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的法治实施范文

时间:2023-05-31 08:36:08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高效的法治实施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高效的法治实施

篇1

公正、高效、权威三者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公正是司法制度的首要价值,高效是公正的基本要求,权威是公正的有力保障。建立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必须对公正高效权威有一个明确的评判标准,进而为制度的确立与完善提供目标性的指引和,可操作的依据。评价司法制度的公正高效权威,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标准,但以下 4 点至关重要:

人民群众普遍认可。我们的司法制度是否能够得到人民群众的普遍认可,一要看这一制度是否能够真正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和切身利益,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司法制度确实能够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从而信任这一制度;二要看这一制度是否能够坚持以人为本,体现司法为民、亲民、便民、利民的要求,真正做到公正、便捷、高效、节省,让人民群众在发生矛盾纠纷、权益受到侵害时愿意选择利用司法渠道来解决问题;三要看这一制度是否能够真正实现和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使人民群众感受到司法制度是实现、维护公平正义的最好制度, 进而从感情、心理上认同、拥护、尊重、支持司法机关的工作。

符合中国实际情况。司法制度是否科学、先进,关键在于它是否符合社会实际情况的需求。我们的司法制度是否符合中国实际情况,一是看司法制度是否符合法律文化传统,体现少讼、谦让、崇礼、宽严相济、尊重道德习惯、追求和谐等特点;二是看是否适应人民群众的现实法律水平,适应人民群众法制意识、诉讼知识、举证能力普遍不强的实际情况,并能正确体现人民群众对司法工作的新期待,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司法需求;三是看是否符合中国特色的政治发展方向,坚持了党的领导、依法治国与人民当家作主的有机统一。

体现法治发展方向。司法的内在特点和规律既有个性,又有共性。我们的司法制度是否体现法治发展方向, 从共性方面,就是必须体现世界先进法律文化和价值观念的发展趋势。如当今世界各国在审判方式改革上强调简化诉讼程序,降低诉讼成木,强化法官的诉讼指挥权, 推行和解制度,追求妥协与接近的正义;强调司法透明化,延伸和强化司法服务,提倡人性化诉讼,体现亲民的司法形象;强调司法的政治性,司法不等同于政治但要体现和服务于政治;倡导纠纷解决方式多元化,倡导司法的专业化与民主化等。对于共性的并且大家普遍认同的先进理念和做法,我们要很好地学习,更好地体现。

有效履行职责使命。建立公正高效权威的司法制度,就是为了更好地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司法制度能否有效地履行职责使命,一看是否能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发挥遏制违法犯罪、维护治安秩序的职能,确保国家安全和政治安全;二看是否能通过司法的引导、规范、调节、保障作用,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的制度平台和公正高效的法治环境;三看是否能有效地维护人民群众在经济、社会、政治方面的正当权益,保障和改善民生;四看是否能够真正化解社会转型期反映在司法领域的各种矛盾纠纷,最大限度地实现案结事了的目标,促进社会和谐,维护公平正义。

侧重于司法实践的反思

改革开放 30 年来,中国的民主法制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司法制度也日益完善。特别是十五大以来,党和国家对法制建设、司法工作的重视前所未有,社会和人民群众对法制建设、司法工作的关注前所未有,各级司法机关为完善司法制度做出的努力、投人的精力也前所未有。但现在的问题是,有成效、有进步,但不够理想。社会对司法的不满并没有得到彻底的平息,人民法院承受了许多责难、非议和委屈,司法公信力不高,司法机关的自我评价与社会评价形成较大的反差,付出与收效不成正比。司法公信力不高,有历史的、社会的诸多原因, 但从司法机关自身工作剖析,表面上与一些案件裁判不公、效率不高、执行不力,少数法官违法违纪,少数法院搞利益驱动等有关,而从更深层次原因分析,以下几点需要我们反思:

司法制度设置及其运作与群众的司法需求存在矛盾。首先是一些制度规定滞后于社会发展,不能有效调整利益关系,使实践中的司法与人民群众的需求存在着差距,如国家赔偿法规定的司法赔偿标准偏低,人身伤害赔偿的标准也存在城乡差别,同人不同命、同命不同价等,降低 r 法律的威信。其次,这些年司法机关内部的一些改革措施和制度规定不能满足甚至违背了人民群众的意愿。如前些年强调“一步到庭”,过分强调居中裁判,过多地强调当事人举证责任,对举证时限的严格限制,使法律知识欠缺、诉讼能力不强的当事人实体权益不能得到有效保障,纠纷难以真正解决。三是有些法院为提高年度结案率而往往在年底停止收案;法院内部为提高执结率而推出的债权凭证制度以及中止执行算结案等做法,并没有从实质上解决申请执行人的权益问题;有的法院对调判关系定位不当,忽左忽右,为追求结案率而忽视调解轻率下判,为追求调解率而违背当事人的意愿久调不决,损害权利人的实体权利等。

司法机关的工作着力点与社会的关注点产生错位。前些年,司法机关在改革发展过程中强调更多的是如何建立所谓符合现代司法理念要求的诉讼模式,加强司法保障,解决人员编制、经费保障和基础设施建设等,而社会普遍关注的是司法的公正、效率和廉洁等,使司法机关与社会在一些问题上难以引起共鸣,达成共识,形成合力,结果事与愿违。如前些年对法官法的修改,司法机关注重的是法官人员编制、职业保障等,而立法机关、社会关注的是对法官的规范管理。司法机关前些年所提出的司法改革方案主要涉及司法体制方面的问题,内部搞得轰轰烈烈,但国家的定位是解决在工作机制方面影响司法公正的问题。再如民事诉讼法修改过程中法院关注的重点是如何解决无限再审、维护裁判既判力的问题, 而国家的定位是如何解决申诉难问题。

法官的司法理念、技能与人民群众的司法需求不相适应。这些年法官的文化知识、学历层次、法律水平大大提高了,但我们有不少的法官对社情民意的把握、对待群众的感情、做群众工作的本领、解决问题的能力并没有相应提高,对司法中立、程序正义、独立审判等司法理念的片面理解使一些法官机械司法、消极执法、就案办案的问题有所发展。如果说以前的法官机械执法主要是机械地照搬法律条文,实体处理上不

注重效果的话,那么当前机械司法主要是片面追求审判的程式和技巧,注重了纠纷的形式解决,忽视了纠纷的实质解决及其效果。比如,强调中立地审理案件的同时,往往忽视对弱者的保护,使当事人实质上处于不平等的地位,使法庭变成单纯的诉讼技巧的竞技场;一味强调坐堂问案、片面强调当事人举证责任,对超过举证期限的证据不予审查,通过司法技巧回避矛盾,使一些本应通过法官依职权调取的证据难以收集,通过法官释明权能够予以弥补的案件也简单地驳回,从而引起上诉、申诉案件增多等。

内部规范化建设与方便当事人诉讼之间不够和谐。

这些年,司法机关内部管理越来越规范,制度越来越健全,然而有些管理和改革措施使诉讼环节趋于繁琐,增加了当事人的负担。这一点与近年来行政机关推行的以提高效率为主要目标的行政制度改革形成鲜明对比, “法院管理规范了,当事人麻烦了”。如执行“两便”原则过程中侧重了方便法院审判,忽视了方便群众诉讼;基于分权与制衡为目标的三个分立,执行中的裁决权与实施权分开,各个部门内部精细化分工,但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当事人负担,甚至使当事人无所适从;基层法院取消或限制法庭的立案权、执行权,增加了诉讼的环节和成本,给当事人带来了不便。在法院基本建设上,一些地方投入过大,欠账过多,特别是管理不善、利用率低等,不仅没有提升法院形象,反而疏远了与老百姓的距离,产生了负面影响。

司法服务承诺落实不到位,与人民群众的期望值存有差距。这些年,我们在司法为民方面确实制定了一些扎实有效的制度,并且做了大量的宣传工作,使人民群众对司法的期望值越来越高,然而一些措施并没有很好地落实,宣传力度大,落实力度小。如许多地方巡回立案、预约上门立案、巡回审判、假日法庭的适用率并不高;一些针对弱势群体的司法救助范围不广,在救助对象的选择上存在人情关系,真正适用减、缓、免诉讼费以及获得执行救助的比例不高,与群众过高的期望值产生落差,与国家近年来实施的一系列减负增收政策形成对比,给人以‘旧惠而实不致”的感觉;在对司法公正的评价上,客观的社会评价没有形成,而有关审限内结案率、案件执行率、服判息诉率的数据有的存有水份,有的因为是自定标准、自己打分而缺乏说服力;公开审判制度很大程度上只是做到了形式上的公开,大多数情况下只是敞开了法庭的门,并没有引进旁听的群众;有效的民意表达机制和社会评价机制还没有有效地建立,使一些群众对司法由不了解到不理解,由误解到不信任。

司法职能的发挥与为大局服务之间存在冲突。这些年,人民法院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人民群众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是在服务职能发挥上还存在差距。一方面,人民法院在为大局服务方面在一些情况下确实存在着紧跟大局不够紧密的问题,存在着法院领导与一般法官、宏观部署与具体落实、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另一方面,一些地方的党政领导对司法服务认识不端正, 要求法院违背职责、违背法律搞“服务”的情况时有发生,采取了顺则大力支持,逆则横加指责的态度,名为重视法治,实际上仍然是人治。而我们有不少同志甚至法院领导则宣传解释不够,据理力争不够。

立足自身推动司法制度的公正高效权威

育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十分复杂,有些问题仅从司法机关内部难以有效地解决,有些问题的存在甚至有一定的合理性,有些问题也可以说是转型期的司法所难以避免的。但解决这些问题又是十分必要和紧迫的。就司法机关而言,推动公正高效权威的司法制度的建立,以下几方面的努力必不可少:

在制度的设计上必须充分考虑国情。要坚持从国情出发,充分考虑社会转型期人民群众、社会各界对司法正义的实际需求,研究吸收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精华,发扬人民司法的优良传统,正视我国与其他国家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的本质不同,对现有法律制度和审判工作机制进行深化和完善,着力解决影响司法公正的体制性、机制性、保障;要充分尊重当前法治发展的实际水平,考虑人民群众的接受能力,采取稳步推进的方式,完善能够满足人民群众现实司法需求的制度;要在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发展方向的基础上,吸收、借鉴人类法治文明的优秀成果,不断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和诉讼模式。

自身建设的着力点要与社会的关注点保持一致。司法机关要把自身建设的重点置于国家政治制度建设、民主法制建设的全局中来谋划,要与有关方面加强沟通, 以与社会形成共识、产生共鸣。要以更加开放的心态和宽阔的视野,真诚地倾听人民群众的呼声,着力满足人民群众的司法需求,着力解决执法不严、司法不公、效率不高、执行不力、司法不廉、诉讼难、执行难等问题,积极打造回应型司法和服务型司法,使司法工作的着力点与社会的关注点保持基本一致。

