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储优化设计范文

时间:2023-05-31 08:35:58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仓储优化设计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仓储优化设计

篇1

一、引言

当今社会化分工日益显著,使得物流仓储管理在生活和工作中的重要性越发明显。物资的运输以及仓储管理存则是整个物流过程的两个关键环节,被称为“物流的支柱’’,仓储管理是对仓库及仓库中储存的物资进行管理,为库存物品服务的一种经济技术方法,占据着物流管理的核心地位,是现代物流的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通过仓储管理能保持物资原有使用价值和合理地使用物资,是物资管理的一种重要的方法。任何一种物资,在其整个生命周期里,都难免会造成物资数量的减少和质量的降低,想要尽可能降低物资的损害,就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仓储管理》课程是实现和制约高校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一个最基本的元素,是构成高校教育人才培养体系中的关键因素。《仓储管理》课程是物流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课程的教学改革优化和实践影响着整个物流专业的教学效果。但怎样提高实践教学环节的质量一直是高校教学工作的难点。仓储管理课程作为物流管理专业的一门核心课在物流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如何进行仓储管理实践教学环节的设计,培养学生的岗位职业能力,实现学校与企业的“无缝”对接,是物流管理专业在课程建设中一直在探索的课题。

二、仓储管理课程实践教学环节的现状

仓储管理工作无论是对普通的生产型企业,还是对物流企业来说都十分重要。教育部2006年出台的16号文件中明确提出:“高职高专教育要体现工学结合、工学交替,具有开放性、实践性、职业性特点,要培养企业工作一线所需的高技能型人才。”为此,在课程设计中教师需要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充分调研,了解各类企业的仓储或配送工作流程和一线工作岗位操作技能要求,以及岗位素质要求。

学院十分重视物流管理专业的建设和发展,近几年投入大量资金改善和提高物流管理专业的教学条件。目前学院以物流管理专业为重点建设专业,无论是规模还是设备的先进性,在江西省各院校均处于领先水平。实训中心设有:物流综合模拟实验训室,国际货运综合模拟实训室,物流信息技术实训室,物流设施设备实训室,财会综合模拟实验室,ERP沙盘模拟实验室、旅游管理综合模拟实训室、多媒体专业教室,商务英语综合实训室、电子商务实训室,办公自动化实训室,计算机房,现代化语音室等。

三、仓储管理课程实践教学环节中存在的问题

仓储工作稍有差错,可能就会给企业的生产带来影响或是降低企业的服务质量。为保证仓储管理工作的质量,避免仓储管理事故的发生,一般企业的仓库都是“闲人免进”,能让学生进仓库参观就已经很不错了,学生要想在仓库中进行顶岗实践操作难度就更大了,万一发生操作失误,企业就会蒙受经济以及商誉损失。我校物流管理专业的学生也曾在企业进行过顶岗实习,但每个学生仅被固定于某一岗位,而且大多从事的都是一些如理货、装卸等简单工作,真正操作仓储设备和操作仓储管理系统的实践学生无法接触到,所以目前仓储环节的实践教学大多都以校内模拟操作为主。现在无论是大型企业,还是中小型企业,仓储管理系统的应用已经十分普遍。因此,仓储管理实践教学的主要内容就是以仓储管理软件模拟教学为主。

四、优化《仓储管理》课程实践内容的措施

(一)优化《仓储管理》课程设计思路

(1)分析行动领域。通过分析生产企业的供、产、销、回收与废弃环节,确定了一系列真实的工作环节及完成该环节应具备的职业能力,即行动领域。

(2)分析职业岗位。通过问卷调查,到企业调研,与企业生产技术人员座谈,对物流管理专业的毕业生所从事的职业岗位和职业能力进行分析。

(3)确定学习领域。对生产企业真实工作任务的工作内容、工作流程、工作环境和工作评价进行分析、归类、序化和整合,并按照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开发方法进行处理,同时参照物流行业职业资格技术标准,使其符合学生的认识水平和知识技能系统建构过程的要求,从而获得了学习性的工作任务,即学习领域,实现知识的重构。

(4)创设学习项目。以生产企业为载体来设计学习项目,采用引导教学法、示范教学法等行动导向教学法组织教学,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将方法能力、专业能力、社会能力培养集于教学过程之中,并通过学习领域中学习项目的教学,让学生获得未来工作所必须的综合职业能力。

(二)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创新

教学过程可以采用讲练结合、师生互动、反复演练透彻掌握。 教师先将学生分组,然后将教学内容分配到小组,要求学生选出小组长,小组长相当于仓储部门的班组长,对各自的学习情境进行研究, 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到图书馆查资料,也可上网查资料,同时听老师上课的讲解,各个小组做出PPT和讲稿。 当老师将学习情境全部讲完后,学生项目小组上讲台讲解,并当场接受老师和其他学生的提问,作出答辩,然后进入仓储配送作业的流程实训。 这样反复讲解,反复演练,加深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考试既注重过程,又注重结果。 评分可以采用教师评分、学生自评、学生互评相结合,教师评分、学生自评、学生互评的权重可以视情况不同。 该课程采用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理论实践一体化,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周宁武,AK公司原材料仓储管理问题与对策[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0年02期

[2]眭安,第三方物流参与供应商管理库存策略探析[J];中国物流与采购;2010年04期

[3]黄志平、范珍、莫仁边,构建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四维人才培养体系[J];中国物流与采购;2010年05期

[4]闫卫国,探讨中国企业在海外的物资运输和仓储管理[J];青年科学;2010年01期

篇2

中图分类号:TU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08-01-01

住宅应该算是使用年限最久,需要程度最高的一项生活必备品。正因为人们不会轻易的改变住宅,所以对住宅的设计要求也显得特别的高,其设计原则要符合不同居住者的不同需要。储藏空间的设计就是人们重点关注的一大方面,储存空间的设计不仅要与房间的整体风格保持一致,不会产生违和感,而且空间的大小一定要符合住户的需要,不能太过局限,储存空间的位置也很有讲究,要保证使用者的方便。因此,住宅设计师必须在实际情况的基础上,优化储藏空间的设计,以满足人们的使用需要。

1.细部空间的优化设计

1.1玄关

玄关指的是房门与客厅过渡的区域,任何人在进入屋内最先看到的就是玄关,玄关的面积一般呈细条型,面积比较小。就是这小小的空间也必须设置相应的储藏空间。因为人们在进屋的时候,一般会把鞋帽等小物品随手放在玄关,设置相应的储藏空间,可以增加玄关的利用率,是整个玄关看起来更加整洁,在视觉上增加了玄关的面积。设计师要注意的是,玄关处的储藏空间设计应该与整体的房间结构保持和谐,储藏空间不能设置的过大,最好多些隔层,以方便住户的使用。

1.2单设储藏间

储存空间的设计形式与住宅的实际空间有大的关系,住宅的面积影响着储存空间的设计思路。一般来说,越大的空间,空间布置的余地越多,设计的方式也多种多样,相反,住宅空间越小,可发挥的余地也越小,那么,设计储存空间的时候,就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必须考虑空间面积的使用功能等方面。有些面积较大的住宅,拥有多个房间,就可以专门的腾出一间房作为专门的储藏间,这样增强了房间的使用功能,有利于物品的分类摆放。但是,在单设储藏间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储藏间的存在是在不影响其他房间功能的基础上实现的,而且有些事物的储存对环境有着很高的要求,所以储藏间的一定要满足物品的需要,具备隔热、防潮等功能,从而使储藏间内的物品受到良好的保护。

一般来讲,单设储藏间可以将要储存的物品集中到一处,方便了住户的寻找过程,而且避免了其他房间到处堆放物品的现象。经调查发现,在面积相同的住宅内,有储藏间的住宅和没有储藏间的住宅相比,其结构更加明朗化,在表面上很少存在储物箱等事物,整体空间显得干净整洁,视觉上放大了住宅面积。从而提高了其他房间的使用功能,增强了住宅的舒适程度。

1.3厨房和服务阳台

厨房和阳台区域算是整个住宅中物品最杂的地方了,各种食品果蔬、厨具餐具等都需要有相应的摆放位置,因此,对于一般家庭来说,增加厨房和阳台的储存空间是十分必要的。一般情况下,厨房中的吊柜等储物空间可以满足大部分人的储存需求,但是,如果把所有的东西都放在储物柜当中,在拿取的过程中会非常不方便,而且每天的物品数量都不尽相同,有时购买的水果蔬菜,冰箱中根本放不下,所以只能堆放在有限的厨房表面。因此,在对厨房的储物空间设计中应该注意预留出部分空间作为备用。而且为了满足各种调料的摆放,应该增设容易开启的小面积的储存箱等。

另外,阳台的储存空间设计也有很多要注意的地方,大多数人家的阳台基本没有任何特设的储存装置,这个空间就是一个大的储存装置,各种杂物被凌乱的摆放其中,这不仅影响美观,而且降低了阳台的使用效率,正确的设计应该是根据住户的实际需要,安装一些简单结构的置物架,把外立面设计与空调机位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安全可靠的储物空间。

1.4卫生间储藏的优化

卫生间的空间一般都比较小,卫生间主要是洗漱和各种生理需要的地方,因此对卫生间储存空间的设计最重要的原则就是便捷性。比如说,在洗脸池附近应该设有专门摆放清洗用品、化妆用品等地方,坐便器旁边也要设有垃圾桶、卫生纸的位置。

2.复合性、多功能空间的设计

住宅内隔墙占用室内空间,其重量也是构成结构荷载一个重要部分,它的面积不能作为使用面积。目前一部分住宅的结构体系采用框架结构,这部分隔墙结合储藏需要,把空间分隔与储藏合二为一,如果部分地以柜体、搁架等形式代替,则可扩大使用面积,同时节约了投资。室内设计师利用框架结构隔墙灵活性的特点,使得墙体的分隔功能与储物需要结合起来,这种做法在一些住户的装修改造中也可见到。目前,在套型平面设计时建筑师把部分室内二次分隔的部分余地留给住户,不设隔墙,让住户结合需要发挥创造力,受到住户的欢迎。另一方面,到一定阶段,住户家庭结构发生变化或者住宅更换主人时,这种设计也为套型的改变提供了可能。

