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01 08:52:22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数字教育资源管理的重要性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中图分类号:G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0)07-133-02
一、教育信息资料管理的内容、性质和特点
教育信息资料是国家和地方教育部门、学校以及教师个人在教学活动中形成,保存备查的文字、图像、声音及其他各种形式的原始记录。教育信息资料管理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对教育信息资源的管理,也就是教育信息资料实体管理;所谓资料实体,也就是录像带、VCD、DVD、CD-ROM、教学课件等等。二是对教育信息资料中所包含的信息的管理,即资料信息管理。教育信息资料实体管理包括资料的收集、整理、鉴定、保管等内容。教育信息资料是一种信息控制系统,教育信息管理具有资料资源积累过程的缓慢性和资料管理工作对社会的相对公开性等特点。我们现在说的资源管理工作主要包括设备管理资料、技术资料和教学课件资料等等。
从青海省对教育信息资料管理发展来看,以前由于技术、管理等条件的限制,对这些资料没有进行数字化管理,在整理、分类、查找时靠传统的方法来管理,管理手段落后,而且也没有发挥资源共享的作用。随着科技革命和信息化的高速发展,青海省对数字资料和非数字资料分类管理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即充分利用资料信息资源的信息空间,构成一个资料资源库群、资料信息资源处理中心、资料用户群的数字资料馆群体。同时,全省在资源库中不断增加新内容,如:“新跨越教学资源”、“新起点教学资源视频素材库”等教育资源557G。这些资源的特点是,由一流的学科专家、教研员和一线教师联手编写、共同打造,素材库结合各学科特点,与新课标、新教材同步,实现了对学科教材内容的全覆盖。包括有小学语文、作文、数学、英语、科学、信息技术,初中语文、数学、生物、物理、化学、历史、信息技术等学科的课件、教案等教学资源以及模式一、模式二环境下信息技术普及资源。目前全省已经免费注册的单位、学校等近千所,这些群体能在资源库学习、下载、收集各类资源,只要基层学校申请注册到我们这个资料用户群体,就可以享受全部资源,从而达到了资源共享的目的。
二、教育信息资料管理存在的突出问题
教育信息资料管理是一种信息控制系统,在现代教育技术管理过程中,教育信息资料的建立需要现代教育技术的资料汇集。资料信息是在管理工作中形成的,其形成和管理应该成为教育部门的管理工作之一。教育信息资料管理工作从实质上讲就是将搜集到的资料经过汇总、分类加工,也就是对资料在语言译制、数字的转换、内容进行压缩,然后输出为教育工作服务。同时,通过对资料分析和总结归纳整理,形成的结果起到促进教育工作的作用。换言之,教育信息资料管理是现代教育技术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又显现和作用于整个现代教育技术工作当中。所以说,加强教育信息资料管理工作对现代教育技术有着很重要的意义。目前,社会上包括在教育界存在对现代教育技术尤其是教育信息资料管理工作的重要性缺乏足够的认识,有些人认为教育信息资料工作是一项附属性工作,工作好坏无关大局,更谈不上建设教育信息资料队伍。最突出表现在:
一是现有的教育信息资料管理工作人员的学历结构、知识结构、年龄结构、职称结构先天不足,即学历偏低、知识偏颇、年龄偏大、职称偏低;
二是许多学校都是兼职教育信息资料管理人员,由于他们接受过图书或资料管理专业知识培训的人很少,缺乏资料管理及资料信息化建设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同时,对教育信息资料管理人员继续教育的措施乏力,制约着教育信息化建设的进程;
三是近几年我们在实施李嘉诚项目、农远项目、班班通等一系列国家级、省级项目中,对一少部分学校配发了课堂实录与点评、优秀案例、示范课、专家讲座、同步课堂教学(人教社、满江公司),藏汉双语(小学语文、数学、科学、汉字宫等)等光盘资源,这些光盘资源数量少,学科、年级不全或不成套;
四是有些边远地区互联网络不畅或未连接,使网上资源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就是与互联网连接的学校,带宽也不是很高,少数是光纤连接,绝大多数都是ADSL连接,其余是拨号上网连接,除此之外,有些边远地区学校因网络不通,无法享受网上的许多的优质资源。所以,优质、低价、带宽高的网络连接仍是众多学校的期盼。
三、教育信息资料工作的创新
现代教育技术要努力创新资料工作,首先在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上,必须要突出重点,积极主动地研究现代教育技术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用新的观念、新的视角、新的模式、新的技术和手段来解决资料工作中所遇到的矛盾和问题,紧追发达地区、先进单位在资源信息方面的步伐,促进教育信息资料工作水平的全面提升。
1.创新教育信息资料信息化意识。信息时代的到来,从时间和空间上大大拓展了资料工作的范畴,从而给资料学以及图书馆学基础理论带来冲击,也给教育信息资料管理工作带来变革和发展机遇。同时随着现代教育技术发展对教育的要求以及文件管理的数量与质量要求的提高,管理对象也更加复杂化和多元化。意味着只有不断创新才能进步,只有创新才有出路。教育信息资料管理工作只有顺应时代潮流,在改革创新中不断前进,才能更好地为现代教育技术服务。实践中我们在下乡检查验收中看到,很多基层学校对IP数据接收、资源管理和利用、教师培训的计划及各种管理制度等都是空白,没有信息化的意识,没有创新意识,停留在传统的一张纸和一根粉笔上。对信息资源管理、建设的意识淡漠,这对像我们这样的欠发达地区教育工作的发展,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的提高是非常不利的。所以加强教育资源资料信息化建设,是适应时展的必然选择,是信息社会资料工作的需要,也是推进教育信息资料事业发展、提高资料信息服务水平的必由之路。
因此,作为教育工作者要从思想上高度重视教育信息资料工作,深刻认识到教育信息资料同其他文献信息资料以及图书资料一样也是一种宝贵的信息资源,对现代教育技术工作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2.创新教育信息资料管理的工作机制。教育信息资料工作机制创新,是其他创新工作实现的条件、途径和保障,传统的资料管理模式与管理机制已不能适应日益发展的现代化需要,因此,教育信息资料工作的创新,最重要的环节就是要实现工作机制创新。这些年来,随着学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现代教育技术也随之不断发展,教育信息资料管理队伍也在不断发展壮大。其业务范围也在不断扩展,再加上每年学校教学水平评估的要求的具体化,使教育信息资料在教学工作中的作用越来越显现。因此,借鉴图书馆体制管理的经验做法,借助有关专家研制的磁带目录系统录入,建立一套从国家到地方层级、各级各类学校的完整的教育信息资料管理体系以及工作机制,不但是现代教育技术自身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教育现代化建设的体制保障。
3.创新教育信息资料工作制度。在思想上高度重视的同时,参照图书馆管理的工作制度和国家以及教育部门有关资料工作的文件规定,现代教育技术部门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不断建立和完善相应的工作制度,对教育信息资料管理业务中的资料收集、资料整理、资料鉴定、资料保管、资料检索、资料编研、资料统计、资料利用的八个环节制定资料保管方面的相关规定,这是搞好教育信息资料管理工作的基础。如果没有一系列的管理制度,就会出现资源的重复建设,造成浪费:如:有相当数量的小学和中学安装了和省级相同的中央电教馆资源库,这些学校中不乏有网络连接畅通的,还有县、学校仍然在建本地资源库,征购资源,添加设备,这些造成了资源的重复建设问题,我们要重视这个问题,尽量减少资源的浪费。所以,做为省级资源中心,要创新教育信息资料工作制度,不管是本单位资源建设,还是给基层配发资源的时候,也要有新理念、新思维,合理的考虑这一问题。
4.提高管理人员素养和服务理念。知识经济的挑战和网络信息时代的冲击,以及许多新型载体的资料和全新的管理手段的出现,给教育信息资料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教育信息资料管理人员首先要适应新形势,敢于向传统观念挑战,善于提出新办法、新思路,解决新问题,勇于打破传统的条条框框和管理模式,在资料业务上有所创新,有所突破,及时了解资源测试服务器运转情况,捕获、下截、转换新资源,对资源库资源进行更新,并做好基层学校群体使用反馈工作。其次,教育信息资料人员不仅要熟悉资料业务工作的各个环节、步骤,如:资源采集、资源下载、资源收录、资源购进、资源上传等等,而且还应掌握各门类资料、各种载体资料的管理方法以及图书馆管理的手段,如:整理、分类、编目、上架、管理等等,成为一名一专多能的教育信息资料工作人才,自如应对现代教育技术对资料工作提出的新要求,为育人、科研和服务工作提供针对性的教育信息资料服务。从而形成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科学高效的教育信息资料管理队伍。
总之,教育信息资料工作是一项基础性、服务性工作,也是现代教育技术工作的重要环节,特别是在社会信息化、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教育信息资料工作越来越显示出其重要的作用与地位。作为每一个教育信息资料工作者必须迎接新挑战,必须每时每刻都体会到知识的重要性、学习的紧迫性和补课、“充电”的必要性,从根本上改变了我们原先的传统管理模式,适应资料信息化的新型管理模式,推进资料信息化、标准化、自动化、网络化管理,为信息教育发展而努力。
参考文献:
1.霍红丽.浅谈图书馆档案管理工作.北方经济,2009(4)
2.陆铭.高校图书馆档案创新实践.黑龙江档案,2006(6)
3.段艺萍.浅议高职院校图书馆档案管理.职业教育研究,2009(5)
4.边建芳.浅议高校图书馆档案建设.晋图学刊,2008(6)
关键词 基础教育;共建共享;困境与出路
【中图分类号】G443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1-7384(2014)11-0024-03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规定“加强优质教育资源开发与应用,加强网络资源体系建设,建立开放灵活的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促进优质教育资源普及与共享”。共建共享中小学优质教育资源不仅是国家教育改革的需求,也是基础教育实现教育信息化、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基础。
然而,当前中小学教育均衡发展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如城乡、区域之间发展差距仍然较大,区域内校际资源配置不均衡,优质教育资源不足;校际优质教学资源占有数量和质量不均等、不平衡;信息技术发展和硬件建设大大超前于优质教育资源的建设。目前,我国优质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依然面临诸多困境。
优质基础教育资源共建共享的困境
(一) 资源共建层面
优质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首先以“共建”为前提,而“共建”又以“谁来建”为前提。利益不均等、评价不健全、高投入低效益是阻碍资源共建的瓶颈。
1. 利益互惠不对等,激励机制不完善,学校参与共建的动力不足
资源共建必须以参建各方互惠互利为前提,利益对等互惠是学校参与资源共建的基本动力。然而,目前优质教育资源大多由重点学校把控,而非重点学校能够掌控的资源有限。因此,在共建过程中,必然会出现重点学校付出多获益小、非重点学校付出少获益大的利益分摊结果。如果没有相应激励机制的补偿,重点学校将很难长期忍受利益失衡的共建格局。
2. 评价制度不健全,知识产权难保护,教师参与共建的热情不高
优质教育资源的共建需要教师大量的富有创造性的学术成果来支撑。而现有的学术评价制度,使教师开发的优质资源很难得到相应的学术认可,教师付出劳动却得不到相应报酬,使得优质资源开发工作成为他们的额外负担。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资源共建的进度与质量。
3. 投入高、风险大、收益低,社会机构参与共建的意愿不强
优质教育资源无疑具有一定的市场开发价值,但客观地讲,其替代品也很多,面对网络上良莠不齐的教育品牌,优质教育资源的优势其实很难显现。这些不利因素往往使有实力的社会机构(教育公司、投资机构)对优质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共建产生消极的前景预期,并对资源推广、应用等相关行动望而却步。
(二)资源共享层面
优质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要以“共享”为目标,而一些学校的层级之间交流障碍,或者心态问题以及交流平台的匮乏是阻碍资源共享的瓶颈。
1. 学校之间壁垒森严,门槛林立,妨碍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
我国学校分层分级由来己久,不同层次的学校之间交流较少,这使得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范围狭窄、共享困难。优质教育资源共享通常发生在同一层次的学校之间,至多在同一地域的“联合体”学校之间展开,而合作学校之外,则壁垒森严。
2. 部分学校思想偏狭,心态不一,不愿让自有优质资源参与共享
一些学校往往只对分享其他学校资源感兴趣,却不愿将自身独有的优质教育资源与其他学校共享。这些学校常常从保护自身优质资源的戒备心理出发,将最好的资源留存自用,而将那些使用率低或价值不高的普通资源开放,参与共享。教师更多地从网络获取资源,却很少上传优质资源。
3. 协同合作受限,共享平台匮乏,大多数学校无处参与共享
受地域空间限制,大多数学校间的协同合作只能发生于毗邻区域,资源共享也多集中在图书、文献交流等领域,共享内容并不丰富。在平台支持的关键环节也缺乏标准一致的设计和优化,这使得大多数学校(尤其是资源薄弱学校)因资源交流平台缺失而无处参与优质教育资源共享。
(三)优质教育资源本身层面
各级各类网络教育资源库表面看似繁花似锦,实质内容却大量粗枝烂叶。低水平、重复性教育资源会给教师带来选择上的困难,浪费大量时间和精力。海量资源并非教师之所愿,优质资源才是教师真正之所需。
1. 学科课程资源开发不均衡
在区域内教材往往存在多个版本,但学科课程资源开发相对单一,它们之间形成了依靠本区域单方面力量根本无法解决的矛盾,即单一版本的学科教学资源开发与教师多版本学科课程资源需求之间的矛盾。学科课程资源中,语文、数学、英语等主干学科教学资源多,而音乐、体育、美术、信息技术及综合实践课程教学资源较少,开发的学科不均衡。课程资源大多以个人制作的教案、课件等为主,而名师团队参与开发的教学实录等较少,资源开发的主体和表现形式也不均衡。
2. 学科课程资源碎片化
如果把一门学科课程看作一个整体,每个单元、章节就是重要组成部分。各章节作为学科系统中的要素相互关联,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倘若将部分章、节从学科课程中抽出,开发成以课例、课件、教学设计等形式存在的教学资源,那么获得的资源先天就失去了“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可能,只能是“碎片”,没有形成系列资源,教学效果势必大打折扣。
3. 学科课程资源应用还未从根本上消除“信息孤岛”现象
大多数省份基本建立了以省级教育资源网为中心,各市区教育资源网站为分中心,数字化校园为应用点的区域信息化教学网络,但市、县之间,尤其是校际之间横向联系较少或几乎没有。信息资源应用平台的统一与学校等资源管理的条块分割容易造成学科课程资源重复建设和满足现状的低水平建设。
建立基础教育优质资源共建共享机制和模式
要解决目前教育信息化深入发展的主要矛盾和问题,缩小学校之间、城乡之间优质教学资源差距,实现教育均衡发展,共建共享信息化教育资源将成为有效路径。
在区域范围内采取由基层教育行政部门统筹,联合相关机构、教育技术部门和基层学校共建共享已成为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的首选解决方案。由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主导、教学研究部门实际操作的中小学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模式值得推广。
(一)多措并举,构建有效的资源共建共享模式基础教育优质资源的共建共享并不是靠单方面的力量或者群体就能够解决的,它需要积极调动社会各界力量共同参与,同时要统一技术标准,为广大用户的共享提供条件。
1. 发挥政府主导作用,统筹规划资源建设
