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31 08:35:56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城市规划解读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中图分类号:TU9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7-0668(2008)100045-02
前言:
香港自古是中国的领土,原属广东省新安县。在时期,被割给英国。到了1984年,中英签署了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于1997年7月1日,中国政府恢复了香港的行使,香港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特别行政区。之后,香港迎来了新的发展时期。
在与内地很多城市相比较下,香港在社会经济发展很多方面有很多值得内地城市学习的地方。对于城市规划方面,香港城市发展有很多值得借鉴之处。
1. 城市概括
香港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贸易、交通、金融和旅游中心,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出口商品生产基地之一。其位于广东省南端、珠江口东侧,北接广东省深圳市,距广州市中心约140KM。香港主要由香港岛、九龙半岛和新界三部分组成,包括了230个大小岛屿,总面积1066。53KM2。现有人口600多万,98%以上属于中国国籍。香港平均每平方公里为5890人,是世界上人口密度较高的地区之一。
2. 城市设计与空间形态结构发展历程
香港当局和政府历来重视香港的城市规划与城市设计,其城市结构和城市形态的发展是在城市规划和城市设计的控制和指导下有序地进行着。香港特殊的发展历史,客观上导致了香港城市空间形态呈现出多元文化和边缘文化的特征。
香港的城市规划和城市空间形态的形成和发展主要是经历了三个阶段:
2.1 初步发展阶段
1841年英国人强占了香港岛,并对香港进行大规模的开发建设。他们开发香港的主要目的是把香港建设成"自由贸易港城"。香港开埠时期正值英国维多利亚鼎盛时期,因而,这一时期香港的标志性建筑主要是维多利亚时代的产物。这一时期香港的城市空间形态深刻地刻下了英国殖民文化的烙印,并对香港后来城市空间形态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2.2 缓慢发展期
这一阶段是指从1930年到1946年,此时香港被卷入国际经济政治旋涡,直接受到世界经济不景气、中国和太平洋战争的影响,导致城市发展缓慢,最终,多元国际时代取代英国的维多利亚时代。这一时期香港的标志性建筑由维多利亚时代的产物转变成国际风格的高层新建筑。1935年建成的汇丰银行成为香港城市天际线变化的突出标志,这一时期香港的城市空间形态呈现多元化发展的趋势。
2.3 高度发展阶段
从1970年到1997年,由于香港人口的迅速增长和城市用地的极度紧张,导致香港城市形态发生巨变,形成高度集约化发展的城市空间结构。其主要特点是:建筑形态高层化;建筑功能复杂化;建筑风格个性化;城市天际线体现大尺度、高密度、多层次的特点。
2.4 全新发展阶段
至1997年之后,中华人民共和国,其城市规划和城市设计没有发生很多的变化
3. 典型街区分析
香港中环是香港的重点街区,它的发展变化最能体现香港城市形态的变迁。如建于1886年的香港上海汇丰银行总行是当时香港中环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建筑风格模仿欧洲古典式,盛行于英国维多利亚时代。到了1935年,雄居中环的12层具有国际风格的香港上海汇丰银行是香港最高的大厦,成为当时香港的象征。如今,香港重重叠叠,鳞次比的座座高楼高耸入云,特别是中环一带,更是大厦毗连,飞廊交接,造型别致,各具风采。耗资50亿港币,高52层的汇丰银行大厦,巍峨雄伟,正面像巨大的火箭塔,大厦主体如待命发射、直冲云霄的巨大火箭。由世界著名建筑设计大师设计,造型新颖的高70层的中国雁行新建大楼,如节节生高的竹子,寓意"芝麻开花节节高",大楼最高一节柱好象竖立的大拇指"第一"的雄姿直指蓝天。香港中环银行建筑高度和风格的变化是香港建筑高层化、风格个性化的直接体现,也反映了香港城市空间形态多元化的特征。
相关中环的街道高度比一直在急剧增长,这主要是因为香港人口的增长快,人口密度高,人多地少,香港当局长期以来采取"高层和高密度"的城市建设方针的结果,也是香港高度集约化发展的空间结构的最突出反映。
香港开埠时期,政府山、总督府以及圣约翰教堂等维多利亚风格的建筑成为香港中环天际线中最突出的"点"。20世纪40年代,12层具有国际风格的汇丰银行大厦、中国银行新建大楼等新一代建筑成为香港中环天际线中最耀眼的"点",此时的香港中环天际线是多层次的群体。政府山、总督府以及圣约翰教堂等早期的城市标志性建筑退居为香港中环天际线的背景,香港中环不同时代、不同风格的建筑协调共生,进一步突出了香港城市天际线大尺度、高密度和多层次的特点。
4. 结语
香港面积虽然面积很小,但人口相当密集。在如此密度高的地区,建成有特色的建筑和城市景观,这对我们的城市规划有以下几方面的启迪:
4.1 社会经济发展对城市空间形态的促进作用
经济发展对城市发展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纵观香港城市的发展,促进其城市发展的动力,正是其作为自由贸易港之后,经济得到迅速发展之后才得以城市的发展。
香港进出口贸易在世界上举足轻重的地位,客观带来了其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香港国际贸易的繁荣,既带动了香港房地产业的发展,也有利于各国文化的交流与融合,这有力地推动了香港城市空间形态的多元化发展趋势。
4.2 城市规划对城市景观的塑造作用
城市规划过程都会在城市某些地段设置一些具有标志性的建筑,用以体现地方特色。在香港中环的介绍中,汇丰银行作为其标志建筑不断发展。城市标志性建筑的形成,一方面是城市规划的结果,另一方面,也是城市地区发展的需要。这一事例说明标志建筑不仅是其本身在该地作用的体现,同时也是在营造了一种城市景观,让该地具有某种标识性。
城市规划中,设置标志性建筑在城市景观上的作用有引导作用和形成城市景观系统的关键点的作用。
参考文献
前言
香港自古是中国的领土,原属广东省新安县。在时期,被割给英国。到了1984年,中英签署了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于1997年7月1日,中国政府恢复了香港的行使主权,香港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特别行政区。之后,香港迎来了新的发展时期。
在与内地很多城市相比较下,香港在社会经济发展很多方面有很多值得内地城市学习的地方。对于城市规划方面,香港城市发展有很多值得借鉴之处。
1. 城市概括
香港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贸易、交通、金融和旅游中心,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出口商品生产基地之一。其位于广东省南端、珠江口东侧,北接广东省深圳市,距广州市中心约140KM。香港主要由香港岛、九龙半岛和新界三部分组成,包括了230个大小岛屿,总面积1066。53KM2。现有人口600多万,98%以上属于中国国籍。香港平均每平方公里为5890人,是世界上人口密度较高的地区之一。
2. 城市设计与空间形态结构发展历程
香港当局和政府历来重视香港的城市规划与城市设计,其城市结构和城市形态的发展是在城市规划和城市设计的控制和指导下有序地进行着。香港特殊的发展历史,客观上导致了香港城市空间形态呈现出多元文化和边缘文化的特征。
香港的城市规划和城市空间形态的形成和发展主要是经历了三个阶段:
2.1 初步发展阶段
1841年英国人强占了香港岛,并对香港进行大规模的开发建设。他们开发香港的主要目的是把香港建设成"自由贸易港城"。香港开埠时期正值英国维多利亚鼎盛时期,因而,这一时期香港的标志性建筑主要是维多利亚时代的产物。这一时期香港的城市空间形态深刻地刻下了英国殖民文化的烙印,并对香港后来城市空间形态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2.2 缓慢发展期
这一阶段是指从1930年到1946年,此时香港被卷入国际经济政治旋涡,直接受到世界经济不景气、中国和太平洋战争的影响,导致城市发展缓慢,最终,多元国际时代取代英国的维多利亚时代。这一时期香港的标志性建筑由维多利亚时代的产物转变成国际风格的高层新建筑。1935年建成的汇丰银行成为香港城市天际线变化的突出标志,这一时期香港的城市空间形态呈现多元化发展的趋势。
2.3 高度发展阶段
从1970年到1997年,由于香港人口的迅速增长和城市用地的极度紧张,导致香港城市形态发生巨变,形成高度集约化发展的城市空间结构。其主要特点是:建筑形态高层化;建筑功能复杂化;建筑风格个性化;城市天际线体现大尺度、高密度、多层次的特点。
2.4 全新发展阶段
至1997年之后,中华人民共和国,其城市规划和城市设计没有发生很多的变化。
3. 典型街区分析
香港中环是香港的重点街区,它的发展变化最能体现香港城市形态的变迁。如建于1886年的香港上海汇丰银行总行是当时香港中环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建筑风格模仿欧洲古典式,盛行于英国维多利亚时代。到了1935年,雄居中环的12层具有国际风格的香港上海汇丰银行是香港最高的大厦,成为当时香港的象征。如今,香港重重叠叠,鳞次比的座座高楼高耸入云,特别是中环一带,更是大厦毗连,飞廊交接,造型别致,各具风采。耗资50亿港币,高52层的汇丰银行大厦,巍峨雄伟,正面像巨大的火箭塔,大厦主体如待命发射、直冲云霄的巨大火箭。由世界著名建筑设计大师设计,造型新颖的高70层的中国雁行新建大楼,如节节生高的竹子,寓意"芝麻开花节节高",大楼最高一节柱好象竖立的大拇指"第一"的雄姿直指蓝天。香港中环银行建筑高度和风格的变化是香港建筑高层化、风格个性化的直接体现,也反映了香港城市空间形态多元化的特征。
相关中环的街道高度比一直在急剧增长,这主要是因为香港人口的增长快,人口密度高,人多地少,香港当局长期以来采取"高层和高密度"的城市建设方针的结果,也是香港高度集约化发展的空间结构的最突出反映。
香港开埠时期,政府山、总督府以及圣约翰教堂等维多利亚风格的建筑成为香港中环天际线中最突出的"点"。20世纪40年代,12层具有国际风格的汇丰银行大厦、中国银行新建大楼等新一代建筑成为香港中环天际线中最耀眼的"点",此时的香港中环天际线是多层次的群体。政府山、总督府以及圣约翰教堂等早期的城市标志性建筑退居为香港中环天际线的背景,香港中环不同时代、不同风格的建筑协调共生,进一步突出了香港城市天际线大尺度、高密度和多层次的特点。