空间的复合,就是指在同一面积上叠加功能空间的一种形式,能够实现空间的高效利用。如走道空间,走道空间是一个消极空间,但是在住宅的空间组合中,又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对于中小套型中,走道空间和储藏空间的复合,可以增加住户的储藏空间使用量,又不影响住户的正常使用。

住宅的储藏潜力有些是需要挖掘的,设计上应尽可能利用上下的非使用空间、零散空间,或分时利用空间等,使角落、狭窄的间隙,甚至是地板和楼梯踏步板下的空间发挥作用。再者,床下储藏也是一种紧凑的空间利用方式。有的床体设计时考虑了这种要求,在床体单侧或两侧设抽屉,用来储存季节性的或不常用的物品。

3.住宅内弹性空间的设计

“弹性”空间一词源自力学范畴,指物体具有在外界因素作用下发生运动和变形,并在物体中产生应力和应变的属性。引申至建筑领域的“弹性”是指能够满足多样

和变化需求的建筑空间和结构性能。空间的弹性化是生活对建筑的要求。

4.通过装修得到的装饰性储藏空间

装饰性储藏是指通过储藏设计来掩饰结构体、管道、设备等并弱化不良干扰。按照整洁有序的美观原则,住宅内的柱梁等结构体、上下水管等往往被装饰掩盖形成吊顶、管井,这些做了掩饰的部位与储藏功能结合,形成装饰性储藏,可以有效地利用因结构而使用不便的局部空间。

5.结语

综上所述,储存空间的设计对住宅整体的使用更能和外观都有很大的影响。合理的储存空间设计可以增加住宅的美观性,使房间变得整洁。可以增强各房间的使用功能,可以提高住户使用物品的便捷性。但是目前我国有很多的住宅在储存空间的设计上还存在很多不足,因此,住宅设计师一定要考虑住宅面积,住户需要等实际情况,对储物空间的设计不断的优化改良,从而增强住宅的整体品质。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住宅设计;空间优化;原则;措施

经济在不断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地提升,人们对生活质量有着较高的要求,尤其是在住宅方面,作为设计人员,在对住宅储藏空间设计的过程中,必须要充分的满足人们对舒适度的要求,尤其是在住宅的面积大、家具配置奢华、格局档次高的住宅设计中,必须要综合地考虑到住宅建筑的形式,不能够忽视住宅储藏空间的设计,这样的住宅设计才能够满足人们的需要,因此必须要将住宅储藏空间的优化设计工作做好。

1 住宅储藏空间设计的缺失

通过对国内住宅储藏空间设计形式和国外的设计形式进行相对比,我们发现国外的建筑住宅储藏的空间设计是非常完善的。国外的住宅有着比较大的贮藏间、壁橱还有立式家具、衣帽柜,在设计的过程中,主要是进行分层设计,这样整个室内的空间就会变得更加的宽敞、简洁。而国内的住宅储藏空间在设计的过程中非常的狭窄繁杂,尽管建筑的面积较大,但是在建筑设计细化的过程中,能够利用的空间就变得非常的狭小。这主要是由于我国的住宅设计人员在设计的过程中,并没有重视住宅储藏空间的设计。由于外国人的性格十分的洒脱,这样对于整个住宅的重视程度并不大,而且由于有着较大的储藏空间,这样就导致了他们在搬家的过程中并不需要较多的时间,只需要搬运一些行李即可。而国内的人员由于使用的是传统的建筑设计方式,忽略了住宅储藏空间的设计,人们需要购买箱子、柜子、衣橱等相关的家具,这样就会占据大量的储藏空间,在搬运的过程中也是极为复杂的。从上述的分析来看,我国的住宅在设计的过程中,忽视了对储藏空间的设计,这种缺失导致了人们要购买大量的家具,导致了可利用的空间极大的缩小,而且还会给搬家带来极大的麻烦。因此必须要重视住宅储藏空间的优化设计,提高空间的使用效率,保证住宅设计的科学性、合理性。

2 住宅储藏空间的优化设计原则

在一般的情况下,住宅的面积越大,那么储藏空间的设计的限制就会越小,大的住宅面积可以使设计师尽情的发挥设计思维和想象力,但是在设计的过程中,必须要充分地意识到住宅设计与住宅面积的关系,大面积住宅在设计的过程中,并不仅仅是将住宅的面积单纯的放大,必须要考虑建筑功能,例如辅助空间、使用空间,要充分的保证空间设计的合理性。通过相关的调查可以得知,无论是小户型的住宅,还是大户型的住宅,住户在居住的过程中都希望有着一定的储藏空间,这些储藏空间能够满足日常生活的需要,尤其是在房源极度紧张的今天,住宅储藏空间的优化设计就变得越来越重要,可以缓解居民的住房紧张问题。

根据我国住宅设计的实际情况,笔者认为作为住宅设计人员,在进行储藏空间设计的过程中,必须要坚持保留较多的住宅空间为基本的前提,要最大限度的保证住宅、储藏空间能够满足人们的储藏需要,合理的、恰当的使用组合方式来进行储藏空间的优化设计,充分的保证室内空间的实用性和整洁性,在设计的过程中,还要根据整个建筑的面积大小、结构形式和户型格局来进行空间设计,充分的考虑到住宅的整体性。除此之外,由于储存空间的主要作用就是对生活储存物的收纳,因此,在设计的过程中,可以与其它的空间设计进行融合,设计出一些较小的空间来对物品进行分散储存,这样就能够最大限度的利用住宅的室内空间。

3 住宅储藏空间设计的优化措施

3.1 与卧室相结合

储藏的物品对储藏空间的设计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可以将储藏空间设计与卧室相结合,根据实际的生活需要来储藏各种生活用品和其他的杂物,具体的方法如下:(1)通过式储衣间。这种方式比较适合较大进深的户型,主要是在进入卫生间的过程中需要通过储衣间,卫生间和储衣间并不是在采光较好的地方进行设计,主要是利用大进深空间,储藏室一般设计成可进入式“II”型。(2)附着式储衣间。主卧室同时带有卫生间和储衣间。将卧室细化设计,卧、储、更衣、卫浴一体化,紧骤而实用,避免大而空的设计。为了增加储藏量,储藏室一般设计成“U”型、“II”形或“L”型柜子,面积为2~3m2。根据面积大小设计成可进入和不进入两种形式。(3)半预留式储物空间。在平面中预留出储藏空间的位置,由住户根据具体需要结合装修完成。进深大时可设成双层,外侧挂衣物,内侧设组合格架式。

一般衣帽间分为挂放区、叠放区、内衣区、鞋袜区和被褥区。如果空间允许,还可以在门的背后安置一面穿衣镜。各区应按衣物尺寸而设计,大衣保证1.5米的垂直空间,西服、套装、上衣保证1.2米的垂直空间,裤架需要0.7米的高度,鞋柜宽宜0.5米。储藏室墙面宜选用柔性贴面材料;地面可铺地板或地毯,保持储藏空间的干净不起尘;柜顶可装灯增加照明度,减少潮湿性。

3.2 与楼梯间结合

储藏空间设计可与楼梯间结合,在原来的设计基础上加大楼梯间进深,在尽端部分作900*2400的储藏间,一梯两户类型每户可多得900*1200的储物空g。其门可在两个方向开启。在此可形成一个小玄关,避免进户门直接对厅开启的普遍做法。按《辞海》解释,玄关多指住宅分户门内侧小空间,是户内外空间的过渡的缓冲,室内的一切掩藏在玄关之后,阻挡外部视线,增加私密性。

与作为居室第一通道的玄关结合,安排鞋柜、衣帽架、搁板、柜子、镜子、坐凳等等,收藏厢包以及常用物品。鞋柜可为隐蔽式,柜子可带多个抽屉;也可做成嵌入式衣帽间,这个空间可方便换鞋、外套等,也利于手套、钥匙等小物件的存放,同时还可兼顾整理妆容。

3.3 与其它空间结合

储物空间与厨房结合设计,利用你整体橱柜进行综合布局,包容所有厨房内物品。与卫生间结合设计,利用盥洗台柜、浴柜以及各种吊架存放卫生间所需物品。对于小面积住宅,需细化设计、推敲每个部位,恰当利用室内凹部、转角处、窗下等部位设置壁柜、吊柜等,面积不大却解决储藏的大问题。对于中等面积住宅,由于目前存在盲目追求双卫的倾向,使卫生间偏大。一般情况下,可在满足卫生空间需求的情况下,只设一个卫生间,将另一个卫生空间留予储藏间。

4 结论

综上所述,住宅储藏空间的设计与建筑外观、结构等部位的设计同样重要。合理优化住宅储藏空间设计,不仅可为住宅住户提供面积更大、功能等完善的居住空间,还可从整体上促进我国建筑设计事业的发展,提高建筑设计水平。

参考文献

[1]李慧芬,武毅.小套型住宅的储藏空间设计策略[J].山西建筑,2009(27).

