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常见的护理问题范文

时间:2023-05-31 08:36:09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老年人常见的护理问题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老年人常见的护理问题

篇1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8-1879(2010)10-0055-02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我国人口的平均寿命逐渐延长,人口老龄化的程度也日趋增加,老年人的健康问题也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在关注老年人身体健康的同时,关注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是每个家庭也是每个医护人员的责任。以下从三个方面就老年人常见的社会问题及护理进行分析。

1 离退休综合症

老年人离退休后,不能适应新的社会角色、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的变化,而出现焦虑、抑郁悲哀、恐惧等消极情绪,易发人群为:男性;退休前处于管理岗位的老人;事业心强;严谨、固执的老人;个人爱好少、社会交往少。

健康指导:

1.1调整心态,顺应规律:衰老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离退休也是不可避免的。这既是老年人应有的权利,是国家赋予老年人安度晚年的一项社会保障制度,老年人必须在心理上认识和接受这个事实。将离退休生活看成是另一种绚丽生活的开始,重新安排好自己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做到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

1.2发挥余热、重归社会:离退休的老人如果体格健壮且精力旺盛又有一技之长的,可以积极寻找机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

1.3善于学习,渴求新知:“活到老、学到老”,一方面学习能促进大脑的灵活度,延缓智力衰退。另一方面通过学习更新知识跟上时代的步伐。

1.4培养爱好、寄托精神:如书法、作画种花养鸟、跳舞、打球、下棋、垂钓都能增进身体健康。

1.5扩大社交、排解寂寞: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以开拓生活领域,排解孤独寂寞增进生活情趣。

1.6生活自律、保健身体:老年人生活起居要有规律,早睡早起按时休息。

2 空巢综合症

空巢家庭是指无子女共处,只剩下老年人独自生活的家庭。空巢老人常常要担心生活的照料问题和疾病的医护问题。容易出现无助感等消极情绪,从而出现空巢综合症。

健康指导:

2.1父母对子女离家独立生活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减轻对子女的心理依恋。

2.2孩子离家后父母要及时地充实新的生活内容、建立新的人际关系、调整生活方式。

2.3夫妻之间相互给予更多的关心、体贴和安慰。

2.4子女要了解父母的心情,经常回家看看,与父母沟通,交流。

2.5对较严重的空巢综合症的老人,如果产生了严重的心境忧郁、失眠应及时寻求心理和精神医生的帮助。

3 丧偶综合症

丧偶综合症是指突然失去休戚与共、风雨同舟的终生伴侣所产生的适应。最常见的表现诸如沉默寡言、神情淡漠、注意力不集中、对周围事物不感兴趣等。

健康指导:

3.1自我宽慰:“领悟人死不能复生”的道理,提醒自己老伴儿的去世是一种自然规律,如果总是这样悲伤下去,对自己是个损害。

3.2自我激励:多想过去成功的事例,培养自信心。

3.3转移注意力:为避免触景生情,不妨把老伴的有些遗物暂时收藏起来,把注意力转移到未来的生活中去。

篇2

【摘要】 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类的寿命普遍延长,老年人口的比例不断增加,人口的老龄化已成为全世界关注的问题,我国也将面临着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各种问题。老年人患病常表现为起病隐匿,临床表现复杂且不典型,多病共存,病情发展变化迅速,病程长、恢复慢且致残率高,易发生并发症或多器官功能衰竭,药物治疗副作用多,心理、社会因素也会严重影响老年人的健康。

【关键词】 老年人; 保健; 护理

老年人是健康最脆弱的群体,一旦患了急性病恢复期长且病情复杂,而慢性病是老年人群的主要问题,不但使老年人活动受限,也是导致老年人死亡的主要原因,2008~2009年笔者通过对新疆巴州且末地区和新疆巴州焉耆地区老年人的随访问卷调查,针对老年人普遍存在的健康问题进行了探讨,着重探讨了如何对老年人常见健康问题进行合理有效的保健和护理,从而不断提高老年人群的生命健康质量,达到预防疾病,减少残障的发生。结合临床实践,现就护理工作中老年人常见健康问题的预防及护理措施谈几点体会。

1 睡眠异常的保健及护理

1.1 保健 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如早睡早起、限制白天的睡眠时间在1 h左右,以保证夜间的睡眠质量;晚餐不宜过饱,避免各种刺激,保持稳定情绪;做好睡前准备,如漱口、梳头、温水泡脚、开窗通风等;睡前进食有助睡眠的食物,如喝热牛奶、吃大枣等;睡前不饮咖啡、酒、浓茶或大量水及服利尿剂;进行放松训练,如气功、太极拳、肌肉放松训练等。

1.2 护理 找出影响睡眠质量的原因,进行对因处理;提供舒适的睡眠环境,保持卧室光线和温度适宜,床褥整洁;建立活动和休息时间表,白天适量增加活动,减少睡眠;集中进行护理活动,减少对患者的干扰;睡前排尿,晚8时以后限制饮水量;提供各种促进睡眠的措施,如不饮浓茶;摆放舒适;听轻音乐;读娱乐性书籍;身体不适者,按医嘱给药等;向老年人宣传规律锻炼的重要性,指导其参加力所能及的日间活动;夜间不宜下床入厕,以防摔伤,床边需放置便壶。

2 饮食的保健及护理

2.1 保健 保持平衡膳食,做到饮食不贪(不贪肉、不贪精、不贪硬、不贪快、不贪酒、不贪吃、不贪热),减少热量供应,少吃糖和盐,多吃高蛋白和蔬菜水果,注意补钙;食物要香、好、杂、少、细、松、软、烂、淡,温度适宜;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少吃多餐,避免暴饮暴食或过饥过饱。

2.2 护理 提供舒适的进餐环境,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流通;保持舒适的进餐,一般采取坐位或半坐卧位,偏瘫者采取健侧卧位;鼓励老年人与他人一起进餐,增加食欲;条件许可,鼓励自行进食;不能自行进食者,协助喂饭;针对不同的病情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如上肢活动障碍者可以给予各种特殊的餐具,鼻饲者按照老年鼻饲要求进行护理。

3 便秘的保健及护理

查找便秘原因,采取必要的措施;解除老年人的思想顾虑和心理负担;规律生活,养成按时排便的习惯;调整饮食,适量增加粗纤维素、高维生素、含脂肪食物以刺激肠道蠕动,促进排便;在体力许可的条件下,指导其适量体育活动,卧床者,给予被动活动;每天起床前和入睡前,用双手顺结肠蠕动方向进行腹部按摩;必要时用开塞露、缓泄剂,小量不保留灌肠等帮助通便;在各种方法无效时,可采取人工去便。

4 腹泻的预防及护理

掌握老年人的饮食原则,选择营养丰富,易消化、吸收、少渣少油的食物;严重腹泻时,可短期禁食,恢复期吃少渣少油及半流质。适当卧床休息,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尽早采集标本送检,及时给予诊断和治疗。保证补充足够的水分,防止脱水;做好皮肤护理,保持会阴及肛周皮肤清洁干燥,必要时涂10%鱼肝油软膏以防皮肤破溃;掌握老年人的排便规律助其排便;被疑为传染性腹泻的老人,应进行消毒隔离,防止交叉感染。

5 尿失禁的护理

查明原因,进行对症治疗和护理;建立规则的排尿习惯;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防止褥疮的发生;有尿意时及时排尿,不憋尿;解除患者的心理负担,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白天饮水2000 ml,睡前限制饮水,减少夜间尿量以保证睡眠质量;必要时应用接尿装置进行外部引流尿液;对留置导尿者,做好相应的护理,防止尿路感染;进行盆底肌肉收缩锻炼。