按照高快好省审理案件的要求来提高法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高快好省既是审判工作的目标,也是审理案件的方法要求。要在加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的基础上,着力提高法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加强办案方法的研究,总结推广事半功倍、高快好省的司法方法, 把办案方法研究作为提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重要工作抓实抓好;结合办案方法研究,自觉地培养符合职业特点的思维方式,善于从政治、法律、社会的角度综合考虑案件裁判的合理性.把法律规定、政治智慧、生活经验、社情民意融汇贯通,使裁判合法、合情、合理,最大限度地实现案结事了,追求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

要把司法为民的理念贯彻到规范化管理的各个环节。在加强规范化建设的过程中,要坚持以当事人为中心,在注重其实体权利保护的同时,注重保护其程序性权利。要处理好方便法院审理与方便当事人诉讼的关系,注重节省当事人的诉讼成本,减少不必要的诉讼环节,在立案、审判、执行等环节认真落实各种方便当事人诉讼的措施。要注重发挥当事人在诉讼中的积极性和能动作用,充分体谅当事人的难处,给当事人创造一个宽松的诉讼氛围。对法院自身要求一定要从严,对待当事人要宽松一些,如严格遵守开庭时间、法定审限等。要对现有的规范化管理制度中增加当事人诉累、不利于保障民生的规定加以改进,切实让当事人感受到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的公正、便捷、高效、节省。

篇2

一、依法治校的提出

1999年12月,前教育部长陈至立同志在第一次全国教育法制工作会议上就依法治校作了题为《全面推进依法治教,开创21世纪教育振兴的新局面》的报告,报告中指出:“依法治校就是要在依法理顺政府与学校的关系、落实学校办学自主权的基础上。实现学校管理与运行机制的制度化、规范化,形成政府宏观管理,学校依法按照章程自主办学,依法接受监督的新格局。”2003年7月17日,教育部颁发了《关于加强依法治校工作的若干意见》,指出:“实行依法治校。把教育管理和办学活动纳入法治轨道。是深化教育改革。推动教育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完成新时期教育工作历史使命的重要保障。”依法治校因此进入人们的视野。事实上,“依法治校”源自“依法治国”的理念,又是依法治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贯彻党的十五大精神。推进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必然要求,也是现代高校重要的办学理念。特别是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确立高校依法治校的办学思路和治校方略,对于推动高等教育快速、平稳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依法治校的内容

(一)依法治校的主体

高校“依法治校”,就是要求高校管理者依照国家法律法规对高校的具体事务进行管理,体现出法治精神。就“依法治校”的主体——即高校的管理者而言,一般我们可以从两个层面进行理解:宏观层面,国家机关以高校为对象,从外部依法管理和规范学校行为的角度而言。主要是各级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包括其他国家行政机关对学校的各项事务进行依法管理:微观层面,从高校自身的管理角度而言,高校管理者依法从内部对学校的各项具体事务进行管理。

“依法治校”所“依”之“法”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法”主要指专门的高等教育法律、法规和规章,其中包括高校依据《高等教育法》、《教育法》等上位法制定的高校内部的规章制度。广义的“法”不仅包括狭义的“法”的范畴,还应该包括《宪法》、《行政法》、《民法》等与高等教育有关的法律法规。高校“依法治校”既应依据专门的高等教育法律、法规、规章和制度。又应依据全社会共同遵守的一般法律。

(二)依法治校的内容

根据教育部颁发的《关于加强依法治校的若干意见》及其他有关文件,高校依法治校的目标是:依法理顺政府与高校的关系,落实学校办学自主权,完善高校各项民主管理制度,提高高校依法处理各种关系的能力,实现高校管理与运行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把这些目标细化开来,高校依法治校包含了如下几方面的内容:第一,转变政府职能,依法行政,对高校进行宏观管理;第二,建立健全高校规章制度,理顺涉及高校的法律关系,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建立依法决策、民主参与、自我管理、自主办学的工作机制和现代大学制度。逐步实现高校管理的科学化、法制化、民主化、规范化。促使高校形成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机制;第三,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提高高校管理者、教师和学生的法律素质:第四,健全救济机制,建立完善的救济渠道,依法保障教师和学生的合法权益。形成良好的学校育人环境:第五,高校要贯彻、落实国家的教育方针,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实现高等教育的公平。

为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创建良好的法制环境:第六,建立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的和谐校园。

三、依法治校视角下的高校制度建设

(一)高校制度

制度并不只是限于经济领域,而且普遍存在于人类社会当中,是人们行为的普遍准则,如约定俗成的道德观念、法律:法规等都在制度的范畴之内。“制度”就是要求成员共同遵守的、按一定程序办事的规程。结合现代制度经济学家诺思对于“制度”的理解,我们认为“制度”是一种规则或规则体系,人们依靠它来衡量自己的行为和处理事务。在此基础上。高校的规章制度,就是高等学校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要求师生员工共同遵守的法规、规章和章程,以及按一定程序办事的各项规定。

制度与法律有着内生的相关关系:人们普遍认可的。由国家立法机关将之上升为国家意志的制度,就是法律。法律具有国家强制力,这是区别于一般制度的根本所在。但是,另一方面,各种规章制度的制定依据是国家的各种法律、法规和规章。高校的规章制度也不能例外。高校制定规章制度必须以法律、法规和规章为依据,其内容和执行程序等必须符合法律、法规和规章的相关规定,不能随意创设,并且都应该纳入到法制建设的轨道上来。

(二)制度建设

制度建设就是通过组织行为改进原有规程或建立新规程。以追求一种更高的效益。高校内部的制度建设水平和机制创新水平直接决定着一所高校的发展水平。从大学发展的历程来看,大学发展的每一次质的飞跃和突破性进展。无一不是以大学制度的局部或者整体性变革为前提。现代大学的滥觞及其在全球范围内的迅速扩展,最直接的动力就是大学制度结构的变迁。那些举世闻名的大学之所以能够大师云集、学术精进、英才辈出、长盛不衰,无不得益于积极的制度建设和合理的机制创新。

在依法治校的总体环境下,高校管理者依照法律规定制定、建立与健全高等学校的制度体系。使学校的每项事务都能够按照规章制度进行办理或处理,真正做到正确配置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通过法律的形式彰显大学的本质和理念,从而达到突出学校办学特色,提高学校的办学质量、声誉和核心竞争力,促进高校不断发展壮大的目标。 转贴于

目前,许多大学的规章制度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各种类型的规章制度之间缺乏内在的统一性。或者在内容上互相矛盾,或者只是流于形式,没有相应的程序规定来保障实施。二是相当一部分大学的规章制度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与高等教育法律法规相矛盾、相抵触的地方。这两个问题的存在严重违背了依法治校的办学理念,同时也阻碍了高校管理的效能。因此。建立健全规章制度,依法治校,显得更为必要和重要了。高等学校对此要有充分的认识、高度的重视。扎实做好这方面的工作。

第一,高校管理者应当更新观念,提高对于高校依法治校和制度建设的认识:

依法治校是我们高校进行管理的一个理念,而制度建设是在这个理念倡导之下的具体实践。作为高校管理重要依据的各项规章和制度,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在制定程序上,都应体现这一理念。高校的管理者对于加强制度建设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应当都要有一个统一的认识。必须从高校发展的战略意义上予以认真对待,

第二,制度的制定程序要规范、合法:

规范的高校制度制定过程一般包括起草、审查、审议与决定以及公布等诸多环节,一般都是由有关职能部门负责起草,法制工作部门负责审查,经校长(院长)办公会议审议通过,最后由学校公布施行。

首先,起草工作决定着规章制度草案的质量,发挥着基础性的作用。因此,在规章制度草案起草工作开始前,有关职能部门必须对拟起草的规章制度进行必要性和可行性论证,同时按期编制计划。经过深入地调研和论证,只有那些各方面条件都比较成熟的规章制度项目,才可以给予批准并列入计划,之后才能开始起草工作。立项程序中。职能部门还应当采取书面征求意见,召开座谈会、论证会和听证会等多种形式听取其他有关部门、教职员工和学生的意见。特别是对于涉及教职员工和学生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职能部门就应当组织召开听证会。其次,在规章制度草案的审查阶段,审查标准应当明确并不断完善。当涉及重大或疑难问题时,还应当邀请有关法律专家给予咨询论证。再次,在规章制度草案的审议和决定阶段,草案必须经校长(院长)办公会议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审议。经审议通过的规章制度必须在全校范围内进行公示。

第三,作为规章制度的制定者。高校还应当对规章制度的解释和适用范围进行规范,保障规章制度真正得以实施:

一般而言,制定出来的制度的文本形式本身已经确定了适用范围。但是随着高教事业的发展,高校在具体管理事务中面临着很多新的情况,给这些新情况明确适用依据和作补充规定时,应当由学校负责解释。另外。高校在对规章制度进行解释和规范适用范围时,应当明确规章制度之间具有同等效力;对一些特殊的适用范围也应当给予规范:新的规章制度的规定与旧的规定不一致的,适用新的规定;特别规定与一般规定不一致的。适用特别的规定等等。

第四,高校还应加强规章制度的清理工作,以保持规章制度的生命力。

篇3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381(2015)02-0054-04

依法治校是高等学校践行依法治国理念的题中之意,同时也是深化教育体制改革、适应教育发展新形势的必然要求。自2012年11月教育部印发《全面推进依法治校实施纲要》以来,我国高校治理在依法治校的理念指引下步步推进。作为高等学校依法治校基本依据的校园规章则必然会在今后的教学管理工作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随着社会的进步、法治理念的深入人心,人们特别是大学生群体的权利意识日益增强,我国高校内部规章长期以来存在的合法性问题也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因此,如何顺应时代变革、尽快提高高校规章法治化水平自然便成了我国高校目前亟须面对与解决的重要问题,同时也成为了落实依法治校的关键一步。

一、我国高校内部规章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其危害

事实上,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以下简称《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以下简称《高等教育法》)等法律文件并没有明确授权高等学校各部门制定内部规章的权力,因此现实中大量存在的高校内部规章实际上是游离于法律约束之外的。由于缺乏必要的法律控制,目前的高校内部规章无论是制定还是实施都相对混乱,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首先,我国目前的高校规章制定主体相对混乱。高校的日常管理活动涉及方方面面,但是哪些规章应当由学校制定,哪些又应该由具体职能部门制定往往缺乏一个具体的规定,从而导致了实践中制定主体的混乱。例如,2006年中央民族大学四名学生因考试作弊被其学校开除学籍,而学校所依据的《中央民族大学关于考试作弊处理的若干规定》只是该校教务部门所制定的一份规章文件。在开除学生学籍如此严肃的问题上,该文件的权威性、合法性自然会受到很大的质疑。

