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01 08:52:14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国防建设的基本任务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正确地体现了我国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恰当地反映了社会主义基本经济法则和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法则的要求,并完全适合于我国当前的政治经济情况。它是我们遵循总路线进行有计划的经济建设的指针。
二
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规定,我们要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同时要相适应地发展轻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和商业。这样,我们的国家计划既抓住了经济建设中的决定环节——着重发展重工业,又掌握了国民经济各部门按比例发展的原则。
我们实现社会主义的工业化,就要首先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以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基础。因为只有发展重工业,才能保障我们国家经济的独立和国防的巩固,使轻工业和交通运输业获得技术装备,给农业集体化创造物质的和技术的条件,使社会生产不断上升,使人民生活不断改善。所以,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是我国经济建设中的决出环节,只有抓住了这个环节,才能带动整个国民经济不断发展,才能顺利地“发展生产,保证需要”。
我们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只是把重工业当作重点,当然不能因此而完全忽视轻工业,而应该把重工业和轻工业按照正确的比例结合起来,在发展重工业的同时也相应地发展轻工业。建设重工业往往要三、四年以至七、八年才能发挥投资效果,国家资金如果过多地积压在重工业的建设,就会使国家的资金周转不灵,使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受到阻碍;同时轻工业不能发展,也会引起国家积累资金困难和日用品缺乏等严重现象。我们适当地发展轻工业,就不仅可以适当地满足人民对日用品的需要,而且可利用轻工业中积累的资金来发展重工业。所以我们在工业的基本建设和生产方面,要保证重工业的增长速度大于轻工业的增长速度,同时要使重工业的发展速度和社会的扩大再生产的速度相适应,并使轻工业的发展速度和人民购买力提高的速度相适应。
我们实现国家的工业化,当然要把建设重点放在工业上面。但是工业的发展是不能和农业分开的,农业是工业发展的基础,只有发展了农业,增产了粮食、棉花、甘蔗、油料等,才能保证工业原料的源源供应,满足工人和城市居民对商品粮食及工业品的需要,同时也才能扩大工业品在农村中的销售市场,并从农业方面积累工业建设的资金,促进工业的发展。如果农业发展迟缓,工业就不可能有进一步的发展。所以要实现国家工业化,必须使农业有相适应的发展。
交通运输业对发展工农业生产和满足人民的需要方面有重要的意义。如果运输能力不足,就会妨碍工农业生产的发展。有时生产了大批的工业品和农产品,因为运输能力不足,就不能到达消费者手中,这就满足不了人民的需要,同时也就影响了工农业的发展。并且交通运输业对于全国人民政治上的团结、文化上的联系和国防的巩固,也有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我们中国这样多民族的大国中,它对于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加强国内各民族的团结有很大的作用。所以我们的经济建设,必须注意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
商业在我国过渡时期有相当大的作用。我国在国营经济领导下的各种经济成分,主要是通过商业来相互联系的。我们收购农产品和销售工业品都要通过商业。我们国家对私人资本主义和小商品经济在生产上和销售上的领导,也要通过商业,通过价格政策来实现。所以我们在国家工业化的过程中,必须正确地利用商业,适当地扩大商业,特别是扩大国营商业和合作社商业,以适应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
从上面说来,我国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一方面要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另一方面也要相应地发展轻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和商业,只有这两方面有适当的配合,我们的经济建设才能顺利进行。
但是,我们的经济建设不能孤立地进行,经济建设还必须和其他各种建设事业,如国防建设、政权建设、文化建设相互配合。国防建设、政权建设、文化建设必须以经济建设为基础,而经济建设的发展也必须有一定的政治条件,需要其他建设事业为它服务。先说国防建设,一方面,经济建设的发展,特别是重工业的发展,能提供我国建设现代化国防的基础;另一方面,我国国防的巩固,又能保障我国经济建设的顺利进行,免受帝国主义侵略战争的威胁。再说政权建设,一方面,经济建设的发展,特别是现代工业的发展,将愈益巩固我国以工人阶级为领导,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另一方面,我国人民民主的巩固,又是我国经济建设能够胜利进行的有力保证。文化建设也是一样,一方面,经济建设的发展,尤其是工农业生产的发展,是提高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的先决条件;另一方面,文化教育科学卫生事业的发展,也就给经济建设提供了必需的干部和科学技术等条件。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规定,在发展重工业的同时,要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而在生产发展的基础上,也要逐步提高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这就是说,我们在进行经济建设时,也要加强国防建设、政权建设和文化建设等方面的工作。
1引言
测绘装备知识产权工作是指在测绘装备业务活动中,依法获得、维持和使用测绘装备知识产权,以及维护测绘装备知识产权合法权益所采取的各项措施和管理活动。其基本任务是建立和完善与测绘装备工作相适应的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及配套措施,促进测绘装备科技成果的推广和应用。
测绘装备知识产权贯穿于测绘装备工作的全过程。认真做好测绘装备知识产权工作,对于激励测绘技术的创新与避免重复研制,降低测绘装备的采办费用、缩短测绘装备的采办周期,促进测绘装备科技成果向战斗力的转化,保护发明单位和发明人的合法权益,推动装备知识产权为国防建设、国民经济建设服务,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本文在分析当前测绘装备知识产权工作现状的基础上,研究并探讨了今后测绘装备知识产权工作的发展思路和应对措施。文中提出的战略思想、战略目标、战略任务、战略对策,仅供大家存实践中讨论参考。
2现状与需求
西方发达围家十分重视装备业务领域的知识产权工作,它们不仅建设有比较齐全的相关法律规章制度,建立了比较完善的相应工作机制,装备知识产权工作为其民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发挥了很好的促进推动作。例如,美同为了做好装备科技成果的保护丁作,不仅制定了《美国国防部国内技术转移(TechnologyTransfer)条例》等相关法规,而且还建立了一整套完整的技术转移工作体系,从法律法规制定、机构设置、人员配备、职责分工到考核监督等方面周密安排,以知识产权管理贯彻全过程,为其技术转移提供全程服务和保障;为了适应周内外形势发展变化的需要,美周不断调整其装备知识产权政策,适时出台了《美国国防部合同知识产权问题指南》,强化了知识产权在装备业务领域中的作用,促进了军用技术和民用技术的相互结合,充分激励了装备业务领域的技术创新。再比如俄罗斯,近年来加强了装备知识产权的管理,目前,已与独联体、印度、以色列、意大利、法国等国家签署了军事技术合作领域中的装备知识产权保护协议;关于军用、专用和两用科学研究、试验设计和工艺技术工作成果,俄罗斯通过总统令、政府令、司法令等,对其“法律保护”、“保护国家利益”、“家登记”、“使用机制”、“利益分配准则”、“建立保护系统”、“推进知识产权产业化”等各方面作出详细的相应规定,装备知识产权工作被摆在国家利益的位置上加以重视。
相对西方发达囝家,我国在装备业务领域引入知识产权制度时间不长,但也取得了一定成绩。特别是“十五”以来,依据国家知识产权的有关法律,结合装备现代化、信息化建设的实际,我国在装备知识产权工作上取得了一定进展。例如,颁布并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国防专利条例》和《关于加强国防科技工业知识产权工作的若干意见》等法律法规,加强了装备知识产权法规制度的建设;以宣贯《国防专利条例》为主的定期装备知识产权业务培训活动,加大了装备知识产权的宣贯培训力度;初步建立了三级国防专利管理体系,形成了一支国防专利受理、审查、管理专业工作队伍,指定了数十家国防专利机构,加强了装备知识产权的重点示范作用。诚然,我国的装备知识产权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不少问题,突出表现为装备知识产权的意识比较薄弱,管理人员运用知识产权管理手段的能力不强,法规建设、人才培养和知识产权法律服务的水平亟待提高等等。
