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益生产优化范文

时间:2023-05-31 08:35:51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精益生产优化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精益生产优化

篇1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以及我国融入全球经济的步伐加快,企业在获得更加广阔市场的同时,也面临竞争加剧、成本增加、边际赢利下降、市场需求个性化和多样化等诸多挑战,这使得企业经营平均获利水平下降。在企业生产组织过程中,选择适合自身产品特性的生产流程,是企业控制成本的关键,也对企业提高生产效率、提高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起到关键重要的作用。而精益生产则是优化生产流程,解决企业目前生存与发展问题的最佳途径。

1 精益生产的基本内涵

精益生产(lean production,lp),又称精良生产,其中“精”表示精良、精确、精美;“益”表示利益、效益等等。精益生产就是以企业利润最大化为目标,及时制造,消除原料采购、储运、生产、包装等生产环节中的一切浪费。

精益生产方式既是一种以最大限度地减少企业生产所占用的资源和降低企业管理和运营成本为主要目标的生产方式,又是一种理念、一种文化。实施精益生产方式jit就是决心追求完美、追求卓越,就是精益求精、尽善尽美,为实现七个零的终极目标而不断努力。它是支撑个人与企业生命的一种精神力量,也是在永无止境的学习过程中获得自我满足的一种境界。

精益生产利用传统的工业工程技术来消除浪费,着眼于整个生产流程,而不只是个别或几个工序。精益生产与批量生产方式相反,追求工序间在制品、半成品的零库存,但它并不是强行把工序间的库存减少;也不能主要依靠传统流程的机群式布置,因为这种流程工序间的距离太远,物品传递实行单件传递是不现实。因此它强调价值流的流动,运用这一个流的流动,把设备根据这个流的流动方向按加工工序的顺序进行布置,从而大大缩短工序间的距离,减少了搬运,使得实现工序间在制品、半成品的零库存成为可能。

精益生产主要包括所有事情的基础——5s现场管理,准时化(just in time)和自动化是精益生产的两大支柱。以及6σ质量管理原则,可视化管理以及不断追求完美,支撑体系如图所示。

2 基于精益生产的流程优化案例分析

2.1 案例研究背景 南方机电制造有限公司隶属于南方航空动力机械公司,在机电产品开发和生产制造方面具有较好的基础,公司主要从事国外机电产品“三来一补”转包生产,以外向型生产为主,生产模式主要依据客户订单要求进行组织。

公司生产主要以客户订单作为生产驱动,产品系列化,如:刷杆支架、顶杆支架、摇轴、转轴等。同类产品结构极其相似,生产组织过程具有多品种小批量的生产特点。以刷杆支架为例,年订货量为2800件,要求每月交付150件。但是,按照公司现有生产能力根本无法满足需求。一方面,由于生产管理比较粗放,生产组织流程不尽合理,致使其生产效率低、周期长、不能按期交货等缺点十分突出, 企业每月有30%~50% 的订单不能按时出货;另一方面,工人长期加班,生产能力表现得严重不足,使企业在快速响应市场、满足客户需求方面,表现得越来越力不从心。

2.2 企业存在的问题及主要原因分析 通过对企业生产及管理进行考察后,对问题的原因大致可以得出如下结论:①每月批量投放制定不合理。无法按顺序组织生产,在制品占用时间长,生产周期长(生产周期大约一个月)缺乏灵活的处理能力,市场响应能力差。②工序作业缺乏标准化。工序设备及人员配置不尽合理,经常出现多处设备闲置及人员等待时间,且同道工序的作业方法、作业时间相差悬殊,产品质量、生产进度控制困难。并且不能建立有效的工时考核标准,生产能力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③缺乏基本的市场预测机制,按订单生产。临时订单的插单生产,经常引起整体生产过程的混乱,不能按时交货的情况经常发生。④由于工序设备及人员配置不尽合理。出现多处设备闲置及人员等待时间,造成生产能力的浪费。⑤生产现场布局混乱。没有安全可靠的工位器具存放保护零件和运输零件,造成零件的碰伤和划痕,导致零件返修甚至报废。

2.3 根据精益生产方式制定优化方案 根据上述分析,企业目前生产流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分为机械加工的工艺技术问题和企业整体生产现场布局问题。结合精益生产方式和企业未来发展趋势,提出建立一套较完整的现代加工技术及工艺管理体系,对企业原有传统生产组织及管理流程进行改造,对产品加工工序内容、设备和人员重新调整布置。通过增加必要的先进设备,并组成比较灵活的小单元相连接方式生产线,实现了消除浪费、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的精益生产目标,并在生产现场之间建立“连续流程”,实现整个价值流的优化,并采用拉动式生产控制方式提高生产效率。制定出的改进措施如以下几个方面:

2.3.1 调整月批次投入量 精益生产着眼于整个生产流程,追求工序间在制品、半成品的零库。而原来每批次投入量80件,单批次数量过多,造成单批次流转周期过长,经常出现设备、人员停工待料的情况。经过分析测算,将单批次投入量调整为30件,每月投入5-6批次,以适应各加工环节的频次,较好地控制了生产现场在制品的合理流转,保证了生产流程的连续性。

2.3.2 建立完整的生产线 精益生产强调价值流的流动,运用这一个流流动,把设备根据这个流的流动方向按加工工序的顺序进行布置,从而大大缩短工序间的距离,减少了搬运。根据精益生产的要求及各加工设备工序能力的不同,调整设备,增加一台立式加工中心,并将两台铣床和一台钻床调整他用。按所加工零件“刷杆支架”的工艺流程,组成较灵活的小单元相连接的生产线,完成全部机械加工的工序内容,生产出合格的产品。配置必须的加工设备和工人,并根据生产周期需要及设备加工能力合理安排人员班次。具体调整见“原加工现场生产布局图”(如图2所示)和优化改进后的“调整后的加工现场生产布局图”(如图3所示)。

经过以上调整后,设备加工能力得到显著提升,各生产单元更为紧凑,大大减少了零件的中途流转时间和设备空置时间。

2.3.3 对加工工艺改进优化 精益生产要求人员按标准工艺工作,按节拍进行生产。根据精益生产方式、现代加工技术及工艺管理模式对零件“刷杆支架”的加工工艺进行合并调整,对加工工序中的50、60、80、90工序合并成一道工序,采用加工中心机床进行加工,仅此一项,不但节省了加工费用,更缩短加工时间,保证了质量,提高了产品的合格率。具体工艺内容参见图4。

①生产成本分析。该零件(如图5所示)工艺技术复杂程度中等,有形位公差要求。经过设备调整和工序调整后,增加了资金的投入,购置了立式加工中心。但是从表1与表2的对比中可以看出加工费用不但没有增加,还有所降低。更重要的是提升了企业的生产加工能力和扩大了生产范围。

a.原成本:q原工序费用=e50工序+e60工序+e80工序+e90工序=10+9+50+60=129元

b.现成本:q加工中心=e加工中心工件单价·h工序时间=100x0.7=70元

②工序能力分析。如表1所示,我们可以看出,从单件工时来看限制工序能力的瓶颈主要在80、90、120工序,而120工序直接通过增加检验人员可以解决,因为80、90工序则比较复杂,工艺要求较高,由于工人的加工技术参差不齐,造成产品质量极不稳定,合格率较低,更导致生产效率的低下。所以,必须通过改进工艺和调整加工设备,才能提高生产效率保证加工质量,直接提高产品零件合格率,使工序能力得到极大的提升。

③生产周期分析。如表2所示,由于50、60、80、90工序时间较长,加工内容多,存在不确定性,容易造成生产周期的延长和混乱,经过50、60、80、90工序的调整合并后,改由加工中心机床一道工序加工,工序时间也由原来134分钟/单件工时(合并前)缩短到现在42分钟/单件工时(合并后)。单件总工时也由原来“80分钟/单件总工时”缩短到“288分钟/单件总工时”,大大节约了工序加工时间,直接缩短了零件加工的生产周期。

2.3.4 采用“看板管理”方式

通过对生产计划、生产进度、在制品流转过程、质量控制和管理等各环节借鉴精益生产的“看板管理”,可以更好地传送生产以及运送的工作指令,防止过量生产和过量运送,进行“目视管理”并能及时改善存在的问题。加强产品的质量控制,在零件加工过程中增加必要的检测和抽检,避免零件的批量返修和报废。增加必要的工位器具保护零件,避免零件的碰伤和划痕,减少零件的返修和报废。选用性价比较好的刀具、夹具、量具,降低生产费用和生产成本。

3 实施优化方案后的应用效果分析

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运用,通过实例验证,经过精益生产优化后的生产流程获得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直接效益:首先,在调整月批次投入量后,合理的批量生产极大地减少了在制品库存,改善了现场生产管理秩序,每周均有产品下线,生产周期显著缩短。提高了生产效率10%以上。其次,经过建立小单元生产线,设备加工能力得到显著提升,各生产单元更为紧凑,大大减少了零件的中途流转时间和设备空置时间。合理安排轮番生产,工序作业标准化,定编定岗。至少使生产效率提升5%以上。再次,通过对加工工艺的改进优化,缩短了加工时间,降低了加工费用,保证了产品加工质量,提高了产品的合格率。扭转了经常出现的不能按时交货、长期加班加点的不利局面,降低了生产成本。在不增加成本的情况下产能获得显著提升。比改进前提高生产效率30%以上。最后,通过实行“看板管理”方式,使得整个产品的生产流程状态一目了然。增加了加工过程中的灵活性和可控性,加之对其它一些环节的改进优化,使生产效率提高15%以上。

综上所述,经过对企业生产流程重新设计运行后,使企业逐步实现从传统批量生产方式到精益生产方式的转变,建立了一套较完整的现代加工技术及工艺管理体系,通过对企业原有传统的生产组织及管理流程进行改造,对产品加工工序管理内容、设备和人员重新调整布置。通过实例也说明了以上方法的应用过程和实际效果,产能指标完全达到设计要求。同时也满足了企业提出的不增加生产人员, 生产效率提高50%以上的要求,同时生产现场的环境得到了较大改善。可以随时满足市场对产品多样性的需求,提高了顾客满意度,更重要的是提高了企业的整体工艺技术水平和机械加工能力,极大增强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4 结束语

从案例可以看出在精益生产的指导下,结合企业实际,生产流程可以是低成本的高效率的连续的作业流程,其适应现代快速变化的外部环境的新思路。利用精益生产,持续不断的改进,减少浪费、增加价值,提高核心竞争力,是制造型企业获取和保持市场竞争优势的一条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美]蔡斯,[美]阿奎拉诺,[美]雅各布斯.运营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2]张锡华.精益生产方式的应用[j].汽车工艺与材料,2009.3.

[3]陈荣,刘林.基于精益物流思想的库存控制研究[j].物流技术,2006,(9).

篇2

一、持续改善的含义

持续改善的日文单词是Kaizen,英译为Change for the better,其含义是:通过零成本(或者小成本)的投入,改变现场的不合理现象,从而达到提高质量、节约成本、提高效率和保证安全的目的。也就是在制造业中,全员参与进行改善,提高管理水平的持续活动。同时,持续改善(Kaizen)也可以指“对企业不同领域或工作位置上所做的不断的改进和完善”它涉及到企业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人的持续不断的改进,包括最高的管理部门、管理人员到现场的一线员工。

二、烟草企业持续改善系统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烟草企业的不断发展,相应的管理水平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适应企业的发展,南宁卷烟厂先后系统地导入实施了6S、TnPM、六西格玛等现代管理工具与方法。多种改善工具在生产现场的交叉融合,为提高南宁卷烟厂制造能力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在一定程度上也形成了管理内耗。

(一)改善基础工具缺乏统一管理的机制

目前,南宁卷烟厂多种改善工具并行,如合理化建议、改善提案、消除六源、单点课等,但管理职责分散在不同的部门,分管部门间对持续改善缺乏的统一规划,员工在提改善建议的时候,工具选择较为随意,甚至为了完成任务,会把一条改善建议同时从不同渠道提交。这样就造成了改善工具丰富但员工参与改善的积极性不高,部分改善工具的推行,甚至还采用了负激励考核的方式,收效仍然不明显。

(二)持续改善缺乏价值引导和管控

由于在推行改善工具的过程中,员工对于如何锁定浪费,找到根本原因,寻找改善机会的能力缺乏指导,而且改善的评价激励与改善的实际效果、收益没有挂钩,造成了员工为了用工具而用工具,只追求改善的数量,忽视改善的质量,导致持续改善对提升工厂价值创造能力的推动十分有限。这样一种没有价值导向的改善,使得改善的质量不高,员工习惯给别人提改善建议而不关注自身工作的改善提升,类似于食堂饭菜口味改良、更换路灯、提升门岗前台形象之类无价值或低价值的改善建议耗费了大量管理资源。