4. 结语
香港面积虽然面积很小,但人口相当密集。在如此密度高的地区,建成有特色的建筑和城市景观,这对我们的城市规划有以下几方面的启迪:
4.1 社会经济发展对城市空间形态的促进作用
经济发展对城市发展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纵观香港城市的发展,促进其城市发展的动力,正是其作为自由贸易港之后,经济得到迅速发展之后才得以城市的发展。
香港进出口贸易在世界上举足轻重的地位,客观带来了其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香港国际贸易的繁荣,既带动了香港房地产业的发展,也有利于各国文化的交流与融合,这有力地推动了香港城市空间形态的多元化发展趋势。
4.2 城市规划对城市景观的塑造作用
城市规划过程都会在城市某些地段设置一些具有标志性的建筑,用以体现地方特色。在香港中环的介绍中,汇丰银行作为其标志建筑不断发展。城市标志性建筑的形成,一方面是城市规划的结果,另一方面,也是城市地区发展的需要。这一事例说明标志建筑不仅是其本身在该地作用的体现,同时也是在营造了一种城市景观,让该地具有某种标识性。
城市规划中,设置标志性建筑在城市景观上的作用有引导作用和形成城市景观系统的关键点的作用。
参考文献
【关键词】
宜昌市;总体规划;生态环境;保护策略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 A
【正文】
1宜昌市生态环境概述
宜昌地处我国生态系统的重要的过渡带,具有特定的地貌条件和水热条件,生物多样性非常丰富,生物多样性的地位极其重要,是我国重要的生物基因库,同时宜昌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服务功能源头区,为我国提供了多种生态服务功能。
根据《全国主体功能区划》,宜昌处于中度脆弱向重度脆弱的过渡带。因此,宜昌的生态环境保育显得极为重要,要努力防止宜昌市的生态环境衰退。宜昌处于平原向山区的过渡带上,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市域山地占69%,丘陵占21%,平原占10%,构成“七山、二丘、一平”的地貌特征。其西部主要是山区,地质灾害容易发生,在全国自然灾害危害性评估里,大体是中等水平。
2宜昌市生态环境面临的主要问题
在湖北省实施“一主两副”中心城市跨越式发展的战略背景下,宜昌市新版总体规划提出到2030年末,将宜昌市中心城区建成占地300平方公里,拥有300万常住人口的现代化特大城市。但是随着城市建设用地的急剧扩张,城市生态环境问题日益凸显,城市发展与生态环境的矛盾逐步激化,严重影响了整个城市的和谐发展。
2.1库区源头存在的问题
本文所指的源头主要是三峡库区,三峡库区是我国重要的生态服务功能源头,是宜昌生态环境保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自三峡水库建成以来,随着人工的调控,库区的水位涨落速度、幅度和频率都与原来的天然河道有着明显的不同,增加了消落带的不稳定性,对三峡库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产生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如水土流失、地质灾害等。
2.2生态屏障存在的问题
生态屏障既是宜昌生态服务功能的源头区之一,也是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屏障的具体生态服务功能在于氧气制造、水源涵养、生物多样性保育、水土保持和城市景观营造等。
宜昌长江两岸的山体区域与自然保护及风景名胜区构成了宜昌市的生态屏障,护卫着宜昌的发展。但是宜昌处于地质灾害易发区,且多数地区坡度较大,土地的开发利用尤其是坡耕地极易加剧水土流失。
2.3长江流域(宜昌段)存在的问题
目前三峡库区的长江江段已由天然河道变成了水库,其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水体污染和河床下切。
在水体污染方面,三峡水库运行后,库区水体流速减缓,自净能力变弱,流速的急剧减小不利于污染物的稀释扩散,在排污口附近易出现高浓度的污染区。同时宜昌市沿江磷化工企业群的污水排放,更加剧了长江的污染。
在长江河床方面,葛洲坝下泄水量含沙量减少,宜昌以下河床没有泥沙补充,使原河床泥沙下移导致河床下切,再加上航道违法采砂现象时有发生,河床下切更为严重。
2.4生态廊道及绿楔存在的问题
宜昌的廊道主要有山体廊道和水系廊道两大类。绿楔也是重要的生态廊道,主要是由连续的自然和半自然植被形式将城外的绿色郊野引入到城市组团间和城市中间而形成的。宜昌的生态廊道和绿楔主要分布在宜昌的各山脉、河流及渗入城市的自然和半自然植被带。
新生城中村的违章建筑破坏生态廊道问题:城市用地扩张过程中,原来的农村被城市包围形成新生的城中村,挖山平地私搭乱建的违章情况很多,对原有生态廊道破坏加剧。
城市建设阻断绿楔渗入:宜昌主城区组团感不强,连成一片,渗入城市的绿楔被城市建设活动阻断。
河堤生态廊道的破坏和公园绿地空间的缺失:宜昌水域较多,河堤堤岸长,水域廊道保护和河堤加固修复工作力度不够,没有考虑到河堤生态廊道中公园绿地空间的建设。
3宜昌市总体规划的生态环境保护策略
针对以上的问题,新版规划将宜昌生态环境保护的应对策略制定为:“育源头、厚围屏、清长江、保廊道、留绿楔”(如下图)。具体来讲就是要以自然保护区和森林公园建设为抓手,提升森林覆盖率,强化水土流失治理,加大生物多样性保护,加大地质灾害敏感点的监控和治理,保护生态系统完整性和连续性。
图:规划区生态功能结构图
资料来源:《宜昌市总体规划(2011-2030)》
3.1育源头
源头区应当实施以保育为主、防治为辅的对策,工作的重点主要是水土流失治理和地质灾害防御。
水土流失治理:提高植被覆盖率,尽可能的降低地面;加强小流域的治理,通过对小流域的治理,缩小水土流失面积,阻拦由水土流失而损失的土壤颗粒物质;尽可能不在三峡库区展开大规模的开发活动,减少人类活动的影响,由此减少由开发不当而造成的水土流失。
地质灾害防治:定期对地质灾害敏感点进行普查,理清地质灾害敏感点的分布,对其可能的危害大小做出评估;对特定地质灾害点加强监测,对可能发生的灾害做出预报;对可能造成重大影响的地质灾害处,以工程措施或其它方法进行加固、拆除、改造等。
3.2厚围屏
加大林地保育,扩大地表植被覆盖率和加大生物多样性保育力度是生态屏障的保护的重点。加大林地保育,是宜昌生态建设的重要内容,对宜昌长江两岸的生态屏障来说,提高围屏的林地覆盖率,是保障宜昌生态屏障,巩固生态服务功能的重要手段,是增强这一地区水土保持能力的重要途径;加大林地建设,是保障水源涵养的重要途径。
3.3清长江
宜昌段长江流域整治的重点是水体污染治理和河床保底护底等问题。
水体环境污染:通过立法根治长江的污染问题,保护长江流域环境。目前长江流域重建设、轻环保;重眼前、轻长远;重行政手段、轻法治管理的倾向比较明显。同时,对长江流域环境保护必须实行专门性、综合性的法律约束。
河床下切方面:应采取护沙、保沙的河床护底措施改善河床下切现象,加大长江采砂监管力度,杜绝违法采砂现象。
3.4保廊道
宜昌市沿江发展,是典型的组团式发展的模式,各组团间多为没有开发的自然和半自然状况山地、农田等,大山余脉穿城抵江,构成了山体廊道。宜昌山体廊道建设的重点是:通过有意识保留一些山体不予开发,以连续的自然和半自然植被形式将山体廊道保留下来。
长江在宜昌穿城而过,长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廊道、中华鲟保护区所在地和宜昌主要的饮用水源地。长江既是宜昌和湖北发展的重要经济带,也是重要的生态廊道,保护好长江,对我国和宜昌当地,都有极大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应。宜昌水系廊道建设的重点是:保障水环境质量,加强水源涵养地建设,整治水土流失。
3.5留绿楔
绿楔建设的重点是强化植被建设,保持植被的连续性;基础是加强城郊山体的绿化;关键点是避免人造的各种构筑物对绿楔用地的占用。
宜昌不宜建设太多的城市广场,控制城市广场的数量,代之以城市公园,以绿芯代替广场,这也是控制城市热岛效应的手段之一。对城市道路的建设,在市外,通过桥梁和涵洞,保障绿楔的联通,市内部分,通过路边绿化、城市街心花园,保持绿楔的联通。
4宜昌生态环境保护策略的启示
结合宜昌市总体规划的生态环境保护策略,笔者将城市生态环境保护策略的制定方法总结如下:
4.1综合分析,明确问题
在编制总体规划制定生态保护环境策略前,需要对城市规划区生态环境现状结合城市经济、社会、空间、制度等要素来综合分析研究,得出城市规划区生态环境的真实现状情况,发现主要问题。
4.2整体考虑,分区治理
城市作为一个复杂的巨系统,其生态环境策略也必须把握全局,整体考虑。根据分析得出的整个城市生态环境现状问题,结合相关规划原理制定出统一的规划总体策略,为生态环境保护制定大方向,然后在具体的规划编制过程中,根据总体策略,对城市各片区进行分区考虑,一一提出合理的分区策略。
4.3政策先行,法制保障
城市政策是城市发展的纲领,是解决实际问题的前提。城市总体规划作为法定性规划,政府应当在编制规划前制定相应的环境保护政策,用法制的形式保障规划策略在具体的建设工作中得以实施。
5总结
城市的发展必须以生态与环境资源作为前提,编制城市总体规划时应当注重生态环境保护策略的制定,努力营造和谐的城市空间。结合宜昌市生态环境现状问题,宜昌市总体规划采用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提出了“育源头、厚围屏、清长江、保廊道、留绿楔”五条生态环境策略,集中体现了城市总体规划在制定生态环境保护策略中的综合性、整体性、政策性和法制性。在生态环境保护策略的制定上对其他城市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参考文献】
[1]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宜昌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30年)》, 2013,3.
[2]叶兴平,陈燕飞. 城市总体规划中的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探讨――以拉萨市城市总体规划为例[A].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市规划和科学发展――200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中国城市规划学会,2009,9.
[3]蒋贵国,周介铭,张志龙.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研究――以安县为例[J]. 西南农业学报,2012,03:989-992.
[4]饶戎. 基于城市规划的生态规划方法[J]. 城市与区域规划研究,2009,01:11-33.