随着经济全球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知识经济向纵深发展,知识产权的重要性日益凸现,“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要求我们要把知识产权工作摆在战略的地位高度重视j。“十二五”及今后一段时间,测绘装备建设与技术发展的新形势,对知识产权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为此,我们必须紧跟形势的发展,抓住机遇,应对挑战,及早启动测绘装备知识产权的各项工作,及时制定测绘装备知识产权工作发展规划,尽快建立测绘装备知识产权工作机制和管理规章制度,尽力建设测绘装备知识产权专业人才队伍和工作基础设施,“依法管装、依法治装、依法建装”。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满足形势发展的需求,才能更好地推动测绘事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3发展对策
3.1明确战略总体思路
笔者以为,“十二五”及今后一段时间,测绘装备知识产权工作应当依据国家知识产权的有关法律,围绕《围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总体部署,以测绘技术发展和装备建设的需求为牵引,统一领导、分工负责,统筹规划、分解实施,整体推进、重点突破,着力提升测绘装备知识产权的创造、运用、保护与管理能力,努力推动测绘装备知识产权工作又好又快地向前发展。
统一领导、分工负责:是指领导体制要按照统一领导、分工负责的方式进行,各部门、各单位要严格按照工作的整体布局,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做好责任范围内的各项工作。
统筹规划、分解实施:是指工作模式要按照统筹规划、分解实施的方式进行,应当加强顶层设计、通盘考虑、全面规划,按照不同的内容、不同的责任部门,分解成若干专项任务,分别完成计划项目的论证、研究与建设。
整体推进、重点突破:是指工作步骤要按照整体推进、重点突破的方式进行,各部门、各单位应当按照统一的要求整体推进项目研建的实施工作,对某些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以及难度较大的问题进行重点突破,以点带面、促进整体的推进。
3.2制定战略基本目标
笔者以为,“十二五”及今后一段时间,测绘装备知识产权的发展应当建立两个阶段目标:
(1)到2015年,测绘装备知识产权工作应该做到从无到有,取得长足的进步:政策法规和规章制度比较健全,保护与管理工作的政策水平、执法水平有了进一步提高;测绘装备知识产权的创造能力实现突破,形成一些具有一定竞争力的专业知名品牌;人才队伍初具规模,装备知识产权的工作能力得以较大提升。(2)到2030年,测绘装备知识产权工作初具规模,能够较好地满足测绘技术发展和装备创新的需要:建立测绘装备知识产权法规制度体系以及保护与管理工作体系,建设一批测绘装备关键技术领域自主知识产权,夯实测绘装备知识产权工作基础,打造一支规模适度、素质较高的知识产权人才队伍,测绘装备知识产权的运用、保护和管理能力显著提升,为增强国家科技实力和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3.3加强战略重点建设
笔者以为,“十二五”及今后一段时间,测绘装备知识产权的发展重点应放在六大建设上:
一是测绘装备知识产权法规体系建设。装备知识产权的保护和管理必须依法进行,健全的法规体系是开展装备知识产权工作的前提条件。本项任务的实施,将有利于构建测绘装备知识产权制度有效运行的法律环境,全面提升测绘装备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能力。
二是测绘装备知识产权管理制度建设。解决知识产权管理与装备采购、保障和项目管理“两张皮”的现象,实现知识产权管理与装备采购、保障和项目管理的衔接与融合是装备知识产权制度建设的目的所在。本项任务的实施,将有利于完善测绘装备管理体制,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制度在促进测绘装备创新发展工作中的作用。
三是测绘装备关键技术自主知识产权建设。掌握测绘装备关键技术领域的自主知识产权,是推动测绘装备建设又好又快发展的基础和保障。本项任务的实施,将有利于建立以自主知识产权获取和保护为导向的测绘装备创新机制,在测绘装备关键技术领域形成一批自主知识产权,从而掌握测绘技术发展与装备建设的主动权。
四是测绘装备知识产权纠纷处理机制的建立。加强装备知识产权纠纷处理,是提高装备知识产权保护能力的需要,也是建立装备知识产权保护工作长效机制的需要。本项任务的实施,将有利于提高测绘装备知识产权纠纷处理能力,有利于增强测绘装备知识产权权利主体应对纠纷的能力,营造有利于自主创新的测绘装备知识产权保护环境。
五是测绘装备知识产权信息平台建设。装备知识产权信息的传播和利用,对于装备知识产权的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具有支撑性的作用。本项任务的实施,将有利于打破条块分割、相互封闭、重复分散的装备知识产权信息利用格局,建立装备知识产权信息共享机制,促进装备知识产权信息资源的整合与利用。
六是测绘装备知识产权人才队伍建设。培养装备知识产权人才是实施人才战略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保障装备知识产权工作有效开展和创新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本项任务的实施,将有利于造就一批专业配套、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测绘装备知识产权专门人才,增强测绘装备知识产权工作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3.4落实战略措施制度
“校园文化”的概念是在1986年4月在上海交通大学举行的第12届学代会上正式提出来的。随后几所国内知名高校以校园文化为主题,开展校园文化艺术节的活动,并受到广大师生的好评,随后“校园文化”一词迅速传遍国内的各大高校。校园文化产生于校园活动中,其主要参与者是高校大学生和教师。也可以说,校园文化就是在校园活动中的所有人所共同具有的校园价值及产生的物质与意识形态的具体化,经过一定时间校园活动所产生的文化形态。警察校园文化具备普通高校校园文化的所有特点,除此之外,由于受专业性强、政治色彩浓重等一系列因素影响,所散发出独特的校园文化气息,即警察校园文化。警察院校校园文化可以说是从一般校园文化演变出来的一种特殊的校园文化。但是由于国家教育制度改革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目前全国警察院校的校园文化总体发展较慢,校园文化氛围浓淡不均,从而影响了警察院校全面均衡发展。从警察院校独特教学和管理模式来讲,警校校园文化其特点主要体现在三个层面:物质层面校园文化、制度层面校园文化及精神层面校园文化。
1.物质层面校园文化。与普通院校相比,警察院校对于学习和生活场所要求并不高,比如宿舍,警察院校不追求设备齐全、住宿温馨的住宿环境,能达到住宿的一般条件即可。与普通院校最大的物质层面校园文化的差别在于专业性的场地以及设施。比如在教学过程需要进行格斗、射击等警察专业素质技能教学,这就需要建设较为专业和完善的格斗训练场以及射击场,而此类场地在普通院校之内并不常见。除此之外,警察专用射击手枪以及刑侦专用显微镜这些教学设备,均将警察院校校园文化体现的淋漓尽致。
2.制度层面校园文化。制度层面的校园文化是在高校各项规章制度在制定、实施以及修改过程中所产生的校园文化蕴含,每所高校都有着不同的校园制度。警察院校作为专门培养从事国家公、检、法、司等部门的警务工作人员,其在培养过程中的制度化管理应当更为严格。警察院校的管理制度称之为警务化管理,这是从军事化管理中衍生出来的一种适应警务人员的一种管理制度。从列队出操,到按时就寝,从衣食住行,到举止言谈,方方面面都必须严格的按照警务标准进行指导与规范,突出警察院校独特的制度化校园文化气息。
3.精神层面校园文化。精神层面的校园文化是警察院校区别于普通院校主要方面。警察院校培养的是未来的国家公职人员,其政治意义不言而喻,优秀的思想道德素质是每一位警察院校学生所应具备的。因此,精神层面校园文化是警察院校深层次的校园文化,是警察院校校园文化的核心内容。新世纪以来,全国各大警察院校均把精神层面的校园文化建设放到了重中之重的地位。精神层面的校园文化从个人培养角度来讲,主要体现在对大学生思想政治观念、人生观、价值观、法治观念以及警察职业道德素质方面的培养,从警校大学生自身散发出的校园文化气息。从校园环境角度来讲,主要体现在校训、校风、校纪、校徽、校歌等一系列内容上,彰显警察院校风采。
二、警察院校特色校园文化加强国防教育
1.良好的警校校风校纪,提高国防教育质量。中国有句古话叫做"无规矩不成方圆",无论是国家还是学校都需要一定的制度来规范人们的行为。对于警察院校来说,制度一词有着极为深刻的含义,建立严谨的规章制度,规范良好的校风校纪是警察院校治学的首要任务。国防教育作为提高警校大学生爱国主义思想的主要教育内容,必须依靠规章制度与校风校纪保证实施。优化规章制度,依法建设、以法促进,并认识到国防教育对于国家、社会、学校发展的重要作用。学会敬礼、军姿、列队、齐步走、正步走等一些警察应具备的技能是警校大学生的必修课,除此之外,通过国防教育教学还可以令他们掌握更加丰富的国防知识,更加重要的是这些制度能够令他们从内心深处体会到作为一名合格的警务工作人员应当具备极其牢固的国防意识。总之,严格的校风校纪是警察院校的优势所在,这种优势有助于提高国防素质教育质量。所以,警校优秀的校风校纪为提高国防教育质量提供了有力保障。