(三)改善信息流转节点多,存在流程浪费

员工提交改善建议时,不同的主管部门对不同的改善工具O计了不同的表格和审批流程,员工提改善建议不仅要填表格、还要对问题进行拍照打印,动作繁琐耗时长,这些都无形中给员工实施改善设置了障碍。同时,改善建议无论大小都需要经过层层审批,有些审核部门并不能完全掌握现场的实际情况,提出采纳意见非常滞后。

(四)激励机制未发挥促进作用

企业在对群众性的改善活动仅是在年终评比,并只对有限数量的优秀建议进行奖励,员工感觉企业对持续改善不重视,个别改善工具甚至采取了负激励定量考核的方式,员工对做改善产生抵触情绪,自主改善的积极性受挫。

三、创新持续改善模式解决改善中存在的问题

持续改善是以价值为导向,不断优化现场管理,提升产品质量、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保证安全。因此,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基于精益管理的思想,对持续改善体系流程进行优化。

(一)化繁为简:将六源、改善提案、单点课等基础性改善工具整合归为合理化建议,统一管理

1. 取消:废止了“六源”问题和改善提案的相关制度和表格,并把单点课明确为合理化建议改善后的成果固化、推广工具。

2. 整合:将合理化分为现场、设备、质量、安全等九大类,囊括了原来消除“六源”、TnPM改善提案等改善内容。

3. 梳理:减少管理环节,修订《合理化建议管理细则》、《南宁卷烟厂持续改善与创新管理细则》等持续改善管理指标和标准。

4. 界定:明确必须立足岗位,围绕具体问题,提出具体的改善对策,并应当能够在现有条件下较短时间内实施的,才属于可采纳的合理化建议。

(二)聚焦价值:明确问题来源,围绕消除浪费、立足岗位,重新定义改善活动

1. 锁定浪费:明确搬运、等候、缺陷、库存、多余动作等浪费是改善的主要来源,编制发行《精益推进手册》,以丰富的案例讲解如何通过发现浪费,消除浪费。

2. 明确步骤:将精益生产中“锁定浪费―小组活动―5WHY分析或4M分析―提合理化建议―改善前后对比―标准化或单点课―活动再循环”七个活动串成一个整体进行推广,并明确顺序,确定改善流程。接着在改善成果固化阶段,引入TWI-JI(工作标准)和TWI-JM(工作改善)方法,通过编制图文并茂的作业标准对员工进行训练,确保改善成果可持续。

3. 凸显价值:一是围绕产量、质量、成本、安全、士气修订了岗位KPI,每日对KPI进行反馈,要求员工对异常指标问“五个为什么”,对根本原因进行改善;二是合理化建议评分规则中增加改善收益评估的环节,财务部门进行现场评估,评估结果占合理化建议总评分的70%比重。

(三)互联网+:尝试运用智能手机和移动互联技术实现在线提交和管理改善建议,最大限度地方便员工,提高流程效率

1.移动互联:自主开发在线合理化建议管理程序,员工可以用手机随手拍下问题,随时发送改善对策,管理者可以通过手机在线处理合理化建议,并将采纳的建议直接通过手机发送至实施人,整个合理化建议的管理流程实现在线流转。

2.数据挖掘:通过自主研发数据挖掘技术,对MES系统的数据进行二次利用,实现了卷包机台生产数据的实时手机监控,并自动生成图表化的交接班报告,使每班生产结束后,立即获得本班在产量、消耗、设备运行状态的总体评估,引导班组和机台及时对问题进行改善。

3.即时提醒:合理化建议的手机应用程序运用了微信开发接口,自动完成身份验证、部门识别,并实时通过微信短消息提醒管理者和改善责任人完成改善任务,建议提出人随时可查阅建议的审批状态。

4. 用户体验:通过快速迭代开发,该程序已更新至2.4版本。员工可在用手机填写合理化建议的同时,直接调用手机摄像头进行问题拍照上传,并加入了历史改善界面,方便员工随时查阅、分享改善经验。

(四)双向激励:建立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的激励政策,使员工通过改善体现获得感、幸福感、成就感

1. 积分制激励:每条已实施完成的合理化建议均对提出人给以一定的积分奖励。定期开放积分兑换平台,员工可用积分兑换高价值商品。

2. 改善达人评比: 每月开展“改善达人”评比,邀请员工为优秀建议点赞,在工厂主要通道用看板展示“改善达人”照片,编写微信小短文对“改善达人”进行宣传等,提升员工做改善的成就感。

3. 精益首席评聘:开展“精益改善首席”评聘工作,树立改善榜样,激励全员持续改善的积极性。

4. 星团队激励:同样采取积分制形式,将改善收益、KPI等指标与团队精益活动奖励挂钩,引导班组机台关注改善、消除浪费。

四、结语

持续改善是工厂持续发展的基石,工厂要发展,就要从基本做起,营造良好的改善文化与环境,使得精益管理能落地生根。工厂要不断的激发员工的改善活力,以价值为导向,让员工真正的感受到改善所带来的益处,引导全员参与其中,使员工与企业共同成长,达到双赢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邢文英.QC小组基础教材[M].中国社会出版社, 2003.

[2]张平亮.精益生产推行手册[M].机械工业出版社,2013.

[3]吕国荣,陈游芳,蒋如彬.精细化管理的58个关键[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4]徐明强.中国式精益实践[M].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

[5]华一锦.精益管理在昆明卷烟厂的应用研究[D].云南大学,2014.

[6]谢庆红.基于质量重现的精益生产管理[D].河南农业大学,2010.

篇3

随着国家经济的高速发展,社会生产力的不断提高,国民经济水平日益增长,促进着消费者的消费需求,消费者对个性化商品的要求变得格外突出。企业在市场竞争激烈和客户要求不断提高的大环境下,如何既保持在众多竞争对手的竞争下健康平稳的发展,又能满足客户对产品个性化的需求,这是企业必须要解决的当务之急。随着生产领域的理论研究越发成熟,国内企业开始意识到由简单机械和大量劳动力支撑的粗放型制造企业,需要转型成以信息化和精益化管理为基础的集约型企业,作为使日本汽车制造企业迅速发展的精益生产理论引起来国内制造型企业的竞相引进,但是引入后的实施效果远远达不到企业所希望的效果。

一、RT公司仓库管理现状及问题

RT公司是生产制造型企业,原材料都是通过外购的方式获得,在生产线上的加工、组合、发泡等工序,将家用太阳能的水箱生产出来,所配套的真空管和支架由上游的制造商供应到厂内。公司现运行的ERP软件是推动式的管理系统,若销售部门对预测数据偏差较大就会造成库存数据失真,造成因缺料导致生产线被迫停线进而影响交单时间。物料管理人员对物料使用均力管理,管理效率不高。

公司库存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一)产品需求不平稳造成物料剩余。(二)计划部门为保证交货准确率而提高库存。(三)库存控制策略不合理。(四)呆滞品处理不及时。

二、瑞特公司的仓储优化方案构建

(一)使用ABC分类法对物料重新分类

首先是收集公司的2732种原材料的全年资金消耗,导入到Excel表格内并按全年资金消耗的多少进行排序,并计算出所占的成本比重。将成本累计占比80%以前的,物料种类数在5%~8%的物料归为A类物料;将成本累计占比在80%~95%区间段的物料归为B类物料;C类是剩余累计占比95%~100%的物料。

(二)基于精益生产理论的拉动式库存控制策略

对于A类物料使用最大最小值库存控制策略。首先设定物料的最小值,物料的最小值一般可以认定为安全库存量,是为了保证在订货提前期内物料能满足生产线的需要,不发生缺货。最小值的计算公式是MIN=SS+D×L。

其次,设定物料的最大值。物料的最大值是物料的最小值和单位周期内物料消耗量的包装整数倍的总和。计算公式是:MAX=MIN+N×Qspk;N=roundup(D×LQspk)。其中N为采购批量为供应商物料标准包装的正整数倍,Qspk是供应商的标准包装量。

最后,再订货量的计算。最大最小值策略的每次订货批量不固定,需要根据库存剩余和在途物料来计算采购数量。其公式是:ROP=MAXInQm。其中,In表示的是当前库存量,Qm表示在途物料的数量。

对于B类物料使用优化的推动式库存管理策略。公司要提高ERP系统内库存信息的真实度,确保ERP系统运算的准确度,并减少因最小起订量造成的库存剩余。

对于C类物料使用再订货点库存管理策略。其运行原理是:某种物料随着生产的运行进行正常的消耗,当该物料的库存量达到预先设定的再订货点时,采购部门收到补货通知,采购人员将需要补充的数量制成采购订单传给供应商,在供应商送货期间,该物料还会继续消耗,理论上当该物料消耗到安全库存量时,再订货点订购的新物料正好送到仓库,直接将该物料的库存水平补充到安全库存量和采购批量的总和。再订货点的计算公式:ROP=SS+D×L。其中,D为物料平均日耗量,L为固定的提前期。

对于C类物料可以实行再订货点策略进行仓储控制管理。因为再订货点策略只是针对数量的变动采取是否补货的反应,并不能及时反馈订购之后物料消耗的信息,会产生一定的库存积压,而C类物料所占库存成本的比例才5%,价格低廉的物料产生积压对库存成本整体的影响幅度很小,还能减少采购人员对C类物料管理的难度,能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A、B类物料的管理。

(三)呆滞品的处理优化

对于呆滞品的处理还是鼓励员工进行改进改善,调动员工参与企业经营管理的积极性,激发员工创新意识,提高产品及服务质量、减少浪费、降低生产成本,毕竟呆滞品都是采购进厂的物料堆积过久形成的,不能加以改造利用直接出售的话,也会造成一笔不小的经济损失。所以,激励员工进行改进改善项目,将呆滞品转换成可利用的原材料,激活库存中的沉淀资金,为公司消除浪费,获得更高的收益。

三、RT公司的仓储管理优化保障措施

(一)经济效益保障措施

公司应继续积极推进降低公司运行成本,提高生产效率的决策方案,特别是控制库存成本方面施行仓储管理优化后,处理呆滞品200.1万元,对减少库存资金有明显的效果,公司应将降低公司运行成本,提高生产效率的策略落实到员工的价值观上。

(二)组织体系保障措施

围绕公司实施降低公司运行成本,提高生产效率的策略,公司各部门按照部门工作特点进行相应的降本提效的措施。公司管理层要对绩效考核做到赏罚分明,多用奖励的方式激励公司员工的主观能动性,要严肃处理给公司造成损失的行为。

参考文献:

篇4

中图分类号:F25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11-00-01

一、供应链采购管理理论及精益采购理论

供应链是指在产品生产和流通过程中,由物料供应商、产品制造商、分销商和零售商以及最终用户所形成的功能网链结构,通过采购、销售和库存将上下游企业联系起来,使之之间建立合作伙伴关系。企业在供应链环境下的采购模式与传统的采购模式有着本质区别,这些特征主要有以下三方面:一是从为库存采购到为订单采购的转变;二是从采购管理向外部资源管理的转变;三是从一般买卖关系向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转变。基于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供应链管理模式下的新型采购模式可以解决涉及战略性、全局性的供应链问题。

精益采购是指通过建立精益组织结构,扁平型和网状型甚至无中心组织形式,指令迅速传递,实现便捷交流和沟通;健全企业采购体系,使采购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建立决策透明机制,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使采购价格降到最低;以公正、公开的原则,采用定向采购的方式对每一种所需的物料按质量、技术、服务和价格等多方面的竞争能力来选择供应商,并与之建立长期、互惠互利的战略伙伴关系,实现供应渠道的稳定和低成本;通过与供应商签订在需要的时候提供需要的数量、需要的品种的物料协议,实施适时采购,缩短提前期、减少物料库存。

二、M公司非生产性采购流程问题分析

M公司作为世界最大的跨国汽车企业的子公司,有一套完整的非生产性采购流程,在确保非生产性采购流程的严密性、操作规范性的同时,也相应地出现了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

1.采购流程繁琐,需要不同的职能部门之间往复传递多次,消耗一定的时间,造成采购周期延长。每个环节的确认单要向部门主管领导进行说明并签字,消耗了人力资源,使得采购效率不高。

2.采购流程设计中,使用部门、采购部、财务部出于各自的利益考虑导致部门间出现了大量的协调工作,甚至因各部门目标不一而致使采购无法顺利开展,存在的问题如下:

(1)涉及工业包装、生产线、设备等非标采购,使用部门怕承担责任,随意延长调试时间和拖延收货工作。

(2)财务部门多考虑财务因素,拖延付款能减轻财务压力。

(3)采购部门在交付不顺利的情况下,采购人员不积极与供应商协商问题的解决方式,而不论因由拒绝或推迟供应商已完成项目的请款申请。

三、非生产性采购流程上的优化与改进

1.以用户需求为中心,正确地确定采购价值。在M公司的采购价值流上整体流程繁琐,往复传递过程消耗的时间是一种无形中的浪费。在精益采购的杜绝过程浪费的原则下,M公司通过信息化系统的操作可以将这些内耗消灭,在采购流程上建议将绝大多数的传递过程改为信息化操作,节约时间成本的同时杜绝重复工作带来的公司损失。

2.按照采购价值流重新组织部分采购活动。M公司采购现阶段存在的问题在几个方面可以进行优化和重新组织:

(1)技术方案交流这一过程不需要采购人员参加,供应商直接对接生产使用部门。

(2)建议需求部门验收工作根据采购产品的重要程度设置签字权限,向下截止到负责项目工程师,不再设置使用员工和使用主管签字,向上截止到车间经理(特大项目例外)。

(3)在请款环节中,由于采购员会以请款来制约供应商的一系列工作,对公司的利益和形象造成不好的影响。M公司可使用办公信息化系统替代采购请款的工作,建议项目工程师直接系统里完成收货操作以后,对接财务进入付款环节。

四、优化后采购流程的优势

1.采购价值流浪费消除。在精益思想的指导下,M公司通过信息化系统从申请采购项目开始到采购结束付款,所有的文件形式的确认签字文本均可以取消,通过系统分部门操作完成所有的项目确认(重大采购项目需要总监级别参与的除外),大大提高采购项目的流程走速,降低由于部门传递所耽误的时间人员成本,避免文本人为或非人为的丢失造成的各种损失。在验收这种需要签字的过程尤其多的环节,节省下来的时间成本非常可观。同时,取消文本签字可以减少打印器材、纸张、办公文件用品的开支,为公司节约了一部分可见的费用。

2.重组采购活动达到采购价值链的整体最佳。技术方案交流这一过程取消采购人员的参与,节省出来的时间和精力可以让采购人员在采购专职工作中创造出更多的价值,为整个采购价值链提升了品质。验收工作简化签字流程,速度的提升直接影响采购工作的效率。取消采购的请款工作,由需求部门项目负责工程师直接在办公信息系统中完成收货验收确认,财务直接进入付款流程。利用M公司已经拥有的信息系统做出调节,基本没有成本付出的改变,带给公司的价值是采购效率的提高、采购工作的透明和供应商管理的合理化。

在精益管理思想的指导下优化改造了采购流程,创造无中断、无绕道、无等待、无回流的增值活动流,为M公司打造更加优质的供应链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在这些制度的设计和使用过程中也许会出现新的情况,造成新的浪费,那么还要贯彻精益思想最后的一条原则:不断消除浪费,追求完善。所有的制度和流程都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新的技术新的环境发展,我们应该紧跟潮流,尽力做好以最低的成本创造最大的价值,获得整个供应链上的共赢。

参考文献:

[1]StanMey E. Fawcett, Gregory M. Magnan. Achieving WorMd-CMass SuppMy Chain AMignment: Benefits, Barriers, and Bridges[Z]. 2001

篇5

[中图分类号]F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426(2011)10-0049-03

2010年,鞍山成功获选“转型・2010中国经济十大领军城市”,成为东北地区唯一获此殊荣的城市。一个老工业城市,正在实现华美转身。

一、鞍山产业结构调整取得的成效

近年来,鞍山始终坚持以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为主线,大力推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2010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125亿元,比2006年增长一倍,年均增长17%。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93亿元,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179.7亿元,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852.7亿元。鞍山经济增长的协调性正在增强,三次产业结构由2005年的5.5:55:39.5调整为2010年的4.3:53.7:42,全市经济由主要依靠工业拉动向二、三产业共同拉动转变。

(一)农业已经由传统农业全面转向现代农业

鞍山坚持用现代物质手段武装农业,大力发展以设施种植业、设施养殖业、设施渔业和设施林业为重点的设施农业,以设施农业和农产品深加工产业为代表的现代农业发展步伐不断加快。“十一五”时期,累计新增设施农业面积近百万亩,总面积达到130万亩,占全市耕地面积的1/3,全市农民实现户均一棚,设施农业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比重达到60%以上;同时,以农产品深加工园区和龙头企业为重点。大力发展农产品深加工产业,规模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已经达到400家;全力培育农业主导产业集群,形成了“一县一品”的特色农业发展新格局;县域地区经济总量占到全市的“半壁江山”,到2010年末,全市县域地区生产总值(含千山区)实现1264亿元,占全市总量的55%,年均递增26.97%;农村城镇化率达到了68%。2010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实现169.9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9310元,农业的基础地位不断巩固。

(二)工业结构优化升级

近年来,鞍山始终坚持把工业结构优化升级作为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和调整产业结构的重点,加快工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升级,全市工业经济呈现出总量扩张、结构优化、竞争能力提升、发展方式转变的良好局面。“十一五”期间,鞍山市规模以上工业累计实现增加值3386亿元,比“十五”增长1.8倍;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3000户,比2005年增长2.7倍;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255亿元,比“十五”增长4倍。工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工业产业和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由“一钢独大”向“五业并举”转变。鞍山本若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做大做强新兴产业的思路,积极推进产业结构优化与升级。鞍钢克服金融危机影响,加快技术改造,正在向精品钢基地迈进。精品钢和钢材深加工能力大幅提升,全市精特钢和钢材深加工率预计达到50%,比2005年提升30个百分点。在做强做精传统支柱产业基础上,加速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了精特钢和钢铁深加工、装备制造、菱镁新材料、化工新材料、光电光伏“五大主导产业”共同发展的全新格局。2010年,“五大主导产业”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达到85%,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结构由78:17调整为57:28,其中,钢铁产业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由2005年的71%下降到39%。实现了由过去钢铁“一柱擎天”向精特钢及钢铁深加工、装备制造及工业自动化、菱镁特色新材料、化工新材料、光电光伏“五业并举”转变。

2.工业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地企融合发展步伐不断加快。以鞍钢为代表的国有企业,产品水平、装备水平、技术水平实现大幅度增长。鞍钢一大批精品钢材项目相继投产,使鞍钢板管比达到82%,高附加值产品达到50%,向世界精品钢基地迈进扎实一步。地方工业实力显著增强。近几年来,鞍山在大力支持鞍钢保持较快增长的同时,全力推动地方工业高速增长,坚持以项目升级为核心,按照集群、企业、项目、空间“四位一体”抓招商,积极吸引海内外和本地企业投资鞍山,推动地方工业不断做大做强。2010年以本地民营和引进企业为主体的地方工业每年以41%的速度高速增长,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比重由2005年的33.5%提升到71.7%,,实现利润由2005年的16.5%提升到68.8%,工业固定资产投资由2005年的26.4%提升到91.4%,全市工业发展实现了以鞍钢为主到以地方工业为主的改变。

3.工业布局进一步优化。通过大力推进工业进园区,鞍山工业基本实现了集中式布局、集群化发展、集约化生产。目前全市工业园区已由“十五”期间的3个工业园区发展到18个工业园区,工业用地比“十五”期间新增220平方公里。园区已进驻企业项目1500多个,总投资1100多亿元,并已全部开工建设,投产项目占50%以上。

(三)服务业结构不断优化,实现跨越式发展

近几年鞍山市服务业取得了较大的成绩,2010年服务业增加值实现r903亿元,同比增长20.6%,服务业增加值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由2005年的39.5%提高到今年的42%,经济增长贡献率由29%提高到40.6%,全市服务业从业人员已超过第二产业,成为吸纳就业的主体,就业之比由2005年的1/3:2/3到现在的2/3:1/3,服务业已经与第二产业并行成为鞍山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与此同时服务业结构不断优化,一是传统服务业比重下降,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比重上升。“十一五”期间,金融、房地产、科技、信息、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租赁和商务等服务业增加值年均递增20.%,比商贸流通等传统服务业增幅高出5.3个百分点,占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由2005年的34.3%提高到38.4%;二是特色旅游业发展较好,五年累计实现旅游创汇6.4亿美元,旅游综合收入605.6亿元,分别年均递增37.9%和30.7%;三是连锁经营等现代服务业态蓬勃兴起;四是规划建设中的服务业集聚区、产业带也粗具规模。

二、鞍山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面临的主要问题

近几年鞍山产业结构调整取得了辉煌的成效,特别是随着中央制定了新一轮支持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政策,以及辽宁沿海经济带和沈阳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鞍山作为沿海与腹地间最重要的连接点,通过“两个融入”的加速推进,为鞍山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创造

了良好的机遇和条件。但与此同时,现阶段鞍山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也面临着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有待突破。长期以来,鞍山第二产业始终占经济总量的一半以上,一、三产业比例偏低、发展相对滞后。具体表现在:

(一)第一产业基础薄弱,发展较慢

第一产业发展速度远远落后于二、三产业,所占比重逐年下降。农林牧渔业发展不均衡,林业、渔业加起来占第一产业比重不足5%,传统农业比重大,科技含量不高,农产品品种结构单一,名优特色产品少,农产品加工转化率低,精深加工的农产品份额小,农业产业化经营步伐不快,设施农业起步晚,农林牧渔服务业发展不完善。

(二)工业结构有待改善

一是从产业结构上看,传统产业比重偏高,新兴产业亟待发展。通过“十一五”期间的调整和发展,鞍山新兴产业得到进一步提升,但原材料工业的比重相对较大,装备制造业取得长足发展,但尚缺乏大型龙头企业;菱镁新捌料产业中高技术含量的镁合金产品还没有形成规模,光电光伏产业还处在起步和创业阶段。二是从企业结构上看,具有较高集成能力和制造水平的企业不多。尽管一批大型企业,特别是地方大企业逐渐形成规模,但在传统行业中的企业多,配套企业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品牌的企业不多。三是从产品结构上看,拥有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产品还不多。传统产业中精深加工和特种产品比例仍需进一步提高,中低产品亟须向中高端产品发展转变。大多数企业技术创新意识不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不多,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低,市场竞争能力差,一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仍然滞后,如鞍山市大力发展的化工新材料、光电产业,分别仅占全市工业比重的8%和0.6%。

(三)第三产业比重偏低,内部结构不合理

2010年鞍山市第三产业占全市比重达到42%,远远低于发达国家或地区60%至80%的水平。从内部结构来看,一是现代服务业总体规模偏小,比重偏低。批发和零售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住宿和餐饮业四大传统服务行业占全部第三产业比重达到60%以上;现代服务业占第三产业比重不到1/3。二是现代服务业结构不够优化。房地产业和金融业发展相对较好,而科学技术研究、文化体育、教育卫生、公共设施服务等行业则发育缓慢、市场化程度低,作为现代服务业标志的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也仅占全部第三产业的5.4%。三是服务业布局有待完善。产业聚集度、业态集中度不高,城市综合体数量偏少。服务业之间的内在联系不紧密、协同性较差,与制造业之间的互动融合不强,难以产生真正的集聚效应。

三、鞍山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路径选择

“十二五”时期,鞍山将继续坚持把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作为经济转型的主攻方向,以项目为核心,以增量调结构,推进产业集约化、集群化发展,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加速构建新型工业、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互相融合、协调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实现经济增长主要由二次产业拉动向一、二、三次产业协同拉动的转变。

(一)把工业结构优化升级作为调整产业结构的重点

工业是鞍山发展的魂,是鞍山发展的根:实现鞍山大发展快发展,必须坚持工业立市,大力发展工业经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一是要加快对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步伐,打造世界级精特钢和钢铁深加工产业基地。鞍山以钢兴市,经济转型必须依托多年业已形成的资源和技术优势,做大做强“钢都”品牌。但目前国外钢铁企业精特钢比重已占到三分之一,所以促进钢铁产业由以普碳钢生产为主向精特钢生产和钢铁深加工为主的转型升级,改变产业在“微笑曲线”中的位置。“十二五”期间,鞍钢不仅年产钢进入世界钢铁行业前五位,而且还将成为钢铁业特强、钒产业世界领先、钛产业国内最大,多角化产业协调发展,最具国际竞争力、能够引领世界钢铁工业发展的特大型跨国集团。依托鞍钢加快把鞍山打造成世界级精特钢和钢铁深加工产业基地,已成为鞍山工业发展的必然选择。二是要大力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同时,依托特色产业和龙头企业,拉长、加宽产业链,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专业分工明晰、上下游产品配套的生产体系。主要包括:依托鞍山大型冶金成套设备集成和加工能力优势,重点建设鞍山柔性输配电及冶金自动化等国家级特色产业基地,促进装备制造业由以单件制造为主向以集成创新制造为主的转型升级,大力发展装备制造业;充分利用矿产资源优势,加快推进矿山技术改造、提高矿产品深加工能力,把鞍山打造成世界级菱镁新材料产业基地,大力发展菱镁新材料产业;充分利用周边化工资源,发挥煤化工技术优势,大力发展化工新材料产业;围绕新能源、新光源、新热源、新动力及电子元器件等产业集群,大力发展光伏光电产业。