要解决当前我国基础教育优质资源共建共享的问题,必须以政府为主导,充分发挥教育主管部门的行政优势并将权利下放,对资源建设工作进行统一领导、规划、部署和管理。可以将全国的资源建设以区域的形式展开,建设符合当地需求的教育资源,各区域政府有效整合其他部门在资源建设中的优势,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关系,宏观调控资源库的建设,避免资源重复建设。同时,政府应规范技术标准,统一标准是实现共享的前提。
2. 吸引广大教师、学校积极参与
为了避免资源“建而不用”和“用而不建”现象的发生,应该更多地倾听广大教师和学校的意见,满足他们对资源的需求,吸引广大一线教师和学校积极参与资源建设。发动师资力量雄厚且信息技术实力强的学校参与到建设中来,鼓励学校申报教学资源建设子课题,一方面可解决资源的来源问题,另一方面也能从侧面反映出广大教师对于资源需求的方向。
3. 建立“专家引领”的研究模式
只有在先进教学理论和理念的指导下,教育教学资源的建设才会更加规范,更具有权威性和指导性。为此,需要建立专家组引领的研究模式,成立由教研员、教育技术专家、教研专家、课程专家等组成的指导小组,运用新理念和新知识指导教育资源建设发展方向,保证资源建设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大力推进优质资源的共建共享。
4. 引入“市场运作”机制
网络教育资源的建设资金投入大,单靠政府投资是远远不够的。它需要借助社会各界力量的大力支持,尤其要吸收大公司、大企业资金和技术上的优势,引进和培育市场机制。只有这样,才能为网络教育资源的建设注入活力,减少技术开发的时间和成本,使之进入良性循环。
5. 鼓励用户参与到资源共建共享行动中来
用户是资源建设效果评价中最有发言权的人。现在很多资源网都缺乏用户评价模块,用户的意见和要求应该加以重视,在资源建设中需要用户参与其中。用户可以对某个具体的资源建设发表意见和看法,同时,还可以上传自己制作的资源,资源网审核通过后给予用户一定的奖励,以提高用户参与资源建设的积极性。
(二)建设区域性统一资源库和地方特色资源库
地方特色资源库主要是指以学校为基本单元,形成学校特色资源库或者县、区特色资源库。建设该库的主要目的是鼓励各校建设自己的特色资源、校本资源,定期对各地各校的资源进行评比,奖励成绩突出的地区或者学校,并给予一定的荣誉证明,将其作为重点学校评比的一个标准参照,强化各地学校资源建设的重要性,并将各地优秀的学校资源升级到统一资源库中。这样各地各校的资源不仅会及时得到更新和维护,同时,也扩充了统一资源库中资源的来源渠道。区域性统一资源库与地方特色资源库共享模型如右图所示 。
(三)建立区域内分布式资源网络管理模式
目前,我国绝大部分省市或地区的数字化学习资源都是分散存储于该省、市的各个学校或该地区的不同学习资源网站上,应当采用合理的机制对分散存储的网络资源进行有效管理。我们认为,建立“区域内分布式资源网络管理系统”是解决资源共建共享的关键。其核心技术与思想主要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
1. 对资源目录的集中管理
基础教育优质资源中心要为广大用户提供一个能覆盖本地区所有数字化学习资源网站的资源目录管理系统,以便本地区不同资源信息中心之间互相访问与资源共享。系统应提供专用的教学搜索引擎,以实现对不同资源站点上相关信息的快速查询与检索;当用户需要打开某个资源时,资源目录管理系统应提供重定向功能。
2. 对资源数据的分布式存储
中图分类号:G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8102(2015)06-0052-04
在网络化、信息化、数字化大发展的今天,作为高校图书馆,尤其是高师图书馆,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与作用并竭力彰显其教师教育特色,成了图书馆人共同努力、共同奋斗的目标。伴随科教兴国和人才发展战略等举措的进一步落实,教师教育工作受重视的程度愈来愈高,对优秀教师教育信息资源的需求就显得尤为急迫。所以,在发展教师教育的大背景下,及时探讨教师教育信息文献保障体系构建过程中的经验得失,对推进我国教师教育职前职后一体化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此基础上,借助图书馆现代信息技术构建适用于教师教育信息一体化研究的文献资源保障体系,形成一定规模的教师教育信息中心,对于整合我校的教师教育资源及建设高水平的信息中心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1高师图书馆教师教育信息文献保障体系建设的内容与思路
1.1建设内容
教师教育特色文献保障系统建设要求高师图书馆从调整文献结构入手,探索信息时代图书馆理论与实践的新理念,实现图书馆的工作科学管理,从而形成一定规模的教师教育信息中心。具体如下:第一,把突出馆藏特点,形成教师教育特色,视为高师图书馆整个馆藏资源建设的工作重心。故文献资源采集方面要以系统性、适用性、完整性和针对性为原则,做到目标明确。根据教师教育一体化以及继续教育、终身教育的特点统筹规划,并结合需求收集文献信息资源,然后对其实行优化管理,进而将教师教育文献资源建设真正纳入到统一管理的轨道上来。第二,进行文献信息资源整合。一方面整合电子资源与纸质资源、数据库与网络资源以及各高校之间等文献信息资源,防止信息割据;另一方面将图书馆现有馆藏、学校的特有教学资源以及网络获取资源加以提炼和重新组合而进行整合。通过信息技术将资源有效整合到信息资源中心,为师生获取各种所需文献资料提供便利。第三,开发教师教育文献信息资源,强化教师教育信息服务功能。如:开展定题信息跟踪服务;为教师提供迫切需要的、最新的、最先进的资料和动态信息;综述性信息资料;抓好重点学科和精品课程的信息资源建设等。第四,推动建设以网上教育教学资源中心、网络在线教学系统、网上虚拟实验室等为主要内容的数字化学习环境和大型仪器设备远程共享、信息网络开放实验室为基础的科研协作平台并开展个性化文献信息服务;逐步推进数字化校园建设为干训、师训提供多方位服务和远程信息服务等。
1.2建设思路
基于先进的终身教育观念,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发挥图书馆信息资源中心的优势,实现从被动服务到主动服务、从信息咨询到信息推送,积极地为教师教育提供更为及时、丰富和更具针对性的资源服务。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完整的、适用于教师信息中心的全套文献信息保障体系建设方案以及整合型分布教师教育资源库建设方案。表现为:第一,借助图书馆现代信息技术构建适用于教师教育一体化研究的文献信息保障体系,形成一定规模的教师教育信息中心,体现终身教育理念。第二,结合教育学院多年来示范教育和教师培训的办学实际,进行针对性文献信息保障体系建设。第三,先进的教师职后教育观念决定着教师信息中心的发展趋势和成败。教师信息中心不应是一时的权宜之计,它将是信息化背景下教师职后终身教育体系的有力支撑,随着时间推移,其重要性和效益日趋明朗。故此在设计建设时,一定要着眼长远,总体规划。第四,教师信息中心应注重资源的整合,调动各文献积极因素参与建设。应本着开放与共享的观念优选技术方案。注意避免“资源孤岛”现象的产生,努力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实现可持续发展。
2高师图书馆构建教师教育信息文献保障体系的途径
2.1树立为教师教育服务新理念,创新服务模式,提升服务水平
高师图书馆领导层要积极更新理念,深入了解教师教育改革的紧迫感,明白目前我国教师教育的实质需求及工作现状,把教师教育专业发展所需文献资源纳入到图书馆资源未来建设的整体规划之中,以确保其相关工作的正常运行。在服务模式上,一方面可借助网上共享信息,把大量分散的、开放的教师教育资源(如网易公开课等)收集起来,分类整理后转载于图书馆网站;另一方面还可以师生用户当下的和未来可能的需求为出发点,构建师生用户动态数据库,并通过微信、短信及E-mail等方式把各种信息推送服务于读者。此外,还可通过图书馆教师教育信息网络交流平台的建立,实现与用户的及时交流与沟通。最后,图书馆要利用现代先进设备,不断更新服务模式,提供丰富的如信息指导、馆际互借、信息导航、文献订购等网上服务项目,积极地为师生提供高效且多样化的个性化信息服务,努力提升为教师教育服务的水平。
2.2构建以教师教育为特色的馆藏资源文献保障系统
高师院校图书馆教师教育文献资源馆藏体系建设,不仅是整个学校教师教育建设的基础,也是其自身建设之重点。图书馆首先是学校的图书馆,因此它要围绕学校的重点学科建设与办学特色进行文献资源建设。迎合当前之需,高师图书馆首先须制订好教师教育学科专业文献资源建设的具体实施方案及总体规划设计,以此参与到学校教师教育建设之中,进而建成符合本校教师教育特色的文献资源保障体系。围绕教师教育一体化特色,图书馆首先必须有针对性地对教师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相关类文献资源进行大范围采集;其次从其内含继续教育特点看,则应及时采购能满足教师教育所需最新信息资源;最后根据教师教育素质教育的特点要求,辅助收藏尽可能多的通识类图书,以满足构建教师教育特色馆藏及文献保障系统。唯此,方能提高师范生及在职培训教师的综合素质与能力。此外,在教师教育大发展的背景之下,建设教师教育特色大学必须加强教师教育文献信息保障体系建设。具体为:第一,通过对管理软件的更新,加强网络环境建设,构建功能齐备、内容翔实、更新及时、运行通畅的数字图书馆。第二,加大对数字资源的建设与引进工作,充分提高资源利用率。第三,单独构建教师教育学科资源库,并实现与相关资源的有效对接。第四,联合各院系资料室,科学整合全校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全校资源平台,建设符合高师图书馆未来发展的教师教育特色文献信息系统。最后,图书馆在馆藏发展过程中应追求与他馆藏书的差异性,优先开发本馆馆藏特色数据资源,并建立为满足该校或一定区域范围内资源需求的专题数据库,与此同时加强与各高师院校间的联系,加大对数据库建设投资力度,并充分发挥自身资源优势,共同研发网上数据库,开展定题、引文检索、科研查新服务等。
2.3加强对图书馆资源与服务的宣传推介工作
一定程度上,高师院校教学科研工作者、师生对图书馆的资源和服务了解甚少,相当一部分教科人员鲜有关注、利用图书馆网站,对学校图书馆所拥有的数字资源相当不熟悉,使用过程也不如想象中顺畅,这些都对其有效利用率产生了不良影响。图书馆围绕教师教育特色服务时,应充分了解师生及教学科研工作者的文献需求情况,并与其进行直面沟通,开展课题追踪服务等,及时掌握国内外有关动态,并随着科研进程在不同阶段分别给予其不同时期相适应的所需文献资料。
2.4培养具有教师教育特色的学科馆员并建立制度
高师院校教师教育特色目标的确立和教师专业化程度的提升,促使图书馆要进一步加强馆员队伍建设,学科馆员由此应运而生,学科馆员制度的建立也由此成为当前图书馆服务工作的一个新趋势。教师教育学科馆员制度是指由熟知本馆或某类文献资源,有较强文献检索、咨询能力,了解教师教育相关专业知识的图书馆员为高师院校及有关院系和专业的职前职后用户提供专业化且针对性强的文献信息服务的一种制度。教师教育学科馆员专业性强,为读者推荐本馆特色馆藏是其工作基础,为适应教学科研需要,依读者信息反馈协助优化馆藏资源是其基本技能。因此,学科馆员从制度上保障了高师图书馆教师教育特色服务工作的开展。同时,依据教师教育专业设置高师院校图书馆相对应的学科馆员乃大势所趋。实施学科馆员制度不仅加强了图书馆与学院各院系间的联系,及时了解读者需求,适时补充馆藏,购置有关教师教育文献资料,促进信息系统建设;而且还能更好地参与到师生的教学、科研活动之中,建立起与相关教学单位的沟通桥梁作用,从而有效增强图书馆服务功能。另外,学科馆员与各院系间保持着长期联系的状态有利于自身综合素质的完善,从而不断提升学科专业知识水平。由此可见,建立具有教师教育特色的学科馆员制度在高师图书馆的必要性。
2.5创建教师教育信息资源导航系统
教师教育学科资源导航系统既是师生及科研人员了解和使用教师教育资源的一个主要平台和重要窗口,也是高师图书馆有效组织利用文献资源的重要形式。因此,高师图书馆须迎合教师教育发展的大趋势,从本校教学科研实际需求出发,提供针对性强、质量高且准确又全面的文献资源,进而建立一个包含教师教育个网页、网络超媒体链接、相关专业网址、平台各类数据库以及网络数据库检索的良好导航信息等学科导航系统和网络服务平台。教师教育资源检索不仅要提供主题词、关键词、全文和分类检索等多元化、简单化的基本功能,还须添加综合检索、简介等其他高级检索途径,使教师教育对象能借助网络准确、迅速地查找到所需文献资源。
3高师图书馆教师教育信息数字资源数据库建设
3.1需求分析
考虑到教师教育的“职前—职后一体化”是教师教育专业化发展的诉求,所以首先须得满足它的发展。师范生在职前教育过程中除应学习教育理念、学科知识等以养成教师教育素养外,还得了解有关素质教育、基础教育改革的大致概况,为将来投身教育事业夯实基础。另一方面,可通过到教师教育信息数字资源平台学习,促进职后的发展。其次,因师范生来自于各个专业,且每一专业知识结构间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对资源学习需求不一。因此,在平台建设方面,须在率先考虑资源的专业需求差异基础上,把各类资源以知识管理的方式按知识点和学科分类进行,做到清晰易懂、一目了然。
3.2设计思路
整个资源库的结构设计关系到数据库与数据库、数据库与字段、字段与字段间的链接质量及底层链接的实现,同时也牵涉到文献检索效果质量以及跨库检索功能的实现等。在高师图书馆教师教育信息资源库的建设过程中,我们将重点考虑能够实现与将来所引进高质量的教师教育学科文献数据库以及通过多渠道科学分类、整合后的教师教育视频库等协同工作、跨库一体化检索,并实现信息咨询到信息推送服务、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让系统能积极主动地为教学提供更丰富、更及时、更具针对性的信息服务。
3.3平台整体架构与模块功能设计
3.3.1平台架构平台架构最重要的出发点是通过对教师教育学科资源的整合,利用有特色的学科资源为教学与学习、教育研究以及教育管理与决策服务。因此,须依照本校学科特点及图书馆资源优势,紧紧围绕教师教育信息资源来开展。它的内容整合建设从总体上说应涵括教师教育的文档、音频、视频、网页、数据库、图形及规则等其他资源等。通过统一的教师教育资源数字平台进行教师教育各专业学科资源的整合检索服务,为师生用户提供教师教育学科良好的学术信息环境及个性化服务平台,并对多种异构资源进行并发检索,最终实现平行检索、元搜索、跨库检索和集成检索等功能。其结构如图1所示:3.3.2模块设计教师教育信息数字资源数据库用户角色分为管理员及在校师生,平台则分为前台功能和后台管理。其对内为资源管理及处理平台,对外为沟通与展现的窗口。前台由资源中心、交流园地、本地检索及个性化服务构成;后台管理由系统管理员负责平台的日常综合管理工作,由包含用户注册、增添、修改、删除用户信息组成的用户管理;对整个系统的备份、恢复及维护等安全设置的系统管理;负责在线交流、留言和审核信息内容等的论坛管理和对资源的处理、和使用、展现操作的资源管理等组成。具体如图2所示。
3.4数据采集与加工
对于经过一定标准和规范进行筛选和评估后的入库文献,可依据各高师图书馆馆藏具体情况分别在搜集、加工处理方面区别对待。整个过程中应尽量采用通用数据著录标准,严格对待其标准化和规范化问题,确保系统中的每一子系统均能合符检索、管理与共享等全方位要求。对数据进行采集与加工处理时,首先,确定具体建设目标。视学校资源覆盖面及馆藏具体情况等多方因素选择资源;其次,进行数据筛选时可从现行各高师图书馆馆藏出发,确定准备纳入教师教育保障体系的有关资源。同时整理出相应的文献清单为一级保障文献,再参照引文索引原理,进一步加以归纳、去重和整理,形成二级保障文献。对于教师教育涵盖的个别领域,可采用同样方法分别做到三、四级,直至满意;最后,对照保障文献清单进行采集加工、本地资源检索及去重处理。图书馆在建设资源数据库时,对入藏文献可直接导入相关数据并进行标记。而对于缺藏文献的收集则须视具体情况区别对待,如补采、数字化加工、馆际互借、电子资源链接等,以保障该体系文献的齐备。
3.5系统应用与实现
教师教育信息文献保障平台建设工作的完成,可确保师生通过检索获得三级文献保障清单以上各自所需纸质版或电子版相关文献资源,以满足其自身文献信息需求。同时,开放式系统应用平台可随着教师教育学科的发展而不断地更新与调整,及时有效地反映教师教育学科发展的最新动态。
4结语
高师院校图书馆教师教育信息文献保障体系紧紧围绕高等师范院校图书馆教师教育的文献信息资源建设,为满足教师专业发展的文献需求,实现资源效益最大化而建立起来的文献信息资源系统。它的实体系统通常包含文献信息资源建设及信息服务,其终极建设目标为网络环境下以结构科学、布局合理的资源网络体系为基础,以教师教育相关文献信息为目标的教师教育信息文献保障服务平台。这一平台的建立应使高师图书馆有限的教师教育信息资源得以高效利用,最终实现为教师教育服务提供有力的保障。
参考文献:
[1]方敏.构建“教师教育信息中心”发挥师范院校图书馆的教育资源优势[J].图书馆建设,2008(5).
[2]张鸿军,乔贵春.师范生网络教育资源平台建设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4(11).
[3]胡振华.面向教师教育学科的数字资源平台建设[J].上海高校图书情报工作研究,2012(4).
[4]靳惠.教师教育特色大学图书馆、档案馆服务创新[J].档案管理,2013(3).
[5]曹太英.高师图书馆如何为教师教育服务[J].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2).
