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妇心理护理范文

时间:2023-06-01 08:52:23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产妇心理护理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产妇心理护理

篇1

影响分娩的因素是产力、产道、胎儿和精神心理因素。分娩虽然是生理现象,但对于产妇确实是一种持久而强烈的应激源,分娩应激既可以产生生理上的应激,也可以产生精神心理上的应激。产妇精神心理因素能够影响机体内部的平衡、适应力和健康,同时也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分娩。安定产妇的情绪,给予产妇必要的心理支持使产妇顺利分娩,是我们助产人员的职责。

1 临产妇的心理状态

1.1 焦虑心理

相当数量的初产妇从亲友处听到有关分娩的负面信息而怕疼痛、怕出血、怕发生难产、怕胎儿性别不理想、怕胎儿畸形等,致使临产后情绪紧张,处于焦虑状态。

1.2 恐惧心理

害怕陌生的分娩环境,害怕宫缩痛,害怕周围产妇痛苦地或喊叫,害怕医务人员的面孔,害怕阴道分娩不成功再行手术,产程中表现为紧张不安,拒绝饮食和休息。

1.3 失去信心

宫缩引起的腹痛、腰痛、排便感等,使产妇难以忍受而感到烦躁不安,不断或哭泣,精神高度紧张而失去自然分娩的信心,盲目要求剖宫产及催产。

1.4 矛盾心理

对即将出生的新生命抱着期待、喜悦的心情,另一方面对分娩心怀恐惧,担心分娩不顺利,担心胎儿安危,而感到忧虑和紧张。

1.5 急躁心理

随着规律宫缩的开始,疼痛加重,产妇对疼痛的耐受能力下降,产生急躁情绪,急于结束分娩。

2 心理因素分析

心理因素影响着人的痛阀,临产妇由于精神恐惧,可导致交感神经的活动功能超过副交感神经的正常抑制力,造成机体对疼痛的敏感度增加;另一方面产妇如果把注意力过分地集中于对疼痛的感受时,痛觉也增大。分娩时产妇的心理反应特点表现为焦虑、 恐惧、抑郁。我们应告诉产妇这样一个道理,适当的焦虑可提高个体适应环境的能力,而过度焦虑则不利于适应环境,易导致子宫收缩乏力,是增加助产率和产后出血的一个可能因素。不良的情绪反应可使痛阀下降,加重疼痛。紧张-疼痛综合征可使产程延长,同时减少子宫血流,使胎儿缺氧。应激状态的产妇心理承受能力下降,自我评价下降,缺乏自信,由应激引起的强烈情绪反应使产妇分娩的自控能力降低或丧失等。因此,首先我们要给产妇提供一个温馨的环境,待产室和产房都应该清洁、安静,让产妇感到舒适安慰,避免其他产妇哭喊的刺激;耐心、热情地向产妇介绍自己的名字和岗位,让产妇熟悉分娩过程及分娩环境,减轻产妇心理负担;态度热情,服务周到,说话和气,增加产妇对医护人员的信任感;操作时动作熟练,注意帮助产妇消除恐惧感,克服焦躁的情绪。

3 待产时的心理护理

产妇入院以后,心情很紧张。我们要用亲切和蔼的态度,耐心倾听产妇的陈述,认真仔细地做好各项检查,耐心解答产妇及家属提出的各种询问,使产妇及家属觉得我们医务人员有知识,有经验,可信赖,从而产生安全感,同时也可获得产妇的配合。

临床中,有的产妇刚一见红,精神就高度紧张,发生不规律宫缩就难以忍受,吃不下饭,睡不好觉,当真正进入产程则精神疲乏、宫缩乏力,易发生难产。对于这样的产妇,我们要告诉她分娩是生理过程,是人类的一种本能行为。向产妇讲述什么是临产先兆,什么是正式临产,尽可能消除其紧张心理,给予其更多的安慰和鼓励。

4 临产时的心理护理

第一产程:第一产程分为潜伏期和活跃期。从规律宫缩到宫口开大3 cm为潜伏期,其特点是宫缩持续时间短,间歇时间长,时间平均为8 h。这一期间产妇易产生焦虑情绪,盼望尽快结束分娩。这时助产人员要向产妇解释宫口开大到分娩结束需要一定的时间,必须耐心等待。如果规律宫缩在日间,鼓励多活动,采取不同,如走、蹲、跪、坐等。适度的活动有助于宫口扩张及先露下降,如在夜间,应鼓励产妇在2次宫缩间歇期继续睡眠,以免分娩时乏力。如果已经破膜,要让产妇平躺,不能活动以免脐带脱垂。鼓励产妇进食,吃流食或半流食,多饮水、勤排尿,以保持旺盛的精力和体力。总之,在潜伏期需要使产妇有一个平静的心境,做好体力的积蓄准备。

活跃期是指宫口开大3~10 cm,所需要的时间平均为4 h左右,宫缩特点是持续时间较长,间歇时间较短。产妇会大声叫喊或,产生恐惧心理,担心是否会发生难产。这期间要稳定她的情绪,不要大声训斥,守护在产妇身旁,告诉她产程进展情况,同时谈些轻松的话题,分散其注意力。密切观察宫缩情况和胎心的变化,态度和蔼可亲,从而使产妇情绪良好,增加对医务人员的信任感和安全感,最终有信心分娩。

第二产程:宫口开全后,大部分产妇感觉疼痛较以前减轻,情绪会变得稳定,但不会配合宫缩用力。此时助产人员要教会产妇正确的用力方法。尤其是初产妇,教会她们掌握分娩时必要的呼吸技术和躯体放松技术。无宫缩时要帮助产妇擦汗、喂食物和水,不断地鼓励、安慰产妇,帮助其树立顺利分娩的信心,尽量缩短第二产程。

第三产程:分娩即将结束,此时产妇感到轻松,关心胎儿的性别和发育情况,当孩子的性别不符合产妇的理想时,可暂时不告诉她,避开她的询问,尽量安慰她,劝其休息,待胎盘娩出后按摩子宫至子宫收缩良好后,再将实情告诉她,以免对产妇产生恶性刺激,这样可避免产后大出血的发生,也符合心理护理的要求。

第四产程:第四产程是胎盘娩出后2 h,这一过程中,虽然产妇在分娩中耗费了大量的体力,但从精神上真正体会到做母亲的幸福感。助产人员要协助产妇早开奶,并告诉她母乳喂养的好处,帮助产妇喂食物和红糖水,使产妇觉得似有亲人在身边一样,会感到莫大的安慰。

5 体会

给产妇创造一个温馨舒适的环境,使其心情愉快,帮助其熟悉住院及分娩的环境,指导产程中的进食、和休息,调动起内因的积极性,有利于产程的进展、产妇和胎儿的健康。

总之,做好心理护理,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要求医护人员在分娩的每个环节中,根据具体情况制定护理计划。首先要消除产妇焦虑、恐惧、急躁的情绪,给予关怀,缩短第二产程;其次是融洽医患关系,取得产妇及家属对医护人员的信任和配合,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及护理水平,使工作进行的更顺利。

[参考文献]

[1]乐杰.妇产科学[M].第6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 69.