(二)把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作为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支撑

鞍山作为老工业基地,具有良好的工业制造业基础。在坚持工业立市基础上,发展现代服务业要充分结合这一基础优势,不能离开鞍山打造世界级精特钢及钢铁深加工产业基地的产业发展定位及高度城市化的发展目的。因此加快推进服务业由传统服务业向现代服务业的转型升级,一是要优先发展与制造业关联密切的生产业。加速打造区域性物流中心,大力发展金融业、中介服务业和创意产业等生产业。二是重点发展就业吸纳能力强和市场需求大的生活业。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加快建设商务集聚区,构建布局合理、功能完备的商贸服务体系;大力发展文化产业,重点发展一批骨干龙头企业,培育一批知名文化品牌,形成一批文化产业集群;加快发展旅游业,依托千山、温泉、岫玉、钢都等旅游资源,重点打造千山文化旅游带、汤岗子温泉城等旅游集聚区;全面发展房地产产业,围绕“百湖城”、“温泉城”等主题,高起点、高标准制定规划,提升房地产开放建设水平,实现住宅地产、商业地产、工业地产全面协调发展。

篇6

另外,从环境保护的角度探讨如何加强工业污染治理、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研宄较多,而从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的角度分析资源和环境要素与产业结构之间关系、如何通过节能环保优化产业升级的研宄却很少。对于日本战后由于经济迅猛发展及其偏重型产业结构而导致的公害事件及环境污染这一人们关注的话题亦是如此。事实上,战后日本产业的发展、结构升级背后与“资源利用、环境保护”这条主线密不可分。

本文重点围绕产业结构升级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以日本在1970年前后,面对产业结构偏重,环境污染问题凸显的背景下,以节能环保为目标,通过实施环境一体化产业政策、投资结构、能源结构、贸易结构,强化环境治理、科技研发等综合手段,促使产业结构向知识密集型、环境依存度较低的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传统产业升级。通过分析日本节能环保促进产业升级的成功经验,提出资源、环境刚性约束是产业升级重要的外部因素,探讨如何使资源、环境变压力为动力,通过环境保护优化产业升级。日本经验对现阶段我国制定产业结构调整政策、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具有极其重要的借鉴意义。

二、战后日本产业结构特点及60年代日本产业结构带来的困境

战后日本历经了经济复苏(1945-1955年)、经济高速成长(1956-1973年)、经济低速增长(1974-1990年)、经济全球化(90年代以来等不同的经济发展时期。伴随着经济发展,产业结构发生巨变,与此同时资源利用与环境质量也发生了相应变化。从产业结构和资源环境的特点划分,以1973年为转折点,大体可分为“重工业、轻环保,重环保、促发展”前后两个阶段。1973年前期(经济复苏期及经济高速成长獅,日本以煤炭、钢铁、石化产业为主导大力发展重化工产业,有效的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发展。但由于对环境问题的漠视,为日后的产业结构过重、工业污染引发的大规模环境问题埋下了隐患。

1.“重厚长大型”产业结构的形成

战后日本为了快速回复国家生产力,推动经济发展,制定了以重化工业为主导的产业发展政策,形成了日本70年代工业化、重型化的“重厚长大型”产业结构。

战后日本首先制定实施了“重点生产方式”(也称“倾斜生产方式”,1947年)的产业复兴政策,通过资金倾斜、价格倾斜、物资倾斜等手段重点扶持煤炭和钢铁等生产能源与原材料的基础工业部门,目的在于快速利用国内资源,迅速重启工业化、拉动经济发展。这一时期出台的政策有《钢铁工业和煤炭工业的合理化政策纲要》(1950年8月)、《关于我国产业合理化的方针政策》(1951年2月)、《企业合理化促进法》(1953年3月)等,运用财政投资、海运利息补贴、外汇配额等方式确立了煤炭和钢铁产业的基础地位。50年代后半期,日本政府在《新长期经济计划》和《国民收人倍增计划》中确立了“推进重化学工业化”为60年代产业政策的中心目标。除煤炭、钢铁以外,重点支持的产业增加了石油化工、造船和现代纺织产业。

产业政策成功的促进了日本工业发展,50年代中期日本国民经济年增长率超过10%,工矿产业年均增长达到20%。尤其是重化工业发展迅猛,从1955-1960年日本重化工业在工业中的比重由44.6%提升到56.4%,制造业年均增长17.5%,钢铁工业19.9%、有色金属19%、机械工业28.5%,而纺织和食品加工业为9.7%和5.7%。1970年重化工所占比例已经达到62.1%。出口贸易结构发生巨变,1956年日本已经成为世界第一位造船和船舶出口国,钢铁出口超出了棉纺织品,位居出口商品首位。但由于此时对环境问题的漠视,为日后的产业结构过重、工业污染引发的大规模环境问题埋下了隐患。

2.重型化产业结构导致资源环境问题凸显

伴随着工业的快速复苏到来的是环境污染。震惊世界的公害中就有四例发生在这一时期的日本。战后初期能源结构以煤炭为主,约占40%?50%,由于没有良好的减排措施,50年代各大工业城市的煤烟型大气污染已经非常严重。但当时人们对环境污染意识不同今日,大阪曾因被誉为“烟都”而自诩,北九洲市洞海湾的“七色海”现象也在相当长的时期内被人们搁置。

60年代末,日本大城市河流已经受到普遍污染。以东京为例,1969年在东京21个河口取样调查,发现17处溶解氧值不到5ppm,其中8个河口断面低于2ppm。这与同一时期其它发达国家大城市河流水样调查结果(莱茵河,劳比特市,1969年5.1ppm;塞纳河,巴黎,1971年3.5ppm相比水质差距较大。这一时期日本主要城市的大气污染也不容乐观。能源结构发生改变,以石油为主的能源结构导致二氧化硫以及飘尘污染问题日益加剧。东京与大阪市内二氧化硫的浓度年平均值达到0.062ppm和0.083ppm(1968年)。

公害事件的爆发是日本民众开始真正关注环境污染问题的导火索。如熊本县新日本氮肥株式会社和新泻县昭和电器株式会社排放含有甲基汞等重金属的工业废水,造成附近居民患病的“水俣病”事件;三井金属矿山株式会社排放含有镉等重金属的工业废水,造成附近居民患病的“痛痛病”事件;四日市石油化工联合企业因排放含有二氧化硫及其它重金属微粒的工业废气造成附近居民患呼吸系统疾病的“四日气喘”事件等。

三、日本资源、环境促进产业升级的要因分析

多数学者认为直接导致日本经济发展速度放缓、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因素是1973年石油危机爆发,使日本面临严重的“能源危机”造成的结果,这是一条不争的事实。然而,除了能源危机之外,环境领域内长时间形成的“公害危机”同样促使日本对产业政策做出重大调整。以1973年为转折点,“节约资源、环境保护”成为日本产业结构调整乃至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目标,产业相关政策、环境政策都发生了重大改变。因此日本通过实施环境一体化产业政策、提高高耗能衰退产业的精深加工度、调整投资比重、调整能源结构、调整出口贸易结构、强化环境立法、增强科技体系支撑等综合体系,来减轻以至摆脱经济发展对资源的依赖,全面推进产业结构升级。

1.产业政策的“环境治理优先”主义与“前瞻性”“环境治理优先主义”是日本政策的重要特点,无论在产业政策还是环保政策中都能得以印证。70年代日本政府以石油危机为契机,主动把资源、环境与产业发展目标相结合,积极调整产业结构,获得了显著成效。在1973年版的《通商白书》中,日本政府指出,由于世界范围的能源危机以及大规模的环境污染,日本必须从自身产业结构入手,向省能源、省资源型、环境依存度低的知识密集型产业结构转变。为解决环境污染带来的“增长的代价”和“外部不经济”问题,日本采取了一系列的调整政策。通过制定一些提高国民生活质量为目标的政策逐步取代以产业化本身为目标的产业政策。在1974年出台的〈{产业结构长远规划》中明确提出积极推进节能、低污染型产业结构调整,提出了产业结构调整的四大方针:①为实现国民“真正的富足”,打好产业基础,建设福利型、生活保障型产业结构;②大力节省资源、能源,建设资源、能源高效利用型产业结构;③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促进产业结构高级化;④促进国际协调,建设适应国际经济变化的国内产业结构和贸易结构。此时“保护环境、节约资源”成为产业结构调整主要目标。

在环保政策的制定中同样体现出“环境治理优先主义”。通常环境目标的设定必须与社会经济发展的目标相适应或相匹配,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时期,环境目标往往从属于经济目标。日本在最初制定《公害对策基本法》时,因顾虑环境政策会过分限制工业发展,涵盖了所谓与经济协调的条款,而这些条款在1970年修改时被删除。最主要的原因是“对于经济发展来说,应该确保人类处于优先地位”的观点占据了上风。正是由于删除了与经济协调的条款,使得日本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在政策层面上处于相等地位,甚至优于经济发展。因此,强有力的环境政策实施力度确保了环境优化产业升级的效果。

日本的产业政策对产业结构调整效果明显,这也归结于日本产业政策的前瞻性。1973年的石油危机为日本经济的高速发展画上句号,随后产业结构也发生重大改变。但事实上早在石油危机爆发前日本已经开始逐步调整产业结构,促使产业结构向高度化、知识密集化转变。在实行以重化工产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政策期间,日本已经开始实施产业高度化政策。1956年为促进日本电子产业发展,颁布了《电子工业振兴临时措施法》,并成立了日本电子工业振兴协会,目的在于研制与IBM650抗衡的电子计算机设备。1971年,日本以《特定电子工业及特定机械工业振兴临时措施法》代替了《电子工业振兴临时措施法》,扶持产业内容扩充了电子管、半导体等成品和半成品。这就为70年代产业结构调整和几十年后日本电子产业排列世界前茅奠定了前期基础。1971年,日本“产业构造审议会”在答《70年代通商产业政策》中明确指出需要大力发展知识密集型产业政策,标志日本产业结构政策中心由重化工业型的产业转换为知识密集型产业。这些政策都是政府在重工业加速发展时期主动提出,用来积极引导产业结构升级。

2.改善工艺、延长传统产业加工链、减少资源消耗

环境污染较重的传统产业,对资源依附也相对较大,公害防治的推进使传统产业经营状况遭遇挑战。日本通过改善工艺、开发新技术、延伸传统产业加工链条、促进产品精深加工来减少资源消耗,达到环保要求,同时能够促进产业结构向附加价值高、终端消费产业发展。

在改善工艺、开发新技术方面,例如水泥的“新型干法窑”技术研发、提高钢铁产业连续铸造率等,减少资源浪费。在延伸传统产业加工链方面,以钢铁产业为例,1973年产量为100计算,73年前和73年后的各种产品产量呈现不同的变化趋势。73年以前各种钢铁产品的产量都保持着快速且均衡的增长趋势,涨幅大体一致。73年以后产品出现了明显的两极分化,在生铁、粗钢等基础性材料的产量趋于稳定并呈现缓慢下滑情况下,附加价值相对较高的镀锌板产量加速增长(如图1所示)。这表明日本在满足社会生产和建设的基本原材料的同时大力调整产品结构,向精加工、深加工发展,促进高附加值产品生产。

0.调整投资比重、加大公害防治投资力度

调整投资比重是政府调整产业结构的手段之一。政府通过逐步增加公害防治投资、物流投资、非制造业部门投资进而调整产业结构。

在强化法规条例约束前提下,日本逐年增加公害防治投资金额,积极鼓励民间企业投资。1970年企业公害防治投资同比增长25.8%,1971年比1970年增加了87.1%,其中环保研发投资是最主要投资方向。例如,机械加工、食品等行业的环保研宄相关投资在总投资中一直占领绝对优势,甚至超过了扩大生产力的投资份额,从1975-1978年一直保持25%的增速。基础建材相关行业及造船行业的环保研宄投资比例在1978年达到了15.9%,成为公害防治投资项目中的首位。而环保设备投资占总体公害防治投资比重也逐年增加,1971年约为10.2%。