篇4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追求欲望也越来越强,表现在住宅方面为:住宅面积越来越大,家具配置越来越奢华,格局档次也越来越高。单看国内现有的住宅建筑形式,在空间布局上,两室一厅、三室一厅或者三室两厅的房子比比皆是,并且内置厨房、卫生间等全套配置。从这一点来看,目前国内建筑设计师大多将设计目光放到了住宅总面积、空间格局布置等方向上,而对于住宅储藏空间的设计则有所忽视。针对这一问题,文章现对其作详细论述。

一、住宅储藏空间设计的缺失

对比国内外不同的住宅储藏空间设计形式,发现国外住宅储藏空间的设计比国内的设计更加完善。综观国外住宅,不难发现住宅内部大至壁橱、贮藏间,小至衣帽柜、立式家具等,都有设置合理的分层设计,使整个室内空间看上去简洁而宽敞。而回望国内的住宅设计,住宅室内空间大多是繁杂且狭窄的,纵使建筑总面积很大,但细化到建筑室内时,可利用的空间便变得狭窄。这样看来,国内外住宅设计的最大不同便是室内空间格局布置、空间利用的不同。

相比于国外的住宅设计,国内设计师对住宅储藏空间设计的重视度相对要低,这可能是因为季节气候不同、风俗文化不同而导致的。比如外国人性格比较洒脱,对住宅房屋的重视度并不太强,再加上他们的住宅内部都有设置大量的储藏空间,所以他们在搬家的时候并不需要大费周折,只需将自己的行李带来即可;但是对中国人来说,由于住宅设计沿袭传统的楼宇建筑设计,住宅室内空间并不设置储藏功能,所以人们在居住时往往还需要配套购买衣橱、柜子、箱子等家具,如果要搬新家,又会大包小包,将柜子衣橱全部搬走,甚是麻烦。

从上述内容来看,国内住宅设计中关于储藏空间的设计是有所缺失的,正是因为有了这种缺失的存在,才导致人们在居住时不得不大量购进配套家具,既减小室内空间的可利用面积,又给搬家等活动制造麻烦。因此,在以后的住宅建筑设计中,重视住宅储藏空间设计,并采取适当措施加强储藏空间设计的管理是极具必要性的。

二、住宅储藏空间的基本设计原则

一般来说,住宅建筑的面积越大,储藏空间设计所受到的限制性也就越小,可供设计师发挥想象力和设计思维的余地就越多。但需要注意的是,大面积住宅设计并不是单纯的小面积住宅设计形式的放大,还应该在室内使用空间、辅助空间等建筑功能上多作考虑。相关调查资料显示,不管是大面积住宅还是小户型住宅,住户都希望能够在住宅内部拥有一定的储藏杂物的空间。面对我国当前越来越紧张的房源形势,如何更好、更充分的利用住宅空间缓解居民住房紧张已成为一个备受重视的问题。在这样的前提背景下,挖掘住宅储藏空间的潜力,扩大住宅储藏空间便成为了一种缓解手段,尤为重要。

笔者认为,设计者在优化住宅储藏空间设计时应该坚持的原则是:以不耗费更多的住宅空间为前提,尽量扩大住宅建筑的储藏能力;利用恰当的、合理的组合形式作为储藏空间的设计形式,并保持住宅室内空间的整洁和实用性;设计时要根据住宅建筑的结构形式、面积大小、户型格局等进行设计,要充分考虑住宅建筑的整体性;最后,由于储藏空间主要是收纳不同类型的生活储存物,所以在设计时可以考虑与其他空间设计相结合,设计成具有若干个小空间的空间设计,以方便储存物体的分散储藏。

三、住宅储藏空间设计的优化措施

1、与楼梯间结合

储藏空间设计可与楼梯间结合,在原来的设计基础上加大楼梯间进深,在尽端部分作900*2400的储藏间,一梯两户类型每户可多得900*1200的储物空间。其门可在两个方向开启。在此可形成一个小玄关,避免进户门直接对厅开启的普遍做法。按《辞海》解释,玄关多指住宅分户门内侧小空间,是户内外空间的过渡的缓冲,室内的一切掩藏在玄关之后,阻挡外部视线,增加私密性。

与作为居室第一通道的玄关结合,安排鞋柜、衣帽架、搁板、柜子、镜子、坐凳等等,收藏厢包以及常用物品。鞋柜可为隐蔽式,柜子可带多个抽屉;也可做成嵌入式衣帽间,这个空间可方便换鞋、外套等,也利于手套、钥匙等小物件的存放,同时还可兼顾整理妆容。

2、与卧室结合

储藏的物品是决定储藏室内分隔的关键。与卧室结合设计,根据实际需要主要储藏各类季节性床上用品,当然还有其它杂物等,主要有下列做法:

(1)通过式储衣间。这种做法适合较大进深的套型。主卧通过储衣间进入卫生间,储衣间和卫生间放置在非直接采光位置,有效利用大进深空间。储藏室一般设计成可进入式“II”型。

(2)附着式储衣间。主卧室同时带有卫生间和储衣间。将卧室细化设计,卧、储、更衣、卫浴一体化,紧骤而实用,避免大而空的设计。为了增加储藏量,储藏室一般设计成“U”型、“II”形或“L”型柜子,面积为2~3。根据面积大小设计成可进入和不进入两种形式。

(3)半预留式储物空间。在平面中预留出储藏空间的位置,由住户根据具体需要结合装修完成。进深大时可设成双层,外侧挂衣物,内侧设组合格架式。

一般衣帽间分为挂放区、叠放区、内衣区、鞋袜区和被褥区。如果空间允许,还可以在门的背后安置一面穿衣镜。各区应按衣物尺寸而设计,大衣保证1.5米的垂直空间,西服、套装、上衣保证1.2米的垂直空间,裤架需要0.7米的高度,鞋柜宽宜0.5米。储藏室墙面宜选用柔性贴面材料;地面可铺地板或地毯,保持储藏空间的干净不起尘;柜顶可装灯增加照明度,减少潮湿性。

3、与其它空间结合

储物空间与厨房结合设计,利用你整体橱柜进行综合布局,包容所有厨房内物品。与卫生间结合设计,利用盥洗台柜、浴柜以及各种吊架存放卫生间所需物品。对于小面积住宅,需细化设计、推敲每个部位,恰当利用室内凹部、转角处、窗下等部位设置壁柜、吊柜等,面积不大却解决储藏的大问题。对于中等面积住宅,由于目前存在盲目追求双卫的倾向,使卫生间偏大。一般情况下,可在满足卫生空间需求的情况下,只设一个卫生间,将另一个卫生空间留予储藏间。

4、利用半地下室

住宅楼下设半地下室作为储藏空间。增加住户的可利用空间,存放自行车等一般不需搬上楼的物品。半地下室层高可做到2.2,对外留0.3高的小窗通风、采光。相应底层地面变成二层楼面,克服传统一层潮湿、阴暗的弊病。还可减少回填,方便施工。此种做法比较适宜多层住宅。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住宅储藏空间的设计与建筑外观、结构等部位的设计同样重要。合理优化住宅储藏空间设计,不仅可为住宅住户提供面积更大、功能等完善的居住空间,还可从整体上促进我国建筑设计事业的发展,提高建筑设计水平。本篇文章详细论述了现代城市住宅储藏空间设计的设计手法,并对如何优化现有的储藏空间设计措施进行了探讨,得出了相关结论,为同行工作提供一份参考。

参考文献:

[1] 张力. 居室储藏室的规划与风格设计[J]. 新型建筑材料. 2002(12)

篇5

中图分类号:TU99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现代的物流仓储建筑的概念不同于传统仓储,传统仓储是以存储为核心;现代物流仓储建筑是以共同理货和共同配送为核心,而仓储只是支持理货和配送的一项条件。由于现代物流仓储存储量大、配送率高的原因,对物流仓储建筑的容积、面积等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大量的大面积,高容量的物流仓储建筑随之出现。然而运用这一理念的设计会与相应的消防规范及规程产生一定的冲突。不过,通过性能化防火设计评估的手段,并通过模型模拟分析手段优化设计方案,可以使该类建筑符合防火安全要求。

1、物流建筑面临主要问题

一般来说,大型物流仓储类建筑,其设计突破消防规范及可能存在的问题主要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①防火分隔;②合理有效消防设施;③合理有效排烟方法;④多层仓储的人员疏散及消防扑救。

1.1防火分隔对于仓库类建筑,消防规范对于其建筑面积,防火分区面积都有明确规定,但是大型物流仓储建筑,物流中心防火分区分隔墙的设置难度大。因其净空高度过高,不可能设置防火卷帘。若外墙是钢结构承重的轻质墙,中间的分隔墙施工也存在一定的难度。另外,物流中心内自动物品输送带需多次穿越防火分区隔墙处,此处的防火分隔处理难度相对更大。

1.2合理有效的消防设施根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和《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普通感烟、感温探测器和闭式喷头的最大设置高度分别不超过12m和8m。而物流中心的净空高度一般都会超过这个限制,需要突破现有的防火设计规范。对物流中心火灾报警、喷水灭火系统的及时性、有效性提出了新的要求。并且物流仓储中心以货架形式为主,由于空间大,如果在低层发生火灾,一般报警探测装置很难有效探测。这些都是现代大型物流仓储类建筑面临的主要且关键的问题。

1.3合理有效的排烟方法大型物流仓储中心一般情况下存放的物品多种多样,其中储存的可燃物品也相对较多,火灾荷载大。一旦起火,容易形成快速垂直蔓延,如果没有可靠的排烟措施,高温烟气在仓库内扩散蔓延极快,火灾扑救的难度加大。而《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未对仓库的排烟作明确的要求,如何有效的进行排烟也是设计中面临的几大问题之一。

1.4多层仓储的人员疏散及消防扑救对于一般仓储,大多数是单层建筑,人员只要疏散至出口即为安全,但是对于大型仓储物流建筑,这些建筑可能是2层,3层甚至4层。因此对于2~4层的人员如何确定一个合理的疏散路线,并能最短时间内疏散至室外空间至关重要。该类建筑还有一个特征,即长边较长,因此消防队员如何进入建筑迅速展开扑救也是一个较为棘手的问题。

2、相关优化设计方案

下面结合某物流仓储中心项目,说明性能化评估在类似建筑的地运用及对设计方案的优化。如图1所示,某物流仓储中心为二层建筑,总建筑面积为8万平方米左右,在其内部分为大约10个防火分区,各层约为5个,单个防火分区面积约为6000m2~7000m2左右。

图1某物流仓储中心防火分区图

该建筑属于丙二类仓库,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4.2.1条规定:单层的丙二类储存品库房的防火墙间面积最多可做到3000m2(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保护)。其单层高度约为10米左右,其防火分区面积超出了规范的要求。因此,针对该项目,使用了烟气扩散模拟及疏散分析。并提出了相关的优化设计方案。