2010年1月12日,国务院正式批复《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长怀向海之心的皖江龙翘首起浪,即将巨龙腾飞。作为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九个城市之一, 安庆作为安徽省三大区域中心城市之一、三大产业组团之一、六大交通枢纽之一的地位在规划中得以明确体现,石油化工、轻工纺织、装备和机械制造、建筑建材和新材料、文化旅游、农产品加工等六大优势产业得以进一步确定和显现。随着示范区规划实施,国家各项优惠政策的支持,安庆已成为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先行、先试的重要功能区。
做为人口大市和资源大市,安庆市辖一市七县三区,面积1.53万平方公里,人口611万人,具有区位、资源、产业、文化和教育、市场、生态环境等多方面的发展优势,面对难得的发展机遇,我们要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在看到良好的发展态势的同时,我们也要认真分析制约快速发展中一些体制机制方面的问题,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着力加以解决,促进安庆更快更好的发展。从城乡规划的角度看,存在一些结构性的差距和弱势,表现在:
一、对外立体交通格局尚需完善。
安庆市境内有国家高速公路3条,省高速公路1条,水运方面,安庆港辖区长江岸线总长247公里,天柱山机场正常开通的航线有3条。在经济发展进入铁路和航空港主导经济发展的阶段,各地都十分重视铁路和航空港建设。铁路和航空港安庆只有运输形式,对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非常有限。多年来安庆交通通道密而不畅,而且一直没有快速通往长三角的交通运输体系,制约了与长三角的联系,影响了安庆的快速发展。
二、内部功能分区不尽合理影响市级经济和园区经济可持续发展
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的核心就是要形成若干功能明确、特色鲜明的中心。多年来受“土地财政”的影响,安庆未能很好地进行城市各个中心的建设。工业区、政务区、居民区、物流中心、金融服务中心等混杂在一起, 内部功能分区不尽合理。目前,安庆市市辖七县一市,有国家级开发区1个,省级开发区12个,还有很多大大小小的工业园区。但是在现行的经济体制条件下,各行政区域实际上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单元,政府事实上承担着本地经济发展的重要责任。各地方政府以“我”为主,着力强化经济发展目标,实现比较优势最大化。在竞相加快发展的同时,各自追求利益最大化的结果,极大增加了区域内内耗。园区内产业混杂,园区间产业同质现象严重,这不仅影响到产业聚集效果,也会对园区经济可持续发展形成巨大障碍。
三、城市空间拓展与空间资源可持续利用存在一些结构性矛盾。
市区及各城镇在土地供应上矛盾突出,滞后的规划及用地规模的限制使一些项目出现无地可用的困境。目前城市西片方向由于靠近石化,随着大观工业园的快速发展、大观区城乡统筹发展的需要和我省大型建设项目安庆石化800万吨/年炼化一体化项目实施,用地发展已经不足。城市北片方向随着大龙山风景区开发建设的需要和大桥开发区的快速发展,考虑到国家交通干线规划的江北沿江高速带动,也需要新的发展空间。随着安庆长江公路大桥、合铜黄高速、江南沿江高速、安景高速建成通车和宁安城际铁路及安庆长江铁路大桥、铜九铁路等开工建设,安庆跨江协作发展是必然趋势。这些迫切需要拓展新的发展空间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为安庆的发展带来难得的发展机遇,要把握好安庆发展的战略定位,发挥规划对城乡建设和发展的引领与调控作用,坚持规划先行,做好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工作,从承接产业转移必须要具备的几个因素出发,着重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好规划工作:
一、高起点、高标准、新视角做好城市总体规划
从打造区域性中心城市的角度,做好大安庆的城市发展规划。以大龙山为发展的城市高地,以桐、怀、枞为核心区域,对城市进行功能分区,合理布局。高起点、高标准、新视角制订中心城、中心镇、中心村三位一体的城市化规划体系,着力建设桐城、怀宁、枞阳三大城镇组群,望江、潜山、太湖、宿松、岳西经济带。科学合理地做好县城、中心镇、中心村规划,调整优化乡镇布局,增强特色产业聚集能力,避免区域内产业结构趋同,实现产业转移与集群发展结合,培育特色产业集群。促进项目向园区集中,实现园区产业集群、资源集约、功能集成。同时围绕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对城市基础设施的要求,抓好城市道路、排水、供气、公共交通、通信、绿地系统等专业规划,强化专业规划对城市建设的指导。根据安庆未来的产业结构和社会事业的要求,对城区的功能进行分区,组成一个互相联系、布局合理的有机整体。
二、 加速构建立体交通网络建设
枢纽型、网络化的交通设施体系是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的必要条件,铁路和航空港是安庆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命线。示范区规划中是完善安庆机场民航设施,安庆应积极争取机场升级,增加开往发达地区、发达城市航线。规划中铁路是重点扩建合肥、芜湖等主要铁路客货运站场,安庆的铁路建设不能满足快速客运。趁这次国家加强沿江地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之机,争取铁路客运、货运直通长三角、珠三角和武汉都市圈是安庆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重中之重,同时加强港口和公路建设尽一切最大可能早日形成承东启西、通南达北快速便捷的立体交通网络。
三、培育和扶植产业集群
做大做强石化、化工、纺织产业、 “实施国家规划、建设沿江石化产业基地”,是《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集中区规划》赋予安庆化学工业区的重任,是加速发展化学工业的良机。该工业区是安池铜产业集中区的西片区,即是安庆集中区,将实施“9+2”重点项目,完成投资400亿元,实现工业销售收入700亿元,利税50亿元,基本实现化学工业区一期开发建设目标,把化工区建设成为省市共建的承接产业转移集中区的起步区。华茂国际纺织工业城是我市实施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产业规划的又一具体体现。它通过华茂技术、管理和品牌等综合优势,通过高标准的园区建设,使之成为我国重要的纺织产业创新基地和先进制造基地。工业城规划到2015年,一期项目全部建成投产,实现工业产值100亿元,利税20亿元。
同时要突出传统产业的配套改造和完善,加速新兴产业的培育和发展,加快承接资金、技术密集型制造业。承接产业转移必须与我市的工业化、城镇化、自主创新结合起来,在依托资源、保护环境、提升产业结构和产业技术的前提下,加快发展地区经济。
前言
大连市城市规划展示中心以“浪漫之都、美丽大连――全域城市化之梦”为主题,以“规划展示、公众参与、规划交流”为主要功能定位。本文旨在通过对大连市城市规划展示中心多媒体影片设计的解读,梳理大连城市规划的历程和建设成就。透过影片,回望历史;透过影片,展现大连作为辽宁沿海开放核心、东北振兴龙头的傲然风采。
一、影片总体策划方案
影片以大连的概况简述和历史空间传承为切入点,以大连“全域城市化”的技术路线为主要内容,以大连“全域城市化”的核心内容为重点,展现今天大连的建设成就,展望明天大连的宏伟蓝图,为新时代的大连梦华丽启幕。
二、大连城市发展脉络
1 大连概况简述
大连,地处欧亚大陆东岸,辽东半岛最南端,陆地面积13538平方公里,海域面积2900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670万人,现辖6区3市1县。大连多山地丘陵、少平原低地,地形北高南低、北宽南窄,土地构成为“六山一水三分田”。大海是大连的魅力之源,蔚蓝色是城市不变的主色调,绵延的海岸线是大连最宝贵的资源。
2 大连历史沿革
大连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汉朝,始于山东半岛到朝鲜半岛航线的开辟。1879年,李鸿章在旅顺疏浚港口,使得旅顺地区得到发展。
沙皇俄国强占旅大地区后,在大连湾沿岸东青泥洼海岸开辟新港,建设一座新的港口城市。此后,日本统治时期,一方面维修市政设施,一方面沿袭了俄国租借时期制定的城市规划思想,包括城市肌理和大的功能分区。至此,大连形成了放射线+对角线+圆形广场”的最原始的城市格局。
3 概述大连的“全域城市化”发展战略
2003年,国家提出“把大连建设成为东北亚重要的国际航运中心”,成为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龙头。
2009年,辽宁沿海经济带开发开放上升为国家战略,明确提出大连为辽宁沿海经济带开发开放的核心城市。
为了贯彻东北振兴和辽宁沿海经济带两大国家战略,肩负新的国家使命和更大的区域责任,大连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全域城市化”的发展战略。实现大连城市从“单中心”向“多中心”转变,引导全市生产和生活功能向城市组团集中,形成组团式城市群与原生态乡村的和谐共生。
4 解析大连实现“全域城市化”的技术路线
(1)战略实施前提
全域城市化战略实施的前提是划定生态红线,严格保护自然本底;改变“重城轻乡”的传统思路,推进城乡公共设施均等化配置,抓好城乡重大基础设施建设。
(2)战略空间落实
按照组团式发展的思路,大连全域沿黄渤两海、沈大和丹大两线拓展城市空间,构筑“一轴两翼四组团”的城镇空间结构。
一轴:哈大发展轴。
两翼:黄渤两海城镇发展翼。
四组团:主城区组团、新市区组团、渤海城市组团、黄海城市组团。
(3)战略产业布局
在全域构建“两岸一带”的产业布局结构。“两岸”指“渤海沿岸产业发展带”和“黄海沿岸产业发展带”,重点发展以石化、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主体的临港先进制造业。“一带”指“北部生态旅游发展带”,依托温泉、沟峪等旅游资源,重点发展生态旅游业,促进北部地区城市化进程。
(4)基础设施建设
配合制造业北移布局、城市功能向北延伸、重大项目北移落户以及生产要素向北集聚,要加快道路交通和水电等硬件基础设施向北延伸,重点建设太平湾港、栗子房港、金州湾新国际机场等项目。加快地铁在中心城区的连通以及轻轨在“四大组团”间的紧密连接,打造“市区半小时”和“市域一小时”的便捷通勤圈。
(5)农村地区发展
广大农村地区通过积极扶持、推广生态旅游、生态农庄、生态林
场、海洋牧场、特色养殖等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大力发展都市农业、设施农业、观光农业,实现农业产业化、规模化发展。
三、重点发展区域
影片的核心内容主要是重点发展区域和项目。
(1)空港新区
位于大连市中心城区北部,依托大连最重要的对外交通枢纽―新机场,是城市北进的必由之路及全域城市化的重要区域,对未来城市发展、构建东北亚重要国际城市及实现主城区功能全面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2)大连体育中心
