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01 08:52:06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经济增加值与企业价值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一、 引言
相关性一方面要求会计信息具有反馈价值,有助于投资者评价企业过去的决策;另一方面要求会计信息具有预测价值,有利于投资者预测企业未来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会计盈余作为财务报告反映公司期间经营成果的内容,是上市公司向投资者传递的最重要的信息之一,也是投资者了解公司业绩最依赖的途径之一。会计盈余信息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投资者的投资决策、管理者的绩效考核等一系列问题。现有会计准则体系在给企业提供会计政策选择的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给企业提供了进行盈余管理的空间,这一现状要求投资者在接受现有会计报告框架的同时,仍需要努力寻找其他途径为决策进行支持和补充。经济增加值(economic value added,eva)作为传统会计盈余的拓展,成为备受关注的指标之一。
经济增加值,从算术角度来说就是公司资本收益与资本成本之间的差别,即公司税后净营业利润与全部投入资本成本之间的差额。只有完成价值创造过程,企业才能真正意义上为投资者带来财富。eva值能够对企业的价值创造进行表述,满足衡量企业业绩的需要,有助于投资者有效决策。为了更好的考察我国中央企业负责人的经营业绩以及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能力,国务院国资委明确规定自2010年起在央企全面推行经济增加值绩效考核。试想:如果将经济增加值纳入上市公司层面,经济增加值相比会计盈余是否具有更强的价格发现功能?经济增加值是否具有更高的信息含量?在我国众多上市公司中推广经济增加值的可行性有多大?本文通过我国上市公司公开数据,对会计盈余及经济增加值的价值相关性进行比较,得出相关结论。
文章剩余部分的结构安排如下:第二部分介绍模型的选择和研究方法,第三部分说明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第四部分给出实证检验结果,第五部分得出研究结论与启示。
二、 模型选择与研究方法
1995年,ohlson正式提出了以会计为基础的剩余收益估价模型,表述为:
pit=?琢0+?琢1xit+?琢2bpsit+?着it
其中:pit为第i支股票第t时点的每股股价;xit为第i支股票第t年的每股盈余(收益或经济增加值);bpsit为第i支股票第t年的每股净资产;?着it为残差。
本文以ohlson(1995)价格模型为基础,考虑到控制可能存在的规模效应,将样本公司的每股盈余和每股经济增加值分别对每股股价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利用价格模型判定系数①确定价值相关性的高低并在各年度间进行比较,同时对每股盈余和每股经济增加值对公司股价的增量解释力进行分析比较。
将盈余变量作为主要变量,则价格模型可以表示为:
pit=?琢0+?琢1eps+?琢2bps+?琢3lnmv+?着1(1)
其中:pit为第i只股票第t+1年4月30日的收盘价(若该日没有交易则向前取最后一个交易日)的股票价格;eps为t年摊薄每股收益;bps为第t年的每股净资产;lnmv为第t年流通a股市值的自然对数,用来控制可能存在的规模效应;?着1为残差。
将模型(1)中的盈余变量替换为经济增加值变量,可以得到:
pit=?琢0+?琢1evaps+?琢2bps+?琢3lnmv+?着1(2)
其中:evaps = 经济增加值/总股本。
为研究模型(1)、模型(2)中变量各自的增量解释能力,估计下列模型:
pit=?琢0+?琢1eps+?琢2lnmv+?着1(4)
pit=?琢0+?琢1evaps+?琢2lnmv+?着1(5)
pit=?琢0+?琢1eps+?琢2lnmv+?着1(6)
三、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本文以2006年~2008年我国a股主板上市公司为样本,不包括中小企业板、创业板。在主板上市公司中,剔除金融行业公司(含银行、证券、保险、信托等)、st公司、β为负、数据不全及异常值(明显异常高于一般值)的公司。所需年报数据来源于wind资讯数据库。
会计盈余信息直接来源于上市公司年报公开数据,取得的可用样本为:2006年894家,2007年993家,2008年1078家,合计数量2965家;经济增加值数值根据思腾思特中国公司对外公开披露中国上市公司经济增加值时采用的模型②,利用公开的会计数据计算得出,可用样本数量为:2006年894家,2007年993家,2008年1 078家,样本合计2965家③。
四、 实证检验结果
利用2006年~2008年样本上市公司的每股收益、每股经济增加值以及提取的其他变量各年度数据,通过spss统计软件对模型(1)、(2)进行ols多变量线性回归。结果显示:各年度样本及混合样本每股收益和每股经济增加值对股票价格的回归系数均在1%水平上显著为正。各年度样本及混合样本的dw值均约等于2,不存在自相关问题。各年度样本及混合样本f值较大,模型方程的线性关系在1%的水平下显著,通过显著性检验。
根据回归结果对每股收益(eps)与每股经济增加值(evaps)在价格模型中的价值相关性进一步进行比较:
可以发现,2006年~2008年eps与evaps价格模型的年度adj.r2均呈上升趋势,回归方程的解释力逐年增加,比较理想的反映了股价与会计盈余和经济增加值的相关关系,对投资者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经济增加值在2007年~2008年均表现出比每股收益更高的价值相关性,这与我国财政部在2006年新的会计准则体系,并于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范围内实施有一定关系,说明准则体系的不断完善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经济增加值价值相关性的提高。eps和evaps价格模型的混合样本adj.r2分别为0.378和0.349,解释力较高,但每股经济增加值没有表现出比每股收益更高的优越性。
分别将模型(4)的每股收益(eps)、模型(5)的每股经济增加值(evaps)以及模型(6)的每股净资产水平(bps)与股票价格进行回归,结果列示如表2。
经济增加值在水平价格模型中表现的价值相关性不具有稳定性,呈现先升后降的状态。2006年evaps水平价格模型的adj.r2略高于bps,但明显低于eps;2007年evaps水平价格模型的adj.r2略高于eps,同时明显高于bps;2008年evaps水平价格模型的adj.r2同时低于eps和bps。混合样本中,evaps水平价格模型的adj.r2高于bps,但低于eps。总体看来,经济增加值较每股净资产更具有价值相关性,但经济增加值较每股收益并未表现出更高的价值相关性。
五、 结论与启示
本文研究结果表明,虽然经济增加值表现出了价值相关性,个别年度经济增加值的价值相关性还高于会计盈余,但是总体看来,经济增加值在价值相关性方面并没有表现出明显优于会计盈余的特性。该结论与dodd & chen(1996)、chen & dodd(1997)、biddle,bowen & wallace(1997)、刘力和宋志毅(1999)、王化成、程小可(2004)的研究结论一致。
虽然如此,我们必须承认,经济增加值能够衡量企业真实的价值创造能力,在业绩评价方面确有优于其他指标的地方,作用不容忽视。eva对股票价格的解释力不理想,一方面说明投资者进行决策时对会计盈余的依赖程度高于经济增加值,另一方面说明资本市场对那些eva值较高但股价较低的上市公司存在价值低估的可能。
国资委在央企推广经济增加值体系的举动虽然属于资产监管部门对国有企业的系统内监管范畴,但是如果在其实施过程中可以证明eva确实可以比其他指标更好的衡量企业业绩,相信该体系会逐步得到资本市场的认可,从而提高eva指标对股价的影响程度及其价值相关性。与此同时,如果能够对经济增加值指标形成强制性的统一披露规范,使得投资者不必计算就可直接得到并应用该指标发现真正高成长型上市公司,也将对规范投资行为、提高市场效率产生深远的影响。
同时也应注意到,经济增加值在企业业绩考核及经理人薪酬激励方面的应用处于探索起步阶段,国有企业实施经济增加值考核体系的效果尚不明确,eva在目前并不能像stern stewart(1991)呼吁的那样取代每股收益等传统指标,其在我国资本市场的推广价值还有待时间和实践的双重检验。
注释:
①本文选择判定系数adj.r2作为判断价值相关性大小的依据,其原因是adj.r2可以度量盈余项目对股票价格及股价变动的解释力。adj.r2越大,会计盈余对股价或股价变动的影响越大,盈余信息在股票定价和投资决策中所起的作用越大。
②详见思腾思特中国公司david glassman、华彬、林榕、程海燕(2002)在《谁创造财富,谁毁灭财富——2001年中国上市公司财富创造和毁灭排行榜》中后附的计算eva的模型及调整项目。
③在计算经济增加值过程中需要剔除数据缺失的样本,因此本部分样本数量与计算会计盈余时的样本数量略有差异,但不影响样本总体回归结果。
参考文献:
1. 王喜刚,从海涛,欧阳令南.什么解释公司价值:eva还是会计指标.经济科学,2003,(2):98-106.
2. 王化成,程小可,佟岩.经济增加值的价值相关性——与盈余、现金流量、剩余收益指标的对比.会计研究,2004,(5):75-81.
3. 张腾文,黄友.经营利润率、股东收益与股票价格的价值相关性研究.会计研究,2008,(4):78-83.
中图分类号:F0 文献标识码:A
1 经济增加值以及工业增加值概述
1.1 经济增加值概述 经济增加值(EVA)是20世纪90年展起来的一种企业业绩评价方法,由美国Stern Stewart & Co管理咨询公司提出来,目前已在全球范围内被广泛应用,并逐渐成为一种全球通用的衡量标准。EVA的核心是衡量价值,它考虑了带来企业利润的所有成本,既包括了生产经营活动中的成本,也包括了资本成本,其基本理念是资本获得的收益至少能弥补投资者承担的风险。
1.2 工业增加值概述。工业增加值是指工业企业在报告期内以货币形式表现的工业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是工业企业全部生产活动的总成果扣除了在生产过程中消耗或转移的物质产品和劳务价值后的余额;是工业企业生产过程中新增加的价值。
增加值是国民经济核算的一项基础指标。各部门增加值之和即是国内生产总值,它反映的是一个国家(地区)在一定期时期内所生产的和提供的全部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和,同时也反映了生产单位或部门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因此,建立增加值统计,将为计算国内生产总值提供可靠依据,是建立资金流量的基础。工业企业建立增加值统计,可以反映工业企业的投入、产出和经济效益情况,为改善工业企业生产经营提供依据,并促进工业企业会计和统计核算的协调。
1.3 企业内部考核指标混乱。目前我国的很多企业很庞大,内部部门很多,而每个部门都各自为政,有自己的业务考核体系,当然,不同部门运用不同的考核体系可能会因地制宜些,但这样一来,各个部门之间的衡量指标就会不同,这会造成企业公司指标的财务混乱,也会加深各部门的矛盾。
1.4 我国企业尤其是上市公司会计报表信息的可信度不高。目前,我国的会计表的失真现象及所造成的后果是十分严重的。从一个国家的角度讲,可以使市场信号失真造成政策制定的失误,可以干扰市场经济的发展,使资源配置低效劣化,造成大范围的国家利益受损。从企业的角度讲,可以对企业进行误导,使企业的决策失误失去市场机会,便企业的近期利益和长远利益受损。同时也便会计行业本身深受其害,危害会计工作的组织体系和工作规范体系,使内控系统秩序失控,会计秩序混乱,滋生腐败和犯罪。
1.5 企业库存量过大。现代企业处于一个完全开放的市场环境中,竞争压力大,这使得很多企业为了不断货,提高自己的供货能力,大量积压货品。虽然这样可以降低企业风险,能够及时提供买主货品,但这样一来企业的工业中间值会增加,那么企业的工业增加值就会减少。
