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匠精神与人才培养范文

时间:2023-05-31 08:36:06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工匠精神与人才培养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工匠精神与人才培养

篇1

工匠精神”一直是高职院校进行人才培养的重要前提,虽然没有明确的概念,但在2016年提到的“中国制造2025”中,得到了体现。在“中国制造2025”中提到到“质量的发展不但是强国的基础,还是立业的本质工作,更是国家实现转型的重要途径”,这无不体现出“工匠精神”。“工匠精神”可以被理解为事情做好、实现做到极致的欲望。而在高职人才培养中的“工匠精神”则被理解为文化知识技术技能的学习欲望。

一、弘扬“工匠精神”核心理念

第一,高职院校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和价值观,重新对“大国工匠”和“工匠精神”进行价值上的审视,区分出两者的不同与联系,以便于“工匠精神”中民族精神、社会期待的发现,以此作为“工匠精神”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中精神基础,然后在此基础上树立具备“工匠精神”人才观、发展观和质量观的高职院校教育者;第二,要合理设计高职院校专业课程体系设计,将“工匠精神”渗透到高职院校的办学思想价值体系、教育理念价值体系和教风学风价值中,使高职院校得到治校方面的正确指导;第三,将“工匠精神”纳入制度设计和教学实践中,以实现“工匠精神”在高职人才培养全过程的融入,使“工匠精神”成为学校的一种文化自觉[1]。

二、传承“工匠精神”主要渠道

第一,高职院校放在要对接工业文化的基础上,结合学生实际构建职业素养课程体系。工业文化不但体现出工业的发展,还体现出社会的进步,而“工匠精神”是推动工业发展的核心动力,所以高职院校要从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职业观和专业观等方面,制定以思想道德、职业人文和专业文化等素质作为“工匠精神”培育核心的职业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实现对学生职业素养的提高;第二,高职院校应将“工匠精神”渗透到专业课程教学中。以专业课作为承载体,将“工匠精神”潜移默化的灌输到学生心里,进而实现专业知识和技术体系中“工匠精神”的挖掘,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特质和文化品格,有利于将“大国工匠”中的技术美、力量美和平凡美彰显出来;第三,进行高职教学时,要同时考虑教学有效性和的价值性,使学生进行“工匠精神”培育时实现工具和文化品格的同时构造;第四,高职院校要结合学生专业,对学生的职业素质进行培育、对学生的职业精神进行熏陶,帮助学生获得有尊严的工作和生活,使学生在专业知识学校、专业技能培训、事业追求、职业素养培养等方面获取“工匠精神”[2]。

三、内化“工匠精神”关键环节

第一,进行“工匠精神”培育时,要提高学生的实践体验频率。对此要鼓励并带领学生到社会中实践,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工匠精神”社会价值;第二,高职院校必须根据社会发展要求及学生需求提高实践教学在教学体系中的比例,在实践教学中实现对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实践教学可以通过项目导向、工作过程指导、相关案例推演、角色扮演及实训等方法实现,不但有效增强了学生职业性,还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有效性学习”发展;第三,要将“工匠精神”的培育与体悟细分和融入到实践教学中,并通过专业教师与企业工艺大师、能工巧匠等资源有效整合,组建“工匠精神”培育团队,实现在实践中学习“工匠精神”的目的,有效深化了社会实践内涵和发展;第四,高职院校要不断创新社会实践实施方式,以此扩展社会实践发展空间,并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切身实践,使“工匠精神”烙印在学生心中[2-3]。

四、渗透“工匠精神”重要环境

(一)加强尊崇“工匠精神”社会氛围的营造第一,进行高职人才“工匠精神”培育时,要通过多种渠道增强高职人才的敬业感和荣誉感,以此提高高职人才“工匠精神”;第二,根据总理提出的《大国工匠》结合现代高科技技术,如新闻媒体等,大力宣传和解释中国经济发展情况,实现尊崇“工匠精神”社会氛围的营造。(二)加强支撑“工匠精神”经济环境的营造第一,高职院校进行“工匠精神”培养时,要结合“中国制造2025”政策要求,制定强有力的“工匠精神”培育和运用制度,以此鼓励高职人才培养在技术上的自主创新、产品质量上的提高、高端人才上的培养、品牌的创造等;第二,要培养高职人才在产品生产标准和质量检测标准认知及制定能力,以此实现经济环境的营造;第三,加强校企之间的合作,以此营造良好的支撑“工匠精神”经济环境,实现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3]。例如,某校根据“中国制造2025”提出的18项高技能人才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政策,加强了高职院校和相关企业的合作力度,有效促进校企联合招生、教师进企等活动开展,实现对高职人才“工匠精神”的有效培育。

综上所述,“工匠精神”对于高职院校综合型人才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是极为重要的,可以有效提高高职人才的综合知识技能和实践能力,使高职人才在实际企业工作中更具有做好工作、精致化工作的欲望,适应了“中国制造2025”十五年发展要求。

作者:李含春 向立宏 单位: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职业教育;技能型人才;工匠精神;耦合

作者简介:李梦卿(1969-),安徽滁州人,湖北工业大学职业技术师范学院院长,教授,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政策、比较职业教育;杨秋月(1994-),安徽滁州人,湖北工业大学职业技术师范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比较职业教育。

基金项目:教育部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改革项目“中职‘双师型’卓越教师培养计划”,主持人:李梦卿;湖北省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湖北职业教育发展研究院重点资助研究项目“中职‘双师型’卓越教师培养研究”(编号:2015A100),主持人:李梦卿。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6)16-0021-06

职业教育技能型人才培养需要“工匠精神”。《诗经》中“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描述显现古人对“工匠精神”之赞誉,《天工开物》堪称凝聚中国古代科技文明的工匠宝典,只其“治之已精,而益求其精也”一句足可见对“工匠精神”之追求。2016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出“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工匠精神”不仅体现了对产品的精心雕琢、孜孜不倦地改善工艺的职业追求和信念,更要不断吸收科技进步所带来的新技术,进而创造出新成果。落实到个人层面上,“工匠精神”就是一种对职业敬畏、对产品负责、让企业满意的认真精神和爱岗敬业精神。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一线需要的且具有较高职业素养的专门技术技能人才为目标。因此,职业院校应注重对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使学生严谨务实,脚踏实地地学习理论课程和实践技能,循序渐进地养成高尚的职业情操,以敬畏的心态对待自己未来从事的职业。

一、技能型人才培养与“工匠精神”培育的耦合逻辑阐释

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在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等国家战略推进下,我国劳动力市场对技术技能型人力资源的需求日益增加。截至2015年底,全国技能劳动者总量为1.65亿人,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劳动者比例为27.3%,而西方发达国家特别是一些制造业强国,高技能人才的数量占到技能劳动者总数的40%以上[1]。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我国劳动力市场要求职业院校大力培养高技能人才。“工匠精神”是高技能人才的优秀基因,工匠精神培育与技能型人才培养在本质内涵、价值取向与实践内容等方面存在耦合关联。

(一)本质内涵相通

技能型人才培养与“工匠精神”培育在逻辑内涵上存在紧密耦合关联,具体表现为三个向度:逻辑起点、逻辑条件、逻辑结构,即回答了为何必须重视技能型人才培养与“工匠精神”培育并行、如何实现技能型人才培养与“工匠精神”培育协同发展以及技能型人才培养与“工匠精神”培育在哪些具体内容上相关联的问题。

在技能型人才培养中注入“工匠精神”是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需要,是职业院校和企业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学生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然而,当前技能型人才培养仍然存在许多困境,学生专业课程教学与“工匠精神”的养成计划结合不紧密导致学生专业技能水平不高、职业素养缺乏、“工匠精神”缺失,无法完成现代意义上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技能型人才培养与“工匠精神”培育耦合的逻辑起点正是由于职业院校学生在毕业后难以对接工作岗位以及由此引起的制造业大而不强、产品档次整体不高、自主创新能力较弱等各种危机。技能型人才培养与“工匠精神”培育的逻辑条件耦合,只有在职业教育内涵式发展与精细化发展的前提下,使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及“工匠精神”培育高度一致才能形成。职业院校培养技能型人才不仅要注重对其专业技能的培养与训练,更要重视学生的内涵发展,兼顾通识课程、文化课程的教育,将职业道德、人文素养教育贯穿培养的全过程,提升学生职业素养,培育“工匠精神”。“工匠精神”表现出对产品的细节有很高的要求,追求完美和极致,技能型人才也应讲究精细化培养,使之具备未来大国工匠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技能型人才培养和“工匠精神”培育的逻辑结构耦合表现在二者都是通过“政府-社会-职业院校”上下互动、多元主体协作培养。在横向结构上,包括制度层面、经济层面、文化层面、教育教学层面等多个向度;在纵向结构上,包括外部社会经济环境和内部精神理念两个层面。技能型人才培养与“工匠精神”培育在横向和纵向逻辑结构上协同共治,是有效支撑制造业升级的现实选择。

(二)价值取向一致

当前,“工匠精神”的培育与技能型人才培养在现代价值取向上产生耦合效应。经济社会发展和市场竞争需要一大批具有“工匠精神”的技术技能型人才。而职业院校学生将在毕业后直接走向实际工作岗位,成为工作在生产服务一线的技术技能人才,这就要求学生在校期间就养成对自己的学习高标准、对未来的工作严要求的习惯,使自己成为一名具有“工匠精神”的技术技能型人才。职业院校必须积极应对产业转型升级的挑战,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先进制造业培养一大批拥有先进制造技术、精湛制造工艺和创新能力的高技能人才,为现代服务业培养一大批掌握现代服务理念和现代服务技术的高技能人才,为基础产业和艰苦行业培养一大批“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高技能人才[2]。大国工匠是“工匠精神”的具体化,代表着制造业强国技术技能人才的最高水平,通过《大国重器》、《大国工匠》节目的播出,人们了解到工匠在产品和服务上,表现出以人为本、精心打造、精心制作以及不断突破自我等优良品质。简而言之,“工匠精神”就是一种对职业敬畏、对工作执着、对产品和服务追求完美的价值取向。技能型人才培养的价值取向与“工匠精神”的价值取向不谋而合,职业院校一方面要不断培植“文化底蕴”,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和职业素养,以达到工匠所具备的基本素质;另一方面,需要不断强化学生的专业技能,使学生掌握“一技之长”,提高学生未来的就业能力。随着中国制造与技术创新发展速度的加快,与其联系较为紧密的职业教育,更要从价值取向维度出发,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工匠精神”,从而保证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实现技能型人才自身的社会价值和人生价值。

(三)实践内容统一

技能型人才培养与“工匠精神”的培育,二者既是理论层面的问题,也是实践层面的问题,受技能型人才培养的特点决定,技能型人才培养与“工匠精神”培育的实践价值远远大于理论价值。在实践层面上,政府的顶层设计、职业院校具体的专业和课程设置、行业企业的支持、整个社会营造的“工匠精神”培育的氛围等尤为关键。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以职业能力培养为基础,教学组织侧重未来工作岗位的生产要求、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相结合,提高理论教学的实效性,并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形成吃苦耐劳、注重细节、敢于创新、独立自主的“工匠精神”,与工匠在不断完善工艺的过程中形成耐心、专注、坚持的精神相一致。由于科学技术更新速度加快,新产品、新工艺更新周期缩短,产教融合趋势更加显现出来,在提高实践教学开放性和建立校内外实习实训平台方面,职业院校将教学内容与企业需求相结合、与学生做好未来职业准备相匹配,甚至企业的高级专家或技术能手被职业院校聘请为兼职教师,让他们担任实训实习指导、参与讨论人才培养方案,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与融合度。职业院校要明确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整合院校和社会资源,建立校企合作平台,为服务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优势互补和共享的人力资源。职业院校也要端正自身在校企合作中的地位和作用,关注企业的利益诉求,最大限度的利用合作资源,推进校企深度融合,进而培养优质高效的人才。同时,在学生全面掌握专业技能基础之上,开展个性化精细培养,通过校内外实践活动的锻炼与学习,让学生真正精通一门技艺,逐步向工匠精湛技艺靠拢,为其未来职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技能型人才的“工匠精神”不会自发形成,需要政府、学校、企业、教师及师傅的科学引导,使之在实践中彰显出来。

二、技能型人才培养与“工匠精神”培育的耦合问题分析

审视技能型人才培养与“工匠精神”耦合的条件发现,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完善是“工匠精神”传承延续的重要载体;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是培育“工匠精神”的有效途径;校企深度合作是培育“工匠精神”的有力支撑。

(一)“工匠精神”的培育需要加快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教发[2014]6号)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成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现代职业教育理念深入人心,职业教育体系的层次、结构更加科学,院校布局和专业设置适应经济社会需求,现代职业教育的基本制度、运行机制、重大政策更加健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建成一批高水平职业院校,各类职业人才培养水平大幅提升”。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服务体系,要解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配备与储备问题、技术技能的积累创新与传承问题,要提升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外部适应;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人才培养体系,要解决培养、培训不同层次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问题,要提升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内部适应[3]。目前,高职人才培养只限于专科层次,高职专科学生要想进一步学习只能升入普通本科院校,失去继续接受本科职业教育的机会,影响了技术的传承与交接。近两年来,有600多所地方本科院校转为应用型本科院校,以湖北省为例,2014年有11所本科院校全面转型,2015年又有7所本科高校获批全面向应用技术型普通高校转型,并提出转型高校的试点专业校企合作覆盖率达到85%以上、实践性教学课时比例达到30%以上、“双师型”教师逐步达到50%以上等要求。然而,很多省份在课程改革、专业设置、教学管理、师资队伍、校企合作等方面都不能达到应用型本科培养人才的基本要求,导致职业教育培养技能型人才质量不高。此外,职业教育体系分为三个相互衔接的阶段:职业启蒙教育、职业准备教育和职业继续教育。由于职业教育层次的不完善,使技能型人才培养在职业基本知识、职业生涯规划、职业素养与行为习惯养成等方面的教育存在缺失与不连贯,难以培养为未来职业准备奠定坚实基础的“工匠精神”。

(二)“工匠精神”的培育需要努力提高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

职业性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属性,要求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实践教学等都以职业活动为基础,人才培养与市场实际需求相适应,技能型人才专业水平与工匠卓越技能相符合。高水平的和精湛的专业技能、解决和分析问题的关键能力、为工作和社会服务奉献的职业素养等都是技能型人才在未来职业岗位上必须具备的。由于社会经济结构调整、产业转型升级的速度不断加快,企业岗位需求也不断发生变化,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学生掌握实际操作能力为关键的职业教育发展也必须适应这种变化。工匠精湛技巧和精益求精精神的培养同样也需要在实际的工作环境中进行实际操作,才能使学生感受到“工匠精神”的魅力、折服于工匠的精湛工艺,真正认同和追求“工匠精神”。当前职业院校在专业设置方面,存在盲目追求热门专业,专业结构与区域经济联系不紧密,导致学生职业技能不高、岗位适应性不强、缺乏竞争力;在校企合作方面,职业院校与企业合作的建设理念、管理方式、主要内容、实训基地、人才培养方案等方面难以量化平衡,致使学生无法从实习实训积累中熟练掌握专业技能和感受企业文化;在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方面,政府对职业院校的建设经费投入不足、缺乏科学的指导,导致购买设备使用率不高、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基地难以达到预期效果,使“做中学”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不能有效实现。职业教育培养的生产、管理和服务一线的技能型人才质量不高,缺少“工匠精神”培育的相关条件,影响了中国制造和中国创造的水平。

