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观的概念范文

时间:2023-05-31 08:35:56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教育观的概念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教育观的概念

篇1

从我国课程的现状来看,我们的数学课程内容比较系统,重视数学理论,学生基础知识掌握得比较扎实,常规计算等基本技能比较熟练,这是联系实际、培养能力的重要基础。但是数学课程中的不足也亟待改革,过分关注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忽视学生的感悟和思考过程,忽视对数学的科学价值、应用价值和文化价值的揭示,忽视对学生学习兴趣、信心的激发和培养,我们的课程内容缺少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社会实际的联系以及与其他分支、学科之间的联系,没有体现数学的背景和应用以及时展和科技进步与数学的自然联系,会使学生感到数学无用。我们更应看到:科学技术的发展进入到信息时代后,原高中数学教学内容的陈旧,刻意的形式化的表达,以及对数学作为工具课所应起的作用的忽视,都制约了数学课的功能的发挥。所以我国高中数学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的改革势在必行。

二、新课标实施中的亮点

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中,倡导数学课程应该反璞归真,努力揭示数学的概念、法则、结论发生、发展过程和数学的本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数学知识结构,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让学生了解知识产生的背景,体验数学知识的发生和发展过程,这样将有利于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态度和方法,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养成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的习惯,培养创新精神。借着新课程改革的东风,我们应当认真学习、不断反思、开拓创新,在继承和发扬优秀的教学传统的基础上,让自己跟上时代的步伐。新课程理念理应走进广大一线教师的心里,落实到实际的课堂教学中。

三、新课程改革存在的一些问题

1.教师教学理念与新课标的要求不合拍。教学方式的改变追根究底是教育理念的转变,新课标的特点具有开放性、创造性、不确定性。实施过程中,教师应积极转变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解放自己的思想,转变教育思想观念,改革教学方法,使自己从高中数学课程的忠实执行者向课程决策者转变,创造性地开发数学教学资源,大胆地改变现有的教学模式,彻底改变教学方法,多给学生发挥的机会,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自己探索数学规律、自己去推论数学结论,要善于创设数学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体验数学结论的探究过程。但是,多年的教学观念根深蒂固,许多人已落入了“刚开始模仿别人,到后来重复自己”的怪圈。,概念由教师直接给出通过习题强化提高,在给学生纠错中提高知识的应用性,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虽教学成绩不错,却压抑了学生个性的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更得不到体现。“拿学生的汗水去弥补教师授课方式的不足”,实在是一件憾事。

2.教材的编排顺序和学生理解知识程度的矛盾。对于立体几何的教学,人们通常采用直观感知,操作确认,思维论证,度量计算等方法认识和探究几何图形及其性质。必修2中第一章内容的编排,似乎和编者的意图不相符合,往往造成把直观图一节内容忽略化。根据学生认知的特点,我的建议是想让学生对空间几何体的结构有一个初步的认识(直观感知部分),然后让学生了解这些几何体的画法,即直观图一节(操作确认部分),接着介绍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和体积,把三视图放在最后(以上是思维论证与度量计算),通过对三视图的理解,会根据三视图想象空间几何体的形状,画出直观图,去求其表面积和体积,水到渠成,并与高考相呼应。另外课本中例题与习题的难易不相匹配,例题简单,与新理念匹配,但习题部分直接加强了难度,没有过度之意。学生一时很难接受,教师不知如何下手。好似“新鞋子,老路子”。

篇2

中图分类号:G259.27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9166(2010)017(C)-0177-01

在欧洲终身学习促进会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支持下,1994年在罗马召开的首届全球终身学会上,欧洲终身学习促进会为会议准备的报告提出了一个重要的观点:“终身学习是21世纪的生存概念。”这是对“终身学习”,也是对“终身教育”概念的最准确和最深刻的阐释。

终身教育的观点是本世纪60年代由法国著名的成人教育家保罗・郎格朗提出的,他认为“数百年来,社会把人的一生机械地分为学习期和工作期,前半生的时间用来积累知识,后半生一劳永逸的使用知识,这是毫无科学根据的。他提出教育应当贯穿于人的一生,成为一生不可缺少的活动,它并不随着学校学习的结束而结束”。因此,他要求建立一个新的一体化的教育体系:“应当使教育从纵的方面贯穿于人的一生,从横的方面连结个人和社会生活的各个侧面使今后的教育在每个需要的时刻,随时都能以最好的方式提供必要的知识技能。”

终身教育思想提出了教育应该是贯穿于一个人生命全过程的教育观,在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教育:财富蕴藏其中》的报告认为:在迅速变革的时代世纪、终生教育应该处于“社会的中心位置上”,终身教育成为进入21世纪的关键所在。该委员会进一步指出:终身教育从时间上讲,它与人的生命共始终、从空间上讲,与人生的所有都有联系。这种称之为“大教育观”即启蒙教育、学校教育、继续教育在终身教育的思想覆盖下建立起来的教育,才是顺应时代对教育的要求。

一、终身教育――是时展的需要

在信息社会中,经济、科技与社会的发展变化不但是永恒的,而且变化的速度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快,我们不能指望一种教育和一定阶段的教育为社会成员服务终生。学习不再是人生某个阶段的一次性努力所能解决的,一劳永逸的在校学习已成为历史。终身学习是21世纪的生存概念,每个人必须随时接受最新教育,必须持续不断地学习,才能在迅速变化的时代中生存、发展并获得成功。终身学习是一个长期的任务,不是某一阶段被动的学习,而是主动地使学习成为所有人终身的行为习惯和自觉行动。图书馆员在新世纪的社会环境下,必须选择终身学习。

二、终身教育――是图书馆发展的需要

随着信息高速公路的各种阶段性成果的频频问世,网络化浪潮向社会各个角落的迅速蔓延,图书馆员不可避免地受到了较为直接与激烈的冲击,在处于信息化、网络化浪潮中心的美国,图书馆界的形势更是显得异彩纷呈,图书馆员的职业与角色在发生剧烈的更替,图书馆员的心态也在产生重大的变化,为了察明美国图书馆员职业角色的变化情况,美国图书馆权威刊物《图书馆杂志》进行了依次广泛的大规模的调查活动,1000多名图书馆员做出了回应,他们都反映了事业上发生的巨大变革,并认为技术是其首要推动因素。这次调查表明,图书馆员们正在参加大范围的职业培训,有73%的公共图书馆,69%的学术图书馆员以及68%的专门图书馆员都表明参加了一些形式的继续教育。图书馆开展的教育活动以Internet培训为最多,其次是计算机与管理培训。新知识的不断涌现,图书馆员终身学习的重要性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紧迫,不学习就有被淘汰的危险。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充分认识学习是生存的需要,是促进图书馆事业发展的需要,也是图书馆员的必然选择。

未来的电子图书馆是一个高智能、集成化的网络电子信息资源系统,图书馆不再是独立的个体化藏书机构,其文献资料也不是单一的印刷型藏书模式,而是一个藏书体系不断电子化、数字化、集多种文献载体于一体的信息资源保障系统。信息检索手段的先进化,文献传递的网络化,资源共享的全球化将是下个世纪图书馆最基本的特征。同时,其自动化管理系统,信息检索系统,参考咨询与服务系统越来越高智能化。同时,图书馆员还应具有创新能力,积极开拓进取的精神,成为既精通图书馆学专业知识,又熟练掌握有关的现代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人才。这样才能适应信息时代图书馆的变化,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

三、终身教育――是读者对图书馆员期望的需要

在传统的图书馆中,馆员的服务是被动的,主要限于书刊的借借还还。进入信息时代的图书馆,读者服务必须从被动转为主动,图书馆员不仅只是信息中介者的角色,更重要的是能协助读者以有效的方式获得所需信息,要起到“网络知识导航员”“决策咨询信息分析员”的作用。针对读者的期望要求,馆员应及时学习有关知识、技能,以适应新形势下的读者服务工作。

总之,终身学习是21世纪图书馆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建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和机制是图书馆立足于信息社会的重要保证。图书馆员只有通过终身学习才能成为开拓型、创造型、复合型的人才,才能紧跟时代潮流,促进和推动图书馆事业的发展。

作者单位:海林市图书馆

参考文献:

[1]樊秀萍.馆员素质:制约高校图书馆发展的主体因素[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2(2):75―77.