1.6 企业自主创新性低。自主创新是相对于技术引进、模仿而言的一种创造活动,是指通过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独特的核心技术以及在此基础上实现新产品的价值的过程。即创新所需的核心技术来源于内部的技术突破,摆脱技术引进、技术模仿对外部技术的依赖,依靠自身力量、通过独立的研究开发活动而获得的,其本质就是牢牢把握创新核心环节的主动权,掌握核心技术的所有权。自主创新的成果,一般体现为新的科学发现以及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产品、品牌等。
然而我国企业大都是追随者,没有自己的专利与技术,这样一来,企业赚取的只是生产价值链上附加值最低的生产价值,这样虽然工业中间值会降低,但工业总产值相应也会大幅度降低,二者之差工业增加值较之自主创新型企业就会逊色很多。
2 从经济增加值和工业增加值角度对我国企业经营管理提出几点建议
2.1 注重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经济增加值更注重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它不鼓励以牺牲长期业绩的代价来夸大短期效果,也就是不鼓励诸如削减研究和开发费用的行为,而是鼓励企业的经营进行能给企业带来长远利益的投资决策,如新产品的研究和开发、人力资源的培养等等。这样就能够杜绝企业经营者短期行为的发生。因此,应用经济增加值不但符合企业的长期发展利益,而且也符合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可见,经济增加值指标非常注重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有利于企业创新的技术进步,这对企业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
2.2 终结企业多种财务指标的混乱状况。经济增加值是一个综合性成长指标,仅用一种财务衡量指标就连接了所有决策过程,并将公司各种经营活动归结为一个目的,即如何增加经济增加值,而且,经济增加值为各部门的员工提供了相互进行沟通的共同语言,使企业内部的信息交流更加有效。经济增加值终结了公司多种财务指标的混乱状况。
鉴于我国企业的大多数企业内部存在多种业务考核体系,使用的衡量指标甚至很不一致,经济增加值提示我们应终结企业的多种财务指标的混乱状况,以此来减少内部部门、员工间的矛盾,增加员工的相互沟通,提高信息的流畅程度。
2.3 尽量提高企业尤其是上市公司会计报表信息的可信度。我国很多上市公司存在着会计信息失真现象,而经济增长值指标已经在传统的会计利润指标的基础上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整,但其数据仍来源于财务报表,仍依赖于信息披露的可靠性,若提供的报表不町靠,就会导致业绩评价的效果大打折扣。因此,提高企业财务会计报表信息的可靠性对于增强实施经济增长值指标的效果很重要。反过来,从经济增长值看企业的经营管理,会计报表的可信度有待进一步的提高。
2.4 清理库存,增收节支。从工业增加值来看,工业总产出越高,工业中间值越低,工业增加值越大,而库存量如果过大,就会增加工业中间值进而降低工业的增加值。
目前各地区国企库存快速上升,应引起企业领导高度关注。建议企业全面开展增收节支活动,增加自有资金,同时建议政府和监管部门加紧引导国有企业进行精细化管理,加强资金使用的制度化、规范化建设,在保证企业经营必要开支的情况下,严格压缩运营成本。要号召企业内部自上而下树立节约美德,做到资源共享,物尽其用。这不仅是克服当前困境之所需。也是谋求长远发展之必要。
2.5 培养高素质人才,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根据工业增加值理论,工业总产值减去工业中间投入即工业增加值,我们不难发现,如果企业能提高自主创新能力,那么工业增加值就会相应提高。
人是创新之本,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市场竞争愈来愈体现为技术的竞争,最终体现在人才的角逐上。可以说谁拥有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谁就有了成功的基础。所以企业要加大高层次人才培养渠道,要以重大科技项目培养和凝聚人才,要以团队引进和以才引才等切实可行的措施吸引高层次人才向企业流动,为企业所用。另外企业还要加大引进人才支持力度。最后企业还要进一步落实各项人才引进的政策,做到工作上具体指导,生活上周到关怀,项目上优先扶持,整合资源、健全机制、优化服务、强化考核,打造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的人才成长环境。只有这样,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才能提高,我国的工业增加值才能提升。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12-00-01
一、引言
国资委于2006年颁布了《中央企业综合绩效评价管理暂行办法》和《中央企业综合绩效评价实施细则》,提出对中央企业的绩效评价和考核进行综合绩效评价,具体分为任期绩效评价和年度绩效评价。《中央企业综合绩效评价管理暂行办法》于2007年1月1日起施行,这标志着央企第二任期经营业绩考核全面启动,该考核以战略管理为重点,以建立全面预算管理和实施战略规划为导向,将业绩考核同企业战略管理相结合。2009年国务院国资委召开中央企业经营业绩考核工作会议,要求从2010年第三任期考核起央企全面开展经济增加值考核,引导企业谨慎投资,不断提升价值创造能力。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于当年了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令第22号《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暂行办法》,构筑起了以经济增加值为核心指标,规模指标(利润)与价值指标(EVA)并行共处的考核体系。紧随其后,厦门国资委也于2010年5月25日了《厦门市国有企业负责人薪酬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以及《厦门市国有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这标志着厦门国有企业开始采用经济增加值进行绩效考核。在此背景下,本文拟对经济增加值与国有企业传统绩效考核制度加以对比分析。
二、经济增加值的理论内涵
所谓经济增加值(EVA),即从调整后的税后净营业利润中扣除投入的全部资本成本后所得到的剩余收益。20世纪80年代,美国SternStewart咨询公司创立了经济增加值评估指标法,同时在1993年9月《财富》杂志上完整地将其表述出来。其逻辑前提为一个企业只有完成了价值创造过程才是真正意义上为投资者带来了财富。企业所运用的所有资本,无论其来源是募股资金还是借贷资金,都有其成本,而且其成本不仅包括支付股东的股利以及支付给债权人的利息,更应该包括占用资金的机会成本。从经济增加值的角度来看,股东和债权人的资金沉淀到企业都要承担机会成本;因为这部分资金如果不投入该企业而是投资于其他领域,起码可以获得社会平均收益。因此,企业的经营成果超出其所占用的全部资金可以获得的社会平均收益的部分才能说是真正为企业创造了价值。而传统的净利润指标在考虑集团资本代价时,仅仅考虑的是为银行借款所支付的利息。
经济增加值与传统的利润指标在如何考虑资金成本方面存在着根本的差别。如果经济增加值(EVA)=0,即企业税后净营业利润刚好满足债权人的利息要求以及投资人资金的风险回报,企业实现资本保值;如果经济增加值(EVA)>0,则企业资本运用效率高于资本市场平均水平,企业实现资本增值;如果经济增加值(EVA)<0,则说明债权人或者投资人将资金投入其他方向可以获得比本企业更高的回报,企业出现资本贬值。
三、对比分析
国有企业绩效考核,是国有资产管理的重要内容,以往其绩效考核最重要的指标是利润总额及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指标是从企业全部经营收入以及投资收益中,扣除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三项费用、营业外支出、所得税费用后所得的结果;而净资产收益率考虑的是企业自有资本所获得的净利润水平(净利润/ 平均净资产)。二者均为会计利润的派生指标。
目前诸多国有企业出现了规模扩张冲动, 即在超出自身能力的情况下,急于进行境内外项目投资与并购重组,债务负担迅速加重,风险控制和内涵式增长相对薄弱。基于以上问题,经济增加值作为新的绩效考核指标被引入国有企业绩效考核体系。
与传统的绩效考核指标相比,经济增加值(EVA)考核有以下优势:
1.避免不计资本成本,盲目筹资、盲目投资
由于传统以税后利润为中心的绩效考核系统并没有完全考虑企业资本成本,导致管理者淡化和无视股权融资成本和债务融资成本,进而导致企业不计资本成本,片面追求做大账面利润。而新的经济增加值绩效评价体系则可以引导企业认识到只有着眼于以下四方面,才能真正提高企业绩效:一、在充分考虑库存、应收账款的条件下更有效地经营现有的业务和资本。二、将资本集中在高资本回报率业务。例如可口可乐公司从1987年开始正式引入经济增加值指标,一方面可口可乐将公司的资本集中于盈利能力较高的软饮料部门,逐步摒弃诸如意大利面食、速饮茶、塑料餐具等回报低于资本成本的业务。三、提高资本运用效率,比如加快流动资金的运转,加速资本回流,从而解放资本沉淀。四、寻找最优的资本来源,尽量降低资本成本。四川长虹在这方面则不那么成功,其将经营重点放在销售收入增长和资本规模扩大上,未能对资本的利用效率予以关注,导致资本利用率与资本回报率双双下降。1999、2000两年间,其经济增加值一度由-8.4亿元扩大到-15.62亿元。
2.区分账面盈利与资本保值
传统绩效考核体系中,没有一个完整的成本概念。由于没有核算投资人的机会成本,缺乏这一部分成本的约束,企业可能出现宏观上体现为账面盈利,微观上却损害投资人利益,导致企业资本总量实质性缩水。企业虽然取得账面会计利润,然而这些利润不足以抵销企业需要偿付债务人的利息以及投资人应获得的风险回报,即虽然表面看来,这些企业会计利润增长,实际上则导致债务人及投资人的资本贬值。这样的企业在传统绩效评价模式下无法与真正的盈利企业相区分,而在经济增加值考核方法下,这样的实质亏损企业则会现出原形。以青岛啤酒为例,其2000年前后进行了疯狂的高速收购扩张,但业绩并没有随着扩张速度而提高。青啤2000年主营业务收入为37.7亿元,经调整后的经营成本为35亿元,当年税前净经营利润为2.7亿元。扣除所得税0.6亿元,青啤当年实现税后净经营利润为2.1亿元,盈利能力各项指标均优于同行。但是,一旦计算经济增加值,以上各项指标则开始令人怀疑。经测算,青啤2000年所使用的资本成本率为8.2%,则可得出资本成本为2.9亿元,这意味着E V A为-0.8亿元,并没有实现资本增值。
3.发挥对经营者的长期激励
经济增加值衡量的是企业实现资本保值增值的程度,根据资本保值增值情况,企业可以设定适当的分配比例作为经营者的奖励。在经济增加值绩效考核体系下,所有的营运活动都从统一基点“价值创造”出发,使公司从高层管理人员直至一线员工都明白自己是为“资本保值增值”而工作。从而有效地引导国有企业从单一的损益表绩效管理模式,过渡到业绩管理与资本管理并重的资本效率管理模式,发挥对于经营者的长期激励作用。
基于经济增加值绩效考核办法相对于传统评价方法的优势,该考核办法在全国国有企业系统内得到了广泛的重视及应用。来自国务院国资委的统计显示,国务院国资委在2007年、2008年、2009年分别有87户、93户、100户中央企业参与了经济增加值考核试点。全国各省国资委均对EVA考核予以积极响应。北京市5家市属国企在2007年业绩考核责任书中引入了经济增加值考核指标;辽宁省国资委于2009年举办了经济增加值考核专题报告会,剖析国外公司应用经济增加值体系的成功案例及经济增加值考核在中央企业的应用,包括试点情况、基本原则、指标设计,调整因素、目标值确定、激励方案等,鼓励管理体制健全、主营业务相对集中、对经济增加值有一定实施基础的企业在内部推行经济增加值考核,将经济增加值导入到公司核心管理体系,并准备2010年在省属国有企业中推行该项考核。而在厦门市国有企业系统中,经济增加值(EVA)评价体系也得到了充分实践,其必将引导厦门市国有企业提高资本运营效率,加强风险管理,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参考文献:
[1]刘运国,陈国菲.BSC与EVA相结合的企业绩效评价研究―基于GP企业集团的案例分析/会计研究,2007(9):50-59.
