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服务发展前景范文

时间:2023-06-02 09:01:25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城市服务发展前景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城市服务发展前景

篇1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437(2013)08-0125-02

当前,我国的服务业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在迅速发展壮大,由此也带动了休闲旅游产业的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快速发展,迫切需要技能型休闲旅游专业人才。《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1]12号)中明确提出,必须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发展道路的办学方针,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围绕国家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系统培养技能型人才。但传统的课程教学模式难以满足学生在课程中实现实践动手能力达到用人单位的要求,因此如何科学地选择教学模式培养符合现服务业背景下所需要的人才是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

休闲学是广西体育高等专科学校休闲旅游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它在实践教学模式上的优化改革会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也会有效提高高职休闲旅游教育教学质量,进而是整个休闲旅游行业员工队伍的能力素质的提高。广西体育高等专科学校休闲旅游专业根据自身的教学条件、学生特性等对休闲学的实践教学模式进行了深入的改革研究,主要是通过以下三个方面进行的。

一、分析目前我校休闲旅游专业休闲学课程教学的开展状况及存在问题

(一)我校休闲旅游专业休闲学课程教学的开展现状

休闲学是我校休闲旅游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针对2010级学生,该课程的课时数为32课时,其中理论课时和实践课时分别为24课时和8课时;2011级及2012级学生,该课程课时数经过调整,增加为48课时,其中理论课时和实践课时分别为32课时和16课时。实践课时数虽已稍有增加,但相对于在该课程中全面提升学生关于休闲学方面的实践技能的要求还是不够的。该课程使用的教材是马勇、周青主编的《休闲学概论》,该教材比较适用于全国普通高等院校旅游与休闲管理专业(方向),即该教材偏重于本科教学,而本科教材普遍是理论性较强,高职高专的教材一般强调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目前市场上暂时没有针对高职高专的教材。教师在进行实践部分教学时,主要应用的教学方法有案例分析教学法、多媒体视听教学法及情景模拟教学法等,且大多时候是理实一把抓,没有让学生在实践教学部分有名副其实的收获。

(二)我校休闲旅游专业休闲学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缺乏高职适用教材,教材中的教学内容理论性过强

通过网络搜索关于休闲学的教材,只有寥寥几本,且无一本是标明适用高职高专教材的。当前所具有的教材都比较适用本科及以上学生,教材内容理论性过强,没有突出实践训练项目,这不利于培养应用型、技能型休闲旅游人才。

2.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手段较为落后

教学方法的选择使用要与教学内容相辅相成,如果教学活动中任课教师能够使用适合的教学方法将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休闲学是一门应用性、操作性、实践性较强的课程,若使用的教学方法太单一,不利于该课程的实践教学。休闲旅游专业是我校的新开设专业,因此该专业课程的辅助教学工具、实训室等较为缺乏,这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任课教师在进行实践教学时教学手段的实用,也因此影响了学生的实践学习效果。

3.学生实践能力不足,与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有出入

根据用人单位的反馈和已经进行工作或实习的学生的总结,可以发现休闲旅游专业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较差,部分学生所掌握的技能和用人单位要求的技能还是有所出入的,不能满足马上上岗的要求,一般都要经过用人单位的重新培训才能胜任岗位的工作。

二、依据现代服务业背景下用人单位对休闲旅游专业人才的需要,对我校休闲旅游专业休闲学课程进行实践教学模式改革

服务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进入21世纪,我国经济新一轮的发展已经开始,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现代服务业也在飞速发展中。而现代服务业的飞速发展,使服务行业对人才要求也发生了变化,如属于服务行业之一的休闲旅游业,对人才需求由应用型提升为高端技能型。要培养学生成为高端技能型人才,就要实现学生拥有较强的应用能力、操作能力、实践能力、综合素质能力等。这就要求我校休闲旅游专业的课程教学也必须紧跟现代服务业的发展需求,不断进行改革和创新。作为休闲旅游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的休闲学,也要顺应行业的发展变化,不断进行优化改革。

三、我校休闲旅游专业休闲学课程进行实践教学模式改革的主要措施

(一)整合原有教材中的教学内容,确定实践教学项目

原有教材中的教学内容理论性较强,不适用于要求动手能力强的高职高专的学生,因此可根据学生毕业岗位所需技能来整合原教学内容,确定适合进行实践操作、提高教学效果的教学项目。即以任务为载体,围绕学生职业能力需求与休闲业特点来选取和设计教学项目, 将休闲学的单元知识整合到有形的实践当中,所确定的教学项目具有很强的工作过程,且教学内容与休闲旅游从业者所需技能具有一致性。如,教学内容为“休闲项目的介绍”可设计为“攀岩的适用人群及攀岩馆建造的条件”,“休闲产品的开发”可设计为“高尔夫度假区的开发”;“休闲项目的经营理念和策划”可设计为“确定某主题公园的经营理念并进行策划开发”;“休闲市场营销”可设计为“对某农业观光园进行营销策划”等。

(二)合理选择教学方法,增强实践教学的实效性

单纯的理论课程或者理论性较强的课程对于高职高专的学生来说,稍显枯燥,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若在课程中能合理使用教学方法、手段,能增强课堂的互动效果,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乐于实践,最终提高教学效果。休闲学课程教学内容经过整合之后,具有应用性、实践性强的特点,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可采用项目教学、案例分析、分组讨论、角色扮演、启发引导等教学方法。如,“攀岩的适用人群及攀岩馆的建造条件”可利用项目教学法进行,首先是确定项目任务,即以小组为单位,对攀岩这一休闲项目进行介绍并以PPT的形式进行汇报;第二步是制订计划,即小组成员进行讨论、分工;第三步是实施计划,即小组成员根据分工分别进行资料收集,然后一起讨论汇总,制作PPT,并进行操作演练;第四步是检查评估,即对攀岩这一项目进行介绍,解答他组的提问,教师进行点评;最后一步是归档应用,学生按照点评进行修改,应用到我校户外运动协会的社团活动中。

(三)应用“理论―探索―体验”的实践教学模式,强化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在休闲学课程的实践教学过程中应用“理论―探索―体验”的实践教学模式,可避免理论实践一把抓而造成的实践教学效果不明显的现象。“理论―探索―体验”的实践教学模式即通过教师对基础理论的讲授,学生进行思考探索,进而对教学项目进行实践体验。体验项目可在校内实训基地中进行,如可在校内攀岩馆或高尔夫实训基地中进行。在这些实训基地中进行岗位体验,既让学生有时间增长见识,接受短期培训,又让学生及时地把所掌握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中,达到巩固和拓展学生的实践基础、强化实践应用能力的作用。

现代服务业背景下,休闲学课程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是高职院校休闲旅游专业甚至本科院校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的有效途径,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及借鉴其他高校的建设经验,我们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该教学模式的建立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的环节较多,需要一个长期的建设和完善过程。

篇2

在石油能源严重紧缺、节能呼声日益高涨的背景下,新能源汽车研究项目被列入国家 “十五”期间的“863重大科技课题”,并规划了以汽油车为起点,向氢动力车目标挺进的战略。从2009年起,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将进入产品导入期,由科技部牵头的国家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大规模推广应用工程将全面启动。新能源汽车将在我国一批中心城市全面开花,并有望形成一定规模。 各家汽车企业都希望能够占据先机,从日益膨胀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中分到更大的一块蛋糕。继北京奥运会之后,于2010年举办的上海世博会也将为新能源汽车加速发展提供了契机。而上海市作为下届世博会的主办城市,有关部门表示,为迎接世博会,明年上海将有1000辆左右的新能源汽车投入使用。那么对于中国最南端的省会城市并荣获“中国人居环境奖”的海口市,其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前景又是如何呢?

