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数字培训范文

时间:2023-05-31 08:35:55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幼儿数字培训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幼儿数字培训

篇1

承蒙园领导关心和厚爱,今年5月17日至5月20日我有幸地在我们学园美术课题组长剑容老师的带领下,参加了2011年福建省幼儿园美术教育研讨暨师资培训会。现将学习期间的一些收获与大家一起分享,希望能与大家共勉。由于能力有限,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本次培训不光重温了幼教方面的理论知识,还学习一些从未接触的技能技巧。如:听取了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孔起英的《幼儿美术创作与作品解读》专题讲座,观摩了福州市晋安区实验幼儿园、福州军区总院幼儿园的现场观摩活动及聆听专家对观摩活动的点评,并参观其幼儿园的美术工作坊。所见所闻开拓了我的思路,提高眼界,收益非浅。

这次的培训,还为我们安排了省幼儿园部分骨干教师的示范课,跟着省幼儿园领导和骨干教师学习,我们获得了很大帮助。

如:福州市晋安区浦下幼儿园刘伟群老师的手工:创意童印之象棋兵示范课,让我们目不暇接。在她手里,简单的一粒棋子摇身一变就成了很好的教育资源,成了孩子们篆刻的用品。孩子们玩的乐此不彼。整个教学都在游戏中完成,遵循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符合幼儿的心理特点,值得我们去认真研究与学习。

又如:福州总院幼儿园中班刘文琴老师的美术欣赏活动:昆虫的对话。她结合自己在幼儿园美术欣赏教育实践,给我们上了一节美术欣赏示范活动。使我们学到了一些幼儿园美术欣赏教学的方法、手段,让我们知道美术欣赏活动是丰富多彩的,将静态的画面转化成动态的画面,进一步提升幼儿的审美、创作的能力。        

篇2

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和《江苏省教育信息化五年发展规划》中明确要求到2015年要达成“基本建成人人可享有优质教育资源的信息化学习环境”“基本实现宽带网络的全面覆盖”“教育管理信息化水平显著提高”“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发展的水平显著提升”的目标。在此背景下学校图书馆被赋予更加丰富的功能内涵。近年来,借鉴其他高校的经验,我们在数字化图书馆建设方面做了如下探索。

1 建设技术先进、兼容性较强的数字化图书馆平台(图1)

经过近几年的建设和发展,本校图书馆数据库从无到有,从少到多,已初具规模,基本能够满足师生的需求。其内容包括“学前教育理论文献”“学前多媒体教学资源”“儿童文学故事”“教育科研文献”等数据文献资源,同时也购买了“知网”“读秀”等数字资源库资源。纸质文献通过技术处理转换成为数字资源。文献全部采用Adobe Acrobat的PDF格式来进行制作,能够最大程度地模拟真实纸质图书的外观,使学生在阅读时,纸质图书感很强。

2 有效利用数字化图书馆平台,建立学前教育学科知识资源库

徐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面向教学与学科建设,以用户为中心,以资源为基础,以技术为手段,整合各类资源,建立起了学前教育学科知识资源库。其结构与功能如图2所示。

学前教育数字化课程资源库的分类

第一类:多媒体教学资源(信息资源开发室),如动画教材、教学音频、视频、PPT课件等。

2~3岁是幼儿想象力萌发阶段,幼儿在这个年龄喜欢的内容有交通工具和各种动物的故事、充满美丽幻想的传说故事,数字图书馆为这个阶段年龄幼儿配备了动画教材;4~5岁是幼儿性格开始形成的重要时期,幼儿在这个时期喜欢描述完整故事的画册,内容充满快乐、友爱、幽默,既明快又有趣,四五岁的幼儿对喜怒哀乐是非常敏感的,也开始辨别善恶,通过视频让幼儿认识人类的各种生活态度,对事物的思维方法、感觉方式等。

