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内部税务管理范文

时间:2023-06-01 08:52:27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企业内部税务管理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企业内部税务管理

篇1

税收是企业会计核算和税务处理时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企业税务管理在企业经营管理中与企业的财务管理、会计核算同等重要。长期以来,由于我国实行计划经济,税收没有发挥它调节经济的重要作用,企业无意间形成了重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轻税务管理的局面。但是,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现代企业制度的不断完善,多元化的股权结构和债权结构代替了政府投资一统天下的格局,这就要求政府通过税收政策法规、货币政策等手段来实现对企业各项经济活动的宏观调控。在这一形势下,国家势必要加强税收征管,纳税人的涉税风险开始显现,这就要求企业会计人员需要具备财务知识的基础上,熟悉国家税收法律法规,掌握纳税申报、税务筹划、纳税健康自查以及配合税务稽查的知识和能力,以应对税务风险。

(二)税务稽查形势严峻

随着纳税人自行申报纳税税收管理模式的实施,以及税收征、管、查分工的形成,税务稽查的作用日益凸显。2008年,我国企业所得税法进行了重大改革,需要税务稽查为新税法的实施保驾护航。在这一形势下,企业面临的税务风险比以前任何时候都大。继2009年全国税务稽查风暴之后,2010年突出重点税源检查和大要案查处,未来几年还将继续进行专项整治工作,打击发票违法犯罪活动,企业面临的税务稽查形势异常严峻。我国税收政策变化频繁,往往超出了纳税人的接受能力;纳税人与税务机关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又缺乏必要的信息沟通渠道;纳税人难以充分理解税收政策法规的实质和办税规程,不能正确履行纳税义务的风险日益加大。这就要求企业一方面要加强自身的风险管理,完善税务风险管理制度,防患于未然;另一方面要积极配合税务稽查,加强企税沟通,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三)税务筹划意识不断增强

我国采用的是流转税和所得税并重的复合税制,大部分企业涉税税种接近20种,如何在合法的前提下合理安排纳税方案,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税收的无偿性意味着税款是纳税人经济利益的净流出,减轻税收负担等于直接增加纳税人的经济效益。税务筹划是国家所倡导的,是纳税人一项重要的权利,它可以增强企业纳税意识,从而有利于抑制偷税、漏税、逃税等违法行为的发生。正确的税务筹划能对可能触犯税法的经济行为加以防范和纠正,避免涉税风险。与大多数西方发达国家不同,我国长期以来秉承的是“高税率、多优惠”的税收征管模式,各税种税率普遍较高,税收优惠政策涉及范围非常广泛。例如,企业所得税法规定,企业从事符合条件的环境保护、节能节水项目,给予“三免三减半”的优惠。企业购置用于环境保护、节能节水、安全生产等专用设备,可以按该专用设备投资额的10%从企业当年的应纳税额中抵免;当年不足抵免的,可以在以后5个纳税年度结转抵免。因此,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通过税务筹划避开一些税费是完全有可能的。这就要求纳税人增强纳税筹划意识,在从事各类活动之前把税收作为影响最终财务结果的一个重要因素进行谋划和安排。为了加强税收对国民经济的调节作用,不同税种以及同一税种在税率、税收优惠政策等要素上存在诸多差异,这一特征为企业进行税务筹划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二、加强企业税务管理的对策选择

(一)加强内部控制,降低涉税风险

内部控制是税务风险防范的重要工具,企业可以在组织现有的内部控制框架中,引入税务风险元素,以建立具有税务风险管理内容的内部控制制度,及时识别来自于组织内部(组织结构变化、业务活动内容变化)和外部(税收政策变化)的税务风险因素。企业要根据内部控制的要求,制定适当的政策和程序,规范涉税业务流程和涉税业务会计处理,及时进行纳税健康检查,如果发现纳税申报存在异常,要及时进行税务风险预警,从而始终保持纳税健康状态,以避免被税务机关列为稽查的对象。企业还应当按照内部控制的要求,建立和强化内部审计的监督职能,监督本企业税收活动,依法和正确履行纳税义务,约束税务风险,避免可能遭受的法律制裁、财务损失或声誉损害。与此同时,企业还要定期对内部控制制度自身的完整性和有效性进行评价,以不断改进和优化税务风险管理制度和流程。

