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科范文

时间:2023-05-31 08:36:02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科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科

篇1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7.05.080

h语言文学专业是中国高校中开设最早的专业之一,是一个具有深厚历史积淀的老牌专业。伴随着我国社会就业压力的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高校,特别是一批新建本科院校(包括专科升本科院校、独立学院、民办本科院校)修订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为一方面注重人文素质教育;另一方面更强调应用型人才培养,提出“一专多能”的人才培养模式。所以,在实践的教学过程中,更应该注重学生专业综合素质的培养,使其一方面能拥有丰富专业知识,同时又能综合运用所学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基于这样的考虑,如何在具体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体现学科的交叉融合,努力实现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培养“一专多能”的优秀人才将是无法回避的重要问题。

学科融合一般是指为了推动学科建设发展,提高现有学科水平,在遵循学科原有基本规律的前提下,打破学科之间的界限,使不同学科相互吸收、相互借鉴而形成一个新的学科生长点乃至交叉学科的过程。延安大学西安创新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已经开办了12年,在该专业的持续发展中同样遇到了学科交叉融合的问题。

1现有的条件

1.1专业的多样使学科融合成为可能

目前我院现有28个专业,学科涉及文学、语言学、艺术学、管理学、医学、土木建筑、数学等多个学科。立足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需要,在本院范围内,谋求汉语言文学和外国语言的融合,汉语言文学和艺术类的融合,汉语言和计算机科学技术的融合是可能的。如计算机课程教学,对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讲授要着重互联网的基本知识、office办公系统操作等方面的实用性内容;英语教学中联系英语国家的具体情况,侧重讲授西方国家的风土人情等内容;同时,汉语言文学专业学习中也可以加入美术、剪纸以及作品欣赏等艺术类课程。

1.2学分制的实行为学科融合提供了平台

自从2010年实行学分制以来,培养方案两次修订。课程体系由通识基础课模块、专业基础课模块和专业选修课模块(专业方向课模块)三部分构成。其中,通识基础课模块和专业基础课模块学生必修课程;而专业选修课(专业方向课)模块课程设置中不仅包括和本专业关联度较高的课程也包括和其他专业关联度较高的课程,比如专业选修课教育模块里既设置《语文教学技能实训》课程又设置《书法》课程,选修课开设初衷是要由学生每学期末针对下学期开设课程进行选择。在这三个课程模块中,修订后的培养方案中对必修课的学分比例做了适度的压缩,而同时根据专业的培养目标要求适度提高了选修课的学分比例,这一变化使得专业培养目标更加切合社会的实践需求,有利于增强教学计划的灵活性,学生有了一定的选课空间,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要求。这对于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的学科融合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2存在的问题

2.1多学科融合下带来学习选择的盲目性加大

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高中阶段基本上是文科生,考上大学前对于该专业了解大多仅仅限于该专业发展前景和就业状况,对于专业特点、专业要求和专业知识体系都不甚了解。多学科融合模式下,选修课比例加大,如果学生不了解对应学科的特点以及自身学习优势,要让学生自主选择专业学习方向及相应的知识体系,实践过程中,学生往往会感觉盲目,加之急功近利社会风气影响下,很多学生学习上心态比较浮躁,缺少认真刻苦的精神,系统的知识体系将很难建立起来。

2.2师资力量薄弱,特别是多学科背景的师资不足

多学科融合模式下,要求教师不仅要具备本专业的知识,还要具备多学科性的知识储备。一直以来,独立学院师资力量薄弱,教师年龄结构呈现“非老即小”特点。教师科研能力和教学实践经验不足,“双师型”教师严重不足,制约了学科融合模式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2.3跨专业跨院系开课增加了教学管理的难度

多学科融合在实践操作中有两种路径选择:一是各专业各自为政,增开其他学科的课程。二是专业间相互协调,实现跨专业跨院系开课。显然第二种路径无论从成本还是教学效果的方面来讲都是最优化的选择。但是目前存在的困难是一些专业选修课由于教学管理的难度跨院系开课机制没有打通,很多专业选修课程是学生所在院系开设不了的。

3有效的建议

3.1课程模块设置的系统性考虑

在对课程按模块设置的前提下,每个模块内部的课程是完整不可分割的一个知识体系。模块内的课程安排都是专家教师根据该模块的性质特点结合社会就业需求量身定做的精心设计。每个模块可以由学生自主选择,并且每个模块都设置有相应必修课和选修课程,学生一旦选定某个模块进行学习,除了相应的专业知识外,学生必须要选修对应的选修课程。这种专业必修课和选修课的捆绑式设计极大地避免了学生选课的盲目性;同时有效保证了学生一方面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另一方面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修了其他专业的选修课,真正实现了多学科的交叉融合。

3.2学习实践环节的导师制设计

学生一旦选定某个模块进行学习,导师制度的建立能够帮助学生学习过程中答疑解惑,明确模块学习方向,激发学习其他专业选修课的学习兴趣,通过这种互动式的教学方式,可以实现人才的差异化培养。同时,实践环节引入导师制,导师可以利用自身的优势提供针对性帮助,及时总结学生实践环节的经验和教训并进行反馈,学生在进一步的交流探讨过程中就会更全面性的思考问题,从而有利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实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3.3学科建设的高水平突破

学科是多学科融合模式中至关重要的一个因素。独立学院首先要对现有学科进行梳理,确定优势学科和特色学科以及弱势学科。本着“优势最大化”原则设计最优的学科融合方案。学科建设是学科融合的内在要求,因此,独立学院要努力在学科带头人、学术带头人、科研团队建设等方面的提高上不断寻求新的突破。

3.4师资问题的有效解决

独立学院缺少多学科性知识背景的师资,已是不争的事实。一方面,可以对教师进行各种类型的进修培训以拓展教师的知识储量,或者直接引进具有多学科性知识背景的教师。另一方面,利用现有资源,实现师资跨专业的全院性调配。跨专业跨院系开课是学科融合模式的必然选择,但由于相应的教学管理难度的增加,跨专业跨院系开课机制没有打通。主要涉及课程的归属问题,特别是选修其他专业的课程。比如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在秘书模块选修计算机专业的一些课程,那么这些选修课的教学管理权限到底属于中文系还是理工系呢?建议将所开课程按学科进行归属,由相应院系负责开设和管理,同时,建立相应的工作量核算等配套制度。

3.5教学考核方式的关联性尝试

进一步优化教学结构体系是学科融合的要求之一,“学以致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这一思想要落实贯穿在基础和必修课的教学过程中。在基础和必修课教学结构体系的进一步优化过程中,尝试将教学大纲、教案、作业、考核等内容从整体上按照知识掌握和能力要求进行宏观上的统一设计,从理论讲解到案例分析、从教学设计到作业布置强调时序性、实践性和关联性。整合教学资源,优化教学方式。

3.6校际之间和校企之间的实质性合作

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科融合的教学模式不能只限于学校内部,要不嗵剿饔肫渌高校、企业、政府等机构建立不同形式的合作平台,利用这些平台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使学生能从更高更广的学科视野去思考和解决实践活动中的问题。

参考文献

篇2

传统的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教学培养方案中,课程设置以文学类和语言类专业理论课程为主,这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有待进一步改革。随着近几年我院开展的“3+1”教学改革,课时量非常有限,学生在课堂上接受的知识量当然也就非常有限。根据我院的具体教学情况,并结合学生实际反映,现行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设置存在如下问题。

1.存在的问题

1.1 专业课程实际分布不均衡

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理论课程学习时间是三年,而在这三年中,大学一年级主要开设的是公共课程,几乎没有安排专业课程的学习。对于选择汉语言文学专业、刚刚入学的大学生而言,他们从一开始就没有真正感受这个专业的魅力,甚至没有了学习的兴趣。很多专业课程需要两个或三个学期才能上完,比如古代汉语、现代汉语、古代文学等。还有一些课程从时间上是连贯的,循序渐进的,需要上完一门课程才能开始另外一门课程,比如上完古代文学才能上现当代文学,理论课程必须放在语言、文学类课程之后等等。由于大学一年级没有开设专业课程,大学二年级才开设,所以很多专业课程都集中在大学三年级,这对于即将进行实习或即将走上工作岗位的学生来说,无疑是很大的压力。

1.2 课程设置单一化

根据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培养方案,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课程设置一共三大块:公共课、专业课、实践课。而课程设置的主要部分(课堂教学的重点)是专业课。

传统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所开设的专业课程大多局限于文学类和语言类课程,比如现代汉语、古代汉语、语言学概论、文学概论、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代文学、中国当代文学、外国文学等,这种知识结构已经不适应90后大学生的知识需求,也不适应未来市场发展的需求。在实践课这方面我们仍然有很多不足之处,目前我们在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实践课安排方面,只是局限于中小学语文教育和秘书实务两个方向,也已经不适应未来市场发展的需求。