6 跌倒的预防及护理

经常监测血压,改善老人的视力、听力、认知和情绪,引导老人正确的评估自身健康状况和活动能力,力所能及的照顾自己;指导家人熟悉老人的生活规律和习惯,改善老人的居家环境和衣着,为老人提供方便的生活照护和安全、便捷的生活空间;夜间睡眠差可导致思维和判断力下降,易发生跌倒,所以应指导老人保证良好的睡眠质量,保持清醒的头脑;指导老人注意日常安全,如不要攀高取物,尽量避免或减少使用镇静剂或安眠药等【sup】[1]【/sup】。

7 心理异常的预防及护理

离退休、疾病、空巢家庭等都会导致老年人产生不同程度的孤独、自卑、迷茫、失落、抑郁、焦躁等负性心理,这些心理问题必定会降低老年人的健康水平。调查发现患躯体疾病的老年人常伴有情绪障碍,所以医护人员要特别重视老年人的心理变化,要尊重、理解、信任老人,给老人更多的情感支持和经济支持,帮助老年人顺利度过情感危机期;指导老人保持积极乐观心态,培养广泛的兴趣和爱好,积极参加社交活动,最大限度发挥自身潜能,建立良好的社交关系;指导老人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建议家人多安慰、开导老人,及早发现老人的异常心理;作为护理人员要针对不同性格的老人采取不同的心理护理,以减轻或消除老人心理障碍,延缓心理衰竭,增加其心理健康【sup】[2]【/sup】。

参 考 文 献

篇3

长期护理保险是对被保险人因为年老、严重或慢疾病、意外伤残等导致身体上的某些功能全部或部分丧失,生活无法自理,需要入住安养院接受长期康复和支持护理,或在家接受他人护理时支付的各种费用给予补偿的一种健康保险。当前在我国还没有出现真正意义上的长期护理保险产品,长期护理保险在现实保险业中仍是一个几乎尚未触及但又颇具吸引力的新课题。人口老龄化趋势引致长期护理保险的需求,我国自2000年进入老龄化社会以来,体现了发展快、绝对数大、“未富先老”和地区差异的特点。我国失能老人的人数已经超过了1000万。可见,随着我国老龄化的趋势加快,医疗费用的飞涨,社会医疗保险制度的不完善等原因,长期护理保险在我国的潜在市场将会相当可观。因此,为了构建和谐的小康社会,在我国发展长期护理保险势在必行。

一、我国老年人健康需求

老年人的健康需求是多方面的,老年人的疾病治疗包括慢性病和突发病,常见病的治疗,老年人的健康才能保证老年人过上安定无忧的晚年,对于老年人常见的慢性病,高血压,心脏病,高血脂,糖尿病都需要一定的治疗方案以稳定病情,对于日常的疾病老年人可以及时得到治疗。老年人由于机体的退化,生活自理能力减弱,日常生活需要照顾,起居饮食都需要雇人长期的料理。老年人退出工作领域,缺乏情感的依托,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很重要,所以老年人的情感慰藉很重要,老年人的心理问题较多,及时解决老年人可以通过心理咨询解决。

二、我国老年护理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1.我国护理保险制度的可行性。在医院得到治疗方案或治疗后的老年人需要一定时期的疗养,他们并不是重病患者不需要在医院得到治疗。如果长期住医院会浪费医院的资源,浪费病床,而居家却没有人照顾,所以长期护理制度的实施非常必要。由于我国现在家庭的限制,子女无法长期照料患有慢性病的老年人,于是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是一项为此类老年人解决后顾之忧的上佳选择。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需求也会提高,对于护理保险很多老年人都有经济能力来承担,很多养老院都可以提高自己的护理水平来提供,健康保险的需求也在增长。护理保险制度的建立还可以推动相关产业部门的发展,推动就业,缓解子女的照料压力。为很多下岗再就业人员提供就业岗位和生活来源。2.德国护理保险制度。德国从20世纪90年代就出台了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当时的德国的护理保险存在了很多问题,于是就进行了改革,再融资机制,受益资格,受益级别,受益方式方面都重新有了新的明确规定,护理成本多方承担,并公私合营。德国的护理保险对经济产生了很好的影响,降低了政府与个人的护理成本,并为相关行业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缓解社会的就业压力发挥了积极的影响,由于覆盖面较全,层次多样,满足了不同老年人群的不同需要,在护理保险制度内进行监督保证质量,引入竞争机制,各个健康保险基金公司相互比较,刺激发展,是比较成功的。

三、健康管理下老年护理制度的构建

1.护理保险制度人员培训。在社区可以培养一批为老年人服务的人才队伍,养老院,老年公寓更需要一批护理人才去给予老年人护理服务。对护理人员的培训需要从老年人的身体状况入手,了解老年人的常见疾病,老年人的心理状况,对老年病的治疗有一定的治疗方案,护理人员具备的不仅是医院的医护人员所具备的医疗技术,更加重要的是具备护理人员照顾老年人的能力,懂得如何照顾老年人,了解老年人的老年需求,融洽的与老年人和睦相处,不管能够解决老年人的医疗问题,还能解决老年人的生活问题。2.护理保险机构建设。在社区可以设立长期护理康复机构,其中包含的专项治疗包括慢性病康复诊疗室,日间照料护理室,常见病普通治疗室,老年心理健康咨询室,注意增加面积,为老年人提供必要地诊疗服务。各个诊疗室要有足够的床位满足老年人的需求,建设以小规模为单位保障老年人的健康需求。慢性病的康复诊疗室专门为患有慢性病的老年人提供医疗和康复治疗,老年人可以长期居住,治疗慢性病。日间照料护理室是针对一些不能自理的老年人所开设的,一些失能失智老人能在这里得到生活照顾。常见普通治疗室是为老年人解决日常遇到的一些常见病。在养老院,老年公寓都可以设立性病康复诊疗室,日间照料护理室,常见病普通治疗室,老年心理健康咨询室为老年人提供各项服务。3.护理保险制度法律法规建设。我国的护理保险制度应该定立一定的法律法规,我国早在2006年的《健康保险管里办法》已将长期护理保险列为健康保险,我国的社会保险的发展空间广阔,可以将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列入保险制度里,能加入护理保险制度的老年人人群广泛,很多老年人都有参加护理保险的需求,我国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应规定参保人,参保年限,参保资金的缴纳与筹集。4.护理保险制度的资金来源。采取公私合营办养老院和老年公寓,老年护理的服用采取政府财政拨款,由税收占大部分护理费用,参加护理保险的老年人需要在入住护理机构前缴纳护理保险费用,以保证晚年入住护理机构。一般养老院如果进行住院护理的话老年人大概支出3000元左右,对于一般家庭相当一个人的收入或是老年人的退休金,所以政府和有关部门必须多分担老年人的费用,不至于老年人住护理机构就没有了老年保障。四、结语我国长期护理保险提出的早,虽然我国护理保险制度资金的筹集也是也是一项不好解决的问题,需要各方在努力思考如何合理地进行筹资,护理人员的配备也不是一朝一夕。但在老龄化和经济情况允许的情况下,在我国是可以实行护理保险制度的。

参考文献:

[1]周典,周若祁.构筑老龄化社会的居住环境体系[J].建筑学报,2006(10):11.