(二)进行税务筹划,降低税收负担

成功的税务筹划既能降低纳税人的税收负担,又能使国家税收政策意图得以实现。税务筹划必须坚持合法性、计划性和目的性等原则。合法性是指税务筹划只能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进行;计划性是指税务筹划只能在业务活动发生之前进行;目的性是指税务筹划要帮助组织实现价值最大化,而不是税负最小化。税务筹划是一种专业性强、高风险的工作,这就要求企业对税务筹划进行专业化的管理,筹划人员必须透彻理解组织战略意图,需要综合考虑多个税种之间相互牵制和税负此消彼长的关系,尽可能顺法操作,避免筹划风险。企业要善于把握税收优惠政策,通过对经营和财务活动的税收安排,降低税收负担。企业税务筹划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任何一个涉税方案都根植于业务活动当中,这就要求企业财务部门或者专门的税务管理部门加强与各部门的沟通,一是与决策部门沟通,在经营和财务决策中考虑税收成本;二是与业务部门沟通,在业务活动中考虑节税问题。

(三)配合税务稽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税务稽查,是企业需要面对的一项涉税事项,企业要充分研究税务稽查形势,掌握税务稽查工作的重点,分析企业被税务稽查的原因、税务稽查工作的程序和内容,然后有针对性地组织税务自查,对自查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进行纠正,积极配合税务稽查工作。应当以积极的心态,严格按照税务机关的要求,认真组织税务自查,并及时纠正在自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同时,税务会计师要合理解释,缩小税务争议的范围。税务会计师还应当以税务稽查为契机,检查税务风险管理缺陷,帮助本企业建立税务风险长效机制,提升税务风险管理能力。

篇2

从企业税务管理的实际工作上看,企业税务管理具有税务风险的防范功能,有了企业税务管理作为基础企业可以立足于内部控制体系,实现对企业税务风险的识别,以各环节、各部门的高效率沟通明晰企业税务风险的来源,实现对企业税务风险的核算,做到对企业经营、交易、服务方面风险的规避,在有利于内部控制体系完善的同时,做到对企业税务风险的控制与管理。

1.2提高企业经营安全性

企业税务管理工作具有一定的风险性,例如:税务风险是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面临风险的重要种类,建立企业税务管理机制有助于完善企业财税工作体系,避免因对税法不理解而产生的税收方面的风险,进而构建出符合市场经济和财税政策的会计工作体系,完善企业内部控制机制,在降低企业经营盲目性,提高企业经营合法性的同时,有效确保企业经营的安全性。

1.3提升企业经营的经济性

企业税务管理可以实现企业税务筹划,这对于提高企业经营能力,确保资金稳定有着中要的意义,客观上增加了企业经济上的收入和控制不必要的支出,这对于企业经营来讲无疑是非常重要的。企业税务管理还可以推进构建适于市场经济企业经营体系的进程,使管理、经营工作的基础更加稳固,有助于实现企业经营效益和质量的提升。

2、企业实现税务管理内部控制的方法和措施

2.1完善企业税务筹划

企业税务管理人员应该加强对市场经济税收法律与政策的学习,关注税务法规的动态,及时及时掌握有关税务管理的最新动态,探寻政策法规与企业税务管理的新关系,形成对企业税务筹划的完善和提升。此外企业税务管理人员应该与政府部门、行业组织和其他企业管理人员进行有效交流和全面沟通,学习企业税务筹划的新举措,提高企业税务筹划的能力。最后,企业税务管理人员应该结合企业自身的特点和内控工作体系,树立企业税务筹划意识,建立企业税务筹划的体系,为企业合理进行税务管理,提升税务筹划能力,抵抗税务风险提供基础与平台。

2.2建立企业税务风险的防范机制

防范是化解风险的重要举措,在企业税务管理工作中对税务风险的防范效果远远高于出现风险后的补救。应该以企业内控工作体系为平台,建立起企业税务管理的工作基础,进而创建防范企业税务管风险的机制。应该在遵循重要性原则的基础上,对企业各项纳税事宜进行重点了解,并对风险进行评价;对企业自身的涉税业务进行重点的关注,并进行认真的调查和研究,及时发现企业税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对出现的管理错误进行及时的偏差纠正和调整,有效规避存在的风险,进而保障企业内部税务管理能切实实行,最终有利于企业的稳定发展与持久性的经营。

2.3加快企业会计内控信息交流

企业税务管理的基础是会计内控工作的高效率开展,而内控工作需要信息化作为支撑,因此,在企业税务管理工作中要建立信息交流和数据交换的平台,构建起适于企业税务管理工作,有利于企业会计内控开展的载体和形式,做到对企业税务管理质量的保证。由于企业的内部控制是一项非常复杂、繁琐的工程,而企业的税务管理也贯穿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每一个环节,如果在企业的税务管理活动中没有做好信息的交流与传递工作,会给企业的生产经营带来非常大的损失。因此,要完善企业信息的交流和信息传递机制,对企业生产各环节的税务信息进行及时的核对、整理、反馈,及时发现税务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而有效防范税务风险的出现。