(三)“工匠精神”的培育需要科学实施职业院校生涯规划教育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帮助学生制定出适合自己未来职业发展方向、有效实现职业目标的途径以及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的综合性教育活动。目前,职业院校对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社会需求之间仍然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如职业院校缺乏专门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机构,教师指导能力不足;学生自我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淡薄,未来职业目标定位模糊;学生对自我综合素质认知不够明确,职业价值观存在一定问题;学生服务意识不强,难以形成坚定的职业理想等,影响了技能型人才树立坚定、专业、敬业的职业道德和理想,影响了“工匠精神”的传承。职业院校在设立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专门机构方面不够重视,给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及工作指导只限于表面,不能根据学生专业特长和个性特征给予科学的指导,有些职业院校由于师资和资金力量薄弱,甚至没有设立专门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机构,在课程设置上也没有开设相应的课程,对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和知识普及力度不够,导致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淡薄,并未意识到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对其未来在职业发展和个人成功上所起的重要作用。此外,学生还对自身在职业院校学习所获得的理论水平、实践能力、分析和处理工作问题的关键能力、职业态度、职业道德等方面的实际能力和心理品质缺乏认知,导致学生在进行自我评价时,往往对职业预设过高。当前,职业院校学生就业率普通很高,但就业稳定性不足,学生的职业认同和职业理想是对其未来所从事职业有关社会价值的评价和认可,是从事未来职业的最基本的心理期待,是在工作岗位中维持工作热情的不竭动力。然而,学生的坚定职业理想和“工匠精神”不会自发形成,需要职业院校和教师科学引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职业观、人生价值观。

(四)“工匠精神”的培育需要健全校企合作体制机制

校企合作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也是职业院校谋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近年来,由于政府的宏观政策导向、高职院校的积极探索、企业的大力支持,校企合作育人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在校企合作培养人才方面仍然存在有效体制不健全、互惠共赢局面难以真正形成、校企资源共享意识不强烈等亟待解决的难题,导致技能型人才培养难以达到工匠熟练的操作水平,难于传承工匠不断追求完美和极致的精神。职业院校和企业存在明显的价值追求差异,虽然政府逐步完善其制度设计,颁布相应的政策和文件,但缺乏合理、科学的配套政策、财政支持,也没有有效的协调机构保障在市场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背景下双方共同利益的实现,大大降低了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过程的针对性和高效性。校企合作也存在深度不够的问题,难以从真正意义上实现产教融合,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难以有效衔接,以至于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供求难以很好地对接,影响了人才培养效果。目前,由于校企资源共享和平台建设的不完善、合作缺乏有效的对接机制、教学内容和结构不完整等问题也制约了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和发展,不利于技能型人才养成精湛的技巧、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精益求精的工作品质,而这些又恰恰是“工匠精神”培育所必须的基础保障。

三、技能型人才培养与“工匠精神”培育的精准耦合策略

正是因为“工匠精神”培育过程中存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不完善、校企合作机制不健全以及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不适应等问题,技能型人才“工匠精神”的培育愈加强烈呼唤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使技能型人才培养符合企业用人标准;愈加强烈呼唤“双师型”教师提质增量,使技能型人才培养有充分的师本支撑;愈加强烈呼唤加强学生职业道德教育,使技能型人才培养达到高水平职业能力与良好职业精神的统一。

(一)积极推行现代学徒制,培育“工匠精神”

现代学徒制已经成为许多国家经济发展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战略。“学徒制”本质上是一种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以言传身教为主的技能传授方式,强调“做中教、做中学”。“现代学徒制”中的“现代”是相对于“传统”而言,是将传统学徒招工与现代职业教育充分融合、学校与企业、教师与师傅联合传授知识与技能,加强了学生对理论知识和实践过程中出现问题的理解和掌握,更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学生能更快适应岗位需求,是新时期职业院校培养人才的新范式,有利于传承精益求精、追求极致的“工匠精神”。现代学徒制在当今社会已经成为了一项重要的教育制度,其教育性质与过去相比,从狭隘走向广泛,从边缘走向中心,从封闭走向开放,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从就业培训到职业教育、从非正规培训到正规教育、从终结教育到终身教育[4]。在现代学徒制体系下,学生的技能培养更侧重于现实工作场景过程中将教师教授的理论知识熟练地运用,为学生选配合适的企业技能专家和导师,在学生全面掌握专业技能基础上,开展个性化精细培养,使学生真正精通一门技术,有利于强化学生的基础理论、专业技能及职业素养,综合了职业教育的教育性和职业性。职业院校推行现代学徒制的试点可以结合院校实际发展情况,通过校企合作和“双主体”交替的育人机制,建立“双主体”教学方式、“双体系”课程体系和“双标准”评价机制,充分发挥传统学徒制和现代学校教育的优势,达到人才培养的优化。中国古老的“师徒”文化精髓、优良的“工匠精神”内涵值得职业院校和现代企业借鉴和学习,要使这种精益求精的精神理念在现代社会中继承与创新,有必要对现代学徒制进行有效推广和实施,以更加开放的态度鼓励多样化的尝试,使“工匠精神”在职业教育中扎根,推进技能型人才养成对学习、工作的高标准、严要求,成为“工匠精神”的传承者。

(二)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培育“工匠精神”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实现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迫切需要和基本保障。“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既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又是职业院校核心竞争力的主要体现。“双师型”教师作为教学过程的主要实施者,在构建工作过程和项目教学课程体系、提升校企合作广度和深度、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面都需要具备扎实丰富的专业理论基础、专业实践技能、教育教学能力等。把以人为本、敬业乐业理念贯穿“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全过程和职业生涯规划中,增强教师的职业认同感,提高其社会服务能力,有利于培育学生的“工匠精神”。在“双师型”教师队伍结构建设方面,在类型结构上,“双师型”教师应具备从事理论教学和实践指导的双重能力,使其真正发挥深厚的理论知识和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的优势;在来源结构上,与企业进行有效沟通,构建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提高校企双方协同培养技能型人才水平,为培育学生的“工匠精神”提供条件。兼职教师既是企业的技术骨干,又是学校的任课教师;既是企业里的能工巧匠,又是学校专业课程实践项目的指导师傅。这些兼职教师的引入,改善了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结构,密切了学校与社会和市场的联系,强化了职业教育特色[5],对培育学生“工匠精神”尤其重要。此外,政府应加大对“双师型”教师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在完善“双师型”教师入职标准、职称评定体系、激励机制和职后培训的专项经费、有关申报“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课题及项目经费等方面,都离不开政府的顶层设计及导向。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一个长期的、动态的系统工作,需要职业院校立足实际,结合地方区域产业结构的特点,探索与发展“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新途径,实现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目标逐步向高素质、高技能的能工巧匠转变,向具有“工匠精神”的技能型人才转变。

(三)加强职业道德教育,融合“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是工匠卓越的职业价值取向和行为表现。职业院校注重对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是企业创新发展的需要,是适应经济结构调整的需要,是院校本身治理与改革的重要内容,更是职业院校学生个人获得职业成功的重要保障。职业院校学生首先要对“工匠精神”树立坚定的认同感,充分认识到职业道德素养是其专业素养的基础,并坚定信念和意志,选择积极的职业行为,在实际工作过程中,以行动诠释职业道德内涵。我国古代工匠强调“以德为先”、“德艺兼求”的工匠精神。这样一种“向善”的“道德精神”的指引,一定意义上铸造了中国工匠精益求精的技术精神,创造了举世瞩目的古代技术文明[6]。因此,职业院校应深入剖析学生职业道德教育所面临的各种困境,整合校内外资源,在对学生培养的过程中,把职业道德教育置于首要位置,将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融入理论学习与专业技能学习过程中,做好在校职业道德教育培养与工作岗位中具体的职业道德标准相对接,增强职业道德培养的针对性,不断破解职业道德培养的困境,帮助学生形成稳定的职业价值观,习得“工匠精神”。职业院校和企业都应重视在真实情境中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职业态度、关键能力,将职业道德教育融通于企业工作环境中,培养学生追求卓越、认真刻苦、爱岗敬业精神,增强职业认同感,提升职业道德水平。职业教育在技能型人才培养过程中,加强道德教育是塑造“工匠精神”的重要举措,政府、职业院校、企业要重视始于职业学校教育、体现在企业的生产和服务过程中、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工匠精神”的养成。

技能型人才是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工匠精神”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中值得塑造的价值观,是优秀文化的历史延续。技能型人才培养与“工匠精神”培育存在耦合关联,职业教育呼唤“工匠精神”回归,将其渗透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之中,不仅是职业院校加快适应经济转型发展的前提基础,也是企业、行业生存发展的迫切需要,更是学生自身实现人生价值的必要条件。培养技能型人才具有“工匠精神”是一个充满艰辛和希望的历程,需要政府、职业院校、企业、行业等社会组织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协同发展,共同促进学生牢固树立精益求精、敬业守信、乐于奉献的“工匠精神”,促进“中国制造”逐步走向“中国智造”和“中国质造”。

参考文献:

[1]张立新.培养大国工匠是时代使命[N].中国劳动保障报,2016-04-09(3).

[2]朱雄才.产业转型升级背景下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困境与对策[J].现代教育管理,2014(9):104.

[3]李进.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治理现代化[J].中国高教研究,2014(11):20.

篇3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 (2017) 04-0101-01

“工匠精神”即在工作过程中勤勤恳恳、脚踏实地,在本职岗位上追求完美的精神[1]。总理在2016年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促进制造业升级,努力改善产品和服务供给。“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我国产业的发展也需要大批具有“工匠精神”的应用型技术人才,以实现我国产业由“中国制造”向“优质制造”的发展。然而,现阶段我国很多领域严重缺少工匠型人才,直接导致“优质制造”的困境,其背后折射出优质的工匠型技能型人才的缺失[2-3]。本文分析了我国职业教育工匠型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工匠型人才培养的途径与策略,为现阶段职业教育工匠型人才培养提供参考。

一、工匠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1.“中国制造”转向“优质制造”需要“工匠精神”

我国的经济结构转型需要大批服务于社会建设的中、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然而,目前我国人才市场现状并不乐观:需要大批劳动力的基础性建设行业劳动者文化素质低下,甚至是没有受过系统教育的农民工;职业教育培养的技能型劳动者在专业选择和职业选择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受传统习惯影响或各种压力),进入职场的职业劳动者并非热爱自己的职业,不能脚踏实地的培养精益求精的精神。2.职业教育变革需要“工匠精神”

传统的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已不能满足我国经济建设发展的需求。为了保证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质量、适应当前社会需求、满足“中国制造2025”需要,职业教育必须注重职业劳动者精神的塑造与培养,尤其是“工匠精神”的培。

3.职业劳动者需要“工匠精神”

“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技术应用型人才已不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要。相应的,职业教育所培养的从业者在从“成才”到“成人”的培养过程只能使从业者产生从“就业”到“敬业”、从“敬业”到“爱业”的转变,以适应未来各行业工作岗位的需要。

二、现阶段我国职业教育工匠型人才培养过程存在的问题

我国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经历了从技术型向技能型的转变。目前,职业教育“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使人才培养过程不可避免带有一定的功利性,使职业教育在培养技能型应用人才过程中片面注重技能培养,满足于学生具有“一技之长”,忽略了学生职业素养与人文修养的培养,主要表现在:

1.人才培养中对“工匠精神”的认知不足

现阶段,我国职业教育中工匠型人才的培养模式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还未形成系统性的研究成果。在技能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职业教育者对“工匠精神”的认识不足,难以满足工匠型人才培养的需要。

2.职业教育中“工匠精神”培养的机制尚需完善

目前,国内很多企业对人力资源管理中,脑力劳动者(管理人员)较体力劳动者(技术工人)更受重视,必然影响包括技术工人在内的体力劳动者的主动性与创造性。为了保障“中国制造2025”的顺利实施,建立科学的“工匠人”职业发展规划,完善其技能评价体系,提高工匠型技能人才的福利与薪酬待遇,构建完善的工匠型人才培养机制势在必行。

三、职业教育过程中工匠型人才培养的途径与策略

1.将“工匠精神”融入职业教育教学的全^程

职业教育的特点使得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但要包括技能、动手能力的培养,还要包括思想道德素质、人文修养、职业素养(职业意识、职业作风、职业道德以及职业态度)等方面的教育。为此,职业教育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加强“技术技能”和“人文素养”、职业素养等方面的融合,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工匠精神”,在工作过程中追求职业技能的优质化、极致化,坚持专研、专注和坚守的良好作风,缔造我国未来的“中国优质制造”。

2.人才培养过程中注重“硬技能”与“软技能”的融合

“中国制造”对职业教育技能型应用人才的培养提出了与过去截然不同的全新要求:劳动者不仅要拥有一定的对复杂性生产的掌控能力,还要求劳动者有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高效的团队协作能力、灵活的领导能力,以及生产过程与产品的精益求精精神。这种“工匠精神”将体现在现代制造业生产过程的各个环节。这就要求职业教育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工匠精神”的培养与熏陶,改革传统片面重视技能培养而忽视职业素质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将人文素养与职业道德培养贯穿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实现学生“硬技能(看家本领)”与“软技能(发展潜质)”融合培养。

3.建立“工匠型”人才培养的新型校企合作模式

为了培养适合“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的新型劳动者,单靠职业院校单方面的努力是难以完成的。现阶段,职业院校虽然具有完备的软、硬件教学与实训条件,但真正的企业真实的工作环境还有一定差距,更缺少企业文化的熏陶。开展校企合作,建立适应“工匠型”人才培养的校企合作体系,让学生定期深入企业进行实习实践,感受企业文化,是提高学生职业素养、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良好方式。

参考文献

篇4

作者简介:王晓漪(1966-),女,浙江湖州人,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理论与职业素质教育。

基金项目:浙江省交通运输厅科技项目“交通‘最美行业’创建工作的对策研究”(编号:2014T11),主持人:王晓漪。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6)32-0014-04

如何培养“工匠精神”是目前高等职业技术教育面临的一个新课题。笔者认为要将“工匠精神”的培养作为学校职业素质教育的切入点与支撑点,以“工匠精神”为核心来组织实施职业素质教育。在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下,这对职业教育尤其是高等职业教育来说,不仅是必需的也是必要的。

