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教育叙事范文

时间:2023-05-31 08:36:01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初中物理教育叙事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初中物理教育叙事

篇1

一、虚拟仿真实验概述

目前,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因实验仪器价格昂贵、制作复杂、构造精密所限,学生不能真实参与到理解实验思想理念、练习调整实验仪器、熟悉仪器性能构造的实践中去,而虚拟仿真实验则可以代替实际实验,提供全开放性、高综合性的平台和提供相关的实验实时数据供学生计算分析。虚拟仿真实验运用多媒体课件开发工具,通过计算机操作系统演示实验过程中的图形、图像、文字、数据等,它具有快捷、易学、简单、直观等优点,能使老师根据教学计划制作实验课件,模拟实验情境,展现教学意图,有效提升物理实验课程的教学质量并帮助教师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模式。虚拟仿真实验改善传统物理实验教学的原因如下:其一是虚拟仿真实验真实展现了物理实验的环节和过程,构建了活灵活现的实验画面;其二是虚拟仿真实验以学生为教学主体,使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到物理实验课程中,激发了其学习物理实验的热情和兴趣,使其在实验课程中发现理论知识的问题并及时纠正调整;其三是虚拟仿真实验能创新性的整合学生的理论知识,使其知识模块结构化、系统化,“温故而知新”,在知识的不断学习和理解中,动态的掌握知识、理解知识、应用知识;其四是虚拟仿真实验能在物理实验课程中营造真实性、直观性、开放性的实验环境,使学生通过虚拟网络下的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模拟实验、观察实验、归纳总结的学习能力,培养学生发现实验规律、探究实验问题、优化实验意识的学习精神,全面提升学生的文化素质和技能水平。与此同时,虚拟仿真实验仍然存在着缺陷,其不可否认的提升了教学效率和避免了实验误差,但因为其模拟性、理想化的操作缺少了实际实验的可操作性和真实感,不能真正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二、虚拟仿真实验的教学应用

1.利用虚拟仿真实验探究电路短路问题

电路短路问题是初中物理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问题,虚拟仿真实验通过虚拟电学工具箱,增强了学生对于短路问题的理解和认识,保障解决变式问题和实际问题的能力。以下为实验环节演示:

实验环节1:观察电源短路现象

第一步通过虚拟电学工具箱提供的电源、电表、开关、保险丝等组件,使用鼠标拖动组成一个短路电路;第二步将电源两极直接与开关两端相连并打开开关,(提问学生“将会出现什么现象?”)观察现象;第三步连接电流表(提问学生“将会出现什么现象?”)观察现象。通过实验演示,第二步中会出现“干电池短路”的警告语,第三步则会出现电流表超出最大值的现象。这一环节的虚拟实验使学生体验电源短路并了解电源短路会造成极大电流出现并烧毁电源、引发火灾的事故。

实验环节2:电源短路后的保护措施

第一步在已短路的电路(连接电流表)中串联保险丝并打开开关(提问学生“将会出现什么现象?”)观察现象;第二步得出结论,即保险丝断裂,电流表数值归零。这一环节的虚拟实验使学生认识串联保险丝是防止电源短路的措施之一,同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展示闸刀开关、空气开关等防止短路的组件。

实验环节3:认识用电器短路现象

第一步组建串联电源与灯泡和并联电源与灯泡的电路,先打开串联开关,后打开并联开关(提问学生“将会出现什么现象?”)观察现象;第二步观察实验现象,即串联开关打开后两只灯泡均发光,打开并联开关后一只灯泡熄灭,另一只亮度增强;第三步向学生提出“为什么一只灯泡熄灭了而另一只却变亮了?”、“熄灭的灯泡被烧毁了吗?”“这种操作是否安全?”等问题并鼓励思考。这一环节的虚拟实验使学生认识用电器串联时,若其中某一用电器短路,则整体电路电流增大、可能烧毁其他用电器或者其他用电器使用不正常。

实验环节4:并联电路的短路现象

第一步组件两组并联电源与灯泡的电路,打开开关,(提问学生“将会出现什么现象?”)观察现象;第二步观察现象并得出结论,即并联电路中,若其中某一用电器短路,则其他用电器都不正常工作同时烧毁保险丝。这一虚拟实验可以使学生发散到多个用电器并联短路时的结论,即并联电路短路情况下所有用电器均不工作;家用电器一般并联使用并安装保险丝,同时需要合理避免电器短路。

2.利用虚拟仿真实验探究闭合电路中的欧姆定律

欧姆定律是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基本定律之一,是拓展电学知识和分析电路的基础,虚拟仿真实验通过虚拟电学工具箱,设计闭合电路中欧姆定律的推导演示环节如下:

实验环节1:推导前的猜想与假设

第一步利用虚拟仿真实验中的虚拟电学工具箱,演示出不同电压下小灯泡的亮度现象;第二步演示出相同电压不同电阻下小灯泡的亮度现象;第三步提问如“电流的变化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电压不变,电阻增大,电流有什么变化”等并给出结论,即电阻相同,电压增大的情况下电流变大;电压相同,电阻增大的情况下电流变小。

实验环节2:探究电阻相同情况下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保持电阻不变,通过改变电池个数增大电压值,观察电流的变化情况并记录,得出结论和规律。即:在电阻保持不变的情况下,电流随着电压的增大而增大并且始终保持电压和电流的比值不变,得出R=U/I的结论公式。

实验环节3:探究电压相同情况下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保持电压不变,通过改变电阻的个数增大电阻值,观察电流的变化情况并记录,得出结论和规律。即:在电压保持不变的情况下,电流随着随着电阻的增大而减小并且始终保持电阻和电流的乘积不变,得出U=IR的结论公式。

三、 小结

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物理课程应改变过分强调知识传承的倾向,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实践能力以及创新意识。”所以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可以结合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模式和传统实验,以学生为教学主体,通过实验环节的展示,使学生形成模块化、系统化的知识体系,将虚拟仿真实验中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操作中,提高学生学习物理实验的兴趣和热情。

参考文献:

[1]户永清:在实验教学中引入虚拟实验技术的研究[J],达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2期

篇2

策略一:爱岗敬业,在工作中激励自己

物理教学的发展和进一步的改造急需一支爱岗教业的事业型研究型的物理教师队伍。教师队伍的素质高低,不仅决定着物理新课程改革的成功,也影响着学生未来的发展和命运。学校不仅是学生发展的场所,也是教师发展的场所,没有教师的发展,学生的发展就无法落实。教师要关注自身的发展途径和过程,不断促进自我对教学行为的反思,使自我持续不断的革新和永无止境的探索。在现实中,因为繁重的升学压力,老师的心情常常是压抑的;教师只有热爱自己的工作,找到让自己快乐的窗口,并努力营造快乐的环境,从而让学生从学习中获得快乐。

策略二:不断学习,在学习中提升自己

有一天我上课前,有学生问“嫦娥一号”为什么要经过三次变轨,而不直接飞向月亮?当时我巧妙地回避了学生的这个问题。由此我感觉到经过一段安稳而平静的教书生活后,我们不但欠缺许多新知识,而且对新知识还有一种习惯性的拒绝。因此,在这个知识爆炸的时代,我们应该学习、学习、再学习,这也是教师成长的一种途径。当前,教师最大的问题是缺乏学习,甚至是不学习。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教师,如果不了解新世纪国际教育发展的新理念、新动向,如果不了解教育政策、教育形势和教育改革的趋势,就无法适应新课程的教学。

从客观上讲,教师的教学工作和非教学活动负担沉重,特别是在“中考、高考两根指挥棒”的禁锢下,教师们提心吊胆地守着自己的学科教学,生怕把不好关,考不出好成绩。于是,“没有时间”成了不学习的“堂而皇之”的理由,这种恶性循环导致老师们本来就不丰厚的底蕴就更加薄弱。我们发现,教师不重视学习的原因不是“没时间”,而是没有欲求、没有渴望、没有习惯。因此,要在教师中兴学习之风,要千方百计地把教师们从非教学活动中解放出来,促其通过学习,把精力用在潜心钻研教学上。要使教师们懂得,学习是自身修养和自我完善的一把金钥匙,是教师走上终身学习之路、走进学习化社会的惟一途径。因此,作为物理教师可以做以下几点尝试:

1、了解一些常见的物理教学杂志:如:物理教师、中学物理教学参考、物理教学探讨、中学物理、物理周刊、物理教学、物理通报、中学理科月刊、一些报纸:物理天地、数理化天地等。

2、多读一些理论书籍:如:物理教学论、物理教学心理学、物理学习心理学、物理课程论物理教育学、教与学认知心理学等。

3、了解一些知名有用的物理网站:如:丁玉祥物理网(免费)苏科物理、物易天空、物理教研、人教网中学物理。

策略三:不断实践,在实践中研究自己

一个实践者,可能会由于长期身处狭小的某一实际境遇之中,却未必能够对自己身边每日发生的与自己职业环境相关的事件具有明确的意识。教师正是身处这种能够产生真知灼见却又颇为狭小的境遇之中。20世纪70年代,斯腾豪斯提出“教师即研究者”的观点,促进了行动研究的兴起。行动研究是系统的反思性探究活动;它由教师直接针对自己教学中的问题开展调查与研究;行动研究的目的是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使之达到最佳效果,同时提高教师对教学过程的理解和认识。

物理教师的工作特点就是与教学实践紧密结合,教师要重视信息收集与整理,努力把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转化为研究课题。如何利用日常的教学工作选择研究的问题和搜集重要的信息,如何勤于观察,善于发现,不断积累教育研究的第一手资料,都是十分重要的。

实际上,学生的作业、学生上课时对问题的回答、学生的言谈举止、学生的考试情况、学生阅读课外物理读物的情况等等,都是课题研究所需的重要信息。教师要善于从那些“习以为常”的现象中分析出规律性的东西。

同时,教师还要善于积累工作中思维的火花,不断强化成果意识和成才意识。做一个思考的老师,而思维的火花往往会在你入睡后的那一瞬间,或者是在你醒来的那一时刻,有时甚至是在凌晨乃至你的睡梦中闪亮,在你的床头放一本记事本和一支铅笔,迅速地记录你思维的火花,这有助于你自身的提高,最终提升你自己。

有堂课我讲《惯性》,学生表情很是迷茫,下来后我也感觉也很是失败,我知道学生对运动状态的改变不理解,问题出在那里呢?后来发现,是我在讲牛顿第一定律的时候,物体受力跟运动状态的关系讲解不清造成的。因此,经常及时的将教学中的感悟,以及学生对一些问题的新想法记录下来,定期的整理,这是很有必要的。

策略四:提高专业能力,用专业能力提高自己专业化水平

物理专业能力包括:板书和版画模型应用、信息媒体的综合应用能力、重视教师的表达能力、解题能力、组织教学能力和教学机智、观察与实验能力、教材分析能力。如何促进教师专业提高,可以鼓励教师参加市区教研活动、学术会议,进行高一级学历进修,外出交流等。

另外,教师专业提高首先要立足一个“新”,因为教师是一个面向未来的职业;其次要着眼一个“宽”,教师要注意不断拓宽知识面,满足教学的需要;再次适当注意一个“专”,应适当加强专业的深度,做到居高临下;最后,落实一个“用”,即加强理论与知识的应用,增强所学知识的实用性。

策略五:不断反思,在反思中提高自己

为了适应新课标,教师的角色至少要发生这样的变化:由传授者转化为研究者,由管理者转化为引导者,由实践者转化为研究者。职业角色的转换要求教师成为反思型的研究者,教师只有把自己定位于一个反思型的研究者,才能成为教学改革的主动参与者和很好的适应者。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具有成功的经验行为,还要具有理性的思考,具有全面审视已有的教育理论和教学实践的能力,只有不断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才能完善自己的教育实践。

教师反思的内容可分为三个层面:第一层面上,反思的重点是课堂教学情景中的技术和技能的有效性。第二层面上,教师应该批判性的反思分析教育实践过程中的一切行为的合理性,分析解决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第三个层面上,教师要将课堂与更广阔的社会联系起来。

策略六:撰写教育叙事和教学案例,不断总结和提高

教育叙事就是对教师的日常行为背后所内隐的思想,教师的生活故事当中所蕴涵的理念进行研究。对于教育科研来说,这些从教师自身实践衍发的案例、思考和经验具有专业理论研究无可比拟的针对性、真实性和情境性。这些鲜活的案例胜过任何枯燥的理论和说教,是促进教师成长、丰富自我的宝贵资源。因此,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善于累积,把观察和经历的教育故事、教育问题用教育叙事或教育案例的形式记录下来,有助于教师的专业的反思能力的提高。

