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流行语的思考范文

时间:2023-06-02 09:01:38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网络流行语的思考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网络流行语的思考

篇1

[中图分类号]H0-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7)14-0052-02

一、国内网络流行语研究

国内对网络语言的研究可追溯至20世纪90年代末,直到2000年《科学》杂志刊登周海中的文章《一门崭新的语言学科――网络语言学》,才使网络语言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首次被正式提出。网络流行语是从网络语言中分离出来的,它作为一个独立概念产生略晚于网络语言,因此国内对网络流行语的研究也相对较晚,大致始于21世纪初。早期研究网络流行语的专著很少,如王骁炜的《实用网络流行语》,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1年出版的《网络流行语》和上海社会科学院2002年出版的《网络流行风――网上聊天词语妙用》。同时,用于搜集和解释网络流行语的《网络时尚词典》《最新网络交际用语辞典》《新华网络语言词典》等也相继面世。但这些著作多为工具书性质。可见早期学者对网络流行语的研究只停留在归纳与解释阶段,还未进行理论研究,后来才逐渐将其纳入语言学范畴,如黄涛在《流行语与社会时尚文化》中介绍了网络流行语的构词方式,玫英在《网络语言新探》中论述了网络流行语的特征、类型及产生原因等。随之相关的硕、博士论文也逐渐增多,如王存美的《网络流行语语情调查》、常楠的《网络流行语中的隐喻现象研究》、陈伟健的《网络流行语研究》等。从研究视角看,早期学者都用普通语言学理论分析网络流行语的定义分类、构词方式、修辞特点、语言变异、语体语用等。后来转向社会语言学,研究内容也从汉语言延伸至中外网络语言比较及对外汉语教学等,呈现出跨学科的研究局面。从研究方式看,目前学术界占主导地位的是理论研究和案例研究,前者运用现有语言学理论与方法分析网络流行语,以验证或补充传统理论,或是提出新的假设和问题。后者则是围绕典型个案,聚焦于一个或多个视角展开分析,如叶开的《“呵呵”的社会学解读》、牛子涵的《从“人艰不拆”看网络缩略语》,而调查研究、实地考察、统计分析等研究方法比较欠缺。

二、语言学视角下的网络流行语研究

作为新兴的语言现象,从语言学角度对网络流行语进行研究是最多也是最早的。多数研究者从普通语言学视角出发,从语义角度研究网络流行语的变异,如语义衍生及泛化过程、语义缩合转用等,并结合例子探寻网络流行语的变异规律、承载内容的演变及影响因素,着重研究了旧词新意类网络流行语,如2013年网聊最伤人词汇“呵呵”的变异;或站在句法角度,从网络流行语模式的来源、特点、生成机制等方面展开研究,着重分析其结构、语法功能等,得出了许多研究成果,如网络流行语的语法功能和词性灵活易变,外在形式从简单演化到多样,并衍生出一系列具有固定格式的惯用语体,如“甄痔濉保淮佑镉媒嵌瘸龇,或在霍尔的编码解码理论和道金斯的模因理论指导下,对网络流行语的内涵特征、形成因素及过程、传播效应及引导策略展开研究,考察网络流行语遵循或故意违背了哪些传统的语用学原则,探析网络流行语的修辞特点等;或运用礼貌、合作、经济等原则,心理模型语用推理等理论对性别称呼语、指示语的生成和理解机制进行探讨。

还有学者将网络流行语视为一种语言的社会变体,交叉运用语言学和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从不同的社会科学角度研究网络流行语的社会本质,探讨其产生和变异的社会原因、表现形式及全新的表达功能等。学者大多肯定了网络流行语对丰富词汇数量、提高交流效率、反映社会状况、了解大众心态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但也指出了它的模糊性、语意不明等缺点,并针对部分网络流行语带来的消极影响,提出了语言失范问题。如方毅华等人认为:“网络流行语具有适应网络传播特性、彰显草根文化、引发社会思考等正效应,同时具有形成网络语言暴力、影响语言规范化等负效应。”①甘露认为,网络流行语加速了新闻事件的传播速度,推动了新闻事件的发展和信息公开,发挥了舆论监督作用;活跃了民间语文生活,影响语言文化发展方向,容易给部分人群造成理解障碍。②这类研究都注意到了网络流行语的两面性,在剖析具体案例的过程中探寻其产生的社会原因及对舆论风气的影响,如陈泽星在《仰“浮云”之咏叹,观社会而长思――透过网络热词解读社会》③中提出:“网络流行语不仅折射社会现状,反映社会娱乐减压心态,而且流露出网民对公权的质疑和讽刺,体现了网民在不断增强的公民意识下,对自身话语权的争取和对舆论焦点事件与社会现象的意见参与。”

可见从社会语言学视角出发的学者,或以语言为中心,联系社会因素的作用研究网络流行语的使用;或立足语言的社会学,把网络流行语视为材料去描写和解释社会行为,把网络流行语当做社会现象考察。但无论哪种研究,都通过分析网络流行语所反映的社会现状,将研究内容深入到了社会转型期矛盾激化、弱势群体权利保护意识提高、政府公信力不足、核心价值观缺失、释压渠道不畅、社会发展与经济发展不同步等深层次的社会问题上,如网络话语阶层结构与中国社会阶层结构是否一致,网络流行语能否体现出网络社会新权力和新权威等,这些都是有待深入研究的。

除此之外,对如“狗带”“蓝瘦香菇”等音译及语音变异类网络流行语的研究也随着这些词的流行而增多;还有学者从认知语言学角度将网络流行语视为一种符号系统,探讨其认知机制;从修辞学的角度以隐喻等作为理论依据,研究网络流行语的语言特征等;从翻译学角度分析汉语网络流行语的语义、句法特征,提出翻译策略,并将研究成果应用于对外汉语教学中,将研究范围拓展至国外,虽然其研究方法有待完善,但扩大了汉语网络流行语在全球的影响。

可见,网络流行语的语言学研究正在逐渐深入,但现行研究方法多为定性分析,鲜有定量分析及两者相结合的研究。虽有许多学者结合语料对网络流行语进行针对性探讨,但所使用的语料比较单一,数量也不充足,很难通过个别案例探究整个网络流行语背后的语言规律。据此需要建立网络流行语语料库,展开比较系统深入的研究,从而进一步完善网络流行语研究的理论体系以及研究方法。

三、网络流行语的分类与特征研究

汤玫英按表现形式将其分为以完整的词语形式出现的单纯流行语和以一定的语言格式出现的格式流行语。④谢亚军根据网络流行语的外部特征和构成元素将其分为首字母缩略型、数字谐音型、符号语言型、汉语谐音型、旧词新意型等。⑤伍凌从网络流行语的构词方式出发划分出语义偏离、语法偏离、借形赋义三种类型。⑥可见学者对网络流行语的分类各持标准,但对这些标准的界定还缺乏严密的限定,导致标准交叉重叠,归类时模棱两可。

此外,学者对网络流行语特征的概括虽有相同之处,但由于研究角度不同,概括不仅存在差异而且较为粗略含混,存在抽象、易造成理解偏差等不足。如李秉震把网络流行语的特点抽象概括为“奢化”和“简化”。⑦有学者将其特点概括成便捷性、口语化和娱乐性;有学者认为,W络流行语是一种自成体系的语言系统,具有特殊的封闭性;还有学者指出,网络流行语具有现实性和象征性、隐喻性和反讽性、衍生性和推广性以及蹿红快和周期短等特征。

四、网络流行语的正负效应与趋势预测

站在语言学角度,学者们都肯定了网络流行语的语义和形式创新,指出了其丰富语言和表达方式的积极作用,也指出要对不规范的网络流行语及其给汉语带来的负面作用进行规范和制约。但也有学者认为语言有自我净化能力,网络流行语和其他语言文化一样都有其自身发展的客观规律和趋势,顺应适者生存的法则,不必强制规范。笔者认为,以上观点各有道理,网络流行语也会朝趋利避害的方向发展。

网络流行语作为一种动态性极强的语言现象,它会适应社会的发展和需求从而加快自身的更迭演变,自然进行新陈代谢,以适应“适者生存”这一演化规律。随着时间推移和网民素质的提高,其中不文明、粗俗、轻佻只附着于热点事件而流行一时的网络流行语将逐渐被淘汰。

网络流行语逐渐趋于理性化和现实主义。浅显的字母缩写词等已不能满足人们表达思想、炫耀文采的需求,用幽默的语言抒发生命体验,在嬉笑怒骂中使用委婉含蓄且极具个性化的词句,更能获得大众青睐,使之得到充分传播。可见以讽刺口吻抒发社会生活体验的网络流行语将是新趋势。

网络流行语与“表情包”的联系越发紧密。英国卫报称:社交媒体正进入一个“无文字”的传播时代。新奇夸张的“表情包”配上网络流行语,不仅生动形象,而且比单纯的文字更具感染力,人们甚至脱离文字只用“表情包”就能达到更好的互动效果。“斗图”已成为社交媒体的常态,“表情包”也从静态发展为动态,语音交流的发展可能会催生出“有声动态表情包”,以满足人们更好的试听享受。

[注 释]

①方毅华、罗鹏:《年度十大网络流行语编码规律解析》,《现代传播》,2011年第12期,第77页。

②甘露:《热点新闻事件中产生的网络流行语的影响》,《中国传媒科技》,2011年第12期,第43~44页。

③陈泽星:《仰“浮云”之咏叹,观社会而长思――透过网络热词解读社会》,《文艺界》(理论版),2011年第7期,第258~260页。

④汤玫英:《网络语言新探》,河南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85~89页。

篇2

网络流行语究竟有多大的影响力?就此问题,我们做以下分析:

一、网络流行语的特征

在网上特殊的语境里,网民们为了提高文字输入速度,增加信息含量,独具匠心地改造了汉语和英语的一些词汇,并把文字和数字、符号、字母、图片等进行连接和镶嵌。这种带有明显的互联网时代标志,融合了符号型、数字型、谐音型等的“Q言Q语”给日常用语注入了鲜活的血液。网络语言除具备简捷的特点外,还附加了直观、通俗、风趣、幽默等特征。

如:斑竹――版主,新蚊连啵(新闻联播的谐音)――被无数蚊子咬了。

酱紫――这样子,迷有――没有,笑声:呵呵(HeHe),哭声:呜呜,wuwu,55555。

如:SJB―&m dash;神经病, PMP――拍马屁;如ZZZ…(睡觉的状态);如:*^__^*――笑。等等

二、网络流行语的形成与影响

(一)来源于网民独创

目前,网民大多数是以年轻人为主,年轻人追求时尚,富有个性,喜欢创新,他们出于不同的心理,运用各种不同的语言方式表达着自己的感情。如:靠――不满。

(二)来源于社会热点事件

与过去“偶”、“稀饭”、“94”等网友自娱自乐独创的网络流行语不同,2008年的网络流行语均是“背后有故事”,连接着社会热点事件,若不了解这些热词的出处,仅从字面上很难理解他们的社会含义。如“打酱油”、“很黄很暴力”、 “做人不要太CNN”、“做俯卧撑”、 “范跑跑”等[5],这些网络流行语蕴涵着人们的爱憎与喜悲,表达着态度与意见。或许它们稍纵即逝,但在这些词语背后透露出公众对公共事件抱着怎样的心态和意味,反映出怎样的舆论“切口”与“暗号”?值得玩味和思考。

(三)来源于影视文学作品

影视作品的热播,文学作品的出版,常常让其中人物的经典台词进入网络交际中,成为网络流行语。网民引用过来,增强了表达的意义。如:

非诚勿扰――2008年12月上映的贺岁片《非诚勿扰》中秦奋在网上发了一则征婚启事:“你要想找一帅哥就别来了,你要想找一钱包就别见了,……有意者电联,非诚勿扰。”不管在什么场合,“非诚勿扰”四个字都有可能随手拈来,既是自己的准则,又提醒了对方,因此,这个符合大众心理的词语也迅速流行开来。

(四)来源于春晚经典台词

每年的春晚都会出现一些经典的流行语,无论是网络媒体的推荐还是老百姓自己的理解,一些经典语言都会流传开来,作为大家日常交流沟通的一个常用工具。那些春晚相声小品节目的台词笑料百出,成为流行语的很多。如:

为什么呢――源自08年春晚蔡明小品《粼布以啊罚一露面,便被媒体和网民灵活引用于热点事件和话题的讨论中。

人生最痛苦的是,人活着,钱没了――赵本山的搞笑台词,形容生活的窘迫状态。

(五)来源于娱乐节目

2005年夏,随着大型娱乐选秀节目“超级女声”在全国范围内的热播,PK(PK即 Person-killing,单挑,原指要出虚拟人命的网上决斗。超女选秀节目把它引用过来,指选拔选手所用的方法,即双人对决)等词瞬间流行开来。

三、网络流行语的影响

随着网络的流行和普及,网民队伍日益壮大,网络语言的使用人数也将不断增加,加上近年来手机短信飞速发展的推波助澜,使网络流行语和现实生活再度贴近。网上交流已经成为许多网民的基本沟通联络方式。交流中,不同兴趣和话题形成的各种各样的网友圈子,拓展了网民的社会交往。网民创造出许多简洁形象、约定俗成的语言文字和表情符号,形成了便捷、生动的网络流行语,这些流行语对现代汉语造成极大的影响。辩证唯物主义观点认为,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有它的两面性,因此,网络流行语既有积极的影响,也有消极的影响。

四、积极促进网络流行语的健康发展

篇3

有人曾对古人的表达和我们的网络流行语做了一番对比:古人形容人漂亮可以用“貌比潘安”“玉树临风”“顾盼神飞”,我们只会说“高富帅”“白富美”;古人形容人难看可以用“东施效颦”“獐头鼠目”,我们只会说“矮穷矬”“颜值低”;古人表达悲伤用“我心伤悲,莫知我哀”,我们只会用“蓝瘦香菇”……也许这种对比有些极端,但如果有一天你张口闭口只会习惯性地说“高富帅”“矮穷矬”,会不会也被自己表达的匮乏惊呆了?

网络世界无穷尽,现代传媒的传播作用和影响不可小觑。一些网络热词之所以迅速被传播,其实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网民的搬运作用。一些热衷于炒作网络热词的推手也正是利用这一点,让一些粗鄙的“网络流行语”蔓延网络。

篇4

一、序言

网络流行语,是指伴随着现实社会事件的发生在网络上几乎同步发生、迅速流行、风靡于网络内外的热门词语,有时还被称为“网络雷词”或者“网络热词”,从属于网络语言。[1]它是语言系统对社会现实最敏感的反映,它不仅是一个独特的语言现象,还是一个深刻的文化现象。网络为现在独立意识不断增强,创新性精神不断提高的人们提供了一个更好的发挥自己才能的平台,尤其表现在话语方面。现今,网络流行语日益增多,以一种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的速度活跃于人们的生活中。朋友见面一句:“亲,好久不见”打破了好久不见却又再次相见的陌生感;网上聊天最后以一句简明,干脆的“886”并附带一个挥挥小手的表情结尾,省去了很多没有必要的赘述,又减少了词穷所造成的不必要的尴尬。由此,应该说网络流行语为人们的日常生活交际带来了极大的益处。然而,是否网络流行语真是百益而无一害呢?我们应当谨慎思考。

二、流行语的列举及其特点

2004年至2012年的流行语列举:

2004顶,潜水,汗,沙发,百度一下,偶稀饭,……

2005官煤勾结,,芙蓉姐姐,博客,超女,……

2006一树梨花压海棠,楼主火星人鉴定完毕,……

2007七时代,亚婚姻,基民,晒客,……

2008宅男/女,澹雷,霹雳,很傻很天真,……

2009楼歪歪,楼脆脆,杯具,蜗居,偷菜,……

2010羡慕嫉妒恨,你妹,吐槽,鸭梨,给力,神马都是浮云,……

2011穿越,坑爹,hold住,伤不起,有木有,……

2012正能量,潘浚XX style,我再也不相信爱情了,……

通过这些流行语的列举,我们不难发现网络流行语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所起到的巨大影响,它在一定程度上给人们的交际带来了一定的乐趣,使人们的话语不再那么中规中矩,为人们的交际环境带来了轻松的氛围。因此,网络流行语的特点也是显而易见的,笔者通过对部分网络流行语的列举,从而对它的特点进行以下几方面的分析:

(一)新颖性

网络流行语具有极大的丰富性和多样化,主要表现为:网络流行语多是根据现代汉语的发音音译而来的。很多词汇对于我们来说是既熟悉又陌生,是因为它们多运用了谐音和变形的方式,从而给人一种耳目一新之感。如2004年流行的“偶稀饭”,本是“我喜欢”的变音和变形。但是“偶稀饭”与“我喜欢”相比就更具有趣味性,这种通过音译的方式使文字所产生的新颖性和趣味性更易调动说话者和受话者的交际情绪,从而达到很好的交际意图。

(二)形象性

流行语中词汇极具形象性,让人听起来能够很容易的联想到相关的事物,从而正确地猜想到它所表达的意思。如“雷”它的含义是听了某句话或者看到某个异乎寻常的做法从而使人受到不同程度的惊吓。词的含义与出乎意料地听到雷声从而受到不同程度惊吓的感受相似,因而它的意思也就不难猜出。具有形象性的此类流行语被赋予了一种极强的表现力,对汉语文化的丰富和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三)幽默性

流行语中的一些词汇常带有浅显的幽默性,听起来令人有种哭笑不得的无奈之感。如“神马都是浮云”。其中,“神马”的原形是“什么”。一个“神马”显示了说话者俏皮的情感色彩,而“浮云”表示了飘渺之感。“神马都是浮云”道出了说话者在无奈中所含有的调侃语调,更加衬托了说话者的悲伤与失落之情。这种流行语的幽默性恰好满足了网民的“找乐”心里。网民上网的一个重要动机就是“找乐”,而网民在互动过程中形成别具一格的“流行语”无疑增加了这种没有声音,没有图像的实时交流的乐趣,使上网成了一件轻松而有趣的事情。反过来,众多网民在“找乐”的过程中,又创造了大量新鲜的网语,不断丰富着“网络流行语的词汇。[2]

三、网络流行语产生的负面效应

语言与人类的关系可谓是密不可分的,“人是通过学习和掌握语言而成为社会人的,尽管我们很难意识到,但语言的确是我们认识世界、把握世界,从中汲取价值和意义的重要工具,同时也是我们的行动和思维的基本框架。”[3]网络流行语作为语言的一种,是反映当下网民们心理状态的符号,它在一定程度上为人们的交际带了益处,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便利,然而它的弊端也是不容忽视的。