第二类:学前教育理论文献,包括学前卫生学、学前心理学、学前教育学、学前儿童教育活动设计、学前教育史、幼儿园管理、学前儿童教育研究、幼儿园游戏、蒙台梭利教育理论、0~3岁亲子教育、育婴师培训辅导等。

第三类:教育科研文献,科研成果、研究报告、会议论文、重点学科导师发表的专著或论文、优秀毕业生的论文、课题研究的实验报告等。

第四类:音乐、美术、舞蹈、技能类书籍。

学前教育数字化课程资源库的重要作用

1)方便了教师的教学、科研。广大教师借助学校数字图书馆来查阅所需要的教、科研参考资料。图书馆也免费为他们提供参考咨询、定题跟踪、目录检索等服务,深受师生欢迎。

2)方便了师生的学习与研究。学校数字图书馆为学校师生提供了丰富的教育教学资源,他们借此获取到幼儿教育研究的相关资料,大大节省了研究者的时间与精力。如学生在幼儿园教育实习过程中,以某一行为问题儿童为研究对象,撰写一份“行为问题学前儿童的个案研究”报告。研究者确定了研究课题之后就要查阅与本课题有关的重要文献,这些文献在学校图书馆的书籍、报刊、教育档案、电子信息检索系统中都能找到。研究者可利用网上数据库检索文献、也可利用目录索引、文摘、教育网站获取文献资料。

3)其他作用。为学校国培、省培、远程网络培训等项目提供支持,方便学员查阅资料,学习网络课程。如在2012年省级培训项目中,教师指导学员上网查阅资料,拟定教案,撰写论文等。2012年国培远程培训项目,也安排学员在线学习,完成相关作业。

3 数字化图书馆建设需一定经费支持

依托学校现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数字化图书馆所需经费,如表1所示。

数字化图书馆建设首先考虑的就是经费问题。这其中包括3个方面:一是网络设施、设备等硬件建设经费,网络设施的建设是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的前提和基础,设备的配置是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的重要保证;二是数字化文献资源建设经费,用于购买电子图书、各类数据库、纸质文献资源数字化及特色馆藏建设等;三是安全防范,如安全防范系统的购置等。以上所列均为数字化图书馆建设的基本需求。

4 人员素质

数字化图书馆建设对图书馆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馆员应具备更加宽广的知识结构和应用能力,要有良好的道德意识和强烈的责任意识。数字化图书馆的建设是一个长期而艰辛的工作,它需要全体馆员的共同努力来完成,仅凭一人之力或各自为政是无法实现的,需要培育一支精诚协作、优势互补的馆员队伍。

参考文献

[1]申军霞.中小学数字校园内涵探索[J].中国电化教育,2009(7):56-59.

篇3

教育部推出《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明确未来十年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计划及措施。沈阳市也曾出台《关于深化改革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实施意见》,提出要促进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和教学深度融合,其中重点就是推进数字校园建设。

据了解,数字校园即是宽带网络覆盖全部学校,接入带宽达到千兆以上,骨干网到二级站带宽达到万兆以上,所有学校建成有线、无线全覆盖的校园网络,所有教室和有需要的实验室配备多媒体教学设备,实现数字资源全覆盖。

从现在的情况来看,去年和今年沈阳市均完成300多所数字校园建设。按照计划,今年年底,全市公办中小学和各区县职教中心完成一星级数字校园建设,部分学校达到二星级;市属10所中职学校(含市艺术幼儿师范学校)部分达到数字校园二星级标准。

到2016年,全市50%以上的公办中小学、公办幼儿园和全部市属学校完成二星级数字校园建设,部分学校达到三星级;自有校舍的民办学校完成20所二星级数字校园建设。

2017年,全市中小学(含自有校舍的民办学校)、公办幼儿园、区县职教中心,全面完成二星级数字校园建设,不少于100所学校建成三星级数字校园,启动普惠性幼儿园(自有园舍)数字校园建设,实现教育信息化水平的整体提升。