2.浓厚的具有警校特色的国防教育学术氛围。首先,警察院校是一种具备职业特色的高等院校,与普通高校相比,警察院校的国防教育应当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并不断拓展国防教育内容的发展空间,冲破传统教学理念,运用警察院校的优势,从教学手段、教学特长、教学管理等层面寻求创新点,引导警校大学生正确看待国防军事问题,让他们更加冷静与理智的分析世界形势。其次,需要重视关于国防教育学术队伍建设。虽然国防教育与警察院校的治学内容有一定的联系,但是目前警察院校关于国防教育学術队伍建设依旧不完善,尤其体现在国防理论教学上,教师缺乏钻研学术的精神,队伍缺少学术领军人物。构建浓厚的国防教育学术氛围,需要建立一支能够适应新时期需要的高素质学术团队,由他们来引导警察院校国防教育发展的方向。最后,培养警校大学生的国防意识,为营造国防教育氛围注入生命力。大学生是学校的主要人群,是营造学术氛围的主要参与者与创造者,积极的培养警校大学生在国防教育方面的创新意识与研究精神,深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树立良好的国防意识是每一所警察院校所要完成的基本任务。
3.警察院校特色,构建和谐的社团文化环境。高校社团是高等院校一种常见的团体组织,是社团成员根据兴趣、爱好以及文化底蕴所组织起来的一种人员相对集中的团体,是开展社团活动,营造社团文化的载体。目前,运用校园社团组织的一系列活动开展校园第二课堂,已经成为当前一种新兴的教学方法。国防教育也应当不断的融入到高校社团活动中去,从而提高高校大学生的国防意识。构建具有警察院校特色的高校社团,并开展国防主题的社团活动,对营造社团文化环境以及提高警校大学生国防意识有着积极的作用。例如,警察院校可以建立警务战术社团,散打社团等一系列关于国防内容的社团。并在正常的教学期间组织警察技能训练、越野拉练、国防宣讲、军事设备参观等一系列社团活动。目的在于结合警察院校特色,突出国防教育活动的主旋律,弘扬时代精神,立足于现实,着眼于长远,在满足活动参与者要求的同时,还要将国防意识潜移默化的渗透给他们。因此,构建和谐的警察院校社团文化环境,有助于国防教育的发展。
三、结语
警校大学生是未来国家的建设者和管理者,是国家兴衰、民族兴亡的主要承担着。他们必须树立牢固的国防意识与忧患意识,依托警察院校的校园文化,积极的投身于国防建设和社会建设的事业中去,秉承先辈的寄托,高度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在时代的浪潮中,将中华民族这艘巨轮引向新时代的最高峰。
参考文献:
[1]曹延彬.论警察校园文化的特质 [J].山东警察学报,2006,9:124-127.
[2]傅伦旭.如何进一步提高和巩固军事理论课在高校教学体系中的地位[J].肇庆学院学报2003-04:2(第24卷).
[3]孟宏亮.校园文化浅谈 [J].黄石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10.
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中一个重要的物质生产部门,它把社会生产、分配、交换与消费各个环节有机地联系起来,是保证社会经济活动得以正常进行和发展的前提条件。随着社会大生产的到来和发展,作为服务与社会化生产的交通运输业,它的基本任务就是通过极大地提高整个运输业的能力和工作质量,改善国家各经济区之间的运输联系,保证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和国防建设对运输的需求。
一、交通运输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经济增长与交通运输业发展通常是相互影响的,即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可以推动国民经济的增长;国民经济的增长也会带动交通运输业的发展。
一般来说,如果国民经济增长对交通运输业的拉动作用大,那么交通运输业对国民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就小,反之亦然。因此,可以把交通运输业与国民经济增长之间的“推动效应”和“拉动效应”的关系分为三种情形:当“推动效应”大于“拉动效应”时,表明这一国家或地区已有一定的经济基础,而交通运输业是其进一步发展的制约因素,即运输供给小于运输需求,交通运输业发展滞后,应该加速发展;当“推动效应”与“拉动效应”大致相当时;表明这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与交通运输业发展是相适应的,即运输供求基本平衡;当“推动效应”小于“拉动效应”时,表明这个国家或地区运输需求不足,应优先发展经济,交通运输业的发展速度应适当减慢,以求得交通运输业和国民经济协调发展。
二、社会经济类型的变化与运输业的发展
在经济与交通运输业的相互关系中,考察和分析经济与交通运输的历史发展,可以看出经济结构、产业结构、产品结构的变化直接影响到运输体系的发展和变化。随着生产的发展,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的变化,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这时,第一产业的比重不断减少,而第二产业的比重不断增加。在工业化和市场大规模扩大的过程中,原材料急剧增加,货运量的平均增长率接近或者超过国民经济的增长率。在工业化过程中,工业品和消费品的轻工业在工业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在所运送货物的平均价值明显增大的同时,它们的平均体积和重量却减小了,依次在这一进程中,货运量的增长速度将逐渐减缓,其增长率会逐渐低于国民经济的增长率,而客运量则保持接近于国民经济增长率。由于生产结构、产品结构发生了变化,对运输提出了迅速、方便、安全等侧重于运输质量的高要求。公路运输和航空运输开始蓬勃发展,运输规模和结构有了很大变化。这种规律性变化是经济结构、产业结构、产品结构、生产力布局变化的反映,也是运输体系与人民生活水平逐步发展与完善的结果。
在由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和服务业发达的社会转变的过程中,工业化及相应的对地域条件的要求给人口分布带来了显著的影响,人口转向连接原材料产地和工业基地的交通路线,这对各类经济活动和人员输送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另外,经济分工和生产专业化进一步加强了物质、人员和信息的交流。地区劳动分工取决于与地点有关的生产成本、交通体系的运输能力。这样,一个地区劳动分工以及相应的交通体系,形成了一个具有不同规模和不同作用的区域中心。
从而可知,社会经济类型的变化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交通运输体系的发展变化。但同时,运输业又对社会经济类型的变化起着推动作用和更直接安全的服务作用。
三、美国交通运输的发展
美国认识到进入一个新的 21 世纪保持拥有世界上最优秀的运输体系的重要性。 2000 年,美国运输部颁布了《 2000~2005 年战略规划》。按照这一战略规划,新世纪的运输体系将优先保证运输的安全和可持续发展,而且要向国际延伸,以智能化为特征,实现个性化服务,营造一种创新开拓和科技导向型的运输发展环境。
美国将支持经济增长作为国家运输系统最基本的目标之一,并把运输业的合作、创新经营和财政健康定位到整个战略的重要主题,认为它们对美国在全球经济竞争中的重要性与日俱增。为此,运输部将努力做到:充分考虑建设与维护运输体系的成本和风险;使现有系统的运输效率最大化;坚持激励创新的贸易规则与标准;通过及时分析信息来改进系统;加速新技术的应用。
四、对我国交通运输发展的启示
1. 运输业的健康发展不仅取决于硬件,更取决于软件
美国运输业发展可以分为两个阶段:1980 年之前以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为主的发展阶段――硬件和运输企业发展;1980 年之后以运输管理体制改革、建立新的运输政策体系为主的发展阶段――软件发展。运输业发展离不开道路、铁路、桥梁以及运输工具等交通运输硬件设施的发展,但当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达到一定规模水平以后,运输业展的重点应从硬件建设转向软件建设。只有通过软件建设和完善,才能够充分发挥交通基础设施和运输工具等硬件发展的优势,保证运输的安全、高效、舒适和便捷。目前我国交通应该注重运输业“软件”发展,通过运输组织和管理的改革,建立有效的市场竞争机制,促进各种运输方式和运输企业发展,建立安全、高效、经济的综合运输系统。
2. 运输业发展过程中应恰当发挥政府和市场的作用
中图分类号:G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09)12-0239-01
1 国情教育工作的基本情况
对港澳台侨学生进行国情教育的目的是为了让他们对祖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的了解,更好地加强他们国民身份的意识,帮助他们更多地更客观地了解祖国的基本情况,尤其是了解大陆在党的和改革开放30年来发生的巨大变化以及在各领域取得的巨大成就,通过正面教育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促进他们对现实社会的关注,同时,激发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引起对现实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思考。
我们结合港澳台侨学生成长的环境、知识结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方面的因素,采取了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教育手段,将国情教育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教育为一体。既对他们传授基本知识、理论知识和其他社会知识,又培养他们应用基本知识分析问题、观察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还对他们灌输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等基本国情以及我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开设有特色的国情教育课程。我们先后开设了《中国国情概况》、《武汉大学校史》、《中国高等教育的历史与现状》、《面面观》、《辩证的认识当代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政治学常识》等课程。请学校知名教授面向广大港澳台侨学生,从不同角度帮助学生理解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经济现状、国际地位和外交政策、教育改革与发展现状等。课程内容丰富多样,受到了学生的欢迎。