其次,我国目前的高校规章在制定与实施的程序上存在着缺失。就制定程序来看,绝大多数高校规章的起草都缺乏一个整体的统筹规划,学校的各个职能部门往往只是根据自己的实际管理需要制定相应的规章,从而难免存在着矛盾与冲突。同时,我国高校目前在规章制定的过程中普遍缺乏强制性的听证、表决、审查、备案等程序,使得不少规章制度完全沦为了校方甚至于个别校领导拍脑袋决策的产物,从而导致了其不仅违反了有关法律的规定,而且完全背离了学生的诉求与权益。

最后,我国目前的高校规章在内容上难以保证合法性与合理性。正是由于制定主体的混乱与程序的缺失,从而难以保证其内容的合法性与合理性。不少高校的规章制度不仅违反了法律法规,甚至与人伦常理相冲突,例如有学校规定学生情侣禁止在校园内过分亲昵,否则将受到处罚;晚上在宿舍玩游戏看电影将被罚款;白天没事“宅”在寝室还得面临处分……当校规沦为所谓的“笑规”时,其实所伤害的不仅仅是学生,当我们高校看似威风八面地制定出一个又一个内容上并不具备合法性或者合理性的规章制度时,其实也就埋下了越来越多矛盾的隐患。

所有这些问题的形成与存在并非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随着社会的日益开放与进步,特别是学生权利意识的逐渐觉醒,其危害表现得越来越明显:

一是对于高等学校的学生而言,某些规章制度根本无法保证其基本权益得到有效保障,动辄得咎在有的大学校园之中也绝非危言耸听。高校规章其本来目的在于维护校园正常的教学科研秩序,保证学生可以有一个相对自由、和谐的环境进行学习,但是就现状而言,有的高校规章已经与之初衷相背甚远,甚至直接侵犯到了学生的合法权益。

二是对于高等学校本身而言,规章的不规范一方面有损其本身的权威,使得校园日常管理活动的难度越来越大;另一方面也给其带来越来越多的矛盾与纠纷。自1999年的田永诉北京科技大学一案开始,高等学校逐渐成了行政诉讼的常客,这其中还不乏北京大学等著名学府。应当来说,从高校越来越多地被推上被告席这一现象中可以看到社会法治的进步,但同时更应该注意到我国高等学校与这种进步之间的脱节。盲目地以管理者心态自居,不受任何约束地制定、修改各项规章制度,无视学生诉求,漠视学生权益,必然会给高校带来更多诉讼的纠缠。

三是对于整个社会而言,高等学校规章如果游离于法律约束之外必将严重影响法治化发展。高等学校作为一国培养最高层次人才的平台,不仅要承担教学科研工作,更应当肩负起先进理念、公民意识、民主法治精神传播的使命。然而,正如前面所提到的高校在制定规章时本身就忽视法治化的要求,那么在构建法治社会过程中其不仅不能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相反还会产生一定的消极影响。

二、高校内部规章合法性问题的原因分析

之所以我国高校各部门制定的规章目前面对如此之多的合法性问题,其背后必然存在着深层次的原因,其主要可分析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高校自逐渐为法律与社会认可。但是在行政化、官僚化依然严重的背景下,空谈自,不仅不能够给高校带来自由的学术氛围、独立的学术品格,相反成了无视法治精神、漠视学生权益的遮羞布。事实证明,许多高校的管理者并不具备与时俱进的法治理念,依然固步自封地以管理者自居,服务意识匮乏,法治观念、人文关怀与教育常识匮乏。这反映在校园规章的制定与实施上就是随意性,任一部门只要认为出于管理需要就可以出台规章,不需要调研、论证、征求意见、民主表决……学生在其面前完全是渺小、被动接受管理的对象。

第二,大学是研究、传播智慧和学问的场所,应让学术专家单独解决知识领域中的问题。因此,其应是一个自治性团体,决定应该开设哪些科目及如何讲授知识、分配学校的教育资源,决定学位获取的条件……其中自然也包括了自主制定管理规章的权力。而所谓“法律保留”指的是“特定范围之内的行政事项属于立法者规范,行政非有法律授权不得为之”。根据该原则,所有的高校规章制度都必须有法律法规的出处,特别是对学生的处分绝对不能任意设定。

“法律保留”是法治社会下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高等学校自然也不能例外。但是,高等学校本身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作为教育场所,其所肩负的不仅仅是传播知识的责任,更应当重视受教育者的思想品德与健全人格的培养,正所谓“教书育人”。而法律是不会设置道德的标杆更不会惩戒道德的,因此高校的规章制度没必要也不应该与上位法保持严格的一致,被国家的法律规范完全束缚住手脚。那么“高校自治”与“法律保留”的界限在哪里,看似相互矛盾的二者该如何平衡和把握呢?这正是我国高校所面临的难题,而在摸索过程中所制定出来的一系列规章制度难免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

第三,我国法律未对高校规章制度的制定与实施给予明确的规定。我国《高等教育法》第30条明确规定,“高等学校自批准设立之日起取得法人资格。高等学校的校长为高等学校的法定代表人”“高等学校的校长由符合教育法规定的任职条件的公民担任,校长为高等学校的法定代表人”;第41条规定,“高等学校的校长全面负责本学校的教学、科学研究和其他行政管理工作,行使下列职权:(一)拟订发展规划,制定具体规章制度和年度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教育法》第28条中规定:“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行使下列权利:(一)按照章程自主管理;(二)组织实施教育教学活动;(三)招收学生或者其他受教育者;(四)对受教育者进行学籍管理,实施奖励或者处分;(五)对受教育者颁发相应的学业证书;(六)聘任教师及其他职工,实施奖励或者处分;(七)管理、使用本单位的设施和经费;(八)拒绝任何组织和个人对教育教学活动的非法干涉;(九)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权利。国家保护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高等教育法》也规定了学校具有自主管理权、教育教学权、招生权、管理权、颁发证书权、管理设施和经费权、拒绝非法干涉和其他权利,表明了高校在法律上享有为实现其办学宗旨而独立自主地进行教育教学管理、实施教育活动的资格和能力。我国2005年9月施行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也明确规定高校应当根据该规定制定或修改学校的学生管理规定。为保证上述权力的行使、实施,行政机关授权高校制定具体的规则和程序加以规范。从这个意义上来看,法律赋予了高校制定规章制度的权力。

但是法律法规并没有对高校的规章制度做出进一步明确的规定,高校规章的性质、效力、适用范围以及制定实施主体、对象、程序等等一系列问题还处于模糊状态,有待细化与明确。而这种模糊也就为高校某些部门规章游离于法律约束之外留足了空间。

三、高校规章法治化可能的路径与方法

从以上分析的原因出发,要真正解决好当下高校规章所面临的合法性问题,有必要从以下3个方面入手:

篇4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1-0-01

当今注册的公司越来越多,不但有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还有上市股份制企业、外资企业、合伙企业、私营企业等。不论什么企业,他都需要会计,每月不仅定时上交财务报表缴纳税费,还需要为企业的经营发展献计献策。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与会计做账相关的财务软件也层出不穷,如金蝶、用友、小蜜蜂、管家婆之类,依据企业的经营性质的不同,又出现各种专业性极强的软件,如购销货、成本等。所以,不断要求会计人员具有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而会计实训就是最重要的培训之一。

一、会计实训的作用

(一)通过会计实训,可以有效检测学生是否掌握会计核算知识

会计实训属于会计人员专业能力提升的主要课程,会计实训课程的开设也主要是为了让学生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适应岗位的需要。通过会计实训,可以让学生全面的学习会计知识并掌握会计的各项专业技能,根据自己所学的相关会计知识熟练的处理各种会计业务并巩固自己所学的会计知识,以此来对自己所学的知识是否能够全面掌握进行相关的测验来提高会计专业教学的质量。

(二)通过会计实训,可以扩宽会计人员的专业知识

会计在书本上的知识只是体现了会计工作的一部分内容,而且书本上的内容也不能完全通过课程教学表达出来,尤其是应用能力部分,必须让学生将《基础会计》、《企业会计准则》等与实践相结合,并在实训过程中,获取更专业的会计知识,如开设的一些专业性极强的实训课程:会计岗位模拟、会计综合模拟、ERP沙盘等等,可以不断扩宽学生的会计专业知识面。

(三)通过会计实训,可以创造会计岗位的实践环境

会计实训都是根据会计工作的实际操作过程中出现的场景创造的实践环境,学生可以身临其境的感受会计工作的相关工作内容。会计岗位有很多,如成本核算、税务、预算、现金银行等,熟悉每个岗位知识是会计人员所应该具备的基本常识。通过会计实训,不仅可以让学生了解每个会计岗位的工作职责和工作内容,还能让学生亲自操作练习,培养学生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和观察能力。

二、发挥会计实训室使用价值的有效措施

1.制定可行的实训室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

我们经常看到在有些大学,虽然学校提供了优越的设备条件让学生亲自体验并操作相关的会计软件,进行相关的会计操作培训,但是学生并没有珍惜学校的教学设备,在实训室里随地吐痰、乱扔纸屑,在设备上进行涂抹乱画,甚至擅自动用教学设施给我们的教学带来不便,我们应该制定严格的管理制度或者建立罚款责任制,加强会计模拟实训室的管理,提高实训室的使用效率。

2.配备专业老师进行教学引导

在教学过程中,有很多老师只是擅长照着书本来指导学生练习,但在学生实践操作过程中会出现很多在书本上没有提到过的问题,使他们无法面对。我们的实训课程不仅要求老师具备大量的专业知识储备,还需要对老师的会计实际操作能力和教课能力进行相关的考核,这样才能确保我们的实训课程是有效的。

3.会计实训室与企业相结合,使用校企合作的方式进行教学

校企合作是当今大学教学的一种常用的教学模式。学校可下设社团与一些会计事务所进行合作,并在学校内部建立会计事务所的分所。一方面,学校可以提供充足的师资力量;另一方面,会计师事务所可以利用学校低廉的劳动成本优势,为会计师事务所创造经济效益。学校对表现优秀的会计专业的毕业生,提供相关的推荐信到校企合作的事务所进行实习,并给学生提供大量就业的机会。

4.开设多种实训课程,让学生全面了解会计的专业操作知识

会计工作不只是简单的会计核算工作,学校应该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开设较全面的会计实训课程。比如:ERP的应用、会计综合模拟实训课程、会计岗位模拟课程、会计电算化课程、多媒体会计与计算机审计等等。让学生全面的了解会计专业知识,并让学生进行分组练习,分岗位练习,采用不同的方式真正让学生能真枪实弹的进行会计工作,让学生在毕业后能够很快的适应会计工作岗位,并能独挡一面的开展会计的相关工作。

5.建立高标准的会计模拟实训室

当前很多学校都有开设会计相关的专业,但也有很多学校只要学会死记硬背就可以拿到毕业证书,很多专业只是走走过场而已,毕业即失业就不难理解。作为教书育人的学校,我们应该为会计实训教学提供相应的物质条件,做好软硬件的及时更新,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增强会计实训形式的仿真能力,这样才能营造出职业场景的实训环境,使学生在毕业后能更加适应企业的经营模式,成为一个企业人,相反,也能解决学校就业率较低下的问题。

三、小结

作为当代的大学生,我们不仅要学好理论知识,还应该把自己所学到的知识转化为能力。会计实训课程对培养会计应用性人才是必不可少的,在巩固学生专业知识,让学生熟练掌握会计核算的操作技能的基础上,他们也相应的获取了相关的工作经验,弥补了学生在校外实习不足的缺陷,缩短了毕业后适应会计工作岗位的工作时间。因此我们应该大力重视会计实训工作的开展,根据各院校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实训室管理制度,对实训老师进行严格考核,多多采用校企合作的方式为学生提供大量的实训机会,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全面的提高会计实践操作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发挥会计实训室的使用价值!