篇3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35-259-01

《幼儿园指导纲要》指出“家长是幼儿园教师的重要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的原则,吸引家长主动参与幼儿园的教育工作。”这样才能“使幼儿在园获得的学习经验能够在家庭中得到延续、巩固和发展。”家长是幼儿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行为会给孩子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教育幼儿的任务不仅是幼儿园单方面的责任,还需要家长的配合,彼此成为合作的伙伴。但在合作的过程中,家长育儿观念的转变会直接影响着幼儿教育的整体发展。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儿童的教育问题。目前,家长们在如何教育孩子方面存在着多元的思想,有的家长对孩子实施放任式教育,有的家长对孩子实施的是传统教育。家长的教育思想还不时地充斥着幼儿的一日生活。具体体现在重视知识技能的掌握,忽视幼儿生活习惯的养成教育;重幼儿身体保护,忽视幼儿心理是否快乐,重视给孩子提供丰富的物质环境,忽视孩子身心和谐全面发展的环境和条件,以至于影响了孩子的社会交往、情绪情感的宣泄和体能等方面的发展。所以只有更新家长教育观念与家长共同携手,才能将新的教育理念内化为行为后迁移到对孩子的教育中。使幼儿能在一种宽松的环境中身心健康发展。

最先进的教育理念正在被人们所关注,而一些原有的、过时的理念在被人们摒弃,在更新的过程中,尽量的剔除糟粕,取之精华,使学前教育的发展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实践操作上都有一个新的开端。传统的育儿观念首先是从家庭开始的。在家庭生活中,幼儿通过父母的影响获得了最初的生活经验和社会常识。可以说家长育儿观念的转变会直接影响幼儿教育的基础。而这种观念的转变需要有足够的勇气,挑战传统的育儿观念,把原本的和发展的一些教育理念进行梳理,融会贯通,形成自己的育儿思想,这种观念的转变很大程度上依附于幼儿家长,家长的选择和导向作用直接影响到整个社会的育儿理念。

家庭教育是育儿教育的起始点,家长便是育儿教育的主力。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家长也在不断的汲取新的育儿理念,不在停留在原始的教师的“教”和幼儿的“学”的课堂理念。更多的要求尊重幼儿个体,正确看待个体差异。在教育的过程中,这种育儿理念会直接影响到幼儿教育的发展方向,也会间接的对教师起到一种提示音的作用。这种提示如果符合社会新的发展要求,那么幼儿在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衔接的过程中便会少走弯路,顺利过渡;反之,就会影响幼儿的正常发展,甚至会阻碍幼儿的发展进步。

篇4

高中教材对功的概念的形成历史有一个简要的交代――早期工业革命促使人们需要一个衡量机械工作能力的统一标准,在此基础上人们逐渐形成一致意见,即用机器将重物提起的高度与重物重力的乘积作为一个标准,由此逐渐形成了功的概念。

但是,这个交代,只说明了功的概念的建立历史和实际功用,却并没有很好地指出建立功的概念的理论目的,因此,从教师到学生对功的定义的特异之处都普遍感到不好理解――为什么要分解位移到力的方向呢?这有什么道理呢?

其实,物理学引入功的概念,实际上是为了量度一个运动变化过程中能量变化的多少,也就是教材所说:功是能量变化的量度。正是能量变化的如此特点,导致功的定义必须如此。可能有些教师认为,功是能量概念之前就有的物理量,历史上或许如此,但物理理论体系中,却是先有能量概念,再有能量变化的量度问题,以及这个量度与力、位移的联系问题。

因此,我建议教师讲明功的概念建立的理论目的,并指出正是因为能量变化的如此特点,所以功的概念如此特异,要求学生在这个理解的基础上,接受这种特异之处,并同时指出,到大学进一步深入学习物理时,就会明白如何由能量变化导出功的如此定义。

这个讲法还为后面讲功能关系、能量守恒做好了铺垫。

二、功的定义式中位移的讲法

功的定义式中位移是指力直接作用在其上的质点的位移。可是,高中物理习题中,很多物体却不能看成一个有质量的点,比如,可以形变的细绳、弹簧、人体,或者长度不能忽略的杠杠、黑板、滑块等等。在面对前面一类情形时,过去有些教师便把功的定义式中位移说成是“力的作用点的位移”,但这个说法却遇到了作用点在不停转移时无法适用的问题(如手在书本上擦动时,计算手对书本做的功,此时书本也在滑动),于是从教师到学生普遍感觉到了一种混乱和无力。而且,这种说法用力的作用点代替受力物体(质点),抽空了位移是受力物体的位移、功是受力物体能量变化的量度的物理实质。

为了将各种情况下功的定义统一,建议教学时,在这个位移的概念前加如下三个限定:

1.力直接作用在其上时;

2.力直接作用在其上的物体;

3.对地的。

合起来即是:力直接作用在其上时、力直接作用在其上的物体对地的位移。

这样,对于踢出的足球,计算脚对球做的功就只能用脚与球接触有力的时间内球的位移;对于滑块在滑板上滑动时,计算摩擦力的功时,就不能用两者的相对位移,而必须用两者各自对地的位移。

更重要的是,对于前述不能看做一个点的物体,这种说法也有极强的适应能力。比如,引体向上时,计算杆对人体做的功,杆对人的力直接作用在手上,因此,这时应该用手的位移代进公式计算;原地蹲立起跳、爬杆、爬楼梯、乘扶梯等一系列问题类似处理。再比如,手在书本上擦动,书本也在手的摩擦力作用下向前滑动,计算手对书本做的功,此时,整本书在平动,力直接作用在其上的物体就是整本书,于是就可以直接用整本书对地的位移代进公式计算,这时,不需要考虑作用点转移的问题。所以,手在黑板上擦动时,因为黑板没有动,没有对地的位移,因此手对黑板不做功。

三、功的正负的物理意义

关于功的正负的物理意义,教材一般回避不谈,而大部分资料和教师基本上都讲成动力功、阻力功,即正功是指动力对物体做的功,负功是指阻力对物体做的功。这种说法对质点而言并没有多大的问题,但对可形变物体,就值得商榷了。

比如,人原地起跳时,地面对人的作用力是人起跳的动力,由于力直接作用在其上的脚离地前没有位移,这个力对人并不做功。再比如,光滑水平地面上放一平板小车,一人站在小车上,现在人开始向后蹬车从而向前跑去――这个过程中,人对车的力是动力,做正功,因为车的位移与蹬力(摩擦力)方向相同;车对人向前的摩擦力也是人体前进的动力,但因为人的脚对地的位移向后,因此车对人做负功――这个过程中,动力做了负功!

动力是可以不做功,也可以做负功的!

因此认为正功即动力功,明显有问题;更严重的是,这种讲法,掩盖了功的正负实质――功的正负实际上是指能量转化转移的方向,即力对物体做正功,表示施力物体对受力物体输入能量,力对物体做负功,表示施力物体从受力物体取走能量!