采用多种教育手段和形式开展国情教育。一是鼓励学生参加教育部要求高等学校中思想政治教育开设的相关课程,如《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基本原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等,加强港澳台侨学生对我国政治制度、文化历史、社会法制的了解。二是开展以实地考察为手段的,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活动。我们的国情教育,突破了传统的以理论和知识传播为单一途径的局限,采取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旨在通过二者的结合加深学生对国情的理解。如组织2008级港澳台侨新生前往长江三峡大坝进行实地考察。在考察活动过程中,学生们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他们被祖国的秀美山河所吸引,为绚烂多姿的文化所折服。三峡之行,增加了学生对祖国在各方面更直观,更深刻,更具体化的了解。
国情教育工作成果斐然。港澳台侨学生国情教育所取得的成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我们所开设的国情教育课程,涉及当代大学生所关注的热点问题,也正是港澳台侨学生想要了解的内容,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教育形式受到了广大学生的欢迎。很多学生都通过口头和书面的方式表达了对学校港澳台办的感谢。并且在港澳台侨学生国情教育考试中,绝大多数学生成绩优秀。二是在我们相关教育活动结束后,都收到了大量的来自港澳台侨学生书面的感言和思考。这些感言有抒发对祖国河山热爱的,如在三峡之行结束后同学们写的《那山,那水》、《畅游神龙溪》等;有表达对祖国现实问题思考的,如《中国国情之我见》、《中国基础教育的矛盾》、《高等教育市场化的利与弊》等;有对我国政治制度进行思考的,如《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之我见》、《论香港和大陆》等;也有表达对我校历史了解和眷恋母校情感的,如《武大之珞珈樱花》、《论武大文化》等。这些文章,见解独到,思想深刻。不仅折射出了本次国情教育所取得的成绩,也反映出了港澳台侨学生们对祖国发展的热切关注。
2 国情教育工作的目的和意义
对广大港澳台侨大学生的教育,主要目的是让他们了解祖国,认识社会,尤其是了解祖国在改革开放30年来的巨大变化以及在各领域取得成就;明确他们的国民身份,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树立中华民族的民族认同感和对祖国建设的责任感;引发他们对现实社会的关注和思考;让他们了解我国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方面的成果,也了解建设祖国的长期性和艰苦性。具体而盲,体现在以下方面:
(1)增加了港澳台侨学生的民族认同感,培养了他们的国家意识。如一位香港学生在其国情教育课程感言《关注中国国情――以香港和大陆为例》的文章中写到:“香港的繁荣与发展,离不开祖国的关怀。我们相信,在一国两制的基本国策指导下,香港的明天会更好,祖国的明天会更好”。国情教育活动通过对他们进行祖国历史,文化传承等方面的知识传播,使港澳台侨学生受到了我国源远流长文化的熏陶,感受了中华民族的魅力,增加了港澳台侨学生的民族认同感,培养了他们的国家意识。
(2)加深了港澳台侨学生对国情的了解。港澳台侨学生由于其成长环境的特殊性,历史原因以及以往国情教育的缺失,他们对祖国的很多情况并不了解。曾有澳门学生这样说到:“我们是祖国的儿女,但我们对祖国母亲了解太少”。国情教育,丰富了同学们的国情相关知识,使他们对祖国的了解从感性的层次上升到理性的高度。有很多学生在感言中写道了他们对祖国政治制度、经济体制、民族文化、社会现状等国情的认识和理解。如有位学生写到:“祖国改革开放30年,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用了30年的时间,走了很多西方国家几百年所走的历程。这坚定了我们对祖国的信心,相信祖国还会更富强,人民生活也会更美好”。
(3)增进了学生的爱国热情。培养学生对祖国的深厚情谊,是国情教育的基本任务和核心准则。通过这次国情教育,港澳台侨学生普遍认为祖国是我们的母亲,是我们的土地;祖国利益重于生命。港澳台侨学生在参观和游览了三峡后,有人在题为《那山,那水》的游记感言中写道:“没想到这里的山是这样的秀,水是这样的清。置身于这青山绿水问,就像进入了仙境一样。感叹我们的祖国如此秀美,如此地大物博。让我们深深的爱上了她”。简短的文字,散发出的是学生对祖国的真挚情感。
(4)引发学生对现实问题的思考,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国情教育不仅丰富了学生的国情知识,也培养了他们勤于思考、勇于承担的品质。很多学生对我国当今的热点问题、焦点问题进行了思考。有学生在《我对中国高等教育的看法中》写到:“我们每个人虽然力量渺小,但我们一定要努力,成为社会上的有用之人,将来把我们的大学建设成世界上一流的大学,国家建设成现代化国家”。
公路经济,就是与公路有关的经济。其内涵包括公路与经济相联系的各个方面。近年来,安徽公路经济发展,加快了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步伐,统筹了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形成了工业生产基地、绿色食品加工、专业市场和其他相关产业协调发展的产业格局,加快了城镇化建设步伐,日益显现出公路经济巨大的生机和活力。
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中一个重要的物质生产部门,他把社会生产、分配、交换与消费各个环节有机地联系起来,是保证社会经济活动得以正常进行和发展的前提条件。随着社会大生产的到来和发展,根据生产发展的需要,作为服务与社会化生产的交通运输业,以一个独立的生产部门立足于社会。它的基本任务就是通过极大地提高整个运输业的能力和工作质量,改善国家各经济区之间的运输联系,安全迅速,经济合理地组织旅客和货物运输,保证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和国防建设对运输的需求。另一方面,公路运输又可以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因为优良的公路运输和通信联络,对于充分开发,利用各地区潜在的资源,以推动当地经济发展能起重要的,有时甚至是决定性的作用。
1 公路经济的作用
公路经济,加快了城镇化建设步伐。公路具有集聚效应和热地效应。依托公路,带动中心城市、城镇、乡镇的建设改造,再使之成为公路网络上具有辐射带动当地农民脱贫致富作用的经济网点,城镇对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聚集效应和辐射效应得以充分体现,促进了农村人口向城镇聚集,盘活了城镇土地,繁荣了城镇商业。特别是各县区依托公路建设、积极实施旧城改造,加快了小城镇建设步伐,多方聚集旗县区城人口,为城市化发展奠定了基础。
公路经济,提高了第三产业发展水平。公路交通的发展,缩短了当地与外界的距离,增强了非公业主的信心,带动了专业市场和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为商贸流通创造了条件,沿公路的各类专业批发市场不断涌现,出现了各类特色产品“大市场”蓬勃兴起的喜人景象。
公路建设,极大地拉动了经济增长,促进了农民增收和就业。公路建设可直接带动40多个产业共同发展,最为密切部门是:建筑材料、石油化工、机械设备制造。公路建设投资1个亿,平均增加就业机会1900个,钢材用量950吨,水泥10750吨,沥青1300吨,可产生9.38亿元经济效益。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对公路的需求越来越多,在这种情况下,加快公路经济发展,促进我国公路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只有促进我国公路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才能推动我国公路经济的发展,才能实现我国经济的整体发展和进步。
2 转变公路经济发展方式存在的问题
2.1 转变意识不强,观念落后
我国公路经济的发展需要转变公路经济的发展方式。但是,我国公路经济的发展却存在着相当多的问题,特别是转变公路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意识不强转变观念落后。转变意识不强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公路管理者没有认识到转变公路经济发展方式的必要性,没有对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有较多的了解;另一方面是公路管理者没有对公路经营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细致的分析,产生了诸多的问题。除了转变意识不强外,观念落后也是公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另一个重要问题。观念落后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公路的管理者思想守旧,一直是遵循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不愿意创新;其次,公路的管理者没有放开眼界去借鉴国外的公路经济方式;最后,公路的管理者没有与时俱进了解当前公路经济在与建筑工程方面的共同发展形式。