一、以培养“工匠精神”为目标来实施职业素质教育的必要性

(一)培养“工匠精神”是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当前,我国经济进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阶段,需要解决低端供给与高端需求、贸易经济与实体经济、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之间的矛盾。而解决矛盾的关键就是提升供给质量、使供给更好地满足需求。那么,这些理论层面的要求如何转化成产业的实践要求呢?总理在2016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对当前的产业发展强调了三个基本要求――“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这样的要求对企业来讲,就是深耕细作、提升产品质量,满足多样化高层次的需求。对就业者来讲,则是敬业、一丝不苟、专注于产品质量,生产更多更好的精品。对整个产业发展来讲,就是产业结构从数量、质量上的整体优化升级。

当然,产业结构的整体变革要依靠人才队伍素质的提高来实现,也就是说需要有大量的新型劳动者来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也必然引起人才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工匠精神”所指向的人才规格和要求正是适应这种产业结构变革的人才需求。可以这样说,“工匠精神”如同改革开放之初的“效率精神”一样,将会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语境中的重要概念,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的核心精神。这种精神需要渗透到每个工作者的思想行动中,成为其基本的职业素质,并内化成自觉的行动。这种内化的使命,恰恰是高等职业教育的新的人才培养所要践行的。

(二)培养“工匠精神”是高职院校加强职业素质教育的需要

高职教育在我国起步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末,严格意义上来讲,高职院校的职业素质教育也处在初步探索阶段,不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具体实践都不够成熟。一些基础性的观点没有形成共识,如“什么是职业素质”,“职业素质包括哪些要素”等多有分歧,而且往往是教育者的观点与企业管理者的观点无法在学理上达成统一。这就使得职业素质教育的目标、内容、课程等因没有达成共识,而无法形成相应的职业素质培养体系。

理论的“空场”,必然导致实践的裹足。事实上,在高职院校里,职业素质教育相比于专业教育,因其不知道要“教什么”而被摈弃于边缘地带。课程内容散落于思想政治理论课、学工团委部门的日常教育与活动、就业指导课、心理健康课当中。比如就业指导课负责学生面试应聘的技巧与技能教育,思想政治理论课负责职业道德教育等等,造成了目前高职院校的职业素质教育目标不明确、课程无定式、教育无体系的尴尬局面。

“工匠精神”的培养恰好为困境中的职业素质教育提供了一个“阿基米德支点”。“工匠精神”既然是目前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重要的职业素质,那么自然是学校职业素质教育的核心与抓手。这个核心与抓手就是把“工匠精神”的培养作为学校职业素质教育的切入点,以“工匠精神”为核心来组织实施职业素质教育,以解决职业素质教育到底要培养什么以及如何培养的问题,通过“工匠精神”的培养这条主线来完善高职院校的职业素质教育体系。

(三)培B“工匠精神”是提高学生职业能力的需要

由于高职院校的职业素质教育存在不足,职业素质成为高职生的就业短板。这首先表现在企业对毕业生不停地强调“综合素质”“做人做事能力”“职业发展能力”等等;其次表现在大量的高职毕业生不能很好地适应工作。其社会适应能力、工作迁移能力不足等等。根本原因在于目前高职生的能力素质仅限于“实用够用的技术技能”。这样的毕业生最多是粗浅的从业者,没有能力更好地去面对职业中的各种复杂的挑战,也无法承担起“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的职业责任。

“工匠精神”所指向的职业能力与素质远超于“实用与够用”的范畴。其不仅是指对产品精心打造、精工制作的理念和追求,而且是指卓越的富有创造性的技术与技能。这种技术技能是对目前高职院校秉承的“实用够用的技术技能”培养目标的质的提升。因此,高职院校需要从以培养“够用实用”的技术技能转向培养“工匠精神”所需的技术技能,从以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素质为主转向培养职业素质为主,以促进学生职业素养的全面发展。

二、“工匠精神”作为职业素质教育目标的三个维度

“工匠精神”虽是源于传统手工业时代的优秀劳动素质,但没有因资本化、机械化、信息化等当代工业文明而消失。美国学者亚力克・福奇认为,在经历了金融资本、虚拟经济的之后,支持美国经济的动力是制造实物的创新经济。他指出“在未来的几十年里,工匠精神会焕发出新的活力,越来越多的人会大胆追求自我实现,吸引他人的注意力,并坚持他们的理想。”[1]作为基本的劳动素质,“工匠精神”在经历了历史的传承与现代的赋新之后,成为现代职业人的一种重要的职业素质。

从本质上来讲,“工匠精神”既是职业诉求也是产品诉求。这种诉求既是职业技术技能的体现,也是职业理想和信仰价值的体现。“工匠精神”将职业的“做人”与“做事”、“技术素质”与“非技术素质”有机地统一起来,所以,要求企业发扬“工匠精神”,要求职业教育培养具备“工匠精神”的人。故此,作为高职院校职业素质教育目标的“工匠精神”需要把握三个基本维度。

(一)“工匠精神”是一种职业技能

虽然“工匠精神”是以“精神”两字来描述的,往往让人们望文生义成是一种“道德观”,但是“工匠精神”不只是“德”而且是“才”,不只是一种职业精神而且是一种职业习惯。职业习惯是由一整套高品质高标准的技术制度锻造而成的。高品质高标准的职业技术应该是工匠的基本前提。没有对职业技术的精确把握、职业技能的娴熟运用,何来高质量高品质的产品?何来持续的创造力与创新力?

如果“工匠精神”只停留在道德层面,不免会陷入虚化的“工匠精神”的浪漫主义误区。其实,我们从政府工作报告的提法里也可以读到“工匠精神”的精神实质。报告指出“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在这里“工匠精神”不仅是指对产品精心打造、精工制作的理念和追求,而且是指卓越的富有创造性的技术与技能。因此,倡导“工匠精神”须先倡导“工匠技术”,培育“工匠精神”实际上是要培育“工匠技术”。

故此,以“工匠精神”作为职业素质教育的目标,需要对高职院校的专业技术教育进行改革,要以专业技术的高标准作为人才培养的追求,并开设相应的理论课程进行系统的阐述引导,并通过具体的实践实训教学培育“工匠精神”所需的“技术技能”。

(二)“工匠精神”是一种职业思维

一般来讲思维方式决定人们的行为方式,特别是思维习惯对人们行为会起到固化的作用。要使人们具备“工匠式技术技能”,首先需要培养“工匠式思维”。美国学者亚力克・福奇就认为“工匠精神”实质是一种思维方式――“真正的工匠是一种思维状态,而不是指向未来的一些兴趣或技能集合。”[2]当然,这种思维既要承续传统社会的工匠思维,又要保持现代职业的思维。那么,“工匠精神”的传统与现代的交汇点在哪里呢?――就人类社会劳动的实质而言,“工匠精神”体现的是劳动的价值与尊严,这既是传统手工业社会也是现代工业社会的职业本质。因为劳动是人本质力量的体现,是人之为人的根本标志,劳动创造了人本身与人类社会。所以,作为职业思维的“工匠思维”首先要确立劳动思维,然后是自主劳动思维、品质劳动思维、创新劳动思维。

自主劳动思维是“工匠思维”的基本前提。马克思讲过“一个种的全部特性、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的性质,而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自觉的活动。”[3]自主劳动是劳动者的主体性和能动性的产物,只有自主自由的劳动才能激发人们的劳动积极性与劳动潜能,而这种劳动积极性和劳动潜能的展现,恰好代表着劳动者的一种荣誉与尊严。因此,“工匠精神”就是这样一种把工作视作实现人生价值与理想的方式、自愿要把事情做好的思维。“不仅仅把工作当作赚钱的工具,而是树立一种对工作执着、对所做的事和生产的产品精益求精、精雕细琢的精神。”[4]

品质劳动思维是“工匠思维”的主要特征。“工匠精神广义是指凝结在所有人身上所具有的,制作或工作中追求精益求精的态度与品质。”[5]“工匠精神的目标是打造本行业的精品。”[6]人们认同“工匠精神”最根本的就是认同工匠对工作的精益求精、专注严谨、追求品质与完善等。这些元素源自于技术能力、工作规范与劳动时间的综合,是“工匠精神”的传统继承。当然,在当代工业发展的背景下,品质劳动不能只停留于此,需要赋予信息化、智能化、创新性、制度性等等技术内容。从这个意义上讲,品质劳动思维实质就是技术思维、规则思维。

创新劳动思维是“工匠思维”的重要内容。毫无疑问,工匠精神不是指技术技能的模仿能力,而是指技术技能的创新能力。因为模仿止步于停滞,只有创新才能发展。所以创造性思维、创新劳动思维正是工匠思维的核心。没有创新思维,工匠将失去活力与生命力,工匠无法成其为工匠。工匠不仅仅是通过自主劳动、品质劳动而获得工作快乐与成就感,而且是通过不断地改进技术来解决问题或者创造解决问题的方法而创造社会财富,推动社会的发展与进步,这才是工匠精神的根本价值所在。

(三)“工匠精神”是一N职业道德

尽管职业道德是指履行职业过程中的行为规范总和,但是由于道德的自律性与义务性,往往使得人们把职业道德视作情感的产物。其实,道德规范正是由于自律性与义务性才显示其行为的崇高性。“工匠精神”既是一种精益求精的工作理念,也是一种执着敬业的职业精神、尽善尽美的价值追求。作为职业道德的“工匠精神”主要包含着爱岗敬业、履行职责、无私奉献、踏实工作等道德规范。这些规范既是传统的积淀、也是现代工业发展的要求、更是当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体现。对于职业人来讲,只有履行了这些道德规范,才能锻造出真正的工匠精神来。所以,职业道德是职业素质的基础,良好的职业道德是保证职业技能得到充分发挥的前提。所谓“做事先做人”是从广义的角度强调职业道德的重要性。

职业技能与职业道德是相辅相承的、缺一不可的,职业技能、职业道德与职业思维三者从不同层面系统地有机地构成了一个完整的职业素质体系。没有道德、思维的技术是机械的被动的“异化”的技术,而没有技术依托的道德、思维则是抽象而无根的空中楼阁。这三个维度,从人才培养目标的角度来讲就是知识、能力与情感的有机统一。从人才培养规格来讲,是技术、能力与素质的有机统一。

三、以培养“工匠精神”为目标的职业素质教育的实施

(一)高职院校要树立“工匠精神”的人才培养理念

自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高职院校一直处于高速扩张发展中,注重招生规模、专业设置多而全、知识技能实用够用,导致高职院校陷入重数量而轻质量,重“实用”而轻“耐用”,重“传技”而轻“育人”的误区。这种人才培养理念既不符合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高职院校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了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人才培养的发展方向与要求。即“职业教育要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到2020年,形成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满足经济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要求。”[7]“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正是“工匠精神”的本质要求。“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就是目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所需的“工匠”。这种“工匠”是对目前高职院校秉承的“实用够用技术技能”人才观的纠正。事实上,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正在转变这种理念,逐步从数量扩张式转向质量内涵式的发展,转向以培养“工匠精神”为目标的人才培养模式。

(二)高职院校要构建以培养“工匠精神”为目标的人才培养体系

以“工匠精神”为目标来组织实施职业素质教育,关键在于构建以“工匠精神”为核心的人才培养体系。当然,这个人才培养体系需要打破现有的传统模式将素质与专业、能力与技术割裂开来的做法。实际上,对人才培养来讲,素质、能力、专业、技术等要素是有机地统一在每一个毕业生身上的,所以在进行人才培养时,上述各要素的培育不能单列分离或有所偏重。作为高职院校职业素质教育目标的“工匠精神”是职业技术、思维、道德的有C统一,从人才培养目标的角度来讲就是知识、能力与情感的有机统一,从人才培养规格来讲,是技术、能力与素质的有机统一。因此,以“工匠精神”为核心的职业素质教育的目标应该以这三个维度为基准,根据不同的专业方向,确立其职业技术、职业思维、职业道德教育的培养目标,开发出相应的课程体系,并制定教学方法与实施途径。

(三)高职院校要建设以“工匠精神”为主题的校园文化体系

“工匠精神”作为一种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价值追求,要为全体社会成员所接受需要一个过程。这个过程除了社会的宣传引导外还需要制度的保障、文化的熏陶。对高职院校来讲,校园文化建设本身是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与主题的制度保障与文化熏陶。校园文化建设与人才培养体系相互配套,共同构成高职院校职业素质教育体系。因此,以“工匠精神”为目标来组织实施职业素质教育,需要建设以“工匠精神”为主题的校园文化体系,与“工匠精神”的人才培养体系相呼应。首先,以“工匠精神”为主题的校园文化建设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导。这是学校“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是培养符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合格人才的根本要求。其次,要以“工匠精神”的职业道德、职业价值观与职业信仰为主要内容,通过生动活泼的符合学生认知特点的校园环境、文化氛围来引导宣传。通过对“大国工匠”的事迹及其道德观、价值观、工作观等精神文化的宣传与展现,在学校营造一个“走进工匠”、“了解工匠”、“尊重工匠”、“学习工匠”、“成为工匠”的文化氛围,从而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文化教育效果。

参考文献:

[1][2](美)亚力克・福奇.工匠精神:缔造伟大传奇的重要力量[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4:42,32.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96

[4]付永守.工匠精神:向价值型员工进化[M].北京: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2015.

