,2011,3(12):1148-1151.

2 贡明才.儿童惊厥200例临床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07,22:378-379.

3 孔德庆,孔祥英,何念海.复杂型小儿热性惊厥转化为癫痫的影响因素分析[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5,27(8):767-769.

4 冯凤仪.普米克令舒与病毒唑联合雾化吸入治疗婴幼儿上呼吸道感染效果观察[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09(5):302-305.

篇8

1 临床资料

我院自2004年10月~2007年6月在放化疗期间出现发热反应较重的83例恶性肿瘤患者,其中男50例,女33例。年龄最小25岁,最大73岁,平均49.2岁。鼻咽癌患者62例,喉癌18例,鼻腔癌3例。放疗与化疗同时进行者25例,单纯放疗40例,单纯化疗18例。发热程度:38 ℃~39 ℃者50例,39.1 ℃~40 ℃者33例,时间短者5 h,长者达1周。

2 护理

2.1 明确发热的因素 虽然放疗及化疗技术越来越先进,但是对肿瘤患者而言,出现不良反应并不少见,只是不良反应症状有轻有重,特别是患者出现发热反应尤为多见,多数患者低于低热状态,体温在37 ℃左右。上述83例体温处于高热状态。出现发热反应原因是多方面的,放疗对正常组织的损伤及肿瘤组织本身的坏死成为致热源,由于放疗、化疗引起造血系统急骤改变,白细胞大量的下降或三系细胞同时减少,都可致患者出现发热反应。化疗患者多数是由于化学药品毒性反应,也有个别患者出现上述因素。总之导致发热的因素较多,要根据临床表现及必要的辅助检查来查明发热原因,才能及时采取措施,消除患者的思想顾虑,及时有序地进行放疗及化疗。

2.2 放疗与化疗前的护理 在临床护理中,经常遇到患者在治疗中出现不良反应,其中包括发热反应。实践经验告诉护理人员,为减少不良反应,特别是对出现发热反应的患者必须做到治疗前、治疗中、治疗后的精心护理,尽最大的责任心来关心护理患者,才能减少患者的痛苦。患者在放化疗期间出现不良反应或并发症较为常见[1],但如果能做好放射与化疗前的准备工作,患者不良反应就可明显减少。特别是初次接触患者时,如何与患者沟通好,是护理人员非常重要的技巧问题。多数患者在接到诊断书后,会经历一个心理失衡的过程:由否认、疑虑到无奈地接受,随之而来的是紧张、焦虑、不安、孤独和恐惧等心理,这种心理致使患者陷入十分无助的困境。因此,应及时掌握患者的思想动态,从患者的语言、行为特征去了解其内心活动。根据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及职业状态,耐心细致地向患者解释放疗与化疗的作用及可能产生的不良反应,要让患者充分认识到自己的疾病,去理解为什么要放疗与化疗,让患者树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也要树立战胜不良反应的信心。随着医护人员的健康教育、心理安慰、精神支持、生活上的鼓励等,使患者尽快减少或消除心理上应激反应,从消极低沉的心态转向为积极向上的心态[1],嘱患者吃好、睡好,保持良好的精神和机体状态,为放疗及化疗打下较好的基础,从而减少不良反应的出现。

2.3 放疗与化疗期间的护理 20世纪80年代以前,对转移肿瘤患者一般采用化疗。目前随着放疗技术的发展和医疗条件的改善,往往是两种治疗同时进行,部分医院采用化疗与放疗间断进行。总之不管采取哪种方法,都要根据患者的身体条件及治疗条件而定。尽管肿瘤患者治疗条件越来越先进,但目前仍未解决放疗及化疗药品对正常细胞杀伤作用所带来的全身或局部反应症状。当出现不良反应时,部分患者情绪波动,顾虑多,特别是出现发热不退时,患者更加恐惧,精神状态差,导致患者有时不配合治疗。在这非常时期,护理人员要配合好医生,共同与患者架起沟通的桥梁,做到用诚恳的语调,语意明确,表达到位,使患者感到温暖[2]。反复的向患者解释放疗、化疗的重要性,出现不良反应是暂时的,设法让患者消除顾虑。同时指导患者进高蛋白、高热量饮食,增加机体的抵抗力。如有白细胞下降明显的患者,多指导其食用动物肝、排骨、鸡汤、菠菜及增白细胞较好的食物。对化疗反应较大的患者,鼓励他们战胜恶心、呕吐、厌食等难关,维护机体正常代谢,完成放疗与化疗的全过程。

