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游安全教育范文

时间:2023-06-01 08:52:25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出游安全教育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篇1

在幼儿活动前,先和他们分析一下容易出现的危险情况,共同讨论应该怎样玩才安全。如我们幼儿园的户外场地很大,分为很多区域,如大型玩具区,球类区,玩沙区,练习平衡区等等。每个区域的玩具,材料,场地都是不一样的。为了避免幼儿发生意外事故,我们带领幼儿到了活动区域后,先和幼儿讨论应该怎样玩器具,应注意什么,使幼儿明白是非,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避免不安全事件的发生。同时,由于幼儿年龄小,辨别是非的能力比较弱,在教育中我们采用正面引导。在日常活动中常我们注意正面引导,对表现好的小朋友进行表扬,那么其他小朋友就会向他们学习,安全教育也如此。我们经常会举一些小朋友注意安全的例子来进行教育,从这些正面材料使幼儿正确理解了安全知识,提高了安全意识

二、选择多种形式,促进自我保护能力的发展

1.个别指导和同伴影响相结合的形式

在活动中对于个别能力较差的幼儿,我们加强了个别指导,因为他们对那些危险性强的项目自我保护能力差,无意识,在老师的个别指导帮助下,那些孩子会逐渐养成习惯,从而增强安全防范意识。有时同伴的影响也是很重要的,特别是看到别人遇到困难或危险,自己便会从中吸取教训,而去摸索和探究另一种保护自我的方法,也大大的增强了自己的保护意识。

2.表扬和纠正相结合的形式

由于一些能力强的孩子有一些好的自我保护的方法,我们不断地加以发扬、光大,使更多的孩子了解到了哪些项目应注意什么?哪些是安全的?孩子们的头脑中会不断出现哥哥姐姐在玩的时候的正确姿势及安全玩的方法,从而有意、无意的提高了自身的保护意识。另外,在活动中,教师应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全面关注每一个孩子,当一旦发生险情或不安全的动作时应及时指出并帮助其纠正,这样也提高了孩子们的自我保护的意识。

3.随机教育及时提醒

安全教育是一个长期、连续的过程。幼儿园的孩子年龄小,自我保护意识差,每次活动前的安全教育都是必不可少的。安全教育不仅要在集体活动中进行,还应在日常生活中随机进行,应渗透在幼儿的一日活动中。结合幼儿在活动中出现的问题,给予必要的、合理的安全教育。随机教育,及时提醒。如小朋友在上下楼梯时,我提醒小朋友不要手拉手,不推不挤不抢,一个一个的下。喝水时排好队,一个一个倒。在选择户外器具时,把小朋友分成男女两队,请女孩子先来拿玩具,一段时间下来,幼儿不再争抢玩具,男孩子都懂得让着女孩子,既培养了男孩子的绅士风度,也避免了拥挤现象的发生。使幼儿养成了良好的活动次序。 三、设计安全标志,强化安全意识

在日常生活中,老师要做有心人,发现安全隐患,及时提醒幼儿,引导幼儿讨论应该用什么样的标志来表示,确定后指导幼儿制作安全标志。如我们在设计安全标志的过程中,经过商量,决定用“红色圆形”代表“禁止”,用“黄色三角”表示“警告”,用“绿色正方形”表示“提示”。结合户外发现的危险情况,我指导幼儿制作了多种安全标志。如不要用手摸、不要拥挤,不要头朝下滑,不准攀爬等多种标志。并引导幼儿讨论张贴在什么位置好,最能引起小朋友的注意?通过讨论,我们把“不要拥挤”的标志张贴在走廊和楼梯口,把“不要用手触摸”的标志张贴在荡船和秋千的铁环处,把“禁止头朝下”的标志张贴在滑梯处等。这样这些标志有效地起到了提示小朋友注意安全的作用。