在前述人向后蹬车从而前进的问题中,人对车做正功,将人体的能量输入平板车;车对人做负功,平板车将能量从人体取走。或许有人问,人车动能都增加了,这增加的能量来自何处?很显然,是人体肌肉消耗体内化学能,对脚和上体都做了正功,从而将体内化学能转化为了人车整体的动能。

篇5

造成教师无力感的根本在于教师已缺乏了对工作的热情。教师对工作的热情,即教师对学生的“热心”和“感情”,意味着教师信任学生、关心学生、接纳学生,能倾听学生的心声,将学生的想法、意见与建议主动地融入到自己的教学与工作中;并且在这整个过程中,教师是投入了自己的感情,带着真心、诚心、信心、爱心来教育学生,与学生相处的。这种热情主要表现在:上课时,全身心地投入教学,富于表现力,能够运用不同的音高、音量与节奏等来控制教学的进程;同时,富有创造性,能够使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与教学策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起兴趣点,使其跟着教师的思路完成教学目标。当然,教师的热情也包括其对学生能力与水平的肯定与认可,坚定地认为学生能够有效地完成任务。到了课下,有工作热情的教师主要表现为:注意将学生的学校生活与课余生活紧密结合起来,注意观察学生的言谈举止与行为习惯,关爱学生、呵护学生,与学生进行交流与沟通,帮助学生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与困难,使其感受到爱的存在。

刚上班时,老教师总提醒我,“进教室,一定不能给学生笑脸,否则以后就收拾不住了”。因而每当走进教室之前,我总会在门口稍作停顿,把笑容藏匿起来,确定面部表情已经冷却下来,才径直快步迈向讲台。课堂上,我依旧是一副严肃、严谨的面孔,很少讲与课堂教学无关的话题,注意与学生保持一定的距离。在教学过程中,我从来没有关注过课堂问答中的那些错误和欠妥的答案,总是让其匆匆而过。虽然我的提问对象是全体学生,但在整个教学中,我真正关注的却总是少数学生,这些问题导致了严重的后果,一些学生觉得自己无能,形成“在学习上没有能力”的想法。一年之后,我突然发现对历史科目真正感兴趣的同学已经很少,且学生们考试的优秀率不高,甚至连作业都不能按时完成,我顿时觉得束手无策,陷入了前所未有的慌乱与无助之中。经过一段时间的反思,我意识到自己其实是在将教育教学当作一项任务去完成,而没有将自己的真心与热情投入进去。找到问题的根源之后,我决心重新出发,全身心地投入到新的征程中去。

接手新初一,迎来一批纯真、可爱的学生,我每天带着微笑进教室,信任、关注每个学生,想办法记住他们的名字,在课堂上注意观察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状态,并因人而异地进行教学。过了一段时间,在课堂上我已经能够轻松地点名提问,在与他们进行眼神交流的时候,总能感受到一双双求知的眼睛在跟随着我。而且,课堂上的互动总是轻松自如,大家会为了一个问题而各抒己见、争论不休,等争论有了结果,大家时常会会心地点头,表示已经掌握了这个问题。在活动课上,同学们积极表现,各展才能,声情并茂地表演课本剧、绘声绘色地讲历史故事等,对学习历史兴趣高涨,甚至有些同学还去买课外讲解资料,进行拓展训练。最终,他们以优异的成绩进入到了下一阶段的学习,而我从中切切实实地感受到了教学的乐趣,以及自我价值的实现。

作为教育者,我们有责任找到激起学生内心火花的办法。只要用心去做,教师的热情就隐含在我们的语音、语调和肢体语言中。我始终相信,充满热情的教育和教学能把求知的兴趣和求知的信仰传达给学生,唤起学生对知识的兴趣和信念,以及对生活的热爱与感恩。

二、设定目标,提升学生的学习欲望

“如果你认为能行,那你就行”是一句商业成功的信条,这在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中也同样适用。测试表明,当一个运动员想象他正在击球时,他肌肉中的化学物质就会立即发生相应的变化,正如他真的在赛场上击球一样。相信每个学生都有成功潜力的教师会在言谈举止中流露出对学生的坚定信念,他会把积极的态度传递给学生,激发学生的斗志。当然,这不能仅仅是空谈,而应在具体教学中给学生设定目标,用“成功来鼓励成功”。当学生取得成功,就会增强他的自信心;当学生具备了一种持久的学习愿望时,他就能够克服困难,克服自身的惰性,充满信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因为他知道,只要他努力了,成功就在前方等待着他,他相信自己一定能够做得非常好。这样的学生不会厌学,不会对学校、教师和同学充满怨恨,对他来说,学习本身已经成为一件值得期待的美好的事情。

在我身边就有这样的成功案例。我所带的六班,从初一开始每次考试总评都是第一,英语、数学等多门功课都在年级名列前茅,之后,我和班里的学生就逐渐开始沾沾自喜、得意忘形。到了初二,四班换了一位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当班主任。一天,年级组长拉着我说:“不要掉以轻心,四班班主任把你们班的期中考试成绩贴到墙上,逐个比较,是决心要超过你们班了”。我心想:“想超过我们六班,差得远了……”初二期末考试改完试卷后,四班班主任拉着我去教研室看成绩对比分析,我好不情愿地跟他去了,心想超过我们班是不可能的。但是令人惊讶的是,两个班成绩竟然不分上下,且四班大有超过六班之势。

篇6

引言

进入21 世纪,知识经济成为时代的主旋律,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使得高校面临着新的挑战,大学必须进行深入的改革,建立现代大学制度,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高校教学管理工作是高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原有的教学管理观念和模式在很大程度上与现代大学制度的要求不符,甚至相悖,高校教学管理改革刻不容缓。进行的教学管理改革,我们深刻认识到,既要重视发挥其控制和监督功能,又要重视发挥其民主协商、观念引导、激励服务等功能。教学管理改革的出发点和归宿是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针对各专业的实际情况,制定更科学合理的教学管理制度;而不是为了便于管理,搞“一刀切”、整齐划一的机械式管理。

1.教学管理制度改革重在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教学是大学的中心工作和基本任务,教学质量是一个大学得以立足和发展的根基。即便是研究型大学,也认为人才培养是大学的基本任务,提高教学质量是大学的本质工作和首要任务。高校教学管理制度改革应当改变原有按部就班、墨守成规的运行机制,增强其服务性和引导性,建立以提高教学质量为导向的教学管理制度,使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成为教学管理制度的主旨所在。

2.促进传统的行政型教学管理体系向服务型教学管理体系转变

“去行政化”是当前大学改革的一个热点,引起了广泛而激烈的探讨。去行政化不是说取消大学的行政管理工作,而是要恢复大学教学管理的本来面目,充分体现大学教学管理的学术性特点。管理为教学服务,而不是教学去适应管理。应树立“学生是根本、教师是主力军、干部是服务员”的先进理念,教学管理者要明确自己“服务员”的角色定位,努力为师生创造良好的环境,使教师乐教、学生乐学。

3.教学管理人性化

人性化的教学管理模式要求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根据课程性质、内容特点制定综合性全程考试模式,强化学习过程考核。改革考试考核办法和学生学业测评办法,建立重在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开放型教学质量评价标准,实现教学评价体系科学化。只有建立人性化的制度,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包括学习时间、学习方式和学习内容等等,尊重他们的个性化需求,尊重他们的自主学习,鼓励学生的批判精神,宽容学生的失败,才有可能培养出高素质的创新人才。

4.教学管理全员主体化

培养高素质、综合型的创新型人才是大学的基本任务之一,学生作为培养的对象,更应该参与到教学管理活动中来。因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没有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主动参与,创新就缺乏起码的动力;相反,有了学生的参与,学校才会深入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各项制度才会更符合学生的实际需求和要求,学生也更愿意自觉遵守。矿业工程系将教师和学生视为教学管理改革的主要参与者,尤其重视学生的参与。组织学生参与有关高等教育问题的讨论,参与评估,参与课程和教学法的改革,并在现行体制范围内,参与制定制度和系部的管理工作。

