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科技教育范文

时间:2023-06-02 09:01:36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儿童科技教育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儿童科技教育

篇1

随着声像科技的不断变革,传输介质(如电视)的普遍化,越来越多的儿童开始喜欢并沉溺于动画片这种人工影像所带来的视听冲击和愉悦体验。动漫时间开始迅速成为儿童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难以割舍。对于正处于认知基础发展、敏感发展阶段的儿童来说,动画片市场的成功,一方面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儿童的认知发展,并较为明显的表现在语言、想象力、记忆力和思维能力的提高上;但也为我们的儿童发展带来一些负面效应。只有采取扬其长避其短的理性态度才是我们所赋予儿童动画的教育意义所在。

一、概念界定

动漫,顾名思义是可以活动的漫画。我把它定义为是制作者利用电脑技术通过对每一张经质感修饰的漫画作品逐一定格,并以帧为单位按顺序先后呈现,利用视错觉原理来达到"画面形象"运动目的的人工影像。如同书本纸画一样,它是科技发展所催生的隐含制作者意图的一种教育介质。

一般认为,认知就是指人的认识活动,包括注意、知觉、记忆、解释、分类、评价、原则推理、规则的演绎,想像各种可能性,产生策略和幻想等等。[1]儿童认知发展主要的研究对象主要为12岁之前的孩童在感知觉、想象、记忆、思维和言语等方面的发展规律和发展特点。研究动漫影视这一儿童新宠对其认知发展的影响是有益于教育者提出相应教育对策优化儿童认知发展程序的。

二、动漫影视之于儿童认知发展的积极意义

"个体精神的产生是基因所规定的可能性在主体与文化的相互矛盾作用中通过自我否定来表达自身、发展自身的。"[2]而"所谓的主体实际上是对个体精神及其文化学意义上的身体的统称。"[3]由此可见,文化之于儿童精神成长正如土壤之于种子发芽,文化为儿童精神成长提供了必要的外在条件。

动漫作品中集结了其所在时代的价值观念,是创作者利用现代科技结合儿童心理特点而衍生出来的对儿童进行隐性价值观教育的产物。所以,动画片一出现便立即成为了儿童的新宠进而形成了一种文化浪潮。在儿童心理发展的过程中,认知是最基础的,也是最为重要的。动画片具有自己独特的表现手法,像鲜艳且高对比度的色彩、童稚化的声音、鲜明的主题和类现实的场景陈设。这些元素在积极契合儿童心理的同时又稍显高端地促进着它的发展。它打破了成人的刻板和僵硬,通过多通道的感官刺激促进了儿童对现实世界心理表征的实现。动漫角色的形象性和新颖性为儿童的想象力插上了飞翔的翅膀,动漫的场景性故事讲述为儿童的记忆发展提供了情景记忆的模范,动漫中鲜明的主题和多教育元素的结合为儿童的思维发展提供了一种引线,还有其标准但略带童稚的声音表达更是做着规范语言的前期工作。

三、动漫影视之于儿童认知发展的消极意义

12岁之前的儿童心理特点主要表现为脆弱性和敏感性,这就导致了其心理发展极易受到外力的影响而按照外力的方向被塑造。由于动画片本身隐含着现代教育诉求和利益群体的市场争夺两种元素,所以看似相互契合实则隐含矛盾的它们随时都在威胁着它对儿童认知的积极意义。

成人化的动漫作品(包括男欢女爱、暴力等)正在被冠以促进心理成熟的名义走进儿童的荧幕。动画片之于儿童认知发展的意义也正在被一些不法商家和无知家长扩大化,似乎动画片成了我们儿童认知教育成功的"神"。这种拔苗助长和动画崇拜的出现极大地歪曲了我们制作动画的儿童教育本意,是很不成熟的,也是极易产生负面效应的。当然,除却这些本身,我们仍然不能不去担忧动画将给儿童带去的认知发展局限。一是它对儿童游戏时间的强势争夺剥夺了儿童的真实生活经验,使儿童过多地生活在虚拟的时空里,而相对缺乏了对真实世界的感受。他可能从电视里看到了美丽的星空和弯弯的月亮,但是这绝对不能代替他在晴朗的夜晚仰望时所带来的感受以及由此而来的思索。二是对动画的痴迷和效仿极易使我们的孩子形成固定的认知模式而无所创意。长翅膀的天使固然美丽,拥有神奇法力的武器固然能够给人以冲击,但是想象力和思维记忆力的发展绝对不限于此。几乎完全开放性的基因使得我们人类的心理发展具有了最大化的开放性,也就意味着其心理发展是具有张力的而不是固定不变的。所以,一味地去吸收成品和精华并不能使儿童的认知发展光芒四射熠熠生辉。

四、家庭教育对策

家庭是儿童成长的基地和大后方,是孩子们享受童年时的避风港。不管是在学校教育开始之前还是学校教育开始之后,家庭在孩童的教育中始终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于是,身为儿童依恋对象的父母,其教养方式和文化素养便直间接地影响着孩童的世界。在面对动画片这一现代化教育介质的时候,父母是否采取扬其长避其短的理性态度便显得尤为重要。为此,在做教育决策的时候应该考虑一下几点建议。

1、理性选择动画作品,以适合为原则

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其身心发展水平不同,兴趣需要也存在个体差异,由此产生的教育诉求也便因人而异。所以教育者意欲对儿童施加教育影响的时候,务必对这些个性差异进行考虑以便有的放矢。选择一部具有积极意义的优秀动画片作为教育素材是良好动画教育的开始,同时也是儿童动画教育成功的第一步。

动画片的选择要首先考虑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因为适合的才是最好的。显然主题鲜明、情节简单、角色形态夸张、色彩鲜艳唯美的作品是比较容易被儿童接受的。相反,暴力的、恐怖的成人化动画则是不宜儿童观看的,如《奥特曼》中的暴力情节,会使儿童产生模仿行为,产生暴力倾向。其次是语言使用的规范性和积极性,规范和积极的语言可以为儿童语言的健康发展提供良好的榜样和环境,而不健康的言语则会直接导致儿童的习得和模仿。再就是所选动画是否有教育意义也是必要的考虑因素,因为儿童的积极成长才是我们施教的目的。

2、严格限制儿童的动画时间,以适量为度

儿童的自控水平低,自制力差,常常会沉溺于动画时间而无法自拔。这对正处于身心发展关键期的儿童来说是害处极大的,因为对现实世界的直接经验才是最好的教育,定量的运动、适度的学习才是孩子们健康成长的保证。长时间地沉迷于动画片,不但会降低运动活力、损害视听机能,还会导致孩童现实社会性的发展,不利于良好人际关系的形成。

因此,我们建议家长应该严格控制儿童观看动画片的时间,最好形成良性生活习惯。鉴于儿童注意力持久短的特点,一般以20分钟左右的每天观看时间为宜。适量的娱乐盛宴不但可以成为儿童成长的诱因,还可以成为积极性的激励因素。

3、家长陪同观看,以教育引导为主,旨在良好媒体素养的养成

儿童观看动画片是个被动接受信息的过程,同时由于儿童在道德鉴别、事物理解等方面的局限性,动画本意的传播过程势必会遭到儿童的扭曲。所以,成人的陪伴与引导便显得十分重要。成人要根据需要通过言语提示的方式,引导和激励儿童的主动思考和信息建构。通过因势利导的方式,在不妨碍儿童享受动画所带来的愉悦的同时,让动画中的价值观得到儿童的善恶美丑评判。以此来达到培养儿童健康人格和良好思考习惯以及正确的审美情趣和鉴赏能力的目的,并最终形成良好的媒体素养。

参考文献:

[1][英]H. Rudolph Schaffer.发展心理学的关键概念[M].胡清芬,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89.

篇2

小学儿童是个体发展的重要时期。小学阶段是儿童在各方面是打基础的时期,这个时期的教育、学习对于儿童今后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小学儿童身心发展具有特殊性。在这个阶段儿童生理、心理发展有其自身的特点。在教育过程中只有遵循这些特点采取有效教育、教学措施才能促进儿童的发展,取得良好的效果。

小学儿童身心发展与教育存在辩证关系。小学儿童的身心如何发展,向哪里发展,不是由外因机械决定的,也不是由内因孤立决定的,而是由适合于内因的一定外因和内因共同决定的。

科技创新活动坚持点与面普及的形式。两者都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研究性学习的重要方式。我注重以学生为本,提倡知识、能力、素质并重和增强创新能力的理念。应该以培养和发展学生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为目标,以创新教育为重点,以开展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和推进各类学科竞赛为抓手,拓展和深化实践教育教学改革的思路。将一切有目的有计划地促进学生知识增进、能力提高、素质养成的活动,都看作是课程;充分发挥指导教师、家长、学生和社会的参与积极性。

儿童成长的过程中老师和家长,社会都是孩子学习的对象。创新活动是增长孩子见识,对孩子未来有巨大影响的活动,所以一定要非常的注意。

举个例子来讲,儿童心理学中讲到注意是指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注意可分为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有意注意是指有预定的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无意注意是指事先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小学低年级儿童由于其高级神经系统发育还不完备,其有意注意的选择性和稳定性都较差,他们还不太会控制自己的注意,容易被新颖、奇特、突发的无关刺激所吸引,因而容易分心。所以新生入学之初,首要的一个教学任务就是注意力的培养,促进儿童有意注意的发展。对小学低年级儿童来讲,一堂课45分钟都要求他们保持高度的集中,这是不科学的,特别是当学习内容和学习形式单调乏味的时候。教师在教学中不可以强制小学生集中注意力,而应当通过新颖、生动、活泼的学习内容和学习形式,将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规律巧妙地结合,延长学生的注意保持时间,保证学习任务的顺利完成。

到小学高年级,由于儿童高级神经系统的发展和成熟,也由于经常性的学习行为习惯训练提高了学生的自控能力,使有意注意的稳定性不断增强。同时注意分配和注意转移能力也有很大发展。这样的注意是可以利用的。无意注意也就是不随意注意,这主要是由事物本身的特点所引起的、没有既定意图的、不需特别努力的一种注意状态。对于小学生说来,在学习过程中,由于教学的直观性,由于对课业本身的兴趣(例如画

(下转第28页)

(上接第27页)

图、朗读),由于在课堂上听到或看到的东西所引起的情绪激动,都能引起儿童的注意,所有这些,都是无意注意。在小学教学上,应该怎样利用儿童的无意注意呢?