1、就词汇的语法规则而言,网络流行语以病毒入侵般的速度悄悄地潜入几千年来传承的中国汉语词列中,并且无声地影响着词汇的构成规则。不利于语法规则的研究和学习,对汉语的国际推广增加了极大的干扰。如“偶稀饭”,“偶”在字典中的意思有三:a.用木头,泥土等制成的人像,即木偶,偶像。b.双数;成对的(跟‘奇’相对),即偶数,无独有偶。c.间或;有时候;偶然发生。“稀饭”即粥(多指用米或小米组成的)。而“偶”作为名词与名词“稀饭”组合时,构成了并列的语法规则,但从整体性而言,“偶”和“稀饭”是不能组合的,没有意义的相关性。“偶”作为副词与名词“稀饭”相组合,是一种奇异的组合方式,因为在现代汉语中通常副词是不能修饰名词的。因此,在语法的角度研究“偶稀饭”,它是一种畸形的组合方式,但是它的存在又是我们不能否认的事实,这就为人们研究和学习语法规则造成了障碍,同时它也破坏了语法规则的稳定性。

2、现在网络流行语穿梭于我们生活中的各个角落和领域,不管是报纸,媒体,还是QQ,微博,人人,我们时时刻刻接触着这些新鲜词汇。在此,笔者且将传统的词汇比作我们的血液,而这些网络流行语就如病毒一般,侵入我们的血液,影响着我们身体机制的正常运行,造成传统词汇不知不觉被取代,进而被遗忘与丢弃。如“偶稀饭”代替了“我喜欢”;“有木有”代替了“有没有”;“神马”代替了“什么”等等。这些词汇的疯狂使用对我们的传统词汇造成了很大影响,不利于传统词汇地继续传承。

3、虽然网络流行语中规避了一些直白的粗话,脏话,但是这并不能说这些不文明的词语就不存在了,相反,它是以另一种面貌呈现在了人们的眼前,并且被人们广泛认可、接受、和传播。如“坑爹”它来源于地方方言,是“羞你先人”的代替,意为做了不道德的事使祖先蒙羞。网友多用“坑爹”来感叹自己对某人某事的不满之情。还有“TMD”(他妈的),“你妹”,“你不是VIP,甚至不是V,你丫只是个P”,等等。网络流行语中出现的不文明语虽然形式上优越于那些直白的粗话,脏话,但是从它们的含义上来说,所表达的意义程度都是大同小异的,它们的本质没有发生什么变化。因此,网络流行语中诸如此类词汇的大量使用和广泛传播并不利于社会的文明发展。

四、结语

“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社会矛盾相对集中,负面情绪有一定积累,网络流行语的丰富含义,在某种程度上,同时还充当了‘社会情绪泄压阀’,起到了宣泄不良情绪的作用”[4]。不难看出,网络流行语的使用在很大程度上便利了人们的生活,这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人们的社会心理,是人们对社会时事的一种评判,是人们思想自由的一种体现。但是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从前文的论述中我们也看出了网络流行语所携带的弊端。因此,笔者认为,人们当理性使用流行语,将其控制在一定的领域内,不可滥用,也不可跟风,人云亦云;当使用文明流行语,营造良好的社会交际环境。(作者单位: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参考文献:

[1]王英.网络流行语现象解析[J].新闻前哨,2009(8)

篇5

2010年6月8日,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了《中国互联网状况》白皮书。白皮书指出,中国政府大力倡导和积极推动互联网在中国的发展和广泛应用。随着互联网在中国的快速发展与普及,目前中国已成为世界上互联网使用人口最多的国家。白皮书还指出,未成年人已成为中国网民的最大群体,截至2009年底,中国3.84亿网民中,未成年人约占1/3,互联网对未成年人成长的影响越来越大。①

与网络迅速发展相伴随的网络语言的流行,引起了语言、教育等多方面专家的重视,很多学者对于网络语言在中学生群体中的流传,以及网络语言对语言规范化的负面影响表示担忧。为了了解中学生对网络语言使用的真实情况,我采用抽样调查的方法对甘肃省兰州市高中生进行了初步调查。

本次调查主要采用调查问卷的形式,并辅以个别访谈,对象是独立高中高一年级和高二年级的在校学生,共150人,其中男生占46.67%,女生占53.33%,共发出问卷150份,收回150份,有效问卷150份。

一、网络使用的基本情况

高中生由于课业负担较重,上网时间受限,因此,上网时间段主要集中在晚上和周末。调查显示,平均每天上网时间在0至3小时有146人,占总调查人数的97.33%;3至6小时有3人,占总人数的2.00%;6至9小时有1人,占0.67%;9小时或以上为0。

二、网络语言使用的基本情况

1.学生对网络语言的熟悉程度。

调查中,对网络语言“很熟悉”的学生占8.00%,“基本清楚”的占37.33%,“略知一二”的占48.67%,“完全不清楚”的占6.00%。调查者列举了“贾君鹏,你妈妈叫你回家吃饭”、“杯具”、“打酱油”、“ORZ”、“濉钡冉三十个网络流行词语,对学生经常使用的网络流行语个数进行调查,调查结果如下。(见表1)

表1 学生使用过的网络流行语个数

由表1看出,超过半数的学生只使用过十个以内的网络流行语,可见,学生对于网络流行语并不是非常熟悉。

2.学生使用网络语言的场合。

表2 使用网络语言的场合

数据显示,网络流行语大多是作为一种特定场合的交流工具而存在,如在“和同龄人的交谈中”使用,调查者通过访谈了解到,在学生群体中,这是一种“共同话语”的体现,即在网络时代下,当你的同学和朋友在聊天中部分地使用到了网络流行语,而你对其一无所知,你们可能会在某种程度上丧失了共同话语,从而造成交流障碍。在游戏、博客或者论坛中使用网络流行语,则是基于网络这样一个特殊的交流环境。在作文中使用网络流行语的人数为零,说明绝大部分的学生可以认识到,网络流行语是一种非正式语言,并且能够正确判断网络语言的使用环境。可见,网络流行语对中学生的语言使用并没有构成绝对的威胁和影响。对网络语言使用频率情况的调查又可以很好地说明这一点。(见表3)

表3 学生使用网络语言的频率

从数据中可以看出,偶尔使用和从不使用网络语言的人数占到了总人数的94.67%,经常使用网络语言的学生只有5.33%,说明网络语言并没有成为学生日常语言中的主流,而只是一种语言表达的补充形式。

3.学生对网络语言的态度。

表4 你自己对于网络语言的认识

表5 你周围人对网络流行语的态度

由以上两表可以看出,绝大多数的学生对网络语言的流行使用保持比较中立的态度,绝对的反对批评和提倡表扬都只占有比较少的百分比。一方面,我们可以看到,对于一种新兴的事物,学生们大多都能表现出一种相对理性的态度。但另一方面也有一些潜藏的问题,比如,对该问题本身,学生并没有进行深入的思考,而大多只是一种表面的感觉。在“你是否深究过这些流行语的出处与意义”的问题中,只有22.00%的学生选择了“是”,而78.00%的学生只是人云亦云,这也表明,在语言规范化问题上,一些学生不能够有全面的认识。(见表6、表7)

表6 你认为网络流行语不利于汉语规范,还是发挥了语言的魅力

表7 你认为什么样的语言才能算是规范的语言

张斌《新编现代汉语》(第二版)这样定义语言的规范:“语言的规范指的是在运用语音、文字、词汇、语法等语言系统的各要素的时候,来自语言体系的规定性……其中,词语的规范和语法的规范主要是一种约定俗成的规范,其标准有一定的模糊性;而语音的规范和文字的规范是在约定俗成的基础上的语言制度的规范,其标准是明确的。”②虽然,对于高中生来说,不可能对语言的规范有深入的学术上的认识,但是,在调查中,40.00%的学生仅以“使用人数”和“可以理解”作为规范语言的标准,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思考。在网络语言日趋流行的时代背景下,想要减少网络语言对中学生语言规范化的负面影响,还得首先让学生对规范的语言有一个比较清楚的认识,这就是教师和家长所应担当的重任。然而,在调查中,我们也发现,教师和家长对学生中网络语言的流行也只是采取了中立的态度,并没有特别的教育和指导。调查结果如下。(见表8)

表8 你的老师和家长对你使用网络语言采取怎样的态度

三、对学生使用网络语言情况的综合分析

(一)学生对网络语言的使用处于适度范围。

通过调查数据,我们可以看到,网络语言对于绝大部分的学生来说,呈现出“既不陌生,又不特别熟悉”的认知特点,即学生对网络流行语虽然不陌生,但认识范围有限,大多只是认识社会上比较流行、大众使用频率较高的流行语,是一种普遍的认识水平;另外,对于网络流行语,学生一般只是把它作为在某种特定场合使用或增加聊天趣味的交流工具,并没有对它表现出特别的兴趣和热情,更没有使它成为主流语言,以至影响正常交流。

(二)学生对网络语言有着比较理性的认识,但不够深入。

调查显示,大部分学生对网络语言,保持中立态度。通过访谈,我们了解到,学生们普遍认为网络语言新鲜、有趣,而它的流行也并没有给同学们的生活带来明显的负面影响。因此,没有必要对网络流行语“一刀切”,采取完全禁止的态度。同时,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能够认识到网络语言是一种非规范的语言,不能够用于像作文这样的正式文体中,部分学生认识到网络语言的流行对语言的规范化有影响,不值得提倡,但是对于诸如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如何将这样的影响最小化、什么样的语言是规范的语言等问题的认识比较模糊。另外,我们还调查了学生对“是否赞同将网络语言规范化进入字典?”的态度,调查结果如下。(见表9)