教师在撰写案例时,可以遵循下列阶段。

(1)首先选择一个或几个典型性的案例,对其内容进行分析。

(2)对这个或几个案例,进行写作形式上的分析。

(3)运用头脑风暴法,要求每位教师说出自己教育教学经历中曾遇到过的疑难或两难问题。在这其中,尤其对那些两难问题要予以特别关注。问题意识或者说问题的提出,是案例形成的第一步,它给案例提供了一个基点和着眼点。

(4)把所有问题进行归类,汇总成不同范畴。教师提出的问题,难免相互之间有交叉、重合,问题与问题之间也缺少一定的逻辑顺序,因而,把相似的问题归并在一起,把性质相近的问题汇总成一个类别,使问题本身变得清晰就尤为必要了。

(5)教师分头撰写案例初稿,篇幅限定在2000字左右。教师在头脑风暴中提到的各个不相同的论题,经过归并后有了一定的逻辑结构。接下来可以让每个教师或几个教师围绕自己曾经提出的论题撰写案例初稿。初稿的篇幅不必太长,可限定在2000字左右。在写作时,一要考虑界定的问题是否清晰,二要考虑表达方式是否得当。

(6)举行案例会议,就所写案例的内容和形式进行讨论。举行案例会议讨论可以有这样两种形式,一种是3~4位教师围绕一位教师写的案例进行讨论,另一种是3~4位教师同时展示自己的案例,围绕这3~4个案例进行讨论。这样一个阶段有些类似于案例教学过程中的小组讨论。教师对教学所做的这样的评论,也就为日后的教学提供了一个有用的档案。

对于一位追求成功、善于反思的物理教师来说,每堂课都是一次全新的体验,要设置不同的情境,要面对不同学生的反应;因此,教学中的每次师生互动、教学冲突都会激发新的思考和创造。

参考文献:

篇3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6-0094-01

高中物理作为理科中最重要的一门课程,与初中物理相比难度加大,学习内容增多。科学措施的采用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提高物流学习成绩,还能够帮助学生锻炼综合素质。高中物理教学中创新能力策略的培养和运用具有良好的学科适用性,它能够借助物理学科的特点帮助学生激发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和想象能力。文章结合笔者多年高中物理教学经验,探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有效创新教学策略。

一、高中物理教学现状

1.教学观念陈旧

素质教育如火如荼的开展下,高考仍旧是广大学子的重要出路之一。高中学校为提高升学率,让学生赢在高考大军中,通常采取灌输式的教育,在完成课本知识点的讲解后,为提高学生物理知识的应用能力,通常采用做题的方式去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正是在这一陈旧的教学理念下,高中物理教师各显神通都想尽一切办法,让学生掌握应试技巧。他们关心的不是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储存和转化能力,而是关心学生是否在教学理念下能够运用相应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操作。基于此,在这一教学理念下,教学方法单一,学生在教师的压力下,非但没有养成自主学习的能力,也没有培养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最终形成恶性循环。

2. 教学设备落后

互联网的普及下,高中接受信息量逐渐扩大,他们借助一些了的学习网站能够对物理知识进行学习。但是高中物理教学中仍旧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用“黑板”、“粉笔”就能够完成教学。可以说这一陈旧的教学设备不利于开拓学生眼界,不能够让学生获得更多新知识。此外,不少学校引进多媒体,在教学中也利用了多媒体教学但教学效果甚微,主要是因为教师没有衔接好黑板教学与多媒体教学,加上教学设备数量少,不能够满足学生日常学习需要。最后,学校缺乏专业的实验室和实验设备,此外,教学内容重难点不够突出,有些知识安排不尽合理。

3.考试模式单一

高中物理教学中对于学生学习的情况调查的唯一途径就是考试,物理试卷的成绩决定了学习能力的好坏。这一单一的考试模式不仅不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积极性,也不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总的来说这与素质教育相互冲突,难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素质教育的环境下,试卷考试显得过于片面,满足不了学生全面发展。

二、 高中物理教学创新教学策略

1.营造创新氛围,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课堂气氛是一种外在的情绪状态体现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课堂教学氛围时能否促进学生创造力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在缺乏自由、安全、愉悦的氛围下不能够进行创造力的培养,因此物理教师应当给予学生鼓励,让他们敢于开口说话。如:当听到学生议论时,鼓励他们开口说出自己的疑惑。此外,传统教学中教师比较严苛,课堂中要求学生严格服从,但这一氛围下容易使得学生产生消极心理。良好氛围的创设,需要教师培养叙事地问题良好的准备能力,对自我完善的渴望下能够不自负地完成品质。另外,教师在营造平等、宽容的教学氛围外,倡导学生开展自我指导的学习小组,在学习方式、组织方式上营造氛围。如:《运动的描述》中,利用科学的社会价值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加深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掌握和理解,在给学生讲解磁悬浮列车的例子选用的是上海磁悬浮列车。该列车全线长30米,最大运行速度为设计最大运行时速430千米/小时,已知磁悬浮列车单向运行中分加速匀速和减速三个阶段,加速和减速阶段都可以看作是匀变速运动,加速度大小均为1.2m/S,中间阶段可以看作是匀速直线运动,实际运行时最高速度为300千米/小时。问列车从静止加速到最大速度需要多少时间?这例子将生活内容置于课堂课堂中,让学生明白知识来源于生活,学习物理知识有着重要的作用。另外,这一具体化的例子能够极大程度上激发学生不断探索、不断创新的精神和能力。

2.创新策略的综合应用下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高中物理教学中,实践性和理论性都较强,而且实践教学是其中最为重要的教学环节,可以说,这不仅关系到学生未来的职业素质,此外,在具体的实践教学中能够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物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重视实践教学环节,不断强化实验教学过程,在利用实验室及各种实验设备的基础上,将新课程的讲述放在实验室的教学中,这不仅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让学生接触具体的实验设备,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此外,实践教学中能够极大程度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

3.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鼓励学生质疑

培养学生独立个性和人格最为典型的方法是“学贵质疑”。对于物理教师而言,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鼓励学生大胆提出疑问,另外,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发表意见的机会。在遇到学生提出与教师截然不同的相反意见时,不应该简单地否定学生,是需要在引导学生的基础上得出正确的理论。该方法能够在保护学习积极性的基础上使得学生树立创新能力,让创新思维活跃。具体的教学中,引导学生依据所学知识,激发求异思维和思维想象能力及创造能力。

三、结语

高中物理教学中,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既能够提高学生学习成绩还在某种程度上大幅提高学习潜力及创造能力,在某种程度上为学生素质教育的发展和提高提供发展动力。高中物理教学在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中需要重视灵活教学氛围的建立,强调个性教学,突出创新能力,综合利用创新的教学策略,另外使得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全面的提升。

篇4

俗话说的,眼观六路—视觉,耳听八方—听觉,舌品五味—味觉,手知令暖—触觉,观察是各种感官的集合,是认知能力,更是手段。农村晒谷子,可观察思考蒸发;汽车打滑;可想像摩擦;交警治超,引入惯性。俗话说:处处留心皆学问。物理以“物”求“理”。从生活中事物的表象观察思考所缊藏的物理概念、规律,正是中学物理教学的主题思想。

观察是学生开启物理大门的启动按钮,以观察为基础,有目的地教学,如农村煮酒,学生在了解煮酒过程的同时,可对汽化和液化知识的应用了如指掌,这样既丰富生活,又丰富课堂,建立了观察的基础,提高观察层次,学会质疑,把感性认识升华为学生自己的理论基础。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时时处处做一个物理有心人。

二、会读

学会阅读。阅读是获取信息、把握信息、丰富经验的有效途径之一。

笔者曾在基础比较好的学生中,推广课前8分钟快速阅读和10分钟自主完成课堂作业的活动,以检测他们自主处理信息的能力,收集学生快速阅读,把握信息的能力。从作业中挖掘问题所在,依据学生疑难,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这样能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快速阅读,让学生在课堂上思维活跃,提高听课的目的性、积极性。适当的作业,用以提高理解能力,并巩固所学知识。

在求知的路上,学生好比处在十字街头的行人,不知向哪。阅读好比一个指南针,让学生拨开层层云雾,从微弱的星光中,看到希望的灯塔。阅读是提高悟性之门的金钥匙,先入门,后得道,也就不难。

三、会做

物理离不开实验。实验是物理理论的基础。实验对物理学习有决定性的作用,能有效地帮助学生形成概念,导出规律,掌握理论,正确而深刻地领会物理知识。是学生对相关物理知识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必经之路。

1.演示实验变学生实验。让学生经历实验过程。

2.开放实验室,给精力充沛,能力强的学生一片天地,自主设计,自主操作,独立完成实验项目。

3.鼓励并提倡有条件的同学组建家庭实验室。拆装玩具,寻找物理知识的应用点;简易实验工具的制作,如自制温度计;魔术实验,如瓶吞鸡蛋等,鼓励学生大胆摸索。通过实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让学生感悟丰富的科学内涵和魅力。当物理实验能伴随学生生活时,撬开物理科学之门,就不会言难。

四、会想

会想是自主学习的必要手段,是创新的必经之门,由一种现象联想到某个问题,使内容扩展、延伸,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例如同一小灯泡是接入有两节电池的电路亮还是接入有三节电池的电路亮,同一电源,接入2.5V与3.8V小灯泡,哪个更亮,很容易让你联想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从而引导学生探究欧姆定律。

丰富的联想,容易突破学习上的难点。联想是未知问题与已知问题的桥梁,可化难为易。

篇5

物理学在人类历史发展长河中占有重要地位,物理知识无处不在。新人教版物理教材是一套改革比较成功的范例。我总结了一些使用初中物理教材的方法,与大家一起分享。

一、注重分析教材知识体系和结构的改变

旧版物理教材在编排上体现了声、光、热、电、力的基本顺序,而电学是八年级下学期的教学内容,由于学生知识体系和智力因素的制约,出现了“电学老大难”的问题。新版物理教材在编排上改变了以往的顺序,电学和力学两部分知识互换了位置,学生在循序渐进地接受物理知识的同时,也改善了“电学老大难”的问题。

教材的名称是《探索物理》,从生活入手,先让学生了解一些看得见、摸得着的有关运动方面的知识,结合小学数学知识中的速度问题给学生介绍物理的学习方法,让学生知道“物理是什么”“为什么要学习物理”。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进一步探索声学、热学(物态变化)和光学知识。通过对这三部分知识的系统学习,让学生感受到探索自然科学的乐趣,进而激发他们深入了解物理的热情,形成“物理是有趣且有用”的观念。从实用性问题入手,顺利进入“物质”内容的学习,在学习力学知识的过程中,进一步认识宇宙本质,探索宇宙奥秘。八年级下学期学习的力学知识,能使学生具备了一定的物理思想和实验能力,为九年级电学知识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除了教材知识板块的变化外,每一部分知识间的关联性也有所加强。例如电学部分,教材体现了两条主线,即电荷―电流―电路和电流―电压―电阻。把两条主线结合在一起,就形成了关于欧姆定律、电功率的知识块。所以,要想使学生能够独立地分析电路并利用欧姆定律和电功率知识解决电学问题,在电学知识学习初期,这两条主线就必须学得扎实,理解得透彻。新教材在课节安排上也符合这种理念,给教学带来了极大便利。

二、灵活运用教材导入语

在新教材中,每一节知识点前面都编排了一小段导入语。例如,在“声音的产生和传播”一节中,导入语为:鸟鸣青翠如玉,琴声宛转悠扬……声音对我们来说再熟悉不过了,但你知道声音是怎么产生的,又是如何被我们听到的呢?在“力”一节中,导入语为:押加是我国少数民族体育项目之一,又称大象拔河。比赛中,两个人通过腿、腰、肩和颈的力量拖动布带互拉,以决胜负。在“磁场”一节中,导入语为:罗盘的发明对我国早期航海领域的影响及司南的简介。这些导入语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举出的事例非常生活化,便于学生想象和理解;第二,情景设计比较有趣,便于引起学生注意;第三,提出的问题有神秘感,利于激发学生求知欲;第四,与本课知识点联系紧密,与课标要求贴近;第五,充分体现了“物理是有用的”这一观点,让学生更加热爱物理,热爱自然科学。