参考文献:

[1]骆秋光.浅谈职业院校会计实训的有效途径[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2(7).

[2]姚辉东.高校会计校内实训模式多样化探讨[J].职教论坛,2009(11).

篇5

软件在当今世界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说到软件,质量是关键。质量是软件的生存之本,能够开发出高质量的软件是软件企业竞争实力的表现。下文将就如何高效高质的进行软件开发展开探讨。

 

一、软件体系结构及工具的选择

 

软件体系结构是指一个软件系统中的高层结构,其主要特点有:(1)抽象性。软件体系结构不涉及具体的系统结构(比如是B/S还是C/S),也不关心具体如何实现。(2)兼顾性。软件体系结构必须能够响应系统指令的功能。这要求在设计时,兼顾考虑系统的动态行为。(3)全局性。已存系统的共容性、可靠性和安全性是设计时必须考虑的问题。同时还要考虑的是系统将来的伸缩性和延展性。所以必要时,要在多个不同的目标方向中权衡。根据定义,软件系统结构由计算部件和部件之间的交互两个部分组成。软件系统成功的关键在于合理设计体系。

 

再来探究一下相应的工具。在需求分析和设计阶段,基于UML的CASE工具是最好的工具。当前流行的Rose很适用于分析和建立对象与对象之间的关系。具体编码时,需要用到版本控制工具,MS的SourceSafe是用于版本管理和项目管理的一个很好的工具。具体的开发工具虽然很多,但是如果是一个经验老道的程序员,一定会选择VC,因为它会给你绝佳的面向对象的编程的体验,这是VB,Delphi,PowerBuilder无法达到的水平。至于数据库模式的构建,Sybase的S-Design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另外,我们还需要为文档编写建立若干模板,这样有助于开发人员依照模板编写规范的技术和说明文档。最后,当开发人员不同在一地时,可以通过建立邮件列表的方式,借助邮件系统讨论开发过程中的各项事宜。

 

二、面向对象的软件开发方法

 

“分布式”、“并行”和“面向对象”是计算机业的流行术语。由此也充分证明了“面向对象”这个概念在当前计算机业界的地位。当前流行的两大面向对象技术CORBA和DCOM也是最好的佐证。可以说,面向对象技术是软件技术史的一个重要里程碑。现今,OOP(面向对象编程)向OOD(面向对象设计)和OOA(面向对象分析)发展是潮流趋势,并最终形成OMT(面向对象的软件开发方法)。它的特点是采用自底向上和自顶向下相结合的方法,以对象建模为基础,从而囊括了输入、输出数据结构和所有对象的数据结构。并且,在需求分析、可靠性和可维护性这三个软件开发的关键环节上,OO技术实现重大突破,基本上解决了在三个环节存在的一些严重问题。面向对象系统应用自底向上归纳和自顶向下分解的方法,通过建立对象模型,能够做到在满足用户需求的同时,提升系统的可维护性。UML(Unified Modeling Language)是现今业界在面向对象建模方面的标准。这里涉及到微软的MSF(Microsoft Solutions Framework)框架。按照MSF理论,系统被分为三个阶段,即概念设计阶段、逻辑设计阶段和物理设计阶段。概念设计阶段就是从用户的角度出发得到对象,并将对象当作主体,从而画出业务框架。逻辑设计阶段就是在概念设计阶段的基础上对对象进行再分析、整合和删除,目的在于建立各个对象的属性方法及对象间的关系。而物理设计阶段要做的事就是确定开发时采用的框架结构、具体的编程语言和实际需要的服务、组件等。作为一个好的框架系统,MSF的优点是整体结构清晰。

 

三、用软件工程的思维方法处理问题

 

软件开发人员常犯的毛病就是,在项目初期就经常谈论细节的实现,甚至达到乐此不疲的地步。因为开发人员偏爱用简短灵活的代码来实现某一特定功能,而忽略了去思考整个系统架构。要做一个好的开发人员,应该把自己从代码编程的思维惯性中解脱出来,更多的从项目或产品总体出发设计软件产品。开发软件产品时应思考的重点问题如下。

 

(一)考虑产品的市场前景。系统分析人员不单要从技术的角度来考虑问题,还要顾及市场前景的问题。也就是说,开发软件产品时我们要考虑目标受众是否真正需求我们的产品,并成为产品的忠实客户。这是产品生命力的源泉。

 

(二)从技术角度考虑问题。虽然技术不是开发时唯一最重要的要素,但是也不可否认,技术是非常重要的。设计产品时要考虑采用先进的技术和体系结构。比如,多线程程序进行中各对个部分并行处理,最好采用多线程处理技术。再比如,在B/S结构下能够运行又不影响系统功能实现的话,那就不一定要用C/S实现。

 

(三)合理进行模块分割。从多层模型角度来讲,系统一般可以化分成用户层、业务层和数据库层三部分,并且每个部分还可以细分。所以,在系统实现设计时,要尽量分割好各个部分并建立其相互之间交互的标准。而在实际开发时,如果确实有必要的话再重新调整。这样做可以使开发人员各施其职。

 

(四)合理组织人员调度。要做好这一点,关键在于考虑每个人员的特长,并根据人员的具体情况进行具体配置。同时,要保证每一个开发人员在开发的时候首先完成需要和其他人员进行交互的部分,并且对自己的项目进度以及其他开发人员的进度有一个清晰的了解。这也要求对人员进行合理组织调度,保证不同部分的开发人员能够经常有效进行交流。做好人员组织调度有助于在提高软件开发的工作效率的同时,保证软件设计的质量。

 

(五)充分考虑产品的实际适用性。开发是一回事,用户用好我们开发的产品又是另外一回事。比如在MIS系统开发中,最简单的操作问题就是当用户数据输入错误时的处理问题;在以流程方式工作时,如何让用户明白自己在流程中的作用,如何让用户懂得利用计算机协作工作也是涉及软件实际应用的一个问题。

 

篇6

歌诀记忆法就是针对需要记忆的化学知识利用音韵编成,融知识性与趣味性于一体,读起来朗朗上口,利记易诵。如从细口瓶中向试管中倾倒液体的操作歌诀:“掌向标签三指握,两口相对视线落。”“三指握”是指持试管时用拇指、食指、中指握紧试管:“视线落”是指倾倒液体时要观察试管内的液体量,以防倾倒过多。

象元素符号、化合价、溶解性表等都可以编成歌诀来进行记忆。歌诀在教与学的过程中确实可以用来帮助记忆,使你轻松愉快地巩固学习成果。

二、谐音记忆法

谐音记忆法就是要把需要记忆的化学内容跟日常生活中的谐音结合起来进行记忆。如地壳中各元素的百分含量前三位是“氧、硅、铝”,可谐北方音为“养闺女”。再如,金属活动顺序为:钾、钙、钠、镁、铝、锰、锌、铁;锡、铅、铜、汞、银、铂、金可谐音为:“加个那美丽的新的锡铅统共一百斤。”

三、会意记忆法

会意记忆法就是把一些抽象的概念进行自我理解和再加工处理,然后去巧记。

如氢气或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操作是:实验开始时,先通气后加热,实验结束时,先停止加热后停止通气,因此可会意记作,“气体早出晚归,酒精灯迟到早退。”再如把四种基本反应类型分别会意成“一分为二”(分解反应)“合二为一”(化合反应)、“取而代之”(置换反应)、“相互交换”(复分解反应)。

四、联想记忆法

联想记忆法就是把一些化学实验或概念用联想的方法进行记忆。联想法是带有验证性的记忆方法,是新旧知识建立联系的产物。在化学教学过程中应抓住问题特征,由此及彼发展联想。如记忆氢气、碳、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过程可用实验联想,对比联想,再如将单质与化合物两个概念放在一起来记忆:“由同(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做单质(化合物)。”对于文字较少而又零乱的难以记忆的小问题要抓住关键字词进行奇特联想,如氢氧化钠的用途是:用于肥皂、石油、造纸、纺织、印染等工业上,可记为:“纸(织)上染了肥油”。

五、浓缩记忆法

浓缩记忆法就是针对一类化学知识或规律在深刻理解的基础上,可选取有代表性的字或词缩略成提纲挈领的骨架进行记忆。如实验室制氧气的七个实验步骤记为:“检、装、夹、点、收、移、熄。”“检”指检查装置是否漏气;“装”指往试管里装药品;“夹”指把试管夹在铁架台上;“点”指点燃酒精灯;“收”指收集气体;“移”指把导管先移出水面;“熄”指熄灭酒精灯。再如过滤操作中的注意点浓缩为:“一贴、二低、三靠”。

六、猜谜记忆法

猜谜记忆法就是把一些化学知识编成富有知识性、趣味性、生动形象幽默的谜语进行记忆。如记忆一氧化碳性质的谜语是:“左侧月儿弯,右侧月儿圆,弯月能取暖,圆月能助燃,有毒无色味,还原又可燃。”

篇7

高职院校进行的是一种职业教育,财会专业需要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实用型和复合型的人才,而传统的教学方式显然已经无法满足新时代的要求了。因此,高职院校越来越多的课程开始进行多层次多角度的教学改革,税法课程也不例外。其中实践教学的强化是教学改革的内容之一,笔者将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在分析税法实践教学现状的基础上谈谈如何进行实践教学。