一、市场=购买规模+购买力+购买欲望

1. 海口的新能源汽车市场有没购买规模

根据数据显示:2008年底海口市常住人口180多万人,2008年12月31日,海口市机动车保有量28.7万辆,较2007年增长8.24%。目前新车入户日均100辆,高峰期达380辆,年增长3万辆,截至目前,海口市共有机动车驾驶人40万人。随着海口市民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和改善,私家车成为机动车增长的新亮点。全市民用汽车拥有量15.28万辆,比上年增长18.6%,其中私人汽车拥有量10.48万辆,增长26.5%。民用轿车拥有量8.61万辆,增长25.6%,其中私人轿车拥有量6.78万辆。据了解,在5年的机动车增长过程中,私家车占了46%,位居全国前列。但是从其他大中型城市的保有量和人口比例来分析,海口的汽车市场前景还是非常的广阔。

2. 海口的新能源汽车市场有没购买力

《2008年海口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08年全年海口市生产总值(GDP)实现443.18亿元(不含农垦,下同),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0.4%,已连续11年保持两位数增长,经济增长率比全国平均水平高1.4个百分点。从三产业情况看,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31.4亿元,增长8.6%;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13.28亿元,增长1.7%,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298.5亿元,增长14.4%。一、二、三产业结构为7.0:25.6:67.4。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达3573美元(按平均汇率),比上年增长8.0%。2008年末,全市城镇从业人员29.1万人(不包括私营企业、乡镇企业从业人员及个体劳动者),比上年增长3.2%,其中,在岗职工人数28.9万人,增长6.5%。全年实现新增就业人员31313人,其中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2377人,职业技能培训11798人,其中再就业培训5730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11290人,创业培训1149人。按照众泰2008EV公布基本型以11.98万元的市场价格出售的新能源汽车来看,它创造了目前国内纯电动乘用车领域的最低价,但这一价格与传统汽车相比,仍高出了一大截。如果用锂电池改造一个传统动力的轿车,附加成本是15万元-16万元,而如果是公交车,就是50万元-60万元。所以从人均生产总值和就业情况来来看,海口居民购买电动车的购买力还比较弱。

3. 海口的消费者对于新能源汽车市场有没购买欲望

日前,新华信针对消费者的新能源汽车购买意向调查显示,仅有7.8%的被访者表示肯定会购买新能源汽车,超过七成以上的被访者态度不明朗,另有16.5%的被访者表示肯定不会购买。是什么原因导致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购买表现迟疑?此次调查显示,“车价太高”成为阻碍消费者购买新能源汽车的主要原因。其次,对新能源车“技术不信任”、“担心维修便利性”、“燃料添加不方便”等原因也是消费者不考虑购买新能源汽车的理由。新能源汽车普遍售价过高,而纯电动以及充电式混合动力汽车都需要电源等基础设施的支持,如果政府财力不能给予足够的补贴,或者无法建成完善的充电设施,相对于技术成熟稳定的传统动力车型而言,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这一新生事物的认识还不足,所以从购买欲望来看,海口的大部分居民没有够买新能源汽车的意向。

市场=购买规模+购买力+购买欲望,从市场构成的三要素来看海口的新能源汽车市场有没购买规模,从其他大中型城市的保有量和人口比例来分析,还是非常的广阔,但是从人均生产总值和就业情况来来看,海口居民购买电动车的购买力还比较弱,由于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车价太高” 、“技术不信任”、“担心维修便利性”、“燃料添加不方便”等原因,使其购买欲望偏低。

二、海口市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前景的SWOT分析

1. 海口市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前景的优势(strength)分析

国家信息中心预测,我国乘用车市场的高速增长态势将至少再持续15 年,需求年均增长率大致相当于GDP 增长率的1.5 倍左右。2009 年轿车将大量进入家庭(中等收入家庭具备购车能力)。从定性角度看,轿车市场至少还将有20 年的快速增长。如果国内GDP2020 年比2000年翻两番的话,2020 年前后我国将超过美国,汽车需求量将达到2000 万辆,成为世界第一大汽车市场。

自1988年,海南建省并成为全国最大的经济特区,海口市成为海南省省会以来海口市便获得了十佳城市、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全国卫生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市、全国城市环境综合整治优秀城市、“中国人居环境奖” 等城市美誉。海南一贯的发展思路是旅游岛、环保岛、健康岛,新能源汽车便是这个城市的另一种环保和健康。 从海口市的经济发展前景和汽车市场发展规模来看,在城市的公交、出租车、公务、环卫和邮政等公共服务等领域,新能源汽车有很大的市场空间。

2. 海口市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前景的劣势(weakness)分析

(1)交通拥挤、混乱。近5年来海口机动车和驾驶员数量持续增长,给道路交通管理带来了空前的压力。据了解,海口现有城市道路859条,总长度1797公里,机动车拥有量为25万辆,且正以每日200辆的速度增长着,其中私家车占有量高达26%,以当前海口的交通网络显然是无法满足机动车行驶需求的。其次,城市中心区域道路改造速度缓慢,对原有道路改造还未形成系统工程,特殊是多颈路,断头路长年以来未得到有效改造。严重制约着其他主干道的通行及分流量能力。再次,还存在精态道路交通及建设滞后问题,如海口现有的停车场因不能容纳下过多的车辆,导致司机在一些路段两旁停车。这使得本来就不宽的道路变得更加狭窄。还有就是海通发展落后,市民出行方式单一,摩托车、私家车等出行成为市民首选,使道路资料利用率降低。如府城的中介路是海口摩托车与风采车泛滥最为严重的地方之一。在候车店旁,挤满了摩托车与风采车。他们占道抢客,阻碍了其他过往车辆的正常通行,轻易引起堵车。海通警力不足,路面管控点,盲区过多,人们的交通, 观念淡薄,公交车的线路重叠严重,站点安排不合理。有些路段的塞车严重,特别是节假日或上下班高峰时,交通是混乱不堪。

(2)车位供小于求。资料显示,目前,海口的汽车保有量已超过16万辆,并以每年2万多辆的速度递增。据了解,目前海口市平均每天有60多辆新车上路,而在一天之间增加这么多车位显然不太现实。在未来几年内,不论是小区车位还是公共车库都会更加趋于紧张。

交通混乱、堵塞、车位难求,不仅是海口汽车市场,也是海口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的一个致命症结。

3. 海口市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前景的机会(opportunity)分析

(1)政府鼓励。今年2月5日,科技部和财政部联合出台《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财政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宣布为鼓励节能汽车发展,中央财政将对购置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给予一次性定额补助,鼓励全国13个试点城市率先在公交、出租车、公务、环卫和邮政等公共服务领域推广使用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办法》明确规定,中央财政对购置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将按同类传统汽车的基础价差,并适当考虑规模效应、技术进步等因素给予一次性定额补贴。其中,长度10米以上城市公交客车是此次补贴的重点,混合动力客车最高每辆补贴42万元,纯电动和燃料电池客车每辆补贴分别高达50万元和60万元。

(2)新能源汽车技术逐步成熟完善。在“十五”电动汽车重大专项和清洁汽车科技行动攻关计划的基础上,“十一五”期间,在“863”计划中又启动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重大项目,继续支持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关键技术研发和产业化。 这期间,我国科技计划累计投入近20亿元,分别组织实施了“电动汽车重大科技专项”和“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重大项目”,确立了“三纵三横”的研局,即燃料电池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三种整车技术为“三纵”,多能源动力总成系统、驱动电机、动力电池三种关键技术为“三横”。目前,我国基本掌握了新能源汽车技术,建立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的动力技术平台,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关键零部件体系,开发出一批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的产品,实现了小批量的整车能力。在我国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的研局中,纯电动车和燃料电池车、混合动力车“三驾马车”并驾齐驱。 通过持续开展的技术攻关,我国的新能源汽车产品日益成熟。在混合动力汽车方面,我国在系统集成、可靠性、节油性能等方面进步显著,依据不同混合度方案,实际路况运行节油10%至40%,混合动力整车产品开始小批量进入市场。 在纯电动汽车方面,我国处于国际先进水平,使用大容量锂离子动力蓄电池的纯电动客车在奥运中心区的规模应用,代表了当代国际纯电动大客车的先进水平。纯电动轿车具有成本优势,已开始小批量出口欧美,国内市场需求也不断加大。在燃料电池汽车方面,我国的整车集成技术、动力平台的成熟性、整车的可靠性有了新的提高,无故障间隔里程与国外同步达到3000公里,燃料经济性优于国外燃料电池汽车,并取得了“新一代整车控制器”、“两挡变速器”、“氢电系统安全性碰撞”等一批原创性研究成果。

4. 海口市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前景的威胁(threat)分析

(1)技术问题。对于新能源汽车来说,电池技术是主要瓶颈。研制成本低、体积小、持续能力强,并且使用寿命长的电池是破解新能源汽车难题的关键。此外,如何保证由电机系统组成的动力总成与整车匹配,是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2)产业化问题。 我国能源汽车战略应尽快形成上下一盘棋的局面。而当前各地争相上马新能源汽车联盟和产业基地,或将导致更严重的地方保护主义,不利于新能源战略的推广。 另外,国内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并没有足够的技术实力迎接产业化的到来。在混合动力汽车关键零部件领域,国内企业的产品可靠性以及自动变速箱生产经验等方面均与国外产品存在一定差距。

从海口市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前景的SWOT分析来看,海口市的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前景有着发展公共服务等领域的优势,同时由于城市交通的混乱、堵塞、车位难求等劣势,制约着海口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发展,但由于我国政府对于新能源汽车的政策鼓励和支持,各民族自主企业的发奋图强,攻破了新能源汽车的层层技术难关,海口新能源汽车市场又面临了新的机遇。

三、发展前景建议

1. 引导消费者改变消费观念

多年来的汽车消费习惯导致人们对汽车新事物——新能源汽车的认识存在诸多偏见,例如价格太贵、性能不稳定、使用不方便和维修太贵等等。无论是政府还是汽车厂家都应该从各个方面去正确引导消费者,让他们对新能源汽车有一个正确而客观的认识,让汽车消费更加理性和科学。倡导汽车新消费=环保+诚信+车德的理念,使消费者在购买新能源汽车的时候感受到自己作出的社会贡献。

2. 解决交通混乱、车位难求的现状

海口目前总的交通状况是交通网络发展缓慢与车辆众多之间的矛盾,贯穿海口的交通。还有停车问题、占道拉客问题等一系列的问题构成海口市交通的主要问题。建议相关职能部门必须制定海通短期改造计划及长期建设规划和相关政策解决车位难求的现状。

3. 政府加大鼓励和指导力度

新能源汽车除了混合动力之外,纯电动车及其他代用燃料车应由国家统一标准。启动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试点,在3至5年的补贴期内增强自主创新产品竞争力,以顺利进入产业化阶段,降低企业生产成本,使其售价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同时建立与新能源汽车相关的产业结构,如充电站、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中心,联合生产厂家建立和完善售后服务体系。

4. “先公后私”引如新能源汽车

海口新能源汽车还属于产品的导入期,建议先从公交、出租车、公务、环卫和邮政等公共服务领域推广使用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逐步改变消费者,特别是私家车主的消费观念,在发展新能源汽车的私家车市场。

参考文献

[1]叶长谊等.海通运输状况.