教师往往在导入环节都以其各自的经验或实际情况举出相应例子。这样做有很强的地域性和可操作性,但教材中的导入部分依然不能忽视,教师在教学中要合理地运用。例如,在“两种电荷”一节中,导入语是几个摩擦起电现象。教师在讲解这一节内容时,往往通过几个摩擦起电现象的演示实验来引出带电现象这一概念。这样做虽然节省了时间,但却忽略了引入的意义,那就是兴趣。这一节内容既多又杂,如果学生没有足够的兴趣,很难把一整节课坚持下来。所以,如果把这部分引入变成学生动手操作的三个小实验,既能激发学习兴趣,又能让学生在推理中亲身体验电荷的存在,整节课就更加顺畅了。

教材中每节导入语的设计已经很完善了,但在语言设计上还比较含蓄,重在叙事,这也是导致课堂教学平淡的原因之一。例如,在讲解“动能和势能”一节内容时,直接从水推动水车,弹弓射出弹丸这两句话中引出本节内容。学生会觉得比较突兀,能量定义也比较书面化,无法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果以举例子的形式呈现,教学效果则会有所不同:钱以多种方式存在,你把它存入银行,它就成了存款,有被花掉的可能,可以将这种现象称为“你的能量”。不论你是从自动提款机上提取现金,还是把钱存入银行,都没有改变你的所有资金数目,只是存在的形式不同而已。这种方式既解释了能量的意义,又拓展了学生的想象空间,激发了学生的兴趣。适当例子的引入、风趣的语言和对导入的适当改进,可以让课堂教学不再沉闷、枯燥。

三、“动手动脑学物理”,重在学以致用

新教材中用“动手动脑学物理”代替了“课后练习”这部分内容,这是物理教材对课后习题的本质改进。避开了以练习知识点为主的模式,从生活出发,从社会出发,在体现知识点的同时,更注重学以致用,让学生明白了“学习物理是有用的”,物理知识紧密联系着社会生活实际。

在教学中,因为“动手动脑学物理”中的练习题无法满足教学的练习量,所以教师很容易忽视课后这些题目,而把精力直接放在辅助练习册上。其实,这样做看起来好像是提高了教学效率,但实质上却陷入了应试教育的误区。没有贯彻学以致用的物理学习理念,是没有意义的教学,也不是长远的教学。当学生对枯燥的知识产生抵触心理时,其教学结果就是失败的。对课后“动手动脑学物理”中应用性题目的理解和活用才是正途。例如,在“磁生电”一节内容中,课后有一道关于动圈式话筒工作原理的题目。因为本节内容的学习给学生灌输了一种思维定式,一谈到电磁感应就想到发电机,而其他的应用就被忽视了。学生通过这道题能够更多地了解电磁感应应用的其他成果,进而知道物理知识对生活的重要性,明白生活中常见的复杂电器是如何工作的,既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增加了学习兴趣,又让他们感受到了前人在探索和利用自然科学道路上所付出的艰辛,有利于培养学生勤于观察和善于思考的好习惯。

四、“科学世界”与“STS”不仅是扩展知识,更是培养物理“求学精神”的手段

在新教材第一部分“致同学们”中是这样介绍“科学世界”和“STS”的:两者都属于扩展性内容,前者是介绍物理知识在更广泛领域的应用,扩大了学生视野;后者是介绍和探讨科学、技术与社会之间相互关联问题。那么扩展内容只有表面这些吗?答案是否定的。

教材“科学之旅”中的“如何学习物理”这部分内容告诉学生:物理知识是从实际中来,又要应用到实际中去的。从实际生活中了解科技成果的应用,进而探索其原理,更加合理地使用科技成果。“科学世界”与“STS”中介绍了比较先进的科技成果应用、重要的物理学发展历程等内容。其目的是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能够感受到老一辈物理学家严谨的工作态度、坚持不懈的信念和获得成功的喜悦。现在中学生缺少这种做学问的“求学精神”,只是为了考试而学习,不主动思考、不主动研究,就更谈不上主动实践了。作为实验学科的物理,在这样的环境中已渐渐失去了它的光彩。所以,扩展内容不只是扩展知识,更是形成做学问这一习惯的重要手段。例如,在“平面镜成像”一节内容中,“科学世界”介绍了凸面镜和凹面镜这两种生活中不被人注意的光学仪器。汽车后视镜和太阳灶烧水的例子,能让学生了解这两种镜子在生活中的应用,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我在物理兴趣小组的课后作业中设计了一个小课题――用镜子让生活更好,其内容涉及安全防范问题、节约能源问题等。这样,既发展了学生的创造思维和应用能力,又让物理真实地应用于实际生活,学生在发明创造中体验着科学的乐趣。扩展性内容活动可以放在课后进行,虽然操作起来有些繁杂,但却是学好物理的有力助推器。

物理教材与物理课程标准在教学中应该是相辅相成的。课程标准起指导作用,告诉我们“讲什么”“讲多少”“怎么讲”。而教材除了承载知识外,更让学生知道了“学什么”“有什么用”,它是学习的一种重要工具,如能使之用活,就能体现教学的艺术性了。

古人云: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教师只有深入把握教材的内涵,才能成就学生的物理梦想。

参考文献:

篇6

1 个人发展的需要

有些教师认为,数学教师只要读懂了课本,会演算习题,就万事大吉,一旦有个别学生在课堂中或课外辅导时提出了“怪问题”,教师只要回答“这超出了范围”,就能抵挡过去,在讨论中,一些教师说,教师很少时候会想“这个概念是怎么产生的”、“这个解法是如何想到的”之类打破沙锅问到底的问题,教师如果是这样应付教学,也许能够过日子,但对学生、对个人的发展是没有半点好处的。

教师们说,如今可不同了,现在提倡研究性学习,提倡创新思维,提倡学生敢问、敢争、敢辩,于是,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课堂上学生问倒老师的场面,例如,有位教师教完质数与合数后,顺便介绍了陈景润是如何克服许多困难,最终在哥德巴赫猜想问题上取得丰硕成果的事例,试图培养学生的自豪感、爱国情怀等,谁知刚说完,一位学生站起来问:“老师,什么是哥德巴赫猜想啊?”该老师哑然了,作为中国的一个数学教师,连哥德巴赫猜想的内容是什么都不知道,恐怕有点说不过去吧。

在信息飞速发展的社会,作为老师,偶尔被学生的一些问题难倒,这是很正常的事情,因为某些时候,学生接触社会的面或许比老师更广阔,但是,在数学学科知识这一块上,我们总不能老被学生问得汗流浃背,不然,你这个数学老师就太不称职了,一方面是自己面子上过不去,另一方面教师的地位和形象也将在学生的心目中跑得无影无踪了,更为难堪的是你将面临下岗的危险,这不是危言耸听。

说得现实一点,搞研究,是为了我们教师自身的需要,为了不使自己老是处于被动,也为了使自己在学生的心目中有威信,老师们应该时常搞搞教学研究,不断更新和丰富自己的知识。

2 教研的推动作用

教学研究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百利而无一害,用数学的话说,我们可以把教师应做研究看成公理,它对推动数学教育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座的老师们主要聊了两个方面的作用。

首先,教师经常性做研究可以使自己成为名师,甚至是专家型教师成为专家型教师,是许多人一踏进教师这个行业就拥有的梦想,成为大伙都敬佩的教师,至少有一个好处――可以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一个老师,如果学识高深,博大精深,讲课的时候,常常左右逢源,旁征博引,如行云流水般,学生学得如痴如醉,在知识的海洋流连忘返,不消说,你的学生一定会非常崇拜你,自然地,他们会将对你的喜爱迁移到你教的学科上,这比平时老师们想尽法子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要好得多。

老师们举了许多这方面的例子,例如,我国著名数学家陈景润就是在专家智慧型教师沈元教授(后来成为中科院院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校长)的启发诱导下成为数学家的当年沈元教授因故留在福州,接受母校的邀请,当了一名中学数学教师,当他一站在陈景润所在班级的讲台上,即刻引起所有中学生们的一片倾慕,沈老师讲课风趣、形象、生动,居然演义出数学界几乎惊天动地的一幕活剧,在一次讲课时,沈老师无意中扯来了一片奇光闪烁的落霞,谈起了数论中著名的难题:哥德巴赫猜想,沈老师从小学生们都能理解的奇数、偶数开始,循循善诱,将这些看上去很简单的数字,阐释为蕴藏着极为玄妙的智慧,将本是枯燥乏味的数学概念、定理、公式解释成闪烁着生命的异彩,沈老师这样讲授,无不让学生感受到数学这凝聚着人类文明、智慧和创造的学科,竟是一个何等鲜活、何等瑰丽的自由天地,当然,虽然许多学生以后成不了数学家,但他们受益于数学科学教育却是无限的。

其次,教研可以提高教师的知识深度和广度及应用能力,这里的知识包括数学学科知识和数学教学方法的知识等,这些知识对学生的学习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在研究和学习这些东西的过程中,能够学会怎样指导学生进行数学活动,为学生选择恰当的学习任务,体会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及如何以多种方式展现数学信息,以便学生的数学理解获得成功,可以说,教研可以使教师的数学知识、学生知识、教学知识相统一。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许多外来学科知识已经和数学知识融合,而融合后的知识,开始慢慢渗透到我们的数学课本中,但是,老师们对这些新东西并不在意,没有去研究和学习,有人作过调查,发现大部分数学老师对信息安全、优选法与实验设计初步、风险与决策等近现代数学问题不熟悉,这是比较危险的信号,因此,数学教师需要学习和研究这些进入数学课本的与现代数学思想和应用数学有关的问题,并将其融入已有的数学知识中。

二、选择什么样的研究课题

作为一名数学老师,要研究的课题,无非是两个方面:一是数学教学研究,这有理论研究(现代数学教育理论、思想、数学方法论的研究)和实验研究两个方面,二是数学学科(包括初等数学)的研究。

数学教学方面的选题,一般来说,可以是老师们教学中感到困惑、问题难以处理的地方,如差生转化,作业处理方法的改革,某某方法的教学,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等等,而教学的实验研究,建议教师最好是报名参加课程培训,在有经验的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实验,实验研究前,教师有必要先了解教育实验的基本操作方法,包括方案的制定、实验对象的选取、实验假设的设置、实验过程的安排、实验资料的收集,以及实验报告的撰写等。

座谈中,老师们都强调,由于种种因素的限制,往往难以参与并完成大型课题研究,因此,老师们应多搞微型课题研究,即选取一个很小的,不需要花费太多人力物力的课题展开研究,比如要教一元一次方程了,这是学生初次接触方程,他们的学习心理是什么呢?会在哪些地方遇到困难?要怎么设计环节,突破难点呢?等等,教师带着这些问题,结合所教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研究,定能获得很好的成果,张奠宙老先生说过:“一个好例子,胜过一打好名言,”说的就是这么个意思,我们研究了一个又一个很小的课题,积累起来,将是一笔巨大的财富,许多有成就的数学教师,就是从微型研究中成长起来的。

老师们根据自身的情况,对第一个方面即数学教学研究得比较多,主要包括对数学教材的研究,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的心理状况的研究,对课堂的研究,以及对教师自身的角色和职能的研究,等等,关于对教材的研究,永州市永华中学的刘正华老师谈了他们的做法,很值得大家思考和借鉴。

永华中学现在使用的数学教材是湘教版的新教材,作为学校的数学教研组长,刘老师经常与同组的数学教

师一起研究教材教法,比如教七年级上册“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时,新教材中安排的例题比较乱,七个例题分别是电价问题、手机话费问题、储蓄利率问题、水费问题、商品打折问题和两个有新意的行程问题,不像传统教材是按类型进行编排,老师们觉得教材这样编排不系统,于是就有人提出还是按传统教材教,把应用题分为行程问题、百分率问题、工程问题、劳力调配问题、数字问题、面积问题及其他问题等类型进行教学,并且有的老师平时就是按这样的类型进行教学的,由于采用人教版教材教了十多年,教学效果也不错,而新的湘教版虽然没有进行归类,不便于学生模仿,但比较贴近生活,于是刘老师就在所教的两个班做了一个对比实验,一个班按传统人教版的把例题归类教学,另一个班则按湘教版的例题编排顺序教学,布置不同的作业,结果在单元考试中,对两个班的学生在试卷中应用题的成绩进行了分析。

试卷的应用题中,第一题是行程问题,第二题是百分率问题,这两道题是传统题型,对比班学生的考试成绩略好,第三题是新题型,湘教版班的学生做得比较好,应用题的总平均得分相差不大,并且按新教材教学的班级的成绩还略好一点,

事后,刘老师对这个实验进行了质疑:为什么湘教版对这一节要这样编排,而不采用传统教材这样按类型编排?这样编排有什么好处?