经济增加值是企业经过调整的营业净利润扣除其全部所用资本的机会成本后的剩余利润(RI)。简言之,EVA就是超过资本成本的投资回报。
EVA t = Et– WACC t*(Ct - 1)其中,EVA t是企业在第t期(例如年)创造的经济增加值的大小。
Et为企业在第t期使用该资产获得的实际净收益,它是以企业报告期营业净利润为基础,经过一定的调整得到的。
Ct - 1为第t期期初的资产净值。
WACC t为第t期资本成本,等于企业的加权平均资本戚本,公式如下:
WACC t =第t期负债比率*净利率+第t期所有者权益比率*预期收益率。
显然,EVA指标考虑了债务融资与股本融资的总体规模与结构比例,能综合反映企业投入资本的规模、税后平均的资本成本以及资本收益,更直接、真实地反映了企业资本运营的增值情况。
根据这一原理,当衡量一个企业的业绩肘,如果它创造的实际收益超过它们所用资产的平均预期收益值(即资产的使用成本或机会成本,一般假定按银行同期贷款利率或行业平均收益率),则它在第t期创造了价值,企业财富增加,即经济增加值是正的。如果企业的利润仅能满足债权人和所有者(包括国家)预期获得的收益,所有者的财富既未获得增加也未遭到损失,则资本刚刚实现保值,即EVA为零。如果资产收益小于资产的使用成本(实际净资产收益率小于同期贷款利率或行业平均收益率),即使企业的利润大于零或有很大的利润数额,企业的财富也可能是贬值的。
可见,注重资本成本是EVA的显著特征。它强调在计算企业利润时,必须考虑资本的机会成本,经营者在运用资本时,必须为资本付费,就像给员工付工资一样。由于考虑到了包括权益资本在内的所有资本的成本,EVA体现了企业在某个时期创造或损坏了的财富价值量,它在本质上与经济学意义上的利润一致。即资本投资收益率必须高于资本成本,而不是我们所常见的会计利润。
企业经营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企业所有者创造最大的经济价值,经营者应当使企业所有资本创造高于资金成本的附加价值。但长期以来,我国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的经营者没有重视资本成本,尤其是忽略了对权益资本成本的补偿,误以为企业资本是一种“免费资本”,可以无节制、无条件地使用,这是造成我国一些企业经济效益低下的根本原因之一。
EVA有利于反映所有者财富的真实变化情况,符合资本保全观,也可促进企业树立完整的成本观念,树立以长期发展为本的经营战略思想,纠正那种不计成本地扩大股权融资规模,盲目筹资、投资的现象。因此EVA被称为“最好地位诠释了所有者财富”,并受到投资者的欢迎。
因此,EVA不仅仅是一种度量业绩的指标,它还是一种经理人薪酬的激励机制。它可以影响个公司的经营者的所有决策,可以改变公司的文化。通过帮助员工取得成功,EVA改善了组织内部每个人的工作环境,并给经营者带来更多的财富。
EVA考虑的资金成本就是经济学家所说的机会成本。机会成本是指投资者由于持有现存的公司证券而放弃的,在其他风险相当的股票和债券上的投资所预期带来的回报。资金成本的概念休现了亚当·斯密(Adam Smith)以来的基本思想:公司投入的资金,应当带来最低限度的、具有竞争力的回报。这种资金成本(或者必要投资回报率)的计算范围包括股权和债务。正如债权人需要得到利息回报一样,股东也要求对他们的风险资本得到一个最低可以接受的回报。换句话说,EVA是股东度量回报的指标。如果股东预期得到的一个最低的回报,比如说他们风险资本的12%,那么只有当公司的利润高于12%,股东才开始赚钱。但是现实情况,许多经营者忘记了这个基本原则,因为他们只关心常规的会计利润。会计利润扣除了债务利息,但是完全没有考虑股东资金的成本,只有股东资金的成本像所有其他成本一样被扣除之后,剩余的才是真正的利润。
EVA就是这种真正利润的度量指标。从计算的角度看。EVA等于税后经营利润再减去债务和股权的成本。剩下的利润可能超过或者少于全部资金的成本,而这才是这些资金在给定时间内创造的利润。正是这部分利润,经济学家称之为剩余收入RI(residual income),它是所有成本被扣除之后的剩余收入。EVA定义简单,实际计算却较为复杂。首先,需要就如何恰当地度量经营利润,如何度量所使用的资金,如何度量资金成本,做出一系列的决策。
EVA的激励机制体现以下特点:只对EVA的增加值提供奖励;不设临界值和上限;按照计划目标设奖;设立奖金库;不是通过谈判,而是按照公式确定业绩指标。
在以EVA为基础的奖金计划里,只有向股东提供了必要的回报之后,管理人员才可以得到奖励,而且奖励是上不封顶的。
只对EVA的增加值提供奖励。这是一种使奖金数量与管理者为股东创造的财富联系起来的最可靠方式,也是使管理人员像所有者那样思考和行动的先决条件,但是对参与奖金计划的人们来说,这种奖金计划更有吸引力之处在于,它可以为他们提供正确的“增量”激励,而且是以一种他们容易理解的方式,为了提高公司的EVA,管理人员将削减那些不需要的支出,以及在不增加资本的情况下增加利润;他们将非生产性资产转变成现金、用于重新投资或分配给股东,他们将进行资本投资,加快发展那些盈利的业务;他们将选择使资金成本最低的财务战略,其他奖励制度都不如EVA奖励制度如此简明而准确地给员工们这些强有力的激励行为信息。
不容质疑,每个经营者必须管理和依靠他们的自有资金。因此,他们必须担负两项重要责任:资金控制和利润控制。
第一,当经营者要为他们所拥有的资本付相应的费用时他们会更加明智地使用部门占用的资本,他会更加努力地用各种激励机制来调动下属的积极性,发挥团队精神,使之自身的最大潜能发挥出来创造更多1 + 1 > 3的效率。
EVA的激励机制使经营者对不能创造价值的运营和资产放弃,而集中在那些能创造利润的业务和资产上。经营者会想方设法地加速运营速度并降低存货,就像戴尔公司,当它变成更有效的EVA公司后能够更快地增长。实践已证明,很多公司,包括戴尔公司、WALMART、可口可乐,是因为他们比他们的竞争对手更有效地运用资本。EVA激励机制能更好的评价与衡量经营者和员工的成功。
第二,除了减除资本费用以外采用EVA还能调整那些聪明的经营者用于达到个人目的扭曲的会计行为。比如,传统的会计准则要求公司把和销售推广产品的费用当年计人损益。结果,经营者不希望把钱投到研究和销售推广上,因为他害怕会计利润会降低。而在EVA激励机制下,他们把这些投资在内部管理报表中当作资产来处理,不管是开创期的费用支出,新品牌的营销和广告支出,还是新产品开发,他们的现金支出先是被加回到资产负债表,然后在十年内逐渐抵扣收入。这种处理与传统的会计处理方法不同,但对经营者来说更加公平,使得经营者在短期内加大此类投入来换取长期的盈利,也就间接促使投资中心的目标与公司总体目标趋于一致。
因此,我认为EVA激励机制必须建立一套的奖酬计划来激励公司的全体员工。如果员工们能够分享他们所创造的财富,他们将为公司创造更多的财富。公司高级管理层方面通过衡量资本有效性来衡量经营者绩效的同时,也就平衡团体合作与成果分享,另一方面又达到追求经济效果的目的。如果EVA奖酬计划可以做到这一点、它持是一种高效的激励报酬机制。例如:可口可乐公司到1994年,成为世界上首屈一指的价值创造者,到1996年末,可口可乐公司已经为股东创造了1250亿美元的价值。可口可乐公司的惊人业绩应归功于作为首席执行宫的罗伯特·郭思达,但EVA也起到了重要作用。EVA促使经营管理人员关注公司的资金成本、从而符合市场规则。
实际上,实施EVA并不仅仅在于利润时多扣除一些成本,当一家公司真正地实施了EVA,就意味着彻底改变经营管理人员与员工的行为,这就远远超出了EVA的计算本身。具体来说EVA包括以下功能:
第一,从和经验角度看、作为一种度量公司业绩的指标、EVA最直接地联系着股东财富的创造。从公式看,追求更高的EVA就是追求更高的股票价值。
第二,对股东来说,EVA总是越多越好。从这个意义上、EVA是唯一能够给出正确答案的业绩度量指标,它能够连续地度量业绩的改进。相反,采用销售利润率、每股盈余、甚至投资报酬率等指标有时会侵蚀股东财富。
第三,EVA架构下的综合性管理系统可以指导公司的每一个决策,这些决策包括年度经营预算、年度资本预算、战略计划、收购和公司出售等等。
第四,EVA是一种培训员工,甚至培训公司最普通员工的简单而有效的。
第五,EVA是一个独特的奖酬激励制度中的关键变量。EVA第一次真正把经营管理者的利益与股东利益一致起来。可以使管理者像股东那样思维与行动。
第六,最重要的是,EVA是一种治理公司的内部控制制度。在这种制度下,所有员工协同工作,积极地追求最好的业绩。
经营者都具有天生的创造力,他们都强烈渴望成功。因此,高层管理人所面对的中心是如何利用这些天才和渴望引导他们最大限度地获得个人和公司的成功。这个问题的答案在于人的本性;人们去做有回报的事情,而不是做你希望让他做的事情。将回报与更高的经营利润挂钩,你就得到更多的经营利润,将回报与更高的销售额挂钩你就得到更多的销售额;将回报与更高的市场份额挂钩,你就得到更高的市场份额。
因此,EVA的激励机制赋予管理者与股东一样关于公司成功与失败的心态,由于像回报股东那样思维和行动,EVA奖酬机制思路是:按照EVA增加值的一个固定比例来计算管理人的货币奖金。即把EVA增加值的一个部分回报给管理人员。EVA奖酬突破的公司设计薪酬制度的基本规则:
第一,突破规则是,奖金不应当封顶。管理人员带来的EVA越多,奖金就越多、没有上限。
第二,突破的规则是,在这种新的奖酬制度下,可以根据计算公式自动更新EVA计划目标,而不用每一年都重新谈判新的计划目标。
EVA激励制度正好与传统激励机制相反。通过把EVA作为度量业绩的指标,人们可以把管理人的目标和创造股东财富结合起来。没有上限的奖金可以给经营管理人员一种持续的激励,使他们不断地改进业绩。这种没有上限的货币激励使他们去发现,并成功地实施可以使股东财富增值的行动,利用奖金库将一部分额外的奖金保存起来,以备日后业绩下降时补偿损失,从而使得管理人员集中精力于开发具有持久价值的项目。
EVA激励制度的另外一个基本特性是,EVA改进的目标可以通过一个公式自动重新设定,从而消除了每年协商利润指标带来的博弈问题。奖金库和自动设定计划目标相结合,这就扩展了管理人员考虑问题的时间跨度。鼓励他们按照对EVA的(从而对他们的奖金的影响)来评价投资项目。即不仅仅考虑本年度,也考虑未来的年度。
上述这些特征共同作用,使EVA奖金计划具有两个特点,这两个特点对于EVA作为一种公司治理机制的效率是非常关键的:
(1)管理人员认识到,他们增进自己利益的唯一方式就是为股东创造更多财富;
(2)他们认识到,他们将分享自己创造的财富。这种机制使管理人员的行为走上正轨,而不需要来自上面的不断规劝。一些公司董事会和大多数薪酬制度的咨询专家忽视了这一点,他们担心无节制地发放奖金可能提高股东成本,使之变得不可接受。他们所忽视的是,奖金的数额是随着EVA的增长而增长,从而股东也能获得回报。例如Armstrong全球公司的管理人员获得的奖金是他们1995年目标水平的2.25倍;这一年公司股票价格上升了60% .