2.2 转变措施不合理
我国公路经济发展转型还存在着转变措施不合理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在转变的过程中没有考虑到人们群众的利益,忽视了对人们群众既得利益的保护;其次,相关人员在促进我国高速公路经济发展转型的过程中没有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步骤来进行,这就使得高速公路的经济发展转型存在着比较混乱的问题;最后,我国高速公路经济转型还存在着管理与建设部协调的问题,这就要求相关人员应该要站在公路经济发展的整体角度来考虑经济建设的发展问题。
2.3 转变机制缺失
我国公路经济的发展方式转型还存在着机制缺失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没有建立起高效的公路经济发展转型管理机制;其二,没有在现代企业的发展模式中寻找到符合我国公路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运行机制;其三,没有建立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公路经济发展思路和监管机构。在这种情况下,我国公路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存在着诸多问题。
3 如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公路经济发展
3.1 增强转变意识,改变转变观念
为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公路经济发展,首先应该要增强转变意识。为此,应该从以下两个方面积极采取措施:一方面是要使公路管理者认识到转变公路经济发展方式的必要性,应该要对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有较多的了解;另一方面是公路管理者要对公路经营中村中的问题进行细致的分析,避免在公路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过程中产生诸多的问题。除了要增强转变意识外还应该要改变转变观念,为此,应该要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首先,公路管理者的思想不能过于守旧,不能一直是遵循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而要积极进行创新;其次,公路的管理者应该要放开眼界去借鉴国外的公路经济发展方式;最后,公路的管理者应该要与时俱进了解当前公路经济在与建筑工程方面的共同发展形式。
3.2 完善转变措施
在实现公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过程中应该要完善相关的措施。为此,应该要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第一,在转变的过程中应该要考虑到人们群众的利益,不能忽视了对人们群众既得利益的保护;第二,相关人员在促进我国高速公路经济发展转型的过程中应该要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步骤来进行,这就不会使得高速公路的经济发展转型存在混乱的问题;第三,在促进我国公路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过程中还应该要处理好管理与建设相互协调的关系,这就要求相关人员应该要站在公路经济发展的整体角度来考虑经济建设的发展问题。
3.3 建立转变机制
为了促进我国公路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还应该要建立比较合理的转变机制。为此,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进行解决:首先,要建立起高效的公路经济发展转型管理机制;其次,要在现代企业的发展模式中寻找到符合我国公路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运行机制;最后,要建立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公路经济发展思路和监管机构。只有这样我国公路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才能稳步高效的发展。
4 结束语
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的前提下,只有积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才能促进我国公路经济的快速发展才能带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腾飞。只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才能促进我国公路经济的发展,才能推动我国公路经济向制度化、科学化方向发展,才能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各项事业的发展和进步。而增强转变意识,改变转变观念,完善转变措施,建立转变机制等措施对于进一步加快公路经济发展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相关部门人员要在不断创新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职能,促进我国公路经济的持续快速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997年12月,美国国防部提出《国防部改革倡议》,日本公布了《国防采办改革计划》,俄罗斯通过了《2005年军事改革构想》,法、德两国同于1997年通过了《共同防务战略构想》。显然,在这些改革中,国防知识产权管理也成为人们关心的重要问题之一。
事实上,美国国防部拥有直属科研机构138个,其中51个试验鉴定中心、87个实验室。国家还有726个联邦实验室,主要从事航天、微电子、新材料等与国防高技术密切相关的研究开发。国防研究开发经费5年来都高达每年600~700亿美元,约占联邦政府的总研究开发经费的70%左右;美国有六分之一左右的科学家和工程师“受雇”于军方,每年要从事2万多项科学研究。如此庞大的人力物力从事与国防有关的研究开发,所产生的经济效益却很低,其产值不到国民生产总值的百分之六。究其原因,主要是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国防科技成果没有及时转化,国防科学技术和经济发展脱节的情况相当严重。妥善解决研究开发合同中国防知识产权管理已成为其中主要问题之一。
本文共分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介绍美国政府投资所形成的专利权管理政策;第二部分介绍这一管理政策下的产权界定;第三部分介绍美国政府投资所形成的资料权(含版权、技术秘密权等)的管理政策。
二、美国国防部研究开发合同产生的专利权管理政策的发展过程
二战以前,美国国防部投资的研究与开发(R&D)合同绝大多数都由军方管理的实验室与研究机构承担,军事战略需求作为国家考虑的基本战略方针,因此,在国防部研究开发合同中,对其所产生的专利权属和分享并没有引起人们关心。
二战以后的三四十年间,国防部投资的R&D项目不断增加,与联邦实验室、大学和工业界签定了大量合同。除了涉及国家安全需要保密的情况以外,执行国防部的R&D合同也像其他为公共利益执行农业部、卫生部等的政府合同一样,引起了政府和工业界的广泛关注。因此,国防部、能源部、农业部、卫生部等都在研究和制定各自的专利管理政策。美国政府在战后的半个多世纪里,一直希望制定一个执行政府投资的R&D合同中有关专利权管理的统一政策。特别是冷战结束以后,和平与进步逐渐成为世界局势的主流,军民融合,把“军用和民用装在一个篮子里”的呼声日益高涨的情况,制定出执行政府R&D合同中的专利管理的统一政策,既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需要,又是国防建设的历史机遇。
(一)美国国防部专利管理政策的第一阶段———争论阶段(二战期间~六十年代初)
60年代以前,美国国防部同时采用两种不同的专利管理政策,对涉及国家安全的一部分发明专利,包括涉及国家安全需要保密的发明专利,采用权利政策(titlepolicly),即发明的专利权归国防部所有,同时承包商拥有免费使用权。美国政府对涉及国计民生的重大发明专利一般也采用权利政策。对其他不涉及国防安全的发明专利,采用许可政策(LicensePolicy),即发明的专利权由承包商保留,许可国防部为国防目的拥有免费使用权。对虽涉及国家安全,但在与国防部签定合同之前,承包商独立对发明作出实质性的贡献,与政府签定合同只是完成进一步的开发应用时,则采用许可政策;此外,对承包商与国防部分摊成本的合作研究项目,一般也采用许可政策。其他部门对美国政府合同中产生的发明专利权究竟采用权利政策还是许可政策,一直各行其是,争论持续了20多年。
美国国家专利计划委员会等一些部门支持专利权由承包商拥有、政府免费使用的许可政策。其主要观点是:
(1)政府投资往往不够R&D所需的全部费用;
(2)承包商在政府投资前已在设备及人员培训上投入大量资金;
(3)以拥有专利权为激励,有利于吸引技术实力强的承包商参与政府合同,否则,可能使这类承包商拒绝参与政府的合同;
(4)鼓励承包商将自己已有的技术用于项目研制,可以降低研制成本;
(5)鼓励承包商对政府合同项目进一步研究开发时进行风险投资。