篇4

护理专业培养目标是以就业为导向,培养适应我国医疗护理事业发展需要;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具备较强的基本护理专业知识、护理操作技能,能从事护理、保健、康复、健康教育等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二)课程性质

“老年护理学”是护理学的一个分支,也是老年医学中的一个学科,同时又与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相互渗透。本课程是护理专业主干课程之一,也是护理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

(三)课程定位

“老年护理学”属于护理学专业中临床阶段中的课程,是在学生掌握人体各系统基本疾病的基础上,进一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各学科知识快速发现与判断问题,并能够以娴熟的技能迅速解决问题的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必修考查课程。

(四)教学内容

“老年护理学”的研究对象是老年人这一特殊群体,探讨有关老年人的生理、心理变化,现存、潜在的各种健康问题的反应及相应的护理措施等。本课程主要介绍国内外老年护理的进展,老年人的健康及生活质量评估,老年人心理及生理的变化,老年人的保健与健康促进,老年人常见病和多发病的护理及老年人的日常生活护理等几个方面的专科知识及操作方法。

(五)教学重点

帮助学生与前期课程知识点的衔接,使学生不仅掌握老年人的健康保健和各类老年人常见问题的预防和处理技术,更重要的是能学以致用,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和能力。

(六)教学难点

如何将抽象、复杂的老年人各种护理技巧形象地展示在学生面前,如何通过理论讲解和实践教学帮助学生掌握课程相关理论及技能并与临床有机结合。

(七)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1)掌握老化的概念,老年人的年龄划分标准,老年人健康评估的方法和内容,老年人安全用药原则。(2)熟悉老年人各系统的老化特征,日常生活护理要点,心理变化特征。(3)了解国内外老年护理的发展现状。

2.能力目标:能对老年人常见健康问题进行评估和护理,能够应用护理程序为老年期常见疾病病人提供整体护理。

3.素质目标:具有热爱人类、热爱生命的博爱之心,具有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

二、学情分析

课程授课对象为护理系高职护理四年级学生,已具有医学基础理论知识,一定程度的医学临床知识和护理理论知识及技能。高职学生动手能力强,思路灵活,但理论知识不够扎实,耐性、求知欲、自制力较普通大专学生差。

三、教学设计

(一)课程设计

1.设计理念:以学生为主体,以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教学过程体现开放性、科学性、职业性、实践性。

2.设计思路:基于岗位工作过程――学用一致,“教、学、做”合一。

(二)内容的选取

1.根据工作岗位职业能力的要求,教学内容必须遵循“必须、够用”的原则,体现思想性、科学性、先进性、启发性、实用性,强调基本理论知识、基本实践技能和基本态度方法。

2.教学内容分为三大模块:(1)总论。任务一:绪论;任务二:老年人的健康评估。(2)各系统、组织老化性改变及相关问题护理。任务一:老年人认知与感知的护理;任务二:老年人营养与排泄的护理;任务三:老年人清洁与舒适的护理;任务四:老年人休息与活动的护理。(3)其他常见问题的护理。任务一:老年期其他常见问题的护理;任务二:老年期常见心理问题和精神障碍的护理。

(三)教学方法

在教学方法上除了采用较为通用的讲授法、案例教学法、情景教学法、自学讨论法以外,笔者还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进行了以下两种教学方法改革:

1.以抢答竞赛为基础的教学法。提出问题,学生分组讨论,通过各种途径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案,然后选代表进行抢答,最后优胜组给与加平时成绩分。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参与性,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2.以方案设计竞赛为基础的教学法。提出设计目标和要求,学生分组讨论,选代表阐述设计方案并解答学生疑问,以非参与小组长和教师评分方式选出优胜组给予平时成绩加分,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究欲,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的兴趣。

四、教学评价

(一)教学考核

期末考试成绩60%,平时成绩占40%;平时成绩含课堂提问10%、学习态度15%、出勤率5%、单元自测10%。

(二)教学反馈

通过学生、督导组、教学组、自我反省等多种途径进行反馈。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 老年人; 危险因素;护理

老年病人的生理退化,身体机能的衰退和心理对刺激的承受力降低等问题会让护士在对老年病人的护理过程中遇见到一些与对一般病人的护理不一样的特殊危险情况。因此,对护理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问题进行分析,采取一定的预防措施才可以保证对老年病人的护理质量。

一、常见的危险情况:

1.跌倒损伤:由于老年人的生理上对姿势控制能力降低,或者由于某些疾病导致病人的平衡控制能力降低,导致身体更易摔倒造成严重后果。

2.误食:由于老年人的五感减退,尤其是视力和嗅觉的下降可能导致误食。再加上老年人的食道以下括约肌松弛以及呕吐反射较差,导致老年人难以将误食的可能是有害物排出体外。

3.药物乱用:老年人的肝肾功能衰退,故较于年轻人更容易用药毒性反应。住院后的私自使用药物以及对用药的错误认识或是护士对用药的指导错误都可能导致肝肾进一步受损或是药物禁忌反应。

4.医源性损伤:医务人员由于工作压力过大而对待患者态度僵硬,这可能会让老年患者感到心理上的不适而导致情绪激动或低落、血压升高和心悸等情况。护理人员技术操作不规范,无菌观念不强,可能对老年人造成生理上损伤。

二、护理的对策:

1.对护理人员进行老年病人的护理专科培训:包括老年人的生理、病理变化、心理变化、饮食护理、运动、排泄等生活护理,掌握老人安全护理和并发症护理,掌握老年人常见疾病的护理问题和护理措施。

2.强化护士的早期教育,能够使护士具有强烈的安全防范意识,避免老年病人可能遇到的跌倒等机械性损伤问题以及能够正确指导病人的药物服用。增强护理人员的预见性,对老年病人能够注重他们的主诉。

篇6

1老年护理新观念

随着老年医学的发展,人们认为老年护理能重新燃起老年人对生活的热爱,最大限度激发老年人的独立性,训练老年人独立生活的能力和信心。老年护理是以老年人为主体,从老年人社会文化的需要出发,研究相关健康问题和护理措施,解决老年人的实际需要。

2老年人常见特殊问题的社区护理保健

2.1睡眠异常老龄人需要较长的睡眠潜伏期,夜间醒来难以入睡,白天喜欢较长的卧床休息或午睡,总睡眠时间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长,期间夜间睡眠的时间减少。多失眠,易醒和早醒。对失眠着首先要了解失眠和觉醒习惯,保持良好的生活节律,参加社会活动,进行日关浴,夜间避免过度饮酒和咖啡因饮料。必要时在指导下合理使用安眠药。

2.2跌倒老年人易发生跌倒,轻者引起软组织损伤,重者诱发骨折,硬膜下出血危及生命。跌倒的原因:一是生理功能的变化,其步态变化,抬腿不高,肌肉控制力降低,平衡能力减弱,加上视力减退者更加容易跌倒。二是疾病原因,性血压低,心源性昏厥,骨软化症,帕金森病等。预防跌倒首先应通过体检判断老年人的平衡能力,进行步态分析。针对老年人不服老,怕麻烦人的特点,应给予主动服务意识,反复提醒陪同人员注意环境中的危险因素,多陪伴。生活起居要有安全设施和警示装置,穿防滑鞋,拐杖助行,起坐慢而稳。一旦跌倒要做详细的检查,判断有无相关继发损伤,根据病情积极做好相应处置。

2.3尿潴留、尿失禁排尿障碍给老年人带来很大的痛苦和不便,严重影响了生活质量。护理应以有效排尿为主。设置专用的厕所和扶手,安慰鼓励老年人,诱导排尿,如听流水声、温水清洗外阴等。如需长期留置尿管,则需要指导导尿管的护理,注意无菌操作,根据尿意和膀胱充盈程度决定的时间,锻炼尿道括约肌功能,不因留置尿管而影响社会活动范围。

2.4误吸随着年龄的增长,喉部的感知觉减退,协调功能不良,吞咽反射降低,容易发生误吸。轻者引起呛咳,重者发生吸入性肺炎甚至窒息。预防的关键应根据不同个体发生误吸的主要危险因素予以指导。当误吸发生现场的急救尤为重要。应拍背协助尽快咳出异物,也可以握拳置于患者的剑突下,向膈肌上方冲击上腹部,造成气管内强气流,使阻塞食道的食团咯出。必要时立即送医院,使用纤维支气管镜取出异物。