Herman Miller公司的管理人员在l997年财务年度获得了接近5倍于目标水平的奖金,而1998年的奖金高于5倍;在这两年里,该公司的股票价值上升了3倍。
一、经济增加值的内涵
经济增加值(EVA)又称经济附加值,是指企业在缴纳一定税额后所得到的盈利减去所消耗的成本而得到的余留收入,其具有一定的稳定性。经济增加值对企业获得利润所投入的资金成本进行考虑的这一点,是其不同于其他企业业绩度量标准的关键点。经济增加值是站在投资者的角度已完成经济利益最大化的一种高效预算管理方式。
二、关注经济增加值,进行企业预算管理的优越性
(一)以战略目标为导向,实现企业长期发展
以经济增加值为基础,将企业的成功经营分化为关键性成功要素、关键绩效指标、各种行动方案三个部分,且依据分化结果对企业进行预算管理,从而使得企业的预算管理与企业的经营目的保持一致。将企业利润最大化作为经营依据,关注企业对经营目标设定后的经营情况、企业经营目标对内部员工提出要求时对员工采取的激励措施以及企业为完成经营目标所做出的努力。经济增加值的方式与传统的会计核算相对比,它不但对经济利益能够进行多元的监测,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还便于推动企业的进步发展,益于为企业选择出最佳发展朝向。
(二)突破传统管理思维,贯切落实预算管理目标
由于在开展传统会计指标体系的一系列操作过程中,只要将资金的投入量进行加大,就可以轻易的对会计利润或者销售额产生深刻的影响,甚至是有意操控。当投入资本所获得的回报没能超过投入的资金成本本身时,即使会计利润仍显示为增加,但是此时企业股东的利益却已经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损害。因此,在传统的会计指标系统的操作过程中,很容易出现管理者做出决策从而损害了股东利益的问题。而经济增加值计算的方式是将成本资金完全扣除,可谓是一种纯效益的计算手段,以其独特的优势有效弥补了传统会计所无法达到的好处。
(三)衡量股东利润,使决策与股东利益相一致
经济增加值的方法对所有的资金成本进行了考虑,对企业每一份报表所创造的价值或价值受损的价值量进行显示,这无疑是对企业股东利润的一大保证。
三、灵活运用经济增长值,有效提高预算管理水平
众所周知,获取最大化的经济效益是国内各大企业坚持维持运营的主要目的,在整体性的层面上看,经济增长值是企业进行预算管理最有利、最合适的目标定位。经济增长值是在经济学的发展基础之上,对行业或企业某部门风险特征的加权平均资金成本进行的推导,且运用它对公司财务报告进行利润信息调整,其实质是对剩余利益评价进行深化。
当企业的税后利润大于资金成本时,经济增长值则大于零,表明企业的运营使股东获得了财富增长;当企业的税后利润小于资金成本时,经济增长值则小于零,这便表明企业的运营使得股东的财富受到了损害。参考现阶段中国企业的发展阶段与业务特点,国内各大企业可能存在隐形成本并且需要采取适当调整措施的会计项目主要有如下几方面:
(一)研发费用
按照国际会计准则与国家相关会计法规,企业所使用的研发费用是务必要当作为当前年度的一项开销费用进行记录,并且需要在企业当前年度所获取的经济利润当中将其直接扣除,然而站在传统会计指标体系的视角来看此问题,研发费用则是完全损害利润的,而对于经济增加值来说,可以给研发费用赋予资本化特点,换而言之就是把研发费用当成为一种前期投资资本并把它摊销到未来几年的投资费用当中,在此同时对资本化后的相应资金成本进行考虑。
(二)企业商誉的使用成本
正常情况下,企业一般是不会进行商誉使用成本的计算工作的,这是因为商誉使用成本的计算结果对维持企业日常运营没有起到必要性、关键性的影响作用,不过在下设连锁店面给总部支付一定加盟费用的过程中,企业就需要对自身的商誉成本进行计算核查,并且对于这已经产生的商誉资金成本,企业应当在会计指标体系计算过程中进行扣除。
(三)固定资产的使用成本
在进行会计处理的过程中,固定资产的处理方式是以折旧的方式进行使用成本计算的,会计利润中并不包括这一块的成本在内。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固定资产并非会因为时间的变动而降低其所拥有的价值,例如房产则是一项升值的固定资产。那么,面对这样的固定资产,企业如果仍然使用折旧的计算方法,就极其容易造成低估资产价值的局面,所以企业能够选择的正确做法应该是在其价值增值之后现值的基础上对固定资产进行折旧计算。
(四)优惠政策的适当成本调整
当国家政府颁布有关行业的优惠政策时,其主要是为了通过较低的成本价格来推动这部分企业的发展,从而让企业可以获得一些较为优惠、优质的生产材料物资,然而不少企业在获取政策优惠之后,就普遍把生产材料物资的实际市场价格作为材料成本来作一记录,但是这种做法会使得企业在核算经济成果的过程中增大实际的经济利润数值。所以,企业在开展经济增加值计算工作的过程中,需要将优惠价格的生产资源依据一定的标准,计入优惠价格。
四、经济增加值在企业预算管理运用中需关注的要点
(一)企业在计算经济增加值指标时,应以将企业获得的盈利效益为标准,然后对其进程调整,将经营业绩作为考核的重要侧重点,并时刻关注企业的长期发展以及其创造长期经济价值的能力。除此之外,企业还应当掌握企业自身的发展阶段与业务特色,剖析未来行业的发展形势与自身实际产业发展方向,提高企业的综合实力与市场竞争地位,并且立足于此,清晰地制定符合本企业发展特征的经济增长值会计调整方案,将其当作企业考核的依据,为有效地强化企业预算管理提供强有力的可循依据。
(二)企业应当贯切落实预算管理项目的执行工作,为全面优化预算管理而配置严格化、专业化的监督管理体系,从而让企业整个预算管理程序在严格的监督控制下有效地进行,为全面提升企业预算管理水平提供保障。当遇到特殊情况需要进行必要整顿时,企业必须将其汇报给进行预算管理的高层机关单位,辅之供应相应的资金来源,二者缺一便不可给予批准执行。
(三)在以经济增加值为导向的预算管理体制运行之前,要对预算加强控制力度,对预算分析的频率进行适当的提高,从而使得以经济增加值为导向的预算管理体制能够在企业改革中起到更好的效果。
五、总结
经济增长值是协助企业实现既定预算目标的重要因素,是推动企业实现健康、长久性发展的关键前提,是有效落实企业经营业绩评价工作的重中之重,是如今在各类企业中普遍使用的一种高效的管理方式。企业将经济增加值的方式与预算管理的方法相结合,能够更好的规避企业经营过程中有可能出现的风险,能够为企业提高经营业绩,进而使企业战略的利润最大化目标得以实现,也为企业长久的经营发展提供了战略上的支持。因此,企业应该注重推进企业增加值的运用,力求企业管理能够愈加科学、合理,旨在优化企业的预算管理。(作者单位:抚顺电瓷制造有限公司)
一、全面预算管理的局限性
全面预算管理是企业结合战略目标,全面预测及规划企业未来的经营活动和经营成果,对企业内部各部门、各单位的各种财务及非财务资源进行分配、考核、控制,以便有效地组织和协调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完成既定的经营目标。
全面预算管理在实行时经常与战略目标脱节。在没有长远的战略目标的指引下,管理层如果急功近利,着眼于短期行为,就会有损于企业的长远利益。另外,全面预算管理的考核大多以产量指标和财务业绩指标衡量,仅仅考核的是责任部门或个人对于预算的执行结果,忽视了非财务目标以及预算的反馈和调整,实际上不利于企业的长期发展和全面预算管理质量的提高。很多上市公司都把全面预算管理当作财务部门的一项内容,其余部门很少参与上市公司全面预算的编制和实施工作。事实证明,企业全面预算管理是一项全员参与的工作,与企业中每个项目的每个员工在工期中的预决算管理都紧密相连。
鉴于全面预算管理在实行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我们在全面预算管理体系中引入EVA的概念,力求弥补全面预算管理的缺陷,达到更加理想的企业管理效果。
二、经济增加值理论引入
经济增加值(Economic Value Added,简称EVA)是上世纪80年代初由美国斯腾斯特公司公开提出的一套以经济增加值理念为基础的绩效评价系统。其核心是资本投入是有成本的,企业的盈利只有高于其资本成本(包括股权成本和债务成本)时才会为股东创造价值。经济增加值理论认为在计算企业价值创造时资本投入的机会成本也应被考虑在内。公司每年创造的经济增加值等于税后净营业利润与全部资本成本之间的差额。其中资本成本不仅包括债务资本的成本,也包括股本资本的成本。经济增加值的公式为:
EVA=税后净经营利润(NOPAT)-资本投资额(TC)×加权平均资本成本(WACC)
税后净营业利润=净利润+(利息支出+研究开发费用调整项-非经常性收益调整项×50%)×(1-25%)
资本投资额(TC)是指包括权益资本和债务资本在内的全部投资者投入的企业经营的资金。
资本投入额=债务资本总额+权益资本总额
加权平均资本成本(WACC)=股权资本成本×股权资本占总资本的比重+债务资本成本×(1-所得税税率)×债务资本占总资本的比重
仅仅关注企业税后净营业利润的会计方法容易受到人为操纵,出现会计造假的可能性大,而经济增加值给出的160多项调整事项中有相当一部分是针对会计造假的,从而能更加有效地杜绝财务造假行为。另外,企业管理者出于自身利益,往往选择投资额小、见效快的项目,对那些投资数额大、收益丰厚但是建设周期长的项目却视而不见。从长远来看,这种行为是不利于企业发展的,经济增加值可以避免企业的短期化行为。
经济增加值改变了企业对待风险的态度。经济增加值鼓励在风险允许范围内充分利用债务资本的财务杠杆作用,扩大权益资本的回报率,这是因为计算经济增加值要用到的资本成本是权益资本成本和负债资本成本的加权平均值。同时也使企业管理当局注意现金流量控制,积极发放股利,降低资本占用成本。
经济增加值使企业管理者认识到资本的投入也是有成本的,扣除机会成本之后的增量利润才是企业真正为股东创造的价值。传统意义上的利润只是考虑了投入资本的产出,经济增加值才能更加正确地衡量企业的价值。
三、基于经济增加值的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体系框架
基于经济增加值的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体系框架的构建主要经历预算编制、预算调控、预算差异分析、预算评价分析四步,具体如图1所示。
1、预算编制
首先,企业要将企业战略细分为长期战略、中期战略、年度战略。根据年度战略确定年度目标,将该目标转化为EVA预算指标,并将总EVA预算指标进行分解下达到各部门单位。然后,各部门单位参照下达的EVA预算指标结合部门情况对其年度经营活动和财务活动进行预算,并将对管理层下达的EVA预算指标修改调整反馈给管理层。最后,管理层根据部门的反馈指标和企业年度总EVA预算指标进行统筹,综合分析考虑之后确定出最终的EVA预算指标。但是,这并不意味着EVA预算指标的编制就到此为止了,在预算编制的执行过程中,根据内外部环境变化和突况随时可能再次对年度EVA预算指标进行调整。
基于EVA的企业全面预算编制主要分为两部分:业务预算编制和资本预算编制。
(1)业务预算编制。如图2所示,业务预算编制要分别对销售、生产、费用进行预算。合理编制业务预算能够帮助企业对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各种资源进行更加有效的统筹安排。企业首先要结合对市场的前景预测、上一年度的销量、企业的年度战略目标确定年度的预算销售量,从而以销定产确定产量。根据生产数量合理安排生产,对人力、物力、技术、资金等资源进行合理配置,根据这些资源的配置形成费用预算。
关键词:经济增加值;全面预算管理;全面预算管理框架
企业通过全面预算,可以为项目的展开提供足够的资金,让经营活动顺利进行,并保证得到预期的经营效果,故它是企业管理重要的组成部分。但从很多企业的情况分析,其全面预算管理还存在很多漏洞,故为消除这些不足,优化企业管理,可在预算管理中加入经济增加值。
一、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中的不足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企业的发展也需要不断创新,借助传统经营方式的优势,并引入新的管理理念。但当下的实际情况是,企业仍采用原有的管理观念,而这一管理理念的很多不足也逐渐凸显出来[1]。
(一)以利益最大化为经营方向
企业采用传统的管理理念,最突出的表现是过度追求利益,并采用不同的方式实现利益最大化,而其追求利益的同时,并未注意到企业经营最初制定的目标。基于此,企业会减少输出,控制企业内部不必要的开支,并加入人为操作增加利润,呈现出企业利益最大化的虚假现象,若是企业的经营长期处于这一状态,企业的价值会出现明显的下降。
(二)预算调整具有随意性
企业决定一个项目的预算时,也会考虑后期的执行情况,但并未制定突况的应对方案,缺少控制,偏差值的调整缺少根据,最终导致的结果是实际需要的金额与结果有较大的偏差,项目在后期实施中需不断追加成本,增加了预算的工作量。出现这一情况的根本原因是,企业缺失对预算的有效控制,很难准确预测预算和实际数据的差异,缺少完善的业绩系统评估,让企业预算管理失去了应有的作用。
(三)缺少完善的预算组织
预算组织系统的建设,可以帮助企业制定未来的战略目标,并为企业价值的实现提供保护,但现在很多现代化企业中,都未建立一个完善的预算组织,而管理机构的职能也没有充分发挥。即企业内是由财务部分负责项目的预算与规划,并控制整个预算的操作,由此,可能导致决策层对预算的了解不全面,出现预算超标。
二、经济增加值的基本内涵
经济增加值是绩效评价体系,把经济增加值理论作为理论基础。企业所有经营活动的展开都需要资金支持,而只有最后的经济效益超出投入的成本,才可以为企业经营带来更多的价值。即企业的全面预算包括两类成本,一是债务成本,二是股权成本,而经济增加值的理论也提出,计算企业通过项目创造的价值时,需全方面考虑投入的资本,如此,会让企业通过计算得到的经济增加值,并用税后利润减去前期投入的成本,把不同的数据带入到公式中,得到数据。由此,总结出在企业预算管理中引入这一方式的原因是:若是企业在经营过程中过度关注税后利润,其预算过程将会受到人为操作的影响,出现会计造假的行为。另外在全面预算的管理中,需根据不同事项的基本要求展开调查,而大部分事项都与会计造假有关,故把这些内容作为预算管理的一部分,可在某种程度上减少会计造假行为的出现。其具体体现为:通常情况下,企业决策人选择项目时,需同时考虑它可以给企业与个人带来的利益,并尽量避免选择项目周期较长的活动,以短期利益为主,这虽然可以增加企业的短期利益,但不利于长期利益的增加,所以,经济增加值的引入,是让企业关注短期利益的同时,也关注长期利益。而企业管理者也会受风险增加值的影响,改变自身对风险的理解,在风险可控的范围内,用不同的方式增加收益[2]。