一、高职院校税法实践教学的现状分析

由于我国将进有一半的高职院校都开设了经济类、财会类专业,而税法课程又是这些专业的必修课程,承担者为社会培养优秀财会人才的大任[1] 。但是随着社会分工越来越深入,社会对财会人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相关调查资料表明,绝大部分学生步入社会之后的在税收方面的实际操作能力较低,一旦遇到实际的税收问题便手足无措,无法解决实质问题。学生虽然对我国现行的税收制度以及税收计算方法有清楚的了解,但是学生的水平仍然停留在理论层面,与社会实践脱节。究其原因,主要症结在于高职院校税法教学方法的脱离实际,过于重视理论教学,而忽视了实践教学。

据笔者观察,大部分院校税法课程的教学都采取传统的所谓的填鸭式教学方法,也就是让学生在一个固定的教室内听教师讲课,而教师往往以某一本教材为讲述内容。在这样的教学方式下,学生所接触到的都是专业的理论知识,缺乏实践机会,很难将理论转化为实际的处理税收问题的技能[2]。此外,这种教学方式还会导致课堂的枯燥与沉闷,被动接收知识的学生很难提起学习兴趣。此外,很多教师着重于税法本身的讲解,而忽视了税法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与其他知识的断裂导致学生在实际中只会孤立地处理问题,对办税流程以及税务处理程序都不了解。

高职院校职业教育的目标是要培养出具备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还要提升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而长期存在于税法教学中的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方法显然已经不再适应社会需求[3],因此,进行税法教学改革,强化实践教学十分紧迫。

二、 高职院校税法实践教学的方法

(1)践行情境教学,让学生置身于税收工作的典型环境中。

税法课程进行情境式教学就是由教师为学生设计与税收相关的开业登记、发票领购、防伪认证、申报纳税等具体的工作情境,学习相关理论之后,让学生身临其境,参与各项税收工作,从而达到将理论知识融入到具体的工作的目的。通过这样的教学,学生不再是知识的被动接收者,而是知识的主动吸收者[4]。同时,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在工作情境下的表现,对学生实际技能有清晰的了解,发现问题便可以因材施教,还可以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以便其寻找解决问题的新思路。 (2)加强校内的模拟实训教学,锻炼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加强实训教学首先要求学校要提供相应的实训设备和环境,财会院校需要在校内建设一个实训基地,提供手工模拟试验室以及电算化模拟试验室。教师可以安排专门的时间让学生进行模拟实训,也可以鼓励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参与实训。还可以通过举办竞赛的形式,让学生分成小组代表不同的企业,各自扮演企业经历、财务总监等角色,各司其职一起来完成某个与税收相关的某个项目,然后教师与其聘请的外部人员一起担当评委。同时,学校还可以加强与校外企业的合作[5],在企业内设置实训基地,组织学生进企业学习,这样更直接也更有效,学生可以学到切切实实的工作技能。

(3)创新课程考核方式,强化实践在考核中的比重。以往的税法教学中,期末考试往往成为学生成绩评定的主要标准,这种方式只会促使学生死记硬背书本知识。要真正地强化实践教学,需要调动学生参与实践的积极性,而创新成绩评定方式就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教师可以将平时学生进行实践学习的表现、主动参与实训以及参加各种相关竞赛的成绩都算作成绩考核的一部分,这样可以给学生提供参与实践学习的动力。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进行税法教学改革已经势在必行,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要强化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提升其工作技能以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只有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建立工学相结合、强化实践教学才能培养出具备创造性思维,符合实际需求的应用型人才。而如何进行税法实践教学成为摆在广大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难题,本文从践行情境教学、强化模拟实训教学、改革课程考核方式这三个方面为这个问题提供了答案。

参考文献:

[1] 何小燕.高职院校《税法》课程教学的探讨[J].企业家天地(下旬刊),2010(05): 167.

[2] 卢运辉.构建高职《税法》课程实践教学考核模式[J].考试周刊,2009(25): 7.

篇8

长期以来中学思想政治课在课堂教学方面,形成了一种以传授知识为主要目的,以教师、教材为中心,以传授、灌输、练习为主要方法的教学模式,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降低了政治课的课堂教学实效。为此,改变原有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高效学习,成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师教学实践中亟待探究的课题。

近年来,我校结合福建省级课题《中学政治“体验、探究、感悟、提升”有效课堂教学》的研究,在高中政治课教学中,积极探索体验式学习的有效形式,促进了高中政治课教学的推进性改革,总结并完善了几种行之有效的体验式学习形式。

1热点评说

“热点”是指最近发生、影响重大的国际、国内大事。“热点评说”旨在通过学生自我的探求体验来强化学生的兴趣和动机,增长知识和才干,提高自我学习和自我教育能力。

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学生的关注点,挑选热点、热门话题引导学生讨论和评说,以激起学生的兴趣和讨论热情。所选择的热点、热门话题,一般可选人们最关心的诸如国内居民生活质量、公平分配、惩治腐败问题,国际政治格局的发展趋势问题,人世后中国经济运动的态势问题,西部大开发问题,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应具备什么样的道德观等等问题。这些问题有的虽还未定论,却是中学生非常关心,急切想弄清的问题。教师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进行探讨、评说,有利于激发学生主动求知的热情,引发学生的有意注意,调节学生的身心,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同时,也有利于促进学生利用多种渠道收集时事热点材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自豪感和成就感,体现知识、能力、觉悟的高度统一和知行统一,达到课堂教学方法实用、课堂教学效率高效的目的。

2课堂论辩

我们根据高中不同年级学生的知识与认知的程度,配合课堂教学组织开展了“谦让”与“竞争”、“诚信”与“商品经济”、“义”与“利”等主题的论辩,既有利于学生明辩是非善恶、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道德评价能力,实现了“体验、探究、感悟、提升”有效课堂教学的目标。

3激情引趣

兴趣是学生积极认识某种事物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是推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直接动力。兴趣盎然,则在认识的过程中,注意集中,观察细致,记忆深刻,想象丰富,思维敏捷,同时,能保持肯定的情感体验和坚强的毅力。课堂教学要达到的理想教学效果应当是“课未始,兴已浓;课正兴,兴愈浓;课已毕,兴犹浓”。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实践中,依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创设出引人人胜的教学情境和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参与活动的热情,力求做到“书山有路‘趣’为径,学海无涯‘乐’作舟”,以调动学生求知的兴奋点。

例如,在对“市场交易原则”这一内容进行教学时,先请学生看教材漫画“朦胧价”,然后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揣摩画中“冲突”的起因、经过、结果。然后在教师“欢迎大家来到梦想剧场,先招募两位优秀演员……”的活动中,许多学生跃跃欲试。在一片热烈掌声中,有两位带着自制的简单道具上场了。“卖瓜了,卖瓜了……”的吆喝声把大家带入了故事情节。“顾客”悠哉悠哉地吃着“西瓜”,“观众”会心地笑着。当顾客与卖主因“一块二毛”标价起冲突时,学生观众又感受到剑拔弩张的紧张气氛。怎么解决?学生小声地七嘴八舌地议论开了,看到“顾客”与“卖主”推推搡搡的样子,心急的学生已经“去告啊、去告啊”地嚷出声来。当最后“顾客”向工商部门投诉,问题得到合理解决时,大家都情不自禁地拍起手来。学生普遍从中这场表演中认识到诚实守信是现代市场交易活动的基本精神,而漫画中的卖主故意标价不清,糊弄顾客,毫无诚信可言,完全是一种欺诈行为,应该予以制止。课后学生普遍反映从这种模拟的表演情境中容易学习和掌握书本知识,更能学到一种处理问题的办法和为人处事的原则。

4以案说法

篇9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3)36-8375-02

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鼓励与支持,高等职业教育呈现蓬勃发展的势头。职业技能教育与基础理论教育已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两条腿。职业技能教育将在未来的高等教育中占据一半以上的教育资源。面对如此迅猛发展的高等职业教育,我们的高职院校实训室又将如何发展?

1 我国高职教育的发展特点

1)双证书制

即拥有毕业证与技能等级证为双证书制。

2)理论教学与实训教学

我们的高职教育比起基础理论教育来说更为重视学生的技能培养,那么教育规划侧重于实训教学这一块将是必然。但这并不是说理论教学可有可无,否则,我们的实训实操将会是盲目的,想真正学好也非常困难。

3)工学结合

学生在校学习专业知识后,需要到公司工厂等搞实际生产的地方进行真正的实操实习,以便了解掌握一线的生产生活经验,为将来毕业后的顺利就业奠定基础。

4)开设见效快,效益比高的专业科目

我们每个行业都有其职业技能需要培训,但往往很多高职院校都没有开设卫生医药,农林牧副渔和地球物理化学等专业科目,更多的是注重培养收效快的专业科目。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恐怕就是那些科目牵涉面广,需要联系的社会关系复杂,较难争取到相关的社会教学资源(如实训实习基地)。效益比,致使很多高职院校只开设了实训实习基地比较容易建设和联系的专业科目,以求在校内能方便完成实训教学后,到企业进行专业对口顶岗实习。

2 我国高职教育的实训室现状分析

1)我国高职教育实训室的经费来源不同

据了解,高职院校一般是由省市有关部门直属管理的学校,不全由省教育厅领导,高职院校的经费一般由学生的学费缴纳而来,而省市相关部门有的占有或争取的社会资源多,则分拨给自己所属的院校经费就多,否则反可能从所属院校提取经费。教育厅负责管理各院校,并且可以从政府获取正常的年度预算,其教育经费相对稳定,但教育部教育厅对各层次院校与特色教育支持的经费拨款却是不同的。

2)我国高职教育实训室总体偏少

目前国内高职院校因为各自拥有的教育经费情况不同,所以有的实训基地较少,被迫偏重于理论教学;有的理论教学对实训教学则以1:1的方式开展;事实上,我们的纯理论科目可以放在普通课室,而带实训的科目在经费允许的情况下可以进行教学一体化。即我们的某门技能课可以把理论与实训放在一起教学,专任老师讲完理论后,学生就开始实训,一环扣一环。

3 我国高职教育实训室的发展趋势和管理模式探讨

1)我国高职教育实训室发展面临的难题

现代社会各行各业的发展在电脑设备的帮助下,效益得到了很大提高,所以各专业的教学或多或少都与电脑设备紧密联系,只是各专业对计算机硬件设备的要求和计算机实训教学课的要求不同。有的专业对计算机硬件要求高,如3D造型,影片编辑与处理,UG模具设计与产品造型,电子电路PCB板设计,建筑设计与装潢;有的专业如法律,文秘学和经济学等对计算机设备的硬件要求则没那么苛刻,普通的配置即可胜任。

机械与电子工程的电子信号测量,汽车维修保养,产品造型技加工的实训教学设备比较特别,其它各专业的实训教学基本上都是在计算机房里完成。因此,计算机房的建设与管理是我们高职院校面对的一大难题。