[6]欧阳建超.高校图书馆重点学科文献保障体系建设研究[J].科技视界,2015(18).
引 言
利用网络教育是实现现代教育飞速发展的关键。目前,计算机技术和多媒体教学已经得到了广泛运用。但由于各种原因,现在高校还存在软件设施不足的情况,近年来,随着高校数字化校园建设,加上政府的支持和鼓励,各高校迅速开展了网络教育资源建设,校园整个硬件水平已经达到了预期目标,有的还超过了目标,学校的多媒体教室增加了不少,而硬件设施建设也较以往有了很大的提高。虽然学校在网络资源建设上面花费了巨资,但因为现实的一些原因,导致很多硬件设施得不到充分合理的应用,造成了设备的大量闲置与浪费。因此,为了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网络资源建设和使用,国家在2004年4月提出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其中对校园网建设的应用明确提出的“信息化程度高,在本科教学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的要求,因此,我们在进行学校网络资源建设的同时,还要注重软件的建设,软件建设是关键,教学应用是核心;网络只是基础,资源建设才是教育信息化的核心。
1、校园网络教学资源建设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1.1 教学资源检索的效率低
效率低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在数据存储的时候出现了问题,资源的属性标注不够准确和完整;同时,检索的方式过与单一,没有提供多种查询方式,如关键字查询、分类查询、组合查询、树形浏览、导航式搜索及全文检索等。
1.2 资源的审核与评价办法还十分的不完善
目前,各高校还缺乏一套整体有效的对网络资源建设利用的评价体系。尤其需要的重视的是,在很多资源的审核过程中,还在依靠资源管理员,即从事资源库管理工作的教育技术工作人员,而不是具备专业知识的各科资源审核专家,因此,对资源的审核无法从资源属性的科学性、正确性和技术性及规范性几个角度出发。这种模式不但给开展审核工作的资源管理员带来了很大的压力,还有可能造成审核失误,对资源无法进行科学分析,影响了网络资源建设,同时,这些问题还会造成所建设的资源与各科老师的认同有较大的出入。
1.3 学校的自主性资源较少
网络资源中的大多数资源都是来自共享资源,因此,对于有针对性的本校资源含量就很少,这些自主性资源正是现在高校所缺乏的。有很多学校对这部分资源的开发和制作的重要性还没有足够的认识,更没有制定相应的解决机制和应对措施,或者学校的管理人员已经认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但没有足够的力量进行自主资源开发和建设。
2、高校网络教学资源建设的对策
要评价以个教育网络资源的好坏,其资源量的多少是关键,但更应以资源是否能服务于实际教育为标准,服务整个学校发展建设的资源就是优秀的资源,以这个目标出发,我们的网络资源建设,主要以学生教育和老师教学为主,同时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即老师的教育水平,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师生对计算机的操作水平等各方面的差异,建设一个既有本校特设,又能服务于实际教学的资源平台,为学校的教育发展提供完善的硬件设施。从功能服务来说,它绝不是只有搜索、查询这些最简单的数据检索功能。优秀的网络教学资源库,能够在促进学生的知识构建、知识生成、创新思维、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协作能力、分享意识等方面起到作用,在促进老师自身知识构建、知识生成、知识创新、教学革新等方面起到作用,在促进师生互动上起作用。根据对现代高校网络资源建设的现状进行分析,虽然我国目前的高校网络资源建设较迅速,但建设质量令人担心,因此,我们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措施:
2.1 加强网络教学资源的管理
资源的管理是有效利用教学资源的关键,因此,我们要建立有教学针对性的资源库,这也是进行有效管理的前提。教学资源库中涵盖了大量的教学信息,还提供了供师生进行信息查询的手段,学习者可以很快速的从网络中得到自己要的信息,因此,将会更加积极地进行探究式学习。建立和管理教学资源库也是构建自主学习环境的方式之一。“情境创设和信息资源的提供”是建设自主学习环境的特性。网络可以给我们提供更直接,更清晰的信息资源,它能声像并茂的给我们所要了解的信息。因此,有效建立管理网上教学资源库,将更加有利于学习者的主动发现、主动探索、发展联想思维和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系。加强网络资源管理,还能实现最大范围的网络信息共享,让最多的用户能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分享到更多的信息。
2.2 明确组织管理,统筹规划,协调发展
教育资源建设本身就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在管理者的指挥下,统筹协调、整体规划、合理分工、因地制宜、发挥学校各方面的优势,保证教育资源建设能稳定持续的进行。资源建设的目标和计划,是为了提供有效的资金投入和建设执行管理,也是为了让高校教学资源建设更具有科学性和实时性。在建设中,我们要以一线教师为依托,建立运行激励机制,让学校的老师都积极的参与到资源建设的工作上来。积极吸取外界的成熟经验,同时进行自行开发,迅速整合现有的教学资源,扩大教学资源容量,并将各院校的优势都发挥出来,进行特色教育资源建设。我们要以项目建设为依托,实现科学管理和建设,建设有质量的教学网络资源。
2.3 加强教师教育技术培训,推进教育资源的开发和应用
校园网络教育资源建设和应用都是以教师为主体的,因此,老师在此因发挥积极的管理作用,以确保教学资源的有效建设,以便适应教学工作需要。教师是推动教育信息化进程的重要力量,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程度和水平基本取决于教师的教育技术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所以,老师的培训工作是必不可少的,只有不断优化自身的知识,才能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通过培训,我们的教师就能更清楚的了解到现代高校的发展趋势,将网络教学资源的建设看成是本职工作之一,使教育信息化建设和现代化教学成为广大教职工的自觉行动。通过培训,老师们基本可以掌握现代信息网络技术,互联网应用开发技术、网页设计技术、资源建设技术规范、校园网络管理、多媒体教学环境的使用。
2.4 政策激励,调动教师资源建设的积极性
资源建设工作是不是能顺利完成,还要看老师这批人力资源是够积极进行施工,通过建立相关的激励机制,指导老师开展资源建设,同时将建设有本校特色的教学资源作为工作重点。把老师的教学责任和建设责任结合在一起,实现有效的网络教学资源建设。通过学校在这方面的不断努力,不仅提高了学校的教学资源建设的质量,还形成了有本校特色的资源建设。
2.5 搭建教育资源平台
通过搭建网络教育资源整合平台,让网络教育资源能在最大的范围内得到共用,建立可持续发展新模式。最好建立以个免费的咨询服务中心,以及网络在线学习和教师指导的资源。加强教育网络资源的建设,实现更多资源的无线共享,让学生更主动的参与学习,老师也能主动的参与教学,保证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在教育资源网上免费开设店铺,可以将一些资源设定为有偿使用,这些珍贵的资源也能变成一笔财富。
3、结束语
目前,高校网络资源建设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对现代高校的发展来说,它提供了很大的能量和支持,但我们也应该清晰的认识到当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因此,在建设的过程中,结合高校的特点和实际,不断地研究和分析高校网络资源建设出现的新问题并找到相应的解决方法,推动我国高等教育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郭锂,关于网上教育信息资源库建设的探讨[j],教育技术研究,2002(3)
[2]黄晓斌,网络教学资源开发利用的实践与思考[j]教育技术,2003(3-4)
[3]王竹立,叶美红给教师自由发挥的空间[j],教育技术,2002(5)
中图分类号: G2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6938(2013)03-0125-04
随着信息化进程的加快,互联网的广泛应用,现代化信息服务全面进入了高校图书馆领域。在开展原有图书馆业务—对文献信息加工整理的基础上,以信息技术为先导,进行了传统图书馆馆藏的数字化转换、大型数字化资源的引进、网络信息资源的挖掘和组织、信息资源的整合,并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管理模式来提高信息利用率、缩短用户的响应时间。社会信息化对图书馆的挑战真正来临,对图书馆事业的人力资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服务于教学、科研的高校图书馆更是面临极大的变化。但是,就高职院校图书馆而言,目前的现状是信息化管理底子薄、人力资源的质量相对差、管理模式落后。因此,需要清楚认识图书馆事业的发展趋势,积极探索和改革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提高图书管理员的综合素质,实施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战略。
1 高职院校图书馆人力资源及其管理现状
1.1 人力资源现状
与本科院校相比,我国高职院校发展时间普遍较短,学校又偏重于增强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实训教学,对图书馆建设的投入力度不大,对人才的引进、培养及队伍建设还不够重视,人力资源的现状不容乐观。
由于大部分高职院校是在几年前由中专或一些成人高校升格发展建设而来,因此人力资源数量少,质量薄弱,结构不合理。图书馆一直都被视为非重要岗位,成为安排子女就业和引进人才配偶就业的工作地;实行岗位聘任之后,又成为其他部门分流人员再就业的场所。从而出现了人员引进的盲目性、随意性和人员配置的学非所用、干非所长等情况。从整体上来看,图书馆员学历低,学科背景混乱、专业不对口,致使很多人员只能适应文献整理、登陆入库、流通借阅、看馆等简单的岗位。对于较专业的参考咨询、信息检索等工作则无法胜任。影响了图书馆岗位工作的专业化和图书馆学术性发展,对高职院校未来的可持续性发展十分不利。
1.2 人力资源管理现状
目前,高职院校图书馆的管理工作,基本沿用本科院校或是以前中专学校的做法,这两种方式并不适合从事职业教育的高职院校图书馆发展的需求。
第一,人力资源管理意识淡薄,新理念更新迟缓。许多图书馆对岗位人员的管理基本还停留在传统的人事管理上,对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缺乏认识,观念滞后于时展要求。不少管理者将精力主要放在图书馆的硬件建设上,管理方式上表现为“重物轻人",着力找资金,扩规模,进设备,充实馆藏,而忽视人力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缺乏人力资本理念。一些图书馆管理者只是从完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来考虑问题,没有从整体上、系统上、创新上来宏观考虑人力资源未来的发展。近几年,图书馆大量吸收图书情报专业或计算机专业的本科生、硕士生入馆,提高了馆员的专业知识水平,但在具体的人事资源管理使用上缺乏规范化的职业发展定位,培养、稳定、吸引和业绩考核等方面的制度,缺乏人力资源管理的长期规划,导致制度不完善、实际操作性差、难以调动馆员积极性。
第二,对图书馆员的继续教育重视不够。长期以来,很多图书馆对馆员重使用轻教育,仅从实际工作的客观要求对馆员进行培训,除非应付不了现有工作,否则很少给馆员提供参加继续教育的机会。教育资源方面对提高图书馆馆员能力、专业技能、职业教育理念的培训较少、基本局限于图书馆学、情报学、文献检索、编目等基础学科,使得馆员学习热情不高,学习效果不长久。加之我国图书馆员编制和岗位设置紧张,馆员在接受继续教育时的工学矛盾突出,严重制约了继续教育工作的正常开展[1]。
第三,图书馆员绩效考核不健全,分配制度不规范。图书馆绩效考评体系是在对图书馆运作规律的正确认识和科学管理的基础上形成的具体的管理理念、管理方式和业绩评价方法。目前许多图书馆绩效考评体系与馆员工作结合不紧密、绩效考评体系的指标选择不恰当、绩效考评注重形式而缺乏交流沟通、绩效考评的奖励兑现缺乏力度,无法对每一个馆员做出客观公正的考核、晋升和聘任。
美国行为科学家亚当斯(J.S.Adams)在《工人关于工资不公平的内心冲突同其生产率的关系》一文中提出公平理论,他认为“一个人的所获(包括物质和精神)与其投入的比值等于所参照对象的所获与投入的比值时,他就感到公平,也就心安理得;这个比值小于参照对象的比值时,他就会有一种吃亏的感觉:当这个比值大于参照对象的比值时他就会有一种内疚感” [2]。公平与否将直接影响一个人工作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同时也是造成人才流失的重要原因。
第四,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中的组织设计不利于知识单元的整合和传播。高职院校图书馆大多采取三条线的工作流程,即图书、期刊、电子文献的采访—加工—流通。这种组织结构造成的弊端是各个体系的工作人员互相不清楚其他体系文献资源的质量与使用情况,图书馆的资源无法形成合力,也无法判断整个馆藏资源的质量与使用情况。馆员有时工作压力很大,时常觉得人力不足、时间不够、工作单调乏味等等[3];各个体系对其他体系的知识单元组织较为陌生,不能向读者提供全方位的咨询与服务。图书馆组织设计的“一人一岗”岗位责任制却不可避免地成为图书馆馆员之间交流与协作的障碍。
2 高职院校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创新的探讨
高职院校图书馆要适应高等职业教育蓬勃发展的需要, 保持自身持续发展的活力和竞争力,打造和拥有一支高层次、高素质的专业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队伍是开展人力资源管理创新的关键。
高职院校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应引入和建立各种有效的管理竞争机制,把人员的招聘、任用、培训、调配、薪酬管理、业绩考核等工作有效整合起来,并贯穿于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之中,每一环节都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管理机制,层层把关、时时反馈,共同构成基于能力的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2.1 采用职业化的能力评价机制,依据岗位职责对全馆员工分层分类进行评价
职业能力应是馆员学历、科研、工作能力三者相结合的综合体现。管理者制定评价标准时应依据各馆具体情况制定合理的配比,再逐一进行量化分解。在评价过程中把学历评价量化分解为专科、本科、研究生(在读)、博士(在读)、博士后(在读);而工作能力量化评价方法是,首先将图书馆整个工作职能分解到各个部门、再由部门细化到每一个岗位,接着将岗位职责细化到每一位馆员日常的工作任务中,最后实现工作任务的逐层分类、逐级细化,确保事事有人做、权责分明。具体来说,可以采用将图书馆工作按照工作流程分类的办法,即工作分为办公室、借阅部、采编部、文献资源建设部、参考咨询部、网络服务部等几大类,再将部门工作职责细分为采访人员、编目人员、典藏人员,然后细化到各个岗位的工作职责、工作范围、所需学历专业、具备的技能等等,把科研能力评价量化分解为除日常工作之外还需要具备的各项专业能力和科研能力。这样才能应对图书馆现代化、信息化、数字化的转变,科学、有效、快捷地进行图书馆信息服务工作,实现对知识内容性的加工整理,包括论文或科研成果、外语、计算机知识等。在评价过程中还要充分考虑个性特征,包括馆员的性格、爱好、职业道德、人生观、价值观、性别、年龄等等。
在具体开展评价工作时,要根据实际情况酌情考虑图书馆及相关馆员的实际情况,评价体系与标准的制定应该成立专项小组具体负责,必须由本馆领导、人力资源专家、图书馆专业专家等各方人才参与制定,并要通过大量的数据统计、问卷调查分析工作,以科学的结论作为评价基础。
根据评价结果,我们可以确定图书馆发展方向,结合能力评价体系,针对本馆实际情况制定招聘计划;实际工作中,评价指标可以作为图书馆员的工作准则,同时为馆员培训和继续教育提供课程科目设定及考试依据。考核评价体系提供图书馆员能力测评的内容,能够在馆员职业发展时提供依据,给馆员多重职业发展选择。
2.2 改革图书馆员任用机制
图书馆领导者应树立“人才第一”的用人理念,将合理利用人才作为提高图书馆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图书馆的工作已经不再停留在简单的图书借还、加工整理上架等基础管理性工作,馆员应具备一定的图书馆专业背景,丰富的实践经验和较高的理论水平和科研能力。优秀人才更看重能够发挥自己才能的岗位和知人善任的领导。所以馆领导要以能委任,给人才一定的发展空间,做到业务层次结构与人才能力结构有机结合。以职业化能力评价给出的评定作为参考来配置岗位。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在任用机制改革中也要注意动态配置,防止人才流失。根据人才学的理论,人才不仅有能质的差异还有能级的不同,同一能级的人才应按能力在其所在人才结构中进行定位。按人才价值工程原理,人才能级与其所在职位具有的能级应该相互对应,若前者大于后者,应上升更高层次,若前者小于后者,令其提高自身能级或进行必要的岗位调整[4]。所以图书馆岗位层次结构应该与人才能力结构有机组合。建立一种稳定、动态的图书馆队伍,以应对图书馆发展与变化。
2.3 加强图书馆员能力开发,积极开展继续教育
“从整体上讲,图书馆要有一支梯次衔接、专业配套、结构合理、富有生机的图书馆员队伍。这支队伍应在层次结构、知识结构、职能结构等方面比较适宜[5]。要想图书馆良性发展,就需要图书馆每个成员发挥能力共同奋斗。馆员能力开发应由图书馆牵头,以继续教育培训为主、业余时间自主学习为辅。首先采用多样化继续教育培训形式,既有补充性质的培训班,又有提高性质的研究班;既有针对工作环节的专题培训班,又有更新内容的短期培训班;既有围绕某一新技术新标准的学习班,又有系统学习业务的进修班。图书管理员的教育与培训要形成终身教育体制,坚持在职、脱岗、交流等多种培训形式。在培训中鼓励每个馆员成为终身学习者;了解那些抑制馆员学习的因素;知道如何激励馆员学习。
图书馆员还应当自主的将个人长期发展目标与短期发展目标相结合。依据个人的实际情况,制定既能满足目前工作需要又能促进馆员自身能力长期发展的职业生涯规划。认识自身的价值,自主学习并使其增值,增强职业竞争力。图书馆也可以定期对馆员的职业规划进行评估,把握馆员的职业定位和方向,使馆员的发展目标与图书馆的发展目标趋于一致。
2.4 改革和健全图书馆员考核评价机制
以职业化能力评价为依据,结合馆员工作情况,以工作实绩、工作技能、职业道德、科研能力为考核指标,多角度考核馆员。
工作实绩考核主要针对工作的数量和质量;工作技能考核主要包括岗位技能和学习能力;职业道德考核主要包括出勤、协作、沟通、积极性、主动性、接受批评的态度、工作改进的速度、品德、政治倾向、品德修养;科研能力考核主要包括资格证书的取得、学位的获得、信息的敏感度、信息的搜集能力及科研成果。
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是一项系统的动态工程,对一个图书馆来说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把人力资源管理的新理念、新方法引入到图书馆的管理实践中去, 真正树立其在图书馆中的重要地位, 开发人力资源,增强实力, 改变更新服务观念和管理思想, 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形成竞争上进的激励机制,才能促使高职院校图书馆事业健康发展,满足读者需求,满足教学科研需求,为社会和人类的发展发挥应有的、强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黄敏.中美图书馆馆员继续教育的探讨[J].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1):33-35.