2.5便秘常见原因有食物过于精细,缺乏机械和化学刺激,如纤维素、脂肪食物过少,饮水不足,精神紧张、缺乏锻炼和不良的排便习惯等。因此应鼓励老年人多食含粗纤维的食物,适量饮水,适当运动,必要时腹部按摩增加肠蠕动,或给予缓泻剂、肠道菌群调节剂等药物。

2.6 心理异常老年人常见的心理问题有焦虑症、离退休综合征,空巢综合征、高档住宅综合征等。应加强老年人自身的心理保健,指导老人正确评价自我的身体状况,树立正确的生死观,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正确认识离退休问题。全社会发扬尊老敬老的社会风气,改善和加强老年心理保健服务,充分发挥社会支持系统,维护老年人的合法权益,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和心理环境。

篇7

1.1中西医结合的新型护理 社区护理承担着社区人群预防、保健、康复工作,范围涉及老年人生理、心理、社会等各个方面,既要防止与老化相关的疾病发生,又要防止与老化无关的疾病和残疾的恶化。社区护理工作开展得有成效对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有着重要意义。因此要积极进行社区老年护理改革工作,探索出一套符合我国国情的护理模式。由于以老年人为对象的护理工作重点是帮助老年人应付实际或潜在的健康问题,因此老年护理的对象不只局限于老年人,还包括老年人的家庭成员及其他相关人员。所以老年护理有别于老年病护理。对老年人的护理不仅是单一的疾病护理与生活照顾,而是更深层次的掌握促进老年人健康的中、西医知识和方法,以维护老年人的最佳功能,使老年人无病长寿,缩短老年人被照顾的时间,提高其生活质量。

1.2老年人的生理、心理问题

1.2.1外形的改变 衰老是最引人注目的改变,主要是身高缩短、毛发白化、牙齿松动……身心变化不同步。人体生理变化是自然规律,无法抗拒,但是其心理的变化却十分复杂,往往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1.2.2社会环境 老年人在退休后,其生活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以前的有规律的工作习惯不再存在,社会生活与家庭的比重也发生了改变,面对这种新的环境,必然出现与之适应的问题。老年人的心理反应在很大程度上受社会因素、家庭因素及环境因素的影响,大多数老年人在65岁后将面临以下问题:①退休:研究表明,有4%~6%的离退休老人不适应,感到孤独、焦虑、抑郁、烦躁,有失落感、衰老感、紧张感和疾病恐惧感,有的伴有血压波动、食欲不振、疲劳和睡眠障碍等不适,称之为离退休综合症。②经济环境:经济是老年人的卫生资源。老年人经济收入减少,尤其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年迈多病、需钱治疗的情况愈加增多,从而使老年人产生心理压力,进而影响身体健康。③家庭因素:家庭和睦,子女孝顺有利于健康。相反因素,例如丧偶常常是老年人很严重的心理创伤,使其产生心里损失感。老年人特殊的心理状况使护士面临更为复杂的护理环境,因此从事老年护理的护士需特别重视老年人的情绪变化和心理因素,给与相对应的护理措施。

2针对不同的体质给与相应的中医护理

在刘芳医生的指导下,分9种体质,我们根据不同的体质给与相应的护理指导如下。

2.1平和质 调养方式:多吃五谷杂粮、蔬菜瓜果,少食过于油腻及辛辣之物。运动上,老年人则适当散步、打太极拳。此体质的人不爱得病。

2.2阴虚质 总体特征:阴液亏少,以口燥咽干、手足心热等虚热表现为主要特征。形体特征:体形偏瘦。常见表现:手足心热,口燥咽干,鼻微干,喜冷饮,大便干燥,舌红少津,脉细数。

饮食:①饮食:饮食有节不宜暴食暴饮。②少食辛辣温热、煎炸爆炒之品,如辣椒、姜、蒜、烟酒、狗肉、羊肉等。③饮食以轻灵养阴为主,如猪肉、鸭肉、龟鳖、绿豆、百合、芝麻、鲜芦根等。中药茶饮:生地绿茶、枸杞绿茶、玉竹绿茶等。

运动:适合中小程度、间断性的身体锻炼,如太极拳,锻炼时控制出汗量,及时补充水分。不适合洗桑拿。

2.3阳虚质 总体特征:阳气不足,以畏寒怕冷、手足不温等虚寒表现为主要特征。形体特征:肌肉松软不实。常见表现:平素畏冷,手足不温,喜热饮食,精神不振,舌淡胖嫩,脉沉迟。

饮食:少食寒凉、生冷食品、如田螺、螃蟹、西瓜、苦瓜、绿豆等。以补益阳气为原则,可食牛羊狗肉、茴香、干姜、肉桂、枸杞、茯苓等。中药茶饮:干姜红茶、肉桂红茶、续断红茶等。

运动:可做一些舒缓柔和的运动,如慢跑、散步、打太极拳、做广播操。可适当洗桑拿、温泉浴。

2.4气虚质 总体特征:元气不足,以疲乏、气短、自汗等气虚表现为主要特征。形体特征:肌肉松软不实。常见表现:平素语音低弱,气短懒言,容易疲乏,精神不振,易出汗,舌淡红,舌边有齿痕,脉弱。

饮食:①少食生冷苦寒、辛辣燥热等食物,如西瓜、苦瓜、绿豆、冷饮及葱、姜、蒜、酒等。②少食滋腻的食物以免阻碍胃的消化功能,如糖果、蜜饯、油炸食物等。③少食破气、耗气的食物,如萝卜、金桔、山楂、 佛手柑、槟榔、大蒜、 芫荽等。④选用补气药膳时,应选用性味平和的药物缓缓调补,忌竣补和烂补,以免产生虚不受补的现象。⑤饮食以益气健脾为原则,可食黄豆、山药、香菇、泥鳅、鸡肉、扁豆、大枣、龙眼、百合等。中药茶饮:西洋参茶、黄芪花茶、山药花茶等。

运动:易柔缓运动,以散步、打太极拳为主,不宜做大负荷运动和出汗的运动。忌用猛力和长久憋气。

2.5痰湿质 总体特征:痰湿凝聚,以形体肥胖、腹部肥满、口黏苔腻等痰湿表现为主要特征。形体特征:体形肥胖,腹部肥满松软。常见表现:面部皮肤油脂较多,多汗且黏,胸闷,痰多,口黏腻或甜,喜食肥甘甜黏,苔腻,脉滑。

饮食:调理以健脾化湿为原则,可食葛根、薏米仁、冬瓜、萝卜、橘红、昆布、麦芽等。

注意:①居室宜朝南,保持室内干燥,避免湿冷。②适当少睡眠,每日不超过8 h为宜。③多进行户外运动,享受阳光。④穿衣宜宽松,以利于汗液的蒸发,去除体内湿气。中药茶饮:茯苓普洱茶、白术普洱茶、薏米仁普洱茶。

运动:多进行户外运动,经常晒太阳或进行日光浴,长期坚持运动锻炼。

2.6湿热质 总体特征:湿热内蕴,以面垢油光、口苦、苔黄腻等湿热表现为主要特征。形体特征:形体中等或偏瘦。常见表现:面垢油光,易生痤疮,口苦口干,身重困倦,大便黏滞不畅或燥结,小便短黄,男性易阴囊潮湿,女性易带下增多,舌质偏红,苔黄腻,脉滑数。