三、运用有效的"危险后果"教育法

在成人眼里,我们经常认为孩子年龄小,阅历浅,什么也不懂.生怕他们受到伤害。总是喜欢反复叮嘱,不能做这个不能干那个,恨不能将孩子装进一个铜墙铁壁的堡垒里,使之不受任何伤害。老师也是如此,孩子一有出格的行为就非常担心。但是简单说教并不能引起孩子的足够重视,反复叮嘱还会引起孩子的厌恶。此外,孩子整天关在教室或家里,对外面的世界一无所知,一旦放出他们就像久困的鸟儿出笼一般,什么都想去尝试,这样一来谁能保证不出危险呢?所以我们应适时适当地将"危险后果"告诉幼儿,通过各种手段和途径来教育幼儿,让幼儿从不同侧面了解事物的本质。当然,让幼儿了解的危险后果应有选择,注意适可而止,更不能吓唬幼儿,造成负面影响。只有这样,才能让幼儿真正学会如何去思考和分析事物,如何去面对这个大千世界。

四、让孩子学会自我保护

篇2

为了使同学们度过一个快乐有安全文明难忘的节日,特制订以下公约,希望每位同学认真遵守:

1、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法》,过马路时要按照交通信号灯通行,应当在人行道内行走;在没有交通信号灯、人行横道的路口,或者没有过街设施的路段,应当在确认安全后通过。 2不在马路上玩耍,不跨越、倚坐道路隔离设施,不扒车、强行拦车、追车、抛物击车等妨碍道路交通安全的行为。 3、乘坐公交车和其他车辆时,要遵守车内秩序,不干扰驾驶,不将身体任何部分伸出车外,不跳车。 4、不到坑、池、塘、沟、河流、施工重地等不安全的地方玩耍。 5、病从口入,注意饮食卫生,不暴食,不吃腐烂变质的食品。 6、维护环境卫生。不随地吐痰和口香糖,不乱扔废弃物,不在禁烟场所吸烟。

7、遵守公共秩序。不喧哗吵闹,排队遵守秩序,不并行挡道,不在公众场所高声交谈。

8、保护生态环境。不踩踏绿地,不摘折花木和果实,不追捉、投打、乱喂动物。

9、保护公共设施,不在公共设施上涂刻,不攀爬触摸公共设施,拍照摄像遵守规定。

10、爱惜公共设施。不损坏公用设施,不贪占小便宜,节约用水用电。

篇3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没有家庭教育的学校教育和没有学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不可能完成培养人这一细致而复杂的任务。”幼儿园的安全是头等大事,事关千家万户的幸福。只有做到家园配合,才能培养幼儿良好的安全意识。近年来,我园对家长安全教育工作高度重视,尤其针对一些家长对幼儿园安全管理不知情、对安全教育不够重视这一现象进行了调查研究。

一、家长安全观念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

1.报名前:家长对入园体检观念滞后

观念滞后表现为:孩子小,不可能有其他传染疾病,如果存在健康异常,作为家长也会更为焦虑;家庭成员不存在传染源;孩子小,肝功化验辛苦,家长不愿看到孩子痛苦;家长潜意识认为入园检查是走过场,没有必要且麻烦。

2.报名后:家长认为幼儿一经入园,幼儿安全问题应由幼儿园单方负责

幼儿一旦入园后,部分家长仿佛感觉为孩子上了保险一样,不论什么事情,不分责任双方,认为孩子在幼儿园出现任何问题,都应幼儿园全权负责,忽略了幼儿教育的特殊性——家园共育以及幼儿监护人的角色转换。

3.进班前:少数新生家长隐瞒幼儿健康状况

在每一名幼儿进班前,家长需要如实填写幼儿健康状况。某些幼儿有过敏史、健康异常、家庭疾病遗传基因和先天疾病病史,家长思想上有顾虑,担心园所不接收,故意隐瞒事实,造成园所不知情现象。