2.改革建议

2.1 文理渗透,形成通识教育思想

我们现有的教学培养方案中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设置以文学理论、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代文学、中国当代文学、外国文学、语言学概论、古代汉语、现代汉语、古代文论、文学理论等作为主干课程,课程结构中基础理论所占的比例较大,实践课程相对偏少,“宽口径”特色实践能力的培养突出不够。此外专业方向课程少,如只根据师资力量开设了文学语言类基础课程,其他如唐诗研究、宋词研究、古代小说研究、修辞学和鲁迅研究、新诗研究和海派文学等课程,则没有开设;因此,专业特色就显得不够鲜明。

课程建设方面应以“课程开放”为标准,开设新课,改造老课,既保留传统专业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又形成突出能力运用为目标,按“通识课”思路、“适应性”原则、“多接口”模式,建设便于自学、实用性强、适应面广、学以致用的新课,并改造原有的传统老课,最终实现“课程开放”。课程类别应包含通识教育基础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方向课程和公选课程以及实践环节课程等。还应贯彻落实“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的理念,调整课程体系,将重视知识点传授、以培养知识型人才为主的教学模式调整为以培养学生的文学审美能力、语言交际能力和写作能力为主的能力型教学模式。

2.2 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提高学生的汉语言应用能力

目前汉语言文学专业主要是理论课程教学。作为一个传统专业,历年来招生人数有增无减,社会需求虽然也在不断增大,但总体来说是趋于饱和,所以该专业的一般人才面临着就业难的严峻考验。如何调整课程设置和教学培养方案,是摆在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问题,应注重理论课程和应用课程的结合,进一步强化听、说、读、写类应用课程以及办公自动化等中文信息处理技术能力的课程,在教学中把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结合起来,强化学生应用能力、操作能力的培养,这是我们的培养方向和目标。

此外汉语言文学专业开展文学采风与创作实习也是实践教学的很好途径。我们可以充分利用陕西这个文化大省的优势,以古今作家的故里或者曾经生活工作的地方作为实习基地。首先由专业教师讲课,进行专业认识教育,要求学生在第一线深入理解文学创作的基本原理,本专业基本理论或技能等。再通过深入民间采访、请专家介绍、座谈会讨论等形式,最终要求学生或对民间文学作品进行加工,或对著名作家作品进行评论,或者写出调查报告,从而达到提高学生文学创作或文学鉴赏以及批评的能力。

2.3 实行学分制,多开选修课

目前主要是以课内必修课学习为主,选修课非常有限。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应该有宽厚的知识面,应该多开选修课,开拓学生视野,提高其研究能力。课程设置应既具有坚实的基础理论课程,又具有可供学生就业选择的方向课程,同时更具有开阔学生视野和拓展知识面的公选课程,形成课程设置“宽”和“厚”的鲜明特色。可开设中国现代文学经典研究、中国当代文学经典研究、中国古代散文研究、中国古代小说研究、中国古代诗歌研究、欧洲文学专题研究、美国文学专题研究、中国话剧研究;美学、古代文论、西方文论与批评专题研究、比较文学、民俗学等课程,以提高学生的研究能力。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侧重某一方向修读专业选修课学分;建议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学生选修2-3门历史学课程、2-3门政治学、哲学课程、1-2门社会学课程,以完善知识结构。

2.4 增加实用性课程,重视就业培训

篇3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4-0054-02

1.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特点

汉语言文学专业很难和一些实用性较强的专业,如工程、建筑、医学、会计等一样获得准确的职业定位,更是很难直接和应用型人才挂钩。它作为传统 的人文学科,是体现人文精神的最直接的载体,担当着传承与提升全民语言与文化素质的重任。其主干内容是中外的优秀文学文化遗产,而核心内容则是对人类生存 意义和价值的关怀,是对自身、他人、集体、民族、国家,乃至对人类的一种认识与社会责任感。

为此,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特点在于:所培养的学生主要是从事人的工作的,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教学不体现在应用性,而是体现在对社会观 念与精神取向的影响上;不注意直接创造可以计量的经济效益,而在于创造无法用数字统计出来的社会效益等。由于社会的进步和当前就业压力的增大,教学实用主 义成为了教学的主要目标,对于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而言,也必须进行一些必要的改革,在保持传统的基础之上,积极和社会接轨。

2.用实用性理念指导专业教学

《中国大学生就业》杂志给出该专业的就业方向为教师、各类编辑职务、文秘、文案策划人员等。但事实上,该专业的毕业生就业岗位大多集中在政府 机关、教育科研、新闻出版、企业公司等单位,还有少数人涉足律师、房地产、金融外贸等新兴行业。由此可见汉语言文学专业具有较宽的职业适应性,但同时,由 于相关行业存在文秘、新闻、广告、公共管理专业的毕业生,造成了对他们较大的冲击力。从现实意义来看,从实用性的角度指导教学应注意:

2.1 优化课程,强化学生的专业知识结构;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包含现代汉语、古代汉语、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古代文学等十余门课程,有必要从以下三个角度对课程进行优化:精简课程内 容,每门课都要根据对本领域最新知识结构的分析来设计教学内容,强化核心内容;优化课程结构,按照学科发展的当下高度来考虑学科基础,设计课程内容体系;整合各课程之间的内容,避免内容交叉重复,如写作学和文学概论中的文体学知识。

2.2 强化课程应用性,提高学生本专业的应用能力;以就业的观点指导教学改革,就必须讲求专业的实用性,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社会上立足。结合该专业学生的就业方向,对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核心 竞争力,即现代"读"、"写"、"说"这三个方面的能力,必须加以强化。该专业的实用性教学应体现在五个方面:古今各种文体的阅读能力,现代各类文体的写 作能力,口头表达能力,语文教学能力,信息调研能力等。学校和教师必须精心设置课程体系,安排教学内容,形成本专业课程的应用模块,通过系统的应用技能课 程的设置,以保证学生在学校能够提高这五个方面的能力,获得将来从事语言文字工作的应用能力,成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应用型人才。

3.用创新的理念指导专业教学

语文教育教学能力的强化和提升是一个系统工程,不是一朝一夕、也不是几个人就能完成的,而是需要多方面共同努力的。基于此,我们应精心设计和 组织从而营造良好的氛围,形成巨大的教育合力,自觉主动强化学生的语文教育能力训练。创新包括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思维创新等。本文强调:

3.1 突破专业限制,进行教学内容创新;该专业的学生就业范围较广,但往往不精,竞争力上不如其他专业学生。鉴于该专业的特殊性,教学过程中不必过分拘泥于语言与文学本身,而可以结 合汉语言文学的历史发展与就业现状,对学生进行相关职业技能的培养。事实上很多新专业如新闻、广告、文秘,甚至公共管理基本上都是从汉语言文学这个专业发 展而来的。因此,在保证专业根基扎实的前提下,应打破人为设定的专业界限,以便更大限度地发挥汉语言文学的专业优势。如教育与教学、新闻传播、文秘与公 关、社区文化管理、广告文案等等都可以设计成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应用模块,学生通过这些模块的学习获得动手能力和从业能力。

3.2 重视学生创新思维的构建;汉语言文学专业本身要求学生具备丰厚的东方文化底蕴。该专业有极强的文化特征,其教学直接影响学生对汉语的感情,对东方文化的亲合及从中汲取创新精神动力,并影响学生创新素质的形成。因此汉语言教学中必须重视对学生创新思维的构建。

篇4

汉语言文学专业很难和一些实用性较强的专业,如工程、建筑、医学、会计等一样获得准确的职业定位,更是很难直接和应用型人才挂钩。它作为传统的人文学科,是体现人文精神的最直接的载体,担当着传承与提升全民语言与文化素质的重任。其主干内容是中外的优秀文学文化遗产,而核心内容则是对人类生存意义和价值的关怀,是对自身、他人、集体、民族、国家,乃至对人类的一种认识与社会责任感。

为此,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特点在于:所培养的学生主要是从事人的工作的,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教学不体现在应用性,而是体现在对社会观念与精神取向的影响上;不注意直接创造可以计量的经济效益,而在于创造无法用数字统计出来的社会效益等。由于社会的进步和当前就业压力的增大,教学实用主义成为了教学的主要目标,对于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而言,也必须进行一些必要的改革,在保持传统的基础之上,积极和社会接轨。

2、 用实用性理念指导专业教学

《中国大学生就业》杂志给出该专业的就业方向为教师、各类编辑职务、文秘、文案策划人员等。但事实上,该专业的毕业生就业岗位大多集中在政府机关、教育科研、新闻出版、企业公司等单位,还有少数人涉足律师、房地产、金融外贸等新兴行业。由此可见汉语言文学专业具有较宽的职业适应性,但同时,由于相关行业存在文秘、新闻、广告、公共管理专业的毕业生,造成了对他们较大的冲击力。从现实意义来看,从实用性的角度指导教学应注意:

2.1 优化课程,强化学生的专业知识结构。

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包含现代汉语、古代汉语、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古代文学等十余门课程,有必要从以下三个角度对课程进行优化:精简课程内容,每门课都要根据对本领域最新知识结构的分析来设计教学内容,强化核心内容;优化课程结构,按照学科发展的当下高度来考虑学科基础,设计课程内容体系;整合各课程之间的内容,避免内容交叉重复,如写作学和文学概论中的文体学知识。