篇2

1进行护理评估

护理评估是一个系统地连续地收集、组织、核实和记录护理对象有关健康资料的过程[2]。对产妇心理状态进行评估时可通过与产妇交谈、观察等方法获取资料。在与产妇的交谈中要取得产妇的信任,准确地掌握产妇的心理反应。在交谈的同时要注意观察、了解产妇的身体状态,根据不同的护理对象有的放矢地进行护理诊断,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尽量满足产妇分娩前与分娩过程中的心理需求。

2确定护理诊断

护理诊断就是通过分析收集到的产妇心理状态的资料,确定产妇在分娩过程中的心理问题。分娩过程中产妇常见的心理问题有以下几种。

2.1恐惧:产妇的恐惧情绪主要源于分娩过程中持久而强烈的宫缩疼痛,离开了亲友的陪护,待产室、产房的陌生环境和孤独感等。有些产妇刚被接到产房就哭着要回病房,害怕难产,要求剖宫产。

2.2焦虑:焦虑是产妇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其主要原因是产妇对分娩没有充分的认识,担心产程的进展不利、胎儿的健康状况及对助产人员没有完全的信任感等。

3制定护理计划

护理计划要以心理护理诊断为依据,制定心理护理目标,根据目标作出解决产妇心理问题的计划,它是实施心理护理措施的依据。

3.1改善服务环境:设立温馨病室,室内设施齐全。房间内张贴温馨提示,卡通宝贝图画,备有产妇餐随时送餐。

24 h供应热水,让环境适合产妇待产、分娩、产后康复,使产妇有宾至如归的感觉。

3.2对产妇进行心理疏导:多同产妇交流,针对产妇对分娩的恐惧、不安和依赖,应利用丰富的专业知识主动讲解分娩知识及心理因素对分娩的“消极”及“积极”影响,使产妇有正确和积极的态度,懂得良好的心理状态同产程的进展有密切的关系,鼓励产妇调整好心态,树立信心,保证产程顺利进展。

3.3练就精湛的专业技能,做好基础护理工作,取得产妇信任:进入产程后,护理人员应帮助产妇擦汗,按摩腹部,征求她们的意见安排可口饮食等,尽量满足产妇生理心理需要,最大限度地减少产妇疼痛。 转贴于

3.3理解体贴产妇:心理问题的产生涉及生理及社会等多方面的因素,医务人员要有强烈的责任心,真正理解体贴产妇。护理人员应设身处地为产妇着想,从各方面关心体贴产妇,并让有分娩经验的产科护理人员用切身体会讲解分娩经验,对产妇进行现身说法,让产妇从中得到鼓励与支持,正确认识分娩过程[3],帮助她们克服心理障碍。

4实施护理措施

实施是护理程序的第四个步骤,即将心理护理计划的具体措施付诸实际。在实际过程中要求护士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熟练的操作技能和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

5评价护理效果

检验预期效果是否达到,评价的标准是预期目标。列出执行措施后出现的心理反应,再将心理反应与原来制定的护理目标进行比较,以观察是否达到要求,在评价的基础上对心理反应重新估计。

通过运用护理程序对产妇进行积极有效的心理疏导,可缓解她们的心理障碍,产妇大多能以良好的身心状态安全顺利的分娩。

参考文献

篇3

Parturient womans psychology and nursing

Zhou Shujuan Yang Yuping Deng Xuede

Abstract:Objective:The pregnant woman in pre-natal many can appear each kind of psychological change,then affects to the palace shrinks the pain,also possibly aggravates each kind of complication the occurrence,affects directly parturient womans smooth childbirth.This article through the for many years gynecology department clinical experience,the psychological question which pre-natal has possibly appeared to the pregnant woman has carried on the analysis,and proposed pregnant womans nursing measure,guaranteed the pregnant woman smooth childbirth,the maternal infant are safe.Methods:From in the childbirth 1546 examples the draw an item at random 533 examples has carried on the questionnaire survey since 2009.Results:212 examples present the varying degree intense,frightened,209 example performance for is agitated extremely,hot and bothered,97 example performance for withstands with difficulty to the childbirth pain,15 expressed to is in labor the knowledge hope.Conclusion:The different parturient woman to the surgery psychology responded has the similarity.Therefore,when nursing should act according to various ages section parturient womans psychology extent of reaction,the type,uses the different psychological nursing measure,causes it to pass the surgery pass smoothly.

Keywords:Parturient woman Psychology Nursing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1879(2010)12-0052-01

1 资料

多年来的妇科临床护理经验使我们了解到孕妇临产前多会出现各种不同的心理变化,直接影响宫缩痛,加重各种并发症的发生,从而影响到产妇顺利分娩及母婴的安全。因此,加强产前孕妇的心理护理非常重要。本文通过自2009年以来的1546产妇中随机抽取的533例孕妇的追踪调查发现,产妇中紧张恐慌的占39.7%,烦躁不安的约为39.2%,对分娩带来的痛苦难以承受的为18.1%,而对临产知识极度渴望的占3%。

2 原因与方法

2.1 原因分析。

通过产妇分娩前产生的一系列不利于分娩的反应,本文总结出以下几点,希望对产妇的顺产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1]孕妇产前的主要心理变化。根据我们医护工作者的多年工作总结,孕妇预产期临近的时侯,她们都会有不同程度的焦虑、紧张与害怕。当她们看到医生、助产师严肃的面孔及其他产妇疼痛的表情时,常产生紧张害怕的心理 [2]。对分娩过程的担心,主要是担心分娩过程中出现异常情况。当即将分娩孕妇躺在病床上时,她们担心分娩是否顺利,孩子是否健康,助产人员技术上是否过硬,并更希望有丈夫和熟人陪伴在身边[3]。希望得到医护人员的关心和帮助,盼望尽快顺利结束分娩产妇临产前或分娩过程中会出现烦躁与不安,一般产妇对宫缩疼痛都不能忍受,特别是宫缩较强的产妇,常大喊大叫用乞求的目光看着助产人员,希望宝宝快快来到人间,尽早结束分娩。

2.2 解决措施。

为了消除或减轻产妇的紧张、担心、恐惧等各种心理问题,我们医护人员通过观察与病例分析,总结出如下有效措施:

2.2.1 入院时的产前宣传教育。首先要进行人性化护理。医护人员要热情接待每一位产妇,尊重她们,像对待自己的亲人一样照顾她们,使她们有一种亲人般的感觉。针对患者不同的职业、文化背景、心理素质,积极进行沟通交流,与产妇建立融洽的护患关系,详细解答患者提出的各种问题,使患者有充分的心理准备[4]。