篇5

摘要:一流的制造需要一流的技术,一流的技术则需要一流的精神。中国从“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从资源禀赋优势走向创新制造优势,则需要一种精神――工匠精神的支撑。虽然工匠精神诞生于古代,但其仍然是当今信息时代的重要思想资源和强大精神动力。工匠精神包含以下内容:尚美的情怀、求新的理念、求精的精神和求卓的格目。应用型本科高校处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中端环节,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应用型、高素质专门人才,应用型本科高校应勇于担当、有所作为。澄清现实对于工匠精神的种种误读,研究具有工匠精神的高技能人才的能力构成,寻找人才培养对策,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和实践意义。应用型本科高校作为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人才的主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人才培养目标:以德为先、全面发展;人才培养体系:“全链条”式、协同育人;人才培养战略:特色战略、差异发展;人才考核方式:质量为重、力求科学;人才培养队伍:德艺双馨、言传身教。

关键词:工匠精神;当代价值及其误读;实现路径

在现代科技时代,随着机器大生产的发展,慢条斯理精细工作的“工匠”似乎远离我们而去,“工匠精神”更是淡出哲学思想视野,然而最近几年发展起来的3D打印技术、个性化订制似乎重新唤起人们对工匠精神的怀想,重新引起人们对工匠精神的哲学反思。工匠精神第一次被写进政府工作报告,“要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1]。中国从“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从资源禀赋优势走向创新制造优势,则需要一种精神――工匠精神的支撑。一种技术可以被复制,而一种精神却不能被复制,工匠精神仍然是我们当今时代的重要思想资源和强大精神动力。培养工匠精神,教育是基础。应用型本科高校位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中端,目标锁定于“专业教育”,是连通“职业教育”与“学术教育”的桥梁,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人才则是应用型本科高校的根本使命。

一、工匠精神的当代价值意蕴

精神是文化的核心,是一个事物与他事物相区别的根本所在、灵魂所依。工匠精神是一个历史范畴。东方的工匠精神和西方的工匠精神不同,古代的工匠精神与现代的工匠精神不同。中国古代工匠精神表现德艺双修、心传身授、体知躬行、精益求益、强力而行,即:“向善”的价值追求、“尚巧”的创新精神、“求精”的工作态度及“道技合一”的人生理想。西方的工匠精神在西方文化中集中体现为追求完美与极致的理念,这一观念来自于柏拉图的理念论、亚里士多德的目的论以及基督教的新教伦理精神。但是古今中外工匠精神中的爱岗、敬业、创新、求精、卓越、担当都具有相通之处。

笔者认为工匠精神的内涵具体包括:尚美的情怀、求新的理念、求精的精神和求卓的格目,即:审美之维、创新之维、求精之维和卓越之维。工匠精神的四维意蕴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审美作为人类特有的感性意识,源于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憧憬,源于本能和一种天生之爱。古代技术与艺术是不分的,统称为“技艺”;而机器生产造就的现代文明从一定程度上导致技术与艺术的分裂,技术的异化和工具理性泛化,审美与人文精神的失落。工匠精神呼唤技艺一体化,强调技术的审美之维,强调用审美的眼光来制造产品,用审美的情怀来改造世界。“求新的理念”是工匠精神尚美情怀的保障,“新”也是“美”的另一种表达形式。“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这是古人的创新理念。“坚持变中求新、变中求进、变中突破”,这是的创新理念。创新的理念是一个优秀工匠所具有的基本品质,唯有创新方可在残酷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方可在百舸争流的浪潮中经久不衰。“求精的精神”用成语表达就是“精益求精”。《诗经・卫风・淇奥》中“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佳句,形象地展示了工匠在对骨器、象牙、玉石进行切料、糙锉、细刻、磨光时所表现出来的一丝不苟的精神。求精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是一种永不满足、永不懈怠的精神风貌,这种谦逊精神是匠人能够独立潮头的动力所在。“求卓的格目”是匠人精神的最高境界,追求卓越、登峰造极、成就不凡是一种牵引力,匠人围绕这种格目展开创新与求精活动,达到“道技合一”的和谐之美、创新之美、卓越之美。“炉火纯青”是对高超冶炼技艺的赞美,“庖丁解牛”是对技术出神入化的表达,“匠心独具”是对技术特色的夸奖。可以说工匠精神的实质是求真、向善、至美的统一。

二、工匠精神人才的现世误读

其实,对于工匠精神,现世存在种种误读。

第一,对于工匠精神时代意义的误读。随着现代机器化大生产对传统手工业的取代,传统工匠逐渐从历史舞台中退出,有观点便认为,工匠精神已经过时了。事实并非如此,工匠精神是一种对工作精益求精、追求完美与极致的精神理念与工作伦理品质,它包含了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坚守专注的意志品质,自我否定的创新精神以及精益求精的工作品质。信息时代、智能制造时代,工匠精神并没有过时,甚至比任何时候都更重要。有这样一组数字值得我们深思,日本长寿企业的数量全球第一,百年企业50000余家,二百年企业3146家,五百年企业39家,千年企业9家。寿命超过200年的企业德国有837家,荷兰有222家,法国有196家。[2]然而在中国,止于目前,最古老的企业是成立于1538年的六必居,中国现存的超过150年历史的老店仅5家。中国中小企业的平均寿命仅2.5年,集团企业的平均寿命仅7~8年,与欧美企业平均寿命40年相比相距甚远。探究这些企业长寿的秘诀,不难发现一个共同点,传承一种精神――工匠精神。

・理论探讨・工匠精神的当代价值意蕴及其实现路径的选择

第二,对工匠阶层社会地位的误读。受传统思想影响,“形而上之谓道,形而下之谓器”,误认为具有工匠精神之人具有的是形而下之技,工匠阶层是社会低级阶层。孟子提出的“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实际上是一种社会分工,但经过中国几千年的文化演变,成为官本位思想的文化土壤和合法化依据;“恒公读书于堂上,轮扁斫轮于堂下”本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获得真知的寓意,但最终演变为庙堂之下匠人社会地位低下的象征。虽然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过去了,但传统的等级观念、官本位思想、学而优则仕思想并没有完全消除,仍产生较大的消极影响。

第三,对工匠能力素质构成的误读。人们传统观念认为工匠“唯技能、轻理论”,其高超技艺具有经验性,不需要理论知识,只需“知其然(what)”,无须“知其所以然(why)”。的确古代匠人的技能都是从实践中“心领神会”或者通过师傅“言传身教”、“口口相传”得到。其实,这仅仅是工匠能力素养在科技和教育不发达年代的表现。在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一个优秀的工匠不仅要有高超的技艺,还需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和科研能力,唯有如此方可不断创新、求精、求卓越。另外,工匠精神有着丰富的内涵,除了技艺层面,更有做人层面;除了追求自由的科学精神对创新、变化的表述,更有追求永恒的人文精神对责任、道德的坚守。

第四,对工匠精神培育主体的误读。误认为培育学生的工匠精神仅仅是高职高专院校的事。其实,工匠精神的培育是全社会的责任,大到宏观整个社会工匠精神、敬业文化的培育;中观到一个地区创业精神、企业家精神的培育;微观到教育系统内部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职高专、应用型大学和研究型大学不同层次间的教育衔接,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共同培育具有工匠精神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在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应用型本科高校要突出和强调自身的“应用型”定位,身体力行、先行示范,共同搭建职业教育的“立交桥”,真正破除职业教育的“玻璃门”。

第五,应用型本科高校工匠人才培养规格的误读。培养人才是大学的第一使命,一流的大学当有一流的本科教育,本科教育是大学的灵魂。应用型本科高校是培养具有工匠精神人才的主阵地,传统应用型本科高校在人才培养定位和过程中存在“重知识、轻实践,轻理论、重技能”的现象,导致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不足,理论素养不足。其实,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应用型本科高校培养的工匠与高职高专培养的工匠应不同,应用型本科高校不仅强调解决一线技术问题的能力,更强调具有技术创新的能力。另外,工匠也不是仅仅掌握一技之长的人,而是具有一定的审美情怀、崇高的社会担当和追求卓越、不断创新的人。哈佛大学前校长德雷克・博克认为:“几乎普遍被认可的本科教育目标是:批判性思维、交际能力、种族宽容心、道德观发展、全球视野以及广博知识。”[3]“大学教育的主旨不在于传输某种实用的知识,而是在于培养学生的心智。”[4]前哈佛学院院长哈瑞・刘易斯认为:“如果学生只掌握某一专门技能,只能以此作为谋生的手段,那他的生活是缺乏情趣的。”[5]其实,在秋山利辉那里,品行和情怀及审美则占更多份量。秋山利辉评价人才的标准是40%技术、60%品行。他认为教育培养的不是“会做事的”的人,而是“会好好做事”的人。“属于21世纪的新工匠,应懂得关心他人,知道感恩,能为别人着想……也就是拥有一流人品的人。”[6]应用型本科高校工匠精神人才的规格应定位在学生品德、能力、情趣的协调发展,根本旨趣在于润泽学生生命、提升学生生活质量。如果学生仅仅会知识复制或技术操作,具有知识偏狭性,这是“单向度”发展的人,也与本科教育的本质相悖。应用型本科高校在为地方输送大量高水平专门技术人才方面作出了贡献,在转型发展、提升内涵的时期,应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培养学生公民责任感、道德情怀和创新精神上来,满足社会对高等教育作为公共产品的期待。

三、应用型本科高校培养具有工匠精神人才的路径选择

工匠精神生长于企业,却萌芽于教育。工匠精神的培育,首先是教育的结果。2016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并没有忽视教育支持,“9亿多劳动力、1亿多受过高等教育和有专业技能的人才,是我们最大的资源和优势”[7]。“创新过程中有效知识和人才所发挥的真正重要的功能并不局限于创新组织内部,也包括其他机构,而且大多往往是在大学内完成的。”[8]应用型本科高校是我国高等教育主体,对于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高级专门人才担负着重要使命,但其人才目标有别于职业技术院校。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高水平专门人才,应用型本科高校可从以下几方面克服误区。

(一)人才培养目标:以德为先、全面发展

有一流的心性,方有一流的技术。应用型本科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应是:以德为先,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专门人才。正如哈瑞・刘易斯所说:“失去灵魂的卓越不是真正的卓越。”具有工匠精神的教育旨趣要求应用型本科高校不仅追求学生精湛的技艺,更追求道技合一的和谐和自我实现的满足。马斯洛提出“人的本质即自由”的命题,“人成为目的本身,成为一种完美、一个本质、一种存在”[9]。他的需要层次理论,将自我实现的需要作为需要层次的最高层,它是一个人充分展示自身,使自己成为“自己力所能及高度的人”。“一位作曲家必须作曲,一位画家必须绘画,一位诗人必须写诗,否则他始终都无法安静。”[10]他对人实现自我价值需要的高扬,值得我们借鉴。同时,培育大学生的工匠精神也符合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的价值目标。“全面发展的个人,不是自然的产物,而是历史的产物。要使这种个性成为可能,能力的发展就要达到一定的程度和全面性,这正是以建立在交换价值基础上的生产为前提的,这种生产才在产生出个人同自己和同别人的普遍异化的同时,也产生出个人关系和个人能力的普遍性和全面性。”[11]马克思提出的“人的全面发展”包括能力方面、需要方面和社会关系方面,“需要方面”又包括情感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拥有50多年木工专业的秋山木工创始人秋山利辉老先生将“为天命而活”作为自己的企业信仰和人生追求,他认为“一流的人才首重一流人品,其次才是专业技能”、“我的时间95%花在教育人品,只有5%花在教育木工技能”。这与我国古训“己成,则物成”、“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先德行、后技能”、“有成人而后有成事”的教育智慧是相通的。一个具有工匠精神的人绝对是一个“家”,是一个德才兼备的君子,是一个真正的追求生命尊严和价值的人。爱国、诚信、敬业、奉献、创新等品质,是一个人能够在一个岗位上重复10年、20年甚至一辈子的精神支撑。爱自己的工作,才会有创新的灵感;爱自己的工作,才会“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爱自己的工作,技术不是技术而是艺术;爱自己的工作才不觉得辛苦,而是在辛苦的工作中体会幸福。大道至简,成功的关键在德。应用型本科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一定要在“高科技、复合型人才”前面加上“具有较强职业道德”的限定。

(二)人才培养体系:“全链条”式、协同育人

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高级专门人才好比某种产业,只有相关主体间形成相互需求、相互支持、环环相扣的“全链条”,发展才具有竞争优势,竞争才具有比较优势。“全链条”人才培养体系,要求应用型本科高校与生源供给侧(高中、高职高专)和毕业生的需求侧(企业)之间的有效互动,体现在招生、培养、就业全过程中政府、学校、企业、社会协同育人长效机制。应用型本科高校既要注重生源“供给侧”,在工匠精神培养上从娃娃抓起,从大学前抓起;又要注重生源的“需求侧”,面向企业、面向市场、面向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培养相应人才。具体是:一是生源“供应链”。工匠精神的形成非一朝一夕,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应加强与大学教育前端学校的互动和交流,将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及早传递给非高等教育端。切实与高职高中展开合作,实行“3+2” “3+4”分段培养模式,要不断研究克服高职高专学生进入本科基础不强的劣势,打破人才培养的“天花板”和“玻璃门”。二是学生“培养链”。突出职业能力的人文精神,与企业加强互动,邀请企业参与学校人才培养目标、专业人才标准制定;建立行业和企事业专家参与的专业设置和评价调整退出机制,优化专业结构;建立课程超市,增加实践课程和课程中实践的内容,增加学生人文精神培养的课程、通识课程,鼓励校企共建特色课程,优化课程体系。同时,要按照人才培养规律和工匠精神的特质,实行分类培养、分类评价,建立大学四(五)年立体化、全面化的教育方案,校内各部门形成合力,达到同向同力同作用,共同培育学生的工匠精神。实行双导师制,就是学生既有其在学校的基础课老师,也有其在联合办学的企业实习单位导师。双导师制既有师徒制经验优势,也有现代教育的效率优势,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培养具有工匠精神人才的可选途径。三是毕业生“需求链”。与企业合作共建实习实践基地,为学生创造接触前沿技术和最新设备的机会,在实践中提升业务技能。开展“订单式”服务,避免供需失衡现象出现,减少人才培养费用的浪费。

(三)人才培养战略:特色战略、差异发展

“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具有工匠精神的各专业、多样化的人才是实现中国制造的关键因素。人才包括有一技之长、专擅某个领域的特色人才和全面化、复合型人才,应用型本科高校培养的是高素质、复合型的专门人才,这也是其与高职高专和研究型高校的区别所在。社会多校化的人才要求应用型高校走特色发展战略。应用型本科高校的特色化是指“在一定的办学思想指导下和长期的办学实践中逐步形成的独特、优质和富有开创性的个性风貌,是一所高校区别于其他高校的特性,尤指其出类拔萃之处”[12]。应用型本科高校必须准确定位、服务地方、差异发展、特色发展、内涵发展。清华大学以理见长,北京大学以文著称,武汉大学以法领先,这是研究型大学的学科特色和发展特色;南京邮电大学以信息与通讯人才闻名,淮海工学院以海洋科学与技术人才自豪、盐城工学院以机械、材料人才骄傲。由于经济社会的多元化、多样化发展,使得社会对人才的需要多类化、多样化,企业对人才的需要也多样化。不同的行业、不同的企业有不同的用人标准和工作要求,应用型本科高校一定要找准方向、坚持不懈、久久为功。

(四)人才考核方式:质量为重、力求科学

求新不求稳,重质不重量,对学术崇敬,对抄袭零容忍,大学生毕业对论文几乎没有数量要求,只看论文的内容和行业影响力,这是瑞士“纯粹”的治学态度,让这个只有1/3学生走“学术之路”的国家,成为世界第二教育大国,欧洲科教强国的后起之秀,这对我国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应用型本科高校应改变传统单一考试考核的方式,力求全面多维考核学生,注重能力、注重实践、注重德行。可以采用实践考核、专家评价、企业评价等多样化考核方式,灵活多样考核评价学生,不唯分,只唯实。可以以智慧校园建设为契机,推进学生教育管理大数据平台建设,坚持平时考核与期末考核相结合,从而促进考核评价的及时性、动态性、科学性和过程性。

(五)人才培养队伍:德艺双馨、言传身教

实际上工匠精神已经超越了“工”本身的范畴,每一个人都应该有工匠精神,而不是某一种职业需要的精神。“在日本,最普通的宾馆服务员也有工匠精神,对于从宾馆开出的每一辆车,他们至少都会目送到自己看不到为止。”[13]在美国,良好的道德比以前更重要。“从1990年到2005年间有75%的教授被取代,代替者的质量和他们融入学校生活,极大地视现有教授的公民品德质量而定。”[14]应用型本科高校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复合型人才,首先需要有一支具有工匠精神的教师队伍。在中国古代教师职业并未社会化,教师的称呼是“教书匠”,似乎有贬义之称,其实教师属于文人,当处于三教九流的上九流,“匠”字体现了在某一领域具有较高造诣,工匠精神也当属教师这一群体所具有。教育的重要原则则是“言传身教”,教师的职业信条是“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不论是渊博的知识、高超的技艺,还是高尚的德行,都应当为学生之楷模。德艺双馨的教师是针对个体而言,对于应用型高校整体教师队伍而言,而需建立双师型教师队伍,体现在:一是教师人才多样化,有教学型、科研型和教学科研型人才,个体可以是双师型人才,抑或某一方面人才;二是教师来源多元化,教师可以来自企业,可以来自科研院所,也可以来自高校,特别是相当数量的拥有业界经历的教师,以不同的方式成为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7]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全文)[N].人民日报,2016-03-18.