篇3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ses the digital integrated safe guard system of the main characteristics and applications of meaning and function, and then expounds the security system of digital realization conditions, and the modern digital security engineering planning and design are introduced, and finally analyses the digital comprehensive safety system development prospects.

Keywords: digital; Safe guard system; Discusses application; Development direction

中图分类号: TL3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计算机技术和网络化发展的迅速崛起和推广掀起了当前的数字化浪潮,各个产业都卷入到这股大潮之中,相关产业也朝着这个趋势发展,安全防范系统中更是不断深化这数字化改革。运用现代化传感技术、数字化信息处理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化技术和数字化通信技术等得以实现的数字化安全防范系统,实现了各项安全防范信息采集、运输、处理到集成的系统化操作。本文简要介绍该系统的实现和规划设计的同时,分析了该行业的发展前景。

数字化综合安全防范系统主要特征

2.1 数字化安全防范系统主要特征

数字化的综合安全防范系统是伴随着信息技术高速的发展及人民生活水平不断的提高而出现的,正在朝着一体化和联动智能化发展方向扩展的现代领域。数字化的安防理念及数字化安防建设是为了适应数字城市建设及新技术发展的需要而被提出,所以数字化安防同智能安防存在紧密的联系,同时又有明显的区别。一方面数字化安防建立在网络基础上,具有网络的架构,拥有数字信息化的功能,智能安防建立于智能的子系统基础至上。数字化安全防范更能充分的实现现代数字信息采集、传输到处理的一体化操作,实现更高水平的信息集成及共享。另一方面智能安防仅适应于小的建筑内部或者小区内容智能子系统集成及联动控制的需要,数字化安全防范系统属于数字城市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奠定着数字化城市建设的基础。

数字化安全防范系统的特征主要有四个方面,依赖于电子设备的智能化提高和信息技术发展的水平。首先,数字化安全防范系统增强了网络技术功能,利用完备全面的广域网络和局域网络,能够实现智能化及远程的监控,并能够实现安全防范系统自动化和智能化的监控需要。其次,应用了现代数字技术的数字化安全防范系统全面实现了现代化传感技术、数字化信息处理技术、计算机硬件和软件技术和网络技术等各项尖端科技,保证了信息传输速度的高速化,而且保证了安全防范系统信息采集和处理的功能要求及其安全性要求。再次,数字化安全防范系统增强了智能安防整体水平,实现安防信息资源充分的共享,优化了整个系统。最后,作为数字城市基本的组成单元,数字化安全防范建设给数字城市建设提供了条件,奠定了物流、电子商务和电子政务等的安防监控基础。

安防系统数字化的实现条件

首先,要能够实现数字化安全防范系统同社区的局域网、计算机和社区服务中心进行数据处理和数据业务的通信和交流。其次,要能够实现同外部的通信网络及国际互联网之间畅通的联系。另外,所完善的数字化安全防范系统要保证能够同其他的输出设备良好的连接,例如紧急广播、背景音乐设施和交换机设备等。光纤、同轴电缆及双绞线及他们之间的混合布线,配合5类或者以上的配置要求,综合建立布线系统便能达到以上三方面要求。数字化安全防范系统由于其拥有一体化联动安防平台,必须建立独立的数字安全防范综合管理系统,通过综合的管理平台加以实现。一方面数字化安全防范内网必须具备足够的安防设备网络的维护和管理服务、社区的安防网络教育和服务,外网要便于互联网的服务及宽带的接入。另一方面远程的安全防范监控要包含远程的安防设计,对各种数据的调整和设计、远程安防教育及信息服务必须满足足够的要求。

现代化安全防范工程规划设计

完成数字化的安全防范系统项目工程的第一步是设计安全防范系统的规划,这一步工作的合理正确得到对后期整个工程实施都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现代化数字安全防范系统规划设计要从整体规划角度出发,遵从形影的规划设计原则,以开放的互联网系统作为核心,密切联系建筑设施,满足监控需要和承受的能力。首先,要满足发展同需求相结合的原则,小到一栋大楼大到一个城市的安全防范系统建设必须考虑监控的需求,兼顾建筑设计定位于城市总体设计的地位和发展前景。其次,满足最优化进行配置的原则,各项计算机系统、信息传输系统和机械设备系统必须保持联动,所有设备及资源要实现最大程度上的优化处理。

综合数字化安全防范产业的发展前景

5.1 数字化安全防范产业发展认识和分析

从常用的设备硬盘录像机来看,目前主流的有三种,第一种是低压缩比实时类别的录像机,其拓展性有限,技术上较为明确清晰;第二种是没有国际统一的新型音视频的压缩技术设备,其数据容量较小但是功能强大;第三种是没有操作系统的功能上类似于前两者但是更加稳定的设备,预留的数字控制接口更具有实用价值。尽管各项产品都具有自己的独特之处,但是从具体的需要选择来对待产品选择非常重要,仅从硬盘录像机来讲,其发展主要会受到技术、行业折射到市场需求等方面影响。

5.2 数字化的安全防范产业未来前景

网络视频监控的服务器同其他的设备要以兼容作为前提,辅以排斥特征,实现优势互补,推动安防技术全面的数字化进程。从整体上角度来看,随着市场和技术的发展要求,必须建立健全一个庞大有效的网络数字化的监控网络,继而同安防产业各项产品联网形成网络产品体系。未来的控制讲完全按照设备使用职能进行划分,产品多功能化的发展趋势日益明显,数字化的安全防范控制发展将全面涉足人们生活的每个角落。

6.结语

国家和政府由于安全防范领域的特殊性,一直以来都对安全防范工作给予高度的重视,并从政策上到经济上予以支持。数字化综合安全防范系统凭借其尖端的科技水平含量和高度的在安全防范监控工作需求中的满足程度,势必引起安全防范行业的革命。把握住数字化综合安全防范系统的工作特征,随着数字化产品的日新月异,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的高速发展,安全防范系统数字化时代的逐渐临近将实现人们居住环境更加的舒适、稳定和安全。

篇4

中图分类号:TN9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1) 07-0000-01

RFID Technology Application in the Field of Mobile Payment

Li Wei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Ltd.,Inner Mongolia,Hohhot010011,China)

Abstract:RFID is wireless rf technology,compared with traditional contact identification way more convenient fast.Mobile payment based on RFID,means as third-party means of payment to expand further mobile payment application.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principle and RIF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present situation,the mobile payment introduction and RFID technology in the field of mobile payment application,and through the development of its domestic market existing limiting factors in the analysis to look forward to the prospect of the development of RFID mobile payment.

Keywords:RFID technology;Mobile payment;Limiting factor

一、RFID技术在手机支付领域中的应用

(一)手机支付与RFID技术的结合

伴随着RFID技术的发展,新型的RFID手机支付应运而生,手机安装RFID存储设备用于收取产品的信息,此种方式方便快捷深受消费者、运营商的喜好,因而各国手机厂商和通讯运营商纷纷进行此项技术的研发,乃至于金融服务行业也争先参与其中,为其日后的信用卡电子商务开展开辟新的道路。

(二)RFID手机支付应用特点

RFID手机支付,具有方便、快捷等特点,与传统短信等手段支付相比其安全性和时效性更受用户的青睐。RFID手机支付功能全面考虑了消费者需求,基于日常交通、商场结算、其他服务于一体。因为RFID手机采用先进的射频技术,用户的手机只需和终端设备短距离相距即可接收到产品交易信息,这种简单、方便快捷而且更具安全性的交易方式是传统信息和WAP交易无法比拟的。另外基于RFID技术在供应链管理和其他安全系统的应用,为RFID技术与手机支付的结合奠定了良好的用用基础。

(三)RFID手机支付前景

由于RFID与手机支付的结合使其得到了广阔的发展平台和巨大的市场空间,各运营商已经开始陆续在部分城市开展小额支付业务,主要是RFID和智能SIM卡的结合,同样金融服务机构也推出了手机支付业务,所以,传统电子支付业务即将受到挑战并且新型RFID技术会更加挤占其市场空间,借助于RFID在传统制造业、供应链管理领域的应用优势,RFID手机支付技术将有可观的前景。