2.2 强化课程应用性,提高学生本专业的应用能力。

以就业的观点指导教学改革,就必须讲求专业的实用性,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社会上立足。结合该专业学生的就业方向,对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核心竞争力,即现代“读”、“写”、“说”这三个方面的能力,必须加以强化。该专业的实用性教学应体现在五个方面:古今各种文体的阅读能力,现代各类文体的写作能力,口头表达能力,语文教学能力,信息调研能力等。学校和教师必须精心设置课程体系,安排教学内容,形成本专业课程的应用模块,通过系统的应用技能课程的设置,以保证学生在学校能够提高这五个方面的能力,获得将来从事语言文字工作的应用能力,成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应用型人才。

3 、用创新的理念指导专业教学

语文教育教学能力的强化和提升是一个系统工程,不是一朝一夕、也不是几个人就能完成的,而是需要多方面共同努力的。基于此,我们应精心设计和组织从而营造良好的氛围,形成巨大的教育合力,自觉主动强化学生的语文教育能力训练。创新包括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思维创新等。本文强调:

3.1 突破专业限制,进行教学内容创新。

该专业的学生就业范围较广,但往往不精,竞争力上不如其他专业学生。鉴于该专业的特殊性,教学过程中不必过分拘泥于语言与文学本身,而可以结合汉语言文学的历史发展与就业现状,对学生进行相关职业技能的培养。事实上很多新专业如新闻、广告、文秘,甚至公共管理基本上都是从汉语言文学这个专业发展而来的。因此,在保证专业根基扎实的前提下,应打破人为设定的专业界限,以便更大限度地发挥汉语言文学的专业优势。如教育与教学、新闻传播、文秘与公关、社区文化管理、广告文案等等都可以设计成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应用模块,学生通过这些模块的学习获得动手能力和从业能力。

3.2 重视学生创新思维的构建。

汉语言文学专业本身要求学生具备丰厚的东方文化底蕴。该专业有极强的文化特征,其教学直接影响学生对汉语的感情,对东方文化的亲合及从中汲取创新精神动力,并影响学生创新素质的形成。因此汉语言教学中必须重视对学生创新思维的构建。

首先,教师应有强烈的创新教育意识,思想上要勇于开拓,力求提出独特的、新的教育活动思路,行为上善于探索,潜心实验,不断总结和不断进取。在教学中不能满足做文化的传声筒,要适当的通过文化评论等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思维,并对社会文化现象进行思考,如博客,新媒体等多种文化传播方式都可以成为学生思考的问题。

篇5

现今,随着汉语言文学教育的应用范围逐渐扩大,很多高校逐渐认识到该专业的重要性,并且积极为社会培养输送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人才。然而,在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的不断发展中,很多问题逐渐显现出来,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高校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就会止步不前。因此,高校有必要在相关部门的配合下,对当前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进行反思,发现其中的问题,然后积极探求改革措施,推进高校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课程改革,提升高校教学质量,不断为社会输送高质量的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人才。

一、新时代对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学生的要求

(一)扎实的文化素养语文作为一门综合性比较强的学科,涉及的领域和内容比较广泛,该专业学生要想在生活和工作中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就必须具有扎实的文化素养。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的基础知识也是从事语文教学必须具备的知识,所以该专业学生在学习中,一定要做到“专”,即在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方面具有很深的造诣。只有这样,该专业学生才能在之后的教学中从容应对各种教学难题。另外,文化素养不仅仅包括理论知识,还包括实践知识,所以该专业学生还需要具备将理论与实践进行融合的能力。

(二)丰富的教育技能对于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的学生来说,还需要具备丰富的教育技能。首先是倾听能力,因为只有善于倾听,才能在将来的教学中准确了解到学生的诉求,进而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相对应的措施。其次是阅读能力,对于一名教育者来说,不断的阅读是提升自己的有效方式之一。在阅读的过程中,通过对文章进行揣摩,可以有效提升自身的理解能力。最后是写作能力,写作能力是语文教师应当具备的基本素养之一,较强的写作能力与教师自身听、说、读等方面的能力是相互促进的。

(三)高尚的职业道德对于一名未来的教育者来说,高尚的职业道德尤为重要。只有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的学生才能在将来全身心地投入教育工作中,并且用自身的行动去引导学生,成为学生的榜样。同时,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的学生还要树立正确的三观,只有这样,才能在生活和教学中坚定不移地拥护社会主义制度,并且在教学的过程中才能正确地引导学生。

(四)先进的创新意识创新是每个行业发展的动力,即使是在教育行业,也需要不断地创新才能不竭地发展。一个拥有创新意识的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会运用先进的教学方式,以及自己独到的见解去激发学生的好奇心。除此之外,拥有创新意识的教师还善于根据教学内容变换教学手段,利用最合适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高校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对汉语言文学教育的认知不足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的学生应当对其专业有更加深刻的认知,但是因为汉语言文学的主观性较强,和偏理科性的科目比起来,试题没有固定统一的答案,这也就导致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无法对汉语言文学教育形成一个比较明确、直观的认识。再加上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没有为学生设定明确的学习目标,学生对自己未来的就业方向和发展方向不够清晰,导致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严重缺乏积极性和动力,其学习效果自然就会大打折扣。

(二)教学团队的教学能力不高高校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的教学团队应根据时代的变化以及市场需求适时调整教学模式,无论是教学内容还是教学方式,都应做出相应的调整,这样才能让学生从容应对新时代的挑战。然而因为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各个课程的教学内容理论性较强,所以教师习惯性运用比较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再加上部分教师自身能力有限,无法将教学内容与时事热点进行结合,所以无法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导致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课程教学效果并不好。

(三)教学方式不合理虽然新课程改革一直在继续,但是很多高校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课程的教学方式依然过于传统、不够合理。许多教师在教学时依然采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式进行教学,这种方式并不能有效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只会让学生陷入机械化的学习状态中。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下,教师通常是课堂上的主体,学生只能被动地进行学习,这样不仅会严重削弱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会阻碍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由此可见,教学方式的不合理对于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教学起到了一定的制约作用。

(四)教学内容滞后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的教学内容滞后也是影响该专业学生学习的一个重要因素。教材是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教学的主要参考内容,但是因为教学内容长期未能得到及时更新,导致学生的知识体系过于落后,已经无法适应当今时代的客观需求。而且伴随着网络的发展,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样化,他们对于新知识的渴求非常强烈,然而由于教材内容无法脱离传统内容的束缚,所以无法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三、高校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课程改革措施

(一)树立教学目标,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在高校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课程教学中,教师首先要树立教学目标,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在教学目标的指引下,学生的学习动机会更加明确。其次,教学目标的树立还要与教材进行有效结合。教师在确定教学目标时,要对教学内容进行充分分析,将其中的重点和难点摘录出来,然后在教学过程中进行重点教学。以教材为基础树立教学目标可以让学生对学习内容和学习进度有一个更清楚的认识,进而引导学生学习,最终提升汉语言文学教育课程的教学效果。

(二)提升教师素养,组建优质教学团队在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课程教学中,教师作为教学的组织者和开展者,决定了课堂的走向和教学效果。因此,为了推动课程教学改革,高校需要不断提升教师的素养,组建优质的教学团队。首先,教师要树立不断学习的目标,在今后的生活和教学过程中,通过不断的学习来提升自身的内涵。其次,学校也要定期为教师组织校外交流和校内培训,帮助教师不断学习先进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经验,让教师更加高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总之,只有组建优质的教学团队,才能培养出符合时代要求的人才。

(三)丰富教学方式,开展多元教学教学方式是教师将教学内容呈现在学生面前的重要手段,所以为了推动课程教学改革,提升教学效率,教师还要不断丰富教学方式,开展多元化的教学。在信息化时代,传统的教学方式并不能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为此,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将教学内容通过声音、图片、视频、动漫等多种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这些元素很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有效提升教学效果。另外,教师还可以在教学过程中使用角色扮演、翻转课堂等方式进行教学。

篇6

【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一】

一、个性化教学是远程教育的必然要求

 

所谓个性化教学是指教师以个性化的教为手段,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目的,并促进个体人格健康发展的教学活动。个性化教学包含三个因素,即教育者、教材、受教育者。“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是个性化教学的具体体现,个性化教学是教育规律的必然要求。受教育者当前掌握的知识和所达到的能力水平等智力因素及其性格特点、学习动机类型、认知风格等非智力因素千差万别。针对不同受教育者,教育者只有因材施教,才能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近几年,电大开放教育招生专业不断增多,地方中小学教师学历不断达标,政府公务员学历持续提升,但汉语言文学专业却出现了招生人数递减的情况,很难形成传统意义上的班级规模。学生人数过少的现象,给开放教育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带来了新的挑战。汉语言文学专业迫切需要个性化教学以适应目前的现实。

 

二、汉语言文学专业远程教育个性化教学特点

 

1.网上辅导多于面授辅导课时

 

随着远程开放教育模式的改革和探索,教师面授课程已经逐渐为网络教学所替代。传统的教师面授课时正在大幅度地减少。在这种背景下,如何进行个性化教学,提高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质量,已经成为电大教师共同关心的问题。网上教学资源建设和虚拟空间社区的师生交流被提上日程。

 

2.教师一专多能

 