位于大连市北部湾新区的中心位置,用地面积80公顷,共可容纳观众约10万人。体育中心以中央景观轴线为核心,以S型附属设施连接主体育场及主体育馆, 与其他设施共同形成“三场、五馆、一基地”的格局。未来,它必将成为大连体育产业和城市发展动力以及大连体育名城的标志。
(3)大连北站
位于大连市北郊南关岭地区,是大连铁路枢纽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铁路东北地区的重要枢纽之一,处于哈大速铁路干线终点,具有重要的交通集散作用,规划2030年,旅客发送量约为4360万人次,最高聚集人数7500万人次。大连北站与运营中的大连站实现明确的功能划分,最终形成环渤海及国内完善快速、便捷的输送客运网。
(4)大连生态科技创新城
规划面积106平方公里,被辽宁省政府纳入辽宁沿海经济带重点支持区域,并相继被授予“国家高技术服务产业基地”称号、“国家现代服务业产业化基地”称号、全国首批“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大连生态科技创新城未来要建设成为低密度、森林式、创新型、国际性、智能化的新型城市中心区。
(5)钻石海湾
位于大连城市核心区,环绕大连湾。大连钻石海湾作为辽宁沿海经济带核心城市的核心地区,定位为集商务金融、创新经济、港航服务、文化旅游、科技研发教育和优质居住功能于一体的城市综合中心。钻石海湾将引领大连老城区成为现代服务业聚集区,实现其华美蜕变。
(6)星海湾商务区
星海湾商务区以金融业为主体,辅之商务等配套服务,成为大连市现代金融业和总部经济发展的载体,将建成立足大连,依托环渤海,服务东北,面向东北亚,机构密集、交易活跃、国际化的现代金融商务区。
(7)旅顺南路软件产业带
旅顺南路软件产业带全长30多公里, “一带七园”的产业规划已具规模。先后被批准为第一批“国家火炬计划软件产业基地”,第一个“国家软件产业基地”,第一个“国家软件出口基地”。未来,这里将成为全国聚集度最强、规模最大、设施最为完善的世界一流软件产业基地,继续引领大连的城市创新步伐。
苏宁电器2003年~2007年业绩推移表 (单位:亿元)
年份 2002年 2003年 2004年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销售规模 35.25 60.34 91.07 159.36 261.61 401.52
毛利额 n/a 5.04 8.71 15.2 22.27 34.43
费用额 n/a 4.89 9.39 19.16 26.29 33.91
利润额 0.58 0.99 1.81 3.50 7.98 15.23
店铺数 n/a 41 86 224 351 632
资料来源:苏宁电器相关财报
苏宁电器推行稳健的财务政策和发展战略,坚持内生性增长的发展模式,SCM战略方面坚持具有吴越文化色彩的“资源共享、合作共赢”的合作理念,2007年度苏宁电器财报显示其应付账款周转期较2006年减少2.6天。说明苏宁电器不断探索厂商利益平衡点、行业交易地位均等,因此近年来并没有因行业的资本整合受到太多的不利影响。更重要的是,苏宁电器摒弃外部资本推导单纯追求“规模最大化”而忽视“规模经济”的粗放式“规模化发展模式”,倡导内生性增长、基于行业自身规律整合的“后规模化”可持续发展模式,呼吁中国家电连锁业回归零售的本质,从单纯艳羡比拼美日家电电子连锁现有规模转换到学习借鉴美日主要家电电子连锁同行发展经验和经营管理技术、服务理念等;从单纯的厂商交易条件单向利益最大化转换到基于SCM最优化战略理念的和谐交易、供应交易的模式上来;从单纯的同业竞争社会资源重置消耗到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企业自律的竞争行为上来。
中图分类号: C913 文献标识码: A
一、绿色交通规划理念与方法
绿色交通是可持续发展理念在交通规划领域的具体表达和落实,是通达与有序、安全、舒适、低能耗与低污染三个方面的完整统一结合。在绿色交通规划中,应当从交通布局、交通建设、交通出行三个方面着眼,将绿色交通的要求全局把握、逐步分解,渗透到规划中的各个方面。这三个方面相辅相成、互相制约,构成了绿色交通规划的主要设计原则。
在绿色交通规划中,交通的整体布局受到城市自然地理条件的限制,同时也受到城市用地布局的影响。在OD分析的基础上,设计城市整体的轨道或快速路主干网,实现城市内部集约式、大运量的客运系统。在此基础上,合理利用现有的铁路、高等级公路、港口、机场等重要交通基础设施,强化交通资源的引力作用,强化区域通道的辐射作用,强化枢纽组织的引导作用,减少重复建设。最后,为了保障慢速交通与公共交通的优先行驶,应当做好关键通道的公交化,部署好停车场、换乘枢纽,实现城市TOD的发展模式。
二、合肥市交通现状分析
合肥是安徽省省会,安徽第一大城市,是安徽省政治、经济、教育、金融、科技和交通中心,中国四大科教城市之一,皖江城市带中心城市,长三角经济圈西翼中心城市,同时也是国家综合交通和通信枢纽之一。
(一)城市道路网现状
合肥市现状路网结构形式为“二环九射”形式,其中一环为快速路,平面交叉口的数量还较多,不规则交叉口同时存在,只有少量路口渠化和拓宽。
到目前为止,建成区内现有和建设中的道路总长1554公里,道路总面积3094万平方米。其中主干路693.95公里,次干路430.71公里。道路功能层次不明确,主、次、支各级路网密度呈现明显的“倒三角”型。
(二)城市机动化水平
到2006年,合肥市区范围内机动车保有量上升为16.79万辆。其中,汽车拥有量达到11.1万辆,与2000年相比分别增长了1.2倍和2.4倍。截止到2006年底,市区范围内千人机动车拥有量为86.3辆/千人,千人汽车拥有量为57.2辆/千人,处于城市机动化快速发展的起步阶段。
表 1市区历年各类机动车保有量统计表(单位:辆)
车型\年份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客车 16921 18734 20712 20228 28517 39853 50363 64915 83462
货车 8299 10412 11632 16460 16128 19432 22287 24596 27790
汽车合计 25220 29146 32344 36688 44645 59285 72650 89511 111252
摩托车 19709 27914 45793 45839 48588 58970 61346 58959 56646
机动车合计 44929 57060 78137 82527 93233 118255 133996 148470 167898
数据来源:根据合肥市公安局车管所提供资料整理
在各类机动车中,摩托车和客车增长速度最为迅速,成为城市机动化发展的主导因素;与此同时,客、货车辆的构成比例也发生了一定变化,由1998年的56:44变为目前的69:31,客车所占比例有明显提高。
小客车增长中有相当部分为私人小汽车,目前合肥市私人小汽车进入家庭呈加速状态。据统计,2007年上半年每天机动车上牌200多辆,其中60%以上为私人小客车,增长速度惊人。
(三)公共交通
2006年合肥市公共交通运营车辆2409台,公交年客运量5.36亿人次,平均每万人拥有公交车14.6标台,每标台年客运量22.2万人次/标台,与同等省会级城市对比,属中上等水平;公交线路101条,运营线路总长度为1596公里,公交线路平均长度为15.8公里,公交线网密度2.17公里/平方公里,平均发车间隔为6分12秒。从2003年至今,公交年客运量年均增长17.8%,公共交通分担率由1997年的16.7%增加到19.98%。
表 2近年合肥市公共交通发展状况
年份 线路
条数 线路总长度(公里) 总客运量
(万人次/年) 比上年
增长 历年公交车
保有量(台) 比上年
增长
2003 102 1446.1 32764.4 -- 2097 --
2004 106 1530.8 40604.1 24% 2294 9%
2005 105 1575.3 46894.4 15% 2343 2%
2006 101 1596 53586.8 14% 2409 3%
三、城市社区与控制单元解读
(一)城市社区解读
城市社区与城市控制单元是城市社会组织和城市规划管理不可分割的两方面,社区是城市社会组织的重要方式,控制单元是城市规划管理体系中的重要环节,是城市建设管理从总体控制到局部管理的重要手段。所以对社区和单元的理解,并引入交通引导控制的理念,是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重要环节。
(二)合肥市单元规划解读
近年来,我国快速城镇化发展和城市建设的现实需要,对于控制性详细规划在适应不断变化的城市建设市场要求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所以国内许多城市开始编制单元规划,用以承上启下,上承全市总体规划、对下指导控制性详细规划以及专项规划的编制。其主要内容包括:单元的主导性用地功能结构;建设用地总体容量控制范围;三大公共设施规划布点;地下空间;历史文化遗产保护;重大功能性项目布局;城市设计整体引导性建议。
四、社区交通换乘系统规划
利用绿色交通出行的理念,实施社区交通换乘规划。绿色交通三大方面,慢行、公交、轨道,结合社区居民出行特点,实施综合换乘系统。
(一)交通综合换乘模式
1.换乘服务效率
换乘效率主要体现于平均换乘距离、平均换乘时间、单位时间换乘量、设施能力利用率等一系列指标。换乘服务水平从乘客的角度出发,主要关注乘客在换乘过程中的感受。总体来看,换乘效率与换乘服务水平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2.常用公共交通类型和特征
表1常见城市公共交通类型的特征和范围
类型 客运能力(N) /万人次• h―1 平均运行速度(v) / km • h―1 适用范围 运营城市
城市
道路
公共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 A
1、引言
新型城镇化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新型城镇化从城乡分割的现实出发,从统筹城乡发展的高度,要求着重发展小城镇,把大城市的工业向县城或者小城市扩散,以从根本上改变工业布局和城市人口的分布。
2012年6月,山东省人民政府了《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开展“百镇建设示范行动”加快推进小城镇建设和发展的意见》文件。为此,山东省开展了“百镇建设示范行动”,首先在全省范围内选取100个具有代表性的小城镇进行规划编制。本文从山东省小城镇总体规划的编制体系与主体内容演变过程出发,剖析小城镇总体规划编制中存在的若干问题,进而阐述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小城镇总体规划编制的创新探索,以期对未来小城镇编制的方向与路径提出有益技术支持。
2、案例与数据
2.1 案例概况
桃村镇地理位置是胶东半岛中部、栖霞市域的东南部、牙山山脉东麓。桃村镇东临牟平区,南靠海阳市,北接福山区,西与栖霞市的庙后、唐家泊两镇接壤,该地属三县(市)交界处(图2-1)。
桃村镇域东西长23公里,南北宽15公里,镇域面积276.22平方公里,辖113个行政村,2012年总人口11.5万人,是烟台市区域面积最大、辖村数量和人口数量第二的中心镇。
2012年全镇社会生产总值32亿元,财政收入673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1000元。
2.2 案例综合发展条件分析
对桃村镇发展条件,采取SWOT分析(表2-1)。在规划编制中,考虑抓住政策发展机遇,充分利用其区位交通、产业发展及资源禀赋优势,改善并提升其产业现状弱点,迎接产业发展、土地利用、生态保护等的挑战。
表2-1 桃村镇SWOT分析
优势(S) 劣势(W) 机遇(O) 挑战(T)