2.4完善企业税务管理岗位设置

企业税务管理工作的开展应该立足于企业组织体系,要结合企业管理体系和组织结构建立起规范性和有效性的企业税务管理岗位,通过科学设置来优化企业税务管理各项工作的关系,协调企业税务管理岗位的职能与要点,建立企业税务管理的新组织体系。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企业的税务管理应该要结合内部控制以及业务的特点,明确职位的权限,将管理的职责和权限落实到每一个负责的单位。因此,企业在建立内部控制的制度时,要设置专门的岗位,并配备专门的税务管理的人员,明确每一个专职岗位的责任权限,制定出科学、合理的税收筹划和税收管理的方案,以优化税务管理的内部环境。

篇3

中图分类号:F810.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7)02-153-02

一、引言

内部控制对于加强我国企业的税务管理、保证企业的税收利益最大化、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等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我国企业在税务管理内部控制中还存在不少的问题,导致企业发展受到一定限制,因此需要引起人们的注意。以下本文就新形势下企业税务管理内部控制相关内容进行简要的探析。

二、企业税务管理内部控制内容概述

企业税务管理内部控制包括几个重要的部分,即内部监督、信息与沟通、控制活动、风险评估以及内部环境。企业在进行税务管理内部控制时必须要严格遵守国家的有关规定。此外,税务管理内部控制的主要内容包括境外项目税收管理、纳税筹划、税务检查、纳税申报、发票管理、账证管理、税务登记、岗位职责以及管理岗位设置等。在进行税务管理内部控制时,企业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考虑,既要重视上述所说的五大要点,又要考虑到企业的成本效益,从全面角度来进行内部控制,最大限度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促进企业的长远发展。

三、企业税务管理内部控制的作用和意义

(一)可以防范企业的税务风险

税务风险是企业在管理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的问题,也是企业在管理过程中比较难以控制的问题,加强对企业的税务管理内部控制可以有效控制企业的税务风险。从税务风险的形成来看,之所以会形成税务风险主要是由于各个部门在生产过程中能够没有进行有效的沟通,导致各部门的信息传递不够全面,因此难以控制好各个衔接环节的风险问题,从而产生严重的税务风险。因此,要加强企业的税务风险管理必须要求能够明确税务风险的来源,然后根据风险的来源进行分类管理,如税收筹划的风险、业务交易的风险以及会计核算方面产生的风险等。以明确税务风险的来源为基础,企业可以做好各个环节和部门的内部控制工作,从而降低企业的税务风险。

(二)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经营价值

税务管理内部控制的实施不仅能够帮助降低企业的税务风险,还能够帮助企业创造出更好的经营价值。首先,企业的税务管理内部控制可以帮助企业在遵守国家政策规定的前提下避免花费更多的税收费用,以降低企业的税收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创造更多的企业经营价值;其次,企业在税务管理内部控制的过程中还能够向社会树立良好的形象,有助于提升企业的社会形象,这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企I的社会价值。

(三)有助于推动企业的安全发展

税务管理内部控制能够帮助企业避免出现较大的经营风险,实现企业的安全经营。就目前来说,不少企业在发展过程由于对国家的税收政策了解不够充分,导致在财务会计管理中出现各种各样的风险,从而限制企业的健康和长远发展。税务管理内部控制要求企业的财务工作人员能够加强对国家有关规定的认识,建立完善的税务管理内部控制机制,可以较好地保证企业的经营安全。

四、企业税务管理内部控制中的难点

(一)征管过程中的难点

征管工作是企业税务管理内部控制过程中的重要工作,其主要的难点在于税务部门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要求较高,因此在实施上会存在较大的难度。近年来,随着国家对企业会计和企业税务管理工作的重视,税务部门强调各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必须要保持管理团队化、征收工作规范化以及专业化,这就要求企业的税务管理人员必须要是专业的财务工作人员,且能够根据企业和国家有关规定进行规范的工作操作,务必保证财务工作内容能够尽善尽美。