2.2.2 产前的全面检查及分娩过程中的护理要加强产前监护,产前需要做全面的检查,应向产妇说明检查的目的意义,并将结果及时告知产妇,消除其担忧的心理。对产妇进行全面检查时,要认真观察产程、宫缩持续时间及间隔时间、胎头下降情况及胎心是否正常、产妇的精神状态、大小便情况,都要一丝不苟,如发现异常及时处理。对她们提出的要求,要尽量满足,使其懂得只有与医护人员密切配合,保持体力,才能保证母婴的安全与健康[3]。在进行检查操作过程中,要注意态度认真,手法准确、轻柔、熟练,观察细致,让产妇有一种信任感。对妊高征患者要注意异常情况的发生,如眼花、头痛等出现时要及时告诉医护人员。由于产妇对宫缩痛的耐受力与各人对疼痛的耐受力有关外,还与心理状态有关,并且占很重要的位置。当产妇的心理状态不佳时,常表现为一有宫缩就不止,大喊大叫,不能自我控制,甚至拒绝饮食,使体力和精力消耗很大,导致宫缩无力,造成难产。助产人员应根据产妇的不同情况尽量给予鼓励、安抚与陪伴,经常巡视,以交谈的方式减轻产妇的疼痛[2]。由于产妇会对宫缩产生恐惧而影响休息,从而导致宫缩乏力,产程延长,这时护士可以贴近产妇,目光平视亲切注视,在宫缩时可给腰骶部按摩,或将手放在产妇腹部触摸,讲解疼痛时可以配合深呼吸来缓解疼痛,切勿喊叫哭闹,以免消耗体力。擦汗,宫缩间隙喂水,鼓励进食,扶持协助排便,使产妇身体放松,情绪安静,增强自信,从而取得较好的镇痛效[5]。如遇特殊情况应及时报告值班医生,针对情况及时处理,有分寸地向产妇说明情况,不要惊慌失措,要有条不紊地去处理,避免给产妇造成不必要的思想负担,遇见心理状态不平衡的产妇,我们要从各方面着手实施心理护理,使她们顺利地度过这一难关[3]。总之,助产人员要及时了解产妇的思想状况,了解她们对妊娠分娩生理常识的掌握情况,了解产妇对疼痛的感受,解释临产后各产程的生理变化和正常分娩过程。从而消除其恐惧、紧张、忧虑、烦躁等心理问题,有利于产程的顺利进展[5]。加强与产妇的交流沟通,与产妇密切接触,态度和蔼,使她们感到自己受尊重,受重视,以增加她们的信心,把顾虑、恐惧的心情转移到积极的行为中,以最佳的心理迎接分娩的到来。

3 结果

通过对产妇的心理状态的调查,得知产妇大多存在心烦焦躁,惶恐不安等不利于顺产的紧张心理,针对上述心理状态,归纳总结了对产妇入院时的心理和生活上的护理要点,从而消除其恐惧、紧张、忧虑、烦躁等心理问题,有利于产程的顺利进展。

4 结论

目前,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在孕妇产前做好心理护理非常重要,通过对这些产妇的观察和护理,使我们深深体会到只有多接触产妇,才能更好地掌握她们的心理状态,才能更好地进行省全方面的护理。而心理护理要从“心”做起,捧出心与产妇交流,用我们学到的护理知识和护理能力共同参与创造,使服务对象获得身体和心理舒适,更好地体现我们的个性化护理。

参考文献

[1] 王珍菊.心理护理在妇产科临床中的作用.中外健康文摘(医药月刊),2008,02(154)

[2] 初产妇分娩前后的心理特征及其护理.中国护士网2005,05(20)

篇4

概 述

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心理护理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心理护理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学科,已得到普遍认可并广泛应用于临床护理实践。妇产科产妇较为特殊,将为人母的产妇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紧张、恐惧、顾虑心理,不能很好地配合护士的工作。这时,妇产科产妇的心理护理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产妇怀孕时期及面临分娩的心理变化分析

怀孕时期的心理变化:一般在妇女在确知自己怀孕后,首先表现为欣喜,表面上流露羞怯,但喜悦之情溢于言表。接着又陷入平静,产生将要为人母的恐慌,角色转移不能及时到位。

面临生产时的心理变化:最后1个月,对于任何妇女来讲,都是一段艰难的过程,即将分娩,又产生焦虑、紧张、恐惧的心理压力。

在面临生产的过程中,产妇的思想往往集中于以下几个问题:①对产痛的顾虑,由于平时的耳濡目染,预感分娩将是很痛苦与艰难的过程;②担心是否发生难产,是否因难产而手术,手术的效果与安全性等;③考虑婴儿会怎样,会不会畸形等。

如何做好妇产科心理护理工作

对任何一位妇女来讲,怀孕及生产期间将是一段特殊的生理与心理过程。几乎没有一位女性能在怀孕期间轻松地始终保持往常的平静,而不发生任何心理改变。特别是初孕妇女,从确知怀孕到临产,随时都在面临自己从未经历过的感觉,从而出现很多由不适应到适应的心理改变。了解这些改变并给予妥贴的心理安抚,不仅有益于孕妇与胎儿的身心健康,还有益于家庭的和谐与幸福。

当产妇面临生产,面对分娩的恐惧、环境改变,还要忍受剧痛,会使她们产生寂寞、孤独感,如果此时护理人员不去关心,只听胎心音和检查宫口的情况,对产妇提出的疑问不予理睬,甚至随意说笑,产妇疼痛时甚至大声斥责。这样做的后果就容易使患者对护士失去信心,人为造成产程延长、胎儿窘迫、宫缩乏力等难产情况发生。

护理人员在护理待产产妇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心理护理,感情上不疏远,尊重其人格,关心照顾,消除患者紧张、恐惧及顾虑心理,为其保密,劝其自我放松,珍爱生命,鼓起勇气,以积极的态度迎接即将到来的幸福,以便解除产妇各种心理应激。

医护人员对产妇热情、周到的服务,能及时观察产程进展情况,工作认真,操作熟练,使产妇对分娩增强信心,转移对产痛的注意力,告诉她如何正确使用产力,以提高正常分娩率,如遇难产,告诉产妇安全分娩有保证,手术成功率接近100%,这样能让产妇在最佳的心境下顺利结束分娩,也极大的为妇产科的护理工作减低了工作难度。

要做好妇产科心理护理工作,应把握好以下几个点:①把握与产妇交流的度:通过交流可以协调关系、满足产妇的需要、减少产妇的心理孤独感、增进医患感情。适当的交流有利于护理工作的顺利进行,有助于产妇对医院及医护人员产生信任感,从而能引导产妇积极配合检查、治疗,为顺利生产构筑基础。在交流过程中,护理人员应起主导作用,要积极引导患者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同时,交流要有度,过度的交流可能会造成适得其反的效果,造成心理护理失败。②提高护理工作的服务性:心理护理也属于医疗服务,心理护理同其他医疗工作一样具有服务性。护理人员在心理护理的过程中,应该以热情服务的态度,最大程度上满足产妇的心理需求,减轻产妇的心理负担,消除产妇的心理顾虑。③加强护理工作的针对性:心理护理没有具体的操作规范,也没有统一的护理模式,这就要求护理人员在对产妇进行心理护理的过程中,善于总结产妇的心理变化过程,及时掌握产妇的情况和心理状态变化,针对不同的产妇,采取不同的对策,让心理护理真正做到因人而异。④做好家属的思想工作:陪员是产妇最亲近及最信任的人,因此,家属也是引导产妇以平稳的心态迎接生产的最佳人选。有的时候做好家属的思想工作,比直接对产妇进行心理护理更为有用,这也是从侧面对产妇进行心理护理的一种有效方式。

心理护理的基本原则

先重后轻,先急后缓。分清轻重急缓是进行心理护理的必要条件。

根据心理特点,有的放矢地解除产妇心理障碍。具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是解决心理障碍的最佳方式。

了解病情变化、治疗过程、效果,对产妇作出适当的解释或预告。预防性的心理护理可以减轻产妇的心理压力,使其具有基本的心理防御能力。

适当开导和劝慰:开导和劝慰是最好的心理护理的方式,同时开导和劝慰的过程也是了解产妇心理变化的一个过程,适当的开导和劝慰有利于心理护理工作的进行。

卫生知识的宣教:大多数心理上的问题都可以归咎于对卫生知识的匮乏,进行卫生知识宣教可以从一定程度上避免产妇的心理出现问题。

护理人员应具备全面素质,工作责任心强,擅长交流沟通,对待每一位产妇要视同亲人般的护理与照顾,细致观察产妇的心理变化,及时交流思想和情绪的变化,做好她们的孕期保健指导工作。消除紧张心理,医护人员良好的沟通技巧,可消除产妇的过度紧张、恐惧,通过护患沟通,消除顾虑,预防并发症,减少产后大出血的发生。

篇5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5-0382-02

【Abstract】Objective:Analysis of maternal psychological care.Methods:Analysis for 100 cases of maternal care.Results:Strengthen psychological care for pregnant women before and after childbirth.