二、RFID手机支付的发展限制因素

(一)行业标准和相应的法律法规尚待完善

由于国际上的行业支付没有统一的标准,导致国内运营商和银行服务机构都希望建立以自己为中心的运行模式,如在此无序的状态下发展,既不利于行业的规模化发展也不利于最终用户享受到方便快捷的服务。由此看来,行业标准、政策和行规的出台对此技术的应用尤为重要,只有统一行业技术和支付标准才能实现规模化和集约化发展,彻底让终端客户享受到方便的服务。

(二)产业模式分歧的问题

在提供技术和金融服务之间通信运营商和银行各自选择的自己偏好,运营商希望利用的手机网络,而银行则期望将其信用卡的功能整合进RFID技术,因此就形成了不合作的状态。如何让通信和金融服务两个产业进行充分的融合是RFID手机支付应用急需解决的发展问题,只有通过双方的合作才能让市场稳健的发展。

(三)相关硬件和软件的欠缺

无论是单一运营商还是运营商的整体结合体皆需要对其现存手机支付网络进行改造升级,这就需要手机支付网络的基站和基站与城市交接的硬件配套设施的改造,甚至包括相应技术人员的培训;与其配套的城市商业推广和银行服务标准的界定统一的软件实施也是至关重要的,城市商业推广既需要技术人员的技术解说也需要服务人员的行规讲解,然而参与其发展的银行服务标准则难以统一,各个金融服务机构都希望建立有利于自己的标准,借以推广此新型商务交易模式。

(四)用户端使用成本问题

由于现代RFID移动手机支付需要用户采用相应配套的RFID技术软件,这就对客户的知识掌握程度以及手机的智能化程度提出了一定要求,面对这种情况,如果要扩大市场份额就需要提供一整套的优惠服务,用户才会偏好此项业务进而购买智能手机等设备,如果向用户收取一定的服务费用将会使移动支付手段的市场获取量增长趋缓。

三、总结

虽然现存限制因素颇多,但是RFID技术与手机支付的结合正日趋完善,相信RFID手机支付将会在电子商务中大有发展前景。当然在运营商费用和消费者的成本二者考虑中,如何整合运行商自身标准问题和消费者的消费倾向将是消费者最终获得便利交易的重要因素,否则好的发展前景也不过是昙花一现。

篇5

随着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城市建设问题成为当今热议的话题。城市建设的好,不仅是一个地区市容市貌的集中体现,也是当地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现在市民的收入照以往有了很大的提高,作为代步工具的小汽车在城市里也是越来越多。这是经济发展的良好体现,但是随之而来的一系列问题也应当引起我们的思考。由于城市用地空间有限,“停车难”现象已成为令众多车主头疼的问题。因此,机械式立体停车库的出现很快引起了大家的关注。这种车库多与住宅建筑相结合,不同于以往传统的停车楼,以往的停车楼总给人一种孤立的、突兀的感觉,不仅不会带来美感,还会遮挡周围其他建筑的光线。机械式立体停车库与住宅相结合,倡导的是一种科学的环保理念,不仅能最大程度提高土地的利用率,还能保护城市的环境质量,是城市建设的最佳选择。

1.机械式立体停车库在居住建筑中的两种应用模式

1.1.PCS塔库

PCS塔库是一种垂直升降的车库,是车库中运用技术含量最高、节约土地面积最大的一种模式。在国外已经出现了十年,目前,这种车库已经广泛被世界所认可,是机械式立体停车库应用于居住建筑的优秀典范。它的最大优点就是成本很低。因为它的工作模式和电梯一样,也就是说机房所占用的土地面积和车子数量的多少不发生冲突。简单来讲,就是修一个塔库,可以不受时间、空间限制停多辆车。这种停车模式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车主在居民建筑中停车困难的问题。

这种车库主要有以下几点优势:第一,非常安全。安全性主要体现在它能自动识别所要停入的车辆类型,只有符合要求的车辆才能进入塔库,不符合要求的车辆会有报警系统限制。另外,这个塔库还有实时监控功能,车库里发生的一切事情都有专职工作人员密切监控,如果车库内发生意外,会立刻启动安全措施,如关闭电源,自动灭火等等,总之,它的安全性在立体车库领域内处于领先地位。第二,它的设计风格非常人性化,符合当今社会方便、快捷的设计理念。在车库内,可以实现很多人性化的服务,如车辆自动转移方向,自动选择出口,如果车主有额外的需要,还可以通过塔库内的语音服务系统与外界工作人员联系,也可使用语音自助系统全面、快捷地对塔库的基本情况作整体了解。

1.2.PPY仓库

如果说PCS塔库是垂直上下移动车辆,那么PPY仓库就是水平左右移动车辆。这种停车模式的原理也很简单,就是利用一个横向移动装置,将车辆移动到需要的位置,相比于PCS塔库,它的操作更便捷,安全性更高,可选用的车辆也更多,对于一些大型车也很适用。它的车辆移动装置,不但可以平面左右移动,也可以根据需要上下垂直移动,是一种多功能立体式的现代化装置,也符合人性化的服务理念。它最早在美国开始投入使用,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好评,近年来,逐渐成为我国机械式立体停车库应用于居住建筑的主力军,占我国车库总数的百分之八十,拥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综上两种车库的模式可以看出,我国停车库的发展趋势逐渐趋于功能化和立体化,随着我国居住建筑的不断增多,这两种科学化、人性化的当代车库必然会在今后成为广大车主选择的主流车库。但是,在我国这两种立体化停车库的专业技术水平还有待提高,许多装备设施还存在不完善之处,安全系统也没有国外的先进。这些都需要引起国家有关部门的足够重视,在资金上给予扶持,在技术上给予指导,在质量上严格把关。

2.机械式立体停车库应用于居住建筑的发展前景

机械式立体停车库应用于居住建筑除了上述所说的两种模式以外,还有很多种类。如垂直循环类、多层次循环类、平面交叉类、街道堆垛类等等。但是万变不离其宗,基本上都是对上述两种停车模式的改进和发展。它们的总体设计理念都是提高土地和空间的利用效率,用最小的空间解决最大的问题。举个例子,要停40辆车,如果使用传统的停车场,需要400平方米的土地,而且还只是保守估计。但是要使用一座垂直或者水平的机械式立体化循环停车场,用地面积不会超过70平方米,而且还非常便捷,这两者之间的用地差异一目了然,所以说,机械式立体停车库不但能节省很多城市土地,也符合当今城市方便、快捷、美观的总体布局思路,符合人们的停车需求。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们国家的城市汽车数量逐年增多,已经远远高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速度。有关专家预计,到2014年,我们国家的汽车总量和汽车生产量将居于世界第一位。如果把私人停车库和公共停车位都算上的话,我国需要再增加上千万个停车位才能满足广大车主的需要,这对城市建筑,尤其对居住建筑来说,是一个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在当今城市用地紧张的局势下,居民住宅楼不可能满足每一个业主的车库需求,这就更加需要机械式立体停车库在居住建筑中的广泛应用。而且,这种停车模式也必然会在未来社会发展中成为主流。机械式立体停车库科技含量很高,安全性能强,成本也相对很低,使用起来方便快捷、还不会污染环境,尤其是人性化的智能服务很受人们的欢迎,已成为城市规划师和居民住宅设计师设计停车建筑的最佳选择。

结语:

篇6

2013年调查结果表明,中国职场人士对今年的发展前景缺乏信心,其中对职业发展前景持乐观情绪的大陆人才仅占22.8%,较之2012年的42.8%显著下降。相应地,他们职业转变的意愿则从去年的33.2%降至22.2%。显而易见,与2012年相比,更多大陆受访者倾向于长期的职业发展道路规划,他们认为“更清晰的职业发展路径”比“快速的职位晋升”更为重要。

“我们研究了雇员心中企业文化最重要的几个方面”,博禹集团中国区董事总经理易安琦女士评述道,“年轻群体对企业明晰的发展前景、受人尊敬的领导力、透明度、公平信念和基于绩效的晋升模式尤为推崇。这些是对当今的中国管理者们所寄予的最现实的期望。”

女性职员渴望弹性工作时间

越来越多中国大陆企业的业务范围不断扩大至其他区域。这一新趋势对需要离家数天、在外出差的职场人士来说产生了显著的影响,这也正印证了当下更好平衡工作与个人生活的强烈呼声。有弹性的工作时间是中国大陆女性职员渴望工作与生活平衡的最大动因。另一个明显的转变是中国雇员职业理想的改变,他们将更多的目光转移到企业愿景、工作与生活的平衡以及更长远的职业目标,而并非像先前通过承担额外的工作量来证明自己,以获得快速晋升。