饮食:①多选用清利化湿的食物,如茯苓、红小豆、蚕豆、葫芦、莲藕等。②少食肥甘厚腻的食物,如糖果、高脂肪肉类、奶酪、油炸食品等。③辛辣燥烈、大热大补的食物和温热性的水果要少吃,如辣椒、葱姜、荔枝、芒果、橘子、樱桃等。④戒烟戒酒,饮食以清淡为原则,可食空心菜、绿豆、黄瓜、苋菜、冬瓜、西瓜、藕等。中药茶饮:藿香绿茶、荷叶绿茶、蒲公英绿茶。

运动:适合做大强度、大运动量的锻炼,如中长跑、爬游泳、各式球类、武术等。盛夏暑湿的季节,减少户外活动。

2.7血瘀质 总体特征:血行不畅,以肤色晦黯、舌质紫黯等血瘀表现为主要特征。形体特征:胖瘦均见。常见表现:肤色晦黯,色素沉着,容易出现瘀斑,口唇黯淡,舌黯或有瘀点,舌下络脉紫黯或增粗,脉涩。

饮食:①烹饪时少放盐,多放醋,醋能消食健胃,散淤血,止血,解毒。②不宜多食寒冷、温燥、油腻的食物,如冰冷饮料、辛辣、油炸或肥腻食物。③非饮酒禁忌者,适量饮用葡萄酒,可促进血液循环。④饮食以活血、散结、行气为原则,可食用山楂、桃仁、黑豆、海藻、海带、紫菜、醋、柚、桃、玫瑰花等。中药茶饮:山楂花茶、桃仁花茶、肉桂花茶。

运动:保持足够睡眠,可做一些有助于气血运行的项目,如太极剑、太极拳、舞蹈、步行等。运动中如出现胸闷、呼吸困难、脉搏显著加快等不适,应医院就诊。

2.8气郁质 总体特征:气机郁滞,以神情抑郁、忧虑脆弱等气郁表现为主要特征。形体特征:形体瘦者为多。常见表现:神情抑郁,情感脆弱,烦闷不乐,舌淡红,苔薄白,脉弦。

饮食:①少食收敛酸涩和冰冷食物,如乌梅、李子、酸枣等。②可少饮红酒,以活血解郁。③重视早餐,长期不吃早餐会严重影响疏泄调达,加重气郁体质改变。④饮食调理以理气解郁为原则,可食紫苏、佛手、刀豆、薄荷、酸枣仁、麦芽、海藻、海带、青胖大海等。中药茶饮:橘红花茶、紫苏花茶、佛手花茶。

运动:增加户外运动,坚持较大量的运动锻炼,如跑步、登山、游泳、武术等多参加集体活动,解除自我封闭状态。

2.9特禀质 总体特征:先天失常,以生理缺陷、过敏反应等为主要特征。形体特征:过敏体质者一般无特殊;先天禀赋异常者或有畸形,或有生理缺陷。常见表现:过敏体质者常见哮喘、风团、咽痒、鼻塞、喷嚏等;患遗传性疾病者有垂直遗传、先天性、家族性特征;患胎传性疾病者具有母体影响胎儿个体生长发育及相关疾病特征。

饮食:①饮食规律和卫生。不可时而饥肠辘辘,时而暴饮暴食以免损害肠胃功能。②进食易缓。注意细嚼慢咽,尽量放慢进食速度。③饮食以清淡、均衡、粗细、荤素搭配为原则,忌生冷、辛辣、肥甘油腻及各种"发物",如鹅肉、鱼、虾、蟹、辣椒、浓茶、咖啡、酒等。中药茶饮:乌梅绿茶、百合绿茶、紫苏绿茶。

篇8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护士应掌握老人的心理特点,热情耐心,使之主动参与健康教育活动。护士与老人应建立起平等、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关系,创造一个宽松、和谐的环境,才能有效地进行宣教和干预。如在与老人个别交流时,应尊重老人的隐私,帮助他们克服消极心理,鼓励其积极参与有益的社会活动,多与社会接触。

注意教育的目的性:系统化健康教育目的要明确,旨在提高老人的自我保健能力,预防疾病,增进健康,而有别于医学生的教育。如在讲解常见病症及家庭护理时,要击中要害,避免理论性过强,防止引起老人的焦虑。

注意条理性:老人由于记忆力、视力、听力等功能的衰退,其接受能力相对较差。每次讲课前发放当日讲解提纲重点,授课时注意控制语速。同时,要不断强调和反复,便于老人强化记忆。

避免用医学术语:尽可能用老人熟悉的语言讲解,在解释常见病症等抽象的医学理论时,尽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结合病例加以说明。

提高自身素质:系统化的健康教育涉及面广,护士应了解多学科的知识,发挥多元化角色的功能,平时应注意收集有关资料,每次讲课前应根据讲课的内容及目的充分备课,使讲解生动、易懂,老人乐于接受。

护 理

老年人发病的特点是病程长、并发症多、康复慢。因此,对老年病人的护理,要耐心、细心、减轻老年病人的痛苦,提高生存质量,延长寿命。老年病人的护理一般有下述几个方面。

对老年病人要细心、耐心。人岁数大了以后,耳聋眼花,所问非所答,嗦絮叨,特别患病后脾气会变坏,固执、猜疑、乱发脾气,此时更需要我们给老年病人多一分理解与关怀,对他们要和蔼温柔,多给一些心理上的安慰,多与他们聊天,多听一听他们的倾诉,切不可与老人对着吵或不搭理。

对老年病人护理动作要轻柔,照顾要细致。特别是给老年病人翻身、按摩或递放便盆时,动作一定要和缓温柔。为了让病人感到舒适,还要注意一些细节,如给病人喝水时,一定要尝一下水温,以免烫伤病人口腔黏膜,给病人用搪瓷便盆时,应用温水涮一下,使病人不感到过凉等。

防止并发症。如对久病卧床的老人,特别要注意防止发生褥疮,对肘、踝、肩胛骨、背、臀等受压部位要多按摩。

注意老年病人的居室环境。如居室通气要好,病人不要直对窗户,光线要柔和,居室布置要温馨和谐,电视、音响等音量不要过大。

注意老年病人的卫生护理。对卧床的老人要坚持每日的洗脸、洗脚、会阴清洁、口腔清洁,经常擦浴,经常更换衣褥、枕巾、床单、被罩,使老年病人有一个舒适卫生的环境。

细心观察病情。老年人的身体状况或病情容易发生突变,而且常常缺乏先兆征象。所以,对老年病人的细微变化和新的症状都要引起高度重视,并及时报告医生。

老年病人护理时要注意以下几方面:了解老年人的心理,做好疏导工作,老年人一般有两种心态,一是不服老,二是怕麻烦。注意老年人的安全,老年人可能发生的意外有:①跌倒,②误吸、误食,③坠床,应当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首先,帮助老年人熟悉环境,衣裤鞋不宜过于肥大,尤其是裤腿太长会直接影响行走,走动时应穿合脚的布鞋,尽量不穿拖鞋,穿脱袜子、鞋、裤应坐着进行。

其次,老年人的食物要少而精,软而且易消化,保证足够的营养,进食的要合适,尽量采取坐位或半卧位,吃干食发噎者,进食时准备睡或饮料,每种食物不宜过多,防呛防噎。

另外,意识障碍的老年人应加床档,睡眠中翻身幅度较大或身材高大的老年人,应在床旁用椅子护挡,以防老年人坠床摔伤。

用药护理:内服药与外用药应分开,标记鲜明,向老年人讲解清楚药物的作用和不良反应;当静脉、肌肉给药时,注射速度要缓慢,边注射边观察,发现问题立即停止注射,同时报告医生。在药物推注结束后,不要让老人立即起床,继续观察2~3分钟,安眠药最好上床后服,以防药物在老年人上床前起作用而引起跌倒;夜间或睡眠中给药,一定要把老年人叫醒后再服。

饮食护理:老年人的饮食应按其对营养的需要适当选择和搭配,有目的地选择饮食,促进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调节因器官老化造成营养不足或过剩。