【Keywords】Pregnant women; Psychological care

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改变与发展,医学心理学愈来愈显得示出其积极的作用【1】。心理学对护理工作者来说,是做好工作的必备基础【2】。为了提高产科的工作质量,自2007年以来,我们产科工作组的护理人员对孕产妇的不同的心理状况作了调查与总结,并有真对性地进行了心理护理,使产妇在总产程平均时间、会阴破裂发生率、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及平均产后出血量等有明显的改善。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产前护理:

随着妊娠月份的增大及预产期的临近,孕妇心中既有一份将做母亲的自豪感,又感到忧虑和惶惶不安。大部分孕妇在畏惧产痛的紧张心理【3】,且对分娩知识不甚了解;部分孕妇受封建思想的影响和或受亲属舆l论压力,担心胎儿的性别,怕生女孩的思想压力较重;少数产妇担心基层医院的设施及医务人员技术水平能否保证其正常分泌。

真对上述情况,我们护理人员就要做好心理护理,围绕她们最担心的问题进行健康宣传和指导,加强宣传是男是女都一样,讲解妊娠分娩的生理及相关知识【4】,增强孕产妇对分娩知识的了解。同时,我们护理人员应该在日常生活中保持良好的医德医风【5】。仪表要端庄,态度要和蔼,热情,语言亲切,操作技能娴熟,轻巧,业务素质高。必要时护理人员还可向孕产妇介绍医院的有关医疗设施,让孕产妇产生信任感,安全感,消除顾虑【6】,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以良好的心理状态及体力准备分娩。

2 产时心理护理:

在分娩过程中,由于产痛及体力消耗,多数产妇出现情绪急躁等,与助产人员配合不好。随着子宫收缩开始,胎儿下降,产妇疼痛逐渐加剧,有的产妇还会发出声嘶力竭的叫喊及躁动。加上她们进入产房,离开亲人,医护人员都是陌生面孔,易产生孤独失助感,总想让家人陪伴;又有些产妇对分娩有恐惧感,害怕难产,认为亲人帮不上忙,只有医护人员摆布,听之任之等等。这些不良的心理状态往往易导致滞产,难产的发生【7】。

对此,劝导、鼓励,使她们感到温暖放心,解除孤独恐惧感,与我们较好地配合,增强自娩的信心及勇气,促进产程进展,顺利分娩【8】。胎儿娩出后,即给予母婴有皮肤接触,使她们感到莫大的心理安慰与自豪,增强母子感情,促进子宫收缩,预防产后出血,同时也有助于产后的哺乳。

3 产后的心理护理:

产妇由于分娩体力消耗,孩子哭闹或刀口疼痛,生活自理能力下降等缺乏母乳喂养的信心,有些产妇由于生了女孩子精神上不愉快,心理上不平衡,往往易造成宫缩不良,产后出血等等【9】。

综上所述,我们护理人员要首先做好:产后不急于让产妇离开产房,尤其是加强产后24小时内的观察及护理,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做好产女婴产妇及亲属的思想工作,宣传生男生女的科学道理,清除产妇的自卑感,打消其封建思想意识,使其亲属不嫌弃,不在语言行为上给予产妇造成不良的精神刺激,加强病房巡视,关心、体贴产妇,嘱其心情愉快,进食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饮食。并正确指导哺乳,多给予精神上的安慰,生活上的照顾,使产妇在产后保持最佳的心理状态。

4 结论:良好的服务态度及心理护理不仅有利于孕产妇的身心健康,也有利于使产妇在最佳 的心理状态下完成分娩,对分娩的顺利进行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宁玉萍,刘振玉,雷艳,耿力. 全程陪伴分娩护理管理模式探讨[J]. 护理学杂志. 2003,27(12):46-48.

[2] ,刘艳群. 孕产妇的循证心理护理研究[J]. 中国现代医生. 2010,12(06):480-482.

[3] 邢立辉,史春香,刘根莉. 循证护理在孕产妇心理护理中的应用[J].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09(10):680-681.

[4] 刘海棠. 心理疗法与分娩镇痛[J].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2000(02):1023-1024.

[5] 刘兰芬,赵贵芳,张志华,侯瑞华,王爱珍. 产妇产前的心理状态及相关因素分析[J]. 中华妇产科杂志. 1998(07):427-428.

[6] 邓金平. 循证护理模式在改善产妇产后生活质量及预防抑郁症的效果观察[J]. 齐鲁护理杂志. 2011(09):638-639.

篇6

2008年3月~2010年3月我科共收治院前死胎引产产妇46例,年龄21~35岁,其中21~33岁者42例,34~35岁者4例。文化程度:初中及初中以下32例,高中及以上14例。孕20~37周,其中首次怀孕25例,有自然流产史及人工流产史18例,有宫内死胎史3例。无子女者38例,有子女者8例。由责任护士通过交谈和观察的方法,按调查内容对46例孕妇的心理状态进行评估及相关因素调查。调查发现46例死胎引产产妇的心理问题主要包括:抑郁、焦虑、紧张、失落、负疚等。其心理需求主要包括:优生优育常识、产前保健知识、相关保健内容、死胎常见原因及预防措施。

2死胎孕妇的心理护理

2.1入院时的心理护理

入院时进行恰当的心理干预,稳定产妇情绪。入院时护士应主动热情地接待患者,以真诚、富有同情心的态度与患者、家属沟通交流,创造融洽的气氛。鼓励患者将自己的心理顾虑和需求讲出来,解除她们的孤独感,取得她们的信任。然后根据孕妇的个性和知识层次以及本次妊娠的经历,有选择性地运用其能够接受的方式进行心理疏导[1]。将患者安置于温馨单人病房,保持病室安静,减少不良因素刺激,以避免正常待产妇及母婴同室新生儿对患者的刺激。告诉家属及亲友勿与患者谈论妊娠、胎儿等问题,减少应激源,以减少某些心理应激的发生。