首先,应该充分利用儿童的学习兴趣。教师善于了解儿童学习兴趣发展的特点,就能有助于掌握和利用儿童的无意注意。低年级儿童往往对学习过程本身更有兴趣,以后才逐步对学习内容感到兴趣;低年级儿童对具体事物更有兴趣,以后才逐步对抽象的事物感到兴趣;低年级儿童一般还没有分化性兴趣,以后才逐步产生分化性兴趣;等等。

其次,应该充分利用教材的直观性。小学儿童的无意注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材的具体性和直观性,因此,适当运用直观教具,教师特别注意言语的直观性等等,是非常重要的。当然,在运用直观性时,也必须竭力避免把儿童的注意引到不必要的方面去。为此,在利用儿童的无意注意时,必须积极组织儿童的注意,使无意注意沿着必要的方向前进。

篇3

在我们国家,对孩子实施经济教育往往是不被理解的。首先,是由于经济学本身所给人的“晦涩”感觉;其次,在我们国家历来奉行的是“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的思想,钱财乃身外之物,谈钱俗。在金钱问题上,家长们一概包揽,觉得这压根不是他们该操心的事情,长大了自然而然就会了。然而,小时候“衣来伸手,饭来张口”长大了就能够运筹帷幄把自己的生活打理得有声有色了吗?在现如今的社会里,越来越多的家长在孩子的消费问题上“被孩子牵着鼻子走”,陷入高消费养孩子的泥潭中不可自拔;越来越多的家长望着小小年纪的孩子深谙攀比虚荣之道而束手无策;越来越多的“月光族”与“啃老族”令人无可奈何。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迅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儿童手里的零花钱越来越多已成为不争的事实,据国家统计局所属美兰得信息公司的一份调查表明:全国0至12岁孩子每月的消费总额超过35亿元,在众多家庭中,一个孩子每月的平均消费超过一个大人。Lunt在其1996年的研究中讲到:消费者社会的扩大越来越多地把儿童吸引到经济活动中来,再加上在当今社会中年轻人也相当富裕,这些情况造就了这样的儿童,他们一面熟悉这个经济世界,一面积极参与其中。儿童这样卷入经济社会会演变成为一个潜在的“社会问题”,已经可以看到,一些问题迫使人们加以研究。

近些年来,这些问题其实已经开始引起人们的关注,其表现之一就是儿童理财的兴起。在各大金融机构与媒体的大力宣传之下,儿童理财这个词已经逐渐成为一种家长们追逐的“风尚”。为了满足家长们的需求,各个金融机构与教育机构争相开发出一个个的项目与产品,来抢占这个悄然升起的儿童市场。在当前的社会里,儿童理财指的是一个个的儿童教育储蓄、儿童保险与儿童教育储蓄开发基金,是银行为宣传其理财产品而推出的一个个理财教育活动,是一些教育机构推出的高价精品课程,然而儿童对经济知识的初步了解和认识,对金钱的态度以及他们消费习惯的培养等,这些经济教育本身所包含的内容绝非仅仅是金融机构或者少数教育机构所能承担起来的,学校作为教育的重要阵地和场所应该承担起这个责任。

二、实施儿童经济教育的可能性分析

由于儿童这一教育对象的特殊性,使得在给孩子们进行经济教育时必须注意以下两点:首先是要以孩子们的认知发展水平为依托,其次是要以孩子们的日常生活经验为依据。倘若脱离了这两点,儿童经济教育便会成为空谈。

(一)实施儿童经济教育的心理学依据

关于儿童与金钱的研究,在国外最早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Kohler,1897;Dismorr,1902)。自那以后,人们开始出现了对儿童的金钱知识和工作经验的强烈研究兴趣(Witryol and Wentworth,1983;Mortimer and Shanan,1994),以及对儿童和青少年在经济生活方面进入社会的学术与实用意义的研究。这些研究大都依据两个基本研究范式展开,一是皮亚杰的儿童发展理论,另一种是儿童的“朴素理论”。

在第一种研究范式下,他们对儿童经济学知识的发展是否遵循皮亚杰的智力发展的普遍阶段感兴趣,研究大多依据儿童经济学知识的理解随着年龄的增长将不断加深与拓宽这一基本假设而展开。研究结果表明:儿童经济学概念的发展存在一个总体的发展水平线,从断断续续的观念开始,如仅仅会对一些可见的经济交换现象的处理,到开始认识到生产过程的存在,并且把它与关于销售和消费的逐渐清晰的范式相联系,再到他最终能够建构一个复杂而相对精确的经济学结构的表征。还有一些研究者甚至把儿童经济学认知的发展划分为类似于皮亚杰认知发展的阶段:如伯蒂和博比(Berti and Bombi,1988)在20世纪80年代末针对儿童对工作、货币、商品和产品等概念的认识,以及人为什么工作、谁来付钱、钱从哪里来、如何获得某项工作,贫富、银行的功能、商品的来源、生产和分配、货币在买卖中的价值和作用、商品价格的区别、价格的形成等问题展开研究。也将儿童的经济认知划分为了:概念的前运算阶段(3~6岁);概念的直觉水平(6~7岁);概念的具体运算阶段(7~10岁);概念的形式运算阶段(11~14岁)四个阶段。

儿童的朴素理论,强调的是特殊领域知识的重要性。以韦尔曼 (Wellman)和格尔曼 (Gellman)为代表的发展心学家提出,儿童可以自动构建其自身内部的理论来解释周围的事物,这个内部理论是由常识性的特定领域的相关知识组成,儿童思维发展的差异就体现在儿童所形成的关于世界这些内部“理论”上,获得这些知识对儿童特定领域内的问题解决和其他信息加工活动具有重大而普遍的影响。由于这些知识的组织具有理论的基本性质,同时又属于一种非正式的朴素的“理论”,因此,也被称为“朴素理论”(native theory)。简言之,“朴素理论”即儿童在一些领域获得的非正式的、前科学的知识框架。他们认为一个特定领域的朴素理论必须包括,该特殊领域的认知对象集合、特殊领域的因果原则集合与一个内部关联的、可以对各种现象进行一致性解释的知识体系这三方面的内容。西格勒和汤普森(Siegler and Thompson,1998)经研究认为,经济学也是儿童认知的一个核心领域,具备核心领域的三个特征:本体区分(如买主和卖主),因果机制(如供求关系)和理论建构间的一致关系。

由于我国经济教育的特殊现状,使得儿童经济教育在我国鲜有研究,2007年华东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毛妮娜在其硕士论文《3~6岁儿童对经济学知识理解的发展研究》以上海3所普通幼儿园中120名3~6岁儿童为对象,对他们对基本经济学概念的认知能力、钱币的应用能力以及商品价格与材质对应关系的认识和商品等价交换的意识展开了研究,研究表明:3~6岁的儿童对一些基本的经济学概念已经形成了自己的认识,且存在显著的年龄差异,随年龄的增长儿童对钱币的认知与比较能力都不断提高。

这些研究都在一定程度上为我们开展儿童经济教育奠定了基础,它们是我们开展儿童经济教育的依据和前提。

(二)实施儿童经济教育的教育学基础

教育要从儿童的生活出发,它是对儿童开展教育的一个现实依据。随着社会环境的日益丰富,孩子们在日常生活中开始越来越多的接触一些经济经验,比如生活习惯的培养、零花钱的应用、玩具的选择,对超市、银行的认识等等。这些社会环境的变化与更新而引发的一系列问题,不能不引起我们教育者的关注,而它也是我们确定教育内容,展开教学活动的前提。

在国外,在心理学研究的基础上,也有一些研究致力于探究促进儿童经济学认知提高的教育干预措施。考里尔斯基(Kourilsky,1977)经过调研证明,甚至在幼儿园开始培育懂经济的公民都不算早,在一个名为“儿。童经济”的教育计划中,孩子们懂得了什么叫短缺、决策、生产、专业、消费、分配、供需、生意、金钱、以物易物等概念。由此向我们说明,一个儿童能成功地作出经济上的决定,接受的适宜发展性教育或辅导比单纯的年岁增长更有关系。考里尔斯基(Kourilsky,1987)认为,在每个年级水平上,如果能给提供适宜的策略和材料,孩子是可以学习经济学的;处于不同学业能力水平的孩子是有能力学习经济学概念的;来自不同社会经济阶层的儿童也是有能力学习经济学概念的;儿童可以通过许多教育方法学习经济学概念(如基于说教/材料的方法、基于科技/媒体的方法、基于调查导向/经验的方法等)。

三、实施儿童经济教育应注意的问题

首先,经济教育尚未纳入到教育体系中去,但是经济教育范属社会科学,因此可将其纳入至社会科学课程中去,成为其一部分,这样不但有利于帮助孩子们了解一些基本的经济学知识,也有利于发展孩子们的社会认知能力。

篇4

    在我们国家,对孩子实施经济教育往往是不被理解的。首先,是由于经济学本身所给人的“晦涩”感觉;其次,在我们国家历来奉行的是“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的思想,钱财乃身外之物,谈钱俗。在金钱问题上,家长们一概包揽,觉得这压根不是他们该操心的事情,长大了自然而然就会了。然而,小时候“衣来伸手,饭来张口”长大了就能够运筹帷幄把自己的生活打理得有声有色了吗?在现如今的社会里,越来越多的家长在孩子的消费问题上“被孩子牵着鼻子走”,陷入高消费养孩子的泥潭中不可自拔;越来越多的家长望着小小年纪的孩子深谙攀比虚荣之道而束手无策;越来越多的“月光族”与“啃老族”令人无可奈何。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迅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儿童手里的零花钱越来越多已成为不争的事实,据国家统计局所属美兰得信息公司的一份调查表明:全国0至12岁孩子每月的消费总额超过35亿元,在众多家庭中,一个孩子每月的平均消费超过一个大人。Lunt在其1996年的研究中讲到:消费者社会的扩大越来越多地把儿童吸引到经济活动中来,再加上在当今社会中年轻人也相当富裕,这些情况造就了这样的儿童,他们一面熟悉这个经济世界,一面积极参与其中。儿童这样卷入经济社会会演变成为一个潜在的“社会问题”,已经可以看到,一些问题迫使人们加以研究。