今年,沈阳市正式推出“公益学堂”项目,通过教育网络本年度完成8大类2000节网络课程。至2016年,将丰富“公益学堂”课程,打造“沈阳公益学堂”品牌;推出网上家长学校。2017年,还将开发离线学习课程资源,实现基础教育阶段教学资源全覆盖;推出沈阳市教育公共服务平台,面向社会提供教育公共服务。

此外,还将重点建设教育管理与决策支持服务系统,统筹规划电子学生证融合平台、终端建设,建好教育信息化评估系统、教育行政管理系统等。今年已完成教育管理与决策支持服务系统市级层面的基本架构;建立电子学生证市级融合平台;区域建成功能齐全的教育门户网站;建立电子学生证区域中心,发放电子学生证,构建基础应用等。

至2016年,将实现覆盖全市各区县的教育远程跟踪管理;完成教育信息化评估系统二期建设;完善教育行政管理系统,实现市、区两级应用。2017年,普及一生一号一证,完善成长轨迹、综合素质评价等拓展应用;形成较完善的区域教育信息化评价体系,建立市、区、校三级联动的评价机制等。

建名师空间

利用良好的信息化教育环境,加快提升教师和学生的信息素养,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今年,推行网络培训、校本研修与教学实践相结合的混合式培训模式,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学科教学能力和专业自主发展能力,完成全市20%的教师培训任务;全部教师和城区初中以上学生开通网上个人学习空间;启动“一师一优课”活动,完成2万名教师网上晒课;创建30个“名师空间”;评选30个优秀专题教育社区;建立10个智慧课堂试点。

至2016年,将完成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测评,以评促学,激发教师持续学习动力,完成全市60%的教师培训任务;继续开展“一师一优课”活动,累计完成3万名教师网上晒课;总结网络教研的创新模式和优秀成果;累计创建50个“名师空间”;评选60个优秀专题教育社区;扩大智慧课堂的试点数量;全部初中以上学生开通网上学习空间。

2017年,将全面完成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师生利用个人学习空间开展各种教与学活动;“一师一优课”活动累计完成全部教师的网上晒课;累计建成100个名师空间;优秀专题教育社区数量累计达到100个;累计建成50个智慧课堂。

打造特色数字校园品牌工程

PAD课堂实现“一对一”教学、数字化展示板实时全区教育信息、远程网络资源实现微课程特色建设……沈阳大东区数字校园应用巡展呈现了“数字化”、“互联网+”这些时下热词在教育中的应用成果。灵活多变的各式数字化应用技术,令课堂、校园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生机与活力。

大东区依托数字校园建设,以教育信息化推动教师专业发展、以信息技术支持教育教学模式创新为宗旨,以“班班通”全面升级和有效应用为重点,以区域特色资源和微课程建设应用为突破口,以大东区教育网为传播平台,以高效的信息技术支持与服务为支撑,努力将信息技术应用到学校教育教学及管理的各个领域。深入研究探索信息技术课程建设、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深度融合、翻转课堂和“一对一”教学模式的创新、远程网络培训及资源建设等领域的问题。

大东区在推进教育信息化进程中,对基础硬件环境进行了大规模的提升和建设,区内所有41所学校实施了高标准的数字校园建设,并将原有1252个教室“班班通”,全部由原来的“三机一幕”模式升级改造成大屏幕液晶触摸一体机模式。录播教室、IPAD教室、数字化实验室以及数字电视台走入学校,实现了有线与无线网络的全覆盖。在数字高清视频监控、信息系统、无线AP管理等方面,实现了区域平台的统一管控,呈现了区域数字校园建设的亮点。

篇4

数字化资源库的建立有利于充分整合多方资源,辅助教学、培训、研讨和各项园务管理,提高资源利用的效益,通过积累资源、共享资源,方便教师用最少的时间备课、制作课件等,把更多的时间花在如何组织活动上,为此,我园探索建设网络平台,共享数字化资源。