2.1极早期的火灾探测系统

在以货架为主的仓储中心使用一般感烟探测系统较难快速的探测到火灾的发生。通过模拟及试验,可以采用一些如空气采样系统的极早期火灾探测系统能有效的提高探测时间。由于其内部空间较高,约为10米,而空气采样系统可以多层布置,这样布置能有效解决在低部货架起火后探测系统无法及时探测火灾的问题。表1为使用极早期探测系统后的时间。

表1 极早期探测系统探测时间

可以看出,再使用极早期探测系统后在中等t平方火的情况下,无论火源位置在何处,系统基本能在90秒之内探测出火灾。而那些低速发展火灾,系统也能够在110秒左右探测出火灾。而当系统探测出火灾时,火灾强度仍然低于25kw,而这样的火灾只需要用灭火器即可以扑灭。

2.2交错布置快速响应早期抑制(ESFR)喷头

在货架内的货物起火后,由于火灾的垂直发展,会很快延燃附近及上部的货物,造成火灾规模的进一步的扩大,因此,使用合适的喷淋系统能起到控火及防止火灾蔓延的作用。对于仓储类建筑来说,由于火源主要为货架内货物,因此不及时控制会发生延燃现象,所以使用K流量系数较大,RTI响应指数值小的喷头是比较合适的。这些喷头能较快的感应火灾并及时动作,同时还可以在货架内布置喷头,能有效避免货物发生火灾后的延燃。同样的,为了增加保险系数,可以使用喷头的交错布置,即两套湿式报警阀后喷头可以交错布置在一个分区内,这样可以增加喷头动作的保险系数,可以更好优化及完善消防设计。图2即为喷淋控制火灾的温度模拟图。

图2 喷淋控制下货架火灾温度分布图

可以看出,由于喷淋的动作能够有效的控制火灾的扩大,因此能较好的起到控火的作用,在火源切面上,仅火源处为200℃左右,而在远离火灾区域温度只有60℃左右,而其热辐射通量也远小于引燃其他可燃物的数值,因此可以看出使用该类喷淋系统还是较为适合及可行的。

2.3机械排烟为主

仓库内存放的物品有些为有机制成物品,在燃烧后会迅速产生大量的烟气,而烟气扩散蔓延会对仓库中人员的疏散造成不利影响,因此,高效率的排烟措施对于仓储物流建筑相当重要。一般仓储类建筑可以使用机械排烟措施,可以根据排烟量核算处排烟风口面积。然而对于防火分区过大,储存货物较多的大型仓储物流中心来说,还需要有辅助的排烟设施,即侧窗辅助排烟及顶部易熔带辅助排烟。当火灾发生后,机械排烟系统会启动工作,但是可能无法迅速排除产生的烟气,此时可以通过手动开启侧窗,以帮助排烟。同样的当烟气温度继续升高到一定温度后,易熔带会受热融化,这样就相当于在仓库顶部开了若干个自然排烟口,同样也有利于烟气的排出。下面就是几个分别采用机械排烟、机械+侧窗辅助的排烟效果比较。

2.4设置专用的室内消防通道或室外高架道路

由于长边较长,必须考虑消防队员进入进行灭火的问题,因此在室内必须有一定宽度的消防通道,如图3。在建筑内部增加一定的宽度的消防通道,既能便于消防队员进入扑救,同时也可作为人员疏散的一个路径。

图3消防通道图

由于是多层建筑,因此在第二层的人员如何能尽快的疏散至室外空间是非常重要的,例如在项目中采用高架道路,即道路可以直接通到2层仓库,这样对于二层人员来说,他们也只需要疏散至下图黑色箭头处即是到达室外空间(见图4)。这样能减少疏散时间,增加人员疏散的安全性。同时该高架道路也可以作为消防车扑救停靠道路,减低消防扑救的难度。

图4 高架道路示意图

篇6

马克思曾在《资本论》中写过:“没有商品储备,就没有商品流通。正是有了这种储备,流通过程以及包含流通在内的再生产过程的不断进行,才得到保证。”在现在这种社会分工和专业化生产条件下,为了保证社会再生产过程的顺利进行,就得存储一定量的物资,用以满足一定时间内社会生产和消费的需要。

仓储效率指的是在日常作业中,主要体现在对仓储三大资源的利用情况,即对人工、空间和设备的使用情况来衡量,以达到储存空间的最大化利用和搬运路径和时间最优化为目标。衡量仓储效率的指标有很多,具体有:仓储货物流量(吞吐量)、订货批量与订货周期、平持持有库存、安全存货、订货前置时间、存货周转率、仓储空间利用率、作业周期时间、作业计划标准等等。

一、文昌市汽车配件厂仓储情况简介

文昌市汽车配件厂是一家集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专业厂家,位于海南省文昌市文城镇文建路7号,成立于1998年。公司经营范围涉及各种车辆修配和生产汽车配件。其主要生产产品有汽车发动机配件系列,如汽油泵、柴油泵、气缸垫、曲轴、连杆、皮带等;汽车制动零部件系列,如刹车片、刹车蹄、刹车鼓、压缩机、真空加力器、制动分泵、制动踏板总成等;汽车电器系列,如起动机、发电机、电机、雨刮电机、传感器、分电器、继电器等,公司的原材料仓库存放共计三千多种的零配件。

仓库布局及人员分工。该汽车配件厂的仓库内部由总装车间仓库、生产区域、入库区、发料区、收货区和办公区组成,下设主管1名,领班2名,文员1名、仓库管理员14名,叉车工2名,共计20名仓储人员。

仓库内库位设置及设备配置。库内库位设定所采取的办法是按照部件的属性、类别进行了简单的区域划分。重力平衡叉车2辆、电瓶叉车1辆、手动叉车6辆、液压叉车1辆、周转托盘200个、发料小推车24个。

二、文昌市汽车配件厂零件库仓储效率低下的原因分析

(1)货物出入库流程复杂效率低。在配件厂的采购件和自制件的出入库流程中,都会有一个已入库区等待的过程。而在这个过程中并没有其他的活动。因此,货物的出入库流程便会增加和复杂,浪费出入库的时间和阻碍了仓储效率的提升。

(2)库位设定不合理。在我国,制造型企业在仓库初期设置时,往往关注的是如何来安排生产区域,却忽略了物流环节的布局等问题。该汽车配件厂的仓库在一开始建设的时候,存在着重大的决策问题,而对于库位的设定所采取的办法是按照传统的管理办法依照部件的属性、类别进行了区域划分。这样的划分,每次按生产料单集货时,会跑遍各个货区货位拣货,拉长了库内搬运距离,降低了库容利用率,耗用了大量的时间,影响仓库运作效率,为存取带来了许多不便,也不利于生产作业的需要。

(4)仓库内工作区域布局不合理。根据仓库总体布局的原则,配件厂的仓库内部工作区域布局见图1。在图中我们可以看到,入库区和集料区的存在不便于货物的图库和出库,降低了出入库的效率,而且使仓库的有效使用面积减少。因此,仓库内工作区域划分并不合理,应重新规划。

图1 原仓库布局图

(5)仓储设备落后。文昌市汽车配件厂的货物搬运,完全是靠人力使用机械设备进行搬运和人工搬运相结合。搬运工具只有重力平衡叉车、电瓶叉车、手动叉车、液压叉车、发料小推车。相对于21世纪的科学技术发达的今天,仓储的自动化信息日趋完善,设备自动化水平越来越高,一个几千种零部件的汽车配件厂,仅仅拥有这些基本的搬运工具是远远不够的。仓储在物流环节中占着尤其重要地位的今天,配件厂的落后的设备,加上人工手工作业,已经明显无法为降低企业的仓储成本和提高仓储的时间效率。

(6)人员岗位分配不合理。该仓库的主管有1名,领班有2个人。然而主管和领班的职责几近相同,都是仓库整体工作事务及日常工作管理,协调部门与各职能部门之间的工作,负责制定和修订仓库收发存作业程序及管理制度和仓库工作计划,同时负责分配仓管员的日常工作和组织仓库盘点工作,确保卡、账、物一致。在该配件厂中出现了主管和领班两个岗位并存的现象,在人员合理安排的原则上,这样的岗位的设定显得有些多余,造成人员的浪费,由此也体现出了该配件厂的人员及岗位分配的不合理。

(7)设备与人员不配套,存在资源闲置。该仓库重力平衡叉车2辆、电瓶叉车1辆、手动叉车6辆、液压叉车1辆、周转托盘200个、发料小推车24个。需要叉车证驾驶的叉车为重力平衡叉车2辆、电瓶叉车1辆,而叉车工仅两名。手推车24,人工使用的手动叉车6辆、液压叉车1辆、而实际操作这些设备的员工仅剩余12名。这样的资源配对比例,体现出了配件厂的人员和设备使用的配置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性。同时也造成了仓储资源浪费,仓储搬运设施出现闲置,设备没有得到合理的利用,因此仓储的效率会极大下降。

三、 文昌市汽车配件厂仓储效率提升方案

(1)库位重新划分,提高物料拣货效率。传统仓库工作人员在库内的纯走动时间占总作业时间的60%以上。针对上述情况,根据货品的物流动性合理分配货位,可以明显地提高作业效率。

(3)优化仓储的物料出入库流程,提高出入库效率。由上文分析可知,该配件厂的仓库在出入库流程中,不管是采购件的出入库还是自制件的出入库,都存在着一个已入库区等待的环节,因此,造成出入库的时间长,给仓储效率的提高造成了影响,所以出入库移到入库区等待的这个环节明显多于。对此我们在采购件和自制件的出入库流程中做出了简单的优化,以提高出入库的效率,进而提高仓储效率。

(4)合理安排人员和设备,提高资源利用率。上面的分析我们知道了该配件厂在人员岗位的安排上并不合理,出现了人员设备的浪费,对此我们在原来的人数的基础上对岗位进行了重新划分,主管1名,制单1名、叉车工2名,进货4人、集货发料8人,理货2人,共计18人。仓库设备保留重力平衡叉车1辆、电瓶叉车1辆、手动叉车2辆、周转托盘200个、发料小推车12个。人员精简2人、设备精简18台、安排合理够用,没有出现重复的多余的岗位和闲置资源,同时还要使仓库人员的安排和仓库设备的安排有衔接,使得人员和设备相配套,使资源有效利用,从而提高仓储的效率。

另外仓库设备陈旧落后,基本以人工作业为主。配件厂可依其能力分阶段对其基础设施进行投资建设,比如高平台的立体仓库、有效的作业平台、可进行射频扫码的叉车、自动化货物传送装置。尤其WMS信息网络平台的搭建可实现仓储管理的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提高仓储的管理水平和仓储效率。对汽车配件厂的基础设施的改进优化,需根据配件厂的具体情况分步实施,帮配件厂进一步提高仓储效率。

经过对文昌配件厂原料仓库的优化管理,仓储效率明显提高,生产周期缩短,物流和生产成本降低,增强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对于类似文昌配件厂的大型制造业来说,大多存在原料和备件仓库品种繁多、仓储效率低下的问题。本文的仓储效率的提升管理经验希望给类似企业借鉴和参考。

参考文献:

[1]白晓光.现代信息技术在仓储管理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导报,2012,(09).