    近些年来,这些问题其实已经开始引起人们的关注,其表现之一就是儿童理财的兴起。在各大金融机构与媒体的大力宣传之下,儿童理财这个词已经逐渐成为一种家长们追逐的“风尚”。为了满足家长们的需求,各个金融机构与教育机构争相开发出一个个的项目与产品,来抢占这个悄然升起的儿童市场。在当前的社会里,儿童理财指的是一个个的儿童教育储蓄、儿童保险与儿童教育储蓄开发基金,是银行为宣传其理财产品而推出的一个个理财教育活动,是一些教育机构推出的高价精品课程,然而儿童对经济知识的初步了解和认识,对金钱的态度以及他们消费习惯的培养等,这些经济教育本身所包含的内容绝非仅仅是金融机构或者少数教育机构所能承担起来的,学校作为教育的重要阵地和场所应该承担起这个责任。

    二、实施儿童经济教育的可能性分析

    由于儿童这一教育对象的特殊性,使得在给孩子们进行经济教育时必须注意以下两点:首先是要以孩子们的认知发展水平为依托,其次是要以孩子们的日常生活经验为依据。倘若脱离了这两点,儿童经济教育便会成为空谈。

    (一)实施儿童经济教育的心理学依据

    关于儿童与金钱的研究,在国外最早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Kohler,1897;Dismorr,1902)。自那以后,人们开始出现了对儿童的金钱知识和工作经验的强烈研究兴趣(Witryol and Wentworth,1983;Mortimer and Shanan,1994),以及对儿童和青少年在经济生活方面进入社会的学术与实用意义的研究。这些研究大都依据两个基本研究范式展开,一是皮亚杰的儿童发展理论,另一种是儿童的“朴素理论”。   在第一种研究范式下,他们对儿童经济学知识的发展是否遵循皮亚杰的智力发展的普遍阶段感兴趣,研究大多依据儿童经济学知识的理解随着年龄的增长将不断加深与拓宽这一基本假设而展开。研究结果表明:儿童经济学概念的发展存在一个总体的发展水平线,从断断续续的观念开始,如仅仅会对一些可见的经济交换现象的处理,到开始认识到生产过程的存在,并且把它与关于销售和消费的逐渐清晰的范式相联系,再到他最终能够建构一个复杂而相对精确的经济学结构的表征。还有一些研究者甚至把儿童经济学认知的发展划分为类似于皮亚杰认知发展的阶段:如伯蒂和博比(Berti and Bombi,1988)在20世纪80年代末针对儿童对工作、货币、商品和产品等概念的认识,以及人为什么工作、谁来付钱、钱从哪里来、如何获得某项工作,贫富、银行的功能、商品的来源、生产和分配、货币在买卖中的价值和作用、商品价格的区别、价格的形成等问题展开研究。也将儿童的经济认知划分为了:概念的前运算阶段(3~6岁);概念的直觉水平(6~7岁);概念的具体运算阶段(7~10岁);概念的形式运算阶段(11~14岁)四个阶段。

    儿童的朴素理论,强调的是特殊领域知识的重要性。以韦尔曼 (Wellman)和格尔曼 (Gellman)为代表的发展心学家提出,儿童可以自动构建其自身内部的理论来解释周围的事物,这个内部理论是由常识性的特定领域的相关知识组成,儿童思维发展的差异就体现在儿童所形成的关于世界这些内部“理论”上,获得这些知识对儿童特定领域内的问题解决和其他信息加工活动具有重大而普遍的影响。由于这些知识的组织具有理论的基本性质,同时又属于一种非正式的朴素的“理论”,因此,也被称为“朴素理论”(native theory)。简言之,“朴素理论”即儿童在一些领域获得的非正式的、前科学的知识框架。他们认为一个特定领域的朴素理论必须包括,该特殊领域的认知对象集合、特殊领域的因果原则集合与一个内部关联的、可以对各种现象进行一致性解释的知识体系这三方面的内容。西格勒和汤普森(Siegler and Thompson,1998)经研究认为,经济学也是儿童认知的一个核心领域,具备核心领域的三个特征:本体区分(如买主和卖主),因果机制(如供求关系)和理论建构间的一致关系。

    由于我国经济教育的特殊现状,使得儿童经济教育在我国鲜有研究,2007年华东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毛妮娜在其硕士论文《3~6岁儿童对经济学知识理解的发展研究》以上海3所普通幼儿园中120名3~6岁儿童为对象,对他们对基本经济学概念的认知能力、钱币的应用能力以及商品价格与材质对应关系的认识和商品等价交换的意识展开了研究,研究表明:3~6岁的儿童对一些基本的经济学概念已经形成了自己的认识,且存在显着的年龄差异,随年龄的增长儿童对钱币的认知与比较能力都不断提高。

    这些研究都在一定程度上为我们开展儿童经济教育奠定了基础,它们是我们开展儿童经济教育的依据和前提。

    (二)实施儿童经济教育的教育学基础

    教育要从儿童的生活出发,它是对儿童开展教育的一个现实依据。随着社会环境的日益丰富,孩子们在日常生活中开始越来越多的接触一些经济经验,比如生活习惯的培养、零花钱的应用、玩具的选择,对超市、银行的认识等等。这些社会环境的变化与更新而引发的一系列问题,不能不引起我们教育者的关注,而它也是我们确定教育内容,展开教学活动的前提。

    在国外,在心理学研究的基础上,也有一些研究致力于探究促进儿童经济学认知提高的教育干预措施。考里尔斯基(Kourilsky,1977)经过调研证明,甚至在幼儿园开始培育懂经济的公民都不算早,在一个名为“儿。童经济”的教育计划中,孩子们懂得了什么叫短缺、决策、生产、专业、消费、分配、供需、生意、金钱、以物易物等概念。由此向我们说明,一个儿童能成功地作出经济上的决定,接受的适宜发展性教育或辅导比单纯的年岁增长更有关系。考里尔斯基(Kourilsky,1987)认为,在每个年级水平上,如果能给提供适宜的策略和材料,孩子是可以学习经济学的;处于不同学业能力水平的孩子是有能力学习经济学概念的;来自不同社会经济阶层的儿童也是有能力学习经济学概念的;儿童可以通过许多教育方法学习经济学概念(如基于说教/材料的方法、基于科技/媒体的方法、基于调查导向/经验的方法等)。

    三、实施儿童经济教育应注意的问题

    首先,经济教育尚未纳入到教育体系中去,但是经济教育范属社会科学,因此可将其纳入至社会科学课程中去,成为其一部分,这样不但有利于帮助孩子们了解一些基本的经济学知识,也有利于发展孩子们的社会认知能力。

篇5

2021儿童交通安全线上教育课观后感1作为妈妈的小跟班,我每天傍晚既要忙着做作业,又要跟着妈妈去买菜,总觉得时间特别珍贵。

五点过后,我和妈妈准时汇入回家的车流。下菱菜场是我们娘俩每天的必经之路,我和妈妈争分夺秒,上演着短短十五分钟的微剧:找停车位、下车、过马路、买菜、再过马路、开车回家。

回放每一个镜头,最惊心动魄的要数巧过斑马线了。下班的车流来来往往,每一个行走在马路上的人都行色匆匆,或奔、或走、或冲,和时间较量着,都想着尽早到家。每次遇上无交通指示灯的斑马线,常常车不让人,人不让车,汽车喇叭声、协警的哨子声、催促声及制止声混成一片,怎一个乱字了得。在斑马线上一来一去,妈妈总是一手护着我,一手伸向来车方向,示意借过。尽管每次都是安全通行,但也会让我的小心脏扑通扑通跳好长一段时间。

那天我和妈妈照例去买菜,因妈妈手上拎的重物特别多,她用臂弯半搂着我,在斑马线上蜗行。眼见着远处驶来一辆车,离我们越来越近,司机丝毫没有减速的意思,我和妈妈进退两难。情急之下,我不知哪来的勇气,伸出右手向司机挥了挥,车子在斑马线前停了下来,刹车声真美。透过汽车挡风玻璃,我发现司机微笑着向我竖了个大拇指,原来是个和蔼的中年男子。他静静地等我们过了斑马线,才轻踩油门向前驶去。我的心头流过一阵暖意:“这位伯伯真好,让我们先行,还送我大拇指。”“大概是你的挥手让伯伯觉得可爱,更让驾车者感受到了尊敬吧。你今天这招确实是个聪明的举动。”“对了,妈妈,干脆以后我在过马路时也竖起大拇指夸赞那些礼让行人或静候红灯的司机吧。”“好主意!”妈妈笑着说,“以后过斑马线都不用提心吊胆了,竖起的大拇指就是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其实,并非只有驾车者才要遵守交通法规,行人更要遵守。每年因过马路发生的交通意外中,大部分是行人在左右暂时无车时抱着侥幸心理乱闯红灯,结果招来不幸;也有些是觉得离斑马线太远,懒得过去,直接横穿马路而出意外。在交通法规面前,谁都马虎不得。

如果大家都能互敬对方,严守交规,那么悲剧将不再发生。

2021儿童交通安全线上教育课观后感2那天一大早,我被妈妈从美梦中唤醒,一同去她的单位值班。因为昨天晚上睡得很晚,迷迷糊糊的我一上车倒头就睡。

“砰!”一声响亮的撞击声把我惊醒了,我只觉得手臂一阵酸麻,头晕乎乎的,整个人都撞在前排椅背上,一阵恐惧从心底袭来,吓得我都要哭出来了。妈妈赶紧踩住刹车,顾不上揉自己的腿,先赶紧揉我的手,嘴上还不停地说:“疼不疼?别害怕!”听了妈妈的安慰,我慢慢地坐了起来,往车后一看:哦!天哪,太可怕了!原来,后面那辆车把我们的车撞了,后面那辆车的车头已经被撞扁了,仔细看,车里的安全气囊都弹了出来。我们的汽车被撞又撞了前面的车,就这样接二连三地相撞,造成了四车追尾的交通事故!