5.教学管理专业化和科学化

高校的教学管理是一项复杂的、高度专业化和科学化的工作,它不是单纯的行政管理,它还承担着学校教学工作的学术性管理职能;管理职能上,需要实行行政管理和学术管理相结合,重视和强化教学管理的学术功能,坚持教学管理的改革和创新。教学管理需要引进现代管理理念和方法,掌握教学管理自身的规律和特点,建立适应性思维,增强决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做到按规律办事。适应性思维则是要求本着一种开放的态度,适应形势的发展和要求,在教学管理中运用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决策科学等现代科学理论和管理方法。

6.质量管理全程化

高校教学管理的核心是教学质量的管理。高校要树立全面质量管理的思想,对影响教学质量的全过程和各种因素进行全面、系统的监控,坚持教学质量管理的全面化和全程化。全面化,就是按照党和国家教育方针,以及学校政策要求和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建立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教学成果建设、教学研究与改革项目建设、考试题库建设等质量管理目标,使管理内容全面化。全程化,即以教育评价为技术性手段,从评价准则的多样化、评价过程的连续化、评价制度的经常化设计和完善质量评估与分析系统。

7.下放管理权限,充分发挥基层教学组织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现代大学制度的管理理念认为:学校领导班子是决策层,中层领导班子是管理层,基层领导班子是执行层,顶层的主要任务是宏观规划和指导,而在具体的执行过程中,应给基层组织比较充分的活动空间和自力,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基层教学组织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转变系部管理职能,增强其宏观的规划和指导职能,每个专业设立教研室,将部分权限下放到教研室,允许教研室在具体的工作实际中创造性地开展教学管理工作,研究本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素质教育与创新教育的实施、教学评价等,系部充分发挥其宏观调控监督、决策和指导功能。

8.开放化、国际化是高校教学管理改革的必由之路

在知识经济的今天,国家间的国际交往日渐频繁,国际竞争日趋激烈,高等教育同样面临着国际化的竞争。教育的国际化,要求我们走出校门,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借鉴国外优秀大学的办学方法和教学管理观念、制度,提升办学层次,拓宽办学途径,充实竞争力量。

9.结论与展望

教学管理的改革和创新,不仅是管理模式、方法、手段和工具等的现代化,更重要的是管理观念的更新和管理思想的现代化,可以说,有什么样的教学管理观念就有什么样的教学管理体系。以提高教学质量为导向,服务意识,人性化,教学管理全员主体化、专业化和科学化,质量管理全程化,下放管理权限和国际化。因此,在高校教学管理改革中应首先革新陈旧的教学管理观念,树立适应现代大学发展的教学管理理念。

参考文献:

[1]吴新亚.高等学校教学管理制度改革之取向[J].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1995(2):117-120.

[2]任丽民.论高校教学管理队伍建设[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5):36-38.

篇7

一、高师音乐专业声乐课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生源质量下降

就目前高等师范院校的招生情况来看,绝大多数的院校都在进行扩招,这样难免会影响到招生对象的总体质量,出现了生源专业程度的良莠不齐的现象。大部分学生为应付升学考试,追求专业高分,缺乏良好的专业基础和对自身声音条件的认识,盲目的追求作品的大与难度,从而形成了为迎合某个作品或追求某种音色、音量而养成的不良的歌唱习惯,而恰恰是这种不良习惯会在学生以后的声乐学习过程当中造成难以估计的困难和深远的影响!这为高师音乐专业的声乐教学大大的增加了难度!

(二)大部分学生在声乐学习中缺乏实践的能力

声乐的实践不仅仅是指声乐演唱的实践,同时也代表了学生在声乐教学当中的具体实践。高等师范院校音乐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中等师范院校和普通初高中的音乐教师以及社会企事业单位的音乐骨干力量或自由音乐人。这个特定的教学目标决定了高师音乐专业声乐教学的目的定为音乐的基础教育。尤其是声乐教学,不仅仅要求高师音乐专业毕业生具备演唱声乐作品的能力,更要具备教授声乐基础理论和演唱方法的能力。但是在目前的高师声乐教学当中,大部分声乐教师认为高师院校招收的学生的专业水平和自身能力无法与专业的音乐院校相比,所以大大的制约了声乐专业课的教学水准和效果。声乐的教学本来就和一般的专业学科不同,它要求任课教师严格的分析每一个学生不同的声音条件和基础,因材施教,从而为学生制定一套适合自身的声乐学习计划,而大部分的教师都会出现对好学生盲目重视和对差学生放任自流的情况,这样老套的教学模式只会把专业好的学生培养成为发声机器,只追求声音音色的好与坏而不注重对声乐作品内涵的深层次的探究,而大大的损害了差学生的声乐学习积极性,导致学生的声乐水平两级分化,严重影响到了高等师范院校的声乐教学效果。

二、正确认识实践在声乐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性,并将其贯穿于整个声乐教学过程

(一)从教育观念来讲

我们应该以师范教育为主,正确定位学生的知识基础,多进行师范基本功的培养,如讲课能力、示范能力、教育教学法等,同时兼顾表演实践教育,因为表演并不是演员的专利,它同时也应该是音乐教师的基本功之一。音乐是一门表演艺术,离开了表演,它便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兼顾基本功培养,通过系统的声音训练来使学生掌握正确的歌唱姿势和科学的呼吸、发声方法以及歌唱技能技巧,这一过程最好的教学方法,就是教师进行示范性表演。因此作为一名合格的音乐教师,如果既能上好课,又能在舞台上为大家演唱,那么,教师的形象在学生心目中将会更加高大起来,而且音乐艺术表现的审美功效也会大大增加。

(二)从教育模式来讲

在高师声乐课中,可以采取以个别课为主,理论课、小组课、集体课并存的实践性教学模式。课型的分类是指教学大纲对不同年级学生的划分,其课时可以在声乐总体课时中灵活分配。理论课内容一般来讲包括基础理论与声乐教学法这两方面的内容,可以通过集体授课方式进行教学。集体课是解决声乐基础理论或技能技巧课学习中的共性问题,同时,还可以在集体课中进行声乐实践观摩,如观看声乐教学录像、名人名曲欣赏、名家声乐讲座等。这样集体课省去了原有“一对一”授课时教师对声乐理论的不断重复,同时也为小组课与个别课创造了有效的空间。改革原有的教学模式关键在于沟通,因此,我们要实行互动式教学。所谓的互动式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通过教师的导向作用,引起学生的兴趣,让他们自主思考和实践,然后教师再对结果进行点评。这样一来,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了,学习也有了主动性和针对性,且能发挥不同学生的特点和长处,教学效果自然也提高了。

(三)从教育导向来讲

高师学校应紧紧围绕“师范”做文章,在实践中提高学生的声乐基础。具体做法是改革教育体制,增加实践课程在教学总量中的比重。首先,改变过去单一的教学手段,引入电子化教学、观摩教学等方式,以丰富学生的知识面,知识面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基础,又是综合素质的表现。其次,把组织多种形式的班级集体音乐活动、组织学生参加各类社会演出活动、进行艺术实践等作为实习课程,并指派专门的老师进行指导。这样可以突破过去校园封闭式管理手段,给学生创造走向社会的学习机会,以丰富学生从事音乐第二课堂的经验。再次,增加专业实习时间。定期安排学生在中小学教学实习,并给出实习要求,安排老师进行指导,在老师的指导下编写实习报告等。在校期间,学生教学实习的时间不能低于一个学期。