但是,要做到这点并不容易。国家对于大中型企业的征收管理较为严格,几乎每年都要定期对这些企业进行各种税务调查,如专项税种调查、税源调查等。在调查过程中,税务部门会就企业的税收指标、财务指标以及经济指标等进行调查,并且要求企业填写税源。而在税源的填写过程中,企业还必须要提供相关的资料,包括企业的全面税收拟定的管理和控制措施以及企业实际上采用的管理控制措施、企业的预测下期税源结构以及总量、当期税收与同期的对比说明以及当期税收结构、企业当前的生产经营状况说明等。就这些内容而言,企业的税务管理人员就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也要求企业的税务管理人员能够具有较强的专业素质和身体素质。此外,企业财务工作人员在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过程时还需要结合对企业的实际经营状况的了解,而且要具备较为完善的专业知识能力,且具有较强的职业道德素质,否则企业的税务管理人员将无法顺利完成这些工作,也无法发挥税务管理内部控制的作用。

(二)稽查过程中的难点

近年来,我国对于企业税收稽查的要求进一步提高,还要求对应收未收的纳税人进行稽查,尤其对于重点企业如金融企业、铁路企业以及房地产企业等。税务部门在稽查方面的重视给企业的税务管理工作带来了更多的难点,要求企业不仅要重视要加强税务管理人员的工作规范性,还要重视税务筹划工作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并做好税务检查工作,以便出现不必要的税务风险。

(三)生产经营外部环境难点

生产经营外部环境难点指的是企业在生产和经营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而这些问题的出现会加大企业税务管理的难度。例如,部分地区在地方保护主义思想的影响下,给外来企业设置了较多的门槛和障碍,要求外来企业能够在短时间内提供税务部门的完税证明,要求企业在法定期限内更换外出经营活动税收管理证明或者开具证明等。这些都明显加大了企业的经营负担,导致企业无法有效进行税务管理内部控制,从而增加企业的经营负担,限制企业的长远发展。

五、新形势下企业税务管理内部控制措施探讨

(一)优化企业内部环境

新形势下要加强企业的税务管理内部控制必须要求企业能够加强内部环境建设,重视内部环境要素控制。国家有关规定指出,企业在进行内部环境建设过程时应该要明确好各个部门的职责,并科学建立内部机构,确保各责任单位能够落实责任和权利。因此,在国家有关政策的指导下,企业要加强内部环境建设就必须要根据当前市场形势的变化和本企业的实际情况设置专门的税务管理内部机构和部门,并选聘高素质的专业税务管理人员,同时要求企业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建立和完善税务管理制度,明确各部门和人员的岗位职责,确保企业的税务管理工作质量和效率。此外,为了更好地优化企业的内部环境,企业还必须要制定税粘锘计划,要求各个税务部门和单位的工作人员能够加强信息交流和沟通,以便及时更新业务信息,为企业的税务管理和税务控制提供一定的帮助。

(二)做好税务筹划工作

税务筹划工作是决定企业税务管理内部控制效率的重要内容,每个企业的实际经营情况是不同的,包括企业的生产内容和经营方式,因此每个企业应该要缴纳的税种也是不同的。而对应不同的税种,国家也制定了不同的税收政策。因此,为了要加强企业的税务管理内部控制,企业财务工作人员必须要加强对国家税收政策相关信息的了解,以便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来帮助企业获取更多的税收利益。因此,企业可以加强对财务工作人员的专业培训,让工作人员参加相关的讲座和培训,以便及时关注国家税务的有关政策,并结合本企业的实际经营状况制定有效的税务筹划措施,解决企业当前面临的税务难题,降低企业的税务风险。当然,除此之外,在税务筹划工作中,企业还可以关注更多其他方面的内容,如西部大开发税收优惠内容以及国家鼓励安置的就业人员工资支出内容等。

(三)实现内外信息的有效传递

企业税务风险的产生主要是由于各相关部门在信息传递上存在一定的漏洞,因此导致风险加大,无法保证企业的健康发展。因此,要防范企业的税务风险、加强企业的税务管理内部控制必须要求企业能够加强内外信息的及时传递和沟通,以便为企业税务风险的防范创造更多的条件。企业在税务风险的防范过程中需要掌握各种各样的信息,如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信息、中介机构信息、业务往来单位信息、税务部门政策信息等,要求企业能够建立完善的信息交流和沟通制度,及时获取各种各样的内外信息,并加强对相关信息的整合,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做好企业税务风险评估报告,防范税务风险。