2.2引产前的心理护理

引产前的心理护理至关重要,直接影响到生产过程的产力、产程,对预防滞产和产后出血具有积极的作用。产前的心理护理重点在于调动她们的潜力,使她们能主动配合医护人员的心理护理,增强其心理承受能力,护士应用安慰性语言疏导产妇,并从优生角度向孕妇耐心讲解,解释优胜劣汰的规律,说明死胎多是由病理因素引起的,最终会被淘汰的。使她们从心理上比较容易和愿意接受这种现实。处于友好和睦家庭环境中受到细心照顾患者,抑郁症状较轻,因此要做好患者亲属思想工作,加强与患者亲属的沟通交流,给予孕妇深切关怀和体贴,以提供良好的精神支持,使之逐步稳定情绪。在选择合适的引产手术方法后,护理人员要随时观察产妇的宫缩情况,并告知产妇临床时的一些症状,避免出现宫缩后产妇紧张和恐惧,使其做好心理准备。

2.3产时的心理护理

临产后,产妇由于疼痛难忍会出现紧张、焦虑、恐惧、自责等心理反应。由于她们没有正常产妇那种伴随幸福的感觉,所以对疼痛比较敏感,产妇的护理人员应要认真负责。调节好产房的温度、湿度,替她们准备好必要的物品,态度和蔼、关心体贴产妇、语言要温柔,同时适当运用药物缓解疼痛,稳定情绪[2]。并允许1名家属更换鞋子,穿戴隔离衣、帽子、口罩进产房陪伴,以给产妇精神上安慰和鼓励。遵医嘱予软化宫颈,加快产程进展。进行操作时,动作要轻柔,宫口开全后要正确指导产妇运用腹压,以减少体力消耗并缩短产程。

2.4产后的心理护理

死胎产妇比正常产妇更容易引起产后抑郁症,抑郁不仅影响产妇的健康,而且影响着婚姻、家庭和社会,有必要对她们进行心理护理,给予相应的心理疏导,减少或避免精神刺激,帮助她们重新面对生活。以听音乐、阅读杂志、聊天等方式转移其注意力,指导其充分休息,避免劳累过度和长时间的心理负担,同时运用沟通技巧,充分发挥社会支持系统的作用,可以运用暗示、引导、制造温馨气氛等技巧,指导家属不要在产妇面前流露不良的情绪,促使家人尤其是丈夫经常关心、安抚产妇,让产妇时刻感到家庭的温暖,消除焦虑、抑郁情绪。对于有哭泣、紧张、焦虑的产妇,以极大的同情心安慰疏导产妇,说明其不良情绪对身体健康可造成不良影响,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勇于战胜自我。并做好卫生保健知识的宣教,让产妇明确围生期保健重要性,为下一次妊娠做好心理准备,提高心理素质[3]。

2.5出院护理

在产妇出院前,由责任护士对产妇的心理需求再次确认并使之满足。掌握产妇的机体恢复情况,并做好必要的健康教育工作,宣传优生优育知识,指导家属对孕妇给予精神鼓励和心理支持,尤其是丈夫,更需关心、体贴产妇,多与产妇交流,给予理解,以减轻产妇的消极情绪。做好出院后的回访工作,开通科室热线电话,随时咨询,耐心解答,建议患者在下次怀孕前去上一级专科医院做详细系统的检查,尽可能减少畸胎及死胎的再次发生。

怀孕并孕育新生命是一个女人一生中重要的事情,是一个正常的生理过程,是家庭的需求,也是社会的需求,当这些正常的需求遇到障碍时,个体会产生异常的心理变化,尤其加上现实生活中的其他负面因素,例如亲戚、朋友的议论,婆婆、公公的不理解以及家庭的破裂等,对死胎孕妇产生了内在的或外在的不良影响,这些不良因素会直接影响到机体正常的心理功能,导致疾病的发生,所以心理护理干预是死胎孕妇有效心理护理的重要因素,对提高我们的护患沟通也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4]。

参考文献:

[1]逯子荣.死胎产妇的心理护理.全科护理,2007,5(20):46.

篇7

1 临床资料

选择2011年1-10月份在我院待产100例孕妇进行心理调查,孕周在37-42周,年龄在20-42岁, 47例为本地孕妇,53例为外来人口,初产妇76例,经产妇24例,无任何并发症的孕妇,除2例(2%)孕妇对产程报无所谓态度外,98例(98%)均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

2 待产时的心理状态及心理护理

整个妊娠期对每一位孕妇来说都是一段艰难的历程,临近分娩期孕妇将更渴望新生命的降生。产妇进入待产室,家属不能入内。产妇对家属的信赖一旦消失,就会产生莫名的孤单、紧张、焦虑,甚至会出现恐惧感,渴望亲人的心理油然而生。此时作为助产士应密切注意待产妇的言行变化,及时掌握产妇的思想,针对产妇的实际动态,认真做好产前应有的思想准备,热情接待,以诚待人,举止庄重,积极创制宁静和谐的氛围,使产妇对助产士有信任感、亲切感。

3 第一产程的心理状态及心理护理

随着有规律的阵缩开始,产妇内心的紧张、恐惧会随之加剧。阵缩是难受的,有的产妇甚至大喊大叫,求助她人,取得照顾。有的不想进食,出现慌乱情绪。此时,我们都应和颜悦色,言谈自若,正确诱导,向其宣传宫缩腹痛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哭闹只会消耗体力,影响正常产程的进展,导致难产,及时争取产妇的信任,建立协调的护患关系,是很关键的。耐心鼓励产妇进食,对于不能进食又呕吐者应静脉输液补充能量,宫缩间歇期放松休息,指导产妇在宫缩时进行腹式呼吸,同时与产妇交流,分散其注意力,这一切都是通过助产士亲切的语言暗示和敏锐的观察及时传递。

4 第二产程的心理状态及心理护理

宫口开全后,有的产妇不会应用腹压或信心不足,有的对医护人员不放心,助产士应正确指导产妇屏气用力,正确使用腹压,(正确的屏气动作为仰卧,双腿屈曲,双手握住产床旁的把手,当宫缩开始时,先深吸气屏气,然后如解大便样向下屏气用力,在宫缩间歇时,全身肌肉放松,安静休息。)如果产妇用力不当,易疲劳,造成宫缩乏力,影响产程进展,导致第二产程延长。适时助产是帮助产妇平安渡过分娩期的关键。及时做好接生准备,集中思想发挥熟练技术,在接生过程中不能随心所欲谈一些与接生无关紧要的事情,更不能谩骂、指责、威胁产妇,应安慰产妇为防止产后出血及各种并发症的发生,鼓励产妇配合完成分娩。

5 第三产程时的心理状态及心理护理

篇8

【中图分类号】R473.1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4-0259-02

剖宫产术是妊娠晚期经腹切开子宫,取出胎儿及其附属物以完成分娩的手术。近年来,随着围产医学的发展,剖宫产的适应证的扩大,剖宫产率急剧上升。剖宫产产妇术前术后又普遍存在紧张、恐惧、焦虑等心理反应[1]因此,为剖宫产产妇进行术前、术中、术后系统的心理护理,做到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能有效改善产妇的预后,对产妇术后疼痛的缓解、身体的恢复及康复和母乳的喂养有重要意义。

1临床资料

我院从2011年6月- 2013年6月共108例产妇,其中剖宫产51例,年龄在20-42岁,其中胎位不正8例,疤痕子宫14例,过期妊娠4例,活跃期停滞4例,头盆不称4例,胎膜早破2例,巨大儿3例,其他因素的18例。我们采取对产妇进行手术期间的全程心理护理,结果手术进展顺利,产妇切口愈合良好,无并发症发生。