[2][6][日]秋山利辉.匠人精神[M].陈晓丽,译.北京:中信出版集团,2015:11,3.

[3][美]德雷克・博克,回归大学之道[M].侯定凯,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40.

[4]“Original Papers in Relation to a Course of Liberal Education”[J].15 American Journal of Science and Arts(1829).

[5][美]哈瑞・刘易斯.失去灵魂的卓越[M].侯定凯,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218.

[8][美]德里克・博克.走出象牙塔:现代大学的社会责任[M].徐小洲,等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155.

[9]Maslow.Motivation and Personality,1962:37

[10][美]马斯洛.动机与人格[M].许金声,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53.

[11][德]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1857-1858年草稿)[A].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12.

篇6

Abstract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traditional connotation and contemporary significance of the spirit of craftsmen, combined with the "Shunde made" and Shunde future craftsman plan to analyze, in order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China's manufacturing industry.

Keywords spirit of craftsmen; Shunde made; manufacturing industry

为进一步擦亮中国制造,总理在今年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工匠精神”一词首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令人耳目一新。“工匠”通常是指从事器物设计与制作的特定的群体。狭义上的工匠精神仅强调的是凝结于工匠本身的一种品格,其在我国传统文化中体现的尤为明显。而广义上则指凝结于所有人身上所具有的一种工作态度和精神特质,这既是基于当下经济发展新常态的背景下对狭义工匠精神的内涵延伸与价值彰显,也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敬业”理念的应有之义。

1 我国传统文化视域下的工匠精神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我们的始祖炎帝就是伟大工匠的典范,他织麻为布、削木为弓,为人类的进步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而始祖黄帝也曾发明过医药、音乐、文字、水井等,此等创造型的能工巧匠亦被百姓尊称为济世的圣人。随着中华文明的不断发展、繁荣,诸多能工巧匠的精思便孕育传承了下来。其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1 创造精神之“崇尚巧”

不断崇尚技艺的巧,既是优良器物形成的必要条件,也是激发传统工匠创造精神的必经之路。“巧”乃工匠的职业要求,且“巧”绝大多数为工匠的代名词,人们通常称工匠是心灵手巧的人,可胜任器械制造活动最重要的就是巧。“巧”亦是工匠不断追求的美德,人们常采用巧夺天工、能工巧匠等词来称赞工匠。具体而言,巧不仅是简单模仿的手工操作技巧,更重要的是其真正体现了创造性思维特质,要求人们打破常规,且别出心裁,能被称为能工巧匠的人均具备熟练的技艺,他们的身上均具备创造性品质。比如鲁班,他发明了曲尺、墨斗、刨子等,其因此被后人称为土木建筑的祖师爷,亦或者是奚仲造车,且因此而闻名于世。这些创造发明均充分改善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亦获得了人们的崇敬。

1.2 工作态度之“追求精”

精湛的技艺与求真务实、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是分不开的。精湛技艺的养成,不但能促进工匠自身的修为,对其自身为学、修身、做事均有积极作用,从而让“精”获得道德意义,而且此类精神均体现于我国古人制造的器物上,这些器物均以精致细腻的工艺造型而流传于世。比如苏州园林,其意境深远,且构筑精致,被人们称为咫尺之内再造乾坤,而我国的丝绸与陶瓷等工艺品均以精湛的技艺闻名于世,我国亦因此被称为丝绸之国与陶器之都。我国宋代的冶炼与建筑、制造等工艺技术水平极高,且民间诸多传统手工艺制作均是非常精巧,其均凝聚着中国工匠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

1.3 人生境界之“道技一体”

“崇尚巧”与“追求精”并不是工匠精神的终极体现,也不是高明工匠的终极追求,“巧”与“精”是实现“道”的重要途径,由手中的技艺体会到“道”的意蕴,而这可实现人生意义的超越。比如庖丁解牛、佝偻承蜩、运斤成风等,他们这些人的技艺可谓是炉火纯青、登峰造极,将技艺融于生活世界,从而使其处于艺中云游的状态,这时便可达到心合于道、道技一体的人生境界。

2 工匠精神的当代重要性

现代机器化大生产已替代了传统手工业,使得传统工匠群体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然而,工匠精神的价值非但没有过时,其重要性在当代越发凸显。

2.1 工匠精神是现代工业的“精髓”

众所周知,传统小作坊均已被现代工业制造替代,而人类历史的沉淀,衍生了工匠精神与文化传统,但其仍融于现代工业制造中,亦可说其为现代制造业的“精髓”。诸多研究表明,现代世界工业制造强国与工匠精神息息相关。德国为世界重要的工业强国之一,德国的诸多产品均是精密且优良的,比如保时捷、奔驰、阿迪达斯等,而这些均是世界知名品牌,但追根究底,德国制造业的飞速发展与其工匠精神息息相关。通常德国企业家会将自己定位于以技术改变世界的工程师,之后才是商人,他们认为技术与工作的意义本高于经济利益,亦会因追求精品而产生不计成本的问题,德国人认为优秀的工匠极为荣耀。德国现代化道路可谓是技术兴国、制造强国的重要途径,而工匠精神强调对技术工艺宗教的狂热追求,名牌产品创立与工业强国均强调精益求精,并不断追求完美与极致。其坚信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务必将产品各个细节极致发挥,持续追求完美的理想状态,而这亦是优良制造形成的重要内容。

2.2 工匠精神是实现人的全面l展的“助推器”

首先,工匠精神可助力工作人员实现自我价值。具体而言,产品是工作人员自由意志的充分表达,其可有效控制整个工作过程,而产品亦是以自己的意志构造的,并将自己的想法融进作品,从而反映自我对世界的不同理解,使得自我通过工作精神而获得客观表达。于工匠态度下的工作并不是痛苦的,其早已达到了忘我的境地,而工作过程本就是生命活动的自主展开,通俗地讲,就是不是为了生存去工作,而是把工作当成生活乃至生命的一部分。如此,自我价值均融于自己的作品中,其可不靠外力于工作中获得满足感与成就感。其次,工匠精神还有助于亲密情感建立,可促进人与人的情感交流,尤为体现在传统师徒间的“口传心授”上,不仅包括技艺的传授,还包括如何做人的培养。这是现代组织模式难以取代的,也是当代社会需要传承的。再者,工匠精神亦确保了人与物的亲密关系,现代工业生产提供了十分丰富的产品,而其均强调标准化、单一化形式,从而缺乏商品独特性、人情味,似冰冷且缺乏个性的石头,更感受不到制造物的亲和感。而消费者均是以触摸产品感受手工痕迹,并观察产品机巧体会匠人的专注和坚守,确保产品均是独一无二的,从而充分体现匠人的人性温暖。

2.3 工匠精神是激活中国制造的“钥匙”

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被我国制造业与服务业广泛应用,世界工业格局正在重组,西方国家也在不断加强移动互联网、3D打印、大数据等高端产业领域的研究。德国更是提出了工业4.0计划,以期于未来社会中保持领先地位。而我国顺应了世界发展的大势,已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战略计划,希望于未来10年步入工业强国行列,此战略目标的关键就是进一步促进中国制造转型升级,推动制造向创造转变、速度向质量转变、产品向品牌转变。无疑,工匠精神是激活中国制造的“钥匙”,必将使中国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打开智慧的大门。

3 “顺德制造”的工匠精神

顺德,作为改革开放的探路者,从全国第一家“三来一补”,到20世纪90年代的产权制度改革,顺德人敢为天下先,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顺德制造”蜚声中外,“顺德模式”成为中国经济发展与工业化进程的成功模式。深入探究“顺德制造”的工匠精神,既可以进一步升华顺德工匠精神的内涵,也可以为顺德其他市场主体精神的培育提供理论借鉴。

3.1 工匠精神孕育在顺德优秀企业文化之中

顺德制造企业的成功经验诸多,但无一不体现了具有工匠精神的优秀企业文化。比如美的集团着眼于精益求精,通过各媒体途径传递自身的经营文化导向;亦或者是广东天乐通信有限公司,其将企业文化作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内容,公司开展的各种文化活动均具备文化塑造的作用,引导员工们树立“我自豪,我是天乐人!我自愿全身心投入天乐事业,投入金桥天乐企业文化塑造工程”的决心,从而务实拼搏、合作创新、锐意进取、敬业爱岗。以此激励着员工们积极完成各项任务,使其关注世界通信发展,从而促进中国科技进步,并充分弘扬自强不息的精神,而这才能更好地振兴中华民族经济,这亦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使命;再是广东德冠集团有限公司,该公司强调企业创造匠心文化,匠心文化服务企业的重要性,为企业创行业一流品牌,树立企业典范提供精神支柱。

3.2 工匠精神助力顺德企业社会价值的彰显

优秀企业文化不但能够促进企业实现经济目标,而且能够助力企业彰显社会价值。顺德企业在工匠精神的引领下,均将报效社会作为企业的社会责任。比如美的集团和碧桂园集团为顺德职业技术学院校园的美的大道、碧桂园湖等,均反映校企合作模式下工匠人才培养的良性循环发展,即高职院校的发展培养工匠人才输送到企业,企业的发展进一步支持学校的发展。又比如格兰仕集团,以匠心产品为依托,持续拓展国内国际市场,促使具有精良产品遍布全球,奢侈而高档的家电消费品均纷纷走入普通家庭中,并时时刻刻担起社会责任。再比如碧桂园集团,不断提升房屋质量,优化居住环境,其创始人杨国强的人生信条之一却是施恩不图报,其捐了多达3亿的资金资助慈善事业,并引导集团中的员工们捐助1亿多资金给慈善机构。

3.3 工匠精神为顺德企业品牌的塑造提供有力保障

文化为品牌的精髓,而形象为文化的外衣。顺德制造,中国骄傲已是人们所熟知的顺德企业品牌形象推广语,而这其间蕴含着顺德企业工匠精神的丰富内涵。顺德企业品牌的可持续发展,与企业以匠心为本理念的落实息息相关,顺德企业的人才观、质量观、经营理念均将匠心置于首位。比如广东的甘竹罐头有限公司,以积极热情的匠心去改善人类生活质量,把为人们制造健康、美味且安全的食品作为企业发展的使命。比如美的企业文化手册中,其间以大篇幅讲述了关于具有匠心的人才的各个方面。美的集团中的匠心人才是其发展的第一资源,美的企业逐渐将地缘、血缘、亲缘彻底打破,以吸引全国乃至世界的匠心人才。再是顺德信用社更强调以匠心换真情,此人本服务理念十分关键,使得客户们都感受到无微不至的服务,而这也是顺德文化与国际视野品牌经营文化最为显著的特色。文化是无形的,品牌也是无价的,以匠心为本的理念是顺德制造企业可持续发展不可缺少的文化导向,亦是顺德企业品牌塑造的有力保障。

4 顺德未来工匠计划

未来的顺德地区将围绕新兴产业培养、引进专业技能人才,《顺德区新兴产业人才引进和培养方案(未来工匠计划)》公布之后,表明顺德区至此将围绕机器人、电子商务与跨境电商等产业培养、引进专业技能人才。“未来工匠计划”中指出,顺德区劳动就业服务中心及区人才发展重点转为培养、引进掌握专门技能并符合专业条件要求的实用性人才。顺德区的电商行业对美工、策划、前台、客服人员的需求大,而机器人行业亦对销售、设备维护人员需求大。根据顺德区的实际情况,深层挖掘区内存在的专业技能人才,并积极引进省内外专业技能人才,这亦是《未来工匠计划》的重要任务。R导寄苋瞬磐诰蚓应基于实际劳动就业服务中心,并结合顺德(下转第160页)(上接第153页)区教育部及其区内职业院校,提出适当的人才培养专业与课程,从而为企业牵线搭桥,构建适当的订单式技能人才培养合作模式,为学生们组织专场招聘会,确保专人专用,给专业人才提供适当的职位。再是积极引进专业技能人才,要根据实际情况构建适应于顺德区新兴产业和省内外职业院校技能人才培养平台,确保其合作关系积极平等。而顺德区劳动就业服务中心要双方提前对接,从而有效缩短人才培训和企业具体需求的差距。而此结合的效果显著,但后期需要进行专业课程调整与设置,此合作探究亦十分重要。

篇7

在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中就加快职业教育发展时谈到,营造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环境,努力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要培养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弘扬工匠精神,是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重要途径。护理专业作为国家技能型紧缺人才专业,在医疗卫生行业承担着呵护生命、救死扶伤的职责。在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背景下,作为全国护理专业领域技能型人才培养单位,对培养学生职业道德和弘扬工匠精神具有义不容辞的责任。

1工匠精神的内涵和时代意义

职业教育是指让受教育者获得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所需要的职业知识、技能和职业道德的教育,是与企业发展、科技进步、社会繁荣紧密关联的教育类型。弘扬和传承工匠精神已成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主旋律。工匠精神,从狭义的方面来讲是指工匠以极致的态度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追求更完美的精神理念;从广义的角度来讲是指各行各业的劳动者热爱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将一丝不苟、精益求精融入工作中的每一个环节,极度注重细节,不断追求完美和极致。职业教育的核心就是培养工匠,从职业教育自身来讲,需要将工匠精神作为办学理念,贯穿始终。职业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技艺精湛和良好职业道德的能工巧匠。

2工匠精神与护理职业道德的联系

将工匠精神根植于学生职业道德培养,用工匠精神的“精益求精、严谨认真、求真务实、追求卓越、慎独内省”的思想引导现代护理职业教育,使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和护理职业道德观、职业伦理观,这是促进护理职业教育发展的有效途径。

3将工匠精神根植于职业道德培养的途径

3.1重视德育课教学

如今单位招聘都希望招到德才兼备的人才。在中职课程教学中,大致可分为专业课程和德育课程,如果说专业课培养的是学生的护理操作技能,那么德育课是使学生形成正确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和提高学生道德和人文素养的重要途径。中职学校开设经济政治与社会、哲学与人生、职业道德与法律、职业生涯规划4门德育必修课和心理健康选修课是中等职业学校贯彻落实党的十精神的重要途径。职业道德是指从事一定职业的人在职业生活中应当遵循的具有职业特征的道德要求和行为准则。“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是职业道德的基本规范。作为德育课教师,笔者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选取与专业相关、与将来工作紧密结合的案例。如在职业道德与法律第4课“职业道德是职业成功的必要保证”时,笔者选取第三届全国道德模范武警新疆总队医院庄仕华院长为例。庄仕华扎根边疆43年,巡诊近百万人次,行程40多万公里,12万例手术无一失误,300多例疑难杂症手术全部成功,获得137个奖杯和勋章,庄仕华身上无不体现出高尚的职业道德和工匠精神。