他通过思考,回过头来重新审视新教材的例题,发现它具有以下几个优点。

1 新教材选用的例题都是一些与实际生活非常贴近,能引起学生关注和感兴趣的问题,并且图文并茂,给学生以丰富的表象,容易引起学生的注意,是学生迫切想搞明白的问题,符合“最近发展区”理论。

2 新教材这一节的例题没有按类型编排,主要是要求学生学会分析题意,找到等量关系,然后根据等量关系列方程解决问题,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传统教材的按类型编排例题,主要是要求学生在学习完例题后,模仿例题去解题,新教材的编排体现了新课标“有效的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的基本理念。

后来,他为了了解学生解应用题时的思考方法,调查访问了一些学生,发现按传统教法教学的班级的学生大多数人在解应用题时,首先把这道题进行归类,看它是哪个类型,然后才去思考怎样解答;而按新教材教学的班级,大多数学生首先是弄清题意,找等量关系,然后进行解答,凸显了新教材编排上的优点。

冷水滩区一小的冯小华老师对数学教师职能定位做了一些研究,他认为在新课程下,小学数学教师既是“导演”,又是“演员”,什么时候老师是“导演”呢?什么情况下又充当起“演员”了呢?冯老师认为,第一,因不同年龄层的学生而定,面对低年级学生,教师在教学中重在引、重在导,高年级的数学课堂,教师以朋友和学习中的一员参与学生合作探讨、发现和解决问题。

例如在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第三册“角的初步认识”一课时的教学中,教师先出示红领巾、三角板、时钟、折扇等一系列学生生活中遇到过的有关角的实物,让学生看角、指角,再引导学生折角、摸角;接着指导学生用两根硬纸条和一个图钉做活动角、摆弄大小不等的角;然后教师在黑板上将图钉演变成点,两根硬纸条演变成线,介绍角的画法,最后把角的描述性定义编成儿歌帮助学生记忆,整过教学过程中,教师充当了“导演”的角色,在组织和引导学生的学习,当到四年级学习角的知识时,教师可根据内容提出以下几个问题:(1)画角,标出角各部分名称;(2)比较角的大小,角的大小可能与什么有关?(3)如何量角?量出自己所画角的度数,然后学生小组内合作自主探究解决问题,最后全班交流、汇报,在这一教学过程中,教师则以合作者身份参与到小组的学习和交流中,完全成了“演员”中的一员。

第二,因学生经验而定,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人教版第九册“多边形的面积”这一单元,教“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时,教育对象虽然已是高年级同学,但教学中,教师仍要引导学生将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然后再推导面积的计算,当到“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时,学生已有了平行四边行面积计算的经验,因此教学中,学生完全可在小组内自主学习,解决问题。

第三,因不同的教学内容而定,经过对小学数学教材的分析,发现概念、公式类知识的教学,教师应充分引导、解释;计算、应用类教学,则可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自主尝试、交流、探究、解决问题。

冯老师还认为,小学数学教师职能定位还要受学生个别差异、教学环境等其他因素的影响,通过对教师职能定位的研究,他认为教师作研究要从实践中去发现问题,从实践中探究、解决问题,最后又运用到实践中去。

对教学方面的研究,已经引起老师们的重视了,许多老师也或多或少地参加过一些研究,但是,大家往往忽视了对数学学科知识方面的研究,就目前的情况看,研究数学学科知识显得非常必要和迫切,我们曾作过调查,在小学数学教师中,系统地接受过数学训练的老师人数极其的少,这样势必会造成一个现象:老师对所教的数学知识并不了解,或者了解不深,常常没有把握数学概念的本质,而将内容讲错,有的老师竟然还不如自己的学生,因为有部分学生自己报名在外面参加了奥赛培训班,习得了更高一级的数学知识,拿到课堂来问老师,常常使老师很难堪,这个现象在小学尤其突出,比如,到现在为止,仍然有许多老师在围绕x=0是不是方程,2/0算不算分数,0.9是等于1还是小于1,1+1-1+1-1+…等于多少等问题而争得面红耳赤,这都是老师们数学专业知识不扎实所导致的。

鉴于目前老师们的知识结构状况,我们认为,从事数学学科知识的研究,选题主要针对两个方面,一个是解题方面的研究,另外一个是读书,即研究数学专业方面的书籍,包括初等数论、数学史话等方面的书本。

讨论中,大家特别强调了解题研究,并列举了许多中学教师通过解题研究而成为名师、大学教授的例子,比如现为上海大学数学系教授的冷岗松、湖南师范大学数学系教授的沈文选等,他们原来都是中学教师,通过研究初等数学问题,解答无数习题后,获得了许多成果,凭借这些,最终应聘到大学任教,顺利评上正教授。

再如,在我省慈利县某初中有一个数学教师,他买了几大本初中数学竞赛的书,利用课余时间,将这些书上的每一个题目都做了一遍,以后不论他的学生拿哪一个题目来问,他都能讲出做法,结果,他带的学生经常在大大小小的竞赛中获奖,他也就一举成名,成为了一个很优秀的数学教师。

关于读书与解题的研究,潇湘数学教育工作室已经作过讨论,讨论结果刊登在《湖南教育・数学教师》2007年9月号,这里不再多谈。

三、如何开展课题研究

选择好要研究的课题后,接下来就是如何开展了,研究的方法可以多种多样,我们还是围绕两个大的方面来

论述对于数学教学方面的研究,老师们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谈话法,即构建与学生的数学对话,教师通过与学生的对话,为设计基于学生思维特点的教学奠定基础,使教师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数学,促进课堂教学向更多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实践转变,其具体步骤是:

首先,数学教师为对话任务的顺利进行做必要的准备,包括了解交流对象的基本情况,如性别、年龄、所在班级、数学成绩、性格特点、数学学习习惯、语言交流能力等;明确与学生交流的数学内容及其对学生的难易程度;设计基于以上实际情况的交流问题,尤其应关注交流问题的有效性,不论是关于知识、技能的问题,还是情感态度的问题,对学生来说,要有实际意义,要能激发学生说出他们的心声。

其次,教师与学生进行系统的对话,对话过程中,教师要完成一些教学任务,例如,分析和纠正学生的数学问题,检查并评价学生的数学学习和数学思维,找出学生学习某些数学问题的思维方式。

第三,展示并讨论教师与学生进行交流的录像带,根据自己学生时代学习数学的经验和已有的教育教学知识,解释学生在系统交流中的数学表现,理解教育形态的数学的内容和特点,以及学生的数学观点,讨论在后继的教学中如何依据学生思维特点设计教学,构建课程内容,不同年级的学生学习数学的思维有什么不同。

认真做好了这三个步骤,教师再稍加总结和反思,就会获得不少研究成果,这些成果可以为教师以后的教学带来不少帮助。

例如,有一个初中数学教师,每接手一个新的班级,他便为每个学生制定一份情况表,将他们原来的数学成绩、数学学习习惯等清楚的写在上面,然后分别找他们谈话,保证每一天有一个学生要走进该老师的办公室,这一轮谈完了,再重新开始,从不间断,这样一来,他对班上每个学生过去和现在的情况都了如指掌,结果,课堂出现了这样的情况:一部分学生在埋头解答课外习题,如竞赛题等,另一部分学生在仔细听老师讲课,并认真做笔记,还有一部分学生在翻阅以前学过的数学课本,查漏补缺,这位老师教的学生,有的在竞赛中获奖,有的顺利考入理想的高中,有的虽然没有升入高一级学校,但是获得了他们需要的数学知识。

叙事研究法,近年来,叙事研究法在教育界受到重视,并被教育理论研究工作者和一线教师广泛采用,这种方法主要指教师通过自己对数学教育实践中有意义的典型事件的描述与分析,以一种类似记叙文的方式展开,发掘或揭示内隐于数学教学生活、事件、经验和行为背后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论和教育信念,从而揭示数学教育的本质、规律和价值意义,它的基本特点是倡导教师的教学研究应从发生在自己数学教育生活中的事例出发,通过对数学教育实践案例的叙述反思自己的教学,改进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提高数学教学的实效性。

具体步骤可以是:

首先,描述教育事件,数学教师将教学过程中发生的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能启发自己进行教学反思的事件写成“教育记叙文”,文章重点是描述遇到什么样的教学问题,用怎么样的办法解决的,解决过程中发生了什么另外的教育事件,结果怎么样,这些事件大多具有比较强的情景性、偶发性,需要教师有敏锐的观察力并及时记叙。

第二步,给出教学注释,教师叙事研究不在单纯叙述,而是激发教师探索、梳理个人的教学主张、看法,因此,教师需要收集相关的资料,以教学注释的形式表达出个人的教学解释、理论依据、成功或失败的教学行为、理解了的或感到困惑的教育问题,教学注释可以穿插在事件描述中,也可以写在叙事之后。

第三步,教师叙事讨论,叙述教育故事的教师应将叙事文章提前展示给参与讨论的教师,让他们对事件有一些了解,为接下来的问题讨论做准备,讨论中,叙事文章的作者最好充当讨论的主体,而讨论的主要目的是使主体教师回味、体验经历的教育故事,并借鉴其他教师的批判性意见,使得个体知识得以验证、发展。

第四步,理论研究者给予指导,教师在叙事研究中作为研究者,探究的是个人在教学实践中的教学思想,发展个体知识,不是探索大而全的教育规律和规则,但这种研究一样需要专家的帮助和指导,从而使教师的教学思想更加理论化、系统化,解决疑惑的问题,因此,教师的叙事研究需要通过面对面或网络交流,及时与专家和教育研究人员沟通,潇湘数学教育工作室的同仁就专门建立了这样一个交流平台――潇湘数学教育网,欢迎大家登陆交流。

关于叙事研究,北京师范大学的曹一鸣教授曾专门撰文叙述,文章刊登在《湖南教育・数学教师》2006年6月号上,有兴趣的老师可以去查阅。

当然,还有许多教学研究的方法,讨论中,老师们都积极谈了自己的研究方法,如冷水滩一小的冯冬春老师介绍了自己的经验:“在一小做过《低年级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利用音像设备发展学生想像力》、《我心中的理想课堂》、协同教学、同步教学、数学实验教学等很多研究,在研究过程中,我大胆地处理教材,灵活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及时总结工作中的得失,我的工作经验在研究中积累,教育教学能力在研究中提升,我进行协同教学研究时,主要探讨在数学教学中,有机地整合其他学科的知识,让学生在愉快的学习过程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起初,我很难做到在数学课中自然地体现其他学科的知识,设计的课有时只有一清二白的数学知识,有时就像一个百科知识的万花筒,我没有放弃,反而花更多的时间学习相关的资料,向周围的同行们请教,与同班的科任教师交流,利用寒暑假和双休日进行系统的理论学习,每次上完课我都会记下师生的发现、体会,及时进行总结,每学期结束时,我就挑出自己满意的教学设计,写出一些典型课例的分析,总结出几篇教育教学体会,经常会有一两项在省、市、区级获奖。”

永华中学的宋伟老师在对培养学生数学阅读能力方面的研究也值得我们学习:“从事数学教育以来,我有一个发现:每次要求学生自己先阅读教材,熟悉课本内容时,有些学生就坐不住了,东张西望;还有些学生就是走马观花,应付了事,等你提问的时候,什么也答不上来,另外,布置学生阅读课本中的数学与文化和课题学习时,学生们也是牢骚满腹,认为浪费时间,有的干脆做其他资料,置若罔闻,在平时的练习、考试中亦是如此,很多学生喜欢先做计算题或者一些简单的证明题、解答题,然后试探性地看阅读量相对大一点的应用题或实验探究题,如果很难就不做了,都不愿意仔细分析题目,这样下来,每次考试除了一些成绩较好的学生能考好,其他的学生的试卷后面几乎都有空白。”

为此,宋老师特别作了一个调查,调查学生对计算题、化简题、证明题、应用题的偏重情况,还有阅读课本时的关注程度,结果显示:有78%的学生喜欢做计算和化简题;有83%的学生一见应用题就心烦,因为对题目给出的众多条件难以辨清关系;76%的学生做数学题时不是先仔细阅读题目条件,而是先看题目结果求什么;有82%的学