(四)从教学手段来讲

传统的教学,只能用语言和直观的方法对学生进行授课,而现在我们可以使用电脑、幻灯片、多媒体视听等多种教学工具。根据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及教学对象进行一些教学媒体的设计,在现代声乐教学中是很有必要的。如有的研究者提出,我们可以设计录音媒体教学,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声乐学习情况,或掌握某种演唱技能,在课堂上还没来得及消化的东西,学生可根据录音在课后进行揣摩、思考、再消化,也可设计录像媒体教学,让学生相互评价各自的声乐学习情况,利用集体课的形式,组织学生观看一些名家大师的教学录像带,教师再进行评述比较,使学生掌握科学的声乐教学技能和演唱技能。

声乐教育改革中的实践教育思想是高等音乐教育改革的重要部分,这是关系到我们教学质量高低和学生发展前途的大事,在实践教学思路的指导下,我们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并对改革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然而在日益变化的新形势下,声乐教育改革仍然面临着挑战:

1.随着高等学校扩招,学生人数的大幅增加,以及现代大学生思想观念的转变将给现有的声乐教学模式带来很大的冲击。

2.高师学校的教学设施不足,教育体制不完善,由于学校本身的教学条件有限,加上艺术类专业在学校不受重视,因此在教学设备上往往存在很大的不足。

3.部分教师的素质没有达到新时代教育的要求,他们仍然停留在传统的教学观念中,成为了阻碍声乐教学改革的重要因素。

4.我们的教学环境又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国际政治形势正在逐步影响到我们的生活,这要求我们的声乐教育要加强爱国主义教育。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加快,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剧,这要求我们的声乐教育要与社会更紧密地联系,新形势的变化给研究工作提出了新的问题,需要我们用新的观念去接受它,解决它。

总之,声乐教学改革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这需要我们的教育工作者改变教学观念,使用新的教学方法。同时,努力学习并提高自身素质,立足于社会需求和时代精神,在深入研究新形势的基础上,进行教育和教学的改革探索,为声乐教育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音乐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7

[2]王晨辉.高校声乐教学改革的探索与研究[J].艺术教育,2006,(10).

篇8

我国传统的师生关系是一种典型的主体与客体的交往关系,教师始终处于控制与主导的地位,学生处于服从与被控制的地位。素质教育的提出意味要打破这种传统的教学关系,提倡尊重幼儿,平等的对待每一个幼儿,根据幼儿的需要、兴趣和能力,提供更多的选择,发挥幼儿在学习与发展中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加强教师对个别幼儿的了解,根据幼儿的不同发展水平和特点提供个性化的互动和教育。作为教育的主导者,教师的传统观念、教育方式、教学行为等要发生很大的转变。教师应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并进行必要的角色调试以适应素质教育改革的大潮。在这种关系中,教师身上所承载的文化、经验,不是居高临下的倾泻,而是平等的对话;不是灌输而是分享。活动成为师生共同探索新知识发展过程,课程成为师生相互作用的有机生态系统,在这过程中充满了自然与和谐,充满了创造与快乐。

作为新时期素质教育背景下的幼儿教师如何改变原有观念,建立良好的师幼关系是我们年轻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我园也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开展了一系列的园本教育改革,我们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研究,初步形成了有园本创造教育特色的课程方案,在制定、实施、完善课程方案,初步尝试了师幼共同建构课程,变刚性计划为弹性计划,变教师设计课程为师幼共同建构课程。在此谈一下一下几点做法。

一、 培养幼儿广泛的兴趣,为师幼共建课程奠定基础

兴趣是幼儿自觉学习和发展的动机力量。兴趣使幼儿敢于动手,使活动得以维持,儿童没有兴趣。就缺乏主动参与的意识,更无从谈起幼儿的主动发展。兴趣是幼儿学习的主要动力,只有幼儿对活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才能去主动学习,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因此,我们要培养幼儿对广泛的兴趣,使幼儿能积极地参与各项活动,各方面能力得到全面发展。

1、 培养幼儿对周围环境的兴趣

按照皮亚杰的说法,幼儿是在活动中运用感官,不断与周围环境交互作用能动的吸引环境与教育的影响,通过自身的同化顺应、不断平衡才获得发展的,因此说幼儿是积极的主动发展的主体。幼儿发展是与周围环境交互作用中主动建构的过程,因此我们要充分的利用自然、社会中的教育资源,发挥幼儿与环境的交互作用,激发幼儿对周围环境的广泛兴趣。为培养幼儿对环境的兴趣,我们充分利用幼儿身边的自然环境,带幼儿走入大自然,大社会,通过亲身体验、感受获取知识、经验,使幼儿对周围环境产生浓厚的兴趣。秋天来到了,我们带幼儿来操场、社区找秋天,在进行“环保小卫士”的主题时,我们收集资料通过视频观看让幼儿了解未来的环保城市的构想蓝图,激发幼儿做“环保小卫士”的兴趣;在认识家乡的名牌产品时,我们发动孩子收集家乡的名牌产品并大胆在集体面前分享自己的成果从而激发孩子爱家乡的情感,如:在进行主题活动“春天来到了”,我们带幼儿走入大自然,引导幼儿搜集关于春天自然环境变化的经验,在幼儿充分感知后,为幼儿准备各种不同的材料供他们选择来剪、贴、画、折、讲等,从讨论到一起欣赏整个过程都是幼儿主动学习的过程,因此特别感兴趣,也培养幼儿多方面的兴趣。通过带幼儿走出去,开拓了幼儿的视野,激发了幼儿对周围环境的兴趣、为课程的实施奠定了基础。

2、 培养幼儿对探索、操作活动的兴趣。

幼儿的发展是周围环境交互作用中主动建构的过程,幼儿是好动的,他们是通过各种感官直接获取外界的信息,从而认识世界。幼儿只有通过自己亲身的操作,在玩玩、做做、试试等一系列的操作活动中获得各种经验与技巧,既动了手,同时又活跃了思维,加深巩固了对事物的认识,同时也是幼儿主动发展的机会。因此,要激发幼儿动手操作的兴趣,让幼儿在操作活动中主动探索,从而获得发展。要激发幼儿探索、操作的兴趣,就要使幼儿对操作材料产生好奇心,好奇心是幼儿固有的天性,是一切探索活动之源。它推动着幼儿去了解周围事物并产生疑问,促进他们去探索、操作、发现、尝试。例如:玩水时,幼儿对小船进去水会沉下来。产生了好奇,看见自然角里的植物向有光的方向生长产生兴趣;发现秋天里,对小蚂蚁忙着搬粮食产生好奇心;对用磁铁做成的‘跳舞的小孩’,为什么会移动产生了兴趣等。当幼儿对周围的事物产生好奇心后,我们就因势利导,引导幼儿提出的问题,让幼儿带着问题去观察、操作、发现,与幼儿一起动手搜集相应的材料,提供一些废旧材料、自然材料,让幼儿在做中学,在玩中想,使用自己准备的材料去进行操作,在操作中获取知识,激发幼儿科学探索的兴趣。当幼儿通过自己的动手操作找到答案,好奇心得到满足,发现事物的奥秘时,成功感就会油然而生,将激励他们主动的参与操作,探索活动,从而促进幼儿的发展。

二 把幼儿的生活经验作为课程设计的重要依据。

1、 依据幼儿的生活经验选定主题:

在传统的分科、单元教学中,几乎所有的活动都是预先选定的。在主题教学中,主题的确定有预成和生成两种形式。不论那种形式,确定主题时都要考虑:活动是否有价值,材料是否容易收集,孩子是否能实际操作。