2.4 发热的护理 由于肿瘤患者发病因素较为复杂,在放疗与化疗中,出现不良反应也不大相同,有全身和局部不良反应,本组83例的不良反应中均出现高热反应。放疗或化疗引起的发热原因也较为复杂,有肿瘤本身因素,也有放射及化疗药品因素。而且发热时间表现不一,短者数小时,长者1周余。一旦患者出现发热反应,轻者低热,重者高热。83例是近3年来放射与化疗中发热比较典型患者。对高热患者在护理上要有高度责任感,同情感,包括:(1)心理护理,由于患者一旦出现不良反应,特别是高热患者恐惧感是重点,怕自己出现这样那样问题。因此情绪特别不稳定,烦躁不安、易怒,不易接受护理人员沟通。患者越是情绪不稳,越是要细致耐心地做好心理护理。沟通时注意礼貌性语言、安慰性语言、鼓励性语言、暗示性语言、艺术性语言。通过五种语言来减轻或消除患者心理上的应激反应。(2)要做到三勤:勤到患者床前慰问患者,了解患者病情变化;勤帮助患者做好全身护理及局部护理工作;勤为患者购买所需要的用品及食物,其目的从侧面上起到降温作用。(3)要积极配合医生采取相应治疗措施,如物理降温、药物降温、中医中药降温、饮食降温。用诚恳的语调告知患者,发热是放疗与化疗的不良反应,并不影响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4)要做好患者家属及亲人思想工作,也让他们了解病情,了解放疗与化疗的知识,利于得到他们的支持和配合,共同做好患者的思想工作,使患者全方位感受到社会与家庭的关爱,进一步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3]。

3 体会

通过对83例在治疗中出现发热不良反应的肿瘤患者进行相关的护理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发热给患者造成的痛苦,尤其是显著降低了患者的心理压力,提高了生活质量。笔者体会:护理上做到良好沟通,履行告知义务,符合患者的心理需求,体现现代护理模式,满足患者日益增长的自我保健和安全医疗的要求,实现共同的目标康复出院。

参考文献

篇9

结果:观察组患者达到82.6%的有效,总体生活质量评价为(77.8±15.9)分,比常规组60.9%和(53.4±14.8)分明显要优,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

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对艾滋病晚期发热患者采取综合护理治疗,有着显著临床效果,使患者的信心得到增强和疾病晚期的消极心理状态得到改善。

关键词:艾滋病晚期 发热 临床护理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10-0483-01

当患者处于艾滋病晚期,口腔和呼吸系统感染可因身体免疫下降而产生,发热症状就出现了,持续性高热是其临床表现,数天可持续达到39℃以上的体温[1]。因为处于发病晚期的患者大都有消极情绪,采取常规的临床护理治疗常产生不理想效果,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本研究是以常规护理为基础采取综合护理治疗,效果比较理想。现作如下回顾总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研究对象为2010年2月至2013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艾滋病晚期发热患者46例,患者均为持续高热和呼吸困难的临床表现,同时合并口腔、肺部和消化系统等感染症状,并将脑炎和有意识障碍影响交流的患者排除。随机把患者分为常规组23例子和观察组23例。在常规组中,有男性患者16例,女性患者7例;年龄在23~5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4.9±11.3)岁;在其中有4例为高中及以上学历;而19例为高中以下学历。在观察组中,有男性患者15例,女性患者8例;年龄为25~57岁,平均年龄为(45.8±12.1)岁;在其中3例为高中及以上学历,20例为高中以下学历。综合对比观察组和常规组之间基本资料、性别比及学历等几个方面,均无统计学方面的差异(P>0.05)。

1.2 方法。采取常规护理治疗常规组患者,并针对患者感染情况对症采取药物控制措施,与常规护理相配合,其中有护理患者口腔、皮诊和腹泄等症状方面;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治疗观察组患者,其中有加强临床护理、做好心理支持护理和家属支持护理等方面。

1.3 疗效观察。经过4周护理治疗,观察统计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治疗效果,根据取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编制的生活质量评价量表(QLQ-C30)为患者生活质量评比打分。护理效果为:显效为有效控制患者发热情况,患者能对生活有正常心态;有效为改善了患者的发热情况,有所改善心理状态;无效为没有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或有严重趋向,生活信心丧失了。

1.4 统计学方法。数据分析处理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以t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2检验计数资料,有统计学意义为P