生喜欢阅读定义、公式;只有21%的学生喜欢阅读证明过程和应用题的分析过程,15%的学生会去阅读前面的章节介绍、编者的话,为了找到造成这个调查结果的原因,他做了很长时间的研究,归纳出几点原因:

1 学生在螺旋上升的学习过程中,积累了一些小的学习方法,如简便计算、套用公式等,认为解题就是要快,如果读题的时间过长,可能会影响后面的答题,做不完,而事实上,数学这门功课有很多教学内容,像一些函数建模、性质的推导过程,方程解应用题等都离不开阅读。

2 教师在教的过程中忽视了阅读的重要性,认为数学就是要教会学生怎样解题,考试考高分,上课时把完成教学任务放在第一位,注重知识点是否讲清楚了,学生是否会做题,而对于让学生自己通过阅读理解知识点则认为根本没有必要,这也促使了学生养成了光做不看的坏习惯。

3 社会上的一些舆论鼓吹数学就是要学会解题,解题就是要找到正确的方法,越快越好,导致很多学生喜欢寻求捷径,忽视问题的实际意义、生活本质,变成了解题机器,对其今后的持续教育形成障碍,实际上,生活离不开数学,而数学更离不开生活,数学作为大自然最基本的语言,阅读是联系它和大自然的重要途径,同时,他认为阅读也是提高学生认知水平、数学思维、归纳概括能力的有力手段,学生学会阅读,才能弄清问题的本质,学到有用的数学,那么,如何引导学生认识数学阅读的重要性,并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正确运用呢?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入手:(1)定时举办数学文化演讲比赛,对优胜者进行表扬,这样就可以迫使学生查阅相关数学资料,熟悉课本以外的数学文化,了解一些数学家的成长历程,激发他们的上进心和阅读的兴趣,(2)每两周或一个月举办一次数学阅读解题比赛,教师可以从相关资料和网上准备一些阅读量较大的且趣味性较强的探究题、应用题,不一定只选本期的内容,只要对学生有启发、能培养思维能力的题目都可以,(3)课堂教学时,要强调阅读的重要性,引起学生的注意,教会学生怎样去阅读数学教材,鼓励学生从课本中发现问题,敢于质疑,对于表现好的学生要及时表扬,答错的要找到其回答中的闪光点,进行表扬,(4)平时的练习、考试过程中要求学生多审题,讲解的时候,对于一些难理解、容易产生歧义的题型,可以多举几个例子,要精讲细练,引导学生弄清问题的本意,(5)讲解应用题时,要以学生阅读为基础,对于关系比较复杂的应用题,一定要引导学生先读再去想,直到弄清问题的实质为止,不能图快,要循循善诱。

开展研究以来,他所教的学生不仅开始喜欢数学阅读,而且还运用到其他学科里,以前感到头疼的物理、化学课程,现在也兴趣盎然,虽然还有部分学生由于基础不太好,看懂题目有一定的困难,但也开始试着去看、去做,并乐于请教,现在他们的成绩提高很快,家长们都感到很满意。

对于数学学科知识方面的研究,大家主要讨论了数学问题解决活动这一常见方法,其具体步骤是:

第一,选择一个数学探索性问题,对于中小学数学教师来说,数学问题的范围最好停留在初等数学领域内,比如初等数论等,可以是数学竞赛题目,也可以是开放性问题,等等,问题涉及的内容最好是教师不怎么熟悉的,或是自己独自解答起来有困难的,然后根据收集的资料构造假设,设计实验,收集数据,分析数据,评定实验,通过解决问题,严格数学概念,深化数学知识理解,教师还要写出解题依据,哪部分操作失败,什么原因造成的,通过问题解决过程,深化了哪些数学知识等。

第二,所有有过同种探索经历的老师组成讨论小组,讨论各自采取的策略和对问题的理解,以及关于学生学习这些题目可能有的思维特点、学习困难程度,教师指导学生探索时应该如何调控,采取何种教学方式,教学的重点、难点,教学手段等。

第三,每个教师将问题解决过程和讨论交流中的所想、所感、所得进行整理、串联、升华为个性化的数学理念和数学思想,作为今后教学的指导和提示。

四、教研遇到的阻碍

老师们认为,尽管有许多人知道教研的巨大作用,也熟悉一定的研究方法,但真正融入研究氛围的老师并不多,大多数老师只是简单重复着自己的工作――备课、上课、批改作业,有教师认为,“日出而耕,日落而归”,何必去劳神费力给自己加压力,自讨没趣呢?这大概是时下绝大部分老师的心声,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文化传统的牵制,从长期的教育实践看,在高等教育中,教师一直保持着教学和科研双肩挑的传统,而且科研的内容与教学内容有内在的联系,而在中小学校没有老师必须承担双重任务的传统习惯,在传统文化观念中,大学里的教师称谓是“教授”(即便是讲师),中小学教师即便是特级还是“教师”,于是乎,在我们的骨子里总有一种观念,要中小学教师去搞科研,有越位之嫌,即使他们认真研究了,人们总不放心他们的研究成果,因为他们是比不上知识渊博的大学教授的,这种传统思想的影响是极其巨大的,并且持续时间非常久。

教育制度的影响,从事科研是一项比课堂教学活动要复杂、艰苦得多的劳动,但是其物质上的收益却远比不上多上课、补课,这对积极从事研究的老师来说,无疑是个不小的打击,事实上,我们认为,科研和教学都应该纳入教育成本的。

习惯问题有些老师已经习惯或者说沉醉于我们前面所说的简单重复的劳动中,愿意以工具性主体行为来掩饰其真正主体性成长的单薄,这个制约因素是大面积的。

篇7

方法的文化缔造了人类思维范式,教育领域中正在发生一场由复杂系统科学带来的教育方法论革命。而今,实证研究是国际教育研究的主流话语和主要方法。但是,我国的教育实证研究明显落后,教育学术期刊发表的实证性研究论文,还不到论文总数的十分之一。为此,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主任袁振国表示,加强和改进教育实证研究,是中国教育研究的当务之急。研究发现,中国教育研究者在SSCI上发文量偏低,实际上与研究方法有很大的关系。熊建辉博士在新近成果《高师院校教育研究国际化进展、学术影响力和趋势――基于WOS数据库2013―2016年的文献计量学研究》发现,我国基础教育国际化研究有着很大的提升空间。为进一步了解高等师范院校学者的学术成长之路,为我国基础教育研究国际化提供经验,特对部分学者进行了系统的访谈,撰写此文。此次访谈的学者包括首都师范大学王晶莹、华东师范大学吴忭、华南师范大学周少娜、华中师范大学龚欣、陕西师范大学杨阳。这些学者在我国高师院校教育研究领域有一定的W术影响力,如熊建辉博士在研究报告中提及的王晶莹博士排名第一,吴忭博士排名第二,周少娜博士排名第五,龚欣博士排名第六,杨阳博士排名第七。他们大多采用的是实证研究的方法,以客观存在的事实作为研究的基础,展开调查,收集和整理数据,准确把握事物的特征和发展方向,为后续研究者做进一步检验提供了依据。

目前我国的教育研究方法主要可分为四大类:思辨研究、量化研究、质性研究和混合研究,每一类大的研究方法中又包含更具体的、可操作的研究方法。思辨研究,指的是研究者主要运用辩证法等哲学方法,通过对事物或现象进行逻辑分析,阐述自己的思想或理论,主要包括理论思辨、历史研究、文献研究、经验总结等具体方法;量化研究,指的是研究者依靠对事物可以量化的部分机器相关关系进行测量、计算和分析,以达到对事物本质的把握,包括统计调查、实验法、二次分析、内容分析等方法;质性研究,指研究者通过和被研究者之间的互动对事物进行深入、细致、长期的体验,然后对事物的质得到一个比较全面的解释性理解,包括叙事研究、案例研究、田野调查等方法;而混合研究则指的是研究者基于实用主义的主张,在研究过程中同时选择量化和质性两种方法。通过对我国教育研究方法的统计与分析发现,我国的教育研究者主要趋向于从事思辨研究,而量化研究、质性研究及混合研究在我国的教育研究领域中涉及较少,仍处于起步阶段。

二、混合研究法:王晶莹的学习环境研究

王晶莹博士主要从事科学教育研究,近年来较关注学习环境的测评,并致力于实证方法开展科技教育政策的国际比较研究。受其专业背景和学术成长经历的影响,王老师在运用混合研究方法从事课程与教学论的微观和中观研究方面取得了颇丰的研究成果。鉴于她在比较教育学博士期间的积淀,她的国内外研究成果在关注本土问题的同时具有国际视野。起初,王老师的研究重点在微观的课堂教学分析,近年来她转向中观层面,利用大数据(如PISA数据)分析学习环境、学生的科学素养等。她发表了多篇高水平的SSCI论文,得到国际同行的高度认可。

在她近期的研究成果A study on the effects of model-based inquiry pedagogy on students’inquiry skills in a virtual physics lab中就采用了混合研究法进行相关的研究。本研究将仿真物理实验运用于高中模型探究教学中,设计了主题引入、真实实验、仿真实验、小组协作、实际应用和模型调整六大学习模块,成功地开发了高中生探究技能的测评工具。与传统物理教学相比,在学生探究技能的培养方面具有较大作用,突出表现在过程性技能、综合性技能、学习态度、交流技能和反思技能方面。该研究成果对于高中生的物理建模能力和探究技能的培养及其测评具有重要的实践应用价值。该研究采用了三角互证研究策略,基于理论建模、研究工具开发和仿真实验平台制作,开展了三个对等组的准实验研究。在研究设计和数据分析部分,均使用了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混合研究法。

三、质性研究法:吴忭的问题解决研究

吴忭博士涉及的研究领域包括教学设计与学习科学、在线学习系统设计与评估、教育应用软件设计、计算机可视化学习、基于问题的学习、信息化教师教育、信息化医学教育与医学认知及基于设计的研究和信息系统设计。他围绕学习科学中的问题解决这一主题,研究如何设计在线学习环境用于采集学生学习行为数据,利用学习分析技术分析评价学生的问题解决相关的能力表现。基于吴老师有香港大学的求学经历,受过国际教育研究方法的良好熏陶,并受其交叉学科学术背景的影响,他在运用工程设计的思维方法和软件设计开发技术手段从事教育教学理论研究方面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

在《图示化学习工具促进知能发展的学习行为模式分析》一文中,吴老师利用质性研究的方法对图示化学习过程数据进行分析,探究能够促进知能发展的图示化学习行为模式。在这篇文章中,他以医学教育中的临床诊断知识技能培训为例,介绍一种用于问题导向学习(PBL)的在线图示化学习工具,并通过分析学生的图示化学习过程数据,比较学习表现较好和较差的学生在图示化学习行为模式上的差异。在研究结果中,他阐明了学习表现较好的学生具有“概念建构―假设提出―推理论证”三循环的学习行为模式,反映其较强的知识抽象概括能力和面向问题解决过程的、有目的的知识建构能力。并通过对研究结果的分析得出了该图示化学习行为模式具有促进专业知能发展的作用。

四、量化研究法:周少娜的科学推理研究

周少娜博士主要从事学生科学推理能力的研究、职前教师的培养和教育技术研究。近年来关注学生科学推理能力的培养,一方面是为了从不同的维度持续博士阶段未完成的研究,另一方面将从小的问题切入用实证研究的方法开展科学推理能力的研究。同时,关注职前教师预估能力,包括对学生学习能力的预估、教学方法效果的预估、学习难度的预估等,利用师范生学习平台,运用实证方法开展职前教师培养的研究。另外,将致力于用实验的方法研究互联网+教学平台。周老师从微观的层面出发,使用实证研究的方法对自己熟悉的领域进行了深入的探索。

周老师在文章Assessment of scientific reasoning:The effects of task context,data,and design on student reasoning in control of variables中,利用了实验研究法对科学推理能力中的控制变量维度进行研究。首先提出了“实验设计中如果出现实验结果是否会对学生用控制变量策略来分析整个实验产生影响”这个研究问题,然后开发了两套知识题,一套只包括实验设计,另一套既包括实验测试又包括实验结果。随后,分别对中国和美国学生进行测试。发现中美两国学生在结果上具有相同的倾向,没有实验结果影响的学生用控制变量策略来分析实验设计能力明显高于有实验结果影响的学生。研究还发现,学生在物理环境中表现比在现实生活更好。另外,文章提出了评价学生控制变量发展的不同水平,可用于评价学生控制变量的能力及指导控制变量的教学。