篇9

中图分类号: R47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5(c)0000-00

目前由于世界各国人口平均寿命的不同,政治经济情况的差异,对老年人的年龄划分规定尚无统一标准,世界卫生组织(WTO)对老年人年龄的划分有两个标准:在发达国家将65岁以上的人群定义为老年人,而在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亚太地区)则将60岁以上人群称为老年人。进入老年期,各种生理功能逐渐衰退,并常常面临社会角色的改变、疾病、丧偶等生活事件,老年人必须努力面对和适应这些事件。如果适应不良,常可导致一些心理问题,甚至出现严重的精神障碍,损害老年人的健康,降低生命质量。因此,关注老年人的心理问题尤其重要。

1 老年人常见的心理问题

1.1 焦虑

造成焦虑原因可能为:①体弱多病,行动不便等;②离退休,经济状况下降;③家庭变故:丧偶丧子等;④疾病的出现:例如高血压、高血糖等。

1.2 孤独

造成孤独原因:①家庭变故:丧偶丧子等;②离退休,远离了社会人群;③行动不变,与亲友来往逐渐变少;④空巢家庭。

1.3 抑郁

造成抑郁原因:①身体疾病,例如某些慢性病的出现:高血压、糖尿病等;②家庭变故:丧偶丧子等;③孤独等。

1.4 恐惧感

老年人由于担心患病, 自理能力下降以及给儿女加重负担等问题的发生, 心理上产生忧虑感或恐惧感, 从而也可表现出冷漠或急躁的情绪[2]。

1.5 猜疑

老年人的心理防卫及应对能力随年龄增高而减退,对外界的耐受性及适应能力下降,容易发生情绪的变化,特别是长期患病的老人,生活处理能力下降,对周围的一切反应非常敏感,听不清别人交谈时,便认为自己的病情加重,把一些没有关联的事情扯到自己身上,引起无故的联想[3]。

1.6 离退休综合症

老年人到了退休的年龄,不得不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有些老人因不能适应新的社会角色、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的变化,产生了一系列心理问题,如焦虑、抑郁、孤独等。

1.7 空巢综合症

当今社会,年轻人都外出工作,很少与老人待在一起关注其生活与心理健康,再者到了老年,往往会面临着一些丧妻,甚至丧子等应激事件,导致老人孤独生活,造成一个个的空巢家庭,老人因而出现抑郁、孤独等心理。

2 老年人心理问题的产生的原因

老年心理问题的出现主要是由于各种生理功能的衰退,并常面临着社会角色的改变、疾病以及丧偶等事件的发生,如果适应不良,则可能导致一些心理问题,甚至出现严重的精神障碍,损害其健康。

2.1 各种生理功能的衰退

随着年龄的增加,各种生理功能衰退,如心脏,随着老化进程,心肌逐渐萎缩,心脏变得肥厚硬化,弹性降低,使得心脏收缩能力减弱,不仅心跳频率减慢,心脏每次搏动输出的血量也会减少。心输出量随年龄增长而减少,到80岁时其功能减退约为35%。心输出量降低,输送到各器官的血流量也就减少了,供血不足则会影响各器官功能的发挥。

2.2 社会地位的变化

老年人面临着退休,退离了工作岗位在家,社会地位发生了改变,可使一些老人心理上暂时不能接受,而出现抑郁、孤独、自卑等心理。

2.3 家庭关系变化

家庭对老年人具有特殊的意义,然而许多老年人由于丧偶、独居、夫妻争吵、突发重病等意外刺激,生活于“空巢家庭”及不愉快的家庭之中,从而不仅导致生活上的诸多不便,而且在心理上也产生了许多问题[1]。

2.4 疾病的出现

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的身体不再如青年人一般强壮,身体素质每况愈下,容易生病,这使得老年人心理上造成负担,害怕自己因病而亡等等,逐渐得出现抑郁等心理。

2.5 经济状况

经济是保证老年人日常生活和享受健康的基础, 目前我国老年人的经济收入一般都低于在职人员, 加上医疗服务费用的逐渐上升, 使老年人的经济来源缺乏独立可靠的保障,对于丧失劳动能力的农村老年人, 儿女收入不佳, 经济问题就更加突出, 从而直接影响了老年人医疗卫生服务的享受和身心健康[2]。

3 对有心理问题老人的干预

3.1 加强健康宣教

①鼓励老人适当运动,每天运动1~2次,每次半小时,一天不超过2小时,通过运动来强化身心素质; ② 向老人介绍相关疾病的知识,遵医嘱服药,低盐饮食,多吃蔬菜水果等;

③ 定期健康检查,老人应根据自身的身体状况定期去社区卫生站进行健康检查,如发生身体不适应及时就医; ④对自尊心强和虚荣心强的老年人,应以鼓励和赞扬的口气,在充分尊重的基础上,让患者乐于接受你的治疗和护理,适时与患者进行有效沟通[4]。⑤ 帮助其确立生存意义,坦然面对,认真地过好每一天,不仅应老有所养,还要老有所乐,老有所学,老有所为[5]。

3.2 开展丰富的社区老年活动

在社区设立老年活动室,鼓励老人多参与社区活动,防止老人孤独、抑郁等心理的产生。

3.3 用药护理

告诉老人及其家属用药的注意事项、疗效及副作用,应严格遵医嘱服药,不宜停服漏服或者擅自改药,有用药不适现象及时告诉医生,做好老人用药的指导工作。

3.4 饮食护理

保证摄入一定数量的优质蛋白,忌油煎、炸及强烈刺激性食品,且少吃多餐,少饮酒,少吃辛辣等刺激性食物。

3.5 环境建设

给老人营造一个舒适的环境,室内多通风,衣被等勤晒太阳,注重身心护理,指导老人进行合理的体育锻炼,多呼吸室外新鲜空气,营造和谐的社区环境。

4 总结

当今社会已逐渐步入老龄化社会,老人所出现的心理问题也越来越多的受到人们的关注。作为子女,在这生活节奏逐渐加快的社会,不应只为了工作而忙碌,应多点时间陪陪孤独在家的父母。作为医务人员,应尽心尽责,做好分内工作,协同老年患者及其家庭提高老人的心理素质和老人服务医疗水平。如今国家也为老人做了不少贡献,医保制度也逐步健全,多关心老人,共创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

[1]李玉红. 老年患者常见的心理问题及护理[J].湖南中医杂志,2012,28(1):70~71.

[2] 韩艳, 焦守凤, 张旭娟. 影响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因素与护理对策[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21):5156~5157.

篇10

老年病的护理风险主要是指在操作、处理、抢救等环节中,所导致的老年患者发生伤残等不良事件的不可预见性,包括护理事故、意外伤亡、并发症及因护理不当而产生的医疗纠纷等。老年病护理风险具有几率大、复杂性及危险性的特点,直接威胁患者生命健康。因此,对老年病护理风险进行正确评估,重视老年患者生理、心理等各方面变化,积极采取防范措施,对提高患者生存率具有重要作用。

1老年病常见护理风险

1.1安全风险 ①跌倒。跌倒在护理风险中最为常见,老年人跌倒发生几率相对较高,居安全问题的首位。相关研究表明,老年人跌倒分为内外因,近乎50%的跌倒由用药不当导致。②压疮。压疮多发于70岁以上患者,部位较为隐蔽,容易导致继发性感染,愈合困难。压疮若长期不愈,致死率会比正常患者高出6倍以上[1]。③药物引发的不良反应。老年人对服药的依从性较差,难以完全遵医嘱准确用药。本身又复合多种疾病,需要同时服用多种药物,药物在体内相互作用,易导致不良反应发生,引发的后果较为严重,具有致死率高的特点。④病情变化。老年人往往在疾病出现变化时无感受,研究显示,约有35%~80%老年人在出现心肌梗死、腹膜炎的时候没有疼痛感或疼痛反应微弱,易致严重后果产生。因此,在老年病护理中,护理人员要掌握老年常见并发症的基本知识,护理过程中对病情变化认真观察,防范老年病情突然恶化产生严重后果[2]。⑤自杀。老年人由于躯体疾病会产生沉重的心理负担,是抑郁症的高发人群。严重抑郁不利于病症的治疗,患者有自杀倾向或轻生行为,因此,注重老年人心理防护,是降低护理风险的重要内容。