根据34.4%的中国受访者的回答,家庭责任是寻求工作和生活更好平衡的最关键诱因之一,对于中国大陆中层管理人员尤为如此。而纵观亚洲其他地区的调查结果显示,寻找弹性工作时间的压力与日俱增,37.8%的中国受访者认为弹性工作时间是实现工作与生活平衡最重要的方面。

企业管理水平成为人才关注重点

尽管受访者对2013年中国经济并不看好,但实际上对于中国大陆的专业人士和管理者来说,许多机会还是存在的。如在过去12个月里,他们中至少一大半的人收到两个或更多的工作机会。然而,随着中国职场人士的职业理想趋向于传统的西方工作价值观,如对透明度、公平性、企业管理与领导力的高度重视,上述现象也可能是由于美国公司或工作地点位于美国的公司正与中国市场抢挖人才。

“纵观整个区域,博禹人才调查显示以亚洲国家语言为主要语言的受访者更注重所在企业的透明度、企业管理以及领导层的素质。”博禹集团首席执行官韦天曦女士如是说。尤其在中国,受访者看重企业的公平性、透明度和强有力的领导力,但是目前大部分受访者在这些方面对当前雇主的评价仍然是“一般”或“欠佳”。“有趣的是,当对比受访者对于外资企业以及本土企业文化的看法时,他们认为除了明确的企业发展方向和领导力外,在其他方面本土企业的表现则不尽如人意。” 韦女士指出。

具有西式价值观的公司更受青睐

美国仍为中国职场人士工作迁移时的首选目的地,这一比例已从去年的43.4%升至52%。“考虑到上述调查结果对企业文化重心转移的影响,人们青睐拥有‘西式’价值观的公司这一趋势便浮出水面。”易安琦女士说,“通常,为了孩子的教育能受到西方价值观的熏陶,中国父母会选择移民。”45.6%的受访者认为上海依旧是中国最具吸引力的目的地和首选几大城市之一,北京也以33.5%的比例位列第二。就中国各行业领域而言,首选目的地总体一致。41%的金融服务业受访者偏爱北京,33.9%的工业科技领域的受访者青睐苏州。

其他城市对于中国大陆出生的受访者的吸引力逐渐升温,越来越多的受访者表示会选择其作为工作迁移的候选目的地。二、三线城市也同样被那些希望离家近些的人士所看好。与去年相比,排名前十的首选工作城市顺序基本保持不变,仅无锡落榜,被厦门取代。南京、厦门、大连、重庆和珠海的吸引力有所提升,天津排名略降。

大陆就业市场表现依然强劲

篇7

一、秦皇岛市高职毕业生择业现状

1.行业发展前景和薪酬是影响择业的重要因素

根据此次调查表明,高职学生择业时选择用人单位考虑的因素位居前三位的为薪酬福利、行业发展前景和工作稳定性及保障性,其中将行业发展前景列为首要考虑要素的男生占样本总数的23.74%,将薪酬福利列为择业首要考虑因素的占样本总数的21.01%。女生在选择用人单位时主要考虑的因素依次是薪酬福利、行业发展前景和工作保障性与稳定性,分别占样本总数的19.61%,17.48%和14.95%。可见行业发展前景和薪酬是影响高职毕业生择业的重要因素。

2.国有企业和政府机关事业单位是高职毕业生的首选

就业单位方面,多数学生倾向于国有企业、国家机关或事业单位,选择自主创业相对较少。这主要是因为国有企业的稳定性和较好的福利保障。有几乎三分之一的被调查学生选择国家机关或事业单位,这主要是由于政府机关人员收入稳定、政治地位较高、有一定的权力和提拔重用的机会。相比当前许多企业经济效益的不稳定状况,许多大学生在心理上存在较强烈的危机感,因此这些较稳定的岗位成为他们比较喜欢的选择。

3.生源地所在省市成为择业首选

高职院校学生在选择就业地域的时候,绝大多数选择自己所在的省市,有大约四分之一的人选择区经济发达的大城市,这是由于大城市的吸引力和存在较多的就业机会。家庭经济状况对比分析得出家庭经济不好的学生要比家庭经济较好的学生更想去经济发达的大城市。选择中西部地区和农村就业的学生的比较少,尤其是农村少之又少。

4.对学校安排的相关就业政策持一定抵触心理

各高校目前都加强了对大学生的择业观教育,专门设立就业指导中心,通过就业指导老师和辅导员为学生就业工作提供服务,把个人需求和社会需要结合起来。但从调查访谈中发现大学生对高校择业观引导工作存在一些不满。学生认为辅导员和就业指导老师鼓励学生“先就业,后择业”,降低择业门槛只是追求就业率,而对学生的未来发展,专业对口等问题予以忽略。

二、高职院校学生择业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第一,学生择业前过于限定自身择业地域和就业单位。多数学生选择自己所在省市和经济发达的大城市,较少考虑去西部和乡镇等急需人才的地方。高职学生在择业上存在求稳保守的择业观念。

第二,有一定功利倾向。择业中选择“个人行业发展前景”成为重要考虑因素一方面表明高职学生个人价值实现意识的觉醒,体现了高职学生个性发展的需求。另一方面,高职学生的专业实用性较强,可以尽快进入生产一线。在求职中因过于追求热门高薪行业或清闲稳定的工作而放弃自身所学专业的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势必造成人才和资源的浪费。

第三,择业准备不充分,心态不积极。66.5%的高职学生是在上学期间才开始有明确的择业意向。在择业途径选择上,有近一半的学生选择校内招聘,认为校内招聘可以给他们降低择业成本,提高求职成功的概率,但是另一方面也显示出高职学生存在一种不积极的择业的心态。此外,调查发现高职院校学生在择业时较容易受周围同龄人的影响,常表现为缺乏主见和竞争意识,对自个人情况不能做出正确的分析,择业观容易被他人或舆论所影响,出现从众现象。

三、针对当前状况所做的政策调整

1.建立科学合理的高职院校评价体系

教育主管部门将就业率与高校招生计划和领导考核挂钩。这一政策的本意是提高高校教学质量,引导专业设置适应社会需求,适时进行专业结构调整。但是现行就业率的统计方法并不能全面反映一个学校的就业水平,更不能反映学校的教学质量。教育主管部门应增加过程评价指标或者降低用就业率评价高校工作的权重,为高等教育发展提供宽松的制度环境,促使高等教育更好的为社会服务。

2.政府放宽户籍限制,促进人才流动

样本中多数高职学生在选择择业地域的时候,选择自己所在的省市,访谈中了解到,一方面是由于高职学生择业时较多的考虑家庭因素,另一方面由于受户籍生源地的限制,去外省择业较多不便。因此,放宽户籍限制、促进人才流动是社会发展的大势所趋。放宽户籍限制的同时,应逐渐平衡附着在户籍上的特权和福利,尤其是对中小城市,应为高职毕业生提供更为自由宽松的政策环境。

3.加强校企间合作,增加高职毕业生实践经验,提高其竞争力

高职学生所学专业实践性强,这是高职学生择业就业中的优势,学校可针对于此,加强学生的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突出实践能力的一培养。高职院校可推行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积极创新订单教育。及时跟踪市场需求的变化,根据学院自身办学条件和教学资源,科学定位各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高职院校应加强学校和企业之间的合作,积极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课程,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规范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并为在校学生更好的走向社会、适应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篇8

通信工程就是在信息的科学技术化快速发展中一个重要的领域,这其中主要是网络通信、光纤通信以及移动通信,光纤运用到宽带通讯中,走进千家万户,移动电话人人享用。信息资源共享堆进社会发展,人类进步,发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同时,这些通信工程的出现使得人们在进行信息的传递与获取信息两个方面都得到了空前的方便与快捷。通信工程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但同时又缺乏这方面的人才,因此我们要努力的培养这方面的创新人才,通过科学的先进的技术指导,不断的开拓通信工程新的局面。

1、通信工程的特点

对于通信工程这门专业来说,它是一个服务面比较广、宽口径、跨学科和实用性较强的一门专业,它通常包括了数字通信、光纤通信、和移动通信以及IT行业。

在对这方面人才的培养上,我们应该加强人们对于通信技术的学习和掌握,以及充分的学习通信网和通信系统,在培养这些人才的同时还应该注重加强他们在从事研究和设计以及制造到最后运营整个过程中的技术有段和方法,使他们能够在今后国防工业以及国民经济中的各个部门中从事开发和应用通信的设备和有关的技术。这个新型服务行业的出现与发展,直接的带动了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同时也带动了我国高校事业的发展,全国的很多所高校的本科学生都陆续的选择了通信工程这门专业。

2、通信工程的发展现状

通信工程作为一个新型的服务行业,它逐步的发展与壮大,对整个通信的行业发展以及其内部的组织管理部分也表现出了与之相应的一些特点。

(1)通信行业主要包含两个大部分,就是通信设备的制造开发以及通信的服务行业,在我国,通信的服务行业实现的方式就是通过网络的通信技术运营进而实现的。

(2)电信行业的发展是通信工程在发展的过程中最重要的支柱之一。我国电信行业的不断发展主要是靠3G时代的发展,为此我们要为能够更好的发展3G时代而做更多的努力从而扩大和普及通信工程。但是在当今的企业发展中仍然存在着技术以及资金相对来说不足的现象。