1.调整能源结构、从能源供给阶段强调节能环保

日本能源大部分依靠国外进口,石油便是主要进口产品之一。70年代前日本能源政策核心在于全力保障价格低廉且长期稳定的能源供给体系。从70年代以后,日本国内越来越重视能源消费造成的大规模环境污染,因此从能源供给阶段开始注重“低污染、无公害”能源的开发和利用。主要措施有以下三点:①保障“低污染、无公害”能源供给,提高无公害能源消费比重;②重点推进节能技术、能源加工技术的研发和推广;③促进能源本土加工、提高进口深加工能源比重。

日本采取逐步增加使用含硫量较低的原油、增设直接或间接脱硫装置、推广无公害能源从而降低能源的硫氧化物排放。首先,日本针对原油产地进行筛选,能源贸易对象由能够长期稳定的提供廉价石油产地国,增加了西非、印度尼西亚等含硫浓度较低的原油产国,并逐步扩大与这些国家的贸易往来,从原油进口上降低含硫量。其次,增加国内的电厂、矿场的脱硫设备,加强脱硫设备的研制开发。最后,开发世界领先的新型无公害能源。节能技术、能源加工技术是日本重点推行政策之一。天然气作为无公害能源,列入了开发推广项目。当时天然气运输困难,成本较高,日本政府积极鼓励降低液化天然气运输成本的相关技术的研发。

2.调整出口贸易结构,解决资源环境问题

曰本的产业结构与贸易结构密切相关,长期以来日本依靠扩大出口贸易,拉动经济增长。在经济高速发展时期,主要依赖重化工产品不断扩大出口贸易,1961年重化工产品占出口比重43.7%,至1972年上升到77%,已经超过了当时的西德和美国。日本政府意识到调整产业结构,应首先着手调整出口贸易结构,出口产品由重化工产品向知识密集型产品转型,进而带动国内产业结构升级。

日本主动调整出口贸易产品结构,从1970-1983年,在世界贸易商品需求度上升最快的10种商品中,日本的出口增长速度高于世界需求上升速度的商品就有6种,其中电器医疗器械、办公自动化设备居于首位。尤其进入80年代,家电、通信仪器、电子仪器、电力设备、运输设备、普通机械等出口增长幅度占据领先地位,而其附加值的增速也远高于其它产品,带动了国内经济发展。这些产业具有耗能少、附加价值高等特点,是摆脱能源制约、切实提高产品国际竞争力的有效途径。可以说70年代末到80年代前期,日本通过转变贸易结构引领产业结构向知识密集型转变。

3.强化环境立法,推动企业改善工艺、节能减排

60年代至70年代日本制定了大量的环境相关法律,由基本法到各项配套法律,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环境立法体系,主要目的是为了治理重工业污染与保护自然环境。配套法律涵盖了大气、水质、噪声、振动、恶臭、土壤等多项环境介质领域。法律中不仅规定了实施污染物总量控制政策,也规定了责任承担制度,如企业对其排放的有毒污染物造成人体健康损害时应进行补偿。这些法律有效的推动了企业防污、治污行动,加快了企业调整产品结构、改进生产工艺、开展技术研发的步伐。

对企业环境标准的严格监管,促使日本传统产业内部技术设备不断进步与更新,节能减排技术普遍运用到重化工产业的各个生产环节。以钢铁产业为例,通过节能求生存,采取了节能技术、工艺改造和淘汰落后产能并举的节能措施,在技术节能、工艺改造方面,通过工序的连续化和连续铸造等提高电炉炼钢比重,改善能源结构和提高能源转换效率等方式实现节能目标。80年代普及大型废热回收设备(CDQ、TRT等),此后又加强了对废热的回收和提高设备的效率;在淘汰落后产能方面,以新日铁为例,从1979-1993年,通过四次关停并转等措施淘汰落后产能,实现集约化的节能生产。这些措施的实施终于使吨钢能耗快速下降,以1973年为100计算,1975年为98,1980为89,1985年为80。根据调查,到2003年,将日本吨钢能耗作为100计算,综合钢铁企业的单位产品能耗国际比较是:韩国为105,美国为120,欧盟为110,中国为150。

4.强化科技支撑体系、促进产业高端化

科技引进和技术研发是支撑日本产业升级的重要原因之一。日本根据不同发展阶段实施了由“引进知识密集型产业”政策到“创造型知识密集产业”政策的转变,实现了日本产业高端化的进程。60年代开始日本重点实施“引进知识密集型产业”政策,无论是引进海外技术的数量还是金额都不断上升。1960年共引进外国技术588件,到了1973年达到了顶峰共计2450件,增长了3倍;支付的金额也从9400万美元增加到了7.51亿美元。第一次石油危机之后虽然引进技术数量略有减少,但支付金额却不断扩大。

80年代开始,日本向“创造型知识密集产业”结构调整。产业政策的重心体现在“科技、技术”方面,提出了“科技立国”的战略口号,其中节能减排技术的研发和推广是“科技立国”的重要组成。90年代后,又提出《新技术立国》(1994年)和《科学技术创造立国》(1995年)等方针政策。主要内容与技术政策紧密相关,主动推广节能减排技术的研发,从而进一步促进日本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新环保节能技术的研发,不仅使日本积累了世界上最先进的节能减排技术,同时也为日本企业在国际市场上臝得了更多商机,促进了日本产业高端化。例如节能型变压器的推广和电动汽车产业迅猛发展,都已经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日本以环境保护为目标的产业结构调整,关键是在促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大力发展高新产业为基础的同时,把节能环保的目标充分体现在能源政策、贸易政策、投资政策、科技政策等方面,运用综合手段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四、产业结构调整带来产业结构升级与环境质量改善日本以环境治理优先为主义,充分利用节能减排倒逼机制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取得了积极成效,不仅成功的推动了产业结构快速升级,同时使国内的环境质量明显改善。

自70年代中期,日本的三次产业结构开始稳步调整,第二产业发展速度明显放缓,第三产业比重稳步上升。1970年第二、三产业比重分别为47%、47%,到1985年则为41%、56%(如图2所示)。第二产业内部结构也发生了明显变化。1960年,日本原材料产业占整体国民生产总值4.7%,比组装加工业

高近一倍,是典型的重工业结构。之后原材料加工业持续壮大,但其增长速度已经明显低于组装加工业。以1973年石油危机为拐点,原材料产业开始下滑,组装加工业迅速提高,1975年原材料产业仍占制造业总额的36.7%,位居首位,到85年下降到30.2%,取而代之的是组装加工业,占制造业比例由26.6%上升到40%(如图3所示)。这表明日本的产业结构已完成由重化工业到知识密集型工业的转变,汽车、机械、家电、半导体等组装加工业已成为制造业的主导。

这一时期日本三次产业结构的升级,带来了产业的资源利用效率明显提高,整体环境质量显著改善。产业部门能源消耗比重逐年下降,1960年产业部门能源消耗占全国能源消耗比重的66.3%,到1985年下降到52.3%,1995年则为47.3%。大气质量明显见好,硫氧化物(主要指二氧化硫)的年平均浓度显著下降,根据环境厅15个普通大气监测局监测数据表明,1965年硫氧化物年平均浓度是0.057ppm,1975年下降到0.021ppm,1985年则达到0.011ppm。日本全国水质达标率逐年上升,1975年全国水质达标率为59.6%,1990年则上升至73.1%(如图2所示)。

五、对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几点启示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日本在产业政策制定、能源结构调整、贸易结构调整、投资比重、科技研发等方面都以节能环保作为主要目标,统筹规划,对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升级发挥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促进日本由过重型产业结构成功过渡到知识密集型产业结构。这些都为我国提供了预警和借鉴作用。

1.环保与经济目标齐头并举、建立产业与环境政策综合决策体制

彻底摆脱“经济增长优先、环境治理在后”的局面,以提高环境质量为目标,制定各项产业相关政策。经济发展的最终目标是人类的幸福,这就包括为人类创造自然和谐的生存环境。无论经济发展目标还是环境管理目标,都应围绕这一宗旨设定。因此,进一步提高环境保护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加强环境保护实施力度,节能环保与经济发展齐头并举。

在产业政策制定过程中,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统筹规划产业发展与环境保护,推进节能环保型产业政策。强调环境部门与经济部门的会审机制制度化--从环境角度审议经济政策和从经济角度审议环境政策。利用环境保护的倒逼机制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使环境保护成为推动产业结构调整的强大外力。

2.促进传统产业技术改造、发展知识密集型产业针对传统产业,一方面压缩过剩产能,加快工艺技术改造,促进节能减排;另一方面调整产品结构,促进产品高附加值化。通过加强项目引进、加大技术改造力度、控制传统产业的过剩产能,积极倡导产品的深加工、精细加工,鼓励节约型、环保型企业代替过去的粗放型企业。同时,通过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推广信息技术应用,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知识密集型新型产业。

3.调整能源结构,促进节能减排

调整能源结构、促进节能减排、改善经济发展方式、促进产业结构升级。逐步削减我国煤炭消费比重,加快新能源开发,推进水电、核电建设,积极有序做好风电、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的转化利用,推进传统能源清洁高效利用,发展智能电网,扩大油气战略储备,提高我国清洁能源与非化石能源比重。

4.增强科技投资、提高创新能力

产业结构升级的关键在于产业创新,以环境保护为目标,创新发展新兴产业、环保产业,加快清洁能源开发利用。科技是创新的基础,日本经验告诉我们,发展中国家完全可以利用其后发优势,通过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在渐进创新模式下实现本土创新,科技发展。加强产学研三方联合攻关,突出企业在应用研宄中的重要地位,促进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

篇7

对于很多人来说,钴似乎只是一种距离遥远而不相关的化学元素。但事实上,钴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从手机电池、笔记本电脑的锂电池,到陶瓷制品的色釉料和催化剂,再到航天工业、兵器工业等领域,都有钴的身影。

作为中国最大的钴化学品生产商,浙江华友钴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友钴业)通过引进国内外先进的清洁生产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从源头削减污染,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促进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企业不消灭污染,污染就会毁掉企业

“企业不消灭污染,污染就会毁掉企业。”9月2日,浙江华友钴业材料有限公司常务副总裁李笑冬在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说。

从1995年至今,华友钴业每年的发展增速都保持在60%以上。从经营业绩上看,2005年华友钴业实现销售收入2.9亿元,2006年实现销售收入4.8亿元,2007年实现销售收入11.7亿元,2008年预计实现销售收入25亿元。

尽管保持着如此强劲的增长势头,但李笑冬坦言华友钴业仍然任重道远。

据了解,近几年来,华友钴业的生产规模迅速扩大,由设计年产300吨/金属钴增长到目前的3000吨/年。“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我们引进了不少先进技术,并不断开发出高新技术产品,但由于以水钴矿为原料、采用湿法提取钴的工艺,在国内还是一种新工艺,还处在不断完善和改进的阶段,特别是矿的来源不稳定,含量与杂质的变化较大,工艺也难以定型,因此,相对于国际领先的工艺技术,华友钴业生产的物耗、能耗还有差距, NPO(非产品产出)较高。”李笑冬说,也正是在企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华友钴业强烈地意识到,只有通过推行清洁生产,降低能耗、物耗,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才能提升公司的管理水平和市场竞争力。

在李笑冬看来,清洁生产体现的是预防为主的环境战略。“传统的末端治理与生产过程相脱节,先污染,再去治理,这是发达国家曾经走过的道路。清洁生产要求从产品设计开始,到选择原料、工艺路线和设备,以及废物利用、运行管理等所有环节,通过不断地加强管理和技术进步,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乃至消除污染物的产生。”李笑冬说。

其次,清洁生产体现的是集约型的增长方式。李笑冬认为,清洁生产要求改变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传统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模式,走持续发展的道路。为实现这一目标,企业必须革新生产工艺,优化生产过程,提高技术装备水平,加强科学管理,提高人员素质,实现节能、降耗、减污、增效,合理、高效配置资源,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利用率。

第三,清洁生产体现了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传统的末端治理,投入多、运行成本高、治理难度大,只有环境效益,经济效益甚微;而清洁生产的最终结果是企业管理水平、生产工艺技术水平得到提高,资源得到充分利用,环境从根本上得到改善。清洁生产与传统的末端治理的最大不同是找到了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的结合点,从而能够调动企业防治工业污染的积极性。虽然有的企业从目前看能做到达标排放,但是如果不注意与时俱进,及时提高管理水平、环保水平,一旦国家政策发生改变,社会要求提高时就可能措手不及,从而被时代所淘汰。”李笑冬说。

推行EoCM清洁生产管理模式

2006年,华友钴业选择了“有效益的环境成本管理”(简称EoCM)清洁生产管理模式,力求解决生产中能耗、物耗不合理,NPO较高的状况,促进企业资源消耗的减量化,提高资源利用率。