区位条件优越 企业规模小,
抗风险能力差 区域发展环境改善 城市发展与土地供给矛盾大
交通条件便利 产品科技含量低 “百镇示范行动”政策机遇 生态环境压力大
多元化产业集群出具雏形 产业链条不完善 区域产业流转机遇 行政空间管理制约
资源禀赋良好 -- -- --
政策优势 -- -- --
3、山东省小城镇规划发展历程及存在问题
3.1 山东省小城镇规划发展历程及编制特点
山东省一直持续对小城镇总体规划进行多方位、多角度的探索和实践,随着上位法的变更,小城镇总体规划的内涵、侧重点发生了一定变化。原有的小城镇总体规划是基于城镇用地布局、空间形态和设施配置等进行统一规划布局,是一种偏向于物质空间形态、缺乏人文关怀的“碎片式”规划编制。而新一轮的小城镇总体规划呈现出以城乡统筹来带动城镇化的“体系式、全覆盖”的编制特征。相比之前的小城镇总体规划,其规划内容呈现出由“单一式”的物质空间规划转向“多元化”规划的特征。
3.2 山东省原有小城镇规划存在的主要问题
基于以往小城镇总体规划的实施效果上,通过分析若干小城镇总体规划实例,可以看出,主要存在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
(1)总体规划的落地实施问题
小城镇总体规划存在不同程度上的与上位规划(主要是指城市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脱节的情况,出现了规划“落地难”问题。其根本原因是由于缺乏城镇总体规划实施“落地”的统筹机构和实施机制。这一机制包括统筹资金、政策和管理等方面。
(2)总体规划的用地集约问题
小城镇总体规划与用地集约节约之间存在一定矛盾,普遍存在用地指标超标、用地指标缺口大等问题,且缺乏鼓励小城镇土地整理、集约节约利用的配套政策、周转地块机制等。原有规划普遍已不能适应集约化经营发展战略对城镇用地空间布局整体性的要求。
(3)总体规划的公众参与问题
小城镇总体规划的编制过程中缺乏公众参与机制,从而导致民众意愿与政府规划不能够协调统一。小城镇规划的组织主体为政府,编制主体为设计单位,而是实施主体为民众,与民众切身利益关系不紧密。以往小城镇规划通常是设计单位按照规范编制,未能充分考虑民众意愿,使得规划实施缺乏动力,造成发展诉求超出规划预期。
(4)总体规划的经济发展问题
传统小城镇总体规划往往是对上位规划政策的落实或者是被动解决问题,关注的问题集中在设施、环境等方面问题,缺乏对经济发展项目的有效引导。虽然对城镇环境改善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从发展模式来看,缺乏对“内生型”经济发展项目的挖掘。
(5)总体规划的近期建设规划问题
通常来说,在小城镇总体规划的近远期建设规划中,远期规划内容较全,近期规划相对粗线条,而实际工作中受到政府任期制度的制约,近期规划不能很好的指导当前建设,甚至产生了近期建设与总体规划相违背的现象。这一情况已成为当前小城镇总体规划实施中的冲突问题。
4、山东省“百镇示范建设行动”规划编制的创新探索
4.1 规划落地问题――以“三规合一”统筹小城镇总体规划
“规划落地难”是传统小城镇总体规划的一大问题。其根本原因在于小城镇自身发展远远超出了规划预期。城镇总体规划通过与城市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协调可以解决传统城镇规划的“落地难”问题。
(1)城镇总体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协调
具体来说,保证桃村镇总体规划与上位规划(主要指城市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协调)确定的重点问题(道路、重大市政基础设施、重点功能区规划)相协调。而针对部分上位规划与现实矛盾突出的问题,本轮规划建议近期做相应整治规划,并予以远期微调,实现城镇总体规划与上位规划协调。
(2)城镇总体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协调
通常来说,城镇总体规划需根据土地利用规划的建设用地范围来进行编制。但这一常规做法,不能满足城镇总体规划的长远发展要求。本次桃村镇总体规划在建设用地总量不变且不涉及基本农田保护区的前提下,灵活调整土地利用规划的用地斑块,以期优化城镇建设用地布局。同时,适时调整近远期用地规划,即近期严格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进行编制,而远期在确保建设用地总量不变且不涉及基本农田保护区的前提下,通过调整用地斑块和用地指标方式,实现城镇总体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和谐统一。
4.2 集约用地问题――逐步实现“三个集中”
小城镇总体规划通过政府推动、政策支持、市场运作,推动“三个集中”,即产业向园区集中、人口向镇区集中、居住向社区集中,努力把城镇培育成为县城成长的新载体,创业发展的新平台、人才聚集的新高地。以桃村镇总体规划为例,“三个集中”具体表现为:一是产业向园区集中,将桃村较为突出的优势产业(包括机械制造业、生物医药业、食品加工业、针织服装业)集中在六个特色业园区中(图4-1);二是人口向镇区集中,由人口稀疏的山地丘陵地居民点向镇区平原地区集中(图4-2);三是居住向社区集中,即加大旧村改造和合村并点力度(图4-3),全面推进住房质量的提升和住宅产业化,同时住宅开发建设集约化,在规划期内城镇建设鼓励以二类居住用地成片开发、集中建设,在社区内完善配套服务设施。
4.3 公众参与问题――建立公众参与机制
小城镇总体规划应先强调“以人为本”、“民主参与”,满足人的需求、生存的需求、发展的需求。基于以上认知,本轮小城镇总体规划在编制过程中,建立起了包括问卷调查、入户走访、民众座谈的“三位一体”的公众参与机制,力图大力拓展民众参与广度、调动其参与积极性,最广泛地听取意见和建议。
(1)前期问卷调查和入户走访。在这一过程中,重点听取桃村镇民众代表对于本次规划的意见和建议,了解桃村的产业发展、公共设施、道路交通、公共空间、环境卫生、绿化景观等现状以及使用情况、使用评价等,充分感受通过本次规划需要解决的重点难点问题,征询民众对于本次规划涉及的各个方面的规划需求和意愿。
(2)编制过程中的民众座谈及意见征询。在编制过程中,民众座谈分为规划解读、规划讨论、规划答疑三个环节。规划解读环节,主要由编制单位的规划技术人员针对总体规划的初步成果,向民众代表进行介绍;规划讨论环节,由民众代表分组讨论,规划技术人员详细记录民众意见;规划答疑环节,由技术人员对民众问题进行汇总,集中答疑。
4.4 小城镇发展问题――经济发展项目实现由“输血式”向“造血式”转变
原有小城镇总体规划大多需要依靠政府“输血”,即将规划侧重点放在经济发展项目引进、完善设施、美化环境等方面,需要依靠政府的大量资金投入。“百镇示范建设行动”根据小城镇的区域发展基础和资源优势条件,提出了利用其独特的资源优势构建现代产业体系、通过土地流转的方式大力发展特色现代农业以及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等经济发展模式,并通过制定小城镇近期建设项目库,实现小城镇的“造血式”发展。
(1)利用小城镇独特资源优势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如桃村镇可发挥独特的区位、交通和产业基础优势,以烟台港口、青荣城际铁路的建设为契机,以产业升级和产业聚集为着力点,以招商引资和自主创业为新动力,完善产业发展环境,优化产业布局,调整产业结构,提升产业竞争力,体现桃村镇的产业特色,体现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的整体思想,达到“高效、环保、节能、新型”的发展目标。具体分为三个方面:一是桃村镇可依托现有资源以及产业基础,发展以汽车配件为主的制造业,并延长产业链条;二是依托交通优势,发展现代物流业;三是依托现有产业品牌,打造具有国内国际影响力的品牌。
(2)通过土地流转大力推进特色现代农业发展
小城镇将部分农户手中的土地集中出租给农业企业,在确保粮食安全的前提下,加快发展果蔬、渔业、畜牧业等特色农业,推进传统农业向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转变。如在桃村镇大力发展以大樱桃、无公害苹果、香椿种植以及特色畜禽养殖为主的城郊型特色农业,使农民既能得到收入,又有就业机会,收入大幅提高。
(3)依托镇驻地设施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
如桃村镇依托现有镇驻地设施,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引导支持大中城市的工商企业到桃村镇区开展产业开发、信息咨询、金融保险、商业连锁物资配送、农产品批发等经营活动,提高服务业在经济结构中的比重(约占总产值的30%左右,其中商贸物流占总产值的20%),促进城镇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具体措施包括:一是加快农用物资交易中心、商贸中心、建材装饰材料市场和百佳国际农产品交易中心的建设、运营和整合步伐;二是利用烟凤疏港公路优势,着力培育五大物流企业,强化引导扶持,使其膨胀规模、滚动发展。
4.5 近期建设规划问题――建立近期建设项目库
以桃村镇总体规划为例,针对近期建设规划实施中出现的若干问题,本轮规划制定了近期建设项目库(图4-4),内容涵盖居住片区项目、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项目、工业和仓储项目、道路与交通设施项目、公用设施项目、绿地与广场设施项目七大类34项。同时,按照规划战略性、空间聚集性、问题导向性、实施带动性原则,确定了各类近期建设项目分别对规模、建设方式、投资估算、投资方式和实施时间,以引领近期建设实施。
5、对小城镇总体规划的建议
(1)实施分类引导的差别化规划方法
在规划方法上,根据各类小城镇在不同区域、不同发展阶段下的发展目标,科学构建发展路径,引导分类规划建设,实施差别化小城镇规划技术模式。改变传统小城镇规划建设管理的“一刀切”模式,综合考虑重点功能区发展、产业发展规划、镇村体系发展布局规划、镇区规划、公用设施及专项规划、城市建设控制标准等因素,从而形成多样化、适应性的城镇格局。
(2)出台编制技术等技术标准
在规划技术上,针对现有国内小城镇总体规划编制方法、方式及技术标准不完善的情况,应尽快出台有关系列补充文件。同时,针对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小城镇总体规划出现的新问题、新矛盾在编制方法和技术标准上给予相应的指导性文件。
(3)实施村庄规划的创新机制
在公众参与上,建议逐步建立镇政府、规划设计单位与民众的沟通桥梁,保证规划编制的现状调研、规划编制、征询意见、方案审议等环节有效衔接。建议实施“四位一体”的公众参与机制,包括问卷调查和民众访谈、规划工作征询、规划公示、民众审议四个环节。通过加强各群体的沟通协调,实现对小城镇总体规划的有效实施和监督。
参考文献
[1]黄淑琳. 总体规划中的城市特色塑造――以烟台、菏泽城市总体规划为例. 理想空间(20).
[2]十二五规划经济建设推进城镇化要解决的三大问题. 城镇化进程研究. 2012(12).
[3]何小娥,殷毅,柳少杰. 论大城市规划区内小城镇总体规划的编制――从规划实施的角度谈起. 城市规划. 2005(10).
[4]郭健. 城乡统筹背景下小城镇总体规划编制方法探析――以河北省唐山市丰南区黄各庄镇为例. 城市规划. 2011(9).
[5]曾德水. 小城镇总体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协调. 山西建筑. 2010(2).