美国经济界的人士坚持“谁投资谁所有”的基本经济学规则,而极力支持权利政策。其主要观点是:
(1)二次付费问题:承包商如拥有发明的专利权,公众使用该发明时需要二次付费。第一次是政府代表纳税人对R&D项目进行的投资,第二次是在商业应用中支付的专利使用费。
(2)政府投资的R&D合同大部分由大企业承担,允许其保留专利权,将使新技术向少数大企业集中,造成技术垄断,不利于公平竞争,特别不利于小企业参与竞争。
(二)美国国防部专利管理政策的第二阶段———执行灵活和统一的方针阶段(六十年代初~八十年代初)
1963年10月,肯尼迪总统了第一份总统专利政策声明,对政府投资所产生的专利权归属采取了统一的灵活政策:即政府获得专利权能证明可以更好地服务于公共利益时,即由政府获得专利权,否则专利权都由承包商保留。肯尼迪总统的专利政策声明认为专利权由政府获得的政策过于强调和偏袒了公共利益,而且满足公共利益是个很难实现的目标,公众利益往往和承包商的积极合作分不开。而承包商的积极合作通常要求保留其专利权。此外,不同团体代表的公众利益往往是相互抵触的,安全和环境就是如此。因此,肯尼迪总统的专利政策声明强调与承包商的积极合作,使发明专利尽快商品化和维护公平竞争,因而尽可能地让承包商拥有专利权。经过十年实践,证明肯尼迪总统的专利政策声明既较好地维护了公共利益,又调动了承包商的积极性。1973年8月发表的尼克松总统的专利政策声明,基本上是肯尼迪总统声明的延续。
(三)美国国防部专利政策的第三阶段———促进发明商品化的阶段(八十年代以后)
在美国国防部的R&D项目中政府是主要投资者。然而在八十年代之前,政府合同产生的技术成果只有一小部分被商业应用。美国国家宇航局(NASA)19591978年的统计数据表明,NASA合同产生的1200项发明的专利权由承包商保留后,商品化率为16%,而由NASA拥有专利权的3500项发明中,商品化率只有1%。上述数据反映了这样两个问题:(1)政府合同产生的许多发明没有太大的商业价值;(2)政府没有采取有效措施来促进这些发明的商品化。进入八十年代以后,技术成果迅速产业化、商品化是一股不可逆转的潮流,美国政府专利管理政策也面临如何促使发明专利迅速商品化的问题。政府和国防部都越来越认识到,政府对专利权的控制是发明商品化的主要障碍。为此,美国政府对专利管理政策进行了三次较大的修改,修改的目的旨在推进政府合同产生的发明专利在商业上的充分应用,并促进政府与工业界在研究开发中的合作。
1.第一次修改
第一次修改于1980年,形成贝赫多尔专利修正案。该修正案允许小企业和非赢利组织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保留执行政府合同所产生的发明专利权。因此,这次修正案的主要目的是通过鼓励小企业和非赢利组织积极参与政府合同,从而促进发明专利商品化的。美国358万家制造企业中,雇员在500人以下的小企业占98%,允许小企业保留专利权具有重要战略意义。为此,美国国防部对小企业国防承包商制定了许多优惠政策,包括其研究开发军用项目的转产贷款和补助金政策、提供50%税收减免政策以及帮助建立小企业技术发展署等政策。美国国防部和能源部、宇航局、核管会等政府部局还参加了美国著名的小企业创新研究计划(SBIR计划),以加快小企业利用联邦实验室的科技成果的商品化过程。
2.第二次修改
里根总统于1983年2月总统训令,要求政府各部局在大多数情况下,把专利权留给符合条件的大企业和赢利组织。这里指的大多数情况包括:
(1)胜任R&D的承包商是唯一的;
(2)承包商与政府共摊成本的合作研究;
(3)承包商在承担R&D前已投入了大量经费、人力和设施。
当然,对国防部而言,把专利权留给大企业和赢利组织的重要前提是:
(1)发明具有重大的商业价值;
(2)发明具有提高工业生产率和国家经济实力的潜在价值;
(3)承包商通过保留专利权,应比政府能更好地进行发明的商业开发。
3.第三次修改
里根总统于1984年11月签署颁发第98620号公法。该公法实际上是1980年的贝赫—多尔修正案的进一步修定,以使政府专利管理政策更加统一,更加有利于推动发明的商品化。进一步修改的主要内容有:
(1)把保留专利的范围进一步扩大到国有私营大企业。以前不少国会议员反对国有私营大企业保留专利权,以免形成不公平竞争,只同意国有私营小企业和大学保留专利权。根据这一次修正案,美国管理核技术研究的能源部部长D.P.霍德尔于1985年2月签署了能源部新的专利管理政策,使能源部所有的国有私营大企业都享有保留政府合同所产生的专利权的权利。
(2)把专利使用费留给承包商“自由支配”。承包商因许可使用发明取得的专利使用费或收益,除扣除专利申请费、维持费等外,其余额将成为承包商的自由支配资金,该资金的一部分用于向发明人提供报酬。如果余额超过承包商年度研究费用预算的5%,则超过部分的75%上缴国库,其余25%仍为自由支配资金。这次有关使用费的修改比1986年颁布的《联邦技术转让法》的有关规定灵活,但基本精神是一致的,都是想把这笔钱用在开发更先进的技术和把更多的技术产业化、商品化。1986年《联邦技术转让法》规定,专利使用费的15%应付给发明人,其余用于科研、开发和培训工作。
三、美国国防部专利管理政策中的产权界定
经过美国联邦科技委中会下属的专利政策委员会的深入研究,认为从1963到1973年总统的多次声明使政府有关部局的专利管理政策基本趋向一致,比较好地推动了技术成果的商品化和保护了政府和承包商的权益。之所以如此,主要得力于合理的产权界定。
所谓产权界定主要是指所有权界定,其次还指在所有权确定以后,参加产权运作的各方的权益界定。产权界定是管理政策中一项基本任务。美国国防部专利管理政策中对所有权界定的主要原则有:
(1)有利于鼓励工业界参加政府投资的国防研究开发工作;
(2)有利于促进承包商将国防科技成果商品化;
(3)确保国防部对政策合同产生的发明专利拥有充分的控制权;
(4)能充发满足国防部发展武器装备的需求;
(5)保证国防部不会因不使用或不合理使用发明专利而遭受经济损失;
(6)有利于促进自由、公平竞争,以降低研制开发成本;
(7)最大限度地降低国防部执行专利管理政策时的费用。
(一)国防部拥有发明专利所有权的原则
通常,由国防部拥有专利权的情况主要指涉及国防安全的重大发明专利或需要保密的发明专利,它包括:
(1)按照法令或者通过总统授权,由情报或反情报部门确认,由其拥有专利权能够更好地保护此类活动的安全;
(2)经国防部确认,由其拥有专利权能更好的保护国防利益;
(3)主要使用了武器发展计划和核动力推进计划中的设施所产生的发明专利。
上述(1)、(2)、(3)项通常在发明向国防部报告后6个月内作出是否需要保密的决定。如果决定保密则专利权由国防部拥有,如果决定不保密,承包商可以对发明提出所有权要求。
此外,还有一些特殊情况,应考虑由国防部拥有发明的专利权,即
(1)政府投资且主要研究与生产设备由政府提供;
(2)承包商在美国境外,或在国内但受外国政府的控制;
(3)承包商没有在规定期限内按政府要求提出专利申请,或提出申请但未在规定期限内提出保留专利权的要求,或已保留专利权后又自动放充的。
(二)国防部拥有专利权时的权益界定
1、国防部拥有专利权时承包商的权利
(1)承包商拥有可以在世界各地使用该发明的非独占、可被撤销的、免费使用的许可证;
(2)承包商所属国内分公司或占股的配套厂商拥有非独占、可被撤销的免费使用许可证;
(3)经国防部批准,承包商有权转让上述性质的许可证;
(4)国防部认为承包商没有迅速使该发明商品化时,可以撤销其非独占、免费使用许可证,承包商有权对撤销其许可证的行为提出上诉;
(5)承包商在执行研制开发合同过程中,为了国防利益可以侵权使用其他美国专利,被侵权人一般只能向政府提出赔偿要求,由政府负责赔偿;
(6)承包商的利益受到损害时,有权向政府申请合理的经济补偿要求。
2、国防部拥有发明专利权时承包商的义务;
(1)承包商应定期报告发明使用情况;
(2)承包商应采取措施,避免国防部采购包含政府投资所产生的发明专利产品时也支付专利使用费。
(三)承包商保留专利权时的权益界定
承包商在做出发明后二个月内,应向国防部报告该发明的保护措施,同时还可提出保留专利权的要求。经国防部审定,如满足如下条件,国防部应批准这一要求:
(1)如果国防部有关部门认为,承包商保留专利权比由国防拥有专利权更能有效地保护国防利益;
(2)在有关共同投资、分摊成本的研究开发项目中已约定应由承包商保留专利权;
(3)能够证明承包商在执行政府合同之前已投入巨额资金或已购置重要设备。
承包商保留专利权有利于鼓励具有很强技术实力和资金雄厚的承包商参与国防部的研究开发合同,有利于对国防部的研究项目进行“转民”。开发时的风险投资。事实证明,美国33.3%的大企业和52.4%的小企业如果没有有关保留专利权的政策,他们绝对不会为国防利益而参与国防部中那些共同投资和分瓞成本的研究开发项目。显然对国防部而言,可以在武器装备生产中免费使用该荐技术,但对政府而言,在其它为公众利益使用该技术时就存在二次付费问题。也就是说,在国防开发时政府已经代表纳税人负担了一次付费--国防研究开发投资,政府为公众利益使用该荐发明时,必须进行二次付费--专利使用费,这将使使用该技术的社会成本增加了。但如果该技术能很快进行商品化,社会收益也将增加,经过社会收益一成本分析,如果在某些领域,收益明显高于成本,承包商保留专利权将是有利的,那么就应由承包商保留专利权。
1、承包商保留专利权时国防部拥有的权利
(1)国防部在武器系统研究开发、生产中拥有优先使用、不可撤销、不可转让的免费使用权;
(2)国防部拥有充分的控制权和有效的介入权,即为更好地保护国防利益,对保密解密、实施转让和优先使用等有审批权。如果承包商滥用独占权而有损军转民或商品化时,可用介入权进行限制;
(3)拥有指定他人为国防的目的免费使用该发明的权利,但在商业目的使用该发明时,必须支付专利使用费;
(4)有权监督承包商定期向国防部报告该发明的使用情况。
2、承包商保留专利权时国防部的义务
(1)为充分保障发明人的权益,应对发明人的受损进行公平补偿;
中图分类号:P2文献标识码: A
数字信息时代来临,生活中的各个方面都受到影响。数字化测绘生产体系正在向信息化生产体系过渡。
一、概念
1.数字化测绘
所谓数字化测绘,是和模拟测绘相对的。广义的数字化测绘又称为计算机成图,主要包括:地面数字测图、地图数字化成图、航测数字测图、计算机地图制图。数字化测绘技术使得纸上手绘图阶段过渡至高速共享的数字化时代。主要由三部分构成:数据输入、处理和输出,利用计算机进行地形空间处理,得到数字测绘图。
2.基础地理信息