2患者的心理分析

2.1紧张恐惧心理:对于剖宫产患者,其在手术前后被动性增强,依赖性增加,疼痛阈值降低,要求得到护理人员的重视。表现为恐惧、紧张、自信心不足。

2.2忧郁心理:当患者得知要采用剖宫产手术,紧张造成心情忧郁,有的患者还担心自身的手术情况以及产后能否恢复,担心手术留下疤痕影响美容。同时还担心手术会对乳汁分泌造成影响,以至于不能母乳喂养。

2.3烦躁心理:剖宫产后,产妇不但要照顾婴儿还要照顾自己的手术切口,睡眠往往会出问题,而且手术疤痕对心理的影响也不能忽视,手术本身对产妇也是一种较强的刺激。因而表现为烦躁,不适应产后的生活。

3心理护理

3.1术前心理护理

热情接待患者,加强护患沟通。主动与产妇进行交谈,耐心听取并解答她们所提出的问题,了解其思想状况及存在的心理障碍,然后根据产妇的性格、文化程度、家庭状况、孕产次及产妇的心理状态及其需求,因人而异地给予心理护理,消除因剖官产手术所引起的焦虑、恐惧和紧张情绪。向产妇讲解手术的重要性及所实施新式剖宫产痛苦小、出血少、时间短、不留疤痕的优点,强调主观因素在手术及术后恢复过程中的作用,对手术中可能发生的危险,既要说明实际情况,又要避免给产妇增加心理负担,从而增强产妇的安全感。指导产妇术前进行有意识的放松训练,安排与术后恢复好的剖宫产产妇交谈,增强手术患者信心,减少其焦虑和恐惧感,从而使其以良好的心态接受手术。

3.2术中心理护理

手术过程中的气氛能对病人的情绪造成很大影响,因此,要创造良好的手术室环境,耐心讲解术中应注意的事项。医护人员之间要互相尊重、主动配合、气氛融洽。不高声喧哗,不谈与手术无关的事情。万一在手术中发生意外情况,医护人员要从容应对,不要让产妇感到紧张和慌乱。

3.3术后心理护理

手术完毕回病房后,首先要为产妇创造一个舒适、安静的环境。除了遵医嘱应用镇痛剂外,护士还应从多方面采取措施,以减轻产妇的疼痛,如保持病室安静,光线柔和,且各种护理操作集中进行,减少不必要的刺激主动与产妇进行交流,了解她们的感受和想法。指导产妇的家属创造良好的家庭氛围,给予产妇细致的关心与照顾,使其安全顺利的度过手术危险期,从而早日恢复健康。嘱咐家属除了在生活上给产妇关心和照顾外,还要帮助其从心理上树立信心,培养乐观的心态,有利于产后的恢复

【讨论】

剖宫产术可以带来严重的心理应激,对产妇的内分泌、神经以及循环系统造成不良影响。产妇心理上的恐惧,焦虑,对其在麻醉和手术中的身体状况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对剖宫产术患者围手术期的心理护理,取得产妇的信赖、理解、配合,不仅能够提高手术质量,还能确保母婴安全,并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2]。通过术前的心理护理,产妇感到被关心和尊重,获得安全感和满足感,从而使其精神轻松,情绪稳定,以良好的状态进入手术。有研究表明[3],新生儿性别对产妇的心理状态有不利影响,生女婴产妇的心理障碍较多见,且其阴道出血量增多,泌乳量减少。故而术中应尽量避免产妇询问婴儿性别,以免婴儿的性别不如产妇的意愿而影响情绪。此外,术中应重视产妇的精神心理因素,营造良好的手术氛围,调动起患者的内在因素积极配合手术,使手术得以顺利进展,并减少因产妇负性心理所致的手术并发症。我院通过对这61名产妇实施术前、术中和术后全程心理护理后,产妇术后伤口疼痛程度明显减轻,肠蠕动恢复时间明显提前,产后出血率显著减少,产后48h内泌乳量明显增多。因此,全程心理护理可以稳定产妇情绪,减轻术后疼痛,降低产后出血率,增加产后48h内泌乳量,从而有利于产妇恢复,提高产妇的满意度,同时,也大大提高了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篇9

[中图分类号] R473.71 [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674-4721(2010)11(b)-107-02

产妇选择剖宫产生产方式来进行终止妊娠,其心理的恐惧或多或少影响着手术的成功率,必要的心理护理能够减少产妇的恐惧心理,使得产妇在良好的心理状态下生产。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09年1~6月剖宫产患者196例,年龄20岁以下1例,20~24岁88例,25~29岁51例,30~34岁33例,35岁以上23例。其中,初产妇89例,经产妇107例,患者手术方式为子宫下段手术,麻醉选择硬膜外麻醉。剖宫产的原因为产程活跃期停滞,第二产程延长,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瘢痕子宫,头盆不称,珍贵胎儿,胎膜早破等因素。将196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97例,对照组99例,对患者术中的生命体征、手术过程中疼痛级别、焦虑发生、泌乳时间、母乳喂养等指标进行对照。

1.2 观察项目

1.2.1 对生命体征的观察,通过麻醉医生监护血压、脉搏、呼吸,每10分钟监测1次并记录,计算平均值。

1.2.2焦虑状况评估。采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1],术前通过交流的方式,对表中的20项目进行评定,对得到的标准分进行平均。

1.2.3术后疼痛分级及用药观察。0级无疼痛,有酸胀不适;Ⅰ级(轻度)可忍受微汗或不出汗;Ⅱ级(中度)明显疼痛伴出汗呼吸急促,但可忍受;Ⅲ级(重度)疼痛不能忍受大喊大叫。对Ⅱ、Ⅲ级患者使用镇痛药物。

1.2.4产后乳汁分泌时间的观察,透过新生儿哺乳观察。

1.2.5母乳喂养率的观察,通过产后访视调查4个月纯母乳喂养情况。

1.3心理护理方法

1.3.1手术患者术前的心理分析及护理。剖宫产产妇普遍存在紧张、焦虑、恐惧,他们坐卧不安,表现出种种担心和顾虑。产妇害怕疼痛,怕影响孩子,担心自己和孩子术中出现意外,担心术后切口影响美容[2]。术前的这种心理恐惧、紧张、焦虑将直接影响手术效果,出现如出血量多,愈合慢及乳汁分泌减少等,这种恶劣情绪状态还易引起并发症,术前向患者介绍配合手术方法,对控制术中出血量、保持术中生命体征平稳、降低疼痛级别和预防术后感染都是有益和必要的,并可使患者稳定情绪,使手术顺利进行。向产妇介绍手术医生、手术护士及麻醉师情况,在患者前面树立手术医生的威信,创造安静、整洁、舒适的住院环境。讲述即将做母亲的快乐,让产妇在心理上获得满足感和安全感。

