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31 08:35:57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高中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中图分类号:G632.41 文献标识码:C 收稿日期:2015-09-28
1.独立思考和研究的习惯
高中生具备独立思考和研究的习惯,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创造能力、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帮助学生理解和吸收所学的知识,并且做到融会贯通。为了养成独立思考和研究的习惯,一方面,高中生要学会将所学的新知识与以前的旧知识联系在一起,通过对比,总结出它们之间的异同点,使学生的脑海中形成完整的知识框架,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所学知识。另一方面,高中生在独立思考、解题的过程中遇到难题时要及时请教周围的教师和身边的同学,或者通过利用先进的现代化工具查阅资料,以解决问题,或者可以将难题记录下来,在接下来的几日里接着研究、探索,加深对问题的理解。
2.认真读书的习惯
读书可以拓展人的视野,陶冶人的情操,学识渊博的人都具有认真读书的习惯,因此养成认真读书的习惯对于一个人实现自身的人生观、价值观等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读书就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世界,当然可以看得更高更远,以此扩展自己的见识,拓展自己的知识领域。高中生在选择阅读材料时要注重内容的丰富程度以及自己的爱好,选择适合自己阅读的书籍,增加自己的课外知识。在选择好阅读材料后,根据自己的时间,制定严格的阅读目标和计划,以阅读目标为中心开始阅读,有助于吸收阅读材料中的知识,能够得到更好的效益。在阅读的过程中,要注重运用科学的阅读方法,将精读与泛读融汇运用,在读书过程中认真做好的笔记,善于思考,读完阅读材料后,进行整体的回顾、总结,认真撰写读书心得。
3.严格要求自己的习惯
学生严格要求自己,一丝不苟、认真规范地完成学习任务,不仅有助于提高高中生的学习成绩,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和综合能力水平,高中生培养严格要求自己的习惯,要从点滴做起。首先,高中生要做事认真,刻苦学习,对于所学知识要持有一股干劲和韧劲。其次,高中生要制定明确的学习目标和计划,严格要求自己,遵循制定的计划进行学习,一股劲地朝着目标勇往直前,锲而不舍。最后,对于所学的知识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并要及时进行总结,将新知识与旧知识密切联系在一起,帮助增强记忆,大大提高学习效率。
4.善于交流、团队互相学习的习惯
据科学家调查,人类与其他动物的最大区别是人际间的交流能力。小组间的合作学习、相互交流学习,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最终的学习成绩,有助于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培养学生的责任心和不懈努力的精神。作为一个学生,要想让自己的学习成果得到认可,首先要做到将自己独到的观点清晰地表述出来,并使人信服。而团队间的交流、互相学习可以提高学生的表述能力,并不断提高自己对问题的分析解决能力。
二、例谈高中生具备良好学习习惯的好处
2001年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的金牌得主李明,高中毕业后被保送到北京大学。李明在家长和教师的细心教导下,从小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对数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一直刻苦努力学习,独立思考和自学能力很强。从小学五年级起,他就开始学量相关数学课程,参加过全国很多的数学竞赛,而且都获得了很高的名次,这些竞赛使他的学习水平得到很大的提高。在进入高中后,由于以前养成的良好学习习惯,他继续努力奋斗,严格要求自己,对高中数学内容进行深入的研究,记录大量的学习笔记,最后在学习上取得了很大的收获。
三、培养高中生良好学习习惯的途径和方法
1.采取小组讨论、合作的学习方法
小组间的讨论、合作学习为心灵间的沟通提供了一个平台,在小组间进行讨论、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们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能将自己的真实想法大胆、全面地进行表述,并借此抒发自己的情感。从教室的提问到学生间开放式的讨论、合作学习,再到学生无约束地回答问题,加之教师的进一步引导,这些方法既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又营造了融洽、活跃的学习氛围,而且能提升学生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促进学生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小组间的互相合作学习弥补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之处,在学生讨论与交流的过程中,小组中的学生互相带动,以弥补知识、素质等方面的不足,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集思广益,提高学习兴趣,增强学习欲望。
2.加强家校间合作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对素质教育的大力推广,以及国家在课程内容方面的改革的逐步开展,人们在教育观念和思想等方面发生了较大的转变,家校合作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家校合作的方式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例如:定期召开家长会,教师要关注、关心每位同学,一旦发现有学生在情绪、学习成绩等方面发生了变化,立即联系家长,进行交流合作,帮助学生解决困难。平时教师要多与学生家长进行沟通交流。我国许多学校家长会已形成了完善的制度,由班主任主持,全体学生家长和其他任教教师积极参加。家校间合作密切,可以让家长和教师时刻了解学生在情绪、情感等方面的变化,并及时给予帮助和引导,促进高中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3.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和个人魅力
在现实生活中,部分教师因缺少个人魅力,且整体素质较低,教学方法盲目从众,生硬地将参考书上的资料搬到课堂中,为学生营造了枯燥乏味的学习氛围,降低了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效率,不利于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因此,教师提高自身的整体素质和个人魅力尤为重要。首先,在课前,教师要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入研究,熟悉掌握教材的内容,并根据学生在学习中的实际情况制定出有效可行的教学计划,融入自己独到的见解和感悟,并采取有效、新颖的教学方式将知识传授给学生。其次,教师在课堂中要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为学生建立平等、大胆的发言平台,鼓励学生敢于发言、勇于质疑,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课堂参与度。最后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使每名同学都参与课堂活动,将课堂中的乐趣分享给每一位同学。