表9 你是否赞同将网络语言规范化进入字典

通过访谈,我们了解到,学生选择中立主要有以下两个原因:一是觉得与自己无关,二是不清楚规范语言的标准,不知道如何进行判断。

四、对于学生使用网络语言的思考

(一)网络语言特点鲜明,流行在所难免。

网络语言大多具有言简意赅、形象生动、诙谐幽默等特点,很容易在大众中间流行,而对于猎奇心理较强,追求创新,张扬个性的中学生来说,网络语言更是有着极大的诱惑力,因此,中学生比较容易接纳并采用网络语言,网络语言在中学生群体中的流行在所难免。而在言论极大自由、网络语言普遍流行的时代背景之下,我们更不可能把学生隔绝在一个“规范语言”的真空之中,面对网络语言对语言规范化的负面影响,如果我们只是盲目地采用“堵”的办法,最后恐怕只能是走进死胡同,只有正确地“疏导”才能开拓新的天地。对于网络语言的流行,我们应该保持一种科学的、客观的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既要看到网络语言自身的缺陷和对于社会语言的负面影响,采取一定的办法和手段,将其降到最小,又要看到网络语言独特的优点,利用它来丰富我们的语言,提高学生的语言学习兴趣。

(二)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网络语言,增强学生汉语规范意识。

要使学生正确、理性地对待网络语言的流行,教师的引导必不可少,尤其是中学语文教师,更是责任重大。首先,教师要让学生对什么样的语言是规范语言有一个明确的认识,使他们具备较高的辨别正误的能力,提高自身语文素养。另外,教师也要帮助学生树立规范使用语言的意识,使他们自觉维护语言的纯洁与健康,同时,也要使学生学会在不同的场合中选择适当的语言形式与他人进行交流。

注释:

①《中国互联网状况》白皮书.

②张斌.新编现代汉语(第二版).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第二版):515.

参考文献:

[1]彭巧燕,贺方春.网络语言与语言教育[J].教育探索,2007,(6):119-120.

[2]李娜.浅谈语文教学如何应对网络语言[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18):134.

[3]秦毓斌.初探网络语言对青少年的影响[J].科技致富向导,2010,(5):30-31.

篇6

摘 要: 语言是社会的镜子,流行语则是信息社会高速发展下的产物,它是对当下社会最直接的反应,与社会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本文着眼于社会语言学的理论,分析流行语出现的社会因素,其反映出的社会的变迁及其对社会的影响力。

关键词: 社会语言学;流行语;文化

一、引言

流行语是现代汉语体系中较为特殊的组成部分。流行语既是一种语言现象,又是一种社会现象。作为语言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社会语言学深入研究语言同社会相互作用及相互关系。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来看, 流行语之所以会流行,离不开其深刻的社会属性。它是社会心理的表征,同时也是社会文化的反映,更是社会风尚与道德评价的具体体现。它的流行反映了公众对现实问题的理性思考,反映出社会文化和社会心理的变迁。因此,对流行语的研究具有较高的语言学价值和社会文化价值。

二、流行语产生的原因

流行语是作为某一时期、某一地域中出现的、广为流传的词语,它的出现与传播无疑是生活的折射,反映当代社会现象和人们心态的变化。影响流行语产生的因素主要有以下三点:

1.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因素 。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状况是流行语产生和得以流行的前提条件。当今的社会、政治宽松包容,经济更加发展,文化更加多样,孕育了大量流行语。人们敢于用新奇的语言积极的将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伴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物质水平不断提高。在价值观念等方面形成了新的文化思潮和审美。这种潮流具有方便快捷的特点。例如微博上曾风靡一时的“特困生“,就指上课时特别易困,而且爱睡觉的学生,颠覆了往日“特困生”的概念。

2. 公众的心理因素 。流行语的产生不仅受社会条件的影响,也受心理因素的推动。流行语产生的心理因素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公众的求异心理、从众心理和模仿心理。求异心理是指因为自身的与众不同而得到的被人关注的满足感;从众心理与追新求异心理是相对立的。从众心理也是人们寻求社会认同感的表现。模仿则具有自觉或不自觉地模拟他人行为的特征,一些名人效应或者比较新颖独特的言语表达形式常常引起追求潮流的人的模仿。

3.信息传播的便捷性 。媒体是流行语传播主要依赖的工具和媒介, 流行语的传播主要来源于以下三种途径:

(1)网络。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网络已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网络世界里所使用的语言与日常生活的交际活动既有密切联系。网络活动涉及范围广泛,影响力较大,如微博、网购、网上新闻等等。网络语言包括常用的词语和符号,如笑脸的符号:),再如3Q(Thank you)这种数字字母的简化。再如因网购出现的“秒杀”等流行词。

(2)电视。电视是人们生活的必需品。一部电视剧的热播往往会引起一个新的潮流。《来自星星的你》的热播,让“都教授,救我”成了大家津津乐道的话题。以及每年的春晚,总会在带来欢乐的同时,带去一些新潮的语言,例如“打败你的不是天真,是无鞋。”另外有广告语,像“爱她就送她哈根达斯”着实让很多情侣为哈根达斯买了单。

(3)方言词汇。受政治、经济、文化多方面的影响,一些具有特色的方言词语因其独有的优势而被广泛传播。例如北京的“您”、“大爷”,东北的方言“唠嗑”、“哎呀妈呀”、“那嘎达”、“磕碜”被大家用的乐此不彼,还有粤语中的“拍拖”,台湾闽南语中的“人家”、“酱紫”、“糗”也颇为常见。

三、流行语的特点

1. 流行性 。流行语的本质是流行,因而流行语的本质属性是流行性。流行语的流行性足以渗透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例如现在广为流传的“土豪我们做朋友吧!”

2. 时代性 。不同的时代,具有不同的流行词汇。不同的时代,都会出现大量的新事物、新思潮,而流行语正是这些新思想、新事物的见证。可以说,流行语是时代的产物,它所蕴含的社会文化意义均具有当时所处时代的特征。我们可以说时代造就了流行语。

3. 能产性 。能产性是网络流行语的又一突出特征,人们会在接受和使用流行语的过程中加以自身的创造和开发,一个流行语可以衍生出一些列的流行语。例如“体”的应用:继“淘宝体”后,因广告效应出现了“陈欧体”、微博效应的“文章体”“马伊体”,被大家迅速接受并加之以自己的现状而传播开来。

4.时效性 。流行语都有一个由盛而衰的过程,即从流行到不流行。因而流行语的生存方式只有两种:一是逐渐消失,即在使用中被新的流行语所淘汰;二是被接纳,扩展为一般词汇。例如:因《蜗居》而火的“杯具”(悲剧)已经很少有人在使用;流行语中较为成功的例子要数“土豪”和“大妈”了,根据《人民日报海外版》(新华网)报道,牛津大学出版社双语词典项目经理朱莉・克里曼在接受采访时表示,“Tuhao”(土豪)“Dama”(大妈)和“Hukou(户口)”等词语已经在牛津英语词典编著者的关注范围内。”这是流行语较为成功和典型的例子。

四、流行语反映出的社会变化

流行语社会语言学,一方面应当从社会生活的变化来观察语言的变异,另一方面要从语言的变化或语言的遗迹,去探索社会生活的变动和图景。流行语不仅是社会文化的产物,它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社会的变化。

1.社会阶层差异 。当下,网民们喜欢用作践或者自虐的方式自称,其实质是一种自觉或者不自觉的“群体身份解构”行为。如网民喜欢以“丝”、“矮矬穷”等自嘲性、作践性的称谓对比“高富帅”、 “白富美”、“土豪”,以此来完成群体的自我命名。

人们现在也不再“打土豪,分田地”,而是纷纷伸出双手“土豪,我们做朋友吧!”不少人调侃国人对“土豪”一词的心态,是“既冷嘲 热讽骂,又羡慕嫉妒恨”。人们一边讽刺拜金主义,一边又用自嘲的方式表达了对社会贫富分化的无奈。社会学家称,“土豪”的出现隐喻中国社会分层。它已经从政治上的贬义词,转化为社会意义上的社会分层。

2.性别因素 。通常,男性在社会上处于主导的地位,随着湖南卫视大型亲情互动节目《爸爸去哪儿》的热播,我们看到了父亲很明显的角色变化,现在的社会也不单单是“男主外女主内”的角色,男性对家庭、小孩的照顾也被看做是男性必不可少的家庭责任。这一潮流打破了前几年流行的“哥吃的不是面条,是寂寞”所开创的“哥”的时代,”我们可以从“哥”字映射出男性在社会中的地位。现在女性的地位正逐步提高。不少女性也开始以“姐”、“老娘”自称,而且许多女性自诩为“女汉子”,与“白富美”形成鲜明对比。

五、总结

语言如同一面镜子,它不仅能反映社会发展变化的轨迹,同时也反映语言使用者的心里特征。通过对流行语的分析,我们可以透视出当前国人对现实问题的理性思考。不论是正能量,还是女汉子、点赞等,都折射出了社会最真实的发展。流行语已经真切地走进了我们的生活,对语言整体和社会文化已经也势必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对于这种新兴的语言现象,如果我们能积极引导,流行语对于语言的发展乃至社会的发展都应该是有利的。 (作者单位:华北电力大学外国语学院)

参考文献

[1] 陈原. 社会语言学[M] .北京. 商务印书馆,2000

[2] 侯芳, 肖婕. 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看流行语“XX控”[J].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 2013,(03)

篇7

一、高中生与网络流行语现状

根据调查,上网人数中学生所占比例最多,达到了29.2%;而将休闲娱乐作为上网最主要目的所占比例最多,达到46.2%;其次是获取信息,有32.2%;排在第三的是学习,有7.9%。