在电大远程教学中,“传道、授业、解惑”作为教师的基本职责,已经有了新的内涵。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是学生学习方法的引导者,要“授之以渔”,而且是知识载体的创建者,教师要运用现代化手段完成网上教学资料整理更新以及课程资源建设任务。电大课程责任教师既要熟悉教学理论内容,又要熟练掌握计算机技术,其教学工作量不是减轻了,而是比以前更重了。事实上,开放教育教师往往要负责很多门专业基础课程或对多门课程进行教学辅导。在多媒体教学方面,电大远程教学要优于传统教学,各专业教师基本会制作或参与制作多媒体课件和网络课程。

 

3.个性化教学的核心———创新性

 

每年专升本的学生中都有在专科阶段不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在基础知识衔接上比较困难。学校针对这部分学生要开补修课。教师教的学生人数每届总量并不多,但辅导学生的课程数量却很大。每一个教师精力是有限的,随着新课程的不断出现,旧课程内容的不断更新,要把工作做好,唯一的途径就是不断创新,挑战自我。

 

三、汉语言文学专业远程教育个性化教学实践探索

 

1.灵活的授课机制

 

电大学生多数是成年在职人员,学生上课出勤率受到一定影响。当某届学员本身人数少而又出现严重缺勤时,大班授课方式就很不合适。经过探索,我们认为出勤率较高时在教室授课较好,因为有多媒体大投影,可以方便学生边听边看课件,可以提问或集体讨论。而出勤率较低时,采取教师和学生面对面座谈交流方式比较好,或与学生一起浏览课程网页,营造出教和学的和谐氛围。

 

2.根据教材设计不同的授课方式

 

对于文学性较强的课程,比如中国现代文学专题和中国古代文学专题课程,学生兴趣较浓厚,教师以讲课为主,提问和课堂讨论为辅;对于比较抽象的理论性课程,比如中国古代文化要籍导读和西方文论等学生不太感兴趣的课程,可采用师生共同参与、合作讲课的方式,即教师给学生示范讲解后,让学生轮流上讲台,每人讲一个作家或作品,难理解的地方教师在讲台下配合解释。学生参与式教学,调动了大家的积极性,台上学生讲得认真,台下学生听得注意力集中;对于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比如中学语文教学研究课程,则是采取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授课方式。电大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的学生,多数是中小学教师,在课堂上让这些在职的中小学教师讨论发言或讲解课程设计方案,非常贴近教学实际,来自于教学实践中的具体案例具有很大的实用价值。

 

3.进行多样化的网上教学辅导

 

网上教学辅导是课堂教学的继续。在网络远程学习环境中,应该给学生提供具有可操作性、有明确学习目标的课程资源。网上教学辅导的内容包括自主学习指导、电子教案、课程BBS论坛、期末复习指导、历年考试真题分析及答案、形成性考核作业指导等。自主学习指导内容包括公布上课的时间和地点、预习上课的主要内容、课程的重难点提示、思考题。电子教案是对全书内容框架的梳理,以及对每个章节重难点的详细分析。课程BBS论坛是网上师生互动的平台,教师根据教材内容和考试重点定期专题讨论题和小组讨论题,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出现的疑难问题可非实时提问。期末复习指导侧重各章复习重点训练并给出参考答案。历年考试真题分析及答案,是让学生熟悉课程的考试题型及解题思路。形成性考核作业指导,是学期临近结束时网上公布作业参考答案,便于学生反思自己的答题方式是否准确。

 

4.富有特色的形成性考核方案

 

电大学生平时成绩占终结性成绩的一定比例。平时成绩一般由三部分组成,即上课出勤率、书面作业和网上学习。平时成绩的标准,一要突出电大特色,网上学习分值比重加大;二要突出成人在职特点,上课出勤率所占分值相应较小;三是突出自主性,学生的学习进程和网上学习方式可以自己做主;四是学习时限性,应该有一个大致时间范围。对于网考课程,中央电大制定了详细的形成性考核方案,布置了网上作业,并限定具体的答题时间,逾期成绩为零。中央电大形成性考核方案的优点是督促学生按时完成作业,提高学习效率;不足是尽管教师不断提醒学生学习时限,但是学生由于工作繁忙,有时还是来不及按时答题,结果失去了考试机会。

 

总之,“因材施教”实施个性化教学,是开放教育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教学的必然选择。在开放教育中,“材”包含两个含义:其一是指教学的对象———学生,学生不同,教学方法应该不同,对于电大开放教育的学生,应该以网络远程教育为主,面授辅导为辅。其二是指教学的媒介———教材,教材不同,面授教学方法以及相应的网上教学也应该有所不同。电大开放教育的课程责任教师承担多门课程,课程性质不一样,资源建设应各具特色。无论是教育对象,还是教育媒体,都彰显了电大教育是远程“因材施教”,这也决定了我们对开放教育个性化教学的探索任重而道远。

 

【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二】

一、以核心能力培养为主线,重构课程内容

 

课程体系的建构立足于人才培养目标。以笔者所在成都信息工程学院为例,中文专业在实践教学方面的目标确定为: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的,强化全过程的实践教学,着力于实践教学的各个环节,注重课堂实践教学与课外实践活动的有机结合,使实践教学成为学生能力培养的根本途径。基本指导思想为“高素质、强能力、显特长”,构建具有专业特点、岗位要求和学校层级类型三维关联度的中文专业学生核心能力体系。结合其定位的“文化信息传播”方向,核心能力表述为:合旨得体的言说和写作能力、自如灵动的沟通与策划能力、持续发展的学习能力等。教学的重点围绕核心能力培养来展开:提炼汉语言文学核心课程的理论精髓,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突出专业方向课程、选修课程的实践内涵,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具体而言,保留中文专业传统的专业基础课程,以确保专业课程体系的完整性———凝炼核心课程,把握相应的理论精髓;综合课程内容,合理取舍,形成语言类、文学类、写作类、应用传播类四大课程群,利用现代传媒的技术手段,鼓励学生合理利用这个载体学习、提高。

 

首先,文学类课程内容注重名著解读的学理归纳,培养学生“思”的能力。将原来文学分阶段授课的方式改为块状式讲解的课程,弱化史的完整性,以小说、戏剧、诗歌、散文等文体形式发展为线索讲解,以考察文学自身发展规律为主,并辅以具体作家作品研究的系列选修课,重点培养学生艺术感悟、艺术欣赏和审美判断能力。

 

其次,适应市场需求,优化语言类课程教学,强化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操练,培养学生“说”的能力。以应用语言学内容为主,重视书面语言和口头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自我表达能力和倾听理解能力协调发展。

 

第三,优化写作类课程内容,强化学生文字表述训练,培养学生“写”的能力。根据学生个性需求,提供相应的文学写作、日常应用写作、新闻写作等课程,加强与外部的联系,外聘著名作家、记者、编辑等开设专题讲座,负责学生课外写作辅导,全面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从本质上改变原有写作课侧重于理论的性质,使写作课的实践本质落到实处。第四,加强应用传播类内容的实验化,利用传媒技能实验室优势,强化学生办公、制作等操作实践,培养学生“做”的能力。

 

二、分立教学层次,改变“教”、“学”态度和方法

 

调适知识性、理论性课程与实践性课程的比例,注意课程设置与学生专业素质、专业能力培养之间的匹配,强化实践性课程的比重。中文专业的实践教学是一种设计性教学,其核心环节是设计有效的实训。实践教学体系由两个部分构成,一是课程内非独立实践环节;一是独立实践教学环节。通过大量包含实践教学环节的课程的开设,如计算机文化基础、多媒体技术与运用、动态网页制作、信息资源检索与利用、应用写作等必修和选修课程,支撑“文化信息传播”的专业方向,并针对实践教学环节内容,编写出完整的教学大纲,设计出详细的实践教学内容与考查措施。这样就有助于强化学生基本专业能力,有利于提高其专业特质的显示度。独立实践教学环节分为实践环节必修课和实践环节选修课程,如社会调查、专业实习、学年论文、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等作为必修的专业实践课程,新闻采编实践、传播策划实践以及办公文秘实践等作为选修实践课程。每门实践课程通过时间安排、过程评价和综合考查措施的完整设计、确立实训主体并激发其内在动力从而达到实训目的。如实践必修课程“社会调查”,在学生第二学年结束后,利用两周时间进行实习。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提前到社会中去锻炼,检验自己的学习效果,其更重要的意义还在于强化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提高了职业技能。

 

以上是显性计划里能反映出的并带有一定强制性的课程设计,另外还鼓励所有老师进行课程实践性探索。如《中国古代文学》课程作为一门传统学科,在教学方法的运用上如何处理好传统与创新的关系尤为重要。我们的任课老师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并获得成功:从传统的角度,要求学生多读、多背、多写,立足传统打基础的一个方面。从创新的角度,强调师生互动,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新精神。(1)除了老师讲授之外,某些次要章节的内容布置给学生,由学生在课堂上主讲,老师补充。有些章节也直接安排学生自学,写出相应的学习提纲;(2)就重要的教学内容,设置论题,布置辩论会,在课堂上由教师引导学生展开论辩;(3)布置某一专题的学习时,让学生到图书馆查阅资料,独立完成小论文;(4)利用成都丰富的人文历史资源,把课堂延伸至名胜古迹,如在讲李白和杜甫时,组织学生到江油太白堂和杜甫草堂,让学生感受传统历史文化。