4.注重基础知识的传授
教师在对学生进行知识传授的过程中,要注重基础知识的传授,将生活实例与教学概念融合在一起,将新的基础知识与旧知识联系在一起,将抽象的知识概念具体形象化,让学生可以理解并掌握,在学生脑海中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图。开拓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习效率。使学生充分认识到知识概念的重要性,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探究学习,使学生对概念有更加深刻的理解,从而牢固掌握并且能够正确运用,为后续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6B-0025-02
一、问题的提出
我们曾作了一个关于“我学习物理的习惯方式方法”的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如下:
第一题:做物理习题时遇到不会的,你一般是怎么处理的?A.先暂时放下有机会再找老师或同学讨论 B.继续做下一题。具体情况见表1(文中表左右边数据柱分别为A和B)。
表1
第二题:习题从基础题做起吗?A.是 B.不是 。具体情况见表2。
表2
第三题:解完一道练习题后,我几乎没有想过有没有其他的解法。A.是 B.不是。具体情况见表3。
表3
第四题:我觉得老师应尽可能讲完辅导书里的每道习题比较好。 A.是 B.不是。具体情况见表4。
表4
第五题:讲物理习题时我喜欢老师把详细答案抄在黑板上。A. 喜欢 B.不喜欢。具体情况见表5。
表5
以上数据表明,超过60%的学生有较好的学习习惯,喜欢与教师、同学交流,超过80%的学生能从基础题出发,但做稍复杂一点的题目时就比较依赖教师,缺乏独立自主合作探究问题的能力,80%的学生在解完一道练习题后,几乎没有想过有没有其他的解法,平时不注意方法的归纳和积累,为解题而解题,没有做到举一反三。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物理学习习惯,是帮助学生克服学习物理困难的前提和基础,下面探讨这方面的教学策略。
二、良好的物理学习习惯的培养策略
(一)基本学习习惯的培养
(1)课前预习。这里要求学生先仔细阅读一遍教材,仔细琢磨新概念新定义。新的教材图文并茂,有较多的插图和注释,很多学生对此忽略掉了。例题也要独立分析并计算过一遍,课后习题也要先独立完成,最后以同步资料练习检测自己。
(2)做必要的笔记。教会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储备和理解情况做笔记,而不是记得越多越好。新教材中有较多的空白处,这些地方最适合做笔记,例如,记下知识要点,记分析问题的思路,包括分析的起点、过程和方法以及注意事项。
(3)课后复习巩固。学习物理必须做一定数目的习题来巩固知识,学生解题过程是对物理知识和规律的理解和应用过程,没有一定量的练习,学生就不能巩固所学知识,也就无所谓的能力提升了。笔者要求学生必须独立做习题,如有不会做的先暂时放下,有时间了再回头探讨当时为什么不能顺利解答,从而发现自身哪些知识存在不足。
(二)实验探究学习习惯的培养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笔者要求学生每探究一个知识点都尽量亲自做实验,观察并自己总结相关的物理规律。教材上要求的演示实验,教师绝不能以黑板实验代替,而是要尽可能创造实验条件,没条件的可通过多媒体动画或课件展示给学生,给学生创造身临其境的氛围。学生分组实验不能因怕浪费时间剥夺学生参与的权利,要大胆放手给学生,学生亲自做实验才会有成就感。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放开心态,绝大多数学生还是喜欢动手实验的。例如,学生在操作“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实验中,笔者会先放手给学生多次反复实验,他们在玩中熟悉了器材的使用,注意事项是什么,怎样合理选择纸带,怎样选取数据误差较小,并以实验小组单元进行探讨,各级汇报实验成果,最后求出小车的加速度,这样,学生从始至终都是通过实验探究知识,教学效果是不言而喻的。又如,卢瑟福α粒子散射实验,课本上只有一个图片,这样的一张图片让学生去理解一个微观的领域是远远不足的,于是笔者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给学生,变动为静,把看不见摸不着的变为看得见的画面,强烈地给学生感观的认识,使他们体会到科学的发展是人们在反复的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物理原来就是一门自然科学,它来自自然界的生产和生活,而服务于生产和生活,所以科学是实事求是的,要脚踏实地地学好物理这个学科。
(三)画图分析学习习惯的培养
物理解题能力的培养必须以练习为载体,学生分析物理习题的过程,就已经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因而物理习题是师生在物理课教学互动中的载体和纽带。物理习题绝大多数都是以文字形式展现给学生的,学生要经过审题理解题意,将物理情景再现,这对学生的物理建模能力有较高的要求,特别是没有配图的题目,学生觉得更抽象更难理解,这时容易弄错物理情景、漏掉隐含条件,正确率很低。对此,笔者要求学生根据题目的物理情景,分析构建相应的物理模型图,把画过程和状态用示意图作为必须步骤来训练学生,同时在示意图的适当位置标出相应条件,这对帮助学生找出相应的规律,列出相应的方程是至关重要的,培养学生画图分析的良好学习习惯就水到渠成了。笔者经常告诫学生,当你解题思路不顺畅的时候,要自我反思,“我画图了吗?画得规范吗?”强调学生解题的规范性。首先教师板书规范,学生自然模仿,这一点是不容置疑的。在板书时做到画图规范、方程书写规范,同时,笔者还制定了“规范解题自评表”来强化训练。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有步骤的训练后,学生形成了良好的画分析图习惯,解题的正确率提高了,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提高了。
(四)自主合作探究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自从南宁市横县第二高级中学开展MS-EEPO互动有效教育模式后,课堂教学要求从小组组合作学习入手(一般以4至6人小组为宜),教会学生如何全神贯注地投入小组合作学习中。小组合作学习没有差生,没有闲人,人人有专长,人人有进步。首先是训练学生的学习方式。学习方式训练课的基本流程包括:明确课堂目标布置任务自主学习学习检测合作学习呈现汇报师生点评教师总结师生填写自评表,可以任意内容为训练的载体,约定、板卡、表达呈现、单元组和团队这五个基本要素训练,二到三个课时就可以完成。接着以高中某个物理知识为素材,进行要素组合课训练,在此要渗透五个基本要素和学习方法的指导,以检测为突破口,从而既完成教学目标,又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良好学习习惯,还能有效地培养学生分析、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大限度地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在EEPO课中,必须狠抓基础,在处理具体物理问题时,笔者一般先让学生提出解决思路,师生互动交流后再提出其他不同的解决方案,接着让学生比较、质疑、反思、讨论、排除,确定最佳方法。在处理例题时,教师可以有意选取不同解法的小组,让学生相互评价,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不迷信教师和教学资料,相信自己,对于问题的处理要敢于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指导学生在完成例题的基础上,改变题设条件自己编题目。这样的课堂学生根本没有时间开小差,更没有上课睡的情况,这样能很好地培养自主合作探究的良好学习习惯。