我吓得魂飞魄散,妈妈带着我赶紧从车子里逃出来。前面那辆车的司机说,他的头一下子撞到了方向盘上,而副驾驶座位上的乘客撞到了挡风玻璃上,头“嗡”的一声响,好半天才缓过来。那个司机还说:“还好系了安全带,不然早就头破血流了!”

最前面那辆车的司机质问肇事司机:“你到底是怎么开车的?!”那个司机结结巴巴地说:“我……我……在看手机。我还以为道路畅通呢!”我心想:又是一个“低头族”!现在一边开车一边看手机的人非常多,一不留神就有可能酿成悲剧。再看看自己,今天正好没系安全带,爸爸妈妈平时总是苦口婆心地劝我系上安全带,如果今天我系了安全带,就不会撞得那么严重了。警察叔叔很快就来了,他们调查清楚了事情的原委之后,对那个开?a href='//xuexila.com/fanwen/address/hunjiasangqu/' target='_blank'>悼词只乃净辛搜侠鞯呐溃⑶蚁蛩赋觯绻挥邢蛋踩饷囱现氐某祷觯衷诳峙滦悦寄驯A恕?/p>这次的交通事故让我深刻地认识到作为一名小学生,我要时时刻刻提醒自己坐车时一定要系好安全带。也提醒大家,不管坐在车子的哪个位置都要系上安全带,因为事故发生并不是你能预料到的。“文明行走,构筑和谐”,这需要每个公民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才能让“平安大道”更加畅通无阻!

2021儿童交通安全线上教育课观后感3人的生命只有一次,生命如此脆弱,需要精心呵护,无视交通安全就等于漠视生命。交通安全就在身边,我们应格外重视,严格遵守。

近日,交警阿姨就来到我们的课堂,来教我们如何更好地走路、骑车、坐车、开车。

据统计,2015年我国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219521起,造成65225人死亡、254075人受伤,直接财产损失9.3亿人民币。这一个个触目惊心的数字,重重地扣击着每位同学的心,我们要更加在意交通安全了。

通过警察阿姨的讲解,我们还懂得了汽车的惯性、自行车使用常识、乘车知识等交通安全常识。

各位亲爱的小朋友们,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交通安全知识,遵守交通法规,让交通安全时刻驻立心中。

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创造一片属于我们的安全天空而努力吧!

2021儿童交通安全线上教育课观后感4“过马路,左右看、看见红灯停一停、绿灯亮了向前行。”这首儿歌,刚上一年级时老师就教给我们了。从那时起,我便知道了交通安全的重要性。

过马路时的一个不留神,开车时的一次违章,都有可能造成无法挽回的后果。红灯那一头,也许就是生命的尽头;斑马线的那一边,也许就是生命的边缘。

我曾经在电视上看到过这样一则报道:一辆小轿车司机一边接打着电话,一边开着车。当车开到一个十字路口时,黄灯亮了起来,也许是司机着急赶路,想抢在红灯之前过去。于是,猛地一踩油门,车子像离弦的箭一般,冲向十字路口。这时,两个刚放学的孩子追闹着从斑马线快跑过来,根本没注意马路上的情况。司机的车速快,两个孩子跑得也挺快,只听“呯”的一声,疾驰而过的小轿车将两个孩子撞飞了,结果一个当场死亡,一个脑震荡。

整个事件的发生就在眨眼之间。也许,在车祸发生后,司机会想,如果我停下来,等红灯过了再走,这一切都不会发生;两个孩子在过马路时如果不疯狂打闹,仔细看看马路上车流的情况,这一切都不会发生。可是,世上没有如果,时光不会倒流,已经发生的一切都无法挽回。血淋淋的事实留给人们的除了深深的伤痛,还有无尽的反思。

没想到,这样的事,在我的生活中真实上演了。不久前的一天晚上,我和几个好朋友相约去县医院广场玩,正准备过马路时,听见“铃”“铃”“铃”几声急促的自行车铃声,只见一位大哥哥骑着自行车在马路上往前飞驰,我们几个吓得四散逃窜,等我们回过神来,接下来的一幕更是让我们心惊肉跳,一辆小轿车不知何时从何地飞快的过来了,自行车丝毫没有减速或避让的意思,只听“砰”的一声,自行车一下子被撞出几米远。大哥哥被撞倒在地上,轿车司机和旁边的行人纷纷跑过去扶起倒在地上的大哥哥,大哥哥起来后试着走了几步,幸好并无大碍,轿车司机连忙把他送往医院进一步检查。这一切,我们都亲眼目睹,如果他们任何一方遵守交通规则或礼让一下,这一切都不会发生。虽然有惊无险,但我相信他们以后再也不会在马路上那么霸道。

这一件件惨痛的事件都在告诉我们,小小的方向盘,把握的不仅仅是行车的方向,更重要的还是生命的方向。如果每一位司机朋友都能遵守交通规则,如果每一位行人都能文明礼让,我相信安全会时常伴随在你我的身边。

我们是学生,老师们几乎天天都在嘱咐我们要遵守交通规则,时刻注意安全。可总有一些学生,把老师的话当作耳旁风,依然我行我素。上周六,我去新华书店买书,等我走出书店,发现有两个小学生嘻笑着,你追我赶的冲过马路,还不时回头看看后面的人有没有追上来,他们的举动让路上的司机提心吊胆,纷纷减慢了车速。看到这一幕,我想:“这些小学生也太不珍惜自己的生命了吧?竟然在马路上疯狂打闹!这里是玩的地方吗?”

生命,只有一次。它很宝贵,也很脆弱。有太多的生命因不遵守交通规则而香消玉殒。我们要珍惜生命,时时讲安全,事事讲安全,遵守交通规则,这样,马路上就不会再有车毁人亡的血腥场面,完美的家庭也不会变得支离破碎。因为,生命,掌握在自己手中。

2021儿童交通安全线上教育课观后感5一个人的生命如同那薄薄的蝉翼,经不起什么风吹雨打,它是脆弱的,却又无比坚强。造物主创造了人,充满活力的生命来到了这个世界,我们难道不应该珍惜吗?

当我看到一朵鲜花盛开的时候,我为之高兴;可是,当我看着一朵朵花儿慢慢凋谢,不免有些伤感。我的定义中,花开就是生命的开始,花谢就是生命的结束,人的一生中可以看到多少个花开花谢呢?当你看一次时间,时间就悄悄溜走了一次。

我不禁感叹一句——生命如此短暂!保护自己的生命是每一个人的天职,有了生命才谈得上如何让它更精彩。有一位哲学家说过:人生只有昨天,今天和明天。是的,生命在慢慢地离去,生命不在于长短而是在于是否精彩,把握住每一个瞬间,让生命如同璀璨的星群,发光发亮……在这忙碌的街道上,在这欢歌笑语中,隐藏着一个多么可怕的魔鬼,你知道吗——交通隐患!

篇6

在时代与社会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对于孤残儿童来说,儿童福利机构对他们的照料不能仅仅局限于生活上,而应该渐渐着眼于怎样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与个人能力,而要做到这一点就要针对机构内的孤残儿童设定适合他们的特殊教育形式与内容,形成具有特色的课程设置和教育体系。

一、儿童福利机构内特殊教育课程设置

特殊教育一般指用一些教学工具和教学,对有特殊需要的儿童进行的教育。儿童福利机构内教育的对象是孤儿,缺比之其他的孩子更加缺少家庭的温暖和爱,而且与社会很少接触减少了学习的机会。针对这些孩子的康复教育,应当实行系统的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理念,并及时运用到实际工作当中去。其中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向来进行。

1.小班教学

对于一些有缺陷的孩子来说,每个人的能力水平不同,不应完全依据年龄来分班,而应当根据他们各自的能力水平。按照能力划分班级,进行小班教学,更能方便教师开展教学工作。同时教师也应该引导学生互相学习对方身上的优点,进而多与人,与主流社会接触。

2.个案教学

特殊教育与正常孩子的教育不同,注重把个案教学作为整体教学的一个补充,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在个案教学中,教师还应创设一个宽松的教育情境,来取得更好的效果。

3.游戏教法

对于有智力缺陷的孩子来说,利用游戏教学往往能取得更好的效果,因为在游戏中孩子们既能放松,又能有很强的学习兴趣。如果把一些知识加入到游戏中,孩子就会更容易理解也更容易印象深刻。

4.创设良好情境

传统教学中我们一般倾向于比较沉闷的方式,这种形式已经很难适应现在的教学需要。教师与学生应该增加互动,参与到学生之中,孩子们也可以有情景表演或发表自己的看法,这对于他们掌握知识的程度也是有益的。

5.综合教学方法

特殊教育中有很多的教学方法,我们在平常的工作中也应当多了解各种各样的教学理念,来把这些方法综合运用于实际的教学中去,从而综合各方面的优点,以求达到最理想的教学效果。

6.开设社会实践课

福利机构内的孩子很少和外界与社会接触,所以应当在每周的课程中开设社会实践课,带着孩子们参观社会上的各个机构与自然的景色。这样能让孩子们更好的掌握知识和融入社会。

7.生活自理能力

机构内的孩子大部分生活自理能力较差,这种情况我们应当重视起来,在课上和课下教师都应该进行教授和照料,来帮助孩子们培养独立意识和能力。

8.尊重孩子人格

福利机构中孩子的心灵比较脆弱,容易受伤,所以作为教师更应该尊重孩子,避免贴标签的行为,对孩子的身心产生消极影响。要平等看待他们,心中不应有歧视,真正实现教育平等化。

二、对未来工作的展望

特殊教育是一门很深的学问,需要所有的工作者努力地去探索发掘。作为福利机构内的特殊教育更要担负起重要的职责,对于未来的工作,我有以下几点的期望:

1.多媒体工具在实际教学中的运用

科学技术发展进步,教学辅助工具也在更新换代。在教学过程中将大量的运用先进的教学设备对幼儿进行教学,通过图片和音乐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但这同时也需要教师更加注重先进的教学方式的学习,设计出更多有意思美观的教案,让孩子们更有兴趣去学习。