基础地理信息是指所有与地理信息有关的行业统一采取的空间定位及分析的基础地理单元,通用性很强,需求量大。主要由自然地理信息中的地貌、水系、植被以及社会地理信息中的居民地、交通、境界、特殊地物、地名以及地理坐标系网格等要素构成。其中,地理坐标系网格与所采取的比例尺有关,比例尺越大,基础地理信息覆盖越广泛。基础地理信息的数字化信息源的数量和质量关系到一个国家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应用的广泛度和成熟度,关系到一个国家的信息自,是国家信息化程度和实力的重要标志。
3.信息化测绘
信息化测绘是在数字化测绘的基础上,在完全网络化的运行环境下,实时有效地向信息化社会提供地理信息综合服务的测绘方式和功能形态。其最本质的内涵和特征就是实现实时有效的地理信息综合服务,为了实现其功能,就需要建立“信息化测绘体系”。可以说我国的测绘技术经历了传统手绘到数字化测绘,之后又到信息化测绘三个阶段。
二、数字测绘的应用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数字测绘被普遍的运用于测绘生产以及水利水电工程中,做出的成图即数字测图被广泛用于国民经济建设、国防建设以及科研方面。具体来说,其可以用于工程建设设计、环境监测、交通路线设计、土地利用情况调查等方面。在具体应用中,数字测绘将从野外收集到的地面坐标作为基础数据,构建数字地面模型,之后就可以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绘制立体透视图、断面图,以确定施工范围及工作量。在交通路线设计中,还可以绘制地形的三维轴试图及横断面图,直观便捷。
数字地面模型是基础地理信息系统建设的基础资料,因此可以说数字化测绘是收集基础地理信息系统基础资料的一个方法。它可以分析土地利用现状、分析灾情,甚至可以用于导航和导弹制造。
三、数字测绘与信息测绘的区别
信息化测绘不是甩开数字化测绘,而是在数字化测绘基础上向信息服务升级和跨越。它相对于我国已建的“数字化测绘技术体系”具有以下特征:
1.数据获取实时化
信息化测绘要求对地理信息数据的获取由静态向动态转变,即注重动态变化检测及实时更新。信息化测绘要求利用海陆空上一切可使用的快速检测设备来做到实时监测,并且将地理信息的实时获取作为基本任务。例如WalkISurvey 2012就可以实时下载谷歌影像数据,叠加现有矢量数据,成为信息化测绘软件的重要部分。
2.交互网络化
在数字化测绘中,局域网就可以满足需求,但是在信息化测绘中,要实现信息的实时更新,动态监测,就需要广域网或者国际互联网的帮助,只有形成一个大的交互平台,才能使信息快速交换,实现信息交互网络化。
3.服务社会化
信息化测绘可以实现体系的运行主体从测绘部门走向其他各个部门,从国家特批项目走向地理信息产业体系,形成开放机制,即企事业单位、政府机构及用户群体共同运作的开放机制,使信息服务社会化。
4.基础设施公用化
在数字测绘阶段,测绘体系依然只是在专业部门应用,属于专用系统,而信息化测绘则是由原来的专用为主,升级改造出能够被广大社会公众使用的为主,实现了基础设置的公用化。这种体系包括测绘基准体系和基础地理信息系统。
5.法制化
这里所讲的法制化是信息共享的法制化。在数字化测绘时代因为都是专业部门在使用,法制化问题不是很突出,但是信息测绘中,信息共享社会化,大众化,法制问题也就显现出来。为了推进信息共享,为其创造好的环境,就需要妥善处理其中的安全问题,建立信息共享相关方面的法律法规,实现信息共享法制化。
6.技术体系数字化
在前面介绍了信息化测绘实际上是以数字化测绘为基础的,两者从本质上讲差别不大。信息化测绘只是在数字化测绘的基础上将数据实时化、共享化、大众化。信息测绘实际上也是技术体系的数字化。
四、基础地理信息系统建设问题及建议
由于基础地理信息建设系统多以计算机作为辅助,因此在很多方面都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1.数据形式多样化,标准不一
因为基础数据的获得方式多种多样,因此收集到的数据格式不一,有CAD格式、MicroStation格式、清华山维格式的,编码数据或未编码数据等等。这些格式不一的数据难以满足基础地理信息系统建设的要求,需要对数据进行转换、编辑、整理等工作。
2.数据实时性差
由于很多测绘机构还只能使用数字测绘,或者信息化测绘系统不完善,使得数据获取更新的实时性较差。为了保证数据的现实性就必须做到即时更新数据,需要有效的更新机制。真正的挑战就是地理信息的更新和共享。
3.数据保存不完善
由于数据的存贮方式多种多样,可以纸质保存、文件保存、数据库保存,方法不一使得数据杂乱无章,占用很大的空间,管理效率极低,容易丢失、损坏、泄密。
针对以上问题,笔者给出以下几点建议:
1.数据库设计
用数据库方法来保存数据有条有理,不占空间,是很好的选择。可将数据库分为空间数据库、非空间数据库,其中非空间数据库又可以分为非空间关系数据库和文档数据库。将数据分类保存,便于管理。另外,各单位可以根据现有技术和经济条件来选取合适的数据库管理系统和空间数据管理引擎。
2.数据转换
数据转换既是把中间格式的数字转换成空间数据库可以录入的格式。最常用的并且能很好的实现数据共享的方法有直接数据访问模式、数据互操作模式和空间数据共享平台模式。而外部数据交换模式则是大众可接受的方法。在数据转换时,要选择相对应的方法,可以减少工作量。
3.数据更新
在前面介绍了信息化测绘的主要优点之一就是可以做到数据的实时更新,因此将信息化测绘标准化、系统化,做成大众都能接受的方法,推广开来就可以解决数据的更新问题。数据更新一般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不定期的局部数据更新,二是周期性的全局数据更新。要实现数据动态化,就需要升级监测设备,如高分辨率的小卫星遥感影像,需要将这些产品商业化。
4.数据安全
为了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就要保证数据库被合法使用。可以采取身份认证、要求用户级别、用户口令等方法来保证数据库不被恶意操纵使用。另外对数据库中的数据要进行备份,防止意外情况的发生。由于数据库是需要电脑操作的,所以为了数据的安全还要防止黑客袭击,电脑要采取一定的保护措施。
中图分类号:C913.32 文章编码
引言
21世纪初期,我国进入经济全球化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转型关键时期,交通运输发展滞后于经济发展的问题成为经济全球化背景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所必须解决的一个战略性问题。我国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市场规模和市场范围迅速扩张,运输需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经济运行中的交通运输矛盾凸现。总体上看,中国的交通发展仍然存在着交通基础设施总量不足、交通体制改革滞后和交通行业整体科技含量不高等问题,并导致交通运输发展所面对的结构性矛盾,归纳为:经济增长总需求与运输总供给的矛盾,各种运输方式加快发展与交通系统综合平衡的矛盾,满足高级化、个性化和智能型的交通需求与提供社会普遍服务的矛盾。新世纪初新一轮的“煤、电、油、运”紧张局势,就是这类矛盾长期得不到妥善解决的见证之一。
交通运输与经济发展适应性研究目的在于,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把握中国交通运输发展与经济发展相互作用的历史、现状、趋势和动态及适应性特征,进行交通运输量与经济发展的总量与结构方面的实证分析,指导我们正确处理中国交通运输与经济发展的复杂关系,并提出对有关中长期交通运输发展的政策的建议。
一、公路交通与社会经济
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中一个重要的物质生产部门,他把社会生产、分配、交换与消费各个环节有机地联系起来,是保证社会经济活动得以正常进行和发展的前提条件。随着社会大生产的到来和发展,根据生产发展的需要,作为服务与社会化生产的交通运输业,以一个独立的生产部门立足于社会。它的基本任务就是通过极大地提高整个运输业的能力和工作质量,改善国家各经济区之间的运输联系,安全迅速,经济合理地组织旅客和货物运输,保证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和国防建设对运输的需求。另一方面,公路交通又可以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因为优良的公路交通和通信联络,对于充分开发,利用各地区潜在的资源,以推动当地经济发展能起重要的,有时甚至是决定性的作用。
二、公路交通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适应性内涵分析
对于公路交通与社会经济发展“适应性”内涵 ,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加以考虑,即公路交通与国民经济发展的规律性、公路交通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阶段性、公路交通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
1.公路交通与社会经济发展的规律性
对交通运输与国民经济互动关系的研究,国外学者的研究主要侧重于交通运输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方面.传统的观点认为,交通运输对国民经济的发展产生了强有力的促进作用,生产的增长同运输的改善直接相关.交通运输与经济发展之间的正面关系,可以划分为直接运输投入效应和包括乘数效应在内的间接效应.直接运输投入效应是指 良好的运输条件提供了较低的运输成本,从而使市场范围和生产规模得到扩大.运输的间接效应来 自运输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输服务运营中创造的就业机会.现代的观点认为 ,经济发展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而运输能使一个国家的 自然资源和人才得到开发运输对经济发展来说是必要条件 ,但非充分条件.