(五)善于归纳总结的学习习惯的培养
高中物理知识繁多,有必要定时进行整理,建构成有机的物理知识框架和知识网络,让学生在整理中进一步理解和巩固所学知识,并能找出这些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1)课堂小结是必需的,对于刚刚入学的新生,可以先由教师带领进行课堂小结,学生补充完整。学生形成小结的习惯后,笔者每一节课结束时找一个学生代表进行课堂总结,教师进行补充完善,其他同学模仿总结;到了高一第二学期开始,每上一节课结束时要求学生自己归纳知识点,同学之间交互补充完善。
(2)对于一章的总结,高一第一、第二这两章笔者先示范,指导学生自主总结归纳,画出知识脉络图,学生点评;第三章开始每上完一章,要求学生完全独立总结画出知识结构图,作为作业收上来评改;并将优秀成果展示出来,起到以点带面的榜样作用。坚持节节归纳,章章总结,日积月累,就像滚雪球似地对所学的物理知识进行系统归纳总结。
那么,高中阶段要培养学生哪些习惯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预习的习惯
在语文教学中,普遍存在的语文学习中的误区就是学生不知预习是怎么回事,甚至认为预习不是作业可以不做或敷衍对待。作为教师,得教给学生如何预习、怎样预习的正确方法。首先,让学生认真读一遍课文,用铅笔圈、点、勾、画的方法找出文中的生字、多音字、词语及重点语段,并将查出的字、词的含义及自己领悟的重点语段的内涵有个基本轮廓或最大可能地理解。其次,让学生诵读课文,整体感知,理清文章层次,把握文章中心及写法特点。即便有学生在理解与把握上有差错,教师再讲解就容易理解或纠正原先理解与把握上的欠缺所在了,长此以往,慢慢就形成了正确的思维了。再次,查找相关资料,了解时代背景及作者,帮助把握文章主旨,效果很好。
二、查找工具书的习惯
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有句名言:“无论什么人都应该把字典作为终身伴侣,以便随时解决语言文字上的疑难。”它形象地论述了字、词典等工具书在学习乃至人的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字、词典等工具书在语文学习中尤为重要,它有助于提高学生解决语文教学中冷僻字、词的辨析能力。然而,在实际学习中,有些学生往往不注重使用字、词典,把它当作一种摆设,因而字典难以在学生的学习中发挥其作用。
三、良好的听讲习惯
课堂听讲,要求学生专心致志,聚精会神;并做到耳听、目视、心思,、手勤有机并高度紧凑地结合。也就是说要求学生在认真听讲的同时认真领会教师所讲解的内容,用心专一,思想不开小差,并做好笔记;又要求学生认真看书,同时注意教师的每一种表情、每一个动作,以及教师在课堂上的每一种演示。如此,对理解课文关键性语句以及重点内容有较大的帮助作用。
四、良好的独立思考的习惯
孔子云:“学而不思则罔。”意思是只学习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得,可见思之重要。培养学生思考的习惯,就是要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多动脑筋,多思考问题。力求有所发现、有所突破。多思考能将所学知识连点成线,串线为面,合面成体,构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只有思考,所学知识才能巩固,学而不忘;思考又是理解与运用的桥梁;只有思考,所学知识才得以提高、升华与深化,学以才能致用。然而学生实际情况却令人担忧,他们不能或者不能自如地将学思结合,缺乏独立思考能力,一味的唯师、唯书,人云亦云,因而鲜有真知灼见。
五、勇于提问的习惯
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后者仅仅是方法和实验的过程,而提出问题则要找到问题的关键、要害。”“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刘向《问说》),可见问之重要。朱熹也主张在“熟读、精思”的基础上还要“善疑”,他说“读书始读,未知有疑;其次则则渐渐有疑,中则节节是疑,过了一番后,疑渐渐解,以至融会贯通。”在一次与学生的闲聊中,有位学生说:老师,我们有时觉得想问问题但又不知道问什么……。听了学生的话我颇为吃惊。我们都知道,学习中,疑问多是学习深入的标志,疑问少,甚至无疑问,则是学习肤浅的表现。因而越是成绩好的学生越善于提问,能提出“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问题。众所周知,学习过程实际上就是不断提出问题并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
六、读、背文章的习惯
朗读是分析理解的基础,重“读”是有道理的。诵读分默读、有感情地朗读和理解背诵。课堂教学中读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语文教学专家巢宗祺就特别重视诵读,他说:“培养书面语感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诵读,这也是中华民族学语文的优秀传统。”现行的高中语文教材,美文比比皆是,朗朗上口。所以用普通话正确朗读课文成了第一步。课堂上读的方式更是多种多样,课后读读精彩的语段,日积月累,集腋成裘,潜移默化,这些东西就成了学生自己的了。
七、良好的复习习惯
古往今来,很多教育家都很重视知识的巩固。孔子说过:“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认为:复习是学习之母,因此指导学生在学习中养成良好的复习习惯是必要的。在复习中,反对机械的死记硬背,提倡理解记忆,学以致用。教师可以抓住作业和加强基本技能训练两个主要环节,是对已学知识的最好复习。教学中必须重视作业的布置、检查、批改与讲评,发现问题及时纠正,让学生在思考和练习中掌握语文知识和技能技巧。
习惯,是指积久养成的生活和行为方式。巴金说,“孩子成功教育从好习惯培养开始。”作为从事小学基础教育的我来说,对此名言有着非常深刻的理解和感悟。对于小学生而言,从小培养和形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对学生提高学习兴趣,有效接受知识着实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学生学习习惯不良,很重要的一个表现就是不会学习,东一把,西一把,十分忙乱,精力花了,时间也费了,可就是事倍功半,达不到高超的学习境界,收不到理想的学习效果。可以说,养成和形成良好学习习惯,是小学生学好各门功课的根本保证。这,就对我们小学教师提出了一个十分重要的任务。在小学生的这张白纸上,我们能不能画出美好的智慧之图、登山捷径,就需要灵动的技巧和不懈的努力了。我认为,只要我们精心设计流程,科学实施环节,引导状态进入,形成科学惯性,就能使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体讲,要把握好以下一些环节和步骤。
一、课前准备是进入状态的根本基础
做好课前准备是上好课的基本条件。学校实行两分钟预备铃制度要求学生听到铃声后,立即停止户外活动加快步子走进教室;迅速到座位上把学习用品轻放桌子上指定的位置;身子坐端正停止讲话眼睛注视前方静待老师进堂上课。每天由值日生负责检查,任课老师要严格要求,加强训练持之以恒,使学生一上课就能投入学习。