2.“正常化”教育模式的探索

对于特殊儿童的“正常化”教育,很多专家和工作者认为,应该改革原来福利机构中的隔离形式,让孩子们在正常的社会环境中学习和生活,来适应现代的生活。一般的做法是根据特殊儿童的能力选择最适合其发展的环境,如普通学校的普通班、特殊教育班或特殊学校。尽可能贯彻“正常化”原则,即尽可能减少限制,尽量让特殊儿童与同龄儿童、主流社会文化保持联系和保证儿童的权益。开展家庭寄养这对于机构内的孩子也是一个值得借鉴的地方。

3.关注福利机构内孩子的心理问题

目前大多数的儿童福利机构中孩子都存在或多或少的心理问题。由于他们缺乏正常家庭的关爱与成长环境,所以难免会养成一些不好的习惯。而一个孩子在童年时期心理上产生的阴影和偏差如果不及时纠正很可能会影响其未来。因此在特殊教育过程中应当加强对孩子们的心理干预和辅导,最好可以在开展工作时有专业人士指导来保证效果。

三、结束语

儿童福利机构殊教育的课程设置从整体上看还不尽完善,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应当充分认识到对这些特殊群体的孩子们应尽到的责任,以及努力思考怎样让教育工作更能让孩子们接受并产生兴趣,从而提高教学的效率,并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这需要全体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与坚持。

参考文献:

[1]赵小红.近25年中国残疾儿童教育安置形式变迁――兼论随班就读政策的发展[J].中国特殊教育.2013(03)

篇7

儿童文学作品中以故事居多,并且这些故事通常都非常生动形象,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这是一个很好的基础,基于儿童文学作品的这些基本特征,在这类文本的教学中能很好地培养与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活跃。教师在教学前首先要对于文本有深入研究,要抓住儿童文学作品的特征,并且分析学生们可能会存在的一些兴趣点。同时,教师也可以有意识地丰富课堂教学,可以借助各种多样化且趣味化的教学形式来活跃课堂,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进而全面锻炼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形象思维高度发展的时期,而儿童文学作品又能够非常充分地起到锻炼学生形象思维能力的作用。因此,教师要善用儿童文学作品来推进学生形象思维的发展与构建。

以《狐狸和乌鸦》这篇文本的教学过程为例,这是非常典型的儿童文学作品,学生们对于这个故事也非常喜爱。在理解课文时,教师可巧用插图,引导学生发挥想象,理解文章内容。比如学习1至2自然段时,教师可边让学生观察插图,边听第1自然段的录音,提出问题:①通过所听与所看,你们知道了什么?(狐狸住在树下的洞里,乌鸦住在树上的窝里,狐狸和乌鸦是邻居,互相较为了解。)然后借助插图,帮助学生认识“洞”和“窝”。这样,可让学生初步感知文章。②想想狐狸和乌鸦之间发生了什么事呢?然后指名学生读2、3自然段,边听边想:狐狸和乌鸦的故事发生在什么地方,什么时候,当乌鸦找到一片肉,它的心情怎样?怎样看出来的呢?这样的教学模式不仅很符合学生的认知习惯,同时,这个过程也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形象思维。大家通过插图的引导能够更深入地体会到文意,在此基础上学生的思维也会慢慢得到拓展与延伸,对于故事的发展与演进会有更好的体会,形象思维能力也在逐步得到构建。

二、丰富课堂教学

儿童文学作品还能够很好地丰富课堂教学,能够让语文教学更富趣味性。一方面,儿童文学作品在文体上以童话故事居多,这些故事普遍都生动有趣,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鉴于儿童文学作品的这些特征,在教学形式的安排与设计上也可以有许多拓展与创新。教师可以以故事为依托来丰富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无论是让学生们来表演这个故事还是在文本的基础上对于故事情节的发展与演进进行想象与发挥,这些都能够极大地丰富课堂教学,并且让大家非常直观地体验到语文课程的学习乐趣。

如学习《狐狸和乌鸦》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在文本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拓展延伸:1)请发挥想象,以“肉被骗走以后”为题编个小故事。2)表演迁移:①自主推荐,找合作伙伴带头饰表演。依照课文内容自由想象,加入适当的表情与动作。②评议。观看的学生可以对于台上学生的表演进行评议,引导学生说说好在哪里,不好之处如何改。这样,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自我展示与创造的机会,可锻炼学生表演才能,培养学生想象力,提高学生理解能力,使其快乐学习。这些都是非常好的教学形式,这些生动多样的教学模式不仅能够丰富课堂教学,还能够促进学生们对于教学过程的参与,并且让文本教学的效率得到提升与优化。

三、深化学生理解能力

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中培养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非常重要,这也是帮学生们构建良好的知识架构的基础。儿童文学作品在故事的背后通常能够带给学生们一些很有价值的启示,这也是这类文本的教学意义所在。因此,在展开儿童文学作品的教学时教师除了要让学生们感受到语文课程的学习乐趣,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与思维能力,要让学生们透过故事领会到故事带给我们的启示。这往往是教学中更重要的部分,对于这部分知识的领会对学生自身语文素养的提升也有着很积极的辅助作用。

篇8

课程体系,从一般意义上讲是指一个专业所设置的课程相互间的分工与配合,但从更广义来说,一类方向课程的匹配组合也应该列入课程体系的研究范畴。课程结构是课程体系的结构形态,它的确立是一项极其复杂和繁复的课程设计活动。课程结构确立的依据是课程目标,它是课程目标的一种表征形式。基于此,“课程结构的确立首先需要从既定的课程目标出发,以课程目标为尺度寻求具有不同价值的课程类型与课程目标的对应性,即在课程目标的情形下确定具有不同价值的课程类型与具体科目在学校课程体系中所拥有的位置,并清楚地界定他们之间的关系。”[4]围绕儿童文学课程的教学目标,课程体系应该呈现三重结构:儿童文学基础理论课程与小学语文教学密切相关的儿童文学课程儿童文学兴趣延伸类课程。第一层面是儿童文学基础理论课———“儿童文学概论”,要求学生对儿童文学的基本原理、各类文体的基本特征以及中外儿童文学发展潮流概观有所了解,并树立正确的儿童观;第二层面是儿童文学与小学语文整合类的课程,如“中外儿童文学精品选讲”、“儿童文学阅读与指导”、“儿童文学创编与指导”、“儿童文学与小学语文教育”等,这类课程不仅要求学生对小学语文课本中出现的经典作品要有所了解,同时要掌握指导儿童文学阅读与创作的方法,理解儿童文学与小学语文教育是“一体两面”的关系,儿童发展是其出发点和归宿点;第三层面的课程是兴趣延伸课,分别从儿童文学专题研究,儿童文学与其它学科的整合以及地方特色等方面设课,如“童谣研究”、“西方童话史”、“中西儿童文学比较研究”、“中国古代神话研究”、“儿童文学与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图画书的欣赏与创作”、“内蒙古儿童文学研究”等,为学生日后成为专家型的小学语文教师做理论储备。这三个层面就好比大树的干、枝和叶,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后者是前者的丰盈。以包头师范学院为例,2009年儿童文学教育专业的教学方案就有相对系统的、层次分明的儿童文学课程体系。(见下图1)该课程体系就充分地考虑了儿童文学课程体系的层递性:第一层面的课开在第二学年的第一学期;第二层面的课开在第三学年;第三层面的课开在第四学年。

二、实践性

小学教育专业的儿童文学课程是“形而上”和“形而下”的统一,尤其是“形而下”的特质更应该得到足够的重视。从“形而上”的视角看,儿童文学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学科,理论的深度与前沿是支撑儿童文学课程的重要一面;从“形而下”的视角看,儿童文学又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教学的终极目标是为了学生能够更好地胜任小学语文儿童文学的教育教学。实用型、应用型是对这类人才的特殊要求。小学教育专业的文科方向的学生与文学院培养的儿童文学专业方向的研究生有根本性的不同,儿童文学理论水准固然是这类人才应该具有的基本素养,但自身的儿童文学阅读鉴赏和创编的能力,以及指导小学生进行儿童文学教育教学活动的能力更是不容忽视的。因此,课程的实践活动是构建小学教育专业儿童文学课程体系时应该充分重视的环节。以包头师范学院为例,实践训练在课内课外相结合、校内校外相结合的理念指导下逐渐形成实践训练的“三步走”模式。实践训练的“三步走”是指将实践训练贯穿于课内教学活动、课外社团活动和校外儿童文学活动体系当中。首先,在课内教学活动环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教师教学的基本理念。在《儿童文学概论》课程里设计了“等你参与”环节,内容包括:1.试讲一次课;2.参与一次讲故事比赛;3.参演一个儿童剧;4.创作一部作品(一首儿童诗歌、一个童话或寓言故事)。全体学生都必须参与,每位学生任选其中一项即可。同时还开设了实践性极强的课程,如“儿童文学阅读与指导”、“儿童文学创编与指导”。以“儿童文学阅读与指导”为例,这门课程的教学内容至少应包括文学阅读学的基础理论、常见文学阅读方法介绍、小学语文常见文体的阅读方法研究。这类课程都会留出部分课时给学生专门进行小学课堂儿童文学阅读或创编的模拟演练。其次,组织儿童文学社团活动,渲染儿童文学教育教学研究氛围。社团活动的内容主要包括儿童文学创编和儿童文学表演。儿童文学创编主要依据现行小学教材中最常见的文体进行训练,选择典型的作品进行仿写,选择典型的作品改编成课本剧,同时鼓励学生自由创作和研讨。儿童文学表演则是儿歌联颂的编演和儿童剧的编演,同时包括讲儿童故事的训练。再次,鼓励学生走出校园,服务社会。校外儿童活动主要包括深入小学学校进行展演,定期在书店进行“故事姐姐讲故事”活动,以及与相关部门合作进行儿童文学活动。比如,与《内蒙古少年报(蒙文版)》编辑组合作完成一个新栏目《儿童文学园地》,将中外优秀的儿童文学短篇译成蒙文。再如,与内蒙古民间文艺联合会合作进行蒙古族民间童话的翻译。通过实践活动“三步走”的训练,使学生真正能够将理论知识充分地转化为实践能力,树立起面向小学和面向社会的服务意识。实践性是小学教育专业儿童文学课程的特色,也是今后强化和创新的最基本的方向。