2 结果

两组患者护理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评分,见表1。观察组患者达到82.6%的有效,总体生活质量评价为(77.8±15.9)分,比常规组60.9%和(53.4±14.8)分明显要优,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

3 讨论

本研究以采取综合护理方法护理治疗艾滋病晚期发热患者,与常规护理比较,明显提高了患者临床效果和生活质量。具体护理的方法是:①加强临床护理。通过密切观察患者的发热情况,对呼吸异常、抽搐和神志不清等现象的出现进行预防;与药物治疗配合,并采取物理降温方式,倘若患者体温在39℃以上,应采取温水洗脸、湿毛巾冷敷头部等措施,也可用4%酒精擦拭进行降温;对患者营养和水分要注意补充,并将患者皮肤护理做好。②进行心理支持护理。在患者自确诊到病情逐渐发展过程中,不断加重的负面情绪,会对治疗及康复效果造成严重影响。要与患者驳斥沟通,对患者心理状态变化及时掌握,并对患者生活及家庭环境全面了解,沟通其家属,对其可能出现和心理异常情况进行预测,把符合具体情况的心理支持方案制定出来。③家属支持护理。当患者发病后在受到心理和生理的双重折磨的同时,内疚感还可能产生,在与亲人交流和接触过程中有恐惧心理[2],把疾病相关知识普及和健康教育工作向患者及其家属做好非常必要,使患者家属也给患者创造一个好氛围,对患者康复进行帮助,使患者积极治疗的信心树立起来。

经本研究结果表明,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对艾滋病晚期发热患者采取综合护理治疗,有着显著临床效果,使患者的信心得到增强和疾病晚期的消极心理状态得到改善,从而促进提高生活质量的提高。

篇10

【中图分类号】R51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4)01-0101-01 马尔尼菲青霉菌病是一种罕见的真菌疾病,是由马尔尼菲青霉菌(PM)引起的一种罕见真菌病,主要见于免疫受损的宿主。其临床表现复杂,可累及肺、肝、脾、皮肤等器官,如不及时治疗,死亡率极高。20世纪80年代以前,本病极少报道,但随着AIDS的出现及流行,在东南亚一带本病逐渐增多,已成为艾滋病患者中常见的机会性感染,发病率仅次于结核和隐球菌感染。随着我国HIV感染者数量的增加,我国的马尔尼菲青霉菌感染者快速增加,多数为HIV阳性患者。主要流行于我国气候温暖、潮湿的南方地区和东南亚地区,已成为艾滋病患者的死因之一。2010年3月~2012年3月,我科共收治13例艾滋病并发马尔尼菲青霉病。通过对艾滋病并发马尔尼菲青霉病患者进行系统化护理干预,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的死亡率。本文将13例艾滋病并发马尔尼菲青霉病患者的系统化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艾滋病并发马尔尼菲青霉病患者13例,男 9 例,女 4 例,年龄 22~47岁(平均 38.7岁。)

1.2 方法

1.2.1 入院宣教 本病病情危重,患者及家属缺乏对该疾病的了解和相应知识,心理方面存在紧张、焦虑。入院时应该做好入院宣教,使其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由于在HIV携带者及AIDS患者中抑郁、焦虑、社交孤立、慢性压力等心理问题很普遍,因此社会理解和支持是患者积极应对疾病过程中最有潜力的资源之一,有助于保障患者治疗的依从性,维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1.2.2 完善实验室检查 艾滋病并发马尔尼菲青霉病病情进展快,病死率高,但若能及早诊断并应用有效抗真菌药物,通常可收到一定疗效。因此,护士应该严格遵照医嘱做好血常规、出凝血时间等临床常规检查,以作为治疗和判断疗效的依据。

1.2.3 消毒隔离措施 马尔尼菲青霉病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但缺乏特异性。本病起病急剧,像急性传染病。经常以发热为首发症状。该病常是艾滋病并发的特征性和诊断性疾病,提高对其特征性皮疹的认识和敏感性,可避免和减少临床艾滋病的漏诊和误诊。早期介入特殊护理以减少院内传染的概率。艾滋病并发马尔尼菲青霉病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均具有传染性,应采取隔离措施。具体消毒隔离措施是:尽量将患者安置在单人病房或采取床旁隔离;该病种患者的医疗查房和治疗护理在其他病人查房或治疗结束时最后进行;接触患者时要戴手套,摘去手套后应洗手;病人产生的垃圾按感染性医疗垃圾处理;病人用过的体温计、血压表、监护仪、病床、床头柜、被服等按感染性医疗用物处理;病人出院后病房按感染性病房进行终末消毒。由于隔离措施严密,病房内未发生交叉感染。艾滋病并发马尔尼菲青霉病者免疫力低下,同时应避免其他感染性病人造成交叉感染。