 

三、恪守“结合”原则,加强过程评价,形成职业能力。

 

1.理论教学和技能培训相结合。在专业基础课的教学过程中,始终贯穿“能力培养”这一主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专业理论指导实践,在实践中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进一步推动理论的学习和创新思维的开发。当前社会的专业化分工越来越细,学生是否掌握相应的职业技能,能否快速适应岗位需要,是用人单位在接收毕业生时优先考虑的因素。因此,与社会职业技能鉴定接轨,鼓励学生在完成模块教学后衔接参加社会各种职业技能培训和技能考试、测试,取得社会公认的职业技能资格考试证书,不失为一条提高学生职业竞争力的有效手段。我们在教学中积极推行职业资格的培训,如普通话等级证、秘书证、教师资格证、广告从业资格证等。通过这些职业资格的培训,培养学生从业规范和良好的职业素质,使其在毕业后能够达到劳动准入制要求的相关技能等级,为自己顺利就业“添砖加瓦”。在此涉及到师资问题,从中文专业教师基本构成看,博士、硕士学位和教授、副教授职称教师居多,但多数只能纸上谈兵、坐而论道,由于自身缺乏实践,无法真正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所以安排教师到实习基地或指定单位兼职进行“锻炼”,培养“双师型”教师以弥补实践性环节的缺失是目前切实可行的做法。

 

2.课内实践教学与课外实践相结合。一方面采用“岗位模拟”这一行之有效的实践方式,充分利用课堂、实验室和校内其他资源,如校园电视台、校报编辑部等,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提高学生的基本技能。一方面开门办学,积极利用社会资源形成双方互利性的校外实习基地,集中开展实践实训,推动并完善人才培养方案。通过课外学分的设置和管理,把学生的个性和兴趣、学生综合素质和操作能力的提高、专业教学内容的深化和拓宽、社会发展人才类型需求相结合,在相对稳定的专业教学与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需求之间构造一定富有弹性的中介。这对学生走向社会、适应社会,都具有不可忽视的意义。20世纪初,西班牙著名思想家奥尔特加曾经指出:“大学不仅需要与科学进行长期的永久的接触,否则就要萎缩退化,而且需要和公共生活、历史事实以及现实环境保持接触。大学必须向其所处的时代的整个现实环境开放,必须投身于真正的生活,必须整个地融入外部环境。”①

 

3.教学实践活动与学生社团活动相结合。能力只有在活动中才能体现出来,课内活动由于教学时数的限制,无法进行充裕的安排,因此与课内作有机联动的活动设计,然后通过课外活动来实现成为十分重要的实现途径。充分利用中文专业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优势作用,通过创办文学刊物,组织文学社、开展读书征文竞赛、演讲比赛、写作比赛、辩论赛、话剧表演等,在活动中提高学生的各种能力。

 

4.与教师科研项目相结合,培养学生初步科研意识。学生毕业论文和各种科技创新竞赛活动,选题均可源于专业教师承担的科研项目,通过师生间研讨式交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篇7

汉语言文学课程改革

汉语言文学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历史悠久、发展成熟的专业之一,也是普及率较高的专业。有资料显示,目前我国有80%左右的本科院校设有该专业。与其他传统专业相比,汉语言文学专业有其特色和优势,它不仅担负着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传递民族精神的重要教育使命,还承载着塑造国民性格、培养国民人文素养以及捍卫母语尊严的重大社会责任。因此,发展汉语言文学专业是大众化教育阶段高等教育的客观需要,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也具有战略意义。

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特别是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变,受传统教育体制的影响,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内容存在着许多与市场人才需求不相适应的地方,更无法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调查显示,半数以上以上的毕业生认为,在校学习期间所学课程存在知识信息量小,体系单薄,内容陈旧,结构不合理等问题。上述问题导致的直接后果是使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持续下降,招生生源呈现停滞甚至萎缩的迹象。

课程是按照一定的教学目的,在教育者有计划、有组织的指导下,受教育者和教育情境相互作用而获得的有益于身心发展的全部教育内容。它是整个教育活动中的一个动态概念,并随着社会变化和人才市场的需求而适时改革。针对高等教育发展改革的趋势和人才市场的变化,郑州师范学院从2003年三校合并之初开始就对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课程体系进行不断的优化与改革,从专业模块细分到教学计划的几次调整和论证,已经取得了许多瞩目的成绩,如师资队伍建设、教师科研水平、学生考研率一次性就业率等都在全校名列前茅。但如果从长远的战略角度来看,汉语言文学专业在课程体系方面依然存在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以郑州师范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课程体系为例,经过反复的调研和数据分析,我们发现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在课程观念上,重文学轻文章;重视作品的感性体验,疏于学理的探究提升。目前的课程方案是以教育颁布的相关规定设计的。在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规定的汉语言文学专业主要学科专业课程中,语言、文学和文章的比例分别为8∶9∶1。而在1991年4月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全国通用高中语文(必修)课本中,文学和文章的比例为40∶109(共149篇课文),不难看出,学生在校学习的课程内容和未来工作中的实际应用是相反的,如此本末倒置,必将导致学生专业知识结构上的残缺,难以适应实际工作的需要和能力的发展。

课程观念存在的另一重要问题是重视作品的感性审美体验,而疏于理性的探究和提升,特别是在文学类课程上,教师往往醉心于对经典之作的审美共享,这当然是无可厚非的,但是,汉语言文学专业教育并不仅仅是为了满足个体成长的需要,它还有传承民族文化、塑造国民灵魂和为国家发展提供强大动力的职责和义务,因而,在欣赏经典作品美妙意境的同时,必须对文学作品的创作灵感、叙事逻辑、文学思想、学术价值等深层次学理进行归纳总结,对文学现象内在的文学创作规律进行深入发掘。

(二)在课程结构上,重学术轻师范,重理论轻实践。目前,郑州师范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体系包括三个板块:一是公共基础课程,是面向所有专业开设的课程,内容一般是政治、外语、体育、计算机等,占总课时的20%左右;二是学科专业课程,如语言学概论、古代汉语、中国文学史、写作、文学概论等,占总课时的72%左右;三是教育专业课,这主要是为学生掌握毕业后从事教师职业所必备的教育理论和教学技能而开设的课程,一般为教育学、心理学和语文教材教法等,占总课时的8%左右。

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教师教育教学能力进一步强化的现实背景下,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体系中的传统老三门(教育学、心理学、教材教法)已不能满足作为未来教师职业所必须具备的教育理论和课程教材设计开发等方面的知识需求,必须加大教育类课程体系中的比重。

从另一个维度来分析,在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计划中,公共必修课约占总课时的30%,专业必修课约占50%,选修课约占20%;理论课程约占78%,实践课程约占22%。在人才市场对毕业生的实践经验要求越来越高的时代背景下,实践环节课程的比重更需进一步加大。

(三)在课程内容上,重学科专业轻文化基础。这主要体现在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二者的比例上和教学上。在现行的课程体系中,它们二者的比例为5∶1。而如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语文教师的知识素养要求更加苛刻,教师不仅要具有一定的学科专业知识,更应该具有广博的社会科学基础知识、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和人文科学基础知识。因此,汉语言文学的课程内容必须体现出对人类生存意义和终极价值的关怀,以及对自身、他人、集体、民族、国家,乃

转贴于

至对人类的一种认识与社会责任感。

教学内容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针对性和适应性不强,主要表现为“繁”“偏”“旧”。所谓“繁”就是知识信息繁乱绵密,条理不清,重难点不突出;所谓“偏”就是偏离教学目标和学生个性需求以及未来职业需要,观点偏颇偏激,缺乏科学求真的精神,而“旧”主要是指因教师视野狭窄、观念落后导致传授信息与社会的严重脱节。因此,如何“删繁就简”、“去偏求正”、“除旧维新”就成为汉语言文学改革和发展必须面临和解决的问题。

二、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本文由收集整理内容改革的设想

随着中国社会的急速转型和高校的持续扩招,汉语言文学这个传统的人文学科的命运正受到越来越强烈的冲击,毕业生的就业前景越来越严峻,专业空间的弹性尺度也越来越显窘迫。因而,对课程体系进行重新规定和设计,既是汉语语言文学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培养高素质人才、提升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客观需要。

(一)用创新的理念指导专业教学

创新包括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思维创新等。郑州师范学院课程改革的创新主要从两个方面入手:

1.突破专业限制,进行教学内容创新。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就业范围较广,但往往不精,竞争力上不如其他专业学生。鉴于该专业的特殊性,教学过程中不再拘泥于语言与文学本身,而是结合汉语言文学的历史发展与就业现状,对学生进行相似专业职业技能的培养。在保证专业根基扎实的前提下,打破人为设定的专业界限,以便更大限度地发挥汉语言文学的专业优势。如教育与教学、新闻传播、文秘与公关、广告文案等等都为成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应用模块,学生通过这些模块的学习获得动手能力和从业能力。