三、综合性

“随着20世纪学科发展由分化走向整合,开设综合性课程已成为世界课程改革的基本走向。”小学教育也应该“加强跨学科的综合课程的建设”,打破学科间的壁垒,“以社会现实问题或小学教育教学中的问题为中心,大胆地进行学科间知识的重组,构建有综合特色的新的课程知识结构体系。”[5]其实,很多学科本身都具有综合性的特质,儿童文学更是如此。“儿童文学本身兼容心理学、教育学、历史学(童年学)、人类文化学、生物学、民间文学、美术艺术等多学科的内容”[6]。因此,儿童文学课程体系的建设也应该体现学科整合的理念:在已有教学资源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以文学教育为轴心,以儿童教育学和儿童心理学为基本面,辐射美术教育、音乐教育、童年学、人类文化学等多个学科的课程新体系。这种学科间的整合体现在两个层面:一是从文学课程自身的教学出发,整合其它学科的教学资源;二是通过不同学科的整合形成新的课程。从文学课程自身的教学出发,整合其它学科教学资源的理念,在方卫平、王昆建教授主编的《儿童文学教程》、王泉根教授主编的《儿童文学教程》、朱自强教授著的《儿童文学概论》中都有所体现。他们分别将美术教育、音乐教育、童年哲学、儿童教育学、儿童心理学等领域的成果融入儿童文学教学中,在儿童学的广角视阈下,突破文学教育的局限,力图打通相关学科,在更宽泛的视野中重新审视儿童文学。从不同学科的整合出发,可以开设一些新课程,如“儿童文学与儿童教育”、“儿童文学与小学生心理健康”、“儿歌的创作与表演”、“儿童剧的创作与表演”、“图画书的欣赏与创作”等。这类课程开设的难度较大,首先在于可以参照的现成教材或论著基本没有,同时具有综合学养的教师又极难培养。因此只有将现有的教师资源组合起来,不同学科的教师共同研究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从专题课做起,逐步形成固定的选修课程。小学教育究其根本,无论是语文教育、数学教育、艺术教育或者其它教育,都是围绕儿童来进行,都是以儿童为本位的教育活动,其学术依托自然也应该建立在儿童学的基础上。儿童学是一门将医学、儿科学、发展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等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结合起来,综合地探究和解决当今儿童面临的各种问题的综合科学。综合性是其最显在的特质。小学语文教育的“儿童文学化”包含着“文学化”和“儿童化”两个方面。其中“儿童化”的实现由于其显在的跨学科特质,前进的步履必将呈现较为曲折复杂的情形,然而,对于推进小学语文教育教学改革其又是极为重要的。因此,在现阶段,依托儿童学的视域,打通相关学科的屏界,构建综合性的小学教育专业儿童文学课程体系是十分必要的。然而,将具有学科整合特点的课程体系从纸质媒介转化为实际的操作还有一段相当长、也相当艰辛的路要走。

四、地域性

篇9

教育是培养人的事业,教师是培养人的专门劳动者。如何对待培养对象,是教师这一行业亘古不变的话题。千百年来对这一话题的思考和探索,衍生出一种崇高的教师职业道德就是热爱学生,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一道德要求已被视为当代教师应具备的职业品质。正像苏联教育家赞可夫所说的那样,“当教师必不可少的甚至几乎是主要的品质就是热爱儿童”。

我自1979年5月进入特殊教育这一行业以来,一直从事的是聋儿教育,担任聋班的语文教学工作,而且多在中低年级段循环。由于聋儿的生理特殊性,大多数孩子不能像健全儿童一样适龄上学,当他们到特殊教育学校读书时,年龄也都十一二岁了,还有的孩子已经十七八岁,还有七八岁的,一个班级里学生年龄如此悬殊。我们都知道,学生与学生之间有差异,而不同区域的学生之间的差异也不可避免的存在。由于地理区域、家庭环境等各方面的差异,学生已获得的知识、视野的开阔面、家庭教育的重视程度等等,都是间接影响学生接受新知识的因素,特别是这些听力有障碍的学生,存在着更多不是问题的问题。这是低年级教师们最大的困扰。聋儿由于受自身身体缺陷的影响,感知外界事物途径单一,主要依靠视觉捕捉外界信息,易疲劳。特别是年龄偏小的孩子,注意力集中时间短,极易涣散,一旦受到新奇事物的影响,注意力就很难集中到正常的课堂教学中,所以在低年级组织教学时,我也做了一些尝试,积累了一些经验,在这里我结合中低年级语文的教学实践谈谈我对低年级组织教学的几点体会。

一、情感产生教育,情感促进教育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过:“教师必须热爱学生,这是教育素养中起决定作用的一种品质,因为这种爱的情感,不仅能对学生产生激励功能,还能对学生产生感召和转化能力。”是啊!因为每个孩子都是金子,需要闪光;每个孩子都是教科书,需要研究;每个孩子都是活生生的人,需要尊重、而我们每位教师都应是“智慧型阳光教师”,用我们平凡的爱、珍贵的情去呵护一棵棵需要哺育的幼苗。特别是听力有障碍的孩子,更需要多一些关心。

人常说,老天在为你关上一扇门的同时,会为你开启一扇窗。这也就是说聋儿的视觉能力极强。察言观色是他们的一种本能。作为一名特教教师,要深知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一个眼神、一个、一个微笑都能唤起聋儿的情感共鸣,激发他们强烈的学习愿望。所以上课时教师一定要精神饱满地进入课堂,目光要亲切地关注到每一位学生,让他们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关注,让他们在充满爱意的环境中接受教育。但聋校教师,不但要做他们学习的指路人,更要做他们生活的导航者。由于他们生理的缺陷极具个性──自卑、猜忌、孤独、焦虑和抑郁,父母对他们百依百顺,生活自理能力极差,尤其是家在农村的孩子,寄宿在学校,生活习性完全改变,自己的物品随手乱扔,找不到自己的就拿他人的。小灾小病闹情绪,都需要教师亲自去解决,只有这样孩子们才能信任你,亲近你,感情沟通了,教育就有了契机。这也就验证了信之而亲之、敬之而服之。

这就是聋校教师的特殊性,既是严师又是慈母。

二、制定课堂常规,保证教学活动有序有效进行

教师埋怨学生难教,就像医生埋怨患者的病难治一样,医生是在治疗疑难杂症的过程中,提高业务水平的。孩子们结束了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家庭生活,来到这个有各种纪律、制度约束的学校生活,一时间很不适应,也很好奇。所以,从聋生上课伊始,我就制定了很多课堂常规,以保证教学活动有序有效地进行。例如,上课前两分钟我就站到教室门口,听到上课铃声,就引导学生看楼道或教室的指示灯(亮了),督促他们立刻进入教室坐好。又如上课起立,师生问好,坐下,点名,有事要举手。对健全儿童来说,练习两次会做得很好,可对聋儿却不易,需要写卡片,需要口语、手语、肢体语言的配合,而且要反反复复练习,甚至要一个星期才能做到。这就是聋校最基本的常规训练,一个好的开端,需要我们教师耐心、细心,不厌其烦。

要求学生能坐得住四十分钟也是一件困难的事。怎样才能让学生坐得住呢,课堂教学就应是动静交替,课堂活动多样化。例如,在学习汉语拼音“b、p、d、q”时,很容易混淆,就自制教具,找一根小木条,涂成红色,再用纸片剪一半圆,涂成黄色,老师打手指语,让两个学生来完成,孩子们非常兴奋,很快记住了各自的位置,同时也掌握了书写格式。“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具有使人愉快,使人感到有意思、有吸引力的特性。任何语言的学习都是漫长和困难的,于是,玩手指游戏,如一个词(音节)看谁打得又快又准,这样不但学得快还记得牢。课堂需要活跃的东西出现,但也需要静的东西在里面填充,写作业,看谁写得既快又正确又漂亮,动静结合的课堂,不仅让学生有思考的空间,也让短暂的注意力有一个分散的时间。对表现好的及时给予表扬。

三、积极营造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

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任何工作都不能像教师的工作那样,需要有随机应变的灵活性。课堂上温和的语调、亲切的微笑、鼓励的眼神、信任的一个点头以及一个的动作、一句赞美的话,都能给学生欢愉和力量。同时能够加强师生间的心灵交流,其作用是难以估量的。在课堂秩序管理方面,学生出现小动作,意想不到的无知事,我会走到学生身边给予暗示,让学生分享教师对纪律管理的情感,使学生产生纪律需求,逐步诱导帮助学生解围,以慈爱宽容之心对待学生,让他们体验到教师的平易近人、和蔼可亲。教师加强互动,不但让学生集中了注意力,提高了学习效率,还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增强信心,体验学习成功的喜悦。因此,在教学中,因势利导,精心设计课堂教学,能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在课堂教学方面,不同的组织教学方法,会在学生的思想情感和习惯等方面产生不同的效果。我在课堂教学中提倡:答错了允许重新回答,不完整的允许补充,不清楚的可以发问,不同意见可以讨论,教师错了可以指出。这种民主的课堂气氛,学习过程是完全自由的,学生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充分体验学习带来的乐趣,让孩子们在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中学习。教师只是起着积极的引导作用。

四、关心爱护学生

关心,是情感激励的首要因素。关心学生就是胸中装着学生,心中想着学生,服务于学生。关心学生体现在许多方面:当学生在心理上产生苦恼时,教师及时帮助解开疙瘩;当学生在身体上出现不适时,教师及时帮助寻医问药;当学生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时,教师及时帮助“清理路障”;当学生在生活上遇到不便时,教师及时帮助排忧解难。教师应争取做到:学生哪里需要教师,哪里就有教师的身影。这就是说,对于学生的得与失、冷与暖、好与恶、喜与悲,教师不仅要记在心上,说在嘴上,而且要落实在行动上。例如,我曾经教过的班上有个学生,性格内向,也很胆小,上课时教师提问他从不举手回答,生怕回答错误引起同学们嘲笑。于是,我选不是很难的问题让他回答,开始他很紧张,我就微笑着对他说慢慢来,老师相信你一定可以,他顺利地回答了所有的问题,我及时地给予表扬,几次之后他对自己有了信心,而且对学习的主动性也增强了。