1.2.4 治疗护理

篇11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8602(2014)01-0160-01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是一种新发现的传染性强的呼吸系统疾病。给予正确氧疗,重症者行机械通气治疗,执行隔离措施,合理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1]。选取2009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患者护理方法分析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本组收治的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患者30例,其中男12例、女18例,年龄19~65岁,平均38岁。

1.2治疗:严格执行隔离措施,给予正确氧疗,重症者行机械通气治疗。合理应用糖皮质激素量≥40 mg/d,疗程≥3个。治疗并发或继发感染,早期可应用抗病毒药物。重症者可用增强免疫功能的药物。

2护理

2.1心理护理:SARS患者处于隔离区的特殊环境,大多有恐惧、焦虑、孤独和濒死感。护理人员应主动与患者进行交流,了解其对疾病的负面心理及不良情绪反应,向患者介绍疾病进展与转归,消除绝望、恐惧的心理。树立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激发患者生存意志,以乐观的心态对待疾病。保持患者情绪稳定,当患者出现各种异常情绪反应时,护士应主动耐心地积极疏导,表示理解和同情,安慰、鼓励患者在语言交流受限的情况下,利用手势进行沟通,使患者得到关怀保持情绪平衡。

2.2气道护理:鼓励患者自主排痰训练。不能自主排痰者,护士应根据气道分泌物的情况,定时或按需给患者吸痰,当听诊肺部有痰鸣音、呼吸机气道阻力高、血氧饱和度或氧分压突然下降或持续不升、患者呛咳或有分泌物在呼吸机管道溢出时应吸痰。可在机械通气同时进行雾化吸入,痰液黏稠时,可采用加温湿化,或在雾化液中加入化痰药,如生理盐水或沐舒坦等药物。患者使用镇静剂或长期卧床,加之重症期间,应用呼吸机,口腔分泌物或上消化道反流物极易误吸,加重肺部症状,可在患者生命体征平衡状态下行人工或机械两种胸部疗法,如叩背法、振颤法等,以促进排痰[2]。

2.3氧疗护理:遵医嘱给予不同方式的吸氧治疗,避免出现吸氧导管脱落、折曲等现象,保证氧流量、氧浓度,并注意监测氧疗效果。氧疗时观察缺氧改善情况,根据缺氧程度调节氧浓度。当面罩或鼻导管吸氧不能维持氧合效果时,应进行无创通气治疗(NIPPV);当PaO2

2.4营养支持:有部分患者可出现腹泻、呕吐等消化系统症状,影响其消化功能。因此,危重症患者的营养支持非常重要。患者尽量经口进食。在经口进食效果不佳时,可选择留置胃管,给予鼻饲,确保高热量饮食。应尽早给予患者足够的营养,使其提高免疫力。遵医嘱由流质饮食逐渐向普通饮食过度,确保患者进食时不影响吸氧及呼吸机的使用,具体方法是:将吸管从面罩下放入病人口中,吸入时嘱患者掌握好节奏,以不降低血氧饱和度为标准。对不能进食或进食较差者应加强营养支持,适当补充液体及维生素,保持水电解质平衡。

2.5发热护理:大多数患者首发症状为发热,且有时为高热,要针对体温变化,做好基础护理,防止出现其他并发症。要保证患者足够的水摄入,以促进降温。

2.6保证足够休息:休息可减少氧耗量,重症SARS患者存在严重低氧血症,不宜大量活动,应绝对卧床休息,生活起居均需照护,要求护士生活护理体贴周到,技术操作轻柔、迅速。治疗、护理集中进行,以减少患者的氧耗。

2.7吸痰安全操作要求: 吸痰不可过频,以避免加重气道黏膜损伤,或因气管迷走反射而致气管痉挛。如双肺弥漫性浸润,肺功能极差,吸痰时氧饱和度下降明显而快速,吸痰前后要给予高浓度吸氧,或短时间内给予吸100%氧。整个吸痰过程要密闭式进行操作,防止患者的痰液和病毒播散。同时应保证气道的温度和湿化。

2.8积极预防感染:认真做好口腔护理、皮肤护理、各种留置导管护理等,严格执行各项无菌操作和消毒隔离措施,防止交叉感染[3]。准确及时遵医嘱用药,并观察用药后的效果及不良反应。