(3)通信工程中另外一个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就是通信制造业的发展,因此在我们大力的对3G时代进行推广和普及的过程中,对于通信的制造业也会带来更为广阔的发展市场以及市场的有关需求。要对通信的制造业不断的进行修改和完善,将一些跨国际的通信产品引入到中国的通信制造业当中。

(4)通信工程在发展壮大的过程当中,对人的有关要求也出现了比较缺乏的现象。因为通信工程中所包含的内容相对比较复杂,因此,在整个发展的过程当中我们就需要大量的专业的骨干型的管理方面的人才。在进行通信的制造过程当中又需要大量的一线的和有技术含量的员工,从而保证通信工程的正常发展。

3、浅析通信工程的发展前景

随着通信产业的健康、快速、持续的发展,整个的通信行业在我国的国民经济当中已经成为了新的经济增长点,那么通信工程也同时占有着很重要的市场份额。因此在新时期的发展过程当中我们要努力的朝着创新的技术发展,要跟得上时代的步伐。

(1)通信工程在未来的发展过程当中,运用高速的无线宽带网络技术,云电技术实现了无线的城市发展战略。这就在充分的利用了通信工程技术发展的基础上,实现了人们对网络通信服务的要求。比如人们在日常的生活中通过手机来看电视节目、或者玩儿互动的手机游戏以及参加及时的临时手机视频会议等等,这些通信技术引入到生活中,有效的提高了广大人民的生活质量水准,从而提高了整个城市的信息化程度,同时也提升了我国信息现代化的发展水平。

(2)在通信工程的发展前景当中,我们要逐渐的实现利用光进行通讯的技术,那么这主要运用在未来的网络技术之上,我们要不断的提高相关的业务水平和实现信息能够快速传输的功能,从而能够更加科学的更加规范的对网络通信进行管理,提高通信工程的质量与服务的范围。那么对于光通信的发展,就是要实现通过节点的转换以及光的高速传播和宽带光的接入等自动化的网络技术在今后通信工程中的应用,从而更快的提高运行的速度,更好的服务于人和社会。

(3)利用通信工程对IT行业进行相关的完善。我们在日常的生活当中可以通过IT在网络上进行有关的服务和交易,从而实现通信工程的较为全面的运行和推广,发挥出自身的效果。

4、结语

综上所述,在通信工程不断发展的今天,我们不仅仅要对通信工程这个专业从全方位和全方面着手学习,而且要从市场的需求以及自身的实际发展状况出发,不断的推陈出新,勇于挑战和冒险,更重要的是我们要把握好未来通信工程的发展方向,不断的对其服务的质量和技术水平进行完善。

参考文献

篇9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桩”点中国――星星充电北京站启动仪式

借助互联网技术、思维和资源共享的众筹模式,一直难以突破市场瓶颈的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日前迎来重要变革。10月23日,由万帮充电设备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星星充电”)主办的“桩”点中国北京站仪式正式启动。同时,星星充电与EVCARD分时租赁、北京住总集团举行了签约仪式,这也标志着星星充电“桩”点北京迈出了实实在在的第一步。

万帮新能源投资集团、星星充电董事长邵丹薇表示,“桩”点中国为星星充电完善全国新能源汽车基础设施的品牌项目,星星充电计划三年内完成100个城市的进驻,北京为星星充电“桩”点中国计划的特大城市站,同时也是苏州之后的第二个“桩”点项目。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会长沈进军对此指出,新能源汽车基础设施的完善必将大大加速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希望星星充电尽快扩大市场份额,助推新能源汽车普及工作。

作为国内领先充电桩运营服务平台,万帮充电设备有限公司近年致力于利用互联网思维促进充电设施全国普及和推广,打通整个电动汽车产业链。

实际运营模式是,通过星星充电APP+城市智能充电运营平台整合全国所有自营、合营的中小充电桩运营群体,为其提供统一支付、交易管理、运营维护,并向最终用户提供快捷搜索、线上状态查询、车联网等服务的大型B2B2C互联网机构。

与以往的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的思路不同,星星充电在全国首创“众筹建桩”模式,这为我国能源汽车基础设施建设开拓了一条新的路径。

篇10

伴随着工程行业的不断发展,我国颁布了《招标投标法》以及相应的配套法规,所以,足以证实招标机构在我国发展中的法律地位,促进招标事业的健康发展。相对于其他的工程单位来说,招标机构处于第三方位置吗,具有绝对的独立特点。所以,在招投标工作中,此机构能够更好的落实公开、公平以及公正的原则,保证了招投标活动的规范化。在保护国家、社会、当事人利益的基础上,最大程度上降低了资金成本的浪费情况,制止了在招标、投标活动中产生的腐败问题。但是,现阶段工程招标行业仍旧存在较多的问题、矛盾,直接限制整个行业的发展前景。

一、现阶段工程招标行业问题探究

首先,尚未得到市场认同。

工程招标业,是工程建设行业中一股新的力量泉源。但是自其工作开展以来,并未受到社会各界的认同,主要表现为两方面:个别单位认为实行工程招标完全没有必要,只是一个形式上的产物,增加经济上的花费,所以均不进行委托办理;很多单位在选择此机构服务之后,开始大范围的压低费用,甚至出现较多的附带性条件,进而影响行业工作的开展情况以及未来的发展前景。

其次,行业行为不规范。

调查结果显示,就现阶段来说还存在着机构、招投标人共同违规情况:其中以招标活动中的表现最为明显,明确招标人的本意、设置障碍等,进一步排除存在的潜在投标人员,最终促使内定机构的绝对性中标情况,甚至个别机构直接与投标单位或人员私下“沟通”,进而对入围投标人资格进行转卖,实现获利的目的。不合理价格战:工程招标服务费的收取主体是中标人,但是部分机构为了得到资格,开始恶性压价,甚至所收费远远低于国家所制定的标准,助长了不良竞争风气的养成甚至愈演愈烈情况。

最后,从业人员素质不佳。

在招标行业中的部分从业人员,均来自于监理、工程设计以及施工等相关单位,相对于专业人员来说,此部分人员虽然具有部分专业理论知识、实际工作能力,但是对于整个招标工作的程序并未完全认识,所以在具体实施工作的过程中实务能力较差,根本无法完全胜任此工作的要求。同时过程中,由于工作人员业务水平低,所以盲目操作问题突出,部分招标从业人员缺乏职业自律意识,损害公共利益以及招标人利益 ,并直接参与违规、违法活动。

二、促进工程招标行业发展的措施研究

1.构建完善法律体系

针对工程招标行业的具体发展情况,继续制定法律、法规体系,同时要完全落实已经颁布的条例,例如《 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颁发后,要求各个省市部门进行明确的界定以及统一规划,完全实现招标投标管理的统一、严密对接;建立招标、投标行业标准以及操作规程体系,同时和相关法律、法律进行有效结合,最终达到互补、调整以及规范工程招标行业的效果。

2.进一步规范招标机构的工作行为

对招标机构中存在的违法行为进行严格查处:要求相关行政监管部门,在具体工作开展中要保证执法的严格性,明确主要查处方向(招标机构、招投标人串通、机密泄露、违法事项委托等等)。对于以上问题,执法部门要做到以点带面的效果,借助典型违规、违法事件进行惩处,不但达到教育的效果,还能够震慑他人。完善并落实工程招标机构信用制度:此行业的档案信息涉及内容相对较多,例如整个机构的具体情况、业绩展开效果、不良行为、投诉几率以及奖惩设置情况和处理标准等,要求招标机构完全按照规定,提供最为准确的档案信息内容。同时,要求建设行政部门,将工程招标机构的具体信用调查情况,及时向网上公布,做到共同监督。

3.构建此机构信息化建设

招标机构的行为,进行分类式监管,与此同时规范信息记录以及信用评价。于市场监督管理动态化的基础上,行分类监管。在信用以及信息公开的基础上,拓宽监督渠道建设,所以要对各个招标机构中发生的失信行为给予公布,这样既可以让失信招标机构完全暴露于大众社会监督之中,还可以增加企业对于此行业的信任感、依赖感意识;实施统一公共服务平台:主要包括违规公告、信用考核信息等,将招标投标工作赋予实质上的动态性管理。在此基础上设置行业数据库,对于主体信息的共享提供条件和依据;为了保证招标行业发展的与时俱进,国家发改委要完善电子管理,即:通过制定规范性文件,来促进电子招标投标工作的有效展开。同时机构信息化建设还可加速行业发展方式的变化,保证发展道路的高效、健康、科学。

4.增强行业自律意识

限制招标机构发展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机构本身的自律意识,所以为了保证此行业在现代社会的发展前景,必须强化工程招标机构的自律意识,完善自律公约。要求所有公约成员,必须遵循准则(守法、诚信、公正以及科学),在尊重公约的基础上完全履行各项条款,最终有效维护招标行业存在的声誉性,保证行业的发展(被社会接受、欢迎)。发挥招投标行业协会的纽带效果,即:行政监督部门的辅助。所以要不断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同时进行培训教育工作,实现增强从业人员综合能力的追求效果。

5.规范招标人员道德素质

招标机构有其自身存在的特殊性,归属于中介服务组织范畴,而队伍素质建设将直接影响到工作的顺利开展情况,必须加以重视。所以,要求主管部门强化对队伍建设的全面性管理,控制机构的资格管理。可以借助对招标机构相关工作人员,进行定期培训,然后严格考核培训体系的具体实施效果。规定在职人员的资格认定以及再教育,以保证每一位从业人员均具备从业资格,进一步保证其工作的准确性。对招标人员,规定具体时间对工作人员进行职业道德、反腐倡廉教育、职业责任纪律等,能够提高从业人员的综合意识,例如专业意识以及法律意识等,同时,保证了工作人员的优胜劣汰。

结语

综上所述,工程招标行业是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性产物,有其自身存在的特殊性以及必要性,同时也是证明建筑业市场完善的标志。很显然,此行业存在很多问题,所以需要在实际的工作中不断加以完善,最终促进此行业向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冯春玲.浅谈工程招标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22).