4.进班后:对幼儿园的安全管理不知情,了解甚少

多数家长对新生入园后进餐情况、良好习惯的养成和学习认知的提升关注较多,对幼儿的安全意识和自护能力重视不足;对幼儿园教学质量、师资力量关注的多,对幼儿园安全管理、安全措施、规章制度不知情、了解少。

二、家长安全教育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

1.家长对安全教育家园共育方面认识不足、重视不够

从问卷调查中体现:①部分家长不理解二级晨检的作用(不知情);②“是否参与园所安全管理和安全知识培训”一题中,某些家长认为参加于否均可,看时间(认识不到位)。③从家长参与活动的比率中看到:举办膳食营养讲座,家长参会率为90%以上;举办大型文体活动,家长参会率为95%左右,举办安全教育观摩课,家长安全培训讲座等活动,家长参会率在70%~80%左右,如此数据可以看出家长在对安全教育家园共育方面认识不足、重视不够。

2.家长安全教育形式单一,安全宣传薄弱

①幼儿园举办的家长安全教育活动多数以讲座为主,形式单一,内容雷同,对于参加过活动的部分老生家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受阻。②对于安全教育内容,园所宣传力度小,没有造成一定声势,使家长的重视程度也相应地受到了影响。

三、解决问题的对策和措施

1.从提高新生家长安全意识方面下功夫,确保幼儿入园顺畅

我园快乐体验班已开设4年,帮助诸多幼儿顺利渡过了焦虑期进入幼儿园,受到新生家长的一致好评和认可。近年内,根据新生入园发现的一些安全隐患问题,我园将安全教育内容纳入了快乐体验班课程,每次开班的第一节课就是新生家长的“入园安全早知道”内容,以讲座的形式从三个方面向家长介绍新入园幼儿情绪安抚的方法、幼儿健康检查的必要性和家长参与幼儿园各项活动的安全要求,使家长上好安全教育第一课,确保幼儿入园顺畅。

2.从增强家长安全认知方面下功夫,共同承担监护人责任

其一为使家长更了解幼儿园安全管理规章制度,我园为家长制作了“家长安全知识宝典”,将入离园时间、带药制度、特殊体质幼儿健康报告制度、饮食安全要求等相关内容渗透其中,并召开专题家长会,逐项向家长讲解,让家长进一步了解幼儿园的安全管理工作;其二严把接送制度和入园探望制度。制作了临时入园、探望登记表,家长临时有事需入园探望或接走幼儿时务必填写登记表并由当班教师和主管领导进行签字,确保幼儿在园安全,共同承担监护人责任。

3.从增强家长责任意识方面下功夫,做好突发事故预防工作

在新生幼儿进班前,幼儿园组织新生家长专题讲座,就幼儿突发事件应急急救措施进行详细讲解,组织家长模仿演练急救方法。针对一些家长对幼儿疾病瞒报、漏报的有关案例进行个案分析,着重强调事件产生后果进行分析。严格履行新生入园疾病报告制度,要求家长如实填写《幼儿园幼儿健康状况家长报告表》,填表率达100%,对有特殊疾病的幼儿家长进行谈话、交流,做思想工作,签订《幼儿园幼儿特殊疾病协议书》,让家长从思想上与园所达成共识,增强家长的责任意识,并通过各种宣传形式,让家长们对安全工作给予更多关注。