[2]亚当斯,罗森.工人关于工资不公平的内心冲突同其生产率的关系[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
一发展高校远程教育的意义
(一)发展远程教育是国情发展需要
知识经济让人们重新认识了知识的含金量,认识到教育和学习的重要性。不少已经走向社会、参加工作的人希望通过远程教育提升自身学历和能力,这一需求空间非常庞大。但是,和我国庞大的人口基数相比,传统校园式教育承载能力有限,很难满足公众的学习发展需求。而高校远程教育的开展在一定程度上弥补的传统教学模式下的资源缺口,让民众有更多机会接受高等教育[1]。
(二)企业人才发展需要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步伐的加快,企业所面临的竞争环境更加严峻,人才已经成为企业竞争的重要资源。但是,企业从业人员整体素质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这就使员工在职教育需求更加迫切。在职人员学习时间不够固定,而远程教育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灵活的学习方式有利于企业员工开展自主学习,从而提高企业人才的综合素质。
(三)高校教育改革的需要
高效远程教育的开展改变了传统知识教育依赖于课堂的局限性,学习资源上传至网络之后,学生能够自主选择学习时间、内容和方式,并且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和教师、同学进行及时互动沟通,学生有问题可以在网络中留言,教师的回复每个学生都能看见,这一过程有利于教育资源的高效利用[2]。远程教育建立起师生之间便利的沟通互动平台,是优化高校教育改革的有效途径。
二高校远程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资源总总量不足,部分资源重复建设
在高校远程教育中,教育资源是一个核心问题,当前来看,教育资源总量相对不足,难以满足教育实际需求,而且在校内学科建设中存在重复建设问题,在新兴学科方面建设相对滞后。同时,教育资源质量偏低,不少内容都是将现有教材转移到网络中,并未突出远程教育的特色。在教学资源更新方向速度较慢,很多教学资源相对陈旧,缺乏新颖性。
(二)远程教育师资力量配置不足
远程教育对教师能力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教师不但要有过硬的专业知识和教学能力,同时还要熟谙网络信息技术和远程教育技术,能够自主开发远程教育课件,能够在网络中进行课程讲解,能够在线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和学生进行互动等。但是从当前远程教育识字队伍来看,不少教师年龄偏大,而且都是高校任课老师兼职,这些问题对高校远程教育的开展造成了一定的制约作用。
(三)体系建设不完善,缺乏教学交流互动
远程教育具有开放性特点,学生是远程教育的核心,从当前远程教育实施情况来看,很多高校知识单纯想学生提供课程资料,学生完成作业后在网络上提交,考试在线进行,分数会在网络中公布。这样的学习方式缺乏师生互动,教师对学生的指导缺乏时效性,学习者缺乏过程性支持,进而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质量造成不利影响[3]
(四)校外学习中心管理不善
虽然高校远程教育发展较快,但是,与之相对应的法律法规还有待进一步完善,不少高校设立了校外学习管理中心,负责管理学生参与远程教育的各种事务。但是,一些高校的校外学习中心在利益驱动下背离指导思想,自主降低学生招生标准,在学习管理方面松懈懒散,不但无法完成管理任务,而且对高校声誉造成了不利影响。还有些高校为了增加生源,会自主增加校外学习中心数量,将其作为抢占生源的阵地。中心管理人员专业素质偏低,设施建设简陋,这些问题已经严重影响了高校远程教育的形象和综合水平。高校日常教务繁忙,对学习中心疏于管理,导致远程教育质量难以获得保障。
三完善高校远程教育发展的实施对策
(一)规范网络教学资源建设
高校远程教育需要有优质的网络教育资源为基础,尤其是在开发和更新方面更要提起重视。因为网络教育资源不单纯是把文字教材转移到网络中,而且还需要突出个性化的教育和学习特点,有利于学生开展自主学习。高校要充分利用新媒体实现教学资源的有机整合,提高教学资源质量,适应学生的学习需求。网络资源建设首先需要教育管理部门协调统筹,将各大高校优质的远程教育资源做统一规划管理,这样有利于减少资源重复建设,避免消耗不必要的人力物力。在网络教育资源建设中,要严格遵照国家相关规定,配合教育管理部门的审核检查,坚决剔除粗制滥造、陈旧老套的学习资源,监督高校加强远程教育资源管理,建立起与之相对应的奖惩机制。在现有资源基础上实现远程资源共享,通过数字交换技术提高资源整合能效,提高资源建设质量[4]。
(二)建立高素质的远程教育师资队伍
高校远程教育质量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队伍的素质和能力,这就需要在远程教育中尽快建立专业素质过硬、教学能力强、信息素养良好的师资团队。具体来说,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是教育主管单位要在人才规划中明确远程教育师资标准,依托行政管理加强对远程教师队伍的支持。在行政管理的监督引导下,高校要逐步建立专业远程教育教师团队,注重人才质量,在人员编制和教师待遇方面给予一定的照顾,对于师资配置良好、高素质的师资团队给予一定的政策和经济扶持。二是结合远程教育要求建立教师培训体系,将远程教育素质纳入教师考核范畴,根据考核结果采取不同的奖惩措施,以此激发教师参与远程教育的积极性。高校要注重教师教育理念和工作意识的转变,认识到远程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鼓励教师自觉参与提升培训,尽快转变教育角色定位,积极适应新形势下远程教育发展的要求。
(三)完善教学支持体系,加强教学互动
远程教育教学体现的完善关键环节在于完善协作化学习基础,提高远程教育质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远程教育环境的优化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一是加强信息服务,向远程学习者提供教学信息、选课内容、各期作业、学习进程变化等信息;二是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学习资源,出必要教材和教辅资料外,还可以向学生开放虚拟图书资源,引导学生进入虚拟实验室,将最新教学资源上传至学习平台,以丰富学生的资源储备。三是在学习方法、学习模式上给予指导,结合学科专业特点和学生的学习特点,通过大数据技术提炼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从而为其提供更适宜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四是沟通交流,在远程学习中要建立起师生互动的网络平台,无论是师生之间还是学生之间都可以在平台上交流互动,从而营造浓厚的自主学习氛围。五是建立起远程学习评价和反馈机制,教师要及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学生也可以对教师的教学风格、教学优势及不足进行评价,在这样的交流环境下,能够建立起教学现状的远程教育格局,提高远程教育水平[5]。
(四)规范校外学习中心
从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历程来看,国际教育信息化过程大体经历了三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分别是20世纪90年代的萌芽起步、2000年到2009年的初期发展阶段以及进入到21世纪,尤其是第二个十年的深入发展阶段。
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的轨迹与世界相同,随着信息化建设经验的累积,整个信息化建设从形象工程走向务实工程,从关注个别学校的实验转向推进整体区域的规模质量效益,从关注技术应用转向各学科教学质量和促进学生学习,从关注短期行为转向可持续发展;在应用中更好地将人、技术、实践与价值追求融为一体,通过有效的问题解决,实现自上而下建设驱动向自下而上应用需求驱动的转变。
发展思路
海淀区在信息化建设初期,采取的是统一规划、统一配置、步调统一的“一统化”建设思路,起初在实践中并没有遇到很大的阻力,但随着教育信息化发展进入深入发展阶段,这种区域“一统化”的发展模式,遇到了很大困难,学校在信息化建设方面追求个性化和特色化的呼声越来越强烈,原有的工作思路暴露出很多弊端。在这种情况下,海淀区教委毅然决然地确立了“学校信息化建设要走个性化、特色化”的发展思路,逐渐探索出了一条以“学校自主、区校互动、协同创新”为核心特征的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之路。
学校自主是指学校根据自身发展需要,按照中小学信息化建设的基本规律,自主规划、自主设计、自主建设和自主开发应用的学校信息化发展道路。区校互动则是指区域教育信息化管理部门(区教育信息中心)与学校共同研发和建设学校信息化的工作思路。协同创新是指学校信息化建设与区域信息化建设的协同发展。
自主设计是学校依据办学理念、人才培养目标和信息化发展现状,开展需求调研分析,形成具体发展思路,制定信息化整体发展规划,提出实施方案和技术路线的过程。自主建设是按照学校信息发展思路和实施方案,针对教育教学的需求和困难,以解决现实问题为出发点,通过信息中心指导下的试点运行、校企合作和各方力量的共同参与,完成信息化环境建设。自主开发应用是学校根据信息化发展需求和教育教学中面临的实际问题,针对原有软件产品和信息资源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服务对象的特点,深入探讨资源应用的层次结构,进行创新应用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开发出具有本区或本校特色的软件系统平台或数字资源,以更好地服务于学校信息化建设。
学校是信息化建设的主体力量。只有充分调动学校发展信息化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才能实现区域上下的协同创新发展。只有有了区校两级的互动作为保证,自主发展才能得以实现协同创新的目标。没有互动,自主发展可能会变成盲目扩张、无序发展;没有协同,互动也会变得各执一端、众说纷纭;没有自主,协同可能就会成为消极应付、惟命是从。因此,“自主”、“互动”和“协同”三者互为条件、相互依托,从而形成了一个严密的逻辑体系,保证了海淀区教育信息化朝着一个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
建设过程
在坚持“以应用促建设、以创新促发展、以实用促实效”的发展理念指导下,海淀区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走过了探索起步阶段、基础建设阶段和实际应用阶段,顺利走向了个性化建设阶段。在这一时期,区教育信息中心组织研发了“海淀教育网、行政办公网、英语口语考试系统、综合素质评价系统、视频点播直播系统、电子邮件系统、教委可视平台、教委经费预算系统、教育博客网、终身学习平台、网络考试系统、教学资源共享平台、校园IC卡管理平台、综合资源统计平台和信息平台”等15个教育教学管理应用平台,大大提高了海淀区教育系统的信息化应用水平。
首先,学校在投资取向上以需求为导向,支持学校个性化发展。学校提出信息化发展的基本构想,向信息化主管部门上报发展计划,申请项目支持,也可自筹经费,用于急需项目建设。
其次,海淀区教育信息中心设立专项建设资金,根据学校发展需要逐年进行教育信息化实验项目的试点推广工作。实验项目由区教委主管领导,财务科、信息中心、试点校共同配合完成。其中,区教委负责实验项目的审定和实验学校的确定,区教委财务科负责经费保障和管理,区教育信息中心负责实验项目的设计及实验的组织,试点校负责按要求完成实验项目并提供实验报告。
最后,为信息化发展设立特殊经费政策。海淀区鼓励学校信息化建设特色化发展,因此根据学校的需求报告,按照一定的流程支持学校的特色化建设。自2006年实行新的经费政策以来,学校信息化建设的积极性大大提高。各校根据需求,设计配备了包括数字录播系统、数字化闭路电视系统、数字化实验室、非线性编辑系统、学生IC卡考勤就餐系统、电子宣传显示屏系统在内的各种新设施,全区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工作充满勃勃生机,信息技术更全面深入地整合到教育、教学、管理的各个环节中。
回顾海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历程,正如区教育信息中心亓效军主任所言:“硬件设备是基础,网络平台是支柱,软件开发是核心,综合应用是根本。”这是海淀区教育信息化自主发展路径的基本特点。
发展模式
海淀区教育信息中心是全区中小学信息化建设的指导者和服务者,具有学校信息化建设专业化的设计、研发和建设能力。为了更好地指导学校进行教育信息化建设,区信息中心建设了各种各样的“多媒体教室”,将国际上最先进的信息化技术和设备引入海淀区,通过建立信息化“样板教室”的方式,达到“展示引导、示范建设”的目的,向学校推荐先进信息化教室建设理念,展示最新的信息化设备在教学中的应用,发挥区教育信息中心的引导、指导、示范和服务等功能。
这种区域“先研发、先建设和先培训”的工作思路,为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指明了方向,提供了质量监督指导和技术设备保障,确保了学校信息化建设沿着科学道路发展。另外,为了促进学校信息化建设的科学发展,区教育信息中心还通过建立试点学校的方式,让部分学校率先发展、率先实践,及时总结学校信息化建设经验和成果,形成学校精品的网络和课程资源,再在专家充分论证和研发的基础上,向全区学校推广。
在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的过程中,由于经费投入方式的不同、学校发展思路不同,形成了各种不同的发展方案。校际之间既有相同之处,又有差异,助推了各种发展模式的产生。各类发展模式百花齐放,立体地呈现了海淀区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多样格局。通过具体的学校案例分析,目前海淀区基础教育信息建设的学校自主发展模式可大体归纳为以下五种模式。
1. 整体现代化的学校信息化运作模式
“以教育信息化助推教育创新”是整体现代化学校信息化运作模式的基本理念。这种模式有两个主要特征:一是整体性,即强调学校在信息化建设时注重全方位的、整体性的建设,试图在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二是前瞻性,即强调信息化建设的超前性和创新性,探索新工具的教育应用。此类信息化模式的学校具有雄厚的经济基础和物质条件,以先进的学校发展理念为指导,自上而下地进行学校信息化建设规划,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以数字化校园为标志,分阶段、分步骤实施,最后全面铺开,立体呈现。
2. 以应用为导向的学校信息化运作模式
“转换思路,以人为本,深入应用,创新实践”是以应用为导向的学校信息化运作模式的基本理念。这类运作模式的学校建设思路从“建设导向”转变为“应用导向”,这一转变为解决教育教学的发展、深化课程改革等实际问题奠定了基础。学校坚持“以人为本”,从以重基础设施建设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和教师等“人”为中心;从关注基础设施的信息化,到关注教育技术的关键性应用,重在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为教育教学服务,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探究能力,坚持“学生本位,所有的技术都要为学生的学习服务”这一教育理念,并将这些理念通过技术的支持落实到教学实践中去,促进教育信息化的深层次发展。
3. 自下而上的学校信息化运作模式
“围绕学校办学理念进行规划,以应用为核心,统一规划软件、硬件、资源、培训等,围绕师生需求开展应用研究”是自下而上的学校信息化运作模式的基本理念。决策与应用是学校自下而上运作的两个方面,教师根据技术设备应用的效果和应用需求来选择技术设备,只需向学校管理者提出应用的申请;学校具有完善的信息化决策机制,教师的信息意识很强,决定技术应用的权力掌握在教师手中。这种学校信息化运作模式比较注重信息技术的应用探索,信息技术融入学校教育教学的方方面面,给教育教学注入新的活力,学校各项工作所取得的成果都得益于信息技术的大力支持。
4. 支撑型学校信息化运作模式
支撑型学校信息化运作模式的基本理念是“遵循服务驱动的思想,以学生发展为目的,为满足学校系统各组成部分的需求提供支撑”。服务驱动是指为了满足学校教育、教学和管理的需求,有目的地使用信息技术来提供服务,并在使用过程中,使得效益最大化。支撑是为了突出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重要性,强调信息技术是支持学校日常良好运作必不可少的要素,在满足教育、教学和管理需求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此类学校在信息化建设和运作过程中,根据学校的客观实际情况,关注需求,强调服务,走符合学校教育功能需要的信息化建设道路。
5. 满足基础、突出特色的学校信息化运作模式
满足基础、突出特色的学校信息化运作模式的基本理念是“基于实际、分步建设、满足基础、凸显特色”。具体而言,是指学校在信息化建设和发展过程中首先要从学校的实际情况出发,明确学校信息化的建设方向,设计和规划发展方案;从经费角度和实际需求角度考虑,借助海淀区教育信息化领先发展的优势,依据发展方案分步实施,确保学校信息化基础设施和信息化平台的成功建设;最后在环境建设的基础上结合学校特色,以发展特色信息化项目为重点,不断寻找适合自己的自主成功之路,针对具体的项目深入挖掘和探索,凸显信息化建设重点,同时健全信息化管理与运行机制,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
应用成效
信息化在海淀区基础教育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无论是教育教学管理、教学模式变革,还是教师专业发展、各类教育资源整合应用等方面,教育信息化都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保障,初步形成了海淀区全方位的信息化应用模式,有力促进区域教育现代化水平提升。
1. 实现了高效便捷的教育信息化管理
区域层面,海淀区教育信息中心借助网络开通了20多个平台,从行政办公到区校联络和学籍档案管理,学校日常工作运转真正实现了信息传送无纸化、网络管理有序化,大大提高了行政管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区教委及直属机关的所有通知都通过行政办公网发送,每所学校都有一个账户,每校都有专人登录行政办公网查看相关通知。学校信息化管理将信息通讯技术整合应用到学校的管理过程中,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学校管理的数字化和网络化,提高了学校管理的质量和效率,形成适应信息化社会要求的学校管理模式。例如,海淀区在学校日常管理中应用多点视频会议系统,解决了一校多址的管理难题;应用OA智能办公系统提高了日常审批事务的效率;利用校园“一卡通”保证了校园管理的安全与高效;应用手机和上网本等小型移动终端,实现泛在管理;应用CMIS系统实现学生学籍的电子化管理;应用“校讯通”、“家校通”等家校互动平台,增加了家校联系,延伸了课堂,提高了家校共育的效果。同时,借助网络的多主体、跨时空、低成本、高效益等特点丰富和拓展传统教研管理,发挥信息技术灵活多样和生动形象的优势,补充完善班级管理制度,促进学校管理的科学化和现代化。
2. 实现学习方式的变革
学习方式的核心,是学生的思维方式、情感升华的方式以及价值观念的建构方式。要达成思维品质优化、情感升华、价值观建构等深层次目标,必须实现学习方式的整合与优化。海淀区将信息技术引入课堂以后,教学发生了令人欣喜的变化,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理念及其价值真正得到了体现。
首先,技术的引入增加了课堂教学的互动环节。海淀区中小学应用互动反馈教学系统辅助课堂练习、构建互动教室开展课堂教学等,信息技术不但能帮助教师设置情境、呈现知识,而且还能成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工具、交流讨论工具、表达工具、知识建构工具等,不只是学生训练的巩固器,最重要的是作为学习工具和认知工具,促进了学习者对知识的深化理解与内化。
其次,凭借技术实现网络化自主学习。海淀区中小学应用的学生成长在线答疑系统、空中教室支持的网络点播和网上授课系统,使学生的学习不再拘泥于课本,不再限定于教室,通过网络学习了解、阅读了更多的资源,增大了课堂的阅读量,而且突破了时间的限制。
再次,借助网络平台实施跨校学习,增强校际间的交流和合作,实现深度学习。2012年,人大附中、清华附中、北大附中、首师大附中四所学校实行跨校网络选修课程。学生通过网络平台选修课程,教师通过网络平台进行校际间教师研修、备课,四所学校通过平台实现资源共建共享,每所学校都提供了特色校本选修课程的网上资源,建设了学分共享制度及评价系统,建立了校际间选修课程学分确认的流程和评审机制。