为了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全面发展,开展各种活动。例如,评优秀同桌和好朋友(一帮一),评优的目的是在课上课下同学之间起到互相监督互相带动的作用,带动全班同学养成良好的习惯,形成良好的班风,营造班级积极良好的学习氛围。关爱学生不只是要关心学习成绩,还要关心他们的生活,而健全的心理更重要。如班上有个学生,他很聪明,懂的事情相对也多些,就是有些高傲,和同学谈不来,回家又无法与父母交流,很痛苦,性格也很暴躁,在校不如意时就踹桌子、摔凳子,一时间寻死觅活。我及时去了解情况,化解他的烦恼。我有空儿就去找他聊天,最近在做什么,知道些什么新奇的事,认真听,与他讨论,并鼓励他资源要与同学共享。经过我耐心的说教,他改变了,遇事不再任性,懂得克制情绪,做起了老师的小助手,我感到师生之间有了一种我未曾体验过的融洽与和谐,这是一种美好的感受,犹如新动力,改变了全班的精神面貌,当学生相信我真正了解了他们每个人时,我们之间的关系就不再是师生相对,而变成师生合一了。

课堂组织教学是一门艺术,需要我们教师多动脑筋去思考,寻找出一套切合实际的教学方法,就会唤起学生学习的强烈欲望,这才是学习的最好动力,才能真正建立和谐的课堂氛围,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篇10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6)01A-0070-03

钟启泉教授指出:“新课程的课程发展观,可以用‘儿童本位’来概括。新课程改革的出发点和归宿就是:尊重儿童、理解儿童、关心儿童。”“对儿童和儿童学习的研究是教育学中最根本、也是无法回避的内容。”[1]成尚荣认为:“对儿童的认识,对儿童的发现,引领儿童的发展,真是我们的第一专业。研究儿童,它就是为了重新认识儿童,重新发现儿童,引领儿童的发展。我坚定地认为,儿童研究,应该是我们的第一专业。”[2]

课程能力是教师综合素质的重要体现,也是构建有效课堂和推进新课程改革的必备条件。“课堂教学的根本性改革,应以教师研究儿童为基础,以儿童学习的觉醒为保证,以儿童的自主学习为标志。”[3]关于教师课程能力的研究,我国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以往课程开发把教师排除在课程之外,教师所有的课程活动都只体现在“课程实施”的阶段。也就是说,教师只需要考虑“如何教”,至于“教什么”、“教到什么程度”这样一些课程设计、评价等问题是课程专家的事,教师无需关心,也无权干涉。[4]

2011年,我校着力“教师课程能力自主建构的行动研究”,我们把“研究儿童”作为课程实施的起点,以学习者为中心,一切从学生实际出发,从学生需要出发,高度关注具体的教育情境,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学生生活领域各种有意义的背景,转换研究视角,变革教学方式,积极引导教师自主建构课程能力。

一、基于儿童学情,进行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具有超前性和计划性,一方面要求教师对课程文本、学生情况和可利用的课程资源有一个清晰、理性的认识,并能在自身及教师共同体经验的指导下对三者进行统筹分析,通过合理的取舍和最优化的安排,帮助学生在系统设计的情境下不断超越自我;另一方面,计划只是一种理想,并未能考虑课堂的生成和学生的变化,所以课程设计的弹性限度不容易把握。[5]关于“儿童研究”视角下的课程设计,我们的落脚点在儿童,是基于学情展开教学。其首要任务是研究教学的起点,把备课的重心从传统的备教材、备教法转向备学生,研究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学习旨趣成为备课的第一步。我们采取了“学情前测”的研究方法,通过一定的手段和方法对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学习技能、生活经验等进行测试。主要方法有三种:习题检测、调查访谈、日常观察。通过这些方法,获得学生学情的具体数据,然后针对数据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设计。

以下是笔者在执教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第20课《诚实与信任》第二课时所编制的学情前测题:

这份前测题总共有五道题目,前四道是客观题,答案固定,主要指向对文本内容的理解;第四题虽然也是指向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但主要是检测学生对文本主旨的把握能力;第五题是开放题,出题意图是检测学生对文章表达形式的关注。根据学生的习题反馈,整理成下面两张表:

根据以上前测数据,我们清楚地知道,这篇文章的内容比较简单,学生一读就懂,教学时不必在文章内容理解上多花时间,而应重点引导学生关注文章标题的拟定以及对话的表达形式。

有了精确的数据分析,可以使课程设计指向儿童所需,指向儿童旨趣,从而更好地实施课堂教学。

二、基于儿童学习,进行课程评价

新课程所倡导的发展性评价是一种“过程取向”、“主体取向”的评价,它主要体现在对学校课程本身的价值判断及其运行状况的评判、对学生学业表现与成绩的评定以及对教师课程实施行为的反思与评析等方面。[6]基于儿童视角的课程评价,我们采取的主要措施是进行镜像研究。

镜像研究是教师自我观察的一种方式,需要通过录像来辅助完成。教师可以邀请电教组专人拍摄教学过程,也可在专门的录播教室实现自助式的课堂教学信息的采集。通过回放教学视频、观察教师的教学行为及课堂上学生的表现来进行研究,反思教学。我们要求教师在进行镜像研究的时候关注课堂教学中有价值的教学细节和问题环节,要求站在儿童学习的立场反省三个问题:1.儿童的主体地位有没有得到保障;2.儿童的自主活动时间有没有得到保障;3.儿童的知识、能力、水平在这节课有没有得到发展。这些问题虽然是粗线条的,但是可以帮助教师始终站在儿童的立场,为儿童的学习服务,为儿童的发展考虑,为儿童的成长谋划。

通过自评和互评等不同方式让教师在课程实施过程中自主探索、积极反思、提高驾驭课程的能力,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体性和能动性,使课程开发、实施能够更加适合学生的发展。[7]

篇11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3)11-0153-02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提出了“四个加强”,其中之一是“加强课程建设与改革”,提出应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融“教学做”为一体,强化学生能力的培养。《儿童文学》课程是学前教育专业一门职业技术基础课。鉴于高职高专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特殊性,学生学习儿童文学课程,不仅要获得扎实的儿童文学理论和必备知识,还要注重理论内容与幼儿教育实践相结合,学生需掌握一定的幼儿园文学作品教学方法和教学技能,达到初步具备儿童文学鉴赏、儿童文学朗诵、儿童文学创编、儿童文学作品表演讲授的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加强儿童文学欣赏实践、儿童文学创作实践、儿童文学作品表演实践、儿童文学教学实践,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并建立多元的评价机制,从而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幼儿园阅读教学技能。

以锡林郭勒职业学院为例,对学前教育专业儿童文学课程积极进行教学改革,以提高学生的教学技能为目的,加强学生的实践训练,努力实现“教学做”合一的办学理念。学前儿童文学课程经过了三届学生的教学改革,教学从过去的“教师讲授——学生接受”的模式,改为“理论讲授——指导学生——课堂模拟训练——幼儿园教学实践”的教学模式,加强了学生的教学实践训练,使学生的教学技能逐步增强,学前儿童文学教学课程充分体现了基础性、实践性、职业性的特点。

夯实学生儿童文学课程理论基础

对于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来说,在《儿童文学》课程的学习中,既要注重理论知识的理解掌握,又要加强理论知识的实践运用,学生既要具备扎实的儿童文学基本理论知识,更要具备把知识转化为能力,形成教学技能的水平,即做到具备师范教育的“双基”,具备一个合格的师范教育学生所具备的能力。针对高职高专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身份的特殊性,这就需要教师打破常规教学模式,教学既要注重师范教育的特点,又要体现职业教育的要求,夯实理论基础与加强实践技能训练并重。

高职高专学前教育专业《儿童文学》课程的理论知识学习更要强调教学内容的适用性,理论知识既要提高学生对课程的本质和特点的理解,又要能很好地指导实践教学。所以教师要重新整合教学内容,体现教学内容“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特点,《儿童文学》课程的教学内容分为两大模块,第一模块为儿童文学的基本理论,教师教授理论时要大量结合儿童文学作品,不仅让学生掌握必要的理论知识,还要指导学生学会如何分析鉴赏儿童文学作品,使理论教学与实践结合起来。

加强学生校内儿童文学实践能力训练

教学内容的第二模块为儿童文学的各种文体实践及模拟教学训练,教师要做好教学指导与点评,让理论来指导教学实践。《儿童文学》实施模块化教学,体现“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思路。在儿童文学的各种文体实践及模拟教学训练中,以培养学生的基本教学技能为主要教学任务,在教学中教师指导和学生教学实践并重。学生通过课堂模拟教学训练,培养学生的讲授能力和教学评价能力,将理论知识转化为教学技能,体现“理论指导实践,知识转化为能力”的渐进过程。

根据儿童文学作品各种文体的不同特点和表达方式,对学生进行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技能训练。例如,“儿歌”这一文体,在幼儿园日常活动中运用较多,根据幼儿动态审美、感性审美的特点,应加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儿歌情境朗读和表演训练,使其带动幼儿“寓教于乐”,在活动中快乐地学习儿歌。“童话”这一文体富有浓厚的幻想色彩,角色特点鲜明,应加强学生的情境讲述能力训练,指导学生讲故事要准确表达出不同角色的情感,塑造出生动丰富的形象,带领幼儿走进童话故事的世界,让幼儿感受童话的快乐。

结合课程特点的实践训练,不仅能加强学生的教学技能的培养,而且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符合国家教育部考试中心2011年10月颁布的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标准(试行)对幼儿教师的基本素养的要求。

加强与幼儿园教师合作,充分利用校外资源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关于“加强课程建设与改革”中指出,要“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课程”、“重视优质教学资源和网络信息资源的利用,推进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