三、基于经济增加值的企业全面预算管理框架
经济增加值的英文缩写为EVA,基于此建立的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基本框架,以此优化企业的预算管理,提高管理效率,而该框架建设后,会让企业的预算工作更加细化,根据数值的多少,帮助企业做出科学的决策。
(一)框架建设
其框架的建设包括四部分,分别是预算编制、调控、差异分析与评价分析。
1.预算编制
它是要求企业把整体发展的战略细化,以时间线为划分标准,分成长期、中期与年度战略。随后,根据年度战略的内容制定年度目标,并基于这一目标把它转化为EVA预算指标,并把这个指标细分成多个部分,依序传递到各个部门,而各部门接收到这一指标后,会根据企业本年内所有的活动进行预算,适当调整指标,并把调整的内容反馈给企业的管理层。最后,企业管理层根据各部门的反馈,对分析指标进行统筹,最终给出确定后的指标,但这并不是最终的指标,在具体指定的过程中仍需进一步调整。而在EVA基础上完成的全面预算管理,可细分为两部分编制,一是业务,二是资本。前者是对企业生产、销售等内容进行预算,科学编制预算表,均衡分配企业资源,但均衡分配资源的过程中,其需根据市场趋势的变化,以及往年的销售额与生产记录,计算预算。后者是完成收益与资本的预算,最终完成资本成本的计算,即可在预算中,把EVA作为核心,编制不同内容的预算表,通过这些预算表的分析,可以分析项目是否具有可行性。其判断标准如下:EVA大于0,项目可以为企业带来价值,可继续投资,等于0,项目得到的利益和成本等同,如果有提高利润的方案,可以继续投资,但若是情况相反,需放弃项目,小于0,项目必须放弃[3]。
2.预算调控
预算调控的最终目的是,充分发挥预算管理的作用,控制企业预算。所以,企业根据内部环境的变化,以及外部市场的变化趋势,运用合理的方式完成预算,注重预算的刚性,但如果过于强调刚性,也会给预算指标的调整设置障碍,所以,其调整必须遵循规律,约束企业的生产与运行。而EVA预算在实际工作的执行中,除需控制执行外,也会根据基本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预算控制的内容包括控制成本的投入、管理成本投入产生的风险,以及控制资金的运转,这三项内容的投入,可以优化企业的预算管理,但它不是既定的模式,而是随着企业经营环境的的变化,发现编制中的不足,及时调整,确保企业给出的预算与实际所需一致。即控制和调整的关系是,以预算或实际为中心,如果中心的数值变化,需调整另一个数据。另预算调控的过程中,也需要控制成本投入造成的风险,其包括两部分,内部风险与外部风险。企业在运营中,可能会因不同的因素形成内部投资风险,比如坏账、存货损失等,对于这些因素,企业会用不同的措施及时应对,规避风险,对于外部投资风险,是基于EVA可行性分析的结果,以及企业实际发展的情况,慎重做出决策,并在注入资金或技术后实时关注,以及时发现潜在的风险,把损失降到最小。
3.预算差异分析
它是总结编制和执行的总过程,并基于所有数据制定EVA预算差异分析表,而在已有的预算表中加入计划落实后的数据,可以让分析人员直观的看到两个数据之间的差距,并基于此展开各方面的比较。而在EVA预算表中,有的项目预算的结果与实施后结果有较大差距,对于这些项目,企业管理层需派专人分析,进行深度评估,找到两个结果相差较大的原因,并给出具体的解决方案。但如果出现预算表内的数据和实际不符的情况,需根据实际情况调整预算,让其合理化,并融合以往的管理经验,确保其符合企业的发展,为企业的预算管理提供指导。
4.预算评价分析
企业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分析时,需根据部门或个人EVA指标的完成能力,给出具体的评价结果,同时,为增加部门或个人执行计划的动力,企业也会制定激励机制,而激励机制中的内容也会与EVA评价体系的内容互为对应。另部门与个人的奖金与EVA预算计划的完成度直接挂钩,如此,可确保预算功能全面发挥。这一方式下,可以让员工、企业管理者、所有者三者的利益趋同,消除了三者之间的矛盾,让企业创造出更高的价值。该框架建立后,为优化框架在工作中落实,提高预算管理的效率,企业管理者需强化自身与员工的全面预算管理理念,确保每项预算工作都会按照指标完成。同时,企业也会制定监督与考核制度,其包括两点,一是制定考核标准,包括财务指标、客户满意等,部门和员工不仅要满足财务指标的要求,也要关注客户对服务、产品的满意度,发现员工的潜力,二是根据这些标准考察员工的完成情况。而企业激励机制的建立,是让员工在工作中自主创造自己的价值,并在工作中不断提升自身修养,调动工作的积极性[4]。
(二)优势
1.减少企业管理者的成本
实现全面预算管理与经济增加值的融合,可有效减少企业管理者成本的投入。即从企业原有的预算管理方式分析,其运用原有的绩效评价模式很难完全消除企业内各方人员的利益冲突。企业在日常经营与运转中,企业所有者负责未来发展方向的制定,给出执行命令,管理者根据命令制定具体的执行方案,并把该方案落实到各个部门与员工,在整个过程中,可能会因为双方想法的不一致引发冲突,或引起利益纠纷,对于这一情况,企业会通过不同措施的消除,为企业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整体把目光放在投资收益较多的项目中。从企业所有者角度分析,他们会把企业的经济利益作为出发点,希望在较短的时间内得到收益,并选择投入成本较少的项目,但管理者的想法是希望企业在发展中可以得到长期利益,故需要双方同时决策某个项目是否可行时,两者必然出现矛盾。所以,在经济增加值加入前,所有者与管理者对于项目的的商讨会出现或大或小的冲突,增加了管理者的成本,而引入后,两者的目标变得统一,交流变得顺畅,减少了成本的投入。令它减少成本使用的同时,也可以弥补企业原有管理方式的漏洞,改变企业者和管理者经营的方向,减少了企业过度投资的发生,并在成本管理中关注隐成本与显成本,实现了预算的高效化。
2.保证企业决策的科学合理
以往企业使用的预算管理过程是,根据预算计算出利润的过程中,会受到人为的影响,出现的行为,影响企业资金的安全与稳定。但引入经济增加值,并建立预算管理框架后,企业会明确预算管理的一个目标,即确定经济增加值,增加值的多少可以反映企业在经营活动中创造的价值,而这个价值也包含了企业所有的经营活动,以及各项活动的成本。另把风险、资本加入到预算管理中,是让管理者从客观、理性的角度分析企业目前的发展现状,并基于现状明确未来的发展方向,而其做出重大决策时,会从短期与长远的角度看问题,在满足企业短期利益的同时,也会增加企业的长期利益,只有如此,才可以增加企业创造的价值,实现企业的持续发展。而经济增加值在保证决策科学、合理的基础上,也会引导企业决策,即它会让企业树立长期发展的目标,保证企业制定的计划贴近目标,并把企业未来的发展战略、经济计划等内容互为融合,为企业价值的创造提供帮助[5]。
3.优化企业资源的配置
企业原有的资源分配方式是,把资源用于主要的生产,以扩大规模,但分配资源的过程中,其不会计算投入成本的多少,造成的结果是资本使用率较低。而在预算中加入经济增加值后,管理者会在分配资源时考虑使用的成本,意识到每个资本的投入都需要使用成本。由此,其在后续资源分配的过程中,会根据生产产品的数量与项目实际所需,运用不同的方式分配资本,以增加资源的利用率,为企业长远发展提供助力。除上述三点优势外,它也可以让企业所有者准确评估企业的价值,用经济增加值衡量企业的价值,基本不会受其他因素影响,而企业也会根据增加值的多少制定未来规划,预测在后续投资中可能出现的投资风险,确定最佳的投资金额。而基于此,也可以提升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激发出企业参与科技投资的积极性,增加科技的成本投入,由此,可以提升产品的科技含量,为企业发展开拓出一个新的方向。
四、结语
上文通过对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不足以及经济增加值的分析,提出应实现全面预算管理和经济增加值的融合,建立预算管理框架,并基于框架给出预算管理指标与计划,在企业日常工作中应用。而其应用后,可减少企业管理者的成本,保证企业决策的科学合理,并优化了企业的资源配置,推动企业发展。
财参考文献:
[1]林俊.探讨基于EVA的企业全面预算管理[J].中国集体经济,2016(01):136-137.
[2]张丹岚,王静.基于EVA考核的全面预算管理[J].东方企业文化,2012(12):48+47.
[3]郭新华.油田企业成本预算管理的模式研究[J].中外企业家,2012(21):97.
一、“经济增加值”的含义与作用
1.“经济增加值”的含义。“经济增加值(Economic Value Added,简称EVA)”在经济学中又定义为经济利润,是由美 国斯特恩·斯图尔特(Stern Stewart)管理咨询公司于 1989年首创的,指企业的税后净利润在扣减了为产生利润而投资的资本成本(机会成本)后所剩下的利润 (即经济增加值 )。其结果 (差额 )若是正数,说明企业创造了价值,创造了财富,数额越大,创造的价值(财富)越多;反之,则表示企业发生价值损失。若结果为零,说明企业的利润仅能满足债权人和投资者预期获得的收益。EVA基于这样一种思想,一个企业要赚取经济学上所说的“租金”,即投资的超额回报,收入不仅要能够充分地补偿所有的经营成本费用,而且要能够充分地补偿所有的资本成本。
EVA本身衡量的就是公司获取的利润究竟是高于还是低于投资者所期望的最低报酬。这种最低报酬指的就是 ‘资本成本”,这是企业为了使用投资者的资金而必须为投资者获取的最低量利益。超过这个最低量的所有收益称之为 ‘超额收益”。如果企业的资本收益超过了它的资本成本,flPEVA为正值,那么它就具有真实利润,企业的经营者就增加了企业的价值,同时也为股东创造 了真实的财富。反之,如果企业当年的EVA为负值,这说明公司发生经营亏损,企业的价值受到损害,同时股东的财富也受到侵蚀 。
2.“经济增加值”的作用。从上述含义中可以看出,经济增加值应用于企业日常管理时,除了可以科学合理地考核企业各责任单位的经营绩效外,还具有如下普遍的作用 :
(1)促使企业克服盲目投资,树立权益资本不是 ‘免费资本”的理念,节约使用权益资本,合理安排资本结构,从而有助于促进资本运作效率的提高。利润不是最为正确的业绩评价指标。盲目追求利润会诱导管理层为了取悦股东,不惜采取提高账面利润但却毁坏价值的行动。正确的目标是追求EVA的增加 ,因为EVA可以提供一种最可靠的尺度,来反映管理行为是否增加了股东财富,以及增加股东财富的数量。经营者会像企业的所有者一样思考,权益资本不再被考虑为 ‘免费资本”,他们不再追求企业的短期利润,而开始注重企业的长期目标与股东财富最大化的目标相一致,注重资本的有效利用以及现金流量的增加,以此来改善企业的EVA业绩和企业文化质量。
(2)有助于提升与改善民营企业的企业文化经济增加值发展到今天不仅仅是一种绩效评价的指标,更是一种促进企业有效进行企业文化建设与提升的手段。与传统的财务指标相比,它有两个优势,一是考虑了资金成本,把业绩与占用资源的成本联系起来,从产出与成本两个方面综合评价决策的效果,扩大了绩效评价的范围,使部门与整体的利益一致,激励管理人员为股东价值最大化不断努力;二是对跨期费用项目进行适当调整,使长期和短期利益更好地协调起来 ,克服决策中的短期效应,符合股东权益最大化的要求。因此,EVA被《财富》杂志称为 ‘当今最为炙手可热的财务理念”。
二、现阶段我国民营企业文化的特征
1.民营企业文化是老板意志文化。这种文化与民营企业经营者的经历有关,许多民营企业的经营者,具有独到的成功绝招,比如他们承受风险的能力特别强,或善于抓住市场的空隙,或技术创新能力强,或有很强的融资能力,或有很强的人际关系能力,或有国外淘金的原始资本积累,或善于带动一群人打天下等等。这些独到的能力,使他们形成了掘金后无往而不胜的自信,同时又容易有心浮气躁的心态。民营企业产权归老板自己所有,虽设有许多管理部门,聘请了优秀人才,但老板常常越俎代庖,往往养成基层喜欢越级报告、职能部门有事不敢决断、老板一人说了算的作风。在这种文化氛围中,老板意志就是企业的绝对意志,几乎没有人能对他的决定产生影响,从而产生了企业经营的“巨人症”、“霸王症”等,这种惟老板意志导致企业整体管理水平和创新能力难以提升,导致 (投资)决策与行为的不科学性,对经营者业绩的考核带有较大的随意性。以至于老板的意志一旦出现问题,企业随即失去前进的方向。
2.民营企业文化是奋勇拼搏文化。民营企业大多是草根出生,因此能吃苦耐劳、艰苦奋斗。走遍千山万水、吃尽千辛万苦,想尽千方百计,就是民营企业奋勇拼搏文化的体现。在浙江温州的民营企业中,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既能穿皮鞋,又能穿草鞋”。为了企业在夹缝中生存,他们不辞辛劳;为了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他们全力拚打。这种企业文化不仅从创业者身上得到充分体现,而且在其家族人员身上、在广大员工身上也在时时发光。
3.民营企业文化是抢抓机遇文化。许多民营企业老板,就是通过抓住机遇,骤然发家的。老板疯狂的工作,能很快聚合资源,使企业的目标变得简单而易于操作,员工形成吃苦耐劳、快干多干的作风,企业 的原始积累迅速形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生活中的确出现了许多发展的机会,谁抓住了谁就能取胜。这时,广大民营企业利用自己的体制与机制的优势,一次次抓住企业发展的大好时机,使企业站在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前列。这种文化体现在企业发展中,往往就表现为一有‘好 ”项目就上,不管 自己是否具备投资发展的能力与实力 ,不管是否进行了严密科学的可行性论证(特别是财务可行性研究 )。