3. 建设资源,实现共享
数字资源便于传输与交流、存储的特点,使得人们对这类资源有了单纯量的追求。其实真正的优质数字资源不是人云亦云,而是以满足需求为基点,为解决实际问题而制作的特色化资源、个性化资源,这就需要建设方对资源的建设与应用应该有一个具体的规划和设计,而不是盲目地低水平重复建设。资源共享也是有条件的,不同资源共享的基础不同,即使相同的资源为实现不同目的而达成的共享意愿也不尽相同。海淀区在这方面有比较丰富的经验。
(1)区校互动、校际合作,共同提升资源建设质量。在信息资源共建的开发过程中,首先面临的是信息采集,其中最大的问题就是要获得大量资源的许可权,伴随学校教育对优质数字资源需求量的不断增加,学校在资源建设方面也发挥了积极主动的作用。从实际需求出发,在教育信息中心的指导下,通过区校互动、跨校合作,建设高质量的、具有区域特色的信息资源。如海淀区教育资源库和资源管理平台的系统应用,以及软件开发基地校的设立,为满足全区中小学数字化资源需求提供动态保障。
(2)构建数字化校园环境,实现优质资源区校共享。已有的网络资源共建共享经验告诉我们,为了做项目、为了树口碑,人们往往只重视资源的自我开发,而忽视了应用,或者只应用校内资源,忽视与其他资源的共建共享。数字校园环境的升级换代为区域内信息资源共享共用提供了保障,如信息中心制作的特级教师课堂实录、精品课程录像,都在全区各级各类学校得到广泛应用。同时,学校也根据自身的数字校园环境特点,在加强资源建设的同时,注重共享和应用。如中关村中学通过VOD视频点播系统提供丰富的视频文化节目、温泉二中的学生作品和微课程展示、田村中心小学的教师教学视频录播与回放等,借助校园网络平台,突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实现师生有效共享。
(3)依托国家网络平台,实现优质基础教育资源共享。人大附中、北大附中、十一学校等名校依托国家和地方已建各种形式的网络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兼具共和个功能的国内优质基础教育资源远程教育共享平台,开发适应不同地区、不同层次、不同人群需求的数字化基础教育课件,利用中小学远程教育网等现有设施,多渠道地提供互动式课堂教学和个性化课外辅导服务。这种将优质资源与社会其他学校分享的活动,发挥了优质资源的辐射作用,缓解了当前优质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的矛盾。
主要结论
基础教育信息化国际发展的总体趋势突出表现为:越来越强调网络,越来越强调交流和资源共享,越来越强调方便实用,越来越突出个性化需求和特色建设,越来越注重实际效果和能力培养。
1. 探索了区域信息化建设的个性化发展道路
《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别强调要根据各级各类教育的特点和不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统筹做好教育信息化的整体规划和顶层设计,明确发展重点,进行分类指导,鼓励形成特色。海淀区的学校信息化发展具有多样性和不平衡性,很难对一个地区所有的学校用一个统一标准限定它们的发展模式。因此,我们认为区域层面的规划指导应该是对各学校未来发展应达标水平和应用特征的定性描述,而不是对发展指标简单作量化要求。
2. 合理地把握了区校两级的资源建设和资源共享
海淀区由于学校间差距较大、个性化特征鲜明,完全实现区域层面的资源共享有一定的困难,然而随着数字校园工程的推进,校内资源共享变成了现实。在鼓励学校进行数字资源建设的同时,区教育信息中心也整合力量,建设了大量的数字资源供学校分享。此外,在学校内部共享的基础上,海淀区也有一部分学校义务地把自己建设的资源上传,实现更大范围的共享。2008年6月,人大附中联合全国30余所知名中小学,召开基础教育资源开发与服务讨论会,成立“国家基础教育资源共建共享联盟”,其宗旨是将人大附中和其他名优学校的优质教育资源与社会分享,促进教育公平。
3. 实现了区域内的“上下联动、协调发展”
海淀区经过“十五”、“十一五”的发展建设,全区教育信息化组织管理形成了职责明确的三级结构:第一级是区教委,作为决策层,为全区教育信息化工作明确方向、统筹领导。第二级是区教育信息中心,作为信息化工作的规划者和组织者,为全区设计科学合理的信息化整体发展方案,构建区域教育信息化的整体发展框架,负责管理区级教育信息化的正常建设和运行,并为所有学校的信息化发展提供思想理念和技术指导服务。第三级是中小学,作为直接的信息技术应用和建设者,构建和运行与本校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相适应的良好的信息化环境与设施。学校根据实际情况自主规划、自主设计,然后制定建设方案,自下而上报送上级主管部门(区教育信息中心),由上级部门论证审核后,上报区教委财务科,由区教委财务科组织专家评审后报送区教工委教委会审议,审议通过后方可向区财政局提交经费使用申请报告,由区财政局批复后,统一下拨各学校信息化建设专项经费。海淀区自2006年实施新的经费管理政策后,学校按照区财政的有关财务管理政策规定,充分发挥建设的自主性,实施更加符合个性需求的建设。区教育信息中心的工作重点也发生了新的转移,由原先全面组织学校信息化统一建设转向全面实施监督、管理、指导和服务。
4. 技术人才引进与应用人才培养相结合
从国外教育信息化的投资比例来看,人才培养的投资比例占到信息化投资总量的30%,而目前国内的做法是用于人才培养的资金仅占总投资额的5%。显然,我国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投资取向偏重于基础设施和软件、资源,人才培养相对滞后。专家建议,要想真正推动教育信息化应用,应该转换信息化投资和建设的思维方式,加强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这是信息化成功应用的前提和保证。信息化人才是随着信息技术与信息产业发展而形成的一类特殊的人才群体,主要包括技术建设和技术应用两类人才。信息技术建设人才是偏重于信息设备组建、维护和管理的专门人才,而信息技术应用人才则偏重于信息设备功能探索、应用及服务的应用型人才。由于信息技术专职教师的待遇问题悬而未决,信息技术教师流失现象严重,面对这种情况,学校一方面需要不断引进新的信息技术建设人才,另一方面也需要在人才待遇方面有所改善,如评级、升职时要对信息技术专职教师有所考虑,确保“区、校”两级信息化建设与服务保障体系高效运行。学科教师作为信息技术应用的主体,要不断探索应用技术的方法,提高应用效果。在区域层面,教育信息中心要为教师的应用创新提供条件,保障信息技术设备应用畅通无阻,同时,也要加强信息技术应用人才的培训工作,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和运用技术的能力,引导教师掌握信息技术应用的实践操作技能,充分发挥技术设备的效能,加快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融合的速度。
5. 数字校园建设与学习方式变革相结合
在未来几年中,数字校园建设将更为普遍。教育信息化是衡量教育现代化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数字校园是教育信息化的具体体现。数字校园建设要达到的目标是:学校管理更加科学、全面、便捷、高效;教学方式更加灵活,课程资源更加丰富;教学内容更加广泛,课堂效果更加明显;校园环境更加安全有序,校园文化更加丰富多彩;学生学习方法更加轻松,视野更加开阔;知识面更加宽泛,学习兴趣更加浓厚等。
中图分类号:G633.6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29-0080-01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计算机对人类的影响越来越大。然而,我国高中信息技术教育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一方面,学生数量逐年增加,而信息类教育资源有限,不能满足学生的实际需要;另一方面,传统式的说教模式,无法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不利于实践性极强的信息课教学。如今,在新课改背景下,已不再仅仅追求教育的高效化,而是注重教育的素质化、全面化,在高中信息技术课堂上也不再仅仅采用说教式教学模式,而是逐渐出现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该模式对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信息技术能力及创造能力等都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小组合作模式是指将学生分配到若干个小组中组成若干个小团体,以小组作为最基本的教学单位,这种模式不仅可以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还能在提高学生课堂积极性的同时,激发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一、小组合作模式应遵循的原则
小组合作模式应主要遵循以下两点原则:其一,信息技术教学要联系实际生活,只有选择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作为信息技术教学的切入点,才能让学生更快速地投入到课堂中,充分调动起学生合作讨论的热情;其二,大部分高中学生的心智尚未成熟,教师要充当引导者的角色,给予学生适当的鼓励与引导,帮助学生自主学习、开拓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模式的重要性
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模式的重要性主要有三方面:第一,小组合作教学模式可以让学生在信息技术课堂上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既锻炼了学生与人沟通的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及集体意识。第二,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不再是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而是以学生为中心,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合理地对学生进行引导,鼓励学生在课堂上自由发挥,不仅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能让学生在相互学习、相互竞争中体会到快乐。第三,开展小组合作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帮助学生完善和应用信息技术知识。
三、小组合作模式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1. 明确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任务
只有明确了教学任务,才能让学生明白本节课需要掌握的学习内容。教师在为小组成员设置学习任务时,应当考虑每个成员的优缺点,保证每一个成员都对自己的任务充满热情并能发挥出自身的作用。例如,在教授苏教版高中信息技术“信息与信息技术”一课时,教师可以设计不同的教学任务,如思考生活中有哪些地方用到信息、简单介绍信息技术的含义等,这样一来,学生可以通过讨论、资料查询的方式参与到小组合作学习中,并借助小组的团队力量完善答案。一方面,加深了学生对信息技术的理解;另一方面,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及团队协作能力。
2. 合理划分小组成员
合理划分小组成员是自主合作学习展开的基础。在进行小组成员划分时,教师应当从成员数量及成员差异性入手。成员数量上,每组应当控制在最佳数量6名~7名。为了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特长,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实现自身价值,教师应当根据每个学生的接受能力、兴趣爱好及学习情况进行合理分配,每个小组都应包含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及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以保持小组内部成员之间及小组之间综合能力的平衡。例如,在教授苏教版高中信息技术“个人数字化信息资源管理”一课时,教师分组要充分分析学生的不同特点从而合理划分,让不同的学生参与到个人数字化信息资源管理的不同步骤中,这样,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以达到小组合作的效果,使教学效率得以提高,使教学任务得以按时完成。
3. 建立完善的评价模式
为使小组合作变得更加客观,评价的作用不可忽视。也就是说,在每一课学习任务完成之后,教师必须按照一定的标准来检查并反思小组活动的效果。为了保证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得到高效的评价,教师应遵循以激励学生为主的评价原则,对学生多鼓励、少批评,让学生能够在小组合作过程中学习他人的长处,改正不足。随后,教师应当及时公布评价结果,进行适当鼓励以促进学生积极进取、勇往直前。此外,小组合作评价要透明且公平,以便兼顾班级所有学生的整体需要。
四、结束语
小组合作教学模式的优点众多,值得在现阶段被普遍推广使用。该模式不仅增强了学生的自主能动性,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还重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意识,从而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在今后的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积极采用这种方式,并结合自身教学经验,不断寻找其他能有效提高学生能力及素质的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本文以湖南农业大学为例,介绍湖南农业大学作为地方农业院校,进行以大农科为特色的教学资源建设方面的探索和做法,在此基础上,对信息化时代下地方高校教学资源建设提出进一步认识和思考。
一地方高校教学资源建设措施
1 规章制度系列化
我校制定了有关教学资源建设的一系列文件和制度,如《湖南农业大学本科精品课程建设管理办法》《湖南农业大学本科网络课程建设管理办法》《湖南农业大学多媒体教学管理办法》等。制订了网络教学建设与管理实施细则,要求教师逐步应用网络教学平台进行辅助教学,利用评比和验收等方式来进一步推动网络课程建设。建立网络课程建设立项机制,鼓励教师进行示范性网络课程建设。并编写了《湖南农业大学现代教育技术服务手册》,帮助教师了解相关政策和制度要求,了解学校硬件和软件建设情况,帮助教师在应用中解决有关问题,让教师在运用时有制可循,有章可依,促进教育技术应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2 建设流程规范化
为保证学校教学资源建设工作规范化和科学化,提高教学资源建设的水平和质量,学校制定了多类资源的建设标准和要求,明确了自主开发和引进教学资源建设的流程。学校下发了《关于加强教学视频资源制作规范管理的通知》《关于各类教学视频资源制作规范的通知》等文件,明确了视频制作的流程和制作规范。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制定了国家级、省级、校级的精品课程、视频公开课等教学资源的不同建设标准。
3 奖惩机制结合化
通过将部分资源建设情况纳入学院目标管理考核指标体系,为学院和教师建设教学资源给予外在压力;通过组织相关竞赛、参加国家级、省级相关比赛,为学院和教师建设教学资源提供内部动力。学校将教学资源建设工作(课件平台论证、教学平台参加情况)、多媒体课件认证工作(上交数量、质量、整改)纳入对学院的年度目标管理考核,根据指标体系进行打分,教育技术应用竞赛获奖情况也纳入目标管理考核指标中加分项目,直接影响学院年度教学工作目标管理考核分数。同时,以赛促建,通过参加评选和竞赛,选拔、建设出一批优质教学资源,并发挥优质资源的示范和促进作用。
4 教师培训长态化
为了促进教学资源建设,提高教师教育技术应用能力,学校将教师教育技术应用能力培训工作长态化、规范化。每年不定期举办多期教育技术培训班,对教师进行多方式、多层次、多模块的教育技术培训,有针对性地提高教师课件制作水平和多媒体应用能力。
5 技术服务全方位化
同时,在资源制作时,大胆选取学校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学生参与,既为教学资源建设注入新鲜血液,提供新的视角和思路,又给学生提供实践机会,锻炼他们的动手能力。
二凸显教学资源建设的特色,推进教学方法改革
1 突显教学资源建设的特色和重点
地方高校在教学资源建设中,需要避免走入大而全的误区,应该挖掘、培育和发展学校特色和重点的教学资源。以湖南农业大学为例,学校作为一所地方农业院校,始终坚持教学资源建设以大农科为特色,发挥学校现有学科和资源优势,以点带面,辐射、带动其他学科的教学资源建设,“十二五”期间,学校建设有国家级视频公开课“中国茶道”“植物生理与人类生活”和资源共享课“作物栽培学”以及“兽医药理学”“植物育种学”“生态学概论”“草坪学”“兽医寄生虫病学”等省级精品课程。
2 加强教学资源应用,推进混合式教学改革
为了推动现代教育技术与教学的深度融合,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湖南农业大学积极推动将优质教学资源应用到教学实践中。2014 年下学期,启动“中国茶道”“植物生理与人类生活”两门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混合教学,效果良好,学生到课率均达95%以上,成绩合格率100%,优秀率较上学期平均提升12%。
三对地方高校教学资源建设的进一步认识与思考
1 信息化教学资源的应用前景广阔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传媒技术的发展和开放教育理念的兴起,“慕课”成为席卷全球教育界的“数字海啸”[3],掀起了高等教育改革的一股浪潮。高校信息技术与教学愈发深度融合,教学资源建设与应用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慕课(Massive OpenOnline Courses,缩写为MOOC)即大规模网络开放课程[4],是一种以视频的方式记录和传播,以在校学生为服务主体,同时面向社会大众免费开放的科学、文化素质教育网络视频课程与学术讲座,是开放教育在网络时代新的表现形式。要发展“慕课”、微课,首先就要进行大量视频的拍摄、录制和剪辑,要运用相关的教学素材丰富教学内容。因此,“慕课”时代下,信息化教学资源的建设面临巨大的机遇与挑战。
2 教学资源必须与教学实际紧密结合
教学资源建设要有明确的目标和针对性,必须与教学应用紧密结合。建设高质量的适合教学应用的教学资源,是一项十分艰巨的系统工程,它需要具有较高学科水平和教学经验的教师与掌握现代信息技术的媒体设计与制作人员通力合作才能完成。所以,必须坚持选聘知名的教授、专家,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与从事媒体设计的专家和编制技术人员组成项目组,负责资源建设与应用的全过程。教学资源要体现学生为主体的思想,针对他们的特点和需求,组织好教学内容、知识结构和媒体表现形式,以便为学生创设主动学习的环境,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与周围学习环境交互,主动学习、思考、探索。因此,教学资源必须体现“以学生学习为主”的思想,结合学科教学的特点对所教内容进行整合、加工,做好一体化设计,注意多种资源的有机配合和综合利用,不仅有知识内容,还要有思路、方法、自测练习指导等[5],以使资源适合教学应用。
3 教学资源管理要处理好资源新建、改造和引进的关系
在建设过程中,要利用地方高校已有的资源优势,通过选择、整合和数字化改造,形成富有学校特色的适合教学的教学资源;对于国内外优秀的教学资源,根据地方高校教学需要,采用积极引进的方式,丰富学校的资源库;积极开展与国内外农业院校、普通高校、科研单位合作,优势互补,共同开发资源。湖南农业大学现代教育技术中心与新农村发展研究院联合正在进行服务“三农”培训,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教学资源建设的积极探索。此外,还需要改革资源建设运作机制,实行项目管理,引入竞争机制,试行市场运作,讲究成本效益,奖优罚劣,提倡与有实力、有影响的公司、企业合股共建,探索产业运作的道路。
4 注重教学资源的质量标准与评价体系建设
建立教学资源的质量标准与评价体系也是教学资源建设中需要引起重视的一环。形成了科学的质量标准与评价体系,才能在资源建设时少走弯路,增强科学性和针对性,提高资源建设的效率,提升资源建设的质量。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 年)[EB/OL]..edu.cn/zc_6539/20120330/t20120330_760463.shtml.