2.重视学生创新思维的构建。汉语言文学专业有极强的人文色彩和文化特征,其教学直接影响学生对母语和传统文化的感情,对东方文化的亲合力,并影响学生气质、人格的形成。因此我们在教学别重视对学生创新思维的构建,为此,我们特设了学术论文写作、毕业论文设计等内容,目的就在于强化学生的创新思维。

(二)浓缩核心课程的理论精髓,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依据专业现状,我们在课程内容上进行了两个方面的调整:一是整合优化课程内容,合理取舍。能够转化为学生的人文素养的往往是核心课程以及经典著作所阐释的深刻道理,因而我们重点抓好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文学概论、美学等核心课程内容的建设,舍弃一些无关紧要的课程内容。其中古代文学、文学概论等课程已经成为校级精品课程。二是浓缩核心课程,凝练文学理论精髓。在课程内容的改革中,着力打造核心课程的核心价值,提炼人文知识的核心理念,在教学内容上充分体现核心课程在人文素质教育中的主导作用。如将人文素养的理论核心分解到核心课程的教学内容中,以便教师的有效传播等。

(三)重构课程内容,培养学生应用能力,提升学生实践精神

1.课程内容强化基于名作精读的学理归纳,关注人文学科的叙事逻辑,培养学生“思”的能力。首先,对课程内容进行改革,凸现学理归纳。如从古代汉语、现代汉语课程语法、词汇的零散讲授中归纳出汉语言的发展规律;从《西游记》《三国演义》《红楼梦》等经典名作的故事情节中总结归纳出文学创作规律和为人处世之道。这些总结和归纳,在规划课程内容的教学大纲中都有所体现。其次,注重培养毕业生“思考”能力,课程内容凸现人文科学的叙事逻辑,教会学生思考的方法,帮助学生寻找文学创作灵感。如外国文学、中国文学批评史、文学概论等课程在课程内容上都集中体现人文科学的基本规律和基本理论。而在其他的课程中,都在内容中体现培养学生“思考”能力的教学内容。

2.推动实践课程内容的实验化,依托实验室优势,强化学生讲课、写作、课件制作等操作实践,培养学生“做”的能力。在对实践教学体系进行合理调整的同时,对实践教学课程内容进行修订,依托教学技能实验室、微格教室等实验资源,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让学生能够充分参与到每一个实验中去。

3.课程内容凸现方法论诉求,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学习,培养学生“学”的能力。与其他专业相比,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有意识培养自己的学习能力尤显重要。因此,在专业课程内容中我们尤其重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培养,如在文学批评、文学概论等课程中

转贴于

篇8

中图分类号: C96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7)05-144-2

0 引言

近几年经济发展迅猛,教育体系也在不断的更新与完善。很多地方高校的人才培养方案开始朝着职业化培养方向,人才的培养方案也是社会各界十分关注的一个话题。国内各高校纷纷根据自身的办学特点以及社会经济就业市场的实际需求状况,开始了积极的探索与创新一系列的人才培养方案。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的传统人才培养方式已经不适用社会的发展,开始朝着应用型与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路径前进,这种人才培养的变革与创新已经成为了一种大趋势。

1 汉语言文学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问题的提出

汉语言文学作为一门有着十分悠久历史的学科,其自身有着良好的教学传统,根植于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传统文化土壤之中,肩负着传播传统中华文化以及培养学生人文修养的重任。但是从当前的培养模式来看,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的课堂教学主要是以老师的一言堂为主,师生间的互动很少,学生在课堂的学习中主要是被动的在听课。有研究资料显示,当前大部分的高校人才培养基本上都是传统培养方式的延续。这种闭塞性的人才培养模式和社会的人才需求是严重脱节的。现阶段的社会经济发展中企业对于人才有了更高标准的要求,那种只注重内部发展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培养理念以及人才培养模式是没有办法让学生应用到实际生活中的。所以急需创新人才培养方式,发展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才能适应社会潮流的发展需求。

2 当前汉语言文学本科人才培养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2.1 人才培养目标以及规格过于单一

大部分的本科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培养目标就是要培养出具有汉语言基础知识、技能以及理论。培养出能够在中等职业以及基础的教育学校进行语文教学与研究的工作者。培养的人才规格一般定位为具备从事与本专业相关的教学以及教学研究能力人才。这样单一化的人才培养目标造成了毕业生毕业就业抉择时的狭隘性。

2.2 汉语言文学本科的教学计划以及相关课程设计不健全

大致来讲存在三方面的问题。第一点是汉语言文学的课程设计专业性太强,从而忽略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第二点是由于课程内容设置的不合理,课堂教学内容一直重复讲。第三点是不合理的课程结构设置使得人才的培养质量不高,没有取得预期的培养效果。

2.3 汉语言文学的教学老师自身的教学方法以及理念没有进行及时的更新,过于老化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陈旧的教学理念使得教学的质量普遍低下。传统的一言堂教学模式严重的打压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得学生学习的热情以及思维能力得不到有效的激发以及培养。

3 针对存在的问题创新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

3.1 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的现代化定位

这种定位对于传统单一型的人才培养模式而言是一种全面的革新。在人才的培养中注重由知识的传授变成知识应用能力的提升。培养出一批迎合社会经济发展所需的应用型、复合型的高素质人才,培养出一批具有创新能力以及富有责任感的应用型人才。同时在培养规格的设计上在原本要求的基础上还要加强人才各方面能力的培养以及良好综合创新能力的养成。在进行专业设计的时候一定要根据不同的方向进行分流培养,从而使得学生具有多维度的专业知识,并学会熟练的使用现代多媒体技术,适应当代社会经济市场对于人才的需求。

3.2 在汉语言文学课程的设置中采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思路

首先优化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课程体系,以一基多能为导向。一个基本目标就是培养应用型教师人才,同时为了迎合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培养复合型人才,保证毕业生可以实现多方向的灵活就业。在学生的培养过程中,还要加强对其他方面能力的培养以及综合素质的提升。因此要优化汉语言文学课程的设计,开设一些可以有效拓展学生的专业知识,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的课程,迎合企业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其次以应用型为主线来实现对汉语言文学课程的整合。当前大多数院校的汉语言文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就是偏于专业基础与理论的教学,从而与当前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存在着极大的差异。其实想要培养出优秀的应用型人才,对现有的教学内容进行整个整合,专注于学生应用知识能力的培养,对于他们将来的就业竞争将有极大的益处。再次是严抓课堂教学质量。一堂课的好坏直接反应着教学改革的成效,以及应用型人才培养未来的走向。学院想要有效的提高汉语言文学相关课程的教学质量与效率就必须对相关的教学老师进行谈话,打破惯性思维以及长久以来已经形成的教学惰性,发动各位教学老师积极探索新型的以生为本的教学模式,在课堂的教学中真正的把学生摆在学习的主置。引导学生养成勤于思考,勤于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的好习惯,从而切实有效的提高教学质量与效率。最后是在推进实践教学的能力培养中突出对学生实际运用能力的要求。当前大部分的汉语言文学教学中实践型的课程都是偏少的,所以很有必要在课程的设置中加大实践性课程的学分设置,最好提高到四分之一的比重,同时学校还要积极的搭建以及拓展实践的平台,使得学生在实习的期间可以联系到专业对口的见习工作,同时鼓励学生自己到相关的岗位上去实习。从而在实际的工作岗位中加强各方面能力的锻炼。在最后一个学期的最好安排学生出去实习并在学生出去实习的时候先进行面试培训,从而使得学生可以顺利的找到心仪的顶岗工作,提前为毕业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平常的校园教学中,老师可以进行举办一些征文、演讲、朗诵、教学技能以及书法等比赛从而加强对学生实际能力的锻炼以及培养。在课程设计的过程中这些实践活动就可以合理的分配到不同的学期教学活动汇总,并发动班主任以及任课教学老师积极的配合活动的开展,院领导不定期的抽检落实的情况以及活动举办的效果。从而使得学生不仅可以学到本专业的知识也可以提前和社会接轨,提高自身的竞争能力。

3.3 创造有利的条件,建设出高水平的师资队伍

出色的人才需要出色的老师来调教。老师作为人才培养的关键因素,只有努力的提高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师资水平,并且积极引进应用型人才培养所需要的师资,才能切实有效的实现各个院校汉语言文学专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与成功转型,提高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质量与效率。

我们应该培养学生务实深入事物实际的基本心理素质和工作素质,碰到实际事物应该扎实地去做,不是轻飘飘地悬浮在空中只会纸上谈兵,没有应付实际事物的能力,书面写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随着人才培养定位的转型书面写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就凸显为汉语言文学最重要的专业素质,书面写作能力不单指过去中文系培养的文学创作,文学评论的写作能力,而是要学会各种文体,各种风格的写作,要有文字的实际应用能力,要有一定的文化内涵,有见解。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汉语言文学本科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任务,同时也是在教育大众化时代背景下的现实发展需求。这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一项不可推卸的责任,国内的各高校纷纷都在积极的探索有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与内涵的培养方案,相信在全体师生的努力下,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的人才培养一定会越来越出色。

参 考 文 献

[1] 王长武.应用型本科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设计)改革研究――以重庆文理学院为例[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2):129-133.