以锡林郭勒职业学院为例,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学制为三年,学生每学期见习两周,第三年为顶岗实习,学生教学实践的机会比较多,对学生儿童文学的教学技能要求也比较高,仅靠专业课程教师指导还不能完全吻合幼儿园阅读教学的实际要求,加强与幼儿园专业教师合作,充分利用幼儿园优秀教学资源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为使学生深入了解幼儿园课程教学的特点,在儿童文学的实践教学中,可聘请幼儿园的优秀教师给学生上小、中、大班的阅读教学示范课,和学生一起交流如何做好一名称职的幼儿园阅读课教师,解答学生对幼儿园阅读教学中的一些疑问和困惑,尽量创造机会让学生了解一线教师必须具备的个人教学能力,从而有目的、有步骤地逐渐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同时,学生在幼儿园进行见习和顶岗实习时期,可聘请幼儿园专业教师对学生的教学实习给予指导,让学生切实获得在幼儿园情境教学中的教学能力。

通过丰富的活动,促进学生实践技能的提高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要“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并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幼儿加深对作品的体验和理解”。要想让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达到这一要求,丰富学生的儿童文学课内课外生活,让学生切身体验作品的经验和活动是必不可少的实践内容。

一名优秀的幼儿园语文教师需要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她们了解幼儿生理和心理特点,会选择适合幼儿接受的教学方式,擅长运用语言的魅力,并辅之以音乐、舞蹈、绘画等手段,把幼儿带入丰富多彩的儿童文学世界。因此,配合儿童文学课教学,以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为目的,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是非常有必要的。例如,朗读比赛、讲故事比赛、儿童戏剧表演比赛、教具制作比赛等,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加强学生实践训练,丰富学生的经验和生活,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学修养,全方位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

专业教师跟踪指导

做好学生见习、实习教学指导工作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提出,要“加强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的培养模式改革”,“要重视学生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校内成绩考核与企业实践考核相结合,探索课堂与实习地点的一体化”。

为提高学生的教学技能,体现学生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见习、实习期间,不仅要派教师管理,还必须派专业教师定期对学生的幼儿园教学工作进行指导,指导学生充分利用好见习和顶岗实习的教学机会,要求学生做到备课充分、小组试讲成功才能授课,专业教师要深入幼儿园听学生的阅读课教学,及时反馈意见并加强教学指导。

改革考核方式

经过教学改革的实践,为了提高学生对实践教学的重视程度,学前儿童文学的考核也要做出相应的改革,考核内容要注重体现学生实践能力,如技能展示、教案编写、活动参与、实践教学等都要占相应的比例。

总之,要实现“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模式,必须要有精心设计的课程理念、明确的课程教学目标、优化的教学内容、得当的教学方法、深入的教学实践、有效的考核方式、课内学习与课外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而且学前儿童文学教学的效果,还取决于一个教学团队的努力,课程必须与前导课程、后续课程等相关课程协同配合,做到校内学科间的有效整合。同时,必须稳固校外学生见习、实习基地,聘请优秀的幼儿园教师和管理者加入到教学团队中,打造校内校外相结合的优秀教改团队,才能取得理想的教学改革效果。

参考文献:

[1]隋立国.基于工作过程的儿童文学课程设计[J].潍坊教育学院学报,2010(7).

[2]王玉芳.儿童文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2.

篇12

(一) 基于儿童——教学资源整体的一部分

除教师、教材、设备以外,儿童的全部既有经验、智慧、知识和学习的内在积极性是教育最重要的基础性资源,是动力之源、能量之库,都应当为教师的教学所用。教学的过程就是依靠儿童的内部资源,发展儿童的学习天性,释放儿童能量的过程。

1. 尊重儿童的独立性。儿童都有自己的独立性,都带有或隐含着知识的内存,都有着为新的学习所准备的强大的已有认识基础资源——这要求教师要基于已有,尊重基础。当儿童获得的知识是自身已有知识体系的一部分时,是快乐的。

2. 尊重儿童的创生性。儿童不同于一般的物质资源,不仅不会损耗,还会不断创生,儿童的学习天性使自身成为资源的加速器,使自身资源呈几何数的增加,从这个意义上说,儿童是自己在生产着自己,并用于改造自己的精神世界——相信儿童,他们通过探索、交流、活动,自己构建起有意义的知识时,是快乐的。

3. 尊重儿童的群生性。儿童不仅是个体资源,还是群体资源,儿童联系着家长群,联系着社区,联系着各种网络和资料库——当他与其他的教育资源建立起有机联系时,知识就达到了反复调用的功效,也就获得了新的知识,获得了快乐。

(二) 为了儿童——开发儿童的学科课程

现有的学科课程,是知识至上的,这些知识事实上都是成人世界的产物,代表着化。传统的课堂是化对儿童文化压制、侵占的过程,如此,自然限制了儿童的成长和发展,必须进行变革。

1. 对知识产生爱。知识本身有生命的状态,当儿童自己去发现的时候,知识就变得有“个人意义”了,儿童对自己的知识就会产生“生产性的爱”,他的知识就拥有了个性,拥有了它自己赋予的生命。钱锺书说,“心血滋养”和“联系着神经和血脉”的知识,促使潜能奔涌而来,引发实践与创造,获得高峰体验。儿童生产了知识,他就爱知识,也就能不同凡响地、心情愉悦地运用知识。

2. 建立核心小系统。在儿童学习的课程系统中,总有一个最小的独立的子系统,由这个最小的独立子系统,可以得到或生成整个系统。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往往要求所有的知识都教,或者只要想得到的知识都要从儿童抓起,因而过程松散,知识零碎,要求异常严格,这就是忽视了基础知识大系统中有最小独立的知识点。其实,抓住事物的本质也就是最小系统,就能把握整个知识大系统,所谓“万物归一”“一生万物”“小立课程,大作功夫”。

因而,我们需要对儿童学科课程进行有效的分析,将国家课程进行校本化的改造,通过重组、排序、整合等方式,建立完善“核心小系统”,使教学过程体现“教少学多”,就是“小立课程,大作功夫”,教给学生的基础知识要尽可能地精简,腾出时间和精力让学生大量地进行活动。

3. 淡化形式,注重本质。“淡化形式,注重实质”,提倡了一种崭新的教育思想。淡化,是希望正确处理好儿童学习过程中的“形式化”与“非形式化”的关系,在淡化次要因素的条件下,使具备感性理解、非逻辑性思维特征的儿童能节省出精力及时间,得以关注主要矛盾和主要目标,掌握充满生机的学科精髓,提高教与学的效率,让学科教育健康地发展,因而它是“退一步,进两步”的好主意。

“如果知识背后没有方法,知识只能是一种沉重的负担;如果方法背后没有思想,方法只不过是一种笨拙的工具。”淡化形式,注重实质,就是要形成“用学科思想感悟——用学科方法领会——从学科角度思维——在生活领域运用”,让儿童在掌握最基本的思考方式的情况下,感悟和领会分析的方法,从而达到学习技能的提升,并能用一种哲学的思想来指引以后的学习。

二、 把活动与对话还给儿童

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写下了他的教育理想:“找出一种教育方法,使教师因此可以少说,但是学生可以多学;使学校因此少些喧嚣、厌恶和无益的劳苦,多些独具闲暇、快乐及坚实的进步。”

(一) 创设儿童文化的情境

儿童文化的情境,不仅仅是指浅层次的具备儿童文化特征的物化环境,还包括愉悦兴趣的心理环境,更重要的是营造一种宏观的、丰富的、动态的、过程性的、生活化的、具备探究意义的情境化设计。

在这样的情境中,儿童接触学科本质的内容,看到学科文化的系统概貌,了解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激发学习的内在动力,课堂因具备自我生长性而成为一个立体的情境。

(二) 将游戏活动引入课堂

儿童文化的核心就是游戏精神。它是儿童存在的一种形式,是儿童生存的一种状态,对儿童来说,游戏本身就是一种生活,一种区别于日常生活的生活。虽然区别于日常生活,却也是儿童真实生活事实的一部分,它装饰儿童生活,拓展儿童生活,并作为一种生活为儿童所需要。

游戏精神就像一根红线贯穿在儿童所有的活动中。儿童用游戏的态度和心境进入生活,试着用自己的知识和能力,直接面对各种生活现象和问题挑战,奠定个体的基本理解和特殊样式。因此,游戏在内在主体世界和外在客体现实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我们认为,儿童游戏的目的虽然就在游戏本身,但是在游戏中带入了儿童的文化冲突及认同,释放了儿童的生命活力,同时也进一步生成了他们的文化性格。

儿童的游戏,是教育发生的游戏,是挑战思维的游戏,是从生活中来又超越生活的游戏,是对生活的提炼与批判,是与学科本质、儿童文化相融的游戏,是个体经验的提升过程,简而言之,就是学习发生的过程。

(三) 想象·模仿·创造

儿童游戏首先具备自由的精神。儿童在自己的文化中通过自由的想象、模仿和创造,体验自由带来的生命乐趣。这样无功利的对自由的追求引发无功利的态度,是纯洁又快乐的体验。

(四) 平等·坦诚·认同

在儿童的游戏中,参加者人人平等,大家必须接受和认同游戏规则,或共同修订、共同制定新规则,而后严格遵守,不然就会被抛弃。

儿童学习的主动性在游戏中慢慢苏醒,自由创造的潜能被激发,平等对话的交流方式,使儿童的身心得到彻底解放,学习成为一项积极参与的活动,他们参与了知识的获得,享有了应有的知情权,习得了综合结论、态度、精神与方法的完善的知识,以及不断学习、不断获得的能力。

(五) 积极采用对话的策略

儿童的学习,可以比喻为从已知世界到未知世界之旅。在这个旅途中,儿童和新的世界相遇,和新的他人相遇,和新的自身相遇;在这个旅途中,儿童和新的世界对话,和新的他人对话,和新的自身对话。因此,学习的实践就是对话的实践。

在围绕课程理解的对话中,只有话语霸权的消除才能造成多元的观点,才能有效理解文化对象的确定意义,才能从他人的理解中获得有价值的信息。课程理解中的对话是多元的:

1. 儿童与文本的对话。文本以他特有的方式如符号、活动、组织结构等,向儿童倾诉自身的本质内涵,儿童则立足于自己的文化视界试图客观理解,提出问题寻求解决,提问的过程就是儿童表达自己见解的过程,对话的过程就是儿童获得对文本的初步理解的过程。

2. 儿童与教师的对话。儿童将自己的理解告诉教师,寻求教师的帮助与指导,教师则应该以一个共同学习者的身份为儿童提供一定的学习建议,与儿童一起探究,从而产生新的理解。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