[2]杜占元.杜占元在京出席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与共享座谈会[EB/OL].[2013-08-16].gov.n/gzdt/2011-08/18/content_1928234.htm.
[3]杨劲松,谢双媛,朱伟文.MOOC:高校知识资源整合与共享新模式[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2):85-88.
一、数字化时代的概念
当今时代是信息化时代,而信息的数字化也越来越为研究人员所重视。早在40年代,仙农证明了采样定理,即在一定条件下,用离散的序列可以完全代表一个连续函数。就实质而言,采样定理为数字化技术奠定了重要基础。数字化技术的重要性至少可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数字化是数字计算机的基础:若没有数字化技术,就没有当今的计算机,因为数字计算机的一切运算和功能都是用数字来完成的。数字化是多媒体技术的基础:数字、文字、图像、语音,包括虚拟现实,及可视世界的各种信息等,实际上通过采样定理都可以用0和1来表示,这样数字化以后的0和1就是各种信息最基本、最简单的表示。因此计算机不仅可以计算,还可以发出声音、打电话、发传真、放录图像、看电影,这就是因为0和1可以表示这种多媒体的形象。用0和1还可以产生虚拟的房子,因此用数字媒体就可以代表各种媒体,就可以描述千差万别的现实世界。
数字化是软件技术的基础,是智能技术的基础。软件中的系统软件、工具软件、应用软件等,信号处理技术中的数字滤波、编码、加密、解压缩等等都是基于数字化实现的。例如,图像的数据量很大,数字化后可以将数据压缩至10到几百倍;图像受到干扰变得模糊,可以用滤波技术使得变得清晰。这些都是经过数字化处理后所得到的结果。
数字化是信息社会的技术基础:数字化技术还正在引发一场范围广泛的产品革命,各种家用电器设备,信息处理设备都将向数字化方向变化。如数字电视、数字广播、数字电影、DVD等等,现在通信网络也向数字化方向发展。
数字化是信息社会的技术基础,有人把信息社会的经济说成是数字经济,这足以证明数字化对社会的影响有多么重大。在数字时代下,人类传递信息、获取信息、交流信息的方式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革。图书馆作为信息的集散地,在经历了传统图书馆、现代图书馆之后,正向数字图书馆发展。数字图书馆实质上就是信息的数字化、传输的网络化、服务功能的多元化。数字图书馆建设目标就是将传统的文献知识信息数字化,建立交互的数字信息系统和查询检索手段。数字图书馆的建设,极大地加强了图书馆的服务功能,弥补了图书馆收藏不足与用户需求旺盛的矛盾。
二、数字化时代给信息用户研究带来了新的挑战和发展机遇
随着数字化的到来,高校信息化也应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而同步发展,高等院校根据自身发展的需要,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来构建数字化校园,从而提高管理效率、强化教学质量、促进科研教研、提升服务水平。以高性能校园网为基础,实现教务管理、教学资源管理、科研管理、后勤与服务管理的全面整合,实现信息化增值服务,是信息经济条件下高等院校发展的大势所趋,也是我国高校向世界一流大学迈进的必由之路。校园综合信息平台是以网络为基础,利用先进的信息化手段和工具,实现从硬件环境(包括设备、教室、办公室)、教学资源(如图书杂志库、教案讲义库、软件课件库、试题成绩信息等)到教学活动(包括上课、学习、辅导、答疑、作业),最后到管理(检查、督促、考核、评比等)的全部数字化,在传统校园的基础上,构建一个数字空间以拓展现实校园的时间和空间维度,从而提升了传统校园的效率,扩展了传统校园的功能,最终实现教育过程的全面信息化。传统的用户教育是集中培训,包括人员集中和时间集中地点集中,受培训者必须在一定的时间、地点接受专业人员的集中
培训,不能自主地选择和安排;单向培训,以培训教师为主体,学习内容和学习顺序不能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自主选择,因此效果不佳。在当代数字时代下,图书馆表现为一种将用户与信息资源连接起来,并帮助用户搜寻和利用信息资源的社会机构。从上述现状、需求的分析可以发现,面对浩瀚的网络信息资源,个人是否能方便地获取信息,或是否具备这方面的能力,将是图书馆用户向我们提出的主要问题。数字化时代信息更新迅速,图书馆信息用户教育如何跟上时代步伐,改变传统教研模式,进行网络环境数字化信息用户教育成为当今研究的新课题,依托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开发和利用网上教育资源,是协作体在推进新课程实验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协作体构建区域性网络教研平台,实践教研活动创新的一项重要工作。
三、应根据数字化时代用户教育的新要求确定用户培训教育
用户的感知价值是用户对其所需信息、知识或服务效果的评价和感受,它是在图书馆服务的过程中或服务结束后获得或形成的,它检验着图书馆的信息用户教育服务,影响着图书馆的服务。图书馆的一切工作必须以用户的感知价值为依据,调整对用户的服务理念、服务方式、服务手段和服务内容,以核心用户为轴心,以知识管理与知识创新的服务绩效转化和提升用户的感知价值,以适应数字化时代用户教育的新要求确定用户培训及教育网络环境中用户对图书馆新的感知需求。
(一)用户感知价值特征及对图书馆信息用户教育的正相关效应图书馆用户是图书馆知识、信息的消费者,他们与一般的产品消费者一样,都是首先要对其消费对象进行选择与评价,进而产生感知价值。这种感知价值是他们对所能感知到的利益与其在获得信息、知识或服务时所付出的成本进行权衡后,对所需信息、知识或服务效果的一种反映、一种评价。在大力倡导人本管理思想的现代图书馆,用户的感知价值将决定图书馆新的服务定位。因此,必须研究和重视网络环境中用户的感知价值。
(二)确定用户培训教育目标及开展用户培训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定位”一词源于广告学,它指的是“企业针对某一特定细分市场提出营销策略,以期在潜在购买者的心中为自己的产品树立明确的地位”。面对网络化、信息化、产业化、全球化的一个又一个浪潮澎湃而来的竞争环境,图书馆除了行业的生存发展需要重新定位外,个体的图书馆由于传统的、普通的服务对用户感知价值的影响力越来越小,因此也必须以市场经济中一个竞争者的角色为本馆的服务在用户心目中确定一个新的位置,这一位置可以与原先完全不同,也可以是原先位置的延伸。再定位的决定一旦做出,图书馆的服务对象、内容、方式等策略都将随之发生重大变化,服务机制也要予以相应调整。及时把各种新出现的文献数据库、检索系统,以及最新的检索手段等,准确地传授给用户。
参考文献:
[1]http//
发展背景
从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历程来看,国际教育信息化过程大体经历了三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分别是20世纪90年代的萌芽起步、2000年到2009年的初期发展阶段以及进入到21世纪,尤其是第二个十年的深入发展阶段。
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的轨迹与世界相同,随着信息化建设经验的累积,整个信息化建设从形象工程走向务实工程,从关注个别学校的实验转向推进整体区域的规模质量效益,从关注技术应用转向各学科教学质量和促进学生学习,从关注短期行为转向可持续发展;在应用中更好地将人、技术、实践与价值追求融为一体,通过有效的问题解决,实现自上而下建设驱动向自下而上应用需求驱动的转变。
发展思路
海淀区在信息化建设初期,采取的是统一规划、统一配置、步调统一的“一统化”建设思路,起初在实践中并没有遇到很大的阻力,但随着教育信息化发展进入深入发展阶段,这种区域“一统化”的发展模式,遇到了很大困难,学校在信息化建设方面追求个性化和特色化的呼声越来越强烈,原有的工作思路暴露出很多弊端。在这种情况下,海淀区教委毅然决然地确立了“学校信息化建设要走个性化、特色化”的发展思路,逐渐探索出了一条以“学校自主、区校互动、协同创新”为核心特征的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之路。
学校自主是指学校根据自身发展需要,按照中小学信息化建设的基本规律,自主规划、自主设计、自主建设和自主开发应用的学校信息化发展道路。区校互动则是指区域教育信息化管理部门(区教育信息中心)与学校共同研发和建设学校信息化的工作思路。协同创新是指学校信息化建设与区域信息化建设的协同发展。
自主设计是学校依据办学理念、人才培养目标和信息化发展现状,开展需求调研分析,形成具体发展思路,制定信息化整体发展规划,提出实施方案和技术路线的过程。自主建设是按照学校信息发展思路和实施方案,针对教育教学的需求和困难,以解决现实问题为出发点,通过信息中心指导下的试点运行、校企合作和各方力量的共同参与,完成信息化环境建设。自主开发应用是学校根据信息化发展需求和教育教学中面临的实际问题,针对原有软件产品和信息资源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服务对象的特点,深入探讨资源应用的层次结构,进行创新应用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开发出具有本区或本校特色的软件系统平台或数字资源,以更好地服务于学校信息化建设。
学校是信息化建设的主体力量。只有充分调动学校发展信息化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才能实现区域上下的协同创新发展。只有有了区校两级的互动作为保证,自主发展才能得以实现协同创新的目标。没有互动,自主发展可能会变成盲目扩张、无序发展;没有协同,互动也会变得各执一端、众说纷纭;没有自主,协同可能就会成为消极应付、惟命是从。因此,“自主”、“互动”和“协同”三者互为条件、相互依托,从而形成了一个严密的逻辑体系,保证了海淀区教育信息化朝着一个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
建设过程
在坚持“以应用促建设、以创新促发展、以实用促实效”的发展理念指导下,海淀区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走过了探索起步阶段、基础建设阶段和实际应用阶段,顺利走向了个性化建设阶段。在这一时期,区教育信息中心组织研发了“海淀教育网、行政办公网、英语口语考试系统、综合素质评价系统、视频点播直播系统、电子邮件系统、教委可视平台、教委经费预算系统、教育博客网、终身学习平台、网络考试系统、教学资源共享平台、校园IC卡管理平台、综合资源统计平台和信息平台”等15个教育教学管理应用平台,大大提高了海淀区教育系统的信息化应用水平。
首先,学校在投资取向上以需求为导向,支持学校个性化发展。学校提出信息化发展的基本构想,向信息化主管部门上报发展计划,申请项目支持,也可自筹经费,用于急需项目建设。
其次,海淀区教育信息中心设立专项建设资金,根据学校发展需要逐年进行教育信息化实验项目的试点推广工作。实验项目由区教委主管领导,财务科、信息中心、试点校共同配合完成。其中,区教委负责实验项目的审定和实验学校的确定,区教委财务科负责经费保障和管理,区教育信息中心负责实验项目的设计及实验的组织,试点校负责按要求完成实验项目并提供实验报告。
最后,为信息化发展设立特殊经费政策。海淀区鼓励学校信息化建设特色化发展,因此根据学校的需求报告,按照一定的流程支持学校的特色化建设。自2006年实行新的经费政策以来,学校信息化建设的积极性大大提高。各校根据需求,设计配备了包括数字录播系统、数字化闭路电视系统、数字化实验室、非线性编辑系统、学生IC卡考勤就餐系统、电子宣传显示屏系统在内的各种新设施,全区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工作充满勃勃生机,信息技术更全面深入地整合到教育、教学、管理的各个环节中。
回顾海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历程,正如区教育信息中心亓效军主任所言:“硬件设备是基础,网络平台是支柱,软件开发是核心,综合应用是根本。”这是海淀区教育信息化自主发展路径的基本特点。
发展模式
海淀区教育信息中心是全区中小学信息化建设的指导者和服务者,具有学校信息化建设专业化的设计、研发和建设能力。为了更好地指导学校进行教育信息化建设,区信息中心建设了各种各样的“多媒体教室”,将国际上最先进的信息化技术和设备引入海淀区,通过建立信息化“样板教室”的方式,达到“展示引导、示范建设”的目的,向学校推荐先进信息化教室建设理念,展示最新的信息化设备在教学中的应用,发挥区教育信息中心的引导、指导、示范和服务等功能。
这种区域“先研发、先建设和先培训”的工作思路,为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指明了方向,提供了质量监督指导和技术设备保障,确保了学校信息化建设沿着科学道路发展。另外,为了促进学校信息化建设的科学发展,区教育信息中心还通过建立试点学校的方式,让部分学校率先发展、率先实践,及时总结学校信息化建设经验和成果,形成学校精品的网络和课程资源,再在专家充分论证和研发的基础上,向全区学校推广。
在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的过程中,由于经费投入方式的不同、学校发展思路不同,形成了各种不同的发展方案。校际之间既有相同之处,又有差异,助推了各种发展模式的产生。各类发展模式百花齐放,立体地呈现了海淀区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多样格局。通过具体的学校案例分析,目前海淀区基础教育信息建设的学校自主发展模式可大体归纳为以下五种模式。
1. 整体现代化的学校信息化运作模式
“以教育信息化助推教育创新”是整体现代化学校信息化运作模式的基本理念。这种模式有两个主要特征:一是整体性,即强调学校在信息化建设时注重全方位的、整体性的建设,试图在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二是前瞻性,即强调信息化建设的超前性和创新性,探索新工具的教育应用。此类信息化模式的学校具有雄厚的经济基础和物质条件,以先进的学校发展理念为指导,自上而下地进行学校信息化建设规划,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以数字化校园为标志,分阶段、分步骤实施,最后全面铺开,立体呈现。
2. 以应用为导向的学校信息化运作模式
“转换思路,以人为本,深入应用,创新实践”是以应用为导向的学校信息化运作模式的基本理念。这类运作模式的学校建设思路从“建设导向”转变为“应用导向”,这一转变为解决教育教学的发展、深化课程改革等实际问题奠定了基础。学校坚持“以人为本”,从以重基础设施建设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和教师等“人”为中心;从关注基础设施的信息化,到关注教育技术的关键性应用,重在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为教育教学服务,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探究能力,坚持“学生本位,所有的技术都要为学生的学习服务”这一教育理念,并将这些理念通过技术的支持落实到教学实践中去,促进教育信息化的深层次发展。
3. 自下而上的学校信息化运作模式
“围绕学校办学理念进行规划,以应用为核心,统一规划软件、硬件、资源、培训等,围绕师生需求开展应用研究”是自下而上的学校信息化运作模式的基本理念。决策与应用是学校自下而上运作的两个方面,教师根据技术设备应用的效果和应用需求来选择技术设备,只需向学校管理者提出应用的申请;学校具有完善的信息化决策机制,教师的信息意识很强,决定技术应用的权力掌握在教师手中。这种学校信息化运作模式比较注重信息技术的应用探索,信息技术融入学校教育教学的方方面面,给教育教学注入新的活力,学校各项工作所取得的成果都得益于信息技术的大力支持。
4. 支撑型学校信息化运作模式
支撑型学校信息化运作模式的基本理念是“遵循服务驱动的思想,以学生发展为目的,为满足学校系统各组成部分的需求提供支撑”。服务驱动是指为了满足学校教育、教学和管理的需求,有目的地使用信息技术来提供服务,并在使用过程中,使得效益最大化。支撑是为了突出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重要性,强调信息技术是支持学校日常良好运作必不可少的要素,在满足教育、教学和管理需求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此类学校在信息化建设和运作过程中,根据学校的客观实际情况,关注需求,强调服务,走符合学校教育功能需要的信息化建设道路。