[2] 杨军.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探索与实践――汉语言文学专业高素养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J].文教资料,2011(22):188-190.

[3] ⒋嫌.地方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问题及策略[J].毕节学院学报,2015(11):103.

篇9

中图分类号:G64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6)13-0158-02

全球化的发展使世界各国之间互通有无,在国际交流与合作中更尊重他国文化。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世界掀起了一股申办孔子学院的热潮,目前全球127个国家和地区陆续建立了476所孔子学院和851所中小学孔子课堂,由此可见,中国文化彰显的无穷魅力。在国内,中国传统文化热潮的重要体现是各大高校加强了对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的建设,在课程定位、教材建设、教学方法、师资力量等多方面进一步改革和完善,使传统文化课程也能适应现代化教学的步骤。

一、开设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的意义

古巴比伦、古埃及、古印度和中国是国际上认可度较高的四大文明古国,形成了人类最早时期的文明。追溯中国历史,至今已有5000年文化积淀,文字从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草书、楷书、行书经过了多种字体的演变,并由此将中国最具代表性的文化传承了下来。作为中华儿女,我们不仅要以中国传统文化引以自豪,而且要从中汲取传统文化精髓和智慧,将中华文化发扬光大。

(一)学习传统文化精华

中国几千年的文化源远流长,老祖宗用他们的智慧和汗水开辟疆土,为我们创造了今天令世界瞩目的中国文化,身为华夏子孙尤为自豪。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最具有代表性的思想,从春秋末年至今影响了中国几千年。封建社会上层建筑用儒家思想统治底层人民,现代社会从儒家思想中汲取中国古代文化精髓,使之构成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些文化瑰宝中,人们尤为珍惜,从老祖宗遗留下的宝贵财富中择取对中国现代化建设有用的信息,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将符合现代化发展需求的部分融入到中国现代化建设中去。

(二)全球设立孔子学院

截止到2015年年底,据调查在乌兹别克斯坦、美国、英国、法国、韩国、俄罗斯等全球127个国家和地区陆续建立了476所孔子学院和851所中小学孔子课堂,且仍有70多个国家的200所大学都在积极申办孙子学院,由此可见中国汉语言文学及古代文化在世界上的影响力。1988年,诺贝尔奖获得者齐聚巴黎,阐述了“如果人类想在21世纪活下去,就必须回顾2000年前,吸收孔夫子的智慧”这一理论,顿时在全世界引起广大反响。作为中华儿女,我们必须全面地认识祖国传统文化的珍贵性,保留、继承和弘扬中国最优秀的传统思想与文化,齐心协力建设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家园。

(三)从古文化汲取智慧

虽然高校开设的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比较乏味,一些文史类的专业仅将此课程作为辅修课,学生对该门课课程的学习积极性不高。但中国文化是教育的根基,如果不认真对待,将会与老祖宗的智慧失之交臂。如今全球已开始重视汉语言文学的重要性,孔子学院每年都在增加,这说明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和智慧是有必要汲取和继承下去的,中华儿女必须认识到传统文化的重要性,而不是让外国人告诉中国人中国的传统文化有多优秀。时代的发展告诉每一位华夏儿女,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具有重要且深远的意义。

二、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在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地位

(一)教学的基本内容

汉语言文学是一门古老的、综合性的学科,也是文史类和师范类院校必开的一门课程,目的是让广大莘莘学子了解中国优秀的、传统的、悠久的古老文化,将这种文明与思想继承下去,影响更多的人。然而,中国传统文化作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基础课程,广义上来讲,中国的文艺理论和汉语言文学都属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范畴。各种形态的文学思想皆与中国文化中的儒家、道家、佛教、玄学等古代哲学密不可分,构成了中国最丰富的古代文化组成部分。学习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有助于帮助学生更全面地了解中国古代整体文化,对学习中国古汉字、音乐、舞蹈、宗教等文化具有一定帮助。

(二)针对性人才培养

汉语言文学专业培养的人才就业方向非常广,对其总结主要为高校、机关、企事业单位等从事文字写作和阐述、影视评论、影视出版以及汉语言研究与教学相关工作。工作的性质基本与文字打交道,重点在于对文字的组织与推敲,要求每一句发言稿或宣传稿不仅能够突出主办方的意愿,而且能够达到社会的共识,这对稿件撰写人的文字组织水平具有很高要求。事实证明,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的莘莘学子,相较于其他专业学生来说,语言组织能力较高,非常适合做报纸、电台、电视等相关媒体的编辑、编导或宣传工作。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不仅能增加自己的内在涵养,而且能使自己的工作更优秀。

三、汉语言文学专业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的教材建设

汉语言文学是我国高校开设最早的课程之一,该专业注重学生文学修养、文学鉴赏、古文阅读等各方面能力的培养,课程的开设与中国社会变革是联系在一起的。随着90年代全民经商大潮的兴起,文坛上百花齐放的局面一去不复返,文学的表现形式越来越少,90后一代更热衷于现代西方文化,普及和推广中国传统文化势在必行。

(一)普及传统文化知识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所涵盖的内容非常广泛,高校开设的课程并不能全面地介绍中国几千年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化和精髓。重点是一些高校并未将中国传统文化作为必修课程,而是作为文科类专业辅修课程,学生对此兴趣不高,这些都使中国优秀的文化传统无法更好地继承和发展。另外,在高校课程设置上,关于中国传统文化书名的命名和质量也参次不齐,如中国文化概论、中国文化通论、中国文化通史等。纵观这些书籍所阐述的内容基本一致,大多是从宗教、艺术、教育、科技等方面概括中国传统文化知识,并未对宗教、艺术、教育、科技等形式和发展做更深入的阐述与说明。

(二)解剖中国文化形成

除了普及中国传统文化,汉语言文学专业中的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很重要的一部分内容是深度解剖中国文化的形成、发展与演变的过程,这些正是喜爱中国历史的学生最关注的部分。一般来说,这类教程从中国文化的源头先秦时期开始讲起,贯穿了两汉时期的经学、隋唐时期的佛学、宋明时期的理学、清明时期的朴学及近代民主思想等,细细解剖和阅读会发现趣味众多,中华文化的经典也正是在这其中体现出来。无论是两汉时期的经学,还是隋唐时期的佛学,无论是宋明时期的理学,还是清明时期的朴学及近代民主思想,所有教程均⒅泄的演变史与历史人物和事件结合起来,总结出每一时期的代表人物,阐述了中华古老文化对该时期的深远影响和历史意义。

四、汉语言文学专业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的教学方式探讨

中国传统文化课程虽讲述的是古典文化和艺术,着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但在教学过程中并不影响教师采用高新技术,开展多媒体教学,集文字、图形、视频、声音于一体的方式还原当时历史时期的场景,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学的兴趣,使学生通过影像更直观地了解中国古代艺术、教育、佛学等文化。除此以外,通过实地考察和开设孔子学院,也能够更好地推广和普及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

(一)重视人文素质教育

受西方思潮的影响,新一代的大学生思想比较开放,对中国传统文化、传统礼节和习俗嗤之以鼻,甚至认为某些思想退化或属于封建守旧思想,不值得继承和发展。正是因为这一现象,高校更应该开设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质,让大学生全面、准确、清晰地认识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学习并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继承与弘扬中国文化。人文素质教育是国民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汉语言文在全球范围内广为流传,世界知名学府都在申办孔子学院,研究孔子哲学,作为中华儿女更有义务学好中国文化并将此发扬光大,向世界展示古老中华民族的智慧。

(二)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

多媒体教学是高校改革的必备条件,它让文字、图形、视频于一体的教学方式成为现实,能够让学生更直接了解课本的内容,增加对知识点的记忆和理解,最重要的是它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汉语言文学专业涉及古代文学、文字与历史的内容较多,学生一旦不理解则无心学习,而多媒体教学让传统的教学提升到另一个层次,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使学生真正领会到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乐趣。从高校基础配置来看,95%以上的学府都设有电子阅览室、微机室、多媒体教室,这些都是利用现代化科技资源来拓展高校教育的渠道和模式。事实证明多媒体教学能够更直观、更方便、更形象地还原出课本内容。

(三)实地感受中国文化

篇10

一、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人才培养模式建设思路

为了实现课程教学目标,在典型工作任务的基础上,以基本工作过程为依据,以培养学生基本能力为出发点,结合教学要求设计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从基础技能到核心技能、从单项技能到综合技能进行设计,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围绕汉语言文学专业技能组织教学,培养学生的说、写、读的能力及综合能力等。

二、实行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体系人才培养方案

1、整合课程内容,合理取舍。能够转化为人的人文素养的往往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核心课程以及经典著作所阐释的深刻道理,因而在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问题上,应该主要抓好中国文化概论、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文艺理论等核心课程内容的建设,舍弃一些无关紧要的课程内容。

2、浓缩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核心课程,凝练文学理论精髓。在课程内容的改革中,要着力打造汉语言文学专业核心课程的核心价值,提炼人文知识的核心理念,在教学内容上充分体现核心课程在人文素质教育中的主导作用。比如,将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核心课程建设成精品课程群,对这些课程的教学大纲进行整体规划,将人文素养的理论核心分解到核心课程的教学内容中,以便教师的有效传播。