随着学生上网人数的逐渐增多,他们的学习、生活也不可避免地受到网络流行语的影响。笔者发现日常生活中不少高中学生张嘴就来网络语言,还将网络上流传的热词带进作文中,时不时就能看见一些网络词汇夹杂在文章当中,叫人啼笑皆非。“给力”、“雷人”、“偶”、“晕”、“稀饭”、“鸭梨”、“犀利哥”等网络热词屡屡在文中出现,文中居然出现了“爸爸很犀利”,“我的人生就是杯具”这样的句子。有数字或字母简称,比如“8147”代表“不要生气”,“+U”意为“加油”;还有一些流行新语“神马都是浮云”……一位有着多年网龄的“网虫”把网络词汇语言概括为“网络词汇=汉字+数字+符合+外文+其它”。

二、网络流行挑战语言规范

所谓网络语言,顾名思义就是网络上使用的语言。它是伴随着20世纪90年代以来计算机的逐渐普及和互联网的发展,网民群落逐渐创造和形成的新形表达形式。

网络环境下,高中学生的交流与表达也呈现出网络化,网络语言以其快捷性、丰富性、自由性、互通性的鲜明特征,迅速成为以学生为主体的青少年的新宠,也就以不可抵挡之势大量地涌现在学生作文中了。当这种影响起积极作用时,给我们传统作文教学带来了一股清新的空气,让我们有种“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的感觉。但与此同时,不规范用语、用字的现象冲击着传统语言表达习惯,影响到学生的作文语言的纯净与流畅,引起了广大语文教师的隐忧。并非是我们排斥网络语言,用网络语言写的作文实在不忍卒读。不规范的语言是一种污染,会给语言教育带来消极影响。仿佛我们优秀的汉语文字,已不能表达一般含义,汉语言的规范正在受到流行语的挑战。

高中学生正处于思想性格形成阶段,也处于心理成长的断乳独立期。这个时期,生理成长与嬗变,心理上的巨大跨越,使他们经常处于矛盾的中心,亟欲倾诉而不愿向熟人倾诉。而网络的出现,为成长期的高中学生找到了一个想表达、能发表的突破口。从目前的情况看,网络流行语在高中生中流行的主要原因有以下三个。

1、学生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据统计,中学生上网人数占网民的21%,他们对网络语言的使用远远多于对传统书面语言的运用。久而久之就会对网络语言有种依赖感,形成一种思维定势,于是把作文当成了网络语言的又一盛行场所,大量的网络词汇不知觉地涌入作文。

2、对网络语言的评判缺乏衡量的尺度。网络内容的丰富、新颖、时尚,是学生非常乐意接受的。但是对于网络流行语,学生不加区别一概接受,并把其当成一种时尚。喜欢使用流行语的学生,有47.8%的同学多受网络方面影响。

3、仿效的从众心理。根据调查显示,有30.6%的中学生的口头流行语是受同学的影响。有学生直言“和同学在网上聊天、电子邮件往来,经常使用网络新词,这样的语言他们彼此都熟悉,交流起来也非常轻松、幽默。”在他们看来网络语言不仅仅是时髦的标志,更是一种身份的认同。如果你想在网上“混”,你就不得不使用网络语言。

4、社会导向偏离汉语言规范。一些新闻媒体为了求新求奇,吸人眼球,也大量地借用网络词语,在这种导向下,网络语言的运用就更加混乱了。

三、教会学生捍卫母语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高中生能在生活和其他学习领域中,正确、熟练、有效地运用祖国语言文字。增强文化意识,重视优秀文化遗产的传承,尊重和理解多元文化,关注当代文化生活,学习对文化现象的剖析,积极参与先进的传播与交流。这就要求广大教师与时俱进,尽早完成从知识的教授者、学生的管理者,转变为网络环境下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引导者、促进者;不仅帮助学生学会检索信息的方法,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有鉴别的浏览和披沙拣金的能力,还要以活动促规范,因势利导,促使良好的网络语言的形成。

首先,加强传统文化的教学,树立民族自豪感与民族自信心。可以用优美的诗词歌赋语言吸引学生,可以用名人故事弘扬正气,让学生领略民族文化的美的力量。

面对宝贵而丰富的文化遗产,我们都有珍惜、弘扬的责任,而没有亵渎和损害的理由。汉语言文字是当今世界内涵最丰富,达意最准确的文字,在联合国正式批准使用的中、英、法、俄、西班牙和阿拉伯等6种工作文字中,在表达同一内容时,如果用相同字号、行距印刷文本,最薄的那一本就是中文版本,并且歧义最少。而乱用不规范语言文字的现象让我们担心如果按照当前加速度的异化,不出十代,汉语将沦落为非主流语言文字,用不了三百年必将变为古埃及的圣书字,像古苏美尔人的楔形文字一样陷入消亡的可悲命运!

其次,从净化口头语做起,强化教师和学生的自律能力。中学生的一天之中大部分时间都在学校度过,学校应给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规范用语环境。老师和同学是他们重要的成长伴侣,教师的口头语,往往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到学生。教师不能为了亲近学生、迎合学生,去随意使用网络流行语,这样做只会让学生觉得,老师都可以使用网络流行语,那自己也可以使用,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各种网络流行语的传播。语文老师责无旁贷的要注意使用规范用语,给孩子做好示范,及时纠正孩子在口语和作文中的不当用语。

第三,引导学生客观看待网络语言的发展,提高筛选语言信息的能力。在学生使用网络语言时,一定要引导学生学会自觉筛选网络语言,将传统汉语言与网络语言比较。同时要通过多种形式,将学生对中国文字的兴趣充分激发出来,让学生们自己形成言语鉴赏能力。可以开展以下活动①错别字门诊――搜集街头匾额、标语、广告、报刊等用语中存在的错别字,并加以改正,正视大众生活用语中语言的不规范现象;②校园流行语指正――精选校园流行语,分析它们的实际含义并予以指正;③网络语言思辨――搜集网络语言,并阐述网络语言的迅猛发展对母语的冲击,初步思考其缺点。

网络流行语可以视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方言。在虚拟的语言场当中,网络流行语的使用不会引起歧义,便于网民快捷、迅速地表情达意。但是,一旦它们进入现实社会生活,尤其是对于很少接触网络的人,则会不知所云,产生交际的障碍。教师可以适度向学生介绍语言变异的知识,使他们了解传统语言和网络流行语的不同,认清只有传统语言才是全民的交际工具,网络流行语具有局限性,要认清其不足的一面。

第四、鼓励学生个性写作生活。学生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体,我们要尊重她们的个性发展,不能扼杀孩子们对于新事物的好奇心和学习欲望。对于高中学生,他们基本形成了自己的言语学习,只要不大量地用网络语,是可以接受的。如:当学生要写反映当代社会现象的文章,并且想突出幽默诙谐的效果,引用一些网络词语就显得比较活泼、有意思。当然宽容学生不代表着放任学生。老师们都要有客观的认识,比如语文教学,口头语言表达可以相对宽松一些,但作文训练时要注重炼字炼意能力培养,一定要做到严谨规范。言简意赅的内容,恰如其分的修饰,大方得体的使用,作品才会有生命力。特别是高考,作文只有在大多数人能看懂的前提下,意思表达充分,语境得体,积极健康的网络流行语才可以使用,才不会扣分。

但是应该坚决反对小学生使用网络词语,因为小学生正处于语言的学习和形成阶段,这个阶段形成的习惯对未来学生的成长会造成很大的影响。这时候大量引进网络用语,会对学生学习规范用语造成不利影响。

总之,网络环境下学生交流与表达的特点,应引起中国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重视。网络环境下语言规范教学,这是我们语文教师的亟待研究、解决的问题。我们应该告诉学生,网络语言可能适合在网络虚拟空间互动交际,但作文应该遵循语体规范。更重要的是,我们要远离低俗,做高尚的人,这就更需要我们在作文中抵制低俗网络语言的侵蚀。

参考文献

[1]林业 《论网络语言对中小学生作文教学的影响及规范对策》

[2]陶瑞仁 《校园流行语探析》 首都教育学报 2008.9

篇8

进入21世纪以来,网络工具的极大普及使人们早早告别了小国寡民时代的封闭,享受着信息多元化带来的畅快。伴随着这一趋势,许多流行语迅速蹿红网络,迅速的被大众接受。网络流行语的出现是一方面是由于人在无意识的状态下脱口而出,一方面是人们面对社会热点事件的创造性的想象发挥。那么网络流行语究竟属不属于文学语言呢?新时期下文学语言又具有怎样的特点?