1.2护理操作风险 ①静脉炎。老年患者产生静脉炎主要有血管老化、药物刺激、机械刺激等原因。②皮肤撕脱伤。水肿导致的皮肤撕脱伤的发病率相对较高,因此,临床护理中要注意采取适当措施,避免老年人皮肤撕脱伤的产生。③导管脱落。中心静脉导管经皮置入在老年人补液长期补给中已经被广泛应用;由于老年人的吞咽功能逐渐丧失,采用鼻饲法的人也越来越多;尿失禁也是老年病的常见症状,因此导尿管的长期保留在老年患者中也较为常见[3]。④沟通交流不当。老年人与护理人员会产生一定的交流障碍,老年人记忆力减退、听力下降、有猜疑心理。而护理人员没有及时了解老年人的心理感受,护理时身体语言使用不当,产生交流障碍。

2老年病护理风险防范对策

2.1人员培训 ①专业技能培训。过硬的专业技术是做好护理工作的根本,我国护理人员水平存在较大差异,加之部分医院为降低成本,招聘学历较低的护士,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护理风险。因此,应加大培训力度,进行定期的业务学习、护士会、读书会等活动,固定时间培训一次,根据实际情况,有的放矢的加强护理人员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的培训。②沟通技巧培训。护理人员要打破与老年患者之间的交流障碍,熟知患者病情及心理特点。加强礼仪知识、人文知识、心理学方面的培训工作。与老年患者沟通时要使用敬语,对老年人的具体情况,如家庭背景、文化程度、性格脾气、离休前职务、主要的照顾者等详细了解,对常见问题采用列表方式归纳熟记,不定期检查以加深护理人员印象[4]。③相关制度培训。医院建立健全护理管理制度,使每个护理人员都能明确职责,实行精细化管理,将问题分解细化,责任到人。要求护理人员学习相关制度及法律法规并且考核,根据护理过程中发生的情况逐步修正、完善制度。建立风险预案,最大限度降低老年病护理风险。

2.2加强病房基础设施管理 病房基础设施的建设应该考虑老年人的特点,如卫生间内马桶为座便式,旁边安装扶手,淋浴椅具有折叠性,设置呼叫铃;防滑地板,走廊设有扶手;病床边设有护栏,屋内家具不要有棱角,病区有足够空间可供患者活动,房门宽度略大,方便患者轮椅出入,加强基础设施管理,及时检查修缮设施,降低意外风险。

2.3加强安全知识宣教 将老年患者集中在一起,定期统一进行健康知识及预防措施的宣教,或对患者进行单独辅导,结合影像资料,进行保健知识灌输。同时对其家属也要普及相关知识,帮助其更好的照顾患者。

3结论

老年患者由于生理及病理原因,心理上更容易产生不良情绪,比青年患者更容易受到伤害。因此,在老年病护理中,要加强识别护理风险,有效评估风险所带来的伤害,针对性的采取防范措施,从而降低护理的风险性,让护理更加安全有效。

参考文献:

[1]丁福.老年病护理风险及防范[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1(10).

篇11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10-0463-02

当下社会中,人口老龄化是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而在口腔修复临床治疗中,老年患者由于身体机能的下降,占据的比例较大。而对于老年人的口腔健康维护工作,因为老年人特殊的心理和生理情况,也有着一定的特殊性。医务人员不但要对其进行技术治疗,还应该关注其心理健康状况,这也是口腔修复护理的工作内容。

1 老年人常见的生理和心理特点

1.1 身体机能。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身体机能一般呈现下降的趋势,无论是组织结构、脏器功能、免疫力还是精神状态都有明显的变化,中枢神经系统的退化也让老年人动作迟钝,对于口腔修复治疗工作的开展具有一定的影响。

1.2 口腔情况。由于饮食习惯、营养不良、口腔卫生不注意等问题,老年人普遍存在龋齿、牙周病等口腔问题,牙齿缺失严重,存留的牙齿一般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损害,通常表现为过度损耗、移位、神经系统破坏、松动、残冠数目多、上下牙齿不吻合、口腔黏膜退化、口腔干燥和咀嚼肌退化等临床表现。

1.3 心理特点。老年人具有较多的负面情绪,尤其是就医的时候,恐惧、固执的性格表露无遗。极大的孤独感和失落感让他们没有一个乐观的心情接受治疗,还有就是中枢神经系统和脑功能的衰竭,导致了老年人在就医的时候和医师的沟通不顺畅,往往因为自己固执的坚持和难以理解的表达力,而不和医师合作,导致治疗效果差。在进行口腔修复护理的时候,对于治疗器械也存在恐惧心理,不能积极配合医师,影响理疗效果,这种现象随着老年人年龄的增大而表现的尤为严重。

另一方面老年人的耐心降低。对于口腔修复有不符合实际的期望,而对于过高的治疗费用往往难以接受。随着身体机能的下降,其耐性也下降,而口腔修复护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这样复杂长期的治疗护理中,老年人很有可能出现多疑和急躁的情绪。有的希望能够一次诊疗完毕,还有的渴望义齿完美无缺,对于诊疗费用多有担忧,治疗效果还没有显现的时候也精神紧张,这些都大大影响了治疗效果。

2 老年患者口腔修复治疗中的临床护理

2.1 治疗前护理。治疗前的护理是一个不容忽视的过程,首先要创造整洁的治疗环境,这可以让人感觉安逸、放松,减少老年人紧张和焦虑的心情。护理人员应该穿戴整齐、行为规范、态度温和、始终微笑,做到有问必答、谦恭有礼、兢兢业业、尊敬老人,真正拉近医护人员和老人的距离,增加彼此的信任感。为了快捷老年人的就诊,应该建立一系列的便利措施,来减少就业流程,比如电话预约、简单化就诊手续等。在接受医师治疗之前,护理人员应该先了解老人大致的身体状况和口腔牙齿情况,如果有一些系统性的疾病,先确认是否属于复杂病例,全方面掌握患者的生理和心理状态,并以此为基础为老年人选择合适的医师,切实保障医疗的质量,缩短老年人口腔诊疗的时间,避免焦虑情绪的产生。

对于身体机能差的老年患者,应该首先进行全身疾病的治疗;对于行动不便的老年人,应该让其家人再旁陪同,增强老年人的安全感;对于精神状况不好的老年人,应该温言细语、主动为其服务,热情耐心,真正换取老年人的信任,保证医疗工作的顺利进行。

2.2 治疗过程中的护理。对于行动不便的老年患者,护理人员应该热心地搀扶其进行治疗,主动热情交谈,取得老年人的信任,并放松其心情。调整椅位,让老年人以最舒服的姿势接受治疗,叮嘱其保管好随身物品。开始治疗的时候,应该尝试和老年人说说家常,以缓解其紧张情绪。询问老年人病史的时候,应该仔细聆听,切不可随意打断,或者露出不耐烦的表情,保护好老年人的自尊心,消除紧张和多疑的感觉。护理应该辅助医师做好病史记录,了解病情,认真检查口腔,在确定治疗方案的时候,应该用平和易懂的语言向老年人及其家属介绍可能的口腔修复方案、费用和疗程等,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最为合适的治疗方案。