六、结语

综上所述,内部监督、信息与沟通、控制活动、风险评估以及内部环境是企业税务管理内部控制的重要内容,做好企业税务管理内部控制工作可以防范企业的税务风险、提高企业的经营价值,实现企业的安全发展,因此要求各企业在经营和发展过程中能够加强对税务管理内部控制的重视。但是,从当前我国企业的税务管理实际情况来看,企业税务管理内部控制在存在不少的问题,给内部控制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如企业税务管理在征管过程中的难点、税务部门稽查提高给企业带来的困难以及企业生产经营外部环境难点等,因此,新形势下要做好企业税务管理内部控制必须要求能够优化企业内部环境,做好税务筹划工作,同时要求能够实现内外信息的有效传递,为企业税务风险防范提供必要的信息依据,推动企业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磊,李艳芝.基于内部控制视角的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研究[J].经济研究参考,2015(41)

[2] 王恒林.浅析战略管控型集团企业的税务风险管理[J].财会学习,2015(8)

[3] 赵永莉.试论构建企业税务风险内部控制机制[J].中国储运,2015(11)

[4] 芦笛.基于美国COSO框架下的企业税务风险管理[J].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13(3)

[5] 彭喜阳.我国中小企业税务风险管理问题刍探――基于对长沙、上海、广州、深圳、北京、西安六市有关单位的调查[J].湖湘论坛,2014(2)

[6] 王玉兰,许可,李雅坤.“营改增”后交通运输企业的税务风险管理能力――以沪市上市公司为例[J].税务研究,2014(7)

[7] 王维.基于内部控制的企业税务风险防范探讨[J].科技资讯,2014(9)

[8] 钟胥易,刘运国.基于税务治理的企业价值研究――COSO框架下大型企业集团税务治理实践[J].财会通讯,2014(19)

[9] 傅萍.基于美国《内部税制-整体框架》下的企业税务风险管理[J].注册税务师,2012(1)

[10] 吴春璇,莫磊.企业税务风险日常管理新常态:融入COSO风险框架的税企合作导向[J].经济研究参考,2016(29)

[11] 衡明霞.加强煤炭企业税务管理,防范和化解税务风险[J].内蒙古煤炭经济,2016(160

篇4

企业税务是指企业涉税事务,主要是指按照税收法律法规对税费进行计算、申报、缴纳并核算的事务;履行代扣代缴、代收代缴义务并核算的事务以及纳税筹划等税务风险管理事务。企业税务涉及到国家、企业及个人的利益,由于不熟悉税收法律法规或者利益的驱动,企业在开展经营活动时,会出现有意或无意违反税收法律法规的情况,给企业带来严重的后果,不仅是补缴税款、滞纳金、罚款,还可能吊销营业执照和追究刑事责任,危及企业的生存;相反,如果建立企业税务风险内部控制,加强税务风险管控,则可以减少或避免税务风险,达到节税、避税及充分利用资金等目的,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企业税务事项的分类与特点分析

企业的税务工作纷繁复杂,根据税务事项的特点,可以分为以下三大部分:

(一)企业税务的计算、申报与缴纳事项及特点

企业要正确及时进行税费的计算、申报与缴纳,就要熟悉税收实体法和税收程序法。税收实体法主要是指各种实体税法,税收实体法对各税种的特点、纳税主体、课税对象、计算依据、税率、纳税时间及税收优惠等税收构成要素进行了全面界定。从大类看,包括流转税、所得税、资源税、财产税和行为税等具体税种;从税费管理方式看,有国税管辖的税费和地税管辖的税费。税收程序法主要是规定征收管理方式方法程序的法律,最典型的是《税收征管法》,对企业纳税事项的管理及违反税法规定承担的法律责任进行了具体规定。税费的计算、申报与缴纳事项体现的特点如下:

1.这些事项构成了企业日常工作的一部分。一般按照企业税务事项的多少分为大税种和小税种,其中,流转税和企业所得税一般称为大税种,企业一般每月都要及时进行这些税种的计算、申报与缴纳。我国的流转税主要有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和关税,只要存在着交易额,企业都要按照所属流转税的类别计算、申报、缴纳相应的流转税。企业没有开展营业活动,也存在流转税的计算、申报事项,即零报税。企业(含外商投资企业、外国企业)所得税是根据企业所得税法征收的一种税,企业应该按照企业所得税法的规定,根据经营成果的大小计缴所得税,有应税所得就必须缴纳,没有应税所得就无须缴纳的一种税。但从税费的日常操作来看,不管企业盈利与否,必须定期按一定方法计算、申报、预缴或清算缴纳。一般企业小税种业务不多,但一旦发生,同样需要按税收法律法规及时计算、申报、缴纳。