二、认真听课是惜时省力的关键环节
课堂教学是学生增长知识的最基本途径,是通过传授与接受实现的。上课认真听讲,积极思考,才能真正实现接受新知识,提高学习成绩。课堂学习时要求学生做到:专心听讲,不讲废话,不做小动作;听课时积极思考,一边听一边想并适当做些笔记;不懂多问,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回答问题先举手,得到允许后站起来发言,发言时声音响亮;别人发言时要认真仔细地听,虚心学习,取长补短。
三、预习复习是知识消化的催化剂
预习是学生学习的起始环节,课前预习是一种良好的学习方法,也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有效方法之一。要求学生在每次上新课前自觉地进行预习,对要学的知识作一个初步的了解;把学习的难点、重点和不懂的地方记下来,这样在上课时就可以有的放矢地带着问题听课。课后及时复习,记忆清楚,内容易懂,应当要求学生当天的课当天复习;先全面复习再重点复习;遇到难题时反复复习,温故而知新。复习能使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知识将会被掌握得更扎实。
四、作业与检查是巩固修正的强化针
作业练习是学习过程的重要环节,减轻过重的学习担负并不是不要布置作业。作业有助于巩固、消化所学的知识,把知识转化为技能,因此应要求学生自己创设安静的作业环境和良好学习姿态。积极思考独立完成,今日功课今日毕,作业不拖拉不抄袭;作业书写工整,字迹清楚,格式规范,卷面洁净;作业前看清楚题目要求,复习有关内容,作业后仔细检查,自觉验正;作业本发下后发现答错题自觉及时地订正。
要想学好并掌握好一节内容,课前预习是学习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学生应做到提前有预知性的重点和难点,并做到有针对性的听课。作为教师也要在课堂上知道学生去听什么、怎么听,对于某个问题和某个知识的解决方案要做到心领神会。
二、培养学生养成勤说的习惯
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如果不去多说,是很难提高语言能力的。教师应该在课堂上多鼓励学生多说,大胆地去说,并在日常生活当中也要抓住机会多练习口语。在高中课本中有speaking环节,for example:Talking with Strangers.(wei ming is looking for a seat in the library.But there is a bag on it.He is talking to the gril next to the seat.)教师也可以设定特定的环境或场景让学生练习对话。教师在对话中担当一个导演的责任并加以指导,让学生充分体会口语表达带来的乐趣,借此培养成说的习惯。
三、培养学生养成好读的习惯
好多高中生在学习了英语后,不敢读、不会读,学成了“哑巴”英语。朗读在英语学习中也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英语语感是在朗读中培养出来的,没有好的语感就会造成对英语听不懂、读不懂,以至于失去了学习英语的积极主动性,成绩自然也就不会有进步。所以,在英语学习中应该放下胆怯的心理,做到大胆地朗读。
四、培养学生坚持写作的习惯
在奠定了说与读的基础后,写作是摆在了学生面前最重要的一个环节,由于高中生的词汇量和短语积累都是有限的,要想写出高质量的短文是非常难的,甚至有些学生连一些最基本的句子都写不出来,所以可先从最简单的造句开始,在平时练习中也可以用简单的语句来表述自己的心情、感想等。如抄写名言警句、复述课文、看图写话等都是培养写作很有效的方法,既能培养学生写作的自信心,也为学生以后的高考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五、培养学生听的能力
听与说是相互结合不可分割的,在日常的交流中,学生要能听懂对方说的意思,才能回答对方,由此可见,听摆在了交际的首位。听力练习的培养在我们身边比比皆是,如一则广告里的英语广告词、随处可听到的英文歌曲,都是练习听力的绝佳机会。听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一开始的时候可能会听不懂,但是不要气馁,一定要有耐心才对。在课堂上英语教师教学就是一个练习听力的好机会,因此教师要尽量使用一些简单易懂的语句,提高学生对培养听力练习的兴趣。
很多同学在学习中习惯于跟着老师一节一节的走,一章一章的学,不太对意章节与学科整体系统之间的关系,只见树木,不见森林。随着时间推移,所学知识不断增加,就会感到内容繁杂、头绪不清,记忆负担加重。事实上,任何一门学科都有自身的知识结构系统,学习一门学科前首先应了解这一系统,从整体上把握知识,学习每一部分内容都要弄清其在整体系统中的位置,这样做往往使所学知识更容易把握。
二、追根溯源,培养寻求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的学习习惯。
笔者是一名高中语文教师,平时在与同行们谈及学生的语文学习时,大家都摇头不已,颇有几分感触:现在的学生,书写潦草,错别字多多;卷面不洁,乱涂乱抹;读书时不勾不划,拖腔慢读,毫无情感;写起作文,题材狭窄,思路闭塞;上课提问,声若蚊蝇,口齿不清;教学效果不理想,学生成绩很一般。而究其原因,其中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培根说:“习惯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切。”国外教学研究统计资料表明: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学习的好坏与非智力因素相关,而在信心、兴趣和性格等方面,习惯又占重要位置,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才有可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进而提高语文学习成绩。因而,规范高中学生的语文学习习惯很重要。
良好的语文习惯,就是在长期学习语文的过程中,经过不断的重复或练习,逐渐养成并巩固下来的一些好的行为方式或动作倾向,它的培养可以从听、说、读、写、思五个方面去论述。
一、 听的良好习惯。
1、上课专心听讲的习惯。现在的高中生中,相当一部分学生认为,语文课上,听不听没有关系,反正有书,课下可以看书。抱有这种想法,听课时往往不求甚解,或者稍遇听课障碍,就不想听了,结果浪费了上课的宝贵时间,增加了课下的学习负担,这正是一部分同学产生学习负担的重要原因。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上课听讲时,理清思路,把教师在讲课时运用的思维形式、思维规律和思维方法理解清楚。
2、用心聆听别人讲话的习惯。听别人讲话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养成学生用心聆听别人讲话的习惯,就是要他们听别人说话时,必须留意人家怎样用词,怎样表达意思,克服只听片言只语的毛病,听一段话要能讲出要点,要记住里边的妙语警句。“听”是我们获取知识、开拓视野、陶冶性情的一种有效途径,
二、说的良好习惯。
1、说普通话的习惯。普通话是全国通用的语言,使用普通话的意义重大。它是人际交往的需要,有利于克服语言隔阂,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它更是学习语文的必须要求,有利于将口语和书面用语结合起来,避免相互隔离。学生不仅要在课堂上说,而且生活中也要说,不仅用普通话说,而且用普通话想,从而不断规范自己的语言习惯,形成良好的语感。
2、大胆发言的习惯。有识方有胆,敢于发言是课堂精力集中、积极思考的表现形式,也是锻炼口头表达能力和提高个人素质的重要的途径。教师要鼓励学生发言时应态度大方、不卑不亢,声音洪亮、口齿清楚,要不慌不忙、有条有理的说话,而且能说一整段的话。
三、读的良好习惯。