篇4

一、严格落实校车安全管理责任,强化校车安全监管方面

一是狠抓校车安全规范化管理。今年以来,召开了全省中小学幼儿园安全工作会议、校车更换专题会议、校车安全管理工作联席会议,组织开展专题调研,建立了校车安全管理工作基础数据信息季报制度。全面掌握校车基础数据,进一步提高校车安全管理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校车安全管理制度,规范安全管理台帐,规范校车档案,强化校车的日常安全监管与考核。严格落实校车运行安全管理措,排查清理在用学校校车,坚持校车“六定”(定人:固定驾驶员、随车管理教师或人员、定车:固定班次、定座位:固定学生座位、定检:定时对校车进行检测维护、定线路:固定接送线路、定时间:固定接送时间)管理模式和落实日常管理“三个严禁”(严禁无证<校车许可证、驾驶证、行驶证>的车辆运送学生、严禁超载超速、严禁违规运营)。健全落实校车及其驾驶人、照管人员管理制度和应急措施,签订交通安全责任书,明确各自的安全管理责任施。严格落实校车使用、保养和校车驾驶人及照管人员日常管理各项制度。对校车的日常运行维护与检验、驾驶人及照管人员遵章守纪及其审验、交通事故与安全教育等情况进行跟踪记录。规范校车使用许可,严格驾驶人的资格审查与聘用管理。加强学生上放学交通安全管理,教育引导学生不乘坐无牌无证车辆、不坐超员、超速车辆,不坐“摩的”、货车、拖拉机等非营运车辆,自觉抵制各类交通违法行为。对农村学生确实难以保障就近入学,且校车和客运车辆不能满足乘车需求或受公路交通条件限制,车辆不能开行的地方,实行学生集体上下学路队管理,形成学生每天按路队上放学制度,并要求有条件的地方学生要佩戴小黄帽,保证学生步行安全。二是开展校车和学生道路交通安全专项整治。年初,按照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全省学生接送车辆交通安全专项整治工作的通知》要求,我厅会同公安、交警、安监等部门组织开展了为期3个月的学生接送车辆专项整治工作,建立了校车安全举报监督制度,设立了举报监督电话,自觉接受社会监督。为贯彻落实《校车安全管理条例》和省政府《关于坚持科学发展安全发展促进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的实施意见主要工作分工方案的通知》、省政府办公厅《关于继续深入开展道路交通安全综合整治工作方案的通知》,5月份,我厅又联合省公安厅、省交通运输厅下发了《关于持续深入开展校车及学生接送车辆交通安全专项整治工作的通知》,决定从5月至12月,在全省范围内持续深入开展以强化宣传教育、规范安全管理、实施校车安全工程、加强路面执法为重点的校车及学生集中接送车辆交通安全专项整治行动。据统计,专项整治开展以来,全省各地各学校签订交通安全责任书17.6万份,召开主题班会6.8万次,主题家长会2.5万次。秋季开学前,我厅又按照省政府开展道路交通安全综合整治“三年行动”及集中整治大会战工作要求,及时制定下发了《校车和学生道路交通安全综合整治“三年行动”及集中整治大会战实施方案》,成立以厅长鞠维强担任组长,分管领导和相关处室组成的省学生道路交通安全综合整治“三年行动”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决定通过三年努力,达到全省校车和学生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下降30%,力争不发生较大以上校车和学生道路交通事故,师生交通安全受教育率达100%,交通安全知识知晓率达100%,三年整治学校覆盖率达100%,全省校车合格卫星定位装置安装率达100%,实现全省教育系统安全形势持续稳定好转。三是强化校车安全监管长效机制建设。健全和完善校车安全管理制度,强化校车的日常安全监管与考核。建立健全校车管理台账,规范校车档案,严格落实校车使用、保养和校车驾驶人及照管人员日常管理各项制度。对校车的日常运行维护与检验、驾驶人及照管人员遵章守纪及其审验、交通事故与安全教育等情况进行跟踪记录,切实加强校车的日常监管。同时,创新校车监管手段,督促各地各学校抓好校车安装使用带有卫星定位装置和视频监控功能的行驶记录仪工作。目前,全省已有1830辆国标校车和非专用校车安装了卫星定位装置,并接入当地公安交通管理监控平台,实行动态管理、实时监控。