3.2在技能大赛中融入工匠精神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被定位为引领我国职业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风向标,大赛将工匠精神融入赛程设置,侧重考核学生技能操作的精准度。“弘扬工匠精神,厚植工匠文化”成为大赛的主题,赛程设置也侧重于工匠精神的考量,从原来的“求会”到现在的“求精”。目前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已形成了校级、市级、省级、国家级的比赛层级,开展技能大赛是促进优秀技能人才脱颖而出的重要途径,是弘扬工匠精神、培育大国工匠的重要手段。我校每年开展护理技能大赛,在全校范围内掀起大练兵的热潮,让全体学生受益。

3.3校企合作,工学结合

见习、实习是提升职业道德修养的根本途径,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行为习惯,既离不开在校时的专业训练,更离不开实际工作岗位上的正规化操作。在医院优秀带教教师的指导下,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行为习惯,在理论转化为实践的过程中去体会工匠精神。在护理实践和服务社会中培养学生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形成独具护理人文特色的教育模式[1-2]。

3.4坚持工匠精神

“弘扬工匠精神,打造技能强国”的活动周主题已成为职业院校培养学生的主旋律,我校在职业教育活动周期间,学校的教育教学成果和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以及精湛的专业技能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活动周期间开放校园邀请中小学生及其家长、社区群众参观校园;邀请护理行业领域的专家开展义诊活动,传授护理知识和急救技能;选派具有专业知识和精湛操作技能的师生深入社区开展便民服务;邀请护理行业具有工匠精神的劳模与学生座谈交流,让学生在活动中提升职业道德,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彩虹人生——奋斗的青春最美丽”优秀中职毕业生校园分享活动。我校优秀毕业生马文娟被团中央选为“彩虹人生———奋斗的青春最美丽”优秀中职毕业生校园分享团成员之一。医院文化进校园活动是行业连接职业教育的桥梁和纽带,职业教育的发展离不开行业企业,职业院校培养人的过程和环境也离不开行业企业的参与[3]。我校有效发挥校企合作优势,聘请附院临床专家和岗位操作能手作为活动项目委员会顾问。毕业生以情景剧的形式,将临床实习心得和感受以及所见所闻表现出来,再现了护理工作的平凡与伟大,向师生传递了正能量。在医院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下,激励学生将“积学修德,精技善行”的校训转化为学习、工作中的实际行动。在崇尚一技之长、不唯学历凭能力的良好氛围下,国家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职业教育大有可为,也应当大有作为。

护理职业教育作为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医疗卫生行业培养“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职业道德是工匠精神的基础,工匠精神是职业道德的高层次表现。工匠精神作为护理职业教育的价值导向,将工匠精神根植于护理职业教育,坚持“积学、修德、精技、善行”的护理人文素养基本要求,为护理事业做出新的贡献。

作者:杜陈晨 单位:石河子大学护士学校

参考文献:

篇8

对照《中国制造2025》要求,《指南》分析了当前制造业人才培养存在的突出问题:制造业人才结构性过剩与短缺并存,基础制造、先进制造技术领域人才不足,支撑制造业转型升级能力不强;制造业人才培养与企业实际需求脱节,产教融合不够深入、实践环节薄弱,学校和培训机构基础能力建设滞后。《指南》有针对性提出要促进学科专业设置与产业发展同步。一是建立学科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增强专业设置的科学性、灵活性和特色化。二是围绕产业链、创新链调整专业设置,到2020年基本形成与制造业产业布局相适应的学科专业布局。三是注重专业设置前瞻性,主动适应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新材料发展需求,增设前沿和紧缺学科专业,强化行业特色学科专业建设。四是根据制造流程变革改造升级传统学科专业,服务电子、钢铁、石化、机械、轻工、纺织等产业向价值链高端发展。五是围绕制造业重点行业布局规划,对接制造业产业集群、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园区等,集中建设一批校企深度合作、发挥支撑作用的专业集群。

二、更加重视优化体系

在现代职教体系建设方面,《指南》延伸和强化了普通中小学职业培育观和在岗职工培训两方面内容。要求普通中小学要在实践活动课程、通用技术课程中加强制造业基础知识、能力和观念的启蒙和培养,@有利于引导学生养成正确的职业观,为其将来选择“应用生涯”还是“学术生涯”奠定坚实的基础。《指南》要求推动制造业企业职工培训全覆盖。通过在制造业领域全面推进学习型企业建设;完善企业职工全员培训制度;探索建立个人学习账号和学分累计制度等,整体提升企业职工技术技能水平。这更有利于构建制造业人才职业生涯发展的人才培养立交桥,更好地支撑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现代职教体系。

三、更加凸显工匠精神

总理多次强调“工匠精神”的重要作用。《指南》把“大力培育工匠精神”与“注重创新能力培养”“增强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绿色制造技术技能水平”和“提高全员质量素质”一起列为“提升制造业人才关键能力和素质”主要任务之中,并排在第一位,体现了高度重视。《指南》从四个方面将“工匠精神”落到实处。一是倡导以工匠精神为核心的工业精神,提升我国工业软实力。二是制造业企业要把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作为职工继续教育的重要内容,增强职工对职业理念、职业责任和职业使命的认识与理解。三是不断深化“中国梦・劳动美”教育实践活动。四是推进工匠精神进校园、进课堂,培养崇尚劳动、敬业守信、精益求精、敢于创新的制造业人才。

四、更加着力技艺精湛

造就技艺精湛的技术技能人才队伍是落实人才为本原则的重中之重,《指南》从大力培养技术技能紧缺人才、支持基础制造技术领域人才培养和整体提升企业职工技术技能水平三个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在“能工巧匠和高技能人才培育工程”中明确了方法、路径和措施。一是探索制定学徒身份认定等方面的支持政策。二是研究制(修)订高等职业教育机械设计制造类、自动化类、铁道装备类、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类、航空装备类、汽车制造类、生物技术类、电子信息类等十二类专业教学标准,遴选建设一批职业院校示范专业点。三是面向制造业十大重点领域,依托高等学校、职业学校、开放大学、职业培训机构,引导建设一大批学习型制造业企业。四是引导地方健全生均拨款制度,向制造业相关专业倾斜。 五是依托《国家高技能人才振兴计划》,到2020年,重点围绕制造业十大重点领域,建设1200个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和1000个左右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

五、更加注重质量为先

《中国制造2025》突出“质量为先”,坚持把质量作为建设制造强国的生命线,强化企业质量主体责任,加强质量技术攻关、自主品牌培育。《指南》把“提高全员质量素质”作为主要任务,鼓励制造业企业加大质量培训力度,全面提高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和一线职工的质量意识和质量管理水平。在中小学开展质量意识普及教育,在高等学校、职业学校加强质量相关学科专业建设等,推动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质量文化。在“全员质量素质提升工程”中,鼓励和支持行业协会、高等学校和职业学校设立质量相关研究机构,开展质量科研,开发质量素质提升课程,面向社会开展质量教育。

六、更加关注绿色技能

发展绿色经济、培养公民绿色技能已是国际基本趋势。欧盟“2020战略”提出必须通过职业教育与培训来培养公民的“绿色技能”及全体公民的绿色意识。《中国制造2025》把“绿色发展”作为我国制造业未来发展的一个基本战略方针,把“全面推行绿色制造”作为制造业未来发展的重要战略任务。《指南》在“提升制造业人才关键能力和素质”这一主要任务中专列“提升绿色制造的技术技能水平”,鼓励高等学校、职业学校根据绿色制造发展需要积极开设节能环保、清洁生产等相关学科专业;鼓励学校参与传统制造业绿色改造、参与绿色产品研发和相关标准制(修)订等,并在重点工程和保障措施中作出了相应的政策制度安排。

七、更加突出企业主体

篇9

一、引言

我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历史悠久,各民族的传统文化丰富多彩且涵盖范围广,它是中华民族的重要精神力量。国家始终非常重视民族文化的保护、继承和弘扬。民族文化是美术作品、手工艺产品和艺术设计作品题材的重要来源,艺术来源于生活,来源于实践,来源于各族人民劳动中产生的文化。2013 年12 月,国家教育部设立国家艺术基金,以保护、传承与发展各地特色传统文化、培养文化传承人和培养艺术创作人才为目标。据统计,国家设立艺术基金至今,每年参与申报与获批立项的项目以培养传承民族文化人才专题为主且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2018 年,《教育部关于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建设的通知》中决定支持高校围绕民间音乐、美术、舞蹈、戏剧、戏曲、曲艺、传统手工技艺和传统体育等传统文化项目建设传承基地,同时指出面向全体学生普及与推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① 。可见,中国教育部非常注重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发展。高职院校作为培养技能型、复合型人才的摇篮,设计类专业如增设传承与创新民族技艺的专业,将大大丰富设计专业人才的知识构成,增加实操经验,提高设计素养,培养设计美感,从而增强设计文化内涵。

二、高职设计类专业传承与发展民族传统手工艺文化的优势

中国民族文化博大精深且种类繁多,以中国民族传统手工艺文化为例,传统手技艺有漆、雕、染、绣、刻、瓷、竹、根和织九类,通过这九大技艺制作而成的优秀手工艺产品,不仅沉淀着艺术美,还体现出工匠师傅深厚的美术功底、熟练的技艺、非凡的审美能力和多年的实践经验。据网上与实际调查,我国许多艺术类高职院校一直都在坚持致力于创办、开设与传统手工艺相关的专业,譬如我国的工艺美术职业学院――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和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多年来坚持开设传承与发展民族传统手工艺等相关专业(表1 )。他们是中国较早成立的拥有传统工艺专业的高等职业院校,院校设有省级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基地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为国家持续培养了大批优秀的工匠技能型人才。除此之外,各省也相继响应国家号召和地方需求建设了许多工艺美术职业学院。与此同时,现如今许多具有艺术设计专业的普通高职院校也陆续开设了传统手工艺相关专业。由此可见,高职院校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具有其自身的优越性和不可替代性。总之,高职院校以培养技能实操型人才为目标,这与大多数高职艺术设计学院或系部相继开设的手工艺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具有一致性。所以,高职院校设计类专业在传承中华民族文化如民间美术和传统手工技艺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三、高职现代学徒制传承与发展民族传统手工艺文化的重要性

民族传统文化与人类的关系如同鱼和水一般,不可分割。由于现代机器制造业和传统手工艺产业的矛盾造成许多民族传统文化出现了断层现象,譬如许多民族传统文化无人问津,传统工艺传承人老龄化,甚至部分民族传统技艺出现青黄不接、后继无人等现象。(图1 )民族文化传承的途径有很多,譬如传承人选择范围小却做到了极致传承的家族传承模式,其特点是在家族内部有血缘关系的人员中选择传承人,这些人员在幼儿年纪就被当做传承人来培养,其优点是拥有得天独厚的学习环境和资源,熟悉一切制作工艺和流程,因为从小耳濡目染受到杰出父辈和长辈的技艺、文化熏陶,严苛和精益求精的训诫,他们凭借日积月累的学习知识和实践经验将其家族技艺传承与发展下去,其缺点是如果传承人对此文化没有兴趣,传承人或选择放弃传承或另谋他业,其文化就会出现无人继承或传承断层,最后变成销声匿迹的结局。另外,除了家族传承还有传承人选择范围较广的学徒传承,其特点是没有苛刻家族血缘关系的限制,外姓人或者没有血缘关系的人员只要喜欢和想要学习也可以传承某种文化或技艺,其优点是文化或技艺的传承不受种种条件的限制,传承范围更广。总之,不论是家族传承还是学徒传承,其传承的根本还是师傅带徒弟的模式。可见学徒制从古至今,都是文化、技艺传承的根本形式。现如今,我国以家庭为单位的家族学徒制虽然存在,但远不及古时繁盛,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迫在眉睫。以上种种现象表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需要与时俱进,需要新的传承模式、传承方法和手段,现代学徒制便应运而生一解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的燃眉之急。从广义上说,现代学徒制就是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完成的师傅带徒弟的学习模式。现代学徒制一般在学校、企业、培训组织机构、工匠大师工作室等场所进行,但其中具有专门独立组织运行机构、严格的管理体系、人才培养教学体系、成熟的教育教学团队的高职院校是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平稳落地与快速运行的最佳场所,无论从场所、设备、教师资格方面,还是从国家资助及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高职院校都独具优势。当然,学校缺乏企业的流水线生产工厂和企业导师的实践经验,这些都可以通过合作的形式完美实现。因为与古时学徒制不同,高等职业院校与企业的合作、教师和工匠师傅的联合,可以形成协作和互补的优势,将素质教育、专业教育、职业技能培养和技能实践相结合,将人才培养和企业需求相结合,两个完美的结合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实操能力和职业能力。同时,设计类专业学生直接将学到的专业知识和实操技能转换成创意设计和工艺产品,通过企业和市场加以验证,不断总结和提升专业技能,最终得到企业和市场认同,可以说高职现代学徒制设计人才的培养是传承和发展民族文化的重要途径。所以,为了传承和发展民族文化,让民族传统文化更好地融入当代社会,高职院校需要和企业、工匠大师强强联手、与时俱进,为社会培养出优秀的、具有工匠精神的高质量创新设计人才。

四、高职设计类专业人才传承与发展民族传统艺术文化的有效途径

高职院校设计专业有效传承与发展中国民族传统艺术文化可通过以下途径:首先,政府可牵头扶持具有地方特色的传统工艺和民间艺术文化,搭建政、校、企合作平台,深化校企合作,助力传统工艺的传承与发展。譬如在校内或企业内建设传统工艺现代学徒实践基地,保障学生与企业设计师、工匠大师、行业专家学习和实践的环境,同时该实践基地的设立可以有效解决高职设计专业教育与当下市场人才需求脱节、技能与实践脱节和学生缺乏创新能力等问题。其次,政府和学校鼓励设计类专业教师进企业和大师工作室锻炼学习,使教师丰富自身专业知识、改良教学方式和方法,紧跟时展要求。最后,学校需进一步修订人才培养模式与改革教学内容,推进设计类专业传承、发展与创新民族传统艺术文化课程体系建设。同时,学校需要加强学生专业考核制度,培养业精艺专、品学兼优的全方位设计人才。