对于绝大多数老年人都存在的临床恐惧心理,在治疗之前要向其耐心详细地讲解治疗的过程、可能遇到的问题和注意事项做细致的解答。在口腔修复的过程中,护理人员应该配合医师工作,时刻观察老年人的身体机能现象,在旁安抚其紧张情绪,帮助擦汗和面部水迹,在老年人要起身吐痰的时候,应该协助其以便顺利的完成修复。操作结束的时候,要高速老年人应该顺利完成,同时迅速处理老年患者口腔周围的污染物,杜绝其刺激老年患者。

2.3 治疗后的护理。在口腔修复治疗结束之后,先让老年人稍作休息,然后就术后注意的事项,义齿的佩戴清洁方法仔细告之,还要叮嘱其正确刷牙和使用牙线、牙间隙刷,做好保养工作。因为老年人记忆力有所下降,所以要不耐其烦的一遍遍讲解。降低老年人心中的期望,告诉其义齿和天然的牙齿毕竟是不同的,帮助其克服初带时的不适感,鼓励其多练习。帮助老年人制定修复计划表,做好术后的回访工作,保持练习,定期检查口腔卫生,让老年人及其家属认识到口腔卫生是非常重要的,要养成科学的口腔卫生习惯。

综上所述,因为老年人本身特殊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其口腔修复临床护理工作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在具体的治疗工作中,护理人员应该在治疗前、治疗中和治疗后等阶段,做好老年人紧张情绪的排解、辅助医疗、义齿使用方法的讲解、修复计划表的制定和回访工作,以保证老年患者养成正确的口腔卫生习惯,长期维持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篇12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2-0322-02

当今社会人口老龄化逐渐增长,随着老年人的增加,对医疗护理保健的需求也日益增加,老年护理也越来越热门。老年护理从业人员不仅要认识疾病还要学会识别潜在的护理风险,为老年人提供安全的护理,使其更好的融入社会生活。

1 老年病人的特点

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机能出现衰退,听力、视觉、操作能力和反应速度逐渐降低;加上精神活动能力减弱、人格的改变等多重因素,老年人在患病时会非常痛苦。老年护理从业人员不光要照顾老年人生理,还要重视老人心理问题,对可能发生的事做出正确判断。

2 老年病房护理管理中常见的风险

在老年病房里最常出现的安全风险有“跌倒、压疮、突发病情变化、老年病人因感受性降低,疾病发生变化时常无自觉症状、自杀”等。老年护理人员在照顾老人安全用药的同时还应注意老年人的这一系列风险。

2.1 安全风险。

2.1.1 跌倒。跌倒是老年病人常见的护理风险,欧美等国每年有35%以上的老年人跌倒1次或多次,跌倒在65岁以上老年人的死因排序中,位列第6位。对北京市10个城区2895名老年人的安全调查显示,跌到的发生率为31.26%,居所有安全问题之首。

2.1.2 压疮。调查显示70%的压疮见于70岁以上的老年病人。老年病人的压疮比较隐蔽、易继发感染、愈合困难,加之老年病人全身反应不明显,常常会贻误治疗时机而导致并发症的发生。发生压疮的老年人的死亡率与未发生者比较增加了4倍,如果压疮长期不愈合,其死亡率增加6陪。

2.1.3 突发病情变化。老年病人因感受性降低,疾病发生变化时常无自觉症状。据统计35%~80%的老年人发生心肌梗死时无疼痛;49%的老年人患腹膜炎时疼痛反应不明显,往往会延误后续的治疗和护理,导致严重后果。

2.2 影响老年人用药的相关因素。老年人在用药方面也应时刻注意。老人因胃粘膜逐渐萎缩,胃液分泌减少,使PH值升高,胃血流量减少,肠蠕动减弱,从而影响药物的吸收。一些亲脂性的药物如巴比妥、地西泮等,容易在脂肪组织内蓄积,长期服用可能产生毒性反应,护理人员在给老人用药时应注意。

2.2.1 老年人的药物动力学特点。药物的吸收:老年人因胃粘膜逐渐萎缩,胃液分泌减少,使PH值升高,胃血流量减少,肠蠕动减弱,这些改变都能影响口服药物的吸收。药物的分布:药物吸收入血液循环后,随血流分布于全身,影响其分布的因素有身体结构的组成成分(水、肌肉、脂肪)。老年人随着老龄化,在结构成分上,水及肌肉成分减少,而脂肪成分增多,也会影响药物的分布变化。尤其是老年女性,脂肪成分的增加较男性明显。

2.2.2 药物的代谢与排泄。药物进入人体后经肝脏代谢,由肠或肾脏排出体外。肝脏作为主要代谢器官,在此主要通过各种酶类的活性,促进药物的生物转化,通过肝脏血流等决定药物代谢、排泄率。但老年人的肝脏体积和重量随老龄化而减少,功能性肝细胞和肝血流量也逐年减少,因而对在肝内代谢和排泄的药物会有一定的影响。

2.2.3 多种药物相互干扰的影响。年老病多,联合用药在老年病人中十分常见。几种药物先后或同时应用,往往会使药效加强或削弱,可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及至诱发中毒,有时甚至属于配伍禁忌者,却误以为原发疾病的病情发展,导致生命危害。

3 老年病护理风险防范

老年护理从业人员,尤其是身为老年病房管理者的护士长,在工作中应充分评估老年病护理中存在的风险,做好人员培训,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及风险预案,积极介入病房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对老年病人安全知识的宣教,做到防患于未然。

4 按分级护理规定时间巡视病房

三级护理的患者没有明确的规定时间,夜间一般要求每小时1次。但老年人睡眠浅,频繁的巡视容易惊醒患者,造成患者不满。除做好患者的解释工作,取得谅解外,要求护士在夜间巡视过程中,注意动作轻,关门轻。在观察患者呼吸情况时,切忌把光直照到患者脸上,可用手挡一下光源。

5 夜间主要安全问题的防范措施

老年护理从业人员在工作中应充分评估老年病护理中存在的风险,并且做好培训,建立起健全的风险预案,加强对老年病人安全知识的教导,做到防范于未然。护理人员应时常对患者做好宣传教育,按规定时间巡视病房。在夜晚时分应注意的一些安全问题有“坠床、猝死、外出”。

5.1 坠床。我科通过调查,建议使用使用日本进口的八乐梦电控护理床,床两侧同时具有扶栏,升降便捷。夜间护士在患者睡前检查病床的护栏是否升起,并调整合理的床高,一般为47cm,便于患者安全地起身和躺下。

5.2 猝死。研究表明6~12点是冠心病、心肌梗死猝死发生的高发时间,此时血压最高,容易猝死。所以需要提醒患者这一期间避免体育锻炼。对白天有诱因发生的患者,如过度劳累、情绪激动等,夜间也应加强对病情的观察。猝死发病急、病情凶,因此,应加强护士责任心,提高对猝死的认识,掌握其发病诱因、规律、临床先兆,避免情绪激动、劳累、饱餐、饮酒过量等因素。

5.3 外出。大多数老人有清晨锻炼的习惯,一旦病情稳定,往往恢复晨练,选择的地点、方式因人而异。而此时正是晨间护理工作最忙碌的时候,当班护士无法顾及每一个患者的行踪。为防意外,平时除做好宣教,严格请假制度外,还需要了解患者晨练方式、持续时间、愿意选择的地点。鼓励在院内、病区内活动,避免选择过于僻静的地点。鼓励与病友同行,尽量不要单独活动。如患者超出平时活动的正常时间,没有按时返回病房,应提高警惕,组织寻找。

参考文献

[1]老年医学委员会.实现健康老龄化迎接21世纪人口老龄化挑战.北京:中华医学会,2007:259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