“这一理念由中德政府技术合作项目‘浙江省企业环保咨询’引入本公司,是浙江省政府共同组织试点项目的一部分。我们希望通过国内外专家的指导,通过NPO分析,摸清公司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改善方案,为公司下一步发展及整改指明方向,逐步完善工艺过程和控制,达到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最终实现清洁生产、可持续发展。”李笑冬说。

为了使EoCM活动能在公司顺利开展,华友钴业成立了企业EoCM内审小组,由李笑冬担任组长,主管生产的副总裁与主管行政的副总裁担任副组长,成员涉及公司生产、技术、机电、工艺、设计、统计、仓贮、财务、环保、行政等部门。同时,在咨询员和项目办专家的指导下,公司行政部通过板报、宣传橱窗进行宣传,让生产一线的员工了解实施清洁生产的意义、公司推行EoCM的目的,号召全体员工献计献策,为实现清洁生产、节能降耗、减污增效共同努力。

经过物料流分析、成本分析和环境影响分析、原因分析等一系列过程,EoCM工作小组找到了华友钴业生产中NPO较高的根本原因,并提出了初步解决方案,随后迅速汇报公司领导。

EoCM工作小组成员、华友钴业高级工程师蒋雅林介绍,公司采取的主要措施包括:

①改进工艺:降低加工成本、提高原材料利用率、提高产品质量。

②员工培训和优化:安排员工参加技能、环保的培训,提高员工的技能水平和环保意识;优化员工队伍。

③完善组织结构及管理制度。

④节能措施:建立水、电、汽等节能制度,逐步建立对工厂节能进行绩效考评的制度。

⑤原材料监控:强化原材料质量管理、规范限额领料使用制度。

⑥设备技术改进:聘请专家,改进设备,减少NPO消耗。

⑦改善能源结构,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

⑧改善污水排放质量:增建环保设施,提高环保质量。

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在各方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华友钴业共提出了20项无/低费方案、5项中高费方案,总投资为66.21万元,产生的经济效益为163.59万元。这些项目的实施,不仅有效地控制了生产过程中水、电、蒸汽的浪费,还减少了“三废”(废物、废水和废气)的排放和原材料的使用(每年减少新水用量12万吨,节约用电47万度,削减废水排放量12万吨)。

蒋雅林举例说,公司通过对冷却水的循环利用大大减少了自然资源的消耗及对水环境的影响;通过对水的循环利用,公司加强了对地下水和地表水的保护,同时也降低了对自然水的使用和对废水的排放;煅烧车间万能粉碎机变频调速项目的实施,大大减少了煅烧车间因为粉碎产生的粉尘,提高了煅烧车间金属直收率。

“通过这些项目的实施,公司的综合能耗由此前的0.19吨标煤/万元下降到0.12吨标煤/万元(已扣除产品价格上涨因素)。2008年公司还将投资5000万元,进行节能降耗、减排改造。项目实施后,公司的废水排放量将削减40%,能耗指标将下降到0.10吨标煤/万元。”蒋雅林说。

除此之外,通过EoCM清洁生产管理模式的施行,公司员工各方面的意识均有所增强,特别是环保意识,更为关注本部门或本岗位的成本控制和环境问题造成的不良影响等。环境成本管理还有助于营造一个更加安全健康的工作场所,各个工作区整洁度的提高有利于减少粉尘引起的鼻炎。

立志成为全球钴行业的领先者

通过EoCM培训,华友钴业从中学到了许多环境成本管理方面的理念和方法:NPO的成本计算方式是以前企业没有遇到过的;培训过程中广泛的讨论、“头脑风暴”方式分析问题、形象化的交流方式、活泼互动的授课方法和细致深入、层层逼近的分析方法都是EoCM培训之后企业EoCM小组成员的“附属收益”。

“经过一轮的EoCM,公司管理层一致认同: EoCM清洁生产管理模式比节能降耗的理念更先进,包括范围更广泛,含义更科学,是一个先进的管理工具,公司将长期实施下去,以降低能耗、物耗,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提升公司的管理水平,实现和谐发展。”

李笑冬介绍,虽然实施了EoCM清洁生产管理模式后给公司带来了比较好的效果,但目前仍存在一些问题有待解决。比如观念方面,目前仍有部分车间领导和职工对EoCM认识不足,认为EoCM就是环保、就是末端治理,目前企业的污染已经达标排放,再花精力提高没有必要;认为EoCM审核工作复杂,难度大,担心精力不够,怕影响生产。在管理方面,仍存在部门独立性强,协调困难等问题。在生产技术方面,存在基础资料不足,有些EoCM技术往往给习惯于传统作业的工人带来麻烦,不易于贯彻实施等问题。

“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已经有了详细的改进计划。”李笑冬说,华友钴业立志成为集采、选、冶、新材料为一体的有色金属跨国企业集团,成为拥有最具战略优势的矿产资源、富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的全球钴行业的领先者。

EoCM简介

篇8

油菜是我国主要油料作物和重要经济作物,油菜产业的发展对保障食用植物油脂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油菜也是一种劳动力投入较多、比较效益偏低的作物,传统油菜从种植到收获基本上采用手工方式,尤其是收获环节,劳动强度大、农事紧张、茬口矛盾突出。由于收获不及时,油菜籽常有发芽、霉变现象发生,影响了油菜籽的产量和品质,降低了农民的种植效益。为此,国家油菜产业体系提出了油菜产业发展的“三高、五化”目标,明确将发展油菜机械化生产作为产业研发的主要内容之一。

一、罗平县油菜生产机械化收获实施情况

云南油菜常年种植面积30余万公顷,罗平县以种植面积5.2万公顷成为全省第一种植大县。油菜生产与烤烟存在一定的茬口矛盾,收获期还面临冰雹等自然灾害的威胁,及时完成油菜收获是油菜增收的重要保障。云南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以来,针对油菜机械化生产技术需求,在品种筛选、配套栽培技术研究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在罗平县连续开展了三年油菜机械化播种、收获现场示范。2013年,全县油菜机械化收获面积达到2000余公顷。2014年油菜收获前,来自河南、河北、湖南、湖北等省的跨区域机械化收获农机队已有200余台“久保田”系列联合收获机进驻罗平,全县油菜机械化收获面积达到6666.67公顷以上,为开展云南油菜机械化收获现场示范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2013―2014年,云南省现代农业油菜产业技术体系联合罗平县区域推广站,选用新品种云油杂9号和云油杂15号(E16026),配套采用精量播种、条播和撒播增密技术、蚜虫统防技术,在板桥镇建设机械化生产技术核心示范样板6.67公顷,带动罗平坝区6666.67余公顷油菜机械化生产,推动全省油菜机械化生产进程。

2014年4月21―22日,由云南省农业厅科教处主持,云南省现代农业油菜产业技术体系在罗平召开油菜机械化收获现场会。云南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育种、栽培、病虫害防治、产业经济研究室及玉溪综合试验站、罗平、腾冲和泸西区域推广站共9个岗位的岗位专家和团队成员,罗平县农技中心、罗平县农机站科技人员共50余人参加会议。云南省农业科学院,云南省农业厅种植业处、农机处,云南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罗平县农业局等单位领导和专家应邀到会指导。

参会人员现场听取了油菜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李根泽研究员对体系研况介绍、罗平县区域推广站对示范样板建设情况介绍和罗平县农机站对罗平油菜机械化生产情况介绍后,引导与会人员观摩了油菜一次性割倒脱粒一段式收获和油菜人工割倒晾晒3―4天、机械自动捡拾脱粒两段式收获两种油菜机械化收获方式,对不同收获方法田间收获损失率、收获商品油菜籽净度、收获成本等进行比较分析。

二、罗平县油菜生产人工与机械化收获成本比较分析

根据全程人工收获与机械化收获成本比较分析及评价(见表1),发现2014年两段式机械化收获方式更适合在罗平和云南省其他直播油菜产区应用,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三、罗平县油菜生产机械化收获经济效益分析

罗平县油菜生产机械化收获推广历程:2011―2013年采用人工割倒,人工辅助捡拾喂入,机械自动脱粒,秸秆机械化粉碎还田两段式机械化收获,节本增效为1140.64元/公顷(见表2);2014年采用人工割倒,机械自动捡拾脱粒,秸秆机械化粉碎还田两段式机械化收获。通过比较发现,2014年采用的两段式机械化收获比2011―2013年采用的两段式机械化收获节约人工辅助成本150元/公顷,节本增效为1290.64元/公顷,而且秸秆粉碎细度好,提高了秸秆还田的利用效率。

罗平县自2011年实施油菜生产机械化收获以来,至2014年累计推广机械化收获面积为12306.67公顷,累计推广经济效益为1504余万元(见表3)。其中2014年推广成效、示范和带动作用较为显著。

四、推进罗平县及全省油菜生产机械化收获的对策建议

1、进一步加大推广力度

罗平县推广油菜生产机械化收获具有较大的空间潜力,应进一步加大推广力度。罗平县2014年实施油菜生产机械化收获面积为6706.67公顷,仅占适宜推广面积3.2万公顷的21%,还有79%的空间潜力可挖。如果全县适宜推广面积全部实施机械化收获,每年可实现经济效益4130余万元(见表4)。

2、引导农户成立农机专业合作社

建议云南油菜主产区引导农户成立农机专业合作社,农户也可以互相联合成立股份合作制、合伙经营等多种经营形式的农机服务实体,通过成本分摊、服务共享、利益均沾的运作模式可以解决单户购机成本高等问题。同时,地方政府也可以考虑出台相关扶持措施,引导具有购机能力的油菜生产大户发展成为农机专业户,鼓励他们积极开展油菜生产机械化收获的社会化服务。

3、建立油菜生产机械化收获示范样板

建议云南油菜主产区建立油菜生产机械化收获示范样板。示范区开展技术培训、现场演示、机具调配,着力确保示范区全部实行油菜生产机械化收获,示范区将作为油菜生产机械化的“特色亮点”向全区普及推广。

4、加大适宜机械化收获品种和配套栽培技术的示范和宣传力度

加大适宜机械化收获品种和配套栽培技术的示范和宣传力度,促进农机农艺融合,推进云南省油菜机械化收获进程,对油菜生产节本增效,推动全省油菜生产机械化具有重要意义。

5、增设油菜生产机械化岗位

为了更好发挥云南省现代农业油菜产业技术体系对全省油菜生产机械化的支撑作用,建议云南省农业厅科教处和云南省财政厅增设油菜生产机械化岗位。

(注:基金项目:云南省财政专项――云南省现代农业油菜产业技术体系建设(A3007377)。)

【参考文献】

篇9

旅游业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十三五规划纲》提出要大力发展旅游业,提出支持发展生态旅游、文化旅游、休闲旅游等项目。京杭大运河是中华民族引以为傲的古代水利工程,随着《京杭大运河旅游线路总体规划》落地和大运河入选《世界遗产名录》、以及《大运河京津冀段通航计划》,大运河的旅游价值越来越凸显,相关的旅游开发保护研究成为新的热点。

一、国内外相关研究概述

遗产廊道(herritage corridor)概念源于美国,指的是拥有特殊文化资源集合的线性景观,目前国内学者也将此概念引用到中国的运河旅游开发。

运河旅游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已经较成熟:美国把废弃的伊利运河河段作为历史遗迹开通旅游线路,体验开凿运河的艰险;俄罗斯开发波罗的海运河旅游,体验沿岸城市风光观光;丹麦在哥本哈根运河开通著名的水上观光巴士;荷兰的阿姆斯特丹运河以四通八达的城市运河交通网闻名;瑞典约塔运河、德国勃兰登堡水道都可以通过运河体验民族风情;罗马尼亚的黑海运河是观光多瑙河三角洲自然风光的生态通道;法国的“英吉利海峡到地中海运河网”是一项宏伟工程,体验美丽的乡村风光;英格兰的什罗普郡联合运河展示了英国历史悠久的运河文化,还原了第一次工业革命中运河情景。除此之外,国外运河旅游还开发了各自独特的旅游产品:包括自行租船驾船、租独木舟或皮艇、乘坐改装过的古代运煤船(Narrowboat)、乘坐家庭式游船(Houseboat)等,内容丰富多样。

我国非常重视发京杭大运河遗产廊道旅游的规划与研究,提出整合运河旅游资源,创新整合运河旅游产品体系。国内学者针对大运河开发与保护开展了相关研究,目前国内学者主要存在着以下观点:一是发展景区、城市和区域3个尺度的运河旅游节点与轴线;二是加强运河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提高运河遗产的文化地位;三是基于产业、空间、环境管理的运河开发保护等。