一、引言
伴随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人口和产业不断向城镇聚集,城市人口规模和空间尺度急剧扩张,城市居民出行总量迅速攀升,与此同时,城市机动化也进入快速发展期,小汽车等个体机动交通的迅速发展,城市中心区的交通拥堵日益严重,环境污染和能源消耗压力不断加剧。城市交通系统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因此发展公共交通,实施公交优先政策成为许多大城市交通发展的意向基本战略。
西安作为首批国家“公交都市”示范城市,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研究,并且编制完成了《西安市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工程五年行动方案》。在此基础上,本文通过对西安建设“公交都市”发展对策的研究,以西安国际港务区为例,提出了城市新区公共交通发展对策和建议。
二、公交都市的概念
(一)公交都市的定义
公交都市是国际大都市发展到高级阶段,在交通资源和环境资源约束的背景下,为应对小汽车高速增长和交通拥堵所采取的一项城市战略。一个城市能够称之为公交都市,是它的公共交通服务与城市形态相互配合默契可以有效发挥公交优势[1]。准确地说公交都市代表的是一种城市形态和机动化环境,是公共交通的发展与城市形态的发展相互协调,相互支撑,相互促进的,能有效替代小汽车出行的交通方式。
(二)公交都市的特点
1.高比例的公交出行,通勤出行公交分担率一般能达60%以上;
2.紧凑的城市结构,使70%的人口居住和就业集聚在公交走廊两侧;
3.多元化的公交模式,形成“轨道交通为骨架、常规公交为网络、慢行交通为延伸”的一体化都市公交体系;
4.高效便捷的换乘系统,实现地下和地面交通、大容量和中低运量交通、机动化和非机动化交通的有机结合和有效衔接;
5.全方位的保障措施,从多方面保障公交优先发展[2]。
三、《西安市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工程五年行动方案》解读
1.规划策略
树立“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城市理念,建立以轨道交通为骨架、地面公交为网络、慢行交通为补充的一体化公共交通体系,改善公交服务,引导城市发展,吸引市民使用公共交通出行,实现城市发展与城市交通的良性互动。
2.建设目标
到2017年,公共交通机动化出行分担率达到60%,公共交通出行分担率(不含步行)达到50%,公共气电车线路网比率达到60%,公共交通站点500米覆盖率达到90%。
四、对推动西安“公交都市”建设的发展对策(策略)研究
(一)科学推动城市与交通的一体化规划
公交都市是指城市的公共交通服务与城市形态相互配合默契,可以有效发挥公交优势,是需要一种紧凑有序、集约的土地利用,公交走廊、枢纽和城市形态结构相互契合,相互支撑[3]。因此在城市规划各个层面规划的编制中,要体现公交优先和构建公交都市的要求。要做到使土地的利用方式和城市公共交通形成良好的衔接,强调以公共交通引导城市紧凑集约发展,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对于目前西安市的高强度土地开发而言,需有高承载力的公交通道及道路网与之匹配。
(二)合理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整合公交资源,完善财政补贴机制,构建多层次公交网络,加快公交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高公交服务质量。包括推进公交场站(换乘枢纽)建设、加强公交停保场和公交首末站建设、大力发展轨道交通、加快公交专用道和慢行系统建设、推动公交智能化建设、推广“绿色公交”车辆、提高公交运营质量和服务品质等。
(三)完善法制法规,加强公共交通体制改革
1.深化公交运营机制改革。
2.提高公交企业自我发展能力。进一步加强对公交企业的扶持力度,通过给予企业多种经营方式的办法以实现公交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3.探索公交行业监管模式。建立实施公共交通服务质量考核制度,由政府制定明确的公共交通服务考核内容和方法,对企业所提供的公共交通服务质量进行监督和考核,并将服务质量考核结果作为市场准入、企业绩效考核、政府补贴发放的重要依据。
五、西安国际港务区公共交通发展对策和行动方案
1.推进公共交通导向型开发模式(即TOD模式)
城市的发展形态在很大程度上受该城市当时占主导地位的交通工具的影响。对于城市新区来说,城市形态和交通体系均处于待开发的状态,一方面,要通过城际铁路、轨道交通和快速公交来推动“长线客运、快速融城”,弥补新增城区或城市近郊边缘化的区位劣势;另一方面,集约型、大容量公交与节约型、可持续用地发展模式紧密结合。以城市公共交通枢纽场站或站点为中心,以合理步行距离为半径,规划建设集办公、商业、文化、教育、居住等一体化的生活集中区,突出“公交优先、集约用地”理念。
2.开通社区巴士来解决区域微循环交通问题
城市新区距离城市中心较远,公共交通发展滞后,并且在城市新区的居住区往往形成大社区的特点,出行难、进城难是城市新区居民主要难题。因此,可以通过开通社区巴士以及微循环交通的方式来解决出行问题,实现社区与主要公共交通枢纽的便捷联系。
3.建设公共停车场、公共自行车的公交末端接驳“P+R”出行功能
提高公交出行的“门到门”直达水平,尽可能降低出行过程中的换乘成本,是增加城市公交吸引力、提高公交出行分担率的关键。一方面对于市区的轨道公交枢纽,应建设换乘公共停车场,引导市民通过停车换乘方式进入中心城区,减少中心城区的交通流量。另一方面建设公共自行车停车换乘系统,适用于不同公交线路换乘的短距离中转衔接。能够有效的提高公共交通的服务水平和分担率,彻底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便民出行。
4.发展中运量新公交。
合理搭配主干线路与末端交通线路。在城市主要的客运走廊上布设城市轨道交通或是BRT线路,承担沿线中长距离出行的交通需求。
5.客货分流,建设货运专用通道提升城市形象
在大力发展商贸物流业的同时,需注重城市品质与形象提升。在产城融合发展的同时,严格产业区域化管理,使“产”与“城”相互推动、相互依存。区域范围内合理设置货运车辆专用通道,加强交通管制,在产城大发展的基础上,实现客货分流,使各种交通方式有序运行,提升新区形象,打造西安市的东部新城。
结语
本文通过对“公交都市”相关内容研究,在西安市“公交都市”规划解读基础上,以西安国际港务区为例,定性的研究了城市新区公共交通系统的发展策略,提出了适应新城发展的公共交通策略。
参考文献
1 小洲村概况
小洲村,位于广州市海珠区的东南隅,南临广州大学城、生物岛,四面被河涌包围,形似小岛,古称“瀛洲”。 村东、西、北三面皆有快速路穿过。2000年,小洲村作为“目前为止广州市城区内发现的最具岭南水乡特色的古村寨”被列为广州市首批16片历史文化保护区之一。 到过此地考察的地理、人文、环保等方面的专家普遍称赞――“北有周庄,南有瀛洲” 。
2 小洲村现状
2.1 小洲村建筑现状
小洲村的整体建筑风格保持了历史文化村落的特色,村内历史建筑体现了珠江三角洲地区建筑风格和样式,主要特点为:小面宽,大进深;空间高敞,通透;墙体薄,屋面薄。
(1)公共建筑:保护区内的公共建筑大多遭受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对此村民对部分公共建筑做了相应的修缮,而结果却多有不同。对于区内最主要的公建
简氏宗祠的修建情况较好,基本保留了原有建筑的特色,恰当的修缮和保护,使其重获生机。
(2)民居建筑:民居的居住环境普遍较差。其中传统的岭南民居,如蚝壳屋,因部分村民有意识地保存历史元素,使其得以保留。但由于经济等因素的趋势,仍有部分老民居受到破坏,甚至是拆毁。
2.2 小洲村现有肌理及道路现状
小洲村是典型的梳式布局和网形水乡的结合体,路网走向随水而布,基本垂直于河涌。笔者现场勘察发现,小洲村内靠近的沿河旅游线路的街巷,大多做了较好的保护,整修过的街巷虽然仅靠青砖贴面覆盖原有破败墙面,与原有特色有所出入,但其保持了原有的尺度和高宽比,在空间感受上与历史做了呼应。值得注意的是,政府缺乏有力的控制手段外加居民保护意识薄弱,小洲村的违章建筑如雨后春笋,民居的整体保护情况不容乐观。
2.3 小洲村业态现状
规划对于小洲村的产业结构描述为:第二产业为主导;商业服务业发展较快;生态农业初具规模。而现实状况则是另一番景象:小洲村附近的艺术培训机构开业比较多,但内容单一,缺乏统一管理,各画室自成体系,室外环境较差。商业设施,如书吧、咖啡店等,较为零散,不成规模,门面冷清。日常服务设施,如菜市场、杂货铺,缺乏统一的管理,商铺整体面貌脏乱差,影响村容。此外,果林园、烧烤场、生态公园作为小洲村的特色旅游产业,由于小洲村的土地严禁用于工业开发,使其经济发展长期落后于广州其它城中村,无法满足村民的经济收益期望。
3 对小洲村原有规划和现状对比的小结
(1)政府层面存在的问题
政府相关部门在对于小洲村的管理和控制方面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相关部门有法不依,执法不严。
(2)村民层面存在的问题
小洲村的当地村民在小洲村规划难落实的问题上有着很大的责任,主要处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自身的保护意识淡薄,对于保护区内的具有历史价值的建筑未能做到切实的保护:二是对于政府的相关规划条例不了解也不关心,没有规划建设的意识;三是对于当前利益的诉求,出于 “小市民”的心理,竞相违建。
(3)小洲村普遍违法用地现象与规划合法性的冲突
小洲村内村民建房无序,新增分户也一直积压,历史遗留问题复杂。利益集团固化,农村违法用地存在极强的根植性,难以改变现状。强行拆建是小洲村规划编制、实施的另一难点,由于违法数量众多,要兼顾社会稳定,因此农村违法建设往往“法不责众”,这也造成“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的不良结果。
4 改善小洲村规划“难落实”问题的探究
4.1 处理好短期利益与长期利益的关系
小洲村内的村民的生活现状水平大多低于广州市的平均水平。虽然村民手中持有土地,但却渴望将其尽可能转变成实际的经济利益。村民大多希望实现短期经济利益的最大化。而从长远的角度来看,短期利益与长期利益往往是相悖的。即使村民通过某些措施获得了部分收益,但从长期的角度来看,却不经济。村民对于经济利益的诉求无可厚非,所以要使规划实施得到村民的配合,必须让村民在短期利益与长期利益中做出理性选择,保证村民利益的同时,更应该让村民拥有可持续的收益。
4.2 “土地入股”形式
土地属于村集体所有的,村集体和村民的态度与意见对规划结果起决定性作用。土地是大多数村民唯一的不动产,土地入股作为土地经营的一种新趋势,对村民财产性收入影响巨大。土地入股实现了土地所有权、使用权、经营权的“三权分离”,推动农村土地市场的培育,使土地作为农村重要的生产要素能够进行市场化配置,有力地促进了农村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土地入股制度的产生和发展成为必然。