[3]何海霞.东白电力物资公司仓储管理方案优化设计[D].中南大学,2010.

篇7

中图分类号:C931.6 文献标志码:A

随着我国B2C产业的飞速发展,作为B2C供应链中重要一环的仓储业正成为发展的一根软肋。目前仓储管理比较普遍的分类方法是ABC分类法,但是单纯的ABC分类法有时候无法满足B2C订单处理的需要,ABC分析法分类简单,有许多有价值的分类信息无法被利用;目前最通用的分类方式是按照库存资金累计量进行分类,但分类方式众多,选择恰当的分类方式代表一类货物也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DPC决策法是在原有的分类法基础上进行再排序,使得仓储管理系统不仅仅拘泥于后台数据的处理和对订单执行的支持,还要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订单的流程促使仓储物流的总体效率得到提升,通过对仓储管理的优化,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仓储运行的效率并提高顾客的交易体验。目前,B2C企业通过物流外包的形式将配送这一部分交给第三方物流,但是两者从配送结构以及配送要求上存在较大不同。进行DPC分类法能够使仓储资源得到更为合理的配置,提高仓库的周转能力,运营期间降低仓储的管理成本;将物流的仓储设计与订单计划联系起来进行规划,降低整体订单的处理时间和处理成本。

1.DPC法对B2C配送仓储的优化管理

1.1DPC法对仓储管理的优化方式

赋予决策系统主动将订单调整到合适处理的时间的权利完善高绩效仓储管理模式;消费者方面赋予其灵活选择配送时间的权利,为顾客提供更好的交易体验的同时,为仓储资源取得更为灵活的配货选择。

DPC控制的实现主要在订单管理,仓储管理决策两个方面。在订单管理方面消费者有权利选择自己所要使用的延迟等级,在仓储管理中辅助库位的分配进行决策;在仓储决策方面,决策系统有权利对仓库内所有的订单进行筛选,以求获得最佳的处理方式同时处理最多的订单。

加入DPC法将对整个信息的决策重心有一定影响,将增大仓储决策系统的决策比重,同时减少由下订单顺序而决定拣货顺序的比重,但是相对于同一次拣货而言,首次被规划处理需要进行拣货的订单比优化调整进来的订单享有更高的处理优先权,避免出现有些订单始终无法被处理这种极端情况。

1.2适应DPC决策法的信息收集方式

在原本二维条码的基础上扩大RFID(radio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技术的应用,保障数据采集的完整性和准确性,提高运作效率,避免人工的重复劳动,克服传统数据采集方式容易产生差错和滞后性的缺点。

2.DPC法在B2C配送仓储中的应用

2.1延迟等级在订单管理程序设定

延迟等级是集成在原有信息管理系统的基础之上,与其他分类方式方式协同决策,延迟等级主要在订单处理的顺序以及优先处理上进行分析设置,相关设定有3个方面。

(1)延迟等级、指数的设定。延迟等级设定:定为十级,最高为九级代表可延迟,一级表示不可延迟,零级为特殊货物处理等级。

延迟程度指数:该指数越小代表可延迟的程度越大。

(2)延迟指数计算方式。根据货物的下订单时间比重占25%、根据“当前订单处理情况系统选择可延迟等级”占75%。每间隔合理的时间,配送当前订单处理情况选择可延迟等级所占决策比重降低25%,相对的货物下订单时间所占决策比重上升25%。首次已被规划的订单当被更为合适的订单顶替后在进行二次规划设计时其可延迟等级所占决策百分比降低20%,相对的货物下订单时间所占决策比重上升20%降到可延迟比重降为0为止,具体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公式:可延迟指数=当前订单处理系统选择可延迟等级所占比例*可延迟程度等级+货物下订单时间所占比例*10。

注:延迟等级十级(0至9)计算时以数字表示。该指数数值越大标明能后延迟处理的时间越长。延迟指数最大为10,比例数均大于等于零。

(3)订单实现主动优先处理。在顾客下订单并完成付款后,如果配送系统能够优化当前已有配送行程,提前处理该订单则给与顾客选择以提供增值服务。该选择与配送规划系统相联系,根据已经完成的路线规划提供能够优先配送的路线选择,如果不选择则默认该订单遵循正常订单的流程。优先处理规则必须考虑“可延迟程度”等级。

2.2订单信息的处理

搭建有效的B2C订单信息管理平台,对其订单,仓储,财务等交易流程进行有效控制。

仓储配送系统与配送系统进行实时的信息沟通,为已经下达的订单选择最合适的拣货时间,为在网上正在销售的商品提供更为实时的货物跟踪信息,时刻了解货物目前状态,如图1所示。

增加DPC法在信息管理系统中的仓储决策环节以及配送决策支持方面的使用,根据需要配送的订单安排配送计划,如果进行配送的载具有空位则进行填充,寻找适合的货物进行填充并确认该配送路线也符合订单要求。

2.3延迟等级在仓储管理程序设定

(1)RFID对货物基本数据的处理。在仓储环节记录或读取货物的基本资料,使用RFID将免去扫描条码这一工作以通过RFID扫描闸口进行标签阅读,能够在很短时间内扫描大量数据而且便于分组管理。

该标签的使用同时服务于快速的盘点以及拣货,使用手持式RFID扫描器通过需要盘点的货架能够完成较大规模的扫描任务,快捷方便。

在拣货方面,完成拣货操作后货物通过RFID扫描闸口能够一次性将货物信息全部读取,然后由系统检查是否有货物被错误拾取或者有货物漏取,这样能够有效降低拣货时发生的人工操作错误。

(2)仓储信息与订单管理与配送决策的联动。订单系统与配送决策之间建立沟通,这种沟通体现在仓储信息系统,即:配送决策发现能够同时处理的订单,询问订单系统有没有符合要求的订单,根据需要处理的订单询问库存系统该货物是否符合规格,如果符合则仓储进行出库操作。

(3)对出入库流程的优化。为了适应DPC的实施提高B2C仓储使用效率以及准确度,有必要对货物出库的一些流程进行优化设计,如图2所示。

2.4对配送决策的支持

篇8

摘要:配送是物流活动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是连接物流活动上下游的纽带。在海洋石油勘探开发中,岸基公司的配送作业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海洋石油勘探开发有力的后勤保障。本文通过分析海洋石油勘探开发中岸基公司的配送作业的特点,提出了配送作业的优化设计方案,为配送作业提供了理论支持,对岸基公司配送作业的发展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海洋石油配送作业优化

1 概述

1.1 选题背景。

物流管理是指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根据物质资料实体流动的规律,应用管理的基本原理和科学方法,对物流活动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和监督,使各项物流活动实现最佳的协调与配合,以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和经济效益。配送是指在经济合理区域范围内,根据客户的要求,对物品进行拣选、加工、包装、分割、组配等作业,并按时送达指定地点的物流活动。

中国的海洋石油勘探开发已经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随着海洋石油工程业务量的逐步扩大,其岸基公司的配送作业也日益增多。虽然我国对物流管理中配送方面的研究日趋成熟,但针对海洋石油勘探开发中岸基公司的配送作业方面的研究却寥寥无几。本文旨在通过对海洋石油勘探开发中岸基公司的配送作业进行优化设计,提高配送效率,降低配送成本,实现岸基公司配送业务的全面发展。

1.2 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

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分析海洋石油工程的特点及其对配送的影响;综合分析得出优化岸基公司配送的途径,为岸基公司的配送管理提供理论上的借鉴。

研究方法主要包括:SWOT分析方法;运筹学线路优化;ABC分类法。

2岸基公司的配送作业特点分析

在海洋石油勘探开发中,配送对象主要为海洋中作业的船舶和平台;配送的物资依此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为船舶所需的油料、备件等材料和设备,另一类为平台所需的钻具、套管和泥浆料等材料和设备。由于海洋自然环境的多变性、海洋石油勘探开发的复杂性、船舶和平台物资需求的多样性,造成了岸基物资配送的高难度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海洋环境复杂多变,船舶和平台的生产动态及其物资需求容易受到影响,相对应的配送作业也极其容易受到牵连。

2.2 受地理环境的影响,船舶和平台分布范围较广、地理跨度较大,配送过程非常复杂。

2.3 船舶可以靠泊码头,其物资可以通过车辆配送。但平台在生产期间位于海中,其物资必须由船舶配送。

2.4 船舶和平台所需物资种类繁多,大小各异,包装不一,配载难度高。

3岸基公司的配送作业优化设计

3.1岸基公司的配送模式SWOT分析。

配送模式主要分为自备型配送模式、合作型配送模式、专业型配送模式、综合型配送模式。

自备型配送模式是指配送中心仅为本公司的生产提供配送服务,配送中心具有一定的配送能力,完全可以满足公司配送业务发展的需要。合作型配送模式是指若干相关联或相类似的企业由于共同的配送需求,在充分发掘利用各企业现有物流资源基础上,联合创建的配送组织形式,参加合作的企业在一定的市场区域或地理空间范围内有相似的配送需求。专业型配送模式是指专业化的配送中心,在一定市场范围内为其他公司提供配送服务而获取盈利的配送组织形式。综合型配送模式是指企业以供应链为指导思想,对生产中的各环节实现全方位综合配送,能够高效运行的配送模式。