一、流行语的演变

网络风云瞬息万变,网络上的新兴词语也是层出不穷。从08年初的“很黄很暴力”,到后来的“打酱油”“山寨版”;从最早的“雷”“囧”到“槑”“靐”“orz”;从“做人不要太CNN”到后来的“范跑跑”“俯卧撑”。这些由网络制造的流行语,有的是网络象形,有的是社会事件网络热炒后的产物,它构成了一种网络文化现象,值得我们深思。

我们认为,文艺学上讲的文学语言是指具有文学性的语言,除了文学作品中的语言,它还包括具有文学性的口头语和反常语,网络上的新生代词语也理应包括在内。一般说来,日常语言与文学语言有很大的不同,俄国形式主义的“陌生化”探索目的之一就是要通过各种形式化手段作用于普通词语而使它们的结构更加突出,达到一种与日常语言不同的陌生化效果。众所周知,日常语言的“实用性”“通俗性”不同于文学语言的“无为性”和“独创性”,流行词语一旦进入到我们的日常生活,就成为了我们的日常语言,它以实际的交流为目的,为达到普遍的可接受性而丧失了个性化的特点。正如玛克斯·徳索所说:“语言的美学功能并不是去确定地表达内心生活中完成的事件,而是在艺术创造中证明自己是个自我活跃的力量。”[1]文学语言极度注重语言的独创性,流行语在诞生之初,首创者以变形、歧义、反论等各种手法使语言颇具文学性,当流行语盛行于网络、杂志、报纸等传媒中时,它使得描述或转载它的文章熠熠生辉,颇具文采,在这个意义上来讲,流行语是属于文学语言的。一旦流行语进入了日常生活,成为大众习以为常的口头谈资,流行语逐渐丧失了它诞生之初的独创性与新奇感,逐渐淹没在大众的日常俗语之中,就逐渐变成了日常语言。

当流行语逐渐变为日常语言丧失其新奇性之后,很快就会被其他更具新意的词汇所代替,流行语的诞生、使用乃至消亡构成一个周期循环,在循环往复之中语言经历着一次又一次的考验与更新,也正式在这种往复中,文学语言才显示出其勃勃生机。

二、文学语言的特点

媒体、网络新兴词语是文学语言最新发展动态的风向标,它不仅反映了当下人们的精神生活状态,也为文学语言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抛却传统上对文学语言特定的认识,仅仅从当下流行语的角度,文学语言又兼具备了以下几个新的特点:

(一)自身突出性。所谓的自身突出性是指文学语言在运用过程中倾向于表露自身语言的独特。体现在具体作品中,便是文学语言往往有意逾越常规体式,通过陌生化的手法,对作品形式加工、变形甚至歪曲,使文学作品极力凸显其与众不同,以达到一种文学性的效果。文学语言这种强烈的“运用自我指涉的强化作用而增强它所产生的审美效果,使它更容易打动和感染读者,更容易激发读者的审美知和审美情感,也就是给意象、意蕴、意蕴、意味三个方面给读者予以强烈的审美感受”。[2]

(二)含混性。科学语言追求精确无误,日常语言力求通俗易懂,文学语言含混的背后往往能给人留下巨大的思考空间。失去了意义的含混,僵硬的词语本身并不能留给读者想象的余地,具有无限的所指,文学语言才能保持自身独特的语言魅力。我们无法想象“打酱油”缺少了“不谈政治,与自己无关”的含义后,还能在网络上热炒,也无法想象如果“orz”没有表现出来的一副“天啊,你为何这样对我”的姿态,这孤零零的三个字母还有什么特别的意义。正是通过含混,文学语言才那么耐人寻味,符合大众的审美期望。

(三)图像性。读图时代的到来,使原来枯燥无味的阅读变得光彩动人。读者快餐化的阅读习惯使得文学语言越来越多的与图像相伴而生,而有些语言干脆本身就具有十分强烈的象形色彩,例如:“囧”像是一个人的表情,眉毛低垂,沮丧无奈。而“orz”更是以一副双手伏地下跪的姿态,省去了语言的过多描述。由此,我们也不难理解为什么市场上的畅销书籍总爱以大篇幅的插图穿插于文字当中。图像如此大规模的出现在文学语言中,以其鲜活生动的面貌成为当代文学语言发展的新趋势。

篇9

中图分类号:H136 文献标识码:A

网络流行语是指以网络媒介为平台,在网络上广为流传的,具有新颖性、创新性、社会性的语言。实质上是语言学的一个小分支,网络语言的形成一般建立在书面语的基础之上,有的按照书面语言的组合规律进行语言的整合,有的则是通过谐音赋予一般意义的书面语第二层意义。汉语是世界上唯一自形成起就没有间断的语言,汉语具有连贯性和传承性。虽然,近代以来,文言被废除,白话成为书面和官方语言。然而,文言文凭借其简洁和回味无穷的意境并没有丧失生命力。文言文的一些遣词造句的机制,在当下仍具有很大的魅力,甚至被用于网络语言的创造,盛行一时。

1按照传统的语言构造规律整合

一般认为汉字具有六种造字机制,分别为“象形、指示、会意、形声、转注、假借”,“象形”是作为“表意”汉字的最基本的造字方法,而形声是汉字得以不间断的重要原因。似乎“会意”并非很重要的一种方式,但它是使汉字具有张力的最重要的造字方式。会意是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独体字根据意义之间的关系合成一个字,综合表示这些构字成分合成的意义。从会意的造字机制来看,我们可以认为“土豪”“女汉子”是会意造“字”法的结果。虽然“土豪”和“女汉子”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字”而是词,但是在以“单音节”字为主的古代,一个字往往等同于现代汉语的一个词,因此我们可以说“土豪”“女汉子”是会意造“字”法的结果。

1.1土豪

对“土豪”这个词进行解构可以发现,“土”与“豪”是两个完全具有不同情感色彩、经济地位和阶级意味的词。“土”可以说是穷、地位低。而“豪”往往是富、有地位。这两个语素都是旧的,但是,取“豪”的“富”和“土”的“无地位”,“土豪”就产生了全新的含义,指那些有钱但是“没地位”,这里并不是说经济上没有地位,而是在群众心目中没地位,或是有钱无脑,有钱没文化,带有歧视、揶揄的意味。这样一个极富张力的词,是对当下民众心理的确切反映。一方面羡慕有钱人,另一方面又瞧不起有钱人,特别是对具有高学历,却生活困窘的人群心理的反映。

1.2女汉子

“女汉子”这个词,不用深究,从表面上就能知道是两种具有性别含义的字、词的巧妙组合。人们用惯了这个词,大都知道这是什么意义“外表是女生,但性格纯爷们的女性”,所以“女”是性别指向的词,“汉子”是性格指向的词。如果脱离惯性思考,也可以用“女”作为性格指向的词,而“汉子”指向性别,那么就有类似于“伪娘”的意味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女汉子”是与“伪娘”相呼应的,表现性别和性格的错位。其实还有一种组合方法,这个词就可以表示变性人,但明显,“变性人”这一语义不具有语言张力,被扬弃。语义指向对于汉语理解和分析具有重要意义。同“土豪”一样,“女汉子”也是对当下女性的处境和心理的准确反映,职场女性不仅仅要具有美貌的外表,同时也必须有很强的能力才能在压力、竞争这么大的环境下生活下去。就情感色彩上,这是一个褒义词,具有赞赏意味。

2通过谐音,对能指和所指的重赋

“谐音”是网络语言创造的主要方法,之前流行的“神马都是浮云”“肿么办”“杯具”“洗剧”都是“谐音”创造的结果。在索绪尔的结构主义语言学理论中认为,语言是一种符号,具有能指和所指两个层次的意义。其实,谐音是对日常语言的能指和所指的重构,实质而言是一种符号的转换方式。这种转换,有两个方面,一是赋予能指新的所指,一是用新的能指代替原有能指。

“涨姿势”一词弱化了最初的涵义,将词义的内涵扩大化,从语义学角度来看,网络语言中,“涨姿势”等同于“长知识”。从符号语言学角度来看,属于第一种转换情况:赋予“能指”(涨姿势)的新的“所指”(长知识)。在另一个网络流行语“打败你的不是天真,而是‘无鞋’”,“无邪”与“无鞋”同样是谐音。天真无邪本是一个固定用法,而在这一网络语中用“无鞋”代替“无邪”,意义并没有发生变化,只是能指符号的变化。这些都是网友们求新求异心理的表现。

3借鉴文言文行文的规律的创作机制

中国古代文言文,遣词造句,运笔行文,都有特定的规律和用法。一是由古代汉语多单音节词的语言本身决定的,一般言简意赅,一字表义,一字述情,意蕴绵长,具有很强的审美力。另一个是文言文诗文词创作者对于语言形式美的追求,平仄、韵脚、对偶都在其思考范围之类,古代不少诗词人,苦心经营,推敲琢磨只求得一佳句。虽然,随着时代的发展,文言已不能适应于时代的需求,而慢慢被淘汰,但民众的审美需求,让其仍然具有一定的生命力,并为通俗的网络流行语注入一股难得的雅风。

在2013年十大网络流行语中,出现了一个新现象,即出现了具有文言文造句、行文规律、及具有文言文意蕴的网络热门流行语。“待我长发及腰,少年娶我可好;待你青丝绾正,铺成十里红妆可愿”,这句话的意境尽在“待”和“可好”之上,一个“待”字,表明时机不到,暗含一点点遗憾,而又含有一丝丝对未来的期望。“可好”二字,是一个疑问句,表明既有期待,又怕落空的复杂心理,这就是文言文的美。这一网络语的风靡,在一定程度上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再追忆和回味。虽然,有的网友恶搞,使其在流传过程中向着俗的方向演变,而“高端大气上档次,低调奢华有内涵”更是凭借不同情感性质语言的混用构成的张力,和工整的对偶,酣畅淋漓的表述备受青睐。

特别是,在2013年,更是刮起了一股“最炫文言风”。运用文言造句机制,改写通俗的网络流行语。“土豪,我们做朋友吧”改为“富贾,可为吾友乎?”;“女汉子”变为“安能辨我是雄雌”;“我和我的小伙伴惊呆了”成了“吾与友皆愕然”通俗的网络流行语瞬间高大上了。虽然对此各有看法,有人认为是“戏拟”,有人认为这根本不是标准的文言句式,但不可否认是运用文言行文规律的再创造,暗含了对古典文化的认同。