小洲村作为历史文化名村有着独特的价值,不管是人文历史方面、空间形态方面还是现有的艺术氛围等方面都有着独特的优势。如将这样的优势条件与土地入股后的产业经营相结合是小洲村“土地入股”形式实现成功的关键之一。
5 结语
小洲村历史村落的保护与更新是城市空间扩张过程中无法回避的问题,其实质是经济利益与社会利益、短期利益与长期利益的博弈过程。充分认识历史村落的社会价值,从长远利益出发,以市场经济为基础,以公共政策为手段,从城市与村落的相互关系入手,均衡各方利益,调动各方积极性,才是城乡结合部历史村落保护与更新之正道。
参考文献:
[1] 莫星.古村落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研究――以小洲村为例.硕士论文.2011.06
[2] 孙翔.历史文化保护区规划编制工作探讨――以广州市小洲村为例.规划师,2008.12
[3] 彭佐康,邓宇.基于土地管理视角的村庄规划“落地难”研究. 城乡治理与规划改革――2014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2014.09.13
[5] 樊永强.浅谈农民土地入股的利益保障.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2.30
[6] 冉辉.浅析土地入股对农民财产性收入的影响.科技创业月刊,2010.08.10
[7] 刘渌璐. 广府地区传统村落保护规划编制及其实施研究.博士论文, 2014.09
[8]朱光文.珠江三角洲最后的果林水乡――小洲水乡的外部环境与聚落景观.岭南文史,2005
一、泉州滨海路的规划功能定位及实施意义
该项目位于福建省泉州市,泉州市是福建省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三大中心城市之一,在实现国家战略和福建省社会经济发展目标上具有重要作用。2009年国务院颁布的《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支持泉州设立台商投资区,将泉州台商投资区纳入国家战略层面。2011年出台的《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规划》将泉州市作为海峡西岸经济区的龙头城市之一,提出统筹环泉州湾产业、港口、城市发展,拓展城市规模,增强城市的集聚辐射、综合服务功能等要求。
滨海路(后渚大桥东桥头―崇武)正处于泉州市台商投资区的海岸带上,现状贯穿有湿地生态保护区、沙滩浴场区以及崇武古城区。沿线包含有惠女文化、侨乡文化、传统民俗文化、海丝文化、妈祖文化、伊斯兰教文化、闽南文化等多种文化。滨海路的规划功能定位为:基于泉州海岸带资源优势,具有鲜明泉州特色的城市标志性休闲旅游景观大道,是泉州国际旅游度假海岸的重要城市资产和标志性吸引点之一、是未来连接和服务泉州滨海主要旅游景点、聚焦和发展本海岸带旅游文化的主要纽带和载体。该道路将提升为一条生活型、慢行为主(限速每小时40公里)、标志性城市景观主干道。其主要作用为展示海岸特色,组织海岸交通,打造经典游线,拉动旅游发展。
二、泉州滨海路规划、设计要点介绍
(1)CA规划解读
泉州市当地政府曾委托美国CA规划设计师事务所做了《崇武至秀涂滨海区域生态保护和景观旅游规划》。在CA规划中,滨海路(后渚大桥东桥头―崇武)发展的总体理念为:
①生态理念――人工与自然共生:最大限度地保护与完善滨海路(后渚大桥东桥头―崇武)海岸带沿岸现状岛礁资源与景观资源,尽可能不破坏动植物原有的生态栖息地,突出其自然生态优势,进行空间环境的再创造。使人工与自然空间布局相辅相成,有机共生。
②文化理念――现代与传统的融合:以现代化的科技和手段拯救,保护地域传统和文化底蕴.创新文化内涵。
③人本理念――功能与需求统一:利用当地独特的湿地,沙丘,海洋资源,塑造人们亲近自然,了解自然,以至思考自身的空间与场所。
④特色理念――特色与标识彰显:结合沿岸特有的景观特质,充分发掘风景资源与人文景观资源,突出特色性与标志性的展现,给人以过目不忘的感受。
此次规划设计就是基于此,对滨海路的道路景观规划方案做进一步的深化设计。
三、泉州滨海路景观规划设计
1、规划设计理念
对于泉州滨海路的特殊性,其景观设计上已不能仅仅的局限于道路景观的简单范畴,而应该在满通功能的同时,处理好道路与地理环境、人文文化、商业运营、自然海景、社会审美之间的关系,使泉州滨海道路景观成为城市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我们在统筹考虑周边环境的前提下以 “五型景观路,绚丽泉州湾” 作为景观规划的设计理念,即:将泉州滨海路景观规划成为一个高标准五型景观――艺术型、人文型、风情型、生态型、健康型,富具文化内涵、集自然生态、运动休闲、观光度假为一体的滨海旅游带。
2、设计方案介绍
在美国CA所做的《崇武至秀涂滨海区域生态保护和景观旅游规划》方案中,对滨海路全线区域的功能定位及人文资源的保护做了系统性的分析。为此,我们立足于这基础上结合现状区域环境以“游客”为中心,以经济、环境及社会效益相统一为基准点,提出了多样性、公共性及局部区域立体化等景观设计原则,分区域进行设计。
2.1 道路线形
我们在景观规划设计上就与道路规划设计同步进行,在道路布线选形的同时就从景观建设和技术性双方面角度来统一考虑道路选线的定形。
因此,在符合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下,在满足环保、道路功能的前提下充分考虑景观的需要。道路与自然岸线相结合、相协调,临海看海,最大限度保护沙滩、及自然岸线的同时,使自然海景得以更佳的方式向外人体现。为此设计中不占有现状自然沙滩,利用沙滩的同时应兼具考虑护岸、防浪堤的建设上遵循海岸演变规律,与沙滩的保护开发相结合。
由于滨海路的定位为旅游观光性质的,道路平面线形设计上可打破规则平直的直线型。以自然、流畅的曲线性布置,以扩大道路中或边分带的尺度,并将交通的停车、公交站等服务功能弱化布置在其中。这点在我们的白沙湾试验段设计中充分体现(图4)
2.2绿化景观
绿化是滨海路景观设计上不可缺少的元素之一。它不仅可以美化、软化道路的生硬感。同时起到引导交通组织的功能,为游客提供舒适的行驶环境。是对外展示滨海路景观建设成功与否的标准。
(1)适地适树,选址乡土树种。既体现区域特色,又兼具功能需求。
(2)树种选择上以抗风性强的耐盐碱的乡土植物作为骨架树种适当搭配高杆棕榈科植物为主。
(3)植物配置上,注重空间疏密、高矮层次的变化。花相、色叶、常绿植物的搭配,以体现四季有花、四季常绿的景观效果,满足游客遮阴需求及观景效果。
(4)整合梳理现状沙滩及岸线原有的植被,保留现状长势较好或已形成的良好效果的植被区域。适当散落的增加种植一些适合海边环境生长的黄槿、马鞍藤、月见花等植物,以丰富沙滩的景观效果。
(5)强化道路的引导性,兼具考虑道路景观整体风格的连续性。同时以大面积的植物片植景观来满足行驶中的景观效果。(图5)
2.3 海岸边界线景观设计
滨海路的海岸边界线景观主要指海洋与道路之间区域的过渡景观空间。我们根据沿线不同区域在功能及防浪等级各异的情况下,设计了不同的边坡、护岸、挡墙的防浪堤形式。使其在防洪、防浪功能的前提下保证道路行驶的安全及景观场地的亲水性。
(1)保持原有岸线的基础上,对防浪墙做立面上的景观改造,在堤坝底部根据现状的情况考虑不同的处理措施。在安全允许的区域适当的考虑创建亲水空间,为游客营造与大海亲近接触的岸线空间。
(2)海岸线距离道路较远的区域。我们考虑采用绿化边坡处理与沙滩之间的衔接地带,以绿色植被固坡,通过乔灌木草皮之间的搭配,形成自然、生态的软质边坡。若沙滩与道路间的高差较大,距离较短的区域,我们建议采用半硬化的边坡护岸。即绿化处理位以上的防浪堤立面。
(3)对于道路直接与海面相接的。需用人工化的工程防护措施,才能满足安全防浪等级需求,建议以消浪块、条石丁砌、直立式弧形护岸、直立式挡墙为主。
(4)对于局部港湾式的沙滩区域且可开发沙滩浴场的区段可建设台阶式的护岸形式,以便游客进出沙滩。(图6、7)
2.5 景观分区设计
滨海旅游路景观就犹如篇流动的乐章,其应该具有整体性、流畅性,又兼具着丰富的、多主题的、多功能性、多层次的景观内涵。景观规划中根据沿线的区域现状,人文条件对景观的功能区域进行划分,并赋予其主题和功能。(图8)
(1)湿地生态区(后渚大桥东桥头――秀纬三路)
该段长约3.7公里,现状周边为滩涂湿地,规划定位为泉州湾河口湿地保护区。景观设计充分结合现有滩涂,打造湿地生态景观路,利用滩涂湿地打造生态特色慢行道。绿化以“水岸叠绿”为主题,以恢复生态系统、吸引鸟类栖息,打造自然生态为目标,植物选择以树形挺拔的小叶榄仁为基调,以常绿、色叶乔木、地被灌木及红树林植物“高、中、低”群落搭配,层层相互叠加,形成独具特色的“水岸叠绿”的绿化景观效果。(图9)
(2)时尚都市休闲区(秀纬三路――绕城高速)
该段长约3.1公里,现状周边以村庄和鱼塘为主。规划为CBD泉州中央商务区。景观设计重在突出CBD核心区形象,打造都市一流的城市阳台,以多彩绚丽的植物景观,烘托CBD繁盛景象。景观设计采用自然与人工相结合的手法,在轴线端部的城市广场上设置标志性的观景眺台,沿岸曲线式慢性步道的绿化、小品、铺地等的设计都着意于打造时尚、休闲、都市化的景观空间。(图10)
(3)康乐运动体验区(绕城高速――张经3路)
该段长约8公里,现状周边以村庄为主,周边规划有西山体育公园、大坠岛旅游风景区等。以规划的西山体育公园为依托,打造充满活力,健康绿韵的道路环境。景观设计以植物营造、突出健身林荫大道的氛围,采用榕属类植物为基调树种,突出“乡土榕荫”的绿化主题空间。
(4)活力阳光沙滩区――白沙湾试验段(张经3路――张经12路)
该区段长约3.5公里,周边规划有蓝色经济区、月亮湖旅游核心区、海洋文化主题公园。该区段现状海岸除自然沙滩外,东面海岸以自然海礁石为主。自然风貌优越,视线通透,效果佳,可为游客提供海滨特色娱乐、观光活动的天然场所。景观设计上提炼滨海景观路、游艇码头、阳光沙滩这三大元素,打造海西唯一的沙滩活力岸线,打开泉州旅游又一新门户。设计上为完全保留现状的天然沙滩,将道路北移50-100米,留出景观过渡带,采用“海浪”柔和曲线元素作为设计构成,使沙滩、绿地、道路、建筑等不同的环境区域在空间上的相互渗透,相互联系,形成一体化概念。(图11)
3、滨海路景观设计的亮点
滨海路旅游景观带将是泉州城市景观特色的展现地,为市民和游客提供游览休息、海面活动的场所。我们将自然景观要素与人文景观要素进行了组织与塑造,通过与泉州现状旅游环境的结合开发,营造出具有时代感和地方文化特色的滨海旅游空间。泉州滨海路景观不仅会是城市功能需求的直接反映,还将是城市生态结构和人文结构的深层次综合体现,它将不仅是一个人工形式的美,还是自然生态系统和功能良性循环的美,是建立在人与自然相互协调发展之上的文化意蕴的美。
四、结语
城市滨海区已成为当前城市规划及城市开发中的关键区域,而滨海路景观带作为滨海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社会、文化、景观、生态等多种功能和作用。本文以泉州市滨海路景观规划设计为例,提出景观规划设计原则和方法,以探求城市滨海路景观带建设的最有效途径,提高滨海城市的形象及滨海路道路和景观质量的可持续发展。
五、参考文献
[1] 李娜. 大连星海湾与黑石礁滨海路地区规划问题研究[D]. 大连理工大学,2009(6).