【2】梁雨薇;宋莹莹;张平.建设工程招投标机构存在的问题及规范措施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0.(20).

篇11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电力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改革,电力企业之间的竞争压力也越来越大,因此大多数电力企业为了促进自身的经济发展,就将开始对其自身的经济发展模式进行改进,从而提高电力企业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不过,由于当前我国的经济发展方式在不断的转变,因此也使得我国电力企业在电力影响工作中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和新的发展前景。下面我国就对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的电力营销工作的相关内容进行简要的技术。

一、新的经济发展方式对电力企业发展要求的转变

目前,我国政府相关部门为了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就开始对当前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行深化改革,不仅将先进的科学关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的电力营销探讨

马玉静

(黑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黑河供电公司)

摘要: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电力企业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它不仅为人们提供大量的电力资源,还促进了我国国民经济的增长。不过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转变,电力营销行业也出现了一定的变化,这就使得人们在电力营销工作中有着新的挑战求和新的发展前景,因此为了有效的促进我国电力行业的经济发展,我们就要对当前我国电力企业发展要求转变的内容进行分析,进而提高电力营销工作的经济效益。本文通过对当前我国电力营销工作在经济发展工程中的现状进行简要的介绍,讨论了电力生产营销工作的未来发展前景,以供相关人士参考。

关键词:经济市场;电力营销;发展前景关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的电力营销探讨

马玉静

(黑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黑河供电公司)

摘要: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电力企业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它不仅为人们提供大量的电力资源,还促进了我国国民经济的增长。不过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转变,电力营销行业也出现了一定的变化,这就使得人们在电力营销工作中有着新的挑战求和新的发展前景,因此为了有效的促进我国电力行业的经济发展,我们就要对当前我国电力企业发展要求转变的内容进行分析,进而提高电力营销工作的经济效益。本文通过对当前我国电力营销工作在经济发展工程中的现状进行简要的介绍,讨论了电力生产营销工作的未来发展前景,以供相关人士参考。

关键词:经济市场;电力营销;发展前景技术和科学理念应用到其中,还为了企业的经济发展提供了许多的发展前景。因此,就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我国电力企业的发展也面临着许多机遇和挑战,为此电力企业在电力营销工作中就要求电力市场的世界情况紧密的结合在一起,从而实现电力市场营销利益的最大化。

当前在我国电力企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电力营销工作所包含的内容有很多,其中主要包含了电力市场运营的不断变化和用电客户的基本需求。可见,电力企业如果想要有效的提高电力营销企业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就必须要在当前经济市场的基础之上,根据用电客户的消费需求,来对现实市场进行开拓,从而实现电力企业盈利的最大化,这样不仅可以有效的促进我国电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还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带来极大的便利,进一步的经济了在传统电力影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我们的市场经济体制也逐渐的由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向着社会主义自由竞争市场体制方向发展,这不仅促进了我国国民经济的增长,还为我国电力营销工作带来了许多新的机遇。不过,这也使得电力企业之间的市场竞争压力逐渐的提高,因此企业管理人员为了进一步的提高自身的市场竞争能力,就要对其电力营销工作进行适当的改进,加大电力企业对经济市场和客户的开发力度。

二、我国电力企业营销的现状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经济结构的改革不断深化。电力市场中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转变也越来越明显。电力企业的主要市场仍然在第二产业,但是在改革开放的不断发展的环境下,沿海城市的经济发展与内陆渐渐存在差距,产业发展的程度不同也就决定了不同区域的用电量差距过大。经济发展大环境的转变为电力资源的分配整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就使电力企业的营销能力面临严峻的挑战。然而长时间处于计划经济市场垄断性质之下的电力行业经营体制不能与新经济体制相适应,在企业营销、经营方面面临着考验。

(一)营销概念与电力企业经营不能完全契合

不论是电力企业还是员工对于企业经营盈利都没有有一个对于自身情况的准确定位,长期处于垄断经营的模式下会给电力企业及员工不同程度的优越感,但是,他们并没有认识到,随着经济发展方式的不断转变,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全国电力市场将有供大于求逐渐向供不应求转变,所以电力企业只是保证基本的供电安全与电力资源即将不能满足客户的要求。既要保证技术上的创新也要保证思想上的创新。如果企业仍然不积极的把电力营销的概念引进企业的经营中去将会面临市场的淘汰。

(二)电力营销体制的建设不完善

电力企业中的营销部门建设不完善,营销人员的比例与素质偏低是普遍存在的问题。因为对于营销体系建设不完善,技术、资金和人员等方面的投入不够。导致企业无法有一支专业的营销团队对于目标客户和潜在客户进行准确的掌握,对需求市场也无法进行准确地估测。营销体制的不完善将成为企业盈利的最大牵绊。

(三)电力企业营销从业人员整体素质不高

如今的电力企业从业人员论是技术能力、思想创新还是心理状态都不能与当今电力企业发展趋势相适应。可以的发展为电力企业带来的新的技术和设备,但是电力企业从业人员的年龄偏大,接受能力不高且没有积极的进取心。因为电力行业的工资制度不够平等,从业人员在某方面对于企业无法做到全身心地投入。为企业带来的贡献有限。

三、电力营销发展问题的解决方案

(一)创新经营思想,完善营销理念

电力企业要从垄断经营不切实际的幻想中清醒过来,明确自己未来在市场中的经营方式,企业要在市场中主动出击,将服务客户转化为企业经营的核心,通过了解客户的需求与心理调节更新企业自身的经营策略与模式,在经营过程中融合营销技巧:市场调研,运用科学的方法,有目的、有计划的收集和整理客户市场的相关信息,获得符合客观规律的见解。让营销人员了解客观的营销环境。市场细分,要区分不同的客户群体,了解不同层次的客户对于电力产品的不同需求。完善营销服务理念,电力产品的经销质量取决去电力资源的供给服务质量,创新管理、创新技术为客户提供优质的电力资源服务。是客户满意也就实现了企业自身的营销。

(二)建立完善的营销体系

企业应在营销体系的建设上投入人力物力,做好技术设备的及时更新,是本企业的营销团队能够及时的把握市场动向,目标市场、目标客户及潜在市场和客户。把握了最新的市场动向和客户资源,才能有建立客户资源档案的基础,有利于企业的长期经营。通过目前的计算机、网络通信的高新技术可以实现营销体系的系统化。在营销体系系统化的支持下可以实现通过对于售电、用电、客户分布等数据进行分析,从而为客户提供优质的服务,实现企业经营利益的最大化。

(三)增加对电力营销从业人员的培训

通过及时对营销从业人员的培训,更新从业人员的思想观念,提高营销技巧。使营销人员可以更好的发挥专业技能,通过科学的营销学来提高电力企业的销售量。使电力企业的经营利益化。

四、总结

由此可见,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改变,许多电力企业为了促进自身的经济效益,增强其市场竞争能力,就加大了对电力营销工作的管理力度,使得电力企业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有良好的市场开拓能力,从而使得电力企业可以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篇12

人力资源外包使企业能够用最低的费用获得最丰富的资源,对任何企业来说都是具有高附加值。外包(Outsourcing),即外部寻源,这一词最早出现在信息领域,后来又逐渐发展到制造、物流、营销及人力资源管理等领域。外包是指企业与其他单位或个人签订合同,让他们承担原来由企业内部员工完成的部分工作。其核心思想是企业在内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为取得更大的竞争优势,仅保留其最具竞争优势的业务,而将其他业务委托给比自己更具成本优势及专业知识的企业。

人力资源外包作为外包服务的一种形式,是指企业根据自身资源情况,把原本由企业自己进行的一项或几项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或职能,通过支付酬金的方式,交给第三方专业服务商去完成,从而达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一种管理模式。常见的人力资源外包服务包括招聘外包、培训外包、福利外包、薪酬外包和绩效管理外包等方面。