5. 满足基础、突出特色的学校信息化运作模式
满足基础、突出特色的学校信息化运作模式的基本理念是“基于实际、分步建设、满足基础、凸显特色”。具体而言,是指学校在信息化建设和发展过程中首先要从学校的实际情况出发,明确学校信息化的建设方向,设计和规划发展方案;从经费角度和实际需求角度考虑,借助海淀区教育信息化领先发展的优势,依据发展方案分步实施,确保学校信息化基础设施和信息化平台的成功建设;最后在环境建设的基础上结合学校特色,以发展特色信息化项目为重点,不断寻找适合自己的自主成功之路,针对具体的项目深入挖掘和探索,凸显信息化建设重点,同时健全信息化管理与运行机制,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
应用成效
信息化在海淀区基础教育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无论是教育教学管理、教学模式变革,还是教师专业发展、各类教育资源整合应用等方面,教育信息化都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保障,初步形成了海淀区全方位的信息化应用模式,有力促进区域教育现代化水平提升。
1. 实现了高效便捷的教育信息化管理
区域层面,海淀区教育信息中心借助网络开通了20多个平台,从行政办公到区校联络和学籍档案管理,学校日常工作运转真正实现了信息传送无纸化、网络管理有序化,大大提高了行政管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区教委及直属机关的所有通知都通过行政办公网发送,每所学校都有一个账户,每校都有专人登录行政办公网查看相关通知。学校信息化管理将信息通讯技术整合应用到学校的管理过程中,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学校管理的数字化和网络化,提高了学校管理的质量和效率,形成适应信息化社会要求的学校管理模式。例如,海淀区在学校日常管理中应用多点视频会议系统,解决了一校多址的管理难题;应用OA智能办公系统提高了日常审批事务的效率;利用校园“一卡通”保证了校园管理的安全与高效;应用手机和上网本等小型移动终端,实现泛在管理;应用CMIS系统实现学生学籍的电子化管理;应用“校讯通”、“家校通”等家校互动平台,增加了家校联系,延伸了课堂,提高了家校共育的效果。同时,借助网络的多主体、跨时空、低成本、高效益等特点丰富和拓展传统教研管理,发挥信息技术灵活多样和生动形象的优势,补充完善班级管理制度,促进学校管理的科学化和现代化。
2. 实现学习方式的变革
学习方式的核心,是学生的思维方式、情感升华的方式以及价值观念的建构方式。要达成思维品质优化、情感升华、价值观建构等深层次目标,必须实现学习方式的整合与优化。海淀区将信息技术引入课堂以后,教学发生了令人欣喜的变化,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理念及其价值真正得到了体现。
首先,技术的引入增加了课堂教学的互动环节。海淀区中小学应用互动反馈教学系统辅助课堂练习、构建互动教室开展课堂教学等,信息技术不但能帮助教师设置情境、呈现知识,而且还能成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工具、交流讨论工具、表达工具、知识建构工具等,不只是学生训练的巩固器,最重要的是作为学习工具和认知工具,促进了学习者对知识的深化理解与内化。
其次,凭借技术实现网络化自主学习。海淀区中小学应用的学生成长在线答疑系统、空中教室支持的网络点播和网上授课系统,使学生的学习不再拘泥于课本,不再限定于教室,通过网络学习了解、阅读了更多的资源,增大了课堂的阅读量,而且突破了时间的限制。
再次,借助网络平台实施跨校学习,增强校际间的交流和合作,实现深度学习。2012年,人大附中、清华附中、北大附中、首师大附中四所学校实行跨校网络选修课程。学生通过网络平台选修课程,教师通过网络平台进行校际间教师研修、备课,四所学校通过平台实现资源共建共享,每所学校都提供了特色校本选修课程的网上资源,建设了学分共享制度及评价系统,建立了校际间选修课程学分确认的流程和评审机制。
3. 建设资源,实现共享
数字资源便于传输与交流、存储的特点,使得人们对这类资源有了单纯量的追求。其实真正的优质数字资源不是人云亦云,而是以满足需求为基点,为解决实际问题而制作的特色化资源、个性化资源,这就需要建设方对资源的建设与应用应该有一个具体的规划和设计,而不是盲目地低水平重复建设。资源共享也是有条件的,不同资源共享的基础不同,即使相同的资源为实现不同目的而达成的共享意愿也不尽相同。海淀区在这方面有比较丰富的经验。
(1)区校互动、校际合作,共同提升资源建设质量。在信息资源共建的开发过程中,首先面临的是信息采集,其中最大的问题就是要获得大量资源的许可权,伴随学校教育对优质数字资源需求量的不断增加,学校在资源建设方面也发挥了积极主动的作用。从实际需求出发,在教育信息中心的指导下,通过区校互动、跨校合作,建设高质量的、具有区域特色的信息资源。如海淀区教育资源库和资源管理平台的系统应用,以及软件开发基地校的设立,为满足全区中小学数字化资源需求提供动态保障。
(2)构建数字化校园环境,实现优质资源区校共享。已有的网络资源共建共享经验告诉我们,为了做项目、为了树口碑,人们往往只重视资源的自我开发,而忽视了应用,或者只应用校内资源,忽视与其他资源的共建共享。数字校园环境的升级换代为区域内信息资源共享共用提供了保障,如信息中心制作的特级教师课堂实录、精品课程录像,都在全区各级各类学校得到广泛应用。同时,学校也根据自身的数字校园环境特点,在加强资源建设的同时,注重共享和应用。如中关村中学通过VOD视频点播系统提供丰富的视频文化节目、温泉二中的学生作品和微课程展示、田村中心小学的教师教学视频录播与回放等,借助校园网络平台,突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实现师生有效共享。
(3)依托国家网络平台,实现优质基础教育资源共享。人大附中、北大附中、十一学校等名校依托国家和地方已建各种形式的网络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兼具共和个功能的国内优质基础教育资源远程教育共享平台,开发适应不同地区、不同层次、不同人群需求的数字化基础教育课件,利用中小学远程教育网等现有设施,多渠道地提供互动式课堂教学和个性化课外辅导服务。这种将优质资源与社会其他学校分享的活动,发挥了优质资源的辐射作用,缓解了当前优质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的矛盾。
主要结论
基础教育信息化国际发展的总体趋势突出表现为:越来越强调网络,越来越强调交流和资源共享,越来越强调方便实用,越来越突出个性化需求和特色建设,越来越注重实际效果和能力培养。
1. 探索了区域信息化建设的个性化发展道路
《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别强调要根据各级各类教育的特点和不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统筹做好教育信息化的整体规划和顶层设计,明确发展重点,进行分类指导,鼓励形成特色。海淀区的学校信息化发展具有多样性和不平衡性,很难对一个地区所有的学校用一个统一标准限定它们的发展模式。因此,我们认为区域层面的规划指导应该是对各学校未来发展应达标水平和应用特征的定性描述,而不是对发展指标简单作量化要求。
2. 合理地把握了区校两级的资源建设和资源共享
海淀区由于学校间差距较大、个性化特征鲜明,完全实现区域层面的资源共享有一定的困难,然而随着数字校园工程的推进,校内资源共享变成了现实。在鼓励学校进行数字资源建设的同时,区教育信息中心也整合力量,建设了大量的数字资源供学校分享。此外,在学校内部共享的基础上,海淀区也有一部分学校义务地把自己建设的资源上传,实现更大范围的共享。2008年6月,人大附中联合全国30余所知名中小学,召开基础教育资源开发与服务讨论会,成立“国家基础教育资源共建共享联盟”,其宗旨是将人大附中和其他名优学校的优质教育资源与社会分享,促进教育公平。
3. 实现了区域内的“上下联动、协调发展”
海淀区经过“十五”、“十一五”的发展建设,全区教育信息化组织管理形成了职责明确的三级结构:第一级是区教委,作为决策层,为全区教育信息化工作明确方向、统筹领导。第二级是区教育信息中心,作为信息化工作的规划者和组织者,为全区设计科学合理的信息化整体发展方案,构建区域教育信息化的整体发展框架,负责管理区级教育信息化的正常建设和运行,并为所有学校的信息化发展提供思想理念和技术指导服务。第三级是中小学,作为直接的信息技术应用和建设者,构建和运行与本校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相适应的良好的信息化环境与设施。学校根据实际情况自主规划、自主设计,然后制定建设方案,自下而上报送上级主管部门(区教育信息中心),由上级部门论证审核后,上报区教委财务科,由区教委财务科组织专家评审后报送区教工委教委会审议,审议通过后方可向区财政局提交经费使用申请报告,由区财政局批复后,统一下拨各学校信息化建设专项经费。海淀区自2006年实施新的经费管理政策后,学校按照区财政的有关财务管理政策规定,充分发挥建设的自主性,实施更加符合个性需求的建设。区教育信息中心的工作重点也发生了新的转移,由原先全面组织学校信息化统一建设转向全面实施监督、管理、指导和服务。
效果反思
中小学信息化建设自主发展模式,虽然已经满足了不少学校的特色化发展要求,但目前还仍然处于探索阶段,特别是在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过程中,的确还存在一些问题,面对着不断深化的区域教育财政管理制度变革,学校信息化建设的自主发展模式也面临许多新的挑战。
1. 经费预算和审批程序过于复杂,制约了学校信息化自主建设的步伐
为确保财政教育经费使用的安全性,加强财政经费监督管理,建立了教育信息化建设资金投入年度统计报告制度。但是由于资金的审批周期过长,下拨速度过慢,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校信息化建设的步伐。学校信息化自主发展模式,需要区域财务管理部门充分“相信学校”、“相信校长”、“相信每一位工作人员”。假如“三不信”,那必然设置障碍,延长经费使用审批周期,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学校信息化建设的自主发展。因此,区教育信息化经费拨付需要统筹兼顾,充分考虑各个学校的不同特点和信息技术发展的现实需求,为区域教育信息化整体发展提供强有力的财政经费支持,否则学校信息化建设道路将会困难重重。
2. 学校信息技术人员缺乏,信息技术专职教师队伍不稳定
信息技术专职教师是学校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的生力军,由于待遇不高,没有专门编制等问题导致这部分人力资源流动性过大。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中针对信息技术教师队伍建设明确指出,应将教育技术能力纳入教师资格认证与考核体系,完善教育信息化相关部门的技术人员的编制管理与职称(职务)评聘办法。这对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来说,在政策层面已经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需要在实践工作中克服困难,将政策落实到位。
3. 信息技术更新速度不断加快,现有人员培训模式不能满足发展需要
信息技术作用发挥的大小和信息技术使用人员的能力与水平直接相关。随着技术的不断更新换代,教师的技术素养需要不断提升。但由于教师数量大,每一轮的培训都需要较长的时间,尽管在培训方式上采取了网络与现场学习、专题与系统培训相结合的方式,但由于技术处在不停的发展变化之中,对于教师的培训工作依然是一项艰巨而又持久的任务。
4. 信息化设备维护成本过高,学校资金投入难以满足需求
《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中明确提出,要将教育信息化列为政府教育督导内容,落实经费投入。在《规划》制订过程中,曾经提出教育信息化经费达到教育投入经费的8%,后因争议,这个数字并没有出现在正式规划文本中,但作为一个非正式的参考指标也给我们不少启示,信息化建设需要大量教育经费的支持。从设备投入到人员培训、从简单应用到系统规划、从重点实验到全面提升,教育信息化经费投入的合理规划和使用是这项事业成功的关键。
5. 由于经费投入方面问题,优先发展与兼顾公平之间的矛盾加剧
海淀区名校、大校和一般学校的信息化水平有一定的差距,这种校与校之间的差距不单纯是软硬件之间的差距,更多的是应用方式和人的观念的不同。突出个性与公平发展似乎成为难以调和的矛盾。当大校、名校应用信息技术进行国际交流时,一些山区的农村小学的信息化建设才刚刚起步。按生均投入的学校信息化建设经费,显然难以满足部分小规模学校的建设需求。教育信息化程度低的学校,维护成本相对较低,而信息化程度较高的学校,维护成本就要高很多。一些名校和大校由于有着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和超前的信息化应用规划,对经费的要求水准也要高一些,这就与教育信息化发展所倡导的教育公平之间形成了一对矛盾,随着经费支持力度的加大,这种矛盾也在加剧。
对策建议
教育信息化建设是持续推进的历史过程,伴随应用程度的加深,新的困难还会出现,针对现有的问题,结合已有经验,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以供商榷。
1. 基础建设与超前应用相结合
基础教育信息化在注重基础建设的同时,必须有超前应用的心理准备。技术发展的速度之快让人瞪目结舌,适度超前是必然的,坐等技术的成熟推广与应用只能处于一种消极被动状态,应该主动引入,积极尝试,目的是通过这种尝试帮助学生更早地感知新技术,了解社会发展,这样才能不断适应社会和技术的发展要求。
2. 规划指导与个性发展相结合
信息化教学资源的投资本身是为了帮助教师获得更多可用的教学资源。尽管很多资金投入到了资源库建设中,而资源的评价以专家评价为主,这种资源却并不被教师认可。为了促进教师获得优质的教育资源,应该把资源评价的权利交给教师,把政府的资金转移给教师,由教师来支付资源的使用费用。各级教育管理机构由资源建设方转变为提供资源的服务方。最简单、最省钱也最好的方法就是每所学校靠校长的主观能动性来发展,由专家组提出建议,学校根据自己的特色决定应该怎么做。只有调动学校的积极性,才能花最少的钱办最多的事。就像区教育信息中心负责人亓效军主任所说:“统一采购、统一购买,根本就不适合个性化的发展需求。”一批计算机、服务器可以统一采购,但是涉及某一个教室、某一个学校特殊的需求时,就不适合统一采购。国内教育信息化专家提倡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建设和应用的过程中要体现“化大为小、自治适用”的原则。资源的最终使用者是教师和学生,适合他们的资源才是最好的资源。由于教学工作的复杂性和教师需求的多样性、个性化特点,无论是互联网上浩瀚无比的资源还是区域内提供的各级资源,都偏向于“通用性”资源,仍需经过本土化和个性化处理才能使用。
3. 政府资助与自我筹措相结合
有专家指出,以前是政府主导,现在是政府引导,多方参与,共建共享,未来几年的教育信息化发展机制将是公益化和市场化相结合。现在缺乏的不是政府主导机制,而是市场机制,即目前大部分学校作为使用者无权决定买什么,下一步需要把这种购买权和购买力同时交给学校一方。教育信息化的进程既需要大量教育经费投入的过程,也需要与社会其他行业、企业、组织密切合作。在政府投入不足的情况下,要想方设法筹措资金,以保证学校的信息化建设能满足不断发展的教学需求。
4. 技术人才引进与应用人才培养相结合
从国外教育信息化的投资比例来看,人才培养的投资比例占到信息化投资总量的30%,而目前国内的做法是用于人才培养的资金仅占总投资额的5%。显然,我国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投资取向偏重于基础设施和软件、资源,人才培养相对滞后。专家建议,要想真正推动教育信息化应用,应该转换信息化投资和建设的思维方式,加强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这是信息化成功应用的前提和保证。信息化人才是随着信息技术与信息产业发展而形成的一类特殊的人才群体,主要包括技术建设和技术应用两类人才。信息技术建设人才是偏重于信息设备组建、维护和管理的专门人才,而信息技术应用人才则偏重于信息设备功能探索、应用及服务的应用型人才。由于信息技术专职教师的待遇问题悬而未决,信息技术教师流失现象严重,面对这种情况,学校一方面需要不断引进新的信息技术建设人才,另一方面也需要在人才待遇方面有所改善,如评级、升职时要对信息技术专职教师有所考虑,确保“区、校”两级信息化建设与服务保障体系高效运行。学科教师作为信息技术应用的主体,要不断探索应用技术的方法,提高应用效果。在区域层面,教育信息中心要为教师的应用创新提供条件,保障信息技术设备应用畅通无阻,同时,也要加强信息技术应用人才的培训工作,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和运用技术的能力,引导教师掌握信息技术应用的实践操作技能,充分发挥技术设备的效能,加快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融合的速度。