正如前面所说,网络流行语是指以网络媒介为平台,在网络上广为流传的,具有新颖性、创新性、社会性的语言。但网络媒介并不是独立的,而是由众多网民参与的,脱离了网民,网络媒介的意义也就消失了。一般来说,参与网络媒介的人们具有两重身份,当人们活跃在网络平台中,是“网民”;当人们回到现实世界,就变成了社会人。正是由于参与网络媒介的人的双重身份,使得网络语言并不仅仅在网络上传播,更进而渗透到人们口语和书面表达当中。同样,现实中人们的语言、心理偏好也会投射入网络,影响并推动网络语言的形成。上述所说的三种网络流行语形成机制,投射着网民,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下复杂的社会心理;不愿趋同的求新求异心理;暗含的对古典文化追忆、认同心理。是网民们内在心理的外在反映。对网络流行语言的研究,不仅仅对语言学有重要意义,对社会学研究也深有影响。

参考文献

篇10

一、汉语言文学教学面临的考验

1.网络流行语冲击着汉语言文学教学

新媒体环境下衍生出许多网络流行语。网络流行语是结合人们的实际生活,对人们工作和学习内容进行的加工创造,一般较为诙谐。这些语言依靠网络的快速传播,逐渐在网络中形成语言潮流,成为新型“网红”,进而活跃在人们日常交流中。网络流行语与传统汉语在字面和语法上有较大的区别,作为一种新生事物,给网民带来了新鲜感,受到了广大网民的欢迎。新媒体时代对于高校汉语言文学教学而言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网络流行语是对传统汉语的加工创造,促进了汉语的个性化发展,有利于汉语特色品牌在国际的推广。例如在网络流行的“套路”,原本是武术形式的一种,但是网民赋予了它新的含义,即是对对方精心策划、设计敌方的描述词。民众对网络流行语的接受程度较高,且接受人群不受年龄限制的特点成为网络流行语的优势,网络流行语也因此在网络交流中的使用频率越来越高,甚至逐步向现实生活延伸,为人们在交流方式的选择上提供了新的选项,使沟通的趣味性增强。另一方面,由于网络文化发展良莠不齐,在虚拟空间中,常常充斥着不文明的用语行为。部分网络流行语改变了汉语原本严谨的语法结构,将语序进行了颠倒。虽然改变后的语言在交流中可以被理解,但是在书面上是不适合出现的。从某种意义上说,网络流行语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汉语言的规范使用原则,对正在学习语言表述的学生来说起到了错误的示范,使得学生在汉语言的学习上受到了阻碍,不利于学生语言文化素养的提升。

2.汉语言文学受众地位和作用的转变

在新媒体环境下,如今的汉语言文学受众地位和作用发生了一些转变。越来越多的学生出现了“现实交流障碍”,这部分学生在网络世界中往往表现得极具领导力,能够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对实时事件能够侃侃而谈,他们在网络世界中能轻易获得别人的支持,同时享受被拥护的感觉。一旦回归现实,这些学生就不再轻易表达自己的想法,当面对真实存在的交流对象时往往无法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甚至心中会产生恐惧心理,且容易变得自卑。这两种不同的境遇在学生心中形成巨大的落差,让学生开始有意地逃避现实,沉迷于网络的虚拟现实,致使自己正常的生活状态被打乱。由于长时间依赖于电子产品进行交流,许多学生书写文字的能力也出现了退步,常常在文字材料的撰写中出现提笔就忘、下笔就错的尴尬情况,中华五千年的文明与博大精深的传统书法艺术在学生心中的存在感逐渐被削弱,汉语言文化的传承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不同形式的新媒体的出现,赋予了汉语言文学传播更为丰富的传播载体,但由于人们的网络用语方式受到的约束极小,受众群体不仅仅是大学生,也可能是小孩或中老年人,因此传统汉语言文学的受众地位和作用的变化,影响了汉语言文学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对正确的汉语言规范习惯的养成造成了一定的冲击。

3.汉语言文学教学与现实生活相脱离

汉语言文学的教育目标是以服务人们生活交流为前提的。在万象更新的新媒体时代,传统的汉语言文学教学已经无法跟上时代的脚步、满足人们的基本需求。在传统汉语言文学教学中,教师仍然强调学生对课本理论知识的掌握,忽视了学生对汉语言文学的看法和教学感受。大学生由于已经形成了自己的思维定式,如果教师在教学中一味地强加灌输,不仅达不到知识传授的效果,反而会引起学生的反感,引发学生的厌学情绪。如今,各色各样的新媒体元素充斥着大学生的生活,在这些元素的影响下,大学生的生活用语习惯和语言组织方式都发生了一些改变。教师要想在汉语言文学的教学中取得突破,首先就要顺应时代的潮流,对新媒体以及新媒体环境进行必要的了解,掌握相关信息,做到知己知彼。教师应该在课前做好备课工作,制定合理的汉语言文学教学计划,将新媒体元素巧妙地与汉语言文化相结合。汉语言文学的教学不能脱离学生的实际生活,教师要加强汉语言文学与学生生活的黏性,让汉语言文学成为学生在新媒体环境生活中的一部分。

二、汉语言文学教学在新媒体环境中的优化策略

1.引导学生辩证地看待网络流行语,加强汉语言文学的规范教学

如今汉语言文学的发展已处于新媒体环境下,面对不可规避的网络流行语,应该正确对待网络流行语对汉语言文学教学带来的影响。教师在开展汉语言文学教学时,不可将网络流行语全盘否定,应该在承认网络流行语趣味性的同时加强对学生的引导,辩证地看待网络流行语。网络流行语较为幽默、诙谐,更易于被学生应用于交流、沟通中,如果教师一味地否定网络流行语,会打消学生对语言学习的兴趣。网络流行语作为汉语言的衍生物,对学生语言组织能力的培养能起到一定的提升作用。但是网络流行语在形成的过程中缺乏专业的指导,在表达上不够严谨,不符合汉语言文学的严密性,对此教师要加强汉语言规范教学,让学生具备汉语言文学素养,能够在新媒体环境中不受不良文化的干扰,保持当代大学生应有的文学风尚。

2.利用网络平台刺激学生汉语言文学学习的积极性

新课标要求教师要具备对教学模式进行创新的能力,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丰富课堂结构。教师在进行汉语言文学教学时,可以依托新媒体的时代背景,利用网络平台刺激学生的汉语言文学学习的积极性。例如可以利用学生经常使用的微博、知乎、豆瓣等发起与汉语言文学相关的话题,引发讨论,提升汉语言文学在网络中的热度,获得更多、更广的关注度。教师以学生熟悉的方式进行汉语言文学教学,避免了刻板、生硬的教学印象的形成,让学生能够主动融入汉语言文学的学习圈,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3.创建综合性多元化的汉语言文学教学模式

篇11

中国分类号:C40

当前,很多流行语盛行校园中,形成了校园一道奇特的语言文化景观。这些流行语大多带有青春朝气,富于情趣、幽默夸张、充满机智,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也有少部分消极悲观、粗鄙庸俗,给人低级暴力之感。无论你喜欢还是不喜欢,校园流行语就在那儿存在并流行着。

校园流行语从何而来?仔细探究一下,它的来源渠道相当广泛:

1、网络语言是一大途径。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学生网上交流的增多,网络词汇大量涌入学生的口语及书面语中,像“晕”、“”、“雷”、“我嘞个去”、“神马都是浮云”、“有木有”等都是最初在网上流行的网语,又从网上流传到现实生活中;又如,“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信了”、“你爸是李刚,我爸是双江”、等这些由网络上很受关注的事件引起的流行语,也被学生们广泛使用。

2、影视作品中的经典台词。如,“I服了U”出自《大话西游》,主要表现对一个人非常无奈与不屑;“小强”这个蟑螂的代名词则出自《唐伯虎点秋香》;还有“我走先”、“我靠”这种不少周星驰式的表达也是学生们爱说的;“我拿什么拯救你?……”出自《我拿什么拯救你?我的爱人》,而学生们则喜欢把这句话用在自己的学习生活中,如“我拿什么拯救你?我的八百米测试”等等,其中不乏一种无奈下的幽默与智慧。

3、来源于外语的流行语,如“cool”(酷)、“happy”(表高兴)、“high”(表兴奋)、“party”、“倒”、“晕”、“汗”等均出自英语和日语。

4、自我创造,逐渐流行。当代学生是崇拜张扬个性的一代,他们凡事都不喜欢落入俗套,总想与众不同,总想走在别人前面。他们总是会发明和创造新的语言来代替先前的流行语,以此标新立异,张扬个性。这个新的语言,一旦适合校园大众的口味,它就又成了流行语。

言为心声,校园流行语反映了学生现代校园生活的新特点。每一句校园流行语里面都隐藏着丰富的信息。他是学生学习生活的真实写照。从特定的角度,表达着学生们的价值观念和文化心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学生的某些思想状况。绝大多数校园流行语宽容且略带调侃,积极处世而又有些超然,轻松而又充满正能量。但也有一些流行语在很大程度上无视汉语的规范,存在任意性和不规范性,有些流行语粗鄙庸俗,不适合校园文化氛围。我们有责任帮助学生判别流行语的优劣,给予必要的疏导和规范。

首先,对待流行语要宽容。

流行语不是洪水猛兽,它们的出现毕竟使语言更加丰富多彩了,因此要宽容对之。当初如“爽”、“秀”、“酷”、“伊妹儿”这些新词语开始流行时,许多老师都感到刺眼刺耳,欲禁之而后快,可此类新词却有很强的生命力,不多久就堂而皇之地进入《现代汉语词典》。我们坚信那些真实鲜活极富表现力的流行语会源源不断地进入现代汉语基本词词库,不断丰富着我们的语言。