1.3.2手术中患者的心理护理。大多数产妇对手术环境和器械异常敏感,在进入手术室的时候精神过度紧张,有的患者刚刚被推入手术室就大汗淋漓,四肢发凉,心跳加快,血压极度升高,给手术增加了难度。手术室护士要体贴患者,营造良好的手术环境。手术室一定要整洁无血迹,手术器械要遮蔽,手术人员注意言谈举止,端庄大方,接待患者时语言亲密,态度和蔼,使患者产生安全感。手术中减少敏感部位的暴露,在不影响手术的前提下,注意保暖,保护患者自尊心,使患者感受到人文的关怀,有利于消除紧张的情绪。术中密切观察患者情绪变化,及时给予语言安慰及支持,取胎儿时牵拉疼痛,嘱产妇作深呼吸,握住患者的手,抚摸患者额头或是给予关怀的动作,可以减轻患者的疼痛。器械护士必须眼疾手快地配合手术,尽量减少减轻手术器械的碰击声,避免给患者带来不良刺激。当胎儿娩出处理脐带及清理呼吸道后抱到产妇面前,告知产妇胎儿发育正常。渴望生男孩的产妇,生产女孩术中可以不告知。

1.3.3手术后的心理评估与护理。手术后及时告知手术效果,以亲切和蔼的语言给予安慰鼓励,告知其手术很顺利,只要忍耐几天疼痛就可以康复了,术后母婴同室,及时指导母乳喂养,早开奶,介绍母乳喂养的好处,传授患者及家属必要的护理措施,如咳漱时按住刀口可减轻疼痛,勤活动有利于恢复等。帮助患者缓解疼痛,安装镇痛泵的患者及时观察镇痛效果,严格掌握和控制用药量,疼痛与手术部位切口方式和镇定剂应用是否得当有关,而且个体疼痛耐受力不同,患者如果注意力过度集中,情绪过度紧张就会加剧疼痛,意志薄弱、烦躁疲倦更会加剧疼痛,噪声光线也会加剧疼痛,因此护士要体察和理解患者,从每个具体环节来减轻患者疼痛,如手术后6 h内给予药物止痛,以后可听音乐等。对家属进行陪护指导,最好让丈夫陪伴。术后3 d适当活动有助于体力恢复、排尿及排便,避免或减少静脉血栓发生率[3]。

2 结果

见表1。

3 体会

本院通过对196例产妇开展心理护理,采取术前访视,术中护理,术后随访的方式,主动与患者沟通,极大地降低了手术并发症的发生,促进了术后的康复,提高了母乳喂养率。平均住院时间减少1.5 d。通过连续的心理护理和生理护理,使患者产生信赖感,从而建立起了相互信赖、合作的护患关系,保证手术的正常顺利进行,确保患者安全,提高患者的健康水平。护士应当学习更多的心理护理知识,加强与患者及家属的良好沟通,使产妇在良好的心理状态下及强有力的社会支持下,面对小生命的诞生[4-6]。

[参考文献]

[1]李建民,朱扬,许翠霞.剖宫产病人手术前手术中的心理护理体会[J].河南中医学刊,2001,26(5):74-75.

[2]吕春华.手术室护士对剖宫产产妇的心理护理[J].中国医药论坛,2007,5(11):112.

[3]李小寒.浅谈非语言护理沟通技巧[J].实用护理杂志,2000,16(5):58.

[4]贾俊华.临产妇心理状态分析及护理干预[J].中国医药学刊,2007,5(12):50.

篇10

1.1恐惧心理由于产妇对剖宫产术知识的欠缺,对手术医生的不了解、不信任,对麻醉医生和麻醉技术的不了解,因此,会担心手术时出现意外,危及自己和胎儿的生命,担心麻醉时对身体造成损伤或者麻醉后麻药的作用长久不退影响哺乳。

1.2焦虑紧张心理临产后宫缩导致身体的疼痛不适,对陌生环境的不适应,对分娩中出现胎儿窘迫、滞产等产科特殊情况而需急症手术,缺乏充分的思想准备,担心切口会留瘢痕影响美观等问题思虑过度,因此,产生紧张焦虑不安的情绪[2]。

1.3这两种心理都会对围术期产妇产生不利的生理干扰,不利于手术和麻醉的进行。

1.3.1术前紧张的情绪可致血压升高、心率增快,重者会致产前子痫,加重心血管的负担,增加了产妇和胎儿的危险,甚至会危及产妇及胎儿的生命安全。心理因素导致的血压升高有时用药物很难控制稳定,此时心理护理可起到药物所不能达到的满意效果。

1.3.2术中术中极度恐惧和紧张,可使术中血压升高导致心脑血管意外。紧张可抑制催产素和前列腺素的分泌,致术中子宫收缩乏力而大出血危及产妇的生命[3]。

1.3.3术后切口的疼痛会让产妇产生焦虑,从而使血压升高、产后子痫,甚至发生心脑血管意外,以及产后大出血。术后不安的情绪也会影响乳汁的分泌,不利于哺乳。

2心理护理

2.1产妇术前的心理护理产妇来到医院这个特殊陌生环境,最需要医生和护士的关心。护理人员不仅要为产妇营造一个温馨舒适的病房条件,更需要手术室护士术前亲临床边与她们进行交流、沟通。简单扼要讲解手术的过程、麻醉的方式及程序、手术大约需要多长时间,并告诉产妇,剖宫产术对手术医生来说已是一种很娴熟的技术,消除产妇的心理疑虑。同时也要取得产妇家属的信任和配合,家属和医生的配合协作能让产妇放心、安心、愉悦地接受手术。

2.2术中的心理护理

2.2.1手术当天,手术室护士应亲自护送产妇至手术室,手术间内保持合适的温度与湿度,手术室环境要干净没有血渍,各种物品要摆放整齐,护士的行为举止要规范,谈吐要文雅亲切,不要大声谈笑。器械物品轻拿轻放,以免物品的碰撞声惊吓产妇,产生紧张情绪。

2.2.2在为手术产妇建立静脉通道时,应善意地向其解释是了为麻醉和手术的顺利进行,而不能说是为了防止意外时抢救所需,这会让产妇更加恐惧。和产妇交流分散其注意力。产妇平卧时会出现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表现为低血压、心动过速、虚脱和晕厥[4]。手术室护士应帮助其向左侧倾斜30度,避免或减轻此综合征的发生。

2.2.3剖宫产术受术者都是清醒的,手术室的所有动静受术者都非常关注,会直接影响她们的情绪。术中不能谈论与手术无关的话题。巡回护士要耐心地给产妇以安慰和鼓励,牵拉腹膜时会有胃痛或是胸闷的不适感,此时嘱产妇配合深呼吸会缓解不适,从而消除紧张心理,有利于手术的进行。胎儿取出后,要告知产妇胎儿的一般情况,处理好脐带后,巡回护士抱起新生儿让产妇与她的孩子有一个亲密肌肤接触,使产妇因此而紧张的心理得到安抚。手术结束后与麻醉师一起护送产妇回病房。

篇11

[中图分类号]R473.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721(2009)05(b)-087-01

现实生活中的人总是有各种各样的心理活动,孕产妇的心情更是十分复杂,因急躁,紧张,惊恐常可引起宫缩乏力,致产程延长,造成滞产,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产后大出血及产后泌乳减少,因此应该注意孕产妇的心理护理,使其在最佳状态下分娩。