五、量化研究为主,质性研究为辅:龚欣的农村教育研究

龚欣博士主要从事教育经济学和教育财政方向的研究,研究的主要领域为基础教育的经济学和政策分析。近年来较关注基础教育领域的公平问题,并用实证研究的方法开展城乡教育均衡问题研究,包括农村教师发展、儿童非认知能力发展和社会干预项目评估。受其专业背景和学术训练过程的影响,龚老师在运用实证研究方法从事农村教育研究方面取得了重要的研究发现。鉴于她在博士期间有国外学习经历,她的国内外研究成果在关注本土研究问题的同时兼顾了国外的研究范式。

龚老师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ducation Development杂志发表的Gender differences of academic performance in compulsory education in rural Southwestern China一文,是她利用实证研究方法最好体现。她通过收集英国和中国在西南地区学生学业成绩的数据,探讨分析贫困农村地区男女学生之间成绩的差异,验证“西南贫困地区学生的成绩与普通城市地方的小学和初中学生的成绩有很大差异”的研究假设。研究结果表明,两者之前确实是存在差异:基于城市地区的数据研究发现男女生的数学成绩没有太大的差别,而基于农村偏远地区的数据研究则发现初中和小学阶段的女生仍然在数学成绩上明显落后于男生。这恰好为国家东中西以及各省之间教育经费投入不均问题亮起了红灯。

六、质性研究为主,量化研究为辅:杨阳的音乐教育研究

杨阳博士主要从事音乐表演、歌唱教学、教育技术、歌唱嗓音科学、知识转移方面的研究。受其音乐教育学科背景的影响,今后将侧重于用实证研究的方法进行有效学习与知识转移、歌唱心理声学方向的研究。杨老师用混合研究方法细致考量认识论和方法论,通过缜密的建构研究理论框架,审慎的设计与执行研究方法,在音乐教育教学研究中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由于他有在英国伦敦大学教育研究院的博士学习经历,使他的研究成果既平衡了本土与国际主流研究的差异,又体现了国际研究的学术规范。

在杨老师2015年发表的《高校通识音乐课程采用MOOC模式的利与弊――以陕西师范大学网络音乐通识课程为例》一文中,首先阐释了MOOC模式的现状及发展趋势,然后针对陕西师范大学教师教育课程平台音乐通识课的教学情况,叙述了MOOC模式的优势与问题。通过研究发现决定教学成效的关键不仅在于教育资源的质量,还涉及教学组织、评估方式、 W习者文化属性三者的适应与匹配。总结了现有 MOOC 类课程存在的问题,即内容设计对象与当前国内学习者间巨大学习特征、文化属性差异导致的学习效果低下。为此还提出了几点建议:第一,建立以“文化”为切入点的 MOOC 资源自主开发理念;第二,借鉴北美高校在线学位课程的在线交互平台管理模式,在拓展受教育对象群体的同时,促进对学生学习成效的有效评估;第三,创新设计在线视听课程模块、丰富在线学习活动类型等。

七、对基础教育研究国际化的政策建议

基础教育作为造就人才和提高国民素质的奠基工程,改善基础教育教师的整体水平是加快基础教育研究国际化进程,提升本土研究水平的首要任务。这除了需要教师自身的努力之外,还需要做出以下几个方面的训练。

首先,开阔教师的国际研究视野,了解国外的研究方法。纵观我国目前的研究方法,发现我国主要以思辨研究为主,实证研究在我国教育界中十分匮乏,然而思辨研究的成果是很难在国外期刊发表文章的。因此,想要基础教育研究国际化必须要跟上当今国际教育研究的潮流,学习国际教育研究的主流话语和主要方法。

其次,处理好国际化与本土化的关系,将国际研究与本土研究融合。在教育国际化进程中,保持本土研究和国际教育的一致性对于我国教育研究的发展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如何在保持本土研究精髓的同时融入国际研究的方法呢?一方面,在充分理解本土研究优势与不足的基础上,掌握国际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减少文化的冲突;另一方面,要带着比较的眼光审视思辨研究和实证研究的差异,增强开展实证研究的意识。

第三,重视国际语言的学习,增强英文写作能力。英文文献的阅读和积累是撰写国际期刊论文的关键。中青年教师作为国际研究的中坚力量,应该主动担起研究的重任,发挥青年学者有担当的研究精神。因此,除了需要在研究方法上有突破外,还需要训练有素的语言观作为研究的支撑,催化基础教育国际化的发展。

篇8

科学教育是与人文教育相对应的一个教育领域,旨在形成人的科学素质,提高人的科学探究与应用能力,培养人的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树立正确的科学观和科学本质观。作为普通教育(General education)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一样都致力于“为一个负责任的人和公民的生活做准备的那部分教育”。在此意义上,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目的是一致的。

科学教育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的科学教育仅指自然科学教育,即包括物理、化学、生物和地球科学等分科学科在内的,同时也涵盖综合科学教学的学校科学教育。广义的科学教育则包括数学教育、技术教育和社会科学教育(如美国“2061计划”的科学教育文献所表明的那样)。相应地,科学教育学也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的科学教育学,主要研究各级各类学校的自然科学教育、课程、教学、学习与评价等方面的理论与实践问题,而在广义上,科学教育学也涉及数学教育、技术教育、乃至社会科学教育及校外科技教育等方面的理论与实践问题。从世界范围来说,科学教育作为学校课程体制的一部分是从19世纪中叶以后开始进入中小学课程中;而科学教育学作为教育科学中的一个分支研究领域,则是从20世纪中叶以来的历次科学教育改革中兴起与发展起来的。

在我国,科学教育研究的兴起只是近年来的事,迄今尚未从学科建制层面上成为我国教育研究的一部分。科学教育学是一个广泛而复杂的教育理论和实践研究领域,它涉及从幼儿园、中小学至高等学校各个阶段的课程、教学与评价等方面的科学教育问题,同时也包括以提高公众对科学的理解为目标的校外科技普及与科学传播教育。本文的论述主要限于高中以下阶段的学校科学教育改革,着重探讨科学教育学与科学教育改革之间的关系。

一、作为一个研究领域的科学教育学

从20世纪初期开始,在英语国家,“教育”与“教育学”基本上都使用同一个词来表达,即Education。在欧洲国家,由于其教育学传统不同于英语国家,一般使用Didactics of Science来表达“科学教育学”。而在我国,科学教育学作为教育科学的一个分支在学科建制里尚未正式建立起来,尽管最近几年关于科学教育学的研究已开始增多。

国际上,科学教育学作为教育科学中一个独立的分支学科或研究领域是从20世纪60年代以后随着科学教育改革的需要而产生的。2004年,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著名的科学教育学家彼特.范仙(Fensham,P.J.)教授出版了《科学教育学:一门新兴学科的发展历程》一书,全面论述了世界范围内科学教育学作为一个独立的学术领域的诞生与发展历程。根据范仙教授的研究,一个学科或研究领域的建立,需要满足一定的标准。他提出了三类标准:结构性标准、研究内部标准和结果标准。其中,结构性标准作为最基本的标准共有6条:(1)获得学术承认,即大学里设立某一学科的教授职位,获得学术界的承认;(2)创办研究期刊,传播研究成果;(3)建立专业学会;(4)定期举行学术研究会议;(5)建立研究中心;(6)进行研究训练,培养研究人才。这6条标准是相互关联的,它们表明一个独立的学术研究领域或学科的形成及其形成的基本条件,缺一不可。

从这些标准看,除美国以外的所有其他国家的科学教育学都是在20世纪60年代以后才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如英国伦敦大学国王学院和里兹大学分别于60年代和70年代在其教育学院建立了科学与数学教育研究中心,并设立了“科学教育学”教席(Professor ship of Science Education)。到1985年英国已经有11所大学培养科学教育学博士生。德国于1966年在基尔大学(University of Kiel)建立了国家级的科学教育研究所,共有50余名科学教育研究人员。法国于1970年在国家教育研究所内建立科学教育研究部。澳大利亚1967年在新建立的莫纳什大学建立了第一个科学教育学教席,聘请彼特.范仙为澳大利亚第一位科学教育学教授。80年代澳大利亚的科廷理工大学建立了科学与数学教育中心,现已后来居上成为全世界最大的科学与数学教育博士生培养基地,目前共有400多名博士研究生。在亚洲国家中,日本、印度、韩国、泰国、马来西亚与新加坡等国家也从20世纪70年代起先后在大学建立了科学教育学博士点,培养科学教育博士生。

从专业组织和学术期刊来看,美国的全国科学教学研究协会创办于1928年,现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科学教育研究专业学会,每年4月份召开一次国际性的科学教育年会,2006年的年会上,与会者多达1000多人。其会刊《科学教学研究学刊》每年出10期。英国的科学教育学会创建于1963年(其前身是男科学教师协会与女科学教师协会,最早追溯到20世纪初),定期于每年一月份召开一次年会,发行《科学教育》(Educationin Science)、《小学科学评论》(Primary Science Review)、《学校科学评论》(School Science Review)和《科学教师教育》(Science Teacher Education)等期刊。1995年成立的欧洲科学教育研究会每两年召开一次学术年会,并每隔一年举办一次专门针对欧洲国家科学教育博士研究生的暑期研究班。其他国家如澳大利亚科学教育学会出版《科学教育研究》(Researchin Science Education)期刊,每年也举行一次科学教育学术年会。另外,还有一些不隶属于学会的著名期刊,如美国的《科学教育》》(Science Education),创刊于1916年;英国里兹大学的《科学教育研究》(Studiesin Science Education)创刊于1974年;《国际科学教育学刊》(International Journalof Science Education),创刊于1979年,在国际科学教育学界影响都很大。

科学教育研究与科学教育改革是分不开的。科学教育改革需要科学教育研究的学术支撑;反过来,科学教育研究也需要科学教育改革的推动。科学教育研究又分理论研究与基于实证的经验性研究。前者从科学哲学、科学社会学、认知心理学等学科视野出发进行包括建构主义在内的当代各种教学理论探讨,后者则从科学课堂教学实践的视角开展定量研究、质性研究、行动研究、案例研究、叙事研究等。这些研究都为各国的科学教育改革政策制定和基础科学教育中科学课程、教学及评价的改革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与学术支持。如1989年美国出版的《2061计划:面向全体美国人的科学》这本权威的科学教育政策文献中,在附录B中列出了26条关于科学教育或与科学教育有关的最重要的参考文献(专著、研究报告或专题论文),都是1980年至1988年期间出版的。可见,即使是一个国家科学教育改革的政策文件,也要以大量的高质量的学术研究为依据制定。又如1995年出版的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每一章的后面都列出了大量的参考文献(可惜中文译本都把它们删除了)。再如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各国在科学教育研究中,基于建构主义理论框架的经验性研究论文和专著数不胜数。由此可见,倘若没有这些基础性的科学教育理论研究和经验性研究,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就不可能达到这样的高水准。其他国家(如英国、德国、澳大利亚及新西兰等)新一轮的科学教育改革也无不得力于本国和国际的科学教育研究及其为科学教育改革所提供的充分的学术支持。

当前,我国正在进行新一轮科学教育改革。新的改革亟须科学教育研究的支持。无论是科学教育政策的制定,新的科学课程的开发,还是探究式科学教学的实施和课程与教学评价的运用,以及科学教师的专业成长,都迫切需要科学教育学提供学术支撑。但总体上,我国科学教育学科建设还很落后,甚至尚未引起教育管理部门、教育学界及社会的足够重视和支持。

二、科学教育改革:国际经验与本土建构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础科学教育经历了三次改革浪潮,差不多每隔10年就要进行一次科学教育改革。第一次改革浪潮从1978年开始至20世纪80年代中期,主要特点是拨乱反正,恢复正常教育教学秩序,编写新的科学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这次科学教育改革吸收了世界各国60年代以来科学课程改革的经验,使中学的数学、物理、化学和生物等自然科学的课程内容实现了现代化。第二次科学教育改革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其特点在初等教育阶段开始重视幼儿园与小学的科学教育改革(当时叫自然学科改革),在中等教育阶段则降低科学课程的难度,同时追求科学课程的本土化。第三次科学教育改革始于世纪之交,至今仍在进行之中。其特点是进一步与国际科学教育改革接轨,试图衔接小学与初中的科学教育,促使义务教育阶段科学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一体化,面向全体学生,以科学素养为目标,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等等。