2.这些事项要符合税务机关管理要求。企业要按照国税和地税机关的要求及时正确进行计算、申报、缴纳,有一定的技术要求,国税和地税的信息化管理越来越普及,网上填报,网上申报、抄税,划款,不熟悉税务管理系统是不行的。同时正确计算当期税费和当期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的税费,需要全面掌握相关税费的具体计算办法,具有专业知识上的要求。除此之外,税务登记、税务变更、税务文书、税务档案资料管理等,也需一定的税务知识。一般情况下,企业应配备办税员,办税员应经过税务机关认定和登记。不具备条件的企业,可以委托中介机构企业税务事项。

3.这些事项与企业营业活动存在着一定预期关系。企业税费是否准确计算、申报和缴纳,与企业营业活动具有一定的预期关系,可以据此判断企业税费是否合理。譬如,流转税是按流转金额或流转数量来征收的,或与营业额存在一定的比例关系,或与实物数量存在一定的比例关系,或存在一种综合税负比率;企业所得税与企业当年的盈利存在着一定的关系,虽然比较复杂,但对于企业判断是否应交企业所得税具有粗略的标准,其他税费同样与企业的营业活动关系密切。此外,企业的综合缴税率(全部税费与企业收入之比)也对企业税负及税负合理性具有判断作用。

(二)企业税务的核算事项及特点

企业发生的各项税费均应进行及时的核算,这既是会计上的要求,又是税法上的要求。会计与税务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税费的计算、申报在很大程度上是依赖于会计核算资料,其缴纳的票据又成为会计核算的原始凭证。两者在操作上存在着相互衔接的问题,有时是先核算再计算、申报、缴纳,有时是先计算、申报缴纳,再据其凭证进行会计核算。企业税费核算事项体现的特点如下:

1.税费核算是会计日常工作的一部分。各项税费的核算是会计工作的一部分,企业税费的发生,既要正确计算、申报、缴纳,又要对所发生的各种税费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要求进行正确分类核算。目前,企业的税费核算比较复杂,有价外费、价内税,价外税主要是一般纳税人的增值税,增值税的发生不计入成本费用,小规模纳税人的增值税和其他各种税费属于价内税,要列入成本费用,有的税费发生时就计入资产的成本之中,如土地增值税、耕地占用税、车辆购置税、关税等,有的发生后计入管理费用,如印花税、房产税、契税等,有的发生后计入营业税金及附加,如营业税、消费税。对于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的事项还要具体对待,如代扣代缴的个人所得冲减应付职工薪酬等。所得税的核算更复杂一些,首先要选用方法,是用应付税款法还是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所用到的科目有所得税费用和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等科目。违反税法的罚款应列入营业外支出。由此可见,企业税费的核算工作政策性强、纷繁复杂,不熟悉会计上的规定,很难做到不出问题。出了问题就会受到各种各样的处罚,形成税务风险。

2.税费核算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依赖于税收法律法规。以流转税的核算为例,首先,企业的流转税税种的确定要按照税收法律法规的规定执行,每一种流转税都有其特定的征税对象,而且要随着政策的变化而变化。其次,纳税人的身份由税收法律法规确定,特别是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身份的确定,身份不同,采用的核算方法就不同。再次,企业流转税的计税基础和税率也是按税收法律法规进行确定,是按含税销售额还是按不含税销售额进行计算、有没有扣除项目和优惠政策、有没有起征点或免征额是由税收法律法规确定。

至于其他税费的核算,如所得税、行为税、财产税、资源税的核算,所有企业都会根据其业绩大小、经营行为、应税财产等分别按税收法律法规进行确定和计算,并在会计上进行准确核算。

因此,税费核算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对税收法律法规依赖性大,不熟熟悉税收法律法规,税务风险会随之而来。

(三)企业税务的筹划事项及特点

纳税筹划是指纳税人在保障国家利益的前提下,在税法允许的范围内,在纳税义务发生之前通过对投资、经营、理财等进行周密筹划,实现纳税最小化、企业价值最大化的一种经济行为。纳税筹划的主要目的是节税。企业税务风险不仅体现在正确核算和及时足额缴纳方面,更多地体现在纳税意识和税收政策的运用方面。纳税筹划事项体现了如下特点:

1.纳税筹划的前提是不违反税法。《税收征管法实施细则》第三条规定,任何部门、单位和个人作出的与税法相抵触的决定一律无效,税务机关不得执行。可见,纳税人的纳税筹划应以“保障国家税收收入、保护纳税人合法权益”为唯一标准,不以“少纳税、不纳税”为前提,在税法允许的范围内合理筹划节税。违反法律规定,逃避纳税责任的,属于偷税行为,显然要加以反对和制止。在有多种纳税方案可供选择时,纳税人需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决策。

2.纳税筹划的实质是节税。节税是在遵守现行税收法规的前提下,当存在多种纳税方案可供选择时,纳税人以减轻税负为目的,可以选择税负最小化的方案。简约的说,节税是纳税人在国家政策允许的前提下,充分利用税收优惠政策、鼓励政策,以降低税负为目的,对生产经营活动进行筹划安排,选择有利于节约税收支出的生产经营方案。它是纳税人在纳税义务发生之前就对纳税方式、规模作出了安排,一旦作出决策,就严格遵守税法,照章纳税。纳税筹划不同于纳税义务发生后才想办法规避纳税义务的偷税、逃税行为。如果经营活动已经发生,应纳税额已经确定而去偷、漏税或欠缴税款,则不能被认为是纳税筹划。

3.纳税筹划要着眼于企业整体收益。纳税筹划不仅仅着眼于税法上的思考,更重要的是要着眼于总体的管理决策。如果有多种纳税方案可供选择,企业要选择自身价值最大化或税后利润最大化的方案,而不一定是税负最轻的方案。一般地说,在税负最轻时,企业税后利润最大,但情况并不总是如此,企业要从全局角度、以整体观念来看待不同方案,而不是把注意力仅局限于税收负担的大小上,否则会误导经济行为。同时,纳税筹划成本是筹划必须考虑的因素,包括显性成本和机会成本,在纳税筹划实务中,一般容易忽视机会成本,从而产生税务风险。

4.纳税筹划须具备一定条件。进行纳税筹划,一是必须熟悉国家的税收法律法规政策,在总体上确保自己经营活动的有关行为的合法性;二是必须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包括法律、税收、会计、财务、金融等各方面的专业知识;三是熟悉企业的经营环境和自身特点;四是具备相当的收入规模,如果企业的经营规模小、组织结构简单,进行纳税筹划的费用可能大于筹划的收益;如果是一个集团公司,下辖若干企业,经营着多种商品,从事几个行业的生产,每年上缴税种数量多、税款数额大,在这种情况下,才有必要考虑实施纳税筹划。

5.纳税筹划具有专业化发展趋势。在社会化大生产、全球经济日趋一体化、国际经贸业务日益频繁、经济规模越来越大、各国税制越来越复杂的情况下,仅靠纳税人自身进行纳税筹划已经显得力不从心了。因而作为第三产业的税务、税务咨询便应运而生。现在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的税务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纷纷开辟和发展有关纳税筹划的咨询,这充分说明了纳税筹划向专业化发展的特点。

二、构建企业税务内部控制的探讨

(一)企业税务内部控制方式的探讨

企业税务内部控制方式可以根据企业税务事项的特点,与企业税务事项相结合,分别采取一般控制和例外控制方式。一般控制也可称为日常控制,针对经营活动中多次反复发生的业务而建立。对于一般企业,流转税和所得税(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符合这一特点,对于有些企业,资源税和土地增值税符合这一特点,应相应制定日常控制办法;例外控制是针对企业不经常发生的应税行为或应税事项而设的控制办法,如财产税、行为税等可以采取例外控制的办法,只要作一些原则性控制要求(譬如专人负责)即可。

(二)企业税务内部控制目标的探讨

建立税务内部控制是规范企业经营行为、避免企业税务风险的重要保证,是促使企业建立依法纳税、合理避税机制的重要手段,更是避免企业通过税收进行违法乱纪的一道屏障。因此,提出如下目标进行探讨:(1)保证各项涉税活动的合法性。各项涉税活动符合国家税法要求,严格按照税收法律法规进行支付和核算。(2)保证企业税收开支的合理性。鼓励企业通过合法的途径安排生产经营活动,通过合法途径节税和合理避税。(3)保证企业税收信息真实完整。企业的税收信息资料是国家进行宏观管理的重要资料,企业应确保信息的真实完整,为国家进行税务政策调整提供可靠依据。(4)保证税务支出核算的真实、正确、及时、完整。

(三)企业税务关键内部控制制度的探讨

1.岗位分工及授权批准制度。适用日常控制办法的内部控制事项,企业应当建立税务内部控制的岗位责任制,明确内部相关部门和岗位的职责、权限,确保办理涉税事项的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制约和监督。