5. 数字校园建设与学习方式变革相结合
在未来几年中,数字校园建设将更为普遍。教育信息化是衡量教育现代化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数字校园是教育信息化的具体体现。数字校园建设要达到的目标是:学校管理更加科学、全面、便捷、高效;教学方式更加灵活,课程资源更加丰富;教学内容更加广泛,课堂效果更加明显;校园环境更加安全有序,校园文化更加丰富多彩;学生学习方法更加轻松,视野更加开阔;知识面更加宽泛,学习兴趣更加浓厚等。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3)09-012-04
继续教育是现代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继续教育现代化是继续教育为主动适应社会需求、满足时代转型的需要,实现逐步从传统继续教育向现代继续教育整体转换的过程,是继续教育的价值取向、管理体制、教育内容、实施策略及其手段方法等不断变革、全面优化并不断超越的过程,也是继续教育现代化普遍标准与本土化、民族化、特色化辩证统一的过程。继续教育已成为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内容。
一、天津继续教育现代化发展现状
我国继续教育的正式开始可以追溯到1979年参加世界继续教育大会,但真正的发展是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特别是《关于开展大学后继续教育的暂行规定》颁布之后,继续教育的工作才正式开始。天津继续教育真正的发展是在改革开放后的30年里,特别是在党的十六大以来,天津的继续教育现代化得到了巨大的发展,广大社会成员参与继续教育的热情和积极性也逐渐被激发出来。调查显示,2008~2011年,天津城市居民家庭用于教育文化娱乐和服务的支出逐年增长,从2008年的1608.97元增加到2011年的2116.01元,年均增长7.9%。2012年,居民人均教育费用支出825元,比2011年增长25.0%。
天津市国民教育体系全面发展:2001年基本普及了高中阶段教育;2002年基本普及了学前三年教育;2004年成为全国普及高等教育的第三座城市;2005年又成为国家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区。“十一五”期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8%,学前三年入园率达到94%,高中阶段毛人学率达到95%,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超过55%,成为继上海、北京之后第三个率先进入高等教育普及化的城市。
其他方面,现有国家级社区教育示范区2个,国家级社区教育实验区4个,市级社区教育实验区2个,天津社区教育走在全国前列。老年教育蓬勃发展,建立起市区两级示范性老年大学,初步形成四级老年教育网络。截至2012年年底,天津市中心城区已经建成431个数字化学习中心,中心网上注册总人数为15万多人,在线学时长达382万小时。
二、天津继续教育现代化指标体系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于2006年提出教育发展指标体系框架,特别注重了教育质量、教育公平和教育资源投入的有效性等方面。欧盟在2002年发表的中,将成人的教育和培训参与情况作为测查终身学习准入与参与的办法。参考以上两个指标,结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 2020年)》的规定,以“继续教育保障”、“继续教育参与”、“继续教育成效”为指标类别,确定了12个一级指标和24个二级核心指标(见表1)。24个核心指标集中反映了“继续教育现代化”的总体概貌。
其中,“继续教育保障”11个核心指标着重考察的是社会是否为市民接受继续教育提供了便利的学习设施、充足的学习资源以及有效的学习服务,并且将这些设施、资源和服务最大限度地覆盖到社会各个角落,使每个社会成员可以根据自身需要随时获得多渠道、多方式的学习条件和机会。该指标类别指标集中反映社会为学习者提供继续教育的机会与条件的广泛程度,属于外显性指标。“继续教育参与”9个核心指标着重考察社会是否能够保障和满足市民接受继续教育的基本权利和需求,为其提供接受相适合教育的机会和途径。该维度指标集中反映全体社会成员终身都可以“有其学、优其学”的状况,属于内涵性指标,也是检验继续教育现代化成效的关键。
三、天津继续教育现代化指标分析
天津已进入实现科学发展率先发展和谐发展的关键时期,将建设成为经济繁荣、社会文明、科教发达、设施完善、环境优美、人民富裕的国际港口城市、北方经济中心和生态城市。这就需要我们深入实施科教兴市和人才强市战略,充分依靠科技进步、提升劳动者素质来促进经济发展,充分发挥继续教育在人力资源持续开发方面的重要作用,提高广大社会成员的科技文化素质和就业、创业能力。近几年,天津继续教育得到迅速发展,但依据继续教育现代化指标体系来衡量,继续教育发展还存在诸多问题。
(一)继续教育保障亟须完善
1.制度建设尚不健全
天津市在1989年通过我国第一部关于继续教育的地方性法规——《天津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规定》,并于2001年12月修订颁布《天津市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继续教育条例》。此后,又制定实施了《天津市老年人教育条例》《天津市职业教育条例》《天津市农民教育培训条例》,针对不同教育对象进行规范。
总的来看,尽管我国继续教育相关法规政策已有很多,但是大部分属于政府规章或部门规章,法律效力不高,易出现有法不依的现象,需要从国家层面、专门针对继续教育出台相关法律法规。从天津现有继续教育规章的制定和单位看,多是针对某一类人的立法,不具有社会普适性,形成继续教育管理的“多头”立法现象,对天津继续教育统筹管理从一定程度上带来困难。
2.缺少统一的管理机构,经费不足
国内一些发达城市已建立起终身教育统一管理机构,统筹继续教育各项工作。例如,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终身教育处负责宏观管理和指导企业教育、农村成人教育、老年教育、社区教育,管理各类非学历教育的专业设置、教学质量监控等工作;北京建立了由市领导担任组长,各委办局主要负责人参加的北京市建设学习型城市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北京市包括继续教育在内的终身学习工作。与之相比,天津继续教育体系建设还缺乏专门的部门或机构进行统筹规划、统一管理,使得开展继续教育的机构性质不明,行政部门的职责不明、统筹规划混乱,不利于继续教育的发展。
另外,继续教育经费匮乏也是制约继续教育工作全面实施的最大“瓶颈”。目前,教育经费中没有明确用于继续教育的支出,因此经费投入得不到保障,对各类继续教育投入的比例也有所不同,经费渠道不明,政府投入随意性大,总体投入不足。
3.教育信息化程度不高
成人需要多种形式的继续教育,如单位组织培训、社区学校教学、通过网络进行远程培训等。目前,很多学校都建立了与继续教育相关的课程和平台,但是,如果这些平台孤立存在则只能成为一个个“信息孤岛”,不仅很多有需求的人找不到所需的信息,同时也造成很大浪费。教育部针对这一问题也正在尝试建立资源开放联盟,建设标准化门户网站,编制资源开放目录,逐步向社会免费开放网络教育精品课程,探索建立免费开放和市场化并行的网络公开课发展机制。
天津市建有覆盖全市城乡的48个开放教育学习中心,56个网络教育校外学习中心,51个社区、106个乡镇和26个外来务工人员数字化学习中心,建有天津市终身学习公共服务平台,整合了包括学前教育、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继续教育等5大类数字化学习资源,总量达10000GB。从2006年至2012年,参加继续教育的数字化学习实名注册人数26万余人,网上学习8000多万人次。但与天津市1413.15万常住人口数量相比,目前注册学习的人数仍是一小部分,提高平台的利用率,加强宣传推广,不断丰富学习内容,以满足学习者的需求,将是今后需要进一步加强的。
4。各类学习场所拥有量还需提高、
天津市16个区县共有市级、区县级公共图书馆31个。全市244个街、镇、乡共建有201个文化站(乡镇文体中心),覆盖率达82.4%。截至2012年,天津市文物行政部门正式登记的博物馆共64座。其中,市文物局直属11座,区县级文化系统所属16座,非文化系统国有博物馆19座,民办博物馆18座。2012年建成的天津文化中心建有天津博物馆、天津美术馆、天津图书馆、天津大剧院、阳光乐园、市民广场等公共文化场所。
近年来,天津市拥有成人高等学校14所,成人中等专业学校22所,成人中学4所,成人技术培训学校3042所。在市区建立了区县、街道、居委会等三级社区教育资源网络。建成老年大学43所、老年学校180所,社区(村)老年学校885所。市老年大学现有140余个专业、300多个教学班,每年招生达万人以上,已经成为全国规模最大、专业最多、招生数量最多、颇具影响力的老年大学。
虽然天津已建有众多的公共文化场所,但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仅公共图书馆拥有量一项,美国每一万人就拥有一家公共图书馆,这个数字是中国人均拥有量的46倍,而约62%的美国公民拥有自己的图书馆借书证,全美平均一年光顾公共图书馆的人次达10亿多。而天津市2008年至2011年平均每人每年有图书3册,平均每百人每天有报纸19.1份。从以上数据比较可以看出,目前已有的学习场所尚不能满足广大市民的继续教育的需求,相关单位应尽快建立更多的便民学习场所,方便市民日常学习,将继续教育送到百姓身边。
(二)继续教育参与率亟待提高
目前,我国继续教育中的学历教育发展比较充分,非学历教育发展相对较弱,只有少数劳动者接受了继续教育,社会所能提供的非学历教育满足不了需求增长的需要,从业人员自身也没有充分认识到进行继续教育的重要性。
在从业人员继续教育方面,2011年社会从业人员共计1161.01万人,而2010年至2012年,全市开展在职职工、农村劳动力、失业人员、新生劳动力等职业培训347万人次,共有80.7万人次参加职业技能鉴定,75.8万人次取得国家职业资格证书。从数据上比较,目前还不能实现从业人员继续教育的全覆盖。在老年教育方面,老年教育入学率达10%以上,老年教育参与率达40%以上,两项合计,老年教育覆盖率达50%以上。
同时,继续教育提供相关的学习支持服务还不到位,不能及时解决学员学习期间的答疑、解惑与支持服务。不能辅助学习者的学习。大多数继续教育机构并没有提供很好的教学服务,服务项目少,服务意识不强,服务不到位。继续教育机构与学员的关系只是教与学的关系,缺乏人文关怀,缺少和学员的有效沟通。
(三)继续教育成效不明显
近年来,天津市各级各类教育蓬勃发展,多形式、多渠道、多层次的教育体系日渐形成,区域教育实力位居全国前列。成人识字率达到97.9%,16岁及以上平均受教育年限为10.55年,全市每10万人口有在校大学生4500人,新增劳动者平均受教育年限接近15年,比全国平均水平高2年多。
虽然天津人口文化素质正在稳步提高,但与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及国内先进城市水平相比,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指标差距最为明显。2005年,美国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就已达到13.63年,日本也达到12.9年。2010年,北京市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已达11.1年,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4年。2010年,上海市6岁及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为10.55年,年龄在15~59岁的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1.22年。
人均受教育年限是反映人口文化素质的综合指标,也是反映教育发展状况的基本内容。提高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是我们的努力方向,而手段自然是通过多种形式的继续教育。随着天津经济的不断发展,各行各业吸引了大批人才,劳动年龄人口文化素质的提升将是继续教育开展的主要领域,也将为继续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
四、提升继续教育现代化的几点建议
(一)加强政府重视,加大投入力度
继续教育是面向学校教育之后的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与社会整体素质提升有着重要联系。继续教育要实现现代化,实现与社会发展同步,首先要确定其法律地位,需要从政府规章提升为地方性法规,提高其法律效力,为继续教育体系的建立提供法律保障。另外,由于基础教育的普及和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发展,现代继续教育所包含的对象也有了很大的扩展,在制定相关法规时,也应对不同教育对象进行准确定位。
继续教育涉及各类人群,其投入渠道也应是多元的,除了政府投入,组织开展继续教育的企业、单位,以及受教育的个人都应有所投入。政府应将继续教育建设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确保稳定投入,人均额度实现逐年增长。设立继续教育专项资助经费,对在推动继续教育发展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企业或机构给予政策补贴。各单位应保证用于继续教育的投入,确保职工都能够参与继续教育。个人也应承担部分教育成本,引导个人教育消费。
同时,政府应建立一个总体统筹、协调和指导的管理机构,使继续教育有整体的发展规划,避免各部门之间的纵向割裂;成立统筹协调各级相关委办局的管理机构,整合各方面力量,通过合理分工,理顺各部门之间的关系。
(二)提高信息化程度,实施远程教育
远程教育培训具有广泛性、便捷性、无时间地域差异性和资源的丰富性等特点,使受教育者不受时空的限制,对于在职者的培训具有很大意义。目前,国外非学历教育已经普遍使用现代远程教育手段实施。因此,对于远程教育发展相对成熟的试点高校,可以将远程教育这一优势逐渐应用于非学历教育中,改变以往以集中面授为主的培训方式,将更多的优质学习资源通过网络更快、更有效地传递到学习者身边。各级政府要将继续教育纳入区域、行业总体发展规划。建设继续教育资源服务机制、专家团队和技术支持体系,加强继续教育工作者的信息素养培训。加快信息化人才培养,提升各类继续教育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大力推进继续教育考试与评价系统的信息化建设。各高校间也可尝试建立资源开放联盟,建设标准化门户网站,编制资源开放目录,逐步向社会免费开放网络教育精品课程,探索建立免费开放和市场化并行的网络公开课发展机制,从而促进非学历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三)构建市民学分银行,实现学习成果认证
学分银行是世界教育领域一种新的发展趋势,也是终身学习理念指导下在教育体系、制度和培养模式上新的超越和发展。不管是在校生、毕业生,还是社会人士,都可以通过学分银行实现学分、课程、证书的等值转换,将继续教育与学习者的初始学校教育相衔接,实现非学历、非正规学习成果的认证,实现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有效沟通,为学习者搭建四通八达的终身学习“立交桥”,从而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在建设过程中,应针对不同专业制定相应的课程目录和证书目录,规定学分的兑换标准,对于非正规、非学历教育的各种进修、培训包括自学和通过实践学习提高的成果,建立完善的认证、评估、转换、激励的体系和制度,逐步扩大继续教育专业的覆盖范围。形成比较完整的职业培训证书和文化休闲课程体系,实现成人学历教育学校之间、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等各类教育之间的学分转换。
(四)建立监督奖励机制,提升参与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