2、 根据孩子的生活经验调整教学内容,形成弹性的课程目标。

主题实施过程中,我们预先设置的活动并不一定适合孩子,他们可能并不敢兴趣,而对他们自己发现的问题,幼儿常常怀有很大的兴趣。针对这一情况,我们经常在预成的主题教学中加入生成的内容。在主题实施的过程中,我们根据幼儿的生活经验、兴趣所在,灵活地调整教学内容,适时删除个别与孩子生活经验相差甚远的预成活动内容,增加孩子探究出来的生成活动内容,并调整课程目标,使适宜的课程目标为幼儿新经验的形成和身心发展提供土壤。

3、 为孩子不同的生活经验提供展现的空间。

不同的家庭、不同的成长经历,造就了不同生活经验的孩子,他们是能自己认识、思考、发现、幻想和表达世界的完整的各具个性的人,我们不能用同一把尺子去衡量他们,而应尊重他们的个性。赞赏他们不同的表达方式。每个孩子都有一个属于他们自己的心灵世界,我们只有了解每个孩子的生活经验,才能在教育中遵循《刚要》促进幼儿主动性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幼儿真正富有个性的成长。

三、以幼儿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促进幼儿学习的主动性。

1、启发点拨,促进幼儿自主学习

纲要中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同时,幼儿是一个个体,个性不一,能力有别,知识经验缺乏或认知策略不当,探索容易停留在表面或陷于困境,无法对事物进行深入的探究。所以,幼儿在学习过程中,需要老师的适当引导。即在适当的时机进行点拨,借助当时的情景、材料、提出问题,起铺垫导向的辅助作用。

(1)、当学习活动出现困惑时,教师提出问题给予适当的点拨。幼儿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会对学习失去兴趣,教师及时给予点拨能为幼儿扫清参与学习的障碍,以鼓励幼儿以更高的热情参与学习。“点拨”不是传统的讲授方法而是强调幼儿的主体性,注重启发式,在幼儿踮着脚且够不着的情况下教师给予点拨。如:在一次制作蜻蜓活动中,聪聪选用了透明塑料薄膜来制作蜻蜓的翅膀,选用小木棍做蜻蜓的身体,然后用胶水固定,几次都没固定成功。他开始表现出极度的焦虑,失去学习的兴趣。这时我对她说:“我们平时除了用胶水来粘贴还有哪些东西也可以用来粘贴的?”经我的启发,他找来了双面胶、透明胶,通过不断的尝试,解决了难题获得了成功。教师的适时介入,给予点拨又一次引发幼儿继续学习的兴趣。

(2)、拓展升华激活幼儿参与学习的兴趣。在活动中,教师可运用语言创设环境,启发幼儿想象与创造,使幼儿参与活动的热情推向新的。如:绘画有趣的蜗牛活动中当幼儿绘画了一只蜗牛的主体后,我提出有趣的启发性的语言:“你画的这只蜗牛是蜗牛一家中的哪个成员?蜗牛宝宝和爸爸、妈妈在做什么?蜗牛宝宝为什么哭了?谁来帮助它?”等等。幼儿在这些语言的启发下,思维得到拓展,出现绘画创作的,幼儿边说边画其乐无穷,非常快乐。

2、大胆放手,给幼儿自主学习的空间

波利亚曾说过:“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多方创造条件,为幼儿主动探索提供时间与空间,让幼儿与环境、与同伴、与老师等之间进行多维互动,充分调动幼儿学习的主动性与自觉性,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孩子。幼儿通过动手、动脑、动口等多种感官的参与,努力去发展,探索新知,学习新知,同时也学会学习,从而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如:在《蔬菜》主题活动中,我带幼儿到菜地去观察,让幼儿参与收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蔬菜及蔬菜的图片,让幼儿参与布置“蔬菜世界”环境。幼儿在“蔬菜世界”探索活动中,可以通过各种方式进行自由探索;我除了引导幼儿用眼观察、用手触摸、用鼻子闻,并鼓励幼儿剥开豆荚、剥去芋头的皮、切断莲藕等方法“解剖”蔬菜,还引导幼儿边观察边与同伴交流讨论。在探索过程中,我大胆放手,为幼儿提供了自由探索过程的机会,幼儿通过自身的积极探索,获得了有关蔬菜的名称与外形特征以及内部构造等知识。幼儿说:黄瓜摸上去会刺刺,黄瓜闻起来有点香味,空心菜的梗中间有个洞,莲藕切开有许多洞洞,芋头唉穿一件衣服,四季豆长得像泥鳅,青椒长得像灯笼,中间是空的,里面有很多籽,辣椒不小心弄到眼睛时,眼睛会难受的……这是多么生动,真实的体验啊!

3、 建立对话关系,亲幼儿促发展。

在与孩子们的交往中,特别是实施“探索型主题活动”以来,我发现与孩子间的关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以前教师给幼儿一种居高临下的感觉,而现在的我和孩子们之间基本保持平等、自然的关系,形成了“同伴、朋友”的新型师生关系。幼儿不再作为知识的接受者,被动地听老师的指令,而是带着各自的兴趣需要,对话的过程让幼儿与老师共同体验人与人之间的一种理解、合作、有爱。班上,有一位孩子由于父母比较忙,难得与孩子亲密。因此更是宠爱他,家中的爷爷奶奶更是如此,样样事情都由着他,让他养成了许多不良行为:自私、霸道、好强过火、情绪极不稳定,稍不称心就打人,搞破坏,我们对他的行为感到头痛,经常对他进行批评教育。由此,他对老师有一种抗拒、对立的心理,总觉得自己是一个不受老师喜爱的人。为了消除他与我的距离,我真心地和他试着做朋友。他喜欢唱动画歌曲,特别是日本奥特曼的有关歌曲,唱起来还真是一流。针对他的特别,经常提供和利用有利时机,让他在集体面前表现、展示,树立他的自信,提高他在同伴中的威望。在角色游戏中,他想做理发师,我看见了忙走过去请他帮我理发,我一边夸他手艺好,一边向其他小朋友介绍,大家都来理发,他不由地对我笑了一笑,流露出感激的目光。在自由活动时,我也经常也他聊天、讲故事,使他明白一些简单的道理。随着时间的推移,在我们之间架起了一座友谊的桥梁,缩短了师生心灵之间的距离,本来不怎么乐意与老师交流的他开始主动来找我,把自己的心里话告诉我。我也总以温和的眼神、和蔼的微笑、赞许的点头给他送去温暖,从而为他营造一种更加宽松、和谐的师生关系。由此可见,建立对话关系,亲近幼儿是促进幼儿发展的关键。

篇9

(2)源于直接告知。教师将前概念加以明确、修正,或者是直接告知,从而得出具有科学性的数学概念。在这里,教师很好地扮演了知识传授者的角色,让学生明确了“是什么?”“叫什么?”。从数学知识的整体性来看,任何概念、规则都不是凭空出现,都有着其自身的源起、生长;从学生的认知规律来看,“斩头去尾烧中端”式的做法也不利于知识体系的形成。因此,概念教学也应具有思辨性和探究性,概念的呈现不应是直接告知,应重视对知识的源起、演变的探寻。即不仅关注“是什么?”“叫什么?”,还要关注“为什么?”“怎么来?”“哪里去?”。

以此为关注点的概念教学,需要教师引领学生进行概念的回溯和展望,从而改变“直接告知”的教学方式。在引领学生探寻“你从哪里来?”的教学过程中,笔者进行了以下一些思考与实践。

一、望文生义,回溯概念源起

教学片段:“认识分数”。

师:同学们,你们已经认识了哪些数?(板书:数)能报出一些数吗?(生:1、2、0……)师:想一想,数是怎么来的?(生有些疑惑不解,不知如何回答)答案其实就在这个字里。(指着板书的“数”)