二、京杭大运河及山东南段整体旅游发展现状

京杭大运河北起北京,南至杭州,有着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目前大运河杭州段、扬州段旅游线路比较成熟,开发模式主要有:乘坐仿古船串联起大运河遗迹,并开发运河亮灯设计,实现短途旅游。扬州以北的运河旅游发展相对落后。

本文选取了京杭大运河山东南段作为研究区域,对其整体旅游发展进行分析。

(一)地理位置

根据《京杭大运河旅游线路总体规划》,山东段属齐鲁文化旅游区段,属于规划中的六个区段之一,德州、聊城、济宁、台儿庄四城属于运河“十六节点”城市。

以黄河为界将山东段运河分为南北两段,其中南段北起济宁市梁山县,沿运河向南至枣庄市台儿庄(图1),全长237公里,沿岸有丰富的文化遗产。

(二)山东南段特点

1.文化旅游资源丰富

沿线附近涉及泰安市、济宁市梁山县、汶上县、任城区、市中区、曲阜市、微山县、枣庄市台儿庄等地区,是儒家文化的发源地,还拥有运河文化、梁山好汉文化等丰富的人文旅游资源(表1,图1)。

2.生态旅游资源富有特色

该段是中国南方和北方的交界带:南面的台儿庄附近年降水量达1000毫米,北面的梁山县年降水量下降至600毫米。南面的可种植水稻和小麦,而北面只能种植小麦,南北自然有着较为明显的差异,使得生态旅游资源极富特色。

3.政策导向有利

除了国家层面的旅游导向,由于该区是传统的煤矿基地,随着近年来煤产量下降,当地政府非常重视开发旅游,未来有较大的增长空间。

三、京杭大运河山东南段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

(一)大运河旅游供给侧无法满足游客需求

该段大运河旅游产业供给侧无法满足游客需求,围绕运河旅游仅有一些简单的旅游产品,与扬州段、杭州段有一定差距,与国外种类多样的旅游产品更是相差甚远,这与大运河旅游受到国内外众多旅游爱好者的关注形成鲜明对比。

(二)传统著名景点和新开发景点星罗棋布,没有形成体系,无法发挥运河穿针引线的作用

该段已有的著名景点,如曲阜三孔、水泊梁山都在距离运河1小时路程内,却都没有与大运河密切联系;新开发的运河附近景点如南旺枢纽考古遗址公园、台儿庄古城等星罗棋布,没有通过运河遗产廊道串联起来,无法发挥运河穿针引线的作用。

(三)基础设施建设不够完善

目前该段运河客运码头较少,济宁以北没有在运行的客运码头,一些运河旅游景点年久失修。同时,由于没有开发出该段最具代表性的运河遗迹,无法打造如杭州拱宸桥那样的代表性景点。

四、京杭大运河山东南段旅游开发建议

(一)深入大运河旅游产业供给侧改革

应学习发达国家和地区运河旅游的经验,根据自身特点,深入开发适合该段大运河旅游“小而精”的旅游项目,深入大运河旅游产业供给侧改革。

(二)重视旅游创新,发展生态旅游、文化旅游

应结合遗产廊道的特点,创新式地运用线性旅游空间串联春秋儒家文化、宋代好汉文化、明清运河文化、抗日游击队文化等,开创从春秋到年代的“文化历史穿越式旅程”;串联中国北方和南方过渡地带自然人文风光,开创从北方到南方的“大自然跨越式旅程”。学习国外改装运煤船的做法,开发适合运河航行的游船。

(三)以人为本,创立运河水路联运机制

创立运河水路联运机制,增强旅行交通的舒适度,使交通成为旅游的一部分。发展沿岸城市文化旅游综合体、考古遗址公园、历史文化街、古镇等,把现有的水利风景区、湿地公园、风景名胜区、博物馆各旅游点与大运河有机结合,让儒家文化教育融入该区自然风光之中。

(四)推进农业与旅游休闲深度融合,发展观光农业、体验农业、创意农业等新业态

《十三五规划纲》中提出,要“推进农业与旅游休闲、教育文化、健康养生等深度融合,发展观光农业、体验农业、创意农业等新业态”。该段北侧运河沿岸种植小麦等作物,可发展北方平原观光农业;该段南侧沿岸是水稻小麦交替种植的地区,可发展南方平原观光农业;微山湖段依据鸬鹚捕鱼、乘船采莲、打捞菱角等传统水上农业项目,可发展体验农业;该段沿岸有传统的打野兔、捉知了猴(蝉幼虫)等野趣,可发展创意农业。

(五)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做好精细化旅游产业规划

加强客运码头等基础设施建设,扶鼓励一部分以拉煤为主的运河“水上人家”参与运河旅游事业。做好精细化旅游产业规划,规范旅游市场。

篇10

 

浅层稠油生产经营管理的现状

(一)浅层稠油油田自身持续发展的不足

由于该油田经26年的开发建设后,生产作业环境变的异常恶劣:井点多、设备、设施因使用年限较长面临着报废及淘汰风险,可利用价值较低,油藏因其自身物性差,不具备低成本高效开采条件,导致生产操作成本逐年上升,造成油田持续发展动力不足。

 

(二)产量下降使生产经营成本压力增大

由于浅层稠油生产方式主要为高温高压蒸汽驱油开采,由于稠油产量持续快速下降,高温高压蒸汽量并没有减少,使注采比下降,稠油吨油生产运行成本不断上升,使企业经济效益持续下滑,生产经营压力增大。

 

(三)“以产量为主”的管理方式

对于一个中石油新疆油田公司下属企业,由于稠油原油产量不断下降,油田生产效益持续下滑,企业生存压力突显。为了提高稠油原油产量,在紧紧围绕如何完成稠油计划产量的生产经营管理中,经常采取“上产会战”的方式完成计划产量,吨油生产成本持续攀升且控制困难。

 

浅层稠油生产经营一体化管理的基本内容

(一)指导思想

根据企业发展的迫切需要,运用统筹规划的方法,针对油田开发现状,结合内外部环境的影响,设计规划制定生产与经营一体化、精细化、科学化管理思路。将一体化管理理念及方法融入于生产经营的实践中,企业管理完成从“粗放型”向“精细化”的转变, “生产型”向“生产经营管理型”的转变,从而为油田实现高效开发奠定牢固的基础。

 

(二)目标

1、完成原油产量计划

完成原油计划产量是每个石油企业的首要任务,也是石油企业生存的基础,根据油田实际开发现状运用对比和分析的方法制定科学细致的上产措施,保证产量有计划有步骤的完成。

 

2、实现生产成本节约

要细分成本构成,对下达的吨油操作费用进行层层分解,实施预算管理、指标分解管理,各项经营活动都紧紧围绕原油产量这个中心去开展工作,全面核算经济成本与作业过程管理的有机结合,真正实现稠油生产成本的控制和节约。

 

3、健全管理制度流程

建立和不断完善管理标准和规章制度,梳理管理流程,健全质量管理、设备管理、HSE管理等各类管理体系。各种管理标准、技术标准、工作标准层次分明,基础管理工作严格按照“有章可循,有据可依”的原则,实现程序化工作和程序化管理。

 

4、建立全员考核体系

构建了层次分明、执行有效地考核监督机制,决策与管理层、技术层、生产层的领导签订绩效考核目标任务责任书,对生产经营指标层层分解,分解到班组,实现全员考核。

(三)管理模式

建立生产经营“前评估、中反馈、后评价”三个环节的控制管理体系,其中,前评估是对稠油开发方案、技术改造、科研等项目在实施前进行经济效益评估和实施的可行性审查评估;中反馈是通过生产中过程数据信息的反馈,实现过程的持续改进;后评价是实施完成的项目和生产措施进行数据分析和经济效果评价。以三个环节为基础,利用科学决策、过程管理、持续改进的工作流程,实现生产与经营的协调工作,达到生产经营一体化管理的目标。

 

(四)生产经营一体化管理的特征

协同性。生产经营一体化管理体现生产与经营、产量与成本之间的协同一致性,即:生产管理部门与经营管理部门、科研部门与生产单位、管理者与操作者之间创造一种协同工作环境,紧密联系,彼此协调。

 

关联性。通过生产经营一体化管理活动的全过程控制,分析研究生产经营数据,对各个过程进行辨析,总结相互间的规律,找出相互影响的因素和存在的问题,通过一体化管理实现生产经营全过程的关联,消除了生产过程中安全隐患。

 

企业生产经营一体化管理的具体措施

为了使企业更好更快发展,使生产经营一体化管理模式充分有效运行,关键在于推进其在企业生产实践中的应用。

(一)建立集约化的管理机制

建立集约化的管理体系。建立由公司值班领导、机关各部门和生产、科研部门的管理人员共同组成的生产经营一体化管理机构,按照将各个资源整合,充分发挥各职能部门的专业管理作用,协同运作,生产指令得到快速执行,实现生产过程的协调统一指挥,提高办事效率,及时解决生产经营中的问题和难题。该机构的工作模式是采用日生产碰头会、周例会制、月度生产经营例会的流程。

 

(二)整合制度标准

根据生产经营一体化管理需求,建立以生产管理、经营管理、设备管理、HSE管理、质量管理、内控管理、培训管理、开发管理等覆盖生产经营管理各领域的制度和标准,形成指导企业工作的基本管理制度标准。

 

(三)建立成本预算定额管理机制

成本预算定额管理机制是通过预算管理、计划管理、材料的统一采购、结算管理、绩效管理形成一个闭环管理,使稠油生产的全过程得到成本控制。对生产单位制定成本预算定额指标采取两个原则:一是对重点油区加大人力资源及资金投入,对低效油区合理优化管理;二是按照优先保障企业人员、安全环保隐患治理的费用,合理控制材料、井下作业及用电费用,从而确保操作成本不突破预算目标。

 

(四)加强经营管理的过程控制

加强经营管理的过程控制是各单位按照年初下达生产经营计划,以成本预算定额指标为生产经营管理的工作目标,加强生产经营的过程管理,实现成本定额指标的控制。具体执行措施有:一是实施成本的精细管理,将成本构成层层分解,落实到区队、基层班组、每一个员工,形成人人有成本的紧迫感;二是实施成本的控制管理,对单位耗水、电、材料等实行对标管理;三是运用节能降耗技术手段实施保温改造、强化合同能源管理、电网优化升级等项目,达到降本增效;四是每月对组织机构中各部门的经营状况结算,及时反馈考核结果,对成本的各类指标进行绩效考核。

 

(五)建立技术创新机制

一是制定出合理的科研规划。不断完善科技管理办法和运行机制,不断完善和规范科研项目、科研经费的管理,加强对科研项目的实施跟踪和评价,积极推动科技项目有效实施;推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通过建立健全科技评价与奖励机制,提高科研成果的转化应用率。

 

二是推动协作技术研究创新。积极借助科研院所、大学院校的技术力量,开展多项科研攻关,形成符合稠油油藏特点的高效开发技术、方案和策略。遵循和坚持一个中心“以油田生产和效益为中心”,通过各专业、各部门、各层面的大力协作,解决油田开发中的三大难题(解决:油层平面和纵向上蒸汽推进不均衡、特超稠油开采技术、油藏中后期开采)。

 

(六)运用科研技术推动生产经营最佳运行

推动全员参与技术研究的创新及实施。一方面研究所加大油田开发技术的研究与应用,特别是稠油生产中成本所占比例最大的蒸汽,对蒸汽有效利用的研究,在稠油开发中实施注汽精细管理,通过提压注汽、蒸汽计量、吞吐井分层合采、汽驱井单层注汽、提高蒸汽干度等科研技术手段,有效缓解了油藏开发矛盾,降低了稠油生产吨油成本;在工艺技术上开展降粘、防砂、封堵、优化井下管柱结构和泵型、提高供热锅炉热交换等科研攻关,有效改善了单井生产环境,从而提高单井最终采收率。另一方面对生产各环节进行精细管理,针对制约生产的关键问题,坚持“因地制宜,适用简约,低耗高效”的原则,积极开展群众性献计献策、小改小革、发明创新活动及QC质量管理活动,集中团队智慧解决实际生产难题,如:电网改造、污水回用锅炉、冬季采出液站区保温等,减少了人员、设备、燃料、水量等生产成本的费用,创造出可观的经济效益。