3出院指导

病人出院后应在家隔离2周,且不要与家人和朋友亲密接触;当有他人在场时,要戴口罩;不要与家人共用餐具、被褥和毛巾等;经常对所在卧室、卫生间等场所进行清洁消毒;加强营养,增强体质,提高机体免疫力;如再次出现发热等SARS症状,应立即到发热门诊就诊,同时在出院后1个月内定期复查胸部X线片。注意休息,劳逸结合:SARS患者出院后应保持充分的休息和睡眠,生活要有规律,适当进行锻炼,增强体质,提高机体免疫力。建议康复者练习太极拳等对呼吸、心身有好处的运动项目,以利于体质恢复。积极预防感染:认真做好口腔护理、皮肤护理、各种留置导管护理等,严格执行各项无菌操作和消毒隔离措施,防止交叉感染。准确及时遵医嘱用药,并观察用药后的效果及不良反应。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临床诊治标准专家共识[J].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3,26(6):323.

篇12

PICC已成为肿瘤患者化疗输液的安全通道,不但减少了静脉穿刺带来的痛苦,而且有效预防了化疗药物导致的外周静脉炎症和输液渗漏性损伤的发生。但静脉置管在使用过程中出现与导管相关的局部或全身感染,可使患者住院日延长,增加经济费用,增加身心负担,甚至增加病死率。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58岁,以中心型肺癌收入院。患者入院时全身营养情况差,中度贫血,入院行系统药物化疗,采取PICC置管。PICC导管留置第69天,患者来医院行PICC维护,回家后出现寒战、高热等类似感冒样症状,最高体温39℃以上,患者误认为是体质虚弱、路途中受凉引起感冒,随既自服抗感冒药和头孢类抗生素后减轻或消失,并未及时就诊。1周后行PICC冲管再次出现类似症状,随即告知医生,考虑发热与导管有关,予血培养等检查最终确诊并拔管。

2 护理

2.1 症状观察护理 通过观察发现,患者发热症状主要发生在PICC维护冲管以后,定植在导管内的细菌一次性随冲管液大量进入血循环,引起一过性菌血症,导致寒战、发热,由于冲管液量少,冲管后PICC处于封管状态,不再有细菌持续进入血循环,患者的自身免疫加上口服抗生素,则菌血症可能暂时减轻甚至缓解,待下次冲管时再次出现类似症状时才会与PICC进行联系,往往增加感染进一步发展的危险,故PICC维护时应注意听取患者关于寒战、发热等方面的主诉,及时鉴别并给予处理。因此,对带有PICC导管的患者,在没有局部感染迹象的情况下,出现PICC导管内冲管后发热、寒战等感冒或输液反应症状时,首先应该考虑导管内感染的可能,并及时反复抽取血标本鉴别处理,不应作为感冒处理,以免延误治疗时机。

2.2 规范导管维护 本例患者俩次均在PICC导管维护后出现症状,可能与置管后导管日常使用和维护中的污染有关。强化导管维护中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有效预防感染的发生。操作前护士要作好自身准备,消毒双手,戴好口罩,严格按无菌原则操作,消毒穿刺点时由中心向外周不可有盲点.患者也要戴口罩.穿刺时尽量减少人员流动,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最好先用紫外线进行空气消毒.置管后加强导管的维护,每周更换敷料前用无菌生理盐水消毒穿刺点及周围皮肤,保持局部清洁干燥,在夏季出汗较多,敷料容易脱落,要加强更换敷料的频率。脉冲方式冲管并正压封管。本例患者拔出导管尖端有5~7 cm血液回流,容易形成血栓。在对长期静脉置管的研究中发现,血栓和纤维蛋白沉淀物可能是细菌定植的条件之一。不正确的封管方法导致导管内回血增加,从而增加导管内细菌定植的机率。因此在进行导管维护时,必须采取脉冲方式冲管并正压封管,确保肝素帽内充满封管液。

2.3 正确采集细菌培养标本 当可疑PICC导管感染时,必须在开始使用抗菌素治疗之前,分别自导管和对侧外周静脉留取血标本,而且培养瓶上需注明采血部位。拔出导管时,在无菌操作下留取导管尖端5 cm进行导管细菌学培养,以进一步确诊。本例患者在寒战、高热时,抗生素使用前,分别采取PICC导管内、对侧上肢外周血各10 cm进行双份血培养,严格无菌操作下采血并及时送检。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