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课堂小组建设范文

时间:2023-05-31 08:35:57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高效课堂小组建设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高效课堂小组建设

篇1

本班实行6人小组制,按照教研处文件精神,实行“2好2中2学困”原则,组内设1名小组长,负责组内大小事务,组长由本组6名同学投票选出,选出组长后定出组名,并详细商讨组内分工和每天组内相关事宜。

(1)班级内设班长1名,负责班级内学习事宜,记录每天各科老师表扬的小组加分,每组每周初始分0分,每节课每位带课教师课程结束后作出点评,对本节课表现最为优异的小组进行奖励,并交由班长加1分,学习加分设上限为10分,班长每天负责处理好此项加分。

(2)班级设纪检副班长1名,负责班级内纪律事宜,记录每天中午和下午的自习、课外活动、第三节晚自习的班级纪律,对违反班级各项纪律的学生一次扣除组内1分,可以累积,纪律初始分10分,扣完为止。对于扣分超过3分的,每周班主任谈话处理,超过5分的联系家长共同配合处理。

(3)班级设卫生副班长1名,负责班级内卫生事宜,记录每天早中晚教室内所有的卫生情况,对不打扫卫生或未能打扫干净的,予以通报,扣除值日生所在小组1分,并责令处理干净。同时,负责督查每小组桌下四块方砖内卫生,有垃圾扣除该小组1分,卫生初始分10分,扣完为止。

(4)每周一总评,三项相加,总分最高的两组设为名组,评定后6人照相并将照片贴于评定栏里的名组墙,待期末总结后取下照片奖励给所在小组。名组每周班费奖励10元交由组长,视组内加减分和组内贡献予以分配。总分三至五名设为优胜组,优胜组每周班费奖励6元,交由组长视组内加减分和组内贡献予以分配。总分最后两组设为提高组,组内罚款6元,并将有扣分的小组组员每人扣1分罚款1元,交由班长记录并收缴。每周最低分小组,责令组内反省交出总结材料。三项相加高于10分,每高于1分,组内在班级智慧树上填上一片叶子,十片树叶结出一枚“智慧果”,全组由班长负责给每人奖赏一个红苹果,价格不高,但是是对小组活动的最高评价。

(5)每周一班会课前20分钟交由组内开会,开展自我批评和批评,对上周内各个方面轮流作出点评,尤其是扣分的小组内对扣分组员开展组内小组批评。若组员一再犯错,小组可展开小组投票会,对小组内一再犯错仍不改拖累小组的组员予以“警告”出组,本小组定为5人制,警告出组的组员接受班主任谈话,联系家长予以处理,视情况给予班级警告处分,并在班级后门单独设反省组,视表现后再定。但前任小组将永不接纳,永不接纳对组员是一个重度刺激,促使他警戒自己,少犯错误。

(6)月考、期末考试设特别加减分项。月考、期末与上次考试相比,进步一人加1分,退步一人减1分,全进可累计加10分,全退可累计扣8分,加减分由总分内计算。

篇2

分好学习小组,并不等于学生就能合作学习了,要使学习小组合作具有成效,则需要做好小组建设。

一、选两名称职的组长和副组长

组长是教师的小助手,是学生的小老师,由他们来负责全组的合作学习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我从全班精挑细选出12名学生担任每组的组长和副组长,他们学习成绩优秀、责任心强,并且具有服务于同学的三心:信心、爱心和耐心。

二、培训组长

教师不仅要善于发现具备这些能力的学生,而且更要培养他们领导整个小组的能力。因此,我和科任教师要定期集中培训他们,以至于使他们领导的小组既有积极向上的共性,又有自己的个性特点。

三、共讨组名

组名代表着小组每个成员的心声,因此,他们通过上网查阅资料,集思广益、共同商讨,最终为小组取一个积极向上,富有创意、响亮的组名,这样有利于凝聚人心,从而形成小组的奋斗目标和团队合作精神。

四、制作组牌

组牌内容:组名、组内成员、组规、组歌,还可以自己设计组旗和组徽,并且制订小组的共同奋斗目标,有了共同的奋斗目标,大家才有方向,有了方向就有了动力。当然,奋斗目标既有长期的又有短期的,长的可以是一年,短的可以是每一天,甚至于是每一节课。

五、编排序号

篇3

下面就是笔者对班级学习小组组建和学习过程中必须遵循的几个原则的认识:

一、小组成员的个体差异原则

合作学习小组提倡异质分组,也就是小组成员必须有差别,而且从理论上讲,小组成员之间的差别越大越好,这样更有利于组员之间的交流与互补。

学习小组的建设必须注意学生学习成绩好坏的搭配、男女性别的搭配、特长科目的搭配,甚至具体到不同地域、不同经历、不同家庭的搭配。这样构成小组的成员,取长补短,互通有无,经常在学习过程中彼此沟通,分享各种学习资源,共同完成一定的学习任务,容易形成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人际关系,真正体现协作互动、高效学习的意义。

二、小组成员的责任明确原则

学习小组内部缺少分工,职责不清,个别学生会成为组内的“游离分子”。久而久之,学习小组可能形同虚设。这就需要增强学生的“学习共同体”意识,使每一个学生都意识到自己是在一个团体中进行学习,自己是这个团体中的一员,自己的所作所为直接影响着团体整体的价值和意义。

为此,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完善学习小组的内部组织建设。各成员分工协作,相互配合,各有所司,各负其责,便不仅不会有成员在组内“游离”,反而能够增强小组成员的自信心和成就感,这对于个人、小组、班级的发展,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三、小组成员的问题有效原则

小组成员在学习讨论过程中,大家畅所欲言,但往往各持己见,争论不休,迟迟不能达成一致意见,事实上是对时间的浪费。这时候就需要克服自以为是、唯我独尊的不良思想,先把自己的观点搁置起来,注意倾听别人的意见。在此过程中,很可能还会进一步完善自己的观点。当然也可以由组内事先推举一人作为监督学习讨论情况的“权威”,指定他有权制止一些离题的讨论和过分的争吵,并对基本形成统一看法的观点,及时归纳整理,给予总结,以提高学习讨论的效率。

要使小组成员解决问题真正有效高效,还有一点必须注意到:并不是所有的学习任务都适宜于小组讨论合作学习。

这有相反的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问题过于简单,小组合作讨论仅流于形式,纯为变化教法,活跃课堂,看似热热闹闹,实则完全不必;另一种情况是问题过于复杂,不是学生讨论可以解决的,课堂留出时间,学生讨来论去,临了仍是一头雾水,讨论终归白讨论,合作也是白合作。显然,这两种情况都是和我们高效课堂建设的初衷相悖的——耗时不少,而收效甚微,所谓高效,无从谈起。

对于前一种情况,解决办法是让学生各自为战,独力完成,合作讨论的形式不要也罢。这样一来,虽没有合作讨论的形式,但节约了时间,可以解决更多的问题。有限的时间内解决尽可能多的问题,这正是高效课堂的精髓所在。而后一种情况,那就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通过“讲”来达到释疑解惑的目的。高效课堂从来不反对教师的讲解,相反,有时候,教师片刻精讲的作用可能是学生耗时费力的合作讨论所无法企及的,寥寥数语,常常会让学生茅塞顿开,恍然大悟。

四、小组成员的问题集中原则

小组讨论的时间安排要科学。时间过少,问题不能得到充分地探讨;时间过多,挤占了其他环节的时间,以致该讲解的不能讲解,该巩固的不能巩固,预定的教学任务不能完成,那就连传统课堂的容量都达不到,还谈什么高效。

篇4

我所教的班级共有四十名学生,我把他们按成绩平均分成十个小组,每四个人为一小组,每个小组指定一个小组长,其他三人为组员。小组长为这一组的核心,由成绩较好的学生担任,我把他叫做本组的一号学生,其他三名学生依次被分为二号、三号、四号学生,也是按成绩由高到低来分。我又把小组中的四名学生分成两对师徒,平时由师傅负责徒弟的学习。

二、高效课堂小组建设中小组长的作用

高效课堂小组建设中的组长非常重要,他起到桥梁和纽带的作用。每周我要对小组长进行两次单独培训,把一周中的知识的难点、重点我要向小组长交代清楚,让他们先弄懂,做到心中有数,在上课的过程中小组长要发挥核心作用,其他成员都不会的题,最终由小组长帮忙解决。小组长要负责检查本组导学案中预习案的完成情况并汇报给老师,还要负责对本组检测案的批改,更要负责本组学习成绩的提高,责任重大。

三、高效课堂小组建设中的学习方式

在上课的过程中,我主要提问每组中的四号学生,如果他都会了,那么其他同学也不会有很大问题,如果四号同学回答不上来,我会让他的师傅帮忙解决,师徒在互帮互助中养成了合作、探究的良好的学习习惯。有一定难度的题,我会让每个小组进行合作探究,完成后由一名同学负责把小组的合作成果在课堂上进行展示。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内容均来源于本站老师原创或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学习和参考。本站不是任何杂志的官方网站,直投稿件和出版请联系出版社。
友情链接
发表咨询 加急咨询 范文咨询 杂志订阅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