篇11

中图分类号:TQ328.06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该MTBE装置是由反应、产品分离和甲醇回收三部分组成,装置采用膨胀床、固定床结合,低醇烯比的MTBE合成技术。装置所需碳四原料由气体分馏装置供给,所需甲醇由外购供应。装置反应部分主要是碳四中的异丁烯和甲醇以一定的醇烯比在树脂催化剂的作用下,在反应器中进行反应生产MTBE,产品分离部分主要是在共沸精馏塔中把没有反应的碳四和甲醇与MTBE产品分离。甲醇回收部分主要是通过精馏回收未参与反应的甲醇,并循环使用。随着汽油产品不断升级和产品结构调整,使我公司对MTBE产品的需求量日益增加。扩容改造后的生产装置,MTBE产品由共沸精馏塔塔釜采出,塔顶的醚后碳四再经过二级醚化处理,处理后的物料进入催化蒸馏塔进行异丁烯的深度转化,塔釜的物料返回到共沸精馏塔进行MTBE产品的提纯,塔顶物料经过最后的醚化处理,异丁烯含量保持在0.2%以下。通过扩容改造后,异丁烯得到了深度的转化(见表三),醚后碳四中的异丁烯含量得到了有效地控制,产品质量得到了可靠地保证,这为丁烯-1产品的精制提供了有力地保证。

表三、改造后醚化反应情况分布表

为了满足用户要求,尽快提高MTBE产品的纯度,自2007年初,我们对醚化单元进行了探索性的调整。

二、原因分析及采取的对策

1、扩容改造

我们知道,采用混相床工艺生产MTBE,是靠通过混相床物料的流动将醚化反应所放出的热量带走,这种转移热量的方式,对混相床热量的多少有很大的限制。当醚化反应所放出的热量高出物料流动的承受能力时,将会造成混相床内部温度升高,这样将对催化树脂的活性造成较大的威胁。因此,当原料中的异丁烯含量较高时,只有通过降低进料负荷的方式加以缓解。我们认为采用筒外循环冷却的方式可以解决混相床反应热量过大的问题。采用筒外冷却的方式,虽然解决了反应热量过大的问题,但是,随着筒外循环量的增加,装置的进料负荷又受到一定的限制,提高装置生产能力的目的仍然未能实现。

对于化工型MTBE生产装置,要求醚后碳四中的异丁烯含量小于0.2%。通过混相床-催化蒸馏的生产工艺,将可以实现异丁烯的深度转化。为此,为了提高装置的生产能力,解决异丁烯转化率低的问题,我们曾经与设计单位制定增加催化蒸馏段的方式。既在催化蒸馏塔的上下塔之间增加一个催化段,以解决原有蒸馏塔异丁烯醚化反应的不足问题。但由于装置的位置不够、投资费用偏大、对投用的效果较难估计、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装置负荷而作罢。醚化反应是一个可逆的放热反应,MTBE生产的本质是通过加入过量的甲醇原料和不断破坏化学反应的平衡来达到异丁烯的深度转化。如果我们更进一步地破坏这一平衡,将醚化反应热量进行分散处理,这样,不但可以较好地解决醚化热量的控制问题,还可以使异丁烯的转化率得到提高,不但保证了MTBE和丁烯-1的产品质量,而且更能达到提高装置生产能力的目的。

要提高装置的生产能力,一是要控制反应的热量,二是要提高装置的生产负荷。由于我们在此之前曾经对筒外冷却进行了试验没有受到较好的效果,因此我们决定采用增设共沸系统的扩容改造措施。

其实,增设共沸系统的扩容措施就是在醚化反应后,首先对物料进行MTBE产品的分离,将物料中的大部分MTBE分离出去,随后再进行二级醚化反应,将进入催化蒸馏塔的物料中的异丁烯含量得到进一步降低,使催化蒸馏塔的处理压力得到缓解,最终实现提高装置生产负荷,塔顶异丁烯含量达到工艺要求的质量。只是由于装置的场地受到一定的限制,改造的投资费用比较高,所以一直没有实施。自公司气体分离装置停产后,部分塔系长时间闲置,这为我们实施MTBE装置的扩容改造提供了条件。为此,我们利用闲置装置的一个精馏塔作为共沸精馏塔,再配置一个二级醚化反应器,机泵及调节阀充分利旧,这样,装置的扩容改造就得到了实施

2、MTBE产品纯度的提高

MTBE产品纯度低的原因如下:(1)醇烯比不合适(2)反应温度高(3)反应精馏塔的床层温度高(4)逆反应的发生(5)原料中碳五等杂质含量高(6)催化剂床层有水存在

处理措施:(1)把好原料关(2)控制好醇烯比 (3)控制好醚化反应器各关键操作参数(4)控制好醚化反应器各关键操作参数(5)优化反应精馏塔操作参数 (5)防止反应精馏塔催化剂脱落造成MTBE不合格 (6) 优化甲醇回收塔的操作 (7)加强醚化单元进料缓冲罐的排水

三、优化效果及经济效益

通过对MTBE装置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其发生的原因并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四、结论

篇12

航空港经济是以航空枢纽为依托,以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为支撑,以提供高时效、高质量、高附加值产品和服务并参与国际市场分工为特征,吸引航空运输业、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而形成的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当前,航空经济已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新模式。2013 年3月7日,国务院正式批复《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发展规划(2013――2025年)》(简称《规划》),这是全国首个上升为国家战略的航空港经济发展先行区。这标志着在新一轮的改革开放过程中,郑州被推到了航空经济的前沿并将受到国家力量的支撑。同时,也为自改革开放以来因地处内陆而颇受挤压的河南省迎来难得一遇的历史性发展机遇。探索以郑州航空港发展带动河南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模式,对于促进河南省提高产业综合竞争力水平,推动航空经济发展,带动中原经济区建设有着重要意义。

一、郑州航空港对促进河南省开放型经济建设意义重大随着计算机技术和全球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人类进入了“速度经济”时代。区域经济如何获得竞争优势,速度成为了关键因素。依托国际航空港的快速物流技术与网络的建立,实现即时生产、即时供货、即时满足客户需求成为高端制造业、高端服务业、高端物流业获取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在这样的特殊历史条件下,通过产业向国际航空枢纽集中集聚集群发展,迎合了“三个即时”竞争的需要,所以发展航空经济就成为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一种必要方式。

河南省地处沿海开放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的结合部,是我国经济由东向西梯次推进发展的中间地带。在海运、河运时代赶不上基础设施低成本的要求,很快沦落为相对欠发达的地区。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沿海地区利用国家提供的历史发展机遇和地理位置的优越性,以出口为主要动力,分享了改革的红利。作为全国人口大省的内陆省份河南,2008――2010年的进出口总额只占全国的0.6%,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无法共享国家对外开放的基本利益。归结其原因,不是河南省委省政府不努力开放,而是通过传统方式发展开放型经济成本偏高,发展时机不成熟。以至于曾经繁荣的中原地区,经历了长期被边缘化的痛苦。面对“速度经济”时代的到来和历史性的困惑,河南省委省政府勇于创新、大胆开拓,强烈意识到内陆地区发展开放型经济的紧迫性和发展机遇的到来。近几年来,积极谋划中原经济区建设方案,引进国际化企业富士康,在郑州建设全国中西部第一个综合保税区,促进河南省进出口额连续两年增长速度都在58%以上,开放型经济发展取得重大突破。在此基础上,郑州航空港客货运输飞速增长,加上河南贯东西通南北的地理优势,国务院将第一个航空港综合实验区批复给了郑州。郑州市的建设与发展迅速具有了现代国际都市的战略意义与前景,并终将促进郑州市以及河南省开放型经济获得空前发展,迎来重新崛起的重大机遇。

二、当前河南省产业结构布局中存在的问题

2011年10月7日,随着《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的推出,河南省积极探索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路子,日益成为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核心。改革开放以来,河南省持续不断地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第一产业产值比重持续不断走低,第二产业产值比重持续上涨,第三产业产值比重整体呈现出增长趋势,但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三次产业比例不协调尽管河南省第一产业产值比重持续不断走低,但其在产业结构中仍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并且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011年,河南省第一产业比重为12.9%,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8个百分点。第二、三产业平均值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尤其是对未来经济发展起到重要作用的第三产业与全国平均水平差距更是较大。第三产业与全国水平的差距由2011年的14.3个百分点一步拉大到14.4个百分点。作为农业大省、资源大省,虽然经过改革开放以来持续的调整,农业基础设施和生产条件得到了基本改善,但农业基础依然薄弱,农业生产的效益比较低。

(二)产业资源依赖性强从河南省目前的产业结构来看,产业多以资源开发型为主。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加工业占轻工业的比重在70% 以上,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化学类产业、金属和非金属采选加工业以及农副产品加工业等行业对全省工业增长的贡献率在50%以上。2011 年,河南省规模以上工业38个行业大类中,利润排在前5 名的依然是高耗能、高资源依赖的产业。这些足以证明河南省长期以来形成的资源依赖和高耗能、高污染的工业格局并没有得到根本转变。

(三)产业内部结构不合理从第一产业看,传统农业仍占很大比重。种植业仍偏重于传统种植业,蔬菜、水果、园艺作物产值占种植业的比重低。畜牧业虽获得较快发展,但其增加值占农林牧渔业的比重较低。从第二产业看,工业技术更新改造和技术进步没有取得很大进展,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的产品比重低,特别是对具有高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产业的发展仍处于摸索阶段。从第三产业看,整个产业的发展停滞不前,传统服务业占主导地位的结构并未改变。2012年河南省的商贸、住宿、餐饮、仓储、交通运输、邮政这六大传统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总量的比重为41.5%,金融业占全省服务业的11.51%,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占4.15%,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占4.24%,文化产业占4.77%[2]。可以看出,河南省服务业结构中,代表服务业发展趋势的金融保险、IT 和信息服务、现代物流、文化产业等现代服务业水平依然在低位徘徊。这些现象严重制约着河南省经济的快速发展。

三、以郑州航空港建设促进河南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路径根据价值链理论,美国学者Humphrey和Schmitz( 2000)提出了产业升级的四种路径, 即: 工艺升级、产品升级、功能升级和链条升级。我国学者张其仔( 2008)认为这四种路径均为产业线性升级, 其中前三种为产业内升级, 后一种为产业间升级[3]。以郑州航空港建设为驱动力,河南省这样的内陆省份有了腾飞的翅膀。在这样的条件下,河南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动力主要来自哪里?

(一)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郑州航空港的建设与发展必将弥补河南航空运输短板,并通过航空运输参与全球经济互动,引领产业向高端化发展。河南在重工业、纺织服装、食品及各类轻工业上具有一定的产业基础, 我们缺乏的是附加值, 向价值链高端环节攀升空间巨大。一般来说由于缺乏产业积累, 产业间升级不仅困难大, 而且风险也大, 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工艺升级(技术提升)、产品升级(新产品开发)、功能升级(品牌塑造)等产业内升级路径应该成为河南产业升级的主导路径。

(二)依托重工业打造强大制造业为现代化服务业发展打造基础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一些发达国家纷纷在经济上出台了一些了措施,比如通过行业转化,让再工业化向制造业回流,从而确保自己在制造业平台中的强大优势,进而促进经济发展。河南省在产业升级这块需要借鉴这些优秀的经验,通过借助郑州航空港的集群效应,突出本地的重工业优势,对老牌的钢铁产业、有色金属产业、化工产业以及装备制造业等优势产业进行资金、技术等投入,衍生出一批新产业和新产品,让原先的单一产品提高附加值,发挥好产业的带动作用,创建一个强大的制造业平台。同时,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将为现代服务业提业支撑,对产业结构进行优化,合理调整产业布局, 没有一个强大的制造业平台, 金融、物流、文化创意产业等现代服务业是发展不起来的。

(三)政府介入谋划战略性新兴产业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过程中,政府应适当介入超前规划、扶植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 使之在未来某个阶段成为新的支柱产业。新能源、节能环保、电动汽车、新材料、新医药、生物育种和信息七大产业包含在国家正酝酿推出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中,河南应依托航空经济对高时效、高质量、高附加值的产品发展的优势, 圈定一批新兴产业、产品与技术, 加大研发及与其他国际企业的合作力度, 占领产业制高点。在不久的将来,出现一批战略新兴产业为支撑,带动产业升级。

四、结束语

“十二五”以来,河南省积极探索优化产业结构升级路径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由于其地处内陆地区,传统发展经济模式并没有改变其产业资源依赖性强,产品附加值低,产业结构不合理的问题。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的批复与建设,将一个区域经济发展的新模式――航空经济带入了河南。航空运输带来了生产、资本、贸易、技术、人口在特定地区的聚集,形成一个综合性的经济功能区。河南省得以突破内陆省份的瓶颈,通过工艺升级(技术提升)、产品升级(新产品开发)、功能升级(品牌塑造)大力提升传统产业,发挥重工业的优势打造强大制造业为现代化服务业发展打造基础,超前发展一批新兴产业,必将能够极大提升产业结构升级,加快河南省开放型经济的建设与发展。

参考文献:

相关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