1、阅读习惯:叶圣陶说:“国文教学的目标,在养成阅读书籍的习惯。”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点,语言学习理论认为,学生读写能力主要是通过语言习惯发展起来的。文学作品的语言是书面语言,学生进行大量的阅读,能在以表达自己真情实感的作品中得到人文关怀,认识、思维、审美情趣也随之得到提高。阅读习惯是一个大的范畴,它还可以分为许多更细、更具体的习惯要求。如养成精读的习惯,养成略读的习惯,还有经常使用字典、词典等工具书参考书的习惯和圈点勾画批的习惯等,教师必须要在这些方面着意培养。
2、大声朗读课文的习惯。朗读是形成语感的重要手段,只要情况允许就要出声朗读,大声的朗读,就会全神贯注地沉浸在课文的境界中,能够一心一意,心无旁鹜投入进去。只有通过反复朗读,学生才能对文章的内容和形式获得真切敏锐的感受,激起情感的共鸣,悟出为文之道,掌握学习和运用语言的规律。教师要引导学生在朗读中理解意思,体味感情,加深感受,加强记忆。朗读时应做到声音洪亮、吐字清晰、顺畅无误、声情并茂。
四、写的良好习惯。
1、认真书写的习惯。人常说“字如其人”,书写是语文的脸面,好的卷面令人赏心悦目,差的卷面让人惨不忍睹,它将直接严重影响语文成绩,阻碍人际交往。宋代朱熹说:“凡写字,未问工拙如何,且要一笔一画,严正分明,不可潦草。”教师平时要经常强调学生规规矩矩地写字,字形合乎规范,笔画笔顺正确,字迹清爽行款整齐,卷面整洁本子平整,培养学生规范书写的习惯。
2、勤于练笔的习惯。鲁迅先生说:“文章应该怎样做,我说不出来,因为自己的作文,是由于多看和练习,此外并无心得和方法。”写作能力从根本上讲不是一种知识,而是一种技能,作为一种心智技能,它必须通过大量的写作实践才能形成和提高。教师让学生可从模仿入手,仿立意、仿结构、仿语言,借他山之石攻自己之玉;鼓励学生自由创作散文、小说、诗歌、戏剧、寓言、童话等文学作品,使学生有强烈的表达冲动与欲望,有“以我手写我心”的。
五、勤于思考的良好习惯。
孔子说过“学而不思则罔”。思考是语文学习的灵魂,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明代学者陈献章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读书时要多想、勤思考,多问几个“为什么”。孟子说过:“尽信书不如无书”,就是告诉我们,对待学问必须要有一种怀疑精神,要有自己的理解和思考,不能“人云亦云”,盲从轻信,只有如此,才能更牢固的掌握知识,写作时,才能打开思路,文思如泉涌。
有人说,学生的心田是一块神奇的土地,播种了一种思想,便会有命运的收获;播种了行为,便会有习惯的收获;习惯是一种惯量,也是一种能量的储蓄,养成良好语文学习习惯的人,学生的下意识会随时随地支配他按照平时习惯的套路做那些与语文学习相关的事,使之在不知不觉中,把学习语文的事情做的轻轻松松,有条有理。
【中图分类号】 G63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4)02-127-1
俄罗斯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好习惯是人在神经系统中存放的资本,这个资本会不断增长,一个人毕生都可以享用到它的利息。而坏习惯是道德上无法偿清的债务,这种债务能以不断增长的利息折磨人,使他最好的创举失败,并把他引到道德破产的地步”。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认为“习惯有好坏之分,好习惯终身受其益,坏习惯终身受其累。”这是中外教育家对习惯影响人生最精辟的概括。学校作为育人的地方,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呢?
一、规则成习惯,习惯成自然
我校以《中小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修订)》为依据,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制定了《会宁一中学生文明礼仪规范》、《会宁一中学生一日常规歌》、《会宁一中班级管理工作考核新方案》、《会宁一中卫生要求细则》、《会宁一中星级宿舍评比细则》、《会宁一中国家助学金评定办法(暂行)》、和《会宁一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等具体的、合理的、操作性强的规章制度。这成为约束行为,促进规范的最佳手段。
那我们怎样去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呢?我们觉得新生入学是最好的机会,新生是“规范”的最好对象,《致新生家长书》是“规范”最好的前锋,军训是“规范”最好的实践。新生带着对高中美好的憧憬,带着父母的期盼进入一个新的学习环境,一切都得重新开始,新生容易按照学校的规定去规范日常行为。为了让新生更好更快地适应学校的要求,清楚学校的行为规定。
二、天下大事,必做于细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细节决定成败。“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教育无小事,事事是要事。那么,我们怎样抓学生的行为细节,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呢?
抓学生的行为细节,班主任是主力军。学校制定了《会宁一中班主任一日常规》,向班主任提出“勤走、细看、多思、善导”德育工作的方法。勤走,就是多巡班,多走动,多到教室、宿舍了解情况,这是发现问题的前提。细看,要求班主任要观察细致,观察学生的一举一动,细微的变化。多思,就是要见微知著,以小见大,能见一叶落而知天下之秋,多想产生问题的原因,多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善导,就是讲究教育的方法,谆谆善诱,引导学生自我反思。
三、思想决定行动,行动决定习惯
思想是行动的指南,加强学生思想教育,提高学生的思想境界是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有力保障。我校通过“看、读、写、做、说、唱”等方式,加强理想教育、责任教育、明理教育、挫折教育、感恩教育,创设良好的育人环境,培养学生积极向上,乐于进取的精神。只要学生拥有这种精神,一些消极、颓废、丑陋的行为将会在其身上逐渐消失。
“看”:看优秀的影视作品,以优秀的影视作品感动人,洗涤心灵。学校及班级组织学生观看《高考改变人生》、《金正昆讲礼仪》、《于丹讲论语》、《感动中国》、《今日说法》、《雷锋在1959》、《》等教育影视。例如:观看电影《雷锋在1959》,雷锋用火一样的青春,燃烧着自己,温暖着别人,在弓长岭度过了他一生中最为重要,最富情感,最为辉煌的142天。《士兵突击》中学生被“许三多精神”感动了,感动于他对责任、承诺、友情的执着,对理想、制度、原则的坚守,对困难、责难、非议的笑面以对。从中修正学生的思想缺失,矫正学生的行为偏差。
“读”:读优秀的文学作品,以优秀的文学作品教育人,提高境界。通过每周的阅读课,开展校园读书周活动;以一中校报为宣传阵地,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
“写”:写观后感,读书体会、进行德育素质综合测试。在写中反思,在反思中顿悟,提高认识,摒弃陋习。“有德有才,破格重用,有德无才,培养使用,有才无德,限制录用,无德无才,坚决不用。”这是蒙牛集团总裁牛根生先生的著名观点,这“用人之道”在社会上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值得文明每一位学生深思。
“做”:就是让学生参与管理,在管理中明白事理,促规范的形成,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我校推行学生自主管理委员会,班级推行自主管理小组制度,以班为单位,人人参与,做一天值日班长,负责细节规范检查和督促,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能力、自我教育能力和社会责任感,增强集体凝聚力。