其次,要引导学生规范流行语

中学生语言有趋新求异、崇尚另类的倾向,不少流行语纯属随意组合或嬉戏而生,是一些令人费解的语言符号,严重违背了现有的语言规范。像“7456”(气死我了)、“PMP”(拍马屁)、“稀饭”(用谐音词取代“喜欢”)、“表酱紫”(“不要这样子”的缩读)、“天才”(“天生的蠢材”的别解)、“没品”(“没人品、没品位”的简略)等等。句子也有不讲语言规范的,如词序颠倒:“哈哈,找多几个啊!”(“找多”应改为“多找”)、“给我个理由先”(“先”字违规后置)。

学生认为这些是一种语言创新,是个性的张扬,殊不知这些不规范的流行语,是对优美汉语的亵渎和损伤,是没有语言规范意识的表现。要引导学生认识到什么是真正的标准汉语,要怀着对母语敬畏之心和负责的态度,让语言文字走上健康发展的坦途。

第三,要引导学生提高流行语的品位。

谈吐优雅,是一个人文化素养高的一种体现。可是有些学生为了张扬个性,宣泄情绪,导致一些低俗粗鄙的语言在校园流行。如“纪连海是‘骨灰级’的历史老师”(“骨灰级”指德高望重、本事大的人)、“我的理想是当个‘白骨精’”(“白骨精”指白领、骨干、精英)。“骨灰级”、“白骨精”这等语言令人毛骨悚然、望而生厌,何美之有?偏激粗鄙的如“你有病哟”、“去死吧”、“你是猪啊”、“有没有吃错药”(表示对他人的厌恶和贱视);“TMD”(他妈的)、“我kao”、“傻B”(属于粗口、脏话);

粗鄙的流行语是一种恶性语言,折射出少数学生心态不健康,反映了人际关系的紧张或不够融洽。语文教师有责任引导学生辨析、认清这类流行语的丑陋实质,提高汉语的鉴赏力,自觉地摒弃它们,以净化校园语言交际的氛围。

流行的不一定是正确的,教育者要引导学生能自觉地、主动地对流行语进行辨析、筛选、扬弃、消化、吸收,促使流行语向正确、健康、规范的方向发展。让校园流行语,成为校园一道亮丽的文化风景线。

参考文献

[1] 郝世宁,从校园流行语看大学生的郁闷情结,教育与职业,2008年出版第5期

[2] 陈原(2000)《社会语言学》(陈原文存),商务印书馆

[3] 程娟(2001)新词新义对比研究,《世界汉语教学》第4期

[4] 黄涛(2004)《流行语与社会时尚文化》,上海辞书出版社

[5] 王德春、孙汝健、姚远(1995)《社会心理语言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6] 申小龙.语言与文化的现代思考[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0

篇12

1 社会语言学与网络流行语

语言是人类交际的重要工具,是反映人类社会的一面镜子。作为语言学分支的社会语言学指出,语言与社会共变,二者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既要从社会生活的变化来观察语言的变化,也要从语言的变化去探讨社会生活的变动和图景。

随着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网民数量的急剧上升,网络语言也逐渐成为一种流行语。网络流行语是指以互联网为载体而广泛传播的反映现实社会生活的鲜活语言形式。因此,网络流行语的产生不仅有技术方面的因素,也是语言系统对社会现实最直接、最敏感的反应。在大量网络流行语的频繁使用中,有一类流行语。如“你out了”也被众多网民争相引用,并被评为2009年度最佳网络流行语之一。此类流行语有其构成的特征,本文将用社会语言学中的语码转换现象分析此类流行语的成因、色彩新意及对当今社会的影响。

2 语料分析

究竟何为“语码转换”?我们先来分析以下四组语料:

语料1:老师:“上课喝啤酒?”学生:“老师,你out了!”

语料2:“连这个你都不懂?I服了You!”

语料3:“2004《时代风采》时尚模特评选活动正在启动ing”

语料1中out一词在不同场合具有多种意思,可以作副词、形容词、介词、名词和动词。“out”选取了在英汉词典中的解释“出外;在外;向外”,如今,这个词被赋予了“落伍了、不能与现行接轨了”的新意。语料2中,在句内出现了英汉两种语言的转换,其目的是在语用环境下,根据需要进行两种语言的转换,以取得最佳的表达效果。语料3的特点是通过汉语谓词性成分加英语词尾ing(我们记作X-ing)来表达进行时态,“X-ing”形式有其独特之处:一方面,在汉语中介入英语的语素能给人带来新奇感,引起听觉和视觉上的新鲜刺激。另一方面,较之于印欧语,汉语是缺乏形态变化的语言,表示进行时态要通过状语和部分助词实现,比如“正在、着、呢”等,英语则是通过词尾的变化来达到其时态以及语法功能的变化。

3 语码转换的定义及成因

3.1定义

社会语言学自始至终强调语言的多样性,近些年来由于英语的普及。英汉两种语言接触难以避免,以汉语为主,夹杂英语语码混用的现象非常多,不同的语言使用者在交往之中就会经常发生语码混合(code-mixing)的现象。“在语码混合中,语码A的成分在一定程度上并入了另一语码B中。语码B一般来说占主导地位,而语码A则处于补充、从属的地位,不像语码B那样被人们有意识的使用”。

3.2成因

形成语码转换的原因非常复杂,特别是网络流行语中的语码转换的原因更是多方面的,有语意方面的,也有心理和社会方面的。

3.2.1对应译词不存在或不准确

由于英汉两种语言在文化背景上差别很大,中英语中存在许多文化局限词和部分对等词。它们在目标语中没有表示对应概念的词汇,或只是部分概念相同,即使被翻译成中文,也往往只是将其进行音译而己。比如说,虽然DIY可翻译为“自己动手制作”,但若是用在某些场合里就显得累赘,不如进行语码转换,直接将DIY放在句中的交际效果更好。还有很多词汇可能很难用几个字就讲清楚,因此不如用英语表达来的准确,如flash(本意指闪光灯,现多指计算机制作的闪烁的动画短片),fans(热情支持某人、某事或某项运动的人,现在已被广泛地译成“粉丝”),hacker(译为“黑客”,指非法侵入他人网站进行破坏的人)等,由于无法在汉语中找到恰当的对应项,其英语表达形式也已被大众所接受了。

3.2.2经济原则

也称“简约原则(the theory of least effort),由VictoriaFromkin提出。他认为人们在使用语言时总是尽量节省气力,减少麻烦。网上对话受打字速度的影响,不可能像面对面交流一样便捷。为了达到“省时、省事、简练、快捷”,当某个概念用英语表述相对简单,打字更方便时,网民也趋向于使用英语,尤其是英语中形形的缩略词,在使用时就更为方便了。如近年来网络和众多媒体中广泛使用的流行语“PK”,它的完整形式是“PlayerKilling”,指在游戏中高等级玩家随意杀害低等级玩家的行为,后引申发展为“对决”等含义,现在,凡是在涉及到一方与另一方角逐高低的比赛或对决中,“PK”被广泛使用,因其意义准确,表述简单而深受大众的欢迎。

3.2.3说话人自然情况的因素

年龄、教育程度、职业是影响语码转换的三个重要因素。由于语言要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进行交流,话语信息的生成、传递、理解都要依赖于社会心理环境,所以人的语言能力和言语能力会受到各种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的影响,而产生一些变化。Wardhaugh曾说过“年轻人通常是大多数语言变化的前锋”。这是因为年轻人的语言有活力、生动而又富于创新,他们既能创造一些新颖的表达方式,又能很快接受这些独特而又新颖的语言符号。而且在从众心理的推动下,在语言变异的环节中就形成别人说什么我就说什么,别人怎么说我就怎么说,别人发明运用什么新词我就跟着效仿,否则被视为落后的心理,也就是这种心理极大推动了语言差异的扩散和发展。乃至激发出更进一步的语言演变,而生活中很多新奇的、时尚的东西都来自经济更发达的使用英语的国家。

4 网络流行语中语码转换的新意及对当下的影响

美国社会语言学家彼得·特鲁吉尔说:“语言作为一种社会现象,与社会结构和社会的价值体系有紧密的联系,”许多网络流行语中语码转换的运用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横空出世”,显示了语言的灵活性,体现了语言使用者对社会力量的夸张,见证了这个五彩斑斓的世界m。语言的发展与社会生活密不可分,社会生活可以促进语言的发展和更新,而语言的发展透视着公众思想、观念和复杂的社会心态,展现了语言使用者的心理动向。网络流行语中语码转换使用数量的逐渐壮大,一方面反映了汉语语言的进一步发展,另一方面却是代表了大多网友的一种姿态,即通过一些戏谑、简单的词语来代表一种社会现象,或者是一种为人处世的心态,再亦是不能明说,只能意会的含义。网络流行词汇已经开始反作用于现实社会中人们的语言习惯,无论是对问题的思考,还是口头上的讨论,人们都喜欢借用网上简洁、异于普通语言习惯的词来表达自己的想法。

5 结语

纵观近几年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流行语中的英汉语码转换会愈演愈烈,其本身不乏活力,富有激情,也使语言倍显亲切,具有感染力。如果适时适量,不仅是一种词汇手段,也是一种语言交际策略,只要能达到交际目的就有存在的理由。中英文语码转换是语言使用方式的一种改变。其表现形式多样。我们可以大胆预测,它会与时俱进,源源不断地映入我们的眼帘,在求新、求变、释放个性的时代给我们以清新的感觉。

参考文献:

[1]陈原,社会语言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2]祝畹瑾,社会语言学概论[M],湖南教育出版社,1992

[3]刘正光,语码转换的语用学研究[J],外语教学,2000(4):30-35

[41于根元,中国网络语言词典[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

友情链接