本文用SWOT分析法,根据岸基公司配送业务的特点,分析其具有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来确定其配送模式,SWOT分析如表所示。

优势S

1、配送中心仓储设施过硬,有足够的堆场、库房、料棚等仓储设施;

2、配送中心的装卸能力较强,叉车和吊车等机具齐全;

3、配送中心的分拣能力较强,有集成化的包装工具;

4、配送中心有高素质的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

劣势W

1、配送中心缺乏专业的物流技术人才;

2、配送中心物流信息系统不够完善,对客户需求反应不够及时;

3、配送中心的配送流程不够完善,配送成本较高;

机会O

1、国家和沿海地方政府大力发展海洋石油勘探开发,有着政策上的支持;

2、通过与国外石油公司的合作,可以引进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技术;

威胁T

1、实力较强的第三方配送公司有可能争夺岸基公司的配送业务的市场份额;

由于海洋石油勘探开发的权力掌握在少数几家国有企业中,因此其配送服务也由这几家国有企业旗下的岸基公司提供, 外部公司难以进入该配送市场。正是因为如此, 海洋石油勘探开发的岸基公司多采用自备型的配送模式, 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配送作业的发展。岸基公司需要以供应链为指导思想,全面系统地优化和整合企业内部资源、业务流程,对生产过程中的各环节实现全方位综合配送,形成的高效运行的物流配送模式。

3.2 岸基公司的配送分类管理优化。

配送分类管理就是利用ABC分析法,根据客户需求的缓急程度和物资的重要性进行划分,按不同的类别分别制定不同的配送计划。生产任务的重要性决定了客户需求的缓急程度,可将客户分为Ⅰ、Ⅱ、Ⅲ三类。根据物资的重要性可划分为A、B、C三类,A类:主要的生产物资,对生产能否顺利进行起决定性的作用;B类:介于A类与C类之间,对生产有影响,但不会造成停产;C类:对生产影响不大的物资,发生缺货后几乎对生产没有影响。

根据分类管理的方法,可以按照下表的配送顺序(表中数字1表示最优先配送,2表示次优先,其余依此类推)进行配送。

物资类别

需求类别

A类物资

B类物资

C类物资

Ⅰ类需求

1

3

5

Ⅱ类需求

2

4

8

Ⅲ类需求

6

7

9

3.3 岸基公司的配送方式优化。

3.3.1 二级仓库的设立。

由于海洋石油勘探开发区域分散,配送作业面临地理跨度大的特点,因此,通过计算配送成本与在某一区域设立二级仓储成本,比较两者大小。如果配送成本高于仓储成本,则可以在某一区域内设立二级仓库,从而增加集中配送的机会,减少配送次数,从而降低配送成本。

仓储成本与配送成本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当配送成本和仓储成本相等时,可以达到物流成本最低值,实现配送和仓储的最优化管理。

3.3.2 一对多的配送线路。

在海洋石油勘探开发中,某一特定海域内往往分布多艘船舶和平台,所以某一区域内的配送作业也面向多个对象。岸基公司的配送作业对象主要是船舶和平台,对船舶主要运用车辆运输,对平台主要运用船舶运输。现以平台为配送对象,船舶为运输工具为例,优化一对多配送的线路设计。

假定配送中心A向四个平台B、C、D、E进行物资配送,各平台相对应的位置如下图所示。

运输距离如下表所示。

A

B

C

D

E

A

35

50

40

70

B

35

15

20

35

C

50

15

35

30

D

40

20

35

25

E

70

35

30

25

配送路线的起点是A,第一行非零最小数为35,即A到B距离最短;再以B为起点,第二行非零最小数为15,即B到C距离最短……依次类推,得出最短配送路线为ABCEDA,总距离为35+15+30+25+40=145。

3.3.3 实施JIT配送方式。

JUST IN TIME起源于准时制生产,理念是“在恰当的时候,把恰当的商品以恰当的质量、恰当的数量送到恰当的地点”,即实现在生产过程中基本没有积压的物资。将JIT应用于配送作业中,就是要做到“不入即出”,减少库存物资,降低库存成本,提高配送服务水平。

岸基公司的配送中心、物资需求方(船舶和平台)、物资供应商三者之间通过加强物流信息的沟通,保证物流信息快速有效地传递,实现JIT的配送方式,可以提高整个供应链的运作水平,实现效率的最大化。

4结论与展望

本文主要研究了海洋石油勘探开发中岸基公司的配送作业的特点,并针对其特点进行了配送模式、配送方式和配送分类管理方面优化设计,提出了可供岸基公司借鉴的措施和建议。

本文仅仅对海洋石油勘探开发中的岸基公司的配送作业进行了初步的探讨,提出的优化设计方案有待进一步完善。要真正实现配送作业的最优化管理,需要与采购管理、库存管理相结合,以整个物流系统为着眼点,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探索采购管理、库存管理和配送管理的整体优化设计,从而在整体上降低公司的物流成本。

参考文献

[1] 钱芝网,赵丹.物流运筹学.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8

篇9

引言

内蒙古准格尔旗和伊金霍洛旗地区是我国煤炭资源极其丰富的地区。越来越多的发电企业选择建设矿口电厂,并配套建设煤矿洗选厂。我院设计的布连电厂与同属国电集团的察哈素煤矿是典型的煤电一体化工程。布连电厂与察哈素煤矿工业广场统一规划布置,电厂的储煤设施与煤矿工业广场的储煤设施统一考虑,全部布置在煤矿工业广场,电厂厂内不再另设储煤设施。

1 煤电一体化项目概况

布连电厂与国电察哈素煤矿工业广场为国电建投内蒙古能源有限公司煤电一体化项目。布连电厂位于内蒙古伊克昭盟鄂尔多斯市布连乡,电厂厂址紧邻察哈素煤矿工业广场南侧。布连电厂运煤系统与察哈素煤矿工业广场相关设施的位置关系见图1。布连电厂规划容量为2×660MW+2×1000MW,一期工程建设2×660MW超超临界燃煤空冷机组,两台机组分别于2013年1、6月投入商业运行,二期工程正在开展前期工作。一期2×660MW机组年耗煤量270×104t,二期2×1000MW机组年耗煤量约443×104t,燃煤全部由配套建设的国电察哈素煤矿工业广场提供。察哈素煤矿一期建设规模为1000万吨/年,现已投入商业运营。矿井规划建设规模将达到1500万吨/年。

本工程燃用国电察哈素煤矿提供的末煤和煤泥。

察哈素煤矿工业广场的运煤工艺为:原煤从主矿井井口房经带式输送机向东运至原煤仓储存,原煤仓下部的原煤经转运、输送至筛分破碎车间,在筛分破碎车间内经筛分、手选、破碎作业后的块原煤经带式输送机向南运至块煤洗选压滤车间入选,选后的块精煤和脱水后的末煤再向北运至筛分破碎车间,块煤和末煤产品在筛分破碎车间内转运后向西运至产品仓储存,南侧两个用于储存末煤的产品仓可给电厂供煤,三个产品仓均可向北运往快速装车站装火车外运。外来煤储煤场的原煤也可进入筛分破碎、洗选、储运系统。

图1 布连电厂运煤系统与察哈素煤矿工业广场相关设施的位置关系

2电厂厂内无储煤设施

与电厂配套建设的察哈素煤矿工业广场承担着提供电厂用煤和外运燃煤的任务,煤矿工业广场自身需要建设一整套洗煤、选煤、储煤和筛分破碎设施。煤电一体化电厂得天独厚的优势即在于此,电厂和煤矿工业广场的储煤设施可以统一规划布置,这样便于管理并且节约占地,形成一个有机的综合体。察哈素煤矿工业广场共设有3个直径30m的原煤仓,1个100m×60m的外来煤储煤场,以及3个直径30m用于存储洗选后的块煤和末煤的产品仓。3个直径30m的原煤仓每个储量均为2.8万吨,3个原煤仓总储煤量8.4万吨。3个产品仓中有两个产品仓用于储存末煤,两个末煤产品仓(以下称末煤仓)可给电厂提供满足锅炉燃烧要求的燃煤,一个产品仓作为块煤仓用于存储粒度在25~200mm之间的块煤(该煤种不往电厂输送)。3个产品仓(两个末煤仓,一个块煤仓)均可往外运煤装车。每个末煤仓的储量2.8万吨,两个末煤仓总储量5.6万吨。煤矿工业广场中100m×60m的外来煤储煤场的作用除了存储外来煤,还可给电厂一二期机组提供用煤,该煤场的储量约1.6万吨。即可给电厂一二期机组提供燃煤的储煤设施有:3个原煤仓、2个末煤仓和1个外来煤储煤场。据前述,这些储煤设施的总储量达到15.6万吨。《大中型火力发电厂设计规范》(GB 50660-2011)规定:运距不大于50km的发电厂,贮煤容量应不小于对应机组5天的耗煤量。本工程属于煤电一体化项目,电厂即位于矿区,距煤矿主井出口不到一百米。一期2×660MW机组日最大耗煤量为9796吨,二期2×1000MW机组日最大耗煤量为16096吨,一二期机组日最大总耗煤量为25892吨。煤矿工业广场可供电厂燃用的燃煤总储量达到15.6万吨,可供一二期机组燃用约6天。煤矿工业广场优先保证电厂的用煤需要。因此,煤矿工业广场的储煤设施为电厂的安全运行提供了有力保障。布连电厂在优化设计之前,厂内设置两个直径30m的筒仓作为电厂的储煤设施,每个筒仓储量2.5万吨,两个筒仓总储量5万吨,满足2×660MW机组约5天的耗煤量。每个直径30m的筒仓土建造价约1800万元,每个筒仓配套安装一台带式布料机和一台环式给煤机,布料机和给煤机的设备费用分别约为125万元和325万元,两个筒仓的土建和设备总造价约4500万元。每台带式布料机的耗电功率约50kW,每台环式给煤机的耗电功率约200kW,两个筒仓的总设备耗电功率为500kW。两个筒仓的总占地约1950m2。以上有关造价、耗电功率和占地均没有考虑爬上筒仓的栈桥和从筒仓底部出来的廊道,若考虑这两段栈桥和廊道,造价、耗电功率和占地将会更多。一期工程优化设计后,仅储煤设施一项即可节省土建和设备初投资约4500万元,节省厂内设备耗电功率500kW,节省占地约1950m2。