(一)提高现代学徒制校内外实践基地教学质量,加强专业传承、实践与创新

传承与发展民族传统工艺,高职设计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运行,需要坚持走传承、实践与创新的可持续发展道路。一方面,民族传统工艺文化只继承不创新,因循守旧,文化可能会无人问津;只创新不传承,文化将失去其核心的精神内涵,可能会出现昙花一现的现象,所以,民族传统工艺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密不可分。通过政府扶持、学校主办、企业配合三者合作共同建立校内校外传承与创新民族文化现代学徒实践基地,从政府的扶持、学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工匠大师和艺术家的加入再到企业的孵化,打造政府、学校、工匠大师、企业四位一体人才培养发展模式,从根本上解决校内校外现代学徒制实践基地建设和运作中出现的问题,杜绝校内外实践基地空置和有名无实等现象。另一方面,坚持提高现代学徒制校内外实践基地教学质量,从理论教学、技艺教学、项目实操实训、工厂打样生产再到市场检验等一系列过程,都需要教师和学生参与其中且相互配合完成。教师、工匠大师和学生在实训基地上课作息时间严格按照规定时间进行,课后实训基地对专业学生开放,真正让学生拥有与教师沟通、交流问题的专业实训室,提高教学质量。同时,充分利用现代学徒制实践基地,真正的使教师和工匠大师配合教学,共同发展,使学生学有所专、学有所用、学有所得、学有所感、学有所爱、学有所乐,在学习中体验学习的快乐和传统工艺文化与技能的魅力,开拓传承与创新民族传统文化的新时代方式。

(二)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发展设计专业人才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

深入推进民族文化融入高校,不仅需要各地政府、学校、企业和工匠大师的加入,还需要学校结合地方文化、非遗文化或民间艺术文化传承人和企业人才需求,明确人才培养目标。首先,政府应该从人力、物力、财力等各方面加大职业教育支持力度,成为民族文化艺术人才培养的坚实后盾。政府搭台深入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将加快高职设计人才传承与发展民族文化的进程。其次,职业院校应该加大扶持力度培养双师型、双能力、双素质、双证书和双职称教师,因为教师不能仅仅依靠原有的知识积累和固定不变的教学方式去教学,应该与时俱进,顺应时代的发展,主动接受和学习新的教学模式和方法,不断补充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同时,学校、教师和学生一样,需紧跟时代的发展,学校需全方位建设一批高水平、高素质、创新型、专业化的教师团队,形成高效、团结、协同、合作、鼎新的教学组织。最后,企业需要加大校企合作广度与深度,学校针对设计专业制定的人才培养目标需要积极吸纳行业和企业人才招聘标准作为主要参考点和依据。另外,企业导师和工匠大师需要和高校教师相互交流教学经验、教学技能、教学方法等,建立高素质的校企教师教学团队。

(三)改革教学内容,拓展与创新专业技能

篇10

中图分类号 G71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7)15-0052-04

一、工匠精神与职业精神的混淆

当下,“工匠精神”成为最热的一个高频词。什么领域都讲“工匠精神”,使“工匠精神”被不当泛化,成为到处适用、随处可贴的标签。工匠精神的泛化,实质上是一种神化。好像工匠精神一下子成了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适性精神,祭出它,就能有点石成金之妙,就能收神奇管用之效。哲学理论认为,任何事物都受到质、量、度的制约,都有自己的适用域和外延区间,超出这个适用范围就不靠谱了。

工匠精神泛化,实际上是一种戕害。当被人们推崇泛化到各个领域的工匠精神的不适用性一旦被人们广泛认识、甚或遭致批判,工匠精神就会失去光环和神晕,而这其实并非工匠精神本身的错,而是人们不当移植、过度炒作造成的。这样欲益反损的结果,恐怕是那些推波助澜的人始料不及的。这种试图让局部的工匠精神去替代整体的职业精神的做法,如同小鞋想要装下大脚,除了削足适履,别无良策,其对精神本身的戕害可见一斑。

工匠精神泛化,实际上是一种无思。从概念本身的辨析看,“工”不等于“匠”,但“匠”属于“工”。就是说,工可以包含匠,但匠不能涵盖工。比如制造业的工,可以是匠,但其他行业的工未必就可以称其为匠,显然,即便是同为“工”的领域,工匠精神也不具有全覆盖性。更何况还要泛化到全职业上,是多么的荒谬。

二、工匠精神与职业精神比较

面对工匠精神与职业精神混淆,我们有必要做一些比较分析,以厘清其关系和边界。

工匠精神与职业精神的混同和纠结,一是因为工匠精神内涵的概括见仁见智,被不同程度地泛化。本来工匠精神应该是指工匠们所特有的和必须的精神,现在却把许多原本不属于工匠精神的而是属于职业精神的一些内容都包罗进去,从而为工匠精神的泛化开了绿灯。二是因为工匠精神和职业精神实在是有太多的交集,往往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例如职业精神和工匠精神,都需要“尚德”,需要敬业;都要求有吃苦耐劳、甘于奉献的崇高品质,都讲究做事要追求一流和卓越的职业使命感等,所以人们才会彼此混同,而又迷误不觉。工匠精神和职业精神有一定的交集共性,但其差异也很鲜明,而且远远大于其共性。可以从以下三个维度予以揭示澄明。

从逻辑关系看,职业精神和工匠精神是一组彼此包含的相容的种属关系概念。职业精神是外延大的概念,叫属概念,也叫上位概念,工匠精神是外延小的概念,也叫种概念或下位概念。它们的关系是相互包含关系,即属概念的外延完全包含种概念,用公式表示,所有的a都是b,但有的b不是a。就是f,职业精神包含工匠精神,因为工匠也是一种职业,而工匠精神不等于职业精神,因为职业外延更广,非工匠精神所能包容。

从哲学角度看,职业精神是一种共性的、普遍性的精神,这与职业的广泛性密切相关,它是人们立世生存、谋得生活资料所从事的工作。所谓三百六十行,其实完全不足以全面概括职业的丰富性。职业精神就是所有在职从业人员所应具备的各种精神品质的总和。工匠精神是从属于职业精神的个性化存在,是“工匠”这一行当公认的职业准则和所应遵循的精神规范。相对于职业精神,它是特殊的、具体的一种精神。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说工匠精神是职业精神的表现,职业精神寓于工匠精神或其他别的精神之中,如果工匠精神试图泛化和取代职业精神,职业精神的外延就会被大大窄化。

从适用对象看,逻辑学的外延论和哲学的区间论都规定了事物的适用范围和领域,进而也就确定了不同事物适用的对象。我们认为,制造业倡导工匠精神是靠谱的。工匠精神是“造物”的、出产品的。它的对象是物,是用来加工的对象。《中国职业技术教育》主编赵伟教授认为:“提倡工匠精神,并不是要以此取代职业精神。职业精神涵括各行各业,工匠精神是特指物质资料或实体产品生产人员所应具备的职业精神。现在因为工匠精神被泛化,它应有的边界被模糊了”。我很赞成这样的观点。我们现在的问题是,不看对象的特点和适用的范围,肆意泛化工匠精神,僭越概念的边界。我的一个基本观点是:凡是与人打交道的行当、领域,恐怕都不能讲工匠精神。因为人与物不同,物是死的,人是活的。物是可以任意加工改造的对象,人却是必须根据活性的要求、心灵的尺度,予以尊重和服务的对象。比如服务业,你要不以人为本、见物不见人,能服务得好吗?再说教育,教育是育人的事业,它可以有职业精神,但不是工匠精神。韩愈说:“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也。”这样的职业内涵重在对人的精神塑造、知识浸润和心灵开发,适用于物性加工改造那一套的工匠精神,显然不适合教育。再从方式上看,教育的方式是互动的,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交往、沟通和塑造,是星与星在同一高空的交辉,根与根在同一深土中的挽手。一如德国哲学家雅思贝尔斯所指出的那样“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这样的人才培养过程与工匠们的产品加工过程何啻霄壤。更何况,长期以来教育领域一贯把“教书匠”视为教学僵化、不求进取的代名词。教书育人倘若成“匠”,对学生而言,的确不是什么福音。

三、工匠精神与职业精神的澄明

辨析完工匠精神与职业精神的异同,我们需要进一步明确工匠精神和职业精神的内涵究竟是什么,只有揭示出其本质内涵,才能避免混淆与歧误。

(一)工匠精神的内涵

关于工匠精神的内涵,已有很多概括。余祖光研究员将工匠精神概括为:第一是精工细作、追求卓越。第二是态度严谨、极度认真。第三是大胆创新、敢于冒险。第四是敬业、专注和耐心。工匠精神是一种在设计上追求独具匠心,质量上追求精益求精,技艺上追求尽善尽美,品质上蕴含着敬业、严谨、踏实、专注、创新、拼搏等态度[1]。也有学者强调:匠心――工匠精神之基,匠术――工匠精神之本,匠德――工匠精神之魂[2]。我们对工匠精神的内涵作以下四点概括。

“尚巧”――创新精神。尚巧是工匠精神的应有之义,尚巧体现的是工匠们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智慧。工匠们的产品或成果如果没有巧慧的成分融入其中,那是无足称道的。尤其是在当下我国提出中国制造2025发展战略、工业发展转型升级的背景下,总理在2016年全国两会上说:“要用大批的技术人才作为支撑,让享誉全球的‘中国制造’升级为‘优质制造’”。优质制造绝不是机械重复劳动所能达成的,尚巧聚智、技术创新,乃至超越臻善,才是工匠精神内涵“尚巧”的真谛。

“求精”――工作态度。工匠精神就是工匠严谨敬业、专注耐心、精雕细琢、追求极致的职业态度。人口约800万的瑞士,却是制造工艺领先全球的制造业强国。瑞士军刀的生产过程很好地诠释了工匠精神。只有巴掌大的瑞士军刀集纳了几十种极其实用的工具,从设计草图到生产完成都需要经过层层严格检测。一把普通瑞士军刀的制作工序就超过200道,质量上乘的则多达400道。军刀的制作过程几近苛刻。作为刀片材料的钢块,要经过电子仪器的仔细检查,以确保精准压制出刀片,然后是长时间淘洗、打磨工序,最后是组装,使用极小但非常精致的铆钉与弹簧将几十种工具准确固定,让他们各司其职,互不干扰,真正实现零误差。瑞士是“钟表之国”,是全球最大的钟表出口国。一只高质量的腕表不仅需要强劲的机芯,同时也需要漂亮的外壳。顶级钟表的每一个零部件和每一道工序都需要工匠精心打磨、细心雕琢,一些零部件甚至细如毛发[3]。中国的工匠同样需要秉持“求精”的制造传统,追求产品的经典性、高端性、原创性,使之成为民族的品牌符号。

“崇德”――职业境界。工匠精神是“通于道、达于德”的,“崇德”是它的应有内涵。因为工匠精神是需要德性保证的,有工匠精神的人都是有职业道德的人。职业道德,一是敬业之德。要对自己工作的领域或工艺心怀敬畏,对自己认定的价值目标有着生命关切和献身热忱,视职业为天职,这是“匠道”层面的根本内涵,是工匠精神的灵魂。具有“工匠精神”的人,深深迷恋自己的职业,全情投入自己的手艺,不管这手艺是写代码还是扫大街。不为任何人,自己就是最大的理由,不苟且,不应付,不含糊,把自己正在做的事做好。二是热爱之情。爱是情感的投射和倾注。心灵有爱,生命才有路,才有目标和精神支撑。生命是从热爱开始变得有意义的,爱并投入才能成就事I,成全工匠精神。时寒冰撰文《中国怎样才能培养出工匠精神》强调工匠精神“应该源于一个‘爱’字,它的核心应该是爱的传承。”爱是德性之本。三是信誉之根。真正的工匠都是视产品为生命、视信誉为根本的人。他们胸怀责任伦理,以精益求精、追求完美为价值取向,宁愿做出自我牺牲、赔本,也不愿做出可耻、毁誉和损害产品信誉和职业良心的事,为的就是保有品牌质量、信誉美德。

“执念”――坚持品格。有人问爱迪生发明秘诀,他说,别人老是想着做许多事,而我总是想着做一件事。这就是专一和执念。执念是指人的执着意念或执着信念。其外在表征即对事物的坚持不懈、坚忍不拔。比如在日本,制作东西的工匠、手工艺人等被称之为“职人”,而“匠”则比职人更进一步,是指技法与人品都很优秀的人。“匠”是一个充满褒奖意味的词汇。所以,在日本的职人文化中,“敬业恪职”是深深影响日本和职人的职业伦理观。他们有一个“自造词叫‘一筋’,类似于中国的‘一根筋’,即专注于一道、一艺,从一而终,绝无变心。”[4]这就是执念和坚持的品格。唯其如此,日本是全球拥有长寿企业最多的国家,有3000多家企业寿命超过了200年的历史,德国也有800多家类似企业。这些企业都是靠有着“专业、专注、极致”理念的工匠支撑的历史悠久而又声誉卓著的企业。

(二)职业精神的内涵

职业精神是与人的不同职业活动紧密联系、在特定的职业实践中产生的某一职业特有的精神传统和应然的职业素质。职业精神是职业核心价值观的精髓。有学者将其概括为“职业精神的内涵体现在职业活动中职业人的敬业、勤业、精业、创业、立业五个方面。”[5]内联升千层底布鞋制作技艺第四代传人何凯英的五为之训“工必为之纯,品必为之精,业必为之勤,行必为之恭,信必为之诚。”亦可以与之相互印证。笔者以为,从应然的角度看,抛撇职业精神个别的、特殊的成分,凝练其一般的、共性的要素,其内涵可包括:敬业精神、精业精神、创新精神、立业精神。

敬业精神。敬业是任何职业不可或缺的一种精神品质,是职业精神的首要内涵。敬业是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的敬畏和热爱,是职业道德的集中体现。“敬”是一种宗教情怀、一种职业虔敬。有敬业精神的人,对职业有一种发自内心的热爱,他们是一群具有事业至上价值观的人。有自己的职业坚守和定数,哪怕这种职业并没有给他们带来实益、荣耀,也依然守持初心,自强不息,永不懈怠。有敬业精神的人是具有恪尽职守、甘于奉献精神的人。如那些具有敬业精神的教师,他们如春蚕、蜡炬,燃烛吐丝,尽其所知、所能、所有奉献给学生,他们爱这一事业胜过爱这些事给自己带来的收益。他们是一群品格崇高,精神洁净而明亮的人,是大爱无言,大德无痕,大责无疆,大智无价的人。而一个不敬业的人,对职业毫无敬畏之心,甚至当成负担、差事来糊弄应付,他们是毫无职业精神的人。

精业精神。精业即追求职业、事业的做到最好程度的努力和收效。精业精神就是一种追求完美,使其达臻精湛、精致境界的从业境界。比如对产品精雕细琢,将产品当成艺术,将质量视为生命,在看不到的地方也做精致,这就是一种精业精神。精业精神是一种职业境界,“高大上”“精优佳”的境界。

创新精神。创新精神是职业精神的题中之义。创新精神是指人勇于突破现状、惯习,而创生新事物、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和品质。创新精神从宏观上看,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从本质上看,创新是人的最高本性的弘扬,是人的自我实现的最高表现形式。所以国家层面的教育文件反复强调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目的就是要使这一可贵精神内化为人的职业素养,使中华民族永远葆有创新活力和竞争实力,而立于不败之地。对于每一位职业人来说,如果没有创新精神,就没有超越、突破,就会陷于平庸。创新精神是职业精神的灵魂和精髓。

立业精神。立业是建立功业、成就事业之意。它是职业精神的最高境界。所有的职业人都应该追求这种境界。有立业精神的人目标远大,品格坚毅。按照苏轼的话说:“古来成大事者,不唯有超世之才,亦有坚韧不拔之志也。”这就是立业精神的应然内涵。阿里巴巴马云、华为总裁任正非都是立业精神的典型代表。马云的立业充满艰辛坎坷,他干过“倒爷”、推销,1995年东拼西凑了2万元开始了创业历程。2016年,马云以282亿美元排名福布斯中国富豪榜第二,福布斯全球最有权力人物排行榜第22位。任正非也是如此,他1987年集资21000元在深圳创立公司,目前在全世界范围内获得50377项专利,2016年完成了全球布局,目前已超过苹果、三星,成为世界第一大手机品牌。倡导立业精神不是要大家都成为马云、任正非这样的人物,而是要有大目标、大志向、大奋斗,这样即使你的努力没有成功,你的努力过程和精神也同样会受人尊敬。

参 考 文 献

[1]李进.职业教育工匠精神的培育论坛综述[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6(34):37-40.