从国内看,交通运输与国民经济互动关系的理论主要有运输化理论、交替推拉理论和运输成本阈值理论.运输化理论认为,运输化是工业化的重要特征之一,是伴随工业化而发生的一种经济过程.在运输化过程中,人与货物空间位移的规模由于近代和现代运输工具的使用而急剧扩大,交通运输成为经济进入现代增长所依赖的最主要的基础产业、基础结构和环境条件之一.交替推拉理论认为,近现代运输业成长过程可分为“渐变期”和“剧变期”两种形态,它们交替 占据 主导地位,形成 了脉 冲式的发展方式 ,因此该理论也被称为运输业“脉冲式发展理论”.一种新 的代表性的运输方式的出现会引起一次“剧变期”的出现,每两次“剧变期”之间的时期属于“渐变期”.在运输业成长的渐变期 ,运输技术没有重大突破,交通运输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是推动,即支持经济增长.而在“剧变期”,交通运输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变为拉动,新型运输方式的崛起给经济带来了巨大的社会节约量,降低直接性生产活动的成本 ,支持新的运输方式发展 的新兴工业,成为国民经济的带头或支柱产业,突出地带动着整个经济的进步.运输成本阈值理论认为,运输技术的创新与突变,是新运输方式或运输系统形成的首要的或决定性的力量,每一次运输技术创新导致运输成本降低,而运输成本降低是经济发展的首要前提,对推动现代经济增长至关重要.现代经济增长 过程只是在运输成本降低 到某一个阈值时才出现的,而现代经济增长的成本阈值是指大工业的劳动分工、公司制、经理制等所需要的人与货物位移的最低运行速度和可以接受的最高运输成本.上述理论都强调了交通运输与经济发展的互动发展.交通运输已成为经济进入现代增长所依赖的最主要的基础结构和环境条件.在运输业成长的渐变期,运输技术没有重大突破,主要靠扩大原有运输方式的规模和服务来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交通运输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是推动,即支持经济增长.而在“剧变期”期间,交通运输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变为拉动,即运输业成为国民经济的带头或支柱产业 ,突出地带动着整个经济的进步.在工业化或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起飞阶段,要求有最低限度的社会基础结构的先行建设,以便为超常规增长准备条件.
综上所述,公路交通与国民经济的“适应”是指公路交通运输产品的“供需平衡”,即交通运输供给能够满足国民经济增长所派生出来的运输需求,同时不存在大量交通运输设施长期闲置的情况。
2.公路交通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阶段性
在不同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阶段,以及在不同的地区,他们对公路交通的运输需求(tg括总量、结构、质量等)是不同的.从公路交通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看,世界交通运输的历程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其一 ,自18世纪~19世纪中叶 ,以水运为主的阶段.其二 ,19世纪30年代末到20世纪30年代,以铁路为主的阶段.其三,自20世纪30年代到50年代 ,公路、航空、管道三种运输方式崛起 的阶段.其四,从20世纪 50年代开始,五种运输方式协调发展的综合运输系统阶段.发展至今,随着产业结构的多元化,社会化大生产的普及化,社会经济对公路运输的需求越来越突出,公路运输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
3.公路交通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
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给经济带来巨大利益的同时,也对生态环境造成了 日益严重的威胁,要达到人类社会发展 目标和环境目标的协调,唯一的出路是实现公路交通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公路交通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是指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支持保障体系,交通运输的发展必须适应运输需求的增长和转变,交通运输发展的目标首先是建立能够满足国民经济发展需求,与社会进步相协调的公路综合运输体系,同时,要求保持与之相适应 的可持续利用 的资源和环境基础.它应 当包括三个层次的内涵:
(1)优化生产布局和人口布局,使产业布局与资源分布相协调,努力减少不合理、不必要的运输以利于实现对运输需求的有效控制.
(2)按照运输需求的增长和转变趋势,并根据合理利用运输资源,保障生态安全的原则,优化配置不同运输方式,使各运输方式都能够得到充分合理的利用,各尽所长,发挥优势.
(3)努力提高各种运输方式的运输能力,改善运输活动的效率和质量,在满足合理需求 的基础上,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并努力开发新能源利用技术,保持运输资源的持续利用。
四、相关政策建议
1、优先发展交通运输系统。在经济体系中,交通运输是具有基础性和先导性的产业,交通运输产业的发展对经济发展具有杠杆作用,必须优先发展,无视交通运输产业特征,将导致运输“瓶颈”和经济“扭曲”。
2、加快交通体制改革,降低交通运输发展的制度成本,提高运输系统交易效率。制度和组织的适应机制和创新,对塑造有效的运输系统具有关键的作用;交通运输作为向社会经济系统提供基础服务的产业活动,其效率依然依赖于竞争性市场秩序,制度的应变性和组织的学习相互促进,缺一不可。
3、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优化运输结构,是未来中国交通发展的首要任务之一。有效的交通运输系统能降低经济系统的交易费用,促进市场扩大和劳动分工并增进市场竞争。在中国交通供给总量不足,能力结构性短缺的情况下,加快交通建设是迅速扩能和结构优化的基础。
4、科技应用和创新应该作为中国交通长期发展的一项战略措施。在交通科技得不到持续创新的情况下,在更长的时期内,随着经济的演化,外延式的运输供给增长,其代价是降低资源的使用效率,而导致运输成本上升。为了适应经济持续快速稳定增长,在交通运输供给总量扩张的同时,必须提高科技含量,才能实现可持续交通发展。
五、结语
当前,在我国的交通供给总量还显得不足,能力结构性还有些短缺的情况下,必须加大对公路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大力发展公路运输事业。公路运输系统的发展,不仅大大地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发展,而且对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社会的全面进步,都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和重要现实意义。所以,未来中国交通发展的首要任务之一,就是要加大对公路设施建设的力度,优化公路运输结构,优先发展公路运输业进而降低社会经济系统的交易费用,才能为商品流通和人们的生活出行提供便利的运输条件,还能促进经济市场的扩大和劳动分工并增强市场竞争能力。这样才能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从而促进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青海省公路科研勘测设计院,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青海省公路建设与国民经济发展的适应性研究[z].2002.6― 26.
[2] 许庆斌,荣朝和.运输经济学导论 [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0.25―52
[3]王庆云.如何 提升我 国交通运输应用理论研究水平[J].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2003,3(2):4―7.
作者简介:刘孝宁,男,江苏,大学本科,项目经理,工程师。获得美国项目管理协会PMI(Project Management Institute)PMP认证。
2005年3月~至今从事交通工程质量检测工作,负责与参与过多项高速公路、大跨径(跨江)桥梁、及港口航道工程质量检测工作:
润扬长江公路大桥中心试验室,2005.3
苏通长江公路大桥C3标主塔工程交工验收质量检测,2005.6,
南京长江三桥主桥及接线工程质量检测,2005.9,
沪宁高速公路扩建工程全线交工验收质量检测,2005.10-2006.8,
江苏省水运工程质量检查,2009.6-2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