4.民营企业文化是重视感情文化。许多民营企业文化用亲情代替规则,其经营管理层由复杂的血缘关系构成,这就违背了管理大师杜拉克所言的,家庭企业要想生存和保持有效运作,在高层管理人员中,无论有多少家庭成员,也无论他们多么出色,也至少需要一位非家族成员。民营企业老板认为,血浓于水,亲戚是自己人靠得住,他们参与管理效率高,因而看重血缘的理念占上风。企业内注重乡亲、熟人、朋友,这样在经营管理上,虽然降低了成本,但难以令行禁止,使管理具有非理性和落后性,阻碍经营管理的问题长期存在。在有的企业内部,人与人之间称谓往往用血缘称谓,人际关系看似亲密,实则使企业缺乏理性运行的真实基础,企业管理制度形同虚设。血缘、地缘反而使员工有劲使不出,是非难分,企业被拖人了低效率状态。同时,经营者也转移了在经营管理上苦练内功的大方向,自身造血功能弱化,一旦内外关系‘反目”,企业就立刻陷入困境。这种文化体现在日常管理中,就表现为以感情代替制度,以关系亲密与信任度代替指标考核,不能做到制度的有效执行和制度面前人人平等。
我国民营企业文化的这些特点,曾经在短时期内适应了市场环境,但却和变化越来越快的经济和市场环境拉开了差距。随着中国加入WTO,国际竞争国内化,国内竞争国际化,民营企业作为中国市场的重要力量,更需要寻找有关途径尽快培育出与企业发展相适应的企业文化。
三、 “经济增加值”的应用对改善、提升民营企业文化的影响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著名经济学家罗伯特·索洛最新研究指出:“全球一场新的经济竞赛已经展开,未来会脱颖而出的赢家,将是能够抢先窥视并领悟新游戏规则的个人、企业或国家。”这对我们是一种提醒。民营企业要应用包括 ‘经济增加值”指标在内的一系列先进方法和原理,充分认识和发挥其作用,塑造出良好的企业文化。有效应用‘经济增加值”方法,可对民营企业文化的改善和提升产生如下影响:
1.有助于树立集约经营的意识,节约使用资本金。资本金是投资者进行投资活动,并依股份金额对企业实施控制的重要经济资源。以往包括民营企业在内的所有企业都将这些资本金无偿使用,头脑中根本没有资本成本的概念,因此,在有的民营企业中,出现了任意提高资本金数额的限度,或者一再追加股本金。大家知道,股本金也是资金,而资金这种资源对于任何一个企业来说,都是有限、稀缺的。用于投资的股本金来源于自有资本,也要考虑资本 的机会成本 ,要 使用 “经济增 加值(EVA)”的理念与方法。经济增加值这一指标,是客观评价企业资本收益超过资本 (债务资本和权益资本 )成本后的差额大小的标准,在西方发达国家已得到广泛运用。我们也要树立起这种观念并使用这种方法,不能认为自有资本投资是无本买卖,不需要任何代价。
2.有助于激励经营者不懈追求扣除资本成本后的“增加值”,认真履行经管责任(accountability)。目前,企业的经营价值观念许多是在长期经营过程中自发地、无意识形成的,带有经验色彩,单调零碎。有的企业虽提出了文字性的经营理念、企业精神、经营价值观等,但往往带有雷同化、模仿性,缺乏独特个性和适应性,很难实行。
3.有助于树立股东利益最大化的意识,尽心尽职地完成受托责任。在股份化的公司制企业中,经营者作为人在日常经营活动中谋取股东利益的最大化,这是合乎公司的宗旨和道德规范的。在现今社会状态下,大多数商品已供大于求,获取一定量的利润,很不容易。除非自己企业的产品处于垄断期,那就可以取得丰厚的垄断利润。但由于是市场经济,这种好景不会很长,很快就会有很多竞争者蜂拥而上,从而使得利润率趋于平均,成为平均利润,这时,你想获得较多的利润,或者是增加销售量,或者是降低成本。在这个过程中,大家要心往一处想,利用 ‘经济增加值”考核评价经营绩效,从而使得股东利益和其他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都能最大化。
上述作用若能较好地得到发挥,必将在现有特征的基础上,大大促进民营企业进一步合理评价绩效、科学决策、奋勇拚搏、善抓机遇与和谐团结,使民营企业有一个健康向上的企业文化,保证企业又好又快发展。
参考文献
①浙江非国有经济年鉴编辑部.浙江非国有经济年鉴,中华书局,2003年.
一、电力企业业绩评价概述
企业业绩评价是指按照企业目标设计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根据特定的评价标准,采用特定的评价方法,对企业一定经营期间的经营业绩做出客观、公正和准确的综合判断。开展企业业绩评价,有利于企业相关利益方综合了解企业经营状况及其发展变化趋势,有利于企业建立和健全激励和约束机制,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和综合竞争能力。
处于不同行业聚集不同资源的企业,生产经营盈利方式各异,应采取适合企业自身的业绩评价方式。电力生产和管理的特性决定了电力企业的业绩评价有与其他行业不同的特殊性:具有公用事业、工业和服务业以及国有企业为主的特点,又有垄断环节的特点;必须以安全可靠、节能环保为基础;不同的电源结构造成的绩效的自然差异;与宏观经济走势密切相关的长周期性;投资回收期比较长的特征,而且受上下游产业的联动性影响很大。
在电力行业不断发展和改革的过程中,电力企业业绩评价模式与方法也在不断地发展变化:从政企不分时的高度关注生产性和安全性绩效指标,到注重企业财务业绩指标;从电力市场化改革过程初期提出法人资本金效绩评价体系,到国资委成立后注重利润指标的绝对值和相对值的考核,引入利润总额和净资产收益率这两项基本指标;随着电力行业市场化改革不断深入,电力上市公司不断出现,电力企业价值尤其是市场价值更加受到关注。如何衡量及评价新时期电力企业业绩,不断地适应电力发展与改革的新形势,是电力企业管理人员必须面临的挑战。EVA是一个新兴的管理工具,同时也是一种创新的管理理念,其蕴含的股东价值最大化及衡量企业真实业绩的思想,恰好适应新时期市场对电力企业业绩评价的要求,同时也可向电力企业经营管理者反映企业真实经营成果,使其更好地进行战略决策。
二、EVA能够反映电力企业真实收益
EVA是经济增加值(EconomicValueAdded)的简称,其思想精髓在于追求企业经济利润(economicprofit),只有从净利润中扣除投入资本需付出的利息,得到的才是实际意义上的利润。其计算公式为:
EVA=NOPAT-kw×(NA)
NOPAT代表税后经营利润,是以会计期末的营业利润为基础,根据资产负债表进行调整得到的,包括利息和其他与资金有关的偿付。当利息支付转化为收益后,也要考虑扣税,这与会计报表中的净利润是不同的。
NA代表资本投入额,包括股权资本和债务资本,是对企业会计账面价值进行调整的结果。这一指标是企业经营实际占用的资本额,与总资产、净资产等概念不同。
kw代表加权平均资本成本,反映企业股东和债权人对企业的资本投入情况,计算公式为:
其中:DM为企业负债总额的市场价值;EM为企业所有者权益的市场价值;kD为负债的税前成本;T为企业的边际税率;kE为所有者权益的成本。
从上述公式可以看出,EVA与传统的财务业绩评价指标如销售利润率、净资产收益率等不同,它考虑了对所有者投入资本所应获得的投资机会报酬的补偿,量化了企业能够提供给投资者的增值收益,消除了传统利润计算中对债务资本使用的有偿性和所有者资本使用的无偿性的差别对待。EVA是企业在满足债务资本提供者(即债权人)和权益资本提供者(即所有者)的投资机会报酬之后的剩余利润。这种利润实质上才是属于所有者所有的真实利润,也就是经济学上所说的经济利润。
现行财务会计只确认和计量债务资本,权益资本只是作为收益分配处理,使得对外报告的净收益实际包括两部分:权益资本成本和真实利润。只有补偿股东资金的成本后的利润才是真正的收益。这容易让资本使用者产生权益资本是免费资本的幻觉,结果可能造成企业经营者不重视资本的有效使用,造成权益资本的浪费,还可能导致管理者的短期行为和利用对会计信息的垄断将信息优势转变为个人利益等弊端,以至于出现投资失误、盲目建设、效率低下等不符合企业长期利益的决策行为。
三、EVA克服传统财务业绩评价体系的缺陷
在传统财务体系下,财务报告受通用公认会计准则(General Accepted Accounting Principles,简称GAAP)的指导影响,会产生“会计失真”的问题。
第一,会计准则的保守性造成会计失真。例如,会计准则要求把研发费用、员工培训等无形资产的支出列为费用,计入当期损益,而这些费用实质上能为企业长期经营发展带来效益,这种财务处理方式不符合企业真实经济状况。
第二,会计分期造成会计失真。例如,折旧的安排和准备账项的计提常常具有很强的主观性,不同会计分期的财务业绩因而失真。
第三,企业内部费用摊销及内部转移定价也会造成会计失真。
为了尽可能消除会计失真给业绩反映带来的影响,EVA的推广公司STERN-STEWART提出了多达164项针对GAAP的调整事项。而在实际应用中,一般常见的调整在5至10项左右,且进行会计调整时应保持谨慎的态度。常见的调整事项包括对研发费用、折旧费用、财务费用、会计准备等的调整,企业应该结合自身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调整方案。对公开的会计报表进行调整得到的结果是税后经营利润(NOPAT)及资本投入额(NA),结合加权平均资本成本(kW)计算得出了EVA,能够更准确地反映企业的业绩,避免了传统会计制度下会计信息反映和处理的局限性。
电力企业多年来业绩评价体系一直是根据现行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计算的净利润指标为主,包括总资产收益率、净资产收益率、投资收益率等指标在内的体系。2001年国电公司提出了《国家电力公司法人资本金效绩评价体系》,其选择的核心指标是净资产收益率,仍然是以会计利润为基础,难以真实反映电力企业的经营业绩,因此效果并不令人满意。而在2007年1月29日,国资委正式了新修订的《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该《办法》等配套办法鼓励和积极推进企业使用EVA指标进行年度经营业绩考核,引导中央企业不断增强资本成本和价值创造的理念,关注企业价值创造,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计算办法:
经济增加值(EVA):EVA=税后净营业利润-资本成本=税后净营业利润-调整后资本×平均资本成本率
平均资本成本率(WACC)参考当期十年期国债利率水平确定,暂按4.1%计算。
税后净营业利润(NOPAT)=净利润+少数股东损益+财务费用×(1-所得税率)
调整后资本=平均所有者权益+平均少数股东权益+平均负债合计-平均无息流动负债-平均在建工程
其中:
平均无息流动负债=平均流动负债合计-平均短期借款-平均一年内到期的长期负债
在中国电力企业从计划垄断型向竞争开放型进行跨越式转变的背景下,运用EVA衡量和考核电力企业价值创造,既是面向电力行业体制改革的主动应对措施,也是市场经济体制下监管机制(包括国家监督)的迫切要求。
四、EVA促使管理者与股东利益一致
EVA理论还渊源于美国管理学家迈克尔·詹森和威廉·麦柯灵关于委托理论的开创性研究。该理论认为,管理人员可能背离股东利益行事,因此股东需要承担监督管理人员行为的成本,特别要使用能将管理人员与股东利益更紧密结合的薪酬体系。“要什么就考核什么”是激励考核的一句格言,为了消除投资者的需求与管理人员的经营结果不一致的情况,需要根据投资者的目标来设置考核机制和给予管理者的回报。在股东价值最大值的企业根本目标下,需要根据企业EVA结果实施考核。这样做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Al·埃巴认为,“(EVA奖励机制)赋予管理者与股东一样的关于企业成功与失败的心态。由于像回报股东那样去回报管理人,EVA奖励计划使管理人像股东那样思维和行动。”
计划经济时期电力企业的资本投入全部或绝大部分来自国家,国家是国有电力企业的大股东,电力企业高层管理人员主要由上级机关任命,难以真正实现经营权和所有权的分离。经历电力行业新一轮改革后,新改组后的电力企业,是以国有资本、法人资本和集体资本为基础;随着改革的深入,股份制资本的比重将逐步扩大。从某种程度上讲,电力企业改革是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改革,以提高电力企业及其成员的竞争能力和效率。而与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有关的业绩评价工作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要设计一套切实可行的经济指标考核评价体系,并严格与管理层收入挂钩。二是对企业高层管理人员的收入实施有效的财务监控。这也是西方法人治理结构和社会舆论的一个热点问题。在西方,企业高层人员的收入之所以会成为广泛关注的焦点,是因为没有与股东价值挂钩所增加的薪金,损害了股东的利益。三是推动建立股东价值最大化机制,尽可能减少“吃成本”的现象。
显然,EVA恰能满足上述要求,它具有将经营者利益与股东利益联系起来,使股东的利益与经营者利益一致的功能,利用EVA指标体系,不仅能有效地保障出资人的利益,而且能成功地衡量电力企业的业绩。具体地,应针对电力企业自身特点设置EVA考核指标,如EVA绝对值、EVA增加值和增长幅度等,将EVA指标的完成情况与经营者的收入挂钩,使经营者认识到,增进自己利益的唯一方式就是使EVA持续不断地改善,为股东创造更多的财富,促进企业长远发展。在EVA激励体制下,经营者要为所拥有及使用的资本支付相应的费用,所以他们会更加理智的使用资本,将不能创造价值的运营项目和资产放弃,更加有效地运用资本。
近年来,我国电力企业的激励制度逐渐实现了由重补偿向重激励的方向转变,年薪制、股票期权制等分配制度已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认知和采纳。但是再好的激励制度没有科学的评价体系为后盾也是枉然。因此,以EVA为基础的电力企业激励制度,真正使企业利益和管理集团利益趋同,使管理人员为了自身利益而更愿意为电力企业创造更多的财富。
五、结束语
关注价值增值,以股东价值最大化为目标导向是EVA理论的核心,衡量和评价企业的真实收益使EVA能够对企业业绩做出最准确恰当的评价,站在股东角度定义企业财富使经营者与股东利益一致,约束经营者损害股东权益资本的不合理行为。在电力企业寻求提升现代化水平,不断推进市场化改革,及应对市场经济监管机制的挑战的过程中,EVA将是一种新型而有效的管理手段,值得我们进一步研究和推广,真正让EVA在企业业绩评价和管理中发挥出它有效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白莉.当前电力企业财务战略创新[J].太原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55).