对于有条件的中大型企业,应当设立税务内部控制的专门机构进行税务风险管理,其人员构成可以由公司分管领导、财务部门负责人、重要合同责任人、供销科室负责人、投资项目负责人组成,保证企业重大事项的处理必须有税务风险管理机构人员的参与,把好税务风险关。

适用例外控制办法的内部控制事项,应明确事项的性质和特点,指定专人牵头负责,如由财务负责人或项目负责人牵头,对其税务情况进行单独预算、运作和分析,避免税务风险的发生。发生税务纠纷,也适用例外控制办法。

2.重要涉税事项的税收支出预测、决策与预算控制制度。(1)预测。企业应建立流转税预测制度、所得税预测制度,确保日常涉税事务的发生与企业的整体目标保持一致。除此之外,还应建立重大合同的税收预测机制、重大事项的专项预测机制,如企业员工个人所得税的预测制度等。(2)决策。企业对税收支出预测方案进行决策,应当根据税收法律法规的规定,在合法的基础上,充分运用合理避税的方案,确保在同等利益下,税收支出成本最小。(3)预算。企业的税收支出应列入全面预算和专项预算。

3.税收支出的执行控制制度。(1)企业应当根据税收支出预算,落实税收支出责任,保证预算的有效实施。(2)建立税收支出审批制度,根据业务发生进展,按照授权批准制度所规定的权限,对税收支出申请进行审批。(3)企业应当依据税收法律法规规范税收开支项目、标准和支付程序,从严控制税收支出。

4.税收支出核算控制制度。企业税收支出核算应符合国家统一的会计准则制度的规定,对生产经营中发生的税收支出进行正确分类和核算,提供完整的企业税务支出信息资料。

5.企业税收支出分析与考核制度。根据企业内部控制的基本规范,企业应当建立税收支出分析和考核制度。运用比较分析法、比率分析法、因素分析法、趋势分析法等分析方法开展税收支出分析,检查税收支出预算完成情况,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寻求合理避税的途径和方法。

(四)关于税收风险控制要点和方法的探讨

1.税收支出预测、决策、预算的控制要点。税收支出控制预测、决策、预算的控制流程应当清晰严密,企业应当在税收支出的正确预测、决策的基础上,编制税收支出的预算,并保证编制应当充分适当,税收支出事项的决策过程应当明确规范。(1)税收支出的预测是可以建立在企业成本费用预测之中,在企业成本费用预测中单列一项,也可以根据相关资料独立编制预测。(2)对税收支出费用预测方案进行决策,确保选取最优方案。(3)预算控制。该控制方法要求单位加强预算编制、执行、分析、考核等环节的管理,明确预算项目,建立预算标准,规范预算的编制、审定、下达和执行程序,及时分析控制预算差异,采取改进措施,确保预算的执行。

税收支出预算方案按其涉及企业运营广度分为全面预算和专项预算。全面预算可以纳入企业的成本费用预算之中,单列即可。专项预算根据事项的性质组织落实,可以在一些其他预算中单列,如在材料费用预算中另外单列进项税预算,在销售费用预算中单列销项税的预算,也可以单独进行,如重大投资项目可以单独列预算。预算编制程序、审批权限等按照预算控制制度的有关规定执行。

2.税收支出核算的控制要点。企业在进行税收支出核算时,要注意掌握以下几个关键的控制点:(1)对税收支出要进行分类核算,确保分类正确,及时入账、核算正确。在当前企业会计准则对税收相关支出的核算规定十分明确的情况下,按照规定进行税务支出的账务处理即可。(2)严格执行审批制度。凡是涉及税收支出的事项,均需税务事项负责人或税务风险管理负责人签字并备查登记。(3)严格执行预算制度,对超预算情况要及时形成报告向负责人报告,并进行检查分析。

3.税收支出的执行、分析与考核的控制要点。(1)税收支出的法律法规相对完善,一旦企业发生税收支出事项,要按照税收法律法规进行计缴,因此,执行中,能够合理避税的就开展合理避税,不能合理避税的,及时开展业务、审核原始凭证,计缴税费,及时核算。(2)税务风险管理部门应该运用一系列指标进行税务风险分析,及时掌握税务支出升降的原因,特别关注是否存在税务风险的事项。(3)建立税务风险的考核制度,对税务风险的责任主体进行考核和奖惩,对重大税务风险事项可以实行一票否决。最后要将考核的结果以责任报告的形式反映出来。

参考文献:

1.查方能.纳税筹划(第三版)[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2.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