“说”:召开主题班会,开展案例分析,让学生从不同角度谈自己的看法。例如:“从复旦大学投毒事件说起――谈谈如何构建和谐的同学关系”。从中,学会善于接纳不同意见,改变自己固执、偏见、狭窄的观念,提高认识,克服自己不良的行为。
“唱”:唱励志歌曲,以优秀的歌曲震撼人,催人奋进。每班有班歌,要求人人会唱,当班集体或个人获奖时,班歌为集体或个人唱响;当班集体缺乏精神时,以班歌鼓舞士气。每个主题教育活动都有主题歌,如安全教育的《生命没有彩排》、感恩教育的《感恩的心》、母亲节的《懂你》、父亲节教育的《可怜天下父母心》、心理健康教育的《阳光总在风雨后》、教师节的《每当我走过老师的窗前》等。
当代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就是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中学英语课程标准》指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我们英语老师的首要任务也应该是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英语教学的过程,尤其是学生学习英语的过程,在很大程度上就是英语学习习惯的培养过程。
要培养良好的高中英语学习习惯,首先要从以下几个角度让学生明白高中英语学习的特点。
1英汉两种语言的对比
作为交流工具的语言,汉语与英语在某些方面有相似的特征,这是英语教学和学习中可以有效利用来帮助学生理解记忆英语知识的。同样,英汉两种语言的差异更需要注意,这正是造成部分知识学习困难的原因所在。
2初、高中英语学习的纵向对比
和初中相比,高中英语学习的特点之一是知识量加大,知识面加宽。它能使学生眼界开阔,见闻丰富;但同时也会让学生觉得任务繁重,难以胜任。特点之二是知识程度加深,难度加大。在初中阶段,机械记忆占了主要成份。但进入高中之后,理解记忆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多。据统计分析,机械记忆在记忆中所占的比例为:小学一年级是72%,初二是55%,高二只占17%。特点之三是学生的思维由经验型逐渐向理论型发展。到了高中,学生的思维更趋严密,并带上理论色彩,但同时学生感到头脑比以前更复杂一些,心中的问号也以前更多一些。
3高中英语学习与其他学科间的横向对比
和其他学科相比.高中英语学习的特点之一是要进行长期的努力。英语学习不可能一蹴而就,不能通过短期突击来大幅度提高英语成绩,它靠的是长期的努力。
针对以上几个特点,高中英语学习习惯的培养可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3.1制定计划,科学安排学习时间:要学习好,首先要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用以指导自己的学习。很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其实是没有明确目标的,觉得上课认真听讲,下课完成作业就可以了。可是这样很盲目,临时的计划很容易因为当天不同科目授课内容和作业量而有变化。学生因此常常觉得很忙,但也只是勉强应付作业,并没有太大的效果。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对这样的学习产生厌倦。有了计划就有了学习目标。但是制定学习计划要有切实可行的短期计划,要让学生学会根据不同课型确定每节课或每一个单元的认知小目标,让学生不断受到目标的激励,积极主动地学习,提高学习效率。
3.2培养学生记忆单词的良好习惯。单词的重要性不言自明,没有词汇基础,学任何语言都是空中楼阁。记单词对于学生来说是个老大难的问题了,有的学生花了大量的时间去记,却成效不大。究其原因在于他们的方法不正确。记忆单词不单单是记忆单词,要从记忆理解到使用,需要反复接触,反复练习。另外还要掌握一些规律。不少同学想利用整块时间一次记忆几十个,而且还希望一劳永逸,记一次永远不忘,然后好几天不记单词。这违背了最基本的规律。单词记忆要有计划,每天不能太多,以五到十个为宜。这样每天负担不重,便于反复复习。对于有些不但要知道拼写词义还要掌握用法的单词,放到具体的句子中去记忆会更好,这不仅能有效掌握这个词汇,长期坚持对句型结构的分析,部分语法的理解甚至写作能力的提高都有好处。
3.3大声朗读的习惯:大声朗读是东方人学习语言的长处,大声朗读能够加深对语言的感知。我们英语很少有时间听和说,但是我们有英语早读,通过朗读培养语感。老师可以在教室大声读,不仅带动学生,还能自我提高。
3.4养成课前预习、课后及时复习的习惯:预习和复习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是不容置疑的。很多学生的问题还是在于难以坚持。而难以坚持的原因是觉得自己欠缺的东西太多,预习和复习时幻想短期内弥补长期的欠缺,其实就是急功近利,自己给自己增加过重的负担。归根结底还是方法不科学。预习和复习一定要有针对性和计划性,针对当天所学内容,其实只需要很短的时间,但必须在每天的学习计划中留出这部分时间。
3.5上课会笔记:上课记笔记是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是每个学生在课堂上都要做的事情。有不少同学笔记记得很漂亮很整齐,但是学习效果依然不理想。显然不少同学没有正确理解记笔记的本质! 课堂上记笔记决不是机械的动作,记笔记的过程就是对信息筛选、浓缩的过程。学生要在领会老师所讲的内容的同时,在理解消化的基础上,将重点部分或自己认为值得注意的部分简明扼要地记录下来,以备课后复习时用。笔记内容要注意重点、难点、疑点、新观点,听课笔记可用自己的话、用关键词和线索性语句提纲挈领地记录。
3.6建立“错题集”或“锦句集”的习惯:建立“错题集”是高效学习的一个“捷径”,高中学生在平时学习过程中应充分重视和培养自建“错题集”的习惯。建立“错题集”可以帮助学生及时总结得失, 查补缺漏,节约复习时间,避免做题一错再错。整理错题要放在关键点上,并非做错了就要整理,如果看上去错误一目了然的,就不需要整理。只有一些疑难点和反复出错的才需要整理。逆向思维,错的需要多注意,好的要多积累。学外语事实上是学他人的东西,重在模仿不提倡创新。英语中会有一些非常好的句子,不断的积累这这些句子也是学好英语的有效途径。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习惯。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是与环境和教育密切相关的,习惯与智力不同,它与遗传无关,是后天的环境和教育培养下才形成的一种活动倾向,习惯的培养是学生的一种自觉行为,同时也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个可执行的教学任务。因此,我们在教学活动中,应努力帮助和培养学生,使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作为教师,如果在培养学生良好习惯上下功夫取得成效,就是干了一件使学生终生受益的事。当然,小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是一件长期的、艰苦的工作,如何做好这件工作,更值得探讨,现结合我的工作实际,谈一些做法:
一、与宝妈宝爸密切配合,看看你家的宝贝是否具有以下不良习惯
1.边写作业,边吃东西,边看电视,一心多用。
2.写作业时不认真、不专心,审题不严,书写不工整。
3.没有记录作业题目的习惯。
4.缺乏自己整理书包的习惯,丢书落本的事常有发生。
5.依赖性强,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总希望家长告诉怎么做。
6.家庭没有严格制定出作息时间表,导致学习效率低下。
二、给予宝爸宝妈具体的建议,家校配合共同培养孩子的良好学习行为习惯
好习惯是成功的重要因素,孩子的成功从点滴开始,细节决定成败。从现在开始持之以恒,相信你的宝贝比你想象的还要出色!