2)新加坡模式

据考察,他们的电脑实训室覆盖WIFI无线网络信号,把教学设备经费的一部分补贴给每位新生,从而保证电脑设备运行在最佳状态上,同时也让学生实实在在获得了好处。

篇10

“十一五”是宁夏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关键时期,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和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自治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与战略部署,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多形式地发展职业教育尤其是高等职业教育,加快构建规模适度、结构合理、机制灵活、效果显著、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提升职业教育的实力和服务水平,对宁夏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与经济社会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也是政府和职业教育管理部门关心的热点问题。

宁夏高职院校现状

(一)学校发展的内外部环境明显改善

2002年7月24日,自治区政府第93次常务会议原则通过了《关于我区中等职业学校布局调整的实施意见》,自此拉开了宁夏高职院校组建的帷幕。调整工作结合自治区经济和社会发展,进展顺利。2005年,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颁发《关于推进我区经济体制改革的意见》(宁政发[2005]48号),旨在加强职业教育管理,积极引导和优化职业教育结构布局。2006年1月15日至16日,宁夏召开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回顾总结“十五”期间职业教育的发展情况,安排和部署“十一五”期间的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决定从2006年起,自治区财政每年安排职业教育专项补助经费2000万元,与中央补助经费统筹安排,主要用于改善政府举办的职业院校的办学条件,同时设立了职业教育专项资金,更加重视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各地也将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摆上议事日程,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推进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目前,宁夏共成立高职院校9所,基本上由中专学校合并而成。随着政府对高职教育的日益重视,在政策与投入上也在逐步加大力度,高职院校的基础设施都有不同程度的加强,学校发展的内外部环境明显改善。

(二)教育资源的整合较为合理

2000年,我区共有各类中等职业学校120所,其中普通中专25所,成人中专32所(含教师进修学校14所),技工学校33所,职业中学30所。经过整合,目前全区有各类职业院校42所,其中高职院校有宁夏师范学院、吴忠职业技术学院、宁夏石嘴山职业技术学院、宁夏职业技术学院、宁夏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宁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宁夏工业职业学院、宁夏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宁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等共9所。其中,宁夏建设职业技术学院由宁夏建筑工程学校、宁夏建筑职工中专学校、宁夏建筑技工学校合并组建;宁夏师范学院由固原卫生学校与固原师范专科学校合并升格组建;宁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由宁夏商业学校、宁夏供销学校、宁夏经贸学校合并组建;宁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由宁夏财经学校、宁夏银行学校合并组建;宁夏司法警官学校正式升格为宁夏司法警官职业学院。此外,宁夏卫生学校、宁夏护士学校与宁夏医学院合并。上述调整初步改变了自治区中等职业教育布点多,高等职业教育学校少、规模小、效益低的状况,使教育资源得到了比较合理的整合。

(三)学校规模明显扩大

办学场地增加宁夏师范学院现有占地面积905亩,预留建设用地600亩,校舍建筑面积12.43万平方米(其中老校区7.45万平方米,新校区4.98万平方米);宁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2007年将整体迁往宁夏大学城,新校区占地面积530亩,总投资近3亿元,目前新校区的筹建工作正在进行之中;宁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本部位于银川市西夏区文萃北路,东校区位于银川市金凤区北京中路,占地面积140亩,建筑面积4.49万平方米;宁夏建设职业技术学院位于银川大学城,校区占地面积300亩,建筑面积近6万平方米;宁夏工业职业学院占地面积750亩,建筑面积6万平方米;宁夏司法警官职业学院新校区占地面积346亩,总建筑面积6.7万平方米,总投资1.65亿元,工程分两期完成;吴忠职业技术学院占地250亩,建筑面积6.2万平方米,学院已制定了“十一五”发展建设规划,并已取得区、市有关部门批准,现已开始付诸实施,将扩大校区面积105亩,新增建筑面积7.57万平方米。总之,新建的高职学院占地面积、建筑面积、投资规模都有了较大的增长。

师资队伍的数量和质量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宁夏师范学院现有教职工465人,专职教师338人,其中教授23人,副教授85人,博士1人,硕士32人,在读博士生3人,在读硕士生63人,外籍教师4人。有1人享受自治区政府特殊津贴,5人获曾宪梓教育基金奖,1人获全国师德先进个人称号,5人获自治区劳动模范和优秀教师称号;宁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有副教授56人,讲师90人,另有国家级考评员42人;宁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现有教职工200余人,其中专兼职教师103人,副教授54人,讲师44人;宁夏建设职业技术学院现有教职工218人,其中有高级职称的45人,有中级职称的70人;宁夏工业职业学院现有教职工219人,其中专职教师139名,有高级职称的38人,有中级职称的56人;宁夏司法警官职业学院有教职工112人,专任教师65人,其中副教授18人,讲师31人,专任教师中硕士研究生10人,研究生课程进修班毕业者10人,在读硕士研究生11人,“双师型”教师(律师、会计师、法律服务工作者)36人;吴忠职业技术学院现有教职工290人,专任教师145人,外聘教师25人,具有副高级以上职称的专任教师53人。由此可以看出,宁夏的高职院校自组建以来,各个学院教师队伍的数量和质量都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

专业设置增加,实验实训投入加大宁夏师范学院有16个教学系(部、中心),36个专业,在校生5349人,有校级研究室(所)10个,专业实验室8个,多功能语言室5个,多媒体电子演播教室28个,教学用计算机600多台,教学仪器设备总值2150万元;宁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设有信息工程系、旅游管理系、工商管理系、机电化工系和基础部等四系一部,开设生物技术及应用、机电一体化技术、人力资源管理、物流管理、电子商务、工商企业管理、计算机信息管理、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应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应用电子技术、旅游与酒店管理、烹饪工艺与营养、会计电算化、市场营销、航空服务等20多个专业,设有数十个相应的专业实验实训室,建有专门的实训大楼;宁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拥有10个多功能电子教室、7个计算机房、3个语音室、4个模拟实验室和近20个校外实习基地,有两个电子化图书馆、两个电子阅览室、两个大礼堂、两个体育运动场、5个回汉餐厅;宁夏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开设各种专业22个;宁夏工业职业学院有电工、拖动、财务会计、家用电器等11个实验室,四个微机实验室,计算机300台。其中多媒体联网实验室兼具外语语音教学、电化教学及计算机上机实验等多种功能。总之,各高职院校的专业普遍增加,实验室、实训室建设投入普遍加大。

重视学校信息化建设所有的高职院校都建有校园网,设有自己的网站,并积极改造升级自己的系统与设备,重视学校各部门的信息资源共享,部分院校还专门设立了网管中心,积极推进院校的信息化建设。

(四)发展目标得以明确

“十一五”期间,我区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到2010年,中等职业教育年招生人数达到4万人,与普通高中招生比例大体相当,重点建设好30所骨干中等职业学校(含国家级示范中等职业学校),10个中等职业教育实训基地,25个自治区级特色专业、40个自治区级和国家级示范专业点;高等职业教育年招生人数达到1万人以上,保持高等职业教育招生占高等教育招生一半的规模,重点建设好5所职业技术学院;全区职业培训每年达到15万人次,从业人员培训率达到80%;“十一五”期间,通过职业教育与培训,为社会输送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14万人,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生3.5万人,城市就业再就业培训达到25万人,转移农村劳动力培训达到50万人,使全区劳动力素质明显提高,基本建立与自治区经济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的全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努力实现职业教育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在未来的五年,宁夏将通过实施“技能型人才培训工程”、“成人继续教育和再就业培训工程”、“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工程”、“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程”等四大工程,加快发展职业教育,努力构建与宁夏经济与社会发展,特别是与自治区主导产业相适应的、具有宁夏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围绕这个目标,各高职院校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改革促发展的职业教育思路日益清晰。

具体而言,要紧紧围绕我区实施的“工业强区”战略,大力发展煤炭、电力、化工、冶金、机械、轻纺、医药、建材等主导行业,培育发展羊绒、枸杞、机床、马铃薯、葡萄酒、金属镁、煤基碳材、生物制药、清真肉制品、稀有金属材料等十个特色产业,并据此制定技能型人才培养规划,使上述产业技能型人才紧缺的状况得到缓解,为我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服务。

制约宁夏高职院校教学效益的困难与问题

宁夏高等职业教育还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突出表现在:一些地方和部门对职业教育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缺乏足够的认识,重视普通教育而轻视职业教育与职业培训的倾向比较突出;工学交替、产学研合作的模式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行业、企业参与高职教育的法律法规的保障机制还没有建立。

高等职业教育在质和量上都没有完成足够的积累与提高。各个高职院校的内部资源并没有得到完全有效的整合,分散办学,办学成本高,特色不鲜明,管理体制、办学机制、运行机制需要进一步改革完善。对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的评估除了教育部的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水平评估外,还没有建立起有效的学校自我评价体系以及中介机构的评价与认证,比如引入ISO9000质量体系。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与办学效益有待进一步提高。

真正体现高职特色的课程与实践性教学环节没有从根本上落实。课程与教学的概念不清、定位不准、关系不明;课程开发是一个宏大的系统工程,耗时耗资巨大,仅靠学院自身进行课程开发是困难的;课程设置仍然没有打破以学科学术体系为主的普通高等教育课程模式;学生的实践能力与企业的用人要求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教学缺乏新的有效的课程和教学理论的支持,体现不出实践性教学的特色,影响了对学生的实践性关键能力的培养,同时,也严重制约了高职院校自身的发展。

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基础相对薄弱,经费投入严重不足,新组建的高职院校缺乏核心竞争力。专业重复设置,一哄而上的现象严重,专业师资结构性短缺的矛盾比较突出,特别是缺乏骨干教师与学科带头人,滞缓了专业建设与实践性教学的开展。

就业准入制度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职业资格证书与学历证书之间的衔接不够完善。

地区之间、城乡之间的发展不平衡,特别是宁南山区的职业教育发展比较缓慢等等。上述问题都制约着宁夏职业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必须通过进一步深化改革切实加以解决。

宁夏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建议与对策

以推进体制改革与创新为重点,增强职业教育发展活力改革创新是推动职业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只有不断深化改革,推进体制与机制创新,才能使职业教育更快更好地发展。要积极推进高职院校办学体制的改革与创新,积极吸纳民间资本和各类社会资金,探索以公有制为主导、产权明晰、多种所有制并存的办学体制,探索以公有民办、民办公助、股份制、合作制等多种形式发展职业教育的途径。要推动高职院校与企业合作办学,形成前校后厂、校企合一的办学实体。要深化以人事分配制度改革为重点的内部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落实高职院校的办学自主权,确立其面向市场、面向社会、自主办学的实体地位,形成自我发展、自我约束机制。