2、陈建军.EVA在我国垄断企业业绩衡量中的应用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04.
一、经济增加值(EVA)的概念与理论简介
经济增加值(EVA)也叫经济利润,是公司经过调整的税后净营业利润减去其现有资产经济价值的资本成本后的余额。相比于传统的会计利润,经济增加值弥补了会计报表没有全面考虑资本成本的缺陷,更准确的衡量该企业所占用、消耗的资源是多少,创造的价值是多少,保证了最终考核结果的公正性,真实性。简单的来说,就是企业所使用的任何资本都是有代价的,在运用资本的同时必须为资本付费。真正的利润,是扣除资本成本之后的剩余,反映了一个公司在经济意义上而非会计意义上是否盈利,它是通过对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的调整和分析得来,映照出公司运营的真实状况以及股东价值的创造和毁损程度。
经济增加值(EVA)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已在西方国家获得了广泛的认可。美国的管理之父彼得·德鲁克在《哈佛商业评论》中撰文指出:“作为一种度量全要素生产效率的关键指标,EVA反映了管理价值的所有方面。”《财富》杂志称EVA为当今最炙手可热的财务理念。而这些评价,正是来自于经济增加值(EVA)本身所具有的优越性特点:(1)EVA 作为衡量业绩最准确的尺度,对无论处于何种时间段的公司业绩,都可以作出最准确恰当的评价,而且最直接地联系着股东财富的创造。在计算EVA过程中,我们首先对传统收入概念进行一系列调整,从而消除会计运作产生的异常状况,并使其尽量与经济真实状况相吻合,克服了传统指标以会计报表为基础信息失真的缺陷。(2)将业绩评价与企业决策相联系。由于经济增加值是一个绝对值,所以,EVA的使用能有效解决决策次优化问题。因为,增加EVA的决策也必然将增加股东财富,这样可以避免内部决策与执行的冲突,使各部门目标与整个企业目标一致。同时由于EVA指标的设计着眼于企业的长期发展,应用该指标能够鼓励经营者进行能给企业带来长期利益的投资决策,如新产品的研制与开发、人力资源的开发等。这样就能杜绝企业短期行为的发生,促使企业经营者不仅要注意所创造的实际收益的大小,而且还要考虑所运用资产的规模以及使用该资产的成本大小,用以指导企业的每一项决策,包括经营预算、资本预算、企业目标确立的分析、收购兼并或出售的决策等。(3)经济增加值(EVA)同样是一种有效的激励体制,第一次真正把经营管理者的利益与股东利益一致起来,可以使管理者像股东那样思维与行动。以EVA德增加作为激励报酬的基础,股东、管理者与员工的利益趋向一致,用EVA的增长数额来衡量自身的贡献,并按此数额的固定比例作为激励的奖金,事实上,管理者与员工获得的激励奖金越多,为企业创造的财富也就越多。
二、经济增加值(EVA)在企业业绩评测中的应用
1.评价指标。通过经济增加值(EVA)建立起一个连续并单一恒定的评价指标。这样的评价指标相对硬性,改进了用权益报酬率、总资产报酬率、销售净利率、每股收益等多指标评价方式造成的混乱局面。对股东来说, EVA总是越多越好,从这个意义上, EVA是唯一能够给出正确答案的业绩度量指标。同时经济增加值理论股东价值最大化的目标,使得企业的发展眼光看的更远,连续性的评价指标更能真实反映企业的运营状况。
2.管理体系。经济增加值(EVA)架构下的管理机制,有效避免了由于不计资本成本而产生的会计利润泡沫。管理者忽视了资本成本,往往以扩大股权融资规模,扩大股本投资的方式追求利润目标,但单位的资金效益普遍低下,表面盈利,公司资本总量却实质性缩水。而EVA的管理体系,可以指导企业的每一项决策,而且明确了成本使用代价的概念,对利润的认识客观真实,使的管理者明白增加价值只有三条基本途径:一是可以通过更有效地经营现有的业务和资本,必须要考虑库存、应收账款、和所使用资产的成本;二是投资那些回报超过资本成本的项目;三是可以通过出售对别人更有价值的资产或通过提高资本运用效率,比如加快流动资金的运转,加速资本回流,从而解放资本沉淀。
3.激励制度。建立基于经济增加值(EVA)的激励制度,可以将股东与管理者的利益统一起来,改善管理层与员工收入差距大,收入未与业绩表现挂钩,计算奖金时运用传统的业绩衡量指标,不能调动人们创造股东价值的积极性等不合理情况。让EVA和相关激励计划融入到企业战略思维和管理流程中来,是发挥EVA激励计划有效性的关键。在员工报酬全套方案中,奖金计划及股票期权计划都必须达到风险、费用及激励间的均衡。而EVA则应成为联系、沟通管理各方面要素的杠杆,它是企业各营运活动, 包括内部管理报告,决策规划,与投资者、董事沟通的核心。只有这样,管理者才有可能通过应用EVA获得回报,激励计划才能以简单有效的方式改变员工行为。
三、经济增加值(EVA)在国内发展的障碍及改进办法
1.操作比较复杂。公司提出一般化的调整项目多达200多项,需要调整的会计项目太多,增加了计算EVA的复杂性,同时也限制了经济增加值理论的推广。另外在财务报表上做如此大量的调整,其科学性也遭到质疑,最终调整后的报表是否具有合性也值得怀疑。
改进办法:一般来说,计算EVA的目的是为了比较不同企业或本企业不同部门的经营业绩,而非单纯追求理论上的利润,因此,分析人员可自由选择调整事项。这样,一方面,可以利用经济增加值的灵活性对不同行业选择不同的调整事项;另一方面,也使计算结果会受到调整事项取舍的影响而具有一定的主观性。
2.应用有一定局限。指标属于短期财务指标,虽然采用该指标能有效地防止管理者的短期行为,但管理者在企业的任期是一定的,而不是终身的,所以管理者为了自身的利益,他们可能只关心任期内各年的EVA而不考虑长远的利益。但是股东价值最大化有赖于各期企业创造的经济增加值。如果企业只考虑该指标作为考核业绩评价指标,那么管理者出于本能的利益需要,就会努力扩大企业产品的市场规模降低产品单位成本,对进行必要的研发项目投资缺乏积极性,可是这些研发费用是保持企业长远战略利益及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管理者不会无私考虑自己任期外企业的发展前途。
改进办法:我国国有企业采用经济增加值的考核指标应是逐步深入,分阶段开展的。企业应先学习和把握经济增加值理念,并将其贯彻到具体的经营管理过程中,才能在企业确立经济增加值的价值管理体系。根据国外跨国企业应用经济增加值指标的情况得出,这些企业能够有效应用经济增加值指标,都经历了一个很长的过程。为了应对国际市场的激励竞争,我国的国有企业应深入研究经济增加值理念,在实践中真正发挥其价值
3.忽略非财务方面的指标。在采用EVA进行业绩评价时,系统对非财务信息重视不够,不能提供像产品、员工、客户以及创新等方面的非财务信息。而这些非财务指标对企业创造价值却有着很重要的影响力,如像员工的忠诚度和业务技能,产品的质量,客户的真诚合作性无形当中影响着。
改进办法:EVA不是万能的,要注意与传统价值评价体系的结合。EVA是一个高度概括的指标,单纯依靠EVA可能并不能发现企业中影响利润提高的因素,因此需要将之进行分解,找出其中的制约因素,从而对症下药实现价值增加的目的。传统的业绩评价指标并不是一无是处,在运用EVA体系的同时,也有必要使用传统的业绩评价指标和管理体系全面衡量企业的表现,将二者合理结合,相辅相成。
4.与我国市场实情脱轨。由于国内资本市场成熟度不够,企业财务信息的真实度也有待提高,因此EVA在我国的发展有两个潜在的障碍,或者说是取决于两方面的因素。第一是政府能否给予企业足够的灵活性,允许企业在内部制定相对灵活的薪酬战略。如果没有这种灵活性,随着外国竞争者的进入,国企很难留住人才。第二个影响能否成功实施EVA体系的因素是,能否得到可信的关于企业收入、费用、资产的财务数字、财务报告等基础财务信息。
改进办法:目前对我国企业管理人员及官员的要求,其实是技术性的,使人们能认识到自己的行为对企业经济结果的影响,这对EVA或其他任何管理体系的实施来讲,都是至关重要的。同时,政府应该建立健全经济市场法制制度,提高我国资本市场的成熟度,企业采取有效措施,提高财务信息透明度和真实性,做到EVA的真正落实。
四、总结
经济增加值作为一种新的财务标准,是传统财务管理的创新和发展。引入EVA价值管理体系,可使经营者的利益与股东利益趋为一致,在用于企业目标设定、业绩评估、项目投资、激励机制各个方面,能为企业和公司内部的业务部门提供同样的业绩考核标准,以期实现企业价值的最大化。然而,由于其本身固有的缺陷,它的应用还受到了一些限制,如何能完善EVA经济指标,还需要更进一步的探讨。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1727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3)12-0068-02
关于企业家活动配置的问题最早是由凡勃伦提出的,他认为企业家就是用以一种灵敏的和创造性的生产方法来为自己获取财富、权力以及声誉的人,他们不关心他们的生产活动是否对社会有益。熊彼特提出,企业家精神是一种重要的生产要素,是长期经济增长的源泉。他认为,经济的发展就是企业在不断地开发新的产品,创造新的生产模式、开拓新的市场、获取新的原材料以及建立新的企业结构的一个破坏性的创造过程。而在这之后Baumol也就熊彼特的思想进一步阐述了企业家充当的角色,他认为,企业家并不都是建设的和创新的,在有些时候,他们甚至是一个对企业有害的寄生虫。他通过大量的国内外的资料研究观察发现企业家精神在生产性和非生产性的活动中间的配置对经济活动中的技术创新和创新的传播程度有很大的影响和作用。本文继承并拓展了熊彼特所提出的企业家精神思想,通过分析探究企业家活动的配置与经济的增长活动之间的深刻联系提出,国家要想提高经济中的R&D的投入水平,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和经济增长能力,就要在政治、经济、文化等等方面进行发展与创新,建立一个激励创新的报酬体系,引导企业家向生产性的创新活动方向发展,只有这样经济才能平稳快速地增长,达到一个新的平衡。
一、企业家生产活动的两种类型
通过对熊彼特的企业家思想理论和Baumol对其理论进一步的阐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他们主要强调技术创新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而企业有关R&D的投入水平又决定了其内生的技术创新。这就说明企业家的数量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经济的增长和技术水平的提升,也就是说,发展中国家和一些贫穷落后的欠发达国家要想提高技术创新水平和经济水平就要增加企业家的供给。
而Baumol还指出,企业家的生产活动具备两种特质,他们既可以将他们的精力投入到R&D等生产活动中,进而提高公司的经济水平和促进技术的创新发展;他们也可以把他们的主要精力投入到一些非创造性的、甚至是非法的非生产性的寻租活动中,结果只是带来财富的转移,对技术的创新和经济的增长没有一点作用,甚至还不利于企业经济的发展。也就是说企业家的生产活动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带来技术创新和经济增长的生产创造性的企业活动;另外一种就是对社会经济增长和技术创新毫无作用,仅仅只是财富的转移的一种非生产性的寻租活动。
企业家的生产活动的两种特性说明了企业家的数量和企业家的活动配置对于经济的增长都有一定的影响。因此,企业家活动配置的优化对于中国经济的增长有着重要的作用。
二、报酬结构和企业家活动的配置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影响企业家在不同的领域或者行业活动的配置的因素有很多,其中有两个关键因素比较重要,也就是企业优势和企业的报酬结构,而对于企业比较优势来说,企业的报酬结构对于企业家的活动配置的影响更具主观引导性。此外,人们对于报酬的观念的理解主要是考察企业给我们的物质和精神等两个方面。也就是说,企业的报酬结构主要包括物质方面的结构和精神方面的结构。我们可以从两个不同的角度来分析企业报酬结构对于企业家活动配置的影响。