第一次科学教育改革基本上是从翻译国外中小学科学教材开始的,作为我国自己编写的新科学教材的素材,其理论基础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和教育改革家布鲁纳的学科结构课程理论。第二次科学教育改革主要涉及两个方面,一是重视了小学科学教育,如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刘默耕先生主持,引进了哈佛大学小学科学教育专家兰本达的“探究一研讨”教学法,并系统地编写了小学1~6年级的自然(科学)教材;二是在中学阶段改进了统编教材,使原先引进的过于理论化、抽象化和高难度的科学教材内容逐渐变成适合我国国情和学生需要的科学教材,这实际上是由20世纪80年代国际化到90年代本土化的一次转换。这次改革虽然不乏历史意义和贡献,但鲜有深化且缺少突破,只能说是修修补补而已。第三次科学教育改革的背景不同于前两次。一方面,我国市场经济和现代化事业进一步发展,改革开放随着我国成功地加入WTO进一步向前推进,为新一轮科学教育改革提供了社会需求和动力;另一方面,90年代以来新一轮国际科学教育改革在发达国家方兴未艾,为我国科学教育改革提供了良好的国际背景。1997年,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与美国科学院签订了科学教育合作备忘录,为两国科学教育合作提供了有利的合作机制,其重要成果之一是合作建立了科学教育网站,翻译出版了美国科学教育改革的重要文献,如《国家科学教育标准》(1999),等等。此后,国家教育部组织一批科学教育专家和教师编写出全日制义务教育《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和《科学(7~9年级)科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由此拉开了新一轮科学教育改革的序幕。此外,我国教育部和科学技术协会还从法国引进了“做中学”幼儿园和小学科学教育项目,在全国许多大中城市的幼儿园和小学里进行基于“动手做”的探究式科学教育的实验。

从科学教育改革的主体来看,第三次改革不同于以往历次科学教育改革。首先,这次科学教育改革开始有一些科学家参与进来,如中国科协的科技专家、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科学院的一些院士、大学(特别是师范大学)理科院系的一些教授都参与了这次科学教育改革,只是这些主体的参与的深度和广度还不够。第二,自20世纪80年代起,我国学科教育研究逐渐兴起,其中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等理科成长起来一批学科教育专家,成为第三次科学教育改革的重要参与者,为新一轮科学教育改革做出了贡献,是我国第一批受过专业训练的科学教育研究者。第三,广大的中小学科学教师也成为中坚力量。特别在小学科学教育改革中,一大批优秀的科学教师在改革中脱颖而出,茁壮成长。

但我们也发现,这三次科学教育改革都存在一个共同的问题,即每次科学教育改革在理论准备上都明显不足,原因在于缺乏有计划、有组织、系统而深入的科学教育研究。迄今为止,我国教育行政管理部门、高等学校和教育理论界都尚未重视科学教育研究。虽然我国各级各类教育研究人员成千上万,但专门进行科学教育研究的人员却寥寥无几,即使包括上文提到的理科各学科的科学教育专家也仍然为数不多。长期以来,我国的科学教育改革是在整个基础教育改革的总格局下进行的,只考虑采用教育的一般理论作为课程与教学改革指导思想,没有也不可能采用科学教育学的学科领域的理论。

一个学科或学术领域的形成和发展,虽则首先要看社会对它是否需要,但也必须意识到这种社会需要是否为人们所认识。从上文的分析中可以看出,由于缺乏科学教育理论研究,我国的科学教学与课程改革、中小学科学教师的培养和在职科学教师的专业发展都受到极大的制肘。比如,1978年以后,我国的基础科学教育课程从内容上说是国际化和现代化了,但在课程设计、开发和实施方面,在科学教学和评价方面,都远远没有实现现代化和国际化。证据之一是,我国幼儿园与中小学的科学课程与教学的方式和方法仍然是以传统的讲授法为主,探究式教学方式并没有在课堂上得到实施。这种情况基本上至今为止依然如故。证据之二是,尽管我国近30年来,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率比较高,小学、初中和高中普遍开设科学课程,但据近些年的公民科学素养监测发现,我国公民的科学素养水平仍然不高。从普及科学教育、提升国民的科学素养的意义上说,我国以往的科学教育不能说是成功的。证据之三是,我国在科技研究上和工农业生产中科技创新水平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甚至在某些领域不及印度等亚洲发展中邻国。证据之四是,我国近代以来进行学校科学教育虽有百余年的历史,并且建立了系统的科学与技术体制,但公民的科学精神仍然比较缺乏。不但一般社会大众,就是科技人员中也有不少缺乏科学精神的。近年来,科技界与科学哲学和科学史学界关于科学文化之争、关于中医存废之争,等等,其中的某些观点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唯科学主义”在我国社会中仍然根深蒂固,而这实质上乃是缺乏科学精神和对科学本质理解片面的一种表征。

当前,我国科学教育研究的社会需要是显而易见的。我国政府早已提出“科教兴国”的战略方针。现在又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笔者认为,有效的基础科学教育改革是实现这个方针和这一目标的基础之基础。基础科学教育需要告别传统的“死读书、读死书”的教学方式,需要真正以自主、合作、探究、建构的教学方式与方法教学生生动活泼地学科学、做科学、用科学和理解科学。只有这样,我们才可以真正提高公民的科学素养,才可以在普及科学教育的基础上为高等学校输送真正爱科学、主动学科学、既敢于又善于进行科学创新的大学生和研究生。只有培养了大批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科技人才,我国的科学与技术才能推动知识经济的发展,才可能赶超世界科技先进水平。

有效的科学教育改革不仅是当前改革的需要,也是今后我国科学教育改革长远的需要。国际国内的科学教育改革经验业已证明,中小学科学教育改革是随着科技发展和社会与人的发展需要与时俱进,所以,无论是从科学与技术发展的角度考虑,还是从科学教育改革的当下和长远的需要出发,我国都必须尽快形成科学教育研究的学科建制,培养从事科学教育研究和管理的高级人才及科学教育教师。

从2001年开始,国家教育部先后分四批批准了共60所高校设立科学教育本科专业,开始为小学和初中培养能够承担综合科学课教学的科学教师。这是这次科学教育改革催生的教师教育的新专业。但是,我们应当认识到,这些新建立的科学教育专业目前在课程设置和师资上还存在诸多问题,其中一个核心问题是,这些新设置的科学教育专业缺乏高水平的科学教师教育者。科学教师教育者是指既具有科学背景又具有科学教育理论与实践知识的教师教育者。在国外,这样的人才一般都具有科学教育博士学位,是既能进行科学教育研究又能进行科学教育人才培养的高级人才。这样的人才哪里来?需要有条件的研究型大学培养科学教育博士研究生。实际上,不仅这60所设立科学教育本科专业的高校需要科学教师教育者,其他所有进行理科教师培养的高校都需要科学教师教育者。没有这样的专门人才,我国的基础科学教育就难以达到国际一流的水平。

篇9

青少年运动员作为教学过程中的学习主体,他们即有青少年群体的共性,又有作为运动员群体的特殊性性。如何有针对性地完善运动员文化教学过程,以更有效地提高运动员人文与科学素质,是运动员培养体系中的一个难点,也是值得深入研究和探索的一个有意义的课题。本文试图从教学策略中教材加工角度,分析适合青少年运动员的文化教学策略。科学、合理的运动员文化教学策略必定带来运动员文化学习的高效率,从而给训练比赛任务重的运动员创造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化解“学”与“训”之间的矛盾。

教学策略是教学设计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在特定教学情境中为实现教学目标和适应学生的需要而采取的教学行为方式或教学活动方式。教学策略是否有效,通常以能否实现教学目标和保持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为主要标志,所以制定有效的策略必须考虑教学目标、学习者、教学过程等方面的因素。教学设计的一个主要来源是学校选择的文本教材。教师对运动员文化课教材的教学处理,会直接影响运动员学生对教学内容信息的接受和加工状况,是教学设计的一个重要环节。教材本身提供了机构化的系统课程。它们将教学目标具体化,提供了一定的教学建议,在阅读和练习方面提供帮助,因此可以使运动员学生获得从具体到抽象的经验。

以我校为例,我校青少年运动员选择的教材,是与辽宁省全日制中小学课堂教学相一致的各科教材。小学部兼设品德、音乐、美术课程,初中部兼设物理、化学课程。而目前国内大多数运动队、体校开设有语文、数学、英语、等基础课,美术、音乐这些课程则很少开设。基础课也多数和我校一样采用各地区全日制义务教育教材。这实际上给青少年运动员文化教学带来了较大困难。运动员的学习时间、学习的初始状态和学习心理特征,都和接受普通教育的学生有极大的差距,使用这样的教材,实则难以在同步的时间内完成全部教学内容,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教师如果不适时调整教材,对教材进行科学加工,学生就会越发难以接受,甚至越发厌学。同时,教材知识与青少年运动员的生活联系不密切,与运动员训练、比赛生活直接关联性较弱,也易使运动员觉得枯燥乏味。现实教材与教学主体学习特征的脱节,实际上对教材加工策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就是说,虽然青少年运动员文化教学所使用的教材能提供一整套的方案供各年级学生使用,但是作为青少年文化课教师,需要为运动员学生做适时、适当的调整。

一、重构策略

运动员学生学习的初始状态决定着课堂教学的起点,他们的知识背景、认知风格、最近发展区等都是制约教学策略制定的具体基础。教材重构策略是针对青少年运动员学习水平、认知起点与所用教材之间真实存在的差距,而采用的有效教学策略。是运动员文化课教师根据运动员学生的知识水平、自己的教学风格、学科特征、学年特征和教学环境,分析现有教材,对现有教材灵活调整和重构,使其更适应青少年运动员学习特征的策略。

教材重构策略实施过程中,因学科、学年、教材和运动员学生接受状况的不同而呈现较为多样和复杂的状况。如果教材难度大和容量均较大,就要考虑运动员学生接受的状况,较大幅度地重构教材。可以基于教材本身的叙事结构再次分解和重新寻找知识内容的支撑点。不必面面俱到,抓住主要和重要内容。有的学科也可以考虑引入其他学习资料,自创特色教学素材。应用其他资源,给讲授带来新的生机。网络、媒体、图书等等途径都是新教学素材的来源。

重构教材需要教师在教学设计阶段投入更大的精力,花费更多的时间来组织适合青少年运动员文化学习的资料。对教材的重构,对附加资料的选择都要基于有利于运动员学习的需要和培养目标的实现这一前提。在取舍之间,应问自己运动员学生知道什么,应该知道什么,他们喜欢什么,什么对运动员的综合素质的提高是有利的。在这一策略模式下,教师更多地是在把现有普通中小学全日制义务教材进行梳理,化繁为简,甚至降低难度,调整内容,使其更符合运动员学习特征。

以数学为例,可以把详、略、删有机地结合起来,分为A、B、C三类,A类必须掌握的内容,需要作详细的讲解,如所有的概念。B类为学生应该了解的内容,可略讲。如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二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等。C类可删减。如和、差、倍、半三角函数的应用等。

教学内容的调整也是必须保证各个知识点的基础知识,不然,就会和同层次普通学校学生数学水平产生过大的差距,甚至影响运动员的升学。在这个基础上,对综合性较强、复杂的、严格的逻辑推理论证,可以考虑舍弃,或指点思路。

二、超出预期策略

教材重构策略从实际操作表现来看,一定范围内是降低了原有教材的难度指数,以接近青少年运动员的初始学习状态。而超出预期策略则是在此基础上调节运动员学习心向,提高其学习积极性的一种策略。所谓超出预期策略,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从情感纬度上处理教材,使之呈现的教学内容超过了学生的预期,引发其兴趣和热情,从而保持和提高学生对学习的关注和探索意识的策略。

这一策略运用的关键在于巧妙组织学习内容,使新教材的呈现在符合运动员学生的认知需要基础上,尽可能超出他们的预期,产生惊奇感,达到“出奇制胜”的效果。青少年运动员在课堂学习过程中,普遍表现出学习目的不明确,认知能力水平较低,学习兴趣寡淡等消极状况。在这样的学习背景下,教师的教学设计如果没有新颖、特别之处,就很难吸引那些学习意志力薄弱的运动员,因而也无法改变这种消极的学习心理情绪,学习效果和效率都无从体现。因而,超出预期策略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就显得格外重要。成功的教学设计,应该使运动员学生产生惊奇并转化为兴趣情绪,改善他们消极的学习情绪,甚至怀着盎然的兴趣投入到新材料的学习中去。这样的教学谋略,会对运动员学生的学习心理产生积极的影响,从而改变运动员课堂教学的消极氛围。