采取高职教育保障措施,设立高职教育发展基金,重点支持新建的条件薄弱的高职院校政府要增加投入,确保新建院校正常运转所需经费的落实,城市教育费附加用于职业教育的比例应适当提高,要将学费纳入学校预算管理,不得冲抵财政拨款,要设立高职教育发展基金,用于支持职业院校创办国家级师范专业、省级重点专业、新兴与紧缺专业以及职业院校的骨干专业建设与师资培训。

加强指导,规范管理,合理布局,优化结构,促进宁夏高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宁夏地区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高职教育资源稀缺,优质高职教育资源更显匮乏。自2000年高职院校设置审批权下放地方政府以来,高职教育发展较快,但从产业结构及调整趋势来看,与主导行业和十个特色产业相关的高职专业设置比例还很小,规模有限。基于产业和行业的调整,应进一步优化高职教育的结构与布局,促进宁夏高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以教育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水平评估为契机,建立学校自我评价体系,积极引入第三方评估与认证,提升高职院校的公信力与核心竞争力宁夏的高职院校正陆续开始迎接教育部五年一轮的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水平评估工作,在通过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后,应及时引进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全面提升高职院校的品牌价值,扩大影响力与公信力,为高等职业教育的良性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推行ISO9000系列质量标准认证可以有效地与基础教育、高等教育乃至国际教育沟通,在开放的系统中,通过与外界信息与能量交流的自组织方式达到系统整体和有序运行,使宁夏的高职院校在先进理念与良好管理的平台上不断发展。

借鉴先进的高职课程开发平台,构建实践性教学体系,体现高职学院办学特色引入职业能力系统化课程作为高职课程开发平台,可以有效地避免课程本身带来的系统性偏差,可以节省巨额课程开发费用与时间,同时可以充分发挥学院自身在教学领域的优势,吸收教学理论与实践中的最新成果,充分体现办学特色。

严格实施就业准入制度与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深化劳动就业制度改革,加强职业教育与劳动就业的联系要实行“先培训后就业、先考核后上岗”的劳动用工制度,各级劳动保障部门要加大对就业准入制度执行情况的检查力度,保证制度执行的严肃性。要深化劳动就业制度改革,为职业教育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外部环境。

办好宁夏的高等职业教育,是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宁夏教育发展与改革的三大任务之一,也是各级政府和职业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职责。在宁夏高职院校布局调整后,如何围绕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战略做大做强职业教育,是摆在政府和学校面前的重大课题,具有极大的理论与实践价值。

参考文献

[1]任君庆.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5.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中国高教学会产学研合作教育分会.必由之路——高等职业教育产学研结合操作指南[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全国高职高专校长联席会.点击核心——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与课程开发导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4]唐敏.市场直通车——ISO9000系列操作指南[M].北京:人民中国出版社,1998.

[5]宁夏教育厅.勇立改革潮头 迎接职教春风[N].宁夏日报,2006-01-24:(5).

篇11

由于食堂的经营管理情况事关师生生活质量、身体健康、教育教学秩序稳定,因此中职校负责人在选择食堂经营者的时候,一定要对其进行严格的考核。同样,作为食堂管理者,不能因为追求自身的经济利益而做出有损师生身体健康的事情,比如:使用地沟油;食品加工环境极其恶劣等。总而言之,中职校食堂想要实现高效的经营管理,就要自觉地将个人利益和师生,学校的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为此,笔者认为,加强中职校食堂高效经营管理主要有以下有效方法。

1加强对食堂的监管力度

实现食堂高效经营管理,一个十分有效的办法就是加强对食堂的监管力度。具体表现就是实行保证金制度,即要求食堂每年向学校缴纳保证金,一旦在经营过程中未出现问题或事故,将如数退还,反之,就要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罚。为了将监管制度加以落实,中职校的校长以及相关负责人,还要求每周至少一次到食堂检查了解情况,尤其是食堂监督管理员,更是要全天全过程对食堂食物的加工过程进行有效的监督管理,为了明确每一个人的职责,还要求当天工作人员在产品验收、产品检查等内容上签字,只有从根本上加强对食堂工作者的监管,才能实现食堂的高效经营管理。

2提高管理质量和服务水平

学校食堂经营主要是为广大师生服务,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说,师生满意度其实是衡量食堂经营管理是否高效的重要指标,比较常见的方法就是通过对食堂进行考核;采取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等方法,其中,合同的签订及制度的强化是极其具有约束力的。为此,中职校的负责人可以和食堂管理者商定,如果它们的经营管理情况能够获得广大师生的一致好评,那么就可以继续经营,而学校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进一步减轻食堂经营者的压力;反之,学校负责人可以立即取消食堂经营者的经营。由此可见,师生对于食堂的满意程度将会直接影响到相关食堂负责人经营管理工作的开展。鉴于此,食堂工作人员就要通过改善自身服务质量,进而吸引师生。比如:根据营业额、利润、工作情况进行考核,对业绩突出的员工发放奖金福利,这样才能有效提高他们工作的积极性,同时不断提高食堂的经营管理质量和服务水平。

3确保食堂的操作流程更加规范

严格规范食堂的操作流程,不仅是为了确保食物生产过程更加的健康,卫生,安全,而且也是为了促使整个食堂的经营管理方式更加的科学和高效。主要表现为针对:采购———验收———入库———粗加工———切配———烹制———留样———餐具消毒———开餐等各环节,相关食堂的工作人员都要严格按照教育主管部门,以及食品药品监督部门的要求开展工作。比如:鉴于中职学生群体的实际消费情况,食堂负责人就要对饭菜的价格进行控制,从而使其更加符合学生群体的消费水平;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降低人工成本、原材料成本等方式来消化物价,至于必要的调价则要按照流程进行听证,只有得到教育主管部门的审批同意,才能开展相关的食堂经营管理工作。

4营造良好的食堂文化氛围

为了便于对食堂进行经营管理,相关负责人可以考虑为学生营造一个比较浓厚的食堂文化氛围。比如:为了让师生对于食品的安全卫生能够放心,有条件的学校食堂则可以把食材的整个加工操作流程进行视频展示;为了便于师生用餐,还可以设置相应的温馨提示语,例如“我示范、我礼让、我排队、我快乐”等,而这样则能保证即便在高峰时段,师生的用餐秩序和环境也格外的良好。除此之外,食堂内部还可以设置一个食堂园地黑板报,上面主要是展示:今日菜品供应、食堂工作要点、食堂快讯等相关内容。甚至还可以针对食堂饭菜浪费的情况,以广播的形式向校内师生宣传;“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一丝一缕恒念物力维艰”的传统节俭思想,进而有效激励学生在用餐的时候能够做到文明礼仪、勤俭节约。总而言之,通过这样的形式,中职校的学生在用餐上的很多问题都将得到有效的解决。与此同时,食堂也能够实现更加高效的经营管理,这对学校教学工作的开展将具有非凡的意义。

5完善食堂的管理机制

实现中职校食堂高效经营管理,其中比较有效的一个方法就是完善食堂的管理机制,主要表现为两点:建立准入制以及建立退出机制。所谓建立准入制,即学生食堂由餐饮企业托管时,一定要向社会公开相关信息,并鼓励有实力的企业参与竞标,与此同时,还要对参与竞标的企业进行市场调查,比如:有没有发生过食品安全事故……而比较具有保障的方式,则是让那些具有学生食堂管理经验的企业参与竞标。至于退出机制的建立,其重要性同样不言而喻。具体表现为,学校要建立科学的食堂考评机制,并组织主要的消费群体:学生,教师代表共同参与到食堂试餐评餐活动之中,为了展示公平和公正性,一定要对评比的结果进行对外公示,并自觉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这样,那些社会信誉度低、服务质量差、饭菜价格高、的学校食堂将被淘汰,最终也才能确保学校食堂的经营管理活动顺利开展,而师生的食品安全问题才能得到有效的保障。

参考文献:

篇12

作者简介:费芳(1964-),湖南岳阳人,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高等职业教育。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一般课题“政府有效介入下的职业教育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研究”(编号:BJA120081),主持人:吴建新。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6)24-0044-04

校企合作是当前高职院校提升办学质量、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途径,通过校企合作,可以切实可行地将高职院校的实际教学与企业的实际需要紧密结合,让学校有的放矢地培养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同时能够快速胜任企业的岗位职能的人才。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在日常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根据行业和企业的实际要求开展针对性教学,同时大力为学生和企业之间构建沟通桥梁,让学生了解自己未来的岗位职能,深刻认识到自身的差距,从而在根本上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另一方面,在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今天,校企合作还能够让企业了解学校和学生,进而通过企业与学校之间的有效沟通,针对企业需要培养相应的人才,这样不仅可以有效解决高职毕业生的就业问题,而且可以体现高职教育的针对性优势,从而在根本上实现高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一、校企合作的含义与重要性

校企合作是指高职院校以自身的办学宗旨为指导,为实现教育教学与市场经济的接轨,开展学校与企业联合培养综合型人才的办学措施。校企合作的主要目标就是促进学校理论性知识与社会实践相融合,将学校教育与企业岗位、企业设备以及企业技术进行优势互补,从而培养出高素质、高技能型的复合型人才。通过校企合作,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目标更加明确,办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明显提高。

校企合作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促进教学改革进程。校企合作作为一项全新的人才培养方式,能够帮助师生更加全面、深刻地了解该专业、该领域的职业新动态,强化师生对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的认识[1]。此外校企合作可以根据企业的各类要求开展针对性教学,并积极组织学生参与企业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了解社会、深入企业、熟悉岗位,从而推动高校的课堂教学、课程设置以及专业方向与社会市场结构,使得高校的人才培养更加符合企业岗位的职能要求。二是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校企合作过程中,企业拥有社会工作环境、岗位工作内容以及完善的设备技术,而学校拥有系统的理论知识教学,二者优势互补,学校可以利用企业的优势资源培养学生的岗位职业能力、实际操作能力以及动手能力,而企业可以利用学生的理论知识强化自身的理论基础[2]。在校企合作的具体实施过程中,高职院校一方面要在校内进行教学改革,另外一方面要与相应的企业沟通,针对各个专业的就业方向,与各企业建立相应的实习基地,从而让学生了解理论基础与实际操作能力之间的区别。校企合作的方式能够为学校和企业培养一支高素质、高技能的复合型人才,而这一类人才又可以反补企业的人才缺失。校企合作这种双管齐下,一箭双雕的方法,对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具有重要作用[3]。三是促进师资队伍的建设。在可持续发展的今天,高职院校培养的绝不仅仅是简单的高级技工,而是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能够符合企业需要的技术人才,这就要求,因而对高职教师要求更高,其不仅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而且要有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同时在教学过程当中,教师要以自身的高素质兼顾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和综合素养。

二、当前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现状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蓬勃发展,我国高职院校逐渐从起步阶段发展到成熟阶段,现如今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高职院校的蓬勃发展为国家现代化建设输送了大量的应用型技术人才,同时也满足了当前社会民众对多样化高等教育的需求。目前来说,我国的校企合作现状主要有以下几个特征:

从校企合作的时间来看,绝大多数校企合作时间为2-5年,少数技术类转业的合作时间为5年以上;校企合作的频度较低,绝大多数学校所谓的“校企合作”只是在每年暑假期间安排学生进企业进行实习,除此之外,企业与学校之间合作进行的课程探讨、转业调整、教师实训、行业科研较少;校企合作的稳定性不高,校企合作的稳定性主要体现在学校是否能够接纳所有学生以及校企合作期限内是否每年都能接纳学生进行顶岗实习,事实证明,虽然绝大多数企业在校企合作期限内每年都能按照合约接纳学生进厂顶岗实习,但是每年只能接纳不到一半的学生;校企合作保证机制不够健全,校企合作保障机制是否健全,主要体现在校企合作管理以及保障机构的完整性以及称职与否,乃至政府对校企合作的引导作用,事实证明,绝大多数学校为校企合作建立了较为系统的保证机制,但是校企合作过程中,政府参与较少。

(二)存在的问题

固然,目前我国绝大部分高职院校已经将校企合作的工学结合模式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工学结合的水平和质量参差不齐。其主要原因就是很多高校在校企合作的过程当中,往往将校企合作的具体工作浮于表面,重形式而轻内容的现象并不少见,这就导致在校企合作过程中,高职院校不仅不能充分利用现有的政策优势,而且不能制定相应的应对和监督机制,从而导致校企合作难以达到预期的目标。

(三)校企双方合作理念不一致

校企合作理念的滞后,既表现在高职院校本身,也表现在企业。从高职院校的角度上来说,目前很多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着急功近利,在校企合作过程当中,往往只注重学生职业技能的提升,忽视学生职业道德乃至职业素养的提升,这就导致培养的学生与企业需求存在很大的差距。从企业角度上讲,企业之所以不注重校企合作,是因为其所追求的经济效益在校企合作中难以达到增加的状况,企业没有认识在当今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局面中,企业要获得可持续发展,核心因素是智力优势和人才优势,人才是长远利益的制造者,加之一些高职院校所培养的毕业生不能满足企业的发展和需要,从而导致企业在校企合作方面的懈怠。校企双方在培养理念上没有达成一致,使得校企合作步履蹒跚,实质性合作进展缓慢。

(四)校企合作缺少完善的政策和制度保障

从宏观上看,我国的校企合作政策出现的并不晚。2005年10月,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指出:“职业教育要改革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教育部在2008年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职业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也明确提出:“职业教育要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积极鼓励校企合一、形成产教结合、校企共进、互惠双赢的良性循环职业教育模式。”但是在实际实施过程当中,地方政府并没有制定相应的保障政策和实施细则,以致于校企合作无章可循、无法可依,学校、企业、学生的利益在校企合作过程中难以保障,挫伤了企业和学校对合作的积极性。

(五)校企合作运营机制不够完善和健康

校企合作的目的,就是在合作中完成对人才的培养,从而让企业和学校实现双赢。然而双赢的基础是二者的默契配合,而这一切的前提是校企合作的完善和健康的运营机制。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在校企合作过程当中,往往会选择让毕业生入厂实习或者学生假期短期实习的方式进行,学生通常需根据企业的实际需要决定自己的工作类型,因此很多毕业生做着与自己专业毫不相干的工作。同时,由于缺乏配套的机制,学校教学与企业实际应用严重脱节,导致很多学生在进入企业之后,难以迅速进入工作状态[4]。以自动化控制专业为例,很多学生在暑期进入工厂实践的时候,往往只能从事编织、打磨等简单体力劳动,这样不仅不能发挥学生的专业特长以及知识优势,同时企业无法从校企合作过程当中得到利益。

(六)校企合作过程的其它现实问题

除了前述问题之外,校企合作的深化与发展,还存在种种的现实问题和障碍。首先,很多高职院校科研能力有限,而且由于不能深入研究行业发展动向,导致学校的教学与行业发展严重脱节。其次,虽然订单式培养已成为高职院校培养的主流模式,但是配套的相应的政府鼓励措施滞后,从而降低了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此外,很多高职院校自身科研能力有限,同时对专业本身所处行业的最新技术和最新动向缺乏有效的调研,使得所培养的学生难以符合合作企业的期望[5]。

三、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深化与发展策略

(一)统一合作思想

校企合作的重点在合作,要求学校和企业相互配合,绝对不能是学校按照原来的模式教学,企业也不与学校沟通,仅仅在学校安排毕业生的时候提供工作岗位。

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主要区别即职业教育的目标是要具有极高操作水平的实用型人才。但是,目前大多数职业院校依然是以理论教学为主,实验教学为辅,再辅以一系列的技能训练,这种几乎照搬普通教育的以知识为本位的教学模式,不仅不能给予学生足够的实际技能训练,更是与“以能力为本位”的职业教育教学目标相悖。

校企合作是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推手。通过校企合作培养模式,职业院校可以结合自身以及本专业特点,有针对性地对专业布局、课程结构进行优化,同时还可以根据本校的软硬件以及学生的自身特点积极开发校本教材,以使理论联系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操作能力以及问题解决能力。

(二)消除信息不对称现象

合作的前提就是知己知彼,也就是要消除盲区。这就意味着,在职业教育当中实行校企合作培养模式,不是简单的由学校安排学生到企业实习或工作,而是要认识到校企合作真正的内涵和目的,将教学内容与实习工作密切结合。

因此,学校的教学内容,必须在国家职业技能标准以及企业实际要求的基础上设计和制定,首先,校企合作不仅仅是对学生技术学习的考核,更涉及文明生产、安全生产、职业道德等一系列重要内容,以数控加工为例,其不仅要求学生熟练进行自动编程,同时要求学生的加工过程在保证零件的精度和配合度的同时“多快好省”,对学生的工作效率及职业道德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这就要求学校必须组织相应的来自社会和企业中的技术人员,针对不同的项目进行认真的研究和讨论,同时结合学校自身软硬件的实际情况,进行切实可行的教学改革,根据企业和行业的标准对原有的教学内容进行相应的压缩、提炼或者转移为切实可行的可操作性强的教学项目,从而将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落到实处。

消除信息不对称,就必须要发挥企业的主要作用。企业作为经济个体,与学校有很大的不同,二者唯一的练习就是学生,因此,企业和学校在人才培养的模式与内容、供给与需求等方面有很多的信息不对称,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企业的合作成本,从而间接挫伤了企业的合作积极性。

这就要求企业主用参与到校企合作项目当中,也就是说,企业不仅仅要安排学生进行顶岗实习,还要参与到学校的转业建设、课程建设、校内实训基地建立、研究开发、招生就业等各个方面。同时,要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为企业和学校之间搭建有效的信息交流平台,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消除校企之间的沟通不畅,达到降低合作成本的目的。

(三)建立健全激励机制

虽然目前我国的校企合作存在诸多问题,但是值得肯定的是,当前,无论是我国的职业院校,还是我国的企业,都有很强的校企合作的院校,但是不可否认的是,由于信息不对称,使得企业的参与度和热情都比较低。除此之外,由于校企合作,意味着企业要在合作过程当中投入一定的人力资本以及其他成本,从而导致企业在合作过程中的成本与收益的不匹配,这就意味着,校企合作必须要建立良好的激励机制,尤其是不能让企业完全承担顶岗实习造成的成本和负担,除此之外,政府也要切实参与到校企合作的激励机制的建设当中。

值得注意的是,激励机制建立的前提,有健全合理的评价机制,而这种评价机制只能由校企之外的第三方(最好是政府)建立,这就意味着,政府要建立相应的监督机构,专门加强监督校企之间的合作,对工作不到位的一方及时进行问责。同时,通过减少部分税收或者补助补贴等方式对参与校企合作的企业进行鼓励。

(四)完善合作机制

校企合作想要健康运行,就必须建立完善的运行机制,这就要求学校首先要在“战略一体、校企合作、产学结合、共赢共建”的基础上,建立校企和合作理事会,从而完善校企合作运行体制。另外,学校还应该成立相应的专业指导委员会,各个专业也应该安排相应的专业负责人建立校企合作工作组织,从组织结构、人员调度、学校规章、政府支持等各个方面对校企合作进行保障,只有这样,才能形成风险共担、人才共育、学科共研、成果双赢的局面,让学校和企业成为共荣共生的生命体,从而让校企合作进入良性循环[6]。

(五)政府引导鼓励

政府在校企合作过程当中,不仅仅要出台相应的规章制度,而且要出台一系列的法律政策对校企合作进行服务和引导

例如,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的“预备技师班”模式,就是在上海市教委以及劳动保障部门的牵头联络和支持之下,与上海烟草工业印刷厂联合进行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通过学校的教育,学生不仅可以获得“预备技师资格”技能训练,不仅能够取得技师资格;而且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学校、企业可得到上海市政府的补贴,从而真正实现了学生入门快、企业得人才、学校大发展的三赢。

另外,在校企合作过程当中,政府要利用自身舆论优势和权威优势,为学校和企业做好牵线工作,同时为学校和企业搭建良好的平台,这样一方面可以利用学校的科研优势和知识优势,为企业解决相应的技术发展难题,还能够让学校教学与学生实践相互结合。例如,学校可以将毕业生的毕业设计结合与企业的实际工作相结合,校企双方以及政府有关部门三方共同指导学生答辩,这就可以很好地解决就业工作与毕业设计冲突这一普遍存在的难题。

四、结语

校企合作,不仅仅是我国高职院校和发展的主要方向,也是高职院校的最终的发展需求,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发展,只有将校企合作的深化和发展落到实处,才能根据行业需要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同时有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从而走出一条促进学校发展、融入企业社会行业、推动社会进步的特色之路。

高职院校在长期的教育改革发展过程中,校企合作要成为增强学生职业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为高职院校提高职业教育质量和办学质量的一项宝贵方法。而对于企业而言,通过校企合作,能够在人才合作培养的过程中储备后备人才资源,从而获得人才竞争力的优势。而深化高校与企业的合作,是能够最大限度地保障人才在校期间职业能力的养成,减少学生踏入社会后与岗位磨合的周期。为此,高校、企业以及政府要格外注重校企合作的重要性,各自定位角色、理清思路,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共同为校企合作的深入发展贡献一己之力。

参考文献:

[1]多淑杰,易雪玲,黄新谋,等.基于四维分析模型的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现状调查与分析[J].职教论坛,2015(12):10-14.

[2]吴建新,易雪玲,欧阳河,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四维分析概念模型及指标体系构建[J].高教探索,2015(5):87-92.

[3]徐耀鸿.高职院校深化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创新探讨[J].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2):20-23.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