一方面,在企业的物质报酬结构上,我们可以直接得出结论,只要企业家的生产性活动配置取得了更多的物质报酬,而非生产性的寻租活动的配置取得了比较少的物质报酬,那么,在这样的趋势下,社会中的企业家将会把其主要精力配置在生产性的活动上。以此类推,企业家获得的精神报酬越多,他们也越会把注意力放在企业的生产性的活动上。因为企业家追求的最根本的还是利益和报酬,是报酬决定企业家的活动与决定的。也就是说,当企业家们更多地专注于企业的R&D的投入与研究创新企业的生产技术时,他们就能够站在一个社会经济的正面,获得更多社会的尊重和支持,进而得到更多的社会荣誉以及经济利益和更高的社会地位。相反,对于企业家将其才能更多地配置到非生产性的寻租活动时,获得的结果不会令人满意。此外,如果同时考虑企业的物质报酬结构和精神报酬结构,当企业的物质报酬和精神报酬方向一致时,对企业生产性活动的配置有加强的作用,但是当企业的物质报酬与精神报酬有分歧时,不同的企业家将会采取不同的活动配置方法。在企业家创业的初期,企业家的活动配置会更容易被企业的物质报酬结构影响,当企业家的创业活动达到一个高度的平稳时期,企业家将会更多地考虑精神报酬方面的因素。
另一方面,当一个新手企业家开始创业时,他会不自觉模仿并学习成功的企业家或者是前辈的经验,他们的活动的配置也会受到前辈活动配置的影响。因此,在一代影响一代的情况下,也就是说企业内部报酬结构对企业家活动的配置的影响具有历史的依赖性。如果出现越来越多的从事非生产性的活动的企业或者企业家,这样就会造成不良后果的影响越来越严重,是一个恶性循环。同样,如果企业家生产性活动配置占整个社会的比例越高,社会的经济活动就会倾向于生产性活动的方向发展,这就是一个良性的循环。因此,我们要提倡企业家们要更多地走技术创新的生产性活动的企业之路。
三、我国企业家活动配置的现状
由于全球经济一体化时代的到来,我国政府一直在提倡我们新生一代自主创业,提高我们的自主创新能力,争取提高我国企业的创新技术水平,加强我国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实现我国长期的经济增长。但是在我国现在的市场经济下,走创新技术发展之路有一定的难题。
(一)政府对于创新技术经济的重视程度不够
现在我国虽然大力提倡我们走发展创新技术的生产性的企业活动之路,但是对于一些国内市场,仍然有部分地方政府或相关部门牢牢抓住不放,甚至为了自己的私利,借国家的名义进一步巩固其市场权力。这对于我国发展创新技术生产性的企业很不利。这就要求政府要在颁布相关政策的同时,加强对这方面的行动和力度。
(二)非生产性寻租活动的企业比例过大
纵观我国近几十年的社会经济市场,我们发现,企业家的寻租活动和官员的腐败行为一直贯穿我国整个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几乎涵盖了社会和生活的所有领域。我国经济活动有很明显的寻租效应,目前经济市场上普遍存在这样的一种模式,企业家之间相互寻找关系、联系感情、然后交换资源、最后获得经济利益。而且更为严重的是,我国社会经济法制很不健全,政府对于这个方面的管理和控制不严,使得我国市场经济完全向非生产性的方向发展。这种现象已经成为中国市场经济的一大特点。
(三)私营企业的竞争力降低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在国家大力提倡自主创业的趋势下,私营企业也在不断地发展与进步。但是由于市场经济全球化的到来,更多的国外企业纷纷来到中国占领市场,而国有企业也一直受到政府的垄断与扶持,在这两种企业的竞争压力下,私营企业的市场也一直在萎缩。此外,由于前几年世界经济泡沫的产生和市场经济的衰退,更加剧了私营企业经营的不善,使得私营企业只能在这两者的夹缝间艰难地生存。
根据上面分析,我国目前首要的任务就是加强对技术创新的生产型的企业的巩固与扶持,建立一个良好的经济循环模式,营造一个良好的市场环境。
四、改进我国报酬结构、促进我国经济增长的创新措施
通过上文对我国企业活动配置的市场环境与报酬结构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要想摆脱我国目前的市场经济的现状,遏制我国寻租活动的发展,我们就必须要对我国经济、政治和文化方面进行可持续的改革和创新,降低寻租活动的报酬,引导我国企业家将资源配置在技术改革和创新的生产性活动中,使得我国经济快速、健康地发展。
首先,我们要建立一个良好的、健康的经济市场体系和健全的、完善的产权体制,减少政府对市场经济活动的过度干预,扩大生产性活动企业的发展机会,提高生产性活动企业的技术创新的生产盈利,引导大家把更多的精力、物力投入放到生产技术创新上来,为企业和国家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使得我国经济能够持续的增长。
其次,我们要采取一些有力的措施来减少政府机关权力和经济之间的联系,遏制现象的发生,提高对官员的监督,加强公务员选拔的公平性和公正性,建立一个良好的政治体系和经济环境。
然后,我们要建立一个科学的、健全的市场法制体系,加强对政府官员行政管理工作的监督和对社会市场经济环境的监督。我们要剪断我国政府官员的关系网,打破各级官员之间的垄断体系,减少官员之间互相攀比的不良风气。与此同时,我们政府要将行政管理权合理分配并控制,使得各官员之间能够相互监督、相互制约,减少一些非必要的的寻租活动,进一步减少非成产性活动的生存空间。
当前我国企业多选择应用权益报酬率、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总资产收益率等业绩评定标准进行评价[1]。资本化市场大环境下上述指标的应用可在一定程度上对企业自身营运能力进行反映,但在此过程中忽略了投资方存在其他选择时出现的机会成本。经济增加值在企业发展及管理中的应用可引起经营决策、战略规划、业绩考核等相关制度方面的变革,通过资源配置优化提高有关资本使用率以及创造企业价值增值等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2]。特别是在企业以股东财富最大化为目标的前提下,开展企业业绩评价时应将股权资本机会成本进行考虑,应用经济增加值可对传统评价指标的不足进行有效弥补,可正确反映出企业绩效,意义重大。
一、经济增加值概述
经济增加值主要指的是以会计报表应用为基础,通过科学性调整会计利润将全部资本成本提出后所得经济指标,可作为公司或企业资本收益与资本成本间反映的差额,类属经济利润概念范畴[3]。经济增加值作为一个企业开展业绩评价的指标来讲,其可针对管理层对企业股东创造财富的水平进行真实反应,与企业全部资本成本及税后净盈利均存在较密切关联。经济增加值计算方法为应用企业税后经营业利润值减去企业全部资本成本即可得出结果。其中税后净利润指的是会计在净利润基础上调整计算后所得数据,主要涉及研发经费、经营租赁、折旧摊销、重组费用以及坏账准备等调整项目[4]。企业全部资本成本主要包括股权资本、有息负债以及其他类长期性负债。经济增加值公式的应用可根据不同企业进行相应调整,确保最终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及真实性。经济增加值计算数据若大于0表示企业创造所得价值已经超过股东预期标准的最低标准,表明时间范围内企业运营能力相对较强,存在真实利润,对股东投资利益进行保障;若经济增加值小于0指出,公司实际盈利水平不能满足股权投资方应得报酬的最低范围,甚至该企业应用传统报表计算得出利润大于0,但实际结果为企业经营处于亏损状态;当经济增加值等于0时表明企业盈利水平恰好可满足股权资本最低风险报酬[5]。
二、我国企业发展中经济增加值应用情况
1991年《价值探索》(斯图尔特著)一书中首次将经济增加值理论框架进行系统化阐述。欧美国家于2000年左右将经济增加值理论引进企业管理系统中,我国直至2003年美国与我国公司合作推出《中国上市公司财富创造和毁灭排行榜》后经济增加值理论正式被我国企业认知并应用[6]。因我国21世纪初始各企业发展均处于价值本位缺失阶段,经济增加值管理体系的应用可在很大程度上改变我国企业治理及管理结构,加上该时间段内我国企业正面临大规模改革,为经济增加值管理体系在我国企业发展及管理中的应用提供了平台[7]。事实证明,国内企业经营效率低迷阶段,一旦将资本成本扣除多数将面临亏损,此时应用经济增加值管理体系可针对企业实际发展情况建构出可真实反映出企业盈利情况的管理体系,为企业决策提供参考[8]。但在经济增加值体系应用中仍存在一定问题,经济增加值体系与我国企业发展相契合,且经济增加值方法逐步完善,但是因我国新市场不具备较强创新能力,经济增加值中国化不能适应我国现有市场模式。国内大型国企经过对国外企业经济增加值体系应用的情况进行考察逐步接受经济增加值管理体系,为经济增加值在我国企业发展中的应用奠定了基础。《中国央企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暂行办法》(2009)的修订首次将经济增加值添加至中国央企负责人业绩考核条例中去,并逐步扩大其应用深度及范围,随着国务院深化改革工作的开展,国资委工作由企业管理转换为资本管理,针对国有企业的相关考核办法重心发生改变,主要对资本收益进行着重强调,并持续关注企业运行情况及可持续价值创造力。《关于以经济增加值为核心加强中央企业价值管理的指导意见》(2014)印发,针对经济增加值价值管理提出全新要求,认为需在两任期内建立科学化、过程可控、监控到位、激励约束全面化的r值管理体系,推动经济增加值由考核指标转向管理工作的改变,推动企业发展中对经济增加值的应用[9]。当前我国已经全面推广经济增加值理论,已经有部分私人企业特别是上市企业开展应用经济增加值管理系统。
三、企业发展中经济增加值价值体系建设
企业管理中对经济增加值管理体系的应用主要包括业绩衡量、管理决策、激励机制及经营理念4个方面,其应用核心为价值创造,通过形成企业激励文化带动创新发展。企业需以经济增加值为向导建立考核体系,通过确定目标值根据企业该阶段发展情况确定经济增加值考核所占比重,加强推进及完善经济增加值指标,定期开展财务培训对管理体系建设工作进行规范。企业管理者形成以经济增加值概念为中心的经营理念及价值观,通过应用经济增加值指标对企业产业构成、业绩、资本回报等情况进行全面分析,在此基础上做出适合本企业发展的战略规划方案,对战略实施进行动态性检测,控制预算针对战略资源进行最大化合理分配提高竞争力。企业发展中应用经济增加值可满足股东对财富追求的最大化,但与企业管理层注重的短期效益间存在一定冲突,为有效缓解企业所有者与经营者间的矛盾冲突,可设立中长期相关激励极度,提高经营管理人员工作激情,加快实现资本增值。经济增加值体系在企业发展中的应用可统一其经营理念,促进企业快又好发展。经济增加值主要基础即财务数据,通过对企业内部存在价值的驱动类要素进行挖掘,借助价值链条纽带打破企业内部层级条框,加强各部门及岗位间的合作交流,不仅可提高企业自身凝聚力还可更好形成企业文化,有利于创新增收。
四、经济增加值在企业发展中应用的重要性
经济增加值在企业发展中的应用可创造出真实的价值,因传统利润评价指标的运用仅能对债务资本成本进行确认,相应忽略了企业股权成本。实际情况中当企业会计计算所得利润与股东要求的最低风险报酬相比较低时,股东完全可降低投资选择其他报酬相对较高的项目,因此传统利润计算指标仍存在一定不足。经济增加值的应用可对投资资本成本进行调整并计算其经济利润,为企业创造更高价值。经济增加值作为企业评价业绩的指标可将企业经营决策与财务原则进行融合,确保管理者与股东利益挂钩,对权益成本要素进行考虑,提高经营者积极性使其从股东角度为企业创造更高价值,确保企业可持续发展。针对经济增加值考核中应用原理来看经济增加值的应用相应降低了人为操作会计利润的可能性,有利于企业经营者从长远角度出发对研发项目支出进行调整,有利于企业创新及转型。经济增加值在企业中的体现主要表现在其市场价值上,经济增加值的应用不仅可直接反映出企业价值是否增加还可对其真实市场价值进行正确计算,有利于企业投资方对企业价值及前景进行了解并相应做出投资决策,可降低投资风险及损失。
参考文献
[1]颉小红.“经济增加值”在企业业绩考核中的作用探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5,(24):193-194.
[2]李扬.经济增加值在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中的应用[J].企业导报,2015,(22):19+13.
[3]聂珊珊.经济增加值在企业业绩考核中的应用分析[J].铁路采购与物流,2015,(09):38-40.
[4]王翠霞,邓暾.浅谈经济增加值在企业实践中的应用[J].商场现代化,2015,(24):254-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