二、大力普及安全基础教育,加强应急疏散演练

认真贯彻落实《福建省学校安全管理条例》、《校车安全管理条例》和《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等有关法律法规。一是坚持安全教育进课堂。大力实施中小学安全教育课程,将安全教育纳入教学计划,列入地方课程和地方教材,针对不同年龄阶段学生,根据不同时期和季节特点,增强学科渗透,推进安全教育“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二是开展多种形式的主题教育。今年以来,我厅先后组织开展安全生产月、防灾减灾日、5.12防震日等6次全省性的系列宣传活动。特别是1月份,组织开展了“关注校车、关爱学生”为主题的中小学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周活动;3月份组织开展了“普及安全知识,提高避险能力”为主题的第十七个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和福建省第五个学校安全教育周主题教育;9月份组织开展了“关注安全,关爱生命”为主题的学生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周活动,3次主题活动教育面广、宣传力度大,效果明显。据不完全统计,仅学生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周期间,全省各地各学校召开各类动员会、举办启动仪式5000多场次,开展专题讲座6348场次,制作专题展板、板报、专栏8173期/条,张贴横幅标语6240条/幅,媒体报道859篇次,发送手机交通安全短信89万条,发放致家长一封信241万封,邀请交警进课堂3816节,制作发放宣传材料102万份,组织观看安全宣传片3668场,开展安全进家庭156万余户。三是举办了安全知识网络竞赛活动。今年5月至11月,我厅联合中国习网,组织全省中小学开展以“科学发展、安全发展、关注安全、关爱生命”为主题的全省中小学生安全知识网络竞赛活动。为推动竞赛活动的深入开展,我厅专门下发文件、召开会议强调部署,并3次通报竞赛进展情况。同时,把安全知识竞赛与学校安全工作责任制考评结合起来,扎扎实实地把这项工作落到实处,师生及家长的参赛热情高涨。全省336万多名中小学师生及家长参赛,取得良好的效果。四是强化应急疏散演练。指导推动各地各学校全面开展防灾减灾安全教育。每年都要求各地各学校组织2次以上应急疏散演练。省和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及学校都组织地震专家、消防官兵、公安民警等专业人员到学校指导师生开展防灾减灾应急演练,切实提升师生的避险能力和应急逃生能力。同时,我厅还继续会同消防、地震部门开展了全国“消防安全宣传教育示范校”和“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创建及评选活动,今年共评选出12所中小学校推荐为全国“消防安全宣传教育示范校”。五是重视安全社会宣传。编发《学校安全工作简报》18期,有关安全工作经验做法多次被省委、省政府作为信息专报。同时,充分发挥媒体作用,主动加强与新闻媒体的沟通联系,通过制作播放专题片、公益广告、滚动字幕等多种形式,多次在省电视台、教育电视台、福建日报、海峡都市报、法制今报等新闻媒体,播放、刊登学校安全教育管理以及学生防溺水、防火、防灾和校车、学生道路交通安全等新闻和学生安全公益广告、滚动字幕。通过张挂横幅、标语,开展大家访、校讯通等途径,面向社会宣传普及安全知识。《校车安全管理条例》和《福建省学校安全管理条例》颁布后,我厅及时发出通知,组织各级教育部门和学校广泛深入地面向学生、家长及社会开展系列学习宣传贯彻活动。同时,编印了《福建省中小学生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挂图》(2万套)、《幼儿安全教育动画片》(1.4万盒),向全省中小学、幼儿园免费赠送,广为张贴宣传。为加强校车安全和校园综治新闻宣传,我厅于10月中旬组织部分中央和省的新闻单位记者深入部分市、县开展采访活动,及时总结推广校车安全和校园综治典型经验做法。

 

 

                         2012年11月22日

 

相关文件目录

 

1.省教育厅、省公安厅、省交通运输厅《关于持续深入开展校车及学生接送车辆交通安全专项整治工作的通知》(闽教安〔2012〕14号)

2.省教育厅《关于深入开展学生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周活动的通知》(闽教安〔2012〕18号)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内容均来源于本站老师原创或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学习和参考。本站不是任何杂志的官方网站,直投稿件和出版请联系出版社。
友情链接
发表咨询 加急咨询 范文咨询 杂志订阅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