1.《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让学生学习有价值的数学,让学生带着问题,带着自己的思想、自己的思维进入数学课堂,对于学生的数学学习有着重要的作用。这就要求学生进行课前预习。预习是学习过程中的第一步,是他们自己摸索、自己动脑、自己理解的过程,也是他们自学的过程。而培养预习习惯,是提高学生自学能力最重要、最有效的途径之一。近年来我主要从事低年级的数学教学工作。作为低年级,识字量少,预习方法缺乏,我采用了“圈点画”的方法,“圈”即圈出不会的字或不懂的地方并画上“?”;“点”即点出重点的词语。
2.通过培养做笔记的习惯提高审题能力与自学能力。头脑内原有的记忆和信息加工策略与从环境中接收到的信息相互作用,以便选择和注意信息并积极构成意义。在这种学习理论的指导下,维特罗克提出了一系列由学习者采取的旨在促进学习的具体技术,叫生成技术。笔记就是一种生成技术。据统计:做笔记的学生比不做笔记的学生在测验和考试中成绩要好得多。针对小学生的特点和本班的实际情况,我让他们在书本上用简单的数字符号做“批注”。在课堂上,我建议他们圈上重点的词语,画上重点的句子,遇到有疑问的地方可以圈起来画一个问号。通过培养孩子们的笔记习惯,发现他们的审题能力与自学能力都有所提高。
3.培养复述的习惯,提高记忆力与语言表达能力。复述,一方面可以进行记忆能力的训练,强化知识;另一方面,可以训练有序、有节、有理的表达能力,还能把记忆、思考、表达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作为低年级学生,尤其是一年级学生,他们识字量少,注意力、口头表达力、记忆力都比较差,所以我建议他们从以上项目中任选自己喜欢的进行训练,内容可以是一个活动、一次旅游、一件趣事,不受书本的约束,选取自己喜欢的内容,这样孩子与家长都没有感觉到压力,在不知不觉中他们的各方面能力都有所提高了,学习兴趣更浓了。由此可见,复述对于低年级学生的学习习惯的培养非常有效。
4.培养写数学观察日记、数学操作的习惯,提高动手操作能力,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进一步巩固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新课标要求加强数学与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从学生熟知、感兴趣的生活事例出发,以实践为依托,将生活经验数学化,促进学生的主动参与,焕发数学课堂的活力。数学学科作为工具学科,必须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即常说的知识生活化。
5.结合多种元素或活动加强训练,使他们的良好习惯进一步巩固。俗话说:“百说不如一练。”“习惯”要“习”才能“惯”,学习的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离不开训练。学生为此,根据学生的实际,我充分利用晨会、班会加强对学生行为的训练,如:礼貌待客的训练、整理书包的训练、读写姿势的训练、看听说读的训练……为了加强训练效果,有时还采用表演的方式,学生编小品、相声,利用生动活泼、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把行为习惯的养成落实到学习中、生活中、日常行为规范中,达到养成良好习惯的目的。
针对高中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状况,在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做到心中有数,了解高中生,熟悉教材。对高中生进行严格要求,勤于督促检查,并指导高中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从培养高中生用英语会话能力出发,从高一开始,我每节课利用几分钟时间进行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英语会话,内容有日常生活中的天气,问路和指路,询问病情,购物爱好等,营造讲英语的氛围培养他们对英语的兴趣。高中生们的语言有了一定的积累, 我安排了每日英语值日生汇报,逐步培养高中生单独用英语讲一段话,如每日见闻,谈所熟悉的人,节日,爱好,景色等。一般先安排口语较好的高中生,给其他高中生做个榜样,每个人都有机会。对于稍差的高中生,在课前把任务布置好,帮助他们做好准备,让高中生能在课堂上表现得很出色, 使高中生感到只要努力就可以取得成绩,感到自己正在不断进步,有所收获。高中生有了“成就感”就会逐渐消除畏难情绪。
二、以高中生为主体,教学方法多样化
丹麦语言学家斯帕森说过:“教学外语的首要条件看来是要尽可能地让高中生接触外语,使用外语,学外语像游泳一样,高中生必须潜在水中,而不是偶尔沾沾水,高中生头浸泡在水里,才感到自由自在。这样他们才能够像一个熟练的游泳者那样乐在其中。”外语教学最有害的缺点是讲得太多,练得太少,试图以教代学,结果是高中生什么也学不到。教师利用教学艺术,根据高中生的好胜心、兴趣、爱好和求知欲,把所学的内容用多种练习方式,通过启发高中生思维,让高中生积极主动地进行创造性地学习, 引导高中生在大量口语练习中形成能力。使高中生融汇贯通地掌握知识和运用知识。要做到这些,教师要精心设计,把每一课都导演成高中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创造语言情境,让高中生比较轻松、自然地达到训练目的,培养高中生良好的语言素质。
三、做课堂笔记的习惯
教师要教高中生怎样记笔记,切记只说而不记笔记。应当指导高中生该记什么,怎样记,格式怎样。笔者认为把解释的疑难点记在书上比较恰当,便于阅读与复习。另外,还应该强调要边听边记,先听后记,千万不能不听只记,这样的方法根本没有用。高中生要尽可能记下老师讲的语言规则、重点和难点内容,使自己的思路始终跟着老师转,同时又练习了写的能力。
四、预习和复习习惯
1.预习习惯。“学起于思,思起于疑。”课前预习就是寻“疑”。预习能为听课做好准备,也是获得上新课主动权的最佳手段。
预习是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好方法。
无论是课前预习还是课内预习,教师都要向高中生提出预习的内容、方法、速度和达到的要求,让高中生明确通过预习需要解决哪些问题,并严格检查。教师提出的问题要有启发性,能引导高中生主动去思考、去探索。高中生发现疑难问题,并带着问题听课会更加积极地思考问题和更自觉地掌握知识。每课学习之前,高中生根据预习要求,有的放矢地研读课文,初步了解将要学习的基本内容,记录预习中碰到的疑点,教师要指导高中生使用英语词典和其它工具书, 培养高中生利用多种渠道获取和筛选信息的能力。
2.复习习惯。遗忘是英语学习的一大障碍。保持是相对的,遗忘是绝对的,在英语学习中要不遗忘是不可能的。如何在英语教学中减少遗忘, 提高教学效率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