篇10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学校在《仓储与配送》课程的教学加大了实训的力度,专门开设了实训课程,时间连续两周的课程,课时到达40课时以上,充分体现了学校对实训课程的重视,同时意味着实训课程的重要性。通过开展实训课,改变了传统教学方法以老师为中心,进行的“填鸭式”满堂灌注入式教学方式,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激发,创新能力及动手能力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本文主要从实训目标设计、实训项目准备、实训组织实施、实训评价和考核及实训总结与反思方面进行一些探讨。

1仓储配送实训类课程对应的就业岗位分析

物流类课程所对应的毕业生,毕业后,通常是在企业基层任基础岗位。这些岗位的工作内容涉及面比较广,比如运输、仓储和配送、分拣等多项业务。此后,依据个人能力、自身优势和工作经验,可逐步晋升到仓管员操作组长部门主管/项目经理等职位。

2物流工作岗位能力需求分析

现代物流行业是一个层次较清晰的系统,整个运行过程会涉及诸多业务流程,而不同的岗位对人员的能力有不同的要求。执行层的物流人员,主要是负责物流操作中的环节,需要掌握相关的出库、入库、配送等相关的知识和技能;管理层的物流人员,则需要按照企业的实际情况去制定一个较科学的物流计划,对物流作业的整体流程加以控制。

3仓储配送实训课程教学设计

项目一:物动量ABC 分类为例进行项目教学。

3.1项目任务

某配送中心每周对所有货物进行相关的出库量统计,出库作业周报6份(物动量统计),将配送中心的货物根据出库量进行分类,主要分清重要物资、一般物资和次要物资,从而有区别地确定货位的存储。

3.2学习目标

理论目标:ABC 分类的基本原理的关键核心问题;

技能目标:会根据货物信息量进行ABC分类并确定类别进行储位规划;

职业目标:对近期物动量进行统计加强对货物的管理,提高工作效率。

3.3相关知识学习

物动量基本原理。物动量 ABC 分类的原理是:“重要的少数,次要的多数”。以货物累计周转量为衡量标准,划清货物的主次顺序,为货物上架存储安排奠定理论基础。

表1:储配作业优化设计内容

表2:仓储与配送管理项目教学及任务

步骤:①对6周出库作业周报的货物进行合计按降序排序;②计算货物出库量的百分比,并进行累计周转量的百分比;③分类(货物累计周转量百分比在0-70%划分为A类;累计周转百分比在70%-90%划分为B类;其余的10%划分为C类)。

3.4项目实施

将学生分成小组并确定成员分工及合作形式。

物动量核心先汇总降序再进行累计百分比:(1)统计每种货物总的周转量进行降序;(2)计算货物的累计周转量的百分比;(3)制作ABC分类表;(4)绘制物动量ABC分类图;(5)根据入库货物制作入库货物ABC分类表。

根据情景进行物动量ABC分析:(1)在对货品进行储位分配时需要对各种货品的物动量进行判断,累计周转率在70%以下的货物定为A类货物,把累计周转率在70%-90%的货物定为B类货物,把累计周转率在90%以上的货定为C 类货物。(2)入库货物ABC分类,根据货物ABC分类结果,将此次入库单中货物再分类 (依据情景任务提供入库任务单),将分类结果标注。

3.5教学拓展与延伸

为了让学生能更清楚掌握并理解物动量ABC分类,应进行任务拓展练习,虚拟情景20种以上货物出库量,让学生掌握计算方法对每一种货物总的出库量进行统计降序,再计算累计周转量并划分类别。

3.6检查与评价

篇11

中图分类号:F253.4 文献标识码:A

一、Flexsim仿真软件的功能及作用

Flexsim是一套具备计算机三维图像处理技术、仿真技术、人工智能技术、数据处理技术为一体,为制造、物流等领域服务的软件产品。同时也是新一代离散事件系统仿真的有效工具。面向对象的建模方式使得建模过程更为快捷,只需通过图形的拖动和必要的附加程序就可以快速地建立起系统的模型。软件提供丰富的物理单元(如处理器、操作员、堆垛机、货架等)、原始数据拟合、输入建模、进行仿真实验、结果优化、生成3D动画影像,同时还提供与其他软件的对接。

(一)Flexsim仿真软件的功能。

1、建模功能。

Flexsim建模是直接从三维开始,无须转换。用拖放图形的方法建立模型,建模时将相应的实体拖放到模型窗口的指定位置,实体具有相当的灵活性,参数可根据不同行业的使用者来设定,可以快速、高效地把制造业、物流业、以及一般商务流程的主要特征描述出来。

2、仿真分析功能。

Flexsim可以用试验的形式来仿真假定的情节,自动运行模型并把结果转存在报告、图表中,并且提供平面图、饼状图、柱状图、折线图、以及甘特图等多种图形图表,支持数据与图表混合的统计报表。在模型运行过程中记录所有设备的所有状态(工作、等待、阻塞、故障等)的时间值,以及设备加工产品的个数,用户可以自由组合和输出由这些数据组成的报表。

3、可视化功能。

Flexsim采用了与视频游戏相同的虚拟现实技术,通过简单的点击和拖动,可从任何角度观看模型,同时观察系统的各部分,实现模型的整体化展现。Flexsim 的运动学功能能实现设备的动作,平移(水平运动,或垂直运动)或是旋转运动,使模拟过程更接近真实。

(二)Flexsim仿真软件对配送中心仓储功能研究的作用。

1、图书配送中心仓储功能研究目的。

图书配送中心的作用是作为中转站来实现图书的分销,尽可能的降低库存所占压的资金,减少库存成本,提高图书物流的流动性。图书配送中心的仓储功能研究不是一味的研究能存储多少图书,而是通过对现行图书配送中心各个环节的数据和设施进行分析(包括分拣,退货,打包,临时仓储等),寻找阻塞因素,得到改善方案,为今后的改进建设起到“灯塔”的作用。

2、Flexsim仿真软件对研究的作用。

运用Flexsim仿真软件,可在计算机内建立配送中心的整体或局部的三维模型,然后汇总调查得到的数据进行信息的统计和提取,输入到仿真软件中尝试运行,通过Flexsim的可视化功能,能反应出现行配送中心的系统阻塞因素,查看阻塞地点的运行数据表,再次分析数据,以便提出改进措施。利用Flexsim对新华图书配送中心模拟再现,不但能提高效率,缩短研究开发周期,而且保证安全,节约开支,提高质量。对模型进行各种系统分析和工程验证,最终获得优化设计和改造方案。该软件能验证物流项目的可行性,提供改善和管理的基本数据,降低运营成本。

二、实证分析―以新华图书配送中心为例

运用Flexsim软件对新华图配送中心提供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设计该中心自动化立体仓库蓝图,对订单的核心数据分析提取,输入到仿真软件中对图书配送中心的作业环节(出库与打包)进行模拟仿真,从而论证采取该软件对配送中心现状研究的必要性。

(一)自治区新华图书配送中心简介。

新华图书配送中心担负着向全疆各地州、县新华书店实行统一进货、统一结算、统一配送的任务。该配送中心属于区域配送中心,以较强的幅射能力和较大的库存量,向省(州)区域范围的用户实行配送。配送规模大,配送批量大,客户数量多。同时所面临的进货出版物品种繁多,拣货量大,差错率高,不注重逆向物流等诸多问题,成为企业发展的主要屏障,物流效率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物流配送系统能否良好地运行。在这样传统的图书配送中心,到货和退货的图书按照先入库再分拣,然后移库存储或配发出库输出的流程进行处理,这种作业流程虽然入库速度较快,但却造成了分拣工作量大、出库不及时等现象,直接影响了配送中心响应市场需求的速度,长期运作也增加物流成本。实现图书配送的高效化,已成为提高我国图书业经济效益、实现社会效益、降低企业乃至全行业流通总成本的主要途径。

(二)配送中心作业区域功能及阻塞分析。

1、拣货区及阻塞分析。

拣选作业是整个仓储物流活动中作业量最高的,达到了整个物流活动的51%。在新华图书配送中心,没有采用自动化拣选,采取的是人至货的方式,拣货员通过步行到达图书存放位置,然后将选好的图书送至静止的集货点。这种方式需要的作业面积较大,补货不方便、劳动强度高。拆分区的通道上,货物摆放不规则,严重影响工作效率。

2、收货拆分区及阻塞分析。

拆分区主要对接收到的图书进行拆分和清单核对,进货速度快,数量多,作业工序简单。在新华图书配送中心,此区域采用的作业方法是先进行清单核对,之后进行简单的无序堆码,最后进行拆分。虽然不会造成进货时的拥堵,但是给后续工作(拆分、分类)带来不便,影响整体工作效率。

3、打包区及阻塞分析。

打包区主要对定单图书进行整理、整合、配货、打包、贴标签。仅配备五台半自动打包机,采取人工铺牛皮纸,人工包装,人工贴标签,机器打包的方式。对于如此庞大的图书配送中心,在业务量剧增的情况下,采取这样作业方式,已经完全跟不上发展的步伐。