生:(若有所悟)数(shù)是数(shǔ)出来的。师:很早的时候,人们将自然界的事物,一个一个数出来,这样的数也叫作自然数。今天咱们来认识分数。(板书:分数)分数是怎么来的?生:(异口同声)分数是分出来的。师:那咱们认识分数,就从分一分开始。

从疑惑不解到若有所悟直至异口同声,学生在反思、猜测,一旦发现文字中的秘密,便有了无师自通的能力。引领学生从语言文字中去寻找概念的意义,以期学生能用反思的眼光看待知识,追溯知识从何而来;尝试用一种历史学家的眼光看待数学,了解数学的发展演进。就像要认识一位新朋友,认识一件新事物,往往可以从了解其名字开始,学生对概念的理解也不可避免地受到语言文字的影响。强调望文而生义,当然也不能被文字所局限,一味地试图从字面揭示概念的意义。对于以上几则实例,同样应该强调的是:数不都是数出来的,小数也不是指小的数,分数也不仅仅具有平均分的含义。

二、创设冲突,促进概念生长

数学概念是不断丰富、生长的,对于现有知识体系的不满,产生对其进行改造的需要。在教学时也应充分认识到这一点,让学生产生学习新概念的需要,这就需要教师创设出合理的问题情境,造成认知上的冲突,进而自然地引入新的概念。

教学片段:“认识‘毫米’和‘分米’”。

出示:长度为非整厘米数的物体以及一把只能量出整厘米数长度的尺子。

师:能用这把尺子量出物体长度是多少?生:比5厘米长一些,大约是5厘米。师:到底比5厘米长多少?怎么可以准确地量出长度是多少?

在这里,面对那多出的一小段到底有多长,学生自然想到了可以将1厘米的大格再分成一些小格。教师也不直接告知分成10小格,每一小格就是1毫米,而是进一步追问:将一大格分成几小格合适呢?学生根据已有经验往往能感觉到可以分成10小格。

师:分出了更小的格子,要知道到底是多长,你还需要知道什么?生:一小格是多长。师:拿出自己的学生尺看看,是不是一样?人们规定每一小格的长度是1毫米,这是一个新的长度单位:毫米。

篇10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s.2016.10.027

Abstract The significance of introducing the nano-scale concepts into theory-practical course for our undergraduate learners’ understanding of instrumental analysis of a given substance and the quantitative analysis from the theory. Combined with the experience in nanomaterial and nanotechnology of our research group, we point out how to help students really establishing clear nano-scale concept in the “Instrumental Analysis Ⅱ” (bilingual instruction) courses, which will combine theory and practice better.

Keywords theory and practice; nanomaterial; reform in education

目前全国高校的本科生已有很多的理论结合实践课程,而就化学专业尤其是分析花絮专业的学生而言,仪器分析类课程是必修的理论结合实践的课程。不论是教学中还是毕业后走上就业岗位,很多学生面临着接触或从事仪器类尤其是对材料进行表征类仪器有关工作。

早在150年前,微米成为了新的精度标准,这样的技术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发展,也奠定了世界工业化的基础。但是,随着人们对提高材料的性能、推动高新技术发展的需求不断增长,各类材料的制备技术和表征技术也在日新月异。自1861年胶体化学建立后,科学家们开始对小尺寸的粒子(1~100 nm)展开研究,由此引出了“纳米”这一新概念。纳米(nm),又称毫微米,是长度的度量单位,1纳米=10-9米。纳米颗粒一般也就是指直径在1~100 nm范围的粒子。能够对纳米颗粒的尺寸、形貌、结构和组成进行表征的仪器有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TEM)、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等等。①而今本科教学课程中所涉及的这些显微技术虽然在学生实验室中常见,但因缺乏纳米尺寸以及原子概念的教育,所以仍有很多学生在学习中接触到这样的尺度概念时理解不清晰,这也引发了许多教学工作者对这一现象的思考。②③④

1 在本科教学中引入纳米概念的必要性

在本科学习阶段,本科生是否有必要对纳米这样极小尺寸甚至原子理论这些抽象概念进行了解呢?其实很有必要。因为不论在何种材料中,其最小基本组成(原子或分子)的存在本身就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化学概念。即使是对头发这样已知并可见的物质,本科学生不一定能准确回答其尺寸大小是多少或者什么数量级。教学实验中的常见光学显微镜虽然可以用来检查物体的轮廓及细节,但只有当该物的尺寸比光的波长还要大,才能观察到该物质,而小到几个纳米甚至原子级别则无法达到可视化。

在《Instrumental Analysis Ⅱ》双语课程中有一章节将库伦分析法这样的电化学方法理论知识与纳米级别以下的原子数目建立了关联。原题是这样描述的:“A monolayer (single layer of atoms) of Cu on the crystal face shown in the margin has 1.53 x 1015 atoms/cm2 = 2.54 x 10-9 mol/cm2. Question: What current can deposit one layer of Cu atoms on 1 cm2 in 1 s?”这个题目在问:当电流和时间一定时,在面积为1cm2中能够沉积铜原子的数目(图1为“100”晶面排列的铜原子在1cm2的个数示意图);或者一定数目的铜原子在一定的时间里能够沉积满一个单原子层/1cm2则需要的电流为多少?由于发现本科生对纳米以下的原子概念理解甚少,所以对这一量化计算显得茫然。为了培养我们的学生能够成功塑造完整的知识面和知识体系,达到学科不断发展的需要,教学人员决定在《Instrumental Analysis Ⅱ》这门课程中引进纳米以及原子尺寸的概念。

2 引入纳米概念的教育方式

如何在教学中能够引入抽象的纳米概念,又能激发本科生对此概念的兴趣,是成功展开这方面教育的一个重要开始。普遍理论与具体实践相结合的“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可以达到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知和行的统一。那么关于纳米的尺寸虽然小之又小,但是从人们所熟悉的头发可以引起一个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所熟知的最小尺寸概念。在课堂中,首先让本科生思考“细如发丝”的问题:头发到底有多细?直径大约在哪个数量级?这一问题的抛出,引起了学生们在课堂上的热闹讨论。结果有这样几种答案:0.1-0.01毫米、1-10个微米、10-100个微米。那么在《泰山医学院学报》上的《国人头发直径的调查》⑤中一文指出:“显微镜目镜测微尺对571人的4272根头发的直径进行了测量,发现其平均直径为84.01?3.07微米。”答案揭晓后,学生们对微米概念显得饶有兴趣,并对人体眼睛的分辨率有了一定的了解。

此后,再次以学生们所熟悉的足球为例,让其讨论一个足球的大小,结果学生们很快就能给出正确答案:十几个厘米。当这个简单问题回答后,立即让其讨论我们和所有生物赖以生存的地球直径是多少。这样的例子对于本科生并不陌生,却又难以捉摸正确答案。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后,课堂的本科生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望,希望能够获知答案。对于这一现象,教学者不是直接给出答案,而是将此问题上升为:如果将足球扩大上亿倍,将接近地球的尺寸,此时,本科生们对“一亿”这样的数量级有了一个模糊的概念。

实际上,一个地球的尺寸缩小一亿倍,接近一个足球的尺寸,而一个足球同样缩小一亿倍,将是一个纳米的尺寸。当这一概念在课堂上给出后,本科生们觉得震撼,深切感叹纳米尺寸的渺小同时体会到纳米尺寸的发现、发展的不易,以及对发明纳米尺寸表征技术的仪器创造者们表示由衷的敬佩。

3 对纳米概念的巩固

在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式中介绍纳米尺寸后,进一步对原子概念进行阐述。纳米粒子也是由原子构成的。但一纳米相当于多少个原子的直径总和这一问题要结合元素周期表中具体原子的大小等因素来考虑,因为不同的原子大小不一。通过概念讲解前的提问引发本科生们的思考,再经过由大到小的尺寸数量级概念演变并结合生活中的实例,之后为了对新鲜知识的巩固,我们又设计了一些涉及到纳米及原子尺寸概念的问题。我们发现通过这些练习使得学生们对纳米尺寸和原子尺度概念的感知有了显著的改善。

4 结束语

总之,我们已经在《Instrumental Analysis Ⅱ》双语课程中引入纳米尺寸和原子尺寸,使得本科生对尺度概念有了新的认识,为日后的科研和工作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学生们在本科教学中掌握了纳米尺寸和原子尺度的概念将会对其未来的探究性学习和实验活动有所帮助,同时也培养他们积极思考的好习惯。我们鼓励将本科生纳米概念教育的方式引入到教学中来。

注释

① 任庆云,王松涛,张大飞.纳米材料的结构表征方法[J].广州化工,2014.42(5):34-35.