英语学习要战胜“遗忘”,就不能忽视强化学习,即复习。为了组织好复习, 教师要向高中生提出复习与记忆的任务,力求具体、明确;要安排好复习的时间,及时进行,不要仅仅为考试而复习,“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要注意复习方法的多样化,如抄写、朗读、背诵记忆等,运用多种感官协同复习,做到脑动、眼看、耳听、口讲、手写,五官并用。这样复习,使用英语的语感就会培养起来,有助于提高复习效率。
复习是巩固知识的主要手段。它可以使知识在记忆中强化、熟练,加深高中生对知识的理解,提高高中生的创造能力。因此,教师要重视培养高中生养成经常复习的学习习惯。
五、课外学习的习惯
学习英语仅靠课堂45 分钟是远远不够的,课堂教学与课外学习应相辅相成。因此,教师在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同时, 还应重视指导高中生养成良好的课外学习习惯———多读、多写、多思、多想等习惯。
1.课外阅读的习惯。在中学英语教学中,读是中心活动。从教学实际来看,朗读、精读、课内读总是受到重视,通过课文教学就可基本上实现教学要求。而默读、泛读、课外独力读却是薄弱方面,但又是必不可少的阅读能力。高中生掌握知识, 固然有赖于教师的讲授,但囿于课内,高中生可接触的英语知识太狭窄。课外阅读范围更大,有更广阔的天地,每个高中生都可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阅读材料。
2.课外练“写”的习惯。“写”是人们进行交流的一种重要形式。“写”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书写或书法,包括字母、单词、句子、标点符号、国际音标的正确写法。二是写作,即笔头表达,如作文、写课文概要、写信、便条、通知、日记等,体现了自我运用的要求。
书写技巧是一种习惯,写得快,写得好的高中生学习效率必然就高,为此,从一开始就应培养高中生书写的习惯,严格要求高中生认真观察, 努力在大脑里形成鲜明而精确的视觉表象,训练高中生的拿笔、下笔、运笔和连笔、顿笔、停笔等,使高中生养成看———想———写一体化,或动眼、动脑、动手一体化的良好习惯。这样,既可节约时间,又能培养对“写”的兴趣。
新课改要求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意识和勇于创新的精神,不管是探究还是创新,都需要思维,更需要良好的数学思维习惯。作为教师,在新课程的教学中不能仅停留在传统的传道和授业上,应该积极创设情景,激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习惯,充当学生前进途中的引导者和指路人。
二、数学兴趣的培养是养成良好的数学思维习惯的前提和基础
兴趣是最好的导师,如果学生没有学好数学的兴趣,或对数学不感兴趣,对学生进行数学思维习惯的培养就无从谈起。要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师做好以下几点:(1)教师要有较宽的知识面,尤其要对数学发展史要有全面的了解,这样有利于在教学过程中适时地引经据典,激发学生兴趣。比如在等差数列求和公式的教学时可介绍高斯的办法,让学生感知其“和谐”思想。在复数的概念教学中,介绍数系的扩充过程,尤其介绍一下毕达哥拉斯数学流派中有人为了无理数产生而献出生命的代价……(2)教师要有较强的驾驭课堂的能力。课堂是教师传授知识的主阵地,同时也是教师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主战场。教师要想方设法去设疑和激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如果一个教师不善于调控课堂,上课平铺直叙,生硬地充当一个知识的搬运工,整个课堂就会死气沉沉,从头至尾由教师唱独角戏,教师讲得再好也很难奏效。教学是一个双边活动,不能争取学生配合的课堂,一定不是高效课堂,当然也谈不上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三、数学思想方法的系统学习和研究是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习惯的主要途径
如果把高中各数学知识点看作是一系列珍珠,那数学思想方法就是串起这些珍珠的红线,只有用红线将一颗颗零散的珍珠按不同的方式串起来,才能组成各种优美的图案。数学思想是学好高中数学的路标,它指引着我们的数学思维方向,数学方法是解决问题的钥匙,它能助我们走向成功的彼岸!在高中阶段,学生应系统学习的常用数学思想有:函数思想、方程思想、数形结合的思想、化归与转化的思想、分类与整合的思想、整体的思想、特殊化思想、对应思想、极限思想、割补思想、程序化思想、统计思想、建模思想、对称思想等。常用的数学方法有:待定系数法、加减消元法(方程思想的应用)、升标法或降标法(函数思想的应用)、排除法、图象法、构造法、赋值法、分析法、综合法、数学归纳法、反证法、迭代法、转化法(化归与转化思想的应用)、累加法、累积法、倒序相加法、错项相消法、裂项法、拆项法、公式法、十字相乘法、用样本估计总体法(统计思想的应用)、用有限逼进无限法(极限思想的应用)、代入法等,这些思想方法在平时的教学中就要潜移默化、润物无声,充分让学生去体验、去感受数学思想在解题时引领作用和数学方法在解题中导向作用,逐步学会运用数学思想指导解题,用数学方法去处理问题,这样学生的良好的数学思维就会逐步形成。就拿程序化思想的教学来说,要求学生遇到有困难问题时,将试题中的重要已知用数学序号逐一罗列出来,然后逐一分析每一条重要信息,并注意联系求解的方向,从中找到解题的突破口,一次一次地让学生体验成功、体验收获,学生的良好的思维习惯就会慢慢地形成。
四、数学阅读习惯的培养是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习惯的关键
在很多人看来,只有文科教学才需要培养阅读习惯,其实不然,理科教学,尤其是理科中的数学教学更需要培养阅读习惯。很多学生就是由于没有养成良好的数学阅读习惯,审题时粗心大意,曲解题意,导致解题错误,过失性失分非常严重。但多数学学生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总结时仅用精心来概括,这是不当的,也是不全面的。平时教学中就应引导学生将教材当作小说来看,要学会从中读出“故事情节”,读出关键和要害。真正领悟总理的一句话:“与有心人交友,从无字处读书”。只要我们长期坚持读数学书,形成良好的阅读数学教材的好习惯,从中去体验编者的思维、思想和方法,我们的良好的思维习惯就会逐步形成!
五、抓好数学解题后的后思总结是培养学生良好数学思维习惯的好方法
学生的数学思维最终要以解决问题的方式呈现出来,思维的慎密与否,方法的恰当与否直接影响着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培养学生思维的慎密性,引导学生适时进行反思和总结很有必要,一可以让学生找准错误的原因,二可以让学生明确努力的方向,三可以为以后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提供警示,四可以为综合复习提供具有较高价值的第一手资料,五可以克服系统复习时的盲目性,六可以逐步培养学生形成良好数学思维习惯,提升学生思维的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