一、搭建平台,架构资源库框架

根据保教工作及幼儿园管理需要,我园的数字化资源包括教学资源、园本培训资源、家园互动资源和现代化办公资源四个方面。

1.建立教学资源: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园本课程方面的内容,二是教学方面的内容。分十五个栏目呈现:课程框架、目标体系、学期计划、主题计划、每周计划、半日活动、优秀论文、优秀设计、优秀案例、图片资料、音频资料、课件资料、好书推荐、音像目录、教参目录。

2.建立园本培训资源:园本培训主要包括八个栏目:研修公告、专题讨论、课题研究、学习心得、园本管理、园本学习、园本教研和读书沙龙。

3.建立家园互动资源:包括班级动态、成长足迹、学习乐园、家园博文。

4.建立现代化办公资源:包括日常信息管理、日常调度管理、教师信息管理。

二、有效应用,体现资源库优势

1.体现便捷性

(1)查找的便捷:数字化资源库栏目分类简洁、清晰,如果要查找有多种方法,一是输入关键词查找,二是点击横列表查找,三是点击竖列表查找,四是在后台通过输入姓名查找。还可以按班别、学科、资源类型等进行查找,比如,如果老师需要查找小班的资料,那么她只需要点击小班,所有小班的资料都会一一呈现在眼前,这样就减轻了老师查找资料的烦恼。

(2)时空的便捷:传统的园本教研、园本培训需要规定统一的时间、地点集中全体教师参加,而有了数字化资源库,可以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对于教师难以掌握或理解的地方,还可以反复学习钻研,自己掌握培训的进度,然后加以消化,从而转为自己的学问。这样给教师留下再学习的空间,教师能够省时、省力,达到快速、便捷、高效之目的。

(3)办公的便捷:为了提高办公效率,可以借助数字化平台在电脑上进行现代化办公,也可以在手机上进行。比如,幼儿园有什么通知就可以直接在手机或电脑上发送,每个教师都会收看到;班内如果有物品需要维修,教师也不必专门跑到总务部门,只要在这个平台中报修就可以,当然教师的请假、外出都可以在这个平台中完成,这样既节省了时间,还为幼儿园的日常工作留下轨迹,办公资源也数字化了。

2.体现共享性

(1)实现园内教师间的资源共享:教师把教案、课件、案例等资料上传到相应栏目,因此教师的资源不再是封闭的,而是开放式的,大家都可以借鉴,达到了经验、资源都共享的目的。

比如周计划和备课,我们每个教研组的老师提前一周制定好周计划,然后发到网上,其他的班级就根据这份周计划修改自己班的周计划,在备课时,我们分上午班和下午班分别集体备好课上传,然后其他老师都必须进行个性化的修改,把修改的内容用红色注明,年级组长就可以进行批阅检查,其他老师查阅后也能进行跟帖评论。

(2)实现家园之间的资源共享:通过“家园立交桥”栏目,教师和家长都可以把一些育儿心得上传到网上,教师可以有目的地对家长进行指导,家长也可以把一些育儿的好经验进行推广,让教师和其他家长一起分享育儿心得。

3.体现互动性

(1)教师之间的互动:我们的数字资源无论是教学资源还是园本培训资源都可以进行互动,对上传者提出改进建议,帮助上传者把资源修改得更完善。

比如在开展教育教学的系列研讨活动中,园部可以先在“研修公告”栏目中通知,要求教师进入“园本学习”栏目中自学“理论学习”或“专题讲座”里的相关文章,然后教师自己消化学习内容,并跟帖提出自己的学习体会,在此基础上,发帖人根据园内教师提出的困惑重新整合成大家共性的问题,在“园本教研”栏目的“教学论坛”中再次发帖,让全体教师进行疑难问题沙龙研讨,共同解决心中的困惑,以便在理念上达成共识。