② 李明,张晓波,李洪俊,刘亲壮.《纳米材料》课程设计探讨[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2011.3:145-147.

篇11

二、从区别中寻找联系学习物理概念

要想真正的理解物理概念,就要学会把相似的概念放到一起进行分析比较,找到相似概念之间的区别和联系,进而加深对物理概念的理解.比如速度和速率两个概念一直是初中物理教学中的重难点,有些学生在学习完初中物理教材之后也不能完全的理解这两个概念的区别和联系,因而刚接触这两个概念时,就要做出明确的区分.教师首先要让学生明确二者的不同点.速度有大小和方向,是矢量,而速率只有大小没有方向,是标量;速度与位移相联系,平均速度即单位时间内的位移,是矢量,而速率与路程相联系,平均速率是单位时间内的路程,是标量.但是二者之间也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在匀速直线运动中或者是变速运动中的瞬时速度的大小等于速率的大小.由此,学生通过对二者的比较,更加深入的理解了速度和速率这两个概念.

三、利用理想模型强化物理概念

理想模型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是指忽略了研究对象的次要因素,抓住主要因素,即研究对象的本质问题,或者是在一个研究系统中,忽略了研究对象本身并不影响研究系统效果的次要因素.理想模型通常将研究对象化繁为简,有利于更直观形象的理解物理概念.比如我们所熟知的点电荷的概念.很多学生刚接触点电荷的概念时并不能快速的描绘出点电荷的样子,学生的脑中,电荷往往是杂乱无章、看不见、摸不到的,它们毫无规律的运动着,但是随着不断的研究会发现:在一个研究系统中,我们只关心点电荷电荷量的多少,因此完全可以忽视电荷的质量、大小、形状和电荷的分布情况,把这些电荷看成简单的集合点,就称为点电荷.如此,学生便在脑中建立了点电荷的理想模型,理想模型的建立为学生进一步理解物理概念提供了有效的方法.

四、巧用多媒体领会物理概念

篇12

中学数学概念无论如何抽象,实际都有它的具体内容和现实原型。在教学中,既应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也应该注意从解决数学内部的运算问题出发来引入概念。这样通过学生熟知的语言和事例向他们提供感性材料,引导他们抽象出相应的数学概念,才能使学生较好地掌握数学概念的本质。引入数学概念的方法很多,如以旧导新引入,实践操作引入,通过计算引入,多媒体演示引入,创设问题情境引入等。无论采用什么样的引入形式,都要根据学生年龄特征和已有生活经验去设计出适宜的引入形式,尽量做到生动直观。例如在讲三角形分类时,教师可以利用几何画板画出各种类型的三角形,并且使它们运动起来,然后引导学生观察各个三角形的各个内角有什么变化?各是什么角?这样的角有几个?最后由学生归纳出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的定义。

二、 揭示概念内涵,要抓住本质

为准确、深刻地理解概念,我们在提供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必须作出辨证分析,用不同方法揭示不同概念的本质。所谓概念的内涵,就是概念所反映事物的一切本质属性的总和,概念所反映事物的范围,叫做这个概念的外延。把握了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也就掌握了概念的本质。在揭示概念的内涵时,对于不同类型的概念,应有不同的侧重点,对于涉及的知识面较广的概念,要抓住关键和要点,进行剖析。例如,对“种+类差”定义的概念,应揭示其种概念与类差,使学生认识被定义的概念,既有它的种概念的一般属性,又有自己独有的特性,同时要讲清概念中的每一字、词的真正含义。例如平行四边形的定义,四边形就是它最邻近的种概念;类差是“两组对边分别平行”这个本质属性。由于类差不唯一,因此这种方法所作出的定义也不唯一。

三、 对于相关概念,要讲清联系

数学概念是随着数学知识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着的,学习数学概念也要在数学知识体系中不断加深认识。才数学概念之间的关系来学习概念,可深化对所学概念的认识。学生概念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在教学中,不仅要使学生掌握单个概念,更重要的还应当使学生掌握概念的体系,形成知识结构。例如,因式——公因式——因式分解——化简分式——分式运算——解分式方程,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矩形——正方形等概念之间都由其内在的联系。明确概念的系统性,有利于加深对有关概念的理解,也便于学生记忆。

当学生对单个概念有了初步认识之后,还应进一步分析综合,掌握每个概念的来龙去脉,搞清概念之间转化的条件,理解每一个概念在知识链条上的地位和作用,并且引导学生用运动的观点认识研究数学,这样不但有助于掌握和理解概念,同时还能培养学生初步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四、 对于易混概念,要注意对比

有些概念是成对出现的,两个概念同属于一个种概念且呈矛盾状态(例如正数与负数,乘方与开方);有些概念是由概念的逆反关系派生出来的(例如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有些概念是由某一概念逐步推广引申而得到的(如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由锐角三角函数推广而来的)等等。注意对相近、对立、衍生概念之间的比较,特别是通过反例来纠正学生在理解概念中的错误,有利于学生准确理解概念。对于一些貌同实异,容易混淆的概念,教学中应注重其本质属性,分析从属关系,通过对照比较,找出异同,加以严格区别。例如排列与组合两个概念属类同概念,学生学习起来,容易混淆,教师讲解时要抓住其本质认真剖析。这两个概念的共同点是:“从n个不同元素中,任取m个元素”;而不同点就是前者要“按一定的顺序排成一列”,而后者却是“不管怎样的顺序并成一组”。而不同点所揭示出来的不同内容,恰恰是这两个不同概念内涵的本质区别;再如函数的最大(或最小)值与极大(或极小)值是两个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概念:前者是函数在其定义区间(包括端点)上对所有函数值进行比较得出来的,是函数在定义区间上的整体概念,后者是对极值点附近的函数值比较得出来的,是函数在极值点附近的局部性概念。函数在一个区间内的极大值或极小值可能有两个以上,而最大值与最小值只能各有一个,并且极大值(极小值)不一定就是最大值(最小值),单除端点外,在区间内部的最大值(最小值),则一定是极大值(极小值)。

五、 对于关键词语,要重点强调

数学概念是借助语言文学或数学符号来表达的,语句中必定有关键词语,讲解中应该突出关键词语,重点剖析,认真强调。既要讲清它的表面含义,又要挖掘它的内涵与引申意义。例如三角形的内切圆定义:“和三角形各边都相切的圆”这里关键词语就是这个“都”字,如果和三角形的一边相切不行,和三角形的两边相切也不行,必须强调和三角形的各边都相切。在讲解中要加以阐述和强调。

六、 关于平行概念,要加强类比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