[2]姜汉荣.势之所趋:工匠精神的时代意义和内涵解构[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6(21):9-12.

篇11

手工编织是将植物的枝条、叶、茎、皮等加工后,用手工进行编织的工艺。手工制作工艺在我国民间有着悠久的制作历史,是中华民族文化艺术的瑰宝,它以其悠久的历史、精湛的技艺、丰富的门类、传世佳作蜚声海内外。伴随着工业生产的蓬勃发展,手工价值被日益放大,同时人们追求自然质朴的需求也日益增加,越来越多的人喜爱穿戴手工编织的衣物,他们对手工编织品也更加感兴趣。而90后、00后的大学生对手工编织这一传统的文化艺术了解不多,实际操作能力不强。笔者认为,在中央大力提倡大国工匠精神和大众创业、万众创业的大背景下,高校开设手工编织课十分必要。

1 是高校实现文化传承与创新职能的途径之一

总书记在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庆祝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将文化传承与创新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新职能提出来,与早已得到公认的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三大职能并列。古老的编织艺术,伴随着人类生活的漫长历程,在不同国家、不同领域的文化背景下,经历着由传统文化至现代文化的传承、交融和演化,呈现出文化互动时代的繁荣景象。在中国,编织被称为“经天纬地”,常用一个抽象的盘长结来象征“天长地久”,承载着人们对生命生生不息的渴望。柔韧、温暖的手工编织艺术与人类有着近乎天然的亲和力,并以其独特的质感、丰富的肌理和多样的形态,在室内空间环境中与人的生活情结紧密的结合起来,满足了人的内在精神需求。

2 是弘扬大国工匠精神的载体之一

国务院总理在今年“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工匠精神”首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说明“工匠精神”已经得到了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经过对德国、日本等工匠精神盛行国家的比较研究,以及对我国古今工匠精神的收集整理,大国工匠精神主要表现在执着专注、作风严谨、精益求精、敬业守信、推陈出新这五个方面。在中国古代,不乏工匠精神,但随着工业化进城的快速推进,人们的手得以解脱,人们的生活越来越依赖于工业产品。我们先来看一组数据:截至2013年,全球寿命超过200年的企业,日本有3146家,为全球最多,德国有837家,荷兰有222家,法国有196家。但作为GDP全球第二的制造业大国的中国,并没有多少百年企业。其中,重要原因之一,是工匠精神没有能够得到有效传承。现代人很难用一生的时间钻研、做好一件事。而手工编织正是工匠精神的最好体现。每一件作品的构思、立意、造型、配色、选材等都需要精心选择。编织过程中要注重细节,精雕细琢,追求完美,追求极致;要动作规范,认真细致,耐得寂寞。要平气凝神,专心致志,心静体动,甚至要达到万虑皆息独存一念的境界。

3 是健身的“良药”

实践表明,手工编织的独特作用是机器编织所替代不了的,它的养生、保健、强健身心的功效非凡。(1)编织成果使人喜悦。当完成如意的编织作品后,或自我穿戴美化,或装饰实用,或赠献心爱的钟情人,心中无比惬意。这无疑对身心健康裨益多多。(2)手工编织要求编织者全神贯注于编织活动中,这样才能使艺术创作与编织技巧高度统一,从而创作出理想的作品来。这就是凝神、排除杂念的过程,同时还是思想过滤静化的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说,编织既是一剂安慰剂和镇静剂,又是一剂祛“心病”的良药。(3)能改善用脑机制。由于人们习惯使用右手,左侧大脑半球因锻炼较多,血管强健发达;右侧大脑半球因缺乏锻炼,变得脆弱。手工编织需要两手同时协调活动,这就使平时很少活动的右脑半球有了较多的锻炼机会,日久,右脑半球的血管逐渐强健起来,血管的弹性、韧性同时有所增强,这样既开发了右脑半球又改善了用脑机制,有利于预防脑溢血、脑血栓、类风湿关节炎等疾病。(4)手工编织是多层次、多功能的健身活动。在编织过程中两个手指及臂肘所有关节、骨骼、肌肉、筋腱等都参加了活动,既促进了局部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又增强了上肢各关节的活动和大脑的神经功能。编织时手持毛线、毛衣针等工具不停地进行穿拉、缠绕,就会以摩擦等方式不断刺激手部各个穴位,可以达到祛热、利咽、醒脑、明目、安神养心的养生保健目的。

4 满足女性照顾家庭、就地就近就业的意愿

手工编织制品的特点,可以满足女性居家灵活就业的需求;产品的民族特色和文化内涵又受到国内外消费者的欢迎,市场潜力很大,产业很有发展前途,是一个朝阳产业。当前,发展手工编织促进妇女居家灵活就业得到国务院领导、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重视、支持和帮助。刘延东委员、陈至立副委员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尹蔚民部长多次作出批示,高度重视手工编织业以及妇女居家灵活就业问题。手工编织制品具有投资少、风险小、绿色环保、工作地点和就业方式灵活的特点,可以在不离乡不离土、不出门不出户的条件下实现就业。是下岗失业失地妇女特别是“4050”人员、残疾妇女、贫困妇女和农村富余妇女劳动力灵活就业、增加收入、改善生活的最好选择。而作为有文化、懂网络的大学生来讲,一副针、一团线、一台电脑,就能够实现不摆摊,不愁销路的淘宝经营。发展妇女手工编织业,对于提高妇女劳动技能,增加家庭收入,提升城市文化品位,提高社会和谐程度,都具有重要意义,是大势所趋、大局所需、家庭所愿、妇女所长。

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缓解学业压力。手工编织课程的开设能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爱心和淑女气质,提升学生生活品质和生活情趣。手工承载着无法言说的温暖和柔情,是任何变乱都无法打破的固执坚守的宁静。一枚钩针,一条缠绵的线,一个安坐的女子,就可以培养出沉默淡定的温柔气质。当下的女性学生,大部分已经被手机和电脑捆绑,从中解脱,拿起针线,不失为一种高雅的生活方式。在编织的过程中,编织者积极开动脑筋,反复琢磨编织工艺技术,使头脑反应快,灵敏度增强,双手在编织中得到了较好的锻炼,越用越灵活自如。学生还可凭自己的意志,不受条条框框的限制,去发挥,去创新,手工作品带来的成就感极强,可缓解在学业、感情等方面受到的压抑。

参考文献

①郑也夫.《后物欲时代的来临》,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

②徐显明.文化传承创新:大学第四大功能的确立,中国高等教育,2011.10

③任光辉,吴慧荣.论当代手工编织艺术的文化价值取向,时代文学,2011(7):228-231

④沈淑济,对发展妇女手工编织业促进妇女居家灵活就业的几点思考,http:///E_ReadNews.asp?NewsId=538,2013年4月28日

篇12

1研究背景

受多年传统教学模式影响,高职院校并不注重对高职生创新创业教育与能力培养,对创新创业意识处于摸索阶段,仅仅只是停留在提升高职生职业技能方面。与此同时,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师资力量薄弱,目前担任创新创业的教师一般都为公教部教师,经过创新创业系统课程培训的教师较少,教师没有笃实的理论知识,也不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因此,对汽车专业高职生创新创业意识的引导能力不足,以至于不能为高职生拓宽实践渠道与机会,也未能提升高职生对创新创业学习的积极兴趣。本文提出基于对高职院校汽车营销与服务专业创新创业能力教育培养体制的研究,提出在优化技能竞赛与人才发现体系;建立分层、分类人才培养体系;构建“双创”师资体系;创新创业课堂教学;完善教材体系;搭建校内外创新创业综合平台等六个方面出发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自主创业的基本功,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最终提高学生就业创业质量。

2培养体系建设的思路

2.1优化技能竞赛与人才发现体系

注重“赛教融合”,开展以赛代考的人才发现体系。让学生在比赛中展现对专业知识技能掌握程度和创业能力的培养情况,通过教授专业知识和实践训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各级、各类创新竞赛。学校每年举办一次的“创新创业大赛”、“汽车礼仪大赛”、“销售知识竞赛”等比赛,通过比赛方式,选拔优秀专业人才。组织汽车专业学生参加“五一车展”“十一车展”等实践活动,通过企业导师的信息反馈,了解学生汽车销售与服务的实操能力。通过理论-实践-理论的培养方式,提高学生比赛水平。同时,学校、系部建立专门基金,用于表彰在创新创业教育中表现突出的指导教师和学生,发挥“榜样”、“典型”的引领示范作用。做好“帮、带”传承作用,老生带新生、已经比赛的选手参与“新选手”的选拔、培训和考核。逐步形成强有力参赛选手人员的保障体系,避免出现断层。带领学生参与科技创新项目或课题研究,指导扶持大学生举办创新创业交流会、产品会、品牌推广会和其他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活动等。在各类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活动中,通过学术研究、项目分析、交流,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了解创办企业流程。

2.2建立分层、分类的人才培养体系

建立分层、分类的人才培养体系及灵活的学分考核方法。结合汽车营销与服务专业人才的培养计划,重视创新创业实践能力培养。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喜好,根据自身性格特点及专长,选修不同专业的课程,根据学分要求完成不同培养体系的教学计划。从培养内容与培养方法两方面入手,联合校内外资源进行培养。除了在基础型教学、汽车营销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的培养,还要加强专业技能实践能力培养。特别是创新型实践能力的培养,创新创业课程的实训能够为学生打下坚实的知识理论基础,创新创业大赛则能够快速提高学生综合实践能力。通过人才培养体系,汽车营销与服务专业学生不仅具备一定的汽车销售能力、汽车配件销售能力、汽车销售市场预测能力和汽车营销的售后服务能力,还应具备汽车营销与服务专业人才创新创业的能力。

2.3构建“双创”师资体系

探索组建高水平、结构化的“双创”师资团队,教师根据自身专业特长分工协作进行模块化教学。明确全体教师创新创业教育责任,鼓励全员教师参与创新创业课程授课,修订并完善教师和团队绩效考核将创新创业教育业绩纳入绩效考核范围。在教育科研方面,在政策和资金方面鼓励教师申请创新课题,引导教师指导创新比赛。支持教师将科技成果产业化,鼓励教师创办微型企业,担任创新创业教育导师,指导学生创办公司、设计开发新产品或从事经营活动。定期组织选派职业院校专业骨干教师赴业务相关汽车企业脱产跟岗实习,如汽车营销与服务专业教研室教师,跟岗汽车4S店前台接待、售后服务、配件管理、二手车鉴定等岗位,获得真实可靠的一线经验,从而为教学创新做好知识储备。建立健全职业院校自主聘任兼职教师的办法,特别是对汽车企业的高级人才的引进,推动企业高技能人才和职业院校教师双向流动。邀请政府或企业中的教师担任第二导师,负责教学技能实战课程或是企业创新能力课程。

2.4将思政教育融入创新创业课堂教学

我校“精益求精、密益求密”的校训将“船政文化”与工匠精神相融合。培养高职学生的匠人精神,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有着重要的意义。高职院校的课程普遍具有综合性和应用性强的特点,其理论与实践结合紧密,在授课同时注重适合开展以“船政文化”、“工匠精神”为主的思政教育。创新离不开教育,特别是对大学生的创新思维教育。将创新创业课堂作为立德树人的主阵地,将“课程思政”理念融入到课程培养方案、教学体系、教学质量保障机制、课程考核等课程管理和教学环节中,实现知识传授与思想教育的紧密结合,构建全课程育人的“一体化”新格局。在课程教学中,以自我图强、开拓创新、忠诚报国、追求卓越的“船政精神”特质为精神引领,将思政元素融入汽车营销与服务专业理论知识课程与汽车销售实务模拟训练课程中,通过培养学生服务基层,无私奉献的“爱国情”;培养学生自我图强,艰苦奋斗的“事业梦”;培养学生开拓创新,百折不挠的“工匠心”;培养学生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质量观”。使学生懂得做人做事的道理,在春风化雨润物细无声中培育学生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学生的责任意识,鲜明的政治取向,促使学生成长成才,起到教学育人的职责。力求在传授创新创业课程知识的同时,引导学生树立知行合一、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培养吃苦耐劳、团结合作团队精神、严谨务实的科学作风,培养创新能力、永不服输的精神。夯实学生做人做事的品德,实现培养学生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职业道德、个人修养的教育目标。

2.5完善教材体系

通过编写制定课程标准、构建课程内容、整合多方课程教学资源,融合汽车营销服务与创新创业思路,初步形成课程的特色。除了制定掌握原有的专业的汽车相关的知识与技能的专业基础教材外,例如,《汽车文化》、《汽车保险》、《汽车结构与维修》、《事故车辆鉴定与定损评估》、等,同时也应具备开发创新创业的意识、创业素质与实践能力的教材的能力,将创新创业知识与汽车营销专业理论知识有效融合,合理设计开发。例如,《汽车网络营销创新》,《创业营销-汽车营销新手指南》等。将实践课程纳入正规的课程体系,建立严格的考核标准。以深化产教融合为基础,我校与丰田、奥迪、宁德时代、长安福特等知名汽车企业建立合作关系。鼓励教师加强校企合作共同开发专业课、实践课教材。帮助学生提前知晓上岗就业后将面临的工作问题,提高问题解决能力与就业环境判断能力。根据“1+X”培养要求,将学生毕业需要考取的相关证书,汽车营销与服务专业可以将驾驶证、助理营销资格证等考证内容制定好相关教材,纳入整体课程体系,融入汽车营销与服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做好与企业需求和市场需求动态监控,对于市场需求能够有足够的敏感性,进而实现使教材体系具有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目标。切实推进创新创业教材体系的完善工作。

2.6搭建校内外创新创业综合平台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