4、退货区及阻塞分析 。

退货区主要是对过期图书进行整理、核对,然后重新返退各店或各出版社。主要针对的是各地州退回来的书籍。特点是:品种多,批量小,批次多,作业难度大。新华图书配送中心的退货区拣选策略采取分区拣选的模式,全部采用人工操作,无自动化设备和技术,自动化水平低,出错率高,没有最大化的发挥分区拣选的潜力优势。

5、发货处理区及阻塞分析。

在整个区域里完成接货、退货及入库前的工作,如接货、卸货、清点、检验、分类、及入库准备等。具体包括:将准备好的图书装入外运车辆出发,外运发货区与接货区共用同一场地,有站台、外运线路等设施;按用户的需求,将配好的货暂存等待外运,或根据每个用户货堆状况决定配车方式、配装方式,然后直接装车或运到发货站台装车。这一区域对图书是暂存,时间短、暂存周转快,所以占地面积相对较少。

6、站台及阻塞分析。

新华图书中心仓库站台属于进出货共用站台,虽然可以提高空间和设备的利用率,但是对于图书这种时效性特别强的收发货管理相对困难。在出入库频繁的情况下,容易照成拥挤、阻塞等相互影响的不良后果。并且目前这个站台没有设置防撞胶,对于货车的停靠有一定的困难。并且车辆的装卸货都是采取了人力装卸,装卸速度慢,成本高,影响了物流配送的速度。应该引入嵌入式站台登车桥,方便装卸书籍。

7、业务信息处理区。

信息处理系统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层次:数据层(将图书清单收集、加工的图书物流信息以数据库的形式加以存储);业务层(对合同、票据、报表等业务表现方式进行日常处理);运用层(包括仓库作业计划、最优路线选择、控制与评价模型的建立,根据运行信息检测图书物流系统的状况);计划层(建立各种图书物流系统分析模型,辅助高管人员指定图书物流战略计划)。

8、库存区。

库房建筑全部采用国际化、标准化设计,地面采用适合图书仓储的水泥地面,不易起尘,并且库房内通风、采光、防水、防腐、防虫蛀等安全措施齐备。干湿度、温度控制严格,保证了库存图书的质量。同时采用图书标准化书架、国家标准图书分类代码,以及计算机检索查询系统,便于随时准确提取和收入图书。

(三)数据分析及未来业务量预测。

2012年业务量为4300万元,根据历年增长水平(增长率变化情况及平均增长率),国民经济增长水平,城市发展规划,经济发展状况,新增大型企业数量及发展情况得出以下数据:

由此上表可以看出,该图书配送中心的年业务量以2012年为基础,2022年增长2倍,2032年增长7倍,2042年增长19倍,迅速增长的业务量是实行仓储自动化的前提条件,单纯的依靠人工分拣,人工打包,人工配货和拣选,会导致出错率增高,工作效率低下。只有在未来进行仓储自动化后,企业的运行速度才能赶上业务增长的速度。

三、结论

随着物流业的快速发展,配送中心已经成为供应链的枢纽环节,其作业效率直接影响到末端销售。本项目以新华图书配送中心为研究对象,通过收集整理新华图书配送中心运营过程中的一些基本数据,并对其进行分析,发现其收货、打包、退货、发货等作业流程存在不合理的地方,造成了货物的拥堵,整体效率低下,设备利用率低。根据仓库的现实情况,对现有作业流程中的收货、打包、退货、发货等作业流程进行改善,提出改善备选方案, 并用Flexsim软件对方案进行仿真,进而分析仿真结果,得出不同仿真条件下的最优方案。

图书配送中心总体规划图包括了CAD图和Flexsim设计模拟图,主要是向着整体建设现代化仓储目标去规划,所以规划核心要点有:

(1)图书配送中心的仓储区域采取自动化立体式仓库,巷道之间选择高层堆垛机,可提高数量和品种繁杂的图书进出库的运行速度和减少摆放错误率。

(2)建立一到两个自动化仓库电脑控制处理中心,该中心主要监控整个图书配送中心的运行数据,并对临时调整的运行数据进行收集和修改,并且定期分析整个图书配送中心的工作运行情况,方便核心技术员随时对于图书配送中心的规划和局部调整。

(3)在收货拆分区,采取全自动化的图书分拣机,一是对图书的拆包处理,其次是根据计算机处理中心的指令对图书的种类分类和根据订单的需求进行图书拣选。这样的自动化图书分拣机器,完全可以提高操作的速度和运行的效率。

(4)在图书的打包方面,采取全自动化图书打包机,加快已经分类和拣选好的托盘图书进行打包和贴标签活动。

(5)由于图书是一种体积小,重量大的批量实体,所以采取液压叉车经行长距离的搬运托盘图书,减轻人工劳动量并且加快各个区域之间的图书流动效率。

本研究得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重点紧缺人才专业创新项目资助和新疆农业大学课程建设项目资助

(作者:杨万春,新疆农业大学机械交通学院本科生;迪丽拜尔・吾吐克,余定强,新疆农业大学机械交通学院)

参考文献:

[1]詹凌云.浅谈我国物流中心的仓储自动化[J].商场现代化,2006,7:119-120.

[2]侯凌燕,尹军琪.我国新华书店图书物流中心特点与物流中心建设概述[J].物流技术,2010,12:33-36.

[3]韩耀东.新华书店配送中心图书退货问题研究[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07,6.

篇12

一、需求与供应能力管理

需求管理是认识和管理对产品的全部需求,并确保主生产计划反映这些需求的功能。需求管理包括:预测、订单录入、订单承诺、分库需求、非独立需求、厂际订单及维修件需求等。在更广泛的意义上,需求管理包括筹划仓库地址、从制造源到仓库的替代运输方法、仓库布局、物料搬运与作业。供应链理论发展到今天,需求链管理的理论出现了,需求链管理更是强调了需求在整个链条中的重要地位,提出了供应能力必须与需求相匹配的要求。

需求与供应能力的匹配管理,突出了需求的内容,需求链所包含的与供应链逆向的内容和功能越来越多,国内一些著名学者也在一致强调需求与供应的对应。企业是市场供需的平衡机体,其经济目的是实现开源节流,并要保持源流的有机平衡。那么供应与需求链,则是一个双向的信息、资金、物流的回路。供应和需求所关注的要点也不相同,供应链强调的是在既定/预定的需求下,如何更好地满足需求,而需求链侧重的是客户需求的分析和需求信息的有效传递,如何将两者很好地结合起来,即是需求与供应能力的匹配管理。本文关注于中压开关厂仓库设计因素中仓储流量与生产的匹配,其中包括物流设计、各类仓储面积、吞吐量和收发频率等。

二、需求介绍(以2009年为例)

1、仓储空间需求

仓储空间按照货架总容量以及地面存储占用的空间折合成1000?鄢1200?鄢1000的托盘空间以及大型物料所需占用的地面面积计算而成。

2、吞吐量需求

三、原设计

中压开关厂区内仓储物流原规划为三个单位各设重型立体货架式的仓库,库房总面积3240平方米(不含一楼办公场地),计划设置1000 1200 1000托盘货位4704个。位置设在厂区东端南排第2―4跨,东数1―5间隔并列布局(如图1所示)。

四、设计的改进

1、需求与供应能力分析

2、原设计的不足之处

第一,无地面存储空间,造成大型物料无法存放,需在生产区域另外划分位置进行摆放。

第二,要满足未来三年吞吐量的需求,需再购买叉车来补充吞吐量,但叉车的使用成本以及带来的安全风险较高,且仓库的通道设计仅能满足三辆叉车的投运。

3、二次设计(方案二)

为充分利用厂房高度,进而实施综合立体仓库的建设,经研究进行二次设计,取消原第二跨延长第三跨的方式,调整了库房规划(如图2所示)。

在库房总占地面积不变的情况下,在第三跨加长的巷道上建巷道式立体仓库,设计5个巷道、10列货架,货架高8层,1000?鄢1200?鄢1000托盘货位4200个。堆垛机立体货架旁边可摆放重型立体货架609个货位(1000?鄢1200?鄢1000),同时留有近600平方米的地面区域为重型物件存放区域(如图3所示)。

4、第二次设计的需求与供应能力分析(如表5所示)

5、方案二的不足之处

第一,地面存储空间较原方案显著增加,为大型物料提供了900平的存放计划,但仍需在生产区域另外划分约300平面积进行摆放。

第二,货架存放量超出需求30%,意味着近四分之一的货位闲置。

第三,虽然满足了未来三年吞吐量的需求,但超出需求量67%,造成大量供应能力的闲置和浪费。

6、第三次优化设计――需求与供应能力管理的应用

结合需求与供应能力管理理论,在满足需求的前提下,创造具有调整功能的供应能力,尽可能减少因超量供应造成的浪费,并创造可调整的供应能力。我们将方案二中的堆垛式立体仓库的设计进行了优化。

将5个巷道、10列货架、5个堆垛机调整为4个巷道、8列货架、3个堆垛机(弯轨设计,1个堆垛机可对4列货架进行操作),1000?鄢1200?鄢1000托盘货位3200个。堆垛机立体货架旁边可摆放德利施尔原仓库使用的重型立体货架609个托盘货位,同时留有近860平方米的地面区域为重型物件存放区域(具体细节如图4所示)。

7、第三次设计的需求与供应能力分析

8、结论

第一,方案三的需求与供应能力基本匹配,能保证中压开关厂未来三年的发展需要。

第二,方案三通过调整堆垛机的数量,不仅减少了设备投入的成本,也为日后中压开关厂跨越发展留有扩展空间,如3台堆垛机无法满足,可将弯轨改成直轨,增加堆垛机的数量,从而提高吞吐能力。

五、需求与供应能力管理应用前后各方案的对比

1、库容面积

综合立体库(方案三)可以充分利用厂房的立体空间,不仅提高了物流仓储收发存的自动化程度,同时在保证满足生产需求的基础上优化了存储结构,适当减少了货架数量,增加了860平方米的地面存放区域,解决了特种大件物料的存放问题,也为生产经营的后续发展在仓储方面争取到了相应的空间储备(预留两列货道,可再建堆垛机式立体货位800个)。

2、仓库流量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