前言
景观生态学(Landscape Ecology)是一门新兴的、正在深入开拓和迅速发展的学科,也是现代生态学中内容最丰富、发展最快、影响最广泛的学科之一。它是来源于地理学中的景观学和生物学中生态学的交叉,把地理学对地理空间相互作用的横向研究和生态学对生态系统机能相互作用的纵向研究结合为一体,是研究和改善空间格局、生态和社会经济过程相互关系的整合叉学科(傅伯杰等,2001)。在过去的20年来, 景观生态在理论、方法论和应用上都得到极大的丰富和多样化。在我国城市规划、景观设计、地理科学、农林等相关专业都相继开设了景观生态学课程。然而,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如何针对其学科自身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特点,开展教学方式和内容的创新探索,让学生切实理解其抽象的理论体系,掌握景观生态规划实践的技术方法,是景观生态学教学研究中的热点和难点。
本文结合笔者两年教学过程中的实践体会,面向其学科自身研究热点和需求,探讨适应新时期景观生态学发展的研究型教学创新模式。
1.景观生态学新世纪研究热点
2001和2003 年,来自全球十几位著名世界景观生态学家应邀围绕着景观生态学新世纪研究热点,相继召开了题为“21 世纪景观生态学十大论题”的国际景观生态学大会。面对新的问题和新的挑战,景观生态学新世纪研究热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异质景观中的能量、物质和生物流过程;土地利用和覆盖变化的起因、过程和效应;非线性科学和复杂性科学在景观生态学中的应用;尺度推绎;景观生态学方法论的创新;将景观指数与生态过程相结合, 并发展能反映生态和社会经济过程的综合景观指数;把人类和人类活动整合到景观生态学中;景观格局的优化;景观水平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可持续性发展;景观数据的获得和准确度评价(Wu and Hobbs,2002)。
由此可见,新世纪景观生态学的发展趋势表现为:突出理论体系的交叉性和前沿性,注重景观结构和过程的关系理解,景观格局的优化以及景观结构中人文过程的关注;强调研究方法和技术的创新,对数学模型和复杂性科学研究方法的需求提升;注重实践和应用,关注大尺度景观生态规划实践。因此,传统的偏重单纯知识讲授的“输灌型”教学模式很难适应景观生态学的教学需求,应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突出教学行为中的主动性、科研型、互动性和实践性。
2.景观生态学研究型教学模式和对策
景观生态学研究型教学模式是相对于以单向性知识传授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提出的,是指教师以景观生态学学科热点为导向,以景观生态学理论框架体系为基础,以学生为主体,通过专题研究和研讨、案例分析、景观生态规划课程设计等多种教学环节,引导学生创造性地运用知识和能力,自主地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在研讨中积累知识、培养能力和锻炼思维的新型教学模式。景观生态学研究型教学模式构建需要从教学内容、教学主体以及教学方法多个方面提出相应的对策和转变:
1)共性知识体系嫁接个性专业需求
景观生态学的课程知识体系的构建既要立足于课程自身的特点,又要着眼于各个专业发展的需求。共性知识体系是指注重教学内容的整体性与基础性,构建以景观结构、功能、动态和规划为核心内容的知识体系框架。个性专业需求则强调突出专业特点,具体的教学内容设计应该根据不同专业的需求做出调整,注重景观生态学教学在整个专业培养中的定位,以及和其他相关课程之间的关系和衔接。
2)启发式和互动式教学主体的转变
传统的填鸭式教学以老师为教学主体,是一种“你讲我听”的灌输型教学模式。对于景观生态学这门相对抽象的理论性学科很难在教学中调动广大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研究型教学以学生为主体,强调教学过程中的启发式教学和师生互动,提倡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鼓励学生发现问题和表达观点,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强调一种主动探究式的教学方法。
3)研究专题和实践教学方法的创新
研究专题教学方法创新突出景观生态学科的前沿性,针对理论知识框架体系下的核心和热点命题,将学科最前沿的研究命题和研究成果展现给学生,一方面激发学生对学科的兴趣和趋势的把握,为以后的科研打下基础;另一方面,通过专题讨论的形式,打破理论学习的单一观点,让学生培养自己学术观点。
实践教学方法创新是为了增强景观生态学的应用型,强调景观生态规划和社会服务需求的结合,在实践教学环节中激发学生智力潜能、创新意识和团队意识,培养学生对理论知识、方法的融会贯通和实际应用能力。
3.研究型多元化教学方式设计
景观生态学的教学内容可以分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大部分。研究型教学方式将多媒体讲授教学、研究案例分析、研究专题研讨以及景观生态规划课程设计等多种教学方法融合创新,综合应用,具体内容为:
1)多媒体讲授教学:以课本为载体,系统讲授景观生态学概述、理论、景观结构、功能和动态、景观生态规划概述等方面的基础知识体系,注重知识体系框架的建设和核心概念的讲授。
2)研究和规划案例分析:理论部分,以景观生态学领域的科研前沿和热点为对象,结合教师自身科研课题方向或其他科研项目素材,选取1-2个研究命题,讲授相关研究案例和论文,树立学生景观生态学的科研意识,通过科研问题的探讨来理解景观生态学中的核心理论;实践教学部分,以景观生态规划的实际案例为载体,通过案例的解读和相关视频资料,让学生在实际方案中总结景观生态规划的方法和内容,加深对规划理论、方法和技术的理解。
3)研究专题研讨:提前布置相关研究综述类的课堂作业,要求学生通过文献资料查阅的方式,总结和归纳相关教学知识点。在课堂教学环节中安排4个学时左右,让学生汇报研究综述并展开课堂专题讨论。该教学形式可以一方面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另一方面鼓励学生形成自己对相关理论点的理解和认识。
4)景观生态规划课程设计:在系统介绍景观生态学理论和规划概述基础上,以小组为单位,提供给学生实际的景观生态评价和规划命题,并提供相关基础资料,整个课程设计分为选题和项目建议书编制、规划报告编制、小组项目答辩三个阶段,整个过程教师将提供资料和技术支持以及全程的项目辅导。该教学形式一方面将营造实际的规划情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项目创新,另一方面培养学生在项目中资料分析、团队协作以及汇报答辩等综合素质。
4.研究型教学重点内容设计
目前,景观生态学已经成为国内多所高等院校生态学、地理学、林学、园林及城市规划设计、水土保持、环境科学、资源和土地开发利用等相关本科专业或研究生教育的必修或选修课程。基于目前国内外景观生态学的相关著作,结合景观生态学新世纪研究热点,综合考虑不同教学对象的专业背景,以地理科学专业为例,景观生态学教学内容主体包括绪论、景观生态学理论、景观结构与空间格局、景观生态功能、景观动态、景观生态评价和规划概述以及景观生态规划实践等七个部分(邬建国,2007;郭晋平和周志翔,2007)。
1)绪论
绪论部分的教学旨在让学生系统了解景观生态学科概况、理论体系框架并对景观生态设计和规划形成感性的认识,激发学生对该学科的兴趣。教学内容包括景观生态学基本概念体系,景观生态学的研究对象、内容和方法,景观生态学不同学派特点以及景观生态学的发展进程和研究趋势。教学形式包括多媒体讲授、研究和规划案例分析以及研究专题研讨。其中,针对景观生态学的研究对象、方法、趋势等内容,将以研究专题研讨的方式,通过对近20年的景观生态学的科研论文题目和摘要的专题研讨,让学生自己总结和归纳相关知识点。而对于景观生态规划部分,教师将通过多媒体和视频教学形式,展现实际的规划案例,让学生切身感受实际规划工作的内容,并发现景观规划和景观生态规划的区别和联系。
2)景观生态学理论框架
景观生态学理论框架的教学旨在让学生从地理学和生态学的双重视角了解景观生态学理论体系的发展脉络;重点掌握理论框架中等级理论、岛屿生物地理学、复合种群理论、景观连接度与渗透理论等共性理论。教学形式以多媒体讲授为主,在教学过程中突出理论和景观生态学问题的结合,如岛屿生物地理学和自然保护区规划之间的关系,让学生把握理论的实际应用切入点。
3)景观结构与空间格局
景观结构与空间格局是揭示景观生态过程和优化景观功能的基础。该部分教学旨在让学生掌握景观“斑块-廊道—基质”的基本结构模型;斑块的起源、分类、面积和形状生态学意义;廊道起源、廊道结构特征、廊道分类;基质的判定、孔隙度和边界形状;网络结构要素、分类和特征。在此基础上,介绍景观格局分析方法,突出景观指数相关研究方法以及相应的技术流程和工具。教学形式以多媒体讲授和研究专题研讨相结合,对于景观格局分析方法的教学,以景观格局分析专题研究为主,选取某一类景观类型(如城市绿地景观),让学生自己选取相关景观指数,开展实际景观格局的评价,注重景观指数生态学意义的理解以及格局研究方法和技术的掌握,如景观格局分析软件FRAGSTATS的应用等。
4)景观生态流与景观功能
景观生态流与景观功能的教学旨在让学生掌握景观过程、景观生态流以及景观功能等基本概念及区别;景观过程的基本动力和媒介物、景观生态流的基本形式和运动格局;分析景观结构对景观生态流、景观要素间相互作用的影响机制和生态效应;认识景观生产、生态、美学和文化等多维度的功能;掌握景观生态功能和生态服务价值评价的方法和技术工具。教学形式以多媒体讲授和研究案例分析相结合,案例分析可选取国内外城市森林景观生态功能和价值评价的典型案例,让学生了解景观生态功能评价的视角、方法和技术(如CITYGREEN,I-tree等)。
5)景观动态
景观动态的教学旨在让学生掌握景观稳定性的概念和影响因素,景观变化的特点和判定,干扰和景观变化的关系;景观变化的驱动因子以及变化的生态效应;了解景观变化的动态模拟方法。教学形式以多媒体讲授和研究案例分析相结合,案例分析将突出景观格局变化的动态模拟,分别介绍马尔可夫转移矩阵和SLUETH元胞自动机模型在城市景观变化模拟中的应用。
6)景观生态规划概述
景观生态规划概述的教学以实践应用为导向,系统介绍景观生态规划的发展历程、主要流程和内容、相关技术方法等。教学形式以多媒体讲授和研究案例分析相结合,在讲授基本概念的基础上,通过2-3个典型景观生态规划案例,让学生体会景观规划和景观生态规划的区别和联系,总结景观生态规划解决的问题以及相应的方法和技术特点。
7)景观生态规划实践
景观生态规划实践的教学既是景观生态学实践教学的主体,也是前期理论和方法知识点的综合应用,该部分将以景观生态规划课程设计为主要教学形式,通过选取城市景观、郊区景观、城市绿地系统、自然保护区、流域和湖泊、森林公园、典型生态脆弱区等景观生态评价和规划命题,以小组的形式开展课程设计,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查询资料、创新设计、文本编制等综合能力,注重景观生态学的理论、方法和技术在整个课程设计的运用。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将提供相关命题的背景资料和相关素材,并从命题选择、方案指导、技术支撑等方面提供全过程的支持和解答。
5.结语
综上所述,景观生态学已经成为21世纪应用生态学领域发展最快、影响最广泛的学科之一,其学科的前沿性和应用性一方面使得这么课程充满了活力和吸引力;另一方面,无论是对于教师还是学生来说,其教学过程也充满了挑战。研究型教学模式为探讨为该课程的教学提供了一个初步的创新思路,然而对于该学科的教师来说,如何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灵活应用多元的教学方式,切实把握和讲授相关教学内容,不仅要具有扎实的景观生态学基础理论知识外,还应不断加强该学科研究前沿的学习,并持续完善自身在景观生态规划和设计领域的实践经验,在实际教学和科研过程中,不断总结创新,实现景观生态学科研、教学和社会服务的互动。
参考文献
[1]傅伯杰,等.景观生态学原理及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