3、因地制宜的自编教材。校企共同开发教材、实训实习、提供社会服务;实施项目任务教学,突出学生能力培养;教学情境紧贴工作环境、课程内容紧贴岗位能力、顶岗实习紧贴学生就业、考核标准紧贴岗位要求。教材要适应性强,针对性强,可以体现“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思路,满足工学结合需要,使用效果良好。为方便学生课外学习和自主学习,本课程建立了课程网站,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包括课程教学录像、课程教学文件、教学课件、经典教学项目等等,给教师和学生带来形象直观的教学材料,满足了学生自主学习和个性化学习的需要。

4、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考核体系。应用考核团队协作法,可通过项目的团队设计,来培养能力和协同工作能力,团队攻坚一个项目,以整体团队的成绩作为每位学生的成绩,这样,每个学生都会竭尽全力获得高分,无形中培养了团结合作攻坚能力。因此,考核方式做出了改变,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的教学热情才有可能激发出来。

转贴于

篇11

一、专业课程结构的优化与创新

新课改对于课程的结构要求非常明确,着重解决学科太多不能整合的问题。相关要求明确提到,相关课程结构需要遵循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的原则。除此之外,还需要考虑到人才多样化的因素,不同学生对于汉语言文学有不同期待,所以让课程有更多选择是非常有必要的,这样才能更有效地帮助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在新课改的要求中增加了综合性非常强的内容和模块,还特意强调老师并不仅仅是在按照固定模式讲课,而是可以开发一些新的课程或课堂模式。目前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的课程结构没有进行创新,主要体现在缺少现代教育理念的传授,思想和理念对于课程的创新是有很大限制的。在专业课程当中,缺少具有研究性和综合性课程的应用,这样不利于课程和书本的开发与结合;不仅如此,教育是需要实践的,这类课程也极度缺乏,如果将相关实践课程加入必修课中,则课程结构会更加完整。

二、课程实施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一)新课改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在课程实施中体现新课改所倡导的学习方式非常关键,这也是教育专业课程创新中极为重要的一环,如果不能将其运用到最终的课堂当中,那么一切的创新和改革都会前功尽弃。课堂中主体从老师转变成了学生,因此在汉语言课堂中要发挥学生主动性,重视启发式、讨论式教学,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课程创新的非常重要的两个关键点,同样是新理念的主旨。

(二)发挥学生主动性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汉语言文学教育课程也已经有了创新,但是依旧只是少数的创新,依然没有改变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的模式。例如,一些师范学校中文系学生依然在“中规中矩”地学习,在课堂上听、记,下课背,考试前突击,这些所存在的模式依然束缚着大多数学生。这种恶性循环是课程模式导致的,灌输式教学对于学生来说极为被动,所以,高校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应实现课堂教学理念与语文新课程教学理念的对接,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让中文师范生在课堂中切实感受到师生角色和教学方式的变化。要做到这些,需要把握好亮点:第一点,需要老师理解并运用新的教学理念,以此带动课堂教学实践;第二点,老师在课堂中要做到精讲课程核心内容,其他方面要适当放宽,让学生有更多机会去分析、思考、研究、讨论自己对于课程的认知。这样做才能达到课程创新的效果,让学生带动课堂教学。

三、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的课程评价应注重发展功能

从现在的教育状况看,该专业的课程评价功能研究具有很大局限性。首先是内容上的局限,“重理论、轻实践”的做法非常严重;其次是评价方法上的局限,评价过程的不重视,仅仅以最终笔试作为评判结果;再次是评价主体上的局限,老师是评价的权威,学生主体作用并没有得到体现;最后是评价功能的局限,其功能只能是判断学生的学习成绩,其他方面得不到体现。这些方面的缺陷是影响课程创新的主要因素之一,我们需要重视起课程评价的改革,以此建构起发展性的课程评价体系。

(一)要让评价观念的改变带动功能的改变。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老师需要理解并运用发展性的评价观念,除此之外,在课堂中向学生传达这一观念也十分有必要。

(二)要改变评价内容单一的现状,要全面评价学生,不能再让学习成绩成为衡量一切的标准。其内容上应该包含知识、能力、学习态度和方法、思想道德、身心状况等,综合性的评价才能得出更加准确的结果。

(三)避免以卷面作为结果的评价方法,不同课程对学生提出不同要求,因此评价方法也要灵活多变。例如,理论知识需卷面考察,而动手能力则需要实践操作,除此之外,可以加入论文、答辩等多种方法进行评价。

(四)在新课改中,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这一点并不能只表现在日常课堂当中,更要在评价体系当中表现。老师往往在评价时所得出的结果是片面的,而学生眼中的同学或许会更加全面,从社会、同学、老师等多个角度进行评价才更有效,更能帮助和促进学生的进步与发展。

四、结语

在新课改背景下,课程在向“需求”改变,这种需求是现代社会的发展所引起的,传统模式下的课堂模式和课程结构很难再培养出二十一世纪所需要的人才。汉语言文学承载着中国五千年的文化底蕴,因此其教育专业的意义也是不言而喻的,为了能够更好地培养出人才,课程创新的局面已经慢慢打开。本文对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课程创新进行分析和研究,并提出几个创新的关键点,希望能够有效促进汉语言文学教育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篇12

汉语言文学选修课的课程认知不清,这主要关系到课程定位的几个问题,正确的定位课堂教学是首先应当解决的问题。正确定位会关系到未来的发展,学科的前景,教学计划的安排,最后教学内容的确定等。汉语言文学的选修教育的认知性质不清,这会导致课程建设有很大的局限。在课程的设置中,学校也并未站在为学生发展的角度把握,素质教育以及终身教育尚未形成核心的概念,课程设置还是停留在表层的建设中,这导致课程的设置原则模糊,需要进一步的研究与实践。

在当今的大学校园中,很多人会将大学语言认为是一种可有可无的选修课。学校开课仅仅只是为了积学分,由于选课的门槛不高,导致学生的学习水平参差不齐。纵观这种教育现状,还是因为在学校的课程开设之前并没有进行可行的研究与分析,所以造成了选修课教学质量偏低。

2.在学校开设汉语选修课的重要性

2.1满足素质教育

汉语言文学的选修课一方面能够为学生提供广阔的视野,另一方面能够丰富学生的情感,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人文情感体验,升华学生们的审美以及情感方面的智慧。在汉语言文学选修课的学习中,能够帮助学生建立独立的思考能力,辨别事物真伪的能力,增强学生对事物进行理性的判断,帮助学生们拥有正确的人生、世界与价值观。学习汉语言文学的选修课能够帮助学生持续发展,帮助学生解决现实的问题,提高学生的生活质量。完善汉语言文学的选修课建设,能够提高学生的素质,使得学生的道德情操、身心健康、文化涵养等有个质的提升。

2.2满足以人为本的要求

当前的教育发展中人们提出了以人为本的发展战略,这能够提升学生的发展与人才的培养战略,这将成为未来学校的改革与教育目标。汉语言文学类的选修课作为未来的素质教育中的一环,主要在于满足学生文化需求,保持学科间的渗透与融合,使得学生的知识面较为广阔。学生文化素养和知识品味的提升,可以使得在竞争激烈的就业压力下,学生能够脱颖而出,成为未来企业中的佼佼者。

2.3提升学校的品味

公共选修课的开设成功能够吸引学生进行学习,也能够增强学校的影响力。各大院校可以在汉语言文学的选修课中多培养一些优秀的老师进行授课,专业的老师可以提升学校的知名性。学生在学校上学,受到的一方面是学校的课程教育,另一方面接收到的是学校浓厚的文化氛围。一定程度上选修课老师对于学生的影响有时候会大于专业课老师的影响,而选修课的质量也影响了学生对学校的评价。故而那些不算知名的院校只可以打造专业的课程,聘任专业的教师提升选修课的质量,为学校打造好口碑。

3.如何建设汉语言文学类的选修课

3.1加强学生的选课指导

学校一方面要干涉学生的选课,因为学生由于自身的经验以及知识掌握不足,对于很多课程都不断了解。为减少学生盲目随意的选课,老师应当根据学生的兴趣与专业特长,对学生进行个性研究。学校的相关部门编制选修课的指南,介绍课程目标与教学的方式,这能够帮助学生选择更合适的课程。在学生每学期的选课之前,学校的各管理部门可以提前公布公选课,介绍选修课的老师,该老师的职称与学历,之前的主要教学研究方向等。这能够帮助学生在选修课的选择中更加具有针对性。

3.2优化课程内容

对于专业课的选择需要深入的调研,了解学生发展中的人文要求,确定课程的目标,从而制定标准化的课程。按照标准的课程规范选修课的体系与教学内容,而后将课程体系再度细分。课程体系的优化能够为语言的学习培养一定的专业素养与技能。汉语言专业的课程设置可以涵盖着几个模块,包括口才与演讲、诗词的欣赏等。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喜好,帮助学生进行选课。

3.3建立科学的评价手法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