(2)家园之间的互动:由于通过网络和家长联系方便快捷,因此我们充分利用数字化资源平台,在网站首页设置了家园立交桥栏目,让家长及时和教师互动,供双方了解孩子在家和在园的情况。比如教师发了家教文章、温馨提示等,家长都可以跟帖,发表感悟,回复教师,而家长上传的孩子在家的生活掠影、成长点滴,所有教师以及所在班的其他家长都可以进行跟帖互动、探讨。

三、科学管理,确保资源库良性运作

1.资源平台建设实行分级管理

在资源平台建设中我们实行分级责任管理:园长――业务园长(园长助理)――教研组长(包括保育组长)――教师。园长是资源库建设的第一责任人;业务园长主要进行园本培训的总体规划和管理工作,指导、组织教师开展理论学习和园本教研;园长助理主要负责整个资源库的规划和管理、建设和应用,保证课程资源库动态运行;教研组长负责资源库素材的收集、分类、整理以及相关素材的加工处理,确保信息资料的优秀、完整、真实;教师积极上传相关的内容到相应的栏目中,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有目的地开发和整理课程资源,积极参与课程的入库、修正、完善工作。

2.资源平台应用实行分栏管理

为了进一步规范资源平台应用的管理,我们实行分栏管理,首先制订了详实的管理细则,设置了一个机构管理网络图,执行分栏管理制度,建立由园长室直接负责――资源库管理员――栏目负责人的平台应用三级管理网络,明确职责,分工负责管理,确保资源平台的正常运行。各栏目负责人及教师根据自己的管理权限,正确对资源库资料进行检查监督,督促使用者正确、合理、按时上传相关教学信息,并做好上传信息资料的查阅,发现问题及时调整,严重问题报告园长室。资源库负责人每天都要检查上传量及使用频率,还要对教师进行相应版块栏目的操作培训。园长室则不定期抽查资源上传情况,检查教师参与培训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反馈。这样的层级管理,大大促进了管理效能的发展。通过定时检查各板块的发帖情况,对老师的网上参与率设立积分制,每月公布老师的发帖数和积分情况,评选最佳“论坛手”,年终根据教师的发帖积分与教师的奖金评优挂钩,提高教师参与网络研讨的积极性。

3.资源平台积累实行制度管理

为了让教师能快速掌握应用和积累数字化资源库,我们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如:教师使用数字化资源平台制度及校园网管理细则等,要求教师每周周计划、半日活动计划在前一周的星期五必须上传,而教研组长必须给予批阅并加以评论,每位教师每月至少上传1-2篇教育笔记,同时每月必须对园本培训的内容给予评论2次以上,教师还必须对本教研组内教师的考核课、过关课等给予评课,获奖的论文、专题讲座、视频等则可以向栏目管理员申请上传。教师们通过资源库的建设――应用――调整――完善,不断提升资源库建设的水平。

四、建用并行,凸显资源库隐性效应

1.提高园本教研效益

利用数字化资源开展园本教研具有传统教研无法比拟的优势:能解决教师集中参加教研时间受限、涉及面窄、交流不充分、探讨不深入等问题,能够促进教师间广泛交流与合作,达到共同解决问题,分享经验的目的, 能促进教师与教师间、教师与领导间的有效对话,形成民主、合作的教研氛围,实现有效的专业引领,让老师们深深感受到网络教研的快捷与方便,切实提高了园本教研效益。

2.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指出“要具有一定的现代信息技术知识”。在数字化资源运用中,教师的教学观点在互动与碰撞中得以改观,反思性教学的意识越来越强,对自身教育行为的认识不断提高,同时,能将网络上学习的理论知识迅速转化为相应的教学行为,而且还提高了对课题的研究能力,优化了相应的教学策略和技能。教师在不断实践与操作中不仅提高信息化运用水平,同时使教师在相互研讨、反思中促进专业发展。

3.密切家园联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