1 我国人力资源外包业务的发展现状

云南昆明市某人力资源公司的发展是我国人力资源外包服务机构发展的真实写照。为了更好的分析我国人力资源外包业务的发展现状,笔者通过一段时间的调查发现,云南昆明市某人力资源公司自2007年成立以来,业务发展迅速,到2012年1月,人力资源外包员工人数达到4000余人,服务客户也由最初的以销售岗位为主逐步转变为涉及IT、金融、保险、行政后勤等各类岗位。与此同时,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核心产品单一、服务客户低端等现象。通过对这个实例的分析,发现我国人力资源外包业务的发展现状,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第一,业务发展迅速。近年来,随着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理念的变革以及人力资源外包机构的成长,尤其是人力资源外包服务专业化水平的提高和产业化形成,人力资源外包服务得到了快速发展。近期,在IDC的最新报告中指出:由于客户需求的日益增长和政府政策的倾向性,中国的人力资源外包服务市场在近几十年来不断蓬勃发展,年增长率达到15%以上。并且预计到2015 年中国人力资源外包服务市场总规模将达到28.979亿美元,年均增长率将达19.7%。这一结果远远超过了近几年年均增长率为2.8%的美国人力资源外包市场。

第二,服务内容单一。虽然人力资源外包的内容已经扩展到了中高级人员的甄选、员工激励、薪酬管理、员工开发等战略性工作层面,但现阶段,我国的人力资源外包主要还集中在人事社保、工资发放、员工档案关系管理等比较初级的层面,涉及的服务内容范围不广。

第三,服务对象覆盖范围狭窄。人力资源外包服务在各个行业都有需求,但目前在一些项目性工作较多的行业最普遍,主要集中在IT、金融、市场营销等行业。在一线城市,随着大量外资企业的进驻,由于他们对人力资源外包的认同和习惯,以及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使得人力资源外包的服务对象主要集中在外资企业。在二三线城市,我国人力资源外包的服务对象主要集中在IT、销售等一些中小型企业。如云南昆明市某人力资源公司,客户主要为IT、销售等一些中小企业,其中80%以上的企业外包人数在100人以下。

第四,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从业人员的素质和能力对于人力资源服务外包质量的影响是巨大的,企业之所以选择人力资源外包,就是因为在专业化的服务企业当中,有着优秀的从业人员,他们能够提供比内部管理更加专业和规范化的服务。与国外机构相比,我国人力资源外包服务人才结构不合理,其主要表现为:一方面本土机构规模较小,专业人才奇缺;另一方面大量非专业人士充斥,一般性人才过剩。

2 我国人力资源外包服务的未来发展趋势

2.1 发展前景广阔

中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具备着丰富的人力资源。改革开放三十年多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蓬勃发展,人力资源已经成为国家经济建设的第一资源,人力资源外包服务行业也必然面临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并且由于多方面原因使得我国人力资源外包服务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和发展潜力,其原因主要为:

第一,受外资企业的影响。近年来,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外资企业纷纷来华投资。据统计,中国是吸收外资企业最多的国家,世界500强企业已有480余家来华投资并在全国各地开设分支机构,外资的进入必将带动我国人力资源外包服务产业的跳跃式进步。一方面,外资人力资源服务企业可以为国内企业和求职者带来新的理念和思想,促使国内人力资源外包服务由潜在的需求转化为现实需求,这就为国内人力资源外包服务企业开拓了无限的市场空间。另一方面,外资的进入也为国内同行带来了先进的理论知识、业务模式和管理经验,同时带来了发展资金,培养了专业人才,这些有利之处将直接推动国内人力资源外包服务产业的快速发展。从战略层面上讲,外资的引入对我国人力资源外包服务未来的发展产生“双赢”的局面。

第二,企业自身转型的需求。据统计,企业人事工作中非核心的事务性工作占到整个HR(Human Resources 人力资源)工作的65%—70%,诸如保险缴纳、工资发放、用退工办理、档案管理等。但是近年来,随着企业战略转型的发展,以及受到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企业更加关注核心竞争力,从而将更多的非核心业务外包出去,以实现节约开支,降低成本,引进新鲜血液,使人员进行合理分配,能将全部的精力投入到核心业务中去,诸如员工激励、薪酬架构设计等。如何在人才竞争中获取优势,将是企业需要考虑的头等大事。

第三,国家政策法规的支持。2007年3月,国务院了《关于加快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我国第一次将 “人才服务业”正式写入国务院的文件,同时提出要“扶持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服务机构,鼓励各类就业服务机构发展,完善就业服务网络”,充分显示出国家对人才服务业的高度重视和政策扶持。与此同时,近年来,随着《劳动合同法》、《社会保险法》等相关法律的出台,其中专门对劳务派遣、员工社会保险缴纳等做了进一步的规范。这些政策法规的相继出台,将从制度层面上保证了我国人力资源外包服务行业的顺利发展。

第四,外包服务机构自身的发展。目前,我国优秀的人力资源外包机构专业化程度不断提高。以昆明市某人力资源公司为例,目前已在中国北京、上海、广州、深圳、西安、南京、拉萨等近百个主要城市设立分公司及办事处,业务覆盖全国300多个城市,并在香港、美国成立分支机构,集团通过强大的计算机操作平台,能瞬时实现从“委托”到“反馈”的全部流程,并能自动生成帐单和报表,不仅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也使工作精准性得以提高。

2.2 向着产业化、专业化的方向发展

今后中国的人力资源外包行业,必将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提高服务质量为宗旨,开发多种形式的人力资源外包产品,提供更加专业的服务,其中主要表现在:

首先,服务内容的专业化。我国人力资源外包服务项目已不仅仅局限于人事社保、工资发放、员工档案关系管理等比较初级的层面,还拓展到招聘服务、培训服务、薪酬服务、福利服务等更多服务领域,将为客户提供更多高附加值和综合解决方案。因此,企业要想在竞争中取胜就必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不断开发新产品。

其次,服务对象的专业化。我国人力资源外包服务的服务对象将出现一系列新的变化,主导产业发展的利润增长点从初级岗位转向为企业提供符合需求的具有战略性的高层次、专业化管理和技术人才。从服务对象的行业来看,将来随着企业竞争的加剧,日益攀升的劳动力成本和员工流失率推动着更多行业的企业积极关注并采用人力资源外包服务(如员工派遣服务、招聘流程外包服务等)来保障业务正常运转、实现成本控制并稳定员工队伍。

再次,服务人员的专业化。由于人力资源外包服务主要是跟人打交道,因此要求从业人员必须对特定的行业有比较深入的了解,用专业的知识和经验为用人单位提供相应的服务,须对人力资源管理、组织架构、薪酬福利等方面有深入细致的了解。并且随着人力资源外包服务的不断发展,未来从业人员必将朝着专业化的方向发展。

综上所述,未来我国人力资源外包服务的发展前景广阔,将向着产业化、专业化的方向发展。服务商要想在外包中取得竞争优势,就必须在完善自身发展的同时不断克服其制约人力资源外包服务发展的因素,最终使我国人力资源外包服务得到快速发展。

3 结论及建议

由上述分析可知,未来我国人力资源外包服务的发展前景广阔。从外包商的角度来看,目前我国人力资源外包服务仍面临着核心产品单一、服务客户覆盖范围狭窄、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等现状,要求我国人力资源外包服务机构必须进行相应的改革,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取得长远发展。

3.1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积极开发新产品。外包服务商在稳固原有核心产品的同时,要加快服务创新步伐,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积极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符合企业差异需求的个性化服务产品,积极抢占高端市场。

3.2 适应市场发展需求,不断拓展服务对象。现阶段,人力资源外包服务在各个行业都有需求,这就要求企业必须不断开发新客户,拓展服务对象。对于上海外服、北京外企等大型外包服务机构,在保持现有市场的基础上,不断开拓新市场,将其服务网络布局全国。而对于中小型服务机构来说,应该充分利用市场发展带来的机遇,将其服务领域向着广度和深度的方向发展。

3.3 以行业发展为标准,大力提高从业人员素质。人力资源外包企业的管理工作应积极配合行业监督机构,依据相应的标准,通过各种激励机制,鼓励员工积极参加相应资格证书的考试,并且借助外部培训机构或内部定期对员工进行培训,或者通过薪酬激励引进优秀人才等手段,来不断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

总之,人力资源外包服务尽管在我国尚处于初步探索阶段,但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人力资源外包服务的发展前景越来越广阔,因此外包机构必须抓住发展机遇,实施适当的变革,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取得人力资源管理外包服务优势,最终取得长远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喜凤.《企业人力资源外包的可行性分析》,《人才战略》,2010.12:74.

[2]蒋泽熙,王立里.《浅析中国中小企业人力资源外包现状及问题》,《中国商界》,2010年第3期:241.

[3]萧鸣政,郭丽娟,顾家栋.《中国人力资源服务业白皮书2008》,人民出版社,2008.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