1 产前孕妇的心理特征及护理

鉴于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大部分产妇为初产妇,无经验。加之社会家庭对分娩的重视程度提高,更增加了对分娩的精神紧张程度,大部分孕妇临产前的共同心理活动是紧张,焦虑,恐惧,希望得到医护人员的指导,帮助,关心,怕分娩时疼痛。怕出血,怕难产,担心胎儿不正常,一旦出现产兆常表现出心慌,意乱,吃睡不宁,高度紧张的心理导致自主神经功能紊乱,以致造成原发性宫缩乏力,使分娩不能按正常进行,因此,需要医护人员具备高尚的医德医风和熟练的专业技术,高度的责任感和同情心,善于掌握孕产妇的不同心理,以保证分娩的顺利进行。

护理人员首先应做好宣传工作。解除紧张心理,要以热情、亲切的态度向孕妇介绍病房、特产室、产房的环境及有关妊娠与分娩的知识,宣传母婴同室,母乳喂养的好处,耐心解答孕妇提出的问题,以取得她们的信任,同时要使孕妇注意饮食和休息,使其了解分娩是正常的生理现象,宫缩好可促进产程顺利进行,消除临产孕妇对分娩的忧虑和产痛的恐惧,增强自信心。其次,建立融洽的护患关系:对I临产孕妇要同情,态度诚恳热情,关心体贴照顾她们,给予其更多的温暖和关怀,让孕妇感到医护人员和蔼可亲,使其得到安慰,增强安全感,做到相互信任、相互理解。最后,护理技能是不可忽视的,精湛娴熟的护理技能,能使临产孕妇产生信赖感和安全感。在进行操作时,态度要认真,动作要轻柔,手法准确熟练,观察细致,(如临测胎儿情况及孕妇生命体征)记录及时。并将产程进展情况主动告知临产孕妇,让她们感到自己已被重视,增强她的信心和安全感。以减轻心理压力,消除产妇的顾虑。与此同时,还应保证临产孕妇的正常进食和睡眠,使她们从精力、体力和心理上为顺利分娩打下良好的基础。

2 分娩时产妇的心理特征及护理

篇12

近年来国剖宫产率逐年上升,个别医院甚至达到90%以上,致使很多产妇错误的认为剖宫产安全,又不用肚子痛所以孕妇一入院都要求剖宫产手术[1]。因此对无剖宫产指征的产妇做心理护理尤为重要。首先接诊护士应仪表端庄、态度和蔼主动向产妇介绍自己及周边的环境及主管医生,在此护士应热情并尊重产妇且提供分娩过程的宣传资料,安慰产妇调动产妇的积极配合,让产妇充分了解正常分娩与剖宫产的利害关系,让产妇了解剖宫产的并发症:如出血多、粘连等,以及对新生儿的影响,有临床证据表明在剖宫产的孩子中多动症的儿童较多,针对不同产妇的心理状态及分勉的不同时期,让产妇充分了解分娩期各个产程的特点,让产妇充分做好心理准备,树立正常分娩信心。

2 分娩期

21 第一产程的护理

211 环境 待产的环境应安静、舒适、产房应保持安静无噪音、尽量避免操作时发出碰撞声,减少不良刺激为产妇创造有利的条件。

212 护理人员的态度 护理人员应耐心讲解分娩的全过程,同时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还要取得产妇的信任使之能正常分娩。

213 紧张与焦虑 多数初产妇对分娩的过程无经验,刚进入产房;见红、破水都可引起精神高度紧张而影响进食与休息,则必然会影响产程的进展。护理人员做好解释工作,掌握放松技巧,指导产妇在宫缩间歇时少量多次进食易消化、高营养的食物,供给足够的饮水,以保证分娩时的体力,同时充分做好家属的思想工作,避免家属紧张而加重产妇的焦虑,消除不利于正常分娩的各种因素。

214 害怕与恐惧 随着产程的进展,产妇害怕与恐惧心理增加,怕疼痛加剧无法承受,怕正常分娩失败做剖宫产而遭受两遍罪,怕产程长,以及影响胎儿等等。护理人员要陪伴在产妇身边,关心安慰产妇、指导产妇掌握放松技巧,采取放松技术,即每一宫缩开始和结束时从鼻孔吸气用嘴出气,同时配合按摩法,即宫缩时在下腹部按摩或侧卧时按摩腰骶部,以减轻疼痛,宫缩间歇时指导产妇饮适量的水或果汁,防止过度呼吸引起的不适,且随时提醒产妇及时小便以免膀胱充盈,阻碍胎头下降,经过以上护理多数产妇能积极配合而顺利渡过。

22 第二产程的护理 第二产程较短,但宫缩持续时间长、间歇短,因此护理人员应陪伴在旁边,及时提程的信息给予安慰支持和鼓励,使产妇了解新生儿很快就能娩出,树立战胜疼痛信心,同时协助饮水、擦汗并指导产妇屏气法。方法:让产妇双足蹬在产床上,用两手握住产床上的把手,宫缩时深吸气并屏住,然后如解大便样向下用力屏气以增加腹压。宫缩间歇时,产妇全身肌肉放松休息,再宫缩时重复同样的动作,以加快产程的进展。当产妇有效用力时,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且让产妇看到希望,在热情、关怀充满信心中保证胎儿顺利娩出。

23 第三产程的心理护理 第三产程又称胎盘娩出期。此期护士应协助胎盘娩出并检查胎盘是否完整,且嘱产妇及时排空膀胱,预防产后出血。要给产妇提供舒适的环境、为产妇擦汗、更衣及时更换床单,及时更换会阴垫,使产妇保持愉快的心情。

3 产后恢复期

31 此期特点使帮助产妇建立母子感情,做到母婴同室,每天分离时间不超过1 h。还应该帮助产妇建立喂养的信心,做到早吸允,在婴儿饥饿时或母亲感到乳胀时可哺乳,改变过去的传统的观念。做好母乳喂养的宣教,让产妇知道母乳是婴儿最佳的食品与饮料。它不但能增加母子感情,还可以提高新生儿的免疫功能,还可以提高抗病能力,促进胎粪的排出,减少黄疸的发生,即可促进母亲的子宫收缩、又可减少母亲的的出血,降低乳腺癌、卵巢癌的发病率。

32 帮助并指导产妇制定营养丰富品种多样的食谱,产妇应多进汤类饮食及部分新鲜的蔬菜、水果,以增进食欲。两餐之间多饮水,因乳汁的分泌与产妇的饮水量有关,以此促进乳汁的分泌[2]。

33 产后应按需哺乳,增加喂养次数,以免引起肿胀。指导正确的喂奶姿势,每次喂奶结束时,不要强行用力拉出。产后,母亲还应保证充足的睡眠与休息。

34 加强产褥期的卫生宣教,保持外阴清洁卫生,会阴侧切者产妇应健侧卧位,以防止侧切口污,每次大便后应清洁会阴及,室内温度不易过高,湿度适宜,防止产妇出汗过多引起不适。

心理护理在正常分娩过程中尤为重要,它关系到是否能顺利分娩。心理护理能够体验到来自护理人员的人文关怀,感到温暖,增加信心。在正个过程中使产妇保持最佳心理和精神状态,充分消除了紧张、焦虑、害怕与恐惧的心理。因此今后的过程中对护理人员提了更高的要求,这有待于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总结、不断完善[36]。

参 考 文 献

[1] 姜乾金医学心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39.

[2] 卫生部妇幼卫生司母乳喂养培训教材.

[3] 姜作彦浅谈分娩前后产妇的心理护理.护理研究,2003,17(6):7879.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