对于有一定难度的学习材料的处理,我们自然可以运用这一策略,这也是策略应用的基本情境。针对运动员学习的学习特征,在教学设计基于普通教学内容也中灵活应用这一策略,任何教学内容都会在不同程度上,不同地方涉及到超出预期策略的运用。在运动员学生眼中,我们的教材多数是平淡无奇、枯燥乏味,甚至过于刻板和教条,距离运动员生活实际比较遥远,难以引起他们对学习内容的高度关注。而教师则应努力改善这种状况,尽可能把单调的教学内容以生动、有趣、新奇的方式展现在运动员学生面前,让学生感到出乎意料和惊奇,使其欣喜地发现教学内容所蕴含的丰富色彩,主动摄取其中的知识、内涵和信息,产生要深入领会、掌握其要义的学习兴趣。同时,教师也应尽可能将教材出乎意料地与社会生活、科技发展、运动员生活实际相联系,让学生发现其中折射出的时代气息和与训练比赛相关的信息。

篇10

实施课程改革,对教师来说是一个新的挑战。课程改革的主渠道在课堂。教师是具体的实施者,这就要求教师必须首先改变观念和方法。个人体会到从以下几个方面。

一、深入研究新教材更新教育教学观念。

新教材的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其基本理念是突出体现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关注学生的感情、态度、价值观和一般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获得基础知识和技能,为其终身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这就首先要求我们转变教育观念,不在单纯做知识方面的权威,将书本上的知识原原本本教给学生,而应当充当指导者、合作者和助手的角色,与学生共同经历知识探究的过程。只要教师的观念转变了,才能摆脱旧的束缚,走上创新之路。反而,如果教师的观念没发生转变,即使面对新课程、新教材,仍旧会"穿新鞋走老路"。作为教师,一定要把握好新教材,将课程改革的理念要求贯穿与课程教学之中。

首先,新的课程标准要求在课堂教学之中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及建立一种互动、和谐、教学相长的师生关系。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做到让学生自由的想、大胆的想、给予他们以思想的自由、感情的自由、创新的自由,给他们一片自由的蓝天;彻底改变以往的"填鸭式"教学,以学生的自我发展为中心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真正"活"起来,把以教师为主的"一言堂"变为学生积极参与的"多言堂"。首先,要全面把握新教材的特点。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学生更深入的进入到教材中去,去"感悟"和"品味"教材的内容,通过教师的"引"和"导"使学生形成能力而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因此我们要正确处理好课程标准与教材的关系:课程标准是一个要求贯穿于教学中的"纲";而教材是教学的具体内容,是课堂教学的具体依据。

二、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重建师生课堂生活是本次课程改革重要标志之一,而帮助学生确立科学、正确的学习方式是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那么,如何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呢?我认为应当做以下几点:

正确认识学生。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已成为我们的共识。关键是课堂教学能像过去那样,不顾儿童的生活经验和思维方式,采用以灌输为基本特征的接受式学习方式,而应带之以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究、主动合作等新型的学习方式。

正确认识教材。创造性的使用教材,是新课程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并不是有了新课程标准和教材课程改革就能到位了。关键的环节还在于教师如何运用教材。

改变教师的角色意识。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许多教师在教学中常常以知识传授者的面目出现,以管理居高临下地对待学生--教师不仅是教学过程的控制者、教学内容的制定者和学生学习成绩的评定者,而且是绝对的权威,不容丝毫的冒犯和怀疑。就有这种意识,教师就不可能公正的对待学生、真心倾听学生的看法和见解、尊重学生的质疑和创新。在教师这样的角色意识下,学生只能被动的做知识的接受者、储存者和知识的反复训练者。而新的课程改革,要求教学活动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交往意味着人人参与,意味着平等对话,教师将有居高临下的权威转向"平等中的首席"。在新课程中,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将让位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间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教学不只是一个忠实的执行课程计划的过程,而是师生共同开发课程、丰富课程的过程,课程实施将变成一种动态的、生动的、发展的、富有个性化的创造过程。

课堂开放以后,教师的作用不是削弱而是加强了。教师的目标意识要加强,要从整体考虑课堂教学的育人目标;创新意识要加强,一切从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出发;合作意识要加强,教师应该走下"讲坛",走到学生中间,与学生一起探讨与交流;调控能力要加强,再开放性的课堂教学中,很多情况是无法预料的,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加强学习,不断研究课堂调控艺术。由于我对新课程改革学习还很不够,只能谈点粗浅的看法,有待于今后进一步努力学习,才能不断提高。

校本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随着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的不断深入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教师培养、培训的要求,开展校本培训成为了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重要培训模式,范文之心得体会:校本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一年来,通过开展校本培训,我逐渐树立了现代教育的思想观念,努力优化了自己的知识结构,同时不断培养自己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自身的专业化发展,努力使自己朝着成为师德高尚、素质精良、能够适应新课程改革实验需要的反思型、科研型的教师的方向而努力。

在校本培训的过程中,有几个方面对我触动很深:

一、对“主题式学习”的学习和研究

我比较认真地学习了《课程改革与学习主题构建》一书,对其中谈到的学习主题很感兴趣。于是我采用多种途径研究了“主题式学习”,并在新课程中进行了探索。

所谓主题式学习(Theme Based Learning)是指学生围绕一个或多个经过结构化的主题(Theme)进行学习的一种学习方式。在这种学习方式中,“主题”成为学习的核心,而围绕该主题的结构化内容成了学习的主要对象。

主题式学习具有“主题集中,组织良构,利于探究”的特点,我认为在《信息技术》这门课程中引入主题式学习,有利于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提高学习的效率,改善学习的效果,进而有利于新课程的各项目标的达到。

“主题式学习”在教学的组织上有其特殊的要求。教学组织的成败直接关系着整个“主题式学习”的成败。由于“主题式学习”不再是单一的某学科或是某一知识点的教学,因此合作也必然成了“主题式学习”的重要形式。在教学中,我经常采用“半开放式”的分小组学习,即全班确定一个共同的内涵丰富的研究学习主题,然后由学生选择一个在该主题范畴下自己感兴趣的研究题目,小组研究的题目可以重复,每个题目往往有二个或二个以上的小组独立开展合作研究,易于达到“组内合作,组间竞争”的效果,促进研究水平的提高,心得体会《校本培训学习心得体会》。由于我执教的是同年级的四个班,所以我还经常鼓励跨班级合作,起到了较好的效果。

此外,我觉得在“主题式学习”中,作为教师更多地起到了“组织者”、“设计者”、“指导者”的作用。由于《信息技术》的内容具有综合性、活动性、跨学科的特点,单单依靠学生的个人能力将很难完成整个任务,因此作为教师应加强学生合作的指导。如分工应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人情况,给予适当的建议等。

此外,我觉得“主题式学习”的学习主题和内容的确定,首先是要用好引发学生学习活动的工具——教材,再是要确定好学习主题范畴下的内容——研究题目。“主题式学习”的主要途径应该是实践活动“主题式学习”的评价手段可以是建立资源库。

我想“主题式学习”作为走向最优化的学习方式之一,毕竟是信息时代的产物,又服务于这个时代。它是促进人的可持续发展最重要的学习方式。它让学生从单一的书本中走出来,从禁锢的教室中走出来,在时代的大熔炉中学习和成长。我们恰当地在《信息技术》课中开展“主题式学习”,定能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课的学习资源,培养学生收集、处理、创造性的利用信息的能力,并通过学生的亲身参与和主观体验,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使学生获得新知,提高能力,在加深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理解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基本的道德观念,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案例撰写和教育叙事的研究

以前,我科研不太感兴趣,对如何撰写案例感到困惑,对如何反思小结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也感到很迷茫。通过这些方面的校本培训,我深受启发。我开始尝试写教学随笔、教育叙事。记得萧伯纳曾经说过这样的话:“你我是朋友,各拿一个苹果,彼此交换,交换后仍然是各有一个苹果。倘若你有一种思想,而朋友间互相交流,那么我们每个人就有两种思想了”。正是基于这种认识,我根据自己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发现的问题、疑惑或闪光点,写教学随笔,以反思自己的教学情况,在平时的课堂教学工作中发现问题,研究探讨形成问题的原因,然后同事间相互交流、讨论,共同提高。面对疑难问题和困惑。我仿佛有了学习、进修的动力。其他老师也大抵如此。学期末,一个个充满智慧的教育故事就在我们老师们间竞相传阅,一个个富有启迪的教学案例让老师们茅塞顿开,一句句课改语录沁人心脾。

总之,我校以课程改革和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为核心,根据教师的需求和学校发展的目标来设计校本培训的内容,校本培训的内容涵盖了教育、教学、教研、科研等领域,培训形式也是丰富多彩。通过校本培训,我觉得我作为一名普通的教师在成长,在发展,在今后的日子里我将继续努力学习、探索、实践。

教师个人校本培训心得体会

要做一个与时俱进的新型教师,提高专业水平,提高工作 “智慧含量”,乃当务之急。在这十分关键时刻,教指站、我校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特别是全员研教及学校的校本培训,对我们教师的建设和培养起着独特的作用。特别是学校的校本培训通过专家的引领,教学理论的培训和学习,说课、上课、评课一条龙活动的开展,发挥了教师个人、教师集体等各方面的作用,给教师形成一种对话机制,营造了求真、务实、自由、融洽的教研氛围,为教师交流信息、分享经验、发展专业、展示成果提供平台。通过这种形式的活动,将教师凝聚在一起进行实实在在的学习和研究,不断拓展了教师发展的空间,激励教师积极主动地追求发展。通过培训和学习,我受益非浅。

首先新的理念深入我心

“课程的改革,从某种意义上说,不仅仅是变革教学内容和方法,而且也是变革人.”要变革人,首先要重视教师的发展。教师的成长和发展,观念更新是前提,专业化成长是基础。新的教学观念中产生的。教学改革就是新旧观念的斗争,教学改革的阻力来自于旧的教育观念的束缚。因此,确立新的观念是教育改革的首要任务。

以前,我的头脑中存在着教材意识、教参意识,以纲为纲,以本为本,眼睛盯着知识点,强求的是标准答案,应对的是统一考试。通过专家讲座,了解到新课程教学要求教师必须具有课程意识、学生意识、开放意识、问题意识。新课程强调“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从学生的经验出发,教学要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回归。教学方式由被动的接受式转向探究性学习、自主合作学习。

其次,调整和拓宽了我的知识结构

一位教育专家曾深刻指出,今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分工是科学化的产物,他们的任务是培养学科的专家。而未来教育将结束单科教师的历史使命,要求教师成为多面手,会运用 多学科知识解决所任学科教学中的问题。

初中科学课程的学科整合是课程改期的特点之一。根据科学课程的特点和教学要求,科学教师必须具有系统的完整的科学专业知识;科学教师要具备与科学教学相关的学科知识,诸如社会科学的基本知识等;还需要了解科学与其他有关学科的横向联系及其发展,使社会科学知识、教育科学知识、系统科学专业知识有机地结合,形成较完整的基本知识。科学教师还应具有思维科学知识,这有助于教师通过教学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科学教师还要具有参与社会生产、生活的知识,能以敏锐的眼光和头脑,注意观察、了解、搜集信息的能力。新教材的一个显著变化是,难度降低了,但知识面加宽了,这对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自身知识储备能否适应这一变化,能否满足学生的需求,这是新一轮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的第一道难题。

而现实是,我们科学教师都是由单科的物理、化学、生物或地理教师组成,与专业教师任职资格的要求有较大的差距。教师专业性知识的缺陷交极大地限制科学课程的实施。

一些教师反映,对新教材的把握有困难。很显然,教师的知识结构是制约教师驾驭新课程的瓶颈。因此,实施新课程,教师不仅要“洗脑”,还要“充电”

校本培训利用教学资源,以教学专家,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为核心,对全县科学教师开展学科的专业培训。开展了学科交流,大家各抒己见,通过观点的交锋,强调知识的消化和吸收。再次通过活动的开展树立教师要有终身学习的意识,不断了解新事物、学习新知识,不断更新和拓宽自己的知识结构,使自己具备与教学适应的多元化的知识结构。

其次促进了我对教学行为的反思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